中国是否有美国那种金融反噬制造业的问题?为什么?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吴域 发表

听说 36 家上市银行的盈利总和接近其他所有近 4000 家上市公司的盈利总和。

知乎用户 郑天玑​ 发表

同样是最低贱的后台岗位,应届生去金融企业进财务部做会计 8000 元 / 月,去制造企业进财务部做会计 2000 元 / 月,制造业在不断衰落工资越来越低,大学生愿意去的越来越少,金融业在不断膨胀,985/211 清北复交所有专业硕博士往里挤破头,这就是肉眼可见的差距。

一切都是道成肉身,魍魉之匣罢了

人人都称赞大国重器,人人都说实业才是国之根本、金融只是虚拟的是泡沫,但人人都想去金融,这问题出在哪儿呢?

此所谓:

大国重器你去,日进斗金我来

安贫乐道做好人,吸金泡妞最伤身

15 年数据,货币化棚改后更可怕

知乎用户 Michael Jackson 发表

养虎为患。

我现在越来越明白这个成语的意思。

把老虎养大了,让它回归山林,你继续采菊东篱下,不是挺好吗?

错了,养虎为患。

譬如说,先让娱乐明星、房地产、股票、互联网、区块链、拆迁户这一波人富起来,

然后指望他们 “反哺” 你们?

他们会处处设壁垒,例如房价、上学、物价,

这些壁垒都是对你们成长空间的反噬,达瓦里希。

知乎用户 Alex Cui​​ 发表

已经有这种问题了

起码 “985” 这类高校的学生没有人愿意去学机械、船舶、能源、航空航天等与制造业有关的专业;

人人都争相恐后的去学金融、计算机,每年大一转专业,机械、船舶、能源等专业都是尖子生流失大户。

一个行业的衰落,不是眼看着他利润、营收的下滑,那是已经垮了;而是优秀的人才已经不愿意去这些行业了,长此以往,衰落是必然的。

知乎用户 图总裂夫司机​ 发表

有。中国的体制某种程度上踩了刹车。巨头们不能一股脑的去搞金融。比如阻止两桶油的银行在国内活动。

但现实是巨头们都去搞地产了。过去,通常来说军火商是不怕打仗的。他们形成鹰派,和地产商这类鸽派对应制衡。

但是中国的军火商也搞地产。

各级地方实权派被捆住手脚,固然让他们不至于形成寡头。但也使得各地均严重依赖土地财政。

在相对落后地区。缺乏税源与收税能力。只好靠土地财政。

在发达地区。因为担心伤害经济基本盘。实际上执行着很低的税率。东南沿海好多省。除外贸等少数领域。大企业交税靠和政府的默契。小企业靠随缘。如果没有发票制度,可以说很多中小企业一分钱不交。

这是中国制造业低成本的原因之一。

这造成了发达地区也依赖土地财政。

结果就是地价不能跌。资本不但有了操作的空间,甚至这成了他们的任务。政府在这方面也倚重他们。形成了一个非常奇妙的共同体。

当然。我们的大佬们都是非常精的。

各地一直喜欢干的产业园。理论上来说。可以解放企业的用地压力,节约成本。为地方创造新的经济基础和税源。

问题是产业发展是个复杂的问题。有的产业园能发展,有的又变成了地产项目。甚至烂尾。

我大胆预测一下。发达地区虽然也在贴钱办各种产业综合体。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真正赚钱,摆脱不了土地财政。甚至需要在土地上榨出更多钱来。

但是这个游戏中。他们必定是坚持到最后的那些。欠发达地区事实上崩溃以后。发达地区西进,接收他们的资源。包装整合上市(不是狭义上市)。就能把前些年的账平掉一些。

各位可以打听一下欠发达地区各行各业的商业龙头实际上是什么人。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

如果不是中国的转移支付制度。这个过程会更快。

国际关系也是如此。上次经济危机中。实际上各方都在寅吃卯粮。靠向未来借债拉动经济。

先垮的德日,次后垮的英法。就被坚持到最后的苏美搜刮。接收了他们财产的苏美于是发了财。

特别是有更高整合能力的美国,甚至可以拿着增值了的财产反过来扶植欧洲了。

历史总是一再上演的。

这不是我的见地。是我听温铁军教授的讲座学到的。

知乎用户 公子钟 发表

你以为房产不是金融吗?

没有银行提供资金房地产能发展这么快吗?

举个例子:知道预售许可证吗?就是给房企撬杠杆的。

知乎用户 五河千代纸 发表

多年以来,美国的实业公司都去把钱投在金融了,结果美国制造业慢慢没人去干了。

这恰恰不是美式 “金融反噬制造业”。

美式 “金融反噬制造业” 最大的典型特征就是:明明有大批资金投入了制造业,但是这批制造业的工作岗位大部分没有留在美国。

所以与其说是美国工人的主动选择导致制造业没人干,更精确的说法是美国的资本家不愿意让这些岗位留在美国。

所以特朗普上台之后,他所提出的策略,只是简单的 “制造业回流美国”,而不是所谓的 “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制造业上”。你体会一下这个区别。

把钱投在金融了,结果制造业慢慢没人去干了。

恰恰是中国资本家的问题。即:大量的制造业企业融资困难。

为什么资本家出了这个问题,看上去中国制造业缺反而依然活着?三个原因:

  1. 既有的制造业体量很大,很多企业暂时不需要融资还能活。
  2. 新 af 市 ri 场 ca 进一步减少了部分能参与的企业的融资需求
  3. 来自海外的融资依然存在。虽然比以前少了,但是还有。

但是不是所有的制造业企业都能依靠这三条活着的。

知乎用户 Ivony​​ 发表

你是怎么看出来没有的?现在编段子的都知道创业不如买房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Sb07C1 发表

中国没有像美国那样子金融业见什么制造业都要咬上一口,趴上去吸血。

中国金融业是把制造业吃干抹净连骨头都要嚼碎了吃掉最后还要扭回头啐一口:“呸,低端”。

知乎用户 继续者张付​ 发表

金融是发行金钱,以及决定金钱向谁手里流动的学问;大多数人工作为了什么?工作为了挣钱。所以,挣钱就完了,还要啥自行车?答案是显而易见。

[继续者张付:金融资本如何干死实体经济,实用的一堂课 852 赞同 · 76 评论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71796542)

看了上面链接,大家可以得出结论,只要资本主义发展,金融业必然挤兑制造业,经济必然脱实入虚。马克思早就总结过了,由垄断资本主义向金融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纵观人类史,能结束人类社会生产脱实入虚,截住金融无限饕餮的力量,只有到经济脱实入虚到总崩溃时的战争,才能解决。而且是大打特打,一次比一次烈度大,一次比一次死人多。———这就是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 从系统论来说,资本增殖是正反馈系统,不像负反馈系统的生命体一样追求均衡发展,资本增殖到一定程度总崩溃成经济危机,接世界大战,从头再来。———这个历史周期律,目前人类还没打破过,正反馈系统都这个特点,资本增殖,经济危机,世界大战;依次循环。

世界大战就是世界经济周期的间歇期,每一个经济大周期就是一个资本增殖的正反馈系统。

[继续者张付:《资本主义战争论》375 赞同 · 110 评论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94928146)

还有人说发展科技、发展制造业大国重器。而实际上没有战争火烧到眉毛,没有敌国的炮弹炸死自己亲人或炸断自己腿,大众不会认为科技与制造业重要。挣钱不就完了,还要啥自行车?李佳琦就是真男人,p2p 就是生产力,娱乐就是硬实力……… 虚拟经济是天然的盟友,组团干死实体经济。还别不服,以上行业大咖远比制造业大咖挣钱多。

继续者张付:娱乐明星为什么赚那么多钱?314 赞同 · 36 评论回答

知乎用户 霍华德​​ 发表

为了防止题主改题,先截图。

终于可以用知乎经典句式: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根据 wind 的数据,从净利润行业分布来看,金融行业净利润超过 1.14 万亿元,其他行业之和仅 1 万亿元,金融行业成为 A 股的顶梁柱。

从 2019 年中报利润占比看,**金融业占全部 A 股净利润达 54%,其次是工业、材料行业,分别占比 11% 和 7%,可选消费 + 日常消费共占比 10%。**行业发展严重失衡,中国没有美国那种金融反噬制造业?

再来看看,你认为被金融反噬的美国是什么情况?

对比美股上市公司 2018 年年报净利润占比可以看出,虽然金融业占比依然第一,但只有 24%,信息技术占比达 18%,可选消费和能源占比分别为 14% 和 11%,各行业之间发展更加均衡。

你说中国到底有没有美国那种金融反噬制造业的问题啊?有的话,你问什么为什么???

知乎用户 陈筠子 发表

只要我们是人类,那么成年人长胡子的现在就是未成年人的长胡子的未来,只是时间问题。

同样只要我们还是市场经济,那么美国现在的金融问题,就是中国未来的金融问题,只是时间问题。

总觉得自己不一样,事实证明大家都一个鬼样。

历史证明,人类从不吸取教训。

知乎用户 无志青年刘敬梓​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与题主所问不同的是,金融业反噬制造业的现象早已成为中国经济难以根除的固疾

但凡稍微问问身边在银行工作的同学朋友,就知道现在各大银行都是有钱贷不出去,存款利率和拆解利率逐月走低,四大行小微企业贷款已经低至 4.7% 左右;同时,再去问问在制造业工作的同学朋友,看看他们所在的企业有多少苦于无法获得贷款和利润率走低而不得不裁员过冬?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这如果还不是反噬,那确实没什么好说的了

始于 08 年,加速于 15 年,这种反噬在金融系统中表现为巨量流动性淤积在金融系统中无法进入制造业,同时通过抬高各行各业的生产要素成本维持对利润的获取,挤压制造业利润空间;在社会中,这种反噬表现为居民财产性收入远高于工资性收入,贫富差距加大,中产阶级受到挤压影响社会消费,进一步拉低制造业利润率,引发工业通缩并可能进入恶性循环

由于家里就在某三线城市搞开发的缘故,我深度经历了 08 年到现在的整个楼市周期,目睹了房地产的暴利如何导致曾经的产业资本弃制造业如敝履而疯狂涌入进行地产投资。朝中有人做大开发商,朝中无人做小开发商。在最疯狂的 2010 年,三四倍杠杆率都不是事儿,自有资金开发的项目做不到两年 500% 的回报率都不算赚钱,拿开发贷高周转空手套白狼套个几千利润的项目更是屡见不鲜。

这是什么概念?以我家这种小开发商为例,两年一个楼盘的速度干上十年下来随便就是十多个的营收三四个的净利,抵得上当地随便同样投入的一个工厂干一百多年。国家再怎么引导和规范,土地财政使得一切最终都是换汤不换药,不论是医院、工厂,还是研究院、大学,有地的卖地,有钱的盖楼,投资实业投资技术?随便倒手一下就是大几千进账它不香吗?

如此以往,还哪来的产业资本,还哪来的制造业?

金融业的情景更是如此。除去提到的银行流动性淤积无法进入实体经济外,万众创业、互联网 +、金融创新这些口号不知道催生了多少吸金兽般的风口,原本处于实体经济内的资本和人才纷纷加入。这些年资本催化的成百上千个独角兽里,且不说有多少掌握核心技术了,能做到公司治理井然有序的有几个?能做到核心业务数据不造假的有几个?能做到内控基本合规不至于贪墨成风的有几个?从已经被证伪的 O2O,共享单车,游戏直播,到现在的社区拼团、Saas,再到更远的 AI 机器人医疗等等,99% 的独角兽被证伪只是时间问题;二级市场就更别提了,赤裸裸的绿色植物农场,所谓为实体经济输血更是天大的笑话

至于这些金融资本完成原始积累之后会干什么?炒鞋炒蒜炒盲盒炒虚拟货币你真的以为是靠群众的钱?继续留在国内反哺实体经济?你猜猜中国 14 年到现在净外储下降了多少?猜猜 19 年前九个月隐性资本流出额是多少?

猜不到?猜不到就对了

08 年之后中美两国新增债务占全世界总量的 60% 以上,这些债务派生出的货币又有多少会流向制造业?以现在的情况,中国未来如果不能像美国一样输出过量剩余资本,你猜会发生什么?

建议通读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世界历史

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

知乎用户 张玉霖 发表

目前,国内金融没有反噬制造业,不代表金融的过度扩张,没有影响到制造业。

一、投资和房地产发展形成信贷扩张,造成了国内整体经济的脱实向虚,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被压缩,现金流对一个上升期的中小企业有多重要,不用太多说,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缺乏充足的资金来发展,自然在其效益增长上就不好看,而金融业中房地产等行业收益上升,产生的实体和金融的收益差就进一步加强普通投资者对实体经济看跌,对金融和房地产资产看涨的情绪,继续强化了实体经济缺钱的困境。看看中国 08 年以后的 MPI(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的)

,PMI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可以说明制造业投资发展的投入,在这个指数里面有个荣枯线的存在,即 PMI 大于 50 代表整个行业在上升和扩张的阶段,低于 50 代表整个行业处于一个萎缩和下降的趋势,所以整体制造业下行的压力其实挺大的。

二、制度和技术上的差距,即金融业实力的差距。美国大银行和大投行大部分都不是属于国家,大部分是属于资本家的。并且从 80 年代开始,美国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以前美国银行想拿储户的钱去搞投机是国家重点打击的,可以参考目前国内的监管体制。而改革后,银行对储户的存款使用和投机行为被放开,国家对银行的监管减弱,金融高度自由化,金融业管理者逐利本性被释放;而且技术上,把一些数学类奖项的获得者利用发现和成果去创新金融产品,引发次贷危机的 CDO 和合成 CDO,这些金融产品就是从中被创造出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国超过 400 万家庭无家可归,超过 600 万人失业,5 万亿美元蒸发,这还只是美国国内,世界经济是一体的,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出口行业也是巨大打击,超过一千万人农民工失业回家,对其他东亚国家和欧洲,土耳其和希腊的债务危机也因此爆发,现在都还走不出来,民不聊生。

三、产业发展选择不同。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从制造业起家,制造业也是经济的重要支撑。但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的国家,它可以选择不同经济增长点。所以可以不是制造业,美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很好,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它的流通性很强,金融产业发展也很好,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收割,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也是美国国家主动选择,把金融和互联网作为经济的基础,自然制造业没落了。

制造业的没落了之后,美国的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从事发达的互联网和金融行业至少是需要大学文凭的。但很多人是没有这个敲门砖的,而制造业这样门槛低一些,没有大学文凭的人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能从中获益的机会。但现在它没落了,机会没有,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制造业的陷落可能还是穷人的陷落,所以川普上台是他在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创造就业,能让穷人能不住破房子没钱看病。因为他们上次选择奥巴马那样政治精英,只是嘴上说要带来就业,监管金融业,而实际上只是只是 2010 年通过了一项不痛不痒的监管法案,从根本上对金融业起到监管依旧无力,金融业还是不断膨胀,制造业自然被金融吞噬。

所以中国金融行业从制度、监管和实力都不足以去吞噬制造业,但是国内金融行业对制造业的不利影响却不能不引起重视。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不断扩大贫富差距的后果是不敢想象的,所以这个问题一旦萌芽就应该去遏制的,国家也是这样做的。

问者提的问题的倾向有点不妙,就类似国内整体经济由实向虚的现象。而保障制造业的地位在中国是保证大部分国民个人发展权益的保障,也是保障社会的公平稳定的应有之意,保证国家崛起和长期发展的基石。我想大多数人可能是支持的,实实在在的,真实地去创造,减少泡沫,每个人的生活都会变好,而不是朱门酒肉臭。

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回答~

谢谢大家支持~

知乎用户 Zpuzzle​​ 发表

表面上看是有这种现象的。但中国不是金融业反噬制造业,而是制造业还做不上去。

这个问题下面有人拿美国各行业利润的占比,来说明美国的金融业并没有反噬制造业。这个数据并没有问题,解释看起来也有理,但却忽视了美国的大多数行业跟金融业一样,都是全球性的。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同样是科技企业,苹果公司 2018 年的利润是 595 亿美元,三星 340 亿美元,华为 87 亿美元,小米 12 亿美元。苹果的产业模式几乎无人不知。苹果总部负责研发产品和出设计方案,之后全球采购零配件,然后在中国组装。在这个过程中,苹果拿走了最高的利润,但手机制造业并没有留在美国。如果按照企业来统计盈利,苹果公司的利润当然应该算到美股里面,可是非要说苹果是一个美国的制造业企业,这似乎也不合适。

反过来说,中国制造业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体上还位于产业链低端。虽然东西造的多,但挣不到钱。可很多产品一旦能形成绝对优势,利润率就非常可观了。比如说大疆,在 2017 年的营收就达到了 180 亿,利润 43 亿——世界其他无人机厂商的销售额加起来都还没大疆的净利润高。如果中国能多一些大疆这样的企业,那么科技行业以及制造业的利润自然也就上来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未来留给中国制造业的路无比凶险。一方面,金融行业过高的利润对机械、能源等等行业的学生诱惑力太大,而制造业如果失去了高端的人才,想要有大发展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往高端走,就是直接在外国公司的口袋里抢钱,遭遇的阻力会非常大。

有人会问说,高端制造业不能和平共处么?这个真不能。因为高端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而且后来者往往要把之前的企业打倒才可能站得稳。你现在可以随便想一个行业,说出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你会发现一般你能说出来的也就两三个品牌,至多不超过 5 个。一个新的品牌上来,基本上就会把另一个品牌挤下去。

所以说,在国家层面上,这几年一直推进的方向就是去杠杆、扶持高端制造业——无论是房住不炒还是禁止 P2P、加密货币等等,都是配合这个方向来的。换句话说中国金融业利润占比下降的方向,不会通过金融行业利润的下降而实现,而是会通过其他行业利润率的上升来实现。

知乎用户 青山布衣​ 发表

某体制内企业,账上趴着 10 几亿,

啥事也不干,为啥?国有资产必须要保值增值了解下。

这钱最后去了哪里?银行各种结构性存款、理财啥的。

过了两天,上面说是让银行定向支持实业,

某行长找到该企业,说兄弟,你来我这里贷款吧,我现在的 kpi 是放出去 xxx 贷款,帮帮忙。

企业一把手说,老兄,我也不缺钱啊,不需要你的贷款。

行长眯笑着,说简单,我给你贷款利率压低,你拿到贷款以后,再把钱放到我这里买存款和理财不就完了吗?这样我放贷和吸储的任务就同时完成了。

一把手说,我看行,就这么办吧这次,利息也不要给太高,要不然明年业绩压力大。

至于那些需要钱救命的广大民营企业,who care?

==================

扩展阅读:

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DOC_ReadView/84BF855655F54ECDA63CBBD0048F6C15.html​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DOC_ReadView/84BF855655F54ECDA63CBBD0048F6C15.html

中国银监会关于
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
(银监发〔2018〕4 号)
四、突出整治重点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各级监管机构要抓住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严查资金脱实向虚在金融体系空转的行为,严查 “阳奉阴违” 或选择性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和监管要求的行为,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

“突出整治重点……”,又是突出,又是重点,又是严查,实际情况是啥意思还不明白?

—————

当然了,国家也是想改变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mp.weixin.qq.com/s/Pgl-l1Bnp4xIbCcoFmkXbQ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Pgl-l1Bnp4xIbCcoFmkXbQ)

(八)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体系。进一步提高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匹配度,支持发展以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深化联合授信试点,鼓励银行与民营企业构建中长期银企关系。健全授信尽职免责机制,在内部绩效考核制度中落实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的监管政策。强化考核激励,合理增加信用贷款,鼓励银行提前主动对接企业续贷需求,进一步降低民营和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九)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完善股票发行和再融资制度,提高民营企业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审核效率。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服务民营企业持续发展。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降低可转债发行门槛。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支持资管产品和保险资金通过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积极参与民营企业纾困。鼓励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合力化解股票质押风险。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民营企业债转股。(十)健全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推进依托供应链的票据、订单等动产质押融资,鼓励第三方建立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以应收账款申请担保融资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等应付款方应当及时确认债权债务关系。推动抵质押登记流程简便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统一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公示系统。积极探索建立为优质民营企业增信的新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中小民营企业风险补偿基金,研究推出民营企业增信示范项目。发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增信支持民营企业融资。

看看,关于支持民企融资有多少篇幅。

全国 90% 的劳动人口在民企,民企搞不好是要出大问题的。

知乎用户 文欣​​ 发表

房产算不算?

我在的昆山花桥,以前有很多工厂。现在全部拆迁,一个不剩,也不能说一个没有,有一个国家单位,孤零零的在哪里立着,更显荒凉寂寞。

工厂不是搬走,就是关门。

产业升级是好事,但是产业升级,也有阵痛。就是技术工人需要再培训。人员也需要再从新适应新的工作。更会有人员离开。

互联网是好事,提高了效率,便于监管。

但是互联网迅速的垄断行业,垄断就要裁员。

以前厂家需要跑渠道商,现在不用了,通过网络解决了。销售就失业了。这钱都被谁拿去了?

而且互联网是赢家通吃。是你有钱砸,还是大佬的小舅子有钱砸?砸成寡头。

没发现这几年,抓了多少涉嫌诈骗的销售公司,多少人正上着班迷迷糊糊就进去了。

黑车时代,随便跑跑忽悠几个人,宰几个客。一个月万把块钱。

现在两条腿跑断了,也跑不到这么多。

你说他们坑人活该,但是他们宰客的毕竟还是要花在市场里的。下班凑在一起喝喝酒,吹吹牛,现在累死累活,也就够生活。

钱去了哪里?

这部分份子钱,本来要么交给出租车管理公司,要么自己拿着。现在互联网拿去了。然后成就了一个巨头。

经济的发展趋势肯定是垄断。但是私人垄断又会带来失业,极端贫富差距等等问题。

当很多人骂着 19 世纪,美国三大垄断组织,却忘了自己也深陷其中。并没有什么不同。

凡事都有两面,只看一面,迟早深受其害。谁都受其害。

崇祯拿不出军费平乱,节省开支,裁撤驿站,最后把驿站的李自成给逼出来了。

但是李自成抓了他朱家的福王,军费瞬间解决。北京城里崇祯软硬兼施不过筹了一百万两白银。

李快递员进了北京没一会功夫,杀人逼财,筹到白银七千万两。却导致人心尽失,吴三桂走到了对立面。

最后天下大乱,嘉定三屠,死人无数。

如果,能够能够自觉拿出这笔钱。

崇祯不用上吊,李自成也许进不了京城。

李自成进不来,大臣也不用被杀。

如果李自成进来的时候,能够主动拿钱出来,李自成也不用失人心,吴三桂也不至于降清。

历史告诉了每个人答案,但是这就是一个无解题。

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的事。

整天创新,无人化。好事是好事,就是裁下来的人你得给个后路安排啊!

你不给他后路,他早晚有一天不会给你后路。

知乎用户 大闸蟹 发表

不是吹捧美国,人家首先是会干高级的制造,然后,做食物链的上一级去了,把低端制造的活发给下游国家做了,而且在若干年后,美国依靠自己的金融手段及军事依托,把下游国家的制造羊毛收割掉,这怎么叫反噬呢,明明是通吃啊。

我们呢,能保住自身的羊毛就忙得要死了,哪里敢不做制造业啊。

再看美国,金融收割完成以后,大量资金支持高端制造业,促进美国保持全球科技领先地位,航空航天业就是代表。美国的金融是完全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促进制造业不断向高端发展。

回头看我们,收割本土韭菜(人家收购海外洋葱),有钱了炒楼,实体经济越来越难,当家人都不得不喊话不准炒楼。我们的制造业才是被金融反噬的啊。

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是指:低端制造业由于成本等原因外流,自身没有能力收割承接低端制造国家的能力,导致本身失血,同时无法掌握高端制造,导致供血不足,一段时间后的贫血并发症,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知乎用户 弗兰克邓​​ 发表

有钱人不会再通过消费时间换取金钱,而是利用创造力和影响力,然后用钱去购买服务和产品。国家也一样。

随着经济体的发展,转型成金融和科技主导的生产方式并不是什么问题。如今的中国要重走美国的路,看似面对相同的问题,实际美国的问题归美国,中国的问题归中国。

先说说美国的问题:

当美国升级成为金融科技为核心的国家时,他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购买最便宜的产品和最便宜的服务。亚洲的出口国通过出口劳动力和产品赚到了美元,美国通过采购低端产品和服务,更好的专注于金融和科技产业。这是全球贸易带来的福利,也如你所见当海外市场为美国的金融和科技产业提供优质廉价的服务时大量挤占了国内 “低端产业” 的就业机会。

这时候,川建国提出了他的逆全球化路线,将制造业和服务业从采购改为内部消化。虽然质量和价格都不如进口,但是川普通过此举实现了美国金融、科技领域对制造、服务业的反哺,也赢得了选票。

而中国的问题其实跟美国不同:

**中国的庞大金融业是过去二十年来疯狂的基建和地产投资催生出的产品。**信贷投放为主的时代,银行的饭碗最香。着力发展资本市场的时代,投行和基金又成了就业热门。最近几年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兴之时,互联网和自媒体渐渐又开始压过金融行业半头。**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背景下,什么产业热什么工作热其实都是政府主导的。**所以短短几十年内中国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和美国市场的高度相似并不是巧合,而是总工程师在参考了其他国家百年发展的经验后精心设计的结果。

**恰恰与美国相反,我们将要面对的问题不是来自海外市场对 “低端产业” 的挤压,而是我们逼着自己走上了高端路线,却还没有发展好购买服务和产品的能力。**首先中国没有宽松的移民政策来引入廉价劳动力,其次人民币也没有成为稳定的国际货币可以用于购买海外廉价产品。当人口红利殆尽之时,高不成低不就的产业现状正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你会发现此时中国的重点是产业转型,人民币国际化和放开独生子女政策。

知乎用户 观星老道​ 发表

中国的金融业务很落后,中国金融狗至多把事情办得很难看,倒还不至于搞出大新闻。

知乎用户 飞翔的老叶​ 发表

谢邀。这个问题先设定结论 “” 没有”,再让论证,这个有点扯。

设想几种所谓金融反噬场景:

1 赌博空转型:金融产品已经和实体经济发生严重脱离(都会打服务实体的旗号)大量资金在各种金融产品特别是设计复杂实质对经济无实效的扯蛋五花八门衍生品之间空转,炒作,博接盘侠接手套利。可能做多也可能做空,但实质是零和博弈,经济意义几乎为零(一定有一套理论,价值发现风险对冲…)股市严重背离基本面,连主要股东也不把真实经营当真,主要靠各种造势炒作,也是这种。

**2 旁氏骗局型 :**所谓项目听着神实际虚,玩资金池。鼻祖旁氏就宣传自有一套非常复杂的国际邮票,外汇套利体系,利润极高,技术复杂,吃瓜群众只能顶礼膜拜,踊跃上套,拉增量资金维持,直到增量资金逆转,崩盘跑路。这几年我们如火如荼的 p2p, 坑进多少人,基层韭菜又犁了遍地。

3 金融扭曲搅乱市场秩序型:

设想某些公司,某些行业,就是能拿到源源不断廉价资金,技术管理都不重要最,资金的力量就通杀。收购,打压,坐庄,风光的很,后期资本市场造势套利。一些上市企业,拿到廉价资金,立刻大肆收购(看看暴风类),能不能有效整合,这些不 care, 牛皮吹,股价涨就是王道。比如牛房企敢拍下别人觉得不可能盈利的地王,根本不怕资金成本,也不是靠设计运作增值本事,就是我有钱我任性,持有直到大涨。妖精害人精类。这些不一而足,想到再补充。基本特征是没有或很少实际经济增值意义,像黑洞大量吞噬资源。当赌场,套利可以创造远超越实业轻松暴利,而实体辛苦劳作,匠心打磨显得那样卑微傻缺,这种对人心的扭曲吞噬就像毒品对精神的全方面摧毁了。

上述几型恐怕都有,花式的混合有,程度而已,是否程度大到严重危害以至于吞噬,每行人都冷热自知。

如果上述类型指的是金融市场的种种失效,金融资源分配结构性失衡更玩起了产业折叠。

上等实业世界和下等实业世界,二元折叠,涝的涝死,旱的旱死

您说金融吞噬,请问您被折叠在哪个世界恰饭?

我朝金融市场没灯塔国发达,银行贷款这种信贷债权模式(包括各种发债,理财,影子银行.,城投债…)依然是主导。滚滚 M2 流向何方?为何总提扶持中小企业,实体制造,说得多的往往是最难干的。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房地产大基建,ZF 扶持产业,这些上层光鲜世界,在大水中生机勃勃,惯坏灌死都是常态,缺钱?没有的事,何不食肉糜!这些年,离放水近,支持猛的行当赚钱(还玩骗补)容易。有本事拿大比例金融资源的大概率不是一般制造民企,而是占主导力量的集团。赚超过充分竞争实业的钱和泡沫膨胀钱。这就形成了各种基建包工头赚钱,远比需要投入重资,还要辛苦生产来得快来,老婆炒房,比工厂老板老公赚得多。而且由于你懂得的原因,这些领域的项目,不完全市场化,所以,不像纯市场化行当拼得那样惨烈,(或规则不完全同,比如 ding shumiao),拥有这方面资源的人利润率肯定远高于充分竞争实体。

金融可以说是社会生产指挥棒,指向哪里,哪里就水大鱼多。所以金融结构性扩张的结果是产业结构性分化。往好了说,终究大基建还是一种实体投资,比如高铁,电力,清洁能源,特高压 通讯,这背后都需要大量实业公司,甚至整体技术水平不低。毕竟这样大规模和长时间的各种建设,也存在竞争,能不被灌死,剩下的公司还是那些内功扎实的,风停了,一地小黄车,还有退不出的押金。剩下的当年也借水而起,水平已经世界级。比如太阳能,在各级政府当年扶持下,烧了大把资金,也诞生过股价曾经百元级别的陨落巨头赛维尚德等。当泡沫散去,目前活下来头部企业,已经效率称霸世界,基本扫荡世界市场。当然钢铁水泥,几年就达到国外大国百年总和什么的。现在哪个三四线都广厦林立,万达城啥样样不缺,摩登得很。即使房地产,终于也可以拉动一干装修家电产业。

这些 zf 主导的被大水覆盖的实业行当老板们确实爽得紧,这么多钱砸下来,先爽的一比。当年尚德施老板很快登顶中国首富,私人飞机全球精英论坛秀了,你和他们说金融反噬 “实业”?笑喷。从市值千亿到 13 年破产清算,近百亿确认债权,你说这样是金融反噬实业? 还是实业反噬了金融? 还有满地的扭曲生锈千百万计的小黄车,自行车总是“” 实业”吧?

中国的金融扩张大部分指向这些产业,不是纯粹金融空转,各种骗人的高大上衍品。中国老百姓能参与的也就是很娄的 p2p 之流,和次级债那类高级玩法不是一个档次,也远没金融大国百花齐放,高端上档次。因此,泡沫散去也还有实的东西。

比如高铁,特高压,清洁能源行业综合实力全球领先。即使这些有实基础的产业,依然有度,太多的钱,也确实砸出了发展,但效率如何,达到这样效果,真需要砸这么多?

能够被 power 看上,金融眷顾的上层 “实业” 涝死,当年融到巨资的巨头(还好不少美国上市),确大多陨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诚然!当年太阳能三巨头,个个市值千亿,今安好否?一边资本眷顾的实业,个个大佬豪气冲天,私人飞机全球盛宴,是黄车最盛时年会,节目背个诗老板甩手奖一万,另一边,做了多年的民营制造业,所谓盈利全在设备里,老板客货两用五菱宏光,便宜禁造。看看拿个零头融资,灰头土脸开宏光的民企制造业,一分钱掰倆半花,创造了大部分就业出口,开五菱的真是吃着草挤着奶。朱门的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样,即使实业世界,也被折叠成上下世界。而下层的广大工厂,承担了大部分就业。

上层被 quanli, 金融眷顾的,本身也慢慢具有金融属性了。太多的钱,太大的赞誉快速膨胀 plus zf 大力支持,带来扩张和财富爆炸,捧杀大部分风口的猪,这样爽的成功肯定比傻实在抓质量技术成本效率来得不知高到哪里了,哪里有什么金融反噬实业?明明金融推动实业大发展。二元结构折叠,弄不好系统会失衡。路是好了,电是多了,大量民营实体企业不行,运力会空转,电力会过剩。

房地产这块,配合放大了金融扩张,翻多倍的房价本身就是货币放大器,本质是大众拿实在工作实的钱,而且是几十年的收入预期做抵押为金融扩张背书,集资搞大建设。因此,也算为上述上层实业做了大贡献。一套百平房对应的建筑装修产值是 100 万,卖 3 百也是这些钢筋水泥瓷砖 8 百万也还是,显然太大泡沫也就是金融属性的泡沫了,一样伤害实体,太过了就巨大伤害,扭曲了市场结构。这也是这几年去杠杠调结构房住不炒,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基调的动因吧。如果作为就业大户,产业工人培训营,产业配套主体的广大被折叠的 “” 下层实业”血流不畅,逐步萎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知乎用户 库尔沃塔森林​ 发表

从前确实少有美国这种问题,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了。资本脱实向虚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举个现实的例子: 银行贷款的流向

这是一家南京银行分行的数据

非生产性的投资,平台类投资和房地产一起,已经占到了总投资的八成以上。也就是说,制造业获得的融资受到了巨大挤压,并且抬高了融资成本。

以上。

知乎用户 作品 9 号 发表

马斯克带着特斯拉来了,第一家美国本土以外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制造业的更迭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向中西部稍落后地区转移也是一个方向,也能为中西部创造就业,承接东部迭代的产业。毕竟别说东南亚,世界范围也没有能完全替代中国制造业体系和产业链的地区。


以下为原文:

我这个制造业民工要站出来,替被唱衰的中国制造业说几句话。

太长不看版:东部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到了目前这个程度,自然会令人口结构和产业经济西移。在贸易战开始前的 2017~2018 两个年度里,制造业投资数据都是稳步提升的。最后,制造业是立国根基,制造业升级和职业教育改革是国家战略,注定中国制造业不会倒。

以下是正文:

中国制造业是一个全产业链的怪物。

中国制造业是一个全产业链的怪物。

中国制造业是一个全产业链的怪物。

不少公知在唱衰中国制造业,一会儿说中国制造业低端,一会儿说制造业要往东南亚搬迁,(不是说看衰中国制造的就是公知,和平常人的个人判断不同,带路党带节奏吗那是恨不得你们全翻车,要区分一下)很多人因此也受到了迷惑…

我就想问,喊了那么久狼来了,都当资本市场人傻钱多?既然人工成本、土地成本上升了那么多,为什么这些产业还依然留在国内?(长文预警,下面有数据分析)

是因为吸血的资本要和中国人民高唱社会主义好,世界人民大团结吗?当然是不可能的。

是因为资本别无选择啊!

聪明的资本之所以要忍受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忍痛提高工人福利待遇和降低劳动强度,是因为只要是稍微复杂点的东西,就只有中国有完整的配套产业链,能实现大规模、低成本地制造。

就说义乌小商品城这种被人均 985 / 年薪上百万的知乎社区所嫌弃的 “低端工业制品” 集散地,不知道有没有人认真了解过,这块蛋糕已经做得有多大?

在全球的圣诞用品市场上,中国东部的小城义乌就占据了 80% 的市场份额。浙江省义乌海关统计,2019 年 1 到 10 月义乌市出口圣诞用品总计 19.2 亿元,同比增长了 23.9% ,比去年同期高了 10.6 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来源《央视财经评论》,原作者不详)

那些优质的圣诞礼物和玩具,可能都涉及多种原材料(金属制品、塑料制品),以及很多声光电功能的微电子元器件、设计精妙的产品模具,对加工工艺和涂装要求都非常高。

东南亚那些国家,有中国这种规模化的配套产业吗?没有规模化的配套产业,谈何降低材料成本?

纺织塑料等轻工业可以选择搬迁,但要论工业制品,只有规模化的强大配套产业链,才能保证从设计到输出的质量可控、成本可控,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这是产业的迭代,也是资本的选择。

而且凭什么中国的制造业民工就活该加班受罪还得忍受低工资低福利待遇?用工成本的提升,正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为什么就活该充当吸血资本的口粮?

目前义乌那地方搞的买卖已经不叫 “小商品城” 了,叫做“义乌国际商贸城”。

最近义乌正在举行 2019 首届 “义乌中国小商品” 杯国际小商品创意设计大赛,目的是面向全球发起、对标国际知名工业设计大赛,征集遴选义乌年度优秀设计产品,发布优势行业迭代产品设计创意和流行趋势、概念产品及创意产品设计,发掘优秀的创新企业、设计人才,引导全球小商品创意设计资源与成果发布向义乌市场集聚,推进小商品创意设计产业链与义乌市场融合发展,打造具有行业领先、应用协同、国际知名特色的小商品创意设计大赛,成为推进义乌市场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的新引擎,提升创意设计成果市场转化效率。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很多人举例三星越南工厂的投产和东莞大量配套制造企业的熄微,以证明金融业(房地产)对制造业的反噬。

如果制造业真的都全部完儿蛋了,那失业数据和社会影响绝对比现在来得差得多和大得多。但那并没有发生,是谁承接了那么多赋余劳动力呢?

三星败退,正是华为和小米这两个民企崛起的结果,是产业链供应企业的迭代。

**东部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到了目前这个程度,自然会令人口结构和产业经济西移。**高铁、高速公路、机场等基础物流设施的修建和完备,使得中部地区的交通和区位条件得以改善,也为产业经济西移提供了客观基础。

1979 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外贸、外资、技术、管理汇聚于东部地区。加上海运的廉价,给中国东南沿海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1978 年 10%上升到 2006 年的 66%。
而中西部却因为远程贸易所带来的 “冰山” 成本,经济落后于东部,年轻劳动力不断涌入东南沿海,经济中心也一再东移。广东、江浙的经济占全国比例从 1979 年的 5.3%、11.6%上升到 2006 年的 11.4%、16.1%。
中西部的经济下滑在 2006 年开始触底反弹,经济产业开始往中西部转移。比如湘鄂、云贵桂、川渝、皖赣、陕甘宁的经济占比从 1979 年 9.3%、5.5%、7.3%、5.9%、4.5%下降到 2006 年的 6.6%、4.8%、5.4%、4.7%、3.3%,然后回升到 2017 年的 8.3%、5.9%、6.6%、5.6%、3.85%。
而东部的沪江浙、京津冀、广东的经济占比则从 2006 年的 20.6%、10.3%、11.4%下降到 2017 年的 19.6%、9.6%、10.5%。东北的经济占全国比例更是从 1960 年的 18.0%下滑到 1979 年的 13.3%、2006 年的 8.5%、2017 年的 6.5%。

(以上数据来源《财经》2019 年刊:预测与战略,原作者不详)

中国东南沿海的经贸机遇减少,而中国中西部内需市场在崛起,并承接东部沿海迭代下来的产业和劳动力。

还有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交通运输、快递业务的蓬勃发展,新媒体从业人员增加… 第二、第三产业正在对传统的第一产业进行迭代。

这些都是经济在转型发展的正常现象,而不是单纯的制造业在消亡。

在回到产业链供应企业的迭代问题。三星在国内消亡,但京东方和鸿海在前进。

鸿海集团通过整合大陆厂房布局,加速西进。旗下富士康国际控股的山西太原手机组装厂撤销,由母集团富士康接手。从 2010 年开始鸿海向四川成都、重庆和河南郑州转移投资,包括光学部件、LED 照明和数码零售。重庆、成都、以及河南郑州都将是鸿海集团未来在中国大陆西部的重点据点。

(以上内容来源于鸿海集团官网)

2019 年前三季度,京东方实现营业收入 857.22 亿元,同比增长 2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52 亿元。尽管受制于电视面板、IT 面板、手机面板价格下滑影响,前三季度净利润出现下滑,但第四季度面板价格开始止跌回稳,面板供需关系有望改善。不过,京东方的液晶显示屏出货量持续全球第一。

(以上数据来源《凤凰财经》)

2019 年以来制造业转型升级投资始终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 13.1%,但制造业整体投资增速仅为 3.1%,与历史同期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
2018 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长 6.8%(2018 年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速 9.5%);
2017 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为 5.5%(2017 年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速 4.8%)。

(以上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9 年就业投资数据)

2019 年整体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正是始于中美愈演愈烈的贸易战。但可以看到,在 2017~2018 两个年度里,制造业投资数据都是稳步提升的。

如果仅以东南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东莞的制造业退潮,就说中国制造业在消亡,显然是片面的。并没有看到人口结构和产业经济的西移。

最后在看看 2019 年度中国的制造业总量。

就前三季度中国主要行业的 GDP 及增长情况来看,工业依然是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中最大组成部分,前三季度达到了 233457 亿元人民币,同比实际增长 5.5%,且占到了全国 GDP 总量的 33.46%。而工业里面的制造业所创造的 GDP 约为 202042 亿元人民币,同比实际增长 5.6%,占到了全部工业 GDP 的 86.5%,占到了全国 GDP 总量的 28.95%。

(以上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我们的制造业总量在 2010 年超过美国,在 2016 年等于美日之和,2018 年等于美日德总和。去年我们制造业增长率 6.8%,美日德的总和是 0.4%。有多少个国家能拥有全产业链的现代制造业,且总量如此之大?只有中国。

中国制造曾经一直是山寨与廉价的代名词,即使现在在很多人眼中,也不过稍微好转那么一些而已。但你敢想象有一天,中国的制造业总量占超全球制造业总量 50% 的景象吗?当一个 “工人” 掌握了 50% 的生产资料,他对企业就拥有极强的发言权。这个 “工人” 就是中国。

但传统制造业是非常苦的,那种苦不是坐在办公室在电脑面前享受着恒温空调、喝着咖啡提神的 996,而是这样子的↓↓↓

制造业是工业文明时代国家力量的基础,拥有现代制造业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只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制造业民工,只是想为我们中国的制造业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已。

制造业的升级是国家战略,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也是大势所趋。

如果你对此有任何怀疑,请沿着改革开放的历史捋一捋。在近代史中,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执政党敢拍胸脯说有我党那么强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

中国虽然缺席了世界工业发展史上的两次最重大的工业革命,但改革开放 40 年小步快跑,取得了现在的成就。其中最漂亮的成绩单,莫过于在改革开放的 40 年里,实现 7 亿多人脱贫,创造了世界奇迹。

1978 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中国当时有 81% 的人口生活在农村,84% 的人口生活在每天 1.25 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之下。1978 年到 2017 年,中国经济连续 39 年年均增速 9.5%,在此过程中,中国 7 亿多人口摆脱国际贫困线标准,对过去 40 年世界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超过 70%。

(以上数据来源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了目前这阶段,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也是显然易见的。比如如下这个广为流传的段子就很能说明问题:

劝人学航天,碎尸万万千;
劝人学航空,天打五雷轰;
劝人学兵器,死无葬身地;
劝人学船舶,人亡又家破;
劝人学机械,汝何这么贱。

目前全国高考改革已经多次试点面向职业教育的春季高考和面对研究型大学的秋季高考。主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很快将迎来自己的春天。

2019 年 2 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了具体指标:到 2022 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要基本达标,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需向应用型转变,建设 50 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 150 个骨干专业(群);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上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印发的 “国发 (2019)4 号文”)

研究型大学侧重科研一条腿走路的现状,将会变成职业教育和普通(研究型)教育两条腿走路。这已经很好地证实了在国家策略层面,工业(制造业)是立国之本。

只有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夯实实体经济,才能避免美国那般实体经济(制造业)空心化,实现市场经济的长治久安。

如果还觉得我写得不够详尽,觉得中国制造业要完,安利一下这位汽车领域优秀回答者

@张抗抗

举的例子、关于汽车 3D 制样打印的获得 24 个专业认可的回答。

[特朗普反对全球化并且要把制造业移回美国能否成功?1.6 万赞同 · 1162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594957/answer/949100875)

最后总结:无论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业西移、抑或没有技术含量的产业逐渐搬迁东南亚,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代表制造业升级慢慢步入了工业细分阶段的下半场。大浪淘沙。

尽管制造业那么苦,但中国的制造业除了上面那样子,还可以是下面这样子的↓↓↓

我看好中国制造,我为中国制造代言。

知乎用户 顶不住​ 发表

金融反噬制造业其实有个前提,就是没有外部压力。

苏联若是现在还在,给美国金融个铁胆,他都不敢抽第二产业的血,若是苏联强盛秒秒都要推掉美国,金融业必然拼死给工业输血,然后躲在后面瑟瑟发抖。面对百万雄兵,钢铁洪流,你指望一堆银行家用领带去把对面勒死么?如果三战,核大战真的发生了,还有没有金融业存在都是问题。

其实所谓金融反噬制造业,跟古代中国儒家一样的,一段时间觉得没有外部压力所以关起门内斗,把自己人斗完了,突然发现外面有个敌人,这下傻掉了。

由于国家日益强盛,加上核平衡。所以中国也有金融反噬的问题(金融反噬不单制造业,一切都会被其抽血)。

知乎用户 游子离​ 发表

反噬制造业的永远不是金融,而是利润。是资本逐利的天性。

买房翻倍,开公司倒闭。

就好像米国的红脖子丢工作不是因为华尔街,而是日本的工人要价低,勤快,甚至奋斗得惨无人道。

越南承接部分制造也不是因为中国的金融,而是工人要价更低。几百块钱就可以了。

至于背锅,可以用 it,金融,房产。反正总有人信。然后打工的互相仇视,才不妨碍资本捞钱。

知乎用户 Deep Van​ 发表

这问题是反串黑吗?

你可以了解一下,中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利润占全 a 股的比例,超过 50%以上,比美国高多了,真不知道这种问题怎么问出来的。

事实上,金融反噬制造业这问题在中国比美国严重得多,究其根源,按学术界的术语描述无非两点: 牌照管制和利率管制引发的金融抑制;要素价格扭曲 (首当其冲的就是地产,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地产本质上是配杠杆的金融游戏) 引发的资源错频

对了,还有两点要说明:首先,虽然利率逐渐市场化,但并没有全放开。二是金融机构的牌照还是卡得很死。这是国内金融行业这么牛批哄哄的根源。

另外,央行的网站上还可以查中国直接融资的比重,这一项也是比较低的 (相对而言)。导致企业融资成本较高。

知乎用户 中国青年郑国成 发表

净扯这些没用的!

中国制造业很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第二,中低端制造业总体问题难道不是生产过剩?订单不足?

第三,订单不足和高房价有一定关系,但主要问题还是生产过剩。

第四,这里都是码农之类的,但是真正的工人都是民工,真正文化那啥,你们第一个被斗,放心就好了。

第五,房地产的主要原因不是城市化过快,人口过多,归根结底是一个供需的问题,我东北老家的房子可是稀烂贱,我嫂子和哥一个服务员一个送快递,一个月俩人七千多,本地房子一千多一平,为什么,因为东北小城市人口少,土地不缺,供需不紧张,就说我们这里,农村盖房子比去县里买个同等面积商品房贵多了。

第六,单纯从我一个农村大学生的经历看,教育成本是降低的,2000 年我读高中的时候,那是真读不起,所以我是本村第二个大学生,但是现在我们村的孩子都要读书的,成本低的很。2003 年我在四平市读大学学费一年 4200,生活费 400,现在我那个学校那个专业一年学费 4650,生活费一千五,但那时候我姐姐县城服务员一个月 300,现在 3000. 你说呢?

我现在就在东北老家,苹果按箱买,一块来钱一斤,也就猪肉贵一些,最高峰二十八,现在十九块。

幼儿园小学初高中成本都比那时候低多了。

你非要去大城市就必须要高考虑供需这一关键性因素。供需平衡的时候其他因素才有意义,供需不平衡说一千道一万都没意义。

再回到房价吧,我小时候一直到 2003 年盖个砖瓦房都难,我大二之前还一直住土房子呢,当时本村首富去县城买个房子都是轰动性的,现在县城的房子都零首付了也没人买,稀烂贱。

知乎用户 star sky 发表

无聊最精彩的回答没了,我刚看完几千个赞,还没看评论就被删了。。

知乎用户 lacertasl​ 发表

金融业反噬制造业?美国只是反噬,中国怕是金融业把制造业差不多吃干净了。

美国是把制造业主要是低端制造业转移出去了,而美国自己掌握上游跟技术,拿走大部分利润。

中国看似到处都是制造业,只不过实际上是金融业趴在制造业身上,已经快把制造业的血吸干了,基本上制造业都是在为金融业挣钱。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中国不是没有,房地产泡沫很大,个别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很大,各种金融投机不少。

现在中国总体可控,产业资本主导

原因 1 中国是党国为核心,国家意志高于私人资本,国家监管调控还很强。

2 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西方金融资本因为本国什么罢工,高工资高福利,环保要求等搞产业转移,让中国人干活。而其他亚非拉第三世界暂时还没有能全面替代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

中国私人老板想学华尔街搞金融?华尔街不玩死你。

知乎用户 恶少恶言​ 发表

中国也一样。

根本原因是两个领域的回报率不一样,而资本都会投向资本回报率高的地方。即便你看到实业有的利润率也很高,但同等高回报率下,资本用的时间更短,更快实现,所以年化以后,还是资本的回报率高。

当然,我们可以就此再追下去,那为什么金融的回报率好。

第一,监管不足够严。各个国家的金融都是看天吃饭,但中国尤其是,但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还有很多漏洞和制度不健全。如果这些都加强了,企业的监管成本大大提升,很多事要么做不了,要么挺而走险。

同样的金融也你看中国的银行盈利就很好,但看欧洲银行就都在盈利亏损之间痛苦挣扎。一个重要的原因,监管,合规成本不同。

第二,规模效应。你说实业不如金融,因为你看到的不行的实业公司的规模都无法和你寻常看到的银行相比。资金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明显。所以金融回报高是因为能让你看到的金融机构都具备一定规模。马路边一个随便的银行,资产也过千亿,马路边随便一个工厂呢?你如果同样体量比,结论不一定谁高呢。

还是说回欧洲,欧洲金融机构回报不高三个原因,严格监管,个体体量太小,利差太低。

第三,利差大。中美这种金融业回报可观的地方都具备一定的利差水平。资金说到底赚的还是利差。哪怕银行以外的投资基金啥啥的,归根到底是一种放杠杆行为,而杠杆的核心就是利差的存在。在经济发展相对快的地方,资金是更宝贵的资源,你要用,当然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而利差大,说到底旱涝保收,收益有保证。但你开工厂,努力半天收益都不一定能保证。有钱自然放到那些更有保证的地方。

第四,幸存者偏差。

这个点很重要,风险与收益对等永远是均衡市场的不变法则。你觉得金融比制造业回报好是因为汇报不好的制造业企业还存活下来让你看到了他们的不好,而不好的金融机构你已经看不到了。银证保,一个国家支持,一个规模摆在那里,大而不倒…… 一个小的风投基金呢?下一期募资到不了直接关门。财富机构爆雷直接跑路…… 收益爬的高的,摔下来的也更快,金融的损失也是加了杠杆的损失……

原因很多,但以上大概是比较主要的

知乎用户 小边观点 发表

直接说结论:不会!

从两个国家体制上来说直接点:美国是民主共和制,中国是中央集权制。

举个简单的例子,拥有汽车之城美称的底特律,当初收不抵支,财政严重不足,这时候按照美国法律,城市政府直接申请破产,然后中央直接接管。

在中国则不会出现这样子的情况,中国是地方上报财政,中央统一调配。

很难说两个制度哪个更好,但是中国的体制确实更容易集中力量办大事,当然,这也是缺点,那就是 “不集中力量,可能就办不成大事”。

例如:京东方的 OLED 面板。

当初省政府不计代价的投入几千亿的研发资金,扛下了所有风险力排众议,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苹果、三星、小米和华为的手机屏幕。

其实在美国也有类似的,我们所熟知的高通芯片,它能够在国际芯片市场站稳脚跟,离不开美国政府的资本担保,让高通在研发过程中亏损几千亿美元(而且还是十几年钱的几千亿),资本打算抛弃他,美国政府并没有,所以从这点上来看,如果没有政府这双无形的手,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帮忙,美国别说制造业空心化,可能制造业都不存在都有可能呢。

回过头来说中,中国会不会出现美国金融反噬制造业的情况?

先来看一张图

在 2000 年,全世界的主要贸易出口来自美国,这时候美国制造业蓬勃兴起。

而在 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低廉的人工成本、优惠的政府政策都吸引了外资到中国来投资建厂。

注意,这里投资建厂的企业并不是很多知名的资本大鳄,而是很多的实体企业把到中国开开设分厂,然后尝到了甜头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所以就有了现在特朗普叫嚣的 “中国抢走了美国的就业岗位”。

而这个产业迁徙更像是全球化和贸易分工所导致的,并没有看到太多的金融工具导致的。

与其说是金融化过度,不如过是政府运用的货币政策使用过度了。

当一个产业出现问题,一个行业衰退的时候,正常做法就是按照市场竞争原则让他被淘汰,但是到了美国就不太一样了,开全球先例的大规模抢救,当然高通也是其中一个,但是很多企业并不想高通那样幸运和有实力搞研发,更多的都是为了社会稳定和就业靠政府补贴进行苟延残喘,然后企业大佬看到这样子不赚钱,就想着搞一票大的——上市。上市之后,把企业变现,这样子就能够风风光光的拿到一大笔钱,而后退出自己的企业,生死由天。

美国的股市市值近乎是美国 GDP 总量的 3 倍就足够说明问题,大量的资本游离在实体企业之外,都是在金融市场当中。

所以,与其说是美国是金融反噬,不如说全球化分工行业迁徙导致了制造业金融化,而这个而金融化有没有被良好的处理好,具体看 08 年次贷危机。

而后来说中国,中国当前处于全球 “制造工厂”,当然也会存在美国说的诸多问题。但是中国有一个美国无法比拟的优势——人工成本。

有的杠精可能会说中国人口红利在消退 blablabla 的。没错,我承认,但是中国要起来了,其他国家想不起来?绝不可能,我说了,全球化的打份工,谁都逃脱不掉。制造业迁徙到东南亚的有,但是不要以为那边的人的工资这几年来就没有涨。

再然后,中国最大的体量的公司,有的人说工商银行,其实不是,那只是在 A 股市场,最大体量的是互联网公司:腾讯、阿里巴巴此类为代表。

而且就像我开头所说的,中国是中央集权制,地方财政受到中央财政的管控,地方财政想要自己创造收入和税收,只能靠制造业!

为什么?

金融行业税率 3%,制造业税率 16%(原来 17%)。如果你站在一家企业的角度,一个给你贡献 16% 的利润率,一个贡献 3%,你会大力扶持哪一个?

所以,中国可能会出现大量金融骗局(来钱快)和花式圈钱。但是想要通过金融直接反噬到制造业的程度,或者制造业金融化的程度,必须解决一下问题:

1 制造业成本居高不下,外面能够出现比中国基础设施更好、人力成本更优的市场;

2 自身市场消费空间足够大(在中国造汽车卖给中国,在越南造手机卖给谁呢?)

此外,我们看到的人力成本增加,那是统计在线的。

还有很多没在线的:996 工作制、0 成本加班、65% 年轻劳动力高校毕业。

这几点你在全球任何一家人均 GDP 突破 1 万美元的国度都不会找到的优势。

综上,即便是本土制造业开始空心化,那么外来的大量制造业产业链也会填补空白,如果中国金融开始达到了反噬制造业的程度得到前提——民间很有钱很有钱很有钱。

不要告诉我民间隐形富豪,体制决定了,国家最有钱!个别人真的有钱,先看看让不让花!

(参考此前房地产首富王某)!

知乎用户 AAAAA 发表

各答主的回答充分表现了贵乎强悍的逻辑分析能力

房子起火了

你从窗户里跳出去,摔断了腿

然后众人分析道:你真是唯利是图

不过是因为窗户太好看,对楼梯产生了替代性,挤压了楼梯的生存空间

但是这世上除了我以外的人都是唯利是图的混蛋,所以如果不限制窗户装修或者加固玻璃强度,那大家都会因为跳窗下楼而断腿

除了聪明理智有文化又贫穷清高的我不会做这种蠢事以外,其他人根本活不下去。

大家说的真有道理,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密不透风,毫无破绽的推理。

我很佩服

知乎用户 应江鸿 发表

因为提问者没敢把没有说三遍

知乎用户 Zero X 发表

08 年没有金融放水四万亿,中国制造业早死光了。你去问问开实体店和工厂的,哪个是被银行利息费用给逼死的?只要你企业有一口气,银行可以给你展期盼着你起死回生,不会让你破产清算。你看看实体店房东和制造业的客户有那么仁慈吗?

没有国有银行贷款的强制风控,你看那些贪婪的制造业资本家哪个不是借钱豪赌一把,恶性竞争疯狂扩张产能击垮竞争对手,最后搞得产能过剩大家一起玩完。

研究公司这么久,制造业公司衰落倒闭要么是行业不景气供过于求自己竞争力不足,要么是管理层贪婪愚蠢预判错误激进扩张,和金融业有啥关系?又不是民间高利贷,借钱一年连 5 个点的利息都覆盖不了搞什么实业还不如去做点小生意开个奶茶店。

赌徒把房子工厂抵押了借钱赌博输了要跳楼,你说是债权人逼死了赌徒?有点智商行不?

还有人房地产业土地财政和金融业分得清吗?你买个房银行赚你的多还是政府地产商赚你的多?不想银行赚你们钱别贷款啊,上了杠杆赚钱了也没看你们分银行啊。

知乎用户 立党 发表

中国 “制造业从业者” 眼里的“制造业”:买个设备织布、织牛仔裤、织袜子、造纸、造螺丝钉、造塑料玩具——现在 3000 一个月都招不到人,制造业真是越来越难干了!

美国真正的 “制造业”:Intel、AMD、nvidia、Honeywell、苹果、Xilinx、Tesla……

请问到底是 “美国金融反噬制造业”,还是 “中国制造业自己不争气”?

知乎用户 酱油 发表

先弄明白金融是什么再说。

有些人把炒房子当成金融,那的确会反噬制造业,但事实上,房地产只不过是 zf 收割人民的一种方便高效的方法而已,美国的金融不属于这一类。

金融最常说的就是银行,中国银行利润占上市公司的一半,这金融自然反噬制造业。但是美国的银行可没有这么暴利。

事实上,金融是服务于制造业的,页岩油,特斯拉,电商都是明显的例证,新技术出现的时候,谁敢去投钱?zf?搞笑,去投资加水就能跑的汽车表明 zf 还有点上进心。厂商?一笔亏损投资直接破产。普通人更是知道都不一定知道。

这时候金融的好处就出现了,华尔街长期投资页岩油开采技术研究的小公司,最终获得技术突破,让美国成为石油出口国,厉不厉害?

美国的高校实验室,科研机构研发都与金融投资密切相关。

美国明明利用金融长期占领科技最高层,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中国毫无建树,就知道炒炒炒,或者利用垄断获取暴利,亟待加强金融对技术的支持,却成天问金融反噬制造业,真是滑稽。

知乎用户 赤羽白鸦​ 发表

没有所谓金融反噬制造业,美国金融财阀勾结政客,靠毁灭可替代性的制造业,绑架全国经济。然后转过头来通过定向输出工业技术,实现战略布局。即日、韩、以色列和某岛这样的局面。三星被摩根大通控股,整个韩国就是个外包生产部和外围设施。

从此之后,华尔街既美国。所有人失去了对抗金融财阀的最后一颗筹码,没有金融财阀从海内外吸血,整个美国就完了。

而中国是不允许有符合定义的财阀出现的,而且发展生产力、就业挂帅的主旨,也不会容许任何势力复刻美国金融财阀的作为。

知乎用户 alpha boy 发表

现在机器人理发虽然很不成熟,只能剃光头,但是电推剪的普及,理寸头真是淘宝买个几十块的小机器自己对着镜子剃剃就行了;

饭店里已经有用滚筒式炒菜机加类似微波炉料理包的东西大规模替代人力的实践了(如各种火车站附近的快餐店);

快递去年京东 6.18 时就把无人快递车开到路上去了;无人驾驶出租车也测试几年了;

AI 合成语音推销机器人(甚至诈骗机器人)早就把一通推销电话的成本从不要五险一金的大学生兼职者的 1 块钱报价压低到 2 毛了;

美国 BlackStone 的律师 AI,说能让一个律师起到过去 500 人律师团的作用了;

迈阿密公司 Premonition,可以用行为分析 AI,预估哪边打官司和当事法官的脾胃,在民事纠纷中(不用陪审团的)胜利概率更大,主动向其发放贷款(打官司小额信贷,可以去看神译局在 36 氪的文章:以为机器人律师是未来的事?其实已经随处可见_36 氪)。

日本有保险公司用 AI 处理免赔条款,提高了 42% 效率就立马开除了 33% 文员了。

高频闪电交易说白了就是 AI 炒股,桥水基金会控制 1500 亿美元的资金也就千把人。

————

技术性失业无处不在,不是只有制造业才有。国外貌似管这个叫 GDP 短路,新产业替代旧产业的叫实短路,用软件替代实体的叫虚短路(如地图导航 app 替代地图印刷业)。这么高的失业率,又没有搞 6 小时工作制之类的提高就业率,不出经济危机才怪。

知乎用户 执行机器人 发表

中国不可能出现美国那样的 “头大身小” 的经济结构。

中国的国情也不允许,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同样多的钱如果去搞金融只会肥了少数人。金融行业尤其是交易行业,符合人性中的**好吃懒做,赚快钱。**但它不创造实实在在的物质产品,只是让 “钱” 在一群人手里倒来倒去。

传统行业的财富积累是一个逐年递增的过程,它的利润率是相对稳定的,但金融不是,它是二八分布的。这也意味着发展金融就会让钱往少数人手里集中的速度更快。然后就会形成 “金融寡头”。

金融业反噬制造业的前提是它必须先出现一个金融寡头。围绕这个金融寡头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甚至可以干预国会通过对外开战以获取利润。

往大了说,股票,期货,外汇,算是金融行业。

往小了说,高利贷,房贷,花呗,借呗,白条,网贷也算金融行业。

我的划分是这样的,利润来自于通过直接劳动创造物质的行为方式叫制造业。它需要生产一个具体的物质产品。

利润来自于通过资本倒来倒去获取价差的行为方式叫金融业。它不直接创造物质,它只是在加速钱流动的速度。

脑袋与身高的最佳比例是 1:8。

8 头身是最接近完美的身体结构。大多数女明星都是这个比较,所以才看起来好看。身材修长,比例完美。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女同胞爱穿高跟鞋的原因,让自己的头身比例接近于 1:8。为什么有些女孩子不穿高跟鞋也看起来好看呢?因为她本身的头身比例就是 1:8,穿上高跟鞋反而显得别扭。

什么样的军人最帅气?就是阅兵中那些兵哥哥们。无论体型,8 头身都是最佳的比例配置。所以才看起来帅气十足。

别的国家的阅兵仪式就和中国没法比了,找出这么多标准身体比例的人本身就太容易。是人种不行。除了那个德国。在希特勒时期,德国军人那叫一个帅啊,有人说纳粹军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军服。关键是德国男人长得好啊,这才是关键。

金融业与制造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国民经济等同于一个人的整个身体。金融业等同于一个人的头部,制造业等同于一个人头以下的四肢部分。

金融业做的过大,就会对制造业抽血过度,让身体进入低迷状态。

金融业做的过小,就会让制造业供血不足,同样让身体进入低迷状态。

金融业与制造业有一个最佳比例,最完美的头身比例是 1:8,金融业也是如此。**打击打压金融寡头的出现就成了必然。**股市又叫杀猪盘,不整你整谁。

站在股市的立场看股市是永远也看不懂的,“股市怎么这个鸟样,人家涨它不涨,人家跌它跟着跌。”

把股市放到整个经济体系中去看就一目了然。一看奄奄一息快死了就出个利好消息,抢救一下。一看涨上天了,就三闷棍打下去。

允许你 “有” 但不允许“大”,更不可能让你“失控”。

华尔街已经失控了,脑袋太大身子太小,只能无情的向底层吸血。试想一下,如果现在美国股市暴跌百分之九十会怎么样?

美国金融寡头存在的基础只有两个,一个是向本国底层继续吸血以维持自身运转。另一个就是对外开战,迫使美元回流美国本土,以维持自身运转。

每届总统都喜欢对外开战,特朗普是一个例外。他对外开战做不到了,就开始吃相难看了,连几十个亿的保护费都和日本争来争去。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到处 “捞钱” 以维持自身金融体系的不崩溃。反观中国稳如泰山,即使把股市再弄下两千点来也没多大影响。甚至全关了,也不会崩溃。**中国稳如泰山的基础就是中国的制造业足够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非典时期,不让出门,都让老老实实待在家里。整个经济活动陷入停滞状态,中国也没崩溃啊。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手里只有钱,到时候买不到粮食就会崩溃。金融的 “钱” 那都是虚的。制造出来的 “产品” 那都是 “实” 的。从红军时期,到八路军,解放军,到建国,到三年困难时期,到改革开放,一直到 92 年才初步解决全民温饱。这么一路走过来的近百年历史延续的执政团队,怎么会不明白在关键时候什么最重要。

金融业只能是制造业的一个补充,一个助推器,而不能是发动机。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化到了关键时候就能撑得住。关于最近的贸易战,中国就可以和它说,“你们愿意再打一下,我们还可以再打一下。看看谁先撑不住!

知乎用户 伯光君​ 发表

美国的问题并不是金融反噬制造业。

而是美国的制造业本身不能保证在全球都有领先优势,而只有金融是强项优势。所以造成金融强,而制造业弱的情况,两者之间实质还是没有什么冲突的。

我简单举例来说。当年美国人让中国人去做衬衫,现在让印度人,让越南人去做衬衫,但是特朗普也不会说让美国人重新去做衬衫啊?

做衬衫这行的微薄工资,美国人根本看不上,于是工作岗位自然移动到外国。衬衫制造业在美国就衰亡了。这是自然的产业转移现象。

同样的,还有波音飞机的问题。波音本身问题巨大,昨天看新闻是长期债务在 200 亿美金,最近又准备搞 80 亿美金债务维持生活。。。没有强大的金融体系,这样的企业靠美国政府,恐怕都挡不住。。

再看美国农业。美国本身的很多农产品其实相对他国并没有绝对优势,比如棉花。。。但是美国政府有补贴。这补贴来自哪里?美利坚最强的还是金融业啊。

而金融业对美国的科技公司有巨大的孵育功能。而科技公司总要带动制造业吧?特斯拉这种企业也还是要往中国跑,因为美国制造本身有一个劳动力成本的问题。美国的制造业者要求的工资福利,在他国并不需要那么高。

在如今劳动力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的制造业会持续走衰。所以美国人搞科技垄断,搞技术歧视,也有这个因素。

————————

再回到楼主的问题。

楼主的问题其实是针对中国。中国人的炒房炒股,是不是影响了实体经济,是不是影响了制造业。这在国内是一个很常见的辩题了。

我的回答是,从个案上来说,是的。我看到很多个体的案例,因为公司老总沉迷炒房炒股,结果制造业的本身业务丢了。

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房子和股票,都是制造业的一部分。有公司因为老总沉迷炒股而消亡,就有公司乘势崛起。

知乎用户 老实人 发表

没有,美国那种情况是发达国家的问题,跟中国无关,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如何转型成为发达国家的问题。

你口袋里只有几百块钱,就别想着以后怎么花几个亿的事了,白想。

知乎用户 金融屌丝 发表

美国的制造业是战略性转移的,是精英阶级的同谋,而不是金融反噬。这就跟我们有很多大老板往东南亚转移一样的,我们认识一个老板就是,他是某行业亚洲最大代工厂,就在往东南亚转移,原因很简单,那边便宜。

要知道,工厂转移了,但是权属没有转移,还是资本家的,对他们而言,只会多赚钱。

对美国而言,它的精英阶层对美国全球霸权有依赖,他们就算转移到国外,也不会有太大实质性影响,无非就是要搞搞全球征税啊之类的东西。资本家离不开以美国霸权为核心的全球经贸体系,也就是说资本家离不开美国,不仅仅是美国资本家,而是全球资本家。

所以美国产业空心化对美国没有实质影响,关键的军工等产业他还是保留的,同时他们把核心技术掌握在手上,不仅仅是自己研发的技术,还全球收购有核心技术的公司,手握核心技术,掌握全球霸权,他工厂放哪里都可以,哪里便宜放哪里,你会发现美国的资金大都在资本市场,不像我们股市低迷,资金都进了楼市,进股市,本质不就是投向实业吗?所以美国并不存在金融反噬实业,而是产业空心化提高了美国企业盈利能力,反倒成了金融资本最喜欢的资产。那么特朗普为什么要搞制造业回流?其实就是选举作秀,他要工人们的选票,仅此而已。对于资本家和美国而言,把工作给昂贵的本国工人是不划算的,毕竟越廉价意味着剥削到越多价值,产业外流有利于美国整体强盛。

我们则不一样,我们在经济上面临了与美国一样的问题,就是实业利润率低,导致资金投资本土实业收益率低,资金就不去实业了,但是全球经贸体系不是我们主导的,也不是用我们的货币结算的,我们很难像美国一样搞大规模离岸控制,产业转移可能面临巨额损失,这种情况已经发生过好多次,重金投资最后无功而返。那么我们无法通过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产业实现企业利润回升,重新让资金流向实业。

另外我们在美国比较优势理论的引导下走了歪路,选择了以贸工技为主的贸易经济,依靠低端加工出口赚取血汗钱,在权力集中的体系下又没有藏富于民,最终是技术上没有关键技术,产业上偏科严重,看似啥都能造,但是每一样的关键部件都不能造,生产线很多都是进口的,连圆珠笔的笔头那个小圆珠也才是最近才实现自主研发成功。所以我们的状况跟美国有质的不同,我们的产业是缺乏竞争力的产业,我们太依赖贸易关系和降低成本了,我们不是金融反噬制造业,而是制造业缺乏竞争力资本不敢去投。这也是为什么搞了那么多脱虚向实的举措,却收效甚微,因为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这是 40 年来积累的大问题,是贸工技路线的问题,光靠短期政策很难改变。

所以你看看我们的策略,搞供给侧改革,其实就是减少生产商,降低竞争者来提高剩余企业的利润。金融去杠杆,实业也没有受益,反而股价低了,融资难了,这几年是融资最难的几年。我们没有进入美国的科技 – 霸权 – 全球剥削的利润大循环,我们的贸易一旦不增长就异常艰难。这其实也不是金融反噬,而是实业不行,自然就只有金融业行,毕竟干活的都是水货,那当然是谁有钱谁厉害,你找我要钱,你得求我,求我我还看不上你呢,谁的利息高风险低我就把钱给谁。如果干活的特牛逼,都是乔布斯、马斯克,有钱的就都得跟孙子一样求着把钱给他们,人家还要挑,谁利息低条件好我就要谁的钱。

所以这个背后啊,关键还是路线,贸工技对于联想这种企业而言无所谓,能赚钱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国家而言,肯定是非常危险的。我们抛弃技工贸这么多年,后四十年的科学技术成就跟前三十年没法比,更不要说产业和制度设计了,这背后的事一言难尽,也不能说。反正靠着前三十年的工业基础和人口红利,在冷战结束之后在全球贸易占到一席之地从而高速发展的我们,在当前贸易战威胁、某政策导致的人口极速老龄化、科技研发严重落后、分配不均和大规模腐败的多重困局之下,显然只剩不知所措,当下还有很多人认为是金融反噬了实业,却看不到我们在大部分产业普遍存在的错误政策和丑陋的利益网络,以及背后的政治大山,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

知乎用户 The whispered 发表

所有强权推行的信用货币都存在人为压低债务利率的倾向

压低的债务利率必然畸形推高资产价格

我们和美国在这方面的逻辑是一致的

区别在于权力归属的问题

我们归属最广大人民群众,主要是无产阶级

美国人是权力归属资本

所以美联储印钱给自己股东做利润

我们相对印的有节制的多,而且募集来的火耗是归公的,拿去建设祖国,下航母,造核弹,上火星

知乎用户 摇摆的猪 发表

在经济学里,地主和金融资本家在剥削链的顶端。产业资本家和无产阶级受到剥削的利润最终将被两者瓜分。

同时产业资本家的最优解就是成长为金融资本,对下游进行更有效率的剥削。

这个逻辑和国家没关系。所以财富最终会沉淀在地主和金融资本家手中而无法消费出去,只能勉为其难的继续增值。

当然金融资本家也不是无敌的,暴力具有最终分配权。

当然暴力也不是无敌的,更厉害的暴力就能否决不厉害的暴力。

知乎用户 Luis 发表

首先反对几个高赞用 A 股利润中金融业占比来论证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情况。

以这两年高速发展的信息产业为例,包括 ATM 在内的大量优质互联网企业没有在 A 股上市,倒是跑到美股港股去上市,增加了美股信息产业占比。这是我们国家证券市场的问题,先放在一边不谈。

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美国。在经济总量尚未超过美国的情况下,工业总产值超过美国,至少我们工业产值的占比是超过美国的。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工业产值的增速不及 GDP 增速。

知乎用户 比尔海特十三世 发表

这是资本主义的趋势,金融资本家必然吞噬产业资本家。

为什么?因为生产力发展了。

时至今日,设备、技术、人力、基建,构成产业资本家的全部要素,除了地理位置和资本,全部都不再是稀缺资源,只要有钱,都可以很容易的搞到。

宝钢不挨着铁矿,照样可以炼钢。

张之洞想搞钢铁厂还买错了设备,放在今天,任意一个顾问都不会让资本持有者张香帅犯如此简单的错误:生产力发展了,知识更普及了。

产业资本家如果懂技术,可以去做工程师,如果懂管理,可以去当经理人,唯独资本家,就不要想了。

资本主义永远是谁有资本谁挣大头,所以产业资本家的消亡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实业不挣钱就对了,不把你们这些搞实业的逼破产,金融资本家怎么挣大头呢?

实业不需要盈利,都交给银行还贷款好了。

知乎用户 hscryzer vis 发表

笑。。。

今年动力煤逼仓顶风作案带头人就是中信证券啊。。。。

知乎用户 DaedalusLab 发表

要说金融,那不好意思,我给你列个表

A 股市值前 10 位

第一名 工商银行

第三名 建设银行

第四名 中国平安

第五名 农业银行

第六名 中国银行

第七名 招商银行

第九名 中国人寿

前十名 7 个是金融行业,然后第二名的贵州茅台,也不好说是传统制造业吧

这个是全部美股,按市值排列

谁反噬制造业了?

知乎用户 韦伯 发表

我不懂什么叫金融业反噬制造业,要知道金融业比制造业的历史要长久。工厂主们开厂不是为了制造产品,不是为了制造就业,而是为了获取利润。金融业在获得利润方面有天生的优势 ,轻资产,流动快,不用考虑致命的一跳。金融业本来就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何谈反噬制造业?你这是以人为本的出发点,但问题资本主义是以资本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的。

附带说一句,制造业这玩意越是发展,越是排斥劳动力,越是资本和技术密集。

知乎用户 硅基生物 发表

美国不是金融业反噬制造业,是制造业碰上了科技天花板。

德国日本俄罗斯呢?金融够弱了吧。那制造业强了吗?

[硅基生物:对 “费米佯谬” 的纯理智分析(2)——科技天花板 557 赞同 · 189 评论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776396)

知乎用户 Damon 发表

当然有了。房地产就是半个例子。

一个合理价位的房地产属于制造业。但溢价一旦超过某个阈值,经过市场炒作,便具有了金融的性质。为啥是半个?因为房地产本质上是制造业,可以带动海量相关产业,并且解决大量就业。但高溢价部分并不会再产生对产业链和就业的拉动作用,只能形成金融属性。所以一半一半。

你看看国家对房地产的态度你大概就懂了。
房住不炒,回归制造业属性,限制金融属性。
这就是国家对金融反噬制造业的态度。

中国国情与美国或者英国有巨大不同。美国可以通过强大的武力以及美元的霸权地位,保证即使转移大量制造业,也能保证国家安全。而英国属于欧洲或者西方产业链的一环,分工就是金融。

而中国 14 亿人口的体量不允许只做金融这种高溢价但实际产出和就业很小的行业。并且无法保证失去制造业不会失去国家安全。

至于中等收入陷进,我觉得经济学家要不就不说实话,要不就真是一直陷在经济学中从来不看看外边的世界。阿根廷和南非为啥跨不过去?怎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跨过去了?
事实上没有什么中等收入陷进。要不你工业化足够强,强到自己高中低端都可以做,并且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要不你就是西方产业链的亲儿子,加入其中。就跟现实中的个体一样,要不你自己足够强,要不你靠的大哥足够强,啥也不是凭啥挣钱多。

英国为啥脱欧?一个金融立国的国家自寻死路?那指定不是呗,欧元区整体衰退,难民问题,发展不均问题,导致未来风险极大,所以必须重新找靠山,最起码不能一条路走到黑。中国可以把全国社保补贴东北,把万亿国企利润划拨社保,你指望英国养希腊,想都不要想。分赃的时候亲兄弟,患难的时候都是仇敌。

为啥高层对金融牌照把控的这么严?为啥各省严控 p2p,为啥 A 股不阴不阳?金融的失控和过分繁荣,最终就会极速形成金字塔型社会,并且使制造业失去活力。

举个简答的道理,都抱怨 A 股不强,那怎样算强?上市公司登陆 A 股有没融到钱的吗?非得长成美股那样,你股民啥事儿不干,就能套现挣钱,那谁还去工作?A 股真的不强?反正我没赔过,你要是拿个正经公司持有十年,我不信在座的有赔钱的。

总而言之。金融,自面世,他的职能是帮助制造业发展,只有制造业能提供实打实的生产资料,而美国目前金融衍生品已经玩脱,放个屁我都能跟你对赌一下,美股已经成了这个国家的命门,全靠硅谷那几个公司撑着,金字塔型的社会,没啥内生动力了。

-—————-====—————–====——————-
既然说到这里,我就说说所谓的金融危机。
咋那么巧美国这金融危机隔十年一次呢?咋那么巧美国的大量中产都返贫了呢?咋那么巧美国从胖葫芦结构就变成了金字塔结构了呢?咋 08 年到现在 11 年了,金融危机咋没动静了?

事实上,那有啥金融危机,一次一次的人为收割罢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击鼓传花穿不下去了,那就刺破他,反正最后中产接盘,该破产破产,该重整重整,该和解和解。亚洲金融危机咋来的?人家各国发展的好好的,正在劲儿上,还不是华尔街觉得到了丰收的季节了,该收割了。经济学家咋不说了?非得说可怜的东南亚自己上头了,明明是华尔街露出獠牙了。

就拿日本来说,人家 80 年代制造业就是强,挣了钱推高资产价值,全球买买买错了吗?你挣了钱放家里长毛?还不是动了美国的蛋糕美国搞人家?再说说韩国,你为了制衡日本,来扶持韩国,人家三星,现代干的风生水起,还不是你美国人为的做空人家?没你怎么会有危机?明明可以软着陆,你非得联合买办给人家来个硬着落,然后扣个帽子,叫做亚洲金融危机,非说亚洲人飘了,玩脱了,上头了。那香港人也挺上头,咋就没弄动呢?

这也是为啥我说那些鼓动中国 “开放自由兑换” 的这帮人,不是特么买办就是特么蠢逼。

怎么现在到节点了,你美国不危机了?特朗普逼着美联储放水,然后各国讹保护费,伊朗也不敢打了,还劲劲儿的跟中国打贸易战,那边带着一帮香港买办和傻逼策应,这是干啥呢?说白了,该收割的都特么收割完了,金融危机这套再玩,美股特么自己就脱了,越南还没养肥,印度暂时还有用,韩国和日本那自己都控股了,也不能再自己玩自己。打华为?任正非首先是个战略家,其次才是个企业家,后边还有一个中国顶着。

我倒是想看看特朗普下一步想干啥,你是让美股崩呢?还是打算继续跟大国打,甚至热战。还是主动收缩战线,实事求是一点儿呢?还是回到美国老一代领导人制定的孤立主义?

金融跟制造业的不同在于,制造业制造的汽车可以拉货,拉人,等等带动一系列产业。而金融就是零和博弈,穷的穷死,富的富死。说白了,一群工人苦哈哈干一年,不如你猜大猜小赌一把,你说反噬不反噬。

高层的嗅觉还是一如既往的灵敏,反正我们是时刻做好了斗争的准备。

知乎用户 ls LK​ 发表

谢邀,先问是不是再问有没有~现代资本主义通过债务弥补购买力不足生产力的问题,但是庞氏债务的模式导致问题不会消灭(只会推迟),社会分配机制的矛盾最终将以资产价格为总崩盘的导火索。

以上在美国首先体现为金融反噬制造业,在欧洲、日本首先体现为社会福利的无序增长,在国内体现为地租对人工成本的压迫并最终推导至制造业利润下降(注意,以上问题并非各方独有,仅表现时间和形式不同)

知乎用户 Lisa 发表

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的,金融业的利润比制造业高,所以,资本自由流动,金融业很容易反噬制造业,但是在中国没有,或者说没有大面积的反噬。

但是反噬不缺乏案例,且大家有目共睹。就是之前二十年野蛮生长的房地产。因为附带了强大的投资属性,在自由生长下,房地产几乎成了一个隔三岔五爆头条的领域。

所以,我不认同说金融业反噬制造业需要达到某个发展阶段才会出现。

比如,建国初期的商人囤积白米白面哄抬物价,普通消费品一旦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了投资属性,就很容易出现资本大量涌入而损害正常的市场交易。前几年的蒜你狠也是类似的。

金融资本永远在实体中游走,随时准备咬一口。不受限制的金融资本就像是毒蛇。

我认为中国制造业之所以没有被金融业大面积反噬,因为整体来说,还是国家政策的引导,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层面的政策控制,中国的制造业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强大。

1. 中国制造业体量确实大,虽然被房地产盘剥了多年,依然在顽强生存,并且在渐渐变好。毒蛇咬一口小孩子和咬一口大人,危害程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2. 四大银行虽然逐利但是也是国家资本为主体的企业,银行依然有对实体经济支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点房地产盛行时也是要强调的。只是银行在监管不到位的时候,资金还是偷偷流入了地产行业。监管到位了,房地产融资就明显吃紧。

3. 中国一直在谨慎的对待金融衍生工具,特别是 08 年次贷危机后。这里有利有弊,利是,我们确实可以封堵很大程度的金融风险,弊是我们对国际游资的金融手段其实掌握认知不充分。

4. 还有一点可能和文化性格有关,中国人的逻辑里,天生对实体有好感,而对虚拟的看不见的金融产品很审慎。

去年以来的毛衣战,普罗大众都认识了一个空心化的美国。近代喊出来的实业救国还是那么的铿锵有力。

在我的理解中,金融应该是经济活动中的鲶鱼,而不能成为一条毒蛇。

知乎用户 嘻嘻嘻 发表

这种问题都问的出来,是不是中美一旦有摩擦,美国就一无是处,各方面被中国完爆了?

中国金融业不仅绑架了制造业,还严重妨碍了制造了,这正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严重不足,严重畸形导致的。

想想这几年喊的口号

“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为什么有这个口号? 因为资金都流动实体经济的对立面 — 金融业里面去了。

“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 为什么有这个口号? 因为住房的金融属性已经远远大于其居住属性了,是一种投资品的属性远大于是一个居住地的属性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首先,这种情况全世界都有。

其次,不要把他当问题。

第二产业是没有未来的,

靠第三产业才是未来。

美国石头都给你留下了,

我就是牛逼,我就是不摸,第三产业要,第二产业也要。

其实第二产业只要掐人脖子的那种就好了,别的该放还是放,

毕竟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产业工人规模提起来浪费的社会资源太多了,

加就业不见得划算。

举个例子,

一条冰箱生产线在三十年前可能提供 100 个就业机会。

今天也许只能解决 30 个就业机会了。

也许明天只能解决 10 个就业机也说不定。

因为机器在升级。

就算你不升级,你的对手也会升级。

他们一旦升级,成本就打爆你。

就像美国农产品吊打中国,中国大概率上只能玩自娱自乐。

他们只要养 10 个人,你要养 100 个,那你就是完败,没有借口,没有理由。

你的理由哪怕感动上天,还是完败。

更何况实际上冰箱需求量并没有显著增加,

甚至可能因为中国人民普及了冰箱以后,市场变得更稳定更小了……

这种时候借着提供就业的名头大力发展冰箱生产线,就是自寻死路。

明明应该找机会在第三产业里挖掘更多的就业机会把这些人塞进去,

然后外包掉冰箱生产线的……

知乎用户 熊妈妈 发表

机械行业从业人员贡献一个小样本数据。

除了艺术类和语言类之外,同事的孩子们报考的专业最多的是金融,其次是计算机,有一个电气控制,没有机械。@_@

至于生化环材这些专业,我想象不出来有什么人会选择。究竟是谁在选择它们?

知乎用户 kimi​ 发表

我记得 A 股银行利润加起来比其他所有上市公司利润都高吧。

还有,你在硅谷大喊一声: I have a dream!

可真的有华尔街的人来找你给你投钱的,一个榨汁机都能骗几十个亿美金啊,美国富豪出身科技的可比中国多太多了吧。

你在中关村大喊一声: I have a dream! 除了 15 年以外,其他时间都会被保安当神经病赶走吧

知乎用户 溜达 发表

很明显有啊。。。。。。。

你随便问个开工厂的老板们,就知道了。

知乎用户 脱贫钉子户 发表

中国的金融业正在反噬制造业,如果没有反噬制造业,国家也不会一直强调要制止脱实向虚。看两个最近的新闻,第一个 A 股拆迁大户,广州浪奇,拆迁款 26 亿,占到总市值 3/4,而它去年的净利润是 3329 万,这一笔拆迁款相当于 78 年的利润,充分体现了干实业不如干地产。这还不是一个孤例,根据文章的报道,今年第四季度以来已经有 10 余家上市公司卖房卖地,实现业绩大翻身。

可能有的人会说这是地产反噬制造业,关金融业什么事?但是在今天,地产业已经和金融业深度绑定了,没有银行贷款,有多少人买得起房子?最终大部分利润都流向了金融业。

[26 亿,躺赢 80 年!A 股最强拆迁户来了,还有这些拆迁受益股_腾讯新闻​new.qq.com/omn/20191212/20191212A0SLT900.html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new.qq.com/omn/20191212/20191212A0SLT900.html)

看一看 A 股的市值变化,可以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利润在不断的向金融业集中。A 股市值前 20 家的企业中有 13 家是金融业企业,根据 2019 年 A 股上市公司公布的财报,2019 年上半年整个 A 股公司实现净利润 2.14 万亿,金融行业净利润超过 1.14 万亿元,也就是说其他行业加起来都不如金融业之和。

[A 股市值变化史!谁是真正的王者?_哔哩哔哩 (゜ - ゜) つロ 干杯~-bilibili​www.bilibili.com/video/av71803576?from=search&seid=6967635736865747011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bilibili.com/video/av71803576%3Ffrom%3Dsearch%26seid%3D6967635736865747011)

第二个新闻:科创板上市公司传音控股用上市募集的资金进行理财,它一共就募资的 26.75 亿,然后要将 25 亿元用于理财,再加上它上市才 10 天左右,资本家用脚在投票。如果这都不叫反噬制造业,那什么叫做反噬制造业?

[传音控股 25 亿募集资金用于理财:合规但不合理​finance.sina.com.cn/stock/s/2019-11-04/doc-iicezuev7134243.shtml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inance.sina.com.cn/stock/s/2019-11-04/doc-iicezuev7134243.shtml)

知乎用户 香酥辣 发表

生命的警示

知乎用户 luyu8278 发表

中国普罗大众对金融的理解还处于剥削这个概念~!

都不能说层面了,压根就是错的。

金融最核心的本质是最优化的配置资源。金融越发达的,社会越富裕,国家越强大。

还金融反噬制造,没有金融,你制造业发展个鬼。发展了也竞争不过人家金融发达的国家。无非亏本的买卖,赔钱的营生。

知乎用户 穹妹的第一滴血 发表

中国的制造业还他妈需要金融业去反噬??

知乎用户 一水遮夏 发表

嗯?美国金融业啥时候反噬制造业了,人家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 + 里根经济学之后的经济转型导致制造业外流而已,和金融业没啥关系。只不过到了 01 年之后,资本发现玩金融更容易赚钱罢了

资本都有逐利性,所以你会看到在中国,银行贼鸡儿挣钱,市值贼鸡儿庞大。这是国家资本主义 + 巨量人口决定的。但是中国有个好处,国家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资本的流向。这点比其他国家强很多,也是中国的优势

这优势用什么体现?国企 + 央企,所以,以后别说什么国企效率低、没啥用之类的话,没国企中国早完了

知乎用户 红旗漫 发表

因为外面被包围了,部分实体低价优势(现在叫 “性价比”)都出不去了,更不要说还不算成熟的金融行业

金融在实体起步的时候扮演共赢的角色,实体成熟的时候扮演分利的角色,“起步”与 “成熟” 的区别在体量

所以国内外资前三十年都是扮演共赢角色,这种最基本的东西,在越南市场和印度市场都是可以复制的,美国人先入为主,我们对非洲市场做的不错

国内资本在 “起步” 向“成熟”转型之后崛起,当然是反噬作用,并且历史上没有贡献,也没有什么舆论基础,所以陷入困境

内资出海也不是没有,但美国重重围堵,最后剩下一张好牌港股金融市场成了关键的机会,在内卷来临时,主动卷出去,才会有好名声

这类事情美国也有,但每次到了分界线美国发动全球金融危机,把成熟方甩出去,让他们重新起步,所以非常完美地避开了多数矛盾,美国资本长期扮演 “好角色”,与危机制造的决策分不开

金融危机,日本都能管的住,压泡沫三十年,你说美国管不了是不可能的。但全球性危机产生解决不了日本国内的状况,但美国可以,因为美国早就把生产放到全球把资本放到全球。说到底还是美国有世界 jc,每次金融危机美国的世界 jc 开着军舰满世界转,去维持所谓的 “和平”,然后危机后重建又对美国资本感激涕零

知乎用户 卞老板​ 发表

知乎用户 cm333ok 发表

当年是:实业误国,地产兴邦

现在:实业误国,金融兴邦

你一个私人费死八活的做实业搞制造业不是处于国家责任而仅仅是生存和创造利润的一个途径,

而在国家支持下解决就业,缴纳税收,提升国家荣誉感,这是一个双赢的做法

可没有支持不说,税收不少,银根收紧,资金困难,利润微薄,在运动式的搞提笼换鸟,产业升级,环保整治

这会说什么制造业萎缩等什么用? 当大学教育工科没有金融业收入高就业好,当全民创业炒金融,说这些有什么用?

很多国企早年是有闲钱投资房地产,现在的入股金融产品,做实业…

洗洗睡吧!

知乎用户 天空 发表

美国并不是金融反噬制造业,美国准确的说是劳动力成本过高造成的低端制造业外流,一般金融反噬制造业的是香港这样的地方,目前美国的制造业依然强大,只是一般的加工制造业很难生存了而已

知乎用户 Alpha Zone​ 发表

这个问题首先考虑时间,只能说目前或者近几年不会存在那种金融反噬制造业的问题。但是以后就不好说了,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样的问题一个是因为本身国内经济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无论是制造业还是金融行业都没有到那种程度。

高速发展的制造业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国内发展起步晚,国外起步早技术好,存在一个很难堪的现象,国内制造业实业不景气,需要进行科技升级转型,但是转型成本过高,哪怕有能力去获取更优秀的技术,成本上一段时间内可能还是不如对应人工费用,并且短期不能回本,这样的情况加上不景气的市场环境让很多中小企业老板都放弃技术上的升级选择得过且过。

大企业吞并小公司看似是一个资本累计的必然的过程,但是也需要时间。完成了吞并之后,拥有足够新颖技术的大公司才会达到制造业回报率的顶端,并在新技术出现之前不再可能提升,让金融业的回报率远超制造业存在可能。但是由于目前的制造业进步困难,国内制造业技术起步晚差距真的存在,短时间内是达不到像美国那样的制造业环境。

同时国内的金融行业环境也远不如美国来得成熟,股市里涨跌的限制,期货前段时间的监管要求变化,国人很少提的期权,这些都让金融行业的回报率变得不稳定。这些都让人们看不到金融业回报率能长期超越制造业,甚至会有很大一部分的人认为所谓的金融交易就是骗人的把戏,都是卖课的,并且认为买银行理财、基金、死期存款、保险才是好方法,怎么稳怎么来。

他们的钱不是刻意用来投资的,而是干放着物价在涨,所以想要通过这些方法来让自己的钱变的多一些。金融业的大头是银行和保险,在国内好的资源会迅速被一部分有能之士占据,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所谓金融就是坑他们钱的,所以人们不会将大量的资产和精力投入到金融行业中,反之他们会看到另一个更有诱惑力的选项 – 房产。

这一点其实和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的顺序非常相似,在美国金融业反噬制造业产生金融危机之前发生的是房产泡沫破裂的次贷危机。在知乎上如果有聊到国内类似经济好差的话题,房产房价总是能被提出来。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房产是刚需,对很多有余裕的人来说是 “炒房”,知道的大佬总会提醒房价的危险,房产是一个蓄水池,在里面已经加了很多水。但是房价上去的时候就是有人追。

当然有美国的前车之鉴,我们这里上头是有在管的,毕竟我们的社会性质不一样,但是现实情况复杂,现在的房价不能再让它乱涨上去,但是也不能让它跳海,房价也不会一下子下来,城市里学区房、地铁房甚至还会再涨。人们的视线依旧在房子上,而这个问题也不是短期能解决的。所以个人认为短期内不会出现金融反噬制造业的情况。

知乎用户 欧树人​ 发表

强烈反对高赞回复。

一点一点来吧,美国实业公司把钱投在金融了,结果制造业没人去干了?这个命题成立吗? 显然不是,通过 yahoofinance 上的数据来看,过去十年 industry sector 的发展一点都不比 finance sector 的发展慢。

这是 industry sector 的发展,从 05 年到现在从 49 涨到 152。

这是金融 sector 的数据,从 05 开始从 53 涨到 75。反噬?我从上面的数据总可看不到什么反噬,整个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把金融的发展速度耍在了后面。

所以命题一开始就是错的。

为什么包括高赞在内的很多的回答是错的。因为太多人混淆了很多概念。以下是维基百科对于一些概念的定义。

金融:从广义上说,政府、个人、组织等市场主体通过募集、配置和使用资金而产生的所有资本流动都可称之为金融。

所以本质上金融是什么呢?是资金的募集和配置。那么金融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呢?是资源的高效率整合和运用。那么哪一些机构属于金融机构呢?常见的有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等。

之后是一个很重要的等式

金融≠不动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四者都是休戚相关的,但是并不相等。

以下是不动产(房产的定义):

  1. 《民法》第 66 条:谓土地及其定着物;不动产之出产物,尚未分离者,为该不动产之部分。即其包括了土地和其上在建或已完成之建筑物。
  2. 《不动产经纪业管理条例》第 4 条:指土地、土地定着物或房屋及其可移转之权利;房屋指成屋、预售屋及其可移转之权利。
  3. 《不动产证劵化条例》第 4 条:指土地、建筑改良物、道路、桥梁、隧道、轨道、码头、停车场与其他具经济价值之土地定着物及所依附之设施,但以该设施与土地及其定着物分离即无法单独创造价值,土地及其定着物之价值亦因而减损者为限。不动产相关权利:指地上权及其他经中央目的事业主管机关核定之权利。

换句话来说,不动产或者地产,本身背后是一种法律赋予的使用或者转让房屋或者土地定着物的权力。

货币政策: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国家发行货币或者收缩货币的政策。

财政政策:可以简单理解为国家对于各种税率的改革。

那中国所谓的制造业是被什么挤压的呢?

  1. 昂贵的土地成本,中国的土地正本是非常的高的。这背后和地方的税收和财政政策有关。我这边不方便评价好坏。但是昂贵的土地成本并不是所谓金融机构所能控制的。
  2. 较高的金钱成本:其实这才是和金融稍稍有关的一点,中国的利息较高,导致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很高,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很多中低端制造业的利润。这一点我并不否认,这确实事实。但是同样,在中国,决定金钱成本的是央行。另一方面,国内民间借贷或者影子银行的盛行反而是整个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的标志。对于一个成熟的金融体系而言,利息或者资金成本应该是处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的。
  3. 较高的税收压力:中国对于企业的税负也是较高的,还有例如增值税等等,将制造业的利润进一步的剥削。但是同样的,税收政策并不是金融行业内部的事情,而是归于国家管辖的。这几年来,国家也在有意识的减低企业的税率。

对于国内的中低端制造业生存艰难问题,必然是一直持续存在的一个问题。但是切不可把锅乱扣在过度开发金融上;同样的,并不是说金融业在 GDP 中的比重比较大,这个行业的发展就需要收到抑制。相反,其实对于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一个能够高效运行的带来整合作用的金融业都是非常的有必要的。毕竟没有正规军,民间的高利贷和影子银行只会把投资经商环境弄的更糟。

对于金融领域的评价,很多东西切不可妖魔化。不要因为房价高,被人一挑拨,然后就开始一腔热血的反对。毕竟房价和金融,其实是不同的两样东西。

资本总是逐利的,金钱从不睡觉。当一个行业的利润已经无法维持生存,除了外部的经济大环境之外,或许本身也走在了将要被淘汰的路上。

资本总是流到最为高效的地方,回报率最高的地方。这不是金融领域的通病而是关于人性。

知乎用户 猩红雪白 发表

根本原因是 14-17 年的房地产暴涨,把水都抽干了,等到了贸易战期间,房价已经涨无可涨,资本被迫转移利润来源,把制造业给保了下了。

知乎用户 五角场喵叔 发表

诸位带节奏的能不能歇息一下呢,言之凿凿哦占 A 股多少份额,好像很有研究似得,我这个底层金融也看不过去了,合着随便用个炒股行情软件的功能就可以出来真理了?

好我们就看一下 2019 年《财富》中国 500 强:

2019 年 7 月 10 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 2019 年《财富》中国 500 强排行榜。500 家上榜的中国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 45.5 万亿人民币,较 2018 年增长 14.8%,再创历史新高。榜单前三名依然是: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国建筑。

2019 年中国 500 家上榜的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 45.5 万亿元人民币,较 2018 年增长 14.8%,再创新高;净利润达到了 3.625 万亿元,较 2019 年增长 4.21%,相比 2018 年 24.24% 的涨幅而言,受宏观经济影响大幅放缓。2019 年上榜公司的年营收门槛为 162.38 亿元,相比 2018 年提升了 17%。2018 年中国 GDP 首次突破 90 万亿元,这 500 家上市公司的收入总和也再次超过了中国当年 GDP 的一半。

榜单头部公司依然是: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国建筑。中国平安蝉联非国有企业第一位。

2019 年一共有 42 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小米集团以 1749 亿元的总收入排名第 53 位。美团点评则以 652 亿元营收排名第 140 位。在食品行业,颇受关注的是 2019 年首次进入 500 强(排名第 482 位)的海底捞,2018 年总收入达 170 亿元。此外,好未来(第 483 位)则成为首家上榜中国 500 强的教育行业企业。

在行业方面,由阿里巴巴、腾讯领衔的互联网服务行业虽然收入总和仅占到所有 500 家公司的 2%,但是该行业市值却接近 11 万亿,占中国 500 强总市值的 23.7%。根据中金公司分析: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较为传统的地产和金融业在过去一年中整体表现较弱。由电子、互联网服务和计算机相关行业组成的新经济板块则延续了此前的高速增长态势,上榜公司数量增加到 37 家,板块收入同比增长高达 29%。

在盈利能力方面,与 2018 年情况相同,最赚钱的 10 家上市公司除了几大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之外,仍是中国移动有限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这十家公司在 2018 年的总利润达到 1.46 万亿,占全部上榜公司利润总和的 40.3%。2019 年,中国 500 强中共计有 30 家公司未能盈利,亏损总额达到 1771 亿元。2019 年首次上榜的美团点评居亏损榜首位,亏损额接近 1155 亿元。2018 年新上榜的爱奇艺,亏损额达到 94 亿元。

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蝉联 ROE 榜之首。2018 年前十名中的 7 家钢铁行业企业,其中的 5 家今年仍然留在 ROE 榜前十名内。

个人精力时间有限,我就统计一下前 100 位吧,上图片。

好,我们来看看有那几个金融企业吧:我就是一遍过,不排除有遗漏。

4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1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2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3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4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7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8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46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51 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

54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62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63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64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76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0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83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84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名单上可以看出,金融的确占了不小的比例,但是一个要看到基本都是国有企业,利润是上缴国家财政的(主要就是四大国有银行),当然是否合理可以另外讨论。另外一个:里面两个资产管理公司 - 实际上是代持国有企业股份的管理公司名义是金融公司,但基本上就是国有资产代持。另外一个再保险企业也直接为金融企业服务,也谈不上与民分利。

最后,本人时间精力有限也没空长篇大论,结构问题是有,金融部分的确比较占了较大比重,但是不要随便带节奏,用国内沪深 A 股来统计,请问合理吗?

知乎用户 无法注销 发表

金额反噬制造业是个伪问题。美国金融业反噬制造业是中国人自己自说自话的论述。中国金融业确实阻碍制造业发展,但也不是你们说的那些问题。

全球制造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基础科学瓶颈没有新的突破。如果可控核聚变,电池储能技术,或是人工智能等领域真有什么突破,你看全世界的金融机构还投不投股票房地产?问题是没有嘛!哪怕没有这些真正的革命性突破,就一个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小应用突破,你什么时候看到相关行业缺乏金融业投资了?都已经投资过剩了好吧?

世界制造业发展停滞在先,各国财政货币刺激在中,资产泡沫爆发破灭在后。这个顺序不能颠倒。不是你们说的金融业不投资制造业导致制造业萧条,而是制造业发展停滞导致金融业拿着钱无处可投。大家互相埋怨仇恨,最后还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不是?

知乎用户 做一颗独立的韭菜 发表

上证 50 里面有 20 家企业是银行 / 证券 / 保险,另外还有两家地产企业。

道琼斯 30 种工业股票里面,银行证券保险只有高盛和摩根大通以及旅行者保险,另外做医疗保健的联合健康主要收入为保费,visa 都知道发信用卡的,一共 5 家以金融为生。

到底谁被金融吞噬了?

有必要指出的是,和去年同期比,上证 50 里面金融业占比已经大幅下降了,2018 年部分媒体说美国被金融吞噬的时候,我数了一下当时的上证 50 成分股,里面不包括地产是 23 家金融企业,包括地产以后金融企业就占了一半。

如果数量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利润则更加拉大了这一差距。

今年前三季度,银行业实现利润 1.5 万亿元,其中四大行实现利润 8200 亿。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制造业总共才实现利润 4.5 万亿,几个高利润行业的利润也只是刚刚超过 3000 亿,高利润行业整个行业的利润也只是勉强超过工行罢了。此外,保险业的中国平安 1296 亿也很可观。而非金融企业里,巨无霸级别的中石化 432 亿中石油 377 亿,与金融企业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即使那个茅台,也才 600 多亿。

对比一下美国,高盛利润 61 亿,双摩分别 265 和 64,花旗 144,美国银行 192。而苹果利润 552 亿,超过所有金融企业,苹果之后,英特尔 145 亿,辉瑞 166 亿,威瑞森 141 亿,也都可以和部分头部金融企业一战。

有人可能会说,道琼斯工业指数里面,其他公司虽然不直接从事金融,但与金融联系颇深。我不清楚这是不是事实,我知道的事实是,中国石化子公司联合石化,主营石油进口走账,顺便做套期保值及相关金融业务,2016 年盈利 60 亿,占当年整个中石化盈利的五分之一。我知道的另一个事实是,上汽集团 2018 年盈利 320 多亿,其中 39 亿是上汽财务的功劳,另外,净利润 29 亿的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是否进入上汽财务我也不太清楚。

大企业如此,小一些的企业呢?

某行业龙头企业,其短期借款余额竟与公司半年营收相当,另一家更进一步,短期借款余额是公司前三季度营业额的两倍,即使公司所说的一半余额是什么融资租赁业务产生的,也意味公司的短期借款余额和公司前三季度营业额相当。

为啥银行不肯贷款,许多企业就会完蛋?负债如此之高,销售拿到点儿钱就得还款,银行不借钱,还怎么买生产原料还怎么给工人发工资?企业怎么不完?

知乎用户 谈笑挥刀 发表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鲁迅 · 呐喊 · 自序

现在,金融所浇筑的房地产就是那间铁屋子

知乎用户 骤雨倾城 发表

大学里基本所有传统理工科的人都在跑路,工作一年比一年难找,活越做越多钱越拿越少。。。前几年还有那么大个互联网撑着,往互联网跑还有一条活路,今年互联网也不行了,没路走了啊。。。

知乎用户 沈城 发表

归根结底就是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竞争。谁离钱近谁赚钱更轻松,然而我们的国有企业体制和国有银行,这两个资本说到底是一个大老板。

我特别想提醒大家一点,第二产对比第三产,第二产的收入是显著高于三产的。你拿最低时薪在美欧可找不来技术工人,三产嘛… 三产能提供够多的岗位,但是中产嘛,人即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你底层都拿最低工资产品卖给谁?

这个真要看中央的集体智慧,完全市场化的发展必然产业会出现转移。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v28Za2 发表

当然有,现在好学生都去学金融了。在这方面比美国都差,美国至少还有好学生学医。

知乎用户 二师兄是个美男子​ 发表

中国有,美国没有。

中国的风投、包括 vc、PE 啥的,从国外泊来的概念且规模较小,不足以支撑长期投资一个项目。比如很多风投投资互联网机构都是 5-7 年进入收割期,但是实业的研发投入和产出,都是以金额亿来计,同时时间以 10 年来计算的,大部分规模小的风投没有实力也没有耐心来投实体行业。

美国的风投规模大且做得早,有成熟的经验且美国有成熟的理工科人才,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口有 1000 多万,并且是工作 10 年以上,在这种人口红利之上,任何稍有潜力的项目,都会马上被投资被疯抢。

中国有可能会金额反噬制造业,但是在美国大概率不会发生。

知乎用户 叶尼齐卡 发表

我来谈一个

中国金融反哺美国制造业的例子

目前,特斯拉已经获得高达 185 亿人民币的来自中国的援助贴息贷款,远超此前上海超级工厂预估建设成本(约 140 亿人民币),加上目前特斯拉整体市值和资金状况,特斯拉现在拥有充足的现金来推进中国地区各项业务。

中国金融反哺美国汽车制造业特斯拉:

这特斯拉简直是空少套白狼,建厂 140 亿人民币,美方一分钱不用掏就算了,从中国金融业搞的 185 亿建完厂后,还给特斯拉剩下 45 亿人民币的零花钱。

等于说,美国人来中国办厂,中国帮你免费建超级工厂,还给你另外 45 亿的流动资金,这种好事除了中国会提供给外资,还有哪个国家会提供?

知乎用户 一辉 发表

古语说: 悦商贩而不务本货,则民偷处而不事积聚。

上位者喜欢商贩金融而不致力于工农产品的生产,那人民就会苟且偷生而不从事财富的积累。

从金融改变风气,到消费主义的敲骨吸髓,一环紧扣一环。

金融对制造业的反噬不仅在于数值投入上的侵占,更在于对勤劳积累的打机,对投机抄作的鼓励。

时间一长,塑造改变几代人的观念,着重短期的投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忽视长远的积累与发展。大的方面来说,是透支国力与气数,挥霍先辈的积累。

知乎用户 股权 发表

在美国所有生意最后都会变成炒股。

在中国所有生意最后都会变成买楼。

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性贪婪的最终结果,不能叫反噬因为人本来就是那个样子。

我可以不吃好的,不喝好的,开普通车,住郊区小阁楼,我可以消费降级节衣缩食,但是我就喜欢看到那个账户上数字的增长,那才是终极的快乐。

所以你觉得制造业怎么会好的了。

知乎用户 刘凌波 发表

巴菲特跟华尔街因为利益和白宫产生矛盾时谁让步?有议员的政治献金,再不行自个选总统

中金中信各证券和某某海产生矛盾时谁让步?

知乎用户 致寿有道​ 发表

银行 “高帅富”、制造 “矮矬穷”。

感觉吓人的是这个行业利润本身的导向性。2016 年底,工、农、中、建、交、国开行 6 家银行总利润超过 1 万亿元,占 500 强总利润的比重超过 36.6%;而 500 强中的 245 家制造业企业,共实现净利润 5493.10 亿元。就像以前,某大行的行长,自己都觉得日进斗金,赚得有些不好意思了。金融业的利润,相当大一部分是对制造业等实体企业利润的挤压。从理论上看,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所有行业的利润率应趋于一致。但是,金融拍照,不是你有钱想拿就能拿到的。

中国是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占据全球制造的 25%,中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然而中国制造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从 2011 年开始,连续 6 年徘徊在 2-3% 的超低利润区间。中国制造 500 强企业平均利润率,2011 年为 2.9%,2012 年为 2.23%,2013 年为 2.15%,2014 年为 2.1%,2015 年为 2.18%。中国制造 500 强,2011 年至 2016 年营业总额基本每年都有增长,但利润却没有同步增加,甚至下降了。

2011 年之前,中国制造的利润波动具有全球性的共性,与其他国家的升跌规律呈正比关系,与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存在正向的逻辑关联。2011 年之后,中国制造开始跌入了超低利润的洼地,至今依然深陷其中;更重要的核心事实是中国脱离了全球经济大环境的演变逻辑,独自下滑。

表面上看,我们的制造业每年的同比增幅还不错,但是这和我们要保 GDP 采取的政策相关。投资制造业、上大项目可以快速拉动 GDP,这样经济增长似乎就上去了,但实际上当增加的产能无法得到相应的需求来支持和消化时,就会导致库存增加、产品积压、价格下降,最终造成企业利润下滑及巨大的资源浪费。造船、水泥、太阳能等制造业,也都存在这种问题。最后必然是这个行业不赚钱,民间资本将渐渐对这个行业敬而远之。所以前些年,国企或者上市公司利用自身近水楼台的优势,贷款,不一定是扩大或者优化生产,而是买房!买房!买房!或者拿地,拿地,拿地!地王频出。现在一些公司面临困境,卖房盈利,卖房保壳。

知乎用户 秦始皇 发表

中国早在 1978 年年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制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过分强调单一公有制结构,排斥、限制非公有制经济,不符合我国国情实际,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重新认识和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把它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转变,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反映了生产关系必须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法则。要看到,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就业问题以及增加收入、改善生活问题,光靠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是难以做到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更加具有活力,同时也可以为公有制发展提供多种有效的实现形式;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引进吸收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等。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绝不是权宜之计,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一

那回到题目上中国金融会反噬制造业吗?虽然不会,因为中国金融业的主体是国有制企业,政府一张政令就能调整政策。中国金融的目的是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坐大蛋糕。

目前中期实体经济困难全要以下几点原因:

①中国整体上结构性产能过剩,过剩行业主要集中在,白色家电,钢铁,水泥,等重工业领域,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起点低整体快速发展,许多企业都一片看好,作为金融主体的政府当然不可能再给这些企业大量货款了,造成大量企业倒闭,整体上是很正确的作法。

②中国产能过剩为结构性过剩,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产能过剩,中国人均医生,人均汽车,人均教育资源,等等还十分落后,因此目前主要还是调结构,当然一股脑的还往产能过剩行业转的就怪不得政府了。造成很多进入产能过剩的行业从而经营困难。

③中国大数据目前还仍未进入各行各业,导致各企业很难知晓市场是否己饱和,盲目的扩大产能,或是进军一个领域从而导致亏损。

④目前中期处于产业升级中,向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升级,很多老式思维的企业跟不上社会发展进入困难期。

⑤国际上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中国这样一个外向型经济大规模的受损,央及国内企业。

⑥由于国内外都看好中国,由于金融危机,大量资本涌入房地产,导致中国各大中小城市房价暴涨,从而猛然推高大中小企业用工成本,用地成本导致困难,但现在全国下的各地限购令一城一策逐步逐巿的降低房价比猛降硬着路好得多,给资本一定时间调整投资方向。未来房价会逐渐降低,炒房的最好远离,不然死的很难看,以后国家以实业为主体的发展以确定了,打压房巿的决心不会动摇。不过国家是允许并且维护普通老百姓的房产的利益的。

中国的金融就像一只被牵着走的牛一样,这几年实体困难是全球经济困难的一个现象而已,也是由于中国正在进入内外并举经济的转型过程。

知乎用户 譬如朝露 发表

美国是实实在在的高科技立国,金融业不过是推波助澜罢了。

知乎用户 swatcaptain01 发表

美国的问题是 只保留了最高端的制造业 然后大量的资本转向金融地产等等虚拟经济下

中国的问题是 TMD 还没发展到高端制造业 大量资本就往虚拟经济那边转了

实话实说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高中低制造业都应该有分布

但是咱们现在的制造业还在中低端徘徊

君不见 美国人制裁咱们中兴 然后中兴就乖乖交了投名状?

人家为什么不制裁恒大万达?

这种现象不解决 打起来只会死的更惨

知乎用户 爱车车的半仙 发表

有。但还能解决,金融主体还在国家手上,只要国家愿意,还能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从现在起能冻结房价。这个问题啥时候解决我不知道,但是至少不会进一步恶化。

冻结房价有两种方法,静态和动态。静态冻结,不增加蛋糕,不增加分配和流动性,就是单纯的政策市。

动态冻结房价,就和投放战略储备猪肉一样。建设国有住房。国有 cbd,由国家来重新收租,通过市场的手段,重新把商住房收回国有,既解决了投资建设拉动经济,又能解决以后的税收问题。又能控制合理的租金,解决服务业发展惧怕的高租金,拉动就业。

反正现在都是直升机撒钱理论课,既然都要放水,如果能把放出去的水都变成国有,哪怕过程被权势利用,长远看还是国家的,不会形成资本家流动性垄断,

不然现在政府的税收问题再过几年就非常严重了,地没了,地上的东西又是私人的。你强行收税,地主涨租金就得,最后把服务业搞死了,大家一起完蛋。

现在服务业基本上已经快到崩溃边缘了,再涨租金,么么哒。要不是快递吸收大量人口。

总之下一步肯定都是放水,如果通过放水回流国有资产,我们国家就还是红的,不然被金融绑架,和美国就没区别了,毕竟,外国金融现在已经进来了

知乎用户 我心狂野 发表

英美系统的国家都有这个问题,产业资本(制造业)衰退金融资本崛起。看看香港也一样金融财阀和地产财阀占主导驱逐了制造业。香港原来制造业基础还是很不错的。大陆地区所学的就是香港地产模式。这种模式就会逼死制造业。大陆现在股市市值 5 万亿房地产市值 65 万亿。制造业就像温室的花朵需要呵护。日本刺破房地产泡沫是为了保制造业德国从根本上就杜绝炒房也是为了保制造业。我们大陆地区是觉得房地产重要还是制造业重要大家心里都有数。

知乎用户 螺丝 Loscock 发表

现在全世界的经济状况特别的困难,几大商业周期都在探底,所以相对不赚钱的行业比如制造业的日子就尤其的不好过。加上金融业在垄断保护下形成的畸高收益造成了制造业的融资困难,中国制造业存在被金融挤得很难受的现状。

但至于会不会挤死,或者说会不会造成美国那样去工业化的后果,我认为近 20 年之内不会。

首先,美国能够向外转移制造业的前提是它有足够强大的海军,能够保证海上通道不被切断。把低利润、高污染、劳动密集的衣服鞋帽、玩具箱包之类的产业转移到海外之后,美国海军能保证生产出的货物能平安到达美国,不会对美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假设苏联凭空多出 5 个核动力航母战斗群,在 80 年代对美国的国际航路形成巨大威胁,那么美国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把基础制造业转移出去的。

这个道理对于中国也一样。虽然基础制造业利润低污染大,但是只要不能保证从生产地到中国的沿途航路绝对安全,那么一旦航路被人切断,中国人就会穿不上衣服,用不到电器。

同时由于中国既是世界产业资本第一大国,又是最大的基础工业品消费市场,基础工业转移与否,取决于中国的态度。中国不敢往外转,就转不了,无论非洲和东南亚的工资多低。

可当中国的 055 一艘艘下水,航母一艘艘服役,中国保证自己生命航线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加上美国逐渐衰落的因素,保守估计 20 年左右,中国能够保证海外工厂生产的产品绝对安全地抵达中国。

此时,就没有任何理由把那些制造业留在国内了:既不经济,也不环保,也没有政治要求。中国的海军实力再强一些,能保证在海外击败一个中等国家,那么就连粮食种植也能放开。让第三世界去给中国人种地,他们不种就打,种了不卖就抢。

中国至此完全成为新的美国,中国的制造业也会像今日美国的制造业一样凋敝。

当然中国老百姓的日子会过得好很多。

所以海军每一艘舰船的下水,都象征着国内十家小工厂的凋零。

知乎用户 阙渊​ 发表

有,房地产作为蓄水池的功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业。

知乎用户 小倍 发表

有,而且非常严重了,在中国除非是国企或者上市公司大企业融资才容易一点,中小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成本太高了,累死累活争的利润还不够利息高,关键还很难借的到钱。利润都被金融机构挣去了。所以国家一直在出台各种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引导资本投入制造业,搞技术研发,提高竞争力和附加值。

知乎用户 中一 (MiddleOne)​ 发表

金融反噬制造业,可能指的是由于资本天生的逐利性,会选择投向收益率高的地区和行业,抛弃收益低或无收益的。

在美国,上世纪中叶,传统制造业随着人工成本上涨,失去盈利优势,大幅向亚洲转移。美国认为掌控高收益的金融和研发,加上强大的军事力量,就可以长期获得超额收益。低收益的制造业和污染,就让它流向落后地区。看起来就像是金融反噬了制造业。

中国前些年也出现了这一现象,很多低端制造已经转移。但中国既没有足够强大的金融业,研发也不足够支撑整个经济,所以呈现房地产 (属于金融) 反噬制造业。

幸运的是,中国没有实行自由资本主义,没有放手让市场和资本完全选择,这样就保留了大量对国民经济长期必须,但是收益率较低的制造业。这对解决多元社会,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坐办公室和学习枯燥理论的。

知乎用户 Mac Chen 发表

简单回答!有!而且更严重!数据论证请看这个回答。

那现在为什么大家感觉不到?反而感觉美国似乎更严重?答案是:

  1. 中国的银行是国有的。它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利益去行事。但是不可能按照自己「最大化的利益」去做任何事。中国的体制决定了其它权力,都不能凌驾于「政权」之上。
  2. 因为银行是国有的,政府可以根据经济发展规划,「指导」银行对这些台面上不赚钱,要靠巨额资金前期补贴的企业或行业,进行战略性及政策性贷款。

这两点才是中国政府有办法对任何产业进行「宏观」或「微观」调控的可能性。

知乎用户 张 ben 发表

为什么要把金融业和制造业对立起来?

金融企业的本质是利用资本赚钱?

可是哪一家大型制造企业不是利用资本赚钱呢? 没有资本哪里来到设备和原料? 你只能说制造型企业, 既用资本赚钱也用技术赚钱。可是金融业难道没有技术?

金融的特点是不创造对人类有直接用途的产品?

那么矿山采出来的铁矿, 对消费者有直接用途么? 没有, 他们是为钢铁厂服务的, 可是金融业就不为钢铁厂服务么?

因此, 并没有什么指标可以把金融业和制造业对立起来? 华尔街真正的原罪不是他属于金融业, 而是它的欺骗和贪婪。只要一个企业贪婪和欺骗,他就是对社会有害的,比如传销,保健品。金融业的典型欺骗行为在于信用卡,典型贪婪行为在于手续费,国家真的应该管管。

再进一步, 真正对社会有害的是 “不合理, 不公平的分配”, 不管是垄断, 欺骗, 权力寻租… 其实都是一种 “不合理, 不公平的分配”. 金融业过高的利润本身就是一种 “不合理, 不公平的分配”.

当然, 如何评价分配的合理性, 是另一个话题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逆全球化?

知乎用户 李建秋​ 发表 逆全球化是短时期内产生的一种现象,但是不会持续很久。 因为全球化是有经济理论作为支撑的,民族主义可能在某一个时期有影响,但是不会扭转大格局,全球化的理论其实并不复杂,只是很多东西被甩锅到全球化了。 举个例子, 以美 …

如何看待一美国政府官员呼吁美国在华企业撤出中国?

知乎用户 发表 快讯:美国在华企业撤出中国 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罗Kudlow呼吁,美国每个在华企业撤出中国,回到美国或者东南亚国家。美国政府负责厂房,设备,知识产权,组织建设,创新,换句话说100%的搬迁费用。 ​几乎在同一时 …

美国人不爱存款是真的吗?普通家庭真的没什么积蓄吗?

品葱用户 大君主行动 提问于 11/4/2021 墙内有一个说法是美国人不爱存款,喜欢消费,甚至突然让他们家里拿出几百刀几千刀的存款都拿不出来。 真实的情况是什么?美国人为何不爱存款?美国普通家庭有积蓄吗?换言之,中国人算不算世界上比较爱存 …

如何看待詹姆斯年薪3900万,实际到手不到2000万?

品葱用户 大君主行动 提问于 11/2/2021 像詹姆斯,库里这种年薪3,4000万美元的巨星,扣完税到手才一半左右。大家如何看待美国税率这么高,但福利却是发达国家里倒数,医保在发达国家里也算拉胯的,这是否是美国社会的一块顽疾?而北欧税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