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着手进行方舱医院建设工作,现已完成 4000 张床位的改建储备任务,这一信息意味着什么?
知乎用户 碎碎念的杰哥 发表 “没有那么多病人,但要未雨绸缪” **“现已完成 4000 张床位的改建储备任务”。**方舱医院筹建,是筹备此次抗疫之初就定的策略,属于预防性投资。 可见北京对于此次抗疫也是非常慎重,如临大敌。很有外松内紧 …
3年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有一些改变让人吃惊。在北京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租房了,也不买房,下班后去住青旅,蜗居两平米。
北京青旅的用途,竟然也被疫情改变:它曾是背包客看世界的起点。现在却只是个便宜的小旅馆,日结的出租屋。
更让我吃惊的是,住在这里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人知道青旅曾经的文化和用途。
他们要的只是一张1.1米×2米的单人床,每晚78块的房费——没有比这里更适合要精打细算扛过这段日子的年轻人了。
当然,他们也不都是为了省钱,还有别的原因。我们深入了北京二环里的一家青旅,问了问他们为什么在这里,以及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因为学校封校,再加上老家爆发疫情,这个刚上大三的体育生,只能选择边兼职打工,边找个便宜的地方住下来——青旅符合“便宜”这个选项。
疫情延续了3年,他这3年都在上网课。
他的专业是体育教育,实操不了,就只能这么整:
散打课——对着镜头挥拳头
武术课——跳起来,再把双腿甩起来
篮球课——看看NBA,自学战术
疫情给他带来的挫折接二连三:
和女朋友8、9个月见不上面,分手了;
大一时想去重庆,疫情开始了,没去成;
大四快毕业了想去广州,疫情又反复了,又没去成……
他不知道啥是青旅,更没有经历过那种在路上的青春。对他来说,刷视频、玩游戏,无聊到极致看看《甄嬛传》,就算是“玩儿”过了。
还没经历过社会毒打的体育boy,疫情结束后的想法是:赶紧赚钱,在北京买房。
“我觉得北京房价还行?也没那么贵。”
反复北漂的阿金,现在就想存钱。
他算了一笔账:如果在北京四环内随便租一个房,一个月租金就要3000多。“租房还要压1付3甚至压1付6,押金还有可能回不来。”
但住在青旅,就是随结随走、按日结算。每天的成本在78元-108元之间。
他决定不租房,住青旅。
阿金每天像看股市K线一样,在app上看青旅的价格:便宜的时候,多续几天;贵的时候,就只付当晚的床位费。
如果遇上出差,他拎包就走——这样就又省了几天的住宿费。
两个双肩包是他带到青旅的所有行李。还有一个大的行李箱,他留在公司工位下面。办公室常备洗衣液,洗了衣服就挂在公司男厕里晾干。
住在二环的老城区里,周边生活成本也控制得很低。“4个大包子加一份豆浆鸡蛋,特别饱,才10块钱。”
他还在拼多多上买了10块钱一双的拖鞋,为了能过得更有“品质”。
即便疫情让年轻人失去安全感,也不会磨灭他们对大城市的向往。
98年的小李,已经在青旅的8人间住了半年多了。他因为平时要到北京各个地区上门给小孩子上课,在市中心的青旅,是便宜又灵活的选择。
他的父亲甚至觉得,儿子在北京住得是不是太好了。
小李想得很清楚,自己以后不会留在北京。他的目标是,攒够了钱就回老家。
但多少钱是够呢?他也没想明白。
他不算那种有野心的年轻人:“不是谁一长大就能扬名立万,肯定要一步一步来。”
对他来说,能在不忙的时候,去青旅的天台上看看远处的国贸,就已经挺幸福了。
东北女孩小晔研究生学的是电影,这次来北京是参加面试的。
因为疫情,学校没开门,面试没通过,小晔觉得,自己是被社会抛弃的年轻人。
走出学校,她才知道,学校里学的跟工作上要的,完全是两码事。
“上学的时候,我的书单是《身份的焦虑》;面试的时候,别人就问你会不会做策划案。我说:‘哇,我不会!’”
蜗居在青旅里,小晔开始看考公教材。“以前觉得自己不一样,现在发现,没什么不一样。”
所幸,她还有爱情。男朋友为她准备了在青旅生活的一整套用品,每天早9晚12,规律地来青旅陪她。
她感谢男朋友一直陪着自己,不然就更迷茫了。“爱情能拯救人。”
这个从事新媒体的女孩,曾因为在北京“坐一趟公交车就看到了7个985”,大受震撼,而选择留在首都,只为感受“时代的脉搏”。
但真当上了北漂,她经常加班干到凌晨一两点。好容易熬着夜憋出来的策划,在领导眼里还是垃圾。
家里劝她回家考公务员,她内心呐喊:1年8万死工资,为啥不回老家,家乡心里没数吗?!
父母关心她,但不知道咋关心:他们既不知道她的专业前景,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
但妈妈还是会不遗余力地教授一些职场小秘诀:
这个海鲜寄给你,给领导带去;
凡事不要太出头;
不要任性,这个社会上没人把你当小孩。
选择住在青旅,是因为她觉得刚毕业的年轻人,就应该吃点苦。
她一边大笑,一边拍大腿——但我觉得她眼泪都要出来了:
“万事开头难,熬过那一段就好了。”
ending:
在探访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唯一一位为了青旅文化住进来的,是个40岁的大哥。
他住遍了北京所有的青旅,想以此浸泡在当年当背包客的美好时光里。
那时候的青旅,大厅里贴满了旅行指南、“捡人”一起拼车的电话号码、还有写满了记忆与希冀的明信片。
背包客们很少窝在房间里。他们都聚在大厅,很容易就能聊上天捡上人,攒局一起做饭喝酒,把酒言欢,交上几位在旅途结束后,也会保留很久很久的朋友。
我的朋友@anonymvs 也曾跟我回忆了他10年前住过的青旅:
有搞乐队的、搞互联网的、时尚编辑,甚至公司高管。
有人租得起房,有人租不起房。
大家都认识,下班回来跟老友记一样,
热闹、年轻、散漫、自由。
我爸来北京看我的时候,留了一句话:
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喜欢北京了。
现在,年轻人们在青旅里穿着拖鞋和睡衣,睡到下午,才凌乱着头发,走出同样乱糟糟的房间。
他们吃着外卖,各自看着大大小小的屏幕,把这里当成一个合租房。
大厅里沉默、安静,无人交谈。
现在的人都活在手机里。
我们不知道,那个能承载远方梦想的青旅,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希望能快点回来。
点击视频,观看
《我住在北京之“我不租房,只住旅馆!”》
↓↓↓
评论区聊聊:
你可以接受不租房,只住旅馆的生活吗?
作者 ✎ 阿联
图片 ✎ 阿联、视频截图
知乎用户 碎碎念的杰哥 发表 “没有那么多病人,但要未雨绸缪” **“现已完成 4000 张床位的改建储备任务”。**方舱医院筹建,是筹备此次抗疫之初就定的策略,属于预防性投资。 可见北京对于此次抗疫也是非常慎重,如临大敌。很有外松内紧 …
知乎用户 极萨学院冷哲 发表 今天发布会的信息量非常多,捡重点的跟大家说。 当然最重要的内容我放在了最后,所以请一定看到底。 先说病毒的溯源结果,今天又公布了 49 例病毒测序结果,其中再次确认了丰台区和朝阳区两条独立传播链条,同时 也 …
知乎用户 搜狐新闻 发表 谢邀。 现在看,北京的思路还是很正的。 一是拉供给: 美团买菜按常态需求的 3 到 5 倍备货库存; 京东七鲜是 3 倍;盒马的门店是 6 到 7 倍;物美 / 京客隆 / 永辉 / 家乐福是 1.5 倍; 全市 …
#1 坦率的说,这波疫情爆发以来,上海的表现一直让我挺困惑的。 虽然我也没有在上海生活过,但是当初在浙江,也经常跑到上海去玩,多少还是对上海有一些了解。 总觉得以上海人的精明能干,头脑灵活,以及上海的文明程度,那都不是花架子。 有些事情的发 …
18号下午我在回燕郊的路上拍了燕郊人在风雪中排队回家的照片发到公众号。当晚三个单位打电话让我删除照片。妻子告诉我,晚十一点左右有两名jc来到我家要求我删帖。当时我因为核酸报告没出来,正坐在白庙检查站附近的一家面馆里,穿着被雪淋湿的外套发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