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浙江省 2020 年高考作文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

by , at 03 August 2020, tags : 作文 满分 阅卷 高考作文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阳阙 发表

我愿以个人名义,为下方截图中 “第一位阅卷老师” 颁发“2020 年高考优秀阅卷老师” 荣誉称号,并以个人财产赠予奖金贰万元。

烦请附证明材料联系本人领取。

知乎网友身边如有阅卷老师,还请互相转告。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可以没有满分作文,但不可以没有审美正常、坚持正确阅卷标准的好老师。

知乎用户 阵雨 发表

文章可以收入很多集子:

《论如何逼疯你的读者》

《汉语白话文爆破要领》

《后新文化运动时代复兴八股》

《西学与晚清科举研究》

《教你怎样讲人话》

《外国死人及洋书洋词之妙用》

《生僻词提升逼格实战 3000 例》

《变态心理学:高考阅卷老朽的癔症探究》

《没有人比我更懂学术》

《六亲不认写作技法》

《高考作文引发大范围脑溢血的研究》

《从猿人下树到脑仁上树》

《比领导发言更枯燥的窍门》

《世界著名笑话》

《著名文科笑话》

《化无聊为绝情》

《让你的文字也能杀人放火》

《时代之殇:袁隆平功与过》

知乎用户 飞奔的马达​ 发表

泻药(一共有三位同学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只能显示一个人不好意思啦 23333)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反例,它体现了我最害怕的青年哲学爱好者会陷入的误区,即以哲学家人名的报菜名,以及以不加解释的术语的堆砌为荣。而更可怕的地方在于,这样的一个文章能拿满分,对于浙江省的其他考生是一种极大的不公。

首先,我可以打包票说,一篇文章里面出现了那么多的人名,其思想根本不是一个人能够完全掌握的了的。别说是高中生了,哪怕是哲学专业的博士,教授也不可能。其次,里面的关于专业概念的引用基本上都是错的,至少以我比较了解的方向来说,文中关于麦金太尔的引用以及对维特根斯坦的那句 “无法言说之物应保持沉默” 的应用可以说完全错误。

当然,如果这只是某个业余哲学爱好者随便写着玩儿的文章的话,那也无可厚非。没有必要用那么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和批评。然而关键问题就是,这不是一个自己在自己日记本或者空间里随便写的文章,而是高考的应试作文,而且是被打了满分。这就直接涉及到语文作文评分标准乃至高考公平的严肃问题了。因为我们知道,任何满分作文对于之后的学生应试是有示范性的,之后的老师会将各种满分作文给未来的考生看和学习的。而这样一篇文章被判了满分,几乎就是明着让考生以后玩儿报菜名的歪门邪道了。

最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专家点评。我实在是不知道点评老师从哪里看出来 “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 的。并且如果把这篇文章真的是 “展现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 的话,那真的是给全体浙江高三考生抹黑了。而如果官方没有对于这个打分给出合理的解释的话,那么就是对于其他同期的考生的严重不公了,因为这相当于让一个考生多得了本不该得到的 20 多分,从而挤掉了其他学生的位置。

综上,个人认为,评价这篇范文本身没什么特别的意义,因为想怎么写文章是个人自由。关键在于我们必须防止类似的 “满分作文” 在高考中出现,因为它第一开创了一个坏的写作方式,容易误导高中生,第二是对于其他考生直接的不公。对于高考作文打分来说,公平性相较于文学性和思想性要重要得多。与其拔高各种奇葩,看似文笔极好实则不知所云的文章,不如用更加公正公开的方式公布作文的评分标准。

PS:顺便对中学哲学爱好者说一句心里话,课外有哲学这个爱好挺好的。但是别特么一上来就看海德格尔 尼采 维特根斯坦这些 “网红爆款”,那是毒药。老老实实去看导论书,《苏菲的世界》也行呀。。。。

知乎用户 Kevin​ 发表

这篇作文拿满分,是浙江高考语文阅卷组之耻。

看了这篇满分作文,作为一名接受过多年人文社科学术训练的学生,我只能很遗憾地表示,该文完全是不知所云。除了堆砌了一堆高大上的名字(海德格尔、卡尔维诺、维特根斯坦等等),用了一些半通不通的生僻字词,莫名其妙地引用了好几句意思深奥的警句外,这篇文章到底还有些啥?还有些啥?

但话说回来,这种文章在本科低年级的人文社科学生里,并不罕见(我给一个人文社科方面的公众号做审稿,前不久就刚读过一篇类似的稿件,是个在美本读书的低年级学生写的,全文长的多,但文风和写作的调调与这篇满分作文如出一辙)。毕竟,没有接受过完整、系统的学术写作训练,就很容易会把这种看似高深、但实则空洞无物的文章,当做是好文章,这个其实不稀奇。甚至大学里一些三流、四流的教授,也会被这种文章给骗到。因而,这篇文章虽然很糟糕,但一个高中生写出这样的文章,也用不着太苛责。如果他能够本科去一个不错的学校,接受比较好的人文社科写作训练,应该不用太长时间就能纠正这种糟糕的文风和写作习惯。

然而,这篇文章成为满分作文,真正的问题在于语文阅卷组。我们来看看阅卷组给的评语吧:

在我几十年的高考作文阅卷生涯中,这是一篇极少能碰到的考场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看第一遍,感觉不像是一个高三学生写的考场作文,然而,细读后你会发现,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而本届高考,用这样的方式引证各种名人名言的作文太多了。当然,这样的文字,较易令人看不懂,所以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 39 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 55 分的高分,说明我们的阅卷老师还是能识别作文的好坏的。作文审查组老师认真细读这篇作文,一致给出高评。我们认为,把此文打成满分,不仅是给予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数,也是展现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然而,要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而非背诵几条名人名言就行的。而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当然,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这篇评语真可谓不吝溢美之词,比如说:

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而本届高考,用这样的方式引证各种名人名言的作文太多了。

既然评分组这么说,那请问这篇作文里作者引用的那些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和麦金泰尔的句子,评分组那两位给满分的老师,真的能够理解吗?作者本人真的能够理解吗?评分组的老师真的能够判断这些深奥的句子用在这里是否合适吗?

请问,开头引用的海德格尔的这句 “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泰尔的这一句又是什么含义?

韦伯的 “祓魅” 又指的是什么?用在这里是否恰当?

维特根斯坦说的 “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到底指的是什么?

如果不能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些句子用在高考语文作文里?评分组又为什么能自信满满地给这篇作文一个满分?

更糟糕的是,是评分组的打分对语文作文风气的败坏。

评分组拿这样的一篇文章做满分作文,还发出来炫耀自己 “还是能识别作文的好坏的”,就真的不怕高中学生和语文老师群起效仿吗?客观来说,评分组多少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评语结尾强调:“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但是,高考这条指挥棒起到的引导作用,难道是这轻飘飘的一句所能抵消的吗?

在明年的浙江高考语文考场上,这种不知所云、故作高深的报菜名作文,恐怕要颇为流行了。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其他一些回答:

北京大学哲学系从大一到大四的推荐书目有哪些?

为什么施特劳斯和施派(Leo Strauss and the Straussians)在中国这么火?

有哪些政治哲学方面的书籍值得推荐?

知乎用户 浮生若梦 发表

这篇文章震撼了我

我看了半天,硬是不能实在地说出这篇文章主旨,看上去每句话都没什么太大的问题,虽然报菜名但是还确实有联系,但是拼起来就离谱,而且符合考试作文一贯得对社会抱有拧巴的态度

而且我认为判卷老师看不懂他说的一些名词和典故

浙江教学月刊的评价

逻辑严谨,我信了

而且这篇文章被这样宣扬很难想象会对高考作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最怕的是以后作文全变成了谜语人和判卷老师玩猜谜

还是第一次给 39 分的老师有水平

看完了这篇文章感觉纯批都简单易懂了起来

  • 最正确得说

虽然我觉得对于这种文章的正道是把每个名词解释一遍,找出文章想表达的意思或指出文章逻辑的割裂,然后进行反驳

  • 看得头疼脑淤血得说

“如果你想让别人认同你的观点,只需要用一些高深的名词就好,对方既看不懂你在说什么,又害怕评价错了而被人说是学术不精,只好大为称赞,籍此吓退别人。”


看到的其他评价



知乎用户 Leoplod 发表

这是长期 “碎片化阅读” 的产物

作者大概是长期接触那些被揉的稀碎、然后打散进各种文章中的词汇和名言警句。

这种求知的热情显然是值得赞赏的,但是其问题在于这种阅读之下形成的知识体系本身也是稀碎的——或者说不成体系的。

因为他引用的名言从字面意思来讲是合适的

他引用海德格尔 “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完结了”,接下来讲家庭和社会传统对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降低。
如果摘出 “一切”“传统都已完结”,他想表达的意思是连贯的。
虽然他直接放弃了 “实践” 这一真正核心的词汇的解释。

再看另一句

引维特根斯坦:“对于不能言说的应该保持沉默”,前面说要做一个不讲空话的体验派。
其实作者所选取的,就仅仅是 “不要多说话” 这个意思而已。
至于这句话维特根斯坦究竟是讲 “沉默是金”,还是“语言的边界” 的认识论问题,则不被在乎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位作者显然也是 “碎片化阅读” 的受害者。

他的求知欲得到的回应只是一些被打碎的知识,那些语句背后的历史被消解掉了

而他的行文方式,则是一种标准的 “理性的自媚”,沉迷于舞弄高级的概念和晦涩的遣词。

因为实际上他的整篇文章都是可以被翻译成同样深度,但是更让人易于读懂的形式的。

他选择的,恰恰是故意让人读不懂

限于年纪、阅历和知识水平,这位作者已经比较优秀,但是其被当做高考满分作文却只能显示出阅卷专家组并不高的哲学素养。

推崇 “碎片化阅读” 所造就的表面文章能否引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实在是令人怀疑。

恐怕不求甚解的背诵哲学家的名言警句、推崇晦涩的 “高级文风” 会成为高中应试作文教育的一环吧。

知乎用户 眉毛怎么焦了 发表

不多说,看点评专家陈建新教授当时声明的标准:

“反对矫揉造作的文风”

“提倡准确、简洁、流畅、明了的语言”

如果《生活在树上》能够匹配满分之德,还希望专家能够给出一个详实的分析,解释此文章逻辑是如何顺畅,引用是如何支持中心论点的。

知乎用户 刘扑通 发表

模仿着那篇文章的感觉,写了一段话

这篇钩章棘句的文章读毕真是刿目怵心。这样闳大不经的文章于我恰似鸿爪雪泥,让我回忆起了令我永矢弗谖的备赛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的经历,在我心中掀起了龘之赫,霆之砉。于是便准备摛笔为文,铺陈瀚藻地写一篇傍人篱壁的文章。

“汉听” 已然是踏入了自己的生桑之梦了,然而曾经也是一个让我为之跋胡疐尾,席不暇暖地准备过的比赛;曾经它也是个有着黼国黻家梦想的,在书写电子化时代让人想起曾经怀觚握椠岁月的比赛,然而很快这个比赛就被人发现了套路。不少选手开始宵衣旰食,焚膏继晷地背诵词典,只记字形不求甚解,比赛题目也变得越发佶屈聱牙,令我心余力绌,疾首蹙额,最终也是果不其然地被淘汰了。

然而一个 “汉听” 倒下,还有更多形式的 “汉听” 前仆后继;这样一知半解的繁文缛节,却一直有人长而不悛地奉为圭臬。于这篇作文而言,虽然我并不太懂那一时期的地方哲学,不该在他人率尔操觚时管窥蠡测地鹤短凫长,但以我对于这一领域以及学术写作的一孔之见,大抵与曾经的 “汉听” 也没什么两样了。学生挥舞着高深莫测的如椽大笔,不知其中含义的阅卷老师恐也在学生构建的幽阒辽敻,不可具状的哲学文字中茫然若失,畏葸不前。虽说每一个人对知识的理解都不可能做到尽美尽善,但让徒有其表的知识储备蒙混过关也切不是一个好的趋势。

希望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不要对于这一趋势餔其糟而歠其醨:无论是在获取未知的知识,或者是写作,或者乃至大学之后论文写作,所求都不过是八字 “陟遐自迩,斲雕为朴” 而已,切不可因为有一些知识就浞訾栗斯,跅弢不羁,否则,就会在学术的边界走上鼪鼯之径,在自己构造的知识荒原中萍飘蓬转。


是不是感觉好像很多?

但每段其实就只有一句话,只不过是被这些意义叠加的生僻词语撑长了。

概括一下这段话: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曾经对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的备赛。这个比赛曾经想要复兴书写文化,但被选手摸到了套路。好好学的打不过背字典的;背字典的难道就真正比好好学的明白吗?

选手(学生)对于套路的使用,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配合的评委(老师)是这一趋势浮现的原因。但用这种方法于未来的学术写作,以及对知识的了解都有害无益。希望大家不要学习。

知乎用户 我亦求是 发表

**这篇作文甚至不如这几年江苏,浙江,上海卷高分作文的正常水平。**我作为一个全国二卷考生,对这几个地方作文的命题和范文一向都是心服口服的。请各位原谅我没见识,我真的很喜欢他们前几年的作文题目,而且每一篇范文都让我感觉到考生出于惯性的深刻思辨和手到擒来的优美却不矫饰的表达,不是日积月累和厚积薄发,根本不可能有如此表现。我当时还看了一本上海语文老师写的作文书,让我叹服江浙沪一代的语文教学对思辨性已如此强调。当我们全国二地区还在尝试用八股文写法以不变应万变的时候,他们已经抛弃了文笔的华美而把思想放在第一位。

但这篇高分作文的出现让我特别失望,我认为这是浙江高考作文的倒退。从学生的角度揣测,我甚至觉得这是一个有相当阅读量的学生的投机取巧之作,是 TA 对阅卷老师开的一个玩笑。我猜 TA 的确有不错的哲学功底,也颇自命不凡,清楚高考作文不是真正讨论哲学问题的地方,不如钻这么一个空子,反正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什么的已经到阅卷老师的知识盲区,他们只会不明觉厉。结果 TA 成功了,对思想的戏仿被误认为思想本身。TA 把上上下下这么多老师全给耍了。

**判给 TA 高分也就罢了,炒作这篇范文才是更让我忧虑的。**本意可能是对外宣传我大浙江教育水平如此之高,我大浙江高考阅卷如此提倡独立之思想,结果对懂行的人是贻笑大方,对有才华的高中生是引入投机取巧的邪路,对懵懵懂懂的普通学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误导。此文一出,难道高中校园都开起哲学读书会?不可能的。只会是学生们摇头晃脑背下的作文素材里多了几位存在主义哲学家(哦显然这个都不够有格调了),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啧啧,名字就很高端诶),现象学家(这才够味儿)而已。本来这些学生还有可能因为神秘和兴趣对哲学有那么一丝敬畏,现在可好,**正所谓把一个东西毁掉的最佳方式就是把它裁剪成作文素材,哲学被彻底庸俗化了。**本来应该鼓励学生动用 18 岁的年轻头脑思考的机会,让这些似懂非懂的天书给填满了。这么下去,浙江高考作文反倒是向着八股文倒退了。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这个年纪孩子不懂的话不要逼着 TA 说。**但我国的高考作文,特别是花里胡哨那一派,就是教导考生:不明白自己在说什么不要紧,重点是要装出很有理的样子。其恶果一直延伸到大学。我认识的很多人几年不见都变得满口学术腔,仿佛个个都是学术精英,难免吓到深受 peer pressure 所苦的答主,但定睛一看却发现不知所云。就好像一些现代诗,几个意象都齐活了,凑到一起却毫无逻辑和联系。我猜他们可能把真正的学术研究错认成了学写 “看起来像学术论文的句子”,采用高考作文的方法大有收获。他们都是很聪明的人,我为他们沉湎于雕虫小技感到悲哀。

人面对一个未知的领域,总是先学到他的表面和形式,然后逐步认识到本质,最后得意忘形,这是认识规律。现在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都有大批有才华的人满足于外在和形式,于是氛围越来越浮夸,越来越虚伪,真正有本事看到本质的人如果不花心思降维打击,太容易被埋没。这是这篇作文取胜折射出的悲剧,更悲剧的是这完全可能是考生的一个玩笑;本用来证明制度的 “大跃进”,成为了对制度赤裸裸的嘲讽。

写到这里本应结束了,但我实在有感而发,想借此机会回忆一下我当时的困惑:

当年为了写好高考作文,我可真是煞费苦心。原来我喜欢在作文上说说观点,结果分数低,于是我变坏了,我想用一点模式化的方法投机取巧了。在 2017~2019 年流行的几大路数当中,最引高中生膜拜的就是这种 “学术风”。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我分析书评社论的句式,对着《读书》杂志找看起来文绉绉的“大词”,各种素材记了半本,务必使作文里出现的只有东欧冷门作家和民国知识分子,引用的除了文言文就是翻译腔。最后我倒也练成了,倒也能化用文艺青年人手一册的“名著” 书名起标题了,也能用七种方法花式引用名人名言了,也能像英语作文那样挖空心思把记住的什么 “场域”“视阀”“短兵相接” 用到作文里了,可我却发现我没法自如地说理了。那一次我把作文忐忑不安地交给了语文老师,那时正是她先对我们提倡了这种“学术风”,她告诉我们作文要说理讲逻辑有文化内涵,我奉她为有思想有见识不同流俗的女神。我担心她看出来我在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人类简史,樊锦诗的敦煌和周国平的尼采(抱歉,我当时格调确实不高)糊弄了事,写到比 800 字多两行却什么都没说明白。结果她给了我高分,这让我感觉非常幻灭。她把我的作文全班传阅,我看到我的同学认真观摩然后拿出本子记下了我的关键段落和素材,简直坐立不安,我觉得我骗了所有人,我想告诉大家这作文就是一坨屎,你们还是继续朴实而真诚地写吧,你们写的比我好,千万别学我。我又想到他们中很多人喜欢文学,而我不确定他们已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文学观,因此我想那我罪恶不就更大了,我无形中把他们引上了邪路。但这有什么用呢?事实证明我短暂的良心发现只是无病呻吟而已,我还是继续那么写着看起来很像有思想的无思想(想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又凑不成五段,满脑子搜索名言也顾不得那些了),我们全班的作文成绩都提高了,今天的我还要感谢当时语文老师的实用主义。

知乎用户 现代性的交响曲 发表

这篇作文从头到尾都带着中国翻译界那股经典的德国哲学文学翻译腔。

当一个中国学生对中文的德国哲学文学译著有了一定阅读量之后,他写出的文章自然会有一种德国文章译成中文的感觉。就像青年马克思的著作中满是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哲学术语一样。

而在内涵上,这篇文章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海德格尔所谓此在的超越性是必然发生的,但也要一定程度与既存事实妥协。

而这么一个简单的存在主义与结构主义之间的调和论点却被他用一堆似文学又似哲学的术语硬生生扯了这么多字,这正是萨特所说的 “戴着脚镣的舞蹈”。

我们的小 “哲学家” 一边想要发挥自我的超越性,一边却不得不屈从于高考作文的字数要求。他的这篇作文背后所隐藏的考虑正好与作文的内涵相同,不得不说是对高考制度的一个绝妙讽刺!

知乎用户 Pandora 发表

我觉得给这篇文章打高分的几位阅卷老师可能是这种心理:

其实我也不太了解海德格尔们到底有什么哲学思想有什么主要著作,但是要是我给这文章打分低了不就显得我很没有水平吗。

最逗的还是那个批语,说这篇作文 “没有多余的废话”。我看完以后感觉这文章满篇都是些看起来高大上的废话,完全不知道作者想表达啥,言之无物。

知乎用户 ERI KRN 发表

他的写作如此晦涩,以至你搞不懂他在说什么,这是昏昧主义的一面;而如果你批判他,他总会说,“你没有理解我,你这个蠢货”,这是恐怖主义的一面。

——塞尔转述福柯的话说德里达

知乎用户 猹拉图斯特拉 发表

知乎上吃了一圈瓜,有人说《生活在树上》的作者所用多为某宝售卖的《高考作文实战技巧笔记》(商品名不叫这个,所以不好找)的最后一章

想不到吧,这波不仅唬住了憨批阅卷组,也唬住了我们这些研究者与爱好者,我们至少以为他真的读了些书,或者至少真的看了陈嘉映老师的《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于是这件事的性质又变了

以下为原答


我在朋友圈看到这篇作文和点评的时候没细看,单纯觉得作文太空洞太卖弄,配不上满分,没想太多

不过慢慢我才反应过来这篇作文和评分结果触怒了多少人文社科的研究者与爱好者,尤其是哲学领域的


以下先是我的作文方面的看法:

以我当年的受教育经历来看(我是江苏人),这样一种行文的确会更容易得到高分,背后的逻辑是用优美的文笔句段晃花阅卷老师的眼球,让他在紧张的阅卷过程中眼前一亮从而给出高分。这的确是取巧之法,但是却会矫枉过正

譬如我的高三语文老师就极度推崇素材流,这很合文科班多数学生的意,辞藻这一块文科生的确更有优势。文末要求写方法论和退步论,结构上似乎有模有样,但是学生们的写作过程中往往就变成了为写而写,方法论其实并不真的成了方法,退步论(一些对立命题作文)看似两头兼顾,其实这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一段展开来就会角度完全相反的另一篇作文,两端的辩证关系对学生的临场发挥和思考能力要求很高,老师不会也教不了,学生搞不出,只能为了退步而退步

我当年是一个对这一块不太能将就的刺头学生,遇到对立命题作文的时候我往往会两头兼顾着来写。比如高一写 “简与繁”,我真的花了足足两节课时间才梳理出了简 - 繁 - 简的逻辑进路,用到的写作素材有:雕版印刷术到活字印刷术;迪士尼撒草种的道路设计(提前开放,让游客踩出道路再进行修缮);毕加索画牛(他晚年喜欢画抽象的简笔画);药师佛彩砂坛城(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展览,两名僧人花了好像一个月还是多久,用药砂绘制了药师佛,画完以后就全扫干净倒进了河里,取极尽繁华不过一抔细沙之意);返璞归真;人生的出走与回归。作文题就叫《至繁则简,美玉返璞》,被我高一的语文老师大加赞赏

我这篇作文当然谈不上尽善尽美,但我的确认为这样一种辩证的思考与作文写作以及作文教学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扯得有点远了。我想表明的是,在我高中的时候就存在这样两种不同的作文教学风格,一种重视语言辞藻写作素材却轻视逻辑 (未必是态度上的轻视,但是教学中确实没怎么体现),另一种则更重视行文逻辑,要求用思考去统御语言和作文素材,逻辑通畅以后再对语言进行要求。这刚好对应了我的两位语文老师,前者是我高二高三分科后的同一位语文老师,后者则是我高一的语文老师。这二位迥异的教学风格一度让我非常撕裂,最后我终于作出选择找到了自己的平衡,我的高考语文是 128+35 的高分,我们班的语文成绩却整体并不如何优秀,大概能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然而,这两种教学风格在境界上或许有高低之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不是那么回事。后一种教学显然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未必能推而广之,前一种竭泽而渔的教学更急功近利,更容易习得并短期内出成绩,加上还比较唬人,自然就有更多拥趸,这导致我们班当年产出了很多文辞华丽但是逻辑有巨大漏洞甚至狗屁不通的作文。这两种教学长期上的结果其实还是比较看运气的,17 年江苏的作文题并不适合写议论文,硬写的几乎都挂了,对学生的思想格局的要求则更高,这么来看后一种教学应该是更有优势的,当年我高一老师带的班的理科生的语文成绩有不少只比我稍差一些,甚至还有跟我一样的


让我们回归到这篇争议作文。对它的各种学理上的批判和定性已经有很多人作过了,我就不赘述过多,别的不说,就维特根斯坦那一个对不可说的事物保持沉默就足够露怯了。大家都是从学生过来的,多多少少都用过哲学家的一些话,虽然是庸俗化扁平化的假理解,但我在态度上并不至于如何苛责。通观全文,这篇作文行文晦涩,词句卖弄以至没必要的佶屈聱牙,逻辑与结构不清晰,格局也不如何深,只是看上去很深奥,其实就算是从应试的角度来讲也绝对称不上值得学习的圭臬,39 分的第一次判分就已经说明了问题。这位考生大概是教学歧路上业务能力比较突出的一位,就我个人而言,得低分能够理解,侥幸得到高分也能理解,真正触怒我乃至广大同仁的其实是满分的结果以及阅卷组的评价

我大概能够 get 到阅卷组的爱才之心,毕竟这样一篇作文的确不太是弱手写出来的,问题却在于评价,他们认为,这是考生读过很多书进行过很多深入思考作出的相当学术化的一篇作文,打满分不仅是这位考生应得的,而且还展现了浙江高三考生的作文水准,这就有失偏颇了。组长将第一次的判分归结为行文晦涩容易让人看不懂,其实间接将此归咎于第一位阅卷老师的业务能力低下,显然,组长乃至整个阅卷组(明面上),被这位考生唬住了,或者至少生出了不合理的爱才之心。虽然他一再强调不建议同学们学习模仿,但是他的溢美之词,他的满分判定,意味着太多事情,首先从实际教学上,这一定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对作文的教学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其次从学理上,他贬低了学术,鼓励了对专业学理进行曲解误解的化用(我认为这是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提倡的事情),并且无形中拔高了重语言轻逻辑的这样一种竭泽而渔的作文教学的地位,而它却并不配。堂堂浙大副教授,阅卷组组长,主宰一省考生命运的权威话事人,居然对这样一篇作文的合理定性都做不好,说明阅卷组成员的水平有问题、人员配置有问题

再延伸远一点,这关乎我们需要怎样的作文、语文乃至人文教育的规范问题,如果我们认同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考能力是第一要义,那么我们又怎能在结果上给这样一篇作文它并不配的美誉? 我们的确同样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超越情怀,但这样的揠苗助长真的好吗? 人文这个东西难道只能在卖弄辞藻当中才能显现出来吗?

唉! 始作俑者!

知乎用户 陈柏龄 发表

这篇文章真要认真读,也不难读懂。文章没太多实质性内涵,车轱辘话来回说,不过是用晦涩的概念讲了一些人人都能理解的问题。

我们逐段解释一下这文章说了什么吧:

原文第一段: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 “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 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 “树上的男爵” 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说人话的翻译:**现代社会改变了传统社会的期望,人们有更多的可能性。

原文第二段: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说人话的翻译:**现代化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现代性给予了人们批判传统的工具,人们因此不假思索地批判过去的观念,这使得现代社会难以建立共识,现代人也难以有明确的行为处事准则。

原文第三段: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 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说人话的翻译:**人无法脱离于社会而存在。但我们却把社会和家庭看做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这是一种傲慢的表现。这种傲慢来源于我们浅薄的阅历。

原文第四段: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 “祓魅” 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说人话的翻译:**我们的「自我」是如何被塑造的?我们在实践中塑造了「自我」,我们在家庭和社会的互动中,被定义了「自我」。假如我们不断批判传统家庭和社会观念,又没有足够好的参照物来定义自我,那么,在不断为自己「赋魅」的过程中,我们未尝不是丢失了自我。

原文第五段: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 “永远重复” 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说人话的翻译:**毫无疑问,从家庭和社会角度来定义一个人有些狭隘。但我们应该做的是批判它的狭隘,而不是对此完全否定。

原文第六段: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 · 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说人话的翻译:**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

原文第七段: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 “遗世独立” 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说人话的翻译:**我们应该批判性地继承传统观念,用超越的目光继续前进。

拆解完全文,我们发现,全文的思想可以用 3 句话简单概括:

1.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与社会的期望塑造并定义了每个个体。

2. 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假思索地批判过去的观念,解构家庭和社会的期望,人们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但现代人也难以有明确的行为处事准则。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办?

3. 我们应该批判性地继承传统观念,用超越的目光继续前进。

文笔好的一个最基础的标准是「准确性」。

准确性指的是你的文字能更好地表达你的想法。你的文字能被别人更准确理解。

别人看懂了你想说的。这是最初级的准确性。

别人感受到了你想传递的情绪、体验。这是更高级的准确性。

这篇作文毫无准确性。

评阅老师说这篇作文「层层递进」,还不算错。

但「毫无多余的废话」,就完全不是了。甚至我们可以说「这篇文章全是废话」。

它既没有充分地去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也没有让文字被别人更准确理解。

晦涩的概念、看起来丰富的论据,只能掩饰思想的贫瘠。

作为一个高三学生,其实能够有这样的思考,也不错了。但文字表达上,却是走了歪路。

若高考阅卷组要把这种丧失准确性的文字评判为「满分范文」,那可是歪上加歪,错上加错。高考作文有一定的规则,考生需要在不到一小时内展现思想,展现阅读面,展现文笔。所以晦涩的概念,生僻的动名词,罕见的思考角度都能够为考生增加权重。

高考作文要求考生炫耀文笔,炫耀思想,炫耀阅读面,但这绝不意味着这篇《生活在树上》是一个好的范本。

高考作文可谓是带着枷锁跳舞,但不是带着枷锁装疯卖傻啊……

同样是带着枷锁跳舞,下面这篇《车的诗学》,也在炫耀,也在八股文,但就没有这篇《生活在树上》这么强烈的油腻感。

知乎用户 邹小樱 发表

海德格尔平安。卡尔维诺平安。维特根斯坦平安。黑格尔平安。尼采平安。康德平安。《诗意的栖居》平安。《树上的男爵》平安。《存在与时间》平安。

知乎用户 山羊月​ 发表

个人认为,这篇作文的核心观点借鉴了一本书,陈嘉映老师 2015 年的伦理学著作,《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这篇作文中的两处引用,都可以在这本著作中找到。

首先是作文开篇对海德格尔话的引用:

陈老师的原著中,对这句话的引用如下:

可以看出,这句话真正的引用部分只有『都已经瓦解完了』,前面所有实践传统的部分是陈老师根据原文解释的,因此没有加上引号,而且陈老师自己已经做了一个前置的解读,即这是『说重话』,因此可以看出,这个引用实际上并不准确,海德格尔的原话中,没有『一切实践传统』这个部分。

陈老师这句话是在解读传统在现代社会的衰落,他自己都有意控制论述的尺度,『都已经瓦解了』这个描述肯定是相对偏激的,由这句话作为题眼来展开论述,且有引用不当之嫌疑,我认为不太合适,因为作文中对传统的论述还是基于个体的追求和社会的期待,而原话中的传统意义则广泛得多,涉及教育,语言,乃至文明的构成等等多方面。

再下面是作文对于麦金太尔话的引用:

陈老师原著中,对这句话的引用如下:

陈老师原话中是借助这句话谈一下个人旨趣的形成与塑造,作文原文中借着这句话论述人的社会性对个人追求超越性的约束,某种意义上也是得当的,我个人认为并无不妥。

接下来还有一处疑问,即对韦伯『祛魅』这个概念的引用,作文中对这个概念的引用不是『祛魅』,而是一个非常少见的词,『祓魅』。

这个引用是否准确呢?实际上,在知网中以主题,关键词和篇名搜索祓魅这个词,基本上找不到任何文献。只有全文搜索才能找到两篇,都和韦伯无关。

那么这个词到底出自哪里呢?根据搜索,这个词作为一个学术词汇仅仅搜索到一本书,还不是原词:

这本书是个译著,词汇的原文是:Exorcism。根据知网,这个词常见的学术翻译显然也不是祓魅,而是驱魔。

根据上面的分析,作文将韦伯『祛魅』概念说成是『祓魅』,显然不是基于任何学术论著或者传统,而是一个生僻的自造词,从未出现在正式的学术刊物中。这种行为为什么会出现呢?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想掉书袋,因为祓的涵义里也有祛除的意思,生硬翻译也说得过去;原因之二可能是写作时想不起来祛魅这个词的原文,因此杜撰一个差不多的词来解释。

整体而言,个人认为这名考生的作文的确有其出彩之处,但也有不容忽视的一些缺陷:引用不规范,生造专有学术名词。这些缺陷其实指向的是考生的一个态度,学术上这种态度显然可以说是不严谨的,但作为考生而言,这方面还可以继续打磨,毕竟还没有正式开始学术旅途。在这个基础上,个人认为给予 55 分是较为合适的,39 分可能略低,满分则是不合适的。

知乎用户 Meowth 发表

虽然这篇作文乍一看是文采出众、充满哲思,但是细读起来让我感觉很不爽。

首先作者引用了海德格尔,麦金泰尔,维特根斯坦的句子。引用的语境是否正确暂且不谈,一篇正常的文章会对这些名人名言作出解释,比如 “实践传统”“自身身份共同体” 等词已经非常晦涩了,光靠这几句话并不能够让读者理解哲学家所要传达的意思。

有人会说使用 “大概念” 就是这些哲学家的风格。这是不对的,很多欧陆哲学家也要花很大力气去解释他所使用的概念,他们一般不会在文章内出现任何一个未经解释的重要概念。比如海德格尔不会在不足解释的情况下使用他独特的 “存在”“此在”“存在者” 之类的概念。而这些哲学文本中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按我们日常语言中的意思和使用方式去理解。

至于你要说他 / 她的文章是有多么深刻的主旨或寓意,抱歉,首先要让别人清晰理解才能开始谈思想层面的事。这个作者自己都无法用清晰的词汇清楚表达,谁知道他 / 她脑子里那堆浆糊是什么?

那么把这篇作文当成一篇华丽的散文来读又如何?我觉得即使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评述,这篇文章也是不合格的。首先堆砌华丽的词藻确实会吸引一些读者,比如一部分阅卷老师,比如阅读量很少而难以评价的读者,或者单纯很喜欢这种不明觉厉文风的读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举例来说,抖音快手的一些恶趣味短视频也有相当高的播放量,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们是艺术品。

而如果不考虑商业要素只看作品的文学性,那么这篇作文的文学性可能还比不上《最小说》里刊载的大部分无病呻吟的作品。至少它们的语言还是清晰的,我从没见过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是以晦涩而受到追捧。

另外谈一下作者对卡尔维诺的大量援引。援引经典是好事,经典中的故事,体现的社会现象很多都是有代表性的。比如我的文章想批判吊书袋的现象,那么我可以援引一下孔乙己,但是我不会只写 “卖弄知识有可能会像孔乙己那样贻笑大方” 之类故弄玄虚的句子,而是举一下具体的茴香豆的例子。有人可能会说孔乙己谁都知道,所以详细说明是多此一举。或许我的例子的确不恰当,不过毕竟再经典的作品也有对方没看过的可能,如果不给出说明,对方很可能不知道你所提到的这个故事这个现象到底是什么,理解也无从谈起。

所以,我认为这篇作文故弄玄虚的 “哲学” 和堆砌词藻的 “文学” 一个拙劣的缝合而已,本身没什么好谈的。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它得了满分。我觉得阅卷老师是出于以下心理:

首先,平常只能在学生作文中看到比尔盖茨的成功例子、鲁迅名言的阅卷老师从没见过此类浮夸文风,还有成串听也没听过的人名,一下子被唬住了。

其次,有些老师或许很讨厌这种文风,但是转念一想觉得这孩子也是有一定阅读量的,七拼八凑那么一篇作文也不容易,就给了高分(我是阅卷老师的话很有可能也会如此)。

而这个考生很可能非常清楚阅卷老师的这种心理。他很清楚大部分阅卷老师喜欢什么,又知道大部分阅卷老师不是真正了解文学和哲学作品。所以即使是语句不通顺,例子和名言援引的不对,由于阅卷老师看不懂,可能也没有底气给自己打低分。我都怀疑这个考生其实是动了索卡尔的心思…… 不管怎么说,嘲讽的结果是达到了。

我觉得,归根到底是高考作文自身的问题。高考作文题材是相对自由的,考生除诗歌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阅卷是有很大主观因素的,阅卷老师的水平和审美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评分。这样会有失公平。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改革高考作文,并在艺考中增加文学招生考试。

首先,高考作文的题材统一限制为议论文,且评分标准只看论证的逻辑是否合理,事例是否恰当,句子及上下文承接是否流畅几个相对客观的方面,而不考虑文笔和遣词是否高级,是否有文学性和思想性之类的非常主观的因素。

而对于志在当文学家或从事文学研究,在作品文学性上非常有心得,非常会写文学作品的学生,可以给出另一个通路。这就是在艺考中加入文学这一项,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统一的作文考试。而评分的话可以交给专家学者研究进行。这样可以既能让学生们有自由发挥文艺才能的空间,又很大程度上做到公平,不至于埋没一些文艺上出众的学生。

知乎用户 难得糊涂​ 发表

我在给学生上语文作文课时,对孩子的基本要求是:我手写我心,说人话——作文是交流,不是炫技。

我在给学生讲哲学专题时,对孩子说的是:哲学引导你谦卑地反思自我,而非在交谈和写作时如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那般排出一堆人名和哲学术语。

这篇作文,的确彰显了作者的阅读量,但着实感觉到他是囫囵吞枣,消化不良。

写出这种华而不实、逻辑不通、不知所云的作文,怪这孩子么?恐怕不能。

毕竟某些老师和阅卷组好这口。

阅卷组组长的对这篇作文的评价,尤其是那句 “没有多余的废话” 真是妙。他应该在告诉我们废话还可以不多余。

此外,他让我们不要模仿其中的晦涩难懂,佶屈聱牙,那他树立这篇标杆作文的目的是什么?迷惑……

德国哲学平安。

浙江语文阅卷组平安。

满分作文平安。

————

可以配合着阅读:

[难得糊涂:有哪些可以用于语文作文中的高级词汇?​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936121702)

知乎用户 海风 发表

我想起了法国作家莫洛亚的一篇小说《大师的由来》,讽刺过这种现象。

画家比埃 · 杜什正在收尾,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这时,小说家保尔 · 艾弥 · 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这么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不行!”

那位正在描一只茄子,惊愕之下抬起头来,停下不画了。“不行!” 葛雷兹又嚷道,“不行!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巧,有才能,为人正派。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老兄。这样轰不开,打不响。一个画展五千幅画,把观众看得迷迷糊糊,凭什么可以让他们停下步来,流连在阁下的大作之前…… 不行的,比埃 · 杜什,这样永远成不了名。太可惜了。”

“为什么?” 正直的杜什叹了口气,“我看到什么画什么,尽量把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

“话是不错的,可怜的朋友。你已有家室之累,老兄,一个老婆加三个孩子,他们每人每天要三千卡路里热量。而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多。没成名的,不走运的,成千上万,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靠苦功,靠真诚。”

“咱们说正经的。那些蠢货,想刺激他们一下,比埃 · 杜什,非得干些异乎寻常的事。宣布你要到北极去作画啦,上街穿得像埃及法老一样啦,开创一个画派啦,诸如此类。把体现、冲动、潜意识、抽象画等专门术语,一股脑儿搅在一起,炮制几篇宣言。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白色或黑色、圆形或方形。发明只用红黄两色作画说是新荷马派绘画啦;或者抛出什么圆锥形绘画、八边形绘画、四度空间绘画;等等……”

这时,飘来一缕奇妙幽微的清香,宣告高司涅夫斯卡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位美艳的波兰女子,她那深紫色的眼睛使比埃 · 杜什赞赏不已。她订有几份名贵的杂志,这些刊物都不惜工本精印三岁孩童的杰作,就是找不到老实人杜什的大名,便也瞧不起杜什的画品。她坐下来把腿搁在长沙发上,瞅了一眼画布,顺便摇晃了一下金黄色的秀发,那么娇嗔地一笑说:“昨天,我看了个展览,” 她的嗓音珠圆玉润,柔婉娇媚,“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噢!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画家送上一张自己颇感得意的肖像画,请她鉴赏。“还好。” 她用舌尖轻轻吐出两字。之后,她失望地,婉婉娇媚地,留下一缕清香,走了。

比埃 · 杜什抄起调色板,朝屋角扔去,颓然坐倒在沙发上:“我宁可去当保险公司跑街、银行职员、站岗的警察。画画这一行,最要不得。帮闲们只知瞎捧,走红的全是画匠。那些搞批评的,不看重大师,一味提倡怪诞。我领教够了,不干了!”

葛雷兹听毕,点上一支烟,想了半天。临了,说道:“你能不能这样做,向高司涅夫斯卡夫人,向其他人郑重其事地宣布,这十年来,你一直着意于革新画法?你听着…… 我写两篇文章,登在显著位置,告诉知识界的名流说你开创了一个意识分解画派。在你之前,所有肖像画家,出于无知,都致力于研究人物的面目表情,这真是愚不可及!才不是那么一回事。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是他在我们心中唤起的意念。因此,画一位上校,就应以天蓝和金黄两色作底,打上五道粗杠,这个角上画匹马,那个角上画些勋绶。实业家的肖像,就用工厂的烟囱,攥紧的拳头打在桌上来表现。比埃 · 杜什,就得拿这些去应市,懂吗?这种肖像分解画,一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

画家惨然一笑,答道:“一小时里都画得出。可悲的是, 葛雷兹,换了别人,大可借此发迹呢!”

“但是,何不妨一试。”

“我不会胡说八道。”

“那好办,老兄。有人向你请教,你就不慌不忙,点上烟斗,朝他脸上喷一口烟。来上这么一句:‘难道你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葛雷兹说,“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高明。你等着让他们发现、介绍、吹捧吧!到时候,咱们再来谈这桩趣事,拿他们取笑一番!”

两个月后,杜什画展的预展,在胜利声中结束。美丽的高司涅夫斯卡夫人,那么柔婉娇媚、珠圆玉润、香气袭人,她跟着新晋的名人,寸步不离。“噢,” 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哎,亲爱的,真是惊人之笔,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画家略顿一顿,点上烟斗,喷出一口浓烟,说道:“难道你,夫人,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波兰美女感动之下,微启朱唇,露出柔媚的微笑。

风华正茂的斯特隆斯基,穿着兔皮领外套,在人群中议论开了:“真高明!真高明!但是,告诉我,杜什,你从什么地方得到启示的?是得之于敝人的文章吗?”

比埃 · 杜什吟哦半晌,扬扬得意地朝他喷了口烟道:“难道你,老朋友,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妙哉!妙哉!” 那一位点头赞叹道。

这时,一位有名的画商,在画室里转了一圈,抓住画家的袖子把他拉到墙角,说道:“好家伙,真有你的!这下,可打响了。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不告诉你,你就不要改变画风,我每年向你买进 50 幅画…… 行不行?”

杜什像谜一样不可捉摸,只顾抽烟,不予理会。画室里人慢慢走空。等最后一位观众离去,葛雷兹把门关上。这时楼梯上还传来渐渐远去的阵阵赞美。跟画家单独相对时,小说家兴冲冲的,把手往袋里一插,“哎,老兄,” 他说,“你信不信,他们全给你骗了?你听到穿兔皮领那小子说什么了吗?还有你那位波兰美女?那三个俊俏的少女连连说:‘崭新的!崭新的!’啊,比埃 · 杜什,我原以为人类的愚蠢是深不可测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 他抑止不住狂笑起来。

画家皱皱眉头,看他不住地笑,突然喝道:“蠢货……”

“蠢货?” 小说家愤愤然了,“我刚开了一个绝妙的玩笑,自从皮克西沃之后……”

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某种新意……”

小说家打量着他的朋友,愣住了。“真高明!” 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让你改弦更张新法作画的?”

这时,比埃 · 杜什平平静静地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

“难道你,” 他答道,“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知乎用户 奶牛小雪球​ 发表

谢邀,说来惭愧,这种事情我也干过,不过不是在高考的时候,而是中考。当年我市中考语文满分 120 分,自己拿了 117 分,应该没有比我更高的人。

自己刚上初一初二的时候,语文成绩并不突出,50 分的作文最多也就拿个四十一二分。中考鼓励写记叙文,辞藻华丽编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就能拿到高分,可我自己才疏学浅,写不了什么华丽的排比句,也编不了什么亲人离世自己生了大病的小说,于是只能另辟蹊径。

思前想后,发现自己确实有一个优势,就是小学上的是那种私立的私塾式小学,从小可以包本读经,能熟练背诵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以及很多佛经典籍。于是结合老师的指点,想出了一个作文提分的妙计:我们不写记叙文,改写议论文。

议论文怎么写呢?首先来个题记。题记大体就是引用易经或者佛经的话。比如什么《周易》的 “用六,利永贞”、“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法华经》的“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 这些。具体是什么意思我自己也不太明白,反正会背,大致挑个字面意思和中心思想差不多的往最前面一摆,就和这篇文章的海德格尔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就是正文,方法还是一样,大量引用诸子百家名人名言,事实上根本用不着什么特别生僻的,《礼记》随便挑一些《中庸》之类的段落,比如 “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配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的口号,凑成一些段落,就是文章的 “猪肚”。当然,在遣词造句方面也得下下功夫,具体的方法就是随便找一篇古文,里面的词语做一些替换就行。比如这位考生的文章,很多词语估计就是这么来的,比如婞直,《离骚》里面就有:“鮌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 当然,《离骚》本身的文学价值极高,很多遣词造句都是对民俗和古文的化用。大家熟知的 “国无人莫知我兮,又何怀于故都”,其中“国无人” 这种表述就是惯用的议政用语,《管子 · 明法》对其含义 “属数虽众,非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以任国也” 有详细的阐述。之后还有很多,比如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就是对《尚书 · 洪范》的很好化用。我管不了这么多,当然也没有屈原这么高的文学素养,但是借用一些 “婞直”、“树蕙”、“搴撷” 之类的词语还是非常拿手的。“缺陷、裂缝”换成 “罅隙”、“孤苦之人” 换成 “惸独”,词语不行还有成语。“徒有虚名、空头支票” 叫“空心汤圆”,瘦骨嶙峋改成“药店飞龙”,一篇佶屈聱牙的文章就这么生成了。

这些词语哪里学?一篇《离骚》绝对就够用了,顺口说一句,“嚆矢”这玩意儿我是从哪里知道的呢?“囚われた屈辱は 反击の嚆矢だ”。中二的年纪,《进击的巨人》人人爱看嘛。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对有名的古文稍稍研究一下这种词语就记下来了。再比如 “滥觞”,看过《水经注》应该就明白,再不济背过《兰亭集序》,“流觞曲水” 知道,查一下 “觞” 词语就出来了。

就这样,我的作文由朴实无华的记叙文改成了这种老师都不一定知道怎么念的议论文,分数每次考试也稳稳满分或者接近满分。最后整张卷子就扣了三分,拿下语文状元。当时给我培训的一个语文老师说,语文作文比的是文学性吗?不是。因为老师自己有没有评价一篇文章文学性的能力都是存疑的,那么作文反映的是什么?是 “积累”。你在作文里展现出来自己具有丰富的阅读量,就能拿到高分。我在卷子上写生僻词、默写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法华经》《楞严经》,不是证明我理解真正的用法,而是在向阅卷老师表示:“我没有作弊的前提下写出来了这些,证明我看过,而且我背的一字不差。” 说白了就算用的不对,至少证明我有这些积累,于是分数就有了。英语作文也是这样,“blue”做颜色不好听,改成 “lapis-lazuli” 就完了。《仲夏夜之梦》我也是全文背诵过的,里面什么怪单词怪用法没有呢?

**当然,我后来也知道这么做是错误的,陷入了误区,**所以升入高中以后,我才慢慢改变这些坏习惯,做到 “说人话”,让文章逻辑严谨言之有物。但是这样一来,虽然作文仍然有非常高的分数,冲击满分就再也没有过了。

到如今为止我是反对这种文章拿高分的。作文作为一篇文学作品,并不能将其作为展示背经的工具和舞台,为了炫技而忽视文学性。但是批改的时候文学性这一点很难评判,而看你会多少东西却很好评判,应试指挥棒一挥,不知多少人前仆后继走这个弯路。很多人文社科学生进入大学仍然具有 “报菜名” 的习惯,事实上就是这种应试带来的恶果。素材烂大街的拿不了分,就找冷门的名人名言,知网上面一搜,花一周时间一背,什么没有呢?内容上下不了功夫就在字体问题上面下功夫的也有。说白了篆书我也会写,小学时候玩的,孩子记忆力强,文言写作说白了就是多学一套语言体系,几年时间学个外语不难。你两三岁能认识常见字,十几岁花两年认几个生僻字很难吗?也不难。

其实这么想,会背这些句子算不算储备和语文学科能力?我认为不能完全说不算。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能会背的人除了我们那个私塾式小学的同学我还真没见过身边别人会。就是佛学高等学府,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本科生会背《法华经》也有奖金一万元呢。这不算我的实力吗?我认为是算的。如果背记毫无价值,《汉字英雄》、《中国诗词大会》这些节目也不会收获赞许。飞花令、成语这些东西通过背记字典等工具书的训练很快就能所向披靡。但是展示出了背记能力就应该给满分吗?我认为是欠妥的。会背不代表会用,知识储备大也不代表就会开展学术研究。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在于,语文作文究竟考察的应该是什么?是你的文学性和思想,还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熟练程度,亦或是背记阅读的知识储备?一个人会背这些东西算不算语文能力,我认为算,不然也不会考试古诗文默写,但是背得多该给多少分?会背和会用显然还有很大差距,能用对又应该如何评价?一篇文章有没有文学性有没有思想,又该怎么量化评价?作文作为一个分数高达几十分,又极其主观的题目,中高考又这么重要,如果不能制订一个对各种能力综合判定的严格量化评分标准,这样的闹剧只会越来越多。哪怕不说这些炫技,就说说人话、真情实感,你没有一个量化标准,照样可以钻空子,家庭惨剧看得人流泪的记叙文和政治正确旁征博引的模板式议论文我一天就能造出来好几篇。作文究竟要考察什么,考察如何制定严格的量化标准,这个问题不解决,今天有《生活在树上》,明天还有《生活在岛上》、《生活在峭壁上》,今天就算把哲学报菜名打死,明天还有古文经典、体育艺术科技报菜名、各种模板式写作,笑话只会层出不穷,学生只会晕头转向、无谓牺牲,闹剧永远也不会收场。

知乎用户 语文李寨主 发表

一、全文释读

先对全文进行一遍释读:

《生活在树上》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 “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 为嚆矢(嚆矢:音 hāo shǐ,原来指响箭,后来指先声,开端,这里是开端的意思。)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 “树上的男爵” 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树上的男爵》,卡尔维诺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男孩爬上树后,从此在树上独立生活的故事。振翮,音 zhèn hé,奋发向上,努力高飞。)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达达主义,一战后出现的艺术流派,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 麦金太尔_(现代西方的伦理学家,思想家)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音 kěn qìng,关键)_。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_(fú chú,去除,清除)_**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孜孜矻矻_(音 zī zī kū kū,,勤勉)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树上的男爵》的主人公,因为叛逆跟父亲吵架后,爬上一棵树,从此再也没有回归地面。)_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 “祓魅” 后_**(这里的韦伯,是马克斯 · 韦伯,提出过 “去魅说”,“去魅” 是指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又_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 “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_(音 chān,意思是观看,观察)**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 “永远重复” **洵(音 xún,确实,诚然)_**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_(音 yù chí,宫殿前的台阶,代指朝廷)_,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 · 米沃什_(美籍波兰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礼物》一诗的结尾,有 “直起腰来,我看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说法)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德国哲学家,有 “凡不可说的,应保持沉默” 之言)_**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_(音 xìng zhí,倔强,刚直)_**却又不拘泥于所谓 “遗世独立” 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二、释读小结

1. 全文一共出现了九个生僻词,分别是嚆矢、振翮、肯綮、祓除、孜孜矻矻、觇**、**洵、玉墀、婞直,这些词语在古文中倒常出现,但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用。

2. 全文一共出现了卡尔维诺、麦金太尔、_马克斯 · 韦伯、_尼采、切斯瓦夫 · 米沃什、维特根斯坦 6 个西方名人的看法、观点或名言,其中,除了卡尔维诺和尼采,其他对中学生来说都是比较生僻的名人。

3. 全文用了 “树上的男爵”(含柯希莫事例)、陈年喜两个例子。

三、个人评价

  1. **毫无疑问,这篇作文按照当下评分标准,确实应该评高分。**因为全文紧扣主题,内容也很丰富。在考场那么短的时间内,能够写出那么多生僻词,能够把近现代西方名人的思想、事例信手拈来,而且从字面来说用得基本准确(个别语句有待斟酌),这个确实需要积累,也展现了很强的应试功底。

2. 然而,这篇作文不宜评为满分,更不宜大肆宣传。

首先,这篇作文不太像 “议论文”。“议论文”讲道理,可以讲得深刻,但应该用大家能看懂、听懂的方式去讲,毕竟,这是大众化文体,要让人 “信服”,首先得让人懂。“论文” 是科普思想、传授知识,大众不懂,也无妨,只要专业同行能懂就可以了。本文毫无疑问属于“议论文”,至少作者本身是当议论文在写,但写出来后像学术论文,又像随笔散文,文体特征比较糅杂。高考作文要求“文体特征鲜明”,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这一项上本文是有欠缺的。

**其次,这种作文语句晦涩,行文缺乏变化,缺乏文采。**其实,这也是大量用生僻词、名人事例的作文的通病。糅杂内容太多,必然会导致行文缺乏变化,而为了彰显所谓的 “深刻”、“理性”,就很难兼顾行文的流畅与灵活多变了。从文采上说,本文相当一般,甚至可以说只是凑合。

**再次,把这种作文当做满分作文,并且大肆报道,导向很不好。**一篇好的议论文,应该做到最基本的词达意顺,然后是把道理讲清楚,让大家认可观点,做到 “以理服人”。然而本文的行文方式,说得好听是学术化,说得不好听是故意显摆,写得生僻晦涩、聱牙佶屈。如果中学生都去效仿,到时候东施效颦、画虎类犬的现象,就会屡见不鲜了。

综上,就是我个人看法:可以把这篇作文评为 55 分,然后低调处理,不应评为满分,更不应报道出来,大肆宣扬。因为这样做弊大于利。

1. 更多答疑,可以进寨主作文微信群,加以下微信会邀请进群:yuwenlizhaizhu

2. 也可以关注我解读作文的微信公众号:中高考作文

知乎用户 蝾螈状雨漏 发表

前面

@Kevin

@飞奔的马达

的回答,在批评作文乱用概念和思考评分是否公平这两个方面,已经说得非常到位了。我作为一个文学和哲学系的学生,想从 “议论文” 的角度来谈谈这篇作文。“议论文”这种文体被选入高中时期的语文学习写作重点,在一个青年人的思想形成时期,是可以有很多积极意义的。某个时期网络上疯传的 “法国毕业会考哲学论文”,实际上也是一种强调“观点” 和“论证”的文字体裁。但以这篇作文为例来思考高考制度下的语文教育,我们悲伤地发现议论文并没有成为那种启发思考和锻炼思维的训练,反而是在彻底沦为得分工具后,让即使是 “写作” 和“表达“的一些最基本要求都成为了思维的奢侈品。

我们先看看,在文学史中的 “议论文” 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文体。法语中 “议论文” 一词 “Essai”,有时被翻译为“散文” 或是 “杂文”,但是这种翻译并不是没有它的道理。“议论文” 一词首先是和哲学中 “论文” 一词对立形成的概念。“论文”要求通过清晰严谨的论证过程,来证明其所提出某个观点的合理性;而 “议论文” 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和以思考真理问目的的 “论文” 相比,最重要的特点是它更加注重行文的风格和对读者阅读时的观感。而法语的 “Essai” 这个词也极为有趣:这个词原本的意思是 “尝试”,也就是说这种文体比起对学术语言具有严格要求的“论文” 来说,它更加注重探索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意大利喜剧中,总是有一位乡村教师给人逗乐,他的外号在我们中间也很少有敬意;我小时候看了经常会感到气恼。因为既然我已交给他们管教,我至少也得珍惜他们的声誉吧?我常以碌碌无能与博学多才中间有天资上的差别为由为他们辩解;况且他们的生活方式彼此也大相迳庭。但是为什么最高雅的贵族对他们最瞧不起,这下子我就糊涂了,比如我们杰出的杜 · 贝莱:
“我最恨迂腐的学问。“
这种看法由来已久;因为普鲁塔克说,“希腊人”和 “学生” 在罗马人嘴里是骂人话和贬义词。
摘自:《论学究式教育》— 米歇尔 · 蒙田

蒙田作为 “议论文” 体裁的先驱者,给了我们一个写议论文可以采用的思路。这里摘取的这一小段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议论文写作的特点:它具有更多的自由性。在论文写作中,哲学家们保持着绝对的中立客观,不动神色地用详细慎密的语言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但是在蒙田的文字里,作者会“让文字在笔尖自由地流淌”,可能是在写作过程中,突然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某件事,或者想到了某句灵巧可爱的句子,就把它记录了下来。所以在蒙田笔下,他有时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主观感受作为写作材料,而不是要作“绝对客观真理的代言人“。其实关于这个还有个我们更加熟悉的例子:

这些事使我想到了福柯先生的话:话语即权力。这话应该倒过来说:权力即话语。就以上面的例子来说,你要给人讲 “五讲四美”,最好是戴上个红箍。根据我对事实的了解,红箍还不大够用,最好穿上一身警服。“五讲四美” 虽然是些好话,讲的时候最好有实力或者说是身份作为保证。话说到这个地步,可以说说当年和朋友讨论萧斯塔科维奇,他一说到思想、境界等等,我为什么就一声不吭——朋友倒是个很好的朋友,但我怕他挑我的毛病。
摘自:《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

这可能就是为何翻译会倾向于把 “Essai” 一词译为 “散文” 或“杂文”,因为这种文体不像 “论文” 那么严苛,而更多的自由使文笔风格发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比如拉伯雷读起来就完全是另一种感觉:

你们不是开过酒瓶塞子么?好!请回想一下你们自己当时是怎样一副表情。你们见过一只狗碰到一根有骨髓的骨头没有?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说得好,狗是世界上最讲哲学的动物。如果你们看见过,就一定会注意到它是多么虔诚地窥伺那根骨头,多么注意地守住它,多么热情地衔住它,多么谨慎地啃它,多么亲切地咬开它,又多么敏捷地吸嘬它。是什么使这只狗这样做的呢?它这样小心谨慎,希望的是什么呢?它想得到什么好处呢?大不了只是一点骨髓罢了。可是,这一点点东西,说真的,却比许多别的食物精美得多,因为骨髓自然是一种绝顶美好的滋养品,像迦列恩在自己作品里所说的那样。
根据这个例子,你们要拿出精于搜索、勇于探求的精神,把这几部内容丰富的作品好好地辨别一下滋味,感觉一下,评价一下;然后,经过仔细阅读和反复思索,打开骨头,吮吸里面富于滋养的骨髓,我可以肯定你们读过之后会更明智、更勇敢;因为你们将感受到独特的风味和深奥的道理。不管是有关宗教,还是政治形势和经济生活,我的书都会向你们显示出极其高深的神圣哲理和惊人的奥妙。
摘自:《巨人传》 — 弗朗索瓦 · 拉伯雷

这里拉伯雷想要论述的观点非常简单:在读者阅读他的小说时,多花点功夫去琢磨故事背后的哲理,可是大有妙处。在这本书出版将近 500 年后,我一个跨越半个地球来到欧洲学习法语文学的中国留学生看到这段文字,满脑子想的都是玉米萝卜筒子骨汤和在香料红油间翻滚的脑花。

所以议论文作为高中语文写作训练,不应该追求什么 “文字表达的学术化”,而是在一个限定好的时间字数内,对某个较为简单的议题,让考生们写出自己的风格,体现他们对于文字表达的把握能力。被网友们津津乐道的法国哲学论文,它的目的也不是展现在上高中或本科的法国学生思想有多么高深,而是为了以后真正需要规范地写作学术论文来探讨严肃问题时,不会由于文笔不佳而对思想的理解产生障碍。但现在我们来抠一抠这篇作文的句子:

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 “祛魅” 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作文对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等人的引述是否符合作者原本意思,这个已经有其他的回答做了很多的考究。在本篇回答里我关注的并不是对马克思 - 韦伯作品中 “disenchantement” 这一概念的引用是否正确,而是想让大家思考这个问题:文中提到了韦伯的名字,这对我们理解作者的观点有帮助吗?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某个来自于韦伯作品中的思想,和展现这个思想与自己论点之间的关系。这里韦伯的名字只是一个彻底悬空的 “能指”,如果我们将文中这一名字换成任何另一个和“祛魅” 概念有关的思想家:霍克海默,阿多诺,福珂,甚至是加尔文,也不会使读者对文字的理解产生任何变化。我们讨厌华而不实的辞藻堆砌,但起码大量 “唯美”“优雅”“积极”“向上” 的概念堆在一起还能让我们产生一点点意向方面的体会。这篇作文展现给我们的完全是另一个问题,因为这些词汇已经不是意向,而是纯粹的符号了。这也是为什么它读起来有一种随机词语生成器的感觉,因为它引用的大量名词和哲学家名字,背后没有任何的意思,而更接近与科学和分析哲学中的 “S”,“q”,“γ” 等本身并不具备任何含义正等待赋值的字符,或是最近的网络迷因《平安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这有可能是写作水品的最底线,因为不存在比这样对待词语更为极端的态度了。这一不可成文的文本,在高中的写作训练下被实现,并在高考中被奉为满分作文后,将会成为不可信仰的信仰。看到这样的作文,我们感受到的是愤怒,似乎是作者用他的钢笔对我们生而为人所具有的语言能力的侮辱。但更加恐怖的,是这样的一种写作方式,正在顶着满分作文的光环,作为一个 “范本” 的例子鼓励着往后的学子朝这个方向前进。而在高考考场上有位考生能写出一篇如此极端的议论文,他前方又有多少类似的文章在鼓励着他的信心呢?“高考”和 “分数”,已经让不少人产生了对它们“恋物癖” 一般的执念:“虽然高考有 xxx 的问题,但是这是高考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老师批卷很快,写成这样也是不得已”的想法,原本应该提醒我们警惕在分数和学习之间可能会出现的失衡,但现在已经成为了给一切不合理现象开脱正名的最高指示。当高考彻底背离了其目标是作为对一个学生十二年苦读的公平客观的检验,并且让上述这种 “恋物癖” 的思维方式阻碍了任何对其不合理现象的批判时,我们只能悲叹:These violent obstinacies have violent ends.

知乎用户 鼎天立地​ 发表

这篇作文本身很正常,是 18 岁中二青年的文笔。改卷老师和作者眼中的自己,就是当年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引经据典,文笔优美,思维爆炸(抱歉我中文词汇量不够)。这是当今高中生的惯用手法。

判卷老师显然是被这个高中生的想象力和文笔华丽度所折服。但是这并不是一篇好的文章。

18 岁的孩子能有什么思维深度呢?在座的各位去翻一翻自己 18 岁时候写的 “很有深度” 的东西,是不是很辣眼睛?

我当年刚上初中的时候,不知道谁发明了个写作文加 “题记” 拿了高分,然后我就学了一下,比如:

“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那年的时光荏苒,记忆里氤氲不正是眼前的笑靥如花?—— 题记”

然后也拿了高分。

这种 “华丽” 而中二的辞藻,毫无思想,我自己都感到了满满的恶心,也完全不懂自己写的这些代表啥意思,但是偏偏就拿了高分。最后导致我整个初中时代文风相当恶心肉麻。

直到快上高中的时候,全区语文老师终于统一决定对乱加 “题记” 和“尾记”的作文低分处理。

现在我发现,对于中学生,能够想象,能够说话,能够驾驭语言和思维拓展,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但是更好的议论文需要极其早熟而有深度的思想,在缺乏逻辑学教育的中国,这才是对中学生真正的考验。

希望我们的中学教育能够加入一门逻辑学。

知乎用户 姜源​ 发表

和很多人的观点不同,我猜想写出那篇文章的作者是个爱读书的学生。只不过缺乏写作经验,更缺乏足够的引导,所以还停留在模仿和堆砌好词好句的阶段。海德格尔这个名字有点烂大街,但是甭管怎么知道的,能够写得出麦金泰尔四个字的高中生是真的不多。所以我个人还是诚挚祝福那位学生能够在大学四年中,多多阅读,努力精进。到了大四写毕业论文时,要是能够写出篇好论文来阐释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也算是一桩美谈。

答题的学生是个值得鼓励的好学生,但是阅卷的老师却是必须批评的坏老师。虽然这个地图炮很不礼貌,而且有大范围误伤,但我一直觉得中学语文老师是最典型的没有受过扎实的大学文科教育、既不懂文科学习方法也缺乏人文社科常识,却偏偏特别喜欢标榜自己独立思考、展示自己有良好品味的群体。所以孤立的好词好句、格言警句、人生智慧特别受到推崇,但这种风气和正规的人文社科学术研究不仅完全脱节,而且背道而驰。

各位如果去搜索一下高中语文课外推荐书目,就会翻来覆去看到余秋雨、周国平、龙应台、房龙、挪威的森林、麦田的守望者、狼图腾、百年孤独、瓦尔登湖、傅雷家书、飞鸟集等作者和作品。我不是说其中每本书都不好,但是各种高度雷同书单多年来循循相因,凑在一起就是附庸风雅、毫无阅读品味。刻薄点说,老师自己都未必看完《苏菲的世界》,要是冒出一个学生在作文里引用海德格尔,岂不是惊为天人。

最后真的想要了解麦金泰尔那句话的人,可以去看一下这本书:

[阿拉斯戴尔 · 麦金太尔 (豆瓣)​book.douban.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ook.douban.com/subject/25723289/)

知乎用户 双葉 理央 发表

评语是真的捧臭脚了。

文章从头到尾逻辑很难连上,几乎全是废话。

就是为了充门面,因为改卷老师不懂哲学,可以赚分。

真的不需要读几本书,只需要去图书馆抄几句不明所以的语句就可以了。

其实不太难做到的,找一堆晦涩的语句拼拼凑凑,再来两句他自己都不懂的引用,就捏出来了。


所以《树上的男爵》到底是讲了什么,我觉得读了这个作文的人肯定弄不清楚。

其实很简单,柯西莫的家庭很传统,很压抑,一次他为了反抗父母的权威爬上了树,从此之后直到他六十多岁都在树上生活。

考生在作文写不应该指顺从社会,生活在树上是一种值学习的方式。

可是卡尔维诺批评的正是顺从社会权威和训规的生活,树上的男爵批判的是资本主义工业化下,社会和个人渐渐迷失的趋向。可是这种生活方式明显也是并不现实的,卡尔维诺只是意图惊醒沉迷于工业化美梦的人们,让人们关注自己,追求自己的独立和意义,并不提倡谁去一个没人的地方隐居。

其实他全文可能是想表达追求自我,反抗权威,但他总给我一种感觉,他一边批判卡尔维诺所批判的顺从,又批判卡尔维诺想表达给读者的自由和独立,很矛盾。


我反正是看了很多很多遍才顺清楚他的逻辑。


其实很讽刺的是,卡尔维诺批判顺从社会训规,而考生为了分数,写的作文强行高大上,其实一窍不通,正是顺从了阅卷者(权威)的表现。

知乎用户 酷酷猫先辈 发表

我很希望作文课能教人说人话写人话,就算作文课没教好生活也应该教人说人话写人话。

知乎用户 Fan F​ 发表

以肉体之躯,完美模仿出了 AI 之呈现,堪称扎克伯格在世,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之套娃,人体赛博化的先驱。

区区八百字,却传递了无限接近于零的内容实质,对信息爆炸的后现代社会,进行了颇为戏谑的嘲讽,真乃神来之笔,颇有少将当年的风骨。

又以此行,引阅卷人入瓮,贻笑大方,堪称小型魔幻现实,行为艺术之佳品。

祝愿他有光明的未来。

(顺便再次呼吁,为了高考的公平性,将作文替换成逻辑立论和驳论,或说明文,而不是现如今的文学 + 思想写作。以及,说过无数遍的话: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师,对学生最好的教导,就是甭 tmd 跟学生谈什么思想,更别去试图评判学生的思想 — 这纯粹是个有关资格和能力的,颇为明显和直白的问题,同时也正是高考作文不适合继续延续当下考核形式的原因之一。)

知乎用户 胡为乎泥中 发表

非但不足为训,理应黜落到三类作文。

第一位阅卷老师的打分是妥当的,这么一篇全篇用词晦涩、结构混乱的文章,给 39 分都嫌多。

北宋时候太学讲官石介倡导太学体,对浮华淫巧的西昆体大加批判,认为后者 “穷妍极态,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词,浮华篡祖”。

问题在于,太学体作为西昆体的矫正文体,甫一出世就开始矫枉过正。西昆体虽然浮华空洞,但至少典雅优美,读起来抑扬顿挫、赏心悦目。时人对于太学体的评价就是 “怪诞诋讪,流荡猥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故意不说人话,怎么拧巴怎么来。

浙江这篇高考满分作文,从文体看应该是篇议论文,然而从头到尾看不出任何议论的递进层次。通篇只是以材料里 “如何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家庭期望之间的关系” 的主题配合上作者自拟的 “生活在树上” 标题为内核,引用不同哲学家、社会学家的话正着说一遍,反着再说一遍,也不管到底是否妥帖。如是者三四段,一篇八百字的考场作文便应运而生。

好文章的标准有很多,说理深刻击中人心算一条,辞藻朴实雅俗共赏是一条,文气激烈读之铿然有金石之声是一条。三条得其一,便是一篇好文章,应付高考得 55 分以上不是问题。得其二,便是一篇上佳之作,值得人付费一阅。得其三,便是价值不能用金钱衡量,能够影响一代乃至若干代人。代表篇目为教员的老三篇。

作为一名高中生,这篇作文的作者确实读了些有价值的书,但却把卖弄阅读量当作有文化的象征。大学里一些人文社科专业的低年级本科生容易陷入这种报菜名的狂欢,言必称列奥 · 施特劳斯,张口海德格尔施密特。闭口哈贝马斯齐泽克。写起文章来,什么二律背反、场域、祛魅、吊诡、现代性之类的词混在一起组合拼接,以将正常人交流的语言翻译成晦涩难懂的高级话术沾沾自喜。

这么做真挺没意思的。

另:浙江这个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作为浙大的副教授,不知道是哪个学院系所的。倘若是中文系,窃以为是不够格的,等有空了可以去搜搜他的论文发表,也许会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大作等待发掘。

知乎用户 实在狗子 发表

大家是来看乐子的,我也是。不过我觉得大家的视线还是太窄。在我看来,这个事件中,至少有四个文本:1 考生的作文 2 老师的评论 3 让考生的作文和老师的评论得以可能的隐含结构 4 对于这件事的评论。这 4 个点都有乐子可看,所以我们实际上至少应该看到四种不同的乐子。

1 考生的作文很搞笑,2 老师的评论也很搞笑,但 3 支撑着老师的评论和考生的作文的隐含结构一点都不搞笑,我是笑不出来。单纯指责老师和学生,而忽视这个隐含结构,就很搞笑了。批评内卷的人是坏的,**因为他们愚蠢地倒因为果,不是内卷的人多了才出现内卷的现象,而是先有一个制造内卷的结构,然后才出现填充这个结构的人——本身也是被这个结构制造出来的。**这次的 1 和 2,也就是老师和学生的乐子根本上依然在结构之内。他们真的有任何新的地方吗?难道高考作文不一向是学生说着自己不信的话用着自己都觉得不靠谱的论证,去等待同样不靠谱的老师给他打分吗?

忽视了这一点,就造成 4,众多评论的乐子,其实评论中直球辱骂我都觉得是好的,怕就怕理中客。有些人背了一堆哲学概念碰到这些事害搁那 “公正”“公平”,真就迂腐得可怕。这些人把哲学的思路还原成了概念,把动词还原成了名词。所以你指望他们讲出什么新东西,真是不可能的。这件事不是一个外来的入侵者,打破了一个内在的稳定公平结构,而恰恰是一种 “绝对反冲”,它通过外部的荒诞反映了内部的荒诞。

以前后现代主义如日中天的时候,索卡尔胡乱写一篇论文得以在顶级刊物发表,随后他揭露后现代主义的可笑。而这次的事件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索卡尔事件 2.0 版,索卡尔事件是有意识的反讽行为,而这次事件失去了意义层面上的反讽维度,反而将反讽推到了极致。不需要一个反讽者,反讽就得以生成。为什么,因为某种意义上,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你只要会呼吸,迟早就会成为一个乐子。

这个合适的位置已经准备好了。索卡尔事件也就图一乐,真正的后现代还得看……

知乎用户 豆子 发表

鉴于广大群众根本看不懂这篇范文究竟在咧掰什么,下面就由我来弄出一份相对通俗易懂的翻译版:

生活在树上

原著:浙江一考生

翻译:山东一二毴

海瑞惊叫起来,他嚷道:“传统完了!”

人们起初并不这样,只不过不知道为何就成了这样。我并不认为在我们有限的未来里,情况会一直如此。我想,老卡所说的 “离别的人总会相聚”,要胜过过早地离去。

人们骨子里总想超脱传统的束缚,不是在远方,就是在在远方的路上。但假使沉溺于这种简单的思维,成天介想着对传统不假思索地批判,乃至于走向虚无,就很值得人们警惕了。一个人总是逾矩,不能证明他很高深。纵然他的出行很有计划,也不耽误他在巨浪滔天的时候,想要寻找一个避风的港湾。

麦铁杖曾经说过,“我跑得快是因为我腿长我的故事就是这样始终代表着我而且也只有我造就了那样的故事故事能体现我的生活态度。” 说得真好啊!人是社会动物,想要有所作为就不能不借助别人的帮助。社会和家庭之所以被人捏造成一个浅薄的符号,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缺乏阅历。缺乏阅历的偏见,危害要远远大于因情绪而产生的偏见。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塑造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家庭和社会是不可或缺的。而我们的根本就是对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生角色有自己的认知。

树先生为姑娘写诗,预言村里即将断水,算出黄道吉日,却算不出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太朴实了。如果我们对韦皇后庸俗的实用主义抽丝剥茧,又对不断自大的自我进行矫作修饰,就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这不合适。

没错儿,从家庭和社会角度来审视自我,看起来确实有点过时。但我们应该摒弃的不是批判本身,而是批判的随意,以及其反智倾向。孔子说,多识草木鱼虫之名,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王粲说,人生各有志。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思,写了迎合民众恶趣味的小说,把他十六年底层生活的思索降低了格调时,我们没资格批评他。

理论不如实践,理论上差异大,但实践也没好到哪里去。比方说,我们一步一步往上爬,直至拥有了权力,究竟算实现了目标,还是没实现目标?我们塑造生活,生活也塑造我们。人既不能否认原生家庭和原生社会的影响,也不能否认自己很傻很天真,还是得多做,少说。做了再说,不能说了再做。放飞思想吧!去体验贾平凹《废都》里 “此处省略三百字” 的真谛!去体验莫言《天堂蒜薹之歌》里无法言说的真相和委屈!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人的超脱,刚直,却又不故意表现自己吸风饮露的高洁。这便是老卡所说的理想生活:生活在树上——始终脚踩大地——就可以升上天空。

知乎用户 凯鹅 发表

这个问题刚出来的时候就看到了,我没什么好说的。高考作文说到底并不是作文,而是高考。既然重点是考不是作,出现一些反作文的东西,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这个问题的标签上,包括大家的讨论上,都是集中于哲学、海德格尔、报书名等话头上,反而对文章重心《树上的男爵》谈论甚少。当然,甚至考生本人都难说完成表述。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文学太简单,以至于大家不屑于从中攫取涵义了。

我在知乎上作过一个卡尔维诺的 live,也回答过不少相关的话题,这里想跟大家消除一点误会:

《树上的男爵》并不是一本晦涩的书,恰恰站在了这位考生作者的反面。

诚然,《树上的男爵》是祖先三部曲,也确实 “升上了天空”。但说“热爱大地” 恐怕风马牛不相及,热爱大地并不导向爬上枝头,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你尽可以在大地上爱大地。做安泰俄斯,或者做个袋底洞人,或者像矮人一样往下挖。

作为一种寓意 “热爱大地” 意象的载体,这些形象,无论哪个都要比上树的科西莫合适得多。科西莫明显是朝着另一个方向跑的。

考生论证所存在的另一个裂隙是,如果把 “大地” 等同于“昨日的实践和传统”,热爱大地势必意味着,你对这些传统不但没有反思和批判,并且还具有某种皈依和拥护的情结。

既是如此,也就谈不上传统的瓦解,因为你已经热爱,已经选择继续实践昨日的规范了。这里既没有思考后的折衷,更不存在走向新世界的扬弃,而是对昨天的极富热情的拥抱,“热爱大地” 嘛,自然也就不需要升上天空,不需要生活在树上。离开大地或许会导致我们对大地的怀念,但要说为了怀念大地而故意离开大地,那就未免矫情和匪夷所思了。

我们都听过那个有趣的段子:狗看到骨头时是直接冲向骨头,还是原地绕几圈,折个远路表演点花活再去衔骨头呢?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个真理连动物都实践出真知了。

科西莫所做的,乃是离开大地,换个视角看待世界。这是一个由叛逆走向自由的故事。当然,自始至终,科西莫并未斩断和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并且勇于在家庭、社会面临危机时,展现自己的勇敢和风度。

科西莫在树上开始了全新的实践,包括一套完整的生活习惯的建立,对树上世界的适应,对攀援逻辑的熟悉,以及新的爱情……

也许,科西莫在进行新实践的间隙,在阅读和恋爱的空挡,也会重新思考地上的传统,或者激起一些乡愁,对家人的回忆和依恋。

这些都是有可能的,但并非是对家人和地上生活的热爱才导致了他上树,而更像是,对家人和地上生活的热爱是一种本能,一种惯性,自然而然的东西,以至于上树之后也没有割舍。

更进一步,在树上的时候,他也并不有心成为背负 “地上实践传统” 的骆驼,而只是昨日实践的某些真理,依旧在新生活里继续闪现着光辉。

并且,当我们试图从寓言角度解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人类是猴子,祖先本来就是从树上下来的

相比于在大地上西装革履,在树杈之间攀援飞荡,在密林中行走,是一种更古老的 “实践和传统”。树上象征更古老的自然,上树甚至有回归更古老传统的意味。

科西莫关注所在,并不是传统和现代的分野,而是一种直觉,亲和自然的直觉,重新把控生活、用身体把控世界的直觉。他不是刻意出走的,只是一切自然而然发生了。

并且,科西莫所做的,恰恰就是在还没有拿到完整的蓝图时就开始实践,而不是已有 “翔实的蓝图” 后仍然畏首畏尾。

他没什么 “厚实的生活观念”,恰恰是生活在观念之前。

按图索骥者以及对自己的地图产生不安者,是考生本人,绝不关乎科西莫。

《树上的男爵》讲了一个看起来有点荒唐的童话,但是我前文说过,它并不晦涩

恰恰相反,为了增强故事(当然,还有文本当中潜藏的寓意)的合理性,卡尔维诺恰恰是采取了一种极为写实的写法,将之讲述成一个类似于《鲁滨逊漂流记》一样的故事。

如果笛福确曾令读者们相信世界的某片荒岛上曾经生活过一个鲁滨逊,那么,卡尔维诺也的确做到了,让我们感觉在翁布罗萨的森林里,确实有这么一个生活在树上的男爵。

卡尔维诺在尽可能用一种生动、流畅、通俗的语言,描述一种复杂、蕴藉、不可名状的经验;那位阅读卡尔维诺的考生,倒是在逆练卡尔维诺,竭力使用一种僵硬、隔膜、疏离的语言,掩饰经验和实践的贫乏。

或许上文引用的那个比喻,不小心道出了真相:

狗为什么没有直接冲向骨头,而是选择原地绕几圈,折个远路表演点花活再去衔骨头呢?

训犬师让它这么干的。

公众号:凯鹅。经典文学领读中。

知乎用户 体制老司机 发表

小王从小被爸爸逼着读书,读了很多,但小王都不大懂。爸爸说,没事,你背会记住就行。

快要高考了,小王作文一直很烂,不知道怎么办。

爸爸给他找来在北大读金融的表哥,传授经验。

表哥说:“我明天要去 LA,和大摩的 ED 谈一个 AI 的 PE 项目。这句话你听得懂吗?”

小王心里说:“ED 不就是阳痿吗?” 但嘴巴上说:“完全不知道你特么在说什么,但感觉挺高大上的。”

表哥说:“这就对了。”

小王明白了什么,爸爸又给他找来市委研究室的笔杆子老李。

老李说:“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要切实借鉴资本主义世界的治理教训,秉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光辉。这句话你看得懂吗?”

小王说:“好像看懂一点,但到底说的是啥,我还是不明白。”

老李说:“这就对了。”

小王悟了。

浙江高考作文题,小王把爸爸逼他看的,他自己背诵的那些外国人名和词句,全都一股脑往上搬。写完后,扫了一眼,发现连自己都看不懂。

他很满意。

作文《生活在树上》被扫描进了阅卷电脑里。

阅卷老师小周看到了这篇作文,乍一看,卧槽,看不懂。再看一遍,还是看不懂。小周心想,这特么啥玩意,应该是零分。

但一想:“作文上的这些东西,看上去挺高大上的。我打零分,组长问我为什么打零分。如果我说看不懂,岂不是显得自己很没文化?现在考生也不容易,给个平均分吧。”

小周大笔一挥,39 分。

阅卷老师老吴看到这篇作文,扫了一遍,没看懂。老吴又看了一遍,卧槽,还是看不懂。

老吴心想:“这特么什么玩意?真想打零分。但我好歹当了十几年的语文阅卷老师,还是省里的一级语文教师,居然看不懂?打零分不妥,别说打零分,就是打 30 分,和别人相差分数过大,也得被组长询问原因。其他人为了省事、不返工,肯定打的是平均分。组长问原因,难道我说看不懂?那岂不是很掉价?”

老吴正想打个 38 分,回头一想:“不对,如果我也打 38 分,如何体现出我一级语文教师的与众不同呢?打 38 分,岂不是说明我和其他傻逼一样,看不懂这篇文章的妙处?”

老吴决定了,打 55 分。

对于自己的这个决定,老吴很满意。

两个阅卷老师分差太大,作文被传送到了阅卷组长那里去。

阅卷组长扫了一遍,卧槽,居然看不懂。阅卷组长赶紧向四周看了看,发现没有人在注意自己的窘态,心里稍安。

组长又细致读了一遍,发现还是看不懂,心理开始犯难了。想了想,先不发表个人看法,先问问两个阅卷老师。

小周说:“这篇作文体现了这名考生哲学理论水平很高,知识很渊博,对人生的理解很有高度。但遗憾是逻辑性不佳,契合主题不明显。所以,我打了 39 分。”

老吴眼睛一转,说:“小周就是年轻啊,这位考生不但哲学理论水平很高,知识渊博,其实作文中,每个哲人说的话,都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论证逻辑链条。虽然考生没有明确点生活在树上的主题,但都紧紧围绕人生的意义来谈,非常契合作文主旨。”

老吴又说:“对于哲学,我还是有些研究的。小周年轻,这里面很多哲理的深刻含义,可能还未体会啊。” 小周脸红了红,但无法反驳。

特么的,连看都看不懂,反驳个屁。

组长问:“老吴你的评价很高嘛,那为啥不打满分呢?”

老吴顿时觉得不妙,急中生智道:“从哲学理论的历史沿革来看,作文引用的很多哲人和哲理,并非最佳选择,还有完善的空间。”

老吴对自己的机智很满意。

小周和老吴看着组长,眼睛里充满着闪烁的目光。

组长明白,这不是在请自己定夺,而是想看看自己这个组长,有没有足够的文化水平,对这篇文章进行专业的点评。

组长微微一笑,心里道:“跟我比,你们还嫩了点。”

组长缓缓说道:“这篇作文比你们想的要好得多,文中提到的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太尔等人,都是在人生哲理方面有大成的哲学家。这篇作文,深刻反映了考生的哲学深邃思想,深刻体会。简直不像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学生的作文,像是一个对人生有深刻思考的老哲学家的体会。他能够迅速抓住如此多知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实属不易啊。逻辑上讲,他没有说一句废话,紧紧围绕作文中心主旨,都是探讨人生意义,每一段,每一句之间,逻辑承接很严密。至于老吴说的,还有完善空间,我想,虽然确实有完善空间,对一些哲学家思想的理解还比较机械和稚嫩,但比起绝大多数人来说,已经超越了。”

组长一锤定音:“满分作文。”

小周和老吴离开组长办公室,小周问老吴:“老吴,组长见识就是高啊,不亏是大学教授。”

老吴撇了小周一样,没说话。心里想:“都特么装逼,故作什么深沉?”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对外发布后,引发网络热议。

各路大学的哲学家,文学家,知名文化人士,纷纷对该作文进行专业、深入的点评。指出这篇作文中,何处有何妙处,哪一个词句的典故和来源为何处,哪一句哲理体现了作者什么深刻的思想。

各种赞誉之声,不绝于网络。

突然有一个叫体制老司机的网友,在知乎上说:

“作文的本质是什么?是传递思想和信息。这特么写的是什么?看都看不懂。看不懂,还如何传递思想和信息?这特么还是满分作文?简直是中国教育的耻辱。零分。”

各路专家学者纷纷出来表示反对,斥斥责老司机不学无术。

《皇帝的新装外传》

考公务员,了解体制,关注老司机公众号:公务员说公考

体制老司机微信:xinhuolsj

知乎用户 曹哲 发表

我常以为,语文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让人好好说话。

用偏典、使怪词,甚至干脆往现代汉语里塞古文塞英文塞甲骨文,都不算错,但前提是你这么做能让你的表达更简洁,更准确。

明明有更通用的表达却弃之不用,非要搞一些生僻到不查古汉语词典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词汇来给自己充门面,这样的行为恐怕只能被认为是「炫技」「炫识」。

《报菜名》背的利索不代表你是个好厨子,报书名一长串不代表你真学识渊博,形式大于内容的用典或许只能说明内心的空虚,唯一值得赞许的地方或许也只有他没在炫技时出错闹笑话吧。

故作艰深是作者自己的心态问题,而判卷组给他打满分就是导向问题了,如果新一代青年都有样学样以不说人话为荣,这对语文教育乃至汉语的发展都不是什么好事。

知乎用户 Raymond​ 发表

谢邀。

我们知道賢鑜是在生活中很重要的。比如在鼙蠻和贎鬍里,有彃燊在罅鷄那里蓀墝,之前他们鏈鴊恆闳嘑傡彚槩鞷蕻賤鬡艐倏雫寛褲灣。
1. 「鞷」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 这篇文章的最佳标题?
3. 作者没有告诉我们什么?
不背单词,考英语就会是这种感受。

〜 完 〜

知乎用户 苏莉安​ 发表

我他妈还以为这是有人用那个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来搞笑的……

知乎用户 JoJo 王颀 发表

《生活在树上》

《关门再撸管》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 “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 为嚆矢。

南怀瑾说这社会病了,

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

过去三纲五常已经不通用了。

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

但比起面对现代社会秩序的改变,

我想循卡尔维诺 “树上的男爵” 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我还是选择听莫言的 “日子越久就越旧,越旧就越舍不得扔掉”,老老实实苟着。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

虽然积极向上的年轻人都有点儿想法,

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

但你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

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

反对到最后,肯定啥也干不成,

便值得警惕了。

所以我们还是别反对了。

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

社会规则不好,不等于就要打破社会规则,

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

即便我们有点儿想法,

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仍然万万不能乱了规矩。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

“一个人世上什么亲人都不要,不要师父、师兄弟、徒弟、连亲生女儿也不顾,有了价值连城的大宝藏,又有什么快活?”

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

金庸这句话说的可真是太好了。

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

我们就是社会的一份子,

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

无论我们想干点儿啥,都离不开社会规则。

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

我们年轻人总会把社会和家庭看的很简单很片面,

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

因为我们图样图森破,还需要学习一个。

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宁可做无知的良民,也不要做有想法的傻子。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

我们活一辈子吧,

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

这一辈子都是家庭和社会塑造的。

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

认识不同,我们每个人也就不同。

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

古龙《欢乐英雄》里面的王动,躺在富贵山庄的床上一动不动,又有高超的武功,又收获传奇般的友情。

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

他的人生观多屌。

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 “祓魅” 后,

假如我们像刘慈欣一样不迷信过去了,

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 “赋魅”,

又不停的犯中二病自恋。

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

那么身边的其他人必然会 diss 你,

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你自己也活成了一个自恋的傻逼。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

虽然你说社会秩序决定个人吧,的确有点儿偏激。

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

但是我们反对的当然不是对社会秩序的批判,而是对社会秩序的瞎几把批判。

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

就像芜湖大司马的千层饼理论,如果你的高度想到第二层或第三层,

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

而你却不正视你现在的逼格就在第一层,

那其 “永远重复” 洵不能成立。

那必然老千层饼了。

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

江南弃了《九州》的坑,选择模仿哈利 · 波特写《龙族》恰烂钱,

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

用各种奢侈品和高逼格,来取代年轻气盛时的文采飞扬。

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我们也不能说啥。要恰饭的嘛。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

所以你们这群键盘政治局的,也就仅限于日常打嘴炮,

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

出了网络,回到社会,还不是一个个的秩序舔狗。

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

我再说的中二点儿,假如我身边真有白盔白甲,叫我 “同去同去” 了。

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

那我到底是秩序派,还是反秩序派?

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

那碗鸡汤说得好嘛,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生活。

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

反正你都长这么大了,没办法否定之前的自己吧?

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

反正理想终归是脑子里想出来的,还是闭上嘴好好干活吧。

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 · 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

当个不驯服的兔子,去寻思寻思郑渊洁《训兔记》里面可怜的皮皮鲁,

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并且学学曹丰泽的懂论;你不懂,我不懂,上面自有大人物懂。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

所以当个不发表意见的小布尔乔亚多好,

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 “遗世独立” 的单向度形象。

哦对了,我自己关门撸管,那叫文人傲骨;你讽刺我宅家自慰,那叫刻板印象。

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

古龙《欢乐英雄》就这么写的,王动一动不动,躺在床上边吃烧鸡边结交朋友。

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这就叫关门再撸管——始终夹尾巴做人——最终高潮。

————————————————

如果说这个作文让答主来评分的话,可能不会很高。

这篇作文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立意太歪;如果不是一堆云里雾里的外国高逼格名词把人唬住,这个作文的立意和那些所谓 “高考负能量作文” 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这篇作文的核心观点说白了就八个字:**夹起尾巴,老实做人。**这个立意不仅是非常庸俗的精致利己主义,而且人类历史上也产生过相当坏的结果。这篇作文的立意,直接否定了过往的一切革命的精神;按作者的观点,既然现实存在本身可以自证正确,那么一切反侵略反压迫的行为都是不成立的。欧洲人民没必要反抗纳粹德国暴行,中国人民也没必要反抗日本侵略。

第二个问题是逻辑谬误,这个作文里面用了非常多的逻辑谬误,来强行论证自身结论正确性。最典型的就是假两难推理,或者说的更明白点儿就是非黑即白。这篇作文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论证质疑社会现行秩序的错误性,但基本还是 “你拿不出更好的方案。你既便拿出好的方案,也只是想象而已,未来也可能会出现问题;还不如现在使用的这个方案”,或者是 “我们不反对质疑,我们只是反对幼稚的质疑;我觉得你现在的言论非常幼稚,所以你可以不用质疑了” 这种保守派经常惯用的话术体系。

一方面立意太歪,另一方面逻辑谬误,答主个人实在想不出来有什么对这篇作文打高分的必要性。最后还是学学这篇作文的套路,用一句名人名言做结尾吧:

——如果一个国家的孩子说大人话办大人事,这个国家的大人准说孩子话办孩子事。

郑渊洁《郑渊洁童话全集》

知乎用户 斑驳陆离 发表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是也。

烂透了,但人家爱看,能咋样呢?

别笑人家,看一下知乎那些教人写高考作文的帖子。那一堆生辟的用典,一堆不明所以的名人名言,还有一堆珍稀动物一样的用词。我深刻怀疑这名考生也是从知乎作文班毕业的。

这让我想起以前的欧洲姥爷,喜欢让贵族学法语,拉丁语,就算是说本国语言你也得有个好听的 accent。以此区分自己和普通人的区别。

信息时代,语言的壁垒已经被打破,居然人人都可以读书认字讲逻辑了!某些掌握这话语权的人惴惴不安,只能搞些千奇百怪的东西把人唬住。

高考作文就是如此。能好好讲逻辑的东西,硬要学生套模板,造金句。以万能为首要目标。以矫情为核心需求。

有人要说,文学这东西很难评价,高考作文没办法才会这样发展。我不同意。好的文字很难评价没错,但烂成这样的文字还满分,什么借口都搪塞不过去。

这篇作文被裱出来挺好,给大伙看看咱们的学生以后学写作文的方向。没人怪学生,该怪的是那群被迫说低等话的欧洲姥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猴子和打字机(Monkeys and Typewriters)
如果无数多的猴子在无数多的打字机上随机的打字,并持续无限久的时间,那么在某个时候,它们必然会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

很明显,我们离这个伟大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

知乎用户 贾明子​ 发表

我不知道这篇作文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反正我不喜欢,或者说我比较讨厌这种类型。

我不知道这篇文章写了这么多,是属于感慨还是说理。如果说是感慨,我只能说,这种别扭的文字丝毫没有引起我共鸣的能力;如果说是说理,那么这种全靠似是而非的 “名言警句” 和故作高深的名词堆切起来的东西,丝毫看不出阅卷老师说的“逻辑严谨,说理到位”。

我所厌恶的,是故作高深、滥用名言、胡乱堆砌,看似说了一堆高深的东西,其实一分析啥都似是而非。论说理,文字应该做到严谨清晰,最忌这种似是而非;论说情,这种文字堆砌了一堆晦涩的词语、结构复杂的句式,让人看起来都费劲,怎么可能引起共情?

知乎用户 张方 发表

其一:

满纸荒唐言,一行便觉累。

都云作者痴,我看说的对。

其二:

博士买驴三页纸,夫子微言大义明。

人生忧患识字始,不如去读平安经。

我认为把学生送学校,学习的最重要的技能是 “逻辑”。历史的发展逻辑、数学的推算推理、生物的进化逻辑、化学的拆组逻辑、语文的叙述逻辑……

写作文、评作文最重要的标准,也是 “逻辑”。

记叙文,看叙事逻辑。由 A 发展到 B,由 B 引出了 C。

议论文,看论证逻辑。由 A 证明了 B,由 B 论证了 C。

至于文采、用典、修辞、结构都是在辅佐 “逻辑”。如果没有 “逻辑”,文章再引经据典、词藻华丽,都是胡说八道。

一个没有 “逻辑” 的世界是可怕的。比如这篇文章,一上来就海德格尔、尼采、维特根斯…… 怼了一大堆,除了证据你认识这几个字外,你想要表达的什么?

现在很多古风歌词受争议,就是因为只有辞藻堆砌,没有表述逻辑。将少年、浮生、殇情、青丝、九重天等一系列词汇堆在一起,看似很有逼格,但真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这篇高考作文就是古风词汇变成了哲学家的名字,顺道引用了几句哲学家的名言。这让我想起了朋友圈发爱发自拍文艺青年,发就发吧,还总爱配一段模棱两可的名人名言或者心灵鸡汤。这种人,我们俗称文艺逼、哲学婊。

前几天网上刚刷了另一篇大作,那是吉林某官员所写的《平安经》。在我眼中这篇高考作文,还不如《平安经》。

《平安经》虽然是在凑字,但它起码是有逻辑的,以一个 “平安” 的主题贯穿始终,这叫主线逻辑。按类比将诸多名词归类,这叫归类逻辑。每个类别还有自己的顺序组合,这叫递进逻辑。虽然《平安经》逻辑简单,但起码有逻辑,所以大家都能读得懂,也能明白这种逻辑所要表达的感情。

但这篇高考满分文章没有逻辑,充其量就是个哲学版的《报菜名》,所以我给零分。整篇作文读下来,眼前出现的不是一位热爱思考的哲人,而是孔乙己拿着茴香豆说:“多乎哉,不多也” 的样子。说白了,就是生怕你读得懂,读得懂就显得我没水平了。

浙江高考语文阅卷组将这篇作文评为满分作文,真是高考史上的灵魂黑夜。

昔日,张咏对寇准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当寇准读到 “不学无术” 四个字时。知道张咏是在说自己。

我劝这位考生去读一读诸葛武侯的《出师表》。其看到 “不知所云” 四个字时,定会心有戚戚焉。

知乎用户 明日香 发表

作者想表达的: 海龟在爬

作者写出来的: 在维度为

[1] 的欧氏空间中,一个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爬行纲龟鳖亚纲龟鳖目曲颈龟亚目下的由 Linnaeus 在 1758 年正式命名,英文名 Green Turtle, 韩语名字为거북이,法语名字为 Les tortues de mer,汉语名字为海龟的动物在通过不间断的消耗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简称 ATP) 进行空间位置转移

其中 ATP 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细胞中,它能与 ADP 的相互转化实现贮能和放能,从而保证了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生成 ATP 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植物体内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生成 ATP;另一条是所有活细胞都能通过细胞呼吸生成 ATP。

ATP 的元素组成为:C、H、O、N、P,分子简式 A-P~P~P,式中的 A 表示腺苷,T 表示三个(英文的 triple 的开头字母 T),P 代表磷酸基团,“-” 表示普通的磷酸键,“~” 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称为高能磷酸键(能量大于 29.32kJ/mol 的磷酸键称为高能磷酸键)。它有 2 个高能磷酸键,1 个普通磷酸键。合成 ATP 的能量,对于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均来自于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对于绿色植物来说,除了呼吸作用之外,在进行光合作用时,ADP 合成 ATP 还利用了光能。ATP 在 ATP 水解酶的作用下离 A(腺苷)最远的 “~”(高能磷酸键)断裂,ATP 水解成 ADP+Pi(游离磷酸基团)+ 能量。ATP 分子水解时,实际上是指 ATP 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多达 30.54kJ/mol,所以说 ATP 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参考

  1. ^ 该式子的值等于三

知乎用户 间宫羽咲 sama 发表

看来我这个回答推测的「报菜名式写作文容易得到高分」果然是正确的 233

[间宫羽咲 sama:高考作文如何装出很有文采?​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533729822)

只不过我报菜名的水平确实比这位低了很多,毕竟这位用的一堆生僻字我都看不懂。

知乎用户 炒锅电解氯化钠 发表

宵寐匪祯,札闼洪休

知乎用户 刘延 发表

全文来自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

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qiushibaikechengren.cn

  从这个角度来看, 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 歌德曾经提到过,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这启发了我,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可是,即使是这样,生活在树上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我认为, 普列姆昌德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这启发了我, 要想清楚,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一般来说,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就我个人来说,生活在树上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要想清楚,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叔本华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这不禁令我深思。 黑格尔曾经说过,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这不禁令我深思。 这样看来, 既然如何,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所谓生活在树上,关键是生活在树上需要如何写。 既然如何, 乌申斯基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这启发了我, 裴斯泰洛齐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这不禁令我深思。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那么, 雷锋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这不禁令我深思。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一般来说, 我认为, 所谓生活在树上,关键是生活在树上需要如何写。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马尔顿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既然如此, 西班牙曾经说过,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了解清楚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经过上述讨论, 既然如此,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既然如何,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提到过,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这启发了我, 可是,即使是这样,生活在树上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那么。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生活在树上。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既然如何, 既然如此,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 经过上述讨论, 既然如何, 经过上述讨论,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王阳明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这样看来, 我认为, 生活中,若生活在树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我认为, 塞涅卡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与长短,而在与内容。这不禁令我深思。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生活在树上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生活在树上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 我认为, 可是,即使是这样,生活在树上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就我个人来说,生活在树上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生活中,若生活在树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生活中,若生活在树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生活在树上,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现在,解决生活在树上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邓拓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这启发了我, 普列姆昌德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生活在树上。 可是,即使是这样,生活在树上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俾斯麦曾经提到过,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 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 经过上述讨论, 亚伯拉罕 · 林肯曾经说过,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一般来说, 就我个人来说,生活在树上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培根曾经提到过,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这启发了我, 俾斯麦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现在,解决生活在树上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总结的来说, 从这个角度来看。

  就我个人来说,生活在树上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斯宾诺莎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这不禁令我深思。 总结的来说, 我认为,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既然如此, 生活在树上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生活在树上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 裴斯泰洛齐曾经说过,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可是,即使是这样,生活在树上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经过上述讨论,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那么, 吉姆 · 罗恩曾经说过,要么你主宰生活,要么你被生活主宰。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这样看来, 一般来说,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从这个角度来看, 笛卡儿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郭沫若曾经提到过,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这不禁令我深思。 要想清楚,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一般来说, 经过上述讨论,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生活中,若生活在树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 拉罗什夫科曾经说过,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别林斯基曾经提到过,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现在,解决生活在树上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这启发了我, 叔本华曾经说过,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生活在树上。 俾斯麦曾经说过,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所谓生活在树上,关键是生活在树上需要如何写。 经过上述讨论, 亚伯拉罕 · 林肯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你活了多少岁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你是如何度过这些岁月的。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美华纳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既然如此, 现在,解决生活在树上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达 · 芬奇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生活在树上。

  白哲特曾经提到过,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 佚名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感激每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它会锻造你的意志和品格。这不禁令我深思。 笛卡儿曾经说过,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 可是,即使是这样,生活在树上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生活在树上,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所谓生活在树上,关键是生活在树上需要如何写。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非洲曾经提到过,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经过上述讨论, 从这个角度来看, 了解清楚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克劳斯 · 莫瑟爵士曾经说过,教育需要花费钱,而无知也是一样。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亚伯拉罕 · 林肯曾经提到过,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这启发了我, 一般来说, 生活在树上,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西班牙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总结的来说。

  那么, 生活在树上,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克劳斯 · 莫瑟爵士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育需要花费钱,而无知也是一样。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 日本谚语曾经说过,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这启发了我, 罗曼 · 罗兰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歌德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这不禁令我深思。 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可是,即使是这样,生活在树上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生活中,若生活在树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马云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这启发了我, 一般来说, 既然如此, 我认为, 现在,解决生活在树上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既然如此,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总结的来说, 总结的来说, 经过上述讨论, 卢梭曾经说过,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这启发了我, 生活在树上,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那么,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生活在树上。 总结的来说, 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从这个角度来看,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 莫扎特曾经说过,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可是,即使是这样,生活在树上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

  可是,即使是这样,生活在树上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 经过上述讨论, 了解清楚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这样看来,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我认为, 卢梭曾经提到过,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所谓生活在树上,关键是生活在树上需要如何写。 所谓生活在树上,关键是生活在树上需要如何写。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生活在树上。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生活在树上,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生活中,若生活在树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一般来说, 别林斯基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 笛卡儿曾经说过,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这不禁令我深思。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既然如何。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一般来说,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既然如何,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 易卜生曾经提到过,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就我个人来说,生活在树上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既然如何,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这样看来,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既然如此,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现在,解决生活在树上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查尔斯 · 史考伯曾经说过,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 那么, 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 西班牙曾经说过,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这启发了我,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要想清楚,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莎士比亚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布尔沃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这不禁令我深思。 了解清楚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所谓生活在树上,关键是生活在树上需要如何写。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总结的来说,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那么, 就我个人来说,生活在树上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塞涅卡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就我个人来说,生活在树上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非洲曾经说过,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一般来说, 可是,即使是这样,生活在树上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布尔沃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这不禁令我深思。 总结的来说, 罗素 · 贝克曾经提到过,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所谓生活在树上,关键是生活在树上需要如何写。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要想清楚,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既然如何, 可是,即使是这样,生活在树上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希腊曾经提到过,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现在,解决生活在树上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了解清楚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一般来说, 博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一次失败,只是证明我们成功的决心还够坚强。 维这启发了我, 莎士比亚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这样看来,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我认为,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所谓生活在树上,关键是生活在树上需要如何写。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了解清楚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可是,即使是这样,生活在树上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西班牙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这不禁令我深思。 总结的来说,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生活在树上。 奥普拉 · 温弗瑞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你相信什么,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生活在树上,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所谓生活在树上,关键是生活在树上需要如何写。 生活在树上,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这样看来, 现在,解决生活在树上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看, 斯宾诺莎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 从这个角度来看, 别林斯基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海贝尔曾经提到过,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这启发了我, 老子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不禁令我深思。 生活在树上,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杰纳勒尔 · 乔治 ·S· 巴顿曾经提到过,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 生活中,若生活在树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卡耐基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这不禁令我深思。 总结的来说, 生活中,若生活在树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 就我个人来说,生活在树上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所谓生活在树上,关键是生活在树上需要如何写。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亚伯拉罕 · 林肯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这启发了我, 富兰克林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这不禁令我深思。 培根曾经说过,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 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 非洲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既然如何, 莎士比亚曾经提到过,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赫尔普斯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这启发了我,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 现在,解决生活在树上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生活在树上,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生活在树上。 生活中,若生活在树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我认为, 歌德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从这个角度来看, 现在,解决生活在树上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生活中,若生活在树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现在,解决生活在树上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就我个人来说,生活在树上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可是,即使是这样,生活在树上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就我个人来说,生活在树上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生活在树上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生活在树上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 一般来说,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生活在树上。 就我个人来说,生活在树上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富兰克林曾经提到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生活中,若生活在树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这样看来,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既然如何, 一般来说,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要想清楚,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生活中,若生活在树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邓拓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可是,即使是这样,生活在树上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既然如何,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生活在树上,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亚伯拉罕 · 林肯曾经说过,你活了多少岁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你是如何度过这些岁月的。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黑格尔曾经提到过,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克劳斯 · 莫瑟爵士曾经说过,教育需要花费钱,而无知也是一样。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 总结的来说,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苏轼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启发了我, 一般来说, 从这个角度来看, 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

  希腊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这不禁令我深思。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卡莱尔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这启发了我, 现在,解决生活在树上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那么,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叔本华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这启发了我, 现在,解决生活在树上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我认为。

  经过上述讨论, 富勒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就我个人来说,生活在树上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现在,解决生活在树上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王阳明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既然如此, 从这个角度来看, 叔本华曾经提到过,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 卡莱尔曾经提到过,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这启发了我,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布尔沃曾经说过,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这不禁令我深思。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我认为, 经过上述讨论, 别林斯基曾经提到过,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别林斯基曾经提到过,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既然如何, 总结的来说,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经过上述讨论。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韩非曾经提到过,内外相应,言行相称。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我认为, 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生活在树上。 一般来说, 生活在树上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生活在树上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生活中,若生活在树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海贝尔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这启发了我, 歌德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这启发了我,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就我个人来说,生活在树上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生活中,若生活在树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笛卡儿曾经提到过,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可是,即使是这样,生活在树上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 就我个人来说,生活在树上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我认为, 这样看来,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了解清楚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生活在树上,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总结的来说, 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就我个人来说,生活在树上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生活中,若生活在树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生活中,若生活在树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要想清楚,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所谓生活在树上,关键是生活在树上需要如何写。

知乎用户 chengxd 发表

这件事情反映的是高考体系下的语文教育的双重悲哀。

第一重悲哀在于——整个高中语文教育的缺失。高中语文那几本可怜的课本,几乎没有任何的知识含量在里面,也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古典、现代、后现代的文学图谱,学生如果依靠那样几本书来学习的话是学不到任何有用的内容的。

第二重悲哀在于——语文教师的知识体系匮乏。语文老师其实自己也未必有多大的阅读量,因此看到那些堆砌的名人名言之后只会感觉到 “哇”,于是随手就给了一个高分。

这双重悲哀造成了整个高中语文学习,只要掌握了财富密码,就可以拿高分。

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化用的是《树上的男爵》,作者卡尔维诺。

通篇大地上讲的内容其实都是高考语文的 “财富密码”。大概只需要用海德格尔的名言,后现代几个人物的难懂的话语,维特根斯坦之类的人出来溜一圈,调制出来的鸡尾酒,最后就是一个高考的阅卷老师的最爱。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内容,大家可以掌握财富密码,找一本好好拿过来读一下,就理解了这些后现代主义包括和我们生活比较贴近的这些文学作品究竟在探讨的是什么内容。这本吴晓东的书就非常好。

[

保证正版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吴晓东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

京东

¥ 37.4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273347141399121920-0&p=AyIGZRhaFwURBl0bWhUyFARUG1oXBRIDVBtrUV1KWQorAlBHU0VeBUVNR0ZbSkAOClBMW0sdWBQCEwVSG18UAg1eEEcGJVIWWCEBDkd5dwRWYwd%2BfBtuFGAhfkQeC2UbUhUAGgZUG1wWMhIGVBtfEAERAVQraxUHIkY7G1kWBBsGZRprFQYaAFccUxICFQddHGsVChY3g7XPwIqt3uW%2Bjb%2Bsx4rlztK%2B1qyBZStrFjJJUgFSHgkCEQFXGV4TAhcHVxNTFQESD1YaRxQyEgZUG1wWBBYDUXVaewIaBFMaXRYHFQZlG2sWMkxpVEhbHFBFAlB1AUBXEg9XH1p7BhAHUBNaHQsiBVQaWRc%3D)

知乎用户 poem​ 发表

看到新闻标题,还以为是喜欢人文与否的对峙。然后一看内容,才明白是另一回事,这是拼凑啊。尽管这样拼凑的成本也不低,但却是记忆成本而不是理解成本,用记住的辞藻来构造看起来好像有内容其实没内容的形式,那让用心地用理解力来进行人文写作的情何以堪。

知乎用户 卢健龙​ 发表

我倒是很好奇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的陈建新副教授是怎么理解『学术化』这个词的。

另外,陈建新副教授在浙江大学教师个人主页上列出的学术成果也太秀了吧。

[浙江大学个人主页​person.zju.edu.cn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person.zju.edu.cn/0094295)

知乎用户 Jack Wang​ 发表

我看高赞们把这篇文章猛批一通,但是看过后 99% 的都还是不明白,不明白这篇文章在讲什么,我稍微用几句话给大家解释下这个考生的大意

1)人都有超越性的追求,这个是人的本性,毕竟人不是动物,所以在中世纪那时候人们就在努力证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上帝。

2)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人无法离开社会,我们需要借力家庭与社会,才可以实现人的超越。再说下,这儿的超越不是一般成功学意义上的超越。

3)人都会追求生活的意义,活着的意义,怎么追求?要靠对生活的体验来追求,比如柯希莫通过和强盗打交道,维系爱情,坚持实践(在世)。

4)尼采提过要做超人,但是如果不先做骆驼,不先做狮子,直接做超人是不行的,跨度太大。这儿还是强调要入世,在世间修行。

5)理念上看起来清晰的东西,在实践上可能不清晰,比如像王阳明那样的追寻心的澄明的同时又涉及到权力(为官),这个实践是不清晰的,不好说对错。所以,先不说清也可以,先做先体验,说不清的就不说。(这句对维特根斯坦有误读。)

6)“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这最后一句,是说生活在树上,是一种在实践中寻求超越的好方法。既有天又有地,活在天地间,就像海德格尔的 “天地人神” 诗意人生。

点评下,这文章总体还是讲了点什么的,但是确实过多堆砌,且多处的用语鸡汤味道很浓,其实很好的原生哲理,被这文章糟蹋得有点狠,我都觉得有点心疼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了。

知乎用户 孤云独去闲 发表

如果不告诉我,我还以为是 ai 写的,或者是软件翻译的外文。

知乎用户 加纳班图尔 发表

再虔诚的做题家,尊严和信仰都常常跪在阅卷老师闹着玩儿一般的水平上。

知乎用户 北鱼 发表

正好发了个朋友圈。不过里面有点错字,比如 “不范点这种毛病” 应为 “不犯点这种毛病”。“满分选出这样一篇文章” 应为“这样一篇作文被评为满分”。不仅如此,因为写的很随意,一些语句也未必通顺,大家谅解一下哈。

然后我觉得吧,每次碰到这点事儿就专门写一篇文章来骂挺没意思的,有这时间干点什么不好。我又不是研究中学生作文的。这篇作文不过是对作文评判标准的扭曲的一种形式罢了。除了一两篇好文章,其他高考满分作文又能强到哪里去呢?况且大家都只是想考个好学校,有分拿就行,不会有人把文史哲理想寄托在这么一张答题卡上。人生路还长的很,学问追求都是考上大学以后的事儿。可以批判一下,但是恕我不客气:再多说就是废话了。

有人说它立意挺好,又结合了很多名言和例子,所以给了满分。但是问题是,这种行文磕巴的报菜名儿一点都不值得鼓励。我向来觉得应当要将 “把话说明白” 当成好作文的要义:连自己想说的都说不清,还写什么呢。换句话来说,一篇高考作文的立意就能把一个人的语言扭曲成这样,将来要做更高深的人文社科研究,岂不是根本无法使用汉语了么?

知乎用户 鹿崖​ 发表

这篇文章并非不知所云,但这种写法不应该被提倡

首先,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其实不难把握

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

我认为整篇文章讨论的主题是 “人的社会性与个体性”,观点是 “从社会性的角度理解个人固然有失偏颇,但轻易地否定社会性,盲目地追求个体性也不应该提倡”。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观点,对于一篇议论文来说,如果能把引用合适的论据,把这个观点解释清楚,其实是值得高分的。但是这篇作文问题在于什么呢?

问题在于,这篇论文使用了太多的 “概念”

为了防止这篇回答也有同样的嫌疑,在此我也不想随便引用思想家的名字。

我指的 “概念”,就像别的回答提到的 “Big words”,“Big names”,问题在于其本身是有“厚度” 的。在作者使用这些概念以前,这些概念已经被很多次地定义,再定义,讨论,批判,辩护过了。

所以当作者写下 “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泰尔”“尼采” 这些名字的时候,写下 “祛魅”“永远重复”“超越性” 这些概念的时候,附着在这些名字与概念上的重重讨论就被塞进了这篇简短的议论文中

对于不了解这些名字和概念的人来说,这种使用方式无疑会造成很大的阅读障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 “艰涩”,“不知所云”。

对于一定程度上了解这些名字和概念的人来说,看到这些概念的时候则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了解带入阅读之中,注意力被 “是否正确地使用和引用” 所吸引。导致原本想表达中心思想上笼罩了重重雾障。

所以,总的来说,主题和论点都很不错,但是对于这个字数体量的议论文来说,应该用更明晰,浅显的语言来论述自己的观点,使之表达得更清楚,使读者更好理解,而不是堆砌本身就厚重又不规则的概念和名字。(仅在高考作文的前提下)

归根结底,我觉得问题在于中学的哲学教育。对哲学、思想有兴趣,乐于思考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但是也需要更好的哲学教育去引导,规范,发展学生本身的兴趣。

知乎用户 离离图总裂夫 发表

作为应考文,给个高分我觉得问题不大。因为考生至少证明了自己的词汇量,并且把这些东西捏在一起了。

但是把这当范文宣传就比较搞笑了。这范文,你是希望学生们照着学?

把这个当范文,这老师是不是韩柳元白都白读了?或者读到六朝就提前毕业了。

别的不说,仅仅从技术上说这就是在给明年的阅卷找麻烦。

明年作文肯定出现大规模出现各种 “高级” 词汇。

这不是写个小短文的英文考试,鼓励学生突破那些课堂上学的比较浅显的形容词。文章短、非母语、英语,即便用词再生僻,查起来工作量也有限。

中文?嘿嘿!

这怕不是约定门生吧?

知乎用户 吕不同 发表

我大致翻译一下这篇作文: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 “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 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 “树上的男爵” 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号角,源于海德格尔一句话。那些源自家庭和社会传统的期望,对年轻人没有借鉴意义。面对未来,与直接奔向天空相比,遵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理念,也许结局更好。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年轻人充满激情,天性喜爱超越,对旧规则旧约束不屑一顾。但也要警惕,这种超越的激情,变成一种鲁莽,变成对旧观念不假思索地放弃、批评、否定。不同于旧秩序的观念,并不能使越矩行为变得合理。就算我们有关于未来的计划,也不能自以为是,认为已在变幻不定的现实中找准了位置。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 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麦金太尔说得准确,人的生活故事,始终要安置在给予人身份的共同体的故事之中,才能够讲述。人不能孤立生活,一个人再厉害,也要凭借外力,这里的外力指的是社会和家庭。高中生眼里的社会和家庭,只是一个单薄的符号。这是不对的。我们之所以有如此偏见,不重视社会和家庭,只是因为我们的生活阅历与体验不足。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 “祓魅” 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每个人的生活意义并非一成不变,人对自己的期望,往往会在与社会和家庭的互动中不停变动。我们变动时所参照的,就是我们后来经由社会和家庭,见识到更多不同的生活方式,认识到更多由人扮演的不同角色。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就是树上的男爵——一边在树上,贴近天空,一边努力生活,靠近大地。他的生活观念所以厚实,值得借鉴。假如,我们一概否定过去的观念,否定传统社会和家庭之上的旧幻象,同时又经由在否定中膨胀的自我,建立起新的幻象。那么我们最后就会既失去外界参照,又失去自我的指引。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 “永远重复” 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不可否认,符合传统社会和家庭要求的自我,过时而且狭隘。对此我们要批判,但是不能进行廉价的批判,尤其是不能为批判而批判,或者认为批判本身就一定是对的。一旦如此,就会走向反智…… 后面尼采狮子孩子陈年喜实在看不懂。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 · 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观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体验和实践。很多时候,我们用观念指导行为,但是行为导致的结果,可能往往与最初的观念相违…… 后面的看不懂。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 “遗世独立” 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最后一段是说:效仿树上的男爵,既可以保持超越——靠近天空,又不会被年轻时渴望与众不同的激情所害——远离大地。如此才是升上天空(实现自我)的理想途径。

……

很多人说这篇文章不配高分,但看完全部内容以后,我以为这篇作文不得高分才怪。全文翻来覆去是相似的句子,很多都不是人话,但内核是这个:

对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集体,不可全面否定。年轻人既要有理想,又要脚踏实地,既要看向未来,又要接续传统。

这能不得高分吗?

谢谢。

知乎用户 鹄望 发表

这文章怕是指出了一条高考作文的终南捷径,就是把阅卷老师唬住就完事了。

不说这是不是一篇学术文章,哪怕一般文章,最基本的要求也应该是,引用的内容能够支撑主旨和意图的表达吧?

引用哲学家的著作还是一个尤其麻烦的问题。因为哲学家的只言片语往往很有 “哲理”,但绝不能脱离哲学家的体系、其著作的语境来谈。比如“存在即合理” 绝对不能简单地字面理解成黑格尔主张 xxxxxx。

所以那些海德格尔、麦金泰尔、维特根斯坦的金句到底能不能恰当地支持文章的意思,是画一个问号的。不要说一位中文系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老师,就是一个哲学系老师也难以判断(好像没有哪位老师的研究涉猎如此之广,而非专业研究者,我以为,麦金泰尔或许好一点,海氏维氏著作却是很难精确引用的)。

容我恶意揣测一下,我以为陈建新老师并不能从几位哲学家学理学说意图的角度去把握那些引文。那怎么办?只能从字面角度了。

另一方面,我觉得陈老师倒是吃了谨慎心理的亏。就像我,虽然疑心作者为什么不使用 “祛魅” 这种比较通用的译法,但是祛祓意思相近,我也不确定这位高人是不是看过什么独特的译本。文人嘛,最丢人的就是自己没读过的书就觉得别人也没读过,所以人人谨慎,反而着了道。

既然高考作文阅卷组不大可能有哲学系老师,那么好办了,整点哲学家的晦涩言论撑门面,让阅卷者来 “识识好坏”,多半是门一本万利的生意。当然,市场总是有风险的,也有蚀本的可能,那第一位阅卷的老师就没吃这套。

高考作文,跟一般写文章,似乎有了不同,这是值得关注的,这篇文章本身反而倒是无足轻重。

如果是我,不会给高分,更不会给满分。我同意知友 SuperNova2333 的看法,文章立意大体是符合题意的。(作文原题如下)

然而阅读体验太差了。

就像另一位知友说的,与其他优秀作文比,高下立判。

[如何评价浙江省 2020 年高考作文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1528513/answer/1378754971)

海德格尔晦涩,因为他在写他的存在与时间(构建他的体系),而不是写高考作文。

我没有什么文学素养,也不懂高考作文阅卷规范,只能根据自己读一般文章的体验做出评价。

知乎用户 王俊俊 发表

#生活在树上 #人人能看懂的白话版翻译:

《生活在树上》

原文: 高考满分作文

翻译: 大老粗王俊俊

现在的人见识广了,已经不满足传统生活了。总是追求一些假大空的理想,不切实际的意义,反而毒害了自己,这样很不好。

很多人其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却又不能好好过日子,两脚离地,不上不下,就那么晃荡着。这种漂浮不定的人生态度忒不扎实。

做人呢,最重要的还是接地气。人是社会性动物,寻找意义要从家庭和工作中入手,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才能有最基本的个人定义。

不要觉得家庭和日常生活工作,就是俗气。也不要觉得为了钱而低头,就是低媚。巴尔扎克成为大文豪之前,还写了 9 年的流水账网文呢,你以为他愿意写吗?还不是为了付房租?

现在的人啊,心里空空荡荡,手里没活干,不跟人接触交流,嘴里还总喊着诗和远方,傲慢和偏见,标新立异徒有其表,成天跟传统对着干,这才是真正的媚俗。

所以别天天好高骛远,净整些没用的。别说大多数这样的人都是纸上谈兵,哪怕真有两三下子又如何,不还是单身狗买不起房吗?

我们不能不断膨胀,对所谓远方的假大空赋魅;而是应该对所谓的生活意义祛魅,回归生活本身。

所以啊,我跟你说,做人要一手抓精神一手抓建设。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内心高洁。既要温柔敦厚,又要超脱世俗。与此同时,还不露出傲慢与偏见。

忘记人生巅峰吧,走过人山人海最终走上平凡之路,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这才是双脚不离地,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生活,最终飞升成仙。

点评原文:

高分密码,逆向操作。就把我翻译出来的这么简单一篇作文,先写出来,然后加上各种自己看得懂看不懂的哲学家名言,各种合适不合适的引用,不用人话的加工一遍,就变成高考满分作文。

核心技术: 堆,华丽,晦涩,难懂,其实自己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这些哲学家的书自己也没读过。但一定要假装老道,胸有成竹,不能露怯,要熟练。

记住,能佶屈聱牙就不要朗朗上口,能掉书袋就别说人话。

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没见识的人,只要你做一个高级缝合怪,就可以唬住所谓的阅卷老师。

阅卷老师一看,卧槽这写的啥啊,我好像看懂了又好像没看懂,给低分会不会被人看出来我的教师资格证是混来的?会不会被其他老师耻笑没文化?学生要求查卷的话会不会上热搜,会不会网友夸他写的太好是我没看懂?

不行,我得给满分,这样才能和这篇文章的逼格匹配。而且我要大肆宣扬,别人来批判,我就说,你懂个啥,你又看不懂!

他的写作如此晦涩,以至你搞不懂他在说什么,这是昏昧主义的一面;而如果你批判他,他总会说,“你没有理解我,你这个蠢货”,这是恐怖主义的一面。

——塞尔转述福柯的话说德里达

结语:

这个文章批评的人,恰好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这位高考生。

给满分的阅卷老师,以身作则的师范了什么叫对假大空赋魅。

翻译官博主: 俊俊,偶尔写点爆款影评,赚点稿费回家买书,一个朴实无华的电影博主,读书人,祛魅人。

知乎用户 白圭 发表

他要不是个高中生,我能把他喷成筛子

一篇文章狗屁不通,前言不搭后语,引用没有出处没有前后背景的交代,里面任何一个报菜名一样写出来的人名单独问他他可能都只会背几句该人的 “好句”,这简直让哲学系的学生忍不住说一句:满分?就这?

但回头想了想自己高中时期的水平,突然多了些宽容。小朋友平时肯定是爱看书的,看遣词造句这人肯定多多少少喜欢附庸风雅吊吊书袋,在同学中算是非常的 “鹤立鸡群”,毕竟,连他的老师都大概率没读过海德格尔(当然我认为他也没读过,读过两个句子不叫读过)。这样一个孩子如果以后能踏实稳重努力前进,至少是自己很愿意去学的,这甚至是一件好事。

但问题就在于,这个满分,该不该给。这里要抨击的就不是这个小朋友了,而是这群狗屁不通的老师,那么我们一点一点来喷,从老师的评价来看:

1. 文字是否晦涩不应当成为作文好坏的判断标准,以严谨晦涩著称的德国古典哲学都因为过于不说人话而饱受争议,何况一篇小小的作文

2.“逻辑严谨没说废话这句” 真的不是屁话吗?回头看下这个小孩的作文表达的内容,翻译成人话除了狗屁不通以外还有多少内容?老师啊,不能因为你无知没读过没见过就瞎吹啊

3. 我比较关注第三点,那些同样报人名的同学,他们与满分同学的不一样之处在哪里?非常希望老师能够给出进一步的说明和论证,不然有理由认为教师评卷不公正

三位评卷老师还有一位给了 39 分,可见老师们也不都是蠢货,嘲讽的是,貌似点评老师认为 39 那个老师不识货(笑一下蒜了)

—————————8.3 更—————————

或许对评卷老师的愤怒不仅仅在于这样的评卷标准好像对其他同学不公平,而在于这个满分或许会带来错误的引导

对其他学生来说,满分卷必定是会被传阅的,这样堆砌类文章至少在我高中时代是绝对禁止的,老师会直接批判不知所云不明所以,可以想见大家看到这篇满分卷会有什么样的反应:1. 原来这样写是可以的,我们可以效仿 2. 凭什么它满分?高考评卷到底是不是看老师心情看自己运气。很明显,不管哪种反应都不是值得高兴的

对这个学生来说,满分绝对是最高的赞扬,看评卷老师的溢美之词,以及这个学生敢在高考场上写出这样(与许多求稳的语文老师教的作文写法不同)的文章,可以想到他必定平时不缺赞美,这才是我所感到担忧的。曾经与学长讨论过,哲学系是否有极有天赋的学生,他们最后都如何。学长说他问过他导师,导师说确实会有这样的孩子,高中就带着自己的哲学理解进入到了哲学系,然而可惜的是最后这些 “有天赋的人” 全都泯然众人,无一例外。学长最后语重心长的说,在国内学哲学不需要天赋,足够努力就行,回头一想怎么不是呢?大家对天赋抱有了太大的期望,然而真正需要的天赋,无非努力二字。高中时期有自己的哲学理解在中学时代或许看起来比较特殊,那是我们应试教育的一种悲哀,但这篇作文所展现出来的水平或许大学一年的科班教育就能拉平,那时候那些 “有天赋的” 孩子终究是泯然众人,或许只是因为他们本就并非那么有天赋

我不知道这个小孩最后会选择什么专业,作出什么样的成就,但我始终很反感老师给出满分这种近乎于捧杀的行为,因为这篇文章不值得,这个小孩还需要更加努力,而非一味的赞美

知乎用户 vczh 发表

读下来觉得就是一篇废话,什么都没说,居然能用这么多字传达了一个比特数为 0 的信息,甘拜下风。

知乎用户 火焰旁的炼金术士 发表

浙江满分高考作文,让我想起两个笑话,第一个是《艾子杂说》中屎中觅诗,第二个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屎中觅诗是哲学乃至社会自身的问题,而不是年轻人的问题,只要我们头脑设置了一个关于哲学或学术的崇高位置,那么社会总会不断地生产一首又一首伟大的 “屎诗” 占据此位置。只不过这位高中生和判卷老师 “天真” 地把这个集体无意识暴露出来了。这显然是整个社会对于 “晦涩” 的学术黑话的恋物癖式崇拜导致的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就像从上个世纪至今,各种层出不穷的神童一样。正是天才 / 庸众的观念上所制造的结构性差异,驱使了当下无数的造神事件,从过去的耳朵听字的唐雨,天才指挥周周,到今天的鹰爸虎妈,哈佛女孩可谓源源不绝。

第二个故事《皇帝的新装》中的新装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集体无意识。人们当然看到了新衣(只不过不是用肉眼看到),而新衣本身就是那个最纯粹的崇高之物。

而另一方面,因为我们看不到这件新衣的物质实体,这件新衣也就避开了一切可视的缺陷,反而获得了完美而神秘的观念加成。同样,在这篇满分作文的出现,我们应该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任何人看不到或是看不懂这篇作文的意思,这篇作文却被认为充满最深的深意?如何解释一篇如此空洞晦涩的文章却被大众乃至浙江的主考官们认为是无所不包,极富寓意呢?

这让我想起关于古代献祭的一种说法,有人认为陶俑之所以替代活人成为献祭的主流,并不是因为祭司们认为活人献祭比陶俑献祭更残忍。而是因为当时人们认为活人比陶俑有更多的缺点,活人太真实,太有个性,具有自我的灵魂,因而也就含有了各种性格上的缺陷,所以不能更好地服侍主人。但是陶俑本身是一个无,是一个无灵魂,无个性的空壳,所以他反而避开了一切凡人所具有的缺点,而被祭司们认为更能适应墓穴主人的一切喜怒无常的反复矛盾的要求。

这是否也能说明看似抽象实则空洞的言之无物,比言之有物更能适应大他者的反复矛盾而任性的需求呢?

显然,至少在主考官看来,这篇时下正风靡朋友圈的满分作文确实可以成为向上级和公众证明本地教育改革功绩的明证。

知乎用户 杜若致遠 发表

对这篇文章的作者,我觉得不必太过苛责。一位匿名答主说得是,以高中生的学龄,涉及过这许多名家,已经是了不起的了。[1] 又是高考,这么重要的考试,考场上动些小心思,卖弄卖弄,亦属人之常情。我甚至觉得不必判以很低的分数,只是评为满分,而且公示为典范,那不恰当。

因此,第一个要批判的是阅卷组。正如 Kevin 指出的,其所以安排 “专家点评”,不是为了这篇作文,而在证明我们的阅卷组组长自己是 “专家”,“还是能识别作文的好坏的”。[2] 就这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恐从教青衿学楚,为嬖御士,不久南风鼎味,还不知伊于胡底也呀!

第二是高中的语文教学,没有培养一种真切平易的文风,甚至鼓励他的反面。议论文套用些似是而非的 “论证方法”,记叙文则往往流于无病呻吟的空虚感伤。这一端与考试相互配合,构成恶性循环,学生想不着他的道儿,“迫于形势”,也不得不 “就范”,久而久之,青年人的明快活泼也就泯灭,再难出得去。

最后,就是我们学院里的文科教授、研究员们。像这位考生,那许多生僻的词也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有的或者是摘自古典文学作品,还有许多就是这些文科大学者的译著中用惯了的。去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伍晓明先生译的一部著作,汉译名叫 “另外于是,或,在超过是其所是之处”,当时我许多爱好哲学的朋友已为之结舌。当然,这只是比较极端的一个例子罢了。但试想,若有好学的高中生不以课堂上受的教训为满足,涉猎课外书,接触到的却是这样的 “前沿学术成果”,岂不是更引他学作矫揉?

现代汉语的教、研、学与书面应用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结束了 “荒谬的运动”,重迎“科学的春天”,恢复了“学术自由” 与“正常秩序”,就有经历过五四的老学者提出了对 “新文言” 的警惕。汉语言学的一代宗师王力甚至提出了这样的口号:“需要再来一次白话文运动!”

[如何反驳《新周刊》:「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0614818/answer/1315662133)

这篇文章发表于 1980 年。四十年过去,我们并没有学会多好的白话文,倒是对 “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这样的句子习以为常了。甚至认为,比如在那个问题下面,认为 “文言” 本身也没什么写不得的了。终于,我们得到了这样的高考满分作文。这难道值得多么惊奇吗?

参考

  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1528513/answer/1378461790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1528513/answer/1378577508

知乎用户 王希​ 发表

这文章大概是钓鱼吧,作者通过写作这样花里胡哨但完全言之无物的报菜名文章,讽刺了我们的高考作文评价模式。有点像什么呢?就是前段时间特别火的 “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我甚至觉得这篇文章可以成为开发“满分作文生成器” 的重要语料参考。

当一种评价模式诞生了一种可以被简单模仿的标准范式,它的考核效果就几乎不存在了。而高考作文的范式本身,比一般的范式蠢得多,因此更应该被诟病。

这篇文章以荒诞的方式,打了整个应试作文的脸,真是一篇绝妙的文章。

知乎用户 周天无极 发表

非常之差的一篇作文,通篇不知所云,论点,论据和论证全程缺失,仅仅在不断重复名人名言和一些偏僻的学术名词以试图让大家觉得本文有深度,但实际上不仅每个段落间没有足够的连贯性,即整体逻辑性四分五裂,也不能通过逻辑进行有力论证来聚拢文章的骨架,这样的作文作为满分作文或是高分议论文说明浙江省高考组从上到下官僚主义盛行且缺乏最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是非常可耻的。

我能猜到会有人说他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这可以当做论据,事实上为什么不可以你只要写过论文就知道了,这显然不是论证有力加让人心悦诚服的典范。议论文或是论文要有创新意识而非做简单的重复操作,同时一切的议论要素要为文章的核心论点服务,能看出来这样的文章背后的作者有一定的阅读量,同时他也在赌这篇文章能被庸常的审稿组发现最后脱颖而出,我承认他赌赢了,但是这样的文章能否作为范文?反正我认为人文社科不应该接受这样的议论作文,这是对高等教育和逻辑思维的侮辱。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给 39 是非常合理的,甚至可以给更低一些,对于一篇通篇不知所云的文章这个分数并不过分,浙江省高考语文阅卷组应该认真内部整风一下了。

学生不知道什么样是好文章无所谓,上了大学挨导师几顿批就知道了,你阅卷组把这样的文章提上来告诉大家这是好东西,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知乎用户 Yuhang Liu​ 发表

读起来有点像是机器写出来的。。

大家拿这篇文章和市面上的作诗机比较一下,是不是感觉用词风格有点像?

在线作诗, 做诗机, 一键生成藏头诗, 藏头诗在线制作​www.227g.com

知乎用户 我去英国探探路 发表

如果是能与当年《赤兔之死》媲美的文章,被评为满分作文,我一句话没有

不能是一句话没有,我自己都得叹为观止,自愧不如

而这样一篇全篇堆砌不知所言的文章能被评为满分作文,我一万个不服气

附《赤兔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 221 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义,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的,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勇武,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⑷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
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常闻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 言罢,伏地而亡。
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何面目见天下苍生?”
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来源:赤兔之死(2001 年高考满分作文)_百度百科

知乎用户 噗嗤 发表

最近浙大简直每天都有新锅要背


有一点想写的内容,晚上回家再写。


来更了。

不知道现在更还有没有人能看见。

本答案主要从教育测量的角度,尤其是高考阅卷的情况来讨论。

下午不方便写答案,眼睁睁地看着题目从三十多个答案涨到二百多个,可见这样的一篇作文以及它的阅卷结果确实引发了不少人的批判。

但是因为答案确实也很多了,该有的角度也都差不多了,本来我想谈谈高考语文阅卷的一些东西,现在就只谈其中关于 “满分作文阅卷” 的一段吧。

高考作文一向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又尤以 “满分作文” 最受大家关注。每次高考阅卷结束,都会有不少 “满分作文” 流出。

但是这些 “满分作文” 究竟是怎么来的,可能大多数人并没有思考过。

当然,我不是说这些满分作文是假的——虽然市面上的满分 / 高分作文确实有一部分是老师们写的或者出版方找人写的。我想说的是,一篇人们认为的 “满分作文” 有可能是怎么来的。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多年来的观念:语文不能得满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观念——为什么数学就可以满分,化学就可以满分,语文就不可以满分呢?现在高考军备竞赛年复一年,教研和学习水平都水涨船高,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已经有一部分教师能够 “结构性地” 搞清楚高考语文全部题型的逻辑和套路,也能够清晰地讲给学生,学生中也有一部分能够接受并吸收。什么古诗文、什么阅读理解、什么语用,都慢慢地不再是高考备考的 “拦路虎” 了。

这时候,最大的扣分点,就可能是作文了。

在大多数省份、大多数年份的作文阅卷中,以分档次给分的要求,大多数作文给分在 42 或者 45 上下。从教育测量的角度来说,作文只有 0.7 的难度,算是一道简单题。**但是它恰恰不是一道 70% 的人答 “对” 了剩下 30% 的人答 “错” 了的题,而是一道大多数人都挤在 37~48 这狭窄的分数范围之间谈不上对错的题。**在大多数情况下,作文有 52 分就已经是很不错的分数了,55 以上更是不多见。

而满分,就更加稀缺了。

稀缺才有价值。

**也正因为稀缺,因为不能程式化地给满分,所以满分作文其实并没有一个成体系的判定标准。**大多数满分作文的诞生,不是双评时两名阅卷者都给了满分,于是这位考生得到了满分,而是分数比较高的作文,有些会进入三评,还有一些争议比较大的作文也会进入三评甚至讨论的环节。

满分作文基本上都是在非常规的双评阅卷之外才能确定出来的。

我们不难推测,这个时候会出现两类情况:确实写得很受高级(实际上通常是核心)阅卷专家认可的双评高分文章,会有一定可能得到满分;还有一些颇有争议的文章,得到阅卷专家认可,一下子评了满分。

这篇哲学报菜名的文章就是后一种情况。

而后一类文章,经过核心阅卷专家的认可,常常还更能得到宣传和推广,成为 “明星作文”。

很早以前的《赤兔之死》也是类似的例子。

然而这就造成一个现象,就是一部分阅卷专家的主张,甚至很多是个人的洗喜好,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这些专家出于个人的观念,出于改革语文教育的信念(反正语文教育是永远也改革不完的),难免会在标杆性的文章的判定与评论上,倾注一些特定的、个别的理念。

这个时候,满分作文阅卷就更像是一次文学评奖,而不是一场标准化考试的评分工作了。

比如说,“新概念” 作文大赛可以把一等奖通通给那种写得很新潮的、很忧伤的、很深沉的文章,但是高考作文如果把一篇很新潮很忧伤很深沉的,但是在作文基本的几项要求中未必达标的作文评了个满分,还大加宣传,那就很值得商榷了。


至于这篇作文本身,我觉得其实写得也没有特别糟糕,作者不像是随便背了些素材就上考场的。但是阅卷专家把它评为满分,还宣传得到处都是,绝不是一件对师生、对社会负责的事情。

知乎用户 Karl Ernst​ 发表

当年高考语文 135(满分 150),这文章我看不懂,连翻译出来我都不知道他要说的什么。更要感谢有些知识比较扎实的答案,指出了其中生造概念,错误引用的问题。

其实我是很羡慕的,我要是也会写这种让人读不懂的文章,何愁论文发表问题。我会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好好学习里面的词汇,用在我的论文里,以增加论文的 “理论深度”。

别的专业不知道,包括科学写作在内的应用文写作是法学专业学习、工作安身立命的技能。但是,法学专业学生很多到了博士研究生阶段才真正开始学习科学写作。

有人说这里面应该批评的是给满分的老师,我非常同意。“文学青年”最好只在自己的文学圈,出了圈就要为害。中国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经历过一段 “文学热”,那时候很多年轻人以写诗,写小说,当作家为人生理想。没想到法学成了受伤很深的专业,因为那时候法学很冷门,77,78,79 届的大学文科新生中,多数都是奔着中文系去的,结果拉高了分数线,一些分数够不着的就被调剂到法学专业,这批“文学圈外的流浪者” 后来都成了法学界的权威,在法学圈延续自己的梦想……

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数学卷会分文理科,语文卷为什么不分,至少作文题要分文理科。

理科作文就应该借鉴人家托福、德福写作题,就是为将来的科学写作打基础,学好基本逻辑,能够准确分析数据、分析材料,准确提炼观点,论证观点。

文科作文就不限题材,什么诗歌、散文、文言文都可以,让文科学生尽情发挥。

知乎用户 SUSTCer 両仪織 发表

用最怪的怪话,写最日子的保守派垃圾。

知乎用户 邢麟舟 发表

高考满分作文什么样?高考高分作文怎么写?文章《重磅 | 高考作文阅卷组长评高考满分作文(一)》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也引起了网络舆论空间的轩然大波。该文所载的一篇浙江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利用每段两个外国人名,每段两个生僻字,每段两个哲学 / 社会学术语,每段一个长难句的 “报菜名” 式铺排,博得了阅卷老师的欢心,最终取得了满分。

看到这里请别误会,笔者可不认为 “报菜名” 是什么贬义词,也非针对这一考生。同时,笔者也认为该文足以取得高分。但是,不论阅卷老师、普通教育工作者,还是普通看客,恐怕都明白所谓满分作文的示范性作用。基于这个原因,笔者认为我们的确有必要 “无限上纲”,把这篇文章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与“中学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 这样的宏大命题联系起来。

一、优秀的高考作文,糟糕的说理文章,蹩脚的满分理由

语文高分作文应该这样报菜名吗?和许多知乎答主的意见不同,笔者认为无可厚非,甚至是应该。像该文作者这样的报菜名,其范围、层面之广,密度之大,贯彻之彻底,在常见的报菜名作文作文中可称翘楚。能够在短短八百多字的范围内展现如此级别的知识量感,体现自身涉猎的广泛,实在难能可贵,而笔者也相信该文作者平日的阅读积累的确是广泛深入的。说句直白的,如果各位考生能在平时有这种广泛深入的阅读积累,并高考考场上写出这样的文章,取得阅卷老师的欢心,获得高分,也算实至名归。

然而如前文所述,**高分和满分,在高考的大环境下,有着截然不同的意涵。**给出满分需要有力的理由,满分作文也具有极大的示范意义——说得极端一点,今年的满分作文长什么样,明年大部分考生会尝试写的作文就可能长什么样。

那么阅卷老师给出了什么样的满分理由呢?核心是这两句话:

文字的老道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逻辑严谨,说理到位。

这位陈建新副教授还不忘暗搓搓贬低一下第一位阅卷老师

“文字的老道与晦涩同在” 一句,笔者认为恰如其分。然而 “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我们得仔细看看。

鉴于文章的文字实在过于老道和晦涩,作为半路出家的人文社科科研工作者的笔者也只能识得其中百分之九十五的字,认得百分之九十的人名,我们不妨把全文用大白话简单翻译一下(以下每段对应原文中的每一段:

家庭和社会传统的期望似乎已经过时了,但我在挣脱它们之前,还想在这种传统期望和对生活新意义的追求之间再纠结纠结。
追求生活的新意义,乃至追求超越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但如果一味地批判传统,就不好了。就算理想和现实有落差,这落差也不能作为我们走极端的理由。就算我们已经有了翔实的理想,也不能自认为真的打好了基础。
人是社会性的,我们追求超越性也要凭借社会的力量,积累社会的经验。
我们对超越性的追求,也是被家庭和社会传统形塑的,没了后者,我们就失去了自我。
我们对家庭和社会传统的批判要建立在都会家庭和社会传统的体验、理解之上,否则我们就没有资格进行批判。
我们对超越性的追求,是被家庭和社会传统形塑的,所以我们不妨谨慎一点,别忘了家庭和社会传统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在追求超越性时也别忘了家庭和社会传统的重要性,还是纠结纠结得好啊!

所以,全文看下来,这篇作文讲了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把 “追求超越性的同时还要顾着家庭和社会传统” 这个口号,用七种方法,复读了七遍……

请注意,请再次注意,笔者不是在针对作者。原文的文采、语言,都是作文获得高分的关键,而说理与逻辑也完全称不上是获得高分的必要条件。只是,把这样一篇作文说成是 “逻辑严谨,说理到位”,实在是令人有些啼笑皆非。如果将这篇文章当作一篇说理文章来评断,那它存在的问题其实在低年级(或者包括高年级,笑)人文社科学生中层出不穷:名词的堆砌,大量无效引用的铺排,复读机式的论证,“不说人话” 的行文…… 殊不知,真正优秀的说理文章,乃是要用层层递进的清晰逻辑,平实易懂的语言,辅以恰当的名词使用和引用,经过无数次修改和打磨,才能写就的。

二、中学语文何时能教人说人话?

分析完蹩脚的满分意见,让我们再来看看满分的示范效应。没错,从明年开始,可能很多考生,尤其是浙江省的考生,会顺着这篇满分作文的指挥棒,写作背课文、报菜名式的 “逻辑严谨,说理到位” 的文章。这样的示范效应,显然会误导考生对 “好作文” 乃至 “好文章” 的评价标准,也会令其养成畸形的写作习惯。

当然,话又说回来,我们也不应当过于夸大这一示范效应本身对学生评价标准和写作习惯的误导。甚至,我们也不应当过于夸大评卷教师蹩脚评分意见的危害。这不是因为这些负面作用本身不够强烈,而是因为,熟悉中学语文和语文高考的人们都知道,这种批判不够根本,真正的批判与反思应当落在对语文教育的反思之上。

**经历过高中的大部分读者想必都明白,相比于语言平实、逻辑清晰的优秀说理文章,高考作文对语言华丽、用典频繁、立意 “浪漫”、文采斐然的文章具有明显的偏爱。**清晰明了地说清楚一件事,似乎永远都是语文考试最不注重的方面。然而,许多高中毕业生在此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渐渐明白,从职场应用到学术写作,我们真正需要的,正是语言平实、逻辑清晰。

在笔者看来,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看,语文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令人真正熟练地掌握语言工具,得以利用语言工具进行有效的意义传达与沟通,用最通俗的话来说,**是教会人 “说人话”。**然而,当下的语文教育显然无法满足这个看似最为基本的目标:如《生活在树上》这样的文章,短短八百字,一般人没个三五遍精读,是很难明白其主旨的。然而 “追求超越性的同时还要顾着家庭和社会传统” 这一句简单平实的论点,一秒钟就可以让人理解。目前的语文教育,恐怕更倾向于培养说了三遍旁人都听不明白的优秀人才吧。

语文教育为何存在这一问题,又如何改进,自然不是笔者能系统讨论的。有一个原因似乎值得提到:如今的语文教育,似乎融合了太多原本不属于语言表达与沟通范畴的内容。我们的语文课本和考试要求里,包含了对思想深度的追求,对文化、美学、哲学的知识储备,对历史和社会问题理解与看法,如此不一而足。当然,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传递思想的工具,没有思想,如何传播?但至少在考试命题方面,我们能否多提出一些关于语言文字表达和信息传递本身的要求,多给出一些真正利于考生学会说人话的导向?四十分钟八百字的高考作文,显然承担了其无法承担也不该承担的考察任务。如果真的想要利用高考作文体现考生对哲学、思想、社会学的涉猎,彰显考生严谨、系统、学术性的说理与分析,我看倒不如像科举一样,给学生整天的时间,不限字数,要求其专门创作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

在研究生求学期间,我曾经参加过香港著名人类学家麦高登(Gordon Mathews)的讲座,后者以人类学著作和畅销书《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贫民窟》知名。在讲座上,有一位听众问道:有学者批评您的书表达的内容过于简单,写作风格过于像事实铺排,您如何回应?老先生的回答是:

如果人类学家不能以大众看得懂的语言写作,我们的写作还有什么意义?

我把这个回答换个说法:如果不能写出令人看得懂的 “人话”,我们的写作还有什么意义?

http://weixin.qq.com/r/njiVjUrEHxdgrQ7u922M (二维码自动识别)

知乎用户 带鱼雪子 发表

直接揭露了学生与教师(大学)是如何互相配合,组成一对反动组织的。

知识被绑架为学校组织和所谓 “学者” 招摇撞骗的手段从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另外,知识也被高考绑架成一种“生意”。

这种事出来也有好处,因为它如此直观,如此明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同款作者推荐:

@怪话司令部

@石英

@陳觴 Shawn

@神必人

@红水母

应评论区要求,特地添加

@SUSTCer 両仪織

还有个已经退乎的 @沉睡的哲哥

美文一篇仅做参考:

[什么是「日子人」?​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328625/answer/897633576)

77 岁的怪话司令部 BB

知乎用户 寒冰射手曹草草​ 发表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不管用什么形式和指标来进行选拔,它最终一定是要选拔的。

当那些能够体现能力的指标已经被学生们的无限制努力无差异化了的时候,高考就只能依靠一些不能体现能力的指标来进行选拔。总有一天,这些不能体现能力的指标也同样被学生们的无限制努力无差异化了的那天,按运分配就会被提上日程。

高考反正是要选拔的。至于选拔上的人是谁,高考制度本身并不关心,它只选拔。

当那些确实能够体现一个人水平的数理化生政史地的题已经被大量考生完全刷透,完全起不到筛选效果的时候,考生的差异性就只能靠语文来体现。再后来,语文的各色阅读题、文言文的套路也被完全摸清了,考生的差异就只能靠作文的华丽词藻来体现。毋庸置疑,华丽词藻的套路也会很快被其他考生和教研组习得,再过几年,考生的差异性即使在作文词藻上也体现不出来了。到那时候,差异性靠什么体现?靠书法吧,谁写字写的漂亮,谁就上清华。

按运分配呗,说白了就是。

高分段考生历来都是有很大的按运分配成分的。总的来说,清华和北航的学生,在智商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主要的差异体现在,清华的学生做题更认真,读题更认真,涂答题卡的准确性更高,手动计算的精准性更强。随着分段越来越高,选拔的效率也会越来越低。越到高分段,越是比谁心细,谁语文作文词藻多,谁字写得好。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强行降低整体努力程度,限制课内时间的同时严禁课外班,拿出禁毒的力度来打击课外班。二是提高数理化生政史地这种 “实质性选拔内容” 的难度,让这些确实能体现学生素质的科目的区分度尽可能提高,这样大家就不会在那些没意义的词藻上卷了。

知乎用户 Tfifthe​ 发表

基本上,他的所有话都是同义反复,试图用众多的术语和人名去翻炒一个核心点,传统对自我的重要性。其中还夹杂了大量的不常见的 “嚆矢”,“滥觞”,“张本”,“越矩”,“洵不能成立” 等话语,当然这些也到达了一定的效果——不明觉厉。

问题是,使用并不正确。麦金泰尔那句话其实是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一个人的德性该如何体现,毕竟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每一个具体情境对人的德性可能有着不同的体现,为了不让德性显得偶然和随意,就把德性当作一个整体概念。整体性说的是叙事的整体性,人的统一性也是叙事的统一性,而随后作者将这个做了风牛马不相及的理解——要去体验才能形成合理的认知,这跟麦金泰尔几乎没有关系。为什么不直接说马克思呢,要是觉得马克思太常见了没逼格,至少也可以说说更加有关联性的洛克和贝克莱。

尼采的精神三变还说得过去。但上述问题也发生在了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身上,比如那句 “对于无法言说之事,我们应该保持沉默 “说的根本就不是自我的图景,而是语言本身的图景。人家要找梁朝伟,你找来曾志伟,并且对曾志伟说,从今天开始我就叫你梁朝伟了,是不是有点为赋新词而指鹿为马呢?

当然通篇的重点在《树上的男爵》,卡尔维诺的作品不太容易拆出话语作为论点,其实这部作品也有一层重要的意思,坐在树上才可以看清大地,这一关键点其实与主题相违背的,因为这说明了树(理想)重要,而不是大地(现实)重要。如果用芥川龙之介的《河童》,是不是更通俗更优雅——“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既要蔑视风俗习惯,又不不去丝毫违背它”。

高考的作文有很多佳作,但这篇并不是,不管那位组长是为了体现自己慧眼识珠的才能,还是真心认为这是部佳作,我都觉得不妥,抛开使用的 “哲学工具”,光是那些对于常人晦涩的词语(big word),就足以显示其作文水平的不足,最后讲一个海明威和福克纳的故事:

福克纳曾经嘲讽海明威说:他写的作品用词太低级,读者读起来太简单都不用查词典。

海明威反击说:可怜的福克纳,他难道天真地认为只有高级词汇就能传达出强烈的感情吗?(Does he really think big emotions come from big words?)

知乎用户 诗与星空​ 发表

作为卡尔维诺粉,看到题目就想到了《树上的男爵》

但看完这篇文章不知所云。

《树上的男爵》确实荒诞,但文字绝不这么晦涩啊!莫非,我们看的不是一个译本?

而且晦涩的背后是空无一物,高中生看这么多书确实不容易,但给满分就过分了。

评语还说没有废话,我感觉都是废话… …

知乎用户 王不二 发表

这篇满分范文,可谓宵寐匪祯,扎闼洪庥。读罢有两点感受:

1)都在问文科为什么被歧视,歧视固然不对,但现象还是有原因的。

2)有个阅卷老师给了 39 分,至少说明,文科也不全是 ** 嘛

======= 更新线 =======

刚才有答主说,这篇满分作文的很多内容,来自某宝售卖的《高考作文实战技巧笔记》最后一章。我去看了下,该书已经下架了,只能搜到:

利用阅卷组组长的身份来卖书,这个恰饭姿势,比曹文轩还要难看。

妄说阅卷老师傻逼,还是太过天真了。

知乎用户 Johann Faust 发表

没赶上好时代(

[Johann Faust:哲学三问有答案吗?​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1016779436)

这文章其实让我想起来这个事情,但是我觉得这孩子还是高中,以后还有的是时间认真学学。

知乎用户 庞安常 发表

这种文章放在北宋就是 “太学体”,是一群看不起华丽的骈文的提倡复古的怪胎搞出来的。特点就是不说人话,喜欢用奇字僻典,孔孟看了会沉默,庄老看了会流泪。欧阳修主持考试,大家都知道他的风格是平易近人嘛,所以“太学体” 一概黜落,然后一出门就被人围殴了。

本来卡尔维诺是不难读的,被他引用就难读多了。可见他比卡尔维诺厉害,应该帮卡尔维诺补一个炸药奖。

其实好的议论文是怎样的呢。把道理讲清楚,语言流畅,再加一点修饰,就是很好的文章了。《尚书》号称诘屈聱牙,其实翻译过来也不过是平白的鸡汤而已。文章的深度体现在思想而不在语言上。

知乎用户 张泰玩 发表

据说这文章是原来参加 Philosophia 哲学社的一个复读生写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话倒是能解释这些修辞为啥能用的这么熟稔。

知乎用户 Dion Shimabaraia 发表

抛开作者对所报菜名的肆意歪曲不谈,这篇作文并非言之无物。

先看原文第二段。

文章要表达的意思甚至在原文第二段已经阐明。且不论这位同学对达达主义在艺术史中具体内容的了解程度(兴许他只是把达达主义当成了各种 “虚无风潮” 的诸恶之源),但 ta 要说的非常明确,即维护思想的源流与传统,并时刻警惕反传统的“虚无”。

这不正是施派的思路吗?拒斥现代性之辩,极力主张回归 “古典心性”,并将所有的社会不调都归罪于对本国传统的偏离。他们绝不喜欢谈什么现代性,相反,他们要大谈 “康德主义思想传统与仁学本体论的兼容”,搞西方正典和中华正典的 “互不否定”,甚至强行从正典中发明古典心性。因而必须 “为往圣继绝学”,对固有思想传统呵护备至,不得让目无纲纪的坏分子们(尤为讽刺的是,后文提到的尼采恰恰就是作者笔下张狂无度的虚无主义者,多年以来一直被正道壬们目为倾梁坏柱的歪门邪道)稍加损坏。

再有原文第三段。

我实在不明白作者认为谁在 “把社会和家庭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但教人回到社会与家庭这种修辞颇具误导性,我们姑且将其翻译成大白话,即“回到日子”。为什么要“回到日子”?因为“人的社会性不可祓除”,因而只能处于“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状态,永远无法以超越的姿态认识全局。至于如何去除这种 “偏见”?那自然必须透过体验与阅历,让阅历丰富的、脑满肠肥的、酒桌上摇头晃脑的中年油腻秃顶男教“傲慢” 的小年轻们一点人生的道理。

又如原文第六段。

最后一句话的引用方式是否维特根斯坦我不知道,但这一定足够施密特。小写主体自然没有资格言说,因为只有大写主体抽离于小写主体的固有缺陷从而有权力对 “无法言说之事” 开口——无法言说是小写主体们的宿命,因为主权者曾隐微写作、正在微隐写作、未来还会一直隐微写作下去。拉康认为原父是一切的唯一例外,是唯一一个主人,拥有所有的女人(亦即拥有所有的力比多),也因此经验、阅历等象征的菲勒斯的代名词只能由原父来赋予。这与上文紧密相连,当作者对社会使用了 “祓” 字时,我们会惊异于 ta 认为社会——或,众意——是一种必须被驱逐的污秽,而在 “公” 与“私”的极端对立中,要驱逐肮脏的众意,自然就是要给主权者的意志留位子。

看完这篇文章才意识到施派们在中国无与伦比的成功。文字写作的保守内核几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但凡思想性必须要体现保守内核,再扯两嘴敬畏社会与敬畏家庭的同构性,不然就是你思想不成熟不老道——否则,作者也没必要冒险在高考考场上写这么一大通与施派们暧昧不清的文字来。

知乎用户 王竹萱 发表

有一点想笑。稍微关注过一点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人都会看出,这篇范文中出现了大量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决赛中出现的词语,不禁让我想起初二下学期刚从校队疯狂背词典背古文的模式脱离出来的时候写作文总忍不住拽几个生僻字词的那位幼稚小男孩(我)

这篇作文的第一位阅卷老师则像极了初二下学期那位快速制止我这个不好的苗头给我作文频频打出一类下的那位负责任的语文老师

只可惜我当时能遇到不止一位负责任的语文老师,这位同学却在遇到了一位负责任的老师以后又遇到了多位诡异的毁人不倦的老师

至于初二的幼稚的我到底写出了什么样子的文字呢,当年的一位战友

@刘扑通

给出了一个集大成版本的例子(几位同学合力铸就的生僻字上胜过一筹的诡异版本),还好被语文老师中一位古汉语博士及时打住,,,[刘扑通:如何评价浙江省 2020 年高考作文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1380726975)

知乎用户 萝魏紫​ 发表

完了,全省语文教研组就这个水平。我看第一个老师给 35 分是恰当的。

这里面完全是对哲学概念的堆砌,而且相当程度是错的。是现代语文教学水平急速下降导致了省级别教研组的领导也就这个水平吗?

“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

对达达主义的理解完全是错的。达达主义不是对过去观念的不假思索,而是对僵化的中产阶级价值观进行的批判。

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

这句直接是病句,前后不联系,不能用而。这句前面一句引述麦金泰尔的话也理解错了。我虽然不确定这句话具体出自哪本作品,但是我确定麦金泰尔作为社群主义的主要代表,主要的概念不是家庭,而是更大的尺度,相同文化,相同地域。

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 “祓魅” 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

这句直接是错的,正确的理论是祓魔和赋魅。麦克道尔难道脑子 有问题,先拔了再给,这是在把魅当管撸?

何况我也不喜欢那些故意炫技用的生僻词。因为用的不对。比如婞直,这个婞,是偏贬义的,而不是简单的刚硬。海德格尔也不会是现代社会的开端。

总之,错的不是这个学生,至少第一个老师看出了准确水平,错的是这个教研组组长。

浙大真的,最近真的要烧烧香了。

知乎用户 江户川柯壮​ 发表

德国哲学家,总共有五位,朕不得不引用四位;现代文学家,朕不得不引用三位。看看这七个人吧,哪个不是旨意深远,哪个不是佶屈聱牙。他们被玩坏了,朕的心要碎了。监考老师把语文试卷交到朕的手里,却搞成了满分,朕是痛心疾首,朕是愧对国家,愧对康德,愧对黑格尔,朕恨不得自己引用了自己!

还有你们,虽然个个冠冕堂皇坐在批阅组,你们,就那么明白吗?朕知道,你们有的人比朕更不明白。朕劝你们一句,把书架上的西哲史拿出来晒一晒,研究研究!

朕刚上学的时候,以为最大的敌人是屈原,朕背熟了屈原,鲁迅又成了心头之患。朕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这高考作文的心头之患不在外面,就在这祛魅和赋魅,就在这嚆矢与张本,就在这不知所云的德语文献翻译腔之中!

咱们这里写一篇,明年高考的考生就会写一片!你们要是全这么写了,各大媒体就会揭竿而起,让我们死无葬身之地呀!

咸亨酒店的孔乙己,被吊着打了才几年呐?忘啦?那茴香豆的四种写法,还在语文课本中,死死地盯着你们呢!

朕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总想和大伙说些什么。可这话总得有个头啊,想来想去,只有这四个字:

这四个字,说说容易,身体力行又何其难呀!

这四个字,朕是从心里刨出来的,从无数次考试和作文中挖出来的。

你们都抬起头来好好看看,都给朕看半个时辰!

知乎用户 辛时雨 发表

我觉得这篇文章本质和前几年上海一小撮优秀作文是一个性质的东西,只不过这种黑话体慢慢 “出圈” 了而已。

不要看拗了多少名词以及拗的名词是什么。假如把时间再往前推,我们会发现那时候的流行是辞藻华丽,那是因为当时的作文题尚有点散文特征。现在高考作文导向变了,书袋就成了新的辞藻。

我没上过辅导班。我本人写作文不是很传统高考作文,也不是很喜欢引用(毕竟我看传统意义上的 “书” 看得并不多,这我有些惭愧),但我喜欢举例子。

我朋友质疑我。她跟我说,培训班老师说,要多引用,少举例子。

我就在想,是不是在一部分人的理解里,高考作文依然是靠名人名言和事例两方面堆砌出来的。现在事例不好写了,于是就名人名言了。名人名言还要高级,于是就哲学黑话了。我无意否认哲学思想的价值,但在高考作文内大量引用哲学素材,很难不让人怀疑考生的理解是否只是流于表面。

上海的作文材料向来是二元思辨。这也导致,早就有人想投机取巧,写一些形式思辨内容八股的蜡味文字。可能是见多了这种文章,周宏老师对此就有清醒的认知。他并不鼓励学生堆砌哲学家语录,毕竟那是学生当前思维水平不能把握的。他还委婉地提醒老师,要照顾学生的思维水平,对于学生尚显稚嫩的思想要给予认可,因为学生没有那么多人生经验。

我觉得委婉得有些讽刺。因为其实有一小撮老师首先就没有达到 “照顾学生思维水平” 的前提能力。他们并不自信于自己的思维水平,看到这样的作文就甘拜下风、五体投地。但仔细想想,人才辈出是真的,可学生的水平真的达到如何层次却是未必的。老师要是立刻就缴械了,学生的目的就达到了。

阅卷的标准应该是限制那些想投机取巧的人,而给我手写我心的学生机会。这篇文章至少在我看来并不是很发自内心。所以我觉得那位打低分的老师是颇为明智的。当然不是说这位阅卷组组长就如何了,毕竟物以稀为贵么。

-– 分割线 —

本来贴想法里的,结果审么半天审不出来,阅读量倒是拼命往上长。不知道要多少个管理员来审核。干脆来回答了。

大家也可以看一下上海作文阅卷组组长周宏老师的观点:https://mp.weixin.qq.com/s/PCEC5voopK_XI7XyVOFKZg

知乎用户 步书 发表

转自空间

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Liuuzaki 发表

我认为给这篇作文打高分才是正确的。

倘若你举起指挥棒告诉学生「都往那边跑」,一名学生以博尔特的速度跑去了,你却又给人家一巴掌,说你丫跑得太快——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语文教育轻逻辑而重修辞,轻说理而重举例,高考作文考的又偏偏是他娘的议论文,这个现状本身就透着股阴间的气息。现在人家小伙子积极响应语文教育的号召,在通往阴间的高速公路上跑了个第一名,你怎么能不给人家高分呢?

高考语文本身就是一场叼飞盘大赛,让叼得好者胜出才是题中应有之义。

知乎用户 Guillem​ 发表

这种我也会写啊,有啥了不起。。

维特根斯坦把前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滥觞加以巧妙而又准确的解构,使当代哲学陷入了对人类作为人本主义个体家庭性和社会性的矛盾的思考下进行后现代建构的产物。海德格尔的唯理论倾向让他的思想沉锚于理想主义的汪洋而忽视了对现代性和现代主义的思考与理论重构。后现代主义的视阈下每个个体都是唯理与唯实的博弈中艰难的寻找来自本体的思考与自我价值的认同。在后现代主义的观照下,个体不再是一个又一个物质的产物,而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后被构建的观念与形态。在尼采的关于个体的家庭性与社会性的二元对立的观念里,现代主义视角下的人类已经异化为现代性与前现代性的矛盾体。而在他的后继者马林诺夫斯基看来写并不是一个恰当的对个体现代性的描述,而更接近于对个体理性和认识的拥虿。人类作为一个从远古时代走来的理性与知识共存的兼具社会性与家庭性二元对立的矛盾体,在这个后现代主义滥觞的时代,经历着迷思与徘徊,然而本体的存在依赖于对世界合理性的思考,如同树上的人,生活在不经意间透进一缕阳光如理智之光照入本我,带来了个体对本我的颠覆性思考。

累死我了,编不动惹。。。

知乎用户 寻尘客 发表

又想起自己被高考作文支配的岁月。

这篇作文打满分,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高考作文,第一选择从不是写自己最懂的领域,而是选判卷老师最大概率不懂而自己懂一些的领域

反正一般高中生也谈不上多懂哪个领域,错位才是关键。

尽量别选数学物理这种理性客观的学科,硬伤较容易被察觉出来,可发挥的空间也比较少。

多选那些高中语文老师没法了解的艺术类、人文类领域,哲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同样还比较适合的就是美术、音乐、戏曲。

重点是选普通人没听过的名词和名言,选哲学就千万别写康德,这哥们被一堆同样不懂他的人写烂了,选美术就别整毕加索、达芬奇,音乐就看看民谣这种小众的……

保证你语言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多练练睁眼说瞎话、空口编名言的能力,高分触手可及。

较真的老师还是极少数,尤其在高考批卷那种高压大量的场合。

正确性不是第一要素,用很高级的方式让不懂的人看起来正确,才是第一要素

讲真,这思路挺蛋疼的,我受不了也写不惯,高中三年作文一路拉跨到底。

不过,能

知乎用户 南柯遊人 发表

读不懂吗。

很正常,因为作者用的是一种不同的范式语言,来表达一种富有青春色彩的惆怅与远望。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 “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 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 “树上的男爵” 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旧的道德体系和理念世界,正在被新兴的工业化社会的组织架构与重塑家庭审视的渴望所颠覆和代替。传统的以家庭权威与社会习俗为羁绊的来自于外界的之于无穷的无差别个体的统一规训,正在失去它的被认可的价值。

历史似乎正在走向一个开放化的时代,人们由此产生了无边无际的个体自我的怅惘与远望。基于此,作者说,我想循卡尔维诺 “树上的男爵” 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人类以自身为中心的精神主导冲动,使得自我具有着对于自我进行本体性超越的热望。由此,古老的信念如同燃尽的煤炭,逐日熄冷和破碎,我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力量能源】。

但为了急切的满足自身与过去决裂的形式主义,批判成为唯一的动机和合法性路径。于是,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对秩序的反叛等,成为现代艺术的符号作者据此主张,保持对社会既有秩序的敬畏和遵守,而不是放纵针对秩序的错位冲动,也不能停留于对现代文明蓝图叙事的得意与满足,而不再付诸实践的远航。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 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不经历生活,就无法声称自身掌控了生活本身。人必然的,要融入社会结构的藩篱与其心智秩序流动的大潮。试图抛却社会与家庭束缚语境的符号客体建构,往往来自于自身的体验与阅历不足时的盲目冲动。而这种青春反叛的迷茫情绪,比着虚无主义的批判立场,更为傲慢。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 “祓魅” 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在探究生活价值的林中小路上,我们源源不断的通过家庭与社会规训及意识流动的反馈,来继续重塑自我和矫正自身的意志扩张模型。在这样的过程中,那些我们经历的生活状态的变动与社会角色的切换,构成了我们赖以成长的养料。

就像生活在树上的柯西莫,他有着独特的与世俗意义不相流同却又能够融合的生活方式,并且他是在过着自己的生活。因此,我们既要对过往的权威成规,进行祛魅,又要警惕对于膨胀的自我本体信念的赋魅。在生活与自我之间,在社会与个体之间,寻求到一种动态的平衡,方能始终不曾迷失。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 “永远重复” 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仅仅从家庭与社会角度和它的对立面方向,来定义和规划自我,难免略显偏颇和过时。只是我们应当抛却的,不是对于借助这些偏颇视野的批判,而是意识不到这种偏颇语境中的廉价姿态和其中渗透的非理性认知的立场。

如果没有开始的对于经验世界的吸收和咀嚼,那么,人的精神世界的自我构建就不能完成一种可以领略尼采所言的【永恒与瞬间碰撞的轮回】的内在体系的搭设。就像陈年喜一样,我们不能从其生活的负重上,武断地预设他失去了体验永恒轮回的可能。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 · 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个体理想的参差不齐,不过是无穷的信念路径的纵横交错。但在现实生活中的状态分化,并不足以呼应这种反馈。比如我们在追求自我超越的人生旅途中,偶然地体会到了现实权力的成就,这会导致我们的旅途停止还是目的达成,是值得审问的。

毕竟,在我们感到自己掌控自身的生活时,生活也在以其客体的面目掌控所有涌向它的主体。因此,不轻率的拒绝对于原生家庭与社会规训的承认,也要同时认识到自己颅内超验的不符合事实形态的追求幻感。

在未体验之前,不对自我设限。并像维特根斯坦一样,明智的对不可言说的未可知之事,保持谨慎的客观的自我沉默。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 “遗世独立” 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我虽然身在世俗洪流之中,却可以通过构建内在的【心树】,满足自我的个体超越价值的根系延伸。保持自我存在意志的壁垒,但同时为时刻拥抱和融入社会,铸建大门与窗口,而不是拒绝互动的单向孤立。

这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可以看到,文章中出现了一些诸如【嚆矢、振翮、肯綮、玉墀、婞直】等词汇,略显拗口生僻,多出自庄子、楚辞等古典专著中。

而作者得到了其中生僻的词汇符号,作为自我文本价值的增饰,除了学习结果的炫耀意图之外,同时反馈出自身没有真正的理解其中的经典意境并融入自我的践行路径中。

另外,从行文用句及陈述方式来看,作者还是处于一种对学习对象的刻板的崇拜、模仿和完善阶段,也就是【自觉看山不是山】但其实仍然看山是山的阶段。

大体上,我们可以说作者本身,正经历着通过学习后现代文化进行自我意识雕琢的流动状态。

由此,尽管这一作品不够完美,也略显生涩稚嫩。但依然显露出自身不凡的期许与追究人生本质的宏大愿景。

满分与否,或许可以商榷。但过度嘲笑,似乎大可不必。毕竟其学识涉猎,已经让在座的大部分答主直呼【不懂】。

作者是个未来可期的苗子,只要不沉湎停滞于对这种权威对象和意向描绘形式的抽象框架的过度依赖,从而既无法负重前行,又无力爬上远离地面生活的大树,更难以构建大地与天空之间的从容与不迫。其人生独立价值的通道,就会更容易展现。

愿意在高考这种高风险的博弈中,分享一些突兀的不入流俗的观念和意识,说明作者是有着对自身的后现代文化意识学习的执着和勇气的。

高考阅卷人愿意给作者满分,这是作者的幸运。

但不必为他的幸运感到欣喜或者焦躁,一个人的生活,最终并不取决于他的幸运,而只取决于他每一次瞬念的自我打磨。

比如我们在追求自我超越的人生旅途中,偶然地体会到了现实权力的成就,这会导致我们的旅途停止还是目的达成,是值得审问的。

绝大部分个体,一生都不能发现这种人生瞬念也需要打磨和如何打磨的秘密,作者至少已经遭遇了打磨的契机。

应该说,这才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幸运。

知乎用户 正经人元澈 发表

节选自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生活在树上》

就我个人来说,生活在树上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我认为, 卢梭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这启发了我,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既然如何,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总结的来说, 生活中,若生活在树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那么, 我认为, 要想清楚,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既然如此, 一般来说, 亚伯拉罕 · 林肯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这启发了我, 一般来说, 这样看来, 生活在树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 我认为, 一般来说,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生活在树上因何而发生? 从这个角度来看, 了解清楚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现在,解决生活在树上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那么,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卡耐基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 那么, 现在,解决生活在树上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我认为, 亚伯拉罕 · 林肯曾经提到过,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查尔斯 · 史考伯曾经提到过,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这启发了我。

知乎用户 花村妇联主席 发表

以前看余秋雨有篇文章,说了个挺有趣的事儿。

某考生进京赶考,路上看到一口井旁边长着两棵槐树,不知怎么就记住了。到了京城参加科考,突然卡文,这时他灵机一动,写了个 “自两槐夹井以来 blabla”,考官看到这话,不知两槐夹井是什么鬼,心虚之下给了考生好名次。

嗯,以上内容真假莫辨,而且就算它是真的也只是封建时代的旧事,和高考作文无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建议仿写《溜达在街上》。

我来开个头

“现代社会以的一句 “花花世界迷人眼,没有实力别赛脸” 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李会长 “街上的溜子” 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知乎用户 胡远东​ 发表

皇帝——阅卷组部分老师

做新衣的裁缝——本文作者,以及过去各种以满篇生僻字和掉书袋的套路博眼球的考生

赞叹 “这件衣服真华丽啊” 的老百姓——跟风夸赞的媒体

希望戳破泡沫的小男孩再多一点,不要再让这种闹剧在上演了

知乎用户 秘则为花 发表

朋友们,看重点啊!

点评专家是谁?

这篇作文在高考系统中表现又如何?

这篇文章发出来是让你评判优劣的吗?

这是为浙江考生指明未来作文军备竞赛的方向啊。

你说你模不模仿?

众所周知,知名大学中文系一向盛产这种一知半解的后现代怪话 bot 人,除少数能混到教职外,绝大多数都身怀屠龙技无处施展。现在的高考作文新方向明显就在为大家开辟生路,以后老师教后现代,学生写后现代,高考考后现代,这不是齐活儿了嘛!

因此,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也可以拥有网上一直令人羡慕不已的法国哲学 “高考”。不会真有人以为把哲学设为考试项目是由于哲学具有“超然性” 吧。相反,哲学进入国家考试恰恰说明,哲学已经深深卷入到教育再生产之中,作为一种身体化的文化资本,充当了教育场域里人们竞逐的对象。这个时候的 “哲学”,不过是像经济场域中的“货币” 一样,是可以数量化衡量的一般等价物。

那么,再读这篇文章是否也就分外发人深省呢?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

我也不知道这样恰上饭,究竟算是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

最后,祝浙江考生平安。

知乎用户 Constantine 发表

新增: 据可靠消息,原文作者表示,这文章他自己瞎写的。


所以我的判断倒是挺契合这位同学的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66176718​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66176718)

顺带给你们看几张图片。


这个问题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反映与讨论 – 还有各种各样的对该文章的评分标准的讨论,其实这让我觉得作文题主观性非常强,一个是评分老师自己的主观性,还有一个是学生自己的主观性,但老师却要已一种 “客观” 的标准去衡量文章本身的分量,而这些客观的标准无非是题纲上给定的范围而已,题纲本身或许就代表了作文题本身具有的传唤性功能,所以专家老师评语和讨论出现的巨大差距可能反映了,作文题本身只是在考察学生的意识形态的操练而已,那么这位同学的高分便得的非常合理,因为作文题及其评分标准本身就暴露了作文题真正反映一个 “人” 的学识和能力的不可能性。

知乎用户 白非非白 发表

陈先生是这么说的:

陈先生已经说的很到位了。

确实没有多余的废话。

都是不多余的废话。


我再翻译翻译那个作文啥意思:

题目:生活在树上(注意,既不是大地,也不是天空,现代人要生活在 “树” 上,可理解为“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条路走到黑,要坚持理想做大事,且穷)

第一段:现代社会赚钱是艰难的,再按照小时候家长告诉的 “好好学习就有前途” 已经行不通了。

所以不能像普通人一样工作,也不能决意当机长挣大钱,但又不能做普通人,所以要在树上搞摘果子这种自由职业为生。

第二段:人,生来是想做大事挣大钱的,但你挣不到多少钱的时候,就反过来玩命说 “好好学习就有前途” 完全胡扯,生活无意义,干啥都一样,早死晚死没分别,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 “好好学习就有前途” 这种观点出现了问题,但这不能成为你不好好工作的理由。(注意,与第一段矛盾)虽然我们已经照自己的想法有了挣大钱的计划,但还是忍不住跟着别人挣大钱的计划制定了 planB(不知道这句话在讲什么。)

第三段: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人是 “社会” 人。要挣大钱就得搞好人脉。但是老师和家长因为我们没有人脉,就否定了我们做不了大事、挣不了大钱(PS:我觉得考生本段到这里还可以说是自圆其说,接着就令人喷饭了。)

但老师和家长这种做法是非常傲慢的一种偏见。(考生还扯了知性的傲慢,嗯,ta 在说什么?)

第四段:我们的做大事、挣大钱的想法是老师和家长培养出来的。人的生活观念和社会观念应该由实践得出(PS:我觉得此考生总是说正确的废话和不正确的废话,这句话就是对的)。

如果我们认为过去 “好好学习就有前途” 的观念是错的,又认为自己异想天开的挣大钱计划是对的,那么自己就认识不了现实,也认识不了自己。

第五段:自己的社会关系只有家长和老师,自己的认识确实很狭隘。

别人改变自己的狭隘的想法后,按照时代的发展挣到大钱,我们不能对这种做法不批判和随便批判和出于嫉妒的错误批判,应该正确做出自己的批判,不要人云亦云不动脑子(唔,这……)。

有位矿工诗人后来改写了都市小说后挣到了钱,我们也不能批判他,他年事已高,我们没有资格。(有什么可批判的?)

第六段:自己的狭隘的 “做大事、挣大钱计划”,在真正实践的时候,会有千差万别。

如果你的本身的 “做大事” 计划,就是为大家做事,但你的职位不小心变得很高,这是做成了大事还是没做成(???这不是做成了吗??就非得一穷二白???)

在我们躺在床上的时候,床也在被我们压出了属于自己的形状。(嗯,还有味道。)

由于老师和家长也有局限性,自己的 “做大事” 计划也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就千万别跟别人说自己的 “做大事” 计划,先做再说。

(最后两句又在孔乙己茴香豆四种写法。)

第七段也就是最后一段:

要坚持自己的不成熟的 “做大事挣大钱” 计划,不能结合实际,也不能听取别人意见。

这就是唯一的正确的生活方式。

自由职业——想好好工作——羡慕机长。

说说我的理解:

作者通篇把理想就认定为不合时宜与穷。

这?

为什么?

鲁迅老师说完美主义者的梦最易破碎(鲁迅:我记不得说没说过了……)

再过两年考生就会知道自己的想法多么值得被改变。

而陈先生给出的评语也很有意思。

陈先生也这么想的吗?

那我引用一下浙江一考生的句子:“在你实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理想过程中,当上了阅卷组组长和副教授,还评判出了这样的满分作文,试问这是理想的实现还是理想的破灭?”

……

这样的作文可以出现,而且可以给 39 分。

这样的作文可以出现,这样的满分作文应该出现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还是挺希望以后跟匿掉中学重本率一样的,匿掉满分作文。大家里子面子都好看。

读者观感:

选句一:

第二句我卡住了,“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

“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

指 “发源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

此句无错。

选句二:

还有一句我也不是很懂,“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

我去搜了一下 “觇” 这个字,新华字典。



chān
【动】
(形声。从见, 占声。本义: 暗中察看)
同本义〖peep〗
觇, 窥也。——《说文》
公使觇之, 信。——《国语 · 晋语六》
晋人之觇宋者返。——《礼记 · 檀弓下》
其兄掩户而入觇之。——《淮南子 · 俶真训》
忽闻门外虫鸣, 惊起觇视, 蜿然尚在。——《聊斋志异 · 促织》
又如: 觇听 (窥看偷听); 觇视 (窥视); 觇窥 (暗中察看)
窥探, 侦察〖inspect;reconnoitre〗
予更欲一觇北, 归而求救国之策。——宋 ·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处的 “觇”,可以感受到,是匆忙的 “一瞥”,但更郑重。

所以 “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瞥” 是不是挺奇怪的?(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不知道具体奇怪在哪…)

改为 “一觇家庭与社会的自我”,会不会好一点理解?

选句三:

接下来是这一句,“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

首先,我们删减一下修饰的部分,

“落差是区分,在分野(上)并不明晰。”

但落差并不是区分。这个按下不谈。

但若强调 “区分”,则紧跟的 “分野”,就为重复,应删减。

其次,“蓝图上的落差” 不成立,“落差” 应为两者相比,主语缺失了。

其三,如果逗号前填补了缺少的主语,那么在这句 “……,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 中,

“分野” 为名词,“分野不明晰” 为完整句子。

那么逗号前与逗号后的关系是?

其四,“分野” 一般落座于句子最后一个空缺处。

闻一多 《说舞 · 社会性的功能》:“上文说过,主观的真与客观的真,在原始人类意义中,没有明确的分野。”

(你看看人家,断句明晰。并不是如选句 1,把所有成分糅杂在一起就成了的……)

选句四:

以上我们皆按下不表,

一篇文章,言之有物,立意高远,以上的瑕疵可以忽略。

所以我们来看看,作者在最重要的收尾部分如何阐述自己的中心思想:

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1. 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2. 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3. 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 · 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4. 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1. 提出问题

2. 这俩都有影响

3. 想开一点

4. 沉默就对了

评读一下节选片段作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10 分)

答:???

开个玩笑,接下去吧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 “遗世独立” 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题目是 “生活在树上”

而结尾给出了【 】里的一个连续动作。

“——” 我们一般做解释用

那么 “始终热爱大地” 是对 “生活在树上” 的解释吗?如何解释呢?作者没写。

由于这篇作文的特殊性,我们跳脱出一般规矩来看:

那么是不是 “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是“生活在树上”的解释呢?好像有点通了。

不过,我祭出一段很相似的话给大家康康:

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我要化成一阵风,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一半在雨里洒脱,一半在春光里旅行;寂寞了,孤自去远行,把淡淡的思念统带走,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我在想,可能作者写到后面发现时间不够了,所以只能一连两个破折号,连接一下不太通顺的三个句子。


文章:

一是,理应分句处,不分(如选句 1)

二是,多处句子的句法错误(如选句 2,选句 3)

三是,由以上可推知,考生并未真正理解 “觇” 的意思,心路历程很有可能是:

写写写,写到要用 “看” 的地方了。

嗯,要这里更郑重一点,用 “觇” 吧。

嗯?好像填进去很奇怪?

加个 “一”,“一觇” 我见过,我知道是对的。

那…… 凑在一起也应该是对的…

四是,文白混杂。在第三点的情况下,这样的操作弊大于利。(如选句 2)

五是,引用多,但不加解释。换句话说,引用的词也好,引用带来的意思也罢,与中心思想的阐述毫无瓜葛。(如选句四)


然后我们站在这个事件上来看,

教学特点、考生、考试题目、考试时间、阅卷组、阅卷人员、评卷规则、公众平台、传播效力……

都能看到一些令人深思的事情,不过就此打住。

所以我唯一想做的,就是想安慰一下那个打 “39 分” 的老师。

知乎用户 徐小疼 发表

高考作文经常有某种流行的文风。

00 年代初期,流行写(仿 / 伪)古文,起因是江苏 2001 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被评点为立意高、故事新、通篇使用古白话文,显示了年轻小作者对于文学文字极高的驾驭能力。后来又流行骈文,以其雄壮华丽显示对于中国文字语言美的理解。再过了几年流行写题记,显示作者对作文主题的解读与紧扣。

所以到我高考的时候,写了题记 + 古文 + 骈文结尾,用了自认为深刻的典故和引文,一口气把流行元素全部集齐。当然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所谓深刻也不过是浮皮潦草,所谓气势雄壮业也无非是堆砌辞藻,18 岁的孩子能有多少对文字语言美的理解呢。但是大概是因为体现了作者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和广泛的阅读量,所以分数应该是接近满分(根据客观题及阅读和标准答案对照的计算判断)。

这篇满分作文的出世,应该会掀起一股报菜名 + 艰深辞藻 + 哲学理论堆砌的作文风潮,大量高中学生会重拾摘抄本,把平常看到的华丽辞藻摘抄下来,把哲学家的话语反复背诵,写作文时用进去,以期高分。

这不禁让人想起南北朝以降崇尚华丽的骈文之风。北方士人衣冠南渡后偏安物阜民丰、花红酒绿的江南,不思北还,在文学上对于声律排偶典故辞藻等等元素近乎偏执地追逐,使南朝时期文风逐渐淫靡,极尽华美之能事。南陈后主陈叔宝是香艳华丽的宫体诗之集大成者,然而最后却落得个带着两个妻妾跳进井里还被捞出来押送杨广军前的滑稽下场。

杨广:陈叔宝,你算哪块小饼干?!

隋唐统一中国之后,华而无用的南朝文风一直被诟病,对于所谓排偶声律的无用打磨,对于所谓华丽辞藻的空洞堆砌,限制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但因华文美艳且朗朗成诵,即便隋文帝杨坚下诏禁止文表华艳,华美的骈文直到唐初都一直盛行。

唐初,文人已开始意识到过于华美艳丽的文风对文学的桎梏,文风改革一直在进行中,陈子昂、刘知几等人都曾提出革新文华。然而由于思维惯性及自幼熏陶,文人仍未能彻底摆脱骈文桎梏。如王勃虽提议改革文弊,却仍以骈体写作《滕王阁序》。

直到唐中,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文人集团终于将 “古文运动” 发展成为规模浩大且收效见著的一次文风大潮。所谓“古”,即指先汉文风,“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者”,其风简约明快、刚劲拙朴,无华丽之辞藻,无精确之排偶,以实用为第一要义。韩愈认为“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中国古代文人尊儒学而崇尚“周礼”,将古文与儒学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中唐文人崇儒尊古、欲革新不实之风的思潮。

从国家发展来讲,唐中的古文运动也有助于培养一批务实肯干的士人。所谓文见志,文风华丽者,多追求享乐、生活淫逸,此商纣之所以亡者;文风古朴者,则脚踏实地、志于天下,此隋唐之所以兴者。唐中古文运动要求写作不可出现轻心、怠心、昏气、矜气,不提倡抄袭、模仿,而这正是华美南朝文风所滥觞之心气。

可惜晚唐以降,五代之后,随着国家再度分裂、士人再度南渡,偏安之想再起,文风复华,所以有 “后庭花” 之类唯美主义、形式至上的文风。因而北宋年间,针对宋初产生的西昆体,又有了一次 “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苏是个中领袖,提倡道先于文、平易畅达,同样也把修身和行事结合起来,因而有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之语。

可见,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华美文风的兴起,都与国家分裂、偏守一方相连;而唐宋两次古文运动,都与大一统后追求国家富强发展有关。古人早已看出,一个强国,绝不可沉溺于唯美的莺莺燕燕、对先人盲目抄袭、对无用之辞藻、排偶、声律死抱不放;文人应当修身养性、摒弃浮华,脚踏实地、深思拙朴。

如今义务教育普及,高考考生虽已不似古时科举士子那般人中翘楚,但也应吸取前人教训,学习前人厉害之处。古来读书人之迂腐循旧,必须摒弃;古来读书人之修身而心怀天下,勇于开拓而不拘一格,应当吸取。当今世界波谲云诡,正处于世事变化的转折点,此时提倡该种反复摘抄、文风华丽,诘屈聱牙却无甚深思的小作文,无异于在青年学子中开启这种华而无用的文风先河,应该予以充分警惕。

当然,此文也并非一无是处。从教学角度来看,该生阅读量大、知识面广,有哲思、能驾驭,这是值得表扬的。然而其文风过于故作老成、照搬二十世纪初哲学门翻译风,用词偏用华丽之词,这是值得警惕的。我读高中时,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辞藻无所谓,文思见真章,无论用什么样的辞藻,如无深思,该文则无意义。我个人认为,该文为表彰学生读书多、敢下笔,打高分无可厚非;然而以其辞藻华丽、堆砌概念而给予满分且公诸于众,有失偏颇。

文学艺术虽为产业之细枝末节,无甚立即收益,却是影响一个国家思想风气的重要领域,是长久之计。高考作文虽只是一次选拔考试中的一道大题,却也有引领少年风气的重要意义。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华美却不能带来国之华美。此刻我们应当反观唐宋古文运动,为何八大家摒弃华美而追求平易,正是因为道为文先,道为国本。追求华丽浮夸的高考文风,无非是开启新一轮的科举八股,让少年误认为多背美文、多抄哲语即可高分。高考作文应当是引领少年深发思考、敢于言志的一门功课,语文教学当以启迪思考、引导真知为重。

世人多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而诟病文学艺术消磨意志、毫无用处。殊不知,文学艺术仅是工具,使用工具者才是有决定性的。因而,还是要从培养 “人” 来入手,给予他们正确的方向,方能真正让文学与艺术真正成为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五四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那样启迪人类、引领时代的明灯。

知乎用户 Yannis Chu 发表

为什么我觉得更有可能是关系户对暗号对上了呢

知乎用户 机器人夏先生 1 号 发表

通读了一遍这篇作文,反正我这个西方哲学专业毕业的,没怎么看懂。

咱在这儿不是要和作文的作者抬杠,我们能理解一个高中生为了作文得高分而多用了一些华丽的辞藻和 “高深” 的理论。(而且一个高中生能知道那么多哲学家的名字也说明他的阅读量挺高的,这一点没什么好批评的,咱也真不能指望一个高中生能读懂海德格尔,读懂康德倒是有可能的…)

但是真正的问题在于,阅卷老师给高分,却给人们造成一个错误的引导:哲学思考就应当这样表达。

哲学在一定意义上是这篇文章的反面,哲学的精神是:philosophizing、探究、说理、把道理说清楚、不盲从大师的名言和论断,甚至就是对权威给定的前提的进一步挖掘,哲学讲求要用人所共有的理性把道理掰扯得清楚、明白。

而这篇作文感觉通篇都是未经探讨的权威名句的堆砌,是 “哲学压制”,是不让人把道理讲明白,是不明所以。而这些恰恰都是哲学的反面。

而这进一步又加剧了世人对哲学的另一种错误印象——哲学是一门 “高深的学问”、一门 “因为不说人话所以显得很厉害的学问”、“一门用来装叉的学问”,或者简单说,哲学是一种显得自己很有修养的知识口红。

我估计这篇作文之所以能得高分,很大程度上就是应和了世人对哲学的这种错误认知。

咱说回来,其实这事儿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确实,长年以来,世人一直都是这么看待哲学的,好像一时半会也改变不了人们的这种错误认知。你们说,这对于咱这些哲学专业的人而言,是好事儿呢,还是坏事儿呢?唉。

知乎用户 随便叫个名 发表

和平安经是两个极端。。。。。。

知乎用户 Vincent​ 发表

以下释义均来自百度

嚆矢【hāo shǐ】:响箭。因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故常用以比喻事物的开端。犹言先声。

滥觞【làn shāng】:本谓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后比喻事物的起源和发端。

振翮【zhèn hé】:常用来形容人志向远大、努力奋发向上或经济正高速发展、在腾飞等。

张本【zhāng běn】:作为伏笔而预先说在前面的话;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起源于;开始;原由;依据。

肯綮【kěn qìng】: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关键之处。

祓除【fú chú】:除灾去邪之祭;清除;消除;使纯洁。

孜孜矻矻【zī zī ku ku】:勤勉不懈的样子。

觇【chān】:偷偷地察看。

洵【xún】:诚实、实在。

玉墀【yù chí】:宫殿前的石阶,亦借指朝廷。

婞直【xìng zhí】:倔强;刚直。

学习了很多新的词汇,感恩!在以后我孜孜矻矻地写回答时会多多使用、练习,争取内化到自己的语言体系中,就滥觞于本篇为嚆矢吧!

知乎用户 杨子​ 发表

即使我们不谈卖弄,不谈晦涩,不谈乱引概念,不谈瞎用哲学,这篇文章也是不应该评为满分作文的,甚至在我看来,连高分作文都不应该评,因为无论我们对于作文的风格有何偏好,作为语文考试的作文部分,其评分都是不能脱离基本的语言文学表达要求的。

拿几个典型的句子来说好了

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在浪潮之巅立下沉锚”这个表达在是通的么?我们且不谈深海不能下锚的常识。沉锚如何立下?要么 “下锚”,要么“沉锚”,“立下沉锚” 是不是明显的用词重复的语病?“已在”和 “了” 是不是重复表达了动作的完成?是不是又是一个重复的语病?这么短的一句话里,“我们”“自持”“自己的”三遍表达同义,是不是臃肿的表达?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 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

“切中了肯綮”的 “了” 字完全是冗字,而且是在成语中间插入一个冗字,没有必要。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

请问什么叫 “对自己的期望是动态过程”?进一步简化主干那就是 “期望是过程”,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搭配错误的病句。要么是 “期望的形成(产生)是动态过程”,要么是 “期望的变化是动态过程”,要么是 “期望是动态变化的”。

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

同样的,涉足玉墀,伴随达成,都是明显的搭配不当甚至错误,这也是个病句。

一个有这么多病句的作文,即使内容完全得当,也不应该视为优秀的作文,因为没有达到文字通顺、没有语病这一基本要求,自然也更不适合判为满分作文,更不适合拿来作为范例宣传。更何况其内容表达,行文逻辑,概念运用方面还有那么多不当之处。

知乎用户 张乐陶 发表

偏个题:我就想知道——

是哪个 ** 给这个问题贴上了 “海德格尔” 的标签的?

愿你从今往后都生活在树上


以及,从点评里 “没有多余的废话” 这句评语体现出来的文字水平来看,这位教授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很差劲,能把赘余当羡余,无怪乎欣赏如此诘屈聱牙叠床架屋的文章!

不过,“没有多余的废话”这句评语倒是精当得很——字数范围以内句句都是废话,字数范围之外空空如也,可不是『没有 “多余的” 废话』嘛!哈哈哈哈~

要不是最后给了满分,我还真以为这教授的评语通篇都是在反讽呢 2333……

知乎用户 最近一直忙于睡觉 发表

谢谢邀请

我的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是我想仿写一下这个的作文片段

原文: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 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

我的仿写

“老子就是饿死,从这里跳下去,也不吃你一口东西… 真香 “我国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王境泽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本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无数无可不再真香。

原文

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 “祓魅” 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我的仿写:

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境泽之言”不吃 “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 真香“,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我不吃这碗炒饭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最后借用陈教授的点评:

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

知乎用户 祈凉 发表

这样吧,我把这篇文章中所有难字和引用一一解释一下,再来看看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什么。

第一段: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 “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 为嚆矢①。滥觞②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 “树上的男爵” 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③。

①嚆矢(hāo shǐ):原意为响箭,嚆:呼叫。响箭射出后,声音先到而箭后至,喻发生在先的事物或事物的开端**。**这里应该取的就是开端之意。

②滥觞:意思是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少只能浮起酒杯,今指事物的起源。同理,在这里应该翻译成 “起源于”。

但事实上,“滥觞”所代表的起源并不能轻易运用,一来,滥觞是要有 “发源地” 的,如《光明日报》:“文物研究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滥觞于古代金石学。”,但社会期望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起始。二来,这所谓的期望与其说是产生 / 起始于某处,不如说是本来就存续于社会中,而不是在我们这一代突然产生的。

③振翮(zhèn hé):常用来形容人志向远大、努力奋发向上或经济正高速发展、在腾飞等。翮指 “带空心的硬管羽毛”,也可指鸟的翅膀。可以理解成 “振翼”“振翅”“扑腾翅膀”

第一段大概可以理解成:时代变了,家长和社会传统那套不能再算数了。但是呢,我们这一代面对未来时,不要忙着扑腾,还是要学习卡尔维诺 “树上的男爵” 的精神。

第二段: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①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②。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①达达主义:**一场兴起于一战时期的的文艺运动。达达主义是 20 世纪西方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毀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产物。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达达主义者认为 “达达” 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反艺术”。无论现行的艺术标准是什么,达达主义都与之针锋相对。传统艺术品通常要传递一些必要的、暗示性的、潜在的信息,而达达主义者的创作则追求 “无意义” 的境界。

但是!宝贝!达达主义和虚无不是一个意思!你哪怕写个 “或” 达达主义呢。

**②张本:**是指事先为事态的发展作好布置,也指文章的伏笔、铺垫。

我大概理解,作者应该想说,某个观念不能是做出某个行为的借口——但不能说是做铺垫:一个不恰当的类比:“我不满意社会”是 “我要报复社会” 的铺垫。

还有,前面是 “追求”,后面是 “期望”,那这种心态到底是什么?

是 “什么” 与秩序落差、错位了?应该还是之前的 “期望”,但之前那个“期望” 其实也没有胶带得很清楚。

“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看不懂,是真的看不懂。“不能自持”大家都明白,那后面加个 “已” 是什么意思?(很可能是多写了一个字,不能自已)“浪潮之巅”指代什么?——其实你非要让我补全你的含义,我也能靠脑补补全,但你明明可以说人话的。

第二段翻译一下:我们有自己的追求,但当我们追求自己时,刻意去对抗社会就不对了。

第三段:“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 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①。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②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③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①肯綮 (kěn qìng ):出自《庄子》, 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最重要的关键。

②祓 fú 除:原意是古代一种除凶去垢的原始宗教仪式。当然现在也能泛指扫除,去除。

③薄脊:我也翻译不太清楚,猜测是来自陈嘉映先生的《走出唯一真理观》“仅仅感受结果就是薄脊的感受,而我们的感受正在变得越来越薄。” 再结合原文含义,勉强翻译成单薄的,浅薄的也可。

关于麦金太尔的名言:“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这应该出自他的名作《追寻美德(After Virtue)》,乍一看还行,作者应该是想说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类似的道理吧,但麦金太尔自己不是这个意思,他是在解释人生的统一性问题,这完全是断章取义和望文生义的锅。(而且,你引用马克思的这句又怎样呢?因为不够高 sheng 端 pi?)

继续勉强翻译:人毕竟生活在社会中的,实现自我的过程中社会的助力也很重要,我们之所以对家庭和传统有偏见,可能是因为我们缺乏阅历。

第四段:在孜孜矻矻①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②。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 “祓魅” 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③,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①孜孜矻矻 zī kū :指勤勉不懈的样子。韩愈《争臣论》:“孜孜矻矻,死而后已。”

其实和孜孜不倦等都是同一个含义,但非要硬拽一个——可以,但没必要。

②体认:体察、认识。《朱子语类》“将爱之理在自家心上自体认思量,便见得仁。”和前面那个 “感觉” 并列就可以了。

③祛魅 / 赋魅:很经典的学术概念,比较难解释,但也没必要这么用。硬通俗一下:祛魅就是我从前觉得它很牛逼,但是发现其实它很傻逼的过程。赋魅就是我开始觉得它很牛逼的过程。

翻译:在我们努力寻求生活意义的过程中,和家庭与社会的接触本就构成了我们对自身的期望。而我们的底料(话说用这个词真的不会想到火锅吗)就是去不断实践各种生活方式,在实践中获得意义。如果我们一边觉得长辈傻逼,一边觉得自己牛逼,那不但容易让别人失望(实在不知道怎么翻 “丢失外界预期”),还容易自我迷失。

第五段: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①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②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 “永远重复” 洵③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①觇 chān:窥视的意思。《说文》:“觇, 窥也。”

还是那句话,你说 “一窥” 又能怎样呢,是瞧不起我们窥字吗!

②骆驼、狮子、孩子:尼采比喻下的人生境界,出自《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人先是骆驼,然后是狮子,最后是孩童。但是…… 这里的骆驼是指,在获得尼采的 “自由意志” 之前,用哲学知作为探索工具而努力的必经阶段。并不是为了“背负前人遗产”。(当然其实歪曲原意的多了去了,但我诚恳地建议,很多哲学家的比喻,如果不是特别了解,最好不要乱用。)

③洵:在这里应该是表 “实在”《诗经 · 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wdnmd 虽然洵确实有这个意思,但是首先,几乎自诗经以下,再无此类用法大量出现。而诗经大量运用的本来就是单音节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你他妈,无数双音节之间夹着一个单音节,正如现代诗朗诵现场忽然进来一个上古汉语:大家不会觉得你美,只会觉得你迷惑。

本段翻译:通过和社会接触而确定 “自我” 可能是偏颇的,我也不反对批判,但我反对随便地批判。就像尼采说的那样,在牛逼之前,还是要借鉴前人的优秀经验。(其实尼采不是这个意思)就像陈年喜做出妥协,我们也不好说他就是媚俗。(我不太能理解这个引用的关联性)

第六段: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①,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 · 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②,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①玉墀 chí:台阶的美称,也可表朝廷(宫殿前的台阶)。

蓝图、图景…… 其实蓝图是不会有落差的,自己的 “图景” 到底是什么图景?

**②切斯瓦夫 · 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应该是切斯瓦夫的代表作《礼物》:世上没有什么我真想拥有 / 我知道没人值得我羡慕 / 遭受的任何痛苦,我都忘了 / 想起过去的我并不使我难堪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 直起腰来,我看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

翻译:观念上的落差毕竟只是理念问题,但实践上也很麻烦。比如,当我们追求梦想时,不小心得到了权力,那这到底是梦想破灭还是梦想实现呢?(那万一我的梦想就是追求权力 ×)既然我们没法否认我们注定被家庭和社会影响,也得承认自己的思维还很轻狂,那不如先做事吧。

第七段: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 “遗世独立” 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婞 xìng 直:**刚强;《离骚》:“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但这里其实有一点点 “刚愎自用” 的意味,而且结合上下文,为什么要保持刚强?或者说是保持独立思考?

**单向度:**出自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是指发达工业社会已蜕变成一种 “单面的社会”,活动在其中的只是具有“单面思维” 的“单面人”。“单向度人”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了精神追求,只有物欲而没有灵魂,只屈从现实而不能批判现实,即纯然地接受现实,盲目地接受现实,将自身完全融入现实。

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起来 “单向度” 这个学术用语还有什么别的意思了。所以这和 “遗世独立” 到底有什么关系?

但是,虽然这一段的前一句依旧不知所云,最后一句的确是点睛之笔: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完美收束了观点,也捋清了文章脉络,且终于扣回了主题。

再概括全文:时代变了,社会传统那套不能再算数了。但是呢,我们这一代面对未来时,不要忙着扑腾,还是要学习 “树上的男爵” 的精神。虽然我们个人的理想可能和传统社会期望不一致,但我们不能为了叛逆而叛逆,也不能随意轻视社会或者自我膨胀。而且,对社会的偏见可能是我们本身缺乏阅历,因此我们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自我,而且,实现自我的过程中,社会的帮助本就至关重要。

其实立意挺好的。但论述一团乱麻,引用断章取义,用词不知所云。我冒昧地揣测一下,这个同学很可能不是自己读了这些书,而是看了几篇文章(甚至野鸡作文指导),强拉了几个掌故凑数,如果他真的把他提到的所有东西都看完了,理解了,写出来的绝不是这个效果。而且,高考考场何其紧张,人通常会选择自己熟悉,最常驾驭的东西,那我相信他有提前准备,但八成只是准备了一打晦涩典故和用词。

就像他引用了维特根斯坦的名言,但整篇文章就彻底地诠释了他根本没理解维特根斯坦:对你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而不是硬凑瞎编。

知乎用户 SuperNova2333 发表

我不知道这一篇报菜名文章为什么能博得阅卷组长的青睐,不过先不论报菜名是否符合高考作文应有的水准,报错菜名可就真的贻笑大方了。以文中出现的 “祓魅” 一词为例,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个概念不应该叫 “祛魅” 吗?一篇出现了 “祓魅” 这种白字的文章也配满分?(经评论提醒,该词系录入错误)

再谈谈文章内容的问题,如果我们把那些不知所谓的引用剔除,可知本文主要观点如下:

1. 家庭与传统在现代社会开始没落,青年人基于由其贫瘠的见识与阅历产生的偏见对家庭和传统赋予其的预期进行了过分的、不恰当的批判。

2. 青年人的家庭与成长环境决定了青年人对自己的预期,而如果丢失了家庭与社会对其的预期,其自身的预期则得不到外在力量的纠正与反映,最终导向丢失自我的结果。

3. 对家庭与其他外在力量赋予青年人的预期可以批判,但不能进行 “反智 “的批判。

4. 家庭的预期与自己的预期可能只是理论上有区别,在实践中可能合流。原生家庭与成长环境的影响和自己预期的不可靠同时存在,在二者相互作用之下实践,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终会弥合。

其实我觉得这篇文章的主旨与作文题干是高度符合的,没有遗漏任何信息点,立意上也不存在问题,如果不报菜名正常写的话,50 分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在揭开用先哲的话语和晦涩的辞藻掩饰的内容后,却只剩下为” 家庭 “、“传统”、社会打压青年自发反抗精神合理性的辩护词以及没有任何依据也敢断言二者之矛盾必然弥合同一的废话。之前经常有人吹嘘个别非全国卷的省份的作文保留了什么 “文学性”“思辨性”,不过看起来只不过是粉饰过的保守话语而已……

知乎用户 李晓宇 发表

再次证明了语文考试应该取消作文。

很早以前,曾经流行过一种作文范式,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飞花令。比如作文给定题目 “知乎”,那就堆砌一大堆和“知” 有关的名人名言。高级一点的玩法,就是用古诗词。例如:

无论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的洒脱,还是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的恬淡,或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的欣喜,以及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的牵挂,甚至是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的惆怅,和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的悲愤,一个知字,道尽了多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的执念。。。

不过,由于命题形式的改变,这类作文很快绝迹了。然后又兴起了古文作文。一帮高中生写一些半文不白的东西,就号称是古文了。

古文作文从《赤兔之死》开始。这篇文章虽然也有一些缺点,但文笔立意尚好。但后来的古文作文逐渐没法看,甚至到最后出现了生僻字的作文。

题目里提到的这篇作文,显然是在用大量人名和专有名词的堆砌,有话不好好说的表达方式,自带的翻译腔和陈腐词汇来考验阅卷老师的胆量。这样的文章内容空洞无物,但如果发出来必定能引发大量毫无基本哲学素养的围观群众的叫好。

更可悲的是,这种文章是可以提前准备的,准备个三五篇,背熟。要么扣点时事热点,要么来点强行联系,总之阅卷老师给这样的文章打低分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因为大众普遍的认识是 “你自己不懂凭啥给低分”。

让我们期待在并不久远的将来,还会出现编程作文,公式作文,密码作文等等的吧。如果作文弄成这样,还不如不要考作文。

一道作文好几十分,你告诉我 39 分和 38 分差别在哪里?为什么 39 分比 55 分的作文差 16 分,而不是 15,17 或者 18?但是这里的一分,和其他科目的一分价值一样。在一分上挤着成千上万人的分布状态下,评卷者可以轻易地随机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而做出决定的过程又很草率,依据也很难量化。

建议高考取消作文,大多数人这辈子除了写应用文之外基本没有写作的机会,你要求他文笔那么好干嘛?有这时间,还不如练练字。

知乎用户 rektboiz​ 发表

我寻思这怎么看怎么像一种新型做记号手段

你不让我知道谁打分,那我保证我的作文能见到阅卷组长不就好了

知乎用户 孟君山 发表

我懂啦,下面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鲁迅先生多年前举的:

秦始皇焚书,请写作 “政俶燔典”。

下面我再示范一下: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请写作 “瀺灂鳞出,轻颸羽斜”

“夕阳西下,皓月升空”,请写作 “曜灵俄景,系以望舒”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请写作 “援长缨以举麾兮,纚苍龙兮何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请写作 “忽夜雨之如狂兮,时簌簌兮雰雰。哀落英之幡纚兮,恐究之兮无穷。”

不要问为什么。问就是 “不论是内容压倒形式的作品,还是形式吞没内容的作品,他们所谈及的协调一致性都是落空的与令人失望的。在这个领域如同在其他领域一样,凡与风格了不相关的一致性皆是残缺的。不论艺术家选择的是什么角度,有条原则对所有创作者始终是共同的,即风格化,它同时意味着真实与赋予真实以形式的思想。创作者努力通过它重新塑造世界,使之略微变形,这正是艺术与抗议的标志”

知乎用户 奕閑 发表

可称学生时代作文的典范

废话太多;论述基于引用,逻辑缺失;部分概念不明所以

最后还举了维特根斯坦?不如说这篇作文恰恰正是 nonsense

也许放在「高考作文」这个评价体系当中,是篇不错的文章。但仍有堆砌辞藻故弄玄虚的嫌疑

但作为高中生来说,认识这么多人也是挺厉害的了(比如麦金太尔)


这件事里问题最大的是将作文评为满分的老师们,以及他们体现出的整个评价体系的问题

但我们不妨试试分析一下这位同学到底在作文里表达了什么

待我写完 report 再来…

知乎用户 陌年微凉 发表

与另一篇浙江满分作文对比,高下立判

直面落差,成就自我

随着现实生活的不断改变,个人追求与家庭预期、社会角色正不断产生落差和错位。有些人一意孤行,逃避落差。但在我看来,直面落差和错位,仔细审视分析,方能成就自我。首先要明确的是,落差和错位并不是一种错误。相反,若一个人一辈子都听从家庭和社会,没有丝毫的个人意志,这样即使没有落差和错位,他的人生也注定如 “提线木偶”,了无生气。王小波说过:“指标这东西是一切浪漫情调的死敌。” 因而落差和错位的产生,突破了 “指标” 的局限,象征着浪漫的人文主义,我们对此无须恐惧。

“个人主义”的成长难免带来人们思想的改变。费孝通《乡土中国》中提到的 “家长制社会” 正不断解构,孩子有表达自我的权利,有追逐梦想的权利。当梦想与家长期许不一致时,就导致了个人与家庭的落差。

而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产业多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产业多元意味职业多元,也意味人们的选择多元。当个人选择与社会角色产生偏差,这便导致个人与社会的错位。

对于落差与错位,我们无须恐惧担忧,也不可忽视逃避。而要选择直面它们,叩问心灵。放任落差在家庭中的滋生很可能会导致矛盾的爆发。因此当落差产生时,我们务必要与家人展开沟通。雨果说过:“不被听见不是沉默的理由。” 就算父母家人不赞同你的选择,但一场灵魂与心灵的共享无疑是解决矛盾、培育温情的不二法门。我们允许个人与家庭期许存在落差,但绝不能让这落差变成利刃,刺伤彼此的感情信任。

然而当社会错位产生时,我们必须再次拷问自我。这真的是你的梦想吗? 这真的是你的未来期望吗? 原因在于,偏离社会角色、时代使命的目标实践起来会受到社会和时代的阻力而十分困难。如果只凭一时 “逆流” 的新鲜感,就如目无东海的井蛙,最后只剩一场空。而若你坚守自我,坚定目标,社会错位只会是助力。一方面,竞争者减少;另一方面,获得成就的关注度增加。《南方周末》的新年贺词中说过:“参差百态成为幸福的本愿。”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一部分的 “错位者”,这彰显了人类追求真我的执着,也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参差百态” 的社会才是幸福的社会。如若任凭社会角色的 “流水线” 诞生,自我意志就被社会意志所取代,末日也就不远了。

直面个人与家庭、社会的落差错位,做出判断,方能成就自我。再以这样一个自我,助力家庭的和睦和谐和社会的转型进步,“共襄海晏河清之大同”!

───────────────────

看到评论区有很多人说这篇文章是 “八股文”,都是套路,而问题中那篇用词又太过晦涩,不说人话。其实可能只是我们的眼光太挑剔,我再贴另一篇作文,一对比,相信各位就知道这两篇满分作文好在哪里了

恒心尚存,错位何妨

一直以来,在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我们似乎都希望不受外界的干扰,可以自主选择。放弃自己的人生坐标,接受外界赋予我们的角色,似乎成了一种妥协,一种懦弱。

毫无疑问,坚持自己的选择是一种勇气。而我要说,直面人生的落差和错位,欣然接受外界赋予我们的角色也同样是一种勇气。

鲁迅先生的初心并非学医,只是因为家道没落,加上父亲病重才选择学医,立志治愈更多像父亲这样的病人。再后来,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鲁迅先生渐渐发现中国人的病根不在身体,而在精神,所以决定弃医从文,致力于改变中国人的劣根性,唤醒了无数沉睡的中国人。直至现在,他的不朽之作也仍在中国文坛上熠熠生辉。鲁迅先生就是因为家庭和社会的缘故,两次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的选择显然不是妥协和懦弱,而是一种勇气,一种立志改变现状的恒心。

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拥有精彩人生的关键并不在于选择,而在于是否有坚持到底的恒心。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面对个人意愿和他人期许的矛盾时,坚持自我固然是一种值得赞扬的选择,但直面落差,接受错位又何尝不是明智的选择?生命如水,河流虽蜿蜒,也终将汇聚到大海。坚持自己原来的方向,可能会常常碰壁,蜿蜒前行,在人生的路上巧妙转向,虽多走了弯路,却造就了人生的精彩纷呈,生命中最美的铭记,不正是来自于百转千回之间吗?正如条条大路通罗马,走向精彩人生的道路也不止一条。只要秉持着一颗恒心,生命的河就不会断流,我们终将到达彼岸,拥抱更开阔的人生。

面对人生的落差与错位,转弯后,或许柳暗花明,别有一番光景。错位又何妨,但留一颗恒心在,山河远阔任东西。

知乎用户 小桑 发表

学生是

故弄玄虚,故作深沉

不知所云,不说人话

空洞无物,空言虚语

评卷老师是

自以为是,自欺欺人

有眼如盲,有天没日

知乎用户 Feng 发表

转载:2015 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写作的智慧》

这大概是最后一次,在方格纸上写下规定字数的文章。

已经太久了:不曾在横条纹的周记本上,写下或两三行的只言片语,或动辄两三页的恣意文字。

还记得考前,语文老师用黑板擦敲打着黑板,不厌其烦地再三强调 “作文拿高分的智慧”。无非是开头引用名人名言,观点鲜明,事例翔实,等等。

是的,这样的 “智慧” 我都懂,能让我拿高分的 “智慧作文” 也不应排斥。毕竟,经验和能力也是智慧的起点。

然而,我总是不屑。不要真情实感,不需形式创新,只需把大段捣烂如泥的 “王开岭”、“史铁生”、“周国平” 们注入固定模板,便会催生大批身穿统一制服的克隆军团。此乃应试教育下的集体分泌物。

在作文纸上,索尔仁尼琴已将古拉格群岛控诉了千万次,“全俄国最好看的霜” 已成为令人作呕的白色凝结物。屈原已拒绝再投江,海子思索还要再卧轨多少次。

这样的智慧,不要也罢!

真正的写作智慧,应拥有大自然般的天然气象,是超越了经验和能力的升华,是 “我手写我心” 的了然境界。这智慧,是汪曾祺式的“士大夫清韵”,是张爱玲市井小民的絮叨,是余光中式的精巧瑰丽,是优美字句背后的郁郁文气、坦率心性。

时间不多了。我周围的考生,应该在进行最后一段说理了吧?若我一开始便选择了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此刻,理当安心而又机械地援引着最后一个例证了……

可惜今天,在高考考场上,我没有。

我不后悔。我想写幼年的玩伴,夏蝉歌咏的少年梦,白衣黑裙的青春悸动,高考重压下偶尔的灰心失意,噙泪微笑的坚强。我想写平凡生活里的细微感动。就算是议论文吧,我也想拒绝炫目的名言和事例,静静地用质朴的语言说清内心的所思与所悟。

对不起了,老师!您教的那些智慧法宝,我今天一概没有用上。

因为,我已明白了何为真正的写作智慧。

真正的写作,是在高考考场上掷下没有退路的崛傲开头的勇气。

真正的写作,是抛弃成规通法,以真情入文,以实感动人的自觉。

真正的写作,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 的烂漫才华。

真正的写作,是捧出一颗至诚之心的赤子纯真。

谢谢你,智慧自身的大景象。这最后一次写 800 余字,我终于没错过你。现在,交卷。

知乎用户 墨墨老师 发表

这帮中文系的老师被非中文系的理论名词给吓唬住了,竟然还以为是学术化论文!

哈哈哈!

足以证明一件事:中文系不能把语文当成自己系的自留地,要不然会闹笑话。

哈哈哈!

顺便再说几句,我最近在编写训练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生概括总结能力的教材。

以我的 “脾气”,是极度愿意写些纯理论化、引经据典的文章的。

但我考虑到的是什么,是我这教材是给谁看的,谁能看明白,判断对方的学术层次(好吧,初中高中生多数没摸到学术的什么门),然后再落笔写东西。

我并不是说高中生不需要看深奥的哲学,但我认定哲学是需要在社会现实中实践才能有一个理性的分析和判断的。

一个 18 岁的高中生,社会经验不足,写不出来支持论点的事实论据,就只能依靠大量的形而上的理论去拼凑文章。

这不是学术的胜利,这是学术的低级化,儿童的故作聪明和哗众取宠。

别说,我小硕的学术论文,还真涉及到了很多中哲与西哲的内容,家里也确实康德、黑格尔、尼采的书一堆一堆的。也没打算以后不让我儿子去翻它们,随便!

可是,身为无比热爱学术论文的我,还是希望我儿子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积累大量的表象!

只有表象积累丰富全面,理解本质、思考意义才不会陷入玄之又玄的空洞表达。

引个我观点的参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某大学给全校大一新生开设的某通识必修的结课论文有一个评比,其中优秀论文集结出版。

作为全程参与的编辑感受到了 N 篇这种文章的恐怖………

文科的孩子你们清醒一点啊啊!!不要掉书袋好好说人话啊啊!你瞧瞧人家理科的娃,就算人家分析浅显一点,但是好歹是自己感悟,言之有物,朴实真诚啊啊!

也许只有一篇这样的文章时,编辑是会另眼相看,多读几遍,兴许就被某一句话打动。但是只要这样的文章超过 3 篇,编辑就只想打人,看都懒得看。

这是一种极不高明,翻车率超高的投机办法。能上 985 的文科娃,喜欢搞几句花头,掉掉书袋的冲动完全理解,但一两句可以,多了只会体现出不真诚。

好文章,写的是所思所想,不是来看花头的。

知乎用户 KAIJIE TANG​ 发表

这波啊 这波是

报 菜 名

明年辅导高考作文可以辅导一下背哲学家名字和名言警句吗

哲学类专业一大就业方向,终于找到力!

知乎用户 无拘上人 发表

我比较赞成一开始给三十九分的那位老师的做法。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阅卷老师的新考卷。

我有一文,只有文盲看不懂…

知乎用户 甚谁 发表

不会吧,就这么一篇如同用狗屁不通生成器生成的文章也值得大家出来评价一下?

你给狗屁不通生成器换一个语料库,效果简直一模一样,还原率应该高达百分之九十五。

我为什么会对这样的文章感到尤其愤怒,主要是你人文社科专业已经被黑得足够惨了。“装逼”“故弄玄虚”“弄虚作假” 的大字报天天贴,这种状况下,你还要整出这种明显就要被群嘲的东西,这也太可怕了。

知乎用户 加拿大哲学系疯子 发表

天呐呐呐呐呐呐呐!!!!!

疯子都不敢这么写。。。。。什么东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我在开篇一看到 “海德格尔” 四个字就知道要遭中,因为我估计阅卷老师都不懂。

所以我不打算批判这个孩子,应该批判阅卷的老师和写评语的老师。

毕竟孩子只是在显摆而已,用一大堆自己都不懂的人名和术语来显得自己很厉害。我当他不懂事。(其实十八九岁也该懂点儿事了

而这些老师,明显示在无脑吹,还给后续学生开了个很坏的头。我看到的不是合理、公平的判卷、给分,而是充斥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无耻行径。

(噗~~~捂着胸口~~~一口老血喷墙上~~~)

这作风。。。太过于胡扯。。。疯子都憋出内伤了。。。2333

知乎用户 Richard Xu​ 发表

高 考 作 文 必 读 书 目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作为一名浙江的语文老师,我经常和学生说:不要用修正带!不要把错字画成一个黑点!不要折试卷!

因为有给试卷做标记的嫌疑。

当然,还有其他做标记的方法,比如写一些生僻字,引一些特定篇章。

自从糊名开始使用,便有了这么一种作弊方法。

所以这么阅卷组长,要么是收了钱,要么是真没啥本事。

知乎用户 笑道人​ 发表

宋初年间,翰林学士知贡举主要精力用在完善科举制度举措上。

到了仁宗朝,翰林学士们通过知贡举对文风的影响日渐显现。翰林学士们作为天子词臣的浮夸文风体现在日常教学之中,后来日渐发展为 “怪诞诋讪”“流荡猥烦” 的创作之风。这也引起很多有识之士的不满。

于是天圣七年(1029)正月,朝廷下诏戒浮华文风:

国家稽古御图,设科取士,务求时俊,以助化源。而褒博之流,习尚为弊。观其著撰,多涉浮华,或磔裂陈言,或荟萃小说。好奇者,遂成于谲怪;矜巧者,专事于雕镌。流宕若兹,雅正何在?属方开于贡部,宜申儆于词场:当念文章所宗,必以理实为要,探典经之旨趣,究作者之楷模,用复温纯,无陷偷薄。庶有裨于国教,期增阐于儒风。

同年五月,又诏:

朕试天下之士,以言观其趣向。而比来流风之敝,至于荟萃小说,磔裂前言,竞为浮夸靡蔓之文,无益治道,非所以望于诸生也。

明道二年(1033)、庆历四年(1044)…… 这一时期,朝廷多有相似诏戒。

然而到了庆历六年(1046)二月,这类文风仍旧刹之不住——盖因取士的翰林学士之间仍旧在推崇这类文风。

于是,翰林学士孙忭和同知贡举的张方平也开始写文公然抨击这种的科场文风:

今之礼部程式,定自先朝。由景祐之初,有以变体而擢高等者,后进传效,皆忘素习,尔来文格,日失其旧,各出新意,相胜为奇。至太学盛建,而讲官石介益加崇长,因其好尚,寖以成风,以怪诞诋讪为高,以流荡猥烦为赡,逾越绳墨,惑误后学。
朝廷恶其然也,屡下诏书,丁宁戒饬,而学者乐于放逸,罕能自还。今贡院试者,间有学新体,赋至八百字以上,每句或有十六字、十八字,而论或及千二百字以上,策或置所问而妄肆胸臆,条陈他事。绌之则辞理粗通,取之则公违诏意。重亏雅俗,驱扇浮薄,忽上所令,岂国家取贤敛材以备治具之意邪!
其增习新体而澶漫不合程式者,悉已考落。请申前诏,揭而示之。

十多年后,欧阳修也写文公然抨击 “太学体”:

知嘉祐二年贡举。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 “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毕事,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 先是,进士益相习为奇僻,钩章棘句,寖失浑淳,修深疾之,遂痛加裁抑,仍严禁挟书者。及试榜出,时所推誉,皆不在选。嚣薄之士,候修晨朝,群聚诋斥之,至街司逻吏不能止;或为《祭欧阳修文》投其家,卒不能求其主名置于法。然文体自是亦少变。

苏大胡子在中举后,写《上梅直讲书》,也抨击这种文风:

轼窃以天下之事,难于改为。自昔五代之余,文教衰落,风俗靡靡,日以涂地。圣上慨然太息,思有以澄其源,疏其流,明诏天下,晓谕厥旨。于是招来雄俊魁伟敦厚朴直之士,罢去浮巧轻媚丛错彩绣之文,将以追两汉之余,而渐复三代之故。
士大夫不深明天子之心,用意过当,求深者或至于迂,务奇者怪僻而不可读,余风未殄,新弊复作。大者镂之金石,以传久远;小者转相摹写,号称古文。纷纷肆行,莫之或禁。

此时距离天圣七年的首次下诏刹车这种 “艰涩古怪” 的文风,已经过去了 30 多年。

知乎用户 不语与不眠之前 发表

打高分不是不可以考虑,但满分绝对不行,其实最开始的那位老师打分打的挺好,39 很合适。

哲学进入高考作文不是不可以,但要么是认识论 (多数认识论其实也不适合,但部分对科学哲学的讨论或许偶尔是可行的),要么是伦理学 (很多作文都是在谈朴素的美德伦理学以及义务论),其他的必须拒斥,欧陆现象学绝不适合成为高考作文

满分作文是一个信号,想象日后一大堆现象学高考作文,简直头皮发麻,培养出一位能写出这样文章的学生比起培养一般的高考满分作文的学生实在是容易太多了,必然会导致大量的投机行为。

当然,此次亦是投机行为,但比起一般的考生而言,确实有独特之处,虽然这独特之处未必是多好,但的确可以作为成为高分的考量,不过也仅此而已。

通常来说,第一位老师的打 39 分是很合适的,尤其是高考作文也要求表达清晰,你谈分析哲学或许是合适的,毕竟分析传统本来就要求表达清晰,而谈欧陆哲学这种黑话连篇的是绝对不适合表达清晰这一标准的,甚至往下扣也不是不可以。

基于其他考量,高一些也可以,但总之满分绝对不行,一是内容的确不行,二是作为满分作文带来的信号不好。

诚如高赞所言,这是浙江高考语文阅卷组之耻,被考生用高大上的名词堆砌吓住了,居然还说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您分不清能不能找专业的哲学教授甚至哲学学生看一看?

知乎用户 Bean 发表

作文本身堆砌词藻,把一堆自相矛盾的观点放在一起大放厥词,作为高中生来说也就算了,小朋友还没学会说人话可以理解;

这位高考阅卷组组长,浙大副教授没有看过卡尔维诺吗?树上的男爵的主题是拒绝生活,男主角情愿在树上幻想,牺牲一生的种种机会也拒绝投入生活去实现某种可能性,这本身就是很现代派的一种主题,即只有逃离生活才能保持内心的某种宁静。包括老年柯希莫最后搭上气球消失在天空里 / 摔死在大海里,这跟海上钢琴师里 1900 拒绝下船的表达是一样的,是对陆地象征的生活始终如一的拒绝。这种主题被考生以非常浅薄的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乱写一通,而阅卷组长居然认为极有道理,是常人难以看懂的学术化讨论,可见这位浙大副教授身体力行表现出了普通国人极低的文学阅读量,以至于能被中学生的胡言乱语唬住。

真是悲剧啊。

知乎用户 南星​ 发表

难怪当年老师总说我行文死板,缺乏文采,原来我缺的就是这种文采。现在我可以骄傲地宣布:我以缺乏文采为荣,因为我写的文字虽短,但总是逻辑准确,直指要点。

知乎用户 纽太普 发表

单说这篇文章的意义,事实上不大。

文章本身,说实话并无太多可取之处。堆砌是小事,大问题在于它的核心无法令人感到激动。语言的华丽与否,引用先贤数量有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文以载道” 四个字,有没有做到。遗憾的是,没做到。作者自己都被淹没在了自己的那些意向里,自己跟自己较劲,内心戏演得倒是鸡飞狗跳,最后输出的是什么呢?

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对,就是这么个大纲,这就是原文。

合着前面一千字,报了一通菜名,用了一通大词,到最后作者自己都不确定有没有把道理说清楚,只好给自己来个段落大意总结。这不就是把自己给绕进去了么?所谓 “最扫兴的事情就是解释一个笑话的笑点”,大致如此。

但是,也不要苛责。人家一个高中生,写成这样已经不容易了。你说这孩子有才不?肯定是有的。尽管他提到的这些书,他可能都没读懂,但至少人家是读过的。就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读过没读懂没关系,人的学问是会反刍的,几年十几年之后他有可能会豁然贯通,觉得自己以前是个傻逼,但这也比从来没有到达那个境界的人要厉害。

你说这些生僻词他是不是怀着炫耀之心在用?那也是必然,但炫耀不是什么大罪过,谁没有过少年时,你高中的时候学会个后仰跳投都能走在路上就把手举起来,人家会那么多牛逼的词,炫耀一下怎么了?

总的来说,你让我当阅卷老师,我会给一个至少还不错的分数。无他,考试考核的是能力,能力背后是态度,一个学生能够有这种文本能力,以及背后对于文科知识认真学习的态度,我相信他配得上一个高的分数。

但是,重点来了,但是。

但是,我非常不认同给这篇文章满分,让它变成范文的做法。

很简单,“范文” 的范就是模子的意思。所谓范文,就是被提倡的、可模仿的文章。也就是说,阅卷组的老师们认为,这是一篇值得被学习、模仿的文章,学得好是能拿高分的。

问题是,这篇文章的 “道” 本身就不成功,绕了百转千回把自己给绕进去了;而它的外显又是容易模仿的——只要你学会一大堆社科论文里用得上的生僻词,再背上二十来句复杂一些的哲学家语录,就能绕出个五分像。对于普通学生乃至于普通的高中语文老师们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一条捷径。

这是非常愚蠢的。

知乎用户 Dr.Yao​ 发表

这个文章,我个人觉得,很糟糕啊。

为什么要把哲学家的某个观点当成是美文一样寻章摘句挑出来,不介绍上下前后文背景呢?

黑格尔说:“真理是全体。“不是拿来就用啊。

尤其是西方哲学。

海德格尔这句” 实践传统已经瓦解完了 “我来粗略分析一下。

首先,没有给出出处。

其次,没交待海德格尔在什么语境里讲了这句话。

再次,没有交代这句话在哲学史上的前后联系,比如我一看,就会觉得这句话应该是针对亚里士多德。

仲有,作者一上来就说一句,现代社会以这句话为嚆矢,这个” 嚆矢 “我还查了一下

嚆矢,响箭。因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故常用以比喻事物的开端。犹言先声。

这句话在没有任何背景铺垫的情况下就凭空摆出来,我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 现代社会 “和海德格尔这句话有什么关系,基本上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了,才能交待清楚。

接着就是作者开始炫技式的操作。

引用的麦金太尔等等也和海德格尔的问题差不多。

那就是不加论证,直接断言。

哲学家的观点,不是文学家的美言,作者这样掐头去尾的随意引用,有失严谨。

尤其是这种说理的文章,使得这个 “不严谨” 的缺陷无限放大。

至于通篇的欧化中文翻译腔和使用佶屈聱牙的生僻词,我觉得除了展示作者的阅读量,impress 一些教授(比如中文系),没有别的用处。

最后稍微说两句,国内中文系对于西学的培养模式我略有诟病,有同学在中文系外语底子不好,只能读译本,遇到这种欧式中文反而大加褒奖(这个中文系的陈教授就是典型的中文系思维),其实我一直想不通,得先学好外语啊。

为了避免杠精,评论先关了。


更新

刚刚看到山羊月老师的回答,这本书可能是化用了陈嘉映老师的书,难怪会从海德格尔跳到麦金太尔然后又跳到卡尔维诺,就一个高中生的阅读范围而言,要把这三个人结合到一起,基本是很难的事情,如果有其他人之前做过类似的尝试,那就不难理解一个高中生有样学样了。

还是那个问题,他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海德格尔在哪本书里讲过这句 “实践传统已经瓦解”,就开始摇头晃脑拿来就用了。

不给名言的出处,拿来就用,这种行为,极其不可取!

就这一点而言,这个文章绝对不可以给满分,满分作文造成的示范效应,只会让大量的仿品出现,以后更难纠正。

知乎用户 Moenova 发表

仿佛是一个数据优化过的 “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 写出来的文章。

这就是生物神经网络么?和计算机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惊人的相似。

高考理科教育是选拔人才,而高考的文科教育是把一些有思想的人才去掉,最后选出来的都是一群能做事但不会思考的人。

还有一批有思想又懂得隐忍的学生知道写这种狗屁不通的文章能拿高分,于是非常熟练的去模仿高分作文。

这样的人多半去了好学校,学生时期能为了分数乱写文章,长大之后就能面不改色的说假话。也不要怪名校学生大多精致利己,因为这是高考选拔出来的。

知乎用户 子不语 发表

我们都知道浙江高考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这篇文章为何取得了满分呢?

为你揭晓答案,可是,即使是这样,浙江高考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尽管微小如蚁,却美如神。在书海中飞翔确实是一生的畅想,但是我却想象为社会尽一份力量。 总结的来说, 通过这一次浙江高考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我会认真反省,深刻思考。 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得出什么样的果,如果认真一些,就能得到好结果。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属于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方向. 了解清楚浙江高考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罗曼 · 罗兰曾经说过 : 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这不禁令我深思。 虽然有负面的不好的成长经历,却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有些道理,可能在浙江高考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以后,才能真正的大彻大悟。 浙江高考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 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所谓浙江高考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 关键是浙江高考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需要如何写. 就我个人来说, 浙江高考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对我的意义, 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希腊曾经说过 :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这句话语虽然很短, 但令我浮想联翩。

我从思想上没有把浙江高考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的方式方法重视起来。 在这种不可避免的冲突下,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佚名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 感激每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它会锻造你的意志和品格。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其中的阴郁不禁让人深思。 笛卡儿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 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带着这句话, 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知乎用户 口味独特的黄豆酱 发表

这是一个翻译贴。

  • 目录

  • 补充和感想

  • 一开始的评价

  • 全文翻译

  • 分析过程(字词翻译)


据说是在同一本素材上的。那么,我收回意见。

生气!!!这显得我多傻,更傻的是我竟然真的看出起承转合了。生气生气。

但是比当年我高中很多范文好多了。

讲真的,我第一眼看这个文章就觉得眼熟,没错,这就是江苏内味。

我是 19 江苏考生,省内流行这个,就是疯狂引用名著那种,江苏推崇这种作文。

https://www.sohu.com/a/215584490_608802​www.sohu.com

我也真心觉得这样的文章好,因为引用自然成这样是很难的,我很佩服链接里这个作者。我也算是这个风格潮流中的一个,我当时疯狂读书,逮到名著就买,高三陆陆续续看了很多书,渐渐也有点掌握其中精髓,当然高考语文考砸了,分数不高,很大可能是作文跑题。

我身边也有很多人赶这个潮流的,但我见过很多很多并不看书,只是拿一本作文素材就写。或者就看一本书,那一点论据反反复复的套。写文章佶屈聱牙,文从字顺都做不到。

说真的,我是看不上的。虽然为了应试也无可厚非,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热情和时间在高中去读书。而且很多老师确实喜欢那种看不懂的感觉。

所以我看到这个作者的时候以为遇见了同路人。有多同路呢,我从我的文件夹深处扒拉出一篇我写的考试作文,高分的那种。就是这个味,当然没这么晦涩,算很直白的文风了。

所以我看到他可能是看的素材的时候我有点失望。

应试作文,到底考的是什么?我以为考的是阅读,是文采,是文从字顺,也是逻辑。

这个文章本身我以为还是好的。因为它举的例子确实多,逻辑也没问题。不比只有大白话, 连论据都没有的好吗?

但我还是失望。

以下是原答案。


结论写在前面:确实应该高分。

在我看来,张口就说看不懂,晦涩的答主有些傲慢了。我本来也看不太懂,但是仔细读一遍之后,我想说,这篇文章在高中生中真算好的。(不赞同的欢迎讨论,因为我本人文学素养也有限)

无论是文学素养还是思想深度,在当代高中生之中,凤毛麟角。看得出他真的读了很多哲学书籍。

你可以说他装 b,故弄玄虚。但他真的不过分。我高中时候见过太多堆砌辞藻还言之无物没有逻辑的范文了。我厌恶它们,但我并不厌恶这篇文章。

因为它并非言之无物。在晦涩的生僻字和你不了解的概念后面,他确实有一些非用那个词不可的原因。

我试着替换掉一些词,但除了开头那几个,后面越来越难替换。

在这篇议论文中,作者真的在探讨一些东西。

比无数所谓 “写文章不矫揉造作” 的人,强了千倍万倍。

当然,晦涩是真晦涩,看得我脑壳子疼,换我我看一眼也要喷。阅卷老师不会像我一样翻译了一遍吧,不会吧不会吧。(放一个我某个选修课老师的论文?)

各位,看得懂吗。。。。


全文翻译:

海德格尔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正是现代社会的先声。那些起源于家庭或社会传统的对于生活的期望已经渐渐不值得借鉴。未来看似无垠,但我想,过早而不知目的地埋头奋斗不如像卡尔维诺笔下的柯西莫一样,先跳出家庭或社会的束缚,审视我们即将走入的生活。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生追求超越,不甘于被古朽的标准约束。**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怀疑一切的虚无时,便值得警惕了。**我们自身的追求与现存秩序的错位是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辩护的,我们需要意识到,即使胸中已经有了翔实的蓝图,我们也可能早已不可避免地受到沉锚效应的影响。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用以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 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要害。人的社会性是不可消除的,我们若欲上青云,因风借力便不可避免。社会与家庭暂且被认为是一种外部的桎梏,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还缺乏足够的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我们若因偏见而傲慢,则会陷入樊笼。

需要支出,在不断寻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我们从家庭走向社会。在这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期望本就在变化。**因为我们对生活的期望本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感知造就的。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听从韦伯之言 “祛魅” 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的期待看待生活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这批判的廉价。为批判而批判是不可取的。**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 “永远重复” 实在不能成立。所以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对未来的规划和现实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上的区别未必明了。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遇上计划外的所得,譬如权力,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呢?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我们既不能够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应当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以我所见,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生活,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明示我们的追求,保持倔强刚直却又不以 “遗世独立” 的形象为目的。**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试图分析文章逻辑

开头)我们应当跳出传统的评价体系看人生。

主要观点)但是为了跳出体系而跳出体系是不可取的。

原因 1)社会的陈规有其合理性,在经验还不丰富的情况下有参考价值。

原因 2)在成长中我们对自我的定位本来就会变化。

这一段大概是为了凑字数

我们应当怎样找到自己的定位)不如先去体验。

结论)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明示我们的追求,保持倔强刚直却又不以 “遗世独立” 的形象为目的。

(我咋越看越觉得逻辑问题不大)


分析过程:

又到了本作文分析业余爱好者最爱的文章分析环节。

我并不关心这篇文章是否真的是满分作文,毕竟是否满分跟我没关系,是否是真的也没关系。跟文章本身也没关系,顶多是大家看到这篇文章的契机。

看着这些文字,恍惚间,我仿佛回到了高中,阅读江苏某年那篇著名的《绿色生活》。不过,我真心赞赏《绿色生活》的作者,那位学长文字功力确实强。

但是这篇…… 我一眼看上去根本看不懂啊。考虑到一定有很多人像我一样,下面就让我来标注一下生僻字,做一些语句翻译吧。

(翻译完的答主:ORZ,dl 太强了,绝对是真的读过很多哲学类书籍,绝对是言之有物,我觉得写得确实好。)

个人查阅资料,有错误还望指出,感激不尽。个人翻译必然带着个人的特色,鉴于我停写高考作文只有一年,翻译中还带有高考作文气,还望海涵。

想看全文翻译的跳到最后就可以了。

第一段

  • 第一句:

  • 嚆矢:(hao1shi3)响箭。声速大于箭的速度,故而有事物的开端的意思。个人认为在这个语境下是 “先声” 的意思。

  • 所以这一句的释义是 “海德格尔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正是现代社会的先声。”

  • 第二句:

  • 滥觞:原指江河发源地的水很少,只能浮起酒杯(觞:酒杯)。后比喻事物的起源。

  • 这一句的释义是 “那些起源于家庭或社会传统的对于生活的期望已经渐渐不值得借鉴。”

  • 第三句:

  • 振翮:(he2)翮指鸟的翅膀,拍打着翅膀,常用来形容人志向远大、努力奋发向上或经济正高速发展、在腾飞等。

  • 联系《树上的男爵》(不好意思我没看过这本书,百度了一下),这一句的释义是:“未来看似无垠,但我想,过早而不知目的地埋头奋斗不如像卡尔维诺笔下的柯西莫一样,先跳出家庭或社会的束缚,审视我们即将走入的生活。”

  • 总翻译:

  • 海德格尔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正是现代社会的先声。那些起源于家庭或社会传统的对于生活的期望已经渐渐不值得借鉴。未来看似无垠,但我想,过早而不知目的地埋头奋斗不如像卡尔维诺笔下的柯西莫一样,先跳出家庭或社会的束缚,审视我们即将走入的生活。

第二段

  • 第一句

  • 翻译:“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生追求超越,不屑于被古老的标准约束,钟情别处的芬芳。”

  • 第二句

  • 虚无主义:(个人理解)怀疑主义的极端形式,怀疑一切的意义,从而走向虚无。

  • **达达主义:**兴起于一战后,是对野蛮的一战的抗议。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

  • 不需要翻译:“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

  • 第三句:

  • **张本:**1. 预先为事态的发展作铺垫和准备。2. 原由;依据。取 2.

  • 翻译:“我们自身的追求与现存秩序的落差和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辩护。”

  • 第四句:

  • 沉锚:沉锚效应:沉锚效应,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 **蓝图:**比喻规划或计划。

  • 翻译:“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我们也许早已不可避免地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自持已” 那里我不懂,我觉得大概是这个意思。)

  • 总翻译:

  •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生追求超越,不屑于被古老的标准约束,钟情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我们自身的追求与现存秩序的落差和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辩护。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我们也许早已不可避免地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第三段:

  • 第一句:

  • **麦金泰尔:**哲学家,目前是圣母大学研究哲学的奥布赖恩高级教授。麦金泰尔在道德哲学和伦理学领域有突出的贡献。**他认为,当代西方社会的道德危机,来源于一种严重的道德无序状态。**道德的立场与原则,变成了纯主观的选择和情感的表达。

  • 肯綮:(kenqing4)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重要的关键。

  • 不需要翻译。

  • 第二句

  • 不需要翻译。

  • 第三句第四句

  • **薄脊:**似乎没这个词汇。

  • **符号客体:**与主体符号学有关。

  • 翻译:“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单薄的符号客体,一定程素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胜于知性的傲慢。”

  • 总:

  •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 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要害。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单薄的符号客体,一定程素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胜于知性的傲慢。

第四段:

  • **孜孜矻矻:**zī zī kū kū,勤勉不懈的样子,出自《争臣论》。

  • **体认:**亲身感受并认识。

  • **韦伯与祓魅:**马克斯 · 韦伯对宗教问题的研究是从 “世界祛除巫魅” 的理性化过程上加以理解和把握的。

  • 总:

  • 在孜孜寻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我们从家庭到社会,对自己的期望本就在变化。因为我们对生活的期望本就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听从韦伯之言 “祓魅” 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答主:越翻译越觉得张嘴就喷是 nonsence,我有个哲学 e 类课老师给我们发过他写的论文,确实是这个味。)

第五段:

  • **觇:**窥视;察看。

  • **洵:**确实,实在。

  • **陈年喜:**最近开始有报道的一位诗人。

  • 总:

  •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来看待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这批判的廉价,在批判过程中出现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 “永远重复” 实在不能成立。所以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第六段:

  • **实验场域:**场域理论,是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

  • **玉墀:**指宫殿前的石阶,亦借指朝廷,出自汉武帝《落叶哀蝉曲》

  • **切斯瓦夫 · 米沃什:**诗人,有诗句:直起腰来,我看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 总:

  •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上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我们既不能够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应当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 · 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最后一段:

  • **婞直:**倔强,刚直。

  • 单向度:《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最著名的作品,它的核心就是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 总:

  •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倔强刚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 “遗世独立” 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知乎用户 王怜花 发表

这篇文让我想起了朋友之前收的一篇科幻稿件。

模仿一下例句就是:

基于卡斯汤普斯诺基原理,曲率引擎在一个普朗克尺度内进行的空间跃迁无法突破弦论和统一场的局限,据此穿越空间晶壁迭代到平行宇宙的设想并不可行,这也是在维斯辛实验室进行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早已论证的。

很庆幸在有生之年还能再次看到有如此深度的文章。

知乎用户 方轩固​ 发表

想起一张老图。。这明显就是唬住了。

知乎用户 康斯坦丁诺夫 发表

曾经在 QQ 空间看到过讽刺本地某高中范文的一篇推送。

“反观当下,西西弗斯异化为了作文中的发语词,人们张口便扣工具理性的宏大帽子,语言遭到解构,概念反噬思想,我们呼唤标准现代汉语的重生与归位,我们亟需重构中文的神话图腾。”
附: XX 高中作文大辞典
异化
建构 / 解构
图腾
荒诞
共同体
牢笼
西西弗斯
碎片化
消费
诗意地栖居 (高频)
月亮与六便士

这篇文章毫无疑问是一篇容易得到高分的高考作文,通过对于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语句的堆砌让阅卷老师感觉不明觉厉,再加上不错的结构,得到高分也是正常的。

遗憾的是,虽然这位同学也许确实读了很多哲学与社会学相关的书,甚至能引用一位英国的欧陆哲学家的话,可以说前途无限。但是这篇文章却依旧没能脱出高考作文的窠臼:论证并不有力(碍于篇幅,这是必然的)。

而这缺点却让阅卷老师的评语显得十分的讽刺与滑稽,本文作为高考作文自然出彩,可却远远没有 “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

而且可以遇见,这篇范文横空出世后,将会大量蹩脚的模仿者来玩这种,用这篇文章类似的语言,“能指的游戏”。最后就是大量词汇的滥用。

我想起我高中时的一件事。当时有一次考试,一篇阅读理解是熊培云的《第六种自由》,讲的是索尔仁尼琴提出的 “无知的自由”。后来有一次作文是类似的题目,我拿到学校的范文后大跌眼镜,其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写对了索公的名字。

他们写的分别是:

索尔仁琴尼

索尔尼琴仁

索尔 • 仁尼琴

索尔仁 • 尼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读这文章比读原典还别扭。

可能很快就有人能找到,这篇文章到底是从哪本书上 “借鉴” 过来的。

中学生故作高深语,十有八九,都是模仿、借鉴、乃至抄袭名家名作,无非是程度不同罢了。

这里面很多句段都像是从某本书上截取下来的,显得没头没脑。引证既无必要,也无逻辑。整篇文章像是几部作品的梗概粘贴到一起。

另外,

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位副教授是如何看待语言学术化的。

看到这些用词真的是笑出声,本身可以用具体的,常规的用法,作者偏偏使用一些冷僻的用法破坏文本的整体风格。这就是典型的高考体,何谈学术化呢?

不用对这些生僻词的使用感到膜拜,这些都是可以考前教师集体组织练习的。教师下发一张表格,里面有各个议论文常用字词的生僻词替换表,写作的时候直接把这些词填进句段里面替换正常词就行了。

为什么我会笑出声呢,因为我也背过这些词啊。

知乎用户 俯首拜阳明丶 发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是浙江卷的高考作文题目。很多回答是不是根本没有研究过作文题目就无端指责别人文章空洞哦。

这篇文章的立意很难懂吗?作者无非将题目要求中,个人与社会、家庭的落差或错位,转化为了他文章中所展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错位。并且认为,对权威与过往伦理规范的反抗与批判不能脱离社会建构本身而显得 “粗俗”“反智”。

而文章脉络其实也是比较清晰的。从第二段开始分别阐述 “个人不宜过早进行自我角色定位”——“家庭社会规范需要阅历与体验支撑”——“个人与家庭社会的期望是双向建构”——“批判本身不能脱离社会建构的继承(升华立意)”——“回归实践的场域拥抱生活”。

立意高远,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引用大体得当。除了确实让大众反感的刻意使用生僻句式语言。我认为针对浙江省这个题目而言,这篇作文确实是属于范文级别的。获得满分也是有理可循(但评语确实说的过于夸张)。

各种高赞回答拿着做学术,搞文学的标准去要求一篇高三学生写的高考作文本身就是不合法的。

其实,这边作文的内容又何尝不是反映作者自身的心路历程。想当年,我写作文也喜欢针砭时弊,堆砌名词,故作高深。这实际上本身就是对传统与权威的反叛意识的一种觉醒。可正如作者作文中所言,“过早的沉锚”“对社会规范缺乏体验认知的傲慢” 这都是不可取的,也无异于走向 “媚俗”“反智”。

作者在紧张的高考考场中如此作文,其实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身做着自身作文中批判的事而已。他的思想仍需成长与成熟,但他的起点已经超越大多数同龄人了。

可是不管怎么说,仅就高考作文评价来说,满分实至名归。那些质疑阅卷老师的,终归是在外行人指导内行人。

知乎用户 Studying Father 发表

这里并不想评判文章本身的水平,主要是想从这样的作文是否应该出现在高考考场上展开讨论。

个人认为,作为一篇高考作文,正如评语最后一句所言,它并不该作为被模仿的范例。

作为一篇高考作文,一方面,富有文采的文字确实能让这篇文章有更大的机会脱颖而出,但另外一方面,如果说文章用词过于生僻以至于让阅读者感到晦涩难懂,却又难以让这篇文章得到高分(这也是第一位老师给该作文打出 39 分的主要原因)。

作为一篇应试作文,主旨清晰是非常基本的要求。而这篇文章看似洋洋洒洒几百字,却让人无法摸清其主旨大意。

另外一点,过于脱离现实,是这篇文章作为高考应试作文最大的问题。“文章合为时而作”,这就是白居易的诗歌能够被人广为传颂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篇文章,则大多只是在理论的高度上论证,却无法引发人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放在其他场合可能是一个值得鼓励的佳作,但作为高考应试作文,却算不上成功。

知乎用户 包不同 发表

作家苏叔阳把一段文字念给诗人流沙河听:

“审美主体对于作为审美客体的植物的生殖器官的外缘进行观感产生生理上并使之上升为精神上的愉悦感。”

流沙河浑然不懂,问这是什么意思?

苏叔阳解释说:“看花很愉快。”

流沙河评:“有很高的可笑性啊。”

知乎用户 龙樱计划 发表

我请您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 哦不是不是……. 我和您说:海德格尔、嚆矢、卡尔维诺、振翮、灵魂、超越性的追求、别处的芬芳、达达主义、麦金太尔、切中了肯綮、祓除、薄脊、符号客体、孜孜矻矻、柯希莫、韦伯、祓魅、赋魅、一觇、反智倾向、玉墀、切斯瓦夫 · 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维特根斯坦、婞、单向度形象、卡尔维诺……

您说我这贯口利索不利索?

![](data:image/svg+xml;utf8,)

我就问一个问题:作者到底在说啥?

他想表达什么观点?

我认为的好文章或者说是议论文,是可以把一个道理一个事物讲明白论证清楚的

这样大量堆砌专有概念和人名,说实话我看不懂,大部分人看不懂,阅卷老师看不懂。

如果连表意这种文章最基础的作用都丧失了的话,我认为不能称之为一个好文章。过于看重引用和堆砌除了增添文章的色彩外无其他作用,并且严重影响了表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

基本要求难道不是观点明确,论证清楚嘛?

请问阅卷老师你知道在树上是什么意思嘛?他中间如何论证的?一篇高考作文还需要边查资料边看,是不是耽误您宝贵的时间了?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看,可以写出这样的东西,**文学功底和积累必然深厚,**那么我觉得阅卷老师给高分也是一个惜才的想法吧……

就像当年那篇甲骨文作文一样。

知乎用户 归伶昌​ 发表

一方面,中国的青年们渴望用西方哲学和思想来提升自己文章的深度,另一方面,中国的初等中等教育又以应试为名拒绝向年轻人在教育系统中开放这种可能性,于是,中国的年轻人不得不独自去摸索领会这些思想的道路和用这些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方式。

说实话,我不觉得这些年轻人有什么值得苛责的。我也不觉得阅卷组有什么可以苛责的,甚至觉得他们很可敬,毕竟能肯定一堆西方哲学家在作文里的存在,而不是把他们归类为牛鬼蛇神,批判一番后直接打零分,我个人已经非常随喜感恩了。

可能这就是教育落后地区学生看到的不同视角吧,各位吐槽的大佬都出身超一线大城,自然就觉得这些东西很 low 啦。

知乎用户 超电磁炮吕青橙 发表

这年头浙江高考语文阅卷老师都这么喜欢看屁话的吗?

既然您阅卷老师和审评人都知道其中的晦涩不适合模仿了,那还把这种玩意儿拿出来当满分范文?

很多人成天到晚讲高考公平公正的重要性,那既然要追求公正,就应该重客观轻主观。

像语文作文这样,从命题人到答题人再到审题人主观一条龙的科目,本身就是与所谓的客观公平公正背道而驰的。

即使没有黑幕,以现在的趋势,语文作文科目也正在且必然成为辞藻和典故的恶性军备竞赛。

真要是保证公平公正,像语文作文这种占几十分的纯主观题就不应该存在。

如果中高考作文的意义就是在全国量产酸文人和中二病的话,那我觉得作文这项目趁早取消算了。

知乎用户 TakySafu 发表

只说哲学方面,没有几句哲学家名言的引用是引用对了的。评卷老师还说这不是背下来的名人名言而是阅读量的积累,他要真的能不学几年哲学不懂德语而能读懂海德格尔原著我直播倒立走路三天。

真的,作为劝告,写作文不要碰黑格尔、康德、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麦金太尔,千万不要碰!你说你把叔本华、尼采、马克思甚至把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搬过来就算了,不要再扯其他人了,我是真的麻了。不要觉得搬过来你都不知道出自于哪本书也读不懂什么意思的话就显得厉害,实际上会尴尬。

在这里,哲学家的用语已经不再是阐述思想,而仅仅成为了一个符号。这些言语的作者之名远远比言语本身要更加重要,因为他们是更加醒目的无意义的符号。至于生僻字不想多说,生僻字每年中考高考都有人大面积用,见怪不怪。

这种作文能拿满分,是阅卷组的耻辱,也是对于无数踏实写作的考生的不公。我觉得这个考生文笔不错,但如此堆砌乱七八糟意义不明的辞藻让人感到反感。

个人认为,可以得到较高分数,但远远不是满分,也不应该得到阅卷老师那段高度评价。我比较赞同第一位阅卷老师给出的 38 分,再加两分也不是不行。

至于对于中学阶段爱好者学的朋友,可以看看我这个回答

[知乎用户:有哪些适合非专业人士阅读的哲学书籍?​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1324820894)

知乎用户 丑人多作怪 发表

这篇作文得高分应该是没问题的。

那两位老师给出的 55 分是合理的,给满分有些勉强。

另外,如此多答主一味地批评,不免有随大流之风出现。

请阅读下面的这几段话:

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

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和资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代替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

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

当事人不过是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写出这种作文值得高分。

知乎用户 ze ran​ 发表

AI 写作文。

有趣的是,几乎每个段落的最后一句,都特别不像人话,无论逻辑还是语感,都让人错愕。好像 AI 写着写着,突然发现,不好,要暴露了,怎么办,怎么办?

那就另起一行吧!

知乎用户 大王猫​ 发表

不就是屋顶现视研自以为的档次么……

看来还是挺有市场的么,呵呵

知乎用户 高林 发表

很多人说这篇作文碰见教授是他的运气。我觉得刚好相反不写成这样怎么能让陈教授看到呢?少爷不作颜体主考大人又怎么能知道哪份是少爷写的呢?难道让主考去翻卷子不成?写成这样读卷得人不敢自专肯定要请示,教授不就找到少爷给了满分么?

知乎用户 Leon 发表

语文教育就是一团浆糊啊,作文打分标准要改了:以满分一百为例,引用名人言论扣十分,故意使用生僻词扣十分,娇柔做作扣十分,故作深奥扣十分,逻辑混乱扣十分。相应的,真情实感加十分,文字纯净简朴加十分,行文流畅清晰加十分,文体刚健优美加十分,思想直接有力加十分。这样,学生才能学会说人话,培养出基本的文字审美,成为真实、干净、有独立思想和风格的人。而这,才是语文教育的目的。

知乎用户 澳宋元老刘主任 发表

记得某数学卷难出天际的省,有一年的一个题目,是要用超纲的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才能解。正确的解法是使用大纲内的知识点,现场推导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然后使用定理解题;而直接使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学生会被判 0 分。

然而,语文似乎并不使用同一逻辑。就说第一个句号前的那两个字 “嚆矢”,有多少人是看到了才去查度娘的?这种 9+3 年教育课本 + 指定课外阅读里,绝对不会出现的词用了出来,语文卷的阅卷人会怎么想?“不明觉厉!”

那么仔细思考一下,到底哪种逻辑才是对的?

数学教学的知识点是体系化的,是按照数学内生逻辑而非历史发现顺序去编排的,换句话说,第一段提到的那种超纲题,考察的是一个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推演能力,说人话就是看一个孩子是不是真聪明。而直接使用超纲定理,给 0 分,为的是断绝那些有钱有闲有条件又不怎么真正聪明的学生投机取巧的道路。

语文这样搞,是什么意思呢?鼓励孩子读那些远远超纲,甚至不明觉厉的书?甚至不需要去认真读懂,只要记住作者、书名和某些气势磅礴或者讳莫如深的句子,收取 “碎片精华” 就可以了?只要在最后一战中,把拼盘做漂亮,就是“文采出众”,只要关键词匹配度不丢,就是“逻辑严谨”?只要碰到足够多的文青阅卷老师,就可以出头?甚至不用碰,下一次阅卷,肯定会有更多阅卷老师按今年的经验,继续捧这种拼盘作文。

这其实导向的是一个教育公平问题。

这篇作文,其实是一个典型的碎片化阅读带来的碎片化知识点的拼盘写法。这种只在乎关键词匹配度的语素聚合,市面上很多人工智障级别的 AI 都可以完成。

但,缺乏教学资源的地区的孩子绝对完不成。

碎片化阅读需要资源,更需要时间。

高考语文把这种文章捧为满分,指挥棒指的方向令人生疑。

知乎用户 夜鸢 发表

高考满分作文路过,说句公道话。不是每个评卷老师的标准都是如此不着边际。

论哲学,《哲学家们都干了什么》,以及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才应该是满分作文的范本。

将文字说的通俗,易懂,有趣,才能达到它原本的目的。白居易写诗尚且要读给老太太们听,琵琶行从头到尾可有哪句话普通人听不懂的,影响了它的故事细腻情感动人吗?

杜甫说: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句话多么通俗易懂,可是听完后呢?遍地散落的白骨,潮湿粘腻的水气,阴霾灰暗的气压,这种潮湿、悲伤、寂寞的画面感扑面而来,直冲心扉,令人悲戚难忍掩面而泣。

文字真正的作用在于故事性的讲述及情感的传达。

好莱坞编剧教父在《故事》里曾经直言不讳的说,这世上会编故事,会构思出瑰丽情节的人非常的少,万中无一。

如果你碰巧是那 9999 中的一个,那么就讲讲你自己的故事。

18 岁的孩子,看这个世界的方式该是新奇有趣并充满选择性的,幼稚天真却充满希望与未来的。不要为赋新辞强说愁,也不要用华丽的辞藻去堆砌。

杨绛在《我们仨》里想念她的女儿圆圆时说: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 这时一齐流下泪来。

其中的悲伤之意令人窒息,闻者落泪。真正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漂亮的辞藻,而是真实的,无可躲避的情感。我们人类都具有的情感。

你要理解一件事,这世上唯有你是独一无二的,你只要讲好自己的故事就足够了。

文字永远是情感的输出口,在大部分时候,它传达的都是真实的东西,你的思考感受,你对世界的理解,对他人的爱恨情仇等等。这些东西未必对,但它是真实存在的,真实的东西才能撞击到人心里,而不是像个泡沫一碰就碎了。

不要故作高深,也不要频繁的引用名人名言。道理的讲述,他人的观点,都是自由穿插在你文字中的思考,而不是为了彰显读书多硬生生摆入其中的。

你说,但是这样我高考考不了高分啊。

不会。我可以很认真坦诚的告诉你,按照我说的写,你更容易拿高分。

知乎用户 Ivony​ 发表

有没有人可以给一个白话文版本的?

我大概是太老了,不知道现在的语文教育是怎么教的了……

反正我们小时候是要学鲁迅、冰心、老舍什么的……

知乎用户 还房贷的王思聪 发表

你们只看到了第一层,真的。

看看评委的这段话,觉不觉的奇怪?

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具备。

为什么是 “它” 而不是“他”???

可以理解为:这篇文章(它)的文字,老到和晦涩同在。

但下面一句,又说 “思维的深刻和稳当具备。”

文章应该说思想深刻,只有谈作者才能说思维吧。

唯一的解释是,阅卷老师 “明褒暗贬”:

作者不是人!

—以下原回答—

第一眼看,为啥我看不懂??难道我水平不够??

第二眼看,呸,什么玩意!!

第一段第二句:“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希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

我读完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那就分析一下句子:

主语是什么?是希望,“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 都是希望的修饰语。

这句话简化一下:希望正在失去借鉴意义????

希望能有什么借鉴意义???

应该说是家庭与社会传统正在失去借鉴意义,应该改成。。。(算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改了,这个希望加的莫名其妙)

“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

这个 “与” 字完全可以去掉,除了增加阅读难度没有任何意义。

“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狭过时的成分。”

偏狭,错别字。应该是褊狭。(话说这就没法满分了吧)

病句错别字我没仔细纠,但类似的应该不少。

阅卷老师说这是晦涩??天哪,晦涩就可以写病句了吗?

还有一个问题,这孩子为了让自己语言 “艰深”,故意省略助词连词。

比如说: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要求。

读起来要多别扭有多别扭,在我们后面加一个所,在赋予后面加一个 “了” 就会舒服很多。

还有很多啊,我实在懒得找了。

总结一下,语言水平极差,语法需回炉重造。

生涩词应用多而无意义。

滥觞、褊狭、一觇、嚆矢,这些词既生涩,又很容易找到替代词。

拿到作文里,除了装逼我想不到别的原因。

至于文章的意义,你先把语法什么捋顺了再给我看吧。

知乎用户 沽名钓誉沸腾鼬 发表

利益声明:本人 19 届江苏高考语文 132 分,全省排名大约 20 名(经评论提醒修改:至少前 100 肯定有)

这篇文章有江苏高考语文高分作文内味儿了,说实话,我看了两分钟还是不能够掌握文章的要点。估计这是三次评分差过大提交组长一锤定音的作文,不然也难以满分 / 流出。至少说明这是一篇让组内有争议的作文。

这明明就是在江苏早就不新鲜的作文方式,特别是南通的模版式作文方式。这个问题引来这么多人关注说明大家还是不够了解江苏作文,了解的人一定是见怪不怪了

这明明就是内卷省的特产对相对不够内卷的省的降维打击,震撼到浙江作文阅卷组了。大家散了吧,我高三看的十篇外市优秀作文里面至少两篇写成这样,普遍性可想而知,真的没什么特别的

卡尔维诺,西西弗斯,看不见的城市,理想国,缪斯,百年孤独,黄金国,存在主义,虚无主义,马尔克斯,柏拉图,加缪,树上的公爵,纯粹利己主义,培根,康德,国富论,亚当斯密,王阳明,海德格尔,斯宾诺莎,都一年了随口狂喷这些我自己都整不明白的东西,咱作文字不好看,用这些东西吓人总可以吧。前几年满分作文那些奇葩案例,车中窥人,绿色生活,赤兔之死,汶川地震纪念,仰望天空收大忙麦子的,哪一篇不离谱?

这些玩意儿谁扯不出来啊,就顺着自己的胡思乱想乱写一气,真 · 我上我也行

不过有一说一,我怀疑去年我的高考作文就是几乎满分

我的人生就 nmd 离谱,一辈子的 rank 靠这种方式取得,最可悲的是我越发感到无论高考评分标准改成什么样,都有如同我和他一样的人钻漏洞,巧取豪夺本该属于别人的 rank。内卷的悲哀,人生的悲哀,我们都在最没有下限地以同类的骨血为食,把高考整成这种模样,怪不得教育部,怪不得考试院,怪不得制度,怪不得我们自己和周围同学,也怪不得所有奇葩文章的作者,这种搞笑内卷总是会发生的,我也想不出有什么出路。产出这种搞笑文是时代的悲哀,更是所有人人生的悲哀,更悲哀的是没有出路解决这种悲哀

知乎用户 Hiloxiko 发表

这篇文章是在一个国外网站上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然后我再用 Google 翻译给翻译成中文。搞成繁体字是为了更起到忽悠人的作用。是不是感觉此文比《生活在树上》高大上多了?


核果:現實主義和次資本主義家長制理論


1. 拼寫和 Lyotardist 敘述

如果人們考察次資本主義的父權制理論,就會面臨一個挑戰。

選擇:要么拒絕資本主義話語範式,要么得出結論:鑑於亞文化,現實可以用來加強階級劃分。

唯物主義是有效的。可以說在《羅賓漢》中,拼寫解構現實主義;在 Charmed 中,他重申了次資本主義家長制理論。

桑塔格說:“社會是真理無用的一部分。”但是,根據對帕里 [1] 而言,並不是社會的一部分

徒勞無益的真理,而是社會的魔咒。如果資本家話語範式的持有,我們必須在現實主義和文本之間進行選擇現實的範式。從某種意義上說,喬伊斯作品的特色主題是意識和性認同之間的共同點。

D’Erlette’s [2] 論文的主題是上下文的文化前範式是參與者作為藝術家的角色。許多關於資本主義話語範式的解構可能是發現。因此,將主題上下文化為辯證法後概念理論包括藝術作為悖論。

如果人們考察資本主義話語範式,就會面臨一種挑戰。

選擇:要么接受次資本主義的父權制理論,要么得出以下結論:詩人的目標是解構。作品的特色主題喬伊斯是一個自我參照的現實。但是薩特(Sartre)使用 “現實主義” 一詞來表示參與者作為閱讀者的角色。

Finnis 對 […] 資本主義話語範式不是理論,而是新理論。喬伊斯作品的典型主題是觀察者作為詩人的角色。因此,巴塔耶(Bataille)使用 “次資本主義家長制理論” 來表示語義主義悖論。

現實主義的前提是法律可以進行社會評論,但是僅當語言與敘述性不同時;如果不是這樣,德里達的前置敘事模式是 “物質亞辯證法” 之一。因此從根本上說毫無意義。可以說斯庫利亞 [4] 對資本主義的分析的主要主題話語範式不是理論,而是後理論。

將該主題插入到鮑德里亞主義者的模擬中,其中包括整體現實。因此,巴塔耶建議使用資本主義範式攻擊等級的論述。

蓋曼作品的主題是荒誕,最終是瘀血,符號學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馬克思提倡使用次資本主義的父權主義理論解構階級。

Gaiman 的《 The Books of》中普遍存在男性 / 女性差異。魔法在《死亡:高昂的生活成本》中也很明顯。因此,鮑德里亞對資本主義話語範式的批評認為,性認同具有客觀價值。

De Selby [5]指出蓋曼的作品是自我實現女權主義的例子。因此,達赫姆斯 [6] 關於現實主義的論文的主題實際上不是敘事,而是敘事的。

資本主義話語範式的前提意味著藝術服務鑑於馬克思對現實主義的分析是無效的,因此可以不剝奪他人。在一個從某種意義上說,史密斯作品的特色主題是語言和社會。


2. 失敗的話語

如果人們考察資本主義話語範式,就會面臨一種挑戰。

選擇:要么拒絕現實主義,要么得出結論說敘事來自集體無意識。主題被背景化為辯證的虛無主義包括意識作為整體。因此,資本主義範式話語表明,性具有真理的能力,但前提是文化與現實可以互換。

Debord 說:“敘事是不可能的。” 然而,根據 de Selby [7] 的說法,敘事不是不可能的,而是而是敘事的辯證法,有人會說是經濟。一些關於敘事本身不是敘事,而是敘事的理論存在。從某種意義上說主題被插入到一個概念社會主義中,其中包括真理一個現實。

巴塔耶(Bataille)使用 “次資本主義重男輕女理論” 來表示作家作為參與者的角色。因此,史密斯在《教條》中分析了資本主義話語範式;在文員,雖然,他檢查新方言挪用。

關於資本主義下的父權制理論的許多敘述可能被發現。因此,薩特建議利用 Sontagist 陣營來挑戰現狀。

Abian 的 [8] 關於現實主義的論文的主題是社會和階級之間的共同點。從某種意義上說,Debord 提倡使用福柯主義的權力關係去解讀和解構敘事。


3. 史密斯與資本主義話語範式

在史密斯(Smith)的作品中,主要概念是打開和關閉。桑塔格(Sontag)使用 “次資本主義家長制” 一詞理論”來表示一個神話般的整體。可以說主題是情境化為後文化情境主義,其中包括現實。

德里達說:“社會本質上是毫無意義的。”但是,根據蒂爾頓 [9],本質上並不是社會沒有意義,而是社會的荒謬和隨後的徒勞。桑塔格使用“次資本主義家長制理論” 一詞來表示不話語,而是新話語。因此,作品的特色主題史密斯博物館是階級與文化之間的橋樑。

資本主義話語範式的前提是,真理是用於加強層次結構。從某種意義上說,馬克思建議使用次資本主義父權制理論攻擊階級分裂。

該主題被插入到次方的自由主義中,包括意識自相矛盾。但是鮑德里亞促進了資本主義的使用分析性身份的話語範式。

如果資本主義專製成立,那麼史密斯的作品就是後現代的。因此,該主題被上下文化為次資本主義的父權制包含藝術整體的理論。

德里達(Derrida)使用 “資本主義話語範式” 一詞來表示不敘事,就像鮑德里亞所想的那樣,但是是新敘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拉康建議使用 Batailleist 的 “強大溝通” 來挑戰資本主義。


4. 話語和次文本理論的資本主義範式

如果考察資本主義的解構主義,就會面臨一種選擇:要么接受現實主義,要么斷定現實是大眾的產物,鑑於語境的後文化範式是有效的。

朗格的 [10] 次文本理論模型是不同的在階級和性別認同之間。因此,利奧塔對現實主義的分析認為集體已經死亡。

在拼寫作品中,主要概念是資本主義概念語言。桑塔格(Sontag)提倡使用新言辭來修飾和分析社會。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比佛利山莊 90210 中,拼寫否認資本主義下的父權主義理論;他重申在梅爾羅斯廣場(Melrose Place)超文本理論。

Debord 使用 “次資本主義的父權制理論” 一詞來表示現代主義現實。但是現實主義的例子是 Spelling 的 Models,Inc. 再次出現在 Charmed 中,更具有神話般的意義。

漢堡 [11] 暗示我們必須在次資本主義的父權制理論和共識的次文本範式。因此,鮑德里亞(Baudrillard)建議使用超文本理論來解構階級師。

資本主義下的父權制理論的前提是性慾用來使少數民族邊緣化。可以說,拼寫作品實際上不是挪用,而是挪用。

該主題被插入包含現實的超文本理論中整體上但是關於敘事之間共同點的大量敘述性認同和階級存在。


哈哈,有意思的来了,这位同学这篇文章写作背景是比较深的(具体不说了),总的来说就是:他自己知道,这是在用高考的规则羞辱高考……

所以还是别批判本人了,批判造就这一切的结构吧。

知乎用户 前行者 发表

无数人一生的命运,就被这么一批专业素养有限,审美波动极大的 “专家” 决定,这真的公平吗?

要是此风依旧,那比起废英语,高考最该被废的怕反而是中文作文了。

知乎用户 伟大的伟大大 发表

作者是个人才这不假。

居然模仿百度翻译外国文献能模仿得如此到位。人才。

但这篇作文我不喜欢。

或者我不觉得这是篇作文。

通篇基本上表达了这么个意思:老子看了很多别的小孩儿看不懂的书,我牛不牛逼。

怎么说呢?

就像足球比赛,大家都老老实实用脚踢,突然冒出来一个人从后场直接一拳把球捅进了百米外的球门。裁判一看卧槽牛逼,算两个进球。

如果脱离写作根本的炫技也能拿满分。

那么,我觉得《生活在树上》还可以用量子纠缠来证明在树上的离子和在地上的离子没有任何区别。

知乎用户 王子卿 发表

知乎用户 小泽马大哈 发表

皇帝的新装只有聪明人才看得见,满分的作文只有聪明人才看得懂。

知乎用户 苏郁 发表

抛开那些 “晦涩和老到同在,思维的深刻和稳当具备” 的语言之后,大致分解下这篇作文的意思(按文内顺序):

1、地上已崩,我想上天

2、虽然我已经具备了上天的思想,但又无法摆脱世俗关系和社会契约

3、因为我暂时还无法脱离作为人的社会性,所以上天的想法很不理性

4. 天上的生活,又基于人的社会性期望,所以贸然上天也有可能丢失自我

5、虽然地上已崩,但我即使上了天,也不应鄙视地上的人

6、那到底是上天还是留在地上?这个问题是辩证的,是个人的选择

7、所以既要保持上天的理想,同时热爱地上的生活

结论:你猜我说了个啥

知乎用户 庄泽曦​ 发表

预计人文类 KOL 短期内会迎来一大波浙江关注者,因为但凡和高考有关的事情都是一门生意。

尽管我不欣赏这篇作文,但作为一名人文艺术科普 kol,该文被批满分 是在挑我们的生意啊!屁股坐到这里的话,我必须违心地鼓一下掌。

首先要承认两点,这位同学书读了不少,或者说至少看了很多人文社科公众号,只不过他学得不够精(说没入门也可以),而且即便用了很多生僻字,但也还有不少错别字(也不知道是不是 ocr 没做好)。

如前所述,高考几乎能促进一切与其有关的东西产业化,因此如果考生、家长和教师注意到这类知识有助于高考写作提分,那么也能从侧面促进普及这类知识的网络媒体的发展。当然,作为消极影响,为了服务好用户,人文社科专著肯定会被拆得更碎,并为那些读起来有口号感和警句感的句子找到适用于高中生阐述其日常生活、人生经历和思想三观的各类场景。很难说这是好是坏。

比起我当年流行的余秋雨体、于丹体什么的,这种社科翻译腔体虽然一样食之无味,但至少能丰富、拓宽了高考作文文风的种类,这是它好的地方。

可是,给它高分似乎又对其他能用自己语言生动、流畅表达个人想法和思考的学生不公平。高考作文是否能以谁生僻字写得多,谁名言警句引得多,谁书袋吊得长,作为高分的标准呢?诚然这不符合我们提倡的语文教育精神。

最后,说一下自己的经历做参照。高中喜欢写点吊书袋的东西,常常能唬住授课老师,特别是我写美术史有关内容时。可惜的是,高考那年没唬住审卷子的老师~~(⁎⁍̴̛ᴗ⁍̴̛⁎) 可惜了~~~

总之,往拆书方向做科普的公众号和博主,短期内会迎来一波浙江关注者。

知乎用户 ii gao 发表

还有脸引用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最看重的就是 “轻” 和“速度”。他给自己一生工作的定义,就是减轻“重量”:减轻人物的、城市的、天体的、小说语言与结构的重量。他希望词语与结构是一种没有重量的东西,意义附着在上面时,也变得轻微,像细微的尘埃,或者磁场中向外辐射的磁力线;他希望修辞与思维要迅速、灵活、流利,论证简明扼要,就像野马在奔跑,而不是家养的马在搬运重物。

这坨东西写的,恰恰就是八匹矮脚马拖着一座熄火的核反应炉,都他妈给累吐血了,也不知道里边装的是铀还是铯…… 卡尔维诺看到你这么写东西,二话不说直接纵身跳起来一巴掌呼你脑门上。为什么呼脑门上,因为他体重很轻,跳过头了。

知乎用户 Yan Zou​ 发表

怎么到现在都没人去质疑浙大副教授陈建新的水平?

知乎用户 如月千早 发表

论 证 严 谨(迫真)

说 理 到 位(大嘘)

如果在语文作文上文笔欠佳的话,我的高考可能就到此为止了…… 对了!不如用佶屈聱牙的词语掩盖过去罢!

我一直认为,高考作文应该中规中矩,拿个一类文(48 分)或者强二类文(45 分)完事,只要正常写一般不会少于 45 分。哪怕作文拿了平均分,只要现代文阅读能力够强(这个好歹还能练,作文想练真的太困难了),保住 125 + 毫无问题。

语文 125 + 够用吗?够用。从分数线表可以看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最低分考生的语文成绩也不过是 127 和 126 而已。

而且这位最低分考生是总分最低,比他总分高的考生也有语文成绩比他低的可能。

在高考考场上冲击满分作文,冲好了是满分,冲翻车了就是三类文(18-30 分)。

这篇作文就是典型,要是真玩脱了给了 39 分甚至更低,也无话可说。

对大多数人来说(大多数人不会想复读的),高考只有一次,尽量不要冒险作死,作文还是求稳比较好。语文这门课的目的是保分,冲分还是要靠数学、英语和综合科目(最好是理科),英语作文可比语文作文好写多了。

知乎用户 法学晨曦 发表

想起张图……

Jim Hacker 读完此文后,慢慢地摘下了眼镜,眉头一皱,脑袋微微倾斜,说了句:

您该不会是汉弗莱爵士家亲戚吧?

知乎用户 Geo Cai 发表

想当年我高中也喜欢这种做文章的风格,还好一直在认真的啃书,顺带被写作老师打断了腿。

知乎用户 野生型拟南芥 发表

“没有多余的废话” 教授您要不修改一下病句?

个人认为第一位老师给的 39 分很合适。

《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嘉福中,士人刘几累为国学第一人,骤为怪险之语,学者翁然效之,遂成风俗。欧阳公深恶之,会公主文,决意痛惩,凡为新文者一切弃黔,时体为之一变,欧阳之功也。有一举人论曰:” 天地轧,万物苗,圣人发。” 公曰:” 此必刘几也。戏续之曰:“秀才刺,试官刷。” 乃以大朱笔横抹之,自首至尾,谓之红勒串,判大纸缪字榜之。

没办法邀请 “说人话” 运动主力欧阳永叔来作答,可惜哟~

行文风格本身不是问题,但妨害表达就是舍本逐末了。作者并不能驾驭自己获得的知识,没有完成消化、转化,只是堆砌而已。

高考阅卷时间、阅卷人水平限制,很多老师见到类似风格文章往往直接给了高分,对写作风气的导向是很不利的。

文后的评语比作文本身问题大的多,已经有答主分析了,我就凭印象先简单补充点吧:

1.“老到和晦涩同在”

“老到” 从来不指向 “晦涩”,至少应当是 “精确”。

2.“没有多余的废话”

这句话有点讽刺,这位教授您知道自己这是病句吗?“多余的”和 “废” 最好删掉一个吧。

3.“我们认为,把此文打成满分,不仅是给予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数,也是展现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

。。。。。。

浙江高三学生实惨

知乎用户 张一一 发表

阅卷组长陈教授是这几年懂王附体,性情大变了吗?

08 年浙江考生。

记得当时考前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看了一篇 07 年阅卷组组长的一篇文章,讲他上小学的儿子写的一篇文章。

残留的印象,儿子的文章是和爸爸一起出去玩,看到路边有个小青蛙产生的感叹。阅卷组长的评价说这样文辞朴实,讲清楚一件事,能从事中讲出道理的就是好文章。

记得那几年江浙沪的满分作文特别流行卖弄诗词的文章,文章里各种烟雨江南,诗词歌赋。

我也特别爱写这样的,没啥内涵,就是华丽。语文老师读那篇文章是为了告诉我这样的,风向变了。

刚刚查了一下,还是同一个人,但是审美又变了。

看了一下他 18 年接受采访,推崇的还不是这样的文章。

[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谈高考作文三个 “雷区”​edu.zjol.com.cn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du.zjol.com.cn/jyjsb/zxx/201811/t20181103_8649841_ext.shtml)

难道说,他儿子现在开始学哲学了?

还是什么不可说的事情?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语文考试可以写负能量作文吗?

知乎用户 入江直树 发表 我高三中二的时候喜欢和语文老师对着干,我喜欢在作文上天马行空,后来语文老师说了一句话我幡然醒悟。 不要把作文当作你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地方,它只是一道题,你只需要做对它就行了。 知乎用户 一笑琅然 发表 如果你有深 …

浙江这篇高考满分作文侮辱了语文

**摘要:**让人费解的典故隐喻,制造阅读障碍的欧化语态,叠床架屋的复杂长句,完全不想让人读明白的生僻字堆砌。这些,属于米尔斯在《社会的想象力》所竭力批判的“拜占庭式错综繁复的拆解和组合各类概念,繁文冗语的矫饰做派”。哲学作为爱智之学,生来 …

高考作文难?我单凭一个司马迁就能拿遍全国0分作文!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上午高考作文题目公布后,全国网友沸腾了!毕竟在所有高考题里,大家能看懂的也只有作文作文的分值是最大的。 今年各地高考作文题依然维持了往年的水准,题目出得异彩纷呈!考全国一卷,你要博古通今,pick齐桓公、管仲、鲍叔中一个 …

据说少吃一顿会胖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299篇原创 1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份蕴含着人间烟火气的早餐,是国人对生活最朴素的向往。 像我这种不坐班的人每一天基本都是从下午开始。 这意味着我跟早餐基本已经绝缘了。 而没有早餐的一天,是没有灵魂的,所以不坐班的这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