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卫平的左右互搏与常识回归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聂卫平的左右互搏与常识回归

作者:康老  微信公众号:康老的党八股

年前,我在一个围棋公号上,看到聂卫平棋圣要上春晚表演节目的预告,作为一个老棋迷,差点就盯着屏幕等聂棋圣出场了。不过,实在是看不下去啊。就那相声能叫相声…… 聂卫平对棋迷的吸引力再大,那也抵不过……就没往下看

今天听说聂卫平又没上,节目调整了。翻了翻记忆,32年前,1989年的春晚,聂卫平出场过一次。那一次上春晚,并不是因为聂卫平在擂台赛上的神勇表现,而是聂卫平的姐姐的义举。

80年代中期,聂卫平姐姐一家请了一个小保姆,相处非常融洽。但这个小保姆得了病,就辞了工作回老家休养,可病越来越重。聂卫平姐姐一直在关心小保姆的病情,知道在老家很难治后,不仅把小保姆接回北京,而且托关系找各大医院名医给小保姆看病(确诊是一种很罕见的癌症),还拿出家里的积蓄给小保姆看病。聂卫平也大力资助。

但是,这种病治疗费用极其昂贵。如果我没记错,在80年代中期,光是最后阶段的手术费用就需要2万多元。历经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 ,那时候,万元户就是富豪,一个普通家庭的年收入大概就是一千元吧。2万元在那时候是一笔巨款(至少相当于今天的300万元,在心理上的冲击更大)。聂卫平虽然名满中华,但是那时候没有商业围棋比赛,聂棋圣也不过是拿工资的工薪阶层,没有多少钱。聂家尽一切可能帮助这位不幸的小保姆,实在没有办法了,想到登报向社会募捐(这在当时还是个新办法),终于筹到了高昂的治疗费用。小保姆起死回生。聂家对小保姆有救命之恩。

这个感人的故事上了春晚,聂卫平的姐姐、小保姆还有聂卫平出场讲述了这段感人经历。这时韦唯登台,演唱了著名的《爱的奉献》,台上台下都哭了。

那时候,我还年轻,又是棋迷,从头到尾听了这个故事,看到自己的偶像一家还有这样的义举,感动一塌糊涂+激动不已,真心接受了一次教育。那也是历届春晚的高光时刻(现在叫名场面)之一。即便是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力挽狂澜的聂卫平,也不是因为他在擂台上的凛凛神威来到春晚,而是在他姐姐善良义举下的配角。这一点让我极受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聂卫平的姐姐比聂卫平更了不起。

好节目应该有引人向善的教化作用,不过最好能像1989年春晚《爱的奉献》那样真实、质朴、自然、感人,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千万不能强撸,否则……。今天不讲这个,说说其他的。

我前些天,翻出了一本旧书,聂卫平棋圣的《我的围棋之路》,1988年出版。这本书我在三十多年前读过,当时正值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力挽狂澜,上演传奇的时段。

因为聂棋圣在擂台上的神勇表现,我才自学的围棋。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不久的历史节点,聂卫平和中国女排是当时中国体育的两座丰碑,为中国注入了赶超世界先进的信心和力量。我是聂卫平的狂热粉丝。虽然,聂棋圣后来……迅速离开了巅峰,让我这样的喜欢,不,是崇拜他的棋迷大为失望,但是不得不承认,聂卫平是对中国围棋发展贡献最大的棋手。

这本《我的围棋之路》,也很久没看了,重新翻看,有了些特殊的感受,可谓温故而知新。正好聂卫平在这本书后半部分棋谱的解说之中,也用了温故而知新——表达他对过去一张棋谱的新发现。

这里的温故而知新是什么呢?常识不可违背。在聂卫平成长道路上也是如此。

在80年代中期,中国大地上掀起的围棋热,说穿了就是聂卫平热。关于聂卫平的各种报道、故事、段子,一时间到处都是。尤其是聂卫平曾经在北大荒农场下放了好几年,回来后,棋力大进,在全国比赛中拿了冠军,极具新闻价值,极富传奇色彩——聂卫平在北大荒下放,如达摩面壁,棋艺大涨的故事广为流传。

聂卫平在下放期间练棋的故事,不仅在国内流传一时,还有一个更加传奇的版本——来自于聂棋圣的好朋友沈君山。沈君山是与连战并称的台湾四公子之一,但与连战不同,沈君山身上中国老派文人的气息很重。如果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名士。

沈君山的主业是科研,曾获马里兰大学博士学位,在学术界成就斐然,同时风流倜傥,多才多艺,尤其在围棋上,沈君山的水平很高,用现在的标准衡量是很强的业余5段,在那时非常难得。沈君山和聂卫平,都喜欢打桥牌、下围棋,喝酒,一见如故,遂成莫逆之交。

围棋界有句话,中国是围棋生母,日本是围棋养母。日本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围棋王国,日本的围棋水平曾经比我们这个围棋故乡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中日围棋的差距有多大呢?六神磊磊同志写过一篇文章,“中日围棋差距,曾比军舰的差距还大”。没想到,没想到,我写金庸写不过六神也就罢了,连围棋也没有花露水写得有趣。

日本围棋一度高高在上,中国棋手奋力追赶,真正赶上日本就是在聂卫平手中实现的。当聂卫平连克日本超一流高手的时候,沈君山根据自己的发挥说了一个故事,到处为聂卫平宣讲:

聂卫平在北大荒下放的时候,没有棋下,练就了自己的左脑和右脑下棋的本领,分身成两个聂卫平下棋。但是这种左脑右脑同时下棋的功夫,特别损耗功力,所以聂卫平只在对日本超一流高手时使用。本来一个聂卫平就和日本高手差不多,再加上一个聂卫平,什么样的日本高手也都得败下阵来。

熟悉金庸小说的同志一听,这不是《射雕英雄传》里的老顽童周伯通用的左右互搏嘛。怎么可能是真的。

但是经过沈君山帮聂卫平这么一吹,当时的很多人还真信了。金庸、沈君山、聂卫平都是好朋友。从这个角度来说,聂卫平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

沈君山因为和聂卫平的关系,一度还受到了连累,被蒋经国定为“永不录用”之人。沈君山自己倒很洒脱,还引用金庸小说里对立门派之间高手保持友谊的故事,反过来宽慰聂卫平。沈君山果然名士也。

后来一代名士沈君山中风,长期卧病在床,令人无比惋惜,感叹造化弄人。

一下跑了题,沈君山帮助聂卫平在海外宣传,国内的报纸杂志也是反复渲染聂卫平在黑龙江农场的锻炼效果,我当时也以为聂卫平的棋艺是在北大荒长进的。但是,我这次重新再读聂卫平的回忆,发现我的感觉过于粗疏了。

真实情况:聂卫平在农场下放的时间中,有近两年时间是常驻北京,是农场驻京联络办的代表。而聂卫平之所以能常驻北京,则是聂棋圣其实是一位根正苗红的红二代。聂棋圣对此很坦率加以说明,因为靠着父母的老关系,能够在那个各种物资奇缺的年代帮助农场搞到紧俏物资,所以被委以重任。

聂卫平以农场驻京代表身份常驻北京期间,也没啥事,天天泡在北京第三通用机械厂——那时候围棋运动被当做“四旧”撤销,中国围棋集训队解散,陈祖德、吴淞笙、王汝南、华以刚、曹志林、邱鑫、黄德勋等七名国手,被下放到三通用厂当工人,号称三通用七兄弟。这七位国手,当时都是单身汉,分在一个宿舍里,聂卫平就泡在他们的宿舍,天天和他们下棋。而且这七名国手是三班倒,随时宿舍都有人。

因为当时聂卫平不过是个小有名气的业余棋手,国家队的高手如果输给聂卫平,传将出去很没面子,所以都是拿出真功夫来,妙招纷呈。用聂卫平自己的话,其紧张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正式比赛。经过与三通用七国手没日没夜的大战,聂卫平进入全国顶尖高手的行列。换句话,当时的中国围棋队全队高手相当于聂卫平的陪练。

以下引自聂棋圣回忆原文:

凡是喜欢上围棋的人,此生便再难与围棋分手,何况那些曾经从事过这项运动的专业棋手了。在“文革”中,陈祖德他们虽然已是工人,被下放在工厂,但每天的“手谈”是绝对不可少的。

在他们中间,除了陈祖德被公认为“霸主”外,其余“各路诸侯”都是“雄踞一方”,互不相让。“文革”后期,我从东北农场回到北京,为了下棋,也加入到他们这个小群体中。于是,这场“争霸战”更加激烈不说,还平添了几分“惊险”。

最初,诸位国手并未将我放在眼里,几度交手后才感到,不施展出点“毕生绝招”就难以取胜,不由得紧张起来。对于以陈祖德为首的这些早已蜚声棋坛的国手来说,他们之间的争斗,胜虽欣喜,败亦不丢面子;可和我这个无名之辈对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万一输了,传出去那还了得!因此每逢与我下棋总是全力以赴,妙着纷呈,常常把我杀得汗流浃背。回忆起来,当时下棋的激烈、紧张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的全国正式比赛。

藤泽秀行曾强调过,成为优秀棋手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棋手在15岁至25岁期间,要有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木谷门下为什么涌现出众多的一流棋手,关键就在于创造了这个环境。我认为秀行先生的见解完全正确,正因为我在20岁时就和陈祖德等著名棋手终日厮杀,所以才有可能进入一流棋手的行列。

那时我白天拼命下棋,晚上再把白天所下的棋摆出来反复研究,直至深夜。有时思路一钻进棋里,我就会忘记一切。比如下完棋骑车回家,常常因为脑子里还在苦苦思考棋里的变化,不是闯了红灯就是骑错了路。渐渐地,我惊喜地发现,除了陈祖德,我对其他几位国手已经略占优势了。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呕心沥血,赶超日本”的宏远目标,在我心中逐渐形成了。

以上是聂棋圣的回忆,重要的话再说一遍:正因为我在20岁时就和陈祖德等著名棋手终日厮杀,所以才有可能进入一流棋手的行列。

在下放期间面对北大荒辽阔的原野,参悟到围棋的真谛,或者自己和自己下棋左右脑互搏,都是些美好的想当然和善意的吹牛皮。

聂卫平在农场的下放生活如何呢?非常的不如意。聂卫平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干不了重活,当他提出因病能不能干点轻松一点的农活时,就被马上认定为偷奸耍滑的坏家伙。此后一直受到打压,其中也有过一段风光,但又经受了更大的打击,甚至被戴上过手铐。

聂卫平第一次有机会赴日本参加围棋比赛,就是因为农场拒绝给聂卫平的政审出具合格的意见,而被搅黄了。聂卫平回忆当时他知道农场不同意他出国后,心里一片冰凉,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风筝,无论飞得多高,线还是被牵在农场手里。农场生涯是聂卫平的一段不堪回首的逆境。

多年以后,当聂卫平成为擂台英雄,再回首农场的不如意生活,也评价说这段逆境对自己的围棋成就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一是增强了在棋局形势不好(如同农场逆境)时的顽强忍耐,二是提升了大局观。但这种正面作用,只有在其他可遇而不可求的际遇(如能整天和陈祖德等国手过招)主导下,才能产生;如果只是单纯的农场生活,甚至聂卫平在农场再多待上几年,一代棋圣也许就此毁掉了,中国围棋赶超日本也会被延缓。

如果评价下放生活对聂卫平的作用?我想了很久,还没想好。想用化学里的催化剂比喻——自身不参加反应,但能加快反应速度——不太合适。

似乎可以借助中医来打比方。下放生活类似于砒霜之类的毒药,有毒,但是在某种特殊场合下,如果用的合适,微量的砒霜也可以治病。但是,只用砒霜会毒死人的。

温故而知新,三十多年前看的聂棋圣的回忆,早已忘记了。重新翻看,有了新的感受。一代棋圣之所以能达到棋艺巅峰,其背后必然是大量与高手的实战对局,这才是常识,才是真实的人类世界。而在农场“面对旷野落日的顿悟”,自悟围棋的“左右互搏”之类传奇故事,不过是武侠小说般的杜撰。

(XYS20210226)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两亿零两年的恐龙

2019年序:今天看到一个微信,说是长城全长21196.18千米,上次看到这个数据是7年以前的事,我当时把我以前的文章发到了微博上。这次再看见,干脆把它转到我的公众号上,希望能给更多人普及数据误差的概念。 …

如果资金足够,中国能实现美国那样的大规模农场产业吗?

知乎用户 刘宇航 发表 此篇回答,不想被任何形式转载!谢谢理解~ 没想到知乎上关注农业的也有这么多,不过隔行如隔山,就算农业专业的学者也没法设身处地的从农民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让我一个苦逼农民,结合自家农场,从实际劳作上来回答这个问题,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