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上海外卖小哥之死》之死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公众号后台截图)

标题不是我套娃,《一位上海外卖小哥之死》确实已被删,这篇文章一共存活了2天16个小时,被阅读了88.5万人次,其中有50多位读者留言说到不知道这篇文章什么时候会被删,现在答案出来了:

链接再点进去之后就是我们最近一段时间熟悉的红底感叹号:

文章已经404,但关于它我还是想说几点。

(壹)

这篇文章发出去之后,后台涌来了几千条评论和私信,有不少看的我很难受——流量毕竟讲究头部效应,即使在上海这样的超级大城市,大多数人的苦难都没有机会被看到:

在过去的四月,有人打110、119、120、12345都叫不到车子,只能用轮椅推着罹患肿瘤的年迈母亲去医院化疗,来回需要徒步推4个小时;

有人妈妈术后大出血,人倒在卫生间,血小板几乎为零,但120电话打不通,最后破釜沉舟自行开车送医,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有人工作的小区,一位13周的孕妇面临小产,无奈120排队几百人,只能去镇里开证明然后开车去医院,但最后还是大出血,孩子没能保住;

有一位上海网友在封控区的父母相继因为摔倒被送医,煎熬中终于等来了120,但还是3天内先后告别了生命中两位至亲;

还有一位老人因为封控没能见上妻子最后一面,再次见到人已在冰冷的太平间,一生情缘,几十载岁月相守,在生命的尽头竟是这样匆匆告别;

数千条评论留言,挂一漏万,我没有精力一一读完,但四月的上海充满了太多不为人知的生离死别,也能看出来多数中国人温良内敛,不善言辞,再强烈的悲伤和愤怒也很难写下煽情的字眼,另一方面他们也缺乏表达和发声的渠道,情感澎湃却又选择隐忍,一切钻心的疼痛最后都归于无边沉寂的黑夜。

这让我想起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里面大量安静的镜头像极了此刻的上海,封城之下,人车稀少,高架、道路、地铁站都不复往日的喧嚣,但城市繁华的霓虹灯依旧常亮不熄,外滩的天际线仍然晶莹璀璨,灯火通明之下,普通人的生命正在依次熄灭,死亡和告别悄然发生。

又让我想起王小帅的《地久天长》,我阅读后台许多留言的感受,就像片中那对中年失独的夫妻给我的感觉一样,不会特别的煽情,也没有刻意的愤怒,但就是对苦难经历的平静述说已让人极度心疼,一个一辈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普通中国人,到临终前依旧如此的逆来顺受,个人的命运在时代的碾压面前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带着遗憾走入死亡,这些都是上海的某个角落里,活生生的现实。

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像上篇文章某些评论一样,问我该怎么办。抱歉我不是造物者,我也不是救世主,我只是个普通人,我不敢说该怎么做就可以避免这些悲剧发生,甚至有的时候都不知道该回复一些什么,从3月以来我就常感觉到一种无力感,不是新冠病毒导致的乏力,而是来源于另一种东西。

但我依旧会感到心痛和心疼,大概是因为我从这些苦难中也看到了自己,这不是时代的一粒灰,这是时代的沙尘暴,沙尘暴下我们都无处可逃。

(贰)

文章发出后,也有不少媒体联系到我,说正在关注因疫情封控而去世的普通人,想要采访当事人的亲友。

我觉得你们的出发点很好,同时也希望这些报道你们可以被允许发出来,我们可以被允许看到。但至于采访,我跟当事人亲友沟通之后,确实无法满足你们的需求,毕竟对当事人亲友来讲,每说一句话都是回忆刺来的一把刀,当务之急还是让他们早日走出情绪的低谷,恢复正常的生活。

我想你们应该也会这么认为,谢谢你们,也向你们转达当事人亲友的感谢。

(叁)

另外,后台我也收到了一些评论质疑小哥是不是在送外卖、有没有戴头盔、是不是喝了酒之类的,我觉得其实没必要,不要试图在这个世界上寻找完美受害者,我希望在看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聚焦在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上,而不是被一些次要的细节带偏了方向。

退一万步讲,就算他有错在先,他的救护车就得1个小时才赶到吗?根本就没这个道理。就像下面很多网友回复的一样,如果发生了车祸,那么过错方就丧失被施救的权利了吗?即使被判刑的人,他生了病就不会有人来治疗了吗?显然都不是。

不聚焦首要矛盾而去挑剔一些边角料问题,那我觉得要么就是认知不足,要么就是在心虚的刻意回避某些关键问题。

(肆)

我还记得三月底临封城前那天晚上,下了班踩自行车回家,路上几乎没什么人了,街边的门店只剩零星几个小超市还开着,小区大门已经拉起警戒线,只让还没回去的人进去,进门处遇到一个邻居爷叔,他半对着保安半对着我说:就跟火葬场一样啦,只进不出了!这位爷叔有点神通广大,平时什么事情都参与,什么事情都知道,不过他那会应该并不知道,这一封,就至少封上了一个多月吧?

一个多月过去了,几乎每天都上演牛鬼蛇神,我的人生也从来没这么密集的接收过坏消息,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当下,我发现无论是上海内还是上海外的人们,有点趋于麻木了,在经历物价暴涨、物资倒卖、摆烂躺平之后、在经历有人跳楼、有人上吊、有人街头血流而死之后,内心不再起波澜了,甚至看到养老院把活人拉去火葬场之后,好像感觉也不过如此——活人都能被拖死、病死、逼死,濒死之人“火葬场一日游”貌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还有人拿出小板凳,“我就要看这个地方究竟还能出现什么更烂更臭更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觉得这个趋势是很可怕的,当一个城市不断的刷新下限之后,就没有人知道真正的下限在哪里了,大家对于下限的心理预期越来越宽容,也渐渐忘记原本要刷新的其实是上限。所以比烂是一个恶性循环,一旦陷入比烂状态,那只会无穷尽的营造出适合更烂生长的沃土,进而无穷尽的烂下去,完全看不到终点。

而不陷入比烂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守住某些底线,比如民生,比如人命,但很可惜,四月并没有守住。

即使这样,我还是想说,不要麻木,不要比烂,比烂伤害的是这个城市里最普通最基层的百姓,即使他们极度平凡,其貌不扬,自古以来都无法在历史书上占据一行字,但他们也有权利好好的活着,即便在生命的终点也值得祥和的、有尊严的告别这个世界。

那个人还活着就把老人家卷进裹尸袋拉去火葬场的家伙,你能明白吗?

5月开始了,上海的疫情看起来是在好转了,在这次劫难之后,我们的集体记忆会被推向何方?我们会有一部电影记录这些挣扎、饥饿、恐慌、不安、压抑、伤痛、死亡吗?我们会有吗?会被允许有吗?还是这些只能当做个人记忆?

如果电影没有,那么会被允许有一些音乐吗?一些文字呢?很遗憾,《一个上海外卖小哥之死》没有获得这种允许,但我依旧认为,有些文字,有些人,离开跟到来一样,都是有意义的,微弱的,也是光。

配套阅读:

一位上海外卖小哥之死

上海人民还要被剥削到什么时候?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思考与表达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我们向封控区的人们收集了解封后的 100 个愿望

特殊时期下的快乐总是朴素的。 **采访|姚胤米 朱丽琨 沈方伟 龚方毅 **李娅宁 黄俊杰 朱凯麟 贺乾明 文|姚胤米 朱丽琨 龚方毅 沈方伟 **编辑|姚胤米 黄俊杰 ** 自然的节律并不因为人的期盼而转移。在吉林省、上海市等地 “全域静 …

上海人民还要被剥削到什么时候?

(人海) 前两天上海静安警方破获一起哄抬物价非法经营案,42岁的高某囤积大量青菜、鱼肉蛋等向被封控居民兜售,卖了175万,赚了150万,也就是说我们即使忽略掉正常盈利的部分,高某这一票的利润率也超过了600%,而他这150万的非法获利来自哪 …

上海官方新冠死亡人数引发质疑

上海官方新冠死亡人数引发质疑 记者:王月眉, JOY DONG, AMY CHANG CHIEN 2022年4月20日纽约时报 单从数字上看,上海是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如何拯救生命的典范。据官员通报的数字,虽然在本轮疫情中已累计发现了40多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