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大量撤资去印度越南,会不会造成国人大量失业?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Gyl 发表

德资制造业员工过来聊聊,原内容已经在其他答主回答下进行了回复。我们公司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保密要求,很多核心零件都是德国进口。今年疫情德国全线停工,而中国是已经开工了的。有一个很重要的总成已经库存报警,我们公司高层急得团团转,这个东西国产没做过,海外停工了,海上漂着一个月多点的货,用完中国工厂也得关门。采购找到了一家国内企业,把技术图纸都给了过去,因为疫情国外专家也来不了了,说白了就是死马当活马医,搞搞试试吧。结果一个半月时间那家国内公司做出来了,上线测试后发现质量参数完全没问题,我们德国总监都不淡定了,随后开会必称赞中国,从物流设施到市场活力,从产业能力到供应体系夸的我们都不好意思。我们公司就是所在行业巨头,根本不可能去哪个国家从无到有给配置一整条产业链,只有产业链完善了,我们才会去投资。基础设施上,别的不说,只要电网闪断 5 秒钟,别说设备打坏,有些高温设备甚至都得炸膛出安全事故。可以说我们公司在国内从研发到采购,从物流到零件,从质量管理到设备维保,从机械保洁到信息系统维护,涉及国内外上万家供应商配合,这需要长久以来的默契和整个行业供应能力和整合能力。

今年中国经济负增长,疫情又影响很大,我们公司国内又投资 30 亿欧元成立了新工厂还准备把海外产品供应放在国内制造再出口。这么说吧,迁到越南的制造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技术,人员要求都不高,来料加工就可以了,还能赚一波关税优惠。但是复杂工业品制造拼的不仅仅是企业能力,更是产业能力,一家巨头能投资企业,但是绝对投资不了产业。大到大型机床设备,小到工位上一支电动或者气动打紧枪,只要出问题国内服务商就能给你解决掉至少 95% 的问题。而那些来料加工,服装鞋帽这类,你想坏都没有机会,因为压根没有什么复杂设备。

另外,我们公司目前已经实现 95% 的自动化生产,除了装配工艺必须人机结合以外,其他工艺都可以自动完成。我们也是德国工业 4.0 的标杆之一,当然距离实现真正的 4.0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可以负责任的说,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越级直接拍给越南一个工业 4.0 的企业,没有完善的产业能力根本玩不转,这个东西不存在越级,必须从 1.0,2.0,3.0 一路走过来。为了保障我们公司业务运营,我们需要强大的计算机软硬件产业,帮助我们运维生产系统;需要可靠的公用动力公用设施系统支持;需要运力强大的物流企业和完善的交通帮助我们完成进出口业务;需要具备相当开发能力的零件供应商适应我们新产品换代。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我们都不可能冒这个风险投资,停产一天,人工上省出来的那点钱都不够补亏损的。

客观来说,如果说中国超过美国的工业设计能力,那叫盲目乐观。如果说越南制造业就能打击中国制造产业链那叫盲目悲观。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是产业升级竞争的后果,中国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之后,诞生了一大批新的岗位和行业,导致了很多低利润高污染以及来料装配行业失去了初级劳动者,那些人送快递,送餐,开网店,做二手车,开滴滴,做服务业去了。因此当初那些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料加工企业这些低附加值,低技术,低需求的工业企业已经不适合在中国生存了,他们撤出后空余的劳动力已经被互联网经济吸引走了,这是产业升级把这类产业挤出了中国。并不是他们撤出导致我们失业,而是他们很难用原来的成本招到合适的员工不得不退出中国去人力成本低的国家,因为他们的行业最大的投入就是人工。至今为止,在制造体系构建上中国是没有对手的,现在严格来说已经不叫产业链了,而是产业网。甚至产业网已经不能形容了,整个产业勾际关系就像海绵,里面网络错综复杂,没有扎实的工业能力的国家,怎么构建这个系统呢?我们要制造顶级的产品,就必须要有顶级的一级供应商,要有顶级的二级供应商,每一个链条的薄弱环节都会导致公司亏损。所以越南想对中国在制造业上有影响是不可能的,双方工业体系已经不在一个时代了。

最后再分享我们行业一个消息,我们行业美国的某竞争对手企业已经批准了未来 650 亿人民币的投资用在中国市场。资本家会说谎但是资本不会,资本只会去对他最有利的地方。美利坚天天喊着制造业重回美国,工业制造去中国化。可是就是有顶风上的美国企业,你说他们难到不怕川普发火吗?原因很简单,对于和中国合作给他们带来的资本利益,大总统的怒火就是个屁 [捂嘴]

更新:

刚放出来,谢谢大家的回复,在这里补充几点。第一,国内供应商让我们震惊的不是设计能力,因为我们给了图纸,给了专利授权,所以设计出来没有问题。最难的是能够在一定成本浮动的范围内实现量产。而且他们做总成还需要二级供应商和三级供应商的协同配合,能在短时间内拉动下层供应商开发产品,开发模具,并且批量生产后成本在可控范围内,这是非常吃工业底蕴的。另外我具体的公司行业就不透露了,下面有人猜到了,佩服各位侦探们,哈哈。另外有的朋友们说不能小看越南,印度,四十年前我们能做到他们也能。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完全是唯心主义的,因为客观环境已经根本不同了,中国发展的路线只适用于中国,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顺着同样的道路发展。中国是比较魔幻的,因为曾经西方设计的国际分工被中国打碎了。最初大家觉得一个国家发展一个产业,大家各自分工美国薅羊毛这样的体系很完美。但是中国不行,一个产业中国人根本吃不饱,所以中国制造体系在国家层面的大力推进和资本快速投入下飞速成长,同时多年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了大批产业工人,国家大力基建,为工业生产搭建了完善的平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中国又抓住了机会,电子信息产业,通讯产业等不说国际顶尖但也跟上了主流发展进程,现阶段中国从 1.0 工业到 4.0 工业是同时存在的,当产业矩阵形成后又依靠规模优势把各西方国家的强势产品打的晕头转向。而印度和越南,现在刚刚承接的是从中国转移出来的低端装配行业,说句认真的,这两个国家能否沿着产业链自己攀升要看国家层面的决心,因为很多投资是短期内根本没有回报的,这一点行政松散的印度肯定无法完成,而越南作为小国,无论是消费市场规模还是产业升级所需的庞大资本都很难获取。所以现阶段,只有中国不做的他们拿去做才能活下来,如果产业层级再往上和中国的制造产品进行正面对抗,结果可想而知,世界贸易是合作,但竞争从来都没停过。也有朋友说我们中西部地区人民收入还不高,产业发展还滞后,这些产业可以转移到西部。但是这些行业属于外贸类行业,对于港口海运需求非常大,其他的运输方式根本不合适,中西部有中西部的发展思路,不能一概而论。七八年前我在大学课堂上就已经听到过一些来料加工的外贸行业转移到东南亚了,其实这不是新闻了,因为这些年的产业转型给越南带来了切实的经济增长,导致这些年越南 gdp 在全球可谓一枝独秀,因此才得到了大家的关注,所以外贸加工的行业转移到越南和印度和当前中国面临的失业没有必然联系。手机码字就说这些吧。

知乎用户 旅行中的泰迪熊 发表

说个正在发生的事情

美资 A 企业,去年开始计划将中国的研发团队裁员一半以上,挪到印度和智利去。理由吗,台面上的理由一是印度便宜二是智利和美国没有时差。实际上的理由,很多产品已经深度依赖中国,万一万一中美有点什么,可能就分分钟被中国卡脖子了。

然后去年就开始准备,印度招人,智利招人…… 中国准备裁员。

高潮来了,不,疫情来了,中国第一个开始在家办公,然后第一个恢复上班,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影响业务,于是其他国家开始抄作业。印度第一个出问题,的在家办公计划完全实施不下去,理由很有意思:没有宽带、没有电脑、没有桌椅…… 又是一通买买买,然后还是有一半的人没法正常工作。印度这基础设施短板终于暴露了,还有印度人民的占小便宜习惯。

智利呢,还好,只是各种游行不上班而已。

然后…… 美国总部发现这完全是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钱花了不少,人招了不少,然后完全无法开始工作,而且中国这边裁员的时间定马上就要到了。各个产品线终于按捺不住跳了起来,不许裁员,这还完全没有交接呢,一旦裁员这产品就彻底瘫痪了。

…… 美国总部纠结中

还有没说完的呢,欧洲那边的业务现在也瘫痪了一大半,很多人建议…… 要不搬到中国吧。

…… 美国总部头疼欲裂中


感谢评论区各位,就这事我再总结一下个人看法:

  1. 美帝的明白人聪明人,都知道中美竞争是个什么形式,除了国家之间的竞争,或多或少还有意识形态的加成。他们在操纵着企业从中国脱身,既有怕被国家竞争而影响,也有不愿意再看到技术和竞争力流向中国的私心。因此,疫情过后,就 A 公司来说,裁员迟早还得来。
  2. 从这次疫情国家层面的应对来看,以及从裁员前后各方意见来看,中国有一些未被发现的优势,让 A 公司这样的企业,对于将业务留在中国或者做大,有着看得见的利益和动力。这些优势包括:基础设施,人民勤劳,敬业精神,配套产业,庞大的技术人力资源,政府效率,扶持力度等等,也许中国做的不是最好,但一定是平均分最高的那个。加上同行的衬托,每一个被选出来接过中国业务的国家,都被发现一个让人无语的短板,甚至美国自己。
  3. 上个世纪的美苏争霸时,除了激烈对抗,也有赫鲁晓夫访美时双方达成的 “美苏共治天下” 的默契。也许,这种默契,在各种对抗走了一圈以后,又会换个主角重新上演,把老三老四拎出来放血,老大 6 老二 4,双方把酒言欢各取所需,资本家们也可以出口气再把生意放在最赚钱的地方了。

知乎用户 路上不吃牛肉面 发表

1979 年 , 索尼推出世界上第一部随身听。适逢中国改革开放,大量外资企业来到中国设厂,生产音响产品。

2001 年,新加坡爱琴科技开设中国分公司,利用中国廉价的人力物力,为海外品牌生产贴牌音响。

爱琴中国向总公司提出申请,要求增加研发,总公司坚持贴牌,双方不欢而散。

次年,爱琴中国 CEO 负气出走,在 imp3 闪存论坛宣布,组建中国自主的音响品牌。

他叫黄章,他所创立的品牌,就是后来的珠海魅族。

2003 年,魅族 mp3 上市,两年后,销量全国第一。

2009 年,搭载 winCE 系统的魅族 M8 发布,魅族转向手机业务。

2019 年,魅族全球销量 1900 万台,厂商中排名中游。

爱琴科技怎么样了?

还在做贴牌 mp3,年产 60 万台。

知乎用户 Tom 发表

我就弱弱的说一句,我们越南工厂的造出来的比中国的贵,都四,五年了。现在总部问了,当年为啥要在越南设工厂,谁定的?背锅节奏开始… 年年在亏… 可以理解。

知乎用户 买菜市民刘先生 发表

咱们公司越南的工厂转单给在广东的工厂做。

然后发船去越南,再从越南出口日本。

为什么呢?

因为越南的工厂做不了达到日本品质要求的产品。但是却接到了日本的单。

这个是不是一个很迷的事情?

知乎用户 飞欢 发表

刚写了一半没了,很郁闷,在这里改吧。

国家发展是有规律的,一般是按照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由弱到强逐步发展:

1,第一产业实现原始积累,过去大部分国家能做到,比如阿根廷、巴西成功的完成过这一目标。自从农业转基因和金融化以后,这一目标也不是一般国家能做到的。(转基因技术和农业金融化值得好好研究)

2,完成原始积累后,发展第二产业,绝大多数国家倒在这一步。三个难题:市场、技术、投资。阿根廷、巴西、泰国、马来西亚等等国家都倒在这一步。日本、韩国在没有完成第一步的情况下,借助二战以后亚洲多场战争后勤、外部投资、美国供应链转移、多个单点技术突破,完成了这一步。但是在中国制造业全面崛起后,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

3,在第二产业强大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出的定规则、割韭菜的第三产业。这里的第三产业主要指科技服务业(专利)、金融业、法律业、政治业(包括 NGO),目前成功的就只有以美国为首的几个发达国家。这里功夫就极深了,一带一路战略如果成功了,可以算一个。

以上所有阶段,都是有历史机遇期,错过了就错过了,可能就像南非、俄罗斯、泰国、智利这样的国家,上不去,也退不回去(工资和消费高了)。

越南大发展,除了他们自身努力,还需要有战略发展机遇,目前还没看到有什么好机遇。可能他们在等台海冲突。

———————————————————

越南常去,工业园也跑了不少,当地官员和企业主也接触过很多,自认为比较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先说结论:不可能。

再说理由:

1,台湾老板二三十年前就大量进入了越南,可以说和北上(西进)差不多的时间,现在看来南向的效果要比北上差的远。不少台湾老板亏光了,逃回台湾,有的被越南女人算计,有的被当地官员和黑社会算计(这两者也有结合的),鸡还没生蛋就被抱走了。这算是这个问题的一个长达二三十年的实验,实验结果不怎么友好。

2,越南现在已经出现了用工荒,经常是一个新开的厂,工资高 200 人民币 / 月,另外一个厂的 50% 工人都跑去新开的厂。感觉已经成了零和游戏,已经没有新的空间给新工厂,更不要说富士康一类的用工大户。

3,越南基础设施还差的远的远,任何一个工业园,只是地理概念,里面没有任何配套,就是一块地。这是一个可见一斑的标志,其他的配套可想而知。工业的基础是化工,越南很奇怪,对化工比较排斥,连氯碱这样的基础又基础,成熟又成熟的厂都很少。电力成问题,没有足够的电厂,更没有靠谱的电网,胡志明市内那恐怖的低压电线森林令人印象深刻。这些不是嘴皮子动动就可以搞定的。

4,越南规则太太太复杂,势力太太太复杂,远远不是外来企业可以驾驭的,政策水平跟着中国,文件层面 OK,执行层面相当堪忧。越南海关要走个私那不要太容易,数量还可以做的很大。这段想说的就是越南的政策风险很高。

5,越南经济规模太小,金融市场非常幼稚,现在通过学习中国,阻隔了外资直接进入越南金融市场搞事情的通道。但是发展会有很多的金融风险,体量小就是天然的死穴。越倒向西方,越容易拉美化。

6,工资上涨太快了,房价涨的更快,产业升级不存在,那我很看好他们进入中等国家陷阱。如果越南再开放政治领域和自由化,那就妥妥的没跑了。吃了西方的药,没有不瘫痪的。

综上,越南官方如果脑子正常,怎么敢倒向西方?倒向西方,开放资本市场,政治自由化,一定是万劫不复的拉美化。所以越南只能倒向东方大国,那最好的结果就是政治独立的经济附庸者。

大国是天生的或者打出来的,小国不要想太多,活下去,多吃草还是多吃点肉,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

知乎用户 王子君 发表

谢邀。

会啊,短期内不至于给我们造成大量失业,但如果放任不管,那肯定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越南 2020 年的 GDP 增长应该在 2.7%,跟去年的 7% 没法比,但是在疫情与经济衰退下已经是个很亮眼的表现了。

越南的经济增长没什么诀窍,就是接我们的 “低端” 产业,做衣服做玩具做电子组装。但是就是这些 “低端” 产业,有可能使得越南成为今年亚洲里少数还有增长的国家。

很可能是唯一一个。

组装工序赚的钱不多,但往往是生产的核心环节:

元器件要运到这里组装,所以这里一定是一个物流中心;

元器件到厂的检测和成品出厂的检测也会在这里,所以组装厂出生就自带一定的基础技术能力;

大量元器件利润空间不大,如果某地组装业务量大,这些低利润的元器件厂商会分批次搬到过来;

流水线和元器件厂商的聚集,进一步带动装备制造商的参与,在这里形成专门的技术服务和维护网点;

同时工业设计、产品方案集成、包装等配套企业也会在订单的召唤下逐步聚集。

基本到这个程度,一个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就成型了。

人家建起一个五千人的工厂,抢走你的就业很可能是五万人。

很多人说,越南的劳动力满打满算也就我们的 7%,就算越南吸力超强,又能怎样?

好,我来瞎估一把:越南只抢走了我们的 2% 就业,其他东盟国家加总也是 2%,印度也是 2%,孟加拉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一块,也是 2%。

好了,8% 的就业没了。

中国就业人口我就当 8 个亿,这下等于 6000 万就业岗位流失。

这数字,换其他时候,足够引发一场严重的经济硬着陆,折损三到五年的经济发展成果,直接梦回九十年代初。

换在六保六稳的当下,足以让扶贫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多个部门自挂路灯。

再换个角度:这因为产业转移而引发的 6000 万(至少)失业,有什么板块可以消化?

哪个新兴产业有能耐,麻烦站出来让我康康。要是吹到做到,你就是下一个国策。

直播、滴滴、送外卖,真正能消化就业的也就是外卖和快递,满打满算 1500 万。

这还是就业存量,还能吸纳多少不确定,乐观估计也就是 300 万左右。

这动辄几千万的失业人口,城市根本没有能力承担,基本压回农村;要是三农的产业振兴也没做起来,那最后都是压回国家财政,全民税负。

所以,我一直唠叨的:产业别瞎转。

即使是服装玩具这类 “低端” 产业,你也没有掌握生产装备制造、原材料、工业数据等核心上游。一旦你把这类产业的流水线转到不可控的国家,那就是主动中断这个门类的工业化进程,留不下太多东西。

要是布料只有我会做、缝纫机只有我会生产,服装流水线我随便转,转到天涯海角我都能吃一份。

但你要是在上游还没形成垄断和壁垒,就把流水线转出去,那这些工厂就是到你的国土这来了个十年游而已。

你要借着工业化,让自己在国际分工中卡一个几十年的大位,一般就是材料科学、装备制造、工程数据。卡到了,你掉头做雁阵的领头雁;没卡到,继续咬牙工业化进程。

我们现在很多工业门类很热闹,体量也是全球第一。但是在该门类的卡位工作,基本都还没到交卷的时候。

然后自己主动在转移产业。

公允地说,中西部一直希望东南沿海向他们转移产业。但是在土地财政和房地产支柱行业的导向下,虚拟经济的收益和成本都在倒逼实体产业外流。

一方面是就业与税收的直接损失。另一方面,这些 “低端” 产业我们还没卡到大位,一转出去收益就丢了大头,造成的失业,必须由其他产业来弥补。

例如卖地。

没有足够的实体来支撑,自然就要找虚拟的收益来抗。所以振兴实业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股市房市不回头。

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我还是那个观点:

要以虎搏兔,要用国家扶植与补贴,在实业的效益上打垮越南;

要用产业集群的总体优势,和政府让利的手段,而非压低工人工资;

要有点两山轮战的怒气,在经济结构上放越南的血。

否则你让越南把吸收中国产业的模式跑通,中西部在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上败下阵来,越南就会成为一个非常恶心的榜样。

其他有人口压力的国家都会学,不是意识形态站队压力,是本国执政合法性压力。

加上个一直想拆你供应链的美帝。

那时候,我们就要面对很多越南了。

知乎用户 yue wu 发表

我来回答合适吧,因为我直接管理越南工厂。答案是 YES。就业的影响是铁板钉钉的。

大陆的经济体系庞大,虽然有影响,即使短期大量的人员失业,多数人还是可以找到新的岗位,去其他公司工作,或者开滴滴送快递保洁服务,再或者自己搞个凉皮凉面八宝粥摊位,怎么就不能活了呢?中华民族就是勤劳能吃苦,失业了能自己张罗饭碗,卖烧饼的大爷大妈也能买房。中国老百姓了不起,所以不用担心。

其实外企制造业工厂还是在大陆大量招聘工人,但年轻人很多不愿意进厂。其实进厂熬几年是值得的,岗位专家都非常稳定,福利很齐全,做到退休没问题,适合没野心喜欢稳定生活的人。特别优秀的也会出头。我认识的几位经理人,都是操作工背景熬过来的。

我们项目之前在中国大陆做了十多年,后来大部分转移到越南胡志明工业园区。相应的员工也要分流,有的换工作,有的服从内部分配,有的到现在也没找到工作,在家里照顾二宝也是社会工作没闲着。

之前我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大陆的工厂运营,然后川建国一搞关税,直接加速了产品向越南转移。百分之多少的关税吓死人,我们好多贸易条件还是苦逼 DDP,逼得没办法。期间发现越南的确问题多多。

首先供应链是大问题。不怕笑话,开始居然有标签盒子什么的都是从中国出口去的,运费比货物还贵。但是企业的投资是灵活的。开始没有供货商,一旦当地企业有稳定的需求,就一定有公司投资去满足这个需求。就这么简单。当然这需要时间,工厂的体系是很庞大而复杂的(专业工厂可不是小作坊),人员的培训也需要很多时间,但这个体系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的确可以建立起来。

其次是人才不够成熟。越南工厂的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并不是和中国大陆一样好。这个基本没有可比性,起码现在是这样。大陆的工程师随便一个 10-20 年经验,而越南工厂里工程师只是毕业几年而已,多是大学毕业几年过来的。越南开放才多久?根本没那么多现成的专业人才,哪里像大陆这边一堆堆的什么职位的都有。都要从最基本的开始培训。而且他们的英语我的天,说得清楚的不多,但抓几个主词我还是听得懂的。他们会安排英语比较好的和我们做接口,而且有大量的国外经理人,本地的经理人占小比例。

中国人是精明而努力,越南人也有聪明的。有大学学历还会英语,一到工厂好好钻研几年专业有了经验,立马就能找到不错的工作。随着时间推移,相信本地人才会逐步成熟。这是必然的趋势。

大量外企公司接受转移到越南,核心就是因为便宜。中国大陆的人工成本太高了,也听说有的大陆园区收取租金吓人(一二级城市园区)综合成本居然世界领先(一个老外总经理说的我也没有考证),当地以为和企业成亲了就可以压榨了,结果人家可以走路的,就是需要时间而已。大厂搬迁是浩大的工程,需要考虑未来至少 10 年的计划,所以尤其是外企多半不会从上海搬到成都之类,因为地区成本差异比较有限。去偏远城市又没有良好的综合系统支撑,所以还是离开大陆了。

越南人工的确便宜,只是中国的一半。既然价格便宜了,客户也不能要求完全保持和中国大陆一样的品质和效率 - 多少你总要妥协一点不是么?又好又便宜的事儿,只能梦里才有。同时客户的管理成本会高很多。一个很优秀的工厂不需要客户掺和,他们自己可解决 99% 问题;而一个落后的工厂每天都有问题需要客户帮忙,而且还会重复犯错 - 但是我们公司又不新招聘人,意味着大家会忙很多头痛很多也是应该的,省钱了啊。接手越南后我变得比较佛系。他们做不到的事儿,你 push 是没有用的。不如按照他们的节奏和方式来慢慢努力,做得好就多鼓励,效果还不错,进步很明显。

有知友提出越南人不如中国人聪明智商高,最终会影响项目成败。我当然希望咱中国能多拿订单,但越南的情况真没那么差,毕竟跨国公司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经理人在管理。从生产流程来说,自动化程度很高了大概 80% 已是程序控制,比如测试只要把模组放上机台点击鼠标按程序走下去,测试完毕拿出来即可。复杂组装的部分,笨一点也可以学,一周内重复练习 1000 次肯定也熟悉了,虽然中国工人可能只需要 100 次。这无非是学习曲线长短的区别而已,不是会与不会的巨大差异。所以越南制造对于中国制造的确是直接的竞争关系尤其是低中端产品,占我们公司全部产品的 70%。

其他公司有失败的例子。尤其一些很复杂很精密的产品项目,需要大量资深的工程师和聪明的操作工,还要有善于沟通和协调的资深经理人。这些项目在越南工厂做失败了,然后再返回到中国大陆来做。这其中有个原因就是时间。比如越南需要 18 个月才能完全成熟,但客户等不了啊。大半年无法发货,客户订单黄了要被拖死了,只能再回来找之前大陆的合作方。这些往往不是什么大项目,资源有限肯定拖不起的。拖得起的肯定还继续投资坚持,否则你搞了一半走人,算是给谁做嫁衣呐?其实现在这个阶段还是拓荒时期,小项目小公司就不要去凑热闹瞎掺和,除非你能直接去吃现成的。大公司投资是需要的,人家是长期发展至少几十年的规划,多少亿美金放下了慢慢搞。

越南对于出口型企业的很多规矩是挺死板的,比如用不了的物料最后处理居然会按仓储天数收取罚金(本来就损失了物料钱,还要交罚款??有比我们更冤的么??)。但总体是非常鼓励企业发展也比较合作,局势总体安定。越南年轻人比例很高,也很乐意进跨国公司的工厂工作,本地员工平均年龄不到 30 岁,相信他们能够利用好这次机遇发展经济。这个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只要越南自己不作死就行。

印度的产品项目还没有,公司担心那边太乱不好控制,而且阿三鬼主意多不好管理。目前在用印度的 IT 服务,肯定不如我们本地,但完全可以用。费用节省超过一半。大陆的人工的确贵,这是没办法的事。管理 IT 的同事都离开了啊。

总之祖国庞大的经济体系稳定,这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和内部消化能力。目前不必担心,只需努力。

知乎用户 响指救世萨诺斯 发表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产业转移是双向的选择。

资本愿意为一份工作开出的报酬和劳工对报酬的期望都是存在刚性的底线的。工作的报酬受制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对报酬的期望受制于社会当前的消费水平,也不可能无限制地降低。如果双方的底线没有交集,把产业转移到有交集的地区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打个比方:我开了个小煤窑,雇工人下矿挖煤。工资 1 块 / 筐。挖上来的煤以 2 块 / 筐的价格卖给电厂。每筐煤我赚一块钱。原本这个地区就我一个雇主,工人没得选择只能来我这里上班。他每天能挖 50 筐,所以收入是 50 块 / 天。但现在新开了一家快递公司,招人送快递,开的工资是 100 块 / 天。工人一下子都跑去送快递了,没人再来挖煤了。

问题来了,我为了保证能招到工,我就得把工人的工资至少提高到 2 块 / 筐。但由此增加的成本我怎么消化?电厂消化?电厂又不是冤大头。我提高卖价电厂就去买别家的煤了。我自己消化?我一筐就赚一块,全被成本吃掉了我为什么还要开煤窑?

现在突然越南人跟我说,你来我这里挖煤吧,一筐煤给我五毛钱就行。我可不就屁颠屁颠去了?

我打这个比方是想说,“资本唯利是图,往人力成本低的地方跑把工作都带跑了” 是句正确但是没什么意义的废话。因为就算资本不跑,他开出来的薪水太低你不愿意去,这份工作和不存在是没区别的。不要以为这是空想。这就是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产业频道出现的用工荒的本质。用工荒不是说劳力不够,而是说劳力嫌工厂给的钱少,进城送快递送外卖挣得更多,除非不会算算数或者就是喜欢做工,不然我觉得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产业链转移自然伴随着工作岗位的转移,这个没问题。但是会不会一定导致大量失业?不一定,这取决于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产业链转移?考虑两种情况:

  • 我们通过产业升级在产业链上往上走了,上游产业,以及随之产生的新的下游产业回报更高把劳力都吸收了,旧的下游产业失去吸引力,维持不下去不得不走。
  • 我们在产业链上并没有往上移动,但是因为通胀等造成成本上升失去竞争力。下游产业维持不下去不得不走。

很明显这两种情况下,第二种会造成更高的失业,第一种不会。区别在于,第一种情况创造出了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来代替产业转移失去的工作岗位。最后回到题主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只要中国的产业升级能持续,产业转移就不会造成大量失业。

最后再吐槽一句,很多人有一种奇怪的脑回路。总想把工作岗位计件算。工作和工作那是一回事吗?一天累死累活挣十块钱的工作和点点鼠标挣几十万的工作能特么一样吗?照这种逻辑国家以后不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了,我一个人就全包了——每年的几百万大学生全去给我扫大街,每 10 个月我给开一分钱工资。岂不是瞬间就创造了几百万个就业岗位?这几百万大学生是不是还要痛哭流涕地感谢我为他们提供了一份工作?你们到底是多瞧不起人啊?

知乎用户 汪惟​ 发表

会。

家里是做纺织的,以我看印度制造威胁性不高,宗教和政策限制了印度成为制造业核心的发展。但是越南不同,部分制造行业的生意会被越南稀释走,特别是轻工业。

大环境是中国工人越来越贵,可以看下现在优衣库有不少衣服从中国制造已经变成了越南制造,孟加拉制造。对那些需要人手的行业,不转移就没有竞争力,服装制造首当其冲。我身边的织造老板从十年前就已经在探讨越南柬埔寨制造转移的话题了,原话是「越南回国打死一片」。越南工人成本目前是中国 10 年前水平,也慢慢在上升。

其次最近五年原因是中美贸战,很多企业(包括中国企业)驱于避险把工厂迁移到越南。越南现在是 TPP 国家,纺织业去美国日本的关税是 0,出口条件不比中国差。这大的概念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危机。

还有原因是越南招商引资开始走中国以前「两免三减半」那种优惠(特别是越北),比如现在越南目前对部分企业是免收进口税的。有些资本就是吃这个政策红利的,以前吃中国的,减免期一到就走人,之前的苏州三星离开就有这个种说法(真假不知)。

很多朋友回答下说「公司会转移,但是产业链无法转移」。富士康采购已经要求 + 威胁上游供应商必须在越南布局,否则「以后没单子给你」。供应商胆大的会投生产线,投机的就去越南先注册个公司卡位。服装行业现在直接在越南开园区生产纱线,用纱线直接织布印染,以达成 TPP 的要求。现在韩国也有大把公司 LG 三星带着自己的产业链在往越南转。其实不是产业链不能转移,是产业链转移起来比较慢。

还有论调「越南人很懒,无法像中国人一样勤勉」。首先越南人大概是东南亚最勤劳的一拨了,又不是泰国那样的佛国,肯吃苦的技能点真不比中国差多少。现在越南可以生产 airpods,虽然不像汽车一样是皇冠上的明珠,但是在我眼里还是挺有技术含量的,这个技术含量是科技意义与管理意义双重的。在一部分越南人富裕起来之后,大家赚钱的欲望会起来的。适合越南的管理与 + 人民日新月异的欲望的综合下,所谓「懒」在越南我认为是不成问题的。

现在的越南制造状况我觉得比较像 02 年的中国,还很稚嫩,也有点竞争力并且看得出来发展空间。02 年那时候的中国刚刚加入 WTO 两年,经济发展飞快,大量工人前往沿海赚钱,没有美国看你不顺眼,做外贸的都赚得盆满钵满。而 02 年的日本,也有一群人在讨论「他们都是吃社会主义大锅饭的,不可能像日本人一样工作」。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能干什么?我们能干的也不比日本人更多了,增加不可替代性,无人化生产线,投资越南,投资下一个越南…)

补,很多朋友说「越南人口数量和中国没法比」,那当然了,世界上人口能和中国比的也就只有印度一个。但是越南绝对不能算是一个小国,首先人口将近 1 亿,同时他有大量海岸线,南北都有深水港。同时越南在地球的位置也非常优越,送往欧洲,亚洲,美洲都很便捷。

就像中国无法抢走所有的日本制造,越南再厉害也不可能抢走所有的中国制造。但这个一定对中国制造业有不可忽视的冲击和竞争。我自己专门去大阪走访过贫民区西成区,露宿的街友都是过去日本高增长时代的主力劳动人群,实在不希望这个情况在中国也有出现。

知乎用户 rkidd 发表

7 年前,我们把澳洲工厂关了,因为要省钱,然后开了中国和印尼两个厂,加起来还没澳洲贵,现在中国成品的单位成本比印尼的还要低,打算把印尼的卖了。资本家看什么?利润。

知乎用户 花村妇联主席 发表

越南人如果会做手机组装,那他们自然会对中国的汽车有需求。

如果越南人开始在汽车厂上班,那他们迟早要羡慕中国的高铁。

如果中国离了组装手机就不混了,那还谈什么伟大复兴。

知乎用户 尹二狗 发表

我的妈妈是做皮衣车间的裁缝的,最近几年一家一家的皮衣厂要么倒闭,要么搬去国外,已经有三个月没上班了(疫情影响了两个月)。

最近先后找了两份电子厂的工作,但都工作了两天就不做了(太辛苦了)。

个人感觉,如果要找的话还是有很多工作的,但是像我妈这个做了二十多年的裁缝来说,很难转行,很难适应新的工作,如果说影响最大的话,可能是那些像我妈的人吧。

ps. 你们谁知道有裁缝的工作岗位的,来 @一下我呗 。

2020 年 3 月 19 日更新

首先很感谢大家的建议 ,但很可惜,我发现附近没有汉服或西服的加工厂 ,不过,我妈又找到工作了,希望她能坚持下去吧。。。

知乎用户 知行曦文 发表

这个话题往前追溯,最近可以到 2018 年 7 月 6 日这一天,美国开始对 340 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 25% 关税。

从那个时间节点开始,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国际贸易将走向何方,对中国供应链的转移一直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和论战的话题。

并不是因为贸易战才有了这个话题,国际跨国企业的全球布局早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端就已经开始了,而贸易战确实是让这个话题上了热搜,持续升温。

美国提高了关税,对华双边贸易逆差收窄。但是市场力量强大,民间的经济自会另寻出路,资本天性逐利,中国出口商为自家商品找到了新通路,那就是越南,排名第一。

可以看到,中国对越出口比同期增长了近 15%。

图片来源:经济学人

越南是贸易争端的最大赢家。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已经轰轰烈烈地走出口导向型的发展道路。

它能够收益于贸易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其自身已经具备扎实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越南在国际制造业地位的提升,使之居间承接成为了可能。

然而,越南可以全盘承接吗?答案是并不能。

CNBC 在去年十月做过一期专题,主题就叫 “这些图表拿走不谢,它们会告诉你 - 越南想比肩中国的制造能力,嗯,你还嫩。”

图片来源:CNBC

CNBC 的核心论点有两条。

其一:制造体量的悬殊,二者之间差距超过 100 倍。双级数级上的产能不可能短期逾越。

其二:另一制约因素是缺乏人力资本。这是指劳动力的经济价值,它考虑了诸如工人的教育水平、技能和健康等因素。中国的可得人力是越南的 14 倍,后者的劳动力短缺的风险要高得多。

图片来源:CNBC

综合数据,在可见的未来,在供应链的承接问题上,并没有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可以完全接盘。

既然不能完全接盘,请问部分接盘可以吗?答案是 - 这个确实可以有。

那越南接的是什么盘?

以下部分引用自施展世界 -

20 年前,全球的贸易数据大概 70% 是制成品贸易,30% 是半成品贸易。而现在,全球的贸易,制成品贸易只占 30%,反而,半成品贸易已经占了 70%。说明全球化已经进入了更加深的程度,从过去的消费全球化变成了现在的生产全球化。
20 年前,70% 是制成品贸易,说明,那时消费品都是在一个国家完全生产完之后,国与国之间再进行贸易。这是消费全球化。
而现在,70% 的贸易都是半成品贸易,也就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大部分都是零配件、半成品,一件产品是在多个国家完成它的生产过程的。这是生产全球化。

越南也是如此,整条价值供应链的构成其实是关键中间件从中国去到居间国,由居间国最后装配成成品,再出口到终端国家。

所谓的撤资转移本质上是制造业环节的溢出,不是行业离开了,而只是行业里的制造环节的移动。具体的移动,需要看两个维度的对比,如下图。

图片来源: 施展世界

所以,供应链的配套依然还在中国,迁移的是简单劳动,留下的却是较高复杂度同时也是高附加值的环节。既然大体量的供应链配套还在,岗位当然就不是问题,而岗位对人力资本,比如技能的要求会进一步升级。

-——————– 华丽的分割线 ——————–

阅读量破两百了,乎友们水准的确不忽悠。感谢大家的支持。赶紧更新一波。

越南工业和贸易部在三月份头宣布本国的供应链 “告急”,原因是汽车、电子制造等行业的物资材料严重依赖中国。如此看来,三星也将加入“延迟生产” 的行列了。此前苹果手机在中国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因疫情复工受阻。

综合外媒报道,越南工贸部发文称,越南制造业正遭受由冠状病毒流行引起的供应链问题,这可能导致三星电子新手机的生产推迟。三星是越南最大的单一外国投资者,疫情对其两种新型手机的生产产生影响,因为大多数组件都来自中国。

工贸部称 “由于病毒的破坏,汽车,电子和电话制造商在获取物资和材料方面遇到了困难。”“越南在材料和设备上非常依赖中国,这使得该国在爆发疫情时变得脆弱。”

这进一步反映了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此前牛津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称,中国延迟复工推迟了中间品的出口,导致全球其它地区的供应链放缓甚至停止。尤其是在电子和电气设备行业,这些出口占非中国总产出的 10% 以上。

这种供应短缺造成的破坏可能超出预期。

首先,企业应对来自中国的供应中断的应急预案可能有限,原因是在汽车等行业使用了即时制造流程,而且缺乏预先建立库存的机会。

其次,某些部件的延迟交付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生产损失。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关键部件的缺失可能会迫使整条生产线停工,严重放大中国暂时停产对全球的影响。

报告还提到,其中最能感受到这种供应链短缺带来的 “疼痛” 的就是越南。

越南的供应链尤其与中国紧密相连。其进口的核心中间产品超过 40% 来自中国,这意味着从中间生产商那里获得短期替代是不可能的。根据这一指标,继越南之后,韩国和菲律宾的经济在冠状病毒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从中国进口的中间产品在名单上除新加坡外的所有其他亚洲经济体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了 20%。

越南周四放宽了与健康有关的跨境贸易限制,以支持经济活动。根据 FT 报道称,三星正在考虑通过海运或空运的方式进口所需的部件,但这会提高成本,并且几乎无法满足生产进度和需求。”

尽管越南工贸部尚未关闭因病毒影响的工厂,但汽车和电子制造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确保替代材料和商品的供应,以及库存管理。

越南电视业务部援引越南电子商业协会的报告成,“如果在接下来的 1-1.5 个月内没有控制该流行病,我们的库存就会用完。“国产电视和电话的产量将急剧下降。”

这些事实进一步佐证了前面的观点,就是所谓的撤资转移本质上是制造业环节的溢出,不是行业离开了,而只是行业里的制造环节的移动。而越南作为溢出端的接盘方,它的生命力依赖于产业链的前端中间件的供给。

呼应前面的观点,所以既然大体量的供应链配套还在,岗位就不会是问题,然而岗位对人力资本,比如技能的要求会进一步升级。

知乎用户 zchzyh 发表

资本就像游牧,一个地方水草丰美,资本赶着羊群进去,等到水草吃光了,换下一个地方继续,南美,东南亚都曾经被这么收割过。留下一地鸡毛,曾经的东南亚四小虎,曾经的南美发达国家,现在都是什么样子了?

我们走的路哪里是东南亚南美那些国家能比的?我们是要变成放牧人的,而不是做牧场,其他国家里,只有印度有点希望,因为印度有个庞大的国内市场,前提是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培育自己的产业。

就说外资走这个事情,本质上还不是因为国内人均收入提高,一两千块钱招不到人了,不得不走,低端产业走了,中高端产业也在起来,比如高铁产业,带动了多少配套企业?多少机械交通电子等专业的学生因为这个产业链而获得不错的工作和薪水?同样的,华为这样的手机通讯企业的起来,也带动了一大批国内企业,这又是一大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因此而获得不错的工作。昨天刚看的新闻,华为手机里美国元器件的比例从百分之二十几降低到了百分之一,这百分之二十几的配件换成国内采购,又能养活多少中产呢?

后续如果大飞机能做起来,又有多少航空航天机械电子等专业的大学生因此受益?

其他的诸如芯片存储北斗导航等等产业链能做起来的话,又有多少大学生因此而获得不错的工作?每一个产业升级背后都会影响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的工作就业和生活。

你盯着服装厂箱包厂鞋厂这些岗位,还能盯多久?

知乎用户 足球新闻翻译官 发表

把逻辑捋一捋就明白了。

外企大量撤资去印度越南,外企的员工会不会跟着去印度越南?

这个好像从来没有人过问过,大量技术工种,不是你工厂一搬进来就马上就马上有胜任的工人,从厂长到车间主任,从人事部门到财务部门,是集体去印度越南方便,还是印度越南重新搭一套班子,重新培训技术、财务、销售人员方便?

当然跨国有法律的问题,这个需要追加投入。

其次,外企大量撤资去越南,假设员工全部离开,是不是代表就找不到工作机会了?

外企离开,是不是意味着就没有替代性的岗位?

拿数据说事就行了,印度对华出口原材料,进口的全是工业制成品,也就意味着印度挖矿的工人,养着中国造铁锅的工人。

那么工厂搬到印度,是不是那些挖矿的工人就能马上变成造铁锅工人?

此外,工厂搬到印度是因为印度有更好的工人,还是工厂本身竞争力不行被淘汰?工厂即使不搬,工人跳槽转岗是不是完全不可行?

越南也是如此,越南与中国贸易同样是农业国和工业国的差距。把大疆搬到越南,意味着大疆的工程师都成越南人么?完全没有可能。

这种问题的隐含逻辑是:外企大量撤资去越南印度,导致了外企的岗位消失,外企岗位消失,工人们无处可去(自行脑补),所以大量失业。

这种问题就是英美媒体唬人用的,不足为虑。

外企大量撤资并不是因为有了更大的增长点,而是本土企业的快速崛起,比如家电领域日本几乎全部失守,只剩下索尼、大金、日立少数几个领域还在坚持,世界杯上铺天盖地的海信广告就是个对比。如果看体育比赛早一些的人,应该会对当初夏普、JVC 标志满天飞有深刻的印象。

同样,外企就算把工厂搬到印度越南,配套与中间材料大量依赖中国,事实上还要依赖于大量本国工人的劳动成果,印度组装小米就是典型代表。

同时,不仅外企去越南印度,中资企业同样攻城掠地,而且这个企业已经从凉鞋袜子变成了影视娱乐,一集电视剧换一百万双凉鞋的现实,那些喊着失业的人是不会说的。拍电视剧不解决就业?

那些动不动就是越南印度工资低啊,人口年轻之类的乱代入,多少也学点世界地理好吧?越南已经进入了初步老龄化社会,印度压根就没有工业人口,否则怎么连气球、橡皮擦都要从中国进口,和几乎所有国家都是贸易逆差,国家撑着全靠印裔侨汇。

-———————————-2020-3-31 补充 ————————–

那些见过三两个工厂就开始卖弄的真让人无语了,存心拿越南人吓唬自己。

动不动就是中国工资高,越南工资低,于是中国产业就得往越南跑,中国人就没活路了。

这种逻辑不是今天才有的,早在 2008 年左右,墨西哥就已经成了第一个让中国人没活路的国家,2014 年之后是印度,2018 年之后是越南。

也就是说那些自己吓唬自己的,也没发现自己是跟着英美的风向走。

那些搞纺织的中国企业,很多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就往东南亚跑了,外派的员工都给几倍的工资。

拿越南所谓红利说事的,无非就是看了几条新闻就来劲了。日美的工资高,也没见得损失光学仪器、医疗器材、机密机床、航空发动机的产业。

神人们才会天天拿越南工资低多少来说事,越南和印度不论工资有多低,日用生活品也还是义乌的天下,拿房价涨工资涨说事的就是缺乏常识。

而且工业企业通常都有员工宿舍、员工食堂,不是你那么在出租房里叫外卖能算出成本优势的。

最滑稽的就是越南印度工人” 早晚都要培养起来 “之类的神乐观,不知道这种乐观是从哪来的。这两国不论怎么取代中国制造,至今也还是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体系的低下注定了就没有那么多生产富余,也没有那么多工业原始积累可用。

英特尔到越南开个晶圆厂,日立到越南开个硬盘厂,也能够吹得开。

那些印吹越吹嘴里的中国人,只是你身边的人罢了。把中国地图的城市名字记上三四百再吓人吧。

-———————2020-4-24 补充 ————————–

今天又想起来一个产业更换的内容,和印度越南还都有关系。

以听音乐为例,早先磁带时代,国内有大量小的随声听收录机(如果年龄非常小的自行搜索是什么东西)生产厂家,比较优秀的品牌基本都是日本的,本人当年就用过接近 400 块钱的松下随身听,品质相当好(2003 年的 400 块钱)。

当磁带时代进入数字媒体时代时,生产随身听收录机的厂家自然就大量倒闭了,工人大量失业。

也就是说,用不着日本或者美国的公司搬迁,本国的产品升级就能够造成震动了。

那么珠三角完了没?没有。嗅觉异常敏锐的厂家们开始生产各种山寨 MP3,成片上马成片下马,最终只留下少量存活者。

而后来少量存活者也难过了,因为手机的功能集成越来越丰富,直接取代 MP3,MP4 这类装备。大量手机生产车间取代了 MP3 车间,以往卖随身听的店,先改卖 MP3,后来改卖手机平板,小日子依然能过。

当然网店的冲击也厉害,后来一些实体店也兼着网店了。

那我们也可以在当年制造一些故事:珠海深圳 MP3 厂家大量倒闭的同时,日韩的代工厂往越南搬,于是!大量去印越的公司让国人大量失业!

我们看看现实吧,印度越南只会从中国进口消费品,到中国旅游,哪有什么印度品牌越南连锁店之类,越南制造的可说之处大概就是日本的数码设备了,硬盘以及数码相机确实有不少越南,马来西亚,泰国产品。

然而!珠三角又体现强大的产业优势,当年数码相机的工人可能刚刚离职,手机厂商又需要大量的成像人才了。

看到没有,不论怎么撤资,大环境就像四通八达的水网,总有流通的可能。

至于所谓 “大量撤资”,纯粹就是个噱头,北京修个大兴机场都要上千亿,郑州南站投资在几百亿,印度越南一年能够拿到的直接投资才有多少?又能够容纳几个位置?

北京某电子厂的老工人退休,看着自己儿女在大兴机场管航班,心里不美?非要和印度越南比那些落后产能?

-————2020-7-10 再补充 ——————————–

这里再以各位常用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说事吧,其实也是说电脑,笔记本比较常用。

如果稍微关心数码的人应该能够发现,笔记本电脑从早期的洋人占据大半壁江山,国产笔记本奇葩组装的时代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华为和小米涉及笔记本行业之后,已经有了相当出色的产品出现。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了,就是华为和小米的笔记本,那也是用美国人的芯,韩国人的片。

这种说法已经有巨大改观了,比如液晶屏从往日的奇美屏、三星屏、LG 屏,已经逐渐发展为京东方屏,熊猫屏,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厂商被打得半死不活。

同样,如果再玩硬件的人应该发现,内存条和固态硬盘的价格已经开始跳水了,传统的 SATA 口硬盘已经掉到了一 G 不到一块钱,如今更为高速的 M2 接口固态盘,TYPEC 移动硬盘才能够卖出价钱。

除了技术升级换代的因素之外,重大因素就是京东方、华星光电这些企业得到了政企的全力支持,整个国家付出了巨大代价,终于把液晶屏初步拿下了,存储初步开始涉足了。

代价有多大?如果看过京东方投资的新闻应该注意到,液晶屏基地越来越大,投资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液晶屏的价格不断下降,也就是说投一条亏一条。

那还要上马产线?那不傻子么?!(熟悉的公共专家体又来了)。

我们把剧情捋一捋:

如果我们没有年年亏损的液晶屏产线,结果怎样?韩国和台湾企业想卖多少屏就卖多少屏,想卖次品就卖次品,相串通抬价就抬价。结果大量的资金并没有流入本国销售商和制造商,倒是去了韩台的口袋。

如果我们有了亏损的液晶屏产线,结果怎样?那些抬价的已经亏得更惨,快要出局了。国产液晶屏的产业依然任重道远,比如核心制造设备全部依赖进口,高管基本就是韩国人在撑着,基板玻璃就是康宁的天下,经常玩手机的应该对康宁大猩猩不陌生吧?

付出如此巨大代价,收获却不能用巨大,而是用几十年甚至百年来形容。

首先京东方和光电的产线上马,带动的是大量建筑、电力、机械行业的订单,京东方的产线里核心设备是日本、韩国、美国的天下,但国产装备已经能够有位置了,就好像国产汽车在几十年的拼杀中,终于在新能源挤出了一点空间。

而这种大规模制造业,这是货真价实的制造业,吸引了大批人员就业,涉及到的专业五花八门,光是韩语翻译就得要一大把。

越南和印度有可能么?我们随便算算,印象中早在 2010 年左右,京东方一条线的投资就已经是 300-400 亿之间,此后更是水涨船高,这还只是京东方一家的钱,配套的企业已经没算在内。不仅如此,武汉、合肥、成都、昆明几乎处处布点。

一个制造型企业入主,随之而来的间接就业数不胜数,京东方所到之处,甚至大量韩餐馆都起来了。

光看到韩国三星到越南投资的,是不是对于本国的状况一无所知。

韩国对于越南整个的投资,大致只相当于国内对于京东方一家。

华为这个巨无霸已经不屑于和这些小国比较了。

不仅如此,大型制造业要想兴起,首先是要有大量劳动力,这些印度和越南不具备!对,你没听错,不具备!

制造业需要的人才,大多是农业剩余已经足够,农村孩子能够上中专技校,上大学学机械电子,有社会实践才能上岗的。

不是在蚬港或是孟买的小茅草房里,一家生个五个八个孩子,那就是 “人口红利” 了,这一点,你就是看看国内稍微大型企业的招聘告示也就行了。

当然,这些高端的可能与 “撤资” 无关,总有人说些什么劳动密集型会外流,那是无知。

这些人对于劳动密集的概念是不是有什么误解,机器人一分钟往电路板上打无数个零件,那也能叫劳动密集,只不过这个劳动是由机械手臂来完成罢了。

同样,那种纯粹的体力密集,人再多再年轻,你有自动化的生产线来得快么?此外,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环,消费市场。

中国国内就有几亿市场,我出口不了还能够低价内销,越南印度行么?再有点关税的妖蛾子,再有点罢工。。。。

外企,其实压根就没 “撤资”,那叫低端配置,否则三星在西安的半导体投资额,怎么能够如此巨大?INTER 在天津的晶圆厂,怎么烧了那么多钱?

肯定会有人硬扛什么日本韩国的产品有越南制造了,比如数码相机。然而,中国制造的手机已经打到韩国吐血了,国产存储已经在动韩国命根了。

知乎用户 白羽夜鸦 发表

须知新冠病毒并不懂经济学,好像也不怕高温。

我们完全不用害怕因为新冠病毒失去多少良性产业。

老虎追一群人的时候,最危险的可不是靠前的……

知乎用户 爱犯困少年 发表

这个问题,其实越南人比咱们清楚。

外网上有个越南人回答过类似于 “越南是否能取代中国称为世界工厂” 的问题。

可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Liam Nguyen

(越南人 工程师)

作为一个越南人,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答案:不可能。如果想要取代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越南需要解决的事情还有很多。

越南蓝领工人的工资非常低而且增长缓慢。城市里的蓝领工人的月薪大于在 237 美元 (约 1683 元人民币) 左右,与此同时,大多数发达地区的生活成本为每月 400-500 美元。

因此,很多工人会选择离开工厂,去从事工资更高的工作。新一批工人 (大多来自农村地区) 没有足够的技能来从事高精度的工作(如电子制造业、精密仪器加工等)。

越南的人口大约有 1 亿人,但是还不足以支撑工厂所需要的工人的数量,更不要说熟练的技术工人。

还有一点让工厂老板头疼的是,越南工人比较懒,不愿意接受 10-12 小时的工作时长,而相比起来,这个工作时长在中国工厂里很常见。

越南人也开始逐渐关注环境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是福尔摩沙丑闻,当时,台湾塑胶制造业者将大量工业废弃物排入海里,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也损害着当地越南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爆发了当地人对该工厂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和高达 5 亿美元的索赔。

环保问题使得外国工厂在越南的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间接降低了越南的成本优势。

同时,越南的国土面积比较小,没有太多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土地,这是越南相比于中国的一个巨大劣势。

越南的基础设施比较差,公路、铁路远没有中国发达,地方政府好像也不打算花太多的政府预算去提升基础设施。

想要成为中国、韩国、日本那样的高效率的制造业国家,需要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

越南当地一家汽车制造厂有句名言:当我发现制造汽车的所有零部件都需要从中国进口时,那为什么不直接在中国建厂呢。

实际上,韩国三星公司在越南的工厂所需要的绝大部分零部件都得从中国进口。

如果你是工厂老板,你会选择在中国建厂还是在越南建厂呢。

因此,我认为,相比于中国来说,越南的劣势还有很多,这些劣势需要越南政府及时出台政策去弥补。

现在的越南其实正在遇到 “劳动力流失” 问题,受到过良好教育和技术培训的人更倾向于在海外发展,因为能够得到更高的工资。

在越南的时候,我亲自考察了很多工厂和工业园区。劳动力短缺是雇主面临的最大问题。

工人们倾向于把在工厂工作作为在金融或者其他服务部门找到更好的工作的过度。

尽管工厂的加班费很高,工人们仍然拒绝加班。同时,由于管理水平不高,许多公司无法与中国竞争而倒闭。

制造业并不是简简单单地盖个厂房、买点设备、雇点工人就可以生产产品的。

制造业需要大量熟练掌握技术的工人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这些东西都是越南不具备的。

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导致资本家不愿意来建厂,使得越南政府税收变少,使得政府没有足够的预算去投资基础设施和培训工人,这似乎变成了一个死循环。

我采访过很多工人,没有人愿意在工厂工作很长时间,这种趋势也与人们轻视体力劳动者的文化有关。

每当我听到那些疯狂的经济学家预言越南将崛起为 “世界工厂” 并取代中国的时候,我都会放声大笑。

美国认为,他们可以扶植越南或者其他亚洲国家的制造业,以此来打压中国的制造业,从而遏制中国的发展。

因此美国和这些亚洲国家搞了一个 TPP 协议,大致意思是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美国要征收关税,而从这些亚洲国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美国不征收关税。

中国人真是太聪明了,他们灵活运用了 TPP 的漏洞,在中国把商品生产好,然后运到越南等国家组装成品,假装成越南制造,然后卖给美国,从而避免了关税。

因此,你可以看到在越南的工厂大都是成品组装厂,真正的零件加工厂很少。

TPP 协议是奥巴马搞得,特朗普上台后看到了 TPP 的漏洞,就给废除了。

越南最近有个新闻,大致讲越南政府关闭了一家重新包装中国产品并伪装成越南制造的工厂。

因此,真相很残酷:没有国家能够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

本回答节选自微信公众号: 薛定谔的号

[在中美关系如此紧张下,越南是否会取代中国成为 “世界工厂”​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U5MDkwMTc2MA%3D%3D%26mid%3D2247484461%26idx%3D1%26sn%3D097b71bcc3faefb6cd65cbaf1d8cabef%26chksm%3Dfe366342c941ea542621fc9d474495d2730af376505283376a281d1c0fd2187e0e899251cc9a%26token%3D1556460162%26lang%3Dzh_CN%23rd)

更多有关分析中国的干货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

知乎用户 zhiser 发表

说说我的经历吧。

我 2001 年在东莞打工,正经历港资、台资将大量代工厂转移到大陆来的热潮。大量港台资企业,在香港和台湾呆不下去了,因为人力成本相对大陆来说,太高了。

比如台湾裕元、富士康、纬创、和硕等企业,在台湾一直都是很厉害的代工厂,在台湾规模不算大,但到了大陆,因为人工便宜,快速扩张,承接了大量的欧美日订单,赚得盆满钵满的。这些工厂,同时也养了大量高薪的台干,大多数是从原来在台湾的母公司跟随工厂一起到了大陆。很多台干,其实文化素质很低,很多人连电脑都用不利索,在台湾时可能就是一个底层普通员工,但跟着工厂一起到大陆后,摇身一变,就成了拿着高薪的台干,在大陆作威作福。

2001 年的时候,很多工厂的工人,月薪才四五百人民币,加加班,也才六七百人民币,但台湾人动不动月薪上万,在当时的大陆工人眼中,这算是超高薪了。到目前为止,台湾长期有近 50 万人在中国大陆就业或创业。

即使没有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这些劳动密集型订单,也大概率留不住,因为台湾的人工价格过高,报价自然会很高,欧美客户的订单自然会往更低工资的国家地区迁移。当时,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也是转移热门地之一。

现在的外资将部分订单迁移往越南,很大的原因不是欧美终端客户主动迁移的,而是国内代工厂因为人力成本过高,将代工厂搬到东南亚后,顺带将订单一起带到了这些国家,包括原来的一些台资、香港和日韩工厂。

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为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其实,在 2008 年左右,就出现了劳工荒,很多工厂招不到人,就想着将企业往东南亚和南亚迁移,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

大陆企业大部分对美顺差,其实是台资企业在大陆的代工厂承接美国的订单造成的。这些顺差,会随着港台新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往东南亚迁移而开始递减,大陆企业的顺差占比其实很小,所以,中美贸易顺差并不是可持续的贸易顺差。

上表是中国 2018 年进出口前 20 强公司。大家可以发现,大陆企业大部分是对外逆差,进口得多出口得少。比如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集团、一汽都是巨额逆差,因为要找外面进口原油。一汽主要是要进口大众和丰田在日德生产的零配件,比如变速箱等,并销售给中国,形成巨额逆差。

中国大陆企业,保持顺差的大陆企业,主要有深圳华为和东莞华为,两者合计贡献顺差近 80 亿美元。

台资企业出口很强势,包括富士康、达丰、名硕等台资企业。

综合来讲,中国大陆的巨额顺差,很大一部分是集中在台资在大陆的代工厂。如果剔除这部分,大陆对外贸易甚至是逆差的。

当然,这些台资代工厂,给大陆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全国有上亿农民工靠此谋生,也养活了很多产业链企业和工人。如果这些企业都搬走了,对大陆的就业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当然,全部搬走,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大量的高科技企业,需要成熟的产业链和熟练的技术工人,东南亚没有哪个国家能提供这么庞大的农民工群体。

[

荣耀 V30 5G 双模 麒麟 990 突破性相机矩阵 游戏手机 6G

京东

¥ 2999.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247992634280824832-0&p=AyIGZRhbFwAQBVIbUxEyEgZUGlsUARUGVhlaJUZNXwtEa0xHV0YXEEULWldTCQQAQB1AWQkFWxQDEwdUGFwUARAGSkIeSV8iWj5DMxRwdwU2ZykUZ3oHAkFfZ3dPUVkXaxULEgVdGloVBRE3VRpaFQYXBFYdWiUyEgJlSTUVARMPUBNfHAAOA1AeXxYEIgZlG18dAxAEUBxZFAQWDmUbUxEyxKnBztOq26Kig7H1wI%2Bi0tywj6uEIjdlGGtOV0ZOEAdbFgcUD10YXBcHEQ5UElgQCxAESRprFQMTBlEfUhMGF2lUdVgUAhoBVBpeHQUiB2UYa0tsE1cGTAhBABZpD0sGFgsRXx11WxUGFg9UHVglABMGVxk%3D)

[

华为(HUAWEI) P40 5G 全网通 8GB+128GB 零度白

京东

¥ 4488.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247992693105926144-0&p=AyIGZRhbFwAQBVIbUxEyEgZUGlsWCxIDVx1SJUZNXwtEa0xHV0YXEEULWldTCQQAQB1AWQkFWxQDEwdWElsRABQOSkIeSV8iDw0BUl1lVGc1WBtocXkDEWQQfl4XQVkXaxULEgVdGloVBRE3VRpaFQYXBFYdWiUyEgJlSTUVARMPUBNfHAAOA1AeXxYEIgZlG18dAxAEUBxeEAQXBGUbUxEyxKnBztOq26Kig7H1wI%2Bi0tywj6uEIjdlGGtOV0ZOEAdbFgcUD10YXB0AEgZRE1gSAhcCSRprFQMTBlEfUhMGF2lUdVgUAhoBVBpeHQUiB2UYa0tsE1RWSA9ABRppD0sGFgtHVAZ1WxUHEgdVGlslABMGVxk%3D)

[

【向往的生活同款】小米 10 双模 5G 骁龙 865 1 亿像素 8K

京东

¥ 3999.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247992792624181248-0&p=AyIGZRhbFwAQBVIbUxEyEgZUGlsVABAAVBxeJUZNXwtEa0xHV0YXEEULWldTCQQAQB1AWQkFWxQDEwdVGVkSAxUCSkIeSV8iYE8aDF1LcHwwBR9FcEtuDUQ%2FYGNHUVkXaxULEgVdGloVBRE3VRpaFQYXBFYdWiUyEgJlSTUVARMPUBNfHAAOA1AeXxYEIgZlG18dAxAEUBxcHAcXBGUbUxEyxKnBztOq26Kig7H1wI%2Bi0tywj6uEIjdlGGtOV0ZOEAdbFgcUD10YXR0BFQRQG1IVARcOSRprFQMTBlEfUhMGF2lUdVgUAhoBVBpeHQUiB2UYa0tsE1cGTF5BBEdpD0sGFgtVW1B1WxUGFQBSE1MlABMGVxk%3D)

精彩推荐:

[红米 k30pro 和小米 10 如何选择?​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2108846/answer/1101652472)[zhiser:为什么华为不上市呢?华为有哪些好用的产品?​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7023170)[zhiser:立式空调柜机哪个牌子好?立式空调柜机推荐​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7234979)[zhiser:破壁机什么牌子好?优质破壁机产品推荐​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7686368)[zhiser:扫地机器人哪个牌子好?2020 年优质扫地机器人评测推荐​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8184122)[zhiser:拍照手机什么牌子好?高评价拍照手机评测​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8803739)

知乎用户 Tom Linken 发表

好久不在知乎答题,看到这样的问题,我来答一个吧。

前不久在微信公众号 [安南偏南] 写过关于越南的话题,或许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

确实印度和越南在 “吹捧” 他们的优势,但是他们的劣势也非常明显。

以下是公众号 [安南偏南] 的文章原文。


外国公司为了去越南,要逃离中国?“呵呵” 送给他们!

越南能否成功迎接从中国走出去的产业转移浪潮,并在与竞争对手的竞赛中击败其他对手?苹果,富士康,松下,LG 等许多全球科技巨头的供应商都在计划退出中国,并计划在新冠疫情之后扩大在越南的投资并建立产业链。

据越南工贸部称,成功控制新冠疫情大流行,是越南在疫情之后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资本的重要基础条件。

跨国公司正在考虑转移投资,据阮春福总理透露,投资者对越南充满信心,认为河内是一个安全的转移投资的目的地,这对于越南而言是一个绝佳的迎接投资新浪潮的机会。

但是,必须承认,除了越南之外,印度,墨西哥,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其他一些国家也试图通过自己的优势来获得跨国公司的青睐。仲量联行在最新的报告中分析在疫情的新常态时期,在吸引投资的优惠政策方面,越南并不是最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很多外国公司要离开中国?

为了避免成为贸易战案板上的 “鱼肉”,许多外国公司都在寻找办法将工厂及其投资搬离中国。为了寻找投资乐土,许多外国投资者将越南视作最被投资者“看好的” 潜在市场之一。

产业转移的浪潮很早就开始了。许多外国公司希望将其部分或全部生产线迁出中国大陆,以避免受到贸易冲突的影响,希望可以主动控制自己的采购和生产,避免过度依赖中国内地。

近期,与技术巨头或外国投资者有关的一系列信息说道,他们正在考虑转移生产,以寻找更具活力,更安全的国家来替代中国这个世界工厂。

越南,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成为投资者挑选产业转移目的地的候选目标。在这些国家中,越南被认为具有很大的优势,是一颗璀璨的新星。因为越南快速且成功地控制新冠肺炎的流行,在新的正常条件下开放和恢复经济活动,将吸引下一波外国直接投资浪潮。

据路透社报道,富士康科技最近宣布,计划斥资 10 亿美元扩大其在印度的工厂,为美国苹果公司组装 iPhone 手机。由于美中贸易冲突和新冠疫情大流行,富士康此举被分析人士认为,这是苹果计划悄悄将制造产业撤离中国的计划的一部分。

同时,据彭博社报道,数十家公司将获得补贴,只要他们从中国转移到日本或其他国家,其中 30 家公司将获得补贴,因为他们已经将生产设施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其他国家,如越南,缅甸和泰国。

日经指数表示,日本政府计划花费至少 700 亿日元(45 亿元人民币)用于日本公司从中国转移工厂出去的补贴,以确保日本企业的供应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美国 Gartner 研究与服务公司最近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出去的趋势非常明显。接受采访的公司中有 33%确认已经转移,并且在未来三年内将落实从中国转移生产出去的计划。

Gartner 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企业有 260 位业务代表来自高科技产品、工业生产、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全球供应链。许多巨头和公司所有者已经开始在越南,印度和墨西哥布局采购。

越南是否正在做准备?

根据越南工贸部《2020 年上半年工业生产和贸易活动的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将生产从中国转移至越南。

但是,在迎接这一转变浪潮的竞赛中,越南需要提升自身优势和提出许多合理的解决方案,并主动争取机会才能更好地筑巢引凤。

实际上,自 2019 年以来,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以来,跨国公司一直在将流动资本和供应链转移到中国境外,以避免对中国市场物资供应的依赖。到 2020 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被视为推动这一浪潮更快发生的推动力。同时,对新冠疫情的良好控制正在为越南获得这一资金流入提供绝好的机会。

越南工贸部评估认为,三星,LG,松下,富士康以及苹果产品供应商已经开始尽全力转移产业至越南。例如 LG 已经将整个生产线从韩国转移到海防。海防市的领导人甚至提议调整 Dinh Vu-Cat Hai 经济区的边界,并与扩大的 Trang Due 工业园三期相结合,将工业区面积调整为 687 公顷。海防市市长强调,调整扩大该工业区的目的是为了吸引 LG 集团扩大在海防的投资生产规模。

除 LG 外,松下越南还准备在 9 月初从泰国接收一条高容量的冰箱和洗衣机的生产线。以及苹果在第二季度已经增加了在越南生产几百万 AirPods 订单。

富士康为了招到更多的工人和扩大生产,计划在北宁、北江和永福省建设富士康社会住房项目。特别是,在北江省的住房的项目规模最大,占地 16.7 公顷,投资额约合 1.5 亿美元。北宁省桂武工业区的其余两个项目规模是 6.3 公顷,投资额超过 1.25 亿美元,而永福省的项目规模是 9.9 公顷,投资额超过 4000 万美元。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困难和问题,利用大型经济集团向越南转移投资带来的机遇,越南工贸部建议各省市地方政府需要制定与当地协调发展的招商优惠政策,发展生产区,工业区和经济区,以更积极地在越南自主供应原材料。需要解决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纺织和制鞋制造业,同时,鼓励国内制造商和供应商积极生产产品,减少进口依赖。

越南在迎接生产转移浪潮的竞争中排在第几?

根据越南外国投资企业协会(VAFIE)主席阮迈教授的说法,迎接生产转移浪潮的竞争中,不仅是越南,而且亚洲的许多其他国家也参加了这场竞赛。

实际上,其它东南亚国家是越南的重要竞争对手。特别是南亚的印度,不久前就出台了许多吸引外资的政策。4 月的时候,印度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目标是吸引离开中国的 1000 多家美国公司。

印度招商的首选业务包括医疗设备、食品加工、纺织品、皮革和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新德里方面说服那些蠢蠢欲动要离开中国的企业,说尽管总成本高于中国,但就土地和熟练劳动力而言,他们仍比美国或日本更加便宜。印度政府还承诺考虑修改劳动法,推迟电商税征收等的具体要求。

同时,泰国还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招商政策,包括税收措施,修订了《商法》,以放松对外国投资的规定。

马来西亚在去年年中启动了一项 10 亿林吉特(约合 2.4 亿美元)的投资计划,为选择该国作为目的地的外国企业提供税收和金融支持。

仲量联行最近的一份报告在分析疫情 “新常态” 下的投资吸引政策时,认为越南并不是最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仲量联行越南公司总经理斯蒂芬 · 怀亚特(Stephen Wyatt)表示,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水平是越南的三倍,但中国工人的技能水平也比越南更高。中国从农村出来进入城市的产业工人的数量甚至超过越南人口总和,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优势。

另外,中国大量的制造业可以用于中国国内市场,不必担心出口打不开市场。

同时,并非所有越南制造业都准备好利用这一机会。例如,越南的配套辅助产业依然 “很嫩” 和“很落后”,需要在考虑投资越南的时候慎重评估这一个很少有人注意到的不太乐观的信息。

越南工业配套辅助产业协会副会长张氏志萍对越南快讯网称,越南几乎不能满足技术转让和配套辅助产业的要求,与此对比,东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如泰国、印度尼西亚、以及马来西亚都更具有优势。

这是因为越南的工业辅助产业企业的规模很小,平均不到 200 名员工,都是小型作坊或者缺少机械化的小工厂,因而他们只能满足小订单和单一供货的制造组件,而且只有少数公司可以生产整个组件。与此对比,从中国迁出的客户始终需要非常大的产量,订单要求必须是可以独立生产完整的组件集群,否则客户何苦从中国退出找罪受?

要参与全球供应链,供应链必须具有所有工序,许多企业需要负责各个工序,互相协作和分工,工序越细分越有助于价格竞争。目前,对于许多产品组件,越南企业必须先将它们送到中国或者泰国,加工之后再送回来越南然后再进行加工,这甚至进一步推高了产品的成本。

疫情影响,中越口岸一度关闭,导致三星越南工厂几乎停工停产,这就是因为越南独立生产组件,必须依靠从中国进口或者加工的缘故。

但是,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使越南可以独立生产组件,也达到质量要求,但是在产品类别的丰富程度以及价格方面,越南企业很难与中国相竞争。

英国媒体对越南投资唱赞歌?

英国领先的报纸经济学人称赞越南为目前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这家媒体称越南是外国直接投资的最爱目的地,是全球技术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

2 月初,当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中国发生时,对于大面积感染的威胁已经有很高风险,中越口岸面临关闭,导致越南工厂无法将零部件和材料从中国带到本地制造厂。

对于三星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大问题。这家在越南生产大部分手机的韩国巨头,当时刚刚在美国推出了两款新的智能手机,他们当然不想推迟产品上市计划。

这个事例说明了两个事实。首先,越南采取了彻底的监测和隔离策略,迅速采取行动控制了新冠疫情的蔓延。他们的经济也因此受到重创,但在疫情得到妥善控制之后,经济复苏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越南也因此成为国内生产总值正增长的极少数国家之一。

其次,这个事例还表明越南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的理想目的地。这个之前还被贴上大型服装工厂标签的地方,最近因为国际知名技术公司的光顾,已然成为技术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

越南不仅吸引了那些跨国公司巨头,对于新兴市场的投资者而言,越南也是首选的投资目的地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越南从全球贸易和全球化的快速增长中获利不少,现在,即使出现了逆全球化潮流,越南仍然继续拥有巨大的机会。

最近,稳定的经济使越南更具吸引力。越南国家银行保持越南盾对美元稳定,收紧银行信贷,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越南相比 2007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更加开放贸易。此后,越南开始与日本和韩国缔结贸易协议,这是越南的两个主要投资国之一。上个月,越南还与欧盟签署了欧越自贸协定和投资保护协议,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外资将急剧增加。

今年,来自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也有大量对越投资。越南已经成为那些在中国生产 “成本太贵” 的产品转移产业的理想基地。此外,对于想要减少美中贸易战影响的公司来说,越南也是一个理想的地方。

《经济学人》指出,越南目前的经济战略与之前的中国十分相似:吸引大量外国直接投资;以出口为主导的增长率;价值链稳定从纺织扩展到技术。此外,越南在其他方面的吸引力也不错,包括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中产阶级数量的增长。

所有这些听起来很吸引人。但是,仍然存在不少挑战。越南对许多公司实行外国所有权限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在不少领域实行 5149 控股比例,即并不是在所有的投资经营领域允许外资独资控股,外资最多达到 49%。这是越南仍被归类为边际市场,而不是新兴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想要购买已达到所有权限制的股票,外国投资者被迫从另一外国人那里购买,或者借助本地人转化,并且这一类的交易需要数周才能获得批准,或者承担鸡飞蛋打的风险。

目前,尽管最初在与新冠疫情的对抗当中取得较好战绩,但越南在与美国这一最大的出口市场的贸易与投资当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美国仍然深受疫情打击,经济恢复缓慢,二是越南对美国贸易顺差额太大,与美没有签订任何贸易协定,未来或有遭美制裁的风险。

同时,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进口市场,越南的加工制造业需要从中国大量购进原材料来生产,意味着越南从美国人手中挣得的出口外汇,必须花钱从中国人手中买原材料,倒腾来回之后账户里头没剩多少油水。

结论是什么?

“呵呵” 送给要逃离中国的外国企业,祝他们在越南好运!

知乎用户 呛得隆咚呛 发表

以我在泰国的经验,员工放假福利工作效率算下来,人工成本高国内 15% 到 20%,但是原料产地,出口美国关税,当地市场,都让公司赚翻了

知乎用户 Acecome 发表

别和傻子学….. 在中国建厂和中国经济高度捆绑的同时,意味着中国想收拾你时也一样投鼠忌器,要考虑收拾你对本国就业的影响。

当你把产业链迁移出中国时,尤其是迁移到中国军力可投送范围内,还是类似印度和越南这样的和中国矛盾很深的国家,假设哪天中国想收拾印度和越南,顺手破坏下你的产业链为中国国内产能腾市场是没有任何心里压力的。

中国在经济不行、还面对美国给的巨大外部压力的时候怎么玩的?引进美资,深度捆绑美国经济,导致美国每次想搞中国的时候都投鼠忌器、国内一票人掣肘,拖后腿,事倍功半。

所以,有些鼠目寸光的外资企业觉得自己把产业链搬出中国,就不会被中国政策影响卡脖子。实际的结果就是原本绑了一票产业工人的就业,中国政府对你投鼠忌器,还听你的。搬出中国即是对中国投了反对票让中国政府有杀鸡儆猴的动力,又把政府收拾你的后顾之忧解除了。

真想影响中国政策,去中国建厂绑一票产业链的就业,一旦有事自有当地政府去中央哭闹,根本不用你费力。

你看这几年美国的跨国公司怎么玩的,看特斯拉、苹果怎么玩的。再看看自以为聪明的类似宝岛鼠目寸光的企业怎么玩的,打草搂兔子,后面收拾你一点心里压力都没的。

知乎用户 小小水手 发表

会。

2015 年底我上船时,全船 23 人都是中国人。2016 年 9 月底我下船时已经陆续有各部门的五人换成了缅甸人。

由此以及其他诸多原因,我决定彻底转行。

半年后我与原同事联系,光甲板部的 7 人就已经只剩下俩中国人了。机舱的我没问,一是不关心,二是想来也接近。

2017 年中我入职了深圳一家工厂。我做了一年,两班倒,平均月薪 5000。据同事讲,他们 2011 年入职时月薪 1000 出头,这几年逐年增长起来。做到一条产线的线长能拿到 6000 出头,也就是大约 1000 美刀。这个待遇肯定到极限了,不可能再涨。

撑死了也就是 1000 美元,新人肯定是越来越不待见的。我离开时的几个新人都不太热情,远没有老员工那么 “好欺负”,大不了开除呗。至于什么时候像船员队伍那样,时间问题。

有些人可能不太了解其他民族的人是否如我们这样勤劳,我只能说我看到的五个缅甸人里有两个勤劳得发指,尤其是二水。

遇到我们以前,他在渔船上干了好几年。每天睡四个小时,然后起来玩命地干。

我在船上的工作比在工厂流水线上还要累,他的回答是:这些活儿挺简单的,比渔船好多了。

那怎么办呢?

我不知道。

如果有人拿 “只提出问题但没方案解决” 的陈词滥调来杠的话,我先把你的嘴给堵上:吾等平民,手上无权,腰包里没资源,解决这事到底是不是我们的责任?

知乎用户 子非鱼 发表

这么跟你说吧。

以中日韩三国在越企业为例。

越南人的天花板是中层管理,技术人员 “外企” 自带,想学技术?可以,叫越南政府上谈判桌,你的地还能租老子几年,你的民众工资涨幅不能超过多少,超过了我就停工,反正他们只会找你越南政府的麻烦,真要把我厂子砸了那更爽,你猜猜其他外企是跟老子一条船上的还是跟你越南一条船的呢?不赔你就等着我们联合起来作妖吧。

中国开放,引进外资的时候是什么情况?

第一:基本完成工业化。

第二:以市场换技术。

越南现在是没有工业化,没有形成足够有吸引力的市场啊。。

接近一亿人很多吗?

那为啥人家不选择印度尼西亚?人家两亿多接近三亿呢。。。

至于国人大量失业这种事。。

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企业或者某行业企业群,他们所招收的人才,都不需要有多高的技能的。。

这种企业,国产公司巴不得他们走,,你今天搬走,明天人家就能把你的厂子给盘下来,继续开工。

越南现在的是谈判的底气不足,桌面上的东西太少了,没个二十年很难跟上中国 10 年的水平(指自身工业能力和对外谈判的资本)

知乎用户 马力和知群​ 发表

不悲观,但是不要放松式乐观。放弃幻想,直面挑战。

这个问题下面,很多朋友觉得越南没什么,产业链、工人素质等等比不上中国。但是如果我们放松警惕,时间越长,这些问题是不是都能够逐渐被解决?并没有本质意义上的积累。

好朋友的非洲友人来中国玩,顺便去了越南泰国这样的国家采购服装,以便回非洲卖,我问为什么不直接在中国采购呢?回答:这些地方比中国还便宜很多。

我们要正视这些竞争对手,首先要视其为竞争对手。否则有朝一日这些短期的壁垒没了,对我们并不是好事。

应该问的是,我们如何在现在的环境下,建立更高的壁垒。

其实都在之前的中国 zhi 造 2025 里,尽管现在避免提及了,但是越是被外部反对的,越说明走的路是对的。

今天中国的很多企业正面临挑战。知乎里的大家不一定能够感受到,但是你想想过去这几年,开工厂不如炒房赚钱,疫情之下,很多工厂都受到影响,外贸订单减少。还记得前几个月,工人都没法复工,有一些地方专门创造条件给工人复工,专门包车报销路费,还有一些地方压根不管,甚至有障碍。

别管今天我们觉得中国的供应链如何,如果不好好包括,这个壁垒不是必然存在的。

我们不应该悲观,但是也不要放松式的乐观。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需要大家都正视、关心这些问题,资源、政策才会往这些地方集中,保持我们的优势,最终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利,中国可以继续增长。

增长可以掩盖一切问题,争取优化时间。

知乎用户 储华伟 发表

写几个我知道的事实:很多年前,三星就已经尝试将工厂搬到越南了,当然,现在的你们都知道了,光组装工厂搬过去是没什么 luan 用的,供应链也要跟过去才行,不然就只能做些 CKD/SKD 的东西,意义没有那么大。

所以爽爽爽一开始搬到越南是失败的,因为供应链的制约。

那个时候要是有人评论这个事,肯定说越南不行,制造业还得靠中国。

但后来供应链也慢慢做起来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到了哪里。

有句古话怎么说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总要有人打头阵的…

这有点像苹果表的第一代,出来之后被嘲讽得不行,当时还说 “会重创瑞士的制表业”,这句话被视为痴人说梦。

经过一代一代的迭代,现在苹果表做到了第 5 代,也越来越完善。

你世间万物是相通的嘛,一样的道理,资本是逐利的,当一个地方开厂的成本越来越高,它也只能往欠发达地区搬。

第一代搬过去的厂不行,供应链毕竟起来一点了嘛,所以第一代失败了根本不可怕,就像是我以前在回答里面说的:很多新工艺新技术,有钱的苹果先用,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后边的人知道这条路行不通,那就不走呗,但一旦苹果有小成,成本降低了,上的难度降低了,大家就都一窝蜂上了。

你外企搬到越南印度,还不是一样的道理嘛,就像我前面说的,当时爽爽爽第一个搬厂,失败了,但是过了几年,很多代工厂就搬过去了,为啥?因为第一,爽爽爽第一批带起了供应链,第二,爽爽爽给大家摸过石头了。

就像苹果表,一代一代迭代呗,第一代被嘲讽根本就不是事。

再说一个我知道的,有个还挺新的产品,是个很牛逼的公司做的,一开始是在苏州工厂生产,后来就搬到越南工厂生产了,由于工厂的位置变动,连带着供应链里面的产品很多工序也跟着去了越南,对应的,很多环节的利润也不再留在中国了。

所以你说会不会造成大家的就业难?

当然会啊,工作机会都因此跟着走了…

所以川建国为什么能上位,因为他看明白了这个事啊。

日本,韩国,呆湾地区,不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嘛?

不同的是:日本,韩国,呆湾地区发展了很多年,风生水起,天时地利人和,算是搞起了一些产业,转型得也可以,工厂就算开到非洲去,人还是有能力将大部分利润留在他身边,有一说一,那些地方当年的制造业从业人员,仍然还是有很多失去工作机会的。

而当你明白这个循环,你就知道,那些人,除了一些有机会跟着工厂走的,很多工作机会一旦没有了,在这个地方,基本上就永远没有了。

回过头来:而我们呢?很多东西其实还没有来得及搞起来,就已经结束了,所以,醒醒吧(逃

知乎用户 doing 发表

客观一点,分享一下个人了解的一些信息,具体结论大家自己判断就好。

平时和厦门的联系很多,所以直接间接接触不少做外贸的企业,应该说这些企业这两年很惨,贸易战惨,疫情来了更惨。从他们往上一路牵连到生产厂家,最终导致制造业出现大量失业。我们一直很担忧这种情况,毕竟经济不好,行行业业都不会好。然而前两天和我们参与的一个基金的一般合伙人交流的时候,得到了一个新的信息:这几个月他们投资的跨境电商企业在飞速成长,不是个案,而是普遍飞速成长。

这是个好的消息,我就继续多了解了一些信息:

  1. 亚马逊经常调整规则,对中国卖家的影响有多大?
    总的来说,亚马逊调整规则并不是针对 “中国” 卖家,而是针对不守规则,不按规矩做事的卖家。正正经经做产品、做生意的其实环境更好了。
  2. 中美贸易摩擦对跨境电商的负面影响有多大?
    以前中国企业做 OEM、ODM,最终是贴国外的品牌,走国外的渠道,所以留给中国制造企业的利润点非常的低,稍微加一点税,影响就很大(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那些外贸企业了)。但是现在企业可以直接通过电商平台出货,可以自创品牌,相当于把整块利润吃下来了。毛利率高得吓人,有 80% 的,甚至还有 90% 的,根本不在乎加那一点税。
  3. 结合国内电商的情况来看,最后会被平台赚大量的流量费,将来境外电商会不会也这样?
    很有可能。但是这对所有生产制造业是一样的,简单来说如果亚马逊收流量费能把中国企业搞得奄奄一息的话,估计大部分美国制造业已经死了。而且现在垂直电商也在增多,渠道并不唯一。

总的来说,这些跨境电商吃了更丰厚的利润,品牌、渠道的钱我们都能赚。这使得我们某些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变强了,让我们可以投入更多资源进行设计而不是简单的制造。为什么以前不行?因为以前终端销售渠道是被国外企业所把持的,我们做不了。不是说不让做,而是把这个渠道做起来成本太高,一个年利润只有几千万个把亿的小企业做不了这个事情,那结果就是被盘剥的厉害。为什么国外能做?比如宝洁这些在中国可以开厂,直接销售,赚取高额利润呢?因为他们企业发展的更成熟,各行业已经形成了巨头,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又有多年跨国运营的经验。实际上,我们国家比如华为、大疆这种企业,成为行业巨头的,一样有能力到境外直接销售,获得巨额利润。这么说,如果不用盘外招的话,华为可以把全世界的电信同行都打死(这里说的电信领域,不是消费领域,北电死了、阿尔卡特、朗讯这些都没落了)。除了他们,小米这些企业同样也可以做到走出国门,把品牌、渠道的利润都赚到手。

喊了多年的中国智造,就这么不经意的展露了萌芽,开始茁壮成长。互联网电商的发展 + 最近的疫情,简直就是神助攻。

现在往印度、越南、东南亚转移制造业,对我们而言显然会有短期的阵痛。企业倒闭潮,失业人数增加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制造业若能抓住机遇实现产业升级,最终还是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会有新的企业源源不断的诞生,吸纳就业人口。

凡事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今年的印度、越南、东南亚能不能做到我们曾经做过的事情,完善产业链,提高就业人口素质,蚕食低端制造业,然后再和中国在中高端制造领域竞争?这完全是有可能的,我们将来很有可能会面临他们的巨大挑战,就如这些年美国遇到中国在制造业上的挑战一样。但是面对面的竞争,中国人从来也没怕过谁啊,何况中国现在已经领跑一步了。

知乎用户 比尔勃 · 巴金斯 发表

有个直观指标叫 FDI

知乎国师们分析 114514 个回答,回头一看指标。

记者日前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2020 年世界投资报告》获悉,2020 年全球 FDI 流量或将在 2019 年 1.54 万亿美元的基础上下降近 40%,这将使全球 FDI 自 2005 年以来首次低于 1 万亿美元。国际大环境虽然不景气,但流入中国的外资却不断创历史新高,北上资金大幅流入中国。7 月 6 日开盘沪指涨逾 5%,深成指涨近 3.9%,创业板指涨近 2.8%。近 20 只券商股涨停,板块指数涨 9.5%,科创板近 20 股涨幅超 10%。
记者观察到,今年 6 月,中国北上资金净流入 527 亿元,与 5 月份净流入 301 亿元相比明显提速。今年 1-6 月,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规模 1182 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净流入的 964 亿元,增加约 23%。6 月当月,北上资金日均交易额从 663 亿元上升至 783 亿元,净流入 527 亿元,大多数行业实现净流入,科技大幅加仓,金融消费双分化。

缓缓打出一个

知乎用户 vczh 发表

这么多年延长教育时间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都能做高端工作了。你看 2000 年的时候,大专就足够做码农了。今天普遍都读了硕士,做码农不是很大材小用吗?开发工作直接外包出去,自己人人做算法就好了(逃

知乎用户 秦始皇 发表

有个问题我补充下,外企大量是从印度越南等国撤资到中国的,还有一点现在中国资本过剩,政府在引导内资出国,外资要撤内资会弹冠相庆。并不会引起大量失业,因为中国资本过剩。你前脚一走后脚内资马上把空给填了,而且外资占中国经济比重并不大。

还有要说的是现代工业快己经向半自动化到全自动以及向机器人工人发展了,你就算不要命的做衣服也抵不过一个全自动生产线,3d 打印又来了号称连房子都能打印,举个例子非常低端的制砖行业,这玩意儿低端的不能再低端了,就这玩意儿中国己经全自动化生产了,多恐怖。制衣行业国内一些大企业也已经起动了全自动智能化工厂

由于中国赶上了信息化智能化现代机器人时代,使得原本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经过升级后变成了智能化自动化生产。

高污染行业又经过现代环保技术以及工艺创新,不仅污染小了甚至零污染,以前我所在一个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变废为宝,这样创新型环保技术不断的深入高污染行业,最后变成无污染行业。

出去的都是无法适应产业技术升级的企业,你说这些企业有什么大事,大家都是生产衣服的,不同的是进入自动化的把手工制衣厂赶到国外去了,你难道指望这些手工制衣厂打败自动化制衣厂?

中国把高中低产品性价比己经做到极致了,单价几分钱利润了,难道印度越南利润才几厘钱?这喝西北风都不够的。

越南市场太小根本组建不起工业体系,印度连文字语言度量衡都没统一的松散国家完全是大国搏亦下凑成的国家随时有散伙的可能,你指望这种国家搞工业自动化?那起步所需天量矿产石油起码比中国高出五倍,这样印度工业品又贵又烂的怎么与性价比极高的中国制造竞争,同时又需要大规模的内战打破地方人种区别,这种事现在不要想了。国际社会不充许了。

知乎用户 到处挖坑蒋玉成 发表

如果是真的的话,那么答案是会,因为外资被印度新冠疫情大规模扑杀之后世界经济会进一步地灾难性衰退,我国自然也会遭遇大量失业。不过显然人家外资也不是傻子,不会自己主动自杀,不是么?

至于越南,它倒是还算靠谱,然而全国一共就只有一亿人口…… 当然这个问题下有人说了东南亚各个国家都可以来承接外资,然而这就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组装一台手机需要很多种部件,假如部件 A 在国家 A 生产,部件 B 在国家 B 生产,然后组装在国家 C,那么即使是在天下太平的时候进出口报关也足以带来生产成本激增——更不用说,万一天下不太平呢?

东南亚国家碎片化的体量,注定了他们永远无法对中国产业链构成真正的威胁——除非一夜之间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治理能力都能达到越南水平,并且一夜之间再出现一个一体化程度达到欧盟水平的东南亚共同体,否则想都不用想。

知乎用户 治水者 FPR 发表

当然会。

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会有中国企业自己唱空自己往东南亚转移。

其实要我说,不是想不通,是不愿意接受一个复合事实,它包括:

  1. 低端产业集群并非不可复制
  2. 中国并非产业转移的最后一站
  3. 目前就是有企业觉得,把产业布局转到东南亚,成本比留守国内更低
  4. 国内民营轻工业企业大量倒闭 / 迁移,将塑造难以想象的巨大不稳定因素,未必可控。

这个时代,于内于外,我们都是在和时间赛跑。

要快。

知乎用户 hasee 发表

我在越南做过一年多工厂管理,说说个人感觉吧!

1. 小公司不适合在越南生存,越南完全没有工业供应链,大部份原材料需要从中国进口,原材料成本太高了!

2. 大企业预估中美贸易争端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很乐意把低端组装部份迁移到越南因为从中国进口原材料,这部份可以负担得起….. 在越南出口,既降低了关税,又降低了人力成本,这两方面还是有利于大企业的.

总之,只要越南搞起了工业供应链,就是我们该担忧的时候,不过,越南搞起工业供应链起码得花上二十年时间吧.

好多年前的时候,美国搞起了工业供应链. 好多年后,中国搞起了工业供应链.

别告诉我,2020 年后,越南搞起了工业供应链……

知乎用户 姚冬​ 发表

外企并不是一个整体,它是由成千上万的企业组成的,每个企业都是独立决策的,没有什么组织可以统一协调指挥它们。

的确有一部分外企搬去了印度越南,而且还有不少国内企业也搬去了。

但是先搬去的这批一定是对工人工资比较敏感的类型,在它们的成本构成里工资占大头,因为越南印度除了人便宜实在没有别的成本优势。

如果一部分企业搬迁之后真的导致了部分人失业,那么这部分人的工资要求就会下降,那么中国的人力成本也就降下来,那么就导致不会继续有企业搬迁,从而达到一个动态平衡。

如果部分企业搬走,但是没有导致失业,也没有导致工资下降,那么就说明有部分劳动者找到了别的薪水一样甚至更高的工作,那就说明产业升级了,有更高技术含量更高毛利的企业逐步出现了,取代了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这反而是好事。

不会存在一帮工人明明失业,也不肯降薪水,把自己活活饿死的事情。目前社会稳定,没有大规模 xx 事件,说明失业率不高,那么有些企业迁出,只能说明中国产业在逐步升级。

越南印度承接了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它们的底层贫困人口才能赚到钱,而赚到钱才能购买中国的产业升级后的产品。在服装鞋帽厂工作一两个月就可以买中国产的电子产品了。我们当年和欧美日本也是这么过来的。

知乎用户 冻尾雕 发表

随手翻一翻,好多答案都在盲目乐观

1。说东南亚的人懒,穷,不服管。而中国人吃苦耐劳,勤劳好学。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说你们了。最好的答案就去工厂实地实习他一个月吧。别整天看媒体说啥就信啥。

真实情况是。东南亚人懒穷偷奸耍滑原因就是钱没给够。曾经世界最懒之一的非洲人看在钱的份上每天努力认真的跟中国工人学技术,学知识。

说中国吃苦耐劳的再看一下美国的摩登时代。

然后你再去工厂实际看一看。真的勤奋好学吗,看在钱的份上而已。按时上班,按时下班,但凡有点机会偷懒的绝对不会出现在工作岗位上。下班后干啥了呢。是在学习,天天向上吗?抖音的 3.2 亿日活。还有快手,王者荣耀这些东西是谁在给他们提供流量的。学习,别闹了。上班都那么累

至于实业土壤。环评,消防,五险一金,工资,贷款,过桥还有很多明性隐性费用。你问问做实业工厂的人

花了巨大精力。金钱。时间培养了一批批的工人。真实现状是。没多少人能干过三年。绝大多数都在半年至一年就不干了

现在的后浪就是这么跳脱。你管,人家就不干了。你不管人家就偷懒了。呵呵,你自己问问自己你的吃苦耐劳,勤快好学的民族精神你自己有吗?只有张嘴而已

2. 越南产业链不完整,不配套。没有强大的工业整合能力

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人家大集团中层有没有问过高层。

高层想了想,嗯,那就建整套的产业链吧

况且,现在的科技技术比我们九几年代开图好多了。我们开图 1.0。人家现在都建 3.0 4.0 产业链了

顺口说一下。人家不是建不了。而是不想建,毕竟成本摆那呢。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中国孜孜不倦的追求全产业链化。为什么,因为总有那么一撮人要把中国往死里整,中国只能自己争气了

以芯片为例

中国还有十几亿人口呢。不是所有人都是坐办公室就能日入斗金的

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

知乎用户 huang liu 发表

看看历史经验就知道了

当年 50 年代欧洲美国制造业转移日本,日本发展起来,美国当年大量失业了吗?是到了 80,90 年代,日本和其他国家产业发展起来才有了锈带的存在,即使如此也没有大量失业吧。

70 年代开始,日本产业转移四小龙,小龙后来又转移到了四小虎,很多人都靠低端产业做雨伞玩具塑料花发家了,请问转移之后日本大量失业了吗?

80 年代开始了,四小龙很多都开始转移到大陆来了,你看看四小龙大量失业了吗?

所以主动的转移是不会大量失业的,你是因为你的成本太高而转移出去,不是没有竞争力而转移出去,而你成本太高的原因就是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了。

日本从做服装玩具野麦岭到了汽车电子游戏,四小龙也从雨伞玩具升级,韩国全面升级,台湾电子代工,香港做金融贸易,都卡住了自己位置。

真正因为转移而收到威胁的是拉美和东南亚,当年因为中国的崛起,这些地方的低端代工都转移,就失去了产业竞争力,陷入经济危机,这些地方的产业本来就是外资控制的只是为了追求低端人力才去,跟中国这样的主导产业是完全不同。

那些本来就在中国追求低端产业没有技术壁垒和产业链系统的那些企业,想走就走吧,我们无所谓,他本来就是在中国价值链很少的一部分。

现在工业发展,其实人力占比很低很低,一件衣服或者耐克鞋卖一百块,其实造价也就是 15 到 20 块,其中人力生产成本只有 1,2 块,中国现在应该去争取那剩下的 99 元利润,而不是去争人力成本赚那点加工费。

手机组装只占整个手机价值的 5% 不到,人力成本不到 1% 而已,中国要做的是剩下的大头,品牌利润,生态的市场价值,芯片和各种零配件,这才是根本,小米 OV 和华为都做出很好的代表。

还有汽车化工生物医药飞机等产业,这才是中国需要突破的方向,以前很多人经常用拉美化,中等收入陷阱之类恐吓中国人,现在看起来无非是西方打压下产业升级失败的借口。

中国可能还需要 5 到 10 年升级,到时候中国差不多就跟日本韩国一个产业层次了,到时候中国救不需要再廉价出口,这几年尽一切可能卡住印度越南之类的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到时候中国就可以大规模转移低端产业,也要学殖民者那套,一个国家做扣子,一个国家做染料,一个国家组装,到时候会有几千万的制造业岗位转移,我们的非洲东南亚友好国家就可以全部承接过去了。

知乎用户 兰斯神甫 发表

是否是 “大量” 搬走? 工人会 “大量” 失业?

但讨论这个问题没意义。或者说,从来不是问题的本质。

刚出生的那会儿,美日在中国的眼中还是如日中天,虽然日本已经开启了失去的 10 年、20 年、30 年。几年之后,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破裂,未来十几年依旧如日中天。

公知们还对日本的自动化生产线,啧啧称奇,惊呼不可战胜,称发达国家锁死了,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的在最后一扇窗。你人多? 有个屁用!能快得过,人家 24 小时不眠不休的自动化生产线吗?你们集权国家,那低劣的工人素质,怎么拼得过先进国家的无人工厂? 他们高声呼喊着,希望西方先进技术能早日碾碎这个国家。

实在找不着图片,随便找了个流里流气的纺织工人大家凑合看

然后资本家暴怒的跳了起来,使尽浑身力气,抡了公知一个大嘴巴。都特么换成全自动生产线,感情花的是你爹的钱,你就不心痛了?

事实证明,马克思是对的。只要有足够的利润,资本家连绞死他的绳子都买给你。因为资本家不愿意将资本大量沉淀在生产机械这一类固定资产中,为了利润或为了自救,资本家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更便宜的旧设备,结合廉价生产要素。这样又能做着继续千秋万代的春秋大梦。这就是几十年前在中国发生的事情,虽然不是全部事情。

其次,无论是心怀鬼胎的身份政治的发起人,还是普罗大众。总把阶级矛盾包装或者当成 “人民内部矛盾”。现实确是,你的价值不是你自己决定的。

你劳动力价格被谁定价? 被资本定价的,资本只要你最具价值的那黄金年龄,然后呢?被资本抛弃的工人和三十五岁就被抛弃互联网从业者,本质上没有区别。

资本要走,你拿什么留住它? 低头屈膝显得更卑微吗? 你是被定价,有什么讨价还价的资格?资本会让你低一点,再低一点,等缩得足够像一个球的时候,再一脚把你踢开,以保证滚得更远。

有人就会说,他们是 “中产阶级”,我搬砖十年,不足人家赚的一个零头。“中产阶级” 就是个伪概念,不掌握资本,不占有生产资料,都是靠出卖劳动力赚钱,靠资本刮刀余下的施舍过活。除了出卖自己劳动一无所有,谁又比谁高级到哪儿去? 乞丐中的霸王,还是乞丐。再高级的无产也是无产。

以资本在剩余价值上割一刀,再挥舞着消费主义的镰刀再割一刀,韭菜的生活就是这么平淡无奇切枯燥。

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切 · 格瓦拉

最后,也是让人无奈的就是: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了全世界,最后才能解放自己。

“你不做就滚,有的是人抢着做!”

在国际分工下,无产阶级被分割开来。劳方不与资方竞争,让劳方和劳方竞争。比的却是谁更没有底线。最后谁也没赢,“人间” 的资本家还是会选生产要素更廉价的十八层地狱。而十八层地狱下面还有十九层地狱。

以前 “工贼” 在你身边,现在 “工贼” 在大洋彼岸,大洲的另一端。现在奋斗逼是你身边的同事,未来的奋斗逼在屏幕另一侧,背着房贷车贷奶粉钱,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孩子,紧依着加班病重的妻子的路人甲。他们比你更没有议价的权利,自然能比你更没底线。

只追求眼前的利益,被煽动,结果只会被一方资本裹挟,当做筹码,以来要挟另一方资本,只会成就幕后最大的资本。如美国的汽车工会的工人。他们干死了身边的 “工贼”,干死了自己的老东家,干死了自己的城市。最后,连自己也干死了。资本毫不犹豫的抛弃了他们,去了大洋彼岸。任他们沉沦在锈带中,被玩身份政治的当做没教养的红脖唾弃。

然后资本回踩在你的尸体上,拿着手中的皮鞭,以胜利者的姿态,向后人介绍的道:你们是垮掉的一代!是你们,不吃苦耐劳!是你们不思进取!是你们自甘堕落!

无产阶级从没像今天如此溃败,流水线与 “专业化分工”,把工人切割成一块块积木,哪里有问题换哪里。你美工罢工了,和我财务有什么关系? 财务被开了,和我做档案的有什么关系? 我是老板的生活助理,你们这些 996 修福报的全都离职了,也和我没关系。

最后,生活助理要求涨工资,老板给她放了一个月的假,一个月回来后,老板把她开了。原因是老板发现,没了她,也能活下去。

“离开公司,你他妈什么都不是!”

“我有一身好本事,找我干活的人多的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 谁告诉你,我说的公司,指的是本公司了?"

经理笑了、HR 笑了、老板笑了… 他们不过是被资本推到台前的人。因为资本也笑了,这就是资本的底气。大众是健忘的,谁还记得那个要人一天作图 100 张的老板?

你 “炒” 了黑心公司,你的处境有任何改变吗? 是换一个地方继续出卖劳动力。还是开展资本的原始积累,凭借手艺,和 “吃苦耐劳” 的精神,白手起家?

我家装修房子的时候,我客气的称呼老板叫 X 总。老板苦笑了一下,说到:“什么 X 总,X 个 98 总。还不是干苦力,混口饭吃。”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

就一定要实现

什么时候,人们才会想起那个骑着白马,独自追逐着火车的人

知乎用户 有 360 天了么 发表

企业说中国人力成本高,一般都是吓唬政府的。

但凡市场和环保准入没问题,没有企业完全离开中国,连低端制造也很少离开中国。

为什么?

一是不愿意,配套跟不上,能源不稳定,工人素质低,政府效率差,这几项隐形成本算上,比单单人力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大多了。

二是不能,要么市场在中国,要么核心环节就只有中国在造,要么规模小毛利低负担不起企业外移的成本。

越南在全球化时代,定位就只能是中国的配套和组装厂。

失业?3500 的月薪只要你能接受,有多少,企业要多少。按发达国家算法,有工作岗位提供,你不就业,是不算失业的。

知乎用户 水陌轻寒 发表

自从中国完成工业化后,很多国家都有种错觉,好像他们也行,外企也有种错觉,好像他们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能赚取更多的利润。也不想想,工业需要多少工业人口,需要多少产业链,需要多少基础设施,节约那点人工成本,其他成本要提高多少。一个小小的口罩都能把全世界难住,中国却随随便便日产过亿,自己用还能支援全世界。如果外企还不能认清现实了解差距,随便撤啊,某些国家外资撤了工业完了不说,国家都会完蛋,可惜中国不是。

知乎用户 钓呀钓呀钓到了 发表

有个毛可能性。

都是讨论生产的,怎么没人讨论消费。

一般这种题目下面都是讨论什么配套呀、工人技能呀、劳动力素质、生产成本什么的,大概就是这个路数。

怎么没人讨论消费市场?14 亿体量的消费市场!一般的民用品,能在最大的消费市场本地生产是最好的选择。这不光是成本的问题。

一、法务问题 (说人话就是一条裤子理论)。我在贵地赚钱,独食可不敢吃,那么咱们合资生产。给贵地纳税、招工就业,有事了(比如贸易战) 您可别打我,咱俩可是穿一条裤子的。有舆情风暴特别是牵扯国与国之间的,消费者爸爸们我错了,可咱厂的员工不都是您的同胞吗,股份里也是我一半您一半呀,打断骨头连着筋呀,放我一马吧!这样的企业还少吗?比如那些造车的。(没有讽刺谁家的意思,单纯讨论而已)

二、本土化问题。不在当地生产能找到那么多本土员工吗?产品接受度本地人才最懂。物流、法务、经销、广告等等环节不是在地文化氛围成长起来的人能玩的多转。最近几个纯国外品牌的公关危机本质上还是文化差异问题,直接把给自己干废了。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舔都不会舔,中国的钱他不想挣?是没那个本事挣吧。 (这条是真讽刺,当时看了某企业的广告,直接笑抽,这智商,但凡找个我家楼下打印店的做广告都比他们强。)

三、资产安全问题,越是大企业越重视这个。规模以上的外资,一般都会把资产放到不同的国家,这样抗风险能力强。很多外资历史很长,甚至经历过许多历史时期并存活了下来,这种漫长的积累培养了这些企业极强的求生欲。比如一些德国厂,还真有点兴衰更迭打不死的小强的意思。现在接触的一家美资,老牌子 (不太出名,但是历史算长,二战后期活到现在),发现他们并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活下去才是王道。这点对我触动很大,思路也改变许多。

现在的确是转型期,身边搬到南亚的也有,都是低的不能再低端的行当,而且外贸的多,别一听外贸的就多高大上,非洲单也是外贸。就我朋友那厂生产的背心,送给诸位估计都没人要,我拿了一些回家当抹布我妈都嫌弃,说不吸水,后来我都拿去擦鱼竿了,这东西千万别擦车容易伤漆面。你说这厂能开几个钱的工资,2500 你就逼死他了吧。对了,他那厂也算中港合资了,当年来内地也是戴了大红花的。

14 亿体量的市场,有人走还会有人来。14 亿人的钱不香吗。

知乎用户 原来如此 发表

大量工厂其实已经向西南转移了

西南某小地方人口 28 万,新开了几个工厂,

一是福耀玻璃厂,

还有笔记本组装工厂

而是无人机制作厂,

三是口罩制作工厂,

厂不多,也不大,对于 30 万不到的人口小城就足够

小城的主题是旅游 5A 级景区一个,大规模的环城公路,适合自驾游

知乎用户 张九月 发表

有些人天真的以为因为越南印度工资低,就会有企业从中国撤资

大概是没有做过企业的在低端打工的小白吧

他以为企业的生产成本最高或者说只有人工成本,所以其他原料、零件、配套产业链、销售渠道成本等等都不是费用了就?

他以为工人只要是个人就可以,不管认不认字什么学历有没有技术,是个人就能做?

拜托印度和越南人口是多,人工成本是低,但他们的人口没有多少工业人口呀,简单来说就是这些人口都是你不想要的工人,你能指望?

实话说,对于一个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工人的人工成本永远都可能是最低或者说占比很低的

如果是需要劳动密集型的不需要任何技术的工厂,你确定他是外企?外企有这种小作坊吗?

ok 举个例子

一个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外企,去印度或者越南开了个工厂,就比如说造汽车吧,然后发现汽车工程师印度没有,零件供应商没有,设备供应商没有,部分原料倒是有,但是高端的要么没有要么不合规,所有几乎一切都要从中国或者欧美进口,这那是做企业啊,这分明就是国际性慈善事业。

所以先问是不是:外企大量撤资了吗?没有,短期内也不会

知乎用户 鞍马去孤城 发表

首先,这并不是单纯的产业转移,像是一种跟风式的投机,更像是被迫式的止损。而国人是否会大量失业,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国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味着本土工业的保护和外企的引入是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一定的平衡的,而且还有市场这个波动因素,双管齐下,维持着国内产业链的完整性。而其平衡也并非一成不变的,会被打破,也会在很短时间内,又再次达到平衡,而这时的平衡,是供需的平衡,在大部分产业方面,外企的参与度只会逐渐减少。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由手工业到现代工业,再到机械化生产的完善,这一趋势是不可能被改变的,所以大部分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都趋向技术指向性。印度越南大量低技术劳动力市场在这方面并没有优势所言,其工业人口占比属实少得可怜,而单纯从利益方面,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产业转移这一点并不十分明智,或者又很是明智,因为转入地的产业缺口与政策优势,在这个时候显得格外有吸引力。其产业的转移,真的是单纯的主动逐利性的吗?在我看来,并不见得。归根结底,是在其衡量得失下做的必然的选择,而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跟风式的转移。

本土企业的崛起,在国内而言,比外企更有竞争力,而其劳动力缺口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对外企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外企的转移,国内并不见得会迎来大量人口失业,而其不转移,则将会迎来更大的劳动力缺口与利润的压缩,但目前并不见得是最好的时机。

最后,大量撤资?emmmmmm,有一说一,夸大而已,仅目前来看,衡量得失,转移并不见是有多高明的做法,而大量更无从谈起。当然,落后产能除外,不过既然落后,也不见得在工业中的占比有多举足轻重了吧。

那 emmmmmmmmmmm 毛毛雨啦

只能这么形容

知乎用户 萝大锤 发表

可拉倒吧,随便看了一下我司亚太区的数据,qtd 来说大中华区已经做到 Q1 的 60% 以上,越南勉强做到 40%,印度上个 quarter 就很萎了,目前 qtd 才做到 q1 的 30% 不到。。。越南印度加起来还不如韩国的一个 bu,韩国的所有 bu 加起来勉强和香港差不多,香港在全中国的 bu 里还排不上前十。。。

本司行业全球 top1,应该比较有代表性了。

知乎用户 战神李靖 发表

对于劳动力成本特别敏感的主要以劳动密集产业为主,外移的仍然以劳动密集产业为主。比如组装,制衣制鞋之类或者代工类。

产业升级 + 劳动力成本上涨,必然导致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产业外移。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但是:

产业升级又会孵化出新的产业,去重新容纳外移的劳动力。

比如原来在外资做鞋子的流水工改行去送快递,送外卖了。

比如原来在外资做衣服的中层干部改行去电商运营了。

比如原来在外资做电子产品流水线的工人去开网店微店拼多多了。

++++++++++++++++++++++++++++++++++++++++++++++++

越南 9600 万人口,劳动力按 6000 万算好了。

6000 万人口的就业,对于我们来说也就是 7% 到 9% 的样子。

知乎用户 AriexBear 发表

就业机会,这个是欧美政客为了选举,搞出来的一个概念,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把生产力和工人当成商品的话,按照欧美自由市场的概念,生产力和生产需求通过价格形成动态平衡。需要生产的厂商会不断地寻找性价比最高的生产地,工人也会通过学习,搬家,涨薪,降薪跟上市场需求。

而欧美的问题在于,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的基本生活成本被有钱人拉高,超过了工人能够创造的价值。也就是说,在美国雇一个产业工人,他所能创造出的价值完全负担不了他在美国的生活。

所以,欧美所谓的 “创造就业机会” 其实是找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用政府补贴,让一个成年劳动力拥有正常的就业生活,而不会变成社会不安定因素。

这些人几乎不会有任何属于自己的财富,收入的绝大部分都会用于偿还债务。眼前有胡萝卜(工资)背后有皮鞭(债务),他们就能成为社会上最安定的一群人。所以美国政客可以把创造就业机会当成竞选口号和政绩。

也正是因此,我们看到美国的食品救济处能在封城几天之后就排起长队。因为这样的人对于任何危机都毫无应对能力。

-——–此处是郎咸平教授所提倡的,中国要像美国学习藏富于民的分割线-———-

中国,印度,越南,的生产力市场没有本质区别,因为我们还没有站在利益链顶端,能够让全国的劳动力通过剥削别人为生,我们无法产生社会生活成本和最低劳动力成本的倒挂(产生的话就要发生革命了),搬走的工厂必然会被新兴产业弥补。

所以中国模式的优势其实是国家通过各种手段,保证了基本生活成本不被资本家利用,能够维持在一个很低的程度。包括但不限于:基本食品,水,电,医疗,交通。因此中国的人力成本可以在市场好的时候跟随市场走得很高,也可以在市场严重不景气的时候变得很低。

最重要的是,有了这么多年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互通与人员往来的便利度大大提升,这让我们能够避免再次出现 90 年代末国企改革之后,东北失业潮,广东招工难的资源错配问题。

最后的最后,如果出现了某些重大的变故,比如全世界对我们进行贸易封锁,导致大量的失业等,那国家还有最后的手段,就是征兵。。。超级工业能力 + 超级暴兵,这就是变态暴走赛亚人版本的超级德三,我相信现在没有人能把一个核大国逼到这一步。

知乎用户 崔磊​ 发表

一道简单点数学题。

越南总人口 9620 万,就业人口 5550 万,失业率 1. 99%。即越南还有 110 万待就业人口。

中国呢?

总人口 14 亿,就业人口 7.75 亿。

假如有产业 “大规模” 迁往越南,把越南失业的 110 万人口全部吃入。

同时假如中越劳动力的效率一样,那么中国也就损失 110 万就业岗位。

而中国目前调查失业率 5.9%,即有约 4573 万人,增加 110 万,就是失业人口增加 2.4%,总失业率增加 0.1%。

这个数据,在统计学上,称为误差。一般来说,5% 以内的统计误差都是可以接受的。

哦对了,新冠肺炎得到控制,5 月中国调查失业率下降 0.1%。恰好吃回了越南 “抢走” 的部分。

所以不管是绝对值还是失业率,怎么看也称不上 “大规模” 失业。

知乎用户 认真的活着 发表

这两个情况完全不一样,不能放在一起说。

外资生产型企业从中国撤资去印度,实话实说不多见。一般是两边同时设厂,在保留中国生产基地的同时,在印度设立新工厂。

目的就是避税,小米不也这么干吗?

印度在莫迪老仙上台后大搞 “印度制造”,对本土制造的商品扶持政策大幅度倾斜,所以……

但印度新工厂一般只对应印度和周边少量市场,且一般都只有最后的组装工序在印度,没办法,中印之间的生产效率和配套差太多。

所以这种 “转移”,对我们有益无害。

而对越南,那就是另一回事。

一些外资企业确实已经开始将中国的产能转移到越南,最明显的就是三星。

三星已经成为越南举足轻重的企业,深耕多年,也带动了一大批配套企业到越南投资。

未来,类似的企业还会有很多。

首先、越南背靠东盟,市场潜力很大。

其次、越南劳动力素质不低,但收入水平远低于中国。

第三、投资环境还可以,政府支持力度比较大,腐败也尚在可容忍范围内。

不要说外资,近几年也有很多中资企业去设厂,当然 “反华事件” 后,这些企业很多都转向柬埔寨了。

对于中国而言,外资转移到越南的确实是有威胁的,毕竟我们更希望转移到中西部贫困地区。

最后要说一下柬埔寨和老挝。

目前很多中资企业开始注意柬埔寨,那里确实是 “机会之地”,但对老挝注意的就比较少,当然老挝的基础环境是要差于柬埔寨的。

同时我们要看到,老挝无论是人口素质还是政策都很好,值得尝试。(交通运输确实是问题。)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外资认为中国靠不住?】

■我想说我们应该认为外资靠不住■

我们一方面跟越南争,

【但更重要的还是跟美德日韩法争吧!】

知乎用户 勤劳的小明 发表

想多了,大多数外企撤走冠冕堂皇说是要降低人工成本,实际上就是干不过国内企业跑了的,典型的比如家电领域日本家电全面溃败,还有三星手机撤到越南是因为在国内卖不出去。像车企国内不行,特斯拉就来了。

知乎用户 膝盖中箭 发表

别钓鱼了,他们就想问一个月经问题。

中国什么时候会崩溃?

你引经据典,摆数据,说事实。

可他们就是看都不看,直到看到有崩溃二字出现为止。

道理他们其实也懂,但是业绩也要做的。

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部分对外转移,是符合我国以后发展的需要的,因为新生人口的下滑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根本没办法继续让下一代去工厂干脏活累活。

但是有的战略资源型产业是需要留下的,但是很少。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比亚迪上汽等一些车企就快速反应,承担了生产口罩等防疫物资的责任。

再者,我国拉拢一批友好邻国的需要,你想让人家心甘情愿当小弟的话,还是要给点实惠利益的。

但是扶持周边国家的同时,要注意力度和掌控力。类似大力扶持未来一个人口远大于我国且有大国自信的印度来说,最好少干或者拖着干。

我国周边的邻国的发展天花板,大多都被自然环境和人口条件限制了,更不用说在其内部有垄断地位的我国企业实施干扰或影响发展等老美教的常规手段。

很多人其实都只是想看到另一个中国崩溃论,很希望找到未来假想敌,这都很正常。

属实东南亚都在发展,但是有的时候别国的发展道路并不是像我们一样一帆风顺,他们有我国没有的问题,不能按照我国的发展路线来推测其发展。

我国是和平发展很久了,误以为和平发展是常态,但是别国不是。好好的世界第三印度和励志想成为东南亚霸主的越南,两个对印和对越自卫反击战就中断了很久很久,对于我们国内历史教科书只不过是淡淡一过,国民也没认真当一回事。

可是对于他们的国民来说,什么叫打断梦想,这就是了。

知乎用户 哈弗 SUV​ 发表

外企撤资,原因是中国日益提升的劳动力成本吗?其实根本不是的

你要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外企到中国投资,不仅仅是想通过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去在全球获得竞争领先,他们同样希望获得整个中国的市场,这可是十几亿人的市场。

而实际上看,他们的确也做到了,起码前些年是做到了。

但是现在他们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单纯。

这个国家太可怕了,拥有庞大市场的同时,拥有数亿能读书写字能接受外界信息形成自己判断的合格产业工人,拥有世界上唯一的完整工业体系。

那么这些跨国企业目前面临的是什么呢?竞争,来自本土的竞争。人才的逐渐增多,国产企业在技术方面与外国企业逐步缩小,甚至出现反超。更多的竞争出现在他们原本以为是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的地方。

这时候人力成本其实不重要,因为人力成本的提高代表着本地消费能力的扩大,自己占领了市场,羊毛出在羊身上,赚钱的还是自己,十几亿人的市场,很容易就稀释成本了。但是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

举个例子吧

中国没什么汽车的时候,四个轮子带俩沙发再带一套动力系统,那就能卖十几二十万,现在呢??

人家能做智能互联的,搭载了自动驾驶的,空间比你大,内饰比你漂亮的车,卖的比你便宜两三万。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市场价格标杆就这么被拆了,还有没有王法了?

对了,人家现在还扬言要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自己的车,虽然因为文化差异可能前期阻力较大,但是一旦别的国家看到了这种 “真香” 车型,那自己怎么办?还混不混了?

走,必须要走,去其他地方,抢先开拓市场,投资建厂,把这里先拿下,省的中国的这些企业过来。当年在中国的跨国企业是占了先机,所以还能保留部分市场份额,毕竟 “牌子货” 中国人还是认的。

但是再往下,大家都没开拓出来的市场,那就是正面硬拼了,到时候鹿死谁手就真不知道了。

至于说撤资之后的失业?其实他们撤资之后,会因为成本之类的问题,让出大量的固定资产和市场份额,这部分,就是当前国内龙头和新兴雏鸟们高高兴兴分蛋糕的目标,而他们的扩张,离不开因撤资而失业的这些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而如果跨国企业不想让出市场份额,那么他们终究不会真的退出中国。

撤资,其实就是去其他国家抢市场的一种说法,就像 “歼敌一亿虎踞台湾”“转进如风” 一样,就是个说法而已。十几亿的人口,你真敢说扔就扔?

唯一一个说扔就扔的,也就谷歌罢了,人家还不是自愿的,就连 IBM 这种充分不信任的公司,都苟着呢

知乎用户 诗与星空​ 发表

越南人口 9200 万。

大约是河南省的规模,人口结构稍微好一些。此处没有地域黑,就是人口等同做个类比,改成山东一样。

这个问题可以等效为,大量外资从其他省撤资去了河南了,会不会造成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大量失业… …

上海宁表示一脸茫然… …

知乎用户 我叫记不住 发表

耐克,阿迪达斯每年依旧需要从国内出口布料,服装加工设备去越南。

没有别的原因: 我们有完整配套的服装鞋包工业体系……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莆田假鞋能以假乱真的原因

知乎用户 frog 这名字很危险 发表

就在去年,我叔叔的老板哭着喊着要去越南建工厂(服装厂),带着我和我叔叔去考察(我正好有朋友也要我去越南投资),在路上那个老板各种兴奋说:人工便宜,肯干活,当地政府又支持,一定能赚大钱。

考察了两个月,当地的华人企业不招募男工,只招募女工,只因为他们动不动就反华游行,砸厂。

月薪 2000,只干 8 小时,虽说 8 小时之内工作很认真,但是想她们加班就得问问他们的爷们肯不肯了,不肯你硬要加班,那对不起堵你门,警察根本不管。

再谈谈费用,越南分北越和南越,北方电费大约人民币 1 元 / 度,南方电费大约 0.85 元。

水费不计入。

税收方面肯定比国内低,因为有投资优惠,具体数额我当时无法参与会谈,所以不清楚。老板说比国内优惠。

额外费用有官吏的贪污,罢工的损失,各种捐苛捐杂税。

我们详细计算过大约比国内节约 20%-25% 的费用。

为了节约 20%,却要抛家弃子去越南闯荡,值吗?

最后,我那朋友把越南吹得天花乱坠,只是为了我能投资给他分担风险,真的赚钱了他会和你说越南很赚钱,速来吗?速来的都是非法生意。

最后的最后,借楼打广告,有想去越南投资可以联系我。投资 50 万起,收取 5% 的费用;投资 100 万起收 3%;投资 500,收取 1%。速来!!!!!

知乎用户 云何离声 发表

前外企采购,主管国内供应商,与东南亚 / 非洲供应商有过交流,服装行业。

总结:低附加值产业肯定会越发艰难,因为我们的劳动力成本红利期过去了;同时得益于国内巨大的市场,机会一定是存在的,但是关键在于如何匹配国内消费升级过程中的需求。

就人工成本而言,中国没有太大优势(不要说小作坊之类的极端情况),当然国内供应商在往内陆欠发达地区转移以此来提高竞争力,但是确实会出现劳动力素质不如东南沿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产业在当地并不成熟,工人熟练度不高。其实类似的情况在东南亚地区都会存在,但是随着产业日益成熟会好转,竞争力会更强。

就产业配套来说,东南亚和非洲是比我们落后不少的,所以最开始我前司都是把大批量简单款产品转移出去,因为原材料也是产自中国,同样可以大批量从中国采购,降低后期小批量补货的成本。到后来,原材料生产也会转移到当地去,受限于当地的产业发展情况,也只是最基础的部分,类似的获益者就我知道的主要有越南,印度,埃及和埃塞尔比亚。

还有政策因素比如出口税等等,毕竟人家要发展是要有政策扶持的。

好在国内的市场足够大,我们有一个比较好的需求基本面,前司的中国本土化供应链做的还是不错的,国内制造国内销售。至于其他国家市场,还是以全球供应链为主,原因在于供需不匹配,东南亚生产制造有优势但是国内市场欠发达,欧美市场需求大而稳定,但是承担不起本国制造业的价格。

同时,国内生产制造业的柔性和韧性真的不错,前司称为 “good service”,每季为竞争对手收拾残局已经成了 routine 了。比如之前经历过越南工厂大批量无法交货,越南分公司同事直接失联不做任何回应的事儿,孟加拉工厂吃不下大批量补货订单导致总部满世界找人救火,这个时候发现还是中国供应商靠谱(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拒绝,因为坑大的填不动)。不过到下一季,仿佛忘记了这事儿,毕竟选了东南亚或者非洲,采购计划中的数字会更理想。

以上。

知乎用户 外企民兵 发表

外企来华或者迁移到其它地区无非是因为成本, 而成本核算的工具一般是 MCI (Manufacture Cost Index 制造成本指数)。 简单的说就是单件成本, 决定了外企的去留。

从制造业单件成本的构成来看,其主要包括

  1. 设备综合能力指数 OEE,一般也就 10—20% 的差异,制造工厂的首要指标
  2. 设备成本,较为复杂的设备成本一般无差异。这些设备或者是欧美进口设备,或者就是直接由国内转移到东南亚
  3. 人员薪资,同印度和越南比起来,大约是 4 倍(国人的小时工资已经不再便宜了)
  4. 物料成本最大的占比
  • 如果主要物料都是进口的,俩者无差异;
  • 如果主要是本地化物料,其差异是惊人的。国内为例,本地物料比进口物料一般可以便宜 30% 甚至更多。

比如下面一个简单的案例,考虑货运海关的成本,印度的制造成本并不占优。

题外话,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外企研发的重点不是新产品,而是本地化的物料。

所以回答本题,

  • 如果是物料成本低且人力为主的制造业,以及来料加工的制造业,东南亚有优势;
  • 如果物料成本偏高,人力为辅的制造业,中国依然强劲。

这得益于国内相对完整且庞大的工业体系。

反观印度,据几位出差印度某大城市的同事反馈,修一个机加工零件要等上一周,而国内只要一天。大部分生产物料更是需要依赖从中国进口。

再结合这次疫情,在政府的强力操控下,最严峻的时段也就一个月(一月底到二月底),三月全国大部分的生产运营已经趋向正常。那部分的不顺畅也主要来自国外进口物料的短缺。

总得来说,近几年大部分国内制造业依然向好。但是同时不能放松产品和制造技术的研发(比如一家日本企业进口的物料居然比国内便宜,同时国内满足不了部分物料的精度要求),印度和越南会在这几年逐步健全其工业体系。

如果若干年后的某天,印度可以本地化较为复杂的物料,同样实现 30% 的成本降低。那时真的是值得忧虑了,会导致国人的大量失业。

仅供参阅

知乎用户 于禁 发表

确实会造成一些失业。

越南这样的国家,也相当于中国一个大省,他们和中国的普通省没法比,但和中国一个贫穷落后的中下省相比,还是能竞争的。

而且,越南印度这些国家发展工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国民的需求。**质量差又不是不能用。**他们只需要做出一些质量差但便宜,性价比更高的商品,让本国人民使用,就必然能减少中国对他们的出口量(不求国际上竞争,只达到 “少买中国货” 就行了)。

别忘了,八九十年代的电器就有 “日本零件、中国组装” 一说,组装机就是比原装机便宜。虽然零件还是日本的,但组装的工作确实是中国人就可以干。

知乎用户 Constantine 发表

今天刚看微博上说越南抓了一批国内偷渡到越南打工的新闻。

补充:查了一下又有很多人说越南方面报道说是偷渡,非法打工没有提。

知乎用户 lelhoo 发表

本末倒置。

不是因为外企搬到印度越南会造成这里大量失业。而是中国劳动力价格上涨,迫使外企寻找更低价格劳动力的国家,还要克服配套以及基础建设成本的上涨。

国内为什么劳动力价格高了?不是都不去上班了(虽然有极少部分),而是有更高收入的工作,当然离开低收入的岗位。

知乎用户 SkodaAuto 发表

还会造成国人大量出差与大量外派

知乎用户 房海波 发表

失不失业不知道,但是我觉的这些外企绝对会看着财报哭出来的。

台湾省在越南投资了一个钢铁厂,还没开工呢就一堆环保罚单贴大门上了。

知乎用户 月上你 发表

不请自来,工厂一个小小小小小技术员,最近就是我现在负责的机种要转到越南,所以我感觉我能回答这个话题

目前我手上带的机种是 2.0 与 3.0 的,而在今年,我要导入全新的没做过的 4.0

图为叫我们主管帮忙提供东西给他们,他们评估要不要转到越南生产

在我们厂里,SOP 是指导线员如何去操作的 “说明书”,所以一份完整的 SOP 是让人很容易上手的

目前情况是 21 年公司在越南那边工厂会引入我这边部分的机种(较简单的),而我这边做 4.0 更棒更强的机器 以及部分 2.0/3.0 的机器

此外,我手上的这些 2.0/3.0 是那种已经做了好几年的机种,目前我们公司的趋势是越南那边慢慢接手一部分的的机种,但是在国内的工厂还是制造中心

所以就目前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等越南那边慢慢发展起来,有实力了接技术含量高的,就我而言,我那个时候肯定很尴尬

知乎用户 哎呀嘞 发表

会,这种对于中国来说有危险,但是很难避免,别国没有钱挣,你东西卖不出去啊

知乎用户 左家明王 发表

作为一个学过政治经济学的人,告诉你。

资本虽然有引导作用,但创造价值的是人。

中国缺资本吗?那些人也会走吗?

既然如此,认真工作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去东南亚的工厂是很多,但以纺织业这类低端产业为主(据我了解)。

先列些数据耐克和阿迪达斯够说明问题了吧

总有些人是带着情绪而不是用数据讲问题的,懒得回他们了,如果想了解实情的话 18 19 年的时候真正去过苏州,无锡这些地方你就知道了,老板不是炒房就是到东南亚开厂,这也是那段时间苏州房价大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你们常说的配套设施,这在某些行业是很重要的决定因素比如汽车,我也知道。但纺织业,还真就不重要,纺织业最重要的成本,是人。现在纺织厂和电子厂,就是容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两个厂。

要是真按照你们所说配置设施有这么重要的话,改开初期纺织业就不应该转移到中国,那时候珠三角都能停电,珠三角内部交通都糟糕的不行(相比于欧美),为啥纺织业不乖乖待在欧美?

越南考察也去过,土地厂房这成本肯定低,机器无所谓国内运过去就完事,交通更是没问题,纺织业是典型的外销产品,你管越南国内的公路有多烂呢? 越南根本就不是主要消费市场,装船,运到欧美,中国,日本,韩国,这运费成本(海运)有多低你知道吗? 哎,说到港口,越南还真就最不缺的就是港口,而且越南也同处东亚航线上,真说运货去欧洲,反倒比从珠三角开船能省点路程。

至于你说的腐败,这账你就算错了。 腐败,你贿赂官员,能得到的好处大于成本的时候,那他反倒是企业家最喜欢干的事情。比如,中国不能腐败,但环保成本高,比如 1000 块。 越南是腐败,贿赂 800 块随便你怎么搞。你告诉我你去哪里投资?

至于你可能担心的受教育程度,那我真的笑了,流水线上的工人根本不需要什么学识,你去看看他们招人(流水线工人)要求就懂了,有手有脚,是个正常人就行,无论是国内还是东南亚。要不你怎么看到这么多社会人初中毕业去打工呢? 你不会真的以为他们懂什么万有引力,动量守恒,椭圆曲线,导数定义吧。你也不会真以为这些东西在流水线工作上有什么鬼用吧。流水线工作,就是类似于下面这个

【浙江工厂: 女孩工厂流水线工作, 工资 6000 一个月, 给你会来吗?】https://dwz.cn/wIG9h7Yg?u=7f4e391953960a45

这就是流水线。所有的学识知识见解,都在这里化为乌有。

所以我先告诉大家一个基本事实,纺织业,以及电子制造业,已经转移了 。 三星,苹果已经 转移了很大一部分产能到越南,华为也一直在谋求在越南建厂。

那么他们去哪里了? 答,大部分去了服务业,少部分回家务农(这也是常说的乡村振兴的意义)

这些年的送外卖,送快递,开网店。承受了远超你想象的就业人口。珠三角,长三角的电子厂,纺织厂人多不多? 多。但他们聚集在一起,让你们觉得更多,正是把这些人口转换成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网店主,网红主播,土味视频主播,分散在 123456789 线城市,他们看起来又不多了。

外卖小哥有多少人? 你猜

答案是超过了 700 万

[2018 年外卖小哥生活报告:送外卖数据分析​www.360doc.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360doc.com/content/20/0514/11/5854755_912256102.shtml)

快递小哥有多少人?

答案是超过了 300 万!

[《2018 快递员群体洞察报告》:平均薪资 6200 元一个月​www.sohu.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sohu.com/a/245929094_117030)

快递,外卖,这就有超过 1000 万的就业人口

而即使是最大的郑州富士康,容纳人口不会超过 40 万。

外卖 + 快递 = 25 个富士康

答案很显然了,转移走的就业缺口,被新创造的内需补上了啊。

知乎用户 青青子衿 发表

低端外贸在有序撤离中国,这个是必然的趋势。

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商品也从服装鞋帽,变成了机电产品,这不是产业升级的终点。

下一步的方向应该是让汽车,航空器,高技术的电子产品,知识产权相关的服务贸易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至于失业,只要商品经济持续繁荣。有劳动能力的人总是能找到工作的,开滴滴,送外卖,送快递,工地小工,卖早点,小吃摊。农业,养殖业,畜牧业。

人们的吃喝拉撒睡,那一样不要人去做。

知乎用户 丁喜 发表

金一南讲座里说过这个事儿,大致意思是,他们也试过搬到越南,印度,墨西哥,但是最后发现,全世界除了中国人,谁给你加班加点干,谁能给你保证质量,这些地方劳动力是便宜,但是素质都不如中国。

知乎用户 八牛范二 发表

曾经的皮具从业人员来回答一下:

中国: 工人质量高,配套完善,开工就能做,支持暴力生产(通宵什么的)缺点:场地租金高,工人工资高,稅?

越南:优点:场地租金低缺点:配套不完善,工人 8 小时,笨,懒,需要培训,从以前产品保修的经验看,越南工厂产品手工真不咋地,但是人家的确是按照研发部门的要求每一步到位了,而国内的厂家就会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节省。

仔细看看,资本的力量会一点点的把越南人教会,他们的熟练工人会越来越多。企业的房屋租金不下降,中国出现底特律这样的情况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知乎用户 Peter Tam 发表

中国的加工业要升级,人力密集型产业已经不适合在中国境内发展。这是我国的产业升级,那些迁出去的产业都是我们要淘汰的。

这是我们必须做的,必然的发展方向。

例如普通的儿童玩具,一个挣几分钱,谁干?

国内没人干,当然只能拿出去干。例如印度,例如越南等国家。他们的人力成本低,可以接纳这样的产业。

自从我国失去了廉价劳动力的条件,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就不适合在中国发展了。工人的素质提高了,熟练程度提高了,也就有利于发展高科技产业。而这样的产业还难以向其它亚洲国家发展,这是我国的优势。也是我国的产业向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条件之一。

完全正常,不必操心。

知乎用户 阿拉克. 乔巴 发表

发达国家陷阱就是指这么一种情况。

一方面面临更多低收入国家的低工资竞争,另外一方面高端产业打不开局面。

不过中国还好,虽然高端制造业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但是也有不少收获,中国的科研和教育投入还是能保障产业不断上延的能力。

中国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但这依旧会导致一些结构性失业,中国就业机会逐渐往更高要求的方向转移。

知乎用户 天知 发表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投资,而在于市场、价格和成本。所以有人拿 “外资走了内资笑醒” 来说事是不对的。

现在越南拥有比我国廉价得多的劳动力,而且越南前些年就开始学我国当初的做法:给地给政策。再加上美国等发达市场的刻意引导,现在别说外资,就是中国资本也已经跑去越南或者泰国等其他东南亚国家建厂了。

确实,这些东南亚国家在劳动力规模、劳动力素质、物流配套、产业链上面现在还比不上我国,但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

另外还有一个各位坐而论道者不知道的,那就是终端用户也会有意分单培养东南亚这些新厂。开始的几年用户确实花更多的钱买了小部分更次的产品,但用户精得很,只要给奶水养着,十年八年后这些厂子当中就能有成长起来的,从而拉低用户的采购成本,或者增加用户对我国企业的价格谈判筹码。

何况我们现在对美输出有关税,且美国的围堵打击了国际客户对中国产品供应稳定性的信心。

知乎用户 长颈鹿先森 发表

家里开服装加工厂的(这两年亏了好多钱,懂的人都懂)

虽然是在内地(孝感汉川,离武汉很近),但也曾经接触过越南工人

用我父亲的话说是 “被气死”,一个月工资只有 1 千多(主要计件收费,越南人工价略低于中国人)!!

国内勤快的工人淡季工资有七八千,旺季一万多,一个人的工作产出快抵得了 10 个越南人

虽然工资只发 1000 多,但同样吃住全免,可以看成是 “占着茅坑不拉屎” 的,严重侵占食堂、宿舍等资源,对其他人影响也不好

过了一两个月,就把 “活神仙” 送走了

服装城老板前几年有一些去越南开厂的,现在大部分也回来了,用他们的话讲就是 “心累”,虽然工资成本是低,但是效率也非常堪忧,有时候要赶货,工人都不愿意加班

最后说一下,服装工人真的很幸苦,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不过也真的是能攒钱,勤快的夫妻一起一年能存下 20 多 w,工人很多都有是有车有房的,两三年时间服装工业城的空地都停满了车

最后说一下,老板其实是很喜欢工资高的员工,因为同样的宿舍食堂成本下,一个勤快的熟练工的产出可以抵两个比较懒的普工

知乎用户 姜小白​ 发表

印度有几个劣势:

  1. 语言,中国人即便不能讲也能听懂普通话,沟通成本低,易于管理。工人培训成本低。但印度三四种主要语言通行,沟通成本高,员工不易管理。
  2. 外企虽然控制高管是外国人,但中层管理会倾向于本土化。可以把印度的种姓制度比作咱们的学历,如果在中国一个本科跟一个专科结婚该本科学历自动降为专科,这种氛围下,专科的后代只能是专科,人民普遍缺乏用努力改善生活的动力。中国不存在这种问题,一个仓管可以通过努力,升职成小组长—主管—车间主任,印度在招管理方面也被种姓制度影响,员工缺乏中国人的那种吃苦的劲儿,单位效率不如中国。中国的富士康可以当天招聘,三天培训,就上岗开工了;换印度,哎。
  3. 基础设施,中国接近基建狂的发展,就是为了建立门槛,不会轻易被其它发展国家取代。无论是资料运进来还是货物运输出去,中国的公路、铁路规模秒杀印度,郑州富士康能组装 iPad,武汉能组装充电插头,直接公路运输到港口,效率、交通运输成本低。印度无论把工厂开在哪里,都面临生产资料运不进去,生产货品运不出来。
  4. 配套产业,举个例子,我们武汉富士康用的配件都是标配,电气用施耐德、接近、光电用欧姆龙,不同车间有变化,但大体上都是产业配合。除非大家都迁,否则极大的降低生产效率。现代工厂管理模式就是标配,保证售后、维修标准化,换到印度,必然要从头开始,配套跟不上,生产成本高、效率低。
  5. 中国的人口是有红利是因为标准化,大家很早就文化统一,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只是稍有区别,所以中国工厂的员工价值观统一,生活成本低,换做印度那种信仰国家,人口多,但很难吃到红利,因为员工不好用。

短期内中国的氛围不可替代,但不排除印度利用这次机会大刀阔斧的基建、引商,把中国过去 10 年走的路再走一遍。

现代工厂的管理是智能化,精简成本,提升效率,施耐德在中国收购了很多国产品牌,都是通过智能化管理提升效率、精简成本,这个是现代工厂的未来。

如果印度能走成功,那么中国必然会有大量的失业。

可我觉得工厂的智能化才是真正造成大量失业的原因,一条产线以前 50 个人,现在 25 人,过几年只要 10 个人了。以前一条线三个物料员,一个车间 9 个,如今一个物料员管一个车间,都是扫二维码管理物料跟库存。

未来很多工作岗位是消失了(被技术、设备替代),不是被印度人替代了。

知乎用户 肥叔 发表

国人组装的工作没了,如果能从欧美抢来更高端的设计,精密制造,之类更上游的业务。

那么就不会有大量失业。

也就是说产业更新换代成功的情况下,大家不仅不会失业,只要你肯做,生活还会更好。

相反,没能力获得更高端更高利润的业务。

又丢掉了极端的手工劳动。

就会大量失业。

这十几年经常嗷嗷叫的教育减负不成功的根源在哪里看到了吧。

就在于,这世界还有更穷的人和你抢食,以及这世界还有更强的人不让你抢他们的食。

知乎用户 赵俊雄 发表

最近在关注一个叫做 “深漂蜗牛” 的视频博主,一个在深圳开货车拉活的重庆小伙儿。在货拉拉上找活,每天珠三角到处跑,甚至一天几个来回;有时也跑到浙江、江西、湖南去拉货。非常写实、非常接地气,一个普通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就是这样。

这个小伙脚下的高速路、手中所使用的货运 app、车厢里拉着的各种货物,都是中国制造业体系的一个缩影:全面、高效、庞大,同时也支撑起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如果外资想撤资去越南,那一定说明越南的基础设施比我们强、工业体系比我们全、工人素质比我们高、工资比我们低、市场比我们大。

除了工资比我们低,其他的现在我都没看到。

知乎用户 Administrator 发表

外企撤离会有阵痛,但不会久。产业改革升级必然会有人失业,但不会大量失业。

现在一波人觉得改革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风平浪静什么损失都不会有,觉得中国人生来就能跃过 996 蓄力期直接一步到位 8 小时工作制顺带拿高薪享受生活。另一波人觉得中国人活该一辈子做底端劳动密集型苦工,觉得中国人活该一天拿一百块不到的工资顺带 007。

一边是空想主义,一边是投降主义。

低端产业转移是必然的,这种基本没有技术含量、附加值低的低等制造业能帮得了我们一时,帮不了我们一世。人均 GDP 破万了就不要还想着一直做苦工的活了好吗?这就跟改良蒸汽机上线后认为蒸汽机会让工场工人失业导致大英帝国大衰败一样可笑。

中国人需要的是制造业全面升级,用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打欧美日韩的中高端产品。去和发达国家的人抢牛排吃,先抢安格斯,打怪升级以后再抢和牛,而不是一直和马来西亚越南泰国抢红薯地瓜吃。

中国制造业现在最宝贵的财富在哪里?早就不是工人了,而是一年以百万计毕业的工科生。中国总人口现在只有 4% 的本科率。这个比例甚至还没有现在的一本率高。

去看看最近的高考本科率到多少了吧。

去看看电池厂、汽车厂、半导体厂这些现代化工厂里还有多少工人吧。

真就把苦劳动当光荣,把低端制造当成宝,那为啥现在工厂招工比招研发还难?大家都是用脚投票的。

知乎用户 SALADIN 发表

其实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加入 wto 以前咱们国家的企业和事环境是什么样的,那些企业大多数没有存活至今,活下来的没有不脱胎换骨的。

我的很多同行把越南看做我们的威胁和竞争对手,但是我认为越南与欧盟自贸是我们未来几十年都机遇,原因就是其他答案中提到的越南的不足。同时越南可能是与我国陆路接壤的国家中与我们经济互补性最强的一个,当前我们面对的问题是需求不足,而一个新市场的崛起不要太美妙。

越南的发展也许将带动包括广西云南贵州等大西南地区的历史性机遇,也有很大概率可以带动我们的设备钢铁等行业,而得到发展的越南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下一个韩国的。

知乎用户 Kause 发表

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到越南至少都是 10 年前的开始的,现在才担心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点搞笑?

越南被称为中国企业的” 东南亚陷阱 “,不是说这地方很坑,实际上在越南,中国企业做生意太容易了,差不多的社会环境,国家制度,甚至是发展过程,就像你带着记忆穿越回改革开放的 80 年代的中国,去广州深圳做生意,你说赚不赚?

为什么叫” 陷阱 “,我当年认识很多中国老板,在越南一做就发了,以为东南亚其他国家都是这么容易,结果跑去什么老挝,柬埔寨,缅甸之类的,又亏的裤子都没了。

越南这几年大量发展低端制造业,和中国走过的路一样,也成了全球产业链的一员,这并不是外资大量从中国撤离,其实转移最早,最多的反而就是我说的那些中国企业,资本无国界,早在 08 年的时候很多私企老板就意识到在中国,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没什么成本优势了。

知乎用户 依然范德彪 发表

不会。

2019 年 11 月 20 日,越南第 14 届国会以 90.6% 票数赞成通过《劳动法》(修订案),该修订案允许劳动者成立属于劳动者自己的工会组织,不隶属于现行制度下的工会体系。著名白左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越南总代表 Chang-Hee Lee 指出:“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因为《劳动法》将大大改善越南的用工问题和劳资关系,为融入国际社会建立起了牢固的基础和公平贸易关系。

首先,越南有独立工会,这种被白左洗脑被白右驻军的国家才会有大量工人失业妓女遍地。

其次,越南土地结构是私有制,政府无法有效控制土地供应量,在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时土地供应量会增加,同时越南也缺乏有效的户籍制度,此时房地产需求会减少,这导致房地产价格的增长速度无法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的三倍,后果就是越南人非常非常懒惰不热衷于奋斗。

最后,越南缺乏低人权优势,无法想象会有资本家去投资一个土地不可以随便圈,劳工不可以随便使唤的地方。

知乎用户 慢死 发表

我就借贵宝地问一个问题:

饮料业,够轻工了吧,够不入各位法眼了吧,门槛够低了吧。

我就问一下吹越南起飞的朋友:

越南能够生产食品级 PET 切片的厂家有多少家,产能是多大?

知乎用户 炸分 发表

如果产业升级失败,那就会大量失业

如果产业升级成功,那就会少量失业

所以贸易战对我们如此关键,华为大疆这类公司对我们如此关键。

知乎用户 只有神知道 发表

必然会导致国人大量失业,这点毋庸置疑。

除非以后几年就进入机器人时代,人力被代替,税务,政策(这些哪个国家不可以)

有很多高赞回答,我就只说一点高赞回答没有说道的把。


没错,现在制造业国内是最全的,甚至外国制造不一定比中国制造速度好,快。

因为的确如同底下高赞回答说的产业链中国现在最完全。

但你忘了中国是如何从亚洲四小龙夺得制造业的嘛。

当初国内有配套的产业链?知识人才储备?技术?

和当年的四小龙比为啥要在中国建厂!!!!!!!!

因为内外需,因为成本,因为税务,因为政策,无非就这几个大方面

就如同下面有些回答的为啥要在越南和印度开厂,亏死了。


(别把人家外国人当傻子,人家只是重复当年四小龙,中国,制造业崛起的过程)

因为配套,甚至很多技术不懂,知识无法理解,制造出来的产品质量差。

甚至印度会遇到很多行政归属问题 (如同日本高铁修建迟迟无法动工那种)

越南很多人说的啥黑帮啊,骗局啊,各种其他的。

中国这么大个经济体形成体系都要 20~30 年,你要让他们就这几年就会飞?

越南有越南的问题,印度有印度的问题。

如果克服了他们本国的问题,外企将加速流动,没克服人家大不了就装死憋

不然陪你在国内,5000 起步,然后越来越高~~~ 总不能越来越低把

所以中国的中低端制造业必然面临洗牌的一个过程,中间甚至全产业链都不保。

也有概率中低端整合成一个公司的庞然大物,这是要看机缘和国内有能统帅成功的这种人的。

中国的想法就是中低端我现在能赚钱尽量赚,用一带一路的外需推动中国的高端制造业进步发展

获取一定国际品牌地位,如同日本高端制造业般。

那美国要如何制止你崛起,明显就是对你的外贸下手,你要用国内低端走量赚钱供应高端转型。

我只要把你量减少,你转型不就有可能因为缺钱,还没获得持续高端市场份额情况下转型失败。

没有无缘无故的针对,都是对症下药而已,你在局里面那时看不懂建议跳出框框来看就懂了。

不然你以为中国为啥要一带一路啊,还真钱多没地方花送外国是吧。

知乎用户 Yimingsheng 发表

前两天我看到一篇财经杂志发的一篇文章《中国工程 越南江湖》,内容是几个中国商业在越南开工厂的经历,很有深度。

这篇文章我看了几篇,复制并总结这篇文章中的几个论点:

  1. **自 2019 年特朗普打响贸易战,越南因为一系列关税优惠政策,从中国承接了大批针对欧美的订单。**之前富士康常年在越南只利用了两成场地,订单很少。

2. 租个厂比东莞还贵,合同签了可以随时反悔。

3. 灰色支出太高,买地建厂回本要六年。越南还是一个小费国家。

逢年过节得定期打理,否则消防、海关查水表。春节一到,政府成了百货楼,现金、水果、名酒,堆满楼。还有张口就要 20 万美元的,很多官员在中国待过,饭桌上只喝白水,走时顺走茅台,“很识货”。

4. 雇佣韩国经理,管理费很高。

为了减少交流障碍,日韩企业在当地本就趋于保守。韩国人跟韩国人做生意,日本人跟日本人做生意。不过,当你看起来 “是” 一家韩国(日本)公司的时候,一切就不同了。

2017 年富士康订单落空后,来淘金的王立做进了三星的供应链。他通过中介,找来一个韩国人,再不济也要找个朝鲜人,走哪见客户都介绍这是 “经理”,王立本人从不露面。

韩国人不好伺候,住洋楼,请阿姨,“有时接的订单还不够他开销”。最夸张的一年花掉了 100 万。但王立也财神爷一样供着,客客气气。他清楚,韩国经理的价值不在于是不是一个好人,而是能搞定客户。

5. 不少上游韩国公司开始撤离。

王立解释不清楚韩国公司撤离的原因,他习惯了不去想控制不了的事情。事实上,从官方数据来看,不仅韩国,最近两年,日本的投资数额也开始下降。数据显示,2017 年日本直接投资总额为 91 亿美元,到了 2019 年,这个数字变成了 80 亿美元。

6. 越南人工涨的太快,招工越来越南。

越南最低基本工资从 2008 年的平均 400 元涨到了 1200 元。加上各种福利补贴,超过 2000 元。照此发展,赶上国内只需三到五年。

富士康和三星长期争夺工人,三星为了保持优势,不允许自己的供应商开出更高的工资。招人牌子只要往门口一挂,第二天就会收到警告。

歌尔负责人发现这些供应链来得越多,工人越不好招,尤其是女工。即便招到,有时也留不住。来的工厂多了,总有开价更高的。

有工人才能有订单。去年 11 月,歌尔厂房抢先修好,抢了 4 条 Airpods 产线。眼看就要扩张,但女工越来越少,到了年底两万工人,一半都是男工。早上巡视产线,有男工把脚抬到桌子上。苹果公司派人来看,人没招够,立马掉头去了立讯,后者拿了大头。

7. 三星这两年也不断把低端手机组装线往人力成本更低的印度转。

“这是一种趋势,韩国公司在找下一个新战场。”歌尔负责人分析,越南还没做起来,但 “红利” 快吃尽了。

  1. 疫情黑天鹅。

知乎用户 我凌 发表

问题不大,疫情之下,在你撤资之前我就已经……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冷哲:重新理解「中国是发达国家粉碎机」

导读:“发达国家粉碎机” 这个名词,是我在 2009 年的时候提出来的。有人说这是美国智库写的名词,这未免太抬举我了。 那么,我提这个概念的时候,本意是什么呢?是因为当时看到很多人搞错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异的直接原因。当时很多人把问 …

为什么有很多发达国家及邻国不 “喜欢” 中国呢?

知乎用户 环球观察员 发表 **咱们自己,有时候还没老外看得清局势。**我来发一个越南人的言论,他说的就蛮有道理的。 作者:Nguyen Van Hung 越南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后殖民世界中。90%的世界被欧洲大国殖民。他们中的许多人仍将殖 …

印度人应该了解西游记,那是中国最早的精印故事

有人无论如何也要去印度避难,取得印度国籍,一路非常艰难,但是再难,再多阻碍和诱惑,什么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啦,美色诱惑,这些垃圾广告,都没阻挡他的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做印度人,后来,见到了印度移民局官员,官员发给他印度籍,宣誓效忠印度,这时候,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