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品葱不应该做一个戾气太重的墙外知乎 我们需要创造一个理性的讨论空间
感觉近几个月来品葱很多帖子真的有质量下降,而且情绪化发言,只看立场,缺少讨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简直有知乎的感觉了。我觉得品葱应该做一个能够相互讨论,相互促进的网站。而不是像知乎那样。成为发泄情绪,并且最终越来越缺少意义的同温层 我们不应该做 …
身为一名做题家,感觉受到了伤害。
我对丁真火还真没啥意见,毕竟帅的人火,本就是天经地义的。
但我最反感的关于丁真的刷屏,就是那条
“那双未经九年义务摧残才有的清澈眼神”。。。
九年义务教育招谁惹谁了???
这也是经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摧残的眼神,不清澈吗?
在一个人均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刷这种话,不反智吗?
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均都是做题家吧。
没上过学的丁真,被推崇也没啥问题,毕竟他长的帅。
但那些通过上学,通过做题,改变命运的,反而要被打压?
你们想捧丁真,想魔怔了吧?
一心做题的做题家哪有时间看他的直播?
哪有心思对他发泄怨气?
知乎上有个著名的热榜问题,你愿意跟丁真互换人生吗?
哪有做题家愿意跟他互换人生啊!
做题家都清楚,丁真的背后还有多少普普通通的放牛娃,都知道这种火就是个个例,而且也就是红一时吧。
做题家根本就不会羡慕 “那未经九年义务教育摧残” 的清澈眼神。
做题家需要的是做题的利剑和知识的枪炮!!!
这波真搞不清楚敌人在哪里了?
我的心真的是冰冰的。
明天就是冬至了,这个冬天依旧冷。天冷,心也冷。
也是巧了,再过五天,就是考研了。此刻四百二十万做题家正在备考冲刺,争分夺秒,大部分估计连这条新闻也看不到。
再赶巧一点的是,不久前有北交同学,当然在这里我们统称为做题家,彻底结束了自己的做题生涯。很喜欢官博的一句话 “设法让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公平地回报那些努力的人”,各位做题家,也知道努力不一定有结果。被捶打之后,早就咸鱼一个了。但你非要踩着做题家推_ _,未免__ 况且要看颜值的话,各类明星多了去了,也没有那么大反感吧!
本来对这位官推的明星无感。哪怕是再好吃的东西,你天天吃也会反感,更何况是_ _,全网覆盖,防不胜防。
以前我们称祖国的花朵,现在我们统称做题家。未来建设不靠做题家,难道是靠我们青年报嘛
(本回答没有任何情绪色彩)
我作为也算是对官方媒体报道流程有所了解的人,看到这篇文章能发出来就觉得不可思议。
毕竟中青报虽然网络有着关于立场上的一些争议,但至少名义上还属于官方主流媒体。对于官方媒体撰写评论要求,实际上是非常严格的。
毕竟和一般的新闻报道不同,评论无论如何都是 “反映本报立场”。而作为官方报纸的中国青年报,没有任何理由不在评论风格上符合主流宣传需求。
一般来说,评论员首先要上报自己的选题,经过有关负责人同意之后才能动笔。而且写完了不是就直接点个发送结束,责任编辑需要判断其中的风险,通常上面还应该有个领导,由主管舆论亦或者评论的主任、主编做最后一关把控。
而这篇《「做题家」们的怨气为何要往丁真身上撒?》,无论是作者本身隐约有点让人觉得不对劲的价值观,还是责任编辑能把文章放出来,亦或者更高层面领导对于尺度的理解程度……
都可以算是一次重大舆情失误了。
尤其是这段描述,极其不恰当,甚至可以说是价值观有问题:
幸运的人到处都有,丁真既不是众多网红中挣钱最多的,也不是走红原因最离奇的。每周彩票开奖,都会有人毫无来由地成为百万乃至千万富翁,然而,我们很少听说有人会嫉恨彩票得主。
丁真引发争议的重要因素在于,他走红后不仅仅是得到了更多曝光,更重要的是 “获得了一般人必须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得到的、理论来说你起码得经历一轮面试笔试才能获得的体制内工作”。将一份体制内工作跟“中彩票” 相提并论,无法理解作者是何居心。
当然,光是通篇以明显带有贬义色彩的口气谈论 “做题家”,这本身已经是犯大忌的行为。上一个干出类似事情的应该是小米那个称呼用户为“屌丝” 的高管。
有些东西吧,自嘲没问题,但不是说能够随意被别人嘲弄的。
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同学们生逢其时、肩负重任。希望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
这一段话所蕴含精神,在本文中没有得到丝毫体现。
至于为什么会让这种稿子发出来,仅仅是编辑把关不到位、写手自己写嗨了呢?还是另有目的呢,在此不做揣测。
无独有偶,今天中青报纸质版上也有篇关于丁真的文章,还是个中学生写的。
小孩子写东西不知道分寸也正常,那么就很考验责编的水平了。
“不过最近,我偶然了解到,丁真遭到部分男性网民仇视辱骂,这真是一件很值得思考、值得分析的事情。”——责编自己不知道这事儿很容易成为挑拨两性矛盾的隐患吗?
当然,整篇文章的思路倒还可以。至少结尾是这样:
丁真现象,再次放大了网络的造神能力,能轻易将一个默默无名之人变得大红大紫。或许这是一条捷径,但它并不见得好走,走得好要凭真本事,更需要有把握自我的定力。因此,不论走在哪条路上,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做人,不必羡慕什么,不必嫉妒什么,而是用自己的努力和才能,创造自己的未来。
比起秀什么 “做题家” 概念,平白无故拱火的中青报“职业评论员”,感觉还不如换这位中学生来写稿子更靠谱些。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高赞没了,我接力。
我总结一下这篇文章:
1
自古成功靠颜值,天生英俊出康巴。
清澈眼神能兴国,安用尔等做题家!
2
科举弊病由来久,只会做题不如狗。
请君暂上凌烟阁,焉有名臣长的丑。
3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牧羊时。
多发不知成网红,秃头方悔读博士。
做题家是我们这些小镇青年自嘲的用语,你们用这个词是 H 还是 C?
此外,最优秀的那一波打工人基本上都是做题家,他们活跃在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活跃在各个高精尖的项目中,就拿嫦娥五号来说,为航天事业奉献的哪一个不是做题家。
设计了原子弹,卫星,长江大桥,5G 等等等等前辈先烈,哪一个不是做题家!
对得起创立这一报刊的前辈吗?对得起同样也是 20 出头的做题家前辈吗?
猥琐的做题家们整天就只知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嘴炮。
有什么用?
我就不一样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已经在练习纯真的微笑(狗头) 。
(经评论区提醒,还是给无辜的买家打上码)
嗯,现在看起来好多了!
泻药,
唉,可是青年又何其无辜啊,何其无辜啊。
“做题家”本来就是一般青年群体用来自嘲的话语,结果还真就拿来作批判性的使用了。本来在 “丁真现象” 的大火面前,表达愤怒和怨气已经是普通青年唯一能做的事情了,因为除了愤怒他们已经一无所有。
走出校园之前还应早做准备,让自己适应更加立体的社会评判体系,这才不至于一下子被社会打懵
可资源从何而来呢?寒窗苦读的青年们从小被教育和灌输的价值观的就是 “考个好大学,就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了”,现在却告诉他们社会的评价体系不是这样的,之前宣传都是忽悠他们的,真的良心不会痛吗?为什么一方面将大家逼成了 “做题家”,另一方面却批评说别用做题家思维看待社会,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
另一方面,当下的社会竞争,对一部分学到了真才实学的人而言,也确实有不够公平的地方。对此,社会面对这部分人的不满和愤怒,还应主动反思,让被埋没了的 “金子” 也有机会发光。
好一个主动反思,那么到底是谁应该反思呢?或者,这种过度竞争是一个可以通过反思就能缓和的问题吗?“金子” 到底是被埋没了的,还是因为什么原因无法发光呢?
不论 “做题家” 们的痛苦多么真实,多么值得社会同情与理解,丁真都是无辜的,并不该成为别人的泄愤对象。丁真既不是 “做题家” 们所面对的不合理现状的成因,也无法为 “做题家” 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么是什么阻碍了 “做题家们” 去直面和批判造成他们痛苦的现状的成因,是什么阻碍了他们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不论是 “做题家” 还是其他人,都应关注到问题的真正成因,设法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公平地回报那些努力的人
“真正的成因”,其实早就关注到了,但是能说吗?
于是,当一群从小就被限制了价值取向,毕业后毫无准备的直接被丢入一个与自己之前的信念完全不一样的市场社会之中。面对这种价值崩溃的痛苦,有被捂着无法去直面真正不合理的现实的源头,无法去寻找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的时候。他们不是除了愤怒以外一无所有,又是什么呢?
认知上说,他们将怨气撒向丁真,确实是一种错位,但是如果因此就把他们的愤怒剥夺了,那么他们还被当成人来看了吗?拥有不满和愤怒恰恰是我们作为人宝贵且美好的品质,因为在适当的时候,它能喷发出革新世界的力量。
莫欺少年穷,“做题家们” 不是一群低贱,自卑的人,所以不要劝他们大度,包容,也不要说让社会多给点他们同情和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拥有立足于社会的主动权。
文明友善,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这篇文章也破不了我的防,在这几年里我所有技能点全点麻木上了,所以这篇答案我不说脏话。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
[久肆:小时候的梦想是啥?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1551484416)
我当时怀着一种挺可惜的心态敲下了这篇文字,原因是在网上看到了报道,说是现在小学生的理想是当网红。
当然,我不是说当网红这个理想不好。
在经济条件成为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主要标准后,有钱挺好的。
而且,人嘛,理想总是会被现实击碎的。
我是 95 后出生,我对我们这一代的评价就是,不论所谓无用的好坏,我们是最后一代红旗下长大的人了。
在我们小时候,刚进入 21 世纪,商品化经济大潮还没把整个社会淹没。
学校会放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老师会指着两块钱一条的红领巾说:“这是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幼小的我们幻想着成为科学家,军人,警察,医生。
对了,提一嘴,我爸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小时候吃不饱饭,他曾经的理想是当工人。
写到这里,我再提一嘴,我这篇文章,只聊现象,不提好坏。
至于我为什么会因为开头那些个新闻报道就会觉得可惜,原因也很简单,社会发展太快了,我有点跟不上。
我有个同学,小学同学,家住山西省大同市一个村子。那个村子里的小孩都挺厉害,打架绝狠,大人也狠,曾经聚众掀翻过警车。
我那同学姓朱。在我看到丁真第一眼,我就想起了他。他俩长得可太像了,还有那一身以大城市人眼里算不上干净的衣着。
我上高中的时候,他就结婚了。
我连女孩子手都没摸到过的时候,他就抱孩子了。
我还在为期中考试家长签字发愁的时候,他买了一张南下的火车票,去打工了。
我上大学第二年,特别巧的一个晚上,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在大同火车站,我见到了好多我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他们有的去打工,有的去上学。我那姓朱的同学是去南方打工。
他老了好多岁,看起来好像和我完全不是同龄人。他说他在南方某个大城市的工厂里分拣快递。经常有夜班,从晚上 7 点干到早上 7 点,特别熬人,但没辙,他儿子得上学。
他说:上学才能出人头地,他后悔当初没好好上学,所以一定得供儿子念书。
离开了大同,我俩再没见面。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的伟大理想其实在 2010 年前公知们的狂欢中被消解了。
“读书能出人头地” 的想法这几年也被资本消解了。
当然了,多元化嘛,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
尤其是对于资本,把人群分成这样那样,稍加引导,互相就斗起来了,钱就到手了,多好。
这几年冒出来了小镇做题家的概念,挺有趣的,尤其从屌丝这个词来看这些身份认同词汇的变更,背后都是有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的。
另外我对于微博截图里的一件事挺好奇的:
一些 “做题家” 对丁真“羡慕嫉妒恨”,对着丁真“开火”,希望以此改变社会评价标准, 注定是缘木求鱼,只会在伤害别人的同时给自己添堵
我想知道,在这些官媒眼里,我国当下既行的社会评价标准是什么?
我文化水平不高,从事过的工作最稳定挣钱的其实是送快递。
有没有谁能给我解释一下
**著名的传播学大师安迪沃霍尔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能在十五分钟内成名”。**丁真不用这么久,他只用了十二秒!在这十二秒内一个不会讲普通话,未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没有任何特殊技能,也没有特殊贡献的少年莫名其妙的红了。丁真的走红从侧面说明了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人才评价标准的混乱。用我母上大人的一句话来说就是 “偶像的标准正在不断的降低!”
【做题家】是一个严重具有歧视意味的词,就好像倪哥、贱妾一样用来自称可以,但是用来称呼别人是大错特错的,凡是能称为家的都是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人。这些人是生活中的中坚力量,是在勤勤恳恳为国交税,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的群体。并且但凡有别的出路谁愿意三更起,五更眠,007 昼夜不停息?因为我们知道学习是改变自己和家族命运的最好方法。就像张桂梅所说的学习对于很多人不是唯一出路,而对家庭贫困的我们是唯一出路。我们通过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养活一家老小却换来官媒的无情嘲讽,请问我们何错之有?
本来做题家们都很忙,毕竟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房贷,也没时间和精力和谁过不去,然而位卑不敢忘忧国,做题家们所患者不在丁真而在鼓吹 “颜值即正义知识无用” 的浮躁社会风气。
在这文案当中有一句那双未经九年义务教育摧残才有的清澈眼神。
我们姑且不说这句话是个彻底的病句,摧残的只能是眼睛而不是眼神。然而九年义务教育何辜?? 教育何错之有??
这是一双渴望读书的眼睛!
这是一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眼睛
这是一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眼睛
这是一双不计个人名利,忧国忧民的眼睛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不是为中华之崛起而买彩票。少部分人的幸运不会降临到我等打工人身上。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幸运儿,可是当你成为幸运儿的时候却在嘲笑那些努力的人何其耻也!
星光不负打工人人,诸位共勉!
哦?既然官媒都给我下定义是 “做题家” 了,那做题家不得来给你做做阅读理解。
“
二则是因为我突然发现:在知乎、贴吧等男性色彩强烈、我也时常逛的网络社区,丁真竟然以一种和微博、抖音上截然相反的形式,俨然成了 “黑红” 的典型。
”
男性色彩强烈的网络社区,是在暗示这些网络社区的用户之所以对丁真这事持相反态度,是因为他们是男性吗?
也就是说你居然认为性别才是那些人在此事上产生观点的第一要义?
如今网络上的性别对立已经很严重了,甚至发展到了在随便一个话题里加入性别立场就能带来流量,从而带来收益的地步。官媒文章这么写不知道又要给多少自媒体以鼓励。
鉴于作者自己应该是仔细看过了,“关于他走红的原因、魅力的来源、理想的出路、未来的发展,网上至少有几百篇文章在讲”,那我觉得在作为评论员写这篇文章前,也应该仔细去阅读阅读,你所谓的 “做题家” 们真正反对的到底是丁真个人还是别的什么。
我再说些什么都略显寡淡,网上讲这些的也至少有几百篇文章,我蹭这个热度已经太晚。
“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 “做题家” 们声讨丁真的声音——尽管他们不是丁真这种 “颜值网红” 的主要受众
”
你听说过新闻联播播放新闻还要分受众的吗?
官媒通过宣传树立一个典型,不管这个典型是丁真,还是别的科学家、战士、或者普通的好人好事什么的,难道是需要分受众的吗?
OK 听你的分受众。做题家们不是 “颜值网红” 的主要受众,那就是说不是做题家的另一波人才是主要受众呗?
什么意思嘛?是想学美国一样竖切什么么?
“
他们并不是因为看到了丁真,才突然开始自己感到委屈与不平的,只有那些常年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对待、生活未达预期的人,才会对一个素不相识者的幸运故事如此敏感。
”
翻译翻译什么叫幸运故事。翻译翻译,什么叫,幸运故事。
我倒是觉得丁真能被官媒力捧肯定不只是因为英俊的面孔,通过丁真想要传达的,应该是英俊的面孔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在艰苦环境下独立生活的经历。好家伙你一句 “幸运故事” 就给打发了,还顺便给其他人扣了顶 “敏感” 的帽子,这是瞧不起丁真,还是瞧不起其他人,还是二者都瞧不起呢?
“
尽管英俊的面孔、独特的文化背景、在艰苦环境下独立生活的经历,都对他的成功有所作用,但 “缺少学历” 这个特征,还是深深扎到了那些失意 “做题家” 们的心
”
嗐呀,原来你知道在英俊的面孔背后还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在艰苦环境下独立生活的经历啊,那你通篇都在讲 “做题家” 们嫉妒一个 “颜值网红” 有多可笑干嘛?你去告诉做题家们这个颜值网红所拥有的你们没有的品质,就像你们只看到了你们有的学历他没有一样啊。
这也是我很不喜欢现在一些媒体的原因,他们总是在告诉我们应该恨什么,不应该恨什么,却不告诉我们应该爱什么。
“
倘若一个 “做题家” 的生活基本令人满意,足以回报其求学生涯中付出的努力,他根本就不会去在乎这位康巴小伙是否幸运,以及他又是靠着什么才得到了这种幸运。
”
这是想传达什么价值观?
如果生活令人满意就可以不在乎社会上的其他人了,意思是不必兼济天下,人生的终极目标能够独善其身就可以了吗?
你以为我们的文化里从古流传至今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什么意思?
我关心他人的幸运或是不幸如果要建立在自己生活得是否满意的前提下,那你可太小看天下读书人了。
“
不论是 “做题家” 还是其他人,都应关注到问题的真正成因,设法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公平地回报那些努力的人——要实现这一点,靠的显然不是把一个有助于推广其家乡风貌的 “幸运儿” 拉下马。
”
懂了懂了,这下彻底懂了。我们都误解官媒了,他们不是把丁真当做一个典型在宣传,他们是想推广其家乡的风貌。
实在是误会大了,既然如此上面那些都当我没说。
不过鉴于我没去过理塘这个地方,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没什么发言权,大伙感兴趣的话就自行移步吧。
[有人去过理塘县或者住在理塘县么?它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4246119)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这个编辑绞尽脑汁,总结出丁真的成功秘诀是:
英俊的面孔?独特的文化背景???艰苦环境下独立生活的经历?????
我把你当报纸看,你把我当傻子是吧?
一个人长得好看,优点会被扩大无数倍。而被放大无数倍的丁真,优点却还是只有好看。
能把 “好看” 二字扩写成 35 字,也难为你了。
你要是被整容医院绑架了,就眨眨眼睛。
评论区补充:“拒绝义务教育” 被描绘成 “独特的文化背景”,小编你太有才了。
还有,“艰苦环境下独立生活的经历” 就更奇怪了。
丁真一直帮父母放牛,怎么就变成独立生活了?
小编,您不能为了捧丁真,
就把他写得像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一样吧?
一些 “脑残粉” 对丁真“盲目崇拜”,甚至把丁真父母都写死了,注定是缘木求鱼,只会在伤害别人的同时给自己添堵。
摘录几句毛泽东同志关于读书、学习的看法:
现在官媒对于读书、学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镇做题家真的是这辈子听过最尼玛恶心的词。
这些小镇的孩子,没有其他的条件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通过这种唯一的阶级改变的渠道。这些孩子读完大学,来到大城市,被榨干最后一滴血,成为城市鳞次栉比之下被压的喘不过气的社畜。然后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人,还嘲笑他们是小镇做题家。难道他们天生就低人一等?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为酸逼,那大城市收租户呢?炒房团呢?小镇做题家真的惨,为自己的命运鸣不公被嘲讽为酸逼,还得时刻提防像蛋壳公寓这种混蛋,最后把所有积蓄换来大城市的一个小龟壳,给这座城市背上三十年的房贷。
现在官媒居然都直接指着鼻子骂为这个城做牛做马的社畜了,小镇做题家,这个词真的是把尊严揉碎了再吐上唾沫。说这个词的人,真的又毒又坏!
呵呵,小镇做题家,我可去尼玛!
我愿称之为 “精神分裂了” 或者“飞盘转向了”
就在 3 个月前,同样是这位杨编辑,在探讨 1818 黄金眼的小张爆火时,还在大力呼吁要建立 “多元审美”,要打破单一审美带来的不公平,出了靠自信的人坚持自己的审美体系来影响这个社会这种馊主意。
有人或许认为:一个在主流审美体系下 “不美” 的人自称“美”,是一种大言不惭。但只要这种主张新审美的人足够自信,能够在社会上形成影响,审美的标准便有可能逐渐松动、分化,让不同群体可以“各美其美”,进而帮助那些在单一审美体系下只能吃亏的人摆脱损失与偏见。[“看脸时代” 的面子和里子 - 中青在线m.cyol.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cyol.com/yuanchuang/2020-09/25/content_18792212.htm)
转眼间,三个月后,就把 “做题家” 放在了 “美” 的对立面。
“做题家” 就不美了吗?
知识的力量就不美了吗?
有一位 “做题家” 主张了自己的审美,
对本次吹捧丁真的背后价值观——只看颜值不看其他方面的审美表示质疑。
始终坚持自己多年来一以贯之的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等等被称为 “做题家” 价值观的理念。
并且各地其他 “做题家” 也能纷纷响应,
在网络上形成一股舆论风潮。
是否可以产生足够的影响呢?
是否也是为了多元审美的建设贡献了一分力量?
谢谢过去的杨编辑送的的矛。
到如今还有人说这种话,只能说官媒要么傻,要么坏。明知道问题出在哪儿的情况下,还把问题往学历、性别这方面去引导。
正所谓听话听声,很多人所说的并不一定是他们所想的,很多人所想的也并不一定是现实中真正的问题所在。比如高戈里在《心路沧桑》这本书里就提到过一个情节,当年国民党部队起义整训后,士兵纷纷痛斥军官们道德败坏,一致认为当官的都是坏人。
看起来,这个问题很好归因,国民党军队的人员素质有问题。
但是我党的政工干部问了他们一个问题:如果让你们当军官,你们能不能保证不贪污、不腐败、不欺负大头兵?
这时候,士兵纷纷不语。大家终于意识到,国民党军队的腐败是体制性的问题,换谁上来都会贪。这才有了后面思想改造的基础。
回到丁真这件事上来说,“做题家们” 真的是气丁真低学历、没文化吗?
李子柒、巧妇 9 妹、华农兄弟…… 如今来自于农村的低学历网红遍地都是,“做题家们” 有把怨气往他们身上撒过吗?
如果四川绵阳把李子柒作为旅游大使、四川自贡把王刚作为旅游大使、江西赣南把华农兄弟作为旅游大使…… 有人会说 “李子柒一个小学毕业生,有什么资格当绵阳市的旅游代言人” 吗?
丁真走红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些国民党士兵一样,“做题家们” 真正恐惧的不是丁真的走红,而是背后的主流价值观的改变。
丁真与李子柒、华农兄弟、王刚、巧妇 9 妹等等这些人真正不同的地方在于,后面几个人都是凭着自己的业绩获得了来自官方的认可,而丁真则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直接被官方推到了前台,甚至还给他安排了工作。与此同时,从外交部到各省市的官媒,对这样一个除了脸一无所有的人,大家开始纷纷争抢。
这意味着,官方下场了——或者说官方的态度变了。
我之前打过一个比方,比如某大学有个学习成绩倒数第一的混子,但人长得高大帅气,学校的女生喜欢他,甚至把她评为 “校草” 都没任何问题——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权力。然而,现在的问题是,这所大学要把这个人评为“XX 大学生之星”,还说他是我们学校的代表。
这时候,那些在大学里认真学习的学生们会怎么想?
就因为一张脸,他就成了 “大学生之星” 了?我们起早贪黑做实验还不如这个整天泡妞的混子?
这个时候,学生们骂这个 “大学生之星”,真的是在骂这个人不学无术吗?
只能说懂得都懂。
在我个人看来,在丁真这件事情上,官方真要利用丁真的流量并无不可,但一定要避嫌。比如,如果让我来处理丁真这事,我会首先注册一个公司,将丁真签约为公司主播。之后,以公司的名义与当地国企、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以合作的方式让丁真参与到各种直播宣传等活动中。如此一来,官方依然可以直接利用丁真的流量,但从人事关系上说,丁真与国企、政府并没有任何关系。在公众眼中,这只不过是一个偶然走红的牧民参与到政府组织的扶贫工作中,大家根本犯不上把气撒到丁真身上。
可如今的问题是,丁真红了,被火速签约至国企,各级官媒还不遗余力地争抢。
官媒的价值观在哪里?
如果在丁真走红的时候,有一半的官媒哪怕不点名丁真,只是表达类似 “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应该扎扎实实建立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不应该纯粹依靠流量模式吸引游客——这是不利于旅游产业良性发展的” 之类的态度,“做题家”对丁真还会是今天这个态度吗?
从前:劳动最光荣
现在:只要能弄到钱,你就是成功人士,你就算做老赖都是过的神仙生活。弄不到钱,你就是垃圾,做题家,loser,不要在网上当个酸 b,快去加班,让我吃红利,让我挣更多钱,这样我作为成功者就更有资格骂你是垃圾,不仅这样我还要号召其他垃圾来骂你,选出垃圾中的佼佼者来嘲讽你。
做题家从来不是输在了只会做题,而是输在作为一个骆驼祥子,以为只要更努力的拉车,就能成为刘四爷。可惜,大部分人在其他大部分人的眼里永远是个臭拉车的,因为在现在,劳动并不总是光荣。当然,我们并不能改变世界,只好自我反省,因为我是个臭拉车的,所以我才会这样痛苦,如果我拉车的时候,嘴更甜点,多积累一些 “人脉”,也许就能有所改变了。实际上也确实有人做到了,但是刘四爷的位置是有限的,总需要更多的骆驼祥子来养活刘四爷,就正如做题家不论如何努力,以何种方式努力,使用什么样的不老实的手段,学校的名额一共就那些,你对学校的渴望越迫切,你就越不得不去“卷”。只要人们想变成刘四爷,人们每况愈下的身体迫使他们渴望着变成刘四爷,那“卷” 就一定会存在。但无论最后大家有没有卷赢,我希望我们能想起,在我们所期望的那个世界里,刘四爷和骆驼祥子这样的划分本应是不该存在的。
我要是丁真我现在都要吓死了,先是男女矛盾,后是阶级对立,真是生怕死得不够惨。
这些煽动对立的家伙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就当无事发生,可是丁真,他注定要被集火一辈子,以后可有的熬了。
到底是谁在推?到底是谁要流量?
难道是做题家们吗?
媒体才是最恶心的吧,你们有平台,你们啥都说。完事儿别人只能听着看着,却不能讲讲自己的看法了么?
我不粉谁,也不会觉得谁抢了谁机会。没有丁真,你们还是会找出甲乙丙的。
但你们不能好话歹话都说尽。合起来,你们觉得谁好,我们都得听着。你们觉得谁不好,说话发布想法就是撒气。
我劝媒体讲点武得。
科研环境没保障,人才待遇差国外一大截,现在连所谓的情怀都被官媒一句做题家给彻底抛弃,没环境没待遇没情怀,傻子才留下来。搞科研,说粗俗一点就是卖身,既然都是卖身,谁给钱高跟谁走,欧美起码给钱多。
知乎 er!
你们明白被虚空输出的感受了吗?
我就问你们爽 不 爽!
看看丁真话题历来高赞必备的那句话 “我不是针对丁真”!这个答案下,哪个高赞敢随便缺失这样的表态?
但是有用吗?来,告诉我,有用吗?
现在我们成对丁真这个人发泄怨气的做题家了。
只要媒体需要流量,那你就是针对丁真,你就是个嫉妒狂。而且你不能是别人,得是 “做题家”!做题家怎么了?做题家不怎么,只是可以很好的暗示这类人是婚恋市场失败的 “老实人”。哪怕我们知乎一直强调的是公平和示范问题。
知乎众的刨根问底,除了知乎平台自己,中文互联网谁敢接?
有人吗?
没有。所以直接立靶子干就是了。
看看题目:
《“做题家” 们的怨气,为何要往丁真身上撒?》
直接展开一副国蝻妒颜图。
别以为只有媒体才会立靶子,每个站在立场对面的人,都希望有这么一个靶子,更希望有那么一个打靶人。
可你直接立靶子,可是会被糊脸的。
别看标题劲爆,文章中非常懂得 “化劲儿”,如下文:
我关注这些声音的原因,一是因为我虽然没有当网红的经验,但在寒窗苦读这件事上,与网上的 “做题家” 们还算有点共鸣,二则是因为我突然发现:在知乎、贴吧等男性色彩强烈、我也时常逛的网络社区,丁真竟然以一种和微博、抖音上截然相反的形式,俨然成了 “黑红” 的典型。打开这些社区,放眼望去,到处都是 “做题家” 们声讨丁真的声音——尽管他们不是丁真这种 “颜值网红” 的主要受众,但“声讨” 时却异常认真。
看到没,知乎、贴吧先并列起来,像个肉串,被 “男性色彩强烈” 这句话穿起来。由于贴吧确实存在大量辱骂丁真的言论,并且得到支持。当和知乎并列后,我们也被暗示成那样的社区。他的论据是显得充分了。我们呢?这个亏吃定了。
为什么不能放过知乎?因为知乎是 “做题家” 仨字的主要使用地。也是中文社区讨论中质量最顶层的环节。囊括它才能继续描述中文互联网中 “做题家” 的不堪。
还有,注意最后 “声讨” 和 “认真” 这样的暗示,粗暴的总结了知乎主流意见对丁真时间的论述。这是一种 “封装之术”,它没有明说我们做出了何种反应,但依照做题家的刻板印象,为丁真事件反对者的形象描了轮廓。它即可规避来自知乎的直接质问,也可以将自己的意图隐藏到文章末尾。
文末他就直说了:
然而,话说回来,不论 “做题家” 们的痛苦多么真实,多么值得社会同情与理解,丁真都是无辜的,并不该成为别人的泄愤对象。
你看到没,我们成了迫害者了。
前文的 “并列”、“封装”、“描轮廓” 一套春秋笔法下来,最后把我们知乎众绕进去,直接无视知乎众所有对社会公平和示范效应的论述,否定知乎 er 对社会公正的全部努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如此愤怒的原因。
丁真什么时候是我们的泄愤对象了??????????????
我们什么时候说丁真不是无辜的了??????????????
我们仅仅是没给丁真粉丝一个全然的安逸的追星环境,就要认定我们在迫害丁真本人?这玻璃心是有多脆。我们说了一万句不针对丁真本人,就是顶不住一次虚空打靶对我们的污蔑。
他们是多希望我们能迫害一下丁真本人啊,当我看不透吗!
只有我们都在迫害丁真本人,才可以转移我们真正想说的话题:公平
只有我们都在迫害丁真本人,才可以不用怀疑这种追星是否有道德瑕疵。
毕竟,某些粉丝并不真的爱什么丁真,只是追星的过程中让自己感觉很好罢了。
唯流量者更不爱丁真,他只是怕我们双方握手言和而已。
其实想想这里的蹊跷,做题家其实是极有羞耻感的群体,他们是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嫉妒别人到发狂的。为什么这次毫不避嫌?因为这次对丁真这个个体不仅没有真的嫉妒,甚至连换换人生这种设想都嗤之以鼻。我们是真的在谈社会公平。
但他们不希望我们谈社会公平。这种形象不好打靶。
最完美的靶子应该是充满了性焦虑、攻击性、自私自利。
最好把嫉妒表现得张牙舞爪才好。
只有这样,这些人才能满足的说 “看!我们对国蝻定下的新标准,让他们发疯了。”
你们记不记得读书的时候,班上可能会有那么一两个男生。
他们要么成绩好,要么喜欢和女生玩。
然后呢,有的是和老师走的近,时不时打点小报告啥的。
最后,大家就孤立他。
老师呢,就跳出来指责全班同学,说他是为了全班好之类的。
最后,性质就变了,大家就开始厌恶他了,实际上,真正原因是厌恶老师的态度。
还有的呢,喜欢和女生玩,这个我是亲生经历的。
那会儿,班上有个性格比较柔弱的小老哥,他一天天的和女生玩,大家也没当回事儿。
有一天,有个女的莫名其妙的跳出来说,班上男生孤立他,欺负他。
从那以后,那个小老弟过的就真的悲催了。
直接就从啊 x,改成叫 x 太监。。。
他们骂的是他,但是最终的目的,是气那些个女生。
(当然,这种行为,肯定是不对的)
我还是叫他啊 x,因为我单纯的觉得,他挺惨的,本来就内向,还成了背锅侠。
说实话,我觉得他成背锅侠,那个女的责任也不容小视。
再回到丁真的问题上。
丁真本人其实没任何问题,就好像一个比较帅的小老弟发个抖音,结果火了。
哪怕他反手带货,直播 pk 要礼物,是不是合情合理?更何况,目前为止,他还没有过度恰饭。
在座的各位,也不至于跳脚骂娘,对吧?毕竟,钱不是咱掏,货不是咱买。撑死了,拉黑屏蔽,这事儿就过了。
但是呢,现在的问题是什么?
逼着你接受,按着你的头在键盘上敲 666
但凡不喜欢,就是酸
但凡说一句不好,就有人跳出来和你对线。
实际上,这和丁真本人有关系吗???
关系不大的呀,主要是有些个铁憨憨拿着这么个事儿,满网络找人对线。
骂赢了,还好,他美滋滋的继续看丁真
离谱的是,他骂输了,他反手逮人就骂,随便挑几个老实人就开始骂,边骂边往别人脑壳上扣锅。
另外,这个真的挺破防的,虽然我读书确实不咋滴
但是,挂上一个(做题家),说的我很傻乎乎的耶。
搞得就好像,放着游戏我不打,放着电视我不看,放着恋爱我不谈,我就尼玛倒了八辈子血霉,活该像条哈卵一样埋头苦读。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高中,是我颜值巅峰,加上篮球队比较撩妹,那会儿我女朋友向我表白,我都没同意!我怕影响学习!
女人!只会影响我做题的速度。
最离谱的是,高二有个什么考试,我们去别人学校考,有个小姐姐单独开了个房,要我考完去房间辅导她数学,我都没去!那会儿,就是这么天真可爱又单纯。
还好,后来我大学又追回了我女朋友,不然他娘的,我现在又胖又丑,那不得单身到死啊???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做题家”们的怨气,为何要往丁真身上撒?】“我那么努力学习,为什么到头来没有一个长得好看,学历却不高的人成功?”一些 “做题家” 对丁真“羡慕嫉妒恨”,对着丁真“开火”,希望以此改变社会评价标准,注定是缘木求鱼,只会在伤害别人的同时给自己添堵。
瞧吧,这高高在上的态度;
听吧,这所谓的青年代表。
满口的礼智信,宽容与接纳,不觉得荒唐吗?
**「以此希望改变社会评价标准」,**难道还不清楚这次事件背后透露出来的是怎么样的评价体系吗?
如果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可以如此单极,颜值的权重无限趋近于 100%,这是整个社会人才队伍,选才体系的崩塌。
我也许不反感他本人,但我坚决反对——在资本入场和畸形的评价体系之下塑造出来的,“他” 这个概念。
义务教育制度运转至今,高考选拔制度运转至今,是因为我们踏入学校的那一刻就相信这套制度是社会机器里最公平的一个输送带。
难道是希望上个世纪的 “读书无用论”,披上光鲜亮丽的皮囊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吗?
原子弹是做题家们造的,拿他们对比丁真了吗?
嫦娥五号是做题家们努力送上去的,拿他们对比丁真了吗?
风险试产 7nm N+1 的中芯国际是做题家们堆的,拿他们对比丁真了吗?
有效的扶贫有多少是做题家们的专业知识技能换来的,拿他们对比丁真了吗?
丁真背后那么多 “做题家” 出身村官那么多 “做题家” 出身扶贫干部,拿他们对比丁真了吗?
既然都没有,你凭什么拿丁真攻击做题家们?
这是一种来自 “上头” 的傲慢:
这种傲慢之前可以用 “人均资源不够丰富,要用做题来筛选优秀人才,所以忍一忍,做题家们” 来解释。
现在通过媒体的力量创造了 “丁真”,这个具象的背后你说是牧区扶贫的缩影,你说是地方旅游业的促进,我们也可以接受。
但是你拿你创造的他大肆宣扬,跑来对比 “做题家”
“何不整个容,再买个彩票,等着概率砸中你,你就可以一夜爆红了呢?”
-— 这些人对教室里的做题家们说。
这是美国圣迭戈军港的照片,美丽而又致命。
我们的生活需要丁真,但是我们的生活同样需要,甚至更需要做题家们,看见图上那些航母和军舰了吗。
《张牧之的怨气为何要往黄四郎身上撒?》
与其说是黄四郎的成功让张牧之感到不满,不如说是黄四郎和张牧之境况的对比,激活了张牧之心中积郁已久的 “怀才不遇感”。显然,张牧之并不是因为看到了黄四郎,才突然开始自己感到委屈与不平的,只有那些常年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对待、生活未达预期的人,才会对一个素不相识者的幸运故事如此敏感。这种敏感的来源,在于张牧之一旦与人比较,就会更直观地感受到自己“求而不得” 的痛苦。
这当然不是黄四郎的错,但也很难说嫉恨黄四郎的张牧之有多刻薄。说到底,这样的反应虽然不怎么体面,但却发自于自然的人性。倘若张牧之的生活基本令人满意,足以回报其求学生涯中付出的努力,他根本就不会去在乎这位地主老爷是否幸运,以及他又是靠着什么才得到了这种幸运。但是,如果张牧之的努力未能给他相应的回报,使其总有一种被剥夺感,黄四郎都可能令其芒刺在背,痛彻心扉。
然而,话说回来,不论张牧之的痛苦多么真实,多么值得社会同情与理解,黄四郎都是无辜的,并不该成为他的泄愤对象。黄四郎既不是张牧之所面对的不合理现状的成因,也无法为张牧之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是真的担心丁真。有些媒体就是要丁真死啊,一会儿拿他和全体 “国男” 对立,一会儿又拿他和 “做题家” 对立,就一定要把他推出去在互联网风口批评。
说了多少回了,我们对丁真没意见,真的没意见。每年彩票中奖改变人生这么多人,谁追着他们骂了?我们有意见的是把他推出去的人,不但把他推出去,还一定要 24 小时在全国人民的热搜面前晃悠,真的有必要吗?
我的感觉,大家反感的原因是过度营销,和做题家的怨气没有关系。
我一开始在 B 站刷到是很喜欢的。但这几天天天出现,就慢慢喜欢不起来了。
一天至少一个热搜。
偏偏除了相貌没有其他可以说的内容。
再好的相貌,没有什么其他拿的出手的东西,天天刷屏,也未免让人厌烦。
营销完相貌,营销人设,偏偏人设还没有很好的立起来。你说纯朴善良,这也不是通过照片和短暂接触可以了解到的。
至于才艺和其他美好的东西,反正目前还没怎么看到。
凡是过度营销都会让人反感,比如肖某人。比如蔡某某。
不单是丁真。
———————————————————————
还有做题家的问题,写这文章的人也是做题家吧。。我想到年度热词,卷。。。
普通人通过做题、考试获得职业和谋生机会,这是国家规划,认可的渠道。我觉得没什么好嘲讽的。
这个社会就是靠做题家们撑起来的。
九年义务教育的意义不该被否定。
有一点倒是真的,如果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就不要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感到吃惊
0. 布迪厄镇楼,长得好(身体形态)是一种文化资本。在适宜的场域下,可以实现和其他形态资本的交换。
1. 何况,在扶贫、对边缘的关注等等观念的加持下,丁真不仅仅是长得好,还成为了远离大都市边缘社会的符号,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更得到了国家制度的认可,使得丁真这个形象完成了符号化,具备了身体、制度、客观三重文化资本,通过媒体平台形成了文化产品,并且在满足了对边缘地区审美、扶贫等需要的客观需要之后广为传播。聚集了这么多的文化资本,而且通过传播转换成了影响力这一社会资本,自然可称 “成功”
2. 学习好,具备 “做题” 的能力,也是一种文化资本,但是大多数做题家也就掌握这一种资本,无论是从稀缺性还是从物效性来说都远远赶不上丁真,所以在资本的角度就显得“没有那么成功”。
3. 其实丁真和做题家本不应该成为矛盾,二者各有自己的规则和生产模式,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之所以引发矛盾的观念,和目前社会主要矛盾成为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深化,诱发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比较心态,聚集在这一件事上爆发了。
4. 更深层的原因,是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导致人接受学校教育年代的价值观,到了现在已经过时或者崩解,大多数人一时难以把握住现实社会的观念而诱发的冲击和无力感。学习 - 做题 - 工作 - 美好生活,大致对应计划经济时代以及改开之初,现在在此模式之外,所处行业的资本运作模式,个人的营销结果,甚至某一次能不能站上资本风口的选择,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阶层变化和生活形态,而做题已经不再是衡量人价值的唯一标准,甚至已经成为次要标准。
Σ. 资本主义晚期社会,会将一切观念都制作成文化产品来换取资本的垂青,这种新形态的文化产品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在短期内可能会超过其他领域的资本增殖速度,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成为凝聚社会关注的 “网红”。在这种大背景下,该如何追求长时段的、较为稳定的价值实现手段,如何处理长与短,稳定与机遇的关系,可能会成为每个社会个体都要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会产生思潮和波动,影响社会的运作。
这个问句有一种诲 yin 诲盗的意思:
对啊,为啥往丁真身上撒?冤有头债有主,谁招惹你了你找谁撒气。所以这个怨气应该撒在它来的地方。
我猜小编应该是这个意思。
否则的话,就是做题家压根就没有怨气。如果这样,中国青年报应该说做题家们是无理取闹,而不是 “怨气为何要往丁真身上撒”,能这么说,可见中国青年报是认同做题家有怨气的。
如果做题家有怨气,如果有怨气所以撒气是很正常的反应,如果撒怨气不应该迁怒而是要撒到令自己生怨气的地方,这个问句应该不会有其它什么歧义了吧?
所以中国青年报到底想说什么,是单纯就站在干岸上事不关己地训斥中国青年,还是指责中国青年撒怨气没找准对象?还是说做题家是一种稀缺生物,不过是中国青年里微不足道、且急需训导的一小撮异类,以至于很可能并不具备 “中国青年” 的资格?
中国青年报和做题家,究竟谁更能以中国青年的身份出现?现在既然里面有了什么误会,就有必要分个主次先后,澄清一下。要不然难免会给人一种中国青年报以中国青年的名义,歧视和孤立做题家的意思。过去某些义和拳二道贩子发明、并嘲讽做题家也就算了,毕竟都是个体身份,吵吵骂骂也正常,不牵扯代表谁的意思,现在媒体也下场助拳,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莫非中国青年报也被义和拳二道贩子渗透了?
这里应该有个明白回话。
你告诉我不往丁真身上撒往谁身上撒?
那么多做题家每天做题熬夜内卷到凌晨 1,2 点钟,然后第二天早上不到 6 点就接着上课了,就为了考上一个好大学,结果自己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得到。
那这个怨气往哪里发泄?难道往你们这些许诺 “书中自有黄金屋” 的人身上撒吗?
你们承受的起吗?你们承受不起。
没有做题家能有今天中国的科技,经济和基建?
没有做题家,丁真们连抗生素和自来水都用不上。但是做题家为啥得到这些下场?
不过我得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现在还没醒过来呢!
本来我对读书考试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幻想,我还在纠结要不要直接鼓吹读书无用论呢?我还在纠结要不要鼓励别人考研读书呢?
现在你们打醒了我,我现在再也不信读书改变命运了,我变成一个坚定不移的读书无用论的拥护者了。
所以说,感谢中国青年报,让我放下了手中的书本。感谢中国青年报让我不再迷茫。我现在只有感激。
「做题家」是一个侮辱性极强的词,而且对使用者有要求,如果是一个三清三北或者是其他差不多学历的人说出来,稍显正常,毕竟自嘲词就是自己能用而别人用的话就很怪…
而这个中国青年报的小编,显然是驾驭不了这个词,毕竟没有三清三北或者其他差不多的人设,
不知道他是啥学历,在不知道他学历人设的情况下,用这个词…… 怎么说呢,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知乎上一个一百本一天到晚做题家做题家的,是不是有点疯癫?
其实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吧,虽然说这种现象是否认了过往以努力为途径的阶层跃升的渠道,但实质上也是反映了目前社会的现状。
版本确实变了。
过往多年依赖着科举取士的模式完成阶层跃升的时代过去了,而近代以来在生产力高速发展之下带来的 “金钱至上、成功至上” 的观念冲击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成功本身才是真理并选择了对过程嗤之以鼻。
就比如说喜欢营造出 “富二代” 人设的娱乐圈以及打着各种 “二代” 而宣扬自身合法优越性的职场人一般,这都是一种已经被潜规则给潜移默化下来的社会现状罢了。
但关键问题不在于 “阶层对立”,而在于转移矛盾。
这种努力改变阶层,教育转变命运的逻辑是所有孩子在接触社会时国家给予的 “道德基石”,也就是国家给予的承诺,
但现在地方不顾承诺按照资本的模式进行炒作明显就是违约了。
这就等于说你过去答应所有所有做题家学习就能成功,投机取巧不是捷径的宣言被地方为了钱单方面违约了。
这对理塘短期可能是一件好事,但你还咋教育其它地方的孩子?
我答应你,然后再放弃你?
当然出于整个社会阶层构成角度来分析的话,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导致的分配制度的不平衡等因素,往往很多孩子是够不上小镇做题家称号的。
他们在没有享受到教育福利的状况下根本没有意识去维护到这个体系。
那对于他们来讲,这种另类的改变人生渠道就是一种潜在可能了。
资本的炒作可以被理解为金钱至上,但地方不行,因为地方你明显是给了承诺的,违约则是遭人恨的。
当然这某种程度上也是目前当下发展不平衡之下的产物,也是分配矛盾的集中体现。
要是农民、网红、读书、劳动等都拥有一样的收益,那这种模式说穿了就是职业的变动罢了不是……
二战末期,日本搞「学徒出阵」把一些文科生艺术生送上战场,毕竟这些文科生艺术生造不了大炮军舰还经常传播左翼思想。
二战投降后,日本迅速重建经济腾飞自然离不开战争年代偏重理工科大量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 尝到甜头的日本继续维持偏重理工科高等教育理念,甚至 1959 年日本文部大臣松田竹千代提出「所有国立大学应该废除文科法科,没用的文科全部交给私立大学」这种言论。
经历了全共斗等左翼学生运动以及赤军之类的一些列社会矛盾事件。到了泡沫经济前的 70-80 年代,日本又提出理工科人数太多缺乏人文关怀,要鼓励文艺,要建立「文系社会」,这样才能通过娱乐缓解社会各方面压力促进国内循环,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搞文化输出,国立大学的文科艺术科招生才开始放松。
在文科放松和日本越来越多年轻人感觉学理工科事情多加班多压力大的「理科離れ」浪潮下,90 年代开始日本的理工科大学生比例一路降低。
到了 2016 年,日本舆论又开始觉得学文科的都是笨蛋,日本资本家俱乐部经团联表示文科生没有实用性,并举出中韩两国理工科学生红利严重挤压日本企业竞争力。于是日本文部科学省又开始命令国立大学压缩文科商科控制人文艺术类招生,这才可以看到人民网 2016 年转发《文汇报》的《日本: 从 “文系社会” 到国立大学裁撤文科》。
觉得文科生没用就送上战场,然后理科生太多又觉得缺乏人文关怀不好管理,最后文科生还是太多直接裁撤文科,他们不过都是日本发展的蓄电池,不会过时的只有为日本人民服务的国会和官公厅。
颜值艺术家也好,小镇做题家也罢,用得着就拉,用不着就压,这不就是工具人的本质嘛,发展就总要有人过时过剩嘛,总要有人牺牲嘛。
人民群众的需求从物质逐渐转变为精神,不需要那么多做题家了有错吗?错的是你们没有选对方向努力罢了。
国外疫情啥时候结束啊?我已经开始背 gre 了,毕竟看这架势,该得跑时还得跑。
《关于取消中高考全面开展培养丁真型人才改革的指导意见》
我去,本来还是个纯路人,看到这个报道瞬间邪子火腾就上来了,不是针对某网红,针对这个青年报。
其一:“希望以此改变社会评价标准”——请问社会评价标准现在是什么呢?贴了那么多年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不是可以撕了?上次社会评价标准与现在不同的时候应该是白卷英雄那个年代。
其二:“做题家”,知乎上苦读学子的自嘲,还是那句话呗,自嘲自己用是自嘲,别人用是辱骂,青年报这是以官方媒体的身份,对全国受教育人士在进行群嘲吗?如果是,这个性质可不小,几乎可以说在嘲讽立国之本。
其三:“ 不论是 “做题家” 还是其他人,都应关注到问题的真正成因,设法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公平地回报那些努力的人 ”——前后矛盾,这会又承认有问题了?那么好,这位青年报敢说说,所谓 “问题的真正成因”,是什么吗?如果不敢,那在这里叽叽歪歪什么呢?同是天涯阴阳人,乌鸦还要嫌猪黑?
我记得上回那个 “苹果可以选择结 100 个果子” 的言论似乎也是这个《中国青年报》提出的吧,你真的配这个名字吗?
学习有理,做题光荣!
反驳、抱怨有什么用呢?
作为曾经的小镇做题家,还是想做点事。
要不大家一起搞个 “做题家” 评选活动?
之前唯成绩论的时候,大家都说大学生是不是要考虑全面发展?
于是不管高校或者更高层面的评选活动,都要递交各种活动、比赛的获奖证明,以此来彰显全面发展,好像只有成绩好就成了 “高分低能” 的代名词。
但是往往评完奖一看,噢,这个钢琴十级,那个晚会主持,小镇做题家呢?在颁奖晚会下面鼓掌。
当然了,也有很多 “做题家” 发展很全面,这更很值得钦佩,但是毕竟是少数。
更多我们关注不到的,是大多数从小每天刻苦学习,没时间也没条件培养各种兴趣爱好,顶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最后考上了大学。
大学里有做题家,也有 “后浪”。
在大学里,做题家们继续做题,但是以往 “学霸” 的光辉很少在他们身上闪耀了,因为只会做题是一个拿不上台面的技能。
但是,这样的趋势对吗?这样的社会发展健康吗?广大学子不寒心吗?
所以现状需要改变,官方不认可,我们自己要认可。
我的初步想法是,我们可以举办一个 “杨超越杯做题家评选大赛”,啥都不看,就看成绩,谁成绩好就发给谁。
评选是实名的方式,公开的时候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奖金可以众筹。
具体细节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还是那句话,官方不认可,我们自己要认可。
学习有理,做题光荣!
啊这,是那个《日本夏令营》和《苹果树努力结果子》的中国青年报吧,不知道拼命结果子的苹果树能活几年呀?又为什么要让别人摘走 99% 的果子呢?
现在又来了,工人都是苹果树,学生都是做题家。“小镇做题家”这个词和 “打工人” 一样,是苦中作乐的自嘲与调侃,其背后是自身出身不在大城市无法得到良好教育资源的痛苦。中国青年报要是真的能代表五四青年,那他之前就应该为苹果树发声去批评偷苹果的资本家。既然立场歪了,那他用 “小镇做题家” 这个词,就是对一个群体的歧视和侮辱。
其实很多人根本不在乎丁真(至少在丁真的马成精以前是如此),扶贫大家也是支持的,谈不上酸,大家只是在乎官方想表达什么样的价值观。抖音,微博,当地政府,都可以大力推,没有问题,但是上升到更高的官方媒体,那就不可避免的被解读为一种价值观的传达。所以才会有那句 “十年寒窗不如丁真一笑”,很多人认为觉得更高的官方媒体否定了读书奋斗努力。
所以中国青年报这位编辑根本没搞清楚大家在乎的是什么,就跑出来写评论了,非要踩一捧一,嘲讽不满意的人群,强行制造对立,“你在小镇做题,他在乡村纯真的微笑,我在工厂 16 小时工作,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这就是一层层的撕裂社会,连自己旗下的公众号都看不下去了,用精选评论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最可恨的是,不知道这位编辑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他嘴里说着不要打架,其实是给本已平静的丁真舆情续上一把火,自己倒是可以抽身事外,等待群众去攻击政府,去互相攻击,这是标准的引战操作,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如果是真糊涂,那倒只是说明他脱离了群众,毕竟前两天某媒体还被《我的朋友特朗普》钓鱼了呢。如果他们不糊涂,那才是最无语的点。反正我也想开了,这些媒体并不能代表什么,我只相信对社区买菜、对反资本垄断无序扩张砸下去的社会主义铁拳。
丁真不是赚钱最多的
丁真不是走红方式最离奇的
但我如果说丁真是官方站台站的最硬的之一,毛病大不大?
从我这个女性做题家的角度来说,在就业时与在同条件男性的竞争中出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出于各种原因,雇主倾向于同条件水平的男性),与同等水平男性抢饭碗抢不过,还要看着文盲出人头地官方站台,唉。
我 “酸” 丁真,酸什么呢?酸他不识字还是酸他竖中指?哦,可能是酸他纯真,看看我自己那双近视眼镜后被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侵蚀的眼睛。
我也只是讨厌铺天盖地的强奸我眼睛、强奸我脑子的营销和一个又一个偏离主题的蹭热度讨论而已。
我上高中的时候学校不让带手机,《中国青年报》还是当时我们做题之余珍贵的消遣,现在我还反过来被嘲讽了一波,怎么说,多少沾点难受。
中青报,不如你叫后浪报吧?
我这种废物、产量上不去的韭菜,只有年龄和国籍符合条件的人,是做不了什么 “中国青年” 的。
开除青年籍就开除吧,我连人籍都快没了,不在乎这个了更好。
为建国同志感到不值,一年的努力,好不容易让许多同胞看清了美帝的丑恶嘴脸,显然,这官媒想扳回一城。
另外,睡了一觉之后他又开始了是我想不到的,这 nt 报纸的屁股在哪已经很清楚了吧
我只感慨现在粉丝经济势力已经庞大到连官媒都只能顺从而不是去正向引导了么……
丁真他火不火不关我的事,我关心的是一个普通人拼命努力奋斗到底能不能获得想要的社会资源,还是说只能成为打工人被榨干。
我一直觉得知乎是一个相对理性的平台,上面确实有很多行业精英分享经验。丁真话题大家这么热烈讨论如果只是单纯认为是嫉妒,那就太肤浅,太把知友的水平看得太低了吧,这个事件后面折射出的价值观问题,甚至是社会资源分配问题,才是关键所在……
回到开头所说,官媒不敢谈这些,所以只好顺从资本的势力、粉丝经济的势力,把帽子扣到学历问题和性别问题。
我一贯就认为性别矛盾是最好的转嫁手段,最好的遮羞布。底层对纷乱复杂的社会问题内核是看不透的,只看得到性别不同,上层更加不想揭示上下层矛盾,让下面的男女互撕是最安全的……
解决不了问题,我还解决不了把问题说出来的人吗?好,掩盖掩盖,继续高枕无忧……
《光州市民的怨气为何要往全斗焕身上撒?》
与其说是全斗焕的成功让光州市民感到不满,不如说是全斗焕和光州市民经济境况的对比,激活了光州市民心中积郁已久的 “怀才不遇感”。显然,光州市民并不是因为看到了全将军,才突然开始自己感到委屈与不平的,只有那些在北傀的挑唆下,常年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对待、生活未达预期的人,才会对一个全韩最美奋斗者的成功故事如此敏感。这种敏感的来源,在于光州市民一旦与全将军比较,就会更直观地感受到自己“求而不得” 的痛苦。
这当然不是全斗焕的错,但也很难说嫉恨全斗焕的光州市民有多刻薄。说到底,这样的反应虽然不怎么体面,但却发自于自然的人性。倘若三清教育队的条件基本令人满意,足以回报队员在其受训生涯中付出的努力,他根本就不会去在乎这位总统老爷是否幸运,以及他又是靠着什么才得到了这种幸运。但是,如果三清教育队的辛苦受训未能给他相应的回报,使其总有一种被剥夺感,全斗焕都可能令其芒刺在背,痛彻心扉。
然而,话说回来,不论光州市民的痛苦多么真实,多么值得社会同情与理解,全斗焕都是无辜的,并不该成为他的泄愤对象。全斗焕既不是光州市民遭受衷情作战的直接的成因,也因为阿兹海默症无法为光州市民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者:许文道
一人去算命,算命先生摸骨相面掐算八字后,说:“你二十岁恋爱,二十五岁结婚,三十岁生子,一生富贵平安家庭幸福晚年无忧。”
此人先惊后怒,道:“我今年三十五岁,博士,光棍,没有恋爱过。”
先生闻言,略微沉思后说:“年轻人,知识改变命运啊!”
颤抖吧,做题家们
“为中华之崛起读书” 有什么问题吗?起码比靠脸靠流量赚 来得敞亮。
这是官媒的文章?
本来,我没朝丁真使过劲儿,虽然也不粉。
但这文章一出……
我路转黑了,可别给我推他了。
哪个纯真的人,是需要天天推的。现在看到丁真俩字都脑仁疼。
当自己是周杰伦呢……
顺便,催周杰伦出新歌。
谢邀。
这就是典型的 “转移焦点”,学公关的童鞋们应该拿这篇文章来画小圈圈。
很多不满,是因为你本来是市场的监管者,结果你自己下场做起了买卖。
又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塞个丁丁给你,然后告诉你 “你马没了”。
结果文章笔锋一转,套个 “做题家” 的概念,说得好像一群有学历的人在嫉妒,在酸。
是有这个现象,但你把所有事件讨论都归纳到这一个现象里,逻辑是不是有点发卡弯?
强行设定事件语境,然后转移焦点,最后一方洁白无瑕,另一方臭不可闻。
哎,你换个丁丁,舆论也是这样。人骂的不是人,是事。
出现这种评论,说明国家正在处于对「人才」评价体系进行转型的阶段,不可避免会产生判断标准的认知混乱。
之前读桑德尔的《公正》一书,对于论证如何分配资源,列举了不同的思想流派观点,在这里说几种: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要公正地分配一样东西,必须要讨论获得他的人是否具有相应的品质。如果亚里士多德在篮球场上打控球后卫,那么他在考虑将球传给谁时,考虑的不是谁最有可能投篮得分,或者让谁控球能打出更好看的场面、赚更多的门票,而是考虑在自己心目中谁才能代表体育精神。亚里士多德或许会说,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信「惟有读书高」、崇尚知识和勤奋的社会,那么更多的社会资源应当分配给体现这一精神的人,而忽略对经济收益的影响。
而如果让杰里米 · 边沁来主导分配,那么将会更关注「总体幸福」的最优,而这一最优值是可以被量化的。如果一名网络红人对当地旅游收入的贡献超过了一名名校选调生,那么边沁会倾向于让前者代表当地旅游事业。(当然,也要考虑作出这一决策的负面影响,但总之需要量化)。
或许,在做题这个领域,我们正在处于亚里士多德式社会向边沁式社会的转型。
文章中提到,「一些 “做题家” 对丁真“羡慕嫉妒恨”,对着丁真“开火”,希望以此改变社会评价标准,注定是缘木求鱼,只会在伤害别人的同时给自己添堵。」
至于什么是文章认为的「社会评价标准」呢?文章举了个例子:「每周彩票开奖,都会有人毫无来由地成为百万乃至千万富翁,然而,我们很少听说有人会嫉恨彩票得主。」
也许,在文章作者看来,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社会中早已出现了大量纯粹因为幸运、因为得到时代眷顾,而通过能力之外的因素获得财富的个体,为什么做题家们如此「友邦惊诧」呢?
在我看来,也许在学习这个领域,亚里士多德式的正义观依然深入人心,这和历史文化传统、恢复高考之后的社会舆论导向都密不可分。
对这篇文章,愤慨是正常的,更何况还顶着个《中国青年报》的名头。承认社会资源按照可以幸运分配,这不是什么奇谈怪论,但批评哪些质疑这种现象的人,就有些过分了。
但愤慨并不能扼杀问题的存在:你进入了一个碰巧不需要你所提供的各种才能的社会,这并非你的过错。那些取代你而被宠爱的幸运者们,并不因为他们恰好具有的品质,而理应得到赞扬。大家都一样,作为一种满足更广阔的社会目的的工具来得到考量。
对此,也只有一句话:他强由他强,明月照大江。如果一个人仅仅为了遵从社会设定的规则,按照外部给自己指定的目的去行动,从按照康德的理论,也并不真正拥有自由,无论如何,忠于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就好。
这也许是「做题家」们的一个强项了,善于通过知识和教育,找到跟这个世界共处的方式。
我本来以为官媒在多年被网友教做人之后已经学聪明了——但现在看来,他们还得接受广大贫下中网友的再教育。
没人针对丁真——大家针对的是谁,官媒们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我们做题家招谁惹谁了,怎么又被拎出来受二茬罪了?
媒体需要流量,没有流量就要制造流量。现在谁最火?除了冰冰那就是丁真嘛。
冰冰太完美,人长得美,说话也好听,不好制造对立。那就丁真吧?
赶紧找出那个所谓「做题家」们的怨气,然后搞一些刻薄讽刺的言语,再加点油,加点盐,最后撒点葱花,热气腾腾的热点就出锅了。
你看,多少十二年苦读的做题家被激怒了,开始了愤怒的反击。
媒体要的流量指标完成了,他们看着前仆后继的做题家们,微笑不语。
好了,下一题,会是冰妹吗?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残酷之处。
就算丁真是个废物,但他一走到镜头前,连专业的摄像机都不用,就有一帮人给他刷跑车轮船。
做题家们熬再多的夜,刷再多的题,读个生化环材,就业市场一逼倒灶,最后月入 2300。
以前做题家最大的希望是,不管怎么样,多读点书,卷赢大部分人,最后还能「为国家做贡献」。
现在连官媒都懒得装了,体制的日子也不好过,没那么多岗位消化你们。
都自己想办法去赚钱,多纳税你就为国家做贡献了。
话难听,屎难吃。但这的确就是现实。
2012 年我读大学,2016 年我毕业正式开始工作。
4 年前的时候我经常感慨,自己怎么没早生个 4 年,如果 2012 年就业,我的机会要多太多了。
现在,我只庆幸,还好我没晚生 4 年,如果我今年应届去找工作,大概已经暴死在沙滩上了。
好好审视自己,选一条能发挥你长处的好路,少听那种「360 行,行行出状元」的毒鸡汤。
至于被骂「做题家」,如果真能把你骂醒,那也算行善积德了。
做题家们
这么说吧。
你就回忆回忆,从小到大,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你周围的所有声音,都在向你宣扬什么事情?
回忆不起来的话,我帮你加个限定条件。
考试成绩不太理想,老师会怎么说你?
“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多努力努力不就行了?别成天只知道玩。”
于是你知道。
哦。
原来学习很重要,原来努力很重要。
原来只知道玩的小朋友是要挨骂的。
当你回到家,你的父母看到你的成绩单之后,他们又会说:“别人都能听懂老师讲的内容,怎么就你听不懂?隔壁家的孩子,前几天又去参加竞赛了,你呢?”
于是你知道了。
哦。
要讲平等。
别人做到的事情,我也一定要做到。
在这样的环境下,你逐渐成长,“努力就有回报”“学习改变命运” 成了你坚信不疑的座右铭。
高三最拼命的那一年,好多个深夜你都想放弃:要不就…… 算了吧?
这么累死累活,到底有什么意义啊?
后来你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因为你一遍一遍地给自己洗脑:“我正在努力做卷子,我会有回报的,高考成绩会证明的。”
“我正在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你根本不知道。
你此时此刻坚信的、支撑着你去苦苦复习的信念。
其实只有一年保质期。
等到高考结束,你就会发现,高考是最后一次 “付出就能有回报” 的最公平的机会了。
从此以后。
你会发现,大学里,图书馆里学到昏迷的学霸,甚至拿不到奖学金,因为在他之上还有个学神。
你还会发现,班上穿得最差、吃得最便宜的穷同学,申请不到补助,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人靠着关系把这笔钱领走。
后来你又发现。
这事又轮到你了。
你去校招,没人要你,因为没有工作经验。
你心说,这他妈不是放屁嘛,我都还没毕业哪来的狗屁工作经验?
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之后,你不得不放低姿态,先找一份不适合自己也不喜欢的工作凑合着。
在公司里。
996 是标配。
大家埋头苦干,累得头昏眼花。
你默不作声。
后来有一天,你受不了了,想着:要不就…… 算了吧?
这么累死累活的,到底有什么意义啊?
那天。
坐在工位上,你忽然打了一个激灵。
因为你记起,相同念头,在高三那年,曾经出现过一次。
你开始回忆。
当时是怎么给自己打气的?
哦。
是 “努力终有回报”,是 “学习改变命运”。
这两句话就像刻进 dna、刻进骨髓里一样,流淌在你全身的每一根血管。
你一直深信不疑。
可终于有一天。
你开始怀疑了。
“那个比我还要拼命的学霸,甚至都学到昏迷了,怎么还是考不到第一?怎么还是拿不到奖学金?”
是不是这世上…… 努力其实根本没什么用?
“我在学校学了那么多的专业知识,可是毕业后,却只能在这种驴唇不对马嘴的地方上班?做的还都是一些不需要任何学历、知识就能解决的事情。”
是不是这十年来…… 学习也没什么用?
你越想越觉得困惑。
可工作的紧迫、老板的催促,让你没有功夫再进一步的思考。
你只能得出一个模模糊糊的结论。
原来从小大家就告诉我的那些道理,那些支撑着度过无数黑暗时光的道理,全都是骗人的。
至于什么才能得到回报,什么又能改变命运呢?
你无暇思考。
996 已经堵住了你的大脑,上班工作,下班往床上一躺,活着都那么辛苦了,谁还有功夫停下脚步思考人生?
某天在公司上厕所。
你刷到了这么一条消息。
“丁真爆红”。
是个皮肤黑黑的男生。
腿蹲得有点麻,你换了条腿,又不以为意地往下刷。
又是各种女明星男明星的新闻。
出了厕所,开会。
老板唾沫星子满天飞。
说咱们从今天开始实行末位淘汰制,谁不努力,天天摸鱼,就给我滚出公司。我们公司只留努力工作的员工。
你吓得屁滚尿流。
回到工位上就开始内卷。
虽然很累,但你竟然有一丝欣慰,起码在这个时候,努力还是有一点用的嘛。
下个星期的同一时间。
你又在厕所里刷到消息,上个星期那个帅小伙,怎么就红成这样了?
无数姑娘夸帅,就连他的马都有了自己的账号,甚至还他娘的有了铁饭碗。
你闻着厕所隔间里的味道。
有些不能理解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他不是没有学历吗?
他唯一付出努力的地方,不是在赛马上吗?
为什么我们普通人,学习了这么久,努力得这么辛苦,到头来拼了命都得不到的东西,他却能轻易得到?
你越蹲越觉得无助。
生活了二十几年的世界,竟然如此陌生。
你浑浑噩噩地走出厕所,正赶上老板开会,抓你做典型杀鸡给猴看,说:“这就是全公司最不努力的员工,去财务那算一下,明天不用来了。大家引以为戒。”
你一脸懵逼。
想反驳点什么,又说不出话来。
明明你已经很努力了啊。
明明还有比你更摸鱼的人啊。
可你只能怔怔地说一句,哦,好。
然后就默默地离开了。
害。
谁让人家是资本家,而你只是打工仔呢,你离开他不好接着找工作,可离开你他是还能继续招人。
你回到家。
浑浑噩噩躺了一天。
晚上父亲打来电话,问你最近过得怎么样,还缺不缺钱。
你笑着说,不缺,放心吧。
挂断电话。
小小的出租屋,一共有四面墙,一个地板,一个天花板。
六个面全都在朝你挤压过来。
挤得你不能呼吸,压得你变成肉泥。
你只觉得人生无望。
后来你又看到消息,原来网上还有很多人和你一样,对那个爆红的男生耿耿于怀。
这时候你才记住,这个男的叫丁真。
越是研究他的今昔对比,你就越是痛苦。
因为你发现。
他得到如今的这一切,真的无关乎学习,也无关乎努力。
从小到大构建、巩固的世界观,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磨灭了。
它不是忽然倒塌的。
它是有迹可循的。
你早就该发现,原来努力什么的说辞,根本就是骗人的。
真正能够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是 “命” 和“运”。
这个词要拆开来看,才能品出其中滋味
你说讽刺不讽刺。
第二天再醒来。
你又看到很多人在抨击你的这种想法,说你这是嫉妒红了眼,说你们这些男的真是恶臭。
你好冤枉。
什么都没做错,怎么还要挨这种骂。
后来官方也下场发话了。
他们说,哈哈,没想到吧蠢货,这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努力就是改变不了命运,接受不了吧?
那就给我忍着。
脸上火辣辣的疼。
你终于隐隐约约想明白了。
如果从一开始,父母、老师、媒体…… 他们直接告诉我真相,也许就不会有今天了吧。
学习成绩不好,老师说:“没事的。这都是命,你再怎么学习都没用的。放弃吧。”
父母也说:“别自责了。我知道你很努力,可生活就是这样,努力确实没啥用。”
你就不必再蒙受二十年的谎言了。
你决定了,以后就要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只要我们这一代人齐心协力,就能从下一代开始,改变这个内卷的吃人世界吧。
可一想到高高在上的房价,还有自己那少的可怜的存款,生孩子的念头就一下子打消了。
算了。
爱谁谁吧。
这世界烂就烂呗,老子不管了。
丁真刚红那会。
沸沸扬扬的成都大学毛洪涛事件刚刚被划上一个啼笑皆非的句号。
本做题家正准备在成都买房摇号,争取为大成都土地财政和国家的房地产泡沫贡献微薄之力。当时摇号群里热切地讨论着: 1. 某网红楼盘摇号系统崩溃,市长热线打爆也没给说法。2. 成都房地产新政的各种不合理之处,忙着准备各种认证材料。3. 吐槽成都忙着热搜,各种城市发展问题悬而未决。
而成都当时忙着干啥呢,果然在忙着热搜和营销:
没过几天,成都疫情爆发,几个事放一块,真是好笑。
本来我对丁真也没什么意见,顶多吐槽一下成都和四川就指望着微博热搜建设国家第四极。
然而官媒一再下场,青年日报这波 aoe 实在打击到我了,官媒还真是带的一手好风向。
为什么有做题家酸丁真官媒真的不懂?大家怕的不是丁真吸走一大批脑残追星女 (反正她们不追丁真还会有丙真和丁假),怕的是官媒陷入流量狂欢进而输出错误的价值导向。
我看大家也别上学工作了。
大家全民追星,女孩天天对着手机屏幕喊哥哥好帅,男生对着纸片人喊老婆。
年轻人继续对着房价和教育成本叹气,不婚不孕。
成家的社畜在公司 996 到吐血,然后对马爸爸的福报感恩戴德。
微博热搜岁月静好,抖音后浪天南海北,各省推出一个帅哥美女四处做客宣传家乡。一片太平盛世,岂不美哉。
各种阶层,各种天赋,都应当有阶层再生产与出人头地的途径。做题可以出人头地,练体育可以出人头地,长得可爱可以出人头地,爹有本事也可以出人头地。社会的需求是多样的,各种出人头地的方式都应当有恰当的比例。
丁真跟国企签个月薪三千五的劳动合同并不能说明做题之路礼崩乐坏。九寨沟景区维持排队秩序的土著员工比他赚的多。社会需要做题家,做题是重要的能力。但是,一厢情愿的把做题能力跟某种社会评价等级挂钩,甚至因为做题能力强就产生了看不起做题能力差的人的想法,这就不对了。
中青报的文章说明了问题的一部分,但是不够全面,整体上是欠妥的。这篇文章的主要问题是很多做题家没有理解到人除了做题还要拥有别的本领,加上多年的社会迅速进步让不少人在学生时代对前途预期太乐观,踏入社会后对做题没做成人上人带有情绪。中青报的文章刺激了这些朋友。
中青报是翻车小能手,关键字…… 二十几分钟还没过审,我怂,我删。
2011 天宫一号,2016 天宫二号,2018 嫦娥四号,2019 长征五号,2020 北斗三号,2020 天问一号,星空宇宙,探索未知;
中国首航母辽宁舰,中国天眼 FAST,珠港澳大桥,大型国际机场;
直面疫情的医护人员,熬夜工作的科研人员。
一代代优秀的「做题家」奉献自己,星空宇宙带我们探索未知,血脉浇筑祖国的桥梁基建,熬着最长的夜,走着最难的路。
让祖国一步步变得强大!
相比之下,要实现这一点,靠的显然不是把一个有助于( xxxx )的 “幸运儿” 拉上马。
而就在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现在,
无数的高考学子、考研学子,还在辛勤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还在埋头苦学,争分夺秒。
你中国青年报,发表这样的言论,
不让人寒心吗?
还有四天就要考研了,做题家们,加油啊!
回顾近 2 - 3 年引发众怒、窜上热搜风口浪尖而被封杀的网红们。
天佑等多名网络主播公然传播涉毒歌曲,公开教唆粉丝辱骂他人,争相炫富斗富,发布低俗恶搞内容,置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于不顾,败坏社会风气,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遭到群众强烈反映。国家网信办根据《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同工信部关停下架蜜汁直播等 10 家违规直播平台;将李天佑等纳入网络主播黑名单,要求各直播平台禁止其再次注册直播账号 [46];与此同时,他还被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要求全网禁播,不能在各平台直播,包括短视频 [47];2 月 12 日,李天佑被《焦点访谈》点名,并实施跨平台封禁 [48]。
网红通过互联网平台合理、合法、合规展示自己的才艺,不挑战社会底线,网民对此倒也喜闻乐见。
例如,许华升、广东雨神等。
我是许华升快手、抖音千万粉丝之一。
2018 年 3 月 28 日,发行单曲《青春不再回》; [4] 5 月 1 日,发行单曲《我们这帮打工仔》; [5] 7 月 31 日,发行单曲《那就别回头》; [6] 11 月 27 日,发行单曲《陪你到底》; [7] 12 月 23 日,发行单曲《今升有你》。 [8]
2019 年 5 月 8 日,发行单曲《那年的我们》。 [9] 同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新青年。 [10] 中国日报也为他拍了一支 vlog,以他的榜样向全球推送,展示中国当代新青年的励志故事。 [11] 2020 年 1 月 5 日,发行单曲《潮起潮落》; [12] 6 月 1 日,发行单曲《与生俱来》。 [13]
许华升不仅有才艺,还有艺德。官方将他评选为中国十大杰出新青年、中国日报将他树为榜样向全球展示中国当代新青年的励志故事。广大网民不仅没有反对,还非常支持许华升。
近期关于他的一段采访之中,他就明确的表示:我其实骨子里还是一个向往大排档生活的人,哪怕是开上了豪车,也仍旧会怀念过去的日子。
贺州小山村走出来的他,一直就把全村的人当恩人看待,成名之后的他赚钱了,不仅仅是帮村里修了路,还想着带更多的广西人一起努力赚钱,那样子就不用出去打工了。
如今已经成了真正的正能量网红也仍旧还是很努力,他说自己只算是成功了一半吧,另一半就是想要帮助更多的人。
关注过许华升的网友,大部分都会觉得他是一个接地气、孝顺、重感情、乐于助人的人。虽然他并没有像传统的 “做题家” 一样高考、上大学,但是这并不妨碍许华升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受人尊重的人。
许华升 一 般的网红,不论官媒如何宣传群众内心都能接受。凭自己真材实料取得一番成绩而且还能不忘本、所做的事业群众喜闻乐见,这样的网红网民怎么能不喜爱呢。
嫪毐封侯得邑
秦国封侯拜相,依秦法重在军功。
嫪毐对外无邦交取地之才,对内无治国安民之能却能封侯极人臣之位。这是挑战秦国制度、律法的底线,不可避免地激起各方势力的强烈反对。
“做题家” 代表的是广大普通人民群众,他们依靠自身努力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财富不能被挑战、戏谑、否定。“中国青年报” 代表的是官媒,官媒必须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发表言论。
虽然眼下中国社会有多种方式取得一些成绩,但是成为 “做题家” 参加高考、上大学依然是取得些许成绩的主流方式。
广大 “做题家” 表面上反丁真,实际上是反感丁真背后一些官媒扭曲的价值观推波助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描述了我党在土地革命、反围剿、长征等时期的 “左倾” 或“右倾”错误路线,这不仅给我党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还荼毒人心。
面对那些表面看似正能量宣传,实际逆主流价值观、损害多数人利益的不当言论应坚决驳斥。
身为最有底气说这种话的人,
不说出 “做题家” 们所面对的不合理现状的成因,也无法为 “做题家” 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太对了,本来我们做题家就是钦定的 “失意”" 有怨气 " 的不纯真者了,这还给火上浇油吗。
社会面对这部分人的不满和愤怒,还应主动反思,让被埋没了的 “金子” 也有机会发光。
您这反思了个啥啊,除了嘲讽一波做题家。身为官媒,不去缓和矛盾,主动下场引战,可能这些编辑本身就是 “非做题家” 出身吧。
不论哪方对错,身为一个官媒,以一个单方的立场批判国内很大一波群体,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只证明一个道理
连中国青年报都承认,读书没有未来。
书中啥也没有,只有嘲笑。
我不在乎丁真或者丁假,我只想问问成都大学那事儿怎么样了。
早晨 6 点,当旅游大使还做着放牛赛马的美梦时,从 6 岁 - 22 岁的做题家已经起床开始晨读,22 岁之上的做题家有的在背考研政治,有的在刷试管过柱子写实验方案焊电路板打灰改 debug。
当旅游大使在和他的朋友放牛赛马时,做题家们年轻的做题做的又快又好桌子上摆着 1978-2020 高考历年真题,大一点的做题家实验越做越快越精准,有的人可以一次刷好几根试管过好几根柱子,能一边打灰一边想象做完题的美好幸福生活。
晚上 8 点,当旅游大使已经躺下休息看星星的时候,做题家们的晚自习才刚刚开始,今天每科老师布置了一张卷子,明天一早核对答案,而年龄大的做题家已经养好新的细胞对着实验数据画图写论文了。
旅游大使有各级媒体为他拍上他无忧无虑的一天,做题家们伏案提笔的憔悴只有用完的笔芯记录。
旅游大使说我的家乡很漂亮被夸原始天真可爱,做题家说我的小镇很漂亮被嘲讽没见过世面。
旅游大使可以吃牛羊肉去大城市成都室内滑雪 VR 和朋友们吃火锅,做题家的一日三餐都在和食堂大妈斗智斗勇。
旅游大使可以不考试直接拿到编制,做题家把题目做得再多再好最后还要磕行测申论万人挤独木桥。
事实上,当旅游大使走红,粉丝认为做题家会因为大使的爆红而感到危机时,做题家们在人声喧哗的食堂、格子间一般的实验室、没有空调挤一团的教室里讨论理塘县扶贫和教育工作因为丁真的爆红而可以改变什么。
做题家大部分都是来自三四线小城市,从小学开始就勤勤恳恳学习不谈恋爱少玩游戏最后本着会一门技术想法的理工科男,即使到了大学也发挥了高中那一套学习方式靠努力减差距,大部分人缺少家里的眼界有的读博出国读博后做千老被嘲笑、有的只会一门技术进国企科研院所拿着低工资不懂应酬被嘲笑、有的内卷学生工作奖学金成为最优秀的做题家被嘲讽只会做题,可能还有很多一辈子都是寂寂无名之辈。
但归根结底,这些做题家支撑起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之路的腾飞发展,5G 工程、探月工程、港珠澳大桥、武汉抗疫、未来的八纵八横、川藏铁路这些伟大工程都离不开众多平凡的做题家,就像那些年 596 工程里打算盘造原子弹的普通人。
很多做题家内心还是淳朴的。
但背叛往往无孔不入。
很显然的是:
写这文章的人,本来想着是缓和矛盾,然后给某些人给台阶下。
但是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人们攻击丁真本身,就是本能的为了摧毁,或者说是至少影响到颜值决定命运这个价值体系。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改变这个文章中提到的错误的社会,最好的办法,就是抨击丁真,而且还不是黑红,而是彻彻底底的,用舆论的碾压力毁了丁真和他身后的一切。
唯有这样,虽然牺牲的丁真可能有点可怜,但是只要能摧毁相关人士对于颜值当饭吃的认知,那么这样做必然是有价值的。
我们不可能什么都不牺牲就换来对社会的改变,既然如此,如果真的想让社会改变,让人们劳有所得,而不是凭借相貌,家世,关系,出生,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那么就要有所牺牲,因此,既然丁真要想用脸吃饭,地方想要用一个丁真来吃饭,那么必然要接受所带来的舆论的讨伐,唯有这样,我们这个时代才有基本的公正和正义。
否则,如果一个人可以毫无成本的利用颜值吃饭,一个地区可以毫无成本的利用他人的颜值吃饭,那么更多的地方,怎么会认真建设?更多的人,怎么会认真的努力?
而更加残酷的现实是:
如果丁真和他身后的团体能被舆论摧毁的话,那么证明我们这个社会还能改变,如果不能被摧毁,反而被多方保护的话,那么才是没救的表现。
所以,不论如何,这篇文章不是内容错误,而是就不应该出现。
就这样了。
不知道现在感恩美国还晚不晚
谢邀
巧了,我也是做题家,我本来对丁真的现象还没甚意见呢,顶多就是有些酸,但现在也被莫名其妙代表了。
人红是非多,既然敢做就不能怕人说。
哪个莫名其妙火起来的流量网红没被质疑过?有真材实料的不怕人说。
没料的也会抓紧时间充电学习。给出应有的表现来站住现在的位置。
现在理塘县最重要的是丰满丁真的形象和改变自身的硬件,而不是请官媒站在丁真的立场上指责做题家们。
如果说我们做题家本末倒置,那官媒站出来指责做题家又算怎么回事?
大家都是知道背后的原因,做题家不对向源头开炮是因为没这实力叫板,并且说了也没用。可是官媒却不能把问题的实质导向质疑的群体。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如果把大众比做弱水三千,一般网红是红在那一瓢水上,可是丁真是红在瓢上了。
我不服!
新年开始了,沈阳东关美容院的院长向顾客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整容?”
“为梦想而整容。”
” 为工作需求而整容。”
” 为变美而整. 容。” 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顾客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院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顾客回答。那位顾客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旅游之崛起而整容!”
魏院长听了为之一振!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整容?”
“为中华旅游之崛起而整容!”
院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 为中华旅游之崛起整容,可以去国企了!”
写这篇文章只是对中国青年报的迷惑,我对这篇文章真正的主人公周先生是极为敬佩的!他是我心中的偶像!
本回答谈谈记忆中的杨大先辈。
那还是上学的时候了,杨鑫宇先生那时候就是很 “悲天悯人” 的。
那时杨先生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一直以来都很热衷于 “启发民智”。
我考不上人民大学新闻系的,我自然连 “做题家” 都算不上的,顶多是个“做题的傻 X”。
杨先生那时候给我的感觉,他会把观点不同的人都当成 “傻子”,把平等交流当成布道。伟大、光明、正义的杨先生自己一个人代表正义高高在上。
如果你不理解杨先生的思维思路观点,是你水平不够高,思想不够深邃。
那时我们作为后辈,在搞些学生活动。作为同一活动组织的先辈,早就宣布自己 “引退” 的杨先生在发觉我们对他的设计有所改动之后非常生气,以野兽先辈般得行动雷普了我们的改革计划。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仍然是抱着对大先辈的尊重来沟通的,而杨大先辈的话频频语出惊人,终于使我明白了杨大先辈的真实想法。
彼时他正要从人大毕业,去台湾大学继续读书(24 岁,是学生 desu)。杨大先辈对我们这种 “僭越” 行为非常恼怒,以至于私下给我们下了 “一辈子在大陆” 的毒咒。
在台湾的时候他的某些社交网络账户也是很向往着自由中国的。
不过他竟然回来了,还吃了公家饭。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可能是:
“我将带头冲锋”
“看我戳他们一万个窟窿眼”
“游历宝岛后脱离了人民群众,打入内部”
“我来教育中国青年”
“作为革命后代,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替父辈们报效几年祖国,顺便看看祖国人民还有没有救”
经历了昨晚小圈子里的嬉笑怒骂,杨大先辈已经
“没救了,没救了,这国怎,定体问” 了。
我发现,他还是他,是那个十一学校的精英,那个人民大学的人上人。
大先辈,大先辈。
我们永远是他心里愚笨的蠢人。
认真你就输了。
别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挂在别人的笔头上。你晓得那支笔是为谁言?
[如何看待丁真突然走红?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2659767/answer/1637623019)
感觉近几个月来品葱很多帖子真的有质量下降,而且情绪化发言,只看立场,缺少讨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简直有知乎的感觉了。我觉得品葱应该做一个能够相互讨论,相互促进的网站。而不是像知乎那样。成为发泄情绪,并且最终越来越缺少意义的同温层 我们不应该做 …
知乎用户 非扯迦南 发表 1. 收入:2019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2500 / 月,超过 10 亿人 “拖后腿” 2. 纳税:达到 5000 / 月个税缴纳标准的只有 7000 万人左右,90% 的劳动力 “拖后腿” 3. 教育:你以为遍 …
知乎用户 肖波南 发表 参照系不同: 让 ta 掏出一万块钱,参照系是 ta 现有的存款,相比起来,一万块挺多的; 谈论一百万的多少,参照系是目前的房价(以及相关的别的花费),相比起来一百万确实能解决的问题有限。 换句话说,一万块钱是低头拉 …
知乎用户 Valter 发表 有失公允,难以服众。比方说我,一颗普通的螺丝钉,有这么几个存疑的诳语: 一、通篇提到 “毛洪涛同志说”“毛洪涛同志介绍到”“毛洪涛同志提到” 作为「缺乏事实依据」的佐证。这些非正式场合下的言谈说辞的出处,无非是 …
知乎用户 SmartCountryLee 发表 2016 年 1 月 25 日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院研究生蒋华文因导师张代远压迫跳楼身亡。 2017 年 12 月 29 日,西安交大药理学博士杨宝德因博导周筠压迫自杀身亡。 2018 年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