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民的你,为什么幸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90 年出生,很幸福。 家里盐吃完了没钱买,只能用泡咸菜的罐子里的水来炒菜吃。 交不起农业税时,村干部会来拉你家的牛和猪。 我小时候不懂事,吵着要吃方便面,我爸就用面条炒给我吃。我说是假的,味道不一样,不肯吃。 我 …
在一种非常别扭的观影环境中,《隐入尘烟》取得了一部剧情片的票房胜利。考虑到这个成果主要由短视频平台的“误解”式传播促成,就一点儿也不叫人兴奋,除非你真的不在乎它表达了什么。也或者,对各种解读保持开放心态,而后坚持自己的理解不动摇。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不只是表现一对患难夫妻的生死故事,更重要的是呈现一种彻底的不幸——这种不幸与苦难有关,但又不限于困难。苦难与不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虽然很多人自以为超脱了有铁与贵英的不幸,但这种想法傲慢且不自知。
说白了,苦难是一种涉及肉体的痛苦,而不幸则深入灵魂,它意味着一种受奴役的状态。有一种古老的说法是:人一旦成为奴隶,就丧失了一半的灵魂。有铁与贵英在这种不幸的命运中短暂地相拥,而后终于彼此失去,用他们的故事见证了不幸的存在。
导演在创造这个题材时,不一定会意识到在表达不幸的人生时,会遇到信仰匮乏的基本问题。在一个信仰体系下,有铁与贵英的一切遭遇都会自成逻辑,但在电影的语言中,不幸只能匍匐,在低于尘土的位置上腐朽,郁结成无法开解的悲歌。
有一些观众非常不适应影片的镜头调度,认为它沉闷,但对导演来说,这种沉闷是不幸的表现形式之一。不幸对灵魂的吞没很少欢天喜地,它节奏缓慢地,一下一下地从相亲场面切入。从结果看,有铁与贵英成亲,既是温情的开始,也是残酷的序幕。
包括村里富翁在内的其他人,对于理解贵英夫妇的不幸,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这些人在整体上构成了这种不幸的来源,成为窒息他们的环境因素,成为那种吸食别人灵魂的魔鬼。但他们与有铁贵英的“结合”,是日常的浸染,一点也不暴烈。
有铁与贵英的相知,是借助农耕的艰苦劳作来完成的。然而在理解这个契机的时候,永远不要忘了它之所以能成为机遇,完全是村里富翁得病、市场不景气,还田于他们带来的。假如没有这种机会,有铁与贵英的故事就无法推进,这种卑贱一开始就令人痛苦。
不幸与受苦有关,但只有当人不再追问不幸的缘由时,不幸对灵魂的侵占才真的会发生。有铁执着地要去给有钱人献血,直接原因当然是农村受制于家族血缘关系的道德绑架,深层的原因在于他已经放弃了对不幸的思考, 未遂的劝阻,则显示不幸的必然。
最值得说道的,是有铁与贵英的劳作过程,它与两人共筑爱巢的过程相辅相成。这个劳作相当艰苦,相当于一种为了信仰的苦行,但因为没有信仰这个核心,所以最终只能落脚在创设二人审美世界的现实用途上,这是很叫人扼腕的现实主义。
有铁用了一辈子的耕作知识作为资本,一点点地创造出于隶属于他和贵英的私人世界。而缘于身为弱者的这个基本点,此一小世界风雨飘摇,摇曳的孵鸡蛋的灯光,贴着喜字的土墙,听风而过的瓶墙,观影者早就洞察它无可避免的脆弱与悲剧。
有铁在村里的所有方面,都是一个听他哥嫂、听有钱人、听小商贩摆布的人,他能掌控的地方极其微小——幸运的是,这个微小的地方得益于贵英生长了起来,他们先是伊甸园、后是失乐园的家随筑土而来,最终也化成土,因为不幸徘徊在土制的窝边从未离开。
有铁与贵英的厮守,成为他们残存的另一半灵魂的主要内容,但这一半在抵抗剥夺他们剩余灵魂的时候,软弱不堪。你也可以假装豁达、颇有感慨地说:……至少他们拥有过彼此。到底是任由不幸吞噬全部灵魂的好,还是在被吞噬的间歇尝有片刻欢愉的好?
有铁贵英与村民的联系,是影片中耐人寻味的部分。对不幸中人来说,村民们是不祥之物。他们远远地看着这一对被遗弃的人,却从未在这一距离的便利中认出不幸。他们计算着小小的便宜,成为不幸的同谋。导演在信仰上无所依附,于是公平地设置他的诅咒。
在长期遭受不幸的人身上,存在着一种自身不幸的同谋性。这种同谋性阻碍了他们为改善自己命运所做的努力。可具体到有铁 贵英,因为这种“改善”的机会源于有钱人的暂时挫折,所以这种喘息之机被夺走只是迟早的事,这让有铁贵英的奋斗注定是虚无。
隐入尘烟的片名,与它实际的主旨之间形成了矛盾。至少在虚无的逻辑上,不是死亡制造了虚无,而是不幸在肆意收割。无论耕作如何美好,也不管他们如何周旋于村民的空屋,或亲手营造房屋院落,都无法稳定那些挑战不幸的微薄成果。
因为不幸是对生活的彻底否认,所以有铁对燕子、蝌蚪等等自然之物的呵护,贵英对有铁的力所能及的寄予和牵挂,在短暂地创造了温情,看似守住了另一半灵魂的时候,贵英的溺亡带来了终极的消息:不幸彻底摧垮他们生活的进程开始了。
为什么贵英的死,必然造成有铁的死?即使要服从电影的戏剧性,导演也能有其他勉强的选择。与其说导演最终听从了内心,不如说他有意无意地服从了不幸的必然,亦即:有铁与贵英结成了不幸的共同体,他们不能单个过活,消灭肉身投入不幸成为必然。
不知道是不是过度解释,但在看完两遍电影后,电影对人的悲剧、不幸的必然性、现世的虚无、善的稀缺——总之是对绝望有着实实在在的披露。同时,考虑到电影出于各种原因对信仰的拒斥,导致有心者在思索中能体会导演的凌乱,信仰没有亲自“显灵”。
导演的善良在于,它刻画了一头贯穿始终的毛驴,它成为电影中比村民更重要的角色地位。粗暴地断语是,这头驴就是灵魂的形状,它代表着有铁贵英那屡屡被剥夺的灵魂,以动物的形态保留着残存的灵魂,它被放生,漫步二人生前居所的废墟,为虚无留了一点光亮。
听烦了太多对电影“消费苦难”的质疑,这当然都是无稽之谈。实质上,这部电影的重点是对不幸的呈现——而人们对不幸的不适和恐惧、对不幸的否认与诅咒,出人意料地构成电影的镜像。这两下混合在一块,展示了更多在不幸中难以自拔的人。
引用图作者:秃头倔人(李晓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90 年出生,很幸福。 家里盐吃完了没钱买,只能用泡咸菜的罐子里的水来炒菜吃。 交不起农业税时,村干部会来拉你家的牛和猪。 我小时候不懂事,吵着要吃方便面,我爸就用面条炒给我吃。我说是假的,味道不一样,不肯吃。 我 …
|只有土和劳作把他们紧紧搂在一起 △电影截图 由于后知后觉,我最近两天才从网上看了这部电影。看完后感觉很奇怪,一方面,我觉得这个电影很对路,我希望能多一些这样的电影。另一方面,电影结束后我感觉“情绪很稳定”,说不上有什么难过或者不难过。 考 …
知乎用户 Zpuzzle 发表 我们不说你父亲了,就先假设说你是个大学生,某 985 冷门专业毕业,找工作屡屡不顺,后来去了个小公司,一个月也就那个五六千块钱,月底一分钱剩不下,买房买车遥遥无期,也没个对象。 那么,假如你一上网,看到的 …
知乎用户 五陵 发表 不知道喜欢这部影片的人,有多少是真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我指得不是农村人,因为许多生长在农村的人,或为求学或为工作去了城市里,每年也就逢年过节回一次老家了。 我指得是最近几年一直在农村春种秋收干农活的人,会有多少 …
电影《隐入尘烟》票房逆袭,引发人们对电影的热议。 这部电影,直面农村底层生活,细密地刻画了穷人的苦与善。 电影男主角马有铁的扮演者武仁林,是导演李睿珺的亲姨夫。他是毫无表演经验的素人,演一个西北苍凉大地上的底层农民,寄身村中闲置的破败土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