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政策来了:「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你有什么想说的?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请把话筒递给微博的几个女权博主 听听她们的声音 当然,我们也不说别的,就说说我国古代生育奖励政策 春秋时期越国妇女生产有专门的医生照顾,生了男孩可以得到两壶酒一条狗的奖励,生了女孩则可以得到两壶酒一头猪的奖励, …
群众养不起,那是因为有一群人在吃断子绝孙饭,
一个小孩的养育成本都啥样了?只要和小孩挂钩的商品,都可以漫天要价。母婴产品价高质低、童装比成人衣物还贵、奶粉什么的我都不惜的说。学区房要多少钱?这些年课外辅导行业要吃掉家长多少收入?你们看看力口贝老师都被投喂成什么样子了?这是在养年猪么?
其他领域花费极度理智节约的父母,一到孩子牵涉到孩子的项目,就被煽动着去花一堆钱请一些毫无水平的废物给孩子教一些莫名其妙的 “才艺”。学国学、学跳舞、学主持,甚至还有学相声的,这些培训机构的所谓 “老师”,有几个不是盲流子?
这行好赚,所以精英们都来了,名校硕士博士都来做中学老师了,但是我之前也说过 – 教育激进的商业化,这是一个行业的自毁:
如何看待清华北大毕业生收割一流中小学教师岗位?继享受了 “【马赛克】红利”,“【马赛克】红利” 之后,【马赛克】马上又要享受 “【马赛克】红利” 了!
教师质量数量都马上将经历跨越式发展。现在中小学里上学的,是 04~15 年 12 年间出生的小皮友,这期间每年出生人口大约是 1600 万。各位教师假设可以为祖国健康工作 50 年,你工作期间,每年小皮友入学人数将迅速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
贩卖焦虑、哄抬教育成本,地产商、辅导机构短期内赚的盆满钵满,殊不知这种短视行为正在杀死宿主。资本抽身不要太容易,当学生减半的时候,我倒要看看闻到钱的味道蜂拥而来的从业者们日子还怎么过。
黄代表又不只是说放开生育,也说了下面这些话 “在税收、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切实减轻养育家庭的负担,让普通家庭愿意生孩子,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
已经直接说具体问题了。
只不过这些目标很好,可实现目标的钱谁出?短期内,没人出得起,甚至从世界历史看,不占据世界产业链高端,就没有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
当然,这不意味着国内那些地产商等投机之流该持续下去,从这几年的政策看,“不该挣的钱不能再挣” 已经很明确了。分配蛋糕方式会向好的方向改变。
但这些都无法在短期内奏效,这代年轻人注定是要承受老来还要从事低端产业工作的前途了。
放不放开无所谓了,现在主要是生不起养不起的问题,而不是全面不全面放开的问题。
有人说以前人穷,为何还生的多?
其实,从生养孩子成本来说,以前生孩子养孩子比现在便宜很多。
1998 年国内城市化率才刚刚超过 30%。
以前国内农村人占绝大多数,农村生养小孩成本很低,生下来后干农活直接把小孩背着带到地里,有时候背着小孩还边干活,有时候直接把小孩放在地边自己玩耍。
等小孩六七岁后,小孩是要做家务的,放牛,放鹅,放鸭子,割猪草,做饭等等这些活都可以做了。反正我小时候经常干。上学更不用说了,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是自己走着去的了。我现在还记得自己上幼儿园时,有时候在路上玩泥巴,不注意就迟到了。有时候,还逃学,在路上玩,不去上学,看到放学的再跟着一起回家。
总之那时候农村养小孩很粗放,而且养到六七岁就可以帮家里干活了,算个小劳动力了,能有一定收益了。那时候农村生孩子成本低,收益高。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城市化率已经 60% 多了。城里生孩子,父母没法带着上班,得有人专门带,上学放学得有人接送。而且现在城市住房户型主要是两居室,一居室。先不说买房难易的问题,单是这种住房户型本身就限制了生二胎,生了没地方住,更别说三胎了。孩子上幼儿园花费也越来越高。这种情况,怎么生?
农村现在养孩子也跟城里差不多了。由于农村撤点并校,学校也离家远了,孩子上学放学也得接送了。现在农村孩子跟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了,做家务也少了。不过好一点的是,农村至少在住房上很宽裕,农村房子房间多,生孩子不怕没地方住。因此农村生二胎还是有很多的,至少比城里多。
但现在的问题是,城市人口已经占大多数了。虽然表面看城市化率是 60%,实际上年轻人城市化率估计至少达到 80% 了,也就是估计还有 20% 的年轻人在农村。即使这 20% 的年轻人全部生二胎,也改变不了近几年出生人口加速下滑的趋势。城里的年轻人别说生二胎了,有些连一胎都不生,还有的因为经济压力等原因连婚都不结,你跟谁讲理去?
现在生育的主力是 90 后,90 平均每年出生人口是 2000 万。如果有 80% 的 90 后生二胎,那么现在每年出生人口应该在 1800 万左右。然而 2019 年出生人口才 1465 万,2020 年估计出生人口 1250 万。按照这种趋势下去,过两年出生人口就会跌破 1000 万了。
总之,现在关于生孩子的问题,不是放不放开的问题,而是生不起养不起的问题。
全面放开的好处可能只有有钱人能享受了,反正有钱,随便生,家产够分。
最后再贴一个相关回答
二胎放开后,村里给我来几次电话(我家住县城,没住村里),让我们夫妻去县妇幼做一下检查。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做检查,他们说,免费的,福利,就是给检查一下身体,没别的意思,自愿的。
于是我们就找时间去了一次,结果也没做什么深层检查,抽个血验照个 B 超什么的也就出来。没感觉有什么重要的。
后来的几年时间里,村里每隔三五个月就会给打次电话,让我们夫妻去做检查。考虑到那个检查似乎并不怎么必要,我们夫妻也确实比较忙,也就没把这个事儿放在心上,这几次就一直没去过。一直到大概半年前,村里又来电话了,让我们去检查。
这时候已经大概知道了这个检查的意义,就和村里说,我们夫妻没有要二胎的打算,也确实比较忙,就不去做检查了。
谁知道村里急了,说必须得去,你要再不去,乡里就过来强制执行了。
我当时火就上来了,告诉他说,我在家里等着,你把我的地址给乡里,我等着他们上门来强制我。
一晃半年过去了,也没有再接到过电话,也没有乡里人来强制我。
全国全面放开生育,要看是怎么放开的,如果是像上面我说的那样,放不放都没什么必要。
3 月 6 日。
有些事儿没说清楚,在这里说一下。
我开始了解 B 超这个东西,是从我媳妇怀孕开始的,然后就是我媳妇生完孩子后大概每月一次的上站检查。这段时间里,我接触的所有 B 超,都是只查肚子。我没什么医学常识,所以在我的理解里,B 超就是只查肚子的。所以我的回答里面并没刻意提只查肚子这个事儿。
从下面的评论中我发现,B 超应该不只能查肚子,看来是我理解的有问题,但是这并不影响我的结论,因为我们夫妻去检查这次,我只抽了个血,别的什么也没查。我媳妇抽血之外,还做了个 B 超,没错,就是只查的肚子。
评论里有人说这是为了给妇女检查宫颈癌和乳腺癌。好吧,说是查宫颈癌可能是有道理的,但是查乳腺癌…… 能用 B 超在肚子上查出乳腺癌?那不是科学,那是巫术。
况且,拿着机器在肚皮上按着滑两下,整个过程不超过五秒,能不能查出宫颈癌都是问题。(那天人少,我被允许陪着媳妇进去)
当然,如果这样的操作真的能查出病来,那是最好的。
至于有人说我阴谋论的……
我不是阴谋论者,我只是讨厌所有打着 “我是为你好” 旗号的强制行为,不管这个行为的发出者是谁。
再更新一次。
村里给我的最后一次通知不是电话,是微信。因为听完以后火大,所以我对这段微信进行了录屏。
刚才,我翻到了这段录屏。
注:村里的代表是我本家侄子。
[
一段微信录屏
凉心四十八天的视频
· 3386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51662125098582017)
涉及到人名地名的地方我都模糊掉了。中间被我模糊掉的图片是通知。内容如下:
通知
根据隆尧县隆尧镇安排,以书面形式通知你:***,***(我夫妻二人的名字)于 2009 年结婚,2011 年生育一男孩,是宫内节育器,需要到妇幼保健医院做孕检,请收到通知后七个工作日完成。
特此通知
某某村村民委员会(盖章)
2020.9.12
从通知和语音可以看出以下信息。
1,已经给我下过两次通知,我都没去,所以这次再不去,将对我采取 “措施”。
2,过去的时候要带着身份证和结婚证,做的是孕检。
3,特别提到我生育了一个男孩,并且放置宫内节育器。
4,再特别提一下宫内节育器,俗称,上环儿,当年生完孩子后,按要求是必须放置的,按要求是必须放置的,按要求是必须放置的。(实际上我媳妇并没有放置,具体原因我的其它回答提到过,不影响本回答的理解,不提)
好了,大家自行理解这次检查性质吧。
让普通家庭 “愿意生,生得起,养得起” 这是黄代表的意思,其实最近专家关于放开生育的呼声都不是片面的,都是在放开的同时加大补贴力度,从税收、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切实减轻养育家庭的负担。
[
放开生育(❌)鼓励生育(✔️)
希刺克厉夫的视频
· 6470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50361567431651328)
其实,生育政策关乎 “民生疾苦”,单纯的放开生育并不能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意愿,老百姓不怕生,就怕养,如今的生活压力太大,生孩子就必须对孩子负责,满足其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的需要,但是看实际,这些方面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太难。
要想真正的鼓励生育,那国家应尽快出台足够有效的配套措施,黄细花之前提出孩子 6 岁以前每月发放补贴以及完善托育服务,这都是切实减轻老百姓的生活压力,这才是推行放开生育政策的关键,否则只能是一纸空文,得不到任何响应!
如果做不到相关配套政策,那放开生育只能成为少数 “有钱有权” 的阶层福利,随之产生的将是大家族的问题产生,与国家政策的愿景相违背,所以说放开生育简单,鼓励生育难,民心所向就是施政方向,相信会有一个好的配套措施出台。
有几个笑话连起来看就特别好笑。
A:
学考古的小明问老师,老师老师,我们考古学了是干嘛的啊。
老师回答,学考古以后,当然去当老师,教下一届学生考古啊。
B:
小明去教学生考古。
结果大家都受到了启发。
小红去卖婴儿衣服。
小刚去卖婴儿保险。
小许去卖婴儿鞋。
还特别贵,一卖一个准。
有人说,你们婴幼儿东西价高质低,还要不要脸啊。
小红,小刚,小许齐声说,这有什么不要脸的?
我们卖成人的东西的时候,你们不买咋不说自己不要脸?
C:
最后,大家觉得婴幼儿的东西太贵了,不生了。
就去责怪小红小刚小许赚黑心钱。
小红小刚小许就说,这都是受了小明的启发。
小明赶紧甩锅,学出来毕业只能教下一届,这是老师教的法子。
老师也解释说,他也不想当老师,但不当老师他们吃什么去啊……
他喜欢考古啊,但没人给考古发钱啊……
==================================
是有人在贩卖焦虑啊,但为什么他们会在那里贩卖焦虑呢?
为什么只有焦虑卖得出去呢?
为什么都去贩卖焦虑,好好做生意的都死光了呢?
为什么欧美就好像没什么人卖焦虑呢?
为什么亚洲人特别爱买焦虑呢?
为什么贩卖焦虑的号卖起课来都是几万几万,
不卖焦虑的号卖起外设来就一个两个呢?
为什么呢?
照照镜子。
你说,你看到了什么?
你肯定没有看到一个人。
因为全世界,只有你爹妈把你当人,你自己都没把自己当个人。
就和全世界就你把你孩子当个人,认为不好好养还不如不生一样。
然而,你的孩子,长大了以后,会把自己当个人吗?他们会把谁当人呢?
照照镜子,看看你自己。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该绝种的,一定是要绝种的。
只要我不觉得传宗接代是什么义务和正义,那么慌的就不是我。
云南昆明人,没去过北上广,就以云南为例。
先说昆明,以下是昆明房屋均价。
可以看到均价 13590,相较于北上广来说四舍五入等于白送。
我们再看一下昆明过去一年的评论工资。
7744。很抱歉我拖了后腿,工作 4 年,尚未达到平均工资标准。
目前人在工地,有钱的老板自然不必说,年入几百万上千万的不少。但是大部分普通员工: 1,工地资料员,常年驻守工地,杂事一大堆,工资 5000 + 没有五险一金。2,监理员,常年驻守工地,工作清闲,但是有一定风险,工资 3500~5000,基本没有五险一金。
举一下身边一些例子。之前把我的房子租出去,很小的一间,500 一个月,算上水电物业大概到 700 一个月左右,你觉得便宜吗?租客是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孩,她从事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收入 1500,你能想象她带着个小孩,每个月除去房租水电物管费以后只剩下 800 块钱是怎么过的吗?昆明吃碗米线都要 8~12 块!
我有个同事,月入 1 万左右,在昆明这个地方已经是妥妥的高工资了,你觉得他过的怎么样?房贷 120 万,使用组合贷款,首付 30 万。
你觉得 4298 元对于他月入 1 万不算高?需要注意的 是他的首付 30 万还是找亲戚朋友借来的。他家在农村,他家前面刚刚花了 30 多万盖了小 3 层的房子,欠款好几万,然后夫妇俩又在城里买房,又借了些钱来付首付。
我找他聊起来生活不易,他告诉我: 欠银行的钱其实不慌,毕竟每个月固定还,银行不会突然叫他提前还。但是借亲戚的钱让他压力很大,万一哪天亲戚有个急用叫他还,他咋办?
他家小孩之前小,一直是奶奶爷爷带着在农村老家,现在小孩马上 4 岁了,要来昆明上幼儿园,今年光学杂费就是 2 万多。
我还没结婚,听听这些经历,真的会害怕。目前在父母的赞助下付了首付有一套小房子,自己供房贷还算过的凑合,倘若以后结婚了,也还好,有个家,有个住处。
但是真的不敢考虑小孩,多个孩子,不止意味着多一张嘴吃饭,吃穿住行教育等各种开销真的让人望而却步。
如果只是自己吃苦倒也没什么,毕竟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好赖要活下去,倘若因为自己的贫穷,耽误了孩子的未来,以后咋和 ta 解释呢?
为什么 xxx 家可以吃海鲜我们家只能吃咸菜?为什么 xxx 家寒暑假能上补习班我们家报不起?
还有最近比较火的,某位老师讽刺挖苦学生的一句话: xxx 家一年的收入能顶的上你家 50 年的收入!
是啊,生而为人,凭什么我要比别人差?我能想通,下一辈能想通吗?
我支持黄代表的这句话:
让普通家庭愿意生孩子,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
当然大家恐怕也清楚,这个压根就不是你开不开放生育能解决的问题。现实情况 “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 这个目标,对普通家庭而言是很沉重的。
计生政策以来,优生优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优生优育没什么问题,只是教育市场化进一步拔高了优生优育的门槛。现在农村的孩子明显变少,并且新生儿还在以肉眼看见的速度下跌。我知道的一家农村幼儿园,前几年大小班能招到七八十个学生,后来降到三四十个,现在已经合班了,统共二十来个。新生儿下跌的同时,并且主要还是以留守儿童为主体。
对于这部分群体,他们所能享受的教育资源可想而知,未来他们能够读的大学也可想而知,甚至能不能读到大学都是问题。全面放开生育,我想不应该只是想办法把孩子生下来,更重要的,是怎么把生下来的孩子养好教好。
如今我们有多少青年,在过着候鸟式的生活?倘不能在城市安家立足,又要生育,那将又会产生多少新的留守儿童?
倘若父母在孩子没生出来以前,都已经看到等待孩子的命运,不光是重受自己的二茬罪,甚至比自己还不如,他们可能愿意生吗?
更可能的情况恐怕是 “一激动,跪下了。”
所以全面放开生育,其目标固然是让普通家庭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但我以为重点尚在不于孩子的生或者不生,而在于这家庭须是 “普通家庭”,让普通家庭有的生,有的活,也就是给到普通家庭在生育、住房这些基本需求之满足方面的希望,然后自然愿意生养。
如果是生完孩子给多少补贴,那鼓励的目标,就不在于普通家庭,乃在于生得起孩子的家庭。
此二者的差别,实在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补贴哪来的?无非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那是否会让本来就生不起孩子的家庭,变相分担了社会在生育方面的压力,倒是生得起孩子的家庭又可以继续划水,乃至于划得更爽呢?
这种单纯的 “全面放开”,我恐怕后果会是必得是张艺谋导演这种层次的阔人,才可以、才乐于多生。
然后便是又进入富不过三代的老剧本了。
那么,对这样的充满社达色彩的建议,我以为同不同意都是很无谓的。毕竟这跟普通家庭和普通人,也不会有太多积极的关系。
政策频繁吹风,意味着全面放开为时不远了。
问题是,生育从来不只是政策问题,只靠放开生育显然解决不了问题。但必须承认的一点是,不放开生育,什么都解决不了。
房价、教育、医疗是压倒生育的三座大山。无论哪一个问题,解决起来都比放开生育要复杂十倍百倍。
更可惜的是,政策转变太慢了。2011 年双独二孩,2013 年单独二孩,2016 年全面二孩…… 经过 10 年时间,整个社会才扭转了 “人口负担论” 的传统思维,但政策已经跟不上生育意愿下滑的速度了。
日本韩国都是前车之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将少子化称为 “国难”,韩国总统文在寅 3 年前就表态 “必须动员一切政策手段解决低生育率问题”……
日韩非但没有生育限制政策,反而诉诸一切手段鼓励生育,但结果如何?
日本人口连续 12 年负增长,韩国生育率跌破 0.84,全球最低。
人口一旦陷入低生育陷阱,短时间很难再挽回。
如果你去的是大学生招聘会,你会觉得中国不缺人;
如果去的是工厂招聘会,现在连老板都排队求工了。
(图中为老板们排队招工)
但这些招的都是可替代的,这些人工都可以被替代,目前没替代的都是小厂,大部分的大厂都有能力做到只需要很少技术工人作业,没替代的原因只有一个:
所以这种生下来就随时可能被替代的 “工具人” 有什么用?(仅当作工作方面需求,而非 “人” 这个社会属性,麻烦不要杠谢谢)
如果我的孩子生下来就是这种找工作的时候遇到:“大学以上卷到死,大学以下随时可能被机器替代” 的环境,为什么一定要生?
中国真的不缺人,中国人口已经很恐怖了,东部和南部人口密度都已经是全球最恐怖那个阶段的了,请不要说什么西部地多人稀,你去吗?开发西部近二十年,西部人口一直在往东部南部流动。
消灭贫困人口的前提是大部分穷困人口都去外地打工了,如果现在这些人都回家乡,不打工,2040 年前能不能消灭贫困人口?
有人会说,如果没有新增人口,我们的养老费怎么办?
没错,但左右坑的也就是 80、90 后这一代。我不代表别人,我仅代表自己:
我是 80 后,有一个女儿。我活的很累,我被卷的很崩溃,但我不希望我三岁的女儿未来还被卷,活得比我还累。(现在的孩子会越来越卷,每年去大学生招聘会就能看明白)
我不希望孩子再去卷什么奥数、英语,不希望孩子去衡水中学甚至衡二那种地狱,不希望孩子在招聘会遇到那种蔑视又轻描淡写的一句 “简历放这吧,回去等电话。” 我甚至都不希望孩子近视。
我被卷成什么样都无所谓,但是
我来说一下吧
侵删
刚刚看到这样一段话:“一旦你将结婚生子这两项从人生规划中删除之后,会发现年龄根本无法对你形成任何束缚和恐惧,人生也不用那么紧赶慢赶,一生都可以用来逐梦,以及体验各种未知。”
我更倾向于现在的人活明白了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个体,并非一个生育机器,要结婚生子,也要明白意义在哪
结婚生子并不是一个必选项,应当是我可以选择生孩子,而不是我必须生孩子
放弃结婚生子,人生中将会失去至少 8 成的琐事
从物质方面来说:
1. 结婚要准备的彩礼,婚礼,婚房等等一系列的都就不用了
2. 如果愿意,你可以一辈子都租房子,不用小半辈子背上沉重的房贷,大部分城市,如果愿意花费当地月供 30% 的钱租房子,就可以住的相当不错了
3. 孩子 0-22 岁(一般都是把孩子养到本科毕业,不知道等这代人的孩子长大了,学历内卷会不会已经要卷到研究生毕业了)所有的费用,什么学费、补习班、生活费等等一系列的费用
4. 只用赡养自己的父母,完全可以花费一些钱购置一些优质保险
等等~
现在社会上获取异性的方式太多了:夜店 酒吧 App 等等 太多了,也太容易
简单来说人活着 “吃喝玩乐”,就是为了享受
放弃了结婚生子,自己想想就能知道会过上哪种生活
“吃喝” 每个地区都有自助餐吧
50 左右的一位自助餐,已经完全能达到肉管饱的地步了,你天天都去吃 一个月也就不到 2000 块钱
“玩乐”这块,不是因为 “金钱” 的阻碍不愿结婚的更多出在了这里
“结婚生子” 意味着放弃了自由,婚后很难在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大部分情况下都要被妥协,这是新一代很难接受的
很多人问:“不结婚不要孩子老了之后会不会很可怜?”
我只想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你在 2010 年的时候能想象,社会风气已经变化这么大了嘛?
能想象到 “建议全面开放生育” 嘛?
能想象到 “房价翻了几倍” 嘛?
能想象到 “智能手机 , 网络发展的这么迅速嘛”?
这仅仅过了十年 , 没必要杞人忧天
不婚族 丁克家庭,刚刚开始才多久啊
就从 2005 算起,到现在也才 15 年
这群人撑死也就 40 岁不到
谁告诉你会过得很惨的 ¿
别自己吓自己了~ 宝贝儿
当人口负增长从预期变为实打实的现实,经济会如何调整方向?房地产又当何去何从?
清华大学第 40 届 “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 上,学者冯煦明指出,中国存在着 “人口世代断崖” 的问题。并言:
以 30 年划分世代,“90-10 后世代”总人口相比 “60-80 后世代” 减少了 1.5 亿人,这意味着,中国在三十年间少生了 1.5 亿人。
泡沫是必须除去了,你们有没有思考过:00+10 后比 80+90 后少了一个亿,现在 80 后都 41 了,年过 40,基本上就一辈子望到头了,没什么冲劲了;90 后都 31 了,有冲劲的岁月没剩几年了,基本上到 35,如果成家立业,基本定型,折腾不了了。
若是 90 后这帮人被耽误了,靠少 1 个亿的 00 后和 10 后支撑中国老龄化吗?00 后比 90 后少了 4700 万啊。
如果,我是说如果,**90 后这帮人被泡沫经济碾压的失去奋斗之心,基本上算是国家出现代际断层。**我想,大家还是洗洗睡吧。养好身体,以后去东南亚讨生活。
我们国家,必须 2023 年前解决掉泡沫经济问题,最迟也不能 2025 年,那个时候 90 后开始 35 岁,人生进入摆烂混日子阶段了。
个人认为是本身的生存成本以及人们的意识觉醒导致生育率下滑。计划生育自然不用多言了,其扮演的角色犹如氮气加速器!
要不是 15 年末全面放开二胎,现在我国人口就已经负增长了。
对于中国来说,幅员辽阔、人口庞大。按理说即便意识觉醒也不至于人口下滑如此大,其中推波助澜的是生存压力陡增。
16 年是全面二孩元年,结果呢?16 年也是房价第二波飞涨的开局之年,一个生存成本跳涨的社会,本身就会打击人们的繁衍欲望。
况且,现代的人不是古代,简单的繁衍生息并不能增加人生的意义和深度,只不过的其他众生的复制黏贴罢了。
要说是什么让生育欲望加速下滑,那就是一次一次的房价物价上涨,而薪水却不见涨,甚至就业还捉襟见肘。
2021 年,我国人口很可能出现负增长,我 18 年预测是最迟 2023 年负增长,看来历史车轮的转速比我想象中的要快很多。
目前我国的生育主力军其实是二孩,但是,去年很多地区透露的数据显示,去年二孩婴儿大幅减少约 3 成。
一孩则与结婚有很大关系,但是,2020 年民政统计数据出炉,全国结婚登记人数 813.1 万对,同比下降 12.2%。
前几天,公安部公布了《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报告里的关于户籍登记人口数据为 “截止到 2020 年 12 月 31 日,2020 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 1003.5 万”。
对比同样公安部发布的《二〇一九年全国姓名报告》,“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2019 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 1179 万”。
也就是说,公安部数据显示,2020 年新生儿锐减约 176.5 万,降幅为 15.0%。
我前面也说过,出生人口减少 10% 以下是 Fake News,减少 15% 乃情理之中,减少 20% 也不过尔尔。
按照统计局新生人口数据比公安部数据多的老传统,以公安部公布数据的降幅,那么 2020 年统计局公布的新生儿数据将是 1250 万,和我年初的估算结果一致。(公众号 “悟空新之助” 旧文《2020 年中国出生人口可能锐减 220 万至约 1250 万》)
我可能是最先发布新生儿系统预测文章的,自那篇文章发布后,其他(自)媒体和证券机构也发布过相关预测,比如中金公司。
当人口负增长的预期变为实打实的现实,经济会如何调整方向?房地产又当何去何从?
**很多人对人口老龄化的理解太浅薄了,还停留在对劳动力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是全方位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养老、外交,房地产只是其中之一。
关注我半年以上的朋友应该有印象,我并不担心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的影响,我担心的是老龄化对我国消费的打击。详见公众号 “悟空新之助”19 年末的旧文《浅谈应对我国人口锐减和老龄化的几种方法》。关于我国人口的研究,我已经持续好几年了,公众号就写过不下 10 篇相关文章。
可以这么说:我国最大的对手根本不是什么美国,而是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决定了,我国能不能成为世界强国,只有大约 10 年时间窗口期,所谓的世界强国就是指科技实力、经济底色以及人民收入和社会保障与欧美日齐平。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不仅是房地产玩完了,而且,如果处理失当,有可能造成经济(甚至国家)整体衰退。
黄代表的提议看了,我觉得说的很对。
国家想实现 “放开生育”,就必须要 “鼓励生育”。
“鼓励生育” 就不能空手套白狼,那是得真的拿真金白银出来的。
很多国外老龄化严重的、低生育率的国家早就实施了,生孩子多的家庭在税收上有优惠,在财政上有补贴等等。
国家之所以还在喊口号这个层面,我个人感觉是,国家还不慌。
或者说,现在喊喊口号就够用了。
2016 年,国家啥也没干,就是出了一个放开二胎的政策,从 2016-2017 年连续两年人口突破 1700 万,全面拉回了生育率。
2020 年登记在案的新生儿是 1003 万,我估摸着没上户口的还有几十万,再加上受疫情影响,数据下降也正常。
国家比我们更了解国人,只要略施小惠,那马上就成效非凡。如果真的如黄代表所说,生个孩子发补贴一直补贴到 6 岁,咱们的农村方面就能给你挨家挨户生 10 个赚你的补贴金。
说的有些夸张了,不过道理是这个道理。毕竟现在农村还是生孩子的主力军,像上海市,2020 年 1 月 1 日出生的新生儿仅 156 人,说不定在那一天,上海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负的。
更何况,现在国家的基本盘是稳的,2021 年新生儿的数量估计又会回到 1200 万的水平,这个数据说实话,国家还不至于全面拉高生育率。
但再过 3-5 年,情形又会发生改变,那批 2016-2017 年出生的累计超 3400 万新生儿将全面流入学校,一定会迎来一次超于现在的教育资源大争夺,相信会让更多年轻人意识到养娃育娃的艰辛和不易,估计又会产生一次出生率大规模下滑。
那时候再搞鼓励生育,我估计也来得及。
反正。
再鼓励,我也不生。
没有女人愿意为穷男人生孩子,这是未来社会最为严重的影响生育率的问题。
为什么男女会对立?仅是女性意识觉醒的问题么?呵呵,不好意思,真不是,是层次分化,贫富差距过度加剧导致的。
知乎很多人在喊房价贵,但是房价真的很贵么?不是,对于部分人来说,房价真的不贵,还很便宜,还需要再涨一圈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全面放开生育,就能加强女性结婚生育意愿?我看未必,母性的根本是为了保护孩子,而不是单纯的延续后代。全面放开,真的就放开了裤裆?这位代表,您有没有去中西部农村看过,看一看单身汉的比例有多大,所以那群说放开生育,穷人会往死里生的,您可以歇歇。
但凡受过一点教育,好好上过几节历史课,有一丁点自主意识的女性都不会再干这蠢事。全面放开生育,确实会放开一部分人,那群人是富人。是具备生育条件的人,当然,这也符合历史规律,不是么?
而且生育率低了有什么坏处?有很多嚷着怕没有劳动力。
但是真的缺劳动力么?看看现在就业市场卷成什么样子了?女的不要,35 岁以上的不要,学历低的不要,不能 996 的不要……
这些资本家所要的劳动力,不过是一个优秀人才最珍贵的十来年,压榨完了一脚踢开。而他们为什么这么有底气,因为中国人太多了,你不干后面有的是人干。
就好比家里熊孩子吃西瓜,每块只吃最顶尖上最甜的那口,剩下全扔掉。然后对家长抱怨西瓜不够吃,要买一屋子放着才够。
正常的家长当然是把这熊孩子揍一顿,让他每块都吃干净再说。
糊涂的家长呢,则会被熊孩子给忽悠。熊孩子会说怎么才算吃干净,再吃就到西瓜皮了。成功混淆概念,吃干净 = 吃瓜皮,并且不停说没有西瓜没水果对身体有多大危害。
于是家长信了,拉来一卡车的西瓜。
于是熊孩子心安理得地只吃西瓜芯了,并且说:“看,多亏了我吧,否则这一车的西瓜都要烂掉了,西瓜芯都没人吃。”
还有不少人拿日韩来当反面教材,但是日韩的经济停滞真的是劳动力不足么?他们那没工作的啃老宅多的是,更不用提极难找工作的家庭妇女了。社畜没日没夜工作也不是因为劳动力不够只能一人当两人干,而是如果不拼命后面一堆宅男排队等你的工作呢。
至于生育补贴,我觉得真有这个钱,应该放在城乡那些没退休金的老人养老医疗上,或者补贴给每家头两胎的孩子。
至于三胎及以后,就还是算了吧。
一看名字就知道是我们闽粤代表
短期来看,全面放开生育可以刺激一两年。但是长期来看,全面放开生育,只会让出生人口的下降速度更快。
为什么?
现在低生育的原因不是不想生,是广大人民群众生不起。
如果全面放开生育,会怎么样?
少数社会顶层,疯狂生。
后果是什么?阶级加速固化,穷人资源更加被挤压。
最终的结果就是,占人口大多数的穷人更不想生,人口下降速度更快。
参照:为何开放,鼓励生育的政策迟迟不出来?管理层真的没有意识到人口衰减问题的严重性吗?
给大家讲一讲决策的基本常识,以后大家自己都可以做出判断。
任何决策都是多种因素下寻求一种 “均好性” 的平衡,就问题谈问题而不考虑其它因素都是扯淡。
什么意思呢?举一个例子。
假如你没有行政部门工作的经验,那么总在企业做过事吧。企业稍微重要一点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是不是老板一定要把关联的几个部门都聚在一起开会?先由发起部门提出他们的建议,然后由关联的部门依次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老板才会综合各个部门的意见做出决策?
连一个企业的老板决策都要考虑各个部门的意见,放在国家政策更是如此。
人口政策可谓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国策,假设卫生健康委员会要出台一个鼓励老百姓多生小孩的人口政策会经历一个什么样的程序?
首先,卫生健康委员会会评估这样的政策会产生什么样的量化结果——这个结果一定是各种数学模型反复论证具有相当的可靠性。然后这个预测结果会发到相关部委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
**农业:**评估能否给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粮食、肉类、蔬菜,如果出现缺口的对策,增加粮食等资源的供给需要增加多少预算;
**商务:**评估粮食、肉类、蔬菜、石油等资源出现缺口在国际市场进口的可行性与代价;
**教育:**评估能否给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这个评估要结合我国原有的教育发展规划来考虑,如果要增加教育资源供给需要多少预算配套什么政策支持;
**卫生健康医疗:**评估能否给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医疗资源;这个评估要结合我国原有的医疗发展规划来考虑,如果要增加医疗资源供给需要多少预算配套什么政策支持;
**住房建设:**评估能否按照现有人均居住面积标准给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房子,推演各种情况并提出对策。当然也少不了提出需要的政策支持与预算等等。
**财政:**汇总各个部委的预算进行全面的评估,财政是否有这个财力来满足各个部委的预算要求;
然后中央协调各个部委开会,各种争论扯皮,最后或者达成一致性或者无法达成一致性。
达不成就只能放弃或者卫生健康部门修改自己的提案,如果最后达成了还要报送更高层决策讨论,通过后才能公布实施。
1、为什么要执行 计划生育政策
很多专家这几年对计划生育政策提出严厉的批评——直指这个政策是导致目前劳动力短缺以及人口结构不合理的罪魁祸首。
如果仅从人口这个角度来看,专家的批评好像没有问题,但是,这些专家还是犯了就问题谈问题的错误。虽然我们目前人口结构是不合理,但是,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就没有今天的经济成就,现在的中国就会是另一个样子。
给大家简单的梳理一下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
为什么 80 年代初会出台计划生育政策?
80 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也是中国工业化腾飞的起点。但是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持续的投入,如果不控制人口,国家前期新增的财富将被增加的人口消耗,国家就没有剩余资本去投入到工业化的建设中。
列几组数据。
1952 年—1978 年,中国工业化初期成就非常不错,国力增长非常快。
但是,这个期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甚至还有所下降。
1957-1978 年 22 年间,全民所有制职工名义年工资由 637 元增加到 644 元,仅增加 7 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78 年城镇职工实际收入仅仅相当于 57 年 85%。农民家庭平均年收入由 72.95 元增加到 133.57 元,扣除物价增长因素,年增长不足 1%。
1978 年与 1957 年相比,全国人均消耗主要消费品,除了猪肉与食糖略有增加外,粮食由 203.06 公斤降到 195.46 公斤,食用油由 2.42 公斤降低到 1.6 公斤,牛羊肉由 1.11 公斤降低到 0.75 公斤,家禽由 0.5 公斤降低到 0.44 公斤,水产由 4.34 公斤降低到 3.42 公斤。
忙时吃干闲时吃稀是那个时代中国人生活的常态。
为什么国力迅猛增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却没有提高?
两个原因,其一就是人口增长太快,其二就是当时实行的高积累的政策。
**1950 年中国人口 5.5 亿,1978 年猛增到 9.6 亿,差不多翻了一倍。**国力的增长大多数被增加的人口消耗掉了,虽然国家实行高积累的政策,但是那个年代的中国政府财政其实穷得叮当响。
当时中国搞工业化首先就需要外汇进口工业设备。虽然国家把能省下的粮食、矿产都拿出来出口创汇,但是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依然少得可怜。
1978 年,中国外汇储备 1.67 亿美元
1979 年,中国外汇储备 8.4 亿美元
1980 年,中国外汇储备 - 12.96 亿美元(你没看错,外汇储备为负)
一个 10 亿人口的大国,外汇储备基本为 0,大家看着是不是有点想哭的感觉?
现在你明白那个时代搞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紧迫性。
不控制人口,中国 80 年代那点初级加工型工业创造的财富将轻易被增加的人口吞噬掉,老百姓日子窘迫,国库空空可以跑老鼠,我们拿什么去发展经济,升级制造业?
整个国家将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
可以给一个这样的结论,没有计划生育政策,就没有后面几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就没有今天繁荣昌盛的中国。
2、阶级固化的危险
90 年代后期开始,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有所变化。大中型城市老百姓有所放松,我记得身边有好几个朋友都在那个时代生了二胎,甚至找关系还办了户口。只有两个领域计划生育政策保持高压状态——原因也是 “只能做不能说”。
其一,**贫穷的农村与部分小县城。**执行一票否决制——辖区人口超生,分管干部与主管干部一票否决。
为什么要在贫穷的农村执行高压政策?
原因很简单:控制低素质人口数量。
农村由于资源贫乏,如果不强制控制人口会导致产生大量智力与营养都有问题的低素质人口。
前几年我看过一个对 6500 万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的智力水平以及营养缺乏导致的身体发育不良的情况非常普遍。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的智力水平与营养状况大致相当于城市儿童 80% 左右。
按:这里多说几句,前些年农村基层工作最难干的就是计划生育。
曾经有领导到基层视察,问计生干部工作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支持?干部答,能不能给农村通上电?农村不通电,计划生育工作很难做——
农民晚上没有娱乐生活一不小心就整一堆大肚子出来,你不管就超生,干部就被一票否决一管到底,你要管就只能强制引产——然后公知与国外媒体就拼命攻击中国践踏人权。
但是,以中国 80-90 年代农村的物质与资源条件,如果不在人口问题上采取空前严厉的高压政策,就会产生数量上亿智力与体质偏低的人口,必然成为拖累中国全面发展的严重负担。
其二,**体制内。**公务员与事业编制的职工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一票否决制——凡是超生,立刻开除公职,无论是什么职位。
为什么要在体制内执行高压政策?
原因很简单:防止官员形成世家大族导致阶层固化。
为什么古代容易形成严重的阶层固化,就是因为官宦阶层大量超生,进而形成世家大族,整个社会逐渐走向严重的固化,普通老百姓将丧失所有向上走的机会。
现在中国普通老百姓至少有三个改变命运的渠道:教育、拆迁、个人奋斗(含婚姻)。
如果当年不在体制内实行严格的一票否决制,30 年的积累,中国会增加几千万官宦子弟,真出现这个情况,中国将形成严重的阶层固化,别说教育,就是与上层联姻也轮不到贫民家的子弟。
3 、全面二胎政策
为什么 2015 年中国会实行全面二胎政策?
因为这个时期中国基本告别了物资匮乏的时代,特别是在吃与住的领域,已经基本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讲几个数据背景:
2015 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耗 59 公斤世界第十,人均鸡蛋 300 个世界第二,人均蔬菜水果 500 公斤世界第一。人均居住面积 40 平米世界第三。
这些宏观大数据就是全面二胎政策的物质基础。
按:1994 年美国人莱斯特 · 布朗,写了一本书《谁来养活中国》轰动全球。书中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中国有限的耕地根本不可能提供足够的粮食来养活日益增加的人口。所以,未来中国必然陷入贫穷与饥荒,甚至会成为全球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由此可见,直到 90 年代中叶,国际社会都对中国的粮食能否养活基数庞大的人口执怀疑态度。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还是存在结构性的资源短缺——包括城市教育资源短缺、优质医疗资源的短缺等等,所以即使二胎全面放开也只会是渐进式推进——使用政策也只会是正向引导。
理论上生育权是个人最基本的人权——微观上讲这是一个道德问题,宏观上讲这是一个道德陷阱。对于宏观管理者而言,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道德陷阱。
西方国家的体制为什么很悲催?
很多事情精英阶层都知道该怎么干才有利于整个国家与人民的长远利益,但是具体政策往往被 “政治正确” 与民粹所绑架,陷入道德陷阱而无法自拔,最后导致整个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欧洲的难民危机就是一个典型。
如果中国在上个世纪没有果断的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原文首发微信公众号,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
相关阅读:
原创 | 从 GDP 到房地产:政府工作报告几个重要信号的解读
我观察到的周围情况是这样的:
但凡想生三胎的都已经生了,这波人也是那种没放开二胎就敢生二胎的人。而大多数的普通所谓中产家庭的人,生了一胎后纠结于要不要二胎。有的赶在 35 岁前也生了,有的还在纠结中,当然过不了几年他们年级大了以后应该会彻底断了念想。
来看看近些年我国的新生儿数据(腾讯网数据 [1])。
参看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说人口的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越来越低的出生率将引发很多的问题,比如老龄化、养老问题、人口红利消失等。
日本,作为全亚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其经济体量曾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占据世界第二的位置。自从上世纪 70 年代逐步进入老龄化国家以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首先,低生育率的危害,最显著的就是劳动力紧缺,人才不足。本来两个人的工作,一旦人口不足,就会变成一个人的工作量,所以后期国人面临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会更大。虽然机械化和自动化可以顶替部分工作岗位,但毕竟不可能实现全面取代人力。为此,人口下降,对于社会发展是有严重负面影响的。作为全球产业链最全最长的国家,中国的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岌岌可危,瞧一眼东南亚的那几个兄弟就知道了。
其次,低生育率都伴随的老龄化的社会问题。以我们目前的发展状况,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老龄化势必会让国家财政承担更大的压力。这个事大家都知道,不能细说。
为应对低生育率和老龄化问题,已经有代表建议放开生育,但实施起来不易。生一个孩子从生到养育,教育、医疗。需要耗费的家庭精力和经济开支对普通家庭而言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详情请参考之前的这篇回答:
人大代表建议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你认为是否有必要?难点在哪里?
不是不赞成,主要是考虑到我们大部分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允许,生育 / 养育成本、教育、经济压力和家庭压力(上有老、下有小)都很大。
所以,提案本身是好的,毕竟,我们有了一个更多的选择。但是要能从根本上帮助家庭解决新生儿的养育成本问题,我想,这个提案会得到更多普通大众的拥护。
很多人说,主要是养不起,那以前穷养得起为什么现在比以前日子好了反而养不起?
旧社会,雷锋同志小时候大概好像才 8 岁就上山砍柴了,还被地主婆砍了三刀,郭德纲的师爷侯宝林先生,我记得有一次他说小时候 6 岁就捡煤核了。哪怕到了改革开放前,我小学时候,家家户户小孩还帮家里糊过纸袋挣钱补贴家用。
因为旧社会,包括改革开放前中国还没有进入工业社会,那时生产力水平低,一个劳动力不需要长期的训练就能从事劳动。
现在不行了,工业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的时间越来越长,别说 6 岁,就是 26 岁,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啃老。为什么?很简单啊,因为工业文明进入后期,需要的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人类需要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才能掌握这些知识。对吧,那个声称是工人的赵晓卉,其实她是工程师,她们车间里全是工业机器人,她是捧着电脑工作的。
无人驾驶会取代出租车司机,接着会取代快递员,基层的会计和律师也在纷纷失去工作岗位。都说内卷,为什么内卷?因为各行各业的基层工作都在消失中,而中层和高层的岗位需要的是经过多年学习培养出来的人才,基本上是 985211 本科起。
好了,一个家庭培养孩子,不在是只要把他养到会跑,基本就不用太费力气了,而是要养到他本科毕业后度过初入职场的头两年。
你说非要这么养吗?对不起,是的,今天正好有个新闻刷屏,说江苏有个 19 岁的女孩因为没有收入拿个美工刀锤子去枪金店了。我相信她应该没有上大学。在当今社会,如果没有接受良好教育,很有可能连金店都不会抢。而以她的教育水平,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码是个小学老师的水平。但是生产力发展到今天,对不起她被淘汰了。
所以在今天的工业社会,培养一个合格的劳动力,或者说把一个孩子养育成人,差不多要 24 年以上。而且要投入大量时间金钱。这个成本要一对夫妻来承担确实是比较重的。
这才是大家不生孩子的根本原因。越发达越需要高等教育,而教育成本太贵。国内外都一样,看看日本韩国欧美。这就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必然结果。
孩子只有国家来养,才可能养的起。
信心这个东西,建立起来很难,要想损失,就太快了。
比如说彩票这种东西,二块钱的花费,500 万的预期,即便是不中,也无伤大雅。事情按部就班,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一次次的诡异事件导致大家对 500 万的预期失去信心,现在彩票每天的销售额爆降,也在情理之中。
生育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两个人,你有情,我也愿,两个人组个小家庭,生生孩子,白天出去工作,晚上回家带孩子。多美的一幅画面。
可是有一天,这种事情前面突然就立了几座大山。第一,房价,第二,内卷,第三退休,第四教育。让人对之前我形容的那种美好画面慢慢失去了信心。
第一,房价,房价泡沫带来的是其他经济的不平衡。导致大量资金锁进房地产。正常状态下的 360 行,行行出状元已经不现实了。高房价让很多年轻人十几年的努力成了一个笑话。十几年的努力都成了一个笑话,你还让他对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期待?
第二,内卷,现在的年轻人,哪有空生孩子,996 不说,还要拼命加班。而且对于男性结婚而言,要房要车要彩礼吧,现在的压力多大,年轻人结不起婚也很正常(反正就拿我自己做例子,我现在就是只敢单身,结不起婚也不想去祸害别人一起过苦日子,至于需求陌陌啊悦技这些上面也能找到解决,尤其悦技还很多直奔主题见面活动的,约个电影啊娱乐的,对眼了短期恋爱或者各取所需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对婚姻的意愿也会那么强烈了),然后对于女性而言,现在对职场女性也特别不公平。只要怀孕,那就被辞退。严打这种现像,就会出现另一种现像,就是用人公司不敢接受适孕年龄的女性,真怕有女的就是来找冤大头的。
第三,退休,现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退休。一边不让老的退休,一边让年轻的 996。孩子生下来能自己照顾自己?很多人都是普通家庭,被高房价收割完了之后就已经无力支撑高昂的保姆费用。生孩子已经成了一个大难题。
第四,教育,现在五五分流了,很多人已经产生了恐惧。他们怕自己的孩子就是那下面的 50%。虽然很多职高的人才也很优秀,收入高,而且工作机会大。但转化率还是有点低。
现在这四座大山已经结结实实的压在 90 后 00 后身上了。很多人已经自信今生无法逾越这些大山了。不逾越这些大山,就看不到我所描绘的画面,看不到,就不会有欲望。信心一旦丧失,那很难很难再恢复了。
现在的中国,政策和现实撕裂的场景是一直存在的。
比如一边是逐渐放开的生育政策,一边是国民不愿结婚不愿生的呐喊。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政策制定者总是欠缺考虑。但其实很多人并不明白政策制定的意义。
生育政策的放开,目前的确是为了增加人口出生率。
而普通人觉得自己生不起不愿意生,只是因为他们并不是生育政策的红利人群,而真正的政策红利者,都在努力生。
比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生育登记管理办法》5 月 1 日起实施,5 月 5 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权威解读时指出,《办法》明确了生育子女无须再审批,实行全口径生育登记制度,并在登记流程、办理材料和办理时限等方面更加优化、更加便民。
网友爆料,广东生育系统上,已经可以登记 20 胎了。
很多人又在摇摇头,一胎都不想生。
那生育政策到底是为谁放开呢?
这必须要先了解我国生育政策的变迁史。
第一阶段民国初期,即 1921-1949 年,受抗日战争的影响,政策实行的是农战策略,说白了就是搞生产和打战都要人。因此,政策是通过扩大生产鼓励人口增长。
第二阶段是建国后,即 1950-1970 年,由于战后的新中国社会资源严重不足,导致社会矛盾增加,生育政策从鼓励逐渐转变为控制。
第三阶段是改革期,即 1970-1980,也是计划生育的初期。那时候受西方资本的影响,认为人口增加限制了人口的红利。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也在这时候被提出。
第四阶段是计划生育期,即 1980-2000,这个周期计划生育被正式确认为基本国策,从中央下发文件。
鼓励每个家庭只生养一胎。
“一刀切” 也在这时代出现,和现在的一些政策、层层加码也极为相似。
这个时期的计划生育,也给农业生产和养老政策埋下了伏笔。
“强制结扎”“深夜被抓去结扎”“罚款”“黑户口” 等,也都算是这个时期的政策留下的时代烙印。
第五阶段是放开期,即 2000 年至今,开始逐步放宽个体生育的限制。比如一胎有问题,可以申请二胎等。比如单独一孩而再生一孩等。
主要的思路变化在于,意识到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计划生育带来的副作用不可恢复。
从逐渐放开到全面放开,只是时间问题。
2015 年,通过全面二孩政策。
2021 年,通过三孩政策。
而全面放开,已经是潜在且默认的。
回看 30 年,受计划生育的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军人、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人员。对社会人士影响不大,有钱的缴纳一下社会抚养金,就可以了。
张大导演就因为超生 7 个小孩被爆罚款 1.6 亿。
最后认定是超生 3 个小孩罚款 749 万。
但是如果是军人、公务员、事业单位超生,面临的可能是下岗。
因此,全面二孩、三孩的红利人群,主要还是体制内的人群。
级别越高的红利越高,此处省略 1000 字。
因为体制内和社会人士不一样,级别越高,约束力越强。而且级别越高越是具备生育的人力和财力,但是越是不敢生。
一些特别想要的人群,可能就要把超生的小孩放在非体制内的兄弟姐妹户口上。或者就是送到国外,没有国内身份。
现在,生育政策已经放开至全面三孩了。
很多人还在喊全面放开吧,反正我不生,但这些人却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一旦生育政策全面放开,普通人的生活资源将进一步被挤压。
比如周杰伦,在 5 月 6 日官宣自己三胎女儿出生。
对普通人来说,别光顾着开心和祝福。
对周杰伦生活的区域来说,未来就多了一个周杰伦的小孩参与下一代的竞争。而由于周杰伦的成功,周杰伦的下一代竞争力将远远超过普通人。
在这个生活半径内,无数的类周杰伦们,一旦都参与了三胎计划。
普通人的小孩,将不断被顺位排到最后。
也就是说,如果体制内小孩数量不断增加,而在教育的匹配制度上没有做相应的调整。
公务员小孩优先,或者领导优先的政策将被放大。进一步挤压普通人的下一代的教育空间。
而这仅仅是教育一方面。
对下一代来说,父辈的资源可以被重复利用。
一旦生育政策全面放开,普通人可能连交配权都没有。
那时候不是打打嘴炮说生不起,现实就是你真的生不起。
因为你根本没办法给后代带来红利。
那时候,也就是真的印证了李健的话。
“自己没什么了不起的,没有必要延续自己的基因。”
这于国家而言当然是件好事,但所有的政策导向能够完全有足够吸引力让目前的 80 和 90 后甚至 00 后生育,那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拿我个人做例子,为何我不太愿意生第二个孩子,就更别谈第三或第四个了!
还记得我婆婆在我生墨墨之前,曾经转发了一篇文章在朋友圈 “婆婆凭什么要给媳妇带孩子?”,这种文章以及这种行为看了心里只会窝火!的确我们的长辈没什么义务给我们带孩子,如果看客们思考这问题只想停留在“义务” 这两字上面,我看咱也是三观不合,没什么可聊的。
不过话说回来,我从最初也没想过让婆婆带(婆婆不帮忙带孩子也是种幸福),这也是很多家庭目前出现的现象,女儿都是找自己妈来帮忙,咱有什么事直来直去也好说话。
带孩子是件不仅要负责任,还很耗精力的一件事,我生第二个不还是苦了我妈吗?
我们宝妈之间常聊的一些话题就是:
自从有了孩子,跟老公有多久没有出去看场电影、吃顿饭了?
一直给孩子买买买,有多久没给自己买漂亮的衣服了?
为了陪伴孩子,我们在家待了多久了?
我们又有多久没跟闺蜜约下午茶了?
……
提这些不是为了抱怨,只是闲暇之际还是会思考:有了孩子的我们,有多久没为自己而活了?
生一个孩子,我还能有机会偶尔撒手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再生一个的话我还有这些机会吗?某种程度上,不是不愿意生,而是真的不敢生!
这是很多家庭面对二孩之前都在考虑的问题,现在养一个孩子太贵了。
不像我们父辈的年代,那时候养孩子的成本很低,因为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农村里,孩子大点了就可以帮忙家里干农活,赚点钱补贴家用,同时还能帮忙带着小的。
而现在,从孩子出生用的吃的所有的东西,只要沾上母婴标签的,价格一个比一个贵,甚至婴儿食品及奶粉都涉及到安全等问题。早教及托育机构收费都贵得离谱,动辄数万就砸下去了,鸡娃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佛系的妈妈都被逼着鸡起来,各种的兴趣班、强化班完全可以掏空一个家庭的全年收入…
以上不管哪一点,都能劝退一大帮想生二孩的家庭。
真是 “开放生育易,鼓励生育难!”
真的某一天我愿意生二胎了,我想得满足我以下几个条件(如果我身体还允许生的话):
否则,开放生育也仅仅是纸上谈兵。
某些家族有钱有资产,多生几个也足够去分配教育、医疗等各项资源,一般的人还是挤破了头去抢着那巴掌点可怜的资源。
穷人也可以生,因为那只是添副筷子的事,时间久了,也许中产阶层就渐渐消亡了… 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矛盾会越来越严重!
所以别只想着放开生育而不考虑背后的种种,反而对国家的伤害更大!
以上
话说回来,我还是希望大家不要像我那样害怕生育(二胎),人口严重老龄化、年轻人太少,毕竟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十足的伤害。
两会其他特点解读:
人大代表建议适当放宽小学新生入学年龄,当年满 6 周岁即可,你赞同吗?如何看待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建议修改义务教育法,让流动儿童在居住地就近入学?你支持吗?全国政协委员建议:产假延长至 3 到 6 年,有落实的可能性吗?对于企业来说用人成本怎么办?如何看待人大代表「建议允许退休父母随独生子女落户,并在社保、医保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
我是母婴亲子领域优质创作者
,喜欢聊些育儿干货和政策导向问题,亲子游专业玩家,关注我,陪孩子一同长大吧!
U1S1,在全面放开生育这事上有人在说假话。
有人说就不能放开生育,生什么孩子?
有人说经济发展了,国家发达了,
人们就是不爱生娃;
只有穷人 、蒙昧的民族才会不停生娃。
简言之:
不生孩子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说明人民开化了。
还有人说,孩子跟房子一样就是奢侈品,
不是什么人都能拥有的。
记住,同志们,
说出这种话这类观点的人,
是标标准准的内奸、狼人!
赶紧标铁狼猛捶他狗日的。
绝对精准打击,无冤假错案。
时代进步了,
思想拔高了,
大家有钱了,
人们难道不该生更多孩子,
享受更好亲子生活,
养育更有素质、更强悍的后代吗?
怎么条件好了,民众反而不生孩子了?
我在经济、自然、社会等各个学科都没找到理论、事实能支撑这么操蛋的观点。
这种人在人口问题上,
特别喜欢拿我们跟老外比,
说你去看人家发达国家,
不也不生孩子么?
这就非常扯淡。
在人口问题上,
你拿中国跟西欧去比,
说生育率低是正常现象。
在房价问题上,
你却不拿中国跟日本香港去比,
说中国房价不同于日本香港,
要区别看待。
双标?
抛开思想意识,
现在搞全面放开生育未免有点临阵磨枪了。
需知想让民众无所顾忌要孩子,
这需要让利啊,
需要缩小贫富差距啊,
要做好 “劳”“资” 分配设计,
要把资本变成一头蠢驴,牢牢拴在磨盘上。
要到 6 点了赶紧让员工滚蛋回家生孩子,
别整狼性文化。
要做好价值观引导,
告诉人民 “买买买” 是扯淡,
安居乐业才是正事。
你不让利你说个球啊?
同志们细想,
之前生二胎主力是 80 后,
现在 90 后最大已 31 岁,
距离 35 岁最后生育年龄的是 86 年的。
那么一旦二胎潮结束,
不出意外在 2025 年,甚至 2023 年,
我们就人口负增长了。
现在情况是啥?
现在根本不是老百姓不想生,
可想生了,是 TM 生不起。
你别听有的人说:我自己 1 个人挺好~ 手游、动漫、追剧它不香么?
我跟你说这都是托词!
都是借口!都是搪塞!
你给他们介绍个男票女票,
送他们房子,
他们生孩子比谁都积极,
喊儿子闺女喊的比谁都大声。
现在民众是没条件生,不是不想生,
生育欲望真的是被压迫着。
而且这女人怀孕也不等人啊!
姑娘们最佳生育年龄是 29 岁,
最晚 35,38,真不能再拖了。
所以,
只有让国家经济从房地产战车上撤下来,
不仅 “还育于民”,
更要 “还政于民”。
从人民的脑袋到人民的口袋,
都要给他们个有善意的环境,
他们兴许才会无所顾忌的要孩子。
否则,你再怎么呼吁再怎么扯淡,
都是向流星许愿,要流星倒着飞回去。
Ps:80、90、00 后真的坑,
这几代人是中国人口爆发的结果,
可我们都没吃上几口经济发展的甜果,
却一定要品尝社会老龄化的苦果。
-———- 没卵用的分割线 ———–
谢谢各位知友赏脸,
谢谢,真的谢谢你们!
我看有几位粉丝问我之前被禁的文章,
辛苦你们在为 心上搜下我账号:宝哥胡扯淡
同知乎号。
就能看到很多除了这篇以外,
很多在 X 乎上被禁或没法通过的文章了。
因为怕被封,所以就不敢多说,
真的谢谢你们给脸,
谢谢!
全面放开就全面放开呗,又不是是出政策逼着我们生。
全面放开也影响不了那些不想生的人有欲望去生,只想生一胎的也不会因为生育全面放开而去生二胎,只想生二胎的也不会因为生育全面放开而去生三胎。
比如我,生二胎后就从此封肚,不会再生,你政策再怎么变,关我什么事。
生育全面放开后有影响的只是那些本来就有意愿去生三胎的人,以后就不会有罚款什么的,全凭自己权衡利弊后得出生不生的决定。
我们老家潮汕的,现在三胎,二胎,一胎的家庭的大有人在,85 后,普遍都在三胎,二胎之间,即使没全面放开生育,那些想生三胎的人都已经在生,我表姐都已经生了第三个了,听说交的罚款还不少?
说到这,就会有人说我们潮汕人真会生,会生 4,5 个,7,8 个,其实现在 90 后生那么多很少了,普遍都是二胎三胎,少数三胎以上,80 后三胎四胎比较普遍,70 后普遍三胎四胎以上,因为都是做生意的多,在私企打工的多,所以以前不怕被下岗,罚钱就好了。
其实,说到潮汕人之所以敢生那么多,重男轻女,源于我们那里的重商主义,内卷程度小。
因为很多潮汕人都觉得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潮汕人一方面很重视教育,但又不会因为教育而焦虑,读得了就读,比如我跟我哥,都读到本科以上。
读不了就出去打工几年,攒钱然后开始学做生意,或者有家族生意就接自己的班,孩子读不上大学,在我们那里不是天塌的事,因为我们出路很多。
所以,这些年,潮汕人抓住了过去 20 年几乎所有的风口,也垄断了广深佛莞惠的地产,外贸,服装,玩具,中药材,瓷砖,手表市场,没读书的除了去珠三角的各大批发市场做生意之外,也在外面来开起各大超市,大大小小的便利店,牛肉火锅店,餐饮店,或者在家里做起了淘宝,拼多多,京东,直播,每个头脑灵活,敢闯敢拼的人混得都不差,现在我家那些没读大学又白手起家做生意的亲戚混得并不比我们这些读书族的人差,甚至比我强的大有人在。
内卷程度小,教育焦虑程度没有北上湖广深之外,还因为我们那里虽然现在商品房楼价也不便宜,但是因为小产权房买卖自由,门当户对的女方也不会因为你住的是小产权房而不嫁给你,甚至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自建房,孩子多也不怕,有的是房子给你住。
我们那里彩礼又低,所以在结婚这一方面内卷程度也小,不会因为孩子结个婚,要掉父母半条命。
在我们,我们这一代还根据家里人口分地,市区城中村还会根据家里人口多少分红。
根据潮汕本地那里的经济结构,生多一个是潮汕本地人来说是利大于弊。
所以很多潮汕人本地人觉得多生几个对自己,对家庭都是好事,不仅因为热闹,还是一个劳动力,生意上的帮手。
所以不管穷富,90 后一代都是二胎三胎之间。
最好生的是男的,自己生意后继有人之外,以后他即使读书不好,也可以自己去做生意。所以潮汕本地人和在外做生意的人是最喜欢生个男孩的,也一定要有个男孩。
重男轻女分四个程度。
最没人道的程度就是堕母胎遗弃女婴,就为一个男孩。
其次是什么好的都留给儿子,女儿就只能做个扶弟魔,扶哥魔,无限期扶持娘家,要高价彩礼然后给一点嫁妆,甚至嫁妆都不给。
然后就是什么对儿子比女儿好,但不会让自己的女儿成为扶弟魔,扶哥魔,女儿生活好也开心。
最后是重男不轻女,就只是想生个男孩,但是还是很疼女儿,对女儿比对儿子还好,只是以后财产都会给儿子,比如我,我爸妈所有的养老钱都给我哥当首付了,变相把财产都给我哥了,但是给我的嫁妆是彩礼的几倍倍,嫁妆也不低。
现在潮汕本地人,80 后,90 后都是最后两种重男轻女程度,不会去堕女胎或者遗弃女婴,对女儿是越来越疼爱。
大城市定居的潮汕打工人,重男轻女程度就更轻了,因为内卷程度越来越高了,生男孩反而是压力。
比如我,一个小小老师,最多也只会生两个,无论男女,三个是绝不可能的,那些人愿意去生,就让他们去生吧。
无论生多生少,尊重他们的选择,走好自己的路,他们想生几个就生几个,我们管不着,我们自己想生几个就生几个,别人也管不着。
其他牛奶数十万赞的回答:
每天喝纯牛奶会不会上瘾?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为什么中国牛奶又贵又难喝?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大家喝过的最好喝的纯牛奶是什么?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
最怕云南朋友推荐牛奶系列:
改变不了现状,永远想生的自然生完一个又一个,没条件的一个都不想生。日本对生娃养娃政策那么好,依然是 20 多年前就开始严重少子化,近几年更是断崖式下降。
印度平均年龄 29 岁,38 岁以下的占 8 亿,是世界最年轻的国家。这就好吗?工作根本不能提供那么多,但印度一大部分人可爱在不求上进,抓去上学都不爱去。所以挣钱回家够吃饭,满足了.. 年纪轻轻倒垃圾,买水果,街边卖茶… 开心!即使让他们学习,他们也觉得,算得清账,会写常用字能交流,足矣。
全面放开生育,即使是都生孩子了,现在大学生都大把大把找不到理想合适的工作,(跟用人单位有关,本是技校能干的非要招聘大学生,弄得不上大学不行,上了大学又不对口,想要对口必须研究生,只有研究生才能去大学生的活。)再过 10 年要没个博士恐怕连中专的活都没人让你干吧?上完 20 年学…. 然后像印度一样,甘心孩子街边卖茶?每天去小区挨家挨户收垃圾?停车场看车收费?不是这些职业有问题,这些职业一点毛病没有,不偷不抢不违法… 但在我们国家就有毛病了,面子放得下吗?动不动上学为什么?不就为了翻身改善生活吗?难道现在普遍已经达到 “学习就是为了丰富自己” 的境界?真令人感动!(之前,研究生当小学老师被人看不起,当老师怎么了?非得当老板?创业上市大企业才对得起学习这些年?)人多导致你不优秀就完蛋 + 学习为翻身的思想只会导致攀比更多,歧视更多.. 恶性循环。如果像日本工资没那么大差距也可以.. 关键不是啊… 就算是,那些玩命苦读的能放过你?凭什么挣钱差不多啊!(别在评论跟那说职业没高低贵贱,没有 “假如” 让你选,就是有,你选了能说吗?别装,人都是势利的)
而且现在都是在职,发现需要赶紧再学点东西,考个证,刷个题上个补习班,即使是网课,哪样不要时间?孩子小的,要去早教;大一点要补习班,钢琴英语跳舞机器人生怕拉下一样。上补习班就完了?路上,复习,这也要时间啊。回家有饭还好,万一没有饭还要点外卖,或者赶紧做。光做饭就完了?不得买菜洗菜吗?吃完以后,就算有洗碗机,盘子碗也不能自己走进去再走出来,披着毛巾跟刚从澡堂子出来一样吧?请个阿姨… 也行。
比如我以后 50-60 了,孩子让我给看他们的孩子… 可拉倒吧!看大一个我都快搭上半条命了,刚缓过劲儿,又让我看?从我这我就不愿意!出钱行,干家务行,看一天孩子?真看不了。
看孩子的累.. 无论中外.. 转发这个说出父母心塞之声的视频..(尤其是夫妻两个人带孩子)
[
养娃的心酸之美梦破灭
M 国脱口秀的视频
· 13.1 万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49773964802134016)
养儿防老,顶多就防爹妈痴呆以后家里有个活人不至于被养老院苛扣钱款..
孩子多了让优生优育,孩子少了要鼓励生育,这条波浪线〰️永远都没有平衡的时候…
生不生的… 我不劝,孩子好了我又不得利益
咋不说说女性的生育感受?
身边一些已婚未育的女性打不上无痛,生娃抢不着三甲医院的床位。
普通医院有些医生侧切缝针整不利索 n 久过去都一个大疤横在 b 上,阴雨天就发痒。
更别说子宫脱垂漏尿问题了。
对了现在还要压低剖腹产率,甭管孩子多大先顺顺看再说,我闺蜜生了两天两夜顺转剖,杭州的三甲,一瓶叶酸维生素能被医生卖到好几百,真是人干事?
歇歇吧。
我们不是没有痛觉的人类。
不想在产床上毫无尊严。
尤其是知道了有尊严有选择的生活方式后。
一般而言,我们说有两种生育策略,或者靠数量赌子宫彩票,或者靠精养堆少数精英。
可现在的问题是:这两种策略都失效了。
普通家庭靠子宫彩票?且不说赌输怎么办,就算赌赢了,生 5 个出了一个天才,考上 985 甚至清北,好吧,改变命运了么?他自己都未必能从普通家庭变中产,更别说提携全家族生活质量提升了。
中产用资源堆积来精养?同样的,就算你堆出了一个 985 甚至清北,又能怎么样呢?最多也就维持个不滑落吧,想把所定居城市提高一个等级尚且不易。
在过去,对穷人家,子孙众多就是生产力,能耕田,可做工,还可以提供战斗力,在村斗中占优势。对于地主家,子弟精养是长久发达之道,万一子弟中了个举人进士,就是家族发展的质变。
而当代,生育在经济上不合算,在经济之外可预见的要占据大量的时间精力。
而生育的好处——如今剩下的,比如天伦之乐,比如养老时相对可靠的依靠,这一点对于没有生育的年轻人而言又没有实感,很难让人觉得为了这些值得付出这么大代价。
所以,真正需要的,是让人看到眼前的收益,而不是虚无缥缈的 “天伦之乐”、“你老了你就懂了”——并且,这个收益要 cover 掉年轻父母前期巨大的金钱精力投入,并带来乐观的家庭生活质量提升的预期。
难,太难了。
傻子都知道问题出在房子上。真要解决的是房地产绑架经济,而不是什么生育政策。
提高生育意愿真不是你想要提,就能提的。除了高房价带给年轻人的压力之外,还有孩子的养育成本困难,以及社会上营造的各种鸡娃氛围等等,再加上职场上的性别歧视,以及婚姻法对女性的一些困扰,都是让当代年轻人不太愿意生孩子的主要因素。
还有人说可以按照当年计划生育那样来强制搞,那彭叔觉得现在年代和那个时候真不同了,当年计划生育的时候,为了收罚款,那计生干部干的什么事,你现在还敢干吗?说都不敢出来的。
现在的人和过去不同了,时代也不同了,别想着强制让年轻人生孩子。
要想真的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意愿,还是要从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孩子教育问题、以及职场上的性别不平等,否则的话,随着大家自我意识的觉醒,出生人口还会越来越低。
这个建议提出的太早了,大概率不会通过。
如果贫富差距问题得不到改变,现在放开全面生育,问题就有:
相对贫困的农村夫妇仍然只生一个或两个,且倾向于生儿子。城市的小中产夫妇,生一个,或丁克。而富人会多生多养,反正他们能做到优生优育,生得起养得起,并且有资产可给予继承,形成顶层垄断。就形成真的阶级固化。
贫富差距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女性倾向于向头部资源(富二代)集中,虽然许多人物理空间上没有去贴近富人,但心理上想嫁的好(富)一点,就形成了剩女现象。同样造成了底部剩男现象。
贫富差距导致的还有一问题是,尖端人才向能挣钱的行业集中,许多聪明的头脑进入金融行业,管理行业。甚至从国家科研机构跳到私人机构,或者跳到薪资福利更好的国外去。
而普通人,就倾向于向标准中产的公务员岗位发起冲锋。
然后又是人口缩小的恶性循环。庞大的底层生不起,中层生一个。资源继续向头部集中。
**现在的不生孩子的主要因素是贫富差距过大。**于是得先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
年轻夫妇要生孩子,却忧心买不起房子,养不起娃。为什么会产生自己买不起养不起的认知呢,因为有别人买得起养得起的对比。
一部分有钱人买得起房,能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让孩子有更好的成长机会。因为他们承担的起,于是就有了这‘奢侈’的市场。衬托出,另一部分人孩子就输在起跑线。如果大家的收入都差不多,哪怕是奢侈市场,大家都可以消费得起,哪怕保障不足,大家承受都一样。
当贫富差距过大。给相比较穷的夫妇补助,再怎么放开补,也达不到富人子弟的消费水准。这个落差仍然在。所以西欧,日本,新加坡这些福利超好,生孩子就现金补贴,仍然激不起生子浪潮。
所以,富人没有太大压力,倾向于多生多养。但过多的穷人形成少子化状态时,必然有相应的符合少子化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影响全民的,即,富人也会受少子化文化影响而倾向于少生。会造成全民收缩型‘恶性循环’。
所以,我国政府正着手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在这个问题解决没得到有效成果,或有眉目的方法之前,放开全面生育,效果不是很大。因此,我觉得这提案还不能通过。
虽然中国已经不需要继续收缩人口数量,但是也还未到必须扩充人口数量。毕竟有 14 亿人。
网友们谈起人口问题,觉得是为解决养老问题而多生年轻人。按这逻辑,岂不是是‘恶性循环’,需要下一代继续多生年轻人,人口得持续膨胀。中国不等同于西方国家,它们的养老金制度是‘契约模式’,来源与用途要求符合西方商业伦理。即,年轻时交的钱少,或交钱的年轻人少了,养老金不够,就强行节约。为了让够,就得多生年轻人。中国不是这样,中国是所谓‘大政府’,一切属于人民,即,可以调配非养老金而用于全民养老。
所以说,中国如果放开生育,其目的的核心不是养老。更应该是储备年轻人才,培养我们这个国家的接班人。如果单纯为养老就生年轻人,那就成了接盘人。
既然是培养接班人,就有必要创造较好的生活环境,公平公正的各类制度。孩子们的大批出生,既要有益于国家,也要有益于孩子自己。
任重而道远!
房价能降不?或者大力推广公租房也行?!
没意义的。
实际上是教育理念出了问题。
就是一味的精英化!
各个家庭,不论是收入高的还是低的。一味把孩子当精英去培养。
有些家庭,父母本身都不咋地(指读书) 孩子脑袋也没那么灵光。
看了几本科学家故事就幻想着自己孩子以后出人头地,山鸡变凤凰的场景了。
于是拼命的压榨孩子的潜能。扼杀孩子的天性。
这点上面还不如日本。
我家父亲是卖鱼的,我以后也卖鱼,收入也不错,挺好。
实际上是作为劳动者的绝大部分父母,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劳动。
眼睛望着资产阶级,拼了命叫孩子完成阶级跨越。
说的最多的话就是,
你看我每天起早贪黑赚钱容易吗?还不是如何如何。。
从小就要求孩子势力,劳动者父母不让孩子做劳动,跟孩子说,这个是低贱的。你只管读书,去建设 **。这样就可以翻身了。
殊不知,自己以为含辛茹苦教出来孩子,最后会反过来瞧不起父母,以为父母的工作是低贱的。
自己读过书,绝大多数人被挤下来,又不得不从事体力,或者低效率民工白领的工作。
就开始怀疑人生,躺平算好的,啃老。恨社会都是正常情况、
一个自己都不敢正事自己阶层的人,更不要谈安居乐业了。
于是,手机上的各种偶像,成功学,暴富,带货,直播。开始流行。
人们都希望自己可以暴富。一边做梦,一边瞧不起同龄男女,所以不结婚是很正常的。
说到底这个社会人人逐利,是缺德的表现。缺德的社会无后,也应了因果报应一说。
可以鼓励富人多生,平民少生,穷人不生。
很多人之所以穷,根本原因就是他父母穷。既然他父母都穷了,可能还不止生他一个,那他肯定穷了。其实他根本就不应该被生出来。
如果他不想延续自己的悲剧,那么他应该选择不生育,这样他就不会代代都穷了。
富人为什么富?比如我买了城市这块地,天天睡大觉,10 年之后翻了 10 倍,我当然富了。为什么翻 10 倍?因为穷人子女进城打工需要住房。
如果富人生很多,穷人不生,就不存在穷人子女进城打工一说。这样富人这块地不会涨,他还要分给这么多子女,那当然一代比一代更穷了。
别忘了,中国改革开放最富的那批都是房地产,本质上就是赚了地价上涨的钱。跟我上面说的差不多的。
至于平民,那就少生一些,比如生一个呗,为了自己养老。
穷人养老呢?穷人不需要养老的,真的穷人压根活不到老年就各种病痛去世了。
之所以贫富差距代代存在,那是因为穷人越生越多,代代被富人剥削。穷人思维就是博彩思维,生 10 个博一个厉害的,但总体来说大概率都不厉害,还互相拖累。
十几年前我就在一遍遍复读:
不愿生的人,你每生一胎奖励一万他们也不愿生
想生的人,顶着超生罚款也会生
所以因为惧怕超生而少生的人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所以放开生育后,能因此而增加的新生儿数量并不会达到预计,还会伴随着一系列问题,比如中年生子、头胎二胎矛盾等
肯定是正确的。
倒不是说这样对人口有多大影响,可能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对于执法来说会名正言顺很多。
计生委这个部门,从上世纪一度呼风唤雨,到本世纪逐步没落,最终在最近十年被彻底消化掉。本身已经失去了执法权力。现在的计生工作,更多就是些产前指导一类的科普活。在卫健委里面已经边缘的不能再边缘了,哪还有力量去收社会抚养费?去对超生的人管理?就算能,也没人愿意干这种活了。一捅出去,自己就是过街老鼠。
计生工作折了,实际上对超生就没有什么约束力了。富人想多生办法多得是,大不了孩子弄个外籍就是;普通人想多生也没人管,最多就是超生的医保不报销。仅有能管住的,也就是体制内的人——严格说也不是管住,是一定程度震慑住,毕竟如上世纪那种超生动辄双开的事,一般单位也不愿干的。
所以这种情况下,非得说要求几胎,其实显得自欺欺人的味道。本来超过二胎的情况就很有限,仅有的这些又有大部分是管不住也没人管的,完全放开既没有多大影响,又没有什么伤害。这种情况下,干脆全部放开,免得继续这种有法不依、无人执法、执法不公的状况。
太晚了,据公开数据显示,现在生育二孩主力基本是 80 后,以 1985 至 1990 年的人最多,2020 年二孩及以上孩次生育占比大约 60%,按预计 1240 万算,一孩生育 500 万,二孩生育 600 万,三孩及以上 140 万,二孩生育水平已经回落到 2015 年之前全面放开二孩之前的水平,就这个数据还是 80 后尤其(86 到 90 年)那波婴儿潮在撑着,预计 2023 年开始,二孩及以上生育稳定至 550 万水平,一孩还会跌,2025 年以后出生人口降至千万以下
人都是女人生的,绝不是家庭生的,更不是普通家庭生的。家庭能生孩子?一张纸 (结婚证) 就是家庭,纸能生孩子?双重谎言罢了。
欲提高生育率,必先妇女乐生;欲使妇女乐生,必先给其经济;欲给其经济,那么就要确定提供经济的是谁:
在二千多年前,经济是由国家给,比如越王勾践,女人生一男,给一猪,生一女给一狗。在那个月光还烫手的年代,自然资源相当丰富,棍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是为天养人。那么,经济上一猪一狗就足以使妇女乐生。
猪一年下十七八个小崽,自己上山找吃喝。狗可以捕猎,抓个野鸡兔子给女人补身体。有了经济,妇女乐生,乐生则人口爆炸,十几年时间,勾践就吞并大吴,名列五霸。
而今这个时代,天不再养人,环境被破坏了,猪和狗已经成为女人的负担。她们根本养不起猪,狗也只能养一只小狗,不但不能获得经济,还要出经济养猪狗。
此时代,即便是勾践复生也无能为力。所以,就得靠男人给女人提供经济,使其乐生。
比如,一个二十岁的农村妇女,给她一百万,她就会乐生。一百万在农村养个孩子富富有余,再生一个再给她一百万,后年又生一个,还给一百万,她一个生育期,就得满负荷生,对不对。
那要是城里的大学生呢?漂亮、大个、白的学生妹呢?咋能样她乐生?很简单啊,生一个给一千万,明年再生一个还给一千万,后年就三千万,她能不乐生才怪。
ok ,乐生问题解决了,人口问题也就解决了,复兴强汉指日可待。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这个问题就圆满解决了。
那么,这个一百万也好,一千万也罢,谁给提供这个经济呢?当然是男人提供。家庭提供不好吗?再说一遍,家庭就是一张纸!纸能提供啥!还得男人提供。
京东大强子就能提供,对不对,几百亿美元,找一千个,一万个都轻松。可是他有家庭!能不能不再提家庭?家庭就是一张纸,刘强东养一万个学生妹他也不犯法的,对不对。马云爸爸也能提供,比大强子还有钱,对不对。
我到是也想样那个大个漂亮白的学生妹给我生一个,我也想让她乐生,可是,我妹有钱!我给她二千她能乐生吗?不太可能 ……
所以,有钱的男人,必须有义务让妇女乐生。马云那钱都转国外去了,他咋就不生呢?他凭啥不生呢?他有什么理由不生。
我是真的乐生,可是我没有钱对不对。没有钱那学生妹就不乐生,不乐生就不可能提高生育率……
或者,马云大强子不乐生,可以把钱给我,多了不要,先给我一个亿, 给我一年时间,一定让十个学生妹一年生十个娃……
或者,来一百个村姑,水灵灵的,也挺好。那就…… 一年一百个娃…… 人口…… 爆炸……
他们把钱都掠夺了,就有义务去乐生。样妇女乐生,是有钱男人的使命!建议立法给他们匹配名额,完不成任务一律抄没。有钱还那么抠门,不给美女花留着给谁花!不给她钱,她能乐生嘛!
这才刚放开二胎,就又要全面放开生育?
虽然我不反对,但前提是你得养得起呀!
现在的社会,是很看重经济条件的,养不起,就别生,免得耽误了人家孩子。
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可是,五十年前的人们,可不是这么想的。
那个时候的人们,越穷,还偏越要生,而且生得越多越好。
比如,我父亲兄弟姐妹共有六个,我母亲兄弟姐妹共有七个,我姑父兄弟姐妹一共五个,我姨父兄弟姐妹一共九个…… 这是一个强大的家族(苦笑)。
他们那个年代可不会考虑这些,只想着家里人口越多越好,因为有人,才有劳动力,才有尽快脱贫的可能。
犹记得我大舅曾经抱怨过,“我小时候没饭吃,都是吃糠咽菜啊,小学都没读几年就辍学打工了,那个时候是真的苦啊……”
虽然因为贫穷导致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却实实在在的脱贫了。
所以在那个年代,越穷越要多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可是放到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毕竟我们已经实现脱离绝对贫困了。
即使如此,我们都已经脱贫了,可却反倒养不起孩子了,why?
自己想去!
房子着火了,张三提议赶快找消防员来灭火。
李六说:“大火烧起来是很快的。根据科学道理估计这个趋势是整个房子要完,这不是你找消防员就能解决的!”
王二说:“找了消防员就能百分百灭火吗?关键是做好火灾预防工作!”
赵四:“说得轻巧!你要找消防员你自己去,千万别麻烦我!”
老八:“房子总有着火的那么一天,不如做好房屋维护工作。”
在众人的讨论声中,张三被 “淹没” 了。房子被火海吞噬,而众人恰恰就在这个房子里。
经典话术之: 你不生,富人多生了你和你的家庭就更没有跨越阶级的可能性 来了。
这话本身有没有问题? 基本没有,但说这话的人是在让看客故意默认一个前提: 现在和未来还有底层跨越阶级到那个地步的可能性。
我真的是笑嘻了,现在底层跨越到中产已经算是上限的上限了,中产跨越上层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这些上层的强强联合跟中产有啥关系? 倒不如说第一个被开刀的就是中产啊。
2022 年,还想从底层爬到上层,做你 妈的梦呢,能爬到 “中产” 都算是血 c 的了。
搁这拿一个虚空存在的东西吓唬谁呢?
当一个论点的前提都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即使这个论点本身没问题,本身就不攻自破了。
此外既然呆在这怎么着都是寄,就非要吊死在一颗大脖子树上嘛,高学历人才腿长了干嘛的不会润?
哦,原来最近停止签发护照了啊,那我不好说了。
那让我们把目光放到云南,内蒙边境吧!
1. 全面开放政策,谁获利最大?
目前来说,大多数育龄青年,属于 90 后这一代,90 后要直面对房价高,物价张,养育成本高的问题。结婚难是第一道坎,生育难是第二道坎,那么开放生育限制后,处于绝大多数的条件并不好的 90 后会去选择生育么?
对于城市的人来说,答案是否定的。而在在乡村生育的压力相对较小,生育主观意愿较强,但是整体出生数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只有一些生活压力相对较小的民众会选择继续生育,属于政策下的获利者,可惜的是他们在总的育龄人口中的比重相对较小,看当年开放单独二孩当年的生育率提升和后续的下降能够想到这个政策的持续效果。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不过如此。
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通过这个方式能否解决生育问题是值得商榷的。
2. 为什么不生?
我们育龄青年,90 后的大多数,目前正处我们所谓 996 007 的无限循环中,房贷车贷彩礼这些东西就是一大问题,结婚难,养孩子的同时还贷款,奶粉钱,现在的孩子抚养和教育成本相对往年大幅提升,义务教育所减免的经济压力在辅导班,各种才艺兴趣班中被强化。
如果不报各种班,意味着孩子在起跑线上落下,哪个父母愿意?
生下来被别人超过,原本不小的家庭压力还会骤增,不生反倒成为了一个相对好的选择。
3. 论依法治国如何提升生育率?
别急着批评咱哈,听咱慢慢唠
中国有劳动法,规定 8 小时工作制以及加班的补偿,但是目前除了国企和外企,大多数的劳动者 8 小时之外的工作压力同样存在,有的打工人,下班之后,空余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
回到家里(出租屋里),洗衣服吃东西睡觉上班,刷刷视频娱乐娱乐都是福报,恋爱的时间都没有,谈什么生孩子!
管理者不知道劳动法么。他们非常清楚,但是成本和收益是不同的,整个社会的管理者都清楚的认识到,加班的收益远大于风险,而且这些风险被数量巨大的企业均摊,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法不责众
我们的政府不知道这个问题么?对于职能部门来说,无法一步到位完成整体调整,贸然动手管理,反而会打乱市场规矩,打压了经营者的积极性,造成极坏的影响。
无论是以前的一周一天半休,一周双休还是一周休息两天半,落实比规划更重要!
还有机会么?
中国作为一个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我们拥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党和政府对国家的有力领导,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的政策落实能力,也有理由相信国家智囊提供的的内参早就已经提出了一定的方案。
现在,差一个机会,或许是一个事件,引起社会,更大的关注,更大的影响。
……………………………………
欢迎讨论和批评
……………………………………
补充,我所关注的,不是在认知充足后选择少生或者丁克的家庭,实现了相对自由之后的人的选择的权利值得尊重。
我所关注的,是正在努力和拼搏在一线的广大打工人,我在为他们的高付出和低回报而言不平。
21.3.3
………………
有选择就很棒了!
自己有两个娃,童年时看着妈妈经历过计划生育的折磨,深切感受到主动选择生孩子和被迫生孩子的差距。
在这两种环境下出生的孩子,心理健康与否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未来,我的孩子能自己决定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我很欣慰。
养育孩子确实需要成本,但比想象中要少,何况孩子还带了无法用物质衡量的情绪价值,和自己与童年和解的机会。
我自己是在父母的安排下结婚的,生育第一个孩子时也有被催生,我也曾痛苦过一段日子。
在我适应了身份转变后,我获得了无与伦比的体验。
我也明白了我父母的一些无奈和选择,我最终与父母和解,成为一个同理心很强的成熟女性。
孩子带给我们的是 理解生命的意义,当我们喜欢孩子,能主动选择生育一个孩子,带着崭新的视角陪伴孩子成长时,我们学会了付出爱,也收获更多的爱。这让我们变得坚定,平和,自信,这是很多工作和其他体验无法带来的。
都说经历过 “生老病死” 的人更爱惜生命。是的,我已经历过前面三个,也见过亲近的人过世,我爱惜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情绪,帮助一些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多年前我还是个 “叛逆少女”,吐槽一切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到如今,我安稳知足心底装着感恩和善意,这些改变是孩子们带给我的,我陪伴他们成长,也经历着自己的成熟和蜕变。
看到提议说,配套服务都会跟着生育权的放开而跟上去,挺开心,配套的服务跟进,会降低生育成本,缓解生育压力,最终提高人们生育的意愿。
希望未来,大家想多生娃的和不想生娃的,都能放松地自己做选择,认真去过自己选择的人生。
我是做心理咨询的,从我经手的案例来看
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是众多关系中非常牢固的关系之一
剩下的关系都得往后靠,尤其是人民和领导之间的关系,员工和公司之间的关系等,都是相对不牢靠的
然而,夫妻之间、亲子之间这么牢固的关系,信任一旦崩塌,就再也建立不起来了,我们能给来访者做的,只是修复和缓和,剩下的都需要交给时间,时间长了就淡忘了
那么其他关系中,如果一旦丢失信任,那就直接没了,连修复都修复不了了
这位人大代表建议放开生育,表面看是生育问题,本质上是信任问题
他需要让人们相信,孩子有未来
让人们相信,养孩子会变得容易
让人们相信,未来会变好
……
但是这谈何容易
虽然我经常在知乎情感区溜达,但是时不时的也会看到政治、经济方面的热帖,我发现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过去几十年积累起来的信任,正在逐步崩塌和瓦解
信任这东西,积累起来很难,需要长年累月的去建立,可能是十几年,可能是几十年,甚至可能是上百年,但是崩塌就在一瞬间,就几年而已
就连相爱几十年的夫妻,只需要一次欺骗,就再也不信了,更何况那种比夫妻还要疏远的关系
只要不是强制生育的提案,都是正常合情合理的想法。毕竟那是最终解决方案么!
真到那时候,独生子女罚款!丁克家庭巨额罚款!单身狗每个月收入扣 50% 由国家统一存入婚育基金!公务员四十岁以下不足两个子女的开除公职!各单位已婚未育女员工由公司统一安排监测排卵日。到日期立刻把老公抓来统一关进国家人口生育室!同时男性员工除此日期外不得 DoIDIY 保证精子质量!
真有这种提案到那时候才说明我国人口数量已经稀少到非常危险的境地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来自尘埃之音 | 老百姓想知道,《关于国家对未成年人提供免费医疗的提案》 这到底影响了谁的利益?
日前,国家卫健委经商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对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国家对未成年人提供免费医疗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关于免费提供从怀孕到出生、到成年之前的全部医疗费用的建议,财政部表示,当前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免费医疗时机尚不成熟。如果强行推进免费医疗,会导致税收水平提高,影响人民群众其他方面的利益。
首先,我要为提出这个议案的委员点赞;这才是真正为咱老百姓考虑的好委员!
有关免费医疗,事实上,3 个月前就有人提出差不多的议案了,不过那次是为老年人提出的,当然同样没有得到批准。
给老人提供免费医疗不行,给未成年人提供免费医疗也不行——那不用说,老百姓心心念念多少年的全民免费医疗就更有理由行不通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请问到底什么行?
如果说老人因为年龄的原因,其患病的概率和次数要远大于年轻人,对医疗资源造成的压力更大,所以不能给老人提供免费医疗;可为什么不能给未成年人提供呢?
事实上,如果免费医疗只能给老人或未成年人二者中的一个,我相信绝大多数疼爱子孙的老人会把这个机会让给自己的儿孙——未成年人!
然而,现在的结果是却是二者都不能提供!
而更让我不理解的是,相关部门不能给 “未成年人提供免费医疗” 的回复中的说辞:“影响人民群众其他方面的利益”。
“影响人民群众其他方面的利益”?
对此,我有几点不解:
1、占人口比例几乎达 3 成的广大未成年人,算不算人民群众?给他们提供免费医疗,难道也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了吗?
2、未成年人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舅舅、姨妈姑姑等亲人,难道会不支持给未成年人免费医疗吗?还是他们怕 “因为给未成年人提供免费医疗” 而损害到他们自己的利益?
3、其他方面的利益?
其他方面指的到底是什么?
理论上来说,如果钱数总额不变的情况下,花在未成年人身上的钱多了,花在其他方面的钱势必要减少。
但这个其他方面,到底具体指的是什么?是花在非洲黑人留学生身上的吗?还是…
其他方面的利益?你们问过人民群众是否愿意牺牲所谓的其他方面的利益,也要给广大未成年人,给自己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等人免费医疗吗?
众所周知,现在我国的生育率已经降到了多年来的低点;尽管放开二胎已经多年,可是新出生的人口却仍在逐年下降,甚至都不如上世纪困难时期的生育水平!
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除了房价、物价等生活成本高之外,孩子的医疗费用开销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我们见过有的老人觉得自己的病要花很多钱时,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就主动不治疗的。
可是,我们看过有几个父母会对孩子的病不倾尽全力的?——可以说,有时候孩子的一场病就能让一个家庭破产!
为了鼓励年轻人生育,减轻他们养孩子的成本和负担,为什么不能给未成年人提供免费医疗呢?
这几天,网传深圳儿童医院,为抢救孩子,一女士和丈夫怀揣 11 张银行卡,里面除了夫妻俩的积蓄和贷款,还有双方父母的退休金,亲戚朋友的借款,甚至有 90 岁奶奶省下的 3 万元存款。
夫妻俩一边刷卡一边流泪,一旁的药房代表也忍不住跟着落泪,一共刷了 69 万 9 千 7 百元,来自一个年收入不足 10 万元的普通家庭。
说实话,上述这件事我无法核实真假,也不知道是不是在炒作?
但是,我知道所有有孩子的父母,所有进过医院的人,尤其是因大病而进过医院的人都应该知道,除非你是个家里有金山银山的富豪,或是那些看病几乎不花钱的特殊人群,否则一旦你进了医院,那花费就少不了!
2 月 24 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4 岁中国富二代以每月 13 万英镑租下伦敦 Mayfair 别墅。
据英媒披露,为了确保能租到这栋紧邻海德公园的豪宅,该留学生预先支付了 310 万英镑 (约合 2850 万人民币)——也就是 2 年租金作为押金。
那些一掷千金的富豪是不在乎有没有免费医疗的;免费医疗真正惠及的,是我们这些大多数连买个简单的住宅都要背负几十年还款压力的普通民众!
给未成年人提供免费医疗,表面上看只是对未成年人好,但实则消除了其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人的担忧,降低了他们养育孩子的风险;对孩子所在的整个家庭都是有好处的!
但现在却说,如果给未成年人提供免费医疗,会影响人民群众其他方面的利益。
这理由、这逻辑,真是奇葩!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给未成年人提供免费医疗到底是影响到人民群众其他方面的利益了,还是影响到某些人的利益了?
早在 100 多年前,历史名人梁启超就在其传世名作《少年中国说》讲到: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不管花费多少金钱和精力在他们身上都丝毫不为过!
而现在,只不过是要给未成年人提供免费医疗,竟然都是各种理由无法通过,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可悲!
给自己国家的未成年人花钱时就没钱了,干其他事时怎么就有钱了?比如,给黑人留学生提供优越条件时怎么就有钱了?
我真想问问有些人,在面对未成年人,在面对帼家和民镞的未来上,你们扣扣索索的,到底要干什么?到底想要怎么样?
还是给未成年人提供免费医疗,真的影响到你们的利益了?
大人,时代变了。
如今早就不是那个超生游击队盛行的年代了。
过去的人们为什么会热衷生育?
首先是意识和认知上,崇尚传宗接代,认为人生一世如果没有个后代那就是白活了,而且封建时代宗族意识深入人心,没有子孙死后就没有香火,这是非常可怕的威胁,所以很多人哪怕自己节衣缩食辛苦一辈子,也得攒钱娶媳妇生孩子。
而在女性这边,不生孩子的女人对于农耕文明的价值可以说是很低的,为了实现 “女人的最大价值”,女性也就开始以生育为荣,而过去医学不发达,又不能知道孩子性别,如果生不出儿子就得继续生,就算幸运第一个就生儿子也可以再生一个双保险,这样总归每个女人都会生一胎以上,每个男人更是为了抚育子女不遗余力,如此,人口也就兴旺起来。
其次是在经济和生活水平上,农业社会人口是最大的生产力,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依靠人力,比如房顶破了,如果家里有儿子,就能分分钟修好,如果没有,就只能吹风挨冻,比如家里田地被占了,如果有儿子,直接能把侵犯者打出去,如果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地变成别人的…… 同时,一个家庭人丁兴旺,就意味着它能够在群体中占据主动,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和资源,让家庭中所有人都受益,而这个家庭中的父母更是能得到所有人的供养,所以为了改善生活,给家庭创造更多可能性,也必须尽可能多的生育。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过去没有避孕套,也没有其他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强行打胎甚至可能让女性丧命,所以哪怕是不受欢迎的孩子也只能生下来再说。
然而,时间来到现代,工业时代改变了传统的价值模式,科学又驱除了蒙昧,很多人意识到不存在什么死后世界,所谓香火也只是活着的人的自我安慰,自己活得开心才最重要,根本不必为了死后而牺牲当下。
同时完善的城市生态让个人生存变得越来越便利——个人利益被侵犯有法律和警察能求助,平时生活遇到麻烦一个电话就能请到维修工。
另外,现代社会也推动了男女平等,女性的价值不再只被体现为生育,也就让很多女性失去了拼命生孩子的动力。
更别提生存发展——一个科学家或者程序员的工作效率可以超过一百个文盲,社会也失去了追求人力的动力。以前只要把孩子养大他就可能闯出一片天,现在父母要是教育松懈一点孩子就会输在起跑线,一辈子翻不了身,说不定还得啃老。
并且现代社会避孕措施也是多种多样,而且都比较健康,也就避免了许多 “意外” 的发生,女人能够掌控自己的子宫,生育也就不再那么难以控制。
所以综上所述,大家要么顾自己快活根本不想牺牲自己的生活水平去生育孩子,要么生一个孩子之后把所有资源都给他拼命把他培养成才,根本没有余力再培养第二个第三个,生育率自然会下降。
而在国家的角度,解决少子化问题是当务之急,因此必须在社会提倡生育,鼓励生育,而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要鼓励人们出于什么目的去生育,才是健康的,正确的呢?如果纯粹出于爱或者奉献精神去多生孩子,有几个人能做到?
大部分人生子,都是因为无可无不可或者生活所迫,那么倘若社会继续发展,养老产业进一步完善,科学不断进步,遗产税提高到阶级继承难以延续,那么到最后,还有几个人会想生孩子?
这可能是将来,所有国家治理者都会面临的难题。
♦■综合大家的看法,应该做的是:【不取消限制、不全面放开,而只减轻负担、增加福利】想生却有顾虑的就还能再生一下,而又阻止了富人多生■♦
其实放开还是不放开,都是靠三四线城市生。然后一二线永远是吸血虫。
其实各种福利政策落在三四线城市还是很容易,不花什么钱的。
好像三四线的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人,不过这是控制的结果。
所以倒是可以一试,或过几年后试试看。
反正不就是怕富人生太多吗?
如果他们生太多,咱再把这个政策废了不就行了吗?
——不过三四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人口相差也不多,说明生育率没有差太多。
而且大城市本地人的保障是令人羡慕的吧。其实那些该生的都有在生。剩下没有生的呢,一个就是想生不让你多生的,一个是想生有顾虑的。只用满足后面一个人群,就达成了公平。
所以那个建议应该保留后半部分,废除全面放开,这样就达到了大家想要的效果。
其实我不是很关心这个问题
中国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太多了!
西海固这种地方连草都长不茂盛的地方,都有几十万人在那居住,耕种。
这种梯田好看吧
你要是种田的,你就知道这种梯田什么叫劳动换不到应有的报酬了!
“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长在石窝窝,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箩。”——我对贵州的深刻印象,除了那些山山水水,就是那些石头窝窝里面的玉米,有时候一个石头窝窝里面就种一棵,两棵玉米。
很多地方穷,农民收入低,是因为他们懒?
大凉山这种穷山恶水的地方,生活着几百万人口,东北三省这种苦寒之地有上亿人口,东北要是只有一千万人口,开着拖拉机种黑土地,卖粮食就够了,要什么投资?
现在一年出生人口一千万,真不少了!
你去世界上其他国家找找看,有几个出生人口有一千万的?
全球国土面积排名前十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里面只有两个国家出生人口在千万以上,大家很羡慕印度?
一定的人口很重要,但是真的没必要十几亿人口了,还天天担心人口下降!
中国的老少边穷地区生活着几千万上亿人口,在发达国家,这种地方很多都是国家公园,无人区,与其担心未来人口下降,需要采取各种措施,还不如想办法把那些地方的人迁出来。现在迁出来有地方安置吗?
不一定有用不一定好。
原因能不能说呢?
就是一些发达国家也是各种鼓励生育,结果想让结婚的仍然不结婚,想让生娃的更是不可能有娃,折腾半天,都是低收入移民使劲生,结果反而增加了社会治安负担。
正好,之前搜提议沾毒艺人终身禁演的朱列文代表的提案时候,我注意到他 2013 年就提放开二胎的问题了。
8 年过去,有代表提全面放开,从时间和发展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
这种提议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只要它不带有强制性,就行了。
就个人而言,如今这个世道就不结婚了吧,免得后代接着受苦。
全面放开生育的新闻一波一波来,老百姓对比已经见怪不怪,完全没有像放开二胎时所表现出来的高涨热情。因为哪怕放开,也没有多少人会响应号召而多生了。
但我仍然坚定支持这个建议。
因为结婚生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生与不生,生多生少,应该由夫妻双方决定,而不是受限于某个规定。
放开生育,体现了一个社会的进步。
至于能不能达到提高生育率的效果,只能拭目以待。
但是,我想说的是,不放开,除非是富豪,可以任性生。普通家庭一般不会冒着丢工作、交罚款的代价去拼。
可是,放开了,一部分想生的人,譬如很喜欢孩子且有能力抚养的,或是重男轻女希望多生儿子的家庭,那么,他们得以受益于政策,为提高生育率作出贡献了。
我生了两张小棉袄,家里希望放开后,再生一个,添个儿子。要是单纯来问我意见,我肯定不想的啦。
01 我不想做一个终身提款机
先别说房价,给孩子买房那是 20 年后的事。说说眼前的挑战吧,从备孕到怀孕,才见着他的人,已经花钱如流水了。接着奶粉、尿片、衣服、食品、玩具、早教课堂、绘本等一箩筐的东西碎钱于无形无声之中。
等到上幼儿园了,高昂的学费是一个,还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辅导班,去年我给孩子买的网课就花了 2 万块。我只是山区小县城,要是换作大城市,这个金额只会翻倍地增加。
然后到小学、中学,我们这边的贵族小学 1 年 4 万多,中学 5、6 万,而我的工资只是 5、6 千的水平。这么贵,还要抢。
要是从小学到中学 10 多年的读下来,将近 50 万了。这里只是学费哦,还不包括他的吃穿玩乐,还有杂七杂八的寒暑假班。
离买房还远着呢,可是 “四脚吞金兽” 已经吞了我上百万。这个钱,倒是把多少想多生的苗头,直接当头一盆凉水给浇灭了。
活着,我不想一辈子当一个提款机,责任重、压力大、风险高。
02 我不想一辈子做了别人的嫁衣裳
生娃难,可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的,才是步步升级的育娃考验。
如今都讲科学育儿,打不得、骂不了,得用心教,用情陪伴。要是不懂点育儿的,得赶紧上育儿课、看育儿书、听育儿经去,边学还要边实践。让人沮丧的是,学了那么知识,还是不大会教。
白天挣钱供他花,晚上还要陪学习、陪上网课;周末陪他出外游玩。总之,用心用情地陪伴他走过每一步,不错过他的每一个成长的瞬间。
别说三陪,简直是 “全陪” 了。
可是全身心的投入,未必换来孩子的积极反馈。要是付出全副身心,孩子仍是一副孺子不可教的苦相,内心真是 1 万点暴击啊。
更难受的是,有些男人或是婆家人,还会对宝妈指手划脚,说三道四。本来全权负责育儿已是身心挑战,做不好还要给问责,别人不理解就算了,要是男人还来插一腿,那真是一个心寒。
要是生三四个,这样全情陪伴的日子得持续多久呢?怎么也有十几年吧。
如今大学毕业的女性到 30 岁才生娃的,太正常了。也就是说,她至少要等到 45 岁左右才能迎来自由。可是,那个时候,家中老人年纪也好大了,各种病痛相继而来,照料老人估计是那时得面临的重任了。于是,又奋战另一个战场。
不用多久,儿女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娃,是不是老太婆得重出江湖,为他们的娃服务去?
我能想到的轮回都在这里了。可是,我自己的人生在哪里?
我不想耗尽心血,只为他人做嫁衣服。
这份全身心投入照料娃的情,一个起、两个止吧,再多的孩子,真担心自己未老身先衰。有缘来到世界一遭,也得自由自在享有过属于自己的一段人生时光,那才不至于遗憾。
03 我不想半生奋斗平庸收场
虽然社会上极力呼吁用工单位招聘时不得存在性别歧视。然而,放开生育,面对一连生几胎的女性,哪个用人单位能够淡定。
哪怕招录一个条件稍差的男性,也不会有人青睐更为优秀的女人。女人能怎么办?要么接受职业上的平庸,要么推迟生育,要么置孩子于不顾而全身心打拼事业,每一个选择都不容易,但是每一个妈妈,必须面对和承受抉择所带来的痛。
而生育对于男性,真的不过是贡献了一颗种子的事。当然,他们可能会说,责任更重了。同时,兼职带娃,时间上也充实了。可是,当了爸爸的男人,照样正常上班,下班应酬,周末出差,闲时健身。。。。。。跟以前相比,他们没什么两样。
但对于女人,无论生活或是职业,都将是两个世界。
可是从小学到大学,我走的每一步,都是从千军万马中拼尽全力而换来的成果。我爸爸妈妈为了我成才,也是呕心沥血、含辛茹苦啊。难道,我从前的 20 多年奋斗,就岂付诸东流、前功尽弃?我不甘心半生奋斗平庸收场。
所以,放开生育,生不生得成,说到底得看女性的意愿。
那么,社会对女性能否有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家人对妈妈这一角度能否有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这两方面要是肯定的话,虽然千辛万苦,但至少觉得背后有坚强的后盾而生得舒心,而不是寒心。
哪怕老公简单的一句 “老婆,你辛苦了。” 又或是低落时一个深情拥抱的小小举动,也足以让女人感动得死心踏地且无怨无悔地为他去照顾一个两个或是三个孩子了。
如果原先的只是想不想生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恐怕变成了生不生得起的问题。
穷人生不起,富人生很多。
另外,生育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生育意愿和养育成本,而不是全面放开生育。
因为有钱人孩子越多占据社会的资源也就越多,而如果限制在两胎还是三胎的话,穷人和穷人的孩子还会有机会。这样才有可能产生流动,而不是阶级永远固化下去。
所以,反对。
黄细花是广东代表,这么多年来锲而不舍的关注生育问题。从之前的呼吁二胎、三胎,到现在的全面放开。黄细花代表的提案都是非常聪明的,我相信其实她最初的想法就是全面放开,但是在五年前,你这么说,有人会说你太激进,缺乏支持,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要表现得体,所以她就提二胎、三胎,现在时机成熟,她就提全面放开,可以说是尽心尽力了。
除了黄细花,还有携程梁建章,第一财经记者王羚,这些的都是多年来关注生育问题的知名人士,当然还有在这个问题上起到了关键启蒙作用的易富贤博士。正式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让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逐渐走出了弯路,迎来了一线曙光。他们都是功不可没的。
至少现在,我们中间的主流精英层面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那就是现在生育率太低,要尽快全面的设法提高生育率,全面放开生育,采取实际的措施鼓励生育。
当然四十年的宣传,让这个社会的很多人都陷入了思想的怪圈不能走出来,我们也不能指望这个社会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只要头部的人能明白,就基本问题不大了。
四十年的人力资源的损失无可挽回,人死不能复生,但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挽救生育率和民族前途的一个最佳时机是四十年前,另一个就是现在。
记住下面的人,有一天人民会感谢他们。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不说大道理,一句话,放开你生不生?
你不生,就别让放开。
计划生育有两个作用
一个是显性作用: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搞成埃及印度这样
一个是隐性作用:打破权力财富代际遗传,增强社会流动性
任何社会,生育小孩子都是要成本的
如果不加节制的放开,那么,有钱养小孩的是哪些人?
有钱人,有权人
假设你没钱,只能养一个小孩
左边隔壁局长家工资高收入稳定,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
右边邻居土豪家手里有矿不缺钱,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
二十年后,
局长儿子从小有钱上补习班,学习不差,成了公务员,然后娶了土豪女儿,政商结合,产生了三个不缺钱,还能继续生六个小孩的富裕家庭。
局长女儿从小不缺钱,琴棋书画都不错,工作以后搞艺术,嫁给了厅长的儿子,官僚结合,产生了三个在政界更有发展的家庭,然后继续培养政界的下一代。
土豪家三个女儿有钱,钓的官僚家的年轻一代公务员,又是官商结合。
土豪家的儿子有钱,娶了别的土豪家的女儿,两家公司搞成了联盟,相互合作搞点小垄断。
不出三代,一个地方的政商就会全部成为一个圈子的人。
现在只允许生一个的情况下,很多基层都已经是政治家族了,尤其是县城。
如果放开了生,你想想你家小孩还有出路吗?
有些人啊
明明别人是为了权力和资本摇旗呐喊
结果还以为人家是为了你摇旗呐喊,怪国家不给你多生孩子的机会
有些政策,本质上是保护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的
可惜,很多人白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生育本就是应该是自然调控而不是人工调控的,高房价高物价已经形成了足够的避孕效果,所以的确已经到了可以全面放开的时候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政策绝对不能和开放代孕之类的政策同时出,不然的话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就成世界子宫了。落后地区的女性权益保障要做好,防止出现被胁迫裹挟非自愿一直生的现象。
早该这样了,以前农村再穷,文盲在多,男人大多都有老婆!你看看现在农村,多少年轻男人没有老婆,在中部地区农村,没有老婆的男人每个村庄都是十几个,有的甚至有二三十个,都是年轻人,估计西部地区会更多,这问题真的没法解决啊!知乎都是高收入阶层,普遍年入百万千万,估计从来不会关心这些底层问题。中国男性比女性要多出 5000 万了,如果只考虑到 18 到 40 岁这个阶层,估计会更多,究其原因,就是当年的计生导致!由此衍生出结婚要高价彩礼,城市要有房有车等等问题,可以说社会代价极为惨重!现在看计生最大好处就是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女性地位!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变化!但人们希望的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是女性奋斗而改变的,而不是一个政策导致人口比例失调而改变的!
计划生育早就该全面废止……
生的起养不起有啥用?
全面开放也拯救不了低生育
在过去有种种原因导致生孩子是正反馈,所以男人以多娶为荣,女人以多生为荣
现在生孩子正反馈几乎没有了,负面反馈反而很多,补习班,房子,未来,贷款等等等等
什么时候回归到生孩子正反馈什么时候才能提高生育率…
现在这种,结婚都难上天的时候,说生育率有点早,现在应该是降低离婚率,提高结婚率才是正解
当然,我智慧有限,只能提出无法解决,毕竟房东又来催房租了,我要去解释一下拖延几天
建议是好的,扛不住各地亚门反手来一波去裤存
毕竟生育率不纳入考核,凡是不纳入考核的指标都是纸老虎
目前生育率低跟放没放开生育关系不大。
ZF:你可以生两个。
适龄青年:算了我自己都养不起,一个都不想生。
ZF:好的明白了,那你可以随便生。
适龄青年:???
这是什么解题思路?计划生育有点像一夫多妻制,是保护底层人民的。哪怕是小目标,也只有校长一个公子;哪怕是张国师,在爆出七个葫芦娃事件后也是身败名裂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当然一定有有钱人像张国师那样违生多生,但客观上增加了他们违生多生的代价。
我上学的时候经常有人告诉我,隔壁班谁谁谁他爸是 XX 老板,家里可有钱了。想象一下:你的儿子上学,有人告诉他,你前座是 XX 领导的七公子;你同桌是 XX 老板的千金,生了十一个才得了一个姑娘所以全家拿她特别娇贵;你后座是 XX 影星代孕的第十八子,虽然家里有钱几亿身价,随便一捐就是几百万但是被遗弃了好可怜啊每月只有几十万的生活费…… 对了,你爸妈是做什么的?
嗯,好像更不想生了呢。
王思聪一天的消费可能比一百个普通人一年的消费还要多。计划生育限制的不只是穷人,更是在约束像王思聪这样的二代的数量。
目前的情况不是大家不想生,而是的确生不起了,一孩已经崩成了这样,你还指望二孩,三孩能有多大的作用?如果现在放开生育,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比给已经病入膏肓的人喂伟哥,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
生的起的毫无限制,张艺某还发微博讨要超生罚款。但是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后代不会去工厂拧螺丝,也不会去餐厅端盘子,他们更没有能力去赚外国人的钱,最有可能的就是利用他们父母的关系直接当既得利益者,他们消耗的资源从哪里来?他们开奔驰宝马住别墅的钱从哪里来?难道不就是从像富士康这样的血汗工厂里来的吗?就像曲婉婷在加拿大花的钱从哪里?那是哈尔滨老百姓冬天买煤炭取暖的救命钱。
全面开放生育。然后天龙人和资本家再生一堆阿哥,小姐。到头来苦的只有老百姓。
第一,孩子家长,就是行走的冤大头。
这些都是淘宝随手默认搜索。成年人的钱太难挣了。孩子的呢?自己判断吧。
第二,我对于什么补贴啊,生育基金啊,我是不奢望的。我就一个要求,薅羊毛,能不能别只盯着孩子家长薅?
这么薅下去,只要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第三,我在这类话题底下,尤其人口类话题。遇到非常多的杠精。
说我不是 C 就是 H,说我为了骗几个赞,假惺惺的贩卖焦虑。
大佬,求放过,真的。我每个帖子带数据带图。我真没贩卖。
我只是在罗列。结论非常克制,大多数时候结论是让网友自己判断。
第四,为什么我特别看好这一代年轻人呢?
我认为任何族裔,能够对抗生物本能,都是优秀的。
繁衍后代是一种生物本能。
这么多年轻人可以对抗生育本能,这是多大的自制力和意志力?
以前
现在
有钱多生,没钱少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
自己过得好的,多生几个孩子和自己一起享福。
自己都过得不好的,还是不要再造孽,让别人来和自己一起受罪。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建议,尽快出台全国全面放开生育的政策。建议取消生育限制,全面放开生育。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在税收、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切实减轻养育家庭的负担,让普通家庭愿意生孩子,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
——————————
这个策略虽然用处不大,其实本质上也没啥问题,能增加百分之 1 的生育率也是极好的。
今天回答不说闲话,咱们一条一条来:
1,建议取消生育限制,全面放开生育。
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基本没用,但对于大富大贵之类还是有用的。
以前想多子多福得想些招数,私生子,假离婚,移民等,现在不用了,直接生,全国上千万资产的人数再怎么说也有近千万,其中一成愿意生个三四五胎,也能为中国瞬间贡献上百万人口。
2,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在税收、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切实减轻养育家庭的负担。
这句话是重点,其实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生育成本太高和机会成本损失严重,许多家庭无法承受生育带来的损失和负担。
但是,这个提议基本是无法执行的,这是一盘大棋,没有个上万亿的投资和上百万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及产业结构变迁的支撑是无法短期内完全的,光靠一两项政策的出台毫无作用。
3,让普通家庭愿意生孩子,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
结合第一和第二,基本解决了——生得起孩子和养得起孩子——这两条,但无法解决——愿意生孩子——这一条。
即便经济上的问题能解决,但生育率这玩意儿注定会随着文明进步而下降,你用什么样的制度都无法改变,只能辅助平衡罢了。
其次,中国已经男卑女尊了,在一场恋爱里,在家庭地位上,在男女主权方面,男人已经全面被压制,必然导致结婚率降低,男人会慢慢觉醒:老子为什么要结婚?
连结婚率都上不来,空谈生育率有个屁用。
比如像我这种脱单万难的母胎单身狗,你就算补贴我生一个孩子奖励一百万也无济于事啊!
曾经有句话,已经写出了一般人的心态:不让生也得生一个,让生也最多生两个。无限制分开?雷声大雨点小罢了。
也不是完全能不行,建议设置生育许可证制度,根据财富程度,住房面积,学历,职务等来分级,大富大贵随便生,学历高的职工家庭可生 2-3 孩,家境尚可但学历不高的只准生一孩,太过贫穷不予发证………………
这不是调侃,没素质的人胡乱生育根本不解决人口问题,他们的后代只能扩充黑帮,塞满监狱,或躺在床上,等待扶贫,或霸占精神病院的床位,总之只能给社会造成负担~
首先,我赞成 “全面放开生育”。
是只允许生一个或者只允许生二个都有些反人性。
而且她全面放开,也没说强制生育。
我觉得反而对不愿意生育的人挺好的。
愿意生的人想生几个生几个,不愿意生的人就不生。
而且,现在放开也不会导致生育过热,人口膨胀。不想生的,怎么放开,关系都不大。
比如现在大学以及高中室友(十几个),都是适龄女性,一个生育的都没有。也不是因为规定不能生吧。
想法很好,但是基本是废话。就像大人只告诉孩子 “你要好好学习”,却从来不告诉孩子怎么才能学得好。
回到提案里:
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在税收、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切实减轻养育家庭的负担,让普通家庭愿意生孩子,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
国家不知道要减轻养孩子的负担吗?知道啊!毕竟在许多人看来,你要我生孩子,那你就要给我发钱发补贴,甚至直接发房子,这样我才愿意生孩子对不对?!可是他们都不愿意去想、甚至根本没想到:
毕竟国家的钱是要收税收上来的,不是靠无止境地开动印刷机印刷的。那基本只剩下两条路:
1、要不学习北欧,对单身者、已婚未育的人多收税,特别是夫妻双职工又不生育的(即丁克),收最重的税,把这些人多交的税拿去补贴给生孩子的人。
2、要不学习日本,提高税率全民多交税,然后返还一部分给生孩子的人,等于变相靠不生孩子的人补贴给生孩子的人了。
所以天天喊着不婚不育的人,先想一想,假如真的有一天这样了,你愿意花钱去补贴那些生孩子的人吗?
2020 年生的二胎,宝仔饭真的可爱,但是压力太大了,令人身心疲惫。
因为宝仔饭家庭收入少了,消费高了,睡不好觉,家庭矛盾变的更多,加上购房贷款,感觉被抽空了。
太累了,还是不要全面开放了,两个已经是极限了。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 年出生人口比 2018 年少了 58 万人,这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国内出生人口数已连续三年下降。面对跌跌不休的新生儿人口出生率,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总经理黄细花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建议》,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取消生育限制。
黄细花认为,现行的全面二孩政策仍然处罚三孩以上(含三孩),这样就给社会发出一个错误信号,认为现在的生育率还不够低,仍然要限制生育,这不符合现在的人口形势。2019 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生人口连续三年下降。”
黄细花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出生人口将会持续减少。
对于作出这种预测的原因,黄细花解释:
1、2016-2019 年,中国出生人口中二孩比例较高,这是由于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生育堆积效应。但未来几年,二孩生育堆积效应会越来越弱,二孩出生人数也随之下降;
2、育龄妇女数量减少,根据 2010 年人口普查数据,80 后、90 后、00 后的数量分别是 2.19 亿、1.88 亿、1.47 亿。可见,90 后比 80 后少了 3100 万人,00 后又比 90 后少了 4100 万人;
3、由于住房、教育、医疗价格上涨等原因,抚养孩子的成本提高,压抑了年轻一代的生育意愿。
取消计划生育的可能性有多大?
2019 年,韩国出生率进入” 零时代”,曾引发一阵热议,其实 不止是韩国,各国的结婚率、出生率都在小幅度下降, 现在的人越来越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生育率下降已然成为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
对于习惯于把人口当负担的人来说,人口减少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这种念头不过是人口控制思想下的想当然。实际上,所有认为人口减少的理由,都是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深入分析却没有一条站得住脚。比如,有人认为,降低生育率会促进经济发展。但实证研究的结论正好相反,生育率更低的地区,其人均 GDP 的长期增长率反而更低。
面对持续下降的新生儿人口,此前,中国为提高生育率,外界一直盛传将会全面放开生育。早在 2018 年,卫健委 3 个计划生育司全被撤销,就有不少彻底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的声音,此外,还有多个省份地区连续出台鼓励生育政策,就连人民日报海外版也发文称:“中国的人口红利基本已经用完,老龄化加剧,生娃不只是家庭自己的事,也是国家大事。” 如今,两会上取消计划生育的呼声再次高涨,这次计划生育或真的成为历史?
全面放开生育,出生率就会高吗?
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社会经济模式也都是围绕主流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而进行的,即便是今天彻底取消计划生育,这种民不聊 “生” 的模式将惯性延续,毕竟,现在大多数人不生的问题不是 “不能生,不想生” 而是 “不敢生”。比鼓励“生” 更重要的是帮助更好的“养”!
**一是从死亡率下降驱动到成本约束。**随着公共卫生条件大幅改善、医疗技术大幅进步,死亡率持续大幅下降,人类不再需要以高生育率对抗高死亡率,生育率随着避孕节育技术进步而下降。此外,现阶段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不是因为意愿生育意愿数的减少,而主要是成本提高导致人们的生育意愿不能完全实现。实际生育水平与意愿生育水平的差距决定于成本的高低。
**二是晚婚晚育、单身丁克、不孕不育等削弱生育基础。**中国结婚率 2013 年见顶回落,离婚率持续攀升;晚婚晚育现象日益突出,1990-2015 年平均初育年龄从 24.1 岁推迟至 26.3 岁,主要初育年龄从 20-27 岁推迟到 22-29 岁。因婚姻市场匹配问题及单身主义等,“剩女”规模快速增加至约 600 万,学历越高 “剩下” 的概率越大。此外,丁克家庭、不孕不育人群增多也进一步削弱了生育基础。
**三是生得起、养不起。**房价快速攀升,2004-2017 年房贷收入比从 17% 增至 44%;教育成本明显攀升,特别是公立幼儿园供给严重不足,1997-2017 年中国公立幼儿园在读人数比例从 95% 降至 44%。医疗费用持续上升,1995-2017 年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上涨 22.4 倍。“四二一” 家庭结构养老负担重挤压生育意愿。女性劳动参与率高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导致生育的机会成本高。
中国部分城市生养成本一览表
说到底,生育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不是一两个原因造成的,特别是国家层面上,如果还是无法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做出根本上的调整,那么整个社会都还将持续不断输出更大的生存压力,未来的新生儿增长仍然是个大问题。
康德说过,人应该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
意思是,一切行为,最后的落地一定要在人自身上面,而不应该把人当做实现某些目的的方式。
所以,要反对对人的压榨,反对奴隶制度这些。因为奴隶制度把人作为获取财产的手段了,把人视为一种工具。
古代男权社会,女性的社会职能就是生儿育女,被当作生育机器。这个我们要鲜明反对。
所以,皇帝的新衣,也是要不得的。
全面开放生育,延长生育假期,生育孩子有补贴这些,很多国家都在提,都在做。
近的新加坡很早之前就在做了。可是生育率水平还是在不断下滑。
我们看整个世界,生育率水平也是在下滑的。所以,这个是大势。这个大势说明,经济社会,人类已经不适合生育了。
可是问题是,如果人口持续下滑会对全体人类的未来产生影响。
一方面经济社会告诉我们人不适合生养,另一方面不生养又影响长远发展。而康德告诉我们人应该作为目的。
那么,好的办法是发展科技。把生养的问题交给科技,砸钱搞科研。
说到底,为什么需要维持一定比例的代际更替率,就是因为我们人类会衰老。
如果我们脑机接口搞成了,通过神经网络链接,可以把我们的思想直接传递到复制体上面,那么我们就能有效避免这个问题了。
这个时候,人类就已经不必考虑生养问题了。我们的躯体说到底,只是思维的一个载体。
脑机接口涉及到一系列产业,材料科学,芯片产业,信息软件等等,这些地方一定要通过砸钱,搞出点东西来,如果做不出来,那么我们人类未来发展的天花板是很低的。
通过脑机接口,我们人类实现数字化生存之后,下一步就是再反推回去,把数字化的思维,怎么再和复制体有效的联通起来,实现新生。
就像《阿凡达》最后,Jack 通过神树的神经网络把本体的思想灌输到了复制体上,重获新生一样。这些看似科幻的情节,我们需要一步步去迈近。这样才能真正的把人当做了终极目的。
随着女性的觉醒,幻想再把她们变成生育机器的时代,终究是不会实现的。
没意义,尽管放开,哪个打工人愿意生我都敬他是条汉子。
我朋友如果生孩子,我就平时多请他吃点饭缓解点他生活压力。
我自己?别问,问就是不生。生而为人都够 tm 抱歉的了,再带个人过来享受内卷我可别造孽了。
有很多人认为是房价,教育支出导致的生育率低。我觉得没说到点子上,房价物价只是表象。
本质不还是分蛋糕那点事么?
谁出生就是为了卷的?我作为一个 90 后,从小卷到大。
小学一堆英语,奥数班等着你。还有甭管你有没有兴趣,反正家长圈子里都报兴趣班,你也得琴棋书画样样学点。
考初中一堆人都是离满分就扣那么几分,你多扣个两三分家长多掏一两万。零几年的一两万啊,就为了上个所谓的重点。
高中更是卷中卷,费劲八力的上个大学。毕业发现要么 996,要么挣个养不起自己的工资。
运气好家庭条件还凑活,给本地留了全款房车,没遇上年轻人结婚的拦路虎。
在这吃家里老本,啃老啃到骨子里才苟活在城市里。
你说从小卷到大 90 后没努力么?上班 996 不吃苦么?自己买房是做梦,啃老才在自己老家城市里立足还不嘲讽么?
现在你告诉我劝我生孩子?
从小开始卷,从初中就开始 9 点放学提前体验 696?
还是一路拼搏,卷赢同龄人上了 985。毕业还是个 996,不吃家里老本连回老家都没法立足?
有时候想想我都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解释,解释他生下来就被迫卷的事实。
至于放养的言论更是 tn 的放屁,能这么随便决定一个人人生的没断子绝孙真是大自然放他一马。
我还是老老实实奉献自己罢了,老死前财产有力气花就花了,没力气就送给苦命年轻人缓解游戏难度吧。
可以放开,但收效应该不太大。
父母在广州打工,孩子没法在广州读义务教育学校。
先解决这个问题吧!
早就该放开了。
既然社会发展和经济因素已经能够约束生育率,不仅约束,还约束过头了,那政策性约束生育就毫无必要。
生三胎的主力军是二胎家庭(这是一句废话,不生二胎哪来的三胎),但请大家注意,二胎家庭平均年龄已经十分高了,再过几年,即便有生育欲望,也没有生育能力了。指望 90 后 00 后生三胎,怕是不现实。
总之一句话,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已经迫在眉睫了!
全面开放和不开放,出生率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生几个孩子自始至终就分两类,一个不管什么规定都会生,一种不管什么规定都会考虑一下
前者要么特别富足要么特别穷
而会考虑的就是中产这批人
不解决中产的压力
都是没有用的
用意是好的,但效果可能并不佳。比较难得的是他不光提了放开生育,也说了在税收教育等方面给予补贴和帮助,使老百姓生得起,养得起。可问题是税收减免教育补贴那点帮扶跟养一个孩子的巨大成本比,那还是九牛一毛了。更不要说,很多税收和教育的补助只可能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发挥作用,当一个孩子过了 18 岁以后,其实这些补贴都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但家庭对于孩子的成本却依然很高。
到那个时候可能出现的是一种两极分化,不平均的状态,就是在相对落后的区域人们开始玩命生孩子,而在大城市该不升还是不升?那么你能够有有效的措施,使得劳动力可以从农村山区流向城市,并保证平衡吗?
生育率低于 2 的时候就该放开了,一对夫妻生两个娃难道不正常?生一个明显是人口下降的趋势么?为了调控总数而不管基本规律,本身就是将社会发展完成数字游戏了!
一个孩子赡养六个老人的情况难道没有预料到?
放开就放开吧,放开可以生不代表大家会选择生。
这条法案过不过,也能看出国家目前对于人口情况和新生儿数量下降的态度是什么。
是还有空间?还是已经到了不得不调整的时候?
顺便给大家参考下,法国、瑞典是发达国家中生育率高居榜首的国家,我们来看看【真正】想促进生育率的国家都做了什么:
现金补贴:法国生育头胎的家庭每月可获得约 177 欧元的补贴;在三年之内生育第二胎,则额度会上升到约 600 欧元,持续到孩子年满 6 岁;再生育第三胎,补贴则增加到 900 多欧元,且持续支付到孩子满 18 岁
法国、芬兰、比利时、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对于新生儿家庭会给予相当于人民币 2000-6000 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其中,法国、比利时和英国的奖励政策对于领养的孩子也同样有效。
**税收减免。**在法国,7 岁以下儿童的托育费用均可以从应缴税基数中扣除,企业兴建托育机构,其成本可以进行税前抵扣。
**产假制度。在法国,一次生育一个婴儿的妇女,其第 1 胎产假为 16 周,第 2 胎以上产假为 26 周;生育双胞胎者产假为 34 周,生育 3 胞胎产假 46 周。妇女可以申请最长 3 年的无薪育儿假,让人们安心在家抚养孩子,而不用担心以后无法重返职场。**此外,**法国男性,在妻子生产时享有 14 天的产假,**期间可领取全额薪资,以便父亲能给配偶提供支持以及照顾婴儿。
2020 年 8 月 1 日,生命伦理法计划——辅助生育技术对所有女性开放——在国民议会通过了第二次审阅。这意味着这项法案只要在 2021 年初再在参议院通过审阅,就可以获得批准。对所有女性——包括女同性恋伴侣和单身女性——开放的辅助生育技术在法国将很快得到落实。
法国劳动法规定:
对于同一项工作,雇主支付一个新招聘的男性雇员的工资多于一个已经干了几年的女性雇员,就构成性别歧视。
例如,凡尔赛劳动法庭 1985 年 4 月 15 日的判例认为,对于同一项工作,雇主支付一个新招聘的男性雇员的工资多于一个已经干了几年的女性雇员,就构成性别歧视,虽然雇主的理由是该男性雇员的知识层次高于同一工作上的其他女雇员。
涉及歧视女性的劳动案件,不是由原告女雇员证明歧视的存在,而是由雇主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做法不是出于性别的考虑。
根据法国议会 2011 年初投票通过的一项法案,法国所有上市公司和员工超过 500 人的企业的董事会中,女性比例要在 6 年内即到 2017 年时逐步增至 40%。换言之,最迟到明年年初,法国部分企业需要在这半年期内提拔一部分女性至董事会管理层。
非常好,接下来就看怎么补贴生育就可以了。
住房、医疗、教育、养老都是大问题,不解决好这些问题,放开政策年轻人也不敢生。贴一点资料:
房价快速攀升,居民债务压力快速上升,2004-2018 年房贷收入比从 16.2% 增至 47.6%。1998 年房改以来,房价总体保持大幅上涨,给家庭抚养孩子和为子女结婚购房带来了很大压力,1998-2018 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均价从 1854 元 / 平上涨至 8544 元。2004-2018 年中国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从 1.6 万亿元增至 25.8 万亿元,增长 16.1 倍,占居民贷款余额的比例大致在 50% 以上,2018 年为 54%。房贷收入比(个人购房贷款余额 / 可支配收入)从 16.2% 增至 47.6%,带动住户部门债务收入比(居民债务余额 / 可支配收入)从 28.6% 增至 88.4%。现实中还有不少居民通过消费贷、信用贷等形式凑集购房资金,实际的房贷收入比可能更高。
教育成本明显攀升,特别是公立幼儿园供给严重不足,1997-2019 年中国公立幼儿园在读人数比例从 95% 降至 44%。当前教育成本主要包括幼儿园学杂费、幼儿园及小学初高中阶段辅导班费用、大学学费及生活费等。根据新浪教育《2017 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抽样统计,学前教育阶段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 26%,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占 21%,大学阶段占 29%。公立幼儿园供给大幅下降,许多家庭被迫选择价格昂贵的私立幼儿园,是学前教育费用高昂的一个重要原因。1997 年公立幼儿园数占比 86.5%,在园人数占比 94.6%。从 2001 年开始幼儿园被大量推向社会办学,加上基层中小学大量撤点并校,尤其在农村,导致农村、县镇、城市幼儿园分别大幅减少 4、1.5、0.9 万所。2001-2019 年全国幼儿园所数从 11.2 万增至 28.1 万所,公立幼儿园数从 6.7 万所减少至 2010 年的 4.8 万所,再回升至 2019 年为 10.8 万所,占比从 60.1% 降至 30.7% 再回升至 38.4%;但公立幼儿园在园人数占比未有回升,从 83.1% 降至 43.8%。城市、县镇、农村的公立幼儿园在园人数占比分别从 75.5%、74.8%、90.6% 下降至 2018 年的 34.7%、43.2%、57.2%。此外,当前双职工父母面临中小学子女的接送难题。不少地方甚至还要求由父母批改学生家庭作业、并讲解错题,逐渐演变为 “家庭作业演变成为家长作业”、“教师减负、家长增负”。
医疗费用持续上升,1995-2018 年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上涨 27 倍,远超可支配收入 9.2 倍的涨幅。由于环境污染、工作生活压力加大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患病率上升,医疗费用也持续上升,影响家庭生育决策。2004-2018 年,中国居民中国居民平均到医疗机构诊疗人次从 3.07 人次上升至 5.95 人次,住院率从 5.1% 升至 18.3%。2018 年公立三级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 322 元、人均住院费用 13313 元、日均住院费用 1390 元。在此影响下,1995-2018 年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从 62 元升至 1685 元,上涨 27.2 倍,远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 11.1 倍、人均消费性支出 10.1 倍的涨幅; 其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从 3.2% 上升至 8.5%,其中城市从 3.1% 升至 7.8%,农村从 3.2% 升至 10.2%。
独生子女夫妇 “四二一” 家庭结构养老负担重,挤压生育意愿。80 后、90 后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面临 “四二一” 家庭结构,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根据中国社科院人口学者王广州 (2013) 估计,2010 年全国独生子女规模约 1.45 亿,且在现行生育政策下每年增加约 400 万人以上;由此推算,2018 年独生子女规模约有 1.8 亿。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需要赡养四个老人,如果再生育二孩,则生活压力更大,养老负担重对生育意愿形成明显挤压。如果当前生育形势不改变,随着未来 00 后进入婚育年龄以及老人寿命延长,部分家庭甚至可能面临 “八四二一” 的家庭结构,即八个老人、四个父母、一对夫妻,一个孩子。
来源:《中国生育报告 2020》任泽平 熊柴 周哲
很有道理
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在税收、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切实减轻养育家庭的负担,让普通家庭愿意生孩子,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
两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放权人民群众生育的权利是一回事,他们生不生是另一回事。
放权不能改变现状不能成为不放权的理由,那是无非想继续限制寻租全力腐败的意念。要不然为什么还要继续限制?是让人口危机更加加重?
据说有的地方还在收取超生费,如果合理圣女一辈子不结婚生育是不是应该给与补偿?
想不到啊想不到
事到如今,居然还有这么多人认为政策可以影响需求
仿佛 “当年能靠政策搞计划生育,现在也能靠政策搞多生多育”
然而,即便是当年计划生育,也不是靠政策推行的,是靠严格处罚实行的
敢生两个的,重罚
公职人员或者国企员工,敢多生一个,你就卷铺盖走人
多生出来的小孩,有时候户口都没法上
早年间有个小品《超生游击队》,说的就是那个时候的大概情况
这还是生一个可以有效降低家庭成本的政策,尚且需要这么严格的打压才行
现在,这是在逼着人家承担更高的生活成本,还没什么好处
如果政策规定:每一个孩子,成年后就可以免费分一套房子,我打赌明年生育率一定会起来
问题是能做到吗?
我个人是支持全面放开生育的,具体原因也就不细说了。
只是,如果这一切需要两大基础,一个是房价暴跌,一个是《劳动法》得到严格落实和执行。
生养孩子既需要钱,也需要时间,但是整个社会环境给人那么大压力,适龄人群没了生孩子的欲望啊。
先选一部分省做试点,推行两三年看看效果,行的话再全面放开。
如果想再看看效果,可以一直出补充政策,有个一两年就可以看出效果了。
行就全面放开,不行就不放开了。
对普通人来说很难,尤其是和小孩挂钩的东西,价格特别、特别贵,有些比成年人用的还要贵很多。
还有就是,应该没那么缺人,如果真急着要人的话,应该会先解决问题,然后才会提这个放开生育的意见,如果只提意见,却半点不碰那个问题,感觉并不靠谱。
所以,这意见的意思应该是让想生的人多生。
知乎的问题只能单独看,几个问题一起看时,就很搞笑,很割裂。
没必要单独调整生育,减轻医疗教育住房负担才是根本。
如果负担不减轻,就开放生育,有钱的人有条件多生,没钱的人少生。无形中之中又加大了富裕人群的竞争力。
在城市里,有的人有兄弟姐妹人脉,有的人没有。这是重要的隐形财富。
很多村子看地方志,早先有 3-4 个姓氏,时间久了久了就变成只剩一个姓了。
天啊,真的全面放开,谁还敢招女员工
生一个休一年,半年不能干累产假休半年,生两个休两年。
如果真的可以无限生,企业哪知道你后面还要生几个啊?
万一把你招进来,你生六七个,难道企业要养你六七年??
全面开放生育的最大结果
就是女性在就业市场更被歧视
如果国家真的来强力管控这种歧视
那绝经女性就会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
完全不需要。只要放开农村生育政策,完善农村医疗、养老保障,提高农村教育条件,就完全可以实现全国生育率的提高。
如果同时收紧城市生育政策,加大城市超生罚款力度,国家财政不但可以少花钱,说不定还能赚钱呢。
首先,提高农村福利花钱少,效果大。城市生育成本高,国家要补贴多少才能刺激生育率呢?没有二三十万补贴没多少人看得上,但农村,只要补贴二三万,就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其次,农村户口不愿意生孩子更多的不是因为养育成本高,而是因为教育资源不到位,因为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农村人很多都要拿到城市户口才愿意生,就是为了让孩子取得入学资格,如果农村的教育条件跟上了,农村人就不需要等了,马上就可以生。
最后,中国依然十分重视宗族的传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依然是普遍现象,而人多力量大,在宗族竞争中是完全成立的。所以,只要农村人多生了孩子,就必然会倒逼城市人多生孩子,否则他们的宗族就会走向没落。
所以,只要全面照顾农村,就能牵动全国,根本就不需要花那么多钱搞全国性的政策优惠。
中国的主粮(小麦 / 水稻)自给率是多少?
作为年轻人,我觉得自己连自己的日子都过不好,还想鼓励生育吗。当然,代表可能考虑到一些农村偏远地区有很多早结婚的现象,为他们这种现象提供更合法的渠道。
但是我觉得生孩子不仅仅是生那么简单,养孩子的费用呢?教育孩子的费用呢?各种各样的开支数不胜数,压得人踹不过气。我觉得非要生的话,为了精养孩子,真的一个两个就够了(两个孩子的挑战性都有够大的了)。
有人大致算过,一个孩子,有的地方上个幼儿园都要一万起,还有各种兴趣班的费用。但是你不报,你的孩子跟得上别人吗?不要导致我们以后也跟着抱怨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吧。这么算下来,从幼儿园到大学,没有 100 万都下不来台。
再说,职场女性也是女性。女性再不愿意,她们还是天生被赋予生孩子的能力。如果全面开放生育,职场上的歧视真真确确存在,这个也是很难去权衡的。
那么,要不要想办法提案解决一下职场歧视?生孩子这件事情,确实很不简单。
所以说,现在能生个二胎已经非常好了。全面放开生育?蛮不实际的。
其实道理国家知道、专家明了、家庭懂的、适龄人士全明白!!
问题是:道理都懂为什么那些真正制约孩子出生率核心问题依然存在,各种提案、各种建议、各种想法…… 仅仅就是想法、提案、建议……
在企业里有个名词叫 “执行力!”,目前是企业衡量有关本门考核指标主要之一。所以优秀的企业很注重落实的,不过,生孩子关乎民生、关乎国家发展的大事,确实需要综合考量,更需要照顾到方方面面……
可是,我所知道身边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 甚至那些初中、高中的女生潜意识里都不愿意结婚生孩子……
为什么???
首先:高数据的离婚率、没经过培训就上岗的众多家长们给广大的孩子们树立了一个极其恶劣的负面榜样…… 夫妻吵架、打架、不尊重孩子…… 给孩子们心灵上就下了阴暗的心理阴影!让孩子对感情和未来失去了美好的向往……
其次:渣男横行!孩子在逐渐成长过程中看到无数案例和现实榜样,加上自身遭遇…… 还有原生家庭阴影…… 这些都是真正影响到孩子们长大以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爱情观……
第三:现实问题,工作压力,物质攀比,年轻人几乎没时间谈恋爱,更没时间约会、亲密……“谈情说爱” 四个字里面有一半和说、谈有关系。两个人需要交流,可是看看当下那些年轻人们,他们忙碌着挣钱哪有时间去兼顾这些??发个微信就谢天谢地了,情侣之间每天说的话见的面还不如同事说得多见得多…… 办公室恋情肆意横行,女人和男人都惴惴不安,对彼此猜疑不放心……
第四:亲密时间太少快都成了出家人!记得看过一名言 “姐睡自己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睡你??”…… 真的很经典,也道出了如今年轻人普遍的现状!
第五:“饱暖思那个春意……”如今大多数普通的年轻人们劳苦奔波,失去了兴趣,少了激情,活的像个机器…… 在心理上有无数问题,心理医生在哪???专业吗?有!就是太贵了…… 无奈找民间 “心理医生 = 算命的” 庞大的年轻人群需要大量专业且便宜的心理医生来疏导心理问题,可惜…… 又不具备!!
看看吧,就是这些都解决不了,这又都是真的实实在在制约着生孩子的基础问题(还没说房子、车子、彩礼、孩子未来的基础教育……)
问一下:你如果是一个女人(年轻适龄的)你会生孩子吗?
你的答案就是社会广泛的回答!!!
其实人家说的挺好的,不是说强制要求你去生孩子,而是配套,配合,去支持你养育一个孩子。
不过这个提案,开不开放限制其实不重要,如果能真正做到后面说的支持,才能真正见效。
首先,你得让我有养育后代的时间。
一家俩人都在 996 的奋斗,哪有时间去养一个孩子?生活压力大是导致生育率下降的最直接原因。我都活得这么艰苦,现在养一个孩子又不能帮我家里干活,空转消费 20 年,为什么要生育呢?
其次,你让我的孩子有较低的抚养成本,公平的教育、医疗。
我可以没有,但是孩子要有。孩子用的东西不能太贵,不能彻底市场化。你必须得保证有平价的,安全放心的东西给我用。从孩子的衣食住行到教育医疗都是如此,我可以接受我的孩子在财富上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是我不希望他在一些基本的权力上也输在了起跑线上。
这是一个长期的,高成本的,极为复杂的工程。但是也是利于子孙后代,绵延千秋万世的基础。
尤其的,我不希望中国走向西方式的福利社会,但是阶层分化的样子。希望我们的后代人人如龙,起码都有这样的机会。
如果如大家所说,限制生育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条件,也就是 “生不起”“养不起”,那么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放开生育主要对有钱人适用。
那我这样的穷人恐怕都不用发表意见了,至少是不用自作多情去发表反对意见了,毕竟我连适用这项政策的资格都没有。
理性一点说,如果放开生育主要针对有钱人,我认为是很有理由去支持的。
1. 富人增加生育可以促进经济循环的再平衡,削弱贫富差距扩大的势头。
富人生更多孩子,总要花更多钱买奶粉、买童装、报补习班什么的,既然大家都认为养孩子最大的特征是花钱,那么富人养更多孩子自然要花更多的钱,这样一来,必然对母婴、儿童用品、教育等相关产业形成内需,可以刺激产业发展。母婴、儿童用品、教育等相关产业发展好了,一来可以解决一定数量的就业,二来从业人员收入会增加,总之,富人花出来的钱不会凭空消失,而是会进入下游产业的口袋。这些产业里的人挣到钱了,他们也要有各种消费,这些钱又会进入经济循环,让其他行业的人赚到。经济就是这样一个扩散循环,富人在上游特定产业的消费,通过经济大循环,会让全社会都间接获益。
贫富分化的本质,是富人花出来的钱太少,赚钱的速度点远大于花钱的速度,所以财富就会入多出少,逐渐积累到富人手里。如果我们增加富人的消费,他们花出来的钱多少会有一部分让穷人赚到,这样就能一定程度上消减贫富差距。目前来看,放开生育就有这样的效果。
2. 富人增加生育可以稀释财富传承,有助于打破阶级壁垒。
如果富人每代也只生一个或者两个,那么财富传承就会非常集中,富二代起点很高,富三代起点更高,这样必然形成非常高的阶级壁垒,造成阶级固化。
而如果允许富人多生,虽然不一定所有富人都一定多生,但总有那么些喜欢多生几个的,那么这些生得多的,他的每个孩子能继承的财富就被稀释了。这样等于是减少了财富顶端的人群数量,增加了中间阶层的数量,有助于形成理想的 “纺锤形” 财富分布。
这个思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过,而且实践证明非常有效,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 “阳谋” 之一,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这就是两千年前汉代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而推行的“推恩令”,有兴趣的人可以自行复习初中历史课本。
3. 更宏观地说,国家发展需要人口基数,提振生育率本身就很有必要。
小国寡民的国家在现代世界竞争中是没有优势的,加拿大领土比中国大、资源比中国多、还是发达国家,但为什么加拿大在国际上存在感和影响力远不如现在的中国?或者再进一步说,假如爆发战争,有几个人认为发达国家加拿大有能力打赢发展中国家中国?
人口基数必须足够大,这也许不是国家强大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必要条件。形象点也就是说,人口多的国家不一定强大,但人口太少的国家必定不够强大。
这不仅是政治上的强弱,也是经济上的。中国现在引以为傲的大市场、最全工业门类、超强产业链,这些都是用人头堆出来的。不看体量的话,中国有的条件越南都有,甚至还更好,但为什么越南比中国弱那么多?说到底还是体量,一方面国土面积,另一方面就是人口数量。
假设一个人口 3000 万的国家可以养一艘航母,那人口 1500 万的国家能养多少?半艘?对不起,半艘不卖!人口不到 3000 万你就养不起航母,你的航母数量就是 0,而不是 0.5,这个世界是不可无限分割的,达不到最小单位的临界点,你就没有。
军事上是这样,经济、科研等等方面也一样,假设中国这样体量的国家能建一台超巨型环形对撞机,那半个中国体量的国家能建多少台?好吧,这次你可以建半台了,但功能上而言半台等于零台,体量不够大你就玩不起,你就没有。
经济方面的例子也有,比如共享单车、网约车、团购外卖等等新兴行业,为什么最后只剩下一两家巨头,别的小玩家都失败了?因为很多产业就是赢家通吃的,玩到后期市场上就只剩下两样东西:赢家和尸体。做不到第一就只能去死。
所以,人口 14 亿的国家跟人口 7 亿的国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以中国这样恶劣的外部政治环境,没有足够多的人口,连立国都困难。
4. 全面放开生育只是给大家一个自由,并没有鼓励生育,更没有强制生育。
“不准生” 和 “想生就生想不生就不生”,你选哪个?
放开生育,等于是把生育自主选择权还给大家,给大家更大的自由,这是一个让老百姓单向获益的动作,有什么好反对的?
营销号为了迎合舆论情绪,就喜欢跳出来煽动,言之凿凿好像放开生育了就会增加大家的经济负担一样。但实际上,放开生育没有任何强制生育的成分,对不想生的人而言毫无影响,实在没什么有效的喷点。
大家理性一点吧,别被带节奏了。
你好
某些人已经被财富这张过滤网给筛了
某些人已经被压力这张过滤网给筛了
余下能生能养还无压力的是谁?
指望大谅山那些需要扶贫的生吗?
指望房贷看不到尽头余生锁死在 996 的人生吗?
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弯道超车的路上付出了生育率的代价,接下来就是阶级永固吗?
生了干啥?
回想制定的一系列养老政策,但凡是有点战略思维或者政策延续性的人,或者对国家未来有深思熟虑的人,也不会弄成这十来年逐步变化的养老政策调整。我想知道你们成天忙成那样,到底在忙什么,到底在思考什么? 生下来孩子就是未来给自己养老?但凡是真正爱孩子的人,都会想着干脆彻底牺牲了自己,不再让孩子这么难过。
回想当年住房商业化改革,世界上那么多榜样你不学,为什么非要选择个期房的烂招数来学习,还一口气全国推广。是每年让你们出国考察的机会少了呢,还是海外游学的时间短了呢?又或者是中国这些教授专家的学识水平只够看得懂香港模式?
再想想这几十年的学区房,各种个样的政策层出不穷,五花八门。世界上也有好多的好榜样,为啥不学习? 是没钱学习还是学习了会死人?生出来孩子怎么好好学习?
在看看劳动法颁布多少年了,现在啥情况。是没人力执行,还是案情过于复杂? 生出来的人接着在这种有法不依的环境下工作?
另外这都多少年过去了,你们看看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啥水平?一年级学二年级,二年级学三年级,成天补课,家长全面介入学校教育。大家评价一下这二十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生出孩子来接着享受这种基础教育?
这个如果不从思想上,不从制度上,不从文化上纠正,永远都会觉得人太多,永远都觉得养不起,永远都越来越恶心自己活着干啥。
不怎么看,人类总会灭亡,地球也会毁灭,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生孩子对于我,也是女方想生就生,我无所谓的,反正也不是啥珍稀濒危物种。
放不放开城市里这些中产该生不起一样生不起,就现在不放开,现有的资源下能读完高中都只剩一半了,其实养不养的起对很大比例的家庭来说真的从来都不是问题,成本太低了。
问题是看你怎么养。
我是干工程的,手底下好几个带着全村劳动力一起出来干的小包工头,以云贵川居多。
大把大把初中都够呛读完的出来跟着做工,印象最深的是一个 17 岁的小工,跟他爷爷辈的亲戚一起出来的,估计初中都没读,也没一门手艺,只能干干搬搬捡捡的活,身体也不咋行,唯一的优点是普通话说的比那些四五十岁的农村妇女强点,干活差远了。
他一天能挣 200 块,不包吃住,每天工头抽十块还是二十块人头费。
就农村来说,养这样一个孩子成本接近 0,真的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添副碗筷。他将来的人生按我的经验来看,如果不转行的话,大概率就这样干下去了,到 50 多岁没人要为止。有人带一手也许能学个钢筋工瓦工木工,焊工电工都是要有一定文化程度够呛。学成了工资能翻一倍,一天三四百到四五百看地区。能力强点过几年能混个带班,少数有机遇的也许能自己混成个小包工头。
那就按不上不下混个技术工种算,一年赚个十万上下,不打牌不出去 p(虽然这样的人极少),自己攒个几万块带回家还是不难的。夫妻两出来干个三五年,老家盖新房子问题不大,这时候有部分人会选择回去做点小生意,但是大概率没出来干活赚的多。
生育率降低的根本原因,现代社会生育率降低是服从于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个矛盾,或者说,这个问题是矛盾的次级衍生问题,这个衍生矛盾就社会化抚养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矛盾。
早就该放开了,从法律的严肃性来看,生育本就是个人自由,法律不应该干涉,而且许多地区早已不罚三胎,形同虚设的限制不如早点取消。
不考虑国家区别,受过教育的人力资源是社会最大的资源,人是生产者,一个人一生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自身消耗,从原始社会单现代社会,人越来越多,开发的资源也越来越多。即便如此,人类对地球的利用率还很有限,更何况还有月球、火星、太阳系和广阔的宇宙远远没有开发。
考虑国家区别的话,中国生育率远远落后于世界,近代以来中国人口数量占全世界的比例从 1/3 到现在不足 1/5,而且老龄化严重,未富先老,年轻人负担将越来越重,导致社会不堪重负的原因将是年轻人不足,而绝对不是人口过多。人口萎缩下去即便是乐观估计,不出百年,中国人口就只剩不到现在的一半了,届时不仅仅是农村空心化,而且大部分中小城市将成成为空城,届时百业凋敝,暮气沉沉。如果引进外国人来填补,那现在割裂的美国就是参照!
计划生育的历史已经过去,国家要不要创造条件鼓励生育那是国家的事情,但无论政策鼓励与否,都不应该强制限制个人选择,无论生不生、生一胎二胎还是三胎…,那仍然应该是个人(男女双方)的自由。
其实挺好的,正好国家需要,有的人想生就生就是啦,至于说生不起,结不起的不生就是了。
另外我反对一下,说什么很多丁克家庭的,结婚不生娃,是为了重组资产,还是因为爱情?不生娃结婚干啥?同居不行吗?
有的所谓的丁克,可能就是…..
不婚主义,我觉得可能有,但是大多是富二代。
反对!
1,那些不想生的,没能力生的,再怎么放开依然不会生;
2,放开生育,始终是有钱有权的人能有能力生育更多孩子,会造成上一阶层对下一阶层的降维打击,那就和士族门阀一样了。举个例子以前某高官因为计划生育只有一女一子,只能儿子继承人脉事业,女儿去发展其他,但如果他有四五个孩子,那每个孩子都可以占据高位,下一阶层就失去向上通道。
3,劳动力不够,对个人某种意义上是好事——个人价值提升了。对国家来说,也总有办法,参考美国,沙特,新加坡等那些国家,不放开移民,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可以来打工。
我就怀疑现在反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是不是都是一些 **
其居心叵测,怎一个祸国殃民之举
计划生育的制定是明智的
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优化人口结构,倒逼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更加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
产业革命的爆发就能越早到来
所谓人口红利的消失很简单一点就是过去粗放型经济带来的后果
落后产能的存在随着人口的减少而出现用工荒
然后这一切好像都把责任推到计划生育的政策身上
这是非常不公允和偏颇的
再说农村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可以继续要第二胎的
再加上放开二胎政策这就很大程度上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如果彻底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在落后地区,尤其农村在重男轻女思想下就会再次出现人口爆炸,随着现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匮乏,会让整个社会都不堪重负。
坚持计划生育政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别无选择
未来国家的发展,不是靠人口的多少去实现复兴
而是靠高竞争力的技能复合行劳动者去实现
罗嗦了这么多,总之计划生育是适合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无可厚非。
天涯某用户 2015 年的言论,坚持计划生育 100 年不动摇。
人嘛,都是有时代局限性的。但是人口专家,怎么就没计算出人口演变的模型呢?
还是实际专家也没有渠道发声?只是拿着工资喝茶呢?
不多做揣测了。
我真怕说些敏感词汇又给我禁言,这个月已经禁言两次了。
我来说个解决方案吧。一句话,彻底达成共产主义最高等级。
从房子开始一路向西在不回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扶贫国家没少做,脱贫世界第一,但是差距还是越来越大,中产都成了普通人眼里的富豪,无数人挣扎在贫困线上下。结婚生子更是妄想。现在的社会水平,不是 70 年代 60 年代,看上了有自行车缝纫机就能娶能嫁,房子自己盖或者国家分就解决了,工农一体按劳分配人人有饭。结婚生了孩子,生几个有地有粮就能养大。如果你说以前自行车不便宜,那我就要说了,以前那嫁娶彩嫁真不是刚需,没有自行车也能活,只是个锦上添花,真正的吃住民生国家都给解决了。解决了基本问题才能生子无后顾之忧吧。现在在看看,嫁娶都要刚需,硬条件也不多就一套房,问题,这一套房就是 4 加 2 都难买的起。说不上等人口掉回到 1950 的四万万字加上现在的国家实力真的人人共产了呢。
如果实现共产,不用担心吃住只要努力工作做好社会主义的螺丝钉就能稳定拿着国家工资和房,别管是村是城没有阶级人人平等,在几线城市,都愿意生。
2020 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平均数是 32189 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3834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131 元),全国居民人均收入中位数是 27540 元。
上面的数据是年收入,各位看官自己平均一下,税收是 5000 以上征税,减税我觉着对生孩子还真没什么帮助,毕竟 5000 以下的占大多数。
我小时候,爸爸的工作是分配的,他是工人,妈妈读了大学也是分配的,她警校生。我们的房子是单位分配的,没有掏钱。工资是不用还各种贷款的,自由支配。
现在,房子是吐血都买不起的,学历是最不值钱的,工作是挤破头都找不到更好的。工资过万在一二线都是小康以下的。有钱人的快乐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我的愿景就是共产主义核心思想彻底实施。祝愿我的祖国越来越好。
时代变了,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家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也时兴人丁兴旺之说,所以家里生得越多越好。儿孙越多,越觉得让人羡慕。后来,国家出台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倡优生。
人口增长幅度有所减缓,90 后正式这一代人。如今,虽然已经放开二胎,但绝大部分家庭因为压力太大,养育成本太高,出现了 “生的起,养不起” 局面。甚至很多人主张不婚和丁克。
近年来,城市地区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最多也是俩子女。
但因为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依然有重男轻女的观念,所以还是一定要有儿子的想法。我们附近的村子,以前就有很多。有的家庭已经生了好几个女儿,但还是不罢休,就是为了生一个儿子。
甚至为了得儿子,给女儿取名,叫转弟、抱弟、迎弟、转红…… 等等,都是迫切地希望有一个儿子。目前为止,我们那有三四家都是有四五个女儿后才生得儿子。
有一家以前家境非常不好,但依旧不放弃生育。但好在在五十多岁的时候迎来了一个儿子。也不枉这么多年的煎熬。
尽管现在国家已经全面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上学都不需要再花钱了。但孩子的衣食住行,高中包括大学的学费及开销都是很大的一笔开支。
一个人,一家子的挣钱的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这些本来就没什么经济来源的农村地区,挣钱更难。
在有限的资源下,子女比较多的家庭,单个子女接受教育的程度及能享受的资源就会大大减少。此外,也会加重上一辈人的负担。
现在有计划生育的政策,可能还稍微好一点,如果完全放开生育,这部分群体可能会为了生儿子更加地肆无忌惮。
对于城市地区而言,放不放开基本无所谓。因为基本大部分都是只生一个。
全面放开与否跟我没任何关系。
2021 年我 40 周岁整,但是我连一胎都不愿意生,也没有生。
一句话,穷,生不起,更养不起。
以上。
又不是说要说每个人必须生,你们反应那么大干什么?
不要贩卖焦虑。
日本经济之所以会进入长期衰落,根本原因还是生育率乃至人口结构出现了严重问题。人口数量减少将影响中国创新力提升,无论是人口素质提升,还是人工智能,都无法替代人口规模的优势。
对于中国而言,仅仅放开生育远远不够,还必须推出大力鼓励生育的政策,才能扭转低生育率的颓势。
人口问题至关重要,具有长远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出生人口的减少必然对中国未来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
无论开放还是不开放,和我无关,只要不强迫就好。反正想生的不开放也会生,不想生的开放也不会生。
只不过是把 “生育” 这个权力还给了大家而已。
不过,生育权力对于人来说,既有生的自由,也有不生的自由…… 所以,放开这个词不妥,建议修改成鼓励吧。
毕竟,现在大家生育的欲望不强。
没用。
截止到 3 月 3 日,“21 后” 新生儿只有 119 万,比去年同期下降 28%。
现在的 20-30 岁女性有 85.33% 都不想去结婚。
今年怕不是只有 600 多万新生儿了。
唉
:-(
最低工资不涨,平均工作时间不降,这都是扯
全面放开生育,很好。但是现在生育率低是因为计划生育吗?很明显不是。
现代社会,生育率普遍是低的。这个改变不了,要是想搞高一点,怎么着呢?三个字:
说白了,就是要把基本的社会保障搞好,叫大部分人至少能维持两个层面的劳动力再生产。让大家都能过上个差不多的日子,有说得过去的医疗、教育,有可以安心住着的房子(关于住房,个人暴论:大规模建设公共住宅或者说廉租房,并且由官方强制租赁私人的非自住住宅,标准可以定为每个家庭两套以上的住宅,然后廉价出租),等等等等。
那钱从哪里来呢?
一个是外面,一个是里面嘛。
外面的就是要入关,要占据高端产业,等等等等,这个大家说得很多了。
里面的呢,我提俩暴论,大家批判一下(真的是暴论)
一条路,是 MMT。
MMT 是啥呢?暂时不解释其理论,仅仅说其政策建议,就是央行印钱买财政部的国债,然后财政出钱搞各种福利社保。
为什么要这样搞呢?
一会再说。
还有一条路,就是高额累进遗产税。
1、同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对全部资产课税。
2、采取总遗产税制,起征点 300 万,采取 30% 到 70% 的五档累进税率,并扣除速算数额
3、若生前有公益捐赠,捐赠数额可以抵扣应缴税的财产额度,并且适当降低其收税比例
4. 先从具有完善登记制度的财产开始征收,逐步覆盖所有类型遗产
另外,严格管理和认证公益基金会等可能被用作避税的渠道。
关于 MMT:
钱印出来,不管是通过财政印钱(增加政府负债)还是通过央行购买资产(增加私营部门负债),都有两个流通渠道:投资和消费。投资建设产能,生产供消费的产品。我们假设新印的 N 元钱投资比为 i,消费比就是 1-i ,这一刻的市场上商品价格为 p
假设每投资 1 元,折算单位时间可以增产 r 个商品,再假设投资的 Ni 元都转化成了建设者的工资 (假定工资在建设完成后发放),从而增加了等量的消费需求。则在下一个时间点,市场上增加了 N 元消费需求和 Nir 个商品,可以看出,只要 N/(Nir)=p,也就是, 就不会有通胀发生,因为商品量的增长同步于消费需求增长。
1/ir<p:通缩 1/ir>p:通胀
所以,不管是用财政或央行发行货币,只要控制足够的比例 i 进入工业产能投资,就可以不引起通胀后果。如果新技术导致 r 增加(投入 1 元可以生产出更多商品),则投资比例 i 可以适当降低,或者把短期投资转变为长期投资,以免引起通缩。
现实经济比这个模型更复杂。自然资源作为工业需要的输入,很多情况下是边际成本递增的,比如河流淡水够用时十分便宜,一旦不够用,南水北调 / 海水淡化成本就高。国家缺乏的石油等资源需要外汇购买,于是会受到他国的政策影响等等。
尽管现实中提高产量并非增加投资额度这么简单,但根据公式还是可以看出来,技术进步越快,货币供应量可以增长的越多。
国家高度干预产业的日本,就展示了物价对国债水平和零利率的高耐受性。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在这一点上也是有先进性的。
欧美财政和央行远没有达到印钞的上限,它们需要通过合理的产业政策来最大化新增产量和投资的比例。
如果没有通胀,印钞剥削了谁吗?
有很多人认为印钞就是剥削民众,其实大家要仔细想想,到底谁的利益受损。
CPI 上升率和国债利率的差额,是剥削了所有人的存款。
如果 CPI 没有显著上升,普通民众的存款并没有贬值,还是可以买到相同的物品;反而因为投资与消费增长导致就业更充分,民众手上的钱更多了。
印钞,损害的其实是 “私人资本家” 的利益,就是通过各种生产生活资料(巨量金钱,大楼,工厂)的稀缺性获得收益的个人和私营机构。
央行 QE 低利率导致有大量现金的人所获利息降低;财政拨给国资委的投资,变成了生产资料,给了国家以竞争优势,生产资料丰裕度增加,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者依靠稀缺性获得的超额剩余减少。
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这句话的重点,不是 “生育”,而是 “计划”。
大到国家,企业,小到家庭,个人,每一个单元视角下都能找到 “计划” 的影子。
“计划” 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因为在资源难以协调的时候,“计划” 总能够起到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
我认为终究还是 “人”。
人口问题
刚才还答了一个回答,
彼方青木:2021 年全国两会,你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有哪些新期待?
我认为未来 20 年甚至 30 年最严峻的问题,基本都会集中在养老上。
现在初中生都知道咱们国家的人口构成是一个倒金字塔形状,这在社会劳动力年龄构成上是很危险的信号。
这意味着,如果今后年轻人越来越少,科技又没有对生产力产生质变的影响,最先受到冲击的就会是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社会发展变缓,养老支出成为巨大的社会成本。
所以,“生育问题”和 “养老问题” 看上去是一个问题,其实是 “人口结构问题” 这个大问题的下的一体两面。
放开又怎样?现在是不想生,又不是不能生,麻烦领导搞清楚一点好。
总不能像搞计划生育那样强迫别人生吧,强迫别人不生很容易,强迫别人生很难的,搞不好就犯罪。
生得起,养不起。
娃今年 4 岁多。
幼儿园一年学费 1.5 万(算便宜了,进不了公立幼儿园,公立的便宜几千,富人区幼儿园据说三五万的)
孩子他妈给他报了英语班,150 一节课 2 小时还有不定时的课外视频互动作业,一星期一节,一年 7800。
画画课(孩子喜欢乱涂乱画),一星期 2 节课,一节课 1 个半小时,一个月 600,一年 7200。(美术成绩也纳入中考成绩?)
跆拳道,一个月 300,一年 3600。
三个班加幼儿园学费,一个娃就 3.36 万了。
小朋友和我小时候一样,容易生病,几乎每两个月都要去医院报道,前阵子衣原体打了一周点滴,一千多不见,反正粗略算,每年去医院报道还有钙片啦,小柴胡啦,一年三千块少不了的!
要是 2 个娃那就快七万了。
房贷一个月 4500,一年五万多。
汽车一年也快一万吧。
之后小学,初中补习课多少还没算呢!(现在基本都是班主任私下开班吧,课上遮遮掩掩,大概率会把经验放在课后补习上,今后孩子就业压力多大?鬼知道呢?看看现在考研人数,每年百来两百万,几乎一半的本科毕业生都选择考研深造,我们这代人混个本科还算一个人,以后没有研究生哪成人啊?)
还没考虑以后小朋友长大了对物质的需求。养不起!
放开生育挺好的,以前计划生育的时候,生完一胎女人就要做绝育,据说很疼,后来放开二胎以后,生完一胎的终于不用被强制绝育了,如果全面放开,那么,就不用去受罪了。当然,放开了我们也不会多生。
我觉得应该全面放开生育,而且国家还要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法律法规。
据我所知,在很多地方早已经事实上取消生育限制了。虽说名义上只有两个名额,但是你愿意生三个也不会有人来卡你。关键问题是
在税收、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切实减轻养育家庭的负担,让普通家庭愿意生孩子,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
比如说吧,在教育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操心简直压力山大。养一个孩子,就像是旷日持久的 20 年抗战一样,精疲力竭。课外班得花钱,送孩子得花精力。孩子放学早得需要有人去接,需要有人在家照顾。在大规模教育减负之后,这种趋势与日俱增,什么都需要拼爹,学区房,课外班,日常辅导,大派位小派位等等。生得起一个就不错了。
所以,关键问题就是,怎么让人生得起养得起。
放开是值得支持的,放开生育政策,国家不再管了,将选择权交给人民自己,想生的生,不想生的不生。生育繁衍是人的天性,可是因为现实原因不想生了。就像植物和其他动物自己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延续。
真正能够放开生育的,都是有钱人,穷人还是不会生的。这个建议事实上只对极少数人放开了政策限制,对于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用。
很多美国以前的女黑奴会亲手掐死自己刚刚出生的孩子,因为活着太苦了,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像她这么活着。
在计划生育时代和干部年青化这个政策一结合,才会发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行政上的急速变革,本质上是把教员想干的事情用阳谋给干了一半,至少是跌跌撞撞的走了下去。让权贵阶层急速分化,至少想形成超级家族变的困难重重。
在封建社会,权贵阶层一方面谋求各种税收、财务、商业、知识等方面的特权。另一方面就是可以合法纳妾,扩充血亲,且分化嫡庶,内部剥削,外部 “吃人”。所谓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是可以干大事的。这是中国几千年下来的标准内化道路。即外部环境到达顶端之后的必然之路。
当然在当今环境下,由于地球还是比较大的,各个国家的文明环境也各有不同。所以有些人出国了,而中国人出国通常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并且至少这些华人还稍微知道点中国人千年传承下来的大家族智慧,通常很容易再次聚起势力。
当前人类主要经济体都面临严重的生育率降低,甚至印度、中东地区、南美的生育率都要低于更替生育率了。这种状态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就看所谓的”现代文明 “有没有自我救赎的机会。如果没有,势必被其他更适合种群延续的” 文明“所代替,就如同欧洲正在迅速非洲化一样。
一个人口密度世界中游的经济体的生育率已经属于世界最低之列,还在继续限制生育,除了 “自残”,我找不出更适合的词汇来形容这种行为了。
世界各国生育率降低的原因,从来就不是所谓的穷、内卷、财富不均等。这些理由是某些 996 工作者歇斯底里的矫情而已。
恰恰相反,说一下我的结论,生育率的降低,是避孕手段普及之后,短视的同织者对民众过于仁慈,让民众生活太好的结果。
进入现代社会,如果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任何国家都是生育率大幅降低,不足以支撑人口更替。
原因如下:
也许,放开生育限制仍然不能有效提升生育率,但这不应该成为继续限制生育的理由。
免费手机游戏的充值通道一直是全面放开的。但是大多人都是白嫖的,只有脑子抽了的和土豪有钱充值。因为氪金扭蛋实在是负担不起。
所以,我该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关键不在生,而在降低育儿成本。
1. 某些学校幼儿园故意把放学时间设在 4 点,这样没有爷爷奶奶帮着看孩子的家长上班肯定接不了,于是学校借此开办兴趣班收费。这种现象打击了吗?
2. 教育公平话应该从全面推行等级考试替代高考开始。把从数学到音乐美术所有课都等级量化,类似英语等级考试
大学根据自己各专业需求设置各学科等级要求,学生不分小学初中就是到校学习,自己参加国家举办的各学科等级考试,如果你 12 岁就考完自己理想专业的等级需求,那就 12 岁上大学,甘罗 12 为上卿,孩子根本不需要浪费那么多时间。取消寒暑假,自由把握学习进程,老师每天教什么学科几级什么内容提前一周公示,同样内容每周各学校不低于 3 次讲授,这样大家自己安排时间。
3. 取消早自习,既然上班能 9 点开始,上学为啥不行? 哪有厌学的孩子? 他们厌恶的是早起和睡眠不足。
4. 教育补贴力度增加,校服制度改为等级制学生服全国统一生产限制价格不超过 300 每年。升级才能购买。
5. 严格禁止个人互联网进校园,教学使用网络可以,个人手机电脑之类的严格禁止。既然现在的过去的优秀人才没一个是靠作业帮学到博士,那么未来的博士也不需要这些玩意儿。开发真正有用的学习机器人,让机器引导孩子思考,而不是放弃思考给于答案,那以后人类无法进步。
韩国是如何挽救不断下滑的生育率呢?(虽然用处不大)
1. 购买第一套住房的新婚夫妇购房税将减半;
2. 1 岁以下幼儿的医疗费全免,门诊费中本人承担费用将比现在减免 66%,余下金额将从国家一次性发放给孕妇的 “国民幸福卡” 中抵消;
3. 子女年龄 8 岁以下的父母每天可以缩短 1 小时的工作时间,必要时每天仅需工作 5 个小时,最长可以持续 2 年,工资照常发放;
4. 鼓励男性使用育儿假,使用育儿假的男性前 3 个月的工资提高至 250 万韩元(14380 人民币);
5. 政府发放养育补助的儿童年龄从目前的 14 岁放宽至 18 岁,月补助额提高至 17 万韩元(977 人民币)。
简单地说,就是从买房,医疗,工资,休息,补助这 5 个方面来提高适龄青年的生育积极性。
有用吗?
2018 年,韩国新生儿 35 万,2020 年,新生儿降为 27 万,2 年跌去 23%。
在这种高福利的制度,却还是无法阻挡人口的急剧下滑。
在看书,结合杨笠带师的言论,突然就悟了。如果为了劳动人口,开放三胎不如开放小三、开放二房来着有用。拳师或剩女看不上普信男,不会和普信男结合生产下一代,她们向往富二代权二代之类,但是富二代权二代玩的都腻了,怎么会看上拳师?所以引发供求失衡,这一点很多人都论述过了。开放小三、二房就可以让一部分道德感低下或其他因素的拳师或者剩女去做二房等,以这种形式生产新劳动力。而其他仍然保持一夫一妻制度的家庭,女性更稀缺,男劳动力更多,在结婚等过程中,男性更多挤出,产生更多人口红利,男性交出本就不多的劳动果实,供给稀缺女性进行过度消费。如此,权贵合法获得更多女性资源更多的子孙后代,生产端获得更低成本,站在社会顶端的资本家都赢麻了好嘛?
我的 idea 棒不棒?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建议,尽快出台全国全面放开生育的政策。建议取消生育限制,全面放开生育。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在税收、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切实减轻养育家庭的负担,让普通家庭愿意生孩子,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
我很赞成这个建议,计划生育政策早就该全面放开了,目前计划生育不仅对国内没有什么好处,在国际上也授人与把柄,这种里外不讨好的政策应该逐步改革一下了。
穷人迫于经济能力,应该不会多生,富人多生的概率会比较大,如果富人多生的话,也有能力给所有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经过了优质的二十年教育出来的人,大概率是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的人应该多多益善。
不过,从放开二胎最终的结果看,全面二胎实施两年后,人口出生反而更底,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不愿多生,可以推断,放开计划生育,生过二胎的人再去生三胎四胎会是微乎其微,不管是放不放开计划生育,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进程已经不可逆转了,养老迟早会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未来的社会生产力如果靠移民的话,引起的社会问题恐怕更难处理。
说来也巧,昨天我姑打电话给我,还说希望我生二胎,说明一下,我和我老婆是双独,我父亲是他们那一代的唯一男性。所以,我头胎生了女儿,我姑一直想让我要个儿子。。。
但是,这年代了,谁还在乎这个?再生一个,压力太大,现在小家伙一年 5 万左右的教育费用。又是辅导班,又是游学,还有买钢琴,又是各种考试报名。
这还不算为了接送她,老人天天在家做饭,我们两口天天蹲守各大辅导班,惦记各种打卡,作业,提醒她提前预习,课后复习。
好不容易快初中了,再坚持坚持就该住校了,好不容易看到希望了,让我再来一遍。。。。
但是,从国家民族大义来说,我鼓励大家生,毕竟,经济发展需要么,尤其是优秀的,有能力的的,什么知识分子,科学家,体育明星,国家强制 3 个起步,想姚明只生一个这种必须停止一切工作,回家按住接着生。
我去搜了一下黄细花历年的提案,我就想知道她是不是从 18 岁开始生孩子,且生生不息到现在?
2021 年提议将法定结婚年龄降至 18 周岁?是希望大家都别着急读书,先回家生一胎,20 岁以后再上大一?
2017 年提议全面放开生育,且很希望建议被采纳?关注的是 20-39 岁的女性,这是真把人当生育机器了?也把这些女性的同事当冤种了?
按照 2 年生一个孩子来算,如果 20 岁就不上学回家备孕了,倒是可以生 10 个,可真能不念书吗?
大部分人都想要念到研究生,不算专升本升研,最顺利的念法也是 25 岁毕业,然后就不找工作了,倒是可以生 7 个,可真要把养家压力都放男人身上吗?
况且按照现在的产假、生育假情况,每生一个孩子,差不多就有大半年不上班,既然想把企业压力转移到社会头上,真就是让单身青年、无孩家庭纳税帮多子家庭养孩子?占着工位却不产出,真就是让单身青年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
再结合一下另一位代表的提议,建议将拐卖妇女儿童的买方行为视同绑架。不让卖方把自己的孩子当作盈利工具,不让中间商撮合这种交易为虎作伥,不让买方促使这种市场更加猖狂。
![](data:image/svg+xml;utf8,)
另外建议黄细花回去复习一下高中生物课的 J 型曲线跟 S 型曲线。当资源有限时,再多的政策支持都没用,中国的土地跟资源是有不少,那也不适合十几二十亿人的几十上百年。人太多了,等人口数降一降,到时候再人口动态平衡不好吗?
把政策合理执行下去,需要很多配套服务的啊
鼓励生育是个大方向。
国产婴幼儿用品怎么生产质量又好价格又便宜的婴幼儿产品。
当地的幼年儿童入学问题,怎么保证教师质量以及教学服务。
现在的年轻夫妻恐婚恐育就是因为育儿成本太高,企业对孕妇歧视等。大多数家庭根本不可能一个人承担起挣钱养家的责任,那么如何保证生产生育时父母双方的工作问题。
鼓励生育,不应该是夫妻二人的事情,应该全社会一起给鼓励生育铺路搭桥。
计划生育,最大的受益者是女性
这两位是我非常尊敬的答主,若你们可以花费些许时间看完该回答,我不胜荣幸。
如果各位看客没有时间看完全文,或者你急于知晓答案,我会先展示该答案的逻辑链。
女性由于担当着生育者的角色,被市场贬低为劣于男性的生产者 → 计划生育的强制限制使得一名女性在当时的时代,一生只能生一胎→女性的生育职责被弱化 → 女性在市场上的劳动地位提升 → 女性掌握了更多生产资料→ 女性的社会地位总体提高
以上是该答案的基本逻辑链,那么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
根据马克思女权主义者代表人物上野千鹤子的定义,社会上的劳动被分为了生产与再生产。
再生产不仅仅是马克思所定义的一般生产资料的再生产,还包括了劳动力的再生产。
在现代市场经济学领域中,市场似乎是一个完全封闭且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张的领域。
因为市场内部可以做到 生产→再生产→生产的无限循环,并根据剩余价值理论,做到资本的扩张。
但实际上,如果你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市场内部缺少了 “产生资源” 和“产生劳动力”的手段。
资源来自自然界。市场从自然界中夺取资源,而又将污染、废物排放回自然界中。自然界内部自然会进行自我净化,以保证资源总体量的供应。
同样的,劳动力来自家庭。家庭的资源是青壮年劳动力,市场排出的 “废料” 则是老人、病人和残疾人。
资本为了满足再生产和资本扩张的需要,第一个要求,是女性必须保证社会上的人口不得减少。第二个要求,则是女性尽可能多的生育孩子,以保证更多劳动力的产生。
因此,女性被社会和资本强加上了 “再生产者” 的角色。
你可能会问逼迫从何而来。答案就是我们社会舆论与观念。“多子多福”、“养儿防老” 从某种程度上都是这样的物质基础所产生的上层意识形态。
这是社会对女性的第一层剥削。
第二层剥削,则来自女性本身劳动力的价值的贬低。由于社会普遍认为,女性会花费大量时间在再生产,也就是生育上(怀胎十月)。公司在选用员工时,就不得不考虑产假等来自女性这一角色的劣势。
必须在此指出,女性的再生产角色绝不是宿命论式的悲剧,而来自于男性的强加。男性同样有义务在女性分娩、育儿等场所陪伴女性,并付出女性相同的努力。但由于社会普遍觉得 “这是女性的事,男性只负责赚钱养家” 就被搪塞过去。
那么,以上两个剥削导致了什么呢?
导致了女性缺少独立生存的经济基础。因为男性是家庭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女性不得不依附于男性,甘居其下。
回到计划生育的话题。根据有道法则,学历越高的女性越有可能不参加社会工作,因为她们的伴侣学历往往更高,这代表了更高的收入。
如果我们社会没有进行计划生育,那么现如今社会上许多伴侣同时进行工作的家庭就很有可能不复存在。而这些高学历的女性,事实上也是女性地位提高的发动机(某个领域中的佼佼者、政客、舆论的发起人)
为什么如今的许多女权主义者令人厌恶,是因为她们以为 “女人负责貌美如花,男人负责赚钱养家” 是女权。实际上,这恰恰是把自己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没用的,别的国家都试过了
以德国为例子
新生儿每月补贴 219 欧元直至 18 岁如果继续读书补贴到 25 岁
应届大学毕业生每月工资 3700 欧元左右
每生一个孩子夫妻各自有三年的生育假期,政府补贴部分工资
德国房价几千欧一平,房价收入比 9 左右
然后德国维持在生育率 1.5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请把话筒递给微博的几个女权博主 听听她们的声音 当然,我们也不说别的,就说说我国古代生育奖励政策 春秋时期越国妇女生产有专门的医生照顾,生了男孩可以得到两壶酒一条狗的奖励,生了女孩则可以得到两壶酒一头猪的奖励, …
知乎用户 写輪眼 Kakashi 发表 非必要,不结婚 非必要,不生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面对人口问题,我们需要拿出新水平、达到新境界,通过新举措、新发展,形成新突破,为此,我们必须重视新方法、看清新形式、厘准新要求,只有这样,我 …
知乎用户 王克丹 发表 这些人啊,从来不说钱从哪里来! 增加的预算是穷人税还是富人税?是土地税还是资产税?生三胎的是哪些群体,生不起一胎的又是哪些群体。 一拍脑门,名也得,这些群体可能是利也得,就是不知道多出来的钱谁出。根据 2019 …
知乎用户 搜狐新闻 发表 谢邀。 好事呀,有啥好吐槽的? 只要是攀枝花户籍,生二胎三胎,每月每个娃发 500 元,发到 3 岁。 什么概念?攀枝花的最低工资标准是 1650 元,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是 2991 元。 照这个标准,北京如果发, …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当父母我省心。 知乎用户 闪电老鬼 发表 前些年公安部门招录辅警一般要求年龄不超过 45 岁,有的甚至 50 岁的都要。而这两年呢,全部改成 35 岁。说明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