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强迫芯片制造商在中美间进行选择,台积电将何去何从?可能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知乎用户 英雄戚继光 发表 我看没有一个答案敢把台积电现任老大刘德音接受 CNN 专访,使用词语给讲出来。 我需要告诉大家一个真相。 首先,刘德音接受采访时候,不止是外国主持人说中国要 invade invasion 台湾 刘德音本人也说中 …
影响:
1、YMTC 和 CXMT 两兄弟遭到精准打击。
2、YMTC xtacking 技术需要将逻辑电路和存储单元分别放在两块晶圆上加工。存储单元不用先进制程,但是逻辑电路需要。不过,NAND 的逻辑电路也不太需要特别先进的制程,22 其实也能做。然,现在需要的不只是去美化,可能要求纯国产化。所以,这 22 是挺难的。
3、CXMT 的 DRAM 和 NAND 是不一样的东西,需要先进制造来做。三星海力士上了 EUV 来凹 DDR5,CXMT 没了美产设备的供应技术进步大概率会停滞。甚至连带以前的 DDR4 产品都会受到极大地影响。
4、大算力芯片别想了。NV 刚发布的 THOR 自动驾驶芯片大概率拿不到了。这倒是利好了一波国内那几个做自动驾驶芯片的公司。希望这些公司能把软件好好优化一下,能把开发组件做的更像个人一点。
5、高通那个 ride 不知道在不在列,我感觉可能不在列。现在不在列,以后也许会在列。希望国内主机厂有点骨气,多用用国产自动驾驶芯片。
6、cuda 这个东西是不是得想办法替换掉了?利好飞桨和昇思。
7、用于生产 14nm 以下芯片的设备会被禁掉。国内代工厂现存设备的维保服务怎么办?万一对方驻厂工程师撤出了,这些设备出问题了怎么办?
8、接上条,缺乏美国先进制程设备的帮助,国产设备公司的进步速度也没那么快了。毕竟设备这玩意儿 “抄是最快的进步方法”。后期需要国产代工厂和设备公司更加紧密的合作了。只有不断地使用不断地反馈才能让设备进步的更快。希望国产设备公司有点志气,面对问题不要逃避,把设备做的好一点。
9、这一刀基本上让国内所有芯片公司都享受到了和华为第二轮制裁时候差不多的待遇。但还没到完全拿不到芯片的程度。非常准,非常狠。
10、感谢美国,持续的让大家保持清醒。很痛苦,但很有必要。作为圈外人士,只能加油打气,让公众多了解一些。不给国产芯片添乱子。
芯片(集成电路)从业人士
回答一下。
具体内容欢迎看我昨日写的一篇文章,专门分析过:
美国新增 31 家 UVL 名单美国新增 31 家 UVL 名单,意味着什么?
《华尔街日报》称,美国在对华贸易往来以及出口芯片上设限已经变得司空见惯。对此,我们看看几位专家的看法:
芯谋咨询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通过出台一系列限制措施,美国意在打压中国在科技领域高端环节的发展,最初是制裁位于终端部分的华为与中兴,后来将矛头指向芯片设计领域的海思和芯片制造的中芯国际。顾文军表示,短期内,美国希望让中国在芯片的高精尖部分 “脱钩”“断链”。从中长期看,美国希望自己和盟友不再过分依赖中国的市场,减少与中国的生产要素往来。
“美国芯片限制措施无法阻挡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前进步伐。”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引述学者的话说,在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半导体产业中,28 纳米制程工艺仍然是众多厂商维系利润、参与半导体先进技术研发的基础,最先进的芯片技术确实很有用,但这占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比例仍然较低。至于美国的限制措施是否会对中国产生长期影响,这要看后者半导体产业制造、设计的发展情况,在 10 至 20 年内,行业的发展应该会发生一些变化,也可能出现新的技术。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美国的出口禁令对国产芯片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机会,之前国内芯片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之间互动不足,但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国产替代力度。” 集微咨询总经理韩晓敏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国内产业链企业要立足国内市场,逐渐建立完整芯片产业链生态体系,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竞争力以及全球影响力**。
但美国曾经打压日本芯片产业的历史我们要时刻警惕并学习!
芯片这个产业,其实是美国搞出来的,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之后美国德州仪器的工程师搞出了集成电路,再后来有人研究出了光刻法、CMOS 技术,直到 1971 年第一个微处理器问世,基本都是美国在主导。跟很多产业类似,当时芯片产业的最大需求方不是消费品公司,而是军方,50% 的半导体、72% 的集成电路,买家都是美国军方,当时大搞冷战,这是刚需。
当时的日本也主打科技立国。他们觉得集成电路是个好东西,就琢磨着怎么用到消费品上。有家公司叫卡西欧,他们主打一个产品——计算器,异常受欢迎,高峰时,卡西欧计算器占了全美市场的 80%,美国不爽了,1972 年,美国找了个借口拒绝给日本提供芯片,卡西欧的计算器立马大受影响,两年后市场份额就降到 27%。
计算器在当时算是高科技产品,日本一看,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爆款快要死了,那就自己搞芯片吧。他们当时采用的是国家队的模式,成立了 “DRAM 制法革新” 国家项目,怎么讲?就是政府牵头,联合日立、NEC、富士通、三菱、东芝等等重要企业,大家凑份子筹资 737 亿日元设立研究所,其中政府补贴了 291 亿日元,占 39.5%。
他们怎么搞呢?
研发搞 “赛马”,谁跑出来算谁的,互相 pk;
资金除了补贴还有接近于零的低息贷款;
**市场搞保护,**提高关税抵制美国产品,倡导国货。
举国之力搞研发很有成效,到了 1980 年,美国惠普做了个测试,结果是 “日本芯片的良品率远远高于美国”,龙头公司 NEC、东芝和日立的良品率,比美国高 6 倍。有了这么高的评价,日本公司的市场份额也不断上涨,到了 1980 年代,完全超过美国,成为半导体行业的霸主。1986 年,日本半导体产业在 DRAM 份额占到了 80%,在整体芯片市场的份额达到 54%,世界第一,远超美国的 37%。
这让美国非常不爽,其实早在 1977 年 3 月,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SIA) 就得出结论:**日本电子产业的成功,是在美国倾销的结果,而为了保持美国电子产业的竞争力,美国政府必须介入这次争端。**当时有很多不同意见,比如有的经济学家就认为,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既然芯片不是美国的优势产业,那就应该放弃,日本是美国小弟,直接让他们搞生产,咱们直接买不就行了。这看似有理,但被美国军方直接打脸,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美国所有的先进武器系统,都建立在芯片技术上,**所以,美国必须保护本土芯片业的领先地位。**既然牵扯国家最重要的军事实力问题,也就没什么可吵的了,于是,美国开始针对日本开始了 “芯片战争”。
经济学家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体系》里提到 “踢开梯子” 的说法,讲的就是“一个人攀上高峰后,就会把身后的梯子一脚踢开,以免别人跟上来,以此来保证自己的优势”。**美国自打成了老大,就不断踹梯子。**那在这场芯片战争中,美国是怎么干翻日本的呢?
1982 年,美国 FBI 假扮 IBM 员工,故意把 IBM 公司的 27 卷绝密设计资料中的 10 卷发给了日立公司高级工程师林贤治。
林贤治也是个直男,一点没多考虑,很快表示还想要换取更多资料,FBI 拿到证据后马上开足舆论,说 “日本企业窃取美国技术”、“日本芯片企业没有商业道德、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等等,是不是跟前几年说华为的差不多?
到了 1985 年,美国 SIA 认为,如果政府还不迅速采取严厉措施,整个行业将在与日本的竞争中消亡,于是著名的 301 条款出来了。
日本政府还没想好应对之策,市场传言又起:说日本存在一个影子 “九人委员会”。他们定期会晤以决定芯片价格、市场份额等等。
日本坚决否认这些说法,但最后不得不屈从美国:1986 年 9 月,两国签署了《半导体协定》。
主要就是三条:
日本芯片在美国市场只能等于或者高于公平价格;
美国芯片企业将获得日本 20% 的市场份额。
日本半导体产业无条件和美国分享技术等等。
这就完了吗?**远远没有。**因为不能低价出货,所以日本厂商之间竞争加剧,日本通产省为了协调这个问题,对出口规定了统一的最低价。但这么一来美国不干了,以日本没有执行协议为名,对日本 3 亿美元的进口产品实行 100% 惩罚性关税,其中包括电视、计算机等等,但奇怪的是,不包括芯片。搞错了?美国的目的就是要让日本的企业继续内斗,拆散日本的芯片产业联盟。
这还不算,对当时日本芯片的老大东芝,美国也启动了定点清除计划:
先是迫使东芝关闭美国工厂;
5 年内禁止东芝向美国出口芯片;
罚款 150 亿美元;
禁止东芝向 14 个国家出口任何产品,为期一年。
就这么霸道,一套组合拳下来,东芝再无力和美企抗衡。
他们找的就是日本近邻韩国,不仅向三星转移芯片技术,还利用华尔街的资本搞精准孵化,有了这支持,三星疯狂复制日本芯片企业的生产线并且高薪挖人,1990 年,美国干脆来了个更厉害的,同时对韩日发动反倾销,但差别很大,**对日本征收了 100% 的反倾销税,而对韩国只征收 0.74%。**这么搞,哪有不起飞的道理?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台湾也看到机会,1987 年张忠谋创办了台积电,趁势而起。
就靠这三招,美国没几年就打败了日本,1992 年,美国本土公司重新夺回了市场份额,在日本的份额也达到了 20%,1993 年,美国重新成为世界最大芯片出口国。到了现在,日本虽然还是芯片产业中的重要玩家,但在全球的份额已经只剩下 6%。
推荐一篇文章,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以上,谢谢。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常年关注长江存储等国内半导体企业,屡次回答相关问题。
看到美国最新的制裁措施,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一天终于来了。
长江存储作为国内半导体存储器领域的龙头企业,近些年表现可谓惊艳,我个人多次表示强烈支持。
长江存储借助自研的 Xtacking 架构屡次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追上了国际先进水平,我个人更是由衷欣慰。
但长江存储自身发展越好,其遭到美国针对性打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过去几乎每次谈到长江存储,我都会对未来可能遭受的制裁表示忧虑,希望长江存储做好充分准备。
甚至到去年年底时,我就说能苟到现在已经超出预期了……
不论技术还是产能,我对长江存储都极为放心。
真正值得担忧的其实只有一点,相信大家也都能猜到。
我真心建议长江存储,为应对特殊外部环境多做些准备。
当然长江存储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近来一直比较低调。
但说实话,以长江存储的发展势头,能苟到现在已经超出我个人的预期了。
未来随着长江存储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很难说形势不会有变化。长江存储的技术和产能已经到达什么地步了?
还是那句话,美国人不是傻子,韬光养晦终归有藏不住那天。
不论是华为海思还是长江存储,国内产业升级的佼佼者一旦发展壮大,都会面临海对岸的压力。
尤其是至关重要的半导体领域,美国人的制裁和打压更是近乎无所不用其极。
长江存储有自主的技术和 Xtacking 架构专利,但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部分设备仍面临一定制约。
存储领域与 SOC 不同,很多方面要求低一些,但短期内仍可能面临一定冲击。
尤其是产能方面,长江存储之前的计划扩充的产能本就不算特别多。
长期来看,长江存储的产能持续扩张必然依赖于更多自主化的设备。
相比于长江存储,国内其他半导体企业受影响可能更大。
长鑫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相对大一些,设备层面压力更加紧迫。
还有国内不少芯片设计企业(包括但不限于 GPGPU、车机、自动驾驶算力平台等领域),产品已经达到相当优秀的水平,但对先进制程有很大依赖。
美国人此次制裁加码,不仅令相关芯片设计企业(壁仞、天数、地平线等)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更是对还处在研发阶段的企业(OPPO 哲库等)形成了不小打击。
如果企业在芯片设计领域逐步发展壮大,对美国相关产业形成一定威胁,是否会面临今日海思的处境?
对于这个问题,过去我曾不止一次表示过忧虑:
再进一步说,即使 OPPO 哲库不断发展壮大,成功在旗舰阵营站稳脚跟,也仍然可能面临如此海思的困难。
短期内这种可能性固然不大,但长期看则未必。
当然,先进制程代工本来不是任何设计企业的责任,只希望国内半导体产业早日实现突破。如何看待有媒体称 OPPO 会采用 TSMC(台积电)的 4nm 工艺流片旗下第一枚 AP?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彼时国内仍有不少人持乐观态度,认为美国不会肆意扩大打击面。
更有些人各种阴阳怪气,为美国制裁华为找出种种理由。
然而现实是,中芯国际、海康、大疆、大华、商汤、云丛…… 被制裁的企业越来越多。
到现在实体名单上一共有多少企业和科研院,我都已经数不清了……
就这,还有不少人仍在宣扬受害者有罪论,这是何等的 XX?
如今美国前脚将中高端计算卡对整个中国禁售,后脚又将长江存储等一众企业列为打击对象,我倒想知道这些人还有何话可说?
所以说,国内相关企业均应有**底线思维,**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力协作更是势在必行。
总的来看,美国一步步收紧的制裁对国内相关企业固然有不小打击,但也逐渐面临边际效用递减的情况。
说白了就是,简单粗暴、效果明显、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的手段,到今天基本上都使完了。
事实上,最近几次制裁加码,不可避免的对美国自身也有负面影响。
站在我们的角度看,美国今日的举动也是危中有机。
新一波制裁对我们有利的方面,过去我不止一次强调过:
看似公平的市场经济,反而是扼杀后发企业的最大推手。
而美国丧心病狂的制裁和打压,短期内确实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了不小打击,但长期看却为国产替代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市场空间。
没有盈利预期,相关资本就不会投入;
而没有资本投入,技术差距就会越拉越大,未来更不可能产生盈利预期。
这种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的怪圈,就是市场经济下半导体产业先发优势大,后发追赶难得重要原因!
这同样也是半导体产业国家补贴、扶持势在必行的重要原因!
所以说有时候,看似公平的自由市场,才是扼杀竞争的最大推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如果真的彻底切断国内的半导体供应,长远来看反倒是帮助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以前是 “好不好” 的问题,现在变成 “有没有” 了;
以前是国产价格高,品质低,所以没人用,现在可能要变成不用国产就没得用,硬着头皮也要上了。如何向如何看待美国将华为及 70 家关联企业列入贸易管制黑名单的行为?
尤其是车用半导体领域,我认为是国内半导体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近年来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如火如荼,对应的车用半导体毫无疑问是增量巨大的战略新兴市场。
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方兴未艾,相关技术和生态都不是非常成熟,国内企业与海外巨头在起跑线上落后不算多;
同时智能汽车对芯片功耗没有智能手机那么敏感,对先进制程依赖度相对较低。
以上多方面因素结合,我个人迫切希望国内半导体产业在车用半导体领域大展拳脚,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此前我曾不止一次担忧,车规级芯片(尤其是自动驾驶算力平台)可能成为未来 “卡脖子” 的关键环节
车规级芯片本身也是比较宽泛的概念,车用 MCU、车机芯片、自动驾驶算力芯片甚至 IGBT 都可以算进这个领域。
目前大量整车厂短缺的是车用 MCU 芯片,这个领域个人认为长期看国内吃下一块蛋糕没有太大问题。
IGBT 作为纯电动车核心元器件之一,国内比亚迪、斯达半导等企业已经在这个领域耕耘颇久,自主研发的产品实现大规模装车,这个领域我个人也不太担心。
同时,消费者对整车智能化关注度已经越来越高,车机(车载娱乐或智能座舱)芯片必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赛道。
高通已经量产 7nm 制程的车机芯片,在多家整车厂的产品上均有搭载;
国内这个领域有大陆的华为海思、瑞芯微以及台湾的 MTK 等等,这方面未来有待进一步加强。
但是考虑到车规级对芯片各方面可靠性要求较高,车机芯片向高性能迈进的速度收到一定限制,个人认为也相对好追赶一些。
我个人最担心的,还是自动驾驶平台所需的算力芯片。
自动驾驶是未来智能电动车最重要的赛道之一,近两年车载主控芯片算力攀升速度极快。
很早之前我就在专栏文章中分析过,芯片设计领域先发优势,强者恒强有几个重要原因:
摩尔定律下芯片更新迭代速度极快,低性能芯片淘汰速度较快,后发企业从低端起步逐级攀升难度较大;
芯片的研发设计费用非常庞大,行业领先者可以通过高出货量有效摊平研发成本,后发企业发展初期面临极大的成本压力;
芯片是面向下游的 To B 产品,整车厂关注的性能参数比较统一,后发企业较难通过差异化寻求突破;
如今自动驾驶算力芯片也是如此,尽管华为海思、地平线等企业已经进入这个领域,但总体上看基础还比较薄弱。
稍有不慎,差距就会迅速拉大。
更关键的是,自动驾驶算力芯片向先进制程迈进的速度也非常快,为美国可能的制裁提供了方便。
特斯拉下一代算力芯片 HW4.0 将采用 7nm 制程,英伟达采用 7nm 制程的 Orin X 芯片也会在蔚来、智己等车型上搭载。
我个人认为,短期内算力芯片采用 28nm 成熟制程还可以接受,但长期看这个领域必然要向先进制程迈进。
应该说,华为海思、地平线等大陆企业在设计领域发展势头不错,地平线已经有不少产品量产装车。
如果说设计领域我们已经走上良性循环,那对应的软肋也是一目了然。
虽然近期美国通胀严重,导致其不得不在一些方面做出退让;
但至少到目前为止,美国对我国科技企业的绞杀并没有放松。
前两天还有新闻,美国勒令韩台等半导体企业交出数据,个人认为有部分理由也是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
如果未来局势有变,不排除美国进一步加大半导体领域的限制范围。
华为海思已经在实体名单上自不必说,个人认为地平线可能首当其冲。
……
我个人最担心的情况,就是新能源汽车上游核心算力芯片受制于人,重蹈智能手机产业覆辙:
OVM 等企业高端产线因高通不给力被重创,除华为外的品牌在高端市场难有作为。中国汽车品牌什么时候能够打败丰田本田?
事实上,原本智能电动车领域已经有类似苗头:
发展态势较好的车企大量采用海外巨头芯片,高通 8155 车机和英伟达 Orin 算力平台几乎成了各家标配。
如今新一波制裁下,国内车企哪怕出于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也必须跟国内半导体企业加强合作。
华为 HI 一贯采用 MDC 全套自研方案,有自家的昇腾系列芯片,毫无疑问是佼佼者;
理想也在部分车型上选择了地平线 J5 芯片,与英伟达 Orin 形成高低搭配,也是相当好的案例。
新一波制裁对我们不利的方面,我认为关键在于 “木桶效应”
半导体是庞大复杂的产业链,最终产品的表现往往受制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板。
美国丧心病狂的制裁,更是将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在当前环境下,半导体设备和制造无疑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发展最关键、最紧迫的领域。
所以我认为,对于国内所有相关企业来说,现在已经不是计较国产替代性能先进与否的时候。
在能获得海外芯片或设备时继续保持合作,固然也不算错;
但若是因此放弃与国内半导体企业的合作,毫无疑问是授人以柄;
自美国实体清单一步步扩大,我国部分科技企业蒙受不小打击。
半导体行业高速迭代、赢家通吃的局面,又使得不少人灰心丧气。
但如果因畏难而放弃甚至破罐破摔,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所以无论有多难,发展自主的半导体产业都必须做。
前路有诸多艰难险阻,这些我都不否认。
但还是那句老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我们不仅要关注现状,更要关注现状背后的发展趋势。
美国的制裁固然对我国部分领军企业造成了不小打击,但长远看为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市场空间。
在市场和政策双重支持下,近两年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总体上有不小进步。
菊厂已经硬抗制裁长达数年,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一批半导体企业同样在奋力前进。
甚至就连知乎众人怒喷的从业者待遇问题,近两年也已经有明显好转。
只要我们不被 “速胜论” 和“亡国论”蒙蔽双眼,只要不被短期困难压垮意志,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预计美国下一步会在需求端上打击我们的产业升级 比方说不允许西方的企业用到大陆生产的芯片 或者不进口有大陆制造芯片的产品
别以为不可能 这几年美国做出了太多突破下限的操作 现在的美国政府对其企业 甚至外国企业的控制已经远超他经常说的那位了
而且听一些业内人士分析 这项禁令打击不止半导体 甚至对新能源汽车 AI 军事 研发 打击都非常大 并且阻断了中国企业对新技术的参与
振华这是帮着中国芯片产业找缺陷,抓蛀虫呢,中国芯片以后发展好了,应该设立个建国振华奖,用于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哪怕一些获奖人不能用真名领奖,也要发。
[
大国较量 (战略博弈的逻辑)
京东
¥49.09
去购买
[
美国大衰落:腐败、堕落和价值体系的坍塌
京东
¥45.00
去购买
[
地理与世界霸权 任正非思考全球局势的案头书,再版数
京东
¥37.10
去购买
以我观察,这些都还不是主菜。
芯片制裁只是个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烂招。只是损失的主要是日韩台而已。
美国在准备的主菜是不遗余力的挑动弯弯往战争方向发展。
他们的伪国防部在搞延长兵役,一些政府高层接受采访时承认在囤积战争物资。
而且现在民进党的选情告急,县市长选举很可能会比 2018 年还差。
往后两年世界经济又明显是处于下行状态,到时候民进党内忧外困,为了延续手里的权利,未必不会在美国的挑唆下,做出一些铤而走险的举动。
制裁华为时,一大帮 ID 帮着美国洗,华为如何有错,现在,这些芯片公司有什么错?为什么那些人就是我们的敌人?就是因为他们帮着美国损害我们的利益。
都到这个地步了还搁这坚持 “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不会设立设备国产化目标” 呢?我寻思哪怕是韩国都知道扶持 AMAT 之外的 PLANB 甚至公然提出 2030 年做到半导体装备世界前五这个目标怎么你鳖就不敢了?
嘴上 mmp,心里乐滋滋,对美方的行为表示欢迎。国内半导体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大概目前都这个心理。
看美稀宗的套路,大概率一条路走下去到黑了,完全不给买办任何投降机会,作为从业人员完全不用担心国内资本卸磨杀驴。
加班多,钱多,不担心裁员,也算好日子。
美国芯片战略是妄想把供应链回流到国内,我全都要,时间长了大家都醒过来,芯片四方联盟也是打算吃掉台积电,也想把韩国吸干,但是韩国打死不上当,日本就是纯贱人,不提了。
中国就是希望卷完中低端产业,就卷高科技产业,最好拉着你来美国一起卷!现在中国工业体系最大的优势其实不是成本,而是规模和效率,这是大国的体量优势。
高华肯定会问你中国凭什么和美国一起来卷?
我想说为什么不能卷?难道你美国佬就真的是山巅之城,天选之子吗?就该吃肉,而中国人就只配喝汤?中国人就是不认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你美国红脖子还真的以为只要打败中国后,打一份工就可以养活全家,住大豪斯吃战斧牛排的好日子,就会回来。
美国的操作是: 你弱的行业时候,他要来市场经济那一套,他变弱的行业就要国家安全保护那一套,这够霸道吧!美国指责我们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我们并没有做错了什么,唯一的错就是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这就是美国要对中国无所不用其极搞技术制裁的原因,不就是要中国专做中低端产业,给美国打工,美国接着用科技金融霸权来收割中国。
而且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卷,是建立在亚非拉国家 70 几亿人民的内卷之上,所以你白人老爷,傻白甜的,圣母婊的,才能岁月静好地去搞什么政治正确,环保低碳!
现在所谓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其实就是中国要突破和占领高端制造业后提供大量的高薪高福利岗位给中国人,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生活水平就必须向高端制造业进军!
美稀宗说的对,中国就是要玩卷这招。
中低端芯片制程: 中国要将成熟制程卷成白菜价
高端芯片制程: 中国要玩的是农村包围城市那一套,用白菜价的成熟制程围剿先进制程,把成熟制程的钱都给赚了,让你的西方先进制程公司无钱可赚,然后慢慢追赶你的先进制程技术!
就是要卷死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吹咩!
我发现每次美国只要一把新的限制政策搬出来,总有一些网友要出来阴阳怪气,而且这种人这两年还越来越多。我真就纳闷了,咱们大家都是中国人,网友们着急我能理解,可是有的人非要借题发挥阴阳怪气是几个意思?难道中国的自研技术遇到点挫折就不搞了吗?难道中国有朝一日凭借自身技术站稳产业链上游对大家没好处吗?难道中国产业链碰到困难,咱们国人还要跟着起哄吗?真的是一万个想不通!和大家聊聊我的看法吧。
第一、咱们中国人从来就不缺少重大科技项目攻坚的经验与勇气,真正的科研荒漠期我们的先辈们都走过来了,咱们作为后来人更没有甘居人下的理由,遇到点事儿就轻易放弃对得起大风大浪里走过来的那些前辈们吗?
第二、有些人讲 “美国打压太厉害,自研不顶用了,干脆别搞了”,这不是投降主义吗?美国之所以打压中国科技企业就是因为我们之前的发展速度太快,让他们感受到威胁了啊,掌握核心科技不管是在当今社会还是在未来世界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条路咱们是走对了的。在正确的道路上越是遇到困难越要想解决办法,而不是打退堂鼓。
第三、我还发现有些网友一开始是抱着速胜主义的心态去看待中国自研破局的问题,真是遇到了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的困难就开始动摇了,有一部分人就开始受阴阳怪气者影响转向悲观了。我想说的是大家一定要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产业链破局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真是这个月打压,下个月破局,那美国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正相反,在产业链破局的道路上我们要做大量底层研究,要把过往的很多行业经验推倒重来,只有先把基础打好才能开始起高楼。换句话讲,中国的科技领域从业者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好大喜功,要步步为营稳健前进。
说句心里话,咱们的产业链的确面临困难,但这困难绝对不是无解的,唯有当代踏踏实实的研发积累才能为后来者指明道路。大家不妨想一想咱们的先辈是不是也是这么做的,如今咱们的从业者是不是也要义无反顾承担起历史的责任。还是那句话,让我们忠于理想,让我们面对现实。
打打更健康,否则某些人满脑子的理想主义,认不清现实国际社会的美帝。
突然间想到,人家卡的就是你的尖端,基础的人家还指着卖你钱呢。台积电的技术 Intel 这么多年也没能搞出来,三星这么多年也没能解决良率品控。阿斯麦的技术全球独一家老美也做不出来,奈何这些厂家无一例外用到了老美的关键技术,所以人家才有底气卡脖子。航发做不到最好也是能一点点做好,尖端芯片没有差一点的说法,只有行或者不行,差一点都不行,明白这个道理才知道这条路有多难。没有 10 年时间连接近都不可能,何况人家还在奔跑,还在狂赚钱,国内厂家也就喝口汤。最好的希望是摩尔定律遇到瓶颈,大家都没法进步,或者换道超车,比如日本正在研发改进的纳米压印。但是实话说别人都没闲着,所以这条路注定是必须走但是又非常不好走的。没有清醒认识以为人定胜天那是愚蠢,那么好做又赚钱不是早就做了!?
这次制裁对国产存储器行业影响是极其严重的,目前看到的消息是:
目前把长江存储加入的是未确定清单,这类似于之前部分生物医药公司的待遇。
虽然不是实体清单 Entity list,但也只有一步之遥了。一旦在规定期限内无法核实,就会进入实体清单,到时候来源于美国的技术出口就会被限制。
未核实清单的 “核实” 主要指不确定这些使用了美国技术的产品最后的实际用途:
比如长江存储是否直接出售存储芯片给华为,或通过白手套间接出售?
是否出售给美商务部实体清单上的其他公司或个别管制国家?
按照美方规定这些产品的去处需要派人调查,如果调查清楚没问题,就会移除出清单。
之前医药外包公司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无锡厂就进入了清单,两家公司宣布没有问题可以来查,所以一些经过确认没问题的公司这次就被移除了。
但鉴于当前半导体领域的敏感度,长存不太可能敞开让美方来检查,或者完全满足美方要求,因为这将对国内客户产生很大影响。
要知道现在长存 NAND 芯片 128 层量产,232 层在做,但相对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并无明显成本优势。
一旦部分客户被禁,传言的客户苹果被美方干预也无法出货的话,长存的竞争力和产能扩产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现在 NAND 芯片价格本身就是下行周期,三星等韩厂又是逆周期的高手,这对比拼成本的存储器行业新玩家长存来说压力很大。
而且 NAND 芯片只是管制的第一步,根据美商务部文件划定的范围,各种可能管制范围还有:
这种全面而详细的技术节点规定很专业,目的就是锁死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的上限。
这次长存遭殃也是因为自身技术进展很快,比逻辑和 DRAM 芯片快得多:
说实话,现在的竞争形势已经不是图穷匕见了,是直接摆到桌面上,直接争夺高端产业。
从制裁华为,到限制 14nm 以下工艺,到制裁长江存储,我们在核心技术劣势的情况下一步步受制。
这其中受影响的何止是国内各厂,它们背后无数的产业链从业人员和家庭都受到冲击。
而且这种制裁毫无停止的迹象,根本看不到尽头。
诚然国产半导体技术差距还很大,但国家商务部的清单也一直没用,其他合适的反制手段也要适当考虑一下了。
一味退让或者打打嘴炮反击根本毫无意义,如果还是这样放任下去,最后存储器行业就会落入类似逻辑芯片被锁死在 14nm 的境地。
今天下午和一个做摄影器材的朋友聊天,他和初哥说近半年数码相机各个厂商一直处于缺货状态,很多摄影爱好者双眼血红去市场上找器材价都不砍的,相机来一台出一台。以往是厂家催着商家卖货,现在变成了商家找厂家要求尽快供货。相机供不应求的原因,厂家和他们说缺芯片了。
其实摄影器材是一个稳定的小众市场,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摄影的发展,相机的销售一直呈现下滑状态,尼康、佳能这样的大厂都把单反生产线停了,只生产微单产品。处于萎缩专业的相机市场,突然遇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并不是因为相机突然又吃香了,而是供应链出了问题。
相机内部用到的芯片比较少,而且还是一个萎缩的市场,为什么供应链会出问题?是因为汽车行业对芯片的旺盛需求,导致大部分半导体产能都转去生产汽车行业的芯片,分配给相机厂商的半导体产能自然就少了。毕竟一辆新能源汽车要用到 2000 块芯片,一辆传统燃油车也得用到 1000 块左右的芯片,相比于这个市场,摄影器材市场实在是体量太小,活该摄影爱好者倒霉。
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明产业链的重要性。半导体芯片这个产业链,产能是有限的, 并且现在越来越多的行业都需要芯片行业的产能。
在一个良性的市场环境中,是存在明确的国际分工的。一部分高端的零部件在美国生产,然后再到中国组装成完善的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获利的并不仅仅是中国公司,美国公司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我们假设中国生产一个产品 A,里边使用到了美国的芯片 B,这时美国断供了芯片 B,会发生怎样的情况。
首先,生产 A 的公司会去市场上寻找替代芯片 C,这个替代芯片未必有 B 性能好,但是可以使用。在 A 找到了替代芯片 C 的情况下,可能采用降价的策略去销售安装了 C 的产品,同时积极寻找、或者是自主研发能达到芯片 B 的芯片。
而对于生产芯片 B 的公司,因为最终需求的数量是一定的,并且渠道掌握在生产产品 A 的公司手里,并且和产品 A 同类型的产品大多数都由中国生产(因为这个产业的供应链、市场大部分都是在 A 所在的国家),B 芯片没有办法去国际市场上找到其它的买家(因为用到 B 芯片的产业链大部分都在中国),最终倒霉的只有生产 B 芯片的公司。
没办法,因为无论是产业链、还是最终的大客户市场,对于做产品集成的厂商 A 来说,都有绝对的控制权。缺了芯片 B,A 可以通过更改设计方案、乃至设计出新的产品以绕开芯片 B 的制约。
但缺少了生产厂商,单单一个芯片 B 是没有办法面对最终的消费市场的,还是得需要厂商 A、以及厂商 A 所在中国的其它厂商去使用芯片 B,才能形成有效的销售,才能赚取到可观的利润。
这就是为什么说美国最终只会封锁自己、反噬自身的原因。因为只有把零部件变成成熟的产品,才能够产生真正的长久盈利、才能够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仅仅制造出芯片,没有能力把芯片变成产品,最终倒霉的还是生产芯片的厂商。
而对于中国来说,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芯片使用的都是 28nm 及以上的制程(下图,数据来源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用到 28nm 以下制程的芯片市场占比依然较少。而 28nm 及以上制程,是可以通过国产设备解决的。也就是目前大部分的芯片制程,中国都是有能力生产的,除了少数的高端消费类电子的芯片(手机、平板电脑等)需要进口外。
目前上海微电子(SMEE)的 SSA600/20 系列光刻机可以实现 90nm 的量产,并且 28nm 正在攻关,预计明年可以正式出货。
而中芯国际的 14nm 可以量产,所以目前对于中国来说,大部分的芯片都是可以保证的。目前在美国打压下无非是放弃一部分高端消费电子的市场,但大部分市场我们依然能够牢牢掌控。
比如中国生产的各种家电产品、汽车,里边用的芯片大部分都是 28nm、甚至是 65nm、90nm 的产品,用到 14nm 的都很少,更不用提 7nm、5nm、3nm 的产品了。
而且使用的芯片制程越高,成本也就越贵,在 28nm 完全能够满足应用的情况下,很多厂商不会选择更高制程的产品。
所以对于中国来说,大家不用过于担忧,因为大部分产业链和市场都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消费者最终需要的是能用、好用、便宜的产品,而不是一块块的芯片。
更多阅读
人民币交易天然气、美逼俄石油限价、巴斯夫乙烯大项目投产的背后博弈
挺好的,除了逼着中国加速产业升级外,还起到了另外一个效果:逼着美国的 “盟友” 搞去美化生产线。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消费市场,这些技术美国不卖给中国,其他市场会消化不良。
1、
日本佳能公司表示,将投资超 500 亿日元(约合 24.6 亿元人民币),在日本栃木县宇都宫市新建半导体设备工厂,占地面积约 7 万平方米,主要增产光刻设备,建成后预计产能将提高 2 倍。新工厂计划于 2023 年开工,2025 年春季投入运行,这也是佳能 21 年来首次扩产半导体光刻机设备。
你猜,佳能的光刻机是准备卖给谁的?
2、
2021 年,欧盟委员会公布备受外界关注的《芯片法案》。
该法案指出,欧盟将投入超过 430 亿欧元公共和私有资金,用于支持芯片生产、试点项目和初创企业。其中,110 亿欧元将用于加强现有的研究、开发和创新,以确保部署先进的半导体工具以及用于原型设计、测试的试验生产线等。到 2030 年,欧盟计划将在全球芯片生产的份额从目前的 10% 增加到 20%。欧盟内部市场专员 Thierry Breton 明确表示,这项投资的目的就是减少欧盟在半导体方面对美国的依赖。
当然了,欧洲的团结不是盖的,这个法案能落地到什么程度还是个未知数,但是很显然和美国不是一条心。
3、
学计算机不如学芯片和新材料了,我看这个问题下很多从业小伙伴已经笑得合不拢嘴。大基金二期已经启动,各地官方、民营资本开始肆无忌惮的投入芯片。
和当年烧光伏、新能源车一样,根据资本的发展规律,未来几年,芯片行业必然有骗补的,但,必然会烧出世界第一(说个冷知识,光伏技术商业化应用源于美国的航天技术)。
美国吵吵闹闹搞出来个夹杂私货的 500 亿美元芯片法案,其实连中国的民间资本都不如… …
现在就看我们在不保护国外知识产权的情况下能不能逆向复制。
如果能,美日将吃瘪。
如果不能,我们会受到很大冲击。
撕破脸之后,实力决定一切。
“打铁必须自身硬”
美国的封锁、制裁、打压,只能进一步让中国人民和中国企业家更加觉醒、依赖别人不可靠,只有奋发图强、才能强大自己。曾经在那么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前辈们能研发出两弹一星,现在那么多漂洋过海高学历的砖家叫兽们,成天自吹自擂嘴巴上过瘾,一切都是拿来主义思想。
但面对美国无底线践踏国际惯例,损坏他国利益维护自身霸权的行为,却是再好的辞令都不如实际行动来的实在。
自 2019 年以后,美方针对中国祭出的 “芯片封锁” 战略真正意义上打醒了国人,使我们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到这一领域。国家的各项政策也开始不断地向行业倾斜,资本嗅到了机会,也开始纷纷流入芯片行业。
一时间,“中国芯” 事业呈现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进入 2022 年,民族芯片产业链取得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也逼迫着美方进一步加强对中国芯片全产业链的封锁!但这样的封锁真的能够达成预期的效果吗?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1 年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IC)产量将达到 3594 亿片,比上年增长 33.3%,这一增长率是去年 16.2% 的两倍多。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预测,中国企业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将从 2020 年的 9% 增长到 2024 年的 17.4%,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和韩国的全球第三大半导体生产国。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芯片相关企业 14.29 万家。2022 年上半年,我国新增芯片相关企业 3.08 万家。近 10 年来,我国芯片相关企业每年注册量不断增加。2017 年我国新增芯片相关企业 0.62 万家,同比增长 21.24%。2018 年新增 0.80 万家,同比增长 28.40%。2019 年新增 0.91 万家,同比增长 13.72%。2020 年新增 2.37 万家,同比增长 160.69%。2021 年新增 4.79 万家,同比增长 102.30%。2022 年上半年,我国新增芯片相关企业 3.08 万家。
这一切都在说明着**:当前中国芯片行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拥有质量不断提升的庞大企业群体。**
不过在认可芯片行业成绩时,我们也应该承认中国芯片行业的劣势,不然又怎能频频卡脖子呢?
这是某公司内部培训资料,关注了在芯片设计制造行业的不同技术和设备的的水平能力,目前国外市场上目前已经主流达到了 5nm 乃至 3nm 的工艺。不过我们芯片行业起步较晚,技术也受到封锁,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车载等等不同产品上使用的芯片大部分都是采用进口的模式,这就造成了对国外技术的强烈依赖。
最近,美国频繁在芯片领域中对中国推出各种芯片出口限制,禁令,不仅违反国际贸易准则,也损害部分企业的利益,最新限制令出来后,英伟达的股价应声跌 400 亿美元,凭空消失。
从这张内部截图可以看到,芯片制造需要用到光刻机,离子注入机,薄膜沉淀,刻蚀机,氧化扩散设备,封测,光刻胶,抛光机等等不同的部分,其中大部分能完成 28nm 左右的工艺制造,但是在最关键的光刻机的部分,我们只有 90nm 的工艺,这就是我们最大的短板。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面临长期缺乏科学和工程人才的问题,这可能阻碍中国降低对进口芯片依赖、力争成为半导体超级大国的努力。
由于这个新兴行业正在缺乏优秀高层次人才的情况下不断发展,相关问题变得越发严重。
有关报告显示,2019 年相关人才缺口已从 2015 年的 15 万翻番至约 30 万。问题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中国院校培养的工程师仍年轻,这意味着行业缺乏领导者,尤其在芯片制造领域。尽管此类问题并非中国独有,却不利于中国实现自给自足。
随着薪酬上涨和政府支持,近年来中国半导体行业专业人员与日俱增。美国某大型芯片企业高管说,就在几年前,芯片设计和制造还不是吸引中国学生的职业选项。那时,互联网企业是许多微电子和通信专业毕业生的首选。
但截至 2019 年底,中国半导体行业从业人员已达 51 万人,同比增加 11%,其中 35 万从事设计或制造——与之相比,美国约 28 万。但中国工程师就读的院校排名低于美国同行。作为现代半导体技术的发源地,美国能培养出更成熟的专业人员。业内人士说中国缺乏的是制造人才,尤其是掌握工艺的人,因为这涉及多种交叉学科。
归根究底,老美对我们进行芯片封锁并不可怕,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吗?封锁吧!封锁吧!再封锁个几年,我们就什么都有了。
但现在的重点是,我们要有窝,没有我们自己窝,那么蛋只能下在别人家里了。
……
衷心希望我国能够尽快补齐这些短板,从此不让我们的芯片设计制造受制于人!
不得不说,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击的确是全方位且精准的啊,通过层层加码,把 buff 都叠满了。
或许你还会有印象,前段时间上海发布了一些关于中国半导体制造取得进展的新闻,虽然官方主动降温了,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美国的升级版禁令。
美国智库的这群人对中国产业的了解还真是透彻啊。
我们再来看看这次出口管制的内容,根据新的出口管制规定:
若未取得许可证,美国企业不得再提供先进运算芯片、芯片制造设备及其他相关产品给中国;
今天措施也扩大外国直接产品规定(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未来运用美国技术、在他国制造的芯片,也受此规范。
这次的一个重点是管控的范围扩大到 “他国制造”,也就是说,只要是运用了美国技术的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制造的芯片,都不能供给中国,这等于是把路完全堵死了。
可能有人会说,不是取得许可证就行了吗?那么,参照华为的处境,你认为有可能会取得许可证吗?
基本上没有可能。
具体来说,规则包括:
将某些先进和高性能计算芯片及含有此类芯片的计算机商品加入《商业管制清单》(CCL);
对中国超级计算机或半导体开发或生产最终用途的项目增加新的许可证要求;
将《出口管理条例》(EAR) 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某些外国生产的先进计算机产品和外国生产的超级计算机终端用途产品;
将需要获得许可证的外国生产项目的范围扩大到《实体清单》上位于中国境内的 28 个现有实体;
将某些半导体制造设备和相关项目添加到 CCL;
增加了新的许可证要求,目的是在中国制造符合规定的集成电路的半导体制造 “设施” 的项目。中国实体拥有的设施将面临“拒绝许可推定”,而跨国公司拥有的设施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相关阈值设置如下:
• 具有 16nm 或 14nm 或以下非平面晶体管结构 (即 FinFET 或 GAAFET) 的逻辑芯片;
• 半间距不超过 18nm 的 DRAM 存储芯片;
•128 层或更多的 NAND 闪存芯片。
7. 限制美国人员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在中国境内的某些半导体制造 “设施” 支持集成电路的开发或生产;
8. 增加了新的许可证要求出口项目开发或生产半导体制造设备和相关项目;
9. 建立临时通用许可证 (TGL),通过允许特定的、有限的生产活动,将对半导体供应链的短期影响降至最低。
真就是半导体全产业链被全方位的 “扼杀”。
包括但不限于中芯国际、合肥长鑫、长江存储等。
以前限制的只是华为,现在是扩展到整个中国的其他民企。
以前是被逼得建立去美化产业链,现在是被逼得要建立全国产自主化的产业链。
大家都知道表态没用,但这是工作。走个流程而已。
至于反噬自身,那肯定的。自由市场的脸都被打没了。我想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蠢货应该短期内不会再得势了。阻碍中国科技进步的最大障碍就此消失了。
美国不讲武德,明显就是科技垄断,众所周知,垄断会导致竞争减少,科技发展变缓,对全人类其实是不好的。但是没办法,谁让人家有霸权呢。
教员说得好,落后就要挨打,小平同志也说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国际竞争,光讲道理是没用的,核心还是要实力。
说实话,人类可能真的配不上这么好的世界吧,很多人提到美国的问题就会想到中国的问题,或者说中国的不足就会说美国不是更糟等等,但是实际上除了现在的中美,人类可以有更高追求,要知道,人类社会的标杆明显不是这几年,这几年反而是严重倒退,纵观人类历史,永远是好日子过久了,大家就开始作,不再务实,各种务虚,然后世界大乱,然后重新追求和平安稳的日子,重新务实,然后再大发展。说白了,这几年全世界小丑当道,看看再往前 30-40 年,那才是全世界欣欣向荣,不过这一切都是周期罢了。谁也改变不了这个周期,每个国家能做的就是练好内功,照顾好自己国民,扛过这个周期。
口嗨的先省省吧,整天喊什么美国促进我们芯片产业发展能解决实际问题吗?
美帝这些政策都是组织资深产业专家逐条设计的,力度前所未有,条条精准出击,基本封死了我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升级的外部路径,比咱们这边只会讲空话的 “专家” 们高明到不知哪里去了。
要我说,咱们目前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混到今天这种地步,本来应该作为智力策源地和基础技术支撑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要背绝大部分的锅。实际上企业已经尽可能地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做了不少实际的贡献了,但是除了像中科院计算所、微电子所这样的机构,大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每年耗费国家天量的科研经费,产出的却只有论文狂欢中虚假科研繁荣。
高等院校里那些所谓搞半导体和芯片技术研究的人员,全部开除可能会有误伤的,但是开除一半必然有大量漏网的。
如何看待工信部提出的将设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哪些学校拥有学科重点高校资格?为什么说「学微电子都怕掉进材料的坑」?我国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上升 2 位,升至世界第二,具有什么意义?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需要做出那些努力?2019 年的当前环境下,中国应该加大哪些领域的科研投入?
都只能阴阳怪气了?有没有哪位具体分析下内容看看。对于云计算,人工智能,国内的影响有多大?阿里,腾讯的自研芯片,还能投产吗?小米,VIVO,OPPO,还能搞芯片吗
这次的管制,针对的是所有中国企业。相当于是先进芯片的售卖,设计,制造,全部管制了?
作为前互联网员工,现在的芯片公司员工,不知道大家为什么会认为国内芯片行业会凉。芯片行业算是制造业里面利润很高的行业了,那么多奇葩赔钱行业都没凉,芯片行业肯定凉不了。这两年大部分芯片企业一边大幅扩张,一边增收增利,没什么好担心的。
前几天,美国指责欧佩克减产是把能源当做武器和政治化,
几十年来,美国对中俄伊朝欧及全世界大搞技术制裁,这不是政治化和当做武器?
这就是真实的世界,
又一次打压!
美国在 7 日发布了对华芯片出口的新限制,要求芯片制造商必须获得美国商务部的许可,才能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
美方说目的是:防止美国技术被用于提升中国的军事实力。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宣布针对芯片的新出口管制措施,限制美企将特定先进芯片和制造设备出售给中国厂商;对于中国运用在发展超算和半导体开发的技术,也增加了出口许可要求。
根据美国商务部规定,美国厂商若要出口的设备可制造 18 纳米或以下的 DRAM、128 层以上 NAND Flash 或 14 纳米以下逻辑芯片,给中国本土厂商,就必须申请出口许可,此外则免。
虽然有点麻木了,但真的被美国政府的做法恶心到了。虽然短期会影响我们的发展,但长期来看,却是倒逼我们一把,自力更生,帮助我们快速壮大芯片领域。到时你们卖不出去,就有好戏看了,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事其实有个引头。
中国去年,曾推出了第一台百亿亿级超级计算机,领先于美国。为这类超级计算机提供动力的大多数处理器都是由天津飞腾信息技术等公司设计的,但它们还不能在中国制造。去年,美国发现部分芯片由 “台积电” 生产后,美国把 “飞腾” 列入黑名单。
这些新规会使中国芯片制造商,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技术和长鑫存储技术等公司,想与西方国家之间缩小技术差距更难了。
根据《金融时报》两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美国可能设定一个 “14 纳米” 的门槛,这可能是目前中国能自主量产的芯片技术档次。
不过美商务部公布芯片出口管制后,板块全线下跌,信息技术 / 科技板块收跌 4.14% 领跌,可选消费板块跌超 3.5%;能源板块保持坚挺,跌幅仅 0.7%。
科技股全数走低,苹果跌 3.67%,微软跌 5.09%,谷歌跌 2.61%,亚马逊跌 4.77%,特斯拉跌 6.32%,Meta 跌 4.04%。
周五美股芯片股集体大跌,费城半导体指数收跌超 6%。AMD 跌 13.87%,截至发稿,公司总市值约为 6700 亿元人民币。英伟达跌 8.03%,英特尔跌 5.37%。
其实很简单的道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没有人能做到独善其身,一个产业链更需要不同国家,许多行业、许多企业的配合才能运行。没有中国这个大市场的采购,美国哪有资金继续投入研发,没有中国的稀土,你美国连芯片都做不出。
回头看,新中国从刚建立起就经历了美国和西方长期封锁,结果是封锁住了吗?这个世界不是为美国一家独霸而存在的,美国及西方对什么封锁、制裁甚至军事威胁,是吓不到具有坚定的独立自主精神、不怕鬼不信邪的中国。
不过从文化与文明角度看:美国人缺少类似我们中国文化与文明性,不懂儒释道和谦虚,不知天地良心、因果报应,到处播撒仇恨的种子,都是强盗和流氓的行为。
等着看吧,没几年中国芯片产业会是另一个景象!
中方回应其实已经把问题的本质说清楚了,但其他的一些诡异情况我们还得注意一下。
1. 科技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只会反噬自身。
中国不是没有相关方向的技术和企业,只是性价比不及美国而已。就像芯片一样,美国滥用制裁只能使得企业人人自危,不得不寻找美国技术和产品的替代品而已。
这种情况损人不利己,既打击了中国企业,又将反噬美国自身。
2. 每次出现类似状况,国内舆论场上总是有一些诡异的存在。
套路都一样,转移焦点,夸大对手,放大社会问题,挑拨离间,替我们认输。
唐山,996 掀起不满;工资低,物价高,引导大家自怨自怜;然后美国,欧洲,日韩一通夸夸其谈,营造敌人铁板一块,无可匹敌;最后,赢不了,我不努力,诱导大家提早认输。
一天天 “荣耀属于乌克兰”,“正义必胜”。你若真在乎荣耀和正义,又何苦冒充中国人去当网军呢?
当初乌克兰不就是网军和 ngo 一通诱导,才东西仇视,陷入内战,民不聊生的?
这群网军既会中文,怕不是某岛某港的。乌克兰前车之签,既不引以为戒,也不反思,反而还有脸变本加厉?真出了问题,欧美老爷也只会背后喊 666 而已。
至于我们,当坚定意志,清明吏治,打击腐败,努力赶超,不要被这群网军所迷惑。
3. 某些国家并不可信,不要听信他们那种似是而非的大道理。
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以华为为例,美国自己制裁也就算了,凭什么还干涉别国使用华为?
先说数据存华为那不安全,华为一个卖产品的,又不是网络供应商,哪来的存储数据?又说华为有后门,逼得华为开放了源代码供人审查。最后不行了,干脆不装了,强压别人放弃华为设备。
这种情况,你吃了几碗粉不重要,诱导你剖开肚子才是他们的目的。你也别想洗干净自己,哪怕你能澄清一两个谣言,人家也还有一百个谣言等着你。
以上把戏一遍又一遍的上演,欧洲既是帮凶又是受害者。
4. 再扯扯俄乌吧,相关问题实在说不过网军。
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
俄罗斯是侵略吗?是!
俄军前线是否失利?是!
俄国历史上是否侵略中国,分裂中国?是!
那你支持谁?我支持俄罗斯!
支持俄罗斯是基于我国的现实环境和国家利益。北约东扩严重威胁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美国在亚洲的拉帮结伙,搞帮派流氓政治也同样威胁着我国。
你今天敢支持乌克兰,明天北约就要扩张到韩日。
既然你觉得加入北约是乌克兰的自由,难道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就不能是所罗门群岛的自由了?为什么一再威胁所罗门群岛?为什么一再挑唆东欧的一带一路国家?
原本的自由是自由,正义是正义,今天的自由和正义却改姓美利坚了?
哪有什么正义和自由,有的只不过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罢了!
现在被逼入绝境,不是我们高唱仁义道德的时候,也不是我们翻旧账,搞清算的时候。
我们不是大波波,要有长远的打算。刘备伐吴尚且是蠢,更何况我们?
以目前的套路看,未来的美国大概率是不会跟我们直接开战的。但挑唆几个头脑简单的蠢货上来送死倒是大概率事件。
具体情况可以参考乌克兰,东欧版头脑简单的蠢货。放着廉价天然气不用,两头的好处不吃,非要组建傀儡政府,东边杀西边,西边杀东边的。
我同情乌克兰人民,但却并不认为乌克兰政府是个好人。
总结来说,俄乌双方皆为不义,我们和美国也不是什么好人。
所以,出于国家利益决定了我们目前的政策: 总体中立。
………………
查了下,有点吓人,乌克兰 2005 年以前,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每千立方米 50 美元,大约折合人民币 0.3 元多。
现在有了美利坚的援助和照料,尤其是小拜登的努力工作,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比德国这种冤大头都贵。
属实 freedom is not free 了。
。。。。。。。。。。
今天有时间,再说一点吧。我们被卡脖子卡的很苦,其实美国也不好受。
美国的产业科技霸权主要靠垄断,一但这种垄断被打破,美国的竞争力就会直线下降。而更要命的是,这种垄断即使不是我们打破的,美国也承受不起。
具体可以参考波音。以前波音是不卖中国大飞机的,因为我们曾用波音客机改装了一架预警机。当时为了进入中国市场,波音只能 “租” 飞机给中国。如今空客出现,我们不买波音飞机,美国都难以承受。
这几天美国威胁对长江存储进行制裁,实际是为了救镁光。他上游卡一手,我们就换个上游。时间在我们这边,到时候美国不但要丢掉镁光,更上游的产业也难以保全。
当然,还有清北为美利坚源源不断地提供顶级人才,但奈何小黄人在美利坚有就业天花板。尤其是今天,对小黄人更是防之又防。
所以,不要怕,我们高考的二流卷王就足够用了。
一流卷王都去刷盘子了,这科技界还不是我二流卷王的天下?
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扩大对中国芯片及设备出口限制,研调机构集邦科技今天指出,晶圆代工厂恐无法再为中系 IC 设计公司,制造任何美方提及的高效能运算(HPC)相关领域芯片,将压缩中国厂商的发展,并波及在中国的韩、台厂。
对此,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表示,现阶段属于法人说明会前缄默期,无法评论。
拜登 7 日宣布,限制美国对中国出口芯片技术新规定,使用于人工智能(AI)、超级计算机运算的芯片出口均须通过审查,向中企出口半导体设备也同样设限。
研调机构集邦科技调研运营中心营运长张小彪接受电访表示,中国半导体制程多集中在 28 纳米(nm)以上的成熟制程,中芯国际发展 14 纳米先进制程也仅是实验线阶段; 但美国发布的新禁令,将原本仅针对先进制程技术及设备逐案审查的规定,延伸到成熟制程,再加上限制从芯片扩大到记忆体,将压缩中国厂商的发展,并波及在中国的韩、台厂。
张小彪指出,中国的长江存储、合肥长芯,韩厂海力士、三星在中国的工厂,都受到波及。
集邦科技傍晚发布新闻稿指出,美商务部再度对中祭出限令,限制范围由逻辑 IC 扩大至存储器领域,除中资企业外,外资位于中国境内的生产基地亦需透过逐案申请许可方式,方能持续取得制造相关设备。
集邦认为,无论中系或美系 IC 公司,目前高效能运算(HPC)相关芯片多半委由台积电进行制造,制程主流为 7 纳米(nm)、5nm 或部分 12nm; 未来不论是美系厂无法再出口至中国市场,或是中系厂无法进行开案、量产投片,均为台积电 7nm、5nm 制程的未来订单状况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针对任何可能使用于军事用途的芯片,中国也难以透过进口方式持续取得。
集邦调查,此次美国更新的限制范畴主要在逻辑 IC,例如鳍式场效电体(FinFET)或环绕式闸极结构晶体管(GAAFET)的 16/14nm 或更先进制程、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的 18nm 或更先进制程、NAND 闪存(Flash)芯片的 128 层或更高层数产品等 3 个部分。
根据集邦调查,由于美商务部对美系设备商欲出口 16nm 以下设备给未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中系晶圆厂、甚至是外资位于中国境内的生产基地,皆须经过审核方能执行,因此目前中系晶圆厂皆多半以 28nm 以上的制程发展为扩产(厂)主轴。
集邦表示,中系以外的晶圆代工厂仅有台积电南京厂以 28nm 扩产为主,未有先进制程规划。
集邦指出,尽管中系晶圆厂积极与中国本土、欧系及日系设备商合作,企图发展非美系产线,并已转以发展 28nm 以上的制程为主,但该禁令形同完全扼杀中国发展 14/16nm 及以下先进制程扩产及发展的可能性,且 28nm 及以上的制程扩产,亦需经过旷日废时的审查流程。
科技冷战的一大分水岭,美国已经向中国通过高性能运算获取国家经济和安全收益的能力 “宣战”。
华为和中芯国际申请许可已经有两年了,进口了好几百亿美元的芯片、设备、耗材。例如华为买了很多 INTEL 的 CPU 做笔记本,还有高通的芯片做 Mate50。
中国进口芯片世界最多,约一半的芯片要在中国应用、出口,还有五分之一在中国封装测试。全球每年约 1 万亿颗芯片,6000 亿个和中国有关。
必须通过行动, 懂得不能被孤立的道理。而不是一直怕自己被孤立,一直是自己委曲求全。
中美双方都在师夷之长以制夷了
美国的反应其实还是特别慢的
典型的见事迟
每当有人心存幻想,美国人都会用铁拳帮他们清醒,这也不算坏事。
这个世界一个真相就是,除了铁拳,没有谁能砸破心存幻想。
其实有先例可以参考,就像三星攻关日本断供一样,最后不还是解决了?连 euv 光刻胶都验证过了。如果长江存储能带领中国厂商突围,那么也是一件好事。
长江存储其实也算努力,自主化程度也相对较高,但芯片毕竟是 “差一个设备都可能做不出来” 的产品,就像下载了 99.9% 的 rar 文件一样很可能无法解压缩。
所以还是要加强上游的研发,根基不稳,迟早被美帝釜底抽薪。
但是,如果我们能打破封锁,那就是对对侧的釜底抽薪了。
就这还有一群舔美人士在那要求国人反思呢,笑死我了
美国的制裁基本不影响现在的贸易。
属于意思意思,警告一下,同时不耽误赚钱的制裁。
1、禁止 14nm 以下逻辑芯片制造设备
中国只有中芯国际试产了 7nm,华虹还在 28nm 呢,14nm 属于未来计划。
所以,这个禁令只是禁止了进一步升级,对于当下的贸易没有影像。
18nm 储存芯片,128 层以下的储存,3nm 一下的设计软件,都是同理。
美国并没有掐死你,说全面禁止,已经卖给你的,还让你继续用,但是更先进的就不卖了。
2、美国没有禁止中国芯片厂商代工
中国先进的 AI 芯片,GPU,CPU 都是台积电代工的。落后一点的在中芯国际(一卡就死的外国工艺,不能自主工艺,自主 28nm 遥遥无期,去美化 28nm 还需要几年,自主 90nm 还没有量产能力,130nm 以上大约有能力。)
民用性能最强的是阿里倚天 710 的是 5nm,通用计算壁仞用的是 7nm
信创龙芯用台积电 12nm,飞腾是台积电 16nm,海光是 GF 代工。
如果美国真要中国自主芯片死,只要禁止中国芯片厂商用美国技术代工就可以了。但是美国没有
继续让你代工,继续让台积电赚代工钱。
其实这些芯片理论上是可以用于军事目的的,但是只要美国媒体不炒作,制裁基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芯片都让你在台积电流片继续造。
所以,我说现在花费重金的信创什么龙芯、飞腾、兆信都是假自主。一卡就死。
真自主应该做 130nm 以上的,或者去美化 28nm 成了,做 28nm 的。
3、美国没有禁止主流芯片出售
即使是华为这种标志性企业,从一开始制裁到今天,英特尔的处理器从来没有断过。高通在华为交了一笔巨额专利费以后,也能游说美国政府,获得许可大量供货。
只有一些势力不够的小公司,拿不到美国的许可,所以鸿蒙 + 4G>5G。做 5G 射频芯片的美国公司势力真没有英特尔大,拿不到许可,否则华为今天出 5G 手机根本不是问题。
美国今年刚刚禁止了科学计算的计算卡,这个其实以前也禁,以前禁 intel 的,现在禁 AMD 和 nvidia 的,算把漏洞补上了。
但是,我们要警惕的是,二战前很长一段事件,美国对日本的制裁也是这种警告性制裁。
说制裁你了,实际为了资本家利益,象征性的制裁不影响主要生意。
但是,等真闹翻(日本进入印度支那),就是真制裁真禁运了,日本立即受不了。
中国如果因为台湾,被美国搞成真制裁。弄到《与敌贸易法》执行的地步,宁可资本家不赚钱也要制裁你,就是真制裁了。
如果,中国这次俄罗斯乌克兰战争中,骑墙技术高,骑出统战价值。
那么这些限制都不是问题,因为说不给你,不是绝对不给,是要审批,每次审批都过,就等于给了。
中国有统战价值,审批不就过了嘛
中国在尽力尽快实现经济闭环,保证能源进口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美国继续对咱们科技技术和经贸发展的遏制,只会让他们自己得不偿失,美国太小看了我们 14 亿人口的大国市场和消费能力!自由国家最终居然没有市场自由,这才是最大的笑话。
也别阴阳怪气啦,认认真真做研发吧!
小成功需要朋友,
大成功需要对手。
振华真就是身在美国心在党啊,没有选择雷霆万钧一招制敌,反而是不断督促你进步。
你考 20 分的时候,就督促你考 30 分,你考到 30 分了又督促你考 40 分。当我们终于拿到高分乃至于满分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振华的功劳。
在这种持续动荡期,预期比实际更重要,一旦有了被管制和断供的预期,企业和客户的经营考量重心自然会变化。
半导体研发的天量成本是需要大市场来摊薄的,单个产品的成本和售价下不来,如果不补贴则必然造成销量的大幅萎缩,螺旋之下企业很快就会失去研发动力,美国是不可能回到军用买单推动民用发展模式的。
短期来看我们会越来越难受,长期来看美国控制下的半导体尖端产业会进入需求不足的境地,关键是国内相关产业是否能真的高水平自主,现在来看仍然是不乐观的。
我只是想说现在美国经常打脸那些喊着中国没有高科技,没有高端人才的脸啊!
这统战工作咋做的!承认中国部分行业威胁到美国的领先地位有那么难?
天天喊着自由啊,民主啊,市场经济啊!发现苗头有点不对,就开始来阴招用小手段?脸都不要了,还不如第一次!
又扯华为?没看到国内几个大学都被制裁了?几十亿小市值公司也被制裁?制裁也就算了,还黑客入侵偷资料?偷偷摸摸的搞还被发现!
这还能洗?
求仁得仁,这一结果难道不是很多人想要的吗?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人家不卖给你不能强求,这个很正常吧,怎么就铁拳呢?铁拳啥意思知道吗?人家限制你人生自由了?人家规定你 24 小时不捅嗓子眼不许做公交?人家把你关在方舱还是景区饭店?或者限制你国庆档只能上映主旋律?
美国是别人的国家,傻子才指望别人的国家照顾你的利益。你该指望的是你自己的国家。
下面居然有大人谈 “贸易自由”?!我能说别把老外都当傻子,你自己自由成啥样这几十年是个人都应该请楚吧,耐心总有消磨光的一天~
说得好,关我屁事,现在只想卷死室友,争取保研,然后找份月薪五千的工作过完一生
作为未来的半导体从业者来答。不得不说,美国的每一步旗都正正打在命门上。半导体行业最垄断的并不是代工企业,而是最上游的五大厂商,在重资产的半导体 fab 里面,重要性不言而喻。
长江存储才推出了 232 层 nand,然后前段时间才刚刚说打入苹果供应链,这一纸禁令一出,光是厂商售后团队的撤离就足够这些 fab 喝一壶的了,更不用说未来更先进的量产研发了。
我们有什么反制的措施吗?很抱歉暂时没有。因为先进技术在别人手上,市场的竞争又并不是充分自由的,还有政治的因素在。我想现在唯一能做的,应该是像光伏产业那样,利用国内磅礴的市场,反哺这些企业。而对于从业者而言,未来一段时间,想来还是要过苦日子。于国家政府而言,估计要加大投入,保证人才不外流,顶着巨大压力继续抗争了。对个人而言,我好担心我刚拿到的 offer 没了呀
壹 “硅对钢的胜利”
1991 年 1 月 17 日凌晨,当美军第一枚导弹砸向巴格达时,睡梦中被惊醒的萨达姆并不怎么惊惶。
此前几个月,美国一直忙着调兵遣将,海湾地区已经集结起美军三个航母战斗群,但萨达姆充分展示了楞的不怕横的二愣子本色,在他看来,自己手下拥兵百万,要人有人,要装备有装备,跟谁打也不怵。
意气风发的萨达姆,如今坟头草都两米高了。
单从纸面上看,当时伊拉克军队常规武器装备,比当时的中国军队还要强些。萨达姆的如意算盘很简单:美国人接受不了多少牺牲,只要把美军拖入战争泥潭,迟早能把美国人的耐心耗没,然后退兵。越南战争不就是如此么?
但这一次,剧本变了。
严阵以待的伊拉克军队,并没有看到预想中的敌人,朝他们飞袭而来的,是 100 多枚来自美军军舰的 “战斧” 式巡航导弹,代号 “沙漠风暴” 的军事行动正式开始。
此后一个多月时间里,伊拉克军队始终没有看见一个敌人,只有数千枚导弹从天而降,将伊拉克的防御系统摧毁殆尽。与以往司空见惯的地毯式轰炸不同,这一次取而代之的,是外科手术般的精确打击:
对伊拉克参谋部的空袭,炸弹直接准确地从烟囱里钻了进去;对飞机库的轰炸,美军先炸开大门,再把导弹送到机库里;装备先进传感器的预警机,使伊拉克飞机刚起飞便被发现击落,根本没有机会升空。
整个世界都看得目瞪口呆——原来,打仗还可以这样打?
后来的地面战争大同小异,看似强大的伊拉克百万雄兵,在多国部队的各种高精尖武器打击下,如摧枯拉朽一般灰飞烟灭。这场仗打下来,美军因战事死亡的士兵还不到 200 人,给全世界上演了一课什么叫高科技战争。
海湾战争中大显神威的 “战斧” 导弹
当时冷战已接近尾声,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作战思维还停留在二战时期,以为只要凭借钢铁洪流和人海战术就能取得胜利。直到海湾战争才发现,时代变了。
当时伊拉克军队装备的是一水儿的苏制武器,其中 T-72 坦克与美军 M1A1 坦克的性能对比,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
发生在巴士拉南部的坦克大战中,美军以近乎 0 的代价将 200 多辆伊军坦克全歼,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T-72 和 M1A1 同属第三代坦克, 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原因在于,两者在信息化程度上存在巨大差距。M1A1 普遍装备热成像仪、先进传感器和计算机火控系统,使美军能够先敌发现,先敌开火。
这场战争,后来被媒体称为 “硅对钢的胜利”。
这是因为,美军使用的诸多高科技武器,从导弹、预警机、电子干扰机、隐形战机,到幕后功臣 GPS 系统——所有这些高科技装备,背后所倚赖的核心技术,都是半导体芯片技术。
而这一切优势的背后,是美国发达的半导体工业。
苏联半导体技术的止步不前,使得第三代苏式装备与美军有了明显的性能差距: 苏 - 27 装备的火控雷达,计算速度只有 17 万次 / 秒,而美军同代的 F-15,已经达到了惊人的 4000 万次 / 秒。苏联导弹命中率有 60 米的误差,而美军导弹只有 15 米。
这种差距,追根溯源,来自过去半个世纪里,两国在半导体技术路线上的不同选择。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历史的每一次轰然巨变,源头往往都隐藏在并不起眼的细节里。
贰 “20 世纪最重要的发明”
1947 年,在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企业实验室贝尔实验室,威廉 · 肖克利和另外两位物理学家共同发明了晶体管,用于取代过去的真空管作为信号放大元件。顺便说一句,因为发明晶体管,这位老兄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过一开始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小发明后来被称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发明”,由此引发的半导体技术革命,更是彻底改变了未来世界的面貌,围绕它的争夺、竞赛、阴谋,影响了未来世界的整个地缘政治格局。
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
今天的半导体工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激烈异常,但晶体管诞生的最初三十年里,整个半导体产业可以说完全是美国独领风骚的时代。
贝尔实验室诞生了第一只晶体管,德州仪器制造了世界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仙童半导体发明了集成电路,IBM 推出了第一台跨越代际的集成电路计算机…… 野蛮生长,而又生机勃勃。
1965 年,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 · 摩尔在《电子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预测集成到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年将增加一倍。当时恐怕没有人想到,这个 36 岁的年轻人,精准地预测了 20 世纪下半叶人类信息革命的进程。
回望半导体发展史,这个行业所有最重要的理念、技术和产品,都诞生于那个时代的美国,尤其是硅谷。
二战结束后,一份名为《科学,无尽的前沿》的报告被摆上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案头,这份报告希望美国能够通过巨量资金支持,激励科学家探索最前沿的科技,鼓励企业将科技成果向应用层面转化。
1957 年,苏联率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上下举国震惊,称之为 “斯普特尼克时刻”。为了追上对手,美国加大太空竞赛投入,在太空电子设备中尽可能使用硅晶体管。
美国半导体技术的产业化之路,一开始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是美国的军工需求。五六十年代,美国军方的采购订单,为硅谷初生的半导体企业提供了 70% 的研发经费。集成电路刚发明的那几年,70% 的政府资助来自空军。
1969 年 7 月 16 日,阿波罗 11 号飞船登上月球,人类文明向太空迈出了一大步。在这一史无前例的宏大计划中,共使用了 100 万块芯片。
六十年代初,苏联与美国在尖端科技领域几乎看不出差别。当时的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下水试航了核潜艇,掌握了一亿吨级核武器和洲际导弹技术。赫鲁晓夫在演讲中狂妄地对西方外交官说:
“我们将埋葬你们。”
电子和计算机在当时还算新兴产业,苏联人的脚步也跟的很紧。在苏联科学家努力下,苏联晶体管的问世,只比美国晚了几个星期,1957 年苏联便生产出了自己的晶体管收音机。
但后来的历史轨迹证明,在 20 世纪最重要的技术赛道,苏联人却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叁 苏联如何错失半导体
1976 年 9 月 6 日,苏联第 11 航空军的几架米格 - 25 战机正在远东地区参加演习。当飞机接近日本海岸时,编队中由别连科上尉驾驶的米格 - 25 突然转向,拉低高度避开苏联雷达,直接闯入日本领空。
如临大敌的美军飞机立即升空拦截,却意外发现,这架米格 - 25 降落在日本北部一处民用机场——这架飞机居然是叛逃而来的。驻日美军立刻迫不及待的控制了飞机,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将其大卸八块。米格 - 25 的秘密,已经整整困扰了他们 9 年。
米格 - 25 由苏联米高扬 - 古列维奇设计局研制,1967 年首次亮相,专门用来拦截美军轰炸机。甫一问世,米格 - 25 便刷新了各项世界纪录,成为当时飞的最高、速度最快的截击机,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甚至做出过以高速甩开来袭导弹的壮举。
美国人如坐针毡,但一直搞不清楚,这架飞机的性能是怎么做到的。
一代传奇米格 - 25
别连科的叛逃让美军如获至宝,但美军工程师的拆解结果,却让整个五角大楼大跌眼镜。苏联人的技术在很多方面都出人意料的过时,其中最让他们惊讶的是,米格 - 25 的电子设备使用的不是晶体管与集成电路,而是像葡萄串一样臃肿的真空管。
苏联人开始在半导体领域并不落后多少,但问题是,苏联领导人把预备第三次世界大战视为头等大事,他们发现,在核爆试验中,晶体管很容易被烧毁,而电子管抗干扰能力强的多,决策层于是脑袋一拍,决定走真空管小型化之路。
就这样,当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在 “摩尔定律” 指引下狂奔时,苏联在 20 世纪最重要的技术革命中选错了方向。
当时苏联重视基础教育,培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是美国的两倍,在集中力量搞科研攻关上优势明显。但苏联的计划经济土壤,与半导体产业的进化规律,却是天然的不相容。
1967 年,白俄罗斯一家半导体工厂坏了一台中压断路器,需要重装一台,副厂长在党委会上提出要求,经讨论后报给明斯克市电子工业管理局。由于是计划外,需求被层层上报到市计委和白俄罗斯计委,再层层审批拨款给一家断路器厂家。等工厂最终拿到需要的断路器时,已经是三个月过去了。
因此,当苏联人在如此僵化的体制下埋头追赶时,美国硅谷的工程师们,正在以每 18 个月将晶体管密度增加一倍的速度,将对手甩得连自己车尾灯都看不到。
60 年代后期,苏联科学家开始觉察到,美苏在计算机领域的差距在拉大,但他们很难在自己的层面改变大局。计划经济的思维和模式,已经根植在这个国家的血液中。
苏联错过了半导体,也就错过了后来的计算机革命,错过了互联网革命。
这种差别在六七十年代尚不明显,1970 年代,巅峰时期的苏联 GDP 一度接近美国的 70%,但之后被对手越甩越远。三十年后,当美国进入信息社会,苏联整体上还停留在工业社会,与对手产生了代际的差距。
吴军博士在《浪潮之巅》中认为:“苏联落后的根本原因,就是错过了半个世纪以来围绕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信息革命。”
这种影响,也一直延续到今天。苏联解体时,没什么像样的半导体产业,俄罗斯电子工业所需的芯片,也几乎全靠进口。俄乌战争中,俄军坠毁的导弹被发现,里面安装的竟然是来自中国温州产的电路板。
肆 “日本可以说不?”
海湾战争震惊了整个世界,作为美国的小弟,日本似乎也感觉 “与有荣焉”,自信心爆棚。当时日本右翼代表石原慎太郎和盛田昭夫合作出了本书《日本可以说 “不”》,书中说 “没有日本的芯片,美国就打不赢这场战争。”
美军在战争中使用的高科技武器,确实大量使用了从日本进口的半导体芯片,美国人正开始担心,对日本芯片的依赖会带来国家安全。偏偏这时候,日本人不知趣地站出来打大哥的脸:“假如日本把芯片卖给苏联而不是美国,美苏军事力量会很快失去平衡。”
就差没冲大哥喊上一声:“走两步,没病走两步!”
不过,说起来美国人也怨不得别人,因为日本半导体工业的崛起,一开始全是美国人扶持起来的。
日本投降后,美国本打算对日本进行彻底的去工业化,消除其战争潜力,不料朝鲜战争爆发,军需订单源源不断地涌入日本,带动了日本经济的恢复。
德州仪器发明了晶体管收音机,但将收音机卖到全世界的,却是日本的索尼。
盛田昭夫在二战后的废墟中,创建了索尼公司的前身东京通信。他决意发展半导体技术,专门跑到美国取经,希望从美国的西部电气购买晶体管生产的专利授权。在美国,他看着纽约的帝国大厦不禁感叹:
“日本和这样的国家交战,真是鲁莽啊!”
当时冷战伊始,日本地处前线,所以美国人对日本发展自己的半导体技术相当宽容,甚至还慷慨地向日本转移了电视机、录音机、计算器等数百项技术。当时,几乎所有日本企业都在如饥似渴地从美国引进技术、学习消化。美国人在演讲中取笑,台上每翻动一页 PPT,都会引起台下日本人争先恐后地记笔记。
不过,美国人很快就要笑不出来了。
作为追赶者,日本人在半导体技术攻关上,采取了后来被屡次证明有效、今天也正在被我们使用的策略,那就是:
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
1974 年,日本政府制定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砸下 720 亿日元,整合全国产、学、研界资源集中攻关,结果只花了 6 年时间就攻下了美国 30% 的内存市场。
更让美国人窒息的是,日本产品不仅成本低,质量还超过美国同类产品。惠普电脑在内存采购招标中发现,日电、东芝的产品远超英特尔、德州仪器。
1983 年,靠存储芯片起家的英特尔被日本企业逼到墙角,总裁安迪 · 格鲁夫破釜沉舟,不得不放弃已经毫无优势的存储芯片业务,全面转向集成芯片,方才起死回生。
到 1986 年时,全球前 10 大半导体企业中,有 6 家来自日本,前三名更是被日电、东芝、日立垄断。
更让美国人难以容忍的是,日本富士通公司提出要收购美国仙童半导体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公司。在硅谷,仙童半导体是神一般的存在,英特尔、AMD 创始人都曾在仙童工作。
80 年代以前,美国半导体企业基本处于放任自主的状态。当时美国主流思想是自由竞争,很少干预企业经营。但现在,面对以举国体制发起进攻的日本半导体企业,美国人终于坐不住了。
英特尔创始人诺伊斯挺身而出,牵头成立了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 (SIA),领导这场与日本人的芯片战争。
不过,硅谷的企业家们,以往很少与华盛顿的政客打交道,诺伊斯是产业界领袖,在政界却几乎毫无人脉。半导体协会的游说开始效果不大,直到后来他们第一次祭出了一个后来屡试不爽的大招:国家安全。
这一下,火终于被扇起来了。
今天的美国从总统到媒体,无不在大肆渲染中国威胁,但如果穿越回 80 年代,你会发现,报纸上连篇累牍都是日本威胁论。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回忆录中回忆:
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日本,是 “斯普特尼克危机” 以来,让美国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感到外国威胁。
“日本威胁论” 愈演愈烈,偏偏这时候,不知好歹的日本右翼宣称日本可以对美国说 “不”。大洋彼岸的美国政客,很快用行动告诉日本人:不,你不能。
美帝的铁锤,很快就锤到了日本人头上。
1987 年 6 月 30 日这天,美国三名共和党议员来到国会大厦前,他们每人手里都拎着一把大铁锤,身后还跟着大群新闻记者,很明显是要来搞事情的。
这些西装革履的政客们,将一台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收音机放在国会大厦台阶上摆好,然后你一锤我一锤地将收音机砸了个稀烂,随行记者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第二天,议员抡大锤的照片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版。
砸收音机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不久前发生的 “东芝事件”,也就是东芝公司违反“巴统” 禁令,向前苏联出口了几台先进数控加工机床。但更大的背景是,当时美日之间不断升温的贸易摩擦,尤其是半导体领域的激烈竞争。
美国当年对付日本的套路,今天听来一如既往的熟悉:制裁日本头部公司,征收反倾销税,发起贸易战。
比如,1982 年 6 月,美国通过钓鱼执法查出 “IBM 商业间谍事件”,逮捕了涉嫌窃取 IBM 技术的日立和三菱员工,对两家公司进行制裁。
里根政府派出了一个名叫莱特希泽的人,作为对日贸易谈判主将。请记住这个名字,30 年后,这个素以性格强硬著称的鹰派人物将再次坐上谈判桌,只不过对手换成了中国。
美日之间虽说是谈判,但日本根本没有底气说不,最后不得不与美国签订《美日半导体协议》。根据协议,日本必须停止芯片倾销,而且要根据美方的核算成本,以 “公平” 的价格出售芯片,同时保证美国半导体在日本市场的份额达 20% 以上。
日本《选择》月刊回忆了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悻悻写到:
东芝事件发生后,日本领教了触怒美国的后果,日本半导体产业开始自主限制对美出口,放缓研发和投资,步入衰退之路。
曾经霸占世界半导体十大公司大半榜单的日本公司,到 2005 年下滑到了 3 家,而到了 2016 年,只剩下东芝一家在苦苦挣扎。
不过,过去三十年的积淀,毕竟还是给日本半导体产业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日企在上游材料和设备环节仍然具有绝对优势——这种优势,必要时也能够转化为武器。
2019 年日韩政治冲突中,日本限制对韩出口光刻胶、高纯度氟化氢等原材料,导致韩国半导体生产线差点停工,急得三星高层赶紧跑到日本疏通关系。
这也难怪,日本半导体产业陨落之路,虽说主要来自美国的打压,但韩国人的挖坑设陷,也实在是起到了 “功不可没” 的作用,韩国半导体产业崛起的过程中,对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落井下石,很难不引起日本人的种种怨念。
伍 韩国人的进击
今天的韩国,人均 GDP 突破 3 万美元,妥妥的发达国家。但如果把时间往前推到上世纪 60 年代,韩国还穷的叮当响,北边邻居的生活水平要比韩国高得多。
70 年代,韩国政府眼馋日本通过出口半导体产品赚取大量利润,决定向日本学习,发展半导体产业。
1983 年,三星公司建立了第一座半导体工厂。此时的美国,半导体领域正被日本打的溃不成军,节节败退,他们正需要扶持一个小弟帮助狙击日本,一眼便看中了浓眉大眼的三星。
美国人很大方,马力全开地给三星输血。他们支持三星在硅谷成立研发团队,300 多名美国工程师加入其中,使三星仅仅用了 3 年就掌握了 256K 内存的关键技术。
但当时半导体领域的龙头企业基本都在日本,三星只能在低端芯片上混口饭吃,中高端市场还是牢牢被日本人把持。
1986 年,三星邀请日本事业部部长川西刚访问三星,川西刚开始并不想去,后来推脱不开才去了一趟。迎接他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贵宾接待,美女表演传统节目,甚至专门竖起了一座三星与东芝友好纪念碑。
在一连串的迷魂阵下,韩国人提出请川西刚看看他们的半导体工厂,然后在川西刚勉强参观后,顺势提出参观东芝大分工厂的要求——这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厂。作为回礼,川西刚答应了。
日本人很快就会体会到这件事的苦果。
参观后不久,三星就把大分厂的生产部长给挖走了,然后建了一个与大分厂几乎一模一样的工厂。
比建厂更要紧的,是挖人。
80 年代末,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一大帮在东芝工作过的员工被韩国人挖走,光是资深的顾问,就有 57 人。日本 NHK 电视台后来还找到当事人问待遇,得知:
报酬是在日本拿到的 3 倍左右。
除此之外,每名日本顾问还给一套四室一厅公寓,配备秘书、高级轿车和司机。——没办法,人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就这样,90 年代初,在日本半导体企业内外交困之下,三星踩着日本企业的尸体大踏步前进。1992 年,三星第一次超过日本企业,成为世界最大的内存厂商,此后保持领先至今。
问题是,为什么日本半导体企业被美国整垮,三星却安然无恙?
一方面,有日本企业作为前车之鉴,三星未雨绸缪,对美国白宫、议会、贸易部门展开了强大的游说攻势,强调如果自己倒下,日本企业将再次垄断市场,对美国不利。
另一方面,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迫于压力对外开放金融市场,结果美国资本如饿狼般涌入,大肆低价买入韩国企业股权,而三星,正是它们的首要目标。今天的三星,其实早已成为韩国人经营的美资企业。
交了 “投名状” 的三星,背后有华尔街的资本站台,不必再担心引起美国制裁,从此开始在半导体领域高歌猛进。伴随着电子工业的崛起,韩国人完成产业升级,步入发达国家之列。
2021 年全球半导体企业排行榜,前三名韩国占了两个(三星和海力士),放眼全球,芯片先进制程领域,三星唯一的对手,只剩下台湾的台积电。
陆 决定台湾命运的 “早餐会议”
台湾半导体的故事,要从一次不起眼的早餐说起。
1974 年 2 月的一天,台北市南阳街一家不起眼的豆浆店内,七个人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这几个人个个大有来头,其中有台湾地区 “经济部长” 孙运睿,电信总局局长方贤齐,美国无线电公司微波研究室主任潘文渊等。这样几个人坐在一起,显然不是专程来吃早餐的,他们一边喝豆浆,一边讨论台湾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1913 年出生的山东人孙运璿,毕业于哈工大电机工程系,后来随国民党败退至台湾,一直做到台湾省 “经济部” 部长,一度被视为小蒋的接班人。六七十年代, 他曾主持台湾“十大建设计划”,完成了台湾的基础设施建设。
50 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先是从劳动密集型的出口替代,逐渐发展到资本密集型的出口扩张,70 年代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但接下来怎么走?谁都没有了主意。
在美国工作多年的潘文渊对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比较了解,他提出,半导体是电子工业最核心的部分,应该作为台湾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这一建议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同,兴奋之下几个人又讨论了从美国引进技术的可行性。
这次只花了 300 台币的 “早餐会议”,无意中决定了台湾经济的未来。
不久后,台湾工研院成立电子工业研究所,思路上大致是:台湾当局出资,公司体制运营,高薪聘请专业人才。从美国无线电公司购买的专利技术,成为台湾芯片技术的最初来源。
1976 年,大陆地区尚未脱离 “文革” 的混乱,台湾第一座 3 英寸晶圆厂拔地而起。他们进步神速,生产用于电子钟表的芯片,不到一年的时间良率便超过了美国无线电公司,以至于对方提出要买下这家工厂。
这种收购或合资的套路并不少见,对于后发经济体来说,自家产业很容易被外资通过这种方式控制。所幸,工研院深知这家工厂肩负带动台湾产业升级的使命,拒绝了美国人的提议,这才保住了台湾芯片产业的火种。
1982 年,慧眼识英的孙运璿从美国德州仪器又挖来一名资深专家,后来成为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关键人物。此人回到台湾后创建了一家名为 “台湾积体电路” 的半导体公司,今天,人们通常称它为——台积电。那位专家,就是被称为 “台湾半导体教父” 的张忠谋。
今天回头看的话,台湾当局是颇具前瞻目光的,1991 年发布的《十大新兴工业发展策略及措施》,把半导体、消费电子、精密机械等十大新兴工业列为发展目标,电子产业逐渐成为台湾经济的最大支柱,延续至今。
90 年代经济巅峰时,台湾一个省 GDP 竟然能占到大陆的 43.8%!当时高雄的纺织女工月薪都能超过 1 万元人民币,而上海的职工月工资只有几百元,两岸差距十倍不止。
对台湾来说,其财富的最大来源不是金融、地产,而是实打实的工业。这里面最重要的,又是以半导体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工业,包括了台积电、联电、联发科、日月光、鸿海、和硕等一批世界级厂家。
2018 年华为被制裁,“卡脖子” 中最关键的一环,便是无法获得台积电生产的先进制程芯片。实际上,台积电不仅卡着华为的脖子,也卡着全球半导体工业的脖子,2021 年,台湾半导体产业占据了全世界 64% 的产能,很多消费电子、汽车品牌巨头,都依赖于台湾的芯片供应。
两岸一旦爆发冲突,不只中国大陆,全球的电子产业供应链都将被严重扰乱,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外部压力。也正因此,台积电被一些人视为台湾的 “护岛神山”。
大陆目前最先进的的中芯国际,刚刚完成 14nm 制程的量产,而台积电已经在进军 3nm 制程,差距至少在五年以上。2021 年,台积电的营收超出中芯的 10 倍,短时间内,我们还无法看到大陆半导体企业对台积电实现赶超。
回顾半导体产业发展史,前三十年是美帝独领风骚,七十年代后,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承接来自硅谷的技术外溢和转移,吸引本国在美国的人才回流,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但很遗憾,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错失了半导体产业发展早期的黄金时期,当我们终于开始抬头看世界时,发现半导体产业的山头,已经插满红旗。
柒 蹉跎岁月
1973 年,当日本半导体工业完成起步,即将对美国半导体巨头发起冲击的前夜,一支来自中国的考察团悄然而至。考察团 13 人都是半导体领域的技术专家,带队的是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王守武。
王守武是中国半导体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50 年他放弃美国普渡大学教职回国,1958 年领导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晶体管工厂,中科院 109 厂。这样看的话,中国半导体产业距离世界潮流,似乎并不遥远。
但很可惜,没有输在科研起跑线上的中国半导体,却在产业化竞赛中被越甩越远。
王守武带团访日时,中日正值蜜月期,当时出国不易,大家都很珍惜这次机会,一趟下来,把东芝、日立、NEC、富士通等看了个遍。这一看,发现差距不小,日本已经开始采用 3 英寸晶圆生产线,而国内还在为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质量问题头疼。
但让考察团意外的是,NEC 表示愿意将全套先进的 3 英寸芯片生产线转让给中国——如果引进,这条产线将比台湾地区领先 3 年,比韩国领先 5 年。NEC 开出的报价是 5000 万美元。
回国后,王守武向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钱学森汇报情况,钱学森无奈地表示有心无力。除了缺钱,更麻烦的是当时的政治大环境,引进国外技术,当时被批判为 “洋奴主义”,是“事关国格” 的路线问题。
从 NEC 引进技术一事,只好不了了之,而这,只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个极小缩影。
当大洋彼岸的仙童、英特尔开始在硅谷崭露头角、新技术层出不穷时,中国正经历一轮又一轮的 “运动”:王守武被停职批斗,备受诬蔑和诽谤;麻省理工博士毕业的谢希德,被整成走资派后,每天工作是扫厕所;半导体物理学奖黄昆,被隔离审查,发配到北京郊区劳动改造……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50-70 年代,国内动乱不安,国外封锁压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彷徨前行,举步维艰,错失了产业早期的黄金三十年。1977 年,全国有 600 多家半导体工厂,但它们一年的生产总量加起来,只有日本一家工厂月产量的十分之一。
钱学森晚年曾感慨:“60 年代我们全力投入两弹一星,我们得到很多;70 年代我们没有搞半导体,我们为此失去很多。”
从更深层次来看,传统制造业遵循的是物理定律,而半导体产业背后,是可怕的摩尔定律,是指数型增长——这意味着,在沿袭自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根本不可能跟得上前沿技术的飞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打开国门后我们才猛然发现,中国半导体产业已被远远抛在后面。更严重的是,除了少数业内专家,绝大部分人尚未意识到差距之大,追赶难度之高。1977 年,人民大会堂召开科技界座谈会,邓小平问王守武:
“你们一定要把大规模集成电路搞上去,一年行吗?”
80 年代后,国家部委先后组织三大 “战役”,对半导体技术发起攻关。比如 1995 年启动的“909” 工程,投资 100 亿人民币,电子工业部部长胡启立亲自挂帅,万众瞩目,不可谓不重视。
但很遗憾,投建的上海华虹厂遇到了行业低潮期,而国内当时又没有人了解三星越亏越要投的 “反周期” 理论,因此华虹备受争议,最终还是没能赶上摩尔定律狂飙突进的脚步。
这场当时几乎让人绝望的追赶,直到新世纪到来之际,才终于再次迎来转机。
今天我们在媒体上所熟知的芯片公司,几乎都成立于 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2000 年中芯国际,2001 年展讯通信,2003 年中星微,2004 年华为海思…… 这些明星企业,汇聚了大批 80 年代出国、在美国芯片公司工作多年的科技人才。
新的血液,新的机制,终于开始给中国半导体产业注入足够的活力。
事实证明,在任何高科技领域,只要给予合适的大环境,中国人做的绝不会比别人差。在芯片设计和封装领域,华为海思、长电科技等飞速崛起,仅仅用了十余年时间,就进入了领域内第一梯队。
但在最复杂也最艰难的芯片制造领域,中国半导体产业经历了血雨腥风,至今仍面临着卡脖子危机。回首过去风雨之路的崎岖坎坷,如今仍泰山压顶般的压力,总让我想起鲍勃迪伦那首成名作《blow‘ in the wind》: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捌 造芯片比造原子弹还难吗?
2020 年 4 月,华为手机业务达到顶峰,历史上首次超越三星,登上全球第一的宝座。从崛起到登顶,华为用了十多年才走到这一步。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仅仅一年后,被美国制裁的华为迅速跌落,荣耀被迫卖掉,高端的 P 系列由于缺少芯片,无法继续延续。十年奋战,就这样一夜间付诸流水。
华为在全球攻城略地的背后,隐藏着一条门槛极高的高科技食物链。
在这条食物链上,华为处在台积电下方,没有台积电生产的芯片,华为的手机业务只好停摆;而台积电又处在荷兰 ASML(阿斯麦尔)的下方,没有 ASML 提供的光刻机,台积电就无法制造最先进的芯片。制造 7nm 以下芯片所需的 EUV 光刻机,1 亿欧元一台,排队买还不一定买到。
那么阿斯麦尔呢,它是否已处在这条高科技产业链的顶点?仍然不是,阿斯麦尔是系统集成厂商,它的上方,还有一群隐形冠军,比如其中有一家,叫蔡司。
这又是一家百年老店。
1945 年,二战接近尾声之际,从诺曼底登陆的美军势如破竹,纳粹德国败局已定。这时候,巴顿将军率领第三集团军,不顾破坏《雅尔塔协定》的风险,闯入划给苏联的东德区域,但他们的目标不是军事要地,而是位于耶拿的蔡司公司。
蔡司公司创建于 1846 年,在二战期间为德军生产望远镜、测距仪、航空摄像机等。当战争快结束时,美国和苏联都已未雨绸缪,开始考虑抢夺德国的科技资源,而蔡司公司,被美国列为接收的首要目标。
美军占领耶拿后,本来打算用 600 辆卡车把整个蔡司公司整个搬走,没想到苏军推进太过迅速,美国人措手不及之下,只能将蔡司最核心的 100 多名员工运到西德,在那里建了个新蔡司。
如今,制造 7nm 以下芯片所需的 EUV 光刻机,需要用到极度精密的光学透镜,目前全世界只有蔡司能够做到,别无二家。这种独门绝技背后,是蔡司在光学领域长达百年的技术积淀。
除了蔡司提供的光学镜头,ASML 还要用到来自美国 Cymer 公司提供的光源系统,整合来自世界各国的顶尖工艺,完全可以说,光刻机是西方现代工业体系的集大成,是人类工业革命以来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
任正非曾感叹:我们国家修桥、修路、修房子,已经习惯了只要砸钱就行,但芯片只砸钱不行,还要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玖 尾声
1993 年,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来到位于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讨论将 “瓦良格” 号航母继续建造完成并移交给俄罗斯的可行性,旁边的造船厂厂长马卡洛夫忍不住插嘴说“瓦良格号已经不可能完成了”,然后他继续说出了那段著名的话:
“如果想要瓦良格号完工,我需要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工业军事委员会,以及 6000 多个相关专业和 8000 多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可是这个国家已经不存在了。”
如果放在芯片上,这段话或许可以这样说:
要发展世界一流的半导体产业,需要目光长远、有战略性规划的政府支持,需要鼓励创新、容许失败的土壤,需要不断拓展前沿的一流高校、研究所,需要能够耐住寂寞沉下心搞研发的企业家,还需要年薪百万的顶级工程师。
一言以蔽之,这是真正的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是一场国家层面的隐形战争,而它的输赢,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子民的福祉。
“因为你的投票,你的孙辈都会做着高薪工作。” 这是前几天,美国民主党参议员查克舒默在鼓动国会通过 “芯片与科学法案” 时喊出的口号。这项法案,美国计划投入 2800 亿美元,可以说是美国有史以来最重大的法案之一。
推出芯片法案也好,封禁 EDA、禁售光刻机也好,美国人这套组合拳目的很简单:牢牢把控产业的顶端,保证自己的国民能够继续喝着咖啡拿高薪,顺便将中国钉死在产业链的低端。化用刘慈欣《三体》中的一句话就是:
发展自己,锁死对手。
回望整个半导体产业发展史,小小芯片,奠定了人类信息时代的基石,也改写了一些国家地区的命运,有的搭上时代列车,步入发达经济体之列,也有超级大国因而落寞衰颓。
对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来说,虽然道阻且长,弯路走了不少,但突破重重封锁,实现产业自主,其意义比之当年两弹一星,也不遑多让。我们的未来,也将由这场事关国运的终极竞赛来给出答案。
有个公众号:郭大路的小酒馆~ 历史,时事,政经,提供有深度的观点与分析。
反正美国开始搞我们半导体以后我硬盘就只买光威了,不但自己用,还买了送朋友。
芯片是硅做的。
硅嘛,石头砂子里多的是。
美国拿芯片做文章,才是字面意义上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要光说不练啊,就不能出点什么反制措施?这话都说了好几年了,别说美国人不怕,就是我们热爱中国的中国人也觉得这话毫无威慑力。
我理解中国现在的芯片产业弱势,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追上,现在芯片受制于美国无法摆脱,但是难道就没有其他好点的方法遏制美国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使用这种下三滥招数?有就感觉想办法,没有咱能不能别哔哔了,化悲愤为力量,毕竟没有效果的哔哔不但吓不到别人反而会徒增笑料,只会让自己更丢人。
毛宁的发言温和多了。这要是让坚子来,制裁面又要扩大了。至于美国在芯片上搞事。早已见怪不怪了。谁让中国提出要和美国竞争的。这就是竞争。竞争不可能是公平的。无论是对个人来说。还是对国家来说都一样。再加上中国交好俄罗斯,俄罗斯在国际上不受待见,连累了中国。
如何反噬?何时反噬?反噬的程度有多深?反噬的伤害有多大?
请外交部的哥哥姐姐们说明白些,俺搞不懂
(•̀へ •́ ╮)
Commentary: Chip bans on countries like China will hurt more than help the U.S.
美國禁止公司向華為等公司出口芯片。根據《芯片和科學法案》,它禁止政府資助的接受者在中國擴大先進芯片生產至少十年。據報導,它阻止了像英偉達這樣的公司將用於人工智能開發的芯片運往中國。它阻止了中國對美國的技術投資,據報導,它正在考慮對其他中國芯片製造商進行進一步控制,例如中芯國際。
美國認為,如果先進芯片最終落入中國軍隊及其國防工業,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將受到威脅。但對出口管制的信念基於兩個假設:這些措施將阻止目標實體獲得這些技術,以及美國支付的成本是可以接受的。
這些假設都不是真的。相反,出口管制的成本可能比美國預期的要高——而且它們實際上可能不會阻止中國和其他競爭對手獲得先進的芯片。
從理論上講,美國可以利用當今芯片供應鏈的瓶頸,例如備受爭議的荷蘭 ASML 對極紫外 (EUV) 光刻設備的壟斷,以阻止中國獲得關鍵的芯片技術。
但這些技術有替代品。新型封裝技術可以提供與通過 EUV 製造的晶體管數量相同的晶體管,但成本更高。廣泛可用的技術,如深紫外光刻 (DUV),也可能能夠提供與尖端技術相同的容量,但成本也更高。(不出所料,美國現在正試圖阻止 ASML 甚至向中國出售 DUV 設備。)
更高的成本將威脅到消費設備芯片的競爭力,正如美國的製裁幾乎使中興通訊破產並阻礙了華為一樣。但成本不會阻止將這些更昂貴的芯片用於軍事和其他戰略目的。在芯片製造和積累經驗方面,越來越多地使用人工智能——中國已經擁有世界級的優勢——也可以降低替代品的成本,隨著時間的推移,出口管制措施的效果會降低。
較小的國家,或擁有大量技術出口的國家,也可能對長期遵守出口管制持謹慎態度。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每年進口超過 3750 億美元的芯片——並且擁有足夠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可以對其他國家產生影響。
更強大的中國將使美國更難建立多邊控制機制,特別是因為半導體供應鏈中的大多數組件都存在多個替代供應商。如果一個組件被封鎖,中國祇會去另一個供應商。
中國也可能只是學習如何在國內製造先進的芯片。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 STEM 博士。它還聘請了具有先進芯片製造經驗的外國工程師和管理人員:台灣 10%的芯片工程師已移居中國。該國還在製造先進芯片方面進行了許多戰略投資、併購。
耐心的中國最終可能會在內部開發半導體技術。如果有的話,出口管制可能會增強北京在本土製造先進芯片的決心,儘管代價高昂。這種思維方式在核和空間技術、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先進武器和高超音速技術方面對中國有效——它可能再次適用於半導體。出口管制可能會減緩中國製造自己先進芯片的步伐。
無論出口管制是為了阻礙中國半導體產業,還是不讓其軍事和安全機構獲得所需的芯片,美國都將為出口管制措施付出高昂的代價。
失去中國市場的准入將削減美國半導體公司的收入。這將減少對可能威脅這些公司的市場領導地位或最壞情況的生存的研發投資。失去如此大的市場甚至可能引發新的全球芯片短缺,因為公司縮減投資**,**威脅美國和全球經濟。
出口管制也可能導致中國對美國半導體公司實施報復性措施,尤其是那些在中國設有工廠和設計中心的半導體公司,這可能會進一步威脅到它們的競爭力。報復甚至可能擴大到在中國或與中國開展業務的非半導體美國公司。
由於害怕受到限制,出口管制甚至可能阻礙對美國的投資。公司甚至可能更多地選擇從美國離岸,以避免一些出口管制,特別是如果類似 CHIPS 法案的補貼用完,這可能會增加經濟和國家安全風險。即使是非中國公司和國家也可能會忽略美國的技術或零部件,從而進一步削弱美國的半導體產業。
還有地緣政治成本。出口管制可能會使中國更接近俄羅斯和伊朗等國家,可能導致不良的地緣政治影響,甚至導致北京考慮與台灣公開衝突以確保芯片供應。
那麼美國能做些什麼呢?創新將是美國繼續保持領導地位的關鍵。美國和非美國技術之間的差距是有史以來最小的。1960 年,美國在全球研發中的份額為 69%。現在大約是 30%。
你不能通過希望絆倒你的對手來贏得一場重要的比賽,尤其是在這樣做的成本很高的情況下。一個更好的策略是跑得更快。
Rakesh Kumar 是伊利諾伊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的教授,也是《 不情願的技術愛好者:印度與技術的複雜關係》一書的作者。
这竟然不上热搜?
可见这才是真正严重的问题。
唉,大家努力吧。
制裁扩大到中国基本上所有半导体行业了吧,几年前一直骂华为的现在怎么想?
说的好像俄罗斯朝鲜不讲政治似得
挤牙膏挤了好几年了,老美还是够意思的,如果当初制裁中兴的时候就下狠手,我们估计会被打昏过去,现在早有准备了,困难也是暂时的
华为监事会副主席丁耘突发疾病去世,享年 53 岁
10 月 7 日深夜,华为发布讣告,监事会副主席丁耘因突发疾病,于 10 月 7 日凌晨去世,享年 53 岁。
丁耘出生于 1969 年,硕士毕业于东南大学。他于 1996 年加入华为,先后担任公司产品线总裁、全球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全球 Marketing 总裁、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运营商 BG 总裁等。
苹果积极准备 2nm 处理器 计划 2025 年量产
据媒体报道, 苹果公司正准备在其 Mac 电脑中使用 2nm 工艺打造的芯片,并希望与台积电加强合作,为其内部开发的处理器应用新节点,计划是在 2025 年进入量产。
不过,进展并不总是按计划进行。像 M1 和 A15 这样的苹果处理器是用 5nm 工艺制造的,而该公司希望在今年过渡到 3nm 工艺,但台积电未能在今年下半年解决量产问题,所以新的 M2 和 A16 仍然使用 5nm 工艺的增强版,预计后续的 M3 将是苹果首款采用 3nm 工艺的产品。苹果拥有自己的 SoC 设计团队,从而为 iPhone、Mac 和 iPad 设计 CPU,并将其由台积电代工生产。
香港快运取消明年初多班至日本的航班
据香港媒体 10 月 8 日报道,国泰航空旗下香港快运(HK Express)取消明年 1 月 15 日或之后来往香港和日本的多班航班,称公司正检视明年航班计划,从而调配或取消明年 1 月 15 日或之后的部分航班。
香港快运发言人表示,香港快运早前宣布计划于 2022 年 10 月至 12 月期间增加 80000 个机位即相等于约 400 个航班,以应付市场需求急增。为了让乘客清晰了解香港快运 2023 年的航班安排,香港快运正在检视其 2023 年航班计划。
美通膨法案 “闯祸” ?韩媒:Chip 4 联盟或告吹;封测大厂同欣电起火,产能受损
美国政府又出新的芯片限制措施打压!
美国政府 10 月 7 日又发布了一套新的芯片限制措施打压中国企业,将存储芯片制造商长江存储、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 31 家中国公司、研究机构和其他团体列入所谓 “未经核实的名单”,限制它们获得某些受监管的美国半导体技术的能力。外媒称,新的限制措施旨在阻止北京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和提升军事能力。
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 BIS 还对向中国出口先进人工智能(AI)和超级计算芯片制造、生产设备以及所需的某些工具实施新限制。据媒体报道,新规定要求英特尔和美光等芯片制造商获得美国商务部的许可,才能向中国公司出口半导体和芯片制造设备,目标是阻止中国获得需要使用先进半导体的高性能计算能力。
公告称,半导体制造项目限制自 10 月 7 日起生效,基于中国本土半导体制造 “设施” 开发、生产或应用集成电路的能力方面的限制将在 10 月 12 日生效,先进计算和超级计算机控制以及规则中的其他更新将在 10 月 21 日生效。
美通膨法案 “闯祸” ?韩媒:Chip 4 联盟或告吹;封测大厂同欣电起火,产能受损
欧盟立法通过自 2024 年起智能手机使用单一充电接口
10 月 4 日,欧洲议会立法通过了自 2024 年起为所有智能手机提供单一 USB-C 充电器的法案,这这意味着苹果公司需要将现有接口统一改为 USB-C 充电接口。
欧盟议员周二以 602 票赞成、13 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这项措施。未来在欧洲,该法案将推动苹果公司放弃其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 Lightning 接口,改用许多竞争对手已经使用的 USB-C 接口。欧盟政策制定者表示,单一充电器将简化欧洲人的生活,减少堆积如山的过时充电器,降低消费者的成本。
美国芯片巨头一夜暴跌近 14%
10 月 7 日,美股再现 “黑色星期五” 景象,美国三大股指齐跌,其中美国的芯片巨头 AMD 单日跌幅高达 14%,市值蒸发近 151.8 亿美元,而苹果也下跌 3.67%,市值蒸发 858.19 亿美元,合计单日下跌人民币为 6106.88 亿元。
截止到 7 日收盘,AMD 股价为 58.440 美元,当前总市值为 943.41 亿美元。苹果股价为 140.090 美元,当前总市值为 2.25 万亿美元。
因为我没有办法,我只能说这些话,我想说别的话也没有啊。
我们可以对出口美国的石头实行新的出口管制,美国人就会没有石头砸自己的脚而反噬自身。
禁了 14nm 以下,14nm CPU intel 的 Broadwell 2014 年发布的,等于 8 年前的技术都给禁了。最近总能看到说 14nm 一下用不上的,影响不大的,真是纯属意淫呢,一般武器上用不上,但只要和计算沾点边的都要用,真要战场博弈,司令部 hpc 速度差好几倍,模拟战场做决策比别人慢 10 几个小时,你在闹呢吗??
一松手就吹牛逼,一卡脖子就嗝屁
现在要做的不是骂美国,而是把美国全部的芯片都断了,包括现在的安卓微软苹果
软硬件全部推倒重来,敢不敢?
英特尔一年中国市场营收三百亿美元,两千亿人民币,苹果一千亿,高通、联发科,英伟达,AMD 一堆科技公司加起来,一年上万亿是有的
上万亿的市场,不用怎么管,扶植几十个半导体公司,自己就会内卷出来一个超级半导体行业,以及配套的手机电脑系统
这些公司为了自己的市场和利润,自己就会内卷,优化系统,但是需要的时间很长,至少是二十年起步
前面的雷国外已经跑过了,走起来只会更加轻松
问题是不行啊,让国内消费者吹吹牛逼,骂骂美国还行,要是承担隔三差五系统崩溃,服务器崩溃,手机随时崩溃死机,硬件落后几十年
那还是骂骂吧,反正不用付出什么代价
至于适配国外系统,说实在的,WINDOWS、安卓、苹果三个系统生态壁垒已经出现,没什么希望
并且,就国内这隐私保护程度,一个 APP 就已经能把底裤扒出来了,操作系统?那是真不敢用!
看环球时报的社论,就突出一个无能狂怒。
你可以开芯片厂自己造,或者将闲置的光刻机出租出去让别人代工,这都是解决缺少芯片的好办法。
把自己人的文化问题,曝光问题都要政治化的人,埋怨别国之人把技术不给自己嫖,实在是得很大勇气说出口,当然这只限于要脸的。
论敞开胸怀这个事情,美国是婊子,但有些人的牌坊也没写着正道的光,而是根据口口口口,不予展示。
这种五十步笑百步的事情少说,真正增加实力的事多管管,少几个骗经费的内定,多几分真赢得机会。
一卡就翻,一松就吹,没点新鲜的呵呵
不用太努力就指望等着人家自己打自己,嘴是真的强。不是总说抛弃幻想准备战斗嘛,斗什么嘴。
个人乐意看到美国禁止苹果向中国卖手机。。
哈。。
既没完没了也很无聊,同时政府啊。这都好几年了,你就不能成立一个特别小组专门解决这类事情吗?只靠资本市场明显速度太慢吧?
别人老拿芯片搞我们,感觉挺憋屈,但更多真相埋在水面之下,我们还有最终必将胜利的逻辑!# 美国全面升级对中国的芯片出口管制#
芯片战又升级了,简单做做科普:
1. 芯片领域对我们的钳制早就开始了,可航天航空卫星这些高科领域没听说受影响啊?倒是华为暂时出不了 5G 手机,跌出了全球排行。因为少量的高精尖领域芯片研制生产我们没问题,短板就在于民用市场的大规模量产。
2. 这一次所谓升级,就是扩大芯片出口许可证。美国搞的芯片类出口许可证分两类,一类给中国企业,一类给外资企业用在中国。这次按照行业分得更细了,批不出许可证就不能出口,几乎针对到各个领域,希望全面打压中国高科技行业的研发与应用。说明人家工作也越做越细,芯片就是科技战武器。# 事情正在起变化#
3. 如果我说许可证是捞钱的法宝,你信吗?批不批?批给谁?有时候利益到了就那么回事。管事的人台上慷慨激昂、态度强硬,台下有了钱,该批还是批。不是你们想的坚壁清野、寸板不得下海。
4. 用实例说话,华为和中芯国际这两年申请许可也没停过,进口芯片及相关设备好几百亿美元了。华为拿掉了 5G 功能,笔记本和高端手机芯片照样进口。
5. 为什么那么杀气腾腾的还做不到赶尽杀绝呢?全球每年生产消耗大约 1 万亿颗芯片,60% 和中国有关,生产、使用、配套…… 中国进口芯片世界最多,约一半的芯片要在中国应用、出口,还有五分之一在中国封装测试。你敢一下子全禁了,对我们会有巨大影响,但美国最后拿得出手的芯片业也撑不到年底。这捆绑战术,就像米里掺沙子,你不能一下子全倒了,只能慢慢摘。
6、所以美国目前制裁的原则是让我们损失大大的,他们损失小小的,按照这个原则,现在小动作能做得做的差不多了。从应用领域,67% 的芯片在 90nm 以上,21% 在 22nm 到 65nm 之间,而中国 14nm 量产技术已经突破,正在向顶端突破。
7、要想彻底废掉我们,只有一条路:芯片产业链重新布局!彻底取代我们占优势的中低端芯片和局部的高端芯片配套。这活已经在干了,台积电三星不都被逼着往美国搬吗?芯片四方联盟不也互动频繁吗?印度越南也在想着承接产业链转移,以前做鞋子现在搞芯片,多牛逼!可为什么速度这么慢?这吓死人投资的钱从哪来呀?!
8、所以这就是场比速度的竞争,大家都憋着另起炉灶,一边是人财物不计成本、举国突击;一边是软硬兼施,左右为难赶鸭子上架。你觉得哪边能赢?
感觉芯片最后发难总摊牌的可能不是美国,在都憋着一股劲儿狠搞下,我们各个方向都不时爆出超预期的进展。其实不需要全面突破,逐个碾压,实现没有代差的纳米级数芯片实现量产,就像一把尖刀抵住喉咙,对方任何努力都没意义了,时间我们就先看 2025 年。
@玄同道 严肃财商,有趣分享
最近国际上发生了几个事:
1、OPEC + 石油减产
2、北韩发射导弹(今年已经 40 枚了)
拜登恼火啊,这背后是谁不是很清楚嘛。俄罗斯已经那样了,美国也没啥更多的办法,那么对华继续科技战吧。事实上,单说科技战打到今天已经是末期了,也真是打不动了;中国是全球最大市场,也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啊;芯片是中间件啊,拜托!真以为是中美科技战啊,现在全世界的公司都在想如何绕开美国技术,为中国提供半导体服务呢。
中国这边钱多啊,一年 4000 亿美元的采购!这是多少钱,这是钱的吸引力。
当然中国也不指望这些公司,中国自己搞。
已经练成江湖上失传已久,姑苏慕容家的斗转星移神功了。不管对方使出什么大招,最终都只能反噬自身!
只要地产白酒发力,一切都会好起来
技不如人,目前只能挨打,没什么好办法。
但这不代表就要认输。对此最好的反击,就是自己加大开放。
长远来看,技术扩散是不可避免的。历史上阻止技术扩散的尝试最终都失败了。三四十年后,晶圆厂也会变成钢铁厂一样的东西。
美国想脱钩,我们反而更要加大开放,别管什么面子,抓住一切机会,去学,去看,甚至去抄,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是无法阻止的。美国单方面脱钩不是最可怕的,但要是我们自己自闭,那才正中美国下怀。
我觉得是好事,现在盘剥的就够重了,再让他们掌握了 ai,直接代替大量人工,日子恐怕更难过,资本恐怕更为所欲为啊。就这二十年,科技越来越发达,底层百姓却一点红利没有享受到,只能感受到脖子上资本的绞绳越来越紧罢了。整个社会飞速赛博化,人文精神跟不上科技不如不发展。
目前来说,美国的新管制还有两个 bug:
第一个,这个新的管制需要盟友的全力配合,但是韩国始终虚与委蛇。目前该法案依旧豁免了三星、sk 海力士,也就是说,韩国这个楔子仍然在发挥作用。即便在北棒不断试射导弹、美国不断加码挑动韩国内部反对尹锡悦的情况下,韩国仍然我行我素。如果中韩依然保持住战略定力,低调处理军事、外交分歧,那么不但都可以有效保护自己的芯片产业,新的限制法案也会大打折扣;
第二个,美国尽管设置了限制法案,但它只是增加了审核条件,并不是严厉的贸易禁令。从过去五年针对华为的供货情况来看,审批通过率依然非常高,限制法案从未发挥过其最大效用。
因此,只要和美国继续保持 “斗而不破” 的关系,不在台湾问题上受美国挑拨,那么它再怎么限制也不可能真的把中国对外技术交流的渠道封死。具体参考最近 OPEC + 的限产。美国要是真的控制力那么强,会被传统盟友一再糊脸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国产替代还是要全力搞,毕竟一旦美国人真的疯狂到 “每审必卡” 的程度,那么我们还是会大伤元气。
中兴 18 年初受制裁的,到现在 4 年,快一个 5 年计划了,不知道这 5 年来我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化有多大的推进
既然 “只会反噬自身” 那就请美国加大制裁力度,这样我们岂不是什么都不用干,就赢了[大笑]winwinwin!gogogo![大笑][大笑][大笑]
国家一换,回答量可就不止这么点咯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战略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回头看看这八个字,真的太厉害了,太锲合美国一超独大的国际政治环境了。
美国一超独大,它不仅是军事第一,经济第一,科技第一,还有美元体系,还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领头人。种种优势,使得它不仅在各个领域牛逼,还一直利用全球人才、资源,持续牛逼。
日本两棵原子弹,让各国见识了什么是核武器。
伊拉克战争,让各国见识了什么是现代战争。
俄乌战争,让各国见识了什么是代理人战争。原世界老二在不动用核武器的情况下被一个认为一小时 22 分就能推平的国家打得有来有回。这代表的是底蕴。
只有客观认识到美国的厉害之处,认清自己定位,不搞意识对抗,站在价值观正确的一方,才能在国际上有所作为,不招致美帝打压,用发展来解决问题。
我们是后来进入美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首先要做的是遵守规则,学习别人长处,结合自己优势,来谋求更快发展,实现让中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梦想。
在美国还是一超独大的情况下,老老实实认老大,就算要争,也只是争国家利益,而不是争意识形态。
把劲儿用在国内,强力反腐,政府依法维护规则,保护劳动者利益,加强福利兜底保障和教育,对奢侈品征收重税,全面提供民生保障(向新加坡学习而非向香港学习)……
中国人,才是中国的底气,有这么一群吃苦耐劳、重视教育的群体,只要制度过得去,中国必然会发展起来。
而不是,中国资本,特别是盘剥中国人的资本。
坐拥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一次次毫无反制措施,连最基本的让利去美化的措施都没看到,反制裁法形同虚设
完全是站着挨打,甚至造成别人遵守制裁反而有利于占领你的市场
商务部尸位素餐,难道真指望进口替代全世界的技术吗
“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
哈哈哈哈,你哪个没政治化???
说明中国强大起来了,不怕制裁,希望有更多更狠的制裁哈哈哈。我们又要赢嘛了!
问题不大,我们有房地产,有核酸科技,圈地自萌,14 亿人关起门来过家家,日子照样红红火火
既然只会损害反噬美国人,那你犯得着这么大声告诉他吗?
欸,这个时候应该说说咱们的优势房地产,放眼全球都是第一,新进的玩法,超高的顶层设计,是你阿美会玩的嘛。劝阿美好自为之,毕竟咱们一个市的地产市值都能把你打趴下。
国内那帮只会用高通 8155 做宣传的造车新势力,迟早
集成电路的薪资又要涨了。。。这波红利吃个 2 年没啥压力
我不是搞芯片的,没法一句话总结,但是想说说自己的想法。
关于脱钩这件事:这是唯一能够实现双赢的一件事。
首先整体的大环境就是存量市场的争夺已经取代了增量市场。增量市场主要看两个方面其一人口其二科技。目前来看人口虽然还在增长但是很多国家都陷入了老龄化,连印度都生不动了勉强维持在能够代际的水平,靠非洲吗,估计靠不住。人口上已经没法挖掘增量了。科技呢,芯片总说几纳米几纳米,但那是制成,绝对的物理概念你能做到 5nm 以下那我愿意给你磕一个。无论你们承不承认,增量都没了。
存量市场,是一个实打实的刺刀见红的地方,有你一口就没我一口,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中美就在这里边竞争。你死我活的意思是只有你死了我才能活,这是至高的真理,因为不相信这个的都被淘汰了。
从我们改开开始 45 年了,大约三代人的青春,也形成了三代人的思想钢印。过去合作的年代能一起挣钱,这没问题,现在是玩命的时代了,这种思想已经是错误的了,但想改变太过困难需要强大的外力,就像是戒毒一样。美国的制裁是在帮我们戒毒。痛苦吗?痛苦。但这是必要的。
中美的竞争到现在其实都在抢一个东西:时间。
美国需要打造一个没有中国的世界,而中国需要以一个更合理的价位向世界提供美国所提供的东西。所以你会看到美国一直在建立小圈子{排除中国},中国一直在提供军事(所罗门)经济(recp,一带一路,投资非洲),产能这一系列服务。比的就是谁更快。
中美脱钩对两边都有好处,认清现实才有活下去的资格,这是最朴素的道理,也是最复杂的道理。
看到母校上理工被制裁了,比看到进双一流还开心,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实力认可感,哈哈哈哈哈。
风口行业从业者:我先给美国磕一个,多谢赏饭
美在主动脱钩,中也没有什么办法。
现在的关键是他最终目的,到底是为了绞杀国内产业升级和科技公司,还是为了逼迫经济让步,为谈判拿筹码。应该都有,主要是前者,根据日本的历史,被美国盯上就不会轻易放过,后面会越来越残酷。
国家层面需要学习华为做备份,力度要大,不能象征性或者徐徐图之了,否则面对全面脱钩,会措手不及。要打强心针,先有能力保命。
华为把海思 “卖了”(像荣耀一样),是不是对海思的发展更有益?
评论区某位老哥的天真让我佩服
这不就是逼着中国产业升级嘛!现在也不是一穷二白,至少 40nm 以上还是能自己纯国产的。忍 5 年到 10 年,迎头赶上也是很有可能的!
我们不出口 c919 给他们坐,不给他们代工苹果,禁 nba 不就行了 [大笑]
你不愿意依照之前的规则玩,又说历史文件不具备现实意义,又说第二大经济体是发展中国家,不愿意遵守入世承诺。那人家根据国防要求,根据现实意义考量,针对性的提出限制能怎么样呢,国内就没有对外的投资限制了?你自己没有出口限制了?你的手段不是政治化工具了?
另外一点,美国不和你做生意不正符合我国人民朴素爱国情感舆论需求么,你自己不支持还反对?谁是最大的公知走资派啊。
督促政府认清国内舆论形式,满足舆论要求,彻底和美国划好界限,断绝关系往来,不要做美国在国内宣传的帮凶,没了张屠户,就得吃带毛猪?要树立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大做强。。。
这是倒逼精品,国产替代再加速,打烂温室,直面竞争,发挥能动性,不再是被动 “买进来”,而是大步“走出去” 的自信,更是 “冲出去” 的勇气。言难者,敌特也,失败主义者,打击信心,暗示本国不如别人,全是公蜘。综上所述,制裁的好。
美国越打压,国内就越会引导、扶持、投资
那半导体行业的公司就不会缺钱
那我就不用担心失业和降薪
再干几年
回家养老
美滋滋
对苹果,特斯拉,耐克的产品征 100% 的资敌税吧
如果不能在房地产爆破之前实现芯片生产基本可控,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日韩台就在咱们边上。近啊,很近啊。
老美禁了就说明路子走对了,
老美越禁,我们越要发展
打不过,只能骂了呗。我们的确落后太多。但就是不服。
砸脚 + 反噬
欢迎各国用不包含美国专利技术的芯片,供给中国供应链
走向如何,短期看政治约束,长期主要看供应链。
就像新能源一样,你在国际上有话语权了,供应链很多环节都在你这(从技术到生产到市场)。芯片会不会反噬,也要看以后我国在芯片的整个链条上能拿下多少环。大部分环节都在我为主的时候,自然不一样。
短期可以靠政治因素压迫,但长期主要受市场影响。而这里,必须做到攻破技术 + 该环节主要市场地位。有这样的实力,主动权才会转移到我们这。
若拿下的少,或拿下环节但无法占主要市场地位。
那没用,就像传统汽车行业。核心技术不能做到突破和领先,国际上几乎没有话语权,最多就是自己玩自己的,在国内卖一卖。虽然不是最舒适的,但还能凑合用。不会被对方那么 “卡脖子”,但一直处于半落后状态。
在汽车领域,我们最终用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还是靠的新能源车下,电池等诸多环节我们有了技术突破,在国际市场上都处于第一梯队。终于不用在自己国内玩,几个车企近期出口都刚刚的。
影响扩大,最重要的是产业链落地中国。慢慢有整个新能源车产业链在我国集中的巨大可能和潜力,若我们整体拿下产业链大部分,那哪怕国外品牌也要来我们这找技术和零件。看看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要是全球整个电动车行业都类似操作,那我们,还得了?而且这还是市场行为,资本自然会来。
那就到了下面这种可能,
若拿下的足够多。
那自然跟新能源行业一样,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有很大话语权。甚至对方无法离开我们,我们可以反过来用手段给对方找麻烦(只是我们当下并没有这么做,但并非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潜力)。
如何看来 MCDF 会继续火 下去
无形的战争已经开始了
这时候说什么都没用,只能用行动才能回应
是不是最后一个坎了啊
前面还有没有什么坎了啊
这回应苍白无力
都知道。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
总的来说是好事!
中国的核弹卫星就是这么来的。
希望老美封锁更严厉一些!
老凳子,听我说,谢谢你!
老鸟这步棋走得毒辣,直接出了个阳谋。卡芯片制造不卡芯片设计,芯片制造的核心区域就在亚太。把亚太搞乱,同时又能进一步激化大陆和台湾矛盾,自己坐在钓鱼台看戏。为此损失的那点东西我倒觉得不值一提,而且这步棋你又不得不接。
没有反制措施吗,说明真的被卡脖子了,无缚鸡之力
近来,美国商界和学界多次呼吁加强中美合作。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中国美国商会等机构均表示对华要合作不要 “脱钩”,美国政府应该尽快降低对华关税。据统计,2000 年至 2020 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平均收益率 14.7%,远高于美国海外直接投资 9.7% 的平均收益率。今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总值同比增长 12.7%,美国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增长 26.1%。这些都说明,中美两国人民的意愿是合作,中美合作是互惠互利的。
美方决策者应该多倾听来自工商界、学术界理性客观的声音,不要再用零和博弈的过时思维处理中美关系,不要再用所谓的 “政治正确” 指导对华政策,切实践行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推动中美关系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上来。
“政治化” 三个字实在太好笑啦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
美国芯片武器化 ×
欧派克 + 能源武器化√
这种事情不用仔细分析了。
美国想的就是把世界搞乱,赌自己可以更快恢复。
这种情况各位不用争谁的嘴更爽了,想着活命吧。和平和发展已经是过去式了,全球吃鸡大赛。
so 有办法么?
那谁,动辄将经贸问题交民间 & 地方给消防化、(伪)道德化而又不加以及时制止叫停难道就不会反噬自身了?笑死个人的驰名商标。哦不,已经开始反噬了。
为啥都这么乐观,说美国制裁催生国产的,美国制裁这么久高端芯片有一点动静吗?我感觉高端芯片这块硬骨头中国估计啃不下来了…
美国就是二傻子,天天拿刀对着自己桶
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 可亡也。
这句话,送给过乌克兰,今天,送给美国
之前美国商务部不愿意管,中国你随便用,大家发财,你好我也好。可是中国你对美国这个大客户越来越不客气,店大欺客,引起越来越多美国人的不满,参议员纷纷跳出来,顺应民意,给美国商务部盖上顶只顾赚钱,罔顾国家安全的大帽子,国家安全在美国就等同于讲政治之在中国,商务部扛不住了,必须做点什么来平息议员老爷们的怒火,那就只好管起来了。没事儿发个许可证什么的,老爷们,你看我已经尽责了!
今日嘴炮
又是反噬又是倒逼中国发展,我的天哪,这样的好事不双手支持还有天理?
还是那句老话嘛,杀不死我的,会使我更强大。
对中国 “也是一个机会”
《华尔街日报》称,美国在对华贸易往来以及出口芯片上设限已经变得司空见惯。8 月中旬,美国宣布对 EDA 软件工具等四项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美国总统拜登 8 月 9 日签署的《2022 年芯片和科学法案》规定,获得联邦补贴的企业不能在中国大幅增产 “先进制程” 芯片(一般认为是指 28 纳米以下的芯片)。另外,美媒曾在 7 月底披露称,美国两家芯片设备公司证实,华盛顿要求他们不要向中国供应用于 14 纳米及以下芯片制造的设备。
芯谋咨询首席分析师顾文军 1 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通过出台一系列限制措施,美国意在打压中国在科技领域高端环节的发展,最初是制裁位于终端部分的华为与中兴,后来将矛头指向芯片设计领域的海思和芯片制造的中芯国际。顾文军表示,短期内,美国希望让中国在芯片的高精尖部分 “脱钩”“断链”。从中长期看,美国希望自己和盟友不再过分依赖中国的市场,减少与中国的生产要素往来。
“美国芯片限制措施无法阻挡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前进步伐。”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引述学者的话说,在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半导体产业中,28 纳米制程工艺仍然是众多厂商维系利润、参与半导体先进技术研发的基础,最先进的芯片技术确实很有用,但这占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比例仍然较低。至于美国的限制措施是否会对中国产生长期影响,这要看后者半导体产业制造、设计的发展情况,在 10 至 20 年内,行业的发展应该会发生一些变化,也可能出现新的技术。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美国的出口禁令对国产芯片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机会,之前国内芯片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之间互动不足,但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国产替代力度。” 集微咨询总经理韩晓敏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国内产业链企业要立足国内市场,逐渐建立完整芯片产业链生态体系,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竞争力以及全球影响力。
还能怎么看待,无非就是看一大堆美利国的狗出来阴阳怪气呗。
与其打嘴仗,不如积极组织国内企业攻关,从源头加速创新,工艺开发,生产,迭代。中央政府提供一切必要的扶持政策包括财政和人才需要。
这和新冠疫苗药物研发一样的。中国需要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先真正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再说。
所以现在到了翻白眼的阶段了吗?
我们也可以对等报复,不允许使用中国技术的企业向美国出口设备
说跟没说一样,就会打官腔
政经吗?
一切阻滞生产力发展的事物都是反动的,终将灭亡!这是辩证法也是自然法则。
美国也开始搞许可证了?
经贸问题郑智化只会反噬自身!
民意不可违,玩火必自焚!
威武!支持!
三星手机、乐天超市、日本汽车
你可以对等禁止出口义乌小商品
现在的知乎群体,不阴阳怪气不会说话了。
什么问题下面都在发泄情绪,一点有用的回答都没有。太操蛋了。
美国中情局快来看看,有没有背地折腾乌克兰的。我就服了国内的新闻了,天天教育大陆地区的国民还不够,还天天教育美国总统。美国总统用不用写入党申请啊。
人生有什么闹心闹腾闹翻请不要灰心失望欢迎来我院疗养自带洗漱用品学费比美国烹饪学院便宜点具体关注胡锡进新浪微博。
美国好菜,制裁制裁,结果就是不跟你做生意?这岂不是跟小孩子闹矛盾说我不跟你玩气死你一样可笑
泻药。
禁得好!作为芯片人,年终奖稳了!
知乎用户 英雄戚继光 发表 我看没有一个答案敢把台积电现任老大刘德音接受 CNN 专访,使用词语给讲出来。 我需要告诉大家一个真相。 首先,刘德音接受采访时候,不止是外国主持人说中国要 invade invasion 台湾 刘德音本人也说中 …
知乎用户 刘延 发表 该法案有三个目标;激励美国国内半导体生产;减少对台湾领先芯片的依赖;并帮助受到芯片短缺影响的汽车行业。 1、对于 Fab 来说,钱不算特别多,但绝对不少,主要受益者是美国本土芯片制造厂商——Intel 累计 520 亿 …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知乎这是怎么了,我作为一个坚定的美帝长期崩溃论支持者和论证者(我有过往的回答记录,绝非忽悠 2022 年,美国经济是否会崩盘?通胀是否会继续增强? 其实还有更早的专门根据美国中产阶级财富占比和美国公共债务变化百 …
知乎用户 观网财经 发表 据新华社报道,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 8 月 3 日表示,由于宣德能源、凌网科技、天亮医疗、天眼卫星科技等企业为 “台独” 顽固分子关联机构“台湾民主基金会”、“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 进行捐款,禁止大陆组织、企业、个 …
知乎用户 观察者网 发表 释放了美国目前产业规划弱鸡的信息。 不用看中国,就来比比大韩是怎么规划的。 去年韩国韩国通过了未来 10 年政府引导,与企业共同投资 510 万亿韩元 (4500 亿美元) 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基地的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