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
新中国“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 作者:杨奎松 原载《史学月刊》2006年第1期 「作者简介」杨奎松,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200062. 「内容提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土地改革正在渐次开展起来,经济恢复工作一切 …
丁耘猝死,运动背锅?
作者:方玄昌
53岁的华为高管丁耘“死于28公里长跑之后”,再次引发人们对于高强度运动的声讨。
名人运动后猝死的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丁耘远不是第一人。我们因此有必要了解几个反复被提及的问题:运动存在“过度”的问题吗?“过度运动”真的有害健康甚至致命吗?“适度运动”的界线究竟在哪?
28公里跑远非“极限运动”
尽管在“长跑”与“死亡”之间的十几个小时发生了什么,至今已有不同版本的说法在坊间流传,但网文已经一边倒地将丁耘猝死直接归因于长跑,同时给出“警示”:运动要适度,珍惜生命,远离极限运动。某以健康为主要报道方向的公众号更是借“专家”之口言之凿凿地给出高强度运动是如何一步步增加心源性猝死概率的原理性解释。
笔者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些说法均缺乏足够依据,远未得到医学科学界的广泛认同;具体到丁耘,28公里中速跑或慢跑对于长久保持运动习惯的他来说很可能就属于“适度运动”。
在普通大众眼中,马拉松几乎就是极限运动的代名词。实际上,跑步运动的强度跟速度关系很大,有运动习惯的爱好者以中速、慢速(公里配速5-7分钟甚至更慢)跑完马拉松,还远谈不上极限运动;而专业竞技者以3分之内的配速完成比赛,即便是10000米甚至只是5000米,也已经属于极限运动。
从绝对的运动量角度看,与动则上百公里、爬升数千米至上万米的山地越野赛相比,普通马拉松真算不了什么。
或许有人会说,对于已有53岁“高龄”的丁耘来说,28公里的运动量已经太大了。这些人显然低估了人类的潜能。据公开报道,丁耘一直有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53岁属于“正当盛年”;而当时他是带着一大群人一起跑,不太可能会以过高速度完成全程。
“极限运动”并不比“适度运动”更危险
我们时常会看到“某地马拉松比赛中某运动员倒地猝死”之类的新闻, 这给人一种印象,似乎过高强度的运动会直接引发心源性猝死。然而回溯性研究的结果是,这些猝死运动员通常都是原本就有先天或后天的心脏缺陷,高强度运动可能(仅仅是可能)只是诱发了他们的猝死。
从有限的(大部分死者家属会拒绝对死者做解剖验证)研究结果看,导致运动后或运动中猝死的死因以心梗和心肌炎最为常见,一小部分则是肺动脉栓塞。
更重要的一项统计结果来自德国研究者:与运动相关的猝死发生概率,并不因运动强度的增加而相应增加。
医学界很早就知道,运动能提升心肺功能,但早先有研究发现,高强度运动对于心脏有另一种影响,主要是会导致心肌肥厚(所谓的“运动员心脏”),认为长期过度运动所致的心肌肥厚不仅侵占心室空间,还会增加冠状动脉负担。
对此,更晚、更多的研究却给出了相反的结果:“运动员心脏”确实存在,它是一种生理性变化,但这种变化其实是好事。目前科学界更为主流的结论是:运动对于心脏功能整体上总是起到提升作用,在一定程度之下,这种作用会随着运动强度的提高而提升,但到了一定强度,提升作用会变得不那么明显。
这也就意味着,高强度运动更大可能会让你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概率变得更低。
能给你带来愉悦感的就是“适度运动”
从健康角度看,爱好者应该避免自己在马拉松这类追求体能极限的运动中出现“极点”状态。“极点”属于身体的一种应激反应,进入这种状态后身体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以升高血压、扩大供血总量。太频繁出现这种应激反应,对身体、包括对心脏有一定伤害。
我们都知道,健康生活四大基石,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适度运动”。但何为“适度运动”?我们可以先参考世卫组织的建议: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给出这个时长建议,并不是说低于或超过这个区间的运动就不好,而是因为这个区间的健康收益/运动时长比值更高,超过这个时长的额外运动依然会持续增加健康益处,但增加的幅度会逐步下降。
世卫组织并未给出一个“适度运动”与“过度运动”的界限。这是因为,科学界并无“过度运动”的限值。对于运动爱好者而言,随着训练量和体能的提升,运动量也可以相应提升。公众可以掌握一个原则:只要运动能给自己带来愉悦,而没有让自己产生明显的疲惫感,就属于适度运动。
运动不是万能的,没有运动是万万不能的
20多年前,著名健身操教练马华因白血病去世,曾经引起一场讨论:运动到底能不能让自己更健康?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与今天因丁耘去世而质疑高强度运动的人一样,都没弄清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运动?作为个案,无论是马华之死还是丁耘之死,实际上最多只是告诉我们,再好的运动习惯也不能保证你必然健康长寿。换句话说,运动不是万能的。
在笔者看来,建立良好运动习惯的主要作用是运动本身能给你带来快乐,同时提高你的生活质量,让你有更加充沛的精力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有更高概率拥有健康而强健的身体。
著名病理学家纪小龙教授有一句概括:“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在于安宁。”笔者对此的理解,其前者指的是身体,后者针对的是心理;同时,身体的适度运动又可以帮助心理保持安宁状态。从这个角度看,你要想健康长寿,没有运动恐怕真是万万不能的。
(XYS20221025)
新中国“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 作者:杨奎松 原载《史学月刊》2006年第1期 「作者简介」杨奎松,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200062. 「内容提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土地改革正在渐次开展起来,经济恢复工作一切 …
曝光一个学术水平低下,全职在中国忽悠走穴的澳大利亚院士甄崇礼(Jimmy Yun) 作者:氢能工作者 岛城前几年引进了一个澳大利亚院士,国家千人,华人,甄崇礼 (Jimmy Yun). 几年下来,多听闻此人学术水平不咋地,就是读一些综述文 …
清华大学是世界超一流的中世纪大学 ·方舟子· 每年的6月份是“骄傲月”,支持、声援性少数派,包括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及转性别的人,简称LGBT。每年6月美国各大城市都会举行“骄傲大游行”,也有的在7月举行,像圣地亚哥上周末(7月16 …
方舟子推特合集(423)2022.7.21-31 方舟子@fangshimin方舟子,本名方是民,科普作家,新语丝网站。YouTube频 …
自由民主正在消亡吗? 作者:SPENCER BOKAT-LINDELL 2022年9月28日纽约时报 上周末,意大利选民将政权交给一个贝尼托·墨索里尼法西斯独裁政权嫡系政党领导的联盟,这是“二战”后欧洲极右势力最大的胜利之一。“今天对意大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