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越野跑名将梁晶、曹朋飞在甘肃马拉松事故中遇难,如何评价他们在「跑圈」的地位?哪些事故原因需关注?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知乎城市 - 合肥​ 发表

更新:

网上一些权威媒体都标题山地马拉松看来并不了解这些赛事区别 也不调查资料

其实这属于山地越野跑 距离 100 公里

和山地马拉松 马拉松公路平跑

完全两个概念

前者各种奇路险路悬崖峭壁 有时甚至攀岩绳降 (就实在没有路 组委会在坡上固定一根麻绳 两手抓着蹬下去或稳中求胜抓着绳滑下去 这期间并无安全绳等辅助措施) 跑的时候大脑还得时刻保持高度集中 怎么落脚 怎么保持身体平衡 怎么爬升更加节省体力 非常有技巧 对力量要求也很高

去年青阳九华山 20 公里山地越野 我与某省队中长跑运动员结伴而行 前三公里公路跑了 9 分 30 不到 这时我们前几名第一集团 包括曹朋飞大哥 (最后他第二名 用时一小时二十分多点) 经过地藏殿 接着几公里上山的阶梯 跑到后面累的不行手脚并用 而曹朋飞大哥他们如履平地蹭蹭蹭的不见踪影

期间我们还遇到猴子类动物 印象最深的是爬一块巨大岩石上面仅一个钢梯扶手借力攀爬 下面就是悬崖 并无保护措施 下山树林间同伴摔倒不下五六次身上全是泥 我甚至苦中作乐打趣 你要掉下山 这里恰好佛教圣地 我马上请大师原地超度 (补给点确实有师父当志愿者)

标准马拉松就是最广为人知的奥运会项目全长 42.195km 在城市内举行 封几条路 用围栏隔离 马路两边都是围观加油的市民观众 参与时全程保持一个节奏 大脑放空想心思听音乐也没事 就像平常操场溜圈那样 出事基本都是心源性问题 赛事每隔 2.5km 一个补给站 5km 一个医疗站 马路上还有救护车随时待命 大型赛事甚至公安武警保驾护航 一旦发生意外丝毫不耽误黄金抢救时间

山地越野则有些路段交通非常不方便或者说根本没有交通

汽车什么的开不上去 摩托车也很难操控

这次的八级大风 直升机无法支援

而媒体一直标题的山地马拉松基本是在盘山公路进行只是增加更多上下坡爬升 保障情况和城市马拉松差不多 可以说非常安全 哪怕倒了 医疗队也能第一时间赶到急救

- 分割线 -

看到很多人在恶意攻击诋毁他们

“什么淹死都是会水的”

“越是高手越是盲目自大”

实在看不下去

我只想说他们都是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的越野顶级精英

更危险路段更长距离都经常参加 获奖无数甚至 400 公里冠军 (八百流沙 80% 荒漠戈壁无人区海拔平均 3000 米总用时 85 小时 46 分 43 秒)

基本生存意识急救知识都是有的

赛前组委会预告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选手都是外地人 主办方组委会难道不够了解本土多发天气变幻吗)

比赛前一晚装备都被寄存分配到 cp 点 (比如正常推算大部分选手晚上到 cp5 这时他们会根据自身实力寄存专业登山越野装备厚重衣物保暖甚至帐篷度过寒夜)

往届 100 公里梁神他们八小时多就能完赛

早上出发下午就能到终点 不需要过夜

可惜这次他们遇到突发极端恶劣天气

低温 (本来就高海拔两千多米氧气相对稀薄)

狂风 (八级 寸步难行举步维艰 人能给你吹倒)

暴雨 (像子弹一样打在身上 很难睁眼)

冰雹 (残运会冠军黄关军遗体发现时头部被砸出血)

没有一片栖身之处 (山顶 cp3~cp4 的开阔地带 其他选手基本 cp2 半山腰 有一定遮掩物体 但也遇难人数众多)

各位设身处地 换位思考

你告诉我怎么生存

贝尔来了也得交待

“军事专家”: 保温毯

不好意思 直接被干碎

冲锋衣?

梁神被发现时穿着冲锋衣

还有很多其他遇难选手也装备冲锋衣

想了很久

在 cp3~cp4 路段唯一存活可能就是

赛事组委会附近安排的补给救护点 (可惜没有)

那么只能在身体还没有失温情况下及时找到遮蔽风雨的屋子或者窑洞取暖 等待极端天气过去

但地广人稀 还在这么多恶劣天气条件交持下

别说走路维持身体平衡都异常艰难

梁神靠着顽强意志最后耗尽体能才找到一户村民家 只可惜严重失温已经器官衰竭…

而曹大哥还有第二名的黄印斌

可以想象当时惨况 被狂风吹着跌跌晃晃 难以控制身体平衡举步维艰 暴雨打的睁不开眼视线模糊 冰雹一颗颗子弹般肆虐着肉体 时间流逝严重低温失去意识倒在这荒山野岭最终也没有找到一片栖身之处…

说难听点 假如天气变幻晚一小时

后果恐怕更严重更不堪设想

那时大部队已经接近 cp3(山顶)

上不去更下不来

遇难人数只会越来越恐怖夸张

而他们精英选手已经下山

到时候网络上又怎么评价

“专业高手就是专业高手”

而那些遇难的大众呢

恐怕只会

“吃饱了撑的 非要送死”

看到网上所谓军事专家 理论大师

难免感到心寒

- 分割线 -

原回答:

两位有幸都打过交道

梁晶毋庸置疑国内越野跑领军人物国际顶尖水平 超长距离跑国内第一人 (100 公里 6 小时 55 分 43 秒)

曹朋飞国内顶尖越野跑精英 马拉松路跑能力同样强悍 pb221 左右 曾代表安徽参加天津全运会马拉松群众组三十多度高温天获得第四名

去年青阳朱备登山越野赛我和曹朋飞大哥住的同一家民宿 晚餐的时候他跟我们谈笑风生 为人非常谦虚低调

今年三月宿迁马拉松我和梁晶大哥还打过照面 好奇疑问他怎么不是特邀 号码簿为啥是后面区域

想不到短短两个月

物是人非

希望他们能在天堂安好

知乎用户 花津南路话事人 发表

不熟悉他们,不是这个圈子的人,就是自己爱好跑而已,从登山的风险识别和管理的角度随便谈谈。

哀悼为先吧。

登山圈里也有出过失温遇难的案例。不过登山,尤其是阿式,非常强调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所以很多极限攀登的案例都是擦着刀刃决策的,攀登者都有这个心。风险这玩意最怕你有心,有心一般不会出大事。几乎国内民间所有的山难,都是有粗枝大叶误判造成的。

这次这个有补给的越野赛事,看上去是把风险屏蔽掉了,让选手专心跑成绩,但是其实是一次群体性的风险低判。都是精英选手,所有的人都觉得只要不下刀子凭着体能肯定能抗到补给点,不就十公里吗?集体性误判外加多种不利因素凑到一块了,这时候极端短期局部天气就变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种情况神仙来了都不一定有的救。

这次的事故不禁让我联想起 15 年自由的风那次婆缪的事故,外行人单看到那个直接致命因素,可你仔细去琢磨那个事故报告和其他人深入交流,就会觉得事故根本酝酿在几十个小时前的某次重大误判,这次致命的误判推倒了这魔鬼的多米诺,到致命事件来临的时候,早特么晚了。真的就是这种想骂娘的早特么晚了。

这些年自媒体兴起报喜不报忧,圈子信息流通割裂了,另外青 s 绿 s 也不许出这种事儿了,大家不太有以前那种事故交流的气氛了。户外运动,风险识别和评价太重要了,而且就算所有的人都麻痹了,自己心理总要绷着那根弦。我回想自己五一在老家大青山上遇见的那次寒潮过境,和这次一毛一样,可能更吓人一点,雪都特么飘起来了,回想有一丝后怕。

这次这事故是中国越野跑届的团灭性事故啊,21 条人命,梅里,K2,希夏邦马,这么些个震惊中外的山难都没这次的事故来的触目惊心,在正式的事故报告出来之前,心中还有太多的疑问和复杂的情愫。

我回想起 17 年五一听到乌里在奴子出事的那天。我不喜欢说或者听别人说什么逝者安息 RIP 之类的。作为一个老票友,我希望能够警钟长鸣,活在当下的每一个人对于我们周围的人更加重要。

知乎用户 Tang 小山​ 发表

人死为大,但我还是要说一下我的看法。

我是兰州人,甘肃的气候特点就是昼夜温差大。记得 05 年我和表哥去兰州周边青白石夜钓,我妈让我穿上夹克我不听,结果晚上冻得只能上车取暖。虽然没看到具体统计,但我发现这次比赛遇难的基本都是外省市选手。我一位叔叔和一些朋友也参赛了,但他们只跑了 21 公里,一方面是实力,一方面他们知道晚上很冷,容易着凉,但他们没把这些讯息告诉外地选手(当然,说了可能也没用,不同湿度不同环境,温度感觉差异巨大,每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我不关注马拉松越野,也不知道什么跑圈地位。但我觉得运动员在备赛时,要加强环境信息,特别是与当地选手的交流。此外,就是不能过分信任组织者。组织者认为选手都是老手,不需要他们操心,选手觉得组织者会考虑,不用自己准备,结果打着越野跑的名头,组织了一场没装备没补给的极限大冒险。

知乎用户 毛宁​ 发表

作为跑步爱好者,经常关注马拉松和越野跑的国际消息。

梁晶的遇难不光是国内跑圈的损失,更是国际越野跑领域的重创。

作为国际田联标准下的,最权威的国际越野跑机构 ITRA(international trailrunning association) 对于赛道和选手有着严格的评价和分级体系。

总分数定义为 1000,根据选手每次参加标准赛事的积分进行计算。

那么梁晶和曹朋飞的数据是多少呢?

曹朋飞的数据 835,虽然没有大神好,但是在越野跑圈,也绝对是精英级别的运动员了。(普通爱好者,分数基本在 300 到 400 左右)。

梁晶总成绩 913,国际男子排名前 20。换句话说,如果越野跑赛事被列为奥运会参赛项目,我们就因为这么一个连 itra 都没有积分资格的国内普通赛事损失掉了一位可以为国家争金夺银的高水准运动员。

太憋屈了!

知乎用户 伊藤程​ 发表

在大自然面前,人是非常脆弱的。狂风暴雨降温到来的时候,身体素质差异其实可以忽略,人的安全意识、装备和避险设施才至关重要。

大自然才不管你圈子里有啥名气。

大自然才不管你圈子里是否大佬。

我来说个大草原的故事。话说 19 年 8 月底我在呼伦贝尔自驾旅行,车子半路抛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哥几个下来修车呗。

前几天内蒙都是风和日丽,白天气温 30 多度,晚上 20 多度,衬衫加薄外套的配置已经持续两周。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冷空气来了。

下午五点,冷空气到了。满天灰尘天都黄了。公路上狂风呼啸吹得我们根本站不稳,单薄的衬衫挡不住急降的气温。前一天 30 多度,当天晚上降低到 10 度,微微飘雨,体感温度更低,室外呆几分钟就已经开始发抖了。我加了一件冲锋衣单外套,衣服在路上居然被狂风吹得哗啦哗啦响。200 斤的朋友还稳如泰山,我反正脚下不稳了,底盘不够重啊。

还好我们有汽车。尾箱里有备用的抓绒衣,保守如我还有毛线衣,赶紧缩回汽车加衣服关窗电话求援,一小时后来的本地兄弟带了修理工具,套了个羽绒服,一副温暖的样子,对这样的天气不以为然,觉得常见。

其实我们离市区不太远,但是路两边荒无人烟,没遮没拦,狂风大作,气温极低,天迅速黑下来让人恐慌,虽有车子路过但是也没人停下看看帮忙。

回到市里面赶紧回宾馆回血,我负责和另一个人出去买衣服。但是有个衣服穿得少的小伙子还是着凉半夜吐了,差点送医院急救。

身体再好,在恶劣天气下,没有装备没有救援一样药丸。

死者安息。他们用血淋淋的代价告诉我们:

珍爱生命,敬畏大自然。

知乎用户 大海​​ 发表

曾在合肥朋友的康复机构与梁晶遇见过两次,黑黑的 90 年小伙,一口带有池州腔的普通话,语速很快,给人感觉热情而淳朴。

” 你不认识他?魏普龙魏老师的爱徒。现在中国跑圈的现象级选手,梁晶。“朋友的康复机构经常为跑者协会参赛做保障,故与他们很熟。

“2014 年跑合肥环巢那个?我好像采访过。” 我突然回过味来。

“是,他绝对是,天生的跑者。” 朋友点了点头,“现在他天赋能力都到了,如果调整把握的好,在世界级比赛出成绩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想起来了,2014 年 5 月,合肥环巢马拉松赛,跟台里同事去做电视直播,约好了忙完了一起打球。结果最后阶段我们所有人都在为一个来自合肥的选手加油,竟兴奋的把打球的事直接给忘了。

那是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与最后跑在他前面的外籍职业选手相比,他的呼吸节奏还不够老道,但步伐很有力,眼神中有一种决然的坚定。

最终他跑出了第四名,成绩定格在 2 小时 42 分,这是安徽省的最好成绩。所有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梁晶”。

一个据说没有任何职业训练背景,从参加安徽大学校运会长跑比赛中出道,凭着爱好坚持,先已跨入职业跑圈的神奇小子。

还记得在那场的赛后,也许是沾了本地选手的光,也许是潜力着实惊人,梁晶身边簇拥的媒体几乎跟冠军一样多。

而我凭借多年内线卡位的扎实功底独占 C 位将话筒举到梁晶的面前,还记得喘着粗气的他对我展颜一笑,汗如雨下。

后来,梁晶被安徽马拉松的先驱魏普龙老师收做徒弟,仅仅正规训练了不到 5 个月,他就在首届济南 12 小时超级马拉松赛中国跑出 149.51 公里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的同时也打破了中国 12 小时超马纪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社交媒体上关注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拼。每天雷打不动的训练,四处奔波的比赛。有粉丝统计过,梁晶曾创下 2 个月参赛高强度比赛 10 多场的纪录,并且夺冠率高达 80%,所以圈里的更多人都愿意喊他叫 “梁神”。

“梁神” 的社交媒体很阳光,除了练就是吃。不光胃大,那吃的速度也是一绝,一瓶 500 毫升的矿泉水,就这么一仰头,瞬间见底。

为此他专门混过 “饭圈”,十场“大胃王” 挑战赛拿过 7 场冠军。梁晶还曾戏言说吃是一门手艺,这是在为他退役后铺路。

妻子女儿常去为梁晶的比赛助阵,这是以往赛道旁最为温馨的画面,而此时不禁心中发酸。

此时现实的一切,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实在太过残忍…

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梁晶在内的 21 名选手全部遇难,这其中还包括当时跑在第六位的全国残运会冠军黄关军。

黄关军是一位聋哑人,难以想象在山里面临失温的那段状态下他的绝望,因为他甚至都无法呼救…

关于失温的解释: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些寒颤、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
温度、湿度、风力,这三个因素是失温最常见的直接原因。在寒冷天气下的户外运动,要始终保持身体干燥,若被打湿且外部风力过大,将加速人体热量流失,最终导致失温死亡。

突变的极端天气导致的选手身体不适、失温诱发了整个事件

**突变!**这似乎是能为 21 名选手死亡给予出的最大原因。

然而在我看来,这种逻辑并不合理。

我们注意到,令很多人幸免于难的是当地的牧羊人而非搜救人员。

而在今天的新京报官微公布了他们与好心牧羊人的采访,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令我影响深刻。

新京报:当天天气如何?
朱克铭:天气很不好,下雨、下冰雹。我刚上山,就开始下雨了,衣服全部湿透了,可见度也不高。穿着棉袄也不管用,还是很冷。
新京报:出门前有看天气预报吗?
朱克铭:没有,我从来不看天气预报,每天出去放羊,天气不会对羊造成太大影响。这种恶劣天气还挺常见的,但也不影响我放羊。明天如果还是这个天气,我也还是要去。
转载自新京报这名牧羊人,连救六名山地越野赛选手 (baidu.com)

由这位好心牧羊人所说,这种恶劣天气在当地还是很常见的。那我们不禁想问,这种既然在当地人眼中如此常见的天气,那就不存在很多报道中的所谓天气 “突变”。

另一方面,据甘肃气象台发布的 5 月 20 日夜间到 5 月 23 日天气预报,赛事方应可清晰的对比赛当日的天气进行预判,这就更不存在天气 “突变” 这一说法。

受冷空气影响,甘肃大部气温明显下降,武威、白银、平凉、庆阳等市有 4-5 级西北风。5 月 22 日夜间到 05 月 23 日白天,甘南、陇南两州市阴转多云,部分地方有阵雨;省内其余地方晴或多云,其中祁连山区东部阴有阵雨。——甘薯气象台

极端天气预测是大型体育赛事应对突发状况的前提之一。

即使抛去天气问题,这次赛事所暴露出的,场地设置不合理、赛事补给不到位、强制装备过于简单、在处在恶劣天气不及时叫停比赛,无及时有效的突发情况预案与救援预案…

以上的种种都需要有关部门尽快调查并给公众一个答案。据悉,甘肃省委省政府已成立调查组,对该事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调查。

愿能还逝者以公正,予逝者以尊重。

我们相信,跑步可以点亮生命。但无论是专业选手还是业余跑者,所有人都应遵循的是

“开开心心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知乎用户 大导球事​​ 发表

参过大大小小数十场马拉松赛,也参加过三四场越野赛,个人感觉路跑和越野赛有着很大的不同。越野路况复杂,地处偏僻,补给、救援相对路跑更加复杂,一旦遇到极端天气,更多的只能依靠强制装备度过,所以再参加比赛时,一定要客观考虑自身的能力,评估比赛所在地区的季节、气候、地理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这篇文章本来是写在微信公众号(自己的小日记本),还是决定拿到知乎上来 “蹭个流量”,希望能让更多希望接触越野运动,但还没开始行动的朋友,对强制装备和越野风险有个比较基本的认识。这次事故对我冲击挺大的,很难想象一场比赛导致一个运动领域的半数精英遇难,他们在圈内的地位?随便参加一场越野赛,说出他们的名字,一定会很多人知道,大概就是越野圈里的半数全明星吧。无论精英还是新手跑者而言,所有热爱体育运动的人都必定是热爱生活,但现在只能说愿这次鲜血的教训换来“还活着” 的越野跑者们对赛事的敬畏,加强赛事举办方对举办赛事的责任意识。

关于举办方和政府方面的责任,我在另一个问题中已经说明,请参见: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0936873/answer/1902028900

————正文分割线———

作为越野参赛者而言,想要安全完赛就要了解、评估和把控比赛风险。而对比赛风险的评估和把控要从报名开始:

-– 参赛报名 —

一场路跑半程马拉松,如果有 10 公里的跑步记录,那么大概率能够走完 21 公里的半马;对完成过 21 公里跑的跑者来说,很多也是没有几次 30 公里、38 公里这种长距离慢跑过度,直接就参加全马并完赛的。但是对于越野而言,除了要克服长距离奔袭,还要有足够的肌肉力量去克服重力爬升,足够的核心稳定在各种的路面上不会摔倒。在越野中,有一个关键指标叫做累计爬升,就是在比赛中所有爬升段的海拔加总。下图是一次 35 公里的越野赛爬升路线,累计爬升合计 1170 米,如果对于这个没有概念,就简单做个对比:一座普通的写字楼大概有 30-50 层,有 100-350 米高,尝试爬一座写字楼的楼梯,相信腰、臀、腿的酸爽感能让你对爬升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认识。

但,爬楼梯还只是在完好的台阶上进行的,在越野赛中可没有那么多砌好的台阶,更多是下面这种泥土或者碎石路,如果再遇到暴雨天气,难度可想而知:

还有裸露的岩石,雨雪天一不小心摔倒就是皮开肉绽:

因此,越野比赛绝对不等同于相同距离的路跑那么简单。

然后再说,对于长距离比赛也绝对不是几个短程赛段的加总。虽然跑完 10 公里,大概率能够完赛半马,参加完半马也能够去跑全马,但比赛后半段的体验和前半段是完全不同的。没有相对应的跑量,在半马的 17 公里往后,全马的 28 公里往后,会感受到脚腕,脚面的撕痛,每走一步都非常困难。

所以在报名时一定要充分评估这些情况,比如:路跑最长距离 21 公里的,尽量不要报比路跑距离远太多的越野赛;有过越野经验的新手也要循循渐进,尽量不要从 30 公里一下跳跃去挑战 50 公里组。对比赛充满敬畏,是一个成熟的参赛选手应该拥有的最重要的品质。

-– 赛事装备 —

在报完名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准备、检查装备。由于路线偏僻受限,越野比赛补给点很少,也没有那么多超市便利店可以提供补给。所以在参加比赛前一定要带够足够的保障物品:首先就是一款比较专业的越野包,相比普通的背包会更加轻便,贴身背在身上,不会因为攀爬跳动而晃动,对核心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如果不是装备控,在网上买个一两百块钱的足够用了。

其次,就是救生毯,救生毯是一层薄薄的隔热纸,在气温骤降时能够帮助保持体温,不至于失温甚至有生命危险。在这次比赛过程中,根据比赛群跑友的描述,当时阵风很大,参赛者的救生毯被风撕碎,所以我会强烈推荐以后在参加比赛时多准备几张救生毯,一来防止恶劣的天气把救生毯破坏,二来可以在你的同伴遇险时为他 / 她施助。救生毯也很轻便,巴掌大小也很轻便,多带几张以防万一是很有必要的。

足够的水源。除了失温风险,参赛者还面临另一个极端的天气风险就是酷暑。酷暑多数伴随脱水,因为赛事补给点很少,所以要带一定量的水以便路上饮用。越野赛事是强制要求带水袋的,水袋一般和越野包搭配出售,放在背包里,然后延伸出来一个吸管,吸嘴处有控制阀门,需要饮水时打开阀门即可,在这里不再作展示。个人感觉水袋的设计不是很方便,因为在路途中奔跑本来就是气喘吁吁,用嘴吸水会更加上气不接下气,甚至容易呛到,除非完全停下来静等一会。所以我更喜欢带几瓶瓶装水。一般组委会不是很支持这样的做法,因为总有个别低素质的参赛人员到处丢垃圾瓶。所以在这里也呼吁大家在享受越野路途风光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环境卫生,不要随地乱丢垃圾!!

同样长距离除了消耗水分,也会消耗巨大的卡路里,所以也建议带足够的食物。常规的比赛一般强制要求带够至少 500 大卡的食物。常见的选项有巧克力、能量胶、压缩饼干这种能量密度比较高的食物,轻便携带也能够快速充能。

然后是手机和充电宝,对这两个的依赖,即使不跑越野也毋庸赘言!

救生哨,山里荒僻空旷,一旦遇险,在山沟里手机很可能没有信号,无法进行及时求救。在这个时候救生哨就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能够帮助你在保留体力的同时,高效发出求救信号。救生哨本身大概只有小拇指那么大,也非常轻便,虽然不起眼,但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遇险这种事情本身就是不可预见的,在极端的情况下,事先准备这么一个哨子,真的可以帮助参赛选手及时获救。

当然还有一些个人需求的装备最好也能够提前备好。比如,很多越野赛都在海拔 1000 米以上的地区举行,紫外线很强,如果遇到晴天晒出红斑、甚至脱皮都是很常见的,不管爱美怕晒的小姐姐还是久战赛场的大叔,最好都能涂好防晒霜,或者戴上遮阳帽。

准备好上述的这些东西,基本上可以满足安全、健康参加一场越野赛的装备要求了。接下来就是安排好比赛日前后的衣、食、住、行。

-– 衣食住行 —

比赛前几天建议开始关注赛事地的天气和温度。在炎热天气时,最好是穿着轻便,透汗速干的涤纶面料的短裤衬衫,尽量少穿棉麻,夏天蚊虫相对较多,树枝野草茂密,还可以穿一双越野高筒袜和越野冰袖,防止被叮咬剐蹭;如果夏天温度很高,又是大风天可以备一件皮肤风衣,刮风的时候穿在身上防止出汗后着凉感冒,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放到背包里比较轻便,如果遇见会有大雨,或者降温就需要准备一件冲锋衣;冬天越野反而还好,本身温度比较低,大家都比较注重保暖,上下都遵循三层原则就好:贴身穿速干排汗的,中间穿保暖的,外面套一件压胶冲锋衣或者其他防风面料的衣服。当然如果在严寒或者高海拔地区作战,要根据具体情况多加衣服,在此不做专门赘述。

鞋子而言,一定要穿专门的越野鞋,不要用跑鞋或者篮球鞋代替!个人觉得一双合格的越野鞋有的四大特点:硬底、高帮、防水、防滑。山路一般会有各种路况,碎石,泥土,杂草之类的,硬底可以保护脚面不会因为长时间复杂路况而有撕裂的疼痛感,高帮可以保护脚踝不会因为踩空而崴到;山里雨多水多,即使没有下雨,如果穿普通鞋子趟过草丛也会被露水打湿,鞋子进水基本上一场下来,脚上会多出很多脚泡;另外,高筒袜其实不是必须的,但是参赛穿的袜子一定要高过鞋帮,一定!不要问我为什么,这个真的是血换来的经验

一般来说,新手或者普通选手距离不需要深夜跋涉的比赛,但是不排除有些短途越野在夜间举行的,这个时候一盏头灯是非常重要的,山里的黑是绝对的黑,没有路灯,如果遇到阴天下雨,连月光都没有,能够帮助你前进的只有事先备好的头灯!在参加比赛前一定看好比赛的时间,如果在深夜举行或者可能导致深夜在山间滞留的,一定要准备好头灯!!头灯大概和开矿工人戴的那种一样,在网上也很容易找得到。

关于住宿。因为比赛地点比较偏远,如果参加像崇礼 168 这种非常大的赛事,一定要在报名成功当天,立刻定好比赛地点附近酒店,否则要么可能无法订到附近的酒店,要么承受当地酒店的坐地起价。当然如果酒店已经爆满,也不要慌,可以在民宿平台或者在地图寻找最近的城镇,一般来说也能找到替代的选项。

关于交通。很多时候比赛地点交通没有那么方便,如果可以自驾,当然最好(但一定要避免疲劳驾驶,尤其是赛后,这一点后面还要强调)。如果自驾条件不允许,则需要提前关注如何到达目的城市或者村镇,以及如何从村镇到达住宿点 / 报到点 / 出发点,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可能一场比赛在周六,你需要周五下班之后赶车出发,到达目标城市可能已经晚上,如何领装备且不说,到了地点不要想当然认为可以打到某滴快车,或者通勤公交还在运营时间范围内。所以在安排行程时建议:1. 关注举办方组织的参赛大巴;2. 提前通过 APP 预约车辆;3. 看好当地公交的运营时间;4. 提前加入参赛群,以便随时求助。

最后,食。越野赛是越野者的盛宴,选手从四面八方前来朝 “盛”,也自然就少不了 “宴”。很多比赛的出发地会选在烟火气息比较浓厚的景点或村庄,附近小餐馆众多,非常适合选手们一起聚餐欢庆。但,越野赛是一项比较剧烈的极限运动,这一点真的不要忽略,比赛的前一天,尽量要以清淡饮食,高碳水的食物为主,储备糖原,避免大油大肉或者酸辣生冷,避免饮酒,更要杜绝喝得酩酊大醉。虽然没有听说过谁因为前一天过度饮酒,第二天越野赛中出事故的,但我坚信这样的事情是发生过的!前一天饮酒对心、肝、肾增加很高强度的负荷,第二天在这种负荷下,心脏再去加强血液循环,肝脏要提高糖原转化率,肾脏则需要加强代谢循环过滤,风险很大。

所以比赛前一天,保证睡眠,清淡饮食,安安稳稳地等待第二天的比赛是最科学的。当然,还是以大家的实际情况为准,如果前一天遇到故知好友,深夜促谈,把酒言欢也是非常正常普遍的,只是第二天一定要考虑这些情况,量力而行,冲击 PB 和赛前醉酒不可兼得。

睡觉的前一天最好再关注一下第二天的天气情况,现在 APP 平台发达,很多时候都能够精准预测到第二天各个时段的温度,天气等。对应地调整第二天的装备和参赛策略。

在参赛的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不确定,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风景,有一段美丽的邂逅,拍出好看的照片。但意外也很多,失温、中暑、脱水、跌落、摔伤、晒伤、蛇虫叮咬、植被剐蹭、山路上的往来车辆,甚至村庄里一条土狗都可能是威胁,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及时有效作出应对,安全健康完赛是更重要的。

知乎用户 蛋妞快跑 发表

天堂里永远没有地位之分,愿逝者安息!

悼念所有遇难的运动员!

这两位 “名将” 和其它遇难者一样,一生定格在了 5 月 22 日,一生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运动,虽死犹生!也永远活在亲友们的心中。

事故原因归咎于天有不测风云。不测之祸,夫复何言!

敬畏自然,赛前组织应考虑得周全、周全、再周全一些。

知乎用户 无何有之乡 发表

他们是跑圈中的精英,很多国内顶级赛事优秀成绩保持者!

马拉松和越野比赛中失温会引起死亡,中暑和失温都是属于环境急救范畴。比赛中遇到此类事故后赛事组织方需要第一时间联系救援力量,组织救援和赛后转接。

中暑后避免情况恶化,需要立刻进行物理降温,比如在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喷水降温。

失温急救需要做保暖升温,

最常见的保温措施是脱去湿衣服,换上干燥的衣服。或者裹保温毯后第一时间送往医院。

作为作为马拉松七年选手,越野赛三年选手,

希望大家:

极端天气,请勿参赛!

极端天气,请勿参赛!

极端天气,请勿参赛!

比赛中遇到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寻求医疗救助,不要逞强!另外,如果遇到选手心脏骤停,请第一时间打 120,或者打电话联系比赛组织方!

如果现场有人学过心肺复苏术,可以立即进行 CPR。如果不了解怎么操作,也可以在救护员的指导下进行。

具体操作流程,参考下面:

在体外自动除颤仪(AED)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使用除颤仪除颤。现场急救人员赶到后第一时间做交接工作,为抢救争分夺秒!

国内急救科普,任重而道远!

建议大家有机会多学习急救技能,

实用急救技能,可以参考《实用院前急救手册》这本书:

极端天气,如何自救?参考这里:

[

极端环境如何自救?

阳阳傻傻笑 2 的视频

 · 361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80117003236077568)

以上~

知乎用户 阳阳傻傻笑 2​​ 发表

梁晶自救了,装备不足和地形太差没成功,十几二十个小时后救援队碰巧找到时已经遇难,

技术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专业选手不能主动发起呼救、或者通过偏离赛道等方式被动呼救,

这种比赛有什么意义,如果再举办一次结果会有不同吗?

知乎用户 nvjnvnv​ 发表

看到一些恶意诋毁参赛队员的言论

什么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高手就是盲目自大”、“恶劣天气还往前跑,自己作死” 之类的

简直 echou

这些养尊处优的键盘侠,可能只爬过家附近的小土丘

同样家在甘肃,离景泰那个地方不是特别远,家旁边就是一座海拔 3000 米的山

我去那个山里玩的时候也淋过暴雨

夏天的县城 30° 左右,山里 27° 左右

从第一声雷第一滴雨点到浑身到脚湿透,不过是 10 分钟的时间

山里树多,风也不大,还有地方能稍微挡下雨。

我站在树底下冻的瑟瑟发抖。一阵微风吹过,我打了个哆嗦。从来没这么酸爽过。

这次事件,最惨烈的路段是在山脊上,一望无际的丘陵,没有高大植被,没有可供躲避洞窟,狂风裹挟着队员湿漉漉的身体,摧毁了沿途的一切路标。

这种情况下,无论怎么跑,身体都热不起来,失温可能就发生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人的意识水平和运动能力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下降,人随时可能直接晕厥。

他们自救的时间和空间真的非常有限。

最糟糕的是,他们不能停下来。

有评论说风雨这么大还要往前跑,就是贪图虚名、贪图小钱,自己找死。

可笑,命是他们自己的,他们难道不比你一个键盘侠更重视自己的生命?

在那种情况下,停下来几乎等于立即死亡。作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他们已经翻上了山脊,离上一个补给点很远,回头很难。如果要自救,只能寄希望于前面遇到什么人、有一个窑洞、或者跑到下一个补给点;只能寄希望于天气能稍微好转一点点,让自己坚持到希望出现。他们可能最多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自救,半个小时可达的范围内,胡乱回头才是真的找死。

你不能说他们毫无准备,毫无经验。很多人是带了保温毯的,绝大部分人也是穿了冲锋衣的,毕竟出发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天气很不好。他们预见了可能会有大风阵雨,他们携带的物资也足以在较为恶劣的天气中自救。只是谁都没想到天气会如此极端,风大到能把保温毯撕碎。

我非常厌恶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这句话,因为绝大部分说这话人都没有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而是以戏谑的方式调侃遇难者。

说这句话的人像极了一无是处的人开启了上帝视角之后,突然迸发出无穷的傲慢、偏见与自大

而傲慢、偏见与自大,往往来自于无知和无能

知乎用户 Witting 发表

5 月 22 日,甘肃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在高海拔赛段 20 公里至 31 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致 21 名参赛人员遇难。

从跑圈群里看到消息、一直持续关注着,内心有无法言说的难过。我们仅以最深的怀念,向遇难的跑友道别,愿逝者安息,生者警醒。

知乎用户 大牛体育 发表

下午更新:

看了很多文章,这件事本可以避免的,五月初劳动节的时候举办的 2021 乌蒙山超级越野赛中,一名选手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这次的乌蒙山超级越野赛分为 330 公里、450 公里、500 公里几个组别。 最长的 500 公里组别,关门时间 200 小时,约九天九夜,累计爬升 22901 米,近乎三座珠穆拉玛峰的高度。500 公里…

然后组委会发了个申明,之后开始了 2022 年的报名….

办比赛容易,办好比赛难啊!


百度百科上无数个冠军,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大神居然在一个并不是非常知名的小赛事中遇难了。

2014 年,梁晶拿下首届济南超马以 149.51 公里的成绩夺冠,并刷新国人 12 小时超马最好成绩;2015 年、2016 年,梁晶再次成为济南超马卫冕冠军,2018 年,以 151.2 公里再次封冠并破纪录;2016,万科济南 12 小时超级马拉松赛,梁晶连续三年拿走三个冠军;2017 连岛 12 小时超级马拉松冠军,梁晶拿下南京老山 100 公里国际越野挑战赛男子组冠军;2017,懋源地产张家口康保草原国际马拉松,梁晶表现出色以 2 小时 45 分 27 秒的成绩获得冠军;2018China100 宁波余姚山地越野系列赛,梁晶拿下男子 100 公里组冠军;2019 年,梁晶拿下连云港连岛 12 小时超级马拉松 146 公里冠 2019 年,余姚四明山百公里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梁晶破赛会纪录,蝉联冠军;2020 年,奉化江南百英里越野赛,冠军;2021 年,奉化江南百英里越野赛,冠军,破赛会纪录。

网上随便看看都是他拿过的冠军,而且还都是越野赛

对于马拉松估计是这样的

就这么一位大神,居然在百公里倒下了。

看到有人说

“什么淹死都是会水的”

其实综合新闻来看,梁大神的准备还是很充足的,并没有短衣短裤。而且按照他抖音上的习惯,赛前的补给和携带的补给应该是很到位的。只是正好在一个毫无遮挡的地方遇见了极端天气。

那么组委会是否考虑到在这种荒无人烟的地方设置一个应急点,医疗点呢?补给点、医疗点设置的距离相隔是不是也太长了呢?

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在跑圈大概相当于慕尼黑空难至于曼联了,实在是太让人痛惜。

据说还有很多初跑越野赛事的选手,因为这个赛事相当难度比较低,选择了这次比赛….

哎…

安全这件事,永远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希望以后的赛事组委会能尽量完善吧

知乎用户 米兰的清晨​ 发表

曹朋飞先生我不了解,不敢妄言,只能就自己已知的谈一下梁晶先生。

我是宁波一位 00 后跑友,就称一声梁晶叔叔吧。

梁晶叔叔是浙江宁波人,不是合肥人,在宁波跑圈里他算是最顶尖的跑友,是很有名的大神,口碑也很好。

我和我父亲都是在坚持长跑的人,不过我因为健身怕掉肌肉,这两年来很少跑 10 公里以上的里程。我的跑量还不配和人家一起跑,家父和梁晶叔叔也只跑过一次(毕竟人家太猛了,平时训练的量都不是我能比的,而且也不住同一个区,很少一起跑),对他很佩服,评价是跑步跑得相当厉害,而且很随和谦逊,会主动降速陪他们这些跟不上的跑友。网上对梁晶叔叔的恶意揣测我觉得该停了,无凭无据的质疑一位死者真的很过分。

对于这次事故,大家都很难过,我们这些和他没那么熟的人心中可能是惋惜大于悲痛,但是在市里顶级跑圈里经常和他一起跑的跑友们,心中充斥的想必是失去挚友和对手的悲痛吧。

要说事故原因,主要原因肯定是在主办方身上,主办方没能做好万全准备,对赛程中可能有的危险没有做好充分的预案,未能强制选手带上相关装备,对这件事负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次要原因大概是选手为了争取更高的名次而多数选择轻装上阵,但我不认为轻装上阵就是傲慢,首先顶尖的选手除了身体远比我们强悍,眼界、经验和越野相关知识也是碾压我们的,而且大多数选手为了争名次都会选择轻装上阵,不可能所有选手都傲慢,或许是太相信主办方了吧。

只能说大自然面前没有任何人是强者,希望天下所有跑友都不要再出这样的意外了。

知乎用户 老千 发表

人生诸多不测,生命可贵!

这次以生命为代价的惨痛教训,真正让人体会到了无常,这种小概率的事件,在一个团队中放大到无以复加,让人唏嘘。

我们此生还有很多小概率的事件,对待这些事情,不可大意。

没有身在跑圈,但出没在变幻莫测的创投圈,各种低概率的事情也是天天上演,一招不慎,全盘皆输;一招得势,顺风顺水,鸡犬升天的场景,见过太多。不要忽视低概率,受损、受益,可能就是转瞬之间。

一生谨慎,好好珍惜!

知乎用户 竖排 CTO 田甜​ 发表

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潜意思里会有吃人血馒头的感觉。

谢邀吧,人已经走了,任何荣誉和成绩都不如活生生一个人对家庭来得重要

这种比赛以后还是少搞。或者说即使要搞也务必先做好急救和特殊天气环境下的应对工作。

同时更需要对参赛选手开会或者发放资料普及当地的气候及温度变化。

说什么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这些垃圾话的人可以歇歇了,没有补给站安全屋的越野跑就是一场人祸!

知乎用户 没头脑的不高兴 发表

推荐参赛选手一份回答,很客观。https://www.zhihu.com/answer/1901239527


国内顶级的越野跑者。

越野比赛事故主要原因是天灾,其次是组委会赛前强装要求检测不足以及赛中应急救援方案不足,再其次参赛者选手。

选手们根据经验去制定比赛策略,考虑自身能力和整体环境,选择装备食品进行体力。精英选手倾向选择快速轻便装备,因为能力强速度快,反而遇到恶劣天气情况要比普通选手少得多。因此这里会出现很多人不理解为啥穿得单薄短裤情况,从体育比赛竞技角度出发,基本没有问题的(前提满足组委会强装要求)。

换句话,不管普通选手或者精英选手还是我们所有人,都习惯从已知经验构建策略,对未知状况都是无法预知把控,这是普遍情况。

组委会因素强装要求检测不足以及赛中应急救援方案不足。(自有相关部门去评判)

主要天灾以及救援困难导致。山区大多存在小气候,极端且多变,再加上山区本身搜救以及救援困难。尤其那些称为无人区地方,肯定有原因的。因此遭遇极端天气后,遇难程度要高很多。

首先要做的不一定要去问责,更不要马后炮风凉话,而是应该反思整个大环境,以及梳理整个流程,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灾难。

全民运动以及大健康环境下,越来越多参与跑步、骑行、登山等,而且其中的很多人会逐步会接触马拉松、山地越野、铁三、川藏骑行等,甚至更极限的运动,每年发生意外并不在少数。

作为普通个人应该考虑如何平衡运动与运动风险。

体育有其独特魅力,也有这对应风险,竞技体育更是如此。其实很难去平衡,也更无好坏优劣之分。个人把控吧。

逝者已逝,为每位遇难选手默哀祈祷。

知乎用户 国际锐​ 发表

国内跑圈遭受重大损失,难以言表。

愿逝者安息。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恶劣天气,但是真正的原因却是赛事管理。

组委会漠视自然环境可能对赛事及选手造成的影响,造成重大事故的发生。需要有人为这个事情负责。

同时也提醒我们,任何竞技体育项目都有风险。

我倡议能有组织专门为这次的事件成立专门的团体基金,基金用来纪念事故逝去的远动员,并且为今后的越野跑运动规范化。

知乎用户 许多 发表

个人认为,事故最大的原因,是 “超极端” 天气下的补给问题。

两位名将的地位网上一查 + 看看各种回答就知道了,作为一个每天只跑 5 公里的渣渣,百公里、400 公里高水平选手和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在我看来都要跨物种了。

很多杠精说淹死会水的、大神太自大… 对不起,我只想说杠精你们这次杠得真不对。

作为一个旁观者,根据现有的新闻,和微信 / 媒体引用很广的亲历者回忆,我们其实可以大概推演下当时的情况。

出发前的天气略凉,但是能不能跑,难,但是可以,于是呼啦啦一群人出发了。

天气预报有没有显示天气不咋地?一定是不怎么好,但是会显示出 G2-G3-G4 赛段那么严重的极端天气么?有两种可能性,一、显示了,但是主办方没有及时获知这一信息,那这是流程问题,就是人祸了;二、压根没显示出来,所有人都不知道会严重到这种程度,或者显示出来的时候已经晚了,那这属于天灾的部分,因为没有办法苛责人做出能认知之外的决定。

再来看赛道上的参赛者,正常一开赛,差距肯定会很快拉开,像高赞回答说的一样,极端天气到来时,刚好是高水平参赛者冲到气候最恶劣,环境最光秃秃的赛段,低温、大风、还有大雨和冰雹,这种情况下的失温,别说冲锋衣保温毯,没遮挡你穿着羽绒服都没有用。谁会背着羽绒服在 5 月份跑越野跑么?所以对参赛者来说,没责任。因为这次的气候变化,实在是太诡异了。

在亲历者的回忆中,我们看到,赛程中部分路段的陡峭程度是摩托车都开不上去的,许多参赛者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加上越野跑的特点,也不可能 300m 一个点,500m 一个站的,那和在小区跑楼梯感觉就差不多了。而且这个比赛至今已办了 4 届,前 3 届什么毛病都没出过。

由此可以说明在正常条件下,主办方的赛道和补给设置是足够的。但遇到不正常的情况,就捉襟见肘了。

难以想象参赛者在低温、大风、暴雨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甚至迷路的绝望,不知道主办方赛道的补给点分布图是什么样,在最艰难的赛段,如果提前有稳固的补给点,一切可能也不会发生。

这个补给站在日常情况下,大概率选手们只会从前面经过,根本不会停留。但是在极端环境下就将成为救命的一艘方舟。

而这艘方舟的缺失,或许就是众多高水平参赛者最终离开的所谓 “人祸” 方面的主要原因。

在追忆、气愤、追责之后,这件事情留下的教训可能是:马拉松、越野跑以及其他类型的极限运动永远不会消失,瞬息万变的情况或许比这次还要复杂,那么作为主办方要作出的准备得更多,由 100 分做到 120 分,尽管很多东西大概率用不上,只能是浪费,但小概率事件发生的代价,没人承受的起。

仅为个人观点,欢迎专业大佬及亲历者交流指正。

知乎用户 大中 发表

知乎有种风气非常不好,一些问题不管是不是自己擅长的领域,不管自己是否了解或亲身参与,只要是热点有流量都会技痒忍不住卖弄自己那点墨水和小机灵。

这场比赛主办方业余不专业是主要原因,任何苛责选手的揣测都是不负责任言论。 遇难的都是第一集团选手,因为他们在恶劣天气变化前早已经进入鬼门关的 cp3 赛段。cp3 爬升 1000 到了山顶情况更恶劣,没有任何补给和赛事工作人员,往前无法到达 cp4, 撤回更无可能。 一场百公里越野马拉松刚开始不久就退赛的先例不多,尤其是高手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不可能轻易弃赛。

速度慢的选手在 cp2 已经遭遇了极端天气,是有机会下撤的。但是第一集团此时已经在 cp3 了。第一集团选手在结束 cp2 进入 cp3 没有任何人,任何迹象来预警他们即将进入的是死亡地狱,如果 cp3 哪怕有一名负责保障后勤的工作人员都能及时预警终止比赛。 后面救援就不要指望什么直升机了,举办方最大的失误不是救援环节。

还有说选手自身准备不足,风险意识不够,甚至缺乏野外生存经验的,我只能说是对的。但是都是马后炮的废话,这场比赛难度低参赛者很多都是当做今年的首百,在进入 cp3 前如果没有预警,贝爷进去一样躺下。

知乎用户 皮皮的主人 发表

2019 富士山超马,梁晶第二名,赛事集锦里有很多梁的镜头。

敢挑战自我的都是勇士,愿勇士安息!

知乎用户 Sniffer 发表

关注啥,最危险的赛段,不给救援点就算了,物质补给点也不放几个。

一个牧羊人,一个山洞能救六个意味着啥?

以他们的身体素质,给些保暖袋,不会被风撕了的那种,估计就能滚雪球式的救一堆。

正常天气搞不好也得遇险吧? 然后编运动员友爱互助共渡难关的故事?

雇的水军改甩锅用了?

如果这是新锐组织者们的组织能力和甩锅能力,很危险呐……

一个田径赛事干死二十一个,前无古人!还百年一遇,分明上下五千年一遇。

阵亡率 12.2%,士兵突击也没这么惨吧?

知乎用户 宝贝请转身 发表

我在西北做野外项目的时候,无论什么季节,车上必备一件军大衣,至少 2 天的食物和饮水,我还是个南方土著呢,老家冬天温度基本没有低于零度的,我都知道,这个地方天气太邪性,变化太大,万一碰到车坏了,没这些东西铁定抗不到来救你的人

主办方是当地公司吧,也是当地政府部门主办的吧,自己这个地方天气如何,这个心里没数?

知乎用户 石不能言 发表

很多人在说运动员大意了过度自信,运动员准备不充分

我觉得很多人都太小瞧精英运动员的决心了,他们为什么能是精英?有天赋有智慧,但这种吃耐力的比赛最可怕的还是毅力。

他们不是准备不足,不是漠视生命,他们是在试图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放弃本来就很难出现在他们的字典里。

所以我想说的是,在天灾面前,运动员无锅,主办方有罪,主办方本来就要做好一切后勤准备,作为运动员一心一意进行比赛的后盾,但他们没有做到。

知乎用户 夏日与爱 发表

去搜了新闻,5/22 十点的照片,他明明已经穿了冲锋衣了,无语

知乎用户 老龟 发表

他们将生命献给了他们所热爱的事业。

很难想象 在最后一段时间里他们经历了什么 在闭上眼睛的前一刻 念着什么。

愿逝者安息

生者以此为戒。

知乎用户 芜兮 发表

本人虽然跑过几次马拉松,但确实因为读书时膝盖受过伤,所以一直没有跳越野的坑。

但毕竟身边还是有很多跑越野的朋友,每次比赛前也在群里和朋友圈看到晒出来的 “跑渣” 的越野装备。

说实话这件事情,用中国人的老话说,就是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本次事故大部分的遇难者也是跑在前面的选手,从原因上来说,我觉得:

1、天气,毫无疑问是主要因素;

2、跑者自身意识不足,完全没有对极端天气的准备;从各种报道上看,梁晶在这个比赛中曾经夺冠,而且本次比赛赛道没有任何变化;梁晶曾经也遭遇过大雨等相对极端的天气,但并没有遭遇失温;在本次比赛大风、暴雨且气温剧烈下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比赛而没有及时退赛,自己选择了一条最错误的道路…… 所以,自身原因也很重;

2.5、另外,梁晶是要靠比赛奖金贴补家用的,这个应该也是他做出选择的重要原因吧……

3、赛事组委会的问题,目前不好具体判断,但将原来的强制装备 “风衣、冲锋衣” 改为建议装备,是有问题的。应该说组委会对于恶劣的极端天气同样是犯了过于自信的错误。

还是那句话,只要是越野,就要自己把所有可能遇到的风险想清楚,就要把各种可能需要的装备带好。至于名次、奖金,这些都是次要的,甚至在安全回家面前,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

最后,愿逝者安息!也希望后来者吸取教训,毕竟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过于渺小。

知乎用户 余明旭​ 发表

我 yue 了

这个回答下怎么这么多人企图归类为选手的过错?????

【主办方固然有错,但是选手们的安全意识 balabala】

里面有个聋哑人为了平时没有收入吃泡面为了几千块的奖金报名的,他可能遇险时都无法呼救

面对个动物是个人都好歹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对普通动物都有恻隐之心,怎么到这儿就成了【主要是选手安全意识不行】嗷

你非要觉得世人皆醉我独醒,非要觉得大家都在说主办方不对那我就说说选手的问题显得我很有思辨精神,那我只能说

记得用汰渍洗衣液!洗白更轻松!有饭一起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哪说主办方无责了?有些人真的挺无语的。还说人诋毁遇难者,这更是可笑至极。任何一件事情,尤其是这种涉及自愿参与的,出了事,原因都没那么简单。

要我说,这种风险极高,保障又不到位的比赛,压根就不该办。这是对选手还有工作人员不负责。二十一个人有几个是像梁晶一样带齐了装备的,我还是那个观点,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话送给攒局的还有参赛的。


我是唱反调的,肯定有人要骂我,但我还是得说,出门在外,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别人身上,本来就不妥当。你们说的都对,我也知道主办方应该负全责啊,但现实就是这样,往往世界上的事情就这样。出了事人家至多是赔钱,丟官,丢工作,甚至进去几年。但参与者一个大意,那要丢命的。

一,作为一个顶尖选手,优秀的情报分析能力,是不是很重要呢?山上即便风和日丽,山顶,山谷,山底的状况都会出现差异,这一切还真不能都指望别人给做功课。山里万一最近搬来了从完达山等地来的大型野生动物等等,这都得自己心里有点数。毕竟出事儿,人家是丟官,丟工作,参与者可是丢命。

二,都 2021 年了,各种天气预报,就算不准,也不可能都不准吧!既然有马后炮说了,主办方知道天气可能会有变化,那参赛者莫非在网上就查不着?现在天气预报有的精确到小时,我觉得这种,在天气好的情况下,都有可能是玩命儿的运动。在天气可能出现状况的时候,咱自己小心一点,也不过分吧!

三,咱又不是拍我是特种兵,没那么多主角光环。多带点必需品那也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即便影响点成绩也不至于出事吧!实在不行,学习王总珠峰带助理吧!

四,一个成年人,不应该把自己的安危押宝一样压到别人身上。更何况是压在一群经验不足,指着赚钱的人身上。好多人都不是第一次参加了,前几届主办方啥德性,心里没数嘛。

五,好多人说,选手们是冲钱去的。我就乐了,能玩这个的,身体素质绝对不差。说不好听的,最差混到健身俱乐部当个教练都不少挣钱。说人家为了钱,还有可能真把人家看小了。为钱拼命的人,很多时候是很懂知难而退的。再说个不好听的,几年如一日的把身体素质打造成那样,那干啥赚不了点养家糊口的钱。

六,跑者不知道当地天气变化。。。按照国人传小道消息的速度,这种事有个风吹草动,传的比兔子都快。不过话说回来了,就算说了,那那会儿也不一定有人会信。要我还以为别人放假消息哄我呢。

七,还有口口声声说圈子的,我就更乐了,是个人都知道,饱带干粮晴带伞,更何况还知道后面没啥补给。混了圈子就觉的自己了不起了?

八,好多人都不是第一次参加这个比赛了。早就知道他们不靠谱,还来。。。

另一方面,主办方也是个押宝人士。明知道天气有可能出变化,既不琢磨取消比赛,或是延期,还不提前和当地子弟兵等机构打好招呼,随时去救人,还不查好运动员装备。等出现问题了,手忙脚乱。最后,酿成悲剧。。。毁了这个比赛是小,报销了我国跑圈的这帮好手才是大损失。

至于预案,这种东西,主办方不抄一个糊弄审查是不可能的。但真的能对这种极端天气有多大作用,那真的是天知道。那大型演唱会,体育赛事,哪个没预案,但出事的一个都不少。要我说,就不应该在这种地方举行这种越野跑,当地这么玩,早早晚晚的要出事。即便要跑也得跟部队拉练似的,全程带装备,还有直升机,野炊车,救援车,无人机追踪压阵,这项目才敢搞。

这种草台班子,敢去搞的是蠢 h,真敢去跑的是勇者,敢去打卡发微博抖音而不跑的。。。。。其实我希望昨天那拨蹭流量的自媒体都在山上。。。

全都抱着侥幸心理的结果就是,很多情况下不出事,一出事就是大事。经此一事,以后再有这种活动,大家肯定都会有准备。主办方不敢瞎攒局了,参赛者也不敢押宝主办方了。

但说实话,我不希望像古美门说的那样,进步都拿人命堆,那虽然现实,但太残酷了。

最后,关评了,有些人真没意思,有话不会好好说,非得秀个优越,真的没意思。反正对于这类人,参加是不会参加的,但借此机会发泄一下情绪还是可以的。

知乎用户 如水 发表

主办方的责任没跑的。没有救援能力,就别组织赛事,救援能力是对主办方最起码的要求吧!这么拉胯的救援能力,组织个锤子的赛事!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合着就只管收钱不管安全和救援?

知乎用户 流年之矢 发表

事实证明,事后追责这事并不能对将来降低危险概率起到多大作用。要起作用就要真正的做到求是,求真,说真话,不掩盖真相,摒弃为了追求和谐的所谓报喜不报忧,家丑不可外扬的指导原则,摒弃官本位领导权威,要报喜,更要报忧,在人的生命忧关的事情上,何来家丑?要分析忧,分析家丑,要调查原因像老外调查空难一样,穷追不舍的不惜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成本找到事故原因(当然也有个别事故是死活没能查到原因的,但从其他环节加以改进)只为了杜绝将来再犯错误,然后加以改进。望这 21 条沉重的生命不要成为轻如鸿毛的代价,他们的逝去提醒了我们将来应该如何做如何避免遇到类似的风险,为将来的安全提供了改进和教训,这才是对他们的尊重。安全就是一些看起来非常啰里啰嗦的非常容易让人不以为意感到小题大做的那些东西,危险就发生于那些漠视安全之后的侥幸心理之下,例如 “特内里费空难” 就是相当多的小概率事件恰好机缘巧合的同时发生了导致的事故(当然,最主要责任被归咎于荷航机长没有完全依照规定和安全规则操作),从另一个机场的恐怖事件开始起算,到荷航飞机顺便加满燃油,再到通讯干扰恰好覆盖了三方最重要的沟通部分,如果有其中任何一个没有发生都不至于导致事故的发生,客舱语音记录器,记录下了泛美航空副机长大吼:the son of bitch is coming toward us ! 。就比如你知道在变电站里搬个开关切换一下线路,是需要至少两个人一起去操作的,一个人在身后读指令,一个人在前面重复指令,然后两个人一对眼,确认没问题 ok,才开始动作。最后,敬畏大自然的力量,人类的生命很脆弱,不要太自大太狂妄太自以为是。

知乎用户 DLM-fakeS 发表

前几年我们这也组织过越野赛,100 多公里。

梁晶是冠军。

我老公也参加了,不过是去打酱油。

昨天他和我说,梁晶在他眼里就是神,梁神。

他在我们这比赛时,在每个地标建筑,都有摄影师专门拍了照片。

昨天我在朋友圈刷到了好几张,配文都很惋惜。

逝者安息。

-——–

5.25 今天和一位朋友聊了一下,他刚好是上次越野赛的组织单位工作人员。

他说我们那年,所在地乡镇、村委,80% 的人抽去站岗,稍微有点难度的地方都占满了人,生怕有选手出事故。

而且不说主办方设置的服务点和志愿者服务点,沿途很多村民自发在服务。

他也说了,甘肃那边,还是人太少,活动举办到第四届,没了新鲜感。

不然 “看热闹的人” 多几个,结果就好很多。

知乎用户 散步的鹅 发表

本人甘肃人。

这事的确是主办方的问题偏大……

甘肃有优秀人才,但是像这种大型活动或者官方搞的东西,不要报太大期待大概率一团糟。

从拥有那么多旅游资源但是旅游业一直没有发展好就可以看出有些团体到底有多拉跨了。

救援不及时简直太有甘肃风格了,他们大概率没觉得会出事,就是赌。收了钱就完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跑圈完全不认识。

为逝去的人悲伤,但是悲伤解决不了问题,问题是怎么样防止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我纳闷的就是,既然都是圈内高手,名将了。

怎么强制性安全装备不带,最后自己出事了?

是为了成绩侥幸心理?

还是成绩专业,综合水平业余?

主办方死有余辜。

但无论主办方多混蛋,发生风险的是选手自己,恶劣天气也不会让主办方领导失温冻死的。

成年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常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如果真是圈内高手,那就应该带头提倡和带动跑友带好强制性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死者为大,但最可怕的是,死了这么多人,跑圈的人还容不得反思,说着什么不是跑圈的人没资格评论,人不可能不犯错,大神已经很厉害了,全是天气和主办方的问题,等等这样的饭圈言论。

正是因为损失惨烈,所以才应该认真分析,彻底反思,建立一个良性的运动文化。

主办方反思的事情,法律会让他们反思。

参与者反思的事情,不能靠再一次死人,而是要群体理性和头部人员带头。

如果这个群体的人,还把这次事情的原因仅仅归咎于天气和主办方,如果头部人员所谓的跑神们还继续再说自己多厉害,多幸运,多牛 ,而不是考虑一下自己的侥幸心理让自己出了多大的风险,那以后这样的事情还会继续出。

马拉松越野赛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体育项目,和竞技体育项目相比,在运动员培训,管理,赛事组织等方面,都是票友水平。在没有统一的体育训练组织管理下,更需要头部人员带头作用。

而仅仅为了一千多到一万多的奖金,一些人不愿意放弃,真让人难过啊。

有些人在评论说,都是主办方的问题,极限运动没责任

参加的时候,都说自己是大神是专业的,结果强制性装备不带,或者说主办方没说强制我就不带。

出事的时候,说主办方全责应该进监狱,因为主办方没有强制装备范围不全,或者没有强制检查。

主办方死有余辜,但是命是自己的。

很多项目,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停出事的?比如驴友们,头部人员想着名声,赚钱,圈内地位,在没有专业水平保护的情况下,全国出事太多了。17 年全国驴友遇难七十人,这个数字还在每年快速增加。

为这些人的离开惋惜,但尽量不要再次惋惜。

知乎用户 allen 发表

首先要明确指出题主的标题问题中的一个概念常识性错误:

甘肃马拉松事故

请不要把越野赛事和马拉松赛事混淆在一起来讲。

这件事出了之后,国内很多平时不在跑圈的自媒,在标题中都充分放大 “马拉松”= 危险 = 冒险 = 自寻死路 这样的逻辑。

事实上,马拉松运动的定义仅限于 42.195 公里的距离内,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在城市路况的环境下进行,而且全程有非常稠密的补给点和志愿者服务体系,在全马赛道上,从第 5 公里开始,每 2.5 公里都会出现一个饮水区,在全马赛道的半程之后,每 5 公里都会出现一个食物补给区,而且在整条赛道上,都有大量的医师跑者和路边医疗站存在,当然会有不可预料的危险发生,但危险的概率比越野跑,要小的多得多。

必须要强调,越野跑运动,和马拉松运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没有丝毫可比性的运动。

我之前看很多越野跑赛事在报名要求中,对 50K 以上强度的报名者的门槛仅仅是有过全程马拉松完赛记录,这样的要求,本身就是对参赛者的不负责。

50K 的越野跑,和 42.195K 的马拉松,在难度系数上,大概就相当于 NBA 和 CBA 的区别,相当于亚洲杯和世界杯的区别,相当于围棋业余选手和入段选手的区别。

我本人是一个路跑赛事爱好者,至今跑了二十几个全程马拉松,却从未尝试过 50K 以上的越野赛事,因为我知道,那和马拉松,完全是两码事,我尊重并且对越野大神们的身体机能充满敬意,但我知道自己是如何干饭的?我知道自己的核心力量有几斤两。

去年夏天我曾试过在北京西郊的香山八大处一线做了一个小穿越式的越野,大概 15 公里,完事儿之后,无论是身体感觉上,还是从手表显示的卡路里消耗上,都告诉我,这特么和一次全马的消耗量基本是一样的。

甚至更难。

如果按这个比例看,越野赛事 50K 组,其消耗量应该相当于至少三个全马的强度。

你怎么可以让一个只跑过城市公路级全程马拉松的人,去轻易报名这样的比赛呢?

况且,当我看到有答主在分析本案时说——

梁晶曾经尝试自救,未果,呼救,无援。

真的非常气愤!

一项赛事,之所以叫你是赛事,就在于你对赛手的保障性和服务体系的完备。

如果一项赛事,赛手在比赛过程中,遇到危险与困难,却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保护,那与贝尔大神的荒野求生有什么区别?

我为什么还要缴纳昂贵的越野赛报名费?

是的,越野赛的报名费,比普通路跑马拉松赛事的报名费,贵上好几倍。

——————

最后我想说,马拉松运动近年来在中国方兴未艾,各地举办热情高涨,而马拉松的意义在于全民健身,在于挑战自己身体里的潜能,但必须是在有充足保障体系的环境下的有限挑战。

而越野赛事呢?

这些年,中国的越野赛事同样是风起云涌,TNF、哥伦比亚、再到各种动辄百公里乃至百英里的赛事,越来越多,但相关赛事的安全系数和整体保障水平,实在堪忧。

我不是一个越野跑者,没有资格多说什么,但至少,以一位跑步运动爱好者的身份,实在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就这。

知乎用户 无犀 发表

玩马的毕竟不是玩户外的。

玩户外的都会提前做天气功课————因为他们知道危险性。

玩马的,哪怕是越野马,我不清楚他们是否有接受相关培训科普。

另外一方面,体育圈的人(我自己也是二级)不少都挺红脖的。

一部分人对自己身体盲目自信,觉得自己壮的像头牛,小伤小病都不下火线。

另一部分人倒是对自己身体状况很敏感,会不会伤、有没有伤,伤的是骨头、肌肉、还是韧带,都会有明确判断。

但无论哪种,在 “生命有多脆弱” 这方面都会缺乏想象力。

这种事情,你不上山淋雨冻过一次,是很难有直观的认识的。

哪怕出了这么大事故,上了新闻,你一样不会有概念。

就比如,其实不用高海拔,就你家后山,如果下大雨,在盛夏以外的季节就能冻死人。

知乎用户 假酒 发表

我是 13 年景泰武警,景泰这个地方昼夜温差极大,三月份的中午太阳好的时候能像大夏天,下午就能明显感觉到降温。全年沙尘天气五五开,灰挺多,毕竟靠近沙漠。十月五号左右基本就会下场大雪。当年 9 月份入伍我是穿着短袖坐火车去的,到白银的时候冻成狗了。真是长见识

知乎用户 小成 发表

这本来就是风险很大的运动,高手也有失手的时候,郭川和冒险王不都是这么没的么

知乎用户 寒塘鹤影 发表

作为体育工作者,也曾参加地区性马拉松协会的一些工作!

感觉国内跑步运动发展的速度有点惊人,几年天气就有了很多专业的跑者,当然国内赛事频繁的增加和奖金额度的提升也是重要的助力。

但是很多人积极参赛的背后,并没有系统的训练和知识储备。尤其是国内缺乏对跑者系统训练的体系。对比日本大部分学校都有跑步训练和欧美很多高校也有越野训练和比赛的事实,国内大部分跑者都是业余训练或者专业队训练出来的。很少有人去认真关注跑步对应的其他相关知识,比如营养供给,装备器材配备,恶劣天气应对等,比赛的组织者尽管很多人也有体育专业的背景,但是目前国内那个体育专业专门去研究越野跑的组织,开展和紧急应对?

比赛很容易组织,但是总得事先做好充分的研究吧!

知乎用户 来来往往 414 发表

找马帮驮点物资上去,在山脊上设置个救灾帐篷。能冷死这么多人??

十匹马足够了。

一万块都用不到。

运营方毫无预案,毫无思路,毫无准备,草菅人命,影响极为恶劣,建议追究刑事责任。

知乎用户 是日已过 发表

首先为死去的选手默哀 ️ 很痛心听到这样的新闻 其实很少关注过马拉松赛事 也是第一次听闻还有越野性质的 但相信这个情况是大家都不愿意看见的 甘肃的天气在夏季夜晚应该都不算暖和 主办方应该是很清晰明了此点 如果有充足的应急措施与预判 死亡率应该不会高达如此 相信选手也不会轻易拿自己的生命赌博和开玩笑

知乎用户 小黄酱​ 发表

感谢大家借此契机关注越野跑这个小众项目。让 k 天王给大家解答一下越野跑,不是跑马、不是跑马、不是跑马。

【GoPro: Kilian Jornet - Running Ridges - 哔哩哔哩】https://b23.tv/yfzC3O


没有神,都是人。一个脑袋、两条胳膊、两条腿。都有家、有父母、有孩子的。

无需谈论地位,讨厌国内跑圈互相吹捧之风。只论越野跑水平:国内顶尖选手。

此次国内越野届痛失多名顶尖选手,是国内、国际越野届的重大损失。深表哀悼。

出于个人短浅判断,此次突然遭遇极端天气,实为天灾。2000 米以上的海拔,冰雹、冻雨、极端大风、鉴于当地环境可能还有沙尘暴,气温骤降到 0 度以下,没有遮蔽物…… 难以想象他们遭遇了什么…… 如果已经抵达 cp3,即便冲锋衣也大概于事无补…… 因为失温,大概率撑不到救援…… 没有回头路……

极端天气难遇,但遇到了就是极端灾难……

主办方没想到极端天气救援预案、选手没预判到高海拔天气状况变化莫测。

个人觉得此次事故主要还是极端天气的原因。但地理环境因素不利于救援是真,赛事方没有及时停赛,强制装备过少也是真。

人死不能复生,极限运动本就向死而生。如果问他们还会参加这样的比赛吗?他们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

讨厌其他问题里,关于奖金的回答。

因为热爱越野这项运动,所以去跑。因为刚好具备天赋,得以以此维生。仅此而已。

敬畏自然,享受过程,完赛不是目的,因为比赛的最终终点是平安回家……

心情沉痛,深切哀悼。

知乎用户 兮梦 发表

原因,在我看来,跑马拉松的体脂率都很低,比普通人更容易失温,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主办方的补给和救援根本就不到位

他们上山容易,下山难,根本就没有退路,这种极端天气,失温是很快的事情,一旦倒下就起不来,前六名幸存者的那个也真的是很幸运,被牧羊人就走了

知乎用户 喵哥哼 发表

地位又有什么用?命没了,一切归零。

知乎用户 liuy1352 发表

梁神穿着冲锋衣,但也遇难了

感觉主办方要承担绝大部分责任

直接损失了国际顶尖的跑者,唉

知乎用户 b2t8I​ 发表

看这几年气候的变迁,这项运动可以取缔了。因为动不动就会有极端天气,今年现在才 5 月,南方热的像什么一样

知乎用户 贤鱼 发表

至今甘肃没有人出来省级出来辞职承担责任吗?官位那么重要?

知乎用户 深南 发表

极端气候面前,人类还是渺小啊!

即使他们的身体素质是人类中的精英,但是还是无法抗衡大自然的力量

最大的问题赛事的保障完全不到位,应该要有人为此负责;补给和医疗没有跟上,就让这么多参赛者进入危险区域,我们无法相信这是一次专业的比赛

这是天灾,但也是一次人祸

知乎用户 带投大哥 发表

虽然死者为大,但是我还是要说一下关于参加这种极限运动的选手专业素质的问题,我说的不是他们的能力和体力,而是对待这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极限运动的专业素质和态度,从目前采访信息来看,至少有一位接受采访的选手是感到危险后主动下撤得以生还,还有一位选手因为携带了冲锋衣结果几乎跑完全程而且没有受伤,这就体现了这两位专业和优秀的风险评估意识。

随着目前国内越来越多这种极限类的活动不断开展,提升选手和组织者专业素质可以说已经刻不容缓,这次意外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知乎用户 孔明 发表

用命去博个未来不值得!

知乎用户 德国师爷德国法律 发表

平平安安回家来

运动本是促健康,选手失温而伤亡;

原因调查要周详,类似事故要预防;

健康都无法保障,再多荣耀又怎样;

既要优秀记录创,又要平安回家乡;

谢谢您的赞和关注.

知乎用户 丫韵 发表

不能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而是游最快的第一集团先到达突发的失温区。

知乎用户 铭铭 发表

从新闻报道看,是一流的,事故原因不好说。

知乎用户 饿死 发表

直到现在我仍沉浸在悲痛当中,21 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逝去了。

但凡玩越野的基本上都会听说过梁晶,我身边很多人都有他的微信,很和蔼的人孩子也才几岁… 他的那些奖项记录我就不列举了。

主要想说说这场比赛,翻看了很多叙述、报道、记录,会发现出现问题的赛段是 cp2 至 cp3,cp3 恰恰位于山顶,有补给的打卡点是 cp4,cp3 只是个打卡点,但问题是这个打卡点是没有安排工作人员的,如果这个打卡点有工作人员在及时叫停比赛,又或者发现问题及时施救,想来结果会大不相同。我也是名越野爱好者,这些年越野赛事发展如火如荼,100km 不行,那就 168km,168 不够远 300km400km500km 的比赛都出现了,报名费 1 万多,自补给自导航,有时候我就怀疑 500km 这样的比赛,作为赛事主办方有完全巡过线路吗?难道比赛真的是比谁办的最远吗?昨天跑圈无比悲痛,各大赛事的主办方、负责人集体失声,是担心你们的蛋糕吗?

说是天气原因占主要原因,赛事举办方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强制装备里包含一件冲锋衣,结果都不会是这个样子,选手们没在高原生活过,你们作为当地人难道不知道?甘肃 5 月的天气在山里应该穿什么,背心裤衩?我办过一场小的越野赛 21km,赛事检查都必须要求所有选手有越野背包、冲锋衣、越野鞋 21km 的线路我自己趟了 8 次,试问本次比赛的举办方这 100km 的赛道走过几次,赛事总监是不是熟悉赛道的每个环节,有没有参加过专业越野比赛的经历,现在的情况就是连越野比赛都没参加过都不怎么跑步的人,因为有资本想入场拍着脑门就办比赛,出问题是早晚的事,前一阵乌蒙山一名选手因失温去世,没得到警示,这下出了个这么大的事。

最心痛的一点是,这些越野选手就跟我们一样是生活在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人,有人因为喜欢跑步,有人因为跑步能混口饭吃,这次比赛的第一名有 15000 的奖金,21 人其中的聋哑跑者黄关军平时都是吃泡面的,连呼救都没办法,好多人都明明很努力的去生活了,我真的写不下去了…

为每一位遇难的选手默哀祈祷。

知乎用户 Captain Yan 发表

跑太快了所以没机会及时返回?

知乎用户 蘑菇 发表

第一,逝者已逝,愿家人节哀顺变。

第二,他们许多人,包括梁、曹都是越野跑的高手。这次遭遇极端天气,真的是要敬畏自然,要有准备。

第三,为啥叫极限越野跑,为啥中外这种运动是挑战极限,要求签订协议,每几年比赛中都会出意外?喜欢这项运动的人应该有所了解,应该知道进退取舍!大多数选择撤退下山的运动员生存下来了,要知道自己的挑战是否合适,是否安全!

第四,运动中失温症是非常可怕的,有时短短 10 几分钟就会造成人失去意识,导致死亡。要敬畏自然,要准备充分,要当机立断,千万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

知乎用户 sunhe166 发表

自然灾害,无法预测。环境信息相当重要,选手应当提前了解当地的这个季节,及历年来这个季节的气温和地理环境。

知乎用户 hj123456 发表

再回到本文 “慆慢则不能研精”,慆就是自满,慢就是自以为对。主观太强,那么求学问就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为什么用“险躁”?人做事情,都喜欢占便宜走捷径,走捷径的事就会行险侥幸,这是最容易犯的毛病。尤其是年轻人,暴躁、急性子,就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这个地方,有些本子是“志” 字,而不是 “意” 字,大概 “意” 字才对,还是把它改过来。——年龄跟着时间过去了,三十一岁就不是三十岁的讲法,三十二岁也不同于三十一岁了。人的思想又跟着年龄在变。“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少年不努力,等到中年后悔,已经没有法子了。

看诸葛亮这篇《诫子书》,同他作人的风格一样,什么东西都简单明了。这道理用之于为政,就是孔子所说的 “简”;用以持身,就是本文所说的 “俭”。但是文学的修养,只是学问的一种附庸,这是作学问要特别注意的。由历史文化谈到诸葛亮的学养,到此告一段落,现在再继续原文。——《论语别裁》

知乎用户 胡萝卜炒青菜 发表

作为一名东北人可以说对地域黑是深恶痛绝的!

但是啊,但是,不能因为你是甘肃人就淡化此次举办地区的严重失职…… 错就是错!

知乎用户 气喘吁吁 0 发表

知乎用户 小隐 发表

梁晶最近几年疯狂参加比赛,从抖音就能看出状态很差。

圈内人都知道是为了孩子的奶粉钱,有家庭要养,毕竟和抖音上的带货圈钱主播不一样(瑟瑟 runner,这个瑟瑟 在梁晶去世当日开直播卖货,和妻子嬉笑怒骂发嗲。

Sunny_Zhao 搜索这个抖音号即可 ,瑟瑟 runner 的老婆。发嗲女:@赵小明儿 Sunny 带货男:@瑟瑟 Runner)不一样,梁晶靠实力说话。

知乎用户 柳叶刀刀 发表

梁晶,中国超马圈的领军人物,在长距离的比赛中所向披靡。2014 年 10 月,梁晶在济南 12 小时超马比赛中,跑出了惊人的 149.5 公里,打破全国纪录,获得人生第一个超马冠军。中国超马纪录保持者,跑友圈里称之 “梁神”。“梁大将军” 是他参加八百流沙 400 公里超级越野跑的冠军称号。“最快超马”是他保持了国内选手超马纪录的称号。

知乎用户 大咣当 发表

昨天也许就是越野跑圈的至暗时刻,相信大家都已经被甘肃白银的百公里越野赛的新闻给刷屏了。这个赛段 172 位选手,有 21 位选手失去了生命,其中也包括越野跑圈名将梁晶。相信很多越野跑的爱好者不想也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本应是开开心心的一次比赛,最终以这样的结果收场,这也是所有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事情被报道之后,也有不少朋友向我咨询,如果身在现场,我们该怎么处理?那我们现在就在电脑前来分析一下。根据新闻报道以及零星的现场视频片段,我们推测最大的致命原因是**【失温】**。

失温是什么

冬季和低温确实对参与户外活动的每个人构成了一个非常真实的危险:低体温症

然而,失温不仅限于冬季,低于零的温度不是导致低体温症发作的唯一因素。**任何导致人体长时间散发热量的情况,都会增加失温的风险。**运动员身体的脂肪含量低,参与能量和体液消耗高的户外运动,失温的风险甚至更大。

尽管失温通常与冬季严寒的环境条件有关,但认为失温只有冬天才会发生是错误的。徒步旅行者、跑者没有对山上可能出现的天气无常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容易受到影响。湿衣服和强风的寒潮效应会增加身体的热量散失。游泳者,潜水员,铁人三项运动员或参加水上运动的任何人都必须意识到,水的导热系数比空气高得多,因此,在冷水浸入过程中,水分比在暴露于空气中的热量散失得更快。在体温过低的早期阶段,疲惫和脱水都是强影响因素。还应注意,从轻度低体温症暴露到严重低体温症的整个过程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尽管很多人都会感到惊讶,但事实是失温可能会在某些温暖的环境条件下发生。失温在夏季与冬季一样频繁发生!失温不完全与气温有关!这经常导致跑者准备不足,并容易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

失温分级

之前有一篇关于失温的报道,把失温分成 1~4 级不同的程度,如下图:

但其实,在我个人眼中,失温只有两种,一种是轻微失温,一种是严重失温。而人体的体温无非就是产生热量与消散热量之间的平衡关系。你的内在燃烧糖分产生热量,足够的食物摄入,保证了热量的持续产生;肌肉的运动会加快糖分消耗,增加热量的产生;你的穿着决定了自身热量散失的速度,而风和水会加快带走你自身的热量。而对于耐力型选手而言,往往都比较瘦,脂肪含量低,也就意味着抗冻的能力相对不如肥胖的人,这也是一方面原因为什么遇难的都是顶级选手。

轻微低体温症
在轻微失温时,最明显的症状是人体不可控制的颤抖,这是你自身在代偿产热的不足,加速肌肉运动,消耗糖元来产生更多的热量,以抵消被带走的热量。
当出现低体温症时,人的推理能力、做出适当决策的能力会受到损害,这通常会给他们的健康带来更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做出不谨慎的决定会非常危险。临床研究表明,由于失温而导致死亡的人数中,有 20%至 50%涉及受害者即使很冷也会脱下自己的衣物,这种判断力差的症状直接与低体温症有关。
当跑步小组中的某人开始遭受失温时,其最初的症状很可能只是口齿不清或语言受损,失去协调能力。在寒冷、潮湿和多风的条件下跑步时,请注意伙伴的讲话方式以及跑步方式。一个组中的一个人正常,而另一个人正开始失温的情况并不少见。每个人对环境条件的反应都不尽相同,有些人更容易遭受失温的影响。
医学专家一致认为,发抖是大多数人注意到的低体温症的最初体征和症状之一。在跑步过程中发抖,但能够用意志力抵抗发抖时,该人的核心温度已下降。此时,协调性开始受到损害,这会使在有一定技术的表面上跑动更加困难。同样在这时,决策能力将开始下降,因此其他伤害的可能性会增加。我们建议在此阶段寻求保暖,因为更严重的低体温症将很快发生。
用意志力也无法控制发抖时,患者通常看起来脸色苍白,嘴唇、外耳和手指甚至可能会发青。由于缺乏协调,跑步的姿势也会变形。在此阶段寻求医疗护理非常重要,建议立即尝试找到温暖干燥的环境,这个时候情况已经很危险了。
在实地处理计划中,早发现早处理是我们的原则,也就是在出现轻微失温的症状时,就要及时的介入,增加产热,减少热量消散。比如:摄入食物,主要是糖分;躲避寒冷环境,特别是避风;保持干燥,因为皮肤上的水份会加速热量的消散;穿上保暖的衣服,减少自身热量的散失;总之,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暖和起来。但是,加强运动来产生更多热量,这个方法我们并不建议,如果你体力残留糖分不多,加速消耗糖分,会让之后的回温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建议在患者在补充过食物,并有好转的情况下,再进行运动。严重低体温症
而到了严重失温,意味着你的代偿无法再维持你的核心体温,体温的下降会带来行动能力的减弱,以及大脑功能的改变。严重失温的患者可能不再颤抖,皮肤苍白而冰凉,精神状态严重改变,如出现幻视幻听,甚至失去意识,这个时候,患者就面临着生命的威胁。
而等到严重失温,患者无法行动可能会导致我们无法脱离环境;没有意识会使得患者无法补充能量,问题将变得非常的棘手。这时候,将患者包裹起来,减少环境的影响,尽快后送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才是最好的处治方法。同时,低体温还会造成心脏敏感,过度的颠簸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室颤,这也使得我们在后送伤患时,既要快速,又要平稳。实地的处治变得非常困难,为了保持核心的温度,回温需要由内而外的回温,常用的摩擦手脚、烤火等方法,并不会带来益处,反而会带来更严重的损害。

跑步者体温过低的明显危险因素包括:

1、气温

这也许是所有因素中最明显的因素,但它也可能是最具有欺骗性的因素之一。低体温症可能会发生 10 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中,甚至如果其他环境条件恶劣的话,可能会发生在更高温度下。

2、潮湿。

潮湿的雪,雨夹雪或雨…… 特别是持续大雨会立即使皮肤温度下降。

3、蒸发。

当水蒸发时,它会冷却您的身体,使您感觉到的温度比实际温度低得多。水和汗水浸透的跑步服也会失去热绝缘能力,在这方面,棉花特别差。我们应该始终选择适合我们的跑服的高品质技术面料。我们要可以轻松地进行分层和调节。好的装备价格更贵,但是它的使用寿命更长,对于保持最佳状态和保护健康至关重要。

4、风速。

风越快,蒸发冷却就会越快,随之而来的就是热量会从身体中散失。而且如果被雨淋,出汗,则将加速蒸发冷却。即使在微风平和的条件下跑步,仍然有空气在身体上移动,从而导致蒸发。

5、慢速。

运动(例如跑步)的高体力消耗会导致身体产生大量的热量。但是,较慢的跑步者产生的内部代谢热量不及更快的跑步者。因此,当训练或竞赛距离变长时,跑步所花费的时间增加,并且如果环境条件寒冷,潮湿和多风,则发生低体温症的可能性会增加。

6、体力消耗。

如果精力不足或在跑步过程中开始感到精疲力竭,身体将很难保持自身的温暖。因此,训练或竞赛时间越长,引发低体温症的风险就越大。

7、日落。

当太阳的热量没有之后,失温的风险会增加,因为环境温度在黄昏时下降最快。在超级马拉松比赛中,这可能是一个特别令人担忧的问题,因为当太阳下山时,许多参与者仍在痛苦地比赛中。

本次案例分析

以上这些都是停留在理论上,结合这次的赛事,我们如何才能够让自己安全的回来,那就要靠我们自己的风险评估了。我们来看看这些信息和数据:

1、据报道白银市最低海拔 1200m 左右,最高海拔 3200m;

2、气温突变,天气预报白银 22 日温度为 9-19℃,但在比赛时遭遇风、雨,甚至冰雹;

3、CP2-CP3 相距 8Km,石头与沙土混合路面,部分路段较为陡峭;

4、CP3 没有补给。

赛前的评估,有利于我们做出及时的应急处理。分析这次事件的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

【气候影响】

  赛道海拔较高,气候多变,最低温度低,阴天有下雨可能,种种迹象都给我们一个暗示,你可能会冷,也就是失温会是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同样,如果是炎热天气,那么中暑就会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自身评估】

  从跑者自身的角度上来看,对于自身能力的了解以及目标的设定非常重要,登山界有一句话 “登顶不是成功,真正的成功是回家和家人分享登山的故事”。在跑友的自述里,我们也发现,很多人并没有及时果断的弃赛,依旧在有其他队员弃赛的同时,继续进行比赛,以至于让自己的风险变得更大。如果再加上自己的准备又不充分,那就会把自己限在险境里。撤离,在字面上只是简单的两个字,但在实际行动中,将会面临各种的困难,不止是道路的难行和路线偏僻影响撤离时间;同时,如果失去行动和思维的能力,那么自救也变得不可能。

【赛道设计】

  从赛道上来看,长距离的越野跑有别于城市马拉松,医疗保障不如城市马拉松那么密集,少数的医疗站、检查点相隔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路线深入山野无人的区域,交通不便,这也让使得意外出现时,快速救援成了一个难题。

  综合上述的原因,在白银的这场赛事中,跑者更多的要依赖自身的安危意识以及同赛道跑者的急救能力,真正能救到你的,就是你自己或者离你最近的那个人了。

  这次比赛是竞技赛事,主办方如果没有强制、检查装备,不熟悉当地气候环境的选手为了追求成绩,自然会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减少一切负重,短衣短裤上场,这使得选手难以抵抗恶劣的天气变化,因为对抗体温过低的最佳防御方法之一是外出跑步时要穿着合适。

预防和应对

针对比赛的线路、当时的气候环境、自身的身体状况,做出风险评估和必要的应对准备。

失温

准备有足够保暖、防风、防水的衣裤,并保持其干燥,能量补给或食物。当出现轻微低体温症状时,及时的纠正能量平衡的公式。停止参赛,寻找挡风避雨的场所,擦干身体,尽可能裹上保暖的衣裤,补充足够的食物和水。现场虽然很多人带了保温毯,但显然这样的保温毯完全经不住风的摧残,几乎起不到作用。保温毯的作用是隔绝风雨,同时将你散失的热量屯留下来,而在视频中,像披风一样披着的保温毯,几乎起不到保暖的作用。只有全方位的包裹,才能真正起到隔绝和保暖的作用。

图注:睡袋式的保温毯,可以更有效的留存热量和隔绝外界影响

如果已经到了精神状态严重改变或失去意识,那么找能够保暖的衣物将患者包裹以来,紧急的后送,如果有暖宝宝或热水袋,放在核心部分,为后撤争取时间。

图注:类似多个暖宝宝组合的即热毯,可以提供持续的温和的热量

(图不重要,反正你们懂我意思就好了)

创伤

对于越野的崎岖路面,摔伤、扭伤等创伤也比较常见,充分的热身,安全通过崎岖的路线,准备应对出血、肌肉骨骼伤的相关急救用品,如纱布、绷带、三角巾、创可贴、碘伏等。相比于感染和出血,出血更容易致命,也更早出现,看到伤口,优先止血,再考虑清创。如果是伤到肌肉骨骼,我们考虑是否依旧具有行动能力,如果有行动能力,那么可以自行退赛撤离至安全地点,千万不要逞强强撑,因为,一旦失去行动能力,就将变成一起救援行动,徒增自身的风险。

低血糖和脱水

在比赛中容易忽视水和食物的摄入,或减少携带来减轻配重,这都是有风险的行为。低血糖和脱水都会造成严重的医学问题,所以,在比赛前,确保有足够的食物和水的摄入,同时,在比赛中,也要以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食物的摄入和补水。赛前充分了解赛道中补给点的设置,以免出现断粮断水的境遇。

其他严重的伤害

在任何情况下,精神状态严重改变或失去意识昏迷、无法止血或无法行动(特别在野外)、呼吸窘迫、胸疼等,这些都是严重的问题,这时候,救援可能变得遥不可及,现场的人,及时开展自救或互救,或许才是患者最大的生机,早发现早处理这是不变的原则,如果现场不能处治或改善,主动撤离是最佳的选择。

中暑

在另外一些场合,中暑的可能性会大一些。运动产生更多的热量,如果天气闷热,热量散失不了,造成体温过高,同样会造成精神状态乃至意识水平的严重改变。与失温是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感觉到热,并让我们感觉疲倦、无力、虚弱时,就要及时停止运动,寻找遮阳阴凉的场所,通风的地方也有助于降温,如果口渴,适当的补充水分。

如果精神状态严重改变或失去意识,这时意味着过高的体温正在损伤大脑,我们需要实地进行快速的剧烈降温,如果有条件,除头部以外,浸泡在冷水或流动的河水中进行快速降温,如果没条件,保留最后一件衣服,打湿患者身体,然后扇风,也可以快速降温。但用化学冰袋敷颈部、腋下、腹股沟,想利用此去冷却动脉血液,这是没有效率的事情。

写在最后

悲剧已经发生,但喜欢跑步的跑者不会因此停下脚步,比赛也不会也不该就此取消或取缔(不过对于浙江莫干山越野赛紧急取消个人表示支持),我们更多的是需要从中吸取教训,建立风险评估的意识,掌握应对风险的能力,风险不可避免,如果有可能的话,让每个参赛者都有自救或救人的能力,为自己准备一个必备技能和装备的清单,然后去充实它。从组织方角度来考虑,就是要更合理的设计赛道,配置更密集的医疗保障,设计更合理的救援方案,让我们的赛事更加的专业。

知乎用户 Vick 拥抱大自然 发表

野跑好像跟马拉松不一样吧

我愿意相信其实所有的运动员都是对自己身体有考虑的,他们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怎样调整

因为这些运动也不是要他们拼命的对吧

但唉,我们没有办法控制让我们遇到身体极限后,努力调整自救了还回不来的情况

这是天灾,亦为人祸!

主办方真的大锅没跑!

斯人已逝,唯有节哀。

呜呼哀哉!尚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果不是遇难,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搞体育还是要大力搞宣传,搞宣传才有钱,有钱才有名,关键是有钱才能保命。比方这要是能拉个什么两头牛之类赞助,搞全程第一视角直播之类,那就不一样了。就算不谈两头牛,弄点国内品牌,放到直播软件之类上面,搞点钱,然后提高下 CP 点的配给,方便拍视频,也会不一样啊。

体育圈,任何一个圈子,都要力争出圈。

知乎用户 好驴当成心肝肺 发表

本人也是一名爱好马拉松的律师,在自己几个跑步圈里看到梁晶遇难,大家都很痛心。认识和接触过他的人都表示人很乐观,水平在国内属于顶尖的。事故造成多人遇难主办方难辞其咎肯定是有责任,极限运动为自陷风险行为,参赛运动员更应当保护自己,大家量力而行。本人没有接到过主办方的 call,更没有任何为主办方说话的意思,只是撇开主办方过错因素,站在像我一样的大众跑者甚至顶尖运动员来反思。CCTV13 也报道了参赛运动员罗静自己的情况,她当时跑到四分之一处身体状态还是很不错的,但选择了知难而退。因为,她知道继续跑下去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后果。本回答内容稍有修改,原告可以看我置顶文章,致敬!

知乎用户 周律师的实务​​ 发表

梁晶在国内越野圈类似于 NBA 的科比

知乎用户 生活家 发表

有一段时间,我们在小雨天气、雪天里,去香山公园爬山、跑步。暴雨天是不能跑步的,大雪的时候,也不怎么爬山,安全第一,香山是个超级大公园,一直以来,我都说 “香山是最大的公园”,因为香山到处都是石头台阶、防滑台阶、木头台阶等,我们有一年爬了几百次登顶香山,从来没有出过任何问题,顶多有些同学,犯懒,爬到一半,找个理由,下山偷偷吃大餐去了。这几个同学,初衷主要是为了减肥,但每一次爬山,胃口大好,心态变得超级好,回去之后,就偷偷的大吃。

所以,爬山,一定要找最安全的山,确保万无一失。

靠近断崖的地方,是绝对不能去的,路滑的时候,绝不能选择旁边有深坑的路。即使光线好的时候,路也不滑,我们也必须选路两边有很茂密的树的,万一脚滑了,身子有树挡着,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从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爬山。老爸老妈带着我和姐姐去爬山,我们就养成了带着好几个小铁锹的习惯,爸爸和我负责挖土,妈妈和姐姐负责搬运土,有时骑自行车,偶尔的开车去。那时候,我们那里还没听说谁有私家车,但我老爸还是经常有办法弄到车,出来开开的。回到家里,我跟我爸爸给花盆里换土。

除了小铁锹,我们还带绳子、羽毛球拍、英语书、数学书等,爬山累了,学英语,互相出数学题做,找个空地打羽毛球等。

后来,有透明胶条了,我偶尔爬野山,如果计划要爬的久,每次必准备几十卷最宽最大的那种透明胶条。

但野山,我们都选很矮的小土山,既能有爬山之乐,又没有危险。

有一段时间,我们住在山脚下,旁边有好几座山,我命名为小东山和西东山,小东山的西边,叫 “西东山”。无同学,每次爬山必去,永镇也是必去的,小风呢,有时,不得不在家做饭,好像。

当然还有蚊香,当然山里不让点火,我的蚊香,是不用点火的,我自己发明的。

有一次,我爬山,被蚊子咬了 200 包,难受的太难受了。

大海里游泳,我是最喜欢的,读中学时,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隔一天就去海里游泳,冬天也去大海里游泳,除了春节那几天,老人不让没理由的出门。冬天游泳后,我也批件衣服,骑自行车回家了。我们海边的人,冬天游泳的人,很少,但绝不罕见所以,路人看见骑着自行车,上身穿着厚衣服,下面只穿个短裤,甚至只穿泳裤的人也没啥感觉。到了夏天,马路上,到处都是只穿泳裤就出来的,大家也都没觉得啥。

经常的,我在海里游两三个小时,有时,甚至游四、五个小时,才上岸。身上绑好几个水壶,口渴了,直接在海里喝水。后来,有了塑料矿泉水瓶了,就在家接满自来水,去游泳。当然,我妈要求我必须喝白开水。那时,路边还没有卖水的。

年轻的时候,我还发明好多种呼吸方法,后来养成了习惯,只要下水,鼻子绝不呼吸,只用嘴呼吸。

记得有一次,我在海里游了好多个小时才回家,皮肤都泡囊了(软了)。然后,我又穿了背心,骑自行车回家,结果背心粘在背上,非常的疼,还几天睡不着,我妈妈只好拿剪刀,把背心剪碎了。

所以,虽然我创了好多种游泳的方法,比如不用脚,只用手游泳的方法,因为海水密度大。

直到现在,我似乎只会蝶泳,或者说,我只有蝶泳,勉强符合游泳教程里面的。虽然我不管横着、竖着、斜着、平躺着,都很自然的游泳。

当然,都是在大海里游,在淡水里,我实在提不起游泳的乐趣。

所以,他们邀请我去游泳池游泳,一般的,我是不去的,我觉得在游泳池里面,不能算是游泳,只能算是玩水。

知乎用户 辛雷​ 发表

说极限运动的选手对自己生命不负责就跟说那些探险家航海家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一样砂劈。就好比郭帆死在海上,这难道也算是淹死会水的? 你还是个人?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我把郭川打成了郭帆,对不起对不起。

知乎用户 晴天下午两点半 发表

夺去选手性命的,不是失温,是对 “极限风险” 的漠视

以上是我的回答。

大家关注较少的有两点:

1. 这次不幸去世的都是跑步高手,高手体脂率很低,脂肪少,对肌体的保温作用很差。

同等情况下,稍胖一点的能抗住,他们就扛不住,只能依靠运动产生的热量来抵御,当运动热量无法补充消耗掉的热量之后,会快速失温,比普通人更快。

2. 还要很重要的一点,上文没有涉及到,就是在长达 20 小时的时间内,选手没法好好吃饭,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营养粉、巧克力之类的,进行食物补充,而食物也是热量的一大来源。在同等情况下,吃饱了饭的人能坚持更长时间,而他们因为无法正常进食,所以更容易出问题。

知乎用户 高了高 发表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这句话

就是极了一无是处的人开启了上帝视角

突然迸发出无穷的傲慢、偏见与自大

知乎用户 天亮了 发表

cp3 不提前设置补给就是不负责任,路难走不是组织方不准备的借口

知乎用户 风清阳​ 发表

只参加过城市半马。个人观点,我觉得举办方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运动员责任其次。

无论是什么样的赛事,我觉得举办方都应该有:

1. 根据现场 (天气,地形) 情况决定比赛举行与否的权利

2. 在决定举行比赛时,提供保障运动员最基本生命安全的后勤 (例如最后的呼救) 的绝对义务

再之后才是运动员需要关注的:

3. 不会透支自己的身体,危及生命 (及时退赛)

4. 尽可能取得好成绩

如果一个赛事方竟然在数十名运动员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进行了比赛,那跟抛弃他们有什么区别。要是一个人遇难还能说是个人原因,数十人就说不过去了。

换位思考一下,总不能让所有城市马拉松选手背着水瓶跑吧 (脱水死了?),或者总不能要求所有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的运动员带着救生圈比赛吧。难道赛事方连一群运动员集体溺水挣扎自救几分钟后救助的义务都没有吗?真就离谱。

最后,望遇难者安息,望幸存者都平安健康。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