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走到最后一定是统一吗?

by 管仲, at 03 July 2020, tags : 春秋战国 历史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品葱用户 管仲 提问于 7/3/2020

战国七雄不管哪一个都有兼并他国的野心。齐国先后吞并了鲁国宋国等一众小国。韩国灭郑,魏国灭中山,赵国燕国和北边蛮夷死磕,同时不忘南下找事,燕国更是差点灭亡齐国,楚国连续灭掉江汉旁边十几个国家,秦国自不必说,先兼并了西戎,吞并巴蜀,最后开关一统天下。

不管是哪个君主,哪种学说,必定与政治有关,而又从政治延伸到军事。法家是个铁打的统一党,这个大家都知道。儒家的孟子去游说各个君主都告诉他们施行仁政就能一统天下,虽然我们不知道孟子靠不靠谱,但是我们就此知道孟子其实也主张一统,只是方式不同。

而且毫无例外的,战国七雄都施行了变法,魏国李悝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齐国田忌变法,楚国吴起变法,赵国胡服骑射,韩国申不害变法,个个采用了法家制度,贯彻了法家思想,而秦国把法家这俩字写入了灵魂,落实的最深。

这种情况,战争是一定不可避免的,而最终的统一可以避免吗?秦始皇到底是个偶然,还是必然?如果不是必然,那春秋战国这段历史又有什么结局呢?

品葱用户 手握重兵 评论于 2020-07-02

世界的命运和人的命运虽然漫长,关键性的节点却寥寥无几。四分之三的人生剧本在三十岁以前就写定了,以后的内容根本不值一看。文明和邦国的兴废都有其不可逆的节点,拥有无限可能性的青春期总是非常短促。刘邦和项羽的斗争很重要,因为涉及大一统和多国体系的路径选择。朱元璋和张士诚的斗争不太重要,因为除了极少数攀龙附凤的大臣、将军,谁会在乎皇帝姓张姓李?王朝的故事都是千篇一律的,增加细节根本不会改进人类的理解力。凯撒和庞培的斗争很重要,因为当时仍然能够在共和国和帝国之间做出选择。加尔巴和维斯巴芗的斗争就不太重要了,因为谁上台都是皇帝。哪一位将军做皇帝,对帝国体制关系甚微。如果不考虑事实在格局当中的地位,任何事实都没有丝毫意义。拜占庭式的辑录不是历史,而是历史理解力死亡的标志。

品葱用户 瘟疫法师习近平 评论于 2020-07-03

秦始皇应该是一个偶然。

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六国,不仅在于找准了军国主义体制之道和地缘政治优势,关键在于掌握了内亚先进的冶铁、制造技术。拥有了内亚先进技术,就好像秦国迅速发展了几百年,和其他六国形成了技术代差,这种技术代差才是真正能够碾压六国的。

设想一下,假如现在某个国家掌握了外星人的科技,或者是真的有个类似于瓦坎达这样的神必地区,这样的政权也很容易迅速吞并周围其他国家,甚至统治全地球。

品葱用户 Darius 评论于 2020-07-03

中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统一是必然,但关键是统一是存在各种不同形态的,比如说成康之治显然也是统一的,但这种统一和秦制下的统一就大不一样了。

品葱用户 AlanW 评论于 2020-07-02

如果楚国的战争方向向南,就会发现不一样的新天地。
如果赵武灵王扩充赵国在草原上的版图 ,也不会像秦国那样支支作响。
历史都是偶然,没有必然性。

品葱用户 欧阳子规 评论于 2020-07-02

东周数百年兼并战争虽然一直没有停止,但是并不代表华夏世界的贵族和庶民都愿意接受秦制,楚汉战争如果项羽赢了,华夏世界很可能会再维持数百年的多国体系,即使是汉朝初期,关东地区也是分封诸侯国的天下。直到汉武帝统治时期才真正将秦制贯彻到底。

品葱用户 elsaanna 评论于 2020-07-03

不一定,也可能是日本德川幕府式的强力封建。不过从西欧的历史看,绝对主义的国家建成似乎概率更大。

品葱用户 kill_ccp 评论于 2020-07-03

我有一个同学提出一个观点:如果日本列岛离东亚大陆更近(像台湾和大陆一样近),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就有可能不会统一。

利益声明,我和他都是反姨学,不反分裂。我们俩认为刘仲敬的个人理论不能代表所有分裂派。

品葱用户 seaman 评论于 2020-07-02

除了秦,楚之外的五国,基本都聚集在一个大平原上,相距不过四五百公里,和法国的面积差不多,原本就很容易统一成一个国家.
而一旦有五国统一成一国了,余下的秦国或楚国,以一国之力是很难对抗统一的.

如果不是晋国分裂成了韩赵魏三个小国,那么统一的大业原本最有可能由晋国完成.

历史上很多次都是由河南河北山东地区先统一,然后南征,实现大一统.

真正难以大一统的是离中原较远的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品葱用户 天下无贼 评论于 2020-07-03

严谨的说,不叫统一,就是吞并。每个诸侯都想吞并更多的国家,至于统一,其实就是到最后没的吞了,天下就统一了。

因为中原文明是有边界的,东面南面为海,北面是大漠无法农耕生存,西面高原西南烟瘴之地在过去也无法生存。

所以每个诸侯的目标都是吞并尽可能多的土地,从这个角度来说,最后确实是会“统一”,就是没有土地可吞并为止,但时间不好说。

品葱用户 Parasight 评论于 2020-07-03

根本决定因素是桂枝这片地的地理环境(正论),只要这方面没有大的变动,那么最终结果不会差太多,除非有超高校级的人为外力因素强制介入,或者干脆异形入侵罢

品葱用户 eleven_day 评论于 2020-07-02

关键节点其实是三家分晋,如果晋变成一个神圣罗马帝国式的邦联式帝国就很可能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避免大一统的结局了。事实上却是三家分晋,其中魏国开启了变法。

品葱用户 KingSager 评论于 2020-07-02

不奇怪,古典时代欧洲也一样是罗马兼并了其他文明区域,在庄园制经济兴盛以前,以小农为经济主体的国家机器很容易积攒起强大的力量然后进行对外征服。
如果不是后来中国长期维持了大一统,那么秦始皇不过是又一个大流士或者亚历山大大帝罢了。
有意思的地方恰恰在于,三世纪危机之后蛮族入侵,罗马衰落分裂,欧洲再也未能重新统一
而同样遭受蛮族入侵的西晋,最后却在蛮族的手里重新统一了起来

品葱用户 尼哥素卡 评论于 2020-07-02

沒辦法,大統一最早原因是因為早期農業所帶來的後果,因為東亞獨特的季風型氣候,旱澇不定,所以在需要穩定用水的農業上,就會遠比西風帶帶來的潮濕水氣更加堅苦。

而這也導致糧食貿易的必須,尤其又以黃河一帶的國家跟部落,這是在旱澇不定時,必要的保命之舉。

所以對於春秋戰國的各國而言,貿易是一定要的,即便是秦國,也是需要鹽的進口,所以在拿下四川前,秦國未能完成食鹽的自給,以至於國力仍不夠併吞六國。而反倒南方的楚國,或是東邊的齊國,沒有那麼大的必須,因為自身的自給能力更好,以至於對其他國家的領土就沒那麼大的渴望。

所以為何中國的統一總是由北向南?由西向東?除了明朝這一個特例,基本上都是這個方向的,原動力很有可能就是中國西部的旱災會帶來大量的人口壓力,以至於戰亂頻繁,而流民又是一大兵源,以至於統一的方向基本成了這種型態。

所以中國古代的統一是必然,原因也是出在貿易路線中間隔離太多國家,以至於特定位置的國家被迫外擴,最終導致的結果。

品葱用户 UAV 评论于 2020-07-03

我觉得肯定的,主要是地理和文化问题。跟同时期的欧洲比一下:欧洲地中海一带地形复杂,连接亚非欧广大领土,各地文化差异极大,而且本来就是多文明起源的,很难出现一个大一统文明牢固统治整个欧洲西亚北非的所有地盘并建立共同价值观。相比之下,中国的东部地区被西边的群山包围,就那么一小块地盘,跟外界很难交流,而且文化上还几乎都是同源的(楚人跟中原人的区别跟埃及人巴比伦人希腊人波斯人的区别相比根本不叫区别),不你死我活乱打一通把敌人都吃掉还等什么呢?

品葱用户 四邑漁農牧工商總會 评论于 2020-07-02

武王珷伐紂,周代大邑商是青銅器取代石器(其實商也有青銅器,但估計不如周普及)

青銅器可作農具,也可作武器,青銅劍,戈,我,戟,鉞,戰車,貌似古周人坐在馬拉戰車上,伸出戟,戟是木棍上固定住青銅的尖尖,擊向對方,用馬車的衝力攻擊對方

春秋滑向血腥的戰國則是因為鐵器普及

日本侵華和國共大戰則是西式現代武器,現代裝備,現代軍事技巧和軍事訓練,後勤等傳入東亞窪地

每次西方的奇技淫巧傳入東亞窪地都會導致原有秩序解體,軍事衝突

我猜南亞的情況也是差不多,南亞西北方的科技傳入導致大洗牌,其中最出名一次是印歐人入侵,還有莫卧兒帝國莫卧兒=mongol

点击品葱原文参与讨论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北宋亡国到底算不算王安石的锅|大象共读会Vol.15

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像宋朝这样充满争议。 有人说它「积贫积弱」、「丧权辱国」,澶渊之盟、靖康之耻是挥之不去的阴影;也有人说这是一个文化发达、社会自由、经济繁荣的「现代拂晓时辰」,仁宗时期更是抵达了大宋文明的巅峰。 然而,强与弱之间,从来都不是一 …

美国公校的左派历史教育对华二代的恶劣后果

(点关注,看更多,防失联,加微信) (点中间“吹号角的凌飞”关注公众号) 最近其实都在和一些华二代在交流,包括一些大学生和一些高中生,我发现一个非常可怕的事 ——那就是美国的公校的(左派)历史教育,是非常片面的教育,这种教育不去分析任何历史 …

如何看待现在国内的左翼人士及他们的观点?

品葱用户 CCR 提问于 6/26/2020 不知不觉的国内突然多了很多左派分子,而且大部分都是青年大学生。经常动不动说着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无产阶级,资本家,结构性压迫云云。 那么我挺好奇的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究竟过时了没有? 第二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