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登顶、女性失踪与青年失权,中国电影的两极生态
**小吓:**我可以先讲讲《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之所以能获得票房成功的表层原因。首先是春节档这个大档期的助力,第二是口碑比同档期影片好,第三是合家欢电影的属性。猫眼数据显示购买三张及以上的电影票的比例超过了30%,也就是说 …
这是写于 2018 年的一篇旧文,一开始发在知乎上,后来我自己清空了知乎(虽然注销程序操作到一半知乎把我封号了),前段时间热依扎在微博上又一次成为话题时,“不过春节” 这个事情又一次被人提出来过。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回看这篇旧文,很多写到的东西其实一点都没有改变。
近期打算发一些以前写过的但没有大范围发表过的老文,不过友邻提到对我在推特上写过的哈国牧民交易平台感兴趣,我会找机会写点介绍,那个平台真的很有意思,也很有哈萨克特色。
2 月 16 日是中国农历新年。
这一天,生活在中国首都的哈萨克族女演员热依扎,删除了自己七年来的所有微博,彻底退出了这个中国最知名和最火热的社交平台。
是什么令这位演员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想要真正明白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得先把视线转向另一个方向——新疆。
今年新疆的 “年味” 是相当浓郁的。
尤其是当无数自古就无庆祝农历春节习俗的少数民族家庭,突然在春节前夕开始,集体的在自家门楣上贴起了用汉字书写的春联,在窗户上贴上了剪纸,在家门上挂上了倒 “福” 字,并几乎全家总动员式的将手持春联、咧嘴大笑的 “幸福形象” 刷满微信朋友圈的每一个角落时,这种年味之浓烈,怕是任谁都无法否认。
但这不能不令人好奇,为什么这些几乎没有春节风俗的民族,一夜之间突然变得与主体民族无二了呢?主体民族传统风格的春联、福字、灯笼突兀的出现在另一种文化氛围的家居环境中,这种 “嫁接” 式的状态,是怎么实现的呢?
答案 其实很简单——这是一个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
零星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高压严打的新疆当局,向新疆南北各个乡村、城镇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下达了将春联、福字、灯笼等 “节日标志” 送进各家各户的命令。送进少数民族家中的同时,驻村工作组和社区工作人员还要监督这些家庭张贴、悬挂节日标志,并拍下照片以作为证明。
从官方媒体的宣传中可以看到,这些春联和灯笼的制作都很精美,并非手工制作,而是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批量制作而成,可见政府是为此划拨了专门经费来准备的。当然春联的文字都是汉字,至今还没有出现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春联,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春联的格式不符合当地少数民族群体自有文字的书写模式,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哈萨克、维吾尔等突厥系民族的文字过于接近阿拉伯文的观感,有碍观瞻。
据说,少数民族家庭还被要求拍摄并上传一家人一起观看春晚的照片和视频。
那么,对于这些政治任务要求,少数民族家庭可以拒绝么?
或许可以,但没人有敢于拒绝的胆量。
从去年开始在全疆所有乡镇陆续建立起来的 “教育中心”,以及动辄将各色人等以“思想有问题” 为理由送入其中,接受为期 1 个月至无限期教育的政府,已经将恐惧植入了每一个居民的内心。
因此,在行政命令式的过节要求面前,几乎所有人都会很自然的产生这样的逻辑链条——如果我拒绝贴春联,就等于是抗拒政府,坐实了自己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随之而来的将是可能会失去的人身自由。
至于教育中心内部是怎样的情况,出于恐惧,人们自然会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之渲染的恐怖至极,而官方似乎也乐见其成。
因此,不仅没有人敢于拒绝,“敢怒不敢言” 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甚至都是一种奢望,更多的人连愤怒的胆量都没有。
于是,在当局强大压力的推动之下,2018 年农历春节前夕的新疆,以一副 “普天同庆、各族共荣” 的社会幻象,借助官方媒体与社交平台的传播,展现在国人眼前。
一群异端文化的少数民族,正在用主体民族的风俗来欢庆主体民族的春节,这事儿太喜庆了,让作为 “观众” 的主体民族受众非常满意。而这场大戏中,面对强势的导演和观众,作为演员的新疆非主体民族唯恐自身遭殃,自然也不敢不满意,所以,几乎所有人都是满意的。
只不过,一个并不生活在新疆的少数民族,无心中写在个人社交主页上的一句真话,却激怒了本来已经感到了满意的观众们。这个无意中闯了祸的人,就是热依扎。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文章开头的部分了。
插叙一个小背景以方便部分读者了解:热依扎是哈萨克族,但她出生、成长以及求学的经历,都是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完成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 “京丫头”。只不过,就如同远赴美国的华人会自发的形成唐人街一样的华人社区一样,在几千万人口的北京生活的哈萨克人,也有着本民族聚合而成的团体和圈子,即使远在他乡,也会固执的尝试在异种文化的包围中保留一些原生文化的碎片。
所以,这个北京姑娘虽然远离了父母出生的土地,但哈萨克传统的文化风俗对她的影响,并没有因此彻底消失。
而且由于生活的环境又远离新疆故土,那里的政治高压也并没有影响到热依扎,故乡人胆战心惊的生活方式和字斟句酌、随时表忠心的言论思维,对她而言是完全莫名其妙的事情。
这恰恰成为了令她卷入此次风波的原罪。
春节前夕,热依扎在自己的个人微博上写到 “虽然我也不过这个节日,但还是想家了”,随后她在评论中进一步的解释称,因为自己是哈萨克人,所以不过春节。
这一句话,捅了马蜂窝。
对于沉浸在征服异端文化,实现大同理想幻象当中的观众而言,热依扎的言论无异于忤逆之语,实在是大逆不道。
基于 “她怎么敢不过节!” 的震怒,蜂拥而至的网民淹没了这个少数民族女演员的评论区,指责言论从民族到文化再到宗教信仰,从言行到穿着再到历史发帖记录,生殖器与家庭问候上下飞舞,誓要将这个已经被视为 “异端” 的“敌人”羞辱到体无完肤。
有人翻出她往年的新春祝语,质疑她的 “不过节” 言论别有用心;有人拿她喝酒和性感照片嘲讽她 “根本就不清真”;有人搬出了法律条文,以“过法定节日是公民义务” 来质问热依扎“凭什么以为自己有权力不过这个节日”。
还有人贴出了新疆少数民族拿着春联笑逐颜开的图片,以证明热依扎说 “哈萨克人不过春节” 是谎言,她是在“族教捆绑”“妄图代表自己的民族”,总之十恶不赦。
当然,指责声中也不乏比较温和的声音,这部分人只是表示,热依扎不过节就不过节吧,但在别人过节的时候说自己不过节,显然是不尊重他人,太矫情了。
网民们上一次这么干,还是在国庆大阅兵的时,指责范玮琪 “全国人民都在欢欢喜喜的庆祝阅兵仪式,你凭什么在微博晒娃?不尊重人!”
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打击,热依扎明显是懵逼的,在尝试了解释未果后,不堪辱骂的她选择了逃避,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经过了这样的洗礼,热依扎或许能多少体会到一点萦绕在故乡同胞心头的那种恐惧了,坦诚的说出自己的民俗文化与主体民族的文化习俗有差异这种傻事,她应该再也不敢了。
旌旗十万斩胡姬,胆敢不过节的,虽远必诛。2018 年的农历新年,爱国的网民们通过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讨伐,捍卫了春节作为全国性节日的地位,让这个节日成为了全国人民 “不敢不过” 的伟大日子。
可喜可贺。
这时候,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新疆那些手捧着春联 “庆祝春节” 的少数民族同胞,是不是发现他们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了呢?
**小吓:**我可以先讲讲《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之所以能获得票房成功的表层原因。首先是春节档这个大档期的助力,第二是口碑比同档期影片好,第三是合家欢电影的属性。猫眼数据显示购买三张及以上的电影票的比例超过了30%,也就是说 …
今天初五,照例又有很多官方媒体在说“迎财神”。的确,在中国的很多地方有初五迎财神的年俗,但绝不是全国统一的。 实际上,从除夕开始,每一天分别该做什么、吃什么,有什么讲究,有什么忌讳,根本就不存在某个全国统一的年俗。 你还别杠,我告诉你,就连 …
知乎用户 我的知乎 发表 媒体说得也没错。 今年春节档,如果观众没有守住自己的钱袋子、智商和记忆,又去看了垃圾电影,那中国电影确实是亡了。 只有大家都守住了自己的智商和立场,不去看垃圾电影,让中国电影行业的垃圾和蛀虫出清,中国电影才可能有新 …
龙土豆@成都 26岁 因为做鱼没刮鱼鳞,腌鱼没有红烧而是清蒸,我妈和我爸吵起来了。 刘@陕西 30岁 吵架的原因是——牛肉蘸汁要直接浇到牛肉上,还是单独碗里放蘸汁。 莎莎@威海 36岁 三十晚上包饺子,因为我放饺子馅多了和公公吵起来了,最后 …
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日本籍教练上村健一被聘任为中国U16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 这也是中国男足国字号历史上的第一位日本籍主教练。 上村健一于1974年4月22日出生于日本,曾入选日本国家男子足球队,并代表日本参加了1996年奥运会。 有媒体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