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甘肃马拉松越野赛数人遇难,有哪些感受想说?
知乎用户 花津南路话事人 发表 主办方组委会全部责任 各位若有异议 请看我比赛复盘 [复盘还原最真实的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zhuanlan.zhihu.com …
说句会挨骂的话,这个结果已经是万幸了。
总有人说:为什么遇难的大部分时顶级选手,进而用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的理论来解释这一切。
仔细想想,这些参加越野山地 100 公里的,哪个不是 “会水的”?
只是天气开始变恶劣的时候,顶级选手已经到山顶了,大部队还在后面。后面的人还有机会撤下来,顶级选手已经没办法往下撤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希望跑过这一段以后天气变好点。
如果天气不是 11 点多开始恶化,而是再晚一点,1 点左右的时候恶化。(比赛 9 点开始)
这个时候大部队都上山了,顶级选手说不定已经跑过高风险区了。
那么结果……
你敢想么?
因为运气很差,时间点就卡在第一梯队都过了 cp2 登山 1000m 那一段天气骤降,突发狂风大雨。
那个情况我之前分析贴说了,人类在缺乏装备和救援,没有避难措施情况下,都会死。
为什么顶级选手死得多,因为跑得快赶上了
如果天气骤变晚一个小时,第一梯队安然过 cp3 往 cp4 下冲
你会看到大量中水平选手在 cp2 冲 cp3 这个地段全军覆没,死的绝对不是二十一个,而是四十一六十一甚至更多,此时顶级选手已经进入下山段,而且 cp4 那边距离不算远,成功躲过灾难。
到那会你们又要说 “你看专业和不专业就是隔行如隔山,明明不行打肿脸充胖子”
反正网友大部分不带脑子,只会挑刺,不是吗?
从参赛选手、志愿者、工作人员、救援人员等各方拼凑的信息来看,怎么着都是组委会问题最多,但无论如何与选手无关。
作为运动员,尤其是顶尖运动员,不轻言放弃,在赛道上奋力拼搏至最后一刻,是作为基因刻在骨子里的,否则也不可能成为精英选手。
组委会不喊停,他们身体不出大问题,是不会退赛的。而这次第一集团遇到失温很可能发生太快,梁晶也不是没有过主动退赛的经历,绝不是那些外行所说的没经验,只是现场发现问题时已然来不及了,他们想下撤都无路可撤,身体素质再强也撑不到姗姗来迟的救援。
那些做了充分准备的选手当然值得学习,但是遇难的选手都按组委会规则办事又何错之有?
越野赛遇到风雨雪等天气,是常态,如果组委会判断天气恶劣到影响比赛,就应该及时喊停,安排运动员尽快撤离。
像我报名的 2018TNF 成都,赛前几天宣布天气恶劣取消了,报名费返还,已经产生的交通住宿费报销;(实际上原计划比赛的前一天,雨就停了,当天天气很好)
像柴古唐斯也在某次比赛过程中判断雨势过大,中途叫停比赛,全员安全下撤等等等等;
这些才是负责任的做法。运动员负责挑战成绩,组委会负责运动员安全,到哪都是这个理。
再想想当年刘翔因伤退赛,骂他的人少了吗?
所以,那些不懂越野、不了解这些选手的外行,烦请你们消停一下,别再想当然的指责运动员们了,至少让我们耐心等待最终调查结果出来。
看了一些回答。我建议,在等到调查组的发布出来之前都不要太确定一些责任的事情。
我是多年越野跑业余运动员,最好成绩是 2019 年四姑娘山云间花径越野赛前五。我和很多业内朋友都很好奇的就是,这上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温度低?风力强?救援缓?我们目前只能推测出能够把这么精英的选手们至此的原因肯定会是几个极端原因同时并行导致。因为任意单方面原因不至于。
至于避免。极端一点就是不输钱的方法就是不上赌桌。
其他的方法个人建议
1. 多挣钱。可以不在乎奖金,可以花钱买更轻量化的装备…
2. 心态平和。成绩不重要,每次我比赛前都是抱着各个补给点吃流水餐的心态。
3. 习惯退赛。心情不好就退赛,风景不美就退赛,流水餐不好吃就退赛,安全不到位就退赛…
求求别再说这次是甘肃马拉松事故了。
这是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事故!这是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事故!这是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事故!
马拉松(全程)是 42.195km 的硬化路面上奔跑的比赛,延伸出来的有半程马拉松(21.0975km),迷你马拉松(5-10km),都是在城市或者郊外的硬化路面上进行,赛道上基本每隔 2.5-5km 都有补给或医疗保障点,沿途加油的群众此起彼伏,基本都在早上 7-8 点发枪,关门时间基本都是 6 小时。即便是山地马拉松,有明显爬升,哪怕有不是硬化路面的赛段,也比实打实的越野难度低太多。
越野就是在山林荒漠河谷山巅穿梭,可能会在悬崖边跳舞,也可能会在湍流中激荡,赛道崎岖不平,天气变幻莫测,历时十几个小时都是家常便饭,距离可以从 20 公里到 800 公里不等,关门时间 20 个小时都算短的。而且最关键的是越野赛不可能像路跑的马拉松那样设那么密集的补给点和医疗保障点,每个 cp 点距离大概在 10km 左右,沿途只有特定的路标给选手提示方向,医疗保障人员也差不多只在 cp 点才会有。
**是怎样无知的人才能把越野赛等同于马拉松?**就因为这次事故的比赛头衔中冠以山地马拉松的名号?虽然有 21 公里山地马拉松组,但 100 公里越野赛才是主体!
越野赛的风险是极大的,有很多比赛都是要在半夜进行,八百流沙都在沙漠中进行,还是自导航,要几天几夜才能完成。此次一百公里越野赛也是在几乎是荒漠的黄河石林中进行的,爬升 2000 多,难度不算太大。按照往年的办赛经验都是相安无事,但今年不幸遇上了极端天气。这是造成这次事故的客观原因。
说到底,这次事故能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一是遭遇了罕见的极端天气,二是组委会应急措施不到位,他们在赌不会发生这类情况。因为按照过去三年的成功经验,都没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们只需要做到和往年一样就行。但很遗憾这次他们赌错了,结果就是赔上了 21 位鲜活的生命,以及整个户外体育急剧下降的口碑。
这种比赛要保证将风险降到最低,那就只能增设补给点,做好万全的应急措施,时刻关注赛道上选手的情况。尤其是在遭遇这种极端天气的时候,急救措施尤为重要。而这样无疑增加了办赛的成本,是很多组委会不愿意面对的。所以很多组委会为了减少成本,会在一些环节做得不够规范。这次事故中暴露出很多组委会的问题:应急救援不及时,救援电话无人接听,没有及时叫停比赛…… 当然选手们有没有合理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选择后撤,也是一个因素,但逝者已矣,我们也不知道当时的情况,就不做过多点评。
只希望这次事故能让越野赛事更加规范,参赛的选手能更多的学习自救的能力,以及合理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该弃赛时绝不勉强支撑,将可能发生的事故降到最低,毕竟生命才是第一位的。
最后,再次强调: 越野赛≠马拉松!
一个是举办方没有强制装备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正式的越野赛,都是会有强装要求的。而黄河石林的赛道据说 70% 为机耕道,山路不占主要部分,更类似山地超级马拉松,加上以往三届更大的挑战来自日晒和高温引发的中暑,因此举办方没有有效识别低温或极端天气带来的巨大风险,而引起足够的重视,制定有力的预案,采取有效的规避,比如加密补给站,沿途增多安全人员,直升机待命等。
一个是选手凭自己认为足够多的参赛经验,低估了当地环境与天气的恶劣程度,高估了自身的应急避险自救能力。尤其跑在第一二集团的越野跑高手们,更是轻装上阵,虽然穿了单冲一类的长袖、带了薄如蝉翼的保温毯,但并未携带应对低温天气的其他衣物,当跑到 20-30km 时,体能已经消耗很大,当狂风、冻雨中的低温来袭时,没有更多御寒手段,也在裸露山坡上找不到躲避之处,只能扛着继续前进或暂停,同时身体快速失温,等不来救援便倒下了。
因此,举办方的专业度、成熟度、严格度,是保证安全的一个前提保障。事物的发展,往往会经历一系列血的教训,才能换来经验和成长。欧美的越野跑赛事的成熟,也是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和沉淀。
并且,参赛选手对自身安全的重视和负责,更是一个关键和最终的保险。不要指望把安全的砝码放在举办方和他人的手中,终究不是可靠的、可控的。还是应把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放在最重的位置,预想在最坏的情况下亦能脱身,方可去接受挑战。
祝逝去的跑者安息,在天堂没有严寒和伤痛。
也以此纪念 2017 年曾一起代表四川参加天津全运会马拉松、住过一个房间,一起组 “劲跑团” 队参加西昌马拉松的黄关军兄弟,来生再做跑友。
[复盘还原最真实的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5129398)
二更:
所有替主办方洗地甚至拿其余 150 位选手为什么没事来辩解的人
我就一句话 因为极端恶劣天气来临遇难选手处于 cp2~cp3 中间上山路段
他们也想撤退啊 气温零度 暴雨冰雹 十级狂风 你告诉我怎么撤退? 打救援电话也无人接听
而那 150 人基本 cp2 附近 假如极端恶劣天气晚变化一小时 前面遇难选手就会跑到 cp4 此时 150 人处于 cp2~cp3 中间路段
凭贵单位组织保障水平 怕不是……
无语了 都在说罗静生存能力强 不知道为什么
她那时刚出 cp2 一变天就回来了 第一集团而在 cp2~cp3 7km 处 最危险的地方 上下两难 0 度天风雨交加 迅速失温
一句话总结 因为运气不好在最危险路段遇到最极端恶劣天气 倘若天气晚变幻一小时 那么出事的就是另一批人了
可以来看看同样参加了这次越野跑的另外一位顶尖选手
14 座 8000 米雪山大满贯的登山家罗静
[探险家罗静亲历越野跑界最悲伤一天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_v6CzMbSb1gFafYvEqbrvA)
提问:您能简要地介绍一下大赛的相关情况吗?
罗静:这次的黄河石林越野是我的第一个百公里越野。所以,之前我们做了详细的功课。我们有四个人一起来参与这次比赛,赛前,我们在群里进行了讨论,把状况都了解得比较全面。预想中,觉得最主要是天气应该还是以防暑为主。所以,对这种暴风雪、暴风雨这样的天气,预先的准备并不多。比赛线路总体讲,也不是特别难。爬升总共下来也就 2000 多米。所以,前期感觉,我应该可以去挑战一下自己的 “首百”。
提问:此次山地越野赛是怎样的一个线路,难度如何?
罗静:在赛前我们有做功课,了解到这个线路不是特别难。因为之前我们有参与过 50 公里的越野跑,海拔爬升都超过了三千多米。这次总共百公里,爬升也就才两千多米,有些人会觉得这次相对其他百公里来说,不算是一个太难的线路。
提问:参与此次山地马拉松的人都是什么类型、级别的选手?
罗静:像我们这次参与比赛的就有两个是初级选手,他们算是首次百公里比赛。在比赛路上,我们也有遇到一些选手,一聊,发现他们也是首次百公里这样的比赛。所以说,此次初级参赛选手还是比较多的。但也会有像梁晶这样的高手,来挑战这个线路。总共有一百七十多个选手参赛。最初我们以为有四百多人,可最后报名的也就才不到二百人。所以,我觉得还是一个比较适合大众和专业选手参与的综合性的百公里山地越野赛吧。
提问:您能介绍一下比赛开始前,您是如何准备的这次比赛的吗?
罗静:从 21 号晚上 8 点钟我们开始会议,收到一些注意事项。然后,我们把很多换装的东西放到换装包里,(组委会)在当天晚上运走。同时,我也关注到天气预报,天气预报也有提醒,说第二天会有降温,而且会降有一半儿(温度)以上,还会下雨。这样的一个警示。于是,我们就咨询了当地人。但是,当地人都不太重视。他们觉得下雨在这边是很少见的。他们说下雨也可能就下个几滴小雨。所以,从当地的这些人的反应来看,他们不是太重视这样的一个天气吧。
听了天气预报,我个人有一个预知就是觉得天气会有变化。我还是相信天气预报,还是相对比较准的。我选择相信这个天气预报。但是,那会儿已经把厚的冲锋衣放到了换装包里,而且已经被带走了。所以,为了确保第二天比赛安全,我就又多带了一件防风衣,还有一条裤子、一个抓绒衣物。事实证明,带的这几样物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后边比赛中,起到了很好的保暖作用。
提问:山地马拉松越野赛开始后,天气是怎样的一个情况?
罗静:山地马拉松比赛从八点多钟开始。起跑后,风就开始变大——证实了天气预报很准。但是,由于当时没有下雨,然后风非常大。大家都各自跑出去之后,前面一段一直风很大,但因为在峡谷里边跑,所以感受不到这种风特别大的那种危险。然后,我们到了一段山脊,再后来是一段下坡。这两段路,因为前边还没有下雨,所以只是风大。这个时候,我们已经隐约感到体感比较凉,但是,没有下雨啊。就这样一直到快到 CP2 点之前,这个时候就开始下雨。下雨,刮风就很冷了。
提问: 作为一名资深的探险家,户外参与者在遇突发情况时,应该如何自救?
罗静:因为我经常登山,所以户外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心理预期,还是赛前准备,我都做充分的准备。我会把越野赛和登山这些相关联起来。成绩对我来说,只是第二的一个追求吧。所以,前期首要的一定是安全。如果有一定的户外经验,会对我们参与这项运动有更多的安全保障。比如这次,如果大家都按照最坏的情况来做准备的话,我相信不管天气怎么变化,我们不会遭遇这么惨烈的一个事故。
所以,我觉得,首先,前期准备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第二,就是一定要在体能分配和未知情况不确定的状况下,要有清醒的一个预计。一定不要把自己的体能全部消耗,一味地往前冲或者登顶。因为你一定要留足充分的体能去下撤。就这次事故来说,也是这样——要留够足够回撤的体能,而不是等到已经没有办法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你再想撤),你已经没有办法撤回来。所以,第二点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点。我相信,在安全面前,成绩都应该是排在第二位的。
勿喷,这与是不是顶尖选手关系不大,这项活动本身就存在一定风险,加上这次灾害性天气变化,逝者已矣,希望做好后续补救工作,学会敬畏生命和自然吧!
看到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这种言论,我真是极度气愤。
好像精英们做错了什么似的。可他们没有,他们只是跑得快了点,他们只是刚好在一个进退维谷的位置遇到了极端天气。
请搞清楚,精英遇难不是因为他们遇到了极端天气还继续逞强作死,而是他们跑得快,极端天气出现的时候他们已经处在一个进退维谷的位置,也就是 cp2 出去几公里的位置,而那个时候,大部队在 cp2 附近。
这种时候,精英们根本来不及撤回去,因为他们离 cp2 太远了,同样,他们也无法到达 cp3(即使到了也没用,cp3 无法提供任何补给或者救援)。而大部队,因为离 cp2 较近,才有机会得到救援和向后撤回。
如果说跑得快也是 “被淹死的原因” 的话,那精英们确实错了。
做个假设,如果冰雹晚来一小时,精英们就跑过了 cp3, 接近 cp4。那么处在原先精英们的位置的人是谁呢?没错,大部队。如果这样遇难的人数将要大幅增加,同时,精英们因为跑得快将错过极端天气而平安无事。
那么,你们又会如何评判呢?
——这些人吃饱了撑得,什么都不懂就去跑,你看人家职业的意识多好,都没事!
——没有金刚钻,别浪瓷器活!
——能不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作死!
——这种比赛,就不能只让高手参加吗?你看这些业余选手都不会自救啊!
可以看看三联生活周刊对摄影师的采访,看看事实是什么。
https://www.zhihu.com/answer/1904020490
多看看相关事实报道也不会觉得是精英们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我的另一回答,详细对比了时间
https://www.zhihu.com/answer/1911273876
纪录片《徒手攀岩》里面提到了很多因攀岩意外伤亡的攀岩爱好者,主角艾利克斯回复的很平淡,这是他们很大概率会遇到的
我们无法感知当事人的心理活动,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这种心理预期,当然即使有,可能这种赛事对他们来说概率太小了
只要有爱好者,想阻止都阻止不了,唯一能阻止意外的就是自身的应变能力,或者对于赛事来说,如果能全方位准确评估选手的能力,当然也会减少这种概率。当然如果举办方为了扩大影响,对赛事的条件有隐瞒,导致意外超出了参赛人员的预期,就天理不容了(这当然只是假设)。
所以对于意外的发生,我觉得可以尊重选手的选择,同时对意外发生的原因给予公正客观的答复
默哀。
是天灾还是人祸,留待官方调查结果。
这里仅从一个长跑爱好者角度,说说自身防护。
造成这次惨剧的直接原因,是 “失温”,户外运动的常见的危险。
一般参与户外运动的专业人员,都会提前做好准备。常见的三件套:冲锋衣 / 羽绒服(外层)、软壳 / 抓绒(中层)、速干内衣裤(内层)。另外,做好头部的保暖,帽子 / 防风面罩。
这次山地赛,由于赛事举办多届,比赛路线成熟,加上赛前天气良好,缺乏气象预警,无论是组织方,还是参赛选手都大意了。比赛中极端恶劣天气,大风大雨冰雹导致强制携带的保温毯都被吹烂了,而又未准备其他保暖装备。
逝者已矣,生者足戒,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只有活着,才能奔跑!
家,才是所有比赛的终点。
非常沉重的一天,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渺小脆弱的。贝爷都有吃瘪的时候,何况我们。要懂得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有办法避免吗? 个人作为业余越野跑者角度来说下看法。
1、知己。了解自身能力,包括训练情况、近期状态等;明确比赛装备,包括建议装备、强制装备以及能量补给。结合上述,自身能力加上对应比赛装备,能在何种天气下完成何种强度比赛,有个大概预期。
2、知彼。何种天气,何种赛道,以及尤为重要一点,组委会。组委会是否靠谱非常非常重要,靠谱组委会应急方案及救援能力能很大程度保障选手的安全。
3、知进退。山就在那里,该退赛就退赛。一旦实际情况超出自身预期,包括特殊天气以及突发身体状况,该退赛就退赛,退赛并不可耻。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以下是个人看法,想骂的可以尽情骂我。
第二个,对于越野赛要避免事故发生,最稳妥的做法就是把她搞成保姆赛事,最好是做到备而不用。
第一个,顶级选手已经出问题了,为后面的选手敲响了沉重的警钟,拯救了后来者。再者顶级选手为了追求成绩,只能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保障工作交给组织方,以便自己最强发挥,结果所托非人造成了悲剧
愿逝者安息,存者深思。
刚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馆,感慨颇深: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多少英雄先烈在那几万里的路上,因为敌人的枪炮或者恶劣的环境永远地倒在了那片山野。
越野是一定要传承下去的!
越野赛我觉得一定要以安全为主。
有些经典的话:户外安全第一,可以探险但是绝对不要去冒险。探索世界,安全回家。
希望越野赛能朝着正确的方向规范化发展。
说淹死都是会游泳的,说精英选手逞强不肯放弃的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越野精英是最懂得放弃的一帮人,因为中暑,因为失温,因为崴脚受伤,很多精英都会放弃比赛。
实际情况是在一个致命的地点遭遇了致命的天气,这个时候即使要放弃也需要找到庇护所或者到达 CP 点,但是正因为这个地点进退两难,而且很难找到庇护,加上赛事方保障严重不足,所以才造成了这次事故。
跑的快点的组成了第一集团。大神们第一集团开始上山就开始下雨。山上冰雹冻雨怼上了背心裤衩的运动员。保温的铝箔直接刮烂了。失温
我在核电站工作很多年,在那些年里,我学到的最有意义的工作理念是,事事都要有所预期的可能性发生,最坏的事情或是工况。在实际工作中,什么事儿都有应急预案…… 最严肃的算是核应急预案,还分了几个级别。
只要有了一定的风险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安全,也知道安全是一种状态。不安全的事儿不时会发生,有时没有发生,有时真的发生,我的这个思想也常常被一些亲友或是家人不理解。这事儿我也能理解,因为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本人也多次学习和培训他人多年的人因管理及减少人因事故的方法。
这次甘肃的马拉松事件,我从新闻报道上来看,要说可能的因素,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自然因素,另一个是可能的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很明确,没有什么说的。那只有可能的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我个人认为又分为两方面,一个是个人的,另一个是组织方的。
个人的是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可能有些人在看到风险的时候,没有及时撤退,怀有侥幸心理,更有可能是 “过于自信”。
从组织方来看,可能是应急预案不是很完善,前三届办的都很顺利,多少也有点麻痹心理吧,毕竟已是立夏天。教训是以后有关安全问题决策要更保守一些。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不能只说谁该为事故担责!老天或是人为?都有一点吧!总之这是一个惨痛的损失和教训。
因为再顶级的选手在大自然面前都是个屁,就是这些大神们刚好走到了最危险的地带,大自然不管你顶不顶级,一波带走。就像爬珠峰死的都是最高峰附近的大神选手,菜鸡爬不到那去,再顶级你也对抗不来大自然。
有句老话,叫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还有句话叫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拿到这个环境下,意思是只要你参与,多少有风险。官方保护再好,总有一定概率出问题。因此,对于这种运动,参与者做好自我防护是最重要的。出了事,别人损失只是钱,自己损失的是命。该带的东西带好,切记不要逞强,做好最坏打算,出事别人不一定救得了你,所以不要指望别人!
我自己是个跑马拉松,越野,骑行,都有涉猎的人,闲暇之余,还经常爬山,跑山,这都正常不过,,身边也有很多好这口的,,我们这群人都有一个臭脾气,,就是倔,,明明 514 配速,,就是要硬着头皮跑 451 配速,,明明胫骨疼,膝盖疼,,就是跑,不将就,,明明越野只跑过 30 公里,分分钟给你报名 50 公里,70 公里,一点也不慌,。骑行摔跤了,简单清理,,继续骑。。继续蹦跶,,美其名曰,坚持就是胜利,突破自己极限,挑战自我!!往往这种倔强,,就伴随了高风险,,比如雨天越野,,下雨骑行,还有鼓吹风雨无阻的拉练,,,此时危险系数拉高了好几个等级,,,此次事件天灾就不说了,组委会的锅也不说了,我是选手,咋们就从选手的角度出发,。其实遇到大风大雨,部分选手已经退赛下来了,还有一部分选手选择继续坚持,咬牙前进,,一步一步走进深渊。。至于第一集团的顶尖选手,我们不知道当时情况,调查结果也还没出,就不妄自定论,但有一点是,他们的倔强,让他比普通人危险系数高好几倍。
所以说,以后要避免类似情况发生,首先是量力而行,敬畏大自然。
这么说可能有点不近人情
可是事实就是遇到不好的天气
弱鸡就下来了
只有高手一方面自信
一方面不服输
就头铁
所以最后 21 人大多数都是高水平
有句俗话也是这个意思
打死犟嘴的
淹死会水的
因为顶级选手跑得远啊,已经快到山顶了反应过来不对劲的时候下山也难啊。
逝者安息。
红警里德国有个兵种叫坦克杀手。
长跑运动员,越是顶级,体脂率越低,越不耐寒。
越是顶级,跑得就越快,越深入赛道,越不好救援。
不是说宿命论,但是去看看《封神榜》原著,西周也好,商纣也好,阵亡的神仙大多都是被对面恰好克制的能力打败的。
具体原因很多人都分析过了。
在这里,实名反对 “为什么甘肃马拉松事故中遇难的大部分是顶级选手?如何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 阿拉丁神猪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0956864/answer/1902004974” 的回答。
有些人真的不要不懂装深沉,拿一些百度的名词就来回答。梁晶不算超长距离越野的顶级选手吗?
把我拉黑不能评论,知乎要讲逻辑。
知乎用户 花津南路话事人 发表 主办方组委会全部责任 各位若有异议 请看我比赛复盘 [复盘还原最真实的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zhuanlan.zhihu.com …
知乎用户 亲亲子衿 发表 本人正好是景泰人,结合本地情况简要分析: 1、景泰大部分山区到了七八月份早晚也是要穿至少两层长袖的,小时候在地里做农活,早上太阳没上山的时候穿秋天的衣服都冷的发抖。而且下雨的时候要是淋到了 那真的是冷到骨髓里,雷暴 …
知乎用户 花生哥加油站 发表 大家都在关注梁晶,很少有知道跑在第六名的黄关军。他是个聋哑人,也许在山上被搜救的时候,连呼救都没办法……… 而黄关军的短暂一生经历,也是非常令人心酸的。听说平时他没有收入来源,就吃泡面,这次比赛也只是为挣几千 …
知乎用户 知乎城市 - 合肥 发表 更新: 网上一些权威媒体都标题山地马拉松看来并不了解这些赛事区别 也不调查资料 其实这属于山地越野跑 距离 100 公里 和山地马拉松 马拉松公路平跑 完全两个概念 前者各种奇路险路悬崖峭壁 有时甚至攀 …
长跑会损害健康吗? ·方舟子· 网上流传一篇批评中国各地盲目举办马拉松比赛的文章,说这些地方为了挣钱,降低参赛门槛,组织、管理混乱,有的人还在参赛的时候猝死。并且批评说中国现在流行的健身热是很盲目的,其实长跑是有害健康的,一是会损害膝盖,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