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校友处处长邓小梅发文,正面回应杨景媛相关内容,你怎么看?
知乎用户 吴 75 发表 其他情况我们没办法深究 但是第三条,粉衣男子不是武大的,也不是武大派去的 那是不是说粉衣男子是公安系统的人 而且派出所警员深夜着警服上门陪同恐吓 武汉市公安局是不是应该给个交代 武汉市是不是也该给公众一个交代 知乎 …
更新:已经拟好邮件草稿了,虽然这事是不是真有待进一步观察,可能是杨放的烟雾弹,但如果这事实锤,我就发给全球各大高校
Subject: Academic Scandal at Wuhan University
Dear Professors & Staffs,
On Behalf of China’s Vast Student Community, I Expose Wuhan University’s Systemic Protection of Academic Misconduct to the Global Academia
As a key “985 Project” university in China, Wuhan University has systematically shielded academic misconduct. Not only did it allow a master’s thesis riddled with severe academic violations to pass review, but after public outcry, it openly permitted the involved student to withdraw her published thesis for tampering—utterly trampling on academic ethics and exposing the complete failure of its academic governance mechanisms.
Event Summary:
On May 1, 2024, the master’s thesis titled Fertility and Domestic Violence: An Economic Study between China and India(link: 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 - 中国知网)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student Yang Jingyuan passed the university’s internal review and was published on CNKI, China’s National Thesis Database. After being awarded her degree, Yang commenced doctoral studies at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On July 27,2025 the thesis was exposed for alleged plagiarism, fabrication of facts, data manipulation, suspected AI-generated content, and fundamental errors in its core model (evidence link:evidence 、 evidence 1 、evidence 2 、evidence 3). As WHU is a prestigious 985 institution in China, this scandal went viral across Chinese social media, accumulating over 10 million views.
On the evening of August 5,2025 Yang uploaded a file titled Yang Jingyuan - Master’s Thesis Investigation and Review.zip to her cloud storage. The file, discovered by netizens and later deleted (Backup of this file:backup), contained “revisions” to her thesis and stated: “I am willing to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university, faculty, and professors in future revisions, rigorously address existing issues, and enhance the rigor and standardization of my research.” This implies the university has not initiated accountability procedures but tacitly permitted retraction and revision of a published thesis—setting a precedent that “major academic misconduct not only goes unpunished but can be retroactively edited.” Such actions equate to allowing students to alter graded exam papers, desecrating academic integrity, undermining the dignity of honest scholars, and reducing oversight mechanisms to a mockery.
Nature of the Incident:
Systemic Academic Failure: A master’s thesis undergoes rigorous annual checks (proposal defense, blind review, oral defense). WHU’s approval of a thesis riddled with flaws exposes the collapse of its academic governance.
Institutional Complicity: Post-scandal, the university opted for media silence and backchannel negotiations, enabling the retraction—confirming systemic misconduct by academic leadership. This official shielding of fraud has catastrophically damaged China’s academic ecosystem.
Call to Action:
We urge global universities and academic bodies to monitor WHU’s subsequent actions.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ressure is critical to halt the erosion of China’s academic ethics and restore rigorous, impartial scholarship.
best regards
中文版:
我谨代表中国高校广大学子,向全球学术界揭露武汉大学(中国 “985 工程” 重点高校)系统性包庇学术不端的行为。该校不仅纵容严重学术不端的硕士论文通过审核,更在舆论发酵后公然允许涉事学生撤回已发表论文进行篡改,彻底践踏学术伦理底线,暴露出其学术治理机制的全然失效。
事件经过:
2024 年 5 月 1 日,武汉大学杨景媛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通过武汉大学校内审核并发表于中国知网,即中国国家学位论文数据库(link: 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 - 中国知网)
7 月 27 日,论文《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被曝出涉嫌抄袭、事实编造、数据捏造、疑似 AI 代写、核心模型原理性错误等问题 (evidence link:evidence、 evidence 1 、evidence 2 、evidence 3)。由于武汉大学是一所 985 大学,在中国享有盛誉,因此该学术丑闻在中国各大社交网站上爆火,累计浏览量超过千万。
8 月 5 日晚,杨在其网盘中上传了一份名为 杨景媛 - 硕士学位论文调查审核. zip 的文件,该文件在被网友发现后现已删除,(该文件的备份地址:backup)。文件中是对其论文的 “修正说明”,并透露出这么一句话:“我愿意在今后的修改过程中积极配合学校、学院及各位老师的要求, 认真修正存在问题, 不断提升科研工作的严谨性与规范性”。据此,我们合理怀疑校方非但未启动追责程序,反而默许当事人撤回已发表论文进行修改,此举彻底颠覆学术底线开创了中国大学“重大学术不端行为不仅不用受到处罚,甚至可以撤回修改” 的先例,此举等同于允许考生在交卷评分后篡改答卷,不仅亵渎学术公正、践踏诚信学子的尊严,更使学术监督机制沦为笑柄。
事件性质:首先,硕士论文需经开题、盲审、答辩等全年闭环审核,而武汉大学竟使漏洞百出的论文全流程通关,暴露其学术治理体系的全面崩溃。其次,丑闻曝光后校方选择舆论缄默与私下操作,纵容当事人撤回论文的渎职行为,充分印证其学术管理层的系统性失职。这种官方庇护学术不端的行径,已对中国学术生态造成毁灭性冲击。
呼吁全球高校与学术组织共同监督武汉大学的后续处理,以国际学术力量遏止中国学术伦理的持续滑坡,助力重建公正严谨的学术环境。
已经在拟邮件了,如果这事是真的,就转成英文发给全球各大高校的邮箱
到时候发邮件的时候不花大笔墨写诬告的情节,会偏离重点
就抓住武汉大学官方疑似允许并包庇学术不端这个点
如果武大当了这个始作俑者,那就是彻底刷新了中国学术底线,损害的是所有中国高校学子的利益
咱为了学术的公义,奉陪到底
详见
梳理
武大要是真敢保
那直接给 qs 前两百大学的邮箱写举报信,国外媒体报道一下,学术圈子里传一下
欧美国家学术诚信跟你开玩笑的?一共圈子那么小马上就传遍武大的臭名声了
可怜的是其他的武大学生,可能以后申请国外学校都不太可能了
(假设真可以修改)讲得明白一点,武大已经不是蠢了,而是见识和眼界根本到不了蠢的地步
以前常看到一个词 “对抗组织审查”,
今天这个事如果以杨景媛修改论文收场……
我脑子冒出一个词:“对抗人民审查”。
如果板子就这么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哈哈哈哈哈,
恨意滔天。
我们社会似乎有一个默认的共识:有些底线是绝对不能碰的。我过去也一直这么认为,觉得像禁毒、国家认同、学术诚信这些,就是我们社会大厦最坚固的几根柱子,谁也搬不走。
然后我看到了:在小红书上炫耀在女律师、女检察官的帮助下成功保释的女毒贩;在微博上被广泛传播的帖子 “女人是没有祖国的,任何拿国家民族来绑架女性的言行,非蠢即坏”;“女人的论文必定通过的” 诬汉大学。
房子似乎快塌了?那第一块被抽走的基石,到底是什么?我想,它并非某条具体的规则,而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实事求是。现在取代其的就是性别叙事。它的核心法则:
有女可信、有女必信、执女必宽、违女必究
说个有意思的问题。
如果武大真给她过了,以后有公司无条件拒绝武大毕业生,大家不会觉得是歧视吧?
这最多算基于统计的理性选择。
同理,所谓的 “优先招男性” 就是 “歧视女性” 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挺难绷的。
杨景媛说的核心是:由于记者骚扰等一系列外界干扰使得她的论文很烂。咱们先且不论这件事是真是假。
关键在于:这么烂的论文,武大凭啥要让她过?如果存在外部干扰,为什么不是延毕?
如果武大能因为硕士生受到外界干扰,而降低其论文审查标准,是否说明武大这个学校学术不端?
另外,凭什么给杨景媛修改论文的机会?我记得论文抽检对于这种严重学术不端的论文可是一棒子打死哦。
这样的话,恭喜武汉大学找到了杜绝学术不端的有效办法:改就完了。字写错了就改,抄袭了就删,重复投稿了就撤。发表前当然怎么弄都可以,发表后都可以这么干的话,世界上就不存在学术不端,都是知错能改的好学者了。
如果这样的话,再把论文传到知网上,估计会出一波修改对照版的各种解读,也算是为互联网的繁荣做贡献了。
不过,学校还没有最终做决定,没有发公告之前,应该不会有老师通知她先改起来吧。如果真有的话,专班装模作样,私下和学生勾兑,那真的是烂透了。
她目前修改了一些网上提出来的小问题,但根据阿 b 上一名经济学博士查阅杨的论文后表示,论文里面还有两个重大谬误直接导致论文结果不成立!
杨的论文公式中设定了_φ>0_这个条件,进而推导出她的结论,其中_φ_表示生育带来的净收益,这怎么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恒定为正呢?
先不说是不是全世界所有地方都有补贴,就算有,这个补贴能否完全覆盖掉育儿投入都得打个问号,怎么可能直接认定就是正的净收益呢?难道她认为可以靠生生生来赚钱?
后面她还用这个_φ_来论证生育后男方的家报可能性,由于她强制把_φ_定义为大于 0,所以得出了生育会使家报可能性上升这个非常荒谬的结论!
而我们知道_φ_这个条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应该是小于等于 0,导致最后的结果也减小,即生育后家报会减少,男方会保护自己的妻儿,这才是符合常理的结论。
杨论文中有一张是否家报,和是否生育多胎的调查数据表,她根据这个调查表得出了她想要的结论,即她认定生育多胎会导致家报上升!
但表中的这两个变量不存在先后顺序,调查并没有说明这两者存在既定的因果关系,你甚至把两者数据对调,也能推出另一个相反的结果。
所以这种推断方式极度不严谨,推出来的结论也是不可信的!
总结就是,杨为了论证出自己想要的结果,直接捏造了不合理的条件,导致整篇论文得出的研究结果是漏洞百出、没有意义的。
这就相当于宣告了整篇论文就是胡说八道,该研究生的研究结果完全不成立。
========== 最新消息来了!===============
最近不是宣布会有生育补贴吗,这是个好事对吧。
但根据杨某的论文里的推导模型,生育补贴肯定会让生育净收益_φ_上升这点没问题,进而会使丈夫从家报中获取更多的转移支付,根据推导模型,最终就是导致家报率上升。
这个结论。。。说实话性质就比较严重了。。。很荒谬。。。我本人是不认同的哈
翟天临一拍大腿,后悔当初上错了学校
武汉大学学术上这下连北影都不如了,北影都要点学术脸面
难怪武大邓处长说公众没有知情权,这么多丑上加丑的事,的确不适合让公众知道。
好奇怪这杨某某的背景到底是得有多大?能把肖同学害到家破人亡,让武大声名尽毁,能把全国人民气得炸了肺人家还安然无恙!
啥家庭啊????
如果属实的话,只能说武大烂到根上了。
即使你让杨,甚至整个学院的学生把论文重写一遍,知网给你都换了。
那么已经下载的论文你换的了吗?期刊论文你换的了吗?真一个个倒查下去干净得了吗。
换句话说,如果武汉大学允许杨这种操作(论文有问题撤回修改当做没事发生),那么就意味着所有武汉大学的论文,无论其现阶段是合格的还是不合格的,都具有 “曾经是学术不端” 的可能。其所有毕业生的质量均不能得到保证。
这简直是开玩笑呢。
哦对,今天额外发现下载页面可还挂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的名头呢
为了防止某些群体以后搞岁月史书,记录一下 2025 年 8 月 7 日从知网下载的 PDF 版本哈希值为:
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_杨景媛. pdf
MD5:869433E5563B00894171A51852E0D0A5
SHA-1:3E67EC51DAC5EA0F14D5E12F59BA04E304E2EB40
SHA-256:6EE4FD45EEB8FE1259701092D855540BBEA316FF6A966296FCAC82AADA43372B
CAJ 版本哈希值为:
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_杨景媛. caj
MD5:72C49F2E58E6965EDE74099EACCB7F7A
SHA-1:A4050BDF2ADE34EEBA13067D0FB5C21E168487FC
SHA-256:E3C51854C95229774845A1B0D5A5A2B3833D95FF7A65FBA2F069A560D5D011E7
另外,按照武汉大学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细则,详见:武汉大学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细则 - 武汉大学信息公开网
第二十一条 学校相关单位应该根据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的认定结论和处理建议,结合行为性质和情节轻重,依职权和规定程序对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作出如下处理或提出处理建议:
(一)通报批评;
(二)终止或者撤销相关的科研项目,撤销相关学术奖励、荣誉称号,并在一定期限内取消申请资格;
(三)警告、记过;
(四)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行政职务;
(五)开除或解聘;
(六)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其他处理措施。
认定为学术不端行为且情节严重的,应当对责任人给予第(四)项或第(五)项规定的处理。
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的,还应当按照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学籍处分;学术不端行为与获得学位有直接关联的,可以作暂缓授予学位、不授予学位或者依法撤销学位等处理。
以及:
第二十条 有学术不端行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一)造成恶劣影响的;
(二)存在利益输送或者利益交换的;
(三)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四)有组织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
(五)多次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
按照该规定的内容,从未规定允许将已经确定为学术不端的论文进行修改后就了解了。考虑到杨造成的恶劣影响,最起码要按照第二十一条(四)或(五)处理。
如果武大拒绝按照自己颁布的《武汉大学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细则》查处,那只能说明武汉大学自己出的东西就是废纸……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敌人讲良知上。
哪怕武大不顾廉耻的力保杨景媛是真的,也没有唤醒后者一丝一毫的良知,仍然在说明中对记者和肖同学疯狂进行嘲讽挑衅,把自己低劣水平的论文责任栽赃给记者和肖同学,已经称不上有任何廉耻、道德或良知了。
所以,大家与其想着如何声讨武大和杨景媛,不如未雨绸缪,先讨论一下,如果真的死保,修改重传一条龙,大家还能有什么应对措施吧。
结合知友意见:
1. 继续深挖武大所有文科论文,重点是涉女权类的,大不了弄成千人重传的壮观场面,属于脸皮类精神攻击。
2. 浸会大学继续举报,但浸会很可能置之不理,属于希望有限但必须走的常规一步。
3. 教育部高教司继续举报,包括对照杨景媛前后论文深挖重修后的论文错误等。有一定希望,但又必须落回武汉大学,对方既然已经头铁,很可能铁到底。
4. 联系外国学校,统一举报武汉大学,有一定战略威慑意义,但作为颜革重点渗透目标,会不会和武大沆瀣一气很难讲。
5. 对杨景媛未来持续举报,求学、考公、入籍外国等,这属于细水长流,而且面临着对方改名,隐藏身份等问题。
所有的办法都不能一劳永逸,但必须先做起来,以上是总结兄弟们的做法,抛砖引玉。
我的建议是让我修改一下高考试卷,加点分我也可以去武大了
看似是让杨景媛改,实则是让该学院的所有毕业生改。建议下次高考先给分,根据分数改试卷答案。
看来最后结果估计可能连杨景媛都不会处理了,所谓的学术不端就像个笑话,这样杨景媛还能继续读博。最后变成双方 “各退一步”,肖同学处分撤销,杨景媛低调毕业,又美美隐身,美美读博去了。
之前还说正义迟到但不缺席,这下直接正义消失了。也不指望武汉大学能做出什么处理了,由她去吧。只是苦了肖同学了呀,还有大家消耗的一腔热情。散了吧,继续回去过日子咯。
有病吧??
楼上怎么还在找论文的问题啊?关键是这是能改的吗??这不该直接撤销的吗???
武大真是从头到脚烂完了,连办学底线都没了,就硬保呗?结合之前派人上门威胁,我真怀疑某些人是不是有把柄握在杨某某手上。
呸!!!
川大张薇那个事,我一直都表示川大真的算不错了,起码事发后川大马上启动了追责程序。
只不过民工大哥选择了不追究,张薇就免除了法律责任,因此也就没有坐实她的违法行为,川大管理层无法拿到白纸黑字的违法证据(行政判决书、法院裁决),走违法行为违反校规,去开除张薇。
加上张薇在川大注意到舆情通知她后,立马赶回了学校,在辅导员、导师、学院、学校的面前认错态度良好。
这个认错态度良好,诸位懂得,女生在这种事情上最大的优势就是哭,说自己不懂事之类的。
后来开会的时候有领导表示:
看在认错态度良好的情况下,年纪也还小,给个机会吧。
高校学工的精神一直都还是: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处罚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你知道错了,认错态度很重要。
川大内部也咨询了自己的法学院,开除也行,但是可能会有风险,当事人表示了谅解,没有坐实违法犯罪行为,只是涉嫌。
但是,川大也有自己的舆情监控部门的,人家也刷知乎、微博,也知道这件事给川大的名誉、学生找工作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可是自家法学院都说了开除程序有一定风险,且有人帮着说话。
所以,川大领导层在震怒下,选择了被称为双一留的处分:
留党察看➕留校察看
当时出来的时候,我就表示惊讶,川大的领导班子是真生气了啊。
按照常理来说,留校察看足以,党纪处分一般都是不太常见的,尤其是在川大这种级别的高校。因为,985、211 高校的学生是公务员班底比较优质的生源,大部分高校不愿意给一个党纪处分,断了学生未来考公的路。
川大的处置,响应速度快、处理流程合规,光凭这两点,武大差太远了。
后来川大的女生,在找工作的时候,确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再说武大,如果武大真的要死保杨某,还采用的是退回修改这种骚操作。
不得不说真的蠢到家了,武大的流程合规是怎么做的。
论文都上了知网了,意味着:
导师初审、盲审、答辩、最终校稿、提交图书馆、上传知网。
整个链条都走完了。
CNKI 不是 arxiv,还能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论文。
CNKI 作为严肃的论文出版收录网站,其上面的论文跟其他期刊 or 会议出版商性质是一样的,那就是已经通过了同行评审和 proof,提交的是最终稿件。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文章,只有撤稿 or 退稿处理,没有什么修改后重新上传一说。
真要这么搞,那么不光武大的学术信誉成为了笑话,连带着整个 CNKI 上的文章都成了笑话。
如果真要这么搞,CNKI 还是赶紧出一个 submission history,标明稿件是 v X 版本。
上一次武大处理肖同学,就是因为杨某裹挟舆情,让武大内部明知无法判定为性骚扰,却为了平息舆情,短平快➕莫须有给肖同学处分。
这个流程本就不合规,教育部真要下场查,武大肯定是要被问责的。
才造成今天的局面。
如果,武大这一次在论文上继续搞流程不合规,那么造成的后果只会比当前的局面更烂。
我这么一个小人物都能想通的事情,武大的领导班子想不通嘛?
教育部高教司的领导估计脑瓜子也嗡嗡的,武大搞砸了,那可以说是武大。
但是,让整个 CNKI 成笑话,中国学术被整个西方质疑的话,教育部的领导就要承受上面更大的怒火了。
谭竹只是一个小混混,她没有调动央视出手洗白的能力。杨景媛现在还是学生,她也没有调动武大下场救济的能力。
但事实是她们有,就算杨景媛这事是谣言,武大对她目前的态度也依然是保护居多的。**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了女权主义组织的圣战士抚恤机制正在生效,**每一个引发社会争议的,造成社会撕裂的,对男性造成伤害的女性,都会被认证为女权主义圣战士,并得到组织的集体出动,下场救济。有权力的出手保护,有影响力的发声救济,有文笔的创作洗白,有关系的上蹿下跳,啥也没有就有一腔狂热,就跟着大 v 的指挥熬夜发帖。
从而一次次的保护被社会争议冲击的女性,一次次验证圣战士抚恤机制的流程成熟度和机制唤醒刚性,只要这机制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刚性,女性搞事情的能力和胆子,自然就会越来越大。整个女权主义吸纳新成员的能力,造成社会撕裂的能力以及向社会吸血的能力也就随之猛涨。锅男群体的政治幼稚是我素来不忿的,整天笑话着 ghg,嘲讽女性天生爱人的能力,传播着所谓女性互斗的职场谣言,还动不动嘲笑韩国美国。
而事实呢:
事实是,女性互助的机制远比男性成熟千倍百倍,男性没准为了个詹姆斯科比,为了个皇汉中华民族吵得天翻地覆,女性从来不辨这种烂经。
事实是,男性一次次的沦为女权主义的舆论子弹和赎罪卷消化者,一次次的在民族主义叙事中被女性卡 bug,而女权主义者早就完成了对国族、民族主义的竖切和塔基亚式解构,顺则干死你,逆则反对性别对立,永远拿民族主义当扣在男性头上的政治绿帽来使唤。
当然,所谓的美国女权,以及现在广为流传的韩国女权谣言,事实上也是毫无疑问的笑话。一个能选出以反女权为人设的总统,拍出指着小仙女鼻子骂的《她死了》,做出 “卖肉” 游戏总统山作品《剑星》,能判小仙女敲诈罪的国家,它的身份政治对立情况怎么可能比你激烈?
既不能在真正的身份政治战场上击败对方,又总是想象着对方有多拉跨,想象着如何在比烂中击败外国,甚至因为一点破事,动不动内部互相开除籍贯,你不是真正的篮球迷,他不是真正的足球迷,这个不是真正的中国人,那个是 “夹带私货” 的罕见。。。
就这样一帮拉跨的锅男,这样一帮政治幼稚病的晚期患者。
怎么可能打得赢这场有史以来最关乎切身利益的战争?我丝毫不怀疑锅男们应激几天之后,又去兴冲冲的猎巫 50w 邵明觉醒分子,再不就又来给我科普韩国女权多么魔怔多么吊打国内了。
还是我们好呀!
这是要一己之力让 cnki 像 arxiv 一样变成 cnkive 吗
先发 v1 版,有啥事补个 v2 版
以我国的论文生产力,出现超越 v60 的文章指日可待
知网啥时候再更新个 Submission history 功能?
武大原校长刘道玉任内不是说延边大学长安大学不配进 211 吗?那么武大到底配不配进 985 的呢?
以后高考直接交白卷,判满分
然后读完四年大学后,再慢慢根据参考答案填写试卷,可以不?
射箭先判十环,然后再画靶子
这究竟是什么玩意,能改的吗?
我没读过研究生,只是个本科生。当年毕业的时候,我论文答辩的时候老师看的很仔细,也问了不少问题。最终老师给了通过,也有同学参加二辩。他们说如果你的论文在两年内被抽查并认为不合格,你学位就没了。(好像是两年吧记不得了)
也就是说即便是本科的论文,运气不好被查到也只能束手就擒。有没有谁能告诉我下,研究生论文,已经拿到学位,上传了知网的也可以大改吗?
更何况这论文是有硬伤的,之前看到一个回答很有意思。也就是说她得出的结论和实际是不一样的,那这论文感觉就是一堆废纸。有兴趣可以看看这个回答,我认为这个问题是真正能捶死她的硬伤。
那如果 yjy 论文能做到修改,并通过,那这个先例一开,以后写论文的意义在哪。随便水一篇,查不到最好,查到问题了回来改一改,再提交。你说不行?yjy 为啥行呢?你这不是双标吗?也别去举报什么学术不端了,举报完人家学校拿去改一改照样毕业,你举报了个寂寞。那些之前因此被撤掉学位的同学恐怕心里表示 mmp。
学术界虽然并非是什么净土,但也是要脸面的。武大这种行为是挑战学术界的底线,论文写的有好有坏,但写作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学到一些东西。武大这等于告诉大家:要不一起摆烂算了。这往小了说是武大的事,往大了说是所有高校的事。
当然了这也不排除是 yjy 的一种障眼法,不管怎么样,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加大力度继续举报了。希望武大别真的死保 yjy,那只会一错再错。
麦子熟了五千次,知网初稿第一次,这下懂教员的苦心了吧?
只能说武大的能量还是很大的。
最新的消息是 SHENG 一级宣传部门已经接到通知,要求压热度降低影响,马上新学期开学了,不要影响武大新生入校。
感觉这事儿大概率就这么不了了之了,跟我说这个事儿的朋友也很无奈。
所以说之前的大规模洗地
还有豆瓣生活组自爆
可以确定是转移视线的白噪弹了
核心还是要保住武大这个 NGO 窝,以生活组的这个组织度,炸了也就炸了,再建一个不难
论文举报还是不能停,既然都允许修改了,那很多低级错误就停留在嘲讽武大的梗图层面吧,没必要追着打了,没有意义。下一步需要聚焦于两个论文核心逻辑的问题,继续举报,要直接打掉这篇论文,一个是 “生育净收益 >0”,一个是数据里面生育和家暴两个变量的先后顺序没有理清,b 站 up 主 “太白金星 V 博士” 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再者,2025 都开始发放育儿补贴了,论文里却体现了 “家暴概率和生育率正相关” 这样一个结论,那何用花钱发放补贴?要保生育率放开家暴就行了。我想这不止是学术问题了,简直就是质疑国家的政策,武汉大学敢说这篇论文逻辑是对的吗?
补充
再退一万步讲,已发表的论文,一个两个低级错误允许修改我觉得还是正常的,但是大量低级错误允许修改确实太离谱了。虽然说一个错误是改,两个错误也是改,十个二十个错误也是改,程序上没规定最大可以修正的错误数量,那就都没问题,都能走通。但是这次杨同学有修改的机会了,以后张同学李同学王同学能不能修改?毕业论文闭眼全通过,学位证毕业证闭眼发,应毕业尽毕业,然后论文不被举报就没事,被举报了就给机会修改,是这么玩吗?严谨治学的态度在哪里?武大不维护一下自己的声誉吗?
以后武大在我心中就是路边一根,我不再接受武大学生的实习,看到武大的求职者,我也会直接把简历扔垃圾桶。当然武大堂堂一个 985,我一个小卡拉米,我也是路边一根,但是我小企业搵食艰难,就别来祸祸我了,谁爱收谁收吧,莫挨老子。
此外我还看见了 “据武大的校友说,武大正在倒查 2014 年以来的论文” 的相关言论
倒查的方式是自查还是网友有深挖过的才查?自查的话,从舆论发酵到现在才几天时间,就能倒查到 2014 年,还含本科生?这么大工作量怎么完成的?
目前也先暂时把此类信息列为白噪弹,警惕速胜论,不要半场开香槟
白噪弹 + 1,无可靠信源
我感觉更像是试探舆论容忍度的边界。不读博了能不能放过她?能不能保住她硕士学位放她一马?
翟天临:“我现在也知道知网是啥了,是不是能把我博士学位也还给我呀?”
武大不在意你们几千万上亿网民的质疑,在意武大在洋大人眼里的学术声望,以及国内企业 HR 怎么看武大
我呼吁关注这个问题的所有留学生给各自母校的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以及各专业顶会举报武汉大学大规模包庇论文舞弊的前后经历
千万别忘了各个院校自己的学术委员会
保熟的瓜:武大的事情惊动了中央领导,批示是尽快处理,结果武大继续死保。那只能让二次惊动中央领导让教育部和网信办从协同到主导
原本只需要处理一个奸奇信徒就行,结果现在只能向武大发射旋风鱼雷了
武大不愧是百年老店,出卖礼义廉耻的方式就是高端。
有用吗?这种论文根本不可能改好,改得越多,笑话就越多。
本来还要一个个找哪些论文有大问题,现在好了,修改过的全是烂的,直接锤就行了,有富哥悬赏实锤硕士的 500,实锤博士的 2000,看来得这赏金又简单点了。
武大审论文,可以直接过,就算有问题,还能改,不愧是老牌强校,一下子就做到了清北做不到的事
是武大和杨在借此机会试探网民态度。武大所谓的自查还没有官方定调,而是选择先放出这种消息来试探舆论,如果大家对此反应不激烈,那么武大就会真的让她以这种修改版的形式通过审查,毕竟一旦坐实学术不端,那会牵连杨某媛的导师以及整个武大管院的答辩组专家等一系列参与过该届硕士论文答辩的学院教师,其中不乏大佬,管院肯定要死保这些人。同时出现如此丑闻,学院乃至学校领导层也是难辞其咎。综上,修改杨的论文,保住杨某媛的学位,悄悄摘掉学术不端这顶帽子是武大此时最急迫想做的事。
然而他们是在做梦。舆论确实可以管控,但是武大只是一个事业单位,还远没有这种能量能控制全国的疫情,网民不是傻子,武大的上级也不是傻子,其他各 985 高校也早就虎视眈眈等着武大这次落马然后瓜分其学术资源。杨某媛的知网论文已经被广泛下载,如果武大真的敢谎称杨某上传的论文为误传,那么下一步就是要武大交出该届答辩现场的视听材料,以及其研教系统内论文的全期上传情况。同时其他单位也都会向武大施压,以借此机会挤占武大原有的生态位。综上我们并不孤单,我们只需要坚定态度,激烈抨击,施压武大要求其严查、彻查杨某媛的论文学术不端情况,届时武大将成为众矢之的。
最后:如果武大真的强行违逆众意,死保杨某媛怎么办?那我只能建议大家趁知网还没被武大买通,从速下载武大该届硕士毕业生的所有论文,集中其中的女性主义性质的论文严查,既然杨某媛这种水平的论文都能顺利毕业,那么想必其他人的论文只会同样劣迹斑斑,届时看看武大是否能真的逆天而行,向全国宣布其所有硕士毕业论文均为错误上传。
我闻到一股恶臭。
武汉大学把网友都当傻子!
武汉大学领导舆情处置能力基本没有!
武汉大学公然挑衅学术道德规范!
武汉大学的声誉将要和这件事绑定在一起,至少未来十年都会变成一个网络流行梗!
武汉大学如果真的这么干,我自己投资的公司会永久拒招武汉大学的毕业生,而且会发动身边创业的朋友一起。
蒸蒸日上啊,你以为只是在改杨的?
不觉得武大真要保她,根据杨某之前的各种行为更像是她想把武大拉下水。杨某最爱用的招数就是一边装可怜,一边假装得到官方背书,造成某种既定事实。利用的就是官方反应慢 + 好面子的特性。
武汉大学抓住机遇,顶住压力,进行了一次极其优秀的招生宣传。
相信未来参加高考的姐妹们都看到了。
如果妳不打算在无用的学习上浪费青春,希望通过数据造假、抄袭、AI 生成等捷径糊弄一份论文来毕业,然后美美地读博。
如果妳打算通过诬告男性来获得利益,煽动网络暴力霸凌男性让自己获得变态快感。
哪怕外面滔天巨浪,武汉大学也将坚定地站在姐妹们一边,做妳最坚实的后盾!
来到这里,不但可以结识具有相同志向的姐妹们,在进行性别相关研究时还有可能获得海外资助哟!
姐妹们,武大欢迎妳!
不会是真的吧?
武大准备被川大和山大笑话二十年吗?
麻烦武大给我颁发一个博士学位 + 教授职称
论文嘛,先 AI 生成一个,一百年后再改
当年我高考的时候因为被电脑骚扰、压力大,导致试卷出了一些错,请问我能修改自己的试卷吗?
=====
不抖机灵的话,其实我最想问的问题是这么漏洞百出的论文武汉大学是怎么通过的?
交给高中生审核也不至于出现 1049,0.01 等于千分之一这种低级错误吧?
以及小心那种先自己放出谣言再辟谣的方式,不过目前来看杨确实在改论文并发在互联网上
挺好,事情到了这一步,我是真希望武大能保杨,这样武大的名声才能彻底臭掉
武大从诬告一开始就是帮凶,甚至可以算是包庇学术不端的主谋,不能通过可能的 “撤销杨的学位” 变成中立方
试问诸多理工科的硕博,如果杨的论文都能通过开题中期盲审答辩,之后美美读博,那你们之前熬夜做实验写论文吃的苦算什么
像武大这种全国知名大学,理应为理应成为学术尊严的堡垒,而非藏污纳垢的庇护所!
若武大此刻选择保杨,那便是将其学术声誉与一个早已被千夫所指的学术赝品彻底捆绑!这恰恰是它最应得的结局——用最响亮的耳光,打醒所有对其尚存幻想的旁观者,彻底暴露其学术评价体系的溃烂与监管责任的彻底沦丧!
武大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无辜的 “中立方”,它在整个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系统性包庇的始作俑者与关键推手!从对明显疑点重重、逻辑荒谬的所谓论文一路绿灯放行,到面对汹涌质疑时的装聋作哑、敷衍塞责,再到试图用“内部调查” 的幌子拖延时间、混淆视听——每一步,都是在为学术欺诈背书,都是在亲手玷污自己颁发的每一纸文凭!
此外,想彻底调查武大和 ngo 女权组织的关系,必须彻底把武大钉死在耻辱柱上
老牌 985 就是不一样,这下同意可以撤回,旧论文也能直接打热修复补丁。
问了一下 ai,观点整理如下:
1 自行修改无法改变已经发生不端的事实。在调查启动前主动修改才能减轻处罚。
2 修改后继续发现学术不端应从重处罚。
所以,她急什么,改完以后肯定还要被我们扒,搞不好弄巧成拙。
另外,论文作者在 “未造成严重影响前” 发现论文中的重大问题,是可以提交修改申请。但是这个程序还是挺繁琐的。如果真是武大 “授权” 她改,关于程序合不合规大家又有的扒了。
——————————————————
更新:
逛了一下其他回答,我有点人麻了。
参考
在相关问题 “如何评价网传的武汉大学杨某硕士学位论文复评审结果?” 下的回答:
问题中 000README 文件的原始文件夹叫做 “杨景媛 - 硕士论文调查审核. zip”。
这看起来是一个回复性的东西,比如是回复专家质疑的申辩性材料。但也不能排除论文是修改进度的回复,何况她在 “写在最后” 中明确表示未来美美配合学校修改。
这就有点难评了。
——————————————————
继续查阅资料:
科技部 2022 年《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第四条:科研失信行为当事人及证人等应积极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情况、提供证据,不得伪造、篡改、隐匿、销毁证据材料。
教育部 2016 年《高等学校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第二十二条也类似。
——————————————————
突然发现一个盲点
官方通告中指出,启动的是杨某某学位论文的 “调查复核” 而非 “学术不端调查程序”。
调查复核是学术不端调查程序的前置调查。调查复核的结果直接影响是否启动学术不端调查。
调查复核一般由导师和学院工作组开展(ai 观点),目的是找出论文中存在的错误。
学术不端调查由学校学术委员会开展(《高等学校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第十六条),过程更加严格,且有回避要求(《办法》第十九条)。目的是为论文中的错误定性(无意还是故意)。
这就更加难评了,只能说道阻且长。
如果这次国男打不赢,以后也不要说什么打女拳了。
直接躺平挨宰了罢。
如果信息为真,这就是非常经典的高高抬起,轻轻放下式的惩罚。跟当初川大张某那个不痛不痒的处分一样看起来惩戒了,其实对加害者影响基本为零,有点类似古代京城大员被罚俸一年。不过这样的结果想必大家也预料到了。
至于那个写在最后的道歉,就是明着道歉,暗地里各种甩黑锅,把论文中所有的错误都推给了受害者家庭和那个记者。内容更像是杨某和在她背后跟其沆瀣一气的人相互恭维,有一种聚在一起庆祝胜利喝的宾主尽欢的既视感。
当初杨的构陷就是有预谋计划好的,她深思熟虑的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差一个目标。所以当她发现肖同学的时候才会如获至宝,硬是录了两个小时的视频,这是好不容易等到目标过于兴奋所致。
说白了,只有带着收集素材布局的心态,才有动力长时间录制视频。是深怕内容不够多,害怕万一构陷失败,下一次不一定就有那么理想的目标了。正常人真认为男方在进行不雅行为,不说上去就是一耳刮子,也早喊人了。
其实这次各位老哥在和女泉对抗的过程中做的真心比以往都好,要不然也不会引出七十七万正规军。可惜杨某依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惩罚,我只能说老哥些为了将来万一遇到事时,如果想最终结局是和解,还是努力锻炼身体吧。
可以猜到,这么处理大概率后续不会撤销杨某学位。
原因也很简单,撤销杨某这个学位后果太严重了,是武大不敢也不能承认的。说白了,肖同学那个处分不是啥事,给与和撤销都不是什么问题,那是行政管理层面的,武大尽可以承认行政管理粗暴,乱作为怎么都行,这都伤不到武大的根。但是杨的论文是学术层面的,直接涉及的就是武大是否学术不端的问题。你把杨的学位撤销,是不是就说明杨的论文不合格,给这么一篇不合格的论文评为优秀毕业论文,武大的学术委员会在干嘛?有没有问题?一所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就这德行,是不是就是从上到下学术不端?一所学校行政从上到下有问题,可以换领导,可以整顿。学术上从上到下有问题怎么办?把这帮教授都开了?
大明王朝 1566 里胡宗宪说严党和嘉靖: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事情坏就坏在这里。这里也是一样,这个优秀毕业论文已经让杨的学位和武大的学术剥不开了,所以武大一旦撤销杨的学位,先不说杨会不会狗急跳墙,反咬武大,直接就约等于承认整个学校学术不端,现在研究型大学的根基就是学术研究,你承认学校学术不端就等于把整个学校的根刨了,学校是肯定不敢认的,所以说什么也要把杨的学位保住。说杨的论文虽然有一些小瑕疵,但整体上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已经责成杨修改,重新提交了。社会上真的懂学术的人也不多,大部分都是跟着叫唤的。混过去也就过去了。
希望是个假新闻,否则我建议全国企业集体拒绝武大毕业生!!!
这样赤裸裸的学术造假都能这样混过去。
这个学校所有的毕业生都不具备任何录用价值!!武汉大学的学术道德,职业道德极为低下!!
如果真的允许修改审核通过了,所有人都有理由怀疑武汉大学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水平了。从此以后,遇到武大景媛元年以后的毕业生,那还看啥性别啊,直接盲拒了,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货。约等于把武大毕业生都打上了垃圾的标签。
感谢武大大公无私的把性别矛盾重新集火回到自己学校学术水平上。
现在能理解女权即人权了吗?女权当道的国家,只有女人才是人。
不再是钉在耻辱柱上,是必将成为耻辱柱
如果此事属实,那武大的声誉要完犊子了
据
爆料,杨女士在自己的百度网盘添加了一个名为 “杨 XX- 硕士学位论文调查审核” 的压缩包。该压缩包内包括与论文相关的代码和原始数据。
同时,里面还提供了一份 PDF 文档,详细列出了其硕士论文中所使用的绘图代码以及对应原始数据,并且对论文中出现的错误做了修正说明。
在这份文档的最后,还有对论文纰漏情况解释:
如果情况属实,那么武大对她的处罚,并不是直接判定论文不合格,继而收回硕士毕业证,而是给了她机会,让其二次修改。
若这就是武大的回应,如此宽容的做法,为何不适用于肖同学呢?当初记过处分可是一点没含糊过啊!
如今一个抑郁休学,一个去香港浸会大学读博,差距咋辣么大呢?
一个学法律的,良心都是黑的,你还期望她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是不是真的同意杨景媛修改论文暂时没看到官宣,也不知是否再组织一次答辩?到今天也没看到任何处理意见,真能拖啊,拖再长时间,这事也不会平息啊!
现在理解他老人家了吧
现在理解当年面对解体危机时,大体老师中那些心灰意冷的男人了吧
现在理解日本互殴服宅男遍地了吧
以后武汉大学的女生论文模板
标题:女性主义与 xxxx 的关联(毕竟除了研究性别议题啥都不会了)
内容: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直接优秀论文起步!
什么?怕被抽查?
怕啥,抽到了再改呗!
学位到手美滋滋,保研润美一条龙!一条龙!
如果武大真敢这么不痛不痒的处理,最后败坏的是武大的校誉和名声,以后哪家公司敢用武大的学生?我更倾向于这是杨某媛故意放出的消息,此女不但嚣张恶毒,心机也是十分深重的
我的天哪
武大校领导也是有悔过书在杨同学手里吗?
好耳熟啊,这不就是【同意可以撤销】吗?
每个有正义感的人都去下载杨景元的论文,早日送她到全网下载第一乃至突破百万。
这样知网下载第 1 名的帽子会永远成为武大之耻,如果不撤掉论文,未来几十年这都是武大的耻辱柱。
没有这样的一个耻辱柱,武大可以装聋作哑混过这个热点,过半年翻篇。
但只要杨景元的论文还挂在知网上,武大的领导层稍微要点脸面,就不可能无动于衷,也会想办法去撤回论文。论文撤掉之后,轻则延毕,重则取消学位。只要能延毕,不能按时去港大报道,至少读博也会泡汤。
只要这个论文不撤销,我们就应该告诉全世界,告诉所有的学术机构、网站、维基百科,这个就是武大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让这个耻辱永远随着武大
我们作为普通人,做不了太多,但至少可以努力争取这一点点的正义
我导曾跟我说现在毕业论文都查的严(三年前),几年后还会复查,不过是要撤销学位的,因此我们都不知重头写了多少遍,老师也不厌其烦的看着。如果杨这种论文都能撤回重写,要么我等受儒家文化熏陶,克己复礼的平头百姓低人一等;要么武汉大学惯会作奸犯科,无法无天。
武大这是要硬保他亲娘喂。
武汉大学这么做承担得起历史责任吗!这活脱脱在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一个用心完成硕博士论文的学生的脸!这是要被钉在耻辱柱上的!
8 月 1 日的回答,别人说怎么撤销论文的时候,我就猜会不会弄个 2.0 版本论文出来堵大家嘴,现在看来可能性越来越大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可是重大利好。我指的是,这件事是理论上绝对不可以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可惜 whu 似乎低估了外部放大镜的聚焦程度。
千古奇冤翟天临
同意都能撤回,撤回个论文算什么。看清楚了,谁才是真正的天龙人。
翟天临哭晕在厕所, 原来毕业论文造假是可以改的啊
算是刷新认知了
武大也别叫什么大学了, 叫学院吧
就算是一般的大专, 论文造假都是无法毕业的
这太牛逼了
不过也是, 武大估计所有人就是这情况, 都是混出来的学历
她的截图给人感觉就是武大允许她改论文,跟截图法官的那个截图一样,给人感觉法官偏向她,她跟法官很熟。也就是说这个套路用过一次了。
结果是案子该怎么判怎么判。
她这么做的原因。
1:混淆视听把节奏往武大带,最好往国家政府方面带。
2:争取时间,像这种社会关注度高的案子,上诉及延期的时间都很长都是半年一年的延期,她要争取社会舆论。因为目前证据不变的话,她很有可能上诉被驳回,所以她要保持热度,其次争取案件延期。只要二审上诉成功,并成功拖出延期武大对她的处分就不可能下来。处分不下来她的研究生文凭就不可能取消,研究生文凭取消不了,她的就不可能在香港这边被退学,只要能拖到博士毕业,两边文凭她大概率能保一边。她现在这个博士最多也就 3 年,看样子搞不好可以特保。
看样子她为了保命无所不用其极,她主子为了保她花了大价钱单武汉就暴露了这么多钉子。这个乐子有意思。这事情完了她可能要被自杀,再上一波热搜,节奏会变成控诉我们,议题还是性别叙事那套。
结论
看样子是急了。实际上 23 年这类事是在国内很多高校开花式爆发的,比较出名的就是张薇还有她这事,其中还有些是是事情曝光的没这么大,网上还是搜的到一些。这点沈逸说的比较透,就是背后的像打通保博的通道,博士生毕业留校及到高校任职的占比很高,他们好安插新的钉子到内地高校。
这女的下场会非常惨,一旦武大对她的学历学位撤销处分下来,香港那边肯定会有动作。她主子现在愿意这样保她,证明整件事她介入的深度远高于张薇这样的,不是这样,她主子没把柄,不会这样保她,一旦她真的没用了,被自杀是迟早的,因为明着就是她至少跟港毒有牵扯,豆瓣那边弯弯跟港港比较多,看样子背后就是美英。就看她上诉能不能成功,二审可不可能改判,二审改判会很难,她提交的证据把她自己都水了。
还是车轱辘话,这事武大肯定是不会保她的,学术不端部保最多是内部学风管理问题了不起被中央教育部门下调查组监督整改。保了她还这么明着,这种通了天的事就不是学术不端造假的问题了,况且这段时间明着 NGO 在四处调兵遣将搞舆论搅混水,保她?明着跟中央说武大跟 NGO 是一伙的?
这事下来以后女的想靠这手用以前的保研通道,想必也会被堵死,研究生毕业会审查的更严。
还有我不知道知乎里面这个问题下还有多少正常老百姓在讨论这事,我现在只想提醒一下,最近两天已经有组织借这事往政府方面在扯了,例如豆瓣的 NGO 搞事国家不管,几个大学吹狗哨政府不管等,现在主攻武大想保杨,也是想借事往政府方面扯。还是那句话就事论事,不要往政府方向扯,之后被带着搞舆论攻击甚至被借名义被组织线下搞事,那样性质就变了,胖猫的事不要再重复一遍,性质变了政府只会考虑先维稳。对方的搞法就是两头调动,正常老百姓这边他们只能用舆论引导调动,他们那边他们不敢明着改变事情性质的,到现在为止他们的搞法仅限于辩经跟暗示,明着不敢搞的,他们现在是想引导你们去改变性质。
最后再说一个现在可能的攻击点,就是博主被公安上门的事,像这种传播比较广加上直接报对方身份信息的事流量还这么高,公安肯定会上门查跟警告的,侵犯隐私是一定的。但是这个事其实背后还有一个问题。建议不妨换个角度,这个博主并非是当时传播流量最高的那批人之一,那么多流量高的甚至现在都没删的全部没曝光有公安上门,这些好事的不可能放过这个曝光机会的,不说出现大批量的这类事件曝光同一时间总不可能只单独一件,那答案基本上可以肯定那些高曝光的账号发言渠道不在境内,至少不在内陆,警方找不到人。
这些 NGO 的手段是正可攻,我想办法打开保博的通道想办法在你的高校里插钉子,退也可攻,是事情搞坏菜了,我能借机引导舆论流量去攻击你的政府体制,他们的目的是搞乱我们,目标是可以随时根据事情的演变需求随时变的。好话说三遍,还是要就是论事,不要被人带偏了节奏把事情的性质给完全搞变了。
看了很多回答,我感觉很多人对目前的趋势完全没搞明白。事实上杨的论文造假学术不端,是事实问题,武汉大学在事实立场上不可能站队杨,退一万步说想站队,但是现在杨的事已经不属于简单的学术不端问题了,这几天 NGO 全网针对这件事搞事,复旦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包括武汉大学的宣传部在官微上在搞什么?华中科技大学的之后删了。很明显跟这段时间豆瓣、微博、小红书的 NGO 在响应搞事情,而且是明显的学术不端不占优势,事实动机,证据都有问题的情况下。包括提到的几个学校在内现在都在主动或者被动的搞政治站队,武大不用说肯定内部被渗透了,华科发了又删很显然的内部把这事阻止掉了,现在全国武汉是主战场,中央教育部门大概率马上都要下督察组下来搞整顿了,武汉大学的领导班子是傻子吗?这个时候明着站队 NGO?不讲学术了,那政治也不讲了?说个很不好听的释永信这么多年黑料,为什么现在才被抓?因为这货不讲政治,这些大学领导班子的人屁股这么干净?国家可以不在乎,学校可以不在乎,自己的身家性命安全不在乎?这事无论是关注教育公平的人,还是关注道德轮法治公平的人,大家声讨的地方直接抓论文问题,其次抓姓杨的动机,最后抓豆瓣,微博,小红书搞刻意组织性抹黑就行了,讨论限于这三点,还是那句话不要带偏了。这事武汉大学不可能站队姓杨的,他们已经暴漏了,政府跟党不可能不管这事,不管明着还是暗着,肯定要拔钉子,这不仅关乎于中国的长治久安问题,让这种事蔓延,接下来就是要上北京坐天安门搞颠覆政权了,所以这次不瞎搞,就是大赢特赢,一旦节奏被带偏,搞不好要被对方扣帽子钻空子被转移注意力,不要被当枪使了。
造谣肖同学背景深厚,结果被诬告被处分被网暴。杨 xx 号称平民,论文造假学校都能做主让它修改。请问
,修改论文这个事情是上级单位批准同意的吗?
暂时感觉是杨景媛的自导自演。
但整件事不是很懂
我们暂时抛开社会公德只站在利益层面上分析:刚开始的时候,只要杨景媛道歉,肖同学处分取消,再来个两人互相谅解,一起包饺子… 应该才是损失最小的。毕竟诬告的起诉权只在肖同学身上,他不起诉,网友能干啥。所谓的女拳,那个阶段网友能做到举证其实是很虚的
然而一个人嚣张至极,恬不知耻。一个学校毫无社会责任感的装死。所以舆论闹到现在这个地步。
即使现在这个地步,按照过往社会新闻的经验,应该是炒一个临时工(大概率就是拿杨景媛的学位祭天,学校道歉),那么背后的官僚和 NGO 就可以美美的隐身了…
如果这件事属实,那就是武汉大学选了其他的路,属于是拼尽全力都要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
武汉大学对其他的学生老师论文就这么有信心?
这个杨景媛是什么背景?武汉大学在图什么?还是说社会已经黑暗得牛鬼蛇神可以明着来了,装都不用装了?
乐,论文都被下载多少份了。现在改有用?
被查的就她一个?
比螨遗洗白慈禧还要招笑。
拭目以待吧,如果是真的,那武大写论文除了 ctrl+C、ctrl+V,看来还能 ctrl+Z。
比三本都好毕业,还不来上一个?
改了就能过?
过了不正好!
每年赛博开庭一次武大毕业生论文。
四年击碎你武大招生。
你对你的论文充满信心就行。
替翟天临鸣不平,都是学术不端,凭啥厚此薄彼,况且人家翟天临是表演专业的,演的还真不错。
就撤销学位而言,目前最需要的是由经济学相关专业或掌握计量经济学相关知识的网友深挖她这篇论文似乎存在的造假、篡改数据问题,并在网上公开发布,否则真的有可能让杨某某顺利过关。
网友制作的杨某某论文相关梗图以及目前发掘出的种种文字、数据问题,在推动武汉大学对其论文开展调查的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学术不端,强调的是学术不诚信,并不仅仅是学术水平低下,典型的足以撤销学位的学术不端行为有抄袭、造假、代写等。高赞回答指出的 “生育是否有收益” 等问题完全可以诠释成 “学术观点分歧” 或“学术水平不足”,而目前广泛流传的如错别字多、数据错误、绘图离奇等问题反映了她的论文质量低下,正常情况下无法通过盲审外审。但杨某某拿到双证是既成事实,以教育部抽查为例,对这种学术水平低下的论文,按规定可以处罚学位授予点,可以撤销导师的招生资格,但不能取消学生本人已授予的学位。要取消学生本人的学位,需要查出明确的学术不端行为。
杨某某的论文目前发现的整段抄袭,虽然没有文内引注,且就算引注了也不该如此照抄,但在文章末尾有引用,且抄袭内容不构成杨某某论文的实质部分。因而重点最好放在造假上,且这种造假,最好不只是能以 “粗心大意” 糊弄过去的错误,而是要揭露她恶意篡改、扭曲了数据来导出她这篇论文的主要结论,如此一来才能确保武汉大学不得不撤销杨某某的学位。
由于杨某某的论文现已交由校外调查组调查,私下向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反映杨某某的论文存在造假问题可能不会被校外调查组看到。若有网友发现了杨某某论文的造假问题,个人建议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现在杨某某大概率已向调查组提供了其复现所需数据和情况说明,此时此刻公开其造假问题,不太可能被她精心准备一套说辞来在调查组面前蒙混过关,且有助于对其学术不端一锤定音。
冤有头,债有主
处理流程
信息属实则回到学院处理
历任领导 -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https://ems.whu.edu.cn/xygk/lrld.htm
现任院长聂军
聂军现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拥有纽约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及武汉大学经济学、数学双学士学位。自 2023 年 4 月聘任以来,其任职期间重点推动学院数智化转型与国际化办学,在 2023 年学院商科教育 130 周年发展大会上提出 “立德树人、人才强院、四个面向、开放办学” 四大发展战略。2024 年 7 月,他主导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强调金融与文教产业融合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截至 2025 年,学院在新一轮 “双一流” 建设中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经管人才。
国内期刊论文
• “美国经济复苏与特朗普新政”,《清华金融评论》,2017 年 6 月
• “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到达了拐点?”《中国经济报告》,2018 年第 1 期
• “如何判断宏观经济的走势”,《中国货币市场》,2017 年第 3 期
聂军 -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https://ems.whu.edu.cn/info/1706/26911.htm
这么的吧,杨去哪个公司,就有意识的抵制那个公司的产品就行。
当然不用特意抵制,而是你有代替品的时候可以不选择罢了。
公信力,笑话。武大?切割整个文科,你做不到也不用做到。切割一个人你做不到,只能让人认为你没有担当。当然早就是笑话了,要不咱们看看你的 80,90 周年校庆?
这件事为什么又被扒出来了给别人送人头呢?还是她自己太蠢,她之前自己公布的网盘链接,就是为了公开所谓的肖同学性骚扰她的证据,链接永久有效,这次修改论文的文件也是从这里发现的 。
我的评价是我可以改一下我的高考答案吗,我发现有点错误,其实不该扣这个分的,等我上一手武大经济学
主说:主 = 6,我爱世人正如杨景媛爱武大
诬汉大学:我们想到了论文工业 140 年大家都没做的事,就是论文修改。
诬汉大学真是人才济济
修改论文? 速败论罢了,对面的愚蠢已经透过天际、将饭圈集美的自我牺牲式引流引了回来。
任何 有公家经验的人 都知道,这种事情只有公章出来了 才作数
(就算是真的,也会彻底联合知识分子,瘦狗案出了后,男的是团结了点?还是涣散了点?)
我高考那年就有人说武大校风不正,十几年过去了果然还是初心未改
大家务必都冷静一点,可千万不要学老祖宗的老法子往武汉大学的校门口和牌坊上泼大粪啊!
说明男性势力不如女性势力
诬汉大学杨同学,认为男性势力热度降低就过去了,根本成不了什么事。
男性有组织吗?没有
男性有媒体吗?没有
男性有司法吗?没有
如果男性有司法,江苏,甘肃,就不会出台利女政策。
怎么看待,男性同胞就是。。。。。。。
现在只有杨某某单方面的信息,但如果最后这闹剧真这么收尾那就显得所有为了毕业大论文蜕层皮的研究生和繁复的学位论文审核流程都是笑话,至少在武大就是个笑话。哈哈哈真的是想想都没有愤怒了只剩下苦笑。
其实我很想知道她的基础模型都有问题,是怎么修改的。基础模型出错,整个结论都是错的。
我的意思是万一哈
万一
一帮导师暗地帮忙修改,然后改完了,发出来
更加的破 ding 百出,是不是,嗯,就是那个意思
是不是证明了
不光是优秀硕士生不行,帮忙修改的那啥也是水货?
做实了,xxxx 烂到家了
这种时候还在保护,这不是把自己刚上完大号的屁股拿到显微镜下让全网看有没有翔吗?
还是最高级别的显微镜
这
是不是也是一种自证,就跟朱军一样
噗
无论是现在的修改硕士学位论文,还是武大至今没有取消对肖同学的处分,其实都是源于武大的官僚体制管理与腐烂
——武大的腐烂导致了杨某某这类人的横行;而这类人的横行所留下的印迹,导致了这些人与武大的深度绑定。否定了这些人,就等于承认了武大自己的腐烂,这才是武大所不能接受的。
这个学校目前看来是个华中地区的颜色革命窝子,在这个背景下必须要死保杨,保不住下一步就是一锅端。并且,它的上级请示半天没什么说法,也很可疑
肖同学是在杨某的滋扰下才写的道歉书。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杨某应该允许肖同学修改自己的道歉书。
顺便高考的时候天气也有点热,对我有一定的干扰,
可不可以让我也修改下我的试卷,我觉得我的实力上个清华没问题的。
怕不是杨女士的阳谋
反正武大装死,杨女士 “不小心” 把自己起草好的修改方案漏出来给大家看(谁知道是不是武大的意思呢),强行要求对方表达立场。
武大要是想顶住舆论和杨绑在一条船上嘴硬到底,那就只能想着蒙混过关,大不了最后一起爆了杨也不亏,反正起诉对象把武汉大学也加上去了。
要是武大不想承认同意修改论文,那要么就是认为杨的论文没问题,属于睁眼说瞎话,继续挨打吧;要么就是认为杨的论文有问题,那你还搁这装死呢??这等于承认当时的审核漏洞百出,也是自己打自己耳光。
一根筋两头堵,杨女士开始给武大上眼药了,哈哈,精彩!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猜想)
武汉大学女性化了呗,不追求公正,不追求解决问题。
追求把历史改了。
武汉大学还没有意识到现在是救武汉大学自己的问题,不是救杨景媛的问题。
ps:依照杨景媛表现出来的西式政治精英 “斗争” 经验,这东西极大可能性就是拿出来投石问路加提前消解热度的。
ps2:个人感觉,今年相当一部分体制内基层直接管理者体现出来一个极大的反差,极其烂的社会管理能力和相当高效的舆论消解或甩锅能力。这可能是社会主义制度负责到底政治逻辑,向西式甩锅责任消解制度转变加速的表现。
ps3:鉴于武汉大学(极其优秀毕业生)展现出来的西式精英政治技巧,无论是基于防止此西方政治糟粕在社会各个层面扩大,还是基于很多社会团体不善于应对这些技巧与其合作必然吃亏,对武汉大学进行抵制的一些行为是非常有意义的。
武汉大学现在的策略就是装死,要伤害团体利益的事情那是真的不能做一点,等风头过去,大家依然你好我好大家好,毕竟你们看,当初毛洪涛以死举报揭发成都大学利益集团,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清华腚姐,川大张薇,还有多少人记得?污蔑追风小叶的两个女生至今不知道名字,逍遥度日…… 事实证明,装死等舆论风头过去是真的有用啊
杨某的事是怎么推进的?
是靠查杨某吗?
不是的。
是靠查武大。
武大给不出满意的结果。
那就继续查武大。
杨某有问题,就找人解决杨某的问题。
找的武大不愿意解决问题,那就解决武大庇护的问题。
枪在手,自己走,不需要寄希望于武大的施舍。
永远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说一个不成熟的观点,或者说猜测。
有没有人看懂杨某现在真正在做什么事情?
杨某知道肖不是性骚扰,她知道对面有皮疹,
杨某知道辅导员,学校方已经否定了 “性骚扰”,处分只是为了降低舆情,
杨某知道南方系女记者访问她是为了什么,但公布录音的是杨某自己,
杨某知道自己败诉了,但她仍然发文炫耀,美美读博,
杨某知道自己现在处在风口浪尖,杨某知道自己的百度网盘是公开的,她这手修改论文的招会被网友扒到。
一个正常的人,在知道自己会引发严重后果的时候还继续死干下去的合理动机是什么?
她在测试整个社会的底线。
或者说,她背后的势力在测试社会的底线。
香港暴徒当初为什么这么嚣张?敢一口咬定警察不会干过火的东西?因为有人教他们测试警察的底线,在哪个地方攻击,用什么样的方法攻击,用什么武器攻击,攻击的时候打伞遮住拍摄者,既可以伤害到警察,又不会让自己麻烦上身,这才让一帮废青拼死卖命。
那么杨某现在做的不正是这种事情?
她需要测试一下反复横跳到什么程度,上面才会派人下来清理场面,
她隶属的组织需要测试自己手中的棋子是否能跟广泛的民意做对抗,能对抗到什么程度。
这是一次压力测试,杨某也只是某只棋子,一旦让她测试出社会承受的阈值,“她们” 之后会有更多颜色活动。
如果武大出昏招,自以为是的耍小聪明,武大的招牌真砸了,校誉不存,校风不正,校训成了笑话,不用说他人,就是众多校友都接受不了。
诬大要创造历史了
关于学术不端如何全身而退有了彻底的解决办法了
我愿称之为世界第一创新型大学
这把诬大不用想方设法沾清北的边儿了
就创新这一块清北也看不见你的尾巴啊
学位论文用于申请学位及完成毕业要求,本质上是一种考核手段。
如果武大真是这样做,那不如武大的卷面考试也不必设置挂科了,提交完答卷可在阅卷后把不足及格线的试卷退回,改到及格后再次提交即可顺利过关。
另外,考虑到论文可能的被引用,如果论文公开后还能改,那么论文引用就会成为笑话。
——————————
我倒是更觉得这是武大校方放出一点风声用来在社会舆论上摸底,视大家反应如何再做处理公关。
我为什么这么想?因为现在网友已经不满足于审阅杨景媛一个人的论文了,大家在武大文科类硕博论文里挖出了不少 “宝”,感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那么武大很可能要在后面批量处理这类问题,这在国内似乎还是没有先例的。
也是属于一种创新了。
我想问武汉大学的校领导叫啥名字?是时候讨论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名字而不是讨论武汉大学这个空空的牌匾了。
香港浸会大学已于 8 月 6 号取消杨女士读博资格,大伙们再接再厉,把女诬的每一条活路都堵得死死的。
正义必胜,群众必胜!
有待商榷
先说说论文上传知网以后能不能改,答案是能,每年教育部都会抽检硕博毕业论文,发现问题一般都是要求修改(大范围抄袭的除外),修改了以后不通过就会取消学位,这次论文调查应该走的是抽检的程序。
其次就是杨同学到底修改了什么,看了问题描述我还以为杨同学要大改论文了,下载看了一眼,这个文档只是回应了图表真实性并修正了明显的数据错误,论文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模型关键参数存疑,拟合分析出因果关系这些致命问题统统没有回应,因此我不认为按这个方式修改能让这篇论文过审,如果要是只改几个笔误和数据就能复审通过那武汉大学无敌了。另外应该有大佬会扒一扒杨同学的数据吧,说不定会有惊喜。
最后,杨同学修改以后的数据依然对不上啊!
网友声称在武大性骚扰诬陷案女当事人昔日分享取证视频的网盘中,发现一份近 800M 的论文调查审核文档(目前已被删除),听到这个消息我真的惊了!惊到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要知道上传到中国知网的论文那可都是答辩定稿,走到这步怎么还能另行修改?开题之后完成写作进行预答辩可以改,答辩之后上传之前争取一下也能改,要是顺利通过拿到学位曝出问题还能再改,那天底下就没有学术不端这回事儿了!大不了等受到质疑再反复涂改呗,要是改完还是一塌糊涂,你们要不要等毕业之后再考虑换个选题啊?这种离谱机制和交完试卷再修改错误答案提高成绩有什么不同?对刻苦用功论文过硬的广大学子来讲哪还有半点儿学术公平可言?
这事儿到底是谣传还是真事儿?武大最好趁早出来说清楚,这篇全国首倡《离婚法》的难绷论文要是能修改通过那真就是专业之耻!这位女学生曾经在贵校活动中就如何写好高质量论文发表体会,如今看来简直就是地狱笑话,利益相关真该把她请回来再聊聊面对学术不端指控如何修改论文!
网传结语大言不惭说什么因受到记者滋扰与冲突压力身心俱疲,所以大大影响论文写作专注投入,只字不提自己学术水平极为拉胯。咱们抛开性骚扰诬陷不谈,像这种情况校方应该劝其延迟毕业,而不是拿一篇根本就站不住脚的论文出来贻笑大方!
我劝有关方面千万不要认为修改论文可以挽回校誉,实际上放任修改论文将会彻底挖断学术根基!
提公平正义,我都想笑
武汉大学的这个行为,相当于支持肖同学家被灭门
诬大这种烂活也敢整?我只能说内部是不是有人推波助澜想借这件事彻底搞臭诬大校长,哪怕以整个诬大来陪葬也在所不惜。若非此,我实在想不出这种弱智的保法,这已经不是在糊弄舆论了,而是把上面的姥爷也当 看
如果情况属实,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学位论文是获得学位的基础和条件,而学位是杨同学申请博士的基础,完全无法理解后续发生问题再修改是什么操作。难不成以后大牛可以直接写个草稿就投给顶刊,编辑立刻表示您这个题目太棒了我当场录用发表了,虽然工作不是很充分,但是发表完之后还可以慢慢改,咱们有的是时间嘛——等到读者开始质疑,大牛已经拿着发表成果评上了职称拿到了项目、帽子和科研经费,面对质疑声他只能不好意思的笑笑,唉呀我太不小心了,我真是个大笨蛋呢,这就改,这就改。那请问这种期刊还有什么学术公信力可言? 贵校可以容忍随意更改而不用负责的学位论文,其他科研人员还敢参考、引用贵校的学术成果吗?
有没有一直可能,杨某在诬陷案初期利用学校想息事宁人的思想成功的取得了一个非常离谱的协议或录音或录像,而这个协议太过离谱,以至于直接可以作为把柄要挟学校。以目前持续装死和粉衣夜上门的系列操作反映出来的作风来看,很有可能是哪位领导当时一拍脑袋做的和稀泥决定被留了铁证。
从动机上分析,其实很容易理解。武大的核心行事逻辑是不让小仙女走极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明知道肖同学被冤枉的情况下对他进行了处分,有人网上举报小仙女论文有问题,直接深夜上门警告。现在这个阶段,面子丢了,肖同学得罪了,广大网友得罪了,那就更不能丢掉第一个目标了。不然竹篮打水一场空,主事进行推卸责任的时候连个说法都没有,那岂不是要丢帽子。
这个时候小仙女大闹,撤销学位证就死给你们看,这个时候你是主事之人,在只剩下保小仙女不走极端这一条路上该怎么选?
我来处理这事,就找个理由,就说之前上传的是错误的版本重新在知网提交一次,诸位只能望洋兴叹,毫无办法,哈哈哈。
主因:按闹分配
对策:威慑博弈
来吧,不就是学术不端审核不严么?来,上称!
武大这事儿也是抽象,整出来的全是这种不到二两肉上称千斤打不住的活儿。本来一个没几个人看的社科小作文,仅供圈里人自 high 的那种,随便写写改改也就罢了。顶多圈外人图一乐。现在都这个时候了,十几万下载量的文章你偷偷改?
好多人不理解,对学术不端零容忍这个事儿压根儿不是个道德层面要求。而是这么多年古今中外各方学术利益冲突相互妥协最后达成的共识。这里面涉及的是真金白银的利益。
牛顿老爷子那个年代,没有评审,你发啥都行,咋改都行,你写啥人家都发表。学术风气那叫一个自由。然后呢?直接后果就是学阀独大,青年学者永无出头之日,科技发展水平严重受限。
之所以会这样,涉及到学术研究的一个本质规律。每个人的研究都是站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之上的(甚至可能不是一个领域),基于对其他研究者研究成果的信任。举个例子,你材料科学的研究说混凝土拌意大利面能增加强度,我这个建筑工程的选择相信你,并且根据你的结论我把院墙里插上意大利面,后人在我的基础之上研究了意大利面 2 层小楼。好了,我现在开始盖意大利面迪拜塔了,你告诉我你那个混凝土配意大利面是笔误?是编的?我这么多年,花了这么多钱,带出了这么多人,几辈子的科研方向是歪的?我的迪拜塔会塌?
你要是无心之失,我认命。算我倒霉。
你要是胡编乱造,好好好,亮血条吧。
等这种事儿多了,吃亏的人多了,不好意思,我现在只信牛顿老爷子这些大佬们的文章了。哪怕只挂个他们的名字也比你这些小卡拉米的文章有保障啊。啥?你说 1+1=2 牛顿也说 1+1=2 凭什么我不信你的?你说凭什么?你之后发现自己文章有问题拍拍屁股走了。我怎么办?
学术成果没有保障,不被信任和接受。只能依靠慢慢积攒的 “学术信誉” 获得认可,这就是为什么会学阀独大,为什么在没有评审机制下青年学者会永无出头之日。
所以,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学术界达成共识,任何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必须要受到严格的同行评审,这样出来的文章才会被接受,这样才能在最低层面保障每一个学者的成果都有相对公平的机会被看到和认可。维持住这种脆弱的信任关系。任何学术不端和评审不严的行为都是对这个共识的践踏,都是对所有现在和未来青年学者的伤害。所以碰学术不端红线的必须往死里整。
好了,道理懂了,来,武大请上称。
这种水平的硕士论文通过了你的评审,还是通过别的事儿挖出来的,说你一句普遍评审不严不冤枉你吧?好,那我怎么相信你武大所有的硕博论文质量?我怎么相信你那些硕博项目结果?
论文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你能让作者偷偷改?咋,对自己审核的论文不负责是吧?
好好好,你武大的东西我不看不听不信了。这不是针对你,是我为了保护我自己。我怕万一哪天我的学术方向被你们垃圾评审出来的论文带偏了。我怕我引用了你们文章的结论,然后哪天我惊讶的发现那些文章结论,它偷偷变了!这 TM 最后变成我学术不端了。
所以,你敢开历史倒车,我就敢快进。
你当着所有人的面儿展示你垃圾的论文评审和事后修改能力,我就直接快进到你自己审的文章我一概不认。只认 SCI 和大佬名字。
咋?不服?啥?以偏概全?一棒子打死一群人?
没办法啊,上称了啊。你逼的。
说明很可能杨某媛逃脱了这一波论文打击。
还是应当回归到诬告本身,杨诬乱发小作文,网暴社死他人,引用转发超过五百,是否涉及造谣?涉及软暴力?
肖杨双方的舆论浪潮有本质不同,肖同学从未发声,是群众基于严肃的司法判决自发形成的舆论浪潮。而杨诬一方,是靠杨诬捏造伪证,乱发小作文,主观臆想而形成的,换句话说,杨诬是本次事件的第一责任人。
希望能在诬告案杨诬本身的行为中,再找到其违法犯罪的线索,最好触发公诉。
我高考因为肚子疼下雨失恋没听哥哥演唱会,导致发挥失常
我要求申请修改我的高考试卷答案
密切关注,真的敢保的话,武大的学生以后绝对没人敢要了。
这么无耻的操作,发生在 985 知名学府武汉大学。
如果是以前,绝对一眼假。
但现在,居然真的可能性更大。
然后武汉大学的学生校友居然就没几个反对的。
魔幻的社会,各人自求多福。
哪怕真修改好了,不是还有其他的论文吗?
这招连 “亡羊补牢” 都不算
整件事情都透着不合理。
首先,这次事件的问题并不是这篇论文水平有多低,而是这样的论文为什么能过审。要解释清楚当时这篇论文过审的过程,有什么人参与,都是什么意见,有人要担责的。直接修改一篇论文把原文替换掉,这种行为无异于掩耳盗铃,如果这么简单就能糊弄过去,中国学术圈在全世界都要颜面扫地了。
其次,这么敏感的时刻,这样一篇论文修改的过程稿居然能流出来,那么巧还带上了杨的独白。武大的公关和舆情管理就算再废,也不太可能在这个时间点犯这种错误。
所以,感觉像是一次搅混水的行为。
其实我倒觉得这个可能不是武大同意修改;
而是一个正常的质询过程,杨可能由于对学术流程完全不通,意会错了;
看杨自述的行文,理论上应该是,武汉大学的调查组让她解释论文里的几处难绷的地方,笔误其实反而好说,主要是数据方面的造假,你总要给出个解释;
好家伙这人直接去改了;
这是送上门的好事啊。
这才几天武大就被挖出那么多黑料,我敢说如果武大真的想通过改论文息事宁人,那他得被挂热搜再骂一个月,到时候得被挖出多少黑料?
光现在的黑料都够武大喝一壶的,很难想象再来个持续个把月的热搜乐子能多大。
武大的管理层会不会是脑子烧坏了,息事宁人也不是这样吧。
牛逼大发了
不是社科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就不妄言与学科有关的内容了。
但我记得,杨在综述部分说了几个所谓的调查数据,比如 “中国家暴率是 xx%” 之类的(已经躺下准备睡了,就懒得翻她的论文原文了)。但并未给出参考文献,其他答主也说找不到类似的调查。这一点杨该如何解释呢?除非她真的能给出相关的调查出处,否则这就是胡编乱造,虚空打靶。
如果说《离婚法》,重复引用和 typo 都是重压下校对不力,那么这种胡编乱造的内容算什么?
也许有人觉得,综述部分随便写写无所谓,正文部分工作量足够,格式正确那就算是合格的硕士论文了。但我认为,综述最重要的作用是 “阐明本篇论文研究的目的,总结这一话题下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强调本篇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果“前人的研究成果” 是作者瞎编的,那么这篇论文就是盖房子直接跳过一楼,从二楼开始盖,是空中楼阁,是不应该存在的东西。
当然,杨的论文不至于此。但是,我在接受学术写作的训练时,被告知的第一件事就是 “如果一个事实不是人尽皆知的(比如太阳从东边升起),如果一个观点不是由你个人或研究团队的见解得出的(比如论文的数据解读和结尾的讨论部分),那么无论多小的点,你都应该引用文献”。而我被告知的第二件事是,“如果这种情况下没有引用文献,那么只有两种结果:第一,这段内容有合法的出处,那么你是抄袭(plagiarism);或者第二,这是一条没有根据的信息,一切以此出发的推论都不成立”。
更别说,杨的论文中还有其他答主贴出的,疑似整段抄袭已发表文献的内容。
这种行为真的是触及学术底线了,不是简单几句 “她的工作量够了” 就可以盖过的事。学位论文又不是抽卡保底,堆够 200 抽就能井一个限定出来。
真改了,某种意义上的顶尖学校了,清华北大都比不上,不过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武大学术不如一所省属高校。我的评价是,老钟独有的学术幽默
大家还没反应过来?就是杨某放出来的试探而已,所谓有没有枣子我先打两杆。她要改的东西绝对不止网盘流出来的这些,能让你看到的只是障眼法。她甩锅给记者也只是转移视线,就算你因为某些原因把论文写成了奥利给,但这篇奥利给是怎么过的评审?难道他们也被记者 “滋扰” 导致了没能全身心的工作?
现在广大群众就是以不变应万变,这些障眼法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皮藓之症,就是抓住核心要素: 肖同学的撤销处分什么时候出,还人家清白。杨某的学术不端这个七寸要给抓住,自己虚空立法,编造数据,就看武大头有多硬。
至于什么网盘,就是障眼法,一如既往的盯着武大就行。
武汉大学这波学术信誉算是到头了
现在改论文
下一步要不要改下判决结果
再下一步要不直接改朝换代得了
国立武汉大学?把牌子改名换成武汉国民政府吧
还学大汉武立国?学大汉诬立国!巫蛊之祸限时活动堂堂复刻
为了掩盖一个问题,不得不制造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就是草台班子的魅力吗?
合着学术规范也能玩 “同意也能撤销” 呢?真是活久见。
期待着经济领域比如合同什么的也能赶紧进化到 “同意也能撤销” 阶段,那就全方位无敌了。
打蛇打七寸,大学以学术立足。
说明裤裆那点事对武大无足轻重。但学风不正、学术不端等落在学校、教授头上,才是千斤巨担,是动摇根基的大事。
以后大家攻击高校、学者,又多了一条途径:倒查论文!
武大能帮我修改高考成绩嘛,当时我高考期间,正值我受到游戏滋扰,游戏排位施加压力,身心负担沉重,这确实影响了我对高考的专注与投入。高考完成后我便回家打排位,后续在考试与细节打磨上存在疏漏,导致很多错误,对此我深感抱歉。
文献来源:
2025.08.07
大学良家子是人家用来练手的,女子用污蔑毁了别人人生反正不要代价。
啥时候再出个黄巢一点也不奇怪。
很多大学的根子烂掉了。这又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我们国家的教育部和大学部门被欧美渗透的很厉害,这就是事实。NGO 明晃晃的给钱,啥时候中国像伊朗那样把顶尖科学家送走,我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上大学,第一件事是学怎么伺候留学生。学校给留学生的待遇远超国民的,很难不让人联想大学的服务对象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洋人,留学生犯事的时候更能看出差距。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据说现在学校跪舔留学生的情况稍微好点了。
中国的理工科已经能和全球叫板了,真要比卡脖子,没有国家能比中国厉害。
但是我们也得承认,欧美的文科很厉害的。
把外国人归化为精神国人是文科的主要价值。这是扩张国土后能消化领土的内功。所谓文化,关键就是化,要能归化人。很遗憾,现阶段我国外功内行,内功外行。
中国领土边疆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军事冲突都是动冷兵器,因为周边各国打不过,谁先动热兵器谁就要被毒打。
以现阶段中国的软实力,除非开疆扩土的时候把人杀光,否则就得吃治安动荡和财政崩溃的双重毒打。看看同宗同文的越南,最喜欢把中国游客当猪仔杀的同时,还时不时挑衅中国。
显然武大在保她。
这操作就像成绩优秀的奖状已经发了,但大家发现考生成绩不及格没通过,现在拼命辅导它通过。
正确的做法不应该是撤销学位吗?至于你修改论文,能否达到要求,那得重新评审,学位自然得重新申请。堂堂一所大学,连顺序都没搞清楚。
武大已经把自己弄入一个逻辑困境: 一个已经拥有硕士学位的(硕士毕业整整 1 年,并且博士在读),毕业 1 年后努力修改用于申请硕士学位的毕业论文。(它拥有学位,所以不用修改;它修改,那必须是因为没有学位要去申请学位。)
翟天临第一个不服。
如果真是这样,那无异于宣布:凡是武大毕业的,无论你毕业多久,如果被别人发现学术不端,没关系,悄悄把论文修改修改就行了,靠学术不端获得的学位可以继续保留。
如果真是这样,说明武大真的不要脸,公然堂而皇之不要脸。
感觉十有八九是双方做了 “利益交换”,诬大允许她改论文,不撤销学位,用这个换她不继续上诉,把官司结束在一审。然后把肖的处分撤了发个通告,表示已经对她约谈并做出诫勉严肃批评,就可以继续隐身装死了
利益相关:本人是武汉大学在读本科生。
如果这是真的,那武大管理真的是脑弱无比了。对于这件事的起因,也就是图书馆 xsr 事件本身我不置评价。但是校方在出事后直到现今的表现真是在一步一步地走向名誉败坏。
2023 年事情发生后,其实校方并没有能力甄别肖同学是否有性骚扰行为,然而面对当时将要举办的校庆活动,竟然直接选择了快速处罚来平息事态。而到了今年七月之后,当判决结果公布之后,校方竟然又选择了装死不管而不是立即撤除当时的记过处分。既然学校有装死不管顶住压力的能力,为什么不在 23 年使出等待事情的进一步明晰呢。说实话,校庆为学校名誉带来的影响哪里能比得上这次事件,为了一项面子工程引爆网络舆论真的是为了学校好吗。有一些人认为学校之所以不改变处分是担心二审判决会推翻一审判决,然而这种无法提供有效证据的指控别说审两次,就是审上一百次又怎么样,按照疑罪从无原则,必然是不构成性骚扰。到时候二审判决依然无罪的时候,也只不过是让学校多挨一顿骂罢了。
对论文学术不端的事情的解决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校是否认错,也就是是否承认论文有学术不端行为。二是学校是否改错,也就是是否对杨同学以及相关老师等做出一定处罚。
第一种处理方法是既认错也改错,就是承认杨同学学术不端,且对杨同学作收回乃至撤销学位的处理,并对相关老师进行惩罚。
第二种是处理方法是认错但是不完全改错,承认杨同学学术存在问题,但只对杨同学作收回 2023 年后奖学金,奖项这种小幅度处罚,并对相关老师进行有限批评。
第三种是不认错也不改错,把这篇论文晾在一边,不管它。这种处理方法已经很愚蠢了。
而没让我想到的是,学校选择了第四种方法,认错(让杨同学改论文已经变相承认了论文有问题)而不改错,利用所谓的硕士生可以毕业后改论文的规则,不对涉事人员作任何处理,只是让其收回论文重新提交。这样做让我想起了常熟阿诺在对和错之间选择 “和” 的壮举,面对问题装傻充愣,只想着怎么糊弄。相当于告诉所有人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没人管的了我。我在这里可以说,杨的论文改完之后,必然还能挑出来错误,到时候难道还要再改一遍吗。
最后,作为一个利益相关方,我希望学校别再整这种馊主意了,我希望改论文这件事真的只是一次网络谣言,或者是学校为了试探舆论放的风。不要再 “给他人造成不利后果” 了。
这算什么,两年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俩小仙女买论文都没开除,只是延毕一年,只能说有些学校就是天生垃圾,诸位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垃圾学校列一个名单
杨的论文可以改
那是不是其他人的论文也可以改
那是不是意味着:所有武大学生的论文都有可能是水货?
真就为了保一个学生,赔上其他所有学生的脸面不要啊?
大开眼界!
大工、川大、山大等:谢谢,全靠同行衬托。
诬汉大学还在装死
网传,疑似。
古早的时候,学位论文抽检是让学校提交论文。所以抽检的论文≠真实的毕业论文。
这几年开始,9 月份统一上传论文到平台后再随机进行抽检。抽检的论文≠真实的毕业论文的概率就小了很多。
现在抽检到的不合格的论文,据说是多位专家均提出不合格后才会通知学校,如果仅仅一位专家认为论文质量不行,还需要再抽取专家审核。
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合格的论文,一般就是质量有问题的论文,评审结果由主管部门发给学校,限时提出整改意见。学校会把相应结果发给院系,院系给出意见,包括:1. 论文质量是否合格,如合格,需 2 位以上专家出具书面意见。2. 论文质量不合格时,对学生及老师给出的处理意见。
至于院系给出的意见以及学校最后上报的意见,懂得都懂。不过不管你最后提交的结果是什么,论文抽检不合格过多的单位,老老实实去上级汇报挨批。
当然这只是没搞出舆情时的处理流程,针对的就是提交的论文,不存在修改后达到学位授予条件这一说。
至于这么大的舆情,个人认为不太可能会放水。
……………………… 分割线…………………
我们每次接到 xx 学位论文不通过的通知时,总是同时要求给出处理意见的。
这个处理意见包括:
1. 论文是否达到学位要求,要有 2 位以上专家背书。
2. 如果未达到要求,给予什么惩罚措施。
这个处理意见不包括修改论文。
垃圾二本而已。
她的第 105 篇论文 “contents lists available at sciencedirect” 是怎么搞出来的?根据作者和年限搜出来的那篇化学期刊,内容还不存在数据表征和分析,引用核磁共振图谱是啥目的…… AI 随机生成的吧
到底是学生成就了学校还是学校成就了学生?
当社会不认可某所学校,学生不认可某所学校,985 还是 211 重要吗?
这事到了现在这个地步,真要改也不会是她自己动手,必然由武大召集校内教授,逐字逐句修改,绝不会再用她写任何东西。
还能这样操作的吗?要是实锤了,武大还不彻底玩完?
武大就没人出头就这事辟个谣吗,跟"三本本科保硕武大"、"优秀硕士论文"相比,这个才是真正的大事啊!
正式发表的硕士学位论文可以修改
本科论文可不可以改?
高考答卷可不可以改?
千千万万的学子这不得把武大当作哭墙供起来啊
杨同学乃当世圣人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我不相信武大会那么蠢!
不过鉴于武大之前的表现,我又发现自己可能绝对了!
唉,这年头,真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别人做不到,也许 “草台班子” 以后会成为褒义词,这谁又能说的准呢?
这整件事很奇怪,
首先某媛女士难道真的身患癔症而导致她无法认清现实,以至于论文会让人抓住把柄?但从她与那位记者的的录音来看似乎恰恰相反,她非常有能力,那为什么她会这样做?
其次蛰伏了这么久的社团为何这次会突然跳出来?她们大可以像地铁那次一样放几年后来次冷饭热炒。但这次她们并没有这么做,反而是集体出击维护某媛女士。究竟是为什么?
所以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让她们一反常态的集体支持某媛女士,以及到底是什么能让某媛女士的行为如此反常?也许是什么关键的东西让我们忽略了?
这就是我之前回答里说的:
他们怕这个,怕那个,唯独不怕我们。
当时还有很多知友为他们说话,就说他们其实只是怕了拳师的麻烦,所以闭着眼捏着鼻子就给过了。
太善良了,你们,太善良了。
而且,也正是因为你们太善良了。
管你真不真,我已经向教育部实名举报。
武大保的不是杨景媛一个人 是整个腐烂的官僚系统
武大你要是真的没活了可以往东面看看,可以用东湖 / 长江起誓,反正 “名垂千古” 了
泰山,洛水:bro,你也工伤啦
这是今年第二个 “你奈我何”!
第一个,我们已经输了,没有任何借口!
第二个,大概率还是输!
whu 在读。快撤了她学位,收了这个神通。
信息学部这边,从事件一开始爆发,看了视频后部分同学就倾向男生不是在大✈️,现在也仍然认为学校做的不对。但还是对学校还有一点信心,希望学校能借此机会公平公正公开的好好自查,刮骨疗伤,给肖同学,武大其他无辜的学生老师,人民群众一个交代。
在武大的时光总体还是很美好的,有很多很好的同学和老师,现在看来真是心寒。
太离谱了,哪怕退一亿步来讲不谈你武大帮忙诬陷、境外势力渗透、论文审核出奇宽松,以及这件事本身是不是真的这些破事,这种学术不端的事情怎么能发生在高等学府?再退一万步,先不说这事能不能成,给个能成的苗头是什么意思?当真要败坏学术风气?这要烂根了?
如果这件事是炒作,你武大为什么不出来辟谣?为什么?
看不懂,真看不懂,这都什么时代了,闭口不谈真以为能蒙混过去吗?
车撞树上你知道拐了,股票涨了你知道买了,犯错误判刑了你知道悔改了?
得,网友们找了半天错,劳动成果还被杨夺取了
谢邀,网传有个好论文,希望大家友好交流学习。本人没看到文件中有关论文正文的信息,也没看到作者相关信息。这里仅对里面的 .do 文件全权交给 AI 分析,并让 AI 隐去作者可能隐私部分,本人只通过 AI 给予的回答做分析。
AI 分析例如下:
来句经典的:仅供学习交流, 严禁用于商业用途, 请于 24 小时内删除
这里以 1990 年的数据为例:
提取问卷的数据
use $dataS/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1990\_.dta, clear
keep id \_家庭户编 b3 dq sheng b4 b6 w1 ch\_x w64 w35 w341 b5 b7 w7 w101 w102 w131 w132 w151 w16 w17 w63 w651 w652 w66 w67 w653 w654 w655 w656 w461 w462 w47 h\_work x\_work w382 w36\* w44 w32
对各种变量处理:
gen gender = 1 if b3 == 1
replace gender = 2 if b3 == 2
label define gender 1 "男" 2 "女"
label values gender gender
label variable gender "性别"
gen work = .
replace work = 0 if b7 == 0 | b7 >= 90
replace work = 1 if b7 == 95 //(我把退休看作工作)
replace work = 1 if work == .
label define work 1 "就业" 0 "未就业"
label values work work
label variable work "是否就业"
gen birthy = 1990 - b4
gen fertility = 1 if w461 > 0
replace fertility = 0 if w461 == 0
label define fertility 1 "已育" 0 "未育"
label values fertility
gen u\_income = w151\*12 // 城镇劳动者的年收入是用月收入\*12得到的
gen su\_income = w66\*12 // 城镇劳动者的年收入是用月收入\*12得到的
gen cmarr\_date = w341 + 1000
rename /// 个体基础信息重命名
(ch\_x sheng \_家庭户编 dq b4 b5 w64) ///
(UR province houseID district age location nation)
rename /// 个体特征重命名(教育,就业-现阶段,收入)
(b6 w1 work b7 w17 u\_income w16) /// “就业-现阶段”:是否就业,职业类别,老板性质
(edu eduy work job boss u\_income r\_income)
rename /// 影响个体就业的因素
(w7 w101 w102 w131 w132) ///
(begin\_worky jobtransfer1 jobtransfer2 jdecision1 jdecision2)
rename /// 样本配偶变量重命名(教育,收入)
(w63 w651 w652 su\_income w67) ///
(sage sedu sjob su\_income sr\_income)
rename /// 样本婚姻情况
(w35 cmarr\_date w32) ///
(marriage cmarr\_date fmarr\_age)
rename /// 样本生育情况
(fertility w461 w462 w47) ///
(fertility childnum fchild\_gender fchild\_birthy )
rename /// 样本家庭相关变量重命名(决策权,分工内容,家庭照护)
(w361 w362 w363 w364 w365 w366 w367 w368 w369 w3610 w382) ///
(decision1 decision2 decision3 decision4 decision5 decision6 decision7 decision8 decision9 decision10 familycare)
rename /// 样本父母特征重命名(教育,收入)
(w653 w654 w655 w656) ///
(fedu fjob medu mjob)
rename w44 DV /// 家庭暴力
drop w151 w341 b3 w66
gen income = .
replace income = r\_income if income == .
replace income = u\_income if income == .
gen sincome = .
replace sincome = sr\_income if sincome == .
replace sincome = su\_income if sincome == .
destring district, replace
label variable district "地区"
label variable province "省份"
label variable birthy "出生年"
label variable fertility "是否生育"
label variable u\_income "w15\_1 城镇劳动者去年的个人总收入(月收入\*12)"
label variable cmarr\_date "初次结婚时间"
label variable income "个人收入"
label variable sincome "配偶的个人收入"
// 新生成一些变量,用于后面进行分析
gen dv1 = 1 if DV == 1 | DV == 2 | DV == 3
replace dv1 = 0 if DV == 4
label variable dv1 "配偶是否对你家暴(只要有,这个变量就取值为1)"
gen fertility1 = .
replace fertility1 = 0 if childnum == 0
replace fertility1 = 1 if childnum >= 1 & childnum <= 2
replace fertility1 = 2 if childnum > 2 & childnum <= 5
replace fertility1 = 3 if childnum > 5
label define fertility1 0 "未生育" 1 "生1-2个" 2 "生3-5个" 3 "生5个以上"
label values fertility1 fertility1
label variable fertility1 "是否属于多胎次生育"
gen fertility2 = childnum
replace fertility2 = 3 if childnum >= 3
label define fertility2 0 "未生育" 1 "生育1孩" 2 "生育2孩" 3 "生育多孩"
label values fertility2 fertility2
label variable fertility2 "衡量是否多胎生育"
gen relative\_inc = income/sincome
gen rela\_inc = 1 if relative\_inc <= 0.25
replace rela\_inc = 2 if relative\_inc <= 0.5 & relative\_inc > 0.25
replace rela\_inc = 3 if relative\_inc <= 0.75 & relative\_inc > 0.5
replace rela\_inc = 4 if relative\_inc <= 1 & relative\_inc > 0.75
replace rela\_inc = 5 if relative\_inc > 1
label define rela\_inc 1 "0~1/4" 2 "1/4~1/2" 3 "1/2~3/4" 4 "3/4~1" 5 ">1"
label values rela\_inc rela\_inc
label variable rela\_inc "妻子与丈夫的收入比较"
gen firstboy = 1 if fchild\_gender == 1
replace firstboy = 0 if fchild\_gender == 2
label define firstboy 0 "头胎不是男孩" 1 "头胎是男孩"
label values firstboy firstboy
label variable firstboy "头胎是否为男孩"
gen edu1 = .
replace edu1 = 1 if edu == 1 | edu == 2 | edu == 3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初小|高小
replace edu1 = 2 if edu == 4 | edu == 5 | edu == 6 //初中|高中|中专
replace edu1 = 3 if edu == 7 | edu == 8 //大专|大本及以上
label define edu1 1 "低级" 2 "初级" 3 "高级"
label values edu1 edu1
label variable edu1 "受教育程度-粗分类"
gen sedu1 = .
replace sedu1 = 1 if sedu == 1 | sedu == 2 | sedu == 3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初小|高小
replace sedu1 = 2 if sedu == 4 | sedu == 5 | sedu == 6 //初中|高中|中专
replace sedu1 = 3 if sedu == 7 | sedu == 8 //大专|大本及以上
label define sedu1 1 "低级" 2 "初级" 3 "高级"
label values sedu1 sedu1
label variable sedu1 "配偶受教育程度-粗分类"
gen edu\_diff = 0 if edu1 == sedu1
replace edu\_diff = -1 if edu1 < sedu1
replace edu\_diff = 1 if edu1 > sedu1
gen age\_group = .
replace age\_group = 1 if age >=18 & age <= 27
replace age\_group = 2 if age >=28 & age <= 37
replace age\_group = 3 if age >=38 & age <= 47
replace age\_group = 4 if age >=48 & age <= 57
replace age\_group = 5 if age >=58
label define age\_group 1 "18-27" 2 "28-37" 3 "38-47" 4 "48-57" 5 "58及以上"
label values age\_group age\_group
label variable age\_group "年龄分组"
gen birthed = 1 if age >= 40
replace birthed = 0 if age < 40
label define birthed 1 "育龄结束" 0 "正在育龄"
label values birthed birthed
label variable birthed "是否已完成生育"
gen dv2 = 1 if DV == 3
replace dv2 = 2 if DV == 2
replace dv2 = 3 if DV == 1
replace dv2 = 0 if DV == 4
label define dv2 1 "偶尔" 2 "有时" 3 "经常" 0 "从不"
label values dv2 dv2
label variable dv2 "家暴频率"
replace fchild\_birthy = fchild\_birthy + 1900
gen year = 1990
save $data/SSSWC1990, replace
use $data/SSSWC1990, clear
简单来说,就是下图所示:
红色虚线为更改名字,蓝色实线为构造新变量。(我居然无法上传完整的全图,只能拆成两部分了。)
最后只保留已婚女性的样本
keep if gender == 2
keep if marriage == 2 | marriage == 3 // 保留已婚变量
save $data/MarriedFemale1990, replace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 2000 年和 2010 年的数据中还多了个变量 lchild_birthy,这个变量的计算方式如下:
gen gender = 1 if v2 == 1
replace gender = 2 if v2 == 2
label define gender 1 "男" 2 "女"
label values gender gender
label variable gender "性别"
gen lchild\_birthy = a2\_1 + e6\_d if gender == 2
其中 a2_1 为出生年份, e6_d 为妻子生育最后一个孩子时的年龄,只取个体为女性样本。
最后将 1990 年,2000 年,2010 年 三年中的以下变量分别保存:
keep district UR province age edu boss DV childnum sedu work birthy fertility income sincome dv1 fertility1 relative\_inc rela\_inc firstboy edu1 age\_group dv2 year lchild\_birthy sedu1 birthed
其中只有 1990 年没有 lchild_birthy。
这部分内容不多,就是根据年份跑了下 tabstat,但是有修改。
修改前:
use $data/pooled, clear
logout, save($output/data\_sum) word replace : bysort year : tabstat age edu sedu work birthy fertility dv1, s(N mean sd min max) f(%12.3f) c(s)
结果如下:
修改后:
可以看到她使用了 labellist 简单查看了下数据,然后 drop 了 sedu==98 的所有样本(共 28 个)。
use $data/pooled, clear
labellist
drop if sedu == 98
logout, save($output/data\_sum)\_revised2025) word replace : bysort year : tabstat age edu sedu work birthy fertility dv1, s(N mean sd min max) f(%12.3f) c(s)
结果如下:
与知网公开的某论文对应的 表 4.1 这两个异常数据被修复了。
对比看来这数据还是真实的。
这里就是被许多人评论的描述性统计的绘图。
注意一点,再怎么绘图都只是描述性统计,不能支撑最终结论,仅仅只是起到研究大致方向作用。
use $data/MarriedFemale1990, clear
graph bar (mean) work, over(fertility1,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就业率") ///
name(fertility\_work1990, replace) ///
title("199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00, clear
graph bar (mean) work, over(fertility1,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就业率") ///
name(fertility\_work2000, replace) ///
title("200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10, clear
graph bar (mean) work, over(fertility1,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按照城乡进行分组"))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就业率") ///
name(fertility\_work2010, replace) ///
title("2010年数据")
结果如下:
use $data/pooled, clear
graph bar (mean) work, over(fertility1,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就业率") ///
name(fertility\_work, replace) ///
title("1990-2010年混合数据")
graph combine fertility\_work1990 fertility\_work2000 fertility\_work2010 fertility\_work, cols(2) scheme(plotplain)
use $data/MarriedFemale1990,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age\_group,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age\_dv1990, replace) ///
title("199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00,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age\_group,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age\_dv2000, replace) ///
title("200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10,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age\_group,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按照城乡进行分组"))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age\_dv2010, replace) ///
title("2010年数据")
use $data/pooled,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age\_group,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age\_dv, replace) ///
title("1990-2010年混合数据")
graph combine age\_dv1990 age\_dv2000 age\_dv2010 age\_dv, cols(2) scheme(plotplain)
use $data/MarriedFemale1990,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edu1,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edu\_dv1990, replace) ///
title("199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00,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edu1,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edu\_dv2000, replace) ///
title("200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10,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edu1,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按城乡分组;受教育程度依次为:低级、中级、高级"))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edu\_dv2010, replace) ///
title("2010年数据")
use $data/pooled,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edu1,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edu\_dv, replace) ///
title("1990-2010年混合数据")
graph combine edu\_dv1990 edu\_dv2000 edu\_dv2010 edu\_dv, cols(2) scheme(plotplain)
这里又算了一遍 edudiff 与先前意义一致。
use $data/MarriedFemale1990, clear
gen xx = sedu1-edu1
gen edudiff = -1 if xx < 0
replace edudiff = 0 if xx == 0
replace edudiff = 1 if xx > 0
label define edudiff -1 "高于配偶" 0 "等于配偶" 1 "低于配偶"
label values edudiff edudiff
label variable edudiff "和配偶的受教育水平差异"
graph bar (mean) dv1, over(edudiff,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edudiff\_dv1990, replace) ///
title("199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00, clear
gen xx = sedu1-edu1
gen edudiff = -1 if xx < 0
replace edudiff = 0 if xx == 0
replace edudiff = 1 if xx > 0
label define edudiff -1 "高于配偶" 0 "等于配偶" 1 "低于配偶"
label values edudiff edudiff
label variable edudiff "和配偶的受教育水平差异"
graph bar (mean) dv1, over(edudiff,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edudiff\_dv2000, replace) ///
title("200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10, clear
gen xx = sedu1-edu1
gen edudiff = -1 if xx < 0
replace edudiff = 0 if xx == 0
replace edudiff = 1 if xx > 0
label define edudiff -1 "高于配偶" 0 "等于配偶" 1 "低于配偶"
label values edudiff edudiff
label variable edudiff "和配偶的受教育水平差异"
graph bar (mean) dv1, over(edudiff,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按照城乡进行分组"))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edudiff\_dv2010, replace) ///
title("2010年数据")
use $data/pooled, clear
gen xx = sedu1-edu1
gen edudiff = -1 if xx < 0
replace edudiff = 0 if xx == 0
replace edudiff = 1 if xx > 0
label define edudiff -1 "高于配偶" 0 "等于配偶" 1 "低于配偶"
label values edudiff edudiff
label variable edudiff "和配偶的受教育水平差异"
graph bar (mean) dv1, over(edudiff,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edudiff\_dv, replace) ///
title("1990-2010年混合数据")
graph combine edudiff\_dv1990 edudiff\_dv2000 edudiff\_dv2010 edudiff\_dv, cols(2) scheme(plotplain)
use $data/MarriedFemale1990,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rela\_inc,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caption(" 妻子收入/丈夫收入")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relainc\_dv1990, replace) ///
title("199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00,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rela\_inc,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caption(" 妻子收入/丈夫收入")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relainc\_dv2000, replace) ///
title("200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10,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rela\_inc,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按照城乡进行分组")) ///
caption(" 妻子收入/丈夫收入")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relainc\_dv2010, replace) ///
title("2010年数据")
use $data/pooled,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rela\_inc,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caption(" 妻子收入/丈夫收入")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relainc\_dv, replace) ///
title("1990-2010年混合数据")
graph combine relainc\_dv1990 relainc\_dv2000 relainc\_dv2010 relainc\_dv, cols(2) scheme(plotplain)
这里还画了个随着年份增长的城乡分组下相对收入的折线图。
use $data/pooled, clear
collapse (mean) relative\_inc, by(UR year)
twoway(line relative\_inc year if UR == 2)(line relative\_inc year if UR == 1), scheme(plotplain)
use $data/MarriedFemale1990,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fertility1,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fertility\_dv1990, replace) ///
title("199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00,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fertility1,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fertility\_dv2000, replace) ///
title("200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10,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fertility1,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按照城乡进行分组"))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fertility\_dv2010, replace) ///
title("2010年数据")
use $data/pooled,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fertility1,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 "))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fertility\_dv, replace) ///
title("1990-2010年混合数据")
graph combine fertility\_dv1990 fertility\_dv2000 fertility\_dv2010 fertility\_dv, cols(2)scheme(plotplain)
这里还绘制了 2000 年的平均家暴率与生育情况的散点图。
解释一下:
use $data/MarriedFemale2000, clear
collapse dv1 childnum, by(province UR edu1)
twoway(lfitci dv1 childnum, level(90))(scatter dv1 childnum, jitter(5)), scheme(plotplain)
collapse 是聚合命令,按 province UR edu1 分组,即每个省份,城乡类型,受教育程度划一组,共省份 × 城乡类型 × 受教育程度数组合,在每一组内的所有样本取均值。
lfitci 是绘制拟合线,level(90) 表示带 90% 置信区间。
scatter 是绘制散点图,其中这里的 jitter(5) 对每个点增加了扰动,此时散点并不是真实数据的直接呈现。当然由于随机数种子没有给定,自然和论文里的图不完全一致。
这里全部都是按照是否结束育龄分组,与按照最小孩子是否满 17 分组有差异,因为存在育龄结束仍然没有小孩的数据。图中解释有些许偏差。
use $data/MarriedFemale1990,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birthed,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按照是否满40岁分组"))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birthed\_dv1990, replace) ///
title("199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00,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birthed,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按照最小孩子是否满17分组"))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birthed\_dv2000, replace) ///
title("200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10,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birthed,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按照最小孩子是否满17分组"))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birthed\_dv2010, replace) ///
title("2010年数据")
use $data/pooled,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birthed, label(labsize(vsmall))) ///
by(UR, note("是否结束育龄"))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birthed\_dv, replace) ///
title("1990-2010年混合数据")
graph combine birthed\_dv1990 birthed\_dv2000 birthed\_dv2010 birthed\_dv, cols(2)scheme(plotplain)
use $data/MarriedFemale1990, clear
graph bar (mean) dv1, over(firstboy, label(labsize(medium))) ///
by(UR, note("")) ///
scheme(plotplain) ///
ytitle("平均家暴发生率") ///
name(firstboy\_dv1990, replace) ///
title("")
这里还分城乡类型做了 t 检验:
ttest dv1 if UR == 1, by(firstboy)
ttest dv1 if UR == 2, by(firstboy)
t 检验结果如下:
同时,代码注释部分还做了三组高维固定效应回归(家暴率与头胎性别在年龄低于 40 的样本内回归,无控制变量,固定省份、教育程度和出生年份):
// reghdfe dv1 firstboy if age < 40, a(province edu1 UR birthy)
// reghdfe dv1 firstboy if age < 40 & UR == 1, a(province edu1 birthy)
// reghdfe dv1 firstboy if age < 40 & UR == 2, a(province edu1 birthy)
use $data/pooled, clear
collapse (mean) dv1, by(year UR)
export delimited using "/Users/yuan/study/毕业论文- R绘图/绪论/time\_trend.csv", replace
twoway(line dv1 year if UR == 1)(line dv1 year if UR == 2), scheme(plotplain)
use $data/MarriedFemale2000, clear
merge m:1 province using $data/genealogy
keep if \_merge == 3
drop \_merge
collapse (mean) childnum dv1 genealogy\_newPer, by(province)
drop if province == 11 | province == 12 | province == 31 | province == 50
twoway ///
(scatter dv1 childnum if genealogy\_newPer > 0.04, mlabel(province) mlabpos(12))(lfit dv1 childnum if genealogy\_newPer > 0.04) ///
(scatter dv1 childnum if genealogy\_newPer <= 0.04, mlabel(province) mlabpos(12))(lfit dv1 childnum if genealogy\_newPer <= 0.04) , ///
scheme(plotplain)
嗯… 价值 500 块。
use $data/MarriedFemale2000, clear
decode province, gen(省份)
merge m:1 省份 using $data/qing, force
keep if \_merge == 3
drop \_merge
collapse (mean) childnum dv1 ave\_guan, by(province)
drop if province == 11 | province == 12 | province == 31 | province == 50
twoway ///
(scatter dv1 childnum if ave\_guan > 0.02, mlabel(province) mlabpos(12))(lfit dv1 childnum if ave\_guan > 0.02) ///
(scatter dv1 childnum if ave\_guan <= 0.02, mlabel(province) mlabpos(12))(lfit dv1 childnum if ave\_guan <= 0.02), ///
scheme(plotplain)
这里开始是实证部分。
双重固定效应回归中分别有两部分:
table1 对应表 5.1
table2_1,table2_2,table2_3 对应表 5.2 中的 A/B/C
在 Table1 中,分别对三组年份的数据进行了相同的 3 次回归:
reghdfe dv1 fertility2,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all$year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UR== 1,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all$yearU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UR== 2,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all$yearR
第一次为 高维固定效应回归 (reghdfe),因变量 dv1,自变量 fertility2,固定省份(province)、受教育程度(edu1)、出生年份(birthy)、配偶的受教育程度(sedu1) 维度,使用稳健标准误(robust)。
第二次仅对城镇样本使用 高维固定效应回归 (reghdfe),因变量 dv1,自变量 fertility2,固定省份(province)、受教育程度(edu1)、出生年份(birthy)、配偶的受教育程度(sedu1) 维度,使用稳健标准误(robust)。
第三次仅对农村样本使用 高维固定效应回归 (reghdfe),因变量 dv1,自变量 fertility2,固定省份(province)、受教育程度(edu1)、出生年份(birthy)、配偶的受教育程度(sedu1) 维度,使用稳健标准误(robust)。
这三次回归均没有其他控制变量,只有固定效应生成的虚拟变量…
原代码:
\* —-> Table1 <--- \*
{
est drop \*
\* --> 199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1990, clear
reghdfe dv1 fertility2,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all1990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UR== 1,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all1990U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UR== 2,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all1990R
esttab all1990\*, keep(fertility2) star(\* 0.1 \*\* 0.05 \*\*\* 0.01)
\* --> 200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00, clear
reghdfe dv1 fertility2,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all2000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UR== 1,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all2000U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UR== 2,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all2000R
esttab all2000\*, keep(fertility2) star(\* 0.1 \*\* 0.05 \*\*\* 0.01)
\* --> 201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10, clear
reghdfe dv1 fertility2,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all2010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UR== 1,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all2010U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UR== 2,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all2010R
esttab all2010\*, keep(fertility2) star(\* 0.1 \*\* 0.05 \*\*\* 0.01)
esttab all1990\* all2000\* all2010\* using $output/table1.rtf, replace keep(fertility\*) star(\* 0.1 \*\* 0.05 \*\*\* 0.01)
}
结果如下:
Table2 与 Table1 类似,但是多了一次筛选,按生育是否完成进行筛选,其中 1990 年数据以 40 岁 为分界点,2000 年和 2010 年均以最小的孩子是否达到 13 岁为分界点。做三年各 6 组回归。
不过回归依然没有添加控制变量,还是只有固定效应生成的虚拟变量… 这确实不太好。
每年的代码结构如下:
// 生育已完成(最小的孩子已经13岁了)
est drop \*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1,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m1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1 & UR == 1,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城镇
est sto m2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1 & UR == 2,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乡村
est sto m3
// 生育未完成(最小的孩子还小于13岁)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0,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m4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0 & UR == 1,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城镇
est sto m5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0 & UR == 2,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乡村
est sto m6
原代码如下:
{
\* --> 1990 年
use $data/MarriedFemale1990, clear
est drop \*
// 区分生育是否完成(以40岁为分界点)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birthed == 1,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birthed1990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birthed == 1 & UR== 1,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birthed1990U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birthed == 1 & UR== 2,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birthed1990R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birthed == 0,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birthing1990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birthed == 0 & UR== 1,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birthing1990U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birthed == 0 & UR== 2,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birthing1990R
esttab birth\*1990\*, keep(fertility2) star(\* 0.1 \*\* 0.05 \*\*\* 0.01)
esttab birth\*1990\* using $output/table2\_1.rtf, replace keep(fertility2) star(\* 0.1 \*\* 0.05 \*\*\* 0.01)
\* --> 2000 年
use $data/MarriedFemale2000, clear
gen lchild\_age = 2000 - lchild\_birthy
drop if lchild\_age < 0
gen already = 1 if lchild\_age > 12
replace already = 0 if lchild\_age <= 12
// 生育已完成(最小的孩子已经13岁了)
est drop \*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1,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m1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1 & UR == 1,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城镇
est sto m2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1 & UR == 2,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乡村
est sto m3
// 生育未完成(最小的孩子还小于13岁)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0,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m4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0 & UR == 1,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城镇
est sto m5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0 & UR == 2,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乡村
est sto m6
esttab m\*, keep(fertility2) star(\* 0.1 \*\* 0.05 \*\*\* 0.01)
esttab m\* using $output/table2\_2.rtf, replace keep(fertility2) star(\* 0.1 \*\* 0.05 \*\*\* 0.01)
\* --> 2010 年
use $data/MarriedFemale2010, clear
gen lchild\_age = 2010 - lchild\_birthy
drop if lchild\_age < 0
gen already = 1 if lchild\_age > 12
replace already = 0 if lchild\_age <= 12
// 生育已完成(最小的孩子已经13岁了)
est drop \*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1,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m1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1 & UR == 1,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城镇
est sto m2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1 & UR == 2,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乡村
est sto m3
// 生育未完成(最小的孩子还小于13岁)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0,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est sto m4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0 & UR == 1,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城镇
est sto m5
reghdfe dv1 fertility2 if already == 0 & UR == 2, a(province edu1 birthy sedu1) vce(robust) //乡村
est sto m6
esttab m\*, keep(fertility2) star(\* 0.1 \*\* 0.05 \*\*\* 0.01)
esttab m\* using $output/table2\_3.rtf, replace keep(fertility2) star(\* 0.1 \*\* 0.05 \*\*\* 0.01)
}
值得注意的是,某论文中对应的表 5.1
在使用高维固定效应模型中,确实自动剔除了一些样本,这是 reghdfe 命令的效果,属正常现象。
可以看到 10519=5230+5287.
同时原代码中并没有使用聚类标准误(或者说聚类到所有个体,相当于异方差稳健标准误),所以和我先前提到的「我不认为表格说的省级层面聚类是使用聚类标准误,而是固定效应」一致。通过丢失少数样本也能猜测出来可能是固定效应的虚拟变量过多,出现部分样本丢失。
类似
10867+2=(5510-4)+(5354-1)
所以表 5.1 的样本总量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可能问题在于没有报告有数据因为固定效应模型 drop 了。
这部分是看如何将 3 年的截面数据合并成一个面板数据,这也是论文中比较核心的部分,结果也没在后面的事件分析法用到。(这话写得真像 AI…)
这里还是提一嘴,原文用的是队列 DID 的思想去做截面数据匹配出面板数据来,不是队列 DID 也不是渐进 DID,后面还是用的事件研究法的。
原文叫拟面板,表示不是真的面板。区别在于,真面板是追踪同个个体的时间变化,拟面板是追踪相似个体群组的时间变化。那么这个相似个体群怎么找到的,答案是用匹配,这样解释通俗一点了吧。
接下来就是来看代码了。
构造队列:
构建了 mergekey 识别变量,通过 unite 命令将 province,UR,edu1,age_group 这几个变量进行字符串连接。
use $data/MarriedFemale1990, clear
unite province UR edu1 age\_group, gen(mergekey) sep()
save temp, replace
collapse 为聚类函数,使用 count 聚类,即统计每个队列组的观测数量,当作频率权重使用。
use temp, clear
collapse (count) UR, by(mergekey)
rename UR count
save temp1, replace
同时也使用 collapse(mean) 计算均值,将这两组计算好的数据进行合并,并标记年份 year=1990,保存为 pseudo1990。
use temp, clear
collapse (mean) dv1 dv2 childnum fertility fertility1 fertility2 province UR edu1 age\_group, by(mergekey)
merge 1:1 mergekey using temp1
drop \_merge
gen year = 1990
save pseudo1990, replace
同样对于 2000 年和 2010 年的数据如上操作,但是需要注意一点,也是全论文我个人认为最好的一点就是这两行代码:
\* 1990年数据没作处理相当于
\* replace age\_group = age\_group
\* 2000年数据
replace age\_group = age\_group + 10
\* 2010年数据
replace age\_group = age\_group + 20
在 unite 后,得到结果分别为
合并三年的数据,再对 mergekey 进行排列后得到类似下面的顺序:
[Math Processing Error]xx1_y1_z1_3xx1_y1_z1_5xx1_y1_z1_12xx2_y2_z2_4xx2_y2_z2_11xx3_y3_z3_2xx3_y3_z3_5xx3_y3_z3_13xx3_y3_z3_24\begin{array}{lc} \hline xx_1\_y_1\_z_1\_3\\ xx_1\_y_1\_z_1\_5\\ xx_1\_y_1\_z_1\_12\\ xx_2\_y_2\_z_2\_4\\ xx_2\_y_2\_z_2\_11\\ xx_3\_y_3\_z_3\_2\\ xx_3\_y_3\_z_3\_5\\ xx_3\_y_3\_z_3\_13\\ xx_3\_y_3\_z_3\_24\\\hline \end{array}\\ 这里的 [Math Processing Error]xx,y,zxx,y,z 就是说需要匹配的协变量,分别是省份,城乡和受教育情况。因此一样的可以视为相似的个体群,根据字符串最后的数字表示时间变化 [Math Processing Error]tt 从而构建出拟面板数据。
缺点就在于这样的匹配是 1:1 的匹配,毕竟就只是排序算法,没用什么 PSM、熵平衡法、逆概率加权… 这些内容。
问题在于不同年份截面上的年龄组可否直接 + 10/+20 后进行排序,这样就具备了时间队列的含义?这点是需要思考的。
2000 年数据处理和 2010 年数据处理的原代码:
\* --> 200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00, clear
replace age\_group = age\_group + 10
unite province UR edu1 age\_group, gen(mergekey) sep()
save temp, replace
bysort mergekey : egen count = count(UR)
sort count province UR
use temp, clear
collapse (count) UR, by(mergekey)
rename UR count
save temp1, replace
use temp, clear
collapse (mean) dv1 dv2 childnum fertility fertility1 fertility2 province UR edu1 age\_group, by(mergekey)
merge 1:1 mergekey using temp1
drop \_merge
gen year = 2000
save pseudo2000, replace
\* --> 2010年数据
use $data/MarriedFemale2010, clear
replace age\_group = age\_group + 20
unite province UR edu1 age\_group, gen(mergekey) sep()
save temp, replace
use temp, clear
collapse (count) UR, by(mergekey)
rename UR count
save temp1, replace
use temp, clear
collapse (mean) dv1 dv2 childnum fertility fertility1 fertility2 province UR edu1 age\_group, by(mergekey)
merge 1:1 mergekey using temp1
drop \_merge
gen year = 2010
save pseudo2010, replace
下面就是合成三个截面数据,并且设置面板。
其中 kkk 作为个体效应, year 作为时间效应。
use pseudo1990, clear
append using pseudo2000
append using pseudo2010
encode mergekey, gen(kkk)
xtset kkk year
同时将 count<=15 的相似群体剔除,这一步说是剔除观测量过少的队列组合,我个人觉得合理性不够…
drop if count <= 15
然后依旧跑了三组高维固定效应,依旧没有控制变量…:
est drop \*
qui reghdfe dv1 fertility2 \[fweight = count\], absorb(province year age\_group UR edu1) vce(cluster province)
est sto pseudo\_all\_unbalanced
qui reghdfe dv1 fertility2 \[fweight = count\] if UR == 1, absorb(province year age\_group edu1) vce(cluster province)
est sto pseudo\_U\_unbalanced
qui reghdfe dv2 fertility2 \[fweight = count\] if UR == 2, absorb(province year age\_group edu1) vce(cluster province)
est sto pseudo\_R\_unbalanced
esttab pseudo\_\*\_unbalanced, keep(fertility\*) star(\* 0.1 \*\* 0.05 \*\*\* 0.01)
第一组因变量为 dv1,自变量为 fertility2 权重为 count 就是该群体的样本总数,使用了 省份,年份,年龄组,城乡类型和受教育程度 作为固定效应,这里反而使用了省份层面的聚类标准误。
第二组因变量为 dv1,自变量为 fertility2 权重为 count 就是该群体的样本总数,只保留了城市的样本,使用了 省份,年份,年龄组和受教育程度 作为固定效应,这里反而使用了省份层面的聚类标准误。
第三组因变量为 dv2,自变量为 fertility2 权重为 count 就是该群体的样本总数,只保留了农村的样本,使用了 省份,年份,年龄组和受教育程度 作为固定效应,这里反而使用了省份层面的聚类标准误。
注意一点是,固定效应中使用了省份固定效应,聚类标准误中使用了省份聚类这并不冲突,并不会带来重复控制,因为这是两个层面上的控制。
但是,这里使用年龄组作为固定效应是否妥当?还是需要思考一下的。
这里根据上面提到的年龄组的问题,对年龄组进行了「控制」,构造了一个可以在三期中连续追踪的群体组成的平衡面板。
并对这个平衡面板做了三组回归,回归内容和上述一致。
keep if age\_group == 3 | age\_group == 4 | age\_group == 5 // balanced panel data
xtset kkk year
qui reghdfe dv1 fertility2 \[fweight = count\], absorb(province year age\_group UR edu1) vce(cluster province)
est sto pseudo\_all\_balanced
qui reghdfe dv1 fertility2 \[fweight = count\] if UR == 1, absorb(province year age\_group edu1) vce(cluster province)
est sto pseudo\_U\_balanced
qui reghdfe dv2 fertility2 \[fweight = count\] if UR == 2, absorb(province year age\_group edu1) vce(cluster province)
est sto pseudo\_R\_balanced
esttab pseudo\_\*\_balanced, keep(fertility\*) star(\* 0.1 \*\* 0.05 \*\*\* 0.01)
结果如下:
最后就是保存所有结果为 table3:
esttab pseudo\_\* using $output/table3.rtf, replace keep(fertility\*) star(\* 0.1 \*\* 0.05 \*\*\* 0.01)
这里开始又不用前面的面板了,可能是因为只有 1700 多个相似个体群的原因。
这里只使用了两期的截面数据,分别是 1990 年和 2000 年的数据。
只保留已婚未育儿的样本,并且仅保留 UR province birthy edu fchild_birthy dv1 这些变量。
use $data/MarriedFemale1990, clear
keep if fertility == 0 & fchild\_birthy == .
keep UR province birthy edu fchild\_birthy dv1
对受教育程度进行二分类,其中 edu<=4 为 低级, edu>4 为 高级。
对自变量和因变量重命名,在其名称后面添加年份(1990)。
按照出生年份、省份、城乡类型和受教育程度进行分组,使用聚类函数 collapse(mean) 求出每组的均值。
gen edu1 = 1 if edu <=4
replace edu1 = 2 if edu > 4
// label define edu1 1 "低级" 2 "高级"
label values edu1 edu1
label variable edu1 "受教育程度-粗分类"
rename (fchild\_birthy dv1)(fchild\_birthy1990 dv11990)
collapse (mean) fchild\_birthy1990 dv11990, by(birthy province UR edu1)
保存文件为 processed1990.dta
save $data/processed1990, replace
保留已生育的样本(用的是剔除无第一个孩子数据的样本),给每个样本都赋予一个 id,保留 UR province birthy edu1 fchild_birthy dv1 id childnum firstboy 这些变量,剔除所有 1990 年前生育和 2000 年后生育的样本。
对自变量和因变量重命名,在其名称后面添加年份(2000)。
use $data/MarriedFemale2000, clear
// keep if fertility == 1
drop if fchild\_birthy == .
gen id = \_n
keep UR province birthy edu1 fchild\_birthy dv1 id childnum firstboy
drop if fchild\_birthy <= 1990 | fchild\_birthy > 2000
rename (fchild\_birthy dv1)(fchild\_birthy2000 dv12000)
将 2000 年的个体数据和 1990 年的个体数据进行匹配。
merge m:1 birthy province UR edu using $data/processed1990
keep if \_merge == 3
drop \_merge
匹配结果如下:
这里只剩下 231 个样本符合要求。
构建两个事件时间变量:
T1990:1990 年距离生育事件的时间(负值即 pre 期)
T2000:2000 年距离生育事件的时间(正值即 post 期)
gen T1990 = 1990 - fchild\_birthy2000
gen T2000 = 2000 - fchild\_birthy2000
replace T2000 = -1 if fchild\_birthy2000 == .
将宽格式数据转化为长格式数据
reshape long dv1 fchild\_birthy T, i(id) j(year)
保存清洗完毕的数据为 reshaped_pseudo_panel.dta
save $data/reshaped\_pseudo\_panel, replace
这里选择 T<-5 到 T>10 的窗口
use $data/reshaped\_pseudo\_panel, clear
keep if T >= -5 & T <= 10
同时将两期合并为一期(毕竟只有 200 多个样本,却分了 15 期…)
gen T\_45 = 0
replace T\_45 = 1 if T <= -4
gen T\_23 = 0
replace T\_23 = 1 if T == -3 | T == -2
gen T\_01 = 0
replace T\_01 = 1 if T == 0 | T == -1
gen T12 = 0
replace T12 = 1 if T == 1 | T == 2
gen T34 = 0
replace T34 = 1 if T == 3 | T == 4
gen T56 = 0
replace T56 = 1 if T == 5 | T == 6
gen T78 = 0
replace T78 = 1 if T == 7 | T == 8
gen T910 = 0
replace T910 = 1 if T == 9 | T == 10
设置面板数据结构,并保存为 temp_pseudo.dta
xtset id year
save temp\_pseudo, replace
其实看得出来数据情况很不妙啊,就这样拆分完也只有 401 行数据。
这里分了三部分分别进行回归。
第一部分是全样本,第二部分是仅城市样本,第三部分是仅农村样本。三部分的回归模型一致如下:
其中均把怀孕和生育的 [Math Processing Error]T01T^{01} 期移除,[Math Processing Error]αp \alpha_p 为省份固定效应, [Math Processing Error]μt\mu_t 为出生年份固定效应, [Math Processing Error]δc\delta_c 为城乡固定效应(这个仅在全样本回归中存在), [Math Processing Error]γe\gamma_e 为教育程度固定效应。嗯没错,还是没有控制变量,这时候也不使用稳健标准误或聚类标准误了。
[Math Processing Error]dvp,t,c,e=β0+β1Tp,t,c,e45+β2Tp,t,c,e23+β3Tp,t,c,e12+β4Tp,t,c,e34+β5Tp,t,c,e56+β6Tp,t,c,e78+β7Tp,t,c,e910+αp+μt+δc+γe+εp,t,c,edv_{p,t,c,e}=\beta_0+\beta_1T_{p,t,c,e}^{45}+\beta_2T_{p,t,c,e}^{23}+\beta_3T_{p,t,c,e}^{12}+\beta_4T_{p,t,c,e}^{34}+\beta_5T_{p,t,c,e}^{56}+\beta_6T_{p,t,c,e}^{78}+\beta_7T_{p,t,c,e}^{910}+\alpha_p+\mu_t+\delta_c+\gamma_e+\varepsilon_{p,t,c,e}\\
use temp\_pseudo, clear
reghdfe dv1 T\_45 T\_23 T12 T34 T56 T78 T910, a(province birthy UR edu1)
est sto m1 // drop掉的怀孕的那一期
coefplot m1, keep(T\*) vertical
parmest, saving("ols\_estimate.dta", replace) format(estimate %8.3f std %8.3f t %8.3f) level(90)
use ols\_estimate, clear
keep parm estimate min90 max90
gen 分类 = "全样本"
replace parm = "T\_1" if parm == "\_cons"
replace estimate = 0 if parm == "T\_1"
replace min90 = 0 if parm == "T\_1"
replace max90 = 0 if parm == "T\_1"
save temp, replace
export delimited using "$Rpath/中国/1. 整体样本/all\_es.csv",replace
回归结果:
绘图结果:
城镇样本
//城镇样本
use temp\_pseudo, clear
reghdfe dv1 T\_45 T\_23 T12 T34 T56 T78 T910 if UR == 1, a(province birthy edu1) // 城市
est sto m2 // drop掉的怀孕的那一期
parmest, saving("ols\_estimate.dta", replace) format(estimate %8.3f std %8.3f t %8.3f) level(90)
use ols\_estimate, clear
keep parm estimate min90 max90
gen 分类 = "城镇"
replace parm = "T\_1" if parm == "\_cons"
replace estimate = 0 if parm == "T\_1"
replace min90 = 0 if parm == "T\_1"
replace max90 = 0 if parm == "T\_1"
save temp1, replace
回归结果:
农村样本:
//农村样本
use temp\_pseudo, clear
reghdfe dv1 T\_45 T\_23 T12 T34 T56 T78 T910 if UR == 2, a(province birthy edu1) // 乡村
est sto m3 // drop掉的怀孕的那一期
parmest, saving("ols\_estimate.dta", replace) format(estimate %8.3f std %8.3f t %8.3f) level(90)
use ols\_estimate, clear
keep parm estimate min90 max90
gen 分类 = "乡村"
replace parm = "T\_1" if parm == "\_cons"
replace estimate = 0 if parm == "T\_1"
replace min90 = 0 if parm == "T\_1"
replace max90 = 0 if parm == "T\_1"
save temp2, replace
append using temp1
export delimited using "$Rpath/中国/1. 整体样本/UR\_es.csv",replace
回归结果:
最后的代码是重新跑了三次上面的回归,并以表格 table6_1.rtf 输出:
use temp\_pseudo, clear
reghdfe dv1 T\_45 T\_23 T12 T34 T56 T78 T910, a(province birthy UR edu1)
est sto m1 // drop掉的怀孕的那一期
use temp\_pseudo, clear
reghdfe dv1 T\_45 T\_23 T12 T34 T56 T78 T910 if UR == 1, a(province birthy edu1) // 城市
est sto m2
use temp\_pseudo, clear
reghdfe dv1 T\_45 T\_23 T12 T34 T56 T78 T910 if UR == 2, a(province birthy edu1) // 乡村
est sto m3 // drop掉的怀孕的那一期
esttab m1 m2 m3 , keep(T\*) star(\* 0.1 \*\* 0.05 \*\*\* 0.01)
esttab m1 m2 m3 using $output/table6\_1.rtf, replace keep(T\*) star(\* 0.1 \*\* 0.05 \*\*\* 0.01)
结果如下:
对应某论文的表 6.1 ,但是数据总量对应不上:
《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很好 很自信
原則上, 我對楊同學願意修改其論文的態度我是支持的。但楊同學這方面的修改只是小修小補, 而且沒有回答核心的學術問題。
觀感上, 楊同學是在硬幹知乎同仝, 同時在推諉其對論文不認真的責任。
武大男生小心点吧,当心学校把你们当武大郎一样整。
公平正义是个锤子,遇事不如指望武松或竖锯出场
反女权流毒以及解决由女权衍生出来的问题是目前广大劳动人民的头等大事,我愿意和一切反女权的个体在这件事上结成最广泛的同盟,无论是粉红,左派,右派,甚至资本家以及宗教宗族势力
不可思议但却好像证据确凿!
毕竟毕业证学位证都拿到了,还允许修改论文,那以后就没有学术不端了!大家都可以肆意抄袭和水论文了。
之前,因学术不端被处理的人也可以提出通过修改、重写来取消处分了。
还是希望不是真的!修改也许只是杨某的一厢情愿!
如果是真的,这个舆论真不是那么容易平息了。
武大拿百年校誉在保杨某,值得吗?教育部会同意吗?
武汉大学已经彻底沦为笑饼。
这件事情让我想起来了笑傲江湖里的华山派掌门人君子剑岳先生。别看岳先生整了一出操作学会了辟邪剑法,又当上了五岳派的掌门人,其人很注重门派名声和个人羽毛。在令狐冲每次犯错的时候都会给予严厉的惩罚,在得知令狐冲和田伯光称兄道弟,和日月教的圣姑两情相悦的时候,直接选择了迅速切割。给天下各门各派的掌门人送去了驱逐令狐冲出师门的书信。这样一来,天下名教就不会再骂华山派和岳先生,而是会将矛头指向令狐冲。
就当前这件事情来说,杨的论文里的虚构离婚法,文献引用混乱,特别是插入化学文献这件事,证明她没有读过自己列出的参考文献。这样的论文能通过审核进入答辩环节,还能顺利通过答辩,已经对武汉大学经济学科带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保下杨属于是替杨承受了一部分来自民众的怒火,更是给竞争对手递了刀子。在下一次的学科评估中,为了争夺 A 或者 A + 的名额和科研经费,竞争对手可能会拿这件事指控武汉大学经济学科的学科建设存在问题。
杨这次在百度网盘上传压缩包的行为和之前一审判决下达前在社交平台发表各种言论的行为很相似,都是在试图塑造一个自己能胜诉或者自己不会被撤销学位的形象。
最近发生的事情比较多,民众都积累了很大的怒气。如果武大真的决定保杨的话,网友虽然不可能对杨做什么,但是有可能会因为这件事让学校永无宁日了。
如果是真的,希望武大能像京东一样,有个美好的未来
这不就是典型的舆情管理吗?
武汉大学想保的不是杨景媛,而是杨景媛背后的人。
搞出这么一出,目的就是让大家感觉武汉大学要死保杨景媛。
实际上大家都明白不可能。
最终的处理结果,武汉大学没有保杨景媛,进行了切割,但是保护了其背后的人,网民又觉得自己赢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快速平息舆论。
如果不来这么一出,大家都盯着杨景媛背后的人,即便是处理了杨景媛,事态还是没法平息。
杨景媛,我劝你罩子放亮一点,别被武汉大学卖了还帮人数钱。
这个程序达不到结果正义,就该走别的程序了
如果不同意修改➡️撤销杨同学学位➡️如果再有武大学位论文被发现有问题➡️学校该怎么办?
如果同意修改➡️如果再有武大学位论文被发现有问题➡️学校也还可以同意修改➡️完美闭环
武大:反正没脸了,脸也就不要了,能过一关是一关吧。
想当个躺平混子又想顺利毕业怎么办?来武大吧!
以后武大的学生在互联网上只能和海地的硕士(也不知道这破国家有没有)坐一桌了
武大学生再也没办法在 985、211、二本、三本、大专、高中生面前有优越感了
尤其是年轻人,在网上本来就嘴臭,这下武大自己把把柄交给了大家
我不理解,4+4 董小姐的论文都没机会修改,直接取消学位,怎么杨女士还有机会修改论文?看来杨女士背后的势力比董小姐还大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痛打落水狗。
经典不涉及任何核心问题,只解决边缘问题以试图维持自身在舆论形象上的伟光正,鉴定为输不起。
(顺便目前还没有实际官方通告结果,因此目前所有私下流传消息皆视为舆论试探的一部分)
武大,曾经是学大汉武立国的武大
现在是武大郎的武大
小说和短剧里面,想逆转局势最起码要有个重生的剧情。
现实里不但不需要 “重生之我在 xx” 这个前缀,而且在事件关注度最火热的时候,大庭广众之下就能申请硕士论文修改。
如果修改申请真能通过的话,那么不敢想象武大这片土壤里,种着多大的一棵陈年老土豆苗。
我这样讲吧。
我愿意花心思去写她这个论文,她还远不如我,我特么在知乎看了男女对立这么多年,大概十年了吧,双方的门门道道,专业的,情绪的,数据的,能怎么延伸,目的是什么等,我基本都门清。
甚至她肯花点心思,研究一下知乎,写出来的同类型论文随便爆杀她原创。信我,知乎这类型真的啥都有,比她网上瞎找专业多了。
所以武汉大学究竟教了什么?写这类型的论文就能毕业了?
性别叙事的女权永远立足于男女互动,无法脱离男性思考,所以她无法实现人格的独立。
她们觉得权利来源于男女之间的分配,所以无法承担前置义务。
将人权改称为女权,说人权有额外条件,所以她们没有做人的底线。
女权单凭名分去索取权利,尊重。本质是要求陌生人为她付出。有能力做到又愿意为她付出的强者,就是她向上追寻的目标。
这是一种宗教,有崇拜对象,有教义体系,有宗教仪式。
这种宗教仪式应被称为认主仪式。女权平时贬低陌生男人,实际是在等待主人过程中的筛选和为主人付出,这是一种摇尾巴行为。
当教徒无法接近崇拜对象,只能举行更多的宗教仪式。对应到现实,就是改造社会结构,打压普通男性,优待女性。
除了那个图看起来不拟合之外,剩下的问题都是小问题。
有一个办法可以判断论文里的问题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你是一个写过论文,但是完全不了解这个学科的编辑。你不查资料就能改的问题就是小问题,改不了的就是大问题。
看题目就知道每一篇论文都在篡改历史恶意扭曲公众认知对中国不怀好意!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允许这种论文存在!可以说整个武汉大学从根子上就是中国的敌人!
这有啥的,那些因为论文被卡脖子的,不要怕,你们有新的希望了
可能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有可能发生,就是可能背后的大手,开始对这件事进行解决和处理的存在。
并且可能最可怕的情况就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终于想到了这件事的解决方法。可能这次让她修改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的方式,最终用这种最小的代价,把这件事给解决掉,并最终彻底盖棺定论的可能?
这可能对他们是代价最小的结果,并且这个月底的政治属性,可能也不会允许这件事在有负面效果。可能现在他们会疯狂的在月底之前,把这件事彻底的强行解决掉的可能?并且这次可能会因为月底这个政治事件,他们可能会获得高层的民意豁免的存在?
我忽然理解二战时的德国了,尤其是在非洲战场的德军。
虽然当时德军很强,但是架不住自己的猪队友不给力,可劲儿的捅娄子
然后德军要把很大部分精力用来给自己的盟友擦屁股。
如今的武大也是,可劲儿的给某同学擦屁股,可某同学是一个劲捅娄子
连网盘也不知道弄好,结果又被网友们发现了。
现在压力给到武大这边,要不要干脆的进行切割?
这得多少人的把柄落在杨某某的手上才能搞出如此奇葩的事件???
污汉大学究竟为何如此奇葩?
污汉大学的管理层究竟知道还是不知道?“权威” 这个无形的东西,其根本的源头来自于普罗大众的认知和承认。
我个人认为这种离谱的操作一旦真的实施了,那这次涉及到的公共道德与学术不端事件……
必将升格成政治事件!
最后一个图秒了
所以懂 “打倒反动学术权威” 的含金量没?!
要是杨景媛真的能修改自己论文的话,建议大家也别体面了,直接向外媒爆料得了,相信国外那些媒体比如 bbc 这种,肯定不会错过这种嘲笑中国的机会的,到时候大伙可以组队去爆料,免得人数太少外媒看不到,就不信闹出国际笑话了,上层那些人还能和稀泥!
网友最大的问题就是幻觉,
和 ai 一样,
就是幻想自己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 学术不端。
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不多,
实际上没有这么乐观:
1. 要取消学位得认定抄袭,杨某论文估计认定不了,说重没有边,说轻一点只是质量差;
2. 杨某论文质量差已经破坏了武大的学术地位,这个伤害 / 教训武大已经吃下了,这对于武大发展是有好处的(笑死);
3. 对于杨某的处理,关键看武大怎么看,送外校的复查怎么送:
保杨就送宽松的学校复查;不保直接送严格的学校;全看武大想怎么样。
4. 现在很多人看着,估计武大会以拖待变。我估计保的概率在 80%,涉及到太多武大老师的饭碗了。
5. 教育部只是管理机构,只能批准撤回学位,不能判断是否应该撤回学位。
下次用这个理由改高考的卷子
我赌一手这是真消息
那以后默认武大的毕业生其实并不能达到正常大学的毕业标准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包括但不限于招聘和招生
你们信这个论文是误传到知网,还是相信我是秦始皇、然后 V 我 50。学位论文误传、匪夷所思,正常一篇学位论文都会有 123456 版、终版、最终不再修改版多个版本。
因为记者骚扰你所以论文写烂了?记者拿刀架你脖子上让你编个 “离婚法” 出来的?
论文这东西咱是不懂的。三十多年前咱花一周写出来的玩意也不知经不经得起查,估计查也查不到了(但确实没抄袭啊,全是自己手写的)现在论文有什么样的要求啊这些完全不知道。就是好奇地想知道,假设传言为真,武大同意杨某改论文,那知网上留存的是原先的论文还是改过的?
无所谓,能倒查诬大的论文,就能倒查浸会大学(拟录取杨某的大学)的论文,
我相信浸大也有宝藏女孩的宝藏论文等待大家发掘
扩大化这一招又不是只有反动派会能用
百年武大,毁于一媛。
我觉得大概率要死保杨了。站在武大的角度,低头切割和死保杨都是审查不严担责。选择死保无非是面对利益无关者的无能狂怒,而低头却会寒了自己人的心。经历过胖猫、大同这么多事以后,咱们政治素养和斗争能力似乎没什么长进,但起码别再抱有幼稚的幻想。
我奉劝武大,不要给国外反动势力提供抹黑我国的证据。
质量如此低劣的论文,如果不撤销杨景媛学位,修改一下就蒙混过关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危害非常大。现在很多不自觉的学生答辩前和答辩后盯着叫修改论文都懒得改。如果这都能过关那以后大家就有样学样更有恃无恐了,我们老师又有什么立场叫学生好好修改论文。撤销杨景媛的学位,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一个极大的威慑,不好好写论文是自己给自己埋坑,对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促进。
这才是 “规则系怪谈” 呀(笑)
不一定是武大要求下修改的,搞不好就是武大自己修改的
正常学校大事化小,武大小事化大,品文仕途归零后突发恶疾? 有些烂棋这辈子下一手就翻不了身了
其实很简单,
基本上是真取消学位可能直接造成 1)当事人 zs 之类的更大爆点事件;2)当下两性对立一一方大赢大败而引发更极端的对抗;3)暗示武大的领导 + 学位评定委员会集体有问题可能进一步遭到清算;
所以就在规则之内允许她修正了,
因为硕士的确被抽查到论文有问题前提下,的确有机会可以修改。
啥?学术不端还能改???
要不让郭导师再带她一次吧?
提高警惕!武汉大学杨景媛正在修改其硕士毕业论文,并将谬误归咎于外界 “滋扰”
有网友发现,杨景媛把调查论文审核的文档发到了分享 “证据” 的百度网盘
她给出论文出问题的原因是遭受记者滋扰,让她身心负担沉重,影响了对论文的投入
杨景媛将论文问题归咎于 “2024 年 2 月受记者滋扰”,称对方多次到学院施压,致其身心负担沉重、校对疏漏
而武汉大学对她的要求则是继续修改论文,武汉大学杨景媛申请修改硕士学位论文,被学校通过
武汉大学允许杨景媛修改论文而非撤销学位,被质疑 “包庇学术不端”
博主 “李然于心” 直接去武大贴脸开大:投诉武大毕业生杨某硕士论文涉嫌数据造假,并且将材料已经发给了杨某的导师
学位论文造假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已获学位者将被撤销学位,注销学位证书。一旦坐实,杨某也将丧失香港浸会大学读博的资格
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干,能做就是转发支持,希望武汉大学能早日回应
博主李然于心,举报杨景媛论文造假后被相关人员上门警告,事后出来发声:正义执行,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武汉大学图书馆杨景媛硕士学位论文造假,论文中各种数据随意捏造、凭空发明《离婚法》、把建国年份写成 “1049 年”“1665 年”、抽象拟合、错字连篇…… 通篇论文看下来,罔顾事实,只为自己打拳打得爽,整篇论文含“拳” 量极高,论文里无研究成果干货,全是拳,可以说整套拳里塞论文…… 这下回旋镖真扎死自己了,这一拳二十年的功夫把自己打出内伤
武汉大学作为顶流 985 院校,杨景媛的硕士毕业论文竟然犯如此多的低级错误,且不说内容无干货水文一篇的问题了,错字连篇、数据造假、格式混乱、年份错误、凭空发明《婚姻法》…… 让人瞠目结舌
如此学术不端行为,论文指导导师和校外盲审专家恐怕逃不了干系,杨景媛、论文导师、盲审专家现在估计都脊背发凉瑟瑟发抖了吧
盲审,看来真的是盲人审核,眼瞎了
最新更新:
7 月 28 日去武汉大学举报杨某硕士论文问题的博主 “李然于心”,7 月 29 日深夜被自称民警的男子 “拜访”。对方让他不要 “蹭流量”,并警告他如果 “被害人自杀”,他要承担责任
对他人肆意诬告、开盒、网暴,然后炫耀自己 “保研成功、顺利毕业、美美读博” 的杨某成了“被害人”
武汉大学杨景媛硕士论文目前知网下载量第一,遥遥领先第二名,她以一己之力为知网带来了 4 万多收入,这一波知网躺赢
武汉大学考生因询问杨景媛一事被老师强制踢出群,破口大骂 “不想读可以滚哈”… 现在连演都不演了… 直接从“诬汉大学” 进化成 “捂嘴大学” 了
知心姐姐编《离婚法》读博,他因抓痒被偷拍网暴抑郁家人去世,帽子叔叔深夜上门查水表劝你好自为之
武汉大学知心姐姐杨景媛的逆天发言,唐言唐语唐完了
武汉大学图书馆,杨景媛对着肖某裆部偷拍了 2 个小时,这是其中最长的一段
武汉大学图书馆现场录音完整版,杨景媛强势逼迫肖某写道歉信,肖某被恶魔吓得瑟瑟发抖,泣不成声
看来杨景媛已经原谅武大了。
“过去不可被撼动,但你可以修改现在。论文谬误总有一天会变成你学业史上很小的一段。”
为武大的行为点赞,我们的杨景媛同学也有高洁善良的灵魂。
我相信武大不会干这么蠢的事
我看各位真的太乐观了。什么不处理或者让杨景媛修改就会毁了武汉大学的声誉?人家在乎吗?根本不在乎!它会倒闭吗?会在东大混不下去吗?每年照样能招到学生。学校声誉是建立在有一个公正透明的学术评选体系前提下,诸位看看东大有么?别幻想了!要么鸵鸟,要么战斗,就这样
网友现状:
1. 认为拳塔一体
2. 认为女拳是境外势力
3. 向境外势力举报女拳
由 1,2 推论: 塔是境外势力!!
由 2,3 推论: 网友正在向女拳举报女拳?!
由 1,3 推论: 举报女拳的才是境外势力??
如果是真的,说明至少武大一批核心领导层,甚至再往上,有一批人存在严重违法乱纪行为,被某些群体抓住了把柄。
否则都现在这种程度了,还死保某某,没道理。
梁实属实有点冤。
在他第二次参加高考前,四川考试院就应该通知梁实,给梁实做的是前一年的高考卷,就算上不了北京大学,也能上得了人民大学是不?白考了二十七年!
我不说话,我就贴截图。
奇怪了。这位臧老师评价北大论文的图贴不上。请自行去他想法里面取。
友情提醒一下,北大的人是不是都不上网啊,这里有个拿你们学校和武大一起对比的人哦。我个人建议严查,如果北大没这个水平查,清华的查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如果是真的,是不是也应该允许保研没通过的同学补充材料再申请一遍?是不是也应该允许考武大研究生的同学修改卷子?是不是也应该允许高考的同学修改卷子?
没准武汉大学早就给副教授和青年讲师们下任务,去修改杨景媛的论文了。
现在说不定已经改完了,真给改成优秀论文准备辟谣了都。
我记得小的时候,经常看到有小广告,写着 “办证”,后面跟着电话号码。后来这种小广告渐渐没了。当时我想着估计严打,这种犯罪的勾当被杜绝了。
目前来看,诬汉大学允许了这种学术不端,引用造假毕业论文,堂而皇之地发表了出来,还让人顺利毕业了。那我觉得 “办证” 这件事可能自始至终都没有消失,只不过学阀们看这件事利润大,又能维护自己的世袭制,所以收归国营了。
可是某张假证突然被扒出来了,诬汉大学就开始装鸵鸟,不就因为办证业务涉及太广了,诬汉大学自己都记不过来,这要是开了头,其它那些个鸡犬可怎么办嘛。
所以诬汉大学不敢杀这只鸡,毕竟有一堆犬等着假证过活儿呢,自己这么操作,那些犬父犬母为了自己的犬子,还不扑上去咬死它?
所以就有了那句话 “等待上级领导的安排”!
意思很明了,犬父犬母不要找我,要再有事那你找上面去。
所以现在再怎么补救,其实用处都不大的。
因为众所周知,人干不出来的事,有的狗真的能干出来,比如吃屎。
这要是真的武大一点脸都不要了,我之前的学校大概只能算全国中游或者中下游水准,但对论文也没这么放水的,要是不合格要么延毕要么肄业,而且还有打分,不满 70 还是 80 来着就只发毕业证不发学位证
通过专家审评上了知网的论文都可以修改,那我可不可以先拿博士毕业证过几年再补论文,可不可以高考完说修改当初的答卷,先让我读清北呗,回头修改下高考答卷。
1 号武大发公告,现在 7 号了,还没出结果。
我今天专门看了,当时处分肖同学 2 天出结果,那么很明显,武大现在迟迟不行动,说明它要力保杨同学,让我们期待武大到时候的春秋笔法,看看是不是比胖猫通告更胜一筹捏。
还有啊,不要以为现在这事情热度大就能怎么样,看看人家女飞行员,口歪眼斜都入学报道了,被发现了又咋了?这就是特权!
事情的最终结果,杨同学学位一定不会被撤销!
就像追风小叶等不来他的道歉,中山大学患癌事件不了了之一样,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以下是截取的 ai 回答,武大力保杨同学思路。
我一直在强调,我们的最大敌人是美国民主党,现在民主党及其徒子徒孙开始用战术核武器了,仗着自己无法在反抗军的人海战术中取胜就消灭人海,实在太无法无天了。
我们永远铭记卡特、克林顿家族、奥巴马、拜登这些甲级战犯们对全人类留下的难以磨灭的伤害。
说明武汉大学是野鸡大学,领导班子全都是路边一条也够。教育部管事的都是似人,就看着武大狠狠抽全国学术界的脸还不拦着
所有人为了一个女人就可以明目张胆的违反国法校规,说明掌权的 男还是多,还没有在物质和精神上停止对女性的供养,得等他们④了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武大应该是参与 QS 等排名的?给这些国际排名机构发邮件,说明这个情况?
如果确认为假,那我们就要怀疑到底是谁在意图攻击 CN 的学术丑闻。
如果确认为真,改了,那我们就要好好想想了。
希望明天能在热榜上
这要是真能改了,以后不叫杨某了叫杨圣。
所有论文造假的都把杨圣的照片摆在家里供起来。
学校到底图什么?
一个莫名其妙的极端女拳分子,抓一点子虚乌有微不足道的鞭子,就要把人往死路上逼
子虚乌有,微不足道,置之死地,发文炫耀,哪怕有一点点正当性,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民愤。
武大到底图什么?
还要拉知网一起下水?
这个世界魔幻到这个地步,简直已经是梦境,既然是梦境,我杀杀杀总没错吧
那请问,
高考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一个高分,
然后让他慢慢改错题,直到确实到了这个分数吗?
不错啊,还会 R,还会 Python,还会回归分析,这已经开始往理科生方向发展了
各位集美看着哈,这就是个模板,以后想要打拳还需要学好数学和编程,不然别打哈。
高考完的考生是不是也可以出了分之后再改答案?
辩经派和青天派最装死的一集
我有一种预感,在现在这种信息这么透明的时代,文科最后的遮羞布也剩高校、公检法司等这些体制内,大家可以睁大眼睛好好看看,在没有量化评价标准下,这些所谓的成果注水有多严重 造假有多夸张。。。
诸公,你们的方向错的简直一塌糊涂啊,还煞有其事的逐字审阅论文,指出里面的错误,以此来论证其所谓学术不端。我不得不怀疑你们是不是读书都读傻了还是都是理想主义者?我们国家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是政治挂帅,是体制不容置喙,是稳定压到一切。你们试图把武大拉下马,站在它的对立面,那就是在和国家机器做斗争在质疑国家机器的运转。伟人早就说过,斗争要讲策略,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你们倒好,四处树敌,跟杨比真的差远了。你们有没有问过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你们这样搞弄不好真就把她推到对面去了。对面关于女权问题那是有兴趣和有经验的。要是谈到司法不公,腐败黑暗那就真的不困了。如果再加上涉嫌网络暴力,打击报复,甚至人身威胁那白左就原地高潮了。
唉,不能让敌人有机会出去啊。不然你真的拿她没办法了
什么能打疼她?
藐视法律,在已经败诉的情况下还叫嚣打击报复他人,能不能报警?能不能向法院申请禁止令?
欺诈以及用不正当手段获得利益,包括但不限于诬陷,窥视传播他人隐私,道德绑架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获得利益
对于道德品质有重大缺陷的人,武汉大学是否可以取消其获得的学士学位?浸会大学是否可以取消其学籍并把她遣返回内地?
同志们,别再分析论文了。我们但凡说一句武大被这个小人蒙蔽和欺骗了,现在的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
话说有人做武大所有论文当前版本的 archive 吗?1984 真理部既视感
先记下这个疑似修改已提交知网的硕士论文事情,然后等等武汉大学怎么回复吧,现在也只是这女的把信息漏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转移舆论和视线的.
这个人是懂炒作热度的,本来热度再慢慢下降,她又来了个大的
这已经没有道理可讲了,逆转时间、玩弄因果,突破世间诸班法、一切理,这就是为什么她们被称作小仙女。
这可是仙术啊!仙术,懂吗,蝼蚁们?!
我申请修改我的彩票号码
设立个节日吧,每年查一次文科论文,开展一次大讨论。
公主牛逼!知乎众才是真傻子,啥都不知道。
这啥背景啊,这么保啊?修改了武大觉得网友没有保存过原稿吗?
小论文有纰漏在发表后都会被撤稿,然后该期刊可能会把你的所在单位拉进黑名单几年。
大论文出那么大问题可以修改?那 tm 各位硕士博士为了那 1% 不到的数据提升,熬秃的头发到底算什么?
呼吁知乎上的律师朋友出一份切实可行的防诬告指南
知乎用户 吴 75 发表 其他情况我们没办法深究 但是第三条,粉衣男子不是武大的,也不是武大派去的 那是不是说粉衣男子是公安系统的人 而且派出所警员深夜着警服上门陪同恐吓 武汉市公安局是不是应该给个交代 武汉市是不是也该给公众一个交代 知乎 …
知乎用户 无所谓啦 发表 保杨景媛就是保武汉大学! 杨景媛现在就是武汉大学脓疮上的点,一旦挤破它不知道会有多少脓水喷出来。 杨的论文错误百出,胡编乱造,这样的论文能通过它的导师干什么的?答辩的老师干什么的?还被评为优秀论文,谁推荐的,评审是 …
知乎用户 吴 75 发表 其他情况我们没办法深究 但是第三条,粉衣男子不是武大的,也不是武大派去的 那是不是说粉衣男子是公安系统的人 而且派出所警员深夜着警服上门陪同恐吓 武汉市公安局是不是应该给个交代 武汉市是不是也该给公众一个交代 知乎 …
知乎用户 无所谓啦 发表 保杨景媛就是保武汉大学! 杨景媛现在就是武汉大学脓疮上的点,一旦挤破它不知道会有多少脓水喷出来。 杨的论文错误百出,胡编乱造,这样的论文能通过它的导师干什么的?答辩的老师干什么的?还被评为优秀论文,谁推荐的,评审是 …
知乎用户 JOKER 发表 昨天看到,武大新生群里问这件事的被踢了。 另一个武大金融新生群里被说 “不想上就滚”。 武大论坛里基本都是支持女的。 可见武大的校风是全校师生一致认可的。 知乎用户 卖药的织布工 发表 有一说一没毛病 武大招牌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