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入侵”、信息污染、疑美,乌克兰危机中港台舆论观察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编者按】一场发生在21世纪的热战,对你我来说,既近又远。20世纪世界大战的话语犹在耳边,却是无可抵赖的历史;如今世界大战的模式竟又在上演,但换了一批对手、换了一批“观众”。战争带给人的惊悚感,在于它可被理性分析,却很有可能依赖于个人的决断,而且原来就会在日常中发生,尤其当你生活在一个地区冲突长期存在的地方,战争就不仅仅是历史,而是一种生活的可能。

或者承认吧,21世纪的地区热点依旧是纷纷扰扰的,变了的是我们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方式。这在舆论中的投射尤其明显。在俄乌战争正式爆发之际,端传媒梳理了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主要舆情。所有美丽与丑陋的,怨恨的与温暖的,都一再提醒人心的多面——人既可以成为残暴的压迫者,也可以成为尊严与自由的维护者。而你,会如何选择?

莫斯科时间2月24日凌晨,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对乌克兰顿巴斯地区(Donbas)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凌晨4时左右,乌克兰首都基辅多地传出爆炸声。黎明前,乌克兰指有多达10个城市遭遇空袭。随后,乌克兰宣布全境戒严,并于同日下午宣布与俄断交。据路透社称,截至北京时间24日晚,乌克兰称俄罗斯已发动203次袭击。

此时,距离北京冬奥会结束已有四天,中国网民的目光被转移到这场乌克兰危机之中。当天中午时分,关于俄乌冲突的最新消息逐渐在微博、微信等舆论场中发酵。

2022年2月24日,中国首都北京,一位市民到访一家乌克兰餐厅,在店内的国旗摆设前拍照。

2022年2月24日,中国首都北京,一位市民到访一家乌克兰餐厅,在店内的国旗摆设前拍照。摄:Ng Han Guan/AP/达志影像

中国外交部:俄罗斯不是“入侵”,要理性客观看待

2月24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记者的连续追问下,接连否认俄罗斯此次行动的“入侵”和“侵略”定性,只沿用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说法。华春莹要求法新社和路透社的记者花点时间认真读一读普京总统发表的详细讲话,“理性客观地看待”此事。她又强调,“我不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不会站在俄方的立场讲话。”

华春莹延续了此前“拱火”的说法,把矛头指向美国:“(美方)不断拱火、点火,现在打算怎么灭火?”在前一天的记者会上,华春莹表示乌克兰局势有“因果关系”,应该“妥善解决彼此合理安全关切”,并指责美国推动北约东扩,“他们有没有想过把一个大国逼到绝地的后果?”华春莹还数次转述俄罗斯的说法,称俄罗斯“不会对乌克兰城市实施任何导弹和火炮袭击”,以强调此次行动的“和平”属性,随后乌克兰公布的数字显示已有平民伤亡。

“美国在拱火”是今年1月份开始中国官媒关于乌克兰局势的主要报导基调。美国撤离驻乌克兰大使馆人员、对乌克兰售卖武器、劝美国公民不要前往俄乌边境的行为,被多家中国官媒指为“抹黑俄罗斯”和“拱火”,意为俄罗斯无意入侵,但美国在刻意推高紧张和制造恐慌。

2月22日,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媒体《新京报》“我们视频”国际视频新闻“世面”在其官方微博误发了关于乌克兰局势的编辑方针:“对俄不利、亲西方的不发。”这类方针通常为宣传部门下发的硬性要求,该微博随后被删除。

对中国官媒来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和既有的新闻议程起了明显冲突。2月16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其部队正在撤退,与之相反,西方国家则警告仍有俄罗斯部队在向边境移动。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国际频道采信了俄罗斯的说法,以“美欲炮制 ‘热战’转移视线?”为题报导了这一冲突。2月18日,中国新闻网的文字报导,也讽刺美国总统拜登关于俄罗斯入侵的“预测”和“剧本”没有发生。2月20日,CCTV再次报导乌克兰局势,称俄罗斯用撤军行动攻破美国“入侵”谣言。

中国官方从俄罗斯进口的战争论述,垄断了简中舆论场对这场战争论述的基调,微博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Tag被迅速屏蔽,民间主流舆论对此次俄罗斯入侵的价值判断也定调为:美国煽风点火,俄罗斯合理关切自身安全,乌克兰“认贼作父”咎由自取,中国强大了。

民间舆论:隔岸观火中的强国想像

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华春莹为俄罗斯的辩护没有受到太多关注,她谴责美国的强硬姿态成为舆论焦点。记者会后,华春莹论述中的“北约至今还欠中国一笔血债”、“美方没资格告诉中方怎么尊重国家主权”在微博迅速登上热搜榜前几名。同时,中国国防部的记者会也制造了热搜关键词:“台独挑衅一日不止解放军行动一刻不停”。这一时段的中国舆论场,美国的存在感甚至比俄罗斯和乌克兰更强。

在官媒“央视新闻”发布的乌克兰相关微博帖文中,大量网民隔空教训台湾:“乌克兰就是你的下场”。在严密的审查机制下,以乌克兰对比台湾、渴望“解放军早日登岛”的言论完好保留、在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尽管华春莹前一天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有些人不时提及台湾,有关评论充分暴露出他们对台湾问题的历史缺乏最起码的了解。”

2月24日下午,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向在乌公民和中资企业发出安全提醒,指“最好待在家里”,如果开车,“可在车身明显处贴上中国国旗”。大使馆的建议被热烈传播,在两国的战场上,中国国旗继续推动着后“战狼”时代的标志性强国想像,国内的媒体和网民笃定五星红旗具有超越性的力量——一位中国网民如此陈述自己眼中的世界秩序:以中国的影响力,必然停火等中国撤侨完。该话题随即发散为小心韩国人冒充中国人,防止他们贴中国的国旗贴。25日凌晨,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宣布撤侨。

在年轻网民聚集的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一位网民评论俄罗斯的入侵时间“故意避开冬奥,太给面子了”获得众多点赞,在中俄友谊的框架中理解中国的强大一向受欢迎,这和外交部的口径(“中俄关系不结盟”)并不非常统一。不过,“给面子”之说有待商榷,根据联合国的决议,中国按惯例提出的休战动议,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前第七天至残奥会闭幕后第七天各方休战,显然目前还在休战期限内。

俄罗斯军事行动后,在中国舆论场最早成型的话题是“乌克兰美女”。“愿收容乌克兰18-24岁的女孩子避免战争的伤害”、“收留乌克兰无家可归美女”、“我只关心乌克兰美女能不能安全进口到中国”等段子在不同社交平台上流传甚广。大国自信和男性的生殖焦虑结合,找到了比国旗贴纸更具体的欲望对象——被战争摧残的他国女性。

这并非一时兴起,“乌克兰美女都想嫁中国男人”在中国舆论场已经是陈年话题。在丰县拐卖婚姻事件的阴影下,这一话题也激起众多愤怒的谴责声音,随后纳入了“国男国女对立”的争执框架中。”24日晚,“乌克兰美女”的微博搜索结果,已经屏蔽了上述讨论。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向民众发表视频讲话。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向民众发表视频讲话。图:Russian Presidential Press Service via AP/达志影像

信息战污染中国舆论:“闪电战”拿下乌克兰了吗

俄罗斯开始入侵后,中国官方媒体迅速投入了战局的报导。由于来自俄罗斯官方的消息被无条件采信,中国大陆也成为俄罗斯最擅长的信息战的波及区域,大量未经证实或已被证伪的消息迅速传播。从网民的反应来看,许多人相信战争刚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2月24日下午1时许,《环球时报》等官方媒体报导,俄军已经登陆乌克兰敖德萨。随后,乌克兰方称这是假消息。同时,大量国内媒体引述俄国媒体报导,称开战一小时,乌克兰海空军已全军覆。俄罗斯国防部的消息也被采信,称乌克兰军事边防部队没有进行任何抵抗。以上消息均有乌克兰方的不同版本。

在社交媒体上,一则俄罗斯伞兵从飞机上降落的视频,以及声称乌克兰城市遭到轰炸的视频也广为流传。据微信公众号“有据核查”,伞兵空降的视频至少在2016年就已出现,而后者是2020年8月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生爆炸时的视频画面。一张流传甚广的截图显示,名为“金十数据”的财经信息平台在24日中午12点51分转发了来自俄罗斯卫星网的消息,称“俄军队已占领乌克兰首都基辅”,而从中央电视台的直播画面看,基辅仍然比较平静。

信息的甄别在中国舆论场并不是迫切需要。对于以乌克兰为主体和信源发布的新闻,中国网友并不买账。24日下午,中国新闻网发布微博表示:“乌克兰称已击落6架俄军飞机。”评论区中的高赞评论称:“俄罗斯知道这件事嘛?”“一边求支援,一边说自己很牛逼。”“别6架了,你都快没了。”

“闪电战”符合中国网民对当下战争的理解,攻打台湾也在这次舆论中被热烈讨论,被认为轻而易举:“早上出兵,中午统一,下午核酸检测发身份证,晚上一起看新闻联播,第二天一早升国旗,奏国歌!”

2022年2月19日,乌克兰亲俄份子聚居地卢甘斯克,一名士兵在战壕里观察战线上的动态。

2022年2月19日,乌克兰亲俄份子聚居地卢甘斯克,一名士兵在战壕里观察战线上的动态。摄:Vadim Ghirda/AP/达志影像

战争即和平的“反反战”心态

信息战的灌溉之下,普京在中国舆论场被进一步包装为在紧急危机中强大果断、骁勇善战的形象,符合他在中国一贯的硬气、有血性的“普京大帝”形象。

“普京大帝教你做人”,“你屡教不改我直接就开打”,“这才是真男人”。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站)上也聚拢了一群自称被他个人魅力所吸引、为他剪辑个人宣传影片并高唱赞歌的网民。在弹幕和评论中,普京被浪漫化为一个孤独、坚定、守护故乡、曾经辉煌的英雄。

24日当天,一条拼凑了普京数十年来的影像片段的b站旧视频下涌进了不少新评论,他们称赞普京是“伟大的人”,是“俄罗斯人民的持剑人”,“不敢想像俄罗斯没有他会怎么样”。该视频发布于今年1月底,截至2月24日晚,该视频播放量超过了173万,且显示有高达2000人同时“正在看”。

中国共青团中央在b站的官方帐号也在昨天发布了一首歌曲《喀秋莎》,该歌曲是二战前夕苏联的爱国歌曲。共青团的娱乐化“操作”获得大量点赞。中国作为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官方和民间舆论对战火中乌克兰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同情,反而对俄罗斯充满同理心。

反战的声音同样强劲,一篇题为《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的微信文章早早突破10万阅读量(后续增加不会显示在前台),并得到4千多人的现金赞赏。更有许多人借势指出,俄罗斯在历史上吞并了中国大量领土。

在观念冲突极易爆发的微博,提出反战的网民被谴责为“圣母”(是非不分地同情心泛滥),相反,战争被普遍认为是有必要的,且是和平的前提——“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北京冬奥会上一名乌克兰选手举着“No war in Ukraine”标语的微博也被全部删险。一个网民指出,真正的反战人士和世界和平爱好者会支持反对美国,收获了4.3万人次的转发和21万的点赞。

俄罗斯官方的战争论述输出到中国舆论场,美国被认为是这场战争真正的发起者,而俄罗斯只是在“保家卫国”,一些人将俄罗斯的主动出击比附了中国的“抗美援朝”。另一种更通俗也更父权的解释版本在社交媒体流传:乌克兰和前夫(俄罗斯)离婚了,和村霸(美国)眉来眼去,欺负前夫和孩子,前夫忍无可忍站出来保护孩子。

随着入侵进行,各种比附接连上场。有网民响应普京的定性,痛批乌克兰当局是“纳粹”,和将俄罗斯当局称作“纳粹”的网民展开激烈对垒。也有网民接受普京的长篇演讲,认为乌克兰和俄罗斯“同宗同源”,并更跃进了一步,在民族统一的角度为俄罗斯进行辩护。

地缘政治、帝国主义、纳粹、民族大义的说法轮番登场,为这场战争做足了注脚。

2022年1月6日台湾高雄凤山,士兵在陆军步兵训练指挥部参加城市战演习。

2022年1月6日台湾高雄凤山,士兵在陆军步兵训练指挥部参加城市战演习。摄:Ann Wang/Reuters/达志影像

台湾:今日乌克兰到底是不是明日台湾?

疑美

自2月21日普京签署命令承认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为独立国家、俄乌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增强之后,台湾舆论就开始关注台海局势与俄乌局势之间的“相似性”。由于美方并没有即刻在军事上有应对俄罗斯的明确举动,因此舆论中很快出现“美军不会来”、“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说法。

这种对台湾局势的类比式担心在香港2019年反修例运动和2021年的阿富汗战争中都一度出现。尤其在阿富汗代理人战争中,美国撤军后阿富汗政府即迅速垮台,塔利班重新掌权,台湾的国民党人士及中国大陆官媒以“今日阿富汗,明日台湾”的说法来发起“疑美”浪潮,质疑美国诚信和蔡英文的亲美路线。

而普京和习近平在决策风格、任期上的相似性,也令更多人代入对台海局势的担忧。

或许如此,在2月24日战争确切爆发之后,推特和脸书上,“俄乌”、“台湾”、“中国”都成为了热门搜寻词,谷歌上“台湾”的搜索热度比2月23日上升近10倍。台湾本地论坛ptt上,最热门的爆文也几乎都与俄乌战争有关。

美国在台协会AIT粉丝专页,在美国总统拜登对局势发表评论之后,转贴了他的twitter发文:“全世界的人民今晚与乌克兰人民一起祈祷,因为他们遭到俄罗斯军队无端和无理的攻击。”

但此言引起许多许多台湾网友不满,不少网友“出征”AIT的专页,留言回复:“只剩祈祷这一招吗”、“只是一纸废话而已,毫无实际行动”、“请川普去调解可能比祈祷有效”。

和阿富汗战争时一样,蓝营人士在“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舆论引领上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发文指,“要尽一切努力,避免台湾步上乌克兰的后尘”、“台湾,绝不能成为下一个乌克兰!”,因为“台湾对乌克兰最能感同身受的,是彼此都身处在地缘强权对峙的枢纽。”

不过针对上述“祈祷无用论”的说法,亦有网友说,台湾人放任内部亲中、舔中者很久了,“骂别人前先看自己能做什么吧。”

时代力量国际部主任刘仕杰则在脸书写道,对于台湾是否会是下一个被攻击的目标、中国是否趁虚而入的问题,身为台湾人的他很关心也很焦虑,但还是不鼓励大家留言出征美国在台协会AIT脸书。“美国是台湾最重要的盟友,在此时鼓吹疑美论,对台湾只有百害而无一益。”

2022年2月25日,声援乌克兰的民众在台北信义区莫斯科驻台北代表处前示威。

2022年2月25日,声援乌克兰的民众在台北信义区莫斯科驻台北代表处前示威。摄:陈焯煇/端传媒

绿营针对这股“疑美”风潮也即刻做出反应。蔡英文指,台湾国安会“乌克兰情势因应小组”有持续关注乌克兰局势,强调将乌克兰局势与台海局势进行类比,是“境外势力操作的假消息”。网路上的相关辟谣梗图指,两地在地缘战略、地理环境和国际供应链上的重要性都明显不同,强调“今日乌克兰不会是明日台湾”。

民进党立委林俊宪发文,没有对两地局势进行直接类比,不过他指对台湾而言从这场冲突中要学到的就是“反抗意志”,“台湾人最需要的,正是乌克兰抵抗的勇气,也是防止中共轻举妄动的最大武器。”

台湾智库执行长、学者赖怡忠在战争爆发前就曾经发文指,“台湾需注意破坏现状是否可被接受”“战争比我们想像的来得近很多”,不过这篇文章更多是分析具体的地缘政治,并指乌克兰危机势必会撷取部分美国资源,即便美国对台海的承诺和决心不打折,但能力上也会受到影响。

多名学者组成的台湾政策研究小组也在《The National Interest》上发表英文文章,指两地局势无法类比。这篇文章认为,虽然并不是说中国入侵台湾不值得担忧,但一个简单的类比是不充分的,需要考虑许多额外因素。文章又提出美国在台海的布局、台湾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都依然是重要的,而在中美之间的新冷战中,台湾也具有重要角色。

或许在“后冷战”“新冷战”越来越热议的今天,不论俄乌战争会持续多久,许多人更相信它将类似于1950年朝鲜南侵启动冷战的意义——象征著后冷战时代的全面开始。赖怡忠在文章中说,“这个战略竞争将会是赤裸裸的地缘对抗,但并不具备冷战时代‘共产主义VS.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对垒”。

2022年2月25日,台北股票交易所外显示台股走势。

2022年2月25日,台北股票交易所外显示台股走势。摄:陈焯煇/端传媒

股市表现受关注

在战事上,台湾媒体皆非常关注股市表现,各家几乎都推播台股、美股及俄股大跌信息。在ptt上,更有网友发出俄股跌幅破世界纪录,“已经破了1987年黑色星期一恒生指数跌幅33.3%的世界纪录”,盘中更扩大到50%,引起网友热议,成为爆文。

至于台股部分,最受瞩目的则是台积电的下跌,重挫 3.36%,收全场最低604元;至于航运股则是相对激烈,华航、长荣航惨遭抛售,大跌9%。

在乌台人,与想回台的乌克兰人

台湾舆论也关注在乌台人的安全和福利。

根据教育部统计,有12名台湾学生在乌克兰读书。其中5名学生已迁离基辅,1名在乌克兰东部,6名留在基辅,迁离基辅的学生中有3名计划近日内返台。

台湾驻俄罗斯代表处则指出,总计还留在乌克兰全国境内者共有33人。旅居乌克兰的台湾人有6人离开乌克兰境内,另有5人前往乌克兰西部利维夫市(Lviv)。

一名居住在利维夫市的台湾女性游舒涵(Emily)在其经营的脸书粉丝专页上分享在乌克兰的生活。近日涌入大量网友关心她的状况,她也发文指出,一切平安,并与家人持续联系中。

不过,基隆市议员张之豪表示,一名乌克兰留学生的家人向他陈情,称这名学生担心战况想回台,却要透过驻俄罗斯代表处办理,只好与乌克兰女友一家人前往波兰避难。张质问外交部,为何不能让波兰代表处兼辖乌克兰领务?

外交部24日也急宣布,25日起可由驻波兰代表处暂时兼理领事相关业务,如护照、签证及文件证明等业务。

2019年11月21日乌克兰基辅,大约200名在基辅的市民带著标语牌来到中国大使馆前,支持香港的示威者。

2019年11月21日乌克兰基辅,大约200名在基辅的市民带著标语牌来到中国大使馆前,支持香港的示威者。摄: Sergii Kharchenk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香港:自顾不暇、批评美国

相比2019年,对乌克兰的关注度下降

世界发生大事,香港也因疫情正自顾不暇。于是对比起其他地方,有关乌克兰事件的舆论及反应相对冷淡。翻查Google香港区搜寻趋势,“疫苗通行证”24日正式实施,应用程序“安心出行”成为搜寻榜第一位,而“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则排名第四,稍为后于“BBC”及“英超联赛”。

在连登讨论区上,也有少量关于两地战争的帖文,惟讨论声音寥寥,当中比较常见的讨论都围绕著两种调性,其中一种是股市:多名网友发文,对普京出兵拖垮股市表示愤怒,并担忧晚上的美股走势。而就在普京凌晨进军后,港股开市马上低开,至收市跌逾700点。

第二种是倾向评论美国的不作为,并思考美国的懦弱是否会促成日后中国攻台。有网友发问,如果俄罗斯最后成功占领乌克兰,是否意味著美国已经无力维持世界秩序。留言中,有人断定拜登不会再有行动,也有人认为拜登已经亮出底牌,“就是经济制裁”。不过另有一条获得较多赞好的回应指出,“香港事件已看得出美国佬是‘废’(没用)”。

回望2019年,香港人曾经高度关注乌克兰这个地方,以及它背后的历史。当年,反修例运动爆发,有不少网民将香港情况跟2013年末乌克兰爆发的示威运动相对照,指出无论在运动背景、发展过程,甚至后来政府在对待示威者的手段上,均有不少相同之处。

除此以外,不时有民众发起地区性的“Winter on Fire 遍地开花”放映活动,播放纪录片《凛冬烈火:乌克兰自由之战》(Winter on Fire: Ukraine’s Fight for Freedom)。纪录片敍述了2013年末至2014年初乌克兰革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并记录当地民众的革命精神。其导演艾菲尼夫斯基(Evgeny Afineevsky)也曾于社交网站Twitter发出亲笔签名公开信声援港人。

事实上,观察Facebook和IG平台,不少香港人也有转发相关新闻。其中有人以《香港人可以为乌克兰做啲乜?(做什么)》为题发文,形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令香港人感同身受,呼吁港人透过网上募捐平台,捐助乌克兰民兵部队及支援乌克兰军的组织,并持续关注事态发展,思考乌克兰所带来的启示。目前,逾1万人赞助乌军组织“Come Back Alive”的月捐计划,捐款额达每月港币200万元。

2022年2月24日,一名妇女站在电视屏幕前观看俄罗斯军队对乌克兰发动袭击的新闻。

2022年2月24日,一名妇女站在电视屏幕前观看俄罗斯军队对乌克兰发动袭击的新闻。摄:Vincent Yu/AP/达志影像

在香港的乌克兰女孩:两边都是我的家,但两边都不安定

现年31岁的Victoria是香港人、也是乌克兰人。她在基辅出生,3岁时随著妈妈来到香港,现在父母在中环经营一家东欧菜餐厅。“这些时代怎会打仗呢?”Victoria想不通。看着自己的家乡一天之间被炸成颓垣,整天下来,她头一直在痛、很紧张。

厨师们大多都来自乌克兰,当中部份员工的子女、孙子还有亲戚都还在当地。24日开店,Victoria形容他们坐立不安,“基本上做不到其他东西”,忙着打给亲戚确认安全。看着手机滚动的消息、电视直播,她说,很多人都在哭。

根据外媒报导,俄罗斯直升机曾猛烈轰炸当地机场。Victoria的外祖父母就居住在基辅机场附近,目前仍然安全。但Victoria形容,“其实(乌克兰)没一个位置是安全”。自乌克兰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各地空袭警报声一直在基辅的上空回荡。

因为外祖父母经历过二战,Victoria形容他们“见得世面多”,所以“很平静”,但也已经为最坏的情况作好准备——他们准备好行装,在家附近平日用来放腌菜的地下室,放好足够一两个星期的粮食,必要时就躲进去。Victoria说,那地方虽然不会很深的,但“起码比在地面好”。

对比起当年,如今港人对乌克兰的关注明显下降。但Victoria也很明白,形容这是“人之常情”,“你不可以要求一个人对所有事都上心,每个人做到的尽做啰。”在香港现今的状况下,人们没有力气去关心其他人,“我也是明白的。”

她说,在凌晨传出俄罗斯进军乌克兰的消息以后,还是有不少人传了信息给她,说句支持,甚至问问看有没有地方可以捐钱、捐物资。

以前读书,Victoria每年暑假都会回去待一两个月。但现在航班全都停了,大家都很担心,“自己又做不到什么”,觉得好无助。“香港是我的屋企,乌克兰又是我的屋企,两边现在都是不安定。”她说。

(易小艾、实习同学吴冠伶、叶家润对此文亦有贡献)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乌克兰战争喧嚣背后的真相

(一)北京时间昨天上午11时左右,俄罗斯发起了对乌克兰的全面武装进攻。乌克兰战争这个话题,迅速取代X州事件,吸引了互联网绝大多数流量。 在中文媒体世界里,俄罗斯攻击乌克兰的战争被描述成一部浪漫史诗:俄军开战不到两个小时,就已经摧毁乌克兰的海 …

简中互联网里的乌克兰战争:民族国家拟人政治之恶,以倍速败坏

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至今五天,大陆的互联网舆论为俄罗斯悬心了五天:起初为俄军势如破竹叫好;然后为陷入胶着的俄军鼓劲、隔空建言献策;直到27日普京将核武转入特殊战备并威胁发射核弹,网络情绪一度掀起小高潮,迫不及待要看到“美国走狗”的基辅 …

如果俄罗斯这次战败会如何?

知乎用户 不想上吊王承恩 发表 那你应该事先囤一批乌克兰格里夫纳,坐等战后升值。 知乎用户 波萨达斯星人 发表 哪怕俄罗斯战败,世界也回不到以前的样子了,接下来是礼崩乐坏,生灵涂炭的纪元,虽然上一个纪元不见得就一定更文明。 日本打赢日俄战争 …

假如乌克兰不投降,拖俄罗斯进入巷战,结果会怎样?

知乎用户 我最帅 发表 不管怎么样,俄罗斯这次必须要赢。 如果俄罗斯这次输了,北约东扩成功,俄罗斯将被美国真的逼到墙角无法动弹。 乌克兰被揍,美国现在无动于衷,按道理,它作为带头大哥,理应伸出援手,救救准备投奔的小弟的。 结果这个小弟在投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