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董宇辉卖六元东北玉米被供应商背刺只值七毛?

by , at 01 October 2022, tags : 玉米 农民 甄选 东方 助农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走饭​​ 发表

很多人都没说到重点

所以大家不要再争了,给大家看看官方的解答!

昨天刷到央视农业《中国三农报道》主持人郭嘉宁

针对这次玉米事件做了一个解答

有理有据、非常的全面

给大家看到了不一样的专业视角

大家都可以好好看看

关于玉米,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知乎用户 bug1330 发表

说谎者

东方臻选 6 元一根的玉米被质疑价格贵,董宇辉称 “谷贱伤农”。

(我们卖得贵是为了帮助农民)

告密者

辛巴怼董宇辉丧良心,称农民卖玉米一穗才 7 毛钱。

(农民根本没得到所谓的帮助,利润都被东方臻选赚到了)

董宇辉回应:我们进货价一根 2 元。
(这个进货价格不低了,我们赚 4 元怎么了?)

投机者

东方臻选供应商 “东北农嫂” 澄清:地头价 0.85 元,给东方甄选供货价 2 元。并趁机挂单一根玉米 3 元。

(我们卖的便宜,赚的少,快来买!)

无辜者

农民:我们的玉米卖得真的不贵。

(我们确实没赚什么钱)


搅局者

XX:哟,好像买东北玉米就是在压榨东北人。

XX:投资不过山海关!

XX:“东北农嫂” 无耻背刺队友!

XX:卖的便宜对农民没好处!

XX:&%$€^<}*~+@……

说谎者

东方甄选:嘿嘿嘿……

董宇辉:嘿嘿嘿……

(置身事外)

知乎用户 双手互搏键盘侠 发表

看到胖东来发布信息了,胖东来一个实体也只在供应商基础上加二十多%。

事实不就是农民只能收到七毛钱嘛,这算什么背刺。不过是戳破了一个谎言而已。

说的严重点,这不就是曝光一个骗子吗?

一个人说我 2 块钱从农民手里收购的高端产品。但是包装上有供应商信息啊,大家上网一看,我去供应商也在卖,怎么价格和新东方不一样呢。信息也和新东方说的不一样。

供应商能怎么办,只能实话实说。说没有啊,我的收购价 7 毛。你是想让供应商一起欺骗消费者吗?网络发达时代没有什么东西价格可以保密。

不过因为莫名其妙的光环。说实话的供应商被批评背刺,说玉米只卖 7 毛左右的农民被嘲讽不动大棋。真是感觉滑稽 滑稽 滑稽

知乎用户 半佛仙人​​ 发表

我觉得没那么复杂。

事情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装了一个自己圆不上的 X 而已。

利润率和定价根本不是问题。

苹果,BBA,茅台,各路奢侈品,哪个定价不高?哪个利润率不高?哪个消费者不知道?

为什么大家没有觉得奇怪?

因为你看看他们装的是什么 X?

科技,创新,艺术,格调,阶级划分,公务员,历史情怀,人情世故。

这些东西的逼格,你是没有办法直接【量化】的。

自然也就不存在戳穿的可能性。

就是喜欢的就买,有送礼需要的就买,有装 X 需要的就买,不喜欢或者买不起的就不买。

不存在,戳穿的可能性。

这些东西本质上就是玄学,就是愿者上钩。

但是,助农这个概念,就不一样的。

我们是农业大国,并且农产品不管生产还是收购还是流通,中间的价格是不难搞清楚的。

这时候助农这个玩法,是很容易被量化算清楚的。

能被人算清楚的 X,不要装。

就这么简单。

知乎用户 驴车漂移赵光义​ 发表

昨天刚去农嫂的旗舰店下单了一箱玉米,一模一样的玉米有便宜的干嘛要买贵的。不过在农嫂淘宝店的评论区里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最近突然多了很多差评,这些人还煞有其事的说之前在东方甄选也买过这款玉米,农嫂店里的比之前买到的差多了,果然还是一分钱一分货之类的。我不知道这些刷差评的是不是有组织的,如果不是有组织的水军我只能说,同一个供应商的玉米您能吃出差别来,您味蕾真牛逼。

有很多人说东方甄选这次被喷是因为价格卖太贵了,还有人说是因为董宇辉那句谷贱伤农太虚伪了,其实从我的角度来看主要是这帮人太懒了。卖高价没问题,但卖高价的产品就要有高逼格啊,不是说你在直播间念两句诗拽两句文你家玉米也就跟着有文化了,也就跟着高逼格了,光这样做还不够。我建议你们多向极客农场学习,卖产品的时候先给取个新的名字和别家做区分,比如人家的玉米叫东北黄糯玉米,你们就叫甄选一号玉米。人家外包装是朔料袋,你家可以换成纸盒子,盒子上再印上句心灵鸡汤。啊!这是王维诗里面的玉米。这样逼格不就一下上来了吗!买了玉米的人不就没法比价了吗!

现在倒好,一模一样的名称一模一样的包装,别的主播卖 4 块你家卖 6 块。人家发现多花两块钱在文化人哪里买的玉米,和在满嘴老铁没毛病老铁 666 的社会人哪里买的玉米居然是同一种,这你让那些人怎么想得通?怎么能不骂你?就算你现在出动大批水军控评把舆论压住了,人家心里还是不服气是不是。

所以最后再说一句,卖高价可以,但麻烦你们勤快点别偷懒。[手动狗头]

我必须得补充一下啊,好多人说玉米也分三六九等不同规格的,我这样比价格不合适。我对比的别的主播 4 块一根和东方甄选 6 块一根是同一个规格的,都是 200g 一根的黄糯玉米。农嫂家还有 180 和 160 两个小点规格的,一根分别比 200 的便宜 4 毛和 7 毛。好多人说农嫂家买到的玉米比东方甄选家的小,其实是搞错规格了,不能拿 160 的去和 200 的比哈,这样不合适。

再次补充一下,有人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说农嫂京东店 6 月份黄糯玉米卖 6 快多一根,比同时期东方甄选卖得还要贵几毛钱。我特地去慢慢买比价网看了一下历史价格,发现没这回事哈,人家六月份的时候就是卖 3 块 7 毛 9 一根。

还有人说在天猫上买过 6 块 2 毛 3 的,这个我也查了一下,其实最贵的时候卖过 56 元 8 根,合 7 快钱一根了。这个价格总共只卖过两次,都是很快就改回去了。我不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操作,是促销打折之前先提一下价吗?有没有懂行的同学解答一下。

知乎用户 纸盒勇者 发表

背…… 刺……

从前有个国家,里面人人是贼。
一到傍晚,他们手持万能钥匙和遮光灯笼出门,走到邻居家里行窃。破晓时分,他们提着偷来的东西回到家里,总能发现自己家也失窃了。
他们就这样幸福地居住在一起。没有不幸的人,因为每个人都从别人家里偷东西,别人又再从别人家里偷,依次下去,直到最后一个人去第一个窃贼家行窃。该国贸易也就不可避免地是买方和卖方的双向欺骗。该国政府也是个向臣民行窃的犯罪机构,而臣民也仅对欺骗政府感兴趣。所以日子倒也平稳,没有富人和穷人。
有一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没人知道——总之是有个诚实人到了该国定居。到了晚上,他没有携袋提灯出门去偷,而是呆在家里抽烟读小说。
贼来了,见灯亮着,就没有进去。
这样持续了有一段时间。该国的人感到有必要向他挑明一下,纵使他想什么都不干地过日子,可他没有理由妨碍别人干事。他天天晚上呆在家里,这就意味着有一户人家第二天没了口粮。
诚实人感到他无力反抗这样的逻辑。从此他也像他们一样,晚上出门,次日早晨回家。但他不行窃。他是诚实的。对此,你是无能为力的。他走到远处的桥上,看河水打桥下流过的情形。每次回家,他都会发现家里失窃了。
不到一个星期,诚实人就发现自己已经一文不名了;他家徒四壁,没有任何东西可吃。但这算不了什么,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错。不,总之是他的行为使其他的人很不安。因为他让别人偷走了他家的一切却不从别人家那儿偷任何东西。这样总有人在黎明回家时,发现家里没被动过——那本该是由诚实人进去行窃的。
不久以后,那些没有被偷过的人家发现他们比别的人家富了,就不想再行窃了。糟糕的是,那些跑到诚实人家里去行窃的人,总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因此他们就变穷了。
同时,富起来的那些人和诚实人一样,养成了晚上去桥上的习惯,他们也看河水打桥下流过的情形。这样,事态就更混乱了。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在变富,也有更多的人在变穷。
现在,那些富人发现,如果他们天天去桥上,他们很快也会变穷的。他们就想:“我们雇那些穷的去替我们行窃吧。” 他们签下合同,敲定了工资如何分成。自然,他们依然是贼,依然相互欺骗。但形势表明,富人是越来越富,穷人是越来越穷。
有些人富裕得已经根本无须亲自行窃或雇人行窃就可保持富有。但一旦他们停止行窃的话,他们就会变穷,因为穷人会偷他们。因此他们又雇了穷人中的最穷者来帮助他们看守财富,以免遭穷人行窃,这就意味着要建立警察局和监狱。
因此,在那个诚实人出现后没几年,人们就不再谈什么偷盗或被偷盗了,而只说穷人和富人;但他们个个都还是贼。
惟一诚实的只有那个诚实的人,但他不久便死了,是饿死的。

——《黑羊》,卡尔维诺

知乎用户 初一一​ 发表

从已知信息可求得:

东北农嫂 = 2 元 - 7 毛 = 1 块 3

董宇辉 = 6 元 - 2 元 = 4 元

答:董宇辉的口才价值 4 块一斤。

ps: 我不是在贬,而是羡慕,我也想有这样的口才。

知乎用户 喵教授​​ 发表

主播:东方臻选 6 元一根的玉米被质疑价格贵,董宇辉称 “谷贱伤农”

同行:辛巴怼玉米卖 50 块钱丧良心,称农民卖玉米一穗才 7 毛钱。

供应商:近期东北农嫂在抖音直播带货,将同款玉米挂上直播间,售价仅为 3.6 元。

农民:?????

用脚指头想一想,在整个渠道中谁是最无助的,还是农民。

因为在整个市场上来说,农民的议价权是最低的。

在所有链条中,消费者和农民相对于大的中间商,才是分散的,弱小的。

东北还好一些,有大农场。

在河南的部分乡村,一家几亩地买玉米,你这玉米品质都无法保证,咋溢价。

所以觉得农业最终的发展,其实还是品质化,规模化,这也是一个趋势。

因为普通的小农产业,积极性也不高,最后都是让渡于规模生产。

有一句话叫平行的世界,世界是平行的,很多人互不接触,生活在各自的茧子里。

消费者可以自然选择是主播、是供应商,还是去田间地头。

但是助农,仅仅一个主播是不够的,需要千千万万个主播。

决定农产品价格的就是两个:

1,是看品质,品质高了,价格自然高;2,是要看渠道,不同的渠道,价格自然区别很大。渠道不同,成本和宣传也不一样。

地里收购价是农民收益的直接体现。鲜食玉米的品质跟源头种植土壤、种子、种植工艺技术均相关,最后的价格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35 斗综合市场各方消息,收购价在 0.85 元—2 元每根之间。
鲜食玉米不同于普通玉米,采收后呼吸代谢旺盛,养分衰退迅速。想要完成从采摘到入库的快速锁鲜,进行长期贮藏或周年供应市场,对制作工艺水平要求极高。研究表明,从采摘到成品限制在 3-5 小时以内,可有效锁住鲜食玉米的营养和水分,因此需要专业加工厂进行精深加工,其加工成本高于普通小型加工厂。
“6 元玉米” 再惹纷争,三大主播掐架背后的助农真相

就以笔者所在的区域来言,正常的农产品价格是按照小摊位,生鲜超市,大超市开始慢慢上升的。当然你吃习惯了盒马生鲜这种产品,有钱天天搞,就是另当别论。

食用玉米的价格确实贵,是正常的,但是生产量小。大部分玉米,还是用来做饲料啥的。

没啥意思,要明白长期吃 6 元玉米的,不理解吃 1 元玉米的也是正常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无法互相说服的,东方甄选这种玉米,注定是针对部分城市客户的,这个价格考虑到别人的成本,既然是直播,也没有强买强卖就不说什么了。

整个来说,我觉得没啥问题,毕竟大河有水小河涨,农户确实价格买上去了。

但是要明白的是,谷贱伤农,可不仅仅是直播能够解决的。单纯的助农,不仅仅是需要靠一个主播,恐怕是无数个直播。

在小农经济的框架下,直播也只能普惠到部分上规模的农户。到挣大钱,就还是需要产业化,规模化,有议价权。

我个人感觉农村赚钱,到最后可能还是会分流,要不种特种作物,比如烟草。要不去搞合作运营,大家一起搞农庄。

就拿部分河南农村来说,典型的小农经济吧。

一家人按八亩地说,在市场上能有什么议价权。你一个村加起来,还是按照粮站的价格来算的,议价权不在手里。

现在豫北的农村玉米收购价格,一斤一块多。而且还不算背后的人工,种子,化肥,机械收割成本。

依据豫北老百姓售粮习惯,老百姓暂不卖粮,售粮积极性很低。粮点收购价格玉米粒 1.29-1.32 元 / 斤,玉米棒 0.62-0.67 元 / 斤,水分高低不等。

知乎用户 文刀半瞎​​ 发表

一根玉米,掀起了轩然大波波波波波波波波波波波浪。

一浪接着一浪。

从地里长出来到餐桌,一根玉米经历了多少人的手?

小时候自给自足,一根玉米从地里到肚里,没有价钱,没有中间商。

只有本是同根生的玉米杆子烧火把玉米煮熟。

现如今,一根玉米,从地里摘下来,农民卖给批发收购商,批发给经销商,经销商给经纪公司,经纪公司给带货直播,中间直播平台还得抽成。

这也就演变成了,一根玉米 7 毛卖 6 元,甚至 8.6 元的现象。

也就出现了同样一根玉米,同样的直播平台,有人卖 2 块,有人卖 8 块。

这不是一个苹果放在地摊上卖和放在米其林卖的区别。

环境和服务,质量和品质,都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而且玉米也没有形成品牌,不会有生产商出来做控销,做品控和价格维护。

没有人给你统一指导价。

市场监督管理局?

开什么玩笑,大家都是明码标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合理合法。

如果要细说,很多产品的价格都虚高,例如我最熟悉的药品,这要是仔细算一下成本,那价格可就高得离谱了。

可为什么只有玉米一直被人揪着不放呢?

难道仅仅只是因为东方甄选出名,有热度?

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大家喜欢看狗咬狗一嘴毛的烂事?

其实呀,还是因为,大家突然发现,这些天以来,我一直被这群人当傻子玩。

大佬们相互拆塔,消费者懵逼吃瓜,几个月下来,一地鸡毛。

有人担心没人再卖玉米了,有人担心农民玉米滞销。

拜托,在没有直播之前,玉米只要不是遇见天灾,都不愁卖不出去。

只不过这个价格高低会随着市场行情变化而波动。

例如今年,即便没有直播带货,玉米价格也上涨了。

直播带货销售出去的玉米,跟咱们国内玉米总产值相比,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当然了,如果要做细分,那咱们国内主要的玉米都是饲料用和高油玉米,人吃的甜玉米也就几百万吨。

可直播才卖出去多少呢?

现在这么一闹腾,还有多少人会认?

助农是好事,可不要把助农变成了一门敛财的生意,光想着赚钱,却不为农民长远利益着想。

知乎用户 Sean Ye​​ 发表

其实直播的事情,在去年欧莱雅和李薇头部两位主播那一拨撕逼中,已经讨论过一波:

如何看待欧莱雅就面膜事件致歉,表示将提出妥善解决方案?你能接受这一道歉吗?该事件最终可能怎么解决?

直播带货的核心竞争力

在我看来,老百姓为什么要去直播间蹲守,核心原因是性价比——在你头部主播的直播间李能买到稳定品质下,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举个例子,李佳琦的化妆品带货一哥的品牌是建立在怎么样的消费者认知上?

是因为国内外价格透明的化妆品大品牌,在李佳琦的直播间,居然还能薅出更多折扣。

所以他的提成标准也是有倾向的:

  1. 欧莱雅这种顶级大牌的提成,在 10-15% 之间;
  2. 普通国际品牌的提成,在 20% 左右;
  3. 国产品牌的提成,高达 40%。

东方甄选的核心竞争力

在东方甄选出来的时候,我也提出过一些不理解:

段子说得好,是直播的核心竞争力吗?

我们都知道新东方的老师特别能说段子,新东方的老师能在直播中讲英文。我们群众一边听直播,一边还能学习英语……

但这些真的是直播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吗?

不是,直播的核心竞争力是流量,以及得到流量之后,裹挟用户,反过来向品牌方索取低价,并通过低价,继续保住自己的流量优势。

事实上,在董宇辉提出谷贱伤农的概念,我作为用户是不买单的。

但是,这个观点就随口在微博上说了两句,就被粉丝们围攻了……

口才 > 性价比?

后来,新东方有了流量之后,开始广告,5 万月薪招聘主播。

似乎新东方认为,只要多拥有一些董宇辉这样的优秀主播,生意就会越来越好???

我也是很难理解。

吸引客户靠营销,留住客户靠产品

直播自己没有产品,所以在我看来,有了流量,接下来关键是如何用「全网我最低」的性价比留住这些用户。

趁着李薇二人不在,罗胖完成「真还传」重新创业,新东方是有机会的。

而不是继续做「我这里买虽然贵,但是有情怀」的思路去套路用户。

因为无论多有才华,有一天用户会疲倦你的段子;但是最低价,在消费降级的大趋势下,用户是很难不被吸引的。

如今,当你新东方站到抖音带货最前列的时候,你就会吸引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批判,即使没有供应商背刺,没有辛巴吐槽,迟早也会有其他人盯上你的弱点——性价比不高。

这个时候情怀和口才还能持续维持高价吗?

当然死忠粉丝还是愿意掏钱的,但这就不是直播带货了,这生意叫做粉丝变现……

知乎用户 写手一条城​​ 发表

【背刺】?【扮演这样不光彩的角色】?

说点实话还有错了?让老百姓知道真相还有错了??

这老嫂子说的有问题么?

这玉米从农民手里拿过去的时候不是七毛?卖出去的时候不是六块?你打的不是助农的旗号?

你这玉米卖的时候,把所有的环节都给你算上,你能拿到多少利润,你给了农民多少利润?

你招主播的时候月薪开到 5 万,农民一个月赚多少?一年种多少亩玉米能赚 5 万?

嗷,你卖同样一个裤衩子,到你直播间里拽两句词儿它就格外香啊?

你玉米卖多少钱,本来是你自己的产品定位问题。

就像一瓶水,有卖几毛的,有卖十几块一瓶的。

你可以把它包装成高级货,你可以说它色泽艳丽、穗型整齐、美观大方、质地细腻,可以作为文玩手把件收藏盘玩。

能卖出去,是你营销牛逼,是观众愿意买单,是这个社会上有愿意吃这种高级玉米的人。

但问题是——你助农了么?助了多少?自己吃了多少?

你一个拿走了 90% 利润点的二道贩子,凭什么说你帮助了农民?

你凭什么打着帮助了农民的旗号去收割有钱人的善心?

就像我说组织给西部山区的孩子捐款,一众人给我捐了,结果到最后你发现我自己拿走了 90% 的钱,只给了山区孩子 10%,不觉得恶心么?

还狡辩说,确实帮助了山区孩子,他们拿到了 10%。

对啊,没错,是帮助了,但是没有你这二道贩子的时候,玉米烂地里了?卖不出去了?

他妈的全国直播带货的就你一家啊?

你新东方直播间养活了全天下农民啊?没你卖别人不一样卖么。

你是垄断了中国玉米么?

还说什么便宜的玉米是给牲口吃的,我去你妈的吧,你进货 7 毛是给牲口吃的,到你直播间卖 6 块就不是喂牲口的了,又变成喂人的了。

是不是喂牲口和喂人之间只差了一个价格?

为什么东北的农民在舆论上根本就没有支持他们,还不是因为没有拿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么?

你从人家那 7 毛进的货,到最后 6 块钱出手,你这助农让农民看了不得哭出来?

老农民不得琢磨,你们中间干啥了就值五块三啊?

你们到底干啥了?

把这玉米的价值抬高了八九倍?

答案是——他们贩卖情怀了。

他们在带货这玉米的时候那文案给你写得,我的妈呀,文青看了尿都憋不住啊。

吃了这款玉米,我相信你会跟我一样回忆起童年,回忆起那些无忧无虑,背着书包回到家里头,着急忙慌的把书包扔在凳子上,一溜烟儿跑到巷子里跑了一整个下午。
没有那么多的作业要写,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和情需要照顾,没有那么多的烦心事儿要处理,也没有那么多的痛苦要焦虑。
你玩了一整晚回来,有时候妈妈看你玩的太累了,把你喊回来,锅里煮出了自己家地里摘的玉米,香气扑鼻,你用筷子戳着拿在手上边啃边跑。
你跑的时候,背后的阳光温暖,洋洋洒洒落在地上,它在你面前投下了跟你一样大小的影子,你边跑边追,嘴里头那一口玉米,淡淡的回甘味扑鼻的香。
好多年后,你到现在都记得。
你时常记得,在仲夏夜的风里,你们坐在院子里乘凉,寒风袭来,树叶沙沙作响,天空偶尔飞过一两只不知名的鸟,发出清脆的叫声。
你一个手里拿着筷子戳着的玉米棒子在啃,一个手里还贪心地抱着水井里刚取出来冰镇的西瓜,大人们在忙着说他们的事情,有时候低声细语,有时候开怀大笑,你不关心,那个时候人间的事情还没有经历。
你无忧无虑的像个孩子。
好多年后,你回忆起来,其实那个玉米的味道记不太清楚了,尝着好像很像,但你清楚记得是那些仲夏的夜里头,繁星点缀,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你年轻,那时候你头也不疼,颈椎也不疼,也不会在睡醒失眠的夜里头辗转反侧,也不会在睡醒的早晨感觉头昏脑胀。
那时候你爸妈身体还很健康,他们年轻平安喜乐,爷爷奶奶也陪在你身边,你其实不是想玉米,你是想当年的自己。

好一个**《你其实不是想玉米,你是想当年的自己》。**

一根六块钱的玉米,既能满足自己的文青情怀,又能满足自己帮助农民的善心,还有享受高级玉米的香甜…… 谁说它不值六块我把他妈妈的肠子骂出来。

这小资情调还有谁?我就问问还有谁?

没有这些直播间的时候,农民饿死了么?

这不就跟 nm 房产中介一个味儿么?

你先把原本存在的交易链条全给干死了,然后说你要帮助他们,你只收 “亿点点费用”。

你是不是以为别人都是大撒子?

这种早已经形成规模的种植区,早就有农产品交易市场,采购商也不少不少的,供应链条健全的很,用你来助啊。

七毛的价格还不如自己去摆摊卖的贵,你扯什么犊子。

2021 年 7 月,“双减政策” 落地,新东方被郭嘉给收拾利索了,学乖了,搞了这么一条路子,遵循 ZZZQ 的原则,打着助农旗号搞直播带货。

本质上和罗永浩、李国庆潘子、嘎子有什么区别,你给自己立什么贞洁牌坊?

你有什么资格代替农民发声?

你做的就是低买高卖的买卖。

你们只会把这个商业链条不断加长,中间商越来越多,最末端的农民能得到什么?

这中间大量的钱,都被渠道商们拿走了,被主播们拿走了,被曾经在教培行业把老百姓坑了一把的新东方拿走了。

你要是真助农,我建议你别当这种从别人手里拿成品的二道贩子,去给农民实实在在的实惠。

知乎用户 沉默驴子​ 发表

归根结底还是卖贵了。

直播卖货本来有一个基本逻辑,主播依靠推广能力和起量能力,向供货商争取一个好价格。

一是本身有广告效应,二是量大不按零售价算,因此有的供货商要从自己的利润让出一部分给主播,但更多的是其零售价本身包含了渠道费,实际上主播赚这个渠道费就足够。

但这一次,东北农嫂自己的零售价就是 3.6 元,按这个价卖,东北农嫂必定还有不小的利润空间,但东方甄选没有调查直接在零售价基础上再加自己的利润,成了 6 元。这价格,比京东淘宝上卖的都贵,和不少线下零售店卖的价格一样,这已经破坏了直播卖货的基本逻辑。所以辛巴自以为找到了弱点,展开攻击。

如果大家有调查,就会发现,现在的直播卖货价格,普遍比天猫京东上卖得都贵,有些较红的明星带货也是如此。当初李佳琪和 w 雅卖化妆品,不是全网最低价,还会手撕厂商,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就是头部主播还在遵守这个规则,但东方甄选作为新一代的头部主播,却破坏了这个逻辑,居然比零售价卖得还贵。

就算董宇辉有带货能力,但同一个东西,你这里贵,别人便宜,那消费者最多不去无良经销商那里买,去其他地方买不是一样? 为何一定要买贵的?你愿意支持董宇辉可以去个人刷礼物,没必要让大家买东西都付更多钱。

最后说一下,卖高价就能让农民得到实惠?从东北农嫂就看得出来,要想经过这种无良经销商传导到农民端,是极其困难的。东方甄选赚的利润率基本固定,多的钱,就被无良经销商赚走。

知乎用户 我是小呀小未名​ 发表

其实认真看一下时间线,从六月初的 “董宇辉爆火” 到六月下旬新东方在线股票被各种抛售,所以东方甄选究竟是不是靠着资本炒作,然后等股价上涨大机构都跑了,这应该不言而喻了吧。

本来,你卖农产品就卖了,这也没啥,偏偏要立牌坊,这就很逗了。

从之前的 “谷贱伤农” 到“从地里收回来就一根 2 块”难得还不够明显是谁在说谎了吗?

事实上,谷贱伤农,是不是事实,这是事实,但更大的事实是,一些厂商拿着这个当招牌去收割城市小资而已,而农民实际的收购价根本没变。

那么,真正让谷贱伤农的人是谁,是你们收购商,所以别 tm 立啥牌坊了,卖货就卖货,偏偏要把自己搞的多少伟光正。

再谈谈 “东北农嫂” 那件事,还有人一直骂她们没有诚信,为啥供应商要出来说那种话呢?那我们来听听为啥东北农嫂(详情见下链接)要出来说那些话。

https://m.weibo.cn/6436764398/4817160444314498

难道不是购买东方甄选的人,顺着供应商名字,自己找过去,骂对方,所以才引得对方反驳吗?

这明明是一件,东方甄选立牌坊,然后被人打脸,现在看了很多人的言论,反而变成了 “东北农嫂” 不对了,实在是笑死我了。

基本是,只要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不会相信东方甄选的那套说辞,我上面就说了,那种言论只是为了感动城市小资群体而已,你们以为你们花费了更多钱是助农,其实只是助资而已。

现在对于农村发展最大的问题还是存在于物流信息不通畅,这样才导致了终端成本上升而生产端又没办法赚取更多利润,始终希望国家能够搞专门的农产销售平台,各地乡镇政府能够充当检验环节更好的助农,缩减中间渠道本质上也是造福终端消费者。

知乎用户 种药材陈​ 发表

2017 年全国甜玉米种植面积是 400 万亩。

2017 年辽宁省玉米种植面积是 3387 万亩。

且不说大家所谓的你不说我不说,就能默认甜玉米收购价高,从而倒逼采购商提高地头收购价这个想法多么幼稚,就算这个可以实现。

如果大家觉得甜玉米地里采购价两块钱可以的话,我可以代表全辽宁省农民,我们全都种甜玉米。

然后我保证明年大家都能吃上五分钱,一分钱一根的甜玉米。

知不知道就这个七毛钱一斤的价格,能维持住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甜玉米农民的竞争对手不是平台商,是其他想转投甜玉米作物的农民!蛋糕就这么大,你们快别说价格高了,种甜玉米的都要吓死了。

知乎用户 林大路​ 发表

都是生意而已,抓住对方把柄使劲怼

现在商家还要打网络战,比如

  1. 买水军
  2. 花钱刷对方差评,真干的出来

看起来不计成本,但是和滴滴的逻辑一样,老子把对手干死了,没有对手了,装一下好人,卖一点可怜,然后蹭蹭蹭两边吃。

供应商那边压价格,贵了老子不买你的,你卖不出去,这么大的量,你多放一天坏的更多;消费者那边卖惨,什么『谷贱伤农』……

我之前有个女同事,我特别佩服她,她能准时上班,而且送娃去学校,还要去早市把菜买了,但是时间还是少,所以每天早上可以看到她提着菜来公司,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公司请的厨娘~(‾⌣‾~)

公司嘛,肯定有冰箱,除了放饮料之类,主要就给她放蔬菜和蛋禽肉了,不过她不会把可以把放外面的菜也一股脑儿的塞冰箱。

有时候水果价格不错她还会多买一点请我们吃,反正我觉得她太强了,而且人家从来不耽误工作,真的太会过日子了。

你在网红、炒作、营销之间选,不如直接挑。

知乎用户 轩爷 diedcat 发表

我是站董宇辉的。

同一罐可乐,批发价 2.1 元,在士多店卖 3 元,售卖机卖 4 元,火锅店卖 6 元,高级餐厅甚至可以卖 40 元。(具体价格可以看看王师傅和小毛毛的视频。)我从来没有见过超市士多可乐公司会去背刺高级餐厅。

还是同一罐可乐,我自己一个人在士多店喝和在房间里一个漂亮小姑娘穿着很简单的衣服陪我换一种喝法喝可乐。我愿意付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士多店老板可乐公司也不会眼红人家小姑娘卖 100 块一罐可乐。

再换个场景,我买一个跳舞的小姐姐带货的可乐,她卖 50 块一罐,士多店老板和可乐公司顶多就会说我是 LSP,可乐公司供销商也不会尝试自己跳舞卖货。

其实我原来的例子不是可乐而是人,后来删了重写的

说了那么多,我讲的就是几个很简单的事。

第一,董宇辉实际上不一定要卖玉米。在他角度,给农民买货也确实是助农了。这一次供应商背刺了,吃了人家的流量宣传。下一次人家就不带你的货不给你流量了。

第二,董宇辉直播间无论卖多少钱,农民收的钱都是一样的,无论谁卖都一样。现在菜市场的菜,在田间地头收 4-5 毛,到了菜市场最低也要 2 块,谁去收都只会给 4-5 毛。运输包装渠道销售这里面包含的太多事情,成本太高也太繁琐,农民要是能学会他们就不会种地了。

第三,供应商背刺实际上就是对东方这个渠道的不认同和挑战。这个情况是电商内卷而已,没有农民什么事。

第四,很多人说要提高农民收入,其实方法最直接是把他们变成农业工人或者是农业商人,以量大而增加收入。如果单纯想要提高收购价,这个太脱离市场现实了。

知乎用户 九制乌梅 发表

东北农嫂的玉米已经被胖东来下架了

前段时间争议比较大的 #东方甄选# 卖到 6 元 / 个的 #东北农嫂# 玉米,在许昌胖东来超市销售价高达 8.5 元。

9 月 29 日胖东来发出了关于 “东北农嫂甜玉米” 的召回公告!

公告中详细阐述了事情的经过及对商品的调查情况,供应商采购价 4.2 元,供货商给胖东来为 6 元,厂家指导售价 8.5 元,严重超出胖东来的加价标准,为此宣布召回玉米,并向社会公布了胖东来所有店铺的召回联系方式。

东北农嫂一波三折,翻转翻转再翻转,农嫂的商业道德备受指责 #胖东来下架东北农嫂玉米 ## 胖东来 ## 农民日报评一根玉米卖 6 元#

知乎用户 张英锋​​ 发表

这两年,明显感到网民素质提高了很多,很难被营销号忽悠了!

对于这种经济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在做理性分析,从产品、加工、运输、分销和零售的成本去分析,而不是上来就道德攻击。

比如

@走饭

提到央视的《中国三农报道》,主持人郭嘉宁就指出了网上卖的鲜食玉米和籽粒玉米是截然不同的产品!

鲜食玉米成熟需要马上采摘,不仅水分多不易保存,而且晚一天口味都会变化,需要尽快加工,这些成本多数人并不知道。

而产量最大的籽粒玉米因为水分少,是可以长期保存的,但主要是作饲料,是给牲口吃的。

看到很多人也指出,产品售价绝不是出厂价、地头价之上的简单加价。

产品到老百姓手里,也就是终端零售价,一般都要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是非常、非常正常的经济现象,绝不是某个环节在剥削供应商的道德问题。

所有不易保鲜的蔬菜、水果和肉蛋奶,如果不能及时运出去,扔了都没人要。

不让中间商赚差价,这才是最伤农的行为

没有中间商去采购,这些产品的地头价会低到你无法想象的地步!

这是 2020 年,朋友带我和孩子在一个加拿大农场采摘苹果,其实就是农家乐 。

请注意我圈出来的黄圈,这些落地的苹果的结局,果农们都知道的。

这些落果其实品相很好,很甜,但是基本没人去捡,因为实在太多了,树上的好苹果都吃不完,谁去挑这种苹果。

每颗树下面的落果,捡起来在超市卖 20 刀或 100 人民币没问题。但实际却没那么简单,因为落在地上的苹果有伤、有虫、有坏斑的,超市都不要,真正能进超市的比例有限,这些被抛弃的苹果也是成本。

如果没有中间商去收购,这些落果只能是烂掉。而最好的结局是有中间商来收,酿酒、做果酱、作饲料都是很好的结局。

没有中间商,果农只能血本无归,只有及时卖出去,才不会伤农。

零售端的价格多是以量取胜

普通苹果在超市平均卖 4 加元 / 磅,粗算 20 人民币 / 斤,算是最便宜的了。在果园摘的价格大概便宜一半。但是如果加上油费和消耗的时间,可能比超市里还要贵。

也就是说,超市的售价是加上了加工、物流、分销、仓储和零售的成本,居然比我们自己开车去摘的综合成本还要低。

除了食品,我们在商场、淘宝上卖的服装鞋帽,通常的零售价要上百元,而这其中,出厂批发价不到 1 元的产品,其实也比比皆是。

在充分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中间商和零售商的价格并没有多少利润,大部分都是靠规模效应来取胜。

当然,奢饰品、收藏品另说,这和咱普通人没关系。

一个直播卖货的机构,最怕的就是没流量,而辛巴骂董宇辉,是一个常见的『引战增流』的操作,也不排除是对竞争对手的打击。

辛巴其实和董宇辉也没啥区别,辛巴卖的商品很多也做了几倍、几十倍的加价。

不是他们道德有问题,而是这都是绕不开的成本,是经济规律,与道德毫无关系。

辛巴和董宇辉吵架,营销号道德攻击、供应商背刺,都是为了增加流量多卖点货,成人的世界生存不易,大家都懂!

结论

绝大多数的成本并不在生产环节上,而是在流通环节上。

供应商、中间商、零售商是互助合作关系,并不是剥削、伤农这种零和博弈的斗争关系。

很高兴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些商业常识,不再用道德或斗争思维去思考问题,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知乎用户 rubbic 发表

助农肯定是很扯淡的,农民多赚不了几毛钱。

背刺肯定是背刺的,如果这个供应商靠自己就能大量 4 块钱卖出去,他又何必这会说我卖 3 块钱。

说白了人家从他那批发卖出去多少钱是别人的本事,而且确实是供应商自家做不到的。

知乎用户 趟 Jolly​ 发表

人供应商说的实话,怎么能说是背刺呢。

成本只有 7 毛的玉米被买到 6 元,农民收益能占多少?

估计也没多少,那么剩下的被谁收取了?

新东方占多少?

谷贱伤农?笑话谁真的让农民赚到钱?谁考虑过农民?

带货就带货嘛,扯什么谷贱伤农。

你倒是去扶贫呀

知乎用户 小峰君​ 发表

我的评价是:不如老罗。老罗直播带货不搞什么虚的,只讲产品,容易取得观众的信任。而董某某满口虚词,净吹牛逼,和线下实体店的那些恶心销售一个样儿,要不是老余尚在,某东方早就凉了。

直播带货相比电商购物,二者运营逻辑不同。前者是吃粉丝饭的,后者是吃大众饭的。直播带货者卖什么东西不是重点,自己的个人魅力才是重点。而电商平台商户的形象不是重点,卖什么东西才是重点。

就卖玉米这件事情而言,董某某卖 7 毛还是卖 6 块都没问题,但是打着 “助农” 的旗号卖货就有问题了。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随便便打着“助农”的旗号来卖货的,因为 “助农” 不是小事,更不是发大财的借口,“助农”强调的是帮助农民解决销售的问题,而不是说帮助农民捞到多少钱,换句话说 “助农” 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就拿拼多多卖农产品这件事说,拼多多为很多农民提供了电商销售渠道,帮农民开网店和提供电商客服,给农民疏通了电商销售的路子,这个才算得上真真正正的助农。从商业角度上考虑,拼多多和农民之间不是买卖关系,而是合作关系,农民出产品,拼多多出技术和销售服务。

而董某某卖货不是为了农民,只是为了自己。他从农民手中购进了一批玉米,他和农民之间只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而已,他之后销售玉米挣多少钱和农民没半毛钱关系。就算他最后挣了钱捐一部分给农民,那也不是商业合作,而是利益分配。

另外,“助农”不等于帮助农民,“助农”的 “农” 字指的是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只给农民送钱那不叫助农,那叫输血式扶贫。我们国家这两年搞乡村振兴,帮助农村修建农家乐,打造农村生态园,同时加大对农业现代化推进的进程,鼓励大学生来乡村建设,让农民不再单纯依赖种地赚辛苦钱,这才叫真真正正的 “助农”,而不是董某某喊一嗓子 “助农”,让大家买他的高价货当冤大头。

最后我想说的是,农民既不是穷鬼,也不是傻蛋,农民即使不能挣大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也不会发愁粮食没人收,我们国家每年都有粮食局的收粮队来收粮食,根本不缺董某某这种批发商,只不过国家收粮价格比董某某这种低些罢了。

要是真想助农,我的建议是走插旗菜业酸菜厂的路子,把农民变成工厂的员工,走农产品深加工的路子,比如把玉米制成玉米饼、玉米蛋糕、玉米面等加工产品,这样农民的收入才会大规模提高,农业不走工业化道路怎么可能挣很多钱呢?开玩笑。当然,农民变成工人要进行上岗培训,不能跟插旗菜业一样放任农民瞎搞,用脚丫子踩酸菜以及把烟头随意扔到坑里面,要有规章制度,农民身上的匪气要去干净,这点我党很有经验不是吗?

知乎用户 光阴的故事 121 发表

首先我觉得董宇辉很厉害,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但这并不代表他很有文化)情商很高,超越大多数人,智商也很高,超越很多人。

但是,他终究是个带货主播,是个商人,而不是一个老师,更不是一个教育民众的哲人。

谷贱伤农其实是个很虚伪的说法,谷贵了,农民还是被伤。解决农民不被伤的问题,不是靠这些带货主播提高价格,就能改变的。

按照谷贱伤农的说法,那是不是物贱伤工?哪件物品卖贵了,流水线工人日子就好过了,工资就翻倍了?

还有,那是不是房贱也伤农啊?现在房子卖不出去,好多地方房价下跌,农民工就伤了?以前房价暴涨的时候,农民工发财了?买得起房了?

知乎用户 测试狗科研服务​ 发表

这个闹剧我没仔细看不过也略有耳闻,本来董宇辉说谷贱伤这词没毛病,谷贱确实伤农,但是谷不可能贵,所以一直稳定在一个平稳的价格,但是辛巴来怼了,然后还有东北农嫂被刺,好多人跑出来说什么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人商业思维巴拉巴拉一堆,我就懒得详细看了。

玉米董宇辉卖几块钱不重要,对农民来说卖掉才重要,因为对农民来说任何渠道,他们也只挣个辛苦钱,至于什么辛巴,董宇辉,东北农嫂,都是利用玉米挣钱的一个群体,挣多挣少性质一样,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互踩不会显的你有良心,真正的价值是把好玉米卖掉……

玉米从来都是那个玉米,不过有些人在挣玉米钱的时候还要标榜自己,抨击他人,才为人不齿。

知乎用户 特洛诺米 发表

农产品离地价格很低,这不应该是常识吗?

二道贩子上吃村头农民、下吃城市居民是持续了几千年的商业模式,不会有人真的相信中间商会高价在地头收购农产品吧?

知乎用户 李铁柱之冠​ 发表

所以说人呀,不要装,不要给自己立一个太高大上的人设。

南怀瑾先生曾经出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庄子南华》,里面有这样 4 句诗: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

如果人设非得要立,最好接地气一点,符合大家对你的想象的那种。

就比如你搞自媒体,你从事某些商业行为,你根本的目的你就是来挣钱的,你不是搞慈善的,说其他的都没用!

说一些高雅版的 “数来宝”,讲一些文绉绉的,文艺青年喜爱听的话,还有什么我这是在助农…… 等等高大上的不接地气的人设,只会让自己的人设崩塌。

半佛仙人的人设立的就非常好

当然不是我不爱钱,我可爱钱了,我恨不得天天接广告,甲方老鸨,品牌克星,预算收割机,资本马桶搋不是乱叫的。

(这段文字出自 “仙人 jump” 第 304 篇原创《我没有本事教人写作》。)

移动互联网没有诞生之前,还有没有不透风的墙呢,何况这个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现在?

知乎用户 帅天下​ 发表

窝里斗的老传统了。

就是见不得一碗好饭有人吃,他吃不行,你吃不行,只有我吃才行。

结果做饭的厨子不乐意了,直接掀锅,说饭是我做的,你们吃都不行,只有我自己吃才行。

现在是想卖这碗饭的老板,想吃这碗饭的伙计,做了这碗饭的厨子,看热闹的观众群枪舌战,都不对付,看谁也不顺眼,锅既然砸了,干脆一拍两散,都别吃,饭烂在锅里,才叫舒坦。

眼见饭烂了,锅砸了,店老板关门了,伙计跑路了,只剩下急得团团转的老农。

说好的助农呢?没人回头看老农一眼。

知乎用户 iCoA 首席特工​ 发表

刚回答了这个问题:

东北农嫂甩开东方甄选爆料成本价,直播带货却人气惨淡,对此你怎么看?

下面简单说一下,先放张图:

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买过 东北农嫂 的玉米,第一款是 8 根,49.9 元,合 6.23 元。

也就是 东北农嫂 自己日常销售价是 6 元左右的。并不是,她在直播间说东方甄选的 6 元贵了,我这里只要 3.6 元。实际上她日常价格也是 6 元。

注意,这是别的博主提供的购买记录,也就是之前购买的价格,评论里用现在的价格来对比,能证明之前卖多少钱吗?证明不了啊…


再看一张图:

胖东来的供应商的源头进货价是 4.2 元,加上税票和运费,综合成本 4.6 元,给胖东来的供货价是 6 元,加价 23%。

既然是源头进货价,那么供应商应该是从 东北农嫂 直接进货,也就是 东北农嫂 的批发价是 4.2 元

那么问题来了,给批发商 4.2 元,但是自己 零售价 卖 3.6 元,这招狠啊。你觉得明年还会有批发商从 东北农嫂 进货吗?即便是有人进货,价格不压到 2.7 元以内?

这是欺负批发商都不上网么

最起码胖东来以后肯定不会再进她家商品了,东方甄选肯定也不会再合作了。


另外说一下利润率,胖东来加价 29%,利润一点都不高。

对于电商来说,日常产品 30% 的毛利,基本上不赚钱,甚至还赔钱。除非客单价特别高,比如手机电脑什么的,毛利没那么高。

平常的产品,如果毛利 30%,抛去运费、推广费、人工、仓储、包装、办公成本等等,除非客单价特别高,或者量特别大,否则真的不赚钱。

另外现在大促基本上都是 200-20 甚至 200-30,最高今年天猫双 11 达到 300-50,而且双 11 要求最低价的 9 折,也就是综合下来不算别的,就相当于七五折,也就是 75%。如果定价有 30% 毛利的话,还剩 5% 毛利。再扣除税票(一般纳税人的为 17% 和 13%,小规模纳税人的工业一般是 6%),不算运费都是亏的,再加上仓储物流,纯亏啊。

知乎用户 似是不分 发表

口口声声谷贱伤农,结果六块钱的玉米,商人拿走五块三。

这伤的究竟是谁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看,俩煤老板吵起来了,其中一个二道贩子仗着自己渠道硬卖高价煤,底下一群买煤的在叫好。

说得好像二道贩子发财了,矿井里的矿工就能多挣钱一样。

知乎用户 恶少恶言 发表

第一,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只要不存在垄断和强买强卖,卖多少钱是人家的自由。人家能以贵的价钱卖出去是人家的本事,你有本事你也卖那么贵。为防止杠精这里声明一下,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价格三者相结合的物价管理体系,而终端玉米零售很明显是市场价格调节。

一个 to C 的企业,收了货,搭建了直播间,直播间还要做内容运营,别人确确实实是做了工作的。人家也需要有利润。当然你可以不认同这个利润,你可以觉得他卖的贵,那你不买就完了。不因为他卖的贵,你觉得农民没有拿到他多卖的溢价就是损害了农民利益。他只要没压农民的地头价不就行了。

第二,农产品是非标产品哪怕同一块地里种出来的东西也有品质差异,7 毛钱甚至更便宜的玉米不是没有,用来喂猪的。零售的人们当做休闲食品吃的本来就是品质更好的。不论品质不分青红皂白,单就说玉米就该 7 毛钱就是彻头彻尾的耍流氓。

事实上辛巴说了 7 毛钱这个事情以后,的确造成了东北地区很多玉米销售受到了影响,因为有的买家觉得高过 7 毛钱买,就是被割韭菜。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一些优质的玉米反而卖不出去,这才是损害农民利益。

第三,要说助农的问题,那就听听农民怎么说。事情发酵了这么长时间,没有听到一个农民出来说新东方的价格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压了农民的地头价。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有个人卖 6 块,有个人卖三块,还有个人说 7 毛。总不能是那个 7 毛或者三块的收购价更高吧?如果人家 6 块钱卖你都觉得损害了农民利益,那你三块钱卖的难道收购价更高吗?

第四,助农不是扶贫,不等于做公益。只有企业从助农地买卖当中切切实实地赚到了钱,助农的行为才有可能持续。让企业不赚钱,牺牲自己利益补贴农民,那谁还助农,最终农民还是受损的。不能因为企业赚钱了,就是不助农,这两者矛盾吗?

第五,如果说辛巴跳出来算是同行竞争,多少还能理解的话,东方农嫂的行为真的是不能理解,不知道到底图啥。你一个 to B 的农产品销售企业跳出来跟你的下游经销商直接竞争,这不是背后捅别人刀子吗?以后谁还和这样的供货商合作呀?而且现在他的直播间还能有流量,就是因为他说自己是东方甄选的供货商。这边要蹭人家的流量,那边要抢人家的生意。

知乎用户 阅读修身​ 发表

我的问题是:实话实说怎么就成了背刺了呢?

还不是董宇辉想大把挣钱,还想让人感激他。

你不能要我几倍的钱,还让我夸你是大善人。

泡泡破了,你会发现,所有人都是饮食男女。

哪里有什么诗与远方,不过看谁脚下踩的人多罢了。互联网时代,这种谎言特别容易被拆穿。所以,打脸不是明天,往往就是你刚说完话,马上就被人扒个干干净净,一如杀鸡时候光溜溜的褪毛鸡。

有的人赚钱就赚钱了,有的人不一样,他不仅想赚钱,还想让你感激他。

知乎用户 观网财经​ 发表

先简单说一下事情经过:

先是辛巴在直播间中公开质疑东方甄选地里 7 毛钱一穗的玉米卖 6 元,“太虚伪”。

董宇辉回应称是因为 “成本高”。

本以为事情会以辛巴 “是我格局小了” 这样一番道歉而收场,没曾想半路又杀出了东方甄选的供应商东北农嫂,公开宣称董宇辉卖 6 元一根的玉米,在东北农嫂只卖 3.6 元。引发了直播、供应、渠道商、网友的“混战”。

目前就是东方甄选把 6 元玉米下架了。

东北农嫂疑似也清空了其抖音橱窗,店铺商品数量显示为 0。截止昨天,东北农嫂的抖音店铺客服电话未有接通。其淘宝官方旗舰店仍有 40 个左右商品正常售卖,店铺页面显示销量第一的玉米,1600g 原价 34.99 元,券后价格为 29.99 元。

关于定价

董宇辉在回应辛巴的那番质疑之时便提到,大部分的玉米不是用来给人吃的,是用作饲料用途的,所以价格便宜,但东方甄选所售生食玉米来自东北好的产地,成本较高,在 2 元左右。

抖音达人刘美娜是 80 后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是土生土长的五常人。事件发生后她在自己的抖音账号发布视频表示,“我们五常本地承包地,一亩地 1500-2000 块,一亩地 4000 株,算不算这农机?加不加油?要不要维护的费用?还有人工是不是钱?种子化肥不给?老百姓还得赚点吧。整个后面还有链条呢,还有工艺呢,还有打包运输发货呢”,言下之意,一根生食玉米 7 毛钱的成本不现实。

一名在抖音做带货直播间的管理人员对观察者网称,定价多少看自己的议价能力,能承受 3.5 元的价格的话这么定价本也无可厚非。但近期东方甄选正处在舆论当中,以供应商的身份选在这个时机上架价格更低的类似款产品,这样的行为可能会让大家对供应商产生不信任感,继而影响后续的合作。

农特集团总裁、物流供应链专家黄刚,对董宇辉所称生食玉米的成本价格高也表示了认同。“我知道东方甄选直播间没有坑位费,赚得确实不应该少,但是一根优质鲜食玉米的成本在 4 元左右是比较符合逻辑的,卖 6 元一根并不算是天价。”

有消费者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说:“不会真以为我进直播间是为了买几根玉米吧,真以为在城里买不到玉米非得去直播间里买?还不是冲着董宇辉顺便下个单。” 换言之,这 6 块钱中包含了 “董宇辉溢价”。

农户自己怎么想的?

观察者网联系到了烟台当地的烟薯种植户,抖音达人隋大瓜,老隋提到,“站在农民的角度去想,自己家地里产的东西,指望咱自己赶集或去网上卖,有几个人买的,又有几个人知道咱的东西好。正是这些有能力将这些农产品推广出去的人,才让农民有底气去扩大规模,种更高品质的产品。”

“农民不会营销,如果没有人推广,烟台的苹果都得烂在树上。” 他希望那些为农民鸣不平的网友,别好心办了坏事。

视频中老隋也介绍了自己结束在外打工后 2019 年回乡种植烟薯的经历。彼时批发商来是收 1.2 一斤,还得是糖化好的。去年山东聊城一个抖音团队把烟薯卖火了,今年地头收购价就涨到了 1.8 元到 1.9 元每斤。在前期投入成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农民的收益将近翻了一番,以前荒废的地都种上了烟薯。

“6 块钱玉米” 事件发酵以来,有不少像老隋这样的农民在网上发声,在他们的朴素认知中,直播带货的助农,是利用主播间的影响力,让过去没办法打通销路的东西首先能卖出去,然后是能卖个好价钱。

从这个角度来说,“董宇辉溢价” 非但不是农民的对立面,反而凭个人才能创造出更大蛋糕,让农民也获得了更高的溢价。而对个人才能的奖励,是市场经济得以成功的最大秘诀。

6 元玉米背后,是中国农业的升级困境

直播电商发展的红红火火、东发甄选等品牌享受高溢价的同时也要注意,实际上许多大主播对于农产品的介入程度并不高。带货农产品,或是与当地官方的合作项目,或是更倾向于公益性质,因利润率低、品控难等问题,出于商业化考虑,许多主播带货并不青睐带货农产品。

不仅带货主播利润低,整个中国农产品行业都普遍面临利润低的困境,反过来又影响到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这是中国农业急需解决的根本性难题。

毫无疑问,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工业需求之下,中国仍然能够做到谷物基本自给,粮食价格稳定,非常难能可贵。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农业科技层面,中国还存在不少缺陷。

例如一切农产品的源头——种子。我国种业产业化发展比较薄弱,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的数据,2021 年我国农作物种子进口贸易额 6.8 亿美元,出口贸易额 3.3 亿美元,从数据上看,我国是不折不扣的种子净进口国。其中,仅蔬菜种子上的投入便达 2.4 亿美元,占比 35.3%。

种子安全,已经被正式提到了国家安全的层面。

而影响中国种业做大做强的瓶颈之一,就是资本投入不足。据中国网报道,我国全部种业企业在 2019 年研发投入总计 39 亿元人民币,而拜耳一家公司每年在种业上投入即达 20 亿美元。投入不足导致成果不足,最终导致利润不足,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让农业企业赚钱,进而反哺研发,是中国维护农业安全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提升农产品品质,让农民更有赚头,加大基础研发是一个维度,提升销售渠道则又是一个维度。

以东方甄选销售的鲜食玉米为例。新京报的报道指出,中国大部分玉米用于饲料等用途,供人食用的鲜食玉米仅占 5% 左右。而鲜食玉米成熟期只有 3-5 天,如何快速采摘,快速销售,是制约农民赚钱的最大难题。如果农民不能与经销商建立稳定联系,甚至会面临玉米烂在地里的无奈。

经销商自身也有苦衷。鲜食玉米对仓储、物流要求高,若没有足够的利润,也难以承担这些成本,进而影响他们收购玉米的积极性。

董宇辉等头部电商主播,若能将自己赚到的超额溢价,用于提升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仓储、物流水平,跟农民建立稳定的收购关系,显然是行业的巨大进步。

只要做好了这些,“董宇辉溢价” 就符合农民的最大利益。

至于 “6 元玉米” 会不会炒高整个农产品市场价格,其实也大可不必担忧。东方甄选卖得再火,在整个中国农产品市场中也只是微小的现象。中国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是国家进步的体现,但平价市场的规模只会更加庞大,国家也有足够的能力去维护粮食价格稳定。

东方甄选 6 块钱玉米背后,是一场事关中国农业升级的大讨论

知乎用户 AaA 发表

廉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卖,到底是谁在伤农,谁在伤民,谁赚的盆满钵满,一目了然。

知乎用户 荔枝​ 发表

![](data:image/svg+xml;utf8,)

转轮王是怎么骂彩戏师的?

丫变戏法就好好变戏法,练武功就好好练武功,

混在一起扯犊子。

带货也是,

要带货就好好带货,要上课就好好上课,要搞学术就去搞,图书馆那么多书就摆那里。

非混一起,

带货上课,上课带货,

偏偏现在人还就买账,

去带货那里上课,上课的时候不好好听课。

真是奇事。

但作为职业杀手,还是不能听老百姓吆喝,觉得自己变戏法还杀人的架势很流弊,围观老百姓给两个赏钱,跟耍猴似的,

那样真到转轮王手里,

死的真难看,脸被扇的啪啪肿。

人张朝阳也带货,起码讲物理的时候是很认真很投入的,对学术是尊重的,

卖个苞米都扯社科犊子,怪不得国内学术这么垃圾,被二把刀来变戏法变的。

知乎用户 菲要这样​​ 发表

6 毛钱的玉米是喂牲口的,董王它的原话

知乎用户 宁静致远 发表

这个六元玉米火了很久。开始很多人鼓吹到了天上,一直是不以为然的。资本的推手而已,现在反噬来了。

只说三件往事。

当年在山东工作的时候,头一年大蒜零售十元一斤。到了第二年,大蒜多少钱我没注意,只是蒜苔不要钱,白送,前提是自己去薅,能薅多少算多少,随便薅,甚至还管饭,有肉有菜甚至还有酒………

究其原因,蒜苔大丰收,地头收购价不到两毛一斤甚至还有一毛的,但是雇佣人工来摘蒜苔的成本,有些是五六毛一斤,有些是八毛一斤。所以摘蒜苔是摘一斤赔一斤,但是蒜苔不摘,后面的大蒜就减产一半。

但是外地蒜苔价格并没有便宜多少。

第二件,我一个朋友,山区的,家里种了十几亩果园,桔子,橙子。

如果桔子收购价低于两毛一斤,她家就不卖了,原因很简单,桔子的采摘,雇佣骡马运下山的的费用就这个数,所以就让桔子全部烂在树上不管了。

几万斤桔子账面上的收入也就几千块钱,一斤一毛,抛去农药,所谓的纯利润,还不如出去打工挣得多。

稍微挣钱多一点的是橙子,收购价一斤根据年景一块到一块六七。毕竟橙子确实不错。

当地政府还不错,鼓励农民电商销售,政府补贴运费,鸟不拉屎的地方还是我大邮政牛逼呀。上网卖能买到两块到三块五。 市场上零售价是四五块一斤。

三,有些媒体报道某地大丰收,谷贱伤农,经报道后销售一空,皆大欢喜。这个看情况,很多时候媒体报道反而害农。比如蔬菜水果,记者总是会报道最低价格,一毛一斤,这都是歪瓜裂枣的品质,毕竟还有能卖两毛的,但是贩子蜂拥而至,往往会压价,得不偿失。

这个玉米闹剧,最后走向不得而知,但愿不会出现某些消费者拍案而起,供应商只卖七毛,卖两块一斤的都是奸商。

别的不说,把玉米装箱要不要钱,包装箱要不要钱,十斤玉米的运费呢?

刚才在某臭名昭著的电商网站查询了一下,辽宁水果玉米十斤一箱【带箱】,大概 20~25。如果是两三斤这种的,就要 3 元一斤了。

所以,吹到天上的六元玉米,对了,一直没仔细看,这六元是一根还是一斤的价格?

知乎用户 创琦品牌广告设计​ 发表

关于东方甄选,辛巴,东北农嫂和东北玉米这个事情,连续剧一般,本来我也是吃吃瓜算了,但是今天在超市看到云南玉米卖 19.9 元 2 根,感觉太刺激了,不是觉得这个价格太贵,而是觉得本来东北玉米也有机会成为一个知名品牌,可惜被这事完全搞黄了,而且是不可挽回的局面。

还有更贵的,12.8 一根。

比较讽刺,就是东北的,公司是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不知道是不是东北农嫂同一家公司。

事情太长,但是瓜好吃,我长话短说。

第一波

向来以碰瓷高流量的糖水小王子京巴,在直播间炮轰东方甄选在直播间把 7 毛钱的玉米卖 6 块钱丧良心。

看到这里,必须得插播一下数据。

这位打呼 7 毛一根收购价的大主播,毛利率是 98%。东方甄选的毛利率是 37.8%。都是公开可查的数据,良心这东西大家自行判断。

等到一大波人去骂东方甄选的时候,东方甄选也做出了简单的解释,并没有七毛钱收购,而是 2 块钱。

舆论过了一波之后,京巴在搞到流量后,直播间道歉,说误会了东方甄选和董宇辉了,非常对不起。你觉得这人有担当,做错事敢承认?

这个一点都不奇怪的,你以为他不懂商业逻辑,他笑你不懂搞流量。

燕窝糖水事件之后,他歇息了好一段,重新回归的时候,在 X 手上充值了 2500 万,但是观看人数只有 100 万 +,直接在直播间开骂平台,说只拿钱不给流量,可想而知有多焦虑才会直接怼官方。

因由说明白了,这事本来差不多就结束了,无非就是一个流量焦虑的带货大主播的蹭流量之举。

但是,骚操作来了!!!

东方甄选的上游供货商,东北农嫂,居然跑出来插刀。

东北农嫂作虽然一个小号,但是它是一个大公司。而这一的大公司,在自己的客户陷入舆论漩涡的时候,不选择拉一把,不选择中立,而是选择了背刺一刀,直接在直播间说东方甄选暴利,然后换一个不同规格的玉米卖 3.8 元。更要命是说东方甄选的玉米不是鲜玉米,而是去年的。

我真的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

居然有人这样对自己的大渠道商,就是为了自己蹭上流量卖一波。

这种已经完完全全背信弃义,过河拆桥的事,东方甄选帮你们家卖了那么多货,你却跑来落井下石,这样不讲究一丁点商业道德的行为当然不可能获得大家的支持,可以卖玉米,不应该卖客户。

最终粉丝没有涨,玉米卖不出去,直播间全都是骂的,东北农嫂的账号前几天就关闭了评论区,因为可以看得到的全都是骂的,就在我刚刚去搜索了一下,**账号已经注销了,**插刀教教主实锤。

胖东来也下架了东北农嫂的玉米。

事情结束了吗?

没有,东北农嫂插刀之后,东方甄选下架了全部的东北玉米。

一个本来可以打造起来的农业品牌,活生生本摁死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接下来,无论东北玉米卖 6 块钱,还是 3 块,甚至是 1 块,都会让普通消费者觉得可能存在暴利,毕竟京巴说了 7 毛一根的,所以觉得不好拿捏,按就买别家的吧,其它产地的玉米也不差,主要是价格不存在迷惑。

本来任何产品,都有档次之分,玉米有几毛钱的品质,也有几块钱的品质,甚至就如我一开始发的,十几块钱一根,也是存在于市场,抛开品质去谈价格,这个就是扯淡,但是就有大量认知不足的消费者,被京巴带歪了,以为和东方甄选一样的玉米 7 毛就是到手价。

助农到底是什么?

是超出市场规律地给出更好的收购价吗?农民说 7 毛卖给我,我说:去你 MD,我要 2 块收购你的,不卖拉倒!

是这样吗?不知道京巴是不是这样做的,因为他说喜欢他助农。

真正的助农,是大量收购大量卖,不让农民的作物烂在地里,只有大量地出现在消费者的餐桌上,消费者才会提高这个产品的认知度,形成复购,从而形成品牌效应。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更多的资本参与进来收购,而定价权会一定程度回到农民手里。最终达到农民提高收入。

这个是一个漫长而严谨的过程,一步一步走的。

而在一切都在变好的局面里,一个蹭流量的大主播,加上一个过河拆桥的插刀教,连消带打,他们以为打倒了东方甄选,自己可以有道德的加冕,成为消费者和农民的救世主,很可惜,他们一拳一脚,达到的是东北的玉米农户。

目前,已经有好多东北农户出来发生,说这个玉米并不是 7 毛钱的那种,但是已经太迟了,而且声音太小了,普通消费者已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东北玉米暴利。

目前的情况很糟糕。

所以央视也下场解释了鲜食玉米为什么那么贵。

其中说到,中国的玉米,大部分都是饲料,真正口粮消费的,只有 3%。

而鲜食玉米由于需要非常严苛的采摘期,要立即送到工厂加工,工艺复杂,而且也要求快速运输,快速销售,这个一系列的环节,导致很多农户并不喜欢种这种高要求要成本的鲜食玉米,而选择种要求不高的饲料玉米。

虽然央视做了非常科学的解释,但是传谣容易辟谣难,下架了的玉米,和消费者心目中的东北玉米形象,已经不可逆地受损了。

何况现在已经战火已经蔓延到东北人身上,投资不过山海关等等被重提,不仅仅是对东北农业的打击,更是对东北经济的打击。

这个,多亏了这位大主播。

如果要喷成本和售价不成比例。

怎么不去喷苹果零件成本价才不到 2000,却卖出近万元?因为你知道喷这个显得无知。

怎么不去喷 LV 香奈儿一千块成本的包包卖几万块?因为你知道这个没有流量。

怎么不去喷那个几块砖头几条钢筋却卖你几万块一平方的大宗商品?因为你知道喷这个有人找他喝茶。

所以,挑一个软柿子,但是又有热度流量的,反正喷完就道歉,流量到手了,至于是对是错,你作为一个这么大的卖货主播,自己心中有数的,毕竟糖水都卖几百块钱一碗,难道不知道成本在哪儿吗?

这位大主播不卖玉米,还可以卖其它产品,还可以继续赚钱。

但是,东北玉米农民都谢谢你了

知乎用户 赞哥​ 发表

经常做新闻报道的,有个关键术语,叫 “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 “。

各位知友随着年代和地域的不同,各自感知也不同,我出生于 80 年代的西北小县城,冬季过冬的就是土豆萝卜大白菜。

当时囿于冷链运输技术和经济发达程度,其实海南、山东的大棚蔬菜很难过来,但是两千年后,的冬天,超市可以吃到所有的蔬菜。

一个是冷链技术的成熟,第二个是物流快递网络的成熟,第三个是经济流速的提升。

后来,又出现了网购电商。

【一线调研 乡村见闻】从田间到餐桌 探索全国水果大地图背后的 “奥秘” 随着乡村消费的 “最后一公里” 和农产品进城的 “最先一公里” 加速打通,越来越多远距离的新鲜蔬果从田间走上老百姓的餐桌。
对全国各主要农特产品区县 1—7 月以来快递业务量分析发现,全国有近 100 个区县上半年快递业务量增幅超过 40%,其中有 28 个区县快递业务量增幅超过 100%,主要涉及水果、蔬菜、菌类、农特加工产品等,集中在陕西、新疆、江西等省份。
一键下单,享受送货到家的服务;足不出户,能将自家农特产品远销海外。现如今,每天有 1 亿多件包裹在农村进出。小小的包裹一头连着市民的 “米袋子” 和“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亿万个包裹汇聚成了快递的江河湖海,更编织成了促进城乡经济循环发展的关键纽带。

而这样的便利,是需要成本的,所以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在超市或者网站购买的蔬菜瓜果,销售价格都是田间收购价的五倍以上,流通环节,每个参与者都要吃饭,都要挣钱。

而最令人尴尬的是,作为第一生产者,农户的利润比和议价能力反而并不是最高的,往往是渠道商和经销商占据利润的大头。

谷贱确实伤农,但是伤农还伤的少么?为什么小麦会卖了做青储?

在宏观大手的调控下,粮价和蔬菜价格作为民生基础,其实尽量在控制增长速度和增长幅度。

而且,即使最终渠道的销售价格涨了,田间的销售价格永远是曾经的七毛。

名实之辩的哲学层面,名副其实,是最理想的状态。

那么,喊着谷贱伤农的东方甄选,提高田间的收购价格,让农民收入增加了么?

在东北玉米上,貌似没有;但换个角度,提供渠道,让农民手中或者冷库中的玉米早点出手,走上消费者的餐桌,其实也是一种贡献。

那么对于东方甄选来说,加强供应链的采购空间,从源头给优质农产品提升田间收购价,让农民真正的得到实惠,享受时代发展的红利,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一点,东方甄选未必不是一条新的优良解决方案。

但最怕的是什么,从供应商农嫂那边 2 块甚至七毛收购,换个包装,东方甄选东北优质糯玉米,然后六块钱卖出去,这样的话,东方甄选和楼下的菜市场以及诸多网购平台又有什么区别呢?

哦,可能多一张 “谷贱伤农” 的包装纸。

另外,这张包装纸其实也并不便宜,它需要营销团队和直播团队花心思包装、投流、推广,隐形的成本不是那么清晰,但是价格并不低。

东北农嫂可能想简单了

毕竟供货商不止东方甄选一家。。。

胖东来炸了

知乎用户 清流财记​ 发表

感谢邀请。

直播电商,水太深了!新东方玉米事件,都快成连续剧了!

一根玉米,引发直播界、供应商、渠道商、种植前所未有的大混战。

没想到,一个玉米的事情能发酵成这样,都快成连续剧了。这事目前分为三集:

第一集,一个直播带货界的 “瘪三” 四处碰瓷,这种人就是靠撕逼流量起家,吸引无脑粉丝之后通过假冒伪劣来收割。

这次他刚怼完一个健身网红,调转炮口怼上了当下最火的东方甄选,炮轰的理由是东方甄选把七毛的玉米卖到六块。

其实作为带货直播从业人员,对不同玉米品类的价格体系自然是知道的,但还是混淆视听,挑拨对立,就是为了通过撕逼来引流,无所不用其极。

第二集,东方甄选的供货商农嫂看到两方撕逼热度越来越高,决定亲自下场摘桃子,在网上曝光了东方甄选的供货价只有 3 块 6,表示网友可以到自己这里买玉米。

这其实是挺不道德商业行为,等于背刺了自己的合作伙伴,结果就是东方甄选的人设崩坍了,谷贵好像也没能富农。

第三集,也就是今天,农嫂的渠道合作伙伴胖东来宣布召回农嫂玉米,还把价格体系公布了,收购价和加价比例列的清清楚楚,这款玉米采购价是 4 块 6,商场进价是 6 块,销售价是 8 块 5,和农嫂网上 3 块 6 相比价差太高了,所以召回不卖了。

到了这一步,其实不止是东方甄选,农嫂也背刺了线下的渠道合作商,线下进价 6 块,你网上宣称卖 3 块 6,线下当然不合作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第四集的剧本怎么走呢?

是农嫂踢掉所有渠道商自己亲子下场带货,还是被渠道商集体抛弃最后凉凉……

一根玉米,引发直播界、供应商、渠道商、种植前所未有的大混战。

东北农嫂一波三折,翻转翻转再翻转,真的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胖东来的供应商的源头进货价是 4.2 元,加上税票和运费,综合成本 4.6 元,给胖东来的供货价是 6 元,加价 23%。

既然是源头进货价,那么供应商应该是从东北农嫂直接进货,也就是东北农嫂的批发价是 4.2 元。

那么问题来了,给批发商 4.2 元,这样的操作。不光得罪了中间商以及未来潜在的中间商,按以往常理说,供应商砸零售商的饭碗,不仅不地道,还扰乱市场行规。

最起码胖东来以后肯定不会再进她家商品了,东方甄选肯定也不会再合作了。因为底价被揭开了,卖多少钱都不合适了。

大家搬个小板凳,等待后续吧。

知乎用户 宋谷 发表

鬼词是越来越多了。

什么背刺?

你告诉我什么叫背刺?!

知乎用户 封尘​ 发表

这个事情,我 6 月份就写过一个回答,当时就说过,新东方把低价农产品高价卖出,农民根本不会得到溢价的利益。

知乎用户 紫风无梦​ 发表

助农这个词真是被用烂了,好像卖个农产品就可以号称助 “农” 了……

那卖日化家电的是不是也可以号称自己助 “工”?

问题来了,助 “民” 的房产中介又为何被人们骂的那么惨那?

再者,“外卖平台”、“叫车软件”创建的目的是为了助 “餐馆”、助“司机” 吗?

纯粹的商业行为,参与吃肉喝血的盛宴,还想让农民感恩戴德,磕头谢恩,这过份了啊!

难道你们领工资的时候,都给老板磕头吗???

价格战是种必然,这事有什么好奇怪,我是真不理解!


平时,农村、农民是肆意偏低、抹黑的对象;现在,却成了人人高举的大旗,真是有趣!

嫁给非洲人,一堆人祝福!

嫁给农村人,一堆人诅咒!

真爱能无视物种、文化、国家,却无法跨越城市与农村的距离,真是太他喵的魔幻了!


既然董 “老师” 和它的千万粉丝,以及诸位答主都是心系农民的大好人,那么我们直接提高国家粮食收购价不好吗?

把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的价格打下来也行!

何必绕来绕去的,而且种甜玉米的农民只是小部分,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以后大米、白面收购价、出售价都翻一倍,你们接受吗?支持吗?

农民卖个青储,你们都不许,让你们直接掏钱,就更不可能了,所以何必那么虚伪那???

卖多少钱是你的本事,但别打着农民的旗号!

就如彩礼,你坑来多少钱是你的本事,但不能打着爱情的旗号!

你没多给农民一分钱,都不是从农民手里进的货啊!

而且也太不敬业了,起码 P 张图吧……

知乎用户 林夕邦邦​ 发表

这…… 他要是觉得自己亏了可以不卖啊。

说回来,新东方要是卖的和供应商一个价,那谁还从供应商这里买呢?我第一次听说供应商自己干死自己的分销渠道的。

你说友商出来干这个,我可以理解,你供应商图什么?人家用自己的流量支付了你的获客成本,帮你把客源拓展好,产品知名度打开。然后供应商自己亲手关上了这扇门。

更关键的是,东北再也没有机会把玉米买到七毛以上了。东北也又一次失去了割南方一线小布尔乔亚韭菜的机会。你说玉米价格骗人,那孝素成本多少钱,纳豆成本多少钱,日料成本又多少钱?这个溢价你不要总会被别人赚走。

正常的市场,你卖 6 块,我批发三块,然后你零售 5 块,我批发 4 块。大家一起把市场培养起来,然后一部分负责走量,一部分负责产品力价值的稳定。像这位玉米供应商一上来就掀桌子的,你说她是活雷锋见不得消费者受骗?那她签供货合同的时候不知道这事?等产品已经出圈了她良心发现了。无非是觉得自己赚的少了,想独吞利润呗。但是这家企业要想一下,你们还做别的产品吗?这个产品你们能吃几年?等你的玉米热度过去,你拿什么维持你的产品力?谁还敢和你家合作。

知乎用户 斯帕不爱卷​ 发表

增加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虽然可能是出于商业利益),

怎么就成了「背刺」了?

建议题目修改为:

如何看董宇辉卖六元东北玉米被供应商**「揭露 / 曝光」**只值七毛?

知乎用户 呆呆和如如 发表

来一句谷贱伤农,

就可以把售价抬高,

问题是你进货价多少啊?

还是这句 “谷贱伤农” 只是你高售价的一颗棋子。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整个东亚的估值系统全是病。

农民:我不卖七毛,有的是人卖七毛。

买家:我不用六块买,有的是人花六块。

董:东方购物把东西卖出去值不值五块三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农民找不到买家。

理论上,更多的人去做董,农民就越容易找到买家,有更多的选择,董的差价空间就越小,赚得越少。

但是,越以为自己正确的人,在这里批董批得越开心。董就越少,农民就越找不到买家,差价就越大。

伤农的,是那个让农民找不到买家的东西。

知乎用户 蒙头读书​ 发表

这个问题不是董宇辉口才这么简单的问题,说实话,有他口才的人很多,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没办法赚到这 4 块差价?在我个人看来这本质上是个信息价值的问题。如果不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永远都会有这个价格在,这种情况越严重,价值越大。

我们就假设 6 块里面 4 块纯利…


比如一个具体场景,打车。即使不考虑出租车服务质量,有些地方就没有出租车,也缺少公共交通,比如前几年的某些高校附近,就一定要存在某种 “黑车”。

黑车就存在一系列交易问题:

一、怎么让别人知道有我这辆黑车提供载客服务;

二、怎么让别人确认我不会坑客人乃至于把客人卖黑砖窑;

三、怎么进行交易避免风险,尤其是别收不到钱或者收到假币。

了解、确认、交易这三个环节几乎涉及国内所有行业,小到路边的衣服店,他们也是赚这个钱,一件衣服商贸城卖 32,出厂价 17,他们买一大包坐火车到城里店铺卖 99,乡镇上敢卖 150,赚的就是你完全不了解在哪里买,花多长时间买以及怎么买到不出问题的这个信息差。

所以供应商说新东方忽悠,群情激奋。那么把这个事情捋开,因为新东方名气以及董宇辉的口才(也可以说是忽悠),让别人首先知道了这个玉米,其次相信了这个玉米,最后进行了交易,这个过程有没有别的人能做到。

可能有人说 xxx 不也在卖?

那么 xxx 和董宇辉卖的量一样多么?

本质上董宇辉能把这个稳定每年卖一部分,或者通过董宇辉大家知道有 xxx 产地玉米很好,挺好吃的,那么这个 xxx 的玉米完全可以做到逐渐扩大生产,带动自己销售。

很多人质疑的是 0.7 元的玉米凭什么董宇辉 6 快卖出去?真正的问题是这个玉米如果站住脚能不能来年卖 0.8 元,多卖 50% 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是目前无论是什么制度都不能完美解决的问题,国家能做的就是监管好行业,禁止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参与交易谋取暴利(比如房地产中介本身不应该参与房地产建设出租等、基金经理本身不能炒股),收好税,别动不动几百万逃税,这就行了。

至于这个玉米到底该卖多少钱,这本身就是市场给这个玉米从田间地头到每个人手机屏幕这个信息流定的价。如果没有这个信息流,很多人的 “劳动” 可能一文不值,因为根本无法以正确的价格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所谓的建立国家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问题核心就是想办法打通所有的地区之间的这些信息壁垒,尤其是人为设立的人为壁垒。我们国内在太多方面这种 “信息堵点” 太多了。

比如:招聘广告要公开,就投放在一个小论坛,三个小时撤下去;招标要公开,但是具体的参数就是没有说明;很多四线以下城市乃至于乡镇有些生意外人想做都找不到门路,整个行业被某一股不知名势力卡死…

所谓的大量传统的中间商,经销商其实是说不清他们是信息的提供者还是垄断者的。

知乎用户 超投必投 发表

这其实是不正当竞争及不尊重价值链的不负责任的商业行为。如果带货主播公司和供应商之间的矛盾有价格、渠道等保守核心商业保密协议,可以直接起诉农嫂。

而要长久、合理地规范助农价值链的价值分配,农民的利益最好有当地政府背书、与中间商、直播带货公司签订长协、保密协议,而价格应随行就市,避免直播带货店大欺客,谷贱伤农等不利于产业长远发展。

舍一得百示意图:超投必投的经济发展负反馈百倍增益三极管放大机制,是投资市场 100 美元的超投输入,通过国家三次分配拿出 1 美元公益创投的负反馈必投机制,使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获得 100 美元的百倍即 10000 美元的收益。

市场经济马太效应的 “越穷越见鬼、越富越发财” 机制,其高效的市场资源配置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产生极大社会财富的同时,引发资本的收益大大超过员工的工资收益,形成社会穷人与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力与社会需求脱节而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社会矛盾甚至引发社会暴乱。

以上详情请参阅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21 世纪资本论》。

而随着数据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更多岗位被机器人、大数据、无人机、无人驾驶等代替,普罗大众将面临无工可务,但又不得不消费的窘境!

马太效应产生贫富差距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圣经》、《道德经》77 章都有提及,《圣经》、《道德经》都指出了马太效应的形成机制,不同的是《道德经》指出了修正方式,即天道的张弓效应

张弓效应是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机制上的引富济贫),

马太效应是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越富越发财的机制)。

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相互作用机制,就是超投必投。

超投必投,是新世纪 “打土豪,分股票” 的引富济贫、共同富裕、消灭贫富差距的公益创投机制。 “打土豪,分田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公平、对土地要素的第一次革命,“打土豪,分股票” ,是三次分配的公益创投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机会公平、对资本要素的第二次革命。

超投必投是指超级资本利用社会资本进行投资,必须少部分资本用于投资天之道大众公益创投基金,即在创造财富进行投资前,要求超级资本在进行借贷、发债、股市退出等金融、人才、土地等投资前,1% 的资金必须强制性进行投资天之道大众公益创投基金的政策机制。

超投必投含义及其根源,即超级资本进行超级投资,必投天之道公益创投基金的理论基础,在于对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相互作用机制,一方面体现在马太效应机制,就是张盖茨们已经很有钱了,但市场按照他们过往管理资本的经营业绩,把从普罗大众募集而来的银行存款、养老基金等,让他们继续经营,使得这些优秀经营垄断者赢家通吃;另一方面体现在张弓效应机制,是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等限制垄断的政策机制,要求超级投资舍一得百,强制性成为天之道大众公益创投基金的来源,让普罗大众、创新创业者有机会创新创业、发财致富,厚积薄发!

这种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相互发生作用的经济运行联合机制,是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双剑合璧的中国方案!这一完善的机制让双方各取所长:马太效应机制遴选的精英能够带领社会经济迅速积累财富,普罗大众能够有机会享受到社会发展与财富增长带来的红利,同时通过张弓效应机制的遴选,让创新创业大众也有赢家通吃的机会,有进入精英阶层的通道!《新世纪资本论》超投必投机制,就是如果土豪有 100 元的投资机会,市场会让土豪把 99 元的正常商业投资机会给张盖茨们,政府会让土豪把 1 元的公益创投投资机会给创业大众;前者就是超投,是市场的马太效应机制,是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后者就是必投,是政府的张弓效应机制,是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土豪一般是指政府资金、银行资金、公众资金等张盖茨们一般是指世界五百强、全国五百强、地区五百强、独角兽等超级公司;超投一般是指这些张盖茨们除了使用自有资本、资源进行投资之外,通过向政府资金、银行资金、公众资金等机构、个人,借贷、发债、上市的股市股权退出、项目转让的股权退出等金融方式,利用社会资源的超级投资行为,简称超投;必投是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管理土豪的上述超投行为,强制性收取 1% 的天使创投虚拟股本基金的投资方式,简称必投。

知乎用户 寻尘客​ 发表

供应商和董宇辉谁对谁错咱先不说,这个事我特别不理解的一个点:

一堆媒体在那大放厥词,说什么东北农民也跟着输了

农民什么时候赢了?

都没赢怎么就输了呢?

我作为吉林人,爷爷家有三垧农田,每年种的就是玉米,一棒的收购价就是在 6 毛到 8 毛之间浮动,看年景,最近几年基本都是七毛以上。

但靠种地也确实赚不了多少钱,二大爷一家忙活打理,养五六只牛,山上有一个承包的蛤蟆塘,单靠种地一年能赚个三四万块,顶天了

农忙时节很累,尤其丰收时,从早到晚玩命的干,碰到十一这种假期,我爸有时候回去帮着收割。

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说因为哪个主播助农,而能多卖上一分钱。

农产品的盘子这么大,玉米收购价是因为烤玉米还是奶油玉米多卖上一分钱了?

真以为靠主播吆喝那两声,全国玉米的收购价就能涨五分钱

玉米这种大宗农作物,在收购环节,是纯纯的买方市场,农民那么多,不是只有你家才有玉米卖。

而对农民而言,收获的农作物如果不在相应的时间点卖出去,是会有储存、虫害等各种损耗的。

少囤一会儿没关系,囤久了,不高的系数乘以庞大的基数,也能亏个几百块。

一个不急着买,一个急着卖,买卖双方有一丁点对等可言吗?

没有国家政策,我国主粮的收购价,能维持在今天这个高度?

这个时候你跟我说,供应商愿意主动给农民涨价,闹笑话呢?

东方甄选的这个所谓助农,从头到尾就是一场打着助农旗号赚钱的骗局。

一根什么所谓的鲜食玉米,卖六块,是两块钱从供应商那里进的,供应商是八毛五从农民那收的。

这个事情你怎么洗,我都没看出来他助了哪门子的农。

从头到尾,在田野间躬耕劳作的农民,只赚了全产业链的十分之一的毛利。

上嘴皮碰下嘴皮兜售点文艺话术的东方甄选,赚了三分之二。

是,市场商业行为,没必要指责。

但咱做人能不能别那么虚头巴脑,钱都已经进你兜了,助农的好名声你还要拿,这合适吗?

不就是欺负广大农民朋友在网络上没有话语权吗?

拿出来一套 “谷贱伤农” 的说辞给自己开脱,66% 的毛利,承认自己就是为了赚钱才卖玉米,卖的也是品控过关的好玉米,不行吗?

不行,因为说自己为了赚钱,就卖不出这么多了,是吧?

还有一堆人我也知道屁股在哪里,指责供应商背刺。

我就不明白了,

东方甄选卖 6 块,是高大上的助农行为,

供应商自己开个账号买 3 块,就是阴险卑鄙的背刺

供应商的行为,没那么光鲜,说白了也就是一个投机打价格战的商业行为。

供应商也没跟你签什么价格保密协议,也没签什么独家供应渠道,一模一样的东西,你卖的贵,我卖的便宜点,不行吗?

都是消费者,你还瞧不起打价格战给你提供低价优质商品的人了?

供应商下场打价格战,什么投资不过山海关的祖训都出来了,拜托你就是批发了一堆玉米在全国卖,说到底是一个交易行为,你投资了个锤子啊?

搞得像玉米这种主粮没有你就卖不出去了一样。

我作为东北人的子弟,祖上三代全是农民,我真不觉得需要大家把玉米这个东西也炒得那么高大上。

都是进口货的主粮,在消费者端能做到物美价廉,大家吃了觉得不错,感觉经济实惠愿意多消费点,这才能提高农民种鲜食玉米的积极性。

把一个玉米做成玉米里的奢侈品,这钱反而落不到广大农民头上。

指望东方甄选卖那点玉米提高玉米收购价,就跟指望 lv 用牛皮做包提高活牛价格一样可笑。

真的,我希望以后各路带货主播,咱们别动不动就给自己一个助农的道德旗帜。

说自己助农之前,请公布一下账目,告诉大家你全过程赚了多少钱,让大家自己判断你这是商业行为还是公益行为,每卖出一箱你愿意捐献多少钱给农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卖个农产品就叫助农的话,那天下助农最多的原来是米行啊

东北农民是不是欠全天下米行老板一块牌匾?

真的,我觉得咱们都实在点,

论道德就把行为做到位,论商业也少交点智商税

奢侈品包包卖的不是牛皮,

六块钱一根的鲜食玉米,

卖的也不是玉米。

知乎用户 傑傑 发表

1、鲜食玉米收购价本来就是这个价格,何来只值 7 毛?来源见下面链接,央视财经的采访视频。题目提问明显有严重的主观偏向。

今年鲜食玉米的行情如何?来玉米加工厂探收购价,速看|消费主张

2、农嫂这家企业厂家的旗舰店一直在销售,难道东方甄选采购一家商品后,厂家原来渠道都要废弃了不成?厂家生产的玉米只能供给东方甄选?只要厂家自己销售了就属于背刺?厂家直销的产品比多一道经销商售卖的产品便宜不是很正常?很多产品都这样,贴牌货比不贴牌的贵很多,咋没见你们去说背刺。

慢慢买查看到的 8 根装玉米天猫旗舰店的历史价格。可以看到价格一直在 27-40 之间波动。

3、这里反问一下题主:本身自己玉米收购价就是 78 毛,然后撒谎说两块收购的,同时说低价卖的都是饲料玉米。导致一大群不明真相的群众去黑东北农民 78 毛售卖饲料玉米的行为属于什么?这个时间怎么不见你们去伸张正义。

知乎用户 谁还不曾是只猫 发表

之前那个新东方 “谷贱则伤农” 的问题,我就说了

你卖多少钱,和 农民拿到多少钱 没有关联。

因为,你踏马是从中间商那里拿货的啊!


营销 是最没有溢价价值的东西

你新东方 是没有资格给农产品添加任何附加价值的

要么 产地好,五常大米,吐鲁番葡萄干,这些产品质量决定一切

要么 农科院,近两年路子多,农科院弄出来的新玩意,也就是一个新奇感罢了

农产品 是没有任何营销价值的,农产品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

因为 你自己也知道, 10 块钱的玉米 和 1 块钱的玉米,没有区别

真正帮助农民,只有两个路子:

1、尽量去减少中间商,让销售端直接接触到农民

2、组织和改革农协,让农民可以专心种田

知乎用户 公子谬 发表

农产品问题,说到底,是没有一个透明的机制。

怪某些人心坏狡猾没意义也解决不了问题,一滩浑水,早晚会有贪心的人来浑水摸鱼。

想要公平,先得透明。

知乎用户 凯迪不拉客 发表

电商,哪怕是降低了交易成本的电商,依旧有较高的交易成本。

研究抖音直播时,业内人士表示:

没有 65% 以上的毛利率,抖音很难做。

达人要坑位费;要佣金,佣金起步 15%,高达零售价的 30%。不然头部达人几个亿的个税是怎么来的?

直播要流量,要投流。不然抖音是怎么挣钱的?

经营有人员成本,设备成本,资金成本。

所以,65% 的毛利率,那成本不就是三分之一么?

坚果是保质期较长,保管、物流较方便,销售量较大的食品。

年销售额以拾亿计几个坚果类上市企业,他们的销售费用,按照年报

销售费用在 20%。

这是大公司哦,只是销售费用哦,产品是坚果为主哦。

三只松鼠只做线上,销售成本还是比线下渠道较强的来伊份更低!


头部达人带货的,我个人以为、基本上、常规大概率

要么不赚钱赚吆喝,

(此处指商家不赚钱,不是达人不赚钱)

要么就是有足够的利润空间的产品。

而越是头部达人,他们的选品越是有保障,而且议价能力、保价能力越强。

李佳琦、敏感词他们就敢承诺全网最低、历史最低。

所以,达人带货、东方甄选还是可以买,

你的钱总要被人赚去的,这就是商业的逻辑么。

东方甄选,在头部达人里面,成本是真不高的。

东方甄选不是 7 元的玉米卖错了,而是不要把牌坊立的太高,

赚钱么,不磕碜!

知乎用户 瑞冠口腔李 发表

真是不太懂,现在信息获取这么容易的情况下,新东方还玩信息差。

这不就是等着打脸的节凑吗?

倒爷的时代早就过去了,除非是定制产品,所有价钱都是透明的。

即使定制产品,只要不是你自己生产的,其实产品价钱也是基本透明。

不过,会好一点。

作为商家来说,要有基本的诚信,永远要尊重客户,不能把客户当傻子。

知乎用户 算子​ 发表

网络销售有个好处。

消费者可以迅速看到不同渠道的价格。

只要中间商售价过高,那么农民完全可以自己卖。

在网络出现之前,又有几个人真正关心农民能赚多少钱了?

知乎用户 华语科幻网​​ 发表

信息量不够

供应商是谁的供应商?

天府可乐的供应商

讽刺

汾煌可乐

那就不是背刺呀。

所以,不能标题党。。。

等其他消息啦。。。。。

当然了

女篮总冠军!

知乎用户 懦夫 发表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指责东北农嫂不光彩,还说供应商背刺,东方甄选的董宇辉想要吃一辈子信息差下的暴利吗?也许想,但不可能。

依靠信息差谋取暴利只能够一时,供应商也可以选择直销,也可以选择其他经销商,当人们知道了之后,没有信息差之后你就赚不到暴利,这个前期暴利也是对你眼光的一种奖赏,但这个奖赏不会无限大。

董宇辉也说了农业是很透明的产业,东方甄选、东北农嫂去农户那里收玉米,农户们也是谁收购价高就愿意给谁,东方甄选、东北农嫂们也是谁报价低就愿意收购哪个农户的,但这个价格也不可能无限高或者无限低,一定会在一个平衡点附近。

这些销售平台采购了玉米之后,消费者当然是看谁家便宜就买谁家的了,销售平台也是谁出价高就更愿意卖给谁。

在农村那种煮着吃的嫩玉米确实就是一块钱左右一根,你买的多会便宜一些,东方甄选这样的大经销商是很有可能才采购农户玉米时把价格砍价砍到七毛的。

知乎用户 雾雨菌 发表

我都说了这是个暴利行业,新东方再怎么扯助农也褪不去自己就是卖产品的本心。

我一开始就说了,你新东方两块一根收农民一根玉米卖六块,我敬你一声英雄,结果没想到七毛一根,那和其他的带货主播比,新东方更没良心。还谷贱伤农,我呸。

贴上我上一篇回答,我已经被骂的体无完肤了。

如何看待辛巴怼东方甄选「卖贵玉米丧良心,公司利润能到 40%」?直播带货农产品到底富了谁?

我说了,什么样的价位定位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产品的销量是固定的,因为消费人群是固定的,新东方卖的从来不是玉米,卖的就是自己的产品。

农民如果在同等的产品销售情况下,肯定更希望的是跑量,如果你两块一根三块一根的玉米卖出去,跑跑量,七毛钱一根的成本农民肯定是希望约卖越多,因为卖的多才不会出现滞销的问题。

但是你六块钱一根,市场上的购买量就那么大,你如果标榜你是精品玉米,你两块钱一根收农民的,让农民有更多的选择,让农民赚的更多,我就敬你是英雄。

但是人都跑出来说了,你卖玉米还是七毛一根收的,七毛就是从农民买过来的价格,一开始我还说你至少赚 50%,结果现在赚 80% 都不止。

最最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你新东方的能卖出的量就那么大,质量和其他走量的主播有什么不同?

因为你卖的量有限,你赚的是多,但是农民有变化吗?卖给你也是七毛一穗,卖给其他博主也是七毛一穗。

但是卖给你你就收一吨,卖给其他博主他能卖三吨,农民赚的钱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你拉高了玉米的价格,你赚了更多的钱。

你赚农民钱你就直说,还谷贱伤农,谷贱伤了你才对。

呸。

来自一个农民老板的嫌弃。

我是雾雨,一个二十五岁传媒公司老总,最爱鼓捣创业 / 哲学 / 自媒体 / 人力资源,目前做了个小说项目已经濒临倒闭,常常因为不会说骚话而不被关注,求求大家点点关注。

知乎用户 汪藏海 发表

存在即是合理,董宇辉自己能卖 6 元,也不会 7 毛卖给找供应商了,是吧?

那问题又来了,供应商能卖 6 元,那他干嘛卖 2 元?换你会吗?

知乎用户 jacky’s 发表

新东方果然还是罗永浩说的那样,做婊子的活计却还要高高立一个牌坊。商业就是商业,非要扯道德。如果董之前不是卖助农的人设,现在也不至于翻车这么厉害。玉米大大方方卖六元,高溢价的部分算是粉丝对主播的打赏,那别人也挑不出毛病。非要伪装自己帮助农民卖玉米处理滞销,自己出工出力也不赚什么钱。结果把粉丝当冤大头。高价玉米事件对于董的粉丝来说,不是多花冤枉钱的那点经济损失,而是偶像坍塌的幻灭感,接受自己一直以来支持的主播是个伪君子,自己崇拜他却被当韭菜割才是最难受的吧,

知乎用户 夜景湛虚明​ 发表

有个老公知体的讽刺故事是这么说的:

如果一个犹太人在某个地方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那么第二个犹太人就会开一家餐厅,然后第三个会开一家超市,慢慢就会形成繁华的商圈,大家一起发财。

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某地开了一家加油站,生意爆火之后,第二个中国人过来也会开一家加油站,然后第三个、第四个中国人都会在附近开加油站,最后搞得大家都不赚钱。

看别人挣钱,就是眼红,就是要分一杯羹,然后一起打价格战,一起卷,最后都挣不到钱~

知乎用户 没料的人 发表

同样品质的手机,小米可能卖价在 2-3 千,华为可能能卖到 5-6 千,而苹果则有可能过万。

这又怎么说?

没办法,鲁迅说:“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啧啧,跟董宇辉把七毛的玉米卖到六元何其相像?!

但是,以鲁迅的文章为例,白菜从北京运到浙江要不要运费?且用个红头绳系住,这算不算广告?且还倒挂在水果店头!这算不算是如今的专卖?

运费加广告费加专卖费用…… 这一系列的附加费用加到一起,普通的一棵白菜卖出 “天价” 也不是没有可能。

鲁迅笔下的 “龙舌兰” 大抵也是如此!

那么董宇辉直播要不要付平台费用?要不要支付广告推广费用?要不要支付自己直播团队人员的工资…… 这些 “附加值” 加到一起,七毛的玉米卖到六元,贵不贵,我不知道——但怎么也不可能再以七毛的原价卖吧?!

有人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直接把商品从产地卖到消费者手中,也就是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拼夕夕的理念和商业逻辑不就是如此么?

可是,拼夕夕喧嚣一时后,为何现在开始越来越不受欢迎?甚至,越来越被人质疑?

除了拼夕夕本身就是一个平台,这就决定了他自身就是最大的 “中间商”,他无非是把渠道商、广告商、运输商等等环节的钱全部打包由他一人独赚了而已。可是“大而全” 的后果有可能就是各个环节都做不到位,每个环节都产生点漏洞,那么美好的设想就会变得面目全非。作为消费者来讲,就是下单的时候看到的是“艺术照”,拿到手的时候则是“生活照”。

假设,七毛钱的玉米由拼夕夕或者说产家自己来卖,那么首先要解决的是:你的商品如何让消费者知道?

就拿这次董宇辉的事情来说,农嫂所谓成本七毛的玉米,如果不是蹭着董宇辉的流量和热度又有几人知道呢?那如果想通过网络销售不还得要靠广告推广吗?那这部分广告费用不还得添加到玉米的成本里去?

好了,有人下单买了,你不还得要找快递或是物流,这部分费用呢?白嫖么?

玉米这一类的物品可能还稍微好点,自身的保鲜值还行,还能经得起在路上颠簸这么一两天。如果是娇嫩一些的蔬菜,普通运输还不行,得要采用冷库等特殊运输方式,这无疑又增加了一笔费用。这些加上去,你的成本还是七毛?

所以,你站在地头直接 “骄傲” 的宣称你的商品如何如何的物美价廉没什么特别的,除非是买家直接来你地头自提,否则该要的环节一个也省不了。

因此,我觉得农嫂宣称玉米成本仅七毛也不能说错,她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董宇辉把七毛的玉米卖到六元,这是他的本事。而作为消费者来说,你愿意选择七毛的玉米还是六元的玉米,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又没人逼你买,是不?

知乎用户 鱼我所欲也 发表

不至于背刺,经济规律理论上就是这样的,或者说,其实各个环节都在背刺。

比如我家有 100 亩地,我的玉米卖 9 毛一根,一天卖不掉多少。

突然来了个人说,你家的玉米,有多少我要多少,但是我出 7 毛一根,你卖不卖?

我特么当然卖啊,谁不卖谁是大傻逼。

再换个角度,我的玉米 9 毛一根,收玉米的出 7 毛,我不同意,至少 8 毛。现在在掰扯价格。

然而,种玉米的人,他邻居家大概率也是种玉米的,正好这家人的农机坏了,天气预报说下周降温,可能会下雪,他看有个西装革履的人总往我家跑,就蹲外面偷听,一听我卖 8 毛,他偷偷拦住了那个西装革履的人说,我 6 毛就卖!

这就叫内卷。

肯定是要维持一个平衡的,对不?

一旦失衡,肯定有人今年的日子不好过了。

知乎用户 摆渡人 发表

供应商这是给消费者还原真相,怎么就成了就成了背刺嘞呢?这是让消费者掌握更多知情权。

董不是说农业是个很透明的行业。呐,这不就是透明给消费者嘞!消费者难道没有知情权吗?

某选的玉米脱离商品的价值,主观臆断地定价,这哪是市场经济?这分明是打信息差或者讲故事来定价罢了~

东北农嫂做法怎么能说得上 “背刺” 东方甄选,不就是让公众知道更多信息而已嘛?给消费者还原这个商品的真正价值,这难道也错啦?

市场竞争的规律难道不就是这样子吗?一个商品你拿货两三块,讲个故事就把价格抬到 6 块。人家不眼红?而且,人家作为批发商需要的是量大,又不是价格优惠,人家盯的是客户数量。(可惜就是高估了玉米在中国人餐桌的地位罢了)

他自己不是说丰俭由人吗?难道就只允许自己卖高价的?不允许别人卖低价的?

还有一些人起哄说质量多好,故事多好听,愿意为知识付费等等的说辞,只能说智商税交得还不够多!但凡是过日子的人也不至于这样子去挥霍~

关于一些质疑的回答:

1. 抛开品质谈价格,纯粹是耍流氓?

如果只谈质量盲目喊价,不也是耍流氓吗?

2. 毛利率和净利率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公司内部的分配问题。

3. 助农不是喊口号。更多的还是帮助农民分担风险。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6161578/answer/2694606288


新东方助农,只是换汤不换药,走的是直播形式,实质是教培思维。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4894268/answer/2685567476

知乎用户 沙羡君​ 发表

纯粹就是供应商和主播之间的利益纠纷,从来也没人说让农民 7 毛钱的玉米赚得更多得。

但是很多人竟然还觉得很合理,觉得农民辛辛苦苦干活,种出来的东西就值这个价。供应商只是集中收购,价格就可以翻三倍;而主播上嘴皮碰下嘴皮,念几句诗文,价格再来翻个三倍。

合着老老实实干活的人最吃亏呗,这就难怪中国农民们都不种田了,农村那么多地撂荒了,这就是纯粹的欺负老实人啊!

我承认在中国助农,振兴乡村确实需要构建一个合适的经济体系,但是这种纯粹由商人操纵的体系,绝不会让农民们赚到钱,相反只会使农民们越来越贫穷,越来越依赖于他们,而长期下去,农民们要么抛弃土地进城,要么成为商人们的依附,成为新时代的农奴。而这也将成为中国新一轮土地兼并的开始。

我觉得现在真正要解决的,是如何让农民赚的更多的问题。即如何将玉米以两块钱乃至六块钱卖出去,但是农民们也能得到至少一块五,乃至更多。其实答案就在历史里,党号召农民组织农会,将农民们组织起来,改变目前农民一盘散沙的局面,由农会垄断农村的产出,这样供应商去收玉米时,是怎么也不可能区区 7 毛钱就收购大量玉米了。

但是这种给穷人发钱的吃力不讨好的事,在当今这个时代,是越来越难办到了。中国的精英们更愿意去拉拢那些供应商,也不愿意去面对农民,毕竟省事么,自己也能得到更多,何苦要那么轴硬要去撞南墙呢?

知乎用户 怒火中烧 发表

这件事最恶心的地方就是打着慈善助农的旗号,干出资本的事!

更加恶心的则是一批人买东方甄选的东西不是因为刚需,而是单纯被人家骗,被人家诱导购物而不自知!

换句话说,现在有钱人确实多了好多,互联网上主流发声的人群,基本都是物质相对好的!

这就导致一个现象,6 块,7 块,算贵吗?

多一毛,五毛,算贵吗?

大部分人都被这种人所代表,导致有人说自己吃不起玉米,它们先是不信,接着嘲讽,到最后怪你不够努力!

要知道玉米可不是刚需,我可以一辈子不吃玉米!

我就怕玉米这事会因为东方甄选,刮到粮食,蔬菜,土豆,茄子上面去!

别忘了,资本逐利,一看玉米这么贵都能卖,凭什么我茄子不行?土豆不行?

到时候都涨,反正同一个蔬菜,不同的品种,就问你怎么办?

还吃不吃了?

知乎用户 不需要冷静​ 发表

明明被背刺是消费者,却一堆人为玉米刺客愤愤不平。

知乎用户 罗小帅学品牌 发表

这次东方甄选的品牌公关危机处理基本是负值。

品牌需要立人设,这个真没啥问题。所以东方甄选这个品牌想要传递给消费者的就是我们是助农。他们也确实做了很多帮助农民卖货的事情。包括直接到当地直接户外卖货。

问题出来他们处理每次公共舆论危机的时候,是主播出来做舆论危机处理。有处理好的时候,当时趣店老板送礼事件,也有处理不好的时候,比如这次辛巴直播间喊话玉米事件。

既然你东方甄选接招了,公众需要的是真相,也就是填补起原本的信息差。同时你要展现出来的应该是一个专业的且围绕着自身品牌展开的公共处理。

但整个处理是董宇辉开始高谈阔论,对粉丝可能有用,但是对于潜在消费者或者是路人来说,会很反感。

你说谷贱伤农,那你们给到农民的比市场价高了多少?你说商业的本质是整个链条盈利,有钱赚商人才会有动力采购,才会让农民赚钱,其实这句话咋一听没问题,但其实有信息误差存在,商人赚多少,农民拿到少,你们怎么分配的,后面东北农嫂爆出来的事情,让东方甄选这个助农形象看起来不那么美好了。

最后,公众需要的是真相,那真相其实就是消费者和商家存在的信息差,但危机公关处理最佳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就看东方甄选如何处理呗。

多半冷处理了。

知乎用户 田凌安​ 发表

我家老爸每年都会种一点鲜食玉米,为此妈妈还总跟爸爸争吵,因为妈妈嫌弃种甜玉米太麻烦,还要自己去联系收购方。

种甜玉米过程不麻烦,就是成熟到收购之间费事,因为你还要担心会不会被冻死,每年冬季来的很早,比如今年我家就冻坏了一些卖不出去了。

鲜食玉米最多一根能卖一块多,但是还要起大早去掰。因为收购甜玉米的要赶早装好车去卖,晚了会有损耗,怕糖份流失,卖不上价。

收甜玉米的 “二道贩子” 也很能挑,大了小了的价格都会不一样,而他们往外批发,一根至少卖两三块。主要卖给街头烤玉米的。

关于甜玉米,鲜食玉米为什么这么贵,央视三农频道主持人郭嘉宁的回答很接地气。

央视新闻,三农频道主持人对此事回应:

一根玉米到底该卖多少钱?今天我们来补充一些关于玉米的基本信息,大家可以自行来判断。

第一,玉米在中国到底是谁在吃?

2021 年,我国玉米的总消费量 2 亿 8205 万吨,这其中饲用的消费是 1 亿 8000 万吨,占比六成四,另外三成多是人吃的吗?

工业消费了八千万吨,占比二成九,剩下的呢?198 万吨当种子用了,还有一部分在各环节损耗掉了,只有 960 万吨是人直接口粮消费的占比 3%,以上数字是什么概念?

水稻我们是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小麦当然也是,但是他们的产量都比不过玉米。水稻去年我们收了 2 亿 1000 多万吨,小麦是 1 亿 3000 多万吨,而玉米呢?2 亿 7000 多万吨!

从种植面积上来看,水稻我们种了 4 亿多亩,小麦是 3 亿 5 千万亩儿,玉米我们种了超过 6 亿亩。我们美好生活中肉蛋奶的背后就是海量的玉米。

去年,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玉米主销区的玉米籽粒批发价格达到了近年新高,每吨 2900 多块,也就是说,一斤一块四毛五。高价格传导向了生产端,农民种植意愿明显增高。去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了 5%,那农民能挣多少呢?

种普通玉米,一亩地产籽粒啊,往高了说,1000 来斤,这样的话,一亩地也就是一千四五百块钱。当然了,这是包含了所有成本。

那如果是鲜食玉米呢?根据玉米主产区吉林通化市农业农村局发布的文章,该市的鲜食玉米亩产达到了 3000 多斤,每斤的收购价是五毛钱,比普通玉米每亩增收接近 400 块钱,好像有点矛盾?

那么既然鲜食玉米的效益更好,为啥会种那么少呢?为啥不都种鲜食玉米呢?如果我是农民,我家里就几分地,我种普通玉米就是为了相对的省心,不用太伺候。

而你鲜食玉米呢?他的管理模式,采摘时机啥啥都不一样,如果我是种粮大户,流转了上千亩地,你让我种鲜食玉米?我可能要问了,普通玉米是粮食,他每年的价格确实有波动,但是我不愁卖不出去啊,粮食总有人来收的。

鲜食玉米你给我解决销路吗?你给我提供订单吗?你要是付了定金,我马上种。

如果我是销售方,我看到一个地方,这里种植的条件很适合来种鲜食玉米。但是鲜食怎么保鲜呢?

玉米采摘几个小时后,玉米里的可溶性糖会快速的转化成淀粉,玉米不甜了,价格就上不去了,所以说必须要在附近建设加工厂,鲜玉米快速的过热水几分钟,然后抽真空,在速冻,这样才能「锁鲜」「锁甜」。

那么这个工厂配套谁给我解决啊?后面的还有运输、销售,这就不展开说了。相比于助农,我可能更喜欢「注农」这个表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之下,有更多的消费者开始愿意关注新的农业、农村、农民,我觉得挺好的。

知乎用户 地理答啦​ 发表

当你耕地播种时,

东方甄选的董宇辉正跃出水面;

当你除草打药时,

新东方的股价正掠过海岸;

当你收获玉米只卖 7 毛时,

直播的网红正卖出 6 元;

但农民,

梦要你亲自实现,世界你要亲自去看看;

未来可期,拼尽全力!

当你像二舅一样能治愈精神内耗的时候,

那些你觉得看不到的人和遇不到的风景

都将在你生命里出现。

知乎用户 如花老湿 发表

我一吉林哥们在我们这边不吃玉米,

说嫌不好吃,他家种的玉米贼拉香

这边的玉米太难吃了

我说那你让你爸妈寄点过来我们尝尝

我哥们:算 jb 了,算上邮费一根差不多合七八块钱。太他妈贵了。

有那钱还不如吃点肉。

知乎用户 小火杉 发表

我之前开过淘宝店打算卖苹果,算是接触过生鲜电商这一块,没开几天就倒闭了,原因无他,价格与全网其他家相比而言,有点贵而已。

我也不住东北,玉米不太懂,但是可以就苹果而言说一说这其中的道理:我们村种苹果的农户有几百户,因为是小家庭种植,所以几乎每家生产出来的苹果口感都不一样。

而且即便是相邻的两个村子,由于地势的差异,苹果长出来的红度和个头也不一样。所以即便是产地一样,并不代表产品就一样。

而且即便是一棵树上长出来的果子,有大有小,小的卖几毛钱一斤大的行情好的时候能卖到四块钱一斤。

我当时开店时想要主打高端,但为了打开市场定价基本上是贴着成本价定的,可投入了一大笔钱搞营销依然没有销量。

反观我们当地做的好的那几家电商,他们卖得价格低的多,但出的货是相对较差的次果,个头小一点口感差一些,面上也有瑕疵。

换句话说,就是走商超的那些产品挑过一遍之后,剩下的那些走电商。因为平台上只能选大小和品种,其他条件默认不选。

而线下客商挑货时,大小只是为了分层,面上光不光有黑点就淘汰长得不圆都不要。原来没电商的时候,这些被淘汰掉的果子只能卖特别低的价格,去果汁厂做果汁。现在它们有了另外一条出路,去电商平台走快递。

农产品是实实在在的非标产品,目前全国的农业产业化还远远不足,根本达不到所谓的一模一样的程度。

消费者拿到手看起来一模一样的产品,实际上两者之间差了多少,根本无从得知。

贴一个我在朋友圈看到的一个吐槽:

如果你花大价钱买了个东西觉得不值,

那么可能它真的是个次品,就是不值。

但你想花便宜的价格买个好东西。

相信我,只是看起来好罢了。

比如两个看起来一模一样的苹果,同样的红彤彤圆溜溜,但是生长过程中是用的农家肥还是化肥,用的是物理灭虫还是农药杀虫剂,成本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前两天处罚农残超标的小商贩那个新闻,很多人共情小商贩。要知道国家规定了一个比例,并不是要求完全没有农残,是超标才会被处罚。

意思是不超标的就会被我们吃进肚子里,我们竟然还会共情超标的。为什么要超标,因为能降低成本。

好东西贵有贵的道理,

便宜自然也有便宜的原因。

知乎用户 子非瑜 发表

之前深情地说谷贱伤民的人也是董宇辉吧,似乎人民网还评价颇高?

就一卖货的,鉴定完毕。

知乎用户 建宁白丁 发表

东方甄选所谓的 “讲课文化” 热度散去以后将无任何优势,毕竟最后要让消费者掏钱买单还是得靠商品的品质。

应该在趁着这波热度打造良好的口碑,而根据现在的经济情况看,实惠耐用将是大部分消费者的选择。

东方甄选一根玉米卖 6 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显然是不实惠的,但事情如果不发酵下去也不会发展到现在这种公关危机的程度。

而导致事情持续发酵的根源就是头牌主播董宇辉的 “谷贱伤农”。

在董宇辉的视角里,玉米卖这个价格是为了使农民得到更高的利润。

但广大消费者显然不是三岁小孩子,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典故我们知道。那么董宇辉作为一个卖家,告诉大家他卖商品不是为了他自己,这显然就在挑战大家的智商了。

想象一下,下班的时间到了,你收拾好东西准备掐着点走人了。这时老板语重心长的说到:“张三啊,年轻人可不能这么追求安逸,祖国的发展还得靠年轻人建设啊。”

你会怎么想?

但我也一直觉得东方甄选一根玉米卖六块没有什么问题,商家有定价的权利,如果定价不合理,市场会教他做人。

真正让我反感的是,钱你赚了,圣人你也当了,合着种玉米的和买玉米的都是傻子呗?

新东方还是让董宇辉闭嘴,请个专业的公关团队吧。

董宇辉也好好适应一下职业转变吧,还以为面对的是单纯的学生呢,听你东拉瞎扯。

知乎用户 冈比亚总统私生子 发表

普通玉米收购价多少钱一根?

6 块钱玉米应该不是 6 块钱 1 斤吧?

知乎用户 阡陌​ 发表

如果供应商能 7 毛卖我,我就帮他说话。

知乎用户 雪泥鸿爪 123 发表

不知道内幕,无法评价。

但农户是分散的。就算是有专销契约。但自己不背刺别人也要背刺。这玩意,很难凭契约统一行动的。

谁也不会拒绝在正常契约外再挣一份额外的钱。

当然原本契约的分成合不合理是另一回事事情。

知乎用户 王超​ 发表

这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简单的商业行为,简单说就是贩子。

贩子这种存在是很合理的,就是买卖东西赚差价,没人可以指责贩子本身。

很多人喷东方根本没找对点,喷他卖的贵,这并不是问题。

东方真正做错的点在于欺骗消费者和假装助农。

首先作为不知道几手的贩子你不跟农民打交道,你算不上助农,明明不是助农却打着助农的旗号卖货,这有点不要脸了吧?还搞出谷贱伤农的说法(有人是剪辑的,我不知道)

其次不该撒谎,地头价 2 块一根,农村人或者比较了解农村的就知道不可能,真要 2 块一根地头价那终端 N 道贩子不会只卖 6 块,东方的顾客们大概是没多少农村人,他们大概觉得两块一根已经很便宜了,没人怀疑,实际价格也挖出来了 8 毛 5,距离董说的 2 块相去甚远。

一句话,做生意做买卖赚钱,很正常,没问题,但是你打着助农的旗号赚钱,这就不应该了

知乎用户 江寒的号​ 发表

这事儿贼他妈简单,我来说一下。

首先东方甄选的玉米并不比其它玉米优质,它就是七毛钱的玉米,这一点毋庸置疑,其他那些博主打压怒喷也是情理之中。

但这事儿不能这么算,产品的成本跟产品的最终价格关系不大,在面向市场的时候还涉及到品牌价值,而东方甄选就是那个品牌价值。

同样的玉米,你换一个三无直播间卖,只能卖七毛钱一个,你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卖,就是能卖七块钱,这就是大的直播间的品牌力量。

现实就是如此。

但现在东方甄选的回应有很大问题,他们没办法跟外界说,自己的玉米就是普通玉米,这样的话他们的价格体系就崩了,为此东方甄选拿出了一堆说辞,什么谷贱伤农之类的,但目的就是为了维持自己直播间的高昂价格,为了维护东方甄选这块招牌。

问题是这么做很容易被外人抓住把柄,又想赚钱又想把口碑赚了,这事儿多少有点不地道,而且别忘了,东方甄选的口号一直是助农,既然是助农,那定价这么高自然落人话柄。

东方甄选接下来别再价格上逼逼了,这事越描越黑,容易自砸饭碗,多往健康,安全,营养价值这些方面做营销,就是按照奢侈品营销的那个套路走,一句话就是上价值,这样才有可能挽回一丝颜面。

另外,多说一下,我们公司和东方甄选合作过,产品是散养鸡,其实狗屁散养鸡,都是笼中喂养的饲料鸡,我们在山东有一个供应商,每天出货几万只鸡不成问题。

我们自己直播间卖 89 元两只,喊出的口号是天然走地鸡,给到东方甄选直播间是 139 元两只,附送 20 个草鸡蛋。

外人不懂行的肯定以为东方甄选的老母鸡价格高,都是走地鸡,营养价值肯定高。

其实狗屁,都是山东那边供应商直接发货的。

知乎用户 东北的九月​ 发表

说明什么,说明业务不熟练,东北玉米的包装产业链没跟上啊。包装不代表只有宣传啊,还有差别化,还要炒作概念。

建议切成段,放到罐子里,做成小罐玉米,然后卖 60 一罐。

知乎用户 张大锤​ 发表

一直都是这群网红在喊自己助农,助什么农呀,价格没什么变化,销量还是那些销量,但是网红们可是真真切切赚到了差价!

知乎用户 半根草 发表

都憋说了,卖六元是要研究怎么助农啊!!!!

知乎用户 刘二萌 发表

“真正做生意的人只赚取有限的利润,暴利是长久不了的。”

知乎用户 胡二胖 发表

一个大问题总是由很多小问题组成,以下为个人看法,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和补充。
一、“如何看董宇辉卖六元东北玉米被供应商背刺只值七毛?”
这问题就明显站在东方甄选的凳子上了,啥叫背刺?全国种玉米的不是只有那一块地,全国加工玉米的也不是只有那一家。
你卖 6 元,经销商管的了吗?显然管不了。
你去问经销商,多少钱一吨,经销商肯定按批发价给你报价了,有什么奇怪的。
总不可能经销商为了给东方甄选撑面子,然后抬高自己的批发报价吧?真要这么做了才是有问题。
你去报地里的收购价,明明 7 毛,你要非得说 9 毛,你信不信,下一茬直接让你按 9 毛的价收,还让你补上这一茬的钱?
所以,经销商这波回应,中规中矩,算不上聪明,但能把自己从责任链中摘出去也不算失败,跟背刺差了十万八千里。
二、东北玉米到底价值几何?
央视《中国三农报道》主持人郭嘉宁有讲解一段内容,其他答主已经贴了,可以自己去看看。
以前还有句话叫做 “早插稻秧,懒种玉米”。
后面半句说的就是普通的玉米相对其他农作物来说,容易种植不需要经常打理,所以普遍价格不高。
其中一些特殊品种的玉米,管理更麻烦不下于其他农作物,但对应的价格也更高。
但这一部分特殊品种的玉米,并不会给玉米行业整体带来溢价,也不能带来太多溢价。
目前我国的粮食价格是与国际粮价挂钩的,并不是闭关锁国的状态。
玉米作为主要的饲料加工品,也受国际粮价影响,但在国内因为控制和加工商自行进行金融对冲的原因,实际成交的价格波幅要比国际上的自由交易小的多。
而其中的特殊品种,和这部分价格没有太大关系,基本是一种一价,受供需关系影响。
所以,在没有分类的前提下探讨东北玉米到底价值几何实际是个毫无意义的问题。
在分类的前提下探讨也只能去探讨各品种的供求关系和资本影响,而不是单纯的价值。
三、农嫂为何又要在其中扮演这样不光彩的角色?
这就是特别主观的污名化了。
农嫂这家公司做的事,是典型的乡镇加工企业发展。
地方上有人种,市场上有人要,但因为产品的属性原因,没法直接从地里到消费者手里,会产生变质。
所以有了农嫂这种企业,来充当中间人。
这种中间人主要做两件事:
1. 农产品加工。
2. 垫资。
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主要问题在于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和一般加工品不一样,不是原材料随时到随时加工。
一般的工业产品加工,是原料到位,机器打开,生产成品。工厂只需要搞定购买原材料,设备到位就能开干。
但农产品加工比较麻烦,你弄 1 台设备加工,原料是充足的,但你弄 10 台设备加工,很可能就没有原料供给了。
特别是在非主粮类的经济类农产品加工中,以地区为单位,在初期都只有少数有想法的农民或者投资人会因为气候条件和地里条件种植其他适合在当地生长的非传统农作物。
在有一定市场后,加工厂出现,此时开始进入到产量和市场的螺旋阶段。
产量大了市场不够,市场大了产量不够,加工厂只能从中寻找平衡逐步扩大。
而随着市场的扩大,原料供应不足,农作物从播种到收割是需要时间的,但在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并不是人人都愿意拿自己的土地去种植这类产品来作为原料供给。
此时就需要加工厂作出承诺,要么花钱包产出,要么给定金包人工。
也就是加工厂出钱,你的地里产出不论厂里卖不卖的出去,不论产多少,反正厂里钱先给你东西都包了。
对农民来说,这事是真正的旱涝保收。
对农民来说,这事是真正的旱涝保收。
对农民来说,这事是真正的旱涝保收。
因此,说农嫂这类型企业在助农这件事上扮演不光彩的角色,呵呵。。。
四、目前助农电商纷繁复杂,带货主播和供应商之间的矛盾又该达到什么样的平衡,而农民在这条生产线作为劳动者到底在其中有没有分到应得的那一份?
1. 请不要把助农电商和农产品电商混为一谈。
前者的核心是助农,电商是其形式和手段。
后者的核心是电商,农产品是其商品和噱头。
一个为了帮扶地方让居民富起来,一个借着噱头为了富自己的腰包。
2. 带货主播和供应商的矛盾其实是渠道和生产商的矛盾。
渠道强盛时,生产商没得选,再苛刻的条件也只有接受。
渠道衰弱时,生产商选择少,两者才有相对平衡的谈判基础。
渠道衰弱时,生产商选择多,渠道对于生产商是没有办法的。
而在玉米这个事情中,农嫂公司是经销商,不是纯粹的供应商,这点要搞清楚。
没有东方甄选之前,农嫂公司已经发展起来,有固定的销售渠道。
有了东方甄选后,用户买到手看到生产公司是农嫂,注意这里:
“用户在东方甄选买到的玉米是农嫂的货”。
和 “农嫂公司供应东方甄选玉米产品” 是两码事。
就像各个电商平台上卖进口化妆品的店铺一样,很多公司在卖迪奥,香奈儿,古驰这些品牌的产品,但是真正和这些公司签订了进口协议和经销协议的能有多少呢?
就连某猫曾经去拿代理合同时都被拒,在各个平台的销售资料递送环节中,此类产品可以提交两种信息,一种是经销合同,用于证明它给你供货。一种是溯源链路,证明你卖的货确实是它的货(虽然大把造假的)。
在这件事情上,到底是农嫂供应的货,还是农嫂内部人员供应的货,或者是下级渠道供应的货,这事情未知的。
要是农嫂这公司直接供的货,回复就是中规中矩。
要是农嫂内部人员供的货,恐怕他们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查内部的蛀虫了。
要是下级渠道供应的货,那这和农嫂公司没啥关系,甚至东方甄选的价格某种程度上是伤害了农嫂公司的其他下级渠道。
3. 农民在这条生产线作为劳动者到底在其中有没有分到应得的那一份?
农民种主粮是不愁卖的,而主动种经济作物是愁卖的,虽然经济作物挣得更多,但有胆量主动种植非本地经济作物的很少。
如果有加工厂这类的存在,部分农民会在其引导下选择种植固定的经济作物,收入会比原有的更高。
直播这个单一的销售渠道,显然没有开设加工厂这个功能。
另一个角度,不论是电商公司还是直播公司,愿意去开设加工厂的太少了,很多连现结货款都不愿意,而是先卖再结算。
也因此导致在实际的销售中,即使是不需要加工的农产品,不少销售端也是寻找能够提供现成货品(直接可以发货)和能够垫资的渠道商。
从固定地域的农民收益来说,在市场发生剧烈变化时,直播是能够有效解决其滞销或高速扩产带来的后遗症的。
一旦放大范围,因为直播销售和农作物产出有时间差,且各地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并不会相互沟通,直播的短期爆发制造噱头后,有更多的人投身到这一事业中是必然的,那么,一段时间后的市场或第二年的市场是否能够消化暴增的产量是未知的。
情况也只有三种:
第一种、
能消化,且不足,产品涨价,但由于土地的供给作物价格锁死,农民很难多挣到钱。没有锁死价格的多挣点。
第二种、
能消化,产品供给平衡,价格变化不大,农民收入变化不大。
第三种、
不能消化,产品过剩,价格战开始,加工厂或经销商亏损甚至倒闭,农民因为价格锁死不会亏太多。没有锁死价格的亏损或破产。
从这三种结果上来看,
如果选择保底收益,农民是不会收到额外的收益和损失的。
溢价是由加工厂和销售端获得,亏损是由加工厂承担而销售端不会承担。
在实际的运行中,如果有过高的溢价,农民会要求加工厂加价收购,过高的亏损,农民也会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加工厂的降价收购,以避免厂子倒闭。
如果选择随市场波动,那对应的额外收益农民能吃到,加工厂和销售端同样能吃到。
但如果出现额外的亏损,则全部会由农民承担,加工厂和销售端并不承担。
实际操作中,能托底的一般是地方政府,牵头搞个临时项目帮助本地的农户降低亏损,起码把肥料这些钱拿回去,人工费用就算了。
但三种方式中,无论哪一种都是涨价时销售端有赚,亏损时不关销售端的事,风险始终是在农民和加工之间轮转。
所以对于那种不参与风险承担的平台和渠道,打着 “助农” 的旗号引流卖货是相当的恶心。
地方政府修桥铺路搞水利电力通信建设来助农。
保险公司搞土地产出的保险来助农。
银行搞土地租赁贷款或其他的资金支持也在助农。
从即使的投资回报率上看,哪一个是值得的?
人人都想要名利双收,但利拿了也就拿了,名这东西有时重于泰山,没那个斤两只会把自己压垮。

知乎用户 白兔捣药 发表

一根玉米引发的疑案,可能这还不是最终的结局,还会有后续的故事上演。

这就是个体小农经济的农户和现代零售业之间的冲突,一根玉米从农户手里辗转几个中间商才最终到达零售终端店铺,8.5 元已经不贵了,胖东来加价 25% 基本上不赚钱,基本上也就只能平掉损耗成本

而中间的中间商肯定都要赚钱,否则凭什么万里迢迢的进货让你吃上新鲜玉米呢?

也就是说,如果农户的产品销往连锁商超,中间的供应链条还是太长了,根本无法做到点对点的合作,因为很多大型连锁商超根本不跟个体农户合作,只能和中间商合作,因为中间商都是大型的商贸公司,所以说这种个体农户的产品一旦进入大型连锁商超就失去了价格优势。

而直播带货可以直接和农户合作,网红前台带货,农户后台发货,价格反而具有优势,特别是超级网红更有议价优势,价格会更低; 所以,辛巴,东方甄选,胖东来,东北农嫂,他们卖一样的玉米,价格不一样,其实不是他们都是奸商,而是销售的模式不同罢了,这是小农经济的特色。

知乎用户 换一个时空​ 发表

先弄清楚几个价格数据,别被节奏带着走。

0.7 元 是辛巴说的玉米只值这个价格

2.0 元 是这次事件里供应商玉米进货价

6.0 元 是董宇辉直播间销售价

蔬菜玉米与一般玉米价值本来不同,拿一般玉米价格对比蔬菜玉米,辛巴这是耍流氓。

蔬菜这事,价格可高可低,如果农民自产自销,自己地里种,自己拉到农贸市场销售,价格可以卖的很低,但肯定也比普通玉米贵。

直播销售玉米,要对比的是城市商超的价格,因为涉及的流通环节更多。

城市蔬菜价格贵,是因为需要更多的人力成本、场地成本、经营成本、物流成本,以及各个环节的利润成本,七七八八加上,城市蔬菜的价格低不下来。

有些人会说,直接去农贸市场买很便宜,但农贸市场这种小农经济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现代经济社会里,分工更细,整体创造的经济价值要远大于小农经济的。

回到董宇辉这事,农民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拉到农贸市场卖 2 元 1 根,销售价格也是 2 元一根,一个是给董宇辉 2 元一根,但销售价格变成 6 元一根,选哪一种方式,应该不难判断吧。

知乎用户 摩托车不充电 发表

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没关系。

不然的话,没人负债,也没人能还清债务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搞直播卖货做生意赚钱就说是赚钱,说什么助农,你是把农民多到烂地里的本来一文不值的瓜果蔬菜卖出去了还是收购价比别人高出好多呢?都没有,只是正常的市场价采购的。那就别卖什么情怀了,别打着助农的幌子消费人们对农民的同情心了。

这就好比老板招员工管吃管住还给发工资,给份工作说成是帮助他们,要员工对老板感恩一样是令人恶心的。

我觉得 6 块钱一根玉米没什么问题,明码标价爱卖不卖,比别人贵一倍,就明说这一倍是品牌溢价,只要粉丝乐意买单,有消费者只喜欢买贵就行,新东方靠欺骗来忽悠别人买单才会闹成现在这样子。

知乎用户 匿名 发表

供应商卖给谁都是 7 毛,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是 7 毛,到你这咋就成背刺了。不应该是揭穿么?

知乎用户 丢了壶盖 发表

贱谷伤民,贵谷富商。

知乎用户 再无悟空 发表

“谷贱伤农” 这四个字是真的虚伪。

真正伤农的不是谷贱,是人贱。

知乎用户 缺月梧桐 发表

我不明白啥叫背刺?

有两个疑惑:

①你真心实意助农,怎么可能有 “背刺” 这种说法?

假如你买了供应商所有的货,你是唯一的买家,你高价卖货,人家说真相了,那叫泄密了、背刺了吗?

你既然是特么的 “助农”、“为了农民卖的贵”,你特么得多高贵啊,你怕手下人揭穿你什么?

手下给大家说:俺们 6 毛七收的,你卖贵 10 倍,虽然不知道你怎么帮助农民了,但是你真正助农,你急眼什么呢?
你可以解释,为了助农,是你从一千里外用筐背回来的,磨穿了一百双鞋,成本确实得涨到 6 块钱;

你没错啊,你供应商也没错啊,他背刺你什么了?

②你买不了供应商所有的货,就不允许人家自己卖了吗?那你是助农还是恶霸垄断啊???

大家都知道华农兄弟是真助农,他的供应链很短:本地生产商出品,本地农民采摘包装(农闲时节),真是正儿八经的给当地农民额外收入;

那么一个人模狗样的经销商买了华农兄弟 1 箱橙子,卖到了 1 万人民币,也许是好事吧,提高了华农产品的逼格;

但是华农兄弟手里剩下的 9999 箱橙子怎么办?

你还不允许华农兄弟自己卖了?听任他们商品烂在手里?这尼玛是助农还是坏农?

“谷贱伤农”,一个二道贩子在乎农民吗?

古董圈很多传说都是用几块钱从物主手里买个古董转手倒卖到几百万几千万的,人家古董贩子都没说过:“兄弟啊,我不能低于一千万给你,否则会伤害原物主的利益”。

要点脸行吗?

知乎用户 香樟连翘​​ 发表

大米多少钱一斤?

2022 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粳稻)为 1.31 元 / 斤,较上年增 0.01 元 / 斤。早籼稻为 1.24 元 / 斤,较上年增 0.02 元 / 斤。中晚籼稻为 1.29 元 / 斤,较上年增 0.01 元 / 斤。

玉米收购价多少?

进入 2022 年 9 月份后,新玉米的收购价格已经陆续公布了,而中储粮这次收储的定价价格如下:一等玉米 1.41 元一斤,二等玉米是 1.4 元一斤,三等玉米的价格是 1.39 元一斤。这价格相对于去年同期的 1.35 元一斤,上涨了 0.05 元左右。

你说七毛一根玉米,正常吗?

很正常啊!

但是这是收购价啊!

这一根玉米引发的大战!说到底,就是老百姓不想当傻子,不想被所谓的智商税收割。

其实简单回溯一下,这个事情很简单:

一开始,某东方转行卖农产品,选出自己当家花旦,口吐莲花的 90 后英语老师直播卖开袋即食玉米。

凭借着董老师帅气的外形,与 “渊博” 的知识,还有很强的舞台展现能力,让他收割无数迷妹,很多女人疯狂下单。

但是某东方甄选的这个玉米,平均下来,6 块钱一根。

当时就有网友看不下去了,为撒子这么贵?

董老师用他 “渊博” 的知识回答网友:因为 “谷贱伤农” 啊!

这话一出

网友受不了,感觉智商受到了挑战,觉得你当我是三傻子的哥哥吗?谷贱伤农这个词是这么用的吗?

大家去直播购物,一个是找乐子听段子,另一个是希望减少中间环节,买点物美价廉的产品。

供货商受不了,你 TMD 从我这进货,转手就卖 6 块钱?你 TMD 太黑了!

其他网红受不了,你一个刚刚出名的网红,吃相咋这么难看呢?

种地的老农也受不了,你们收我玉米多少钱一斤啊?

于是乎,一个资本、农民、供货商的三方大战,就打起来了!

董老师的谷贱伤农是第一波。

快手头号网红辛巴直接开喷,七毛钱一根玉米,你们某东方还要点脸不?

老农们坐不住了,一起来说,我们玉米不是七毛钱一根。

然后,某东方的供货商,东北农嫂,一个叫东北名字的浙江企业,说,我是某东方的供货商,同样的玉米,我零售就卖 3.6 一根!

于是网友就开始坐不住了,这 TMD 都是什么啊?

咱就凭良心说一句,六块钱一根玉米?凭什么?

真当大家是大冤种吗?

再高端的农产品,你也得盘出个道道来。结果这一堆中间商疯狂加价,不就是吃相难看吗?

最后的结果,资本这帮忘八端们啥事没有,可怜的还是种地的老农。本来就没赚到多少钱,最后自己种的玉米还滞销了。

平台要赚钱正常、供货商要赚钱也正常、物流要赚钱也正常。

但是那也不能把老百姓当傻子吧?

我还是那句话,大家去直播购物,一个是找乐子听段子,另一个是希望减少中间环节,买点物美价廉的产品。

而不是去粉丝付费、IP 付费,买一些价超物值的东西。这就背离了直播带货的初衷!

直播带货就是为了物美价廉!

最近好利来推出了哈利波特联名蛋糕,玩的就是粉丝经济,自己用心做,不论是妖怪书,还是别的啥的,一个哈利波特的 IP 再加上高度还原,自然你炒多少钱,都正常。

可是某东方、这些经销商们是怎么玩的?

把豆腐玩成肉价,然后疯狂收割韭菜?

这里确实砍掉了不少环节,但是你某东方从一根,我就算你按大冤种价 3.6 的进货,然后卖 6 块钱。

一根玉米你赚 2.4 元,你这空手套白狼的净利润可真不低啊?

更何况你批发价才多少?你还有脸卖 6 块钱?

如果某这玉米就卖个 4 块钱一根,比大家在超市买的稍微贵点。你还可以说你是甄选,你这个好像没多夸张是不是?毕竟超市也就是 3 块钱一根,10 块钱 4 根。

但是 6 块钱一根,你可真要点脸吧!

直播带货,就应该减少中间环节,一根玉米卖个 3-4 块钱,你看谁跑出来说什么?

某方甄选就是吃相太难看了!

知乎用户 kanchigo 发表

这人一开始 “谷贱伤农” 几个字火了就很膈应人

“谷贵伤民” 他压根不提不说

谷贵了也没有惠农啊,还不是被他们这种中间商赚差价赚走了

你卖 6 块,要真给劳动人民挣大头,买家也自愿消费没被忽悠,皆大欢喜

整天以文化人自居,典型的 kol 意见领袖,在直播里也像在当老师,一副我既正确答案的态度,抖音刷到过几次看了几分钟真是恼火

搞了半天还不是个大忽悠,啥谷啊农啊民啊的,全是生意

网民因为他们是知识分子而尊重他们,因为新东方的遭遇而同情他们。但是,他们没有尊重直播间的观众,也没有同情只能挣 7 毛的农民。

知乎用户 公子羽 发表

人设立的太完美,调起得太高,都得塌

知乎用户 杨柳​ 发表

我种玉米出身,不过很久没种了。

我是很讨厌那种啰啰嗦嗦扯大半天的营销。

一坨屎也非要说能开得出香花来那种。

卖玉米就吆喝卖玉米。

别乌七八糟拉扯。

反正到农民手里,懂的都懂。

喜欢跟风没办法。

知乎用户 伪史​ 发表

东北农嫂甩开东方甄选爆料成本价,直播带货却人气惨淡,对此你怎么看? - 伪史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5942954/answer/2695784188

知乎用户 发电狗 发表

现在的消费者是都不食人间烟火了吗?

玉米这样的常见农产品一般人掌握不了具体价格,数量级总有个观念吧。

六块钱一个,这玉米粒子是金子做的还是玉米芯是金子做的啊?

七毛钱一个零散卖可能没得赚,单价七毛 / 个,一次出货一车,排队卖的人能排队到村口去。

知乎用户 天干物燥 发表

有一说一带货和卖货有本质区别,带货直播间各个都是家人,卖货的对象是路人充其量就是个 “亲”,卖货卖的多贵都没关系,但是带货都是给粉丝带的,大家信任你才在你这里消费,你反手赚家人个 200%?这种打脸行为还有啥好洗的,什么供应商背刺,跟农民站统一阵线,你那是助农的问题吗?难道不是坑粉丝的问题?和辛巴卖糖水行为上不似,道理上相同。

知乎用户 十一郎​ 发表

到东方甄选手里时,玉米已经过了好几道手,得加上包装运输存储宣传造势等各种费用,这个价格已经和 “农” 没什么太大关系了,主要是 “商” 价。

这个价格呢——贵,便宜不了农民;贱,确实伤了几道过手商人。

另外东方卖不卖,农民都得是那个价给第一个二道贩子,不存在卖不出去这种说法。沈阳来讲吧,小区旁边摆摊的本地玉米十块钱三四五六穗(个头不一样),各大小生鲜超市也都在卖,是老百姓日常经常吃的东西,不是奢侈品也不止东方卖**。**

当然多一个渠道卖肯定更好,但不必高高在上说标榜自己助农,商人逐利很正常也不可耻,利用自己的流量和品牌加码价格也很正常,售后好不行吗,起那个假高调干啥!也不必说 “谷贱伤农” 这种话,因为一个不知道几道贩子的价格,和农民不太挨得着。现在直播不比从前李佳琦薇雅几枝独秀的时候,一场直播量也就那样了,鲜玉米主要还得靠布满城市角落的各大生鲜超市售卖。

知乎用户 红天鹅 发表

长春九台这个路边有卖的顶天 1 块钱一穗苞米吧,什么品种我也不知道,反正价格就这个上下浮动吧。

知乎用户 花生 发表

首先玉米和玉米的品种不一样 价格肯定不一样

我家河北农村的 村里一般种 2 种玉米 一种普通的 没人煮着吃 难吃 最后秋收后脱粒卖给粮站 或是养殖户 这种不按一根根卖 都是按玉米粒一斤 9 毛到 1.5 左右波动(这种玉米最后都是做了酒精或是喂了牲口)但是产量高 不费人工

第二种就是糯玉米 每年在 7,8 月趁玉米很嫩的时候就开始收了 这种玉米煮着好吃 但是产量低 需要人工多(人家旁边种的普通玉米你不能把车直接开进去只能人工装袋 扛出来) 这种收购是按照连皮带芯一斤多少钱 v 不分大小 都是扳玉米是直接装好带 扛出来直接一袋袋称重上车 (具体多少我家没种不知道 ) 收完后统一送到冷库分级别 不同级别不同价格

说实话 可能我见识少 第一次听说在地头还按一根根的收 (糯玉米好吃的时间只有那么一段过了就老了不好吃了)

地头 7 毛一根的价格咋来的 我比较好奇

知乎用户 心世界​ 发表

农民: 我们村现在好了,也想开一个电商直播,我到您这打工,我来您这打工不为赚钱,为的是开直播带货的经验。

董宇辉: 这个好,这个好,录取了。(我就愿意招这不要钱的)

董宇辉: 来来来,请看这个 。

农民: 这玩意不就是东北大玉米,俺们那村到处都是。

董宇辉: 胡说,这个是宫廷金玉满堂喜结缘。

农民: 那得卖多少钱一斤啊。

董宇辉: 8 块 8 块

农民: 这这这,那咋沾了宫廷两字就涨价了。

董宇辉: 您在这儿,就好好学吧您内。

在看看这个

农民: 这个又是啥。

董宇辉: 宫廷什锦黄金会。

农民: 这么多玉米,能卖 2 块钱一斤吧。

董宇辉: 哪儿,八百八。

农民: 啥,这玩意八百八,那得买多少大玉米

董宇辉: 你懂啥,这叫满城相聚黄金地,各路英雄来相会。

董宇辉: 好了,你先练着先,我一会来检验成果。

铃铃铃

农民: 喂,您是,哦,市场监督管理局,跟您说啊,这里的事儿可没有我啊,都是它们啊,黑啊,真的黑啊,一会我要走了,一会他还准备让我直播呢,哦,您这边也要看啊,好,明白了。

董宇辉: 好了,我看看你练的怎么样了。

农民: 没问题,您就请好儿。

董宇辉: 别耍嘴。

农民: 我要是耍嘴我就是个骗子。

董宇辉: 大家好,这个是我们新推出的,宫廷金玉满堂喜结缘。

农民: 八块八一斤。

董宇辉: 这个怎么样

农民: 包你能下饭。其实就是我们村,那个东北大玉米!

董宇辉: 你怎么把实话说出来了!

农民: 就这个嘴没控制住。

董宇辉: 你应该这样说,你看这个黄金粒,英雄相会,八佰八一点也不贵,过来看一眼,过来尝一下,吃到嘴里特别脆,如果你不相信,你就买来尝一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今日特价大甩卖,包邮包试包到家。

农民: 就是一堆大玉米。

农民: 您都看清楚了,好勒,我任务也完成吶。

董宇辉: 你以为这样就能威胁我,啊,我可告诉你我上面有人。

农民: 这个感情好,您内赶紧说出来,趁着直播带货。

董宇辉: 你他娘的故意找茬是不是,你爱卖不卖,还敢威胁我,来人。

路人甲: 啊,杀人啦啦啦,杀人啦,救命啊。

知乎用户 蓦然​ 发表

看不懂这些人折腾什么。

嫌董宇辉卖的玉米贵那就去买便宜的呗,这有什么好纠结的。你有钱买你的名牌包包,他没钱就用他的麻包袋,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所谓人红是非多,网上吵来吵去,在我看来无非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觉得东方甄选赚钱了,董宇辉这种主播别家学不来,那就想办法毁了。

知乎用户 染了时光 发表

不太了解什么情况,是不是他们在直播间用消费者的钱以他们的名义助农,然后还是假的?

就是之前总听人说看他们的直播间是上课,购物或者有广告就当交学费了。听起来很像那种拿鸡蛋和油吸引大爷大妈去听课,然后卖 2000 块饮水机的销售方式…… 只不过没有免费的鸡蛋和油?

知乎用户 道听青年 发表

问题很简单,打着助农的口号,那么农民的收入有没有增加?

增加了,卖 6 块,我能接受。

没有增加,你卖 6 块,就是把钱挣了还顺带挣了脸面。

就这么回事。

对谁都一样。助农就好好助农!

知乎用户 咕噜咕噜 发表

1、要允许市场对非必需品的自由定价

2、要允许并鼓励农民对农产品的联合议价,至少是非必须农产品,应该鼓励农民联合起来

3、鼓励并保障农民与商家的合同订立,尤其是这种特殊农产品的期货合同,要对合同执行做出法律上的保障,不能允许一方轻易的违反合同而不受惩罚

个人认为,农民的很大一部分问题是,法律执行在这个群体上打了折扣。有时候欺负他们,有时候又帮助他们欺负商人。但无论哪一种,兜兜转转,代价总会往低处流。

任何拉偏架的行为,不管是针对哪一方,最后的成本都会优先分担给最弱势的人群。

知乎用户 沉默是渣 发表

别看他说话说什么。

打成文字一分析就清楚了。

知乎用户 天天天蓝 发表

东方甄选就是骗子 远离就好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尸 发表

不管伤不伤,每年几千万吨的玉米可能是他们销售的吗

知乎用户 whyx 发表

最开始的时候,我就说了,我不关心这个玉米值多少钱,我关心的是 6 块钱有多少分给了农民,结果中间整个过程,生产者就到手 7 毛。

伤不伤农我不知道,我就觉得其他人吃的都挺饱的。。

知乎用户 烧饼馒头包子麻花 发表

你直播间能卖货赚钱不丢人,

非要拔高,

说什么谷贱伤农……

上海卷烟厂说我华子卖的贵是怕烟贱伤农,

你信么?

库克说我苹果手机卖的贵是怕机贱伤了富士康流水线工人,

你信么?

你新东方真的怕谷贱伤农,

那就也学雷军吹牛逼,

只赚 5%,

六块钱的玉米,

给农民留 5.7……

知乎用户 胖胖 2020 发表

首先标题是错的,供应商给东方甄选的确是 2 元,卖 6 元没有超出常理。提前折扣损耗,成本可能是 4 元。

问题在于供应商同时也在零售,还公开声明,自己的价格更优惠。

这好比茅台供货 1499,自己卖 800。

这不是说真话的问题,而是商业流通存在的问题。

是供应商的错吗?不是,还是用茅台举例,茅台是规定零售价的,也就是说供应商有权力制定零售价。

有没权力,取决于供应商的实力,不然只是指导价。

所以供应商不忿零售高价,我认为是合理的。可以不忿,可以采取措施维持自己制定的规则。

这种矛盾永远存在,零售商有实力就反过来压制,例如以前的货仓式超市。没能力就乖乖接受供应商的意见。

这只是市场规律,和道德伦理无关。大众作为利益方,是需要法律相关给予监督,防止高价垄断,也防止低价扰乱秩序。

知乎用户 如水 发表

六元玉米农民只赚七毛。

但这玉米要是送福利给家人,只卖七毛的话,那么农民和供应商都赚不了七毛(当然可能走的量大)。

我虽然极其讨厌董宇辉的谷贱伤农的诡辩,但还是得承认,卖六块,农民是有可能享受点价格优势的,但卖七毛,那就真跟批发出去没啥区别了。

其实吧,新东方模式对于农民来讲未必不是一条新路,毕竟不能吊在卖玉米面,饲料,青储这几条路上。

那样会饿着的。。。

知乎用户 铁钩船长 发表

有人说东方甄选说谎,一是他说这玉米从地里的收购价是 2 元,实际只有 7 毛; 二是他说谷贱伤农,自己卖得贵是在助农。

我倒觉得,东方甄选还真没说谎。

先说第一点,7 毛是辛巴说的,东方甄选从东北农嫂那进货价确实是 2 元,加上仓储、物流、宣传,卖 6 元不算坑位费毛利率约 40%,净利率我估计在 20% 以上 30% 以下。

再说第二点,东方甄选有没有助农?我认为如果不出这个事,从长远看肯定是有的。

知乎上有个提问,说飞天茅台出厂价 900 元,经销商售价是 2000 多元,卖一瓶飞天茅台经销商赚的比茅台酒厂还多,既然如此茅台为什么不直销自己卖酒?

底下有个回答令我醍醐灌顶,大意是茅台的品牌影响力正是靠经销商建立起来的,飞天茅台的地位也是经销商吹起来的,如果不把经销商喂饱了,飞天茅台根本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抢手。

飞天茅台的毛利润有多少呢?超过 90%,这还是按 900 元的出厂价算的。

东方甄选卖的是鲜食玉米,不是粮食,对消费者来说不是刚需,他在这里其实就扮演了茅台酒经销商的角色,通过自己的包装和营销让消费者认为一根这样的玉米值 6 元。

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商业逻辑,如果一款产品卖得贵也有人买单那利润就大,利润大就会吸引资本进场,资本进场越多,农民的议价空间就越大,这一连锁需要一定的周期,可惜这么一闹从第二环开始就断了,东方甄选煞费苦心好不容易让消费接受了 6 元一根的鲜食玉米,一夜之间价值崩塌变得只值 7 毛。

商业是最大的慈善,想要给农民增收必须得建立完善的商业链,而不能靠网友间歇性的善心泛滥,这么一闹优质的鲜食玉米销量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在这个事件里,东方甄选很无辜很受伤,比东方甄选更无辜更受伤的则是种植鲜食玉米的东北农民。

知乎用户 AIwake 发表

农民也需要故事… 比如什么神仙水果玉米,多少年繁育之类的…

只有差异性加上包装才能吃观众老爷赏的助农钱。

这点中国农民要向日本农民学习。

如果这次董卖的不是普通品种玉米,而是特殊 “地段” 的特殊品种,即便是往年价格低,今年价格高那也正常。小众产品就是可以价格波动。

但是他却选择卖了一个大众商品…… 着实没找好自己卖货的定位……

知乎用户 C l 发表

真就只会自己人卷自己人 到最后所有人都卷死。

辛巴这种卖假货的也出来掺和

老外的奢侈品那些什么包包啊衣服啊 成本十几二十几欧元,卖你上百欧元,也没见你们跑出来说什么。那些卖几千欧元的皮带成本也就一两百块钱。

这事儿就跟当年 38 元一只的青岛大虾一样,偷换概念

好了 现在大家玉米都不卖了,农民最开心了。

知乎用户 SS502 发表

嫂子这个供应商,得黄。

生意做得不地道。谁还敢卖他家的货? 把按集装箱发货的批发价,发出来,然后怪人零售贵?

加快递费打包费冰袋钱仓保管费营销费用了么?

一道贩子和二道贩子的利润能一样?

哪个牌子能经得起这么卖?

要便宜的人,去农贸批发市场 。但是人家一车的价格,跟一根,能一样?

要方便的,去罗森,买八块五一根的

我去 24 小时便利店买的牛奶就是比超市的贵,但是日期更新鲜,

我去便利店买的饮料,就是比超市的冰,因为步入式的冰柜,能保证是冰的 。

要便宜我就去超市,几个小时,停车费,吃个饭,转一转。

要方便,我就去便利店。

要便宜,我就狗东猫超屯,用所有的积分红保搞 一箱。

直播间的东西,明码标价,就像商场二楼一万八的风衣,我买的起,但是不会买,要买也去奥莱。

六块钱的玉米怎么了?本地大润发永辉超市,12 块两根还是生的

卖出来还是烂在地里强?

知乎用户 漂流人世 发表

这些人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吵的。管他 6 毛还是 6 块甚至 60 呢。六毛有六毛的消费者、六块有六块的消费者,六十有六十的消费者。客户群体不一样,有什么好争的。参与争论的人就不是一个消费档次的。脚踏三轮车主和劳斯莱斯车主争论价格,价值概念能一样嘛。好多家庭收入富裕的人买东西根本就不看价格。别人买了、吃了觉得好吃就行了。嫌贵不买不就行了。

我们家这边水煮的玉米煮好的是三块钱一根。我隔三差五就会买一根啃啃。这一说有好几天没吃了还有点馋了。

那我肯定不会去买六块钱一根的生玉米。我们这儿地里的生玉米,夏天的时候有街坊卖 3 块钱一斤,差不多划到 1.6 元一根,三块钱两根多的水平。后来发现超市卖的才 1.8 一斤,划一块钱一根左右。就觉得三块钱一斤的玉米买贵了。

但玉米卖高价就是错的嘛?认知不同罢了,我买三块钱一斤玉米的时候,我觉得他不贵,可能这个帮她姑姑卖玉米的老板对市场价也不了解就是随意估价随便卖的,买的人也不少。

而参与讨论这个问题的人,99% 都对玉米价格毫无概念,只是跟风站队按照自己潜意识里的思路指责别人罢了。

水煮玉米,三块钱一根,大概一斤 6 块多钱的水平。而我们麻辣烫是卖 18 块钱一斤,也就相当于里面的玉米切片段也是 18 块钱一斤。这一下差距就有三倍了。可有的人舍不得吃水煮玉米,我奶奶就舍不得、有的人舍不得吃麻辣烫,而有的人根本看不上十几块钱一斤的麻辣烫,他们从来不吃几块钱的东西、也从来不穿四位数以下的衣服。我也同样理解不了他们。他们肯定不会觉得六块钱一根的玉米贵的,那这个玉米就是卖给他们这类人群的。

那些不适合自己价位的商品,当然会觉得贵,因为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品牌方的目标客户,那么他们嫌不嫌贵又有谁在乎呢。

知乎用户 hiccup 发表

此人迟早塌

带货就好好带货 在商言商 纯粹一点

天天输出鸡汤故事 好为人师

赚了你的钱还要给你人生上一课鸡汤

大家的人生不尽相同 需要一个带货的来教你怎么过得更好?

知乎用户 成败 发表

这个问题暴露出来的背后是这次双十一,几大电商巨头为了流量不惜一切搞死对方头牌的决心。

还有一个月好戏看,嘻嘻。

知乎用户 又一 发表

市场经济,愿意买就买,不愿意买就不买。

董宇辉又没拿着刀架你脖子上让你买,就收你点知识服务费,这么一个劲地黑他?

知乎用户 坚一骁 发表

……………… 不请自来………………

知乎用户 萤烛 发表

他第一次火起来那会儿,我刷到这个人,感觉直播太浮夸,好像国家整改教培行业搞得他多苦大仇深似的。

当时的新闻还说什么哇,直播界卷起来了,还教英语之类。

我当时就想,玛德,真买东西的不会来看这货,真学英语的也不来看这货,妥妥又是流量炒起来的,最终的命运无外乎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现在把低价农产品炒高价,是真的对农民朋友好吗?你从人家农民手里收购就是用的低价,你算什么?大自然的搬运工?农民血汗的搬运工?然后你再卖给城里人赚大差价,城里普通小市民一天到晚 996 没几个钱干嘛吃你的高价货?

吃枣药丸。

知乎用户 你在说什么 发表

小时候都是直接摘玉米就烤,那叫一个香。

家里是种水稻的,爷爷奶奶喜欢种几垄玉米,专门烤着吃。

每逢夏末,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烤玉米,旁边的鸡鸭鹅扑腾乱跑。

怀念啊

知乎用户 赵德柱​ 发表

1. 玉米价格并不以三省人民意志转移。

2. 不要谈生食玉米和粮食作物玉米不同,一是生食玉米市场份额极少,二是两者在收购价上相差无几,三是两者在实际作用上没什么差别,粮食作物玉米也能吃,当季下来的也好吃,你以为你在东方甄选买的是什么变异品种?

3. 东方甄选赚没赚差价?赚了。打没打助农旗号?打了。实际效果如何?收效甚微到你打着助农旗号你不好意思,农民一分钱没多挣。

4. 那么朋友们脑筋又开动了,我帮你多卖点来年玉米价格不就上去了?答案是完全没用,生食玉米和粮食作物玉米并不在两个赛道上,两者收购价没区别,用途完全是因人而异,因时间而异。东方甄选想以一己之力带动生食玉米价格,简直是痴人说梦。如果好死不死真带动了?我打心眼里赞美他,到时候你们吃什么鸡鸭鱼肉涨价了别怪东北人,怪董宇辉去。

5. 东北农嫂做错了没有?错了。错在哪?没有保证经销商的利益。有没有更好的做法?没有。

为什么?

首先农嫂作为供应商在你东方甄选带货之前人家一直在卖,给你东方甄选供货以后贴的都是你的牌,你卖你的,我卖我的互不打扰。可是辛巴开团以后,要农嫂怎么做?公司作为供应商,跟着你经销商一起提高价格?还是如往常一样,该卖多少就卖多少?

答案不言而喻,因为你站在东方甄选角度看问题,农嫂只能被动跟进价格才算做的好,可你只是经销商之一,我还是给你贴牌,我跟进了你的价格,为了你那微不足道的颜面,我以后怎么跟别人合作?

6. 东北人做错了没有?没有。农民没错,因为收他玉米公司就给了这么多,保个市场价。民众没错,在大家眼里玉米一直都是辅助的粮食作物,玉米一直就那么多钱,实话实说就行,没必要坑同胞。

东北人做不到在网上哄抬价格,因为价格就摆在那里,如果实话实说也是一种罪,那确实罪无可恕。

7. 为东方甄选打抱不平者,请问站的是什么视角?农民的视角?国家的视角?还是站在一个打着助农旗号赚差价的平台的视角?

你可以小资,可以多花钱获得一些心里上的满足感,但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小资,只有知识付费,更有辛苦种田的人,带动就业的企业,维护市场的政府。

嗷,还有地域黑的键盘侠。

分割线 ———————————————- 分割线

分割线 ———————————————- 分割线

通过乐于请教的评论好朋友更新 7 个答复和三个问题。

1. 鲜食玉米和普通玉米是不是两个赛道?不是,老百姓摘下来都一样卖,差别是当季卖还是存储起来过季卖。

2. 特别品种的鲜食玉米有没有必要扩大种植规模?没必要,一是鲜食玉米追求的是口感其次兼顾产量,而东北黑土地就那么多,除了玉米还要种其他作物填饱你的肚子,说白了咱这样的人太多,而好土地就那么多,撂荒问题并不广泛存在于东北地区。

3. 推广普通玉米作为鲜食玉米提高农民收入是否可行?短时间局部可行,长时间出问题。为什么?如果所有农民都知道应季玉米卖的价高,那么所以农民都会选择当季卖,短时间供>求,价格必然受影响。同时,鲜食玉米加工期很短,没有那么多鲜食玉米加工厂,也没有那么多产能,更没有那么多人要一年四季吃玉米,所以,根本没有那么高的需求量。再做第二个假设,如果真有那么大需求量和加工体量,人不干饭天天干玉米了,那饲用玉米怎么办?你以为饲用的是单独的品种?不是,是玉米晒干了磨成面用,你都应季卖了让人啃,畜牧业吃什么?还是那句话,地就那么多,玉米产量就那样,人吃多了,家畜就少了。再退一步来说,东北玉米都给人吃,饲用玉米都进口,你觉得会发生什么,漂亮国肯定关心中国人民吃肉问题。

4. 农民卖玉米不用自己脱粒,谢谢。

5. 中国加入 WTO 之后,最受影响的就是农业,补贴补贴,能补的话国家恨不得天天补,你以为是国家抠?国家不抠,天天世贸告中国农业搞暗箱操作,恨不得粮食马上与国际接轨,你敢么?

6. 什么叫助农?农业是个大型的综合循环,种玉米的是一小部分农民,你以为的单向助农应季玉米价格起飞了,农民多挣钱了?那农民就只种玉米不养猪了?鸡鸭鹅不养了?玉米挣点钱发现,卧槽,饲料怎么都涨价了?还有不种玉米的农民呢?怎么办?你要是真心疼东北农民,你就跟国家申请,允许那片黑土地搞经济作物,别种粮食了,不用 10 年,让你见识一下黑土地农场主比美国农场主还牛批。

7. 归根结底,思维里那套简单的大山沟子助农法在东北根本不适用,现在黑土地大规模种什么国家是有规划,有计算,有底线的。目前以玉米为链条的产业也是相对平衡的,这个平衡还是国家必须进口玉米的基础上。所以鲜食玉米那点市场份额锦上添花而已,变成主业?给农民增加收入?对不起,不行,增加收入种什么不行,搞玉米干嘛。

这 7 个问题你耐心看完你就知道,所谓玉米助农给人吃卖高价,在逻辑上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最后我有三个问题请教诸位。

1. 东方甄选卖玉米的初衷真的助农吗?他在贴牌的情况下净赚 2.4 元是帮助玉米冲击高端市场?

2. 东北农嫂有没有错?作为供货商是否应该为了保护经销商的颜面而刻意抬价?

3. 东北人民对玉米价格的认知是否存在错误?既然都是玉米,又不存在天然的特殊品种差异,要不要在网络上鼓吹玉米价值?

最后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一个供货企业本本分分卖自己的玉米,一个地区的人民基于生活讲出实际的价格,到了网上就变成背刺和愚蠢?

请讲讲。

知乎用户 麦瓜 发表

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简直就是智商鉴定器。

首先,中国的农产品总体从商业角度根本就毫无竞争力可言。因为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太多。大多数质量还差。具体数据我懒得去查(如果需要,我可以补上),记得 16 年时国内大米的收购价比越南大米离岸价高 50%,就更别说跟米国这类现代农业大国比了。

也就是说离开了国家补贴,全球自由竞争,中国农民辛辛苦苦种的产品根本竞争不过以米国为首的现代农业大国。

中国之所以还有农业,完全是政府从战略层面考虑,必须保证农产品的自给自足以防被米国掐了脖子。同时,中国的第三产业没发展起来,提供不了那么多工作岗位给农民

为什么中国的农产品成本这么高?因为地分到各个单干的小农手里,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要说跟米国比,与鸟克兰都没法比。

(不要说机械化,自动化,连规模化因为 zz 和文化原因都上不来。所以中国农产品生产成本奇高,收购成本奇高,农民利润多一分,中间商虽然表面毛利率可以,但基本要赔死。这导致农民议价权极低,还动不动烂在地里都没人要。

因为你那东西本身真不值那钱。国际上比你便宜还质量好的太多太多。那些产品既能卖出高价(当然有崇洋的因素, 也有质量好的原因),往往进价还低,利润空间比中国农产品高多了。)

中国一个镇几个村生产的大米也好,玉米也好,米国一个家庭就搞定了,米国农民按中国的标准妥妥的各个都是大地主。大地主在米国也就是个中产。人工贵,所以全靠机器,这样的生产效率当然甩中国农民几十条街。卖的农产品价格是中国的 1/10 还有大把钱赚,而且整个儿农业链条大家都有利润空间,形成良性循环。(米国农产品地头收购价极低, 但终端零售价却高于中国, 应该有百倍的利润供整个儿链条分)

也就是说中国农民未来的真正出路是 99.99% 不再务农,向工业服务业转移,剩下的 0.01% 农民几何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此基础上,再有点儿经济学基本常识,就该明白,没有国家保护,没有中间商帮着加工存储,销售,中国农民种的那点儿农产品能卖个皮的价钱。又不是供不应求的产品,又不是金子。10 块钱里你农民能拿 1 块钱天经地义,因为有得是替代品,有得是其它选择。听着不舒服,听着残酷?市场经济就是这个结果。

目前有意义的助农是什么?阳澄湖大闸蟹真的比其它湖里的蟹好很多(我可没说阳澄湖大闸蟹不好)?那不扯淡么?没错,品牌的建立才能溢价。品牌的建立从生产端必须有很好的品控,品牌商渠道商能让消费者接受这个品牌并维护之。利润高形成正反馈以后阳澄湖大闸蟹才能质量越来越稳定,价格越来越站的住。

所以,小董和新东方是真的在助农。

只不过学历智商双低的人不理解。他们只想着多分钱。这也是真正终极助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人口)在中国极其艰难。

不是没有企业和助农项目(有国家的,也有国际的,也别以为国际组织都是坏人)看不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在农业中的价值。许多企业和项目在承包大片土地搞这三化

但是的但是,即使有些企业抱着 10 年不盈利的初心在搞农业,也基本被各地方农民给玩儿残废了。

还记得前一段上热搜的某地方年轻人承包一大片南瓜地,结果成熟时被当地农民老人组队去偷去拿么?

就跟富人有积极进取的一面,也有为富不仁的一面相似。农民有勤劳质朴的一面也有短视自私占小便宜没够的一面。(米欧的 zzzq 是不能得罪黑人同性恋,中国是不能说农民坏话)

搞农业项目,要么你黑白通吃搞定村长宗族让农民怕你不敢跟你对抗,要么让当地农民都挣到钱,否则分分钟给你来个:我挣不到钱,你特么也别想挣。尽管投入的时候,这些人既不出力也不出钱,还经常给你添乱。收获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来插一脚。

为什么小董卖的生食水果玉米肯定不可能与普通玉米一样都 7 毛钱收购,但东北有海量农民出来告诉你,玉米就值 7 毛?因为这帮农民根本没参与高端玉米的种植,他凭什么不给你添点儿乱?见不得别人好是小农意识最核心的特征,许多人进了城也甩不掉这种小农意识。

为什么五常的农民纷纷为小董说话?因为他们是高端大米,高端玉米的参与者受益者。

至于玉米终端售价拉高了,有没有助农?但凡懂点儿经济 101 的都不可能得不出正确答案吧?

价格拉高了当然不利于消费者。但市场会在供需与价格上做出自然调整。何况你的选择那么多,不买这奢侈的玉米不就完了?

至于小董与农嫂的是与非,最新的消息是胖东来说农嫂的建议零售价是 8.5 元一根,胖东来是按 8.5 元卖的,小董是按 6 元卖的。农嫂现在卖低价,胖东来召回,新东方下架。

还是那句话,生产大国,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东西本身值个皮钱,大家的选择都很多。不卖你东北的玉米,卖西北的不就完了?东方甄选不卖,你去西方甄选卖不就完了?

这件事上,小董犯的错应该只是战术级别的,与采购组没沟通好到底是从农民还是供货商那儿买的。价格具体是什么。其余他都没说错,包括 “助农”,包括 “谷贱伤农”(与谷贵伤民更不矛盾,一个是卖家角度,一个是买家角度)。只不过许多人见识少,智商低,理解不了而已。


评论里竟然有人大骂二道贩子。你生产的东西,质次价高,竞争力为零,你还有脸骂二道贩子?

中国农民作为整体当然极其重要,因为中国农民不生产粮食了,供需关系失衡,大宗农产品价格会上扬,让米国农民个个儿百万富翁,消费者要遭受通胀恶果。

但中国农民个体从基因到文化都团结不起来。同村有个脑子活络的弄个高价值经济作物,不被同村农民嫉恨死就烧高香了。。。

知乎用户 D 版朴信阳 发表

但凡稍微了解下农业,都不会觉得东方甄选有什么问题。

只能说知乎确实是礼崩乐坏了。

经济作物的最大痛点不是利润多少,而是巨大的风险,丰一年赔一年在很多品种上都是常态。

农民最期望的不是卖的贵,而是有人包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卖出去就是最大的助农,哪怕溢价全被吃掉,也比滞销血本无归强太多。

随手用 “玉米滞销” 搜索一下,看看有多少条?

B 站上有个 “央视农业” 的官号,关于农民的痛点、助农的问题讲的很多了。

“卖出去” 是农民最大的诉求。

不服的可以去学习下。

还有,

农民多赚钱的正确路线是规模化,而不是靠把弄西卖贵。

美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比中国农民高多了,但人家很多粮食单价比中国还低。

知乎用户 元宇宙赛车手 发表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朴素的价值观里面认为一个商品的价格应该是出厂成本略加一些利润,而忽略了整个商业逻辑中成本 + 费用 + 利润 = 价格,这里面的费用!为什么会有费用,大家就觉得是黑心奸商的感觉,实际上一个玉米从田间到你的餐桌,中间的环节远多于你的想象,通常会有农户假设 7 毛卖给收购商,这些田间地头的收购商通常还并不是你想的某个大商家,只是一个跑在田间地头的小贩,他的生活比农户好不到多少,他收购一定量以后集中卖给所谓的东北某农这些大批发商户,这时候可能已经两块钱了,然后这些批发商还要加工处理,出售给零售商,这时候可能已经 4 块了,零售商类似新东方,他们需要批量压货,然后再卖给你我,虽然可能 6 块赚了两块,但是万一有一部分没有卖完,那部分成本也要自己承担,当然零售商之所以能卖出去主要在于他要营销,比如做广告让你知道他是新东方,这个广告费用也是从 2 块里面积累出来的,所以一个商品在不同的流动环节会有大量的物流销售费用,这就构成了价格的问题。如果只看地头的成本,那永远没人把商品从地头拉到你家里,你只能小农经济,自己种自己吃。而我们两千多年的小农经济时代,大部分人吃不上今天如此丰富的美食,而市场经济才是背后资源分配的那只最有效的手,千万别把这只手再藏起来!

知乎用户 野孩子 发表

不了解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我知道他们卖农产品是说在助农,

读书不多,助农两个字还是知道意思,帮助农民,

那么选品有没有到农民的地里去看?农民以前是怎么卖农产品的?农民以前的农产品价格是多少?农民一年种植以及产出过程中成本多少?卖多少价格能增加收入?

或者这些大佬主播不需要了解,只需给个价格,卖多少能帮助农民提高收入?

懂得不多,我个人以为助农项目,不管卖啥,那归根结底得是帮助农民抓收入吧?

反推,助农,那你卖农产品是帮助农民,卖的量也不是大到把全国玉米产量全归你卖,那不至于,那么卖的玉米有限,又是助农,那助农的农产品产自哪里,帮助的哪一片农民?

还是说品牌方找到你卖产品?还是你找到农民去助农?或者农民找到你?

也不是说品牌方找到主播就不能是助农,只要愿意把利润分给农民,

只要是实打实的助农,都支持,

知乎用户 故事胡同​ 发表

盖棺定论

拿着 “谷贱伤民” 的匕首,再次伤民。

精致利己

浑身粘满儒道的羽毛,自诩为救世的凤凰,其实是老鹰在捉农民这只小鸡。

阶层背叛

出身农民,在土地上给农民掘墓。

皇帝新衣

水果玉米和玉米的区别,就是在玉米前面加上了水果两个字。

伪善者恶

不是每个憨直之相的人,都有颗憨直的心。

东方甄选

秀女长相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极通易容术。

宇辉哲学

我傻不算事儿,因为有比我更傻的。

战略战术

在趾高气扬的马云身上赚一分钱都难,不怕,有麦穗儿,麦穗儿的脑袋是耷拉的。

盖棺定论

智商高的人将来也可能得脑梗。

知乎用户 西瓜甜不甜​ 发表

我觉得核心的问题在:谷贱伤农。

我个人觉得,这才是最挑大众神经的一点。

一根玉米,进价 2 毛。

你卖 5 块,50 块,500 块。

明码标价就行,爱买不买。

但是,带上谷贱伤农,这个味道就变掉了。

潜意识里:

因为谷贱伤农,所以我卖贵一点。

对我来说,我买的这根玉米,虽然贵了一点。

但是可以让农民多挣一点钱。

结果,农民还是一根卖 7 毛,并没有多挣钱。

那这个就很有意思了。

如果没有这句谷贱伤农,

供应商大概率是不会背刺的。

最后想说一句:

谷贵,就不伤农的吗?

古语有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知乎用户 道左 发表

说真话原来叫背刺?

用情怀欺骗消费者叫做助农?

终于明白了那句话,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他应得的。

当你为三无扣肉声张,讨伐职业打假人的时候,就注定你要吃老痰酸菜。

当你觉得说真话就叫背刺的时候,欺骗消费者就是情怀的时候,就注定要吃高价低质的玉米。

当你至今仍然选择蒙牛伊利的时候就只配喝比其他国家低两个档次的牛奶。

没啥好说的,你开心就好。

知乎用户 氰化物欢乐锈 发表

直播和闷声发大财的传统哲学背道而驰。

知乎用户 周仕云华羊绒背心 发表

1,董宇辉卖六元的东北玉米是 “鲜食玉米”,不是普通的玉米;

2,“鲜食玉米” 需要新鲜采摘,进行加工,要在附近建设加工工厂;

3,进行,锁鲜,冷藏,抽真空等一系列的工厂操作;

4,还有工厂的配套,物流等成本,可能很多的人是看不到的;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5,真正进入到公众的眼前 ,其实这个产品的隐形成本是真的一般人是无法理解的;

6,电商做了这么多的投资,要回报是理所当然,只是一般人做不了这个电商;电商的投资是杀伤性的,一般人真的做不到,只有资本才可以;

7,农民得到了自己应得的一部分,应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

8,电商亏赚,有的是血本无归,有的是赚得盆满钵满;

9,每个平台上都是很残酷的撕杀,甚至很血腥……!

10,农民应该感谢电商……!

知乎用户 的的喀喀湖的蛙​ 发表

河南胖东来商超已经全部下架东北农嫂产品。

知乎用户 段段​ 发表

种地干啥,又不赚钱又不出名。

掌握舆论才是致富之道。实在不会,闹事总会吧?

反正我承包了地,不赚钱那就得有人负责,买不起种子化肥农机,雇不起工人农民,洪涝干旱,雨雪冰雹,销量价格,天灾人祸,家长里短…

毕竟广大群众就喜欢这些,至于买你种的东西… 楼下超市就有啊,还有送货上门帮着上楼梯的。

现在活跃的网民基本是 90 后,会种地的比较少,所以不要说这些,就说八卦就行了,哪怕地荒了,靠八卦也比种地赚的多。

大户人家,十万亩以上的那就算了,比玩舆论赚钱。

知乎用户 小勇 发表

我做为东北人,我一直困惑,为什么我们东北人这么好,生意做不长久,赚不到什么钱。

看了卖玉米 的新闻,我们东北生意人这波操作,本地人的这波支持 ,这鬼斧神工的脑回路,要是能把生意做长久,赚到钱,那才是奇迹好吧。我以前可能也是这清奇脑回路。

知乎用户 高桥凉介 发表

很正常

后浪商人只有互相背刺拆台

才能得到一部分市场消费者的青睐

七毛卖六块不好接受

卖 3 快

大家就可以接受了

商业就是这样的 不然也不会被太平天国重锤出击了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就是这个意思

但真正不幸的 是原产地的包浆农民

这下中间商又要压低价格收购他们了

知乎用户 clannadmk 发表

本质上就是打着 “助农、谷贱伤农” 的牌坊,行高利润、抢钱的勾当。

一根玉米你卖 6 元、60 元都可以,反正从农民手上收都只要 7 毛。但你不能把纯商业行为,包装一下,就打着 “助农、爱国” 的旗号,堂而皇之的欺骗消费者。咋滴,双赢就是两边通吃?

哦,农民不赚钱,所以你就可以强行给人家 “薄利多销”,你自己盆满钵满?!说句不好听的,并夕夕都比你好的多得多。

知乎用户 恶眼烛光 发表

这种低客单价的,做有什么意思,忙半天。

还有别搞事,农民可经不起折腾,一年到头,就靠这个赚钱

知乎用户 银河舰队司令官 发表

农产品(不耐储存的)生鲜瓜果的成本大头不都在后半段吗?有什么好稀奇的,你去超市看到几块一斤的绝大多数从地里收购的时候就是几毛一斤,光这个观点还有这么多人喷真的没必要。

知乎用户 牟有钱​ 发表

两个东北人坑了整个东北人,让全国知道东北玉米只值七毛。

同样是大米,一般大米两三块一斤,为何五常大米能够卖七八块甚至更高呢?

知乎用户 和平小黄鸡 发表

是人总会犯错。

天天在直播间面前说话,还是有可能说错话的。

董宇辉名气现在确实很大,傲气一点是正常的。

所以有人提出质疑,他解释回怼也是正常,毕竟要维护品牌形象。

实际上新东方没错,确实做到了助农。但是说辞上错了,

错就错在,将农产品带货这种商业行为进行了美化。

实际上你玉米怎么定价都没关系,只要你赋予它的价值。

就像很多奢侈品一样,明明材质是一样的,但是商家为它赋予了价值,

可以是品牌,可以是名师设计,可以是限量等等。

所以一根玉米,定价几十几百,只要有人觉得值,那卖这个价一点问题没有。

网友大多数在意的,主要还是助农这个说辞,毕竟售价六元的玉米,农民确实没拿到多少。

这条产业链,大家要清除。

农民 - 小贩 - 厂家 - 供应商 - 直播间。

每一层都要吃一些利润的嘛,

所以农民的玉米价格没有变化,可能每根玉米涨个几毛钱。

但是直播间的带货,毛利率要到 30%-40% 甚至更高的。

知乎用户 龙门 发表

去年我记得玉米最低收购价也在八毛以上吧

知乎用户 猪鼻蛇 发表

很多中学名师就是这样的啊

他们能够在一个条条框框内把事情讲出花来,但绝对不会超纲的去从根源上做梳理,“高考不考” 就是他们分析万物的边界。

讲那些深入的,对学生的成绩未必有帮助,对考核没有用,谁做啊?

知乎用户 黄敬坤​ 发表

各位没去过火锅店点土豆?青菜?

一个 2 块钱的土豆能切出两份来(2 块还是菜场价,农地价估计 5 毛)火锅店一份土豆 6-12 元不等吧。看城市,看品牌的店。没见过诸位一边吃火锅一边抹眼泪骂资本家把钱赚了。

产品价 = 原材料 + 加工 + 运输 + 分销 + 仓储 + 销售 + 营销 + 损坏 + 压货处理 + 各种运营 + 各种手续 + 各种税费 + 利润。

你随便去超市,水果店挑一件,农工才几个钱。去中间商?吃根玉米 你自己去东北买吗?

知乎用户 南岭以南 发表

谷贱伤农(x)

人贱伤农(√)

知乎用户 入世 发表

本人坐标呼和浩特,家中有种玉米应该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

首先有农业常识的人肯定知道,不用暖棚的话,北方的玉米是一年一收的,丰收的季节是每年的 9 月到 10 月份,所以我们通常在 9 月份之前吃到的成品玉米大部分都是去年的冬储玉米。

关于价格,我们这边的工厂是收的玉米粒的,不要玉米芯。而且收价每年都会有波动,大概是每年的 1 月份以后玉米的价格会逐渐涨高。记忆里,这时一斤玉米粒能达到 1 块 2 毛钱算是比较高的价钱了,最便宜的时候是每年的 11 月,大概是七八毛钱一斤。我们这边的玉米大部分卖给饲料厂了,但是我们自己也会煮着吃。

关于玉米品种,确实是有那种口感好的玉米与普通玉米之分,但我们这边的话不会特意去种那种口感好的玉米,主要看产量,哪种玉米的产量高就种哪种,口感好的玉米确实会更贵一些。

关于 7 毛钱卖到 6 块钱这件事情确实是真的,不过这关人家董宇辉什么事情。农产品的收价是国家宏观调控出来的,不会让粮食太贵的,太贵的话大家都吃不起是要饿死人的。他直播间卖东西也是从工厂提了货再卖的嘛,他卖多少钱这时是和厂家的关系大一些。和农民的关系是如果卖的好,来年工厂收玉米可能存在供不应求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从而一定程度上可以助农。

最后董宇辉直播间卖的是成品玉米,贵的话正常,因为人家这会儿卖的玉米的定义不能单纯的定义为粮食了,粮食是我们生存最基础的东西,是每天都要吃的,而这个玉米棒子可吃可不吃吧,普通民众对它并不是刚需。

如果这些农产品能在董宇辉和生产工厂的帮助之下卖得出去,卖个好价钱,确实是一个大功德。但是东北农嫂这个品牌作为董宇辉货品来源地,利用人家的直播被众人所知,然后又反咬带他出圈的人,确实很不地道。

知乎用户 神皇境剑修 发表

农民又赚不到。。

知乎用户 院长​ 发表

我还是那个观点,供应商是在羞辱消费者和农民。

这么说吧卖得贵,供应商收的就得贵点,要不然农民就卖给别的供应商了,这样农民能多赚点。

供应商打低价格以后实际是将这个成本转移到农民头上了,因为农民没有议价能力。

我们本地种玉米的,一种是给牲口(主要是牛羊)吃的,我们叫青玉米,现在基本在一块多一斤左右之间,以前便宜点,可能能到七毛。再便宜了没人种了,不值钱,辛苦那么久不如种点别的赚钱。要不然都回不了本,这么简单的逻辑,家里有地一定能想清楚,没地的,可以问问。

人吃的玉米常年收购价差不多在一块多一根,要是中间商给的收购价格低了,有些人就让拉到镇子里卖了,不给中间商了,一根能卖一块多两块,好的能卖两块以上,一般是三五根起卖。当然没有什么华丽的包装了。但是架不住好吃,新鲜。

至于说七毛钱就能收上来给人吃的,有多少拉过来,给牲口吃都划算。

况且这个事国家的官方媒体都给出数据了,还是有人在那胡扯。

中国要是这种供应商,中间商多了,是农民的不幸。

至于主播卖多少钱,对不起,你能卖多少,卖多贵那是你的事。

但是把价格故意打低以后把成本转移到农民头上,只能说,丧良心,农民供你吃供你喝,结果就会欺负农民。

知乎用户 天玑 发表

最近东方甄选处于风口浪尖。

东方甄选卖玉米,价格 6 元,有点小贵。

辛巴大骂,卖的太贵。

东方甄选的玉米供应商,东北农嫂说,东方甄选要 6 元,我这只要 3.6 元,快来我的直播间买,实际收购价只有 6 毛。

这里面谁是蠢货?

东方甄选是目前直播带货的热点,带货顶流;顶流就一定会被人惦记,出现一点瑕疵都会被放大或者无中生有,这次属于人在家中躺,锅从天上来。

辛巴是为了蹭热点,为了赚更多钱,才去黑新东方,损人利己,也不算蠢,未来也许会有反噬。

东北农嫂是真下贱,背信弃义,背后捅刀子,毫无契约精神,建立信任不容易,以后没人会和当地供应商合作。

-———–

这事正确的姿势是什么?

声明自己就是供应商,产品质量确实高,价格贵很正常,积极帮助合作伙伴东方甄选度过舆论风波。

对消费者来说,这个品牌的玉米好,以后可以多买。

对东方甄选来说,这个品牌值得信赖,以后长期合作。

对其他直播间来说,这个品牌知名度不错,可以尝试合作。

外贸行业,一般是中间人对接工厂和老外,那些撬客户的工厂,通常活不了久,没人愿意和它们合作,最终会被更低价反噬。

签证行业,中介通常甩单给上游,业内默认不允许私下联系客户,有问题也是和中介联系。

道义,不是道德范畴,而是出于纯粹利益,越是大佬,越讲道义。

这次你帮我,下次我帮你。

这个人的人品不错,值得深交。

你做的每件事,别人都看在眼里,都有报应,穷人,通常人品都很差。

首发公众号:天玑星球。

知乎用户 朵龙珠​ 发表

东北农嫂玉米她有各种价位的,最好的产品自己卖的并不便宜,八根五十,甚至比新东方还贵三毛钱,难道是田忌赛马活学活用?拿自己最便宜的产品诋毁他的牛气冲天代理商的最贵的产品,这作死的手法前所未闻,全国第一家,不愧是经商不过嘉峪关,很多人的经验之谈果然要重视一下的,不是说他们个人人品不好,我对东北人没有偏见,甚至不谈生意,人还不错的感觉,就是做生意的脑子真的不够用,太短视。

你说你七毛一根卖的,好了,胖东来听到了,查了查你给供货商四块六,供货商给胖东来六块,胖东来卖八块,胖东来不干了,马上下架你的商品,后面你的供货商都要求你七毛一根供应相同的品质产品,自己作死吗?

知乎用户 看今朝 发表

我建议你删除回答,供应商背刺价格是三块六。七毛是辛巴说的,错误的问题也能上首页就特么离谱。

知乎用户 奇猫国 发表

在东北农嫂淘宝店中,一款黄糯玉米为 35.99/6 袋,12 根,每袋折合 6 元左右,每根 3 元。有便宜的为什么要买贵的?谷贱伤农,但供应商才卖 3 元每根,加价部分的利润能到农民手中吗?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谷贵也会伤钱包啊。带货主播既不能为了消费者使劲薅供应商羊毛,又不能加太多价薅消费者羊毛,合理的利润应该是多少呢?既然一根玉米的成本是 2 元,供应商能卖 3 元,利润是 50%,那么带货主播 3 元进货,卖 4.5 元是比较合理的价格。如果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减少中间商的环节,那么带货主播每根玉米卖 3 元就可以了。这样既保证了农民的收入,也给消费者省了钱。当然也有很多消费者对价格并不敏感,在直播间购物更多的是因为对主播为货物品质背书的信任,这些无形的价值是不能单凭价格去选择的。

知乎用户 等待下一个 180 天 发表

董老师的粉丝逻辑已经陷入死局了。

首先,已知玉米收购价是 7 毛,所以宣告董老师之前吹嘘的谷贱伤农,现在啪啪的打脸,你卖 6 块跟农户有什么关系?

合着原来是谷贵益董?

那粉丝还有话呢,无论人家农户卖多少钱,董老师帮忙卖多点,销量总归是能多赚的。

哦,那辛巴那不比你家董老师来的牛?

那按这个说法辛巴才是真助农。

毕竟同样是 7 毛的玉米,人家卖 3 块,销量不比你家董老师来的多?

那之前喷人家辛巴的,是不是也得道个歉?

知乎用户 熊猫 发表

因为东方甄选先是让农民背锅,然后为了圆谎又想让东北农嫂背锅,农民是发不了声,但是一个这么大的企业多少还是有点发声的能力,所以直接站出来打东方的脸,很多人觉得农嫂不会做生意,呵呵,农嫂和农民是一样的,出给经销商他能赚的钱基本也是固定的,本来你经销商赚多少,怎么赚跟他没关系,但是你直接去捏造一个源头厂商的收购价,你让人家厂商怎么想,要是这事儿被哪个农民看见了,农民问他,都说东方甄选给你们两块钱收购姆们家玉米,你咋只给姆们 7 毛,一传十十传百,到时候可就不好辟谣了,不如直接先站出来,东方甄选从头到尾都只会甩锅上游,做生意你能赚多少赚多少,赚钱本来不寒碜,而且比东方甄选贵的鲜食玉米有的是,我不喜欢东方甄选卖货的方式,卖产品就好好卖产品,别天天整些虚头巴脑的,东方甄选的根源就在于不好好解释,他如果好好解释,别人能理解,爱谁买谁买,也不影响什么,你直接拉源头出来挡刀,就别怪有心人钻你漏洞,怎么没人说五常大米贵的,五常大米收购价未必有几十一斤?买的人在乎吗,舆论指责了吗,你赚了钱就承认自己赚了钱就是的,大众讨厌的是什么,大众讨厌婊子吗,不一定,但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的,大众一定是不喜欢的。

知乎用户 哒哒娘 发表

反正我是觉得信电商卖的东西都比实体店便宜的,多少沾点。你可能会赚,但是他绝对不会亏。

知乎用户 王雄 发表

上知乎的,大部分没法共情这个场景。所以大多数话术的意思如下:

明明可以一起把市场最大,做成玉米仙人,结果非要卷来卷去。现在市场烂了,东方精选不卖了,胖东来不卖了,最受伤害是谁?还不是农民。幸巴这种卖假货有什么好心,无非就是把市场搅浑,从中牟利。

就是说,其实东方甄选卖高价,利润高了,有可能给线下带来溢价,这样线下的生活也会好过一点。

我帮你翻译翻译:

明明大家无偿加班,吃住在公司,就可以卷赢所有同行,公司就能变成五百强。到时候 “或许” 大家的待遇就能提升起来。现在一加班,就要加班费,就去劳动局,搞的公司倒闭了。
最受伤害的是谁?还不是你们这些臭打工的,还得去找新工作。

这种人一般在知乎上都被称之为 xx 吧?怎么换个场景就没法理解了?

如果真的助农,我理解是低利润或者无利润卖农产品。

就好像邮政发农产品运费很低。

你从农民这里 2 块钱一个收走,残次品、包装费、快递费等等用 1 块钱。那就 3 块钱卖了。

6 块钱卖了,就给农民 3 块甚至 4 块。把差价给农民

而不是自己把差价全吃了,然后画个大饼:以后可能你们的产品成了品牌,可能卖出高价。

搞笑呢?

知乎用户 毅支蔷薇 发表

谷贱伤农这句话从来都不是从商人口里说出来的。

谷贱伤农本质上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发出的对对农业从业人员现状的感慨。

商人在我国可不是统治集团。

知乎用户 萤火柴​ 发表

这也太逗了。

供应商真就打打杀杀呗。

知乎用户 yuhang123302 发表

我们村的出口都被垄断了,有的时候种地还不如打工,很多人地租出去。自己的种地不赚钱,租出去给一些当地有关系网的人, 他们能赚钱。同样的玉米,低端的销售就是直接摆摊,好一点去了超市,高端就挂名了什么牌子,价格不同本质都一样。面对的也就是不同饿消费群体。

卖谁都谁卖,不论多高端,多贵,对于我来说其实都是那些钱。

知乎用户 Mmmerenges 发表

太阳底下没新鲜事,进价 7 毛卖 6 块其实在商品界还算正常,尤其是这种网红产品。他们错的不是这个价格,而是不实诚。

举个栗子,南方不知道,北方大城市在那种地租较高的小区楼下精品果蔬超市四五块一斤的绿叶菜,差不多品质的在大型超市卖三四块一斤,在菜市场卖两三块一斤,在批发市场卖一两块一斤,而田头收购价只要几毛一块一斤。这是很正常的商业现象,别看楼下精品果蔬超市毛利率超高,其实净利率也就凑合,绝对利润并不高,中间环节和房租等等侵蚀了大量利润空间,还有就是蔬菜这东西损耗又大还保质期短不耐存放,尤其是叶菜,被迫成为超高毛利率重灾区,走量越小的经营场所每个单位的商品就要分摊越多的损耗 房租等额外成本。

而这个玉米,则是营销费用严重侵蚀了利润空间,买推广刷单什么的都是钱,自身的资金和机会成本也是钱,他现在卖这个价赚,但他要是像普通商家一样卖两三块以他的营销强度大概率相对来说是亏钱的。你去看看那些奢侈品品牌的报表,别看毛利率惊人,但一看净利率可能只有一二十甚至是亏的,你买这些奢侈品一大半钱商家是用在了营造高端增加曝光上。

只能说平常心看待吧,虽然我不认可这些营销行为也从来不买带货主播之类推广的杂牌货,但我能理解他们为什么卖这么贵,我知道这个定价到底里面有多少水分。

另外我看到很多学生 刚入社会的人不是震惊卖价高而是震惊于收价这么低,只能说我国的贫富差距太大了,好多在大城市出生长大的新生一代可能从小就被父母保护的好好的,如果不把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面前是真的想象不到初级产品有多么廉价,农民工人究竟有多么辛苦。

看 b 站逛论坛的时候经常有人发那种十来块一份有荤有素盒饭 十五块饺子不限量自助的视频,一群大江南北的人在下面留言震惊这么良心并感叹我们城市怎么没有,其实并非没有,只不过吃这些东西的人离你的生活太远罢了,如果非要体验生活就去郊区建筑工地工厂附近找找,如果本地城管管的不是太严的话,一般是能得到满意答案的。

知乎用户 国际信托儿 发表

这是资本和资本的事,关打工者什么事?

知乎用户 卢枫 发表

这已经不是成本多少钱的问题了,而是供货商破坏了市场基本规则。

知乎用户 指纹 发表

投资不过山海关又加了一层 buf

知乎用户 檀十一郎 发表

商业行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取利润。法律也没规定不能赚 66% 毛利,所以觉得黑下次远离呗。

知乎用户 神经蛙 发表

不是看他进价多少,也不是看他卖价多少?

而是看他赚了多少?

一斤玉米,农民一年赚 7 毛,这还是销售额,不是利润。

而中间商一斤进价 7 毛,运输,存储,加工,最后卖出是 6 元,我不知道他一斤能赚多少?

问题就是农民获利的比例,看上去太小。怎么控制农民获利的比例,让他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空间呢?

我假设:

农民每斤成本 1 元,利润 1 元,销售价格是 2 元每斤。

批发商每斤成本是 2 元,利润是 2 元,销售价格就是 6 元。

零售商每斤成本是 2 元,利润是 2 元,那销售价格就是 10 元。

这样一斤 10 元的玉米,你吃得起吗?

知乎用户 问个问题 发表

换个说法吧。

代工厂大家熟吧。

代工厂自己做的东西,和甲方下订单要求做的东西,那就是两种品质。

苹果卖给你的从代工厂生产的手机,和你直接去代工厂买的绝对是两种手机。

问题就在品控。

另外,直播肯定有溢价,图便宜去看直播不现实。

两种玉米究竟是否一样,还是要实际买下来作对比才知道。

目前,没有看到。

知乎用户 lizemin 发表

总结一下就是农嫂 0.8 左右的收购价,包括发货售后都在农嫂,3 元左右批发给东方,然后东方加价到六块在直播间出售。

就是个一般市场行为,粉丝愿意多花一倍的价格在六月买去年的冻玉米是人家的自由。但是东方的那个主播在直播时候说,玉米从地里收购价两块就是撒谎了

知乎用户 魂魄妖梦 发表

9/30 日晚农嫂 200g 玉米 4 元一只

20 年买过一次,活动时候两块八一只

别谷贱伤农,也没看你卖高价多给农民一分钱

知乎用户 最爱周慧敏 发表

两主播撕逼为根玉米。

难道东方甄选不算名牌商标,有人愿意为商标出钱请随意,卖价比成本价超三倍,并不算很过分的事,但愿这高出的钱是支付给了所有中间流通环节的人,而不是那么一两个人。

知乎用户 达瓦里希 发表

十年电商发展好不容易去掉中间商赚差价,东方甄选又给高价加回来。

1.“谷贱” 未必 “伤农”

我们都知道价格是供求关系的体现,供求关系的博弈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以谈品质谈成本谈利润,合理就行,只要符合消费者偏好,价格高低并不成为消费者持续购买的阻碍。

董宇辉说 “谷贱伤农”,言外之意,是指责低价销售损害农民

学过经济学应该知道,价低价高有各自的合理性,你可以说 “便宜有便宜的好处、贵有贵的优点”,但你不能一句 “谷贱伤农” 把自己抬到道德制高点,这让别人怎么卖?**难道卖得贵才是对?**这让消费者怎么买?我开了个平价超市,隔壁甄选超市说我 “谷贱伤农”,我还开得下去吗?

2.“谷贵” 未必 “利农”

再者,**既然董宇辉说 “谷贱伤农”,别人不禁反问,你“谷贵利农” 了吗?**不扒不要紧,一扒发现——没有。本质就一个三道贩子,搞点加价倒卖的动作。消费者多掏了一两块钱,农民却没有得到多一分钱的利润。醒悟过来发现,“谷贵” 没有 “惠民”,没有 “利农”,而是 “肥商”。

“谷” 可以贵,但要贵得实在、贵得合理。

3. 农嫂 “无妄之灾”

有些粉丝跑来倾诉,说东方甄选玉米不贵,“农嫂 3 块 6 的玉米和东方甄选 6 块的玉米不同规格,同规格玉米农嫂卖得比东方甄选贵”。

既然农嫂没有 “低价倾销”,那何来的“农嫂背刺东方甄选” 之说呢?

斥责农嫂 “过河拆桥”“背后捅刀”,这不就是虚空打靶、胡乱冤枉人吗?

4.“助农” 不是口号

**真正的助农是:**❶增产,如规模化、合作社、承包制;❷提质,如品种引入、技术投入;❸增销,如完善渠道、广告投放、品牌宣传;❹丰利,如延长产业链(不是延长销售链)、合理定价(提高价格不等同于提高利润)。

前几年徐闻凤梨滞销,我们学校整车整车地买,普通人也十斤十斤地下单,有些人也买贵了,听到谁骂了吗?

**但适销对路的好东西从来不愁卖。且不说东方甄选带货量小,把原本就好卖的东西加价卖出去,你是让销量增加了,但实质意义是什么?**收购商采购从来就是先收好的,优质玉米本就不愁销路的呀。

**电商可以助农,直播可以助农,但不是喊着助农口号、卖着诸如榴莲车厘子等优质好物。**好些卖不出去的农产品,又不是假冒伪劣,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找不到销路,为什么某些平台不愿意带货呢?因为利润薄啊,看不上啊;因为这样的产品多啊,带不过来啊。那别人怎么就行动了呢?

“助农”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不是你在直播间喊着 “助农” 就是“助农”。

什么时候把 “助农” 的口号落实到实处,把那些愁卖的好产品卖出去,我才真正敬佩他助农。

知乎用户 大头鱼 发表

谷贱伤农来自城乡二元制,一个直播间有多大能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农嫂的操作让人迷惑。

举个例子,衣服批发 30 元,我进货后,买 50 元。厂家见我买的好,就说这衣服不值 50,我这 30 就可以拿货。作为供货商,这还真够绝的。这种行为,可能也就在东北是正常吧。

知乎用户 大怪兽 发表

直播不就是二道贩子么,甚至三道贩子。

难道不是谁便宜买谁的

你们不会吧,放着 3 块的玉米不买,去买 6 块的?

不会吧?还要为 6 块的站台?

同样的东西难道你们喜欢买贵的?

你们也太有主人翁精神了,精神股东么?

不会吧?不会吧?

我惊呆了

知乎用户 牧云小笙 发表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李佳琦这种主播回来是好事。我不管他赚钱多少,他的直播间是真的能买到价低一些的东西。

某些人带货还真就是带货骗傻子,赚就完事了。一不懂渠道,二不懂商业,反正有粉买。

背刺?到底谁刺了谁?谁在大肆买水军攻击真正干实业的人自己心里有数。

这个事最后怕不是谁声音大谁赢,而是认清某些东西的嘴脸。

知乎用户 行走的韭菜 发表

为知识付费

或者说东方甄选的直播内容赋予了商品高的附加价值。

你真以为有趣的内容不用付费?即使你没有付出金钱,你也是付出了时间的,你在他的频道就为他增加了人气,高的人气就能吸引观众,总会出现几个消费者,而且还可以广告变现。

如果只看价格,那你大可以点开软件按价格排行,买那个最低价

。。。。

额,编不下去了

知乎用户 凯撒 发表

东方开局占了道德和舆论高地,仿佛在响应国家号召,彼时人人叫好。然而我很快发现,打着助农旗号开局的东方系卖的农产品越来越少,加工食品价格越来越贵,最严重的中秋节前夕,月饼价格几乎是我刷到的抖音月饼中最贵的,相信这帮子老师早就忘记了初心,啥赚钱卖啥。所谓的助农,如果这么容易就被忘记,说明根本没有至于玉米,只是压垮东方系的最后一根玉米而已。

知乎用户 光年之外​ 发表

就这件事,我感觉很多人都忽略了中间商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农民可以成为销售商直接卖给消费者。但这些卖出去的玉米是很少数的,剩下的根本没法处理。这时候采购商,生产商,品牌的打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大家都知道有品牌和没品牌之间的知名度差别有多大。然而大多数产品的品牌建设都是有周期的。从农民 - 采购商 - 生产商 - 销售商 - 消费者这条销售链来看。想要打造出玉米的品牌,前期就需要给到更多的利润给渠道商和零售商。因为渠道商和零售商解决了品质的控制,物流和销路的问题。无形中已经给玉米赋予了品牌价值。

当玉米的知名度提高后,地域品牌建设完成后,农民的收入必将大幅度提高。因为知名度的提高,供不应求,农民就掌控了主动权,就不会害怕其他商贩压低价格收购。

不仅仅是农产物,水果也是一样的。说回到东方甄选玉米买六块的问题,我感觉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我觉得贵,我就不会去买这个玉米,这是生意也是一种助农。

东方甄选作为催化剂也起到了他的作用。农民需要的是在赚到钱的同时还要提升知名度,希望玉米在季节期卖出去。而不是烂在地里。

知乎用户 芭蕉仙客 发表

不懂这玉米要被罚款多少万,在线等,挺急的。

知乎用户 炽梦 发表

作为一个专业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员,我想说这题我会啊。

什么是期货我这里就不多介绍了,也不是本文重点,简单说是一种约定在未来某个时刻进行交易的合约。

可以说商品期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道具。就拿玉米来说,玉米期货是早在 04 年就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期货品种。运用玉米期货,可以有效利用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功能来引导玉米产地的种植结构调整,还能吸引社会游资分担产业风险,对稳定全国粮食供给起到积极作用。

什么样的东西一般有大宗商品期货呢,通常,都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具有流通性的,标准化的,可替代的。比方说,铁矿石,原油。那么再打个比方,我们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那么这个橘本来是同一个物种,但想做期货就会有点困难,需要在交割上做很多规范,因为这种期货比较难标准化,不然的话,交割的时候一个卖家拉来一车枳,另外一个卖家拉来一车橘,同样的价格合理吗?

我想说的是,玉米之所以有期货,就是因为玉米符合了上面的特点。玉米这种大宗商品的可替代性,以及规模,决定了它的地头价格是不可能被小小电商网购就撼动价格的。

我们来看看今天 9 月 30 日玉米期货的价格,今天玉米 2023 年 1 月交割的主力合约,开盘价是 2770 元 / 吨。这是什么概念呢,一棵玉米棒通常是 200~300g,即使东方甄选的大玉米全都是 300g 一棵,简单的计算以后也可以得到,一棵的价格大约是 0.831 元。这也符合辛巴和农嫂的说法(按 200g 来算是 0.554 元,说 0.7 是合理的中间价格)。

玉米 2021 年国内的年产量达到了 2.7 亿吨。这样的产量,意味着,按照 6 块钱一棵的价格,董宇辉哪怕卖掉 600 亿元的天价玉米,卖出 100 亿棵,每个都是 300g,也不过是卖掉了 300 万吨,将将卖到年产量的 1%。那些在幻想着商家赚多了可以给农民提提价格的可以省省了,即使农民有心涨价,这家收不到玉米还可以去别家,基数摆在这里,你买的那仨瓜俩枣有什么用呢。同时这也说明什么严控质量上不了规模所以下架更是无稽之谈:全国哪怕是百里挑一的玉米都够他卖 600 个亿呢。当然,实际董宇辉卖不了 600 个亿,所以他单价无论卖多少,都只是让自己多挣点罢了,无论多少,对于整个玉米市场都只是蚍蜉撼树。理论上是这样,我们再来看看实际的价格走势,伴随着东方甄选在 6 月初的大火,玉米期货却刚刚巧在 6 月 1 日到 7 月 22 日之间走了一段长长的下跌路,从 2900 + 来到了 2600 下方。

同时,大宗商品通常又具有价格稳定的属性。相比于我们日常在菜市场见到的菜价的波动,大宗商品这种规模上升到资本层面的市场,价格是相当稳定的,实际上在过去两年中,玉米主力合约的价格都仅仅在 2400~3050 元 / 吨之间波动。所以说如果一个规模如此庞大的基础物资会被小小的电商直播撼动价格,本身也只会说明金融市场的脆弱和不完善。

所以有的时候真讨厌这些文人,他们能把世界说的这么好,这么令人期待,但实际上一点卵用也没有,最后发现变了的只有他的腰包——变满了。

知乎用户 阿瓜维特 发表

这种公司和其他的网红带货有啥区别??当真是俞大善人了??弄点洋文带货就显得高端了??

知乎用户 阳光 WSN 发表

从这个问题下的讨论可以看出,市场经济真的不适合这片土地,还是计划经济好

知乎用户 五福 - 爱云集 发表

那种感觉又来了,很难过又很难说

知乎用户 王子恒 发表

我说点我的想法啊

你给我个平台能够有口碑 同质量的玉米你要是 1 元一根我也愿意买 有么?

现在买东西 就是堵 六块怎么了?只要你能保证健康我不管你收购价多点钱我也愿意买

我不是在洗东方 但是为啥现在舆论就揪着这一家黑?我消费者人家里面有油水我不知道?我花六块钱是因为我愿意花六块钱买他的货 他在没出质量问题钱我不在乎他成本多少

你怎么不去质疑其他所谓助农直播产品?不去立法农产品轻加工后实际销售价格和原价的差异百分比?

要不要盘盘 lv 价格?限量鞋子成本?一线城市房子建设成本?

烂尾楼盘了么?卖假燕窝的还能出来说话?

我在阿拉斯加吃北极贝一刀一个 在别的地方多少钱?

任何排去策划生产加工设计运输广告营销成本光算收购成本的都是刷流氓

别跟我扯农产品这个东西不需要这些 你有本事你自己加钱收农民玉米去

我真的不明白了 人家农民愿意卖,经销商愿意做,直播间愿意上架,消费者愿意买的产品还不是被逼着买人家愿意卖多少钱关你 p 事情

论价格 你去算上海的团长啊?你去看盒马生鲜的玉米棒子多少钱一根啊?

有人愿意买 不犯法 你管他成本多少

你们在酸什么?

你有本事觉得你牛逼自己拉个品牌 只要你能做到人家的知名度你玉米十块我也愿意买 你爱给农民多少钱给农民多少钱

真的是 什么都做不了看到人家单项产品利润高就眼红

有本事你自己去做品牌

有本事你卖自己名字的联名

知乎用户 漫步兰皋 发表

存疑。这是不是,一个事实上的价值链呢?

知乎用户 税前读物​ 发表

媒体天天在这里引导大家,对比地头价和出售价。你们觉得,物流和包装是不要钱的吗?

干脆谴责矿泉水吧,超市里卖三五块的矿泉水,“地头价” 才值几分钱。

知乎用户 月泛金瓯​ 发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5872060/answer/2696257673 我要说的都在城哥回答里了,这算哪门子背刺?明明是自己吃像太难看了

知乎用户 那微光 发表

糖水卖燕窝价。

知乎用户 坂本是只猫 发表

记住,直播卖货是中间商。

知乎用户 鸟木老师​ 发表

知乎上的水平,真的是越来越差了,看了几个高赞回答,都是释放情绪,要不就一顿乱喷,他们大都犯了以下几个错误。

第一,把助农和慈善混为一谈。

什么叫助农?就是给农民发钱吗?发的越多越好吗?

事实上,只要帮农民销售了产品,价格上略高于市场价,就算很不错了。如果能保证品质,让农民每年都有稳定的销售额,有生活来源,这才是真的助农。

第二,对生鲜供应链和品质把控的难度,几乎一无所知。

就这么说吧,你每把品控的要求提升一成,随之而来的成本和损耗,就可能提高二到三成。

如果真是七毛一根,什么品质都收购,你自己去问农民愿不愿意,事实上,一块钱三根就卖的都大有人在,抛开品质谈价格,就是耍流氓。

某些人,自己赚不到钱,看别人赚钱就难受。

第三,董宇辉靠讲故事,帮他卖出了高价产品,有什么错?

如果讲故事有错,那所有的名牌几乎都有错。

品牌本身就是一种公信力,如果他讲了故事,但是产品不行,这叫行骗,大家随便喷。

可问题是,没见几个买了产品的出来喷,你们在这没完没了,有意思吗?

商业是讲基本规则的,这种供应商刨了品牌商祖坟的事,本身就很没有商业道德,只会让大家对供应商越加的堤防,大不了我自己包块地,雇人种,不跟你们玩了,那时候才真的是伤农。

到底是谁在伤农?有些人,非要自残,就不要出来博同情。

知乎用户 船长 发表

咱先分清一个定义,什么叫助农,助农是拓展销路。确实,农民手里只收到两块(七毛的那不是甜玉米或者甜糯玉米,还有有机种植各种要求的),但是本来也没指望着单个多赚啊,就是保障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不至于卖不出去烂地里没人收或者市场波动大,一会种这个一会种那个。

你们说的那个让农民单产利润赚的多的,经销商让利的,那叫扶贫。

现在这已经不拿市场当碟子菜了?不是之前哭爹喊娘说好东西卖不出去了?

知乎用户 乐一个高 发表

生意就是生意,别谈助农。

助农就是助农,别谈生意。

知乎用户 吓退马蹄糕 发表

一般说话漂亮的人,心都是黑的

知乎用户 南华 发表

别的不说,董宇辉说谎玉米收购价两块钱一根这个总没人洗吧

知乎用户 空气流通防疫技术 发表

不知道东方甄选从供应商那儿得到的玉米价格是多少?如果超过 7 毛钱可以据此要求供应商退回 7 毛钱以上的部分。毕竟是供应商欺诈在先,相信法律会支持。

知乎用户 老爸招柴庄​ 发表

刚在地里收完苞米,今年行情比以前贵,现在基本上八毛的收购价。

真讨厌这些人打着助农的名义把廉价玉米卖的非常高。。。就是噱头,偏偏加上助农这种词,

自己赚差价就赚差价,还要搞得自己很有爱心一样。。。

他直播间卖一百万,也不会给真正的农民分一块,他们只会疯狂压低收购价格,然后直播间套用情怀,高价出售。这就是它所谓的助农。无语了

我就是农村生活的,这些东西你听听我一个农村来的怎么说,董并不种玉米,他们只是卖玉米,他们的任务就是把玉米销售出去,仅此而已。

但是农民伯伯的玉米通过农村本地人能卖出去吗,可以卖,一般都是上农村大集上卖,同样的东西,再直播间卖,身价倍增再大集上可能连问的人都少。

辛勤劳作的老王

真想去助农,就去自己城市郊区转转,绝对有农村老头老大爷,在那摆摊卖玉米,一般两三块一斤能买到品质很好的。

农民其实蛮不容易的。好不容易做出点成绩,很快就被更锋利的镰刀收割走。

就和我们养柴犬的一样,在我们饲养者的手里,很多人觉得 low,看不上。更多人买狗喜欢买拍的非常华丽的那种人的狗,拍出所谓的眼缘。

我觉得我们视频拍的特别自然。因为大多数农民拍东西,都是原生态的。因为它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得,所以拍出来就是最自然,原始的状态。

很多国人看不上,可能觉得背景不太行,不华丽。。。然后就被会拍的拿走。。。。高价卖出。

一只柴犬成本 4000,被柴咖,宠物店抱走,卖一万,他们有的是渠道,直播间,店铺,各种砸钱推广,某团,某音。说真的,真正养狗的,或者种玉米的,有几个会开个直播自己养狗种玉米,也只有营销号做的出来吧,累的跟狗一样,还自拍?

那些把我们小狗抱窝拿走的人开始各种吹牛,夸耀,把我们这三四千拿走的小狗仔甚至卖两三万的销售出去。。。

装❌开始了,纯日本进口的狗。身价倍增。

曾经有个网络博主,就是柴犬萌宠的,名字不方便透露,在我这里 3800 买了一只小赤柴,最后被她卖给她的粉丝 18888。

净赚 1.5w。。。。

董旭辉卖的玉米,也是真的卖的网络红人效应而已,那怎么让人觉得便宜的玉米不好呢,那就说便宜的玉米都是给牲口吃的。。。。

同样的,那个网络博主也会对客户说我们这些养狗的档次不行。。。。

他们自己卖我们的狗,就值钱了,心酸

繁育柴犬这些年…

知乎用户 只回一次 发表

难道你本来不知道只值几毛吗?

那个猪头说几块你就信吗?

知乎用户 亦寒 发表

脑洞大开一下

有没有可能是想把辛吉飞添加剂的热度压下去呢

知乎用户 爱国叫兽杜永文 发表

电商本来可以让玉米从农民手中直接到消费者手里。

结果是这么多二道贩子,电商的意义没有了。

知乎用户 四叶草 发表

这个本来就是市场行为,农民和供应商,供应商和新东方,他们之间没有强买强卖就是双赢行为。市场流通环节售价多少也是市场决定,每个流通的环节成本是不一样的. 爱马仕,lv 卖那么贵,大家也知道一个包包的成不超过 500 元,也并不是因为原材料贵,更多的是品牌运营和产品设计等费用的很高,也没人骂他们压榨原料供应商,原料供应商反而能给他们供货而自豪。换作董宇辉卖 6 元的玉米就不能接受了,一样的逻辑一样的市场经济。这个事件中只有脑残的供应商,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把生意抢过来了,如此做派,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以后谁敢跟他们合作。

知乎用户 糊涂龙 发表

两个骗子分账不均,打起来了呗

知乎用户 徐威 发表

把东方采购玉米单价 7 毛的合同拿出来瞧瞧 不要在这里扯淡

知乎用户 左史淘沙 发表

这是问题吗?

这不是问题!

董宇辉卖 6 元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

玉米,包装,储存,运费种种费用加起来价格就高了。

首先,没有强买强卖!

其次,董宇辉及其公司要为卖的商品负责,既然号称甄选那就是经过筛选的,品质过硬的。

比如辛巴假燕窝事件

主播辛巴创立的直播电商企业辛选集团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 “假燕窝” 案的审理还在进行中。根据辛选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1 月 14 日,该集团已向与燕窝事件有关的消费者累计赔付 41439216 元,并表示“我司到目前能够联系到的、且符合退赔条件的消费者,均已获得赔付”。

出了问题电商企业需要对自身筛选的商品负责的。

好了,接下来在讨论供货商反水自己卖产品可以吗?可以!

但是打着别人的旗号来卖可以吗?可以,但是不道德。

至于他俩之间的撕逼,不用讨论了,肯定是利益分配不均,一个感觉自己忙活半天却让东方甄选赚走了大部分的利润,一个感觉自己帮他们提示了品牌知名度,打开了销路。

两方都没有错,只是合同没有签好。

以后签合同一定要谨慎!

知乎用户 走路不长眼 发表

农民为什么卖不了高价?

因为供应商大量收购 b,c d 等地的粮食,全部低价批发卖到 a 地,a 地的农民无法把粮食运输转卖出去,于是只能接受被供应商以更低的价格收购。

知乎用户 买瓜卖馒头 发表

卖农产品叫助农,供应商公布价格叫背刺,不愧是教育行业,真是把文字游戏玩的滚瓜烂熟。

知乎用户 极夜永望​ 发表

我怎么看?我从一开始就不看好直播带货。直播带货完全是逆市场规律,逆信息流逆,逆生产关系发展的畸形营销模式。

阻碍市场信息充分流动,加重信息不对称性,增加销售环节增加成本,获得垄断地位,损害农民和消费者利益。一个人打广告,所有人都得打广告,最后都没有利润,这完全是广告博弈的双输模型。阿里巴巴当初做电商平台让信息更对称,价格更透明,通过担保交易让风险降低,确实实现了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但近些年,淘宝平台大战,二选一,捧直播带货,阿里巴巴的初心都忘了。

PS:我知道东方臻选在抖音平台,我只是借阿里巴巴的例子说明直播带货这个商业模式的弊端。

知乎用户 小小明 发表

一群站在东方甄选角度想问题的

都真是不懂事

记住了

你是消费者

你是消费者

你是消费者

同等品质选价格低的

同等价格选品质好的

别做精神股东了

无产阶级就要站在无产阶级的角度

别替人家资本家考虑了

跟你有一毛钱关系

人家挣钱是分你钱了还是咋了

记住,你是消费者

他们打的越狠对你越有帮助

知乎用户 易喜糕 发表

东方农嫂就是那种缺德商人,短视,作为源头的供应商最忌讳的就是自己下场破价,等于自己把自己的渠道毁掉,渠道群起而攻之,自己的现有自营的量根本补不了渠道的量。

造成这样的情况,我自己有一个猜想本质是部门分工的问题,就是负责渠道的部门和负责电商的部门是两个部门,而且分属于不同的老板管理,电商部门看新东方卖的那么好,就想赶紧蹭一波热度,去申请了一波低价,想要自己把自己的量再做大。

这个就是典型的企业内耗,大老板在运营中无法做到事事管理,但是职业经理人却又只为自己的 kpi 服务缺乏更长远的视角。我要是东方农嫂的老板,第一件事就是赶紧道歉,然后电商负责人直接开除,承认 3.5 的玉米是亏本卖的为了引流,同时每个大客户登门道歉,内部开始针对所有的价格审批流程进行梳理,把价值链梳理明白,财务专门有人负责价格和费用的审批,确保责任到人。可能还有的救。

不过,都这么久了,东方农嫂一点动作都没有,还是接着回去收玉米吧,也别干啥品牌了。

知乎用户 biubiu 发表

要是我我会高兴的去买东北农嫂的

租房子被中介割

买东西也喜欢被割?

买卖之间不就是信息差吗

我选择便宜的直接供货商购买

东方优选管我屁事?

讲点话就有文化了?

谁没个文凭咋滴

鸡汤从来不喝

知乎用户 蓝韵​ 发表

“谷贱伤农”?因为价格原因被供应商背刺只值七毛?

玉米卖六元真的就不行了吗?

首先我想谈谈一个道理,就像罗翔老师说的矿泉水理论。

小卖铺里两三块的矿泉水,到了五星级酒店或者景区能卖五十块钱,那么说明什么呢?同样的东西它的价值就像李斯一样,关键看平台。

那么六元钱怎么就不行了呢?有的人说这是在哄抬物价!

那就问你个简单的道理,董宇辉是不是一定要卖玉米?

换个角度讲他是不是带动了玉米的销量?是不是也起到了助农的目的?


那么为什么要卖六元!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平台,平台不一样它的价值也就不一样。

如果你在田间地头去买还长在地上的玉米,你愿意出六元买吗?

运输、包装、渠道销售,这些核算下来成本太高,农民要是能学会他们就不会将自己的产品卖出了。

正因为他们不会这些,所以收购的时候价格会很低。

收购的价格基本浮动不会太大的,就算别的地方卖的再贵,收购的成本也会是七毛钱,无论谁去收购都一样。


至于说供应商背刺这件事。

我觉得实际上是电商平台的内卷,他们是对平台的不认同,这件事跟农民扯不上关系。

怎么提高农民的收入?想要提高农民的收入除非让他们自产自销,若没有好的营销渠道收入就一直摆在那里。

想要单纯的提高收购价?

要知道我国玉米给人吃的部分只占百分之三。

收购价的浮动不会太大,除非出现了某些因素导致减产。

你觉得玉米能不能卖到六元?你觉得这件事真的是助农吗?期待你的见解。

知乎用户 朱杰 发表

他就不应该搭理胡万,武举人们问自己吃了几碗凉粉,这不是把自己当老六往坑里跳吗?吃了几碗粉不重要,从搭理恶人辛 8 那一刻开始他就输了。

知乎用户 陈星辰 发表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似乎百姓注定是生活在底层的群体。从我穿越过几个朝代来看,当代的农民是最幸福的,因为国泰民安,人们能安居乐意。说到董宇辉卖六元东北玉米,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卖 6 元一根,消费者愿意买,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虽然农民到手的是 7 毛钱一根,但并没有亏农民。知道干玉米多少钱一斤吗?1.2~1.5 元一斤。知道几根湿玉米才能晒一根干玉米吗?从湿玉米到变成干玉米,还有多少个环节。

有人帮农民卖,农民拿到该得的,比卖成品玉米赚得多,它们没必要纠结别人赚了多少钱。以前咱们家养蚕、养猪,种橘子,外地的老板过来收,我们拿到了我们该拿的那一份,我们有必要管他们卖多少钱吗?没有必要。我不觉得东北的农民会纠结这件事,如果有能力自己卖好了。

从东北到消费者的手里,需要经历多少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人吃掉一部分利润。从 7 元的成本卖到 6 元,溢价很高吗,溢价 10 超过 10 倍的产品多去了,为什么没人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些东北人表现出的自大愚昧让人吃惊。如此不讲诚信的行为,竟然还有人支持农嫂。为了自己的一时利益,如此背刺,令人不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东北人不容易,被外人黑也就算了个别东北人也特别能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首先两个概念,第一个不是被供应商背刺只值七毛,第二个是供应商出来背刺客户。最终的结果是农民受损。

我们首先存在的概念是东方甄选的概念是要去推广产品,这也是很多个带货的县长也在做的事情。

我们能做的不是去吐槽,而是去把品牌打出去,像仙居杨梅,阳澄湖大闸蟹一样,把东北玉米的品牌打出去,这样才能更好地助农。

有些东北老乡搞不清这些,所以导致很多年轻人才背井离乡离开东北,东北的团结应该用在推广自身产品,而不是无尽的内耗中。

知乎用户 洋葱洋葱画个圈 发表

笑死,真的有人觉着在东方甄选买玉米真的是多喜欢吃玉米吗?东方甄选的消费者都是傻子不会比价吗?人家买的是品牌溢价啊

知乎用户 风物长宜放眼量 发表

如果真是 7 毛收,那确实让供应商背那么大的锅不合适,买的人都以为一个玉米卖 7 元供应商能赚好几块,有的人吐槽供应商赚的太多,供应商自然就憋不住了,董师傅我憋不住了!所以你懂得

7 元这谁扛得住,这等于翻了多少倍,引发其它农民眼红那就大事一件了

知乎用户 意迟 发表

事实证明,价格根本不是消费动力的源泉,冲动才是!

看看李佳琦,薇娅,董宇辉这些成功的推销人员,哪一个不是很好的掌控着观众的情绪从而引导你冲动下单购买的啊!

之前董宇辉信誓旦旦的说谷贱伤农,我当时就说你有本事把成本价放出来啊,你一个二道贩子,哦,不是三道贩子说出这句话来还要脸不?事实证明,永远不要听信二道贩子的鬼话。现在生产商直接把你的底裤亮出来了吧。谷贱伤农,那说的是事实,却不是我的事,我要的只是利润,所以我要翻三倍卖给你!

所以除了你至爱亲朋任何人跟你谈理想,谈感情的都是要骗你的钱的!

如果你真的想助农,请多到当地的农贸市场走走,去看看人间烟火,看看摆摊的老爷爷老奶奶们,而不是看那些年薪百万的主播们坐在光鲜亮丽的直播间跟你讲情怀骗你钱!

知乎用户 年糕​ 发表

东方甄选卖一百块我都没意见,但请别打着 “谷贱伤农” 的名义卖。

明明自己也是从二道贩子手里进的货,进货价两块钱一根,你进价五十和辛辛苦苦种玉米的农民有锤子关系?

二道贩子从农民手里收购玉米的价格会变吗?

谷贱伤农?这四个字您配吗?

知乎用户 Mike​ 发表

为什么批发和零售的价格差距这么大?有批发一次性会卖很多呀!!! 而零售端占用的资本是非常多的,而且面向的客户是零散的客户,比方说,农民地里卖玉米,一卖就是两万多斤,我们拿两万多根做个比方,农民只需要面向一个买家,但是对于零售商来说,买下的玉米,他得打包吧?他就找一个地方把它存储起来吧,他总得销售吧!那个销售面向的人群,就看他们一次买几根,比方说六块钱一根,人家一次买十根,也就是说,他需要找到 2000 个客户,与 2000 个客户打交道,包含提供相关的售后服务,而且还要发快递,那确保 2000 单的快递,准确的到达每一个客户手上,如果找不到 2000 的客户,如果他只能找到 1500 个客户,也就意味着,5000 个玉米卖不掉,他就必须想办法处理,如果 5000 个玉米都报废了,他总不能退给农民吧,这就变成了成本,相当于每一根玉米的成本增加了 30%,但处理这些报废的玉米也需要成本,这些成本都得纳入到 15000 个玉米当中,这就使得销售的玉米单价成本又提升了…

说起来很复杂吧!这就相当于肯德基,麦当劳卖不掉的东西都得扔掉,这些扔掉的东西也是这家餐厅的成本,需要均摊到每一道菜上

这是为什么直播那个所谓的辛巴,没有啥对供应链的了解,就在那里咆哮着,全然都不去管它,此前销售假货牟取暴利的历史

换句话说,一根玉米,他真的销售六元,成本两元,他就赚了四元?这样的计算是错误的,说的白的单价太便宜了,是赚不到什么钱的,除非是量足够的大

和卖假的燕窝完全不能比,一个假的燕窝成本一块卖价 40,销售一个就能够赚接近 36 元,除去一些成本,利润非常可观

为什么很多农民不愿意种地呢?就算亩产一万斤,每斤也只能卖一块钱,也充其量,收入也只有一万元,跑取原材料成本,工资成本还有各种,化肥啊,农药啊,等等,每亩地能赚到的钱非常有限

回到一根玉米两元,然后卖六元,只能说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常的一种销售方式,他至少不会像辛巴那样卖假货吧!而且你买了之后,你和市面上那七毛钱的玉米吃起来口感是一样的吗?

好像玉米都是一个味道,如果是真是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进口泰国的大米呢?我们不就是为了这个口感而买单吗?

所以辛巴这个人纯粹就是为了赚取流量,为后续收割韭菜做准备

知乎用户 郭石磊律师​​ 发表

任何暴利都必须依靠一件收割智商税的载体。

只不过这次载体变成了:玉米。

这种吃相,我只能说,活该!

知乎用户 沉默 发表

刚去楼下买俩玉米… 热乎的黏苞米(bushi)

5 块钱俩 10 块钱 4 个

超市卖 2 元一个

地摊 10 块钱 7 个

这咋有的回答 5.6 块都不觉得贵 这是我没见识了嘛……

知乎用户 陈慢慢 发表

你们去拼多多看看,同样品质的玉米要卖多少钱一根。真他么魔怔了。

知乎用户 星海赤潮 发表

除了原产地农民或者原产地当地的经销商们开直播卖货之外,其它什么平台、主播、公司开直播卖货的,基本都是贴牌走所谓的 “高端” 路线,类似于深圳给国外大品牌代工的产品,去国外逛一圈,回来之后就成了国际大牌~这背后的利润你说是那个国际品牌的,还是深圳那些加工厂呢?

真的搞笑,还他妈助农~ 敢情那些发达国家来中国搬厂,都是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不得不说,网络上煞笔东西太多了,有钱的煞笔也太多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一直认为中国最大的敌人是中国的资本家,还有不做监管的周公子们。

知乎用户 鑫淼 发表

一群*,老是喜欢去直播买货!又不便宜,又被猴耍

知乎用户 做个不平凡的凡人 发表

种玉米的农民靠劳力赚钱,供应商收购农民的玉米再转卖,赚中介费,带货主播人气旺,靠营销手段赚钱。

玉米卖三块,三人各得一块钱,也还说得过去。但现在是赚钱最多的是带货主播,这群靠营销手段卖货的人,不像农民一样要承担收成虫害的风险,这是欺负农民自己卖不出产品,活该吃亏喽。

还有一点就是,很多玉米其实只值三块钱的,现在被带货主播这么一炒,硬生生地提了三块钱,这多出的三块钱也是消费者买单的,变相地提高了物价。

知乎用户 爱法律的小工程师 发表

“我觉得六块钱不贵啊,不知道他们在叫什么”

“你买个外国的可乐 6 块你不嫌贵,玉米你嫌贵”

这些口中的 “我” 是不是人还得另说。

知乎用户 风形水影​ 发表

玉米这东西两三块钱一个就是天价了。啥品种都一样。又不是独一份垄断。

玉米晾干一块三一斤,只要是一个鲜玉米能五毛以上卖了,那肯定对农民来说是比种粮食赚钱啊。不用脱粒不用晒。

鲜玉米主要是季节性比较强,过了那几天老了就没法吃了。农民也会打时间差基本上保证卖一茬另一茬还不老。中间商找人工清理包装加销售。卖三块钱就惊掉农民下巴。还卖六块。我爹妈种一辈子玉米也不舍得买六块一个玉米吃啊!

知乎用户 Adian 丶 发表

说直白点,这六块钱是 “知识付费”

非得盯着人家东方臻选

人家干这个的不搞人设赚钱你养人家么

人家就是搞课程传销起家的

你又不是直播间受众,有需求就有市场

受众是那些没什么文化的人,让他们看了觉得自己好像有文化了

一辈子没读过三本完整的书的人听两个小时直播卖货就感觉自己升华了,会几句名人名言了

人家花钱买的不是玉米,是为自己受心灵鸡汤熏陶交的补课费

和当年送孩子去 “补课班” 听相声的人是一批

知乎用户 笑嘻嘻 发表

贵玉米卖给有钱人。有钱人就喜欢买贵的。穷人在市场买便宜的。不好吗?

知乎用户 小镇做题家 发表

“谷贱伤农”

小阁老:“伤你妈个头!”

知乎用户 有个朋友 发表

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就只能在地里打滚么

知乎用户 执盐玩咖 发表

昨天菜市场买了 2 跟玉米,要了 9 元钱。

请问 6 毛 7 毛的玉米在哪里买

知乎用户 曼他特 发表

谷贱伤农,嘴贱伤洪,

俞老登贩卖情怀再一次塌方,

不好意东北鲜食玉米没有新东方卖还有新北方卖呢,电商能卖多少?整得好像全东北的鲜食玉米都是新东方给带货卖似的,新东方他要说自己的玉米是和五常大米齐名,别说 6 块,600 块都有人买单,

各大生鲜超市,地摊菜市场才是销量最多的,大爷大妈早市夜市一手交钱一手拿货,

扯什么谷贱伤农,装什么文化表子,

明明怕自己损失了利益,

鲜食玉米不是真空包装玉米,

要带绿叶的才叫鲜玉米,

真空加工了只能叫工业食品,

市场带绿叶的鲜玉米卖 1-2 元,

尼玛抽个真空的工业食品卖 6 元,

骗鲨臂呢吧。

还有人说商业是慈善了给农民卖货,焯!

苹果公司还他么环保呢。

最后,当你购买 6 元玉米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在越出水面,我去你挖的情怀吧,当我拉史时是不是董与俞在哪开庆功宴举杯畅饮呢。

知乎用户 风吹麦田 发表

很多答主,揣着明白装糊涂!!!农产品本身收购价不贵,贵的是流通成本,包括运输成本、税费、人工工资以及售卖时的溢价!!!农村大集上一般的黏玉米(带皮)有没有低于 2 块的了。

知乎用户 煜箸 发表

不要一边赚钱一边说给家人们谋福利,更不要给自己起高调

知乎用户 秋弥​ 发表

我的评价是不如 B 站温柔

知乎用户 凤凰集香木 发表

为了利润,成本高啊。不然还能怎样。

知乎用户 夜雨独醉亭下 发表

供应商从农民那里收购可能是七毛,但之后包装,运输储存也都是要成本的,这些成本总不可能都算供应商自己的吧,又不是搞慈善。供应商也不可能一分钱不赚全部助农吧。

其次董宇辉说收购价是 2 块,他敢卖 6 块确实是很离谱,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又不是强迫你们买搞强买强卖。

然后有很多人说助农的问题。首先,虽然东方甄选确实打着助农的旗号捞金,但是我一直认为助农就类似打广告一样。难道大部分人都是冲着可以帮助农民才买玉米?难道不是冲着玉米好吃,突然想买去吗?其次,因为助农恼羞成怒那你是否在某宝,拼夕夕上看见这种图片。这不也是助农吗,这不纯纯打广告吗?你们会无脑买爆他们的商品吗?

知乎用户 茕茕孑立​ 发表

这要真深挖,麻烦就大了。简单来说,这是我们长期用价值客观论教育民众必然会导致的矛盾。

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价值”,被认为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指制造一件商品所消耗的体力和精力,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劳动;但在交易中,商品交易的是使用价值;马克思给出了著名的论断:“使用价值” 的标的——价格长期内在 “价值” 附近波动。事实上,马克思在他的年代,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洞察力、有竞争力的假说,但是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很多推论,与实践不符,后来我们这些拥趸们,也一直没有提出能够自圆其说解释全部现象的补丁。

在物理学中,类似的事情其实已经发生多次了。与之最接近的一次,是关于 “热” 究竟是什么的 “热质说”。此理论认为热是一种称为“热质” 的客观存在物质,热质是一种无质量的气体或者其他物质,物体吸收热质后温度会升高,热质会由温度高的物体流到温度低的物体,也可以穿过固体或液体的孔隙中。热质说在拉瓦锡 1772 年用实验推翻燃素说后开始盛行,拉瓦锡的《化学基础》一书就把热列在基本物质之中。热质说可以解释一些热的现象,不过无法解释一些只要持续作功就可以持续产生热的现象(如摩擦生热)。

总而言之,热质说是一种受局限的理论,把热当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但实际上热是一种运动形式,是大量微观粒子运动的宏观统计现象。

回到玉米,玉米应该卖多少钱?认为这个问题答案存在的人,实际上就是价值客观论者。在这种论点下,所有试图偏离 “客观价值” 交易商品的买方或买方行为可能都要面对道德问题。

知乎用户 萌新大叔 发表

网红打口水战,就看谁花钱买的狗叫的响

知乎用户 璠璠 发表

整个反应了农民真的不懂做生意

农民的局限性在于看别人挣钱自己眼红,然后就开始自己赚不到就不让别人赚钱。

这种短时的行为也就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现代大家都知道了这玩意就值 7 毛,难道玉米就可以薄利多销吗?不会的,大家反而对于玉米的价格更为敏感,玉米的价格在短期就不会起来。

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农民不再种植玉米,然后物以稀为贵,玉米再涨价。

但是消费者不认同。

结果就是,农民彻底不种玉米。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知乎用户 Iamhere 发表

这也说明农民为什么赚不了大钱 你把货卖出去别管别人怎么卖 经销商赚钱了你也会赚钱。你把别人赚钱路堵死 那压利润的经销商来收购 你都卖不了 7 毛。苹果成本只几百块 人家能卖几千上万 富士康要是农民一样跳出来说成本 库克再另找供应商也不是难事

知乎用户 丛雨丶绫 发表

这不单纯又说了个事实而已。

这年头的商品,宣传占比越来越高,产品占比越来越低

最后吹得天花乱坠的,很多都是垃圾产品。

参考:包装很好看,人气极高月销售 1000+,好评无数的外卖→4 块钱的料理包

知乎用户 嘘 包言传 发表

做生意就好好做生意,别随便给自己上价值

知乎用户 huyou 发表

商人少赚点钱无所谓,网红哪怕跪下来抽自己嘴巴子也无所谓,种地的农民怎么办?国家的农业政策怎么办?

知乎用户 玩耍的石头 发表

商业就是商业

有文化的人也是赚钱

本质上没有分别

知乎用户 tony​ 发表

一只白羽鸡农民大概赚 2 块。超市卖整鸡 30 多。我平时只买菜场 100 左右一只的。肯德基一对鸡翅 13.50。

这里农民被坑了,我被坑了。肯德基和超市菜场罪大恶极。怎么看?

以上任何人,如果长期吃亏,他们早就不干了。虽然我们市场经济没那么完善,但是卖个破玉米还没到一家独大的程度,集中度远远赶不上养鸡。所以你 7 毛卖 6 块真这么暴利,这生意早就被人一股脑抢疯了。我卖 1 块,那都是血赚。去拼夕夕看看,玉米差不多都三块上下,咋没人恶性竞争卖一块呢?我没买过东方甄选任何东西,因为我始终相信流量是有价的,头部流量变现要么压榨供应商,要么忽悠消费者。

另外,买过 200 块一斤的大米么?上千的黄花鱼呢?上万的茶叶呢?我没买过,但是不代表他们不存在,只是不针对我这种消费者。

总之丰俭由人,你要买七毛,两块,三块还是六块,都是你情我愿的事。明码标价您都被骗,真不能怪商家。就像买房跌了就砸售楼处,便宜都让您一人占了真的好么?

知乎用户 靠岸 发表

这让我想起超市里面的罐装薯片 9 元一瓶,我叔叔每年靠种植马铃薯为生,大丰收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意味着供大于求,收购价一斤跌至几毛,不到一块钱。辛苦一整年,收成最好的时候也没挣多少钱。

并不仅仅玉米是这样,还有其他的农产品也类似的。

知乎用户 又是鱼鱼啊​ 发表

董宇辉背叛了自己的阶级,他是最没资格说那些话的人。

知乎用户 三疯猫 发表

你吃的外卖值 30 或者 50 么?

知乎用户 aluea 发表

地头供应商的背刺无效,农嫂背刺有效。

究其原因,董卖 6 块只是因为有人想吃 6 块钱一根的高端玉米。

就算没开过公司,参加过挑战杯、新苗、互联网 + 等类似的比赛,也很容易体会到一个道理。

一个行业的起点是市场,而不是生产。

知乎用户 三少爷的锤子 发表

七毛的是喂猪的。

你们都没吃过水果玉米吗?五块钱左右一根是正常价啊

知乎用户 和风穿堂暖人心 发表

东方甄选的目标客户从来都不是普通老百姓,他们直播吸引的都是有崇高生活理想和追求轻奢生活的文化人,他们直播时所讲的故事和文学内容,从来不是免费的,而是把价格加在你下单的商品里一起卖给你了。消费者用共情和理论认同下单,好像也没什么毛病,贵一点他们也不会去说,反而是不买的人在那里跳脚说贵,但实际上直播跟他们没有一分钱关系。

知乎用户 青竹山俗 发表

千言万语一句话:“卖 3 元,你赚钱不?”

做人,别太贪心,一口吃不成胖子!

知乎用户 asfd asf 发表

如果新东方能把 7 毛进的东西,以 6 元进,利润率绝对不会是透露的那么点,新东方也没那么牛逼

新东方的玉米的成本大概 4 块一根左右(算上各种成本),利润大概 40% 左右。

这个利润高吗?看你怎么想?和谁比?

你要是拿玉米饲料的利润率来比,当我没说!

知乎用户 零感造物者小 Y 发表

什么叫道貌岸然?

中间商就是中间商,不丢人。

我问你 你抽成这么多是不是不合理,

你会回答,中间商存在的合理性,扯那么多这推广那运营。

说白了就是人家的东西 经过你嘴巴,就翻倍了,然后自己抽大头,还要标榜个美名脱贫助农。

就好比你收个 东西值 1 块钱,经过你的嘴巴卖 100 块, 你拿 99,给人分 1 块,标榜着 99 是你该拿的,是你通过嘴巴宣传创造的价值。

天天到处 喊着爱国情怀,打倒美帝邪恶势力,实际上 靠啥?就你们这带动的社会风气, 靠你们一个个 嘴上助农,背负社会责任感的, 宣传推广 中间商 打败么?

生产创造价值 留这环境 干嘛啊?留下来有活路么?不如当个中间商

知乎用户 曲断魂肠 发表

说了那么多,辛巴玉米卖多少钱?农嫂同品质的卖多少钱?

知乎用户 你卡里 发表

有没有一种可能,说因为谷贱伤农,要卖贵一点是因为助农的,不是别人是某些人自己啊?

知乎用户 粟裳​ 发表

我对东方甄选和董宇辉的了解不多,但我觉得吧,董宇辉也算是是助农,只不过他买的也不纯是玉米,卖的是玉米➕情怀,所以很贵。

供应商也没必要背刺,有一个名人提出过一种有点乌托邦的销售理论,是谁我记不清楚了,就是把售卖物品的成本、包装价格、自己劳动所赚取的金额数完全公开,至于消费者是否愿意购买,完全取决于消费者自身。

大胆一点,如果足够经济发达,说不定也是能够实现的。

知乎用户 swanlian 发表

反正都不是种地的,

单纯的资本的狗咬狗罢了。

跟农民没什么关系!

互掐起来也只是为了利益而已。

反正农民不会因此获益。

而且,农民在价格上,没有任何话语权!

知乎用户 钟山有路 发表

正常这种不签保密协议么,董这些教书匠还是天真了点

知乎用户 年少纵马且长歌 发表

前段时间我拉黑了 52 个剪切董宇辉语录的视频号,抖音还是不断推送给我

这段时间不知道为啥

几乎看不到这些号了

真好

怎么看?

生意的本质是赚钱

说的在天花乱坠也是这样

只有一些仙女总能为喝鸡汤买单

反正钱也不是她转的

知乎用户 熊猫侠 发表

拿助农的人设做买卖,迟早要塌方。

知乎用户 塔木德 发表

消费者来讲越便宜越好 什么时候玉米销售价卖七毛… 慢慢内卷吧

个人反正是消费者

起码不会有人找供应商合作了吧 一点信誉都没

知乎用户 莫能臣朴 发表

跟背刺没有关系,供应商本来就应该多渠道,不可能为了一个单一渠道损失市场份额。而且这个跟助农没有关系,因为玉米市场就这么大,你助了这个农,那个农就没订单了。可以说直接卖农产品的都跟助农没有关系。

知乎用户 Lemon 发表

7 毛的也要比卖干玉米粒赚钱的多

知乎用户 顾天 发表

你东方甄选自己去地里收玉米嘛,比农嫂高五分不就结了,三道贩子扯什么蛋呢

知乎用户 南墙 发表

问题是董宇辉卖的贵不贵吗?

问题是董宇辉的旗号是助农。

什么是助农? 你原本花 7 块钱可以让农民销售掉 10 根玉米。但你进了董宇辉助农直播间,你花 7 块只能帮农民售卖一颗。

农民的玉米依然还是 7 毛一根在卖。

董宇辉助的,只是跟他直播间有经济往来的种植户。

知乎用户 E00Eyeah 发表

瓜子二手车直卖网,没有中奸商赚差价

知乎用户 江里一瓢 发表

1 坐标一线城市附近小菜场,最便宜档次新鲜玉米都是 6 元左右一斤。

2 人的需求是很难统一的,直播品牌恰恰是能够比较好的统一需求的一种营销模式,

3 如何对接消费者和生产者,这个成本不仅有物流等成本,也有预期成本。何必说什么农民很辛苦,个别商家很黑。此外,产业链稳定维护才是资本长期运作的根本。

4 对于辛巴,又一次挑起事端的热度话题,算是唯一的赢家。

东方甄选,这是一次被当靶子的典型,直播装逼被业内草根抓了现行,所以品牌公关也没辙。

对于某个刺激舆论的玉米生产商,算是短期利好,但是后期品牌没有维护下去的话,那只能说路走偏了。

对于以后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各方都得谨慎了。​

知乎用户 舰狸 发表

关我屁事

人家怎么卖是人家的自由

知乎用户 乐克乐克 发表

看本回答下的评论就知道啥是人红是非多,充满了对别人的恶意

逛街路过一地摊,卖的东西贼贵,别买就是了,为啥非要指着别人鼻子骂呢

知乎用户 千与千寻 发表

人贱伤农

知乎用户 BJ-windboy 发表

….. 七毛都说多了。

知乎用户 一壶浊酒​ 发表

卖的时候论条卖 ,一条六块。

收的时候论斤收,一斤几条?

说白了,就是利用市场的信息差和地位来割韭菜。

你说他贵吗?倒也不贵,便宜也没到哪去,问题是他挂得助农的旗号。

其实他这个也不算最狠的,你见过原产地照市场价卖的李子吗?信宜三华李就是这个,大果根据成色收购价 5-8 块,市区卖 20 块,这个就是原产地连自己老乡都砍一刀的水果。李子本就不能多吃,但买几个尝鲜的都要肉疼的,我买两斤猪肉回去吃不香吗?

中间商的套路永远不会少

知乎用户 死神镰刀下的灵魂 发表

别这么说可能还不到毛,明显是去年剩的。

知乎用户 小太阳 发表

最近挺火的东方优选,典型资本的力量。

知乎用户 来这见点世面 发表

我看了下知乎网友对这件事看法 和抖音两个画风

这也是我为什么更喜欢在知乎的原因

不论辛巴之前做过啥 这件事上 辛巴说的基本接近真相

另外供货商也证实了农民收购价就是几毛钱 并且按照东方甄选半价销售玉米

这件事情东方甄选最大的问题不在于高价卖玉米 问题是说了助农 而且还混淆概念说是收购价就是 2 元

从这看就是个公关危机了 但是很神奇的是

抖音几乎全在喷辛巴和供货商 而且你看看那些视频 每个人几乎话术一样 这就耐人寻味了

同时东方迅速下架玉米 等大家回过味来 事情已经过去了 这波属实神操作

另外大家要是有东北的朋友 可以问问他们 这个价格买玉米咋样 他们想不到这是助农 只觉得你脑子有泡

知乎用户 移动开发小麦 发表

北京 超市 熟的 甜玉米 6.5 / 根

知乎用户 杰森伯恩 发表

谷贱伤农啊,我卖贵点不就不伤了嘛

知乎用户 zzh505 发表

一天天整些没用的,避重就轻,只想着收割流量,展示网红。

知乎用户 妞子的饭​ 发表

董宇辉跟他的消费者聊诗和远方我可以理解,毕竟梦想是要钱的,但是他在聊诗和远方的时候不应该带上农民,因为他在利用消费者对于农民的同情心,利益他们拿到了,农民只是消耗品。

他其实和那些在某多某宝某音某手挂一张农民的照片写着农产品滞销,帮帮老农民的无良商家没什么区别。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我们不一样 发表

东方甄选怎么样我不敢说。反正对辛巴现在是极其讨厌的,这人就是一个到处蹭热度的,对于这种网红极度讨厌。他卖完糖水燕窝还能继续割韭菜,真是韭菜的耻辱。。

知乎用户 汪神机 发表

玉米卖个 100 块钱又怎么了,车子加价几万到几十万哔哔的人在哪里,有人管么,破房子赚你多少钱,收了钱还烂尾,还得还贷款,有人管么?哔哔哔哔个什么啊,玉米小爷就愿意 6 块钱买,就愿意让农民赚 7 毛,怎么?你不愿意?你也就这点能耐了。

知乎用户 求知的兔子 发表

说明了抖音的先进性

继续让主播卷

减少中间环节

最终得益的是消费者和农民

知乎用户 sunanli 发表

资本家有一个好东西吗?

知乎用户 杨生 发表

真正助农发展还算成功的只看到过褚橙的模式,企业即不会发生伤农贱农的事件,又可以为自己品牌打造优质的货源,最终企业和农户都赚到了钱,算是双赢。

知乎用户 索马里的海兔子 发表

现在说实话都叫背刺,驰援物资都要录像,呵呵。呸!

知乎用户 哈哈拉拉 发表

七毛那是给动物吃的玉米

玉米分两种,大部分都是饲料,我吃过。太硬了。下不了嘴,

人吃的是糯玉米。菜市场零售都要 2 块多一个

知乎用户 alby 发表

对比下房价。

知乎用户 追念 发表

是助农行为,但利润大头在中间商,骗子谈不上,但可以再多匀点利润给农民。

知乎用户 沧玦 发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一个电视剧,里面讲的小胖通过自己的关系,将丰收的鲜桃从自己村里人手里六块钱收上去,七块钱卖给罐头厂。剧中圣母认为不应该加价,自己要去找销路,最后卖不出去的事情?

这件事跟东方、供应商以及在座的各位是不是很像?区别在于加价的多少而已

知乎用户 狮鹫 发表

甭管视频做得再好,只要涉及卖货绝对一地鸡毛。

知乎用户 天狼 发表

【关于玉米,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 哔哩哔哩】 https://b23.tv/W8WvoNN

知乎用户 许破厄 发表

照这个逻辑来看的话,涨价去库存也很合理啊。

毕竟 **房贱伤工,**卖高价是为了几千万农民工的利益。

他们为此身背骂名也一直隐忍不发。他真的….. 我哭死

知乎用户 给他两耳光​ 发表

懂了吧,现在做生意都得暗度陈仓,得玩心理学。直接简单的卖货,消费者下意识的保持点理智和警惕;引起共鸣、调动情绪,那可是拿捏到位了。 只能说俞或者新东方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差异化竞争,都在卖货,但我先卖诗歌,附带农产品,也是很大的特色了。

知乎用户 AD 钙 发表

我老家串店冬天烤的玉米才 2 块 还是那种大棒的

知乎用户 峨眉山小和尚 发表

对直播带货没意见。但能不能不要带上培训老师这个标签!教育培训坑不坑~ 饥饿营销,这些老师没责任

知乎用户 蓝海 发表

中国商品的流通环节,费用很高。衣服出产 100,商场 1000。玉米农民 5 毛 7 毛一根,零售 6 块 7 块。中间商层层加价。这时来个中间商 A,说我薄利多销,减少流通环节,再少加点价,怎么样?一开始大家是欢迎的。但之后更多中间商开始骂这个 A, 什么一分钱一分货,什么质量品控差,什么没技术,这些人多势众,再雇佣些水军,控制了舆论,老百姓也就都信了。结果怎样?自然是吃 6 元玉米还直夸真香。

知乎用户 半杯白开水 发表

喜欢董宇辉是另一码事,但是玉米买的还是太贵了,但凡便宜个 2 块钱销量也得很好

知乎用户 漂流的鱼鱼 发表

该赚的钱就去赚,助农赚名声的就别赚钱

知乎用户 小梅子 6 发表

真是人红是非多呀!

就这也能上热搜,还几天的热搜。不理解!

知乎用户 马知道​ 发表

做生意就是让每个参与环节的人都得有钱赚,有饭吃。

不能宰顾客,但也不能让环节参与商饿死。

这是常识。

知乎用户 无花 发表

做买卖赚钱,天经地义

但别标榜自己多高尚,别扯什么助农

卖米面粮油的也没听谁标榜自己助农啊

买个工业品那就是助工了,

卖解放汽车,就可以宣传自己在支持东北振兴。

卖甘肃洋芋就能宣传自己促进西部大开发

知乎用户 铭浍 发表

这卖货是东方甄选在东北农嫂那拿家将近四块钱,然后他们自己多卖两块钱,这还不让人赚钱了吗?如果你觉得这个东西不值六块钱你可以不买,如果你觉得值得六块钱你就买… 而且知名度打出去了,你觉得来年的卖玉米的农民不会受益吗?谷贱确实伤民啊… 农民是最没有话语权的人。辛巴一句一根玉米七毛钱和董宇辉的一根玉米六块钱到底哪个更伤民?而且东方甄选走的就是中高端的市场。这个玉米即使再便宜三块钱,穷人也够呛会买,因为还有比三块钱更便宜的。穷人看价格,有钱人看品质!这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吧!我不认为董宇辉出发点是错的!因为东方甄选他们请的名人做的宣传发的通告以及底下的各种员工都是需要钱的… 他们只是做了他们该做的赚了他们该赚的钱!

知乎用户 锦鲤机​ 发表

看美女帅哥带货还能理解,一个那么丑的人在那唧唧喳喳,脏了大家的屏幕。

知乎用户 xxx 发表

装啥装呀

这届网友们不会真有人以为 7 毛一根的玉米都种在家门口是吧

背刺也好,高价也罢

这本质上就是揭露了我国农业市场体系几个主要矛盾

1、食品加工生产环节的相对复杂性和传统粗放式农业的生产模式之间的矛盾

2、多层分销的销售模式带来的渠道商层层加价两头通吃问题

一道贩子 8 毛 5 收加工之后卖三块,这个东西不便宜,但是勉强可以接受,毕竟玉米加工需要的相关设施设备、人工等都要考虑,可以理解

但是,最重要的是,新东方一个二道贩子,两块收可以卖你六块,然后还跟你说谷贱伤农,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很早就评价过了,这种人,真的太贱了,简直不是人好吧,建议抵制东方甄选

在这说明,本人实名抵制东方甄选,立帖为证,就是这样!

就是这样

知乎用户 木单子 发表

大家就想想,中间有多少中间商?

知乎用户 悟空金句 发表

渠道可以建立信任,品牌也可以建立信任。

这个案例中明显是渠道建立的信任。

消费中信任很重要。

知乎用户 alpoe 发表

这个就要看钱是谁赚走了。如果利润分配比较合理,估计就没这档子事。

知乎用户 断千 发表

电商的本质是省钱,但有人想吃掉这笔钱,呵呵。

知乎用户 高云飞​ 发表

哪个供应商?那个卖假燕窝的也算供应商?

知乎用户 幕布转 发表

全都在揣着明白装糊涂!你丫直接去地里收不就行了?七毛钱的玉米你七块钱收,谁能不卖给你咋的?

种玉米需要土地,产玉米需要资质,运玉米需要执照,买玉米需要什么?什么都不需要!口嗨完成心理慰籍,又不真的去买,反而要阻断销量。

农产品最重要的是利润吗?不是!而是长出来,卖出去!卖不出去全特么烂地里!

各位口嗨完了,烂地里的农产品你们会多看一眼?

知乎用户 老张 发表

其实大部分东西从地里收的时候基本上都很便宜,然后通过包括语言包装啊什么的到买家手里价格的确都翻了很多,但是这其中也要考虑运输、储存、运营等直接的费用

知乎用户 恰恰的恰恰 发表

说成本这些就太没意思了,玉米也没有卖天价,戴森成本多少,苹果手机成本多少,LV 包成本多少,买的人买的是新东方的背书啊,可不是路边的玉米

知乎用户 赵文飞 发表

这个话题吵了好久好久了。以新东方,俞敏洪,董宇辉的司品,人品而言,会做好财富的最佳管理的。

知乎用户 迷麟 发表

进货价 7 毛东西,卖六块,黑,真的黑

知乎用户 诸子百家 发表

利益不均衡,建议 zf 插手,直接取中间值 6+0.7 然后除以 2,如果得不到结果,我可以被请去教授结果!

知乎用户 方鱼力 发表

之前董宇辉说 “谷贱伤农” 的时候,想发表一下意见,但由于新东方带货实在太火,不敢说太背道潮流的话,怕被冲。现在渐渐好多真相出来,简单吐槽一下了。

一.“谷贱伤农” 这几个字,不是笑谈,确实伤农。

根据农产品信息网的统计数据中,看成本和收益,农民其实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活着。

十年间全国平均稻谷的成本从 890 元 / 亩上涨到产不多 1300 / 元亩;但是利润从 370 元 / 亩降到了 50 元 / 亩。

化肥,种子、用工成本、机械、水电,每个都在暴涨,但是农产品原料的价格却几乎纹丝不动。简单来说就是通货膨胀这个玩意不太适用我国的农产品原料。

农产品的价格是实实在在严控甚至严打,因为吃饭这玩意是最会影响社会稳定的东西,真不是简简单单的喊口号就能拖一拖解决的。

底层拥有最原始最野蛮也最磅礴的力量,上层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堵死所有能撬动这股力量的支点。

但是实际的严调严控控制了几分货架上的商品呢?又是从哪个阶段控制的?是中间商和销售商吗?

答案不是,所有的调控后果都全部转嫁到了种地的农户身上。

所以回到 “谷贱伤农” 的话题上——

二、谷贱确实伤农,但和一个玉米棒卖 6 元有多大的关系?

原本我想深入的去调查一下的,看一下从平台、到供货商、到收购商再到农户,中间有几个环节?大家的利益分配有多大关系?从农户地里收上来的玉米到底是几块钱?但实在是工作累得慌。

简单再看一组数据吧:

2022 年 9 月 29 日,玉米棒价格 4.5 元 / 公斤。

知道甘肃省的玉米价格吗?现在的收购价都是 9 毛到 1 块一斤。

21 年春节后我到江苏打工,去超市看人参果有些感慨,随手拍了张:11.8 元 / 斤。

我家种这玩意,离家前还搬了 20 箱装车。当时收购我们的价格是 2.8 元 / 斤。

所以 6 元的玉米棒能带动收购价的上涨吗?还是说利润会分给农户哪怕一分一厘?

我想并无可能。

拿最可怜的人卖情怀,收利益。活该背刺。

淦!

知乎用户 紫薯紫薯​ 发表

我很纳闷,央视都说了,有的玉米六七毛一斤,有的玉米一两块论个收,你觉得卖的贵有大把便宜的给你买,至于连续这么多天吵上热搜吗。ps,我对辛巴这个屡次买假货的是真没啥好感,不明白他为啥被捶这么多次还有这么多粉丝

知乎用户 微言商业​ 发表

最近,东方甄选 6 元一根的玉米引起广泛讨论。

先是网红辛巴抨击东方甄选定价太高、牟取暴利,再是东方甄选背后玉米供应商 “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后文简称 “农嫂”)跳出来,表示在自己平台,同样的玉米一根只卖 3.6 元。

那么,这件事情的锅应该由谁来背?

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问题来思考。

先看第一个问题,7 毛钱的玉米卖 6 块,有没有问题?

笔者认为,没问题。玉米定价原来是市场行为。只要消费者能接受,能卖出高价,恰恰是一家公司的本事。

比如茅台,不到 60 元的成本,到终端卖到超过 3000 元,公司价值反而越来越高。

再看第二个问题,东方甄选多分些利润,到底有没有问题?是不是就没有助农?

笔者认为,**不仅没问题,而且长期来看,对农民是有利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利益和贡献挂钩,产业才能良性发展。

**企业能从这个价值链分走多少利润,取决于这家企业在整个价值链的话语权。**话语权越高,理应分走更多利润。

比如,一瓶 200 元的白酒,假设整个产业利润是 100 元,因为品牌溢价多,所以品牌商分走其中一半,合情合理。

如此,才会有更多玩家愿意进入高价值环节,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价值。

同样,7 毛钱的玉米卖 6 块钱,只要价值与利益匹配,东方甄选多分走一部分利润,并无问题。

第二,只有产业良性发展,农民才会长期有实惠。

如果像部分网友所说,助农应该从 6 块钱中多分一部分给农民。

由于违背市场规律,长期来看,其他环节商家的积极性降低,下游需求受到挤压,最后致使农民有更多的玉米烂在土地。

反观东方甄选 6 块钱的玉米,至少从两个方面助推产业。

一是作为渠道,直接拉动终端需求。二是作为传播媒介,对东北玉米做品类推广。长期来看,两个方面共同拉动下游需求,进而有益于上游农民。

第三个问题,农嫂的做法站得住脚吗?

笔者认为,农嫂的做法恰恰是对产业造成伤害的关键点。

在客户定价遭受质疑的时候,跳出来卖低价同款。

就如白酒代工厂看品牌商赚得更多,趁其受市场质疑的时候,以更低的价格卖酒,而且强调品质和品牌商的一模一样。

这样做,不仅损害了品牌商对消费者的信誉,也损害了代工厂对下游客户的信誉。

终端价格被打压,下游商家积极性下降,长期损害的,是整个产业的利益。

同理,农嫂的做法,看似卖了便宜,但从长远来看,牺牲的,是整个产业玩家的利益,包括农民,也包括农嫂自己

所以,6 块钱的玉米,没有错。反倒是农嫂 3 块 6 的玉米,该背这个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东北落后是有原因的。以前说投资不过山海关,还以为是故意黑东北,现在看来,实在是惨痛教训的总结。

知乎用户 玩吾伤智 发表

电商助农是不是伪命题,关键点不在于电商的角色,以及中间商到底赚取了多少差价,而在于各个环节能否各司其职,通过打通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高度流通,最终才是有效地助农。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助农这件事上,永远是孤掌难鸣。不要总想着消灭中间商,消灭中间商也消灭不了差价,消灭中间商意味着消灭分工和专业。

农户不是割裂于产业链之外的存在。相反,农户是产业链高效运转的其中一环,现代商业逻辑下合理的供应链体系,不是只有中间商赚钱,更不是只有农户赚钱。

电商助农不是倾销劣质积压农产品的工具,更不是借此压价大批量采购的筹码。而是让农户能够把货以合适的价格卖出去,而后续供应链上的各环节也能赚到钱,解决农业 “小散弱” 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这是正常的商业逻辑,也是最现实的助农。整个链条有机协作的根本,是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 “最后一公里” 无限缩短,彼此信息对称,供需相拥。

市场上卖 6 元的玉米,相较于平价的大路货,可能育种、土壤要求、种植成本更高,品质更好。无论是电商搭台,还是菜场出力,后续的渠道成本也有不同,只要能让这些优质玉米触及到目标客户,实现精准对位,“6 元”和 “7 毛钱” 就不再具备可比性。

农民对于生活的期盼不止于单层次的脱贫增收。助农要在提前锁定需求、降低滞销风险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商户的确定性收益,让农户在种植上投入更多精力,获取更大回报。

如果把助农的概念扩大,便是针对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落后环节进行攻关,提升农产品上行的能力,助力产业链的进阶,把最新的技术商用,创造更多更有竞争力的玉米占有市场。

知乎用户 愤怒的欢乐豆 发表

粉圈那股味儿太足了

然后就是自媒体时代到底谁在掌控舆论

舆论清一色都在说背刺,但是东北农嫂也不是主动跳出来的,而是被网友翻出来的

说玉米地头价最多的是另一个带货主播也不是经销商

这场骂战最初就和经销商没啥关系

但是东方甄选撒的谎圆不过来,难道还让供应商跟着一起买单么

人家的玉米淘宝上一直在卖,销量最高的品牌之一了,供应商直接去直播间卖货不也很正常么,人家卖货的时候卖的是东北农嫂,也没说是东方甄选同款

那后来因为热度被网友扒出来了,那人家能怎么办,也涨价到 6 块么?你东方甄选能拿多少货,真把自己当成大卖家了么?人家原本的价格卖了这么久,跟着你涨价么?

被问到地头价多少,玉米的价格这么透明,你带货主播胡咧咧就胡咧咧,一个供应商跟着说地头价 2 块收玉米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这事儿说白了不还是东方甄选非要立牌坊么

而且不懂装懂,2 块的收购价张口就来

更可笑的是一群韭菜忙着帮镰刀解释,把他家 “哥哥” 当成救世主,麻烦去淘宝看看各种鲜食玉米的价格和销量,鲜食玉米就算是整个玉米市场里的一小部分,规模也是非同一般的,可不是一两个带货主播就能影响得了的

还有抱有什么建立品牌提高售价一系列想法的,多逛逛超市,京东淘宝也可以看看,鲜食玉米的价格比 6 块还贵的也并不在少数,品牌也好价格也好用不着广大网友操心,玉米的各种品类以及价格,早就已经稳定得七七八八了

不得不说还是粉丝的钱容易赚,别人直播间都是把价格打下去,这边加价卖还有人直呼我愿意,也是牛

知乎用户 风尘 发表

我不反对新东方为获取高额利润卖高价

但请不要把农民当枪使,你的收购价不比别人高一分钱

知乎用户 宙巡 发表

危害过大, 建议东北农产品协会 (如果有) 联合起来起诉辛巴造谣, 以正视听.

东北现在就是粮仓, 土地的耕地红线控制住了经济发展的上限, 农产品的深加工升级是有效带动经济的方式. 结果现在有人在这造谣 7 毛钱一根的玉米, 真应该让他 7 毛钱卖, 估计两天就能把他那辆劳斯莱斯给抵出去.

但是伤害已经形成, 东北苞米 7 毛钱一斤这个扯淡的概念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从人脑中消掉, 背后捅刀的恶劣行为也加剧了人们对东北商业环境的差印象. 希望有关部门趁热度尽快出来澄清, 不然一旦消费者心智固化, 就是长期伤害了.

农业水太深, 很多想当然的人总觉得售价减进价就是利润, 直到自己做了生意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种采收只是很小一部分, 加工运输渠道到处都是钱, 没有这些根本就不可能在小区附近买到想要的农产品. 尤其农业相关, 想跨行过来搞, 基本上是谁碰谁死. 当年互联网跨圈做农业, 现在也只有坚持了十几年出栏第一头猪的网易算开张了, 精力金钱投入不计其数, 然而最后卖这么贵却不怎么赚钱.

说句题外话, 新东方老俞不得不让人佩服, 每次敢为人先, 每次都被人捅刀子.

三农问题是非常复杂的, 农民之间的博弈和卷是没有下限的, 任何试图多赚钱的想法都会很快被拉下来, 最后谁都不赚钱, 这是个过度博弈的领域, 希望新东方能控制好品质和利润, 走出一条更好的路.

知乎用户 鱼翔浅底 发表

玉米这东西,在十多年时我们这里就有大棚反季种植了,粘糯玉米,蒸煮食用的,价格也比普通玉米贵很多,没有觉得不正常的,这还是农村,集市上照样可以买。

季节,还有品种,自然会影响价格,大面积种植的粮食用玉米也可以吃的,每年也会煮些吃,但没人认为跟糯玉米一样口感。

就如西瓜一样,没人会要求春夏秋冬各品种西瓜一个价吧?

知乎用户 好像一条狗 发表

农民赚不到钱,消费者被农产品刺客十面埋伏,谁 TM 在 2 头割?

知乎用户 石小农 发表

1/3 物流保鲜损耗等成本,2/3 智商税,下一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信谷贱伤农卖 6 元是为了农民好的,本来就是脑子有问题,现在被打脸了,开始恼羞成怒说垃圾话了,还投资不过山海关,也太看得起你们了,转手当二道贩子收玉米都叫投资,你要是卖水果什么的嘴硬两句都不说啥了,玉米也配,玉米什么时候愁过卖,就是价格高低罢了,低价收玉米多你一个少一个一个有什么关系,还助农,还谷贱伤民,你算什么东西啊,长这么大没看过谁家卖玉米发愁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从问题和答案看,很多网友连基本的事实都没搞清楚。

首先,供应商没有说玉米只值七毛。七毛是辛巴说的从农民手中的收购价,而且,辛巴自己也不是七毛卖的。至于网上盛传的 “玉米只值七毛”,是很多人断章取义。

然后,我去京东个淘宝查了一下,同款玉米价格在 4 块左右,京东自营要贵一些,能达到五块多一根。线下超市就更贵了,我附近的物美,同款玉米 6.9 元一根。辛巴说他毛利率 41%,不知道他的数据是哪来的,不过另外有网友说咨询过东北农嫂客服,批发价好像是 3.5 元一根,这两个数据对的上,姑且就认为东方甄选进货价就是 3.5 元左右一根。而很多网友说的 2 元,其实他在直播中说的是从农民手中的收购价就是 2 元,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哪来的,我个人感觉是沟通的问题。至于很多网友说东方甄选批发价 2 元,根据上述信息看,我觉得不太可能。

至于说供应商背刺东方甄选,我觉得不至于,人家本来就在网上买玉米,他们是东方甄选供应商这件事一开始应该是网友爆出来的,至于他们自己有没有公开说,我不清楚。他们在这件事上,做的其实就是趁热度在抖音开了直播,然后应该是搞了活动,让网友买玉米的到手价合三块多一根。

至于东方甄选卖 6 块钱一根的玉米,其实是原价那么多。看过东方甄选直播的都知道,直播间经常可以领券,有时候更是可以领 20 元的无门槛券,我也领过,不过一直没碰到自己想买的东西,也没用过。我找了一个网友的录屏,截了一下图,不太清晰,但应该还可以看出来。图片中主播用手指着的就是那款沸沸扬扬的玉米,用了券之后,27.9 元 8 根,差不多也就 3.5 一根。当然,原价是 47.9 元 8 根。

上面说到,东方甄选卖玉米,毛利 41% 左右,确实不算低,但净利润有多少估计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这其中,物流、售后都由谁来负责,双方都没有说。不过东方甄选的其他自营品,物流用的基本都是顺丰或京东。至于售后,至少客服是他们自己的,而售后的赔付问题是谁负责,我们也不知道。另外,相对于供应商自己卖,东方甄选还有一个很大的成本就是他们自己的团队。东方甄选团队目前已突破 200 人,然后地址在北京的中关村。所以,售价比供应商自己卖的高,我感觉还是挺正常的。

对东方甄选,很多人诟病的可能就是以下三点:

  1. 说玉米是 2 块钱一根从农民手中收的,很多人认为他是撒谎。从目前收集到的情况,这个 2 块钱确实是不对的,但我也不认为他是在故意骗人。
  2. 宣称他们是在助农。这个我并不觉得他们有什么问题。当然,很多人的理解不同,但在我看来,他们确实在不遗余力的给各个地区的优质农产品做宣传,还受很多地方政府邀请到各地做 “助农直播”。
  3. 以 “谷贱伤农” 来解释为什么玉米价格高。这也是我诟病的一点,至少从这款玉米来看,用这个词来解释,我觉得是站不住脚的。

补充一下:

9 月 29 日,胖东来宣布召回他们卖的东北农嫂甜玉米,还公布了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供应商的源头(这个源头指的应该就是东北农嫂)采购价是 4.2 元一根,加上税和运费之后的采购价是 4.6 元。

至于说是两块钱一根从农民手中收的这样的言论,其实还没有当事方(当事方包括东方甄选、东北农嫂,以及给东北农嫂供应玉米的农户)给出进一步回应,网友就是从很多所谓业内人士或东北一些种植玉米的农户口中得到的这样一个结论。其实有很多可能,我能想到的就是以下这几种:

  1. 确实是两块钱一根从农民手中收的,这种似乎最不现实。我刚刚看了一个视频,一人到他二叔地里自己掰了 200 根玉米,给了 180 块钱(因为他二叔说今年收购价 9 毛),然后他自己拉到 100 公里以外的地方卖,生的 2.5 元一根,熟的 3.5 元一根,天黑之前卖完了。然后 up 主提到他二叔卖一根能挣 3 毛钱左右。
  2. 供应商(东北农嫂)为了抬价,跟东方甄选采购说我这收购的成本都达到 2 块一根了。这个似乎也可以解释,毕竟算上掰玉米的人工费 + 去掉不合格的玉米,一块多应该也正常,然后再夸张点。谁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本往高里说。
  3. 东方甄选内部信息传递不准确,主播误以为地头收购价就是 2 块钱一穗。
  4. 主播不懂装懂,不知道从哪看来的收购价 2 块一根,然后就在直播间说了。
  5. 东方甄选明知地头收购价几毛钱,恶意传播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这是很多人愿意相信的。但是说实话,我是想不通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 2 块钱的说法是在回应舆论的时候说出来的,这之前他们玉米已经卖的很好了。另外,东方甄选目前正在树立他们的品牌,在这个信息透明的社会,不可能不知道故意说假话能给他们带来多么大的危害。毕竟口碑培养起来不容易,但是毁起来确是很简单。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懂玉米,家里没人种,但我知道橙子。

孩子爸爸外婆家在重庆远郊的山上,老人种了差不多几十棵吧。奶奶知道孩子从小就爱吃,每年都回娘家给我们摘了寄到北京。

你们知道树上其他橙子的去处吗?家里亲戚们谁去谁拿,不拿就掉下来地里烂掉。

为啥不卖?谁去摘谁去上蜡谁去装箱运输?等着收购商做慈善呢?不形成产业就没人收购,产业链上人人得赚钱,不赚钱就没人干。

现在村留守的都是老人,年轻人在外打工。大家都用脚投票了,没有留老家种地的,因为不赚钱!

高赞们都觉得 7 毛 tm 便宜了坑农民!应该给农民 6 块!这就有人赚钱了吧?呵呵,利润榨干没人收购没人运输没人销售,价值 70 一根也得全烂地里!明年看看还有没有人去种!

还记得当初山沟的水果丰收卖不出去,有人做助农,大家买了直接发么?联系的商家赔的底掉,消费者收到垃圾品相,这事过去了没几年吧?当年知乎是什么回答来着?

东方甄选这么出色的营销团队,你供货商有本事自己掏成本养啊?养得起么?种玉米的农民拿真金白银养啊?养得起么!别 985,归国硕,就 211 的毕业生去花 8k 一个月招一个干主播招一个我看看,有人干么?!现在一个岗年薪 20w 都没什么人搭理你。

别都吃饱了饭就眼红,当了几天城里人就忘了祖先怎么地里刨食,都回农村看看问问,董宇辉卖得出去 6 块到底是不是好事。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廉价同情,种地的人稀罕吗?

知乎用户 魏小宝 发表

关于农作物的话题非常复杂.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董宇辉卖玉米,都谈不上是助农.

因为国内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题就是,国家战略储备粮. 其中就包含玉米.

这里还涉及到,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一次性储备粮与临时储备粮.

像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都包含其中.

如果某年由于某种原因出现大规模农作物欠收. 一旦出现涉及以上农作物涨价的苗头,各地就会开始动用临时储备粮打压价格. 让其维持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

所以董宇辉卖的玉米必然是玉米中的另一个品种,所谓的 “甜玉米”(东北管这玩应儿叫黏苞米).

“甜玉米” 这个品种,即不属于国家储备粮,又不是老百姓的必备口粮. 也不能拿去当饲料. 耕种面积有限. 每年就那么点产量,都是有数的.

然而,你想靠 “甜玉米” 这个品种赚钱,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不能触碰国家耕地面积的红线. 必须能够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收割. 以及稳定的预定合同.

所以董宇辉收购玉米的渠道,只能是玉米加工厂.

因为 “甜玉米” 这个品种,你想要保证它的口感,必须在收割完的第一时间运到工厂里进行筛选,冷冻,真空包装处理. 带货公司根本就不具备加工玉米的能力.

你董宇辉,把玉米卖到 10 块,100 块一根,这多出来的钱,也没到农民的兜里,也不可能到农民的兜里.

你可能会说,那董宇辉真要是卖到 100 块一根的玉米,那农民都去种 “甜玉米” 不就能赚钱了吗?从这个角度讲,不也是变相的助农了吗?

我前边说过,东方甄选不具备加工玉米的能力. 所以它必须从玉米加工厂拿货. 玉米加工厂每年都会找,种玉米的农民签预定合同.

你东方甄选能卖到 100 块钱一根的玉米. 不代表其他渠道能卖到这个价格. 玉米加工厂为了能够持续发展,它不可能因为你带货能力强,它就把价格涨到一个离谱的地步.

所以农民,工厂都没说谎. 农民的确是 7 毛 - 1.2 元卖的玉米. 工厂加工后的玉米成本也的确在 2-3 块钱. 唯一撒谎的只有董宇辉.

知乎用户 纸谈风月​​ 发表

你仔细想想,东方甄选把七毛的玉米 “赋值” 成六块钱,和把只值三千块一平的房子 “赋值” 成三万块,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房子有水分,你骂 zf,骂开发商。

玉米有水分,你说这是品质追求,这是悯农情怀。

只不过房子的溢价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真的肉疼。玉米的溢价就几块钱,花几块钱买个优越感,无伤大雅。

所以这事儿受伤的其实是网民,毕竟网民才是事件发酵的主力。

伤了啥?说白了就是那种 “我是高净值人群” 的虚幻优越感。

东方甄选卖六块钱一根玉米的主要支撑是什么?

两个理念,第一是一分钱一分货,我卖的贵是因为我的东西好,进价本来就贵。

第二是谷贱伤农,我卖的贵是因为我让利农民。

然而东北农嫂这一波操作下来,这两个理念的事实基础不存在了,从农民那里收购价就是七毛钱,东方甄选只不过当了二道贩子哄抬了物价而已。

这么一看,谷贱伤农四个字是不是虚伪的很?

这个逻辑不难理解,但是之所以还有这么多人挺东方甄选,说白了他们挺的是谁?是之前被东方甄选忽悠起来的自身优越感:

1. 以我的生活水平,愿意多花点钱享受更好的。

2. 我有社会情怀,谷贱伤农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如果这么看的话,六块钱买的不光是玉米,还有了高附加值。玉米成了物质食粮➕精神食粮的打包售卖。

你一下子把这个气球戳破了,精神食粮啪一声没了,站在制高点向下悲悯的台阶没了,你说他们能不恼羞成怒吗?

知乎用户 20K 金 发表

作为东北农村出来的孩子,对这个玉米简直不要太熟悉。

看这种既当表子又立牌坊的事,就像吃了苍蝇一样。

苞米这东西很便宜,老家种地多的大户,有承包一千多亩地种玉米,在我们那叫一百多晌。正常人家大概十几亩,或者几十亩不等,有多有少。

种地点籽,追肥,除草,秋收,掰棒子,扒苞米,往家拉苞米该子(玉米秸秆)和苞米棒子,冬天玉米秸秆烧火喂羊都行,苞米棒打出苞米粒来卖钱。

现在有播种箱,农药,收割机,人轻松不少。

如果是水浇地,产量高,可地的成本也很高,而且这种地很少。

归根结底,这东西要靠量大才赚钱,玉米本身很便宜,靠薄利多销。

这个鲜食玉米,就是秋天还没定浆的时候掰下来,属于不成熟的玉米。

什么时候喵的,一根苞米棒子卖六块钱了?把那苞米粒搓下来也就一把的量。

东北农民活着呢!也上网。

其实你们商人赚钱没啥问题,卖多少是你们的本事,卖一千一万都管不着你们。

可是吧,你赚钱,别拉着农民赚吆喝,钱你赚,名你要,啥便宜都是你的啊!被你们消费个臭六够,农民啥也没捞着!服了。

谷贱伤农不假,可是吧,农民把玉米卖给粮贩子以后,就和农民没半毛钱关系啦!

合着我们农民拿最少的钱,还得义务配合你们做宣传呗,你们赚那么多钱,有分农民多少啊?

真要是立牌坊,你别从二道贩子那进货,你就直接从农民手里收,收的时候约定好,把价卖高高的,咱配合你立牌坊宣传,然后咱搞分成。

你七我三,那都是帮农民老大忙了,一块八毛钱一棒苞米,都不用上称,东北振兴,保证有你们一份功劳,代表八辈祖宗谢谢你。

也别拿央视新闻报道说事,他懂啥?

一个苞米棒子,你能变出花来呀,还营养不营养的甜不甜的,苞米茬子吃多少年了,粗粮真那么营养,你们吃吧,天天吃,顿顿吃,把你的龙虾鲍鱼咱换换。

农民的东西,农民自己清楚,你们写字楼里的白领金领,演播室的主播大咖,论嘴皮子,谁也叭叭不过你们。

农民真可悲,太好欺负了,挣点辛苦小钱儿,还得给你们消费,连解释的权利,还是你们的。

整半天,农民受苦的同情红利,你们享受着,高价玉米骂名甩给农民,还整个投资不过山海关,喵的,这些哪个是农民能决定的!成你们随时取用的工具人了!

太魔幻了,怪不得从小家里人说,好好读书,走出去,别种地。

知乎用户 AxXxx 发表

凭什么叫背刺?

东北农嫂从地里 7 毛收,3 块卖。

董老师的甄选从东北农嫂那里收现成直接卖的,多少收我就不知道了,难不成合同里会加一条,给甄选卖的玉米的源头农民每只加价多少钱吗?

你要反对谷贱伤农,你要悯农,直接把合同亮出来,而不是顾左右而言他。辛巴是没找到甄选实际要害的碰瓷怪,这并不能作为甄选 6 块玉米正在成功悯农的佐证。

理论上来说,抛弃高贵的英语和人生哲学的相声门票钱之后,3 块的农嫂和 6 块的甄选,吃到的是一样的东西。

咱们换到互联网电商思维,把东方甄选卖玉米的模式用四个字来说:一件代发。

知乎用户 没吃夜宵呀​ 发表

话说房价这么高,你们不应该抢着学土木去工地嘛。

————————

我愿称之为玉米界钟薛高

7 毛钱卖给供应商,最后被炒到六元。

这五块三毛谁付的钱,谁要买单,还是农民啊。

普通的粮食,就应该卖一个普通的价格。

你今天攻击那些卖 1 元玉米的,辱骂那些卖 2 元玉米的,明天他们就消失了。

不要歌颂这种把普通粮食卖出高价的行为。

玉米是粮食,农民得吃饭。

————

想助农就搞农业精品化嘛,你也帮农民培育个脆蜜啥的。

想助农就多给农民点政策补贴,高考加点分什么的,直接发点补助啥的。

在粮价上做()文章。

知乎用户 程力 发表

从未回复过知乎的问题,作为相关行业从业者,今天来找下骂。

首先明确表面我的态度:卖 6 元正常!合理!我非常理解!

①7 毛的玉米请问在哪里可以买到,是自己坐飞机,坐火车去东北买吗,是自己下地去摘吗,是自己是加工吗,是自己。。。一个东西,经过 N 道环节,最终到消费者手上变成商品,中间都是成本和各环节的利润。

②董卖 6 元,跟 7 毛没有关系。董卖 6 元,是基于如下环节:新东方公司从加工厂采购价 2 元,采购 - 运输 - 入仓 - 售卖 - 发货 - 交易完成 - 售后…… 这个是玉米实际流转环节,看不见的环节 公司运营成本,场地、租金、人工、税金、耗材。不用太斤斤计较每个环节需要多少钱,算点即可。2/6=33.3%,这是光产品毛成本

③一般计交易的进货物流、发货快递、包装耗材,平台扣点等强关联因素,随便随便就去掉 20%,甚至更高。

④弱关联因素,销售的销售成本。你以为的直播是没有广告费的吗?背后为了维持直播的人气的宣传费都是要算成本的。如果是普通的电商,一般的宣传推广费可以直接占到销售额的 10-30%。

⑤只算产品成本 33.3%,交易相关 20%,宣传相关 10%,公司开支平摊 10%,可以算到净利不到 30%。可能 2 成。

⑥公司净利拿来干啥,拿来奖励分红,拿来开发新产品,拿来做风险封控预留。

⑦董只是一个销售员,跟定价没有关系。新东方是一个市场盈利主体,赚钱是天经地义。一个东西有 2 成净利很正常。从全局看,不是每个产品都有 2 成净利,也许是亏损的,也许 3 成、5 成。从全年来看,新东方的盈利水平肯定也只是一个正常公司的盈利水平而已。何况他还要拿赚的钱去补贴其他亏损业务。(题外话:亏损的业务怎么没有人来挂匾?)

⑧目前这个市场下,不论大商家,还是小商家做的都是一样的事情。尤其是卖货的,进价 1 块,卖 5 块,进价 1 毛,卖 1 快的大有人在。而且覆盖生活中的各类商品。你以为的手机、电器、洗发水、棒棒糖、饮料、桌椅。原料价、出厂价、和销售价能比吗,每一个环节都在产生成本,每一个环节都在赚取费用。

⑨关于在农民地里 7 毛钱,怎么变成加工厂 2 元,也是一样的道理。另外农民 7 毛钱是亏本的吗?农民都没有这样说,只能说,农民也是赚钱的。农民是认可这个价格的。

⑩一句话,市场经济下,每个环节都会产生成本和利润。不同市场主体的成本或多或少或有差别。换句话说,每个参与者都是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退一万步讲,东西在农民手上,农民完全可以自己去卖 6 元一根。

知乎用户 LUELUE 发表

种玉米的农民,一棒玉米要是能卖出 2 块,那做梦都能笑死。

一亩地往少了算按 2500 珠算,你自己算算一亩地能卖多少钱,明年农民什么都不种,就 tm 种玉米!

再说了,中间商狗咬狗,喜闻乐见,你东方甄选直接从地里收玉米? 我怎么那么不信呢? 怎么的,你东方甄选就是正义,别人卖东西就是邪恶?

你回答我两个问题。

1,东北农嫂亏本卖玉米恶性竞争了么?

2,东北农嫂自己作为一个品牌,自己没有销售业务么?

凭什么东北农嫂连线上零售的资格都被剥夺了?

还说什么 “东北人活该穷,这下知道穷的原因了”

确实,韭菜就活该被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董宇辉说收购价两块。

如果农嫂不澄清,今年收玉米的时候农民问怎么办?

人家新东方说你两块钱收的,你咋就给我八毛五?

谁背刺谁?

知乎用户 薛定谔的肥猫 发表

很多人都没有脑子,跟呆逼一样,天天嚷嚷着不让中间商赚差价,没有一层一层经销商,中间商,地里的东西会整齐的摆在超市让你买到吃到么?玉米是自己从地里玉米杆上自动脱落飞到家家户户的餐桌上?

再说助农,大家没见过农产品滞销吧?没见过蔬菜果子烂在地里吧?农产品从采摘收购运输分销这层层都有人赚钱,合着打算让农民从播种施肥采摘收购分销搞个一条龙?中国农民都是垄断性经营了呗,很多农产品一两天就会失水变味甚至变质,运输多几天品相就不一样,助农本身就是在一个市场合理价格上收购,让农民不会滞销,不会看辛辛苦苦种的庄稼烂在地里,让农民赚到钱,剩下的钱让快递物流总销分销赚点不好么。这不是社会分工么?

东北供应商这次过河拆桥,杀鸡取卵,短时间有热度,后期哪家经销商敢跟她们合作?最后玉米卖不出去,只能贱卖或者烂在地里,这就叫助农了?

知乎用户 三流写手​ 发表

众所周知,玉米是明末由东方甄选引进中国的。

知乎用户 农场主犇犇​ 发表

先说我个人简介,农学本科,果树学硕士!东北银!

农产品从生产→市场上流通,就是要损失掉一大批,不止物流损伤,采收,收储,包括水果的涂膜,打蜡等等,哪个流程 不损失????你告诉我。

说到玉米呵我就是东北滴,家里就是农村滴,读研就在南方买过东北玉米,买不到原版!!!!请注意!!!!是买不到!!!!!!

没有一样的味道的,那是 18.19 年的事了,后来我没尝试过,我同学这两年有买过说好吃不知道买得到原版不。

我们家亲戚给上海的孩子寄玉米,说也很容易跑浆,所以哈,我在南方的时候一般我想吃亲戚都不给我寄说寄过去味道就变了,所以才有了一般都是煮熟密封的哪个的。。。。

想要吃得好还不想多花钱,薅羊毛?把价压到底?我只能送你俩字:做梦!

我们常去的园子种水果的好的,我们是从业者都愿意花高价钱,你为啥不能?不能就别想吃到好的!我想吃好大米要从同学那买五常大米,毕竟靠谱,我想吃好的柑橘要从有园子的同学那买,我想吃好的猕猴桃要问师兄哪个园子好然后才买,我想吃葡萄,好了,我想吃葡萄大概单位就有… ヽ (ー_ー) ノ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吉林人。

谷贱伤农???但是谷子贱不贱和你卖的价格没一毛钱关系。

普通玉米价格基本看收成,上面有指导价,这两年各地灾害多,基本在 1.1 元左右,以前大约就 7 8 毛钱,上下一两毛钱,也和干湿水分和颗粒大小等有关。

这里普通玉米是指成熟的干玉米,秋天十月份之后收成,这个价格农民收益很低,但是基本农民都种这种,因为没风险,每年肯定想卖是一定能卖出去的。

鲜食玉米,是夏天就可以摘了,市场上零卖基本一块到两块之间,工厂批量收购价格就很低了,78 毛钱一棒是真的,但是农民整体利润比普通玉米高一点。

鲜食玉米是有不同种类,但是价格基本一致,因为不管啥种类,种子价格相差不大,基本亩产也差不多,玉米对土地要求也不高。

但是东北种鲜食玉米的很少很少,为啥?因为风险太高,鲜食玉米一个月不采摘,就不能吃了,采摘几天之后味道也不好吃,东北基本现摘现吃,工厂一般所以摘下来就要塑封。

这就有一个问题,问什么很少有农民种,或者大家都是自己种,自己吃,少量的拿到市场卖?

因为种玉米没有技术含量,对土地要求不高,现在机械化了,播种机,喷药无人机,收割机。。工厂自己就承包地自己种了,根本不从农民手里收!!

农民也不会冒着卖不出去,砸手里的风险去种,鲜食玉米颗粒比普通玉米要小,当普通玉米卖价钱很低,也很少有人会收。

种鲜食玉米的农民基本是鲜食玉米工厂附近的,基本是早就定合同的,农民根本没有议价权,就是市场价,你不种,我就找别人种,东北最不缺的就是种玉米的,而且还到处都可以种。

谷贱的确伤农,可是和你东方有什么关系??!

你玉米卖多贵或者多便宜,和农民收入没有一毛钱关系!!

你也不是从农民手里收的,你是直接从工厂收的!你打着助农的称号,不算欺诈吗?

岂不是卖所有吃的喝的都可以说是助农!?

鲜食玉米价格高之后,不会有更多农民种鲜食玉米,只会有工厂承包更多的地,自己去种。

目前东北这边的工厂基本都是这个模式。

种地机械化的成本不高,还省去了收购运输等等一系列的过程,还可以把种玉米的利润也收下,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工厂会让农民种,然后他们再一家家去收?这其中人力物力都是很大一笔费用。

东方甄选卖东西就卖东西,不要大义凛然打着助农的旗号了,那些粉丝也不要去洗地了,主播说啥就信啥,是不是有点。。。

辛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些主播都是为了利益,越道貌岸然越恶心。

知乎用户 乐观的小财 发表

6 元一根的玉米还是留给东方甄选的家人们买吧,我底层人不配吃有文化的玉米。

知乎用户 灰机灰机 发表

估计很多人没干过零售业,没有经历过这个行业的从原材料到消费者手上的整个流程,新东方说白了就是用了一个助农的噱头,加上刻意的营销,卖具备极高利润率的普通产品而已,他们所有的解释都是为了维持人设,这是个商业行为,从道德层面来讲,就是又当有立

我们的行业竞争是极其的凶险的,而电商行业的竞争更是直接,通过疯狂的压榨供应链来降低售价换去市场空间,其结果都是毛利惊人,这不健康,我支持以合适的空间来提高售价,而不是过份的空间

知乎用户 阳雪松 发表

这节奏带得钢钢的啊。

第一,从来没有人说零售的即食玉米只值七毛。辛巴说的是从农民手里收购的玉米原粮是七毛(事实是七毛,不等于披露该事实的人认为就应该是七毛)。

第二,辛巴也不是东方甄选的供应商,供应商是吉林农嫂。

第三,背刺这事,颠倒黑白了吧?明明是东方甄选撒谎说自己在地头以 2 块的 “高价”(相对于现在的实际收购价就是高价,这不等于我认为它相对于合理价格高,相反,我认为 2 块甚至更高才是合理价格)直接从农民手里收购原粮,事实上背刺了供应商。农嫂 8 毛 5 在地头收购原粮,加工好了批发给甄选才 2 块。现在甄选说它从农民那收购给的是 2 块,以后农嫂要怎么面对只能从自己手里拿到 8 毛 5 的农民?甄选这不是在拆农嫂的台?

知乎用户 张旭旭 发表

农产品很大的问题是销路,千万不要说没有东方甄选也没烂在地里这些杠里杠气的话话。有些人的口气完全是 “看吧 玩砸了” 的感觉。

我家种地的,地里两种玉米,公本玉米和制种玉米,公本价格便宜最多种五亩,留下喂牲口,制种玉米种植二十几亩,收购价贵一点。家里面总共五十亩地,敢种二十几亩制种玉米唯一的原因就是价格稳定和收购方有合同。没有这个前提,不好意思是不会种的。农民在乎的是自己的利润,不是你经销商的利润,从这点讲东方能给销路,也算是助农啊。

我爸就在家附近糯玉米(人吃的玉米)加工厂工作,出厂好点的玉米最贵一根四块半。

说的方言,翻译有误,大致意思就是卖普通的三四块,贵点的四块半。

最后,如果东方甄选能每年和我们村签个合同,收购价格还行又稳定,我们村的男女老少都会认为这是助农。

知乎用户 码上一生 发表

讲一个在抖音经常刷到的视频内容吧!

很久以前,一个村民 A 进城打工,看见超市卖得苹果,虽然包装看上去不错,但又贵又不好吃,于是就想起自己老家村民们种的苹果,寻思捣腾一些卖到城里,后来卖得不错,比村里农民在小地方卖得多,而且苹果也不会烂掉。

但这时候 村民 B 就开始眼红他赚得多了,就给到处说他的不是,还跟农民说自己能给他们其他出售的路子,能卖更多,于是一些村民也开始动摇,就听了 村民 B 的建议。

结果 村民 B 给大家承诺的收购和售卖根本没路子,以至于村民们的苹果,最后低价都卖不掉多少,大多都烂在园地里了。

所以大家明白了吗?甭管这玉米卖 6 元还是 7 毛,只要能给农民卖出去,没烂掉没浪费,还能让农民有收益获利更多,那就算是助农了。

农民不傻的,他们其实不管你是谁,谁出的价格高我就卖给谁。

至于你承包之后,是直播间高价出售,还是超市打折售卖,甚至你免费捐赠给灾区人民,也都跟他们没关系,他们也不在乎。

知乎用户 拖拉夫斯基 发表

我发现在这个话题里,很多人的算法里都是不加物流、存储这些成本变量的,单纯的 6 元 - 7 毛,然后得出结论直接开骂都是 sb。。。不太理解。

知乎用户 无业游民 发表

我原以为直播商品溢价是所有人都有的共识,所以从来没关注过新东方直播间,因为我知道他们费半天劲给你卖弄学识,就是为了表演好节目博君一乐,再把自己有溢价的东西卖给你。

前段时间就来他们就已经被质疑价格虚高,然后出现了一句谷贱轻农,当时我的反应就是:你们一帮干教培的突然转型卖农产品,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就是个贴牌终端经销商,前面肯定还有好几层供应商,只是你们多加了一个表演环节,把演出费加在了售价里,这种模式农民怎么可能会从中受益?

想要让农民受益,你们可以直接对接原产地从农民手里高价收玉米,改变供应链结构,让利于农民。但是这种吃力又不赚钱的事情,相信新东方目前是没这个能力也没意愿去做的,那么就请正常进行商业行为,不要给自己虚假的包装,否则就和那些 “我不是想赚钱,就是想为家人们谋点福利” 的表演艺术家们本质上无异了。

这件事情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社会太割裂了,但凡对农村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被新东方的高调忽悠,更不会在这场纯粹的商业纠纷中义愤填膺为他摇旗呐喊。可能 00 后作为社会巨变中成长的一代人,从幼儿园就被划分了阶层,真的和仅比他们大 10 岁的 90 后有太大的差异

知乎用户 damie 发表

这件事让我开了眼界了,以后可以记作 “一根玉米事件”。

董宇辉和辛巴这件事,我算是从头看尾。

董宇辉说谷贱伤农得时间是:2022 年 6 月多,是卖五常大米时说的话

董宇辉卖玉米时间是在这之后,下面为直播视频片段

9 月 18 日,辛巴直播说董宇辉丧良心,把 7 毛一根收来的玉米卖 6 块一根,公司利润 40%,引爆网络。

其粉丝纷纷去售卖玉米的账号下辱骂丧良心,其中东方甄选最严重。

董宇辉回应玉米有品种区分,绝大多数玉米为饲料,用于人吃的,鲜食的是少数品种,他们玉米的采购价是 2 元。

除了二人以外,抖音各个东北种植,或者是卖玉米的人也纷纷发抖音怼辛巴,说他不区分品种品质成本,把所有玉米都混为一谈。

9 月 20 日,辛巴直播道歉,说自己格局太小了。

9 月 28 日,抖音东北农嫂上架原产商玉米,售价 3.7,再次引发热议。

9 月 29 日,胖东来因售卖东北农嫂玉米 8.5 元被举报,下架东北农嫂甜玉米,同时据公告内容显示,东北农嫂玉米收购价为 4.6 元。

真有意思,一环扯着一环,如同摧枯拉朽般。

每个人都只看得到自己的付出,看不到别人的成本。

这件事涉及的人有:农民,种植户,中间商,商超,带货主播,买家。

成本涉及到:种植成本,物流成本,加工成本,仓储成本,营销成本。

对于农民来说,玉米的成本有土地,种子,农药肥料,人工成本,风险成本(卖不掉,烂掉)。

对于中间商来说,有采购成本,物流成本,仓储成本,渠道成本,人工成本,风险成本(卖不掉,烂掉)。

对于终端卖家来说成本有:仓储成本,营销成本,人工成本,风险成本(卖不掉,烂掉,售后)。

从这件事上我学到了很多,明白了看事情不能同一标准的。

对于不同的端口来说,仓储成本,加工成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营销成本都是不一样。

种植地附近的仓储比大城市便宜。

简单加工分类比能够杀毒灭菌真空包装便宜。

普通快递比顺丰便宜

普通工人工资比大城市白领工资低(很多)

网络营销比超市宣传便宜。

网络上喷一个人很简单,只要在键盘上打几个字。

知乎用户 尼罗佛 发表

我老家在广西,盛产荔枝、龙眼。荔枝丰收的时候,普通的品种(比如黑叶、禾荔、淮枝这类)树下收购价是 0.5 元~ 1 元,到了大城市平均零售价 3-8 元左右,像大众知名的桂味树下收购价一般是 2-5 元,大城市的零售价为 10-20 元。荔枝小年的年份,收购价基本上就是丰收年份的大城市零售价。如果末端的销售商能够卖高价,这必然会传导到最前端的,没有人是傻子!

果农难道不知道城市的零售价吗?果农应占多少比例和提高他们的占比,不是你们在网络上骂终端的销售商赚了大钱而不懂给果农更多钱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这个分配链是市场经济,是整个生产到消费链条的市场分配。真不知道某些人骂董某是为何? 骂董某低价(其实也是市场价吧)入货高价卖?— 这个是人家渠道和品牌的优势和具有溢价,你摆市场摊上,即使品种更好,能卖这个价吗? 骂人家打着助农的名义,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超出市场价?- 这种人意思是助农就要真金白银地多送钱才是助,帮助打造品牌打出更多消费市场这种不算是助。

从过去雪乡的事情把山东和杭州搞成战场对手,而不是做为战友同盟,就知道某些人真的缺乏市场经济的洗礼,或者是一直停留在老大哥心态,都是国家欠了的心态。

知乎用户 不干好事 发表

这里回答的人到底做过农产品或者餐饮的实体经济没有,即便没有做过,当年的徐闻菠萝、哪里的苹果荔枝丰产的时候你们有买过地头价的东西吗?
从经销过程来看,每级经销商有自己的入货渠道或者说上级渠道,大经销商或者二级不会直接收购地头产品,一般会通过地区经销商进行采购。而每个等级的经销商的产品成本通常是 30%,也就是在当地收购地头价 7 毛的经销商,会以 2 块左右的价格出售,其中 30% 是运营成本包括人工和场地仓库运费等,30%~40% 是利润包括折损。二级销售以 2 块的成本取货之后,会以 6 块左右的销售价格进行销售。大体来说传统经销商体系都是这样定的,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比例,只能说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了,能够保证确定有一定价格优势的前提下能赚到利润的定价体系。题外话高新技术产品的定价不一样,成本会占大头,这个我没接触过不好下定论,这里只说传统的农产品和制造业包括服装等基本都是这个定价方式。
这个定价体系中因为实际上只有生产者、地区经销商、二级 / 最终经销商,所以实际上中间已经比传统跳过了很多级的经销商体系。传统体系是什么样子看看服装就知道,生产厂 30 一条,到了广州白马一条 100 的牛仔裤,去到广东以外的地方有可能就是 900 甚至一两千。而作为很多人认为的淘宝电商等为什么会觉得便宜,实际上是因为直接的经销商进行了销售,所以你会发现少了一级经销商价格便宜了好多,同时为啥市场买的水果会和淘宝上面某些店差不多,因为他们都是同一个等级的经销商。广州的东西为什么便宜,就是因为批发市场多,可以去比较前面等级的经销商买东西。

好了,说了这么多的废话,实际想说的是什么呢,从这个价格体系来说,这次的事情,没有人说假话,地头价的玉米雀实是 7 毛,东北龙嫂供货价雀实是 2 块给的东方,东方也雀实在正常的价格范围内进行销售。有问题的是什么?龙嫂自己卖的货理论上应该是 2 块多就可以了,实际上按照这个利润计算,正常 7 毛的收购价,7 毛的运营成本,2.1 元的毛利,也就是毛利率达到了 2.1/3.5 = 60%.
东方的毛利是 6 块减去 2 块收购价减去 2 块运营成本,就是毛利率是 2/6=30%。
所以在这种价格体系下面,上级经销商是很有动力去自己销售的,但是为啥以前不这么做呢?因为两个事情:1、传统的经销商体系下面通常伴随的是大量的出货,下级经销商承担了上级经销商 80%~90% 的销售量,这里说的当然不是一个下级经销商,如果上级经销商不进行价格保护,那么所有的经销商都不会认同的,结果就是下级经销商建立的销售渠道马上切换产品,上级经销商的东西会卖不动。2、上级经销商要自己建立庞大的销售体系并不简单,这个点就如果快递里面的顺丰和四通一达的比较一样,谁都知道我自己吃光了好,可是没有那么大的资金投入靠慢慢发展并不容易。
而说回这次的事件,就是龙嫂觉得东方这个下级经销商没啥渠道建设只要请个主播在直播上动动嘴皮子就能卖的很好,我上也可以,所以果断自己上线觉得自己可以赚更多,但是没有想到这一来可能影响的不止是东方这一家经销商,可能所有的下级经销商都发来贺电了,再不下架估计所有的经销商都会离心离德了。

知乎用户 武装押韵 发表

呵呵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东北农嫂,不是也卖 6.8 吗?


东北农民:实惨,又被资本利用了,什么好处没有得到,被资本宣传自己玉米不值 6 块

山西农民:真好,我们的黑玉米值 6 块,快来快来

供应商:不讲契约精神,没有原则和底线,为了利益什么都能做得出来,这种人最可怕,我认为这个供应商之后没人和他合作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朝鲜专家指责温铁军剽窃?希望温教授尽快澄清

收录于合集 #木蹊怎么看 74个 还有没有天理,这年头,朝鲜专家都开始指责别人剽窃了。 近日朝鲜专家凉钢民,竟然公开指责我们当前最炙手可热的“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 说他涉嫌**“剽窃”**自己的论文。 并形容他是“明目张胆,丧心病狂,毫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