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外|除夕不放假,打工人困在抢票归家路
作者 | 刘奕然 编辑 | 车卯卯 有钱没钱,抢票过年 今年除夕不放假,成为击垮众多打工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春晚照进现实,我们都将扮演在小品里的角色,包括不限于:除夕夜火车上和陌生人侃大山的,候车室倒数跨年的,举着手机说 “我争取 12 点 …
摘要:
又一次,因为抢春运票,27 岁的米花和妈妈吵了架。爸妈不舍得花钱,限额 400 块,她焦虑得一晚上醒来几次,还是抢不到卧铺票。妈妈在电话里责怪,“你是不是睡过头了,没有用心抢啊”,最后说买站票,站 30 个小时。米花在电话里爆发:我们家不缺这几百块,你女儿没有这几百不会死,你再这样我就不回家了。
春节临近,帮父母抢票的子女总会陷入这样的拉扯。为此苦恼的年轻人中,有不少和米花一样,是家里的长女和唯一的大学毕业生。金钱观差异难以弥合,父母又不会用智能手机,她们被寄托了全家连接社会的期待。在委屈、成就感和道德绑架之间,一张火车票,承载着幽微的中国式亲子关系。
文 | 罗晓兰 张萌 编辑 | 陶若谷
我不断表现是为什么?
一年一度的碰撞如期而至。从宁波到贵阳,二三十个小时的普快票比 10 小时的高铁票更难抢,每一年,爸妈都发来语音:还没抢到啊,那坐回去、站回去。米花早已练出应对技巧,直接不回消息。
她一晚上要醒来好几次,脑子里有个声音在喊,天要亮了,天要亮了…… 是不是闹钟没有响?点亮手机屏幕,看看几点了,生怕错过抢票,定了 3 个闹钟。9:30 开售,她提前 10 分钟准备,捧着手机,看秒数倒数。没抢到票,米花一整天心情不好,早上晚上都要打开 12306,看看有没人退票,候补键有没有由灰变蓝。
连着两天都失败了。原本候补成功两张卧铺,但不在同一个车厢,还有张是上铺,她怕爸妈摔下来,没付款。1 月下旬的晚上,她和妈妈聊着家常,埋怨从听筒传出来:“又没抢到吗?你是不是睡过头了,没有用心抢啊,我们厂里的人都抢到了。” 几天没有睡好觉,米花觉得委屈,还是耐着性子解释——别人可能是坐票,我想抢最快的、21 个小时就能到家的 Z290,卧铺比较难。
妈妈不懂,认为抢票是胜券在握的。“不知道这个世界的讯息和运行的规则”,米花理解她的困惑,但妈妈听说没抢到,反而说:能不能买站票?
“一怒叠着一怒,火冒三丈”,米花说自己那一刻要疯了,气得深呼吸——这几年我尽量表现得可以为你们花钱,给你们更好的生活,为什么你还是每一次都要回到最简单的生活,那我不断表现是为什么?
米花帮爸妈抢票,没成功。讲述者供图。
社交平台上,一个 IP 地址显示湖南的女孩说,父亲不懂没到开售时间不能买票,10 多天前就开始催,不听解释,在家人群控诉子女不愿帮忙,“被狠狠伤透心了”。另一个年轻人帮爸妈抢票十多年,每天开售前心率飙升,提前打开 App,连上公司最好的 WiFi,像火箭发射一样默念 10、9、8、7……
占座失败,只剩下站票,又不忍心让爸妈劳累,只好放弃。年过六旬的妈妈全然不知这些,每天问:抢到没有,你是不是上班忘记没有买?互联网上,因为春运买票引发争吵的留言不在少数。
米花给爸妈抢了 8 年票,查过很多攻略,知道哪个软件更容易候补成功。她大学毕业留在广州,在新媒体公司从事内容工作。爸妈在浙江打工,早上 7 点多上班,晚上加班到 9 点半,没时间抢票。妈妈不识字,也不会用手机买票。
每次妈妈单独出门,米花要全程跟进,确保她手机有电,不断打电话问到了哪里,怕不认识公交坐错车,怕太多进站口、检票口走丢…… 米花有时怪她不跟着抖音学,至少学学字。妈妈回答:根本没办法静下心,你以为我不想学吗?米花有些心酸,是妈妈的生活太重了。
米花从小是留守儿童,每年全家人只在过年团圆 7 天。爸妈先在贵阳老家做小生意,卖自制扫把,大概 10 年前,经熟人介绍进了浙江的工厂。过年回家,爸妈向来坐硬座,到镇子是晚上,以前不舍得花钱坐车,他们挑着大包小包走半个小时。那时没路灯,米花会拿手电筒去接,路过一座坟山,她害怕,走到妈妈前面,妈妈和她说:我也好害怕。
米花是家中长女,也是唯一的大学毕业生。起初帮他们买卧铺,被骂有钱没处花,经济独立后,她开始逼着父母接受卧铺。父母打工的工厂,过年前一周才放假,那时票最难买。而且,妈妈要求票价不能超过 400 块——这是米花努力说服多年后,妈妈才接受的卧铺价格。
更不能买高铁,除了贵,到贵阳是晚上,没回老家的大巴了。如果她不强制要求,爸妈不可能住酒店。以前家里穷,吃顿好的就是买块豆腐,切成薄片,省着吃。现在节俭的弦仍绷着,没能和物质条件一起宽松下来。有时爸爸说肉坏了不能吃,妈妈就骂:你还记得曾经过的苦日子吗?你记得你以前馊了还要吃吗?一次极特殊的情况,她和妈妈坐高铁回到贵阳,母女在候车室的椅子上睡了一夜。
春运途中。图源自东方 IC。
长女责任
每年春节临近,帮父母抢票的子女都会遭遇这样的拉扯,金钱观的差异难以弥合,还要消化更为复杂的心理拉扯。为此苦恼的年轻人中,有不少和米花一样,是家里的长女和唯一的大学毕业生,被寄托了全家连接社会的期待。
1 月 24 日下午,林小言定了开售前五分钟的闹钟,12306 崩了,赶紧切到携程。有中转的,她犹豫了一下,票又没了。不断刷新,最后抢到一张早上 6 点的中转车。爸爸要从上海回涟水(江苏淮安下辖县),听到出发时间,开始发愁怎么才能让同事帮忙顶班。他在保安公司上夜班,晚 7 到早 7,全年无休。车票太早,还没到下班时间,请假要扣工资。
这也是一个需要省钱的家。在苏北农村,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叔叔智力残疾,林小言有三个妹妹,二妹和小妹在读书,老三学不进去,没读大学。妈妈三年前查出恶性肿瘤,做了手术。林小言 24 岁,本科毕业后,在上海有一份电商内容运营的工作。干的活太杂,她在年前辞了职,最近回老家照顾爷爷——爷爷住院不舍得买吃的,她每天做点饭送去。
在她的记忆中,四五年前开通高铁,父母不让买票,一会儿说坐长途汽车方便,一会儿说大巴上都是老家人,路上可以聊天。“其实就是舍不得花钱”,林小言太清楚了,汽车票老顾客只要 80 块,高铁票价在 200 块左右。
因为钱,林小言的爸妈没少争吵。前两年,爸爸不顾劝阻,借了两万块给朋友,对方赌输了,至今没还上。妈妈想起来就说:让你不借你非要借。爸爸为对方辩解,妈妈气得就吵起来。和好后,爸爸每月工资上交,朋友再来借钱吃饭,他都拒绝:老婆身体不好,父亲也要看病,小孩要读书,没钱。
爸爸不会手机抢票。他 53 岁,刚开始用智能手机,是长女林小言教他打电话,发消息。现在更多是看视频,也是林小言给他开了爱奇艺会员。保安的工资 5000 多,还很熬人,因为排不开工作,他 4 年没回家过年了。今年爷爷身体不好,常住院,无论如何得回家陪陪老人。
当爸爸正在发愁车票,林小言候补到了 2 月 7 日下午的直达票,不用请假,不用中转,还省了 40 块。爸爸很开心,给她说,“得亏你有技术抢到了,哈哈哈。”
资料图,源自东方 IC。
帮父母买票、网购、连接社会,是长女的责任之一。大学毕业后,她们在一线城市从事非体力劳动,挣更高的工资,意味着要反哺家庭,帮父母网购,给妹妹买电脑、出生活费等。除了出钱,要负的家庭责任还有很多。
甘肃女孩周薇凭借 985 高校毕业生的身份,在家庭中获得了话语权,责任也接踵而至。每年回家,爸妈一定会薅她起床,拾掇利索,去亲戚家和打工的单位转转——填补家里没儿子,被村里人看不起的窟窿。周薇让妈妈将攀比心收一收,妈妈跳起来:那谁家儿子给他们在县城买了房,几天了都在吹,我好不容易找着机会还不能秀?
除此之外,爸妈吵架要找她评理。在大城市结了婚之后,上大学的妹妹要做什么决策,爸妈也让她来把关。周薇起初喜欢这种转变,感觉 “掌握了生杀大权”。但今年过年办回门宴,妈妈事无巨细过问:喜糖盒不用买,“我给你撒一盆”;定礼服,要 200 块连衣服带化妆全部搞定;酒席要最低档的,随 200 块的都不要来。周薇总结,妈妈的炫耀是要零成本的。
在贵州女孩米花的家里,长辈们也习惯了什么事都要问她。爷爷腰椎间盘突出,信不过镇医院的医生,非要她买药。米花到小红书查,买回来药膏被爷爷称赞有效。
“我家人觉得,我是他们能够见到的,知道最多、去过最远地方、活得最体面的人。” 米花说。抢完火车票,她会到姐妹群安排任务:大家分工合作,在爸妈回家前把卫生搞了,洗好被子…… 妹妹们都听她话。
她还在努力沟通,想改掉妈妈的花钱习惯,别总唠叨存下来结婚,买房,以后有了小孩、老了要用钱。妈妈唯一主动提出想买的东西,是护肤品。50 岁去工厂面试被嫌年纪大,找了几天工作,脸晒脱了皮。看到亲戚每天不知道涂什么,脸白白的,她求助米花,想看起来年轻些,好找工作。
但一涉及到钱,沟通常常不欢而散。今年抢票,妈妈说买站票的时候,米花在电话里爆发了:我们家不缺这几百块,你女儿没有这几百不会死,你再这样我就不回家了。
“这就是我几杯咖啡的钱,你们给我省了我也存不下来——有得花就花,以后我失业就没得花了——你们这样我没办法好好工作,其实是在让我亏钱。” 她会用这些话刺激父母,最后,说服他们的利器还是钱。
成就感与绑架并存
在委屈、成就感和道德绑架之间,一张火车票,也承载了幽微的中国式亲子关系。
看女儿发脾气,说不回家过年了,米花的妈妈说话变得小心谨慎。被家庭需要,米花之前也有成就感。几年下来,她感觉自己掉进了东亚社会鼓吹的 “为家庭奉献” 的陷阱,有时还会被绑架。家里鸡毛蒜皮的事都要她出面,觉得只要她读了大学,什么都能办到。一个妹妹不按时吃饭,深夜不睡觉,奶奶也找她。一旦她帮不上忙,“就好像我的大学生身份失格了”。
她开始与家庭拉开一段距离,好让自己过得舒服些,给家人花钱,也只花工资的一小部分。奶奶抱怨妹妹,她怼过去:你找我有用吗?我还能顺着网线爬过去?对爷爷,她像对客户一般,详细说明自己买药的利弊,最后建议他去看医生。她开始跟妹妹们发疯,你们每天各种问题,我的工作又不顺利,我不想活了,马上会有懂事的妹妹跑来安慰,说家里的事交给她。
资料图,源自东方 IC。
面对家人,她感情复杂,尤其是妈妈。为了给家里买空调和洗衣机,母女俩吵了一两年。去年天热的时候,米花买了空调寄回家,妈妈打电话要求退货,说夏天快过去了。气得米花要挂电话,再也不想管他们了。但她转念一想,自己现在所拥有的生活,都是爸妈一分钱一分钱攒下来的。
她以前埋怨妈妈,不断生妹妹,又养不起,一到寒暑假就让她去贵阳帮忙带。她在电话里大喊,“你把她送人吧”,妈妈哭了。她希望得到更多的爱、金钱和陪伴,自己可以没有压力继续考研。而妹妹们都有一种不配得感,常想如果自己是男孩,家庭肯定会更好。
子女长大后,经济实力、社会资源优于原生家庭,从而引起代际之间的权力更替,在当今中国是普遍存在的。帮爸妈抢票的男性也有同样的困惑——在一个西北家庭中,给老人做手术,家族迁坟,大额资金支出,已经由定居北京的儿子来决定,唯独在买火车票这件小事上,他拗不过工薪阶层的爸妈,他们还是不愿坐高铁或软卧。沟通不了,通常是子女生一肚子气,然后妥协。
作为女儿,米花对母亲又多了一分区别于儿子的心疼。妈妈心算厉害,但舅舅们上了学。妈妈对自己苛刻,却把最好的给女儿。她自己可以买站票,但米花要戴牙套、考驾照,一次几千块,妈妈都很大方给,“很自我牺牲,是中国文化对母亲的规训”。
出于摆脱女性的共同困境去帮助妈妈和妹妹,是米花成就感的来源。如果仅仅依靠长女、长姐的身份,她觉得痛苦,担心自己成为 “为家庭奉献的人,永远出不来”。
周薇还在继续为家庭付出,成为了无奈又难以改变的 “集体主义者”,她这么形容自己。丈夫想花一万块出门旅游,但她想省下钱给父母买东西。旅游的快乐,抵不过余额增加一万块带来的安全感。她开始变得唠叨,念叨爸爸不要抽烟喝酒,担心他出车祸。
给妈妈报工资和日常开销,也故意说高一点,“让她安心,花得多说明我过得好”。这几年,妈妈开始嫌弃她穿得土:你看人家留在村里的穿得多好,你好歹上班了,也穿黑色丝袜、短裙、高筒靴。丝袜拿过来,周薇一看,就是棉裤。
周薇的老家。
有时过年回家,妈妈问她路费多少,周薇说来回两千,妈妈让她别回了,钱都花在路上了。去年国庆去参加她的婚礼,住 170 块一晚的酒店,妈妈当天就走不敢多留,“赶紧走,待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钱。” 妈妈还问婆婆每月退休金、房子多少钱。
这些事都让周薇尴尬又无奈。她常给家里买东西,尤其是给妈妈,但买贵了被骂,太便宜的质量差也被骂, “每一次说起来,我就想流泪”。这些不愉快琐碎且磨人,争吵在所难免。
米花跟妈妈吵完架没多久,她发去想给妈妈买的衣服,问怎么样。米花知道,就像妈妈喊她吃饭一样,这就是母女间的道歉方式——不会掰开来聊对错,争吵也有默契,互相试探对方的底线。第二天,她按时打开软件抢票,终于抢到两张 2 月 5 日的卧铺票,还是挨着的中铺。时间最短的那趟 Z290,抢了 8 年都抢不到,这次还是只能买 27 小时的。
(应讲述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作者 | 刘奕然 编辑 | 车卯卯 有钱没钱,抢票过年 今年除夕不放假,成为击垮众多打工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春晚照进现实,我们都将扮演在小品里的角色,包括不限于:除夕夜火车上和陌生人侃大山的,候车室倒数跨年的,举着手机说 “我争取 12 点 …
据媒体报道,一名香港运动员在杭州亚运会期间遗失手机,经组委会协调安排多名“志愿者”连夜翻找数万只垃圾袋,终于成功找回手机,并获得中国香港代表团的感谢与表扬。 很显然,组委会认为他们尽心尽力帮运动员排忧解难是东道主的『好客之道』,而遗失手 …
撰文|罗东 我是留守儿童 我不知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是“留守儿童”的,或许是高中的某天偶然翻到一篇新闻报道才晓得这个词。这个时间段是2006年至2009年。 要是说初次接触,再早些时候也不是没有可能。初中常到一个旧书摊逛,镇上没有当期的杂志 …
今年四月,一个名为「女性如何逃离大山」的帖子下,一些出走的女孩分享了她们的经验。其中,小邵的讲述被许多人点赞,她说自己17岁时从镇子上跑出来,「不敢求助任何人,花了2天,记不清穿过多少树林,看到了一个小车站。用50块钱从安徽坐到了山西……」 …
知乎用户 名濑夭歌 发表 从小就知道了,毕竟是两个姐姐+弟弟组合 我爸妈以前总对我和妹妹说—— “你应该谢谢你弟,要是他先出生就没有你俩了!所以你们要对他好!!” 救命之恩啊这是 然后我对我弟说—— “你也知道我们家重男轻女,所以但凡我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