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个工作组赴各地督促落实二十条措施,对各地疫情防控会带来哪些变化?
知乎用户 中国网 发表 1、 搭建健康码的企业,就两家,阿里和腾讯。这两个公司的码打通,技术上没有任何困难。但是…… 全国各地实现一码通,却毫无进展。 15 个工作组去到处跑,不如就在北京,约齐各方,先把健康码的统一了。 只有全国一码,才 …
文|西坡
据徐州发布11月26日消息:
_昨日凌晨,未经提前沟通,郑州市先后三批26辆大巴车载客抵达我市。接报警后,市防疫指挥部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经社会面多种形式深入排查,共计排查乘客870人,为郑州航空港区重点企业离职员工。根据员工本人意愿,截至今日凌晨,绝大部分员工已闭环转运离徐,相关信息已推送目的地,暂时滞留我市人员已落实闭环管理,疫情风险总体可控。 _
网友说,上一次夜袭徐州的还是吕布。有句话叫,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谁能想到,这么险的韵也能押上。
看到这则消息,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我几天前写的一篇文章。最近,形势一天一变,但并非毫无规律可循。
11月17日,我在公号“西坡原创”上发表文章《事情开始变得好玩了》,我当时说:
面对瓶子即将满天飞的局面,各地将何去何从?一个基本原理是,没人想替别人盖盖,而会争取尽量保存自己的资源,先消耗别人的资源。所以谁先琢磨明白,谁赢得主动权。这会造成一种正反馈,到时候会出现什么局面,不好说。
西坡,公众号:西坡原创事情开始变得好玩了
我还提醒读者:
多分析客观形势,少分析主观意图。很多事情,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西坡,公众号:西坡原创事情开始变得好玩了
不是我想当预言家,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而已。
防疫是一场资源消耗战,不光防疫,所有战争拼的也都是资源。孙子兵法云:“带甲十万,千里馈粮……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自从“二十条”公布之后,各地的防控措施忽松忽紧,让许多人十分困惑。如果盯着表面,确实会眼花缭乱。但这些天来所有的表面文章,都是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的——资源耗竭。
首先,就像有些人宣称,“二十条”不是为了“放松”“放开”,这是事实。“二十条”不代表主动转向,而是一种被动响应,是为了解决地方上随着病例数增加出现的资源瓶颈问题。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全面进攻转向重点进攻,但预定目标没有改变。
然而,病毒是没有资源瓶颈的。人会累,钱会花光,但病毒永远整装待发,寻机而入。病毒一旦得到机会,就会展示指数的威力。
当一个地方出现偶发病例的时候,任何一个地方应对起来都游刃有余。但是病例数一旦突破临界值,再发达的地区都难以招架。
最近还有一个新闻。财新11月24日报道:
由于隔离场所和床位资源有限,广州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启动风险区域人员返乡工作。
在11月24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屹称,全市各区将分批有序开展风险区域人员疏解……充分做好外溢风险管控,加强与目的地沟通与协作,分类有序进行疏解。
……政府将及时主动与居民返乡目的地疾控部门对接,为自愿返乡居民提供购票乘车等保障工作。
现在的情况跟2020年初的武汉,甚至跟2022年春的上海,都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在是八方有难,各自为战。
“加强与目的地沟通与协作”,问题是,目的地的如果不配合怎么办?还有多少地方余粮充足?即便一个地方暂时余粮充足,也不敢充大个,因为指数这把利剑一直悬在头上。
一方想输出,另一方不想输入,于是就会闹出郑州夜袭徐州这样的故事。
朋友圈看到一个关于“夜袭徐州”的郑州立场的解释。发言者说江苏在三亚疫情的时候,就不配合,这次也是因为“江苏人员回乡,江苏父母官不接”,所以出此奇招。
这场大戏,估计还得再演几出,是非真相会慢慢浮出水面。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只需要看到一个清晰的信号:各地都把流动人口当成了默认的传染源和负担,避之唯恐不及。
想想前几年风起云涌的“抢人大战”,真是令人不胜唏嘘。尤其看到某些以开放包容著称的城市,都开始将外来人员视为洪水猛兽,处处设防。小甜甜变牛夫人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从“抢人大战”到“防人大战”再到“甩人大战”,我无心参与地域之争,这三年已经足够让我们认识到地域之争是个伪命题,谁也不比谁优越。
我关心的,不是城市,而是人,比如那26辆大巴车上的870名乘客,他们被推来推去,到底是什么感受?有没有人关心,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继续阅读
防止失联
知乎用户 中国网 发表 1、 搭建健康码的企业,就两家,阿里和腾讯。这两个公司的码打通,技术上没有任何困难。但是…… 全国各地实现一码通,却毫无进展。 15 个工作组去到处跑,不如就在北京,约齐各方,先把健康码的统一了。 只有全国一码,才 …
收录于合集 #关注新冠疫情 163个 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二十条”)发布已逾一周,密接和入境人员集中隔离时间由“7+3”缩短为“5+3”、取消次密接、高风险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种种防控措施调 …
优化政策出来以后,很多大V以为方向转变了,自觉的递梯子。 这么辛勤劳苦的三年不是沉没成本啊!大伙在那儿拼命地证明这是值得的,那是值得的,效果杠杠的。 姑且不说他们会意太早的事。 事实证明,并没有转向,中国人民力大无穷,正更加智慧和精准的抗 …
收录于合集 #世事评论 106个 昨天(11月11日),疫情防控二十条公布,要求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疫苗接种、企业和校园服务保障、滞留人员疏解等方面采取更为精准的举措。 这一消息,迅速在朋友圈刷屏。 大概是这“二十条措 …
人应该留在一二线大城市,还是回老家?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命题。 我看过很多媒体讨论,这次四川连续一个月高温酷热,电量储备严重告急,让我自己的答案更清晰了——尽可能留在大城市。 这个想法缘起上海和四川网友的争论。 支持四川的网友觉得——上海用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