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为何步履维艰
中国经济为何步履维艰 作者:保罗·克鲁格曼 2023年8月10日纽约时报 两年前,中国还在春风得意,数十年奇迹般的增长已将一个极度贫穷的国家转变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它的GDP在某些方面甚至高过美国。中国对新冠疫情的积极应对受到广泛赞扬;其“ …
中国为何会陷入如今的大麻烦
作者:保罗·克鲁格曼 2023年8月31日纽约时报
关于中国的叙述以惊人的速度发生了变化,从势不可挡的巨无霸变成了可怜无助的巨人。这是怎么发生的?
我的感觉是,很多关于中国的文章过于强调近期的事件和政策。没错,习近平是一位反复无常的领导人。但中国的经济问题由来已久。习近平未能充分解决这些问题,无疑反映了他个人的局限性,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执政党内部一些深刻的意识形态偏见。
让我们从长远角度出发。
1978年邓小平掌权并推行市场化改革后的30年间,中国经历了一次巨大的飞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七倍多。平心而论,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飞跃,完全是因为中国一开始技术落后,可以通过采用国外已开发的技术,迅速提高生产率。但中国的融合速度是惊人的。
然而,自2000年代末以来,中国似乎失去了很多活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08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衡量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的增速仅为10年前的一半。我们应该慎重对待这样的估计,但技术进步的速度已经明显放缓。
此外,中国的人口结构也不再能够支撑高速增长:其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左右达到顶峰,此后一直在下降。
许多分析人士将中国失去活力归咎于2012年上台的习近平,与前任相比,他一直对私营企业持敌视态度。在我看来,这种说法过于轻率。当然,习近平对国家控制的重视和独断专行对事态没有帮助。但中国的经济放缓在习近平上台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总的来说,没有人能很好地解释长期增长率。麻省理工学院的杰出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有一句著名的俏皮话:在试图解释为什么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比其他国家慢的时候,到最后永远就是“一通业余社会学咆哮”。中国不能像2008年以前那样继续增长,可能有深层次的原因。
无论如何,中国显然无法维持过去那样的高增长率。
然而,增长放缓并不一定会转化为经济危机。正如我所指出的,即使是经常被视为终极警示故事的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放缓以来,也表现得相当不错。为什么中国的情况看起来如此不妙?
从根本上说,中国正遭受节俭悖论的困扰——如果消费者试图储蓄太多,经济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企业不愿意借钱,然后把消费者试图储蓄的钱全部用于投资,那么结果就是经济衰退。这样的经济衰退很可能会减少企业愿意投资的金额,因此试图增加储蓄实际上会减少投资。
而中国的国民储蓄率高得令人难以置信。为什么?我不知道大家对原因是否有共识,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项研究认为,最大的驱动因素是低出生率,导致人们觉得不能依靠子女来支持退休后的生活——还有不充分的社会保障网络,导致人们觉得不能依靠公共支持度过退休后的生活。
只要经济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增长,企业就会找到有用的方式来投资所有这些储蓄。但现在这种增长已成为过去。
其结果是,中国拥有大量储蓄,但却没有好的去处。而中国的政策则是越来越不遗余力地掩盖这一问题。有一段时间,中国通过巨额贸易顺差维持了需求,但这有可能引发保护主义反弹。然后,中国将过剩的储蓄投入到巨大的房地产泡沫中,但这个泡沫现在正在破裂。
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法是刺激消费者支出。让国有企业与工人分享更多利润。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在短期内,政府可以直接给人们发钱——像美国那样发支票。
那么,为什么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呢?几份报告指出,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中国不会采取这样显而易见的行动。据我所知,这个国家的领导层对私营部门有着奇怪的敌意(让人们有能力花更多的钱就会削弱党的控制);不切实际的野心(中国应该投资未来,而不是享受现在的生活);还有一种对强大社会保障的清教徒式反对意见——习近平谴责“福利主义”可能会侵蚀勤劳的美德。
其结果是政策失灵,中国只能半心半意地推行过去那种以投资为主导的刺激政策。
我们应该彻底不再把中国当回事吗?当然不应该。中国是一个真正的超级大国,有巨大的能力来协调行动。它可能迟早会摆脱那些目前正在破坏其政策反应的偏见。
但未来几年可能会相当糟糕。
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自2000年以来一直是时报的专栏作家。他也是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的杰出教授。克鲁格曼因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方面的成就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他:@PaulKrugman。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XYS20230904)
中国经济为何步履维艰 作者:保罗·克鲁格曼 2023年8月10日纽约时报 两年前,中国还在春风得意,数十年奇迹般的增长已将一个极度贫穷的国家转变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它的GDP在某些方面甚至高过美国。中国对新冠疫情的积极应对受到广泛赞扬;其“ …
为何他们认为中美难免一战 作者:CARLOS LOZADA 2023年7月18日纽约时报 虽然这不公平,但讲述战争的故事往往比讲述和平的故事更激动人心。同样或不公平、也许更不公平的是,对战争即将到来的警告比善意的保证更加激动人心。极其严重的 …
三年后再来到中国,我相信这里会继续繁荣 作者:STEVEN RATTNER 2023年5月31日纽约时报 这是我三年多来第一次来中国,一觉醒来,看到北京一反常态的蔚蓝天空。连翘和樱花开得正盛,整座城市熠熠生辉。 在我看来,这至少是对我今春为 …
中国真的想要取代美国吗 作者:JESSICA CHEN WEISS 2023年5月4日纽约时报 华盛顿有一种日趋强硬的观点,即中国试图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并按照它没有自由的形象重塑国际体系。 通过加强军事力量、与复仇主义的俄罗斯合作、 …
中国的前景已今非昔比 作者:保罗·克鲁格曼 2022年12月22日纽约时报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两位领导人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一年。 在2022年初,乔·拜登被广泛描绘为一个失败的总统。他的立法议程似乎陷入停滞,而经济问题似乎令他在中期选举中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