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生导师是否权力过大?
知乎用户 光荣与梦想 发表 现在对学术圈就那样,本科毕业写论文导师一面都没见过,微信不回,电话也一样(自己怀孕了,3 月 4 月生产和坐月子,接的学生也是最多的),从未有过任何的指导,但还是在指导卡上签了字,答辩一边不让答辩,理由是论文不 …
国内高校 “老板” 有几大利器:
1、论文没达到要求,不能送审;
2、写的不行呀,从新写;
3、实验结果有问题吧,重新做;
4、你这态度有问题,想不想毕业了;
5、……
6、论文你怎么能挂一作,往后写,带上 xxx 院长的名字,你三;
7、什么,参加学术会议,没钱,在办公室看视频吧~你怎么在办公室看视频呀你;
8、嗯,好的,我知道了,审稿费/版面费你先垫上,回头去学校报;
9、不行,你这论文远达不到要求,继续做;
10、假期不要回了,跟我去出趟差;
11、你在哪儿,立刻来办公室;
12、怎么不接我电话,去给我取个快递,报个网费,寄个邮件,保养一下车子,去科技处盖个章,买份木耳鸡蛋 + 米饭,叫爸爸,喊爸爸我爱你;
13、你怎么还没返校,啥?爷爷过世了,又不是爸妈死了,明天必须到,到不了也不要毕业了;
14、乙,给你几篇文章,这个奖你争取一下,2w,返给我一万;
15、这个月的补助到了,都转给我,立马转我卡里;
16、你怎么这么蠢,这么笨,实验怎么还没出结果……
17、怎么搞的,你写这不行呀,你看题目这几个字有问题呀~你说的不对,得改~(一个小时后)行吧,今天先这样,我还有个会,文章先放我那,看了再讨论~(三个月后)你怎么还没把文章给我看;
18、你是学生呀,凭啥要给你发钱,一个月 600,行了,够吃了,我一顿就一个菜,一天 10 块都花不到,啥都没做出来,还跟我提钱;
19、干儿子(指着乙)~写的可以呀,不错很不错(三两页狗屁不通的东西);;其他学生~你写的这是什么呀,写这么多干嘛,你会论证吗,还理论证明,你怎么这么笨呀;
20、有本事你跳楼呀,你告我呀,你…… 老子还怕你,小兔崽子,老子不让你毕业甭想毕业……
你说,该不该限制!!
——————————————————————————————————————
针对评论里讨论最为热烈的几条,集中做一下解释和回复:
第一条:论文没达到要求,不能送审
a、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达不到要求,很多时候是老板在不停的给学生加码,譬如我实验室一个七年半的女博士,头发白了大半,大论文一年前写完给我老板看,大概看了不到一个小时,得到的回复是:不行,任务量不够,继续写…… 就进入了冗长的拉锯战,五次三番的乞求老板签字送审。从 180 多页 9w 字,写到现在 240 多页 13w 多字,如今老板却又说做的太繁琐了,要重新定框架。
一位六岁女儿的麻麻,今年才 35 岁,牙齿坏了一半,满头银发,完全没有这个年纪妇女该有的风韵,形容憔悴,堪比家里 6/70 岁的奶奶那样,看着她都很心酸,好的是她老公博士毕业的比较早,没有给她太多家庭的压力。
b、本人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专业(对,就是那个被人做烂,几乎一无是处的研究领域,很多大佬早已撤退,去搞算法了)研究生的毕业标准是 3w+,一两个点,这也应该是大部分学校的硕士生毕业标准,可是我老板硬生生让我从 97 页、4w 字~加到 157 页 8w 字,俨然博士论文的体量,参文写了 170 多篇,写了整整八章内容。昨天学校让提交查重,老板才放弃了加码。
所以,并非没有达到标准,可能有些 “教授” 看到厚厚的毕业论文高潮迭起、快感重重吧!
**2,3,9 项:**我想表达的是,很多时候老板根本就不看你写了什么,就开始高谈阔论。辛辛苦苦写了一两个月的东西,人家两三分钟就全盘否定,指点各种不存在的问题,可能确实太水了,但老板又给不了你什么修改建议,一直在扯东讲西,好似很负责任,其实是在浪费生命!
**15 及 18 补助的问题:**本人如前所述,为航空发动机研究领域~工科。
之所以叫导师老板,是因为在导师申请自然基金的时候,基金费用是包含 15%(或 5-10%,视基金情况而定)的劳务费用的,这部分费用是要发给学生的,但很多老板为了多赚钱,把这部分劳务费先报给学生,再让学生取出自己留用,讲道理这部分钱确实是老板辛辛苦苦写基金赚的,本应该属于老板,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可耻的是本来这是明确的利用被利用关系,你取多留少给点甜头,我们都会不胜感激,可是你一个月分三次,每次 300-800,一分不留就太过于贪心了,你吃骨头给我们留口汤也行呀。
大家一起坐地分赃,虽然只是跑腿小弟,零头总要给一点安慰安慰吧,不然谁不抱怨!
以及不要学位证,毕业就行了
相信很多人考上研挺不容易的,至少曾经吃过几个月的苦,或者本科阶段没日没夜的拼命挣绩点,如何能轻言放弃自己曾经那么久的努力、希冀的未来,灰头土脸的跟小自己三届的学弟学妹参加秋招大军。
再又父母朋友一直在说着,忍忍就毕业了,人生就是修行,公司里的老板比你导师更变态更无情,你去是学本事的,学到本事就行了别想那么多……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寒门子弟多,可悲位低言轻无人倾,可悲高校叫兽多。
90% 赞同 dhchen 的回答。国内导师对学生权力过大,赞同 “契约式” 的师生关系才是出路。
但是不赞同国内是 “父子式的师生关系”。国内如果只是 “父子式” 的师生关系,那就好了。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未来有好的发展? 但事实上,很多导师,并不关心学生未来的发展,而只是关心自己的职称,自己的荣誉。这更像 “奴隶和奴隶主” 的关系。
对比欧洲和国内,就可以知道国内硕博导师权力有多大,而且有多不合理:
1. 在欧洲,PhD 工作时间有合同规定。导师不能强制你加班工作。虽然会有人超时工作,但那大多是比较自愿的。
2. 在欧洲某些研究机构,PhD 毕业由 Thesis Committee 说的算,而不是老师一个人说的算。Committe 由你的老师和另外几位成员组成。当你和你的老师产生了冲突,可以向另外几位成员投诉以解决问题。Committee 中 至少有一位和你导师毫无瓜葛的老师,以保证裁决的公正。
3. 在欧洲某些大学和研究机构,Master 阶段会有 2-3 个 lab rotation 阶段 (每个轮转大概是 2-3 个月),一方面让老师在招你做 PhD 前了解你,另一方面,你也能更好了解实验室氛围和老师人品。进一步保护学生。
我国现行的是 “导师制”(supervisor responsibility system)。而且。大多数国家,尤其是科研都是这种制度。
“导师制”,与 “学分制” 和“班建制”,组成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大约可以追溯到 14 世纪。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制度本身是好的,毕竟,所谓的博士,说到底并不是 “博士” 只是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导师们,研究了一辈子 ,也只是在某一方面的专家。**作为硕士、博士,尤其是博士,需要在这一方面从导师那里学习一些东西。
“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在校期间指导教师为第一责任人。指导教师除了指导研究生学习及业务工作外,还必须关注所指导的研究生的思想教育、个人成长,掌握所指导研究生的思想动态。“若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违反国家法律行为受到刑事拘留及以上处罚或者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受到行政记过及以上处分的,指导教师负有管理责任,指导教师将停招研究生一年并扣减指导该研究生的一年工作量。”
但无限责任的另一面是无限权力。学生倒的苦水更多:所谓 “导师负责制”,就是你能不能毕业、什么时候毕业,都是导师说了算。而且,研究生三年学什么、做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完全看导师的研究计划里需要什么角色。课题组一个方向有人了,你喜欢也不行;另一个方向缺人了,你厌恶也不行。课题组有校企合作项目,要你去企业蹲点你就得去。读研像中奖,完全看你跟了个什么样的导师。导师比老板还老板,老板好歹还给你开正常工资,导师可以廉价甚至免费利用你的劳动力,为了一纸文凭你不得不就范。
“不得不” 就是所谓的要 “忍气吞声”。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的认知就是,“忍”。尤其是中国的学生。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是传统。然而,“忍” 通常带来的是一种心理压抑和扭曲,如果长时间得不到释放,就会酿成严重的后果。这是从学生角度。
从导师角度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导师都是坏人。但,就怕遇到 “坏人”。“坏” 的导师会利用学生 “忍” 的特点,想方设法的去打击、去折磨。
制度本身,问题不大。
所说,要改的是相处模式。
但我以为,除了相处模式,还要改变的是自身的性格。没有必要 “委屈求全”,也没有必要完全地、没有底线地去忍耐。。
在这篇文章中
作者将陶崇园与其导师的聊天记录截图出来,我看完这些记录就觉得,陶崇园真是太能忍了。至少,很多行为,我是绝对不会去做的。比如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
任何事情都是有 “原则和底线” 的,超过这个原则或底线的事情,做了,必然会激化矛盾,以至于导致不平等。
不平等就需要去抗争,去 fight!而不是忍让。
总之,一句话,导师的权利是挺大的。但并不意味着,你要向权势低头。也并不意味着,你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还要继续忍让。
总之,不要怂!
去年回国开会,会议间隙大家聊到各自的博士学业,有位国内某高校经管类的博士生说,他们的博导会要求他们去做一些横向课题,但是很多横向课题都和自己的博士研究不相关,会浪费很多时间。
这个时候一位在欧洲的博士生问了一句:“什么是横向课题?”
其实这也是我当时想问的问题,我还真是一直没明白横向课题和纵向课题有什么区别,至少在德国,没有这样的区分,更重要的是,不管是什么项目,导师都没有权力强行要求博士生参与。我们这里参与学术项目的人,都是与学校签的工作合同,合同中包括了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长以及薪酬等,一般来说导师是不会要求你做合同以外的工作,或者超时工作的。这也就是
所说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这种关系下,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博士生与导师既是师生,也是上下级。
德国很多大学的博士培养制度也是 “学徒制”,导师同样有很大的权力,从录取、奖学金(或工作合同)、到最后的毕业,导师都有很大话语权,在一些方面甚至要高于国内高校。但国外却较少发生题主所提到的一些事件(当然也并不是没有),原因有很多,我在这里只说一点:
在国内,博士生和导师之间的 **bargaining power (议价能力)**差别太大。虽然二者之间的关系天然就不平等,但是在国内高校制度下的差别尤其的大。
一方面,国内博士生的后路很少,开始读博士往往就意味着必须要毕业,而国外很多人只是把读博士当成一种工作,最好当然是能读下来,但是如果中间出现问题,随时可以转行(比如去企业工作),虽然也会带来一定痛苦,但这种痛苦程度要小于国内博士生。
另一方面,国内博士生中途换导师的可能性太小,不仅从制度设置上来看难度比较大,而且换导师可能就意味着与过去的导师交恶,甚至影响学生在整个学院的前景,这就使得博士生遇到恶霸导师时更多的只能忍气吞声,就像一位答主说的 “用脚投票” 和“双向选择”的机会很少。
相反,导师的选择就很多了,多你一个也不多,少你一个也不少。他(她)正是了解博士生的这些命门,知道博士生除了跟着自己踏踏实实干活以外,能选择的很少,所以一些人品有问题的老师就可以肆意压榨学生。
题主还提到了硕士生。别的地方我不了解,在我们这儿硕士生只有到最后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才会选导师。除了一些硕士生来做学生工,在写毕业论文之前,基本上教授不会和硕士生产生太多直接联系。即使是学生工,也要签订工作合同,确认工作内容、工作时长和薪酬等。
所以,导师权力大只是一方面,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提高博士生(硕士生)的议价能力,即 “讨价还价” 的筹码,比如:
当然没有什么制度是完美的,欧美也有教授逼得博士生无路可走的案例。但是,**增加博士生(硕士生)的选择总是没有错的。**除了制度上的改变,学生的个人心态也应该保持好:跟着某一个导师读书并不是唯一的选择,甚至读博士(硕士)毕业也不是唯一的选择。
不是权力过大的问题,而是相处模式的问题,我们用中外两种方式做比较。
中外导师和学生的相处模式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导师和学生是一种 “父子式” 的关系,投入谁的门下几乎等于是他的半个 “孩子”,上下级关系非常明显,而且一旦结成关系,很难中途换人,否则就是“背信弃义”。本质上是中国古代学徒制的精神延续。很多人觉得导师有义务负责学生各个方面,比如一定要让你毕业,作为交换,学生也有忠诚的义务。这个家庭的“幸福” 与否很大程度看双方的运气怎么样了。渣导师大家最近见过不少了,但是我也见过求着学生写论文,学生就是不写,然后哭着自己写一篇的人。因为学生能不能如期毕业在很多学校也是一个指标。有些学生利用这点就能反过来威胁老师。我还见过的某个中国导师不但帮学生找工作甚至还帮他找对象。**这种关系中你最高的预期是碰到一个圣父,最糟糕的情况是碰上鬼父,而且一旦碰上,基本一生无法回头。**悲剧之处在于某些人享受了爸爸一样的权威却不想负担爸爸一样的责任。
国外的导师学生关系更像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很多学校在制度上也允许学生中途更换导师,事实上我就知道几个中途换导师的人,很多导师对于自己被学生 “开除” 也不会出离愤怒,而是非常自然的。外国导师肯定不会理所当然地要你干各种杂事。我的德国导师曾经用非常谨慎的口味让我为他买一个中国的扫地机器人(因为价廉物美),我直接就答应了。平时我们在一起像一个平辈朋友,经常交流周末看了什么电影,什么电视剧(《怪奇物语》就是他推荐给我看的),哪个餐馆好吃,外出吃饭从来都是 AA 制。当然了,缺点也明显,外国导师没说一定让你毕业,卡你几年也是不少见的。有些导师放养起来对你几乎不闻不问,经常需要你去 push 他,否则他压根没有帮你改论文的意思。还有的极品就是让你死命地做一个课题,你做不出他就不同意你毕业,反正你毕业与否对他差别不大。很多学生之所以不换也是因为换了之后又是 5 年以上,太苦了。但是,这种关系本质上还是一种契约关系。
当然了,我也不是说哪种关系一定优越。因为学徒制的那种关系在最美妙的 “父慈子孝” 的情况下是人生一大幸事,但是悲剧的时候也是大悲剧。**郭德纲带学生就是最标准最古老的学徒制,你看看这结果,红的徒弟一个个跑路与之对撕。**契约式的那种关系也有魔鬼导师,也有放养导师,也有自杀的博士生。但是,一般来说不会到离谱的让你叫爸爸,让你下跪。你最多碰上一个恶老板,而不是一个恶爸爸。当然,你最好的情况也只能碰见一个好老板而不是好爸爸,你不能指望太多。
我觉得学徒式的制度一定会慢慢过渡到契约式的,因为这是时代的潮流,未来时代肯定是各方面都高度契约化的社会。郭德纲的悲剧就是想在一个已经高度契约化的社会中嫁接一个化石一样古老的师徒制,这肯定是自找麻烦。契约制度下导师虽然不能生杀予夺,但是其责任也相对减轻。学生有一个换导师的 “救济制度” 起码玉石俱焚的概率也能降低。
关键还是引入转硕(直博)和延毕惩罚机制,还要有诸如学硕压缩和博士生申请审核制之类的配套
另外,应该剥夺导师直接阻止学生毕业的权力——导师可以在招生的时候向学校研究生院提交自己的毕业标准,由研究生院在招生的时候进行公示,然后学生只要达到了毕业标准,直接向研究生院申请就可以毕业,不需要导师批准,具体审查工作由研究生院进行。
几个高赞回答都讲的很好。
特别同意这一点,, 不是导师权利过大,而是边界太模糊,国内师生关系太私人化,导师会帮着找工作,找对象,甚至解决家事。这种关系属性,其实对彼此都是一种道德捆绑。任何关系,一旦从公领域过度到私领域,涉及到道德伦理,就很难管理。对当事人如此,对机构也如此。
另外一点,我特别想说,就是学生也要对自己的师生关系承担责任。
首先,你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弱势,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在遭受非常不公正的待遇,应该向你所在机构反应,而且要求解决。国内像样的高等院校,很爱惜自己的羽毛,尽管没有国外那种正式调查的渠道,但是解决问题的渠道是有的,而且换导师没有你自己想的那么难。你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对导师也要在适当的时候说 NO。
其次,这话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爱听,但是很多学生都在试图主动突破公私的边界,希望做老师的小棉袄,也太钻营。公私分明的同事,在单位大多不受欢迎的,有太多学生希望可以通过和老师的私人交情,最大化利用公器。大部分老师有基本的职业操守的,但是确实每个单位都有一些老师没有基本底线和操守的。你拿到点甜头的代价就是付出。这话我点到为止。。。。
4.3 第二次补充
①原答案一开始我就明确表示了:
需要限制!需要限制!需要限制!所有后续的讨论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②为什么我说老师的权力没有过 “大”?
有明文禁止老师采用某些方式压榨学生么?没有;有明文允许老师采用某些方式压榨学生么?也没有。并没有任何明文规定,赋予导师多大多大的权力,所以实际情况是,不同的人在没有规定的弹性空间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试探。有的人比较坏,可能走得非常远;但也有的人不敢越雷池半步。
③在双方权利义务界定问题上,对于师生同样重要。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而对于老师来说,也是让自己行为的一道准绳。就像我刚才说的,在弹性空间里,导师够狠的话可以让学生做很多很多事情,但无论你让学生做一件还是做一万件,导师都没有这个权力,都是不合理的。导师不仅需要知道,我不能让学生做什么,同时也需要知道,我可以让学生做什么。
————————以下原答案及第一次补充————————————————
需要限制,但不是因为老师权力大,而是师生双方权利义务的边界太模糊。
不好的老师敢威胁学生,敢于奴役学生,学生敢怒不敢言;反过来说,不好的学生也敢威胁老师,别说使唤了,敢要求严格都敢极端给你看,根本没法管还不能不给毕业。
所以现在问题就在于,敢不敢明文规定师生双方的权利义务,敢不敢严格按标准执行,老师没有师德要严肃处理,学生达不到毕业水平以死相逼也不能通融?
没有明确的标准,就是丛林法则了。有的老师吆三喝四要求过分,有的老师畏手畏脚啥都不敢让学生做;有的学生逆来顺受啥都不敢违背,有的学生不管让他干啥他都觉得不干有理。最后搞得师生互选跟玩俄罗斯轮盘似的,那也未免太过于刺激了吧?
————————根据部分评论做如下补充————————
1、老师和学生之间具有天然的不平等性。每个学生只有一个导师,并且老师难为学生是显性的;而一个老师有很多学生,学生难为老师是隐性的。
老师难为学生,主要表现为让学生帮自己干活。你天天帮老师干杂活,没时间学习,这个一目了然。但反过来说,学生为难老师的方式,则是明明达不到毕业要求,却软磨硬泡要求毕业。他逃课,挂科,不参加组会,不写作业,不写论文,但他知道自己是个好学生,所以老师学校就得给他毕业,不然他就一哭二闹三寻死。凭什么你不好好学就能靠不正当手段换取通过?
但从结果上看,老师为难学生,每个学生的生杀大权掌握在导师手里,还有一些人最终不会妥协,一旦前途堪忧,容易极端,容易出事;反过来说,有的老师人比较好,你学生真寻死觅活的,找学校闹,找老师闹,学校也怕出事给老师施压,有几个人真会顶着压力较真,宁可你跳楼也不让你毕业的?现在博士还有延期的,但有多少本科生硕士生因为学术水平达不到毕业要求被延期或者被 fail?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本科生硕士生都应该按时顺利拿到学位?真的都合格达标吗?即便是那些考试作弊违反校规校纪的,还有很多人天天在问,学校的各种毕业规定合法吗?作弊取消学位有什么补救办法吗?是不是你入学的时候直接给你发一张毕业证把你恭恭敬敬地送走才是好的?翘课 / 作弊 / 不看书 / 不写论文的时候,都不考虑后果,就知道事后软磨硬泡吗?
所以我觉得,导师应该有权决定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当然,是在学术委员会或其他权威监督之下),决定的依据是学生的学术水平,而不是把是否毕业作为要挟学生的筹码,来换取其他不当得利。你本来能顺利毕业,老师不能拿毕业威胁你索贿;你本来就达不到毕业要求,你也不能逼老师高抬贵手。
2、老师祸害学生的例子不用再多说了,最近闹大的事就不少起了。但为啥很少看到反过来学生为难老师的例子呢?
我硕士毕业前学校里有人偷我钱,被警方锁定一周后自首。当时他已经申上了澳洲的博士,我们宿舍几个人都非常害怕逼他铤而走险,最后他把钱退回来了就接受道歉了。本来按规定他已经要被开除的,后来不知道跟学校怎么交涉的,最后还是放他毕业走人,去祸害澳洲人民了;
某校某位博士毕业答辩,被几个评委拿着博士论文读,语句都不通,有几位评委当场就说这样的论文今天就绝对不能给过。结果最后评委们关门打分的时候,一样还是给毕业了;
还有以前我说过的香港某校的硕士,谎称会小语种,申上博士之后发现其实根本不会,还有种种斑斑劣迹,最后被退学的。然后去硕士院校一问,发现过去就这样,也是毕不了业就天天跟学校撒泼打滚寻死觅活,最后被送瘟神一样地送走了;
所以说,**为啥你们不容易看到学生难为老师的例子?很简单。因为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行行行,让你毕业。坚持原则,万一出了点什么事,学校不背锅,老师也付不起这个责任。**不管是老师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还是学生做出了不合理的举动,只要最后学生出事了,那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一个都跑不了。
3、规范当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即便有规范,也有很大的弹性空间,但其实,师生关系要解决的不是有或没有的问题,而是一个适度的问题。
陌生人之间尚且讲个助人为乐,帮把手,更何况师生之间?学生有事情,老师体谅一下;老师有事情,学生临时帮个忙。这其实本来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凡事都是要讲究尺度。这个尺度如何界定?就需要通过确立规则来划一条参考线。如果没有这条线,那任何行为都可能是过分的。有了 “可以做的”,也就相应有了“不可以做” 的。什么都没有,那就只能等出事之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4、最后,师生关系,实际情况往往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实际上并不是只有老师压榨学生 or 学生难为老师这么简单。
比如,之前培训的时候说过,某女生要给男老师送东西,趁着其他人不在办公室的时候进门先把门反锁了,要老师把东西收下。把老师吓坏了。
还有的老师和学生比较像朋友关系,学生给异性老师的聊天信息被家长看见了,也在学校闹出过事;
我们培训的时候还说过,有的学生会看老师的朋友圈,投其所好送东西,所以不要在朋友圈乱发东西给学生看;
凡此种种,不出事则已,一旦师生翻脸了,这都可能坐实老师对学生的不当行为。
所以说,在师生关系当中,对双方权利义务的较为明确的界定,对双方都既是约束又是保护。该干的干,不该干的别干,否则一旦出了事,就按规定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这对于师生双方来说,大概都是比现在更好的结果。
如果我被导师逼到要自杀这种地步的话,我一定会用最激烈的方式去和对方同归于尽的——无他,只有物理上最直接的惩罚,才能震慑人渣。
也避免了自杀之后,导师还颠倒黑白,抹黑学生。
我觉得中国和外国导师学生相处模式固然有一些差异,但是国外研究生依然和导师包含学徒师傅关系的成分。本质上因为 “研究” 这件事情是无法标准化的。研究课题,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具有极大的多样性。教育无法通过标准化的课程使得学生成为一名成功的研究者,只能通过导师用经验性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同样的,学生的毕业论文也无法通过标准化的方法考核,必须通过导师或者论文委员会把关。
要想避免导师滥用权力,建立仲裁机构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最直接的解决方法还是从制度上允许学生用脚投票。例如在研究生涯早期强制学生在不同实验室 / 研究组轮转,允许研究生在和导师遇到不可调和矛盾时转换导师(当然需要双向选择)。我待过的所有研究单位都有类似的制度保障,尽管也见过比较严重的学生和老师的矛盾,但多数还是通过转换导师化解了。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生到了研究生涯的后期,才最终考虑要转换导师。但这个时候又会因为顾虑之前的时间成本,而咬牙坚持,有些会发展到抑郁的情况。像这样一种情况是很难以从制度上根除的。
是的。然而在知乎上说了没有什么用。
国内的硕士导师:
少年,加油,未来是光明的,师傅支持你!你想出国就认真准备,别的东西不需要你帮。
国外的博士导师:
少年,学习能力还可以,好好做研究,未来一片大好!毕业之前带你发几篇。
权利大小,都要看使用的人,初衷是什么…
英国是契约制 + 政教分离制。
拿我们学校举个例子:
众所周知的原因(人少),英国的本硕博是申请制的,不需要考试。申请的时候每人提交一个档案,里面有简历 + 个人陈述 + proposal + 毕业证 + 推荐信 + 申请表。 这个档案是直接交给学院办公室的,然后传递给各个导师,挑人,发 offer。 也有人是直接跟导师谈好,然后交档案走流程的。
2. 学制和论文提交
我们学校规定的博士学制三年,研究型硕士两年。deadline 是强制的,到时间就必须要交论文了。如果交不上可以跟办公室申请延期。 这个关系是办公室和学生之间的,不存在导师不让交论文的情况,反正通常是催你快点写。
交论文也是由办公室直接递给 examiner (审核员)。通常是两个 examiner,一个其他学校的为主,一个自己学校不同专业的为辅。像我就是校内 examiner 负责检查我的 methodology 和数据分析,校外的全部都要看。
3. 答辩和毕业
答辩时间是由办公室根据 examiner 的日程安排协调的,导师不得插手。理论上是在提交论文之后的 5-8 周完成答辩,但是因为时间问题,一般会拖到 3 个月左右。
答辩中,导师需要学生邀请才可以出现在现场,而且两个导师只能请一个,中间不能说话。
办公室会安排一个记录员旁听,所以答辩除了我之外是 4 个人。
答辩之后 examiner 会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回来自己改好,再走一遍流程交到审核员手里。
最终,审核员确认予以毕业。
在这个制度之下,导师的权力包括:最初选择学生,辅导学生出 paper,辅导学生研究方向,推荐 examiner,开除学生。开除学生是,当某个导师对学生极其不满的时候,可以向办公室投诉,办公室出一个小组来调查,查明之后给出决定。
学生有选择接受任何决定的权力。包括接 offer,换导师(流程同上),接受 examiner,接受答辩日期,等。
总结起来,这个行政逻辑就是:我(PHD 学生)和 导师都是学院办公室的人力资产,而我和导师之间是契约(合作)关系。这里面办公室最大,我和导师都得服从他们安排,甚至说,学院还拥有一部分我们的著作权。像我的毕业论文和 paper 学校都有收藏和出版的权力,这个是签过协议的。中间,如果我觉得导师不好,可以跟办公室申请换导师或者直接换学校,反正都是申请制嘛,paper work。
当然,这种管理方式也不是万能的,最大的缺点就是,慢。比如我,tmd 答辩被拖了 7 个月了我导师一点办法都没有,原因是 examiner 忙。
作为一个刚带了两三年学生的海外青年教师,想谈谈这个问题。
教师的权力是不是过大?在有些方面,比如让学生替自己做私事做家务,骚扰学生等等,显然如果在国内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过大。但这是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建立一个制度就完了。
真正的问题,在学术方面。严格来讲,也不是教师权力过大,而是教师和学生的目的,价值观本身有根本性的冲突。
国内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但在海外高校圈子,能拿到教职的,可以说出去找工作一般工资都会更高。因此,教师基本上是抱着在学术上做出点东西的目的干这个行业的。但,大多数学生并不是。我相信,大多数人读个硕士甚至博士,目的就是,找个更好的,收入更高的工作,对吧?
然后大家仔细想一想,这两个目的本身就是根本性冲突的。
科研,尤其是好的科研,本身是一个挑战自我挑战人类目前为止的科学成就的事情。这个有多难,自不必说了。因此合格的科研者是,你要对自己要求很高才行。而找个好工作呢?是希望以最低水平划过,追求性价比。显然,这俩是矛盾的。
于是现象就是:老师说你还没有做到你的最好怎么能博士毕业,学生说我都达到最低标准了为何不能毕业。老师说你不是为了追求最好为啥要来读,学生说我为啥不能为了混个学位去读我只想过轻松的生活。于是,鸡同鸭讲。
而另一方面,在招生的时候,又有多少学生是信誓旦旦的说,老师我热爱科研,我要在这个领域里做出一番事业。然后进来了之后发现我受不了了我就要混个毕业走人。
这种结构性的问题,在我看来没有办法。这不是谁的权力大小的问题,而是两个群体无法沟通,互相都想让对方屈服于自己的价值观为自己服务的问题。
权力是很大,但是他们敢于滥用这个权力的根源在哪里?一部分是中国人懦弱的个性,还有一部分是体制原因,就是所谓强势群体在面对弱势群体的时候,没有合理的制度来限制他们,使他们得以肆无忌惮。
试想假如在英国和美国这样的文明国家,导师还敢这么肆无忌惮吗?还敢性侵女学生,对学生拳打脚踢,强迫学生给自己打工,随意决定要不要给学生学位,抄袭剽窃,贪污公款或者公款私用吗?不是因为英国和美国的学校给教授的权力比中国的学校小,而是教授们知道,假如他们在文明国家滥用权力,绝对会吃不了兜着走。
同样的道理,统治者的权力也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来加以限制。中国人在面对导师的时候一味妥协的懦弱做法和他们面对统治者时候的态度是一样的,就算自己被迫害到不得已 quit,也只会说自己的命不好,绝对不敢在关键时刻拍案而起,来维护一下自己的正当权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就是他们中间的异类,所以多年以来遭到种种攻击和抹黑,现在终于被驱逐出华人学术圈了。
如果说对统治者所拥有的绝对权力都不敢有一点质疑,反而认为某些不学无术的人生来就是精英,就是 “顶天立地”,“经天纬地”,自己就应该永远为奴为婢,还要挖空心思找各种理由来为奴役你的人开脱,对于这样的民族又怎么可能期待他们去反对国内的导师们滥用权力呢?毕竟导师那点权力,以及对你造成的伤害,跟某些人相比是九牛一毛。
在海外的华人教授也往往喜欢收中国学生,因为中国人好欺负啊!比如 UIUC 的徐钢,花言巧语威逼利诱自己的女学生,又对她们进行性虐,殴打,始乱终弃,最近在网上已经引发了风波。他在美国都敢兴风作浪,却唯独不敢去搞外国女生,为什么?我想除了反思体制之外,中国人自己也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活得还像不像个人,有没有一点作为人的尊严?
没有政治和言论上的自由,就没办法谈学术圈的清明风气,这是常识。这个问题能被提出来本身就是本末倒置。
高校教师怕什么?
怕学生当混子。
学生进来以后啥事都不干,你能把他怎么滴?
你只能用毕业来威胁。
既然以毕业作为威胁如此管用,为什么不多用一点呢?
我要出差,陪我孩子做作业。
我要加班,帮我接孩子放学。
我肚子饿,帮我做饭。
我好累,过来做家务。
我最近性欲有点强……
在很多组里,难毕业不是因为达不到学校要求,而是达不到老板要求。
这个要求往往是学术要求,但变态导师那里就不好说了。
常有学生不能毕业的确会影响老板的声誉,可是偶尔有人延毕没什么大不了啊。
你不想当那个偶尔吧?
那么,这个权力该不该被剥夺呢?
应该,也不应该。
说不该,是因为导师权力无穷大,代表着导师可以毫无忌惮地欺凌学生。
说应该,是因为导师如果连毕业的权力都没了,那就真对学生一点掌控力都没有了,学生进学校理都不用理导师,想干嘛就干嘛,混个毕业拉倒。
硕博士培养体系要坍塌的。
要保证学生权利,同时又不能让学生变成混子,其实不难。
加强学校对毕业的要求,甚至交给外校的专家来评审。
强调淘汰率,来鞭策学生努力学习。
那么导师的权利呢?
导师有义务指导学生,让学生达到毕业要求。
他有义务教学,当然也该有权利选择教谁。
你怕权钱交易?怕硕士招考博士考核变成权力的游戏?
将学生的毕业率纳入导师工作考核,你要不怕年年垫底,你就招关系户吧,招下去你就没了。
这也可以督促导师认真完成教学,而不是把教育当成放牧。
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国家不这么来?
全国就我最聪明?
说着容易,实现不了啊。
受教育是一种权利。
但受限于高校发展规模、水平,相当多的人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比如中国有十万人想读博,可是只有一万个博士名额,怎么办?
筛选呗。
大家考试也好,面试也好,反正选拔出这一万人来。
国内硕士很少有延毕退学的。
博士延毕的不少,退学的也有,但总归占比不高。
归根到底,在于国内的高校,在硕博士招生时候,已经满额运作了。
国家需要更多的硕士、博士,也有充足的生源,但产能不足啊。
国家缺人才,所以你有文凭就在就业市场上有优势。
高校没能力培养这么多人才,所以你得通过层层选拔才有资格来学习。
高校满额运转,所有进入高校门槛的学生,都要让他们完成教育,走向市场。
毕业率?都快超负荷运作了还不够用呢,你还搞个毕业率?
高校要做的是培养人才,只要有意愿有能力,就应该有权利去接受教育。
当然,如果最终学生没达到教学目标,也就拿不到高校背书的文凭。
可惜,中国的高校规模,实现不了这个可能性。
我看到有的答案提到了欧美模式,和我的建议有一定相似性。
为什么实现不了,我也说了。
也有的答案说中国硕士博士太多了,国家不需要这么多学术人才。
其实别说博士了,本科容易上吧?咱们本科的普及率都比不上美国。
注意,不是全国人口的普及率,而是每年入学率。
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查。
如果有需求,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去找找那个答案,更新出来。
之所以当时查这些数据,就是因为有人说 “美国的大学只面向富人,中国的大学才是人人都能上,面向平民百姓”。
我好奇之下查了一下,意外发现,咱们本科入学率还不如人家呢。
前几年有关的陶崇园事件,在网络上掀起了舆论的波澜。
可是我们发现,随着此类研究生不堪导师压力而自杀的事件一再发生,社会对其重视的程度却走向了反面:热度起来的快,落下去的速度也变快了。
网民们站在道德高地上发泄完情绪,转身就投身到生活中,好像这样的事情离自己太远。
远么?说远其实也不远,现在谁家还没有一两个读大学的学生?谁会拍着胸脯说自己的孩子肯定不会走读书的人生路线?读书读研就会遇到导师,而导师这个角色的存在又是十分必要的。
陶崇园事件出现之后,陶与其导师王攀的关系在许多人分析、研究,网上更不乏有人重新审视中国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现状。在这里,我避开这些话题不谈,想直接指向核心的问题:研究生培养中导师的权利应该有所限制吗?
**1、回归陶事件,我们不去管王攀学术的成就,即使把成绩算进来,也不能成为他心理扭曲的借口。**很明显,这位顶着众多科学头衔的王导师,心理一定是扭曲灰暗甚至变态的。
从爆出的一些资料来看,王攀似乎是没有家庭的,或者是处于一个人生活的状态。这样的生活状态与其扭曲变态的心理,二者如何影响塑造,是前因后果还是互为因果,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想见的是,如此的生活状态的确为王 “役使” 陶崇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王攀其实不是一般的导师,他是学校某研究所的所长,在一些科学组织中担任职务,有一定的科研头衔和学术地位。但是,当突如其来的事件出现,这些科研圈内的有利条件会表现出双刃剑的性质。比如,王的学术影响力可以带来科研上的经费支撑,同时有利于学校学术价值的评估,但是陶崇园事件事发,学校会考虑到这一层而作出不符合或者不利于事实的决定,丢车保帅,维护甚至偏袒导师,刻意隐瞒甚至捏造事实。
众多的学术头衔和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也成为王攀心理滑坡的催化剂,一般的老师如果出现此类丑闻,大概率上会被解职辞退,但是有影响力的导师因为有学校帮他们擦屁股,也因此更加肆无忌惮。
**2、在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环境中,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几乎完全只取决于导师,这种权力有时候大到离谱。**毕业意味着脱离一段关系,开展新的生活。不能毕业就意味着未来遥遥无期,生活充满了未知和变数,这是许多研究生心中恐惧和迷茫的来源,这与导师巨大的决定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没有限制的权力一定会发生变形,导师们就能以毕业为要挟,要求学生做一些分外之事,小到照顾生活,大到完成许多本不在课题范围之内然而学生又无法受益的实验,甚至去进行性骚扰以及更为恶劣的违法犯罪活动。
政府说把权力关到监督的牢笼里,但是导师们的权力又有谁来负责监督呢?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负责监督的只有导师个人的觉悟,其实就是他们自己的道德水平和认知水平。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会不会作出类似性骚扰、强行使唤学生等行为,认知水平的高低决定是不是有成人思维,平等地交流沟通、互相交换意见。
我们都可以看到,当学生出事之后,当事人导师基本没有受到太多的处罚。除了性侵之类违法犯罪当然要追究刑事责任之外,大部分也只是暂停招生、停职之类的处罚措施。后续的调查发现,这些基本是避风头的权宜之计。事后不久,导师的生活一切如常。为什么没有进一步的调查和追责?
中国食品安全集中出现问题的时候,社会有声音反映,中国食品违法的成本太低,处罚力度不够。当研究生集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导师权力过大,对学生压迫的成本太低这样的原因呢?
**3、我是主张有关部门要研究如何限制导师的权力,但是我也清楚地知道,这实在是太难了,甚至可能要难于中国的教育改革。**且不说可能存在的利益关联,单论导师的权力被限制,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导师们开展指导的积极性,以至于影响海归是否选择继续回国效力,这样潜在的连锁反应绝对不是我们乐见的。
导师筛选机制如何建立,是不是应该对导师们的权力及时加以限制,如何应对今后出现的类似陶崇园事件,这些问题应该被摆上台面来认真讨论了。这里,“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的互联网思维要被用起来,慢慢讨论、缓缓解决,如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一样,要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得开始过这条河了。
作为导师,表示你这个问题问得不好。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是,导师应该有的权力没有,学生应该有的权力也没有。
导师该有的权力,比如招生权,是没有的。
假设我今年拿了个 500 万的大项目,需要人手干活啊。对不起,硕士生博士生指标每年都是教育部规定死,然后一层层分下来的,招多少人导师说了不算。而且教育部还要搞个什么硕士生考试(博士生近年来放宽了,可以审核制录取,但博士生培养是不应该项目驱动而应该是学术驱动的 – 我个人坚持这么认为),你要的干活的苗子,本科辛苦带了好几年的,留不下来,来的都是考试专业户。
咱们按照导师有多少横向经费给多少硕士,多少纵向经费给多少博士,不设指标限制行不行?让导师招自己想要的人行不行?不是导师想要招的人,你凭什么觉得导师愿意培养他,还要求导师一定把他培养好啊?
导师还应该有的权力,比如学术把关权,没有。
我回国工作第一次见系主任(人非常好的老教授,我很敬重他),在电梯口随口问他一个问题,“请问您,咱们系每年硕士生淘汰率是多少?”。老先生大吃一惊,反问我 “怎么会有淘汰率?”,接下来轮到我吃惊了,“怎么能没有淘汰率?”,我俩就这么大眼瞪小眼的一路电梯下去都没开口。谁都不知道怎么接话。后来逐渐了解了体制,我才明白,学生做得再差,也得让他毕业。学生不毕业,延期太久,影响的是你的招生资格。理想状态下学生被导师卡不毕业,可以向学术委员会申诉,可这导师被学生卡了招生资格,去哪里申诉呢?
**所谓的导师能让学生不毕业,在当下的体制,肯定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局面。**有些导师喜欢拿出一副混不吝的样子拿毕业签字权威胁学生(信息不对称),但当另一些导师本着公心需要使用这个权力的时候,却发现为国为民坚守学术底线还要自己付出代价。何其心痛,何其心寒。
作为导师,我希望能拥有对学生学术水平投否决票的权力,同时也给学生充分的向学术委员会申诉的权力。我真心希望中国能成为一个法治社会,既不要导师靠吓唬学生才能实现实验室团队的有效管理,也不要学生通过学闹总能毕业。
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定的权力,我国的制度在纸面上是非常偏向学生的。学生权力的实质性缺失,是楼主提到的各种门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能为自己维权起诉导师,起诉学校吗?理论上可以,实际上也可行。但学生要是大面积维权,带来的局面肯定不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愿意看到的。每次出事都在媒体上义正词严,私下里还是和稀泥。
为啥主管部门要暗地里默许导师去 “压榨” 学生?说白了,如果研究生真的就是来接受教育服务的,哪个导师都不会带学生。你去看看欧美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的价格,再看看咱们的。给个一万块左右的学费就想有研究生导师水平的人带一年,还含住宿费,还只有一小部分到导师手里…… 现在政府和企业请我去咨询一天都是 6000-12000…… 咱就不说自己做的是现在热门的计算机科学,哪怕最生僻领域的教授出去讲座一次最起码也收 2000-4000 茶水费吧。到了硕导博导这个层次的知识和技能真的挺值钱的。一万块学费假设全部给导师,满打满算最多也就够指导 3 天的,拆成 6 个半天,每周一次,也就是一个半月而已。放热门专业也就够 1-2 次指导的费用。所以咱们中国的硕士标配 3 年,博士标配 5 年,还压迫学生选题和学习的自由,为啥?就是为了让学生给导师“干活”,做项目发文章,换取导师招收和培养学生的动力 – 要给你干活的人你总还是要教他点什么吧。这个道理就像皇帝的新衣,其实所有人都懂,只是说出来不好听。
欧美的研究生导师关系是很规范的。他们学生有选题的自由,有选导师换导师的自由。相处不开心了,换,觉得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另一个导师更能指导自己,换。导师也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你为我干活,我还给你付钱(RA),不干活只学习,veli ok,因为你付了每年几万美元的学费,其中一大部分是我的工资。这个模式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不现实。
学生权力缺失这个问题其实挺难解决的。咱们国家嘛,涨学费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涨学费的。那怎么让导师愿意教学生而不是出去面对社会呢?高校博导可不是中小学教师,知识技能只有中小学生需要,容易管。你楞把学生塞给他也没用,一边是 6000 半天,一边是 1000 多包年(我校目前的硕士培养导师分到的人头费 – 不是发放的,是计入工作量的),客观规律导致最后的自然平衡点还是两类:一类是学生不求导师,导师也不付出;另一类是学生被迫 “自愿” 服从于导师,干导师让他干的任何事情,以期有机会得到一些研究生水平的指导和锻炼。
我曾经设想过,在导师充分自主招生的情况下,干脆学生学费全免,导师出钱包学生食宿,给学生交学费,但是学生毕业后头 5 年的收入要返回一个百分比,补偿导师的付出。但这也有问题,导师就会极度倾向于收富二代官二代了。所以到底怎么保护学生权力,我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冠冕堂皇的咱们说,要号召教师多奉献。但任何一个职业要持续健康发展,都要建立在多方共赢的模式下。
看到有很多朋友在底下评论里,矛盾集中在导师是否有指导学生的义务上,以及学生和导师应该是什么一种关系。我把我的回复中摘抄几段比较能代表个人观点的,修改放到这里。原先的答案主要说的是现实的问题,下面说的是理想情况应该如何:
都是学生在回答,唯一一个老师回答还被评论区 bs。。。。。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基本上是中国高校的结构性问题,我尝试给点看法
利益相关: 博导,硕导, 系研究生委员会成员,见过不少因为导师一些过份行为导致学生要求换导师的,也见过熊学生要求换导师,没老师要,威胁学校的。。。。。。
1. 高校老师有没有害群之马? 有! 但是比例会很低,最少比其它行业 rp 差的人比例要低的多。至于你要不要一棒子打死一船人。。。反映你的 rp
2. 高校教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对博士和硕士的培养,每一位导师有自己的做法,而且受到导师自己的压力,学术追求,职业阶段的影响而不同,比如有些老师没上教授前非常 pushy, 可能会让一部分学生不舒服,但是某些资深教授啥都不管,也令另外的一部分学生不满,所以试图用一个统一的约束方法去指导教授培养学生的方式会比较困难。对学校来说,重要的是及时处理学生投诉并给予公平处理,保护学生和保护老师同等重要
3. 对学生有力的保护是: 应该尽量允许学生发现与导师不合适的情况下,包括导师有些失德的情况下,趁早更换导师。虽然这个在执行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困难,国内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叛出师门的学生并不见得会被其它老师欢迎。在我们系发生过某学生要求换导师,导师也同意,结果无导师愿意接收,最后系里出面通过奖励招生名额的举措动员一位导师把他接收下来
4. 很多情况下导师也有很多无奈,对导师的保护是: be professional, 就是不做逾越导师本分的事情,管的过多往往事与愿违,还是应该学老外,只管学术,其它少掺和
5. 学生和老师是个缘分,没有啥权利,我觉得教师越来越变成服务业,为学生服务的,学生不高兴可以去学校投诉,甚至以死相逼,老师遇到熊学生,只有泪往肚里流,且行且珍惜吧
6. 一些高校的丑恶往往是功利化的社会的投影,结构性问题,不是把老师往死里逼就能解决问题的,高校学术自由还是应该尊重
法外之地谈权利大小意义不大, 即便权利再小, 没有法律的监督也会变成学生的绝对权力, 再加上现在不少学子太浓包, 宁可自杀也不下黑手, 真的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唔。。其实国外的博士和研究型硕士的权力也挺大的。。对于外国学生尤甚
君不见有个东西叫 “国外坑爹老师名单 “,告诉大家不要报的外国老师(主要是美国)
而且,同等情况下我甚至觉得国内的风险更小一些,因为首先你有一大堆人可以商量,在美国你又不懂法律,不知道如何处理。
如果国外高校没有同一个方向的导师可以换,那就更加坑的不行,因为有些情况下(当然不是全部),你的导师看你不爽,你连美国签证都没了。。。直接把你踢下拳台,谈何维权啊。。
国内直博的话不爽拿硕士走人,国外的话这种成本反而大些
美国 phd 读不下去的,参见这个:
不过美国优点还是有的
1. 性骚扰这几年严打,各种形式邮件(至少每月一封)和学校部门摆摊宣传,听了他们的讲座,我总感觉我明天就会被性侵(感觉女生听了从此不敢接触男生了都),所以这点稍微好些,X 小武那种估计很难生存。
2. 一般情况下网上写往期博士毕业时间,并且标注联系方式,大部分更新较快,可以发邮件询问,信息相对通畅,国内的很多院系网站更新不怎么快,沟通有时候不畅,但是如果有认识的人的话还是国内好些。
================ 分割线 =======================
不赞同每次出事之后的”换了我肯定杀了他 “,很多时候事情不是想象的那样,而且当事人很多时候心里压力会因为不同的事情不停累计,精神萎靡行动力低下,想完成杀人也好,报复也罢,需要巨大的决心与行动力,这对于一个选择” 逃避型自杀“(我自己随便起的名)的人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和以下链接的回答一样的。
缺乏有效的机制,都是在以最大的善意来推测师生双方,而不是把其中的败类(老师也好,学生也好)关进制度的笼子。
凭什么当了老师就一定不是人渣?难道他 / 她就无人可管?
凭什么招了学生就一定培养成才?难道他 / 她就不能开除?
以上这两点,看看西方高校特别是美帝高校,还是有章可循的吧。
不论是 “学徒制”,还是 “契约式”,其实都不是问题的实质。任何制度都有其优劣,适应的经济形态。
就国内而言,导师权力并没有很大。
重点——其实都不算是重点,只是需要补充罢了——监管机制,或者说弹劾机制。
—————
我们举个例子,动态的去看这个社会。
我举报导师。
院方不是立即启动自查。而是了解情况后,立刻希望掩盖事实,充当和事佬。院方默认自己的利益与导师是捆绑在一起的。
这种现象太扯淡了,研究生是交钱来学院,做买卖的吗?院方店大欺客是吗?
三方机制,如果充分发挥作用,按道理应该是很赞的。非要把院墙内的事情,牵扯到社会媒体、法院、纪检监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这就是很傻的事情。
谁傻?学校嘛,学生和导师有矛盾,你急于下场做什么?有学生能把导师气走么?有学生能把导师气的上吊么?急着跪舔学阀们做什么?
————
我们需要一个睿智的管理团队,需要一个聪慧的、假模假样的中立学院,所谓西方的弹劾机制,伦理审查委员会之类的玩意。
学校也不必动辄把 “一点” 扩大化,采取罢免、解约、诫勉等等很严重的处罚,“罚过重”亦是导致处罚往往高悬而不落的原因之一。
对导师的评价,而应该常态化、系统化,允许匿名弹劾,做好保密(包括对学生、对导师、对社会保密),不必太过重视偶发的 “不名誉” 事件,一次两次弹劾,反馈结果给导师就是了,记录在案,跟踪此弹劾,做到追溯可查,做好弹劾人的心理辅导,进一步观察此事件,定期反馈;对于多次被弹劾、或收到强烈反馈,再逐级与导师进行谈话嘛。
————
师生关系其实非常单纯的,就那么一丢丢利益。
但现在却失衡了。
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学生和导师的关系搞到需要 “举报” 的情形,其实是无数院里的老师、学生在推波助澜,平日里站到正义的地方,与学生一起批评导师,学生倍加觉得老师不是玩意,学生决定举报,结果大家瞬间站到了反面,学生就崩溃了。
—————
当然,我们应当关爱研究生的心理状态。
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一届、一个专业方向、一个导师带着数人,再加上尚年轻单纯,还有同学、朋友。
而博士研究生很多根本没有社交,每天最重要的工作,深入、且独立,与其他博士交流都很困难。我这种人,与博士一起吃饭都冷场过,与师兄三句聊起项目,一桌人没话……
对唯一面对的就是导师。其实很多助教助研助管的博士还开心点,虽然很烦,但好歹与师弟师妹交流会活泼点。
我聊过一次宿舍问题,我极力反对双人间的。单间、或者套房内小单间,可以带女朋友回寝室,这也是一种稳定的生活关系;四人间是一种小集体关系,都好过双人间容易相处。
缺乏社交,会另一个人狭窄封闭,于是一点点生活中的小困难就变成了天塌了的事情。
这种心理关爱,不是做题、谈话,而是要通过一些机制,让研究生参与社会中来。
也希望很多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们看到这里,没事多找自己学长喝酒,别看不起他们当初高考没你分数高,别嫌弃他们年纪大,别厌恶他们满脑子专业……
哈哈哈哈
职场人员跟领导关系差的多的是,但是能被逼死的并不多,原因就在于他们有退出机制,跟领导闹崩了大不了离职重新找工作。如果重新找工作很困难,比如行业整体处于下行期,那么极端事件会更多一些,比如前段时间自杀的中兴程序员。假如该程序员是行业上升期因为与领导不和而离职的,那么他大概不会自杀,因为有很多机会可以找到一份不比原来差的工作。
而对于博士生而言,退学显然是更麻烦的。大多数博士生没有工作经验,但他们也没有机会以应届生身份参与校园招聘,很多单位尤其是国企、事业单位根本没法进去。当然,实际麻烦可能也没有那么大,但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会认为它很大,缺乏信息优势的寒门子弟尤甚。在现行制度下,导师有办法利用学生对无法毕业的恐惧欺压学生。反过来,如果学生不怕无法毕业,比如有家族企业可以继承或者是在职人员可以随时回原单位工作,那可能就是导师求着学生好好干活了,毕竟如果太多学生无法正常毕业导师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其实如果有制度可以让学生申诉更换导师,或者说退学的博士生可以以应届本科生身份参加招聘,情况都会缓和很多。读博就像飞升上仙,过不过这个坎就是天壤之别,能够决定这一点的导师当然权力巨大。
我希望取消大部分导师的权利,直到按照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导师不负有 “保证学生按时毕业的义务” 的程度。
在高票答案中看到一个自称导师的回答真的让人很无语。既然作为导师站出来说话,就应该拿出一个高校导师应有的素质和高度,但是整个回答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的利己主义真的让人很不舒服。
一个博导,认为招学生来就是为了所谓的 “干活”? 认为高校教育学生一年只交一万还不是直接交给导师就应该干活补偿?!多么可怕的观念,虽然我们经常称自己的导师是 boss,但是导师不是老板是老师!老师是什么,传道授业解惑,你担着老师名干着老板的活,还这么理直气壮,这么有能力直接去开公司好了。我很庆幸在我的求学生涯中没有碰到这样的导师,我的导师指导我学习,教会我做人,我的导师告诉我们实验室所有的学生,他人生最大的成就不是项目赚了多少钱,也不是有多高的行政职位,而是退休了可以去全国各地看看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
权利貌似很大,背后问题很多。
1、培养标准的不统一。博士毕业要求量化指标是最低线,有些博导卡线,有些博导线上 n 倍。权利是相对的,是要经得起比较的。
2、立德树人,以德为先。任何权利都要有监管,如何管?管的人不愿意得罪人,管的人江湖地位小三辈,咋办啊?所以,现阶段还得是强调德,导师人品最重要,最起码要有同理心吧。这里,不是说导师放水就是好人品,放水最终害的是学生。
3、导向机制应促进正循环。优博指标与招生指标直接挂钩,项目经费(包括承诺博士生补助)与招生指标挂钩,科研成果与招生指标挂钩(避免单一的唯论文),就业后用人单位评价与招生指标挂钩…… 这些都是导向,尺子要用好!
4、一定程度的权威与权利是必须的。孩子不懂事的时候光靠哄,或者放任不管行不行?恐怕不行吧!所以,一定的权利必须给,说白了,要求不能降低,一视同仁,适应不了可以退学。君不见美国博士生转硕士答辩的比比皆是,近年来国内退学的博士也越来越多,人各有志,何必强求。不要为了一两个人而破例,这是最大的公平与原则。在这个纬度,一定的权利是必要的。
权力的确过大,不是应该限制导师的权力,应该直接取消导师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研究生不应该以学术研究为主,而是应该继续深入学习更为抽象复杂的知识。因为是学习,而不是研究并发表论文,故不再需要导师了。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本科 4 年的学习可能更加肤浅,研究生学习应该是本科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不再是精英教育而面向大众了,而一般大众是没有能力做真正有意义的科研的。对一般学生来说 ,能理解前人的知识,并灵活应用就不错了。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读研的目的,基本都不是搞科研,更不是给导师打工,而是洗学历或者提升技能以便以后找工作。这一点上,学生们要知道自己的目的和利益所在,有自己的立场 ,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要被带节奏。
研究生应该实行学分制,老师应该从企业中选择那些资深的从业者,因为毕竟大部分学生都是到企业中工作的。
之所以应该实行学分制而不是建班制,因为研究生阶段学习方向比较细,每个学生选的课程不太一样,不好分班。
高校里大部分导师可以裁测掉了,搞研究应该到研究所去,学校就是提高教学服务的地方。
当然,这些话在知乎上说什么用。
导师和院校一丘之貉。我来某双一流 B 类院校 (被降级被疯狂吐槽那天官博装死的那个),学校 2016 年开始专硕学制 2 年,但某信 xx 院用尽一切方法让延期至 3 年。最后还是有个别优秀的同学打算 2 年毕业,怎么办呢?某信 xx 院想到了一个特好的方法,强烈推荐给有同样想法的兄弟院校:追加答辩要求,比如以前学硕只要发 EI 即可,现在要发 CCF-C 类/SCI 一二区;以前专硕不用发论文,现在要发 EI。瞅瞅,虽然这样新专硕当旧学硕用、新学硕当学硕 Plus 用;专硕学费 12000,学硕 8000,在校专硕 400 人,有些同学家境不好考专硕以为能更容易更早毕业工作挣钱,现在发现 tm 还加了 4000 / 年读了个真 · 学硕。这样既保证了以学院为名的论文更多更优质的同时,每年仅从学费就还多挣了 160 万,加上发论文奖励分成之类的,想想都觉得爽,还能刷出一个“名师出高徒” 的名声。以前虽然被导师逼着发论文,但可以不怎么认真对待、更多时间花在工作技能的提升上,反正几乎没有专硕因没发论文而延毕;现在,呵呵。大概 2015 年开始吧,tm 居然允许高校老师出去开公司接项目了,现在爽歪歪了,接的垃圾项目全扔给 (lian) 研(jia)究 (lao) 生(dong),论文你们还得继续帮我写,项目照做,ok?不然别毕业了。可能有点偏题了,但不管导师还是高校院所(非顶尖),只关心他们自己的利益,基本都不在乎你毕业后的工作和发展。他们没在产业界搬过砖也给不了你多大职业上的帮助,但 abuse 你 to 写论文 for him,他们倒是很会催收。他 (们) 一句话,即便不能使你真毕不了业,也足够令你心疲力竭、甚至你没有足够时间提高职业技能而错失一大堆 offer。逻辑有点乱,总之,“垃圾导师”事件绝对能上升到 “院校” 的维度。现在教育改革基本没有任何成效,考研前还是多点了解了解再决定目标院校和目标导师吧
南京某福建三本(副部级 985)刚刚把博士学制从三年改四年,据说是因为总归要延期一年的,改四年的话大家就都 “按期毕业” 了,“看上去好看”,
你猜最后博士们会不会延期?
所以这事情跟制度有关,跟好老板坏老板关系真不大。
学生觉得老师权力太大,老师们还觉得老师权力太小呐,呵呵。
前几年不是吵得很热闹的,学习西方先进经验,教授治校吗? 我是一开始就反对的。
按照我国的国情,真要教授治校,这帮人还不得飞起来?
现在再无耻,至少有个共产党管着,贪污、压榨什么的,还多少有点忌讳。
如果教授治校了,那吃相。呵呵。不敢想。
我一直不太理解导师有什么权利,是否可以举例说出一,二,三点来让我们外行人了解下。严格的说自称外行人有点脸红,因为自己毕竟在大学呆了十三年,十三年的时间很长,足够我了解大学各方面的系统,很可惜,都是在美国的大学。
由于缺乏对中国教育系统中导师概念的理解,使得我不了解导师中的具体权利。因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控制,必定得需要系统性的方法。一般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钱。但是,导师是否具备给硕士生,博士生发工资的权利? 这个权利到底是一个导师说的算,还是系,学院,学校一级说的算?
打个比方,如果我是一个女博士生,我的工资待遇完全由我博士导师一个人决定,他说一个月 3000 就 3000,说 5000 就 5000,就一万就一万。那么我也许想主动勾引他上床,因为他个人权利过大,可以控制我 5 年内的收入水平。
但是,如果我的工资待遇是系,院,学校一级决定。那么他对我的控制力很小很小。请问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奖学金 / 工资,到底是谁在控制的?
除了工资待遇。论文发表数量在社科类是自我奋斗的结果。除非自己想借用导师的名称,一般都是自己写。或者其他学科,比如化学,医学,物理等理工科目需要借用导师的影响力? 不得而知。但是如果需要借用导师的名字,其自身的学术能力还是要收到怀疑的。
此外,毕业论文,是否可以更换导师? 美国更换自己的博士论文指导老师说不上普遍,但是并不罕见。如果相处的不开心,可以申请更换,会浪费时间,走流程,但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影响力。中国不可以么?
就学生和导师的关系而言,我真心不知道除了以上三点(既收入,论文发表帮助,毕业),导师对我个人还有什么影响力。我个人在没有详细调研过的情况下,不会觉得导师对我有什么决定性的影响。至于工作推介等等,相对比较难以讨论,因为每个导师的社会影响力实在相差太多。
我觉得只要系,院,学校回收导师的制定工资的权利,并且增加匿名举报导师功能,加大对导师道德评估所占的比例,导师也很容易被控制。在一个成熟的体制内,任何人的行为都会被控制。人性从来没有美好过,所需要调整的只是制度而已。
在 2017 年末至今,象牙塔内发生多起研究生自杀事件,同时学术体制内的性骚扰、性侵犯事件也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仿佛原本是 “香饽饽” 的学术深造,一下子变成了 “高危行业”。这类事件的发生,与其背后“导师 - 研究生” 的权力结构密不可分。正因为导师能够在研究生某些人生发展的关键节点发挥巨大的作用,权力滥用才能无止境地滋生。
本文虽然不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质性调查,但依然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笔者希望读者能看到研究生们真实的生活状态,换个角度理解 “高岩” 们的悲剧是如何铸就的。
在国内,本科生想要考取硕士研究生,有两种方法:保研和考研。无论是保研还是考研,都是需要经过面试才能最终确定是否考上的。而面试官很可能就是未来的导师,因此学生面试前先和导师 “接触” 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种情况在考本校研究生时尤为突出。首先,本科生考研时考取自己学校的研究生,往往能获得非常多的便利。比如本科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老师知道复习的重点,或者像上文那样很轻易地和未来的导师建立联系。其次,由于目前国内研究生招生基本是等额招生,所以导师也希望获得录取资格的学生能珍惜名额,不希望看到学生被录取后转而工作或出国留学,造成名额的浪费。**但这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 “口头协议”,稍有不慎,学术腐败与性骚扰、性侵犯,便会裹挟其中。**在陶崇园的情况中,就被曝光出导师王攀以 “支持他出国读博” 的协议书,来换取他放弃保研外校,留在本校读书。
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存在着学业上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研究生可能会参与到导师的项目或者课题研究当中去,一些比较繁琐、简易的工作往往会落到研究生的头上。除此之外,**导师还可能吩咐研究生做与学业无关的事情。**根据谷雨实验室的报道,去年 12 月份自杀的博士生杨宝德,每周要去导师家打扫一次卫生,即便他自己不愿意,也无可奈何。导师还会经常叫杨宝德中午一起吃饭,尽管很多时候他并不乐意。
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位论文,关乎能否拿到学位证与毕业证,是顺利毕业的最关键的一步。而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经过开题、中期审查、答辩等多个步骤,**每一步都需要导师的同意。**可以说,导师掌握着学生是否会延期毕业的 “生杀大权。
导师和学生的权力关系还体现在论文发表的排名上。晋升、评奖、职称全都与论文挂钩。一篇学术论文,如果只有一位作者,那此论文为该作者的独立成果;如果有多位作者,就需要根据作者们对论文成果的贡献大小进行排序,贡献越多的排序越靠前。
《泰晤士高等教育》在网上进行的一项投票调查显示,在 364 名来自各个国家不同资历的主动投票的调查对象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他们在论文署名过程中上受到了来自上级学者的不公对待。而且有 16%的人表示他们得到过本不配得到的作者身份。
**实际操作层面上,导师有权在学生独立撰写的论文中署名,甚至有权更改作者顺序,让自己成为一作(即第一作者)。**如果是导师自己的课题,那么导师有权决定课题产出论文的作者顺序。而主动在自己的文章中将导师列为第一作者,已经成为了部分国内研究生不成文的默契。
导师在诸多事情上掌握着研究生的 “生杀大权”,研究生若与导师出现矛盾,很难维护自己的利益。如今国内的学术体制行政化(即教职与公务员编制挂钩,享受同等待遇)使得权力上游的导师拥有着非比寻常的庞大权力。
对于目前高校内导师权力过大的现状,最重要的是,要让师生矛盾调解机制写进学校章程当中,让师生矛盾解决有切实的条文依据。不仅让研究生知道自己的诉求有途径可以解决,更要让导师有所畏惧,慎用手上的权力。
本文内容引用自微信公众号【有種丨 NGOCN】,有删改,原文链接:
高校的异化表现为,高校的专业设置既不取决于国家人民的需要,也不取决于就业市场的需要,而是取决于各学阀集团的经费和劳动力需要。
研究的异化表现为,论文越来越不像是为了研究交流需要而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像是研究人员认定成果,评职称发奖金所需要的一种形式文体。
科层化,官僚主义的制度,最后肯定会产生这种主要为应对考核,完成 KPI,申请经费而存在的畸形结构。
那么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如果你渴望成为硕士,博士,甚至失去尊严,被导师性侵也在所不惜,你就自己放弃了自己,最终被你的渴望所吞噬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陶崇园作为足球运动员,在被侮辱的情况下,没有一脚踢倒比他矮比他身体弱得多的导师,而是委屈求全换一个博士学位,最后把自己搭了进去,我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对个人的建议就是,女性朋友不要读研究生。
结婚 = 一套房子 + 二十万彩礼
研究生 = 被导师性侵 + 毕不了业 + 自杀
如此对比,如果你还选研究生,那就是真的把自己往火坑里推了。
男性朋友没办法,因为富婆还是太少,能当研究生就慢慢当吧,能熬毕业就慢慢熬吧…… 但是,如果遇到陶崇园那种情况,千万要做出正确的选择,为自己,也为他人。
那么高校院所导师权力是否过大呢?应该怎么改革呢?我的结论是,任何改革要么毫无用处,要么就会把高校这种东西彻底消灭掉。如果你想要的是,我当一个研究生,取得学位以后,找工作就吃香,甚至你干脆就成了导师,那么你本身就是潜在既得利益群体,你主张的改革是一定会失败的!说白了,研究本身不需要研究生,导师,学位这种东西。
这实际上是一个无解项。因为在非动乱时代的各个社会领域中,总权利值宏观上是相对稳定的,一部分权利如果不给 A 队伍,那就要给 B 队伍,但 B 队伍就那么干净么?
拿高校来说,导师如果权利受到限制,例如择生、毕业、作业布置等,那么交给行政管?
高校行政的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可是直到八十后这批人入职才开始有所改善的。
交给学生自己管?别忘了知乎最高赞 “你们就是什么都不想学” 可是还没凉呢!
据说到了知乎得先说故事,那我说个两个青椒的故事:
1 新鲜出炉的,毕业季刚送走一批,该和大三的学生谈毕业论文了,约好了时间,当天学生直接发短信,说有事不来了,敢有脾气么?能不让毕业么?万一栽个 “意图猥亵” 说得清么?
(下面说不定还有评论说——说不定真有事的风凉话呢。)
2 一个宿舍六个人串联逃课撒谎不交作业,然后污蔑任课老师说把他们的作业丢了(还是说把其中一个逃课最多的作业丢了)。好加在任课老师是系里女教授加优秀教师,直接怼到教务那里——要么算我教学事故,记过处分,下学期这课我重新讲一遍;要么处理学生逃课、不交作业。换个没评副教的青教敢这么干?
(下面说不定还有评论说——说不定真丢了的风凉话呢。)
一个学生跳楼了,就觉得高校老师、高校制度有问题,那学生合起伙来欺负老师的例子,我微信群问一句,搜罗七八个没问题,又怎么说?而且可借鉴的制度虽然不能说绝无仅有,但也没那么多,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灯塔国)的导师权力(非权利)可能更大。
学术委员会监督,听起来很美好,看过《全民公敌》么?学生说学术委员会是利益共同体怎么算?学术委员会成员和导师没关系?怎么证明?监督导师所有的邮件和电话?学术委员会会不会联合起来压榨导师和学生?
有的说要公开公平,那我接着往下说,公开的话,要不要把论文都挂到网上,社会投票授予学位?到时候觉得是会写故事会的能拿学位还是会跑数据的能拿学位?如果再把到课率、成绩单都公开如何?猜猜看骂街的是谁?
呵呵。
2018-4-6 更新
实际上造成这种导师与学生冲突的,是高等教育的固有性质决定的,至少目前看不出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因为在高等教育的要求下,已经不能像基础教育那样,直接拿出一个有正确答案的卷子让学生做一遍来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
又要保障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又不能扼杀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那就必须是一项综合性全方位的考察,而这种综合性的考察,必然带有巨大的自主裁量权。
这点在本科层面还好说,但是到了硕士、博士——尤其是科研向而非高级技工的培养上,一个硕士或博士所研究的内容,很可能全世界也就四位数的人能知道在研究什么。即使我国高教人员比较多,划到我国也就三位数的人左右——注意,这只是 “明白在研究什么”,那么“能指导研究、评议研究成果的” 又有多少?不用导师制,用哪种制度?
(当然,有个学术轶事——“虽然我们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还是给他学位吧。”——问题这种吊打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高才有几个?)
2018-4-7 更新
所以说杠精难惹啊,明知道有人抬杠学能耐,但还是得免费教他几句,这才是很呵呵的地方。
那两个故事会的例子,大概有三层意思
1 “据说……”之后摆明了就是为了讽刺故事会风的答题模式才写的,亏了我还故意将开头的 “青椒” 和故事里的青教写的不同。
2 就算看不懂这种讽刺的语气,我开篇就说 “无解项 / 换一个就那么干净”,后来又写了“又怎么说” 就是说明例证法在制度论证中没有过多的价值。
3 如果说前两点还带有我个人爱好的隐晦讽刺,那么第三点非常值得深思了——例中的本科学生之所以能在本科课程上肆无忌惮,不恰恰是因为在本科的入学和毕业上,导师(论文指导老师)无甚权利而言么?
如果说现在换一个权利分配模式,又有什么能保证这种情况不会恶化到各个层面?
毕竟可以从评论区看出,一个反面教材身体力行的证明了,掩盖在某些 “天然光环” 下的恶意有多么强烈(当然,从社会议题的角度而言,这个反面教材的例证同样没有多大价值,但是至少能佐证我之前的论点——社会关系中的任何一方的性质上并不带有天然纯净的属性)。
那么回到本题最初的议题——有没有一种制度建设能够更加公平?至少我说是无解——原因在昨天的更新已经说了。
如果说财产分配或政治参与程度等类似问题还能用某些实体化的数值和行为来量化,那么科研能力培养方向(而非高级技术人员培养方向)的硕士 / 博士其科研能力的评议局限性是很大的,难以以一种能够对全社会公开说明对方式进行评价。
当然,如果说目前的分配模式及执行倾向发生转换,某一个群体是受益的,但是这种受益就像是被帝国主义压迫为主转换为被封建主义压迫为主一样,毫无进步性而言。
另附:如果说要我提出一个解决方式,我也认为是——不要怂!(之前我点赞的几个答主的答案重点),从个体分析而言,在社会活动中既然碰上了人渣,损失就已经开始了,及时止损是关键,学校 / 教育局 / 教育部甚至于公安机关 / 纪检委都能举报,实在不行,网络 / 媒体 / 自媒体一条龙服务。对老师而言,即使拼上了课题延期结项 / 教学任务完不成,也不能容忍人渣学生;对学生而言,即使退学,明年重考另一个学校也不能容忍人渣老师,对行政当然也一样。
老人家早就教导过我们,现在改一下 “以能力求学历学位,则三者皆存,以学历学位求能力,则三者皆亡”(无论对哪方都一样,如果听不懂,客客气气的来问,我有空会解释这句话的)。
当然还有另一种不知几劳但永逸的方法——当生产力发展到社会主义中级(用不着高级)阶段,取消高等学府与高校教师职业,社会成员在完成基础教育后可以自主选择研究方向从信息网络上直接汲取知识,科研与劳动是统一且唯一的人类劳动,没导师没学生没学校,问题解决了,而且是正论的解决方式——现在做得到不?
思考良久,还是想回答一下,博士毕业已经快三年了,现在也在从事科研相关工作,接触很多在读博士,原来实验室的师弟师妹也经常和我吐槽,我也经常劝解。
先说说我自己吧,本科毕业就直博,5 年顺利毕业了之后,拒绝了导师的博后邀请,拒绝了导师工作推荐,花了一周找了一个很小很小的公司,毕业之后立马工作。因为到了博士的最后一年,我心心念念只有一个想法,我要逃,逃到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重新开始。
我至今对科研还是很有热血的,我想在科研的第一线,我想接触未知的东西,我想我出的成果给这个社会带来价值,所以后来我回归科研界,但是我的回归和原来的导师没有任何关系。我是导师的第一个博士,我们一起建立实验室,一点一点积累,一点一点迎来送往,我从大三就进实验室了,一共待了六年多,我对实验室有很深的感情,但是,对导师,感情特别复杂。
反思一下,我做的并不好,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怕导师,因此不会拒绝,不懂拒绝,不知道该不该拒绝,不敢承担拒绝的风险。我是导师口中的榜样人物,天天泡实验室,导师给的课题都能完成,导师给的合作人物都做的算不错,文章也很早就有了,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
可能是陪着导师赶 deadline 通宵了几次之后,从实验室出来,凌晨,我的眼泪直流。。。
可能是导师的碎碎念,一直催一直催,文章一直改一直改,几次反复重来,让我迷茫,让我对科研失去了最初的兴趣。。。
可能是我们的时间一直要以导师的时间安排为准,我的导师是个拖延症,因此很多时候就打乱我们自己的安排,导师会半夜和周末打电话询问课题进度,周而反复,很累很累,以致于我有时候看到导师电话,就开始哭,然后就默默的等电话挂断,平复心情之后再鼓起勇气打回去。。。
导师就像我妈一样,当时就深刻的有这么一个感觉,如果不毕业,永远是必须听从的长辈。
我们实验室所有的人都在组会哭过,我们的导师不会骂人,但是那种家长式的教导,很可怕,一直碎碎念碎碎念。我们实验室毕业的学生,哎,都不会说导师的坏话,但是都不太愿意和导师有密切的关联,心理阴影吧。从毕业的角度来说,我们导师也想要求硕士发英文 sci 再毕业,但是后来好几个都软磨硬泡,导师松口,发了中文文章毕了业。我们导师对他认为的好学生,可能会各种温柔的压榨,对他认为的其他学生,也就放养了,或者交给他们报销的活儿。所以我们实验室延期的不多,但是也没有一个人留下来帮导师。
我有时候也会想,博士生导师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中国的博导会不会自己做科研呢。。。各种会议,各种写基金,各种谈合作,还有教学任务,我仔细想想,导师在博士期间教会了我什么呢。。。实验室人很多,导师基本就是给个方向,然后就自己看文献,做实验,组会的时候汇报,导师调整思路,然后再继续做,然后写文章,导师改文章,然后文章发表,课题结题。有时候想想,我真的不想做导师,太多科研之外的事情要去处理,很难在科研水平上有突破,可能我的想法也比较局限吧,看到周围的很多博导去应酬,觉得挺没趣的。
我听到过导师对学生的抱怨,客观来说,导师也有压力。除了一些导师的确功利心太重,把博士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其他的一些导师,也的确挺不容易的。说实话,一个博士生导师,怎么可能去好好培养手底下十几个学生,外界给导师的压力,导师转到学生身上,文章、基金,高校导师的各种评价体系,非升即走,很难踏踏实实做点有价值的科研,很多导师基本就是跟风,什么好发做什么,发了文章就脱手。
现在我也不抱怨导师什么了,基本相忘于江湖吧,开会碰见礼节性的打招呼,就当导师对我也失望了吧,这样挺好,我的心里创伤也渐渐平复。现在实验室很多快毕业的师弟师妹经常找我聊天,哎,现在的学生胆子也是越来越大了,听说刚进实验室的小师妹,都敢当面顶撞导师了,也不会自学,没结果就是没结果,导师也无可奈何。
所以啊,一方面,没有对科研的热情,也就不要来读博士了,互相折磨,另一方面,导师也别按照公司招员工的方式去招人干活,希望能够发掘一些真正愿意去做科研的好学生,去引领他走上科研的道路。学校也需要给导师配备助理和工作人员,去承担导师的部分工作,给学生解放。导师需要给博士基本的生活保障并且尊重个人时间。学校也需要给发现自己不适合原先导师的研究生们抽身和重新选择的机会,博士是有班级辅导员的,也希望能够担任博士生和导师、学校沟通的桥梁。
随便写写,感慨良多。希望惨剧不要再发生。
在国内念的硕士,现在在美国念博士,对两边情况都有所了解。
先说结论: 1. 国内和美国导师的权利都很大 2. 好的制度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问题的发生 3. 美国这边对学生的保护普遍好一些,但也有很糟糕的情况发生。
先说导师权利,能不能毕业这种事情在国内和美国都是导师说了算的,对学生来说这个基本就算是生杀大权了。而在美国,在校情况和移民身份还挂钩,留学生心里难免会再多一层顾虑。
再说制衡导师权利的制度。我现在在的研究所是这样的,在研究生资格考试之前都不需要确定毕业论文导师,而且强制大家去跟不同的教授做轮转。这样不管是通过直接相处还是听别的人的评价,前一两年基本就把各个教授的情况给摸清楚了。而且因为导师和学生是双向选择的,教授们也必须表现的好一些争取学生,综合起来基本可以避免遇上糟糕导师的情况。再就是学院的帮助了,我清楚的记得我们入学培训的时候项目的负责人说如果你们跟导师相处出现了问题要来找我们,我们可以帮你沟通解决问题,甚至更换导师。
国内就不太一样,一般都是要在入学之前确定导师,这样相对来说不太容易摸清导师的具体情况。等入学以后如果再想换导师就麻烦了。我倒是也听说过有人换导师,但还是得原导师同意才行。此外我相信不少学校学院也是会去帮助学生解决和导师相处的问题的(也不排除有些根本不管的),但主动这么跟学生提这个事儿的我估计很少。大部分学生可能会默认不存在这种可能,从而生出无路可走的感觉。
总体上讲美国学校对学生的关怀是要好一些,除了我刚才提到的那些,学校也提供心理辅导而且鼓励大家有事没事都要去聊一聊。但我感觉我们学院可能是这方面做得还算好的,坏例子也是有的,比如去年自杀的唐晓琳所在的犹他大学。她所在的学院最近还出了一份情况报告:Results of Physics & Astronomy Department Review Released | UNews ,列举了系里的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业进度缓慢,上学期间签证出现问题,对学生尤其是留学生的关注不够,院办工作执行不下去等等。我这种院里不错、工作也算顺利的都觉得整天各种事情闹心的不行,遇上犹他大学这种情况难免想不开。
最后是我想到的一句跟题目不太相关的话,大意是申请博士的时候应该选择最合适的项目而不是最合适的导师。之前还不理解,现在比较明白了,如果是冲着某个老师去的,万一去了以后相处不好,不巧系里又没有相似方向的导师或者没人敢接手那就没辙了。而一个各种意义上都好的项目能提供更多的可能。
我倒不觉得导师的权利过大,但是目前这个样子导师的权利已经足够,也绝不能继续放大。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当年国内的良心媒体们大声疾呼的高校去行政化和教授治学。尤其是教授治学,赫然是我国与西方高校在教学体制上的根本差距,是我国高校教育水平严重落后于西方高校的根本原因。
其实教授治学是个文明称呼,说白了就是赋予教授在教学工作中最大话语权甚至是唯一话语权。为什么会出现现如今的情况,为什么学生面对一些教授的无理要求无力拒绝,根本原因就在于教授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
其实这个问题,严重的还是严重在研究生乃至博士生,因为研究生和博士生跟导师之间的关系变化,现在已经不单单是老师和学生关系,逐渐类似于教授和其私人助理的关系。
不过即使如此,教授对学生的控制力仍旧是非常非常有限的。因为教授和学生之间终究有着老师和学生这层关系,教授不能随便解雇自己的学生,因为这会反过来影响教授自身的评价,甚至可能逼学生鱼死网破。学生毕业可就拍拍屁股离开了,教授还要在圈子里混饭吃。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个根本没出社会的学生就是个光脚的。但也正因为学生没有出社会,对教授的虚张声势会产生过度的反应和不必要的担忧。
其实作为学生好好想想,教授能怎么样?尽管现如今赋予了教授很大的治学权限,教授还真不能把学生怎么样,到,但是一个学生真觉得的不爽,其实完全可以反过来威胁导师。
你论文不带我?你不让我毕业?我天天蹲导师办公室,坐办公室里瞪着个眼睛盯着导师。学生找老师沟通,找老师请教问题,有什么不可以?学生这个身份其实反过来是可以充分利用,利用的让导师无法反击。
实在不行,院长办公室,抓住院长嗷一声哭出来,声泪俱下,痛心疾首。就是你跟导师有天大矛盾,学院也一定会出面化解,而且生怕矛盾激化,除非你有硬伤,一定保你顺利毕业。
说了那么多,其实还是想说,在校学生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淡定,不要自己把自己视作某个人的人生依附。只要你自己看淡看清了,很多问题也就无所谓了。
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看到某个导师也回答了,就来回复一下。
该导师抱怨没有招生权,不能招到自己喜欢的学生。没有学术把关权,不能控制学生质量。
我的回应是如下:
1. 跨范围的招生是为了保证公平。
如果如老师所言,只招自己喜欢的人,最终很容易的结果就是学术上的近亲繁殖,渐渐形成了门户,最终形成了学阀。
2. 设立指标是为了多样化
国家有很多学科,有些学科是容易拿项目,有些不那么容易,如果有项目就能多招生,渐渐很多学科的传承会出现问题。
3. 不给导师学术把关权是因为自由裁量变数太大。
目前不管是投稿论文,还是职称晋升,项目评审,只有一个评审专家难免会出现偏颇的情况。另外,所以都是几个评审专家,在学生的培养上,如果遇到道德不高的老师,很容易私心过重,出现题主说要讨论的情况。
诚然,目前的招生有许多的问题,但是你在未能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之前就贸然否认它未免太鲁莽。
我的建议
1,建立多导师制。
2,在研究生前一年实行实验室轮转制,把选导师的时间延后到一年级后。
3。强化研究生会,不能只是学院的传声筒,定期匿名评价导师。
4。师德上实行一票否决制。
谢谢邀请… 今早刚好思考了下这方面的话题,因为刚好看到这样的新闻… 我也觉得不是权力大不大的问题 是导师抓住了学生的痛点. 要害,更知道他们不会轻易去揭发。往往揭发了,也是吃力不讨好的吧,除非真有什么实实在在的证据。
你像之前一直被心理压制和奴役的一位男博士生,最後自殺了。其实他有足够的证据去投诉,但是他一门心思想着学术,就像一个人赌博一样,赌注越扔越大 (一次又一次順從導師的合理不合理要求),只希望最后有个正面盈利(博士顺利毕业) 的結果,哪怕中途輸了好多次,也一直盲目覺得說,沒關係,只要最後我贏就可以了。
但下賭注的人都沒有想到,自己是否會在抵達勝利終點之前,精神就已經崩潰了。
我不是說導師過度干預學生生活、提出過分要求無錯。但我更希望作為學生的我們多善待自己的精神健康,一旦腦子裡開始覺得導師是過分的,那就要有意識收集證據,我知道很難,我也沒經歷過,不能切身體會到。我也是希望廣大博士碩士在讀生能在一個更健康的環境下搞學術吧。
讲几个案例吧。
一、我院陈 xw 老师骚扰女生(如果不知道请自行百度)。他为什么敢骚扰女生,无非是他掌握了学生的毕业的第一道关卡。如果他不通过,学生没法毕业。而对很多同学来讲,考上 985 高校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为了拿到毕业证只好忍气吞声。
二、我认识一个女生(非我校)。导师想升博导,要出 paper。学生里只有她一个英语好的,发 paper 的主力活她都做了,在导师办公室加班加到凌晨 3 点,早上起来被老师骂。是带人格侮辱的骂,几次不分场合当着别的老师侮辱。最后精神有点抑郁,去校医院检查开了证明,找学院教导主任申诉,闹了一阵后换了新的导师。现在研二两篇 sci(在投)。
越来越认识到,其实研究生阶段的导师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普通人里面有性格暴躁的、油嘴滑舌的、阿谀奉承的,在中国庞大的高校导师群体里一种都不会少。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从小的教育常常让我们有一种幻想,幻想和老师的特殊的关系(就像有个别回答的那样父子,或者长辈)。导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考虑,帮学生在专业上和做人上都得到成长;学生全心全意帮导师完成项目。这样的关系有,但是已经很少了。
很多导师和我们之间的关系,真的仅仅是老板和下属的关系而已。
而且,这是一种畸形的单方面权利过大的上下级关系,即:导师觉得我们干的不好,可以不让我们毕业;我们觉得导师干的不好……. 他也没事。
真的应该限制一下导师了。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比方说剥夺导师对学生的毕业决定权,学生通过答辩就可毕业;比方说**毕业生问卷调查,一些连年差评的导师缩减招生人数;比方说如果别的导师同意的基础上,不用现在导师允许即可换导师;**都是很好的方案。
总结:既然大家都认识到了导师和学生仅仅是上下级关系,那么下级该有的权利,也应该交还给学生了。
作为一个想过当老师,但是后来去公司搬砖的博士毕业生,我有话说。先说结论,我觉得整体制度不健全,但不能完全归结于导师或学生单方面的问题。
社会舆论现状:中国一方面鼓吹西方的自由与平等,另一方面总是骨子里有点孔孟腐儒的天地君亲师的那一套道德标准。实际体现就是大家总是要求什么医德、师德,国家层面的宣传也总是仿佛医生、老师、科研工作者蒙不吃不喝、全心服务、回报社会才是标准的好人,一点私心都不能有。学生和老师总以在这套师徒父子的道德体系互相约束,总会出事的。
高校实际情况:导师每年招生名额有限,大部分名额上,招生范围可选范围也不高,学校给啥样就招啥样的。导师有科研压力,只能通过约束学生来完成。约束的太过,学生又不懂用合理的方式保护自己,或者心态不好,自然就会有各种悲剧和丑闻,让大家觉得导师权利过大。
综上,一方面,如果遇到了没有师德的老师拼命 push 学生压榨学生,学生收到道德约束只能服从老师,自己不懂保护自己,就悲剧了。
制度问题不方便多说,我大清自有国情在,大家都说高考不好,但没人能说出个比高考好的方案。其实规矩在那里,玩法很多,作为老油条,我只从学生怎么坑导师的角度来举例一二,大家可以借鉴一下,但不建议学习。
1. 情况一:导师每年有两个硕士名额。如果我读研之后不给导师干活,整天瞎混不上进,或者看不上导师的方向自学成才出去实习(CS 方向屡见不鲜),也不怕老板不给毕业(直接拿本科毕业证找工作也不怂,或者在学校期间旷课去实习,三年见不到导师几面)。导师给我毕业我就赚了,不给我毕业我也不亏。无论如何亏的都是导师,即损失了 50% 的人力资源。那么遇到我这种神坑学生,导师能怎么样?好像也不能拿我如何?不给我毕业,呵呵,我打定主意不要毕业证了 / 早就 BAT 的 SP offer 在手无所谓毕业证了。
2. 情况二:和情况一差不多,但是我一定想要毕业证和学位证。如果我的学分都修完了,论文 / 专利之类的条件也满足了,大家撕破脸皮的情况下,双方能做什么?
A. 导师能在我毕业的手续上卡我一下,而且只能侧面拖延,找借口等,但是更多是威胁,大多情况不会实际执行。否则会对他自己的口碑、声誉、来年招生等都有巨大影响。
B. 作为学生,我可以闹到学院、学校、网上,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反正我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导师和学校不能开除我,最多只能换导师。大不了闹的沸沸扬扬的,谁都不好过。但是只要我满足毕业要求,最终是一定能毕业的,只是中间会收到各种压力和阻碍罢了。
上述情况,仔细想想,其实导师实际都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人招进来,用的好还行,用不好就直接丧失了巨大的劳动力来源,无法满足科研压力。反观导师除了威胁一下学生说不给毕业,好像也不能干啥(扣我工资?本来就没工资,不存在的),真的不给学生毕业的话对于导师而言也只是损人不利己而已。
我认为,不大,也不需要太多限制。大不了我这个硕士 / 博士不读了,文凭不要了,或者换导师,或者退学去考另一所学校。试问,导师能拿你怎么样?
我觉得需要的可能是信息的公开透明和一些相应有效的惩戒制度。
学生需要认清自己的需求,认清导师的真面目(人品、学术水平),认清师生之间的关系。
很多学生叫自己的导师 “老板”,其实是十分准确的。但是我出于对老师的尊重和对自己的尊重,我不管当面还是背后都称我的导师 “老师”。
有朋友认为放弃这个文凭是浪费了青春。我倒是觉得,放弃文凭也好,坚持读书也好,都是一段历练,谈不上浪费青春。普通人的生活就是充满了遗憾。
《大明王朝 1566》里面有一段讲 “父子” 和“师徒”的
有时候最亲的并不是父子,是师徒! 儿子将父母之恩视为当然,弟子将师傅之恩视为报答。
我觉得学生相比较而言是比较好哄的,正常老师只要稍微施恩,就能收获一堆真 · 儿子。
同意前面答主 “如果被导师逼到要自杀,就选择激烈的同归于尽”。
——————————
国内制度对导师的权力完全没有制约,不否认有人品好的,但退一步你考虑一下正态分布,也会知道总会有那么一小撮极端分子。而理工科搞科研的,大家想想自己上学时候碰到的想搞科研的学霸们,大部分不都是情商低,思想顽固吗。从这么一小撮人里碰到正常的,概率还是不高的。
硕士博士读下来,少则五年,多则八年,想想这时候同龄人都在升职加薪赚钱养家,自己却还拿着少的可怜的助学金苟活,这份生存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如果再加上临近毕业迟迟发不出文章,这种酸爽大家能体会到吧…… 而文章发的少(发文章数量与导师人品、科研能力都有关系),毕业找工作还能好找吗?这是今后的生存问题啊。
所以说,在这种师生关系里,大部分学生是低姿态的,这更助长了某些极品导师的气焰,师生发生了矛盾往往会把学生往死里整,完全不考虑后果,十分可怕。而且换导师程序非常不合理,我就读的研究所,换导师申请表上要让原导师签字,我就想说是不是智障设计的,他不先整够了你能给你签字吗?我当时提换导师的时候,他让我离开研究室就给我签字,然而并没有,最后我求了他半年,他才最后签了,这半年科研完全停滞… 这期间我真的屡屡想着要不就搞个鱼死网破,你爱签不签吧,就像许多高票答主说的,不要怂、不忍让、要正直、要勇敢、要坦荡、要不屈服。我 tm 真的想,可是又想到父母、想到女友、想到将来,我还是忍了,我没办法不屈服、没办法不怂,我要是真的鱼死网破,硕博连读读了一半,只有个学士学位还耽误了这么多年,我要怎么面对我爱的人呢?
目前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生态就是这样… 学生完全被导师掌握,完全没有力量抵抗。
前两天得知武汉理工大学的事情,感到惋惜,非得靠学生自杀才能让这些极品导师被曝光吗?而且就算曝光了,似乎他也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这大概就是以卵击石吧……
我只能说,如果导师权力没有制衡,学生真的没办法不忍让,没办法不屈服。
反正研究生也是完全自学,应该废除研究生教育。
关键是看遇到一个什么导师。遇到好导师,他会用权利帮你一直向上发展。遇到差劲的导师,他会用权利压榨你。
在我达到毕业要求申请答辩的那一刻,我的导师关上办公室的门跟我吼:我从来没说让你按时毕业,是我决定你毕业,不是学院,不是学校!
这样的对话持续了一个月,各方求助无果,最后我精神扛不住了,怂了,同意延毕了。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有录音,全都有。
也许我毕业的那一刻反手就会举报他,也许当被狗咬了一口,不会回头。
谢邀,作为一名导师,我真心期望废除导师负责制。我希望建立一套完善的研究生培养制度,明确导师和学生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我现在在荷兰访学,这边的博士是 “员工”,博导支付“工资” 给博士,师生之间的关系真的是 “雇佣” 关系,博导的权利很大,他能决定你是否能答辩,论文是否合格等。但是作为员工,博士也可以向学校的 HR(人力)部门反应自己教授的情况。如果收到不公平的待遇,比如 “性骚扰”,“种族歧视” 等,博士只要拿出证据,一经证实,处罚非常的严厉。中国的情况就是制度不明确,导师平时没有约束,事情闹大了,上了媒体,无限放大导师的责任,妖魔化所有的高校教师。那些 “禽兽” 教授不过占高校老师的少数,结果全体教师跟着背锅。
无
背后深层的原因,就不多说了。
答主提一个现阶段的一个小方法吧,是博士硕士自己努力马上就有效果的。
国外很早就有个 rate my professor 网站了,学生可以给老师真实评价的。
我看国内也有个类似的,但是没什么人去评价。
希望博士硕士们自己先动起来,评价起来。
也有可能大家评价多起来的话,这个网站也会被封了。
所以,你知道根源了。。。。。
你们理工的都是挡着不让毕业,我们文科的都是催着毕业。
现在的导师里很多都是这种思想啊。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0755193/answer/357896059
他们获得的项目、基金,尤其是横向有很大部分都是依赖学校的名声,而非自己的能力。与之相对的是,报考他们学生几乎也是考虑到学校,而不是为了追随某个老师。当年国家培育这些老师花费了资源,现今培养他们的学生也花费了资源,但是在他们眼里,手中的一切权利都来源于自己,可以随意使用,学生的入学和毕业不过是他们的施舍。对于这样的人,我们能寄希望于他们忏悔,改变么?我觉得没什么可能性了。
如何限制,谁来限制?依靠院系的行政力量吗,我导师鄙视行政那套,根本看不起他们?依靠我 Dang,估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粉饰一时的太平而已。我的想法是两点:
第一,希望能做到可以自由换导师,而不是各大师门自立门户,就算换了也没人敢接手,以我所在的 985 王牌院系为例,好多老师都是近亲繁殖,相互之间人情往来门清,根本不愿意惹事情;
第二,希望能做到毕业前真正的匿名评价,或者往届生跟踪问卷调研,我的毕业论文致谢完全在假装高潮,因为我老师就看这个,别人看来很浮夸的吹捧他看不出来,并且很愉悦地享受被捧杀,师门的情况是很多毕业的师兄师姐自此之后跟老师没了联系,隐忍到答辩通过马不停蹄地离开他,并且以后再不让别人骑在自己的头上;院系的老师多数敬而远之,绕道走,没有真朋友。
我导师什么样?撇开教授的标签,他 60 年代农民家庭出身,从小骑在羊背上长大,放过羊,本科毕业后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当过厂长,其实深谙社会的这一套,现在打电话求人办事也是一口一个书记,但是挂电话后开始骂别人土人傻子,甚至觉得刚刚自己被轻贱了,这一点来说他年轻的经历让他极度自卑,太大的缺失即使当上教授后养尊处优都很难弥补,寻求别人对他的认同尊重,并且步步紧逼,控制欲特别强;在我们面前骂系里的老师阳痿、大便干燥,谁对他好这个人就是识大体,谁不捧他就没有境界格局,就是傻子是猪。看王攀、周荺等等知乎网友控诉的他们的导师,可以看到这些老师都有共性,权利如果不关到制度的笼子里会膨胀,这些公认的高级知识分子耍起流氓来不输屠狗辈,而且能够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为自身开脱,他明明是制造混乱的人,但是他可以撑起腰扯着嗓子站在人群里骂。
导师研究民科,搜索研究生民科也能看到很多研究生的无奈,非常鄙视实证那一套,但是他评上教授全靠早期的实证文章,很多年没有产出了,现在在一门心思研究民科,经常拉着我们跟他一起讨论民科,并且强制性论文写民科这个方向,我们为了论文能过外审,在写作过程中要平衡民科与规范性学术论文的要求,此中的难度可以想象,更加可悲的是看不到意义;此外研究民科过程中每次电话沟通、见面沟通要录音要整理,老师述而不作可以,我们这些(民科)是最牛逼的学术,可是要拿诺贝尔奖的。研究生期间不能实习,不能出国,离校返校时间告知等等彰显他的权威就不说了,电话必须接,接晚了能说死你,你意识不到老师的重要性,你牛逼什么,你这是对老师学术素养人品等等的否定;在校期间经常 7 点 45 在群里说一声,我们 9 点必须出现在他家,任何我们的事情都必须推掉以他为准,甚至学校的课程也不要上了,听闻有同学在上小语种课,你价值判断有问题,社会上可以学的你现在学了干嘛?你意识不到老师的学养,这样的学术大家在你面前还有时间学这些不着调的小语种吗?那么我们在校期间干嘛呢,教会什么了呢?围着老师转,买菜报账不提,同时开学之初已经问了大家的家庭爸妈的职业,因为师门同学性格差异 、家庭背景差异、 本科院校差异区别对待,对于一些逆来顺受、性格善良软弱的同学总是差使做买菜报账等等琐事,更加操蛋的是这些同学其实开始的时候更多是责怪自己,是不是自己不够好,反而会让他们更加 “用” 的上手;以及在师母去世期间同时跟多个女性交往,问大家的谈对象的情况,甚至在师门同学面前说谁谁谁男(女)朋友我看不行,要分的,这也是大学教授。其实我们的教育让我们对 “大学教授” 这个词本身就赋予了太多的光环与滤镜,他们能言善辩,煽动性极强,流氓起来是个混混,风口不对立马站在道德的高地,但是他们最本质上是人,也会有怪癖、难堪的吃相,也是在助理教授、副教授、系主任、院长的道路上打怪升级,争夺权势。大家记得保护自己,收集证据,大不了鱼死网破,那些遇上奇葩导师心里难受的小伙伴你绝对不是一个人,你是被理解的,欢迎找我倾诉。
最近一直在关注武理工事件下的评论,看到很多知乎网友说自己的导师的恶劣行径,想起自己的三年越发觉得荒唐,但我们刷上热搜,又能怎么样呢?不理解没有遇到奇葩导师的人还是不理解,现在的大学生是不是太玻璃心了,这种不理解更加地冰冷。我也明白控制欲很强、吃人的人不仅活跃在高校系统,他们在国企要职等等工作岗位上也存在,《文化纵横》这篇文章很好地说明了这类人的脾性,《且看今日学界 “新父” 之朽败》,只希望能够少些无奈、多些理解,能够有所约束吧。
学界的这些新父们自幼失怙,是吃狼奶长大的。他们身上表现出这样一种鲜明的特点:社会阅历丰富,经验直觉敏锐,人际关系娴熟,问题意识明确,生存能力强劲,开拓精神十足。因此,他们能够在进入学界后不长的时间里安营扎寨,开花结果,用 10 年左右的时间获得了在正常情况下需要 20 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获得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地位。有媒体誉之为其辉煌无法复制的 “新三届神话”。
尽管学界新父们今日的学术地位的确辉煌,但是,他们的学术成就和人格品质似乎远谈不上辉煌。
首先,先天的营养不良决定了他们学问的底气虚弱,而进入学界后成名太快又使他们的精力早早地陷入会议、派系和资源的泥潭。他们太晚地奠定为学的地基,却又太早地进入戴维 • 洛奇所谓的 “小世界”——这注定了他们的学问难上层楼。
其次,他们早年的曲折和进入学界初期的困窘使他们急于寻求补偿。他们少时追随太阳时,舍我其谁的骄傲在经历了饿其体肤的记忆、上山下乡的磨洗和 “脑体倒挂” 的尴尬后,而今常常表现为对权力的迷恋和资源的贪婪。
再次,早年在底层的混迹虽然使他们具有了很强的处理俗务的运作能力,但他们常常也自觉不自觉地把学术俗务化。从底层千军万马中能够挤上大学的独木桥,进而占据大学的教席,再进而在学界尽得风流,说明他们具有混社会的足够聪明,但他们常常缺乏对学术真正的敬畏,甚至缺乏做人的底线。
这是教育制度的问题,毕业要求由导师制定,所以就变成这样。随着老师级别 / 职称 / 职位的升高,他们难以分出精力去指导学生;再则,随着招生越来越多,老师们也管不过来。最后,都是学生自己扑腾。试问老师不紧跟文献如何指导,拿着几十年前的经历来训导?再问,学生遇到问题,只能自己琢磨,无人引导,要老师何用。本以为老师的存在作用是:拔高学生的想法,遇到问题是提供可能方法 / 方向……
谢邀,理性的回答下这个问题。
相比较北美,国内导师的权利算是比较受约束的了。但是,在国内,高校也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不可能不受社会风气的影响,首先导师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在工作上,是受行政人员制约的。并且国内官本位思想很严重,越权(干涉他人工作)行为很严重。所以久而久之,有些导师可能是受大环境影响,有些是心理畸形,导致自己滥用手中的权利。在任何一个事件中,学校的角色都是尽力想办法将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而不是去思考在未来如何杜绝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也就产生了包庇的行为,可能校领导更多的考虑的是学校的声誉和自己的仕途。另外一方面,北美导师的权利虽然很大,但是还是有制约的,主要是来自于学生会和工会等等。学生会,工会是独立于学校存在的组织,不受校领导的干预,会不定期的向学生邮箱发调查问卷,必要的时候,会找警察解决问题。我个人觉得,目前国内的导师不是权力过大,而是国内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很多方面是没有制约的权力,加之国内很多的大环境不好,师风师德败坏,导致很多老师没有守住底线,随波逐流。解决的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制约制度的建立,比如行政人员的角色,就应该是回归本位的服务角色,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官老爷。单纯的限制导师的权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让我想起了本科毕业的时候,负责毕业设计审核的导师,因为同一组的小伙伴进度比较慢,整整骂了我们一组人五个小时,还有一个是有身孕的小姑娘。。。直接给人小姑娘骂哭了。期间一直给我们说自己一句话就能让我们毕不了业。。顺带提了自己带的研究生曾拿自杀要挟过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里充满着不屑。或许在他们眼里,这些本就是一些不值得一提的事情。。
另外,他自己也信佛,大学他给我们代过课,课上还给我们讲因果报应。不过跟他交谈,感觉他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戾气。其中有一次的日常被训,他说了句,你们现在论文进度赶不上,以后你们工作了,跟不上进度,给企业造成损失,人家可是会要你命的!我承认,这是我前二十几年来觉得自己离死亡最近的一次。。就是因为论文进度没达标。。。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四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
搞不懂为什么都二十一世纪了,还要搞这种手工小作坊式的教育模式。
欧美保留导师制,是因为人家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打造纯洁的精英小圈子,中国为什么要这么做?研究生以上教育无法工业化么?
并且这种制度还不仅仅存在于高校,好多公司也有。
能力强的导师和好的科研团队能让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上有一个更高的起点,这样的团队成员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模式,彼此之间配合默契,相互促进,自然也是成果丰富;反之一个能力较差特别是组织协调能力差的导师,只会让学生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上,比如收集资料,处理数据什么的,甚至有些还是重复性的工作(导师不注重团队建设,虽然有些数据之前用过或处理过,但他没有保留或者是早已找不到),这样的团队,学生往往拼命工作,但是成果贫乏。
很不幸,我所在的团队就属于后者,我的导师是一个自身科研能力较强但团队组织能力不足的人,这一方面表现为吝啬和自私自利的性格,总是会找这样那样的理由不给学生发补助,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致命的是,他的这种吝啬也表现表现在科研工作中,他不愿意与其他团队甚至自己的学生分享自己的数据或程序。这种性格的结果是,他的科研团队一直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到目前为止他的团队除了几个研究生以外就只有一个助理研究员。
另一方面表现为总体把关能力不强,对于一个课题或一篇论文,他不是先让你把框架和思路定好再去写,而是催着你先写出来,再大篇幅结构性的去修改,而且是反复好几次,很多时候还会自己否定自己。对于科研工作,他事先没有很好的安排或设想,也不给学生捋思路的时间,只是要求你赶快把文章或报告还有 PPT 拿出来给他看,然后他再去批判,今天 PPT 不美观,你去努力美化,明天文字不流畅,你再去努力润色,等到细微处改的差不多了,他又会突然发现论文的科学问题不明确,研究思路没创新,然后…… 你之前的工作基本上都白做。最要命的是,他绝不允许学生质疑他,对于他的各种指示,学生稍有迟疑或者提出不同意见,他百分之百都会狠狠教训学生一番,说话极其尖酸刻薄。很多时候,学生想跟他讨论论文的思路和框架,尽量少走弯路,他大多数的回答就是:“你先把文章拿出来再说”。因为权力过大,他决定你能否按时开题,能否按时毕业,所以很少有学生去违逆他,大家只能默默的忍受,共同的期盼就是早点毕业。
就这样,我们的科研工作几乎被他管死了,很少能有主动发挥的余地。结果就是,我们组的学生总体上比其他组都要刻苦,投入时间也更长(几乎每天都是朝九晚十二),但是成果几乎是最少的,他的博士生几乎没有不延期毕业的。
我觉得导师的权利过大,需要进行限制。
法律是对基本的权益进行保障,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法律是我们人权的底线。我们关于《离婚法》不是限制两个人关系甜蜜时,一对情侣一生相爱而不结婚都没有问题。我们的法律是保证当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两个人出现了问题出现了矛盾的时候,有法律可以保护我们。
当前导师的权利过大,学生申诉无门,过程中导师的上级单位也就是学校和研究所与导师是利益共同体,导师申到项目,学校分钱,所以希望国家层面能出面进行干预。
现阶段学生遇到导师问题根本就是投诉无门,跟学院领导说,你导师可能就是学院领导。跟研究生部说,研究生部说他们无权干涉导师。还可以跟谁说,最后换不到导师就是退学的局面。
导师权利过大主要体现在,导师决定一个学生的毕业生杀大权。
导师签字你才能毕业,导师不签字你就毕不了业。这中间,研究生的每一个关节都是老板对你进行要挟的机会。开题要他签字,中期要他签字。等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陷入无边的绝望。没有边界,你不知道做到什么程度老板会满意,一件事情后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
关于导师的回答,我的回复如下,因为这个问题要匿名,所以采用了这样的方式。
首先,关于招生权,我觉得导师是有的。高校的导师可以提前接触到本科生,选择可以能够保研的学生提前招进实验室。同时对于考研的学生,导师可以在面试过程选择自己觉得好的人,提前联系。至于主动联系您,您不喜欢的学生您也可以拒绝。
关于招生的人数,我觉得对人数进行限制是十分必要的。我就在一个人数众多的实验室,但是实际在岗导师非常少的实验室。导师都不记得你的研究方向而随意的更换研究方向多次。学校对招生人数进行限制可以保证导师有足够的精力指导研究生。
其次,学术把关权,我是建议导师拥有的,这个权利其实是与招生权相辅相成的。您觉得一个学生具有做科研的潜质,所以你把它招到了您的实验室,悉心培养。作为学术把关权,我觉得不是在毕业的时候而且分布在整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将做一个课题的时间线分解,一个月时间定方向,一个月时间确定现阶段的研究方法,找出该领域的主要问题。一到两个月提出你的解决方案,一到两个月写代码实验,一个月写论文。剩下论文修改两个月。将科研过程拆解,每一个环节都有导师的把关权在发挥左右。如果出现延误,则增加工作时长等方法。我觉得这样才是把关权的体现,而不是说过程中看到出现问题不帮助解决等到最后直接判定这个学生不行。发表在顶会一区的文章很难,但是对于三区左右的文章还是可以通过努力发表出来。所以如果有清晰合理的规划,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硕士生是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实现的。至于博士,如果研究新的问题,是很有可能长时间没有成果的。但博士延期的现象相比较于硕士普遍很多,不存在您说的学校一定要求您让他毕业的情况,博士一篇文章没有你也帮不了他。
在您的行文之中,我感受到了您对于导师的指导写的非常重。回顾研究生生涯,我觉得其实实验室的指导并没有你提的那么重,导师给一个课题,好的话给个科研的方法论,不好的话就你自己去做吧。按照上文我给自己制定的时间线,大概半年的时间一个差不多的研究生就可以入门成一个能上手的 “老人”。同时,如果导师可以主导师门的传承风气,实现老带新的局面,那导师其实是可以在学生培养环节被解放出来。按照您说的导师出去给人做指导都非常多的钱,但是您花大概十次不到半年时间培养了一个研究生,剩下的两年半都是您的科研主力,为您完成那五百万的项目啊。您说学生学费低,但是您如果聘请专职人员来帮您完成项目,那专职人员的工资可以不低呦。做计算机的年薪二三十万是有的吧,就算实习的话工资也 200 + 一天。所以作为导师培养学生,其实就已经相当于学生将前几年的工资支付给您了。
所以,作为导师,申请到纵向课题,按照这个课题来招收学生,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发表文章,用这些文章来结这个纵向课题。是比较完美的科研路径。但是,实际不是这样。导师们并不满足。1. 一个纵向不够,越多越好,这就要求学生发表论文越多越好。那周末就都来加班,那规定一篇 SCI 不够,要给导师一作两篇。2. 光有纵向不够,没有钱,那接横向。横向不管相不相关随便接,一句做不出来不毕业,你就自学搞横向吧。横向导师也给不了啥指导遇到问题就拿毕业威胁,能咋办。3. 不光导师要文章,导师亲戚也要无压力读个博士,你的论文给人家,毕业论文写两篇。导师破事一大堆,啥事都找你。
为什么说权利过大,或者说权利没有约束。因为 “约束” 的不是 “好导师” 而是为了不让 “坏导师” 能够横行于世。我们说法律是一种保护,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法律会帮助我们。但现在说权利过大,就是我们没有这种保护。学校尤其是研究所是跟导师站在一起的,因为在这些项目分成中,学校或研究所分去了大部分,所以并没有人能够站在学生的这一面。就连曾经受迫害的博士们,毕业之后,成为利益的获得者之后,也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苦苦挣扎。所以希望能有人出面,所以作为其中的受害者希望能为这个话题发出一点声音。同时,我觉得好导师们应该发声,同时由于竞争,坏币驱逐良币。好的不压榨的老板被坏的压榨的老板挤下去导致恶性循环。当整个学术圈都如此的时候,中国的学术是否还有未来?
最后希望导师您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他们成功后与您合作,成立专项实验室。或者他成功进入好的学校任职,你们可以共同开展更多有益的工作。或者他进入好的企业,给实验室带来好的生源,为师弟师妹们提供良好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人进入您的实验室,以成为您实验室一员为荣。
我觉得一个导师,诚实,将自己实验室情况,自己的情况介绍清楚。不要画大饼。自省,对一篇文章的优劣有预判,而不是知道不能发一区,一定要逼着发。专业,希望您有您最擅长的领域,可以让学生说我老板是某领域的专家。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我觉得对应导师可以直接不让学生毕业这个权力,应该给学生们达到一定数量的学生同意的话,直接让老师停职的权力。
每个月可以发动一次,每次停职一周,具体问题绕过老师由学校和学生协商解决。出现 3 次以后免职或者降级。
当出现了被逼的自杀的导师的时候,再更改这个政策。
觉得不能说过大,只能说是行使权利不当,同意楼上说的,中国的导师和学生还是传统师徒的关系,我们研究所中有的老师是本硕博都在国内后留校当老师,还有的老师是海龟博士回来当老师,同样是谈课题催论文,我觉得这是老师应该做的事,不能说超出权利之外,海龟老师会在非周末的工作时间找你谈,不在的话就发个微信,谈话时间也很短说完就走。但国内博士毕业的老师是白天先要忙家里的事情,接送孩子什么的,等他忙完了下午或晚上或者周末孩子补课去了他再找你聊(曾经有过半夜被老师抓起来聊课题……),从课题聊到你家里情况聊到你的人生大事…… 并且他们觉得这是关心你,习以为常。
所以其实学校应该加快推动这种类似雇佣关系的师生关系,都 21 世纪了,总不能徒弟半夜还给师傅端茶递水吧,希望以后的学弟学妹不要半夜再被聊课题了……
这样长此以往下去他们就真的变成传统社会里的师傅,说一不二,曾经想指出老师的错误,结果老师死活不承认还说我不对,因此耽误半个月时间,相处的模式导致思维的变化进而使其将不对的事认为理所当然
老师的权利是哪里来的?官员的权利、是个掌握职权的(守大门、量体温)人的权利都是哪里来的?这里不是权力大小的问题,而是权力的规范与越轨的问题。权利的规范有封建伦理传承的(师徒如父子),有皇上封的(参见我在这里写的文章《信息不对称的幽默》),也有政治制定的(契约式);权利的规范不管合理与否,关键是能够实施、防止越轨。当父子关系破裂、皇上皇威缺失、潜规则凌驾显规则时,权利越轨便得不到抑制,谁的胆子大,谁的贪心大,谁的道德崩溃的彻底,谁的权利越轨也就越不靠谱。
谢邀
作为一个在读科研狗,为什么研究生称自己是科研狗,真的是非常贴切,我看过很多同学和导师的相处模式就是君与臣,非常明确的等级界限、上下级关系。这也是为什么称导师为老板,但是与工作的人不同,工作的人遇见不合的老板可以辞职,大不了换一个工作,社会身份不会发生变化,然而我们的退路就是退学,学历身份发生改变找工作就是不同的门槛了。也有人说可以换导师,我只想说真的很天真,学术圈子这么小,换导师缘由是什么?跟导师不合?那会有其他导师愿意接纳你吗?所以,劝各位读研的同学慎重选择导师,有时候就想忍忍就毕业了,但是永远不知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何时到来,也奉劝在读的同为苦逼科研狗的战友们,遇到困难一定要学会发泄和倾诉,淤积久了伤身又伤心。世界那么大,退出要趁早,没什么比得上自己家人更重要,熬不下去就趁早退出,陪陪家人,看看世界,其实只是你一直在黑暗中才看不到这个世界的阳光。
达到毕业要求没达到老师要求的我可能被延期,匿名还怕别人看到…… 就知道老师权利多大了
狼群总有办法把一部分羚羊从大部队里赶出来,而其他的羚羊就看着它的同类被狼吃掉,并为自己感到庆幸。
旁边的兔群,鹿群,猴群,豹子,老虎,依然享受着自己的生活,对此毫不在意。
人,不也是动物吗?
那些被吃点的羚羊之所以被吃掉,不是它们不反抗,只是羊要是能打赢狼,那就不是羊。
我们都奔波在生与死,饱与饿之间,除此之外无大事。
5 年时间内,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撰写并发表了多篇 SSCI 学术论文,也顺利拿到了国家奖学金。然而,当我跟导师谈到毕业时,导师严词拒绝;我尝试讲道理,他旋即威胁让我退学。当毕业的命运被掌握在另一个人手中,而他看透了我除了忍气吞声别无他法,那种恐惧感在无数个失眠的夜晚挥之不去。
前述交代自身情况,是为了避免部分未亲身经历的人产生误解:博士生自身不努力,却将延期毕业的原因归咎于导师。
https://mp.weixin.qq.com/s/mZEAjnx2wy5qScgA8wuM-g
其实,我个人觉得权力还不够。
从两个方面讲:
1. 学生的学术生活(入学,毕业)
老师招人受到了学校学生处,研究生处的主导,尤其是博士入学。这方面,我国的导师权力严重不足。值得欣慰的是,近来已有少量院校开始了以导师面试为主的博士入学考察。
毕业,尽管受到目前各类新闻报道的影响,大家觉得学校里导师一手遮天,让你延期就延期。其实,这是过度解读了。首先,延期与否由导师决定,这在国外也是一样的。导师不同意谁能毕业?
少数无良导师的确存在,但是大部分老师其实更希望自己权力更大,为学生争取更多资源。比如由于权力不足,导致学生延期之后,无法正当获取学生身份所带来的优惠资源(被学校强迫搬出宿舍等等;当然国外通常很少有硕士 / 博士的宿舍,通常都是自己租房)。
2. 不考虑少数无良导师压榨学生的情况,许多被延期的硕士生博士生,实际上个人因素占了主导。由于本科教育严重扭曲,大家都以为入学了就一定能毕业。殊不知,如今的几乎 100% 的本科毕业率才是问题所在。哪怕一个不学无术的学生,论文不写,材料不交,学分不够,老师所能做的却是努力帮他毕业,甚至自己写论文给他毕业。这种实例,我想读过大学的都多少知道一些,并且不在少数。
“玩玩游戏,谈谈恋爱,四处玩玩,反正四年就可以拿到学位,再浑浑噩噩两三年,混个硕士” 这是很多人的想法,但这根本是错误的。高等教育不应该沦为形式。可正因为导师权力不足(主要是导师自身的评价体系被上层行政领导操控),导致了导师不得不甚至是必须让你毕业,不然导师自己的业绩升迁会受到影响。
现在再回头看,还觉得导师权力过大?
删帖
权利简直是比玉皇大帝还要大,凡事导师签字凡事导师同意。能力差兼具德行差的导师很多啊,故意给学生使绊子穿小鞋。开会就单独把你拎出来骂,骂完散会。君要问为何挨骂。导师言:怎么又是阴性结果?!!为什么别人做得出来你做不出来?MMP。这些人生赢家们只要滚雪球式的 SCI,好端端出来求学学科研。导师不承认阴性结果。反倒对一天产 PCR 结果,两天出 WB 实验结果,以填屁儿为己任,以到雄性导师面前卖骚的学生赞不绝口。心肝宝儿啊,导师自己说我就是喜欢她,因为无论什么实验她都能做出来结果。对跪舔的学生也是极其包容,言,即使他欺骗了我我也心甘情愿。MMP。请问这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渣何以配为人师。中国的科研就是循循善诱一波又一波的硕士博士作假,逼良为娼吗?日了狗了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部你们不出来管一管吗?对导师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了吗?导师权利已经大到每年逼死数名年轻学子的地步了。可不可以把他们的权利也关在笼子里?否则,中国谈什么国富民强,科教兴国。兴个狗屁。
要想平等,导师的权利是应该受限制的!要不就会在权利的趋势下,部分导师逐渐妖魔化
不谢邀。。。谁邀的。。。这问题答了要命啊。。。我还想顺利毕业。。。毕了业假如还记得这回事再来答(逃
导师一句话,学生跑断腿。
而且往往让你跑断腿的与你的学业无关只是导师的私事。
- 想反抗吗? - 想
- 能反抗吗? - 不能
这就是我个人读研的真实状况。
——来自一个刚刚被临时叫去弄一上午材料跑断腿的研究生的肺腑之言。
http://www.christs.cam.ac.uk/http://www.chu.cam.ac.uk/http://www.clare.cam.ac.uk/http://www.clarehall.cam.ac.uk/http://www.corpus.cam.ac.uk/http://www.dar.cam.ac.uk/http://www.dow.cam.ac.uk/http://www.emma.cam.ac.uk/http://www.fitz.cam.ac.uk/http://www.girton.cam.ac.uk/http://www.cai.cam.ac.uk/http://www.homerton.cam.ac.uk/http://www.hughes.cam.ac.uk/http://www.jesus.cam.ac.uk/http://www.kings.cam.ac.uk/http://www.lucy-cav.cam.ac.uk/http://www.magd.cam.ac.uk/http://www.newhall.cam.ac.uk/http://www.newn.cam.ac.uk/http://www.pem.cam.ac.uk/http://www.pet.cam.ac.uk/http://www.quns.cam.ac.uk/http://www.robinson.cam.ac.uk/http://www.caths.cam.ac.uk/http://www.st-edmunds.cam.ac.uk/http://www.joh.cam.ac.uk/http://www.sel.cam.ac.uk/http://www.sid.cam.ac.uk/http://www.trin.cam.ac.uk/http://www.trinhall.cam.ac.uk/http://www.wolfson.cam.ac.uk/http://www.cam.ac.uk
我只想问一句,我们张律师不过在这网上吹了个牛,广东省律协都给深圳律协发帖子了,为什么高校老师频出丑闻而不见教育部发文发问?提议要司法部部长去执掌教育部呀!
1,导师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很模糊的,那么导师的定义的解释呢需要法律去界定!2,这一事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个别的,具有一般性。现阶段我国硕博士学位申请人大都来自农村和农民工家庭, 来自城市的拥有资源配置权的老师自然可以随便欺压,侮辱,羞辱,从物质和精神上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 – 就像解放前富农对长工的压迫和折磨。3,因为家庭和地区的不同,导致老师和学生的矛盾激化,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当前我国落后的教育制度,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反映。4,我国教育资源匮乏,人口众多,高校为追求政府教育资金,片面的扩大教育规模,而非质量,这也导致了高校老师 “霸权” 思维和野蛮滋长,学生人权和人格的践踏也是必然。5,这一切都在法律之外!!!这一事件的本质是中国制度对人权的漠视和对人的蔑视以及人是工具这一价值观的认可。 6,这一事件也反映出,中国人和中国教育制度丑陋的一面 – 即培养坐稳了奴隶的奴隶 (老师) 开始欺负做奴隶不得的非人(学生)。7,这一切都看在奴隶主的眼里,急在心里。8,人的权力欲望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死几千万个炮灰也是必然的。9,不禁为祖国的前途担忧,也为中国人的丑陋而自责和反省,希望国外不要过分报道。
其实本质上是退出(quit)机制不完善,所以一入坑深似海,很多人出都出不来,只能慢慢熬。熬得出头自然好了,熬不出头就很容易觉得自己走了绝路,没法回头了。退出机制不完善,一是学校、学院等各方面只管招不管退,只有讲座教你怎么做科研,没有讲座说你做不下去该怎么办;二是社会保障缺失,你要是读一半退了,就变成待业状态,找工作也是鸭梨山大;三是家里人一般也沟通不畅,不理解,不支持。导师权利也就那样,只能对学生作威作福了。你要是真咬牙怒退,他也不能拿你怎么样,反而他自己也亏。如果转行能够从容一点,生活不那么艰难(往深里说又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了),那么导师权利大并不是什么问题。
博士在读。中科院
现在就我处境来说,我对这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的科研,是绝望的。
为避免回答受高关注回答影响,先不看别人答复。说自己的理解。
是,就题主所言,但不是高校最近事情变多了,是事情一直都多,只是之前流传不广,知道的人少。就华北某 985 高校 17 年学生跳楼事件,本校的人知道的也不多。
回归话题,为保证思路清晰,说一下几点:
1 正常师生关系是,导师会提供科研平台以及学生遇到问题会提出指导。
2 导师权利问题,导师可以决定是否同意学生毕业,那么在这种权利的绝对地位下,很难不把自己地位看得太高,想过躺着休息,侵吞别人的成果来过日子。
3 换导师问题,不现实,一个专业导师之间基本是互相认识,甚至还有些交情的,基本形成了一个圈子,太过优秀的学生基本也有办法与渣导师 “表面相处”,普通学生想要换导师,首先要自己导师同意,其次也得有人肯要你。如果,因为导师的原因,你的能力和成果还没出来,别人为什么要冒着和你导师不愉快的风险要你。 遇到这种问题,直接建议换地方。
4 提一点有点大家不愿意说的话题。现在高校青年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那么对应新教师能力会越来越强。那么,那些中年还没退休,能力又跟不上步伐的人处境就很尴尬了,不上不下,没有能力和地位,那么就会有情绪,所以,,,,对学生好,不存在的,总要有个情绪发泄出口,那么,你猜会找谁发泄?
确实,国内导师经常表现出来就是权力很大,很压榨学生的现象。我觉得这也是文化使然吧,东方文化基本上是耻感文化,总有个上下级的观念。我上学期去台湾交换的时候,选了一位美国教授的课,授课类型很像 research 的研究生授课,虽然这是门开给本科二年级的课 OTL。第一节课上老师就很清楚地表明书上的内容不是铁打的,任何理论都存在漏洞与不足,希望我们能够平视那些理论家,批判地提出自己的论点。当时助教就是教授带的研究生,我比较厚脸皮,经常和助教姐姐黏在一起,所以和教授也比较熟。我发现他们两个之间交流的时候完全是平等的,吃饭也是 AA 制,教授请助教帮拿个快递都要好声好气地请求 ……
反观国内的导师,好像谁都要从你这里学东西才算读书了一样,高高在上,不容质疑的样子。
读研发生的事:
1)同门的师姐在离校前告诉我们:“你们要把老师照顾好”。
2)同门的同学告诉我说,要保证老师的办公桌上每天早上都有面包。面包要提前去买好,买的时候要注意保质期。每隔两天要去老师的办公室看面包是否还在。如果快过期老师还没吃,就要买新的替换掉,把旧的扔了或者自己吃。吃了的话,当然还是要买新的补上。
3)同门的同学告诉后来的师妹们:“你们要把老师照顾好”。
我的硕导,从来没有对我们有过类似的要求。这些全部都是师姐(们)自己理解的,如何照 (tao) 顾(hao)老师的做法。
国内
国外
总结
类比一些历史问题,现在导师权力过大的问题是我们一定会走的一些弯路,现在看来无法避免,我们都是或者曾经是走弯路的牺牲品。这一点虽然很心酸,可又不得不承认。
会好吗?
我不知道。
以上
我来假装一下理客中(逃)
我国体制下,高校老师如果不是重大贪腐或者什么严重犯罪,不会因为 “违纪” 这种 “小事” 被扳倒,反而发不出 paper 才容易滚蛋。
不提欧洲那种共产主义大和谐,美国的导师学术水平辣鸡还特别 push 的也不少(我个人不是很反对学术上的 push,事实上欧洲那样到导师不 push 的环境博士水平整体明显不如北美)。但是中国的问题在于没有给划好红线,在北美学术上 push 可能不会有啥,但私生活方面碰了红线(比如让学生打杂,帮自己公司搞事情,性骚扰,严重侮辱人格啥的),导师也是要喝一大壶的,如果学生打定主意鱼死网破大不了退学可以重创导师一波,导师大多也就不碰红线了。
但在中国,基本没有红线,你退学就只是自己滚,你的导师的损失就是再招一个的磨合期而已,上面那些 “小事” 根本不会对导师的职业生涯有重大影响,所以导师压迫你也就肆无忌惮,假如对导师的人品方面的问题有明显惩罚的话,早晚有学生鱼死网破的时候导师也就离滚蛋不远了,而中国你们都知道,退学的学生也有不少,没听说谁能把导师一起 “带走” 的。
所以老夫当年本科毕业就灭退保了。
高赞的几个回答都是在外国做的科研,对国内这方面的了解还是太片面了
h
想借问题回答一下我的大学班主任
我们确实是班主任而不是导员
我知道有些文不对题,但是这些事确实让我感觉他有点滥用自己的权力对学生进行骚扰
首先我的大学不是一流高校,但是绝对不是野鸡大学,200 + 也能找得到
我们专业本身是艺术专业,女多男少,比例基本上是 4:1,班长委员绝大部分都是女生
军训期间有男生向学生会的负责学姐拍摄军训实况,但是这并不是学校要求的,学姐把照片发给我们班主任,班主任认为男生在军训期间携带手机,准备处罚他,学姐觉得不好,自己发给班主任是为了了解军训情况不是举报他有手机,班主任就借着这个事要求学姐去他的公寓帮他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学姐没办法只能去另一个校区帮我们班主任收拾打扫,因为我们班主任刚毕业不久年轻未婚而且负责宿管部,所以他住的是另一个校区的男宿舍楼的单人公寓
上届有学姐在校外租房,我们班主任当时还不是班主任,只是院里学生会的负责老师,就要求去学姐的租房里看她,学姐拒绝了,因为是她自己租房,而且他还是个男老师,后来学姐没办法就说如果他和宿管部长一起过来就让他进去,宿管部长也是一个学姐,但是部长拒绝了,后来部长在学生会换届时竞选的职位都没有选上,原有的也没有保住,但是这个部长学姐人缘不错而且责任心能力都都很强
刚开学没多久,他组织班干部聚餐,基本上都是女生,男生只有两个人,正好我的室友是团支书,而且非常漂亮有气质的那一类,经常在校园里走着就被人要微信那种,班主任那天晚上一直灌她喝酒,而且把白酒红酒掺着让她喝,后来班长看不下去了,班长是男生,替我的室友挡下来,也幸好室友酒量不错除了有点头晕之外还是很清醒的
大一开学一般都会有贫困生报名,我们班是真的有家庭条件不是太好的学生,甚至有一个一年生活费两千左右,根据她的室友说每天就只吃馒头炒菜,平时放假都是出去做兼职。但是好几个真正的贫困生包括这一个,都没有得到贫困生资格,拿到补助的是和班主任关系特别好的几个女生,经常请吃饭打关系的几个人,看着她们家庭条件都不错还拿着补助每天生活的特别滋润,就觉得班主任真是恶心
刚开学几个班长委员还不太清楚班主任的秉性,和他走的很近,好几次班主任要求她们轮流去给他收拾房间打扫卫生,但是她们都拒绝了,大概班主任也没抓到什么她们的把柄吧,没有像那个学姐一样真的去
在我们这届新生来之前就有学姐向学院举报他对女生进行骚扰,但是因为影响不大而且他在学校里非常会来事,在学校里也有关系,举报也就不了了之了
他在我们学院甚至学校里名声都很不怎么样,女生基本都是对他避而远之,但是他确实还很年轻也没有做非常出格的事情,刚开学的时候他就给其他的学姐透漏过和之前读研时候的女朋友分手了,准备找一个大一的做女朋友的想法,现在也如愿以偿了,找了一个大一的,想不通他这种人为什么还有女朋友,大概真的大一的小女孩比研究生好骗吧
不知道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在别的学校也很常见,但是刚入大学遇到这样的班主任,真的非常恶心了
我们院个别导师底下研究生全部延毕,不管你论文写的怎样,都让你延期,修改论文还要收学生的钱,真让人无语。
我现在是一个大四学生,六月份毕业,现在是保研本校本科专业学院的老师,专业是农学方向的。选的导师就是重点看他人好,他科研情况我只是确定方向我感兴趣。
对于研究生导师权力,
一,研究生的补贴一部分是导师决定的;
二,科研项目基本都是导师给的;
三,研究生期间一般是老一届的研究生或者导师的博士生带的,当然这也是导师给你安排的(我导师对我指导很多,感谢他)
四,够不够资格毕业(重点)
我个人暂时感觉,总得来说,研究生期间,导师给我的东西很多,我的表现他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让他来决定我能不能毕业,我认为可以的。
当然我这是理想状态。
对于导师能直接决定所带的研究生能不能毕业,权力还是大了。个人觉得应该通过各种指标的综合考核来决定。
只能说,报名/复试前多方打听,认真选择导师。很多事情不是凭你我一己之力便能改变。大部分人也只是把学历学位当求职的敲门砖,尤其是专硕。能跟到一个人品好的老师,多学些技能与为人处事的道理自然更好。
当然应该限制
我男朋友他们实验室那个导师也贼坏
他女儿很丑还很烦
但是大家都不敢得罪她
她和 a 师兄是微信情头
b 师兄是 qq 情头
还整天和实验室各种男生撩骚
我男朋友不敢得罪她
只能哦啊的应付
不然怕没得毕业
知乎用户 光荣与梦想 发表 现在对学术圈就那样,本科毕业写论文导师一面都没见过,微信不回,电话也一样(自己怀孕了,3 月 4 月生产和坐月子,接的学生也是最多的),从未有过任何的指导,但还是在指导卡上签了字,答辩一边不让答辩,理由是论文不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前人已经发现,张的博士论文不仅仅是综述部分大都是抄袭而来,在正文 56-58 页的讨论部分,也大段抄袭了下面两篇论文: [1] 王晓川, 韩清韶, 梁标. 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性的基因研究进展 [J]. 中国防痨 …
近日,台湾学者龙缘之(Lung Yuan Chih)在Facebook发帖,曝光其博士阶段的导师、清华大学科技史系教授刘兵在她博士毕业前对她进行性骚扰,称其是骚扰女学生的惯犯。 刘兵,男,1958年生,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及中国科学院研究 …
举报广东药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候选人郭姣涉嫌严重学术不端 尊敬的中国工程院领导: 根据近期国家科技部公布的《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和中国工程院颁布的《中国工程院关于严肃院士增选纪律的“八不准”》及《中国工程院院士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2019.2.13 https://mp.weixin.qq.com/s/deiWV6GdcYU8fN4oAkwmlg 最新进展 尘埃落定 2019.1.3 新闻对于大部分同学的影响还是短暂的,对于这几个家庭,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