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莫言说的文学作品不应当讲假话、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Snorri 发表

更新:

很多人只觉得我在讽刺,其实我真的觉得,在信息时代,从社会工程学和认知学、传播学角度来看,单纯歌功颂德文学的作用越来越小了。

现在的认知作战,都是讲究润物细无声的,以非常间接非常柔和的手法来进行。因为现代人经历了太多的广告营销轰炸,对试图改变自己认知的外来信息是非常敏感的,比前信息时代敏感太多了。

现在的认知修改都是间接再间接的,其影响都是大面积的,“薄利多销”,在每个个体上都是很弱的,必须通过统计学手段才能揭露。很可能就是你浏览抖音小红书时眼角不经意扫到的几个评价,电视机作为背景杂音偶尔蹦入你耳朵的几个字,朋友圈时不时聊到的几句话。甚至这些都不是直接的宣传,而是作为 “素材”、“线索”,引导你去走几步逻辑思考,发现某个特定的 “真相”,这样你只会觉得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了了不得的东西,坚信不疑,不会怀疑是被植入了思想。这个过程,中间可能间隔几小时甚至几天几周几个月,但只要样本空间足够大,长期浸染,慢慢让足够多的人在足够的时间里发生认知改变。只要方法得当,定向筛选,成功的概率是很大的。美国日本邀请他国精英、青少年领袖参加俱乐部,定期组织豪华游,交流会,可曾主动直接灌输什么赞歌呢?

现代的认知改变作战是一门科学,一个系统工程,一个高技术含量高门槛的产业。没有专业的团队,光靠几个文人写几篇颂圣文章、应制诗,搞小作坊,已经行不通了。


原回答:

不要唱赞歌,不要歌功颂德。就普通的赞美就行了。比如下面这个:

《北海道的人》

2004 年 12 月 26 日,在旅日作家毛丹青和北海道首府札幌市驻北京经济交流室室长高田英基先生的精心策划下,我随中国作家、记者采风团一行,踏上了神往已久的北海道土地。旅途十二天,行程三千里。其间见过无数奇景,吃过许多美食。体验过 “露天风吕” 之类的独特感受,见识过 “库里奥乃” 之类的神奇生物。这些,都在辑录于本书中的同行记者们的美文和照片中得到了展示,自知笔拙,不敢重复。但关系此书体例,必须有我一篇文章。只好就诸位先生女士没写到的,敷衍成文,滥竽充数。窃以为世间旅游观光圣地,吸引游客的,除了美景美食之外,还有美人。这里的美人,并不仅指美丽的女人,也并不仅指人的美好外貌,能够久远地慰藉旅人之心的,还是当地人民表现出来的淳朴、善良、敬业等诸多美德。

整理思绪,犹如翻看数码相机里储存的照片。最先浮现出来的,是札幌市大通公园的石川啄木。这是个死去的诗人,与我合影的,是他的青铜塑像。因为他的俳句 “秋天的夜晚,街上洋溢着烤玉米的香气”,我感到他与我心心相印。那宁静幽暗的秋夜,那街角的烤玉米的炉子,那明亮的灯光,那缭绕的烟雾,那清香的气味,那孤独的夜行人和寂寞的烤玉米的人,都凝固在简单的诗句里,在想象中,马上就可以还原,就像那神奇的绿球藻,哪怕干燥一百年,泡到水中,即可复活。因为诗歌,他事实上获得了永生。

然后是大苍山滑雪场的那个芳名小浅星子的女大学生,身穿着红色的滑雪服,涂了睫毛油的长睫毛上结着白色的霜花,红彤彤的脸,宛如雪中的红梅,洋溢着健康向上的精神。我与她谈话,摄影机在后边拍摄,记者们绕着圈拍照。她有些羞涩,真是个好姑娘。她说自己是北海道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专业是物理,来这里滑雪,不为功名,是因为兴趣,是希望冒险,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勇气。我们在山下和山上都看到了她凌空飞下的矫健身影。我问她,在凌空飞跃的瞬间,有没有像鹰一样展翅翱翔的感觉,她笑而不答,笑容纯真而稚拙。

接着出现的,是笑容可掬的绿球藻茶屋的老板娘高田郁子,一个羸弱的中年女子。她的茶屋,场面狭窄,一圈桌子,包围着工作台。房顶因多年的烟熏火燎,像涂了釉彩一样漆黑发亮。这样小的地方竟然挤下了我们十八个食客。围着她,看着她操作,等着她把美食分给我们吃。她既是老板娘,又是主厨,又是招待。当时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一个母亲和他的围桌而坐的孩子,也想起了一个鸟巢,巢中有抻着脖子的小鸟,等待着母鸟前来喂食。这联想与我们的身份和年龄都不相符,似乎有些矫情,但这联想,直至今日,依然让我感动。日本女人的勤劳和谦恭,日本买卖人对客人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和感激,都让我难以忘怀。那天晚上,我们品尝了许多可以拍案叫绝的美味,美味终会遗忘,但老板娘那张笼罩在烟雾中的疲惫的笑脸,会让我们铭记终生。

日高地区肯塔基牧场的养马人石田勇先生,此时仿佛站在了我的面前。高大魁梧的身体,能够驯服烈马的人那种特有的豪迈神情。寒风凛冽,雪原茫茫,纯种英国马在马场上奔驰。这是一个懂马语的人,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企业家。他在北京通州区,也有一个马场,并且计划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再建几个马场。他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大陆地区,也将会有许多场所,需要像天鹅一样优雅的骏马。在他的温暖如春的海边别墅里,我们喝着滚烫的咖啡,与他谈马。他对世界上的各种名马如数家珍,对中国各地的马场了如指掌。这是一个真正懂马的人,爱马的人,连他的许多表情,都跟马相似。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份马的食谱:燕麦、苜蓿、葵花子、蜂蜜、大蒜、大酱…… 吃得真好啊,这些幸福的马。从他家出来,我们登上了牧场的望台,看到几个骑手,正在为几匹刚刚运动过的马淋浴。在他家房后,太平洋的灰色浪花冲击着礁石,发出懒洋洋的轰鸣。

与养马人接踵而至的,是阿寒町草笛牧场的养牛人佐久间贯一。他穿着高防滑胶鞋,单薄的工作服,紫红的脸膛和脖子,粗大的手指,开裂的皮肤,身上散发着饲草与牛粪混合的气味。我们穿着厚重的衣服,还感到瑟瑟发抖,但他神情坦然,似乎感觉不到寒冷。他带着我们,看了奶牛,看了饲料场,看了挤奶车间与牛奶储藏罐。这是一个质朴的人,让我联想到家乡的那些大哥大叔。这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为人民提供牛奶。据说,因为政府提倡孩子喝牛奶,三十年来,日本的儿童平均身高提高了两厘米。其实,这个人的年龄未必有我大; 其实,如果我不是当兵离开故乡并干上文学创作这一行,也许就是我故乡的一个养牛专业户。人民群众更需要能向他们提供牛奶的人,至于小说家,多一个少一个都无关紧要。养牛人佐久间贯一和他的牛,唤起了我对土地对牛的深厚感情。其实,我骨子里还是一个农民。

在冒着咝咝作响、散发着浓烈气味的灼热气体的硫磺山下,有一对卖硫磺蛋的老夫妇。风口里,燃着一堆篝火,支起一个小小的帐篷。穿着破旧肮脏的衣服,满手满脸的灰土,在那里,平静地等待着游客,来购买他们放在硫磺蒸气孔边烤熟的鸡蛋。艰苦的环境,沉重孤寂的工作,微薄的利润,他们干了几十年。这一对相依为命的老夫妇,已经构成了硫磺山风景的一部分。许多人买他们的蛋,未必是真想吃,倒像是履行一个仪式。这样的人,是真正的下层百姓。生活艰辛,但他们脸上没有多少凄苦之色,而是一种乐天知命的平静。这平静,使我深深感动。如果每个人,都想出人头地,都想轰轰烈烈,都不想做平凡的工作,那这个世界,也就不得安宁了。

比卖硫磺蛋的老夫妇更老的人,是当别町的老猎户、八十八岁的侉田清治先生。他已经缠绵病床多日,听说我要来访,特意坐了起来。其实他不是为我坐了起来,而是为我那位在北海道过了十三年野人生活的非凡老乡刘连仁坐了起来。据他的家人说,他的记忆力已经严重衰退,但提起四十多年前发现并参加救助刘连仁的事情,他黯淡的目光突然放出了光彩,记忆被激活,含混的口齿,也变得清晰起来。这是一个相貌平常的小个子男人,如果不是偶然发现刘连仁栖身的山洞,中国人大概很难知道他的名字。但现在,他的名字和刘连仁的名字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在我的故乡,他差不多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战争就像巨浪拨弄两粒沙子一样,让这两个互不相干的人,碰撞在一起,成为传奇。当别町为刘连仁建立了纪念碑和雕塑,并成立了一个宣讲刘连仁事迹委员会,许多热心人,在义务地干着这些工作。纪念碑和雕塑都用黑色的石头制成,虽不高大,但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而沉重。车要出发时,老人的脸贴在窗玻璃上看着我们。我下车过去,隔着玻璃喊:撒腰纳拉,撒腰纳拉…… 话是这么说,但我知道,我再也看不到这个老人了。

只要一上车,札幌市观光文化局的职员引地志保小姐,就要不厌其烦地对我们讲话,讲行程安排,讲饮食起居,讲地方掌故。有几次,因为过分疲劳,我们对她的讲解,感到了厌烦。我甚至说她是 “话痨”,但很快我就后悔了。引地小姐全程陪同我们十二天,事事操心,每天早起晚睡,十分辛苦。我们去滑雪场那天,她竟然早起上山,为我们踏雪探路。一个小女子,如此地敬业,如此地能吃苦,真是可敬可佩。登别晚宴,引地小姐任务即将完成,终于放松了,多喝了一杯啤酒,小脸通红,欢声笑语,方现出女儿本色。

纷至沓来的人物,还有用潇洒吓退严寒的札幌市观光文化局课长荒井功先生、系长浅村晋彦先生,还有为我们开车的两个师傅,还有美沙小姐,还有神情很像狸猫、能歌善舞的东海林早穗理小姐,还有当年救助过刘连仁的木屋路喜一郎先生,还有为刘连仁生还纪念碑题写碑文的泉亭俊彦町长和当别町的乡亲们,还有许许多多为我们服务过的北海道的人们,他们的笑脸,他们的热情,与北海道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存入我们的脑海。我们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萍水相逢,今生多半难得再见,但他们留给我们的印象和我们对他们的感激,将会伴随我们一生。

知乎用户 李一​ 发表

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们对于人民的事业并无热情,对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战斗和胜利,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他们所感到兴趣而要不疲倦地歌颂的只有他自己,或者加上他所经营的小集团里的几个角色。这种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者,当然不愿意歌颂革命人民的功德,鼓舞革命人民的斗争勇气和胜利信心。这样的人不过是革命队伍中的蠹虫,革命人民实在不需要这样的 “歌者”。

歌颂、揭露都是及物动词,都是有宾语的,关键看歌颂谁、歌颂什么,揭露谁、揭露什么,然后就可以反推歌颂、揭露这个动词的主语是个什么样的人,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很多事情要看合订本。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选段

“从来的文艺作品都是写光明和黑暗并重,一半对一半。” 这里包含着许多糊涂观念。文艺作品并不是从来都这样。许多小资产阶级作家并没有找到过光明,他们的作品就只是暴露黑暗,被称为 “暴露文学”,还有简直是专门宣传悲观厌世的。相反地,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学就是以写光明为主。他们也写工作中的缺点,也写反面的人物,但是这种描写只能成为整个光明的陪衬,并不是所谓 “一半对一半”。反动时期的资产阶级文艺家把革命群众写成暴徒,把他们自己写成神圣,所谓光明和黑暗是颠倒的。只有真正革命的文艺家才能正确地解决歌颂和暴露的问题。一切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这就是革命文艺家的基本任务。
**“从来文艺的任务就在于暴露。” 这种讲法和前一种一样,都是缺乏历史科学知识的见解。**从来的文艺并不单在于暴露,前面已经讲过。对于革命的文艺家,暴露的对象,只能是侵略者、剥削者、压迫者及其在人民中所遗留的恶劣影响,而不能是人民大众。人民大众也是有缺点的,这些缺点应当用人民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来克服,而进行这种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文艺的最重要任务之一。但这不应该说是什么 “暴露人民”。对于人民,基本上是一个教育和提高他们的问题。除非是反革命文艺家,才有所谓人民是“天生愚蠢的”,革命群众是“专制暴徒” 之类的描写。
“还是杂文时代,还要鲁迅笔法。” 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论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鲁迅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也需要尖锐地嘲笑法西斯主义、中国的反动派和一切危害人民的事物,但在给革命文艺家以充分民主自由、仅仅不给反革命分子以民主自由的陕甘宁边区和敌后的各抗日根据地,杂文形式就不应该简单地和鲁迅的一样。我们可以大声疾呼,而不要隐晦曲折,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如果不是对于人民的敌人,而是对于人民自己,那末,“杂文时代” 的鲁迅,也不曾嘲笑和攻击革命人民和革命政党,杂文的写法也和对于敌人的完全两样。对于人民的缺点是需要批评的,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但必须是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保护人民、教育人民的满腔热情来说话。如果把同志当作敌人来对待,就是使自己站在敌人的立场上去了。我们是否废除讽刺?不是的,讽刺是永远需要的。但是有几种讽刺:有对付敌人的,有对付同盟者的,有对付自己队伍的,态度各有不同。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讽刺,但是必须废除讽刺的乱用。
“我是不歌功颂德的;歌颂光明者其作品未必伟大,刻画黑暗者其作品未必渺小。” **你是资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无产阶级而歌颂资产阶级;你是无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资产阶级而歌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二者必居****其一。**歌颂资产阶级光明者其作品未必伟大,刻画资产阶级黑暗者其作品未必渺小,歌颂无产阶级光明者其作品未必不伟大,刻画无产阶级所谓 “黑暗” 者其作品必定渺小,这难道不是文艺史上的事实吗?对于人民,这个人类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无产阶级,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们对于人民的事业并无热情,对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战斗和胜利,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他们所感到兴趣而要不疲倦地歌颂的只有他自己,或者加上他所经营的小集团里的几个角色。这种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者,当然不愿意歌颂革命人民的功德,鼓舞革命人民的斗争勇气和胜利信心。这样的人不过是革命队伍中的蠹虫,革命人民实在不需要这样的 “歌者”。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北海道的人》

2004 年 12 月 26 日,在旅日作家毛丹青和北海道首府札幌市驻北京经济交流室室长高田英基先生的精心策划下,我随中国作家、记者采风团一行,踏上了神往已久的北海道土地。旅途十二天,行程三千里。其间见过无数奇景,吃过许多美食。体验过 “露天风吕” 之类的独特感受,见识过 “库里奥乃” 之类的神奇生物。这些,都在辑录于本书中的同行记者们的美文和照片中得到了展示,自知笔拙,不敢重复。但关系此书体例,必须有我一篇文章。只好就诸位先生女士没写到的,敷衍成文,滥竽充数。窃以为世间旅游观光圣地,吸引游客的,除了美景美食之外,还有美人这里的美人,并不仅指美丽的女人,也并不仅指人的美好外貌,能够久远地慰藉旅人之心的,还是当地人民表现出来的淳朴、善良、敬业等诸多美德
整理思绪,犹如翻看数码相机里储存的照片。最先浮现出来的,是札幌市大通公园的石川啄木。这是个死去的诗人,与我合影的,是他的青铜塑像。因为他的俳句 “秋天的夜晚,街上洋溢着烤玉米的香气”,我感到他与我心心相印。那宁静幽暗的秋夜,那街角的烤玉米的炉子,那明亮的灯光,那缭绕的烟雾,那清香的气味,那孤独的夜行人和寂寞的烤玉米的人,都凝固在简单的诗句里,在想象中,马上就可以还原,就像那神奇的绿球藻,哪怕干燥一百年,泡到水中,即可复活。因为诗歌,他事实上获得了永生。
然后是大苍山滑雪场的那个芳名小浅星子的女大学生,身穿着红色的滑雪服,涂了睫毛油的长睫毛上结着白色的霜花,红彤彤的脸,宛如雪中的红梅,洋溢着健康向上的精神。我与她谈话,摄影机在后边拍摄,记者们绕着圈拍照。她有些羞涩,真是个好姑娘。她说自己是北海道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专业是物理,来这里滑雪,不为功名,是因为兴趣,是希望冒险,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勇气。我们在山下和山上都看到了她凌空飞下的矫健身影。我问她,在凌空飞跃的瞬间,有没有像鹰一样展翅翱翔的感觉,她笑而不答,笑容纯真而稚拙
接着出现的,是笑容可掬的绿球藻茶屋的老板娘高田郁子,一个羸弱的中年女子。她的茶屋,场面狭窄,一圈桌子,包围着工作台。房顶因多年的烟熏火燎,像涂了釉彩一样漆黑发亮。这样小的地方竟然挤下了我们十八个食客。围着她,看着她操作,等着她把美食分给我们吃。她既是老板娘,又是主厨,又是招待。当时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一个母亲和他的围桌而坐的孩子,也想起了一个鸟巢,巢中有抻着脖子的小鸟,等待着母鸟前来喂食。这联想与我们的身份和年龄都不相符,似乎有些矫情,但这联想,直至今日,依然让我感动。日本女人的勤劳和谦恭,日本买卖人对客人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和感激,都让我难以忘怀。那天晚上,我们品尝了许多可以拍案叫绝的美味,美味终会遗忘,但老板娘那张笼罩在烟雾中的疲惫的笑脸,会让我们铭记终生
日高地区肯塔基牧场的养马人石田勇先生,此时仿佛站在了我的面前。高大魁梧的身体,能够驯服烈马的人那种特有的豪迈神情。寒风凛冽,雪原茫茫,纯种英国马在马场上奔驰。这是一个懂马语的人,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企业家。他在北京通州区,也有一个马场,并且计划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再建几个马场。他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大陆地区,也将会有许多场所,需要像天鹅一样优雅的骏马。在他的温暖如春的海边别墅里,我们喝着滚烫的咖啡,与他谈马。他对世界上的各种名马如数家珍,对中国各地的马场了如指掌。这是一个真正懂马的人,爱马的人,连他的许多表情,都跟马相似。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份马的食谱:燕麦、苜蓿、葵花子、蜂蜜、大蒜、大酱…… 吃得真好啊,这些幸福的马。从他家出来,我们登上了牧场的望台,看到几个骑手,正在为几匹刚刚运动过的马淋浴。在他家房后,太平洋的灰色浪花冲击着礁石,发出懒洋洋的轰鸣。
与养马人接踵而至的,是阿寒町草笛牧场的养牛人佐久间贯一。他穿着高防滑胶鞋,单薄的工作服,紫红的脸膛和脖子,粗大的手指,开裂的皮肤,身上散发着饲草与牛粪混合的气味。我们穿着厚重的衣服,还感到瑟瑟发抖,但他神情坦然,似乎感觉不到寒冷。他带着我们,看了奶牛,看了饲料场,看了挤奶车间与牛奶储藏罐。这是一个质朴的人,让我联想到家乡的那些大哥大叔。这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为人民提供牛奶。据说,因为政府提倡孩子喝牛奶,三十年来,日本的儿童平均身高提高了两厘米。其实,这个人的年龄未必有我大; 其实,如果我不是当兵离开故乡并干上文学创作这一行,也许就是我故乡的一个养牛专业户。人民群众更需要能向他们提供牛奶的人,至于小说家,多一个少一个都无关紧要。养牛人佐久间贯一和他的牛,唤起了我对土地对牛的深厚感情。其实,我骨子里还是一个农民。
在冒着咝咝作响、散发着浓烈气味的灼热气体的硫磺山下,有一对卖硫磺蛋的老夫妇。风口里,燃着一堆篝火,支起一个小小的帐篷。穿着破旧肮脏的衣服,满手满脸的灰土,在那里,平静地等待着游客,来购买他们放在硫磺蒸气孔边烤熟的鸡蛋。艰苦的环境,沉重孤寂的工作,微薄的利润,他们干了几十年。这一对相依为命的老夫妇,已经构成了硫磺山风景的一部分。许多人买他们的蛋,未必是真想吃,倒像是履行一个仪式。这样的人,是真正的下层百姓。生活艰辛,但他们脸上没有多少凄苦之色,而是一种乐天知命的平静。这平静,使我深深感动。如果每个人,都想出人头地,都想轰轰烈烈,都不想做平凡的工作,那这个世界,也就不得安宁了。
比卖硫磺蛋的老夫妇更老的人,是当别町的老猎户、八十八岁的侉田清治先生。他已经缠绵病床多日,听说我要来访,特意坐了起来。其实他不是为我坐了起来,而是为我那位在北海道过了十三年野人生活的非凡老乡刘连仁坐了起来。据他的家人说,他的记忆力已经严重衰退,但提起四十多年前发现并参加救助刘连仁的事情,他黯淡的目光突然放出了光彩,记忆被激活,含混的口齿,也变得清晰起来。这是一个相貌平常的小个子男人,如果不是偶然发现刘连仁栖身的山洞,中国人大概很难知道他的名字。但现在,他的名字和刘连仁的名字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在我的故乡,他差不多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战争就像巨浪拨弄两粒沙子一样,让这两个互不相干的人,碰撞在一起,成为传奇。当别町为刘连仁建立了纪念碑和雕塑,并成立了一个宣讲刘连仁事迹委员会,许多热心人,在义务地干着这些工作。纪念碑和雕塑都用黑色的石头制成,虽不高大,但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而沉重。车要出发时,老人的脸贴在窗玻璃上看着我们。我下车过去,隔着玻璃喊:撒腰纳拉,撒腰纳拉…… 话是这么说,但我知道,我再也看不到这个老人了。
只要一上车,札幌市观光文化局的职员引地志保小姐,就要不厌其烦地对我们讲话,讲行程安排,讲饮食起居,讲地方掌故。有几次,因为过分疲劳,我们对她的讲解,感到了厌烦。我甚至说她是 “话痨”,但很快我就后悔了。引地小姐全程陪同我们十二天,事事操心,每天早起晚睡,十分辛苦。我们去滑雪场那天,她竟然早起上山,为我们踏雪探路。一个小女子,如此地敬业,如此地能吃苦,真是可敬可佩。登别晚宴,引地小姐任务即将完成,终于放松了,多喝了一杯啤酒,小脸通红,欢声笑语,方现出女儿本色
纷至沓来的人物,还有用潇洒吓退严寒的札幌市观光文化局课长荒井功先生、系长浅村晋彦先生,还有为我们开车的两个师傅,还有美沙小姐,还有神情很像狸猫、能歌善舞的东海林早穗理小姐,还有当年救助过刘连仁的木屋路喜一郎先生,还有为刘连仁生还纪念碑题写碑文的泉亭俊彦町长和当别町的乡亲们,还有许许多多为我们服务过的北海道的人们,他们的笑脸,他们的热情,与北海道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存入我们的脑海。我们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萍水相逢,今生多半难得再见,但他们留给我们的印象和我们对他们的感激,将会伴随我们一生
——《北海道的人》


3、《丰乳肥臀》梗概选段

他是上官家的邻居孙大姑的孙子,是一个哑巴,书中多称他为 “孙家大哑”性格粗暴,私欲极强
他曾经与大姐上官来弟有婚约。那是母亲为了拒绝大姐与沙月亮结合,而采取的一个下策。但是他们当时并没有结婚,大姐就与沙月亮私奔了,他便来到上官家里打砸一番来发泄
后来,他参加了八路军,由于作战勇猛,当上了班长,改名孙不言
娶大姐不成,他便与三姐结婚了。三姐给他生了两个孩子,也是哑巴,不幸被飞机轰炸炸死了。
孙不言又参加了抗美援朝,身负重伤,双腿截肢,回乡后再次与大姐重逢,此时大姐夫沙月亮已死,在县里的撮合下,孙不言终于和大姐上官来弟结婚了。
孙不言身体残疾,性格暴虐,大姐饱受其苦,为了排解郁闷,她与三妹当年的男友、寄宿在上官家的鸟儿韩(他的情况后面会讲到)偷情,不小心被孙不言发现了,大姐和鸟儿韩合伙打死了孙不言。
如果孙不言没有坚决和大姐结婚,也不会死得那么快。他对爱情的态度,与其说是执着,不如说是贪婪,就算是顶着 “英雄” 的光环,也不能不顾女方的感受强娶人家吧
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既然已经投身到革命队伍中去了,就应该与封建陋俗彻底决裂,可是他却还要娶包办婚姻的大姐。
话又说回来,他在上官家的时候,上官家的成员也受到了军属的优待,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上官金童。人世间奇男子大集合!莫言《丰乳肥臀》上官家的女婿们


4、《蛙》选段

姑姑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在平度城里住了三个月,有吃有喝,没受罪。姑姑说那杉谷司令是个白脸青年,戴一副白边眼镜,留着小八字胡,文质彬彬,讲一口流利中文。他称老奶奶为伯母,称大奶奶为嫂夫人,称姑姑为贤侄。姑姑说她对杉谷没有坏印象。当然这是姑姑私下里对我们自家人说的,对外她不这样说。对外她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受尽了日本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坚决不动摇
——《蛙》

知乎用户 林夕邦邦 发表

过分了吧,这不是莫言自己说的不能赞美吗?


关键是回头就对日本大唱赞歌,甚至对侵华日军也不吝赞美之词。所以,莫言那句话少了一个宾语 “中国共产党”。文学永远不能赞美党。

至于为什么呢?多半就是他们竟然让我去过农民那种猪狗不如的生活,我怎么能当农民呢,这不是糟践人吗。说起来老义正言辞了。

所以我每次听说当代文学没人看,尤其是那种自命严肃文学的卖不出去,我就特别欣慰。慢慢圈地自萌,自我消亡就好了。

也不用你唱赞歌,反正也没有多少人认识你们了,我高贵的文人朋友。


有些人碰瓷鲁迅是什么心态?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革命家,我党忠实的战友与伙伴。反帝反封建第一线战斗了一生,怎么就成了批判社会主义的同路人?鲁迅描写的是日军侵华前的普通日本百姓,莫言描写的是什么侵华日军。鲁迅夸日本的时候日本是东亚现代化的领头羊,莫言夸日本的时候日本已经失去了二十年。就算刻舟求剑,跨度也太大了点吧。怎么?莫言也要当个左翼作家。

知乎用户 奶瓶战斗机 发表

鲁迅谈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不但拷问洁白,拷问出洁白下面的罪恶,他还要拷问罪恶,终要拷问出罪恶下面的真的洁白。

发现美好,赞颂美好,也是文学的重要责任。

知乎用户 Peter 发表

「 “我是不歌功颂德的;歌颂光明者其作品未必伟大,刻画黑暗者其作品未必渺小。”你是资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无产阶级而歌颂资产阶级;你是无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资产阶级而歌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二者必居其一。歌颂资产阶级光明者其作品未必伟大,刻画资产阶级黑暗者其作品未必渺小,歌颂无产阶级光明者其作品未必不伟大,刻画无产阶级所谓 “黑暗” 者其作品必定渺小,这难道不是文艺史上的事实吗?对于人民,这个人类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无产阶级,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也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们对于人民的事业并无热情,对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战斗和胜利,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他们所感到兴趣而要不疲倦地歌颂的只有他自己,或者加上他所经营的小集团里的几个角色。这种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者,当然不愿意歌颂革命人民的功德,鼓舞革命人民的斗争勇气和胜利信心。这样的人不过是革命队伍中的蠹虫,革命人民实在不需要这样的“歌者”。」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所以我正式劝同志们多读一点书,免得受知识分子的骗。”

知乎用户 幻想乡的洛克马戏​ 发表

莫言自己都说了这是一种偏见。

为什么是偏见呢?

因为人类的文学作品,不仅仅不是不唱赞歌的工具,相反是很喜欢唱赞歌的。

对于人性的乐观,向上,不屈,抗争,渴望美好和自由的信念,从人类的神话传说,到文豪们的创作,创作者们都不予余力的会对这个世界的美予以赞美。

虽然你乎的部分人看话只看半句话,压根不看莫言说的:

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实际上你就可以看出莫言的赞歌,不仅仅指的是对于具体民族或者政体,或者具体社会。

而是连人性,莫言都不打算唱赞歌。

所以莫言自己都说,这是一种偏见。

因为和知乎某些不看书的人不同,莫言作为一个文豪本身,不可能不看书,那些过去的文学巨著们,对于人性美好的描写,他不可不能不知道,所以知道这些,他依旧表达自己不打算赞扬人性之美。

那么,这理所当然的,也是一种偏见。

然而和莫言不同,莫言是一个成熟的,具备自己创作思想的作家,他不论秉持着何种创作理念,是他的自由,但是某些所谓的自由主义者,把这种偏见,却视作真理,乃至于想要推广到所有创作者面前,这就很恶心了。

所以你乎的自由主义者,向来是伪造的,虚假的,自欺欺人的,而不是真正追求自由主义。

他们所追求的,只是想要贬低一切,损毁一切,打到一切,除了他们的精神父亲以外的一切。

至于你说什么是他们的精神父亲?这还用问么?他们没有批评过,乃至于不停的为其辩护的那玩意,自然是他们的精神父亲。

知乎用户 haoranqikuaizaifeng 发表

据说莫言曾经手抄毛主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而且是抄了数遍,但我真的很怀疑此事的真实性。他的这种理念与讲话所倡导的理念完全是南辕北辙。

……
“从来的文艺作品都是写光明和黑暗并重,一半对一半。” 这里包含着许多糊涂观念。文艺作品并不是从来都这样。许多小资产阶级作家并没有找到过光明,他们的作品就只是暴露黑暗,被称为 “暴露文学”,还有简直是专门宣传悲观厌世的。…… 反动时期的资产阶级文艺家把革命群众写成暴徒,把他们自己写成神圣,所谓光明和黑暗是颠倒的。只有真正革命的文艺家才能正确地解决歌颂和暴露的问题。一切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这就是革命文艺家的基本任务
“从来文艺的任务就在于暴露。” 这种讲法和前一种一样,都是缺乏历史科学知识的见解。**从来的文艺并不单在于暴露,前面已经讲过。对于革命的文艺家,暴露的对象,只能是侵略者、剥削者、压迫者及其在人民中所遗留的恶劣影响,而不能是人民大众。**人民大众也是有缺点的,这些缺点应当用人民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来克服,而进行这种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文艺的最重要任务之一。但这不应该说是什么 “暴露人民”。对于人民,基本上是一个教育和提高他们的问题。除非是反革命文艺家,才有所谓人民是 “天生愚蠢的”,革命群众是“专制暴徒” 之类的描写。
……
对于人民,这个人类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无产阶级,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也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们对于人民的事业并无热情,对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战斗和胜利,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他们所感到兴趣而要不疲倦地歌颂的只有他自己,或者加上他所经营的小集团里的几个角色。这种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者,当然不愿意歌颂革命人民的功德,鼓舞革命人民的斗争勇气和胜利信心。这样的人不过是革命队伍中的蠹虫,革命人民实在不需要这样的 “歌者”。
——教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莫言如果真的曾经把这个讲话抄写过数遍,那属实是抄了个寂寞,完全没有入心。在他的笔下,地主、日本侵略者、外国传教士、土匪恶霸、晚清官员、甚至砍头剥皮的刽子手往往会不时闪现 “人性的光芒”,而人民大众往往是群氓、暴徒、愚昧无知、残忍麻木。虽然他获得了那个奖,但他的作品实在不适合推荐给孩子们阅读。

知乎用户 胡悠 发表

所以说,作家要么好好写作,要么贴近生活。

文学作品是不是唱赞歌的工具不好说,可莫言自已成了工具人,我还是看得一清二楚的。他这些话,被人家掐头去尾利用,自已为了羽毛夹在中间只能缩头,也是满搞笑。

想反映民生疾苦,社会现实,当然可以,那么烦请各位文艺创作者恢复曾经的革命传统,到群众中去,到社会中去,与最广大的基层群众共同生活,从工作和生活中挖掘创作题材,让文学作品为群众服务。

当年那个人曾经这么呼吁过,经过有些作家就集体伤痕了:你这是有辱斯文

农村、工厂、工地、部队、车间、田地…… 这才是你们揭示社会现实的天地。而不是红袖添香,安居静室,挥动生花之笔,去回忆或脑补现实。我还记得,刚解放那会,一大堆读书人跑去北京求官,以为改朝换代了,“朝廷” 肯定要重用读书人。

海宁查家好像也有人去吧…… 然后香港就多了一位 “不唱赞歌” 的武侠小说家。

别扯那么多,农村精准扶贫、两不愁三保障,大作家们完全可发挥自已的影响力。你那么大影响力的一个炸药奖得主,就应该组织作协那帮文曲星老爷去驻村,跟着扶贫干部走乡串户,记录群众干部的辛酸苦辣,创作老百姓喜欢的作品,帮助当地移风易俗。这对群众的帮助,比你在香港的象牙塔里吹水有用得多。

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老爷谈什么民生多艰,要为民请命,想多了。

知乎用户 林先生 发表

文学作品可以是唱赞歌的,但是唱赞歌流传下来(不算本朝存在的情况下),他极少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我想了半天,发现还真有,就是杜甫的《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
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

但是整首诗并不是为了歌颂开元年间,而是警醒和讽刺

知乎用户 头像是我可爱的妹妹 发表

北海道的人

莫言(不知道是莫言写的人估计会以为是意林的文章,满满熟悉的味道)

2004 年 12 月 26 日,在旅日作家毛丹青和北海道首府札幌市驻北京经济交流室室长高田英基先生的精心策划下,我随中国作家、记者采风团一行,踏上了神往已久的北海道土地。旅途十二天,行程三千里。其间见过无数奇景,吃过许多美食。体验过 “露天风吕” 之类的独特感受,见识过 “库里奥乃” 之类的神奇生物。这些,都在辑录于本书中的同行记者们的美文和照片中得到了展示,自知笔拙,不敢重复。但关系此书体例,必须有我一篇文章。只好就诸位先生女士没写到的,敷衍成文,滥竽充数。窃以为世间旅游观光圣地,吸引游客的,除了美景美食之外,还有美人。这里的美人,并不仅指美丽的女人,也并不仅指人的美好外貌,能够久远地慰藉旅人之心的,还是当地人民表现出来的淳朴、善良、敬业等诸多美德。

整理思绪,犹如翻看数码相机里储存的照片。最先浮现出来的,是札幌市大通公园的石川啄木。这是个死去的诗人,与我合影的,是他的青铜塑像。因为他的俳句 “秋天的夜晚,街上洋溢着烤玉米的香气”,我感到他与我心心相印。那宁静幽暗的秋夜,那街角的烤玉米的炉子,那明亮的灯光,那缭绕的烟雾,那清香的气味,那孤独的夜行人和寂寞的烤玉米的人,都凝固在简单的诗句里,在想象中,马上就可以还原,就像那神奇的绿球藻,哪怕干燥一百年,泡到水中,即可复活。因为诗歌,他事实上获得了永生。

然后是大苍山滑雪场的那个芳名小浅星子的女大学生,身穿着红色的滑雪服,涂了睫毛油的长睫毛上结着白色的霜花,红彤彤的脸,宛如雪中的红梅,洋溢着健康向上的精神。我与她谈话,摄影机在后边拍摄,记者们绕着圈拍照。她有些羞涩,真是个好姑娘。她说自己是北海道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专业是物理,来这里滑雪,不为功名,是因为兴趣,是希望冒险,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勇气。我们在山下和山上都看到了她凌空飞下的矫健身影。我问她,在凌空飞跃的瞬间,有没有像鹰一样展翅翱翔的感觉,她笑而不答,笑容纯真而稚拙。

接着出现的,是笑容可掬的绿球藻茶屋的老板娘高田郁子,一个羸弱的中年女子。她的茶屋,场面狭窄,一圈桌子,包围着工作台。房顶因多年的烟熏火燎,像涂了釉彩一样漆黑发亮。这样小的地方竟然挤下了我们十八个食客。围着她,看着她操作,等着她把美食分给我们吃。她既是老板娘,又是主厨,又是招待。当时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一个母亲和他的围桌而坐的孩子,也想起了一个鸟巢,巢中有抻着脖子的小鸟,等待着母鸟前来喂食。这联想与我们的身份和年龄都不相符,似乎有些矫情,但这联想,直至今日,依然让我感动。日本女人的勤劳和谦恭,日本买卖人对客人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和感激,都让我难以忘怀。那天晚上,我们品尝了许多可以拍案叫绝的美味,美味终会遗忘,但老板娘那张笼罩在烟雾中的疲惫的笑脸,会让我们铭记终生。

日高地区肯塔基牧场的养马人石田勇先生,此时仿佛站在了我的面前。高大魁梧的身体,能够驯服烈马的人那种特有的豪迈神情。寒风凛冽,雪原茫茫,纯种英国马在马场上奔驰。这是一个懂马语的人,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企业家。他在北京通州区,也有一个马场,并且计划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再建几个马场。他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大陆地区,也将会有许多场所,需要像天鹅一样优雅的骏马。在他的温暖如春的海边别墅里,我们喝着滚烫的咖啡,与他谈马。他对世界上的各种名马如数家珍,对中国各地的马场了如指掌。这是一个真正懂马的人,爱马的人,连他的许多表情,都跟马相似。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份马的食谱:燕麦、苜蓿、葵花子、蜂蜜、大蒜、大酱…… 吃得真好啊,这些幸福的马。从他家出来,我们登上了牧场的望台,看到几个骑手,正在为几匹刚刚运动过的马淋浴。在他家房后,太平洋的灰色浪花冲击着礁石,发出懒洋洋的轰鸣。

与养马人接踵而至的,是阿寒町草笛牧场的养牛人佐久间贯一。他穿着高防滑胶鞋,单薄的工作服,紫红的脸膛和脖子,粗大的手指,开裂的皮肤,身上散发着饲草与牛粪混合的气味。我们穿着厚重的衣服,还感到瑟瑟发抖,但他神情坦然,似乎感觉不到寒冷。他带着我们,看了奶牛,看了饲料场,看了挤奶车间与牛奶储藏罐。这是一个质朴的人,让我联想到家乡的那些大哥大叔。这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为人民提供牛奶。据说,因为政府提倡孩子喝牛奶,三十年来,日本的儿童平均身高提高了两厘米。其实,这个人的年龄未必有我大; 其实,如果我不是当兵离开故乡并干上文学创作这一行,也许就是我故乡的一个养牛专业户。人民群众更需要能向他们提供牛奶的人,至于小说家,多一个少一个都无关紧要。养牛人佐久间贯一和他的牛,唤起了我对土地对牛的深厚感情。其实,我骨子里还是一个农民。

在冒着咝咝作响、散发着浓烈气味的灼热气体的硫磺山下,有一对卖硫磺蛋的老夫妇。风口里,燃着一堆篝火,支起一个小小的帐篷。穿着破旧肮脏的衣服,满手满脸的灰土,在那里,平静地等待着游客,来购买他们放在硫磺蒸气孔边烤熟的鸡蛋。艰苦的环境,沉重孤寂的工作,微薄的利润,他们干了几十年。这一对相依为命的老夫妇,已经构成了硫磺山风景的一部分。许多人买他们的蛋,未必是真想吃,倒像是履行一个仪式。这样的人,是真正的下层百姓。生活艰辛,但他们脸上没有多少凄苦之色,而是一种乐天知命的平静。这平静,使我深深感动。如果每个人,都想出人头地,都想轰轰烈烈,都不想做平凡的工作,那这个世界,也就不得安宁了。

比卖硫磺蛋的老夫妇更老的人,是当别町的老猎户、八十八岁的侉田清治先生。他已经缠绵病床多日,听说我要来访,特意坐了起来。其实他不是为我坐了起来,而是为我那位在北海道过了十三年野人生活的非凡老乡刘连仁坐了起来。据他的家人说,他的记忆力已经严重衰退,但提起四十多年前发现并参加救助刘连仁的事情,他黯淡的目光突然放出了光彩,记忆被激活,含混的口齿,也变得清晰起来。这是一个相貌平常的小个子男人,如果不是偶然发现刘连仁栖身的山洞,中国人大概很难知道他的名字。但现在,他的名字和刘连仁的名字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在我的故乡,他差不多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战争就像巨浪拨弄两粒沙子一样,让这两个互不相干的人,碰撞在一起,成为传奇。当别町为刘连仁建立了纪念碑和雕塑,并成立了一个宣讲刘连仁事迹委员会,许多热心人,在义务地干着这些工作。纪念碑和雕塑都用黑色的石头制成,虽不高大,但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而沉重。车要出发时,老人的脸贴在窗玻璃上看着我们。我下车过去,隔着玻璃喊:撒腰纳拉,撒腰纳拉…… 话是这么说,但我知道,我再也看不到这个老人了。

只要一上车,札幌市观光文化局的职员引地志保小姐,就要不厌其烦地对我们讲话,讲行程安排,讲饮食起居,讲地方掌故。有几次,因为过分疲劳,我们对她的讲解,感到了厌烦。我甚至说她是 “话痨”,但很快我就后悔了。引地小姐全程陪同我们十二天,事事操心,每天早起晚睡,十分辛苦。我们去滑雪场那天,她竟然早起上山,为我们踏雪探路。一个小女子,如此地敬业,如此地能吃苦,真是可敬可佩。登别晚宴,引地小姐任务即将完成,终于放松了,多喝了一杯啤酒,小脸通红,欢声笑语,方现出女儿本色。

纷至沓来的人物,还有用潇洒吓退严寒的札幌市观光文化局课长荒井功先生、系长浅村晋彦先生,还有为我们开车的两个师傅,还有美沙小姐,还有神情很像狸猫、能歌善舞的东海林早穗理小姐,还有当年救助过刘连仁的木屋路喜一郎先生,还有为刘连仁生还纪念碑题写碑文的泉亭俊彦町长和当别町的乡亲们,还有许许多多为我们服务过的北海道的人们,他们的笑脸,他们的热情,与北海道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存入我们的脑海。我们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萍水相逢,今生多半难得再见,但他们留给我们的印象和我们对他们的感激,将会伴随我们一生。

知乎用户 龙沛霜天 发表

真正的苦难能震撼人,净化人而不是骇人。不是有文学天才就能达到这种境界,而是要真的经历过参与过,比如老舍的四世同堂。如果你还在纠结于文学该赞美还是批判,你就落入莫言的套子里了。莫言真正的问题不是批判,而是丑化,妖魔化。莫言说他的导师是福克纳,福克纳是一个专写阴暗的作家,不过说实话读福克纳,我觉得他写的至少还是个人,情节虽然龌龊,至少可能发生,而莫言写的应该有不少是妖,情节属于神怪志异。

《酒国》里面他写腐败官员吃婴儿,烹饪学校教烹饪婴儿,父亲欢天喜地地献出自己的孩子做菜,听说好吃还很高兴。《蛙》里面写有人说自己吃过煤。杨靖宇吃的是树皮棉花,人就算吃草吃土也不可能吃煤啊!没不要钱吗?《红高粱》算是他最正常的小说,读着就变味了,老百姓自发抗日,要绑架共军和国军的头头换军火,然后共军国军把抗日群众给镇压了,这剧情,我都费解。《丰乳肥臀》里面写家里为了传宗接代要儿媳妇找人借种生男孩,找中国人生的都是女孩,最好找了一个外国传教士,生了个男孩。最可气的是他最满意的《生死疲劳》,主人公设定为一个地主,投胎还投到单干户家里,从地主的视角批判广大群众。莫言要是把这叫批判,我只能说他太高明,巧妙地回避了自己真正的问题。

真正的批判长啥样。我们看看鲁迅是怎么做的,鲁迅批判的知识分子比老百姓要多得多,批评老百姓像阿 q,祥林嫂,华老栓,闰土,要么点到为止,要么带着深沉的同情。当西方人要给他颁发诺奖的时候,他果断拒绝了,他的批评文章只为给中国人看,而不会给外国人利用。

知乎用户 吴慕 发表

必须承认,诺奖他就是喜欢这口。

凡是得过诺奖的作品,几乎都是批判性文学,就跟戛纳电影一样,你拍个中国崛起,人民富足的电影,门票都领不到,但是如果你能拍中国官场腐败、人民水深火热,就能拿奖拿到手软。我承认文学电影类艺术作品的反映社会促进改革的作用,但很明显,在对中国的问题上他们是有偏见的,只要你能拍中国负面的东西,在西方人眼里你就是揭露现实,负面意味着不公平,不公平意味着人权,然后就可以做文章了。

我举个例子,莫言获奖的代表作有一个批判计划生育的小说《蛙》,怎么说呢,莫言写的都是现实,但是仅限于此,莫言也许是想给那个时代一个说法,可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证明计划生育这个宏观政策是错的,计划生育的制定是为了促进人口优生优育,不是某些领导人拍脑袋想出来的,但是从个体上来讲,延续了几千年的生育文化突然被暴力打破,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冲突非常大,尤其是为了执行这个政策,政府默认下面动用暴力机器。

但这能证明什么呢,能证明计划生育是错的吗。他只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政策,计划生育对当时的知识分子打击非常大,他们掌握了中国多数的社会资源,却被束缚了生育,只能生一个,这些社会和权力资源无法稳固的传递到下一代,其实对多数中国人来说,是有利的。

这就是知识分子的脆弱,他们的作品里都是三年自然灾害,大跃进,干重活没饭吃,可是中国老百姓一直过的是这个日子,比他们过的惨多了,谁去替他们发声,79 年以后,下乡青年们回到城里开始用文字回忆伤痕历史,写到农村也顶多是回味一下小芳,说实话,我并不认为他们惨,张贤亮的小说绿化树,讲他们下乡是如何吃不饱饭, 可农民比他们更惨,张贤亮会同情农民么,他作品里,农民就跟七武士里的村民一样愚昧势利自私。

尽管莫言的作品写的很出色,但是被西方认可的是不是他的写作手法,而是内容,比如蛙的外国评论:

日本评论家加藤修《挑战独生子女政策的禁忌一一莫言的〈蛙〉》:莫言的这部小说通过一位女妇产科医生的形象展现了独生子女政策所带来的混乱。莫言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敢于触碰中国独生子女政策这一忌讳题材。
法国记者哈斯基:莫言的确只是在小说中谈到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这一话题,他没有直接表述过自己的观点。文学是超越现实的。与莫言此前的作品风格相比,《蛙》的亮点要少一些,但人物对话很鲜活。作者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局外人的口吻更加明显,叙述者同主人公的关系也拉开一定的距离。主人公的形象也较为抽象,作者没有对她进行细致的形体描写。作品中有些描述奇异而荒诞,但恰如其分。
美国评论家珍妮特 · 麦斯琳(Janet Maslin):这不是一本描写黑客或思想家的小说,而是寓意丰富却令人不安的史诗级作品,讲述了一个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故事:关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自认为了解这一政策的西方读者恐怕要大错特错了。《蛙》是一本惊人地充满戏剧性的小说,准父母们与计划生育工作者之间存在激烈的冲突,这些受命于政府的工作者深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而不仅仅是听从命令。(《纽约时报书评》)

完全没有超出我的意外,他们把计划生育定性为针对个人人权的政治迫害。

矛盾奖给蛙是因为写的很好,诺奖给莫言,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满足西方人对中国的道德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矛盾奖是带有官方性质的,09 年差不多是计划生育的尾声,官方认可莫言的态度,也接受莫言的批评,承认计划生育有一些负面的东西,但并不意味着否定计划生育,莫言是山东人,山东人的生殖崇拜在全国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计划生育对山东人的冲击不可谓不小,我更愿把计划生育称之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生育观念冲突,很明显当时施行计划生育是符合中国发展方向的,这一点莫言并没有点明,而是一路黑到底。

咱就不说唱赞歌,你就说疗效怎么样吧,莫言没说。

另一个前年获得柏林金像奖的地久天长,老实讲拍的不错很细腻,讲的是人情冷暖历史变迁,把中国人民族性格中隐忍表现得非常好,一句话说就是不管发生什么事还是得过日子。但是夹杂的政治玩意还是令人不爽。比如告密,我寻思西方窃听风暴不比这个弱吧,比如计划生育,也是狠狠黑了一把,你说它得奖跟这个没关系打死我都不信。

莫言不是政治学的,他只是一个作家,如实的写他看到的历史,并不是刻意去展示这些东西,像檀香刑、生死疲劳,写的比蛙艺术性高多了,外国人就不感冒。

知乎用户 屈斯特林桥一声吼​ 发表

30 年代的国防文学与 “总路线之下” 叙事的反作用。

这一套在延安 XX 座谈会后成功占领了官方地位,形成了一种我们熟知的文艺作品要突出、表达、揭露、控诉—最后升华为符合总路线的主题这种形式。

当然我们也都知道,三红一创 青山保林这些总路线文学的辉煌只是代表了 “前三十年头半阶段” 的阳面,而且已经隐隐地有了一种不真实的错位感—叙事似乎都局限于 1949 年前的 “成长壮大靠谁人” 时期。当年以解放区文学为代表的、时效性极强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已经几乎绝迹,三红一创等巨制成了一种孤独的宏伟成就。

我们至今没有见过其时有一部文学作品像描述土改 / 土地革命战争 / 白区斗争一样,描述 57 年工潮、反右、大跃进、“饿”、四清、社教、新五反、大公社到小公社。对 “总路线正确” 的执着,与其说是限制了文学的发展,不如说是改变了文艺作品的定位,成了一种粉饰太平。

于是就出现了,艾青已经被扣上了老右的黑帽子,结果为了迎接国际友人聂鲁达同志,又把他拉出来参加晚宴这种黑色幽默。

太平总有粉饰不下去的时候,总路线也有自我怀疑的时候,于是才有了 67 年的质疑、不满与爆发。

革命组织向政权过渡需要文艺界服从总路线,先锋队意志的贯彻需要文艺界服从总路线,对抗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需要文艺界服从总路线…. 前者做到了吗?肯定做到了。

可周扬同志晚年怎么变卦了呢?那究竟他早年说的对还是晚年说的对呢?如果前者是对的,那夏衍同志是怎么回事呢?如果后者是对的,那么冯雪峰同志和胡风同志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没有人是对的,因为总路线永远都是对的。

知乎用户 贪婪的晚枫 发表

莫言:文学艺术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

可是:文学艺术也不是指责批判的工具

博马舍:若批评不自由, 则赞美无意义

可 是:若赞美不自由,则批评无意义

若批评很自由,则批评无意义

真搞不懂,“文学用于批判” 这一观点很有市场,而且相当有市场,支持这一观点的人还不乏 “大家”。

文学就是文学,是表达和传递思想的工具,即可以批判,也可以赞扬。至于用于什么,表达什么那是作者决定的,跟文学有什么关系。独立思考应该包含批判,难不成只有批判才是独立思考了?

刀就是刀,吃西瓜时叫西瓜刀,切菜时叫菜刀,杀人时叫屠刀,除魔时叫圣剑……

所以,当你手握屠刀时,请不要告诉我,刀永远不是用来切西瓜的工具;当你准备降妖除魔时,也不要告诉我,若除魔不自由,则切菜无意义。

∽∽∽∽∽∽∽∽∽∽∽∽∽∽∽∽∽∽∽∽∽∽∽∽∽∽∽∽∽∽∽∽

今天有幸读到了莫言老师的《北海道走笔》2004 年年底至 2005 年年初,应北海道有关方面邀请,莫言一行人,历时 12 天,纵横三千公里的北海道足迹。莫言还亲眼看到他的老乡刘连仁过了 13 年野人生活的地方(上世纪 40 年代初被日军强掳去当劳工,后逃亡)。书中记录了这次旅途中,莫言一行人畅谈文学、艺术、人生、动物、战争、过年,与当地普通的学生、影迷、乡民交流。很惊讶,文中对日本女性的美丽,风土人情的赞美溢于言表。这么一对比,一种感觉特别强烈!

知乎用户 商讯新媒体 发表

为了避免有高文化素养的莫言粉丝浪费时间,先说观点,我支持司马南!

司马南点评莫言的视频已经火了好几天了,莫言粉丝认为司马南的视频有刻意引导舆论诋毁莫言的嫌疑,甚至还有一个莫言的女粉丝辱骂司马南并且电话骚扰他的行为,司马南逼不得已进行录音并且跟这个女粉丝进行了辩论,司马南最终还是没有让莫言女粉丝信服,但是网络争议确从此开始。

其实莫言的粉丝都搞错了一个点,最开始包括司马南在内大部分人都没有否认过莫言作品不好,而是这个莫言先生有些说话太绝对,绝对的很多人都不认同他的观点。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太绝对的东西,比如你喜欢西方,他喜欢东方一样,各有各的爱好。司马南说的也就讨论不同观点而已,莫言粉丝怎么就急眼了?

莫言说 “文学艺术他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应该暴露黑暗”。你们细细品这话像不像现在抖音上“外国人给中国唱赞歌” 就能获得抖音流量密码一样?你一个文坛大家薅着黑暗文学写,当然喜欢看的更加喜欢看,不喜欢看的就极其厌恶了不是。

况且莫言的粉丝能不能解释下他散文《北海道的人》描述的都是一些啥?这就是一个不为社会唱赞歌的人写的?有莫言的粉丝说,这是莫言为了完成组织任务写的,不是小说所以算不上文学作品。各位莫言的粉丝你们信吗?就这么一个偏执的人,一个不为社会唱赞歌的人,一个文学作品只为暴露黑暗的人,为了完成任务能放下这么高贵的品格去写一些他不口口声声不原意写的作品。

而且我从莫言的人物百度百科了解到,这位经常写贫穷写吃苦的文学大家,原来家境还算不错,爷爷是木匠,爸爸还是大队的会计。那他为什么在获奖后说小时候穷,饿得像狗一样吃任何东西?而且还说没照过像,各位莫言粉丝你们给我解释下?下面照片是怎么回事?各位要知道那时候的中国照张像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我是莫言粉丝口中的 “无脑爱国”,正如司马南所说的难道爱国有错?我们这个群体被骂了我不甘心,我必须出来怼莫言的粉丝几句。毕竟你们心中高高在上的文学大师,还是会有瑕疵的。他不喜欢唱赞歌却偏偏选择了给日本写赞美的散文,那情感好像是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但是一写到中国就是穷山恶水刁民,反正就是咱们配不上文学大师的夸奖呗?

知乎用户 jack 发表

莫言曾在香港一所大学演讲时提到:

“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残雪:在我看来,中国的作家如果不能战胜自己的民族自恋情结,就无法继续追求文学的理想。所以在大陆的文坛,很多作家到了四十来岁就开始退化,要么写不出作品,要么用赝品来敷衍,蒙骗读者。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民族自大的心理。我们的文化摧毁、毒害了我们的天才。中国文化中精神的缺失导致当今的大陆文学不能生长、发育,就像一些长着娃娃脸的小老头,永远是那么的老于世故,永远能够自圆其说,具有世界上最出色的匠人的精明,却唯独没有内省,没有对于自身的批判。在所有涉及自身的方面,大部分大陆作家都或者用一些白日梦来加以美化,或者用古代文化提倡的虚无主义来化解矛盾。

新京报:在书写家族亲人的时候,会有情感上的顾忌和压力吗?尤其是在写到他们的一些性格缺陷、不幸遭遇或某些负面内容的时候。在写之前,有做哪些功课?

阎连科:我不会有顾忌。一个作家如果能够理解他所写的人物,那么反过来,他所写的人物也会理解他。我不会刻意去想哪些东西是善的,哪些是恶的,并回避某些负面的东西。我认为,只要作家能真正理解人,就不必有什么顾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第一句还算可以,文学不是唱赞歌的工具。你可以赞美,但作为工具就不太好了。不过也有李白赞美杨贵妃的诗三首啊,也有很多人去欣赏他的文学性。

第二句就太狭隘,文学就应该揭露黑暗…… 那怀念父亲的都不是文学了,读背影必须得读出对社会的讽刺?必须得跟春晚小品似的,结尾升华到人类大同?

不过人家自称是偏见,又是演讲,可能说嗨了,倒也不宜过于批评,仅对这句话做一些说明。

知乎用户 稷亦寒星​ 发表

你们可能根本不理解赞歌是什么意思,于是在这里把莫言一顿批判,给我一种虚空打靶的感觉。

所谓赞歌,在莫言看来是歌颂公权力的,这一点在苏式文学中就是如此,人在其中渺小的,只是借助某个人歌颂公权力,人在其中是媒介,比如《钢铁》。

而诸位认为,莫言所谓的不唱赞歌,是不歌颂中国人民,这本身就是对苏式唱赞歌的误解。苏式赞歌,歌颂人民和歌颂机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衬托公权力的伟大,而不在于歌颂人。

莫言所谓的揭露黑暗,恰恰就是揭露权力和物质压迫下的人性的扭曲,换言之,这也不是暴露黑暗,这只是一种文学夸张,是对人性被压迫的文艺表达,算不得揭露黑暗。

因为真的揭露黑暗,他就发表不出来。

如果诸位能把心态放平,仔细看看莫言和余华的小说,其中小人物的颠沛流离,艰难险阻,拼尽全力,也不能改变小人物的命运。这恰恰不是暴露,这是真实。

如果你们觉得真实就是可恶的,那么诸位就该问一下自己,为什么真实如此可恶?

如果得不到答案。

就看看河南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

你们觉得人性在这样的皮鞭下,能高尚到哪里去?

或者说,在我看来,这种扭曲,本身就是一种高尚。

总之,我赞成莫言的看法,莫言说这是他的偏见,我赞成这样的偏见。

文学作品,就该用来批判,哪怕这种批判是浅薄的,总好过把小说写成新闻联播吧。

知乎用户 海王利维亚桑 发表

我寻思这就是一句废话啊

好比说:屎永远不能作为主食一样,您见过什么人天天吃屎了?

同理,文学作品又什么时候是唱赞歌的工具了呢?

怎么能否定不存在的事呢?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在我看来他就是想给自己扣个伟光正的帽子

文学作品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我的文学作品从不唱赞歌→我的写作方式是合情合理,光明正大的

拿了诺奖也这么幼稚,怎么拿的?

知乎用户 爱抽烟 发表

这是胡说八道!

世上既有揭露丑恶的文学作品,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也有赞美的文学作品,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眼睛里只有黑暗的人,看人间,充满黑暗;

眼晴里有光明的人,看人间,不只是看到黑暗,还看到光明!

说 “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 这种话的人,其心灵扭曲,思想偏激!只看到事物的一面,看不到事物的另一面。

难道作家魏巍写的《最可爱的人》不是文学作品?不是赞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奉劝各位,远离这种人!

知乎用户 cozy​ 发表

大胆!居然能说这样的话。

难怪现在的风向是唱衰莫言。

理由就是—不唱赞歌罪。

知乎用户 hullo 发表

一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不会喜欢莫言,一个认同中国现行体制的人,也不会喜欢莫言,莫言的小说,是典型的河殇文学,一方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否定中国现行体制。

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了中国中国现行体制,那么,中国还有什么?唯有绝望,绝望之后,唯有西方。

正如一个外国评论者说的,莫言的小说主要描述了一群愚昧,荒谬,又绝望的人和世界。

文学作品的确不是唱赞歌的工具,但是,文学至少应该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带来希望,带来正能量吧。

如果正能量,就是唱赞歌,那么,对正能量的理解也太狭隘了,人类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正能量,而莫言的小说充满了负能量。

在莫言的世界里,只有黑白两种极端,没有中间的过渡颜色,就如有人问周作人,你为什么要做汉奸?周作人说,不愿意做文天祥。四川地震时候的范跑跑也是如此,他说他不愿意做英雄。莫言与周作人,与范跑跑的逻辑是类似的,只有两个极端,没有中间状态,没有过渡状态,不做文天祥,就做汉奸,不做英雄,就做逃跑者,不代表正能量,就代表负能量。

二元极端思维,还是十分常见的,典型的就是宗教思维,要么是虔诚信徒,要么是异教徒,就如经文中说的,在沙漠里遇到了一条毒蛇,和一个异教徒,先要杀掉异教徒

莫言的小说,实质上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在塑造一个黑暗世界的时候,也隐藏了一个光明的世界,就如河殇这部纪录片,在否定黄河文明的同时,也在鼓吹西方的海洋文明。

中国的希望,中国人的未来真的在西方么?

在公知看来,在精致利己主义者看来,的确如此,这些人也跟莫言,跟周作人,跟范跑跑一样,具有典型的二元极端思维,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对彼岸的西方产生了皈依狂热,对此地的中国,则产生了深深的厌恶与绝望。

如果你喜欢莫言,或者你的亲人,你的朋友喜欢莫言,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样的人通常是二元极端的,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中间过渡状态,要么极端厌恶憎恨,要么极端热爱喜欢。

文学带给人主要有共情,寄情,猎奇,宣泄。

读莫言的小说,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都难以共情,也难以寄情,喜欢的人主要是猎奇,主要是宣泄,不喜欢的主要是不能猎奇,不能宣泄。

我为什么不喜欢,或者厌恶莫言的小说?道理很简单,我也是农村人,莫言是潍坊地区的,我是烟台地区的,距离很近,我绝对不相信莫言那里与我们这里,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莫言描写的只是他想象的农村,想象的世界,而不是真正的农村,更不是真正的中国。

莫言的小说,给了能够离开中国的人,给了精神西方人,给了自认为高高在上的城里人,一个高尚的理由,和一种优越感。

这些人会说,莫言小说中的希望,隐藏在背面,隐藏在反面,谁让你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城里人,谁让你不能成为西方人,或者精神西方人。

读莫言的小说,就如西方人对西藏,对非洲土著的感觉类似,主要是猎奇,主要是获取优越感,从而进一步实现异化,加强人与人不一样,我与你不一样,我们与你们不一样的超人意志,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而富有同情心,认为人与人都一样,我与你都一样,我们与你们都一样的人,对莫言的小说真的很难喜欢,甚至很难读下去。

优越感与同情心,异化与同化,是人类最根本的两种情感,一个向右,一个向左,虽然有时会有交集,但终究很难同路,只能各有偏重。

你更有同情心,还是更有优越感呢?

知乎用户 知无不言者慎 发表

** 《赞美上帝》的词是英国圣公会主教托马斯. 肯于 1695 年所写名曲的最后一节。当时教会经常用它作为读唱诗篇的结束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基督徒所自编的新圣诗,**

傲慢的莫言,终于惹了众怒

来,看看这 100 多部作品,内容有描写苦难、不公、专制的,但是获奖理由都有赞美的言辞。

1901-2020,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合集来啦,非常珍贵!

所以,莫言的不唱赞歌,不是说不给人性不给母性这种普世价值唱赞歌,而是不给养育他的某段历史,不给培养他的某种体制唱赞歌。

这种立场很普世、很超脱、很高屋建瓴,很值得一个炸药奖

另外红歌也算文学作品吧?唱红歌也就是唱赞歌对吧?那么美国人唱红歌,也就是赞美他们的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算唱赞歌吗?

在此奉上孔庆东老师前几年倡红打黑时举例的美国红歌:

抄录一张《中国美国红歌对照表》,让大家看看,是你会唱爱唱的主旋律歌曲多,还是人家美国人民会唱爱唱的主旋律歌曲多吧。

义勇军进行曲 The star spangled banner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The army goes rolling along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I want to be a scout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God bless the USA

东方红 Amen

工农兵联合起来 Battle Cry for freedom

红星歌 Stars and stripes forever

共产儿童团歌 The Yankee Doodle boy

洪湖水浪打浪 Swanee river

毕业歌 The liberty song

五月的鲜花 For the dear old flag,I die

延安颂 Yankee Doodle

游击队歌 Ballad of the green Berets

保卫黄河 Anchors Aweigh

在太行山上 Battle of the new Orleans song

抗大校歌 Life ever voice and sing

团结就是力量 Power and the glory

红梅赞 Blood on the risers

英雄赞歌 The ballad of Rodger young

咱们工人有力量 We are a band of brothers

我们走在大路上 Marching through Georgia

革? 擞涝妒悄昵? nbsp; Let the eagle soar

我是一个兵 American soldier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Ragged old flag

歌唱祖国 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

党啊!亲爱的妈妈! God of our fathers

再送一段莫言得奖后,孔庆东对诺奖的看法:诺贝尔文学奖已有百年历史,在操作上非常有经验。它题材广泛,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等,而且不断变化。评委选出的获奖者在国籍上以西方为中心,同时又不断到一些与西方意识形态相左的 “边缘地区” 挖掘新的人才,但前提是作者对本国文化有着巨大的颠覆力。从表面上看,如今的诺贝尔奖比以前更加多元化,其实它是在一元的前提下做到了多样化,而这个 “元” 从来就没有改变过。相比之下,我们的主旋律作品有时不大让人民群众满意,主要是因为没有做到多样化,总是喜欢以歌颂型为主,而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多数都具有批判色彩。这种批判恰好有助于它的意识形态,就像好莱坞大片一样,总是讲一些灾难和坏事,但结局是光明的,出来一个英雄拯救了世界,这个英雄本身还是西方世界的产物。由此看来,西方不怕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进行批判,有时候是相当深刻的批判,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西方文学界好好学习。

知乎用户 NaOH 发表

我相信在当代在世作家中,没有人比郑渊洁更有资格说这句话

他的作品是真正意义上的,几乎没有赞歌

只不过,老郑已经讥讽到了曹文轩,主流作家不知还会不会说出这句话,如果老郑有一天讥讽到了莫言你身上,请问莫言还能不能保持原有的风度呢?

我只是很担心,面对老郑,不知道有多少作家会暴露出 “这是我不想要的批判” 的真面目

知乎用户 破山 发表

莫言曾自诩师承蒲公,我对此是存疑的。我质疑的不是他的师承,而是他对蒲公的理解。

批判如果止步于黑暗,那末,赞美必定也只会停在嘴上。这是由他的才华所决定的,不能强求。

所以,莫言毕竟是莫言,成不了陀翁,更成不了蒲公。

不带着希望的批判,那不叫呐喊,那就是竭斯底里地哀嚎。请问捎上鲁迅的诸位,敢情看到的听到的,都止是竭斯底里的哀嚎么?

莫言笔下写了诸多的妖魔鬼怪,有婴宁么?有聂小倩么?有击退悍匪的谦卑村妇么?

伟大的作品里为何不能有歌颂?!哪个半吊子文人说的!

知乎用户 萤烛 发表

只能说有点片面,或者说是角度问题。

文学作品,以小说为例,是有矛盾内核的,歌颂其中一方面的美好,恰恰就是在揭示另一方面的黑暗。

我认为莫言以这样的角度说话,恰恰是站在人民这边,在人民前排,对着前面另一些东西在呐喊:“文学作品永远不是给你们唱赞歌的工具”。

相比之下,这个回答也很有意思

说白了还是角度问题,这个讲话是主席在给广大无产阶级尤其是文艺工作者的讲话,不是说给老蒋听的。

另外,引经据典也要看时代背景。莫言说这句话的时代是安定的年代,主席上述讲话的时代是战乱的年代。

战乱的年代四周都是饥饿、疾病、绝望和死亡,这时候要有光明带领无产阶级引导广大人民,黑夜里的蜡烛变成炬火是更迫切的需要;

安定的年代我们就生活在战乱年代人民向往的更明亮更温暖的环境里,但不代表没有肮脏的、腐臭的、丑恶的东西混进来,更迫切地需要文艺工作者揭露环境里的黑暗。

毕竟,照亮时代的,永远是人民而不是几个文艺工作者,火炬再亮,亮不过太阳。而文学再去写赞歌,无疑是白天点蜡烛。

不如让唱赞歌的去找个厂什么的,亲身经历一下,体会福报的美好,体会就业的灵活,让他们自己融入赞歌。

还有什么问题?

知乎用户 儒雅随和黑旋风 发表

因为好的时代,根本就不需要对统治阶级唱什么赞歌。

文人只要客观记叙自己所见所闻、生活娱乐、爱恨情仇,后人欣赏作品之余,自然也就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了。

知乎用户 tanjidong 发表

我来教大家怎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首先至少要有三流作家基础功底,主要是要语言通畅,别人知道你写的是什么,语言粗糙或者脏话什么的无所谓,翻译成英文后都会给你自动润色。开点黄腔或者恶臭都无所谓,算你个人风格。

其次,作品里需要体现以下的内容: 1、人民群众麻木愚昧;2、革与政治迫害;3、回归后失落的香港;4、新疆西藏的人权危机;5、威胁论;6、大陆的经济侵略;7、非民主自由的社会;8、重男轻女;9、腐朽的各阶层官员。

再次是编辑出版书籍,要配上插画。歪果仁读得累的时候,看插画就能了解你写的内容了。插画内容包括且不限于眯眯眼、傅满洲、猥琐、营养不良、烂尾楼、旱水灾、地震、维权、占中、流浪汉、赫鲁晓夫和玛丽莲梦露。

最后是脸皮要够厚,不然心理素质熬不到得奖。

知乎用户 陈必红​ 发表

西游记不都是假话吗?莫言和我同岁,都当过兵,他还是共产党员,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从 1971 年到 1976 年当五年兵没入党。退伍后到现在也没入党,也没打算申请加入。所以我没有违反誓言的问题。共产党员应该同意毛泽东思想,否则可以退出。毛泽东思想是认为文艺应该为工农兵服务的。

知乎用户 荻 生​ 发表

赞美和批判本来就是一块硬币的两面,把文学当成唱赞歌的工具,和把文学当成批判的工具,本质上是毫无区别的。

你不能说批判高贵,赞美就卑下,那叫双标,自己打自己的脸。

说到底,艺术是既可以用来赞美、也可以用来批判的,赞美和批判都可以达到文学上相当高的水准,但那都是 “有我之境”,文学上有水准,但是境界上落了下乘。

而真正永恒的艺术是无我的。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文学即人学,文学既不是为了赞美也不是为了批判,文学只是写人类,写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角色,写人类社会浮生百态兴衰荣辱而已。优秀文艺作品不是为了赞美而赞美,也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不过是反应一个时代的背影。

这是剧变的中国,这是剧变的世界,历史潮流滚滚向前。

知乎用户 王悠 发表

爱国爱民的屈原,不同意。

赞美山水田园之乐的陶渊明,不同意。

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不同意。

我已经举出了三个公认 “伟大” 的文学家。而莫言先生,将来在文学史里能不能冠以伟大二字,我是相当怀疑的。上一个被冠以伟大二字的中国文学家是鲁迅,这么多年了还没有出现另外一个。 而鲁迅先生也有纪念刘和珍君与怀念藤野先生的文章,也有赞颂乡土人民的文字,他的作品里有悲悯,有愤怒,有呐喊,但也有阳光和希望。

莫言先生有水平,也聪明,在香港那样的场合讲那样的话,能够获得当地民众的共情和认同,可以理解。他也就说说,你别太认真,不过他如果是认真说的,我也想笑一笑。

文学的第一功能从来不是批评。教员讲的很明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搞文学评论也是一样的,不能抓住本质和首要的矛盾,拿支线上的问题大做文章,这都是糊弄业余爱好者的,听听就好。

人类几千年文明史,能够冠以伟大二字的人和作品,都是能够反映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与人们的生活状况的,有批评,也有歌颂。

知乎用户 懒散人 发表

重点在工具两个字,所以莫言说得对

知乎用户 我是 zz​ 发表

很多人不知道莫言和韩寒都赞美过台湾人民,莫言说台湾遍地是雷锋

知乎用户 lan8079​ 发表

都怪老一辈人民文学家给文学定的调子。

咱一翻开文学史课本,动不动就是 “批判了 XXX,反映了 XXX 的罪恶”。连源氏物语这种种马文都要附带一下:反映了平安时代日本贵族糜烂腐朽的生活。。。。。

只要是个文学,封建时代就是反映了封建社会啥啥啥罪恶,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反映了啥啥啥资产阶级虚伪无耻。写爱情的就是反封建桎梏,写人性的就是反映社会对人的压迫。。。。。总之一个字,反,就对了。

莫言可谓深得前 30 年文学之精髓,是他整天批判的批判现实主义(也就是俗语的搞政治)的忠实履行者啊。

有些人,你看起来他是个后现代人,其实他是个前现代人。

你看起来他批判这个批判那个,其实他就是他批判的那个东西的产物。

你看起来他叫唤文学不能搞政治,其实他自己就是在搞政治。

你看起来他叫唤文学不能唱赞歌,其实他只为日本唱赞歌。

咱按炸药莫的论调捋一捋,看看让它开除出文学的都有哪些吧。

首先第一个,《圣经》。

里面吹牛拍马唱赞歌的地方连篇累牍。《圣经》的雅歌是公认文学性最强的部分,里面全是肉麻的赞歌颂歌吹法螺。赶紧的,有请莫大师批判一下圣经吧,看他有没有这个胆子。

其次是各西方民族 / 非中国的史诗、颂歌。啥《罗兰之歌》《尼伯龙根指环》伊利亚特奥德赛、《格萨尔王》《罗摩衍那》。。。。。全是给自己祖宗唱赞歌多么英明神武多么多么牛逼的。

再次是批判和赞颂都有的。比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赞颂了法国底层人民的高贵心灵和伟大爱情。《罗密欧和朱丽叶》赞颂了英国年轻人的伟大爱情。《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赞颂了俄罗斯民族的伟大和坚韧。以后我国的出版翻译事业应该让炸药莫把关,把里面赞颂的部分,表现人性闪光点的部分全砍了,只留下【暴露黑暗,揭露社会不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的文字。

最后是跟批判和赞歌都无关的。比如《追忆逝水年华》、泰戈尔的飞鸟集之类。你敢不批判?你算个鸟的文学!

最最后是纯赞美的。如《浮士德》《约翰克里斯多夫》以及许多革命文学。莫言应该先去砸烂给人唱赞歌、歌颂人类伟大的歌德,以及红色狗腿子罗曼罗兰的狗头。

好家伙,按炸药莫的标准,99% 的文学都该被开除出去。

咱就不敢提中国文学了。毕竟按莫言的同志残雪的观点,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文学。

==========================================

正文:懒得打字了,复制个以前的回答。

我记得有个流行的顺口溜,讲网文套路的,挺溜。其实大家不知道还有另一种套路啊。

我也写个顺口溜。哈哈

————

升级打怪捡宝贝,山洞学院拍卖会。

大家都爱龙傲天,换个口味龙倒霉。

一生凄苦卖倒霉,清末民国土改队。

不辞艰辛换副本,红色革命是原罪。

天生龙种根骨妙,诗词歌赋人俊俏。

传统美德家教好,自由民主素质高。

乡贤鸡鸡带勾勾,天赋异禀呱呱叫。

积德行善做好事,又修学校又抗日。

忠孝仁义礼智信,爱情艺术是追求。

就算最差破落户,也会玩个皮影戏。

可惜世道太操蛋,天鹅落入蛤蟆国。

反派都是大愚氓,仇富反智又好色。

大哥守家被共产,良民吓尿在墙脚。

二哥抗日讲道义,镇反轰成马蜂窝。

三哥高雅搞艺术,还跟师兄 LGBT。

浪潮一来人性丧,收养孤儿被反噬。

最恨就是不可说,文雅风流都扫地。

大队厨子逞淫欲,四姐嘴上叼馒头。

小弟爱情被压抑,无奈变成恋尸癖

小妹插队卖皮肉,只为回城是天浴。

女儿残疾难产死,儿子还要被抽血。

只有老娘混得好,外国神父送温暖。

金童玉女没饭吃,幸好还有洋兄弟。

天下倒霉集一身,这个世道不能忍。

群氓乱舞修罗场,浑浑噩噩如丧尸。

人间何处是光明?炸药奖里有指引。

黄河文明大垃圾,中国人民是青蛙。

只要洋人伸拇指,作品自然有内涵。

水平低劣怎么办?脐下三寸晃眼球。

神怪猎奇大白腿,魔幻现实不用问。

莫言余华严歌苓,人间正道真良心。

真!良!心!

======================================== 手动分割

认真说两句。

余华莫言这些人,文才是不错的,然而精神境界极低。

我们跟鲁迅比较一下,鲁迅生活的时代要黑暗无数倍,然而其作品却有无限力量和生命。他批评,是恨铁不成钢,对祖国和人民抱有希望。同时他也绝不吝于赞美祖国和人民之中的伟大部分。

而莫言这些人就缺乏这一点。表现黑暗有,却反思不到点子上去,最后统统归结为中国或者人类的所谓劣根性。

即使不沦落为献媚西方的工具,他们的作品也是没有灵魂和尊严的作品。

我是指身为人类的灵魂和尊严。无论面对社会的苦难还是所谓命运,宿命,他们是束手投降的。他们笔下的人物看不到任何文明和尊严,只能像蛙,野兽一样愚昧混沌地生存下去。

这其实就是作家本身对人类和命运的态度。

它们揭露了黑暗,然后说,唉,人类就是这样。

还把这种消解美化成所谓悲悯。

在理想主义者看来,这是一种丧失了灵魂和尊严的无耻态度。

或者我最简单地归纳一句。莫言余华这些人的作品缺乏两个字,就是希望。

我们比较一下富贵,丰乳肥臀这些人物。它们在命运面前宛如傀儡,世界是宿命的,人类是下贱的,毫无尊严和希望的。浮士德和克利斯朵夫看了这种贱种文字能气得把棺材板掀了跳出来。

一个正常人,只要认识到行尸走肉并非世界的常态,他就绝不会赞同余华与莫言。

他们的作品,其本质上也就是一种政治性的低级控诉。并无多少价值可言。

我们看网文龙傲天,大家都骂好事扎堆巧合奇遇。轮到伤痕文学控诉文学了,怎么不骂天下倒霉巧合到一家了?我不说别的,单就这种生硬堆砌倒霉,就是典型小白手法,堪比 “舍弟江南死家兄塞上亡”。

究其原因,余华这些人出名无非借了反思否定所谓旧时代的东风,政治性远大于文学性。

顺便说一句,另一个影视远超原著的是霸王别姬,跟余华一路货色。

PS:再多说几句。这个话题下总有不少平凡粉发生争议,其实就是为此。路遥的文笔确实一般,但是路遥笔下的人物无论环境如何,总是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以及用劳动得到尊严的健全人格。这不仅仅是一种粗糙的政治口号,而是正常的人类精神的一部分。谁说人类就只能在苦难里颓废挣扎的?

之所以有人推崇这本书不仅仅是因为粗浅的励志激励,而是这本身就是世界的另一面。正常的一面。

文学即人学,丧失人类尊严和理想的所谓文学,无论其手法技巧多么精致,本质上也就是慈禧太后的七宝珐琅金夜壶,只有自命不凡超越大众的 “精英” 们才会顶礼膜拜迷恋不已,而不觉其骚臭。

PS:

评论里有人说文学不需要有态度,有文笔有表现就行。问题是,表现什么,这本身就是态度。

这些人觉得表现人类大众的、积极的一面是政治说教,同时他们却不觉得表现人类小众的、消极的一面是政治说教。真是自相矛盾奇哉怪也。

对于这种人,懒得重复粘贴,附上我的另一个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725358/answer/579383067

知乎用户 纯纯的粹粹 发表

人类需要用文学作品来审视自己和体察个体的情绪。莫言写 “计划生育” 的弊端是让你知道执行这项国策中国人民做了多少牺牲,而不是让你单独沉醉于我国在 “计划生育” 上取得的成功。莫言可以在这件事上代人民立言,因为当时的人们确实饱受其摧残,我们现在人作为政策的既得受益者自然对这种记述感到反感,但这对经受苦难的人是不公平的。相较于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忠实记录,你可以将文学家看做时代情绪的抒发者。

有人觉得不能批判和揭露黑暗就是在与社会唱反调,就是在抹黑中国人民,这是不够公正的。事实上人心里就是有需要提防冲动的恶,人自身欲望的满足和利益的冲突中本就带有人性中阴暗的一面。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需要带着自省自察的习惯,伟大的作品中也都是消极情绪的多。而现下的社会氛围一味的肯定人性中积极的一面本来就是反人格的。只有肯定人性善的基础才能反思出人性的恶。

我也认同文学不是唱赞歌的工具,至少不是代表统治阶级驯化人民的工具。

知乎用户 yuan 发表

看话要看全,正如讲事实要讲完整,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偏私一样,莫言这段话是这样的:

我认为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如果一个作家不讲真话,那么这个作家就势必要讲假话。讲假话的作家,不但对社会无益,对老百姓无益,也会大大影响文学的品格。因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是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里面。它应该是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地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面貌。如果有谁想用文学来粉饰现实,用作品来赞美社会,我觉得这个作品是很值得怀疑的。

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所以我的小说发表以后,有的读者不高兴,因为我把人性丑的部分暴露得太过厉害,把社会上一些地方暴露得太真实了。对于这些触及人类灵魂、暴露人类灵魂丑恶的作品,他们觉得很受刺激。

我最近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后记》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我不可能因为某些读者不喜欢我这样的写法,就改变我自己的文学主张。

划重点:讲真话。

知乎用户 矿泉水 发表

莫言:“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北海道的人》— 作者莫言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溜达王​ 发表

莫言人家直接说了,“我有一种偏见”,这是他自己的文学观,他也践行了这种观念。他没有说,所有人的文学都不能唱赞歌,他没强迫所有人接受。

倒是本问题下面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引用各种语录,假装自己没看过国内各种垃圾歌颂文学的答主,十分的口是心非,装模作样。

莫言有没有歌颂?有,红高粱不是歌颂了英雄主义?丰乳肥臀不是歌颂了母亲?莫言很多作品都歌颂了他挚爱的家乡高密。

倒是那些满口谎言,歌颂苦难,歌颂绝对正确,歌颂虚假与掩盖的人,内心本身充满了扭曲与不屑。我也不知道他们内心除了自己的欲望和利益,到底尊重什么。

知乎用户 青龙卧墨池 发表

没错,这是全世界优秀作家的共识。

艺术,包括文学在内,通常来说两个追求,一个是美,一个是真。艺术可以创造美,也可以像一面镜子,世界是怎么样的,就反映出怎么样的,可以反映美好的一面,也可以反映罪恶,堕落,晦暗,丑陋的一面。当然,它不一定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也可以是各种暗喻,象征,讥讽等晦涩的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

知乎用户 xiaosewh 发表

总怀疑网络是不是受资本家雇佣的黑客控制了。

这种环境下能够唱得出赞歌的……

知乎用户 阿疯 发表

这种话就是逗逗小朋友的用的。

看似很对但是稍微懂点,也不用稍微懂了,哪怕我不懂也知道批判和赞美是一体两面的东西。

我天天爆常凯申的黑料,算不算赞美教员。

大家都是明白人,哪怕是泼妇骂街满口的污言秽语,她也是证明别人的道德水平比自己底,也是有赞美的对象的。

任何文学作品只有赞美谁和批判谁的说法,没有单纯的赞美和批判的。哪怕是现实批判大师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中也有赞美的人和事。

批判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翻过来同样适用。

赞美不自由则批判无意义。

大道理我说的不好,但是有人讲的好。

罗翔之我潜伏上海名媛群

赞美和批判不过是立场问题。

我喜欢维特根斯坦,喜欢分析哲学,并且自学成才成为民间哲学家。

并且

创立了屁股哲学。

我这个哲学门派非常简单,一个人说什么不重要的是他的屁股。

一个文学作品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的屁股。

屁股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和杨超越为什么会红是一样的。

因为屁股决定阶级,阶级决定现实。

同样一个国家在不同阶级眼里的现实是不同的。

这就是杨超越说出的话为什么容易获得阶级认同,因为她在过这个阶级,她眼中的现实就是 100 斤包谷可以买 3 斤猪肉。

道德、利益道德;正义、利益正义,又有几个人能搞明白的。

你所谓的道德和正义的出发点是什么?是利益性吗?如果剔除利益性那么纯粹的道德和利益又是什么?

即使你写的是现实,批判的是现实,也和促进社会发展无关。

因为大多数人都分不清道德和利益道德的区别。

知乎用户 icesword 发表

赞歌,这个词有非常浓郁的感情色彩,也似乎在某些人眼里有一些‘专用’意义

但,毕竟,这是的词并不只为某些狭隘的人而存在

赞歌,可以是歌颂人民

赞歌、可以是歌颂时代

赞歌、可以是歌颂某个行业的平凡英雄

赞歌、可以是歌颂某个普通人的光辉人性

纵观整个文学史,伟大的作品从来不乏对罪恶的揭露,更不乏对美好的赞颂!

如果莫言大师连这些都反对的话,

我是不是也可以对大师有一点偏见:

大师反对歌颂一切人类的美好,就是反人类!

知乎用户 胖头鱼 发表

人家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愿意赞美就赞美,愿意抨击就抨击。《漠河舞厅》是艺术,《歌唱祖国》也是艺术。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欢迎什么,什么就是艺术。

知乎用户 爱玛的柠檬 发表

本质上很狡猾的话术,不愧是玩笔杆子的。

而且他肯定是个教徒,骨子里那种 “原罪思想”。

知乎用户 史迪奇也没我奇 发表

拜托有些人把延安文艺谈话相关拉出来 ctrl+C 前先告诉自己,莫言说文学不是唱赞歌的工具不是说不能唱赞歌,也不是在讨论的时候,先猴急一样的大喊急急如律令,着急引用自己刚学会的高级知识。

下面是回答。

我高中的历史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前两天高考完了,我正好回学校看了他,他在研究高考历史出题,他和我说了一句话:“现在的出题人很喜欢出一种通过个人角度阐述的‘似乎是违背史实的’材料来提升选择题的难度。”

我说:“是,我们那会儿也做过啊,有个题考辛亥革命相关的,结果说的是闰土喊老爷的问题,不过也不太一样吧,其实多转个弯就能理解了。”

老师说:“他们太轴,就缺这个弯,不能分清楚个人视角的阐述是有个人的判断的,不能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问题。”

“回到当年是吧,我记得您上课也说过,其实这个道理挺对的,好多人现在生活中也这样的,上帝视角开太大。”

莫言的话难理解吗?需要来个语文阅读式分析吗?

“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莫言的文学影响最深的是啥时代?

莫言文学成就最大的是什么作品?

你觉得现在让全民创作没有奖励没有惩罚,没有 “无形的手” 在暗中施压,你看看多少人写点文学作品是想揭露黑暗,多少人是想大唱赞歌?

我就搞不懂了,那些引用又引用的,你们是想告诉大家,不认同 “文学作品就是要唱赞歌还要大唱特唱” 的一律达成资产阶级反动派是吗?

他都说了是偏见了,怎么有些人的偏见味就不能收一收,少干点特务都不想干的,多干点人能干的。

引用是吧,我也引用啊: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为人民服务》1944.09.08

知乎用户 牧之 发表

不妨你想一想,哪个文学经典是唱赞歌的工具?

我感觉几乎没有,有也不至于到一根小指头的比例?

知乎用户 陈去 发表

中国是权威社会,权威会让人停止思考,权威说什么都对,不信看回答。

赞歌就要理解成拍马屁吗?赞歌不能赞美劳动人民吗?不能赞美英雄气节吗?不能赞美珍贵品格和人生理想吗?

古诗中赞歌可不少,那些诗人胸怀宽广心怀美好。

当然拍马屁的诗也多的是,不过就算拍马屁的应制诗酬和诗里也有佳作。

当然,文学不应该成为溜须拍马的工具。

知乎用户 清华园老宋 发表

看对象是谁了。对工人农民解放军爱国知识分子,某些人是永远不会歌颂的。但对地主资本家汉奸贪官,它们却是无底线谄媚跪舔的。

李敖说,诺贝尔文学奖就一个获奖标准,就是获奖人要出卖自己的祖国。

很好理解。欧美国家要在对立国家内部树立标杆,把控舆论,制造分裂。

知乎用户 长跑者 发表

文学作品永远不能极端,你莫言有自己的信条,没必要大家都服从,who cares?

知乎用户 拜登棋牌室​ 发表

错误。

文学作品永远只是个工具。

工具无法决定自己被用来做什么。

因此永远都有可能用来唱赞歌。

这一切都取决于人。

知乎用户 薛天华 发表

难不成要我评论一个 “感恩”?

知乎用户 查拉拉如是说​ 发表

司马南:“*****…”

莫言:笔给你,你来…

——

我的观点是:

文学当然可以唱赞歌的,可以赞颂国家和政府,也可以赞颂人民群众;

文学当然也是可以批判的,可以揭露社会和人性的黑暗面。

但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重点是 “工具”。

就比如有些人,当然可以天天唱赞歌,歌颂太平盛世,歌颂一切。但他们不是唱赞歌的 “工具”,如果成为了 “工具” ,那这赞歌有啥意义?

逮着这句话跟风批判莫言的人,有没有想过,其实某种意义上自己也成为了某些人为了唱 “赞歌”,为了恰流量的工具呢?

文学有各个流派,我们当然可以用批判性的眼光对待各个流派的文学,甚至是批判作家。但批判永远不是目的,从文学作品中吸取人生智慧,才是我们读文学的根本目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莫言的意思是文学作品不能歌颂中国的赞歌,但歌颂歌颂日本是可以的!

知乎用户 一个人的车站 发表

又想起了《是,大臣》中的经典台词:
“讽刺政府的剧堪称史上第二无聊的剧!”
“最无聊的是什么?”
“赞美政府的剧!”

知乎用户 狗头吃不饱​ 发表

我来补充一个很有意思的点。

从前有三只小动物,小狗头,猫爪子,鸟屁股,它们聚在一起分西瓜。

小狗头一瞧,六个西瓜,当即笑嘻嘻想拿走两个。

只听木棒挥舞,狗头瞬间肿起大红包,村长怒斥:“打住,没你的份!”

旁边鸟屁股手上拎着五个西瓜,笑得流口水。

猫爪子脸色阴沉,低头看着一个瘦瓜默默不语。

小狗头一把鼻涕一抹泪,回家开始大书特书。

它会抱怨社会的世故人情,会抒发对人性软弱的鄙视,没准还能挖掘到自己的缺陷…

一部精彩的暴露文学作品便诞生了。

小狗头暗自得意,心说文学也忒简单了些,只要遵从内心,便能写出好作品来。

这部作品的起点,是小狗头渴望公平厌恶不公,它只凭本能就一眼看出,自己手里没西瓜,肯定遭受了不公。

而它渴望的 “公平” 就是两个西瓜吗?小狗头不理解,也用不着理解,情节崎岖,感情真挚,刻画深入,总之书是写完了。

而在另一个时间线里:

三只小动物排排坐,听着村长在台上讲话。

村长说:“今天大家工作都很卖力,尤其是小狗头,不仅活干得最多,还逮了农场的几只小老鼠,我们要嘉奖它三个西瓜!”

台下小狗头得意摇尾巴,一边的猫爪子却脸色阴沉,原来它今天因为生病,没有出工,可能今天都没有吃的了。剩下的三只西瓜,肯定全归鸟屁股。

猫爪子瞥一眼鸟屁股,发现它的脸色竟然也不好看,正猜想为什么,村长提着一只西瓜站到自己面前,说:“我们要关照伙伴,不能让一个人饿肚子,猫爪子你要好好照顾身体呀。”

猫爪子眼泪刷的落下。

村长没有停留,摸摸它便往鸟屁股那边走去。

鸟屁股早就憋了半天的话,见村长往自己这边来,情不自禁地说:“村长,我不太能吃西瓜,消化很不好,而且我的直肠超级超级短…”

它还没说完,就看到村长手里端着木头盒子,台上两只西瓜好好的放着呢。

村长笑眯眯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两斤新鲜的虫子,原来他早就跟人约好,用西瓜换鸟屁股能吃的食物了。

鸟屁股惊喜地直掸羽毛。

猫爪子再没继续听下去,心里又惊又喜,脑子仿佛遭受剧烈的冲击。它从未想过,世界竟然还有这样好的人,它更加清晰地感知到,自己正无意撞见了一种新的东西,那种东西代表着更加光明的未来。

可是它笔力有限,始终无法表达出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感知到的快乐和幸福,它要把握未知的光明,这种光明只在现实中展现出它的宽广一角,猫爪子抓耳挠腮,始终无法将它们落在纸上。

但它知道,那些东西是 “公平” 中的“公平”,是超越现实的未来。

岁月变迁,终于在文明的某个阶段,出现了一般等价物,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等等。

而猫爪子写下并流传的,只是 “浅薄” 的赞歌。

=============== 分割线 ==================

仅需要指甲盖大小的黑暗便能让人痛苦不堪,可人从不会觉得光明太多。

知乎用户 七感 发表

刷到这个问题 心情都变差了 因为说明这个问题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问题了 而且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并没有在讨论问题 而是在讨论政治 纯粹的讨论政治

文学是作家表达自己想法的工具 可以是赞扬 歌颂 也可以是抨击 讽刺 全凭作者发挥 莫言自己也说了 这是一种偏见 也不需要各位来教他 但是反过来一想 在知乎上能刷到这个问题 是不是说明在中国 褒和贬出现了某种失衡呢?而莫言在尝试对这种失衡提出修正的时候 遭到了诸公的反对呢?

知乎用户 Alyti 发表

要唱赞歌

但是也不能全唱

尤其是不能沦为政治家统治的工具

知乎用户 科盲一枚 发表

故意的丑化不配被称为批判,正如溜须拍马的吹捧不能被称为赞美

知乎用户 黑皮蛋​ 发表

莫言说的是完全没问题的,他本人屁股也没歪。因为他是在文艺座谈会上说的这些的,不是在政治指导会上对文宣部的人指手画脚的。他不懂政治,因为他是个作家,在文学上面这句话完全成立。

我也不懂政治,但是浅浅的懂一些文学,所以大概能理解莫言的话。莫言说了这是偏见,可以理解为,这是文学的一种纬度,而不是所有。每个作家都有他的创作方针,人人而异,莫言可能就喜欢这种。这种方针是有他的价值的,莫言在得所谓的 “歪屁股奖” 以外,把国内大大小小的奖都得全了。对与某些审美不足的人来说,我没办法跟他们解释为什么美,为什么有价值。只能拿世俗的奖项强迫他们认同了。

文学,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存在一种价值,不一定要追求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将来经济大幅度发达了以后,这些艺术会逐渐的在我国发展起来的,因为这是人的本质需要。有些人觉得莫言的作品是歪屁股,可能单纯的是没看过,没理解他的主题和美,审美不足而已。政治对文艺指导过多以后,文艺就 GG,发展到最终阶段就是八大样板戏。中国现在文艺界受这个璀璨也挺严重,好的片子不让拍,只能翻墙去外国发布,批判揭露都被认为是 “颠覆政权”。某些“老百姓”,嘴上讨伐着“歪屁股” 作品,一到黄色片段被删减跳的比谁都急。说白了文艺确实是对大部分人没有效果,无意义,莫言的了诺奖,对他们而言也只是听了个新闻,哦原来还有这么个人。

书归正传,莫言没问题是因为这是在文艺座谈会上说的,他说的是文学上的事情,这件事情在文学上有价值。某些人非要拿政治框定一切,框定文学的意义。任何社会生活都与政治有关,但政治是万不可涉足具体领域的。万有引力不会受到政权变更的影响,文学作品中的美也不会因为政权的影响而变得不美了。如果可以,那就是政权宣布 “万有引力是错的”“某部作品是万恶不赦的”,用的是政治手段强迫而成的,而不是真正的改变了事物的内涵。况且政治真的没那么重要,客观上它提供了社会生活的稳定,很重要。主观上而言,你能靠政治吃饭,娱乐,谈恋爱吗?人总是要生活的,而不是喊着政治口号就能过活的。我推荐大家对政治有一点 “排斥感”,不要让他侵占了人性和人权,社会存在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好,而不是相反的让人为社会做绝对的贡献。这句话可能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情况,但在人权淡泊的中国我认为是有益的。

顺便一提,某些人是既不懂文学又不懂政治,既没有审美有没有政治高度,只会复读几句只认识到了表面的名言,况且也不谦卑,不理智,连做人的礼貌都没了。

知乎用户 天下霸唱 发表

有的人啊,开口就是政治。

玩政治的自己没手没笔?自己不会写,想唱赞歌自己唱,别人拦着你了?

用权力逼迫别人的嘴巴说自己话。

何等的不堪?

这种破烂拿出来干嘛?想当论据?

知乎用户 蒙古壮汉 发表

某个时间,某个演讲说出来这么一句话,还要被截取出来大做文章。莫言先生说的当然太绝对不正确,但是至于吗?人无完人,捏着别人一句话做文章卑鄙无耻。司马南真是一个投机分子,以前他追着联想我还误以为他是个忠实斗士爱国者,看看他和上海小姑娘的通话真不要脸,巧舌如簧挖坑无数。这才是真正的双面人。曾经一段时间我竟成为他的拥趸,现在想起来真羞愧可笑。

最后,回答问题本身。文学作品当然可以歌颂赞美,莫言先生的言论不妥当,但是没必要上纲上线。不论是歌颂的还是批判的,能引人深思,对这个社会真实的展现的,督促进步的,就是好的!

知乎用户 科幻特中社 发表

很好奇在中国的文学院文学圈里都不需要看辩证法,而是喜欢搞绝对化和二元对立吗?

知乎用户 喵格索托斯 发表

用什么唱赞歌都是不要脸的好吧。。。

知乎用户 灵魂导师 2.0​ 发表

当代人很奇怪,每次春晚一结束,就会立刻抱怨节目不好看,特别是小品相声这种语言类节目,批判它们全都歌功颂德,小批评大表扬,充斥着我们一起包饺砸的谄媚,不能揭露社会问题,不能展现人性的复杂幽深,不能真实地反应百姓生活。光怕不够,还要写成文,发到网上,供人瞻仰,然后一个个煞有介事的抱着膀子,战术后仰,面露鄙夷的冷笑,觉得自己看穿了这一切,自己真的好牛逼,当真是世人皆醉而我独醒啊!

但是懂得了好的艺术作品从来不是歌功颂德,而是要揭露现实和人性的复杂幽暗难道真的是一件值得夸耀,牛逼到裂开的功绩吗?当然不是,有点文化的都应该知道这个浅显的道理——优秀的艺术,特别是文学,就不应该是歌功颂德的,不论这个歌颂的对象是国家,政府,个人还是所谓的历史创造者们,也就是那群乌合之众。这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是常识。文学应该是个人的,不受各种外部强力约束的,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至于作品本身是好是坏,最终是由历史做裁判的。

文学作品也不是不可以用来歌功颂德,但应该被归类到废话文学一栏,终究会被历史无情地抛弃,要么永远被尘封在图书馆的某个角落吃灰,永远无人问津,要么被用来垫桌脚,要么早晚沦为村东头茅房的厕纸。历史就是这么个公正且冷酷的家伙,不管创作者当时多么地风头无两,荣誉等身,泰山北斗一般呼风唤雨,可是不行就是不行,雨打风吹去,终究只是个御用文人而已,如高尔基和郭沫若。说到高尔基,多说一句,苏联最好的文学是古拉格群岛和日瓦戈医生,都是禁书,跟歌功颂德没有半毛钱关系。

伟大的文学从来都不是媚俗的,也就是说,不是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而是正相反,我有什么,我就给你什么。传世经典几乎没有政治正确的,没有符合主流世俗道德的。西游记里漫天的神佛仙道,满地的妖魔鬼怪都是影射谁呀!大圣一句,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多么地具有革命性。又比如,阮小七唱到,爷爷生在天地间,秉性就是要杀人,也足够地反社会了吧!搁现在,一定会被抓进局子的。所以文学就是要敢写敢说,否则那就是懦夫文学,马屁精文学,一碗狗都不吃的螺蛳粉。

莫言的一句话,就像一块不小心扔到粪坑里的砖头,不但溅起了一堆大粪,还炸出来一大群正吮吸着粪汁的苍蝇。它们在蝇王大司马的带领下围着,缠着莫言嗡嗡乱叫,一会批判莫言丑化中国,一会影射莫言亲日,一会又说莫言脱离群众,一会又暗示莫言反朝廷。总之斗争的方向不是莫言的书,而是莫言的人。这倒也正常,因为大司马虽然以所谓的左派学者示人,可实际上,他既不是左派,也不是学者,而是一个没有思想,随风飘摇,以爱国之名,行夺利之事的墙头草。至于他的百万粉丝肯定都是不读书的,要不然怎么连大司马自己的书都没人买呢!大司马之所以将斗争矛头直指莫言,是因为他本人就是个懦夫,针砭时弊他没那个胆,骂联想,怕被告,只能去骂无权无势,拿他这个跳梁小丑,时代毒瘤没有办法,可怜巴巴的莫言。

最后以鲁迅的一段话总结莫言和反莫言的乌合之众。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知乎用户 三石法子 发表

我觉得这话莫言说不合适吧…… 这话文学泰斗比如莎士比亚说说还行,莫言这是什么意思?忘了自己姓什么嘛?

顺便说下,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是在唱人类赞歌,歌颂爱情和美好的东西。

知乎用户 合群小建​ 发表

《过度说美国、日本等的好处,过度说中国的坏处,为什么不行? 因为背后有巨大的经济利益!》

到一个名声好的地方 (或摊位),我总是尽量多买东西、多消费,到一个名声差的地方 (或摊位),我总是尽量一毛不拔、一分不花,甚至忍着渴、忍着饿。

大家想一想,能不能在媒体宣传上,在教育孩子的课堂上,等等,过度说美国、日本等的好处,过度说中国的坏处呢? 其实各国都有其优良的传统,都有被各国自己传颂的动人的故事,都有各国自己的英雄人物。那么该怎么样选择故事、人物宣传呢?

请大家看看如下的事实。

外国的品牌货 (如洋酒、洋包、洋表、洋车、洋衣、洋鞋、洋机、洋家具等等) 出天价,中国人还是抢着买,而且主要不是为了适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摆。中国先富起来的人手上的钱,在纷纷大把大把地交给洋大人。

可是中国的品牌货呢,在外国卖的有比在国内卖的更便宜的,真是不可思议。

还有就是留学。中国人到西方留学,学费等等昂贵,把大大小小的留学生的留学费用加起来,一定是 GDP 量级的巨款。洋人到中国留学呢,中国倒给补贴,还给洋留学生们好吃好住等等的好待遇。

还有就是美元其实就是纸,拿过来就可以到中国换货真价实的物品 (如黄金、稀土)。

还有就是洋人强的体育文化项目 (如足球、篮球),在中国,洋人的广告、脸面等等捞了多少价值?中国强的项目 (如围棋、乒乓球),洋人一般是不太搭理的,中国人挣不到面子和钱……

还有就是中国公司的股份,洋人可以很低价钱买到 (例如巴菲特等等买中国石油的股份很便宜很便宜,等等),中国人买同样的股票单价却要高好多好多倍。中国人买外国公司的股份呢?(例如联想买 IBM 的股份贵不贵)……

有一个热门抖音,他之前讲的些东西听起来有道理。但是这次他说,在大学课堂上,对各届学生他总是要讲这样一个日本故事。一个日本强盗,被一个他去抢的日本家庭的贫困所感动后,不仅不要她家的几百元钱,还倒给大几千元钱。

这个故事听起来怪怪的,是真实的吗? 中国就没有类似的故事? 在中国的课堂上讲合适吗? 是不是在暗示什么宣传什么? 要知道,就是在二战后,中国人还在继续吃日本人的亏呀,日本人从中国人身上捞走了天文数字的财富!

日本人给中国无息或低息贷款 (说作为没有战争赔偿的补偿),以日元计,很多钱很多笔。还款时,正赶上日元升值 (真是巧),结果中国按约定以日元还款,按人民币计等于中国借了高利贷、还了高利贷。据说那时日本彩电也从 1000 多人民币涨到 3000 多人民币。当年普通人月工资都只有几十元,买日本彩电就象现在买房子,中国人还拼命去买。还有日本冰箱、随身听、挖掘机等等,几乎都是高价。

如此这般,还能总吹日本好吗? 还鼓动中国人去买日本人的高价货吗?

还有就是挖苦心思说中国 (中国人) 的阴暗面,说中国 (中国人) 的坏处。有的还写成文学作品,恨不得把中国 (中国人) 说得一无是处、低劣下贱无比。这是不是中国 (中国人) 的全貌? 这样是不是为了讨好外国人? 这样是不是挖中国的墙底? 是不是助涨崇洋媚外? 是不是令中国人付更多钱买更多的外国货(服务)?……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从来没有卖鸦片毒害它国,从来没有当强盗、背信弃义、屠杀全球的原住民,就这样被这些混蛋说得、写得这样信义全无、奇丑无比?!要知道这背后是有巨大的经济利益的,是妄想要日夜不停地从中国运走中国人民的民脂民膏的!!

知乎用户 王师兄​ 发表

我想问一个问题,借吹捧鲁迅批判莫言的人读过鲁迅和莫言吗?

那些鼓吹鲁迅多么光明伟光正的人知道鲁迅是如何批判这种人吗?鲁迅本人是伟大的,但他只是个人,放上神坛不合适。鲁迅本人有很多缺点,这也没什么,但如果放上神坛这些缺点就难以忍受。吹捧——走上神坛——“发现缺点”——跌下神坛,多么可悲。

有人说鲁迅不是完美也不是一直吹捧,但是遵循罗曼罗兰的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虽然人们往往关注后半句,但我还是想提提前半句,什么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在鲁迅作品里是如何体现?

按照这一公式,莫言也批判现实,所以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他也拥有希望,在《丰乳翘臀》里,在《透明的胡萝卜》里,是底层人民卑贱但却顽强的生活,是性,是繁殖的生命力,这些又怎么不是热爱生活呢?

借 “神鲁迅”,“半神鲁迅” 踩莫言是可笑的,希望大伙正确能认识 “鲁迅” 与莫言,多看书,少参与无聊的争论。

知乎用户 Thotk​ 发表

如果把唱赞歌的和写阴暗面的文字做一个集合,那么唱赞歌的这一部分在其中一定是占了压倒多数的。众所周知,这是近年来不断收紧的 censor 所导向的必然结果——而且这种条件下唱出的赞歌显然并不总是,甚至可以说只有是极少数是对无产阶级的歌颂。(欢迎举例近年来歌颂无产阶级的文学作品——当然如果你说的是描写_断了一条腿的老大爷在供三个孩子上学的同时把毕生积蓄捐给灾区之无私奉献精神_之类的无产阶级 Masochistic 文学,那我为什么不顺从你呢?)

然而高赞的这帮人无视唱赞歌和写社会阴暗面的文字极其不成比例的客观事实,暗示起不应该唱赞歌 = 不准无产阶级唱赞歌反倒是一套一套的,大抵是住在外宾酒店用着真 · 互联网看多了 tankie 论坛产生了严重的错觉,以为我们的社会中文明而公正的部分与需要暴露的黑暗部分的比例正与它们在可以公开传播的文学作品中的比例相同。这一类回答本身倒也是一种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知乎用户 滇中闲人 发表

莫言说” 文学从来不是唱赞歌的工具 “

耻于歌颂,可能是莫言此生的遗憾!

新中国的当代文学,是借鉴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基本理论而行成的,文学的分类,文学的基本定义,文学的阶级属性,文艺批评等都无一例外的打上了苏联文学的烙印,最终形成中国版的《文学原理》,;这个文学原理是中国大中专的文学创作或写作的基本教义,这个文学原理的基本教义是:文学是有阶级属性的,文学要为无产阶级大众服务,(这也是伟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对文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在文学分类上就分出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理想主义是被认为是超越阶级的,而现是主义依据其作者对现实的褒扬或批评,继而分为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说直接点,就是歌颂与批判的问题。

本来作家、小说家或诗人,站在大时代面前,用最好的作品记录时代,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应是本分,和国家人民站在一起,其作品才能被人民所接受,为人民所乐于传颂,才能流芳后世。

在中国,学习文学的人都知道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句话的分量,所以,读懂了中国当代《文学原理》人,他得到文学的真谛,他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他知道该写什么和不该写什么,他不愿害人误人,最后他成了看客,成了文学评论家。

只读懂一半的,他领悟了文学的基本原理,领悟了创作技巧,他(她)成了诗人、作家,小说家

没有读懂的,他(她)剑走偏锋,对歌颂类的东西嗤之以鼻,被认为是是依附权贵,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是宫廷画家,宫廷诗人,会为后人所不齿。所以就把笔锋指向社会的阴暗面,指向社会的一些特殊群体对主流社会的抗争,以人性对社会公德;以个人命运揭示社会不公;甚至有些,为了成名,把历史上已作定论的事实,史实翻出来质疑,烂炒,这些都是对《文学原理》的背离,对文学这门艺术的亵渎。

莫言走了第三条路,正如他公开宣称 “文学从来不是唱赞歌的工具”,他的创作思想也融入了他的作品当中,从《红高粱》到《生死疲劳》到《丰乳肥臀》到他的诺奖获奖作品《蛙》等。

客观地说,莫言的作品有点剑走偏锋,但其创作手法,语言特色,编故事的能力是很有特色的,他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创造了另一个虚幻而真实的世界,是值得人们赏识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尝试以魔幻现实主义写小说的,莫言不是唯一,当年以魔幻现实主义成名的当属洪峰,而最终只有莫言坚持下来,写当代中国文学史,应有莫言的一席之地,至少,他是迄今以汉语文学作品获的诺奖的两个作家之一(另一个是高行健,原籍贵州,后入藉法国)。

其实,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文学开创性的作品《诗经》,就有风、雅、颂之分,颂,歌颂也!

如果说歌颂,或许被一些作家斥之为 “拍马屁”,而中国文学史上最典型的一篇拍马屁的文章《滕王阁序并诗》,可以说把马屁拍到世界文学史上的巅峰,但并不影响他的伟大和不朽。

莫言生于 1955 年,和新新中国共成长,他应该见证了新中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整个过程,耻于歌颂,可能是他此生的遗憾!

知乎用户 Tomo​ 发表

这个问题鲁迅先生曾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上海暨南大学演讲》里做过相应的回答。

“我没有整篇的鸿论,也没有高明的见解,只能讲讲我近来所想到的。我每每觉到文艺和政治时时在冲突之中,文艺和革命原不是相反的,两者之间,倒有不安于现状的同一。惟政治是要维持现状,自然和不安于现状的文艺处在不同的方向。”

“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什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什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

(对)战争的结果,也可以变成两种态度:一种是英雄,他见别人死的死伤的伤,只有他健存,自己就觉得怎样了不得,这么那么夸耀战场上的威雄。一种是变成反对战争的,希望世界上不要再打仗了。托尔斯泰便是后一种,主张用无抵抗主义来消灭战争。”

“但是,文艺家的话其实还是社会的话,他不过感觉灵敏,早感到早说出来,有时,他说得太早,连社会也反对他,也排轧他。文艺家在社会上正是这样;他说得早一点,大家都讨厌他。文学家生前大概不能得到社会的同情,潦倒地过了一生,直到死后四五十年,才为社会所认识,大家大闹起来。政治家因此更厌恶文学家,以为文学家早就种下大祸根;在座诸位的见解,我虽然不知道;据我推测,一定和政治家是不相同;偏见如此,所以我从来不肯和政治家去说。”

“到了后来,社会终于变动了;文艺家先时讲的话,渐渐大家都记起来了,大家都赞成他,恭维他是先知先觉。虽是他活的时候,怎样受过社会的奚落。刚才我来讲演,大家一阵子拍手,这拍手就见得我并不怎样伟大;那拍手是很危险的东西,拍了手或者使我自以为伟大不再向前了,所以还是不拍手的好。上面我讲过,文学家是感觉灵敏了一点,许多观念,文学家早感到了,社会还没有感到。”

(下文省略)

其实演讲的剩余部分说的更直白,回答的也更直接,更符合这个问题,但在这个话题下多少有些敏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自搜了解下,演讲全文都能搜到。

知乎用户 kenny 发表

莫言是个什么东西?

知乎用户 爆炸牙叔​ 发表

可别拿空调房间里面敲敲键盘指这指那这不好那不好的,一出国啥都好了来碰瓷了。

白人大人给得奖没有那么好骗了,现在的人不是七八十年代那么好骗了。北海道的女人也没用那么好骗了。

知乎用户 合肥战神孙拾万 发表

“艺术家就是这副德行,他们朝政府双膝跪地,却又不停挥舞拳头”

——汉弗莱

知乎用户 喵啊 发表

他说这话,结合国情,是有道理的。

看看最近的社会新闻,很多都是掩盖不住,被曝光,曝光之后,还在想尽办法掩盖。

即便曝光了,也没什么改变,

知乎还好,你去微博看看,

前两天登录微博,上面还在表演岁月静好,

而现实,是魔幻现实。

储户存款丢失,可比河北烧烤摊事件的性质严重多了。

知乎用户 左眼向 发表

有句话叫喜剧的内核其实是悲剧,鉴于绝大多数人连严肃文学的概念也不了解的情况,就拿相对通俗的电影做比喻。

同样豆瓣 8.5 分以上的电影,一部合家欢喜剧片和一部现实题材的悲剧片,哪部看完会让你印象更深刻,回味更重更久,从而触摸你的内心,引发你的思考。何况 8.5 分以上,除去纪录片和粉丝向电影,找出一部唱赞歌的估计都难。

批莫言和诺贝尔文学奖的自媒体,说到底,评论的并不是文学本身,而是拿政治目的赚流量。而被带节奏的普通人,压根对文学本身不了解。

PS:如果说绝大多数人只是不知道什么是严肃文学的话,那进一步讲,99.99% 的人更是没接触过文学理论相关知识,却在此对文学评头论足。

知乎用户 胡郎 发表

柏拉图:“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基本上就是谎言。”

什么叫高级黑,那就是看起来是在全心全意的维护,其实暗戳戳的挖坑啊。我们现在的政策是允许批评甚至是尖锐的批评,只不过为了控制舆论的发酵有时候会控制一下,但是还是会听取人民的意见的,结果有些人别有用心的人,看起来像是为了维护国家形象,事实上却给了别人不赞扬是一种罪的口实。没错我说的就是夹头桑,夹头桑在美国被夹头的同时,受到美国人的腐蚀了,处心积虑的给我们党和国家挖坑。

喊喊美国好就能值 50w?世上哪有这种好事儿!必须是那种打入人民内部,有一定影响力,但是处心积虑的高级黑的人才值得。夹头桑当之无愧!

知乎用户 霍彻尔 发表

唱赞歌,还是唱哀歌,都是一个个作者的自由

但是成为一个工具的话,工具的把手一般不会在自由的作者手里

知乎用户 qw0303 发表

莫这是在骂读者和意林,这俩个经常给美、英、法、德、日等国唱赞歌,建议这 2 个杂志,识相点倒闭好了,已经沦为赞歌的工具了。

咱们的 CCTV 就很好,总是在骂美国这些国家嘛,是好的文学媒体。

也欢迎大家多骂骂这些学者,不要沦为赞歌他们的工具,文学嘛,应该暴露黑暗,也包括揭示这些人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知乎用户 蠢三明 发表

文学作品当然可以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作品可以是一切人类一切意思表达的工具。

这是文学的根本属性决定的,不为任何创作家和批评家们的意志所转移。

偏题说一句,知乎这地方还真是有意思,这个问题和隔壁问题完全相同的题干,就因为提问的标题不同,就能让各位 “文学巨匠” 们和隔壁的批判大师们各占一隅,搞出完全不同的画风。

如何看待莫言所述 “我有一种偏见,文学作品不应粉饰现实,文学艺术就是该暴露黑暗” 这句话?

回到问题本身,虽然文学工具可以是唱赞歌的工具,但是我觉得只拿文学作品来唱赞歌其实是很没意思的。这是因为文字是可以复制转移的,但凡没能突破 “太阳之下无新事” 的文学作品,其价值都注定被前人经典的流传彻底淹没。

只有能够突破这一诅咒的,才会成为文学世界中有价值的产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其实 “反映黑暗” 的文学作品和 “唱赞歌” 的文学作品一样,都是无趣的。

无论是找个闪闪发光的偶像复读两遍,还是找点似是而非的臭水沟翻拍三遍,都太简单了。

能够创造希望的文学作品,能够发现和解剖黑暗的文学作品,其价值,较之前文是有质变的。

而这一点,各位黑暗深邃文学巨匠们,我看很可能从来没想过。

知乎用户 明贞 发表

利益主宰了人类身心,人性兽化物欲化严重,这是美联盟金钱至上核武霸权体系的造作。东西民族世界主导权之争贯穿人类史,是人类和类人之争。人类是温良众生进化的结果,有良知愛心创造力,但少攻击破坏打击力量。这是东方民族渐失世界进程主导权之根源,东方大国印度被殖民,日韩西化,中国也几被瓜分。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以无私无畏精神循天道觉悟民心斗志保证了华夏民族持存权并尊严,成为美联盟霸权之终结力量。这是温良人类众生和类人野蛮种族对抗的造作,类人和野蛮种族以强大破坏毁灭能力在近现代主导了世界进程,使人类兽性物欲化!

莫言,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作品是人性兽欲的展现。暗合了西方类人价值观,诺贝尔奖本身是火药变炸药的结果,是类人主导世界进程的造作。不是温良众生人类基因能力进化的结果。世界顶级发达国家皆私有制,公有制会造就共同贫穷,为什么?尊天,循道圣善天人合一思想被类人野蛮种族弱肉强食生存理念取代,这是人类众生互害争斗弱肉强食之根本因。这是中西价值观对立之真相,人性善与人性恶之对立实相如此。基督教使人形肉身的耶稣为神,是西方神权专制的真实因。康德牛顿黑格尔休谟笛卡尔马克思等人通过思辩突破神权迷信,是近现代西方科学崛起的因,但他们并没有参悟天道至理,所以只是基于执念欲望而在矛盾冲突中,这就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存在即合理,达不到天人合一程度。

人欲天理是相通的,灭人欲不对是伪善失真,纵人欲执真更不对。莫言作品反华夏传统文化以西方人权,民主,博愛为价值观,本质是类人野蛮种族的求存逐乐我执,有很强的攻击性和创造力,这是事实。但并不能使众生人类和谐进化,只会造就弱肉强食贫富悬殊!国人要建设文化自信才能完成华夏统一复兴,唱赞歌弄虚作假无价值,妄自菲薄一味西化更危险!

知乎用户 星辰大海 发表

揭露是爱国,赞扬同样是爱国。

但名为揭露,实为抹黑的是爱国吗?

但无脑吹捧的是爱国吗?

绝对的事情这世界上不多

知乎用户 肥宅水持有者 发表

重点不在于唱不唱,重点在于给谁唱

知乎用户 郴江幸自绕郴山 发表

文学包括人类的一切主要行为,都应作为提高人类生产力的工具,而不是以唱不唱赞歌作为标准

知乎用户 海之 发表

我认同莫言的观点。

知乎用户 淋漓雨幕 发表

首先,我必须声明,我并不反对歌颂人类高贵人性的文学作品,这种类型的优秀作品也有很多。

但是莫言这段话的重点在于讲真话,他反对的不是歌颂,而是粉饰。

这段话想表达的是文学不是粉饰太平的工具,不是歌功颂德的马屁工具。

文学的价值就在于发掘人的内心。

莫言并不是不歌颂,莫言的书我看过《生死疲劳》《檀香刑》《红高粱》《酒国》还有一些短篇。

你很难说他书中只有批判,有很多英雄式的人物,莫言都是以很正面的态度描写的。

但是,歌颂善的同时其实就已经在批判了。扪心自问,你的生活中,存在多少理想的浪漫的英雄主义的事迹呢,莫言只是把生活如实展现了而已,面对一个黑暗压抑更多的世界,希望书中以歌功颂德为主题,那是要求作家用文字撒谎。

莫言写到《檀香刑》《红高粱》,批判洋鬼子难道不是应该的吗?侵略者难道你也要求作家为他们洗白吗?

可惜,有些人根本不在乎莫言到底写了什么,也不愿意去耐下心认真的看书。得诺贝尔奖就一定是跪舔西方。

即使你毁掉了书写黑暗的笔,黑暗也不会消失,当黑暗不被看到时,它只会越加猖獗。

知乎用户 陕西理工大学​ 发表

谢邀,小栗子来谈谈对这个观点的见解吧。

首先,小栗子觉得莫言先生说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文学更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加强一个人心里已有的对世界的认识,而在于促使你对世界有更多的认识、更多的思考。这个世界需要我们透彻清醒的理解它,而不是一味的唱着颂歌。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总有很多事情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有希望就有绝望。如果我们所接触的文学作品全是赞美和称颂,只为建立起一个太过理想主义的乌托邦,这对我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文学给我们以启迪以思考,透过文字能让我们以更加清醒犀利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就以莫言先生为例,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对于人性阴暗面的揭露,从不同的视角展示了赤裸裸的人性。正因为他的敢于说真话,他的作品读起来会让人觉得很纯粹很厚重。他大胆犀利的笔触在引人深思的同时又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让我们看到了角落里的黑暗,亦让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小栗子以为,作家需要社会责任感,保持悲悯之心,始终体察社会的不公正,敢于直面痛点,敢于表达自我,那样他的作品才会是能让人产生共情的有价值的文学作品。这种悲悯不只是浅浅的抛出一个问题,而是一种思考,一种对于问题的反思与担忧。应该要让读者透过文学作品所披露的问题,去体察到作者的担忧和关怀,去感受作家有温度的创作。

文学作品作为面向大众的媒介,其对读者是具有引导作用的。如果作家对社会的不公视若无睹,只会一味地唱赞歌,那么最终可能只有作家一人的眼睛看见了黑暗,而如果他愿意将其加工成文学作品公之于众,那么无数雪亮的眼睛都会看见这黑暗,更会看见管理部门对此事的态度。那么,无动于衷的人会越来越少,关心疾苦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许会比赞歌来得更加有效。

事实上,文学作品的本质是价值观的输出,小栗子也从来都不看好那些一味地输出负面价值或一味地输出正面价值的文学作品。诚然,文学是反映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作家应该借此批判某些社会现实,从而更好地输出价值观,但是这个 “度” 一定要把握好,不然,这些文学作品只能是 “无病呻吟 制造焦虑”; 同样的,文学作品也不仅仅是唱赞歌的工具,任何一味地输出正面价值的文学作品只能让读者感到不真实,一点也不贴近自己的生活。所以说,作家若想借文学作品,反映某些现实问题,那就要尽可能地贴近社会现实,反映真实的社会问题,不能为追求某些目的而杜撰、夸大既有的事实,也不能避重就轻,两三笔就草草带过。否则,这个“度” 把握不好,不但会引起读者的恐慌,而且还有可能腐蚀读者的心灵……

不可否认的是时代也需要赞歌,但文学创作必须坚定地让人们看到社会的不公之处。这个世界不是绝对美好的,人们看多了美好的事物容易迷失自我,总要有一些现实而又真实的东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这个时代有好有坏,我们应该真真切切的把它呈现出来,而不是一味的去美化它甚至是试图改造它。

知乎用户 杜莱 发表

我认为这个命题,和最优秀的戏剧,一定是悲剧一样。

歌颂与批判,本身是一体两面。

喜剧与悲剧,也是一脉相传。

看完歌颂型的作品,正常会油然而生一股激情,不能自已。激情消退,心情平复之后,就没有之后了。

看完一部好的喜剧,能开怀大笑。大笑之后,就没有之后了。

但好的批判型作品,以及悲剧,看过悲伤之后,还可以促使你去思考。

只有深深思考,才能刻骨铭心。

荷尔蒙高潮,与理性高潮。

赞歌与喜剧,告诉你,一切都是对的。你没必要再去思考,你跟着红太阳走就行。

批判与悲剧,告诉你,一切都是不对的。但不告诉你为什么不对,你要自己去想。

然后你在悲痛中,就有了独立精神。

知乎用户 Syrup 发表

“有一种极端,照例必有另一种极端”

——托尔斯泰

正如这句话,社会上有人只赞美,那么必会有人只批判。

正如莫言自己 “偏执的认为”。

莫言的作品中真的没有赞歌吗?

当然有,民族大义,人间温情,善良平凡的小人物。。。这些夹杂在极端邪恶的人群中的温暖,为什么莫言不强调呢?难道这些不是他笔下的人物吗?

他为什么只说 “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呢?” 他正是以自己的极端对抗另一种极端。倘若有一天,大多数人们极端地只批判,不歌颂,那么莫言就会以歌颂这种极端对抗这些极端地批判,以达到平衡。

就像五四时期有人倡导文字拉丁化,他们有的人就是想以这一种极端对抗封建的极端

知乎用户 人云亦云阁 发表

赞颂 和 真话 就不是矛盾的东西

这逻辑不行啊

知乎用户 夏春秋 发表

我理解莫言经历过那个时代,受到过那个时代所带来的伤害,自然对那个时代的文学风气深恶痛绝。样板戏,浮夸风,大跃进,大字报,当现实中的所见所闻与新闻或文学上的所见所闻完全相反时,自然会对文学产生怀疑,自然会说文学作品不应当讲假话。明明老百姓要饿死,还说什么亩产万斤肥猪赛大象什么的,明明老百姓要穷死了还说老百姓很富裕之类的话,睁着眼睛说瞎话,当老百姓是傻子,自然人人深恶痛绝。

现在也是一样的,但形势反过来了。有一些作家,或者说公知,在说中国的假话,在唱外国的赞歌,还在当老百姓是傻子,自然会引起人民的愤怒。有的,你写了就写了,没有的坏事你也无中生有的安在国人头上,国人自然会骂你;别人没有这样的好事你安在别人身上来欺骗国人,看了让人恶心,经典德国下水道,日本洗碗工。

总结下来就是,文学要客观公正,有什么写什么,恶的就是要批判,美的就是要赞扬,不要在那里阴阳怪气颠倒黑白无中生有。当然我们读者在读文章时,也要了解作者的背景立场,毕竟文学主观性很大,要以最广大群众的立场来看问题。

知乎用户 问道长生​ 发表

这种玩意儿啊…… 眼光放长远一点,50 年、100 年、500 年以后看。正反两派不都引用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句诗吗?那就设想一下 500 年后,只要中国还在,还没被核平,还没变殖民地,还是个独立自主国家,会有几人看它?若不幸被核平、分裂而成废土殖民地,它这个力度怕又嫌不够了。

知乎用户 卡阿萨尔洛林斯 发表

所以说 neko 派都沾点幻想,马克思当年还怒骂普鲁士的书报审查来着,他们反倒是拿起了这他们导师爷都厌恶的东西。

真回到那个时代别说资本主义的二刺猿文学了,还能看啥啊 jpg

这群家伙回到那个年代倒是能表演五分钟润到霓虹,令人感叹。


作为没啥水平的费拉创作者,我对莫言老师的说法没啥意见,反正**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这句 neko 的名言很多人在别的问题下都说了。

那我再提一遍有何不可?

知乎用户 supertomfly​ 发表

他也不看看自己的奖是怎么得的,看看当时的国际政治就明白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么简单的常识,现在竟然还得使点劲儿讲,还得靠有点本事的人讲,还得顶着一群不知所谓的人的反驳讲。

知乎用户 华润万家签证官​ 发表

我理解莫言是啥意思,也理解大家对他的批判啥意思。莫言的意思是文学不成为当权派的奉承品,文人不成为御用文人。而不是大家批判他的不歌颂无产阶级人民等等。

知乎用户 白蛇 发表

正直的文字工作者应当是这样的:他在人们悲观、绝望、自轻自贱、遭受抹黑时毫不吝惜鼓励和赞颂,在人们狂热、盲从、妄自尊大、霸凌弱小时绝不掩藏批判的剑锋。他不惧怕强权的威吓,也不贪恋众醉独醒的美名。他不必拘泥于做个批评者或赞美者,但他总要做那个不合时宜的逆行者。他因此而遭受误解、排斥、抹黑、谩骂,但

“面对他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知乎用户 姜丝的馄饨 发表

反对,和封禁是两回事

我只能说,有些人,是真的天生牛马,咱们啊,也真是活该各种优秀作品被封禁,被删改

没救了

知乎用户 谢布衣 发表

真搞笑!明明是不让文学作品随便披露黑暗,只允许高唱赞歌,却质疑莫言说的话!莫言的意思是:文学作品是用来揭露黑暗和描述真实的,不是用来溜须拍马戴高帽的。司马南之所以阴阳怪调是为了恰饭赚钱治脑子,可你们……

你们假装听不懂!

知乎用户 唐宋 发表

唱赞歌的人养了一堆,从古至今都养了一堆。

现在就缺点揭露矛盾的

听赞歌每天晚上吃完饭打开电视就行了。

知乎用户 安黑西 发表

美国黑奴不仅强迫劳动,

还要强迫唱赞歌。

圣主人文成武德,

圣主人寿与天齐。

还有爱字舞,

表达爱主人的舞蹈

知乎用户 长命 发表

莫言这里的赞歌,指的是无脑捧当权者,从来不在意低层人民的辛酸苦辣。

可是如果真能做到暴露黑暗、揭示社会不公,那其实也是赞歌,是对人性的赞歌。

“揭示恶的成分”,其意义在于给人直面恶,以至于达到善的勇气。

莫言的长篇作品我没有阅读过,不便评价他的作品能不能达到这个目的。

赞歌不是不能唱,不过是唱得人意志消沉,唱得人攀附权贵,还是唱得人奋勇斗争,才是关键。

知乎用户 连城璧 发表

我想了想,中国传世的文学作品,歌颂统治阶层的文艺作品,好像还真的没有。毕竟是个数千年治乱不断的古文明了,连四大名著的底色也都是悲剧和讽刺。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能成为唱赞歌的工具,而是赞歌本身的文学底色就注定了不会成为传世的作品。

但有些人就是要模糊概念呢?他说不唱赞歌在这些人眼里就是不歌颂劳动人民,就是要和人民背道而驰,那我也只能说,现在毕竟不是封建社会,也不是群氓乱起的动乱年代,文字狱这东西老百姓也是不会接受的。

知乎用户 极客虫​ 发表

我认为根本问题在于没搞清楚 “赞美” 的概念,且是何以 “赞美” 的。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以区分 “赞美” 载体的形式。

现实中人们总是有不同的形式歌颂、赞誉某些具有共性的理念,爱情、友情、自然之美、艺术之美,或是共同体理想、民族文化、爱国情怀,以各种形式载体以歌颂这些共性的理念。由于这些作品基数过于庞大,人们会自发地筛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较之其他更能呼唤人们内在情感的作品作为大众中文化传播的主流作品。而这些被筛选出的作品中,大体上能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注重直抒的言说其感性和涵养,它在形式上是专题化、功利化的,可能其字字都在表达对于某种共同体理想的爱慕和崇敬,如民族歌曲、国歌;另一类是表面上虽无显著、鲜明的对于某种理念的直接抒发,它在内容上更侧重隐喻、比喻、审美性的表达,细节描述丰满且能服务于作品本身的阵势。其中优秀的作品能在理想和现实中徜徉流荡,接近现实但又超脱于现实。这类作品它言说理念的方式虽不干脆直接,但它的内在更具本真性、切实性。前者更注重形式上的互相协作、各自的联结性,后者能在实质上巩固共同体内部的凝聚力。你会发现那些追求崇高理念的审美性作品其作者在魂牵梦萦地追求着某种朦胧的意象,但能读出作者清醒的决身性,他要投身于此理想事业的浓烈的内在驱力。相比于前者的表面上陶醉于热爱某种人格化的抽象物,后者更有对于现实的内在力量的推动。前者在宣传上仅需要一些代表性的、高度共相性的作品即可,无必要将所有着述嵌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处,这种情感泛滥了反而导致其叙事框架和其本身性质的不一致;后者作为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产物,我们需要鼓励大众中不同层级的人去创作更多类似作品,无论其质量上的好与坏。一部好的赞颂崇高理念的作品,能让人自发地、知性地感触到一种理念的宏伟感,敬畏于它背后铺设的背景性秩序。专题性赞颂的作品,它会守住意识形态的底线,在危急关头作用是极大的。但当社会生活趋于平稳状态,群众也需要一种契合于他们自身生活事业的朴素情意的介质以表意出他们欲念的崇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为什么不是?他不就是给西方唱赞歌的吗?

西方已经认可他的赞歌了,甚至颁给了文学奖。

批判文学和摸黑文学,对于莫言后者更适合。

知乎用户 曹岚​ 发表

莫言说的可能不对

世界三大文豪之一

煌煌巨著《海燕》作者

斯大林干儿子

前苏联著名作家、诗人、政论家、评论家、学者

家里只有六十多个佣人的无产阶级杰出代表

马克西姆. 高尔基先生

一定会反对莫言的反动言论

…………..

莫言的反动言论

不仅会阻碍文学创作的蓬勃发展

还会给伟大的歌颂事业蒙上阴影

同时严重影响到各职称等级歌颂家们的进取之心

俗话说得好

生命不息歌颂不止

俗话还说

生命在于歌颂

俗话又说

升官发财歌颂就来

俗话继续说

歌颂一到鸟枪换炮

俗话最后说

歌颂到位大富大贵

……………

如果莫言执迷不悟死不悔改的话

将离歌颂家的职业道路越来越远

孔子说莫言思而不学则殆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歌颂

庄子说人以歌颂为贤

孙子说上下齐心歌颂者胜

朱子说读书志在歌颂

戈培尔说歌颂是种信仰

拉夫罗夫说歌颂是美德

普京总结说

我有枪谁敢不歌颂

…….………………………

知乎用户 内蒙古人陈栋​ 发表

被一群看热闹的街溜子戴了一顶据说是别国皇室捐赠的老款大帽子,就以为自己是个聪明人了!

某个小圈圈里的莫些人脸真大 [捂嘴]

知乎用户 逆风 发表

莫言说:当哭成为表演,应当允许有人不哭。

同理,当文学只能批判,应当允许有人说快 qnmlgb 的吧。

知乎用户 夜泊姑苏 发表

倘若文学作品没有唱赞歌的权利,那自然也会失去批判和揭露的时候权利。

如果文学作品只能用来批判,那就等于预设自己的立场,是基于立场而不是事实的的批判,这种批判没有任何意义。

知乎用户 胖猫 发表

时代变了,大人。

重要的不是文学是不是工具,而是文学和作家的角色问题。

作家不是记者,不是心理学家,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哲学家,更不是科学家和历史学家。司马迁歌德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鲁迅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这是个专业化时代,也是大众普遍接受教育接触媒体的时代。

莫言应该明白当前和以后的时代里,作家的角色是而且只是。。。史蒂芬金,大仲马,西德尼谢尔顿,马里奥普佐,金庸,古龙,温瑞安。。。。顶到头儿,巴尔扎克吧。。。。想当陀思妥耶夫斯基。。。。抱歉。。。人读者干脆读个哲学学位不香么?

知乎用户 马恒宇 发表

以下文字是赞美还是揭露?如果是赞美,是不是没有文学价值?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知乎用户 猪猪侠 发表

痛批美国政治化奥运会

那么文学作品政治化也批评吗

知乎用户 BioMedAdv​ 发表

赞美人性、赞美自然、赞美进步,都是文艺作品的内容,全世界范围内的伟大文艺作品都不缺少这些内容。

揭露黑暗的目的,不是为了抹黑人类,打击人类,让人类彻底沉沦,而是为了唤醒人性,让人性回归自然,促进人类的进步。

所以,赞美真正的美好和揭露真实的黑暗,殊途同归,一体两面,并不矛盾。

但歌功颂德的东西,只能是写作者攫取名利的敲门砖,只能是一时一世的功名册,必然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遮羞布!

比如:听我说,xx 你。

知乎用户 老羽毛​ 发表

莫言但凡能揭露, 批评改开之后的任何一项社会黑暗面,写成小说,我就认可他。

知乎用户 沉世 发表

按我个人的拙见,文学作品的主题应当分为两派,一派揭露人性、社会、政府的丑恶,这其中有名的作家非常多,鲁迅、巴尔扎克等等,另一派讴歌人性、社会的真善美,像雨果赞扬的敲钟人,生命得到升华的冉阿让。

注意,我并不觉得给政府唱赞歌是文学作品的效能,政府如果做出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的政绩,还用文学作品唱赞歌吗?老百姓只会自发的拥护自发的歌颂,文学作品可以讴歌,但讴歌的应当是人性的美好,最不济应是讴歌环境,写出一篇好的风景游记。如果情况已经到了需要文学作品唱赞歌的地步,看来这个政府也并不是很确定自己干的到底行不行。

以上为我个人的一点见解,观点不一样非常正常,这本身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知乎用户 染粉的白兔子 发表

文学作品也不是专门用来阴阳怪气和发泄情绪的吧?

自由的思想应该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不想赞美祖国),可以,这是你的自由。

但你宣传(文学不是赞美工具)让大家站队是什么意思?

我就爱写文章赞美祖国,不行吗?

难道(歌颂祖国)就等于(不自由,工具人)。

(不歌颂祖国)就等于(文学)?

就好像以前玩 ow 的外国友人问我:(你们中国人为啥都爱国,你们难道没有思想自由吗?)

我说(爱国是我自己选择的,是我的自由,凭什么反国就是自由?外国人强迫我们不爱国,这才是对自由的亵渎)。

外国友人感觉自己触及到了知识盲区,岔开了话题。

这位外国友人大概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中国人得反 g,不反 g 的就是被洗脑了,就等于不自由)

莫言也是一样,冠冕堂皇的提倡文学自由,其实他也是残害文学自由的一部分。

真正的文学自由是不会讲(应该写什么,不应该写什么)的。

知乎用户 山山而川​ 发表

错了,人性中永恒的真善美应该被歌颂。

批判揭露假恶丑的目的是弘扬真善美。

惩恶必须扬善,不扬善则不能惩恶。

知乎用户 ArianaYao 发表

充分地证明了文人误国此话一点也不假

这是一个文人的价值不断缩水 文人的公信力不断下降的年代 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思维已经刻在了各个政治倾向的群体的心中的年代

你批评国内这里黑暗那里不公正 OK 没问题 哪怕是假的我也觉得无所谓 毕竟多少能有点鞭策、警示后人的作用

但你瞎钩巴吹国外干什么?

知乎用户 老刀把子 发表

这是典型的、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学观点。

文学作品可以被用来进行宣传,但文学就是文学,而不是为了宣传。有人用魏巍老师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反驳,根本就没有反驳力度,因为这篇文章是宣传报道。

1928 年 4 月 4 日,美国的辛克来儿说:一切文艺是宣传。我们的革命的文学者曾经当作宝贝,用大字印出过;而严肃的批评家又说他是‘浅薄的社会主义者’。但我——也浅薄——相信辛克来儿的话。一切文艺,是宣传,只要你一给人看。即使个人主义的作品,一写出,就有宣传的可能,除非你不作文,不开口。那么,用于革命,作为工具的一种,自然也可以的。但我以为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不必忙于挂招牌。一说‘技巧’,革命文学家是又要讨厌的。但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而凡颜色未必都是花一样。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 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鲁迅《三闲集 · 文艺与革命

知乎用户 业余正常人 发表

加一个,影视作品同样也是!

知乎用户 死磕 发表

所以莫言能得诺贝尔奖,实至名归

赞歌有太多人唱了,电视上媒体上天天都在唱赞歌,天天有无数人跟着唱赞歌

实在不缺区区几个作家跟着唱赞歌

苏联某伟大作家说,“文学家是国家的第二个政府”

第二个政府,当然要揭第一个政府的短处,否则第一个政府岂不是肆无忌惮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用得着知乎去评判莫言么?国足教巴西?

知乎用户 三低人士 发表

小孩小时侯有几个说自己长大要做坏人?

为什么好多大汉文青总喜欢标榜自己遗世独立?然后又没几个真正遗世独立的?

难道西方知识分子喜欢到处宣讲自己是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就这么喜欢求赞美?

看到莫言的话,想起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明显比莫言之流高很多逼格

知乎用户 施时使 发表

看来司马南的兄弟同宗又要出来炮轰洗地了!

目前在国内(也有在国外的)这帮自我标榜爱国的左派,已经渐渐的形成了团体和组织,抱成了一团,把方兴未艾的爱国生意做的如火如荼,自己建立的虚幻的爱国城寨,并自定义了所谓爱国门槛,以使自己可以垄断爱国买卖!

究其本质,他们真爱国吗?轻佻的歌颂,无原则的鼓吹,充满了文革的恶臭!他们禁止不同的意见,攻击提出问题的人,完全就是一群政治法西斯!

在他们眼里,批评时政成了反动分子;提出意见就是扰乱军心。你们不知道党的章程是要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要求是实事求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批判的前提是说真话。

你可以用自己的手法去修饰,无论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是魔幻现实主义,最终还是要反映现实的。

把正义的扭曲成罪恶的,把丑恶的扭曲成美丽的。然后说自己在批判,这不是很滑稽吗?

总而言之,请说真话。

知乎用户 麻尬 发表

《北海道的人》—匿名作者

知乎用户 笑笑而已 发表

莫言也说了,是他的偏见,最早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就是唱赞歌,各国的文学作品,主体都是各种英雄赞歌,稍微有点常识就知道,文学就是为自己唱赞歌,骂对手,所有的文学作品里的情节冲突,哪怕主角是动物,也有赞美,有贬抑,也有痛斥,无非是赞美谁,骂谁的事情,那帮说不应该唱赞歌的,说起美国来,一个个是满口赞颂,跪地下都起不来了。

知乎用户 ABC 发表

哪有主人天天写赞歌给管家的道理

管家帮主人管理房屋,主人让渡部分权力给管家

这是基本的概念

知乎用户 杜尚 发表

2022 年的中国,从思想兼容并包的意义上讲,和真正的文明还有很大距离 …

知乎用户 心意 发表

我赞同莫言的观点,对莫言这类作家和作品,我们只能批判揭露其黑暗丑陋,坚决不能歌颂赞美,要批到其体无完肤,遗臭万年。因为莫言说文学只能用来揭露黑暗,永远不能用来吹捧。

知乎用户 沙河浅 发表

“今天的作家不应为制造历史的人服务,而要为承受历史的人服务。否则,他将形影相吊,远离真正的艺术。”——加缪 1957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文学必须不断干预政治,直到政治不再干预文学。”——布罗茨基 1987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我的评价是: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可笑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在一种国度一种文化中被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自然而然的使命,换到另一种国度另一种文化时却觉得它如此大逆不道如此骇人听闻。可见,教育的作用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能塑造出完全不同的价值观的人。

知乎用户 Z-HE 发表

莫言小说写的很好看。但比他更好看的当代作家,还有路遥,余华,王朔,三毛,刘慈欣,金庸,古龙。路遥已死,余华还活着啊,诺奖为啥没轮到余华呢?

知乎用户 缺点什么的路灯​ 发表

底下的回答我醉了,骂莫言都骂不到点上。

首先,我不同意莫言的观点。虽然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大多具有批判性,但具有批判性并不代表着文学必须是以悲剧或以讽刺的方式结尾或者传递一种人或社会有恶和原罪的。比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讽刺贵族们的丑恶也歌颂底层人善良与纯洁的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既有对沙俄时期社会现实和资产阶级的批判也有对俄国社会革命和以保尔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英雄的赞美。

批判与赞美不应该是对立的两面,而应该是一种有机的结合。

另外关于莫言,他就是很明显的对那个年代怀有敌意的知识分子。在本人拜读过的几个作品中,《丰乳肥臀》就是他对那个年代看法的典型代表,出场的人物里,共产党人的形象甚至不如国民党和土匪,共产党人 (鲁立人等)、贫农革命功臣(哑巴孙不言等)、人民政府的干部(上官盼弟等) 被描写得极端残忍、丑陋。土改时县长鲁立人在坐着轿子下乡搞土改的 “大人物” 的示意下, 竟把司马库的两个不满十岁的儿子枪杀了。而地主维持会长 (司马亭)、地主国民党反动军官(司马库) 等则成了仁爱、正直、果敢、英俊的男子汉。哑巴兄弟宰吃了司马家一头大骡子, 司马库反倒奖给五块大洋。同一母亲所生, 投奔了革命的五姐的乳房是 “凶悍霸蛮” 的“宛若两座坟墓”,“头发粗得像马鬃”; 而先与土匪汉奸沙和尚私奔, 后与司马库私通的大姐的乳房则是 “清秀伶俐” 的“上等品”,“闪烁着玉一样的滋润光泽”,这就是对那个年代赤裸裸的丑化。

当然,我也不赞同因为诺贝儿文学奖去否定莫言,因为诺贝儿文学奖就是偏向于讽刺批判现实的文学,还谈不上是因为只有丑化中国才能得奖。

知乎用户 eric​ 发表

批了下企业家,造成资本产业外流,改批文人了。柿子软的捏。

知乎用户 铁越 发表

不敢说写书的都是选择性说真话,但莫言是真的选择性说话。真不真,讨论莫言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价值判断,自行判断吧。

任何作品都必然有作者自身的价值判断。若能根据自身的经历去判断黑暗或光明,这样的人尚能称之为文学家。若要根据某一件事去思考更深刻的人与宇宙之类的问题,就成了哲学家。如果非要说莫言纯粹是为了虚名迎合某种价值观,又有扣帽子之嫌。但有一个事实是,人性确实是有很黑暗的一面,无论生产力怎么发展,它都将存在。但人性同样也有神性的一面,伟大的人也因此一面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光明。

若只是为了迎合某些价值观,而放弃歌颂那些伟大的人格,那我们将无所作为。因为我们的文学永远在宣传黑暗,所有的文化产品都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不管你做什么世人只能看到黑暗,当我们碰到需要人类需要自身哪些伟大的神性才能战胜的困难时,我们将很难再唤醒这种神性。因为在 “文学家” 视批判黑暗为说真话的世界里,公众的眼中人是不具备神性的,有的只是肮脏龌龊的兽行。那些为了他人做出伟大贡献的人在这类 “文学家” 笔下又是不存在的。你可以批判秦桧如何卑鄙邪恶,但是,是我们得以生存和传承的是岳飞。如果所有的文学作品和媒体都在批判秦桧没有人歌颂岳飞,那么当我们面临重要抉择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人再做出正义的抉择。

但莫言自己也说了,这是他的偏见。既是偏见,那我觉得文艺作品少一些价值判断为好,尽管我不认可莫言对文学的态度,甚至我认为诺奖都只是一种因其地位而可能在 “使人类丧失改造世界战胜灾难的能力” 这件事情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价值观的具象化表现。但,我们应该允许偏见存在。

知乎用户 踏歌而行 发表

就请问这是不是一个普世的概念?

或者是一个有针对性对象的概念?

如果是前者,我认为没错。我们人类需要批评和置疑才能不断进步。讲假话自然是不好的。

如果是后者,就请说清楚,以防止大家被闪着腰。

……………………………………

当然,话最好不要说满,很容易被人捅你的窟窿。

比如:我们到现在也没见过欧美有批判基督的;我们也没有见过批判多党制的……

没见过批评欧美,让这些政府返还曾经在亚非拉掠夺的财富与文物的文学影视作品。

没见过批评屠杀印第安人的文学影视作品。

所以,不要把话说的太满。

知乎用户 复仇者 avenger 发表

我 2006 年世界杯期间写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说了德国好多好话。

知乎用户 阿吧阿吧理发 发表

给他一个红码教教他怎么做中国人

知乎用户 齊小天小圣 发表

毕竟发动侵略战争的美国总统也能得诺贝尔奖,现在诺奖都变成政治工具了。西方国家擅长搞颜色革命,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或人搞渗透!

知乎用户 首付以外皆泡沫 发表

狂妄了。三体等科幻作品,是文学中的重要一类,里面讲的没有什么真话,但确实可以歌颂可能更加美好的未来。

知乎用户 阳六六 发表

这个话题,在延安鲁艺会议上已经谈过了。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具有阶级性,要为政治服务;文艺工作者要把好自己的立场、态度、对象等问题;知道为了谁,怎么为。

毛泽东指出:我们今天开会,“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朱总司令点明了会议的主题:就是要实现知识分子和文学艺术家由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工农兵大众的根本转变。

知乎用户 北京路 发表

公知的每次发言,单看都有道理,但不能看合订本。

公知最大的问题不是观点如何,而是双标,标准随着需求而变化。

当然,这种表面的双标下面有个大家心照不宣的单标:反党反华。

知乎用户 小宇宙​ 发表

这要看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一,你是弘扬正气的吗?倒如;现在的反腐片,虽是暴露社会阴暗面,但目的是弃恶扬善,你的文章是这样的吗?

二,你是宣传真善美的吗?还是故意只揭丑而不宣传美,事物的双重性任何时代都释用,但为什么你只宣传丑的掩盖美的?动机是什么?

三,你是宏扬正能量吗?

等等,一颗仇恨的心,写出来了的文章肯定是厌世的,一颗美好的心,写出来的肯定是向善的!

人家出门穿着鲜亮的衣服,你永远不忘提醒人们,他小时候他们尿过炕!

知乎用户 helloluki 发表

很简单的问题,他当时正在说谎话。

知乎用户 夜雨葬花 发表

想看穿人性,想明白社会的本质,直接拿社会科学、心理科学的书来看不是更好、更有效率?

小说不是唱赞歌的工具,也不是某种硬要描写苦难、责骂社会的工具

小说的特点就是故事内容千变万化,他可以唱赞歌也可以描写苦难,可以高销量也可以无人问津。

这方面其实还是自由放任点好,我不喜欢故意唱赞歌,也不喜欢故意写黑暗。

知乎用户 胖头于 发表

后半句话他做到了,前半句没有。

莫老师的作品里充满了荒诞怪异和扭曲的痛苦,而且还不是余华那种把千百人的真切经受过的苦难集中到一个人身上的那种,单纯就是别扭,看起来很假。

当然了,如果你认为夸张是艺术作品的手法,不算讲假话,那么宣传画和打油诗算不算艺术的一种,它们可不可以夸张一些呢?

有人拿鲁迅对比,鲁迅的作品里除了描写精神病人眼中世界的《狂人日记》,还有神话志怪的《故事新编》以外,笔下所有人都像活生生的人,莫言的作品里,我感觉大部分人都像鬼。

不过我是一个文学门外汉,也只是随口一说。

知乎用户 盲听影子跟读课堂​ 发表

就他这个认知水平?

知乎用户 么么哒 发表

许多小资产阶级作家并没有找到过光明,他们的作品就只是暴露黑暗,被称为 “暴露文学”

~毛泽东

知乎用户 狂想中的凤 发表

讲假话 = 唱赞歌?

唱赞歌 = 讲假话?

知乎用户 图解保险​ 发表

莫言可以说这话,但要前后一致,

在中国说的这么绝对 “永远不是”,另一边却唱赞歌,就自我打脸了吧,

而且赞美的还是杀了我们 3500 万同胞的日本,

听听司马南讲的细节,就更令人生气了,侵略者小小的恩赐,就可以掩盖他们侵略别人家园的暴行吗?莫言老师的屁股在哪里?

网页链接

顿时,对莫言的感觉不好了,本来他的书就没怎么看过,当年在大学时,一听书名《丰乳肥臀》就觉得恶心,不想看,那个时期,贾平凹的文风也变了《废都》看了 5 页就看不下去了。

莫言的第一首 “赞歌”,献给了樱花国度的日本女人​www.163.com/dy/article/H9U8I8410549WE3C.html​www.163.com/dy/article/H9U8I8410549WE3C.html

正如文章中所说:“莫言去了一趟北海道,写了一篇北海道的散文,读了这篇散文,我不得不怀疑,莫言不是不会唱赞歌,也不是不想唱唱歌,只是不想对中国人唱赞歌!”

丫丫 :用 “图解” 为“理解”赋能

知乎用户 秋隐张郎 发表

从黑暗中走过来的人,难以看见光;生活在强光下的人也很难看见黑暗。

知乎用户 刚刚回来 发表

有时候枷锁是自己给自己戴上的,所以别怪国内审核制度严,而是你们自己不允许审核以外的东西出现。现实就是如此,网络上谁一旦出名,人们就会翻箱倒柜,对着他说的每一个字吹毛求疵,只要有一丝不完美,就要批斗他。

知乎用户 自然人 发表

快去吧,去工厂,矿山,田野感受生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去了解真正的民间疾苦——

伤痕文学警告

知乎用户 笨笨狼​ 发表

但是可以对日本侵略者充满赞美之词是吧。。。

知乎用户 一点通 发表

只准哭,不准笑,永远不准笑。太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他加个只就可以了。

不过他如果愿意加个只,也许就没有炸药奖了。

知乎用户 叶子君的君子叶 发表

我记得 B 站董事长头像上的那个女人说过这样的话:小说可以任何表现方式。(大致意思)

文学也是一样,真的放开了又能怎样 ?就凭几篇文字,还能亡国?放开了也不过是有些人挨点骂而已,你工作做得好,人民自然拥护你,你工作做得不好,人民也就骂骂你,你把人民逼上死路,人民肯定不会放过你,这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莫言也好,司马迁也罢,不过都是跳梁小丑,世上没有一定的东西,文学要怎样,文学不要怎样,你要凭什么定义文学呢?都是口是心非的家伙,跟我一样观点的就是文学,跟我不同观点的都是武学,都得打死 。文学是自由的,可以有任何形式与内容,哪怕只有你自己喜欢,甚至你自己也不喜欢都行。

最后,就是以手段强制禁止某种文学,说到底不过是下乘的手段,只会暴露内心的自卑,弱小与胆怯。

因为,网友就是网友,网线一断,什么都不是,只有不被逼到死路,他们也不敢怎样,让他们骂骂又能如何呢?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知乎用户 sunyuw​ 发表

没有批判则理性不存在。

知乎用户 fish earl​ 发表

他说他的。

可我认为一个作者想写赞歌就写赞歌,想写批判就写批判。

最重要的是由本心写。

你看了什么。

你思考了什么。

你想揭露什么。

你想表达什么。

你想批判什么或者你想赞美什么。

但我觉得这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你不要因为被收买为了纯粹的利益写,你一定要写你心里的东西。

我觉得莫言很厉害,但我可以不把他的话奉为圣旨。

我们大家都是会思考的人,他说的也不一定对。

坚守自己的路就好了。

赞美有赞美的意义。

批判有批判的合理。

你觉得他说的对,你就照着做,你不认同,那你就写你想写的。

在这件事上我认为真理的一件事就是:

——遵从本心。

知乎用户 后撤的法布 发表

莫言的意思是,要批判一切,除了他们这些不媚外不贪财不争名不恋权不好色的作家和公知。

知乎用户 无崖子 发表

说得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是一个已经没有严肃文学土壤但却被大家叫好的时代。

这是一个文学作品必须完美符合政治正确并被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时代。

这是一个世间万物皆可用政治来看待并自然而然代表了广大未说话人民的时代。

这是一个失去了实事求是的时代,是民意激愤的时代,是戴帽子,找引申,做宣泄的时代。

是我们的时代。

知乎用户 ruipu xu 发表

你看你这题目写的,混淆是非诱导大家

莫言原文: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

只能 注意是只能 批判揭露

网上争议最大的也是这句

你硬塞一个不能说假话什么的

是欺负别人没脑子么?

知乎用户 长乐未央 发表

《北海道的人》不是赞歌?舔的让人都起鸡皮疙瘩。

知乎用户 闻多知少​ 发表

无他。就有一点疑问。

他那写日本的文是反讽吧?

知乎用户 时崎狂三 发表

人民群众爱唱,你不爱唱,你算老几

知乎用户 爱民如子豫亲王 发表

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批判性的,唱赞歌的所谓作品没有一个可以称之为 “伟大”。

金光大道这类文字垃圾,不是文学作品。郭沫若的舔局文字,也不是文学作品。

如果想看唱赞歌的作品,建议去看《新闻联播》,那里永远都是形势大好。

知乎用户 thoughtful​ 发表

就算是从 “创作自由” 的角度,这话也很有很大问题,因为创作自由应该同时包括抹粉和抹黑的自由,而某些人似乎想剥夺抹粉的自由。

知乎用户 Sunday1010​ 发表

这咋说能,当然是不能唱国内的赞歌嘛,唱日本的赞歌那是可以的,而且要大大滴唱,人家那是唱赞歌么?人那是反思呢。

知乎用户 彩云三宝 发表

莫言只因为一个小的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他为传教士唱赞歌,你们应该知道他们文化扩张有多厉害。

知乎用户 什么都不知道​ 发表

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知乎用户 两岸蛙声啼不住 发表

“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这 TM 应该是纪实记者该干的事!关文学 P 事!

知乎用户 流水清清倾竹音 发表

莫言说得好啊,莫言说得妙啊,莫言说得呱呱叫啊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999 发表

莫言亲自辟谣了。

北海道的人就是为了骗日本人的经费。都是假的。

知乎用户 抽象学学者 发表

赞歌后世自有判断,黑暗无处无时无刻不在,揭露此时的黑暗对于后世走向光明是有意义的

知乎用户 糊里糊涂 发表

唱赞歌?我就问莫言,谁是最可爱的人写得不好吗?不应该写吗?我们国家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顾一切,带给我们今天安宁幸福的生活,不值得唱赞歌?!做人要有良心!没有这些可亲可敬可爱的人,你莫言还颠沛流离,在垃圾堆里刨食呢。揭露社会黑暗可以,为英雄唱赞歌也要!

知乎用户 族秦者秦 发表

当你反对某些东西的时候,不就是在向反面的事物唱赞歌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文学已死。。。

越来越觉得,文学的作用越来越弱。

当今社会早已是分工明确,知识获取便捷、理论输出广泛,文学已经不被大众作为获取知识理论的主要途径。

当今大学教育普及,知识精英遍地,作家也早已不是先人一步,而是处处落后。论娱乐,比不上编剧;论普及,比不上记者;论深度,比不上诸多精英大 V、自媒体;论暴露黑暗,比不上抖音。作家们全方位落后,终将沦为小众博主。

知乎用户 长沙岳麓区朱拳王 发表

雍正推行士绅一体纳粮被骂了几百年,粘杆处血滴子改诏书害母等全往他头上招呼。

他和他的战友们推翻三座大山,把老爷们打翻在地,让泥腿子们翻身做主人。做的可比雍正彻底的多。被打翻在地的昔日的老爷们绝不敢直接开骂的,但暗戳戳玩弄文字游戏的胆量他们不仅有,而且很大。

知乎用户 SeDepecher 发表

中国的文艺界已经被欧美给洗脑了,出头的都是些水平低下,只会曲意逢迎西方价值观的软骨头,真正有水平的边缘化,跳梁小丑中心化

呜呼,我们怎么沦落到了这个地步?

知乎用户 略略略 发表

现在的电视剧永远一派祥和怎么就没人喷呢,好人有好报,坏人坏下场,但现实是这样的吗?

知乎用户 徐梧桐 发表

不同意,赞歌文学是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知乎用户 平凡的世界 发表

对于苦难的时代,我们后人只能通过铭记来慰籍他们。

知乎用户 平哥 发表

莫言有这样的观点,无可非议。同样,肯定会有人的观点跟他不一样,认为文学作品就是为了唱赞歌。

作为一家之言,我们应该尊重莫言的观点,他可以按照他的观点去创作,我们也可以尊重不同的,相反的观点。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观点去搞文学创作,这样才能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不是很好的一件事吗?

作为第三者,究竟是愿意按照莫言的观点去创作,还是按照与莫言相反的观点去创作,那是他们的自由,我们都应该给予尊重。

知乎用户 蓬蒿人 发表

所以莫言开不了悟

知乎用户 瑞典环保教主格雷塔 发表

文人可以被收买。只要是人,就会有弱点。

知乎用户 Simplewmn 发表

Oh,Captain!My Captain! 哦,船长!我的船长!

Walt Whitman 瓦尔特. 惠特曼

Oh,Captain!My Captain!Our fearful trip is done,

哦!船长!我的船长!可怕的航程已完成;

The ship has weather’d every rack, the prize we sought is won,

我们的船乘风破浪,如今已经到达目的地;

The port is near, the bells I hear, the people all exulting,

港口在即,钟声响,人声鼎沸。

While follow eyes the steady keel, the vessel grim and daring;

这船万众瞩目——平稳,勇敢,坚定。

*************** 太长了,百度吧。

立马江山千里目,_射蛟_风雨百灵趋。—- 纳兰性德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李贺

知乎用户 婆婆丁黄 发表

【一个有真正有良知的学者,不是拿民族的苦难去获奖,而是追求事实与真相,歌颂赞美真正为国为民的英雄,比如司马南老师在美国调研期间,不畏巨大风险,追求真相,令人感动 - 哔哩哔哩https://b23.tv/UfHsf3h

知乎用户 子亁 发表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知乎用户 张艳楠 发表

难怪莫言得了诺贝尔奖。可见,被西方某些奖项肯定的事情,就是我们该警惕和反对的事情。

知乎用户 破道之白雷​ 发表

知识越多越 fd。

教员诚不欺我。

知乎用户 sunnnybear​ 发表

我对他发言的理解是:他不愿意锦上添花,而是想要雪中送碳。

唱赞歌有太多人做了,他可能想要走那条少有人走的路。

知乎用户 清月 发表

文学作品当然不止是一味唱赞歌的工具了,承载着每个人不同的视角观点看法,哪能到处都是歌功颂德去蒙昧欺骗自己呢?人性之中恶的部分是存在的,揭发和客观的认识它们,给人思考感悟,启迪导人向善有个良好的世界观是好的文学作品该被规范的。批判文学不就是一直存在的吗?莫言这句话说的很无厘头啊。

知乎用户 知乎小白 001 发表

吓死,我这是恶意合订吗。

知乎用户 xxx 发表

谈不上认同莫言先生的观点,但既然唱赞歌的太多了,出来几个不唱赞歌的总是好事

知乎用户 督克乙弹夫斯基 发表

hcycuvuvjv

知乎用户 共轭曲谱 发表

呵,立场比才能重要

忽略 “工具” 二字有何意义

唱赞歌是发自内心的表达

把文学当唱赞歌工具的都是报社的

知乎用户 对方正在输入 发表

你赞美什么批判什么我都不管

只是

太多现代作家走不出那十年的阴霾了

格局大一点不好么

昆德拉谈媚俗的时候

拿诺奖的你一定明白,如果唱赞歌是媚当局之俗,书写特定年代的丑陋是不是媚西方之俗?

希望伟大的文学作品,不赞美,不媚俗,不郁在特定几年的伤痛中,平实客观的记录伟大时代

知乎用户 警长的两脚兽 发表

我记得《文学概论》里说,文学作品是作者对自身体验的凝结提炼再加工。

如果让我来写一个东西的话,我从一个小时候泡面都没吃过的小孩子,长成现在整天可以吃肉的人。

我的体验就是生活变好了。这样也算歌颂功德吗?

文学作品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作者,读者而已。再说了,寓教于乐也一直是文学作品的作用,一直都是一种宣传工具。

所以,为什么只能批评,不能歌颂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自己长得丑还不许别人漂亮了?

本以为是个铮铮汉子,没想到这家伙跑到北海道,原形毕现——原来是个文化汉奸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喉舌负责歌颂,文学负责暴露。

你要是允许我批评,那我也就愿意赞美。

歌颂的人那么多,难道差我一个。

知乎用户 yw mei 发表

他做到了吗?

“永远不” 等同于 “全知全能”,这口气真不小

知乎用户 孟建荣 发表

不为君王唱赞歌,宁为苍生鸣不平,这是有良知文人的骨气,和平年代的困难期,根本不需要用赞歌来粉饰,暴露才是警示,更何况那段历史已被淹没在歌舞升平之中,所以我觉得莫言的观点无可厚非,诺奖得主当之无愧!

知乎用户 葬田 发表

没有人拦着不许赞美吧,感恩的大作作协里源源不绝。

我们是极其鼓励赞美的。这样才是积极向上正能量的。

所以,莫言这样的人才会被拿出来批判。

没有人喜欢被批评和批判。

但你公开说不喜欢赞美,那必然有既得利益者来批判你。

知乎用户 心在​ 发表

关于赞歌的问题很值得讨论。等我有时间仔细谢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大搞笑就是说。有一位伟人,有很多诗词流传,其中很多作品表达了一种赞美之情,豪情万丈,激励人心,广为流传,必定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怎么莫言难道没读过吗?

知乎用户 新参者 发表

可以创作带有赞美性质的文学作品。读者可以选择不看。两者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请反对这句话的人,说一个唱赞歌的文学名著呗!

知乎用户 李敢我 发表

不必把名人的话奉为圭臬,也不必放在放大镜下看。

知乎用户 一拳一个矫情哔 发表

累了。虽然我还真没看过莫言的东西,但有些人提到这个,开始和人扯立场,又是日本又是台湾的,扯那些乱七八糟的,无语。

知乎用户 小小 发表

文学当然不是唱赞歌,至少不能毫无人文内涵的唱赞歌,但文学也不是一定要批判什么,揭露什么才显高级,文学可以向外探索也应该向内挖掘,以个体来表达世界总是容易陷入自恋…… 中国现代文学也许什么时候完全脱离批判式表达什么时候才能再复兴。文学就是文学,不是什么工具,最终也许纯文学会变成音乐美术一样,作为一种美学上的启迪吧

知乎用户 老李号澜清 发表

日本采风团啊。

不知道采风有什么活动没有,是不是也有那些老师的参与,否则怎么可能会这么 “神往” 呢?

知乎用户 多事之秋 发表

你希望周围人只说好话,还是好坏都说

知乎用户 cc cc 发表

我认知事物时的观点,只有一句话:“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我觉得这样才能更加接近我想要了解的事物本质。

不好的,应该批评;好的,也应该赞美。

我理解艺术的加工与修饰,但不支持一味的批评或赞美。

知乎用户 三千飘叶 发表

不是工具可以理解,文学作品不可以用来唱赞歌吗?

《人类群星闪耀之时》不是对人类勇气的赞歌?

世界上的美好不值得称赞?

圣经不是文学,童话不是文学?

知乎用户 天上再见 发表

现在互联网有六十年前那味了

知乎用户 严肃媒体彭博社 发表

利用小说进行 ×× 是一大发明。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事物只有 AB 两面。不赞同 A,就是赞同 B,永远没有第三条路

知乎用户 投保指南 发表

这就是一句屁话、废话!

这特么不是公知绿茶婊辨士们的套路嘛

先立一个似是而非的靶子,

然后自己高举旗帜打倒靶子!

莫言: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

先问是不是,再说对不对

问: 文学作品是唱赞歌的工具吗?

如果是,你还能听到”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你还能听到”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所以从古至今,文学作品什么时候是唱赞歌的工具了?那你莫言这句话可不就是屁话、废话?!

知乎用户 十二年 发表

这就是现在中国作家的通病,也是中国影视行业水平低下的原因。

文学作品,要真实的反应社会,重点在于真实。不论黑暗还是阳光,都有被表现出来的价值。

可是现在中国作家,已经不知道怎样去用文字表现这个真实的社会,进而也导致影视剧本虚假生硬,胡编乱造。比如有的电视剧就强硬的把各种矛盾拧在一起、堆积在一起然后就制作出来一部电视剧。

莫言的作品,似乎他只能写那个阶段的。对于当下,没见莫言写出过什么。当下,难道不是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吗?

即使不写现实,妖魔鬼怪也没有写的过《聊斋志异》的。一本《西游记》养活多少影视从业人员。《红楼梦》架空了朝代也可以写。只不过《红楼梦》太考验作者文字功力,有点难写,但也说明了可以写当下的事情。

所以吧,希望中国作家不要自我设限,不要说什么应该 “永远” 怎样怎样。哪来那么多应该。

知乎用户 人民路灯 2 号 发表

他肯定没看过毛选,没看过寻乌调查。

知乎用户 不忘初心​ 发表

母亲有好几个孩子,都把他们抚养成人。他们每个人都写一些对自己的母亲的看法,有人写母爱多么伟大,母亲为家庭奉献,给孩子多少关怀,操持这个家多么不容易,也有孩子写母亲长的不好看,做饭不好吃,有时候会骂孩子。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说的基本都是事实。现在隔壁有一伙人,跟他家关系不好,专门把写母亲骂孩子做饭不好吃的孩子找出来,大力的夸奖他,给他发奖,表扬他是个真正的文学家。这个孩子很高兴,说文学就应该批判。

你问我怎么看,我看你妈了个 X。

知乎用户 陈空闻 发表

可以是,但不只能是

知乎用户 蔡国海 发表

文字本身就只是工具,凭什么你说不是工具就不是了???

文字的作用就是记录和表达,表达喜怒哀乐均可,表达喜悦歌颂的心情或是表达怨恨仇视也可,凭什么就只能揭露黑暗不能表达歌颂了???

做自己该做的,别瞎哔哔。

知乎用户 陌上人 发表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初中一本课外书上读的,算是影响我一生的一篇小说。

如果人一生只能看到揭露黑暗的文字,那么这个世界还会有什么美好的东西?

不是人人都有强大的心灵,可以对抗无穷无尽的黑暗,特别是儿童和少年。你只告诉他们童话都是假的(抱歉,如果莫言所说成真,那么一切童话都不应该存在。),只告诉他们人都会死,只告诉他们人的贪婪,愚蠢,无知,只告诉他们坏人才是总能得到好的结局。那么这些少年和儿童更可能成为正直阳光的人还是阴暗堕落的人?

越是面对黑暗的人,越是需要有阳光的温暖。

知乎用户 霜空 发表

唱 G7 的赞歌不叫唱赞歌,叫陈述事实。

知乎用户 南在南方 发表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知乎用户 新五 发表

他不是说的很清楚吗,是他个人的偏见,又不代表别人的想法。

唱赞歌的文学作品少吗?我不觉得。

对于文学创作最该注意的,不是作家怎么想怎么写,想批评就批评,想赞美就赞美。赞美当权者也好,赞美人民也罢,赞美抽象的国家、民族、文化、人性,我觉得都很好。

最该注意的是审查管理机构会不会干预作家的独立意志,这才是最值得注意的。

知乎用户 薛定谔的猫​ 发表

又想起苏东坡和佛印关于牛粪和佛的那个梗了。

知乎用户 安静 发表

不管是揭露黑暗,还是赞美。

只要是发自内心真情实意的,

我认为都算是文学作品。

在后,莫言说的是,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

我是认可的,有些人唱赞歌是发自内心的赞美。

有些人唱赞歌只是把赞歌当成了拍马屁的工具。。。

虽然都是赞歌但差别真的很大。。。。

知乎用户 國仕漢蓦 发表

教孩子唱《水手》还是《铁窗泪》,如此浅显的道理还用得着辩吗?难道真得把某些人的作品让国家列为学生不宜吗?

如果,你写的东西不对外公开与售卖,那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如果,你把写的文字变成商品,那就得承担社会责任,因为,这个世界的所有商品都有质量与安全标准,难道作家写的书就是例外吗?

如果,你把自己写的东西标注推荐为成年人阅读,那又何必跟你纠结于是暴露还是赞美呢?

只要追求真实便可以大行其道吗?那 18 岁以下不宜和电影分级是怎么来的?

去看看历史,人类是如何从野蛮进化为文明的。

再为自己想想,你或许可以赢在现世,中华民族兴盛千万年,百年后再看你,算个什么?

螳臂挡车,卖祖求荣!

知乎用户 52Hz​ 发表

其实人家想说的是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中国赞歌的工具。不信你看他怎么唱日本赞歌的。

知乎用户 老妖 发表

你可以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就跟一根棒子一样。你可以拿来打狗,也可以拿来搅 。有必要的时候,用点力气,杀人也不是不可以。

当然,你也可以用来做家具,烧柴火,劈成筷子…

主要还得看你想怎么用。

知乎用户 嫑绕 发表

哈哈!大概赤色社会的一部分作家心里都住着一个: 索尔仁尼琴。索尔仁尼琴有了民主自由呢?没有然后了。

知乎用户 流珠君 发表

我就想问一句,现在流传下来的经典文学作品里面,有哪一篇是唱赞歌的?

而且莫言的原话是针对粉饰现实的批判的: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是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里面。它应该是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地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面貌。如果有谁想用文学来粉饰现实,用作品来赞美社会,我觉得这个作品是很值得怀疑的。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所以我的小说发表以后,有的读者不高兴,因为我把人性丑的部分暴露得太过厉害,把社会上一些地方暴露得太真实了。对于这些触及人类灵魂、暴露人类灵魂丑恶的作品,他们觉得很受刺激。

知乎用户 哈哈 发表

对于这个问题应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知乎用户 张大牛 发表

好的作品一定是优秀的作者写的。

好的作者一定是一个有共情能力的人。

有共情能力的人会看到人世间的痛苦,不公。

也会去记录下来。

唱赞歌的人,有的是为了迎合上意,有的是为了迎合下意。

知乎用户 大圣​​ 发表

最近补刷了《人世间》

我越来越明确地感觉到,文学或者文艺作品的价值是什么了

就是给生活中的普通人点亮一盏灯,带领观众开启一种不同人生的思维实验

你正处在人生低谷时,来了两个朋友

一个告诉你,以前也有个人和你境况类似,他拼劲全力突围,最终还是被时代所吞没,他的努力像个笑话。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无情,我们都是蝼蚁,刍狗而已

另一个告诉你,以前也有个人和你差不多,甚至比你糟糕 10 倍,但他不信命,没有等靠要、全力突围,最终咸鱼翻身,人生变得更厚重了。世间一切苦难都是馈赠,只要你不放弃,就一定能逆天改命

理性的说,这两种情况都是真实的

但是给我们带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艺术作品是会塑造我们的灵魂的,你相信什么,你就是什么。

所以,我还是更喜欢美好的东西,因为我希望自己和身边的一切会更美好。

知乎用户 hobo 发表

文学作品本身必然就会唱赞歌,不需要说做不做工具

但,文学作品不应然成为唱赞歌的工具

以及,它实然会成为唱赞歌的工具

知乎用户 决定论 yyds 发表

主观想法不能带入客观. 回答中许多人瞧不上莫言我也不想多说什么. 他们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便是主观思想. 事实上他的这个思想是错的这便是客观. 没有谁规定文学作品不能唱赞歌. 同时也没人规定文学作品不能唱哀嚎. 人各有志哪怕是作家也是一样的. 你不能因为你写什么就要求别人也要照你写的那样去写. 所以莫言提前说了这是自己的一种偏见. 这就是提前再说自己说的是主观的想法. 可是有些人没看清楚就直接开怼. 甚至说自己看不起莫言的大有所在. 其实真的没必要. 我个人认为现在主流的文学作品都是带 “情″的. 无论任何感情,他都是情. 毕竟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他的作品.

知乎用户 霜叶红似六月花 发表

文学就是用语言描写人和物。如果对象是美好,当然应赞扬,对象丑恶,也不妨揭露。不管客观实际,先预设一个主观立场,专写丑恶,那就偏面狭隘了。桃树下有几只恶臭的死老鼠,当然可以写,但桃花烂漫,芳香阵阵,又何必掩鼻而过,视而不见?如果站在剥削阶级立场,对翻身解放的劳动人民刻意丑化就更要不得。劳动人民确实有种种缺点,只要真实也可以写,说阿 Q 的光头象个屁股也可以,但说象个月亮就不妥了。

知乎用户 木生南 发表

中国诗歌的源头风雅颂,颂便接近赞歌但文学价值远低于风、雅。赞歌的服务对象也多为上层,脱离群众。确实没什么价值。

知乎用户 德隆特韦斯特 发表

那是什么的工具, 反正是个工具

知乎用户 meaqua 发表

有些人想唱赞歌,可以,但是希望做个人,要点脸。有些事,是不值得出来唱的。唱多了的结果,最终可能被反噬,被 z 客利用,成为 zz 牺牲品。

知乎用户 波涛中的细流 发表

不指望他们唱赞歌,但是也不能污蔑造谣吧?

知乎用户 蚌埠住啦​ 发表

把别人整段话看完整啊……

“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这应该是对前面说的话进一步解释吧……

知乎用户 魏志章 发表

莫言自己就拿文学作品大唱特唱日夲人当年在中国推行 “大东亚共荣” 的赞歌。只是对抗日的八路和老百姓极尽丑化。

知乎用户 天山以北 发表

说的没什么毛病!

他道出了一个 “知识分子” 本该具有的操守:批判——既为 “万众一心,齐颂赞歌” 的大好局面,添上些呛人的烟火气;也为丧眉耷眼的后生,壮壮骨血。

知乎用户 执着 发表

有些人能看到金碧辉煌,有些人不能

就像

有些人饿死在街上,有些人也不能

天龙人和天之骄子,怎么会明白苦的痛感

泥泞里挣扎的蚯蚓,怎么会明白猪圈的伟大

人与人的喜怒哀乐是不相通的

我只想问……

为什么不喝肉粥呢?

为什么蚯蚓没办法赞美月亮

为什么工地上的男人那么邋遢

为什么一身屎尿的女人,不去请个保姆

为什么! 苍天地下↓ 连份爱情都没有

何苦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实可以由文学向文艺做推广

知乎用户 喂喂喂 发表

文学作品从来都是唱赞歌的工具。

你莫言拐弯抹角的不想唱,那是你个人政治觉悟不够高罢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他只是不想给自己不想称赞的东西唱赞歌。

知乎用户 日暮戈薇 发表

文学艺术不应该服从于郑智。

但郑智可以让文学艺术断子绝孙。

知乎用户 ltx​ 发表

所以文学是犬儒的啊,来来去去不改变现状,只能保持不唱赞歌,不是犬儒是什么?

知乎用户 船无常 发表

他不知道啥是赞而已。


【唐韻】【集韻】【韻會】則旰切,并音讚。【說文】見也。从貝从兟。【註】徐鉉曰:兟,音詵,進也。執贄而進,有司贊相之。
又【易 · 說卦】幽贊于神明。【註】贊,明也。【疏】贊者,佐而助成,而令微者得著,故訓爲明也
又【書 · 大禹謨】益贊于禹曰。【傳】贊,佐也。【儀禮 · 士冠禮】少退贊命。【家語】游夏不能贊一辭。
又【書 · 臯陶謨】贊贊襄哉。【傳】亦贊奏上古行事而言之。【疏】進習上古行事,贊成其辭而言之也。
進也。【前漢 · 東方朔傳】朔自贊曰。【註】師古曰:贊,進也
又【廣韻】出也,助也
又姓。【呂氏春秋】相馬贊君。
又叶則縣切,音箭。【蘇軾 · 謝吳山神文】禱于有神,隂假其便。不愆于素,或出幽贊。


1)但凡他查过《康熙字典》,都不会这样讲。

但是,作为使用汉语写作的文学家,不考究用字的含义,合适不

2)如果他查过还这样说,那就不知道他想干啥了。


附,转发《莫言的第一首 “赞歌”,献给了樱花国度的日本女人

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5707368109972028&wfr=spider&for=pc

在我的印象中,能够让莫言铭记终生的是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母亲,另外一个是日本女人,一个是日本北海道的老板娘。
你别不信!
莫言曾经写过一个影响很广的故事,就是他的母亲和他一起拣麦穗的真实经历,那个故事令他终身难忘。
莫言是这样写的:“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我的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 当时莫言跟随母亲去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发现之后,其他人都跑掉了,莫言和他的母亲落在了后面,看守人扇了他母亲一耳光,还将他们在地中捡来的麦穗,全都没收了。
母亲嘴角流血地坐在地上,眼中流露出绝望的神情。这一幕刺痛了莫言,成了他一生中最痛恨的记忆。同时,也让莫言恨透了他母亲的看守人。”
说实话,我从来不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因为出生在那个时代的人所经历的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更悲惨的事,这个故事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然而,在中华民族 5000 年文明的长河中,这只是短短的一瞬,换句话说,就算处在当时特殊的背景下,中国人绝大多数都是善良的,都是有正义感的,都是人们眼里的好人。而那个扇莫言母亲耳光的看守人,不说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我们绝对不能以点带面,把全中国的人都看成是看守人那样的人!
莫言说:“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说句心里话,对于莫言,我是由衷地钦佩,咱们中国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尤其是在当代,莫言是第一个,这样的莫言令人仰望。而关于莫言对文学的认识,他的观点从某个层面上讲,我们也是赞同的,因为文学如果一味的歌功颂德,就失去了文学的价值和作用。在这一点上,莫言代表了大多数作家!我所不理解的是,文学真的不能唱赞歌吗?那么我们社会上的真善美,如何弘扬,如何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人类文明,是不是也需要进步?文学有没有必要参与其中?这些问题,我想大多数文学工作者都参与过与实践过,真正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两条腿走路,既要弘扬真善美,也要鞭挞假丑恶,否则的话,对文学是不是也是一种伤害?
用文学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我们没有异议,这是文学的基本功能之一,但不是唯一!因此,关于莫言母亲拾麦穗挨打的事情,莫言肯定是记忆犹新,他通过这件事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无可厚非,并通过这件事情的创作,体现了文学的价值和作用,也给后人敲响了警钟,给文学的百花园增添了光彩!
莫言写自己的母亲,无论怎么写都无可厚非!
只是,时过境迁,曾经高调地宣称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的莫言,却违背自己的初衷,为另外一个女人唱起了赞歌,一位外国女人,一位日本女人。
读下面的文字,你会觉得这样的文字是莫言写的吗?
在这篇《北海道的人》的散文中,莫言突然之间就成了一个正常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不怒自威的人,尤其令我惊诧的是,莫言居然对一个初次见面的日本女人 “铭记终生”!
这个日本女人,如何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让中国的一个诺贝尔获奖者,一个著名的作家,成为她的 “粉丝”!
莫言是这样写的:
“接着出现的,是笑容可掬的绿球藻茶屋的老板娘高田郁子,一个羸弱的中年女子。她的茶屋,场面狭窄,一圈桌子,包围着工作台。房顶因多年的烟熏火燎,像涂了釉彩一样漆黑发亮。这样小的地方竟然挤下了我们十八个食客。围着她,看着她操作,等着她把美食分给我们吃。她既是老板娘,又是主厨,又是招待。当时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一个母亲和他的围桌而坐的孩子,也想起了一个鸟巢,巢中有抻着脖子的小鸟,等待着母鸟前来喂食。”
读完这段话,我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
在北海道的一个小地方,一家小餐馆,一个老板娘,又是老板,又是招待,这在中国也就是件最普通不过的事,怎么会让莫言浮想联翩,“我想起了一个母亲和他的围桌而坐的孩子,也想起了一个鸟巢,巢中有抻着脖子的小鸟,等待着母鸟前来喂食。” 在这里,文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莫言把自己想象成这个日本女人的孩子并没有错,最多不过是触景生情罢了,我唯一感到弄不懂的是,这样的女人,难道在中国就找不到吗?就不需要莫言大书特书吗?就不需要莫言去赞美吗?
莫言同时写道:“这联想与我们的身份和年龄都不相符,似乎有些矫情,但这联想,直至今日,依然让我感动。日本女人的勤劳和谦恭,日本买卖人对客人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和感激,都让我难以忘怀。那天晚上,我们品尝了许多可以拍案叫绝的美味,美味终会遗忘,但老板娘那张笼罩在烟雾中的疲惫的笑脸,会让我们铭记终生。” 这段话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了无数遍,怎么看也觉得是写中国女人,绝大多数的中国母亲,而不仅仅是日本人。
莫言去了一趟北海道,写了一篇北海道的散文,读了这篇散文,我不得不怀疑,莫言不是不会唱赞歌,也不是不想唱唱歌,只是不想对中国人唱赞歌!
仅仅只是个猜测而已!
另外,也问问莫言,在日本的北海道,除了满目的鲜花,你真的就没有看到过一只苍蝇吗?
这是一个问题,又不是一个问题!
莫言不需要回答,读者也不需要回答,凡是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本身就不是一个问题!
现在,我们认识一个优秀的作家,是不是需要从这篇散文开始?

知乎用户 广州美团一哥 发表

莫言的意思并不是文学只能揭露黑暗,不能赞美歌颂

文学艺术这是纯个人的事,无论赞美还是揭露,甚至讽刺、怒斥,完全是作者个人感情的流露,悲观乐观也好,积极消极也罢,这是创作者的自由,你不能给他定个基调,说天灾人祸必须积极向上正能量,或者某人的作品如果会走出国门,那对国家的描写必须正面,不能揭自己祖国的短,这不是搞笑吗

就像方方日记,你不能说她只记录武汉的惨状,没有记录医务工作者积极救人,缺少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所以她屁股是歪的,不是东西,臭公知

这应该是人人皆知的常识,莫言不可能说这么极端无脑的话。

至于司马南,他最近很活跃,这很正常,因为他敏锐的感受到,一个属于他的时代来了

知乎用户 胡萝卜丁 发表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被开除出文学范围?

知乎用户 细藤 发表

看过不少演讲、访谈,感觉最喜欢的还是作家的,莫言、余华、阿来、王晓波、贾平凹、刘震云,还有《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另外几位作家。看的通透,讲的真诚。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呀。

借用评价卡夫卡的一句话——“他想做一团火,内心确是一块透视苦难的冰”。

作家,是时代的脊梁。

知乎用户 雨打尘 发表

这是两个问题,首先,

文学作品不应当讲假话、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

很难理解吗?为了唱赞歌,很多哈巴狗文人假话连篇,沦为统治者的工具,这是当代文学的悲哀。这句话的正确性竟然还需要讨论?

古人云,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到如今却有人要为文学腐败洗地,要为歌功颂德的狗腿子文人立牌坊?这真是民族的悲哀,文化的悲哀。

另一个问题,莫言有没有言行不一,拍过日本马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确凿证据呢?

现在就是有人仗着自己的无耻,百姓的无知,国家的包庇,先找些借口先否定莫言,从而达到否定文学本该有的,批判性的目的。这在给群众洗脑啊。洗脑洗了几千年了,这样的方法并不新鲜,但这底线再次突破地心了啊,朋友们。

各位观众,可看见唐山发生了的事了吧,可看见徐州发生了的事了吧。可看见徐总编,复旦三杰嘴脸了吧。司马某某本姓段。这个世界上会摇尾巴,接飞盘的的狗永远都会有主子赏饭吃,他们大不了今天吃这家的,明天吃那家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但剩下的人呢?狗不会种地,主子更不会种地,他们永远只会吸其他人的血啊。

兄弟们,你们是没吃过亏,无所谓,但你们的朋友,后代呢?

知乎用户 鬼鬼 发表

“如果一个作家不讲真话,那么这个作家就势必要讲假话。讲假话的作家,不但对社会无益,对老百姓无益,也会大大影响文学的品格。因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是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里面。它应该是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地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面貌。如果有谁想用文学来粉饰现实,用作品来赞美社会,我觉得这个作品是很值得怀疑的。

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要积极向上的,揭示黑暗丑恶的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前进也有着很大的作用。只有全面地去剖析人性,众人才能完成自我救赎。”

很多人看不懂这段话么?

莫言是反对唱赞歌?

他是反对说假话,而很多赞歌都属于假大空

看看各大媒体的合订本就知道,这些二流报纸自相矛盾地唱赞歌,中国怎么都是赢

又赢了,双赢

莫言支持说真话,而真话里固然有真善美,但也有很多黑暗的东西

现在但凡讲中国的不是,就给你扣帽子,前段时间没开放 ip 的时候,你写的观点都没看懂,上来就是 1450、蛙蛙、50 万

铁链八孩女、货拉拉司机案、上海社区团购、上海在家敲盆被拘留

包括现在的唐山黑涩会打人

这些都是被那些睿智小粉红说是有境外势力在背后推动,否则根本不可能闹这么大

真不知道这些睿智小粉红是在夸境外势力,还是在黑国内环境

知乎用户 迪亚哥 发表

相信知乎的用户绝大部分挣扎在社会底层,如果您是王思聪算是对知乎的荣幸。对于咱们这些底层人士来说,高层多知道一些真实、残酷的现实困难,绝对有助于改变现状,所以揭露丑恶没有罪,歌功颂德没有用。莫言是友军,现在敢于说真话的人,尤其是名人太少了。我们不能跟着某些人的节奏走,往莫言身上泼脏水,毕竟现实已经够脏了。

知乎用户 Shakvel 发表

不要唱赞歌,不要唱赞歌,不要唱赞歌。赞歌是投机,投机是逢迎,逢迎是虚伪,虚伪是混乱,混乱是衰败,衰败就是灭亡。所以,不要唱赞歌。想唱歌的人要闭上嘴,站起来,你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主人不需要对别人感恩戴德。想听歌的人自信一点,这个世界的真实,这个真实的世界,就是你最好的赞歌,或者葬歌。

知乎用户 邦克山铁锤真君 发表

莫言先生不敢明着说,不过我很明白,以莫言先生为代表的前当代当然会在自己的作品里表达赞颂之情,他们赞颂的是精英阶层和西方文化,还有那些旧时代的官商匪盗。

而他们有的时候也绝对不敢也绝对不可以在自己的作品里表达赞颂之情,那就是赞颂广大无产阶级,我国的革命叙事,以及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我党。

为了不赞美党和人民,他们这些前当代作家甚至不惜颠倒黑白,把敌人干的事情栽赃到我们头上。

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文人永远站在把屠刀家在他们脖子上的人的立场,而不是那个把他们从屠刀下救出来的人的立场。

对,这是文人所谓的惊世风骨和传统美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回答里一群粉红好急啊,果然只有 “赛过亲爷爷” 才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 ˃̶̤́ ꒳ ˂̶̤̀ )

知乎用户 陈磊 发表

有些人就和苍蝇一样,就喜欢盯着马桶、垃圾桶,它喜欢那个!

PS:莫言不是不会唱赞歌,看看它怎么给日本唱赞歌的,跪的那叫一个瓷实!

北海道的⼈

作者:莫言

  窃以为世间观光圣地,吸引游客的,除了美景美⾷之外,还有美⼈。这⾥的美⼈,并不仅指美丽的⼥⼈,也并不仅指⼈的美好外貌,能够久远地慰藉旅⼈之⼼的,还是当地⼈民表现出来的淳朴、善良、敬业等诸多美德。

  整理思绪,犹如翻看数码相机⾥储存的照⽚。最先浮现出来的,是札幌市⼤通公园的⽯川啄⽊。这是个死去的诗⼈,与我合影的,是他的青铜塑像。因为他的俳句 “秋天的夜晚,街上洋溢着烤⽟⽶的⾹⽓”,我感到他与我⼼⼼相印。那宁静幽暗的秋夜,那街⾓的烤⽟⽶的炉⼦,那明亮的灯光,那缭绕的烟雾,那清⾹的⽓味,那孤独的夜⾏⼈和寂寞的烤⽟⽶的⼈,都凝固在简单的诗句⾥,在中,马上就可以还原,就像那神奇的绿球藻,哪怕⼲燥⼀百年,泡到⽔中,即可复活。因为诗歌,他事实上获得了永⽣

  然后是⼤苍⼭滑雪场的那个芳名⼩浅星⼦的⼥⼤学⽣,⾝穿着红⾊的滑雪服,涂了睫⽑油的长睫⽑上结着⽩⾊的霜花,红彤彤的脸,宛如雪中的红梅,洋溢着健康向上的精神。我与她谈话,摄影机在后边拍摄,记者们绕着圈拍照。她有些羞涩,真是个好姑娘。她说⾃⼰是北海道⼤学⼆年级的学⽣,是物理,来这⾥滑雪,不为功名,是因为兴趣,是希望冒险,是为了锻炼⾃⼰的。我们在⼭下和⼭上都看到了她凌空飞下的矫健⾝影。我问她,在凌空飞跃的瞬间,有没有像鹰⼀样展翅翱翔的感觉,她笑⽽不答,笑容纯真⽽稚拙。

  接着出现的,是笑容可掬的绿球藻茶屋的⽼板娘⾼⽥郁⼦,⼀个羸弱的中年⼥⼦。她的茶屋,场⾯狭窄,⼀圈桌⼦,包围着⼯作台。房顶因多年的烟熏⽕燎,像涂了釉彩⼀样漆⿊发亮。这样⼩的地⽅竟然挤下了我们⼗⼋个⾷客。围着她,看着她操作,等着她把美⾷分给我们吃。她既是⽼板娘,⼜是主厨,⼜是招待。当时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个母亲和他的围桌⽽坐的孩⼦,也想起了⼀个鸟巢,巢中有抻着脖⼦的⼩鸟,等待着母鸟前来喂⾷。这联想与我们的⾝份和年龄都不相符,似乎有些矫情,但这联想,直⾄今⽇,依然让我感动。⽇本的⼥⼈的勤劳和谦恭,⽇本买卖⼈对客⼈那种发⾃内⼼的热情和感激,都让我难以忘怀。那天晚上,我们品尝了许多可以拍案叫绝的美味,美味终会遗忘,但⽼板娘那张笼罩在烟雾中的疲惫的笑脸,会让我们铭记终⽣。

  ⽇⾼地区肯塔基牧场的养马⼈⽯⽥勇先⽣,此时仿佛站在了我的⾯前。⾼⼤魁梧的⾝体,能够驯服烈马的⼈那种特有的豪迈神情。寒风凛冽,雪原茫茫,纯种英国马在马场上奔驰。这是⼀个懂马语的⼈,也是⼀个雄⼼勃勃的企业家。他在北京通州区,也有⼀个马场,并且计划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再建⼏个马场。他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陆地区,也将会有许多场所,需要像天鹅⼀样优雅的骏马。在他的温暖如春的海边别墅⾥,我们喝着滚烫的咖啡,与他谈马。他对世界上的各种名马如数家珍,对中国各地的马场了如指掌。这是⼀个真正懂马的⼈,马的⼈,连他的许多表情,都跟马相似。他为我们提供了⼀份马的⾷谱:燕麦、苜蓿、葵花⼦、蜂蜜、⼤蒜、⼤酱…… 吃得真好啊,这些的马。从他家出来,我们登上了牧场的ネ台,看到⼏个骑⼿,正在为⼏匹刚刚运动过的马淋浴。在他家房后,太平洋的灰⾊浪花冲击着礁⽯,发出懒洋洋的轰鸣。

  与养马⼈接踵⽽⾄的,是阿寒町草笛牧场的养⽜⼈佐久间贯⼀。他穿着⾼Ψ阑胶鞋,单薄的⼯作服,紫红的脸膛和脖⼦,粗⼤的⼿指,开裂的⽪肤,⾝上散发着饲草与⽜粪混合的⽓味。我们穿着厚重的⾐服,还感到瑟瑟发抖,但他神情坦然,似乎感觉不到寒冷。他带着我们,看了奶⽜,看了饲料场,看了挤奶车间与⽜奶储藏罐。这是⼀个质朴的’⼈,让我联想到家乡的那些⼤哥⼤叔。这是个对社会有⽤的⼈,他为⼈民提供⽜奶。据说,因为政府提倡孩⼦喝⽜奶,三⼗年来,⽇本的⼉童平均⾝⾼提⾼了两厘⽶。其实,这个⼈的年龄未必有我⼤;其实,如果我不是当兵离开故乡并⼲上⽂学创作这⼀⾏,也许就是我故乡的⼀个养⽜专业户。⼈民群众更需要能向他们提供⽜奶的⼈,⾄于⼩说家,多⼀个少⼀个都⽆关紧要。养⽜⼈佐久间贯⼀和他的⽜,唤起了我对⼟地对⽜的深厚感情。其实,我⾻⼦⾥还是⼀个农民。

  在冒着咝咝作响、散发着浓烈⽓味的灼热⽓体的硫磺⼭下,有⼀对卖硫磺蛋的⽼夫妇。风⼝⾥,燃着⼀堆篝⽕,⽀起⼀个⼩⼩的帐篷。穿着破旧肮脏的⾐服,满⼿满脸的灰⼟,在那⾥,平静地等待着游客,来购买他们放在硫磺蒸⽓孔边烤熟的鸡蛋。艰苦的环境,沉重孤寂的⼯作,微薄的利润,他们⼲了⼏⼗年。这⼀对相依为命的⽼夫妇,已经构成了硫磺⼭风景的⼀部分。许多⼈买他们的蛋,未必是真想吃,倒像是履⾏⼀个仪式。这样的⼈,是真正的下层百姓。艰⾟,但他们脸上没有多少凄苦之⾊,⽽是⼀种乐天知命的平静。这平静,使我深深感动。如果每个⼈,都想出⼈头地,都想轰轰烈烈,都不想做平凡的⼯作,那这个世界,也就不得安宁了。

  ⽐卖硫磺蛋的⽼夫妇更⽼的⼈,是当别町的⽼猎户、⼋⼗⼋岁的侉⽥清治先⽣。他已经缠绵病床多⽇,听说我要来访,特意坐了起来。其实他不是为我坐了起来,⽽是为我那位在北海道过了⼗三年野⼈⽣活的⾮凡⽼乡刘连仁坐了起来。据他的家⼈说,他的记忆⼒已经严重衰退,但提起四⼗多年前发现并参加救助刘连仁的事情,他黯淡的⽬光突然放出了光彩,记忆被激活,含混的⼝齿,也变得清晰起来。这是⼀个相貌平常的⼩个⼦男⼈,如果不是偶然发现刘连仁栖⾝的⼭洞,中国⼈⼤概很难知道他的名字。但现在,他的名字和刘连仁的名字紧紧地捆绑在⼀起,在我的故乡,他差不多是个家喻户晓的⼈物。就像巨浪拨弄两粒沙⼦⼀样,让这两个互不相⼲的⼈,碰撞在⼀起,成为传奇。当别町为刘连仁建⽴了纪念碑和雕塑,并成⽴了⼀个宣讲刘连仁事迹委员会,许多热⼼⼈,在义务地⼲着这些⼯作。纪念碑和雕塑都⽤⿊⾊的⽯头制成,虽不⾼⼤,但在皑皑⽩雪的映衬下,显得庄严⽽沉重。车要出发时,⽼⼈的脸贴在窗玻璃上看着我们。我下车过去,隔着玻璃喊:撒腰纳拉,撒腰纳拉…… 话是这么说,但我知道,我再也看不到这个⽼⼈了。

  只要⼀上车,札幌市观光⽂化局的职员引地志保⼩姐,就要不厌其烦地对我们讲话,讲⾏程安排,讲饮⾷起居,讲地⽅掌故。有⼏次,因为过分疲劳,我们对她的讲解,感到了厌烦。我甚⾄说她是 “话痨”,但很快我就后悔了。引地⼩姐全程陪同我们⼗⼆天,事事操⼼,每天早起晚睡,⼗分⾟苦。我们去滑雪场那天,她竟然早起上⼭,为我们踏雪探路。⼀个⼩⼥⼦,如此地敬业,如此地能吃苦,真是可敬可佩。登别晚宴,引地⼩姐任务即将完成,终于放松了,多喝了⼀杯啤酒,⼩脸通红,欢声笑语,⽅现出⼥⼉本⾊。

  纷⾄沓来的⼈物,还有⽤潇洒吓退严寒的札幌市观光⽂化局课长荒井功先⽣、系长浅村晋彦先⽣,还有为我们开车的两个师傅,还有美沙⼩姐,还有神情很像狸猫、能歌善舞的东海林早穗理⼩姐,还有当年救助过刘连仁的⽊屋路喜⼀郎先⽣,还有为刘连仁⽣还纪念碑题写碑⽂的泉亭俊彦町长和当别町的乡亲们,还有许许多多为我们服务过的北海道的⼈们,他们的笑脸,他们的热情,与北海道的⾃然风光融为⼀体,存⼊我们的脑海。我们与他们中的⼤多数,都是萍⽔相逢,今⽣多半难得再见,但他们留给我们的印象和我们对他们的感激,将会伴随我们⼀⽣。

知乎用户 毕达哥斯拉​ 发表

我就问两个问题,

第一,民族英雄和伟人能不能歌颂?

第二,古诗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它揭露了什么黑暗?社会不公?亦或是揭露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

知乎用户 徐梦凡​ 发表

充分暴露了大众的乌合属性,即容易被谣言影响,又喜欢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发表意见。你哪怕多看两本书呢?当代最伟大的作家哪个是在歌颂美好的?为啥就莫言迎合了西方的价值观获奖了?有点认识就知道根本站不住脚的逻辑还能被反复追捧,迫不及待得想发表一点文学领域自己道听途说的观点,生怕晚一点人家就看不到自己的独特见解了。

知乎用户 平原上的红柳树 发表

为莫言点赞!莫言所讲体现的是道义和良善,而善恶有报是宇宙间永恒的真理,尤其在大是大非面前更是要保持独立思考,切不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一定要站在道义和良知一边,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莫言? 就他也配? 我还记得前几天那个什么,《不要被大风吹倒》呢。笑死

知乎用户 龙文君 发表

我觉得莫言有点极端向恶了,当然也不是说这样不好,各有各的喜欢。

有时候蛮佩服那些极端,我这人就比较中庸。我既不喜欢唱赞歌,也不喜欢恶歌。

我喜欢两头都沾。

但是不要忘了,那些伟大作家,你看他们的作品,能给你带来积极的影响,而不是觉得没劲,无趣,恶心。

我觉得莫言过于去揭露什么恶了,他似乎把美好的东西忘了,嗯差不多就这个意思。陀思妥耶夫斯基就算很多小说里主角都不是好人不唱赞歌,但也没有去唱恶歌。

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经是揭露人性的天花板了,人家也没有给人邪恶的感觉。哦不,我不是说莫言邪恶,反正就是这个意思。

哪个伟大作家唱赞歌?

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就没见哪个厉害的作家喜欢唱赞歌。但也没见哪个伟大作家专门写恶。

知乎用户 房住不炒科技兴国 发表

莫言犯了政治错误,应该抓起来,文学应该服务国家,否则就是非法的

连这点规矩也不懂


2022 年一季度展望:从汽车、房地产、外贸看三驾马车,深挖洞、广积粮应该早做准备

我国汽车行业 - 2:新车零售开始下跌,消费萧条需要经历几个步骤?

3 月长沙、重庆、青岛、太原、天津、成都新房销售面积,准新房与期房的价格博弈结果是什么?》《杭州 - 3:楼市分水岭即将出现,3 月份中签率出炉给我们什么启示?》《家电 - 1:3 月份家电市场线上、线下消费下跌意味着什么?家电消费与结婚率、商品房空置率有什么关系?》《消费水平变迁:从智能手机出货量看中国消费的发展趋势

2014-2022 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2022 年 1-2 月智能手机出货量为何暴跌?

外贸:2020-2022 年 2 月我国进出口趋势是什么?为何 2021 年人民币升值,外循环优势丧失意味着什么?》《西安 - 1: 十六次万人摇号买房到底是什么情况,西安楼市是否特立独行长期看涨?西安与杭州楼市摇号的异同点》《2022 年 4 月,太原、天津、青岛房价走势,全国房价月度环比走势说明了什么?

![](data:image/svg+xml;utf8,)

我们从汽车、房地产、外贸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一季度的经济前景,一季度家电消费 1430 亿,低于 2021 年的 1609 亿,同比下跌 11.1%,其中线上同比下跌 7.5%。

一季度末美团、京东等企业纷纷开始裁员,美团全年亏损 235 亿,其中社区团购等新业务亏损 384 亿,餐饮佣金率 4.1%,灵活就业人群 - 美团骑手当年合计 527w 人(包括离职骑手)。

其中 2021 年美团外卖金额达到 7021 亿,收入 963 亿,美团骑手支出 681.83 亿,2021 年全国餐饮收入为 46895 亿,美团占比为 14.97%,餐饮行业堂食与外卖比例为 5.67:1,已经接近顶部。骑手数量据官方统计为 527w,而骑手配送成本为 681.83 亿,意味着每个骑手年均收入为 1.29w 元,按照三个月招一批员工的速度,每年置换 4 批员工,实际员工工资为 5.17w / 年。为何美团每年置换四次员工呢?

熟悉富士康用工模式的都知道,一线制造业、服务业员工的离职率非常的高富士康忙时招人,闲时裁人,特别喜欢用大学生、中专生。而美团不同于富士康,美团想长期用工,但是一线餐饮服务业、配送业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间较长,很多人只是把送快递作为过渡性工作,老板也不会珍惜员工,用完用尽一个再换一个,因此我们从其用工数据就可以看到年均一线离职率非常的高。基本上美团快递员处于长期招工的态势,难道就没有人愿意长期干吗?

如果大家了解服务业的发展生态,类似于海底捞、KFC、星巴克,就可以发现留住员工需要一系列的公司晋升渠道和行业文化,而美团作为简单的配送中间商,现在是做不到的。

-—

通过对美团业务简单的拆解,大家可以看到真实的底层收入及艰难的生存环境,我们永远不要过度消费和盲目乐观。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已经失效,因此我国只能从部分商品的线上零售额增速判断我国互联网企业真实的线上零售额。

电器作为消费升级的一种低价格产品,销售额同比下跌,不仅说明房地产消费开始回落,更加说明我国互联网经济已经进入到存量时代。

外贸增速也开始回落,整个国内的经济周期已经进入到下行初期,即便 4 月份降准 0.25% 也无法扭转趋势。

2022 年全年就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大周期的顶点,没有人能够阻挡住这个趋势的发展,居民的手机消费是对就业最敏感的数据,就业情况向好,手机销量较高,就业情况恶化,手机销量会马上降低。

[1]

家庭消费看家电,个人消费看手机,行业兴衰看房地产,经济周期看货币,这就是未来 1-2 年内我们的微观研究指标。

参考

  1. ^2022 年一季度展望:从汽车、房地产、外贸看三驾马车,深挖洞、广积粮应该早做准备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jE5MDAzNw==&mid=2247487833&idx=1&sn=3dd32a7219aedbf4844c2272f4bc7f57&chksm=fb84b863ccf33175f0a208e31f4c98ffc50c120cc5c062e7188723fd8a4e5717fe8ccd9ced0a&token=2052009726&lang=zh_CN#rd

知乎用户 悲伤的奥德赛​ 发表

我没资格去评价莫言,我认为他的思想深度不需要我去批判些什么,大多数人也没有这个层次。

但凡知道他拿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又或是但凡读过一点点莫言的小说的,都明白他对这个世界思考的深度,远不是生活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我们(这里指大多数人)能够比拟的。文学若是为政治服务,那它就成了谎言,这个观点确实不存在一点问题。

知乎用户 中年掷弹兵 发表

若批评不自由 则赞美无意义

知乎用户 清晨​ 发表

文学作品对一个国家的人相当于父母对子女的教化,来形成对国家民族人类社会的认识和价值观。

如果你父母只是一味挑你身上的毛病,并且参考的对象是想象中的完美的人,而不是保留着基本人性的特征,有懒惰有上进,有自私也有无私友爱的复合的人,只要和你说话,就是专门批评你的毛病,

从来不表扬鼓励你身上的优点,

那你基本可以肯定会成长成心理阴郁,心理黑暗的人,而不是积极向上,阳光自信的人。(这也是中国为什么这么多逆向民族主义者)

而莫言的母亲我猜测大概就是那种挑剔刻薄的母亲。

而中国很多老式家长也是这样的问题。

知乎用户 katokato 啵啵菜狗 发表

别走程序了,直接乳华吧

知乎用户 世上无能第一之老​ 发表

文学艺术不说假话是办不成事情的。我不爱抬杠,但是以为这种提法不科学,至少不准确。单就文字形成的文学艺术来说,你不说假话,写不成任何东西。哪怕就是诗歌,明白如话,几十个字就行,作者还是要说假话的。著名的古诗:飞流直下三千尺,就是假话。瀑布到处有,一千米的瀑布古今的都没有,也不可能有;黑夜给了黑眼睛,没有白天,哪来的黑夜。黑眼睛有白天的一半,也才有黑夜的一半。即便如记实文学报告文学,严格的不说假话,很可能无法创作的。至于几成假话,几成真话,看情况,对半开,三七开,倒三七的都会有。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这话有几成真理,我不知道,因为我没办过大事;但是不说假话写不成东西则是真理。有些作品,从头到尾都是假话,没一个真事,没一个真人,但不妨碍他们成为名著。必须有的真实与可能有的真实,后者才是文学构成要素。文学艺术没有这个必要去描摹客观事实,因为迹由履出,迹非履;作家们只要写出可能会有的事情来,就是高手。至于该不该给统治者唱颂歌,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颂歌也有好的颂歌,诅咒或者送葬文未必就是一字千金或者字字珠玑。再写下去就成了抬杠,打住为好。

知乎用户 爱学习的小学生​ 发表

这个理是这个理。美国最好看的电影,也都是《肖申克的救赎》《楚门的世界》《阿甘正传》《V 字仇杀队》

知乎用户 懒得改名 发表

中国文学大概是死了

知乎用户 何必东风效西风 发表

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莫言表达个人喜好而已,如果你是写科幻的你也会说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科幻比其他作品有更大的题材和创作空间。我记得刘慈欣说过类似的话。

不过就这么一句话一群人就跳出来要打生打死的何必呢?难怪中国文娱一潭死水,只要涉及表达个人意见就有人要打生打死。

可是文娱本来就是表达个人意见的作品,充斥着个人风格和个人的观点。按照你们这个打生打死的力度,以后干脆不要做文娱创作的好。以后干脆一起受外国人洗脑嘛,不对,已经洗脑几十年啦。

知乎用户 渺远的夸克 发表

不对真善美加以赞扬如何能抑制黑暗,不对人民的朴实加以赞扬如何能让社会走向风清气正,人深受环境影响,当人认为自己处于黑暗中一直处于绝望中时他也无法知道和体会光明的可贵。对光的赞扬正是社会对人民的善良,人民的朴实的肯定,整天在黑暗中活着,人在黑暗文学中洗礼人只会去适应黑暗而不是去寻找光明。

当一个人身体和灵魂都在绝望的黑暗中浸润时,他无法寻找到光明,中国文学不乏对黑暗的批评当然也不乏对品质优美的人的赞扬,比如小时候的雷锋岳飞文天祥的光明,也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批评黑暗是因为向往光明。“若此后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要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炬火。- 鲁迅”。

某些文学作品是干嘛批评中国民众的劣根性,没有对光明的向往,只是说中国社会在黑暗之中。世界没有绝对的东西,黑暗光明一直是并存的,文学作品揭露黑暗没问题,但是更应该让人去向往光明,就说《罗密欧与朱丽叶》人们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的向往让人更加痛恨贵族的黑暗。而不是只去谈贵族的黑暗。

文学作品应该黑暗光明并存而不是整个都是伤春悲秋之气,绝望黑暗之言。文学也要符合客观规律和逻辑而不是让人茫然失措。

知乎用户 庞老师 发表

只要是人民的就赞成,但不要拿人民的名义立牌坊。不要用国家的名义为剧团利益洗脑。

知乎用户 秋水长天 发表

文学作品也永远不是丑化、抹黑的工具。

知乎用户 大家好我是丁同学 发表

中国需要更多的司马南,在踩油门的过程中扮演涡轮增压的角色

知乎用户 雪压青松 发表

说的太好了,因为从宪法对言论的规定看,第一,没有说必须说真理,第二,没有说谁来规定什么是真理。

那么应该继续执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真理从哪里来,当然是从真话说出来,真理的第一次出现就是真话,那么,就应该坚持, 实践是检验真话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你认为莫言说的不对,就应该按照莫言的话先实践一段时间,直到有实践检验的结果。这才是马列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公议。

只要是自己认可的真话,当然都可以说,不然社会怎么运转。比如,组织找你谈话的原则,不就是让你说真话吗?而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吗。组织已经规定了言论的方式,一是必须说真话,二是有真话就必须说出来,全部说出来。

知乎用户 威尼斯总督 发表

因为他不想赞扬你拥护的东西

知乎用户 齐名难 发表

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网络发言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网络发言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所以我不能够在这里为莫言说话,为他唱赞歌,即便我想也不行。我只能够批评他,我认为莫言的内心非常黑暗,作品不好,文笔不行,谢谢大家!

知乎用户 尽力而为的人 发表

补补妆 改变个看法 受难是另一种美好

补补妆 改变个说法 寂寞是另一种清高

补补妆 改变个看法 混乱是另一种对赌

补补妆 改变个说法 末日是另一种清早

改改妆 改变了看法 罪行是陌生的友好

改改妆 改变了说法 绝望是梦想的初稿

改改妆 改变了看法 末路是未知的领土

改改妆 改变了说法 活着是未死的枯草

知乎用户 橙何体统 发表

知乎用户 不知不觉 发表

这话怎么理解都行,不过我看了他那个中关村三小的祝福语,可以说,莫言文人的骨气还是在的,至于一群只会当狗别人不愿意当狗,还骂别人蠢的狗,那其实没啥好说的。

知乎用户 星星之火 发表

伪自由派很搞笑,一面迷信神圣选票。一面又要搞偶像权威金喇叭。

这和带清读书人搞礼教有什么两样?究其本质还是维护特权。

目前我在知乎上没看到过一个真正的自由派。都是套壳自由要特权的儒家试子,哪怕他们言必希腊,但是他们心里有辫子。

知乎用户 linxiao geng​ 发表

I’m afraid Moyan is too complacent these days. He’s been corroded by the capitalism view of art advocated by foreign agencies and has been carried away by the Nobel Prize. So much so that he forgets the party’s leadership in the art world.

Or is he so daring these days as to challenge the party?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大家怎么看司马南和上海姑娘的通话录音?

知乎用户 寻常巷陌​ 发表 碰巧,这段录音我听了两边。就事论事而言。我敬佩小姑凉的勇气!其他就没了。小姑凉没做(说)好的。我列一列: 关于自报家门 我想,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个陌生人给你电话,你总得问下对方是谁吧!司马南问小姑凉你是谁,我觉 …

为什么中国没有批判现实的作家了?

知乎用户 安风你压我头发了 发表 你仔细看时间分布,互联时代刚到来的时候,那是巅峰时期,是个人都批判,但是都是那种很肤浅的,没啥深度,与其说是批判,不如说是发泄。 我们以鲁迅来说,他批判的文章,我看的都冒冷汗,比如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儿子打的 …

为何莫言被批媚外?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现在有点替刘慈欣捏一把汗,他居然是个中立派。 总体评价刘慈欣的思想,说他左或者右,说他社会达尔文或者霍布斯,说他崇尚极权,或者说他向往西方,用文革的事讨好西方都是扯淡。 通读完刘慈欣作品,我是有资格评价他的, 他 …

高行健与莫言 再论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危机

高行健与莫言再论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危机 撰文:顾彬Wolfgang Kubin翻译:陶磊来源:《文学》2013·秋冬卷 【编者按】《高行健与莫言:再论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危机》是德国汉学家顾彬先生于2013年5月2日在香港岭南大学举办的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