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对于知青下乡的看法?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Teahenn Yutian​ 发表

看到有很多人追更,我先做出补充。

首先,关于现在还要不要下乡,我认为作为实践共产主义者而言下乡是必要的,并且我很期望能够结合现在的科技发展,有一本更全面的 “生产小册” 被创造出来,类似于《赤脚医生手册》那样的书籍,用于指导无产阶级农业,小工业,医疗与民兵建设等方面的普及。我是乐意下乡的,但是纯体验跟旅游没啥两样,只有作为调查小组,去研究生产关系,了解社会运作,才能有价值。再就是,目前个人,或者在县城,省城甚至一线城市,在无产阶级聚集的地方,依旧是可以展开研究调查的,特别是工厂,流水线。

但是我不认为强迫下乡是好事,一来强迫的安排下乡很大概率是达不到效果的,之前上山下乡的实践结果就是除了多了一大堆伤痕文学,起了反效果。有些人的思想是那样,你强行改,反而会让他抵触。我的建议是用良币驱除劣币,让自愿团结人民群众的人真正得到人民的爱戴,真正比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收获更多,形成一个正循环(在资本主义世界下,这目前来看如蜉蝣撼大树,是需要同志们共同商议决定才能产生效果的)。

再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里面都有坏人——虽然共产者会天然站在无产者一边,但是我们必须明白,那些损人利己者是不分阶级的。我从来不认为无产阶级里面的恶棍,比例比资产阶级高,恶棍是不分阶级的。大多数城市年轻的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残酷性多缺乏认知,强行将其丢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有可能变成羊入虎口。任何抱有理想主义个人想要下乡者,我都要予以警告,这是不可取的!

下乡,首先得形成组织,必须要保障下乡者的安全才行。现在有互联网,有智能手机,想要下乡的同志应该团结一致,一同劳作,有问题了必须及时互相照应。学习实践,不能是装模作样的,只有形成组织,交流学习,做好基层调查,做好报告,才能有所收获。

现在,也不光是下乡。如果有条件,一同组织上车间流水线等无产阶级最常受苦的地方,都是可以的。但是还是那句,切勿个人英雄主义,脱离组织,别害了自己。

我们的目的是消灭剥削的制度。我并不相信什么本性就是善恶,阶级能决定善恶,人的人格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上层吃底层,上层也在互吃,底层也在互吃。我们的目的是让吃人者受到应有的惩罚,这包括了一切人,别让利他主义把自己变成任人鱼肉的羔羊。我们最终是要消灭吃人的制度的,而不只是消灭吃人的人。当一个吃人的制度不存在了以后,吃人的人自然就没有生存的土壤,就会像达尔文《演化论》一样被自然淘汰。所以不要化身为二极管,应该用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光明。

至于那些阻碍我们去探寻理想社会道路的人,是必然要被打倒的;至于那些冷嘲热讽的人,是自然要被咒骂的。

————————原答案———————————

但凡了解泽东同志的早年经历就清楚,他在革命期间是最接近农民阶级的,老百姓受了多少苦恐怕在当时上层里面没几个比得上他了解的。

一来,城市工业无法收纳这么多年轻人——这只是一层原因,是现实因素之一,很多人都说到了这么一点——但是问题是他们只提到了这一点。

现在中国还有几亿农民,他们日子好了吗?没有。农民在如今是一个贬义词——他们根本没有资源接受好的教育,作为最接近生产的农民吃了一辈子苦。

想要改变农民的现状,那么就是往城市里赶么?结果我们都看到了,现在这城市的房价能容纳得了多少白手起家的农民?飞速发展了二十年,超一线城市的人均 GDP 已经进了发达经济体的水平,农村依旧还有几亿农民,除了农村,还要把他们往哪里赶?

知青下乡和三线建设要结合来看,泽东同志的志愿是建立一个更平等的社会,他要将生产资料带到农村,将教育与医疗带到农村,他想要农村也变得不那么贫瘠,背靠黄土地的农民也能有尊严。

所以,知青下乡,既是让那些年轻人知道——这社会还有那么多人受苦受累,不要认为自己的生活就是应得的,你需要好好学习将来回馈那些种粮食供养他们的农民。同时,知青也可以把自己接受的教育在生产中与农民交流,教授,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降低他们的文化差距。

我的祖辈都是农民,他们睡草屋,家里人多了只能铺点柴草睡牛棚——而某些人可是视睡牛棚是压迫呢。知青们可是将农民的日常视为中央的无耻压迫呢,呵呵。

是的,我家后来富裕起来了,混成小资了,但是要我说就是运气好。那几亿被留在农村的农民,那在工地上伤残的农民工,那两亿灵活就业者…… 他们都是见证者,见证那个设想中更平等的时代离他们远去。

农民吃了一辈子苦,到头来连点应得的甜头都要被骂得狗血淋头。什么乡里别,乡巴佬…… 真正平等看待农民朋友的,又剩下几个人?回乡种田都成了一种诅咒,那群供养着人类文明前进最苦最累的功臣们,最后落了个最下贱身份。这合理么?

如果这就是理,那我就势要砸碎这理,这天下哪有食人精血还狂妄无知地视为理所当然的理!

知乎用户 朱老忠 发表

知青和 “知” 无关。五十年代开始的知青运动,初衷就是要打发城市冗余劳动力,让他们去边远地区拓荒。但还是属于体制内,有按 j 级的工资、有后勤、有劳保、有公费医疗、有带薪节假日、享受探亲假,路费全额报销,等等。

在那 “史无前例” 的六届中学生同一年毕业的1968年,大学、高中停止招生,工矿企业开工不足,城市中无法安排。尽管也安排了部分体制内的下乡,但远远不足以消化掉这么多的年轻人。只好发明了一个“新生事物”:插队。就是无需政审、无需体检、没有严格的名额限制,以类似 “遣返” 的方式,安插到农村生产队。用这种转嫁就业危机的办法,让农村去逐步 “消化”。

为了稳定这部分人的心,故意将 “新生事物” 的“插队”,和以往的体制内上山下乡混淆起来。分明是转嫁危机的临时性措施,分明是一种 “待业” 方式,非要说成“插队,也是国家分配给你们的工作”,和体制内的同样要求“扎根”“一辈子”。

但实际上,插队知青不但和农民争资源、争口粮、还和农村青年争农转非名额。通过地方工业的发展,插队知青陆续离开农村。

结果上述的故意混淆,最终砸了自己的脚。既然都是知青,都号召 “一辈子”“扎根”,插队的能够“拔根” 回城,体制内的知青也纷纷要求回城。口号:“我们不是农工,我们是知青”“还我知青”。言外的意思:我们不是就业,我们和插队一样也是待业。

于是,从五十年代就开始的体制内上山下乡,持续了二十多年,有着很多的成功经验,也被体制外的插队方式失败,最终裹在一起,一起失败。

上述观点,来自我这个插队八年的一个省级先进知青。我不会以自己往日的 “风光”,来美化这场失败的运动。

知乎用户 硅谷 IT 胖子 发表

这几天恰好看了小说《血色黄昏》,老鬼写的,文笔在 80 年代小说中也算拙劣的,却很好看。与《血色浪漫》这种相对美化的小说相比,全书粗旷血腥,把人性中最恶的一面展露无遗。

更难得的是,作者是杨沫之子(红色经典《青春之歌》),在描写自己母亲时也毫不避讳,也真实地塑造了作者自己这个喜欢暴力、抗争、有自负自傲也有人性弱点的复杂型主角。即使身挨铁拳,作者也毫不避讳和羞耻地讲自己的爱国之心。

全书读下来的感觉就是真实:整个书中几乎没有一个好人,蒙古牧民麻木,主角暴虐,主角的密友出卖主角,知青们自私自保落井下石,凶残自私爱小偷国家东西的退伍兵,指导员更是在大火中牺牲知青的人命换取自己往上爬的资本,主任用入党等机会换取女知青的肉体,那些会偷懒有点小权利的人过得最舒服最滋润。甚至,主人公自己的作家母亲都威胁要断绝关系。在这书里你看不到善恶有报,只能看到人性、恐惧、践踏和挣扎。

里面的工作也很无趣和重复:赶大车、烧牛粪、砸石头、砍树。明明已经 1970 年了,机械化在很多国家都普及了,这些人却像远古时代一样拼力气劳作,后人看起来真感悲哀。

往小了说,知青只是混乱和受罪的一小部分人群,但他们文化程度较高,所以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记录、文学、小说等,让人们如身临其境一般,所以影响力才大。

往大了说,那个时代其他人群也都是悲剧,包括被批斗、没钱看病病死的蒙古牧民,也包括农民,手工业者等阶层,只不过相对地、留下的文字记录较少罢了。

很残酷地,每个社会都有三六九等。知青,尤其是北京知青,在当时、放今天都是上等人。很多时候某些人有一种阴暗想法,觉得上等人被发配到乡村去一起生活、遭罪,是一种 “平等”;殊不知,当上等人都朝不保夕的时候,同时代的普通人只有更惨。

这几年的经历让我感觉到,其实中国的事情也没那么复杂,抛开了外衣后。从 1905 年到今天,无非是 “西化 - 反西化” 两个极端来回蹦跳。西化不见得是对的或是适合的(毕竟这么大的一个帝国),但一旦反西化,无法支撑现代生活的传统就会站出来,又导致了混乱和胡折腾。

我年少的时候在中国生活、读大学,也能感觉出自己的那种纠结:一方面向往西化的理念和技术,另一方面又对传统也有很多纠结。所以出了国反而感觉一种轻松:什么西化、传统,不需要。

知乎用户 新月​ 发表

先说为什么要知青下乡

其实很简单,城市就业不足,他们待在城里也没有就业岗位,只能下乡。所谓下乡,根本原因就是缓解就业危机,把城市的危机转嫁给农村,这个可以参考温铁军的《八次危机》至于学习的东西有关无关,其实不重要,也没人在乎

那么有用吗?

只能说是暂且缓解了危机,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危机。为什么城镇就业不足?因为当时的经济模式是违反经济规律的。当时劳动力充足而资本不足,所以,按照规律,应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由于外部军事压力以及意识形态等问题,一直是坚持优先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虽然后来毛泽东也有提要 “两条腿走路”,但是其实还是重工业为主。这样自然就导致就业不足,劳动力过剩只能往农村转移

那农村什么情况?

中国历年人均粮食产量,从 1949(208.9 公斤)到 1956 年 (306.8 公斤) 增长 47%,1956 到 1977 年 (297.7 公斤) 下降 3%,1977 到 2012 年 (435.4 公斤) 增长 46%。

也就是说,集体化的 20 年,人均粮食产量本来就是下降的,然后城市人还到农村来抢饭吃,农民自然更加困苦

至于公平不公平,这个其实不用问,自己一想就明白了。知青下乡是自愿的吗?他们连自己干什么都选择不了,上面让他下乡,就只能下乡,还谈什么公平呢?

看到有一个很好的回复,引一下 https://www.zhihu.com/answer/2406165018

知乎用户 凯撒 发表

就是一次经济危机,不好意思承认罢了

早期为了世界大战作准备且坚信人多力量大而鼓励生育,结果又提供不了这么多岗位,搞出了庞大的失业青年,在城市无所事事,成了不稳定因素,上头决定停止高考,下乡吃农民去。很高明的招,(农村是个筐什么都能装,家电下乡、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新能源下乡)

不可否认有为农村作出贡献的知青,也有由此受益的农民。但对于双方整体来说是双输。

邓公复出后知道这样搞下去国家就没人才了,恢复高考,让知青回城,但大量知青回乡短期内确实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又搞了一波严打。计划生育的推出也是因为就业岗位不够,而现在鼓励生育则是廉价劳动力不够了。

至于相信下乡锻炼体验生活的不是蠢就是坏

钱学森长子钱永刚,18 岁赶上知青下乡,被送去军队干技工打螺丝,在当时算比较好的出路了,恢复高考后 30 岁才有机会上大学,34 岁才大学毕业,而同期留在美国的堂弟钱永健 25 岁就已经集齐哈佛本科,剑桥博士了。这种人才去军队打螺丝,去乡下干农活能学到什么,体验也 tm 不能体验十几年啊,不是瞎耽误人是什么。

知乎用户 不辣 发表

我来给你说说什么是公平!

公平就是老人家说要抗美援朝,然后立马就把儿子派上战场了!

老人家说知识青年要到条件艰苦的乡村去,然后又把女儿派去了!

这就叫公平!

针对一些偏激的言论,我再贴一封家信吧!

三立同志:

来信收到。你们已参加革命工作,非常高兴。你们离开三福旅馆的前一日,我曾打电话与你们,都不在家,次日再打电话时,旅馆职员说你们已经搬走了。后接到林亭同志一信,没有提到你们的 “下落”。本想复他并询问你们在何处,却把他的地址连同信一齐丢了 (误烧了)。你们若知道他的详细地址望告。

来信中提到舅父 “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位置” 一事,我非常替他惭愧。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 思想已是极端落后的了,而尤以通过我父亲即能 “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

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民已经获得了根本的胜利。而对于这一层舅父恐怕还没有觉悟。望他慢慢觉悟, 否则很难在新中国工作下去。

翻身是广大群众的翻身,而不是几个特殊人物的翻身。生活问题要整个解决, 而不可个别解决。大众的利益应该首先顾及,放在第一位。个人主义是不成的。我准备写封信将这些情形坦白告诉舅父他们。

反动派常骂共产党没有人情不讲人情,如果他们所指的是这种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发财的人情的话,那么我们共产党正是没有这种 “人情”,不讲这种 “人情”。共产党有的是另一种人情,那便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劳苦大众的无限热爱,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戚在内。

当然,对于自己的近亲,对于自己的父、母、子、女、妻、舅、兄、弟、姨、叔是有一层特别感情的,一种与血统、家族有关的人的深厚感情的。这种特别感情,共产党不仅不否认,而且加以巩固并努力于倡导它走向正确的与人民利益相符合的有利于人民的途径。但如果这种特别感情超出了私人范围并与人民利益相抵触时, 共产党是坚决站在后者方面的,即 “大义灭亲” 亦在所不惜。

我爱我的外祖母,我对她有深厚的描写不出的感情,但她也许现在在骂我 “不孝”,骂我不照顾杨家,不照顾向家,我得忍受这种骂,我决不能也决不愿违背原则做事。我本人是一部伟大机器的一个极普通平凡的小螺丝钉,同时也没有 “权力”,没有“本钱”,更没有“志向” 来做这些扶助亲戚高升的事。至于父亲,他是这种做法最坚决的反对者,因为这种做法是与共产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水火不相容的,是与人民大众的利益水火不相容的,是极不公平,极不合理的。

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 – 群众观点与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 – 个人观点之间的矛盾正是我们与舅父他们意见分歧的本质所在。这两种思想即在我们脑子里也还在尖锐斗争着,只不过前者占了优势罢了。而在舅父的脑子里,在许多其他类似舅父的人的脑子里,则还是后者占着绝对优势,或者全部占据,虽然他本人的本质可能不一定是坏的。

信口开河,信已写得这么长,不再写了。有不周之处望谅。

祝你健康!

岸英 上 10 月 24 日

知乎用户 kevin kiven 发表

根据 1973 年 6 月 22 日到 8 月 7 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知青工作会议上的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各级领导对知青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管理不善,甚至是管理粗暴;

二、少数知青在生产生活上存在着许多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全国有 1/3 的下乡青年生活不能自给,有 40% 的青年住房没有解决;

三、任人唯亲,走后门的不正之风严重,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走后门十分严重;

四、摧残迫害下乡知青,特别是奸污女知青的案件相当严重;

五、青年的思想极不稳定。当时在知青中由于生活所迫不仅外逃的现象很多,且自杀的现象也相当严重。

会议期间,一份《情况反映》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震惊。这份材料是新华社云南分社的两位记者向国务院写的报告材料: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十八团存在严重摧残迫害知识青年的现象:

以种植橡肢为主的四师十八团,7070 以上的人员是来自北京、上海、四川、昆明的知识青年。这个团的部分领导人,对有缺点、错误的知青不是坚持正面教育,而是采取捆绑吊打手段进行镇压。

据 1972 年 4 月统计,十八团 30 个单位,有 23 个单位发生过捆绑吊打知识青年事件,被捆绑吊打的知青达 99 人,许多人被多次吊打。

捆绑吊打的手段有 29 种之多,例如:背扁担、跪劈柴加踩杠子、捆上后用钢筋绞、吊在空中往墙上撞、夏天烤太阳、冬天浇冷水等等。

被吊打的知青,绝大多数仅是有骂人、打架、小偷小摸、不服管理、劳动偷懒等缺点、错误,还有的人仅是看到干部吊打别人,说一句批评的话而被吊打的。

团里一些领导,有的亲自批准搞轮流批斗(实际就是捆綁吊打有的公然声称:只要不打死就行、要捆就捆紧一点;有的赤膊上阵,亲自拳打脚踢该团九连批判一个知识青年,没有捆绑吊打,团副参谋长看了很不满意,指责他们说:你们的群众没有发动起来,要重搞!

在这些团领导的指使纵容下,基层干部和少数工人违法乱纪,任意迫害知识青年。

该团基建连的一位知青,由于打群架,接连被捆 12 天,被吊打 17 次,用铁丝捆了 5 个晚上,有时被吊在空中往墙上撞,有时吊起来再用杠子往下压,受了 7、8 种刑法,打得遍体鳞伤,不省人事,造成长期腰痛,大小便不正常,一度被逼得要自杀。

六连一位知青被怀疑偷了军装,连长、指导员集合全连对他进行吊打,逼他交出军装,他交不出来就打得更厉害。这位知青直向连长、指导员喊:叔叔救救我,救救我!连长、指导员不但不理,反而唆使一些人打得更厉害。

有些连干部随身带着绳子,对谁稍不如意就说:我代表党支部把你捆起来!

六连一些知青拉肚子,出勤较低,连指导员说:你们不劳动,把你们拿到太阳下晒!于是硬逼着 6、7 个病号在摄氏 40 度的阳光下站着,并且要面对太阳,不得擅自走开。

而在知青受迫害的问题中,最骇人听闻的莫过于女知青被凌辱、奸污的案件。这份材料对上也有反映:

十八团卫生队长孙涛,奸污女知青 11 人,其中 3 人堕胎,占卫生队女知青的半数以上。二十连的指导员李文峰奸污、调戏、猥亵女知青 15 人,致使两名女知青跳河自杀未遂。

臭名昭彰的一师二团六营二连连长张国亮(有称张国良)在 1970 年 3 月到翌年 2 月的近一年中,利用职权,强奸女知青 3 人,强奸未遂 1 人,猥亵 17 人。某女知青病休昏睡被强奸后,经常痛哭昏倒,几次双目失明,一度神经错乱,见到人就恐怖得大喊:妈妈、姐姐,快救我!某女知青被强奸后精神失常,多次拿着割肢刀和绳子往山林里跑,想自杀。

知乎用户 郑庄公​ 发表

一说到前三十年的农民,就有很多农民之友冒出来,为那个时候的农民打抱不平。一说到前三十年的知青,就有很多知青之友冒出来,替那时的知青掉眼泪。一说到前三十年的干部,就有很多干部之友冒出来,帮那个时候的干部喊冤。

“那些干部,为国家立了那么大的功劳,还被批斗,还要到农村干活,到工厂做工,受尽迫害,他们多惨哪,多可怜哪!卸磨杀驴,鸟尽弓藏啊!还让他们的子女到农村受罪,他们的子女犯了什么罪啊?呜呜呜,我受不了了,太黑暗了,坚决警惕这样的日子重来!”

“那些知青,那么小的孩子,在城市里长大,出过什么力啊,能干什么啊,就要逼他们到农村受苦,过不是人过的日子,他们犯了什么罪啊,要受这么大的折磨!”

“那些农民,吃不饱穿不暖,打的粮食多数要给城里人吃,受工人剥削,让城里人压榨,低城里人一等,对他们多不公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那不就是农民几十年来的生活吗?

知乎用户 h 汉唐气象 发表

运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又是打又是斗,为运动立下汗马功劳。运动的主要目标已经达成,这些战斗力强悍的人,你放心他们呆在城市吗?他们即不能上学也无法就业,怎么办?还能怎么办?

不过呢,也有一小部分人,无论街道干部怎么动员就是不下乡。也不反抗,就是不去。运动前期的大混乱结束后,他们都被安排了工作。运气好的还分配了住房。提拔的也不少。比起十年后才回城重新开始的知青,嘿嘿

知乎用户 好玩 发表

知青,毛泽东深深明白,中国未来治理者必然是有知识眼界更开阔的这群知识青年,温室中成长起来的知识青年们根本想象不到贫困的农村中的农民问题有多复杂,只会怀揣美好愿望蛮干,或者被城市的发展盖住眼睛,只有身在农村中,把自己当成农村人才能把知识,眼界和现实结合起来,既有宏观目标,又有从实际出发去实现宏观目标的策略,这样才能在险恶的国际环境中冲出条血

知乎用户 平海月睡关 发表

上山下乡建立了一个更平等的社会了吗?

有些人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将生产资料带到了农村,医疗,教育也带到了农村,看来农村在那个时候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但是倘若这是事实的话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1977 年,万里当上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调查后发现,全省 28 万个生产队中,只有 10% 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 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 60 元 40 元以下的约占 25%…… 万里下乡调查三个月所到之处,询问农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农民回答是,第一,吃饱肚子!第二,吃饱肚子!第三,吃饱肚子!

1978 年 12 月 10 日,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说

建国快 30 年了,现在还有讨饭的,老是不解决这个问题,农民就会造反,支部书记会带队进城讨饭

在这么一个帮助农民老百姓的运动开展之下,农民还是吃不饱饭,仍然还饥饿遍地。那我就想请问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能够帮助农村脱离贫困吗?而现实是,农民并不欢迎知识青年下乡,乌托邦运动者们幻想着用这样的手段就能解决中国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无异于痴人说梦

耄教主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知乎上有些人根本就没有调查过,在那里凭空臆想。

我们就看看这个运动对农村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从农民和干部微观视角看上山下乡

1968 年 2 月至 8 月, 上海六十一中学、陆行中学、南洋模范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育才中学等多所学校的学生,主动要求到井冈山插队,有些学生还选择自行徒步前往井冈山。11 月 19 日,上海市革委会组织一千余名初、高中学生前往井冈山地区插队落户。这是在毛泽东 “12 · 22” 指示之前,全国范围内得到政府支持,编成连、排、班(对应农村基层组织形式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的第一支下放青年队伍。

当时很多知青对能够去向井冈山这样的革命圣地,那是心向往之,上海知青为能够去井冈山附近插队,感到十分的自豪。

我们这里以江西省新干县云庄大队为例子,看看当地老百姓对知青下乡是什么态度。

江西的公社干部看法

江西上高县界埠公社有大队干部说:“宁愿管一千老表〔方言,老乡之意〕,不愿管一个知识青年”;江西金溪县有些干部也认为 “大城市来的,社会经验多,问题不少,麻烦事多,不好领导”,“上海青年不好弄,不如南昌学生好弄”
云庄大队的干部当时对于上山下乡运动的认识与 国家的宣传大相迳庭。与知青年纪相若的前大队团支部书记艾冬生是回乡青 年,他认为上海人是来体验农村生活的。大部分社员认为这群上海学生是犯错误的 “小牛鬼蛇神”。 1968 年 12 月底毛泽东的最新指示公开发表, 在传达到云庄村后,知青刚感到扬眉吐气,艾启发却对他们说:“毛主席让你们来, 毛主席也会叫你们回去的!你们在这儿呆不长!” 这样的认知在江西颇具代 表性,江西农村的干部根据历次政治运动、尤其是接收下放干部的经验判 断,认为知青不会扎根农村,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于知青生活的长期安排。 不同于当时报纸宣传,江西很多基层干部和农民并无做好周全充足准备迎接 知青,导致很多知青暂时或者长期睡在仓库或祠堂。在云庄村,四班与八班的女知青自到达后,便住在生产队仓库;其他知青则住在被要求让出住房的 地主与富农的房子里。直到 1973 年夏季,云庄知青才搬入建好的知青房

普通农民的看法

相比于大队与生产队干部,社员对上山下乡运动的看法更为消极。江西的档案材料与知青敍事都显示,社员普遍认为上山下乡运动是 “国家揩生产队的油”,“好人不下乡、下乡冇好人”、“上海知青是 屋檐下的躲雨客”、“上海知青是毛主席的崽”、“知识青年早晚要走的,『兔子 尾巴』长不了” 之类的谚语与说法更是在各地农村广泛流传。江西上饶地区甚至有社员谩骂道:“上海佬,死了好,吃了我们的谷,害得我们不能打平伙 〔平分稻谷,极有可能为瞒产私分的稻谷〕。

革命导师贫下中农的看法

社员中政治地位最为优越的贫下中农,对于 “再教育导师” 的身份颇为茫然,不知道该如何教育知青,因为“这 些人都是从大城市来的,有文化、有知识,能说会道,还要我们教育他什么”, “他们是大城市来的,在我们山沟里蹲得下来吗”

有人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事情都是十多 20 岁的年轻人,普通的农活干都没干过,农民自己还吃不饱,又多来一些人来分粮食,让这些人来缩小城乡差距,不如说是给农民增添一个大包袱

知青的到来是否提高了云庄村的产值?

下乡知青王宗仁所在生产队 1968 至 1974 年 间的工分值表,直观地反映出上海知青的到来对当地收入的影响:1968 年的 工分值为 1.22 元,显然是因为 11 月下旬到达的知青仅参与了 12 月份的收益分 配,此后几年的工分值再也没达到 1968 年的水平(表 2)。就一级劳动力的口 粮标准而言, 1968 年为 820 斤 (原谷,相当于每月 48 斤大米);1969 年因洪水 影响了收成,降低为 640 斤;1970 年增长到 720 斤;1975 年增长到 780 斤,但最终也未能达到 1968 年的水平。

国家对知青的偏袒

知青在短期内并没有提高当地生产力与收入的结果来看,农民的怨言也是合乎情理。从总体而言,多数知青的劳动能力、技 能、吃苦程度与老农相比,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体力弱的知青实际上得到 了农民的照顾,例如 “罚议” 这一工种便是为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知青特设的临时岗位。公社干部代表国家多次介入知青的工分问题,根本目的是将 知青稳定在农村,维持上山下乡运动的继续进行,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偏袒 知青的倾向。
当国家强制农民提升知青底分,而知青的劳动技能与劳动付出 达不到底分所代表的当地水平时,就加剧了知青与农民的矛盾。江西省革委会要求提高所有知青的底分,社员与大队、生产队干部都很不满, 但又不得不遵从这一政治命令的案例,充分证明了国家是以强迫农民牺牲自 身利益的方式满足知青的需求。农民难以接受公社所要求同工同酬的政策, 还有一个因素是上山下乡运动所带来的相对剥夺感,知青是 “单身汉,负担轻”,“生活有困难,上海爷娘会解决”,而农民只能靠工分收入养家糊口。因 此,农村干部常常调侃:“你们上海有个爹,北京有个爷”,“反正你们上海人有钱”,“上海人有钞票,超支不要紧”,这些话语无不透露出农民对国家发 起上山下乡运动以及政策偏向的不满。

有学者就指出

全国层面上来看,各地农民对上山下乡运动的最初认知,大致可以总 结为三个方面:城市转嫁粮食危机到农村;城市驱散不良人群到乡村;城里人短暂地接受劳动锻炼,体验农村生活。全国各地的 农村干部普遍把知青看作过路客、歇脚鸟和额外负担。知青工作难做成为各地农村干部的共同抱怨。


明确了这个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后,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个运动的源流

有些人认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只是发生在 1968 年以后,其实上山下乡 1956 年就已经开始,并且和解决失业问题结合起来,1963 政府开始就准备 18 年内动员 3500 万知青下乡。

为何进行上山下乡?有人说是为了发展农村,有人说是为了对农村精准扶贫?有人说是为了让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不忘初心?

其实这个运动的目的都兼而有之,但是最大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借助意识形态将工业发展疲软无法解决失业问题而甩包袱给农村,温铁军称之为软着陆,当然,出了事情拿农村当垫背,可不就是软着陆?

第一次学生上山下乡,从 50 年代中期后就开始局部的推行

主要上山下乡的是农村青年回乡劳动,并且从 1956 年开始,国家运用各种政治宣传手段,鼓励动员还没有升入中学的小学生将城市的户口转移到农村,去农村参加生产劳动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缓解升学就业以及粮食供应的压力

第二次上山下乡高潮,在 1960 年以后

这一次,上山下乡的直接动因是因为当时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农村当中大量饿死人,粮食的供应量严重不足,不光农村当中,农民吃不饱肚子,城市当中的人口也吃不饱肚子,从 61 年到 63 年,先后动员了 2000 万的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来缓解粮食供应危机。

这时,上山下乡又出现了新的特征

第一,原本上山下乡的地点是安排在城市的附近,这一次不同开始向边疆地区进行转移,有些知青被安置在军队或者是地方农场,享有一定的工资和医疗福利

第二,这一次运动拥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认为知青到农村去是 “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缩小三大差别”“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考不上大学你就滚去乡下去)”“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第三,家庭出身不好的,不被学校录取的学生是下放农村的首选人群。也就是说这次上山下乡更多是带有身份歧视的色彩,

第三次全国上山下乡热潮,1968 年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原本在乡下逗留的知青借助 1966 年的这个机会,重新回到城市。1967 年 7 月 9 日的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要求逗留城镇的下乡青年迅速返回参加农村的革命,搞好农业生产,再一次呼吁进城逗留的上山下乡的知青迅速返回农村闹革命促生产。

为何上山下乡?

当时领袖的最高指示是这样说的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但是真的只是为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吗?

首先,在当时中国各大城市聚集了数百万已经毕业了的中学生,单一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1966 年年六月又推迟高考,大学长期停止招生,原有的高中,中专,中技学校也停止招生,66,67,68 届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都在家中,或者在大街上耀武扬威,城市就业本来就狭窄,又因为大革命的冲击,使得整个社会拥有大量的待业和失业人群,这时,国家将如何消化这么多数量的人呢?

其次,1968 年,全国的大革命已经到了收摊子的时候,领袖不能再让这些大闹天宫的小鬼继续捣乱阎罗殿,利用这个机会,把他们全部赶到农村去,何乐而不为?

自愿还是强制?

如果说上山下乡运动是一个自愿开展的,那么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来赞扬这个运动,因为这个是建立在自愿原则上的,但倘若他不是自愿要求的,而是强制执行的。请问今天的网友,你们会怎么想?

1968 年冬季 12 月 22 日,最高领袖指示发表以后,来自各方的压力强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全国各级政府立即展开大规模的政治动员,立马成立知青办公室,用贴喜报敲锣打鼓,群众在车站夹道欢送的形式,开始送各路青年上山下乡,到 1970 年,全国知青下放农村的人数达到 400 万,如此巨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更多用的是鼓励呢,还是强制呢?

第一步,上纲上线

人民日报,1968 年 12 月 25 日第一版当中写道

愿不愿意上山下乡,走不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忠不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问题。

第二步,领导强制执行

许多年轻人被领导决议强制报名之后,在城里边根本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如果这些年轻人不尽快表示服从他们的档案,会被转去他们父母的单位,单位立刻给那些父母们组织学习班,要他们说服子女下乡去,有些时候甚至以停发工资,开除公职来威胁他们。

第三步,街道委员会的头头临门一脚

街道委员会的人会上门和年轻人的父母交心谈话,召开大会小会,表扬听话的家庭,批评不听话的家庭,有些年轻人的父母还因此受到威胁。曾经有这样的一件故事,一位女知青拒绝下乡,一个工宣队员直接住在他们的家里,直到她同意下乡才走。

第四步,警察直接武力带走,最后给他们选择,要么去上山下乡,要么去劳改农场,自己选一个。

第五步,克扣学生的粮票

有些年轻人,一直顶着不去上山下乡,有些是因为本人生病,或者因为父母有病,必须要自己进行照料,但是他们仍然接受着万般的压力,街道委员会有条不紊的给他们办学习班,灌输那一套理论体系,对于坚持不去了,有些街道委员会还克扣学生的粮票,如此一来,不得不走了。

为何去下乡?

当时自愿上山下乡的年轻人,大多是出生好又有理想主义的青年,立志参加大革命,把上山下乡看做领袖交给他们的又一个任务,必须要表现对得起领袖。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想法,要么是烧掉克里姆林宫上的红星,要么是唱着国际歌穿过巴黎的街道,要么去攻打地球上最后一个白点——白宫

但也有一些出身不好的年轻人,他们在大革命当中被批斗,希望借此机会来表示,我比你们其他人更加革命,有些人利用这个办法来和家庭划清界限,甚至断绝和父母的一切来往

上山下乡有分化——知识青年当中的三六九等

假如一个人,他不是黑五类出身(也就是地富反坏右)那么,他最后的结果可能会被分配在城里,假如一个人,他是高干子女的话,他的父母要是在大革命当中被批斗倒了,那估计他的下场会很惨,但倘若他的父母没有被批斗倒,那么,它可能会在上山下乡的路上受到一些特殊关照。

红彤彤的革命激情与现实的碰撞

天真善良的小红帽闯进了漆黑幽暗的森林,原本的小红帽认为这世界是天真又美好的,但是却被现实击得粉碎。

知识青年为什么到农村来?领袖说是接受平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知识青年来到农村第一看到的是极度贫穷落后的现实,原本他们对农民的认知是

社员都是向阳花
新旧社会两重天
贫苦农民翻身得解放
贫苦农民翻身把歌唱

结果一头撞见当时正在农村里边进行 “忆苦思甜” 的活动农民们更多不是去控诉万恶的旧社会,而是大谈 58 年到 61 年自然灾害期间如何吃不饱如何饿死人,对初来乍到的知青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震动。

请看看一位在黑龙江军垦农场的北京青年怎么描述当时的情况:我们都是同一个学校的。当时还挺高兴的,因为可以和伙伴们一起去一个新的环境,到大自然中去。但是,当我们到了那儿,看见农民那个脏啊,还有那个偏僻的地方一片荒芜、破烂不堪。想到得在那儿渡过后半生,我们就万分焦虑、极度恐慌。当没有外人时,我们就一起抱头痛哭。尤其是女生,简直就是嚎啕大哭
后来就把他们重新安置,是在牛棚。[16] 这些地方的生活条件当然很差,就算整理了一番也没用。知青得在这些地方忍受酷热、严寒、臭气熏天、房顶漏水、蚊子臭虫,等等。他们抱怨发牢骚,地方干部就解释说安置费不够盖新房子,而生产队又太穷拿不出钱来凑够数。事实上,这不全是真的。农民干部不愿意合作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他们认为,接待知青增加了额外工作,还得给他们开伙,安置费就是一种总补偿;另一方面,他们不相信下乡运动会长时间持续下去。
当然,农场职工原则上是享有工人的劳动时间:一天 8 小时工作,每周一天休息。在已经安排得较好的地区,如果地方头头不急于巴结上级表现自己,那么就不会像在农村那样大量消耗知青的精力。然而,通常情况下,不仅以各种借口缩短休息时间,而且劳动强度非常大,军队的纪律又不准许缺勤。特别是在从未开垦的地区,没有任何机器的协助,气候条件又极端恶劣,要用人力去清除漫山遍野的灌木丛、在死硬的土地上深挖坑穴以种下新的树苗、还得把处女地改造成良田。在许多地方,食堂供应的伙食不仅食而无味,而且根本不足够补充消耗的体力。一名老知青写下了当时的亲身经历:到了北大荒,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劳动太艰苦。第一个现实的直接的挑战,实实在在的挑战就是生活。很少吃细粮,都吃所谓苞米渣子什么的;偶尔上点白面,但很少很少。又是定量供应,每月 30 斤,劳动强度太大,根本不够吃,有时饿急了跑到马廐牛圈偷吃喂牲口的豆饼。〔⋯⋯〕每天早晨三四点就得起床,晚上干到天黑。这农场是水田农场,机械化程度特低,打翻地到播种再到收割完全靠人,人就是机械。东北在五月份就备耕了,先整地。那阵子就得穿一条短裤,上边穿棉袄。别看上边冰化了,就一层水,十几公分,下边连泥带冰,脚下去扎得慌。〔⋯⋯〕冰水溅到腿上,拿风一吹,冻得全都裂成小口子,好疼。有一年春播完回到家,我妈头一次心疼得哭了,下半身全都是小裂口,横竖满是。[51]

改革开放之前的城乡二元体制,在知识青年面前暴露无遗,农村的落后让知识青年,感觉如同跌落到 18 层地狱。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状况可以参见这篇文章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情况

思想上的贫瘠

在农村劳动之余,需要进行密集的政治学习报告,一些知识青年从一般的书报刊亭学习到自己自学马列主义原著。可是又有一个鸿沟摆在他们面前——学习马列是不合时宜的

1968 年,成都市的国营废品收购站有被抄家时没收的马列著作,但须有市革委会文教组的证明才能够购买这些书籍。当时有一个人拿着学校的介绍信去革委会,被一个军官接待,受到那个军官的严厉批评,他认为,现在不要读马克思的书,读毛主席的书就够了。
一个农民的生活,从日出至日落,一般是完全投入田里的农活儿和家务劳动,然后就是休息睡觉。他们唯一的空闲时间是下大雨的日子和冬季,而上级还定期地强迫他们在严冬参加基础建设大工程。他们的空闲时间主要用于恢复体力。其实,他们是没有选择的,因为无论是他们的物质条件还是传统习惯都不会令他们可能有其他的文化活动,顶多是一些节日和红白二事(春节、婚丧等),而政府已经大量缩减了各种传统节日,并贬低其重要性。参加政治会议成了唯一的非生产活动,而且是一贯鼓励的。但是农民,包括生产队长,都对开会没有多大兴趣,只有在上级拼命施加压力的时候才会去应付一下。下乡运动的头两年,在相当多的村子里,当局组织过农民和知青同时参加的文艺宣传活动。一般是表演,跳 “忠字舞”,唱革命歌曲或者演几段样板戏。很快,农民和知青都厌倦了这些“文化” 活动,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正式的文化生活在农村如此贫乏,这种状况迫使知青自己寻找方法来补救:在那僻远的地方生活时,我们不得不抓住一切和文化艺术沾边的东西,来抵抗精神的崩溃和生活的贫瘠。一个能把全套〈基度山恩仇记〉背下来的家伙,就成了我们几个月里的精神支柱,每天中午收工,顶着大太阳跑到分厂卫生所去会半个小时的伯爵。[81]在那漫漫长夜,他们讲故事、促膝长谈(内容尽是非正统的)、玩儿吉他、唱歌、甚至自己谱写 “萎靡” 或“反动”的歌曲、收听外国电台、阅读禁书、写诗歌或写小说给朋友或给自己看,所有这些都是另类文化的主要表现。知青试图通过这类活动克服烦闷的情绪,同时也不让自己过分地为精神生活的贫乏而担忧。(见图 23–24)王小波把这种心情描写得非常细腻:插队的生活是艰苦的,吃不饱,水土不服,很多人得了病。但是最大的痛苦是没有书看(⋯⋯)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82]

与当地农民和干部的思想冲突

本来下乡知青是毛主席派来的年轻人,他们虽然是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但再怎么也是从城市当中过来的?见多识广又有文化,这一点使得当地的农村干部和普通农民老百姓,几乎不知道怎么教育这些知识青年,甚至出现了知识青年和农村干部对着干的现象

梁晓声描写了在一个北大荒农场展开的 “小镰刀战胜机械化” 运动,他举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为了发扬延安及南泥湾精神,[55]宣布那一年(可能是 1969 年)的麦收全部用小镰刀,这有双重好处,“既获粮食丰收,同时也获思想丰收”,因为 “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都会和汗水一起从我们体内排出”。每个知青都分到一块一米宽几百米长的要割的“收割带”。大家都从同一“起跑线” 开始。那是一场无虚无假的竞赛。为了不落在最后,人人都在自己那条长形麦地上拼出最大的力气。这种累死人的活儿让人觉得就是刑罚,而那些劳动者“被这种惩罚式的劳动彻底异化了”。最后,只收割了一小部分送入谷仓,雨季就开始了。镰刀倒真的打赢了机器,因为当收割机匆忙开出来时,已经晚了,根本无法在泡了雨水的泥泞地中行走。好大一部分的麦子就这么在地里泡了汤。[56]
知青打一开始就被看作是外人。我们采访过的好几个年轻人都说,他们待过的村子里全都是一个家族或两个家族的人。假如是两个家族,那就会分得清清楚楚的(比如说,他们分别住在村子两头)。就算在同一家族里面,每个成员的身份也是由该人在族谱中的地位来决定的。在这种情形下,知青就更加显得是外来者了。在我待过的那个村子里,大家都是同姓的〔⋯⋯〕。我们到了〔⋯⋯〕,就是外姓人,是不被人看上眼的。就算我在这个村子待上一辈子,也不会让人看作是自己人的。[91]
在某个地方,农民就看不惯男女知青并排在街上走。在另一个地方,女知青卷起袖子露出胳膊或男知青穿短裤出去,都会激起当地人的反感,认为城里人真不要脸。但是,对这些知青也产生出一种羡慕之心,觉得他们有幸出生在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城市,那儿人人都可以享福。这种心态主要出现在青年农民身上,他们比父母一辈更强烈地感觉到知青是看不起农民的。这种感觉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我们以后会谈到。[93]

劳其筋骨

日复一日的重体力劳动对于知识青年来说是非常沉重的,面对沉重的体力劳动,有些人去偷农民的鸡鸭,有些知青则盼望着第三次世界大战马上爆发,认为自己现在所处的境地如同地狱 18 层,哪怕这个世界动乱一下,就能够从 18 层跑到 17 层,希望脱离现在的处境。

作家叶辛当年被发配到贵州山区的一个小村子,在那儿过了一整年没有沾过一滴油,又过了一整年没有吃过一块肉,结果几年下来掉了 6 颗大牙。[58]当年第一批自愿报名去云南的北京青年有 55 人,人们戏称 “55”。我们的一位知青朋友那时就在西双版纳,他认识“55” 之中的一个:[59]这个男同学是在我们旁边的那个团队里,像许多知青一样,他曾经食物中毒。因他体力衰竭,无法康复,很快就去世了。那是 70 年初的事。他出身不好,所以拼老命地干,白天当农民,晚上做会计,希望借此证明自己具有革命精神。[60]有些特殊工作也会引致职业病。比如说,在水里干活儿,就是风湿病和慢性关节炎的元凶。
在开垦区,有的是被大树压死的,尤其在最初的时候,他们没有经验。现在每当老知青有机会回到这些地区,他们都会去死去的战友墓前拜祭。[66]我们的一位被访者就目击一桩惨剧:一辆由拖拉机拉着的大车超载,车翻了,压死了 10 名刚到几天的城市小青年。[67]最初几年致死意外的发生频率较高,也是由于当年官方宣传大力鼓吹对英雄及对个人牺牲的崇拜。不少青年就是为了学习英雄,并证明自己是真正的革命者,而去做无谓的冒险。金训华就是一例。我们谈过的这位 “雷锋知青”[68] 是在一次山洪暴发中为 “抢救国家财产”(两根电线杆)而在激流中遇难的。在意外牺牲的前一天,他在日记上写道:“誓死保卫毛主席”。[69] 根据作家梁晓声,有 200 名知青就是以这种方式在北大荒死去的。[70]他在名为 “北大荒纪实” 的短篇小说中揭露,这些无谓的丧生,责任在于当局强调牺牲意识,特别对家庭出身不好的青年来说,那是必须自我救赎的意识在左右。[71]

强奸案的高发

对女知青来讲,最大问题是月经紊乱或完全停经,原因来自气候及生活条件。这类荷尔蒙失调令在海南的女知青变得虚胖,而男知青就越来越瘦。[63]1972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吉林省一个人民公社里 70% 的女知青都有妇女病,主要是因为她们要求月经期间不干重活儿、不下水,而干部们认为她们 “娇气”,因此强迫她们服从命令。[64]
一位担任过某黑龙江农场干部的老知青曾接触到这方面的文件,他回忆道,该省 100 多个农场,每一个都上报过好几起,有时是几十起。[186] 至于投诉 “受迫害”(其实大部分是强奸),在 1974 至 1978 年间,每年的案例是以千计的。过去没有统计数字,但是可以估计出最多的案例发生在运动初期,在未有成文的镇压措施之前。当然,数字只能反映真实情况的冰山一角。大多数的强奸事件永远不会为人所知,受害者一般情愿保持沉默。一位女受访者是这样解释的:我们都很年轻,习惯在家庭中生活,受到父母的保护。我们对生活是愚昧幼稚的,对性事更是一无所知。所以我们是最容易上当的。[187]
干部们也知道他们手中的权力能压倒一切,根本不怕被揭发强奸;他们说的话总是比女知青说的有分量。此外,他们有本事使用威胁手段逼迫受害者三缄其口,任其为所欲为:“你要是喊,就一辈子别想回北京。”[190] 这句话在许许多多的小说及证词中出现过,只是回去的城市名字不同罢了。因此,当事人直接去揭发很少见。有些已经揭发了强奸者的女知青,考虑再三之后,宁愿重新改过自己原来的证词,因为她们不想这一事件纪录在档案里,然后跟着自己一辈子,特别是会影响到自己将来找丈夫。[191] 在田间的女知青们强奸事件如果被揭出来,那通常都是因为女方怀孕了,或者在经受此一打击之后变得反常了(情绪低落、噩梦不断、离村出走,等等),或者因为有人看见了。在我们的受访者的大队里,揭出了一桩强奸案,因为那个犯罪的干部当时根本没有理会受害者的六岁弟弟也在现场。那位女生只有 16 岁,家庭出身不好,文化革命中被完全打散了。她被当作知青(或者说是社会青年,因为 1966 年时她还在上小学)送到这个村子里来插队,她把没人能照顾的弟弟带在身边。由于她的态度好,就让她在生产队的仓库里值夜班。一个已婚的治保干部利用这个机会,半夜里偷偷潜进了仓库,把女孩儿给强奸了。第二天,小姑娘什么都不敢说。由于她不停地哭,她弟弟又亲眼目睹了一切,事情最终传到了公社领导的耳朵里,就决定开展一场调查。然而,这些头头们得出结论,认为是那位女同学的错,原因很简单:她的出身很坏,而强奸她的人是出身红当当的治保干部。不过,到了 1970 年底,就是事情发生后几个月,中央下了文件,要求处理惩治这类强奸犯。那个干部因此被抓起来,在生产大队关押了几个星期,然后就放了。事件就这样算定了案。


总结

前几章已经描述了大部分知青怎样在不需要劳动力的地区充当农村劳力。1957–1977 年间,从全国总面积来看,可耕地面积减少了 11%,人口却增加了 47%。在中国 1978 年人均耕地面积只有 0.3 公顷,相比之下,日本是 0.7 公顷,印度是 1 公顷,而在美国是 48 公顷。[42] 被遣送去落后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的和那些不只是当农村劳动力的知青的确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一点应该承认。
实际上,当时在这方面的政策有两大漏洞:**一不考虑经济效益,二不考虑生态平衡。一位中国专家列出了下面几个惊人的数字:国家在 “文革十年” 期间投资了 46 亿人民币建立垦殖农场,结果是亏损了 32 亿。[44]当年送去的知青太多了,远远超过当地的接待能力。[45]此外,“再教育”的思想和人定胜天的过分乐观经常使某些负责人头脑发热,以至于去组织种植一些根本不可能生长的作物,之后不得已全部放弃。**一位中国作家曾经做过这样的描写:有的地区把大批知青下放到生产和生活条件都很差的地方,吃菜、用煤都要从原动员城市运去。国家、单位、家长平均每年为一个知青花费上千元。由于负担沉重,最后不得不全部撤出,另选地区安置。[46]1969 年被送去内蒙军垦农场的一位老女知青(如今是一位社会学家)这样描述让知青干的类似西西弗斯那种徒劳无功的活儿:在盐碱地上种庄稼,开凿无法开通的运河(这头儿刚挖好,那头儿就被沙土掩埋):心理学家认为,毫无意义的劳作对人的心理的折磨远胜过有意义、有结果的劳作,它能把人彻底逼疯。而我们的最美好的年华就浪费在这种毫无意义的劳作上。[47]这种政策执行的结果自然不会是尽如人意:1965–1978 年间,垦殖农场人员的数目增加了一倍,联合收割机与拖拉机的数量增加了两倍,农场数目不增不减,但是新开垦土地的面积只增加了 28%,粮食产量也只增加了 59%。[48]此外,在某些地区,特别是在整个大西北,在不考虑生态环境是否允许的情况下,展开了好几个大工程。毁林种田,以农代牧,造成了严重的土壤侵蚀。[49]以致到了 80 年代初期,人们对整套组织大批移民往边疆地区的方针政策产生了怀疑。领导们发现 “人海” 战术不仅代价高昂,而且无济于事,于是开始强调需要组织高质量的移民,比如说专家、技术人员,等等,另一方面,平反了过去一直被禁止的自由迁徙,准许个人自愿移民,让他们去农村干体力活儿,虽然有点儿 “无政府状态”,但也值得尝试,因为政府不必付出任何代价,另外,由于他们是自愿去的,所以在农村待的时间会比较长。[50] 我们还发现,有组织的或者是自发的移民去边疆地区的有往城镇的,也有往农村的,不过前者比后者稳定得多。当年青海和宁夏的下放农村就是以失败告终(似乎只有劳改营才是例外的),在内蒙,1984 年城镇外来人口比例是 28.8%,而在农村只有 8%。[51]
其实,知青们走了以后农场的陆续重组倒是有一番成绩。就像长年入不敷出的云南省农场,1980 年就录得了 4100 万元的收益,而在过往,单是 1979 年就亏损了 1800 万元。[53] 当然,农民代替了知青这一点不能完全解释这种情况的转变。全国的经济政策应该是主导因素。这个现象至少告诉我们,把知青安置到农场去并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措施。
唯一能在农村发展中能派上真正用场的,看来是那一群得到了需要某种教育水平的工作的知青,为数极少,只占总数的 10% 到 15%。[54] 尤其是在边疆地区的落后乡村,在这些地方他们才能略微作出一些贡献,[55] 因为在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一般都能找到受过教育的当地农村青年。但是,他们的教育水平通常比城镇的低,在这种情形下,城镇知青是有一定用处的。在农村的发展中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当教师和 “赤脚医生”,他们之中很少有人会当上干部,当上了,也只是在共青团和宣传部门工作。这一小部分知青所能起到的不大不小的作用也不足以说明大规模遣送知青下乡是有充分理由的。
关于人员的派遣,新的变化主要是下面两点:首先是重质不重量,就是说派去的是高校毕业生、[56]技术人员与专家;其次,为了鼓励这类人员去那些条件艰苦的地区,不再简单地要求他们有牺牲精神,也不再光是采取强制手段,而是以褒奖来作为补偿(较高的工资,较快的提升)。[57]例如,头一个志愿去宁夏省的博士生立即就坐上了省教育局副局长的位子。[58]那些自愿迁移到这类地区工作的人都可以保留他们的城市户口及城市的物资配给定量供应,而且在若干年后可以返回城市居住。[59]然而,任凭如何,这项政策在执行中遇到了阻力。1978 年以后,50、60 年代走的专家们大批返回城中,但在某些地区,这些 “流失的人才” 并没有全部被新来的人所替代。[60]知青在农村通常的工作是中小学教师、卫生员、护士、助产士,等等,他们离开以后,主要是依靠在邻近城镇受过教育的农村青年来继续完成这些工作。因此,也特别强调有必要充分发挥这些青年人的潜力,并主张给他们提供补课进修的机会。[61]他们之中有的人虽然入学考试不合格,最后还是能进入大学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学习,当然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毕业以后得回到自己的家乡。[62]这种充分利用本地人才的办法比下放知青去农村的政策现实得多。即使有的知青下了决心扎根农村,但为了适应艰苦的环境,他们总会遇到重重困难,而且对当地人来说,他们总是“外来人”。
60 及 70 年代,大约 1800 万城镇知青被派遣去乡下,其中只有几十万人在几年之间能对农村作出一定贡献,而大多数对农民来说只是个沉重的负担。
运动缓和了城乡两极之间的互不往来及互不了解的关系,但并没有改变植根于人们思想里的等级观念,反而是更加深了。[65] 长期以来,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是划分社会阶层的准则,运动将此明显地推到了次要的位置。其实,在所有的知青和他们的父母的眼里,在城里从事体力劳动也比在乡下从事脑力劳动强。此外,这场运动给城里人留下了那么一种集体记忆,**以至于令他们认为宁愿失业,也不下乡。**1984 年接受访问的一位 19 岁失业青年直截了当地表达出他的不满和失望情绪,可他却感谢邓小平,因为没有邓大人,他就得去下乡。
不仅没有对这种城乡之间根本的不平等提出质疑,在生活水平上两者之间更出现了鸿沟:1964 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平均消费比例是 1:2.33,1978 年上升到 1:3.15。[70] 这种倒退现象的主要原因,肯定是因为政策鼓励自给自足及严格限制商品交流。[71] 下乡运动对缩小生活水平差距无能为力,事与愿违,知青下了乡,反倒加重了农村人口的负担。运动也没有正视城镇人和乡下人身份的基本区别,那是由户口与配给制度所造成的。80 年代起,某些中国专家才开始承认这种社会结构上的人为分化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城镇户口高于农村户口,城市户口高于乡镇户口,大城市户口又高于中小城市户口,这是人们心目中公认的社会现象。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户口成了比什么东西都重要的命根子。[72]

为了真正消除城乡人口身份的不平等,就应该去检讨户口制度本身,而不只是剥夺千百万倒霉的知青在城镇居住的特权,然后奉送给从农村来的同等数量的新特权所有者。

知乎用户 maomaobear​​ 发表

我一直反对搞封闭,内循环。

因为有前车之鉴。

中国在 50 年代抗美援朝后,和美国互相没收财产。

和西方世界的贸易大部分断绝,只有香港渠道。

苏联贸易额有限。

1950 已经有大量城市失业,这个可以看戚本禹的回忆录。

妇女给毛写信,说不得不卖身。

当时,毛大手一挥,一个人饭两个人吃。

企业大量收冗员,半天干活,半天学习,工资不降。

钱从哪来?全体节约,田家英办事坐公交,一张纸正面用完反面用,节约出开支,发工资。

50 年代算度过危机。

但是,城市人是会生育的。

城乡二元制限制农民进城,而城市自己生育出来的人口,因为内循环自我积累,资本不够也容纳不了。

苏联给钱的时候还好点,苏联一撤。

就已经要组织把城市青年送农村了。

到了 1966,城市剩余人口的破坏力显示出来。

为啥能闹?因为没学上没就业大量闲置人口。闹起来收场得军队下场。

所以 1968 年再次大手一挥,接收贫下中农再教育吧。

几千万人口就被送下去了。

把一群孩子送到广阔天地,接收原始劳动再教育去了,送羊入虎口。

一直到改革开放,重新加入美国主导的国际贸易循环,就业问题才逐渐改善。

到了 90 年代敢于放开城乡二元。

2001 年入世后,才是真正的快速发展。

在 1999 年,已经发展二十年了,城市普通家庭自然以吃上肉为好生活的标志。因为还在大下岗的过程中。

这个生活水平,相比民国 30 年代的上海,没高到哪去。

上海当时工人一个月也能吃几次肉。

2001 年后就不一样了,吃上肉,开上车,买上房,出国旅游几天,对于城市居民逐渐不再稀奇。

知乎用户 任化邦 发表

害民害国的纯精神病逆工业化行为,给农民带来无尽苦难,让城市青年也遭遇苦难。

知乎用户 雷火丰​ 发表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这一场被描述成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的重大运动,其实质是什么呢?

教员 1968 年 12 月讲的这番话,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中国人,太熟悉了。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听到这番话,机会联想到那场 WG。

其实,上山下乡,并不是 WG 的产物,

从 1955 年 9 月 4 日 由 60 名北京知识青年来到黑龙江的第一个垦荒点。随后 20 多个省市组成了远征垦荒队,到北大荒垦荒

仅仅 1955 年到 1956 年一年,中国就有 150 万城市青年到农村落户。

代表人物有:

![](data:image/svg+xml;utf8,)

邢燕子(资料图 图片来源:《天津日报》)

据新华社报道,1958 年,17 岁的邢燕子初中毕业后,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到当时的宝坻县司家庄村,每天与乡亲们一起去插秧苗、种高粱。3 个月就给村里挣了 3600 多元钱,种下 430 亩高产麦,向荒洼要粮。

据《天津日报》报道,1960 年冬,为了多开荒地、多打粮,让乡亲们吃饱饭,邢燕子带领 “燕子突击队” 的队员们一鼓作气开垦了 560 亩荒地,在满是冰碴儿的地里大干 10 多天,把 560 亩地轧了 8 遍。种子播种后,秋天多收获 4 万多公斤粮食,帮助乡亲们度过灾荒。就是凭着这股 “要使石头长出粮” 的干劲儿,邢燕子在那个年代成为 “发愤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 的青年典型。

资料来源:新华社 《天津日报》 天津广播电视台等

董加耕

侯隽

这些人的名字,在 WG 前就已经家喻户晓

这个运动,在 WG 期间,达到高潮

人手一本红宝书,就去上山下乡了

当时大规模上山下乡的时候,刚去的年轻人,是真的很开心。

地主老财都被斗倒了。年轻人到乡下去锻炼。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嘛。

想象中,天是蓝的,地是绿的。大家在地里干着活,唱着歌。多开心啊。

就像郊游一样。开开心心的,就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来了。

但是,当他们真的下去的时候,就有一种梦想破灭的感觉。

天津知青张虎成回忆道:

农民受到的教育很少,很闭塞,很落后,我们并不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什么再教育。

知青洋洋说:

下去之前,宣传说贫下中农觉悟高,要我们接受他们的教育。下去之后,才发现,他们的觉悟还没有我们的高呢。叫他们忆苦思甜,但是他们的表达能力太差了。对地主也没什么深仇大恨,和我们的想象不一样。我们当时就觉得,这些人阶级觉悟不高。

有些贫下中农忆苦思甜说当年苦,吃不上饭。结果知青们发现,他们说的是三年自然灾害。

还有些贫下中农忆苦思甜说,当年给地主干活,还能吃得饱。让领导干部十分尴尬。

也让知青感到幻灭。

去内蒙古的知青张鸣说,有一次,知青在哪里闲聊,有一个人就问他,难道咱们真的要在这里呆一辈子吗?在这里结婚生孩子吗?

这一问,就把大家全问愣住了

在 WG 前,上山下乡,基本上是自愿的。是去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

但是 WG 开始后,上山下乡就带有了政治色彩。带有了强迫的色彩

在 1962~1966 年下乡的 129 万青年,多数人是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无法升学和就业的中学生。

上山下乡,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他们只有以实际行动背叛自己的父母,家庭,和出生,才能 “脱胎换骨”。

到了 1966 年之后,上山下乡的性质从 “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 变成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这时候,就不是自愿去了。而是一种政治任务。

到家里动员,在工作单位施加压力。注销城市户口,停发父母工资等。

到了这个阶段。在城市里扫马路,都是香饽饽的工作。

可惜,不下不行。

有一个叫李庆玲的福建人写信给教员。诉说自己的子女口粮不够吃。没钱看病。

没想到教员还真的回信了,并附上 300 元

男知青没饭吃,吃不饱的情况多,女知青被当地村干部,建设兵团的军官强奸者也甚多。

以至于总理需要特别下命令,让公安部进行查处,不要手软。

李先念痛骂到,这些人,不是共产党,是国民党。至少是国民党行为。

结果这些罪犯都被枪毙。

以上这些,都是被以文件形式记载

![](data:image/svg+xml;utf8,)

这些事过后,城市知识青年和家长们大为感动。又掀起了一次上山下乡运动的新高潮。

到 1976 年,又多了 750 万下乡青年。

但是,这样的严打,并没有彻底解决知青的生存问题。奸污女知青的情况,随后又再次增加。

1976 年的某件大事之后,上山下乡活动,开始逐渐减少。

其实知青在乡下没有根基。来到乡下,农民生活也变得更差了,知青也吃不饱。

农村有限的耕地,还要分给知青种。双方都不得利。

能够得利的,就是那些生产队的大队长们。可以接受男知青家长的礼品(肥皂,盐,布之类的产品),以及女知青的身体。

当时要想不下乡,有几个办法。

1,独生子女不用下乡,2,有残疾的不用下乡。3,当兵不用下乡。

但是残疾,要生活不能自理才行。以至于有人把自己弄残疾了。也不愿意下乡。

当兵,一般是干部子女才能享有的特权。普通人很少能弄到名额。名额紧缺,也就滋生出来贪污行贿的一些事。但是金额一般不大,也都是一些日用品和食品,主要还是当时太穷,大家都拿不出来更加贵重的东西。

领导干部的子女,就算下乡,随后也会很快的以当兵,提干等名义上调回来。或者成为工农兵大学生的方式回到城里

这些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当时,有一个新鲜词,“走后门” 一直流传到现在。说的就是此类事件。

为什么会有上山下乡运动呢?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什么没有个尽头呢?

工人阶级是最先进的领导阶级,为什么知青不接受工人阶级的教育,非要接受次先进的

其实很简单。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化在这段时间受阻。尤其是 1958 年之后,到 1978 年这段时间。

中国的城市化只上升了 2 个百分点。

其实还不到 2 个点。

中国这 20 年时间的工业化,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所有的工业成就,掰着手指头都能数的清。

没有那么多工厂,留那么多青年在城市里干嘛?

上山下乡,既能解决红卫兵的社会问题(其实红卫兵阶段很短,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长)

又能解决社会闲杂人员的就业问题。

所以,才会让那么多人上山下乡。

等到后期,知青问题,越来越严重。

1978 年:百名知青卧轨拦军列 回城风波震动党中央_资讯_凤凰网

1978 年云南知青欲返城 卧轨绝食集体下跪

70 年代全国多地回城待业青年绝食请愿 惊动中南海

总之,下乡活动,其实只是一个过渡活动。

本来应该是吧城市建设好,就业率上来了,就可以把知青调回城市。

但是由于十年动乱(实际上不止十年,接近 20 年)

中国城市,和工业始终没有得到发展,这些人才一直这么拖着。

后来改革开放。这些知青也就逐步回城了。

反对某些人说的,知青过的不过是农村人过了上千年的生活。就在那里喊苦。

知青在农村没有根基,没有亲戚家人帮忙。比农村人要更苦。

生了病,只有知青自己相互照料。而这些知青,其实都是 15~6 岁的孩子。

自己都没办法照顾好自己。却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相互扶持才能生存。

生活资料不能自给,还要被当地人(主要是流氓和大队长)欺负。

终于,随着李先念副总理的 “四个不满意” 评价”,终结了上山下乡运动。

“四不满意” 终结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知乎用户 丁远江 发表

到达人口第二国,中国。

哎呀,这不上山下乡么。

还是看看远处的灵活就业吧,家人们。

知乎用户 郭向东 发表

1968 年 7 月 28 日,红卫兵五大领袖被紧急接见,接着便退出了历史舞台。当年秋天,老人家热情洋溢地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波澜壮阔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就此展开。

改革开放后回城并于 1986 年担任某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分厂调度科长的晏长明同其他的知青第一批下乡,他们远离家乡,到了四川洪雅。一个月后,晏长明的父母收到了他从下放生产队寄来的第一封信。家书的第一句话是:

「我们上当了!」

知乎用户 Tank800 发表

离开苏联援助,经济玩不转了,大饥荒之后紧接着城市大失业,为解决经济危机,把人往农村赶,美其名曰 “再学习”

知乎用户 君文 发表

别扯那么多,主要原因就是出现了经济危机,财政养活不了那么多人,让青年下乡,解决吃饭问题。具体可看 1968 年,毛泽东发出了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的指示,《人民日报》刊登了《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报道,由此一群知青从城市来到农村。

知乎用户 HF 历史学渣 发表

非常伟大,怀念那个辉煌的时刻!知青去耕地,农民去饿死,占全国百分之一的工人阶级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知乎用户 抓警长的白猫 发表

你还是没有真正明白知识为谁服务的问题,或者说是没明白教育的政治问题。

教育粗看只是要认真读书,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但这只是一方面。另一个更重要的点是,为谁服务的问题。

你是为工农的利益而服务?还是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服务?

看看我们当今的一些专家教授整天讲的是什么?什么农村人就不要读大学,要去打工;工作了要找离公司近的房子,把通勤时间节省下去学习;年轻人买不起房,去攒亲人的 “六个钱包” 就能买;青年就该多奋斗,加班不要太计较,轻松是留给死人;劳动法太严,破坏企业的积极性,应该降低社保费等等

这些知识分子是在为谁服务呢?

诚然有些地方一刀切的知青下乡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优方式,让学理论物理的去干校劳动也太粗糙,但定期亲自劳动确实是让知识分子和干部了解工农真实生活的最好方法,也可以更好让知识分子为工农服务,不然必然会产生教育过度理论化、脱离实际和现实、学生只会啃书本的局面,走入专注 “牛尾巴的功能” 歧路。

知识分子只有和工农相结合,去了解他们所想,解决他们所急,去实践中向工农学习,才会真正大有所为。

知乎用户 死神在召唤 发表

谁赞美,谁喜欢,谁就去实践,也别说钱,也别说主义。敢不敢?真心不明白刚吃了几天饱饭?

知乎用户 忘尘 发表

公不公平由不得你啊,上面要你下你能不下吗?有没有用这看人,有些人受到了教育有了收获有些人吃了很多苦。

知乎用户 贝壳 发表

如果大家跳出这个坑,从另一个方向来看呢?

几千万学生,顺利的考上了高中,大学,有部分去留学,学习了高科技的现代化知识。

几千万的高中生,大学生,留学生,顺利进入工厂,实验室。

我们的现代化进程是不是会更顺利呢?

当时开放时,那些科学家说的话,我们还能干的动,可是没有学生,我们怎么研究,一个研究小组,只剩下一个老教授,能研究什么?

知乎用户 齐本安之怒​ 发表

下乡本质是城市就业不足,而由于我国环境的问题。加上 50 年代到 60 年代人口暴增,但就业环境难以实质性改善。

因为早年我国环境极度不稳定,不光是和美国人打仗,而且,南部还有印度打了一场,甚至和苏联也爆发了冲突。所以,此时不得不把大量资源用于国防和大型重工业的建设。这些行业需要智力,资本秘籍,而我国此时却出现了人口暴增的问题。

我之前说了,我国的国防和大型重工业,他是资本与智力密集型,却不是劳动力密集型。托华罗庚,钱学森,茅以升,竺可桢,袁隆平等大科学家的福,中国当时还不算太缺智力型人才。因此,可以建立一些工程。

但是,我国人口暴增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却和有限的社会资源极度矛盾。这时候连毛也没办法了,当时他自己也说了,一个太少,两个刚好,三个就多了的之类的话。

问题要解决,当时毛也是没办法了,不得不才下乡的。要不然,你看看 83 严打,为什么那么敏感而激烈?你以为那些从转业军人变成悍匪的人,是怎么一回事儿?失业问题如此严重且非常敏感,人口密度越大,越麻烦。ps:事实上,改开给中国带来的意义,正面作用,远远超过了负面意义。虽然我说过,中间交了很多学费。

所以,知青下乡也就成了短暂缓解就业危机的必然选择。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的?很不幸,基本上到了 90 年代后,随着改开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外加东南沿海吸纳大量的欧美转移的制造业,逐步缓解了就业的压力。人口压力才缓步得以解决,并步入正轨。

这已经不是下乡有没有意义的问题了,而是下乡本来就是一个暂缓之计。根本不可持续,邓公要求停止下乡一点儿问题没有。但,下乡背后带来的人口暴增以及工业化错配的问题,确实只能等着后来的改开解决了。

知乎用户 小桥流水 发表

我算是看明白了,

原来知青的命是命,农民的命就不是命,

知青过的生活条件不好那是罪大恶极,农民就活该一辈子过那么苦。

知青去种地劳动,就是浪费资源,农民去劳动种地,那就是天经地义。

说白了就是没把农民当人呗,让知青过过农民的日子,就委屈大了。

我建议知识青年长点志气,别吃农民的粮食,自己种行不行?端碗吃饭,放碗骂娘。

知乎用户 若离 发表

网上有人告诉我这个做法非常伟大

但我身边经历过的,都觉得至少这辈子在这件事上被他老人家耽误了。另外,大队书记难为知青,有女知青为返城献身,并非子虚乌有。某些影视文学作品,也确实证实了这些。总不能都说人家都是反革命吧?真正的反革命说不定还就不用下乡。。。。。

有人说亏欠农民,该去体验生活。我也是农民的孩子,但这补贴农民,也不该是提溜一批孩子直接就去下乡吧。

题主你说怎么看,我只能说初心是好,但不符合当时条件,也不是说人人都舍得自己子女去体验生活。

知乎用户 萌新家的小新 发表

我认为,知识青年接受再教育很重要,但是不应该超过两年。否则本业就会被忘掉。

倘若现在中国所有制造芯片与军用飞机的知识分子必须下乡劳动十年的话,中国的芯片与军用飞机会变成什么样子?

知乎用户 楚易 发表

首先看效果,知青上山下乡的效果很差,可以说是一场失败的运动。

其次,这些知青本身既是文革的受害者,同时他们也或多或少地在文革中犯了错误。这些知青中,有多少当红卫兵参加了对于老师的批判和毒打?有多少放弃了学习,整天游手好闲混日子?有多少进行过武斗?

这些知青,小时候赶上三年灾害没有吃的,上中学赶上文革没有学上,然后上山下乡吃尽苦头,好不容易返城了,结婚又赶上计划生育,只能生一个孩子。孩子刚拉扯大,又赶上了下岗。在社会上再就业,又遇到贪官城管和脏乱差的环境和雾霾。现在年纪老了,国家也建设好了,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吧,又赶上新冠疫情。

知青们无疑是倒霉的一代人,同时也是对国家贡献最少的一代人。他们书读的最少,架打得最多。老三届荒废的十年,使得中国形成了一个社会上的人才断层。这个断层对后面中国的经济建设也起到了负面的作用。

知青们悲惨的生活怪谁?他们也需要想想,学校虽然关闭了,但是可以自学呀。那么多的时间都荒废了,最后白了头,空悲切。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名义上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实际上知青缺乏的是正规的中高等教育,而贫下中农也给不了知青所需要的教育。让知青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就是赶鸭子上架,两头不讨好。

现在一代代接受了高等教育的青年们,他们的能力比当年的知青要高多了。

青年强则国家强。

知乎用户 奥观海 发表

知青又不上知乎,上知乎的只会赶别人当知青。

知乎用户 闲庭信步 qtGO​ 发表

第一次用知乎回答问题,难免不习惯多多见谅. 上山下乡这项运动许多学者都曾讲过,其中艾跃进和温铁军教授说的观点较为合理,这项运动如今在高中历史课本不怎么提了,但这项运动的历史价值不容忽视. 无论什么历史事件都应该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与国际环境. 上山下乡发生在中国和苏联蜜月期结束,苏联疏远中国. 同时中国还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封锁. 当时中国刚通过八字方针经济得到恢复,准备了资金准备搞建设,向苏联借了不少外债,这时苏联突然撤资,工厂没了资金,工人面临失业. 同时苏联让中国以农产品来抵还外债,这也是大饥荒的因素之一. 失业的工人如果在西方就会沦为城市乞丐,闹事、但在中国公有制以及公社的基础下,中国的农村好像一块海绵,吸收了多余工人这些水分,让每个工人、知识分子可以至少有吃的提高农村的生产,保障了社会的安定,同时可以来还部分外债、在包产到户的今天这些似乎无法实现. 在国际好转后这块海绵又可以释放出水分来提供建设. 上山下乡在这项运动在当时是正确的决定,保障了政权的稳定、国家的和平. 也许对知识分子来说不太让人理解,但正如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一样,要保证人民的利益为先,这也正是那一代人的担当与使命吧

知乎用户 北落师门 发表

知青们过得很苦,幸运的是,他们待够时间就能离开。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过着同样艰苦的生活,不同的是对他们来说这种生活没有期限 – 他们的一辈子都被拴在这片土地上。

知青的苦通过书籍,文章,回忆录,让我们看到知青生活的艰苦闭塞,荒凉寂寞,知青文学一度影响一个时代。我的乡里乡亲们吃着同样的苦,却不会有一个人愿意倾听他们的苦,他们自己没读过几本书,他们不会说,更不会写文章,拍视频,甚至不会用智能手机。

生而为农民,是他们的原罪。

知青们回到城市,迎接他们的是铁饭碗,分房子,他们的儿女生下来就坐拥我们奋斗一辈子的目标。我们的长辈只会叫我们好好做题,把我们培养成小镇做题家,已经是他们的极限。我小时候长辈们说的最多的是: 好好读书,以后去城市,不用种田了。他们不知道的是,即使是在城市,我们也只是这片繁华的过客,大都市中的二等公民。

如果说生为农民是个错误,那生在河南的农民就是地狱难度了。河南青苗事件,村镇银行暴雷赋红码事件,等等。已不想多说。

话归正题,你问我怎么看,我抬头踮着脚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应对高失业率的方法。在腐朽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高失业率往往意味着这届 gov 不行。但是在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知识分子完美印证了知识越多越反动,明明就是和农民干一样的活,咋就叫苦不迭了呢?

时代在发展,但是我国当前的青年就业率也不容乐观,因此我建议开展知青进厂运动,既能降低失业率,又能满足我国制造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避免出现招工难的问题。

什么?不想进厂,天天想提桶跑路?人家工人也能干的活,你稍微学点高等数学就干不得了?

知乎用户 叶天 发表

知青不下乡了,农民抛妻弃子的进城做打工仔打工仔了,这和当年知青下乡有分别吗?知青下乡流了汗流了泪流了血,农民进城做打工仔打工妹没有流汗流泪流血吗?⑨十年代多少打工妹被强奸谁统计过,多少打工仔打工妹手指被打掉谁统计过,90 年代东莞深圳随便去一个医院就能碰上几个手指被打断的人,有多少打工仔打工妹被逼到自杀,就一个富士康从 90 年代到 2010 年就有多少打工仔打工妹自杀了。

知青下乡诉苦了几十年,还在诉苦,这证明了掌握权力和笔杆子是多么的重要,同样在 90 年代下岗潮中的几千万下岗工人,当时他们也是多少的苦,也有很多人妻离子散,也有自杀的,更有用自行车托着自己老婆去卖的,他们就没有当年知青们的声音大,他们还是城里人呢都发不出声音来,更何况来自农村的打工仔打工妹们呢。

知乎用户 SINGULARPOINT​ 发表

1,为什么要知青下乡,他们学习的知识和这又无关。

答:很简单,就是城里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

当时大量的资源用于重工业,而重工业相对需要的就业较少,当初生育又十分旺盛,这就导致了就业不足。

这一点可以到改革开放发展轻工业和引进外资就看得更明显。

至于那些官方口号听听就好,不用太在意。
2,我想问知青下乡是否公平? 这真的有用吗?

答:至于公平,国人一定要抛弃这个道德唯心主义。社会当然需要公平,但是这只是第二性的。第一性的就是上面说的经济——就业。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相反。

知乎用户 无印良品 发表

先是满腔热情,充满理想出发的,很快就理想破灭了。于是他们中一部分人不在相信这世上还有规矩,礼仪,善良和谦让。

知乎用户 一个大镖客 发表

把城市搞得一塌糊涂,年轻人没饭吃,没工作,没学上,成了社会问题。

把这些人送到农村去吃农民的粮食,美其名曰知识青年下乡。

知乎用户 ommp 发表

知青下乡的唯一目的——解决城市青年就业问题。

至于什么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反修防修” 等等都是胡扯。

知乎用户 光烬 发表

愿意用自己城里的房子和乡下农民兄弟换一下,那才是支持者

知乎用户 手机没电了 发表

要不怎么说人波尔布特厉害呢

人家就没有上山下乡的问题,毕竟还是有城里人生活在城市,知青还是会回城,农村人觉得不够公平,凭啥

看人波尔布特,完全公平,全国都是农村,永远不会有城市人和农村人的分别,全是农村人,都很开心,也没有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知乎用户 NEWNEW 发表

不下乡这群知青留在城市能干嘛?啃老还是打砸抢?

知乎用户 yuan 发表

这个问题,得看当年的文献和广泛地(关键词)调查广大下乡知青自己的真实(关键词)看法。

其他人都没有资格给出 “看法”。

当年的文献,答案里有一个,我点赞了。

知乎用户 有我一号​ 发表

当年就有人说知青下乡是变相劳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青到了农村去,确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但是,是什么让这些农民,没有知青就不能提高文化水平呢?

知乎用户 细胞质 发表

这个回答下的左壬给我整笑了。

如果明天出台规定,要让他们或者他们的儿子女儿都离开家人,送到中国最贫穷落后的地方去当农民,你猜他们什么反应?

农村可不全是左壬想象中的人间天堂,人人淳朴老实、乐善好施。

实际上农村反倒是非常看重血缘关系。村里就你一个姓韩的,周围全是姓周的,你猜你会不会在村里受欺负?你一个城里来的知青,运气好一点遇上一个好一点的村子也许大家都还平等待你,遇上一个差一点的,你连逃都逃不了……

不可否认知青下乡也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卫生、教育方面的进步(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对农民而言同时也是一个累赘。在土地面积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土地粮食产出是一定的,这时候来了村里来了一些啥农活都不会干的知青…… 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口……

把知青送到乡下,就是把累赘扔给农民。地就那么多,农民自己都吃不饱,结果又送来一批不会干农活的知青(农民再次背了锅)…… 这也是为啥后来 “花了三百亿,换来了三个不满意(农民不满意,知青不满意,知青父母不满意)”

知乎用户 Gavin​ 发表

我其实对于国家政治经济是不太懂的,根据我的知识水平来看。知青下乡这种做法是弊大于利的。是治标不治本的。

知青下乡的原因就在于城市不能容纳就业。换句话说就是城市无法养活这些人口。然后就把这些人分散到农村去生产生活。短期内其实是没问题的。但是年年这么搞显然不行。

我其实对于老三届下乡那个时代了解不多,但是也很疑惑为何当然不通过拉动内需来刺激国内经济?就像我们这些年一样?拼命修路,修桥,修地铁,等等。

知乎用户 三朵耳朵 发表

屁股决定脑袋。我话讲完!

新中国是无产阶级专政!搞清楚什么叫无产阶级,什么叫专政。再 tm 简单点,哦?知青种地吃苦就是极大的错误?那农民种一辈子地说啥了?!事情简单的不得了,稍微有点逻辑思维有点独立思考的人就能明白!屁股决定脑袋,但是有些屁股不求公平而求骑在其他人头上!不改造你改造谁!

知乎用户 看过​ 发表

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不满意

但凡有人说这其中有一个满意或者光说其中一个吃了多少苦所以对其他好的,全是没良心

知乎用户 大雄 发表

下乡吃农民。吃完抹嘴骂农民。

骂完拍拍屁股回城市骂国家不安排。

骂完国家伤感文学一波赚点钱。

赢麻了呗。

都是好同志,就是有点不要脸。

知乎用户 三无小号的小号 发表

中国内地的知青运动,邓小平同志在 1978 年曾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据说李先念还加了一个不满意,叫国家不满意。

为什么只派 1966.67.68 初中和高中学生下乡学习

既然是接受再教育,就要一视同仁,凭什么老三届可以去农村接受再教育,后面的学生不行?

应该是 5 个不满意,小学生也不满意,他们没有和知青一样接受到再教育

知乎用户 待语 发表

现在的小粉红真是牛逼,连文革上山下乡都拿出来洗了。

格局 格局

当时国家的情况是美苏同时交恶,中国没有那么多工作岗位,你只能把年轻人丢到农村去。(不是有人说不跟国外做生意,中国会如何吗?)

但是,大量的人口到农村,并不意味着农村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因为农村的耕作方式还是非常古老的,土地增长,粮食增长非常有限,导致知青和农民矛盾激化。

同时那个时代直接划分血统论,导致权力无限膨胀,无数的强奸殴打自杀案例屡见不鲜。这个就是所谓的体验生活吗?

最扯淡的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请问那些攻读核物理的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接受什么?感受农民淳朴和学习如何挑粪么?

改变一个地方的生活,居然不是通过调查,通过科技的方式去解决它,而通过加劳动力这个方法。然后现在还有人觉得合理?

我就问你们这话赛雷他说的出来吗?你们爱国赛道现在是卷到这个地步,比赛雷还赛雷了?

这本书看完你们还能继续赞扬,不如去赛雷工作室接他的班吧,我感觉你们比他狠多了。

知乎用户 807 程哲 发表

现在对知青很悲惨的映像都是那批伤痕文学臭老九塑造的。

他们觉得出身书香的自己,就应该一辈子十指不沾阳春水,结果知青下乡让他们扛上了锄头,让他们不得不和自己鄙视的无知农民生活好几年。

他们觉得自己身份高贵,就应该一辈子风花雪月窗明几净,结果知青下乡让他们见识了五谷,看到了大粪浇庄稼,打破了对闲云野鹤的幻想。

他们却刻意忽略,正是这群农民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养活了他们。靠城里的商品粮根本不够吃,这是发动知青下乡的主要因素之一。

同时当时城市的工业发展,不足以吸收那么多劳动力,会产生大量的失业青年,扰乱治安,拉帮结伙。他们都觉得自己是那个能找到体面工作的,却不会想到,自己更大的可能是街溜子、小流氓。

知青下乡是当时那个年代的最优解,是熬过双极封锁的无奈之举,是后面几十年得以稳定发展的铺垫。

知乎用户 龙城 emperor 万里 发表

《美丽的西双版纳》就是一个上海知青跑到云南耍流氓的故事。

当然知青的事怎么能叫做耍流氓呢,那叫自由恋爱。分手也是因为 “三观不合”。

但少女的肚子不会说谎,这就是《美丽的西双版纳》的由来。

知乎用户 穷极一生追求什么 发表

某些酸臭文人又开始无病呻吟了

知乎用户 囡达老人儿 发表

哪有什么公平。。。。。。?!

能回家的,就不错了。

“世上人,嘲笑我,精神病患者。。。。。。。我的青春已经埋没,有谁同情我。。。。?”

知乎用户 白桦 发表

聊一下我自己的姥姥吧。

我姥姥是大连市中山区人,46 年出生。成分群众,普通小市民。

姥爷给姥姥的昵称是徐小姐。

我的姥姥和二姨姥在 65 年上山下乡,起初是去到了庄河,待了两年之后北上,我姥姥来到了建市不久的鹤岗,我的二姨姥去到了佳木斯市汤原县,两人离得不远,从此在当地落户,一直到现在。

唉…… 说实话我明白肯定有人比我的姥姥过的要苦的多,但我作为普通人无暇顾及别人家的生活,更多的是在脱离外孙这个身份之后我对我姥姥的经历仍然充满怜悯,这也是我写下这些文字的原因。

我的姥姥在 71 年结婚,我的姥爷是石臼所(现日照)人,73 年有了我妈,陆陆续续有了我舅和我姨。

婚后的生活不算十分的难但也是很难,两口子不仅要种地,姥姥回来还要劈柴烧火做饭收拾卫生等等,日子真心不轻巧。

我还记得我妈提及的一件小插曲:当时她头上生了一个痈,姥姥姥爷找来草药敷不见好,最后发高烧不得已不背到乡卫生所,没有麻药的情况下进行了引流清创一系列操作,事后还买了个罐头。

后面计划生育收紧,刚有我姨的姥姥不敢多拖,在邻居的帮忙下把我妈送到二姨姥那里寄养了两年。我二姨姥的大儿子比我妈小三个月,也算是同龄人,我妈性格泼辣,俩人经常打架,后面过年的时候,两家人经常提打架的事,一起哈哈大笑。

后面开放了,我姥姥开始用鏊子摊一些煎饼,每天半夜起来,三点多去集市上卖,就这样日复一日,算上早先收拾卫生,烧火做饭,老人的腰形成了永久的驼背,膝盖也不好,我姥爷有时候戏称二姨姥和姥姥都是文化人,见面就作揖。

现在姥姥老了,去年秋天还得了脑血栓,现在意识还算清醒,只是要当个骑士了,想想我真的很难过。

三姨姥当年年龄不够,没能下乡,和我舅姥爷留在大连,后面三姨姥嫁了本地人,结果拆迁拆到甘井子去了,日子也算平淡,我 20 年高考那年她儿子的婚房贷款还清,老两口也算是安享晚年了。现在每年两家都会视频聊天,三姨姥不比姥姥小太多,但是气色很不错,腰板溜直,烫满头卷,不像这个年纪的人。

我有时候在想,徐小姐如果晚生几年,她的命运会不会改变?如果不用下乡,她是不是不必遭受这些罪?我有时候打心眼里指望,徐小姐可以不用下乡,她可以走三姨姥的路子,在大连本地继续生活,嫁个本地人,然后生个孩子,没事的时候可以出去下馆子,吃她最爱吃的鲅鱼饺子,还有大虾和扇贝,就这样平平淡淡的度过自己的一生。

我希望如此,但世上事总不尽如人意。

胡乱写写,就这样吧。感谢阅读。

知乎用户 adore 发表

认为知青下乡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哪个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原本的计划中知识青年要成为哪个阶级?

知青诞生的环境就是较好的医疗条件和大规模超前的教育体系在建国十多年后提供了大大超出当时工业化规模所需的后备工人群体。而当时的经济体制、国家资本和市场环境均不支持工业规模扩张至容纳如此多的后备工人的程度。为了社会尤其是城市的稳定,将这些远超当时所需的青年人口驱赶至农业社会,由农业社会进行兜底,本质是工业社会人力资源供远大于求。

至于提高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村卫生、文化、教育水平,则是部分地区知青上山下乡带来的部分附带结果。事实上,有限的人力对农业生产提供的帮助近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些知青绝大多数也没有受到过农业类高等教育,没有相关知识储备,也不具备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能力。倒是他们在城市中、学校中学到的较高文化水平、卫生生活习惯,对农村的卫生、文化、教育水平有所带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的进步。

而农业、农村的真正进步,还是要依靠工业的发展,只有足够多的化肥、农药、农机才是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的核心保障,只有足够多的钢铁水泥才是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的必要条件。

所以,上山下乡从本质上讲只是缓解社会矛盾的手段,是个捣糨糊的办法,问题极大,收益又极小,不值得为之唱赞歌。

知乎用户 温暖 发表

哥白尼等先辈早就从各方面论证了地球是个圆的,你却还觉得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知乎用户 龙宫礼奈 发表

为了应对就业危机是主因

知乎用户 又是王包子 发表

讲一个故事

圣斗士星矢》里面有个嘉米尔一族。满族忠烈,一门三教皇。虽一童子(贵鬼)亦为雅典娜,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海皇战争)。所以我是支持嘉米尔一族。毕竟我还是太年轻,人生经验还太少。就像圣斗士院士

@王师傅

说的那样。

是啊,嘉米尔一族玩命,保底是白羊座,上限是教皇。他们凭什么不玩命。可怜广大像卡西欧士一样的耗材,临死连自己最卑微愿望都没有实现过。

以上想法灵感来自于王师傅的文章。感谢王师傅纠正了我的修正思想。支持撒加圣域之春,驱逐嘉米尔一族。

知乎用户 hedy 发表

看了那么多电视剧 我以为是鼓励大家去农村谈恋爱的

知乎用户 吾自疏狂 发表

就是担心几千万的待业青年在城市里出乱子

知乎用户 贩卖焦虑 发表

知青下乡、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把农村当垃圾桶什么都往这里丢。前者是缓解就业,后者是扩大内需。正常学过马经的都知道城市化是必然趋势,农村人口本就应该进城而不是城里人下到乡,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只能说和布尔波特一样,疯了。

知乎用户 月上西楼 发表

不管理论上如何高谈阔论,就现实情况而言,知青这一批人的经历,都是极其悲惨的。

这并不是说反对谁,赞成谁,这么简单地去定义的问题。

中国人的问题是太崇尚权威(几千年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习性),不到树皮都难以遮身,就还能再再地忍耐下去。

我们以 “忍” 字诀为己任,以苦为乐,死一个 “夏明翰” 而已,有什么可惜,多一个少一个罢了。

总结人多地少,缺乏资源,分配不公。一路走到现在低婚育率,对于蝼蚁们来说,倒也不妨是好事一桩呢。

做为普通凡夫,就不要打几代如何如何的妄想了,能把自己一代顺畅地过完,你就是了不起的。

————————

同样,知青的苦难,并不是否定农民的苦难。而是不能把这种苦难的矛盾转嫁在两个底层人的身上,去互相争斗,去激化民粹。因此故,民智不开,是为悲惨的根源。

以天老爷来讲,人间愚民是最佳状态。

知乎用户 月是云间散客 发表

要记住,中国主要的人民是农民和工人,不是阶级

知乎用户 青云店 发表

人应该体验不同的生活。 当年下乡国家还给生活补贴

知乎用户 科比的故事​ 发表

毒树之果

知乎用户 大明信王 发表

他们迫害知青!

怎么迫害的?

让知青和农民一样生活,劳作!!!

知乎用户 会 · 一​ 发表

民族罹难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青在城里找不到工作,不安排他们下乡的话》。。。

知乎用户 大头咸鱼 发表

这么多评论,我以为无非是想在突出一个问题,即侧面污名化教员 将其比之为暴君、昏主、独夫,但人嘛,一个个都怂,不敢明讲,只好搁那阴阳怪气。

但要我说,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历史的任何错误肯定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中下层的阳奉阴违和底层的猜疑才是发生如此之多悲剧的核心,其本质大体说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适配出了问题,但详细来讲就只能说是无数人都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

但人又不是神,就算是现代人,即便是现代社会的精英回到过去,坐到那个位置上,改变不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和机械化进程的阻力,处理不好利益集团之间,那么人的斗争会分分钟让你知道什么叫社会的险恶。

至于历史洪流之下,群众的苦难,人民的卑鄙,大家的私欲,管他呢,毕竟法不责众,拉出一个最大头的背大锅就好了,至于历史真相的对错,只能说什么立场看什么问题,什么人说什么话。

最后,愿我中华可得天下人心,把握住全局形势,军事、经济、外交全都最好。

知乎用户 初众 发表

知青应该下乡,但这不应该是村基层违背组织规矩行事的理由。我们永远应该按照法律和政策行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拍脑袋发布看法不可取。

你一个普通人有什么看法?一不了解中央,二不了解基层,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是只能代表你自己。一个士兵对于战争有什么看法?看法当然是不能打仗,我特么天天枪林弹雨里会伤会死的我好怕怕我反战。但是这种看法有意义吗?

温铁军老师本身上山下乡过,也是中央政策制定办公室的智囊。他的说法可以看看。

知乎用户 小怪兽 zzz 发表

太简单了,哪些人认为这是很好很有必要的,那就让这些人及其子女来一个 “上山下乡”,相信他们没意见,否则就是龟 sun。

知乎用户 寒竹​ 发表

第一,知青下乡并没有促进社会公平。

城市有很多青年,下乡的只是一部分,显然相对于那些没下乡的吃亏。没下乡原本往往都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门路,留在城市生活优越且在下乡者返城后仍然比后者有优势;

农村的人也分三六九等,知青在农村地位仍然高于农民(但低于村干部),知青之间也是不平等的,家庭出身差别大、派系众多,生产生活中没有公平;

知青下乡并没有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城里人和农村人仍是壁垒森严的两种人,哪怕住在一个屋檐下,没有改变城市对乡村的压榨、工业对农业的 “剪刀差”,反而是这种二元结构的体现。

第二,知青下乡并没有促进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利于中国整体的发展,对农民等弱势群体也没有带来好处。

知青下乡看似给农村带来了劳动力和技术,但是由于农村的条件、社会制度、政治环境等原因,并没有发挥多少作用,对生产的促进相当有限,相反还与农民争夺本来就匮乏的衣食住行资源。

这些知青下乡,造成了知识资源和人才的极大浪费。他们本来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公共建设与服务的完善,最终这些经济社会成就也会惠及农业农村农民。知青下乡后则只能直接干农活或者摆烂,且对农耕活动并不熟练、种地还不如普通农民,人力资源严重错配,对包括农业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此外,知青下乡和当时的其他运动还导致了中国人才的断档,负面影响至今未消;知青在农村的一些残酷遭遇,也给他们带来巨大心理创伤,有些伴随终身。

知乎用户 登高望远天地阔​ 发表

下面回答的除了极个别的正常人理性思考外,

其他全是自顾自扯淡的牛鬼蛇神,

知乎用户 苍岩夜鹰 发表

评论网友说的很好:就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呗。。。但是,对某些人来说,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可能就是珍贵的记忆,美好的经历。比如这个后来的一些作家,这个时期比较出名的知青作家有叶辛《蹉跎岁月》,从维熙《北国草》,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血城》,张承志《黑骏马》,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还有铁凝,她的作品里也有对当知识青年的时候,对于农村的情景的描写。那种经历,丰富了他们的人生,是他们在都市里永远看不到,也不可能感受的生活。其实呢,也有相当一部分知识青年,得到了锻炼,甚至从此从政,或当老师,比较受青睐。所以说不能一概而论!

还有,知识青年比较活跃,她们是文化的传播者,对农村的年轻人,也得到学习与启示。当然也有一些人调皮捣蛋,甚至聚众闹事,打架斗殴,为害一方!

总的来说,历史问题,要历史性的审视,一个特殊的时代,标志着多少无奈与伤怀啊!

知乎用户 夏天的风 发表

灵活就业

知乎用户 小新 发表

看到某些既得利益者和官僚主义享乐主义者如此积极诋毁知青下乡,就知道这个决策是多么英明了

知乎用户 蓝霉 发表

再来一波知青下乡吧

知乎用户 猪猪侠 发表

我不了解知青们的时代

只是觉得也挺悲情的

不过都有个好结果

很多回城后成了市民,有了退休金,赶上了时代红利

算是苦尽甘来,意味深长了

知乎用户 唐璜 发表

有人说知青教会了农民种地。。没把我笑死。。。。合着农民几百年不会种地需要锄头都不会拿的小子

知乎用户 卿暮 发表

有过积极的作用

1 促进了城乡交流

2 教育和医疗下乡,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工业化的成果

3 缓解了城市就业岗位不足的危机

4 不让知青成为何不食肉糜的砖家

但是呢,对于知青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美好的事。毕竟下乡不是去旅游,而是去离开父母去吃苦,而且很多女知青在乡下曾经遭到各种非人的待遇,留下了很多不美好的回忆

现在新时代知青下乡,我认为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在城市找不到工作的知青,可以考虑下乡当教师,把城市的见识,还有工业,农业,医疗,互联网,商业等知识向农村人普及

当然啦,我也不是说强制知青下乡,这个全凭个人意愿,如果真的要下乡,那么请注意个人安全

知乎用户 二三子​ 发表

不同的劳动因为前期投入后期稀缺等原因而形成不等的定价,所以为了所有人的机会平等,需要政府进行一定程度的定价平衡。

知乎用户 hfggg 发表

精准扶贫,不是有切身体会就没有

知乎用户 顺顺 发表

知青下乡是经济危机的应对方式。但从农民的立场看知青下乡是既得利益者失去利益,城里人与农民一个待遇

知乎用户 小小透明 发表

可以洗,都可以洗,没有什么不能洗的

知乎用户 喂喂喂 发表

知青下乡,说白了是城里养不下那么多闲人,那不如放到乡下,虽然说还是要吃粮,但多少也能干点事儿,不至于在家游手好闲。

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贫农佃农还算有点先锋属性。

中农是什么成分?凭什么能教育城市里的知识青年?

再说,把这些人都放到工厂里,接受工人老大哥的教育不是更好,思想不是更先进?

有的地方去就不错了,也别挑挑拣拣的。

知乎用户 天心耀莹 发表

教育第一次普及到平民

知乎用户 浮云 发表

同学的姐姐,高中毕业,报名知青到东北,胸带大红花,全校开欢送会,黑土地米粮仓,棒打狍子,瓢舀鱼,几年后回家,已是妇女模样,她说吃大锅饭,有一回都快吃完了,锅底一只老鼠,知青不容易,为了国家的繁荣

知乎用户 Duchess Cecilia 发表

祝愿下面一切左棍早日倒大霉

知乎用户 你的热心网友 发表

不就是对一些事不满嘛!

有本事你们几个别坐高铁,别坐飞机,别用手机,别坐地铁,别看电视,别喝自来水,别开车,别骑车。

你们天天走路,吃野菜!

这些都是工厂那些打工人做出来服务你的。

一大批人等着你们这帮只会口嗨的人救他们逃出生天。

咋滴,不知道咋救?

所以,你也不给大家一次试错的机会?

当年的国际形势忘记了?

想再次做个亡国奴?

真没想到,你爷爷,你老爹不想干的事,你想干。

欺师灭祖啊!

再说当年四万亿投入基建,咋滴,高铁,高速,水利水电不修,轮到今天,你去修?

你要是愿意干,还会在这吐槽?

我话放在这!

任何人阻挡我们拥有一千万博士的人和组织,阻止我们占领高端产业的,就是我们的敌人。

草它嘛的民族败类和走狗。

知乎用户 听鼓 发表

犬科动物的鼻子,它特别灵,闻到点味,就能颠颠跑过来黑一通社会主义,人民公社和公有制。

可惜,人民群众可是不信了呢!

知乎用户 Birdman Dean 发表

这还能有什么看法,说是让知识分子青年接受劳动人民的再折磨,其实典型的无差别整人罢了

知乎用户 云中漫步 发表

知青下乡是文革中的一部分,没有知青(这批人)就没有今天坚持的社会主义。至于有人不喜欢,哈哈,那就是焦大不喜欢林妹妹,立场使然。

知乎用户 阿疯 发表

知青下乡是解决城市冗余劳动力,这个应该是最常见的谎言。

知青下乡和农民进城的数量其实差不多,农民进城的数量其实还要多一点。

这一理论来自于:

1957 年 4 月 8 日的《人民日报》社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也明确指出:“从事农业是今后安排中小学毕业生的主要方向,也是他们今后就业的主要途径。”

知乎用户 三低人士 发表

地主和资本家,高级知识分子,反共分子的后代下乡值得同情,其他不同情

为啥不同情?因为黑五类终归是很少数,可大多数自己就叫苦不迭,自己江山不守?难道靠黑五类后代守吗

知乎用户 极端无脑爱国者 发表

看见那些伤痕文学就口区,拿退休金的时候说他们没贡献,下放你的时候又娘们唧唧的哭起来了,还真应了那句什么讲奉献境界比天高,就一立牌坊的表子

知乎用户 财务自由的旁观者 发表

当年的知青下乡带来了中国 30 年的高速发展,现在更需要让年轻人,学生到农村去,再来一次超越美国的机会。

加油

知乎用户 阑若庄主 发表

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生产力

应当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而不是农民进城!

应当是搞公社集约化生产,而不是包产到户!

知乎用户 帅克 发表

现在各大城市还在竭力争取年轻人落户,如果经济形势继续恶化下去,一定会出现往农村赶人的情况,这世道几十年一个轮回!

知乎用户 和羹合异 发表

非常有必要。

党执政后最大的危机就是脱离群众。

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建国以后群众最大的危机,是群众脱离群众。

知乎用户 娘太套奈何美色 发表

如果现在完整的复刻一次,我兔兔绝逼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

兔兔只享受在虚幻网络里疯疯癫癫的欲望,真要真刀真枪了,马上藏獒附体。

知乎用户 保温开 发表

知青下乡是和公社化与按需分配在一起的

单独拿出这个知青下乡然后批判苦难和错误决策是很不负责的

在一个市场化的现状里知青下乡就是臭傻逼

人家炒房炒出去你三叠纪打工才能赚的钱

你在那吭哧吭哧下乡呢?

因为个人利益根本得不到保障

而在成体系的人均工蚁的环境下,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绑定,社会发展人人有份

不会出现你在前线黄毛在后线 ntr 你的情况

更多的是你在前线种地

你老婆在后线教书

那个黄毛在另一边挖石头

没什么攀比和虚荣,你也不用担心钱少了女儿去 KTV 当公主

因为根本就没有 KTV,只有歌唱大赛

如果你是个心安理得接受他人服务的人

那么你自然会觉得知青下乡是一个悲剧

知乎用户 行者 发表

工业化发展已经失败,教育现代化也将溃败。从那个时候看,中国大概率将变成农业国家乃至大号朝鲜。

知乎用户 褚信然 发表

与其叫下乡不如说是就食

我本家一个大哥念念不忘的一件事就是跟知青去挖井,他带着窝头,知青把吃不完的馒头扔在井里

再看知青的待遇,插队时间是可以算作工龄的,10-12 年插队工龄,享受等效当量工龄最多 16 年,享受医保优惠待遇提高医保报销比例 18%,退休金按照当地标准上浮 18%。等于现在明确是认定了下乡插队是受罪,种地委屈你们了。至于农民,活该你们没城市户口,一个月给你 100 已经是开恩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一场没有人愿意张扬的学术研讨会,和一个日渐紧迫的话题

原文来自好奇心日报:一场没有人愿意张扬的学术研讨会,和一个日渐紧迫的话题 作者:陈莉雅 是“房间里的大象”,还是让一代人的命运得到严肃对待,这个起点问题都还没有解决。 潘鸣啸(Michel Bonnin)要来上海开一个研讨会。 他是一名法国 …

党中央赞推一村一名大学生振兴农村计划

据中央社今天报道称,中共中央发文件宣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该文件还提出“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 支持村干部、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采取多种管道就地、就近接受涉农专业的高等教育,培养一批“在乡大学生”、“乡村治理人才”。 同时要贯彻“党 …

中国最凶残的杀人案是哪一件?

知乎用户 修修的分享簿 发表于 6/16/2019 白晓燕绑架案——台湾艺人白冰冰17岁女儿遭绑架撕票死亡,记者称“媒体是嗜血的”。 ​​​ 知乎用户 雲绯 发表于 12/7/2017 中国最凶残的杀人案恐怕是【南大碎尸案】【白银连环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