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的可信度高吗?
知乎用户 云舞空城 发表 说到百度搞的这个所谓的专家认证,本来就一肚子不爽,既然说到这了,那就开撕吧。 百度的专家认证就是狗屁,百度的专家认证就是狗屁,百度的专家认证就是狗屁。 这话就算是李彦宏来了我也要当面说,我要问他为什么破坏中国人的 …
《中县干部》和《西游记》才是最可信的,不解释。
【中县呢,研究的是 08 年,甚至更早前的事,那个年头,中县几乎可以代表各地的情况,但 2010 年之后,公考愈加规范,你们是看不到 zf 通讯录犹如四大家谱的夸张景象了,所以现在大家可以当做小说看。有空我会讲讲当年我第一次翻阅县区级机关通讯录的情况,大概跟冯军旗的感受是一样的。】
正式开讲。
小编认为几乎所有的国产官场影视剧(零容忍这类除外)的对白都让人着急,到处充满了 “美国纽约第一人民医院” 这样的段子。
至于官场小说嘛,都是刚上岸的时候看的,大部分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工作第二年至今没有看过任何一本官场小说,因为现实比小说精彩一万倍!
几乎每个月都在刷新我的认知,几乎每年都让我三观碎裂并格式化——大家可以想象那是怎样一种震撼吗?
感兴趣的请点击我头像关注,有时候会忍不住漏点风声出来的。下面开始侃大山:
《二号首长》虽然是体制外人写的,虽然最后的斗争有些瑕疵,但这本书是唯一一让大多体制内人员无从否认的书。不过本人不把它当官场小说,个人认为,如果说《富爸爸穷爸爸》的伟大在于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资产和负债,那《二号》的伟大则是能以大百科全书式地全方位面反映官场生态,却不触及敏感线。
这种功力,匪夷所思。
这已经涉及 “道” 的层面了,也就是跟王跃文的《国画》相提并论了(这本忘了,只记得不喜欢,所以这里不评论)。非常惊讶,这是体制外的人写的书。
还有,《二号首长》也是唯一一本真正表现出剧情矛盾的官场小说,其他的,几乎所有官场小说的剧情冲突几乎都是揉捏造作、牵强附会。
矛盾,不一定是利益使然,不一定与立场有关。有时候,矛盾的产生是工作理念不同。这种理念不同导致工作产生的矛盾。个人认为,唯有《二号首长》表达出来了。
这本书是越读越有趣的,虽然名字叫《二号首长》,但讲的是秘书帮,然而实际上讲到最后,还有另一个主题——以和为贵。
这本书,不只要读,更要品。
《侯卫东官场笔记》虽然是种马文(这依然是纪实小说),**但在前面几部(也就是基层)那几部是相当真实的,各种人物的心里表现相当出色,简直身临其境。**比如以采石场为突破口完成原始积累(就这么一个小点,就能讲三天三夜),还有跟镇街领导 pk 的描写。后面其实讲来讲去也是跟《二号首长》一个路数,讲的都是秘书帮的故事。不过再后来随着斗争越来越烈,以主角的能力已经无力前行,只好走了修真路线。
《沧浪之水》是文采最好的,但可信度…… 反正现实世界,在没有强有力外援的情况下,极少会有单位一把手能有本事把自己的副手扶正(也就是接自己的班),更别说提一个小科员接班了。更何况主角前几年还废了,那意味着年龄线会拖死他一辈子。更别说各种黑历史会成为他的包袱了。
考虑到成书的年代比较久远,个人也有点觉得自己的反驳纯粹是鸡蛋里挑骨头,因为现实比小说更荒诞:
有报道是某局长把自己的司机(临工)培养成接班人了。
河北省大名县原县委书记边飞就曾将自己的司机王某提拔成保密局局长。
这显然也很匪夷所思。
大部分的人看了上面这话也不明白哪里匪夷所思了。要知道,领导司机一般都是行政工勤编,虽然叫 “编”,实质上属于违法用工。早几年这种编连执法证都办不了。其“编” 的质量可想而知。各地早前的做法就是暗地里把这些人转为事业编,所以有些地方无人可用,无年轻人可用,就是因为把编都用来安抚这些老同志和各种二代目了。
但是,临工转成啥职务都不出奇,转成保密局局长才叫匪夷所思。这个职务非常敏感,接触了很多 mj,所以保密局局长必须省里进行彻底的身份调查,时间跨度长,风险相当大。
现实世界至多能搞到下一级单位一把手,同级的话不可能。哪怕是 “一霸手”,最多也就安排成为班子里最末尾的一个副职。想安排接班人?怕是喝多了才会有这种想法。实际上,哪怕是 “一霸手”,对于不满意的副手也没有办法,至多平时打压,搞臭对方,迫使对方就范或者调离。想用组织手段?那基本就是玉石俱焚。
《驻京办主任》不太记得了,感觉放这里显然不太合适,因为这是唯一一本直接推动变革的官场小说。核心词就是——跑部钱进。就这四个字,囊括了所有的工作方法、技巧,还有经验,囊括了朱总理改革至今的央地关系发展史。就这四个字,就能让这本书傲视群雄。
这里再讲一本正统的、老一辈人心中的主旋律官场小说——《省委书记》。陆川他爹陆天明写的。这本书当然不好看,但作者是截至目前为止,国内所有官场小说之中,唯一一个真正和省级主要领导直接沟通交流的大咖。其他的作者写不好,主要是完全接触不到体制内人员和生活,情节、对白、矛盾基本靠脑洞。陆天明截然不同,他既有水平,又有条件写好,就是当时的思想限制了他。
最后总结:但凡能写出一本流行的、影响力较大的官场小说,都是作者对体制运行、对人性有着深刻理解和独特思考,大家不要觉得他们有些人写的跟现实世界不一样就不以为然,要知道,他们已经为了出版做了最大努力,剥离了现实世界的原型,然后置换到虚拟世界之中。这种功力我除了用 “匪夷所思” 来形容之外,已经想不到更好的形容词了。
一步莲华
33 次咨询
5.0
171283 次赞同
去咨询
刚入职的时候,看过《侯卫东官场笔记》,看得如痴如醉,至今故事情节记忆犹新!
后来又看了《沧浪之水》,觉得机关都这样,好难。
工作几年,觉得官场小说没啥意思,不值得深究、精读,干货不多,故事性更强吧。
体制内新入职人员,还是强烈建议看看《中县干部》,北大博士冯军旗写的博士论文,全文二三十万字,和中县几百位科级以上干部、几十位处级干部座谈,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挂职的两年,厘清了该县数十年官场生态、关系和晋升的写实论文,极具研究价值!
在我看来,堪称体制内入门教科书!
只有这种写实的才是真正有参考和学习价值的。
官场小说,没多少可信度。
对《中县干部》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知网搜搜,或者找我要份电子版。
本文首发于我的知乎专栏及同名公号 “岸上那些事儿” 之前更新了**浙江、河南、广东、江苏、广西、山东、湖南、湖北、四川、江西、辽宁、陕西、重庆、山西、贵州、福建、云南、天津、吉林、安徽、甘肃、上海,**共 31 个省份的公务员工资。可在公众号回复 “工资” 查看,欢迎围观。也可同理自取中县干部电子版。
额,人太多了,也可以我个人首页公号里自取
放几页中县干部的,大家看看:
比如《中县干部》中,关于县城的政治家族,冯博士总结道:中县有 21 个大家族(家族中有 5 个以上副科级干部的家族),140 个小家族(家族中 2-4 个副科)。
如果你是外地的,进入中县当公务员,你竞争的过这些家族吗?
关于关系运作方面的描述:光从下面推不行,还要上面有人拉你。
关系网的连接,靠的是:喝酒、打牌、送礼。如果你三样都不会,……?
还有,体制内的送礼,中县干部都送的什么?
还有很多极具现实的东西……
-——– 厚颜推荐一下我自己的公众号,关注:岸上那些事儿、选调生参阅,送您一部反映基层官场现状的大作《中县干部》。 要是有备考的同学,我的公号:岸上那些事儿 送一份备考资料,关注后回复 “公务员备考” 即可。包括历年各省行测真题、历年各省申论真题、李 mY 申论、fb980、面试资料、国考资料等
中县的县领导当年提拔为副科级的工龄分布如下:
可以看到,**成为县领导的这些基层大佬,可谓县里一方诸侯,这个县基本没有他们想办办不成的事儿。**这些人里的 59% 的人用了 6-10 年的时间提拔为副科,25% 的人用了 11-20 年的时间提拔为副科。
再看看中县的正科级一把手他们提拔为副科用了多少年。一个县里的正科一把手已经是实权派了。
正科级一把手们,有 69% 的人提拔副科用了 6-15 年。还有 15% 的人用了 16-20 年的时间才提为副科。
中县干部四级金字塔结构:
比如:不要背后议论领导,领导都有很多耳目,好话不一定传到他耳朵里,但是坏话一定能。
政绩型干部体制,需要以政治忠诚为基础,需要听话服从,而政绩也是围绕上级中心任务产生的政绩,是需要上级认可的政绩。只有把忠诚和政绩很好的结合,才能有较大的晋升机会,这就是忠诚—政绩激励机制的运行逻辑(杨雪东,2001)。
历史是人民写的:
而对于每一任领导来说,“历史是人民写的”,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会留下记录,干部和群众都会对他们进行评价。“政声人去后”,当每一任领导回望仕途的时候,他一定会清楚自己在任的 时候做了些什么,他的政绩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他也肯定清楚:历史的审判和人民的评价是最公正的。
在县乡,你身上知识色彩太浓,很多人把你看作另类,你必须把知识色彩磨掉,和他们一样。
“县乡比较看重实践能力,而不是理论能力。中专生发展好,一个他们分配有固定的单位,本科生往往分配不对应。一个呢,县乡很多事情,本科生往往进行价值判断,这样很多事情,中专生能干,本科生就干不来,这样领导就认为你工作能力不行…… 我们当年高考的一个同学蔡礼宇,我考的郑大,他考的中专,郑州水利学校,这你就能看出来,当时他都是镇长了,我还是副镇长。张国际、陈谷允,都是水校回来的,都发展的不错,还有林校、农校都发展的不错,等于本科生干不过中专生。你身上知识色彩太浓,很多人把你看作另类,你必须把知识色彩磨掉,和他们一样。再一个,你看这些中专生,其实能力素质不差,他们一些人阅读量很大。”(江道琼访谈,2009)
在县区,哪些单位提拔快?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纪委、宣传部、政法委等
从部门出干部的比较来看,县委办第一,贡献了 6 位县领导和 17 位县直、乡镇领导。组织部第二,贡献了 3 位县领导和 15 位县直、乡镇领导。政府办第三,贡献了 1 位县领导和 17 位县直、乡镇和垂直部门领导。纪委、政法委和宣传部基本持平,统战部最少。
**“年龄是个宝,能力作参考,关系最重要。” 这是一个在中县乃至在全国官场都流行的段子。虽然有些夸大,但却实实在在地道出了关系在干部仕途中的重要作用。**中县干部仕途中最重要和最隐秘的两个环节:书记办公会和县委常委会。
在进入机关工作前,看了不少官场小说,比如《驻京办主任》、《二号首长》、《沧浪之水》、《侯卫东官场笔记》等等。
进入机关工作之后,官场小说都不看了,因为值得借鉴的内容并不多。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来源于生活,但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比现实生活更具戏剧冲突。
**一是主角光环过于明显。**比如《二号首长》中,主角唐小舟从一名郁郁不得志的报社记者被省委办公厅选中给新来的书记当秘书,在现实中,这样职位调动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再比如,《侯卫东官场笔记》中,主角侯卫东一个穷小子,分配到基层乡镇工作,修路、开矿场、解决当地黑社会,一路打怪升级,要没有主角光环,别说步步高升了,能不能保住平安都是个问题。
**二是过多描写阴谋论。**虽然书中的部分现象和内容确实存在,但可以负责任的讲,并非主流。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作者必须把重点内容放在这些方面。反而对于如何灵活运用制度、规定实现任务目标和推动改革发展这一体制内最重要的工作能力着墨不多。
**三是时代发生了变化。**最近十年各项制度规定不断完善,巡视监督更加严格。在目前的工作环境下,年轻人如果以官场小说中的内容来指导工作,很容易把握不好尺度,触犯纪律的高压线。
推荐几部体制内的年轻人必读的经典书目和纪录片,相信会比官场小说更有收获。
**1、《毛选》。**是屠龙术,也是政治学的经典,不仅有可以上升到哲学层面的认知方法论,如《矛盾论》、《实践论》。也有具体工作的指导方法,如《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2、《中国共产党历史》。**以史为鉴,可知兴替。100 年历史中,不同人物的荣辱兴衰,对于后来者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两份《历史决议》。**这两份文件对很多历史问题、人物、事件作出了最终的评价。背后展现的关于路线之争的脉络非常值得研究。
**4、《君主论》。**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论著,西方的权术经典。
**5、《乌合之众》。**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解释了为何群体往往呈现出 “盲目”、“冲动”、“狂热”、“轻信” 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群体的这些特点建立和巩固自身统治的。
6、《中县干部》,冯军旗撰写的一篇长达 25 万字的博士论文,因为所有内容均来自现实采集的材料,因此具有极强的提示和警醒的意义。
**7、纪录片《大同》(又名《中国市长》)。**以原大同市长为主要拍摄对象的纪录片。真实展现其在大同主政期间,在推进城市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工作状态。
结论:可信度三成左右。
考上乡镇公务员后,职场小白,被各种 “内幕” 贩卖了焦虑,所以第一时间买了一套《侯卫东官场笔记》,想先对体制内有所了解。到了县级单位后,买了王跃文的《梅次故事》《西州月》,到了市级单位,又买了王跃文的《国画》、黄晓阳的《二号首长》。到了省厅后,也曾搜索过不少官场小说,几乎都是看几章就放弃了,臆想、脑补、夸张、外行的东西太多,倒是把 2003 年播出的张丰毅主演的《龙年档案》在上下班的路上看完了。
官场小说,说起来重点是小说,为了讲好故事,必须对人物进行塑造,矛盾进行突出,主线进行明晰。而为了突出矛盾以推进情节的发展,必须创造一些精彩的冲突。这些也和其它文学影视表达形式一样,是为了让读者过瘾的,也为了让读者受众面大一点,所以很多时候将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争官上位、贪赃枉法写的很直白浅显,和实际有较大差距。
这和《三国演义》一样,《三国演义》重点是演义两个字,跟实际有较大区别的,就说两军阵前,两员大将彼此厮杀,一个被斩落马下,胜利一方的将军大手一挥,士兵掩杀一阵,大胜回城,缴获粮草辎重无数。真正在历史中,这种单挑是极少的,夏侯渊修工事被黄忠部斩杀。正史写的很明显:三国魏曹操《军策令》:“渊(夏侯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尚不能亲战,况补鹿角乎!”
所以官场小说看看就行,不要全信,当然也不是说写的一点根据也没有,《侯卫东官场笔记》的作者小桥老树,曾经是重庆市永川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画》《梅次故事》《西州月》的作者王跃文,曾先后在县政府办、市政府办、省政府办任职;都有一定的体制内经验,所以对官场运行有深刻了解,故而能通过文学加工,将大家猎奇想看的 “潜规则”“阴暗面”“权钱权色交易” 写得十分真实。相比较而言《二号首长》的作者只有纸媒经历,对体制内的理解就浅薄一些。里面不少东西现实中几乎无可能发生。
我为什么不提具体细节呢,就怕有杠精,什么事在官场都有可能发生,为啥就不可信呢?其实不是不可信,也不是没有这些事发生,而是不是这么普遍,也不是这么明显,更多的是小心谨慎的、长年累月慢慢变腐的,偶尔遇到疯狂的,也早就被双规调查了。但是我这里一定要推荐一部纪实文学《追问》,是在职纪委书记、作家丁捷写的非虚构采访实录,经过中纪委授权的文学作品,里面有大量真实案例,也有各个不同方面的贪腐典型,完全没有虚构成分,可谓原汁原味。作者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既探索案情、也探讨人性,非常值得一看。
《追问》里最后的华尔兹,写的就是原中国银行行长王雪冰和化名安娜的某女星的故事。这本追问所体现出来的警醒教育,比一米高的官场小说要更直接、更深刻,内容却一定相对平淡一些。我一直将这本纪实文学放在手边,时时提醒自己,举头三尺有 “神明”,侥幸伸手必被捉!
但是官场小说有一定可取之处,那就是人性。无论怎么虚构、夸张、嫁接、糅合,其出发点一定是人性,金钱、美色、权力、欲望,这是每个人无法躲避的,只不过把这些放在体制内,有一种催化的作用,让冲突显得更合理,让金钱美色来得更容易而已。但是里面体现的人际交往、话术表达、鬼蜮伎俩,当然都是源自于生活,也都是作者人生阅历的总结。而这些都恰恰是职场菜鸟、小白能吸收、了解、掌握,并加以运用有效避坑的捷径。这也是我说的可取的三成。
小说就当成小说看看就行了,不必要照进现实,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即可。最后,奉劝体制内的朋友们,不要没事研究官场小说、厚黑学,想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都是新人菜鸟干的事。写出权谋大作的人,现实生活中可能也泯然众人,网游里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四州的大侠,往往也可能是潦倒的抠脚大汉。世事洞明皆学问,好好做好本职工作、想好怎么能服务好社会和群众,这才是为政正途,光明大道!
我是南柯太守,职场的困惑烦恼,就找我聊聊吧,省市县镇四级工作经历,吃过好多猪肉更见过好多猪跑,有丰富的答疑解惑经验,也是知乎官方首批内测音频咨询咨询师。有时天大的事,一语道破 “天机” 后,也都不过尔尔,愿用我的经验,助你脱离苦海!
南柯太守
374 次咨询
5.0
215252 次赞同
去咨询
各种主流可出版的官场小说和热门网络小说基本都看过。自己在体制内工作近十年,总结下来:
可以借鉴的一些内容
1. 闫真的《沧浪之水》,在体制内别把自己太当回事,自以为清高结果多数不好,体制内终究是一把手意志大于一切
2. 楚渔的《荣辱》面对利益对错,要有抉择,不能丧失原则、精神独立和人格自由
3. 寂寞读南华的《布衣官道》和《官策》,传奇的部分可信不可信的不重要,可以学习主角那种顽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比能力更重要,面对困难能够知困勉行,咬牙突破;面对变故能够心态不崩;面对低谷冷遇能忍耐的住,这对于成事至关重要。
4. 体制内那种传奇故事,像《国画》里主角的偶然的进步史,其实不是没有,但是不要想会发生在自己头上。奇谋妙计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更是没有。更多是立足于自身岗位,给了什么样的角色就把每件事都干好。关系确实很重要,但是关系就在身边。按照体制内的规律来,慢慢坚持就是唯一靠谱的计策。
5. 经历于人特别重要。人是属泥巴的,放到模子里挤一挤压一压放到火上烤一烤,都能成型。人总能成长,岗位催人进步。经历变成了经验,知识才能变成见识和胆识。
总之,没有那么多奇谋妙计没有那么多传奇故事,但是很多主角的品质、心路历程是可以借鉴并运用到自身实践中。
有些书上学时候看过,但是工作之后再看也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可信度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很多主角道德败坏,彻头彻尾的人渣,还是底层阴沟里那种。
我记得看过一个别人推荐的:
主角开始是个报社小角色,很自卑,说手底下女实习生都看不起自己(就是想利用职位上的不对等来潜规则对方,而不得);
要是他一个老男人狂热的爱上实习女学生,想恋爱结婚组建家庭也行,
但其实就是单纯的想发泄兽欲,想潜规则人家而不得,天生的坏逼。
结果某天调任政府当秘书了,当天晚上就把女实习生上了。
这尼玛不是人渣吗?
这种货色,能当新中国的官?看着就是应该枪毙的社会瘪三。
在没有打击之前,那些官场小说还开后宫,什么女下属、权钱交易的商界女人、女大学生全潜规则或者直接强奸。
而且都和黑恶势力勾结,用黑恶势力吓唬和迫害百姓,好像脑子里只有黑社会才是最爽的,这群下三滥的狗逼。
我觉得这玩意别说是中国官员,说民国官员都是侮辱人家,《潜伏》里的站长科长们都没有这么下贱过,要是说这是一伙民国的土匪山贼,倒是有可能。
一群流氓人渣在写这东西,写出的都是自己内心映射,都是流氓人渣瘪三下九流的玩意。
官场小说的可信度,大概位于基本可信与部分可信之间。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要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官场小说。假如,你把官场小说视为一个类似口述史的作品,那么他就是真实的,因为创作者的确接触到了很多普通人接触不到的内容。如果他能保证所写的东西,都是对他知道的内容的使用,那么这种官场小说就是基本可信的。
但如果站在真实世界的立场来讲,这种口述史性质的作品,只能说部分可信。道理也很简单,每个人都不是全知的,甚至连获知一些秘密文件、档案等的资格都没有,对于很多事情的 “内幕” 的了解,往往也只是听他人口述或者猜测。而且呢,能写官场小说的人,一般级别也不会太高。你指望一个处级干部能写出省部级干部的日常,以及所谓的“内幕”,那也实在是强人所难的了。而真正到了省部级这个级别的,除了作协文联主席这些平时就需要创作的人之外,其他的真没这个精力去搞创作了。
不过,要说官场小说的可信度都不高,也不尽然。有一类官场小说的可信度还是挺高的,那就是有基层经历的中层干部描写基层官场生态的作品。这是因为,有基层的工作经历,所以知道基层官场的种种猫腻,而有因为升了职务,到了更高的级别上,所以也能看得比基层更广一些。但除了这种之外,剩下的就当个小说看就行了。
至于说高层的官场,读读历史书和学术论文就行了。即便这其中会有很多删减,但官修史书的编纂者一般官职都很高,能接触到的史料也绝非普通人臆想可比。而学术论文,也都是研究者基于史料所展开的研究,其严谨性自然也要比小说高不少。这就好比,你觉得《三国志》再不靠谱,它里面对三国时期 “官场” 的描写,也比《三国演义》好多了吧?
让你来写也是真假虚实混搭,写的太假没人读,因为没有 “专业感”,写得太真也没人读,因为没有 “爽感”,还是用知友喜欢的《侯卫东官场笔记》作例子罢。
有的不真实在于信息不对称,有的不真实在于通过审核,有的不真实在于制造冲突。
比如你写一个超级真实的基层公务员,参加工作去了县直某局,勤勉尽责还能写东西,还得遇到比较公道的领导而不是奸佞贪婪之徒。受到赏识真给饼,当副股长,升办公室主任。赶上换届,领导推荐,三十啷当岁的你去当副镇长,从此 “大小也算个领导”(详见《中县干部》)。随后党委委员,副镇长,从农业管到工业,换了个镇升任副书记,又调回县城边上的镇当副书记。随后县直某部门党组成员,副局长,改革后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主任科员,到年龄不再担任领导职务,转任一级主任科员。职业生涯期间最开心的事情是儿子考了顶尖大学,全县传为美谈,遇到的最艰难的事情是买不起北京的房子,最后卖掉县城一大套四处举债购买房山区 80 平米住宅一套。这个没人看的故事的主人公是我亲叔叔,买房之后,有次他买了一条 25 块钱的裤子,被我奶奶批评了一通。
《侯卫东官场笔记》的故事就 “爽” 得太多了,故事结构是传统的 “打怪升级”,毕业到女朋友家被拒绝—考上益阳县公务员—到偏远的青林镇还被书记赵永胜打击—团结村民争取支持修通了路(在此期间办起石场赚到了钱)—利用威信跳票当上副镇长—被县委书记祝焱看中当上秘书—县委办副主任到新城区管委会主任—新管会有起色书记走了县长马有财将其调到科委当主任—被市委书记周昌全看中当了秘书—市委办副主任,成津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周昌全调走被新书记朱民生调到农机水电局—被省委书记蒙豪放和夫人吴英看中—当上沙洲市副市长—蒙豪放调走侯卫东开始新征程。
故事中矛盾冲突的起因总是领导不赏识,新领导不但不赏识还猛怼,解决方案是钱多能力大,更大领导出来提拔,说实话文学性上确实不太有格调,但吸引人的一大原因是足 “爽”,比如晋升情况(与《中县干部》中的真实干部做对比)。
还有就是故事的前半段相当真实,这主要源于作者(小桥老树),在九十年代和 00 年代确有乡镇和县区的工作经历,对基层工作的细枝末节都信手拈来,这就好比多数研究者都认可施耐庵大约是位刑名师爷,因为写得实在内行,后半段则有些失真,主要是因为作者是重庆某区的一位副处级干部,对上级和更上级机关了解程度有限。
所以是真实与不真实同时存在。
有的真实是属于九十年代的:比如搞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第一要务,大办交通是最佳方法,(李达康直呼内行)。比如农民负担过重(恕不细说)。比如国企和下岗(恕不细说)。比如干部的进入方式,不够公平公正,两个正科级干部朋友聊个天就分配个干部。比如一些干部经商办企业。比如环保与居民增加收入的冲突。
**有些真实则是一直如此:**比如机遇形势,领导赏识,个人能力,工作成绩,年龄优势,学历优势,往往在晋升中都有作用,但顺序可能有所不同。比如清贪之间有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征地矛盾。比如政绩观和政绩的积累方式。比如和领导相处的方式。比如做好中心工作的重要性。
好消息是上述问题在 00 年代很大程度上得以解决,当然和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分不开,整个国家越来越好,欣欣向荣,比如义务教育全免(乡 2005 城 2008),取消农业税和给补贴(2005),保障人权入宪(2004),公务员考试录用(2002 年起陆续)。我们这代人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九十年代十几岁 00 年代二十几岁),所以能看出作者的用心和 “真实感”。
但该文也有较多不真实的地方。
最大的不真实是侯卫东 “有惊无险” 躲过了几次调查,相关的不真实是候没有给利益相关方牟利,候副市长在自己辖区(以亲戚名义)有矿山,入股大中型企业(精工集团),有李晶(同时打理企业)和郭兰两个情妇,树敌颇多,居然始终能游刃有余,真实世界里不进大牢几乎是不可能的。
还有个不真实是侯卫东 “人见人爱” 的种马人设,读起来反而不适,英俊而年轻有为的人确实多的是,但是像这种 “老少皆宜”“大小通吃” 还是不多见的,比他大的喜欢他(李晶),同学喜欢他(张晓佳和段英),同事喜欢他(郭兰),下属喜欢他(杨柳),服务员喜欢他(春天),高中生喜欢他(铁瑞青),领导女儿初中生喜欢他(祝梅),而且这些女生完全不求名分,不要金钱,召之即来,挥之则去,郭兰被描写的冰清玉洁,恋爱都不谈一个,去当小三则勇往直前,爽文写到这个程度也没谁了。
所以你们从中汲取些道理可以,完全照做就大可不必,也不用羡慕到自我怀疑,就是个小说啊。
“公门之内好修行”:还是众善奉行,拒绝贪腐,履职尽责,家庭和美,口碑尚佳,俯仰无愧得好,睡的踏实吃得香,不为一时一事的得失陷入苦恼,岂不美哉,人生短暂,夫复何求,别逼自己,卷不动就歇歇看,在此与诸君共勉。
感谢邀请。
《背靠背脸对脸》里的王双立说:“当上馆长又怎样,不才是个正科级,谁又能出人头地。”
书中故事都是凭印象写的,如有不当请指正,诸位亦不必妄自菲薄。
当时刚入体制,有时间看了一本官场小说,看的如痴如醉,节选了一些片段,可能是觉得自己是不可能像主人公一样,逆天改命,不过确实看着很爽。分享给大家,侯卫东官场笔记
1. 有一个小孩指着大楼门口挂着的几块牌子,问妈妈: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都是干什么的?他妈妈回答:市委就像你爹,什么也不干,整天背着个手光知道训人;人大就像你爷爷,提着个鸟笼子晃悠,啥事也不管,政府就像你妈,整天傻干活,有时还要挨你爹的训;政协就像你奶奶,整天唠唠叨叨,但谁也不听她的。还有一个市纪委呢?他妈妈说,市纪委就像你,说是监督爸妈,但又受爸妈的领导、吃爸妈的饭、穿爸妈的衣,只能装装样子纪检监察一下爸妈
2. 当官就如爬山,一山还有一山高,永远都没有尽头。等到终于爬上高位,已经是年龄已高,身体衰弱,不停爬山到底有何意义,人生即充满无奈,又有着相当的戏剧性,这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3. 眼尖、手快、腿勤、嘴紧
4. 每临大事有静气
5. 朋友千千万,知音有几人
6. 来是空言去绝踪, 梦为远别啼难唤,蜡照半笼金翁翠, 刘郎已恨蓬山远,
月斜楼上五更钟。书被催成墨未浓。麝熏微度綉芙蓉。更隔蓬山一万重
7. 做为领导。如果不为身边人谋福利。在身边人眼里他就没有了威信。领导的选择既是现实选择。也符合人性。硬是不准提拔身边人。这是违反人性。更是不现实的
8. 从每个成功者身都可以读到这种因果关系。抓住机遇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人生才更有遗憾。
9. 人民民主专政的铁拳之下,任何意志都将被粉碎,
10. 多走路,少吃肉,长精神,没有肚
11. 是什么虫就得钻什么木头
12. 古今中外,背井离乡讨生活的人们,有的富足,也有的穷困;但无论是富足还是穷困,心中的离愁却是永远难以磨灭的。
13.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14 你们这代人就是少了奉献和追求
15.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16. 子欲孝而亲不在。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此
17.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提拔重要,换一句话,每一次重要提拔都是有看不见的手在推动
18. 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受到的教育以及自身经历,将做官看成了最佳的人生选择,这是深入灵魂深处的观点,平时有可能显现不出来。在遇到有选择之时,这种观念便会顽强地从冒出头。这和人品无关,和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关
19. 钱钟书将婚姻比作围城其实官场悬最大的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却没有出去的勇气;外面的人棋讲来却没有进来的路子
20. 人生既无常又无奈,就算官当得再大。钱赚得再多,很多事情也无能为力。既留不住自己青春。又不能让老妈恢复如初
21. 这里有一个机遇问题,但是更关键的还是素质。每人个在这一辈子都会有机遇,只有素质过硬,才能抓住机遇,否则机遇就会擦肩而过。一个人的时间有限,流失了几次机遇以后,他便注定是平庸的人
22. 在社会上,很多时候都是说的假话,但是假话也一种润滑剂,有利于社会更加顺畅的运行
23. 若是大家都有说真话的氛围,更加有利于社会运行,还会减少运行成本
24. 男人三十岁以前,相貌就是由父母决定。而过了三十岁,相貌则由自己所决定,许多丑汉到了中年。
25. 一江春水已流干,两座高山成平川,昔日风景今不再,只剩两颗葡萄干
枯草堆里到处翻,始终不见枪和蛋,岁月沧桑不饶人,只见一根萝卜干 (有深意 慢慢理解)
排版不易,麻烦双击支持
26. 告诫是理智,理智战胜情感很难。对于多数人来说,理智和情感是一对势均力敌的对手,有时理智会占上风,有时情感会处于优势,但是都无法将另一方击溃。如果真是击溃的另一方,这个人就必然会变得偏激,并非好事情。
27. 国家不幸诗家性,官位不达者多喜佛
28. 政治,必须要妥协。
妥协,并非懦弱,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坚持不懈。
29. 一段与自己有关的历史也就结束了。每个人的岁月都需要有相关人来映证,当相关人纷纷离世之时,他本人的岁月无人能够证明时,也就到了应该结束之时。所以,有很多活得很长的人面临同时代人纷纷凋零时,会感慨:“为什么我要活这么长。”
30. 多经历几次葬礼,人就豁达和坦荡了
3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2. 这个累主要是心累。不是身累,身累可以休息。心累则往往并不容易解脱,除非彻底换了环境
33 做人千万别小看了自己,在这个社会,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主要看财富
34. 人是有弱点的,凡是主动送过去的恩惠,就不算是恩惠,只有自己努力争取过的事情,才会记忆深刻
35.” 善战者无名,真正成功的反腐败机制是不产生反腐斗士的机制,换一种说法,好的制度让坏人没有办法做坏事,坏的制度让好人做坏事。
36.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37. 在位者,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总体来说:底层官场和文化圈官场得小说可信度比较高,再高一层可信度就不高了,再高一层就更不可信了,再高一层就不能读小说了,而是要去读《资治通鉴》。
官场也分为很多种类型:如文化界的官场,学术界官场,省部级官场,小县城的官场。这些都叫官场,但是区别很大。
底下很多答案中推荐一些官场的经典作品,如冯军旗的《中县干部》,但是这是对于小县城官场的勾勒。再如阎真的《沧浪之水》是对于文化界官场的勾勒,阎真的小说很少直接写纯粹的官场小说。
**简而言之,不同层次的,类型的官场,其本身的运行逻辑也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而言,文化界的官场,如阎真的《活着之上》,或者如王跃文的官场小说《国画》等这种描写市厅级的官场,其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因他们两人都曾身在此山中。冯军旗的《中县干部》自不必说,因为社会学理论本来数据就要有一定的真实性。
然而更高一级的官场小说如周梅森的《人间正道》《人民的名义》描写的层次已经转入了更高层。说实话,虽然周梅森的小说这几年很受欢迎,但是其实他对于这个级别官场的运行逻辑还是描写的还是有些错位。所以可以说,省部级的官场小说在中国目前几乎看不到特别真实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作家本身的阅历所限制。现实主义文学要求作家必须对于所描写之物有最起码的了解,但是实际上对于大部分作家而言,省部级这个级别的官员,他们基本没有太多的接触。所以描写起来会出现失真。
如作家路遥曾在《平凡的世界》曾有一段要描写省委书记的家,可是在现实中,他并没有接触过这个层次的领导,于是他专门趁省委书记一家外出、只留保姆时,假装找省委书记而进行了一次短暂的体验,了解这个家庭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
可见,如果完全不了解这个圈子所写的东西就没有多少可信度。另外有一个不能现实原因决定了在中国省部级这个层次的官场小说可信度不高。也就是这个层次的事已经比较敏感,国家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你写一个讽刺国家广电总局领导的电影本子,肯定不可能拍出来。
因此,可以说官场小说在底层的,文化领域的官场还是比较真实的,只要不完全代入,读一下也无妨,而更高层的官场小说可信度并不高。至于再高一层那就不能叫官场了,也不能再读官场小说了。而是要读《史记》《资治通鉴》这类书了。
没啥可信度,千万别信那玩意。
小说是什么,是要靠情节推动的,是要靠人物互动推进的。尤其是官场小说,很多冲突的展开,矛盾的设计都是作者预先安排好的,有伏笔、有铺垫、有高潮、有低落,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小说作者的构思而来。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官场小说也是依托于现实而高于现实。主角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环境、遇到什么人、发生什么事,对于读者来说是未知的,而对于作者来说是已知的。虽然你读的时候,为了主角的受人陷害而悲愤,因主角的化险为夷而惊喜,但在作者眼中都是设计好的,他是站在上帝视角谋划这一切的。
但是现实就不一样了,一切都是未知的,一切都是不知道的,任何斗争都是基于基本的工作任务开展的,哪有那么多的个人恩怨;一切的矛盾也都是有前因后果的,哪有那么多你死我活。
在现实官场中,每个人都是动态博弈的,你不知道别人会做什么,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你只能见招拆招,借力打力,根据形势的判断来为自己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哪有什么扮猪吃老虎,什么你在第一层、我在第五层。
因此,在现实中,能力水平是第一位的,权谋技巧的第二位的,只有你有这个能力了,你才能在那个位置上施展自己的权谋技巧,你没那个水平,就是再会玩权斗也没有用,别人照样不配合。
比如,在小说中,主角升到一个位置肯定会有一个宿敌跟他暗中作对,主角利用自己的才智将宿敌打败。在现实中,哪有那么多宿敌啊,哪有那么多化险为夷啊,真正的失败者都泯然众人了。
以党风党纪来看,现在大部分官场小说的主角都够得上双开的标准了,生活作风腐败(好几个情儿)、搞团团伙伙培植私人势力(主角肯定有自己的派系)、既想当大官又想发大财(私下控制什么某某财团)、隐瞒境外存款(有钱不敢说肯定存境外特别是瑞士)、忘议中央大政方针(主要指的是某些重生的写参与改开大讨论等等作死举动)、泄露组织秘密(为了发展人脉,把组织还没公布的任职信息提前告诉某人让他好做准备)、搞政治投机和政治攀附(官场小说里充满了派系概念),这么多的违纪事实,也就是主角吧,别人早就双开了,而即使小说里主角登顶了,在我心中这也是个被双开的人。
还写什么地下情不会被发现,是组织无能还是作者觉得读者不懂?凭什么主角生活作风腐败到这样了毛事没有,人别人就会因为生活作风问题倒霉?一句真爱就让各位大佬放行了让主角安心种马高官得坐,这种好忽悠的大佬也能称为大佬?
你个人势力都膨胀到以县长架空书记了,上面竟然调整书记?还要不要讲政治了?
另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兴起的说法,会发展经济的就是好官?而且这种经济发展的方法还是招商引资还没几个实业也没几个高科技的?这样会被鄙视的知道不?
总之,这样的主角其实是应该被双开那种吧
像《二号首长》这种,我认为,如果你已经做到领导那个层面的话,可以参考,对新人借鉴不大。
像《侯卫东官场笔记》这种,我认为对新人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哪怕他过于理想化(小说嘛,这是必要的加工过程,直接写” 干了 20 几年,硬熬上领导位置的 “,估计也没人看)。
还是以《侯卫东》为例,我认为他对新人的启示有:
1、要折腾,从拼命抓强盗,到垫资搞公路等等,都证明,折腾才能出政绩。
2、要有钱,只要不是贪,打正常的擦边球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对自己的事业有益无害。(期间,他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的接触,后期就是靠送钢琴来拉近距离的。九几年的 2 万块,相当于现在的几十万了吧?一般人拿的出手?)
3、平台要高,一直在底层是干不出什么大名堂的,要有往上走的觉悟,比如跟着大领导。
4、要结交朋友,别看反腐中一直杜绝”圈子 “,这个概念很模糊,有几个铁哥们,算” 圈子 “么?有过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 多个朋友多条路“才是至理名言。这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小说中,市委书记让他写材料,他没有思路,找的记着朋友才搞的定
5、还有其他一些细节的问题,比如跟领导要忠心、不能窥探领导隐私,当下属要注重汇报、不能越级,处同事要左右逢源、不能伤人,对下属要恩威并重、不能过于严苛等等,也很值得借鉴。
总之,看小说,要有” 梳子的心 “,去粗存精,细心体会其中的道理,这才是主要的。
结论:新人看看官场小说,没啥坏处,会提高官场的” 情商 “的。
可信性和可行性是两回事。
比如《侯卫东官场笔记》早期内容的可信性就是 100%,包括 “种马” 内容。
作者不过是把他早期经历和见闻稍加修改,变得更加故事性。
如果 90 年代初,你真的可以刚入职,就带头领导乡里乡亲建条路,能不火线升副乡长?
基层 30 岁左右实职正科,敢打敢拼,能不是种马?信不信,今晚夫妻吵架,明天早上两下属就安慰你离婚?
放到现在,如果你 2 年前刚入职,想好好宣传单位业务,于是开始认真研究抖音号,按找自己的想法想段子、编素材、播内容。
2 年后,你们单位抖音全省业内领先,你能不火速提拔?
只是所有的官场小说,都预设了一个伯乐,一个想做、能做、敢做一番事业的伯乐,又预设主角业务能力、交际协调能力、情绪控制和毅力都很强,还预设顶头上司领导不贪功。
现实是,你刚进单位想做抖音号,刚放两期,你水平不足,除了朋友,没有浏览量,放弃了——自身业务能力不足。
你想找其他部门同事合作出镜,讲讲工作,同事拒绝了——交际协调能力不足
你费力做了半年,稍微有点粉丝,但没什么业内反响,领导给你安排日程工作不减,抱怨你积极性,你放弃了——无法应对逆境和不解,情绪力不足
你想到一个很好的故事,内容领导却不同意,他只喜欢因循守旧的官方内容——领导魄力不足
你做的一切挺好,领导挺支持,但对外宣传,向上级反馈,他压根不提你名字,于是你在更高层眼里不是项目负责人,而是项目办事员——顶头上司贪功,你干啥都等于他干
好了,你干得好,顶头上司也认可,大领导也把你升了小股长,出差、汇报带着你,前途似锦,结果大领导进去了,你被认为是 “他的人”,收到排挤——领导本身干不了一番事业
书里侯卫东当年的伯乐,从县委书记、市长一路升到省委组织部部长,侯卫东能差么?
现实里很多省委、市委主要领导的秘书,或主要接触的科室办事人员,就有类似的经历,升到和侯卫东最终一样的位置——市长。
问题是,你哪怕能力过人,你的领导能力过人、背景通天么?
但是,读书不要消极,消极也没意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不是可信度,是适用范围。就是他说的可能都对,但对你没用。
比如说要跟对人,这是结果倒推。只有几年后有人升迁有人被边缘甚至锒铛入狱,才知道跟的是对的还是错的,跟对人的当然说自己眼光独到了,但你能从中学到什么呢?就像一个中了彩票的,你学他的选彩票方法,你就能中奖么?
官场的基本规则是规则不透明。不管什么规则,包括潜规则,都不透明。有人说女人放的开就有进步,他没看到好多放的开的也没进步。有人说都靠背景,那好多官二代,富二代也在基层趴着。有人说要送礼,送了别人就收么?收了就给你升官么?收了不给你升官,你去要回来么?
只有规则透明、固定的情况下,攻略才有意义。否则别人的攻略看着再对,你也用不上。有些人觉得有用,只是在脑海里模拟,如果当年我怎么做怎么做,今天一定怎么怎么样了。这种模拟不是现实。你知道的越少,模拟中你的成功概率越高。你知道越多,越知道没那么简单。你当年走 A 路没成功,不代表你走 B 路就一定成功。
官场小说的可信度,不能一概而论,像《人民的名义》《破冰行动》《扫黑行动》等原著小说,都有非常高的可信度,因为本身就是以官场某些人的原型来构思的故事,而不是完全靠着天马行空的想象来虚构的小说。
所以,官场小说的可信度,并不取决于是否是官场小说,而取决于是否是严肃、严谨的小说!最重要的是官场小说的可信度,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在神似、而不在形似!
比如说,有的人指出了《二号首长》男主唐小舟从一名工作、生活等方面都郁郁不得志的邋里邋遢的记者,突然之间受到了命运的垂青,一跃而成为了省委书记的秘书、即所谓的 “二号首长”,认为这缺乏现实基础,与现实当中秘书的选拔逻辑不太符合,从而认定《二号首长》这样的官场小说没有可信度。
应该说,根据近一段时间以来的体制内秘书选拔逻辑来看,从 “两办” 等重要省直部门之外、特别是从记者群体之中,挑选 “二号首长” 这样的关键职位,确实是非常少见的。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一点,就进而认定《二号首长》这样的官场小说没有可信度,则是典型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可以说是“因噎废食”,得不偿失。
《二号首长》之所以一开始将男主唐小舟在职场上、在婚姻中的生活状态,写得那么不得意、那么糟糕,恰恰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 “欲扬先抑” 的文学创作手法而已,正因为男主在职场上不得意、在婚姻中又遭遇了妻子给的那样的难堪,所以才会有更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想法和冲动。这明显是为了后文做铺垫嘛,怎么能因此就认定这样的官场小说没有可信度呢?
鹤飞瓯越
154 次咨询
5.0
37995 次赞同
去咨询
事实上,官场小说的可信度,在于对官场上大大小小的、担任着不同职务的人的人心和人性的详细描写和入骨的刻画,在于揭示了这些人各种各样不同的升迁路径和升迁逻辑,特别是根据不同人的不同个性,写出了这些人物的不同命运和必然结局。——这才是官场小说最大的可信度之一,也是很多写得好看的官场小说之所以能够令读者看得如痴如醉的最大看点之一。
特别是像《人民的名义》里面,像侯亮平、李达康、沙瑞金、高育良、祁同伟等人物,在当下的语境之中,早已经成为了脍炙人口、喜闻乐见的官场人物,难道说《人民的名义》这样好的官场小说也没有可信度吗?
不!不!不!——《人民的名义》这样的官场小说非常有可信度!
现在各个地方都在大规模的搞改革、谋发展、求转型…… 不同性格的人,就会选择不同的路径和办法,进而在地方发展过程中烙上他们各自不同的或深或浅的烙印,而在这其中,也必然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和利益纠葛,尽管最终的版本不同,但是无一例外地是配方都很相似。
为什么呢?因为具有可信度嘛!说白了,不还是因为功名、利禄、美女和魅惑吗?只要是人,不管是不是官场中人,谁还不是照样要经受这些东西的考验?挺得住的,就能顺利过关;挺不住的,就只能一头栽下去、再也难翻身了。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官场小说只要写得好,其实是非常有可信度的!可信度在什么地方呢?在神似、而不在形似!有些情节的虚构可能会比较荒唐、经不起推敲,但是那些写得好看的脍炙人口的官场小说,必然会具有一些特殊的成功因子,不然也不会受到读者们的热情追捧了!
想想看当时《人民的名义》《破冰行动》热播的时候,那个热度啊,多少年都没有见到过了?以前说 83 版《射雕英雄传》、87 版《红楼梦》等热播的时候是万人空巷,那个盛况可能很多年轻人都没有见识过,但是那个时候的热度也很难在热搜排行榜上看得比较真切;而现在不一样了,像《人民的名义》《破冰行动》在热播的时候,很长时间的热搜排行榜上,都是这些作品在霸榜啊!
如果说没有可信度,这种霸榜的现象能解释得通吗?肯定解释不通啊!因为有很强的可信度在!
我几乎天天和官场的人打交道,大家也在一个微信群里瞎聊。如果想真知道,不如去论坛,而不是小说里。官场小说热, 是有原因的: 不是体制外的猎奇心理, 就是体制内的拿来主义。可惜,找错药方,就适得其反了。其实,真正的世界远胜小说,只是能写的,或不敢写、或不愿写。
官场小说, 应是读者了解官场的窗口
原本是某企业掌门人的刘扬,因工作需要出任某市的市委书记,年轻的他从整顿吏治入手,让百姓们看到了云破天开、春风拂面的景象。在和官场其他势力博弈的同时,年轻的市委书记用自己为民的心,把自己的名字深深镌刻在百姓心中……
看似是和其他官场小说区别不大的故事,却因为作者西堃十年 “行政” 生活的经历显得不同起来,对于熟知官场的西堃来说,这本小说不仅仅是要描绘一个官场群像,更是要让为官者多多体味为官的责任。昨日,西堃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在他看来,身处官场,不论是和权势博弈,还是和地位相争,为官者都应该像一株直立的杨树一样,挺拔在中国大地上。
因为《市委书记》的畅销,西堃也被读者纳入了官场小说家的行列,对于读者因为描写官场小说而提出的官场小说的概念,西堃表示:“官场小说自古有之,唐传奇中就有比较好的作品,如《南柯太守传》、《高力士外传》等,清人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是官场谴责小说的鼻祖。我对官场小说这个概念并不排斥,写官场生态和公务人员行政生涯的小说作品即是官场小说。像任何一个概念一样,它没有好不好、正确不正确的说法,它只是一个容器,就看里面装着什么东西。”
西堃认为,官场小说跟其他题材的小说没有质的区别,只是题材、所写内容有迥异,它的主要功能还是认知、愉悦,给读者带来教益和艺术品独有的享受。当下的官场小说,应当是读者了解、认知行政(司法、教育)管理、行政行为、行政(司法)生涯的一个窗口或一条路径,了解作为官员和一般行政人员的思想、行为、命运的 “万花筒”。
** 作家揭示问题,政治家解决问题**
而身为官场中人,为什么会突然把写作的焦点聚集在此,西堃认为正是自己的经历让自己有了写作的欲望。
“十年行政生活,我看到现实残酷的方方面面,看到了种种丑恶,并在一位老作家的教导下于 2003 年开始写身边人物的官场生活。这类题材的小说当时发表起来非常艰难,我写了十余篇,只是在 2007 年由《章回小说》于当年的第十一期和 2008 年的第五期发了一个中篇和一个短篇,其他的在个别地市级的刊物上蹑手蹑脚发了出来。让我振奋的是一位读者在网上高度评价了《暖阳》(发表时编者改名为《好官张正》),他说小说主人公是虚构的,但是小说的立场和主旨是昂扬的,明显不同于那些平面地描写官场蝇营狗苟的作品,很解气。2008 年我阅读了世界名著《卡斯特桥市长》,才发现英国人写官场也可以成为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遂开始写这个长篇小说。” 西堃说。
对于自己小说中洋溢的正气和昂扬的精神,西堃表示:“近几年来官场小说层出不穷,这是个好现象,尽管大多数小说作品谈不上优秀,但吹尽狂沙始到金还是可以期待的。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民众命运,关注时代走向,是有良知的作家的根本性立场,行政腐败、司法腐败、教育腐败皆在这些作家的关注之列。这些作家不可能解决问题,但是可以供读者和社会了解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及根治这些问题的必要性、迫切性。也就是说,作家提出问题、揭示问题,政治家解决问题。”
——————————————————更新————————————————————
找升迁 “秘籍”, 不如去读史
在《市委书记》一书中,主人公年轻的市委书记刘扬,一身正气,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整个小说看起来阳光了很多,不像一些官场小说,阴暗面的东西太多,有读者读完,表示很喜欢刘扬这个角色,真希望自己身边也有这样的官员。
西堃说:“刘扬有原型,他在一个地方只工作了半年时间,把他半年的工作写成一个长篇小说可能很精彩,但我没有这个条件,我与这个原型有一定的距离,他的思想和作风我只知道一些,更多的情节和细节还是想当然。一个市委书记要做事,可以不凭一腔热血,他手中有足够的权力完成上级赋予他的使命。他本身就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只要他行得端正,下面就不敢造次,即使有犯上作乱、违法违纪的人,他也完全可以依法依纪做出处理。”
很多人把官场小说当做是升迁秘籍,而作为一位官场小说作者,西堃绝对不希望自己的读者在自己的书中看到什么升迁秘籍:“好的官场小说来源于官场生活,其真实性毋庸置疑,但不可以此去套装现实。有些作品是简单地叙述官场上的人和事,有些作品寄托着作者的立场和良好愿望,有些作品大言不惭地宣称其作是揭示官场秘籍的。三类作品中第一类作品可看,第二类作品值得品味,第三类可以不看。这些所谓的秘籍,与其在官场小说中,找,还不如去读史书,史书中看得更清楚明了。”
对于本身就在官场中的人,西堃认为:“作为初入行政系统的青年人,要树一身正气,确信真善美是压倒一切的力量,那些所谓的荣华富贵不过是浮云而已,真正让一个人顶天立地的是这个人在他的一生中为社会做出的不懈努力,即使没有当什么官员,也像一株直立的杨树挺拔在大地上。”
——————————————————更新————————————————————
推介几本还不错的吧,《明代宦官与三案》。 还有下面这个,算当代的。
——————————————————更新————————————————————
就知乎而言,最有价值的是这个,都说大隐隐于网,果然是:
我就看过《侯卫东官场笔记》,还是我入职前夕看的,和他经历很像,我也是被分到了一个乡镇,而且更糟糕的是一个乡镇地税分局,垂直系统更难挪腾,到了以后几乎面临和他一样的绝望,你要说有多少参考意义,几乎没有,侯卫东的经历太戏剧化,真的非常巧合,其中我记得从人贩子手里救了一个领导的女儿,这种转折一般人碰不到(不能说没有,我表姐夫就碰到了,领导小孩要补英语,在教师库里发现了我表姐有英语专八,小地方比较少见,于是我表姐夫在面临绝境的时候走上了快车道。),但是对于我来说,就没有这么幸福,我和主人公的前期遭遇非常像,这也是大多数基层公务员会面对的,只是他的处理方式太有年代化痕迹,就是改开那会 “乱 x 出英雄”,现在基层干部没有这类机会了,所以他是从下往上,我就是从上往下,实际有点像早期和侯卫东作对的那个兄弟,那兄弟靠考当时稀奇的注册会计师来完成救赎,我也是选择考试,直接参加中央遴选,最后在经历过数次打击和国地税合并等一系列风波后顺利跳出,中间各种斗争和困苦并不比小说里的少,所以这本小说给我的启发还是有的,那就是:
人死鳥朝天,不死万万年!
是的,就是要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精神,最穷不过讨饭,不死总会出头的觉悟,我真是庆幸我熬过来了!
我的遴选经历:
https://www.zhihu.com/answer/752690074
我先隆重推荐两本《侯卫东官场笔记》、《二号首长》,在我看过的官场小说中,这两部最接近现实,也最有参考意义。
官场小说,可信度多高,关键看我们对官场、对体制内的认知有多深。
如果你是刚入职的小白,那就仅仅是个小说,看个热闹就好了;如果你参加工作几年,在体制内漂摆浮沉过,有些桥段你会于自身有凄凄焉;如果你是个正在谋求进步的奋斗青年,那里面很多工作技巧、工作态度都很值得我们借鉴。
小说,不比现实,小说必须靠情节的推动,才能精彩,因而小说会将现实中发生的事情,矛盾激化处理、人物夸张处理,同时为了让读者能看明白,有时候甚至复杂的事情简单处理,这也是被众多体制内人诟病的脱离实际的地方。
侯卫东,我们要关注的是侯卫东白手起家的经历,以及他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他给我们指出的一条捷径就是秘书升迁之路,这也是没有政治资源的大多数公务员,最好的出路,他的很多方法和技巧我现在依然觉得受用。
二号首长,这算是真正的谋略的层面小说了,我现在仍是秘书,再过几年可能会下放,我将会面临二号首长中小舟遇到的很多状况,他的处事技巧,我现在就在用。特别是他的经历与我很相似,我们工作也有很大的类同性,所以我代入感很强。差别在于,他的平台比我要高的多。
这几年大火的人民的名义,我看很多人也没有推荐,我倒是看完了,多少可信度大家自有评判吧。
更:推荐阅读,《中县干部》
写在前面:说到想要了解组织文化特别是人事权力方面的内容,不妨可以看几本官场小说,其中的部分缘由在于:它为圈外人或读者提供了一种粗糙的行为及思考范式,尽管这种想象是半闭合的象征符号所组成的文字世界。
官场和商场,同样需要管理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之所以说是推荐看几本小说,是因为有鉴于国内官僚主义的特殊国情,笔者以为现今官僚主义的泛化不仅仅部分地通行于国家权力机构,而且也影响到个人、企业单位,也就是说,它是作为作为一种不成文的意识形态而存在的。
但同时,笔者并不是说要用传统的官僚作风来进行现代企业的管理,只是说,通过观察这一历史产物,可以对一些企事业单位权力结构中涉及到的相关方面有所了解。
而观察的方式要不来自书本理论,要不就来自于个人亲身经历,但有鉴于时空限制,所以有时候不得不借助于书本。而优秀的非渣渣的小说相比较于系统的管理学科,小小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仿制一个虚拟的社会环境,其话语体系独立而完整,既有作者个人经验又受到社会事件的影响,对于读者而言可以节省一定的时间成本和智力成本,从而帮助自己了解外部环境。
同时,笔者提醒,这种阅读文本具有虚拟性和娱乐性,其有限的篇幅和条件设置难以匹配真是环境中复杂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组合,因而,在看小说的时候要默念口诀:【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此外,读者也应当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判断和检验其中的是非曲直以及所谓的人生道理,在经过读者的对抗性解读后,得出有利于自己的意义和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之所以借助小说,是可以增加一些认识,对管理的文本内容和方式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再者,官场小说里面充斥着官僚主义作风,这种意识形态的残留绝对不是符合现代科学性的企业管理,前者可能通行于官场,而后者才是真正适应于公司组织和管理的方法。
在一些案例故事中看到不少分享都潜意识的引用了很多中国古典的人治理论,提出其中所谓权力的支配和运作。但这种方式,在根源上,官僚性是与现代性相冲突的,二者只可能暂时妥协而不会共生,二者不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是双方斗争的妥协。
而根本上,现代的人权、平等、法治、民主的管理方式,与古典权威所依靠的集权、人治、阶级性有着实质性的差异,因而上述才是笔者建议的正当缘由。
以上
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都是 “皇帝的金扁担”,包括《侯卫东官场笔记》之类,至于《人民的名义》更不想吐槽,它们确实好看,但与真实无关。
真实的官场,并不有趣,甚至可以说昏昏欲睡,现在一没有政治运动,二不是战争环境,官场又不是马戏团,哪来那么多故事?
绝大多数干部,都是按部就班,论资排辈,只是极少数时候有个精彩转折。
真想了解官场,不如看看《中县干部》这种历史论文,没有任何噱头,全程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想看高深莫测的台词和精心雕琢的段子?
对不起,真没有,全程平铺直叙,发生什么,记录什么。
以论文第四章《轨迹》为例,作者没写任何情节和故事,只是根据实地调查和采访,记录干部职务的变动和级别的变化,对应级别权力的大小、掌握资源的多少、相应的待遇差别、升迁要经历的步骤。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那些枯燥无味的调查数字背后,才是一个真实的官场生态啊!
那玩意要可信,作者还写什么小说?
也就看个爽罢了。
可信度大概在百分之一百几十到百分之几百吧。
我这不是信口开河,看一下全国第一位辞职做公益的县委书记陈行甲是怎么说的。
陈行甲刚到巴东县时,不断有老板们到办公室谈工作。一次临走,有老板留下一个袋子,说是一件衬衣。陈行甲打开包装盒,衬衣下有封信,里面装的是港币。‘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面值 1000 元的港币,一共 20 万元港币。’陈行甲说。还有一次,有一个老板去找他,给他带了点纪念品。陈行甲当时非要开包看看是什么,打开一看,是两根金条。过去两年多了,陈行甲还能用手比划出金条的长度和厚度”。
在节目中,陈行甲笑着说:你们现在看过的所有小说、所有的电视剧,所有的电影,都没有我所经历的精彩。我不愿意描述他们坏成什么样子,这些人是真坏。
陈先生(不能叫陈书记了)是正人,好人,信人。
我相信他说的。
我并没有都看完过,但是推荐两本。
如果你是刚工作的年轻人,请认真的把《沧浪之水》读五遍以上,我前一遍和二遍都把重点放在了池大为后期的成功上,后三遍把重点转到了池大为前期的曲折,对刚工作的年轻人如何全面思考问题,非常有帮助。
另一本是《二号首长》,如果你已经担任县级及以上地方领导,那这本书对你担任五人小组成员及常委成员,会有很大帮助,因为他讲清楚了权力的运行模式,如何平衡利益之间的关系。
说到底,读在于悟,悟不出来,读多少都是枉然。
你看玄幻小说有多少可信度,看官场小说就有多少可信度。毕竟作者也没有混过官场,甚至只是一名还在上学准备高考的学生写的。
你要是准备混官场,就证明你有这个能力和智商。既然你有智商,你怎么能相信小说里的可信度。
你说看的都是比较火的官场小说,那三体火不火,人家作者对于科技有没有真正的科学家懂?你看的玄幻小说,有几个作者会修炼?
只能告诉你,官场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也没有我说的那么简单。
只能告诉你,尽量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做一个清廉之官。
花之君子者
2 次咨询
5.0
1158 次赞同
去咨询
官场小说就和保健品一样
说明书上的药物成分大概率是真实存在的
但是功效绝大多数都是扯 j8 蛋
大部分其实都很离谱,最接近的反而是《官仙》这种,你永远都没法想象现在的官员胆子有多大
一次改革,他分到了一个他做梦也想不到的单位;一次意外,他得到了他做梦也想不到的财富;一次偶遇,他获得到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机会;一次争执,他走上了一条他做梦也想不到的官路…… 兄弟之情、知遇之恩、忠贞之爱…… 一一展示,带你进入一个热血沸腾的世界
————————————————————————以下为正文
这一年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是魔都获得了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第二件事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第三件事是陆渐红失恋了。
早在三年前乡镇合并的时候就开始了事业单位的改革,那时的竞争上岗并不残酷,改革的制度也不严格,更谈不上规范,只是在本乡镇本单位参加考试,结合综合考核,排好名次,最后两名待岗,待岗期间每月发两百元到四百元不等的生活费,满一年后继续参加下一年的竞争上岗。
这样的改革只进行了两次,到了第三年,也就是 2002 年就没有再继续下去,而上一年待岗的人员也重新上了岗。一直到今年,机构臃肿、经费不足已经成为一个很显着、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现象在事业单位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洪山县委县政府下了决心将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进行到底。
这一次的改革是动真格的,全县十九个乡镇的事业单位人员一共有 629 名在编人员,经过研究,决定只留百分之三十,也就是 190 人不到。这在全县引起了轩然大波,报怨政策的残酷,但胳膊扭不过大腿,既然县委已经决定了,只有积极学习,参与考试。这一次一共提供了七个职位,分别是农经站、农技站、村建所、计生站、劳保站、兽医站和会统计职位。陆渐红的编制在企管站,早在两年前企管站便与农经站合成了一家,他了解过,农经站在全县一共有一百三十多人,而留下来的只有四十人左右,竞争用残酷、激烈来形容绝对不夸张。
陆渐红考虑了很久,决定竞争会计这个职位,虽然竞争也很激烈,但全县十九个乡镇六个单位就有一百一十四个名额,比起报考农经站的职位,竞争要小了许多。陆渐红没干过会计,不过在去年的时候通过考试拿到
发了会计丛业资格证书,还是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的。听人说过现在有不少单位的会计年纪都大了,虽然业务上很熟练,但是理论考试上就不是年轻人的对手,陆渐红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选择至少是没错的,稍有意外的是参加农经站竞争的人数居然也不多,有不少年纪大一些的选择了提前退休,这样也少了不少竞争对手,也就是说无论他参加会计的考试还是农经站的考试,上岗都不成问题。
他考出来的成绩在中等,处于全县二十几名,但是在他所工作的高河镇排在了第八名。根据县委出台的政策,考试的成绩在本乡镇编制之内原则上是留在本乡镇的,比如某单位是六个编制,只有本乡镇的前六名才可以留下,其余的则要参加县委统一的选岗会,根据成绩的高低,成绩高者有优先选择权,可以选到自己比较想去的乡镇。陆渐红的成绩是高河镇第八名,理所当然要参加选岗会,这意味着他将不能留在熟悉的高河镇工作。
高河镇的条件不错,各项工作尤其是财政收入在洪山县的十九个乡镇中都排在三甲之内,所以各方面的待遇不错,相比于其它乡镇来说,每年都可以多拿一万多元的福利,不过陆渐红对已经工作两年的高河镇一点留念也没有,反而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离开。一个月前,他刚刚和女朋友郎晶分了手,这里便成了他的伤心地。
高河农经站一共十一人,只有六个编制,除了陆渐红以外,还有四个人也要参加选岗,在选岗会的前一晚,单位为他们饯行。这一晚,陆渐红喝了很多酒,他想把自己灌醉,可是那酒却像是水一样,怎么喝也不醉,等一桌喝了八瓶,陆渐红才稍稍有了些醉意,在半醉半醒之间,陆渐红想起了前女友郎晶,不过酒桌上络驿不绝的敬酒很紧凑,没有给他太多的时间去回味。
又喝了三瓶白酒,干掉了两箱啤酒,酒席才散,已经快十点了,走出饭店,陆渐红回头看了眼近在咫尺的镇政府,那是他工作的地方,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地方,可是在这蓦然回首之间,这幢大楼忽然变得非常陌生,这让他想起了读初中的时候。初二的时候他留了一级,当他走出班级的时候,心情与现在差不多。
十月的夜晚已经有些凉,他拒绝了同事开车送他回家,自己走在已经不知道走过多少次的水泥路上,走了一阵子,酒劲上涌,天旋地转,陆渐红今晚至少喝了一斤半,再加上啤茶的冲击,陆渐红觉得舌根有些发硬,嘴巴一张,黄的白的全都出来了。靠在湖边地垂柳呕了一阵,直到把胃里吐得空空的,这才罢了口。
陆渐红晃晃悠悠又走了几步,累了,干脆一屁股坐到草地上,远处有一对情侣紧紧的靠在一起,这让陆渐红很是不爽,大喝一声 “干什么的”,把那对小鸳鸯吓得作鸟兽散,陆渐红这才快意地长笑几声,笑到后面,那声音分明带着了些哭腔,就像是受伤的狼在嗥叫。
郎晶与陆渐红是初中时的同学,后来陆渐红考了一所中专,郎晶则读了高中,三年后,陆渐红毕业分到了农经站,郎晶则考上了无锡教育学院,今年刚刚毕业,就在镇政府对面的高河中学教音乐。两人前前后后谈了五六年的时间。
距离产生美一点也没有错,这几年时间他们相聚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每次相见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再加上郎晶父母的阻力,他们格外珍惜这段感情,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郎晶刚刚毕业,两人便产生了矛盾,在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分了手。
陆渐红默默地想着他们相聚时的点点滴滴,在草坪上坐了很久,夜已经深了,露水已经打湿了他的衣服,半晌陆渐红站了起来,向着镇政府大楼挥了挥手,又向高河中学挥了挥手,算是告别,然后拦了辆出租车回了家。
陆渐红的父亲已经去世了,母亲不识字,两个姐姐也早出嫁了,并没有人过问他的事,回到家里,连脚都没洗便爬上了床呼呼大睡。
第二章
选岗大会在县人事局三楼会议室举行,会议室里已坐了不少人,陆渐红与相识的人一一打着招呼,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九点钟的时候,选岗开始,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花副县长作了简短的讲话,然后宣布开始选岗。陆渐红没想到他的成绩排在第二位,排在会计选岗的第二位,陆渐红已经决心走出失恋的阴影,所以选了一个比较远的东阳乡,然后便回到座位上看着别的人,有的人因为选到了理想的乡镇而开心,而那些成绩靠后的基本上没有了什么选择权,只有自认倒霉。
十一点选岗结束,东阳乡的带队领导是个女的,将选到东阳乡的人员集中到了一起,记下了每个人的手机号码,要他们明天早上八点参加早点名。看时间不早,女领导带着新来的六个人到饭店吃了个便饭,陆渐红昨晚喝了不少酒,所吃的东西早就还原了,宿醉的缘故也没有吃早饭,所以中午胃口大开,吃了三大碗饭,让人对他刮目相看。吃完饭,各自散去,陆渐红这才静下来,颇有些后悔自己的选择了。
高河镇是个大镇,撤乡并镇后,由东西紧邻的湖水乡、平桥乡合并而成,陆渐红便住在以前的平桥乡,只是现在叫平桥村了。
高河镇总人口约在七万人,地处县城东四十公里处,交通极好,北至准安市,南至省会燕华市,刚刚被准安市列为准安的次中心,还被洪山县列为县域经济副中心,与其相比,东阳乡便差了许多,处在县城以南五十公里,地处山区,经济极为落后。陆渐红没有去过东阳乡,只知道条件差,但是具体个什么情况他也不是太清楚。
其实他有更多选择,可以选择靠近县城的乡镇,可是失恋让他乱了心智,只想离她越远越好,所以才胡乱选了东阳乡。坐农班车,从平桥村到县城大约半个小时,再从县城转到东阳乡又得半个多小时,如果回家的话,明天早八点的点名会赶起来有些困难,所以陆渐红打算今晚就住在县里,明儿一早赶到东阳去。
于是二十块钱开了个房间,一下午便在梦乡里度过了,梦里他好像又见到了郎晶,只是不太真切,有种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朦胧。醒来之后,天色已晚了,由于梦的缘故,陆渐红心情很是纠结,看来一时半会想要忘却过去是不可能了。
中午吃得太多,陆渐红没什么食欲,到小吃铺草草吃了碗面条算是完成了晚餐任务,此时夜色已经降临,这几年洪山县城的城镇建设搞得很是火红,经济发展也呈上升之势,一片大好景象,陆渐红长久在乡镇,看县城夜景很难得,今天有了这么个机会,当然不容错过。
高河镇在乡镇中算是比较发达的,城市建设也不错,但由于早期规划方面的原因,总是脱离不了小镇的味道,与洪山县城相比更是相差甚远。这个时候才八点多钟,大多数的店铺都在营业,店内的灯亮如白昼,多了一丝白天所没有的韵味。
洪山县最好的饭店是洪山宾馆,不过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各种配套设施和服务也在加强,餐饮业更是如此。自从引资建立了君悦大酒店之后,洪山宾馆的生意便一落千丈了。君悦大酒店是四星级酒店,已经是洪山档次最高的了,陆渐红有一次参加工业会时曾经在君悦吃过饭,很是感叹它的豪华,不过那是在白天,不知道晚上是什么一副景象。
逛着逛着,陆渐红便到了君悦的门前。
彩灯在闪烁,君悦大酒店这五个字清晰地闪耀着它的骄傲,门前的假山也被笼罩在彩灯之下,水汩汩地流淌。来君悦的不是领导就是富豪,在这里一掷千金是家常便饭,看着出入的高档车辆和极不协调的老男少女,陆渐红有些失神,这种高档酒店不是他能出入的地方。
陆渐红远远站着,点燃了一根烟,深深吸了一口,将心中的不平衡全部挤了出去,这时他注意到君悦旁的停车场边上站着几个年轻人,都跟他差不多年纪,不过这些人一看就知道是问题青年,头发染得红红绿绿,嘴里叼着烟,交头接耳地谈着些什么。陆渐红对这类人很排斥,虽然年纪相仿,思想却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站了一会,陆渐红觉着没趣,正要离开,这时猛地传来一声极为刺耳的刹车声。陆渐红看了过去,那是一辆高档的红色跑车,在车头拦着刚才那几个年轻人,有一个还躺在车下。跑车的车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女人,看上去约莫二十七八岁的样子,这是陆渐红的猜测,事实上当今社会女人的年龄已经无法从表象能够判断。
那女人一下车,几个小青年便围了过去,七嘴八舌地说着什么,从他们凶神恶煞的神情来看,那女人肯定是惹上了麻烦。这时周围已拥过去了一群人,爱看热闹不是哪一个地方所特有的,具有全国性的特征,陆渐红也未能免俗,加入了其中。
看了一会,原委便清楚了,原来是那女人驾车出来,撞倒了一个人,这帮小青年不肯放她走,要求赔偿。陆渐红对此没多大兴趣,注意力全放在了那女人身上,女人的穿着品味一看就知道不是本地人,满口的普通话,脸型很靓,是个美人胚子,身材极好。
她的声音被淹没在几个小青年的吐沫星里。陆渐红心中闪过一丝不忍,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她是个漂亮的女人,如果换成另外的人,那又另当别论。那几个小青年很嚣张,陆渐红在吵杂的声音里听到二十万这个数字,心里不由一跳,顿时想起了最近在洪山经常出现的事情——碰瓷。
碰瓷,也就是说是对方故意向车上撞,然后进行勒索,一般都是选择外地的有钱人作为对象。心里有了这样的想法,陆渐红不由向车轮底下看了一眼,那人虽然躺在车底下大声叫唤,但他脸上的痛苦表情绝对是假装出来的,可以确定这绝对是一起有预谋并且技术含量很高的碰瓷事件。
女人的神情有些慌乱,美女有难,陆渐红心中更加不忍,脑子一热便走了过去,装作无意的样子一脚踩在车轮下那人的腿上。陆渐红在学校的时候参加了两年学校组织的散打培训班,训练得很是系统,虽然不是很牛叉的高手,但手上脚上的力气倒是有一把,只听那人哎哟一声痛叫,人跟触了电一样从地上弹了起来,骂道:“哪个混蛋踩老子的脚?”
敏捷的动作让人很难与刚才倒在车底下的那个奄奄一息的人联系在一起,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肯定是碰瓷,但报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并没有人点破,更何况对方只是一个外地人,加上碰瓷的主导者也不是什么好鸟,没必要惹火烧身。
那伙人见陆渐红坏了自己的好事,个个都黑着脸,恨不得当场就修理陆渐红一顿,但碍着人多,恶狠狠地盯了陆渐红一眼,骂道:“你等着,走着瞧。”
陆渐红拿着手机,按了三个键,说道:“看清楚了,这是 110。”
那帮人再狠,也不敢跟警察硬干,只得认栽,灰头土脸地离开了,人群也跟着一轰而散。
女人松了一口气,很感激地说道:“谢谢你帮我解了这个围,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办。”
见那女人感动的神色,陆渐红想想,如果小说中那种以身相许表达谢意的狗血情节出现在自己身上就好了,哪怕就是春风一度也好。
陆渐红早就不是新手了,很了解床第之间的事,看着女人红润的唇,狠狠咽了口口水,脸上却露出很不屑一顾的神情说道:“没什么好谢的,小事一件。”
女人从车里拿出钱包,从里面掏了一耷子钱,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钱就不用了,看你不是本地人,你还是快走吧。” 陆渐红赶紧推脱,当先离开了。
女人望着陆渐红的背影,怔了一会,上了车离开了君悦酒店。
经过这事,陆渐红也没了再逛下去的兴趣,回了自己的房间,一口喝了离开时倒的开水,冰凉的液体流入胃中,让他的头脑清醒了一些,想想刚才还真是够险的,万一那伙人跟自己打起来,还真是件麻烦事。又想了一会那女人的样子,居然也记得不是太明白了,只知道是个漂亮的女人,而后又想起那女人手中的钱,看这耷子钱的厚度,应该不低于三四千,可是自己三四个月的工资,心中不禁大是后悔,奶奶的,装什么清高嘛。
未完待续
注:本文为小说,情节虚构
看了数个回答,不禁想出来说几句话。
1、官场小说首先是小说,小说中的人物、事件等都是杜撰的,不是纪实文学,不是纪录片的文案,不必为 “真实”、“可信” 买单。小说只要逻辑缜密能自圆其说就行,二月河的帝王系列亦是如此,不必当真。
2、官场小说最精彩最吸引人的部分是对人物思想斗争的刻画、对人性弱点的临摹,使得读者能够产生很强的代入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与主人公同甘苦共患难,在人生关键路口一起做抉择。
3、官场小说虽为虚构出来的作品,但又有一定真实的影子。至于这个影子的投影面积有多大,取决于太阳的高度。太阳足够高,就会立杆不见影; 反之,太阳初升和西下的时候,影子就会照得特别长。
4、几个回答都说体制内工作了几年后,发现官场小说帮助不大。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品,为何要将它奉为教科书、敲门砖? 有这种想法的人本来就动机成疑,不愿踏实肯干而偏要走 “捷径”,初入体制内工作难道不该首先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态度吗?
5、相较十多年前的高产期,如今的官场小说及影视作品几乎绝迹于江湖。十八大以来,党风政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一方面,经过巡视和查处,官场风气大有改观; 另一方面,时代变了,获知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化,百姓更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换成了官方出品的一部部反腐纪录片——
《国家监察》
《永远在路上》
《正风反腐就在身边》
《巡视利剑》
《打铁还需自身硬》
都是皮毛,深层次的东西没法写。
小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主角光环,摔跤捡金砖,跌倒遇贵人,想啥来啥,事情的发生都是按照主人公来设置的。没见过太大的官,就是官场就是上压下。
牛群冯巩的那个相声:说你行,你就行,说不行,就不行,不服不行。一语道出天机。
当然如果这么写小说也没有什么内容了。
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不过有一点感觉很有意思:
不少回答里面建议看官方的一些文章,比如中纪委授权的什么资料。。。
问题是,那都是反面教材啊,都是贪腐典型。
我们想看的,是正常的从平民通过努力奋斗升迁到大官的故事,走上巅峰。。。
额,这种故事才是应该推荐吧
观察一下,体制内什么样的人混的最好, 我梳理了几类,你看看属于哪类?
第一类:情商高、会说话、会办事。文笔不用太好,业务能力也不用太强,往往这类人专业技术能力和文笔也不会太好,因为他的时间很大一部分用在了交际应酬上。交际应酬的回报效率比起写材料、搞专业技术这些枯燥乏味的事情高的多,也有趣的多。这些人察言观色的能力极高,总能最快一步找到领导最舒服最爽的那个点,比如领导想抽烟,第一个点火递过来,顺道拿出两盒外地的名烟,让领导尝尝;领导想游泳,立刻拿出新办的游泳卡,约领导去试试。所有这些事做出来,这些话说出来,都是特别自然,丝毫没有不好意思、巴结谄媚之感,让领导感觉恰到舒服。这种人,不但跟主要领导的关系极好,在外面各种场合也是混的风生水起。因为善于交际,交际应酬很多,就会结交各类人群。有什么事、什么消息,都可以从各方面打听到。只是也有一个潜在的风险,就是结交的人员一杂,就很难独善其身。稍微不慎,可能就会影响到自己。
第二类:有关系、有背景。从领导刚进到这个单位开始,就已经了解了这个单位里面的各种人员背景,主要是近亲属的职业、家世,以及各种身边人的详细解说。在现在这种权力监督力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权力变现的风险远远大于权力交换的风险,因此以前那种只是靠花钱,就可以买位子的情况越来越少了,现在更多的是权力的交换,你帮我做点事,我帮你成点事,而且基本没有风险。因此,有关系有背景的下属就成了中间人,通过他,实现了强强联合,共同进步。所以,这种人,只要不惹事、不犯错误,就会顺风顺水一路进步。
第三类:智商高,可以为领导解决急难险重的难题出谋划策。能按部就班做事的很多,但是能解决难题的人很少。位置越高,遇到的挑战就越大,风险就越高。因此,领导身边都需要一个随时可以帮他出谋划策、解决各类难题的人。就像和平年代,年轻人很难脱颖而出,但是战争年代,有天赋的人,二十岁就可以当团长,三十岁就可以当师长,这在和平年代是不敢想象的。古代帝王也是一样,有像冯宝那种靠服侍皇上起居生活娱乐形成的强大政治集团,也有像张居正那种靠能力摆平帝王皇权路上的荆棘坎坷而生的强大势力。这种人,领导虽然不一定真心喜欢,但却是最需要的一类人。
第四类:矜矜业业、忠心耿耿、踏踏实实干工作的人。这种人,毕竟没有功劳,也有点苦劳,领导总是看在眼里的,会用同情心去对待这种人,而不是喜欢与需要,因此这种人可替代性很强。可替代性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可牺牲性。领导会照顾这部分人的利益,但是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在发生矛盾冲突的情况下,牺牲掉一部分人的利益,比如需要满足前三类人的需求的前提下。因此,这类人,就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与定位,即你的付出只是履行你现阶段位置的义务,并不是你更上一步的筹码。如果思想认识不透,就会陷入到苦闷烦恼抱怨的深渊。如果想进步,就像前三类人转变。
对号入座,你属于哪类,你的心态又属于哪类呢?
和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可信度差不多。
作者写着写着进去的基本可信。
啊?至于进去的有没有写官场的,这我不晓得。
真正的官员,绝不会写教别人如何做官的书。
大部分这类小说的作者都只是普通人,没有从政的经历,也极少与公职人员交流沟通,写出来的作品肯定是观看连蒙带猜的,最多只能说写的尽量 “真实” 一点。
瞒住读者猎奇心理,以及情绪;可信度不高,有些有出于人性的角度是可以参考;
看看就行,别当真了
在官场小说中有一个场景,在会议上下级动不动就原则问题拍桌子叫板;现实中可能吗?
《人民的名义》中,侯亮平背景够硬吧:最高检派下来的钦差、岳父又和赵立春平级。
这背景,他敢和季昌明拍桌子叫板吗?
能匿名回答吗??先试试…
先说结论: 10% 可信,90% 不可信。
即使是曾经大火的《人民的名义》,还有现在正火的《中县干部》。可信度,也只有 10%。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只写了 10% 的可信度内容,其余的要么没写,要么就是瞎掰。
中国 700 多万公务员…(据说而已,我没细考证),但是 “官” 很少,更多的是“吏”。
绝对多数公务员,都仅仅是一份体面地工作,一份吃饭的饭碗。生活朝九晚五,照顾老人,教育孩子,陪伴对象。小说里刻意制造的权色交易、贪污腐败,有… 但是不多,只是小说为了吸引你看,然后充满幻想。
行政机关那么多,真正有实权,有价值的其实并不多,而又实权的办公室,又缩小了一部分,再到拥有实权的人,又更少了。
再大的官员,再小的公务员,都是普通人。可能会因为跟妻子吵架,弄的心情一天不好,也可能因为老人生病住院,忧心一阵子,没法安心工作,也有可能孩子成绩不好忧心忡忡,或者调皮捣蛋气愤整天。
对大部分公务员,这就是一份不同的工作,特别是现在的 95 后陆续考入体制,蛮多一进来就是选择躺平,实话讲,挺头疼的… 更头疼的是带他们的领导。“为人民服务”,你去问问那几百万考公的年轻人,有多少人是为了理想,为了建设好当地,为了无私奉献想考公进政府的?大多数都是只求一份稳定的工作。
官场小说分几种
一种是普及官场常识的,像《二号首长》这种,情节未必真实,但知识点多啊,适合入门级读者。
一种是反思官场心态的,像周梅森的系列小说,有些情节以真实事件为原型改编,就比较高级了,不一定符合平常人对官场的认知,但在官场生存到一定阶段自然会明白。
还有就纯粹是臆想的爽文了,看着高兴就行,不必当真。
其实,把二月河的帝王三部曲认真看完,中国几千年的官场就能明白大半,古今同理,诚不我欺。
没人看过《宦海浮沉》吗?杨六顺经历真实又有生活感,目前没有也不能再版,现在一套纸质的价格贵得很,后面的《市》部分,作者河蟹的调到某个优差部门,现在后面章节不再更新,几成绝版
有一些可信度的都是坊间传言烂大街的东西。
剩下的都是主角光环。
譬如官路商途,哦这个不算纯粹的官场小说,官道算吧 23333
所谓官场小说,相对写实的,《沧浪之水》,周梅森、张平、陆天明等人的早期作品,等等吧。
前些年点家官场小说最火的时候,我个人就一个观感:这是什么封建宫斗官场戏…… 哪怕用来杀时间,都觉得看的很闹心。
特别尬。
抱团组织合作,暴力谋利决裂
艺术是不是天生带有政治属性? - 成长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913780/answer/16647521
历史上有哪些很厉害的骗局? - 敖让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762631/answer/648533795
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 “替罪羊”?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923169/answer/134272583
如何让公职人员真正做到热心为人民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 ping he 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216866/answer/57449697
如何评价不择手段地为人民服务? - 蓝大佬的打手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5107491/answer/617605687
如何评价 “为人民服务” 这句话的经久不衰? - 陆离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1477306/answer/764811722
为什么我想做一名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公务员,老是被大家嘲笑呢? - 鹤飞瓯越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9032899/answer/721830510
山西吕梁原副市长张中生受贿 10.4 亿,二审被判死缓,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集思广益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5341584/answer/2408211166
中国人为什么都愿意当官? - 用爱发电俾斯麦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232484/answer/938040446
凭什么认为当官就要服务百姓? - 信息不对称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904512/answer/138464880
北大博士揭县城政治江湖:假如官员没特权,还会争得头破血流吗? - 读报金句摘录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499704441
县委书记在什么情况下权力最大? - 北辰遴选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9279407
为什么一般小说和史书中的权谋大多是「一锤子买卖」,而现在的权谋小说则是「俄罗斯套娃」? - 侃夫子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3343386/answer/885480781
有哪些政治人物的传记书籍值得推荐? - 读药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9348879/answer/2166821445
有没有比较好的政治、官场的小说、电影、电视剧? - 青崖白鹿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976755/answer/156996579
能否推荐几本经典的现代官场小说? - 孟老板已经疯了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97099/answer/44301882
盐铁论,王安石变法和现代经济学 - 魏华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8134700
《盐铁论》中贤良为什么要反对盐铁官营制度? - 鹏鹏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490717/answer/958051981
上海开放大学的鲍鹏山教授曾经严厉地批评《商君书》,说商鞅是最大的恶棍,大家认为这种批评合适吗? - 菜头会飞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981644/answer/2461226554
在今天来看《政府论》有哪些局限呢? - 脑壳炸酱面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8187978/answer/2163309807
如何评价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 - 熊承武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984641/answer/121941127
为什么看完《大明王朝 1566》感觉好难受? - 圆领 T 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1913829/answer/1813097424
电视剧《琅琊榜》中的权谋与逻辑水平是否超过了《大明王朝 1566》? - 詹于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820563/answer/348508433
哪些剧情让你觉得《金枝欲孽》比《甄嬛传》胜过太多? - 李拳拳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9897251/answer/829360664
著名作家二月河去世,代表作《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如何评价其系列皇帝作品和一生艺术成就? - 知乎用户 mjVuLd 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782999/answer/552439025
《九品芝麻官》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 WedaoStory 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938173/answer/669087082
如何评价高阳的小说《胡雪岩》? - Nordenbox 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047474/answer/156704271
如何评价《天下粮仓》这部电视剧? - 周郎顾曲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510300/answer/89222667
如何评价乔治奥威尔《1984》? - 花村妇联主席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530554/answer/1562269546
最近看了阎真的《沧浪之水》。现实的官场有书上说的那么恐怖吗,还是更恐怖?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069231/answer/652560847
看完了王跃文先生的官场小说《国画》,看过的人,有收获的人,一起来讨论讨论观后感吧? - 张一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24919/answer/2017483990
如何看待《二号首长》系列小说? - 王十三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50619/answer/79019178
请问大家对《国家干部》这部电视剧怎么看? - 知乎用户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09915/answer/123614787
《人民的名义》里的李达康是个好官吗? - 佐伊 23 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835500/answer/1374006629
我以前有个领导,特别爱看官场小说,还推荐我们去看,他常说要体会领导话里的深意,当然,他自己也是这么践行的,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汉子,说话就爱搞话里有话那一套。
现在他进去了。
完。
讲讲我的理解吧
第一、官场小说的主人公全是走上高级领导岗位的,所以他们的际遇与现实不符这是相对的。现实中的高级领导说不定际遇更多、运气更好。
第二、不要妖魔化去看待人脉关系。比如年少看侯卫东,学的多是他的长袖善舞,相信 “关系就是生产力”,甚至后面影响自身工作,达到适得其反效果了。过了两年再看侯卫东,就看到了他身上那种不怕困难,埋头苦干做实事那种精神,其实是更值得学的,为人处事只是一方面。
第三、官场小说描写的年代与现在有差别,所以也有不少不适应当前形势下的东西存在。
赵汀阳在《反政治的政治》中这样说过官僚制度:
“当政治博弈退化为行政博弈,这种行政斗争的游戏虽然在智力上是高水平的(阴谋水平惊人),但在精神上是极低水平的,它没有任何精神性的意义,毫无精神追求,毫无理想,道德和美学的意义都退化到趋近于零,只剩下单纯的无耻斗争。秦汉以来中国历史所记载的各种 “政治斗争” 其实都没有什么政治意义,而只是一些在荒谬、残酷、变态、阴毒、无聊等方面都超出了人们想象力的宫廷斗争、朝廷斗争以及地方与中央的斗争,都是为权力而权力、为利益而利益的单纯比赛。 ”
《国画》《梅次故事》《沧浪之水》出版之后,多少刚刚工作的年轻人把这些书当作初入官场的教科书!但是,这些 “窝里横” 的胜利者,除了在他们自己建起的那个铁屋子里称王称霸之外,一旦走出洞穴,不还是给人揍得像二逼一样?陈可辛电影《投名状》里那三位大人高超老道的勾心斗角技巧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这种 “智力上高水平” 的过家家游戏一般的智慧,表现出过任何一点儿把大清国从西洋人和东洋人的入侵和蹂躏中拯救出来的可能性吗?
现在,还有很多人把官场上的阴谋看作智慧,把世故圆滑看作成熟,歌颂或者惋惜某一集团在内战中的胜利或失败。这是因为这个无所不能、自我复制、自我保护的庞大官僚集团能够取得的巨大利益,让无数 “国家主人” 怦然心动,进而将这个集团的一切奉为楷模——哪怕是潜意识里的,不自觉的。冯仑在《野蛮生长》里指出过这种现象:企业学机关,企业文件也像政府公文一样充满陈腐不堪的八股气味。国家主人们一边痛骂腐败,一边敦促自己的孩子们入党、考公务员;或者自己一旦有进入机关的机会,“刀山火海,吾往矣!” 这种精神分裂透露出一个消息:破口大骂是因为分赃不均。
不论是病态的人性,还是稀薄的智力,都注定了官僚集团没有办法集中精力改变现状、聪明正确地完成一件有益的事情。它甚至可能没有办法知道,除了维护自身存在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完成的事情,它没有办法知道,什么是有益的事情。它就会窝里斗,它就会折磨它的主人,而它对于外部的挑战,根本没有任何应对的能力:
“帝国所创造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和伦理化意识形态就每一样本身而言,尽管有弊病,但没有一样是致命的,甚至也具有某些优点,然而当这三者结合在一起,不但互相抵消了优点,而且互相放大了弊病,从而形成不可救药的社会体制。帝国在统治上是相当成功的,但在政治上却完全失败,而政治失败又导致智力事业的失败,当智力事业彻底失败,无论多么老谋深算的统治技术都将失效,因为国家的危机已经不是来自统治是否稳定,而是国家再也无力经受任何外部挑战了。”
而它在精神上,在智力上,竟然成为了一个国家人民的楷模。人们踊跃学习着官场上的斗争技巧,脸上露出了欢天喜地的笑容。
推荐一部调查实录《中县干部》。我就想弱弱的问一句,权术,能从书上学来吗?学到的实用吗?只有这种真真实实的调查报告的才是真正有参考和学习价值的。
专门讲权术的书,没多少可信度,毕竟权术这玩意,很多人都是秘而不宣的。而二十万字的《中县干部》向我们详细地展示了中县官场的种种不为人知的隐秘。推荐。
说句大家听了不太舒服的话,大部分进了体制的都是一辈子能够看到底的,哪有那么多云风变换,踏踏实实把手中的工作做好,给老百姓服务好,就行了,看看年龄看看贡献看看别的隐性资源,经过岁月的洗礼自然会明白生活和工作的意义!祝前程远大!
官场小说市面上有很多,比如《侯卫东官场笔记》《二号首长》《沧浪之水》《驻京办主任》等等,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里面的内容上至省部级领导,下至农村村长,每一个人都能在小说里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影子,甚至是看完后大呼,原来还可以这样!
但是对于刚进入体制内的年轻人,建议还是从北大博士冯军旗的纪实文学《中县干部》开始
在这篇纪实发表之前,中县县委宣传部长紧急赴京面见冯军旗,希望冯暂时不要接受媒体采访,已有部分政治家族成员给冯打电话,称压力很大,希望冯能体谅苦衷。
作为中国县域政治的缩影,中县政坛的 161 个政治家族,把持了该县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他们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形成了怎样的生态和控制模式?
中县隶属南都,与湖北接壤,拥有 98 万亩土地和 78 万人口,是传统的农业县,棉纺织业是其经济支柱。
中县共有副科级以上干部 1013 人,其中副科 680 人,正科 280 人,副处 40 人,正处 5 人。从籍贯上看,正科级以下基本来自本县,副处级以上多为南都其他县人。
在这个副科以上干部刚过一千的农业县,具有血缘和婚姻关系的政治家族就有 161 家,其中,产生 5 个以上副科级以上的大家族 21 家,5 个以下 2 人以上的小家族 140 家,这就意味着每十个干部中至少有一个背后有家族势力,有 20% 的干部属于官二代。
2008 年 3 月开始在中县挂职担任县长助理时,中县为其配备了一个单独的办公室,一辆汽车和一个秘书。
冯军旗得以进入中县权力核心,平均每天要让秘书通知三个以上的官员到自己办公室座谈,对于比自己职位高的县领导,冯是到对方的办公室谈。
返回北大时,冯军旗的两个大箱子装满了访谈材料,在数百个访谈对象中,有包括县委书记在内的 161 个党政一把手。
直到今年,地方政府进行换届,中县县委书记上调南都市任职,另有干部交流到其他市县,冯才同意发表该文。
冯军旗将这个地方命名为 “中县”,意为 “县里的中国”。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看看基层官场到底有多真实、多残酷?
1. 女人,官员玩女人算个屁事
冯军旗在调查中发现,中县 1950~1978 年查处的干部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作风问题,而近年来一个有趣的演变趋势是,实际发生越来越多,但被查处的越来越少。自 2005 年以来,中县没有一名干部因为作风问题被查处。2000 年,大门镇人大副主任状告镇长将其强奸,司法机关最终的判定是 “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这种现象在诸多腐败案中也可以看到,贪官被纪委请去“喝茶” 之后,供出情人是他们最为爽快的事。重庆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文强被 “双规” 后,就主动讲述一些强奸少女、玩女明星的过程。杭州市副市长许迈永也是首先自己供认,与其有染的女干部、女公务员多达两位数。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官员把玩女人看成是屁事呢?
2. 吃喝,官员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冯军旗首先到一个乡挂职副乡长。他下到乡里后,接连两周时间,乡里领导班子的十几个成员轮番为新到任的副乡长接风,酒量只有一两的冯军旗吐了半个月。有人偷塞给他两盒 “速效救心丸” 和 “丹参滴丸”,并解释说,这是 “官场必备良药”。
接风宴肯定不用个人买单,而如此的热情宽待背后,说明了吃喝已经成为官场的常态,否则,速效救心丸和丹参滴丸怎么能成为官员保护自己身体的 “必备良药” 呢?茅台等高档酒轮番涨价,中国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其中的原由大概就不说自明了。
3. 成熟,上下有人,才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现
某乡党委副书记通过曾任政府办主任的公公做了县委书记的工作,但竞争对手却将招呼打到了同省的政协主席那里。落败后的她说道 “我真是政治上不成熟,不知道潜规则的重要性,认为光从下面推就行了,没想到还需要上面有人拉你。” 官员职务晋升历来都是个变数,在没有最后敲定之前,就可能发生令人无法想像的 N 种变化。
“上拉、下推”不乏抱怨的成分,但其形象比喻说明,官员的选拔任用与百姓无关,百姓喜欢没有用,基层推举也起不了多大用,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看上面有没有人。有些人就是因为被领导 “看上” 后,才进步很大、很快,上面的集中打压了下面的民主。
4. 年龄,官员越活越年轻
有一次,冯军旗与一个科级干部聊天,当问及年龄时,这个干部脱口而出:“你问我档案年龄还是真实年龄?” 按照简历上的年龄倒推,这位干部 9 岁就当上了民办教师。在年龄与岗位挂钩的硬性标准之下,官员让自己越来越年轻,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从与坦荡的一问一答中可以发现,更改年龄已经成为官场公开的游戏规则。在为官即有特权的现实情况下,只要官员在其位,无论是否谋其政,但有车坐、有烟抽、有酒喝 “一个也不能少”。难怪了,很多官员都挖空心思让自己年轻,再活上五百年,原来是想为党和人民多工作几年。
5. 入党,上升通道中必备的敲门砖
相比于年龄 “杠杠”,党员身份更是为官必不可少的基础。在中县的官场中,70% 以上的县领导在 25 岁以前就已入党,而非党员干部普遍被视为 “政策官”,不但没有车子待遇,还受排挤。
当面对党旗,信誓旦旦的宣誓时,有没有扪心自问过,你究竟是为了谁!这让人不禁怀疑有些官员,入党到底是终生的信仰,还是以求上位特权的敲门砖?如果把入党当成晋升的台阶、上升的通道,这样的官员还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
6. 学历,党校是官员 “文凭批发基地”
年龄要合格,政治要过关,学历当然也要过硬。在中县,各级党校被很多干部戏称为 “文凭批发基地”。被称为“中专一代” 的正科级一把手们,大多从这里取得在职教育的本科文凭,为升迁“扫除障碍”。当学历成为官员晋升必须跨过的一道坎后,党校作为官员培训基地,有的公然制造批发“假的真文凭”,无论是什么学历、什么成绩,只要能交上学费,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混到一张本科、研究生甚至更高的文凭,为此,政府部门里突然变得“人才济济”。奇怪的是,拥有一大批高水平官员政府部门,在有些地区却连群众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
7. 实力,有财权的官员提升快
冯军旗对中县近 10 年来的副处级升迁轨迹观察发现,不少县委县政府领导都是从乡镇党委书记中产生,却没有一名是从县直机关一把手中产生;在一次干部调整中,一位到民政局做副局长的财政局党委委员就大倒苦水,说某领导把他踢出财政局,是 “往死里整他”。
县直一把手根本拼不过乡镇党委书记,说明乡镇经济迅速崛起为建立维护上下层关系提供了财力支撑,使当政官员有了更大的话语权;而官员宁可不进步也要死守在 “富衙门”,说明岗位的不同直接决定了 “权力的多寡”,在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不规范的条件下,管钱管物的位子,总是拥有着比别人更为优越的地位。
8. 追逐,对皇权的顶礼崇拜
在现行体制下,县委书记的权力高于县长。中县有人戏称,只有县委书记算官,别的都不算官。2008 年冯军旗初到乡里的时候,每逢时任县委书记视察,乡政府的领导班子都要列队欢迎。有旁观者感慨:“咱们中县的皇帝来了。” 在中县,如果县长接任不了县委书记,那他的仕途就算到顶了。当地管这叫做 “没干成”。从古至今,对皇权的追逐与崇拜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过去迎接皇帝是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如今是列队欢迎,夹道相庆。时代虽不同,方法虽有异,但追逐与崇拜皇权的心态没有变。在如此的百般献媚县委书记之下,说明权力的诱惑力有多大,主政官员在组织内真是九五之尊、一言九鼎啊。
9. 霸道,悖逆 “一把手” 是死路一条
中县有一个叫张南国的中县公疗医院前院长。一次在路上看到为农业开发计划而栽的苹果树,张院长随口说:“陈书记真是胡球整,咱们县气候能长苹果吗?” 几天后,这句话传到了时任县委书记陈遵义的耳朵里,陈当即叫来卫生局长,限他在 3 天内免掉张南国。老人家曾说,言者无罪、闻者足诫。如今却是不同,小民胆敢说个不字,官员大有 “斩立决” 的霸道。闲时莫谈国事,背后莫论人非。上学老师告诫说:“人言似箭,岂可乱发,一入人耳,有力难拔”,让人一直牢记于心。陈书记这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的做法,在当地一定为权力的霸道拿分不少。
10. 送礼,官场的一道独特风景
一次,计生委的一位副主任升任其他部门的一把手,冯军旗前去祝贺,发现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罗盘、地球仪、铜牛等礼品。后来,冯军旗才知道礼物各有寓意:罗盘象征掌好舵,地球仪象征前途远大,铜牛则象征稳健及对麻烦制造者的威慑。每逢中秋或春节,县领导们便摇身一变成了送礼者,去市里,去省会,甚至去北京。在这些 “常规动作” 之后,真正的关系运作往往发生在晋升之际。
作为圈外人,这一次算是窥见了官场送礼的几点门道。一是要有寓意,祝贺前程远大,步步高升。二是逐级向上送,一直送到北京城。三是要把握好关键时期。想像着这一送来送去的景象,真是好不热闹。
11. 政治,一张血缘与姻缘构筑的族网
冯军旗在深入调研后发现,在这个副科级及以上干部仅有 1000 多人的农业县里,竟然存在着 21 个政治 “大家族” 和 140 个政治 “小家族”。在这个庞大的“政治家族” 网络中,一些秘而不宣的潜规则变得清晰可见。有的官位 “世袭”,或是几代人,或是亲属连续稳坐同一官位;有的裙带提拔,凡是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的子女,至少拥有一个副科级以上职务;普遍的规则是“不落空” 现象,干部子弟们的工作会随着单位盛衰而流动。更为可怕的是,政治家族之间并不割裂,往往以联姻或者拜干亲的方式不断扩大,“几乎找不到一个孤立的家族”。如此的门当户对,如此的龙生龙、凤生凤,除了阻断草根百姓的上升通道之外,政治家族化恐怕会使官场生态更恶劣。
12. 反腐,“隔墙甩砖头、砸着谁是谁”
冯军旗在对 1993 年以来中县被查处的正科级及以上干部名单进行统计后,他发现经济问题占了干部问题的一半以上,但蹊跷之处在于,其中却没有一起涉及跑官卖官问题。从已经曝光的冯军旗论文点滴内容看,纪委办案别有门道,也要遵守官僚共同体内默认的潜规则,进行有选择、有区别的规避。一是,封锁 “上贡” 通道,在本级查办中只认定收,不认定送,对于超出职权范围的 “上贡” 不予认定。二是,对于已曝光且影响大的问题是一定要查处,但官员都在 “非法化” 的生存状态,纪委如何切割取舍成了一门技术。三是,领导保或不保成为办案的大前提。一位纪委领导还透露,真正被 “摘帽” 官员大概可分为 3 种,一是贪腐问题严重,二是重大责任事故,三是处处结怨,得罪人 “太多太苦”。对关系“生死存亡” 的反腐败这一重大问题,怎么成了讲究拿捏精准的技术活呢?反腐败或许真验证了那句戏言:“隔墙甩砖头,砸着谁是谁”。
13. 形象,官员绝不能混同于老百姓
在好心人的提醒下,冯军旗特意买了两件有牌子的衣服,同事笑着说:“哎呀,冯博士你这个穿着才像副乡长嘛!” 次年改任县长助理,他迎来了一个秘书、一辆黑色的桑塔纳 3000 轿车以及一套 100 多平方米的三居室。官员应该是什么样?在澡堂子里,都脱得光光,分不出哪个是官,而穿上衣服就不一样了。过去的军官是四个口袋,现在官兵就更加分明。冯军旗短暂的为官经历告诉我们,官员绝不会混同于老百姓,官的样子是衣服装扮起来的,是车子、房子等待遇抬举起来的,是前呼后拥捧起来的,像杨善洲没有样子的 “傻” 官真是太另类了。整天想着样子、待遇,还有精力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吗?
14. “圣人蛋”,抨击腐败者为官场所不屑
两年的调研让冯军旗深感困惑,“越是与干部晋升有关的制度,越是失灵和异化。明规则与潜规则并存,大家心照不宣。”他对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县委党校副校长印象深刻。这个 “明显被边缘化” 的干部痛恨腐败,还常在公开场合抨击官场弊端。在私下,干部们不屑地称他为 “圣人蛋”。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才德全尽” 之人。
在圣人后面加个蛋是什么意思呢?原来 “圣人蛋”是河南的特产词汇,用于形容那些脑子里缺根筋、行为上欠火候、装模作样拿腔拿调、不按规矩出牌、无法以常理度之的人物及行为。反腐败者成了 “少根筋” 的异类,这就是带领百姓奔小康的官员吗?
回到学校的冯军旗,已不再是中县的干部,也没有了专车与秘书。敞亮的三居室变成了 10 平方米的集体宿舍,菜单变成了学生饭卡,“冯县长” 也变回了 “冯同学”。
冯军旗称,他 “确实失落过好一阵。” 然后不好意思说:“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当官?”
假如官员没有特权,还会有人为此打得头破血流吗?
最后《中县干部》可以在网上查询,也可以找我要电子版,让你看到赤果果的现实……VX 在首页
你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小说的故事性和演绎色彩在客观上也只是一种粉饰。现实人性的复杂性和政治运行的隐秘性不是几本小说就能触碰到根本的,强烈推荐几本大作;宏观指导意义:王亚楠《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费孝通《乡土中国》、冯军旗《中县干部》,微观层面的话可以看看官场小说,真正的经验教训还得自己去慢慢摸索,有个体制内老司机带一带就更好了。
不如看《资治通鉴》《冯博士的中县干部》
有故事就有故事的依据。
最近收到《沧浪之水》的赠书,第一批官场小说,刚看了前两章,确实黑色幽默,把池大为初入官场,遇到的那些小人嘴脸写得入木三分。
我想先说说开头,感觉特有嚼头。
01
池大为的父亲是个好人,十年前被划为 “右派”,下放到小山村。起因是,他同事被检举求他作证。父亲是个好人,真的去了作证人
书记问,要不要再想想?父亲说,不用。
书记又说,再好好想想,仔细想想。
父亲怒了,说自己是实事求是。
结果,同事恩将仇报检举了父亲。就这么池大为一家人 “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十年后,因为看了池大为考上医学院的通知,父亲仰天长啸,吼了一句:“苍天有眼,公正在时间的路口等待!” 然后,一头栽倒在地,再也没有起来。
父亲生前经常说,做个好人真的合算。也许是的,在他死后,村里的马七爹把自己的寿材抬了来,给父亲用,他说,因为父亲是个好人。
池大为终于明白了,父亲说的,做一个好人是真的合算啊。
像父亲这种老好人人设,放到官场中可能只剩当炮灰了,但他是个快乐的炮灰。真正地官场,好人都是用来当垫背的,这点池大为刚进官场的时候,就看透了。
………………… 未完 待续…………………
[
正版图书 沧浪之水 阎真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天猫
¥48.02
去购买
新版
[
沧浪之水
天猫
¥35.77
去购买
可信度比看言情小说谈恋爱的还低。
不可信,因为你没有分清楚”文学作品 “和” 调查报告“的区别。
官场小说属于” 文学作品 “既然是文学作品,就要了解文学作品是经过艺术加工和文学手法表现的
文学作品,其取材具有一定的真实素材基础,人物的塑造具有原型,部分人物与事件也具有典型性,目的在于追求可读性,趣味性,和思考性,而不是可信度。
冰山在海水中缓慢移动,你能看到的只有八分之一
当乐子看可以,学经验一点也无,连参考价值也没有。这种小说,太多矛盾冲突是作者刻意制造出来的,平淡了没法看。读者看这种小说,目的是取得精神上的放松,可不是看教科书似的从里面学东西的。就算那些从体制内走出来的作者,小说前面部分还有点符合现实情况,到后面,主角职别上升到一定层次后,全靠想象了。因为到了那个职别的人和事作者也没能力知道,道听途说的东西又哪能当真。
在体制工作的人都知道,高两个级别领导基本只活在听说里。人家下来检查工作,别说能说上话,自己领导都只能靠边,没机会上去聊几句。
这种官场小说,唯一可信的也就剩下职级划分和各岗位的职能划分了。股级、科级、处级、厅级等这些,搜索一下也能知道个七七八八。
我这个是真实发生的,直指世界的本质和人性。
谭振看着曾经是自己家的万亩良田,尽管胸中充满了愤怒和悲凉,也只能无奈的长长叹了一口气。
自从那个狠人老爸谭观福犯罪被砍头后,邻居杨端象一只恶狼,恶狠狠的夺走了老爸留下的田地,可怜自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屁都不能放一个。
他决定做一只跳墙的狗亦或咬人的兔子。
谭振拜见了时任明朝广东军分区高级军官梁次摅、原工部尚书戴缙之子戴仲明,以及豪强欧阳元、李闰成等人,献上了自己家的万亩良田。
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把杨端家的田地也夹在里面一起奉送了,鱼死网破啊。
呃,这伙属狼的才不会管田地原来究竟是属于谁的,有个由头就可以了,不由分说将田地瓜分完毕,招了一批瑶族人来佃种。
杨端懵逼了,不带这么玩的好吧。
杨端偷鸡不成还蚀了米,却不敢招惹这伙属狼的,只能找谭振的麻烦。
他带了一帮家丁、佃户打上谭家,干死了谭振等四人,自此杨谭两家经常你搞我一下我搞你一下。
眼见事情越闹越大,这伙属狼的坐不住了,就商量如何解决麻烦。
梁次摅,有个外号叫梁三癫,开始纳粮进了锦衣卫,靠杀良冒功升到百户,后又升任广东都指挥使司高级军官。
他决定灭掉杨端一族,以绝后患。
这是在广东省腹心之地广州府南海县(今佛山市南海区)啊,又不是哪个边远山沟沟里,竟然敢这样搞?
他哪来这么大的胆子?
呃,他爸是梁储,明朝内阁大学士(副总理),首辅(总理)杨廷和的铁杆。
这世上就没有无缘无故的事。
正德七年三月,李闰成等人率领一帮家丁、傜民乘夜杀入杨端住的村庄,屠尽庄里三十几户近三百人,掳尽其财焚尽其房。
然而天网恢恢,杨家有个女的见势不妙,躲在池塘水草中逃过一劫,事后告上衙门。
有了苦主告状,事情就兜不住了。
正德皇帝派了给事中刘禔、刑部郎中张大麟去广东,会同巡抚林廷选、巡按御史高韶一起审查此案。
案情很简单,一帮凶手交待的很快,梁次摅也毫无隐瞒,就是我指使的,怎么的吧。
案子审清了,正德皇帝交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议处量刑。
都察院左都御史陆完、刑部尚书张子麟等人商讨出的意见是,李闰成等二十人凌迟、抄家,戴仲明、梁次摅是从犯且未参加屠杀,但是必须要处罚,戴仲明发南宁府编管,梁次摅发边卫立功,五年还职,带俸差操。
三法司诸公对领导家人爱的真深沉。
正德皇帝同意了,他尽管心里明白的很,也只是发声感慨:正义在权势面前也得低头啊。(详见《正德实录》)。
他只是贪玩而已,头脑厉害着呢,说他昏君的都是心思复杂的朝廷诸公们。
这时候是正德八年十一月,距案发已经一年八个月了。
这些从小读着圣贤书考中进士的朝廷诸公们,开口闭嘴可都是仁者爱人、大公无私,原来只是说说而已啊!
五年后,梁次摅升任广州右卫指挥佥事,到了正德十五年六月,又升为署都指挥佥事(正三品)。
投胎果然是一门学问。
投对了,你就是公子少爷,放把火都不是事。
投错了,你就是大毛二狗,点个灯要挨板子。
其实吧,我们最低的要求只是,点灯也好,放火也罢,都得要同等对待啊。
法场上的李闰成等人如是说!
您的关注,我的荣幸!
对历史感兴趣的的,请搜索关注公众号"明德成工作室",看更多历史类文章!
没有任何可信度。
人在任何领域成功,运气是第一要素,也是不可能通过努力弥补的短板。
出身家庭是运气,遇见的人和事是运气,黑天鹅事件是运气……
其实,不要说成功,就是每天平平安安过日子都需要运气。
单纯努力可以提升下限,但是决定不了上限。
都是一派胡言。我感到非常气愤。
有些小说距离现实生活比较贴近,但可信度依旧很低,基本故事架构都是作者虚构,来于天马行空的想象。
我对小说的理解:看小说不在于得到什么,而是内容故事给我们带来对眼界视野的冲击,故事过程中带给我们的体会和日常积累的感悟,以及看待事物的思维角度。
对于官场,多少人终其一生艰难爬几阶,多少不甘平凡唉叹连连,是有能力才有机遇还是左右逢源既是缘呢,真正的官场写出来估计都是反面教材,大部分官场小说很多都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以及对权利的渴望,希望不要陷入小说无法自拔。
有其时间看小说学习,不妨请教体制内的前辈聊聊身边趣事,说不定帮助波多。
当然了,有写官场小说的不乏佼佼者,曾经有段时间我也痴迷幻想,
[
运途 1-4 全套 4 册何常在问鼎胜算作者新作 官场小说笔记
京东
¥75.00
去购买
如想要了解更真实的官场,不妨看看历史类的书,历史有时总是惊人地相似。
[
资治通鉴(全六卷 绸面精装插盒珍藏版)
京东
¥200.00
去购买
[
二十四史(套装全十册 文白对照 生僻字注音)
京东
¥257.10
去购买
[
曾国藩全集 全套 6 册正版 精装皮面 文白对照白话曾国藩
京东
¥1374.00
去购买
在下写过两部群像小说,大学一部,工作一部,合计 35 万字。
我把初稿给出版社的朋友看,一周以后回信,大意是:第一部可以,第二部不行。因为第一部是风花雪月,我就是拿日记出来都没事;第二部太过真实,根本过不了审。
我追问,那怎么能发?他说,你瞎扯淡就能发。
百度一下什么叫小说,再想想小说故事有多少可信度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看过几本官场小说,其他帖子里也都谈到过。结合自己的经历,感觉沧浪之水主要看知识分子在体制内的挣扎,一号首长主要看体制内对规则的运用,等等,毕竟是小说,不能全信,也不能一概否定。
不是公务员,看了很多官场小说,小说可信度本来就不高,为了有观赏性,都是经过加工。但是不排除很多人生活精彩,比小说还好看,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推荐王晓方的市长秘书和驻京办主任系列,毕竟他是慕马大案亲历者。
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三国历史的话,你是会看三国志还是看三国演义?
清朝的官场现形记很真实
《官仙》写的还是不错的,事迹不一定真实,但道理都是一样的~
小说,你说可信吗,你真的打算用三国演义的计策打仗?用官场小说的套路去做官?
我觉得没多少可信度~~ 毕竟写小说的人也没多少官场的人
我看过的,侯卫东,二号首长,驻京办主任,市长秘书,沧浪之水,王跃文的西州月,国画,梅次故事,等等。单一作家王跃文的看的最多。篇幅上侯卫东最多。我的感觉,侯卫东任县级干部以前的部分可信度高。二号首长也很不错,据说是以春贤为原型写的,他的秘书好像受此影响,去央企了。不过我比较喜欢西州月,不长,风格也比较恬淡,但是应该有的意思都有了。
大部分官场小说写的不是太真实,就是对人物内心描写不精彩。优秀的小说都对人物内心刻画得入木三分,会让人感触良多。古代官场小说推荐二月河的作品,现代官场小说推荐许开祯的《省委班子》系列,国外官场小说推荐《德川家康》。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用则改之,无则加勉!有用与否全在悟,真实性与否不重要,关键是真的能给你以启发,能受用便是好的!
没有可信度。
因为真正有可信度的,不太可能出版。
首推低手寂寞的《官道之色戒》,女角色写得真好,可惜烂尾
寂寞读南华的《官策》,《布衣官道》,很喜欢后面这本,多次看过。
何常在的《官神(问鼎)》,开局真仙草
可大可小的《误入官场》,前期写得真好
更俗的《重生之钢铁大亨》,视角不太一样,书如其名。
蔡晋的《重生世家子》,主角起点高,不信天上掉馅饼的《官家》也是
尝谕的《权财》,自从大明星那本和谐之后。也不知道这作者还写不写书了。
《官神》呢?写实小说可是
王跃文 国画。
我可以推荐一下起点最新连载《第四次灵石金融危机》。
可能我很奇怪的认识吧。
我看过侯卫东,就是当爽文去看的,至于很多人推荐的中县干部,那个自己脑子不太够用,看不懂看完以后应该也是一团浆糊。
很多人提到的,我都是去当爽文看的,有的挺爽,有的中间没什么意思就没接着看了。
其实,官场文里面也有真金白银,我曾经看到一个,官场场面并没有特别之处的一个小说,但是看着看着,对 2000 年以后的中国某部分经济的发展,却很容易抓住了这个脉搏。我不是学经济社科类的,但是不妨碍我看了这个网文通透的理解中国某一部分经济的走向。事实上,二十二年来,没有发现他稍微的偏离现今这个社会。(注,这小说成书于 10 年前后,正是官场文较丰富的时段,他提到的发展是 2000 年前后。)
但该小说其名不显,我边看边忘。读完也没有加入收藏,最后遗失在浩瀚的网文里。
当然,网文里官场文很多,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万一这个作者正好碰巧写到了这些也说不定,也许是幸运者偏差吧。
比小说还传奇的事情也不是没有,比如朱镕基。不过屏幕前的你我显然没有老总理的一半学识或一半运气。
官场小说里能够成为主角的,在现实中都是凤毛麟角的人中翘楚,其发展经历往往是不可借鉴或者复制的。天时地利人和俱全的天选之人,和我等平庸之辈,差距十万八千里,不过有时候有些东西可以借鉴或者学习一下。
看看热闹得了,还可信度?
推荐《国画》
没当过官的人怎么写的好官场小说。
沧浪之水已经是现代官场中最好的一本了
但是历史上看,最好的是《金瓶梅》,里面的运作真实的可怕。
这么说吧,当官的不会写本小说告诉你怎么当官。有钱人也不会写本小说告诉你怎么发财。
所以,官场小说主要还是本小说,就是讲故事的。这故事里有没有点儿官场的影子呢?肯定也有。但是真实的官场是不是就是这么回事呢?肯定不是。
要真是,那就不叫小说了。
何况,当官的和有钱人都是这个社会的少数,俗称上流社会。这些人的生活,写小说的体验过吗?基本没有。当然,可能也接触过一点儿。
一句话,通向上流社会的路是隐藏的,只能自己找。但凡大家都能看见的宽阔大马路,肯定不是通往上层的。
一群没养过鸡的人,教一些想养鸡的人怎么去养鸡,然后还告诉他们养好的鸡该怎么下蛋。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公鸡是下不了蛋的。
不如读史书
艺术是源于生活的
说艺术高于生活我觉得只能说一部分思想可能会高于生活
但是实际绝对不可能高于生活
因为好多即使用艺术包装也实在太黑暗
没法儿呈现出来
正经的官场小说看得少,因为看了都感觉太假所以没有看完的。倒是偏门的小说里有不错的官场内容,比如齐橙的工业小说系列。
没有可信度,因为太写实了就不爽了,不爽也就没人推了,没人推你可能也看不到了。
官场小说可信度并不高,因为要好看,小说更重要。
可信度非常高,不然为什么这个分类被禁了呢?
看史书呗,如果觉得太枯燥就看明朝那些事这类的,这些既有真实性,还可以学到以前的顶级官僚是咋处理事情的
想象不出来… 俺只是吏不是官呀
以知名度极高的《二号首长》为例,其实是妥妥的穿越小说——只不过是当世横穿,从普通记者穿越成领导秘书。
这个问题,基本上当到处级以上的人都会说:“没什么可信度”。
有一部官场小说懒得记名字,上来就说省委书记来看公务员面试了。嗯,果真是小说。
你要学会抓住重点。
重点是 “小说”
不是 “官场”
小说什么意思懂不懂?
上一个让大多数人拿小说当现实的书叫《三国演义》,这玩意儿是小说,然而还是有很多人拿这个当正史,它虽然是以现实为基础,但是他毕竟是小说啊!
小说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爽文
看看就得了
别信
皇帝的金扁担系列
写书的又不是公务员
和网络霸道总裁文差不多吧
最棒的官场小说就是谍战小说
有一部狗血魔幻的小说,作者夏冬,《一个套子引发的血案》大部分讲官场权钱色的。
虽然编得挺精彩,看得你欲罢不能,但你肯定边看边说,这也太假了吧?
直到后来发生了红遍网络的重庆某区委书记 12 秒案件(直辖市区委书记,正厅级)。
现实比小说更精彩!
《谋杀官员》了解一下,可不可信先不说。过瘾
我觉得以我们绝大多数职工干部的行政级别来说我们确实只是人民的公仆。
理论上任何名人和专业作家写的自传和小说都经过大量的改编,最多信一半吧,甚至四分之三都是假的也不是没可能,那些爬上去的人是不会暴露自己阴暗的一面的
既然是【官】场,那么七品以下能算官么?
皂吏都拿不到入场卷的【官场】,跟我们大致是没什么关系的。
新中国给人的误解就是,外包、吏员和官员是身份相等的了,
然鹅事实上种种传统正在疯狂的复辟…… 比如过去唐进士科(行卷)
某些单位和某些高校对口招聘难道不香么,一科三百士,当然要人尽其才,不能放任广阔市场经济的海洋嘛。
官场小说,信是有的,只是… 我们周遭远远还称不上【官】场…
其他都是假的,主角光环太强大。看看刘震云吧
![](data:image/svg+xml;utf8,)
不仅破格,还连续破格
爽文,一种在各大小说网站中比较常见的网文类型,爽文的特点是主角从小说开始到故事结尾顺风顺水,升级神速。
爽文定义主角升级神速的一类小说常见地各大小说中文网分类类型升级文、后宫小说、老师辅导的文
爽文的分类类型编辑 语音
升级文
这种爽文出现几率是比较高的,这其中有特色的人气相当火爆。特征是升级很快,别人升 1 级我升 5 级甚至更高。
有老师辅导的文
这一类文章在主角成长的时候会有一位神通广大的老师,各种秘籍无所不有。
后宫小说
主角妻妾成群,少则三五个,多则数十个甚至更多,且有所谓的 “屌丝逆袭”,让大多数后宫文看起来很爽,实际缺少内涵。
逆袭小说
主角表面上是一个穷小子实际上是某集团 / 家族 / 帮派 / 宗门继承人。
爽文的优缺点编辑 语音
优点
可以排除困扰情绪。一篇比较好的爽文可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也就不会沮丧和忧伤了。
对于作者而言,有一个对他们来说是个优点的一点:可以赚更多的钱,且让网站更有活力。网上比较热火朝天的小说大多数都是爽文,会让新晋作者跃跃欲试。
别人一个岗位待十几年,小说里还不到年限就能破格,还连续破格
你说说可信度有多少
中县干部
官场小说看的比较少,基本上有些看了几章就感觉太扯了,个人总结感觉官场小说不要太深入看了,它只会帮你去了解官场,官场这种东西,会根据年代、地区以及所遇到的人变化很多种情况,我个人感觉《沧浪之水》像是一本官场启蒙书,更像是教会了如何去官场生存,即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两句话就是自己在纷繁的官场生存下去的指引和安慰吧。
官员送礼受贿都能写的如此冠冕堂皇!毛主席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建国后有刘青山张子善,现在香港的公务员管理难道对我们没有启发吗?
王跃文的三部曲,细看,仔细看
推荐《官场现形记录》
阎真的《沧浪之水》,当代官场小说巅峰之作
实在是没有任何可信度,一点都别信。
都是一帮二道贩子从道听途说里择出来的东西,还不如去看三国演义。
估计没什么可信性
但谢谢答主这个问题,可以收小说了
看看乐呵乐呵就得了,不能当真,要当真就搞笑了,最多百分之十沾点边,其他都是想象了。
题主你只要想一想:如果你是当官的,还有空闲写小说吗?如果你不是当官的,那你真的懂官场吗?
如果说完全没有可信度,似乎过于武断,杠精者可能不服。
总的来说,这类小说只能当故事书来读,万不能联系实际。除非你有赵普的天分,半部论语治天下。
以我个人为例
大学毕业前我几乎读过各类官场小说,包括各种职场,社会人勾心斗角的小说还有李宗吾的厚黑学,便飘飘然,虽不想大显身手,但自觉胆敢有人冒犯天威,定能让他尝尝我的大威天龙。后来到了某单位,同事也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可以说个个经验丰富,刚来的时候,并未觉得谁心机重,反倒是觉得他们个个憨厚老实,比学生会那帮人好太多。如今也在单位待了快十年,至今觉得同事们憨厚可爱,当然他们也有小心思,想工作少一点,补贴到位一点…… 但他们根本没有小说中的心机,也用不到书里的阴谋,有什么问题反而拍桌子解决的更快,如果用官场小说的计谋,估计他们能吃屁都吃不到热的。有次看小说沧浪之水,男主在会议上提意见而得罪领导,被做冷板凳…… 觉得这种情节绝对是作者意淫而出。哪有这么傻的高材生,当面给领导难看,纯粹为故事情节故意而为
当然,我个人觉得,现实中,心机有,但是在一个小团体里,重要的是你能有什么贡献?普通同样是权谋剧 1566 要比琅琊榜牛,牛在再厉害的权谋还是钱粮而不把你拉下来我上去。一个的心机再重,再厉害,也只是锦上添花,或者给人负面影响
知乎用户 云舞空城 发表 说到百度搞的这个所谓的专家认证,本来就一肚子不爽,既然说到这了,那就开撕吧。 百度的专家认证就是狗屁,百度的专家认证就是狗屁,百度的专家认证就是狗屁。 这话就算是李彦宏来了我也要当面说,我要问他为什么破坏中国人的 …
知乎用户 杜丘 发表 宛如一株株罂粟花,好看,夺人眼球,可是有害无益。 光是那篇《文在寅的复仇》,其对韩国政治历史科普影响之恶劣,我们这些韩国话题普及者有目共睹。 顺带提一下卢武铉的三件小事: 镇压工人: “폭력진압 항의하는데 또 ‘방패 …
收录于合集 #爱国 12个 **点击“世界之敌的敌人”,关注我 ** 本文为纯虚构创作。 1 岁静兔友 处于岁月静好期的兔友,又被称作温和赛里斯人,绝大多数兔友最开始的样子。由于还未完全兔化,所以乍一看跟普通地球人没有什么区别。 岁静兔友习 …
知乎用户 远山 发表 因为最近恶性事件太多,网评员忙不过来了。 加上粉红七生报国理想落空,难免孝顺力度下降。 知乎用户 沉默的羔羊最好吃 发表 要不您去头条集合吧,看看拿卢布的多还是拿美金的多 知乎用户 炒面面包子 发表 你没发现显 IP …
知乎用户 泥河 发表 身在冰天雪地,不想着多套几层衣服,却想靠精神上的幻想使自己温暖起来,结果只会被冻死。 知乎用户 叶泊枫 发表 我昨天答了一道题: 超发的货币为什么只有很少进入工资呢? 评论里有人说:“是很有道理,但看了心烦,好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