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21 年烈士子女参加高考最多可加 20 分?

by , at 18 August 2022, tags : 烈士 士子 加分 高考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人民网​ 发表

利益有点相关。

我爸当年差点成为烈士,遗像都拍好了。我当年高考山东文科 200 名,加 20 分的话北师大就变北大了。

但如果没有我爸的陪伴和鼓励,我可能连参加高考的机会都没有,早打工养家去了。他的战友家就有这样的对照组。


我爸 50 多岁了,身体健康、性格开朗。然而,他的遗像拍摄于 30 多年前。

作为中国第一批赴南极考察编队中的一员,跟 J121 军舰上的 307 名战友一样,没有一个人清楚这次跨越太平洋的科考任务会遇到什么风浪。大家要做的,就是写好遗书拍好遗像,做好成为烈士的准备。

据爸爸和他的战友们回忆,其实那一路也经历了不少危险的时刻。比如过德雷克海峡的时候遇到大风,船倾斜的太厉害,全船战友都在吐,恨不得把胃都吐出来的那种。比如登陆南极洲之后有一天夜里军舰脱了锚,差一点就撞上冰山。

不管经历了什么,每每聊起当年,他都是眉飞色舞,每一条皱纹都仿佛在诉说着惊心动魄的往事。当年不顾一切出发,他也从来没有后悔。

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有人舍小家为大家,这也是他挂在嘴边的话。

如果行前有人告诉他们,成为烈士的话子女高考可以加 20 分,他的战友大概也会跟他一样,觉得自己原本神圣的任务受到了侮辱。

当然,那时候他们也还是少年,大多数都还没有孩子,家里倒是不少以泪洗面的老父亲老母亲。

如果真的不幸成为烈士,心底肯定是希望牵挂的家人们可以得到照拂。

遗憾的是,这些拿命去探险的科考队员出发前已做好了成为烈士的准备,但回国后却并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爸爸的好些战友都过得不太好,有回乡务农的,有外出打工的,也有疾病缠身英年早逝的。

这些年,他自己也是摸爬滚打跌跌撞撞,经历了辉煌,也体会过绝望。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对于一个小家庭而言,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我是幸运的,整个成长过程都伴随着爸爸事业的上升期,得到了很好的照料和比较不错的学习环境。出生于高考大省,18 岁前家里的任何事情都不需要我操心,好好学习就可以了。

然而,爸爸的一些战友后面发展不太顺利,也有去世较早孩子不得不辍学打工养家的。

在我爸事业做的比较好的那些年,没少为战友们奔走发声,希望能得到一些照料,但一直也没太有回响。前几年,他遭遇了破产危机,有点自顾不暇了,那会儿我弟还没毕业,学业也受到了影响,单从求学这个角度看并没有我当年顺利。

回到这个问题,结合我爸和他战友叔叔们的亲身经历,我认为直接对烈士家庭提供切实安置和帮助可能更妥帖些。这样既抚慰英雄的付出,又不影响教育公平

毕竟没了爸爸,很多孩子连使用那 20 分的机会都没有了。

而那些曾经做好为国捐躯准备的人,当年的每一刻都是他们心底最波澜壮阔的曾经,他们也希望被人记住。

关于爸爸当年南极科考和后期经历以及珍贵的老照片,我之前专门写过一篇知乎故事大赛:工作和生活中,有哪些让你念念不忘的亲身经历?

还有一段视频

知乎用户 博博 de 宝宝​ 发表

不支持,应该直接保送,名额就从在外国留学生某些马术艺术体操之类的普通家庭玩不起没听过的那些艺术特长特招项目里出。

普通老百姓不喜欢看这些,普通老百姓喜欢这些烈士子女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知乎用户 听风君​ 发表

直接保送清北本硕博连读,我都没意见。

别说什么 “真有一头牛”,就算我儿子参加高考,真就因为某烈士子女被保送多占了一个名额,北大变浙大,我也不骂烈士子女!

我就骂某些跳健美操被保送的!

知乎用户 阿好​ 发表

支持加分,烈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子女有最多 20 分的优待,我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母亲,心里可以接受的。

说一则旧闻。西南交大陈玉钰事件。

1. 陈高考成绩仅刚过一本线,却能通过自主招生进入西南交大就读,并直接进入拥有交大最好师资、先进实验设备的重点实验学院——以茅以升老先生命名的茅院。

2. 陈进入交大以后学习成绩只是中等偏下,好几门挂科,竟然能参与本校一般只允许大三、大四同学参与的国家级科研项目;

3. 项目开展一年后,陈大二那年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写出了论文,并成功被 SCI 收录,细细研究才得知,她爸担任通讯作者,他妈担任指导老师,其他几位作者也基本都是交大老师。

4. 两门成绩正考 61 分、64 分,但补考都是 91 分,并最终以 91 分作为免推成绩。但按照西南交大的考试管理规定,只有正考不通过才可以申请补考,推免生成绩计算均以第一次考试成绩为准,重修、补考成绩都不能参与计算。

就是这样一位资质平平的学生,通过频频操作竟然科研成果多多、顺利保研成功。

而那些无权无势、只能依靠自己努力的 “平常人家” 孩子,则硬生生地被挤出了保研名单,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深造机会。

为了平息网上舆论的征讨压力,西南交大作出了如下处罚决定:

一是取消陈玉钰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并给予记过处分。

二是给予陈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其记过的政纪处分,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

三是免去尹帮旭现任副处级领导职务,调离管理工作部门,留党察看两年,由管理岗 6 级降为 9 级。

但是,西南交大在整个调查中,仅仅围绕 “陈玉钰成绩造假” 一个中心,加上 “硕导父亲陈帆”“教务处科长尹帮旭” 两个基点,就给予了这场令人瞠目结舌的校园暗箱操作案一个平平淡淡的交代。

对此,网友纷纷表达质疑之声和愤慨之情:

取消推免资格能叫处罚吗?她本来就没有这个资格!这就好比,我偷了个东西,警察让我物归原主,就直接把我给放了?

陈在多门成绩 “替换” 上主观因素明确,难道不属于多次作弊行为,不应该清退学籍吗?

这样丧心病狂违反校纪校规,就轻飘飘的降级和取消硕导资格,说的过去吗?

陈同学的母亲,博导和红杰呢?处理决定中为何一字未提?一家人中母亲就是全然不知、清清白白的?

确实,巍然不动的和红杰,才是他们背后的真正大腿。

和红杰是西南交大的博士生,在西南交大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网,上到院长下至课任老师,都是自己人。

更重要的是,和红杰还担任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负责人。

所以,对于这样一位学科专业带头人,西南交大一定会拼命地保住。

和烈士子女受到明面上的优待相比,这种不公平更让人愤慨。

联系国内学术造假横行,这些从根里就坏了的树杀伤力大的多,烈属优待远比他们光明的多。

知乎用户 多少楼台风雨中 发表

???

拜托,那可是烈士。

我就问谁家爸妈愿意为了孩子涨 20 分去死。

知乎用户 云石君​ 发表

18 岁,他参加高考考入西北师范大学,正常录取,没有加分。

22 岁,他大学毕业了。原本可以留在内地从事一份安稳工作,但内心的热血驱使他做出了另一个选择。从此,他的青春和一个叫加勒万河谷的地方联系在了一起。

那里常年冰雪覆盖、高寒缺氧、极度荒凉,几乎与现代文明绝缘。

那里也是祖国万里边防线上非同寻常的一个点,冲突和风险不知何时会到来。

很多人说,年轻悸动的心,是难以忍受加勒万河谷的寒冷、枯寂与苦闷的。

但他和他的战友们忍受住了。

他们每天小心翼翼用脚步丈量这片河谷,呵护那里的一水一石,把 “大好山河,寸土不让” 八个字刻在石头上,也牢记在心间。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边防线守住了,内地的家家户户才能安稳幸福,人人才可能会有获得公平的机会。

之所以忍受得住,还因为他们都学会了彼此关爱。这大概就是互联网上所说的 “暖男”。当到条件恶劣的地方执行任务时,他总会把有高原反应的新兵赶进相对舒服的运输车大厢里睡觉,而自己却带着军官们在野地帐篷里打起冰冷的地铺。

29 岁,他收获了爱情。

33 岁,这位长得比较着急 “大叔” 营长,时常惦记千里之外远在西安的妻子,和他们还未出生的爱情的结晶。在形势最为紧张的那段时间,只要任务间隙,他总是会想方设法托后方战友,提醒 31 岁的妻子按时产检,并幸福地想象以后 “带孩子、做饭、钓鱼……” 的平凡生活。

但他终究过不上这样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了。2020 年 6 月,加勒万河谷,营长陈红军牺牲。后被授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

5 个月后,他的儿子陈潇楠来到这个世界。

18 年后,这位失去父亲的孩子也会面临高考。可以预想,失去了父亲的他,成长注定要比其他人更难一些。

我们确实无法定义绝对的公平,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所有的公平都不是无代价的。总得有人去牺牲奉献,才能确保绝大多数人能够享受更多的机会和更公平的环境。

愿烈士安息,愿他的家人能够有尊严地生活下去。

我是苹苹,感谢您阅读我的观点。

知乎用户 钧正平​ 发表

我觉得最悲哀的是洋垃圾们可以随心所欲的进各种高校

甚至还能得到优待。

甚至一些学校还以校园有洋垃圾为荣。

先说个比较讽刺的事情,我一直很讨厌我的母校,真的。

倒不是讨厌里面的人,我是讨厌里面的一些规章制度。

比如,垃圾桶不能有垃圾了,桌子不能摆东西之类的。

这些只是能看出领导们的蠢,但是真正能看出领导们坏的

还得是引进洋垃圾。

其实我属于那种比较油的学生,社交牛逼症的那种,那会儿都带隔壁辅导员去蹦迪的人。

跟学校一年轻老师关系还挺好的,喝酒吃串按摩唱歌,为了让他放松玩的开,我都是叫隔壁学校的妹子来玩。

他当时跟我说,洋垃圾们就是学校的吉祥物,具体有什么用呢??

招生简章上边露个脸,摆拍一下课堂讲课的样子,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当学生,也可以当老师。

总而言之一句话,国际范儿

他们可以在学校待着一直不毕业,也可以毕业了直接当外教老师

学校会给他们安排独立公寓

我一直以为我们学校的电梯独立公寓,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住的,因为那样方便少爷们打炮。

原来那个主要的功能是给洋垃圾们住的啊。

那个挺贵的,一个学期得 7.8k 好像。

算上学费,生活费,如果是中国学生住的话呢,年保底花销在 5 万打底。

而洋垃圾们,不光不用钱,每个月学校还会发补贴。

具体多少我不知道,没法打听,语言不通啊。

然后回到问题,烈士子女,高考加 20 分。

然后,一帮人气急败坏,大喊不公平

合着你踏马的,对自己人是真滴狠啊,奈不何洋垃圾,还奈不何一个烈士子女是吧???

嗯???

我再说句难听的话,对于百分之 50 以上的学生而言

多 20 分,少 20 分,关系真的不大,不开玩笑

甚至这个范围还可以扩大到百分之 60 也不为过。

这是知乎平台,大家学历确实很高,有些个人就觉得自个儿加 20 分就上本科了,或者上 985 211 了

大概率当时读的就是重点高中

看看那些普通高中吧,一个学校搞不好凑不出 3 个一本生。

烈士子女们正儿八经要用好这 20 分难度挺大的,真的。

再一个,哪怕真就升了一级,真要逆天改命,那概率堪比买彩票赚 500 万。

合着人家父母用生命奉献,不够换自己孩子一个美好光明呗???还是一次刮刮乐,还不带准信的

就气急败坏了????这时候你们要公平了???

![](data:image/svg+xml;utf8,)

还是那句话,20 分真滴不够啊

但凡烈士子女能够享受洋垃圾一半的待遇,也好啊。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知乎用户 我变成了一条狗​ 发表

加 20 分太少了,应该和贫困生专项一样,搞一个烈属专项,一个萝卜一个坑直接给足录取名额,学校层次专业等具体细则再研究。

————分割线——2 月 21 日补充————

昨天看到知乎的这个问题,有感而发,用语音随口说了一句,好几位网友指出 “专项” 是有的,其实我对这个并不了解,但我从内心深处觉得这样的 “专项” 应该要好好搞才行。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新中国早期两弹一星、三线建设等的人生写照。也是我多年前去四川绵阳 “两弹城” 听到的说法,好多两弹一星的功臣,隐姓埋名把一生献给了国家,自己的子女却疏于照顾,没有得到好的发展,我也曾在电视节目里看到某位功勋说最大的遗憾是子女没有上大学。

应该说我国的烈属在各项优抚政策是有保障的,但更多的体现在经济上,在烈士子女人生发展保障上,力度是可以加强的。中考高考加分本来也是个好事情,但在凭一个界限模糊的 “出身血统” 就可以加分的政策面前,就显得有点弱了,毕竟两者在遭遇、困境、以及灰色空间、暗箱操作方面,都是天壤之别。

高考这种国家级选拔性考试,优惠政策应该更多地给那些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巨大牺牲的人,而那些靠世袭的出身血统,或者写作文的、跳健美操的可以少给一些,还是让他们在考试中公平竞争吧,或者给一些专业性院校的优惠就可以了。

现在好多地方连留守儿童都有分区包干,烈士子女的发展保障,理应更系统更完善力度更大一些。

知乎用户 天雷之遁​ 发表

看了一下,总结下来争论主要是存量和增量的问题,存量是说加 20 分会把后面的同学挤下去,不如直接给钱。增量是说不如指定学校直接录取,由学校增加名额。

但是我理解烈士子女加分政策的考虑至少有两个,一个是保留对烈士子女基础能力考核,如果学习太差,直接到高等学府其实是揠苗助长。

一个是尊重烈士子女自己的选择权,指定学校会剥夺选择的权利,如果让他指定学校又过于不公平。

综合下来似乎最合理的办法是,烈士子女高考加最多 20 分不变,之后他就读的学校顺延增加一个名额。

这样多少能保证一个基本的公平,而且也是国家和学校能做到的,毕竟人数不多。

所以我觉得政策定的时间能灵活一点,操作能复杂一点,经办人能麻烦一点,社会整体的争论就会少一点。

知乎用户 请勿关注 发表

民间将古代皇帝的禁军称之为 “御林军”,其实历史上并不存在 “御林军”,而是汉代确实存在的“羽林军” 的讹传。

汉书》载:“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属光禄勋。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羽林孤儿。”

就是说,西汉初年,汉武帝将那些在对匈奴战争中牺牲将士的子弟放在羽林军中抚养,培养军事技能,称之为 “羽林孤儿”。长大之后,这些孤儿就被任命 “羽林郎”,担任皇帝的仪仗兵。他们身着华丽的盔甲,手举用牦牛尾装饰起来的大旗,骑马行进在皇帝车驾之前,为皇帝开路。羽林孤儿是西汉王朝厚待烈士子弟的标志,羽林也由此成为一种延续军事传统与家族荣誉的象征,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和认可。羽林军既是武帝的禁卫,又是特殊的军官学校。

王维的诗《少年行》讲的就是这支烈士子弟组成的精锐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到了近代,民国时期还在南京设有 “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

1928 年,国民党在南京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附近,创办了一所烈士子弟学校,专门收容北伐战争中阵亡将士的子女和辛亥革命中壮烈牺牲的烈士后代,由国家统一培养教育。

国家把烈士子女养起来,是对烈士的褒奖,对遗孤的优抚,更是在向其他军人宣示:你对国家尽忠,国家绝不会亏待你的子女。

而且这些烈士遗孤,通常是对国家最最忠诚的人。他们的父辈为国家战死在沙场,他自己又是被国家所抚养大,除了国家,他没有其他人更值得依靠,更值得奉献。也所以汉武帝将这些烈士遗孤作为自己的仪仗队,享受莫高的荣誉,也不用担心他们的忠诚。

知乎用户 李少荃​ 发表

有人知道 “石刑” 吗?源于伊斯兰教法,受刑者被乱石钝击致死,通常用于处罚通奸女性。

你知道被印军乱石砸死有多痛吗?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石刑” 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过于残忍的刑法,其痛苦程度可想而知。

你知道全身淹没在冰河之中有多冷吗?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莫说高山冰原,在中国北方,冬日里双手浸在自来水里洗件衣服,说冰冷刺骨毫不夸张。

我一直笃信,人类的最可贵之处就是有共情能力,因为利己是所有物种的本性,而人类却能基于共情衍生出了奉献、团结、舍己为人等高贵的品质,正是这些构成了人类文明中最璀璨的部分。

他叫陈祥榕,牺牲时十八岁零五个月,刚好和现在的我一样大。

我不敢直视他的双眼,又或者说,要我怎么忍心看?

18 岁,当我还在纠结买哪条裙子时,他早已披上戎装;18 岁,当我在大学校园社团、晚会风生水起时,他日复一日的巡逻戍边;18 岁,当我在用粉底遮掉几不可见的小痘印时,他脸上已晒出了高原红……18 岁,一个本该做梦的年纪,一个有无限可能、无数种未来的年纪,烈士孤魂长眠高原

进屋人来满屋人静
夜无声家人深沉沉
我母亲床上睡着
怎知道 我的归魂

知乎上每天都有人邀我回答 “离高考还有 100 天了,提高 100 分可能吗?” 我从来不回答,一方面是因为在人均常春藤的知乎,我一某不知名 985 的属实没啥话语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私心里觉得,与其有时间在这提问,不如把这时间用在备考上,这样提高的可能性更大些。

但是客观上讲,这绝对有可能,凌空出世杀出的黑马每年都不少。

那么同理,100 分都可以速成,20 分又算什么?可是有谁能告诉我,逝去的生命又拿什么来交换?

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曾供职于福建泉州,属于对 X 海防部队。我同样理解每一位边防战士的子女的夙夜担忧,如果 20 分能换得次次平安归来,没有一个人会吝惜。

而现在呢,对那些高声呐喊着反对的人,我只想说,与一个家庭的支离破碎和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席的父亲角色相比,20 分未免太过微不足道了些。

与其给这区区 20 分(相比于烈士生命)冠以 “优待” 的名号,不如说是自我安慰,让我们大多数人的良心勉强好过一点。

不妨想想,如果国家主权任人践踏,山川国土风雨飘摇,敌人铁蹄肆意凌虐,到时你我是否仍有闲情逸致在这争论高考的 20 分?

只是可惜,他们甚至用不上这 20 分。

烈士陈祥榕长眠喀喇昆仑时不过 18 岁零五个月

烈士肖思远的母亲哽咽道 “他是军人,他有他的职责,保家卫国,那个时候,不能往后退,这些我都明白,但我就是特别特别想他,我只是一个母亲

我只是一个母亲,思念自己年纪轻轻的儿子,大道理我都懂,可私心里,比起英雄魂归故里,我更想要我的儿子平安归来。

……………………………… 分割线

2.25 加更:漫画家林超最新创作的同人漫画

…………… 分割线………………

12 月 9 日加更

如果没有牺牲,今天是他的生日

今天也是 “一二 • 九” 运动纪念日,86 年前,热血青年们自发组织起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其中,以我的母校东北大学学子为先驱

回望 86 年来沧桑巨变,再次感慨是一代代中华热血好儿郎捍山河无恙,护吾国万疆!

知乎用户 辰恫 发表

我不同意加分这个做法。或者说,不同意给烈士子女加分后,在现行的排名框架内录取的做法。

首先一点,烈士子女应该不应该享受更好的教育待遇?当然是应该的。功利地说,烈士的亡故必然导致孩子的教育受到影响。烈士的牺牲给全社会带来了好处,全社会当然应该尽可能弥补其身故带来的损失。

但是,一个烈士子女,加 20 分,意味着有一个原本可以入学的学生被挤掉。这是不公平的。

所以我更倾向于这样做:

烈士子女在高考后加分,但不参与排名,在其他考生录取完毕后,自选分数足够的学校、专业。国家给相关学校拨款来增加教育资源、名额。那样的话,别说 20 分,我觉得 100 分都不为过。

原本录取 100 个,现在多录取 1 个,不是什么大事——中国近几年来每年评定的烈士也就 300 来个,就算他们都有孩子,后续一年全国也就多 300 来个烈士子女名额而已,对于中国的大学来说并不多。

归根结底,高考是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和分配不均,导致并非人人能上大学、上好大学。既然如此,烈士子女上学这事儿,就应该全民买单,给他们单独 “买” 名额;而不是慷同届高考生之慨,让这些学生承受 “明明应该是我录取,结果被烈士子女抢了” 的后果。

知乎用户 纽太普​ 发表

我觉的应该停止招收印度留学生,把空出来的名额和省下的奖学金给烈士子女才对。

知乎用户 蜗牛跑的比我快 发表

给留学生待遇就行。

知乎用户 李燃末 发表

你在河南考的话,加二十分远远对不起烈士的贡献,不如直接给烈士子女安排一个北京户口

知乎用户 龙凰 发表

我觉得应该改一下:

烈士子女高考加 20 分,考军校、警校加 40 分。

天津曾经就有警察英烈子女考天津警校加 40 分的政策(十几年前),我有个同事父亲就牺牲在公安岗位上,他加了 40 分考上了天津警校。这位同事是我非常钦佩的一位,工作能力、积极性非常强,任劳任怨,目前是他所在单位的绝对顶梁柱。

知乎用户 奉义天涯​​ 发表

这件事空对空地讨论意义不大,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 “有一头牛” 的问题。落到实处说,大家不妨看一看,英模人物们普遍是什么样的社会出身,他们身后的家庭又是什么状况。

由于以往工作原因,基本上每个在央媒上宣传报道过的英模人物,他们的事迹材料我都会起码过一眼,有的还需要认真学一学,考虑一下宣传报道上的注意事项。

几年下来,总体感觉,英模人物家庭出身普通平凡占绝大多数。如果非要量化看,三线城市以下为主,家庭经济状况多在当地平均线。少数经济生活状况好些的,以专业技术岗位涌现的英模,比如科技专家,为主。

不想讨论为什么会这样,说开了容易偏激。

单说,就以这个状况为背景,烈士子女加分,会对你高考产生多大影响?是跟你争夺那些名校稀缺的名额吗?结合实际想一想。

我觉得,高考加分对他们的家庭来说,荣誉意义大于实际作用。

知乎用户 泰格​ 发表

烈士子女没有留学生待遇之前看都不看

知乎用户 NaOH​ 发表

先说一下结论,把各个大学里给外国留学生的名额拿出来一部分给烈士子女得了。20 分根本对不起烈士的贡献,而且牵扯到极为重要的**矛盾转移问题。**本回答重点是分析矛盾怎么转移的。

这个问题有意思,家里有 2021 年高考生的家庭和其他人反应不同。

大家都承认烈士贡献极大,应该给其家属照顾,那么为什么发奖金,分房子都不如高考加分争议大呢?

03 非典时,也有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子女加分政策,当时我写了个小故事,贴在这个问题下,结论也差不多。

有一户四口之家,哥哥和弟弟每天能领到 2 元零花钱,也就是每人每天一元。

某一天,妈妈做饭时忘了关煤气了,夜里大家煤气中毒,幸亏弟弟靠窗中毒轻,哆嗦着打了求救电话,一家人得以活命。

第二天大家都夸弟弟,爸爸一拍桌子,弟弟立大功了,要奖励!要不以后零花钱不对半分了,哥哥 5 毛弟弟一块五吧!

哥哥一听不干了,躺地上打滚。妈妈过来安抚哥哥:“还留 5 毛不错啦,你看要不是弟弟救了你,你连花这 5 毛的机会都没啦。”

哥哥不听,继续打滚。爸爸生气了,训斥道 “忘恩负义的东西!一点思想觉悟都没有!你 5 毛也别留了,2 块钱全给弟弟!你也不看弟弟给全家做了多大贡献!”

哥哥边打滚边喊 “弟弟救的是全家人的命,不是我一个人的命!为啥给他奖金,不从家里公账里扣,不从你抽烟的钱里扣,不从妈妈化妆品里扣,只从我的零花钱里扣?

关于 03 非典医务工作者子女加分的问题,也可以同样讨论:医务工作者们为全国人民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什么给他们的奖励不从公账里扣,单单拿出 03 级高考生们的录取名额来当奖励呢?

这到底是哥哥和弟弟的利益冲突,还是哥哥和爸爸的利益冲突呢?爸爸是怎么巧妙的把矛盾从 自己和哥哥之间 转移到了 哥哥和弟弟之间呢?

所以当我们讨论烈士子女有没有资格享受 20 分加分时,真正的矛盾已经被偷偷转移了。就像妈妈一个劲给哥哥强调弟弟有资格享受 1.5 元零花钱一样。

国家出钱每个烈士子女 100 万请特级辅导老师 1 对 1(如

@贺仙

老师),效果肯定不止 20 分。而且知识在学生脑子里,比在加分里有用的多,起码在大学里跟得上课程。或者直接给体制内工作,毕竟大学学了生化环材还不如不加分。

PS:看来还是有读者没看懂我的比喻,说的再直白点:这个政策是说 省招办 给烈士子女加 20 分,也就是说,是本省教育蛋糕的分配问题,其他省一毛不拔——举例来说,本次 4 位烈士里有两位河南籍烈士,假设两位烈士子女要高考,加分挤下的必然是河南籍考生。合着河南为国家出两位烈士反而吃亏了?

PSS:看大家评论,还是有读者没看懂我的意思,有读者问,烈士子女 a,父亲为国牺牲,而普通人 b,享受完整的家庭教育,那么 b 为 a 让利不是理所当然的吗?a 本身就在受教育权上吃亏了,20 分都不够弥补的!

我回答:**只要你比较 a 和 b,那你就没看懂我说的话,你应该比较 a 和 c。**假设烈士子女 a 是河北籍,b 也是河北籍, c 是北京籍。给 a 加了 20 分,也不过是在河北内 pk 占了一点优势,比 c 差的远。问题 1,c 何德何能,比 a 的待遇还高,a 的父亲出生入死,还不如 c 一出生就注定的待遇?

问题 2,为什么你要比较 a 和 b,不比较 b 和 c?b 和 c 都承受 a 的恩惠,为什么让 b 这个穷人照顾 a,而不是 c?

你看,本来是 “b 和 c 谁更应该让利” 的问题(或者谁也别让利,从公账里扣),被转移话题到 “a 值不值得 b 让利” 上来,让众人吵的不亦乐乎,高,实在是高!

知乎用户 韩冬​ 发表

记者:如果国家奖励烈士 100 万元,你支持吗?
某些人:我支持!
记者:如果国家奖励烈士子女一套房,你支持吗?
某些人:我支持!
记者:如果国家给烈士子女参加高考加 20 分,你支持吗?
某些人:我不支持!
记者:为什么?
某些人:因为我真的参加高考。


国家给烈士子女们的 20 分是极少极少数,整的就像耽误一些人考北大清华一样。

竞赛之前可以加分,特长可以加分,乱七八糟证书可以加分,怎么到了这里就不能加分了?

别阴阳怪气了,如果可以人家根本不想要那 20 分。


先说能不能加分,我觉得能加。

但是我觉得可以有更好的方法,比如拿出特别名额专门给这些烈士子女们可能会更好,实在不行直接保送都行,最好不占用普通学生的名额,尽量的保证教育的公平性。


可惜的是有的烈士,他们连孩子都没有……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我是

@怀初衷

,关注我给你带来我自己的观点。


其他回答:

看了《赘婿》,如果你穿越,你的专业能帮助你在古代做什么?

知乎用户 怀初衷 发表

支持。

@Gains iFortune

小姐姐的启发,我觉得更有用的是把加分放在公务员考试,或者给予烈士子女公务员专项招录名额,这样更实惠一些。

**如果烈士子女用高考加分读机械土木生化环材这类就业不好的传统工科,那大概率还不如不加这分。**此外,高考是测试个人学术水平的选拔性考试,例如数学少考 20 分的烈士子女读了数学专业,面对数学更好的同学,对烈士子女本身就是很大的学习压力;对差一分就够录取线,更适合读某大学数学专业的考生也是资源浪费。

高考加分也可以给一些专业加分更多,比如报考法学 / 政治 / 公共管理 / 公安 / 军队等专业可以再加 20 分,即加 40 分。因为这些专业比起学术水平,对品德,责任感和荣誉感的要求更高。作为烈士子女,从小被就被长辈的光荣事迹鞭策感染,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一定会强于普通人,专业定向加 40 分,可以引导烈士子女学习且从事更加高尚且有终身保障的职业。《人民的名义》里,人民的好书记沙瑞金就是烈士子女,相信他父辈的英雄事迹给他正气凛然的人生带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这种政策也有例可循,公安英烈子女保送警校已经施行很多年,值得推广。

2000 年《普通公安院校招收公安英烈子女保送生的暂行规定》规定如下:

二、 保送对象和条件
(一)保送对象为全国公安系统革命烈士(生前系在职在编公安民警)或被公安部授子全国公安战线一、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公安英烈子女。
上述保送对象系指与公安英烈有直系血亲关系的子女。
(二)保送对象必须是高中毕业生(须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学习成绩良好,未婚,年龄不超过 22 周岁。
(三)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身体条件符合《公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暂行办法》规定的标准。
三、 招收保送生的院校
公安部直属普通公安院校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所属普通公安院校。

最后,感谢烈士们为了保护国家和我们这些平凡百姓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知乎用户 世袭上议员​ 发表

烈士小概率,

烈士不都有子女,

烈士子女不都参加高考,

参加高考的烈士子女能上二本线也是低概率

算下来,全国能通过加 20 分上二本的超超超低概率。

能达到,是慷他人之慨,但概率极低。

没达到,只能怨自己子女不行。

因此,这个政策看似很有诚意,实际上非常非常鸡贼。

知乎用户 盛京剑客 发表

这种国家一分钱成本都不用出的政策 还不如 送 福利彩票 来的真诚。

对学习成绩差和学习成绩优秀的烈士子女可有丝毫用处?

知乎用户 姜维 发表

基本上,一般人对烈士子女加分没啥意见,再加多点或者定向培养给安排个工作也可以的,烈士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生命,照顾他们的子女合情合理。但是对于少数民族胡乱加分是有意见的,而且意见很大,啥功劳没有,就因为少数民族身份就给优待。

此外,舆论对各种洋垃圾优待也很反感。大学本身应当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结果搞得本国考生寒窗苦读千辛万苦上个大学,洋垃圾不仅不用高考,连汉语都说不利索直接就能进各种名校享受各种资源,进来还能作威作福。

知乎用户 呆蛙 发表

如果有希望谁愿意做烈士子女???

我父亲就是因公殉职,那时我已经大学了不需要这个加分

就算是我当时正在高考前

就算是可以直接保送哈佛 常青藤

我也不!愿!意!用我爸的命来换这区区 20 分

一条人命换 20 分,多么低廉的分数,还要问如何看待!

怎么?

某些人是觉得 20 分给多了?

觉得人命换 20 分赚大了?

如果有选择,你愿意让你父母因公殉职做烈士给你换 20 分吗?

如果有选择,你愿意自己因公殉职做烈士给你的孩子换 20 分吗?

如果有选择,我要我爸好好活着

知乎用户 黑眼糖豆​ 发表

一句话概括:

功勋加分,50 分也嫌少;

血缘加分,就算只是优先录取,我也嫌不公平。

知乎用户 梅氏利维坦鲸​ 发表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从财政拨付款项对烈士家庭进行抚恤,哪怕抚恤金增加好几倍,也很少有纳税人会觉得不合理,同样是老百姓负担成本,为什么给钱没争议,加分就会惹人非议?

我们可以类比一下:同学甲的父亲在校门口面对企图持刀冲击校园的歹徒,英勇搏斗牺牲了,然后政府决定,在学校中按照成绩筛选,指定一名同学乙,由他的家庭支付给同学甲一笔抚恤金,理由是乙作为学生,是甲的父亲用生命所保护的对象,这种做法是否合理?

我相信没人会觉得合理。——加分的性质不也是一样的吗?一个学生加分的成本是由另一个学生单独承担,而不是分散到全体学生身上。

烈士服务的是整个群体,补偿的成本应该由群体均摊,但加分政策把这些成本集中起来由一个人承担,就丧失了最基本的公平。

某些人拼命论证这加分数量不多,烈士值得更多补偿,但加分多少根本不是关键。无论加 1 分还是加 100 分,都改变不了上述行为逻辑的荒诞。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在加分不变的前提下,按照分数线录取,但不占用录取名额。高校也不是不收他学费,多他一个不多。

如果觉得搞不定高校,那就不加分,改成多给钱,可别舍不得。

知乎用户 忘忧玲 发表

不同意。

因为高考加二十分对很多人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卵用。

首先,烈士子女真的正好高考。

难道加二十分烈士子女就一定能上清北吗?再退一步,大学一定能进一档,从一本变成 211,从 211 变成 985 吗?同一个大学同一个专业录进来的学生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差都能 20 好吧,孩子父亲的牺牲使他从专业倒数变成专业前几,意义很大吗?好,就算真的靠加分进了一个以前根本考不上的好大学,对孩子的人生一定会有很大帮助吗?不用说也知道,未必。

这是加分多少还有点用,要是烈士子女从小成绩不好,从初中就被强制分流去了职校呢?

要是烈士根本没有后代呢?

假设有个烈士,大好的年华还没来得及娶妻生子,家里父母赚钱不多,劳动辛苦,还有久病不治的奶奶。孩子牺牲了,家里人为他骄傲的同时,悲痛欲绝。

:好消息!烈士子女高考加二十分!

……………

所以还是多用点心吧。

关注到每位烈士的具体家庭情况,从各个可能方面给以最大的帮助,子女教育,老人养老… 这样才算真正看到了烈士本人的奉献和光荣,才真正能给家人带来安慰,才是真正表达敬意的方式,而不是区区 “加二十分” 能做到的。

当然,如果加分只是给以烈士家属优待中的其中而不是唯一一项,欢迎。

知乎用户 yuzu​ 发表

真正的解决办法,是直接拿出一部分招生名额出来,直接招收烈士子女

可以根据功劳分为三档,第一档的,北大清华,第二档的如复旦,浙大,武大一类的著名 985,第三档的就是重点本科。

每个档次的学校每年拿出一部分名额,直接招收烈士子女。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而且这也不是什么难以操作的事情。

你给烈士子女加 20 分,最后他还是要和普通人去竞争,很有可能不但没有竞争过,最后还要被人埋怨。明明是很好的一件事,最后搞得大家都不满意。

为什么我们对外国留学生都可以这么好,可以分数这么低,奖学金这么高,对烈士子女就不可以这么做呢?

[

清华北大不是梦等你在清华北大学霸笔记我在清华北大青

京东

¥72.7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84140029002883072-0-1&p=JF8AAcUDIgZlGFwXBBYBVB9YEzISBlQYXRwFGgddG10RByJDCkMFSjJLQhBaGR4cDFwNRA1CVk0YDk5ER1xOGQ1eD0kdS0IJRlVXWFYLVRpaFgQbAF0bUxUEFgJCW1dhe2JiIkIgSXUQXTdiOHZDZX41Qz92clRkJ0Yod0tAQSJAKGVlSHMcbAMVdHAGJVs4d1h0ZRxrHXYAbm4hGg5CdWt_NmIoQEJkfj1DP09yVGQ3fDhBAW55JUQzdXVxfAt4Mk9lcl0-WixsYndzNklPFnVyBS5tOHYDGnNXZCx2WGFHNhknfHlxfAtsWXViZU4-WS9PdgYFICsjZVAUb0tgK3V6VgAhG1pIQHUFCGk7GQ4iB1wbWR0DEwdSGGsVAxMHUR5YFgQTN2UbXiVDfAdUHV0WAhAPZRprFQURBFMSXhIKGgZQG2sVChY3g7XPwIqt3uW-jb-sx4rlztK-1qyBZStrFjJJUgFSHgkCEA5QG14UAxEPVBpYHAsQBlMYRxQeEjdVGloWAhUEVh1cewcTBlQZWBELFQ87GVoUARQFVh9TEzISBGUYa0tsE1cFTFMXVRZpD1oCUwBZX1F1XxcEFw5dGVMlABMGVxk)

[

读书的 “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

京东

¥29.5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84139948443021312-0-1&p=JF8AARYDIgZlGFwVAhoDURNTFzISB1QZXRYCFzcRRANLXSJeEF4aVwkMGQ1eD0kdSVJKSQVJHBIHVBldFgIXGAxeB0gyUkc9byl0fU9lVnkIZ0RrWidcIBZWcgtZK1scAhAPVBpbEgEiB1QaWxEHEQRTGmslAhc3B3WDo7TKouQHj7-Nx4_CK1olAhUEVh1SEAUUD1wYXSUCGgNlzfWB15q4jKv-w6i80tirjpypxrnTK2slASJcAE8SUB4SBVweWxcKGgJcHl4XAxEHVxtYCQMOB2UbWhQBEgBWGF0SbBcGVBpZFgYbAF11WRQDEQFXGF8dBCIHZRhrS2wTVFYSWUdXEWkPWgJTAEhZCXVfFwIUAV0dXiUAEwZXGQ)

知乎用户 曾杨清评论 发表

建议改为允许参加北京高考。

知乎用户 王希​​ 发表

看了很多回答,突然想说一些可能很多人没有看见的小问题。

我前两年高考那会,我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学习特别好,按照往年肯定是清北的水平。结果那一年,比他分数高的人,好多都是加分的。结果我朋友最后没有去清北。

我今天看到这个消息我去问他,怎么看待。

他这样给我说的 “他其实觉得,如果可以变成更多的体恤金或者一些更加实质性的补助也许更好。毕竟有些伟大的烈士,他们连子女都还没有 ···· 而单一方面的加分,可能多多少少会破坏一点点公平。” 当然,最后他说他觉得烈士子女这些分完全可以加。但是有些学生加的分,明明跟他一样,甚至享受着比他更好的教育资源,但是却还要加很多分,就 ······

其实比起加分,我完全认可高赞说的,一个人一个 “坑”。一定程度上不太占有其他高考生的资源,可能更好。

我认为,身为英雄的他们,始终伟大,始终值得尊重。他们是侠之大者,是这个民族的脊梁。但是这个社会,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我那个没有考入清北的朋友,他的父母都是医生,一生也救人无数,也值得尊重。这个社会有很多的职业,每年也有很多的全国劳模。其实无论是医生,教师,企业职工,快递小哥,农民等等,他们都在为这个社会所努力,只是每个人拥有选择的机会不同。但是他们的孩子我觉得,也理由拥有相对而言相对的公平。

但是可能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方式,加分我还是很认可的。毕竟生命诚可贵,英雄深感人。

知乎用户 月白​​ 发表

为什么要在高考上做文章?烈士子女完全可以在金钱工作等方面进行优待,本来是好事,这下成了 “众矢之的”,加 20 分真没啥,但是一定会留人口舌,适得其反。

说白了,高考是为了上一个好大学,这 20 分作用并不大,加分的目的不就是抚慰烈士子女嘛,那还不如跳过高考,直接在工作上进行安排,这没人说话,这是应得的,自己的父母为了祖国奉献了生命,儿女享受一个衣食无忧的生活理所当然,要知道,如果让烈士子女选,谁不会选有父母的陪伴呢?

20 分没啥,加也加了,但是作用有限,建议给予更好的待遇,让那些在保卫着国家安全的战士们安心,背后有着支持他们的祖国和人民!

有一位戍边战士写的作战口号:

“清澈的爱,只给祖国”。

请让我记住他们:

知乎用户 希刺克厉夫​ 发表

我老公的心里有个永远不能提及的痛,他刚刚工作的时候带他的师傅,在一次执勤中牺牲了。

他说师傅离退休还有半年不到。

他说那天特别奇怪,他拽住要出勤的师傅说,不要去了,师傅说没关系,我出去转转。结果这一转,就没再回来。

师傅有个独生女,出事那年刚好大学毕业,单位说让这孩子接替爸爸的职位,特招入警。结果这孩子说什么也不干。我老公说他一直记得她说:谢谢领导的好意,可是,我穿上这身制度,到这个岗位,就能想起我爸,就能想起我这一切是我爸用命换来的,我只有自己努力把自己过好,才能对得起爸爸的牺牲。

才 20 分,真的不多,在这个和平年代,烈士这个词仿佛离我们很远,但是确真真的发生了在身边。他们为祖国,为大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也得为他们做点什么,是么?

老公说这个华姐,当年要生娃,特别紧急,是几个交警把她背到医院的。她后来就每年给大家买防寒物品,夏天买雪糕,坚持了 20 多年了…… 这个卡片上几个字说明了一切。

和平时期为国捐躯,为民除害的人,对于他们的后代,别说是加 20 分,就算是加 200 分,免试入学,都是应该的!

这几日不由自主含泪的哼唱这首歌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

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

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

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英雄猛跳出战壕,一道电光裂长空,

裂长空,

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只手擎,

两脚熊熊趟烈火, 浑身闪闪披彩虹!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一声吼叫炮声隆,翻江倒海天地崩,

天地崩,双手紧握爆破筒,

怒目喷火热血涌,敌人腐烂变泥土,

勇士辉煌化金星!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知乎用户 李二娃​ 发表

不公平,烈士子女都应该直接入籍北京西城区,这才公平,才能为烈士子女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否则在河南,河北,江西,山东加个 20 分就跟没加差不多,有什么用?

我来一步步分析,首先烈士子女要参加中考,我们来看下中国各省中考录取率:

对,没错,在中国最容易读中学的地方,第二名是北京。那么为什么我说要入户西城呢?我们继续来看:

嗯,没错,在西城,烈士子女想读不到高中被分流到中职的难度非常的大。

我们都知道,全中国都在实行中考 50% 分流,一半去高中,一半去中职,作为政策发出地北京,果真是 “严格” 执行了政策标准。烈士子女享受中考加分,只有在西城,才能确保烈士子女无限趋近 100% 有高中读!否则高考加 20 分都不一定用的上。

好,我们确保了 20 分加分可以用的基础上,在北京参加高考又有什么用呢?大家拭目以待:

大家可以看到,北京的本科录取率,基本上保障了烈士子女有大学读,至少有大专读。好,我们再来看 2019 年北京的一本,985,211 录取率,在各省也处于领先位置:

![](data:image/svg+xml;utf8,)

那么如果烈士子女在河南,您真的确保这条政策有用?7.8% 的一本录取率?要知道,这 7.8 还是河南多所二本直接强升一本做来的,河南高考什么情况大家看到上图,866000 人,您确定烈士子女不会被人海淹没?

河南不谈,说河北吧,全国一卷,至少要干个 586 分才有新疆大学读,在试卷相对简单,录取率高的多的北京,501 分就可以了。当然,西城区的同学如果考新疆大学,大概率是想去复读的,这个另说。

我们不能这么悲观,如果烈士子女成绩好一些呢?西城区又能发挥其巨大的优势:

ok,看到了么,您返回本文 985 录取率的图看看,海淀和西城的清北率比除北京,天津,上海以外所有地方的 985 率都高。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你们争的头破血流的 985,在我这儿不过就是一个北大的录取机会罢了。

加 20 分?真的是优待烈士子女么?这个真的很不好意思,我认为不是,实际上在北京,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人不通过高考来解决子女读书问题,也就是说上面您看到的图,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参加高考。不关心,不在乎,有的是办法解决问题,但是烈士子女,您不信去看,出生地几乎没有皇城的。这个原因我就不深入讲了,小助手查表。


加分问题我聊过多次,但我依然还是那句话,高考恢复 44 年后,我们还有机会吵加分问题,最后聊到烈士子女身上去了,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失败。

我们吵高考地域差异:

如何看待教育部长陈宝生的言论 “我们唯一能追求的公平,就是规则公平,但它并不会带来结果平等”?

我是澳門學生,今年保送去武漢大學,澳門沒高考,想看看自己實力去寫高考卷,只拿了 395 分,差距這麽大吗?

我们吵各专业之间巨大的差距,造大国重器的一年拿的钱不如戏子女儿一个月喝的水贵:

如何看待某媒体发文号召年轻人到制造业去,去工厂是否会发展成未来就业的趋势?

生化环材终于没人去了,弄个强基计划来拉人上船:

强基计划最终会如何收场?

我们讨论与控诉 996,但只有明星实现了劳动法保护:

你觉得这辈子有希望看到 996 消失吗?

有年轻人说自己活的还不如戏子家的狗,因为累成狗了没人可怜,但是戏子放个屁都香:

华晨宇承认与张碧晨生子,喜欢华晨宇的你们现在怎么样了?

因为太难了,要绝育了,很多农村年轻人只能去非洲找老婆:

怎么看专家称「城市剩女多农村剩男多」,建议农村剩男进行技能培训,「输出」到女性集中的行业和地区?

谁会去在乎烈士的孩子加分问题?其实没谁真的在乎,我坚持烈士孩子该直接进西城录取专项,为什么?

因为国内很多富裕的人,他们后代已经实现了完全不用在乎高考的自由,我们今天称它为不在乎高考自由,住西城随便出手买套房一个亿,一个亿有很多办法可以搞定文凭,不用脑袋用屁股都行:

那么作为烈士,上图这种待遇是没有的。但是一个为了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牺牲了生命,牺牲了孝顺父母机会,牺牲了吻别爱人机会,牺牲了此生跟儿女相见机会的人,他理应享受一些类似的待遇。但他的儿女还要去在乎 20 分,这才是问题,很悲哀的问题。

谁必须在乎这二十分?

在乎房价的人必须在乎这二十分。

在乎 996 的人必须得在乎这二十分。

我相信下图这群人他们过去特别在乎这二十分,未来为了儿女更在乎这二十分:

但是不管多没多二十分,他们还是在这里,他们的后代也在这里:

也许,再多几十分,会有更糟糕的问题,如拼多多过劳死:

这些上热搜的问题,其中每一个,年轻人都有巨大的疑问,顶着巨大的压力,贫富差距惊人就算了,房价高的吓人也算了,社会压力实在太大也算了,最后年轻人只能用没有后代给出回应

一部分一贫如洗的年轻人已经放弃抵抗,就这样算了吧。我上周写的东西开了一个玩笑:

达到共同富裕的方式,就是穷人没有后代,富人通过子女平均分配。

更有意思的是,知乎最近推送的问题几乎变成了中公教育公考集中训练营。现在的知乎,就是一个大型的公考培训 app,大家相信国家越来越强,也变向的相信自己再考不上公务员就要绝后了。

为什么给出的所有答案,还是要切割普通人的利益?这儿有没有 Privileged class我不知道。

烈士用生命保护的东西,家国,你我,后代,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东西,它叫做**公平与正义,这是这个国家存在的意义与根基,也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堆起来的通天巨塔,中国的无产阶级,每一个人都在期待的共产社会,为此每一个人都在拼命的奋斗与努力。每一个离开的人,都在牺牲。**高考 20 分真的什么都不算,未来中国每个年轻人的平等发展才算,发展到每一个孩子都不用在乎这 20 分才算!

知乎用户 一言难尽​​ 发表

建议直接录取。

可能大家接触烈士的少,一个孩子,如果是在幼年时期就失去了父亲,对他整个人生的成长轨迹是有很大影响的,有些孩子因为失去父亲的管束而特别的叛逆,对于这些孩子,他们加 20 分也考不上大学,以后大概率就是个体力劳动者。

十分建议对烈士子女一路直接录取重点小学、中学、大学,这种学校的学习氛围好,老师抓的严,孩子走偏的可能性也要低一些。

知乎用户 妙苗苗 发表

400 赞后补充一点说明。

评论区我一条一条看完了。

我支持教育部关于高考加分的主张。

我更希望对烈士子女能特招录取。

为了避免国内同胞的高考 “内卷”,我建议减少外国留学生指标来特招烈士子女。

评论区有朋友提到外国留学生的一些事,如果减少外国留学生指标还有难度,那我们减少印度留学生指标,来用于特招烈士子女入学好了。

以上。修改于 2021-2-21 00:53

原回答如下:

我支持这项决定,但是我个人觉得,单纯加 20 分这个,太少了。

先给出在百科当中,找到的烈士的定义。


烈士就是指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及为争取大多数人的合法正当利益而壮烈牺牲的人员。自古以来,不少忠肝义胆的人为了正义,为了民族,为了国家,舍生取义,他们的义举也永远在人民的心中,流芳百世。


然后,烈士的认定标准为:


国务院 2011 年 7 月 28 日公布的《烈士褒扬条例》明确了烈士的评定标准。

条例明确,公民牺牲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评定为烈士:

(一)在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执行反恐怖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牺牲的;

(二)抢险救灾或者其他为了抢救、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公民生命财产牺牲的;

(三)在执行外交任务或者国家派遣的对外援助、维持国际和平任务中牺牲的;

(四)在执行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中牺牲的;

(五)其他牺牲情节特别突出,堪为楷模的;

条例还明确规定,现役军人牺牲,预备役人员、民兵、民工以及其他人员因参战、参加军事演习和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牺牲应当评定烈士的,依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有关规定评定。

条例还对烈士评定工作的程序予以明确。根据条例,申报烈士的,由死者生前所在工作单位、死者遗属或者事件发生地的组织、公民向死者生前工作单位所在地、死者遗属户口所在地或者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供有关死者牺牲情节的材料,由收到材料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调查核实后提出评定烈士的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核。


好了,我中间空了一行。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在前面引述的部分里面,我着重加粗了壮烈牺牲 4 个字。也就是说,你眼中也许得到了 “特权”,在高考中加了 20 分的考生,在这个孩子的人生当中,他的父亲或者母亲,至少有一方是壮烈牺牲了的。

如果依然有人认为,加 20 分就是 “特权” 了,那我个人宁愿,这种特权再多给一点。

学校开绿色通道特招行不行?提前批提前招生行不行?

说的刻薄一点。我们每年多招了那么多留学生来学习,哪怕用一个留学生指标,换一个烈士子女入学呢。我个人觉得值。

原回答时间:2021-2-20 21:30

知乎用户 悠然听风​ 发表

烈士、部队立功人员子女这些加分甚至直接保送军警院校,我觉得反对的人肯定不多。

但是健美操进清华北大或者什么初高中生发明创造之类加分保送,就让人反感了。

初中生获奖发明与院长父亲的科研成果高度相似,老师称是「大手拉小手」,这种做法是否符合规范?

另外,还有那个不可说群体的加分以及超低分数上预科再上大学的路子,更让人反感。

知乎用户 黑化肥发灰​​ 发表

支持。

知乎用户 吴名士 发表

高考加分这种规定,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它不仅会影响考生的名次变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很多家庭的基本利益。

其实,这件事难就难在 / 如何不会 / 妨碍到 / 这些受影响的考生 / 能不能考入自己原本的学校。这也正是为什么会有很多声音反对的原因。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我就是坚决反对高考加分。之所以秦始皇才能横扫六合,纵贯八方,是因为商鞅变法。

同理,如果不奖励军功,国家又怎能国富民强和军事强大?更何况,他们为了戍边报国牺牲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选择了国家利益。所以,我认为非但不能取消对烈士 / 退役军人的奖励,还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于是乎,我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不应该在高考录取时进行奖励加分,而是应该在高考录取后给予优待规定和措施。(例如:在入学后,降低一些专业的限制条件、在升学上,提供学费减免的措施和生活费、在学习上和课外期间,给予他们适当的关爱和照顾。)

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平,保障烈士 / 退役军人及其子女的权利。

知乎用户 三巡不归​​ 发表

在高考中,处在不同的分数段,可以超越的人数不同,

1 分可以超越 1000 人,甚至更多,而 20 分,则可以达到 20000 人,甚至更多。可见 1 个考生加 20 分,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很多其它考生了。

其中一部分考生也可能因为这个加分政策而没能去到自己的理想学府。

**而这些烈士的牺牲让我们伟大的祖国离危险又远了一步。**他们理应得带尊敬,他们的家属也理应享受这些政策,给烈士子女加 20 分并不为过

如果可以的话,这些孩子宁愿不要这 20 分,也不愿他们的亲人牺牲。

但给烈士子女加 20 分的同时,应减少对其它考生的影响。可以搞个烈士专项之类的东西。

知乎用户 Crystal​ 发表

之前,大概 2018 年吧,有人呼吁取消烈士子女高考加分!

我对此的回应就两个字——呵呵!

有时安逸的日子是一种腐蚀剂
远离了战火硝烟
有些人就忘乎所以

当这则故事在微博上

呗发布之后

上千万网友看到这条消息

一万余人留言互动

给烈士子女高考加分

我本觉得这是一件没什么争议的事情

但评论区却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

本不想对此作过多评价

但实在难忍心中愤懑

不得不在此说几句话

上面这种类似的声音还有不少

有人自诩公平、理性、客观、公正

但我看到的

却是冷漠、无知、自私、偏见

精致的利己主义

我不知道抱有这样想法的人到底有多少

以下的话

是我想给这些人说的

你说

对父亲的感情

凭什么要转移到他的孩子身上

孩子什么都没干

凭什么要因为他父母的牺牲

给他加分

我想问问

你长到十八岁

什么都没干

凭什么要享受你父母带来的照顾

用你父母的钱?

你说

你拼死拼活努力奋斗

就因为没有一个烈士父亲

不能高考加分

因此就低人一等

我想问问

难道在你的心目中

父亲好好活着

还比不上高考最多加 20 分

难道你愿意为了高考加 20 分

让你爸成为烈士吗?

你说

高考加分侵占的是公众资源

高考加分不公平

高考加分是特权

我想问问

烈士子女高考加分是哪门子特权

这是永远失去父亲、母亲的特权

烈士子女高考加分侵占了什么公共资源

这是他们的父母用生命保护的公共资源

一个孩子的父母

因为保护别人的父母、孩子而牺牲了

这对那个孩子而言

到底是公平,还是不公平

你口口声声说要尊崇烈士

因为你知道

如果不这样说

真当你需要帮助

那些 “傻子” 就不会再那么奋不顾身

就不会拿自己的生命来托举你的生命

但你总是口是心非

尊崇烈士只是应景式的喊喊口号

真当触及到你的切身利益时

你又跳出来说给太多了,不公平

不给烈士子女加分

难道给烈士本人加分吗?

不善待烈属

光修几座你从不曾去祭奠的烈士陵园有何用?

国家规定

烈士子女高考加分最多不超过 20 分

难道加这 20 分

烈士子女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

躺赢人生吗?

每年高考人数近千万

通过烈士子女加分的才有几个人?

你差几分没考上心仪的大学

全是烈士子女把你挤掉的吗?

你说

不能用高考加分的方式补偿

可以用经济补偿的方式替代

我动动脚指头都能想到

真等对烈属的经济补偿大幅提高了

你又会跳出来说

凭什么他爸爸牺牲了

他什么都没做就可以领那么多钱

那些抱怨不公平的人

是多么刻薄

你知道烈士的牺牲

对自己的子女影响有多大吗

如果是你

你愿意让你爸去死

换你高考加分或者经济补助吗

你连这个都要嫉妒

是在你身上发生过什么巨大的不幸吗?

其实

对烈属的善待

一定程度上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的

我知道

一些人期待我们的烈士、英雄

最好不要有一点私心

我们的媒体也是这么报道的

不图钱、不图利

严格对待自己的家人

不向社会、政府要任何照顾

他们很高尚、很伟大

但是

大多数烈士和英雄其实也是普通人

所谓英雄

只不过是平凡的人做了不平凡的事

烈士多出于军人和警察群体

他们也关心房价和收入

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过上更好的生活

战士保家卫国、舍生忘死

惟愿没有后顾之忧

善待烈士子女

才能不让烈士活着的战友们心寒!

假如

我是说假如

假如真的有一天如你所愿

取消了烈士子女高考加分

当你路遇劫匪持刀抢劫时

你看警察还敢不敢奋力舍身营救

当你遇到火灾时

你看消防员还敢不敢冲入火场为你灭火

当洪水泛滥、地震来袭时

你看武警官兵还敢不敢深入灾区转移群众

当外敌入侵、国不将国时

你看解放军指战员还敢不敢奋勇杀敌拒敌千里

他们也是孩子的父亲、母亲

他们也有孩子要哺育长大

他们也有孩子要教育成才

他们得活着

他们怕牺牲后

子女无人问津

他们怕牺牲后

子女享受点优待会被喷特权

为众人抱薪者

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愿所有为国牺牲的英灵得以安息

愿所有烈士的遗孀得到善待

望战友们在各个岗位上不辱使命、砥砺前行

请相信

5700 万退役军人和更多有良知的朋友

会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知乎用户 前线哥 发表

烈士是为了全国做出了贡献,全中国有将近十四亿人,出台一个政策,让全国人民大伙一人出一分钱,合起来是将近一千四百万,奖励给烈士的家属,这个政策很合理吧?

假设出台一个政策,由某几个人凑将近一千四百万的钱,奖励给烈士的家属,这个政策合理吗?

如果是要让烈士子女上大学,那么直接增加录取名额给烈士子女,这不是最好的办法吗?为什么要在即有的录取名额存量里面划分?

用那个真有一头牛的说法

那么反对增加录取名额的人,是因为自己不高考,或者自己子女不高考,所以高考加多少分也无所谓

但是要增加录取名额了,那么就要花钱增强师资、学校了。

这钱从税收中来,有人就不愿意出钱了。

他们在心中应该让少数人去奖励那些烈士家属,要他们出钱,他们就真有一头牛,不愿意了。

真要是一时半会增加不了名额,那么可以把学校的国际学生招生名额、港澳台侨的名额拿给烈士子女啊!

为什么宁可要招国际学生、港澳台侨的学生来读本科,也不愿意把名额给烈士子女呢?

知乎用户 清徽 发表

看到很多人说,烈士子女应当免试入学,提出这种说法的,完全不了解人性!

免试入学,不但不是一种褒奖,甚至是一种伤害!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无论是否努力,自己最终一定可以上大学,那么他的人生会怎么样?在其它同学努力学习的时候,他就会放纵自己,去玩,甚至逃学等等。

这是人性,是必然发生的事情,所以说,如果一个人很早就确定会保送,那么这不是福利,这是伤害!

就如同西方不追究黑人的小额度盗窃,那么最终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黑人开始习惯依靠盗窃生活一样,无条件的优惠不只是一种陷阱!

加分则不一样,加 20 分只是补偿孩子失去亲人的一种手段。

你自己在父母的帮助下参加补习班的时候,谁给烈士子女报班?

你父母在教导你各种生活经验以及各种小窍门的时候,谁来帮助烈士子女?

你父母帮你跑关系,整理考学资料的时候,谁来帮助烈士子女?

还有很多很多很多!

这些都是烈士子女失去的,如果烈士当初不去做,不去拯救他人,那么孩子就不会失去父亲。但他的父亲去做了,所以社会需要补偿给他们!

烈士是什么?是为了保卫其他人的生命,而付出自己生命的人。

不服?你可以去报消防队,你可以去救援队,你可以救人的时候拼命,当你成为烈士的时候,每个人都应当尊重你和你的家人。

有人拿留守儿童与烈士子女相提并论。

以消防员为例,消防员 VS 进城务工,消防员为了救人而牺牲,给烈士子女加分与一个丢下自己孩子在老家,自己在城市里赚钱的人,有可比性吗?

还有那些抗洪的,抢险的,烈士都是好样的,是最可爱的人。

给烈士子女加分,是对社会最大的公平!

——————————————————————————————

我发现有的人也不知道是真看不懂还装看不懂,加 20 分这个政策,可以说是权衡利弊以后的最佳方案,既杜绝了人侵占烈士子女的保障,又能让烈士子女得到补偿。

我给一个孩子讲了一大堆,大致跟他说明白了为什么不要妒忌烈士子女这 20 分,不明白的可以点开我俩的聊天记录看看。

如何看待 2021 年烈士子女参加高考最多可加 20 分?

别整天觉得烈士子女占了考生的名额,这 20 分加分只是我们每一个人欠烈士子女的,是我们还给他的债!

烈士不是某个人,未来也依然会有烈士,他们无私的用自己的脊梁撑起每一个遇到危难的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

这 20 分是每一个中国人欠烈士子女的,这是必须还的债!

当然,如果你不是中国人,那么你确实不欠。但你也没资格对中国的烈士评头论足!

——————————————————————————————————

补充一点东西吧,虽然这么说有些功利,甚至我感觉这么说是侮辱烈士,但为了让那些极端利己主义者明白优待烈士子女是一件必须的事情,我也要说出来!

当今世界,天灾人祸不断,人民子弟兵是中国的钢铁长城。

今天,你保护了烈士子女的应有权力,明天你遇到危难时,更多的人民子弟兵也会无私的去拯救你的生命。

如果烈士子女的基本权益都无法保障,下次遇到自然灾害,火灾、洪水,地震,战士们还愿意不畏生死的去拯救他人吗?

没有人愿意自己成为第二个王浩法官吧?

因为他的:“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去扶”,整个社会倒退了多少?

如果有人就这么肆无忌惮的打压烈士子女应得的保障,那么未来,我们的子弟兵还愿意无条件的去拯救他人吗?

消防员冲进火场之前,要考虑一下,如果我牺牲了,我的孩子只是加分就要受到口诛笔伐。

解放军战士,面对敌人入侵的时候,想到自己如果牺牲了,自己的孩子受欺负的时候,甚至没有人为他说一句话。

这样的世界,还会有人站出来无私的保卫这个国家吗?

无论从任何方面来说,保障烈士子女的权力,都是保障我们美好生活的底线。

无论是正义的人,善良的人,还是自私的人,只要不是蠢人,就不应当反对烈士子女应得的基本保障!

@共青团中央

知乎用户 风电氢能 发表

看了微博,感觉两拨出发点一样的人把对方当做敌人。

支持者认可烈士加分的理由是烈士保家卫国,十分伟大。

反对者则认为考试需要的是公平,应该尽力给烈士子女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假如我们把教育的目的看成是培养人才,后者的观点也不是没有道理。

社会需要保家卫国的军人,但社会也需要人才啊,这两者不矛盾啊。

没人否认烈士对社会的重要性,也没人会觉得培养人才不重要。

前者觉得后者自私自利,后者觉得前者没有参加过高考,不知道高考的苦。

两方人应该心平气和的交流一下,十句话内就基本能沟通清楚的事情,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知乎用户 华夏不朽 发表

七八年前,我们公司一名专卖人员在执法的时候,对方没有停车直接从这名同事身上压过去当场牺牲了,他有一个儿子还在上高中,公司当时向上级公司请示并获得同意,这个孩子以后大学毕业只要他愿意,不用进行公开招聘可以直接来公司上班。

现在的国家政策是一名烈士才加 20 分,我觉得加 200 分都少了,应该就可以直接安排个工作。

知乎用户 彩云​ 发表

这个没毛病,大多数人甚至觉得加少了,那可是烈士啊。

我觉得加个 50 分应该可以接受。

知乎用户 pansz​​ 发表

你知道在和平年代,这些烈士牺牲前都干了些什么么?

本来不想答的,但是看到有的答案说这样对其他考生不公平,忍不住了。

本身发这些也不是说所谓 “赞美苦难”,通过查阅这些资料,我们也能看到解放军的救灾行动变得更高效、更科学、更合理,牺牲人数也有所减少。

单就说 “公平” 的问题:

朋友的表哥当时在甘肃那边当兵,玉树地震发生后他们单位要求他中止休假回单位待命。那哥们是跪在家门口给父母磕了三个响头走的!!!

你问问那些被洪水冲走的战士,什么是公平的?

你问问那些逆着人群向灾区冲的战士,什么是公平?

当然你问应该也没什么用:他们冲上去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能得到什么

现在没有要求直接保送最高学府,没有要求直接送你大厂 offer;只加 20 分,让烈士的子女们可以拥有比自身水平更好一点的受教育条件,很过分么?


补充说一下朋友的表哥,人活着回来了,有机会一起吃了顿饭。说他们单位主要是去做一些运输保障的工作,没怎么到赈灾一线去。当时其实挺想问 “真的磕了三个响头?”,但是没问出口,我觉得当着面质疑这种事情,情商挺低的~~~

知乎用户 雪夜守护者 发表

可以接受,原因有二:

一,中国的高考制度本来就是方便国家选拔人才,人才的标准自然是国家说了算,除了学习成绩,加入其他因素考量也是可取的。

个人理解:烈士拥有一般人不具备的优点:牺牲奉献精神强 社会责任感强。虽然子女不是本人,但考虑到人的品行离不开先天基因与后天榜样的影响,所以让烈士(有大公德者)的子女优先录取,担任社会重要岗位,要比唯分数论更利社会,也比直接给钱更有意义。除了加分,还可以给烈士的亲人提供就业机会。

激烈反对这条的人,自诩公平,实则短浅。

二,看似不公平,其实很公平。

当谈到影响孩子学业成就的因素时,健在的父母或监护人的教育程度比那些已去世或离家的父母的教育水平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也就是说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极大程度影响着孩子教育水平的发展。烈士意味着未成年的孩子失去了学业上的督促,还有经济上的支持,对生活的负面影响是很明显的。

所以不要只看到烈士子女在原有成绩上加分的果就抗议,却忽略了失去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本身就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的因。

加 20 分而不是 200 分后,烈士的子女并不是挤掉了原本该被录的考生,只是拿回来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分数。

知乎用户 心安乃近​ 发表

我反對一切出生論的加分形式與變相加分,包括民族、宗教、地域(例如港澳台聯考)等等。

但唯獨不反對對烈士、立大功者、推動國家社會、科技進步的重大貢獻者之子女的加分或優待。

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凡為國為民做出巨大貢獻者,必然會忽略自己的家庭,忠孝、忠慈兩難全。

這是為國家為社會的犧牲,也是犧牲了對子女的管教、教育的時間和精力,子女也是被犧牲者,理應照顧、加分。

當然最好是給烈士子女加分、優待時走專項計劃,不佔用正常名額就可以。

具體方法其實並不複雜,高考前本就會統計加分的考生。

把烈士、立功者的子女人數單獨摳出來設立專項計劃即可。就如同考研考博中的少幹、軍官計劃不佔用正常考研考博名額。

甚至還需要擴大對他們的優待,比如達到某條線 211 / 一流學科高校任選,達到更高的線 985 / 一流高校任選,考取軍、警、政治類院校在達到某分數後可直接保送錄取。

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去為國奉獻,一個普通人放棄自己的家庭,去燃燒自己,封妻蔭子不過分。

知乎用户 落葉​ 发表

不支持在给钱给房子和子女加分之间做选择题,而是在满足给钱给房子,也就是抚恤金充分到位之后,高考走特殊通道,但最好不占统招名额。

什么叫特殊通道呢?就是跟那些知名运动员上大学一样,直接上,不要和普通考生在一个赛道上抢资源。难道烈士的贡献,还不如那些踢中国足球的人大吗?

以前搞加分政策,是因为那时候距离建国的时间还比较近,烈士子女数量还比较大,现在没那么多了,完全可以放开一点,尤其是在和平时期的边境斗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的子女,数量本身就不大,直接上大学,也不会有太多人反对。

知乎用户 萧武​ 发表

答区很多人的论调是,这个加分会改变几千几万人的命运,不公平。

但你要知道,烈士是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了十几亿人的命运,用一条命换 20 分,就公平么?没人会为了给孩子加 20 分牺牲。


和平年代烈士子女本来就不多,甚至能参加高考的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给一些帮扶,多一些理解是社会面需要承担的成本。

既想祖国和平繁荣昌盛,又不想牺牲自己的任何利益的让他人为你守护祖国。这难道不是意识形态的扭曲么?

我不喜欢少民加分政策,但这个政策有效的平衡了少数民族在高考上的劣势(民族语学校教学质量显著差于普通学校)。尽管这个政策让普通学校的存汉语教学少数民族享受到了福利。

我不喜欢竞赛加分政策和体育加分政策,但这个政策有效的选拔了一些 “特型” 人才。尽管这个政策让一些人通过专门的训练享受到了福利。

但我强烈支持烈士加分政策,这是给烈士的一种抚恤照顾,能有效的提升将士士气,温暖未亡人。

知乎用户 Caspar Cui​ 发表

设立一个大一点的老兵子女教育基金吧。

我国的高考,投胎靠概率,选专业靠技艺。

听说一位英雄的孩子还没出生,18 年后,兴许出国读书的成本大幅下降,或是研究生才是主战场,那么经费,应当是比分数更重要的一环。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黑石(BX)的一个早期 LP 是美国老兵的一些基金会的分支机构或者保险金基金会,我甚至知道一个基金会专门组织老兵钓鱼,它也是很多私募股权的座上宾。

更不用说大名鼎鼎的教师退休基金会了,简直是资本市场的庞然大物。

这点分,奖励英雄还是打发要饭的呐。

以上

知乎用户 塔斯马尼亚雨林​​ 发表

烈士子女很多吗?

我复读时候,复读班里拿着录取通知书留个后手的,说二分之一有点过了,大概也就六分之五吧。

上大学了,两个专业各有一个没来报道的。

这可比烈士子女占的名额多多了。

不是名额的事啊。

加分的也远不止是烈士子女。。。

知乎用户 阿蒙本萌 发表

烈士子女的父母至少有一方走了。这么大的打击对于一个孩子的高考的影响绝对不止 20 分。所以即使是从高考的社会选拔的角度看,只加 20 有点少了。加 50-100 才合适。

知乎用户 腾天​​ 发表

很难赞成。考试分数不适合作为补偿品。

首先,我就不理解那些舞文弄墨的决策者居然使用了 “加 20 分” 这个说辞。您哪怕说 “降 20 分录取” 呢。虽然这效果上是一样的,但是性质就变了。

分数,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衡量,它应该是绝对的,客观的,公正的。数千万学子起早贪黑、牺牲休息时间娱乐时间,十年寒窗,追求这一点分数,他们需要的是公平,分数应该是仅由考试决定的。

至于各学校根据分数来录取,则属于分配教育资源,分配的过程可以进行如上的这些具有政治性的操作,比如政策加分。将重点放在 “录取门槛” 而非“分数”,更让人理解,也更能保证选拔考试的纯粹性。


(首先声明,我是从绝对理想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我无意忽视各种门阀、暗箱操作的大不义,而只盯着政策加分这一件事要求绝对客观。只是针对这一件事就事论事。)

就算改个说辞,我仍然不赞成,原因有两点。认为赞成的,要么是慨他人之慷,要么是不懂得从根源看待问题。

为什么要给烈士子女补偿(我不说加分了),因为烈士在为集体作出贡献的过程中牺牲了,他的牺牲大于他获得的回报,因此我们将差额补给他的家人。这个差额不好衡量,因为生命是无价的。所以在此要维持三点吧:

第一就是**集体补偿,**即烈士是为集体作出的贡献,给予其的补偿也该由集体均摊。

第二就是**无价补偿,**即补偿同样应该是一种无价之物,哪怕是一种定期福利保护,总之不能是一次性给出的定额,不然就是衡量了生命的价值。

第三就是**有限补偿补偿价值参考烈士如果活下来能为亲人带来的价值**也很好理解,就是说虽然生命是无价的但也不能无限补偿,总不能说补偿家属一百个亿或者封个爵位啥的。

很显然,“政策加分” 违背了第一条,和广大群众补偿烈士的意愿相悖。

有些大义者要说了,给他们加分又不是给其他人扣分,怎么不公平。显然逻辑炸裂。高考是竞争性选拔性考试,给一个人加分就相当于给其他人扣分。但是,请注意,如果给烈士子女加 20 分相当于给其他全体考生扣分,假设有 10 万人,那就是每人扣 20/100000 分,那我也很支持,我觉得很公平。

但实际情况仍然不是,它仅仅相当于给这 20 分区间里的考生扣了分,假设烈士子女考了 500 分,加到 520,那就是 500-520 之间的学生被扣了分。仅仅是这一部分学生,仍然不公平,因为假设有五千名学生在这个区间内,同时有五所大学分数线也在这个区间,一个烈士子女跳到前面去了,对于其他 4995 名学生,其实影响不大,但对于本来能踩线报上这五所学校的学生来说问题就大了。他们相当于直接被挤出了这所学校,五个人承担了对烈士子女的全部补偿。

同时,“政策加分” 又违背了第三条,和烈士本人的遗志相悖。

考试分数就不是一个适合作为补偿的领域。考试制度诞生的本身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选拔人才。所谓的分配资源,那都是和社会接轨之后被被动赋予的职能。

考试分数唯一的评判准则,那就是个人能力,所以我只赞成一种加分,那就是贫困加分,你分数低不是因为你能力不够,只是因为你没有拿到好的资源,如果你拿了好的资源,你的能力和他们一样高。至于其他的加分,包括现在这种各地区分开命题都是退步力量。

选拔性考试本身的意义就是送最适合的人才去担任最适合的职务,让整个社会最高效的运转。你是烈士子女,你个人的能力摆在那里,你能力能胜任那你就上,你能力胜任不了,那就换别人上。我觉得这才是最符合烈士他的期望的,如果烈士在天之灵能看到也是欣慰的。

你要告诉我,那考试毕竟在客观上也是资源分配,怎么办?分数是虚的,创造的价值是实的。你倒是告诉我,加了 20 分能干啥吧?进一个更好一点的学校,弄一个好一点的文凭,然后能多拿一些工资吗?那直接成立福利基金把这个差额补偿发他好了,把这个名额让给更有能力的人好不好?谢谢他了。如果是军校警校的可以考虑加分,因为这些职务讲究信念和意志,算作一种隐性的个人能力。

总之,只要符合上述我说的三条,我认为就是好政策,反之则不好。你如果让我提一个,不好意思我又不是决策者,我只管评价决策不负责决策。而且就算随便提一个都比现在的好,给烈士家庭办个基金搞福利保障不好吗?


驳斥一些逻辑爆炸的大义观点。

1.“冷漠地对烈士的牺牲进行价值评估”

讨论规则就像制定法律,就是要把感性的东西变成理性,把模糊的概念具体量化。在感性影响下 “尺度” 是有波动的,还怎么建立标准?

我也很无奈,我知道社会的大不公之处很多,官宦人家、富贾人家根本无需考虑分数的时候,阳关大道走到头自然成人上人。如果可以我倒想让烈士子女去走阳关大道,让官富人家来卷分数,可是换不得。

大不公仍在不代表就不能对小不公纠结,分析每一件事的时候,都必须把这件事和环境彻底剥离开,只看它本身的性质。如果有机会我同样会去批判这些大不公。

2.“加 20 分咋了,能换人家亲人回来啊?”

无限夸大上述原则二,无视原则三。20 分是没人家亲人重要,但是就合理吗?

说句不好听的,给一座金山给人家,也换不回来人家亲人啊,所以你还真要去举全国之力挖一座金山?

3.“你以为人家稀罕那 20 分啊。”

他稀不稀罕是主观的,拿了这 20 分是客观的。马云还说他对钱不感兴趣呢,怎么不见他分一点给我啊。

加分是一种很没有诚意的补偿,对于一些人来说只是数字,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一生。说实话如果不在关键分数线附近,20 分能转化成的资源很少且很麻烦,远不如直接提供社会保障。如果一个东西,受益人觉得受益不多,但对有些人来说很重要,那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取缔,另换新方案,而不是在那里说 “人家不稀罕你们还哔哔”。

4.“没人家亲人做出的牺牲哪来教育资源给你们分?”

同样严重违反原则三,无上限夸大烈士对教育资源的贡献作用。教育资源又不是烈士一个人创造的,是烈士和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只不过烈士做出的牺牲多,别人少,所以我们可以在有限范围内多给他们分配一点。

再者。高考就是为了分配教育资源?同样是选拔人才吧?选拔最优秀的人才将来为国家做贡献吧?按这种人逻辑也不要高考了,反正是分配资源,直接社会推荐,谁为社会做的贡献大谁上清华北大吗?

5.“人家亲人离世对子女的成长肯定有影响的吧,加分相当于弥补。”

说实话,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不算 “圣人” 观点。所以我在此需要提一个新理论来论证。即 “概念剥离”。你不能只提 “烈士离世” 这一个概念,它其实是两个概念,即 “亲人是烈士” 和“亲人离世了”,两种情况单独就事论事。

“亲人是烈士” 如何补偿,上面论证的很充分了,没必要赘述。“亲人离世了” 如何补偿,是问题的关键。社会上因为亲人离世,家庭原因,而导致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案例,我想很多很多吧。当你认为烈士的子女会受到亲人离世影响时,那么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需要给这些非烈士子女也补偿,不能因为烈士而认为性质有所不同。每个人的亲人对自己都是最重要的。


综上。我认为很多人对待 “集体”“社会” 的思考能力、辩证能力还需要提高一个。沉迷于口号般的宏大叙事,抛弃了解决问题基本的理性思考,仍然不能成为一种进步力量。

知乎用户 钴蓝星 发表

除了烈士子女之外,取消其他(民族、归侨等等)一切加分,投入更多资源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教育方面,多支持像张桂梅校长这样的人,让教育更加公平。

烈士的待遇应该更好,成为家庭、家族的荣耀,让这些为了大家付出生命的人,永远被人们记住。

没有什么比为大家牺牲生命更值得尊敬的。为众人抱薪者,不可视之暴毙于荒野。

这个没什么可说的,你看不惯你也上。

烈士因为牺牲,自己的子女少了陪伴和教育资源,当然应该得到照顾。

知乎用户 马力在知群​​ 发表

挺好的啊,和平时期烈士人数固然不会太多的,与其反对烈士。

还不如研究下全国同一张试卷的可能性……

知乎用户 不自由而无用的人​ 发表

明知向前有生命危险,换作是你,你愿不愿向前进?

不要扯什么军人也是一门工作。我们任何一个人从事的工作都没有什么危险,即使有一定危险,你也可以选择退出不干,换个其他工作,或者面对的危险也远小于军人(当然,消防、刑警也有一定风险)。

但是,军人没有这种选择。明知前面枪林弹雨、明知对方人多,命令一到,必须向前。

有人鬼扯,那你的保证军人的安全呀,不能让军人去送死啊!

对不起,即使是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也不能保障他们的士兵的绝对安全,美军的牺牲一样没少发生。前方局势吃紧,没有条件保障安全也得上。

所以,你的工作与军人的工作不一样

为什么要加分?其实加分也是略尽绵薄之力抚慰而已。任何补偿也无法换回生命。而且,往往是年轻的生命。人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子女有出息。这样的政策也只是稍许让冲锋在前的军人减少对子女前途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执行任务减少些许心理负担。

20 分够不够?我想应该是差不多的,也许可以增加到 30-40。毕竟和平年代烈士子女是极少数,不会影响太多其他人。优先保送也未尝不可。当然,也需要看到我们的人才储备还是不够的,国家建设还需要优秀的人才。加分太多强上的、不能胜任,也未必适合其本人的发展。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退伍军人和烈士政策好于美国。我们的军人退伍后地方上解决一个工作,将来的发展大部分还是要靠自己持续的表现,军人背景作为一个差不多的起点。这样国家后续就不用持续地花费预算了。

烈士政策也一样。对烈士子女加以照顾,尽量减少其因为丧失亲人带来的竞争劣势。

如果反观美国,不仅政府每年必须提供数千亿美元去支持老兵生活,但因为很多退伍老兵只会打仗,退伍后没有技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靠政府救助生存。但救助毕竟有限,不如工作来得多,所以终究为社会不容,妻离子散,晚年凄凉,吸毒、自杀的不在少数。美国死亡军人的子女上学也有优待。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需要推荐信的话也很容易从议员那里搞到,议员都喜欢把自己与军人家属联系在一起。优待烈士子女这一点是一样的。

总之,支持军人义不容辞好。

破坏军婚可耻。

知乎用户 空一格 发表

高考是末位淘汰制,如果英烈子女加 20,意味着,要挤掉一个甚至一群通过努力学习,本该拥有更好人生的孩子的未来,这是害了这些孩子。

对英烈的补偿难道要用害其他的孩子来实现吗?

英烈知道都不会答应吧。

所以应该对英烈子女应该单列,直接录取名额外保送都可以,相应资源代价由国家支出和调剂,而不是用普通人本应拥有的公平权利作为代价。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介意给英烈家属房子,车子,票子,但唯独觉得加分让更多人很受伤。因为真的是用损害别人权益来补贴英烈。补贴是应该的,但不能伴随着伤害。

知乎用户 于朝阳 发表

一 二次入党

王明是个有仇必报的人,大权在握之后,在重要部门全部安插上自己人,张国焘抓住这个机会,猛拍王明马屁,王明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在党内是个雏鸟,需要老同志支持,张国焘作为一大代表,资格的确够老,两人一拍即合,张国焘就这样到了鄂豫皖,当上了红 4 方面军一把手,后来在草地上闹分裂,被毛教员视为一生最黑暗的时刻。

张国焘到鄂豫皖根据地,一路上由顾顺章负责护送,顾顺章完成任务后,没有直接回上海,而是在武汉勾搭上了一个戏子,为了挣钱养小三,违背保密工作原则,公然登台表演魔术,被捕后叛变,如果不是钱壮飞及时通报,党中央差点就被一锅端。

党中央在上海终于混不下去了,被迫迁入中央苏区,王明的小伙伴博古又坚持不懈的给毛教员添堵,通过一年多毫不停歇的骚操作,终于把根据地搞垮了,中央红军被迫跑路,这就是长征。

回首这些塞心的事,王明干啥啥不行,坏事第一名,他的小翅膀在上海轻轻一扇,就给毛教员和中国革命制造了无限困难,实在是厉害。

王明在重要岗位上安插上自己人,那原来在这些岗位上的人呢?统统踢到边上去,很不幸,潘文郁就是其中一个。

这个在党内曾经风光无限的年轻才子,被下放到河北省委宣传部当干事,从中央流放到地方,虽然革命工作不分贵贱,对当事人来讲,总有一种天上落入凡间的感觉。

在 1931 年,上海是委员长的地盘,北平是他的小兄弟张学良的地盘,也就是课本上所说的 “白区”,1927 年那次惨烈的大屠杀后,共产党变成了非法组织,在白区只能从事地下工作。

此时顾顺章已经叛变,正带着国民党特务到处抓人,从南到北,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上海街头天天都在杀人,连总书记向忠发都被抓住给枪毙了,其他党员的处境可想而知。

特务们也学精了,抓住共产党员后不再喊打喊杀,改以诱降为主,把人往审讯室一带,阴森恐怖的环境,狰狞的面孔,令人毛骨悚然的刑具,精神上的强烈刺激非常容易让人崩溃,很多软骨头当场就给跪了,当了叛徒,中央北方局的军委书记廖化平就是这么叛变的。

对当时搞地下工作的人们来说,每天的工作就像开盲盒一样,没有意外的感觉就跟中了彩票似的,每天心都是揪起来的,看着熟悉的面孔,却不知道对方依然还是同志或者已经成为了敌人。

1931 年 7 月 21 日,潘文郁奉命在北平西交民巷附近接头,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地点已经被廖化平出卖,潘文郁就这样落到了特务手中。

戴着镣铐,坐在审讯室里的潘文郁,看见廖化平出现的一霎那,就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大家都是聪明人,想蒙混过关已经不可能了,他很干脆就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和廖化平不同的是,他拒绝出卖自己的任何同志。

潘文郁的被捕引发了另外一个人的共鸣,此人正是张学良的头号谋士黎天才,为啥会引起共鸣呢?因为黎天才在潘文郁身上看到了自己从前的影子。

黎天才这人不得了,他的资历非常深,是我党早期学生和工人运动领袖,文笔也很厉害,深得李大钊欣赏和信任,李大钊躲在苏联大使馆那段时间,主要是靠他和外界联络,李大钊遇难后,他的职务是中共北平市委书记。

如果不出意外,按照他的资历,开国后当个副国级问题不大。

这一切可能在 1927 年 10 月戛然而止,当时北伐被按下了暂停键,交战双方同时开始反共,蒋介石在南方反共,张作霖在北方反共,黎天才被张作霖逮住了,各种酷刑折磨,还被强行灌大粪。。。。

坚持到底,会成为烈士,李大钊选择的就是这条道路,举手投降,能苟延残喘,但心灵会受到永久的诅咒和折磨,两者只能选一个,实在太残酷了。

书上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你死我活的敌我斗争,就是这个意思,在革命的道路上,有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人走着走着就没了,能坚持到最后的,只是极少数意志无比坚定,运气好到爆棚的幸运儿。

张作霖之前看过黎天才的文章,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等他投降后,立即委以重任,还让张学良拜他为师,从此,黎天才成了少帅身边的红人,强烈鼓动东北军和红军合作,在后续的西安事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这么一个人,看到潘文郁被捕后,自然心有戚戚焉,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只有找到同类后,才不会感到那么寂寞。

虽然从未谋面,对这个大名鼎鼎的中共 “文胆”,他是久仰大名,既有同情之心,也有爱才之意,在他的劝说下,潘文郁登报脱党,8 月 28 日,潘文郁被中共开除。

对于这样一个人才,戴笠垂涎三尺,在狱中没怎么对他动粗,为的就是日后好相见,三番五次递出橄榄枝,邀请潘文郁加入军统,当然,都被潘文郁拒绝了。

潘文郁依然信仰共产主义,可却没有勇气直面死亡,没能当成烈士,内心的纠结和郁闷可想而知,于是他找到了好哥们陈豹隐,两人都才华横溢,精通 6 国语言,两人在一起干啥呢?翻译《资本论》。

《资本论》出版后,潘文郁又到大学去教书,专门讲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

一个共产党叛徒天天大讲特讲共产主义思想,这叫什么事?潘文郁的反常行为引起了吴成方的注意,此人就是前文所说的,北平特科的负责人。

吴成方是一个老革命了,阅人无数,他敏感的察觉到,潘文郁虽然被开除党籍了,可他的内心依然认可共产主义,从精神上他并没有叛党,那么他 “共产党叛徒” 这个身份,不就是从事情报工作最好的掩护吗?

吴成方找到潘文郁一顿猛聊,果然如他所料,潘文郁又一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过这一次,潘文郁抱定了必死的想法。

找 “叛徒” 合作,对当时的中共来说,绝对是一件石破天惊的事,为啥?当时王明已经掌权了嘛,非常激进,要求革命队伍纯之又纯,绝对不能和坏逼或者有一丝坏逼成分的人合作,何况叛徒这种避之唯恐不及的货色?

后来蔡廷锴在福建闹事,要求和红军合作,毛教员举起双手赞成,但遭到博古断然否决,坐视 19 路军覆灭,为啥?在博古看来,蔡廷锴不过是一个军阀,八一南昌起义的逃兵,作为纯洁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怎么能够和军阀叛徒在一起玩耍呢?

那么问题来了,吴成方为何如此大胆?居然敢违背中央的指示和精神,难道不怕秋后拉清单?

实际上吴成方非常怕,王明上台后,以马列主义的传人自居,严于律人宽于律己,出了很多奇葩规定,比如市内只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比如公共汽车啥的,绝对不能打的,如果乘坐人力车遭举报,肯定会被开除党籍。

这一看就是坐在办公室拍脑袋出来的政策,完全不切合实际嘛,同志们反响很大,毕竟干情报工作要深入敌人内部,经常需要摆谱装 13,如果连人力车都不能坐,工作的确没法开展。

当陈赓找吴成方聊的时候,吴成方就把这个事情提了出来,陈赓告诉他大胆干,怎么对工作有利就怎么干,得到了陈赓的尚方宝剑,这才有了吴成方找 “叛徒” 合作的事。

至于陈赓的胆子是哪里来的?那肯定是周恩来嘛,周恩来知道王明一伙人在瞎搞,如果跳出来公开反对,注定成为炮灰,在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之前,只能是和稀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消除错误的做法。

他派陈赓到北方之前,交的底就是 “只要把工作搞起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办事,不要执行打倒一切的政策!”。

二 视死如归

潘文郁被捕的时间是 1931 年 7 月,这个时间点很特殊,因为 9 月 18 日,几个日本下级军官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军采取了 “不抵抗政策”,30 万东北军退出东北,退到哪去了呢?入关进了华北。

很长一段时间,为了强调坏逼的形象,大陆史学界都把下达 “不抵抗命令 “的帽子扣在了蒋介石头上,反正蒋呆在台湾岛上当反动派很多年,也没法辩解。

蒋和毛一样,都是民族主义者,哪怕是抗战全面爆发,打的最惨的那两年,日本想和谈,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让蒋承认 “伪满洲国”,蒋都坚决不同意,从这一点来看,蒋不可能下这么个命令,毕竟他是一个非常好面子的人,对于这种可能在史书上留下污点的事,他是绝对不会干的。

并且吧,当时北方全是张学良的地盘,要打也是张学良和日本人去打,蒋当时集中全部力量围剿红军,压根就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去管东北的事,几十年以后,年迈的张学良在美国接受记者采访,亲口说 “不抵抗” 的命令是他自己下的,与蒋介石无关,虽然张学良说话不怎么靠谱,但这句话应该是比较真实的,毕竟蒋和他的儿子经国都已经死了,再也没什么能堵住他的嘴了,除了宋美龄以外。

回到当时,放弃东北后,年轻的张学良遭到了全国人民的 “网暴”,少帅变成了“张跑跑”,遭到全国人民唾骂,以前还是张少帅的时候,只要出门,无数少女冲他尖叫飞吻,哭着喊着要给他生小猴子,变成“张跑跑” 后,出门都要化个妆,一旦被人认出,大妈都要往他身上扔臭鸡蛋,小朋友都要朝他吐口水,至于少女们,早就避之唯恐不及。。。。

张学良伤心痛苦,天天躲在家里以泪洗面,靠吸毒来麻醉自己,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后来终于鼓起勇气,离开了中国这个伤心地,到欧洲去旅游散心,得到了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热情招待,给他传授了法西斯思想的精髓,更关键的是,少帅不改风流本色,和墨索里尼的女儿勾搭上了。。。。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如果仅限于此的话,那显然低估了张学良,根据史学家们不懈的挖掘,有证据表明,张学良当时到欧洲找墨索里尼和希特勒聊天不过是个幌子,用来掩盖他的终极目的——访问苏联。

张学良和苏联搭上线以后的好处简直太多了,即使不能重回东北,那在北方随便哪个地方生存和发展,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为啥?张学良一点都不傻,他从盛世才身上看到了希望所在,盛世才去新疆之前,不过是张学良手下一个不入流的小军官,在苏联人的支持下,居然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疆王,盛世才就是张学良的榜样。

这也就解释了,张学良怎么突然间变得 “积极” 和“进步”了,后来更是赌上身家性命,发动西安事变,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积极向苏联靠拢。

在西安事变之前,毛教员都准备再次长征了,陕北实在呆不下去了嘛,只能再次跑路,“西安事变”客观上挽救了红军的事业,这也是张学良在大陆名声很好的主要原因,课本上反复强调,他是 “爱国将领” 嘛。

从欧洲回来后,张学良突然性情大变,经常发表同情中共的言论,并且对共产主义也兴致大增,经常向黎天才询问这方面的事,黎天才脱党的时间太长了,对党的很多政策并不是很了解,焦头烂额之际,他突然想起了潘文郁。

让潘文郁干啥呢?给张学良当老师,讲马列主义理论。

潘文郁立即把这个事向北平特科做了汇报,领导们立刻意识到,这是打入敌方高层的绝佳机会,当即表示同意。

黎天才把潘文郁以马列主义学者的身份介绍给了张学良,潘文郁可是马列主义窝子里出来的,本身就是才子,又得到过众多大佬的认可,水平自然不是盖的,两人见面聊过之后,张学良相见恨晚,立即认定,这个小伙子就是自己需要的那个人。

当时张学良担任 “鄂豫皖” 三省剿匪副司令,整天把潘文郁带在身边,有段时间甚至连吃饭都在一起,天天研究《资本论》是咋回事。

当然,跟在张学良身边,肯定要有一个身份才行,黎天才在剿总设立了一个机要组,剿总的所有文件都要经过这个地方,堪称东北军的情报中转站,潘文郁被黎天才任命为机要组的中校秘书,可以接触到东北军的所有情报。

那段时间,东北军的所有情报源源不断通过黎天才,被送到了北平特科,北平特科又将情报送给了各个根据地的红军。

东北军在红军面前几乎单向透明,这也就是张学良在鄂豫皖被徐海东暴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学良被打后一度感到非常困惑,自家的东北汉子一个个人高马大,且装备精良,还人多势众,和徐海东的区区三千多人马(基本都是小孩子)比起来,简直是占尽了优势,但双方一接触,却总是东北军挨打,在鄂豫皖就被干掉了 2 个多师,跟到西北后,又被干掉一个多师。

张学良向潘文郁请教,潘文郁当然不能说是因为我把情报泄露给红军了,于是就从组织形式和意识形态方面做了很多解释,比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打土豪分田地等等,张学良听的似懂非懂,对潘文郁也就越发尊敬起来。

这跟西方人靠打劫积累了天量资源,无意中开启了工业革命一样,先富起来的欧美人有意忽略了打劫的关键历史,对着亚非拉的穷哥们忽悠,说你们落后是因为制度不行,是因为意识形态不对,是因为人种不行。。。。

相信了他们的鬼话,苏联解体了,中东天天喊打喊杀,乌克兰正在全球人的围观下,变成了一个个的碎片。。。。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就是这个意思,怎么解释都有道理,就看听的人有没有脑子了,没脑子掉进坑里很正常。

然后就出事了,中央红军跑路后,国军攻占了苏区的核心地区,居然发现了大量来自鄂豫皖 “剿总” 的绝密情报,这让老蒋几乎可以肯定,张学良身边有共产党。

接着又发生了一起诡异的事情,北平特科的秘密接头地点叫 “春秋书店”,被国民党宪兵三团破坏,为啥说诡异呢?是因为现在都没把原因搞清楚,是有人叛变?还是内部被国民党特务反卧底了?

这个接头地点被破坏后,20 多人被捕,北平特科从此消失,宪兵们找到了大量 “鄂豫皖剿总 “的绝密资料,很多都是原件,而这些资料的保管人正是潘文郁。

多说一句,宪兵三团的团长叫蒋孝先,是蒋介石的侄孙,这小子最喜欢狐假虎威,抓到张学良的小尾巴后,没少在东北军面前抖威风,装 B 过度,做事不留余地,西安事变的时候,蒋孝先被东北军抓住,士兵们恨透了这个傻 B,生怕夜长梦多,拉到边上的菜地里直接给毙了。。。。

铁证如山,张学良心里很明白,潘文郁肯定是共产党,可这又怎么样?张学良当时正在想方设法向苏联靠拢,中共不就是最好的媒介吗?于是张学良百般求情,说资料能说明什么问题?有谁亲眼看见潘把资料送给共产党吗?如果没有,那就不能说明潘是共产党!

老蒋听到这些话,简直气的七窍生烟,不过张学良这样死乞白赖,老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然后致命一击来了,由于潘文郁太特殊,组织上为保护他的安全,给他安排了单线接头人,只要接头人是安全的,他就不会有事,他的这个接头人叫杨青林,被捕后在监狱里被特务们严刑拷打,坚持了一个月后,终于挺不住招供了。

潘文郁彻底暴露了,张学良继续努力,给老蒋打电话, 说潘懂六国语言,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我走遍大江南北,就发现这么一个,杀了实在太可惜了,要不还是把他留下来继续为国效力?

老蒋被张气的已经不想说话了,说了四个字 “必须枪毙!”,为了防止张学良耍花样,他专门派心腹钱大钧过来监刑。

这就实在没法了,张学良再不忍心,也救不了潘文郁了。

为啥前面说潘文郁第二次入党,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是因为潘这次是有机会可以跑掉的,春秋书店被破坏后,蒋孝先做梦都想把潘抓到牢里严刑拷打,张学良为了保护他,就安排他住在了自己的司令部。

中间有一次,潘文郁找到黎天才,说想回家一趟看看,黎天才批准了,可心里慌得不行,如果潘就此跑掉了,黎天才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人是自己招来的,又被自己放走,怎么都解释不清。

潘文郁回家并不是为了逃跑,他知道自己可以跑,但他不想跑了,他这次已经下定决心,为了理想去死,回家的唯一目的,就是利用这人生最后的时光,看看心爱的妻子还有两个可爱的儿子,把他们永远留在自己心里。

他把实情告诉了妻子,妻子和弟弟都劝他赶紧逃走,被他坚决拒绝,他怀着对人生无限的眷恋,不顾哭的死去活来的妻子,含泪和他们告别,转身走向了张学良的司令部,这一转身,再无生路,这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这一年,他才 29 岁。

1935 年 3 月 3 日,潘文郁被执行枪决,据当时负责执行的国民党军官事后回忆,奔赴刑场的时候,潘的脸色非常从容和镇定,没有一丝慌张,和瞿秋白吉鸿昌一样,淡定的面对枪口,这种表现叫视死如归。

只有拥有坚定信仰的人,才能超脱生死。

1949 年,武汉刚刚解放,周恩来指示一定要找到潘文郁的妻儿,给与烈士家属待遇,很快就得到了落实,他的妻子被安排在了湖北省保育员托儿所工作,两个儿子也作为烈士后代参军,弟弟也被安排了工作。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可那场史无前例的大浩劫摧毁了一切,他的弟弟被逼跳江自杀,两个儿子也被逼从军队专业,他的妻子终于没能熬过去,在浩劫结束的前一年去世。

令人欣慰的是,当年北平特科的负责人吴成方在浩劫中活了下来,他要为蒙受冤屈的特科成员们找回公道,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北京市公安局用了七年时间,走访了无数的人,调阅了无数资料,终于把潘文郁的壮烈经历彻底搞清楚了,在他牺牲 53 年后,民政部正式批准他为烈士。。。。

潘文郁是幸运的,国家终于认可了他做出的贡献,可是在中国苍茫的泥土中,那些依然躺在其中的累累白骨,他们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关注公众号” 功夫哥 “有惊喜哈

知乎用户 功夫哥​ 发表

我记得初中有个同学的爸爸是烈士

有的同学说 “你高考可以加分呢,就因为你爸是烈士。”

他回头看着那个孩子说 “加的分我不要了,给你,你把我爸爸还给我。”

加 20 分算什么呢?烈士子女学习有好有坏,如果烈士子女没有考上高中,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体会国家的关怀了?希望直接来点实的,工作安排好,而且看了很多回答竟然有人说不公平,你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了你说公平?这种话 nt 都说不出来!对得起列祖列宗?

还有很多人提到少数民族加分,我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没有享受到加分政策,我不反对,因为少数民族有些连汉语都不会说,这样也是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民族团结的一种办法,但是就我看我周围的同学,他们连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会说不会写,这也算少数民族?我提议让少数民族证明自己是少数民族的方法不是身份证或者户口本,而是深谙自己的民族历史,掌握自己民族的语言!

——————————————————

有人私信我说我不让少数民族学汉语?

???

好家伙,不学汉语怎么参加汉语高考?不参加汉语高考哪有加分?真就以为什么人都能来高考?真就什么也不知道就瞎说呗,我所在的少数民族地区,有民族小学、中学,大学的民族班,人家学民族语言,平时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学校也安排汉语的课程,人家的教学里可是有汉语的,而且很重要,要考的,但是有很多我说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不会民族语言,不去民族学校上课,像汉族一样,看不出任何有民族文化的地方,而且汉族学生也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化宫、纪念馆之类的活动,只是周围很多少数民族同学一句民族语言都不会,会也只是一两句骂人的… 我希望他们加分是因为他们有在学习民族相关上有用过时间和精力,这就叫不让他们学汉语?少来和我杠,没时间也没精力,拉黑删除了拜拜您

分割线———————————————

过了这么久还有人点赞,首先感谢对我的回答认可的大家。入伍是我的梦想,因为本人身体小时候被烫伤留了很深的疤痕,而且在小腿显眼的部位所以无缘军校,也无缘军人。我认为尊重以血肉之躯保卫祖国的人没有错。

时隔许久,发私信来恶心人的,祝以后永远不被尊重

知乎用户 某轩​ 发表

唱唱反调,既公平又合理,甚至还很有效率。

公平方面

烈士子女参加哪一年高考、在哪个地方高考本身就不是固定而是随机的,政策制定的概率是被全体国民承担的,而非被某个具体的人承担。

这里有太多的人绕不过弯来,认为是烈士子女抢走了最后一名的名额,所以不公平。但,这个最后一名没有指定特定的人,所有人都要承担其概率,那其实就很公平。

烈士子女加分,和特长生加分、自主招生加分等其他一切加分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加分,都是可以获得比同样考生更大的优势,被他们所替代的最后一名都是要落选的。这本来就是加分的价值。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但大家都有同样的可能被砸到,虽不幸但很公平。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有了汽车、哪怕自己再遵守交通规则也有被撞和车祸死亡的风险,落在谁头上都不幸,但风险也是被所有人承担的,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人。

合理性方面

对于烈士子女的照顾应该体现在方方面面,经济补偿、高考加分等都是要做的,而非非此即彼,可以也应当兼而有之。

事实上,不光给了烈士子女加分,还给烈士遗孀安排事业单位的工作,政府不是要拿加分来做奖励或补偿,而是在方方面面给予烈士家属适当的照顾。

吐槽加分的人很多,吐槽挤占工作机会的人很少,是因为高考是太多人的核心利益,而越是核心利益和资源的分配,越是要给烈士子女适当的优待。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就要真把牛献出来,而不能只是口嗨,在自己直接利益不受损的情况下动动嘴皮子。

争议如此之大,也在于烈士是被崇高化的,人民心中隐隐还有期盼,那就是希望崇高的人和群体付出不求回报。给烈士荣誉能接受,一旦给予其子女、家属大量的现实利益则会觉得怪怪的。这不合理,让好人有好报,让为国牺牲的烈士减少后顾之忧是我们应该做到的补偿。

很多人还提到,只看到民众付出没看到国家付出。其实,所谓国家付出本质上也是民众付出,只是间接利益更隐晦付出还是直接利益更直白付出的区别。而且退一万步,给予的抚恤金本身就是政府财政拨款,按照最通俗的理解,即为国家直接利益付出。在其他一些领域,民众直接利益进行适当付出也合理。

最后,加的分数也并不是很多,20 分也只能提高一两个学校的档次,在平行志愿的背景下,相关考生滑落一个学校的志愿,并没有到人生被毁的程度。

效率方面

首先,我承认具体措施可以更加细化或更易被接受。但目前很多人提到特定学校特定专业录取、烈士子女不占名额等方案,同样存在很多不足。

前者限制了烈士子女的选择范围、很不合适;后者当烈士子女本身就能考入目标院校、或能考入目标学校而专业需调剂、或需要依靠加分才能考入学校等不同情况,直接增加名额是否合适或会挤占学校资源。大家所有的讨论都是烈士子女少,挤占一点没问题,如果未来打大仗,增多怎么办。学校的招生人数本来就是根据其具体情况给出的数值,随意增删是否合适。

最后,有一个点需要注意:烈士子女加分的正当性并不比特长生加分、自主招生加分弱,甚至也不比努力学习所获的分数弱,先采用其他加分通常采用的方案,这是个很务实也很合理的做法。


不想一一回复了,以下截图应该能把我想说的都说完。

知乎用户 江中曾有月​​ 发表

我中考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加分项,看有没有符合的,然后要给他提交表审核

然后加分项里记得有消防员子女,参加一线抗疫医生子女,烈士子女、军人子女等

当时我们班有一两个同学是爸爸在服役期间立功的,符合要求

然后我们就开玩笑说我们要是爸妈也是就好了

当时我们班主任说,那你问问他们那些人愿意以此来换取自己考试加分吗

他们的爸爸有时候当军人一年回来不了几次,他们比起加分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再说说那些烈士子女,用他们爸妈的死来换取加分人家愿意吗

如果用你们爸妈的牺牲来换取高分谁也不愿意吧

换个角度想,就算加分,这也换不回自己的亲人。

知乎用户 八月柒秋夜初凉 发表

反对。反对的理由很简单,我做不到拿和我无关的另一个人的利益,心安理得地去礼敬保护了我的人。

我希望国家能直接拿税款填补,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有份。至少也要以专项录取或专设岗位的方式,变相用税款补贴烈士子女。

有些人在那里说,纠结这个名额的,是不舍得付出,精致的利己主义。

首先,我考完高考很久了,十年内不打算生育。所以这件事和我没关系,故我不是出于利己主义说话。其次,我虽然反对直接加分,但十分支持烈士子女专项录取,资金奖励或公务员入职优待。

读了前面的答案,发现一批人认为,烈士为国牺牲,其子女受到何种优待都是可以接受的。

详细来讲,他们的主要理由是:1. 子女失去父母,影响不大于二十分吗?2. 烈士为国奉献生命,二十分怎么了?

进而认为,烈士优待即使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人高考录取公平(所谓 “谈什么破公平”),也是理所应当的。

那按照这个新公平论,满足 “子女失去父母、受打击大”、“为国家、社会公共利益而死” 的,是不是都可以加分?

我想请这么想的人评价下这个事例:

我父母所在的石化厂,老破国企。就那种同时负担家属区供暖供水(社会服务剥离的市政改造还没完毕),中级领导月薪三四千那种老国企厂子。

去年年初疫情,隔离期间市里要求保证生产,厂子自己也得运作着烧锅炉保证家属区供暖。为了配合防疫缩减人数,厂里十几个骨干连轴倒,好以最少人数保证最低生产限度。包括我爸在内好几个党员直接住厂里二十几天。当然,没有加班费。

就这么个大奉献的局势下,有天煤仓进煤管堵了,有个叔叔爬进窄小的管道通煤。一铲子下去,煤通开了,人被煤砸得一起掉下去了。

立刻停工营救。四个小时后,挖出来了尸体。

我妈抢修回家后,说着说着,就开始哭,说他家姑娘高三啊。这人说没就没了,孩子心里影响得多大啊。这么个节骨眼上,这家人往后怎么办啊。然后开始数她从业以来,倒在岗位上的工友们。

在老国企工作,效益属于国家利益。这个人没捞油水,清清白白一生,称得上兢兢业业。死因是为保证疫情期间的生产生活,连续在岗。期间为抢修煤管,跌落煤仓。

故满足 “为国家社会利益牺牲”。

家里孩子正在上高三。

故满足 “影响子女学习”。

甚至他的死法,都是压迫窒息而死,非常痛苦。

请问按照你们内心的标准,这个叔叔的孩子可以加分吗?不给她加分,是不是 “影响公平” 的?

进一步来讲,国有危化重工业一线牺牲的工人,技术研究院猝死的工程师,他们是不是为国捐躯?一年死两三个就算安全生产年的那些行业,难道他们的命比士兵贱吗?

一直以为,社会主义之下,没有人不为国奉献,只是岗位不同,以及多和少。烈士为人民奉献,我们敬佩,正如敬佩每一个以血肉之躯为国奉献的人。但是人民就是要追求公平,二者不应有冲突——否则烈士们的牺牲是为了什么,捍卫不公平的社会?而且没道理为了成全我们礼敬烈士的心意,去推出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的利益作为奖赏吧?

有些人 “平时不奉献就算了。烈士牺牲了,你们连点利益都不愿意出让,还在这里纠结公平,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属实有些… 令人不适。

2022 年更新。没想到这个答案这么久还有人点赞。

看了眼评论区,总有人以为别人觉悟没自己高,要摆觉悟教育我。那我就把我家三代人和家教摆一下。并奉劝一些人,少拿你们那个 “我为你做贡献,你当回报我” 的小资一亩三分地风气衡量别人。揣摩你思想的时候,你的格局都让我觉得憋屈。

想假装左派出来讲觉悟,至少先去学学人的自我实现,洗洗你那个小市民的味儿。

知乎用户 Luxor 发表

我的俩小号已经炸辣,七天。

为了大家的账号安全起见,我就关评了哈。

而且基本上方方面面的观点也都表达了。

再各执己见的争吵下去除了会炸号,惹自己生气以外也再其他无意义了,就酱吧~


我这个号口嗨严重,我以前喷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不平衡。有钱人家,发达地区的孩子,那些 “后浪” 们,明显能得到更好的资源,更开阔的眼界,更多的机会。人生而平等,孩子们应该都是一样的阿,我接受的教育让我觉得这样很不好,这不公平。

他们就说了,世界上本来就不是绝对公平的。

现在为国牺牲的烈士们的遗孤才加区区 20 分的高考成绩,烈士们大多壮年,遗孤从小就缺失了一位家长,这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多大的不利影响。我就想问问说不公平的人们,你父母具在家庭和谐,人家从小见不到爹娘,这样十年寒窗下来,俩人考出来的成绩就公平了?

甚至好多烈士们可能连遗孤都还没有,说实话,这个政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单纯的给予烈士们的一项殊荣一般,其实实际意义并没啥。现在就开始有人质疑着开始讲公平了。

我就想问问为啥阿,为啥我们不去挂 zbj 路灯,不去追求教育公平,追求全国各地区和谐发展,而是去声讨一项本就没啥实质的 “殊荣” 呢?

就因为烈士们是好人?所以好人就得被枪指着?


没啥看待的,我也赞同更大的更一揽子的烈士遗孤的抚养成长优待计划,直接保送重点高校等等等等。并且对牺牲烈士的家属,物质补助,精神支持,养老照顾,经济补贴等等等等,对他们如何优待都不为过。

但绝非某些声音里的一句 “给钱” 就能概况得了的。烈士们的牺牲根本就不是为了钱,他们是为了他们的父母长辈,他们的兄弟姐妹,他们的同胞好友,他们的妻儿子女的美好生活而牺牲的。我们要做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一步一步的继续他们的愿望。

并且我清楚的知道这些东西,最终都是要我们,我们整个国家的每一个人去承担的。

(我把上边这句话加大加粗,希望很多张口就来的人想明白,类似于 “给钱” 这种事,也是我们每个人民都要承担的,好多人真的是,不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就是“我家真有一头牛”)

但这些更甚的,说实话太玄幻。以我们的社会现状和物质资源,大家都清楚并没法实现,所以这二十分的政策先执行上,地位就是要超然,烈士们就是要优待,就是不公平,才是最大的公平。等我们远了,我们的条件更好了,我们一定还会越来越优待,一定要让为国牺牲的烈士们不能再有后顾之忧了。

就比如这次对印的行动里牺牲得到那位烈士,竟然还要嘱托战友帮他照顾好老娘,我对此感到愧疚和伤心。

我觉得我们全国人民,都会尽自己的努力照顾好每一位烈士的家属,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就因为他是烈士,他是为我们而死。

知乎用户 钓鲸 发表

C ! C! C ! C! 妈蛋!fffffff!

看了有些回答是真来气!利己主义!此回答针对没一个手抢名额的人!

我向你们保证,和平年代每一位烈士都是英雄,都足以被足够厚待,都足以被大肆宣扬,我本来想找找 2020 年中国有多少烈士但是网上居然没找到名单,是的,这帮为了我们牺牲的英雄,居然在网上找不到名字(或许在某个角落有名单,但是肯定不太好找),革命时期太多的烈士没有留下名字,但是现在,在先烈们用身躯换回的盛世,每一位英雄都应该被记住,每一位!推荐你们也刷刷今天知乎榜单的第一名,看看「辣笔小球」问题下面的一些回答

才几天啊!就有人觉得会抢他名额,我告诉你,如果你在排在最后一个被录取,你以为是你的实力吗,高考本来就不是一个绝对公平的事,一分压千人难道只是说说?我告诉你,所有的踩点录取都是偶然因素!要么是你多蒙对了一道题,要么对手粗心少写了个单位。你去问问每年有多少人因为志愿没填好入了更差的学校,又有多少人捡漏入了更好的学校,怎么着?就因为烈士子女加了 20 分你就上不去清北还是就没书读了,每年因为差个几分入不了清北的又不是一个两个,论实力他们都有能力入清北,入了清北你就能做马云了吗?去个 c9 就委屈死你了吗?研究生不能再考清北吗?(其他学校同理)我真想找到 21 年有多少烈士子女参加高考,让你看看在一千多万人中有到底能占几个名额,遗憾的是这种数据真找不到!

肖思远(1996 年 - 2020 年 6 月),河南延津人

王焯冉(1996 年 - 2020 年 6 月),河南省漯河市

陈红军(1987 年 3 月 [1]-2020 年 6 月),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

陈祥榕(2001 年 12 月 - 2020 年 6 月),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

我真怀疑有人不知道这几个名字,2 位 95 后,一位 00 后,去看看抚恤细节报道吧!算我求你了!他们只安排了父母和姐妹,有子女跟你们抢名额吗!陈红军儿子 2020 年 10 月出生,你是担心他明年参加高考跟你抢名额吗!

再问两个问题,让你成为烈士子女全国所有学校所有专业任你挑还免费你愿意吗?让你的子女成为烈士子女全国所有学校所有专业任你挑还免费你愿意吗?对了还可以任选本硕博

英烈 - 中国军网

睁开眼去看看这些事迹吧,求你了!戍边之前写好遗书的事你肯定也不知道,为什么剃头发你也一定不知道。别一上来就说抢名额了!求你了!哪怕你说为了更好的优待烈士子女设立专门对接加更多分或者干脆免考直招我都能认可,但是你说不能让烈士子女因为加分抢了名额,所以额外加名额,那我真劝你做人要有良心。

中华英烈网

你一定不知道还有个这样的网站吧,我打过电话了,他们周末不上班,我很想问问为什么不把所有烈士的名字都写上去

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英雄,被这短短的 3 行文字记录了,但是我真的希望和平年代的英雄家属能有更好的待遇。每每看到老的战斗英雄隐姓埋名,哪怕活的再辛苦,也不愿去麻烦组织,就特别敬佩,但是他们不争我们还要抢夺,真的太过分了!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知乎用户 子木 发表

支持。

另外,别跟我扯什么 “烈士子女加分破坏高考公平”。

这才花得了几个名额?

像某些自主招生,特长生,留学生(配学伴)等等之类的,才是持续性,批量化的破坏公平。

明明对这些 “大头” 动刀能匀出更多空间,何苦跟人家烈士孤儿寡母锱铢必较?

是 “打土豪” 分的田多还是刮佃户油水多?

知乎用户 李劼 发表

烈士子女能不能加分,我认为可以。都失去父亲 / 母亲了,人生少了很多依靠,光加这点分捉襟见肘。烈士子女真正靠加分逆袭清北的,我认为并不多,或者说,即便是失去父亲或母亲的孩子通过那 20 分的加分就上清北了,我会觉得很励志,很正能量。

知乎用户 老衲不生气​​ 发表

2022.5.7

我只能说现在互联网上的恶意真的很严重,很多人都在喷我,但我敢肯定这些人肯定没认真看我说的东西。我说不支持加分不代表不支持补偿,知道什么叫 “搞一个特招渠道” 吗?把这些烈士子女单独拿出来,就像竞赛保送不和正常参加高考的人一样,换一个赛道! 真服了 叽叽歪歪的。

以下是原回答:

不用想,绝对不支持。

国家有无数种办法帮助烈士的子女,但是却拿出了做起来最简单的一条。

首先,大家要清楚高考录取并非是看 “分数” 而是“排名”。也就是说,一所高校的某个专业每年在某个地区的录取人数是提前固定的。

所以这个加分会产生什么影响?加入 a 校在 x 地区有 20 个名额,如果没有这个加分,那么录取的学生就是 a1…a20,但是有了这个加分,那么烈士的子女就可以实现排名的反超,然后无论结果如何,a20 就被踢出局了。

这很蠢,高考是现阶段还算公平的一个平台,因为各种政策那所谓的公平也在渐渐消失。

同样都是为了改变命运寒窗苦读,最后却要回归到拼爹,何其可悲啊。

为什么总要动普通人的蛋糕呢,强基计划,特招生,每年的名额还少吗?你想体现国家的温度,你新搞一个特招渠道不就好了。

知乎用户 骑哈雷的哀酱 发表

这个问题能引起讨论,让我感到惊讶。惊讶点一是,现在网民的年龄是不是有点太小,对国家政策的了解是不是有点太差,烈士子女加分怕不是加了有几十年了,怎么搞得像个新鲜事似的;惊讶点二是,现在网民记性是不是有点太差,去年年初讨论另一话题的时候他们说的跟现在不太一样啊。

去年年初,有些地方给第一批参与武汉一线抗议的支援队伍成员子女加分,就在网上引起过热议。

当时我的观点是,可不可以加?当然可以加。但措施的执行名目比措施本身更重要。当初各地的执行方式并不一致,有些地方是给了这些医护人员一个新的加分名目,我是很不赞同的;有些地方直接明确比照现有加分名目中的某一条目,这我就是赞同的。比如说,当时我举的例子就是,这些医护人员的子女待遇可以比照军人子女待遇,牺牲的医护人员子女待遇可以比照烈士子女待遇。

当然我针对援助武汉医护子女待遇的观点不是重点。重点是,当初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有相当多的人拿烈士子女加分这个事出来作论据,表示烈士子女加分可以理解,但援鄂医护人员的贡献和牺牲都比不上烈士子女,相对烈士子女待遇,他们的待遇过分了。好嘛,当时还拿烈士子女当枪使呢,这才过去没一年,就把人家撇一边去了,把自己用过的论据当个屁放了,开始讨论起烈士子女不该加分了?

有人拿出公平大棒出来打人,说烈士子女加分对其他人不公平。这种逻辑不值一驳。为什么?因为公平是一个相对概念,不是绝对概念;是一个整体概念,不是个个体概念;是一个平衡概念,不是一个固定概念。烈属成为烈属的前提,首先就是国家和人民对他们根本就不公平,他们对国家和人民也不公平:国家和人民没有给他应有的保护,而他超过常规水准的保护了国家和人民。所以你跟烈属面前讲孤立的、个体的公平,那恰恰就是对烈士不公平;给烈属适当的优待,恰恰是维护了整体的、平衡的公平。那么具体到学业问题上来,烈士牺牲对子女的学业是正面还是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大概率是负面影响。那么国家用政策来弥补这种负面影响,公不公平?显然公平。你说烈属加了分就超过你了,那他要是不死爹娘,他大概率也是超过你啊!这哪里不公平了?我看这公平得很。

如果上面那一段概念化讨论看不懂,那我再进行一下逻辑讨论。请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父母中至少一方死亡对孩子的学业是否大概率存在负面影响?二,这种负面影响的程度是否大概率超过高考中的平均每个科目 3 分?如果两个问题你的答案都是 “是”,那么烈属加分 20 分不但不影响公平,反而是维护了公平,因为如果还原到父母双全的状态,该烈属的成绩本来就应该挤掉那些被他“丧父 / 丧母 + 加分” 后挤掉的人;如果二者至少一个你的答案是“否”,那你对丧父或丧母对孩子学业的影响理解跟我不一样,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见,但我的个人观点是,你是个冷血无情的人。

当然也有网友提出,烈属可以单独给名额,一个萝卜一个坑,直接保送不就好了嘛!也不是不行。但是这种方法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个人情况,烈属里边有清北级学霸也有 100 分学渣,学校也不是简单按级别分的,北外是 211 但能赢一票 985,外交学院是双非但没有几个学校专业实力能稳压它,清华的文科也有不少实力拉胯,一旦搞起一个萝卜一个坑,会发现出现的不可控因素太多,到时候有关部门光应付烈属分配就得焦头烂额,不划算;第二个问题是干扰烈属选择自由,比如我想去南开,但南开今年没名额了,我只能去天大,确实都是差不多的好学校,但是我 TM 想学文科啊!本来我加了分能上南开的,但专项这么一搞我就只能走常规招考,相当于没优惠,不是坑么;第三个问题是多此一举,因为这么做并不是没占招生名额啊,因为总名额怎么都是固定的,增立专项名额不过就是从常规招生名额里直接扣出去几个,从整体教育公平角度讲,跟直接加分在常规名额里招有啥区别?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都别聊什么聊斋。反对烈士子女加分,是为了主义还是为了生意,谁心里还没点数咋的。现在的年轻人对个人利益看得比天还重,美其名曰要公平,其实要的就仅限于自己吃亏时候的公平,哪个政策占便宜的要是他,你看他还谈不谈公平?这样的公平其实就是伪公平,不过就是自私自利的遮羞布。具体到我身上的时候公平比天大,全中国考生一分儿都不该多;具体到你身上的时候,你的爱国精神呢?职业精神呢?奉献精神呢?你牺牲了,我都发微博缅怀你啦,还不够公平?

如果要是讲个体公平,那些烈士们压根儿都不该去自己牺牲的那个岗位。大家都是兵,领的工资也没差多少,凭啥你在大城市享福,我去高原喝风?凭啥你天天就跑操训练,我得上前线开片?这不公平,大家罢工好了,打仗别叫我。

自私自利是人的本性,这没有什么好羞耻的。就怕很多人自己觉得自己羞耻,又不肯承认,就硬给自己扯虎皮拉大旗,找几个高大上的词汇美化一下自私自利的本质,还真以为自己是为崇高的社会大声疾呼了。人可以做一个小人,这很正常,因为君子本来就不是正常人能做的。但千万不要一边做着小人之行,一边沾沾自喜地自以为是君子。恶心不恶心啊。

知乎用户 小超人么么哒​ 发表

你愿意拿幼年失去父母的代价去换这 20 分吗?

如果你不愿意,说明高考的 20 分根本不足以对英烈子女做出补偿。

我敢说,如果给这些烈士子女一个机会,用高考扣 20 分的代价换回自己的父母,他们肯定毫不犹豫的交换。

知乎用户 庄渔​ 发表

说给烈士子女高考加 20 分吧,有人说这让那些寒窗苦读的学生感到不公平。

说给烈士家属一套房吧,有人说这会不会导致房价上涨,对即将买房的人不公平。

说让国家给烈士家属拿钱吧,有人又会说应该拿钱做基建那些,对欠发达地区不公平。

加分和各种政策照顾是补偿,是对他们为保卫国家而付出生命做出的补偿,一条命不值 20 分?你要是想要加分,你也可以成为烈士子女啊,你也可以让你父母现在参军去死呀。

对了,很多烈士并没有子女。而且烈士子女大部分都很好学,报考的大学也很多都是军校,你加分了去军校吗?还是大学毕业去国外?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以我为例,我不是烈士子女,却是革命后代。我教线性代数多年,编写了一个矩阵相乘动画程序。编写这个程序要很高的智力吗?根本不需要。但是全中国那些什么穷人家的孩子,有没有一个人想到要编一个这样的程序?完全没有。因为他们缺少对革命的忠诚,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那还不如让一个烈士子女来做,至少他会继承烈士的遗志,就算大事做不来,也会做一些小事。忠诚这件事考试无法考。

向大家介绍矩阵相乘动画

知乎用户 陈必红​ 发表

加的有点少了。

最好是:过一本线,全国名校任意专业随便挑;过二本线,一本院校除 top10 之外,随便挑;过三本线,二本院校随便挑。过大专线,三本院校随便挑。大专及以下院校,免试入学。

所有学费杂费全免,每月发放 1000 元生活费,直至毕业找到工作为止。

并且,将来考公务员,考公职,一律优先录取。

进了单位,提干、培优等项目,一律优先。

知乎用户 先生 发表

在教育方面,我一直反对一下几项政策:

  1. 任何通过经济手段、省域划分就可以享受的高考加分政策。
  2. 任何通过课外培训、课外技能比赛等变相经济手段就可以享受的高考加分政策。
  3. 任何通过区域划分、学区划分就可以享受更好教育机会的政策。
  4. 任何企图改变公有制为核心的教育体制的政策。

以上政策都是教育特权的工具,都会破坏教育公平,而教育公平是促进阶层流动,避免社会阶层固化的重要工具,是中华文明延续千年的法宝,就算在封建帝制下也没有丢掉过。

但是,给烈士子女高考加分,给烈士家人分配工作,给烈士家人金钱奖励,我统统都支持,因为这些烈士拿生命来延续中华文明,怎么补偿都不为过。

评论里有提到加分影响别的考生教育公平,我觉得烈士的子女才是最不公平的,他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家庭支柱,他们学习在残缺的家庭教育环境中,而 20 分的加分对他们来说仅仅是弥补了一些概率上的可能性。

一名烈士给 8 个月儿子写的遗书:

知乎用户 Jim Jin​​ 发表

烈士子女高考加分。有些人认为这破坏了高考的公平性,如果给一套几百万的房子他们觉得没问题。

给房子那是一家一户的事儿,可高考加分就损害了别人的利益。

这话看起来有理。

但不能想。

往下想一步的话——烈士的牺牲是为了维护他人的利益,那这种 “损害他人利益” 的补偿,难道不正是非常公平的事情吗?

再想深一步,顺便诛个心。

补偿一套几百万的房子,对于这些喊 “不公平” 的人来说,属于慷他人之慨,左右他们没损失,爱怎么奖赏都行。

可万一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损失那就必须不能忍了,怎么,加 20 分影响某些人上大专了?

或者严谨点问这些反对的人,让他们成烈属加分干不干。

我觉得除了烈士加分和边困加分外,什么少数民族加分,华侨加分都可以取消。

有人还说: 我觉得没必要夸大烈士,说白了都是工作而已,拿了那份钱,就要做当那份差。你看空调工人辛苦不,早晨 4 点就起来的环卫辛苦不。

这种人就跟

1951 年,美军为扭转半岛作战被动局面,对志愿军展开心理攻势。他们在传单上画八口之家吃年饭,年轻力壮的男子被画成骷髅,文字配:你的座位将空着无人。实际上,当时志愿军都来自赤贫家庭,对画面中 “感恩节” 式的丰盛场景根本无感。

还有这种。

每每看到这些我就想烈士子女加多少分是应得的。

我们能在互联网到处抬杠,恰恰是这些人保护而得来的。

中国从来没有远离战争。是中国人民远离了战争。

对于献出生命,保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烈士。

他们的子女除了加分外,更该定向录取。军校警校更该保送。

有人说这不公平。

还是那句话,影响你上大专还是影响你上三本了?

知乎用户 无心平研知世郎 发表

我支持,但是有个愚见

我觉得加分政策目的好,方法不好

我思考的不是给烈士子女提供便利公不公平,因为对于烈士,他失去了生命,没人赔的起,对于其他学生,他们的排名被硬生生降低了,无论怎么做都不公平,那还不如换一种方法

我感觉在损害他人利益前提下给烈士子女提供便利是一种亵渎,也在无形中给烈士子女和普通同学直接熟悉了很高很大的屏障,烈士子女被孤立,普通考生委屈,这是种借花献佛的福利!

为什么国家出于政策给烈士子女的特权要建立在牺牲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呢

所以我思考的是如何在不损害别的考生利益前提下给烈士遗属最大的安慰

也就是说既然有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为什么不弄一个特殊批?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就是:想报哪个学校提前报名,通知学校出题考核,不走正常高考统招,也不占其他学生名额,**考试结果不对社会公布!**统招考试名额不变。录取烈士子女相当于扩招,至于录不录取是学校根据考试结果开会决定,不把矛盾迁移到烈士子女同届普通学生身上。至于能不能进学校就看考试结果酌情决定呗。

别说这个计划麻不麻烦的事,各校有时间搞面子工程不可能没精力搞招生,既然国家有这个意愿,就别因为怕麻烦损害大部分考生的利益,自己许下的诺言,不要用他人的一生偿还,希望教育制度能越来越完善!


我可没说给烈士子女提供便利不好啊,我支持国家帮助烈士子女,我的意思是尽量减少别的孩子的损失,国家出台政策目的是更好的帮助烈士子女走好他的路,不是为了让别的孩子说三道四,更不是为了让烈士子女受孤立,这个初心是好的,但是附加造成了一些对烈士子女的伤害,也间接挑起了烈士子女和部分普通学生的矛盾,我认为这点很不好


那些说烈士子女失去父母我不配评论的。。少来道德绑架,看清我的主张和我说的目的是啥,支持理智评论,阴阳怪气人身攻击的直接举报拉黑了奥

知乎用户 八百棒冰奔被窝​ 发表

话不好听啊。

恐怕很多人真的觉得自己爸妈碌碌无为浪费人生死一下给自己换二十分很合算呢。

知乎用户 kun yu 发表

今天早上起来,看了四烈士的事迹,我真的久久不能平静,我也是一个母亲,我在想,这四烈士他是国家、民族的英雄,他是我们的和平卫士,可是他也是其他母亲的儿子啊,他也是其他别人的丈夫啊,他也是别人的父亲啊。

我在想,尤其是陈祥榕烈士,还不足二十,他的妈妈,心该多疼啊。

有人的死轻于鸿毛,有人的死重于泰山。作为一个母亲,我将心比心的想,每个母亲都会为自己培养了一个民族英雄而感到骄傲,但是无论哪个母亲,她的心还是疼的啊。那是身上的一块肉,那是后半生的生活指望,那可能是她坚强生活在这个世上的全部意义啊。

今天,我们能平平安安的在这里探讨这个问题,我们的孩子能进高考考场答完对人生至关重要的一场考上,能读大学,这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是无数这样为国捐躯的烈士换来的。

如果觉得不公,大可以成为烈士为自己的后代争取这个加分。很显然反对者不大可能会为自己的子女争取这个加分,他们只会觉得自己子女受教育公平被破坏。

知乎用户 江夏梅 发表

不要最多,应该就是至少 20 分。

那些反对的人除了自私,有事情发生绝对是缩在后面,事后出来摘桃子的,否则没有任何正常理由来解释。

不要拿会挤掉别的学生名额来说事,直说就是怕挤掉你们自己孩子名额就可以了,何必遮遮掩掩拿公平做借口。

大家都读过书,对于有没有家长监督的区别都是深有体会的。你家孩子一个家长负责赚钱,一个负责陪读加后勤保障,居然还要跟一个单亲的孩子抢名额,要不要脸。读书读成这样,好意思吗?

有杠精会说那也对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公平。是的,不公平,但是不好意思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太公平。至少烈士的子女本来是不需要单亲的,他们的父母是为了保证大多数人有和平生活的机会而牺牲,大多数人也包括了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

一个社会要平稳的运行和发展,必然有人吃红利而有人牺牲。当需要有人站出来面对危险时,那些英雄其实没有想过太多的事情,那这些事情就应该由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替他们去想去安排。

当敌人入侵,烈士们用生命捍卫了你们孩子读书高考的权利,让你们的孩子不需要去当烈士;当危险来临,烈士们用生命保证了你们孩子安全平静的读书生活,然后娶妻生子。当你们的孩子带着他们孩子环绕你膝下,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烈士们的子女只能去坟前告慰,一摞纸钱一对香烛是唯一的孝道了。

英雄不应该流血又流泪。

知乎用户 淹死的鱼 发表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规定明确: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 (原大军区) 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不得超过 20 分。(教育部)

知乎用户 人民网​ 发表

要想公道,打个颠倒!

我跟大多数同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加 20 分太少!不仅是高考加分,还有更多的优惠措施,统统拿来。对于不同的观点,烈士子女完全可以说:我不要这 20 分,给 100 分也不要,符合条件的谁爱要谁拿去,我一点儿也不眼馋。

其实,烈士子女参加高考加分多少只是个形式,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才是事件的本质。烈士的子女或弟妹直接入伍、保送军校、直接提干、给一套大 House 都不过分。

相信看了《跨过鸭绿江》的同学一定深有感触,那么多年轻的战士牺牲在异国他乡,他们大多才十几岁,天寒地冻,忍饥挨饿。别说跟现在的生活条件相比,即使在当时那个年代,哪个家长看了不心痛?但是他们仍然是义无反顾地把孩子送到前线,送到残酷的战场上去。

现在是和平年代,长期的和平会让人放松警惕,让人产生麻痹思想,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个程度,无论国力多么强大,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过去,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令人痛心的是,很多人忘记了历史,忘记了先烈,忘记了共和国的功臣,他们拿命换来的今天的和平,却得不到某些人的珍惜。

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你去问一个躺在 ICU 的病人,让他拿他全部的财产给你,换回你的余生,他会不会同意?你会不会同意?在生命面前,所有的地位、金钱、荣誉都不值一提。

和平来之不易,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看看《来自铁山的报告》的研究成果:“战争 - 制造了社会需求”,“除了战争,没有其他途径能改善经济。” 要想和平,必须加强我们的军力,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打仗一定会有牺牲,为国捐躯的烈士,就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优抚,从这个角度看,给烈士子女高考加 20 分还有争议吗?

[

军事战争书籍 李奇微回忆录:北纬三十八度线 决战朝鲜

天猫

¥24.00

去购买​

](https://s.click.taobao.com/t?e=m%3D2%26s%3DRACsrjIj6ZRw4vFB6t2Z2ueEDrYVVa64yK8Cckff7TVRAdhuF14FMfwY2crYDtkkJ1gyddu7kN8eErX%2BZXwifGMvXdkLjdhSjCuhRiboGzCai40KY9Cb%2BvpcRWQd5cqZrJIA8HPlsdzb8KUy1rlIsQ0AeEG0k1Qk0z3XAbK%2B67yFi4V5KBpmMkOLtoIG0Ohb8TSnH8bpF930MrbhEk%2B62ZwX0CfVjcsRGi0v%2BW4bkVUIQmVdLEZBlhrYGZ37N9Jq5HYpt4%2BGN2Q%2FVzJxzudUDTmEMK4TxNIs&union_lens=lensId:TAPI@1623284250@0b8acb38_08be_179f347f957_90ba@01)

知乎用户 米斯特汤​ 发表

如果可以,没有家庭会想要这 20 分的加分。

所以这 20 分的被动加分项,本身并不是搞特权,而是体现对做过重大贡献军人的尊重和奖励。

不要觉得功劳的奖励只能给本人,不能给子女,那烈士怎么办?人都去世了。

和平年代还需要出生入死,肩负责任和使命,做出重大贡献是值得这 20 分的奖励的。

知乎用户 崔丁 发表

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时间也可以验证一切。当时光远去,人们似乎已经渐渐淡忘了这一切,包括教科书上曾经的那些文字,也包括曾经的英雄罗盛教

1968 年,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跨进了罗家的门槛,很快便成为了罗盛教的弟弟罗盛民的媳妇,她叫陈纯。

当年仅 18 岁的知识青年陈纯,直到今天都毫不讳言她当初嫁进罗家的原因。 陈纯面对千千万万的电视观众坦诚直面自己曾经走过的人生道路,她说(原话直录):“像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他家里的这个,罗盛教的家乡,我是绝对不到这里来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我是一个很要求上进的青年,我在学校的时候就是个团员了,我就是对自己负责,我对我们国家来讲,我也是负责,要求做个好青年,也是这么想,直接到罗盛教家乡去。我会发展成个好青年,我也很想读大学。” 陈纯所有的愿望都一马平川地实现了,大学毕业后她成为了一名中学老师,作为罗家最有文化的人,陈纯走进罗家后,自然成了家里的笔杆子。当年,罗迭开人生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宣讲儿子罗盛教的英雄事迹,而宣讲稿,无不出自陈纯之手。

知识青年陈纯终于找到了她嫁进罗家的价值。 与此同时,她也理所当然地享受到了罗家人所拥有而普通人无法想象的无上荣光。自 1956 年开始,罗迭开先后 8 次上京参加全国烈士军属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两次上城楼参加国庆观礼,先后 7 次受到领袖的亲自接见。

而在志愿军中另外一位事迹与罗盛教一模一样的战士,却几乎被遗忘了。 被遗忘战士的名字叫史元厚。

史元厚是志愿军铁道兵某师警卫连的一名战士,山东省长清县人。1953 年 12 月 1 日,朝鲜儿童赵元弘滑冰时掉到冰窟窿里去了,听到呼救声的史元厚飞步赶到,跳了下去。 结果与罗盛教一样,朝鲜儿童得救了,史元厚没能爬上来。 整个经过和罗盛教几乎一样。 虽然史元厚也被追认为党员,立了一等功,获得了 “爱民模范” 称号。可是,就因为他没有像罗盛教一样被列为有着特殊意义的“典型”,所以知道史元厚这个名字的中国人,就微乎其微了……

1973 年,年仅 37 岁,已经成为一名军队工程师的崔莹因参加朝鲜的国防建设,受伤身亡。崔莹的去世无疑成为了崔罗两家关系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有些巧合的是,从这一年开始罗家的命运,似乎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1977 年,罗家的次子罗盛民也因病去世。崔罗两家两位男丁的先后去世,不仅给两家人带来了致命的情感打击,也使得曾经亲密的感情,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关系的冷暖变迁,阴晴不定,崔罗两家的声望,在各自的国家里也日渐走低。

当 2010 年表京玉代表崔家踏上中国时,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荣光,没有陪同,甚至没有官方接待。 78 岁的表京玉就是罗盛教所救的朝鲜落水少年崔莹的结发夫人。

这一年,湖南某小学举行 70 周年校庆,特地邀请表京玉前来参加罗盛教母校建校 70 周年校庆。 年迈的表京玉由女儿和女婿陪同抵达吉首火车站这天,罗盛教的两位妹妹和陈纯专程前往迎接。 这是表京玉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是时隔多年之后,崔罗两家人真正意义上的一次见面。

表京玉此次前来中国,除了参加罗盛教的母校湖南某小学校庆之外,还有一个心愿,她想去看看罗盛教的故居。几十年来,崔家一直对这位给了其生命延续的英雄,存有深深的感激。 她想在恩人的故居向恩人的英灵表达谢意,这或许是她有生之年唯一的一次机会。 然而表京玉的这个绝对不高的愿望,最终居然匪夷所思地 “因为前往罗盛教故居的差旅费没有着落”(陈纯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所言),而最终搁浅! 陈纯是这样解释的(原话照录):“表京玉做梦也想到中国看看,也看看罗盛教原来小时候生长的地方,她很想到罗盛教的故乡看一看。但这次…… 唉,怎么说呢?很遗憾吧。” 表京玉最终不仅没能实现前往罗盛教故居缅怀的愿望,就这样带着遗憾,结束了这趟短暂的,肯定非常非常不愉快的中国之行,踏上了回国的列车。 更不可理喻的是,“由于经济拮据,她们一家三口返程时的火车票,都成了问题”(陈纯语)。

象征两国人民友谊的崔、罗两家的会面,最终竟然会因为不知道 3 张火车票究竟由谁来埋单,而画上了一个绝不圆满的句号。

区区 3 张到北方的火车票,怎么可能成为无法解决的 “问题”?

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时间也可以验证一切。当时光远去,人们似乎已经渐渐淡忘了这一切,包括教科书上曾经的那些文字,也包括曾经的英雄罗盛教。 前往站台上送行的,唯有孤零零的陈纯一人。 列车一声长鸣,载着苦脸凄凄、默然无言的表京玉和她的女儿女婿渐行渐远……

1952 年 1 月 2 日,元旦过后的第一天。清晨寒风凛冽,雪雾弥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47 军 141 师侦察连的战士们,如往常一样沿着石田里村旁的栎沼河早操。旁边不远处,有一群小孩在结了冰的河面上玩耍。 7 点左右,部队早操完毕,队伍回营房,刚刚走过河滩,突然听见了叫喊声。原来是冰面垮塌,有人掉进冰河里了。 一名走到队伍后面的志愿军战士飞步冲到河面上。 他看见冰窟窿里泛着水花,便猛地跳了下去,冰下的流水很急,不知把孩子冲到哪里去了。这位战士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孩子们站在冰上,焦急地盯着冰窟窿。一会儿,水面上一阵晃动,伸出来两只小手,接着是孩子的脑袋。志愿军战士把孩子托上来了,孩子用两只胳膊扒住了冰,使劲往上爬。没想到 “哗啦” 一声响,冰塌了一大片…… 后来的结局在中国家喻户晓,落水的孩子得救了,救人的志愿军战士牺牲了。 被救的朝鲜儿童叫崔莹,牺牲的战士是 141 师侦察连文书,他的名字叫罗盛教。

1952 年 1 月 26 日正值除夕,这天下午正在朝鲜志愿军 47 军 139 师执行采访任务的新华社记者戴煌,忽然接到新华社驻朝鲜志愿军总分社社长普金打来的一个紧急电话,给他简单讲了一下罗盛教牺牲的经过,要他马上去 141 师采访,越快越好。 1 月 27 号大年初一,戴煌赶到了 141 师罗盛教生前所在的侦察连。 连里淹死了人,连里的干部正为这事情弄得来垂头丧气哩。

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岁月里,如果不是参加一线战斗而阵亡的战士,都要被当作非战斗减员的事故来处理,比如有的战士在巡逻过程中,意外被美军炸死,或者行军时跌下山崖摔死,不小心被山洪冲走,这些情况都被归入非战斗减员。 出现非战斗减员,就算事故,干部不仅无功,还会有过。轻则通报,重则包括连长指导员在内的相关人员,都要受到批评检讨,甚至降职免职的处分。 而像罗盛教这样在出早操时遇上突发情况,因救人溺亡,不仅已经理所当然地被视作违犯军纪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连长和指导员联名向上级打了请求处分的报告,等待全师通报批评不说,至少有一人会被撤职或是降职。

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很是微妙。 1 月 2 号下午,罗盛教的遗体被打捞上来,挖好坑,准备安葬。连队干部也在忐忑中等待接受上级的处分。 然而就在这时,一些闻讯而来的朝鲜村民听说罗盛教是为救护朝鲜少年崔莹落水身亡的,一致向志愿军部队请愿,要用朝鲜老百姓最高的礼节——用酒擦干净身体后,再用白布裹缠全身——来隆重地安葬罗盛教。 侦察连连长和指导员急得急挠头——把自己战士的遗体交给外国人安葬这样的涉外大事,连队哪里敢做主? 而就在此时,志愿军部队内部报纸《47 军军报》一位先期到达石田里采访的记者,已经敏感地从正在发生的这件事中,认识到了罗盛教牺牲的特殊价值,并且向罗盛教所在连队表达了他的不同看法。

戴煌晚年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回忆说:“这个记者很有眼光,认识到这是一个有着国际主义精神的,非常伟大、非常难得的事件。罗盛教救的不是一般人,是朝鲜人民中的一位少年,因为中朝之间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心的问题,双方闹得很不愉快,现在上面正在大抓中朝两国两军团结这样的大事情,在这种重要的时刻,突然出了这样一件事,当然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这位军报记者还向侦察连连长和指导员说,你们不应该向上级写什么检讨,主动为自己要求接受处分,而是应该马上向上级打请功报告,赶紧替罗盛教请功。连长和指导员心里正打鼓哩,听了军报记者的话,便大着胆子给上面打了个请功报告,心里仍放不开,只是忐忑不安地为罗盛教请了个三等功。这个军报记者回去就对 141 师的师首长说了,这样子师里面才重视起来,把这个事情就报告到志愿军总部去了。总部一看材料,这么典型的事情,给个三等功怎么行呢?得大张旗鼓地给予嘉奖啊!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知道这事后,才赶紧打电话给我,让我赶去 141 师采访。”

1951 年夏天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刚刚结束第五次战役的中国军队遭受挫折,战士情绪冲动,加上水土不适,出现了焦躁不安的思乡情绪。 再加上志愿军有时迫不得已 “就地筹粮”,中国军队同朝鲜军民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诸多矛盾。 而且因为历史的原因,一些中国官兵脑子里普遍存在着恩人思想,看不起人民军和朝鲜老百姓,又不懂人家的说话语言,对朝鲜人的风俗习惯也不太尊重。 久而久之,各种各样的矛盾,甚至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中朝军民之间出现的这些矛盾和冲突,很快被察觉。两军合作,此为兵家大忌,而罗盛教救朝鲜落水儿童身亡的事迹,让政治敏锐的北京方面立即捕捉到了修复两国军民之间情感的极好契机。

于是,最终亲自拍板决定,将罗盛教的事迹作为代表中朝兄弟般友谊的一个典型政治事件来处理,并立即着手大力宣传。 1952 年 2 月 3 日,为表彰罗盛教的事迹,志愿军总部为罗盛教追记 “特等功”,并追授一级 “爱民模范” 称号。 朝鲜方面也积极配合,追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并将其献身的栎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罗盛教所救的孩子崔莹的家乡,改名为罗盛教里,安葬罗盛教遗体的佛体洞山,改名为罗盛教山。

1952 年 2 月 5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的通讯。 文章开头这样写道:“在朝鲜北部某村的南山坡上,有一座新建的坟墓,一个多月以来,凡是在这座墓前经过的军人和人民,都怀着崇敬的心情走上了墓基,来凭吊这位埋葬在朝鲜土地上的中国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连文书罗盛教同志……” 这篇通讯的作者,正是新华社驻朝鲜志愿军分社刚满 19 岁的戴煌。当年的戴煌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这一篇不足两千字的小小的通讯,竟然在一夜之间为国人造就了一位时代英雄。

1931 年,罗盛教生于湖南省新化县一个普通的村庄,全家以务农为生,罗盛教是家中长子,他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1951 年 4 月,刚刚从湘西军政干部学校毕业的罗盛教,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对于当时的罗家人来说,罗盛教是全家人的荣耀。 然而仅仅时隔不到一年,罗盛教从朝鲜牺牲的消息,就传到了家乡。牺牲时,他才 21 岁。 长子罗盛教的去世给罗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悲伤一度笼罩着这个家庭,然而很快这种悲伤就被接踵而至的巨大荣耀所冲淡。 罗盛教的英名一夜之间飘红全国,他的家人自此享受到了全国模范烈士家属中最高等级的殊荣。罗盛教牺牲后,他的弟弟罗盛民立即参军。全家人也被政府从相子村迁到了新化县城,全家都办了 “农转非”。

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小学生,都要熟读甚至背诵课文《罗盛教》:“1952 年 1 月 2 日早晨,朝鲜石田里的山野上铺(pū)着厚厚的雪。几个朝鲜小朋友在河面上滑冰。突然喀(kā)嚓(chā)一声,冰破了,一个孩子惊叫一声,掉进了冰窟(kū)窿(long)。他的同伴都吓得哭起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正好走过这里。他听到叫声,知道出了事,就急忙向河边跑去……” 罗盛教牺牲之后,政府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予了罗家极大的补偿,而这种补偿也让罗家人暂时忘却了一些悲痛。 可是在内心深处,失去长子的罗家,一直还是希望有一种情感的补偿,也正是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之下,两个特殊的家庭,开始了特殊的情感交往。

1953 年 7 月,停战协定签订 100 天后,罗盛教的父亲罗迭开随同以贺龙为团长的中国政府慰问团赴朝鲜访问。 在朝鲜,会见了他们。罗迭开第一次见到了儿子罗盛教在朝鲜的墓地,并见到了被儿子救起的朝鲜少年崔莹。当崔莹飞奔上来一把抱住了罗迭开,用生硬的汉语亲热地叫他 “爸爸” 时,罗迭开老泪纵横…… 随后,两家人互换了礼物,崔莹家送罗迭开的礼物是两套朝鲜民族服装,一匹他母亲亲手织的家绢。罗迭开带给崔莹的礼物是一个主席石膏像,一套蓝色毛哔叽衣裤。 同崔莹家的这次热烈会面,让罗迭开暂时获得了失去长子的情感补偿,甚至有那么一些时刻,罗迭开恍惚觉得眼前这位活泼可爱的朝鲜少年崔莹正是儿子罗盛教的化身。而懂事的崔莹也表现得令罗迭开非常感动。

当罗迭开结束这场朝鲜之行离开时,崔莹对罗迭开说,“我真想同您一起到中国去,看看中国的妈妈、弟弟和妹妹们”。 令崔莹和罗迭开两家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崔莹的这个愿望很快就成真了。1954 年 3 月 14 日,朝鲜第三届访华团抵达北京,崔莹幸运地成为访华团一员。时隔半年之后,崔罗两家人再次见面了。这一次见面将崔罗两家跨越国界,代表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交往,推向了极致。在此后数十年间,他们两家从朝鲜到中国,从中国到朝鲜,不受国界和语言的阻碍,一直坚持来往,从未间断。 而在崔罗两家亲密交往的背后,罗家革命烈士家庭的荣耀,也还在同步发酵。它当然吸引住了众多中国人的目光。

“英雄不是想当就能当的,那得碰运气”——毫无疑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步话兵蒋庆泉,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倒霉的大英雄。

引自

:《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作者:罗学蓬

知乎用户 忠君爱国洪承畴 发表

很多人觉得烈士子女高考加分

这不公平

说实话,加分的政策那么多

这是最公平也是最不公的

那是为国家,为人民牺牲的一条条命啊

说些风言风语真的好吗?

在这种事情上能很自私冷漠,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觉得你就算考上好的大学,这份资源你不太配拥有~

真的是端起碗叫娘,放下碗当狼

我觉得你应该想想

挤掉你的,真的是这些烈士子女吗?

一个省一年能有几个?

他们加点分你是不是眼红的厉害啊

嫉妒的心要滴出血来?

既然你当不了规则制定者

要不你去当规则收益人

只会向更弱者挥刀?

谁不想自己的爹妈活的好好的

很多人说这样做的目的是给活着的人看的

我说假如啊

假如有一天

取消了烈士子女高考加分

那么

解放军战士依然敢在枪林弹雨里保家卫国

消防员依然敢在烈火里冲锋

警察依然敢拿命和犯罪分子干

你信吗?

大家都是普通人

操心的事无非是房子,票子,孩子

他们也会有对死亡的恐惧

但是他们在某些时刻依然敢玩命

在玩命的时候

为了自己?

为了自己子女高考能加点分?

还是为了你能够舒舒服服的躺着敲键盘?

那是因为他们的身体里可能比常人多了一种叫使命感的东西。

有些群体,他们真的是平凡而伟大(蛀虫除外)

所以,这些补偿真的不算多

看了几个回答啊,大家都是为国献策充满理智的高尚的人,相形见绌之下,我倒显得挺偏激。

这个口吻啊,我来模仿一下

我建议 xxxx

有的建议还可以啊

但有的 xxxx 听起来倒更不切实际,就像是在放那啥

最后总结一句

这分不能加啊!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别说保送了,就算给点钱,给套房

很多人又开始批评了

只不过换了一批人罢了

我是

@刘苟淡

知乎用户 刘乘风​ 发表

我支持加 20 分!

我当班主任这么多年,没遇到过是烈士子女的学生……

不过这个烈士子女加分政策是往年都有吧,好像不是 2021 年才有的。为什么现在讨论这么热烈,是因为分值变高了?(以前真没关注过,因为所工作的学校这么多年来真的从来没遇到过能加这个分的学生…)

目前我遇到的高考能加分的最多的是少数民族加分(这部分广西从 2020 年开始有较大幅度的改革了,要符合 “三统一” 才能加到 20 分,不像以前只要户籍在那些能加 20 分的地区而人在柳州或者南宁读高中照样得加分),其次是符合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子女加分。以前还偶尔见到归国华侨及家属的学生获得加分,以前自己读高中的时候看到年级有两个台湾省籍的加分。以上的几种加分我自己会把它们称为“考生从出生开始就自带的加分”⊙_⊙

但是烈士子女这块真没见到过,不论是我自己念书的时候还是当班主任后。

我在想,这么少见的原因可能有:1、很多烈士根本没有后代;2、烈士的家庭可能受到他们去世的影响,家庭条件并不好,子女没能接受很好的教育,没能读高中。

反正不管你加多少分,都得有经得起检验的材料。以上各种加分里面,最容易被人为操控的就是民族加分。尤其是在广西这样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但是烈士子女的认定就没这么容易操作了吧⊙_⊙所以人家这加分是实实在在的。

说实话,如果你有足够的实力,我觉得 20 分加分在高考里面可以是锦上添花,但不可能有本质性的改变。比如说你平时稳定在一本线,那加分是能让你有机会选择稍微好一点的学校或者专业;或者是平时在一本线附近徘徊,最后高考加分让你过一本线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刚过线基本选不到什么好的学校和专业,绝大部分人还是会向下选择下一档次的学校。如果自身实力一般,高考加 20 分真的改变不了太多……

烈士为了保护我们保护这个社会已经牺牲了。我甚至认为是他们的牺牲换来这么多学生可以安稳地学习、参加高考。

所以他们的家庭和子女获得一定的优待难道不是理所应当吗!

知乎用户 昭昭 Karate​ 发表

能评为烈士已经去世了,人数不会很多。我觉得这个规定的关键在于二等功吧,令我注意到还有一个荣誉称号,这个就更虚了。

记得 2003 的时候,数学全国决赛一等价加二等奖可能也就 100 人,但现在一等奖和二等奖各 100 人。

烈士的人数是随机的,而且很少的。但这个规定一出,会不会二等功的人数暴增 10 倍、100 倍呢?

我觉得这个才是需要讨论的问题。

比如一些文艺比赛获得二等奖,就同时荣获二等功了,这个应该怎么算?

我觉得有人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烈士上面,但这个规定的真实目的是让二等功子女加 20 分。把烈士加进来,反对它就是反对烈士,反对烈士就是……

这样就没法说了。

或者可以考虑的是:烈士家属奖励多少钱,未成年子女每年补贴多少钱,而不是高考加分。

知乎用户 babyquant​ 发表

高考是对学生有重大利益影响的筛选→筛选的方式是考试→只有当学生受到的初等教育水平差不多,考试才是公平的→家庭教育是初等教育的重要部分→家庭教育主要靠家长→烈士为了公众利益(包括其他考生的利益),牺牲了烈士子女的家庭教育→烈士子女因此需要在高考中获得补偿(合理化加分的形式),补偿应该来自于烈士工作的受益者(合理化加分对他人的负面影响)。

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由烈士子女的同届考生,补偿烈士牺牲的全部正外部性是否合理?因为不仅仅那一届考生享受了这种外部性收益。

如果是在和平年代,那么每年高考中参加考试的烈士子女比例应该是基本固定的,因此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自己高考那年承担了补偿义务,统计上可以认为分配是公平的。

而在高烈度的战争之后,烈士子女集中参加高考的时段,则确实可能出现问题。只能说,我们希望这种情况永远不要出现。

知乎用户 李油条 发表

我们的社会逃避了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的头头转移了矛盾。然后我们在此争论不休。

这个回答下有多少是非 2021 年高考生?

无耻之徒在此充当道德裁判。

高考是最不耗费资源又是最能体现家国关怀的一个媒介。

你看,钱没有花,名声得到。

你看,蛋糕没有碰,便已经给予利益。

你看,烈士保护了中国,他们所在的家乡承担了一切的赔偿。其余的人悲天悯人,说:啊,伟大的烈士啊!你的孩子高考加了 20 分。哦,我们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不脱离民众。他们还会接受资本家的 996 教育的。

你看啊,我们顶着那群酸的,没有家国情怀的那群收了钱的人的谴责。我们从来不注重结果,只看重过程。什么教育资源的优化,什么票子房子车子——读大学为了啥?一步到位不行?什么精神梦想,你确定在现实面前很坚强?

你看啊,现在高考各种小九九要爆炸了。快快快,上道德大棒。先往死里压!转移焦点。

感谢烈士地付出。致敬!

请各位认清楚一点:高考看的是省内排名。可不是全国性的。全国各省,也不是那个地方都有烈士。

请各位再次认清一点:谁告诉你烈士都是有孩子的?

请各位再明白一点:都是中国人。烈士只保护了考生以及考生家庭?什么时候高考考生到全国总人数再来谈这个东西!或者没有参加高考的人自动开除国籍。烈士付出了生命,考生付出了公平。你们呢?口水?

又当又立

什么东西。

就不能把阿三留学生的名额给烈士子女吗?

哦,大国风范。

这算是功荫吗?

这算是拼爹吗?

哦,烈士。

不减少加分项目,反而增加。让教育承担政治义务。

好手段。

因为本来就不公平,本来就烂。所以再不公平一下,再烂一点。

就是对的吗?

为什么不能加 200 分?

为什么不能是公务员考试免试?

为什么不能清北复交本硕博连读?

为什么?

为什么不去分配社会人的?

为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拼爹,还要说的那么清新脱俗吗?

现在是烈士,从前是留学生。

自己人。

高考生呢?有多少泥腿子?

高考生呢?我就是要搞你,能翻天还是咋地?

啊?

基本盘嘛,不寒碜。

知乎用户 古之寂寞人 发表

肯定不同意,绝对不同意!

强烈建议设计专项计划!专门针对烈士子女的孩子。

作为一名退伍老兵,看到和我一起同年入伍的战友为国捐躯!心如刀绞!

他们在父母眼里也只是个孩子!

昨晚吃饭的时候,我爸问我,如果你当时参军不是在河北唐山,而是在西藏,新疆你去上前线吗?

我说没有什么去不去,既然穿了这身军装,就必要要保护好脚下的土地。

很多人都知道,针对本科期间入伍的,回来后有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研。

那为什么,就不能针对烈士子女,设立一个高考专项计划?

前几年,各种特长班,各种证书,都可以加 10 分,乃至 20 分,为什么为国捐躯的英烈子女也才加了 20 分?

难道保护祖国牺牲还不如一个跑的快,跳的高,钢琴弹的好?

这 20 分,真的说的有点寒心。

国家就应该,设立专门针对烈士子女的专项计划。

为国捐躯的英雄,值得走特殊途径。

中国 39 所 985 一百多所 211 难道还容不下一张为烈士子女的床,和桌子吗?

而且,完全可以压缩留学生的名额,还有那些海外侨胞,哪怕只压缩百分之五,百分之十,也绝对够了。

据我所知,有些省份的少数民族,都可以政策加分 20 分,为什么为国捐躯的烈士都不能走一下特殊途径。

国家就应该,针对烈士子女,能考上本科的,就直接进入 985.211 这样的高校。

实在考不上本科的,也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来保障他以后的工作生活,比如,安排一些事业单位的工作。

等等。总之,不能让烈士家属子女,即流血,又流泪。

知乎用户 安安 发表

我同意

为了上个好学校,少数民族身份可以交易,特长生可以交易,国籍户籍可以交易,三好学生名额可以交易。

唯独烈士不可以交易!

知乎用户 太阳城索拉利斯 发表

建议给有意见的都实名登记一下

下次国家有抗震救援抗洪灭火

优先把资源安排给这些个朋友们

让他们的后代也能享受二十加分

利益相关

也曾好几次差点成烈士!

谢谢

1.5.12 差点死在二次塌方

2. 某省专项缉毒差点挂掉

3. 后脑挨了一灭火器,某省司法口 2.05 专案。

4. 疫情防控这个就不说了

5. 工作八年,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

自己也挺不好意思的

毕竟没能抓住机会给我家胖仔加上二十分。

知乎用户 等风起的高达 发表

加一百分都应该。

高考成绩毕竟和个人前途相关。

赏功以爵,秦以此霸天下。

知乎用户 狸花胖了就是猞猁 发表

很多回答让我觉得每个人的关注点都不一样。

有人觉得烈士子女这个待遇太低了。

有人说,20 分加在高考上怎么了?你们又不考清北酸什么。

还有人说没了父母陪伴孩子多惨啊。

实际上高考加分这个问题,是一个让我觉得很有矛盾的政策。

矛盾就在于,这个政策触动了同届考生的利益,让本应该得到优待的烈士子女站在了同届考生的对立面。

大家尊敬烈士,尊敬所有为国家付出的人,也对失去了父亲或母亲的孩子深表同情。无论多少优待我觉得对于失去至亲的孩子来说都不过分

但是当你是高考考生,你寒窗苦读多年,靠自己努力,不管是运气使然还是功夫下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的提档线。

却让一个比你低二十分的烈士子女顶了下去。

而这个志愿是你的一志愿。

下面的志愿如果分在这一年高了起来,你甚至可能一路滑档到倒数的志愿里。

你还会心甘情愿,心服口服的说一句

“没办法,这就是命” 吗?

不可能的。

有些评论你看他们圣人一样,是因为他们不是当事人,他们不是那个被触犯了利益的人

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

所以显而易见,矛盾点在哪?

这二十分可以决定烈士子女去哪个学校,但不应该占名额,更不能让靠自己能力的同学感到不公平。

研究生有退伍兵政策,从来没人质疑过。因为它有退伍兵专项计划,不占考研生的名额。

别说统考低个十分

你低五十分我都没意见。

因为一来这是你应得的,我想得到我也可以去入伍;二来,你没有触动我的利益,我考多少分都是我自己的本事

所以这个专项计划是多好的范例啊。

你让烈士子女的分数加二十分,然后在他所上的学校专门多拨出一个名额,它不香吗?

皆大欢喜的事情偏要损害一个人的利益。

大家如果都公平,别说烈士子女加二十分,我认为失去至亲的孩子心理创伤之大,降一本线都不过分。

何必徒增矛盾呢?

知乎用户 攸冥 发表

烈士子女在高考过线后,可任意获得 “包括但不限于南亚、非洲、中东在华留学生的入学名额,以及相当的奖学金、宿舍条件。”

知乎用户 Michael Jackson 发表

答案里凡是说 “国家不想出钱” 的,要么是没有基本的信息查询能力(蠢),要么是明知国家有抚恤政策而故意误导挑起矛盾(坏)。以下是 2019 年修订的《烈士褒扬条例》,涉及抚恤政策的总共 12 条,钱、房子、教育、养老都包括了。

第十一条 国家建立烈士褒扬金制度。烈士褒扬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30 倍。战时,参战牺牲的烈士褒扬金标准可以适当提高。

  烈士褒扬金由颁发烈士证书的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烈士的父母或者抚养人、配偶、子女;没有父母或者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烈士未满 18 周岁的兄弟姐妹和已满 18 周岁但无生活来源且由烈士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

 第十二条 烈士遗属除享受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烈士褒扬金外,属于《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及相关规定适用范围的,还享受因公牺牲一次性抚恤金;属于《工伤保险条例》以及相关规定适用范围的,还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以及相当于烈士本人 40 个月工资的烈士遗属特别补助金

  不属于前款规定范围的烈士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20 倍加 40 个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排职少尉军官工资。

  第十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烈士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

  (一)烈士的父母或者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烈士的子女未满 18 周岁,或者已满 18 周岁但因残疾或者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

  (三)由烈士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未满 18 周岁,或者已满 18 周岁但因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

  符合前款规定条件享受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由其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凭证领取定期抚恤金。

  第十四条 烈士生前的配偶再婚后继续赡养烈士父母,继续抚养烈士未满 18 周岁或者已满 18 周岁但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由烈士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的,由其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参照烈士遗属定期抚恤金的标准给予补助

  第十五条 定期抚恤金标准参照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确定。定期抚恤金的标准及其调整办法,由国务院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

烈士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后仍达不到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由县级人民政府予以补助

  第十六条 享受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户口迁移的,应当同时办理定期抚恤金转移手续。户口迁出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放当年的定期抚恤金;户口迁入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凭定期抚恤金转移证明,从第二年 1 月起发放定期抚恤金。

  第十七条 烈士遗属不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应当注销其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停发定期抚恤金。

  享受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死亡的,增发 6 个月其原享受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同时注销其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停发定期抚恤金。

  第十八条 烈士遗属享受相应的医疗优惠待遇,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九条 烈士的子女、兄弟姐妹本人自愿,且符合征兵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批准其服现役。烈士的子女符合公务员考录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为公务员。

  烈士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优待;在公办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免交保教费。烈士子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研究生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报考高等学校本、专科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免交学费、杂费,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助学政策。

  烈士遗属符合就业条件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优先提供就业服务。烈士遗属已经就业,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时,应当优先留用。烈士遗属从事个体经营的,市场监督管理、税务等部门应当优先办理证照,烈士遗属在经营期间享受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条 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烈士遗属承租廉租住房、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给予优先、优惠照顾。家住农村的烈士遗属住房有困难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帮助解决。

  第二十一条 男年满 60 周岁、女年满 55 周岁的孤老烈士遗属本人自愿的,可以在光荣院、敬老院集中供养。

  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应当优先接收烈士遗属。

  第二十二条 烈士遗属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或者被司法机关通缉期间,中止其享受的抚恤和优待;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取消其烈士遗属抚恤和优待资格。

知乎用户 GT 朱老师 发表

如果烈士子女有得选,我想,他们会宁愿不要这 20 分。

知乎用户 三新青年​​ 发表

评论区补充了整个福利:

答主 我回答你的问题:

按照抚恤条例,此次牺牲的四名烈士会享有四类抚恤金:

第一,牺牲烈士将会享受一次性抚恤金。该抚恤金的标准是 20 倍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加上本人 40 个月的工资。

第二,牺牲烈士将享有增发抚恤金。该抚恤金是为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烈士设立,获得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 35%,一等功增发 25%。

第三,对于有特殊贡献的烈士,还可享受一次性特别抚恤金。

第四,烈士遗属将会定期领取抚恤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约为 4.3 万元,按照 20 倍的发放标准是接近 90 万人民币;边防战士工资大约为 6000 至 8000 元,按照中位数 7000 元每月的标准来算,40 个月共 28 万元。烈士的一次性抚恤金约为 120 万人民币。

除了抚恤金以外,烈士家属还享受以下四项优待:

第一,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招生工作规定,烈士子女的高考文化课总分,最高可加 20 分。

第二,烈士家属在享受医疗方面也有优先权。当地民政部门将会承担烈属的基本医疗保险支出、优先享受医疗补助和医疗援助、优先享受定点医疗机构的优先优惠待遇。

第三,烈士的子女、兄弟姐妹在符合征兵条件的情况下,优先批准服役。

第四,烈士子女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优先录用;接受教育时依法予以优待;

以下原回答:

实话实说,真给钱给房,老姓都没意见,我就没听说谁反对给烈士家里物质奖励的。

某一线城市一个飞机保安在飞机上按住了带刀匪徒,喜提一套房,其他同行想的都是: 怎么不是我遇到这歹徒?

总不成烈士还不如这个?

高考加 20 分,如果是附带奖励我也觉得没问题,但如果是主要奖励,我觉得有点少了。

综上: 加 20 分是个附带奖励,我觉得没毛病。

知乎用户 萧楚白​ 发表

20 分真的太少了。

很多人真的不知道 “烈士” 意味着什么。

很多年轻的兵是根本没结婚就牺牲的,他们就算是烈士,也没子女,自然享受不到这种 “福利”。他们的亲人尤其是母亲,往往哭瞎了眼,终生藏着孩子一些信物,帽子、信封之类的,想起来就揣到离心口最近的地方。

非常幸运和不幸,真的是留下孩子的烈士,幸运在于相比较于别人,他留下了孩子;不幸在于,他本人牺牲了,他的妻儿就是真正的孤儿寡母了… 尤其在多年前的小地方,孤儿寡母就会被人欺负,孩子成长中父亲的缺席,会产生很多问题,我知道有些烈士的孩子好些根本都读不到高考的时候,家里烧蜂窝煤都没人帮着搬,何况生活中其他各式各样的困难?

一个家庭,一个成年男人的牺牲(早亡)会给这个家庭从经济到教育到家族的发展带来灭顶之灾,影响会延续到三代甚至以上。

我有个堂伯父,打完日本人打抗美援朝,结果在农村,只生了一个儿子,他的儿子小时候因为条件太苦了(没有男人在家的家庭可想而知),耳朵被老鼠咬坏了,因为父亲在教育上的缺席,自然没有好好读书;又因为他本人的认知和能力都有问题,三个孩子只有一个读到高中辍学,另外俩在初中就辍学了… 这还是战场上活着回家的。若真牺牲了,家里的孩子和晚辈会更好吗?

虽然我的家族后来的当兵的都没有在野战部队,而我家这边有我奶奶 “孤儿寡母” 的教育,不允许孩子们当兵,但是说真的,20 分真的实在不够。

如果设立专项基金和专项机制,从慰问到陪伴成长,心理建设等多方面着手全方位照顾烈士子女,我个人是非常赞同的——他们失去了至亲,任何事情无法替代,多补偿一些也是无妨的。

知乎用户 苏妙喵 发表

但是有的烈士没有子女……

知乎用户 Pandora 的收藏夹​ 发表

才发现有不同意烈士子女加分的。

理由是教育公平。

公平个屁。

古今中外,教育都是有优先权的。皇帝的子女可以请太师开小灶,勋贵的子女可以进国子监——当然如果你家里给钱,也可以去国子监读一个监生。美国教育体系下,私立学校是为富人开绿灯的,教会学校的质量也不错,但是前提是你必须要受到宗教教育和遵守相关的要求,至于劳苦大众,滚去读公立吧,可以尽享快乐教育,高中毕业后老老实实去超市收银或者去街角卖淫……

为国家付出生命的人,在几乎所有政权下,本人和家人都享有优先权。哪怕是在幻想电影《银河舰队》中,当兵的人才有公民权。

现在在美国的外籍移民,通过参军执行海外任务入籍,也是一条捷径。

烈士子女优先录取,在很多国家都很普遍。在中国这种优先以 “高考加分” 的方式体现,不仅仅体现了对烈士子女的照顾和抚慰,更充分尊重了中国教育“择优录取”,按成绩取材的原则。这有什么值得反对、值得大惊小怪的?

不公平?觉得不公平的,可以自己去前线。立功回来后,高考也加分。或者你成为烈士后,你的子女也能加分。如果觉得这个是占便宜,这个便宜你尽可以去占。


有嫌加 20 分少的。

问题是,这 20 分是在你 “真实成绩” 上加的。是在你真实水平上给予的额外奖励。

20 分当然能让高考名次前冲好多。但是并不会给你的真实水平提上去。

有些学校,一个班的成绩上下可以差 50 分。但是如果你是因为加分才差了那 50 分的,相当于你真实能力和人家要差 70 分,加分后还会吊车尾入学,那就会很艰难。

这样进入大学,开始新学业后,你和同学之间的能力差距就会重新面临考验。生活在学霸中间,有时候是一种煎熬。

20 分的加分幅度,其实是满合理的。让你稍微弥补了因失去亲人导致的竞争劣势,却又不至于和以后同班同学有太大差距。让你能在一个自己可跟进的竞争环境中成长。

真要是加 50 分乃至 100 分,倒是能入学,可是怎么毕业就是问题了。所以叫嚣要给烈士子女加 100 分,乃至免费入学的,不是什么好主意,其中一些人是抱着一腔热情,少数人可能是别有用心。

免试入学、靠出身入学,新中国不是没有过。“工农兵学员” 是一次大尝试,后来证明,这不是什么好主意。

烈士遗孤的扶助和奖励,传统上一直都有,是文化的一部分,其实没有什么争议。古代叫封妻荫子,子女可以有爵位世袭直入朝堂,也都不会令十年寒窗的读书人不平。毕竟熬夜和拼命不是同样的待遇。今天的烈士遗属,也有成体系的照顾方式,可能普遍来讲仍有不足,但随着国家经济强盛,这些也会逐渐调节。附退伍军人部官网刊发的烈士遗属政策一览。细看一下吧,算不上什么优渥奖励,说冷酷点,只是一次性买断的补偿。希望以后能有改善的空间。

烈士遗属相关政策一览 - 杂志选粹 -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

遗孤获得的不应该只是一个高考加分,在成长期还应该得到国家的照顾和抚慰。这样在教育全过程弥补失去家庭的缺陷,让能力也有更大的提高。基础教育阶段专门的社区、专门办学和专人辅导也许效果更好,但显然成本巨大。

说回到高考加分,加分体系有这样那样的争议,但是这个幅度,基本上还是考虑到入学后你是否能跟上进度,而不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在各种加分中,烈士遗孤的加分是最没有争议的,通常知道某人加分是因为烈士遗孤,也不会带来鄙视,而是带着崇敬。那目光和看其它加分人的目光都是不一样的。没有这么多的讨论。

高考加分,说到底只是一个分配教育资源的方法而已,加分可以让一些这样那样的人相对有一点优先分配资源的资格,但无损最重要的资格,那就是真实成绩和能力。总体上并没有偏离。

与其抱怨加分不公平,或者艳羡他人的加分资格,把时间精力放在自己提高上,也许更好。

至于知识的分配……

知识分配从来是平等的,你付出多大努力,拥有多少才华,掌握多少知识。这个甚至和学校、教师无关。知识嘛,在图书馆和期刊中可以畅享的。

知乎用户 甄昊元​ 发表

为什么就不能用包办读书费用的方式?或者是对口高校设立专门名额的方式去保障烈士子女的权益?这部分人占比也不大,资金也不会用很多,于情于理,烈士为国家作出奉献,国家保障他的后代读书的费用。

为什么不这样做?

为什么要用有公平争议的方式去保障这类权益呢?

是我们太傻不懂政策的内涵?

还是这个政策真的有问题?

————————————————————

鉴于有莫名其妙的回答,请大家只看后面三问吧,这是我关注的重点,前面的只是铺垫的废话而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之前有听到一个很悲伤的故事,故事据真实案例改编。

在高二的时候,有天班里突然来了一个从外地转来的女生。

女生沉默寡言,平时上下课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班里有热情同学找她玩,也总是性情不高。久而久之,便渐渐被大家孤立起来。

在最后高考期间各种报名材料下来的时候,偶然有人发现她是烈士子女,高考分数可以直接加上 15 分。

这消息一下子传遍全班,班内同学议论纷纷。有人在走廊上冷嘲热讽,说难怪平时不和我们这一群人玩,自己一个人偷偷享受那么大的好处,瞧她平时那可怜兮兮的样…

当这话传到那女生那里时,平时文文静静的女生一霎那眼泪直流,对着我们大喊:“这分数我不要了,求求你们能不能把我爸爸还给我?”

班内一下子静如死灰,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


最后:

表达一下我自己的观点,生活在这个和平的时代和国度,我们不需要生活在中东、非洲冒着枪林弹雨的战争中,所以很多人还不知道战争是什么样子。甚至烈士是什么意思有些人还是不明白,烈士很简单的意思,那就是保卫国家牺牲的战士。没有这些烈士,我们哪来会生活在幸福的国家呢?

今天的热搜头条便是解放军报刊发布了一条综合性的报道。在关于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上,表彰祁发宝团长等所有英雄,告慰四名牺牲了的烈士英灵。

一些抱怨一点高考加分的人,他们没有上过战场永远不知道战争有多么痛苦。有些人认为,战争不就是打打杀杀,你来我往。说的像一场游戏一样,中东、非洲因战争导致无数家庭破灭,人民都不知道去哪里避难。上了战争随时都可以死亡,家人知道亲人上战场死了去世有多么难过。

革命先烈们为了祖国和平稳定,抗日战争不畏牺牲勇往直前,挡下每颗子弹只是想着打败日本。这样他们的后代不会成为日本的奴隶,可以和平发展经济,生活越来越好。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中国被日本侵占,你觉得那样的日子是你想要的吗?先烈们做出的贡献,无法用任何东西能够补偿。更何况这区区的 20 分!


**根据评论区的读者留言纠正:**我们真的不能无脑用感情回答这个问题。确实在高考加分这件事情上,单是为这些烈士子女加分下个文件就足够了。**我们的确应该想办法在不破坏高考公平性的前提下采取多元化的措施保障烈士子女受到足够的关爱。**也希望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多多分享你们的观点,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最后:真诚的祝愿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也愿烈士子女都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

知乎用户 靖康 发表

不怎么样,正确做法是结合平时成绩和本人意愿:

名额特留,免试特招

另外,教育部才多大权力?它定?靠一个处长加两个兵( 其中一个还是借调的 )在西单加班拟稿?

重视点好吗?

除升学外,烈士子女在学习期间的学习生活状况,毕业求职就业,公务员、国企尤其大型国企、国有事业单位甚至大型民营企业录取,职业福利,劳动维权,购房资格,买房贷款,买车摇号拍号,都应覆盖,终生特殊。

烈士配偶的就业、就医、社会保障、职业福利、劳动维权、免费住房或购房贷款、经营帮扶,都应覆盖,基本终生特殊( 再婚后可适当降低保障力度 )。

烈士父母( 或相当于父母者 )的就业、就医( 与领导干部一样在当地不同级别的医院挂名存档,需到更上级医院就医时由地方政府出人、出面陪同、协调 )、社会保障、生活补贴,住房、买房、建房,基层政权服务,应 强力的、全面的、不留死角的、非形式主义的 覆盖终生、特殊终生,并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基层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就当当地多了个全国人大代表吧。

烈士的兄弟姐妹( 或实际相当于兄弟姐妹者 )参考以上。

这事在中央需要一个 总的 牵头、设计、优化、协调 单位

高于 教育部、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住建部、退伍军人事务部、人事部、劳动部、卫健委等。

怎么样?这保障,侮辱英雄烈士的国产利己主义精英们看了,是不是特有想让自己的爹妈、老婆或儿子也成为烈士的冲动 ?

慎重啊慎重。

万一组织部上门月访时,您正和您的女学生在床上大动,岂不尴尬?

知乎用户 李岩 发表

在这个问题下面谈公平的那些老师们,别人用生命守边疆,你在内地享受生活的时候,你怎么不想想公不公平呢?

他们用生命守护了祖国人民,他们的孩子,就是祖国人民的孩子。

知乎用户 纸谈风月​​ 发表

所有的加分群体里,烈士子女是最合理的。

20 分是弥补丧失父亲的教育缺失,是对保家卫国付出生命的勇士的基本敬意,是在学生群体里宣扬保家卫国思想的直观教育。

而 20 分这个数字非常好,既能让学习好的烈士子女进入更好的学校为社会做贡献,也能避免一些确实不成器的子女利用父辈的功劳尸位素餐。

至于说影响高考公平?呵呵,有钱人补课提分公平吗?有门路的人钻空子上学公平吗?出国绕开高考读名校公平吗?为何偏偏对烈士为国家牺牲换来的区区 20 分耿耿于怀呢?一年有几个烈士子女参加高考呢?影响了多少公平呢?

知乎用户 月下独酌 发表

我觉得吧,把双一流高校评分项目里加一条 “烈士子女学生数量” 就可以了,高校自己会想办法招烈士子女的,就像招留学生提升国际化程度一样。

加分也无所谓,毕竟归侨子女也有加分。

知乎用户 233​ 发表

光想着自己的寒窗苦读,却忽略别人冒着生命危险在一线战斗,迟早会被清算。

大家享受公平的基础是有人负重前行。

本来就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能够市场化计算、货币化计量嘛?

一旦市场化货币化,那就是比谁的兜里票子多了。

你们猜反对的人是否能掏出这个钱?

钱是万能的嘛?

至少在国之大者面前,不是。

知乎用户 参资政事唐纳德​ 发表

除此之外的每个加分政策都有人削尖脑袋往里钻,造假也要拿;唯独这个不会有人想往里钻吧(指的是那些自己作死然后靠关系弄成烈士那种)?真的烈士,牺牲就不会是为了加分。所以加二十分少了。

知乎用户 李虹 发表

我觉得烈士家庭的孩子真看不上这 20 分

而且虽然说的 20 分但是我敢肯定顶破天也就加到 5-10 分而已

这几分对于孩子真正起到什么效果

对于本就高分的几分意义不大

对于本来低分的意义也不大

老实说烈士子女没有了父母国家应该给予的是生活以及各方各面的帮助

不管是生活补贴 找工作绿色通道 甚至遇到问题法律支持都是应该的

我跟其他人不一样

大家讨论的是公平问题

但是我是觉得当了烈士就给子女高考加几分让我觉得寒心

爹妈为了国家人民人都不在了

儿女变成了孤儿已经够惨了

结果现在就搞个高考加个可怜的几分

还要被网上一堆人骂

知乎用户 望京一只妖 发表

这还用看待?

班上学生有抢着当贫困生的,因为可以减免学费,但是没见过学生抢着当烈士子女的。

20 分,够干个啥啊!

一本线到普通 211 线,有六十分的跨度,

普通 211 线到普通 985 线又是六十分的跨度,

20 分,雪中送花,鸡肋而已。

政策讲究润物细无声,所以只加 20 分,防治烈士子女不努力,考两百多分,加两百多分,不思进取。

政策在其他方面,也是一样,有补贴,但不是一年百万,有帮助,但不是做保姆,有关心,但不是养废物。

就当没看见吧!

知乎用户 周哥​ 发表

行行行,又来一遍是吧?给你们答案,再抄一遍好不好呢?

如何看待李国庆反对给抗疫医护子女加分?「给抗疫医护子女加分」这一做法合适吗?

人家冒着生命危险冲在前面,你感动的眼泪哗哗的,点赞点转发,高呼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

转脸回来人家子女这点保障都在这儿叽叽歪歪。

少在那儿说什么大话 “搞个烈士专属”,

真这么搞的话你们这些一模一样的车轱辘话都能照抄回来。

到时候就说 “多少要看一下能力嘛,应该加分,不应该直接给”。
其他所有理由都不用改。
一样能反对。

反正给啥都能说人家给的不对。不应该给这个。

这就恶心。

明知道人家一共也没多少孩子有这个困难,能影响到你啥?

曹操要借人头一用,还知道要汝妻子吾养之

这是觉得自己说两句好话,给一笔买断钱,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送人家年轻力壮的人去死?

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想要东山再起,就指着孩子出息。

盯着人家那 20 分?

你要差这么一两个烈士家属造成你考不上,那给人家专属计划送人家上去,也一样挤掉的是你。

拿这种冠冕堂煌的话,维护自己那根本没多少几率受损的利益,一心要踩着人家烈士子女上位。

一脸你饿死管我什么事,你不能拔我汗毛。

这就是踹寡妇门,扒绝户坟。

这就恶心。

听长辈说过故事:

文革的时候,有大老粗跳出来说,某几个烈士子女,凭什么一个小孩子,每个月拿抚恤金,他们啥也不干。应该取消这笔钱。
当时负责人就怒了,XX 当年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我一起打的江山,你要欺负他寡妇孩子,你就不是人!

知乎用户 曹文雯​​ 发表

这就像是外卖平台为了省钱,让很少的骑手去送很多的单子,到头来还用差评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而骑手因此和用户发生各种各样的争执,外卖平台却什么损失都没有受

同理,这个政策,也许让应届的高考考生和烈士子女有了矛盾,你看,这个问题下就已经吵起来了。但对于国家来说,这个政策只涉及到资源分配,而没有真正的资源投入,何乐而不为呢

知乎用户 渣渣 发表

这个倒可以从古代史中借鉴,中国古代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忠良之后一般都是直接给予物质奖励,给钱给田地,或者给个虚职、爵位。但很少给予实职,更不会给功名的。《红楼梦》里面贾家功劳再大,也不会送个进士给贾宝玉的。因为科举(高考)相当于国家的新陈代谢,必须优胜劣汰,必须和荫蔽制度完全隔绝开的。

知乎用户 喵大人 发表

再补充一点观点,从烈士子女的角度来说。

加 20 分不是什么好的补偿和抚慰手段。

因为烈士子女最缺的不是那 20 分。

一个烈士子女,如果因为家长离世,无人教导一蹶不振,那 20 分毫无用处,如果他争气,要好好学习,好的老师能带来的比 20 分更多。加的 20 分不是他真正学到的,那么对于一部分(不是全部)烈士子女来说,那 20 分意义不大。

而本可以给他们的,公平的给他们的,是更好的基础教育资源,是更好的专业辅导,是更好的心理辅导。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当然,这么做实施难度特别大,但是烈士子女,他们的父母是为了维护社会安定,牺牲了他们原本该有的父母给予的教育。

那么亲情无法还,我们该还给他们的,也是好的教育,而不是分数。

补充一个可爱的类比例子吧。

一个人,为了救村子的人,自己的小羊圈被火烧光了,村长决定补偿给他两只羊和一些钱,虽然弥补不了他的小羊圈,但好歹要让他好好生活下去。

村长用公账给了一些钱之后,又在村里举行了比赛,让最后一名,把两头羊补偿给这个人。

你说最后一名会怎么想呢?

更有甚者,那个人为了救 A 村的人牺牲了羊圈,但他是 B 村人,所以县长让 B 村的最后一名给两头羊给这个人,这样的补偿公平吗?

其实高考,不管是烈士子女加分还是少数民族加分… 在我看来都是可以有更好的做法的

这么举个例子。假如,A 省发生了大地震,B 省的某位军人参与 A 省地震救灾牺牲,被国家认定为烈士,他的孩子小 b 为烈士子女。

小 b 在 B 省参加高考,加 20 分后上了某招生名额对 B 省有 20 个的某大学,那么原本的第 20 个能上这个大学的 B 省学生就被挤下去。

看出问题了吗?小 b 的父亲救了 A 省的人,最后对他的奖励,代价不仅落在了 B 省,还落在了 B 省一个具体的学生身上。

那个差一名的学生,他又做错了什么要替国家去支付小 b 家长去世的代价呢?

还有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比如某自治州,少数民族占比 50%,城镇和农村各地少数民族占比都比较均衡。

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当地接受一样的教育。

比如某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班级里,A 是少数民族,B 是汉族。

A 考了 581 分,加 20 分,B 考了 600 分,一个学校按 1:1.2 的报录比预录取了 A 和 B,两人第一专业都是某某专业,专业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录到 A 刚好最后一个,B 滑去了第二专业或第二志愿学校甚至可能直接滑档

看出问题了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教育资源不如较发达的一二线地区,可是最后给少数民族让名额的,是他们本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汉族学生,而不是享受着高教育水平,还没有什么少数民族学生抢名额的发达地区。

这就是高考加分的弊端。

说是平衡教育资源,最后伤害的依旧是教育资源差的地区的其他学生。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做专项。

做教育资源匮乏地区(名单要具体到市县而不是某省某自治州)建设家乡英才专项,做烈士子女专项,让他们先选,他们选完之后,不看他们的省份,把剩余的名额按原本招生计划的比例分配到各省,或者直接分开算,有多少英才专项和烈士子女的专项学生,都不影响原本的招生计划。

当然,这就是我脑子里一个很不成形的草案罢了,毕竟我不是什么很厉害的人,脑子里也就只能有这点不成形的小想法。

教育公平是一个很大很远的话题,但总要一步步实现它,不是吗?民众愿意讨论、愿意提出一两个不成型的小建议,总归,是希望我国的教育公平能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知乎用户 轻 墨 发表

某些人的态度:

你牺牲了,我可以歌颂你,把最美的歌儿唱给你听;我可以赞美你,用最美好的话语诉说你;我可以纪念你,每年给纪念博点赞转发。

但是你是你,你的子女是你的子女,要加分???不可以!!不公平!!!凭什么???这是占用教育资源!!!

每年高考,少数民族加分的,加十分的,二十分的,二十分往上的有多少?成千上万吧,还有其他各种加分政策的加起来不知道有多少,在我们和平的国家,每年烈士有多少?烈士的认定标准多高?烈士中有子女的又有多少?分配到每个省怕是一只手都数的清,这名额才几个啊,我的天。再说了,政策上说的最多加二十分,最多,前面各种加分政策多于二十分的怕是比每年的烈士还要多的多的多,那这么来说,对烈士公平吗?

说占用教育资源的,我一普通人看到都扎心,那些戍边的战士们,军人们看到会怎么想?教育资源本来就分配不公,这是我们国家和社会要慢慢发展慢慢改正的,现在就是要做到相对平衡,怎么能说占用呢?那叫优抚!优抚!有贡献才有优抚!没有优抚谁去贡献呢?

年幼的孩子失去了父亲或者母亲,从此家庭破碎,要健康快乐的成长都是难题,比起至亲,谁想要那二十分。

青山处处埋忠骨,致敬牺牲的戍边战士!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个人是觉得力度不够。应该是送入诸如北京 101 中学那样的学校学习。从当年就开始,而不是高考。

知乎用户 文礼​​ 发表

现在评烈士,要求还是很高的,牺牲、动机、过程、精神,都有要求,现在追认的烈士,真的是一腔热血献身的勇士。

对于烈士子女,我觉得应该有较全面的关照,不仅限于高考加分,而要在组织和制度层面的关心,贯穿其成长过程。

2013 年夏,我的同事,也是我的师兄牺牲在西藏,是一名年仅 35 岁的胸外科主治医师。英灵回院那天,全院肃立迎接,我在最前排,师兄的妻子捧着骨灰盒下了客车,师兄 4 岁的儿孩迎了上去,一句童音,让在场所有人心碎,

“妈妈,你捧的盒子里装的是啥?”

孩子会在成长中渐渐感觉到亲情有所缺失,其配偶也会在生活中面对更多艰难,这些是持久的事,是以年以及十年为单位的,这时候,组织的关心,制度上的照顾很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亲情的缺失。

中华民族自古至今,都以安排好英雄的身后事为善。警察和军人,是一个国家在生命上奉献最大的群体,好在公安和军队都有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让英烈子女在个人意愿允许的情况下,子承父业,虽说有点无奈,但也不失是个好办法。

知乎用户 saki kawa 发表

不应该加分,应该专门留出一些名额直接录取。

知乎用户 心红手黑十八千​ 发表

应该的。

但是我有一个提议,就是不要高考加 20 分,这个分加了,虽然应该的,但是大家都是孩子,为什么自己爸爸妈妈没有牺牲就要比别人变相少 20 呢?

所以,我更建议给烈士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其实很多烈士子女出身农村,你高考加 20 对他们成绩可能没有多明显,不如让烈士子女可以在小学到高中可以入读本市内最好的学校,这样子比高考加 20 分,对他们更好。第一他们可以高考考出比 20 分还多的成绩,第二,他们可以拥有真正的值 20 分的能力,第三,对于同时参加高考的学生,大家一样公平。

知乎用户 溪山君​ 发表

鉴于太多的人阅读能力不合格,或者没有时间看完分几次写完的内容,不得不把总结放到前面。

抚恤金、荣誉之类的就不说了。只说加分以及类似的为家属安排工作

1、“家庭不完整影响成绩”,不是理由,只是一种可能性,家庭不完整的孩子成绩都会下降吗?上升的也不在少数。既然两种情况都有,那么它不能做理由,至少不是有足够说服力的理由。(例如谷爱凌

2、烈士很伟大,但不能因此失去理性,如果 “赔多少也换不来一条生命”,一次战斗那么多烈士怎么办?必然导致政府怎么做都是错,都不够,活着的人总是活在亏欠中

3、接上一个问题,但换一个角度,国家政策的制订不能把情感因素放到主要位置,只能给出适当的优待——比如有些家属被安排上了中专而不是本科,有些家属因为有硕士学位而成为大学老师但不是硕导,有些被安排了工作但不是公务员。

4、再接上一个问题,什么叫适当?以高考为例,一个人考了 500 分,他有大概率认为自己如果如何,就还能提高二三十分,心理素质问题导致分数低的可能还认为自己能多得五六十分,但这基本到头了,或个角度讲,你 500 分的水平,上个 500 分的大学那是理所应当的,而且很多人会认为自己上个 530 分甚至 550 分的学校也不会掉队(不讨论各省之间的差异,只算同省的学生),但是稍微理性一点的学生都知道自己 500 分的水平放到 600 甚至 700 分级别的学校,他是很难不掉队的。

5、所以,高考成绩往上加二三十分也可以认为是他的能力范围内的,也是 “适当” 的

6、加分 20 分是合理的,考生既得了优待,也不会太增加负担。但是,加分这个政策本身是不合理的

7、加分的意图就是让这些考生与普通考生一起竞争,无形中挤占了普通考生的机会,这可不是烈士们之所以成为烈士的原因。

8、终于到了重点,想杠的朋友可以看看这里: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比如,给与烈士子女直接就读某类大学的机会——当然,也要考虑 “适当”;或者,为烈士子女降 20 分录取,同时为该校增加一个录取名额。想必还有其他特殊处理的方法,欢迎畅所欲言,抬杠的就算了

9、补充一点,有人说录取名额本来就是有弹性的,这个我也听说过,比如我要招收 100 人,够分数的有 101 个,那么 “弹性” 空间允许把这 101 个全收了——但是,所谓 “弹性”,就是这个功能我可以用,也可以不用,我可以收这 101 个,我也可以刷掉 1 个,并不是绝对的。而特殊处理的话,如果这 101 人中有一个是烈士子女,他就可以被特殊处理,剩下的 100 人直接录。甚至烈士子女排到了 110 名,但加 20 分可以进前 100,那么也可以特殊处理,收了这个烈士子女,不影响那 101 个考生。如果不特殊处理,又不能“弹性” 处理的话,这个 110 名的烈士子女就会挤掉前面中的一个。

10、总之,优待是必须的,但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12、杠 “你或者你父母也可以成为烈士” 的,烈士是你想当就能当的?条件之复杂,实现之难,不亚于让你们的父母再生一个更成才的弟弟妹妹将来等你老了照顾你们。

13、“没有烈士,你没有机会高考” 更不是理由,烈士确实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活下来的人没有做贡献吗?牺牲的人做的贡献一定比活下来的人做出的贡献大吗?有些人活着不比烈士的贡献小,他们或者他们的孩子要不要加分?虽然烈士人不在了,但论贡献,院士们的贡献更小吗?一辈子缉毒禁毒的警察们贡献更小吗?如果有人开发了一种技术,可以让边境的战士减少 80% 的牺牲,或者说让战士减少了 80% 的成为烈士的机会,他的贡献小吗?他的孩子要不要加分?如果仅仅说家里少个人,孩子成绩下降了,罪犯的孩子要不要优待一下?这可是大事,毕竟可以杜绝下一代继续犯罪,对打破阶级固化有很大的意义啊。

14、至于 “如果人家给你说,不要分数要父母”,更是抬杠,为什么要对我说?烈士是我的烈士吗?是我认定的烈士?既然不是我为什么要对我说?烈士是国家认定的,各种政策也是国家制定的——严格来说,是国家政府代表人民制订的。我作为人民中的一份子,我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依法纳税,不违法乱纪,这就是我为国家为烈士做的了,我不认同某个领域的现状或者现行政策也是在国家允许范围内的。如果某个政策不认同,那是我对指定该政策的政府部门的这一结果不认同,不是我对这一政策针对的人群不认同。至于还想抬杠的,我只能说,有些工作真的很难甚至无法产生烈士,这是没办法的,你要想绝对平均,只能说太幼稚。

所以,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加分然后扔到普通考生中不是好办法。


不怎么样。

烈士做出了最大的牺牲,值得每一个人尊敬。国家给家属发一个亿我都没意见。想照顾他们的孩子,某些学校可以直接录取,别占用正常录取指标,也没问题。

在特定情况下,通过加分可以把某个本可以上心仪大学的考生失去这个机会,当你是这个被挤掉的考生时,还会觉得公平吗?

确实,没几个人,我说的那个情况更少。但只要有一个,甚至有这种可能,公平就被破坏了。

所以,加分不公平。不仅对参加高考的人不公平,对烈士也不公平——人家没孩子的就该区别对待?


有人说的,人家父母都牺牲了,加 20 分怎么了?

要我说,恐怕有点少,人家父母都牺牲了,全国前十高校的本硕博连读选一个怎么了?(我觉得可以

谁能说不值得呢?

这个问题不如抛给名牌大学校长:为国家做出重大牺牲的烈士子女想来贵校来个本硕博连读,好吗?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假装自己是高校校长、老师或者导师,你该如何培养这个孩子或者你打算如何拒绝呢?)


为什么要盯着加 20 分的问题呢?

人家都牺牲了,给孩子加点分可以吗?

人家都牺牲了,给家人孩子安排一份工作可以吗?

人家都牺牲了,给他们父母一个好墓地可以吗?

人家都牺牲了,给家人几千万可以吗?

人家都牺牲了,给他们家一套房子可以吗?

人家都牺牲了,给个北京上海的户口可以吗?

……

当然都可以。当然不可以都给。

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加不加分的问题。

想想,为什么是加 20 分?而不是加 200 分或者直接录取,或者直接让他们自己选大学(被选的还不能拒绝),或者直接本硕博连读?或者直接成为公务员?或者成年后直接顶上父母的岗位?

或者……

这个问题是该如何奖励 / 补偿以及谁来承担的问题。

(最近的新闻,王焯冉烈士的妹妹被安排上了中专,陈祥榕烈士的母亲和姐姐被安排了工作,但不知道是什么工作,陈红军烈士妻子因为有硕士学位,协调做了高校教师,即将出生的孩子确定落户西安…… 当然,荣誉、抚恤金等等都是常规操作,不再专门说了。很显然,都是 “适当” 优待。烈士的家人并没有发生十分大的变化:王焯冉烈士的妹妹只是上了中专而不是本科甚至清华北大,陈祥榕烈士的母亲和姐姐只是被安排了工作,应该不是直接成为公务员,陈红军烈士的妻子也只是做了高校教师——有硕士学位本来就满足高校的招教的条件,只是从有资格参加变成了直接通过。“适当”优待,就是让他们的亲人可以稍微轻松一点。再来说为什么是加 20 分不是 200 分或者直接选学校,因为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再努力一点,或者发挥好一点,也就能高个十几二十几分,几乎不可能提高 200 分。当然,就算国家让加 200 分或者直接录取,而且有特殊名额,那些大学也未必愿意收,他们入学了也未必跟得上。如果一个人考了 500 分,他会觉得自己上个分数线为 500 的学校那是很正常的,分数线是 530 的也不是高不可攀,但分数线是 580,他就觉得自己真不行了,何况 700 级别的呢?当有些人觉得,人家都牺牲了,子女加 20 分怎么了?其实没什么,只不过应该多想一下,为什么不能加 200?如果加了 200 会怎么样?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牺牲是一件无比伟大的事情,怎么补偿都不为过;从国家高度来看,这是一个多方协调和妥协的结果。所以,问题源于加分,但本质却不是加分的问题


对于烈士家庭的抚恤是必要的,毕竟多少补偿也不如一个人活着。但出现烈士是个特殊情况,应该通过特殊渠道进行,不能占用普通人的机会。例如家庭成员上学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增加名额(就是变相的特招)来实现,某学校今年打算收 2000 人,正好要招个烈士子女,那就直接把名额改成 2001 好了;家庭成员工作困难,直接安排一个岗位就是了——但不要占用招录公务员的名额。

特事特办,尤其是烈士相关的,多数人都可以理解。但要占用普通人的机会,那就不合适了。一方面,本来应该大家共同承担的责任变成了某个人承担,责任划分乱了;另一方面,对这个加分上去的孩子也不合适,因为他会被 “特殊对待”,很容易产生孤立。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这就够了。


有些人动不动就说,没有绝对的公平。

似乎没有绝对的公平就可以不要公平了。好像做不到最好就不用做了。

绝对的公平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现实的公平是不完美但应该力争趋向完美的。

但是,很多人口中的 “绝对的公平” 实际上是“平均”。公平应该强调的是机会上的公平,平均则更侧重结果。

以高考为例,每个符合条件的人都应该有高考的机会,这就是公平,至于能考几分,那不是公平的问题,而是能力的问题。家里有钱请得起好老师,让你多考几分,或者有特长加分(降分录取也算变相加分),公平吗?我觉得是公平的,毕竟最终他们的根还是考生自己的表现。而且这些特殊情况放到其他人身上也有可能成立,可能性还比较高。他花钱了能提高成绩,你花钱了也很有可能提高成绩。

但是烈士子女加分,虽然也是因为父母的因素,但最终变成了考生自己的表现了吗?没有。有人说了,人家家庭不完整了,成绩就会下降。但是因为家庭不完整而发奋图强的孩子也不在少数啊。真正的问题是考生自己的水平是否提高。那些说 “你也可以做烈士给孩子加分” 的,恰恰是不公平的。如果说“你也可以多给孩子投资啊”,这个实现的可能性更大,我可以省吃俭用,我可以改行,我甚至可以买房子卖肾。但要说当烈士…… 那个条件太苛刻,不亚于“你可以再生一个天才,然后帮帮这个成绩差的老大”。

烈士,尤其是和平年代的烈士,我是支持特殊对待的——国家让他们直接上名校的本硕博连读都可以——只要不占用普通考生的名额。一年不过几百个烈士,去掉孩子长大的和没有孩子的,需要特殊照顾的更少,全国本科都有一千多所(请自动忽略考生总数量),哪怕前 20% 录取几百个烈士孩子都不一定够校均一个。无论是教育经费还是录取数量,就目前的条件是完全可以实施的——至少保证他们上个本科是可以的吧?假设父母的缺失一定可以让孩子成绩下降,这不比加 20 分给得更多吗?(某些地区的孩子可能看不上区区一个本科,但在很多地方,本科还真挺热乎,很多烈士的家就在这些地区)(当然,如果这些人都盯着一所大学,肯定也不合适,可以考虑其他方法,比如指定几百所大学,摇号。有能力的自己考好学校,没把握的摇号就是了。操闲心觉得成绩好就享受不到这个政策的,那就让自己考的那一部分,被录取时从读本科升级为本硕连读)

诡异的是,很多人痛批我反对加 20 分,却无视我支持让他们直接被录取的机会。

知乎用户 Victor King 发表

这个问题为啥会邀请我。。。

我对于这个政策是支持的,父母为了国家付出了这么多,加分也是应该的。

这个也是最没法作假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倒不如想想其他几个容易作假的,应该怎么规避一下

知乎用户 任昊天 发表

我建议发钱。

高考分数不一定对所有的烈士子女有用。

比如,考 680 的就没什么大用,没这 20 分人家一样清北,有这 20 分说不定还被人指点;

考 340 的也没用,加 20 分还是专科。

还是发钱管用。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7B1Ot3 发表

我觉得应该分开来看——

对于获得战功的军人及子女,可以一定程度的加分,20 也不过分,毕竟如果大家了解的话,军属家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军嫂一人又当爹又当妈,军人相对于公务员多出来的工资,真心不觉得足以弥补这样的缺失(遑论孩子心理上的缺失)。

但对于烈士子女,建议直接获得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报送资格。

毕竟,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在拥有奥赛、特长的孩子可以被允许保送进入国内顶级高校,那些外国的普通青年可以以较低的标准进入国内重点大学的时候——从道德上,从情感上,那些父辈为祖国的安全牺牲了生命换来安定山河的孩子,配得上。

知乎用户 不朽的芒果 发表

你瞧瞧,你瞧瞧。昨天前脚还哭天抢地如丧考妣的,今天一说要高考加分立马就变脸了(我就不说牺牲的那几个年轻人很可能根本没孩子了),这也是非常【我真的有一头牛】。。。。。。

给烈士遗属各种优待政策,在我看来应该看成一个对军人的承诺——如果你牺牲了,国家会替你照顾好家人的。目的是为了解除军人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敢于为国捐躯。

所以我不会考虑公不公平的问题,我们只是在履行承诺。如果你不想给这种承诺,那么你就考虑一下一个孩子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他的升学和教育会有多么困难。然后再想一想假如你的孩子要面临这种局面,你还敢不敢冲上前线,把性命交给国家。

别忘了,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忠孝两全,对国家的责任固然重要,但那不代表我们对家庭就没有责任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RyW7Y5 发表

少了。

知乎用户 陈年大枣 发表

非常能体恤这些烈士家属的处境。

我已经工作几年了,让我做些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去服务这些烈属我是十分心甘情愿的,比如捐款、做义工等等。

但是让这些同龄孩子去强制承担这部分责任,我觉得担子还是重了点,社会责任主要还是应该大人来扛。

知乎用户 如媚​ 发表

有些读书人是认死理儿的,即使有一个兵为他挡子弹牺牲,你只要说给这个兵的子女加分,他可能死活都不同意,这些读书人服气的是什么,服气的是真实考出来的分数。

也许某一天他们正在高考,敌人站在他面前用枪指着他,让他站起来,他可能都会说一句:别慌,考试时间还没到,题还没做完,不交卷。

读书人视分如命,因为整个社会都很重视分数,不管你是学生还是家长,分数高就能考个好大学,考好大学也许就能找个好工作,有个好工作,生活也就好了,所以分数就是命。分数是这一切的起点,所以你直接在起点上就给人超了,搁谁也不乐意啊,何况还是 20 分,那不相当于要人家的命吗?

所以不能在起点上就伤了读书人的自尊心,但烈士子女也应该给予关心和良好的待遇,所以可以换个方法,比如政府和各大学商量一个政策,大学直接提供额外的名额,破格录取;或者以后安排一个不错的工作;又或者给予经济上的优厚待遇。

知乎用户 山中少年​ 发表

支持加分,不过不应该从本省里面划取名额,否则有慷他人之慨的可能。

应该这样:烈士子女享有异地高考且报考当地大学按照当地分数加 20 分,换句话说直接给北京 / 上海户口。

例如一名河北籍贯烈士子女考生,考前 2 个月左右提前报志愿,当然志愿的名额和范围有限制。如果他报考北京地区的 6 所大学,那么他就能参加北京的高考,并且在录取时以北京高考分数基础上加 20 分。

当然,北京的烈士子女考生想考河北的大学也可以这样,很公平。

知乎用户 土大哲​ 发表

很残忍地问一句:如果有谁觉得不公平,问下你自己,你愿意为高考加 20 分死个爸或者死个妈吗?

烈士子女应该直接过本科线,再根据学习成绩上相应的学校。

一个学生在求学期间失去父亲或者母亲,很难不对他的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造成影响,而如果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是因为重大公共利益而牺牲的,社会不应该对这种损失做出补偿吗?

相信我,没人会抢着要这个名额。

中国一年差不多新增加 300 名烈士,每年本科专科毕业生 800 多万,本科至少 300 万,给这 300 人(还要排除掉没有子女或者子女已经成年的烈士)的孩子加 20 分,乃至直接保送本科,到底会影响到哪门子的不公平?

知乎用户 刘新征 发表

烈士仅仅给这点奖励,够干啥的?何况烈士如果无子女又该奖励什么?

按照我国的经济状况,我认为应该直接奖一套房子(北京市学区房)或等值现金,才足以表达国家对烈士的重视。

知乎用户 走地鸡​ 发表

如果有烈士子女划到这个问题会如何作答?

答案一定是:分我不要,我要我爸爸 / 妈妈!!

这个 20 分就像十几二十年前的军龄工资每年 1 块钱一样不严肃。(后来大幅上调)

不严肃于用极低的标准来物化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比如生命,比如青春。

军人,意味着奉献。入学入伍的第一节政治教育课总是会提到这句话。“奉献” 这个概念读书的时候我比较模糊,毕业后下了连队我理解了。

奉献就是:

在产房外焦急等待宝宝出生的,不是爸爸;

周末陪着孩子去游乐场的,不是爸爸;

每天接送小孩上学放学的,不是爸爸;

辅导孩子功课的,不是爸爸;

精心为孩子挑选课外兴趣班的,不是爸爸;

孩子生病陪护的,不是爸爸;

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负,保护他的,不是爸爸;

对于军人子女,爸爸可能更多地出现在手机视频通话里,还得爸爸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手机能找到足够的信号;

……

我曾经带过一个兵,新兵上岛,直到一期士官第 1 年可以探亲休假才第一次下岛,第二天又回到了岛上,他说他不知道该怎么坐车回家。

我共事过的一位老班长,一直在海岛上工作,干满了战士服役期限,成为了 “兵王”,直到去年才光荣退休。当年一起共事的时候,他晚上没事就坐在山头的礁石上抽烟看月亮,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和他儿子看到的是同一个月亮。

老兵们都知道这句话——“献了青春献一生,献了一生献子孙。”

高考加 20 分,能够补偿孩子整个成长和学习阶段父爱的缺失吗?

大家都在拼着爹争抢着优质教育资源的时候,那些孩子却早早地无爹可拼了。

这 20 分,应该加给所有在一线边防、作战部队、艰苦地区的军人子女。

对于烈士子女,各种军校、警校、985、211、双一流高校应该设置绿色通道,开设 “烈士子女班”,免试就读。

有人说,职责使然,既然穿上这身衣服就该做这些事,这都是没办法的。是的,正是这些英雄们的 “没办法”,才能让那些宵小之辈有办法吃得滚饱溜圆沉浸自己的世界里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冷嘲热讽。

那些为国捐躯的军人、警察、医护人员、甚至是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贩夫皁隶,我更愿意称他们为 “英雄”。无论是国家生死存亡之秋还是欣欣向荣之时,总会涌现出一些英雄,默默地支撑着中华名族的脊梁,或是以一己血肉之躯化作万里长城抵御魑魅魍魉的袭扰,或是咬牙埋头推动着历史的车轮缓慢而又坚定地向前,向前,再向前!

照片上这个稚气未脱的小伙,才 18 岁,吃个橙子都这么开心。子女高考加 20 分?

他没有子女。。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以上。

知乎用户 老兵熊博士 发表

对问题,我没有其他回答,我只有支持。

某些回答说什么 kb 分子和烈士子女加分,从而论证民族不平等啥的,这就是标准的偷换概念,拿不相关的两个内容,强行制造一种不平等,从而挑起情绪的伎俩。他们混淆了 kb 分子子女不与汉族烈士子女竞争的事实。

咱先不论 kb 分子的子女有没有教育权利的问题,不扯 kb 分子的子女是否带有原罪的问题,KB 分子的子女是否低人一等的问题。

维吾尔族加分是分条件的,使用母语考试不加分,使用汉语考试才会加分,而且汉族使用维吾尔语考试也会加分。**加分是因为使用的语言与母语的关系,并不是因为民族而加分。**烈士子女加分是因为父母的烈士身份。而 kb 分子的子女加分跟父母无关,因为他们母语不是汉语,考试却使用了汉语,所以加 50 分。**而且,kb 分子子女与汉族烈士子女之间没有竞争关系。**汉族烈士子女加 20 分后,与不加分的普通汉族人子女竞争。kb 分子子女加 50 分后,与加 50 分的普通维吾尔族子女和加 70 分的烈士维吾尔族的子女竞争。如果汉族烈士的子女用维吾尔语考试,那么会加 70 分的。

这是因为在新疆汉族与维吾尔族是单独划线,两个民族分配了名额族内竞争,汉族烈士的汉族子女与汉族人的汉族子女竞争,维吾尔族烈士的维吾尔族子女与维吾尔族人的维吾尔族子女竞争。如果维吾尔族人想跟汉族竞争,投档时不加分处理。而且,加分仅限于不学母语只学汉语,使用汉语参加考试的维吾尔族,学母语和使用母语考试的维吾尔族不加分。

汉族网友们激动和愤怒之前,麻烦先查一下事实,然后再攻击维吾尔族,可好啊。

关于大学名额怎么分配,内地大学偏向汉族和名额汉族占多数,疆内学校偏向维吾尔族和维吾尔族占多数,维吾尔族中汉语考试的名额偏向更有优势。

过去维吾尔族学生整体成绩不如汉族,这是因为维吾尔族集中在教育落后的南疆,而汉族集中在教育优先得到发展的北疆,维吾尔族集中在师资力量及基础设施落后的民校,而汉族学生集中在优先发展的汉校,教育投入和发展之间存在差异是客观事实。

如果汉族网友们实在不乐意,觉得维吾尔族学汉语和使用汉语考试,对你们是那么大的不公平,让你们如此愤怒,那么麻烦你们请直说吧。最后,我支持全体汉族加 500 分,学其他民族语言和有水平有本事跨语言考试的汉族加 1000 分。如同少数民族的相关政策一样,就如汉族朋友们说的,完全一样才叫平等。我支持各族地区和城乡教育平等投入和平等发展,不要出现任何的差异,毕竟网友们要的平等就得做到完全没有差异。

再不行,我们维吾尔族愿意跟汉族互换,我们愿意拿那些特权优待跟汉族互换,我们还可以给汉族翻倍加强的同类优待特权,我们给你们赋予 “停战价值”,我们完全一样甚至加倍的优待和照顾你们,不知汉族朋友们愿不愿意换呢。

毕竟,谁不是天赐注定要被谁如何,民族人数的多少确实不能享受特权的理由,确实不能享受比其他族群更多的特权,不止高考这一项,语言文字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的。

知乎用户 可克达拉的牧羊人 发表

20 分太少了,也太笼统了。必须要以效果实现、达成为目标。

什么效果?

保障烈士子女未来可以正常、健康的进入社会工作、生活。一定要让烈士子女便捷的获得,与自身追求相匹配的社会教育。

更要突出烈士籍贯地、烈士服役地、烈士牺牲地,此三者。一位东北的小伙子,在边疆服役,为了当地老乡的财产安全,壮烈牺牲,老乡们是有意愿、有感情,照顾小伙子的家人的,比如,东北人民对杨靖宇将军的感情。

全国范围,+20 分,无妨。

烈士籍贯地、服役地、牺牲地,必须、也应当作出更进一步的照顾,因为我们是存在地域不平等的。

义务教育界阶段,烈士子女就近入学;中招考试后,必须保障烈士子女有学上,不论是高中、或是技术学校。

高考中,只要烈士子女愿意读书,三地学校、军队高校,就应该保障,必须可以读专科学校、照顾专升本;如果分数过本科线,就应当由烈士籍贯地、服役地、牺牲地当地高校无条件录取。

烈士子女不乐意就近读,不乐意在父母牺牲地、服役地地区读书,那么就享受全国 + 20。

我们不仅必须保障烈士子女的教育,而是要保障烈士子女可以进入社会,正常工作。

不然,大家很难自处,面对一个不体面的烈士后代。

知乎用户 王十三 发表

如果可以,没有人愿意加这个分。

知乎用户 天籁艺术学校​ 发表

有的朋友说应该给许多夸张的待遇,我觉得没有必要。

20 分在高考中已经能拉开很大差距了,在出题比较难,普遍分数不是很高的年份,20 分甚至可能是 3 本和 1 本的差距。

烈士子女在考学、考公、提干方面,同等条件都是优先考虑。可以说只要靠自己能上专科线,烈士子女基本上都能按自己的意愿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

如果学业上再给予过于确定的前途,比如 “烈属专项招生”,部分烈士子女实质上会成为类似古代贵族般的存在。很有可能失去奋斗的动力,这应该是烈士们不愿意看到的。

而且目前执行的是平时政策,如果真的出现战争,还会有战时政策。战时政策肯定是相较平时政策更好的,如果条件过于夸张,战后我们该怎么兑现承诺呢?

知乎用户 陈源​ 发表

我觉得有点少,四舍五入等于没有。感情一条命还没有一道大题的分高。是否努力做出一套大题就可以换一条命了。。。

我觉得给烈士子女物质上的补偿,或者直接保送进入到名校就读,应该没问题吧?

搞不懂这 20 分对烈士一家在没有了家里顶梁柱后有什么实质的改变。要说很多很多奖励,顺带再 + 20,没毛病。可如果只有这 20 分,怕也太。。。

知乎用户 须尽欢​ 发表

支持大学划定固定名额,对社会公示后,特招烈士子女。比如烈士子女分数够一本线,可以被某所 985 大学录取,分数够二本线,可以被某所一本大学录取。

或者,烈士子女中学阶段可以自由择校,再或者获得教育助学资金,用这笔钱获得更好的教育。

我发自内心敬仰烈士,也实实在在希望烈士子女能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多支持与爱护。并且,我提出的这些方案,无论是否可行,都要比加 20 分得到的利益多得多。这也恰恰又证明了,我绝不反对优待烈士子女。

但提到加分,我还是那句话,我反对任何形式的加分。

高赞回答的评论区有一句话说得太好,这句话就是我反对加分的理由:

这件事其实应该从国家的公账里扣,但最后却是那一年的考生买单。

知乎用户 西城飞鹰 发表

很好,多照顾照顾我没意见。

哪怕我有孩子,虽然离高考还远。

知乎用户 观澜 发表

强烈反对 “不能以高考分数奖励烈士子女” 的论调。

你说是为了公平,那好,我问你,你让一个失去父母亲的孩子,和一个双亲健全的孩子竞争,这公不公平?

这孩子的父亲 / 母亲,可是为了我们大家英雄就义的,你不同意加分,也行,要不你把爹还给人家?

你还以为人家乐意要这个分啊??

一个双亲健全的孩子,能够顺畅地得到双亲的关爱和抚养,和一个失怙家庭,在单亲甚至于改嫁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能是一个起跑线吗?

我发现,可能真的有人不知道,一个学龄孩子失去父亲母亲,对于这个孩子来讲意味着什么。

他要承受的有:

巨大的持久的悲痛,甚至有可能得上创伤性应激综合征

窘迫的家境,和小伙伴正常社交都难,因为兜里没钱,吃穿方面甚至基本生活都有可能难以维持。

残缺 / 动荡的家庭环境,这将完全打乱这个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长轨迹。

这其中任何一条,都足以让这个孩子变得孤僻,抑郁,敏感,价值观扭曲——别说是考大学了,没有中途学坏就相当不错了。

这种情况,相当于把这个孩子的起跑线硬生生往后扯了很多,别说是 20 分了,这远远不是单单加分能弥补的好不好?

所以,我很赞同某个答主说的,不仅不该取消烈士子女的高考照顾,相反还要大大加强,烈士子女应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制定一套单独的录取方式,而且,对于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经济窘境,教育缺失,国家也应该采取措施,尽可能去解决和弥补。

烈士已经为我们献出生命了,何其崇高,何其伟大,何其可敬!逝者已矣,我们没有办法,尽可能培育他的孩子,把孩子的创伤和影响降低到最小,这难道不是极其微小的分内之事吗?

所以,本人实名反对在高考加分上卡烈士子女的行为,这根本不是我们能够讨价还价的事,而是必须要做好的事。

这件事做不好,我们连给烈士上坟都是没脸去的,烈士慷慨洒下的热血,如果换来的居然是轻视和遗忘的话,不会觉得自己脸上臊得慌吗?

多说两句,今年是牛年,如果你们经常接触牛的话,会知道牛有一个特点。牛群里最漂亮的小牛,往往是失去父母的小牛,因为这时候其他牛会同时去照顾,去舔这个小牛,到最后失去双亲的小牛反而是最漂亮最健壮的。

做人不要连牛都不如,您说是吧?

知乎用户 王福瑞​ 发表

奖励房子,赞同; 奖励一个亿,赞同; 奖励高考加分,不赞同。

可以奖励,但不可以以牺牲公平为前提。那个刚好给挤掉名额的高考生做错了什么?

知乎用户 枇杷李​ 发表

烈士家庭照顾其实也不能看某一方面,加分只是一部分。

我下面举的例子只代表我看到的,不代表所有烈士家庭。

80 年代末,我们团有个教导员出公差出了车祸,然后司机受的是外伤,全身是血当场就昏迷了,教导员什么外伤都没有,爬出来还现场组织救援,然后把司机送到医院,突然就口鼻出血,然后就没抢救过来。当然这也太不上什么太大的先进事迹,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烈士。

然后他老家是安徽某县,具体是哪儿我不记得了。他太太当时是当地学校的老师,然后被调到我们部队师机关驻地一个当年轻工业非常发达经济还算不错的地级市的重点初中当老师。

后来那部队机关 90 年代建了住宿楼,然后给她们家也分了套房子,标准还挺高。而且分房子时她家还优于师领导先选,因为她跟烈士的父母及闺女一起住,为了老人她选了个 2 楼的 130 多平方的房。至于她家受到的其他福利,那就比较多了。

还有她闺女,大概在 92 年左右当兵了,也在我们部队的军机关服役。要知道那个时代城市女兵非常难进。因为当年义务兵是分配工作的,尤其是女兵,基本上 3 年义务兵回去后,大多都进了公检法、海关、烟草、银行等政府事业机关。而且她家闺女后来还直接提干上了军校。大概在 2009 年年底我还见过她家闺女一面,那个时候她都正营了,跟她爸当年一样。

祖国永远不会忘记忠于祖国的人们!

知乎用户 乘风破浪的爷爷​ 发表

我读高中的时候,学校有几个省级优秀学生的名额,每人加 30 分。由于申请需要学校提出,所以无一例外分给了教师子女,甚至连教师子女之间的竞争都是看谁关系硬,砸钱多。

所以,目前烈士有明确标准的情况下,给烈士子女 20 分奖励是比较公平的,起码避免了暗箱操作,导致直接的不公平。

当然,具体实施方面,最好能够更加细化。根据高考所在省份作出一些调整,因为 20 分在不同省份、不同题目和不同分段的差距还是很大的。细化规则是对这份奖励的保证。

其他方面的补助,现有规则考虑还是比较到位的,家属和子女的抚恤金、保障金之类的措施都非常齐全。

2.21 已经发布优待抚恤细节了。

头条文章


另外,之所以很多人不赞成加分,主要是现在的教育资源异常紧张。但是,烈士子女由于基数原因,加那点分对大多数参加高考的学生影响很小。

这件事真正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出生在有些地区的人能够什么都不做,就可以享受烈士子女的待遇,低很多分比其他人考入同一所大学。

我们是统一的国家,这种地区的不平等还是尽早消灭比较好。另外,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上起码要打破封建身份制的桎梏。


央视报道了,不过这第四条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知乎用户 庄子非鱼 发表

对!不公平!要不改成非烈士子女扣 20 分吧。

知乎用户 土土木​ 发表

我有意见,加得太少了。

直接录取特招才对。

知乎用户 梅吟雪​ 发表

才二十分?难道不该加一个国防生或者军校保送啥的

知乎用户 帅帅不想输 发表

我更建议在非竞争性资源上给予补助

比如工作之前免除所有学费

工作之后每月多 500 公积金啥的

而且我觉得这种奖励比 20 分高考实用的多

高考是个竞争类项目

甚至可以说是截至目前为止

最为公平的一条通道

对于各种加分政策该一刀切

知乎用户 hn nexx 发表

说实话这 20 分影响真没那么大,要是个上大专的成绩,加这 20 分顶多就是换个好点的大专。要是个清北上交的成绩,对于这样的人, “本科入学考试” 的 20 分在他们人生中带来的收益远远不如父母双全。

质疑这个加分不公平,你也可以努努力当个 “烈士” 啊……

知乎用户 圣光出鞘​ 发表

加分的确太少了。烈士子女应该报考军校降低 100 分,或者一等功子女免试录取。二等功子女酌情降低优待。

普通高校录取应该设置专项计划,类似贫困专项。其名额从自主招生强基计划中拨出,不应该影响正常招生。

很多人压根不理解一等功和烈士意味着什么,说实话,高考加 20 分这点小优惠压根不足以鼓励国民为国防献身。

可以想想汉武帝为什么设置羽林孤儿?还有比烈士子女更忠诚于国家的吗?只有让奉献者受益,社会风气才能正向循环

知乎用户 穆帅的球迷 发表

这项规定不合适。

我认为高考应该取消一切考外加分项,高考考多少就是多少,真有本事就去提前录取,别整什么加分的幺蛾子。

至于烈士子女,加 20 分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一个失去父亲或者母亲的孩子,受到的负面影响绝对不是 20 分可以弥补的。而且加 20 分这种东西对于别的普通考生来说确实也不公平,本来能上某个学校的考生,说不定正好就被挤掉了。

建议直接出台政策,烈士子女有报考意愿的,高考分数向上 20 分内学校,独立于每年学校招生名额外,免除学费无条件录取。

知乎用户 堆个大雪人 发表

有人说烈士的子女高考加分,是一种不公平。

但是,烈士为了保护你而牺牲,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啊。

人家有人家生命的权利。人家自己放弃了生,把生留给了我们。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亏欠别人的不公平,再还回来呢。

知乎用户 莺燕向露​​ 发表

先给英雄烈士,再给领导干部,试一试人民的忍耐度。

现在反腐的力度很大,这一点很好。但是也不能让做事的人寒心了,子女的教育是重中之重,小学中学有所安排,大学不能随意进出,但也要给一点优待嘛。

谁能决定加分,谁不能,这一点一定要把好关,当然人民的意见也要考虑考虑,人民愿不愿意接受,反对的声音会不会很大,这一点很关键。

这样,先给英雄烈士,再给领导干部,看一看舆论的反应。

以上均是梦话,倘有冒犯,马上删帖道歉……

知乎用户 无尽星辰 发表

烈士子女的生活相比一般人困难很多,包括经济上,精神上,只是高考加分给不了多少帮助。既然困难的来源是为了公共利益,不如国家用公共资源养着,如果要工作或上学,征询意见后直接安排。

知乎用户 稻荷正义观察破球​​ 发表

能当烈士,那就是为国为民做出牺牲的人。这样的人的后代,给 20 分,太没有诚意了。

应该一步到位安排工作。

从被授予烈士的当年,国家接管孩子,负责所有学杂费、生活费,直到毕业安排工作。

加分,损失的是其他孩子上大学的名额,不公平。不能拿高考加分做补偿!

知乎用户 小嘟嘟 cc​ 发表

我觉得应该额外增加烈士子女的录取名额,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争议,不会把烈士子女架到火上烤。

可以出台这样一个规定,烈士子女一律加二十分参与投档,但是不占用统招录取名额,比如某个烈士子女考了 500 分,那就给他按照 520 分去投档,不管最后哪个学校录取了他,这个学校在该省就自动增加一个录取名额,防止有其他人裸分比他高但是因为他加分而被挤掉。

这样皆大欢喜多好。

其实还有很多事情换个方式就能最大化的减少矛盾,比如车站买票军人优先,那么排队买票的会觉得军人插队是占了自己的便宜。但是车站直接把窗口名字改成军人专用窗口,规定没有军人的时候也可以服务普通群众,这样去军人专用窗口买票的群众就感觉是沾了光。

我曾经去某家银行办业务,他们有个 vip 专用窗口,在大厅最里边,跟其他窗口不在一个地方,这个窗口有 vip 时只叫 vip 号,没有的话也会叫普通客户的号,没被叫到的人看不到里边。不会因为 vip 客户插队而不满。所以每次看到网上因为银行 vip 太多客户不满意的事我就想笑,真该跟这家银行学学。

知乎用户 天下 发表

不请自来

河南某所重高在读高三学子,看见这个问题略想发表一下拙见

其实挺无所谓的,加分是对人家烈士子女一种安慰和补助的方式,我觉得那些烈士子女也不一定就想要这二十分,比起这苍白无力的二十分,他们更愿意的是自己的父母平平安安

我觉得这二十分可以使一个烈士子女去更广阔的未来,而这个未来融入了父母的心血,变相补偿了父母已经远去无法陪伴自己成长的悲痛。成长的路上,父母形体不在,却以另一种方式永生

这就是我想说的

有人扯到什么影响高考公平之类,不好意思,狂妄的说一句,没有脑子的人一般什么事评论看待一个事物时都订一个很高的社会道德标准,仿佛就可以举起这个作为自己理直气壮声讨讨伐的理由与借口。若不是真的内在苍白空荡无所物,哪里会用这种虚头巴脑的话题来遮掩自己无脑本质

为什么我之前强调一下自己是河南的应届生。参加 2021 河南高考的应届生五十万,复读生…… 一百二十五万,准备杠我站着说风凉话不腰疼的人,可以歇歇了,你要还觉得这个影响高考公平,欢迎你来我大河南参加高考(这里并不是就说河南高考很难,我就举个我最近的例子,求生欲极强 jpg.)

(为什么这会在线上回答是因为开学被推迟了哈哈哈哈哈哈网课间隙摸鱼回答)

最后祝看到这篇回答的人们生活愉快 万事胜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父亲没了,家可能都散了,可能孩子连中考都考不上,要高考加分何用。

知乎用户 初一一​ 发表

银河集团:2021 年华侨生联考下周开始报名!400 分上清北的机会来了!

港澳台华侨生联考的优势
**①题目很简单:**考试试卷的难度远远低于国内普通高考试卷,例如数学考试中,试题难度与课本例题相当。

图片
港澳台华侨生联考数学试卷截取
**②录取分数低:**华侨高考生的录取线远低于国内普通高考生的录取分数线,共有 5 门科目,满分 750 分,一般情况下,华侨生联考 400 分即可上一本名校。
**③退路有保证:**不够分数可以考预科(2020 年预科院校文史、理工类:280 分),只需比正常本科多读一年;或者打下英文基础,跳板海外名校。
**④招收院校多、专业多:**录取指标不占用国内高考指标,全国超过 300 所本科院校 1000 余专业,囊括所有 985、211 院校
**⑤考试科目少:**文科不考政治,理科不考生物。华侨生联考文理科都只考 5 门学科。理工类考试科目为中文 /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文史类考试科目为中文 /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图片
每科满分为 150 分,而在考试难度上,华侨生联考更多倾向于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程度,与高考相比,弱化了对定理、定律的深度扩展和延伸;对于多种定理、定律相结合综合考察的难度也非常低。
**⑥考生人数少,几乎没竞争:**今年高考报名人数 1071 万,但每年报名华侨生联考的考生仅仅 5000 人左右,还不到普通高考的零头,几乎没有竞争,而且不占用高校的普通高考招生指标。
**⑦国内大学优待:**回国读大学,学费收费标准跟国内学生一样,地位平等。

知乎用户 维民所止​ 发表

加 20 分?加 20 分就值得在网上吵吵成这样?

记得看过一个新闻,挺早的了,那时候国家安全生产总局局长是赵铁锤(?),亲临一个重大矿山事故现场指挥救援,怒斥安全生产不被当回事,指出对每一位遇难矿工都应以最高标准进行赔偿、抚恤。于是有记者问赵局长会不会有人故意制造矿难,以换取赔偿。闻听此言,赵局长大怒,问这位记者:你的命值多少钱?!你说,我给你钱,你愿意去死吗?!(大意如此,不保证每一个字都准确)

对烈士孩子加 20 分持质疑态度的人,你让你爹妈去做个烈士,你也能加 20 分了!你去做个烈士,你的孩子也能加 20 分了!你爹妈咋不去做烈士?!你怎么不去做烈士?!

每一个中国人的平静祥和生活哪里来?网上都已经说滥了的一句话:不是没有黑暗,只是有人在替我们扛起一片天,不是没有苦难,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说的时候慷慨激昂,咋滴?!别人就该替你负重前行?扛起黑暗?为你抱薪取暖者就该冻死在冰天雪地?英雄就该流血流汗还流泪?《高山下的花环》里梁山喜烈士家属把抚恤金拿出来还债的一幕忘了吗?!

加 20 分?对于烈士家属,怎么优待都不为过!没有什么可讨论的!

知乎用户 魂断蓝桥 发表

直接给个北京户口就完了嘛

知乎用户 h 汉唐气象 发表

B。

应该奖励吗?

应该。

奖励成本谁出?

这才是分歧。

加分的方式,成本直接加在了全体国民,特别是只能参加得起高考的国民身上。

如果是直接给钱,估计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了吧。

理论上,理论上,国家直接给钱,也是从税收出,理论上成本也是在全体国民身上。

但为什么选择加分,而不是给钱呢?

如果在分析下去,就超纲了

知乎用户 GOPE 发表

没有毛病,令人信服。

知乎用户 卢天亮 发表

加 20 分太少,应该加 60

了解一下自主招生,了解一下里面的内幕,看看什么人的孩子面试一下就加 60。再了解一下 XX 专项,看看什么人的孩子降分录取,烈士的孩子不值得吗?

扯什么公平?扯公平的人去 battle 一下这么堂而皇之的不公平好不好,放过烈士好不好。

知乎用户 南宫鸣煜​ 发表

我觉得对烈士子女确实需要优待。但是烈士子女高考加分,那么那些没有子女,或者子女已经成年的烈士呢?对他们是不是不太公平呢?

知乎用户 糖豆​​ 发表

慷他人之慨

烈士子女加 20 分,本质上是牺牲了普通考生的利益,破坏教育公平性。

把本应该由国家支付的补贴成本转嫁到普通家庭的头上,政府反而落了轻松。

真要说教育优惠,应该像贫困地区招生那样单独划一个专业组出来,烈士子女可以选择普通的专业组,也可以选择烈士子女特殊专业组。要不就划入高校专项计划,反正高校专项名额本来就挺乱七八糟的,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总之不能以侵占正常高考生名额为前提。

再说了,才加 20 分,够干什么的(

知乎用户 Venite 发表

我个人觉得不公平,不仅是烈士子女高考不应该加分,少数民族,华侨等所有的加分都应该取消。高考就应该是全部公平公正的。

所以,我个人建议,烈士子女,以及二等功以上退役军人,应该直接保送国防军校,或者各大院校国防生。不占用高考名额。

不然呢,还继续让跳健美操的保送清华么?

知乎用户 隔壁的兔狲​ 发表

个人倒是觉得烈士子女理应获得优待,但是其优待成本应由社会均摊

而现实情况是,高考加 20 分这个事儿,是少数人牺牲自身利益,直接承担了优待烈士的成本。举个例子,比如北大今年招 20 个人,1 个烈士子女加 20 分后挤进了这 20 个名额,这必然就会出现 1 个无辜的落榜生**,结果是这个落榜生独自替全社会承担了优待烈士的成本。**此事公平与否各位看官可以基于自己的价值观自行裁量,只有相对公平,没有绝对公平。

而个人的建议是,**相对公平的做法应当是机动增加少量专项招录名额,**而不是统一加分后对排名录取的规则造成冲击。例如北大在北京的线是 680,那么 660 分以上的京籍烈士子女,投档后均可录取,招生指标由教育部单独下达。

这样才能实现全社会共同承担优待烈士成本的初衷。

知乎用户 黑衣大神 发表

嘴上喊着: 岁月静好,负重前行。

实际发问: 加分公不公平?

战士在前线喊口号: 舍小家为大家

群众在网络喊口号: 加分破坏公平

说句诛心的话: 那些参军的战士绝大多数是未婚青年,加什么分?

戍守边疆的战士被网络上展示了多少次?那皲裂不堪的双手,艰难困乏的生活磨砺,遥遥无期的假期推延,这个时候就是看不到。到处在网上追究军人优先的事情,满眼加分破坏公平公正

70 年前的志愿军战士都能说出我们的牺牲就是为了后辈能自由的生活这么高觉悟的话,怎么过了 70 年,思想觉悟反而倒退了呢?

知乎用户 郭泽中 发表

我一开始是不喜欢这个政策的,倒不是说给的多了,相反倒是觉得太鸡贼。明明可以给予更多的抚恤,为什么要来挤占普通人的资源?

但是,后来一想,我发现我错了。

烈士们为什么牺牲?是为了他们自己吗?

不!他们是为了我们后方这些千千万万普罗大众而牺牲,他们为了我们能够安心刷剧,网购,品尝美食…… 而常年戍守在荒凉的边疆,到最后乃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要记住,这是我们欠他们的。

知乎用户 开心一笑 发表

移一个留学生名额给烈士亲属不行嘛

知乎用户 荆慢慢 2.2​ 发表

那不是加的分,那是他们已经牺牲的亲人,送他们最后的礼物。

我始终不能理解网上那些阴阳怪气的人。因为,你要知道,谁都是在努力的,而他们只不过是收到了一份并不想得到的礼物而已。

如果可以,我想没有人愿意要这二十分,因为,那代表着你失去了你的爸爸或者妈妈,这对于他们的人生来说,有多残忍?没有体会过的人,是不会知道的。

我一直都记得《你好李焕英》里的那句话:“我这一辈子,只要我的女儿健康快乐就行。”

那些把生命献给祖国的人的孩子们,值得。这不仅仅是嘉奖,更是一种感恩。

知乎用户 小梦 发表

当我开始感叹中华文明持续千百年之后,我相信,品性是可以感染的。

我是大概率相信家长身上的精神可以感染孩子。所以我支持烈士子女加分。

烈士子女加分建立在一个惨痛的事实上。它不是金钱或者权力可以操作而来。不同于竞赛加分,特长加分,家长可以用钱用权力从小去堆砌,内卷性地把起跑线意义放大。

而烈士子女加分,只能敬畏而不可模仿。况且很多烈士子女并没有绝对优渥的教育资源,在接下来已经难以靠十年寒窗苦读翻身的时代里,这样的加分相当于给潜在拥有爱国敬业精神属性的子女继续读书的鼓励。很多时候教育行业都忘了教育本质是什么,是培养人以及好的品行。而不是培养挣分的杀手。

换句话说,让在读学生去接受烈士子女加分这个情况,一是培养了中学生的爱国意识形态,二是让烈士子女在受教育年龄里更好的传承这份精神。

知乎用户 你唤电话了 发表

我觉得少了。

以烈士的身份,人数来看,各大重点高校可以考虑对口接收。

这是烈士,跟其他身份是完全不一样的。

别说什么公平不公平,这是用亲爹的命换回来的。

还有,别加分了,抠抠搜搜的。名额指标单列。谁都不要影响。

知乎用户 多莉妈妈​ 发表

烈士子女加分,可很多烈士都是 20 岁左右的年纪,可能对象都没有,哪来的子女。

所以不如多给烈士家属一些好的安排,比如烈士的兄弟姐妹,可以获得工作帮扶,公务员同等条件优先等。

每年都要探望那些失去子女的烈士家庭,给予相应的帮助。

我国对于战士的优待也是 10 年来才开始重视起来,上世纪当兵的回家,没有工作安排,没有帮扶。

很多人都被淹没在洪流中。

我们村一个老爷爷,村里人都知道他曾参加过抗美援朝,腿上中了一枪。

无奈退役,却只能回乡务农,娶了老婆却生不出儿子。

村里人都传他杀人太多,怨魂来报复。

后来领养了两个,才平安无事生了小儿子,可无奈,老被儿媳气走,四个月后,他也病倒在床。

他刚走没几年,国家才陆陆续续开始了寻找老战士计划,对当兵的老战士慰问。

—————————————

而我们之所以在这几年开始寻找老战士,频繁在各种重要场合看见老战士出场。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太需要榜样了!

知乎用户 小石子 发表

太少了,建议奖励力度再大一些,至少不能比留学生上中国大学的门槛高。(之所以还设立一个门槛主要是怕有实在不成器的烈士子女。)就像专门给留学生一批大学名额一样,建议专门给烈士子女一批大学名额。别抠抠索索地在既有高考名额中做道场。能有多少烈士,比留学生少多了吧。真拿不出来吗?

不仅如此,国家还应该解决烈士伴侣的工作、住房、子女的教育以及烈士老人的赡养问题。家里顶梁柱牺牲了,那么烈士原本角色承担的家庭责任国家就应该承担下来,标准不能低于当地平均水平。

过去上战场的,拼命杀敌总要博个封妻荫子的。现在不同了,很多人深备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都是崇高而伟大的人们,就是为了理想和祖国而牺牲了。

我们不能让这样伟大的英雄流血又流泪,必须解决烈士的后顾之忧,针对烈士及其家属的的补偿应该用法律或者政策的形式固定下来,哪个部门负责,哪个部门实施,哪个部门监督,明明白白告诉大家,如果有人牺牲了,国家会怎么做,会如何解除牺牲者的后顾之忧,会如何承担起烈士原来的责任和义务。具体实施条目化,清晰化,明确化。不要今天出个规定,明天出个文件。你没有统一明确的政策法律就代表着不确定性,你今天出个文件,过一年可能就换个文件,政策的不统一不确定不连续就是后顾之忧。我觉得,还有很多工作应该做,而不是浮于表面的什么加二十分。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毙于风雪。

知乎用户 十年厮杀​ 发表

不能加,一切和学习无关的高考加分都应该取消,比如少数民族加分,多考一科民族语言除外。外国人只能更严不能更宽。

1. 烈士不是都有子女,那么对没有子女的烈士不公平。而且要是烈士没有子女,下来这么个政策,你不是揭家人的伤疤吗?

2. 补偿烈士是应该全社会的责任,而不是应届考生的责任。加分这件事实际上就是国家下个命令让应届考生去补偿他们。别人呢?非应届考生对这个烈士亲属的补偿做过任何的贡献吗?没有吧。为什么发钱没听说有反对的,发房没听说有反对的?那是花的税收,税收是全国人民都要交的(你没交个税?你买的商品都是交了各种税的),我们都在给补偿,没有人会觉得不公平。但是高考加分可不一样,只有应届考生付出了。

3. 如果烈士在天有灵,他们一定希望自己的子女受到高考加分的特殊待遇吗?恐怕不会。

4. 江苏满分 450 的一分、上海满分 650 的一分、大部分省份满分 750 的一分能是一个概念吗?

对亲人的补偿是必须要有的,但是不能以必须补偿子女的形式兑现。比如说可以分房可以发钱。

此政策意图是给烈士子女更好的教育。那么可以特别招生,正常考试,考试之后总成绩上加分,但不占用大学录取名额,无条件完全公费。这样,就算是全国人民补偿了。

另外,直接保送顶级学府并不好。能力不足的人去了水平顶尖的学校,是害他。

无论什么形式的只有有子女的烈士才能享受到的补偿,都是不合适的,因为没有子女的烈士享受不到,而且没有子女的并不少。

知乎用户 久安長治​ 发表

烈士保护的是所有人,结果为之付出成本进行奖励的是同地区同级不知名的孩子。

大学直接招录吧,何必挤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下去呢。毕业后可以直接招公务员,发户口,发房子,纳税人的资源尽管用,别挤了那个不知名的人。

知乎用户 安画​ 发表

我一直支持烈士子女加分,甚至我高考那一年,江苏省拿出数万名额支持西部,我慷的是自己的慨

我很讨厌加了分是 “慷普通老百姓之慨”“破坏穷苦人家的晋升通道” 这种话,难道烈士极其子女不是普通老百姓?

这样是想把矛盾上升到阶级?

很多人用 “挤掉” 这个词,我有些困惑,排名下降一名,意味着这个非烈士子女上不了大学???

写在前面

倘若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现在与高考利益相关者,是不是四年之后同样反对?

倘若提供金钱支持,会不会有 “浪费纳税人税收” 的反对之音?

毕竟对于大多数普通人,上一所普通的大学,是为了找一份普通的工作,得一份普通的工资,把烈士子女放在哪一个位置,都会有利益相关者。

最好的解是什么?只给荣誉称号,毕竟会有人觉得荣誉是虚无的。或者干脆不给优待,毕竟这样委屈的只有烈士极其子女,而不是把委屈的可能性落在敲键盘的身上。

是吗???

分割线

支持

高考是什么?一个筛选机制

高考为了什么?为了选拔人才

归根结底,高考还是一种变相的资源再分配

在中国,越好的大学学费是越低的,师资是越好的。这相当于是对通过高考筛选的人才的变相奖励,为什么?因为他们更有可能为中国做出贡献。

己利国,国利己

简单来说,中国的资源更倾向于为中国做出贡献的人,我们也应该优待他们

为国牺牲,这种贡献难道配不上 20 分?

只是希望,加的 20 分与烈士相关,与权势无关

分割线

我看到有人反对,不少是赞成荣誉奖励,金钱奖励,甚至直接保送,但是不支持加分,以防破坏高考的公平。

我有些困惑,都支持保送了,不支持加分?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保送意味着减少一个统考名额,不意味着增加一个录取名额。

难道这些人支持的是竞争游离于考场之外?

教育本身就是资源的再分配

  1. 高考是相对公平的

同一所大学,统考在不同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可能接近百分之差;有的家庭每年为孩子的教育支出多达数十万,考得过贫苦家庭的孩子,算公平吗?考不过贫苦家庭的孩子又算公平吗?

  1. 高考只是一条相对捷径的路

高考固然重要,但没有到比天重的程度。加了 20 分,只是提供了比烈士子女原有教育环境的更优选择。

知乎用户 凌宸 发表

怎么看待?不酸不抬杠,我觉得 20 分都加少了。

那些下面喊着要公平高考的人,觉得加分就耽误他们平等竞争上好大学的人,是不是觉得 “烈士” 这两个字那么轻飘飘,是不是觉得 “烈士” 这两个字就跟各种 “见义勇为”“劳动模范”“先进个人” 一样遍地都是?(私认为 “见义勇为” 都十分难得)

请各位问问那些烈士子女,20 分和父母他们想要哪一个?请各位扪心自问,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 “烈士” 称号和 20 分,都愿不愿意?

我甚至认为,“烈士”的子女能够一直被支持的读完大学,“烈士”的父母能够有保障的度过晚年。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他们奔赴 “战场” 时的一腔热血,才能无愧于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一颗红心!

没有身后的全力保障,何来奔赴 “战场” 的一往无前?没有勇士的舍身取义,哪来祖国山河无恙?

知乎用户 宫小乔 发表

坚决支持,没有理由!

知乎用户 云上轻骑兵​​ 发表

在职做题家们觉得又受到了暴击。

20 分啊!在多一分就能摆脱上千人的高考内卷中,20 分简直就是碾压般的存在。于是众多在职做题家们不得不将高考目标分数上调 20 分,这就意味着刷题数量又要增加上千道,每天休息时间又要减少一个小时,与此相伴的还有日日夜夜的焦虑不安,夜夜日日的恐惧愤怒。

其实,做题家们多虑了。

做题家们只直接地看见了他们多了 20 分,却没间接地发现他们会失去多少分。

你能风雨无阻从容不迫地看书做题,是因为你有父母将风雨挡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他们却要与单亲一起抗住风雨,这会失去多少分?

你晚上能在培训班里奋战难题,是因为你有父亲在大门外等着陪你一起回家吃母亲做好的饭菜,他们却要早早独自回家简单做饭,这会失去多少分?

你能专注于各种模考题海,是因为你有父母可以对着大发脾气以舒畅心情,他们却要压抑烦恼以免扰亲,这会失去多少分?

当你学习遇到困难时,自有包打听的母亲,善上网的父亲给你提出各种解决方案,他们有谁帮他解决,这会失去多少分?

当你取得好成绩时,自有会宣扬的母亲,善鼓励的父亲为你提供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他们有人但是没时间分享,这会失去多少分?

当你有烦恼需要倾吐时,自有父母变身为长辈、老师、朋友竭尽所能来安慰你,帮助你,他们的烦恼谁去帮助解决,这会失去多少分?

……

所以,综合来看,他们虽然得到了 20 分,却失去了更多的分数。与失去的分数相比,得到的 20 分只能是杯水车薪。

而这 20 分,相当于消费券,消费券是消费越高,补贴越多才有意义。同样的,高考分数越高,加分 20 分才有意义。

问题是,当他们失去了更多的分数时,加上这 20 分有什么意义呢?

而众多在职做题家们却纷纷又给自己加上 20 分的高考分数目标,带着怨气让彼此之间卷入了更高的内卷之中。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知乎用户 songken 发表

我当然非常不支持啊!

我认为他们子女可以直接保送进他们心仪的大学,这不是抖机灵。

现在我们都算是和平年代了,恐怕不足 10 亿人居安思危吧?这次事件告诉我们,战争随时都可能爆发,我们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牺牲。一个家庭为了祖国失去了顶梁柱,全国可以继续载歌载舞,微博热搜还在继续让明星的琐事上热搜。但其子女和父母却是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为了祖国和平统一,他们的生命永远停留在那里,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永远记住烈士们,我们的爱国教育还不够深刻,很多人以为和平是自然发生的,而非我们英雄争取来的结果!

在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没有爆发大规模牺牲的情况下,英雄们永远时刻保持警惕,时刻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付出他们的一切。针对这件事情的观点,难道他们的子女不值得保送大学吗。

知乎用户 RIVER 严​ 发表

个人浅见,20 分太少,建议 30 分,再增加下去就没有意义了,过高且不匹配他实力的地方对他来说也不好。

其次,建议实施加分 n+1 政策

比如清华今年招 100 人,如果有烈士子女加分进来,那他就是第 101 人

无论是对烈士子女的照顾

还是对普通学生来说都是极好又是公正的

知乎用户 陆可水 发表

加 20 不够,还应该免学费

知乎用户 阿拉叔 发表

烈士子女也有很多优秀的,不一定需要这 20 分,这是政策对烈士子女的补偿,对家人的一种安抚,从某种层面上来讲,是公平的!

站在烈士子女角度,如果能选择,只要家人的陪伴,不要这 20 分!

2021 年高考的烈士子女最多可加 20 分, 但加分投档不等于加分录取!

知乎用户 爱分享的敬​ 发表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愿意倒扣 20 分换取父母平安归来

知乎用户 假如我年少有为 发表

烈士,又不只是有军人。

我什么话都不说,只搬运。

具体事件自行百度。

知乎用户 凉心四十八天​​ 发表

烈士子女加多少分,其实我都不关心。因为没有某某学校直降一本线这种操作,实际意义不大。

真正让我写下这个回答的。是每次这种补偿政策涉及到高考之后,某些舆论是真的复杂恶心。

20 分的意义本身不是很大,因为烈士本身就是代价。这 20 分的代价太沉重了。

大部分真正的烈士家人更在意家人的去世,有多少人会指望子女高考加分?让补偿停留在补偿层面。

而且,高考的概率问题让这某些人的担忧显得一文不值。烈士不一定有子女,子女还要看个人。成绩不好,甚至根本不参加高考。参加高考的,“高一分超越千人 “?可真开玩笑。要是到一本线 60 分以上,担心这个还有理由。底层 211 以上学校的分数线在高考大省,1 分也就 10 人左右。学校招生也少。20 分影响确实很大。如果连本科线都不到,20 分能有啥区别?去上个师专还是去学汽修?这个概率问题,1000 多万的考生中可能也不会出来一个人。与其揪着这个问题,还不如处理一下真正的教学问题和某些高校的不规范招生。各类走后门招生的人每年都有,甚至形成默认定例,这里可能有权钱交易,钱钱交易,总之社会的蛀虫

处理真正的教育不公平问题,远比揪着一个个破碎家庭讨论要实在的多

“凭什么他加 20 分?这对我们其他学生不公平……“凭什么?人家父亲牺牲了!为国捐躯,人没了。就因为这个。

没有他们在边疆在祖国各地保家卫国,高考?你考个球。这些烈士有的甚至还没成家,这项政策也无法惠及他的家人。

20 分根本不重要。这 20 分的代价太沉重了。

爸爸妈妈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子女失去了父亲,一个家的中流砥柱没了。一个家庭的破碎,为了保护这个国家,保护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人。

知乎用户 余人绛 发表

多年前的照顾其实更多,比如我爷爷是烈士,当年我爸高中毕业的时候,爷爷的单位 (市公安局) 直接就给我爸安排了工作。。。只不过他成绩好又被老师叫回去高考了。。。只是加 20 分其实仅仅就是一个小安慰,直接安排工作更好。

知乎用户 nvsheng yixue 发表

取消烈士子女加分,会发生什么?

我们会发现:其它各类高考加分的 “合情合理” 都荡然无存。

只有烈士子女能加分,才能继续加分。

存在那么多 “不那么合理的” 加分,却总是把烈士加分拉出来讨论。这就像,一堆差生里,总是拉出一个优等生讨论,优等生确实值得三好学生奖状,但是,差生们值得吗?

烈士子女加分,不应该成为高考加分的奠基石。烈士子女加分合乎情理,其它加分可不合乎情理。

至于我个人对烈士子女加分的看法:加 50 分都嫌少!我也不喜欢这样的讨论,如果烈士们的亲人看到这样的讨论,会很难受。

知乎用户 等腰瘦边行 发表

建议烈士子女招生不计入额定招生就可以了。这样你加多少分都不影响普通人拥军优待是刚需,学位则可以有宽容嘛

知乎用户 我不认识字 发表

这个年代为国捐躯,保送都应该

知乎用户 螳螂在后​ 发表

我不是很赞成,但并不是因为什么对其他考生公平不公平,而是每个烈士的孩子原本的家庭情况、学校教育质量和学习能力都不同,有的孩子可能本来就能考 690 上清华,有的孩子可能天赋点在了厨艺体育,文化分只能考 250,还有的烈士或许根本没有孩子,这 20 分,对他们来讲,有什么意义呢?还是多多的给抚恤金,给发北上广深一套房,给家人解决工作等等,甚至或许给孩子解决北上的户口,让他们来这里最好的中小学校接受教育,就像宏志班那样,或许更有意义。

知乎用户 赫奇帕奇肄业生 发表

不唯物的讲,烈士的灵魂是英灵,用俗务来衡量稍有不妥。但是硬要说的话,加 20 分真的不多,算是为了广大学子的公平削减了对烈士后代的优抚。所以无论我们是什么人,都该永远对烈士保持尊敬。

知乎用户 是达维娅 - Davia 发表

我对这个是投赞同票的。

至于有些人说,这是动用了社会资源奖励烈士,对其他人不公平。如果要论不公平应该是我们先对边关战士不公平的。

立春后,内地气温飙升,大部分地方温度最高达十多度,而喀喇昆仑高原 -35°C,依然白雪皑皑。这里海拔 5000 多米,低温、缺氧、强辐射、随时都可能爆发的高原病会轻而易举地夺取人的生命。边防战士成年累月生活在这荒芜人烟的地方,他们喊叫过不公平吗?

加勒万河谷,蓄谋已久的外军陆续从山崖后面冒出来挤满了河滩,他们用钢管、棍棒、石头向几个中国军人发起进攻。

中国军人想到公平了吗?

他们没有。

他们只想着,这是我们的疆土,我们要用生命去守护捍卫,就是死也不能让外敌踏入半步,他们毫不犹豫地冲进钢管棍棒石头雨中。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敌人:中国军人,只有战死,没有吓死!

祁发宝的一段话代表了中国军人的心声:“有人要团圆,就要有人守护团圆。我驻守边防,是为了守护更多的家庭圆满喜乐,我为国尽忠,是为了给更多老人孩子一片平安乐土。”

这是多么美好的军队士兵,他们用热血之躯捍卫国土、守护人民,他们逝后给他们的子女高考加一点过分吗?

一点都不过分。

给烈士子女高考加分不仅仅是对烈士的一种奖励,而是在推行整个社会对烈士的 “尊崇”,让那些用血肉之躯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士兵知道,这个国家和人民热爱他们,愿意以各种方式感谢他们的奉献牺牲。

日寇入侵,大批官兵不战而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

如今,我们有了一支勇敢善战不退缩的军队,我们应该热爱他们,做一些事情让逝者安息,让战者更有力量。

知乎用户 八度飞雪​ 发表

我经常跟那些不怎么认真的学生讲

你不差这两分了…… 你差的是两百分

加个 20 分,大家就这么不爽

说白了就是

恨人有,恨己无。

别人失去的是爸爸,可我失去的 20 分啊。

好处都是自己的,牺牲都是别人的。

加个 20 分,他能上清北吗?能的话真好!

他加 20 分,刚好挤掉你的名额了?

考公务员,加分项多了去了……

想了一想,这世界所有竞争的招聘,都会挤掉某些人……

不是有一样东西必然是你的

如果可以,他这一生必然还是要他的爸爸。

知乎用户 杨若泠 发表

烈士子女加 20 分是我唯一支持的加分项。

比他娘的少数民族加分公平多了。

知乎用户 楚天霸 发表

应该加 200 分,一年烈士不足 1000 人,相对于高考录取人数 500 万,微不足道。而且,很多年轻烈士还没结婚。

假设我省的一个烈士子女,高考 550 分,加到 750,能上清华了。总比把名额留给跳健美操特长生强。

知乎用户 阳玉 发表

看了一些回答,发现大家关注的点都在 “烈士子女”上,主要的讨论内容都是到底 “烈士子女” 加这 20 分合理不合理。

先说一下自己的屁股,本人家庭没有烈士,本人也不认识任何烈士及其子女。

@babyquant

提出的二等功正好也戳中了我的疑惑点。

相比于 “烈士子女” 那 20 分引发的某些争议,其实后面的 “二等功以及荣誉称号” 造成的实际力度,其实要远大于前者。

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接触过部队,不了解里面的荣誉系统,所以对 “二等功” 没有什么概念,也就自然而然的不去讨论,毕竟没有人可以去讨论一个范畴模糊的概念。

而 “烈士” 这个概念,大家都是清晰的,从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所有中国人,只要九年义务教育毕业,都对烈士有明确且几乎统一的认知。

所以大部分回答,都清一色的指向了 “烈士子女” 加分是否合理,至于后面的那一大段,貌似没多少人真的在乎他说了个啥。

本人因工作原因,曾和部队系统有过一些简单的接触,对于二等功,虽然不如一等功那样看似遥不可及,但是每年都会有一些名额,努力工作好好混,退役前获得二等功的人,我还是认识一些的。

至于 “一等功”,大家都说那是用命换的,其实我在工作中还真的见过一个战士,因为发现了一个工作中的疏漏,直接获得了 “一等功”,那个疏漏当然是很大的,可以影响那次任务的成败的疏漏。

所以在我有限的认知里,一等功也并没有像传说中的那样,需要用一条命去换。

再加上表述中的其他荣誉,我猜那能够涉及到的人就更多了。

最后说一下我的观点:相比于二等功和其他荣誉,我是举双手支持 “烈士子女” 加分的,旗帜鲜明的支持。

我们的军人都很伟大,责任也很重,但是高考加分这种敏感的,能够调动大众神经的事情,还是应当明确界限和边界的。

这件事情奇妙的地方就在于,烈士和其他荣誉属于两个范畴的东西,中间具有明确且清晰的边界。

虽然这些东西都属于军人的荣耀,但是 “烈士” 这种荣耀属于大家都不大想获得的,毕竟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从未有鼓励士兵去当烈士的组织。烈士属于一种职责所在的不得不。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烈士荣耀和生命是冲突的,因为战斗不得不做出牺牲的情况下获得的荣耀,家人在获得荣耀的时候,也只能默默接受,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一个烈士的母亲,如果能够用 “烈士” 的名头换回自己儿子的生母,我想她应该会迫切的希望能够这样。

而二等功这样的荣耀,属于大家都极度想要获得的荣耀,而这个荣耀和战士的生命属性不冲突,一个战士,可以 既是二等功,同时还过的不错。每个家庭都希望服役的家人可以在保全生命的同时多为国家立功,多拿荣耀。

如果这些荣耀用来加分高考的话,那大家拿荣耀的动力会更强。

二等功不同于烈士,烈士相对更客观,一定要牺牲才能是,二等功的主观因素可能会导致寻租的空间,使本身的出发点变味。

所以即使高考加分,也是可以分开讨论的,一个是拿命来抵、为国捐躯的荣誉,一个是活着努力拼到的荣誉,份量上还是有轻重之分的。

知乎用户 小太阳队长 发表

我真的特别特别烦这个问题下大打感情牌的某些答主,站着说话不腰疼,掰扯什么烈士付出了多少,烈士子女失去父母多么难过加点分怎么了?

烈士付出了生命,祖国和人民应当铭记,但是 “xxx 怎么了” 绝不是讨论一个涉及到公平正义的问题时应该有的脑回路,对加分政策的质疑也绝不是否定烈士的贡献和应该给予的补偿与优惠

当质疑被直接认定一个不愿让渡自身利益的心理动机的时候,就已经没法好好讨论了

开辟专线,增加名额,加分之后应当做的一些适应性调整多了,讨论也是有意义的

为什么某些人就忙着展示自己很高尚忙着占据情感制高点,而不愿意好好讨论问题呢?


更新

我一没否认烈士的贡献,二没说加分不好不该加分,我只是单纯认为加分政策可以有更多的完善的细节而已,我甚至根本没有试图去比较 20 分和烈士的生命孰轻孰重,没人希望出现牺牲,现在只是假定已有牺牲该如何进行抚恤的问题而已。有人说应该给钱,提供工作房子之类的,那是另外的话题

没有烈士的牺牲你就无从 bb→烈士的牺牲是一切的前提条件→所以子女应该加分

加分的结论是成立的,但是这个脑回路是错的。我们抚恤烈士,是为了告慰英灵,给予补偿,但当我们弘扬了某种价值的时候,并不意味着要给其他价值踩上一脚

何况这个脑回路可以无限拓展,并不具有说服力,我能在这里 bb 还得感谢发明手机和网络的人,感谢知乎提供了平台,感谢我的手机厂商小米,感谢袁隆平爷爷让我吃饱了,我是不是要挨个磕头磕过去?

在某些同学的眼里,烈士的付出就成了压倒一切的价值,但是他不知不觉就挑拨了对立,这压根就不是探讨 “要不要损害我们的利益去补偿烈士子女”,而是探讨 “是否存在不伤害到无辜的人同时补偿烈士子女的方案”,这个对立其实可以不存在

比方说,某烈士子女加了二十分上了某学校,但是他会把一个比他高十九分的同学给挤下去,这位同学是无辜的而不是活该的,所以我认为多一个名额,把这个被挤下去的同学也招进来,不就很好,多录取一个又不会怎么样

如果仅仅是质疑可行性,或者提供优化的建议,就是没有良知,那这也太粗糙了吧… 现在是 2021 年,而不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详情欢迎移步评论区

知乎用户 猹拉图斯特拉 发表

强烈支持!!!没有父亲或者没有母亲的陪伴成长,相比于正常家庭的孩子,缺失的太多太多了。

建议增加不止 20 分,毕竟,和大家成长环境一模一样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大城市家庭条件一点也不差的,只是户口本上写着少数民族,就加 10 分到 20 分。

甚至可以考虑像贫困专项一样,设立烈士子女招生专项。

知乎用户 光阴的故事 121 发表

不顶事呀,颜宁教授说各校应比照艺体特长生降分 60 录取

我完全同意 Y(^_^)Y

知乎用户 萌之检事正​ 发表

反对的不是烈士加分

而是地主说为了表彰烈士,从你们长工的奖金池里拨一部分给烈士

反正我要是北上广深收租的(原谅我目光短浅),我还真不在乎 20 分

知乎用户 zbb 发表

得了背疮不去治疗,脸上冒出青春痘却大惊小怪。

20 分的增加可能给高考带来不公平吗?

即便承认这个不公平的确存在,但是这个严重吗?

是因为少数人高考加分让衡水的学生变成了血汗工厂模式吗?

是少数烈士子女的加分让河北、山东、江苏等地的考生放弃了童年的快乐,即便对于各科知识掌握的更好,却只能面对专科技校的命运吗?

不是的,这就是粮仓整仓的糜烂,却盯着桌上掉落的米饭一般。

世界是复杂的,不是单纯的全盘否定,也不是单纯的全盘肯定,

而是要多维度分析,再根据实际抓住主要矛盾。

是的,有加分的人必然有牺牲品作为代价,那么可以把加分等同于教育的不公吗?


另外有人提出不从高考补偿,而是另外单独补偿,让我想到了战锤 40k 里的忠嗣学院,也是专门收集烈士子女后代进行教育。

图为忠嗣风暴兵

知乎用户 逝影绝忧 发表

加分还不如送钱……

20 分只能高考用,相当于送了张优惠券。

还不如给军人子女直接上人寿保险,人没了能得到保险公司的赔款。

知乎用户 小峰君 发表

真的不公平,理应根据烈士子女分数对应的大学直接录取,本省 985 和 211 优先录取,外省其次,因为这是最公平的模式。

中国人对于制度缺乏敬畏感,这是天生的,任何制度出现,都会有人想办法做两件事儿:第一,找制度的漏洞,第二,找制度行使者的漏洞。

实际上我国有一段时间,是采用推送制度的,尤其是在上世纪某个特殊时期,然后你知道这个制度被下面人完成什么样了吗?要么凭出身来推荐上大学,要么走后门想办法上大学,至于你的学习成绩,没人在乎。

实际上前些年,也有一些所谓的特招,比如说体育特长生和艺术特长生,从而也催生了一批特殊的游戏规则,比如说作弊替考啥的

你说我们的制度有问题吗?其实没有,部分大学确实需要体育艺术特长生,这个需求在,于是有些人就开始动了歪脑筋,你能咋办呢?

至于身份造假,民族造假,甚至是一些其他造假手段获取加分的事儿,也很多,甚至成了产业链,高考移民,替考,甚至冒名顶替上大学就更不需要多说了。

但是烈士这玩意儿,你怎么造假?相对而言,以目前的手段来看,烈士造假的难度低了很多,倒是可以放开对烈士子女的招生政策,毕竟我们天天在网上和媒体上说,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分明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既然我们知道这群逆行者的付出,那么就帮他们一把吧。当然,我说的是仅限于烈士哦

知乎用户 楚歌 发表

我很敬佩这些为国捐躯,舍小家而为大家的烈士们,但是我觉的相比于高考加分更应该给予烈士遗孀物质上的补偿,以及心灵上的安慰,或者专为烈士子女留下一些额外的录取名额。而如果是高考加分,我认为不合适,我也曾是一名高考参与者,我所在的省份是一个高考大省,我们这个省份的孩子本身就承受着高考的不公平性,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奋斗着,每个人都在凭实力拼自己,但是如果高考存在多种加分制度,那将会让多少考生心寒。当然,没有这些保家卫国的英雄,我们努力奋斗的机会可能都不会有,给他们的遗孀加分没有人会有异议,但我相信国家给予他们的子女更多的培养,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能力,给予他们本领而不是分数,才会更有说服力。(以上发言并无对英雄的冒犯之意,只是想从公平竞争的角度为高考考生发声,如果言语不当,请帮忙指正)

知乎用户 跃星 发表

有哪些比加 20 分更好更科学或者说更受广大知友认可的方案前排已经回答得很多了。我就说说高考公平的事。

烈士子女高考 + 20 分,得到很多反对,认为有违高考公平。

我理解一切反对,因为这次是 “我真的有头牛”。我家真的有孩子要高考。

拿高考公平说事?解释解释什么叫公平?

奥数公不公平?你们说奥数不公平。说智商先天的,学不会就学不会。说奥数要花钱要花时间,对没钱没时间的人不公平。反手你们去报美术舞蹈体育来加分?这些不是先天的?这些不是要花钱花时间?错,这些是需要不高的天赋和更多钱更多时间,是大城市中产最能享用的加分。你们不说不公平了?另外马术加分!高尔夫加分!你们这辈子也不可能加分的项目,你们怎么不出来说不公平了?

20 分多不多?太多了。除了烈属,只有某一民族加 20。为什么后者你们不谈公平之语,对于烈士,你们一个个意见都来了?

20 分多不多?20 分算个啥。高考心态好,一本踩线生多考三四十分也寻常而已。当然心态好的考生并不多见,但是烈属肯定不会上了考场比正常考生心态好。

上次抗疫医生说加分,一群人出来说不公平,我也忍了。学生爸爸妈妈在武汉朝不保夕,你在家监督子女好好学习。加那点分够干啥?可是毕竟抗疫医生绝大部分只是冒了次险,最后都平安归来。而且抗疫医生数量大。所以当时我忍了。

这次你们这些公平党又来了。烈士牺牲的时候有说过 “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 吗?他牺牲的时候你觉得公平,他的孩子加分你觉得不公平了?

奥数有门槛,要智力。美术有门槛,要天赋和钱。抗疫医生有门槛,至少得是医生。烈士没有门槛。你觉得 20 分赚了,你可以为你子女挣这 20 分啊 / 你可以让你父母去领这 20 分啊。

把所有烈属叫过来,挨个问愿意要爸爸(妈妈)还是 20 分?没有人要这区区 20 分,都想要父母。可是问话的人拿不出父母了,只好给 20 分补偿一下。你跳出来了,不公平。太 TM 不公平,当初就应该送你去死,留下这 20 分给你。

你说加分损害了高考生的利益,你说应该发钱就行了,发钱公平。钱是国家给的,给的全国人民的钱,你觉得不亏,所以公平了。我奇怪了,谁家还没有个高考生咋了?对,你说有的家里没有,现在中考升学率才 50%。那我奇怪了,问题又回到最前面了,为什么中考只录 50%,你不出来叫不公平?

“那能一样吗?中考我肯定考上,不公平关我屁事。高考有极少数人多 20 分,我 TM 亏大了,太 TM 不公平了。”

哦,原来是这样,你早说啊。那没事了,你继续叫。其他人别理他们。

最后要说你问我支不支持加这 20 分?其实我也反对,我支持前排的回答:

应该和贫困生专项一样,搞一个烈属专项,一个萝卜一个坑。

知乎用户 M5 患者 发表

你要是能还给人家活的爹妈,保送你博士我都支持

太有感触了,我小学同学,姓王,他的父亲是战斗机飞行员。

因为父亲长年在外,妈妈是职工,本来双职工带孩子就挺累的,这位干脆就一个妈妈。学习管不了他,他就爱做模型,和另一个同学,拿过省奖。

三年级那天,部队来人,他成了烈士子女,从此再也没有爸爸了。

他本来挺调皮捣蛋的,知道自己成了烈士子女后,我几乎再没听到他的声音,他变得更加沉迷于模型中,

学校老师一管的太严,他就用一种说不出来的死气沉沉的眼神看着老师,家里也没人能时时刻刻管他,最后学业荒废了,勉强花钱去的高中,他即使能参加高考,加那二十分有什么用?

高中毕业,听说他应征入伍去了他爸爸生前所在部队,再就没消息了。

如果他的父亲一直活着,陪在他身边是不是能督促他好好学习?他是不是能够维持住学业?

认为加二十分不合理的,你愿意还给他一个父亲吗!!!!!!

知乎用户 季明晨​ 发表

不止应该加分,还应该在一线城市、各省省会和省内非省会经济第一的城市专门修建 “烈士子女福利房”,建筑面积不应低于 500 平米。这种房子应无偿直接分配给烈士家庭,并且免除包括物业费、水电费在内的一切费用,但不可出租与商用(避免有人喝兵血霸占此类房屋出租盈利)。

而且,军人家庭应该享受额外的生育补贴和特殊的生育政策。

知乎用户 陈风暴烈酒​ 发表

那些说 20 分不算什么,20 分不多的,不知道参加的是哪里、哪一年的高考,又或者高考过没有

20 分和两千万,给你你选哪个?

每年评定的烈士大概三百多人左右,每年享受烈士政策加分的,我估计最多一千人。毕竟总不会烈士子女年年都高考一次。如果国家每年花 200 亿补贴高三阶段的烈士子女家庭,也就是每一户高三烈士子女家庭在高三这一年补贴 2000 万现金,直接发给他,我相信民众都会愿意的。

换成 20 分,就不愿意了

烈士牺牲自己的生命,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不再被牺牲

知乎用户 这里有泉水​ 发表

虽然这个问题过时了,但无论多少次我都要说,我不赞同。

烈士的贡献很大,所以建议直接根据其成绩及报考学校和专业,学校将适当分数录取,学校根据录取烈士子女数量额外获得资源,不占用正常考生名额。

这种奖励力度更强且不损害其它学生利益。

有人说 “烈士保护了十几亿人子女理应加分” ,那我问你,有人为了扑救一栋楼的火灾牺牲了救了几百人,几百人一起给这位的家庭奖励,行不行? 太行了。

但我就不**,我单抓住一个人说听说你子女考上 985,把你儿子挤下来让给他女儿,你说合适吗?**

  烈士是为了保护人民牺牲的,然后现在为了补偿烈属,左手 “我不要二十分你能让他回来吗” 右手“你被挤掉是因为你考得不好”,随便抓一个幸运儿的未来牺牲掉?

  烈士帮助的是所有人,其烈属的后续补偿应该全社会按纳税 AA,而不是为了避免 AA 强行让一个人买单,我觉得这种行为,归根到底是把自己的自私合理化而已。

知乎用户 桐生院幸直​ 发表

我明确反对过给武汉援助的医护人员子女加分的规定

原因无非是当事人还在,应该予以物质和荣誉上的奖励,而不是给他们的子女。

同时也反对个任何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加分,这是歧视。

但烈士是绝对的特殊群体,他们已经无法获得物质上的奖励,需要对得起他们的家人。

知乎用户 白苏 发表

高考的重要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说高考是最公平、公正的一次考试,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要知道,高考有加分政策,加分最高达到 20 分。

高考犹如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加分让众人觉得并不公平。

高考加分政策

首先,台湾省籍考生、华侨子女,以及少数民族居住在集中地区,并且不使用语言文字的考生,在高考中有加 5 分的待遇。

其次,少数民族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答卷的考生,以及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高考中可享受加 10 分的政策。

最后,在服役期间获得二等功以上的退役军人、烈士子女以及公安烈士子女,在高考中均可以享受加 20 分的政策。

在高考加分政策中,烈士子女加分是备受争议的。其原因在于,在学校录取时,如果烈士子女和其他考生的其他指标相同,那么烈士子女就可以享受优先被录取的待遇。

烈士子女高考加 20 分引争议,网友 “太不合理”,女孩的话让人泪目

针对给烈士子女加 20 分,以及享受优先被录取的政策,社会上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声音。其一,有些人非常赞同国家发布的这项政策,毕竟烈士是为保卫国家而牺牲,作为他们的子女应该享受这份待遇,也是给考生缺少家庭父母关爱的弥补。

另一种则是反对的声音,他们觉得,之所以烈士子女的考生能享受高考加分政策,归根结底是来自他们父母获得的荣誉。并非是针对考生个人,所以如果给他们加分的话,就破坏了高考的公平性。

两种声音争议不断,烈士子女高考加分引发家长们直呼 “太不合理”,但女孩的一句话让众人泪目 “我把 20 分给你,请您还给我一个爸爸”,这句话一出,让众人的争论声瞬间沉默。

事件分析

其实烈士子女毕竟是少数,国家能够给烈士子女补偿的东西并不多,毕竟一条生命是无价的。至于高考是否公平,其实大家应该明白一点: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每位考生在参加高考中的智力、试卷都未必完全相同。所以没有必要追求给烈士子女加分是否合理,高考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公平的考试,没有强者对弱者的剥削,那就是公平的。

高考给烈士子女加分,对其他学生的影响难以分说

网友一

高考竞争非常激烈,一分能挤掉一千人这是必然现象。如果给烈士子女加 20 分,那就意味着在高考中,将会有 20000 人被挤出高考队伍,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高考给烈士子女加分,对其他考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即便有能力考上重点大学,但由于自己的其他指标都跟烈士子女相同,根据相关政策,烈士子女会被优先录取,自己就成了最终的失败者。

所以,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会认为给他们加分是对自己的不公平,也是一个不合理的决策。但我想说,烈士的英勇殉职换来了我们平安健康的生活,让他们的子女享受一些待遇难道不该吗?

网友二

有句话叫 “有能力者不怕没有机遇”。相信在众多呐喊给烈士子女加分“不公平、不合理” 的声音中,大多数都是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考试成绩非常差的考生。

这类考生本身在高考中就没有多大的竞争优势,如果其他考生又享受加分政策,对自己属实不公平,影响自己考上好大学。

而有实力的考生根本不会在意这一点,每一个机遇和成功都是通过自己争取来的,即便将加分政策给了你,或许你也未必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写在最后】

总之,高考是否公平并没有绝对性可言。有实力的考生并不会将时间和精力用于争议 “高考是否公平” 上面,而是努力学习、钻研难题,提升自己的考试成绩才是最主要的。

知乎用户 怪奇君君 发表

要我看这个政策并不好。

中国某些城市重点高中有一些政策,叫 “计划生”。就是一些特殊照顾的群体(烈士子女、政策性关系户等),或者交一大笔钱,可以加一定分数,走个捷径。但是我看过一些数据,由于重点高中生源好学习节奏非常快,这些孩子最终高考还是在班里排名很靠后,有的甚至因为一开始跟不上成绩一直垫底失去自信而自暴自弃,早知今日,还不如去一个普通高中稳中求进,因此走捷径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许多军官吃了半辈子苦、为国为民流了半辈子血汗,到了转业安置,根据各地转业政策不同,如果正团满三年还能给个副调研员(虚职副处),有的正营干部甚至科员做起,能想象吗?一个指挥过几百人的营长到单位重新学习打字,甚至被一些不上路子的 90 后吆五喝六?即使这样军转干部提拔时也被当地地头蛇既得利者各种欺负,地头蛇们总认为这些 “外地当兵的” 占了他们的岗位和职位,这帮人平时聊天吹自己拥军,但是在自己利益受到威胁时哪管人家的英雄事迹。

我堂姐夫在徐州某陆军部队,去过朱日和,各种去拉练,标准的带兵军事干部,半年甚至一年见不到女儿,每次回家脸晒得跟个黑蛋呢,孩子都不敢喊爸爸,堂姐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孩子从小就失去了很多父爱,和我女儿在一起玩,明显不自信,平时辅导班都是网课,因为孩子如果去线下辅导班每次接送都成问题,无奈之举。这不是军人家属的牺牲吗?何况烈士子女何止缺少父爱,是没有了父爱。。。

现在的大学怎么看也不是过去能改变命运的科举,毕业还是得面临就业,凭成绩说话的地方并不能真正对这些烈士子女产生质的帮助,也不足以弥补不完整家庭给孩子带来的 “不足”。在班里因为加了这二十分还被一些别有用心的阴阳怪气之人说破坏了 “高考公平”。这个加 20 分政策效果并不好且容易动人奶酪 “拉仇恨”,被 “内卷”。

所以,我一直认为帮人就帮到底,帮了一半有时候适得其反。烈士的孩子给加分意义真心不大,直接给人家定制专属特殊职位或者专项津贴吧,大学也不用加分了,包吃住,毕业后只要正常完成学业且在学校无违法犯罪就业给烈士子女特殊安置(特殊编制不动地方奶酪,不被人翻白眼),给碗体制内饭吃兜底了。全国烈士能有多少人? 能照顾就把他们照顾好,把英雄的孩子照顾是可以增加民族凝聚力的。

最大的亲身经历,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去年新冠疫情刚发生的时候,在物资奇缺口罩尚不能保证的时候我们上前线抗疫,当时谁也不知道疫情的情况,也做好慷慨赴国难的准备了,我当时写了遗书,清晰的记得最后一句话就是:我为自己国家人民死,视死忽如归,无怨无悔。只是有个小要求,如果可以请组织替我把我女儿照顾好、保护好。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知乎用户 大猛​​ 发表

这种规定不仅没意义,甚至是起负面作用的。

投机取巧搞个少数民族身份,也能加 5 分、10 分乃至 20 分。

烈士子女,也是加 20 分。

甚至一些做了 “长远规划” 的人,先搞到外籍,再回来当“留学生”,待遇不知道比烈士遗孤高了多少倍。

这样的待遇,只会让投机取巧的人越来越多。

所以我比较赞同另一些回答,比如可以挤掉一些留学生名额来增加烈士遗孤名额。

或者说要加分的话,至少加个 50 吧。50 分对于高考来说也不算很多,可能就是从 985 提升到清北;或者是从二本提升到普通一本。20 分太小气了,意义不大。

知乎用户 勃列日涅夫 发表

其实这是一个加分改革的大好机会。烈士子女加分 40 分起。主要是给出加分调整空间。

怎么调整呢?首先欠发达地区加分 20 分起不分民族,要高于少民加分且和少民加分互斥。少民可选择加分项。愿意选低分的少民加分也可。

之后汉族实施加分和少民持平且和其他加分互斥。

这样就做到了在不取消加分政策的前提下调整加分政策了。

你们觉得如何?

知乎用户 淼歌​ 发表

这个问题就好比你要高考加 20 分还是要你父母当烈士

知乎用户 苏幕遮 发表

单纯加分的方式非常不妥。

烈士的牺牲是为国家、为人民,是高尚的,烈士子女得到国家额外的照顾是应该的、必须的,但以牺牲高考里其他孩子上心怡大学的方式则是懒政。

正确的方式就,应该是在保证其他考生公平公正的同时,额外为烈士子女加特定名额。这才是国家对烈士的应有之义。而不是全体成员享受烈士的奉献,却慷那几个无辜孩子的慨去回报烈士,对反对之声大扣帽子。

知乎用户 加勒比海带 发表

失去了一个爹,才换了 20 分,也好意思说得出口。

我赞成学校随便挑,学费全免,这些人有特权,我没二话。

知乎用户 花窗影 发表

思路没错,确实应该让为国捐躯者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尊重和支持!

但是简单粗暴的做法有点不合适?为什么加 20 分而不是 10,30 分?

可以将烈属纳入提前录取,选择一些并不是热门但是也足够温饱的专业对其进行照顾,至于哪些真正优秀的孩子也不见得就缺这 20 分,或者给予达到本科线就直接提档,类似于以往高校照顾子弟的做法,这些其实都无伤大雅。毕竟就是那么几个人,而且基本上就是底线照顾,无损整个高考录取的公平性。

知乎用户 来来往往 414​ 发表

支持但应该还有专业优先选择权

不然因为加分勉强去了好了两个档次的学校但是却读了劝退专业那还不如不加分

照顾应该是全方面的

只加个分可不行

知乎用户 高安路老实人 发表

只加 20 分太少了。

应该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组织关怀,单亲家庭抚养一个孩子那么困难,至少还需要增加:上大学免费(包括读研)。

知乎用户 锐鸣 发表

20 分有屁用。

高校几等人

一等人外国人

二等人侨民

三等人关系户

四等人户口人

五等人加分人

六等人普通人

普通人里还得分出小镇做题家和名校名师 buff 族。

关系户和户口人,侨民骑在普通人头上就不说了,就当自己父辈没赶上。

外国人骑在普通人头上也不说了,就当为国牺牲,换点驻外大使馆的面积,就当换点出国留学生的名额。

但是烈士只加 20 分就过分了啊。

20 分有什么用?有一个户口值钱? 有一套房值钱? 有一身白皮值钱?

起码得按留学生标准来。

知乎用户 叫我老抽 发表

如果是烈士的子女,他们宁可自己减 200 分,宁可一辈子不能上大学,也希望自己的爸爸或妈妈能活着回来。

我爷爷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牺牲时离朝鲜停战协定生效只有不到 2 个月。那个时候我爸爸 1 岁,姑姑 5 岁,奶奶 25 岁。25 岁的奶奶一个人拉扯着带大了我爸爸姐弟俩,给我太爷爷太奶奶养老送终,其中的艰苦不说了。

爸爸和姑姑姐弟俩现在都退休了,一个从工厂的子弟幼儿园退休,一个从工厂的仓库保管员位置退休,两个人都特别喜欢孩子,对自己的孙子孙女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

希望国家以后越来越强大,不要再有烈士,让孩子能在父母的身边开心的成长。

知乎用户 Martin Wang 发表

我记得之前看到个问题,大概说的是:犯罪人员的亲友子女为什么不能通过公务员政审?

有些回答恨不得把 “家里有罪犯” 当做是社会贡献而要给他们的儿女在 “公务员队伍” 中留个名额呢。

罪犯子女都有人这么想,烈士子女加个区区 20 分又怎么样了?? 20 分算个 p 啊。

有些人就是 nz 拎不清,成天管这些跟自己没点毛关系的东西最起劲。

知乎用户 公子千瑶 发表

烈士子女有基本能力的直接保送军校等。

对于烈士父母和其他的子女,设国家基金,除一次性抚恤外,每月固定领取社会平均收入。

单设小灶,不要从大锅里分。20 分显得不公平竞争,观感不好。

经济发展了,需要增强保家护国的能力,向国防倾斜大家才能安享和平,优军优属是国防的重要部分。

向烈士致敬,有位才 19 岁。

知乎用户 袁鑫 发表

首先表明态度:支持

烈士认证很严格,但凡认证烈士身份了,那就真的算是国家欠他们家的。

如果是感觉高考加分暗箱操作,那么其他五花八门的加分可以严查取消,比如什么自称高水平运动员,什么从小北京皇城根下的少数民族,大清亡了多少年了,还有余荫说不过去了吧。

**如果是单纯眼红他们加了这 20 分,那不用管这些人眼红到跳脚了。说句不好听的:**这些人就是既眼红这 20 分,又不想家里真做贡献死个爸妈成了烈士子女。合着是啥好处他们都想拿呗!

知乎用户 神兔量子波动状态 发表

这根本不是该加多少分的问题,应该直接解决毕业后的工作,最起码给个事业单位编制

知乎用户 apewest 发表

那也要看是哪种烈士,做一个类型学划分,分不同类型对应不同加分来让公民投票,针对不同个体再建立评议机制

这种十分二十分的加分是怎么来的呢?应该评估各类条件对不同弱势群体的影响,设计模型,然后对成绩进行加分 or 加权

其实还是给钱最好,因为这个评估就是扯嘴皮子,也不大损害其他考生利益,

知乎用户 基瓦​ 发表

这种事不要天天往尊敬上、往道德上去谈,就从个人利益角度去谈。

烈士子女加分、军人及军属的优先权等等,是因为军队需要保家卫国,那国家就应该保障军人没有后顾之忧,而这些都是保障的一部分。

我倒要问问了,你们都说这些权利不合理,那换成你去,没有这些保障,你在前线要不要考虑万一自己牺牲了,家里的父母妻儿没人供养,孩子的教育还没有着落?一天到晚想这些的军队能打好仗吗?打不了仗的军队能保家卫国吗?你们是想重现百年山河破碎吗?

说句不好听的,这些权利就是国家必须要做到的,你要想去争取这些权利,去参军啊,那句歌词不是这么唱的么:好男儿就是要当兵!

一天天的,需要军人的时候喊着人民子弟兵,不需要的时候就想着侵犯他人正当权利,国家没立法把你们这帮人抓起来关个三个月清醒清醒就已经很能体现中国的言论自由了。

知乎用户 早睡不早起​ 发表

我以前一同学,她爸在她高考前,给她办了运动特长生,艺术特长生,少数民族,烈士家属。前前后后加了 85 分。

结果她还是没考上。最后她爸给她又争取来了某高校自主招生名额,降了 30 分入取。

知乎用户 愤怒的小野驴​ 发表

如果可以选择,这些孩子宁可不加这二十分,换取他们的父母好好活着。

说到底,真正亏的是烈士们的家属和子女。

知乎用户 徐倩倩​ 发表

烈士拿命换回来的 20 分,某些人都要抢?

何况很多烈士,牺牲在 20 岁前后,很多也是孩子,根本没有后代。

烈士子女高考加分,你可以理解为,这是国家和社会,给所有军警、应急救援力量等特殊岗位人员的一项承诺:如果你不幸牺牲了,放心,你的儿女,由国家来照顾。

连这点儿后顾之忧都不给解决,还对不对得起烈士的付出?

他们献出的是自己的命,他们的子女再等不回父亲了,说句暗黑但现实的话,孩子没有了父亲的陪伴,是会被欺负的!

给 20 分,嫌多了?

你如果能豁出自己一条命去,你的子女就也有那 20 分。豁不豁得出去?

能豁出去,我绝对不眼红那 20 分给你儿子或女儿。

我,“真有一头牛”。我参加过高考,我有子女,他们有一天也会参加高考。

我们都要靠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我想说,为了集体利益牺牲生命的战士们,我没别的本事,但我只是特别想善待他们的家人,我不想烈士流血再流泪,所以我同意白给烈士子女 20 分。

知乎用户 塞北大胡子​ 发表

出发点很好,我很尊重,但个人不支持。

三个原因:

一、英烈之所以被我们尊为英烈,是因为,他们的献身是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更高的,是为了全人类共同向往的价值观——爱国公平正义。给加分这种优惠政策,本就是一种牺牲了公平正义的做法,我支持给英烈家庭精神上的奖励和物质上的援助,但是高考这种本应尽可能接近绝对公平或者能达到相对公平的事儿你搞优惠本就和英烈们传递的价值观相违背。

二、虽然很可能被骂,但是事实是:你无法保证英烈的后代一定是英烈,如果这人本就是德不配位,靠着加分挤掉了本分努力读书的人,换你你心里平衡么?现实生活中,老子优秀不代表后代一定优秀,这和高考制度所追求的 “公平” 也相左。

三、其实加分制度算一种变相的歧视。举个例子,我自己少数民族,内蒙考出来有 10 分加分,但是我考上一本纯靠的是我的真实分数,这 10 分其实完全没产生啥作用,但是人家当年没考过我的人想说我风凉话会怎么说:“那小子?没那十分都上不去,只怪咱不会投胎”,所以所谓的加分制度有些时候反倒会被人嘲笑甚至被当作被鄙视的标签。

所以我觉得,如果真想告慰英烈,那就应该继承英烈们的遗志,把我们共同追求价值观发扬出来——比如,取消所有加分特权,优化高考制度,像理想中的绝对公平或者现实中能做到的相对公平更进一步。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小镇做题家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知乎用户 傅叔叔 发表 十年前,我们的媒体还有些读书人的良心 能搞一搞 “为何寒门再难出贵子”,关注一下留守儿童,乡村教育,关注农村大学生。 现在《中国新闻周刊》居然嘲笑广大的 “小镇做题家” 这种侮辱性的标签,堂而皇之出现在如此大的媒体 …

如何看待衡水学霸张锡峰霸气演讲?

知乎用户 绝对快楽 发表 看了这个演讲给了我满满的动力,去日不可追,来日犹可期!高考加油! 衡水学霸张锡峰的演讲完整视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年少时都不想成为一个普通的人,狂,傲,自信,后来走着走着都不敢提起年少时的梦,想都不敢想,臊 …

哪个省份是高考地狱?

高考是最公平的但也是最不公平的。而且它的不公平所有人都能看到,但往往闭口不提。 比如2001年的时候,北京和山东使用同一张高考试卷。结果山东专科的分数线都比北京重点本科分数线要高。 有三名青岛女生一气之下把教育部告上法庭,最后自然不会有什么 …

如何看待河南洛阳一高考 601 分女生被同村人在家中杀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那天刚听到这个悲剧的时候真的非常震惊而且无奈 在河南,601 分在 120+w 考生中可以上一个不错的 211 了,在这个小县城里也算得上是佼佼者。当她终于摆脱了高中繁重的学业,终于可以设想一下自己的未来,可能那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