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漫谈(科学猫头鹰微课实录)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批判性思维漫谈(科学猫头鹰微课实录)

·方舟子·

大家好。很高兴现在还有这么一个平台能够跟大家交流。我本来是想在企鹅FM《方舟子讲科学》栏目讲一讲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一些话题的,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那个已经做了三四年的音频的平台不能再做下去了。现在科学猫头鹰也要搞音频,要办微课,请我来做一个讲座。我就想到把批判性思维的话题重新再讲一讲,起的题目是“批判性思维漫谈”。所谓的漫谈那就是想到哪就讲到哪了,并不是很系统的。像批判性思维这么一个话题,如果要系统地学,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内是不可能搞清楚的,在美国是要去上一年的课的。所以如果大家对批判性思维这个话题感兴趣,就应该自己再去找一些资料好好地看。我前几天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晒了一本书,是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教材,是把美国的教材给翻译过去了。翻译质量怎么样我不知道,但那本教材作为美国大学的教材,应该还是可以的。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搜来看一看。我今天的话题实际上并不是要系统地讲批判性思维,而只是泛泛地谈一谈。

今年刚开学那一阵子,我曾经在推特上谈到美国的学校现在特别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这是他们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到中学、大学是一直在培养的。这是他们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掌握批判性思维。我当时这么说了以后还感慨了一下:中国开学的第一课讲的是要热爱五星红旗,讲的是爱国,所以这两个国家在这方面出现了差别。一个更重视的是学生的理性的训练,另一个更重视的是感情的培养。这是不一样的,不只是一点点差别了,其实是很大的差别。做了这一番感慨以后,有一个人在推特上给我留言说,我们中国也是讲批判性思维的,在课本里、在课堂上也经常批判这个、批判那个,批判某一个人、批判某一件事。这个人很显然是望文生义,把批判性思维理解成了对人或对事进行批判。

这样的理解当然是错误的,批判性思维不能从字面上来这么理解。“批判性思维”是从英语的Critical thinking直译过来的。英语的critical是一个形容词,这个形容词实际上有两层完全不同的意思。为什么说完全不同?它虽说看上去是一个词,实际上是从两个完全不同的名词演变过来的。一个名词是critic,“批评者”的意思;变成了形容词critical就是“批评的”意思,或者倾向于批判、批评;再进一步引申就是对什么事情不要盲目地轻信,而要保持一种比较慎重的态度。这是critical的第一层意思。Critical第二层意思是从另外一个名词crisis演变过来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危机”或者是“关键”。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里面的critical是从第一层意思演变过来的,就是批评、批判,进一步引申为要谨慎。所以,Critical thinking如果意译而不是直译,应该指的是谨慎的思维或者严谨的思维。这么一说大家就应该明白,批判性思维虽然总是会比较倾向于要批判什么、批评什么,但不一定都是这样。它更偏重于指思维要严谨,不要盲目地轻信。这是古希腊的一个传统。包括critical这个词,我刚才说是从名词critic演变过来的,最开始是从一个古希腊语演变过来的。所以Critical thinking的源头一直要追溯到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一个传统。西方的很多事情——实际上也是现代社会的很多事情——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所以古希腊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文明。在中国就没有这样的传统,虽然偶尔也会有一些人说不要信书、不要信古人什么的。敢这么说的古人也有,但是非常少,而且这样说的人一般都会被看成异端。更主要的,中国古代提倡的是盲从,书上讲什么你就要信什么,或者领导说什么、皇帝说什么、官员说什么你就要信什么;所以更强调的是要轻信、要盲从,而不是要有一种挑剔的眼光,要有一种谨慎的、严谨的思维。所以中国古代的一些经典文章,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前不久方玄昌做过一个讲座,说古文不讲逻辑,实际上说的就是在中国古代是没有批判性思维的。我们没有这种传统,而且往往跟批判性思维是相反的。导致到了现在,很多人都没有经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包括我们。不要说小学了,就是在中学、大学也没有经过这方面的训练,导致很多人思维上存在着缺陷。

批判性思维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问:当看到、听到一种说法或者一种主张的时候,怎么样对它进行评价?怎么样知道这种说法、这种主张是可信的,是站得住脚的?要解决的实际上就是这个问题。在对它进行分析之前,倾向于批评它、不接受它;而不是反过来,听到一种主张马上就信了。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态度。我们的传统讲的是要信,批判性思维讲的是要怀疑——在你分析之前不要轻信。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听到一种说法的时候,首先要确认,它说的是事实还是想象出来的。关键就是区分事实和想象,或者说区分非虚构和虚构。这也是美国教育里很关键的一点,从小学生开始就要去区分什么样是属于非虚构的,什么样是属于虚构的。一段文字拿给你,这个是属于虚构的,还是非虚构的?我们就没有这方面的传统,实际上我们历来是把虚构和非虚构混为一谈的。

比如说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有写史书的传统,有所谓的二十四史。当然,二十四史只是官方的历史,除了二十四史,另外还有非常多的史料,非常丰富。这当然是中国值得骄傲的一方面。但是中国的历史向来就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我刚才说的虚构与非虚构、事实与想象(即史实与想象)的区别。这是没搞清楚的,一直是混为一谈的,从第一部被当作史书榜样的《史记》开始就一直是这样了。

比《史记》更早的那些,像《左传》或者《国语》、《春秋》之类的就不说了,后来的所谓正史都是以《史记》为榜样来写的。《史记》虽然号称记载的是历史,但里面还有一些神话或者涉及到迷信的内容,这个我们可以说是古人的一个局限,我们不谈这个。被它当作历史记载下来的,里面有很多是想象的东西、虚构的东西。比如记载某一个人,他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讲了什么话、有什么样的表情,都写得非常具体,栩栩如生。这个读起来当然觉得很有艺术性,读起来很愉悦,不是那么干燥。所以《史记》里面的一些篇章读起来会觉得很爽,但这是一种更接近于读小说的体验,而不是读历史书的体验。所以,开了这么一个很不好的头以后,中国的史书里头掺杂了大量想象的内容、虚构的内容,是一直是没有和史实分清楚的。直到现在,中国写的史书也是两者一直没有分清楚的。

除了历史还有别的东西,比如中国一个很特殊的文体,一种体裁。这个特殊的文体就是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号称要报告的是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本来应该完全属于非虚构的东西、是真实发生的东西,但是加了文学的字样,就加了很多想象的、虚构的内容。导致读者不知道它说的内容究竟是真的,还是想象出来的、很可能是假的。就出现了这么一个怪胎,一个融合了新闻报道与小说,非虚构与虚构、事实与想象全都混在一起的怪胎。

包括回忆录,有很多也掺杂了想象的东西,把想象当成事实来写。比如章诒和很著名的那本书《往事并不如烟》,里面居然对几十年前发生的事:谁,穿了什么样的衣服、说了什么样的话、吃的什么样的饭菜、说话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居然都记得,写得清清楚楚。细节无比精确,看上去好像非常逼真,实际上恰恰说明它的虚假。一个人即使当时在场——她当时还算是很年轻的,可能才十几二十来岁——即使当时她在场,即使她记忆力非常好,但是过了这么多年以后,是不可能把几十年前那天吃过什么样的饭菜都记得清清楚楚的,对方穿的什么样的服装都记得清清楚楚,明显是想象出来的。所以章诒和的那本书《往事并不如烟》,我觉得其实是应该归为小说的,但一直就被当成是回忆录,这是非常可笑的。这个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是分不清非虚构与虚构、事实与想象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一件怪事。

要分清什么样是事实还有一点,就是要分清事实和观点,这也是美国小学生从小就一直在做的。他们会给你很多说法,然后让你去分清这个是事实还是观点。很多人是分不清的。为什么需要分清事实和观点呢?因为事实表示的是一种客观的东西,是很容易验证的;而观点表示的是一种主观的看法,是不容易验证的。有一种说法:事实有对错,观点没有对错。其实这种说法是很不准确的。观点是有对错的。如果观点建立在错误的事实基础上,或经过了错误的推理,那么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所以观点也是有正确、有错误的。并不是表示一下这是我的观点,然后就可以说:“既然谁都可以说,你就不能说我是错的。”那是没有的事儿,不然的话,我们就没必要争论了。因为很多时候事实是不需要争论的,争论的只是观点是不是正确。如果观点无所谓正确的话,那就没必要争论了。但是,就像我刚才说的,的确,要知道一个观点是不是正确,是比较难的,不像事实是否成立那么明显。

还有的观点的确很难说是对是错的,有的只是一种个人的感受而已。比如争论是中餐好吃还是西餐好吃之类,很难说是谁对谁错了。这是个很难说谁对谁错的观点,但不等于观点或者意见就一定没有对错。有一些东西是不是好吃,是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的。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谈到关于土鸡蛋是不是要比普通鸡蛋好吃。说土鸡蛋好吃,这是一个事实还是观点呢?你可以说这只是一个观点,但这个观点是可以验证的——通过双盲测试可以验证究竟是真的觉得土鸡蛋比一般的鸡蛋好吃,还是个人的一种偏见。所以,分清事实和观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把事实和观点分清了,那么属于事实的部分是很容易验证的,而观点是不容易验证的。大家争来争去的本来是观点,但是有时候在中国往往本来是观点之争,结果变成了事实之争。或者反过来,本来是事实之争又变成了观点之争。事实和观点分不清的话,就很难达成共识。如果只是事实的部分,是容易达成共识的,观点的部分比较难。一旦争论起来,把事实和观点全都搅在一起,要达成共识是比较难的。你即使提出的是事实,他也可以把你当成一个观点不认可。

我还要补充一下,如果一个观点的证据非常充分,那么到一定的程度,是能把它当成事实的。就像今天生物学界都把生物进化当成一个事实,但当初提出来的时候,可以把它当成只是一个观点。只不过后来的证据实在是太强了,有无数的证据能够证明生物的确是进化来的,那么这个观点就变成一个事实了。当然,那些反对进化论的人非要说生物进化只是一个观点,还要去争,实际上还是故意把事实变成了观点,把它们混为一谈了。

除了分清事实和想象、事实和观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握了事实以后,能不能推出结论——就是所谓的观点。我刚才说了,观点并不是没有对错,如果建立在错误事实上,那么这个观点肯定就是错的;建立在正确的事实上,是不是表明观点就一定正确?那也未必,有可能通过错误的推理,推出了一个错误的观点。所以,这就涉及到一个推理的问题,也就是逻辑的问题。所以,批判性思维特别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懂逻辑,要知道一些逻辑谬误,就是思维误区、逻辑陷阱。这个展开的话,那又是一门逻辑课了。对一般人来说,其实不用具体地学逻辑的名词,或者知道一种逻辑谬误的名称是什么。掌握逻辑名词、掌握逻辑谬误的名称,只是有助于理解某些逻辑谬误,或者有助于辩论的时候指出对方的错误。真正要掌握逻辑不需要懂得这些术语,不需要知道这些谬误名称,只要平时留心一点。比如跟人家辩论,别人指出你的错误的时候,你想一想,可能也就明白过来了。但是别人指出你的思维错误的时候,不一定非得告诉你这叫做什么逻辑谬误,这其实是不需要的。只要自己能够理解这个逻辑能不能成立,可以通过一种举例说明的方式来理解。

在网上经常有人来跟我争论,最常见的一个错误就是分不清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那么要指出他分不清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谬误,需不需要让他知道这些名词呢?其实不需要。只要通过打比方或者举例的方式,也能够让大家知道这个思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一定需要掌握这些名词。掌握这些名词可能有助于理解这个问题的实质出在哪里,但是并不是非得要真正拿一本逻辑书,上一门逻辑课,然后去背那些名词,这个并不需要的。

还有很关键的一条,我们一直在讲掌握批判性思维是为了能够在听到某种说法、某种主张,或者看到某条信息的时候,有分辨的能力。掌握分辨的能力是更实用的、更关键的。在朋友圈里看到关于养生的、关于健康的,诸如此类的文章,怎么样去分辨;看到一条消息的时候,怎么样去分辩,这个才是更实用的。

分辨是对看到的信息进行评估。我记得美国图书馆学会曾经提出过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用几个英文字母来表示的,叫做CRAAP,这是五个英文单词的缩写。C是currency。就是说,看到一个信息的时候,首先要看这条信息是什么时候发表的,是不是没有过时,是不是现在比较新的信息,这是第一条。因为看到的信息有很多可能是过时的,所以首先要保证看到的信息没有过时、是比较新的。这就是currency,C是它缩写的第一个字母。第二个字母是R,英语relevance的缩写,意思就是相关性。看到一条信息就要想:这条信息跟你有什么相关?跟你关注的话题有关还是无关?是写给谁看的,是不是面向你的?是一篇科普文章还是学术文章?它面向的对象不一样,写法可能也不一样,严谨性可能也不一样。这是看相关性。第三个是A,authority的缩写,意思是权威性。看到这条信息以后要想: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他在什么样的机构工作?他是不是有资格写这样的文章?他的背景是什么样的?这篇文章是在自媒体上面发的,还是通过同行评议的期刊发的?是书还是同行评议的学术文章?讲文章的权威性,作者的可信程度、可靠程度其实也也挺重要的,因为在中国经常分不清楚,不知道在学术期刊刊发的论文其实比自己出一本书分量更重。在中国特别讲究专著,其实专著可能根本就没有经过同行评议,还不如一篇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第三个A讲的就是权威性。第四个A是accuracy的缩写,就是准确性、精确程度。要知道信息的精确程度,就要知道这个信息究竟是从哪儿来的,有没有文献。如果有引用文献的话,就说明这个信息可能会比较准确。第四个讲的是信息的真实、精确程度。最后一个P,是purpose的缩写,就是目的。为什么要讲目的呢?因为我们需要知道写这条信息、传播这条信息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做广告?是为了学术研究?或者只是为了表示自己的一个观点?为什么要强求这个呢?就是为了知道这条信息是不是有可能出现偏差,是不是有偏见和倾向性在里头。如果是一个广告,当然会倾向于说自己好,忽视对自己不利的内容;如果是观点文章,也很可能会有这种倾向性,因为可能只收集了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忽视了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但如果是一篇学术文章的话,按学术的标准是两方面都要顾及到的,就比较可信。

我刚才说这个CRAAP就是美国图书馆协会提出来判断一条信息准确程度、可靠程度的标准,可以供大家参考,看到一条信息以后怎么样去辨别它,究竟是不是可靠。对一般人来说,更重要的是看这条信息的权威性:是不是权威,有没有来源。即使这个信息看上去很权威、有来源,还要查它的背景,是不是存在着利益冲突。这点也是很重要的,牵涉到他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推销,那么这个目的就很可疑,这个信息就很值得怀疑。这点是为了弥补权威性的,不是说权威性发布的东西就一定是可信的。

对信息的辩认是每时每刻都必须要面对的,因为我们现在号称进入了一个信息的时代,每天要看到、涉及到大量的信息,特别是在网络世界。但是我们现在也是处于一个所谓假新闻的时代,接触到的信息真真假假都有,很多是假的信息、假的新闻。所谓假新闻有好几类,一类是属于宣传,是有意制造出来传播自己的某一种主张的。国内说的宣传,propaganda,一般是由政府机构来掌控的。只能发布某一方面的信息,只能发布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者只能发布对敌人不利的、对对手不利的信息。还有一个是disinformation。如果翻译成虚假信息也不是很准确,本质上是一种假信息,但是发布这个假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打击对手,是为了歪曲丑化对手。还有一类值得担心和警惕的信息,就是把很多事情说成背后存在着某一个别人无法知道的阴谋,这个属于阴谋论。还有一类值得警惕的信息就是吸引眼球,标题党。弄一个标题,如果点进去仔细看,可能内容和标题完全是脱节的,那个标题就是为了吸引你点进去看,吸引你去传播。但是,很多人可能点进去根本就不会认真看,那么留下的印象只可能是耸人听闻的、误导人的标题。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假信息。还有一种假信息,发布人并不是故意要造假,只是要讽刺,这属于讽刺的假新闻。这种假新闻是讽刺性的,不是故意要骗你的,是搞笑的,属于钓鱼。其实也不算钓鱼,就是为了讽刺,国外这种讽刺新闻挺多的。美国有一份报纸叫《洋葱》,就专门制造这种假新闻;还有《纽约客》,喜剧演员博罗威资一直在那里开专栏。这都是搞笑的讽刺的新闻,但是洋葱或者博罗威资的新闻经常被中国的媒体当成真的新闻来报道。这种讽刺的新闻有时候也变成了假新闻,虽然主观上不是想那样的。

在辨别这些信息时,有时候虽然你知道各种各样的假信息,逻辑也掌握得很好,也知道一定要提防这些假信息,一定要小心什么的,但是不知不觉还是会上当。为什么很多人会倾向于相信这些假新闻,甚至是很聪明的一些人?大家知道我经常在推特上跟那些川粉辩论,美国的华人川粉里有很多人是受过很好的教育的、在美国留学的很聪明的人,为什么他们会相信、去传播这些假新闻呢?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这方面的分辨能力,这里涉及到的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他们愿意相信自己所愿意相信的,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心理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是皮特?沃森1960年做的。这个实验很简单,我举个例子。比如我给实验对象一组数字2、4、6,告诉他说,我心里对这组数字有一个规律,然后让他来想我的规律是什么。看到2、4、6,很多人可能马上想到这是一个偶数数列。测试者对测试对象说,你可以提出好几组数字给我,然后我来告诉你对错,这样能够让你知道你想的那个规律是不是标准答案。测试的结果发现,大多数人给的一组数字都是偶数,都是为了证明测试者想的是一个偶数数列。可能是什么8、10、12之类的,三个一组三个一组的全都是偶数,就没人想到这个2、4、6的标准答案不一定是偶数的数列,还可以有别的可能性,比如可能只是要表示整数。但是,大多数人一眼看出这是一个偶数数列之后,提出来的那一组组的数字都只是想证实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从来就没有想过有可能否定自己的猜想。这个现象就叫做确认性偏见。人一旦有了一个偏见,一旦认定了这个数列就是一个偶数数列、它的规律就是偶数,那么就会不停地找各种各样的证据来证明这个猜想是正确的,而不会想到有可能是错误的、能不能找到反面的证据来验证一下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就不会这么想。很多人在心理上都是这样的,都是只愿意听符合自己观点的。去找的、让你看下去的,都是自己已经相信了的东西。如果看到的是不利的,那么他们或者忽略或者认为是假的,或者是把它给歪曲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聪明的人也会犯错误,也会搞不清楚,也会在判断上出现失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甚至包括一些研究批判性思维的人也会犯错误,也会在一些问题上表现得不那么理智、不那么理性,但是他们就是认为自己非常的理性、非常的理智。美国有一个人,我记得还出过一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但是他不相信气候变暖。他认为他的“批判性思维”能够认定气候变暖是站不住脚的,完全走向了批判性思维的反面,但是他特别自信。所以即使掌握了批判性思维的各个原则,即使做各种逻辑题做得非常好,能够分辨各种各样的逻辑谬误,掌握了很多很多辨别信息真假的规则,并不能够保证在任何事情上都能有一个非常理智的、理性的头脑,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够有分辨的能力。

所以,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是一个无止境的、终身的过程。这种训练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辩论进行,我认为我受到的最好的训练,就是在研究生阶段经常在实验室里跟人辩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思维的训练,并不是说非要去上逻辑课,我也没有去上过逻辑课。还包括在网上跟人辩论、写辩论的文章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逻辑思维的训练。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而且是一定要时时警惕的过程。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批判性思维就一定是对的,一定是非常理性的。我也经常提醒自己:在某些事情上面,一定要做到非常冷静,不要让感情,不要让自己可能有的偏见影响了判断。我希望大家也一定要做到。光光知道一些批判性思维的条条框框、一些规则,肯定是不够的。

我今天谈的就这些吧,讲得可能比较乱一点,因为漫谈漫谈嘛。那么接下来看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我可以回答的。

问:加拿大的学校有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吗?

答:关于加拿大的情况不了解,但是我想,因为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是西方教育的一个传统,所以加拿大应该也会这样。

问:要掌握批判性思维,首先要有比较强的语言的阅读理解能力吗?

答:阅读理解如果做得好,也是很好的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当然中国有一些语文教育走偏了,他们理解的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什么的,其实跟批判性思维不一定有关系。但是阅读理解本身,比如现在美国的语文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目标也是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这也是一种训练方式。

问:我想深入了解和训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有什么相关的书籍推荐吗?

答:我刚才说在朋友圈看到了一本批判性思维教材从美国翻译过去了。就是这本书,刚才有一个网友晒了一下封面,就是这一本(即《批判性思维》,布鲁克?诺埃尔?摩尔、理查德?帕克著,朱素梅译)。当然翻译得怎么样我不知道,如果作为一个教材读起来有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因为作为教材会讲得很全面、很系统,但缺点可能就是会比较枯燥,可以看一下,翻译质量我不知道。

问:刚才方老师讲到,一个观点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可以转变成一个事实。证据是否充分存在模糊状态,那就是说事实与观点的区分也会存在模糊不清的时候。我这样理解对吗?

答:我说的观点可以变成事实,指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并不是在现在的情况下,事实和观点会搞不清楚,那个是很少见的。经过比较漫长的发展以后,有了非常充分的证据,某些观点变成了事实;但是没有充分证据的时候,还是只能把它当成一种观点,一种有争议的观点。一个是公认的事实,一个是有争议的观点,这个一般是不会混淆的。

问:方老师,批判性思维会不会导致陷入另一个极端:怀疑一切论?普通大众对于自己的怀疑又没法通过足够的渠道获取信息来解答自己的疑问。这怎么破?对方舟子老师这样的偶像或者权威的观点或者文章也应采取批判性思维,应该如何去做更好?

答:我一开始就说了,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要批判、要怀疑一切,而是不要轻信,要去找证据,要进行推敲,然后才接受。并不是说什么都不信,不是那回事。否则,我们就不需要做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让自己思维变得更严谨了,什么都不信就好了,对吧?所以完全不是一回事。

问:批判性思维在生活中的利与弊有哪些,对生活有何影响?

答:我们今天讲批判性思维,就是因为它能够帮你分辨信息的真假,是很有实用价值的。这些信息有的跟你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如果你掌握了批判性思维的话,就不容易上当。对于各种各样的骗局,金融的骗局也好,保健的骗局也好,医疗的骗局也好,等等,你就不容易上当了,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

问:既然史记、左传、春秋、二十四史……等等都不是好的学习历史的书籍,能否请方先生推荐可供小学生、中学生或者成人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书籍?

答:我实际上并不提倡大家去读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一般来说没必要去读。除了语言上的障碍——一般的人看文言文是比较头疼的——还要分辨史料的真假,是比较难的,需要比较专业的。所以我并不提倡大家去看那些二十四史、看什么《资治通鉴》。甚至《史记》,其中几篇名篇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看,不要作为历史来看。至于要看什么样的历史,当然就看当代人写的是最好的。但谁,我没法推荐,因为我就没有关注过。

问:医务工作者面对刚上市的新药,或者还没有久经考验的“成熟”疗法,如何保持批判性思维呢?

答:关于新药,首先用我刚才提到的辨别信息真假中的一条,就是权威性。我们可以把它套用一下,不一定完全准确:一种新药上市,OK,我们看一下它的权威性。所谓的权威性就是谁批的。如果是中国药监部门自己批的话,我觉得权威性是不够的;如果是美国食药监局FDA批的,那么我觉得权威性是够的。所以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如果这个药是已经FDA批过的,那么是比较可信的;如果是FDA还没有批,只是中国药监自己批的,就很值得怀疑。

其次要看一下研发者的背景。就像不久前阿尔兹海默症的新药,因为研发的上海绿谷本身以前一直在推销假的保健品,什么用灵芝宝抗癌,骗人的这种东西。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以前骗人的、一直在卖骗人的、现在还在骗人的公司就一定不会研发出真的药,只不过这种可能性是比较低的。所以这个背景也是很重要的。

问:方老师,娃现在三年级要看什么书才能启蒙批判思维,娃现在什么都愿意学,后来给娃选了编程。我倒是有意想让他学生物,小学目前还没有,方老师能给一些建议吗?

答:让小学生、中学生多看一点科普的书、科普的文章,这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因为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是有很多共同点的,甚至可以说,科学思维实际上是从批判性思维发展过来的。如果看写得比较合格的——因为现在科普也有很多是很不合格的——比较可靠的科普文章、科普书,对于小孩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其实也是很重要的。

问:请问方老师,以前见到您介绍过孩子在美国的教材,其中有区分事实与观点训练有没有类似的专门训练教材?

答:我不知道有没有关于做事实与观点训练的中文的题目,这个话题好像在国内还没有热起来,所以可能还是值得去开发的。当然能找到的基本上也都是英文方面的了,咱们国内的小孩做就不合适了。

问:如果时间有限,学习奥数和围棋,哪个对小孩个人成长、思维训练有帮助?

答:像下棋啊,做数学题啊,这些都是很好的思维的训练,但是跟我们今天讲的批判性思维关系不是很大。即使围棋下得好或者数学做得好,在信息的辨别方面并不一定就比一般的人强,可能还是稀里糊涂的,都是有可能的。那是属于另一方面的思维的训练,我们说的思维的训练并不局限于一种。

问:“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这话是事实还是观点呢?

答:转基因的食品是不是安全,这个是可以验证的。你验证了结果证明是安全的,那么就变成了一个事实了。我刚刚看到,还有人在争论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是观点还是事实的问题。大家注意,我们从来不会泛泛地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因为那么说的确只能算是一种观点,而且有可能是站不住的观点,因为的确可以把转基因食品做得不安全。我们一直在说的都是很具体的东西,就是某一种已经被批准的、已经验证过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这是一个事实,是因为已经验证过了,我们知道他是安全的。也许有人会问:万一验证错了呢?万一以后发现某种我们认为安全的转基因食品是不安全的呢?那就说明以前认定的那个事实是错的。事实也是会出错的,并不是被认定为事实的东西就一定永远不会错,有可能被新的证据发现我们原来认为的事实是不成立的。

问:对自己亲人身边人的愚昧,用批判性思维也往往行不通,往往影响和睦和谐,怎么办?

答:怎么跟亲戚朋友相处,完全属于感情方面的人际关系问题,跟我们今天讲的理性的思维、批判性的思维没有什么关系。批判性的思维只是帮助自己辨别信息的真假,跟别人争论的时候可能有助于说服对方。但是,跟他们究竟要怎么相处是没法给你指导的。

问:方老师,您说批判性思维需要系统的学习,是否有门槛?

答:批判性思维不一定需要系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长期的训练。我说的训练不一定指那种正规的训练,而是时时刻刻的熏陶、培养、注意。

问:方老师,请问你刚才提到的那位研究批判性思维但又很自信地否认全球气候变暖的学者是哪位?我觉得是提醒自己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答:我说的那个否认气候变暖的研究批判性思维的是英国的一个哲学家,他名字叫马丁?科恩。他是少数的否认全球变暖的哲学家之一。

问:阅读哲学书籍(包括科学哲学)对于训练批判性思维有没有价值?

答:西方的哲学有两个传统,其中一个是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开始的。我们说的批判性思维也可以说是从苏格拉底那个时候开始提倡的,所以这条传统就是它比较偏重于分析。包括科学哲学,相当一些流派是属于分析哲学的这个传统的,读这方面的书对于批判性思维培训是有好处的。

谢谢大家啊,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跟大家交流。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谢谢,再见。

2019.11.23

(XYS20191222)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我们需要怎样的“辟谣”?

疫情肆虐,流言广传。新闻媒体和资讯平台有责任帮助公众筛选出准确的信息,过滤掉虚假的信息——这就是近几年在全世界都很受重视的“事实核查”(fact-checking),用中国人熟悉的语言来说,也就是“辟谣”。 但是,辟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戴口罩背后的思维差异

戴口罩背后的思维差异 作者:离家民 每当发生瘟疫,各级政府、专家就要求全国人人公众场合必须戴口罩。随着武汉疫情的发展,中国很快进入了“口罩时代”,甚至最高领导率先垂范,开会、接见都戴口罩。 但查阅国际卫生组织(WHO)对防疫的要求,并没有要 …

如何判断一篇文章是否可信?

我有一位新认识的朋友,一个地道的福建人,她在厦门长大,而且在厦门大学法学院读了7年的书。早上,给我发来一篇她写的文章《如何判断一个作者是否真专业?》。 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海量的、又观点相反的互联网热文,**如何判断哪一篇具有更高的 …

任大刚丨这个时代抛弃了老年人,还在骂他们不戴口罩 | CareerEngine

1 1月23日凌晨,随着武汉方面宣布“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实行战时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所谓“战时措施”,就是政府管控力度空前加强,包括“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鉴 …

这才是心理学,这才能保护你

Claude Monet, Boating on the Ept 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心理学是伪心理学,不过是巫术与骗术的翻新。 而人容易被伪心理学吸引,因为它显得新奇、独特、有效、解释一切,而且,你似乎通过一篇文章,一个概念,就成了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