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先生会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什么?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编辑:叶姿雨 策划:涅瓦

2020年5月15日上午9时30分,上海长海医院里,著名作家叶永烈病逝,享年80岁。

对于70~90后而言,提及叶永烈一定绕不开两部国民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及《小灵通漫游未来》。

可能你家里都或多或少藏有类似的这俩本书。

但我在查了下他的著作后,发现叶永烈的作品并不止于此,写过“红色三部曲”:《反右派始末》、《“四人帮”兴亡》、《出没风波里》。

甚至还写过名人传记:《走进华国锋》《解读傅雷家书》《走近钱学森》等等。

以上的作品,只是这位大佬作品中的一小部分,他就像是现代达芬奇,近乎全能。

看过他的人生,才知道什么叫硬核。

作为圈内同行,刘慈欣这样说:“叶永烈是1980年代中国科幻繁荣时期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重要的作家,自己是读着他的作品长大的。”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堪称80后、90后的维基解密。翻开这本书,如同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一样,充满了仪式感。

小朋友的问号要靠《十万个为什么》解答

1961年,叶永烈的另一本代表作《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1984年,作者续写《小灵通再游未来》;千禧年前,作者又写了第三部《小灵通三游未来》。

小灵通三部曲带给80后、90后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人造器官、在线课堂、人造肉、智能手机等等,很多在现在都已经实现了。

但对当时年少的你来说,冲击力不亚于你第一次看到《银翼杀手》。

叶老不仅是个伟大的写书人,他也鼓舞了许多写书人。

1976年,时任上影厂编剧的叶永烈发表了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掀起国内科幻第二次高潮。三年后,24岁的后浪郑渊洁看完后鼓起勇气,给idol叶永烈写了封信。

叶永烈十分感动,给郑渊洁回信,并附赠一本《小灵通漫游未来》,希望小伙子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郑渊洁来信

不只是郑渊洁,连更年轻的韩寒、郭敬明,都受过老先生的鼓励。

比方说韩寒刚出名,被全网批评说韩寒学习偏科时,叶永烈却站了出来,说:“他是一个特殊的人,不能用常规来要求他。

2000年,韩寒在《对话》节目中被百人围着喷了一圈。

对于郭敬明,叶永烈也保持着宽容态度,甚至专门写过文章,认为《幻城》是当下“玄幻小说”的代表作。

当人们以为叶永烈只是个作家时,他其实还拍过电影。

1981年,改革春风吹满地,叶永烈则以导演的身份拍了一部电影《红绿灯下》。

这部看起来像是跨界玩票性质的电影,居然成了的黑马,拿下了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

除了拍电影外,老爷子也十分喜欢摄影。

他的作品门类许多,有风景摄影:

雪山行者-丽江-2005

也有随手拍的照片

浦东三炷香

叶永烈就背着照相机,游历了世界的许多角落,我翻了翻老爷子的博客,感觉说叶老周游列国也不为过。

06年,66岁的他,还去过切尔诺贝利

他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地:

2009年3月 星条旗下的麦当劳 圣地亚哥

目击美国同性恋大游行2009年6月 旧金山

倒卖美元的小贩 墨西哥

除了在写作、电影、旅游 很有建树外,叶永烈也一直走在时代科技的前沿。

在1992年,电脑还是一个极度新奇的玩意儿的时候,叶老给自己和老伴配了两台286电脑。

叶老和老伴一人一台电脑

在2005年叶老博客《叶永烈:加盟博客的感想》中,叶老说道:“喜欢玩电脑的我,玩过QQ、泡泡,用过Skype,当博客席卷网络的时候,我理所当然也加入其中。”

叶永烈不管在哪个年纪,一直都很潮,而他也对最前沿的科技也饶有兴趣。

2019年4月11日,79岁的老爷子发表了最后一篇博客《叶永烈:三访硅谷特斯拉》,就记录了他去特斯拉考察电动车的经历,并且对特斯拉的电动车大加赞赏。

而这一切资料,并非我空穴来风,都是从叶永烈老先生的博客中收到的。这个存在于虚拟世界的博客网站,让我感觉他始终对这个时代的一切未知都保持着好奇。

叶永烈官方认证博客

最让我这个新媒体撰稿人感到叶永烈牛逼的,还是老先生不仅在博客上持续耕耘,而且题材广泛,有的甚至十分猎奇。

更新到2019年

有研究彭加木外星人劫持说的:

还研究日本人写科幻史的:

当然也有紧贴时代,和百度对线的:

我着实好奇,叶永烈如此的爱好广泛,他的形象也十分硬核,而他的的人生,又究竟是如何推动他走到这个地位的呢?

从茨威格的《三大师》中可以知道,代表一个时代的伟大作家,需要经受住数千种形式的沉沦。

为了完成《人间喜剧》,巴尔扎克连续工作20年,每天只睡6小时,一生喝了一共5万杯浓咖啡。

而写出“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的狄更斯呢?他10岁时全家因为欠债坐牢,童年为了还债当上皮鞋坊学徒,47岁时才撰写出《双城记》。

叶永烈,也经历过大风大浪。

1940年8月30日,温州,叶家三子叶永烈出生,说起他的家世,只能用硬核来概括。

1周岁时照片

叶永烈父亲叶志超早年从军,担任过少校副官,之后任职四家钱庄的老板、温州商业银行行长。

叶永烈的父亲喜欢在银行开门前,给员工培训《古文观止》,好奇的叶永烈也跟着学习,其父与人谈论当天新闻、时事、经济时,他也凑个热闹,为他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未来播下了种子。

叶永烈父子合照

成绩惨不忍睹

小学时候的叶永烈,十分可爱

虽然成绩翻车,但叶永烈文学天赋不错,11岁的时候,叶永烈就在《浙南日报》发表了一篇《短歌》,斗志昂扬,并立志考上北大新闻系为祖国做贡献。

此诗一经发表,不仅被《浙南日报》编辑再次约稿,叶永烈也成了学校的名人,同时还“连升三级”,从少先队员跳级成为大队宣传委员。

除了天赋异禀外,叶永烈也嗜好读书,中学时期,叶永烈把家里四大书柜的书都差不多看光了。

1957年,高中毕业的叶永烈正准备报考北大新闻系,就读北京大学的同乡写信告诉他,新闻系一个省只有一个名额,请他三思。

他老爹也劝诫叶永烈,读化学至少还有口饭吃:

“新闻记者其实是很危险的职业,但你念化学,不管怎么样毕业了以后,可以做做雪花膏,可以做做肥皂,总归有一碗饭吃。”

就这样,一个文艺青年选择了学北大化学系。虽然专业不合口味,步入大学的叶永烈很开心,笑得合不拢嘴。

叶永烈在北大

进入北大后,叶永烈并没有放弃文学。

叶永烈因为文采了得,被当时头部的各种刊物频繁约稿。

他在校刊上发表诗作《踏雪飞奔》;在《北大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写在炉旁的几页日记》;还在《北京日报》、《前线》杂志、《湖南文学》等发表诗作……

但是时间到了1958年5月,叶永烈却遇到了人生的滑铁卢。

1958年5月,叶永烈的父亲和哥哥被划分为右派,被降职降薪,叶永烈也当即断了生活费,难以继续读书。

这是一个沉沦的时代,也是一个上升的时代。

在时代的路口下,叶永烈却靠着他的才华,抓住了机遇。

此时,适逢中国普及人民教育的阶段,1949年,我国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

但到了1976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中国老百姓的识字率迅速提高到60%以上。

在大力普及教育的趋势下,国家也急需叶永烈这样的科普天才。

为了完成学业,同时减轻父母经济负担,对科普知识饶有兴趣的叶永烈开始四处供稿,每一篇稿件少则2元,多则10元。

1959年,叶永烈把自己所有的科普作品汇编成合集,投寄给上海少儿出版社,没想到竟然出版了,书名叫《碳的一家》。仅此一本书,他就拿到了100多元钱的稿费。

《碳的一家》

在60年代,100块钱可以买800斤大米,或是151.5斤猪肉,或是看1000场电影,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维持叶永烈一家3-4个月的生活。

1960年,看到生活曙光的叶永烈在北大宿舍奋笔疾书,依靠自己化学系和擅长文学的优势,写下了《十万个为什么》,独立赚到了人生第一笔大钱。

写《十万个为什么》时的叶永烈

依照当时叶永烈和出版社的约定,每写一条“为什么”,就可以拿10元稿费,为了多赚钱的叶永烈,写了346条。

1962年解放日报报道

《十万个为什么》完成后,叶永烈又写一个展望未来的长故事,于是1961年,紧跟着《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也进入了创作阶段。

小灵通手稿

写完《小灵通漫游未来》后,叶永烈被下放到农村种水稻,对生活的充满希望的叶永烈,索性研究起了水稻,写了一本《水稻日记》,结果又被升职任命为水稻管理员……

巨大的赶稿、劳动压力,再加上节衣缩食,叶永烈由于营养不良患上了肺结核住进了北京大学医院,医生劝他退学休养。

这一耽误,就拖到了1963年。本来有些疲惫的叶永烈,却从爱情中得到了前进的动力。

他的妻子,一生挚爱杨慧芬,却在叶永烈这样贫困潦倒的情况下,依然陪伴在他的身边。

杨慧芬结婚照里,她有着一双麻花辫,一身花衬衫、一条墨绿色长裤。

结婚后,夫妻二人直接贷款买房,打了一张130元的欠条买下了一间离文定路不远新村里十二平米的屋子。这村子前身是一条臭水沟。

现在的漕溪一村567号

因为买房用光了二人的积蓄,夫妻二人连床都买不起,第一个月两个人睡在地板上。在这种环境下二人捱过了最难受的那几年。

爱情的模样

因为买房用光了二人的积蓄,夫妻二人连床都买不起,第一个月两个人睡在地板上。在这种环境下二人捱过了最难受的那几年。

展望未来的小年轻夫妇俩

写作时的叶永烈

从1973年写到1976年,三年时间,叶永烈出了十本书,没有拿到一分钱。不过杨慧芬并没有让叶永烈就此放弃,这才有了叶永烈的转机。

叶永烈的十本无稿费书

直到1977年2月26日,人民出版社才补寄给叶永烈一份稿费通知,共计320元。2014年,叶永烈特意在此通知上写了一段“补记”,叙述自己当时激动的心情。

“十年‘文革’中是没有稿费的,我仍然出版了十本书”

1976年,《石油蛋白》问世,中国科幻文学进入第二春。叶永烈也大跨步迈上了人生巅峰。

除了科普创作外,时间管理极强的叶永烈,同时也开始导演了纪录片《向宇宙进军》。

叶永烈(左)与航天员合影

在1978年,叶永烈又采访著名作家高士其,为高士其撰写长篇传记《高士其爷爷》,也圆了自己做记者的心愿。

1979年,上海长宁区少年宫·张崇基摄

最终,叶永烈也得到了属于他的荣光。

1979年3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叶永烈被授予了“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他是史上得到该奖项的第一人。

而在2005年10月,叶永烈又荣获了中国首届“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科幻世界》副主编拜访叶永烈·2016

2019年11月,第30届中国科幻银河奖出炉,叶永烈获《科幻世界》40周特别纪念勋章。

这也是叶永烈获得的最后一份荣耀。以科幻奖项为叶永烈画上句号,实在再合适不过。

叶永烈充满广泛爱好的硬核人生,在经历无数困苦和磨练之后,取得了耀眼的成功。

终究,十分遗憾的是,这么一个有着丰富人生以及深刻知识的大师,还是在2020年的5月15日9点30分病逝,享年80岁。

许多大师在离开人世的时候,总会在自己的墓志铭上面留下最有力的一个句号。

萧伯纳在他的墓志铭上写道:

“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写下《物种起源》的达尔文,他的墓志铭则是:

“他把世界翻了一个遍,虽然并不完全。”

而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墓前写下:

“全世界的哲学家都在想方设法解释这个世界,但是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在感伤之余,我也思考过,这么一个伟大的科普大师叶永烈,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死亡的呢? 他会想在墓志铭上留下什么呢?

我在2018年叶永烈做客的CCTV-1《开讲啦》中,找到了答案,这位老先生的:

“请到上海图书馆来找我”

这些简单而朴素的话语,反映了叶永烈对生命最为立体的思考。

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条生命,一条是自然的生命,它会因为肉体的老化,而渐渐地腐朽、消亡,最终步入坟墓之中。

当叶永烈意识到这一点时,他道歉道:

“对不起,我不能为你再回答什么了。”

而人的另外一条生命,则是文明的生命,只要一个人的某项事业被人类文明彻底铭记住时,他就永垂不朽。

于是,当叶永烈先生看到他的《十万个为什么》,已经成了小朋友们认识世界的万花筒。他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里的“未来”,现在也基本得到实现时,他的生命,也已经和不朽的文字凝结在了一起。

如果在未来每年的5月15日,你们想要缅怀这位伟大的导师。记住叶永烈所说的:

“请到上海图书馆来找我”

**参考资料:
**

1、叶永烈博客****http://blog.sina.com.cn/yeyonglie

2、叶永烈《历史在这里沉思》

3、叶永烈《第一次投稿》 中国图书评论

4、叶永烈《双人伞·叶永烈家庭传记》

设计/视觉 火日立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Starship Troopers的公民社會思考節錄

為什麼今天公民權只給退伍軍人? 因為他們是經過精心挑選的,他們更聰明? 荒謬!軍人並不比平民更聰明,在很多方面,平民聰明得多 軍人都是有紀律的人? 說法倒是很吸引人,但紀律是部隊強加給我們的,退役後還能不能自我約束,誰也說不定。 我猜,因為 …

Starship Troopers的公民社會思考節錄

為什麼今天公民權只給退伍軍人? 因為他們是經過精心挑選的,他們更聰明? 荒謬!軍人並不比平民更聰明,在很多方面,平民聰明得多 軍人都是有紀律的人? 說法倒是很吸引人,但紀律是部隊強加給我們的,退役後還能不能自我約束,誰也說不定。 我猜,因為 …

科普一下工业党

工业党是在中国大陆特殊的互联网环境下产生的一波很有趣的政治思潮,直观的反应了当下中国部分群体的社会意识。在年轻人中有很大影响力。 工业党这一概念产生于2011年,其出现与当时中文互联网盛行的白左小清新密切相关(即他们所谓的“情怀党”)。白左 …

科普一下工业党

工业党是在中国大陆特殊的互联网环境下产生的一波很有趣的政治思潮,直观的反应了当下中国部分群体的社会意识。在年轻人中有很大影响力。 工业党这一概念产生于2011年,其出现与当时中文互联网盛行的白左小清新密切相关(即他们所谓的“情怀党”)。白左 …

柳建树的私聊

你们要记念被捆绑的人,好像与他们同受捆绑。(希伯来书 13:3) 引子:严肃的话题 我和爱人偶尔会谈起英强。说到最后,总是谈到一个话题:“你说,他们会不会被抓?” 我总是缓慢地说道:“很有可能。”同时摆出严肃忧虑的神情。然后,话题在沉默中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