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雾化、上门输液、营养补给:一个86岁的老人如何在“家庭ICU”扛过新冠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元旦当天,北京某三甲医院的急诊大厅

这是一则86岁的老人感染新冠后,在就医检查、专家指导,以及非医务专业的家人自助治疗下,最终转危为安的记录。这一家人的经历当然不能作为操作指南,但在部分地区医疗资源紧张的当下,他们踩的坑以及积累的经验,或许能给其他人提供一些启示。

(注:必须强调,文中提到的用药、治疗方案等具体的医疗决策只限个人,如果参考相关做法,请先咨询专业医务人员意见。)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图 /  格雷

编辑 / 李屾淼 lishenmiao1989@126.com

2022年12月18日,我的奶奶感染新冠了,并在第二周发展为重症。最近的半个多月,我从海量关于“老人感染新冠后如何救治”的信息中筛选和鉴别,再向家人科普并达成共识,最后付诸实践。吸氧、雾化、上门输液、营养补给……一位曾多次报道新冠救治的媒体朋友说,“你这就是家庭ICU的水平了。”

这或许不是一份最科学、最规范的医学样本,甚至走了一些弯路,但却是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

特别要感谢一位权威重症专家的线上指导,在老人的整个病程中,这位专家给出了许多中肯而有效的建议,也平复了我焦虑的情绪。正是专家的一句话,启发我把最近的经历分享出来——“帮助一个老人扛过新冠这件事,并不是都要到医院里去。”

退烧后的低血氧

12月18日,姑姑发病三天后,奶奶开始嗓子疼,撕裂般的疼痛让她吃饭喝水都很困难。此时,我们全家也在陆续发烧,我爸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把家里新买的5L带雾化功能的制氧机、血氧仪和耳温枪送到了姑姑家,并带去了我提前准备好的感康、必理通(对乙酰氨基酚片)和布洛芬各一盒。

我之前看到一些报道,老年人感染新冠,未必会像年轻人一样高烧,但会因为肺部感染造成血氧饱和度降低,持续缺氧很容易发展成重症。于是我反复叮嘱姑姑,一定要定时监控血氧。

奶奶平时的体质还算可以,只有轻微的高血压。每年的常规体检,大生化的验血报告几乎没有提示异常的箭头。有一年春节,奶奶在我家住,我们全家都得了流感,只有奶奶幸免。我们由此推测,这次新冠奶奶也会安然渡过。

当然,现在看来这个判断太草率了。

18日白天,奶奶的体温为37.3度,身上有点发紧,血氧97。平时习惯了每天出去遛弯的她,这天改成了在屋里走。晚上11点烧到38.5度,服用一片必理通后退烧。19日早上5点半又烧到37.8,嗓子疼到无法吞咽。姑姑蒸了鸡蛋羹,硬逼着奶奶一点点吃下去。还给她做了菜肉小馄饨和萝卜汤。 

整个病程中,我们不断给奶奶灌输营养的重要性——营养是救治新冠感染的基础,这个病不是着凉上火造成的,而是病毒感染,只有充分补充营养,才能有抵抗力。“要往嘴里塞东西啊!”我每天都提醒奶奶。姑姑和我爸妈这段时间变着花样给奶奶做她爱吃的,确保每天鸡蛋、肉类、碳水和维生素等营养素的补给。

当时,我看到网上有专家提议,刀片割喉可以适量吃冰激凌镇痛,于是建议让奶奶含点常温的水果,但考虑到自己多年的慢性结肠炎,她还是放弃了。因为这个病,奶奶平时饮食结构相对单一,很少吃油腻和肉类,而且几乎不吃水果,常年用复合维生素片代替。忌口也非常严格,香蕉、菠菜、韭菜这类她认为“滑肠”的食品,从来不碰,也不喝牛奶。感染新冠后,在我们的催促下,她说自己每天吃的食品种类比平时多了几倍,包括鸡蛋、蔬菜、肉类(以鸡肉为主)、豆腐和各种面食,每天喝一杯VC泡腾片水。

19日白天又烧到38以上,吃了两次必理通。但是胃口还可以,吃完就睡,血氧95。我在家人微信群里建议吸氧,被拒绝了。吸氧这个事,后来无数次成为我跟家人发生分歧的主题,他们的最大顾虑是——吸氧的依赖性和氧中毒。此时血氧值95,还算是安全范围,我也就没再坚持。

为了缓解奶奶难以忍受的咽痛,我爸又送去了口含片、口腔炎喷雾和止咳化痰浆,但好像没起什么作用。姑姑发来一段视频,奶奶边吃饭边擦脸,我以为是吃完退烧药在擦汗,姑姑说不是汗,是在擦眼泪——吞咽的时候疼得直掉泪,让人看了心疼。饭后吃完退烧药,连药带饭都吐了出来,因为嗓子太疼了。

此时,我看到一篇专家访谈,提到“要对高风险死亡、高风险重症的病人,给予高度关注,这些病人要早用抗病毒药物,而不是一般的感冒退烧药,是真正具有抗病毒能力的药物”。于是我在家人群里第一次提出,以奶奶的年纪,如果在家不能控制,还是要去医院,医院有抗病毒药。

当时,我通过互联网渠道尝试购买辉瑞的抗病毒药Paxlovid,但是几个平台都显示断货。和睦家医院要求必须患者本人到场才能开药,我们不想折腾病中的老人,没有尝试。

12月20日早上,奶奶体温37.1度。此时我以为奶奶就跟我们一样,挺过两个发烧日,就取得阶段性胜利了。我们在群里点赞,“奶奶真棒。”家人们日夜紧绷的神经也稍微松弛下来。但嗓子疼还是没有缓解,下午又烧到38.5度,这引起了我的警觉,因为参照家人的经历,第三天都没有再出现高烧。

此时我在线上咨询了那位重症专家(以下简称“专家”),鉴于当时北京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和急诊人满为患情况,专家建议我们先在家监测血氧和呼吸频次,以及是否出现憋气胸闷的情况,并提醒如果第四天还是发烧,建议去拍个CT,看是否发展到肺炎,“发展为肺炎是比较麻烦的。”

▲急诊大厅

21日,奶奶退烧了,全天都没有发烧。她迫不及待地拄着拐杖在家里“活动活动”,胃口也还可以。我们以为这就算度过了最难的发烧日,开始走向康复,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22日,还是嗓子疼,伴有咳嗽,咯痰不畅。姑姑发来的视频里,奶奶躺在床上,看起来很疲惫。白天的血氧92。我们按照制氧机说明书上的指导,一次吸一小时左右,血氧保持在96。傍晚时血氧掉到了90。

我有点慌了。当时网上遍布“沉默型缺氧”的提醒——“有的老人在严重低氧(甚至血氧饱和度低于70%)时仍没有明显的胸闷、呼吸困难,这是非常危险的,需要立即吸氧。如果缺氧短时间内不能得到纠正,病人很容易进展到危重症肺炎。”“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低于等于93%,可判定为重症,低于90%需要立即就医。”

但血氧这么低,带着老人去挤一趟医院,需要很大的勇气。这时专家给了一个重要的建议:氧气不要停,吃饭、上厕所都戴着,晚上睡觉调低流量也吸着,帮她坚持一段时间。还可以通过做雾化帮助排痰。专家又发来一张“清醒患者的俯卧位”图,建议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让病人做俯卧位,这样可以帮助排痰,利于空气进入肺部深处。

“血氧低于等于93属于重症,低于90需要立即就医”,这句话萦绕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当时北京的重症高峰正在临近,我看到一些来自急诊室的报道和现场照片,有些犹豫。当我说出想带老人去医院的想法后,专家提醒道:“你明天去各大医院,估计都要碰壁,你要小心这么一折腾再给老人折腾病了。”于是我们决定还是先在家观察。

23-24日,体温正常。自主血氧在94左右,老人又按捺不住下床溜达了。我几乎每小时都询问血氧和吸氧情况,吸氧时能达到97。

最危险的第二周

12月25日,发病的第八天。奶奶血氧91,腿上无力,她认为这是一直卧床造成的肌肉萎缩,需要下地溜达。

家人们都坚持不能持续吸氧,否则会氧中毒。期间我发了很多关于沉默型低血氧症的科普链接,都提到需要持续给氧,但应者寥寥。大家都觉得奶奶胃口可以,精神也还行,没必要一直吸氧,更没必要去拥挤的医院冒险。姑姑发来了奶奶痰液的照片,很粘稠的黄痰。我们怀疑合并了细菌感染,于是吃了一次抗生素。

眼看血氧走低,我去姑姑家看望奶奶,一测体温37.3度,又低烧了。我马上决定先独自去医院探路。首先选择了离姑姑家车程10分钟的某三级医院。正是午饭后,急诊大厅和走廊摆着一张张移动病床,躺着的基本都是老人,边输液边吸氧,监控器不时发出警报声。家属在仅有的一间诊室外排队,诊室内有两个医生,屋里和屋外排队的有十几个人。但总体还算有序,没有网上看到的那么混乱。我在现场拍下照片,发到家人群里:“病人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我建议及时来做检查、确诊,然后对症用药,越拖越不利。”

▲急诊输液室

这时,去不去医院成为家里最大的分歧。我主张去医院,姑姑看到奶奶精神不太好,基本算是支持我。最大的反对声来自我爸,他坚称,这种自限性疾病“吃不吃药都是七天康复”,关键是在家补充营养、多休息。此时去医院,再折腾坏了或者交叉感染,得不偿失。“如果都能七天康复,怎么最近会有那么多老人去急诊呢?”我反问。

下午的时候,奶奶体温37.7度,又烧起来了,我爸也开始犹豫,在我的再三催促下,傍晚5点多,我们开车带着奶奶、拖着轮椅到达了急诊大厅。

此时大厅比下午时拥挤了不少,护士说目前没有氧源,急需吸氧的只能去别家碰运气。门口不断有120送来的病人,急诊没有床位了,120送来的病人可以交押金留下车上的折叠床。但120的调度员说大概要等一两个小时才能派到车。

到医院后,我们三人分工,我爸找地方停车(此时通向急诊的道路上排了很多车,很难找到车位),姑姑推着奶奶找个人少的地方等候,我负责挂号、排队问诊、开化验单据。穿梭在大厅和走廊,余光就能看到躺在床上的老人,闭着眼、戴着面罩吸氧,不知是睡着了还是晕了过去,他们脸上的表情叫人不忍多看,我下意识地低着头快速走过。

医护资源很紧张,唯一的诊室内只有一个值班大夫,三四个步履匆匆的护士用沙哑的声音确认每个病人的情况,CT室的操作台一度没有医生。所幸验血和照CT的人不算太多,排在我后面的一位癌症患者家属说他们最近两天跑了三家医院的急诊,都因为人太多,没做上检查,现在总算排上了。

晚上9点左右,我们拿到了各项检查的结果。验血报告显示白细胞不高,但是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比正常值高出6倍。肝功也有一项异常。CT报告显示:双肺多叶段间质炎症,符合病毒性肺炎改变。

医生看了结果,询问我们选择口服还是输液抗生素。这时分歧又来了,爸爸坚持认为白细胞不高,又伴有肝功能受损,没必要输抗生素。我和姑则坚持输液,因为在家口服过一次抗生素,收效甚微。二比一,最后决定输液。医生还开了化痰和雾化的药。

输完液到家已经晚上10点多,奶奶累得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直接上床睡了,饭也没吃一口。五个小时,我们都累得精疲力尽,更何况是一位高龄的肺炎病人。到家后,用之前设定的3L流量供氧,血氧只能到94,只能提高流量。

“我们辛苦是应该的,但别做无用功,多看周围实实在在的病例,网上的东西只能作为参考。”夜里11∶23我爸在群里发消息,他还在犹疑白细胞不高是否有必要抗生素治疗。

对老年患者而言,感染后的第二周是最危险的,最容易发展为肺炎,而此时正好是奶奶发病第二周。老年人的病程跟普通人不一样,要分别对待,特别要注意退烧后的低血氧症,以及老人因为营养不良等原因造成的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合并细菌感染。这些信息我之前并不了解,都是随着北京重症高峰的到来、专家们进行科普后才知道的。

26日,继续去医院输液,晚上又烧到38度,浑身无力,夜里咳得睡不好觉。

27日,去复诊,医生又开了三天的抗生素注射液。这时我才想到,把前两天拍的CT和验血结果发给专家过目。看过片子,专家回复“还行”,我悬着的心放松了一些,“但输抗生素的确是没什么用,好好休息是真的。”专家又说。

这天,我通过一个医生朋友找到Paxlovid,但当我去现场拿药的时候,才发现是不丹产的印度仿药Paxista。这位朋友说是通过药代拿到的,它跟Paxlovid的药效一样,用法也一样,收费也是3000元一盒。我当时有点懵,先拿了药,后来在车上查了一些关于仿药的信息。询问专家后得知,发病到第九天,即便吃Paxlovid也没什么用了。我决定把药退回。后来得知这款蓝白盒的印度仿药,价格在网上被炒到了三四千元。

28日,奶奶感觉身上有力气了,夜里可以睡整觉,也感觉到饿了。这两天每天去急诊输液,排队等位占去很长时间,平均一趟来回要四五个小时,奶奶的休息和进食规律都被打乱。

一大早,奶奶非常坚决地宣布:今天不去输液了,只想在家睡觉。再加上专家前一天的建议,以及刚新冠感染转阴的我爸和姑姑这两天也被折腾得身心俱疲,我们决定今天在家休息护理。

这时我爸转发了一篇张文宏医生的访谈:“这次我们发现,因为急诊医疗资源紧张,在急诊滞留的患者很难保证充分的营养供给,两三天一过,营养跟不上,也会出现重症进展加快问题,这时再用上救治手段也未必起到效果。而营养质量好,免疫水平好,病人可能就会扛过去。”——仿佛是对我们这两天去急诊的“无用功”作了总结。

29日凌晨,姑姑发来抗原检测结果,奶奶一道杠了,痰液的颜色由深黄变浅,体温也正常,但血氧下降到90,吸氧能保持在96左右。我又咨询了专家,回复“一直吸氧,增加点流量”。

▲被多次转发到家人群的截屏

我把判定重症的标准里关于血氧一项用红笔划线,然后截屏转发到家人群里,不断提醒他们,奶奶现在血氧低于93,还属于重症,一定要保持吸氧。这个截屏我反复发了多遍,还转发了一些关于缺氧的危害和重症持续供氧的重要性等科普文章,考虑到他们可能没时间看完,我特意把每篇的重点截屏,并用红笔划出关键信息。

作为回复,我爸则不断发来吸氧依赖和氧中毒风险的文章。

通过这次经历,我对长辈接收资讯的方式有了深切的担忧。他们从不追究网络信息的来源,而只是记住自己想看的内容(关于医疗方面,大多是吃药的副作用)。无论你后面如何展示权威的信源去反驳,他们都固执己见,一概不理。

12月30日,输液停了两天,奶奶又浑身无力,痰液深黄色。一摘掉氧气管,几分钟的时间,血氧就从96迅速下降到87,甚至更低(没敢断氧太久,不知道最低降到多少)。这么低的血氧,经不起去医院来回折腾,在急诊室的低氧环境里需要戴口罩(以防交叉感染),如果再找不到氧源,对病人是很危险的。鉴于之前输液后身体有了好转,而且我们手上还有没输完的药液,因此决定继续输抗生素。这个决定或许并不科学,但考虑到以上因素,我们还是这么做了。

我想到了提供上门输液服务的互联网护士,在网上找到一家看起来靠谱的平台,马上安利给家人。他们立即对上门人员的职业资质、耗材卫生等提出质疑,我用网约车服务进行类比,并把“销售68037次”的记录发给他们,证明这是一种很畅销的医疗服务。“没有办法的办法,那就试试吧。”我爸说。

上门的护士很准时,手脚也麻利,配药、扎针几分钟搞定,她说自己在医院干了18年护理工作,最近两年开始上门服务。这几天非常忙,平均每天接二十多单。奶奶对护士的手法很满意,几乎没感到痛就扎好了。之前在急诊输液时,她曾被一连扎了三次。

因为最近订单太多,守针服务取消了。护士教给我们换液和拔针的方法后,又赶去下一家。在家输液,可以调慢流速,奶奶很快就睡着了。初次体验很成功,家人都很满意,觉得这268元花得值。

31日,奶奶说好多了。又有力气下地走了,咳嗽也见好。继续上门输液,今天是最后一袋药。辞旧迎新的日子,朋友圈里都是庆贺和喜悦,我们却为又要去医院复查和开药感到焦虑。

为“二次感染”做准备

元旦一大早,我在网上看到《找床位 北京紧急医疗信息》后,决定去一家“氧气情况”和“拥挤情况”都显示绿灯的三甲医院看看。急诊大厅位于地下一层,门口有共享轮椅。输液室外排了十几个坐在轮椅上等待的病人。一块玻璃门隔出“急诊抢救区”,不时传出“xxx家属请到急诊抢救区”的播报声。我询问护士台后得知,这里的氧源也很紧张,现在有不代表一会还能有,初诊病人一定要到现场才能挂号。

跟家人商量后,我们决定还是去之前看诊的那家三级医院,至少复诊可以不带病人直接挂号。我带着病历独自去复诊,不知是不是新年的缘故,大厅躺着的床位少了,看诊的人也少了,诊室内两名医生接诊四五个病人。

医生询问病情后,换了另一种抗生素注射液,并表示之前那种“劲儿不够”,所以痰还是这么黄。但也提醒,消炎只是辅助,还是要多休息,补充营养,靠自己的抵抗力扛过去——没想到在不用折腾老人的情况下,这么顺利就完成复诊,对我们来说这真是最好的新年礼物了!

又在家输了三天液,症状日渐减轻,黄痰变白,身上也有力气了,不知道是药力所致还是熬到时间也该好了。

关于抗生素的使用,这几天张文宏医生的一段讲话在网上刷屏:对老年人这类高危人群,不要滥用抗生素,这是无效治疗,还会延误病情,“那些输抗生素后出现好转的病人大多并非药物起效,而是自己‘命大’。”我爸看到这段话估计要举双手赞成。但我在急诊室看到,大多数老人都在输抗生素,即便白细胞不高。医生的解释是,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即便细菌感染,也不一定表现出白细胞升高,黄脓痰就提示有细菌感染。

我没有足够的医学知识和经验来评判治疗方案,但从自己和家人的体验来看,这个病确实因为个体差异而表现得千差万别。或许对很多医护来说,这也是第一次在实践中面对如此多的新冠病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更从容地面对下一次。

病程接近三周的时候,奶奶的血氧恢复较缓慢,我又咨询专家。

“别老躺着,适当下地运动。保持低流量的吸氧,休息的时候尽量多吸一会。”

“不到三周,可以下床走动了?”我问。

“我们鼓励从发病第一天,就要尽可能地下地活动。”

我这才恍然大悟,之前怕奶奶走动起来耗氧量大,我特意给她准备了移动马桶,并告诫家人:“在血氧没恢复到93以上之前,就按ICU的标准护理,奶奶的活动空间只能是床和马桶之间,不要多走动。”看来,所谓的“家庭ICU”也需要有专业人士的指导。

现在病程已过三周,虽然奶奶还比较虚弱,但身体在逐步恢复中。这场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战役,眼见要收尾了。

▲急诊大厅

“有研究表明,高危人群二次感染的预后并不好,这些人免疫系统本来就不行,身体状况很差,可能第一次感染后活了下来,但再受到第二次冲击就不一定了,因此一定要对老人严防死守,尽量不要二次感染。”——我把从报道中看到的一句话发到了家人群。

“怎么防二次感染啊?”——姑姑追问。

在全面放开和感染者增多的情况下,手里有药,心里不慌。听说抗病毒药品即将下发到北京各社区医院,我决定最近就去咨询一下。这次自助救治的经历让我切身体会到:在部分地区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充分了解相关科普知识,并在家备好药品和医疗器械等,或许比盲目地去挤医院胜算更大。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多地ICU告急,大白肺再现,奥密克戎的重症风险被低估了吗?

浙江日增100万感染者,青岛日增50万,东莞日增25万…… 疫情海啸呼啸而至,北京、湖北、河南、天津、四川、浙江等多地医生都在鏖战新冠病毒,重症高峰正冲击其中一些地区,临床一线告急,医疗资源的挤兑随之而来。 医务人员大量感染加剧了医疗资源的 …

老人被困感染潮:缺药、延误、死亡

收录于合集 #魏荣欢 40个 **文 ****|**魏荣欢 **编辑 **| 毛翊君 在殡仪馆排了一天队 94岁,患肺心病、胆结石,家住昆明 讲述者:外孙女刘云 12月12号我去看望姥爷,帮他剪指甲、洗澡。第二天两岁半的二宝开始发烧,我也嗓 …

「阳了」之后,独居青年、小婴儿和99岁老人的故事

奥密克戎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我们也在习惯于与它正面交锋。 我们找到经历过这场交锋的人——一个独居的年轻女性,一个全家相继感染的三代家庭,一个出生后一直住院的小婴儿,一名83岁患有基础疾病的心事重重的老人,一名72岁的老人和他99岁的母亲。 …

我带82岁奶奶旅游,发现她才是真的社牛

网瘾老年人, 每天要喝二两半白酒 这是一趟寻常的旅程。最重要的目的地在云南,去西双版纳看杜鹃花,在野象谷看大象,住民宿、打卡网红甜品、逛古着店。社交平台上的旅行攻略十有八九都这样。 这又是一趟不同寻常的旅程。共享这段经历的两位主人公,是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