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下架,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新京报贝壳财经​ 发表

我自己是做律师的,也是做 IPO 的,所以对于这件事本身就不发表什么议论了。

但是想多说点题外话。做律师这十多年,除了普通遵纪守法的企业家,我遇到过两类企业家,一类是比较传统的民营企业家,有原罪那种的,没什么文化,历史上肯定也不清不楚的,比如一些矿老板、地产商什么的;还有一类就是某些互联网新贵(比如 p2p 这样的)。

这两类人有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矿老板、地产商什么的,虽然历史上干过不好的事儿,但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还是敬畏法律、敬畏党和政府,所以呢,对律师也比较尊重,律师直言他们某件事有法律瑕疵,他们都会认真倾听,并真的想办法在能纠正的时候纠正,因为他们知道是自己不对。如果是政府行政不作为导致的一些瑕疵,他们也会想办法尽量和政府沟通好,总之就是把该做的做足了。

互联网新贵呢,真要是专职诈骗的 p2p 也好,他们通常和矿老板们类似。但是有一些人,是真心觉得自己的业务不符合法律要求的时候,是法律错了,法律落后了,自己没有错,自己是创新,自己有一堆投资人支持,投资人都不是善茬。有一阵子国家似乎也比较容忍他们。这样的人往往比较傲慢,对律师也不大尊重,用律师大多就是让律师帮他们融资,要上市了,如果律师告诉他们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应该怎么样的时候,往往对律师的建议嗤之以鼻,如果是大公司,干脆就用那些躺平的听话的律师。反正强势的不得了。

我自己其实算是解决方案行而不是事事 Say NO 的律师,但是对于后者,也还是不大谈得来的,也因此颇丢了一些客户。

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很了不起,智商比我高多了,也非常有勇气,我只是希望,他们还是多了解下中国国情,对法律、对党和政府多一点敬畏,可能才能更长久的为社会做贡献,同时给自己、给团队、给投资人带来良好回报。

知乎用户 petriv​ 发表

看来真出大事了。

注意措辞,是 “严重违法违规”。

注意时间,7 月 2 日 - 7 月 4 日,只有两天。

注意起因,网传滴滴将国民级数据交于美国。

等来辟谣了吗?

没有。

宣布启动审查之后,2 天就可以定性为 “严重违法”,那可见问题是何其严重,何其明显,何其猖獗。并且间接证明了网传消息非是捕风捉影。

前天启动审查的公告中曾说 “防范风险扩大”,当时还以为是一句套话。今天看定性速度才知道,那句话如同 “紧急制动”,对今天之事早有预判。

所以我很担心的是,很可能这个掌握国民级别地理信息数据的柳家数据公司,确实犯了点原则性错误。碰了大是大非的红线。

为什么国家没有第一时间辟谣?

如果是谣言,那么在百年之庆期间,咱会有足够动机把这些可能令人人心惶惶的部分否认掉。比如说,滴滴虽然严重违法,但没有危害国家安全,性质不用切莫传谣。

官媒辟谣最大动机不是为了企业家,是为了社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恐慌。

但现在看来,审查者似乎不能保证滴滴没做那些网传的那些事,没必要提冒着给自己打脸的风险替滴滴解围。

所谓的严重违法,是怎样的严重?谁也不好说。谁也无法提前做排除法。

综上所述,网信办透露的信息是:

有风险,还没审就感觉到了。

严重违法,问题明显到两天就能定性。

网传滴滴出卖国民信息,却不能立刻否认。

这事还不够大条么?如何管理这些跟车走的数据需要性,必须提上日程了。

从马斯克的自动驾驶系统遍布中国,我们就开始防范特斯拉了,关键场所不让进驻。为的就是防止自动驾驶借用图像识别、测距雷达等装置收集地理信息并上传至不该去的地方。特斯拉说要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可以说是毫无选择的事。跨国公司的数据本地化,中国志在必得。

这时如果滴滴信息泄露的事彻底实锤,岂不是敌在本能寺?

关于地理信息大数据的违规收集和上传,将会是 “战前非法测绘” 的新表现形式,充满了时代特征,同时数据收集能力和分析能力高了以前几个数量级,风险也不可同日而语。

由于技术和商业模式迭代太快,基本没有什么前例可考,监管很难次次都追上。因此各国对数据主权的争夺,基本上都基于一种 “先留住再开发” 的心态,把国民级数据当做饱含资源的领土一样去争夺的。国民的数据属于国民,只要这样想准没错。

中国概莫能外。

在事情最终澄清之前,滴滴最近将会很难熬。

其实尽管到了这一刻,我还是愿意相信滴滴没有真的触碰那根关于民族大是大非的红线,我还是觉得他们不会作恶到那个程度。宁可事后被打脸,我也愿意相信中国企业家是有底线的。柳家不会像网上损的那样美利坚四世三公,合众国满门忠烈。他们没必要,也不至于。

但如果最后一刻还是实锤了卖国,我也只好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企业家了。我会不得不接受现实。


顺便,小心滴滴的脾气。

当时关注热搜的网民应该还记得。

上次滴滴司机杀人案频发的事激得民怨四起,引起各方关注。当时滴滴也是停业整顿,立刻用一刀切的方式夜间停运,给用户一个下马威。虽然当时滴滴官方不承认,但是用户普遍认为是被针对了。作为有网上基础设施性质的垄断企业,就是要用户体会一下 “没我不行” 的小脾气。

发票什么的赶紧报销!出差频繁的人,赶紧找寻替代品。

知乎用户 安好心​ 发表

#滴滴出行被下架#

作为常年备受关注的独角兽滴滴上市之后,本来以为又是一个财富神话,不过上市之后没几天的故事竟然如此跌宕起伏。

下架通知有几个值得注意关注的点:

1. 并没有说明下架期限(现在的状况也可以说是无期),参考顺风车事件,产品一些 app 的报警措施,都研究了很久很久,没记错的话,一年多吧,这个产品才再次上线,相比于数据合规性问题,想要妥善解决,可能更难。

2. 里边有一句话,叫做『防止风险扩大』,说明风险已经发生。至于到什么程度,还需要继续研究。

3. 说的是滴滴下架,其实旗下的花小猪也被部分交通局明文下架,至于小程序,联合打车平台(比如高德地图)滴滴相关服务会不会下架,小程序不好判断(腾讯的投资关系),但是这些其他平台应该会很快下架滴滴服务个人猜测)

4. 下架依据的原因,除了网络安全法之外,还有国家安全法,国安法,这…………,肯定不只是个人数据那么简单。

5. 心疼滴滴的员工们…… 本来以为公司上市财富自由,如果数据真的有问题,一部分人被送进去都有可能……

6. 滴滴的独立董事,有个来自苹果的 Adrian perica。(苹果在 6 年前给滴滴投资了 10 亿美金) 西点军校毕业,是美国陆军的一名情报军官。

7. 前两天滴滴刚上市被审查,股价大跌,然后很多朋友喊着抄底,果然,抄底的困难就在于,你不知道底在哪里……

8. 另外,相比于其他公司上市时候的大张旗鼓,滴滴可谓是静悄悄,我朋友圈里有很多滴滴员工,上市当天他们也没有任何发言,为什么滴滴选择『静默』上市,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知乎用户 李明殊​​ 发表

反观国内,滴滴从来不是第一位,相信也不是最后一位。不仅是国家安全,更是个人安全,亟待维护。用户隐私希望就此开始被保护,拨乱反正!

而最近的亲身经历,加上此前的多年信息,信息泄露早就让我苦不堪言。

二手车客服回答:信息平台共享!

[最近准备卖自己的车,却发现二手车平台,…​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pin/1392102507686977536)

事情原委:我只在某子二手车登录,在某天二手车点了下微信小程序(没有注册,没有登录,没有留信息)

结果没过一会,就有电话来约验车。第一次是某子二手车,然后第二天,突然在中午吃饭那一阵,来了 N 个电话,都是二手车,开始毅然拒绝,说泄露隐私。然后就问了是什么平台,结果被告知两个平台,或者整个平台的信息共享!?纳尼?我问你们泄露用户隐私,回答说网上都能看得到。为了保留证据,直接电话录音。

在这个个人隐私风口浪尖的时候,还这么胆大妄为,不顾用户隐私保护的行为,实在深恶痛绝!前些日子还在打击餐厅点菜时发生的个人隐私泄露问题,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打击网络个人隐私泄露?

最早是从买房开始,刚开始是各种房地产销售问你要不要买房,当时因为想要知道些信息,于是还饶有耐心聊了聊。再然后,房子买完,问要不要商铺,要不要公寓。我以为就此结束,其实不然。再然后开始各种装修公司,地砖公司,油漆公司等等,几乎是每天都有电话。直到现在房子已经装修完一年,仍然有络绎不绝的电话打来!这还没有完!下一波就是问房子要不要租,而且也是一个接一个的打。现在产证没有满两年,根据当地的规定是无法转让和买卖的,接下来证将满两年之际,我猜大量的中介公司要打电话来问 “房子考虑卖么?”

除了房地产,我家宝宝也刚出生不久。离开上海妇幼保健院没多久,就开始有拍影集的电话。以医院为由,上门拍摄后,迫使你(道德绑架)购买相框。而后,又开始各种保姆,培训等电话骚扰不断!甚至他们都能直呼宝宝的姓名和出生时间!可见连小朋友的个人隐私都暴露无遗。

而我个人的号码也是用了有 11 年之久,一直比较谨慎留信息,仍然不能幸免。除了我,我夫人也不能幸免。

前两天,夫人打电话过来说差点被电信诈骗了。说是在某东上买了境外的东西,说要办理报备。此前外汇交易的她,当时没有多想,就问要怎么操作。结果是让其下载一个叫云视讯的 App,幸好她留了心眼,网上去查了下,发现被诈骗的人不计其数,竟无人约束?

而在这两天,又有电话直呼其名,宣称其为某某政府机关,要传话。当然这个老掉牙的诈骗,被她一眼识破,挂掉电话。

想想连大家熟识网络的用户,很多都难逃一些诈骗手段,那么那些没有网络意识和防诈骗意识的老人们呢?被骗之人数不胜数,防不胜防。究其根本仍然是个人隐私泄露!才让那些骗子有机可乘。

在这样一个个人信息暴露无遗的环境下,谁能因为骚扰电话或者诈骗电话而独善其身?除非他重新办理一张电话卡,哦不,估计也不能逃脱。看来只有回到书信且马车时代,才能杜绝。

所以借此也希望所有用网络的用户,尽力保护好自己隐私,而无法保护的,则谨防受骗。但凡有金钱转入和转出,密码和验证码之类,一定要慎重!

假使这次滴滴下架事件,能大力整改数据隐私问题,万幸!如未能改,耗子尾汁。

知乎用户 Neo​​ 发表

注意一个问题,去年 11 月份出台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指导意见,是经济层面的。

而这一次,是根据国安法和网络安全法。

反垄断,可以长期调查研究,反复博弈,择机实施,给出处理意见。

然而国安法和网络安全法更刚性,更无需投鼠忌器。

我之前觉得今年的反垄断,会按照对社会经济重要性依次解决。

商业服务、金融、交通、内容几个巨头都有机会上榜。

从市场占有率来说,目前共享出行一家绝对独大,其实很有可能在很靠前的排名被处理一下。

但是这次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基于安全考虑,而非反垄断。

**这就说明,**问题肯定不是因为抢跑上市。

一个巨型企业,反垄断的处理都要让路 还有什么呢?

显然投资和资本市场这点事情,已经不是事儿了。

后续:如果只是,只是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反而对他们是件好事儿。

毕竟字越少事情越大。。。。。。


以上,供参考

知乎用户 王家 CFA​​ 发表

很多人不明白,用户的位置和行程这种地理数据,属于 “极度敏感”。

美帝有个真实例子,某位大兵手机里面的锻炼 app,因为记录了大兵健身跑圈的数据,把隐秘的军事基地位置给暴露了。

仔细想想滴滴涉及到的数据敏感度和数量有多么惊人吧。

另外以前我就说过,目前的互联网公司,不但没有数据安全的意愿,也没有数据安全的能力。相反各个胆大包天,为了 KPI 可以肆无忌惮的滥用隐私数据。这东西不单纯是技术部门和法务 / 合规部们的工作,而是公司核心原则。如果不是高压线的话,内部就会出现 “平庸的恶”————不是类似于间谍那种有目的数据转移,而是为了短期利益小团体利益,非常麻木冷漠的把长远利益给贱卖了————比如数万个人隐私信息只卖几毛钱这种。互联网公司上层急功近利种下的因,就会收获下面胡作非为的果。

所以哪怕不停的折腾,我也尽量把 APP 的权限给统统关掉,防止它肆无忌惮的搜集隐私。至于它们承诺的什么保护数据的夸夸奇谭,我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知乎用户 查无此人 发表

字越少,事越多。

感觉滴滴这次遇见的事还是比较大的了。

第一,适用的是网络安全法而不是反垄断的有关条文说明,这次主要的问题存在于收集个人信息而不是垄断行为。

第二,这次的检查不是一系列 APP 的违规通报,而是单独一个 APP 晒出来公示。说明了滴滴的影响力确实大,类似于一种基础设施提供,并且用户规模庞大其次就是说明这个问题也很严重。

最后网上传的关于美国上市而投送传输资料的信息。暂时还是空穴来风的状态,不能确定真假,但是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事情应该是抓到了实锤。毕竟我们用滴滴的时候最少要注册会员,另外的话需要告诉我们的位置以及我们的出行地点啊,从这上面来说个人信息还是蛮多的。

知乎用户 喵教授​ 发表

“你太高看他们了,他们懂什么是资本主义?最多倒退回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资本主义是靠侵略和掠夺别的国家而积累资产的,他们敢侵略谁呀?不被侵略就阿弥陀佛喽。他们只能剥削本民族的百姓,或者贱卖自己国家的资源,以满足自己贪得无厌的私欲。”

——教员。

高瞻远瞩的教员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像滴滴如此大的一个企业,非但不去积极发展海外业务,为国为民谋利,反而是把国民的数据信息打包卖给境外势力。

太可怕了。

“如果有 10% 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 20% 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 50% 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 100% 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 300% 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资本论》

如果查实,滴滴基本上就没了。

6 月 30 号上市,7 月没的话,可能会创下百亿企业玩儿蛋最快的速度。

希望国家狠查!

知乎用户 宅夜千​ 发表

滴滴把一些危害很大的数据送到美国应该是可能性很大了。

这里要说下滴滴有能力获得的数据会产生怎样的危害性 (国安介入和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两者都能对上的危害):

这远不止道路和用户数据这么简单。

比如一,可以根据用户经常的上车地点,筛选出很多在中央部委与其他关键部门的中低层员工来,并进一步分析出其出行线路,休闲场所,家庭成员数量等。以及常用联系方式。这样的一份信息对外国情报机构的价值如何估计都不过分。

比如二,一些特定人 (如央企采购部门,关键技术研发团队等) 的行动轨迹,什么时候会单独在外,什么时候出差出差的目的地是哪?这些信息既可以分析出采购需求和技术进展,又能给出安全的私下沟通时间地点。不但情报机构,相关的外企也会大价钱购买这些信息。

比如三,各个部委和关键机构何时出现大规模加班情况 (意味着有积极重要的工作)

知乎用户 飞跃本屯​ 发表

×× 不常有,赌赢当收手。过去在风口上飞起来的经历,导致部分人把部分当初的权宜之计抬高到祖宗之法的政确高度,有着刻舟求剑式的路径依赖,这里面就包括改流归土 “调动积极性”。

我们都知道,这些斡旋中外的互联网平台在相当程度上僭越了国家治权。他们是皇权不进站的包税人,是用家法来替代国法的小利维坦,是在帝国主义,反动派、及党和人民三个鸡蛋壳上跳舞的互联网藩镇。

滴滴应该是把我们的个人信息打包奉送给了美国人,但我们要问一问,当今这些打着 “实名制”、“网安”,“大数据分析” 旗号向你我贪婪地索取手机号,身份证号码,支付信息,定位信息,面容指纹,录音,检索记录等一切个人信息的代治者们,将其打包转手卖给各路黑产大手子,甚至献给美国人的只有滴滴一家吗?

除此之外,那些滥用审核机制,用自家办法随意定义 “郑智敏感”、“违法违规”,“非法字符”,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互联网大搞事实上的防供限供,限制 “苏联公民在莫斯科红场骂美国总统自由” 的互联网藩镇;那些滥用热搜推荐机制,豢养别动队打手,无中生有指鹿为马放大次要矛盾掩盖主要矛盾的互联网藩镇。他们的问题又待什么时候广而告之?

大争之世,不应相信满嘴猪油的世界公民们的任何赌咒发誓唱念做打。这些年来,某些做法对组织度的损害极大,侮辱极强,希望这次事件成为触底反弹的开始,而不是进一步下探的开始。

知乎用户 赤水. 鲁 发表

滴滴赶在 6 月的最后一天紧急上市,自以为小算盘叮当响。

结果 7 月 1 号举国欢庆腾不出手,3 号就加班加点的查办,4 号宣布下架整改,这次的子弹飞的又快又准,一看就不是空枪。滴滴行为可以称之为互联网林生斌,以为蹭着 100 周年的仙气就能得道成人原地飞升了,结果人在做天在看,一道天雷就能劈出了他们的狐狸尾巴。

话说回来,早在去年网信办就针对非法收集用户信息开展行动重拳出击,如果仅仅是这个罪名,还不至于让网信办周末出手加快处理,所以滴滴究竟做了什么,如果单纯是非法收集了 APP 信息,似乎罪不至此。

坊间流传甚广的说法是滴滴无意间将国内的数据传往了国外,这个消息并没有得到确切的证实,我更愿意和大家聊聊这次滴滴案中出现的一个新法条——《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这是从今年开始施行的一条新法,简单来说正文中提到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13 次,凡是和公共通信、信息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相关,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设施全算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我们普通人可掌握不了这么大的数据库,说白了这个法条就是针对某些中国皮外国心的企业去的,不管你跑到了哪里,只要敢危害中国网络信息安全马上严查。

那为什么今年滴滴会撞到这个枪口,有句话说得好,豺狼当道,安问狐狸,这还是拜某位前辈所赐,去年字节跳动在美丽国也被审查继而被要求强制收购,当时举国震怒,字节这种体量的互联网巨头,一旦被收购,其技术、算法、数据、用户敏感信息统统会落入敌手,严重性不言而喻,外交部第一时间声援字节跳动代表国家坚决表示反对,结果转头字节就表示自己无惧审查,同意收购。

品品字节的发言,这个逻辑也是满分,我不怕打所以你尽管来打我好了,打不死算我输。

为了摆脱指控,2020 年字节把自己的数据中心搬到了加利福利亚,2022 年打算在爱尔兰建立数据中心,所以国内用户的数据也会被国外处理,最绝的是,为了防止西方人质疑数据泄露影响海外市场,字节禁止中国员工访问国外的代码库,讽刺的是,我们却没听到字节禁止外国员工访问中国数据库,难道中国的用户信息就不怕泄露吗?

不仅如此,字节甚至连审查中心都搬到了国外,当一款 APP 的数据中心审查机制全部以西方政策为主要参考时,这个平台会呈现什么样的言论与政治倾向令人怀疑。

数据为血,审查为喉舌,当一个企业披着中国皮,却流着西方血说着外国话的时候,很难再相信这款 APP 的胸膛里还跳动着一颗中国心,比起资本家,我们更要警惕这种忘本家。

有此为例,滴滴泄露数据给国外的传言才甚嚣尘上,但是这一切毕竟还是猜测和传言,网络上还没有任何实证证明,也许滴滴确实只是非法收集用户数据被举报了,如果传言真的属实,那么需要调查的可能就不止滴滴,那些将数据中心移到国外的 APP 更需要警惕。

知乎用户 神兽 发表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维他奶那边也扯出了柳传志他爸和维他奶的关系。

柳传志一家 “满门忠烈” 逐渐实锤。

现在想想当年 uber 把中国业务出售给滴滴,到现在滴滴美国上市。

难保中间没有什么 py 交易。对于资本家来说,挣钱就行,何必在意是哪家公司挣来的。这是渣浪新闻里搜到的一个滴滴股权结构

软银同时是滴滴和 uber 的最大股东,uber 还是滴滴的股东。他们果然有一腿。有意思的是这个投票权,滴滴所有高管加一起 20.1%,光软银的投票权就有 21.5%,再加上 uber 的 12.8%,这是家国外公司啊!

说起这个滴滴的美国退役军官董事,我觉得也符合逻辑。这个 adrian perica,西点毕业,干过陆军军官,在苹果,高盛都干过。这说明此人是美国豪门的人物啊。完全靠自己的人际关系混迹于顶级企业。这哥们儿哪天一冲动竞选个议员,市长,州长什么的,一点也不意外。滴滴找这么个董事,从自身股权结构来看,都是符合逻辑的。

我最近响应号召,学四史。关于军阀混战时期又有了新的感悟。这些军阀背后都有帝国主义支持。我一开始就好奇,为什么不能关起门来搞内斗呢?帝国主义国家不是白支持你的,早晚得见到利益才行。这些利益留给自己不香吗?

想了想,我觉得这是相互博弈导致的,假如两个军阀实力差不多,这时一个叫来日本支持,那另一个必然势弱,也不得不叫来另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支持自己。

资本家们为了干掉别的资本家,垄断市场,获得超额利润,也会借外力。所以我觉得指望资本家爱国真的是天方夜谭。跟指望军阀挽救中华民族一样不靠谱。事实上,他们不卖国,就已经是资本家的道德楷模了。

难道只有我国资本家才这样吗?都是人,能差多远?各个国家资本家都一样吧。美国资本家不会出卖美国利益吗?我不信。

知乎用户 小湧​ 发表

随便说一嘴,自从那什么瑞幸咖啡做假账在美国成功上市后骗圈了美国华尔街一笔钱之后,美国专门立法:想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必须内部信息公开化。意思就是你中国公司想去美国上市,美国就要政府干预看你的内部信息,去判断你是不是真的具备那个实力。

6 月 30 日,滴滴美国上市。

结果就是美国凭借《外国公司问责法》以及其他更加针对中国的一系列法案看了滴滴内部敏感信息,甚至不排除以此为借口转移复制了这部分信息。滴滴你说美国没看吗?有人信吗?

这件事的本质就是:

滴滴为了割华尔街的韭菜,恬不知耻的在华尔街大跳脱衣舞。但是它脱的不仅仅是它自己的衣服,而是它所有用户以及国家安全信息的衣服。

也许,滴滴自己已经到了不跳脱衣舞就活不下去的程度了?所以才铤而走险。没见过这样肉包子打狗的。

这是他们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辟谣方式。

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法案,可能阻止一些中国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出售股票。这项法案要求海外公司遵循美国的审计和其他财务法规标准,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其是否由外国政府拥有或控制。

美国的杀招
当地时间周三,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加强对外国企业监管的法案。这项名为《外国公司问责法》的法案规定,任何一家外国公司连续三年未能遵守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审计要求,将禁止该公司的证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该法案还将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它们是否为外国政府所有或控制。
其实,去年 6 月 5 日,一个由美国两党组成的法团就提出了一项法案草案,名为《Equitable Act》,是为公平法案。该法案由美国参议员卢比奥(Marco Rubio)提出,要求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提供审计底稿和接受更严格的监管——即迫使在美国股票市场上交易的中国公司(合计约 150 多家,总市值超过 1.2 万亿美元)遵守美国会计标准,否则将会被除牌。这个法案已经得到了美国首屈一指的两党组织 “繁荣美国联盟(CPA)” 的支持。
另一项名为《TSP 法案》的单独法案将阻止美国主要的联邦退休储蓄投资委员会参与任何未得到美国 PCAOB 支持的会计机构审计,或因种种原因受到美国政府制裁的公司。
4 月 21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及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五位高层发表声明,提醒美国境内投资者在投资总部位于新兴市场或在新兴市场有重大业务的公司时,注意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质量的风险。声明中提到,PCAOB 在获取对在美上市中国公司进行审计所需的基础工作文件方面能力有限。4 月 23 日,SEC 主席 Jay Clayton 在电视节目上公开表示:“从财务报告的角度看,美国对中国的监管与世界其他大多数地方不同;SEC 已经与 PCAOB 为获取审计工作文件斗争了很长时间,委员会仍然没有访问权限”。
5 月 19 日晚,瑞幸咖啡披露公司已于 15 日收到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关于启动退市程序的通知,瑞幸计划向纳斯达克申请复议听证。
美国联邦退休节俭储蓄投资委员会(FRTIB)5 月中旬表示,将无限期推迟其国际基金调整投资组合的计划。FRTIB 管理的节俭储蓄计划(TSP)是在职和退休联邦雇员以及军人的退休储蓄基金,类似于叫做 401(K)的企业退休储蓄基金。原本的资金组合调整计划将把一些资金投入一些中国公司。
影响多大,中概股何去何从?
在上述法案通过之后,阿里巴巴等中概股迎来了一波跳水。

美国的立法直接导致阿里巴巴 2020 年 9 月在香港上市,国内市场稳定后逐步美国退市。

(这里要说明一下:美国没有用这类法案对阿里逼退,原因是阿里实质已经不算中概股,股票已经被美国本土化。另外,蚂蚁金服上市失败后美国似乎有意拉拢阿里,态度变得暧昧。)

另外还有京东、网易、新东方这些知名中概股也回归了港股。

可以这么说:

美国的《外国公司问责法》生效后,还想着去美国上市的、涉及「大数据」的中国企业,都是卖国的。

延伸阅读:联想和滴滴的关系

[联想与滴滴还有这层关系,出行也早就姓 “柳” 的天下​ms.mbd.baidu.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s.mbd.baidu.com/r/oGwljUPgwU%3Ff%3Dcp%26u%3D7d51d3406988c20d)

知乎用户 月见目闲 发表

这个事情目前看,已经暂时有了结果,之前大家的一些猜想也在这次通告中给了答案。

从通报来看,核心点就是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且这个行为已经得到官方的确认和核实,存在的问题是必须要整顿,不整顿不足以保障隐私安全的地步。

那么对于网络个人信息安全而言,什么是个人信息呢?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

现在就要看滴滴到底在个人信息搜集合使用上到底违反了哪些规定,哪些行为已经抵触到了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这个是需要我们知道的。

从维护社会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角度将,我们作为基础的自然人,应该具有知情权,滴滴也应该进行如实的告知。

从现在看,不是滴滴简单整改那么容易,应该是一场大洗牌,彻底消除可能存在的不利行为和存在的方式,不然也不会做出这个动作来。

至于是否把数据打包给外国的行为,这个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所以不敢乱猜。

所以在这要提醒大家,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的不断渗透,依据着庞大的大数据,大家的个人信息已经在社会各个行业通过各自的技术手段所获知,加上自行通过网络平台输入登记的个人信息,所以大家要对加强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提高防范意识,像滴滴这样的社会服务型企业在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上更应该谨慎安全,保证个人信息安全和公共信息安全。

另外这个事情应该不会这么简单的结束,因为按照 7 月 2 日国家网信办官网发布公告所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 “滴滴出行” 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后续还是值得关注的。

知乎用户 珍惜当下​ 发表

这不是个人数据泄露这么简单。

网传的 “地理信息泄露” 可能已经发生了。

这也不是下架整改恢复上架那么简单。可能永远下架了。

也就是说,可能滴滴上市没两天,滴滴就不存在了。

但是滴滴可能导致的地理信息泄露这么大的事儿,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可就不只是滴滴破产所能弥补的。

有人研究滴滴股权结构,认为滴滴是典型殖民地经济模式。这种股权结构的公司,早就该处理的。有点晚了。

另外,滴滴自身的导航数据当然有加密。但是根据行驶记录(距离、方向等)还原加密地理信息是有可能的。这就使得费尽心机搞的一个加密地理系统沦为筛子。滴滴行驶的数据量极大,如果用于数据挖掘,指不定能挖出啥来。

一座城市的节奏、人群聚集情况、交通变化情况等等。

美帝当然不会和中国开战。但是如果掌握这些数据,蓄意制造一点点比如拥堵、混乱,然后发展成大混乱,不是不可能。在准确的时候哪怕让一辆旧车抛锚,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知乎用户 甄昊元​ 发表

上个月我就发现,并且确认 dd 在后台收集个人数据,并且我还跟我朋友说起,没想到….

说一说我所知道的,

其实 “dd” 软件在后台一直监测着你的运行轨迹,它能根据你的行驶速度、路线等一系列数据,判断你是在开车,还是在骑车、步行。

如果它判断你在开车,它就会把你这次行车路线记录并保存下来,留作用途。

下次你需要手机导航的时候,它就会给你匹配记录的路线。

具体情况我不想细说,总之就是,我 ios 系统,在确定关闭 dd 后台的情况下,违规行驶了,但是我的行驶记录却被记录并上传到他们的服务器,留作用途。

我第二天又从那条路走,然后 dd 的导航就给了我一条违规的导航路线。

而我清楚的记得,之前的导航不是这么走的。

所以我说,它会识别并记录你的行车轨迹,每个安装软件手机的所有行驶轨迹,这个数据量有多大,有多精准。

估计大家也猜到我是做什么的了。

将来自动驾驶,AI 学习了这些数据,然后……….

掌握这些数据,就等于掌握了生产资料。

这些驾驶数据对资本家有多珍贵?

对美帝国主义有多大用处?

怪不得,上市这么利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无论是滴滴的数据审查,还是之前针对蚂蚁金服的密集监管,还是抵制 “二选一”、“大数据杀熟” 互联网反垄断,实际上反的是法外之地的数据垄断、权利垄断;

人们常说,数据是二十一世纪的能源、是黄金,但是互联网公司作为最大的能源开采商和金矿主,却不需要任何国家的开采许可

互联网公司通过每次登陆 app 时让用户无意识地勾选的所谓《用户隐私授权协议同意》,肆无忌惮地将个人数据据为己有,于是:

互联网公司不需要十年一次人口普查,就对国民数据了如指掌,却将其据为己有;

互联网公司不需要民意调查,就能通过社交媒体掌握甚至引导舆论走向;

互联网公司可以了解你的冲动、欲望、恐惧等各种情绪,然后不知不觉让你更多的花钱、借钱、消磨时间;

互联网公司甚至可以建立一套独立于国家货币之外的、跨国的数字货币体系,正如以 facebook 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巨头在数字货币上开展军备竞赛,却丝毫不关心这样的跨国的数字货币 一旦在全球发行、被广泛接受, 对于很多弱小国家的货币体系将是致命的冲击,带来经济上的灾难,最终为巨头们的野心背锅的还是最贫穷的底层大众

于是你可以理解,国家绝对不能允许关键的主权受到威胁,其中重中之重的就是金融主权。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前国家要从蚂蚁金服所在的金融领域入手,步步紧逼,将互联网公司的一项项业务纳入监管。

首先是支付,2017 年国家成立网联,所有第三方支付数据必须经过网联系统、接受审查监管(就像各大银行需要对接银联一样);

然后是货币,2020 年 4 月国家正式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本质上是一个防御性的动作,其实就是占据数字货币的主导权,不允许国内各个互联网公司像 facebook 一样独占山头,也是为了防御 facebook 的 libra 数字货币一旦全球发行对我国货币体系的冲击;

其次是信贷,通过限制互联网信贷杠杆率,让蚂蚁金服像银行一样的杠杆约束,符合巴塞尔协议要求;未来,大概率也会像银行定期的监管报送一样,要求蚂蚁等互联网机构报送关键业务财务数据,审查潜在的金融风险。

这次审查滴滴,逻辑也是一脉相承 —— 本质上就是因为,以 “逐利” 为第一要义的公司手里掌握了大量关乎国计民生的数据,国家一步步加强监管也是顺理成章。当然,这里倒不是说滴滴一定有问题,但是监管一定要及时跟上。

而最近的针对阿里等企业的反垄断,则从金融领域延展开,向关乎国计民生、居民就业的零售等领域发展。社区团购的烧钱大战正要一触即发,被紧急叫停,保住了大量小摊小贩的饭碗,避免像曾经的共享单车大战一样剩下一地鸡毛。

当然,尽管如此,也决不能否认过去十几年互联网公司对于技术和业务模式创新、倒逼国企进步上的巨大价值,比如蚂蚁金服探索出的纯线上大数据风控模式,被国有大行纷纷效仿、成为推动普惠金融的最有效的手段。

只不过,在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经济增长迈入深水区、疫情阴云持续笼罩、前沿技术仍缺乏突破性进展的今天,互联网公司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 “体面” 地引领创新、高歌迈进、聚焦诗和远方,为了存活、寻找新的增长点、尽快盈利,也不得不 “吃相难看” 地抢线下摊贩的饭碗,冲着利润微薄的生鲜团购拼个你死我活,陷入囚徒困境、恶性循环

但是,在角落里深耕科技、很少蹭热点的华为,也为科技巨头们指明了另外一条虽然更难、但是更有壁垒的破局之路:如今的华为就是因为基础科技运用被卡脖子,华为在科研上砸入重金,华为已经在 10 年内投入科研的费用超过了 4000 亿元人民币,今年华为的研发费用达到了 1,316 亿左右,可以说是国内投入研发的公司首位。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华为的定力,更是华为的战略。

随着这一波反垄断的铺开,兴许我们可以逐渐看到各家互联网公司会在两条道路之间如何取舍,而可能只有那些真正建立起技术壁垒、同时帮助国家解决问题的企业,能够最终存活下来

正像人民日报说的:

掌握着海量数据、先进算法的互联网巨头,理应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多担当、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为。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

-—

对商业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并关注我的公众号 “米饭思考”,欢迎与我交流。

知乎用户 米饭思考 发表

1 零钱尽快提现。

2 发票尽快申请。

3 取消自动扣费。

知乎用户 瑞子 发表

滴滴如果真的出卖了核心敏感数据,可能将是民族有史以来最可怕的灾难之一。

因为,滴滴服务器里包含着一个比测绘更准确且覆盖全国的数据库,而且在十年之内我们不可能完成重建

记得做测绘的兄弟有时候会抱怨自己专业的工作被搞电子地图的人抢了

就算咱测绘精度高,可人家这些数据都是汽车跑出来的,差个一两米根本不碍事。而且用大数据砸出来的数据搞得比我们及时多了:哪条路好哪条路差,流量多少宽度多少,啥时候人多啥时候人少,俺们这些扛测绘仪的咋跟人家比?

另外,想起了一些新闻

在未经依法批准的情况下,擅自采集我国地理信息坐标数据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七条 “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测绘活动,必须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军队测绘主管部门批准” 的规定。

到这里,已经是毛骨悚然。

而且,不止这些

滴滴的数据,是带有时间坐标,并且可以对个人用户进行画像的。

一个城市里的带着时间的人流量可以说明的问题,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想象。

举个不恰当但是最好理解的例子,

舔狗们掌握了女神什么时候能出现在哪里,可以按照自己的直男思维蹲点伏击,甚至抄近道尾随。

还能更可怕么?!!!

更不用提及细分出来的职业,年龄,工作性质,以及在这些上面经过去重之后能折射出来的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分区。要知道我国地图数据里,涉及秘密的部分都会空白,而滴滴可以弥补这一切——大批量青年男性集中的某几个点,可能是涉及军事或者重要工业的区域;高级知识分子集中前往的公司,可能有隐含的研究院所;知晓了人口会在何时何地进行集中,那更是制造爆炸袭击或者生化偷毒的好时机。主要大型机构的研发或者生产能力,重点项目的规模和大致进展,都能从人员的密集程度和通勤时刻表大致推测出来。

如果能更进一步精确到个人,那么,无关紧要的几场 “交通事故” 或者 “精神病司机” 就可以定点清除某些核心项目的关键人物,不动声色的扼杀压制我国在某些关键领域的发展;对机要人员交通数据掌握可以推测出社交范围和兴趣爱好,靶向拉拢或渗透甚至是清除将变得成本低廉且异常高效。

至于这一切到底会走到哪里,完全取决于滴滴到底出卖了什么级别的信息。个人的那些小秘密,家里几条狗几只猫几口人,约过几个 P 友,偷偷去过几次酒吧,在这种级别的泄密面前简直不值一提——别忘了对岸核武库瞄准的目标里,有一个代号为 275 的目标,指的是人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T4y1j7HN?share_source=copy_web

他们一直在计划着杀死我们所有人

万死也难辞其咎。

知乎用户 郎来 发表

7 月 4 日,中国网信办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依据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 “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6 月 30 日晚,滴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DIDI”。发行价定为 14 美元,以发行价计算,滴滴 IPO 的估值超过 670 亿美元。

从 6 月 11 日公开递交招股书到最终挂牌纽交所,滴滴只用了 20 天。

滴滴已是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科技平台。截止至 3 月 31 日近一年中,全球年活跃用户为 4.93 亿,年活跃司机为 1500 万,其中在国内拥有 3.77 亿年活跃用户和 1300 万年活跃司机。

根据滴滴公布的财报,2018 年、2019 年、2020 年,滴滴的营收分别为 1353 亿元、1548 亿元、1417 亿元。三年净亏损分别为 150 亿元、97 亿元、106 亿元。2021 年第一季度,滴滴运营亏损约 67 亿元。

其实,滴滴在中国出行业务方面早已实现盈利,该业务 2019 年实现调整的息税前利润 38.4 亿元人民币,2020 年 39.6 亿元人民币,而 2021 年仅一季度的息税前利润就高达 36.2 亿元人民币,所以并不是滴滴不赚钱,而是把赚的钱拿去拓展新业务了。

滴滴在招股书中披露计划将约 30% 的募资金额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约 30% 的募资金额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约 20% 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作为继阿里巴巴以后美股募资规模最大的中国公司,成立 9 年,滴滴终于完成上市。不同于其他中概股,滴滴在这一重要时刻表现得尤为低调,没有媒体发布会,没有敲钟仪式。

上市才短短几天就被查,出人意料,有三点看法。

一、政府出手相当严厉,有问题就出手。

蚂蚁金服就是在即将上市的前刻被叫停,政府对科技巨头的野蛮生长开始管控了。

过去十几年是中国科技公司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疯狂生长期。颠覆了金融行业、营销行业、店铺经营、交通出行、快递行业…

政府基本没有干预,即便在很多国家被禁止的优步,中国的滴滴也照样发展得神速。

民众从中享受都了很多实惠和便利,这十几年是生活变化和行业更迭最快的时期。

杀龙的英雄自己也很快成为了龙,科技巨头利用其巨量的资金和庞大的用户量在不断外延其业务。凡是影响到其利益的,都被称为过时的,要淘汰的。

滴滴已经占据了该行业七成的业务,妥妥的行业垄断。

政府不得不出手了。

二、科技巨头对个人数据的窃取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手机已经是必备品,下载的 APP 经常要得到这些功能。1、读取存储卡中的内容; 2、读取联系人; 3、读取日历; 4、读取通话状态和移动网络信息; 5、访问大致位置信息; 6、访问确切位置信息; 7、录制音频; 8、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 9、识别健身运动; 10、新建、修改、删除日历; 11、修改或删除 sd 卡中的内容; 12、在后台使用位置信息; 13、在其他应用之上显示内容。

一不小心就会授权许可这么多权限,而且是逐步得到授权的。你自己都不清楚已经授权了哪些功能。这些数据加上数亿的个体,就是难以衡量价值的巨大数据库。

你今天在一个平台浏览了个杯子,几乎所有平台都会向你推出杯子的广告,你没有隐私。

随着云计算的成熟,根据个人的数据就能将每个人的家庭所有信息整理出来。

现在全球对数据安全已经定性到了战略高度,不少需要得到海外资金的科技公司都拥有海量的数据库,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更加明确。对数据的管理刻不容缓。

三、中国的体制优势是财阀得不到政治上的优势。

政府现在出手很及时,对一些侵入民生领域的巨头开始了打击。

美国的两级对立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特朗普能得到近一半的选票,并不是因为有一半的人认可他,而是因为他反建制派。

民众对建制派已经深恶痛绝,就希望有个他反建制派的出现,给他们出口气。

美国的阶层流动几乎停滞,富豪们交着最低的税,靠金钱争取最好的政策,不断侵蚀着传统行业。美国制造业已经落寞了,技工们被迫做服务业。中产阶级不断萎缩,被抛入底层社会。

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国会第二次被攻占就是最好的证明。疫情中,富豪们的资产增长迅猛,更多的民众永久失业。

这些前车之鉴应该引起重视,国家要为最广大的民众保证工作和平稳的生活,对已成气候的权贵们应该有所节制。

知乎用户 远方的狮​ 发表

他们敢火速在美股上市,我党也能火速把他们办了。不要跟党比速度。

知乎用户 fei feifei​ 发表

能不能把各种 APP 的隐私搜集问题整一把彻底的?

知乎用户 42.Tech​ 发表

在微信里早就叫不到滴滴了,几个月来一直用高德地图打车,所以对我没影响。

之前不是有大学老师带着学生做过实验吗,最后的结果是软件会杀熟,而且根据手机款式不同,价格也不同,比如苹果手机用户打车就会比安卓的贵几块钱。

还有一些社会案件,滴滴也整改过好几次。

现在又来个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毁灭吧,毁灭吧,累了。

知乎用户 爱吃虾的小丹丹 发表

知乎用户 山栀​ 发表

首先 app 被下架是一个很严重但不要命的事情,这几年被下架的 app 一大推,无非就是整改修正后重新上架罢了。

这个事情的核心点在于这个之前,滴滴刚刚被国安局调查。 这个就很有意思了,一般监管互联网公司的都是网信办和工信部。我印象中这么多年还没有一家公司被国安调查的。

市面上很多传言,没有证实之前我也不想瞎说,但是仅仅只有谣言肯定不至于让国安公开调查。并且正式调查一定要有通报的,所以滴滴肯定是麻烦了。

各路谣言也是满天飞,建议各位看客静静的让子弹飞一会。如果滴滴倒下了,我相信不要一个月就会有类似的软件来抢走空出的市场份额,没有哪家公司是不可代替的。

知乎用户 小竹豆包​ 发表

刚刚看有些朋友提到滴滴的录音功能,想想有很多司机特别热衷谈论政治,尤其是敏感话题,如果泄露,够养活好多小报了。

其实说起严重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里面比较重点的是,严重和违法使用两点。

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 APP 可以说乌泱泱多,啥权限都要,不给就不让用,这些流氓 APP 这件事后也该管管了。

但严重违法,就是另一个概念了,有心作恶,和已经做了恶,是有实质区别的。

滴滴到底将自己违法收集到的个人信息,如何违法使用了呢?

一般来说,用用违法收集到的个人信息牟利,有两种方式,一是拿来针对性的投放广告,二是倒卖个人信息。

目前来说,滴滴没有在滴滴网约车里投放广告(这个真要有的话确实挺恶心的,比如给你配一个小屏幕,无限循环个蜜雪冰城,什么心情都没了)。

另一种就是把信息卖掉了,但谁会把这个买下来的,就算买卖,国家又是为何如此严厉的查处呢。

别忘了,现在这个下架处罚,只是刚刚调查,而且还是周末时间,仅仅一个周末,恐怕调查都没有正式开始,就从警告直接变成了处罚,这可以说是很严厉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 APP 下架整顿,然后搞得沸沸扬扬的是字节跳动的内涵段子。

这个 APP 是字节跳动在抖音之前的一个拳头产品,因为擦边球太多,整了两轮就道歉关停了。因为这事,线下都有人去游行示威,但真是说关就关,毫不留情。

滴滴低调上市美股,这个低调上市本身就很成问题,正常企业上市,大多都是敲锣打鼓生怕别人不知道,而滴滴呢,确实有些低调了。

总是有些东西在里面,然后经不住查的,只是看国家愿不愿意查,愿意查多深的问题。

滴滴本身在网约车领域一骑绝尘,而且带动了很多就业,它或许觉得以这个为资本,他们只要做的不过分就不会被查处,但这个过不过分,他们未必有明确的认知。

这次对滴滴的处理,确实很少见,周末两天,连续出了两次处罚,双休的公务员都加班在做这件事,上下游的相关单位估计都没休息。

而且滴滴也没有做出太正面的回应,是不清楚自己哪里出了错,还是不敢回应这个错误呢。

昨天晚上滴滴深夜降热搜,也把很多人恶心的不轻,而且是硬降,连靠谱的洗地帖子都没有,感觉是有些色厉内荏的味道了。

各类 APP 违法收集用户信息已经是常态了,也就是他们还没用上,但从源头上去控制也是有必要的,希望这件事之后,做企业的都能更遵守法律,毕竟,破产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

知乎用户 Van 静石​ 发表

先来捋一下事件时间轴:

**6 月 30 日,**滴滴在美国低调上市,没举行敲钟仪式,没对外媒体发布会,没宣传。

7 月 2 日,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滴滴启动网络安全审查。

7 月 3 日,舆论风起,坊间传闻 “滴滴在海外上市,把数据打包给美国”;滴滴回应 “滴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放在国内的服务器,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

7 月 4 日 19 点 40 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出了 “关于下架滴滴出行 APP 的通报”。

7 月 4 日 20 点 26 分,滴滴回应 “坚决落实有关部门的相关要求,滴滴出行 App 将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下架整改。”


低调上市,不合常理

这个周末被滴滴的事件刷屏了,起初这事就有点异样,滴滴这么大一家公司去美国上市居然没举行敲钟仪式,也没开对外媒体发布会,居然没有大肆宣传,这么低调,这不符合常理啊!

这次滴滴是摊上大事了,而且性质相当严重!滴滴是 6 月 30 日登陆纽交所的,7 月 1 日凌晨还在交易,第二天 7 月 2 号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就对滴滴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可见这性质绝非一般,这样的待遇也就滴滴可以享有。

为什么就在滴滴登陆纽交所的第二天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就对滴滴启动了网络安全审查呢?

坊间传闻滴滴在海外上市,会把数据打包给美国,这里的数据是指用户数据和道路数据。虽然滴滴第一时间辟谣了,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放在国内的服务器,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随后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了,就是昨天晚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报下架滴滴出行 APP,并责令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整改。而从滴滴的回应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滴滴会坚决落实有关部门的相关要求,滴滴出行 App 将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下架整改。

从滴滴的低调上市和有关部门的快速启动审查,我预计国家相关部门此前应该是有找过滴滴谈过话的,我预判有关部门也是意识到滴滴如果到美国上市,涉及到按照老美的规定是要提供审计底稿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以及允许美方直接对来自中国的上市公司进行调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是直属美国联邦的独立准司法机构,负责美国的证券监督和管理工作)

如果滴滴届时把相关的用户数据特别是道路数据提交上去,这可不得了,这相当于整个国家基本大多数城市的道路交通信息都被老美所掌控,这就好比你赤裸裸地站在对手的跟前,一旦战乱兴起,对手可以通过精准的打击命中他想打击的地方,你说可不可怕?

滴滴研究院的大数据分析

给大家看一下 2015 年由新华网发布的当年滴滴研究院基于实时生成的移动出行大数据的分析,数据取自某个月份的 13 日和 14 日两天。

加班最狠——国土资源部:

首先想告诉你的是,可能没有不加班的部委。纵观上述单位两日内 18 时至凌晨 2 时,均有出发用车数据。如果将此视为衡量部委加班的一个参考的话,加班 “最狠” 非国土资源部莫属。除了 17 时到 18 时的下班高峰外,18 时到凌晨 2 时,从国土资源部出发的数量形成“夜高峰”,两日内数量达到 2,稳居榜首。

24 小时无休——公安部

有很多部委 24 小时运行。其中,公安部的 24 小时出发、到达量综合达 1327 次,高居榜首。更为惊人的是,全天每小时都有出发和到达的车辆,且十分平均,堪称 24 小时无休。

除公安部外,外交部也是典型的全天候单位,13-14 日,除了凌晨 3 时到 5 时没有从这里出发的数据外,其他时间有出行用车。

原文还有农业部、中央纪委、监察部、工信部等部门的数据,就不一一列举了。

看到没,国家部委的人的行踪轨迹都能给你摸的清清楚楚。网友的担忧不无道理,所以我们看到国家有关部门出手也快,毕竟这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数据了,这直接关乎到国家安全。

而违规违法窃取使用用户个人信息,这些年国家也一直在严打!

滴滴为什么会选择在美国上市

其实,对滴滴来说,在香港或者 A 股上市是最理想的,但香港联交所和中国证监会对于企业过会要求比较高,滴滴的合规问题很难解决,所以滴滴预计过会比较缓慢。而老美那边,美国上市对于公司上市关于企业合规要求没那么严,合规风险、政策变动风险等只要在招股书的风险因素环节中披露就可以了,再加上滴滴这几年不断在拓展海外业务,在世界第一大金融市场上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综合比较在老美那边上市更符合公司自身的利益,当然,这只是我的判断。

很多企业是从老美那边纷纷回来中国上市,而滴滴却往老美那头直奔过去,并且还带着威胁到国家安全的数据,这一点,滴滴真的是没眼力见,这是典型的政治错误。

不过,我相信国家相关部门肯定是有提前和滴滴交涉过的,只是当时滴滴没有意识到事情会演变成如此的局面。而滴滴之所以急于上市,我认为大有可能是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大家都知道滴滴是怎么成为行业老大的,就是前期不断的烧钱,在多轮融资之后,来自于投资人的迫切回报压力自然少不了,都想着在这市场盛宴结束前完成上市捞一笔回来,综合压力之下滴滴毅然决然选择奔老美纽交所而去。

招股说明书中的美国陆军军官

另外,在滴滴的招股说明书中,股东内部结构里也有不少看点。

上图可以看出创始人程维排第一,第二的是柳青(柳传志之女),目前程维在董事会的投票权比例是 35.40%,而柳青的投票权比例是 22.70%.

而下面的 Adrian Perica 这家伙,居然以前是美国的陆军军官,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你可想到滴滴的股东中居然还有这种角色,再叠加坊间传闻程维已经被柳氏家族架空了,想想真的是后背一阵发凉。不过传言毕竟是传言,老司机不予置评。

柳氏家族的 “前科”

而此时关于柳氏家族 “亲美” 的话题又再一次被网友提起,这要从当年的 “5G 标准投票门” 说起。

当年,柳传志带领的联想为了高通能给自己芯片用,在 2016 年的 5G 标准投票上,把票投给了华为最大的对手高通,国民纷纷认为联想当时就好比在背后捅了华为一刀导致华为最终落选,柳传志所带领的联想也因此一时间站上了国民口诛笔伐的风口浪尖。

从上面这张图上可以看到当年 3GPP 5G 信道标准投票过程中,中兴、华为等中国厂商都反对单独采用 LDPC 码方案,同时也没有支持长码 LDPC + 短码 Turo 的方案,而是主推长码 LDPC + 短码 Polar 的方案。但是联想和摩托罗拉却没有支持中兴、华为等国产厂商支持的 LDPC + 短码 Polar 的方案,而是支持了高通的单独采用 LDPC 码的方案。

如果从投票行为来看,联想没有支持中兴、华为等中国厂商主推的 LDPC + 短码 Polar 方案的行为确实会令很多国人不满,也确实该骂!

不过,如果单从结果来看,最终 3GPP 是确定了 5G eMBB 场景下数据信道编码方案,大于 X 长度的长码用 LDPC 码,小于等于 X 长度的编码并未确定。而中兴、华为支持的方案当中,也选择了 LDPC 码作为长码。所以,联想和摩托罗拉移动的两票似乎并未最终影响到这次会议的结果。但即便如此,联想的这种行为也是有严重的 “政治错误”,难以令国人释怀。

过去的事情终究是过去了,不过关于柳氏家族是否 “亲美” 这个话题,还是建议大家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不要胡乱下定论。针对后续的相关调查细则,我预计国家相关部门不会再披露详细的相关过程,滴滴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给了 1500 万司机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在行业的变革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虽然用了些资本手段,但确实也给老百姓的出行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国家相关部门也给了滴滴后路,并没有一刀切,只要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要求去整改,那你这个企业还可以生存,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看看创始人程维他们如何表态吧,不过也奇怪,目前仍没看到滴滴创始人程维出来表个态,莫非网友们的预言是真的…… 呃,特地去翻了一下程维的微博,发现一条都看不到,尴尬了…

最后,希望企业家们都能做一个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心企业,咱们这一代肩上担负的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啊!


更多投资机会分享,欢迎关注

@投研老司机

和微信公众号 “投研老司机” 交流。

免责声明:本文章内容仅供交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知乎用户 投研老司机​​ 发表

今天我一篇评价柳传志的文章突然开始热了,我还纳闷是咋了,现在明白了!

在滴滴选择低调且快速在美国上市(而不是在科创版和港股,此前百度、阿里,都在港股二次上市;快手在港股上市、头条大概率也会选择港股)之际,监管以迅雷之势从警告到下架 APP 只花了两天时间,这种效率前所未有!

笔者以为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只是表面的原因,更大原因是滴滴的资本方错误估计了监管的某些决心(屁股歪了的就不用救了),并且滴滴管理层不懂妥协不识格局,如果滴滴后面遭遇衰败之势,管理层要负很大责任!

想当年网约车补贴大战,阿里和腾讯各自押宝,打得很辛苦,这个时候江湖大佬柳传志的 “妥协之道” 撮合了两家罢兵,这才有了柳青成为滴滴董事,并有了滴滴如今一家独大的局面!

很明显,柳传志的妥协之道,滴滴的柳青并没学会。

知乎用户 宇宙长读书​ 发表

设想一个《谍影重重》般的场景,

CIA 特工的西三环万寿寺的人行天桥上狙杀某关键人物,

这时大量 DD 打车的司机接到了新的道路规划,将前方道路阻了个水泄不通,目标车辆顿时龟速爬行。

知乎用户 南光坊天海​ 发表

知乎用户 丁昆朋 发表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可不止滴滴,国家早就该重拳出击了。我们的个人信息被多少个 app 搜集多少次了?请看:

**2021 年 05 月 21 日,**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站消息,近期,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 App 非法获取、超范围收集、过度索权等侵害个人信息的现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法律和有关规定,组织对短视频、浏览器、求职招聘等常见类型公众大量使用的部分 App 的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测。有关情况如下:

一、短视频类 App 情况。

二、浏览器类 App 情况。

三、求职招聘类 App 情况。

四、实用工具类 App 情况。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要求,针对检测发现的问题,相关 App 运营者应当于通报发布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将依法予以处置。

**2021 年 6 月 11 日,**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 App 非法获取、超范围收集、过度索权等侵害个人信息的现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App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等法律和有关规定,组织对运动健身、新闻资讯、网络直播、应用商店、女性健康等常见类型公众大量使用的部分 App 的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测。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运动健身类 App 情况。

二、新闻资讯类 App 情况。

三、网络直播类 App 情况。

四、应用商店类 App 情况。

五、女性健康类 App 情况。

六、网上购物类 App 情况。

七、学习教育类 App 情况。

八、婚恋相亲类 App 情况。

九、工作要求

针对检测发现的问题,相关 App 运营者应当于本通报发布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报告加盖公章发至电子邮箱。各地网信办指导督促本地区 App 运营者按要求限期进行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我办将依法予以处置。

以上信息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网站。

知乎用户 经管类考研咨询师​ 发表

首先,有多少人希望看到滴滴倒霉?

看来是不少

滴滴这次是真的摊上大事了

大家目前还处于喜闻乐见的吃瓜阶段

可能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事严重吗?真的严重

第一 效率

很多朋友说了,一天半就给单独下架了,这种效率,滴滴应该感到荣幸,看看自己的老冤家美团,从反垄断调查到现在还一点动静没有,从受重视程度上已经够吊打美团好多年了 ,可谓完胜,不知道滴滴是不是要庆祝一下对美团的这次大胜呢?不过作为吃瓜群众,我倒希望美团过些时候来用数额来次绝地反击,扳回一城,那是后话了。

第二 措辞

注意几个关键词

根据举报

危害国家安全

搜集用户数据

避免危害扩大

下架软件

进行整改

可惜中文的动词不像英文有现在进行时和过去时之分,所以这个 “搜集” 指的是过去还是将来? 如果如传言所说,打包上贡,那么这个搜集就是过去时,如果指的是将来,那么这个搜集就是现在进行时 再联系下架软件,进行整改,避免危害扩大,这就指向了一种很可怕的行为

滴滴可能在软件中存在被 “别人” 实时监控其搜集的数据的功能,或者说漏洞,或者说后门。

再结合 “根据举报” 这一点,就让人联系是不是为了上市而私下进行的交易行为。

滴滴不太可能把之前的数据打包交出去,倒是有可能在软件中预留了一条 “别人” 可以随时监控分析实时搜集到的数据的通道。

别说远隔重洋,人家就不能猫在中国或者边境来监控分析?

别说数据加密,有内应加密有什么用?

别说信息存储传输,人家可以搞个矿场做掩护

总之,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种前景,敏感地段如果交通管制意味着什么?领导通行路段交通管制意味着什么?这只是举例子,相关场景数不胜数。

归根结底,作为重要战略资源的大数据

收归国有刻不容缓,被资本染指,后患无穷,特别是敌对势力的资本。

知乎用户 白起 发表

前两天滴滴上市的消息还言犹在耳,结果今天被查封了,实在令人唏嘘。虽然本座没在滴滴就职过,但还是有不少在滴滴工作的业界朋友。作为一个人工智能从业者,我还是给大家科普一下 “AI 模型” 的安全问题,尤其考虑到滴滴的股权结构,事实上无法让人不担心。

AI 模型在滴滴的应用大体可以分为这几类:

  1. 多条规划行车路径的最优路线选择问题
  2. KNN 定位上车点问题
  3. 用户和司机的相互匹配模型

这里的应用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在应用 1,2 的时候会暴露很多城市路径以及人流密集点的问题,应用 3 的时候要用到人的性别、年龄、住址等私密信息,而这些又都是敏感信息,甚至恐怕可以认为是国家层面的战略信息。考虑到滴滴背后的股权结构,确实很让人担心,甚至我们有理由怀疑,滴滴搜集的这些数据已经掌握在美国金主的手里了。

如果考虑某些极端情况,A 国和 C 国发生战争,那么对于 C 国的专家和核心人物,依照滴滴的这些数据,完全可以实现精确制导。

这次的下架相信是考虑数据安全的问题,不过滴滴也是挺有求生欲的,第一时间发了声明,

[滴滴回应被下架和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滴滴坚决落实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要求,已于 7 月 3 日暂停新用户注册,滴滴出行 App 将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下架整改。已下载滴滴 App 的用户可正常使用,乘客的出行和司机师傅的接单不受影响。真诚感谢主管部门指导滴滴排查风险,我们将认真整改,不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技术能力,持续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防范网络安全风险,持续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贝壳财经)_外汇动态报道_汇通网 www.fx678.com​www.fx678.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fx678.com/C/20210704/202107042032021903.html)

表示,“您打得真好”

不过这件事情也不是没有前奏的:

[如何看待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9590210/answer/1976631280)[滴滴 6 月 30 日纽交所上市,市值 670 亿美元,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9170831/answer/1976511284)

知乎用户 搞 AI 的老贾​ 发表

滴滴就是耍了个小聪明,以为先斩后奏,赶在 7 月 1 号前火速上市,就能逃过监管。

没想到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里先说一个事情:中国《数据安全法》在今年 6 月 10 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通过,但该法将在 9 月 1 日起才施行。

什么意思呢?意思如果是滴滴现在不上市,等到 9 月 1 号后,将更难上市。

消息人士称,《数据安全法》是数据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分别从数据安全与发展、数据安全制度、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政务数据安全与开放的角度对数据安全保护的义务和相应法律责任进行规定。该法强调了建立工作协调统筹机制,确立了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数据安全审查,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基本制度,也明确了相关主体依法依规开展数据活动,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监测和及时处置数据安全事件等义务和责任。也就是说,《数据安全法》一经开始落地,数据监管将更加严格。这也是滴滴贸然 “闯关” 之所在

其实在今年四月份,滴滴已经被约谈,其中有一条约谈内容就是:

六是规范企业发行交易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赴境外上市行为。禁止证券基金机构高管和从业人员交叉任职,保障机构经营独立性。

来源: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tencent-regulators-platforms-0430-fri-idCNKBS2CH01F

所以滴滴争分夺秒,策划了一次高度保密的上市计划,在递交招股书后,滴滴于 6 月 11 日才对内发了一封首席执行官程维和总裁柳青的联名信,也是通过这封联名信,内部员工才确定了这个出行巨头将上市的消息。

因为他知道,如果不是这样,按照新的《数据安全法》,他将很难上市。

为什么很难?大概率是因为他数据有问题。

这种公司,是要治治了。滴滴又不是什么掌握核心科技的技术公司。它死了,高德、滴答、美团等,可以瞬间替代。

知乎用户 码客​ 发表

有些细节很有意思。

1. 滴滴的事情并不是孤例,今年 3 月网信办就和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一起搞了个《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明确了我们常用的一些 app 索取个人信息的范围,同时也要求不可以用户不提供而拒绝提供服务。

2. 这个规定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呢?是今年 5 月 1 日。从 5 月初开始,网信办就先后通报了腾讯手机管家、360 手机卫士、百度手机卫士等 36 款安全管理类 app,360 借条、分期乐、平安消费金融等 48 款网络借贷 app,还有搜狗输入法、讯飞输入法、QQ 输入法、百度地图等 33 款 App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先通报等于先给警告,改不了的再上手段,当时科大讯飞就满足不了网信办的要求,先被下架整改完成后再上。所以你很难说这次网信办执法是冲着滴滴来的,毕竟桌上还有这么多大哥陪着呢。

ps. 昨晚写完这个回答,早上起来发现桌上又多了三位大哥

3. 新闻发酵之后有些话就越传越离谱了,滴滴都快被赛博空间打成里通外国的大汉奸了。

大家可能对公司上市的工作没什么认识,公司上市不仅要经过详细的信息披露,还要对高管和法律等团队进行培训,尤其是网约车这种较为敏感的业务。网传的问题这么严重,不仅是上市的合规问题,甚至不只是牌照的问题,而是有人要坐牢的。滴滴的股东和高管们固然是商人,但是不会想破头把自己往牢里送吧?毕竟都还肉身在境内呢。

当然,网信办能查的肯定是有问题,但是不会是网传的这么低级的错误。

4. 那么网信办查的是什么呢?公告里说的是《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其实具体一点是《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办法”),他管的不是滴滴把道路数据用户信息送给阿妹利加这种耸人听闻的大事,而是一些技术问题,具体来说就是 “办法” 第二条说的网络安全审查程序

第二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以下简称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滴滴显然就是第二条所说的运营者,而 “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 说的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滴滴买的服务器和设备,具体可以看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 本办法所称网络产品和服务主要指核心网络设备、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大容量存储设备、大型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网络安全设备、云计算服务,以及其他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有重要影响的网络产品和服务。

所以综合来看,网络安全审查程序其实就是看滴滴购买的这些设备和服务里有没有影响国家安全的情形。

5. 审查总会有些考虑因子,“办法” 第九条也罗列了五个因素

第九条 网络安全审查重点评估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产品和服务使用后带来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扰或破坏,以及重要数据被窃取、泄露、毁损的风险;(二)产品和服务供应中断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业务连续性的危害;(三)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开放性、透明性、来源的多样性,供应渠道的可靠性以及因为政治、外交、贸易等因素导致供应中断的风险;(四)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遵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情况;(五)其他可能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因素。

其实这五个因素只要是有 app 得公司基本都会遇到,但是滴滴上市将这个问题放大了。比如说(一),滴滴业务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当然是储存在国内,但是采购的服务器却有可能是不可靠供应商的设备。如果滴滴不上市倒也没什么,但是一旦上市,敌对势力就有可能通过公开披露的信息获知设备供应商,并要求开放后门从而获得滴滴海量的储存数据。所以网信办此时介入调查并不是没有道理。

6. 要按照 “办法” 来说的话,其实滴滴应该自己主动提起审查,但是第二条也赋予了网信办主动调查的权力。那么比较奇怪的就是,从滴滴提交申请到 611 公开招股书中间应该有几个月时间足够双方沟通,但是中间并没有传出滴滴被调查的消息,反而是刚挂牌交易 4 天就大张旗鼓的调查。

7. 比起滴滴为什么被查,大家比较关心的还是审查不通过会有什么结果。那当然是滴滴被拆分,程某柳某提堂进监狱啊……

我知道大家想看这种剧情,不过大家故意要失望了,不通过审查的话最多还是停业、整改——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 app 下架也近似于这种状态,更换设备升级程序改到符合要求为止,然后就是罚款,前前后后滴滴估计要多掏个几十亿出来。

8. 很多人讲到滴滴去美国上市的问题。滴滴的高管层都是中国阶层里能排前 0.1% 的人,所以对中美关系不是没有敏感性的,你我都能感知到的信息他们不会不知道。

对滴滴来说,港股甚至是 A 股科创板都是很好的选择,但是这两个市场对企业合规性要求高一点,A 股自不用说,而走在前面的嘀嗒又一直无法通过联交所的审核,所以滴滴觉得港股也无望了。

反观美国,包容性更强一点,连骗钱的 p2p 都能顺利上市呢,早前的多轮融资后,投资人也面临退出的压力,希望这轮行情走完前完成上市。多种因素作用下,程老板才来到了纽交所。如果要说到美国上市就如如何,又该让两桶油三大通讯商如何自处呢?

美国上市本来也没什么,但是偏偏有遇上了美国修订《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强化了发行人提供底稿的义务——而这恰恰又是中国所忌讳的,具体早前也写过一个回答,简单来说,就是 SEC 想拿到财务数据都没那么容易了,何况是什么道路大数据用户订单。

[美国 SEC 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最终修正案,会造成哪些影响?​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1854928/answer/1809702374)

10. 理论上说,滴滴境外上市当然是不会拦着,但是上面讲的种种原因,铁拳也有自己的考虑,会希望滴滴先缓一缓,但同样处于上面讲的种种原因,滴滴也有自己的考虑,两相考虑下最后还是上市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上市后这么低调,连公关稿都不怎么发。

之后应该就是各方博弈了,如 p 律所说的投资人都不是善茬,何况滴滴又是百万漕工民生所系,其中的谈判的空间很大。

不管如何,滴滴是少不了挨一顿揍了。

知乎用户 萬萬萬​ 发表

鹅厂。猫厂,联合起来,还是小公司小股东。股东里还有美国陆军。不错,明眼人都知道陆军军官去咨询公司去干什么。而且是陆军的。挺好,专业挺对口呗。美国陆军到时候能提前熟悉地面情况呗。

还有日本的软银。这个股东的成分好强大呀!

大大家都知道他们日本人来中国抗震救灾都不忘了收集情况。

在新疆吃沙子都要收集中国的地质情报。

那家伙地图描绘的真好啊。抗日战争时期,战利品最有价值的就是日本做的地图。

说首先,日本地图上很少使用平假名和片假名。所以大量汉字中国人也看得懂。

据说标注的很详细。甲午战争的时候,开展之前,日本间谍就在中国大量的搜集情报,绘制地图。现在可倒好。打包了呗,是不是还有个优惠价?

在资本的眼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卖的。只有价格够不够的问题。

我说过,我不是不相信制度,我是不相信人。

人是制度最大的 bug。滴滴的创始人只有 6% 点几的股票。那个叫程维的小伙子。开始就是在阿里干销售的。真的惨!

发干过销售的,我知道很惨。

后来天命加于身。垄断了。攀上高枝柳家。拿了阿里的钱,也拿了腾讯的钱。后来又拿了 uber 的钱。

滴滴之前一直想上市,但是一直不成功,他们就不知道反思一下吗?

上市的日子选在 6 月 30 号,这一天。如果考虑时差的话。正好是我们庆祝的时候。

是事出反常必有妖。上市对于互联网公司这么大的事儿,居然!如此低调。他们约低调,只能证明这个事儿越大。

我记得当年我喷特斯拉。就是因为他扫描中国道路。服务器还在外国。

大到时候导弹定点清除。派兵直接攻占,占领。这一手资料。这一首卖国。卖的真好啊。

以有人说,老柳家,是买办阶级。还有人用王一博代言人来转移矛盾。

我真的想知道那个王什么博是什么人。资本不讲道理的地方就在于他总能让你知道些你不想知道的事儿。比如某些豪华品牌的奢侈品价格很贵。

比如某些演技很拉跨,毫无优点。括弧,就算是漂亮也是后天整的。括弧完毕。这样的人都能占据流量中心。最后说一下买办阶级,他们甚至都不如封建地主阶级。因为买办阶级,只爱他们买办的那个宗主国。

知乎用户 初来乍到诚惶诚恐 发表

在中国,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可不止滴滴这一家公司,如果说中国哪个企业存在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的情况,全拉出去枪毙可能有冤枉的,但是隔一个枪毙一个肯定有漏网的。

李彦宏在 2018 年曾表示:中国人更愿意用隐私换效率,“中国人可以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

知乎用户 月光博客 发表

下午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滴滴统计出了过年各部委的通勤情况。

比如,最忙的是公安部,最低调的是中纪委,加班最多的是国土资源部。(数据来自 2015 年)

可怕吗?

试想一下,滴滴拿到这些数据不好好保管,竟然去做比对,统计,然后公布国家部委的出行情况。

那么请问,如果某一天有个间谍被抓住了,国安部门需要把他送到某地秘密关押,那么滴滴能不能从近期国安部门的出行数据进行交叉比对,推测出一些端倪来?

滴滴可是有通话录音记录功能的,甚至能连上车上的摄像头,连你带不带宠物狗都知道。

这些数据会不会泄露?

假如美国有一天想定点监控一个国家部委工作人员,那么滴滴会不会把这个人的什么时间去了哪,在车上给谁打过电话这些数据交给美国?

柳家人,可是当代买办的典型啊!

知乎用户 刘时蔬 发表

柳传志一家子,真是。美帝良心。

知乎用户 我放弃了 发表

知乎用户 职称老油条​ 发表

普通人的个人信息倒没什么

但是通过出行数据肯定可以反推关键人物

更别说里面隐藏的大项目进展情况、人员聚集情况等等等等……

长安街的路灯够用吗?

知乎用户 花发多风雨​ 发表

接触互联网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听说有国安公开介入的。

现在任何猜测都毫无意义,还是耐心等待官方的通告吧。

知乎用户 haha kim 发表

没有给出具体的整改时间,比如我们经常能看到的 3 个月这个时间段。

这说明了事件的严重性。

滴滴就不该在美国上市。

知乎用户 煎饼多刷甜面酱​ 发表

**滴滴回应:**滴滴坚决落实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要求,已于 7 月 3 日暂停新用户注册,滴滴出行 App 将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下架整改。

已下载滴滴 App 的用户可正常使用,乘客的出行和司机师傅的接单不受影响。

真诚感谢主管部门指导滴滴排查风险,我们将认真整改,不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技术能力,持续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防范网络安全风险,持续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

滴滴回应被下架:将认真整改,持续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新京报贝壳财经

的视频

 · 1671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95126845155807232)

知乎用户 新京报贝壳财经​ 发表

【【柳青】滴滴总裁 柳青 系列演讲 英语访谈 - 哔哩哔哩】https://b23.tv/TwdEwF

看她接受个采访高兴的很

知乎用户 千鸟要 发表

收集个人信息每个互联网公司都在做。没有个人信息提供不了相应服务啊!

所以问题关键词在————违法违规 上。

不只是简单的收集了,猜测是有挪作他用,并且被实锤发现了。

知乎用户 日小月 发表

柳家三代人,真就 “一门忠烈” 呗?

part1:

柳谷书,作为中国的 002 号律师,不遗余力帮助国外品牌打商标专利官司。我知道商标、专利这种知识产权属于政治正确,但是,中国境内那么多商标在国外抢注,咋看不到柳某人的身影?

中国那么多民族品牌被外资 “合法” 收购、雪藏,再也不见踪影,这时候也看不到柳家的影子?

可能有些人觉得中国不配拥有好商标,只能干贴牌组装的手艺吧。

这还只是公开场合敢亮出来的事情。不管怎么说,得到外国人如此高级别的夸赞,我能想到只有一句话

如若被敌人反对,那就好了,那就证明我们同敌人划清界线了。如若敌人起劲地反对我们,把我们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那就更好了,那就证明我们不但同敌人划清了界线,而且证明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了。

patr2:

柳传志

“美帝良心想” 的那些破事大家都说烂了,我也骂累了。

就挑几个关键字吧:倪柳之争,5g 投票,“918” 感恩日本,CEO‘联想是一家全球性公司,我们不是一家中国公司。’CFO“美国再加税,可以把联想的生产线搬出中国。”

还有 94 年成立,今年年初解散的 “泰山会”(这个可不只是商界,水很深,建议自己搜索),和马云合作建立的湖畔大学

资本家们联合起来,意图何为?

part3:

柳青

滴滴破事也很多,疯狂补贴抢市场,垄断以后收割,狠狠教育了一波吹自由市场的脑残,用教员的话说,这算是我们的老师,让我们看到资本丑陋的嘴脸。

可是,最这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以及疑似泄露信息给国外,这个性质可就变了。

本来算是人民内部矛盾,充其量是个阶级矛盾,如果某些人管不好自己,就上升到国家层面了。

不知道某些家族是不是和国外交道打的比较多,虽然还是黄皮,可是内心呢?

最后,套用 b 站两面针下面的一个评论吧**:回回扫黄都有你,怎么回事???**

咱也评个四大家族吧

柳家第一,火星人第二,马家第三,第四虚位以待

知乎用户 喵先生 发表

当初滴滴合并快的和优步有关部门没出手干预就是个错误,你看后来发生这些事,我不懂反垄断的有关部门为什么没有及时制止滴滴的两次合并,三家分立变成一家独大。

知乎用户 一个热爱生活的好青年 发表

柳家父女,一门双杰。

柳老美帝企业大良心,脚踢中科院,坐镇泰山会。

柳氏身在汉营心在曹,左手 Uber 中国,右手神州租车。

柳家下了好大一盘棋,终于绘制出一副 “公鸡地形图”,山川万里,街头巷尾,老 B 登如掌上观纹,皆在五角大楼胸壑之中。

忠臣孝子,妙啊。


发完脾气,就着此事,我想问几个看似无关的问题:

第一,是不是只有带有垄断性质的巨头企业,才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

百度,充斥了虚假广告和垃圾信息;

携程,大数据杀熟;

美团,极限压缩商家抽成并漠视外卖员人身安全;

腾讯阅文,以霸道条款压榨员工;

阿里蚂蚁,还用说?

民众固然可能受无形的手蛊惑,而为眼前蝇头小利放任资本垄断做大,但出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形的手是否也该时不时与无形的手掰掰手腕?防微杜渐,而非如此次一般亡羊补牢?

第二,公民在移动端的隐私权,何时才能得到保护?

移动联通电信这样的通讯国企,强制将身份证与电话号码绑定,这符合国家的治安管理法,控制了犯罪分子及潜在犯罪分子的通信手段,从而降低了犯罪率,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但那些是国企!而今无论什么手机应用,都强制要求以手机号注册,手机号却又因与身份证号绑定,导致一人一生一号成为常态,可以说,掌握了一个人的号码,便能在大数据库里重构其一生的细节,这是否构成了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

掌握了本国公民出行细节的境外势力,会不会就具备了定向渗透的能力?甚至将一次大巴翻车包裹成意外事故,实施精准团灭式暗杀?

第三,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下,要如何以保证国家安全为前提,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

关系一国经济压舱石的产业,如石油、航空、机场、铁路、水电、银行、通讯等等,皆由国企把控,这不仅能维系国家运行的稳定,也给了民众极大的安全感。

但科技的发展,使得对社会秩序的原有理解产生了明显的滞后性。关乎国计民生的,不仅是上述的传统行业,线上金融(蚂蚁)、公民出行(滴滴)、餐饮安全(美团),同样关乎国民安全。

在构建智能城市、实现万物互联的未来城市化进程中,除了对抖音之类宣传性应用的关注,对于其他互联网应用,是否也该有更多的监管,以免让滴滴这样由外资控股涉及公安管理类应用的事件再次发生?

以上三问,问问无关,却又问问相关。滴滴前车之鉴,当引以为戒。

知乎用户 张不语​ 发表

【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平台可能构成犯罪】

只能说,天下苦信息泄露久矣。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还不能判断滴滴出行 app 具体是如何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但既然使用了 “严重违法” 这个字眼,就不能排除犯罪的可能性。

贫道想借此普及一个法律常识——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亦或是企业高管,都有可能因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而构成犯罪。

而不是行政处罚这么简单。

下架整改,或许只是最轻最轻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 253 条之一规定: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对网络平台运营商来说,该条文有 3 个关键内容。

一是非法出售、提供、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到达一定数量,是犯罪行为。

二是非法出售或者提供在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从重处罚。

三是即使是公司,也是可以构成犯罪,同时处罚直接负责人!

而侵犯多少数量的公民个人信息就构成犯罪呢?

根据《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情形比较多。

贫道就挑几个简单的:

1.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 50 条以上。

2.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 500 条以上。

3.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除上述两点外其他公民个人信息 5000 条以上。

4. 违法所得 5000 元以上。

5. 如果是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以上标准减半。

对网络平台企业来说,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哪有用条算的?用 T 为单位计算都已经很丢脸了。

所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很多网络企业来说,是个不小心就踩到的高压红线。

可惜有些企业并不重视。

那就只能用正义的铁拳来警示教育了。

用行政手段不够,那就用刑事手段。

希望能够通过严格执法,进一步普法,该抓的人抓,该罚的款罚,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让网络更加清朗。

知乎用户 法律贫道​​ 发表

说两个这几天发生的事

一个是维他奶,两位代言人都在第一时间解约了,可是某东、某猫搜索结果依然照旧。资本才是真无义啊

另一个就是滴滴下架。可是华为应用里面还是可以安装(7 月 4 日晚上 9 点 37 分看的时候可以下载,11 点又看了一下已经不能下载了),百度地图里面还是可以打车。

知乎用户 li speedy​ 发表

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 App 真的太多了。滴滴只是其中之一。只是下架了一个滴滴,还是不足以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

在 App 上架之前,就应该审查清楚,非必要不得搜集个人信息。

现在违规搜集个人信息的实在太多,甚至路边一个私人小超市,在办会员卡的时候,也要登记一下身份证信息。

怎么破解这些套路,怎么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安全意识,才是最重要的。

知乎用户 红尘破劫 发表

正解局原创

中国互联网平台,正在迎来一场监管风暴。

继滴滴之后,“运满满”、“货车帮”、“BOSS 直聘” 也被调查。

数据安全,是观察这场监管风暴的核心关键词。

7 月 2 日,网信办发布公告,对滴滴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同时暂停新用户注册。

公告来源:网信中国公众号

2 天后,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再次发布消息:“滴滴出行”App 下架。

公告来源:网信中国公众号

事情还没完。

昨天,据网信办又发布消息,“运满满”、“货车帮”、“BOSS 直聘” 也被审查。

公告来源:网信中国公众号

连续 4 天,4 家互联网企业被查,这与之前监管大有不同。

不同之处,还蕴藏在 4 家公司的相同之处中。

其一,这 4 家公司,都是典型的互联网平台企业。

滴滴出行,国人都很熟悉,是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

“运满满”和 “货车帮” 同属于满帮集团,都是城际整车物流与车货匹配信息平台。

“BOSS 直聘”,职场人士应该不陌生,是在线招聘平台,号称首创互联网 “直聘” 模式的在线招聘。

其二,这 4 家公司,都掌握了大量的数据。

互联网平台企业,与其他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某种意义上具有公共基础设施性质,掌握了天量的数据。

比如,滴滴出行,注册用户超 5 亿,滴滴日订单 4000 多万,每天积累的数据,无疑是惊人的。

又如 “运满满” 平台,实名注册重卡司机超过 500 万,货主超过百万,货物日周转量超过百亿吨公里,单日交易额约十余亿元。

其三,这 4 家公司,都刚刚赴美上市。

BOSS 直聘,于 6 月 11 日在纳斯达克上市。满帮集团,于 6 月 22 日在纽交所上市。

滴滴出行,上市极为低调,于 6 月 30 日在纽交所上市。

互联网平台企业,海量数据,境外上市,这三大共同点,指向了一个关键词: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国家网信办说得也很直接。

在下架 “滴滴出行” 的通报中,网信办指出,“滴滴出行”App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问题,要求滴滴出行“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在宣布对 “运满满”、“货车帮”、“BOSS 直聘” 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里,网信办说得更直接,“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

可见,数据安全,是这次监管风暴的导火索。

数据,既关系个人隐私,更关乎国家安全。

以滴滴为例,下载后,用户需要开放位置信息、电话簿、录音录像、存储等功能。

注册还需要填写手机号、身份证号、绑定支付账号等个人身份信息。

此外,出于安全考虑,滴滴车内还有录音录像设备,只要进入滴滴车内,用户就置于滴滴的监控之下,用户其实是没有隐私可言的。

滴滴出行的录音功能

这些信息,如果泄露,或者被不法分子盗取、利用,必然会侵害用户的个人隐私。

滴滴更重要的数据,其实是基于用户出行的道路数据、地图数据。

在《特斯拉终于服软:在中国做生意,就要守中国的规矩》一文,我曾分析过地图数据的重要性。

滴滴已经上线了自己的地图,配合一年上百亿次的出行服务,获得的数据,比常规地图更精确。

基于打车数据,滴滴竟然知道哪个国家部委加班最多。

早在 2015 年,滴滴大数据研究中心通过自己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推演出了国家各部委在 7 月 13 日和 14 日这两天的加班情况。

滴滴的相关报告

这些信息,如果被不法分子掌握、分析、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像 “运满满”、“货车帮”、“BOSS 直聘”,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滴滴出行”、“运满满”、“货车帮”、“BOSS 直聘” 全部在美国上市,更让数据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

要知道,今年 3 月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最终修正案。

这份法案,是由美国参议院提议,时任总统特朗普签署通过的。

从名字也能看出,该法案对外国公司特别是中国公司,并不友好。

其中,一大要求便是外国公司要披露更多的信息,甚至细化到 “董事会里共产党官员姓名”。

问责法案之下,中国公司要想在美国上市,就必须满足披露要求。

那么,问题来了。

“滴滴出行”、“运满满”、“货车帮”、“BOSS 直聘” 赴美上市,披露了什么信息?这些披露是否违反了中国的信息安全规定?

复盘滴滴的上市之路,这么大一家企业,上市却极为低调,甚至连最具象征意义的连敲钟仪式都省了。

有人据此分析,滴滴可能是 “先上车后补票”,即没有获得中国监管部门同意,先抢先赴美上市,然后接受国内主管部门审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滴滴上市 2 天后,网信办便宣布开始审查。

真相到底是什么,还需要国家主管部门审查后披露。

无论如何,“先上车后补票” 都不应该被容忍。

海量的数据一旦泄露,造成的危害是无法弥补的。

某些企业,如果不愿意 “买票”,还是直接“下车” 吧。

知乎来源:正解局:滴滴知道哪个部委加班最多:互联网数据,为何关乎国家安全?

原来源:滴滴知道哪个部委加班最多:互联网数据,为何关乎国家安全?

正解局,穿透信息迷雾,正解中国成长的力量。正解局是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财经大号,华尔街见闻、雪球、蚂蚁金服、世界经理人等多家主流财经社区特邀入驻,每天全网阅读超过 200 万人次。欢迎微信搜索正解局(ID:zhengjieclub)关注。

知乎用户 正解局 发表

知乎用户 A WHIP 发表

从美帝良心想,到美军带路滴,真是满门忠烈!

以下图片来自朋友圈

知乎用户 冰焰 发表

滴滴 APP 还可以用,滴滴小程序也还可以用。

当年内涵段子,作为当时业内排名第一的 app 应用,直接全面封杀,是永久关停,不是下架。

现而今的滴滴,只不过是新用户无法下载而已,滴滴 app 该怎么用还继续怎么用。

是否说明一件事,

滴滴 “犯” 的事,远远不如内涵段子 “犯” 的?

即 “低俗视听” 的社会危害性 》》》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不然,怎么解释,对吧?


知乎用户 青山布衣​ 发表

这只是冰山一角。

真要查下去,国内互联网公司估计没几个能保持那份 “傻白甜”。

真正保持 “傻白甜” 的公司,要么倒闭了,要么就在倒闭的路上,同行有那么多干着 “违法” 的公司,“傻白甜”不死,谁死。

在这个数据时代,谁掌握了用户,有了用户数据,就可以 “称王称霸”,就可以干垄断。

国内几个极的互联网公司,没有一个不是背靠用户数据发展起来的。就那个用户隐私授权按钮,假的都有可能,挂羊头卖狗肉。

有了用户数据,就可以知道用户画像,就可以实现精准商业推送,就可以大数据杀熟,史称 “宰客”,实现商业变现。

没办法,这就是互联网野蛮发展导致的必然现象,没有监管,没法惩罚,就像 “奔逃的野牛”,没有制约,那么就会在法律边缘疯狂试探。

用户还离不开那些个 app,因为用户习惯培养起来了,体验到方便快捷了,一下子被整没了,生活节奏都乱了,用户有时候就会不在意这些个人信息。

反正个人也没啥隐私,没啥重要的信息,不去偷不去抢,你监听个轨迹就监听吧,不要动我的银行卡就行。

这滴滴有点意思:

滴滴只是搞的有点狠罢了,正好在美股轻松上市,这下子就有点意思了,更多地在为美国资本家打工了,这用户数据真要是泄露了,那么就有点恐怖了。

美国要是用点用户轨迹数据,说不定就可以找到某个对外不公开的地点,比如那些安全级别极高的秘密基地等。这下子,滴滴真要这样被美国把持,那可能就把中国的隐私大门给美国打开了一道缝隙,想想后背发凉,尤其在这个中美对抗的关键节点上。

其他公司都赶紧自查吧。自从蚂蚁开始,到美团,这次到滴滴,接下来互联网监管这块只会越来越严,越来越规范,那些生在长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们,都长点心眼吧,优势在于中国网民基数大,不要把这优势用歪了,到最后自己封喉。

下一家会是谁?谁又在瑟瑟发抖。。。

知乎用户 左耳听风​​ 发表

参考伟人的一个观点:

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这些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的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特别是大和大买办阶级,他们始终站在帝国主义一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

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敌人。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知乎用户 Robot 斌 发表

滴滴真的认为自己不需要执行法律。

滴滴客服明确说,滴滴内部只有公司规定;至于法律规范,和滴滴没关系也不需要执行。滴滴发言:要法律去找警察,找法院去吧!

今天早上刚刚给以为滴滴公司的客服怼过,人家客服直接说: 滴滴不需也不能执行法律,想要法律去找法院或者其他执法机关去。在滴滴就只有公司规定,其他都是假的。

在问了下,公司规定是什么,回答是公司隐私,关你屁事!。

很多人以为我再乱说,那就直接上录音,大家看看滴滴是怎么样的目无法纪

[

滴滴不用执行法律 - 客服 226679.mp3

9.4M

·

百度网盘

](https://pan.baidu.com/link/zhihu/7dhzzauVhDinbqRT5mbwFidGeBQZB1VQQKNj==)

滴滴应该完全把自己看做一家美国公司了,对于中国法律完全不放在眼里

-———————————————————————————

故事背景很简单,半夜十点加班回家,排队等了四十分钟。就是被拒载,订单秒完成。我连车子毛都没看到,然后要我付钱, 否则滴滴就不能用了。

是人都生气的吧,我诉求也很简单,按照《上海市出租车管理条例》对司机进行处理。简单地投诉,扯了一周半,听了无数话术和推脱,最精彩的来了:

6 月 18 日早上,滴滴客服工号 232749 直接和我说,他们滴滴无视地方规定,不执行地方出租车、网约车管理办法。上海交管委也管不了他们,滴滴只执行公司自己的规定。问他下,那公司规定处理是什么?回答是一切处理都是黑箱操作,不能给受害乘客任何反馈。

还好及时录音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客服,语气里面充满了对乘客傲慢和法律的不屑一顾;厉害!

详情可以看另外一个帖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5129042/answer/1941337045

知乎用户 文谦 发表

网络实名制和要求手机号注册,确实风险不小, 用户的资料在各个平台上都有被泄露的可能。最好是国家成立一个统一的像 QQ 第三方登录平台这种登录系统,只要授权就行。

知乎用户 拼秀秀 APP 发表

1,触犯国安法和网络安全法

2,“防范风险扩大” 而不是 “防范风险”

3,闪电定性

简单来说就是滴滴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并且引起某些大人的震怒,搁在古代柳家怕是要灭门。

知乎用户 赵刚 发表

知乎用户 mushroom111 发表

虽然装在我们普通人的手机上,但实际上里面的一切都是人家的。

不用说未来,现在掌握越来越多的数据,就算是已经掌握了一种新的 “权力”。

目前,是否能有一种技术能随时随地的知道客户端的另一方,服务提供商,有没有在违规的搜集使用用户的信息?

解决保护个人数据的问题,不仅需要技术,也需要相应的法律。毕竟,这些服务的提供商,这些 app 背后的公司可以以这些数据的搜集使用为商业机密为由,限制监管。

知乎用户 维勒 发表

当我看到提问者是新京报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警觉了。没办法,谁让是大名鼎鼎的新京报呢。

然后看了下问题下面的高赞,果不其然,开始比烂了,是么?试图拉更多人下水,来混淆视听,掩盖问题?

可惜,被国家网信办用《国安法》下架,官媒亲自下场全国广而告知,也就你滴滴一家。

拭目以待吧。也给其他企业打个样儿。

发展到这个阶段,总有些问题需要答案,有些十字路口需要抉择。

更新:今天又审查了 3 家企业。貌似被打脸了,哈哈,挺好的。我被打脸不重要,重要的是,安全和进步。

再更新:高赞回答终于「正常」了。也好,每一次改革和进步都需要一个契机。能以这种方式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算是种福气。

知乎用户 苏晚晴​ 发表

资本家果然是应该被消灭的。

知乎用户 我是老尚 发表

笑死,朋友圈的辟谣果然都是真的

现在能不能告一波滴滴造谣呢(笑)

当 爽不爽啊?

哥谭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啊

知乎用户 无定所的幽灵 发表

在互联网新贵眼里,似乎没有什么比加速圈钱垄断更重要的事情了。而为了最大限度获取商业利益,构建闭环状的商业帝国,收集用户信息在他们那里算得了什么,已经是各类 App 的标准动作并不新鲜。

由于一直以来法律不健全,涉及个人信息的收集、出售、提供由来已久。最先是各种商业机构采集,并进而各种渠道流出,用于各种营销商业用途,电话打过来,姓名掌握确凿,若胆敢态度恶劣,甚至会被骚扰,用户叫苦不迭。

互联网经济深入生活方方面面后,进一步渗透,用户多呈现裸奔状态。

本次滴滴事件,从网信办的通报看来,至少面临如下问题:

1. 违法收集个人信息

依据《网络安全法》第 41 条:

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

滴滴公司收集信息的范围应对是大于其履行客运服务必要的范围,从而被界定为 “违法收集个人信息”

2. 违法使用个人信息

使用是收集个人信息的延续,若不在法定规定内进行,则存在极大的法律风险。

尤其若存在向他人提供信息的情况,以滴滴公司的体量和规模,甚至可能触碰刑事法律风险。

提供或者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达一定程度【非法收集或者出售轨迹信息 50 条,就可涉罪】,将涉及: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3. 严重违法

网信办表述为:严重违法,因具体情节未披露,只能等待后续通报。

总而言之,滴滴公司不仅存在一家独大垄断之嫌,而且若提供信息的相关传闻坐实,涉及国家安全,那对公司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

罪名解读与已决案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四十一条 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

第四十二条 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六十四条 网络运营者、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的提供者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第四十一条至第四十三条规定,侵害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知乎用户 小安律师​ 发表

柳家人虽然坏事做绝,不得人心,但我不觉得网传的那个消息是真的,第一,现在中美这个情况,柳家他们真的敢把重要信息上供给美帝?是嫌自己活的太久了么?资本家是有利益才愿意做事的,柳家本来就是大富大贵,为了这种利益,把自己全家搭上去,真的划算?

第二,我对我们国家的安全管理有信心,这种重要信息,肯定是放在国内储存不能带出国外的,就算是有人说的,根据道路信息延伸出的分析报告、数据演算啥的,肯定也是有人时刻盯着的,想带出去,我觉得概率很小。

所以吧,我觉得这事,滴滴肯定是犯事了,犯得啥事,估计是逃不过下面几点,比如在美国上市,触及到了某些国家层面的规划,上面可能警告过了,但是滴滴依旧心存侥幸,或者就是明面上的理由,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并且手伸得太长太长了,已经到了管理层难以忍受的地步(一般的收集个人信息,所有 APP 都在做,国内这个环境,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才在关键时刻痛下杀手,参考之前蚂蚁上市被叫停。

知乎用户 想养只缅因 发表

2018 年 8 月 9 日,程维在 “联想之星十周年” 大会上表示,中国因激烈的竞争、相对强大的巨头等因素,“使得中国互联网处在地狱模式。而美国相对没有那么残酷,是人间模式。”

知乎用户 值男科技观察​ 发表

如今很明显是有问题了,并且很严重,是原则性的,极其恶劣的。

滴滴上市没有发布任何消息,低调的不能再低调,说明自己也很清楚有问题,不清楚就不用这么低调了。

清楚自己有问题却仍然要强行境外上市,最少说明程柳等滴滴决策者及他们代表的利益集团对出卖国家利益毫无心理障碍,只是对受到惩罚有所顾忌,并且也没有特别顾忌。

知乎用户 骑羊少年胡八一 发表

资本巨头们敢于欺骗政府与市场、蒙蔽用户,甚至无视生命,在投机的路上越走越远。

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资本思维为荣,以产品思维为耻,这种现象的出现,实际上表明某些方面,我们正在步美国金融精英们的后尘。

滴滴出行 APP 被强制下架:美国华尔街资本的狂欢盛宴凉凉了!!

知乎用户 视频号之家​​ 发表

柳家满门忠烈。

论卖国,升斗小民永远卖不过达官显贵。神友兔友底层互撕有啥意思,看人家资本家玩个大的。

柳青,汉族,出生于北京,联想柳传志之女,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就读于哈佛大学。现任滴滴出行总裁。

柳青哈佛毕业后即入职高盛,2008 年晋升为高盛亚洲区执行董事,2012 年晋升为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2014 年 7 月,柳青加盟滴滴出任首席运营官,2015 年 2 月升任滴滴总裁。

感觉是典型的高华履历。

补充:

官方定性前,也不好说滴滴是否刻意出卖数据给美国人,所以一切以官方通报为准,狗头保命。

现在有三种可能,一是滴滴没有把数据给美国,只是自己在国内违规窃取用户数据;二是滴滴在国内窃取用户数据习惯了,到国外上市忘了改,或者没有互联网主权意识,无意间泄露了一些数据;三是滴滴利令智昏,主观出卖数据给美国。

我重点说一下第二种吧,无意间泄露。

几年前我看过一本马云的书,马云说美国和伊拉克开打前,阿里巴巴上能明显看到伊拉克地区日用品的交易量激增,所以阿里成为第一个预测到伊拉克战争的企业。(大概意思如此)

当时马云对此洋洋自得,说明以前全世界都对互联网主权、数据安全这块没啥概念。放现在美国人还能让一家中国企业预测到这些吗?同理中国能让美国企业预测到这些吗?

所以现在中美互联网是完全脱钩的,个人感情上我很反感墙,但确实也不得不防。

知乎用户 大海里的针 发表

如果一个人,偶尔被别人说俩句不好的话,或者偶尔做了一些坏事,我们还可能觉得这人其实可能本性不坏,只是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历练。但一个人,如果三番五次的出现传千里的坏事,那这个人,肯定屁股坐歪了。有一句话说得好,方向错了,越努力越反动。已经很久都没有用滴滴了,又贵又对过来的车辆没有预知,对司机没有预期,说实话,如果不是便宜一点谁愿意用滴滴。一旦有个替代品就直接舍弃。所以,现在一般都用 T3 出行。统一规格的电动汽车,不是兼职而且全职的司机,稳妥有保障。

知乎用户 飞翔的蒲公英 发表

我一直没用过滴滴的 APP 打车,用的是支付宝和微信的入口,刚刚看了一下还是可以用的。只下架 APP 还是不够的,把这些入口也关闭了吧

知乎用户 殇逝 发表

滴滴现任总裁柳青,原是美国高盛亚太区最年轻的董事总经理。经过高贵蓝色血统认证!

柳氏家族,利用先发资本优势,以及不可名状的人脉资源,控制了两家没什么社会创新贡献度的企业。

第一家叫联想,爸爸叫柳传志。

第二家叫滴滴,妈妈叫柳青。

能 “联想” 起来一款让人印象深刻的联想产品吗?三十年过去了,一款都没有。这是事实。

公司用的联想台式机,经常黑屏、无故重启;用的 T480 笔记本那个质量…… 酸爽。大家都体验过。

做烂的产品倒是很多,比如 Thinkpad———从前 Thinkpad 的质量是能当踮脚砖头站人的。

不过,联想勇敢献身 IBM 处置不良资产,算是向国际资本纳了投名状,从此变身国际柳。

联想在 5G 问题上倒戈华为、违反民族大义的事儿,广为人知,更让人不齿。

与之对比,联想给美国人发高工资,给中国人发低工资;产品在美国市场高质低价,在中国市场卖低质高价,都不算事儿。

柳青滴滴的所作所为,传送国民数据到美国啥的,不奇怪,逻辑是通的,只是继承了柳爸爸的基因和价值观而已。

群众早看透了一切,调侃柳家:

美利坚四世三公,合众国满门忠魂

美国股市开盘,滴滴跌去 80% 可能性很大,当然不是一天完成。

又一只惨烈的中概互联股!

知乎用户 海哥望明月​ 发表

1、下架算轻的。

滴滴强行闯关赴美上市,置国家数据安全禁令于不顾,国家有权依法对其进行相应惩罚。相信嘀嘀也不敢把数据给美国,否则按照《国家安全法》是可以抓当事人入刑的。

嘀嘀这种基础设施平台,在美国上市就可能因为要符合美国监管要求,把审计底稿给美国监管部门看,涉及大量未脱敏数据。不给,美国就可以责令你退市。这样易受美帝胁迫,增大数据泄漏危及国家安全风险。

2、为什么强行赴美上市?

也没那么多阴谋论,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大股东软银(孙正义)前期在别的项目上投资亏惨了,急于套现嘀嘀,嘀嘀得花钱买啊,就只有谋求上市。香港和国内上市不符合条件(有嘀嗒出行前者的失败案例),遥遥无期,就只有赴美一条路。

另一个原因是经济上的,得赶在这一波货币超发美股资产泡沫破灭之前融资,否则美股回调就拿不到好溢价了。

3、嘀嘀被下架处理,相当于官方证明没泄露数据,股价马上会反弹。

如果泄露数据,肯定不是这样处理了。

滴滴这次是国内首次启动网络安全审查,既然以这个名义兴师问罪,如果真查出违法事实,肯定不会不问罪。

一旦这样仅作下架处理,也间接说明国家没有查出危及国家数据安全的事实,也就是没有泄露数据给美国,只是没有遵守监管要求推迟赴美上市以及收集用户信息。但在国家数据安全法没有正式施行之前,对滴滴只有也就从轻处理了。

相当于已承认嘀嘀赴美上市既成事实,体现了国家对本国成长起来的企业的宽大处理。既是依法行政的体现,也是一种包容!为什么说是包容?因为数据安全隐患并未完全消除,嘀嘀已经授美帝以柄,以下第 4 点:

4、但后续数据安全隐患并未消除,但嘀嘀肯定是作了极大配合,这一头摆平了,那么问题是,美国方面可能抓住这一点不放,让交审计底稿交不出来,就可以光明正大做空。

5、嘀嘀事件催化 A 股安全板块,相关概念股网络安全、产业安全、数据安全可能拉一波。

知乎用户 保贝 发表

感觉大家走偏了,说的是收集个人信息,不是各位答案说的后台运行监控之类

作为打车功能的软件,记录运行轨迹、时长、与导航比对是否偏航,不是正常功能么?

顺风车遇害事件后,在一片指责没有尽到安全责任后,上线了全程录音(调用麦克风)、饮酒报备(乘客自行填报)、一键报警(调用电话),不是为了保障安全么,最终是为了监控司机行为。居然还有答案说用滴滴的导航发现它一直后台运行………… 你用高德百度还是哪款导航它就不后台运行?除了滴滴司机,还会有私家车主用滴滴只用他的导航功能?那本就是为了监控司机的呀孩子

估计是滴滴出行 app 里集成了橙心优选、金融等业务,收集了比原来更多的个人信息。

知乎用户 CatherinRye 发表

“滴滴出行”app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 “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法律中明确规定了,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法律责任,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四条,网络运营者、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的提供者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第四十一条至第四十三条规定,侵害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违反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相关部门对滴滴做出的相关的处罚决定,符合法律的规定。

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已成新兴产业,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9 年 3 月 2 日发布 “法治蓝皮书”。蓝皮书指出,信息处理和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个人信息滥用问题日趋严重,社会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个人信息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下,对于个人信息的收集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的经营更是离不开数据的收集,但如何合理合法的收集使用这些个人信息也尤为重要。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正处于制定之中,出现这些问题,也能更好的给法律制度提供相关的参考,希望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可以尽快的出台。

知乎用户 京益律师事务所​ 发表

总有一些互联网企业打着科技创新的名义,

转嫁社会成本,推高社会风险。

靠着恶意补贴打价格战挤压原本市场,

获得用户以后提高价格获取暴利。

什么创新,什么科技,

打着服务民众的名义谋取私利而已,

时候到了给你扒的底裤都不剩。


好家伙 资本家反应真是迅速

知乎用户 氚流不息​ 发表

唉,柳家满门忠烈,满门忠烈啊!!

美丽国一边摇头,一边望着收割的资产,嘴角留下痛苦的口水。

请勿联想,此柳家非彼柳家,任何联想到那个柳家的人士,本人就此回答不负任何网友联想的法律责任,请不要恶意揣测。

知乎用户 不知所谓的喵 发表

小米应用商店

知乎用户 布尔乔亚 发表

称他们是资本家真的是看得起他们,他们没有胆量成为资本家去做全世界的生意,这些企业只能说是个买办企业,等着社会主义的铁拳吧。

知乎用户 飞过海​ 发表

根据这次的反应速度,不难看出,对滴滴的内控由来已久,而且早就准备好了应急预案。这就好比某人在国内可以自由活动,一旦要坐飞机出国,就会被拦住带走。

为什么会因为赴美上市而触发监管?你得知道美国现在正在干什么事呢。拜登下令要追究疫情源头,如果人家的有关部门找到滴滴,私下要求合作,检索相关数据,你滴滴敢拒绝吗?说白了,只要拿到了你的原始数据,人家就可以随意篡改,到时候什么故事都编得出来,这个损失该有多大?

我们看,你去美国上市,是要拿美国人的钱。但是美国人凭什么给你钱?我相信滴滴的声明,他没有把全部数据转移给美国,人家也不要你的全部数据,人家只要攻其一点。资本家总有很多幕后交易,任何人都有价格能被收买,在今天这种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就不能不防患于未然。

所以对滴滴的管制,还是出于国家数据安全的战略大局。而滴滴手里的数据,确实对国家安全构成了潜在风险。但是这种监管也有缺陷,如果他不去上市,是不是核心数据就没有外泄的可能?你如何保证滴滴的内部人员不可能对外泄密?甚至即使官方接管了滴滴的数据库,是否就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连公安部的内部信息都能被人传到外面,又用什么办法可以保证一家民营企业的数据安全?

还有一个重大风险在于用户。因为每人一个账号,所以对有价值的目标人物就可以后台监控,随时掌握他的行踪。这里能延伸出来的东西可就太多了,任何人一旦拥有了这种力量,就不可避免会有滥用的风险。

所以这个案例反映出一个深层问题,就是很多大平台都拥有过于强大的力量,都存在着滥用的风险,该如何对他们进行监管?

解决问题的思路,应该是官方在各大平台长期派驻工作组,评估和处理相关风险。然后在数据安全方面,应该设置多重保护屏障,比如要做检索需要得到多个有关部门的授权。这个小组还有另外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评估平台企业是否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要求整改。

归根结底,我们今天面临的重大考验,是如何驯服资本这头怪兽,迫使他们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单凭自上而下的监管还是不够的,最起码还得建立完善举报奖励机制,让平台企业的所有员工和用户都可以参与进来。这有点类似于 50 年代的反特电影,国内有大量卧底,国外不断空投人员装备,我们只能放手发动群众,把一小撮敌人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更多相关内容,请参考我的专栏 “用网络惩恶扬善”。

知乎用户 蚂蚁 发表

怎么啦?卖数据的多了去了。卖给谁不是卖么?

只是美国人出钱多点,仅此而已。

不就是把所有科学家,所有中基层管理人员经常出没的地方泄露了么。

不就是敏感地理位置的数据泄露了么。美帝导弹可能会更准,暗杀我国重要人物更容易——这些又关柳家什么事儿?还能有什么比出国和上市更重要的么?

良心?把中科院国家单位变成私人财产的那一刻,就已经卖了。

知乎用户 赏金猎人火箭熊​ 发表

2021 年 7 月 4 日

此事件通过网信办通告

第一个值得关注的有

滴滴的数据有这么重要吗?

当然有!滴滴所能获取的信息可能远不止地理

大家要知道,滴滴是可以以一定的渠道进入 gongan 系统的,获得人员的 “政审” 状态信息的,且实时更新,这就很不得了。毕竟滴滴账号是绑定手机号,在我国目前手机号实名制的体系下,可以说手机号等于身份证号,那也就等于掌控特定人眼的行动信息,大数据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滴滴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军事用途

滴滴的月活跃用户 1.5 亿人,已经可以称之为国人的出行基础建设之一了。

有用户轨迹的地方,就有路。有人在这里活跃

没有用户轨迹的地方,但如果又有措施,那这地方又是用来干嘛的?

(具体的大家自己去想,我这里就不细说了)

如果将这些出行数据深入挖掘分析,那么对于我国的安全的确是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我举个我能想到的例子

有了全国的出行地图,我能判断你哪些地方的人员流动最密,可以生成一张热力图,这些热力图可以给导弹袭击作为参考。

50 万滴滴司机组成的伤害滴滴热力图,可以清晰的看到有哪些具备军事轰炸价值。

第二个值得关注的是滴滴到底有没有卖 guo?

滴滴回应,不会把用户信息交至美国,这里我感觉滴滴的声明玩了个文字游戏。

滴滴公司虽说没有交出用户数据,但实际上道路信息数据才是对国家的安全构成 z 严重的威胁

当时 19 世纪的 80 年代,日本加速了对中国的测绘,并赶在甲午战争之前基本绘制完成了 “大清王朝二十万分之一的国土”,为 qing 华日均提供了重要的“导航” 装备

我国目前调查的原因也是道路数据,而不是用户数据,虽说也很重要,但也要排在道路数据之后。

第三滴滴的独立董事是前美军军官?

滴滴拥有 z 核心的地理数据,如果在叠加卫星高清图片,同时运营各种软件构图渲染,整个 zg 的地理数据场景就可以完全绘制出来,这个 z 核心的数据企业,竟然由前美国军官来担任独立董事。

2016 年 6 月 30 日担任独立董事到现在已经有整整 5 年,这 5 年到底有多少敏感数据?不得而知

国家层面已经展开调查,我们静待结果

不传谣,以官方为准。

知乎用户 鱼儿说保险 发表

给网信办好评。积极迅速回应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个必须好评。

给所有从事互联网经济的企业敲响了警钟。要绷紧国家安全的弦。

今后可能会探索国家统一的关键数据云平台,所有相关企业的信息全都存在云平台上,接受国家监督管理。

知乎用户 我来也 发表

滴滴这下撞到铁板了

知乎用户 阿生​ 发表

知乎用户 211 律师团队 发表

在中国搜集大量用户数据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以后大概就不存在了?

美国刚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在法律上允许美国监管机构要求在美股上市的外国公司披露更多公司的核心数据。

这是会造成重大风险的不稳定因素,确实事关国家安全。

知乎用户 从不看私信 发表

满门柳式忠烈

深挖柳式家族的投向

  • 滴滴中概股上市
  • 滴滴创始人、CEO 程维持股 7%,总裁柳青(柳传志女)1.7%。
  1. 柳传志,呵,联想退休名誉主席,资本黑帮会成员,5G 投票中反对华为,投高通。
  2. 联想是一家中国企业么?
  3. 现任的 CEO 杨元庆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联想不是一家中国公司。
  4. 成立于香港,总部设在香港,北京所谓的总部只是运营中心和研发中心。
  5. 你品,在香港,但是不是中国公司,这买办的特点已经昭然若揭了。
  6. 柳青,此次上市操盘手
  7. 其祖父柳谷书,维他奶内地专用商标
  8. 可谓 “满门忠烈”
  9. 不知道维他奶的破事的,可以自行搜索一下
  • 软银 21.5%,Uber 优步 12.8% 腾讯 6.8%。
  • 阿里巴巴董事长张勇
  • 苹果公司企业发展副总裁 Adrian Perica
  • 软银委派的董事会成员 Kentaro Matsui
  • 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
  • 博裕资本董事总经理 Zhiyi Chen(陈峙屹)
  • 滴滴融资数额和其背后的投资人名单都可谓奢华。滴滴自 2012 年成立以来融资超过 20 轮,融资额超 800 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软银、蚂蚁金服、阿里、腾讯等。

这人不简单哦,美国陆军情报员,西点军校毕业。危害多大不用多说,不是什么全球投资人,是不是美鹰的一个暗棋咱也不好说,就只知道滴滴有最核心的地理道路数据,如果用一些全景图片加 3D 渲染,呵,中国道路可就像是皇帝的新装了。要知道抗日时期,这叫做叛国通敌

  • 大汉奸黄浚将大量的关于中国军队的工事图、战略调动计划等绝密信息,输送到日本侵略者手上,目的就是换取日本人的赏钱。极刑。

滴滴信息安全问题触犯国安法十分严重,中央不惜中概股大跌直接整顿。

  1. 滴滴未形成行业寡头的垄断模式,那他想不想?不用说,你看看现如今又有几个科技互联网公司能够真心承担社会责任,毕竟,
  2.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
  3. 为什么未能形成垄断?
  4. 行业竞争
  5. 高德打车、百度地图、哈啰出行、美团打车,首汽约车、嘀嗒出行、曹操出行、斑马快跑、享道出行、T3 出行、如祺出行。
  6. 在什么地方捞钱不知道嘛?

不必多说,懂的都懂

  1. 不懂的看看滴滴低调上市,
  2. 滴滴 “静悄悄” 赴美上市,没有敲钟和庆祝仪式。
  • 平常其他的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哪个不是锣鼓喧天,想想当年阿里赴美国上市,鞭炮齐鸣、“橙旗” 招展。
  • 某滴的上市信息基本在国内都被压制住了。
  • 这选择压制的是谁?自然不会是国家,互联网企业在纳斯达克登陆得太多了,没有出手干预一个上市新闻的必要。
  • 只能是某滴自己选择了压制,而且对媒体稍微熟悉一点的都知道,这种压制是要花大价钱的。
  • 不光是打点一两家媒体,而是所有的都要打招呼才行。

不知道哪天亏心人被鬼吹灯

知乎用户 Cloudy 发表

还有好几家社区卖菜的也在那边上市了,是不是也要管管了?

===

个人早就说过,资本主义的继承人将是数据主义。

得数据者得天下,资本蜕变为佐料。

数据资产及其一系列的资产管理体系、法律将会在我们有生之年见识到。

知乎用户 tommaxmim 发表

我就想知道,我上一次打车车费还没付,还需要付吗

知乎用户 商无纣 发表

前几天在知乎看到说滴滴在美股上市就是因为他的独立董事是前美国陆军军官,如果 a 股上市就会被查名下资产和调查任职条件之类的,那时候还想着不会这么严重吧,毕竟这么大体量。

没想到啊,这就是资本的劣根性。

万恶的资本家

滴滴,呵呵

知乎用户 靓仔 发表

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我们国家有个很不好的惯例,那就是各个单位、各个系统、各个地区都喜欢搞通讯录,上面有各单位所有人、各系统所有重要部门负责人、各地区所有单位领导班子的电话号码,而这些东西都没有列入秘密范围。

也就是说,有心人可以很简单的收集到全中国所有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员工)的电话号码。

然后对比滴滴的数据库,可以非常方便的建立起中国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员工)及其家属的所有行为画像。

到时候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中国某地或者某部门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甚至可以通过录音知道突发事件的具体内容。(作为公务员我很清楚,大部分公务员在出租车内接打电话的时候并不是很注重保密,因为我们很容易将出租车当成密闭环境而忘记现在的出租车带录音)

所以,如果传闻属实(毕竟到现在滴滴都没有以盖章公告的形式来否定传闻,副总裁朋友圈的话当某种不好闻气体就行了),那么滴滴管理层死不足惜。

知乎用户 CPC 发表

先说结论:我比较倾向于滴滴被永久性处罚

首先搞明白滴滴犯了什么事。

我们手头上的高德、腾讯等民用地图都是加密的,地理坐标经过非线性偏移处理。

拿酒店作比喻,相比于复杂的施工图,给房客约炮偷情用的平面图就简化很多,删掉了酒店办公室、设备房、杂物房、保洁休息室、员工更衣室:

滴滴做的事,相当于前台小妹未经许可,把房客在酒店杂物房 / 员工更衣室或地图上不出现的房间的开房记录,公开给要捉奸的大房,下次你还敢安心去暗间约炮不被小舅子打?

而处罚的内容是「违法违规收集了房客的身份证和开房记录等个人信息」。

开除滴滴这个前台小妹,很过分吗?

知乎用户 墨尔本雪球兔​ 发表

这个下场我早就说过了

从他开始死人

然后公关不力

两条人命累加的时刻

我就说一个只顾挣钱

没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

将风险转嫁给社会的企业

必将自取灭亡

果然,他为了一己私利,卖了不属于他的东西

这就是现世报

那个多多,正在拼命地搜集用户手机里的一切

也快了

知乎用户 斯文土匪 发表

龙生龙凤生凤,传志女儿会打洞

知乎用户 丁凯 发表

敲打敲打而已,真要认真追究起来国内没有一家公司是干净的。

这意味着国家手里已经拿好了尚方宝剑,国内大企业有的受了。好事。

知乎用户 熊叔 发表

滴滴有一个懂事是前 mei jun 退役人员,加上背后的部分外资,所以

另外滴滴这边还有一个柳青 滴滴能这么快上市应该得亏了柳家的帮助。

知乎用户 小白不怕白 发表

互联网发展太快了,发展的太好了,快到这些新兴企业家和他们带领的年轻人没遇到过大事情,内心膨胀。国家为谋求突破西方封锁,谋求新兴产业上的弯道超车,对这些企业太好了,常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提醒警告,没真对这些企业下死手,使得这些企业以为政府部门只是没事找事寻找存在感。

没遇到过战争的他们也许并不是不知道地理信息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没有敏感度,没有真实体感,不知道国家队这个信息的重视程度及神经敏感程度。

没遇到过波及自身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系统性风险目前都有国家花几万亿扛着,并由国家承担声誉风险承担各类骂名。比如新冠中国最早复苏,花呗微粒贷白条度小满才能活着,这些互联网金融机构才能没死翘翘,国家金融才没有倒塌。

经历的事情太少了,高层太年轻了,某些弦太松了,希望这件事情给整个互联网大佬们上一课。

不过天知道,说不定他们仍然认为这是没事找事

知乎用户 有点咸​ 发表

知乎用户 小冷律师说法 发表

滴滴之后,又有两家被查…

知乎用户 米抠的险江湖 发表

滴滴出行,被下架!律师解读滴滴的 “违法情形与责任承担”

知乎用户 豫新闻 发表

因为目前对于滴滴具体是怎么个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互联网上大家都是众说纷纭,各种合理猜测和推断,这方面我没啥消息来源,就不说什么了。

我们不如来看看通报里的《网络安全法》到底都说了什么吧,说不定从法律条款里我们能解读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自 2017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是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在第四章网络信息安全部分,有以下几条我们可以关注一下:

第四十一条 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

第四十四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第五十条 国家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网络信息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要求网络运营者停止传输,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对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上述信息,应当通知有关机构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阻断传播。

就目前通报的用词分析,高压线应该是没碰的,打包数据给别国这个也太不靠谱了吧,当我们国家的安全部门吃素呢。

结合几个法律条例再去看滴滴的回应:“真诚感谢主管部门指导滴滴排查风险,我们将认真整改,不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技术能力持续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防范网络安全风险,持续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因为之前顺风车出的那些安全事故,滴滴出行 APP 到后面索要的权限真的很多,包括什么一键报警,乘车期间全程录音录像等等,本身数据风险就不小,被举报之后审查出什么问题我觉得都还挺正常的。

本来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对于数据安全方面的保障,就远没有到可以让用户放心的地步,哪怕是 BAT 的软件,用户地址、电话、身份证等数据还是会有途径泄露。

那么作为互联网产品的用户,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一是选择 App 时,尽量选择手机应用商店等正规渠道下载,使用官方正版应用安装包;

二是使用前,仔细阅读 App 的隐私政策和用户服务协议,了解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再决定是不是要使用这款 APP;

三是根据需求对 App 申请的权限进行授权,不使用具体功能时尽量关闭授权,或者把应用放到坚果隐藏 APP 的沙盒环境里限制住;

四是及时升级操作系统版本,不打开手机的 root 权限

如果遇到隐私条款不合理,过度获取用户权限的 APP,建议直接反馈到工信部去,或者其他的有关部门,不要觉得哪怕举报了也没什么用就忍了。

以上。

知乎用户 黑科技工具圈 发表

滴滴的大数据到底有多牛?看看下面这张图就知道了。早在 2015 年,滴滴就已经能监测到国家核心部门的工作出行规律了,如果把数据细加工,把某些部委全年的打车数据量化、可视化、实时化后,是不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全年监控这些部委的人员流动情况,甚至能根据反常数据,反向推导出某些部委的新动向,甚至结合部委间的数据联动,得出大趋势推断。这还是公开部门的,如果是国安,总参,国防这种保密单位,关联上某个 id 的行程,然后匹配 boss 直聘的个人信息,很轻松的就获取了你这个人的身份刻画信息,然后根据人物特征进行筛选,那就不可想像了。

知乎用户 医师大叔 发表

柳家三代人做了三代事,代代人不同代代人相似。

知乎用户 有所思 发表

本人前段时间因为想赚点外快干过一天电销,当时正好是高考成绩出来的第二天,我在一家培训机构拿着电话单挨个挨个的打

打电话之前我是忐忑的,因为从来没干过这种差事,怕被骂怕无人应答。而一天的电话打下来,电话那头家长的焦虑和急切让我觉得心情十分复杂

看着发下来的话术单,里面那些_“名校教授指导”“分数相差三分以内”“不满意全额退款”_等等的模糊说辞,引流到 v x 交给下一个人来继续给家长话术洗脑,最终达成交易目的一整套流程

我觉得我就像流水线上收割韭菜的工业镰刀一样,麻木着,但好在也痛苦着

我的良知折磨着我

当时近四百个电话,打下来有二十个家长愿意微信详谈,交费是五千,相当于期望值达到了十万

十万,仅仅是我一个人打了一天的电话

在这之前,五月的某天,我使用某滴打车遇到一些矛盾没有解决掉,赌气删掉了该软件

接着,就是_漫长的被骚扰电话袭击的一个月_

我很害怕,但是也很愤怒!

电话号码经常不停的换,我不知道是谁打来的,因为_我自己平时根本不用电话联系别人,也不接备注以外的电话_

除了电话以外,还收到很多条短信。d 款的,游戏的,c 值的,有些短信甚至一天一个,一模一样的话发了一遍又一遍

我能够屏蔽大部分,但我没办法克制好奇,其中有一个游戏下载的链 接,什么什么末日来袭的,我真的差一点点就下载了

一旦下载,谁又知道里面是什么样的地狱

我真的很愤怒,但也无能为力

第二个月的时候,我实在忍无可忍,重新下载了软件,补了车费,至此,绝大多数上面的内容都消失了

不敢说有什么必然关联吧

不过一旦想到如果接电话的不是像我这么厌恶用电话交流的人

如果通话的内容正正好好对准了他的近阶段正焦急的事情,比如钱,比如学业

那是不是 成交,也就是总基数乘以百分率的事情

那是不是作恶的人,也能在其中游走

我很感谢一些媒体对防电信诈骗的科普,让我因此避免过一场骗局

但是解决问题应该从源头做起,真正让信息保护成为每个人心里不再悬着的挂念

做兼职那天听到另一个一直做电销的人说有个倒信息的被抓进去了

他们知道自己会受到惩罚,却还是要做

钱有时候真的会让人迷失本心

知乎用户 意行桥 发表

这个问题热度真低

知乎用户 独孤求是 发表

没有滴滴滴我们还有 T3,曹操,还有本地首约等等打车软件,还有原本的的士可以用!

坚决支持

知乎用户 出众述学陶 发表

滴滴月活跃用户 1.5 亿人,有打车出行需求的消费者,几乎都是它的客户。除了海量个人信息,滴滴还拥有最核心的真实坐标数据,如果叠加高清卫星图片,整个中国的地理场景就完全呈现出来了,这些数据很可能达到了军方的敏感性高度。 然而,拥有核心道路数据的企业,独立董事竟然毕业于西点军校,是前美国陆军军官。 与此同时,滴滴的美股上市,仅用了 20 天,异常快速又低调,这也难免让人产生怀疑。 看起来,真的是疑点重重啊。

知乎用户 Joy 学姐 发表

知乎用户 解惑 G 先生 发表

知乎用户 多泽学堂​ 发表

知乎用户 通通有讲 发表

滴滴为什么会被下架

知乎用户 村长 发表

知乎用户 苏默不苏 发表

知乎用户 自由司机阿浩​ 发表

知乎用户 长老会​ 发表

知乎用户 刘彤律师 发表

知乎用户 苦地丁 1003 发表

滴滴这个事儿有多大呢?我的一些观点,我自己暂时是不会用的

知乎用户 小灵通 发表

这真的是作了大死。可能网约车行业将迎来一轮大洗牌。

这不需要让子弹飞一会,已经直接爆头了哈。

在国家严格管控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政府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下,仍一意孤行,企图浑水摸鱼,赴美国上市,滴滴配得上这个后果。

滴滴赴美投资,就是在给美国超发的货币接盘,用的还是中国人民积累的数据和资源。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这就是妥妥的资敌。滴滴的管理层就是一群买办,从滴滴的股权结果也可见一斑,这样的企业,就是应该尝尝人民铁拳的味道。

知乎用户 撑伞也是雨中人 发表

我就希望国家尽快解决好这件事情,然后告诉我们老百姓前因后果,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知乎用户 成电已七年​ 发表

看完其他回答里说的违规 APP。

觉得还是把手机能删的 APP 都删了,能注销的账号都注销。

不违规前提下能用公司账户的都用公司账户。

也就这了,不让贼偷太难了,但是泯灭众生之间不让贼惦记努努力不是不行。

知乎用户 朝逝夕颜​ 发表

国内现有的 app 基本都存在泄漏用户隐私问题。

就直观的,你知乎关注一个零食,打开购物网站和抖音等直接给你推送你看过的零食。

更有甚者,前段时间我和朋友吃饭聊起来她生孩子的问题,就是现实中聊天,接下来几天无论我上什么网打开都是母婴用品。

所谓大数据精准推送都是在侵犯用户隐私基础上做的,国家也没管,甚至官方态度还沾沾自喜。

所以,滴滴因为侵犯用户隐私被查应该只是个说法。毕竟中国网络用户根本没有隐私。

它到底做了什么,看后续还有没有动作吧。现在只是网络办公室的处罚,国安法和其他部门还没有出来呢。

知乎用户 退堂鼓艺术家 发表

中国被下架的 APP 不是一个两个,经常是一批一批的下架整改,整改不合格的还会反复下架,但是大晚上新华社给独立全网公告,先通知暂停新用户注册,隔天再通知下架的 APP,滴滴是头一家。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只是违规收集用户信息滴滴的待遇为啥这么特殊?是滴滴收集了什么很特殊的信息还是利用信息干了什么很特殊的事情,这里面文章就大了去了。

至于滴滴的命运,我觉得没了是不可能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滴滴不过是个平台是个工具,他到底要干什么取决于控制他的资本。一把刀杀人还是救人完全取决于拿刀的人。最坏的结果就是改组嘛。

但是我还是很好奇,滴滴到底干啥了让监管部门急得拿他献礼。还有大家都不知道高德地图可以打车吗?我觉得地图是打车一个很高频的场景啊,使用习惯也很合理。


有人在评论区谈垄断,我想说垄断本身只是一个现象的客观描述,真正的威胁是利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那么垄断一定会带来不正当竞争吗?我觉得铁总是个很有趣的例子。我们虽然没办法超越生产力拜托资本的限制,但是我们其实都知道如何控制资本不作恶。方法明摆着的嘛

知乎用户 林夕邦邦 发表

为什么华为应用市场还没有下架?到底是滴滴还是华为市场这边阳奉阴违?

知乎用户 rerere 发表

“滴滴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什么时候轮到滴滴啊?

这一行滴滴就是个弟弟。

知乎用户 不停的走 发表

国家安全了,个人才能安全。高精地图和热力地图等数据是一座数据金矿,如果在别国之手,就好比你告诉你邻居你几点出门,都到了那些地方,你乐意吗,如果这个邻居对你还敌视,且法律无法制裁,你会不会有点后脊背发凉。

通过 dd 的数据可以挖掘出什么?

  1. 绘制真实经纬度的高精地图。
  2. 分析出重要价值坐标,包括军事设施、国家重点工程比如该设施的咽喉工程、重要人物。战时打击目标。还记得伊朗核科学家吗。游戏透视挂了解一下。
  3. 这些地方都有谁经常去,结合这些人就可以推算出,谁在某地大致作什么,结合其他数据,推出大概进度也不难。游戏透视挂升级。

基于这些数据场景应用:

1. 破坏某项关键项目,拖后在某个领域的水平,要咋做?

先找到项目地点,项目相关人员及频率。分析项目卡脖子事情、人、设备。假设人是核心,通过分析该用户家庭住址和相关家人,健康状况,出行规律,精准操作……。

这些数据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这样的公司就坚决不能美国上市。美国能让 Uber 把数据给中国政府吗?

以上纯属个人想法,还是以相关部门发布为准

知乎用户 宙烨 发表

支持

知乎用户 我是我你是你 发表

柳家不是柳,原是张家松。

这不就是现代版 “张松献图”。

只不过,张松献图起码是选了刘玄德,在当时环境下算是明主。而滴滴这次属实是站在历史的反面了。

知乎用户 东南风一号 发表

字数越少……

侧面实锤了之前的种种猜测

民众会坚定的站在国家这一边,声讨滴滴出行的叛国行为

知乎用户 wesli 发表

微信小程序还可以用?

知乎用户 定风波 发表

7 月 2 号发文启动网络安全审查,7 月 4 号发文落实违规操作,app 下架处理,这个速度基本上就是实锤在握,走个过场而已,就看具体犯得什么事了。

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活

违规使用个人信息,但不涉及境外势力——活的难受点

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且涉及境外势力——死的体面点

出卖国家地图信息给国外——死后当经典案例钉在耻辱柱上

去年在知乎上跟人就我国个人信息保护这块争论很久,作为业内人能很容易感觉到国家对这块的重视程度,以后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互联网企业野蛮发育的时代基本已经落幕了。


喜加三,网信办杀疯了

知乎用户 贰拾肆 发表

现在所谓的美其名曰——大数据云计算,其实就是搜集个人的隐私和信息,国内的网络公司和电商平台,各种 app 软件,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是一个样。

你刚在搜索了某个东西,然后你看网页或者打开电视,电脑,马上就给你弹出你之前搜索的东西的广告。

一直觉得隐私和个人信息这个事,在国内大家习惯了网络带来的方便,普通大众也算是是什么重要人物,所以没把这个当回事儿,在国内倒是稀松平常。

但是这些东西到了国外去,结果就可能不一样了,别人除了搜集你的信息外,可能还会以侵犯隐私控告你,说白了你是又泄露了信息给别人,还要赔钱给别人。滴滴错就错在去美国上市,脱离了管控。

貌似阿里都是在美国上市的?

知乎用户 已逝情殇 发表

滴滴能够收集客户信息,这是早就公开的事实。滴滴公司不申报,国安相关部门就不查吗?滴滴不吭声,国安相关部门就装作不知道吗?

如果真的涉嫌泄密,只有一种可能: 在信息数据加密的情况下,还是被美国解密了。我们非常自信的量子还是墨子加密技术(看过专家介绍,自豪得不行,说是世界最先进加密技术),并没有说的那么好,一拿到国外(两天)就迅速被破解了。

知乎用户 段俊霞 发表

看到有说法说滴滴是将国民出行大数据交给了对面

想起有段时间铺天盖地的唾液测 dna 的广告

如果我国国民的 dna 数据被对面拿到

按照他们的尿性,研究点靶向基因攻击手段完全是可能的

就好像新冠疫情初期也有个说法,西方国家不重视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病毒是对亚洲人群更易感的。。。虽说没有证据但是

朋友圈还看到个新瓜

说是 didi 的独立董事是美方军官?

~~~

一直以来都觉得任何公司只要上市了就必然是股东权益>用户权益的,因此从来不信任,也不打算信任任何一家巨头公司在用户信息方面的承诺

知乎用户 OMG 摩羯 发表

早上起来看手机,该死的不止滴滴一个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网信办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 App ?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史无前例 国家网信办不会在没有证据,没有调查,没有核实的前提下说出 “滴滴出行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请感受一下这简短有力的措辞,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恐怕今晚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听到这句话,晚 …

如何看待滴滴上市第一天股价跌幅超过百分之 20?

知乎用户 口袋哥​ 发表 哦,补充一下,高贵的 D 孝子认为自己公司向司机收取高抽成是在保护出租车行业的平衡,换句话说,要不是碍着行业垄断我 DD 早已天下无敌 含泪抽成,一个字,绝 ——————————原答案———————— 答案里有些滴 …

“人肉”产业游戏:起底外网空间里的个人隐私交易

个人信息贩卖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且已由国内转向国外的网络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一个人重要的隐私信息几乎暴露无遗,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车牌号、手机号、住宿记录,全部“上架”待售。 文 | 王勇 编辑 | 张强 3月19日,陆续有微博用户发消 …

“人肉搜索”背靠灰色江湖:起底神秘外网里的个人隐私交易链

个人信息贩卖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且已由国内转向国外的网络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一个人重要的隐私信息几乎暴露无遗,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车牌号、手机号、住宿记录,全部“上架”待售 文 | 《财经》记者 王勇 编辑 | 张强 3月19日,陆续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