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六四“最后的秘密” 香港出版中共机密文件再揭权力内幕
魏安 斯影 BBC中文 New Century Press Hong Kong 1989年6月3日深夜至4日凌晨, 中共下令军队镇压学生民主运动,用武力驱赶占领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大学生,造成至少数百人伤亡。 如何收拾残局和中共有关“六四”问题 …
写在前面:
六四学生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是以毛泽东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实行公有制改造,各种反右权力斗争以后,中国饿死几千万人,国内积贫积弱的背景下,以邓小平为首的党内右派打倒了江青为首的毛泽东家属及御用文人,夺取了继任者华国锋的权力,事实上建立了第二共和国。开始”拨乱反正“,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说,在八十年代,全国乃至全世界对中共的信心和善意都是空前的,所有人都相信通过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国能够真正走向民主政治,或者说首先真正实行中共建国初期设计的一套民主制度,首先在一党制的基础下落实民主监督,为以后多党轮替做准备。然而胡耀邦的罢免,“426社论”的出炉,到最后对学生运动的血腥镇压,使得很多知识分子和自由派清醒:原来中共还是那个中共,以暴政独裁进行统治的政权。
六四学生运动的前因后果和背景很多书籍都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相信很多朋友也十分清楚。本文重点从各类书中记载的史料和观点来假设,如果“六四”并未发生,中共的政治改革之路是否能够走下去,或者说是否由于学生运动使中共彻底无限期搁置了政治改革。历史当然不容假设,但是过去四十年并不久远,资料充足,可以通过分析各个人物的政治倾向来一定程度预测结果。相信不少朋友在熟悉这段历史之后有更加清醒深刻的认识。
本文主要面向对那段历史认识不深,或者还在找寻答案的朋友,帮助他们分析,故语言较为浅显,加上写得比较仓促(工作太忙啦…)难免出现一些漏洞或者感性描述,如有需要补充的或观点错误欢迎指正。
邓小平其人:
要想搞清楚关于文革以后中共的改革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背后拍板一切,决定权最大的人。总所周知,中共在第二共和国建立以后,实行的是“中共八元老投票”,邓小平“拍板”的政治体制。胡耀邦,包括后面的赵紫阳,江泽民在明面上是总书记,实际上在八元老死前,或者邓死前,是实际的执行者,政策的设计者。所以邓被称作“总拍板师”而非总设计师。
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顾问委员会委员,曾任毛泽东秘书的李锐在其回忆录中”三峡是怎样上马“一章写道:周恩来评价邓是个”举重若轻“的人。毛生前一直想要修三峡大坝而不肯罢休,最后是张爱萍将军以”不能建造一个战争目标“为由而被说服作罢。但邓对张爱萍的回应是”他胆子太小“而力主上马三峡,最后拍板。这里可以看出,邓实际在一些方面比毛更加强硬的政治家。文革中被人令儿子致残,导致当时70高龄的邓每天为自己儿子擦拭身体,照顾起居。李锐描述说当时不清楚邓心里是何感受,但从后来可以看出,在文革结束,对江青等人处置的问题上力主杀头,而在各位元老力谏下作罢。对毛的后人也是极其冷酷,致毛与江青的女儿李讷在街边捡拾菜叶,苦求能否继承一小部分毛主席稿费改善生活而被邓以国家财产而冷酷拒绝。
在决定改革开放之后,开始任用一批懂得经济的官员,胡耀邦,赵紫阳,万里当时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赵紫阳和万里更是在当地发展责任承包制而被民谣歌颂”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赵紫阳“。
是什么原因导致胡耀邦,赵紫阳下台:
而胡耀邦是一个公认的没有什么城府,为官清廉,对知识分子较宽容,在文革结束平反冤假错案,讨论真理检验标准,都是他力主解决的。他主张民主,打击腐败,而当时经济改革开始后在已邓为首的元老子女纷纷下海,产生了权贵资本。而胡耀邦打击贪污腐败,势必动到了元老们的家眷,借用八元老之一的李先念说:胡耀邦把我们搞得人人自危!加之胡本身不擅长权力斗争,所以他的结局就注定不会善终。
而彼时的经济体制改革,由于台上依然是八元老执政的时代,由权力来推动经济,必然他们的子女会率先嗅到商机,以权力的优势来获得极大的利益,从而成为那些”首先富起来的人“。所以当时的社会舆论对于这些权贵十分不满,出现了一些抗议。胡意识到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要有政治体制的保证,否则只会产生出贪污腐败和权贵资本。事实上从今天来看,胡的预测非常准确。然而胡只是邓的手下干将,更是其他元老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怎么可能让他进一步削减他们的权力,而邓,更是对”夺权“嗅觉极其灵敏。先前说过,胡的性格和举动决定他的悲剧,加上对当时”六八学潮“的温和处置,实际上引发了邓的忌惮,害怕又像毛时代一样被发动群众推翻下台。所以邓召集了各大元老讨论了废胡的决定。其他元老当然一致欲除之而后快。获得肯定后,为了将此时影响降低到最小,于是派人向胡耀邦转达意见,希望他能自行辞职。
此时胡耀邦早已明白,自己无论如何都再也无法回到权力的中心,自己没兵没实权,生死从来都是邓的一句话而已。所以胡耀邦提出了辞职。
在胡耀邦被罢免和去世以后,赵紫阳接替胡继任总书记。赵和胡的共同点是:都曾是邓手下搞经济得力的干将,但赵比胡处事更为圆融,手下更是有鲍彤等一众能力出色的智囊。很多人认为赵和胡一样,力主党内政治改革,想要打破共产党一党专制。但根据当时他人包括赵本人的回忆录,没有看到具体体现,直到被软禁后期,在失去所以权力和自由,独自思考和观察之后终于明白要想拯救中国,只有议会民主式的政党交替制度。在六四事件后他被罢免,赵直到死也没有承认错误,成为中共历史上少有的被罢免后没有做过检讨的总书记。
关于赵被罢免的经过,各类资料书籍很多, 不再引用。但最直接的导火索依然是犯了邓的大忌:同情学生,主张温和处理学生运动,让邓感觉到大权被夺的危机。
政治体制改革在中共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从胡耀邦,赵紫阳相继被罢免,可以看出的是,邓虽然主张经济改革,但对政治体制改革,从来都是十分保守和警惕,一旦触及到中共统治或者说他个人的统治,必然辣手扼杀。而对学生运动的观点,依然是文革时期的看法, 认为是被政敌煽动,目的是颠覆政权的动乱。事实上从一开始就没有放在眼里,而是通过观察对学运的态度来判断官员是否忠于自己,只要表现出同情,便坚决地撤换。
学生运动的发起,可以说从过程到结果可以看出,根本没有所谓党内势力的煽动,而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自发组织起来抗议官员腐败为导火索。否则不可能呈现出后来谈判时的意见不一和各种乱象。而以邓为首的中共八大元老的眼里,从来没有把不掌握兵权的学生放在眼里,更不用说一些人认为的学生运动导致中共高层对政治改革的停滞。如果没有学生运动,赵没有被邓罢免,政治改革也不可能顺利推行。因为邓一开始发展经济的前提,从来都是坚持中共绝对的领导权。
有的人说,那么先不要一下换成多党,落实党内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不可以。我对此看法依然是不可能。中共建政之初的本质,就是依靠掌握军队暴力夺取权力的政权,事实上的军国政府。无论如何改革,只要军权在谁手上,谁就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种权力的反噬作用一般人是无法想象的。而任何人一旦拥有了党内最高的决策权,是绝对不可能让出的,所以期待明君出现的”圣君情节“完全没有意义。
最后想引用一下在党内一手考察提拔了“第三梯队”,长期从事党内干部考察的李锐的一句话:
”人有了权以后是会变化的,这样的人我接触得太多了。“
不能,支性使然。
魏安 斯影 BBC中文 New Century Press Hong Kong 1989年6月3日深夜至4日凌晨, 中共下令军队镇压学生民主运动,用武力驱赶占领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大学生,造成至少数百人伤亡。 如何收拾残局和中共有关“六四”问题 …
在邓小平的政治生涯中,他从未提拔重用过任何女性。这里面有两种解释,一是他认为女人不该参政,另一是他对女人有恐惧心理。 虽然他有过三个女人(卓琳是他的第三任妻子),从未听说过他曾沾花惹草。文革批邓时也未曾揭露出他曾有过任何风流韵事。 邓小平文 …
六四的悲剧收场,固然有邓等保守派的残酷和学生们的激进这两个要素的作用,还有第三个要素的作用——就是赵紫阳的软弱。 六四很大程度上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危机,但是其实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就是对党内改革派的机遇。赵紫阳作为中共的总书记,作为改革派的总 …
AFP 1989年6月3日夜晚,枪声和喧闹声响彻了仲夏之夜的北京。大批军人,四面合围进入城市中心地带,坦克隆隆,倾轧长街,血迹满地,一个平凡的日子变成历史的分界点。 29年过去,仍有人记得那一批人的血泪和勇气,记录、追逐未解的真相,也有人无 …
Getty Images 1986年,胡耀邦访问法国巴黎。 周一(4月15日)是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逝世30周年忌日,中国官方并未组织纪念活动,官方媒体也几乎没有任何纪念文章,但有众多中国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悼念。 被视为中共改革派代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