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加坡第四次 “封城”(20210925)?
知乎用户 李哪托 发表 所以说,有些人只讲屁股不讲事实。 新加坡不止一次被某些人说成是抗疫模范了,前几天我记得还有话题说新加坡和病毒 “共存” 了?,这都是惯常操作了,之前他们吹的还有日本、越南,真是吹谁谁死。 不过即使这样,在他们眼里, …
昨天开始,一些网络媒体和网友开始变得很兴奋,因为复旦的研究团队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提交了一篇研究论文,这篇论文被一些媒体浓缩为“研究称中国若躺平将致160万人死亡”的关键词。
说实话,我不太清楚为什么有人看到这样的标题会很激动,也不太有空去研究这些网友的心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体的责任并不应该是用标题来恐吓民众,而是认真去看看研究报告,了解研究人员到底在说什么,以及如何用科学,而不是口号和“信念”来解决疫情带来的挑战。
那复旦大学的这个研究到底说了什么内容呢?
这篇文章是复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华山医院、以及美国NIH、印第安纳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不同情况下中国停止清零政策后,有可能导致的死亡人数。
虽然论文全文很长,但把摘要的内容翻译一下,大家也能明白一些究竟了。
摘要:
自2021年8月以来,中国采取了动态清零策略来应对传播率更高的新冠变种,而目前中国正在考虑动态清零政策是否可以持续,以及可以持续多长时间。**因此,争论已经转向如何制定缓解策略,以尽量减少在全国范围流行的情况下对医疗保健系统的破坏。**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2022年上海奥密克戎疫情初期增长阶段校准的,分年龄新冠传播的易感-潜伏-感染-移除-易感(SLIRS)模型,以预测假设缓解策略下的新冠负担(即病例数,需要住院和重症监护的患者数以及死亡人数)。该模型还考虑了特定年龄的疫苗覆盖率数据,疫苗功效,免疫力下降,不同的抗病毒疗法和非药物干预措施等等因素。**我们发现,2022年3月的疫苗接种推广达到的免疫水平不足以防止奥密克戎浪潮,该浪潮将导致对重症监护的需求超过重症监护的承载能力,预计ICU病房的需求峰值是现有容量的15.6倍,并导致约155万人死亡。然而,我们还估计,通过实现疫苗接种和抗病毒疗法的可及性以及维持非药物措施的实施来保护弱势群体,可能足以防止医疗保健系统不堪重负,**这表明这些因素应成为未来缓解政策的重点。
所以,从论文的摘要,我们就能清楚的了解到,这根本不是那些媒体所吓唬大家的,必须清零,不能共存,只要不清零就死160万人的研究。这篇论文的基础就是:动态清零无法持续的话,改成缓解策略(尽量减缓传播,减少死亡),那样如何能不让医疗系统崩溃,如何减少死亡。
而且结论是:通过有效的干预(疫苗、抗病毒药物、一定的防疫措施),可能足以防止医疗保健系统的崩溃。
换句话说,**这篇论文就是在讲“如何共存”,**而到了某些媒体嘴里,却把研究“如何共存可以不死160万”的研究论文, 扭曲成“若躺平会死160万”,且不论媒体的道德在哪里,请问这些人是爱国还是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流量坑害国家呢?
这篇文章中,的确说了可能导致155万人死亡的风险。但这种风险是指:在2022年3月的疫苗接种情况下,不加干预,直接完全放开的结果。换句话说,**这是一种极端情况的假设。**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即便在2020年试图走“群体免疫”路线的英国、瑞典,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躺平”,一样会有一定的防疫措施(药物、疫苗、有症状后自行居家等等)。
所以与其为了所谓的清零、共存、躺平这些混乱的名词概念互相谩骂,不如去认真列举分析每个具体的防疫措施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于减少重病、死亡的影响。看看哪些最重要。
这就是复旦大学此次研究的目的。
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列举了一系列在结束清零,走向缓解政策时,在目前基础上,会减少重症、死亡的干预方式,然后分析它们分别的有效性,包括:
用亚单位疫苗作为加强针;
给老年人中普及疫苗;
**使用抗病毒药物(使用国产单克隆抗体药物,或辉瑞Paxlovid药物);
**
**关闭学校;
**
关闭学校和居家办公;
使用其他非药物公卫手段(NPI)降低传染率Rt。
不同方式对于预测死亡的影响
而研究测算的结果显示,最重要的有效方式,是给老年人普及疫苗,以及抗病毒药物 —— **仅仅在老年人中普及疫苗的影响,就可以让死亡人数下降60.8%。而如果能完全普及,让每个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抗病毒药物,比如辉瑞Paxlovid的治疗,那么更可以大幅将死亡人数降低88.9%。**而关闭学校、居家办公以及其他的公共卫生措施,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却相去甚远。
因此,根据复旦大学这篇论文的研究,防疫最重要的就是**向老年人推广疫苗,以及有效药物(包括辉瑞的Paxlovid)来降低死亡率。**还好某些媒体和网友很喜欢160万死亡这个数字,所以这次是大肆鼓吹复旦多专业,否则光凭这一点,这个团队又要被打成“洋药买办”了。
如果能同时做到这两个,那么就可以减少约95%的死亡,如果再配合一定的防疫措施,混打疫苗等等,那么就可以进一步减少对医疗体系的冲击,减少死亡人数。
所以这篇论文的内容的确很重要,但并不是什么“不清零就死亡160万人”,而是它用模型测算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防疫措施才是最重要的:**普及疫苗、普及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惜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重要的结论都视而不见,只把论文扭曲成一个吵架的工具。
过去两年的清零政策,为我们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这些时间应该用来研发、生产、普及疫苗和药物,并且扩充我们的医疗容纳能力的,这些才是我们走出疫情的核心。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这里:【提问沟通】,进入留言区告诉我们,也可以从工具栏找到入口:
与疫情相关的文章,也可以点击工具栏里的**【文章搜索】**,在搜索栏里输入“疫情”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近期文章回顾
知乎用户 李哪托 发表 所以说,有些人只讲屁股不讲事实。 新加坡不止一次被某些人说成是抗疫模范了,前几天我记得还有话题说新加坡和病毒 “共存” 了?,这都是惯常操作了,之前他们吹的还有日本、越南,真是吹谁谁死。 不过即使这样,在他们眼里, …
知乎用户 观察者网 发表 翻译论文,不评论。 这篇研究针对的是当前的奥密克戎毒株在 3-9 月之间的模拟。 最近,著名期刊 Nature Medicine 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教授团队的一篇研究。 该研究对我国的新冠疫情进 …
知乎用户 苏格拉深不见底 发表 如果有要去上海定居的朋友 我建议去徐汇区 真的点名表扬,发物资非常负责! 据不完全统计 徐汇区部分街道最多发了 18 次物资!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在上海选哪个区 不用我多说了吧 知乎用户 nesmto …
知乎用户 2-20 滑膛枪等 96 人 发表 今天会议部分视频。 边开车边听,我是不是很努力 沥青路面比水泥路面噪音小多了!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美国一样大范围地使用水泥路面(Concrete Pavement)? 知乎用户 梦执 发表 昨 …
知乎用户 内外明澈 发表 高龄患者和基础疾病患者确实是主要的死亡人群,那么重症呢? 昨天的上海发布关于重症的回答。 重症患者 70 岁以上接近 3 成,有基础疾病的超过 6 成。 反过来说,超过 7 成重症患者小于 70 岁,接近 4 成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