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惊爆新冠病毒突变,我们需要担心吗?
英国惊爆新冠病毒突变,我们需要担心吗? 作者:阿司匹林42195米 一个惊人的消息这两天传播得铺天盖地,”病毒突变,传播力激增70%”、“伦敦封城了”,“英国已经失控”,公共媒体和社交空间充满了惊恐。那么,面对这个消息,我们需要担心吗? 首 …
抗疫的目的就是阻断病毒传播,有两种手段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第一就是疫苗,靠的是诱导人体的免疫力来消灭入侵的病毒;第二个就是以追踪和测试为基础的隔离和防护(口罩,保持距离),这是物理手段。
疫苗的优点当然是防护力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最终的方便,但是无法杜绝病毒进入人体后和免疫系统缠斗中孕育突变的隐患。而这就是物理手段的长处,它虽然费时耗力社会成本很大,但是只要阻断了病毒进入人体就没有突变的可能。想想将近20年前的非典时代,人类最终也没有发明疫苗,中国人是依赖戴口罩,测体温,控制出行,生生地把病毒给憋死了。
美国对测试的态度一波三折,最开始是重视不足和准备不足而搞砸了,这是新冠初期在美国失控的主要原因;后来生产和数据链终于建立了起来,在疫苗出来之前的半年里让测试公司赚了个盆盈钵满;但是随着RNA疫苗的出笼和在实践中显示的惊人效力和良好安全性,测试的重要性再一次被丢在脑后。
测试只是流行病控制手段的起点,在通过密集的测试确认病例之后,下面一步是追踪该病例的过往的接触,对他们实施隔离和测试,这叫做contact tracing。但是这个在公共卫生流行病教科书中的经典操作,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里实施的是最差的。
我想到这个是因为读到了一个报道,关于新冠溯源的。这个项目在上一届美国政府中就在秘密开展,牵头人是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的副手博明,Matthew Pottinger。我一看是这个名字在牵头调查溯源就乐了。为什么?因为博明的大老板正是特朗普。大家都知道特朗普在去年十月感染新冠而住院了,如果不是动用行政手段特事特办,及时拿到了再生元(Regeneron)的试验单抗药物的话,只怕是性命不保。
**那么感染了美国总统的病毒的直接源头在哪里?到现在还是一个谜。**这既是美国作为一个世界霸主的耻辱,也是副国安顾问博明本人的失职,因为总统的人身安全本来就是美国国家安全的第一要务。谈新冠溯源,武汉这么大,早期人们对新冠的神秘特性不了解,所以这是一个艰巨的课题;而美国总统每天的日程安排,见什么人都是有最严格细致的记录的,这样的人的致病原因的溯源应该是容易的。对一个容易的问题博明尚不能解决,让他去操心新冠的源头,就未免太强人所难了,他就算拿出什么样的结论和引申,其可信度恐怕也要打个折扣。
这也说明了接触追踪,contact tracing,这样流行病控制和公共卫生的基本功在美国(也许还有其他大部分发达国家)已非常落后了。一个24小时中处于严格保护和监控下的美国总统尚且如此,那么我们怎能奢望对病毒已经大规模流行的社会群体进行有效的测试,追踪和隔离呢?
但是,落后了就应该迎头赶上,而不是举起降旗,其实当前的大流行局面也正是演练社会动员,病毒监控,病例隔离这样公共卫生能力的最好机会。可惜的是,从目前的CDC政策看,他们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一个理想的抗疫措施,应该是疫苗接种加追踪监控防护隔离的公共卫生手段,双管齐下。目前西方国家中对疫苗有怀疑而不愿接种的比例非常高。这样,区区50 - 60%左右的接种率就意味着病毒依然有广泛的空间传播和突变。如果是担心接种这样一个新型疫苗的副作用和未知风险的话,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居家隔离是没有过敏副作用的。所以,有效的公共卫生手段,对病毒的物理隔离,应该可以起到和疫苗互补的作用。可惜然并卵,民意调查表明,反疫苗的态度和人们政治上的意识形态强烈相关,顽固对疫苗说不的人,往往也是不愿意遵守政府公共卫生社会规则的人,两种手段对他们都不起作用。
CDC目前把重点放在强推疫苗上,主要是看到目前的两款RNA疫苗(辉瑞和Moderna)的有效率和安全性都相当抢眼。殊不知这其实是一个撞了大运的结果。单拿安全性来说,目前得到了FDA授权的第三种疫苗来自强生公司,这是一种基于腺病毒载体的技术,比RNA平台要成熟得多。但是目前已知的副作用有在年轻女性中造成脑血栓的风险(罕见);几天前FDA又颁布了这个疫苗的另一种严重副作用,一种叫做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的严重神经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男性,绝对比例虽然很低,但是已经比一般性大众高了3-4倍。我看这样的一个警告基本上给强生疫苗在美国的前景宣判死刑了,他们唯一的希望是在急需疫苗的发展中国家中也许还能找到市场。
相比之下,RNA疫苗这样一个最新的技术平台反而没有类似的严重副作用报告,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在新冠时代中不幸中的万幸。
其实,众多新冠疫苗的成功本身就是运气的结果。我这么说,是因为人类在研发HIV疫苗30年的历程中的成功乏善可陈,这其中的关键就是HIV外壳蛋白的突变率。下图展示的就是这个差别,也许我们以为新冠毒株的突变已经够多够让人头疼了,但是他们数量表现在下面的序列图中就仿佛是白板一块(下图B,彩色点的密度代表突变率),和密密麻麻的艾滋病毒ENV蛋白(和新冠的刺突蛋白功能类似,上图A)突变图相比,新冠简直就算是仁慈的了。
英国惊爆新冠病毒突变,我们需要担心吗? 作者:阿司匹林42195米 一个惊人的消息这两天传播得铺天盖地,”病毒突变,传播力激增70%”、“伦敦封城了”,“英国已经失控”,公共媒体和社交空间充满了惊恐。那么,面对这个消息,我们需要担心吗? 首 …
过去的疫情危机带给我们的关于冠状病毒的启示 反应过度,过度自信和混乱破坏了先前的公共健康成果 作者:杰里米·布朗(Jeremy Brown) 翻译:科学猫头鹰 在中国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迅速传播激起了一连串的公共卫生对策,一些批评指责这种行 …
知乎用户 jerrycn 发表 看法律和某些地方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后谁会斗争赢了。从法律上说,没啥麻烦。 因为国家卫计委说了这是紧急使用的疫苗,接种应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强制或变相强制都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所以不打疫苗法律上没有任何 …
知乎用户 医学界 发表 第一,任何疫苗,不论中外,不论灭活还是 mrna,长期,反复面对病毒快速变异的打击,迟早都会破防。 第二,以为有了疫苗就可以浪的,相当于穿上防弹衣站在加特林前面。 第三,疫苗除了质量,用法也很重要。最好的做法是,全 …
本文由公众号 纽约时间(ID:NYandBeyond) 授权转载 【编者按】 和百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一样,新冠疫情可能会与人类长期共存,我们之前对此进行过深度分析:新冠或许永不消失,但人类会适应它。本文试图从过去成功的抗疫案例中学习经验,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