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赵婷凭借《无依之地》获得金球奖最佳导演?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新京报​ 发表

得了,我摊牌了。我是黑龙江人,我有曲婉婷 PTSD。

知乎用户 司马皇​ 发表

赵婷 今年 39 岁。

其父赵玉吉从 1985 年开始,任首都钢铁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历任过很多高端职位,历任新世界中国实业项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在线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和乔集团高级顾问,华时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 年 5 月 6 日起,任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09 年 - 2010 年 1 月,任中赫置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坑爹的时候从 It goes back to when I was teenager in China,being in a place where there are lies everywhere

// 大意为:“这得追溯到我的青少年时期,在中国这个充满谎言的地方”。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迪斯尼这次是输错了财富密码,不管她父母是啥,最后的结论是她拍的电影一定不会去看

知乎用户 星神夏亚 发表

一个美国导演,以美国社会作为背景,拍摄了一部美国电影,获得了美国的奖,跟中国人有什么关系。

这里必须纠正一下,只能说这位美国女导演出生在中国,而不能说人家是 “中国女导演”。她以前说什么做什么,我不关心,只不过,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既然已经成为美国人,就好好的为美利坚的发展贡献力量,东食西宿要不得,咱们也高攀不上。

这个问题摆明了跟电影本身没有关系 —— 中国观众很难从这部美国电影里寻找到什么共鸣。从电影本身的角度出发,要是拍个打砸酷帅炫的题材,哪怕赵婷是来自天顶星的导演,我也照样买账,外国文艺题材就很难了,缺乏共情。

我有一个不怎么厚道的想法:疫情背景下,全球电影遭受重创,中国因为控制住了疫情,居然连续两年有影片成为全球票房冠军。而欧美那边,短期内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怕是没什么指望。

是不是国内院线准备引进这部片子?记得当年《绿皮书》的时候……

新京报嘛,都懂的,呵呵。

知乎用户 胡悠 发表

没钱赚的时候:“我是亚裔女性,我是世界的。”、“中国是个遍地谎 Y 的地方,我去了英国才知道真相。”

有钱赚的时候:“我是第一个获得金球奖的中国女导演!我的电影即将在国内上映!”

妈的,笑死,中国到底是遍地谎 Y 还是遍地¥啊?

阴阳人轻蔑一笑,还不懂?

出去了,“中国遍地谎 Y” 是财富密码。

回来了,“我是中国人我爱国我为中国骄傲” 也是财富密码。

国内的阴阳门人:就是就是,看把你酸的!

确实是生动一课,啥叫谎言啊(战术后仰)

温子仁或者其他普通华裔导演也好,纯粹美国人的电影也罢,喜欢的我会看的。因为人家没有那么多财富密码,电影就是电影。

阴阳人的就算了,我这没有呼吸过香甜空气,没有得知过世界真相的中国人,不配看世界人的财富密码。

我写回答的时候稍微有点底气不足,因为我以为阴阳人就一部金球奖获奖作品,稍微懂点电影的都知道,这种文艺片,也并非欧洲三大,只是拿了个二三流奖项的文艺片,票房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大卖的,也就是说在中国骗死了骗不到几个钱。

结果刚发现某人今年年底还有漫威大作《永恒神族》,嚯,好家伙,原来如此。到目前为止,漫威电影在国内捞金无数,最近几年的片子好像基本都被引进了,这部如果不出意外还是要被引进的。三月初炒一波 “中国女导演赵某封顶好莱坞” 预热一下,给普通网民混个眼熟,到时候了再炒一波“中国女导演首次执导的漫威电影火热来袭!”

如果操作得当,花一千万美元的宣发,在国内能混到起码五千万的效果。

怪不得阴阳人 “中国遍地_” 和“美国现在是我的国家”等等言论会被删除。

现在懂了,赵某和她背后的美丽家资本一定要保护好赵某 “中国女导演” 的身份,在爱国民族自豪情绪处在上升期的中国,这身份炒熟了,等到新片上映就是宣传的爆点之一,起码价值一个亿。

这么想来,你们说她这片子获奖是不是流程中的第一环?

知乎用户 乌拉尔银狼 发表

一个人,接受了西方电影学院的系统教育,拍摄一部美国人主演的美国故事。然后拿了一个符合西方主流审美的奖。

这个人可以是任何国家,任何人种。黑人,白人,或者黄种人。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引起大家讨论?还不是因为她长了一副和你我一样的面孔。在我看来,这和美国人拿金球奖没有任何区别,因为她的作品和她接受的教育和我们没有一点关系,没啥可讨论的。

知乎用户 小明同学 发表

什么人 30 岁就能当上首都钢铁公司的总经理?

赵玉吉
男,汉族,1954 年 10 月出生,上海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
1985 年—1991 年,任首都钢铁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
1992 年—1995 年,任中国国防军工物资总公司总经理;
1996 年—1998 年,任中国机电设备总公司总经理;
1998 年 5 月,历任新世界中国实业项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在线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和乔集团高级顾问,华时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8 年 5 月 6 日起,任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2009 年 - 2010 年 1 月,任中赫置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1 年,任北京博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https://pic3.zhimg.com/80/v2-8bf613a2df4095f768ec042ca3545126_720w.jpg​pic3.zhimg.com

你怎么看待曲婉婷?

知乎用户 时代的名字是 发表

关键是这电影居然能上映。

能上映晓得伐。

只要你能带来足够的利益,资本家就能打开所有的大门。

反华算啥?说中国坏话算啥。

资本家们都可以给你撬开大门。

你看着吧,别看现在闹得欢。

等到年底迪士尼电影在国内上映的时候。

关于赵婷的负面内容基本上要么被删要么被雪藏。

只要拍的还过去。

资本就能让你们忘记年初这点事。

反正都是属鱼的,资本才不担心你们会看到什么呢。

看到也忘记了。

到时候万一拍的还行,说不定你们还会回来吹一波赵婷呢。

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知乎用户 洛克马戏初号机 发表

国籍立场这些我不作过多评判。

因为还没在国内院线上映,只能从一些宣发材料看出电影还是围绕社会边缘群体展开的,应该是想表现这些人的无依之愁、周遭的歧视和相同处境下互助的情谊,呼吁人们和他们对话、同情尊重他们的。从海报上来看,应该是公路片。

这种题材挺老生常谈的,关怀社会边缘群体也很容易获奖,所以仅从选题上并不能打动我。再看原著,杰西卡布鲁德撰稿人的身份让我比较信任故事的真实性,但艺术性我会打很大的问号。这种故事说好拍也好拍,因为真正触及特定的边缘群体就称得上合格了,说难拍也确实难拍,因为放下自我表达专注于与自己截然不同的群体本就是难事。最后聊导演,我最大的担忧是出于政治正确或者亲和亚裔的目的她才被优待的,另外今年确实没有能打的片儿,所以质量很有可能达不到相当一部分人的预期。

其余的看了再说。

知乎用户 Weltraum 发表

这不过是这个阶层人的常态。 如小时喜欢的作家陈燕妮,父母住在海南的 301 医院里颐养天年,自己在美一边拿统战的钱一边骂中国人不援助美国。去年写的一篇旧文:

今天刚好看到陈燕妮 blog 可以阅读一遍, 旁窥为例.

* 并没有向国内捐的记录

我是存有若干口罩的,一月下旬自三亚回美之后,我竟然能在亚马逊上抢到七、八块美金一百个的普通扁平口罩,两盒两百个也就是十几块钱的货,我花了将近四十美金寄给至今还被困在三亚的父母.

* 有多次给美国医院的捐助

我们颇为投缘,也曾结伴看戏,直到她后来和一位美国音乐家完婚,完全过起了自成一体的居家生活,我们彼此才有些淡出。

我一直叫她 “Shu”,想必她几十年前来美以前的中文名字就叫 “淑” 之一类。我首先告诉她我自己可以捐出两盒共六十个我高价买下的建筑用 N95,她听后竟然雀跃,说是又可以“安全地去救六十个病人了”。

夜已极深,我却无法入眠,想到一向孤傲的 Shu 在如此关头能如此开口,可见冒险工作的重压已让她不堪承受。美国医疗的配套设施很多都不在本土生产,这一次疫情暴露出来短期之内防护用品的巨大缺口,相信会让当局者三思日后的产销布局。

我立即草拟了一个告急通知,把 Shu 的忧虑一并放入,然后有选择地散发去了正讨论捐赠事宜的若干微信群。

大约一小时之后,宁波小曹捐助的第一批一千个正宗医用口罩就已完成 DHL 手续宣告寄出,这爱意和速度让我瞠目。

也就在今天,我九十高龄的老父,第二次脑梗严重昏迷好几周之后痊愈,正式从海南 301 解放军总医院出院,他以被切了气管的高龄之躯还能获得医护回天,让我谢天谢地。

我时时在想,人间的彼此扶助怎么不是因果呼应?遵循你看不见的机理,纵横寓意。

* 再次募捐及其抱怨

这几天来,Shu 医生虽然获得了不少捐赠支持,却也遭遇了诸多遗憾。征得她同意之后,我曾把她的个人电邮地址发布出去,结果这导致她的邮箱里涌进了五花八门的防护用品报价。与此同时,也见识到有人赶紧成立专门的所谓 “捐赠群”,在里面逼宫一般拉人捐款,最终却难圆其捐,引发讨伐。

这几天来,多少次,当我帮助走投无路的 Shu 医生找到若干防护消息来源并致电过去时,对方十有八九要的是天价,这里面有远在中国饱受当地防护用品身价一落千丈之苦的微商,也有在这边浪迹多年没发过啥财的混混,更有人私下走漏说自己的货是上月捐武汉不了了之后正准备处理掉的。

看来有的人即使到了月球,也脱不了啥钱都赚、冷血一介的胎。

对这类不失时机轧上来捞一笔的人我懒得在商业模式上多说,想评价的只是 “羞耻感” 这个境界。

也可以这么反过来想想,如果当初 Shu 和同事们在 “武汉加油” 时期走的不是无偿捐献之路,而是四处布局售价或充当掮客甚至诈捐,这怎么不会是对良知的侮辱?

注:所谓海外华人援助 20 亿个口罩的出处

中国海关消息,1 月 24 日至 2 月 29 日,中国从全世界进口了 20 亿个口罩和 2400 万套防护服

知乎用户 Alex Xu 发表

赵婷的《无依之地》横扫欧美的颁奖季这事儿吧,说明了这样几点。

第一,西方掌握电影评价话语权的这帮人吧,他们是真的喜欢这个调调的电影,不管拍摄的对象是中国还是美国。

第二,尽管赵婷在电影方面的教育和工作经验是纯西方的,准确来说应该是纯美式的,因为欧洲电影和美国电影完全不同,她自己也言必称美国,但赵婷拍出来的东西吧,不管是内核还是技巧,还是有那么一股子浓烈的第六代味儿。

(我知道文艺青年、知识分子们 - 不管是真的还是自诩的 - 最讨厌简单粗暴的标签化和类比、分类,但如果让我用最简单的语言去介绍赵婷,我会说:低配版的美国贾樟柯。)

第三,所谓的美国精神,昭和精神,日耳曼精神,法兰西精神,大不列颠精神…… 这种每个民族国家所标榜的精神,其实本民族本国家的人未必信服,未必有什么感触,反而是寄生其中的外来人士更加相信,更能表现出来。这当然是一种生活在别处,但又何尝不是一种刻板偏见呢?

知乎用户 抽疯客 发表

不到半年就被人扒皮了,原来是 “辱华”(各位看官自行判断算不算吧,我转述一些人的看法不代表我的看法,更不代表我认同这个导演)导演。

微博​m.weibo.cn

考虑到人家的背景,果然韭菜都没有资格恨国带路。大院才是 “恨国人” 生产基地啊。

知乎用户 陈风暴烈酒 发表

百度前 N 页已经是铺天盖地的中国女导演的通稿了!甚至搜索赵婷出来的大封面!

妙的是,打开新闻之后,第一段话赫然写着华人和亚裔!

是不是中国人这么难嘛?

知乎用户 可逆反应 发表

我对这个问题下一众答案答非所问,把一个讨论电影的问题接近搞成审判大会的现象感到失望。

但终于变成这样,大概也是知乎能上市的原因吧。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艺术家是有国界的这没错。

但是一个艺术家成就的高低,一个艺术作品的好坏,最后不是由国界决定的,不是由某个或者某几个奖项决定的,也不是由这个艺术家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决定的。

衡量一个艺术家和一个艺术作品最公允的尺度是:时间。

几乎所有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成就,放在时间的长河里,最后都会获得公允的评价。

三四十年前,张爱玲还因为她旅美的身份和曾经的立场而在国内语境里评价很低;施蛰存因为种种原因文学成就并不受重视;鸳鸯蝴蝶派的一众作家还背负了几十年近似于 “靡靡之音” 的骂名;金庸的作品也因为武侠小说被归入流行文学的原因并不受待见。

到如今,几十年过去后,他们都至少回到了更接近他们该有的位置上去了。

再回到这个问题上,所有和这个问题有关的回答无外乎:

赵婷和《无依之地》获得了金球奖,按照往年通常的惯例来理解,加上她此前在所谓 “奥斯卡前哨” 的战绩,站在 2021 年 3 月头来看,意味着她有极大甚至说有最大的可能获得今年奥斯卡奖的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奖,成为 2020 这个疫情困住的年度里颁奖季最大的赢家。

如果再多加一点不那么相关的就是,作为美国的少数族裔(亚裔),女性,外来移民、四十岁以下的年轻导演,能够获得这种等级奖项的肯定,是很具突破性的。以上的每条线要突破都并非易事。

其他的内容要么就是扩写一下上面的信息,再多加一点历史掌故之类的,除此之外都大概率是和这个问题无关的。

再多说几句:

如果赵婷的国籍还是中国,那么她获得金球奖,哪怕下月再获得奥斯卡,确实取得了很多前辈未达到的所谓殊荣,也没有那么可与有荣焉的。我觉得我们国家和国人在这个年代在科教文卫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所有新增添的荣誉都不过是锦上添花,也不是谁拿了一个洋人的奖就多应当自豪。

如果她的国籍不是中国,她说的那些不恰当的话也不是被断章取义而确实出自本意,我们可以否定或者批评她这么一个人。但作为一个华人女性青年导演能够在北美能够获得金球或者奥斯卡的认可,对于此后华人的文化艺术作品在海外的市场开拓和价值提升都是有一定程度好处的。我们也没必要去否定这方面的作用。

这是我觉得应该有的自信的态度。

以及

评价艺术作品和艺术成就有一套标准。评价一个艺术家的人品和私德有另一套标准。这两者不应当混为一谈。

过于混淆导致的后果,逻辑上我们回头看历史的时候应该是能看到的。

再然后,关于《无依之地》这部影片,到底好不好。站在艺术价值的角度上,我说的不算,绝大多数普通观众也说的不算,美国的外国记者协会颁的这个金球奖也说的不算,有大几千业界成员组成的奥斯卡评委们的投票结果可能更具参考价值一点,但电影史上奥斯卡错过的杰作少么?选出来的庸作少么?

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主观好恶和观影体验,如果你不想信别人的,信自己的也 OK。

它到底好不好,还是留给时间去评价吧。不过时间的维度上,过于聚焦当下的意识形态表达的作品的价值,尤其是有明确利益集团代表的,通常是不如那些聚焦在更具普适性的人类根源性问题的艺术作品的。这也是公论。

至于其他不是这个问题要问的东西,坦率的说也并不是我关心的事情。反正如果电影好我又讨厌她,我有多的是办法不花钱看到;如果真的是值得支持,应该支持的作品,我也不差那两张票钱

以及,根据之前的通稿,《无依之地》之前定的在国内应该是在艺联,也就是说艺术院线上映。艺术院线嘛,也没多少票房的。也就是说这个片本来也不指望在中国大陆挣多少钱。不过反正也不重要啦(手动微笑,狗头)

以上。

知乎用户 Ronnie X​ 发表

她本人的存在的确验证了她自己说的 “中国遍地谎言”

赵女士属于薛定谔的国籍,当需要中国观众时是中国国籍,我很开心能在祖国给中国人看电影;当不需要中国观众时就是美国人,中国历史是虚假的,到了英国才知道真实历史。这种为人民币而左右摇摆的行径,令人不齿。

以及,在这件事上,国内媒体报道(如新京报、财新、澎湃)的宣传都显得异常积极,其阵势有如白云大妈当年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我觉得,这些媒体应该端正态度,收起假、大、空,全面客观报道新闻。其假大空之处不在于电影本身——拿了金球奖的电影质量想必是很高的,但就其内容来说,显然与中国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毫无关系,是一部完全的美国电影。所以国内媒体用“首位中国导演作品” 等宣传语是一种潜性的虚假宣传,暗示其电影与中国有关,非常不妥。

打个比方吧,当下这个场景,类似于媒体铺天盖地对中国人宣传某赵姓中国厨师在纽约开了饭店拿了米其林 100 星荣誉称号,国人以为是顶级中餐慕名而至,却发现这厨子做的是汉堡和炸鸡;仔细一留意,这赵厨师完全是美国新西方学院培养出来的美国人,刚出来单干的时候还曾经说过 “中国人一边拉屎一边做菜” 之类的话;只是现在为了给自家米其林 100 星餐馆揽客,才开始说中国的好话。那我为什么还要去这个餐馆吃饭?我宁愿去自家楼下的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美国人用美式电影拿了美国电影奖项,与普通中国人的关系并不大。

PS:有看到她自称为 “世界公民”“人类”,我只想呵呵。我到目前为止在生活中遇到的、在网上看到的所有自称“World Citizen” 的人都住在美国 + 西欧,无一例外。看来在 “世界公民” 心中,美国 + 欧洲 = 世界 / 人类,剩下那 60 亿生物和几个大洲不知道是啥,大概是世界运行的代价吧。

知乎用户 Action Potential 发表

此女与刘钥,孰美?

此女与曲氏,孰 X?

知乎用户 喵斯拉大王 发表

美国当年送给中国一个华裔大使,看起来像极了中国人。国家政府邀请他到新疆参观后,希望能够如实告诉外界关于新疆的现状。结果这位写了一个报道,每个字都说新疆如何黑暗。。

现在美国又送给中国一个华裔导演,不就是一方面惦记着中国的那点票房,另一方面惦记着圆大仙的那本书吗?中国著名导演拍中国著名作家的讲述中国著名故事的电影。

听着都让人心动啊。哈哈。。。。。。

英国花了数百万英镑在俄罗斯搞事情,简直就是丢人现眼。你看看美国,人家赚你几个亿美金,在搞的你天翻地覆,给你来个科普教学。谁才是老子??

人才,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一个汉奸跟一个卖国贼会发生怎么样的化学反应??威力是否堪比原子弹呢?总是给人无限遐想。

这本身就是一个大片啊。。

不服不行啊。。

知乎用户 知幾 发表

单纯好奇,美籍华人能以 “中国导演” 自称吗?

真诚请求各位知友解惑。


这事也发酵几天了,正常来讲,如果真的是中国国籍,直接晒出来事实胜于雄辩,但是那边一直讳莫如深,真相显而易见。

我觉得,她即便写华裔或者美籍华人导演都完全可以,当然也可以一开始就不提这个,直接写金球奖最佳导演赵婷作品,这个中文名字写出来,到底是哪国人可以留给观众脑补,根本没必要非要标明 “中国导演”。

其实我们这边很多名导和演员也都拿了外国籍,也有很多人仍然保持中国国籍,但电影海报很少会把他们的国籍大喇喇标出来,因为不需要——合观众胃口的导演不管是哪国国籍都能得到追捧,而差劲的导演强调国籍还可能招黑。

那为什么赵导还要强调这个呢?其实之所以这么标,很明显是想借这个名头,利用国人的爱国热情,鼓动他们支持 “国产”,把人骗进电影院。

别说电影本身质量很高,不需要欺骗观众,你看就这个题材,在中国有几个观众能共鸣的,就算能共鸣,又有几个会想在院线看这种艺术片的。

所以这就是矛盾了,电影好吗?是好的。但是她拍摄的完全是用西方视角阐述的西方故事,和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离得很远,正常来说,在小众文艺圈子高潮一阵也就差不多了,结果现在贪心不足,想靠 “中国导演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这种话术多拉点观众,赚点票房和吆喝,结果被拆穿了西洋镜,又只能硬挺着,怪可笑的。

挺好一件事,给搞得这么尴尬,我相信导演自己能拍得出这样的作品,应该不是什么蠢人,这只能解释为有人在她背后自以为是的 “出主意”,结果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唉,老人家有时候也不靠谱啊。


发了个细化版到公众号《携月观影》上了,有兴趣来看看吧

赵婷凭借拍摄美国流浪汉的《无依之地》屡获大奖,却标榜自己是 “中国导演”,何必?

知乎用户 烈月 发表

建制派反对 “建制派”。

你们是不是对我之前谈过的几个问题理解更深了?

知乎用户 BLACK 枪骑兵 发表

只有用魔法才能打败魔法,面对赵婷这种低配版美国贾樟柯根本没必要辩经。

金球奖最佳女导演怎么了?

第一个金球奖华裔女导演又怎么了?

你用贾科长的套路,拍了一个能令美国人共情的故事关我中国人什么事?

您想跟我讲同胞感情可以,先让我看下您的中国身份证和户口本,有就是能谈感情的自己人,没有就 BYEBYE。

别怪我刻薄,前两天你们美国隔壁的加拿大参议院刚全票通过了一个 “新疆种族灭绝” 提案。300 多个赞成票里就有 8 个华裔议员,我现在对北美华裔过敏,态度偏激点请您理解。

要我说赵导演您真是生不逢时,这部电影要是能早出十年,铁定能在大陆圈三五亿票房,您一定能赚个名利双收。

那可是好莱坞在中国割韭菜的黄金年代,随便一部二流制作都能在中国圈几个亿,您这部金球奖加身的皿煮滋油大片票房肯定差不了。

可是,赵大导演,时代变了!

如今连您好莱坞顶级商业大制作《复仇者联盟》,都被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挤出了票房前五了。

如今连被骂了二十多年的国产游戏出口额都赶上美国了,您和洋大人再搞文化输出是不是该悠着点?

不过您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把档期放在 4 月,暂时没发现有太多能打的对手。

上映日期:03 月 12 日 北京爱情图鉴 剧情
上映日期:04 月 01 日 来都来了 喜剧
上映日期:04 月 02 日 我的姐姐 剧情
上映日期:04 月 30 日 古董局中局 剧情 / 悬疑 / 冒险

在这里希望您能吉人自有天相,票房分账争取能把发行费用和网络水军钱填平,尽量少亏点。

但和您同档期的《北京爱情图鉴》哪怕再烂,我也不排除会去电影院浪费时间看下,可是您别想从我这里赚到一分钱票房。

我顶多在家看下 DAO 版,算是给您一点人道主义支持。

其实我一年到头也能贡献几百块电影票房,而且优酷爱奇艺腾讯喜马拉雅会员全充了,前段时间为了看浪姐还充了个芒果。

我也已经不看盗版 N 年了,找资源也只剩百度搜索这一个技能,想找到资源估计还要多费点力气,但我偏要看 DAO 版。

我看 DAO 版时不会有一丝心理负担的,反而会有报复的快感。

因为你 2013 年就说中国人都是骗子了,那我这个老实人就成全你一次,认认真真的当一次看 DAO 版的骗子。

我不光要看盗版,看完后还要来知乎上写文章,喷您的电影拍的烂,烂的像个臭金球。

不多解释,因为我针对的就是您!

知乎用户 兔兔他爸 发表

片子看完了。

很平静。

没有什么震撼,也没有什么感动,更没有什么感慨。只有一点无动于衷的平静。

看完全片,除了署名,你找不到任何迹象表明这是一部中国人拍的片子,没有丝毫的东方文化的共鸣,甚至,没有任何人类共同体的共鸣。如果不看署名,你会觉得,这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拍的。

而且,这个美国人对美国可谓爱之深、责之切。

他深爱这个国家,深爱这个国家的人民。片子让人感到,他对片中出现的人们充满了同情和关怀。但是,作为非美国的外人,看起来就比较平静。是啊,人家要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人家要秀恩爱,都和我有什么关系。

从影片水平上来说,并不觉得比《盲山》《盲井》《鬼子来了》《hello,树先生》等国内的优秀影片强多少。

就算和同样拍摄美国故事的李安来比,也有差距

李安的《断背山》也是地道的美国故事,但是,看了之后,就非常感动。《肖申克的救赎》也是美国故事,也非常优秀,非常令人感动。为什么?

因为,这些导演,已经跳出了美国的范畴,他们不是替美国的某一群人发牢骚、献爱心,表忠诚,他们表达的,是对人类孤独的怜悯,是对被压迫群体的同情,是一种广泛人性的关怀。

从这个层面上讲,《无依之地》的格局小了,眼界小了,太局促了。所以,它可能更能感动美国的观众吧。作为非美国观众,看了之后,就相当平静。

那种跳出格局,面对全人类的大视野,大关怀,大怜悯,在有些作品中,就展现的非常好。

比如**《老无所依》,《老人与海》,《李尔王》,《生之欲》,《推销员之死》、《城市之光》《红高粱》《立春》《霸王别姬》《最爱》等等。**

所以,怎么看待。

没什么感觉。

一个不太熟悉的导演,拍了一个能引起美国人共鸣的美国故事。仅此而已。

单从技术层面来说,还行吧。

其他的,比较平淡。

没有与有荣焉,也没有倍感鼓舞。

毕竟,讲得也不是中国的故事,而且,也没有到达那个触及灵魂共鸣的深度和高度

所以,也就一掠而过,带不起波澜。

知乎用户 先生 发表

让张付老师带大家看,那一定是要往里看到第五层,甚至第九层,就像脱掉对方的衣服一样。顺便预言一下,和赵婷相关今年年底发生的事。

1、不要相信中文媒体收了钱的通稿,去看英文资料,她这个所谓获奖的《无依之地》预算 500 万,票房只有 100 万,

https://deadline.com/2021/02/croods-new-age-weekend-box-office-nomadland-searchlight-not-reporting-oscars-1234697869/

赔钱 400 万。

2、这片子排第一的制片人,弗兰西斯 · 麦克多蒙德,确实是一位一线女演员,我看过她很多作品,从名字看是盎格鲁系白人对不对?

错!!!!

她老公是著名集制片、编剧、导演于一身的科恩兄弟中的老大乔 · 科恩(犹太人),哥俩在好莱坞势力极大,得奖无数,麦克多蒙德演了很多老公导演的片子,基本是口碑票房双丰收,而且年纪不小了,屈尊给毫无建树的赵婷捧场一部小制作,大家说是为什么?

犹太制片人,没有赔本赚吆喝的傻瓜。

这片子内容没什么值得解读的,捧赵婷的目的值得探讨,谁在捧她?她有什么利用价值?

3、负责发行的探照灯影业也是大名鼎鼎,是近年来最好的发行公司了,主推的影片都是叫好又叫座,为什么要帮你推一个没人看的赔钱货!当然,探照灯影业有着深厚的犹太背景,创始人托马斯 · 罗斯曼就是犹太人。

4、这部赵婷的文艺片是 “投石问路”。

为什么选择文艺片入手呢?因为好莱坞有个附庸风雅逻辑,金球奖评委是媒体的记者和编辑,而不是普通观众投票,大奖给文艺片而不是卖座片,影评人不容易挑理,谁挑理谁就是外行,谁就是不懂电影。

犹太人不是要拿这电影干什么,而是通过这个电影捧人,今年底上映的漫威超级英雄片《永恒》大有来头。

赵婷前两部实验性质的作品更没法看,票房只有 10 几万,如果上豆瓣评分可能会创下最低纪录,必须她找一个说得过去的影片作为过渡,直接上大制作**《永恒》**根本说不过去,会让人起疑心。

5、赵婷指导的大制作漫威影片《中恒》,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快准备好垃圾桶!一会儿吐的时候,要有垃圾桶接着!

开始,大制作漫威电影《永恒》,也叫:《永恒族》。简介:

永恒族于 1976 年由杰克 · 科比创造,是远古人类种族,在 100 万年前由天神族(Celestials)创造,拥有心理操控有限数量的宇宙能量的遗传潜能,以及其他超人类的特性。 [6]
在漫画里,永恒族(也叫永恒者或永恒神族)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那时被称为天神族的生物在人类身上进行了大量基因实验,创造出了两种人类后代,一种是拥有超能力的不朽生物永恒者(The Eternals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0%B8%E6%81%92%E6%97%8F/22588559?fr=aladdin

———《永恒》这不就是犹太人自吹自己是神族嘛,让中国人拍出来给犹太人戴上王冠,顺便洗一波中国人的脑子,让中国被电影侵蚀,接受 “犹太人是神族” 的虚构妄想。

自吹自擂太不要脸了!

昨晚赵婷突然大规模出现在媒体上,我学生都感觉不对劲,研究这么多案例,感觉犹太人窜红的模式一个套路。

犹太人不会做亏本买卖,出钱出人捧红赵婷这个人,她再拍片,也是给中国人洗脑。实际上也是傀儡,大牌演员云集,制片人快一个排了,轮到她说话?

老自诩为神族不好,这让我想起了《星际争霸》:

《从星际争霸的表世界到星际争霸的里世界》: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1469062​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1469062)

深度了解继续者人文理论或继续者体能理论,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eacherzhangfu

知乎用户 继续者张付 发表

我看这个问题下某些评论风向有点转变的意思,那我再补充一句:按照金球奖前哨战性质,这片子很可能会在过几天的奥斯卡上被给大奖(最佳影片 \ 导演)

那么,这片子过段时间在内地上映的时候,肯定会借势宣传:“首位华裔奥斯卡大奖女导演云云”,请各位管好你们的钱包,不要去影院给它贡献票房。这不是《流浪地球》,你支持它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没有任何有益帮助,反而会助长恶化中国的舆论态势。

再者,自 2014 年《鸟人》之后,近些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没有一部是纯粹靠艺术品质服众的,赵婷不是李安张艺谋,她获奖原因并非源于导演实力。

管好钱包 管好钱包 管好钱包

不要为它买票,你实在好奇想看,等下映了在网上看。

——————————

原回答:

她接受的教育体系是完全美式的,作品内容和审美也完完全全是美国的,她的电影项目和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甚至,不是攻击外貌,这位华裔女导演整个人的五官特征、呈现出来的精神气质,都更像一个美国印第安人,而不是中国人。

李安早期在奥斯卡获奖 / 提名的作品至少是饱蘸了中国文化内核和东方美学表达的,赵婷和李安则完全不同。

这不是 “酸不酸”,应不应该关注的问题,而是人家整个事件从头到尾压根儿就和中国、中国人没任何的关联性。

对比李安,她的获奖对中国电影工业、中国电影人都没有丝毫或褒或贬的哪怕一点点值得参考的价值。

一个美国人拿了美国奖,怎么看?躺着看坐着看趴着看,你怎么看对人家都没影响,对你而言这也不是啥有效信息量。

知乎用户 被迫改名 发表

自我感动的驯化电影。

把普遍的社会问题,庸俗化成个人情感的心灵之旅,向来是好莱坞丧事喜办的不二法门。

如何把无家可归,破产失业,经济萧条说的让人感动,泪目,背后令人暖心?好莱坞的白左用行动给出了一份满分答卷:这都是你自愿的,你爱这一切。

不是你被迫失业,而是你自己主动走进荒野。不是你被产业转移金融吸血逼进荒漠,而是你自己不想和 “城里人” 同流合污。你是英雄,你是自己的主人,你才是真正的美国人,所以请吧,你现在可以在石头堆里随意解大手。

让那些难懂的经济学,蜻蜓点水般存在于他人不重要的只言片语牢骚话里。影片试图让外部世界的客观因素影响被忽略到最低,看起来一切都随主角的心决定。可背后正是这些问题不断决定主角的去留:主角在一个镇上生活了一辈子,因为工厂倒闭才决定离开。主角到处打零工忍受恶劣的环境和微薄的薪水,自然在哪都不可久留,背后则是对底层的盘剥。

可这重要吗?不重要,导演告诉我们,你能不能文艺点?如果你学会了自省和观察世界,你就输了。不要看外面,要看你自己的心灵。

于是主角就走上了她的驯化之路。流浪美化成了一场寻找自我之旅,一场 “我是有开拓精神的真美国人,我寻找真正的美国” 的自我行为艺术表演。

最后,当女主回到小镇,她也彻底完成了自我的驯化:从一个小镇有产者,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流浪者。可她的内心不会愤怒,不解,只有感恩,认定自己就属于荒野。乃至于在影片的最后,孤身一人走进野外世界,命不要了。

大姐你一年前有工作的时候怕是还天天在家看电视呢吧!

问题被遗忘,创伤被抚平,留下的只有一个底层人的自我麻醉,自我消解。最后社会问题反而成了美利坚自由精神的注解:我们是自由的,我们是真正的美国人,我们本就属于荒野,我们赢麻了。

至此,影片的逻辑完成了闭合,丧事办成了红事,美利坚大萧条变成了星条旗永不落,被扫地出门的底层一无所有,但也赢回了他们的灵魂:你爱荒野,跟我重复一遍,你的灵魂爱荒野。

爱吗?他们真的爱吗?

可谁又在乎呢。

为美国无家可归者留下了高贵的眼泪,华裔女导演获得了白人老爷的认可,住进了好莱坞大豪斯,买宣发帮助她重返被她侮辱过的祖国捞钱。作为一个白左,她得到了一切。

红脖子还在流浪。

每天想着勤王。

知乎用户 惰性气体 Og 发表

这片子翻译的名字其实有误导。

从片名上讲,“无依之地” 这么个 title,

感觉是给美国无家可归的底层人士拍摄的。

但实际上,nomads 们可从始至终都在强调 “我们不是 homeless,我们只是活在路上”。

nomadic 的意思是游牧的,其实 nomadland 翻译成游牧之国或当代美式游牧生活更好一点。

当然,那样估计就不吸(戏)睛(精)了。

然后,本以为电影内容不会这么歪,没想到片子的内容 + 内核也和题目一样歪。

真是美国文艺界的一次集体意淫,真是意淫了。

包括片子改编的原著小说,都是典型的 “你理解的不对,我理解的才对” 的一厢情愿。

整个故事其实放大了 nomads 们,就是活在路上的那些中老年美国人们的苦难,

比如女主有精神上的困扰,其实就是心理疾病,这种人在真正的 nomads 里并不多。

再比如把 nomads 们演的好像很穷苦,没有固定工作,要在车里拉屎等,

nomads 群体里的确有人经历过这些,但并不是主流。

要知道,选择 nomads 生活方式的很多美国人都觉得很快乐,很幸福。

很多 nomads 也有一技之长,甚至并不差钱,有存款,也有房子只是不去住而已。

这里有个真正的 nomads 总结的这种活在路上的生活方式的 pro 和 con,建议感兴趣的看看,

要是打不开请自行召唤魔法:

[How real Americans are living the ‘Nomadland’ life​www.marketwatch.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marketwatch.com/story/how-real-americans-are-living-the-nomadland-life-11613769899)

IMDB 上 1 星 - 4 星的评价里有不少观众提出了这片子有点以偏概全了,

就是那种 “狗会得狂犬病所以所有的狗都肯定有狂犬病” 这么一种感觉。

嗯,有 BBC/CNN 的味道了。

另外,片子的确也把 nomads 和 homeless 这俩群体混淆了。

把一些只会发生在 homeless 身上的事件、真正的 homeless 才会经历的身心苦难,

套到了 nomads 身上。

这对女主表演的确会有很大的提升,毕竟这样能使角色更复杂,

但真的是该现实的地方不现实,该田园浪漫的地方又没田园浪漫。

个人认为,某些瞎给同情心同理心的群体,才会觉得这部片子 “人文情感爆棚” 吧。

最后,女主弗兰西斯演技在线,不愧是奥斯卡影后,除了她的表演我实在不觉得这片子有啥好的。

不过这几年金球奥斯卡政治意味越来越重了,

所以 nomadland 这种可以夹带大量美式私货的片子拿奖太正常了。

这种片子背后究竟藏着什么话,说给谁听的,怎么理解,其实都不是咱们需要关心的。

对于女导演本人,恩,我只能说在某些语境下她的操作很合格。

不,已经算是优秀了,不然不会有这么多利益相关团体给她发奖,对不对?

但这片子真正的 nomads 们大概率是不会喜欢的,TA 们也不在乎。

知乎用户 Paul Liu 发表

讲道理,这人要是一直坚持她原来的言论,无论怎么讨厌中国,刚到底,我都发自内心喊她一声 “艺术家”。

但是该来中国赚票房了,就改口,这实在是太丢份儿了,我作为观众,也不可能去看这种人的电影的。

不要拿什么叛逆期啊、以前不懂事儿什么的说事,经过这两年,谁还不知道谁啊?

知乎用户 矢车想 发表

赵婷得奖,是她自己的事情;就像李安得奖,也是他自己的事情。

其他人愿意跟着入戏,或开心,或愤怒,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获奖只是获奖者自己的事情,本质上与他人无关。

至于我怎么看赵婷得奖?

一句话:在所有入围作品里,《无依之地》是最好的一部,所以实至名归。

知乎用户 子戈​ 发表

昨天看了半小时

开头就有种熟悉的感觉,是一股经过设计的粗糙感,跟贾樟柯很像

这种片子获奖都是有套路可循的

贾樟柯还有未拍《英雄》之前的张艺谋为什么能频频成为各大电影节的座上宾都是这个路数。

因为几个电影节的评委就是喜欢这种主题的电影

《无依之地》不管从内容还是拍摄团队都是纯粹的美国片子,导演也是个香蕉人,各位何必与有荣焉?

相对来说更喜欢同一个女演员演的三块广告牌

知乎用户 薛定谔的猫 DoA 发表

我要说两件事:

1. 这个话题上了热榜说明国内院线已经决定引进该片

2. 这个片特别适合有严重失眠症状的朋友去看,你将获得前所未有美妙的一小时二十分钟睡眠,也许是一小时二十五分钟甚至更长一点。

知乎用户 例不虚发探花郎 发表

赵婷是一个反华分子,在 2013 年接受 filmmaker 杂志采访的时候,有如下言论:

Chloé Zhao was born in Beijing, attended high school in London and studied political science at Massachusetts’ Mount Holyoke College…...“It goes back to when I was a teenager in China, being in a place where there are lies everywhere,” she continues. “You felt like you were never going to be able to get out. A lot of info I received when I was younger was not true, and I became very rebellious toward my family and my background. I went to England suddenly and relearned my history. Studying political science in a liberal arts college was a way for me to figure out what is real. Arm yourself with information, and then challenge that too.”

另外,此人的父亲叫赵玉吉,长期在体制内高层工作,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履历。此人长期在国外读书,本科就读的 Mount Holyoke College,每年的学费高达 7 万美元:

比哈佛和 MIT 还要昂贵,我不禁想问一句,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

另外有人质疑此人的国籍问题,我就来好好的八一八,目前网上查找到的只言片语如下:

As a student at Mount Holyoke College, Chloe Zhao ’05 learned the value of her own viewpoints.

此人 05 年从本科毕业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around her better, she studied political science in the Mount Holyoke College, but realised that political science was not for her. She then moved to New York and did odd jobs, including bartending for the next two years.

之后去了纽约,在酒吧里打了两年工。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美国身份,一个外国毕业生是不能在酒吧打工的,外国身份在美国工作,大概有以下几种形式:工作签证,专家签证,绿卡,美国籍,第一种和第二种需要专业匹配,即 Chloe Zhao 在美国取得政治学学位,那就只能从事政治学相关工作,所以只可能是第三或者第四种情况,那么她的绿卡或者美国国籍是如何取得的?中国大陆出生人士,取得绿卡或者美国国籍有几种方式,除去下三滥的方式,有投资 / 亲属 / 技术移民三种方式,技术移民有漫长的等待期,根据她本科毕业就有绿卡的情况来看没有可能,所以她大概率是通过亲属或者投资移民的形式拿到的,这就是说他的父母大概率也是拥有美国国籍 / 绿卡的人,这个问题就变得很严重了,有很大可能又是一个高级裸官。

另外说一下宋丹丹的收入问题:

  1. 宋丹丹自己承认,从 01-06 年自己没有什么片约,所以收入不会太高,现在可查的收入在这期间只有一部话剧。
  2. 90 年代的演员片酬普遍是比较低的,宋丹丹 90 年代最大的片子应该是我爱我家,据蔡明反映,这个当时最高的片酬大概是 400 元 / 每集。
  3. 宋丹丹在 01-06 年可查的广告收入只有哈药六厂的护彤一单。
  4. 宋丹丹体制内的工资大概失 3000 元 / 每月。
  5. 90 年代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概是 8:1.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电影在我几周前,听我最最最讨厌的 up 主,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污染池 “看电影了没”(K 喵)讲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东西必定是犹太人弄出来忽悠 goyim 的。Well,好莱坞获奖作品哪个不是呢。

这个电影来自与同名书籍,作者叫 Jessica Bruder。

这是非常典型的 jewish hair。他给 NYT 写过文章,这是他的文章,《祝你不圣诞快乐》。

https://www.nytimes.com/2011/12/25/fashion/on-dec-25-traditions-of-a-different-sort.html

“The first time I came to New York was just before the millennium celebrations. I was introduced to the wonderful Jewish tradition of going to a Chinese restaurant and then seeing a film. I did that in 1999 and I’ve been doing it ever since.

懂得人自然懂,这个世界唯一厌恶圣诞节的,只有一种人,那就是犹太人。估计全世界只有中国人不懂为什么犹太人在圣诞节吃中餐。当然他文章里自己也承认是犹太人。

然后呢,这本书获过很多奖,NYT 给他打过 call,说他是 notable book。NYT 是由犹太家族 Sulzberger 所持有的。这本书还获得过 J. Anthony Lukas Book Prize 和 Helen Bernstein Book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这两个都是犹太人颁布的奖项(Nieman foundation,Columbia,New York Public Library),获奖者也基本都是犹太人。https://en.wikipedia.org/wiki/J._Anthony_Lukas_Book_Prize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len_Bernstein_Book_Award_for_Excellence_in_Journalism

然后呢,这本书在 19 年被 Searchlight Pictures 相中了,Searchlight Pictures 的母公司是迪士尼,是个犹太公司。Searchlight Pictures 的 founder,叫 Tom Rothman,犹太人。相中这本书的,是 Frances McDormand 和 Peter Spears。Peter Spears 是犹太人。Frances McDormand 不是,但他的老公是犹太电影人 Joel Coen。

最后是导演,赵婷。她不是犹太人,但他的继母,宋丹丹是。不知道为什么选她拍,其实随便一个好莱坞犹太人都可以拍,可能有隐藏的裙带关系,我不知道。

所以说,这部片从头到尾都是犹太人弄的,当然了,奥斯卡本来也是犹太人搞的(Louis B. Mayer)。也就是说,犹太人拍一部他觉得好片,好剧情,用他的权威来推广给各位人士看,并且告诉你这是好电影哦,你要看哦。根据 up 主 “看电影了没” 的口头禅,“好的电影改变你的认知”,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短短的几个小时,来改变你的认知,控制你的思想。

想一想,一部电影,2 小时左右,居然能改变你的认知,这是多么可怕!

那么这部片内容有什么问题呢?他想改变你什么认知呢?

我不想给中国 goyim 解答,懂得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怎么看都看不懂。这种电影明摆着拿出来搞人用的,除了我熟悉的几个 ID,就没看见几个清醒的,豆瓣还 8.4,我只能呵呵。


还是随便说一下。

身份政治是小事,摧毁人类的领地意识才是大事。Nomadland 讲的说白了就是一群游民,美西遍地都是,讲开了这帮人就是 homeless loser。这话题其实很简单,美国出现了游民,该如何让他们就业?如果他们有就职能力,那么美国经济存在什么问题使他们无法就业?问题就是犹太人的全球化。而靠全球化发家的,显然基本就只有类似白漂东亚种植园工人的亚马逊。当然了,这些其实都是些反反复复有的没的,观众也不会因此有什么过多的思想和行为。

犹太人用女权摧毁人们的繁衍观,用平均主义摧毁人们的上进心…… 他们就是很喜欢利用人性的一个负面特点,来弱化正常人类社会该有的性格和行为。这次就是领地意识。

房价那么贵,你拼命 996 买房为了啥?你就是为了建立自己的领地,这是你天性,而这天性带动的就是竞争,努力,生产等各种行为。同时也是建立国家,政权等潜在的动力。他这电影宣扬的,就是试图消磨人的领地意识。美国人成了 loser 了,尤其是白人,平时干干亚马逊,对犹太人当然是好事。中国人要是没有了领地意识,也是好事,阳刚之气又可以一削再削。反正看电影,信电影的,都是一群潜在的新自由主义 “嬉皮士”,其他继续做打工人为了自己的领地,也为了其他人的美好生活卖命吧。当这些人成为一种常态时,你的底线就又下去了。

但犹太人从来都是反着来的。他们以前虽然也算是 “游民”,但是他们从来都到哪建立自己的犹太社区,犹太领地,只是坏事干太多被迫走人而已。现在更是好,直接建立以色列,对领地非常看重。就算那些反对以色列的,也从来都是美国房产在手,根本不会做真正意义上的游民。

当然了,里面还夹杂了很多奇妙的犹太精神毒药,这和之前的那个《心灵奇旅》一样,都是让人学会堕落自由散漫逃避原始自然本质用的,怎么可能让你学会抨击全球化?我觉得核心观点这电影还是在试图打击人类的领地意识,同时也对所谓的游牧进行美化,但真正的游牧可不是这样的,他们可喜欢扩张领地了。而这里的 nomad 可什么 land 都不会有,也永远不会有。

这种 loser 故事拍出来干什么?要解决工厂倒闭问题就反全球化,你又不反全球化,又不宣扬奋斗,想干嘛?让你觉得资本世界残酷?你不会看自己房价和工资?在我看来,就是击碎人们对领地的执着,从而更好的掌控奴他们。

没有领地意识的人类,其实就是牲畜,houseless 的美国人,如果还有工作维持生计,说白了就是犹太人的牲畜。人类就是因为有领地意识,通过血液的羁绊,实际上也就是几个个别牛人狂生后的后代,小领地组成大领地,根据契约联盟,才成为了国家。这种国家,是健康的,不是像天狗说的那样,都是奴隶。但人类本身就是堕落贪婪的,大领地主拥有权利后会向往成为奴隶主,并忘记带领族群扩张领地,保卫领地的使命,而某个牛逼的小领地主又会茁壮成长取代他,反反复复。

讲究领地的人,当然是正常的,你想买房是正常的,你有了房后就意味着在这个土地拥有基本正常情况下不可捍卫的土地,这更是正常的,这才是一个国家团结凝聚的根本,因为他象征着大家都是小领地主,通过血液的羁绊和契约形成共同利益联盟,组成了国家。

什么是不健康的?那就是你呆在这个国家,却没有一片属于你的领地,同时你还在工作中。这说明,你的国家是属于奴隶主的,你只是他里面的一个牲畜,你可以干活,你可以生活,你可以买东西,但没有一块土地属于你,因为这土地全属于奴隶主。犹太人推广《Nomadland》让白人学会放弃领地意识,说白了,就是杀人诛心,让他们彻底沦为牲畜。

知乎用户 Y.X 发表

她好棒,我为赵婷鼓掌。

你非要说她的国籍问题,就算她现在是美国国籍,那我还认识一个美国人,他的名字叫李振藩,美国出生,美国国籍,但是我们中国人都非常以他为骄傲。

你非要揪着她十几岁离开中国时说了『我要离开这个满是谎言的地方』,她十几岁父母离异经历的肯定和普通人不一样,十几岁时谁不叛逆?我家庭和睦十几岁的时候比她还叛逆,我那时候还要 XXXXXXXXXXXXXX(不敢写出来),不影响我现在是一个坚定支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纯种中国人。

所以,咱别揪着人家小辫子了,好不好?

咱就好好来欣赏艺术好不好,她在电影里既未注入辱华元素,也未在公开场合攻击中国,你们高潮个啥呀?

做人,要厚道,如同赵婷所说『同情心能够掀开所有隔阂,让我们走到一起』,希望大家都有一颗同情心,而不是只有一颗吃瓜不嫌事大的心。

知乎用户 程墨 Morgan​ 发表

你知道这一年的疫情在精神上给我最大的点醒大概就是基本破除了普世价值的迷障。

当引进国别作为要素,某些过去被认为有普世价值的影视作品,尤其是艺术电影多少会变得面目可疑。

当然我也不想陷入怀疑论的泥沼,但国别,甚至政治经济学确乎应该纳入对优秀影视作品的考量要素里。尤其对于过去所谓的 “强势文化”,应该给它一个限定的框架,那就是这片土地上的这些人民,有部分人是这样看待这些问题的,无论事实上的对错。

这就是了解之同情,同情之了解的必要性,你可以说我认为解决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你电影里说的那些事情上,很有可能你是对的,但影视作品并不一定要为这些负责的,他们只需要讲好一个故事。

就当成一部普通的外国优秀电影看就好了,金球年年有,也不是太稀罕。

专业圈在技术上应该仔细研究,师夷长技以制夷讲了百多年了,终于到了文化领域,挺好的。

知乎用户 阿碧姐姐 发表

估计艺术家们没想到,离开中国后,还是需要中国市场,早知如此,当年说话就要有点把门的。想来她当年离开中国拥抱美利坚,是抱是决绝的态度,就是想着从此离开落后封闭压制的中国,来到自由自在可自由创作表达内心的美国,再不用受中国的制约,可不曾想,即便自己不受限了,但拍电影不是她一个人的事,一大票靠电影吃饭的人还想要中国市场呢。

唉,人,有时总不得不委曲求全。

知乎用户 辛德林记 发表

说实话,赵婷女士更像是一个香蕉人,更像是是一个关注美国社会的地道美国人,甚至不属于华语演艺圈的范畴~对于传统中国人来说,文化隔阂其实很大,甚至比起李安获得奥斯卡,还有隔阂。

起码李安凭借《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时候,还有一种文化亲近感带来的与有荣焉~赵婷女士并没有让人有这种感觉~可能她本人也不喜欢这种与有荣焉~

说实话,张,陈,冯三大导之后,中国影视界奥斯卡情节大幅度衰退,是一个值得心喜的事情~毕竟,电影本身是需要为本国老百姓服务的,是需要体现本国老百姓喜怒哀乐的,其他都是身外物~

很心喜看到,越来越多的中生代电影人立足本土拍摄电影,并实现票房的大爆发~

吴京,沈腾,黄渤,张译,王宝强,贾玲… 希望这样的电影人越来越多~

知乎用户 jin 永强 发表

我们迫切的需要中国导演讲好中国故事

我们这跌宕起伏大潮汹涌的 40 年,有足够足够多的故事去讲。

这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我们的导演应该好好讲自己的故事,我们也渴望有人站出来讲好这个故事。

很显然这个人不是赵婷

这个故事也不是《无依之地》

我不喜欢香蕉人

知乎用户 江睿谨 发表

《无依之地》的获奖,

是美帝文艺界精英的一场自娱自乐,

是他们对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一种故作关心又居高临下的臆想和把玩。

回避问题,将苦难诗意化,从而给苦难披上一层美感,这是文艺界既得利益者的常用伎俩。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到这个片名又得奖我当下反应就是虎躯一震!

难道美国居然可以拍 1830 之后的眼泪 (血泪) 之路,自己承认持续 200 年坑杀千万美洲原住民,纳粹都要靠边站,比起美剧黄石的几句带过,终于要完整呈现美国白人种族屠杀的事实,还是从美洲原住民视角表现悲剧,自我反省,美国复兴有望了吗?

结果一看简介,眼睛翻到后脑勺

说剧情吧,如果从头到尾就是完全的绝望,最后病重死在路边,还是崩溃自 s

这片子还有点反思的意义

可里面有妹妹生活不错愿意收留主角,还有一个友人也是生活不错愿意全家同意原因他们开启第二春

可主角自己离开了,这啥?给金融海啸洗地吗?

也许主角被金融海啸影响了,但是一定有亲友日子过的还不错,悲惨的是她自己心里有坎过不去的意思?

结尾还在开车什么意思?也许主角流浪到某天看开了,又跑回去找妹妹安享晚年?

如果把这种结局拍出来肯定被喷到墙上,编童话故事呢?

而且表现什么虽然悲惨但是却还是不犯法是瞎扯啥呢?

就算有流浪者各种因素不敢,不愿意犯法

起码拍遇到犯法的人阿

每一个都是大慈大悲互相扶持,看破红尘一样的是什么鬼

幸运值点满了吗?blm 美国 0 元购是虚幻的吗?

流浪汉的东西被偷被抢无法伸冤,都市丛林弱肉强食的状况,还不如美剧无耻之徒,或是微博主 “角角” 拍的流浪大爷

拍这都什么玩意,连流浪汉都是好人?

真的不如看看 “角角” 的视频,两流浪汉一个给十美元一张,一个给 20 美元一张,拿十美元那位就硬要另一个给他 5 美元,准备拼命的架势,现实中为了 5 美元都要争到底了

电影还在那敷面膜晒太阳,啥意思?

角角的流浪大爷朋友看破生死,被抢被杀就算了

送大爷的全新帐篷也留不住

真实的流浪大爷,境界比那电影高多了,电影还给你那幸福不珍惜呢,怎么不直接自…

Sina Visitor System​video.weibo.com

知乎用户 飞鸽 发表

实至名归。独立电影又一次脱颖而出。

作为一个电影摄影狗,肯定第一时间去找幕后资料,然后看到了这个

这个

还有这个

这就是我们以前学生组的配置啊有木有!

外景拍摄没有独立的视频监看室,只能让 1st ad 拿帽子遮阳;不知道哪儿来的破三脚架(估计 dp 自带的),愣是撑着 40lbs 的 alexa xt;堂堂奥斯卡影后,打光的竟然是几十刀的小 led 灯。

国内随便一个电影学院的毕设配置可都比这强好吧!

只能说赵导厉害!DP 大胆!

知乎用户 伍德卡特 发表

It goes back to when I was teenager in China,being in a place where there are lies everywhere

“这得追溯到我的青少年时期,在中国这个充满谎言的地方”

怎么说呢,赵导今天四十岁左右,她青少年时呆在国内大概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爸爸当年是国企的领导,她对中国有这个印象其实不奇怪。

现在的年轻人应该不太了解上世纪国内的情况,腐败的风气,军队经商,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是什么新鲜事。

赵导父亲是国企领导,她更加清楚当年国企有多少不良风气,光公款吃喝来说吧,一直到近年八项规定后才真正打击下去。这个我有非常深刻的感觉:

广州这里有个本地酒家品牌,叫做东江海鲜酒家,有好多家分店。在我家附近就有一家,三层楼,装修豪华,在八项规定前很多年都非常火爆,一到饭点门口有七八个小弟专门帮人停车,因为地下车库根本不够用,要把车子停到一公里外的车场。

但是八项规定后,眼看着这酒家就冷清下去,撑了一年我中秋节去吃饭,完全不用等位置,三层楼只开了一层楼,一层楼还稀稀拉拉没多少人,车位更是足够。

为啥会这样?还不就是以前这个酒家消费主力是公款!我家附近有很多政府部门,可以想象老板在这里开店盯着的是什么客户。

再过一年,偶然路过,发现酒家关门了,那是大概三四年前吧,而且这三层楼到现在还一直空着,一直没人再租。

所以你看,赵导说的充满谎言肯定包括了这种公款吃喝,这个风气我自己的体会就是直到近些年才基本消失,所以赵导一直保留着当年的记忆,我觉得可以理解。

不过我觉得对赵导的态度应该是,欢迎回来多看看。

中国的发展,已经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差了不知道多少倍。

知乎用户 侏医生 发表

一个美国人拿了金球奖,有什么可关注的呢?每年不都有美国人拿金球奖么

至于所谓赵婷的华人身份…… 要论反华,最丧心病狂的,就是很多拿着外国护照的华人了吧

当然,更多的还是玩画皮的华人群体。在国外恨不得把 “no Chinese” 刻脑门上,要来中国赚钱了就拿创可贴把脑门遮住,希望能凭一身的黄皮肤捞一笔就走

宋丹丹为赵婷感到高兴,我可以理解。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宋丹丹毕竟算是赵婷的亲戚,不看僧面看佛面,给赵婷鼓掌欢呼都是人之常情。

但其他中国人,真的有必要为赵婷鼓掌么?

知乎用户 晨水 发表

先聊电影,看看金球奖候选名单:

《前程似锦的女孩》:激进的女性主义肯定喜欢,看点也多,但结尾争议较大。

《曼克》:类似《好莱坞往事》,但爽度不够,我不是大卫芬奇的狂热粉,但就论最佳导演,这片子肯定胜于《无依之地》,然而最佳导演还是给了赵婷。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每年都有的很标准很工整的意识形态片,参奖片。男主是埃迪 · 雷德梅恩(外号是小雀斑吗,我不太清楚),起点很高《悲惨世界》、《万物理论》、《丹麦女孩》,后来参与了 JK 罗琳开的新系列神奇动物,没有大热,演技和粉丝基础都是有的。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候选里面唯独这一部我没看过,却是我最想看的,因为安东尼霍普金斯,就是汉尼拔,不是麦叔那个。虽然近几年接了不少平庸的片子。

《无依之地》:这电影不是中国的故事,内核跟中国没关系,手法也不讨当下大众喜欢。只是这片子有个现今年轻导演少有的品质:克制。片子整体过程还行,一个个小故事串得不错,但主题没有敲开。对比的话,《落叶归根》过程比他有趣百倍,本山大叔表演不输弗兰西斯 · 麦克多蒙德(《三块广告牌》女主),主题深度也完胜。不太恰当的对比,是一个没有段子没有韩寒没有朴树没有帅哥美女的老年版《后会无期》,克制是优点,这东西一般观众不太喜欢的,比如侯孝贤,看到好多人拿贾樟柯对比,贾樟柯作品其他不说,只说一点,是有棱角的,而且观众很容易感受到,但《无依之地》是没有棱角的,就是美国本土某个偏远地区河边的鹅卵石,偶尔路过的人,看一看,够了。长江黄河这边的人真不会有太大兴趣。准备内地上映所以提前预热?。因为我关注这电影的时候,这片子知乎几乎没有热度的,后来得奖了,疯狂炒,换皮炒,邀请已经刷我屏了。不过,观众现在成熟多了。

这和 “如何看待陈平说要防止境外势力打马克思、恩格斯的牌?”,简直联动了,这不就是打“中国人” 牌吗?哈哈,难道想借势回国拍片?顶着光环?捏着资源?就这么说吧,对于一个中国人而言,《无依之地》任何角度都没有《大象席地而坐》来得亲切。

打牌会不会成今年热词啊?哈哈。

顺便再聊聊威尼斯电影节:

《女人的碎片》:就单论好看,还是胜《无依之地》,不过我不喜欢结尾,导演狡猾归狡猾,技术不输《无依之地》。

《间谍之妻》:这片子引进肯定比《无依之地》票房高,不信你们试试。苍井优国内有粉丝基础,高桥一生是日本热门男演员,最近和大瑶合作的《天国与地狱》还算不错,去年和黑木华合作的《风的新生活》口碑很好,导演就更有趣了,咒怨几部的副导演,不为大众熟知,电影史上还是有几笔的,是黑泽明和北野武之间,和伊丹十三一起的那波人,他的恐怖片口味独特。

《亲爱的同志》:这个还没看,时间安排不过来,也不是很有兴趣,导演之前《邮差的白夜》还不错。

知乎用户 柳三行 发表

不看

知乎用户 追黄埔 发表

人家说了,中国是个充满谎言的地方。人家是 “高贵诚实” 的英国人

知乎用户 叶霜瞳 发表

总结一下,

“美国是我的国家” 那段网页快照上能看见,但网页上已经删掉了。

“中国遍地谎言” 那段也一样。

纽约时报的 “Asian-American” 已经改成 Chinese。

赵婷接下来解套应该很容易,说外媒瞎写就行,但是我觉得她是不会出来解套的,她是那种不屑在中国解释的。不屑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她的确是外国籍心虚不够无耻做不到满口谎言,另一种就即便他是中国籍她也根本不在乎,甚至都不在乎我们怎么想的,估计她的团队劝她出来说几句她都觉得鹅心。

说实话我希望她能拿个奥斯卡,然后看下红脖子怎么反应,上次韩国本土片寄生虫拿奥斯卡红脖子可是反应激烈呢。。

知乎用户 天天自闭吃干粮 发表

上次回答了对赵婷获得金狮奖的看法,没想到没过多久又摘得了金球奖。

对赵婷来说,其实获得奥斯卡奖没有那么重要了,目前的成绩已经说明她的实力。

四月份能够进入国内院线也是一件好事,这比引进那些商业大片要更有意义。

目前来看,赵婷的三部电影都是相同的基调。虽然《无依之地》不算是自己主动选择,是科恩嫂找到她,但科恩嫂也正是因为看了赵婷之前的两部电影,才觉得她是适合的导演人选。果然,赵婷完成得不错。

前两部作品,《哥哥教我唱的歌》和《骑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称为姐妹篇,都是关于当代印第安部落的故事。后者的成熟度明显高于前者。

在路上和无归属感,都成为赵婷目前电影的特性,至于未来接拍漫威电影,我个人是好奇多于期盼。当然,一个导演如果能展现出她的多面性也未尝不是坏事。

这三部长篇电影,让我想起贾樟柯的三部曲,同样是关注边缘人群题材,不同的国度,主流价值观之外的相似性是一样的。

关于赵婷的这三部电影,我还有两篇文章,可以作为参考和延伸阅读。

[如何评价电影《无依之地》?​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0530142/answer/1696211717)[如何评价赵婷执导的电影《骑士》?​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265950/answer/1683571121)

知乎用户 楷威 发表

您能不能不要来我们这个国度,

在您美国他不好嘛?

知乎用户 湖海散人 发表

类似于一直苦苦申请加入果党,但是果党不要

49 年了,果党终于批准此人成为光荣的果党一员

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终身,并且最后奋斗成功了

可喜可贺

知乎用户 欢子 发表

腐朽堕落反动万恶的米帝,吃枣药丸!

知乎用户 neo anderson 发表

4 月份去看看,看评价貌似是传播神国福音的苦难布道,那正好可以感受一下新世代文化武器的威力。

知乎用户 太吾村的咸鱼 发表

因为这部电影没有迎合任何人,也没有明显批判任何人,也没有明显划分人生该怎么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知乎用户 倔强的浮游 发表

这件事其实已经没法看待了,因为已经变成了技术本身和掌握技术者行为上的争论。

现在说的还是拍电影的事,所以这个人反不反华背不背手都还是小事,但假如有一个人掌握的资源是那种核心科技呢?假如掌握了核心科技的这个人也是个两面派呢?

很简单的转换,有 “隐患” 的“技术”,究竟是不是无罪的?

“隐患” 到什么程度才是需要反对的?

知乎用户 强袭型吉姆 发表

说是 “诗意化了苦难”,这不对吧?

女主老公去世,剩下她自己一个人。

开着房车到处打工的日子可不浪漫

在车里上厕所没卷纸了不得不呼叫隔壁房车女邻居的窘迫。邻居好心帮她搬东西,却不小心把她仅剩的餐具全摔碎时,她的表情由强忍的表面的客套变成愠怒。

整个电影的色调非常奇妙,都给人一种天还没亮,天色黯蓝的感觉。

曾幻想着,在凌晨灯火阑珊的街道,最爱的人开车载着自己去一个湖边,到了的时候他轻轻叫醒后排入睡的我,在这样的一片黯蓝天色中,看到雾气弥漫的湖。

但是电影里不是这样的,他们没有家,没有亲人,也没有艳 Yu,只有衰老和贫穷,必须一边上路,一边打工,拮据生活。有时候在超市,有时候在餐馆,有时候在动物园。

普天下之漂流者,皆若空游无所依。

孤独是永恒的命题。

他们一边各自踽踽独行,一边惺惺相惜,真心帮助,短暂互相取暖。光和暧是瞬间划过脸颊的东西,转眼归于平息。

有人说不喜欢这部电影里的那些鸡汤化处理,但我觉得还好,没过。

说是闷片,但也其实不是大闷片,和《桃姐》一样,着眼于细处,有小情节,有真实微妙的呼吸和广袤的风景。

女主演技极好,一张粗粝的脸,演出了老年漂流的骨子里的犟和风尘仆仆。

在瀑布下,她全果仰泳躺在水面上的样子,这个镜头很打动人心。

感谢赵婷拍出了我心中 “想和最爱的人开着车去贝加尔湖,一直开到天色尚明” 的感觉。

知乎用户 小白 发表

这种事我们在美国呆的久的人真是已经见怪不怪了,当一个美籍华人突然间开始强调自己的中国属性,一般我们就知道她 / 他大概想拿财富密码取点钱了。

上一个这么干的是观察者网的李老板。

ps:你们要相信李老板是中国籍也行,毕竟安娜公主也是中国籍呢

知乎用户 一直住顶楼 发表

和李安同理啊

他当年拍卧虎藏龙横扫奥斯卡还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但拍断臂山还和我们有啥关系

赵婷更甚,感觉没啥必要讨论

她可以是赵婷,也可以是凯瑟琳 婷 或者 Sarah 婷

没什么区别,都不 care 就是了

知乎用户 不大董 发表

在中国,外国人只要拼命舔,就能获得好评;

在外国,中国人只要骂祖国,也能获得好评。

这都事关市场规模。

边缘人心态,Chloe 说对了,但何必呢?

知乎用户 Burgundian 发表

我觉得讨论电影本身的答案都应该移到 “如何评价赵婷导演的《无依之地》” 或者 “如何评价获得金球奖的《无依之地》” 之类的问题下去。

这个问题问的是赵婷获金球奖这件事。我的看待是:哦。

我不认为此次的金球奖可以像韩国人庆祝《寄生虫》获奥斯卡那样拿来说,因为我搜不到《无依之地》这个作品跟中国有什么关系,从现有资料看,它就是一部美国电影。所以在报道获奖这件事时实在没必要强调赵婷的中国背景。

如果一定要强调,那就考虑下赵婷作为一个在外电影人才对我们的意义吧。

另外,赵婷获奖是否跟她的中国出身有关,也是可以探讨的,因为这涉及一个问题:是否需要扶植一个归顺的中国人。从现有反馈看,《无依之地》是一部质量很好的作品,获奖并不奇怪;电影内容跟中国无关,不至于被拿来恶心我们;赵婷本人虽然有所谓乳化报道,但还没到为政治站台的程度;所以个人觉得她目前还没有往 “归顺的中国人” 那方面靠拢,相信她就是一个在外国的华人制作了一部好电影得了个奖而已。

知乎用户 juu pung 发表

天啦!大家都看了赵婷拿金球奖最佳导演的报道了吗?

真的好厉害,之前拿过金狮奖的华人导演只有张艺谋和贾樟柯,她是第一位得奖的华人女导演

热知识:助力赵婷拿到金球奖的《无依之地》,在今年威尼斯电影节中也拿下了金狮奖(最佳影片)。

可以说《无依之地》是一部横扫颁奖季的作品。

除了金球、金狮,它还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奖、平遥电影节罗伯托 · 罗西里尼最佳导演奖、哥谭独立电影奖、BBC 十佳影片 ···

烂番茄 100% 新鲜度,评分高达 9.29/10

按照现在的形势发展,《无依之地》的荣光之旅下一站就是奥斯卡。

据外媒报道:赵婷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位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的亚裔女性

我们的官媒最近在外网也连发了几条祝贺

正好羊的成功女性系列好久没有更新了!

给大家好好安利一下超级优秀的华人女导演,赵婷身上有意思的点可太多了

实力派女导演

赵婷至今其实只有四部作品,面世的只有三部,属于产量比较低的导演。

但是除了漫威出品的《永恒族》,其余三部《哥哥教我的歌》、《骑士》、《无依之地》全部都是她亲自编剧、导演、监制。

《无依之地》的剧本甚至是赵婷执笔、根据 2017 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剪辑和 BGM 也都是她自己做的。

虽然出的作品少,但赵婷的得奖率很高。

2014 年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哥哥教我唱的歌》 ,入围第 68 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获得第 24 届哥谭独立电影奖最佳女导演奖。

四年后导演的《骑士》获得第 70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最佳电影奖、第 33 届独立精神奖邦妮奖

《骑士》相比《哥哥教我唱的歌》更出彩。

《骑士》

同届获得独立精神奖的最佳女主角是弗兰西斯 · 麦克多蒙德(《三块广告牌》女主),她在领奖台上直接宣布自己想要跟赵婷合作。

弗兰西斯 · 麦克多蒙德是两届奥斯卡影后大家应该有印象吧?

69 届《冰风暴》、90 届《三块广告牌》

影后对赵婷的欣赏完全不是客套!《无依之地》中,她的面孔果然出现了,女主

排队想跟她合作的好莱坞演员还有刘玉玲,也是看了《骑士》之后的迷妹。

而这次的《无依之地》之所以广受好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赵婷的作品突破自身成长氛围,表现出她针对边缘人群、美国西部母题的跨国界文化共鸣。

由于电影暂时还没有在国内上映,羊大致讲一下,它其实有点像公路片:

在经济大萧条中失去了工作和家园的弗恩(女主),决定住在房车里,一路打工一路前行,在路程中遇见形形色色不同的 “房车人”。

有的因为挚亲的离世逃避现实,有人因为孤独选择在旅行中寻找同路人带来的陪伴感,她与他们席地而坐、分享故事,结下友谊,组成了整个电影。

从开头起表现的镜头就很好,两个场景,切割了美国的两个世界。

第一个镜头场景是空旷神秘的美西,弗恩与友人告别。

第二个场景是弗恩走进亚马逊的自动分拣车间,开始流水线的工作。与开头的景象裂出一道巨大的社会鸿沟。

而女主接下来失去工作的遭遇,自然而然地展现了 “弃民” 的身份,故事也正式开始。

接下来就不剧透了!

ps:顺便一说,赵婷除了才华确实可观,她的效率也是真的有点恐怖。

18 年独立精神奖上被弗兰西斯点名要合作,然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一边忙着筹备拍漫威《永恒族》。

一边自编自导出了这部给她带来大大小小 30 座最佳导演奖的《无人之地》,这是什么凡尔赛人设 ···

82 年的 Chloe Zhao

赵婷有一个更为我们熟悉的身份:宋丹丹继女

宋丹丹、巴图、赵玉吉、赵婷

原本这件事属于不说就没人知道的那类,但随着宋丹丹几次发微博为她的成绩庆祝变得广为人知了。

冷知识:她俩几乎没有在一起生活过。

赵婷是 1982 年北京生人,1997 年,15 岁出国留学。而宋丹丹与其父亲赵玉吉结婚的时间是 1997 年 8 月 25 日左右。

也就是说,赵婷差不多在宋丹丹和她生父刚结婚的第一年就被送出国了。

赵婷本人在采访里也说过,她在英文几乎不太懂的状况下被送到了英国的一个女子学院(蒙特获利约克学院)。

宋丹丹、巴图、赵婷、赵玉吉

而宋丹丹的儿子巴图,常年都在宋丹丹身边养着。

并且从 2009 年起,宋丹丹带巴图进入娱乐圈后,几乎每年都带着他拍一部戏,尽力提携。

对比之下赵婷真的非常独立、甚至独立到显得生命力顽强。

从 15 岁开始离开父荫,自己在英国寄宿学校读书,18 考到美国上大学,在霍利奥克山学院拿到政治学学士学位。

因为受到王家卫等人电影的影响,想要学电影,就积极地打工,与当地人交流 + 融入,靠学生贷款完成了纽约大学的电影学院研究生学业。

而且她还属于大器晚成型,30 岁前都没有拍出过作品。

在亲生父母、继母经济条件都非常优渥的前提下,宁愿在在印第安人聚居区、荒山野岭里找演员(便宜),也没有向家里伸手要过钱。

在最穷的时候家里还遭遇过盗窃,连摄影师男友的酬劳都要先欠着。

白天知道电影筹资无望,晚上回到布鲁克林的租住地,看到一片狼藉:家被打劫了。她的摄影设备、电脑、硬盘都不见了。

她对摄影师男友说:“我需要 100 万美金拍这部我写了三年剧本的电影,现在无法实现了。

我还有十万美金,我们不能再等了,我就拿这些钱去给孩子们拍一部电影,但是我没法现在付你钱。”

最后分别只靠 8 万美元左右的价格拍完了《哥哥》、《骑士》,宋丹丹甚至不知道她当时缺钱。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段经历的影响,赵婷的形象永远都是乱蓬蓬的头发,忙碌者特有的消瘦、不施粉黛、素面朝天的。

哪怕是上采访,也是翘着腿,说话非常冷静、内敛、同时健谈。

对比一下她和采访她的主持人的穿着,她估计都没有把自己当成知名导演 ···

不仅采访这么穿,走红毯也这么穿,她的身上一点外貌焦虑都没有,充斥着一种自然和自在。

平遥国际影展《骑士》红毯

17 年《骑士》相关的独家采访里,记者甚至写道:

她的十指纤长,指甲秃短不经修饰,细看还有青灰藏匿其中。这绝对是一双 “导演的手”。

今年她在平遥电影节时,宋丹丹带着巴图一起陪她出席,她依然是那个乱蓬蓬的样子,最素的脸,拿最牛的奖。

站在她身边的外国男士是摄影师 Joshua James Richards。

他俩是从纽约大学时的校园情侣走到现在的,两人都对电影和美国西部文化着迷,并携手创作。

最近关于赵婷的画报里,她抱着一只鸡,是她在纽约乡下的家里养的。

她特别好笑的一点是,一直有在坚持写同人文学 ···

并且拒绝透露自己的同人文学是关于谁的,网友根据蛛丝马迹推测是仙流(仙道彰 X 流川枫)···

不错子,看脸是真的不太能猜出来她的年龄,但突然看到《灌篮高手》这样古早动漫,一秒相信她是 80 后了

赵婷一直都不避讳自己的中国身份,在英文访谈中也明确说过自己不是和西方人一起长的,所以没有那种文化共情。

但拍完《骑士》之后,赵婷说过:

“实际上,我学到了一种大胆的直觉:故事是普世的。就是不一定要百分百根源于某种文化。”

而她在《无依之地》中交出的答卷,的确能看到一位女导演用自己的独特的女性视角,拍摄出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剧情片时,所披露出的温情和野心。

当有其他女导演向她询问成功经验时,她给的建议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女性导演,你要把不放弃当作一种责任。

而赵婷自己的电影之路,也依然在独自地,不以任何为标签地继续着。

参考资料:

GQ 报道:金球奖得主赵婷:“我这辈子都是个局外人”

南风窗:记住赵婷,她不只是宋丹丹的继女

独家专访《骑士》导演赵婷:再坚持 8 秒,你的人生有另一种可能

知乎用户 Miss Young 发表

这个回答里怎么这么多牛鬼蛇神?拜登上台了,经费充足了?

知乎用户 火梨树 发表

不请自来。

别的领域我不知道,至少在文学,视觉艺术,音乐这几块,尤其是音乐这里,知乎等到网站药丸的那天都比不过豆瓣,而且是全方位地从上限到平均值地被碾压。上述提到的这几个领域,在知乎的答题风向属于:只要能和意识形态挂钩的题目必想方设法与意识形态挂钩,并且这类问题基本上是仅有的能在知乎获得 “讨论” 的相关问题;一旦不涉及意识形态,则答题者寥寥无几,且基本看不到什么正儿八经的”评论“。

这是我回答 知乎和豆瓣答案质量哪个高?为什么? - 你不用知道我是谁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31253/answer/1629404312 的时候说的,看来两个半月的时间还不足以让知乎众打我的脸哈。

我依然期待着被知乎打脸的一天。

知乎用户 你不用知道我是谁 发表

一个华裔做了美国驻华大使,某些中国人自嗨了起来!

一个华裔入了拜登内阁,某些中国人自嗨了起来!

如今一个华裔(别跟我说赵婷是中国国籍,这种话只能骗骗天真的人),因为拍了一部符合西方口味的电影,拿了一个奖,又有某些中国人自嗨了起来。

我想不通:人家华裔获得的成就再高,跟你中国有啥关系?何必自做自贱自嗨呢?

如今好多中国人都在为赵婷自嗨的情形,都让我怀疑是我自己病了,还是这些人都病了?

如果只是我自己病了,那还行,我不会出来祸害大家;如果是这些中国人病了,赶紧治疗去,免得出来祸害大家。

现在都有一大把中国人在为赵婷自嗨,你信不信等《无依之地》在中国上映后,绝对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在绞尽脑汁的夸这部片子是如何如何的好。

最后再说一点:一个没有中国归属感,只想着迎合西方的人,即便他(她)还有中国国籍,我也不认为他(她)是中国人,譬如恨国党,公知群体。

知乎用户 反思怪的克星 发表

虽然她得了好多奖,很多人都说她才华横溢……

但是,我总感觉她离我好远好远…… 我都不能确定,她是不是中国人。也不觉得她的成就和中国乃至中国人有什么关系。

这个奖也感觉好遥远。当然,任何人取得这样的成就都是值得庆贺的。所以,也要祝贺丹丹这个女儿,Miss Zhao。

相对比较,我还是更喜欢呆萌可爱的国宝大熊猫贾玲,感觉她就是我以前的邻居,我原来的街坊。

希望更多中国人多努力,多为国家做贡献,多为世界做贡献!

哦,对了,春节档好多电影都没来得及看,估计这个电影我没时间看,估计也看不懂。当然,可能没有渠道能看到,这不重要了。

还有一个比方:一个经常骂我的远房亲戚,突然发大财了,我是巴结巴结呢,还是远远地看着呢?还是后者吧。

知乎用户 知三天乎 发表

她爸爸不是国企领导嘛,咋那么多谎言了。

知乎用户 有限可能与概率 发表

像看待 “萨姆 · 门德斯凭借《1917》获得金球奖最佳导演” 一样看待,就可以了。

这个是个抖机灵的回答么?

不是吧。

一个电影奖项,你要问怎么看待?当然按电影奖项看待了。不然呢?

知乎用户 SS 学英语 发表

这个人现在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

如果是中国人,就是一个中国人拍了一部讲述美国人故事的影片获得了美国的电影奖项,说明这个中国人观察美国很仔细得到美国人的肯定了,这个中国人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吧。

如果她现在是美国人,就是一个美国人拍了一部讲述美国人故事的影片获得了美国的电影奖项,说明这个美国人观察美国很仔细得到美国人的肯定了,我们也可以看看这个片子了解一下美国,除此之外,对我们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吗?有啥好怎么看待的?

知乎用户 铁马冰河入梦来 发表

答题先审题,大量的回答是回答 “赵婷是不是中国人”“赵婷得奖你是不是自豪”“赵婷算不算中国导演”“赵婷得奖和你有没有关系”“赵婷反华吗”。等等等等。所以知乎用户的初中阅读能力平均水平有下降趋势。(请不要自我代入)。好笑的回答有几类:

1. 以前愤青骂张艺谋贾樟柯拍了家里的丑事媚外,现在赵婷拍了美帝底层阴暗面又说她精神美国人,不像中国人拍的。2. 明明心里酸的要命,嘴上又要嚷着要查她个底掉,凭什么能上国外的文科,凭什么上得这么好,还能让洋人大咖捧着拍电影得奖。3. 不看不看偏不看,要看也要盗版,只有占了这点便宜我才心安。

我的回答是:赵婷不容易,她取得的成就,比在互联网大厂拿个高职难多了。中国长大后才去西方学习文科和电影,能拍出一部感动各色人等的电影,证明了有些东西是跨越种族和语言的,而把它能准确地有力量地表达出来,是需要在人文和美学上有所深入又同时有电影技巧的人才能做到。祝贺她。

知乎用户 常愚 发表

把电影还给影院,4.23 全国艺联上映

至少我看完这部电影能感受到一种坚韧的力量感

负责宣发的人可能比谁都明白 “中国导演” 放在这里合不合适。宣发主要是为了引流,这点看来是成功了。

知乎用户 十少一 发表

本来不想答的,但看到是新京报邀请,那我必须答一波。

很多人都从赵婷老师的身份来谈,我从电影中来,到电影中去。

影片刚上映的时候,豆瓣有个朋友非常激动的写下了一段影评,现在已经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营销号评论里了。大意是 “赵婷成为第一个站着把钱挣了的中国导演”。里面提到了李安,提到了张艺谋。大抵的意思是:过去,张艺谋导演靠贩卖民族苦难,李安靠给美国人一点“中国看看” 来在美国的评价体系里获得褒奖。(所谓给他们 “一点中国看看“来自张爱玲的评说)面对,西方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固有思考,中国电影人努力了一次又一次。侯孝贤带着《悲情城市》到戛纳,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说,他很奇怪老外鼓掌的点,“他们不了解中国人的想法,我也搞不清楚他们觉得哪里好。” 所以他一直说,他还是喜欢中国人自己的电影节,大家都能看得懂。

所以,对这位仁兄所说的,“站着把钱挣了” 我是十分感动的。并留言叫好,说自己一定去看。

然后隔了许久,我看了这部电影。

看得时候我就一直在默念,这不是站着把钱挣了,这是岔开双腿而且还要喊 “oh,marvellous” 挣钱。一句话:我从来没见过这么 “白” 的电影。

先说主题,圣经故事里的救赎之旅,确切地说,是讲述南方白人中产阶级因为家庭变故决定走向心灵救赎的公路旅行的故事——如果本片不是一个亚裔女性导演执导,而是一个白人老男人导演,那么本片百分之百无人问津,因为类似的题材都拍烂了(而且不出意外就是投资本片的 fox searchlight 投资发行)。我随手举例,《into the wild》《再见索罗》《一切尽失》《朝圣之路》《破碎之花》…… 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老、白、男。别误会,这都是我很喜欢的电影,白人男性拍白人男性的故事,这特别好。电影就是自我表达,就像东木老人的《老爷车》,特别舒服。可是,现在一群人围着好莱坞要 “diversity”。“都是你们这群老白人占着地方,你们就是不让有色人种、女权和 LGBTQxxx 上台。” 就像《茶馆》里的话,“逆产就逆产,你拿过去,可倒是好好干哪!”《为奴十二年》《月光男孩》《水形物语》《黑豹》《伯德小姐》…… 你们看看这些个奥斯卡获奖影片……

有人说,这些电影 “我觉得挺好”。我也觉得挺好(其实并没有)但你要和过去的最佳影片比一比:《辛德勒的名单》《泰坦尼克》《阿甘正传》《沉默的羔羊》。更遑论《热天午后》《杀死一只知更鸟》《奇爱博士》《为黛西小姐开车》《飞越疯人院》《乱世佳人》。《热天午后》在过去奥斯卡奖只能拿提名!(说起来我就生气)

再说影像。很多营销号或电影大 V 都爱说,“这是描写美国底层人民生活”的电影。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些人都没看过电影。必须说,里面确实有底层民众——也就是和女主角一起打工的亚马逊员工。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少数族裔,但女主角没有和他们其中任何一个成为朋友,而是很自然的和一个有家有业的白人老女人成了朋友,于是那些 “底层人民的生活” 也就无需多做描写了。全片仅有亚马逊工厂和女性友人葬礼里有少数族裔出现,主角 2 个最好的 2 个女性朋友和男性友人都是白人,而这两个白人都不是 “无依无靠”,都是正经的中产阶级,有大把的养老金却没有时间,属于赵本山所说的“人死了,钱没花完。” 导演使用了大量的记录镜头,来记述他们的这种痛苦。而当镜头落在奥斯卡女主角身上的时候,往往表现的是她的从容、自由,她独自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在空无一人的餐厅,在夜晚的恐龙旁,她随孤身一人却悠然自得。 最后还要加上女主角的背景介绍,她有众多可以归去的居所,男人的海边大别墅以及姐妹的花园洋房,可是她宁可在没有暖气的车里睡觉也不要有屋檐遮头。

因为自由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不是一部电影和 “底层人民” 毛关系都没有,这是一部讲述有钱人为了真正的 “自由” 要断舍离的电影。

从镜头处理到剪辑,以及反复使用的横移跟拍长镜头来看,导演是个好的电影学院学生。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学生作业,特别严格遵守规范的学生作业而不是艺术创作。导演没有尝试任何创新。

在如此众多的颠沛流离、生活所迫的人群中,她专门挑了 2 个最有钱的人的故事,在 2 个小时的影片里,在任何镜头里都尽量避免出现其他人种与白人接触的画面——哪怕是儿童。

我当然知道,如今美国电影里的少数族裔都像辣椒面,为防指责哪都撒一点。那你这种故意不撒也太明显了。因为如果你定格看一看她纪录片部分的镜头,你会发现到处都是少数族裔,尤其是拉丁裔。但他有台词的角色就只有围着火堆时的一个黑人女性——竟然不是拉丁裔。≈

所以我说,这是我看过的最白的电影,白人导演是绝对不敢在现在拍这样一部电影的。因为他会被女权、LGBTQxxx 以及黑哥哥骂到妈都不认得,直接结束导演生涯。但讽刺的是,我们这位” 首位亚裔女性 “做到了。

所以,纽约时报和 BBC 的《寄生虫》新闻标题

《寄生虫》横扫奥斯卡,获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

奧斯卡 2020:韓國電影創歷史,《寄生蟲》奪最佳電影

《无依之地》获奖的新闻标题

赵婷创造历史,首位亚洲女导演问鼎金球奖

赵婷:亚裔女性导演创造的金球奖历史

你就知道,赵婷获奖和《无依之地》没关系,和她亚洲女导演的身份比较有关系。

知乎用户 addy 发表

简评《无依之地》的女性凝视和部分二极管网民

更新:

最新消息,影片估计引进无望了,国内宣发商精准踩雷,非要吹一个香蕉人是中国女导演,低调一点可能都没事。其实这片子挺有意义的,主角是一帮在流水线工厂打零工的老年人,跟现在的延迟退休不谋而合。有人说国内观众不喜欢这种昏昏欲睡的片子,我觉得如果你看这部片子不能惊出一身冷汗,那真是没心没肺。

另外推荐几部同类型欧洲左翼电影: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工作的人》《开战》《市场法则》

正文:

华裔女导演赵婷的《无依之地》先后获得了金狮奖、金球奖大奖,影片又引进内地,引起了不小讨论。

本片获得金狮奖后,我就在网上看了盗版资源(别鄙视我,引进大概率删减),发现确实很对我的胃口,但并没有一吐为快的欲望,因为这个片子和《三块广告牌》《海边的曼彻斯特》《小偷家族》等颁奖季大片一个路数,我以前已经说得够多了。

但是当影片确定引进后,看到不少网民对本片的讨论,我还是忍不住想说几句。

《无依之地》的女性凝视

先就影片本身简单评析一下吧。本片是华裔女导演,主演也是奥斯卡影后弗兰西斯 · 麦克多蒙德(下文简称科恩嫂),所以评价这个片子注定绕不开女性视角。

其实这几年看一些女性电影人的优质作品,每次都能带来不一样的启发。(虽然我平时没少反女拳,但不妨碍我认可正常的女性主义价值观)

《无依之地》第一个让我感到冲击力的画面,就是影片开始后没多久,女主角科恩嫂在野外撒尿的一个镜头,先是四下张望有没有人,然后排尿,最后还很写实地抖一抖臀部。

这个镜头简直震撼我,接着看完发现科恩嫂类似的大尺度献身镜头还有很多,比如后面的裸浴(估计国内院线多半像《水形物语》一样处理了)。

但是震撼之后,我马上就会有一种反思,为什么我会对这个镜头感到震撼?女性的吃喝拉撒不是很正常的行为吗?

当我回想电影中的男性撒尿镜头时,我会下意识地想到诸如杰森 · 斯坦森、丹尼尔 · 克雷格、汤姆 · 克鲁斯这样的型男演员,他们会扮演一名身手不凡的特工,在卫生间里撒尿时被一群打手围堵,然后他们迅速将敌人打倒甚至将敌人的头按到小便池里,最后潇洒地离开。

看吧,这就是我们平时印象中的男性撒尿镜头,就像吸烟镜头一样普遍,并且带有一种潇洒和野性美。但是同样拥有广泛受众基础的女性视角呢?并没有。我能想到的,可能只有印度电影《厕所英雄》有类似的女性撒尿镜头。

还有接下来的裸浴,这个镜头就很好分析了,是典型的白左价值体现(此处非贬义)。

男性视角下的裸浴,必定是一个年轻漂亮身材好的美女演员,能勾起男性观众甚至包括一部分女性观众的欲望。

但是赵婷和科恩嫂在《无依之地》里的表现却截然不同:一个五六十岁的破产老女人,干瘪的乳房、稀疏的耻毛,这绝对不会引起正常男性观众的半点欲望,但谁说老女人就无权展示自己的身体呢?

无论是国内还是好莱坞,电影体系的话语权基本都掌握在男性手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女性导演如凤毛麟角。这里我无意批判体系或者什么的,但也要承认,另一种视角对于纠正思维惯性是非常必要的。

“女性凝视”是对应 “男性凝视” 的一个词汇,这个词汇本身是中立意义的,也并不是说但凡有 “女性凝视” 的作品就一定是好作品,比如耽美、男色消费等等,也可以算是一种女性凝视,但是这种作品的艺术层次比 AV 强不了多少。相比之下,《无依之地》所探讨的东西,则更加具有艺术和社会价值。

香蕉人赵婷和二极管网民

人怕出名猪怕壮,赵婷此前的身份是 “宋丹丹的继女”,现在变成了首个获得金狮奖、金球奖的华裔女导演(并且有很大可能获得奥斯卡奖)。

国内媒体和网民对赵婷的评价,很快就进入了二极管思维模式。有的媒体和网民对其极力吹捧,将其塑造成 “华人之光”;也有的网民翻出赵婷多年前的一些言论,“我出生在一个充满谎言的地方(中国),而美国现在是我的国家。” 痛骂赵婷是香蕉人、高华。

意外吗?不意外。其实对于赵婷这种在国外发展的华人,他们的意识形态是什么样子我们丝毫不应该感到意外,并且应该放平心态,抛弃二极管思维。

我个人的评判标准是这样的:我不会因为杜汶泽对大陆人的恶劣态度就去给《无间道》打差评,也不会因为戴立忍的模糊立场给《大明劫》《大佛普拉斯》打差评。这种作品本身没有任何冒犯性的元素,电影是好电影,这就行了。

当然我也会给一些公知性质的影片打差评,比如 BBC 某些特别断章取义、阴间滤镜的纪录片,或者某些台湾人拍的洗白侵华日军的影视剧(如《智子之心》),而这种也不仅仅是基于立场,更是作品本身就烂,并且扭曲事实、颠倒黑白。

还有人说,《无依之地》就是一部完全西方话语权体系下的,完全讲述西方故事和西方价值观的白皮电影。这样说乍一看很有道理,但如果你完整看过这部影片,会发现片子展现的工业鬼城、互助养老、退休压力等等美国社会问题,我们这边也同样存在,它的很多地方是相通的,或许并不存在完全的美国电影或者中国电影,每个观众都可以从不同国籍的影片中找到共鸣,这就是艺术作品的魅力。

赵婷这样的华裔导演,去拍一部揭露美国社会底层恶劣生存状况的影片,有人调侃,这算不算美国版公知递刀子?

其实类似的问题我以前也说过,张艺谋、贾樟柯们拍中国的农村戏到国际上拿奖,金基德拍韩国的阴暗面获奖,是枝裕和拍《小偷家族》获奖,在各自国内都遭到过质疑和谩骂。日本媒体还专门创造了一个词,用来形容那些在国际上丑化日本国家形象的电影,叫 “国辱映画”。

首先,这种极端民族主义的想法肯定是不正确的。其次,也不要扯什么中国人的劣根性了,粉红、公知这样的生物,几乎哪个国家都会有。

而这种作品(包括影视和文学)能够在国际上获奖,本身还是能够说明一些情况:至少那些西方白左评委们在这一点上是不双标的。不是说描写中国不好的作品才会拿奖,描写西方社会不好的作品,同样也会拿奖,我觉得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文章同步发表于 “大海里的针” 公众号,欢迎关注

知乎用户 大海里的针 发表

大家看图不说话

花少我一直不喜欢阴阳人

这哪里是什么中国导演啊!

片子火了就拿中国人做掩护估计好卖票房吧!

知乎用户 花鸿影 发表

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大部分都陷入了意识形态之争,就挺有意思的。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特意找了资源看了一遍。抛开导演的身份和惹人争议的言论来说。这是一部好电影,但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这个 “好看” 还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视觉效果上的好看,片子既没有复杂的情节冲突,也没有爆裂的视觉特效,大部分是长镜头,就连景色都是荒凉冷峻的,很难抓人眼球。另一个 “好看” 是欣赏层次上的,这部影片非常非常之美国,味道浓的都快溢出屏幕了,对于没有相关文化,生活环境的中国人来说很难引起共鸣。

实话说导演作为一个非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能如此精准的抓住美国文化精神内核(虽然只是一部分),确实让人惊讶。要么是她真的沉浸入了美国文化,要么就是她本人特别喜欢而且适合这个题材方向,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她确实天才横溢,这个就要以观后效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就是一个用美国班底,美国文化内核,拍了一部适合美国人看的文艺影片,和中国人真的没啥关系。现在的中国早就过了需要用个别人的成就来个整个国家增光添彩的时代了。如果这部片子是中国导演在中国拍摄,用中国演员讲了一个中国故事并获奖,我们还可以说一句中国文化终于有了国际影响力。现在么,个人的成就请个人拿好,我们不需要用这样的东西来构筑脆弱的民族自豪感了。

顺便这部电影并没有讨论批判所谓的 “游牧民” 也就是流浪汉的生活的意思,影片里的场景和人物设置都是筛选甚至美化过得,希望大家能认清这一点。美国流浪汉的生活显然不是这么诗意且浪漫,大部分时间应该都是穷苦的,女主的选择现实中自然未必合适。但是文艺本来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影片好不好只要能触动心灵即可,也不用太纠结于细节。

另外附一份影评

此心安处是吾乡——评无依之地

首先我承认,如果不是导演的身份引发了争论,我是不会找影片来看的,看来网上的争论也未必是出品方不愿意看到的。毕竟文艺电影本来票房就不会太高,引发争论扩大知名度也是一种选择。

抛开导演的身份和惹人争议的言论来说。这是一部好电影,但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这个 “好看” 还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视觉效果上的好看,片子既没有复杂的情节冲突,也没有爆裂的视觉特效,大部分是长镜头,就连景色都是荒凉冷峻的,很难抓人眼球。另一个 “好看” 是欣赏层次上的,这部影片非常非常之美国,味道浓的都快溢出屏幕了,对于没有相关文化,生活环境的中国人来说很难引起共鸣。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丈夫去世后,因为经济衰退,工厂倒闭而失业的老女人,在无可奈何之下四处漂泊的故事。是的,故事情节就是这么简单,除了女主你甚至说不出剩下的哪个是配角,每个人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也都和女主匆匆擦肩而过,只在生活中留下一段回忆。女主一路都住房车,打零工,忙碌而又孤单,当然她也有过短暂安稳的时光和选择的机会,比如因为车坏了回到妹妹家求助和去路上认识的老人家做客时,两个人都曾邀请女主留下来,但女主最终还是选择上路离开。整个影片的背景可以用孤独,苍茫,荒凉等等一系列类似的词语来形容,色调也是阴沉,冷峻的,连演员穿的衣服都没有暖色调的。然而这并不是一部仅仅关于贫穷、疾病、流浪的影片,我更愿意把它看做是关于如何面对内心和人生意义的影片。

每个流浪的人都有自己的原因,有的人是因为无法忘记的过去,有的是为了追寻生命的意义。但是不管为了什么,他们内心总有一个角落装满了自己的寄托。就像女主自己说的一样,我只是 houseless,不是 homeless。家不是一个单词,是一个充满回忆的地方。

女主最后选择回到曾居住的小镇,清空了所有留存的旧物,带着记忆继续走上没有终点的旅途。这里我更愿意用一句中国诗词来表示: 此心安处是吾乡。

知乎用户 霜天晓月 发表

写一些随感,并不重要。

赵婷本身的家庭背景在从事电影的同辈人中鲜有匹敌,以中国导演的身份,她拍摄的是美国小镇整体破产之后的个体流浪,讲述了艰难众生在下沉时代的自救与迷惘。

赵婷被钉上了三层 “原罪”。

第一,出身的特权烙印。

第二,讲述美国故事却标注中国身份,这是两边讨好,虚伪的骑墙派。

第三,讲述美国经济萧条却选择公路抒情,这是麻痹无产阶级斗争意识的小资文学。

如此而已。

电影尽可批评,这是观众的自由。但郁结在当代青年心里的愤懑,恐怕不是短期内可以消除的。他们不是在看电影,他们需要在大厦建成、格局僵化之前发出呐喊,把石头扔向无耻的既得利益者。很遗憾,由于力量有限,石头往往只能砸到外围,连带着把那些无关政治的花花草草都给砸死。

谁都没错,但电影是无辜的,电影只能提供故事,无法输出真理。

知乎用户 赵寒渡 发表

关于贫困,中国人拍《山海情》,在苦难中为了自由奋斗;

关于贫困,美国人拍《无依之地》,在 “自由” 中幸福的去死。

拍电影的人,总是要强调人性的光辉的,反正作为个体的我是感受不到后者的光辉的,作为资本家的我可以。

知乎用户 yswyx 发表

这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可比入关和黑枪之流纯正啊

知乎用户 刘成昊 发表

好在这人拍的电影,是美国背景下的

假如换个背景,拍个中国版的无依之地,然后再拿个金球奖

就不是 “香蕉人” 这么 “好听” 的帽子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过赵婷的《骑士》与《无依之地》,学电影去美国是错不了的,确实比国内强,只是这俩片子其实都一般般,还是落在了反应 “社会” 的内容上,并没有什么十分了不得的“创新”。

甚至片子的结尾我觉得是有待改进的,科恩嫂回家然后再次出发,稍显 “僵硬”。

美国体系的片子讲了一个美国的底层故事。

如果本来就不关注那些好莱坞边缘的独立制作,就没必要因为赵婷出生在中国就关注。

说白了,都是要在国内拿票房做的宣传跟一些大 V 什么的自我感动。

知乎用户 ParryHotter 发表

无依之地我想我会去看~因为我喜欢曾演过三块广告牌的女主麦克多蒙德,而不是因为出了赵婷这个华裔女导演,微博大肆宣传她是北京人…… 可是她自己都说自己是美国人吧…… 为了融入一种文化,一种她喜欢的文化,也是她的一种选择吧。关注作品的同时不要刻意深化她曾是个北京出生的人中国人,因为她觉得这样她的经历失色了。而韩国的奉俊浩导演去年拿奖特意提了这是韩国第一次开先河拿的大奖,作为一个韩国人他把本土的文化带向世界并没有为了出名去好莱坞。(比起棒国想把中医变成韩医申遗已经很优秀了),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只因为是国民女演员的继女去过分关注一个外国人大可不必吧。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出一个本土的 把中国文化带向世界的导演。

知乎用户 Asher 大龄小公举 发表

看她这种刻薄的面相就感觉不是什么好人。越来越信眼缘这种东西……

知乎用户 镜姬 发表

美利坚疫情还没缓解了,这届金球奖确实也算矮子里面拔将军了。

《无依之地》这部片子顶多算是一个精心包装过的自然主义电影,你说它是公路片吧。跟老公路片电影格局上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你说它关怀美国无家可归的在路上群体吧,这电影也没有揭露啥苦难现实问题。这是典型的富裕中产对底层生活的凝视,整部影片都是中产对顶层生活的幻想,可以说非常的不贴近现实。

电影方面的话,这部片子氛围感确实好。镜头和运镜很规整,是那种正经危坐或者在一个非常寂暗的空间中观影能很快融入的氛围。整部电影认真看下来,你说你一点感觉没有不现实。当然这种感觉不会持续多久一但细想很容易就看出问题。对现实的考虑还没有《寄生虫》直白深刻。虽然拿最佳导演我不赞同,但我觉得给科恩嫂一个最佳演员不过分。这片子能有那么这种效果跟演员表现有很大关系。

至于这个导演嘛,你要是认真把自己国籍问题撇干净也就算了。嘴里说自己是美国人,海报上宣传上写中国华人女导演。你一个 16 岁出国的人,海报上的汉字不要太清楚,你一句话不讲。我对你这种人也就,差不多得了 。现在看微博的说法,电影海报已经下了,估计是被举报然后避免影响一刀切了,我本身不是很赞同这种做法,说白了我相信中国人民明辨是非的能力。

知乎用户 逸尘丶 发表

美国人公关费不少

知乎用户 苏盐 发表

2013 年赵婷带着她的处女作接受 Filmmaker 杂志采访时说到:

“我经常被问到,为什么你要拍这个片?“ 她说拍这个片的冲动和当初促使她学习政治是一样的。“这都要从我在中国,一个遍地谎言的地方的青少年时期说起了。你会觉得你永远也不能逃出那里。很多我小时候接触到的信息都是假的,所以我对于我的家庭和背景非常叛逆。我突然去英国读书并在那里重新学习了我的历史。在文理学校攻读政治让我明白什么才是真的。用信息武装自己,然后再质疑这个信息。”

这段文字从文章登出的 2013 年到 2020 年 10 月 30 日 22 点 43 分 12 秒之前都没有动过。但就在 2020 年 10 月 30 日到 2021 年 2 月 15 日的几个月间这篇文章被更改了。上面那段被换成了简单的 “在中国的叛逆少年时期导致她想出国”。赵婷的这段引述彻底消失。

赵婷在 2020 年 12 月 25 日接受澳大利亚媒体 NEWS 采访时说到:

” 终究美国现在是我的国家 “

原始文章来源 How Chloe Zhao captured the American heartland in Nomadland (archive.org)

这篇文章在 2021 年 2 月 6 日至 2 月 16 日这段时间内被修改了。赵婷的引述被缩短,这段话消失。赵婷的团队在春节时期还上班辛苦了。

更改后的文章来源 How Chloe Zhao captured the American heartland in Nomadland (archive.org)

但是抱歉了,赵婷的团队。互联网是不会忘记的。

我不反对她的言论。她认为中国不好所以离开了。但她为什么又回到这个遍地谎言的地方挣钱呢?如果说这 7 年间她的想法有所改变,那么咱不要急着公关,大方地出来承认一下可以吗?如果没有改变,那我能否认为金钱对于她来说比自由和真相重要?

知乎用户 sentinel 发表

赵婷的这次获奖政治成分太多,单纯的聊电影聊艺术只能聊一些很宽泛的 “电影很感人”“导演感情很真挚”,因为真正的获奖的原因很多人都知道,但是都在假装不知道

还有一部分人知道真正的获奖原因,所以一直在大谈特谈 “女性力量”“亚裔力量”,然后聊着聊着就能聊到“创作自由” 上,然后又开始积极转进奥巴马时期就开始灌输的那一套话术

我想说一些赵婷获奖带来的一些现实意义。

赵婷这次获奖是一个皈依美国的导演,拍了一部美国式的电影,拿了一个美国式的叼盘奖,将来很可能获得全美最大叼盘奖 “奥斯卡” 这么一件事情

赵婷这次获奖,对于国内导演的职业发展没有任何参考意义,对于中国电影的整体水平进步没有任何参考意义,对于亚裔在国外受歧视的现状没有任何推动意义,对于妇女平权事业也没有任何意义。

我看来就是一部 6 分水平的导演,被某些人推到了 9 分的位置上,演的一出皇帝的新衣的闹剧,好莱坞对赵婷是吹捧最后目的还是为了美国的政治正确服务而不是推动电影艺术的进步

赵婷本人的采访我也看过不少,之前她没火的时候我就偶然看到过几个,受访时打扮的很刻意的邋遢,喜欢大谈特谈一些看起来立意很高,其实没什么实质内容的废话,什么人类啊,社会啊,一股子上世纪老公知的味儿。

有些导演说话就很实在,他们说话就是为了交流。比如姜文、张艺谋,你再怎么不喜欢他们拍的片子,至少他们的访谈你听了会有收获,他们说的话都是就事论事,你听着也舒服。

赵婷属于陈丹青、高晓松、盘尼西林这类人,她说话并不是为了交流,而是为了凹自己的 “文化人” 人设,你看他们访谈只会觉得莫名其妙,根本不知道他们说话的重点是什么,看完他们的访谈你只能回忆起他们廉价的优越感

当然拿这些人和赵婷比也是辱赵婷了,再怎么说她肯定比那几位业务能力要高不少的。

有很多人说赵婷的电影看了容易睡着,这很正常,艺术片不讲究商业片的起承转合,观众的睡眠质量当然也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别说你了美国人看了也想睡觉。再说了一个中国人看美国红脖子的生活能看出共鸣来才不正常,所以楼上那么多说看这个电影觉得很感人的我觉得很奇怪,难道那么多红脖子都学会用中文了吗?

还有漫威粉丝们关心的话题,关于未来的赵婷指导《永恒族》,我非常不看好,并且赵婷很可能就是个工具人导演,电影里不会有太多她粉丝们喜欢的导演风格,虽然我还没有发现什么她电影里的个人风格

为什么不看好呢?因为艺术片导演和大制作商业片本身兼容性就很差,之前没有合作成功的案例。

同样作为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女性导演执导的的《神奇女侠》《神奇女侠 2》派蒂杰金斯、同样作为亚裔并且拿到奥斯卡的《绿巨人》的导演李安,《雷神 1》肯尼思 · 布拉纳、《雷神 2》艾伦泰勒、《美国队长 1》的乔庄斯顿,艺术品导演跨界拍片的票房和口碑都不咋地

赵婷作为里面资历最小,业务水平最差的一位,很难让人有什么期待。就现在她的几部作品来看,根本看不到指导商业片的能力,《骑士》《无依之地》用商业片的评价标准去评价都是一塌糊涂,绝大多数观众都表示这两部作品看的昏昏欲睡,不知所云。

但凡能拍到《无依之地》配乐家配乐的另一部作品《触不可及》的一半水平,不说做到有口皆碑,至少能做到雅俗共赏,大多数人能看得下去,赵婷女士的质疑都不会这么多

知乎用户 史努比喵喵 发表

首先我反对一切泛政治化言论。

还没看到《无依之地》,但看过赵婷的上一部片子《骑士》。不得不说,看这部片子的感受是很奇特的,因为你明知道这部片子是一个中国的年轻女性导演拍的,但从片子本身来说,既感觉不到是中国导演,也感觉不到是女性导演,甚至感觉不到是个年轻导演。从直观感受来看,觉得拍这部片子的应该是个美国老男人,甚至是个白胡子老头,就像 Clint Eastwood 或者海明威。

《骑士》的风格让我想起《老人与海》。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老人与海》,讲的是一个老头八十多天没打到鱼,好不容易打到一条大鱼,结果被鲨鱼吃了,啥也没得到。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骑士》,讲的是一个驯马的牛仔摔伤了,不能再骑马了。完了。没有高潮。没有戏剧冲突。没有谈情说爱,没有呼天喊地。什么也没有。影片的最后一幕就是牛仔明知自己有伤还去参加一个驯马比赛,结果在上场之前发现身体确实骑不了马,然后就跟人打了个招呼,回家去了。

整部片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彻头彻尾的苍凉,就好像人在无垠荒野中感受自己的渺小。这种感觉并不美好,然而它是泛人类的。无关国籍,无关种族,无关文化背景,超脱于尘世一切之上。

再回过头来说赵婷。

曾经看到一个说法,把人分为 somewhere people 和 anywhere people,前者由于经济条件、文化教育等因素,只能生活在一个小范围的生活环境,而后者有更好的经济基础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可以自由选择生活环境,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美国,可以按自己的心愿进行迁移。赵婷无疑属于后者,能够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切换自如,也有条件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环境。对于这样的人来说,非要她代表一种文化是毫无意义的。她有能力、也有意愿表达这种超越文化藩篱之上的泛人类感受。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哪个环境最适合她实现自己的艺术创作,对她就是最好的。为什么一定要用中国导演还是美国导演的身份来局限她呢?又有谁规定中国导演不能拍美国故事呢?

未来的社会,必定是越来越全球化的,而中国在其中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成为这种 anywhere people。我希望看到更多的优秀中国人士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化的领袖。不要用 960 万平方公里来局限自己,而是吸收各个种族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全人类的舞台上发挥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赵婷代表了未来。

知乎用户 桃花石 发表

不能因为她有个中文名就叫我们看吧。重点是,她说她自己是美国人哦。还是问问美国人如何看待吧。中国人民就别操心了。

知乎用户 见贤 发表

恭喜赵婷喜提金球

总得来看今年的金球奖提名影片,其实比往年也稍弱了一些,基本都是大家知道的那些电影,现场也因为疫情非常冷清。


再来说说《无依之地》,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很美国很西方的电影,我试着去观看去理解也只能领略到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的意境和里面不俗的台词,至于 homeless 还是 houseless,我只能有一种隐隐地感觉,不能完全 get 到这部电影的精髓,所以我只能恭喜赵婷导演,并不能对电影说太多。

《无依之地》已经斩获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哥谭独立电影奖最佳影片、金球奖最佳导演,导演赵婷、女主角弗兰西斯 · 麦克多蒙德及她们的电影,所向披靡。赵婷是第 6 位获得金狮奖的华人导演,是一位获得金球奖的中国女导演,如果能拿下奥斯卡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赵婷又将书写一个传奇。


分享我喜欢的电影中的一些台词:

知乎用户 YOYO 是我的小盔甲 发表

时间回到三年前,在导演贾樟柯的邀请下,赵婷带着获得当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最高奖的电影《骑士》回到中国,参加了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该片在当年入围的是 “卧虎” 单元,这一单元瞄准全球青年导演的处女作或第二部作品,《骑士》正是赵婷的第二部作品。

首轮放映后的发布会上,平遥国际影展的艺术总监、前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可 · 穆勒建议赵婷仿照美国西部片大师约翰 · 韦恩的方式介绍自己。赵婷微笑着照做:“我叫赵婷,我拍西部片。” 接着又补充了一句:“我是北京人。”

“星二代”,赵婷最不重要的身份

十月的山西,夜晚已经有了寒意。红毯之上,除了东道主贾樟柯夫妇,其他人大都穿着厚外套。在《骑士》的红毯环节,赵婷一身工装打扮,配一双西部风格的及膝皮靴。宋丹丹和儿子巴图也是身着常服,脚踩运动鞋,仿佛直接从高铁站来到了现场。在场大部分媒体也是此时才知道,原来赵婷是宋丹丹的继女,一句话解释她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现实版的夏雪和刘梅。

彼时是平遥影展元年,即使贾樟柯卖力宣传,到场媒体也相对有限,最吸引媒体眼球的是开幕影片——冯小刚执导的《芳华》。而大部分真正生活在平遥的人并不清楚这个所谓影展到底在做什么,只知道范冰冰要来。赵婷和她的《骑士》、甚至她和宋丹丹的关系,都没有真正进入大众视野。

尽管如此,还是有媒体据此给赵婷贴上了 “星二代”,并询问赵婷这样的身份是否给她带来了影响。且不论宋丹丹的影响力能否触达美国电影行业,仅从时间线上来说,宋丹丹和赵婷父亲结婚那年,14 岁的赵婷开始前往英国留学,住在寄宿制学校。之后又进入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如果在拍电影时,赵婷真的需要搬出一些名头来装点门面,那对于美国电影行业来说,更能让人抬眼相看的或许是 “斯派克 · 李的学生”,“李安的学妹”。

自由意味着你只有六个人

但相比李安经历 “十年一觉” 后的踟蹰才展开的“电影梦”,赵婷显然顺利太多了。

2015 年,她的第一部长篇作品《哥哥教我唱的歌》就受到了戛纳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和美国独立精神奖的关注。第二部作品《骑士》,不仅获得戛纳导演双周的奖项肯定、四个美国独立精神奖提名,还有一份来自漫威的邀约。加上刚刚获得的金狮奖,仅用五年时间,三部作品,赵婷就手握一座三大电影节最高荣誉和一部主流商业大制作,这条上升路径简直过分清晰,不仅没有任何冗余的弯路,甚至也无暇再安插其他荣誉。

但和赵婷有关的个中细节远比三言两句就能概括的完美履历来得动人。

回到赵婷的第一部作品——《哥哥教我唱的歌》。这部电影讲述了美国印第安族裔保留地的年轻人的日常。这一领域即便是美国本土青年导演也鲜少关注,目前在豆瓣上也仅有 288 人做出过评价。

《哥哥教我唱的歌》是赵婷在纽约大学期间的学生作品。在平遥期间,她向凤凰网介绍了处女作的拍摄背景:“纽约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要拍长片,但我那时临近三十岁,十分迷茫,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社会环境太嘈杂,我难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我知道自己必须离开纽约,在这里我没法拍作品,我当时对于美国印第安年轻人高自杀率的问题一直很关注,所以我去了那里。” 很快,她找到了自己的拍摄灵感。

然而就在开拍的前一天,赵婷接到投资方打来的电话,剧组失去了资金。当她回到家中,又发现家里被偷了。“一些值钱的东西包括拍摄用的硬盘全都不翼而飞。我坐在那里,感觉到自己真的是一无所有。” 最终,靠着仅有的十万美金,赵婷完成了这部作品。

有了拍摄第一部电影的经历,赵婷在拍摄《骑士》时显得顺利很多,哪怕这次预算只有 6 万美金。《骑士》讲述了一个反英雄故事——一个骑士在伤病之后,一步一步放弃了自己的梦想。片中所有角色都由非职业演员扮演,男主角布雷迪就是一名驯马师,父亲和妹妹的扮演者就是他现实生活中的家人,而他的妹妹也确实如片中表现的一样患阿斯伯格综合症( 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所以两个人的对话基本上没有剧本,赵婷需要创造情景引导妹妹和布雷迪讨论。

赵婷的前两部作品都选择了非职业演员出演,自然光线拍摄。广阔的自然背景之下,渺小的个体被衬托得愈发孤独,这也让赵婷的电影呈现出戛纳金棕榈奖得主,哈佛大学哲学系出身的电影导演泰伦斯 · 马力克的风格。赵婷毫不掩饰她对于马力克的崇敬,坦率说自己和摄影师(也是她的男友)一直想要拍出足以向这位大师致敬的作品。

但选择采用自然光线和素人演员拍摄,不单纯是出于美学考量,也有经济的限制。赵婷多次公开表示香港导演王家卫对她的影响很深。而王家卫的一段话一定会让赵婷深有同感。一次交流活动上,王家卫曾以《春光乍泄》为例,告诉在场影迷,这部影片中那些为人所称道的慢镜头是因为他们当时用完了所有的胶片,摄影师杜可风不得已只能用胶卷拍摄。王家卫说,很多时候影片中所呈现的 “风格”,有时候也是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

《骑士》除演员之外,整个剧组只有 6 个人,赵婷享受充分的自由。她告诉界面娱乐,“这两部电影我是制片人,所以剪片全是我自己,就算给我投资的人,也都同意我做最后决定。” 紧接着她带点自嘲地说 “自由意味着你就六个人。” 赵婷认为,“因为这些限制,让我学会了善用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反而呈现出了意想之外更为质朴的真实感。对我们来说,‘真实’反而成了我们唯一能够负担起的东西。”

但看过《骑士》就会知道,赵婷所呈现的真实又不是一种纪录片风格。正是在与素人演员的磨合中,她对于真实有了自己的感悟。她通过倾听这些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将他们自己的故事编入剧本,再由他们出演,实际上反而创造了一定程度的真实感。“在我看来,虚构电影制作提供了一种安全性,我认为,如果这是一部真实的纪录片,这会是不可能完成的。”

赵婷的长期制片人伙伴 Mollye Asher 告诉《好莱坞报道者》,赵婷身上有一种让人信任的魔力。“她让人们觉得自己可以是很特别的。她真的很想听他们的故事。” 赵婷把这种能力归功于自己学生阶段打工时积累下的经验。“在纽约做调酒师 – 你的小费就是你的全部。所以你要让你的顾客感到舒服,他们可以和你交谈。很多时候,这有点像你在拍电影时出去见人。人们问我,你怎么让素人演员对你感到舒服。真的你只要听他们的故事就可以了。”

在平遥时,赵婷在古城的客栈里、在空旷的媒体中心里接受国内记者的采访,并和不止一家媒体提到,她正在筹备的是一部小成本科幻片,同时她还想拍摄 “老西部(Old West)”。

当被界面娱乐问到《骑士》在国内是打算做艺术放映还是商业发行时,赵婷的第一反应是:“这电影谁能把它放到商业上啊?” 她说:“如果能艺术院线上,那是非常荣幸、非常高兴的事。其实只要能让大家看到就可以了,就算在网络平台也可以。” 得知三个月前张杨导演的《冈仁波齐》不仅进入商业院线,还票房过亿之后,赵婷叩叩敲了几下桌子说:“这在美国就是:啊!保佑保佑!”

谁他妈的是赵婷?

尚未找到公开信息来验证,在平遥敲着桌子的赵婷是否已经得知下文提到的这一场景。一个月前的多伦多电影节上,凭《三块广告牌》同样入围该电影节的 “科恩嫂” 弗兰西斯 · 麦克多蒙德看完了《骑士》,她无法遏制自己的激动,大声喊道:“谁他妈的是赵婷?”《好莱坞报道者》说,在当时,这也是大部分好莱坞电影人都在问的问题。

《无依之地》是麦克多蒙德主动找到赵婷,邀请她出任导演和编剧。《无依之地》改编自杰西卡 · 布鲁德 2017 年出版的纪实小说《荒原:在 21 世纪的美国生存》,讲述了失去丈夫的 Fern 在经济大衰退中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家园。她几乎度过了一生的内华达小镇,就此在地图上邮编失效。六十多岁的她无家可依,迫不得已只能踏上一边打工一边流浪的旅程。为了将生活成本压到最低,她成了一个住在厢式货车里的现代游牧人。

麦克多蒙德非常钟爱这部小说,她告诉自己的丈夫导演乔尔 · 科恩:“等我 65 岁的时候,我要把我的名字改成 Fern。我要开始抽‘好彩香烟’,喝野火鸡威士忌,开房车上路。” 从目前外媒的采访来看,赵婷已经开始用 Fern 称呼自己的女主角。

这也是赵婷第一次指导职业演员,可以支配百万美金的预算,尽管这和漫威影片动辄两亿的成本相比简直无足轻重。预算不再捉襟见肘,赵婷却依旧保留了自己过去的风格,尤其是她从两部前作中摸索出的,驾驭跨文化背景题材的解法。在改编过程中,赵婷对这个故事进行了去政治化的处理。在接受纽约知名电影记者 Eric Kohn 的专访时,赵婷说:“我试着把重点放在人类的经历上,因为我觉得失去亲人,寻找家园的经历超越了政治立场,从而变得更具有普遍性。” 她说,“我一直在想我在中国的家人——他们会怎么看待一个南达科他州的牛仔,或者一个 60 多岁的在美国生活的女人?”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对人物产生共情,她还对主人公的前史进行了模糊化的处理。赵婷告诉 Eric Kohn,“我知道如果我把任何问题都说得太具体,会造成障碍。他们(观众))会说,‘这是他的问题。’”

当《无依之地》来到水城威尼斯,评委会和媒体的一致认可再一次验证了赵婷的做法。《洛杉矶时报》表示在新作中赵婷的技巧更加精进,影片将虚构与非虚构无缝衔接。《娱乐周刊》则认为编导赵婷和演员弗兰西斯 · 麦克多蒙德一起创作出了一种罕见的体验,让人感到必要且崇高。赵婷成为了某些被遗忘的美国人的卓越记录者——原始的、不受约束的、处于边缘的人。《卫报》影评人 Peter Bradshaw 甚至用上了 “伟大” 一词来形容赵婷的导演功力。

赵婷也通过本片 “追星成功”。她的偶像马力克看了早期的样片,其中包括大量南达科他州的镜头,马力克也正是在此拍摄了他的剧情处女作《不毛之地》。赵婷含蓄地表示“马力克提供了一些建议及鼓励作为回应。” 但 Eric Kohn 在专访中写到,“有必要替这位面对媒体有些拘谨的导演翻译一下,’他(马力克)为这部作品而倾倒。’”

清醒地走入良夜——漫威和赵婷能为彼此带来什么?

作为奥斯卡重要的风向标,当威尼斯电影节把最高奖给了赵婷,接踵而至的多伦多电影节,特柳赖德和纽约电影节都对她敞开怀抱。

因此,《综艺》评价说:“说到打破天花板,赵婷准备砸烂整个该死的房子。”

根据 2019 年南加州大学一项研究公布的数据,电影制片公司里,女性职员数量远远少于男性。在一些主要的电影制片公司,关键职位上的女性数量不超过四分之一,少数族裔女性导演数量之少更是超乎想象。12 年以来,在全球最受欢迎的 1200 部电影中工作的 46 名女性中,只有 7 位少数族裔女性导演。

如此现状也是赵婷觉得独立电影对于女性导演如此重要的原因。她告诉界面娱乐:“好莱坞作为一个机器是男性的。从好莱坞内部突破太难了,我们可以在(好莱坞)旁边建造一个新的。但内部和外部都要进行。” 但同时赵婷表示,她并不抗拒进入这个机器,只是说 “将来如果往好莱坞走的话,怎么才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人,或者谈到一定程度,能保留我的创作自由…… 至少要保留 40% 吧,要不然我就变成他们机器中的一个小零件。”

不知道该说是奇迹还是无奈,赵婷如今有机会打碎这该死的房子,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她所说的内外部的两条道路在她身上交汇了。

麦克多蒙德在采访中曾如此表达对赵婷的欣赏:“不要问电影节为赵婷做了什么。应该问问赵婷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这句话也可以说给奥斯卡。前不久,奥斯卡颁布了旨在推动多元化的重大改革,明确要求电影团队中要有一定比例的女性、性少数群体和少数族裔。而在此时出现一部由亚洲女性执导,却又反映美国故事的优质影片,简直是雪中送炭。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漫威。漫威这些年一直在积极寻求与优秀女性导演合作。除了赵婷,已经上映的《惊奇队长》和即将上映的《黑寡妇》都有女性导演参与执导。而《惊奇队长》反响平平,母公司迪士尼刚刚推出的新片《花木兰》更是令人失望。漫威急需推出一部至少可以比肩 DC《神奇女侠》的影片,来证明自己招募女性导演不只是为了生意,他们仍然在乎艺术。

而《无依之地》的出品方探照灯影业,此前是福斯影业的子公司,如今已经随福斯归于迪士尼旗下。如今,漫威意外获得了金狮奖得主为他们拍片,迪士尼内部接下来自然要同心协力,帮助赵婷在即将到来的颁奖季上大杀四方。

以上只是推测,对赵婷来说,在制作这部电影时福斯还没有被收购,她也没有感受到高层变动带来的影响。她承认合并对她有利,因为 “这两个项目不再涉及竞争分销商的情况”,除此之外,赵婷能直观感受到的利好条件可能是,她可以在迪士尼的同一间剪辑室里同时剪辑两部电影。

然而,很多人对于赵婷执导《永恒族》还是捏了一把汗。尽管《永恒族》所关注的本身也是赵婷过往作品里一直探讨和关心的——少数族裔和边缘人群,赵婷还是在讲述少数群体的故事,区别无非是在美国的平原还是虚拟的漫威宇宙。但毕竟有李安的《绿巨人》作为前车之鉴,很多人还是担心赵婷身上也会出现 “水土不服” 的情况。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赵婷是清醒着走入良夜的。实际上,出乎很多人意料,赵婷是自己找到了漫威。在《好莱坞报道者》的采访中,赵婷表示:“十多年来,我一直是漫威电影的粉丝,所以对我来说进入漫威是合理的。” 漫威影业 CEO 凯文 · 费奇透露,赵婷在第一次面试时就带来了大量的视觉效果,以及十个鲜为人知的漫威角色的故事,都是承接《复仇者联盟 4》的背景创作的。“坦率地说,我们推进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她带来了愿景。”

赵婷说:“我是以粉丝的心态在拍摄这部电影。”也正因为对漫威和《永恒族》漫画抱有热情,赵婷说 “我想拍一部有长久意义的电影,而非仅仅是当下社交媒体上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 赵婷对漫画的热情还在持续,直到现在,她还在创作同人小说。

《永恒族》是赵婷进入好莱坞工业体系最中坚的内部后呈现出的第一部作品,赵婷如何驾驭这台男性机器,能否砸烂这座房子,或者,有没有至少保留 40% 的自己。至于回国拍片,赵婷说,“我现在还没有做好准备。”

本文首发于全现在 APP,如需转载请私信

[打破好莱坞天花板?赵婷要把这该死的房子砸烂 - 全现在官方网站​www.allnow.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llnow.com/post/5f644a1bd3462d2e747c18ed)

知乎用户 全现在​ 发表

我一个动画专业的,跟电影稍微搭点边的人来说一下我的看法

这不就是个香蕉人拍的美国电影吗?

啥不啥的中国导演,啥不啥的金球奥斯卡,我反倒觉得东京影展更适合亚洲人和东亚文化圈。真的,吹了这么多年奥斯卡,排了这么多年的奥斯卡百大电影,全是西方文化下的文学表述,母题也都是以西方传统文化观点为主。

全是个人化的,没有群体化的,特别是在中国目前的立国思想上,这电影根本称不上是中国人的电影。除了导演的亚裔身份,彻头彻尾的西方影视文学艺术。

下面答主说这是独立电影的胜利,殊不知在疫情影响下开工艰难的好莱坞,低成本电影是维系工业工会持续运转的主力军,所谓的独立电影的胜利,随行就市嘛,不存在的。

还有答主说,希望财新、澎湃、新京报能从实际出发的,他们可不会从实际出发,有个中西结合的好新闻点,还不大说特说就没机会说了,这件事也必然成为后来不同思潮碰撞的又一实际案例。我们要警惕的不是他们报道的这些事情,而是隐藏在这样的叙事逻辑中的陷阱。

美国文化下标准的公路片,哪比得上《荒野生存》、《逍遥骑士》、《绿皮书》这样的成熟文学表述下的公路电影,充其量是个美版的《人在囧途》罢了。

老香蕉人的电影,没啥看头。

知乎用户 怪我咯 发表

这些娱乐圈人上人,为啥都以后代获得欧美奖项为荣?

国内的媒体,为什么到现在还在以国外奖项为荣?

我们的四个自信,为什么总是以国外奖项认可为荣?

我们的传媒到底是一群什么人在把持???

知乎用户 无名氏 发表

我没看过电影,仅仅看过一段影评。我就来说说看过之后的感想吧。

影评从头至尾在讲一个困苦的女性,描述她多么不幸、多么孤独、多么疲惫又多么坚强,从而试图… 老实说我实在看不懂导演想干嘛,可能是想引起红脖子的同情?

总之这样一部片子就用一段不知所谓的故事来描述一个人的不幸。哦,也不算不知所谓,只是导演打死也不敢再进一步,进一步描写她的苦难究竟是谁造成的。导演不仅试图引起美国社会对 “被抛弃者” 的同情,而且似乎希望灌输一个观念:他们因为命运而不幸,他们应该被同情。

这是非常让我不爽的地方。影片没有点明自己描述的主体的身份,但话里话外在勾勒这样一群人;导演 “仅仅” 在描述他们的不幸,而即便在描写中隐隐透露出背后的矛盾也不愿更进一步;明明是电影,却试图用所谓 “纪录片” 的视角来描述。老实说,这样一部电影让我非常失望。如果这就是美国新时代价值观宣传手段,那我还不如去看阿甘正传图一乐呢。

即便那段影评尽力表达了作品的 “优点”,但它实实在在不是个好故事。没有主旨,没有升华,也没有激情。它甚至当不成纪录片,因为它对信息的展示同样不集中,是散乱的。非要我评价看过影评之后的观感,我只能说这顶多算一篇流水账,我不屑于在影院中为它花钱。

至于她本人,如果真如许多其他题主所提到的那样,是个阴阳人。那太好了,我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又多了一个。

知乎用户 JazzKoper 发表

别的我都懂,乳化是什么操作?

阴阳人

知乎用户 凌紫宸 发表

别看了,人真的姓赵。

知乎用户 isotone 发表

分两方面来说。

一是影片本身

无论是整体故事、剧情、还是节奏,都很平缓,没有三幕五幕、没有起承转合、没有高潮。因为导演的目的不是讲故事,而是讲人。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弱化影片的故事性,摒弃那些为了调动观众情绪而精心设计的电影结构,摒弃那些时而紧张、时而松弛、周期性地增强总体紧张度,最后再来个高潮让观众的情感宣泄一空的理论和技巧。仅仅只用镜头将观众有限的注意力锁定在拍摄对象身上,用光影、画面、音乐将拍摄对象的情感缓缓地输送到观众心里。传递的是对这个人、以及这个人背后所代表的群体的关注与关怀。

电影《她》里,有一个桥段能部分说明《无依之地》与 “常规” 电影之间的区别。

男主西奥多去女二家聚会,女二向他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母亲睡觉的样子。

整部作品就是母亲安详地睡姿。男主西奥多表示自己很喜欢,但是女二的丈夫却觉得作品没有剧情、没有观点、等于什么都没说,意义不明,建议重拍。

女二老公的人物设定就是导演对大部分观众被好莱坞为代表的主流电影占领眼球后的吐槽。这些人总是觉得电影应该是传递某种理念、某种价值观、某种社会性知识的载体,如果一部电影没有(明显地)传递这些,那它就算不得是一部电影,自然也不配称之为作品。

而实际上,对有些人来说,这些被赋予理性主义气质的理念、价值观、社会性知识和说教都是片面的,对自己毫无价值,反而会给他 / 她们自洽的生命意义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与其义正言辞地说教,不如就静静地展示,观众能看出多少个哈姆雷特是观众的事,我只负责展示。

我拿《她》里面的这个桥段举栗子,并不是说《无依之地》不讲故事,没有剧情。电影《她》也并非没有剧情,而是这两部电影相较于常规 “叙事为王” 的电影就是弱叙事的,没有大起大落。两者的表现方式也极其相似,都是弱化故事性,强调展示过程,突显拍摄对象的情感,以此强调对人物本身的关注与关怀。

导演赵婷用女性的细腻向我们展示了人性、情感的复杂;人与自然、与社会的依存与背弃。表现方式也比较温和,中间几段表现费恩流浪时不同心境的跳跃蒙太奇用得也很精准,非常适合表现 “流浪” 时那种迷茫、希冀、诗意并存的状态,拍得非常好,让我这个喜欢重口味电影的人也能一口气看完。

再说说电影的缺陷。

影片从头到尾都表现得很清淡,然而前三分之二是有意为之的 “清淡”,为了表现费恩失去丈夫和工作,生命失去支点、只能通过不断流浪、去未知里寻找意义、消解自身痛苦的状态,这种清淡是恰当且符合导演预期的。后三分之一篇幅导演明显想通过费恩对爱情(戴夫)、亲情(妹妹)、友情(亦师亦友的拉比?)的三种态度来体现和阐明她不断流浪的态度和原因,所以反复使用同一首音乐营造高潮。如同交响曲一样,用结尾部分的高潮回响和回应前面讲述的一切,使之前的每一个人物、镜头、对白都应和最后这一基调,然而她失败了。最起码在我看来是这样。

罗伯特 · 麦基的《故事》里有一段用性爱来比喻电影高潮的描写,我花了点时间翻找到这一段,贴:

房中术大师们都知道把握做爱的进度。他们开始时总是把对方带入一个具有快感的紧张状态,就只差一点——这儿所采用的词刚好和我们的词一样——高潮,然后讲个笑话,换个体位,然后再把双方带入更加紧张的状态,还是不到高潮;然后吃个三明治、看看电视,积蓄能量以达到越来越强的紧张程度,如此这般地以周期升降的紧张度来做爱,直到最终同时达到高潮,天旋地转,眼冒金星。宽厚仁慈的讲故事的人就是在和我们做爱。他知道我们有能力达到一个猛烈倾泄的高潮…… 如果他能掌握好适当的进度的话。

前文中说了,《无依之地》这部影片为了做出 “清淡” 的基调,而刻意弱化了故事性,摒弃那些为了调动观众情绪而精心设计的电影结构,摒弃那些时而紧张、时而松弛、周期性地增强总体紧张度,最后再来个高潮让观众的情感宣泄一空的理论和技巧。然而导演在最后三分之一篇幅还是启用了这些为了调动观众情绪而生的技巧,用蒙太奇和反复出现的高强度音乐来营造高潮。

导演也认为电影不能全程 “清淡”,应该让观众积累了一个小时的情绪有个释放点,让他们屏住呼吸,思考高潮处会发生什么。然而这个高潮被处理成了三段节奏没有任何区别、情绪也没有层层递进的 “交流”。第一次这么做的时候还算有点力量,接着同样的情绪、同样的选择又来第二遍、第三遍,回报递减定律在这里就成立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观众在期待和迎接导演准备的第一次高潮时耗尽了精力,然而高潮它没来,当导演第二次和第三次高喊着高潮就要来了你们准备好的时候,观众只能有气无力地耸耸肩,“来吧赶紧地,完事睡觉。”

总的来说这部影片还是挺不错的,对最后高潮部分的吐槽也是我一家之言,不排除我境界太低,品不出各中精妙的可能性。

再来说说影片的题材。

非常讨巧!

影片讲述的是一群住在房车里的现代游牧民的故事。这个题材拿捏得就非常讨巧、非常精妙、非常 “老江湖”。但这个老江湖不是导演赵婷,而是主演兼制片弗兰西斯 · 麦克多蒙德。

要知道弗兰西斯 · 的老公可是拿奖拿到手软的科恩兄弟中的乔尔 · 科恩。对各大电影节评委的口味拿捏是毋庸置疑的。三年前同样由她监制的《三块广告牌》也是横扫各大电影节,拿奖拿到手软。

影片《无依之地》聚焦的是美国房车一族,深入的是被美国人渐渐忽视的 “游牧精神”,而“游牧” 正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老派欧洲人的精神象征。

这里贴一下韩少功先生的相关论述:

一个纯粹的游牧人,常常是母亲怀他在一个地方,生他在遥远的另一个地方,抚育他在更遥远的另一个地方,他能把什么地方视为家园?一条草原小路通向地平线的尽头,一曲悲怆牧歌在蓝天白云间飘散,他能在什么地方回到家族团聚的怀抱?
烧烤的面包和牛排,能使我们想象游牧人篝火前的野炊。餐桌上的刀子和叉子,能使我们想象游牧人假猎具取食的方便。人声鼎沸的马戏和斗牛以及集体圆舞,能使我们想象游牧人的闲暇娱乐。奶酪、黄油、皮革、毛呢、羊皮书一类珍品,更无一不是游牧人特有的物产。还有骑士阶层,放血医术,动不动就拔剑相向的决斗,自然都充满着草原上流动、自由、骠悍生活的遗痕。这都是欧洲人可能留给一个中国观察者的最初印象。统计资料说,**现代美国白人平均五年就要搬一次家,这种好动喜迁的习性,似乎也暗暗涌动着他们血脉中游牧先民总是不断启程上路的岁月。  **
当然,说欧洲人都是游牧后裔并不全面。他们虽然没有东亚地区那么足够的雨水和温暖,却也有过葡萄、橄榄、小麦以及黑麦,有过农耕文明的繁荣。只是他们的农耕文明在历史上被游牧部落反复摧毁和反复改造,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变易。
中国人习惯于沉醉在现实感里。所谓现实,就是近切的物象和事象,而不是抽象的理念。因此当中国的知识眼界定格于小桥流水人家的时候,欧洲人却一直在马背上不安地漂流和动荡,并且在匆匆扫描大地的过程中,习惯于抽象逻辑的远程布控,一直到他们扑向更为宽广的蓝色草原——大海。

房车、流浪、以及无处不在的生态美都是电影主创对逐渐逝去的游牧精神的致敬,致敬那些通过不断流浪和探索改进的生存方式和生产方式;讲究的是勇于进取、竞争拼搏、生生不息;怀念的是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铸造的强悍体魄和老欧洲们马背上纵横捭阖、劫掠四方的传统荣辱。体现的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老欧洲们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

看着影片中一个一个劝自己 “安定” 下来,早已将 “游牧精神” 弃之如敝履的朋友、亲人们,主角费恩还是一往无前地踏上了流浪之路。揭示了 “游牧精神” 在美国落幕的同时,也给予了它崇高的敬意。

你就说种题材戳不戳那帮靠着在世界范围内征战掠夺、发家致富、从而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都有话语权的老欧洲们的心吧。

这部电影就是奔着那些心心念念 “游牧精神” 的老欧洲们去的。

最后再说一说这个问题下面拿屁股说事的人。

就算你没有影视圈的从业经历,没有近距离观察。就近期饶毅举报裴钢、贾浅浅屎尿屁,这种从来就没有断过的学术圈腐败事件。你发散思维想一下,利益不遑多让、从业门槛更低、山头林立的国内影视圈生态会更好还是更差?只会更差嘛!

17 年修改一个网大剧本,跟自编自导的导演怼得飞起。

开篇就是一个老鼠从机箱滑下来偷吃方便面的镜头,写了两页纸,剧本总共 30 页。

我的看法是老鼠不好拍,拍实物你上哪找那么听话的老鼠去?这么点预算你也搞不成 CG,整个动画老鼠出来你又不乐意。况且要表现主角的屌丝属性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没必要一定用老鼠。

这种情况还有很多,后面被我改多了,导演不高兴,跟我说影视不同于文学,是两码事。

我怒了,又准备开怼。

“影视不同于文学” 是库布里克、费里尼、希区柯克、桥本忍、黑泽明这样把文学掰碎了、吃透了,以文学为内核衍生出的符合光影表现形式的大师才有资格说的话,而不应该成为看个剧本都吃力的人掩饰自己文学底子单薄的饰词。

导演说话的时候小颤音颤得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说的话。老板也在场,一副幸灾乐祸期待我开怼的表情,搞得我都有点可怜导演了。就没说出口。

后来知道,老板跟导演家里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投点小钱给他玩,维护这层关系。而我,就是个经济实惠的陪玩。

小丑竟是我自己。

相信不止我一个有这种遭遇。

如果你是赵婷,如果你家里有充裕的经济基础,如果你是一个想通过自身努力在影视圈里混出点名堂的有为青年,你是愿意去欧美还是留在国内?使劲内卷换取一个跪舔贾浅浅的机会?

金球奖有 “奥斯卡风向标” 的名头,但其实含金量并不高。美剧《摩登家庭》里不都说 “金球奖是买的,奥斯卡是赢的” 吗。而实际上奥斯卡也是可以买到的。不信你去监狱里问问拿了 341 个奥斯卡提名,赢了 81 个奥斯卡奖项的哈维 · 韦恩斯坦去。

有的(包括但不止于电影)奖项为了显示自己的公平与公正,会按比率选取一些真正有实力的电影人来拿奖,比如一个奖项里有 7 部电影获得提名,其中有 6 部好片和 1 部塞了钱的烂片,就算最后的大奖没有给到塞了钱的烂片,把这 6 部好片跟 1 部烂片放在一起提名,本来就是对烂片 “一荣俱荣” 的提携与衬托。

国内是这样,国外也是这样。

什么金球奖、奥斯卡,本质上都是为了利益交换而设立的朋友圈自嗨派对,看场戏就可以了,别太把它当回事。

知乎用户 张文泽 发表

看看她的教育经历:蒙特霍利约克学院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 纽约大学电影学院,老师是斯派克 · 李。跟李安一样,他们都是美国电影工业训练出来的毕业生。

赵婷的成功仅属于她个人,仅此而已,无关国籍,肤色,护照。她在美国的电影产业中接受的教育与训练,经过了美国电影产业的洗礼,她是彻底的美国导演…… 就算明天赵婷火线入党,她都是美国导演。

蹭她的黄皮肤,中国出生女性导演身份,为她的华裔身份喝彩大概就等于为去年年初说自己以作为华裔为耻的杨安泽喝彩是一个意思

知乎用户 狒狒对自己狠一点 发表

只看过预告片,从预告片来看感觉电影的艺术性很不错,而且题材也符合西方那种假惺惺的政治正确,能拿奖也算情理之中。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演员张颂文成名“前夜”:“我试过一千次戏”

▲44岁的张颂文已经度过了最难熬的十年,如今许多戏找他演主角,他却还下意识地想要试戏。图为《隐秘的角落》剧照。(受访者供图/图) 全文共9009字,阅读大约需要18分钟 “最近有篇报道里谈到我以前过得挺苦的,我的同学昨天晚上突然就转发了这篇 …

由“韩寒”作品改编电影《喜乐长安》票房惨淡想到的

由“韩寒”作品改编电影《喜乐长安》票房惨淡想到的 ·方舟子· 今天看到一则报道《韩寒作品改编电影〈喜乐长安〉票房惨淡 投资方怒斥韩寒不作为》称: “还没来得及听说,一部全新的‘韩寒’电影就要下映了。这部改编自韩寒小说〈长安乱〉的〈喜乐长 …

拍电影即便成功也不能证明韩寒是少年文学天才著名作家

拍电影即便成功也不能证明韩寒是少年文学天才著名作家 作者:张箭 韩寒是以少年文学天才著名作家的身份出名立世的。在以方舟子博士为代表的众多急公好义者的揭露批评抨击下,韩寒及其主要代笔者其父作家韩仁均被迫逐步退出文坛。韩仁均已年迈(大概70多 …

贾樟柯,中国电影最后一位游侠

他的电影,就是中国的新闻简报/《海上传奇》 “在中国这样一个既有传统入世观,又赶上市场经济蹿涨的地方,要诞生一个诚实如贾樟柯、关怀如贾樟柯、实践如贾樟柯的创作者,真的是难上加难。” 惨淡的电影行业催生了网友无穷的幽默感:“有人说疫情让中国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