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招待普通话的餐厅:对话,痛苦与身份的挣扎 – Nei.st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数名港漂走进了光荣冰室,一场行动,数篇文章,撕开了关于语言、权力、身份的争论裂口。经历行动的,参与公共讨论的,明确表示「不招待普通话人士」的,所思所感到底是什么?

在脸书发言时,南南最近特别小心谨慎。3 月 10 日,她在脸书上看到一个在香港的内地女学生发帖说,因为自己说普通话,被一家餐厅「赶了出来」,尽管她表示自己最近并没有去过内地。「网上很多人骂那个女生,有刻冲动想发言,但好像说了也没用。」南南说,她想联络对方,但很快发现该脸书帐号已经删除了。

过去一个多月,南南也站在漩涡中心。7 年前,她从内地来港读书,后来在香港从事文化工作,自觉已经很适应日常生活,广东话说得颇流利,虽然带点乡音。踏入 2020 年,香港经历反修例运动之后,又迎来肺炎疫情,一些餐厅因不满政府拖延封关,开始「自行封关」,有的指明不招待 14 日内去过内地的顾客,也有的不招待「大陆人」、「普通话人士」。这些餐厅绝大多数支持反修例运动和示威者,被称为「黄店」。

1 月 28 日,茶餐厅光荣冰室在脸书贴出告示:「即日起,光荣饮食只招待香港人,下单时只限粤话及英语,一概普通话,暂不招待。更新:欢迎台湾朋友。」其时,疫情在内地快速蔓延,不少香港市民强烈要求封关,光荣冰室的帖文旋即引起关注,有人留言「真香港人要去撑」、「黄店应该要效法」。留言底部,有人抛出另一个问题:「原来所谓的只要共同关心香港,守卫我城的人,无论来自哪里都是手足,为什么现在就变成了『普通话暂不招待?』」

南南和身边的朋友都对光荣冰室等招待政策感觉不解。2 月中,她和几位同样从内地来港读书、工作的朋友去了一趟光荣冰室,尝试找老板讨论而不果,最终在餐厅中用普通话点餐用餐。事后,发起并参与这次行动的港漂、香港教育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黎明,把这次经历撰文发表在网络,一时引起极大争议和讨论。看著网络讨论发酵,南南说,自己好几个晚上睡不著,也不再发言。

「以前想法可能比较简单,对这个城市的看法比较理想化,没想到误会和情绪很容易产生。我发现,这段时间很难对话。」南南说。一个月过去了,余波未平。经历这场行动的,参与炽热公共讨论的,公开表示「不招待普通话人士」的,所思所感到底是什么?

当「手足」遇上「港漂」

2 月 21 日下午 3 点,南南、黎明和么西等一行六人,在光荣冰室一家分店门前集合。过去大半年,南南几乎一日三餐都在黄店吃饭。她支持反修例运动,认为要「用钱表态」,支持理念相同的餐厅。不过,光荣冰室不招待普通话人士的作法,让她感觉不舒服。

「感觉就像我一定要参加示威游行,才可以了解到在场人的感受,因为在 Facebook 看到的是情绪和仇恨的话语,我想去现场看看有没有对话的空间。」南南回忆说。

中港矛盾,以及伴随而来的普广争议、对新移民、内地专业人士抢占本地资源的讨论,多年来在香港不时爆发,并非新鲜话题。在反修例运动中,社会在一致的抗争状态下暂时搁置各种分歧,形成「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手足团结现象,在运动早期,一些居港内地人也公开以新移民身份投入运动。「反中」情绪当时极为浓烈,但针对的更多是中共和政府。

不过,来到疫情之时,可能潜伏病毒的普通人开始成为标靶。疫情爆发之后,拒绝大陆人入店的餐厅越来越多。截至 3 月 17 日,在民间网站 Fact Vote 输入「#不招待内地人」,符合关键词的食店共有 127 间。南南、黎明、么西等人一方面自觉为反修例运动的手足,一方面又不认同这个趋势。

南南说,她明白香港人在疫情前的恐惧,但担心「新移民被变为政权的替罪羊」。

读到光荣冰室「只招待香港人」的第一则告示后,黎明和公共卫生学者、丈夫钟一诺写了好几篇文章回应,包括在医学期刊《刺针》(The Lancet)发表评论。「这些反应情有可原,源自生命威胁下的恐慌,也和政府的失职密切相关」,但「大多对自身保障以及公众防疫有害无益」,黎明在文中写道。她认为这样无助团结社会运动,道义上也说不过去。

2 月 15 日,光荣冰室接到平等机会委员会来电,指店舖告示有歧视之嫌,有机会因语言间接歧视某种族群。冰室就此再发帖文,表示所有员工都不懂得普通话,即日起只以广东话下单,并写道:「#咩你都知大家唔同种族既咩 (原来你也知道大家是不同种族吗)。」面对平机会的指控,光荣冰室的支持者纷纷认为店舖是私人地方,有权拒绝招待部分人。

中文互联网风高浪急,此部分内容需要解锁。

Related

为尊重受访者意愿,文中南南、么西、阿梓均为化名。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