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武汉大学杨景媛诬告陷害男生肖某性骚扰指控被法院一审判决驳回?

by , at 07 August 2025, tags : Hk Hkbu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Marsen 发表

拜读了这篇《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非常精彩,包括但不限于:

光 速 改 名

偷 换 概 念

霰 性 回 归

难 以 置 信

俺 寻 思 之 力

知乎用户 袖手折风 发表

根据网友传言该女子目前在香港浸会大学(最新消息实锤浸会大学)读博,自己诬告完拍拍屁股走人,毁了男生的大好前途,甚至让其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此处应该借用诸葛孔明骂王朗的话:


目前诬告者还没有悔意,甚至还想继续伤害当事男生。


目前已有香港媒体报道,后续肯定会有更多关注。

知乎用户 北冥山 发表

国内高校双标真应该改一改了,男的不分青红皂白处分,女的保研!那以后,女的为了保研,是不是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为什么呢?出事后,评论区关闭,好像就没事一样,自欺欺人。

最近几年,华东理工大学耳机事件,北京师范大学电梯事件,清华大学的腚姐,海量个例,这是嫌男女对立不严重吗?

知乎用户 笔画太多 发表

不是,之前李欣莳事件,那些媒体人不是蹦得老欢的吗?

这事怎么就不出来蹦了?

@胡锡进

老胡不出来发表一下看法?

知乎用户 Al-hydraulicer​​ 发表

欸,我就喜欢这样的问题。

当初杨景媛选择诬陷 “开盒” 肖某的时候,没有任何顾忌。

所以现在对杨景媛的讨论也不就必有任何顾忌。

直接点名道姓就对了!

先不论大家怎么评论,我先对这个问题点赞!为题主点个赞!

然后就可以讨论这个问题了。

这还有什么要讨论的吗?法律已经做出评判了,我相信这次判决是 “经得起历史考验” 的。

没什么讨论的了,都是成年人了,自己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要承受相应的代价。

现在唯一需要讨论的,是肖某会不会就这件事提起诉讼,状告杨景媛侵犯公民隐私权和诬陷罪

我强烈支持肖某同学提起诉讼!

这个杨景媛就是冲着要彻底毁掉肖某去的。对待这种精致利己主义者的败类,根本没必要有什么温良恭俭让,既然杨景媛已经提出了法律解决,那就法律解决到底。

知乎用户 古文客​ 发表

武汉大学要不要撤回对男生的记过处分?丢人现眼的武汉大学。

知乎用户 杯莫停 发表

xhs 上看了下,比起前段时间大连工业大学事件铺天盖地的爱人能力发动,武大谣姐事件可以说毫无热度。

知乎用户 Smoking 发表

该女子正在香港浸会大学读博

各位千万不要

致信港浸会邮箱 sa@hkbu.edu.hk,gs@hkbu.edu.hk,exchange@http://hkbu.edu.hk

或者打电话 + 85234117400,+85234115894,+85234116628,+85234112188

举报她

让她被收回奖学金甚至收回 offer 啊

千万不要去香港高等教育机构注册局 (教育局)http://edb.gov.hk

或者打电话 + 85228910088

举报她

导致她被核查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知乎用户 在在 发表

所以从后视镜来看,最优解就是当场下手,爷爷也不会死。

日服还是领先

知乎用户 大漂亮傻事 发表

这是我看过最嚣张和最不要脸的诬告案。

知乎用户 量子波动 cs 发表

武大的男生也算是证明自己清白了,我的案子比他案发还早半年,现在还在深圳中院一直拖着不判决,虽然他比我幸运没有受到法律上的处罚 但是因为案发时女生逼他认错,和学校在没调查清楚前就处罚他,他也没办法继续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了,想到他和我一样有着相似的境遇,不禁潸然泪下

大家也可以来给我案件的女主高茹怡的学校发邮件吗?我的深圳诬告案更离谱更久远,目前案发已经过去 831 天,距离二审立案已经过去 530 天 其他更离谱的细节我在这里不能说

知乎用户 大慈大悲肖自在 发表

建议教育部把武汉大学的 985211 的头衔全部无偿赠予大连工业大学,至少在 ysxt 和反女拳方面,武汉大学配不上 985 和 211 的称号。


另外,从现在开始,如果有人问我湖北排名第一的大学是哪一所,我会告诉他,是华中科技大学

据我所知,武大和华科这些年一直在争夺所谓的 “第一”,既然武大做出了这样的事情,那么我只能支持华科了。

知乎用户 蘇之煉金術師 发表

作为法学专业全国第六的武汉大学保送了诬告陷害校友的杨景媛!

作为法学专业全国第六的武汉大学保送了诬告陷害校友的杨景媛!

作为法学专业全国第六的武汉大学保送了诬告陷害校友的杨景媛!


我觉得这件事,重复上面的这句话,就足够。

无论打拳、钉子户还是所谓的扬言在先,全都是公权机构没有尽到公平公正平等和主持正义为民请命的责任和义务,给这些坏分子留了钻空子的空间。这个锅,武汉大学必须背,谁让你拿着全国最好的法学资源不干人事。

知乎用户 明剑 发表

让这种畜生能考公或者当律师,真是悲哀,该举报举报。

更新:

我相信绝大部分女性和公检法从业者都是普通的日子人。他们不会冒死冲锋陷阵,也不会做畜生不如的事。其实我们也是如此,要不是切身威胁到我们美好的小日子了我们也不会发声。

所以不要自己真认为整个群体都烂完了,但该攻击还是要攻击,就是让那些群体中绝大部分的日子人收到冲击,让他们与小部分畜生做切割,让他们做出站队的表率,孤立那些真正的敌人。

主席说过 “把敌人搞的少少的,把朋友搞的多多的”,主席还说过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u 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我们要的是和平,要的是孤立那些敌人,斗争要有方法,攻击整个群体,不代表我们就认为整个群体有问题。

知乎用户 亚克西 发表

她 qq 空间有张在家向窗外拍摄的照片,家的位置估计也快被开了

知乎用户 I 爱母意思 发表

有人说这小伙子得精神病了。

得精神病之前被诬陷我没办法,

得了精神病以后被诬陷我还没办法,

我这精神病不就白得了吗?

知乎用户 拓跋炅 发表

学校没有校德

这女的居然能保研

985 之耻

不过 985 之耻也不止一个了

山大,川大,清华,你们说是吧?

更新:

看了仙女的论文

“985” “优秀” “硕士” “论文”

四个词看起来一个不占啊

太牛逼了,不仅线下打拳,写个论文都要打拳

这写的什么玩意儿呀?

武汉大学是不是收破烂大学啊?

什么人都要?

知乎用户 恺撒 · 奥古斯都 发表

各位可以移步香港入境事务处主頁 | 入境事務處

或者去线下

另外请各位可以写一封信阐述详细的经过,附上此人照片和其他有效信息,欢迎各位去 enquiry@immd.gov.hk 这个邮件地址发邮件举报,入境事务处会重新核查此人签证是否有必要撤回。

本人准备把判决书和举报信亲自送到香港入境事务处!这种违法的必须严惩!

麻烦各位提供下杨景媛判决书全文和其他有效信息例如事情来龙去脉,本人决定给港媒体投递,港媒最喜欢这些,各位也知道港媒是怎样的,让这种恶人必须被严惩!

PS:请各位神通广大网友提供下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相关判决书包括此人相关信息,如有 HKID 或者港澳通行证更好,另外把此人开盒受害者截图发下,我会一并搜集,分别寄往入境处和港媒

Updated 一下:已经向香港媒体反映

如有最新情况,会跟各位继续更新!

这件事目前有看到一个香港本地论坛在讨论

链接如下:https://forum.hkgolden.com/thread/7962763/page/1

跟各位继续 updated,昨天已经有正义之士给香港 01 投稿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4%B8%AD%E5%9C%8B/60260780/%E6%AD%A6%E5%A4%A7%E6%80%A7%E9%A8%B7%E6%93%BE%E6%A1%88-%E5%A5%B3%E7%94%9F%E6%95%97%E8%A8%B4%E5%85%AC%E9%96%8B%E7%94%B7%E7%94%9F%E5%80%8B%E8%B3%87-%E5%8D%87%E8%AE%80%E6%B5%B8%E5%A4%A7%E6%8F%9A%E8%A8%80%E8%88%89%E5%A0%B1%E5%88%B0%E5%BA%95%E9%81%AD%E8%BD%9F?utm_medium=referral&utm_source=01appshare

连香港的反贼都看不下去了,哈哈哈 ,杨女士犯众怒了

请各位大佬如有对这位杨女士的硕士论文质疑的,有无完整的质疑证据,可以的话分享下,我一并发给浸会大学,本人 21 年来浸会读硕,香港的高校在这方面对学术诚信很看重!本人会直接找本人在浸会读博好友发过去给浸会高校!

有其他香港媒体报道,杨女士等着社会性死亡吧!

知乎用户 天魔门徒 发表

这是杨景媛 b 站账号新动态,死不悔改,扬言继续举报被害者

知乎用户 鹿矛围桐斗 发表

我们可千万不能像女方一样去网暴杨景媛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七大姑八大姨啊

知乎用户 思辩​ 发表

我们可以关注一下这名女子的长相:

那么不妨可以公布一部分信息:从 2020 年杨笠脱口秀到今天,在公共事件里,虽然 “谭竹” 的数量相当稀少,但几乎所有有关事件里,受害者均被重创。

那么在未来,关于 “谭竹”,就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话题进行研究。虽然这些人会用其他身份伪装自己,但凭借着目前这些事件的相关点,要想研究出 les 的共同点并不难。研究出这些人的共同点以后,就可以先手进行排雷,保证自己的生活不被影响。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关注这件事里面的这个细节:

肖母称,现实中肖某某也被同学孤立、谩骂,出现割腕、跳楼举动后,被精神卫生医院确诊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 PTSD),因自杀风险高被医生建议收治入院。“我舍不得。亲戚朋友 24 小时轮班在家里看护。肖某某爷爷曾因看到网友谩骂,当场晕倒,半年后去世。”

那么实际上,这个名叫杨景媛的女子所炮制的诬告案,使男方家破人亡,患上了严重的 PTSD:

回到这件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女方败诉前,我们对女方的所有信息的认知都是模糊的。那么,我们可以关注另一起非常相似的事件:深圳大学女性污蔑男性食堂打飞机事件。

深圳大学某女生在公众号上投稿,称在食堂遇到某位男生在打飞机,闺蜜通过女生拍的照片认出了男生,于是爆出姓名的简称 “wdg”,还知道他是从工商管理专业转去经院的。这么多信息,立刻锁定了某个具体的男生。该男生要求和女生当面对质,被拒绝。这和图书馆事件男生父母要求和女生见面被拒绝何其相似。深大女生只和某位老师交流,这和图书馆事件中女生的操作也是一模一样的。然而深圳大学的男生却发现,女生和老师交流的微信号是连银行卡都没绑定的小号,跟老师发语音时竟然使用了变声器。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关注追风小叶这件事,对方的两名女子,同样没有暴露出任何信息。

而这几件事里的男方,均被暴露了个人信息。

所以这几件事有一个共通之处——通过暴露男方的个人信息,最后力求达到…… 让男方致死。

说到 PTSD,事实上我们低估了 PTSD 的严重性,PTSD 是一种很严肃的精神疾病,和玉玉症这种完全不一样。

一项实验对 14 名患有 PTSD 的越南退伍军人、11 名没有 PTSD 的越南退伍军人和 14 名正常控制对象进行了两次间隔 48 小时的研究:一次是在暴露于白噪声之后,另一次是在暴露于战斗声音之后。在研究时记录皮肤电导率、心率和主观体验。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1]

![](data:image/svg+xml;utf8,)

唔呣,如图所示,实验结果显示 PTSD 患者当听到战斗声音时,所产生的疼痛远远超出其他组,心率更高。

![](data:image/svg+xml;utf8,)

唔呣,如图所示,PTSD 患者产生了更高的皮肤电导率。

杏仁核可以产生情绪激励,从而增强记忆。会让人注意到该次经验中最重要的细节。PTSD 患者当在进行情景模拟时,由于杏仁核活跃程度高度上升,所以能更清晰地记得记忆里最重要的细节。

唔呣,如图所示,显示了所有三个组的不同 rCBF(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是局部神经元活动的有效衡量指标)的模式,包括在 PTSD 组的左侧杏仁核区域的病灶,延伸到伏隔核。由于这种成像模式的分辨率有限,以及该区域小结构的神经解剖学邻近性,有时被称为 “扩展的杏仁核”。

![](data:image/svg+xml;utf8,)

唔呣,如图所示,在呈现白噪声期间,左杏仁核区域的活动在所有组中大致相等,然后在战斗声音期间,只有 PTSD 组急剧上升。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去预防未来类似事件的发生。那么怎么去预测呢?

我们可以看看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在 2024 年 8 月的这篇文章,文章内容是虚假新闻曝光率上升和媒体信任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一中,实验考察了接触虚假新闻对以下方面的影响:对新闻的信任度、对真实和虚假新闻的信念、对真实和虚假新闻的信念及辨别能力、歧视和反应偏差,以及对辨别真实和虚假新闻能力的自信和过度自信。在组间实验设计中,我们控制了参与者接触虚假新闻的比例。在真实条件下,参与者接触到 33% 的虚假新闻;在平衡条件下,参与者接触到 50% 的虚假新闻;而在虚假条件下,参与者接触到 66% 的虚假新闻。

参与者对从 109 个标题中随机抽取的 20 个标题的准确性进行评分。条件如下:、

真实情况(66% 真实标题):前 6 个标题是真实的,然后最后 12 个标题一半真实,一半虚假。

50/50(平衡)条件(50% 真实标题):前六个标题一半真一半假,后 12 个标题也是一半真一半假。

虚假情况(33% 真实标题):前六个标题是虚假的,后 12 个标题一半真实,一半虚假。

真假辨别能力的计算方法是:用真实新闻评分减去虚假新闻评分(加法辨别),以及用真实新闻评分除以虚假新闻评分。

研究二的设计与研究一类似,只是我们增加了两个新的条件,其中虚假新闻的比例更高。在 “强虚假” 条件下,参与者接触到的虚假新闻比例为 83%,而在 “强真实” 条件下,参与者接触到的虚假新闻比例为 17%。

与研究 1 一样,参与者对 18 个标题的准确性进行了评分:

强真实条件(83% 的真实标题):前 12 个标题是真实的,后 6 个标题是平衡的。

真实情况(真实标题的 66%):前 12 个标题中有 9 个为真,3 个为假,后 6 个标题平衡。

50/50(平衡)条件(50% 的真实标题):前 12 个标题是平衡的,最后 6 个标题也是平衡的。

虚假情况(33% 的真实标题):前 12 个标题中有 9 个是虚假的,3 个是真实的,最后 6 个标题是平衡的。

强虚假条件(17% 的真实标题):前 12 个标题是虚假的,最后 6 个标题是平衡的。

唔姆,如图所示,以上是基于研究 1 和研究 2 中每种条件下参与者对目标标题的准确度评级的接收者操作特性 (ROC) 曲线,以及虚假新闻比例对新闻信任和过度自信的影响。

参与者接触的虚假新闻比例越高,实验结束时他们对新闻的信任度就越低。在虚假条件下,参与者对新闻的信任度比在真实条件下低 0.21 个百分点。而实验开始时,受试者接触的虚假新闻比例对后续真实新闻的准确率没有统计学显著影响,对后续虚假新闻的准确率也没有统计学显著影响。

除此之外,还可以看看虚假新闻比例对真假新闻辨别能力的影响。实验采用两种辨别能力的概念:加法辨别能力和乘法辨别能力。实验开始时,参与者接触到的虚假新闻比例对加性辨别力或乘性辨别力均无统计学显著影响。

除此之外,还可以看看虚假新闻的比例对歧视和反应偏差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接收者操作特性 (ROC) 分析,这是信号检测理论 (SDT) 常用的方法,并绘制了参与者汇总的每种情况的 ROC 曲线。ROC 曲线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判别力和反应偏差的有效方法。我们发现,实验开始时参与者接触的虚假新闻比例对后续新闻的辨别力或反应偏差均无统计学显著影响。图 1 表明所有条件下的参与者都能准确区分真实新闻和虚假新闻,并表现出普遍的保守反应偏差,即倾向于将所有新闻评为更虚假的新闻。[2]

除此之外,参与者接触的虚假新闻越多,他们辨别真假新闻的能力就越有信心。在虚假新闻条件下,参与者的自信心比在真实新闻条件下高出 6.09 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看 Harvard Kennedy School Misinformation Review 在 2022 年 1 月的这篇文章,文章内容是打击错误信息还是争取信息的效果对比。

实验开发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它包含两个主要参数:环境中虚假信息(其余为可靠信息)的比例,以及个体在接触每种信息时接受这些信息的倾向。可靠信息是指大多数情况下准确报道新闻的来源所分享的新闻,而虚假信息是指已知经常分享虚假、欺骗性、低质量的来源所分享的新闻。该模型的目标是提供信息环境的总体图景,并粗略地评估其质量。

唔姆,如图所示,以上是减少对错误信息的接受度与增加对可靠信息的接受度的干预措施的比较。左图表示基线时的总体信息得分(黑色虚线)、将错误信息的接受度降至零时(红色虚线)的总体信息得分,以及将可靠信息的接受度从一个百分点提高到十个百分点的各种干预措施的总体信息得分。右图表示与将错误信息的接受度降至零的干预措施相比,可靠信息干预措施的信息得分优势在对可靠信息的信任度增加的各个阶段以及各种基准率下有所体现。

我们将使虚假信息接受率降至零的极端干预措施(图 1 左图)与未进行干预的反事实情况(黑色虚线)进行了比较。我们表明,将虚假信息接受率从 30% 降低到 0 的干预措施,与将可靠信息接受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即从 60% 提高到 61%)的干预措施一样,都能提高整体信息得分。然而,在图 1 的右侧面板中,我们绘制了干预可靠信息与将错误信息接受度降至零的干预措施在提高整体信息得分方面的效率差异。只有在错误信息比例高,而可靠信息接受度的提高非常低的情况下,对错误信息的干预措施才具有优势。总体而言,可靠信息接受度的微小提升比完全消除错误信息接受度的效果更强。

该基本模型以两种方式进行了扩展。在模型的第一次扩展中,我们测试了虚假信息是否会通过降低对可靠信息的信任度,对信息得分产生有害影响。在该模型中,当主体接受虚假信息时,他们会拒绝更多可靠信息;而当主体接受可靠信息时,他们会拒绝更多虚假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全局信息得分的损失主要是由于对可靠信息的接受度降低,而非对虚假信息的接受度增加。

唔姆,如图所示,以上是可靠信息和错误信息的平均接受度。通过调整相关参数,我们发现,即使虚假信息对可靠信息接受度的有害影响比可靠信息对拒绝虚假信息的影响高出两个数量级,主体仍然更有可能接受可靠信息而非虚假信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适度的干预措施也比将错误信息的接受度降至零更有效。

在第二个扩展中,接受错误信息会增加错误信息的流行程度,而接受可靠信息会增加可靠信息的流行程度。[3]

那么我们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呢?

可靠信息接受度的小幅提升(例如 1%)比虚假信息接受度降至 0% 更能提升整体信息得分。结果表明,相对于打击错误信息,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精力来提高可靠信息的接受度。

回到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可以总结出针对同类型事件的两种结论,一个是降低对虚假新闻媒体的信任,一个更重要的是,提升对发布可靠信息或者辟谣媒体的信任。

回到这个问题,举个例子:

在周晓璇参加对该事件传播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不信任感从周晓璇扩散到其他报道这件事的自媒体,即拉入黑名单。

参考

  1. ^ I. Liberzon, S.F. Taylor, R. Amdur, T.D. Jung, K.R. Chamberlain, S. Minoshima, R.A. Koeppe, L.M. Fig Brain activation in PTSD in response to trauma-related stimuli Biol. Psychiatry, 45 (7) (1999), pp. 817-826, 10.1016/s0006-3223(98)00246-7
  2. ^Altay, Sacha, Benjamin A. Lyons, and Ariana Modirrousta-Galian. 2024. “Exposure to Higher Rates of False News Erodes Media Trust and Fuels Overconfidence.”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28 (2): 301–25. doi:10.1080/15205436.2024.2382776.
  3. ^Acerbi, A., Altay, S., & Mercier, H. (2022). Research note: Fighting misinformation or fighting for information?. Harvard Kennedy School (HKS) Misinformation Review. https://doi.org/10.37016/mr-2020-87

知乎用户 太初玄微道妙帝君​ 发表

雷军不是向武大捐了十几亿了么,去问问他这母校这种校风冤枉人,诬告一点事没有的,他如何看,以后还捐么,

知乎用户 F8CD7V 发表

诬告

零成本高回报

这是变相鼓励与支持

这是对廉耻与善良的绞杀

知乎用户 可恶 and 可恨 发表

没什么,我已经投诉到她本硕导师的领导那了,反正不过发邮件的事。

至于香港学校我也都发了,包括香港两所学校有名有信的导师,邮箱都有,不过是把她的故事再发一遍。有的时候把她的事迹搞得香港人尽皆知,也不失为一个一个方法。

有没有大佬整理一个香港这两所大学的人的邮箱,用爬虫趴一下。然后建个邮箱,安全点找个俄罗斯的加密邮箱就好,自动发送邮件就好。

这种炸裂的事,怎么能不让香港人小心一些呢?

知乎用户 咋了嘛 发表

普男不要再去想维护和她们的共同体,千万记住一点,没干过的事情绝对不能认

千万不要觉得 “我给人家女孩子道个歉,这事就过去了,男生要大度一点”

大度的结果就是这样

知乎用户 拉黑可太胜利了 发表

我很少用 cs 形容一个人

知乎用户 斯威特 sweet 发表

我们国内良善的青年男性面对女拳女诬,毫无任何斗争经验。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是女拳女诬搞你, 绝对不能怂,不能有息事宁人的幻想。

最关键的是,敌人会做局,比如诱使你道歉,什么不要和女孩子计较啦的洗脑啦,吧啦吧啦的。绝对不要上当!魔鬼就在细节中,道歉就等于承认了!

比如山西大同案,到今天为止,敌人所能拿出来的唯一过硬 “证据” 就是男方的审讯报告,那一声代表同意的 “嗯” 字。其余根本没有任何物理证据可供支持。

所以此案中肖同学应该是没有做出过任何道歉的意思,所以女诬找不到任何把柄,才获得了这个判决。

知乎用户 Humanitas 发表

已经发邮件举办。多一个伸出援手的人,正义就多一分可能。

知乎用户 只做窄推 发表

来自评论区知友的回复,杨女士现在的单位的确是香港浸会大学,2025 年 7 月 11 日,她的硕导带着她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学术研讨会,相关方贴出了杨女士的目前单位,相关信息链接为: https://glabor.org/category/post/post-25/



1. 目前已知她的 IP 在香港,所以大概率是在香港上学没跑了,但她在香港浸会大学读博,这个消息来源在哪呢?我目前还没看到(如果有的话可以发在评论区,确认之后我火速发粤英中版本的举报邮件),目前只看到了她的本科与硕士经历,各位的举报邮件是否存在发错学校的可能呢?

2. 她的硕士论文为:《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知网万方等都可以看到,但是知网下载的没有致谢)通过致谢可以看出她跟导师关系挺好的,通过武汉大学官网公布的信息可知,她的硕导 2013-2017 有香港中文大学读博的经历,所以是否存在她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博的可能。

3. 是否可以通过查询她导师 2013 至今所发论文的相关作者找到一些新的信息,比如很有可能找到这位杨女士当前的博导,这样再发邮件,指向性就会明确许多,不过这个活还挺繁琐的。

我查了几位近期的合作作者,发现均或多或少的存在香港中文大学的相关经历。

4. 另外我会定期在互联网上检索杨女士的姓名,包括不限于学术论文的发表与各类公示名单,大家有闲的话也可以做一下。

5. 个人想法:真心希望受害者生活能够顺利,同时真心不希望杨女士能够顺利从业,我会通过一切合法正规的渠道举报她,也请各位向我提供你所获得的相关信息,感谢各位。

6. 举报材料目前包括:

①部分已被公布的法律判决书(来自杨女士微博截图)

②杨女士的相关言论(来自其微博等社交平台)

③受害者的采访新闻

④受害者遭受的网络暴力

这些是否已经足够呢,我也是第一次举报别人,希望评论区有经验的人可以教教我。

知乎用户 浅水鱼 发表

这个案子里面的杨某某在败诉以后的各种看似嚣张、各种胡言乱语,让我想起了前面大连工业大学李某某的案子。

在李某某的案子当中,有些为李某某洗地的家伙,认为李某某被追责是因为 “人生毁了”,所以会被追责。

当时看到那篇洗地文章时,我还有些不明所以,可是看到这个杨某某在这个案件当中的反应,说明了男女思维当中的又一巨大的差异。

看完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杨某在 “占理”(当然实际上并不是真正占理)的情况下,喜欢得理不饶人,穷追猛打,似乎恨不得把人打死才罢休。

而驱动这一切的动力,本质上不是 “对错”,也不是 “利弊”,而是 “强弱”,而是对方 “人生毁了”,在她们的思维当中,对方 “人生毁了”,“落到我的手里了”,“比我弱”,“我站到了道德制高点”,所以可以无休止地欺压、虐待对方,直到对方死为止。

在这个案子当中,这个男生肖某因为皮肤病的原因,挠了几下裤裆,结果被杨某某认为是在对着自己打飞机。于是要求肖某某道歉,肖某某的原生家庭教育的问题,认为男女起了冲突不管谁对谁错都该男生道歉,而且本着息事宁人的想法,所以选择了道歉。结果,换来的却并不是息事宁人,而是女方进一步要求书面道歉,书面道歉之后又要求学校处分,学校处分完之后,又要求刑事责任,然后在刑事责任调查过程当中,又直接发动舆论审判、搞网暴……

整个过程,本质上就反应了杨某某的这种心理,“他很弱,所以可以欺凌”、“我站在了道德制高点,所以可以把这一个小小的权力利用到底”。

甚至哪怕这样做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收益,但是她们依然乐此不疲,因为女性对权力天然敏感,利用和使用权力欺压他人,对于她们来说就拥有极大的情绪价值,价值万金。

而杨某某,或者说加上李某某的案子当中,那一篇《他们之所以敢这样,是因为你的人生毁了》这种莫名其妙的文章还有那么多女性赞同。说明,至少在女性当中,有很大一个群体,本质上秉承的就是这种心理。或者说,她们一边坚持这种做法,但是又很害怕自己遇到这种状况,害怕自己成为 “弱者”,“没能站到道德制高点”,然后被无底线地欺凌。

赢家通吃,赢就要赢到底,不留任何余地,就是她们这种心理的总结。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阴阳相生的,你准备对别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反过来自己也可能遭到同样的后果。你在占理的情况下,选择打对方一拳;如果事情反转了,那么对方也只会打你一拳。相反,如果你占理时,选择把对方逼到死路;那么万一事情反转,下地狱的就是你自己。这就是人生当中的 “退路思维”,在自己得势的时候给别人留点余地,而留下的那点余地,本质上也是自己的退路。

而这个杨某某选择就恰恰相反,因为没有给对方留 “余地”,直接就是奔着整死对方去的;然后官司打输了,就感觉天塌了,发现自己也没退路了,于是在那里要死要活地发疯,妄图继续煽动舆论或者依靠斜塔逃避后果。

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想逃避是不可能的!甚至武汉大学某些人,也会因为他们的蠢事付出代价。

当然,在男女对立如此严重的今天,作为一名男性,我就不想去说女性该怎么做了。

我只想提醒男同胞:“息事宁人”、“你好我好” 这种想法,只能在男性面前适用。而跟女性发声冲突的时候,一定不要有这种想法,而是要坚持 “强者思维”,她们慕强而凌弱,所以不要怕事情闹大,也不要担心伤到她们,你越是以强大的姿态,她们越是不敢乱来。相反,你越是退让,后果反而会越严重。

知乎用户 rainflycn01 发表

如果这个男孩经历过这两年的男女舆论环境洗礼,情景重现,他一定不会傻乎乎的跟着这个杨景媛的指挥走,被她诱导道歉写检讨书。

如果是今天的舆论环境,杨景媛的小作文出来,肖某面临的舆论环境应该会好一点点。

不过网友们都是懂吸取教训的,这起图书馆诬告性骚扰事件,肯定会成为像胖猫,追风小叶,订婚强奸案等一样的标志性事件。

支持加速,对轰,只有大乱,才能大治。

企图妥协、改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知乎用户 海定则波宁 发表

武大这十年来的校风是有严重问题的。

知乎用户 毛蛋 发表

最近武大这事很火,我说说我的看法。

遇到这种倒霉事,无论谁都会很沮丧,女方是个恶魔毫无疑问,但是男生本人没有在第一时间反击并维护自己正当权益也是造成这件事扩大化的原因。

我们的教育习惯把男生培养得过于温良恭俭让了,以至于就像女恶魔杨景媛说的,这个男生连到法庭来自诉的勇气都没有。

我们的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天下掉恶魔这种事未必不会发生,如果自己不懂得去抗争,那就会是这种结局,天助自助者。

希望这名男生能变得勇敢起来,他的妈妈无法保护他一辈子。

知乎用户 L.Lawliet 发表

女生败诉了但是毛事没有,男生挨了处分 + 失去保研机会 + 自己确诊 PTSD + 家人受到网暴 + 传言他爷爷因此自杀,而就这几天,女生因为败诉还气急败坏的把男生姓名和家庭住址曝光在了自己的 b 站主页 被喷破防了才删掉的

知乎用户 多多 发表

2025 年 7 月 31 日晚间,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回应了经济观察报记者的电话求询。武汉大学是否会撤回或调整对于此前被指控性骚扰的肖同学的处分?张平文表示,学校正在处理中。至于何时会公布处理结果的问题,这位校长则称,还要等上级的安排。密切关注进一步的后续。

武大校长回应是否撤回「图书馆事件」肖同学的处分,称正在处理,何时公布结果要等上级安排,如何看待此事?


7.29 日夜,武汉大学保卫处的工作人员在无任何合法证明和许可的情况下,上门对答主

@李然于心

进行警告。警察出门办案必须展示警官证并亮明身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 修正)第三章第五十一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应对此事进行严查。密切关注进一步的后续。

如何评价博主曝光武大诬告案原告杨景媛论文涉嫌造假,被深夜上门警告?


7.29 日晨,明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已附上链接,媒体对此事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继续关注后续发展,重点关注各大社媒平台上出现大量对杨同学硕士毕业论文可能存在学术不端问题的讨论,希望香港浸会大学在对举报证据进行详细研调后,给出实际具体的处理方案。

https://news.mingpao.com/pns/%E4%B8%AD%E5%9C%8B/article/20250729/s00013/1753725332552/%E6%AD%A6%E5%A4%A7%E6%80%A7%E9%A8%B7%E6%93%BE%E6%A1%88%E6%95%97%E8%A8%B4-%E5%A5%B3%E7%94%9F%E5%85%AC%E9%96%8B%E8%B3%87%E6%96%99%E6%83%B9%E8%AD%B0


7.28 日晚间,各大社媒平台上出现大量对杨同学硕士毕业论文可能存在学术不端问题的讨论,现附上知乎的相关热搜问题,以及非常有效的官方渠道。该问题下有大量的对杨同学硕士毕业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网友质疑武汉大学杨景媛硕士毕业论文疑似使用 AI 完成,是真的吗?如果是真,会受到哪些处罚?如何看待武汉大学杨景媛毕业论文被曝存多处错误,并疑似使用 AI ?这是否构成学术不端?


7.28 日晚间,香港浸会大学在社媒上发布了对媒体报道的回应,但并未明确表明校方态度,声明不会对个案进行评论。希望港浸会在详细研调后,给出实际具体的处理方案。继续关注后续发展,期待成果的进一步扩大。


7.27 日晚间,香港 01 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已附上链接。舆论监督是有效的。继续关注后续发展,希望校方能够进行正面的回应。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4%B8%AD%E5%9C%8B/60260780/%E6%AD%A6%E5%A4%A7%E5%9C%96%E6%9B%B8%E9%A4%A8%E6%80%A7%E9%A8%B7%E6%93%BE%E6%A1%88-%E5%A5%B3%E7%94%9F%E6%95%97%E8%A8%B4%E5%BE%8C%E5%8D%87%E8%AE%80%E6%B5%B8%E5%A4%A7-%E6%8F%9A%E8%A8%80-%E8%88%89%E5%A0%B1%E5%88%B0%E5%BA%95-%E9%81%AD%E8%BD%9F​www.hk01.com/%E5%8D%B3%E6%99%82%E4%B8%AD%E5%9C%8B/60260780/%E6%AD%A6%E5%A4%A7%E5%9C%96%E6%9B%B8%E9%A4%A8%E6%80%A7%E9%A8%B7%E6%93%BE%E6%A1%88-%E5%A5%B3%E7%94%9F%E6%95%97%E8%A8%B4%E5%BE%8C%E5%8D%87%E8%AE%80%E6%B5%B8%E5%A4%A7-%E6%8F%9A%E8%A8%80-%E8%88%89%E5%A0%B1%E5%88%B0%E5%BA%95-%E9%81%AD%E8%BD%9F


对男生的一些建议:如果你能看到这个回答,我希望你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权益。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详情应该和律师进行具体商议:

1. 控告方在罪名未成立的前提下泄露了被告方详细身份等隐私信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网络暴力及其一系列后果。

2. 控告方在明知法院宣判结果,即被告方罪名不成立后,所做出的一系列对被告方的精神羞辱和疑似威胁的行为,对被告方造成了精神损失。


我在 7.27 日晚间,向港媒发送了邮件。在观点和立场上,我也对杨同学的言行十分愤懑,也积极地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中介现实。我对我自己的言行负责,我的回答内容以及在评论区的留言,也只能呈现属于我自己的这一部分内容,如果你看到了其中的局限性,或者认为不够满意,还请理解。此外,我不会在没有私信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去删除评论,如果被删除,可能是系统删的。

知乎用户 银鞍照白马 发表

总结一下信息

香港浸会大学联系邮箱:

sa@hkbu.edu.hk,

gs@hkbu.edu.hk,

exchange@hkbu.edu.hk,

香港浸会大学所有社工系教授的邮箱:

daniel_lai @hkbu.edu.hk, slhung@hkbu.edu.hk, dfkwong@hkbu.edu.hk, jiayan@hkbu.edu.hk, chitat@hkbu.edu.hk, wingkan@hkbu.edu.hk, vwplee@hkbu.edu.hk, yingqiguo@hkbu.edu.hk, zhuangxy@hkbu.edu.hk, xiaoludai@hkbu.edu.hk, jiajia_zhou@hkbu.edu.hk, lichen@hkbu.edu.hk,

香港浸会大学联系电话:

+852 34117400

+852 34115894

+852 34116628

+852 34112188

举报邮件中文模板:

尊敬的校方领导:

您好!

我谨就原武汉大学学生杨景媛(网名 “啾啾 1221-”)在一起广受关注的“图书馆性骚扰事件” 中涉嫌诬告、引发严重网暴、并在法院驳回指控后仍持续恶意打压当事人一事,向贵校提出举报,恳请校方本着对师德风纪和社会责任的立场,予以调查与处理。

一、法院已认定指控不成立

据 2025 年 7 月 25 日公开的一审判决,杨景媛指控肖某某性骚扰,因证据不足、行为不构成法律定义的性骚扰,被法院明确驳回。

二、当事人身心与家庭遭受严重创伤

因杨景媛早期在公众号、社交平台实名发声,引发大规模网暴与人肉,肖某某被孤立、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自杀未遂。其祖父因网络谩骂精神受创,半年后去世。

三、事后无悔意,持续打压对方前途

在法院判决之后,杨景媛在 B 站账号发布动态,未做任何反思或致歉,反而扬言继续将相关材料发送至对方申请学校,阻断其未来升学与就业之路。此举已构成对法律判决的不尊重,也严重违背高校应有的公正与理性精神。

四、请求校方调查处理

该行为已超出一般学生纠纷范畴,涉及道德操守、诚信品质及是否适格继续深造或任职等核心标准。恳请贵校:

1. 调查其行为是否违反校规校纪与基本学术伦理;

2. 若属实,暂停其学籍或推免资格,或向原推荐院校通报情况;

3. 提醒其尊重司法判决,终止持续性打压行为。

在强调性别平权的时代,更需要防范打着正义旗号实施诬陷与报复的行为,以保护真正的受害者,也保护公正本身。

感谢您审慎对待此事。

此致

敬礼!

举报人(可匿名)

2025 年 7 月 27 日

oai 翻译英文版:

To the Esteemed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Greetings!

I am writing to formally report a serious matter concerning a former student of Wuhan University, Ms. Yang Jingyuan (online alias: “啾啾 1221-”), in relation to a widely publicized “library sexual harassment incident.” Ms. Yang is alleged to have made false accusations, incited large-scale online abuse, and continued to maliciously damage the reputation and future of the accused individual even after her claims were dismissed by the court. I respectfully urge your institution to investigate and take appropriate a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your commitment to academic integr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1. Court Has Dismissed the Allegation

According to the publicly released first-instance court ruling on July 25, 2025, the court has explicitly rejected Ms. Yang’s accusation of sexual harassment against Mr. Xiao [full name withheld], citing insufficient evidence and determining that the alleged conduct does not meet the legal definition of sexual harassment.


2. Severe Harm to the Accused and His Family

Following Ms. Yang’s public accusations under her real name on WeChat public accounts and other social media platforms, a wave of online abuse and doxxing ensued. Mr. Xiao became socially ostracized, was diagnosed with PTS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attempted suicide. His grandfather, who suffere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due to relentless online harassment, passed away six months later.


3. Lack of Remorse and Ongoing Retaliation

After the court ruling, Ms. Yang made further posts via her Bilibili account, showing no reflection or apology. Instead, she threatened to continue distributing related materials to institutions to which Mr. Xiao was applying, with the intent to block his future education and career opportunities. This conduct shows blatant disregard for the court’s judgment and contradicts the values of fairness and reason that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uphold.


4. Request for University Investigation and Action

Ms. Yang’s conduct has transcended the scope of an ordinary student dispute. It raises serious concerns about moral integrity, honesty, and her suitability for further academic advancement or professional employment. I respectfully request the university to:

  1. Investigate whether her actions violate university regulations and basic academic ethics;
  2. If confirmed, suspend her academic status or postgraduate recommendation qualifications, or notify the institution to which she was recommended;
  3. Remind her to respect the judicial ruling and cease any further retaliatory actions.

In an era where gender equality is rightly emphasized, it is also critical to guard against malicious false accusations carried out in the name of justice. This is necessary to protect real victims and uphold the integrity of justice itself.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to this serious matter.

Sincerely,
(Anonymous Complainant)
July 27, 2025

知乎用户 德德​​ 发表

有意向武汉大学信访反映的同志,我建议都通过国家信访局网上信访功能向教育部反映。

会得到书面回复,且有申请信访复查和复核的权利。

知乎用户 KenYang 发表

家人们,蔑视法庭 + 煽动社会仇恨

软对抗秒了

知乎用户 大舌头 发表

一直想写这方面内容,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全面分析中国为何女拳盛行。

这件事情,要从为何女权乃至女拳会在国内兴起说起。

很多网民说到女拳就是境外势力或者内外勾结,其实这只是一小部分原因,cia 是承认在中国打了种族牌(新疆西藏和回族,甚至挑拨满遗结果失败了),而男女对立的性别牌成功了(女拳大肆兴起)。

中国女拳从蛰伏期(15 年左右开始的,先从鼓舞女性大规模考编考公从而占据基层执法岗位)然后小规模试探(18 年左右开始大规模小作文),到 22 年后经济受外贸影响起伏不定,疫情解封与否争论不断,在此期间女性大量失业(女性很少从事或者说能从事 1.2 产业,吃不起这个苦加上体力限制,从而基本都是第三产业,而底层女性又以服务员较多,疫情期间大量失业)。

那么为何国家会纵容,甚至部分半官媒,半权威组织(比如复联)全力支持女拳所写的小作文不看内容,不看事实,不看逻辑,一出现小作文先无脑站边表态?(典型就是王力宏他前妻在台北和美国离婚官司财产分割都输了,然后来微博小作文,然后复联先下场表态,最终王力宏为了平息,把一亿多人民币的台北豪宅送给了女方,还退圈三年。最终内地打赢了名誉侵权和诬告官司,并且拿出台北,美国两场官司胜诉,才艰难的重返舞台(主要也是中美对抗大环境下,王力宏早年的红歌,比如火力全开爆火,加上一直有中国人等等一系列爱国,中国风曲目,对民族团结很有用,如果是一个普通一线歌手,没有爱国加持,是没机会翻身的,火力全开这首歌是帮了大忙的)。

而 24-25 年,关键的三场战役一个事件。胖猫案,山西大同强奸案,燕冬萍笑夫案巴西牛排事件后彻底击碎了中国男性对于女性的信任和人性的底线(可以直观的看到,在货拉拉,地铁污蔑等等安检时候,很多男的还仅仅是事出有因或者忍一忍算了,但是这四件事情后,老一辈父母都开始不催婚了,毕竟传宗接代和自己家倾家荡产,自己儿子关进去甚至死掉,孰轻孰重是知道的)。

俞敏洪说的中国女性口碑品德已经到了三千年来最差的时候。董明珠说的不用留学生,很多汉奸(女留子大多都是什么水平,特别是一年水硕大家也都清楚,而且基本都是国际经济,语言,艺术这种,然后回来从出去开始打拳打到回来)

而去年新婚姻法 21 条的提出和 25 年上半年结婚率仅 3%,中国事实上离婚率接近 70% 来看,整个社会已经开始崩塌了。

新婚姻法仅仅结婚了婚姻中的财产问题,但是没解决感情问题。

婚姻的基础是感情,婚姻法保护了财产却不保护感情。男女方法定过错方的认定的双标(女方出轨不算法定过错,男方出轨就算)财产分割补偿认定的偏向性,实质上还是剥削男方。特别是北京朝阳法庭 18 年的判罚完全剥夺了男性的生育权。

而山西大同安检对于彩礼,订婚,是否具有性生活权力。最近几个安检对于婚内 qj 判定的扩大化(从过去的特定存续期间,比如分居,离婚官司期间算国内 qj 而别的时候不算)到性同意可以撤回,包夜到一半不同意算 qj 等等离谱案例。直接剥夺了中国男性在恋爱婚姻和两性关系中性权利。

繁衍是人类的本能,是社会,国家存续的最根本要素。要知道,有一句话叫国破家亡,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小组成单位,不是个人而是以家庭为单位。正因为中国自古以来的家庭观念,家里有人被杀害了,才会有前赴后继的老百姓愿意参军。这也是抗日战争最终能赢的胜利的关键。

如果中国一开始就是崇尚所谓皿煮孜油,个人利益至上的话,别人死了与我何干?抗战打到一半,就投降了。

因此,中国与法国,意大利,波兰等等国家不一样,与整个西方不一样,中国以家庭为单位,以亿万家庭为根基凝聚出的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根本。不投降是因为你不是你一个人,你投降了你身后的家人也要死。

那么为何国家不试图阻止女拳的发展,不早早行政手段干预从而结束这场闹剧呢?以至于现在男女对立,婚姻家庭关系崩塌,生育率断崖,人口结构严重老龄化,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呢?

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发展中,最最重要的一个手段(也是脱贫的重要手段),即财政支付转移(通俗点就是上海这种财政盈余省市收税后用于去补贴发展落后地区),加上加入 wto 快速发展的前 10 年,老百姓生活质量在飞速提高,医疗水平飞跃,人均预期寿命大大提高。从而造成了养老金巨大缺口(设置 60 退休是因为之前中国预期寿命就 65 左右,补缴 30 年加上新进去劳动市场的年轻人交金是足够支持 5 年养老金的),但是当人均寿命超过 75,男性能拿 15 年养老金(男性一般劳动 35-40 年,即 20-60 岁),而女性可以拿 25 年以上养老金(女性 50 退休并且预期寿命高于男性)而女性的劳动寿命也就 25-30 年,劳动和退休几乎呈现 1-1。因此国家是绝对养不起的。

企业机关过去退休金替换率是 70-80%,而民企仅仅 30-40%,还不算各种福利和补充社保基金。因此如果说一个老人要 4 个年轻人交金才能拿到养老金,事业编退休的要 6-8 个年轻人才行。

社会的巨大养老金压力,加上当时全国还有接近 1 亿人尚未脱贫(算 12 年开始脱贫攻坚战,八年后的 21 年基本成功。)因此,农村和落后地区,当时医保,社保是非常难以全面覆盖的,对于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养老缺口相当巨大。

而随着加入 wto 后,经济飞速发展,物价飞速提高,农村生活成本也不断上升,这时候彩礼开始出来了基本上 05 年前后全国开始陆续出现天价彩礼的声音了。

那么国家能怎么办呢?国家怎么面对和解决贫困还有养老问题?这时候哈耶克的大手来了,既落后地区为了养老,卖女儿太难听,那就改成了彩礼。

彩礼实质上不是什么传统风俗,而是民间自发性的进行财政转移,从男方家庭口袋里把钱转移到女方家庭口袋里。这是一场全国性的民间自发的财富再分配。

在农村和落后地区,男性是劳动力,儿子生的多,不管是种地,分地,还是去城市打工挣钱,都比生女儿的家庭有优势,赚得多。

因此生女儿的家庭生活相对更困难,农村女方父母养老要比有儿子寄回老家补贴生活的男方家庭困难的多。穷山恶水出那个啥,于是为了生存,那些生女儿家庭,面对生存危机和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贪婪金钱欲望共同作用下,彩礼大规模出现了。

国家怎么看怎么办?在没有办法弥补这么巨大的民间养老缺口的情况下,看到彩礼这个民间自发的财政转移,财富再分配,那可说是解了燃眉之急,瞌睡来了枕头一样。

嘴巴上不能支持彩礼,那是抢钱。但是行为上必须加速这一事情的推广,因此起初默认彩礼这件事是必然的,而政府的不吭声在老百姓看来,那就是支持我们生女儿家庭搞彩礼。

最支持彩礼的群体是哪些?必然是女性家庭,那么怎么落实全民彩礼和执行呢?基层工作者女性占大头,法律法规偏向女性就行。这样男方就没有反抗的办法,加上赚到了钱和传宗接代传统思想共同作用下,男方只有咬咬牙忍了。

至于为何女性会大肆进去执法基层?大规模进去事业编和公务员体制系统?

因为实际上,中国在开始提出产业转型,产业升级时候就会知道必然面临一个阵痛期(既大规模取消人力为多的低端工厂车间推广高科技的黑灯工厂,工业机器人后,低学历低技能低素质加上大龄的农村和社会底层工人会大规模失业),这批人员失业后,只能进行灵活就业和服务员(送外卖这个产业兴起真的是救了一命,不然社会结构问题引发的动荡早五年就要出现)。

因此大量低端劳动力过剩(高端岗位又不够多,无法承接大量的本科毕业生,这也是 90.00 年代清北大量赴美的原因,国内没有岗位使用这批人才)。

国家要缓解这一严重的矛盾和问题,采取的办法就是,大力推广考研,考公。

大规模的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吃公家饭,铁饭碗是最最稳妥的正道,这种实质上反社会主义甚至有点贪污腐败倾向的报道没有指出问题,也没有反对和封杀这些言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因为为了能延缓劳动力进入劳动市场,从而挤压本就脆弱的就业市场,不至于让失业率突然上升所不得已进行的引导(即为了每年能让上百万应届毕业生延缓进入劳动市场,官方暗地里推广考研考编,出国留学等等。)

你在家考研考编,甚至媒体怂恿你二战三战,那么你父母就要多养你两三年,社会就业岗位就能缓解一部分紧张。而两三年依然失败的,要么结婚老公养,要么找个工作,脱离社会几年,好工作也和你无缘,本就稀少的高技术岗位就不会被难么多高学历应届生冲击了。这是一种人为的分流。

而考入公家,吃了铁饭碗和有了编制的小仙女们,一下子成为了人上人,再由她们去基层执法,又正好可以按着国男的头,让他们去支付彩礼,去劳动养家,从而解决了那部分结婚生孩子没有收入来源女性和其家庭的养老,生存问题。

而商人,资本家角度上,鼓吹女权能刺激女性的消费心理(女性基本上情绪消费大于理性消费,零售业消费能力比男性强得多,男性则负责买房买车这种大件消费,拉动国内房地产和汽车制造业),刺激消费能增加工作岗位(从服务员,营业员,客服,快递等等都可以增加劳动岗位)和增加税收。因此商家主导的消费主义也随之而来。

这是一个国家为了维稳,为了解决当时社会养老金缺口问题,为了延缓岗位不足的就业市场叠加商人资本家为了利润而进行的消费主义宣传。共同作用下的多赢局面。

这种局面其实是国家和资本方共同的选择,暂时性获利的是政策倾向的女方。唯一的输家是国男。

这是一种全国上下,全方位角度,系统性的压迫。

如果是过去,这种压迫可能还能延续一二十年,等到国家经济转型成功,局面好转后,纠正过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问题是,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消息的传递比过去大几百倍,而且封杀更加不容易。

08 年建立的中文互联网的墙,有效的阻止了公知挑动发起的几次颜色革命(借由网络信息传递扩大化暴力化矛盾,比如丰田车主 u 型锁爆头事件等等)。这让上头以为对于性别牌,女权主义时会和之前一样能有效处理。结果真正这种经验主义翻车了。

强如美国这个舆论和制造信息茧房的最强玩家也无法阻挡 tt 和小红书对账,从而目前的舆论战已经开始反噬了。

所以在这种媒体疯狂的传播速度下,各种教女性敛财的情感博主网红,各种教女性 pua 男性,各种怎么教女性讨要礼物,彩礼的攻略教程还是出现了。

原本的洗房,骗彩礼,乃至诬告强奸送进去蹲三年又可以分房分财产的手段,全国只有一小部分极端精明不走正道的女性知道。再过去传统媒体纸质每天传播为主的时代,女权这种挑动社会矛盾的思想,是可以压制处理的。所以一开始也没有太重视。

而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部女性只要下载一个某书某音,关注几个网红就能学到了。

因此整个社会道德的滑坡伦理的崩塌是以上层难以预料的速度和破坏力在进行扩张的。

而行政命令往往非常延后,因此这三年可以说是女拳群魔乱舞毫无顾忌的疯狂时刻。

国家这时候哪怕反应过来想要改变也晚了。

当生育率下降端倪出现后,上层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为只要开放二胎就能解决了。没想到这不是生物需求,而且男性生存需求的问题。是直接走错了方向。

到了现在必须矫枉过正,乱世用重典才能解决的时刻了。

现在问题已经严峻到了,如果不在未来五年里矫枉过正彻底解决,那么中美对抗最后结局满料,就祖国一时赢了,也没有足够的人口去支撑和赚取这胜利的果实。甚至还要动摇社会主义的根基和合法性。

农民,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底层建筑,是暴雷的地基和核心。

上层可能之前在山西大同案二审时依然犹豫不决。但是在山西大同后巨大的男性去责任化呼声和上半年生育率崩塌的数据,和巨大的舆论反噬,开始点头想慢慢处理巴西牛排和这次的诬告了。但是反应太慢,动作太小,根本起不到风浪,引导不了男性集体掉头的婚姻和家庭观念。

要怎么解决?不是没有办法,乱世只能重典,矫枉必须过正。

重启那些明显偏离事实的冤案,诬告直接公诉然后入刑,闪婚骗彩礼直接入刑。基层那些明显有问题的执法判罚追责。

这样可以改变社会的风气,那么怎么解决婚姻和生育率关系?

那也有办法,去年开始,女性消费贷款大量暴雷,结婚化债非常普遍。高价彩礼成为了这部分女性最后的救命稻草。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很简单,女方可以要求和收彩礼。

但是 1 婚前公证然后把彩礼钱存入银行监管账户(四大行加上招商之类的可靠大银行)。

2 明确这笔彩礼在女方生育后可以提取并且成为女方私人财产,离婚不予以退回。

婚前需要做体检,遗传病性病艾滋需要告知双方。

征信账户和相关犯罪记录需要去开证。

生育后小孩子上户口需要亲子鉴定加确认。

这种情况下,男方是绝对愿意花这笔彩礼的。从而也解决了大量的结婚化债影响。

这要比开放外籍新娘来的理性的多。

已经是中国目前社会,唯一的解决方案了。

脓疮一定要刺破,不然社会好不了。

有几个长期关注我盗窃我内容发到某音和视频号,百家号的人再抄我可不客气了

知乎用户 来自地球地方 发表

根据其他知友提供的方法,我用我自己的 edu 邮箱举报了,因为这邮箱本来就是实名所以我干脆就实名发了

希望每位朋友都能出自己的一份力

知乎用户 温都尔之翼​ 发表

种种案例已经告诉你答案了。

你要是直接强手裂颅起手,最多也就记个大过。

小红书之类的地方压根不敢讨论你的事。

你要是唯唯诺诺想讲道理,网暴是逃不了了。

瑟提犹得记大过,龙龟全族无尸骸。

知乎用户 Chaos​​ 发表

小红薯上还是好人多啊

知乎用户 萨科塔露拉 发表

目前此人已改名并删除 B 站近期所有动态。

说真的,关注时事多年,这么毫不掩饰的恶意还是独一档,键政所谓的神兔左右之争相比就好像幼儿园过家家一样友善。

如果这人没有收到惩罚,再迟钝的人也应该仔细思考一下自己与挞的关系了,如果蛋挞只在加害你时出现,那些所谓的宏大叙事真的是为你好吗?

知乎用户 小可爱游记​ 发表

网上都在讨论肖同学没有性骚扰,是因为法院的判决。

可是,有人有理有据地分析过吗?

我今天就有理有据地告诉大家,肖同学绝对没有性骚扰杨景媛。

1、男人会对谁打飞机?

假设一个男生要对着一个女生打飞机,该女生必然是仙姿佚貌,否则打不动。

可我们看看杨景媛的长相和身材,试问有多少男生看到它会有性趣的?

恕我直言,它说人家对着它这副长相打飞机,都不说污蔑的问题,它已经涉嫌侮辱人家的审美了。

它之前还发微博说想睡个身材好的男人。它自己也想睡身材好的男人,那它怎么没有自知之明,谁会对它这样的 XX 打飞机?

2、男人一次时长多少分钟?

首先请看杨景媛第一篇诬陷肖同学的帖子:

请注意绿圈部分内容:它说肖同学从下午 18:30 开始对着它打飞机,到了 20:10 还在 “摩擦生殖器”。

这是什么意思?

这说明肖同学非一般人,一次就能弄将近三个小时。

都不说三个小时的问题,根据权威报告显示,大部分男性的抽插时间在 2-8 分钟,超过 20 分钟的都是极品。

而肖同学居然能从下午 18:30 一直弄到 21:10 还不出,这足以打破古往今来所有男人的记录,这个记录恐怕以后也将难有人可以突破。

肖同学真有这么强的持久能力,他还会缺女人?他还需要打飞机?

它以为日本爱情动作片那些男人真的一次能搞那么长时间?那些都是吃药 + 多次的剪辑合成的内容。

它还说它以前有男朋友。它若有过男朋友,男人一次多长时间它不清楚吗?

它若真的和异性发生过关系,又怎会写得出从下午 18:30 对它打飞机,打到晚上 21:10?

说明它从未和异性发生过关系。

在结合它那篇学术论文里大量错误的数据、大量错别字、大量臆造的数据,可以证明它爱撒谎。

3、肖同学妈妈的证据:

杨景媛污蔑肖同学性骚扰事件发生在 2023 年 7 月 11 号晚上。而早在 2021 年,肖同学就已经有私处部位 “痒” 的问题了。他向妈妈述说,都快挠破皮了。

此事发生在 2023 年 7 月 11 号晚上。而在当天下午 13:04,肖同学的妈妈还在给他买药。

请看截图:

男人那个部位一旦痒起来,是特别难受的,会无法控制去抓挠。如果不挠,那个痒的程度会让人发狂。哪怕挠破皮,都比痒要好受。

我为什么知道?

因为我以前也痒过。

有一年夏天,我和队友们去森林徒步,可能是走的时间久了,大腿两侧磨得有点脱皮,导致汗液、细菌侵蚀破损的部位。痒得我边走边停下来用手抓。我甚至要躲进没人看见的树丛里,拖掉裤子抓挠。真的太 TM 痒了。

而武汉刚好也是夏天像火炉的城市,更容易发生瘙痒问题。所以,我很能理解肖同学坐在那里时不时用手抓挠私处的情况。

因此,仅仅是结合上诉三点,就可以排除肖同学是对着它打飞机的嫌疑了。

1、它的长相和身材不足以让男生对它打飞机。

2、不用说三个小时,它能找到打一个小时都不出的男人出来,我现场直播给它磕 10 个头。

3、在它诬告人家挠私处的痒是对它打飞机之前,肖同学已经有证据显示两年前那里就痒了。

本文作者:小可爱

写于 2025 年 7 月 30 号晚上

武汉大学杨景媛为何要诬陷他人?

知乎用户 Mark 16 鱼雷 发表

下次就只能这样了

知乎用户 Chromium 发表

她的朋友圈(来自百度贴吧 https://tieba.baidu.com/p/9904203386?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83.1.2&st=1753557354&is_video=false&unique=E596A26292D5E037EE7E16A615E84791

看来今天凌晨一点半她发了又秒删的那条逆天言论只不过是临近崩溃之下的精神胜利法呢 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时不时表达各种 “我赢麻了”,却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败,又蠢又坏又要面子的小人是这样的

知乎用户 白术 发表

跑个题

有时候在一个女拳盛行的学校也挺… 反正我经常很无语

为什么还要找理由开脱

好气啊突然好生气啊 结果还往往是这种人最吃香

知乎用户 好名字早都被抢了 发表

江苏师范大学起手自由搏击,最后不也就是个处分。你啥也不干傻等学校处理,最后也要处分。这选择题不要太好做

知乎用户 这社区没救了 发表

兰州女 + 加武大硕士这个组合是有毒吧?

希望身边有这种组合的人能注意点

现在各高校男生多的社团,真的有必要在招新之后对新入男生社员开展 “保护男生安全” 的主题讲座。而且要把相关视频发到社交网站上。

而且要把这个变成全中国各高校自发组成的活动。这样的话,通过去中心化,也不用担心铁拳。

知乎用户 上海杨家生煎 发表

我认为,给一个纵然诬告的大学捐款,是在作恶
那问题来了?哪个武大校友最出名,雷某
不把火烧到雷某那里,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只要跟雷某关联上,其他手机、新能源的粉丝会助力的

知乎用户 别问我是谁 发表

听说被诬陷的男生已经得了精神病。而精神病患者好像在刑法上是无行为能力人吧?

既然这个小仙女拒不认错,诬汉大学也拒不撤销处分决定。接下来这位不用负刑事责任的男生应该怎么做,还需要提醒吗?

知乎用户 未设置的未命名 发表

好巧哦,帮大家恢复一下记忆:

**今年的:**网瘾少年逆袭雷军奖 / 刀哥 / 最年轻正教授 / 副教授抄袭学生论文

**去年的:**选调生 / 考研门

**前年的:**新闻学生饿死日本 / 舒红兵

华科这招太狠了

知乎用户 GOPE​ 发表

好好,这件事情的意义在于,让男性第一次开始重视和学习使用规则武器

有系统里面的朋友应该知道,不少部门是有隐藏的举报渠道的,这种渠道因为处理结果直接和 kpi 挂钩,因此会故意藏的很深,就是为了不让普通人发现。 但是女权因为高组织性,这些渠道早就是内部文档共享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事件她们能第一时间迫使系统发声。 平时半年没一个人反馈的 kpi 渠道突然上百人投诉,而且没有减少趋势,而这又和你年终奖挂钩,换你也想和稀泥赶紧糊弄过去。

希望这件事情能让男性也注意到这些规则通道,这只是一个信息差,没有任何学习障碍。

PS:我有当地税务的朋友,所以知道他们有这么一个暗门。 但是我并不知道其他部门的暗门在哪里,甚至同一个部门,不同地区的渠道也是不一样的,还可能过几天这个入口就藏到其他地方去了。

女拳的高组织性,让它们甚至有人专门维护这些信息,从而能把这些信息在必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同步出来,甚至手把手给图文教程,对规则算是摸透了。

知乎用户 小仙女 发表

武汉大学在只听了她的一面之词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的对男生进行的处分。

知乎用户 琴棋书画 发表

我希望所有男性了解一件事情,“利比亚斜塔永远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罪的男性”。

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有男站男,有女骂女,遇事先搅混水绝不等于帮助犯罪群体,而是避免舆论绑架司法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且不论当前司法公正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即便这样等待司法公正判决对于大多数东大男性都是一种奢望。

知乎用户 天青色等烟雨 a 发表

我真好奇,做出这些处罚的领导,是真不怕学生和领导层自爆啊?

如果我被这样搞,谁也别想活了。

知乎用户 下北泽 114514​ 发表

如果这个男生往后变成一个仇恨女性的反社会分子会咋办,然后再制造出一个大新闻。看看武汉大学还能不能绷得住。

知乎用户 李口嗨 发表

已经向香港浸会发了邮件,期待能为杨某正常入学做出一份微小的努力

知乎用户 Why me 发表

对于杨景媛《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经济学分析》硕士学位论文的质疑

本来看文献已经很累了,看到这个就更加睡不着了,我就想质疑一下她,万一抽检老师能看到,万一能够撤销学位 这不就少一个知心大姐姐,以下是正文。

该文可能存在事实口径、变量构造、策略识别、统计推断与讨论逻辑等方面存在系统性、根本性缺陷。核心结论与自身结果相互矛盾,关键变量口径错误,后续回归解释基础不成立;设计不足以支持因果叙述;讨论部分多处推断脱离证据,语言文字稚嫩,意思表达浑浊。具体内容如下:

1. WHO 发生率数量级错误:文中 P13 页,标黄段落与红色段落自相矛盾,属严重事实性错误。

2. NFHS 家暴变量均值的定义不清,报道结果内部紊乱:表 4.2 显示是否家暴均值为 0.0280(2.8%),但表 4.3 中表明 “过去 12 个月偶尔” 和“过去 12 个月经常”的合计比例尤其是,家暴行为 1、2、3、4,普遍在 7-20% 的区间;与 2.8% 严重不符。极可能将 “过去 12 个月经常” 或单一条目编码为 1、其余均记 0,从而低估总体家暴发生率。未能明确构造口径(终身 / 过去 12 个月 / 任一条目发生)、合成规则与加权方式,并做一致性校验与敏感性分析。当前口径混乱导致后续回归结论基础可能不成立。

3. 结论,标黄语句和标红语句存在冲突,未做统一口径与范围限定,容易误导读者。

4. 摘要中称:“在印度,高种姓的降低水平明显更快” 。但表 5.5 回归系数全部为正;NFHS3 阶段 “高种姓更高”,NFHS4 阶段 “低种姓更高”,均非 “下降”。该表述与实证结果不吻合,需补充定量证据。

5. 结论称 “印度高种姓群体中,生育对家暴的影响在逐渐减少”,并臆测因“违法成本较高、北方邦 NGO 活跃”。但正文未提供相应 NGO 活跃度或违法成本的度量与检验,且前文基准 / 事件两套口径方向不同,难以推出“逐渐减少” 的时间趋势推断。未有定量证据证明。属因果叙述跳跃。

6. 摘要称 “印度城镇影响要大于乡村”,但分阶段结果显示 NFHS4 城镇系数小于乡村 (城镇 0.00452 < 乡村 0.00613**),结论过于武断。

7. 研究关键数据描述含糊不清,单纯说明经过 “数据筛查”,质疑数据处理的严谨性与和理性,并且表达 “剩余样本量为一万余个”,如此表述不应当出现在学位论文里。

8. 同时作者多次自述 “样本量限制导致显著性略有瑕疵”。在小样本与 90%CI 前提下做多重异质性并下强结论,质疑统计稳健性不足。; 结论段未提示推断不确定性与外推限制,未区分中国与印度在方向和强度上的显著差异,结论过于武断。

9. 头胎性别为 “人工推算”,缺失约 26%,仍得出“头胎女孩导致更多家暴” 的强结论,存在严重选择偏差风险。作者已承认该变量缺失重且可能选择偏差,但仍据此提出机制性解释,欠妥。未进行敏感性检验

10. 多处将 Kleven 误写为 Kelven,文中还出现 “Kelvin 个人主页”。参考文献与方法来源指认错误,不符合学位论文规范。

11. 结论矛盾,将 “相关性回归 + 事件研究因果” 混写为统一因果陈述。第 7 章开头直接下结论 “生育使家暴上升… 在中印均成立”,随后又写“在印度,生育后家暴发生率开始下降”。感觉是 (1) 基于双重固定效应的相关性发现;(2) 基于事件研究的因果效应估计,并明确印度总体为负向、特定高教育群体可能转正的异质性。而非在同一段内给出互相矛盾的总括性判断。

12. 提出 “母职惩罚解释了中印均通过外部选择降低→家暴增多”,但与印度全样本负效应相违背。第 6.3 节先说明印度总体为负,再在同节下段宣称 “经过验证,在中印,生育都通过母职惩罚导致家暴增多”。该“经过验证” 缺乏直接证据(例如以母职惩罚作为处理强度的交互事件研究,在印度全样本并未展示转正)。为什么不进行 DID?

13. NFHS 家暴模块抽样与术语错误。文中 “从每个家庭中随机抽取移民妇女进行家暴板块测量”。NFHS 家暴模块是对每户择一名合格女性实施并使用专门的家庭暴力权重,并非 “移民妇女”。会误导读者理解样本代表性与权重使用。需改为 “对每户抽取 1 名合格女性并使用 DVR 权重”,并在方法中说明权重与复杂抽样设计。文本未见任何权重说明。

14. NFHS3&4 并用,但表 4.2 仅用 NFHS4,数据的统计口径是否一致。描述性统计标注 “数据来源为 NFHS4”,而实证多处宣称使用 NFHS3+NFHS4。应分别展示两轮的家暴口径与权重后再合并或在事件研究匹配中说明如何跨轮对齐。存在口径切换风险,数据、结果结论不严谨。

15. 中国 “是否完成生育” 的定义混用年龄阈值与“最小子女 < 17 岁”,易致系统性偏差。

16. 是否母职惩罚的构造数据来源与 NFHS 就业变量样本量不匹配? 文本称 “参照 Kelvin/Kleven 以人口普查构建拟面板并按省 × 教育估计母职惩罚”,但同时又在 NFHS 中报告“是否就业” 样本量 85883。两套来源与样本口径需对齐并说明如何将普查口径的母职惩罚映射到 NFHS 个体层回归,当前未交代。

17. “双重固定效应” 误用或者描述不清。本文的数据为重复截面,个体固定效应不可获取。文中称 “拟面板小组回归”“双重固定效应”,但未说明小组构成 (省 × 出生年 × 教育 × 城乡?)、是否采用组均值与组规模权重、误差项聚类层级。是否应该对照 Deaton(1985)、Moffitt(1993) 与 Kleven 实现细节,当前不可复现。

18. 中介分析框架混乱。声称 “母职惩罚→外部选择下降→家暴上升”,但未进行中介回归 / IV 中介或分解。当前仅以相关性支持,未有因果中介分析,结论空洞。

19. 图注反复使用 90% 置信区间且未说明原因。通常应报告 95%CI 并提供标准误及 p 值。当前选择 90%CI 会系统 “看起来更显著”?但是否 95%CI 就不显著?

20. 文中错别字频出,质疑严谨性和专业性;

21. 参考文献表中外文文献信息不全、年份与拼写不一。正文多次引用 Aizer、Anderberg、Kleven 等,但参考文献段落信息不完整

22. 模型推导存疑

知乎用户 射手夸夸​​​ 发表

在不该退让时,千万不要以为妥协就可以息事宁人。

被害人大一涉世未深加上现版本太差,落了个前途尽毁,身心交瘁,可惜可怜。

不论是此事,还是之前的大同订婚强奸案,或是维权两三年的成都地铁诬陷偷拍案等等。类似事件都是因一开始的错误妥协使得局面不可收拾,不仅自身,连着对应的学校、公检法和地铁工作人员也陷入被动。本事件为例,第一份认下偷拍(其实是被偷拍),第二份就要认下性骚扰(提出惩罚要求),第三份还要其父母签字确认。

我在四年前看了一本书(邓时代),宁肯牺牲自己也拒绝做肯定文革的提议,“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后面复起才能主持写第二份 “历史决议”,才成了总设计师。

人这一生,有许多是非对错是不能妥协退让的。表态之后,再想用事实推翻错误,破镜岂可重圆呢

更新:贴一篇版本攻略

新时代男性版本指南—从订婚强奸和诬告案说起

知乎用户 会玩智能手机 发表

去年付某因虐猫被武汉理工退学。现在这个 cs 的诬告导致受害者患上 PTSD、受害者家属郁郁而终,绝对称得上家破人亡了。武汉大学还不发力?连武汉理工的魄力都没有吗?

知乎用户 斯科特朗 发表

上某站看了一下,它那条嚣张威胁未来继续举报当事男生的动态删除了,但看了下它的其他动态,确实是当事 “人”,女醛的成分非常纯正。

某站上确实有不少和它臭味相投的支持它,不过这些生物的动态很多也被冲了,正义的群众还是多。但这个事吧,还得看当事男生自己。你都被追杀成这样了,法律上胜诉但依然被对方无限期追杀,不仅已经让你社会性死亡,连以后的人生也会被毁,你还能忍吗?

规则内的极尽暴力被人家玩明白了,而且已经明确要继续追杀你、确保你的人生毁灭,这个时候你还要眼睁睁看着她继续 “美美” 生活吗?

对这个男生来说,他以什么方式应对,终究是他个人的选择。别人再正义也无法帮助他彻底解决长期并将继续被此女迫害的问题。

自己的人生和未来都被毁成这样,至少同样力度的举报要有吧?指望别人帮你举报?去香港相关大学找校方和领导总会吧?难道规则之内的回击都不会吗?你的人格和尊严在哪里?


看了

@思辩

的回答有所感,关于杨姓女是否为女同以及女同打醛这点,展开说说吧,以下内容转自我的评论,增补一些图片进行说明:

您发的这张图,我昨晚也看见了,当时第一感也怀疑它是女同,因为 “味” 太重了。

但也看到了有人发的应该是它高中时自填的小卡片,性别填 “女”,性取向填 “……”,对象填了一堆男明星。性取向填的省略号应该是无语的意思,默认为男,不然以高中时的中二,应该填男女皆可或直接填女,我认为在她成年前还是自认直女。

当然,此女上高中时 LGBTQ + 文化还未在我国广泛传播,因此她读大学后很可能在广泛接触国外多元性别性向文化后为了赶时髦和更方便打醛改为自认女同。

为什么说是赶时髦和更方便打醛?如果是女同的话,彻底和男性没关系了,还打啥醛呢?自称女同,还整天打醛或者捞男人的钱,这不搞笑吗?根本上,这些东西自称或自认的女同身份就是个噱头,纯粹后天宣称,没男人追就自称女同掩饰尴尬,好像不是男人看不上她,而是她对男人不感兴趣一样。

您提到的谭 zhu,我认为也是后天自称女同,灵活性向。宣称半天性取向为女,却整天和男性勾搭在一起大把捞金,标榜女同纯粹是为了对冲自己的捞钕身份,让自己看起来好像不是专对着男人捞一样。

它们非常善于营造一种 “我们对男人没兴趣” 的假象。

把自己说成无 xing 需求,把每个男人都说成 xing 需求拉满;

把自己说成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把每个男人都说成上赶着传宗接代。实际多少情侣中,男方真对领证和生育无所谓,它们反而破. 防了;

把自己说成无论年龄多大什么条件,总会有男人过来送彩礼,把男人说成 “压抑了”“求女而不得”。

因此当现实中的它们从来不被男人关注和追求时,它们的自尊让它们下意识标榜自己 “不想结婚生育”“对男人没兴趣” 以掩饰尴尬。“女同”这种蹭上欧美白左思潮和它们自身媚外思想的身份,完美符合它们的需求。于是一个个自称女同,搞出各种全钕笑话。

也正因为它们的思想来源是长期缺乏男性认同导致生恨,所以她们的底色永远是醛师,底层代码就是恨楠、打醛。

因此和您的观察不同,我长时间关注的那些自称女同的 “人”,醛师的浓度非常高。现在社会对同的接受度还没达到欧美那种水平,因此它们还不敢太露骨地拿同说事。当然,对它们来说,打醛才是它们最重要的方法论,根本目的是捞钱。自称女同也不影响找男人爆金币,甚至女同之间也索要彩礼,然后就 “变得陌生了”。

当然,再去分辨谁是真女同、谁是假女同已经毫无意义,就像分辨真假女醛一样没有任何必要,因为她们万变不离其宗、跳不出恨楠这个圈。只要认清了她们的根本目的:彻底压垮和摧毁男性人格、建立特权地位、永远 bo 削男性,无论她们使用什么身份,都会被人一眼识破本质。

PS: 女醛仇视 mtf(男转女)不是啥新鲜事,全世界范围都有,比如 J.K. 罗琳,无非是不想让它们认为的 “男人” 来分享自己的 ZZZQ 优势;女醛对男同则是时而拉拢时而打压,根据自己的需求而定;通常来说,女同和男同光谱接近,在世界范围内这两个群体常站在一起为性少数群体摇旗呐喊,至少也不会把矛盾放在明面。只有一个国家内的女醛,极度仇视男同,连带着和女醛群体高度重合的女同一起对男同群体极尽羞辱,你们猜是为什么呢?

知乎用户 南拳英杰劲夫兄​ 发表

妥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女性思维

我在规则内玩残你,你也奈何不了我

所以就有了被害者被整得真正意义上的家破人亡之后,还要被恶人网上贴脸嘲讽一样

最后再说一万遍,以警世人:

当你遇到这种事,还在想要不要反击的时候,你就要知道,这是你这辈子最后一次距离它这么近的时候,也是你与她最公平的一次对决的时候,过了这个时候,不管是舆论还是一切的一切,都与你无关,你最好后续,就是等来一句轻飘飘的道歉。

如果你参考的文献是胖猫,那你活该

但如果参考的文献是胖虎,那恭喜你,起码她没有赢!

别让它说这种嘿话,让它和我的拳头说去吧!

天道残缺匹夫补,只为苍生不为主!!!

反抗不彻底,就是彻底不反抗!!!!

女拳们,

欢迎来到男性吹起冲锋号的世界!

知乎用户 种地红眼猎犬​ 发表

大家都是搞学术的,建议不要从风俗道德入手,应该从学术道德出击,毕竟没道德还能当鸵鸟装死,硕士学历没了那就真的喜闻乐见了

第一,有关于文科方面的,隔行如隔山我不太懂,但是这个通篇错别字,这么说吧,我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要写成这样,我大概率都得挂科。(图 1.1 来自知乎评论区,我原来觉得不会这么离谱,后来去 cnki 上一看发现还就这么离谱)

第二,由于贴主今天休假正在摸鱼在网咖打游戏,所以 spss 和 origin 手边都没有,仅用 wps 和 webplotdigitizer 对争议图例(图 2)数据进行扒取,并对图片进行线性拟合(见图 3),得出图片线性拟合为 y = 0.1067x R2 = 0.1083,扒取的数据见附件

[

test data.csv

2.3K

·

百度网盘

](https://pan.baidu.com/link/zhihu/7BhXzSuchki2QsdHJzMshzd1TyVZh1NQU0JF==)

通过对数据的抓取及重新绘制,可以看出杨同学的线性拟合还是没有对数据进行调整的,可喜可贺可喜可贺。但问题在于,从散点图的分布趋势上看,这个分布完全无法通过线性拟合得出可靠结论,最多可能只能看出有正相关的趋势,本科的理工科同学对线性拟合应该比较了解,化学的标曲的可靠性就看 r 方的数据,小于 0.95 的基本上属于不可用状态,那么杨同学神奇的用一条 r 方仅有 0.1 的数据得到了看到随着生育数量的增加,家暴发生率也不断上升这一结论(最搞笑的是,这一句讨论里还有语病)

综上所述,我对杨同学的基本统计知识提出质疑,并对其语文素质和学术道德提出怀疑,最后我想对武大的培养系统提出重大质疑,理论上硕士毕业论文需要经过导师,校外 3 位专家学者的盲审以及学术答辩委员会的审核,同时在第二年还要有被抽教育部盲审的可能,仅以目前文章的水平,别说是硕士毕业论文,就算是本科的水课结课论文都不够格。

知乎用户 子昂子昂 发表

恭喜发现了系统的 BUG,比萨斜塔在纵容她们!有想法的,赶快去针对她的论文抄袭,去行动!

知乎用户 烟火 发表

这个法官不容易,差点让她爆破,能顶住压力实属不易。如何评价武大图书馆诬告事件女主杨景媛长期威胁当事法官?

知乎用户 结局总是一场空白​ 发表

今日朱军,明日诸君

知乎用户 张三 发表

杨景媛已经或即将进入香港浸会大学,这女的就是国内做了这事才能进香港浸会大学,这对她来说是加分项,相当于投名状。

投名状有不同形式,如已知:报告自己知道的国内机密事件、汇报其他同学的思想异动,家庭情况;通过写文章、发表演说颠覆中国人认知。

挑拔民族矛盾,如声称少民被虐待,或是以少民身份,嘲讽、污蔑、攻击汉族。

最近不少是要求在中国搞出有影响力的性别对立事件,四川大学的张薇就是想走这条路,只是她自己把事搞砸了,成功的也不少。

相当多的英美大学,包括哈佛、耶鲁所谓的常春藤名校,有着宗教头衔或背景的大学,如香港浸会大学、NGO、美国国际开发署、美国民主党,各种基金会,如:民主基金会、福特基金会、开放社会基金会,这些组织机构间都存在关联。

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些组织机构一直在中国寻找代理人,这些人是它们心目中,在未来执掌中国的理想人选,它们的这套搞法在很多国家都成功了,让其代理人成功上位,以达到控制该国的目的,如蒙古总理就是蒋雨融的哈佛同学。

中国高校、教育、文化领域内它们的人相当多,主要集中在在文科领域。

-—————————-

对于以下大学毕业的非公派文科生,中国人需要格外警觉,包括:

对于以下大学毕业的非公派文科生,中国人需要格外警觉,包括: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乔治城大学、杜克大学埃默里大学波士顿学院韦尔斯利学院福特汉姆大学、波士顿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爱丁堡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埃克塞特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华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圣母大学

-—————————-

那么为什么杨景媛她们为什么会把目标对准中国男性呢?在中国制造性别矛盾,男女对立,这是美英敌对势力到目前为止,在所有颠覆中国、与中国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唯一有效的领域,不仅有效,还相当成功,其最成功之处是造成中国出生率急剧下降(有专家说是经济原因,但中国历史上经济差的时候是大多数)。

杨景媛类似事件表面看是人民内部矛盾,显得还比较滑稽,但其内核是敌我矛盾。

希望中国执法机构、高校管理者在未来处理这类事时,能保持警觉,不要轻易就被敌对势力利用。

-—————————-

从司法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强奸大国,第二名是印度,且每年因强奸罪定罪的人数,中国是印度的 7 倍,中国遥遥领先。

把几组数据放在一起对比研究,感觉实在是古怪。

-—————————-

第 1 组数据

2017 年,中国因强奸犯罪被起诉的男性为 7550 人

2024 年,中国因强奸犯罪被起诉的男性为 3.8 万人,7 年间增长了 400%,无论是人数还是增长率,都是世界之最。

在近 7 年时间里,增加了如此多的强奸犯,是否表示中国男性道德水准呈断涯式下降?

-—————————-

第 2 组数据

世界范围内,因为强奸罪名被起诉后,被定罪的比例为 5% 至 30%

中国男性因为强奸罪名被起诉后,被定罪的比例为 96%

定罪率为何如此之高?是否存在诬告行为?

从公开媒体可知,2024-2025 年间,澳门发生了 8 起大陆女性控告男性强奸,但结果是被全部判定为诬告或是女方亦存在重大过失,其中有数起是女方向男方勒索钱财,甚至是惯犯或有组织的团伙。这些大陆女被澳门司法当局反向追责,以诬告罪名送法办或控告。

-—————————-

第 3 组数据

2017 年,中国人口出生率是 12.43/‰

2024 年,中国人口出生率是 6.77/‰

中国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中国男性因强奸罪名被起诉急剧上升,都开始发生在 2017 年,这 2 个数据间是否存在关联?

有专家解释过,人口出生率下降与当前经济下行有关,但中国历史上,经济不好是多数时候。

-—————————-

第 4 组数据

2024 年,中国男性因强奸定罪的人数为 3.6 万人

2024 年,印度因强奸定罪的人数为 5000 人

中印两国人口数量都是 14 亿,是否说明中国的强奸严重程度是印度的 7 倍?

-—————————-

第 5 组数据

在中国常住的外国男性约为 40 万人

2024 年,短暂到中国旅行的外国男性约为 2000 万人

多年来,外国人,在排除华裔血统后,在中国因强奸犯罪被起诉、被定罪的人数几乎为零

是否说明外国男性在中国都是品德高尚的好男人?

进一步推演,“性骚扰” 一词,是否仅针对国男?

-—————————-

说一句诛心之论,西方敌对势力针对中国的攻击是全方位,甚至可以公然造谣,谎话张口就来。在司法制度上,攻击过中国的禁毒政策、死刑制度。但对于中国强奸犯世界第一,遥遥领先这件事上,所有西方媒体都保持沉默。

如此好的攻击点,西方媒体、议会却放过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西方不愿在这件事上刺激中国,他们希望中国保持现状,中国保持现状对他们有利。

知乎用户 三金又三斤​ 发表

以前唐山那事吧,

我还反应挺激烈的

现在完全理解那几个老爷们的做法了。

知乎用户 Aaron liu​ 发表

同志们,已发送。其它人发的时候记得把这两张图附上。

知乎用户 曹丕 158 发表

我想知道诬告犯罪在中国发生率是多少,有强奸罪的十分之一吗??

目前这种指标 kpi 体系之下诬告往往就能办成铁案。

知乎用户 肯 · 迪安桑 发表

我的另一篇回答写的更为详细,但已被折叠。网盘资料是一模一样的,大家参考使用,留档保存,赶快散播。

网友质疑武汉大学杨景媛硕士毕业论文疑似使用 AIGC 完成,是真的吗?如果是真,会受到哪些处罚?


已整理好举报材料,请自取

链接:

夸克网盘分享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举报的相关邮箱地址:包括校长、书记、教育部、教育局、学术委员会 xsxf@whu.edu.cn;jc65608550@163.com;sjxx@whu.edu.cn;xzxx@whu.edu.cn;12391@moe.edu.cn;CDIEMS@whu.edu.cn;EMS@whu.edu.cn;

人人出一份力,给肖同学争一分公道,也给我们这些 “郭楠” 争口气!

学术不端行为举报信

致: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

事由:举报硕士论文《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严重学术不端

贵校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4 届硕士毕业生杨景媛(学号:2021201050035)的学位论文《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导师:郭汝飞副教授)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造假、文献引用失实、图表伪造、引用歪曲与伪造、方法论误用、变量定义操纵、参考文献混乱等多项学术不端行为,具体事实如下:

一、数据造假

1. 篡改 WHO 报告核心数据(第 1-2 页)

论文声称引用 WHO《全球、区域及国家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发生率调查》称 “全球 27% 女性终身遭受家暴”(第 1 页)。

**事实:**WHO 原文为《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的 2018 年估计值》(Violence Against Women Prevalence Estimates, 2018),性质是系统性文献综述(systematic review),非原始调查。论文虚构 “调查” 性质,误导数据来源权威性。

**伪造推论:**论文称 “27% 数据对应全球 6.41-7.53 亿受害者”,实为 WHO 基于 15 岁以上已婚 / 有伴侣女性群体(非 15-49 岁适龄女性)的推算,故意混淆统计口径。

2. 虚构中国社科院家暴数据(第 2 页)

论文称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显示近 30% 家庭成员遭受家暴”。

**事实:**该数据原始来源为 2003 年《检察风云》等非权威媒体报道,且被《1995-2005 中国性别平等报告》明确列为无可靠信源数据。社科院从未发布此结论。

3. 伪造印度 NFHS 调查结果(第 9-10 页)

论文引用 “印度 NFHS-5 数据显示 32% 已婚女性遭受家暴”,但 NFHS-5 官方报告显示:仅 18-49 岁女性中曾遭受肢体暴力者占比 28.8%(含非伴侣暴力),且论文混淆 “肢体暴力” 与广义 “家暴” 概念。

4. 样本量矛盾与虚增

论文表 5.4(基于印度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NFHS4(2015-2016 年调查)全样本量为 82900,但城镇子样本量为 134063、乡村子样本量为 345410,子样本之和(479473)远超全样本量,存在数学上不可能的统计错误;表 5.5 中 NFHS4 低种姓样本量 375747 同样远超全样本量 82900,明显属于数据伪造或篡改。

**证据:**论文第 47-48 页表 5.4、表 5.5

二、文献引用失实

1. 恶意误译 WHO 报告标题(第 1 页)

将 WHO 报告标题 Violence Against Women Prevalence Estimates, 2018

歪曲为《全球、区域及国家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发生率调查》,虚构 “调查” 二字以捏造数据可信度。

2. 伪造低生育率国家数量(第 10 页)

论文称 “联合国预测 104 国生育率低于 2.1”,

**事实:**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 2022》明确统计为 97 国(论文数据超实际 7.2%)。

3. 中英文关键词不一致,核心概念混淆

中文关键词为 “生育;家庭暴力;母职惩罚;社会规范”,英文关键词为 “Fertility; Domestic Violence; Outside Option; Social Norm”,其中 “母职惩罚” 与 “Outside Option(外部选择)” 完全不对应,违背学术论文关键词规范。(证据:论文摘要页)

4. 参考文献重复、缺失与伪造

参考文献中 [43-44]、[59-60]、[87-88]、[101-102] 为重复条目;多处正文引用文献(如 Goldin,2014;Daouli 等,2009)未在参考文献列表中出现,属于 “引而不注”。(证据:论文第 10 页、第 62-66 页参考文献)

引用 “Kleven,2024” 的伪事件研究法,但实际该文献为 Kleven 2022 年 NBER 工作论文(WP30176),论文刻意篡改年份以夸大文献权威性;虚构 “Harvard Review of Economics” 期刊及刊载论文,该期刊实际不存在。(证据:论文第 17 页、第 65 页参考文献 [82])

5. 引用源歪曲与断章取义

论文称 “2021 年印度 NFHS-5 数据显示 32% 的已婚女性遭受家暴”,但 NFHS-5 原文中 32% 为 “18-49 岁女性遭受的所有暴力类型”,并非 “已婚女性遭受的伴侣暴力”,属于刻意篡改数据内涵。(证据:论文第 2 页,NFHS-5 报告第 643 页)

三、图表伪造

1. 图 2.4(全球生育率与家暴率散点图)数据脱离实际(第 16-17 页)

论文拟合线显示 “生育率与家暴率强正相关”,但 WHO 原始数据中:

东亚生育率 1.3-1.8,家暴终身率仅 20%(全球最低);

撒哈拉以南非洲生育率 > 5,家暴率 33%(非最高)。

**图表数据点完全偏离真实值,**涉嫌人为篡改坐标。

2. 图 1.1(中国家暴趋势图)引用无效信源(第 2 页)

标注 “2020 年数据为预估”,但采用非权威媒体《检察风云》“30%” 数据,违背学术规范。

四、研究方法误用,因果推断逻辑失效

1. 伪面板数据构建违规

论文声称参照 Kleven(2024)构建 “拟面板数据”,但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1990、2000、2010 年)为横截面数据,无个体追踪信息,通过 “年龄、婚姻状况” 等匹配的 “面板” 实际为虚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完全不可靠。(证据:论文第 38 页、第 46 页)

2. 事件研究法应用错误

论文基于仅 280 个匹配样本的 “拟事件研究” 得出 “生育后第三年家暴率上升” 的结论,但样本量远低于统计方法要求的最小规模,标准误与置信区间均无意义,属于方法论滥用。(证据:论文第 49 页图 6.1 及分析)

五、逻辑混乱与低级错误频发

1. 时间与事实错误

论文称 “新中国成立后总人口从 1049 年之前的 5.42 亿增长到 1970 年的 8.30 亿”,“1049 年” 明显为 “1949 年” 的笔误,且未在修订中更正;混淆 “《离婚法》” 与《婚姻法》,将 2001 年《婚姻法》修正案错误称为《离婚法》。(证据:论文第 4 页、第 2 页)

2. 图表与文字矛盾

图 2.15 对 “生育数量与家暴率” 的散点图进行强行线性拟合,数据点分散度极高,却声称 “呈显著正相关”,违背统计图表规范。(证据:论文第 24 页图 2.15)

六、其他问题

核心概念混淆:将 WHO“亲密伴侣暴力” 等同于 “家庭暴力”,扩大统计范围(第 1 页)。

关键数据无溯源:如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 1990 年家暴率 30%” 未标注问卷条目或公开数据库编号(第 2 页),违反实证研究规范。

以上,详见附件。

请求处理

该论文通过篡改数据、伪造图表、曲解文献等手段构建虚假结论,已违反《武汉大学学术不端行为查处办法》第四条(一)(二)款。鉴于学术不端行为严重损害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原创性和公平性,破坏贵校学术声誉和学位授予的严肃性,本人恳请学术委员会:

1. 立即启动正式调查程序,对杨景媛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进行严肃、客观、公正的审查。撤销杨景媛硕士学位;

2. 要求被举报人及其导师就上述疑点作出解释,并提交相关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证明材料。追究导师郭汝飞副教授失察责任;

3. 根据调查结果,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教育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以及贵校相关规章制度,作出公正处理。

4. 请贵单位对举报人信息予以严格保密。

公开调查结果以正学风!

知乎用户 Segundo​ 发表

一些闲话

武大诬告案(在此并不认同「武大性骚扰案」这样的称谓,因为性骚扰在这个事件中已经被证明为子虚乌有,如果非要说性骚扰,女方这种叮当猫行为似乎更贴近性骚扰一些)中,我从近两年前了解到相关情况之时,就感觉这个案件不见得如显现出来的简单,因为女方的行为(按头要求男方写保证书,男方家长 / 校方 / 警方多次要求下女方均不出面等等),给人一种蓄谋已久,强行赚男方本人 / 家人入彀中的机算。而今裁判文书让男方沉冤得雪之际,女方仍于网络平台狺狺狂吠,大有不将男方肉体磨为齑粉,精神踏于脚下誓不罢休之气势。足见其用心黑暗,手段狠辣,虽虺蛇之毒,豺狼之恶,仍不可及其之万一。

我向来是一个不太喜欢在网络上发表意见的人,众所周知,在网上多说话很多时候未必有好果汁吃。但这件事情上我感到了警惕。原因有三:

其一,女方在香港,我也在香港。虽然几率渺茫,但如果哪天这尊大神准备拿我开刀祭旗,纵使我断然不会行性骚扰此等下作之事,对我自己的清白之行抱有信心,也有信心不会如男方一般乖乖就范,但此种癞蛤蟆趴在脚面上之事还是令人作呕。何况现如今网上 “奸出妇人口” 之拥趸依旧甚众,香港监控摄像头又不如大陆一样俯拾皆是,若强行诬我有登徒浪子之行,即使最终可以洗脱冤屈,时间,金钱,精力之糜费怕是难以得免,有这时间跟无赖徒费口舌,还不如多去打两把游戏来得开心。

其二,女方构陷男方的手段不见得几多高明,但执行力甚为强悍。网上最新的信息中,女方甚至已经有以自杀为借口逼迫法院庭长 / 审判员尽快作出判决的行为,背后是否有团队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尚不可知。

其三,也是最令人警惕的一点。此前性别冲突之议题,女方或如雾都某竹之求财,或如某川西某薇之求利,或为秀场某笠之求名,凡此种种皆有所求,都可认为是利益驱使下之行为。然而此次事件中,女方的诉求只有一个:男方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或是名声,都要彻底死亡,不仅需要死亡,还要踏上一万只脚,扔进粪坑。这种不死不休,实在令人骇人听闻。此种刻骨,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过如此,但行杀父夺妻二遭反噬,总是恶有恶报,对手无寸铁,已被证明无罪之男方仍恨意丛生,实难想象若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会有怎样不堪的后果。

有人说,女方这样做无非是想向某些人纳投名状,换取一张前往西方国家政治正确群体的门票。但女方之前一系列行为,隐隐约约给人团伙作案的观感,若是团伙作案,在这样风口浪尖的时候,仍然对男方不死不休的追打,倘愚蠢至此,那也真是求仁得仁。

现在女方已确定在港,而她的照片早已铺天盖地,想要防微杜渐也非难于登天。只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还是希望,这次每个人为男方正名的每一分努力不至唐捐,让每一个坦坦荡荡的人,都能坦坦荡荡地活好没一分每一秒。我也会尽我所能,为正义的力量发声。

P.S.

之前有人在知乎上发了女方的硕士毕业论文,经济学的部分,我是不懂的。但看了论文的图表部分,我只能说大受震撼:

难道经济学的数据做线性拟合的时候,不需要计算 r^2?

20250801 0012 更新

这两天尝试在香港本地媒体搜索相关报道,除 HK01 之外,部分媒体给出了相关报道:

HK01「大國小事」板块针对事件的另一篇报道:

https://www.hk01.com/%E5%A4%A7%E5%9C%8B%E5%B0%8F%E4%BA%8B/60261124/%E6%AD%A6%E5%A4%A7%E6%80%A7%E9%A8%B7%E6%93%BE%E6%A1%88-%E6%95%97%E8%A8%B4%E5%A5%B3%E7%94%9F%E7%82%AB%E8%80%80%E9%A6%99%E6%B8%AF%E8%AE%80%E5%8D%9A%E8%A2%AB%E8%BD%9F-%E6%B5%B8%E5%A4%A7%E7%A4%BE%E5%AA%92%E9%81%AD%E6%B4%97%E7%89%88%E5%BE%8C%E5%9B%9E%E6%87%89

明报:

https://news.mingpao.com/pns/%E4%B8%AD%E5%9C%8B/article/20250729/s00013/1753725332552/%E6%AD%A6%E5%A4%A7%E6%80%A7%E9%A8%B7%E6%93%BE%E6%A1%88%E6%95%97%E8%A8%B4-%E5%A5%B3%E7%94%9F%E5%85%AC%E9%96%8B%E8%B3%87%E6%96%99%E6%83%B9%E8%AD%B0

星岛头条(这份报纸看起来是新加坡媒体,但其实是港媒):

https://www.stheadline.com/realtime-china/3486435/%E6%AD%A6%E5%A4%A7%E6%80%A7%E9%A8%B7%E6%A1%88%E6%BA%96%E6%B5%B8%E5%A4%A7%E5%A5%B3%E7%94%9F%E6%AD%BB%E5%92%AC%E5%B7%B2%E5%88%A4%E7%84%A1%E7%BD%AA%E7%94%B7-%E7%B6%B2%E6%B0%91%E5%87%BA%E5%BE%81%E8%88%89%E5%A0%B1%E5%AD%B8%E8%A1%93%E4%B8%8D%E7%AB%AF

凤凰网从目前搜索结果看,并未针对案件本身报道,而是报道了 AI 写论文的相关情况:

“图书馆性骚扰案” 女生被指用 AI 写论文,武大研究生院回应

除了这篇之外,凤凰网还有一篇耐人寻味的文章:

风声|武大图书馆 “性骚扰” 事件,警惕 “杀气” 对理性的吞噬

给人一种 “胖虎打大雄,双方都有错” 的中立感。

其他媒体暂无相关报道,如有报道会继续更新。

20250728 1736 更新

HK01 的相关报道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4%B8%AD%E5%9C%8B/60260780/%E6%AD%A6%E5%A4%A7%E6%80%A7%E9%A8%B7%E6%93%BE%E6%A1%88-%E5%A5%B3%E7%94%9F%E6%95%97%E8%A8%B4%E5%85%AC%E9%96%8B%E7%94%B7%E7%94%9F%E5%80%8B%E8%B3%87-%E5%8D%87%E8%AE%80%E6%B5%B8%E5%A4%A7%E6%8F%9A%E8%A8%80%E8%88%89%E5%A0%B1%E5%88%B0%E5%BA%95%E9%81%AD%E8%BD%9F?utm_medium=referral&utm_source=01appshare

看了下全文,基本上是属于比较 impartial 的写法,但并未列出女方在败诉之后于 B 站动态中放出高清无码裁判文书的情况(可能是无法查证?也可能是有所偏袒?)。与此同时,其他媒体暂无相关报道。

评论区里有人提到邮箱没啥用,其实这些媒体的联系电话基本上都可以直接 WA 沟通,不过考虑到 WA 并不存在的现实,所以我没有直接提及这个内容。有兴趣大家可以试试看。

除此之外,据说女方存在学术不端的相关行为?下面的链接是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的投诉链接,可以试试看。

投訴 | 聯絡我們 | HKCAAVQ

香港入境事务处联系方式

电话:+852 2829 4141 或 + 852 2829 4142

邮箱:enquiry@immd.gov.hk

20250727 2115 更新

平面媒体 - 繁体中文

明报

电话:+852 9181 4676

邮箱:inews@mingpao.com

大公报

电话:+852 2873 8288 转采访部

邮箱:tkpgw@takungpao.com

文汇报

本社

电话:+852 2873 8288

「投訴有門」专栏

电话:+852 6066 8769

邮箱:60668769@wenweipo.com

新媒体中心

电话:+86 755 25421085(居然是在深圳 = =)

邮箱:netnews@tkww.com.hk

英文

南华早报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电话:+852 2680 8180

邮箱:reprint@scmp.com

广播电台

香港电台

邮箱:cnews@rthk.hk

香港商业电台

邮箱:cs@881903.com

其他媒体

AM730

电话:+852 3408 3718

邮箱:news@am730.com.hk

目前能想到的就这么多。

除此之外,港铁的电子屏幕也会滚动播出新闻,主要媒体包括:

东铁线:有线新闻

荃湾线:雷霆 881(隶属于香港商业电台)

港岛线:旧车(都城嘉慕,跟荃湾线一致)为雷霆 881,新车(青岛四方)为有线新闻(存疑,后期俺会去进一步验证)

屯马线:有线新闻

其他线路后期会进一步更新。

仲有。。。关于你们说的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比较奇怪,搜索报料平台并没有找到相关信息,可能是不接受个人报料?

哦对了,如果各位有兴趣提供爆料,不建议大家尝试将文字内容转化为粤语口语体(香港在文白分离这一块上面还是很讲究的,书面文体例如公文或者新闻报道,跟内地书面文体基本一致,但口语还是有较大差别),直接使用内地常用的正式文体撰写即可,如果感觉文本口语化严重可以 AI 润色,如果担心编辑睇唔明(看不懂啦~),之后再 AI 转为繁体中文也可以(因为即使是正式文本,香港部分用词和大陆还是略有区别)。

20250727 1830 更新:

香港除了以上的电视 / 网络媒体外还有不少平面媒体(明报,大公报之类),以及电台,港铁滚动屏幕新闻。待俺下楼去七仔 / 圈 K 看看哪些报纸比较热销。

原始回答

很好奇各位信息中有关女方当事人目前于浸会大学读博的消息具体来源渠道,亦有说法称女方目前在港中文就读。不过鉴于此人目前 IP 地址在香港,向香港的各路媒体爆料应该更有价值。

香港 01:

电话:+852 6511 0101

邮箱:hk01@hk01.com

无线新闻 TVB News:

邮箱:newsapps@cs.tvb.com

有线新闻:

电话:+852 6333 3243

邮箱:story@cabletv.com.hk

Now TV:

电话:+852 3656 3452

邮箱:news@nowbnc.com

知乎用户 布什戈门 发表

每当这种时候,总有人在说诬告者抹黑了全体女性的形象,最后损害的其实是全体女性的利益。

已经受影响的男性:“不是?”

我真不理解现在高铁上别人都把你当潜在的咸猪手了,肖同学的爷爷都死了,还有追风老叶那一堆合订本,为什么还会有人关注全体女性的的利益,那全体男性的呢?

知乎用户 lzxr 发表

他胜诉了,但是他的人生已经毁了,家庭支离破碎,他本人也熬出了精神病

她败诉了,可是依旧嚣张。

都是武汉大学的学生,凭什么? 凭 “她力量” 吗?

知乎用户 画船听雨眠​ 发表

女生视角回答一波:

按闹分配的必然结果是上演狼来了的故事。

杨某的所作所为着实令人气愤(文明发言,这里我就不骂人了)。尤其是今天凌晨的那篇小作文,完全是在抹黑女性群体的形象。

如果今后有女性真的遭遇性骚扰,维权难度会大大上升。

当今社会的男女对立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我知道知乎上很多人都是抱着看戏的态度看待的。然而这实在称不上是什么令人振奋的事情,社会秩序瓦解时,回旋镖会打到每个人头上。

知乎用户 寒水 发表

应该国内的老板,和导师特别是男的才应该看看这天新闻,看你们还以后招不招女的。

知乎用户 从河流到大海 发表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杨某能开盒肖同学,甚至开盒肖同学全家,并且这种开盒造成了重大伤害的情况下,却不受制裁?女生可以合法开盒别人吗?

一个是开盒,一个是煽动网暴,如果当年杨某没有煽动网暴,肖同学以及肖同学的全家,不至于受如此重创

杨某到底需不需要因为开盒和煽动网暴而受到法律制裁,女生是不是能合法开盒别人,这一点必须清楚的说明

知乎用户 战斧牛排洋芋 发表

你不能只有在判决对你有利的时候才支持法院

知乎用户 第八件小事 发表

杨某的毕业论文显然有大问题,没有达到毕业要求,大家可以启动学术不端举报。

根据翟天临 “涉嫌学术不端” 事件,可以举报的单位涉及所属学校,属地教育委,乃至到教育部。

武汉大学负责受理学术不端的检举部门为 “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

官网: 联系我们 - 武汉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举报电话:027-68754409

电子邮箱:xsxf@whu.edu.cn

考虑到武汉大学的级别,湖北省教委应该管不了,如果武汉大学不受理举报,可以向教育部举报。考虑到涉及的问题是毕业论文,应该归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管,教育部的举报方式如下:

教育部启用 24 小时统一监督举报电话,号码为:010-66092315、66093315;同时启用统一监督举报邮箱:12391@moe.edu.cn

知乎用户 胜利王 V 发表

中国男人现状都是自身造成的,一而再妥协退步,缺乏武士道精神

知乎用户 格兰丁 发表

第一次见这么出生的人

知乎用户 交领右衽列托夫​ 发表

天理何在?! 正义何在?!

武汉大学杨景媛, 就算你跑到浸会大学读博, 也一定会遗臭万年

知乎用户 Yui 新垣 发表

大半夜的,看对她论文的扒皮给我看的笑疯了,尤其是这个老 K 大乱斗(选自某高赞回答)

问题:请你指出 kelven kleven kelvev kelevn kelvin 之间的区别

最抽象的是武大硕士论文参考文献引注规范(百度即可在官网下载到)明确要求,正文中出现的参考文献引用必须在尾页参考文献中明确写出详细信息,但是我看了原文章,杨某似乎只在五个老 K 中选了一个,并且还是 2022 年的文献,跟这几个 2024 的一点关系没有。

合理怀疑,这是扔给 AI 生成后不仔细检查导致的…… 要是自己写,这五个老 K 谁是谁,谁的文章在讲什么真的能搞不清楚吗…… 我要是碰上五个老 K 一块开会,肯定会在引注的时候注意区分清楚谁说了什么话啊……

知乎用户 Alpha 发表

1,我认为这个事件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这个女生,而在于武汉大学。这个女生虽然非常无耻,但是高考录取是按分数说话,大学一共几万学生,有几个品德低劣的学生非常正常。

2,这件事情最大的问题在于武汉大学的老师在事情发生后,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支持女生,给肖同学记过处分,且影响了肖同学的保研资格,并对肖同学的名誉以及家庭造成了重大损失。我相信,决定给肖同学处分的老师一定是女老师。

3,设想一下,假如这件事情性别调转一下,一个男生向学校举报说女生看着他 zw,对他造成了性骚扰。学校老师正常的反应一定是这个男生有病,让他滚。但一旦性别反转,就变成了女生的大杀器,因为所有女生都是 “特权” 阶级。

4,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很简单,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任何人没有权利无端对他人提出性骚扰的指控。若一定要指控但经过警方调查发现是指控方无理取闹的,应判指控方 (不分男女) 寻衅滋事罪,判处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实际操作可以酌情减轻,留个案底即可)。若多次无理取闹,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应判处 5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5,为维护社会公正,像本案这种对肖同学造成严重损失的,武汉大学应对肖同学进行经济补偿,并开除相关工作人员以儆效尤。

知乎用户 ALSTOM 发表

下载论文 pdf,丢给 ai 分析学术不端行为,有以下发现,各位可以查一下(欢迎任意转发,不需要标注来源,本人放弃本文全部著作权利):

1. 乱改作者名字

搜(2024),这人把 Kleven 乱改名字,Kelven(2024)、Kleven(2024)、Kelvev(2024)、Kelvin(2024)、Kelevn(2024),随便找了一下就是五种变体,估计是为了降重。并且引文里面只有一篇 2022 的文章,没有 2024 的包学术不端的。

2. 表格数据乱填

这还是一个 ai 发现的疑似错误和学术不端行为,具体其他有没有问题欢迎大家深挖。

知乎用户 碰火花的蜜蜂 发表

鼓吹法律 “天然神圣”“天生正义” 的,高高在上稳坐明堂的,还有被人民血汗供养的,…

被一个用 50 元代价和拙劣的声形表演,玩弄于光天化日之下。

此刻,“艺术” 已成。

其师者、培养院校亦或以此为荣欤。

知乎用户 kangjs 发表

嘉峪关那个也是兰州的

知乎用户 chunhuaqiushi 发表

要我说,这事直接带校长找阎王评评理

知乎用户 深藏 发表

其实说句不好听的就是,难道武汉大学不是帮凶吗?在事实还没调查清楚之前,就开始当判官进行审判,有的时候恶人会成功,就是因为帮凶纵容的结果。

现在风气很不好的一点就是,就是社会在纵容她们的行为,并且导致了帮凶的存在,如果帮凶没有任何的忌惮,可以肆意妄为没有任何的影响,根本无法扭转社会对她们纵容行为。

知乎用户 这是个好事儿哇 发表

我很难将其称之为人

我现在无话可说,只有一句话——

知乎用户 陈邱 发表

知乎用户 树子森林 发表

此案唯一赢家是华科,作为常年和武大打擂台的单位。今年完全在招生宣传里来这么一句:上华科,无诬告。

知乎用户 LEOrun 发表

我只感到可怕。这货还是学法的。

知乎用户 BSK-lyayakym​ 发表

想想中国的法院和媒体,大部分都被这样的人把持着,酸爽。

知乎用户 春夏秋冬 发表

联系新闻媒体和联系其学校同样重要,甚至可能更为重要

知乎用户 小透明​ 发表

如果中国多出现几个 “杨佳”,相信这种事会少很多

知乎用户 Cylar 发表

反攻!反攻!反攻!

这场互联网猎(男)诬(告)闹剧该收尾了

绝对不要便宜了这个造谣的女生,这是明显的诬告陷害罪,要给这种人应有的惩罚

还有武大那个未经审判就批准对男生进行处分的领导,这种差点把男生活生生逼到自杀的行为,无异于谋杀!

知乎用户 下次也不一定 发表

作为普通的中国男性公民,我们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去分辨哪一条蛇有毒哪一条蛇没有毒。

以后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远离所有的蛇。并且在遭到蛇的袭击时,不假思索地断定她是剧毒蛇,并第一时间用最狠的方式回击。

知乎用户 李志成 发表

我去查了一下那个 “被诬告性骚扰” 的肖某某,发现他从小就是别人眼里的 “乖孩子”;老师夸他听话,长大后连同学都夸他 “人畜无害”……

小时候听老师讲过一句话:“他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

这句话看似恶毒,其实道出了社会的核心运转逻辑:攻击不是随机的,都是精挑细选过的。

越是顺从、软弱、毫无反抗能力的人,越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社会不是不讲理,它讲的是强者的理、狠人的规矩、会咬人的狗才值钱。

身上没有一点 “让人害怕的气质” 的人,别指望别人会尊重你,别人连躲你都懒得躲。

别以为只有国内这样,欧美也一样。

看看美国,那些一米九的黑哥在地铁上骂骂咧咧,有人敢说话吗?没人敢。

他们只欺负谁?只欺负那种身材消瘦、戴眼镜、举止礼貌的白人书呆子。

即使白人地位更高,照样被骑脸输出——因为他弱,而弱就是原罪,别的都白搭。

所以别再说 “弱者就该被同情”,现实告诉我们:软弱不是护身符,而是靶心。

肖某某不是倒了霉,他是太 “软”。

肖某完全是被自己的妈妈害死的。他妈妈把他教成这个样子,那也没办法,那只能在社会上被收割了。

知乎用户 Arden​ 发表

下面是法院认定的在图书馆中的事实经过:可以看看杨景媛的表现是何等的强势跋扈。

2023 年 7 月,原告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二学生,被告系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大一学生,两人互不相识。

2023 年 7 月 11 日 18 时至 20 对许,原被告均在武汉大学文理学部图书馆走廊自习,走廊两侧各摆放一堆书桌,供学生自习。中间部分为过道,供学生通行。

事发时,原、被告面对面坐在同一张书桌自习,原告自称发现桌面晃动,观察后发现被告持续隔着裤子摩擦裆部,认为被告系对着自己 “自慰”,遂将手机放在桌下进行视频取证。

原告向法庭提交时间跨度长达约 1 小时的五段视频,第一段为 19:04 录制,时长 12 秒;第二段为 19:07 录制,时长 59 秒;第三段为 19:09 录制,时长 46 秒;第四段为 19:29 录制,时长 59 秒;第五段为 20:00 录制,对长 1 分 51 秒。

除第二段视频因拍摄角度差,无法看到被告的手部动作外,其余四段视频中被告在桌下将左手放在两大腿中间部位,手部有轻微且不规律的动作。

图书馆监控视频显示:事发期间原、被告各自在学习,双方并无语言或其他方式交流,原、被告各自数次离开座位后返回,期间走廊频繁有学生来回走动。

当天 20 时 10 分许,被告准备离开时,原告拦住被告,要求被告书写道歉信,原告提交了当时的录音,根据录音及道歉信的内容,查明如下事实:

原告要求被告:“写道歉,快点。我谁谁谁在图书馆做了什么事情,不认错是不是,这里是公共场合,你不会不知道吧,你现在要求我不要大声。”

被告回答:“我请求你,哀求你,祈求你。” 原告问:“你刚才这样的时候你觉得我是愿意的吗?” 被告回答:“我真的对不起,姐姐,就是如果你刚才跟我说,我一定帮你马上删了,我保证,就是我错了。”

被告遂在信纸上写:“肖某某,2022********* 外院,涉外法律。” 被告询问:“所以就是说我写你原谅我可以不?” 原告回复:“写了两行就要我谅解啊,那你先写。” 被告继续书写:“我拍了你,我很抱歉,我愿私解决。我肖某某,在图书馆二层自习区拍了姐姐,是我一时冲动,犯下错误,侵犯了姐姐的隐私权。”

原告看到后说:“不用写文绉绉的什么隐私权啊,具体做了什么事情都写好,不止一次,你今天下午,都是成年人,你当我是傻子是不是?”

被告说:“我下午没有,我下午真的没有。” 原告说:“下午从 6:00 我就开始看了…… 具体时间细节,需要我给你回忆吗?” 被告说:“不需要。”

被告继续书写:“下午出现好几次这样的情况。我愧对姐姐,是我的错误,诚恳地向她道歉,” 原告看完后说:“隐私权?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看我东西了呢,是看我东西的问题吗?”

被告说:“姐姐,咱们能不能换一个人少一点的地方?” 原告回复:“没关系,你就在这里写,我声音已经够小的了…… 我坐这可以,我声音小点,你坐这给我写消楚。”

被告说:“我说一句话,我是这样,因为我有点语无逻辑,你你担待一点啊,我就是大一的…… 我从大一开始就努力的想保研什么的,我的绩点也一直在全年级比较高,万一他们要处分我,其他什么条件我都愿意接受。”

原告说:“你先写,写完再说!” 被告继续书写:“拍了姐姐的身体部位,是我的一时冲动,伤害了姐姐,惹到了姐姐,乞求姐姐的原谅。”

被告询问:“这样可以吗? 如果不行我再加一点。” 原告回答:“你可没拍我呢,你拍了什么? 照片拍了吗? 手机打开,相册打开!”

被告回答:“没有,这个确实没有。” 原告说:“你没拍我呀,你为什么要写拍我呢?” 被告说:“对,我重写一点好了,”

被告继续书写:“以上删除,我在图书馆二层自习区,对姐姐做了下流的事,让姐姐感到恶心,是我一时冲动,犯下错误。是我的过错,伤害了姐姐,希望姐姐原谅我,下次决不再犯。”

2023 年 7 月 12 日,原告找到被告辅导员,提出被告不应该再有任何评奖评优以及保研的资格,要求被告在其父母的见证下向原告道歉,2023 年 10 月 9 日,原告再次找到被告辅导员,询问学校对被告处理的进度,被告辅导员告知原告此事还要经过校保卫部和学工部,流程可能比较长,会尽快推进。原告表示事情已经发生了两三个月,未看到学院有进展。

上面是法院判决书中,图书馆内事实认定的部分,这些录音证据都是杨景媛自己提供的。而且,从监控画面来看,他们俩实际就此事 “处理” 了 26 分钟,但是杨提供的录音只有 16 分钟,很明显是剪辑过的,但即便是进行了对自己有利的剪辑,也可以看出杨景媛多么的强势跋扈。

最后提一点,这份判决是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做出的,审判委员会是法院的领导集体,负责解决重大疑难案件的判决。

这个杨景媛曾试图通过自杀之类的话威胁本案法官,看来法官不可避免的受此影响,所以不敢轻易自己来判,而是交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做出判决。

知乎用户 布达公 发表

我发现很多正义的朋友已经在逐字分析杨某的硕士毕业论文了,最终目的是举报学术不端从而撤销其学位证甚至注销毕业证

你杨某不是很得意自己已经上岸了吗?好,撤销你学位证看你以后还咋找工作。某些私企可能查的不严,考公考编那是实打实严查的。

============================

老话说的好,兔子急了还咬人。我真的很不理解,这些小仙女们怎么能这么自信地认为她们所迫害的男性宁可委屈死也不会动她们一根汗毛。Deepseek 给出的分析:

希望她们这辈子最后一句话不是:“我错了,放过我吧”

知乎用户 马穆德 Mammud 发表

投诉链接

香港浸会大学联系邮箱:
sa@hkbu.edu.hk,
gs@hkbu.edu.hk,
exchange@hkbu.edu.hk,
香港浸会大学所有社工系教授的邮箱:
daniel_lai@hkbu.edu.hk, slhung@hkbu.edu.hk, dfkwong@hkbu.edu.hk, jiayan@hkbu.edu.hk, chitat@hkbu.edu.hk, wingkan@hkbu.edu.hk, vwplee@hkbu.edu.hk, yingqiguo@hkbu.edu.hk, zhuangxy@hkbu.edu.hk, xiaoludai@hkbu.edu.hk, jiajia_zhou@hkbu.edu.hk, lichen@hkbu.edu.hk,
香港浸会大学联系电话:
+852 34117400
+852 34115894
+852 34116628
作者:银鞍照白马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32553409740923279/answer/193270983213527905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诉信英文版

标题:

Formal Complaint Regarding Doctoral Student Ms. Yang Jingyuan’s Conduct

正文:

To the Esteemed Chairperson of the Committee:

I am writing to formally lodge a complaint regarding the unlawful and morally reprehensible actions of Ms. Yang Jingyuan(杨景媛), a doctoral student at your institution (Bilibili username: “啾啾 1221-”,Uid: 263320444;小红书 id:5260835427). I respectfully urge your university to initiate an investig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regulations.
I. Factual Basis
Court Ruling Confirming Allegations as Unfounded
In June 2024, Ms. Yang Jingyuan filed a lawsuit against a Wuhan University student, Mr. Xiao, alleging “sexual harassment.” The case was adjudicated by a court in Wuha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on July 25, 2025, a first-instance judgment was issued, clearly stating:
> “Mr. Xiao’s actions did not constitute sexual harassment. The evidence submitted by Ms. Yang, including an apology letter, was deemed invalid, and all her claims were dismissed.”
Despite this ruling, Ms. Yang, dissatisfied with the judgment, continued to engage in retaliatory violations against Mr. Xiao. She publicly disclosed the victim’s personal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resulting in severe cyberbullying, causing Mr. Xiao to suffer from severe depression, his parents to lose their jobs, and his grandfather to pass away due to the unbearable distress.
On July 27, 2025, despite the clear judicial conclusion, Ms. Yang continued to post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Bilibili account “啾啾 1221-” and Weibo account “還好 - 0725”):
- Threats to interfere with Mr. Xiao’s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Boasting about and leveraging her academic status to exert undue pressure on the victim and his family.
II. Core Grounds for Complaint
1. Suspected Abuse of Academic Status for Retaliation
Ms. Yang has misused her status as a “doctoral student” to lend credibility to her actions, exploiting the reputation of an academic institution to enable her violations. This contravenes the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Student Code of Conduct*, which prohibits “engaging in any behavior that may damage the university’s reputation or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others.”
2. Continued Actions Potentially Constituting Defamation
Ms. Yang has claimed she will submit so-called “evidence,” already invalidated by the judiciary, to “overseas institutions or bar examination authorities.” If acted upon, this could:
- Violate Hong Kong’s *Defamation Ordinance* (Cap. 21) and Section 161 of the *Crimes Ordinance* (“threatening to damage another’s reputation”);
- Breach university regulations prohibiting “harassment or intimidation of others in any form.”
3. Violation of Fundamental Academic Ethics
As a researcher in a law-related or social sciences field (if applicable), Ms. Yang’s actions openly challenge judicial authority and disregard procedural justice, contradicting the core mis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cultivate “responsible citizens.”
III. Requests and Bas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Student Disciplinary Procedures*, I respectfully request that the university:
1. Initiate a disciplinary review process and require Ms. Yang to provide a formal explanation for her actions;
2. Order her to immediately cease all harassment and threats against Mr. Xiao and related parties;
3. Evaluate whether her conduct meets the ethical standards required of a doctoral student an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under university regulations;
4. Notify her home institution, Wuhan University, to clarify the full context of the incident.
I am willing to provide further evidence as needed. I look forward to your response regarding the progress of this matter. As a leading academic institution in Asia,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is renowned for its mission to nurture leaders with both integrity and talent. I trust that the university will handle this matter impartially, upholding academic dignity and social justice.
Sincerely,

【【【【【【【【【留个名】】】】】】】】

投诉信粤语版

标题:

投訴博士生楊某楊景媛嘅違法行爲及嚴重違背學生道德行

正文:

尊敬嘅委員會主席:

本人謹就貴校喺讀博士生楊景媛(Bilibili username: “啾啾 1221-”,Uid:263320444;小红书 id:5260835427)嘅違法行爲及嚴重違背學生道德行爲提出正式投訴,懇請貴校依規啓動調查程序。

一、事實依據

法院生效判決確認其指控唔成立

楊某於 2024 年 6 月起訴武漢大學學生肖某某 “性騷擾” 一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武漢市審理,已於 2025 年 7 月 25 日作出一審判決,明確認定:

“肖某某行爲唔構成性騷擾,楊某提交嘅道歉信等證據無效,駁回其全部訴訟請求。”

後楊某唔服判決,持續對男同學肖某某實施報復性侵權行爲,並喺互聯網上公開受害者個人身份信息,導致受害者遭受網絡暴力重度抑鬱,父母失去工作,受害者爺爺因爲無法承受打擊去世。

楊某喺司法結論已明晰嘅情況下,仍於 2025 年 7 月 27 日通過社交平臺(B 站賬號 “啾啾 1221-”,微博 “還好 - 0725”)公開發表以下言論:

威脅干擾肖某某學業 / 職業發展

炫耀並利用學術身份對受害者及其家屬,施加唔公壓力

二、投訴核心事由

涉嫌濫用學術身份實施報復

楊某以 “博士生” 身份背書其言行,利用學術機構嘅公信力爲個人侵權行爲賦能,違背香港浸會大學《學生行爲守則》中關於 “唔得從事任何可能損害大學聲譽或他人合法權益嘅行爲” 之規定。

持續實施可能構成誹謗嘅行爲

其宣稱將向 “境外學校 / 法考單位” 提交已被司法否定嘅所謂“證據”,若實際執行可能:

觸犯香港《誹謗條例》(第 21 章)及《刑事罪行條例》第 161 條 “威脅損害他人聲譽”;

違反校規中 “禁止以任何形式騷擾、恐嚇他人” 條款。

違背學術共同體基本倫理

作爲法律相關領域研究者(注:若其專業爲法學或社會科學),其行爲公然挑戰司法權威、拒絕程序正義,與高等教育培養 “負責任公民” 嘅核心目標相悖。

三、訴求及依據

依據香港浸會大學《學生紀律程序規則》,懇請貴校:

啓動紀律審查程序,要求楊某就上述行爲作出正式說明;

責令其立即停止對肖某某及其關聯方嘅騷擾威脅;

評估其言行是否符合博士生學術道德要求,並依校規採取相應措施;

通報其境內母校武漢大學,以釐清事件全貌。

本人願配合提供進一步證據。盼覆函告知受理進展,香港浸會大學作爲亞洲頂尖學府,素以培育德才兼備嘅領袖爲使命,相信貴校將公正處理此事,維護學術尊嚴與社會公義。

【【【【【【【【【留个名】】】】】】】】

附件:

大家有其他附件也可以发在评论区,我一并贴上来。

知乎用户 逍遥游 发表

那么杨某诬告男生一案,泄露男生信息一案,网暴男生一案,是并为一案审理吗?什么时候开庭?

知乎用户 Mr.Nobody 发表

武汉大学国际经贸和法学双学士学位 21 级经管研究生,目前去香港浸会,各位千万不要去港浸会邮箱 sa@hkbu.edu.hk

gs@hkbu.edu.hk exchange@@?http://

http://hkbu.edu.hk 或者打电话 + 85234117400+852

34115894 和 + 85234116628 以及

+85234112188 举报她品德问题让她被收回奖学金甚至收回 offer 啊千万不要去香港高等教育机构注册局(教育局)官网② http://edb.gov.hk / 或者打

举报电话 + 85228910088 举报她导致她被核查

知乎用户 张绪龙 发表

知乎用户 李逵 发表

武汉大学又美美的隐身了,没有武汉大学对她的支持,她能这么风生水起吗?

武汉大学在只听了她的一面之词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的对男生进行的处分,这不就相当于告诉大家 “这个男生做错了事”?这不就是引导网友网暴这个男生吗?

怕你们不知道,看看武汉大学引用谁的语录。

知乎用户 2297​ 发表

我们当然要投诉杨景媛这个诬告者,但是否更应该投诉武汉大学,以撤销对肖同学的处分,还其正常的人生呢?

知乎用户 Kococo 发表

武大的校风不太行啊

知乎用户 圣像破坏派朱厚熜 发表

她保研是 21 年的事,实际上她在故意误导别人

知乎用户 归去来兮辞 发表

已经发邮件投诉和举报了,给大家整理举报思路和模板,希望大家共同参与。

1. 主邮箱选择:

建议首选发送至:

ssd_complaint@hkbu.edu.hk(针对学生行为不当)

eop-sa@hkbu.edu.hk(若涉及性别、歧视或骚扰议题)

2. 抄送备份:

同时将邮件 抄送(CC)给 sa@hkbu.edu.hk,即香港浸会大学学生事务处,便于转交或备案。

若无法确定投递至哪一个部门最合适,也可以同时发送给上述两个主邮箱,并抄送学生事务处。

3. 如 7–14 日无回应:

建议向以下香港监管机构发出第二轮举报: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ugc@ugc.edu.hk

平等机会委员会(EOC):complaints@eoc.org.hk

在邮件中请附上此前向浸大发送的举报信全文与截图,并明确说明:

“校方未予回应,形同默认施害者持续伤害受害者,呼吁贵机构介入督办。”

-————————— 分割线 ————————–

向学校举报邮件中文模板

标题:关于杨景媛持续诬告及恶意打压他人事件的举报信

尊敬的校方领导:

您好!

我谨就原武汉大学学生杨景媛(网名 “啾啾 1221-”)在一起广受关注的“图书馆性骚扰事件” 中涉嫌诬告、引发严重网暴、并在法院驳回指控后仍持续恶意打压当事人一事,向贵校提出举报,恳请校方本着对师德风纪和社会责任的立场,予以调查与处理。

一、法院已认定指控不成立

据 2025 年 7 月 25 日公开的一审判决,杨景媛指控肖某某性骚扰,因证据不足、行为不构成法律定义的性骚扰,被法院明确驳回。

二、当事人身心与家庭遭受严重创伤

因杨景媛早期在公众号、社交平台实名发声,引发大规模网暴与人肉,肖某某被孤立、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自杀未遂。其祖父因网络谩骂精神受创,半年后去世。

三、事后无悔意,持续打压对方前途

在法院判决之后,杨景媛在 B 站账号发布动态,未做任何反思或致歉,反而扬言继续将相关材料发送至对方申请学校,阻断其未来升学与就业之路。此举已构成对法律判决的不尊重,也严重违背高校应有的公正与理性精神。

四、请求校方调查处理

该行为已超出一般学生纠纷范畴,涉及道德操守、诚信品质及是否适格继续深造或任职等核心标准。恳请贵校:

1. 调查其行为是否违反校规校纪与基本学术伦理;

2. 若属实,暂停其学籍或推免资格,或向原推荐院校通报情况;

3. 提醒其尊重司法判决,终止持续性打压行为。

在强调性别平权的时代,更需要防范打着正义旗号实施诬陷与报复的行为,以保护真正的受害者,也保护公正本身。

感谢您审慎对待此事。

此致

敬礼!

举报人(可匿名)

2025 年 7 月 26 日

(附上 b 站动态言论截图)

以下为英文版:

Subject: Formal Misconduct Report Regarding Ms. Yang Jingyuan (Former Student of Wuhan University)

Dear Sir or Madam,

I am writing to file a formal report concerning Ms. Yang Jingyuan, a former student of Wuhan University, who is reportedly applying for or has been admitted to your institution. This report concerns her false accusation of sexual harassment against a fellow student, as well as her ongoing efforts to destroy his academic future, despite a court ruling rejecting her claims.

1. Background and Legal Outcome

In October 2023, Ms. Yang publicly accused a male classmate of sexually harassing her in the library. Her allegations were widely circulated through her social media posts, which included emotionally charged statements and images. However, on July 25, 2025, the People’s Court of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officially dismissed her claims, ruling that the alleged conduct did not meet the legal criteria for sexual harassment.

2. Serious Harm to the Accused

Due to Ms. Yang’s early public accusations, the accused student suffered severe consequences, including:

Social ostracism and cyberbullying;

A suicide attempt and subsequent diagnosi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The emotional breakdown and eventual death of his grandfather, who was devastated by the online harassment targeting his grandson.

These outcomes are tragic and irreversible.

3. Continued Harassment After the Court Ruling

What is most disturbing is that after the court dismissed her claims, Ms. Yang made a now-deleted public post on Bilibili (a Chinese video platform) on July 27, 2025, at 01:25 AM Beijing Time.

In this post (screenshot attached), Ms. Yang:

Expresses no regret or acknowledgment of the harm caused to the accused or his family;

Boasts about her success in securing a postgraduate recommendation and planning to pursue a PhD abroad;

Openly threatens to send her “evidence” to every institution the male student may apply to in the future—despite the court’s ruling in his favor.

This is not merely a lack of reflection—it is a deliberate, continued campaign of reputational destruction, even after legal channels have closed the matter.

4. Attached Evidence

Attached is a screenshot of the now-deleted Bilibili post, which contains the statements described above. Although the post has been removed, the record reflects clear malicious intent and an absence of remorse. The content shows an alarming disregard for fairness, truth, and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others.

5. Request for Institutional Review

In light of the above, I respectfully urge your institution to:

1. Conduct a thorough review of Ms. Yang’s conduct, in light of both the court’s judgment and her subsequent behavior;

2. Reevaluate her suitability for further study or professional advancement, especially in academic fields that demand ethical integrity;

3. Consider suspending or revoking any admission, scholarship, or placement she has obtained through misrepresentation or unethical means.

Closing

While the law has spoken, moral accountability cannot be ignored.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that justice, fairness, and academic ethics are upheld—not only for the sake of the accused in this case, but for the integrity of academia as a whole.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to this matter. I trust you will approach it with the seriousness it deserves.

Sincerely,

[Your Name or “Concerned Citizen”]

July 26, 2025

Attachment:

Filename: Yang_Jingyuan_Bilibili_Post_2025-07-27_Screenshot.jpg

Description: Screenshot of Ms. Yang’s now-deleted Bilibili post dated July 27, 2025, 01:25 AM (Beijing Time), in which she boasts of academic success and declares intent to sabotage the accused’s future applications.

(附上 b 站动态言论截图,记得把落款改为你的名字)

知乎用户 萤火流原 发表

通篇文字,只有最后一行最让我震撼,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都被欺负成这样了,居然要靠网友声源

长辈被活活气死了

自己背个处分也是前途尽毁

家破人亡莫过如此了

都这样了,居然还在内耗?

居然是自己精神受到刺激?

居然自己崩溃了?

自己都不给自己争,还指望谁替你争呢?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可是国内 985 啊,说他们是未来共和国的栋梁都不过分,退一万步说,这也是我国最优质最重要的预备役后备军

这种人如果都是这样,读书读的一点血气都没有了

那我就要怀疑东大西大到底是谁没有主力决战的能力了

我相信我们的军队是可以信赖的

但是我现在很怀疑,国内的良家子还有没有资格跟美国的红脖子正面硬碰硬

我不太认为一个毫无血气瞻前顾后的人有义无反顾慷慨赴死的勇气

知乎用户 夏汀​​ 发表

有一部二十年前的日本电影《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原名《それでもボクはやってない》),讲的是男青年彻平在挤地铁时被女乘客控诉为 “痴汉”,即使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案件仍然一路顺风地进行到了审判阶段,最终在几位公益人士的不懈努力下——法院仍然毫无疑问地判决检察院的指控成立。
我是在高考结束那一年无意刷到这部片子的,剧中有这样一句台词「無罪判決は jc や検察を否定することを意味し、つまり国家と対抗することになる。」以致当时我的注意力仍在控审两方一个端碗一个吃饭,审判机关可能因为 zz 原因而对检察院的检察建议顺水推舟,不做实质性审查。

这部电影算是我的法学启蒙作品之一,没想到十年后我还能再想起这部电影。同样的情节,不同的结局,这次我发现了新的角度:永远有一个角色好像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那就是作为指控者的 “受害者”。
完整读过我之前几篇涉及性别议题的文章的读者应该不难发现,我在码字时会尽量避免造成争议,在涉及性别话题时我能够确保我的所有结论都是有事实或者法律依据的,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照样不会采取性别叙事的方式,但在 “性骚扰” 这件事情上,通常情况下危害行为确实是由男性向女性做出的,因此讨论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涉及主体性别及责任承担,所以,在这里先向有耐心看下去的读者打个预防针——
你不能只在法律有利于你的时候才说自己相信法律。
回到前文,受害者需要承担什么责任?特别是完美受害者,她们毫无疑问是值得同情的一方。但在那些引导网络暴力的小作文里,哪位受害者不是完美受害者呢,在地铁大声喊男子偷拍的张某、在你上班路上因你的鞋上有反光贴片就大喊你偷拍,引导其他乘客对你指指点点的女生,在她们发出声音的那一刻,甚至直到真相被查明、曝光之前,除了被指控的人,谁不认为指控者是完美受害人呢?
在 nqzy 的大旗下,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被引导得似乎只会通过舆论来发泄自己的戾气,她们捍卫自己的唯一渠道就是假设所有异性随时随地都会对自己进行侵犯(虚空画靶),然后在事情模棱两可的时候 “厚积薄发” 出来,在发出声音的一瞬间,这些人好像有些许变态的兴奋,因为等了这么久,自己脑海中那些制造对立的命题终于得到验证了!自己终于正义且勇敢地发声了!
女性受到侵害时发声有错吗?当然没有。
女性受到侵害时第一时间曝光出来有错吗?也不能说有错。
期望受害者第一时间理性分析出自己是否真的受到了侵害,这对受害者的要求未免太高——就像我在《探究|关于 “婚姻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婚姻登记信息异地办理” 的影响及评价》一文中提到的,我所办理的性侵害的案子,往往是事件发生了多次、存在确凿证据之后受害人才鼓起勇气报警的。
在地铁、公交等公共场域下,当然不能期望作为受害者的女性冷静地观察、分析、确认、取证。所以,如果是在这种场域下,如追风小叶案中的两位女生,在普通人的角度,我们不能苛责说她们不应该第一时间发声导致追风小叶莫名其妙地社死,因为这是一种不具备期待可能性的自助行为。
但是,自助行为未必就是无害的、不可谴责的。
假想自己是受害人最终发现冤枉别人的人,就不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后果吗?当然不是,虽然不能苛责所有女性理性应对突如其来的侵害,但你既然勇敢发声,就要勇敢接受错误发声之后带来的负面评价,就要正视因自己的不当行为对实际上的受害者(被冤枉者)造成的伤害。
社会性死亡带来的精神伤害是直接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你这一嗓子吼下去,大概率带来的就是愈演愈烈的网络暴力,这种暴力往往并不针对你所认为的性骚扰者,就连女性自己也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网剧《时光代理人》很直观地描绘了追风小叶案的另一种结局,所有遭受悲剧的个人或家庭,在事件平息后都可以去带货,其中大部分人都会因其后续营利行为产生对其遭遇性质的争议,但追风小叶不会。因为追风小叶告诉所有人(包括女性),今天他放弃一切仅因为一件 “微不足道的小事” 站出来以身试法,这件事的过程和结果,试探出了上层建筑对这类 “小事” 的态度,在结果出来之前,也将成为高悬在每一位准备污蔑,或者行为客观上将产生污蔑效果的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发生在追风小叶身上的事也随时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位普通的上班族身上,追风小叶在维护自身权利过程中所遭遇到的一切,也是每一位上班族在遇到这类事时可能遭遇到的一切。
作为普通人,生活、名誉和权利,你准备放弃哪个?
我和身边的许多人一样,很避讳谈及性别议题,不光是因为作为男性(或者说既得利益者)我可能并无法对女性的遭遇感同身受,只能说理解和尽力帮助,但我也确实无法对那些因为错告甚至是诬告而家破人亡的网暴受害者视而不见。
2020 年,某艺人指控某央视主持人性骚扰,一审败诉,二审败诉,历时四年,该主持人前程尽毁,该艺人毫发无损地活跃于海外。
**2020 年,清华腚姐事件。**某高校女生在食堂就餐时,因感觉臀部被碰,认定是身旁学弟所为,未查证便在各平台曝光学弟隐私,称其 “性骚扰”,引起舆论后,经校方监控查实是路过书包碰到。事后该女称已与学弟和解,但当事人表示毫不知情。该女最终无事发生。
**2020 年,小慧君事件。**网红小慧君刘某被 MCN 机构捧红后,为合法违约,诬告 MCN 公司老板孙某性骚扰,在网上立抑郁症人设,引导网友对 MCN 公司及孙某进行网暴,刘某靠本次炒作涨粉千万,孙某名下公司迅速破产。2025 年,孙某维权五年换来判决刘某 66 万赔偿,我们很清楚这笔钱能否赔偿到位。除此之外,目前尚未见刘某将承担任何刑事责任,甚至网传刘某换皮依旧出山不误。
当然,因为小慧君,只要上过网的人也不会再相信那句 “没有女孩会拿自己的清白开玩笑”。
为什么?因为这句话是她自己亲口说的。
**2023 年,无锡蛋糕店事件。**女子指控某蛋糕店老板猥亵其女儿,但经警方调查,蛋糕店老板有充分不在场证明,且其女儿未检测受到任何侵害,在女子的引导下,蛋糕店老板因网暴被迫关门,失去收入来源。后该女子被曝以受害者身份在网上敛财。结果是,该女子仅需赔偿 6 万元,未承担刑事责任。
**2023 年,川大张某事件。**张某在广州地铁 8 号线上怀疑一男子偷拍,当场要求检查其手机,发现误会后仍在车厢内大声警告,并将小作文和视频发布到网络,该视频经广泛传播被该男子子女发现并报警。结果是张某被给予留校察看、留党察看处分,并正常保研。后被爆出存在学术不端,该 985 再次作出留党察看处分。
下面是一起真正无法无天的事:
**2023 年,武大图书馆事件。**做题家肖某被图书馆系统安排位置在杨某对面。自习期间,肖某因湿疹几次无意识作出抓挠动作,对面的杨某因误以为肖某故意坐在自己对面打飞机,而坚持拍摄了杨某一个小时,后杨某义正词严地要求肖某按照自己要求的内容手书道歉信,肖某因性格原因照办。
杨某第一时间将道歉信及裁缝过的录音交到辅导员手中,要求学校对肖某进行处分,学校经过调查(包括调取监控、与家长沟通等)认为杨某证据不足,四个月后,杨某因学校久拖不决便将该小作文和道歉信发布在各大平台,引起舆论,学校迫于舆论压力,**在明知证据不足的前提下,为挽救其在第四轮教学评价中作为全国仅有的 7 所法学专业 A 级高校之一的声誉,决定动用紧急立法权牺牲肖某来维护公平正义,效仿高宗对岳飞给肖某安了个 “举止不雅” 的莫须有罪名,给予记过处分,直接导致辛苦考到 985top 本且在学院绩点靠前的肖某此生和保研、留学等进步渠道无缘。**后杨某进一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肖某在省级以上媒体道歉及赔偿 5000 元精神损失费。

基于对国内 top 高校强大的公信力的信赖,处分一经作出,各大媒体(包括央视等官媒)争相反复报道该事件,以至一度冲上热搜。做题家本就脆弱的性格因反复受到刺激罹患 PTSD,爷爷半年后去世,外公气成植物人。
真正的家破人亡。
2025 年 7 月 25 日,法院一审以证据不足判决驳回杨某全部诉讼请求。
在此期间,杨某成功研究生毕业,据其在各平台推送的动态,其曾通过微信以自杀威胁承办法官尽快下判,文案中反复用她自己起的绰号称呼承办法官,引导网友网暴承办法官,判决出来第二天一早,其又在 b 站动态称其已被香港浸会大学录取为博士生,并公开威胁肖某若想报考任何一所大学,她的所谓证据就会寄到哪里。

至今杨某仍在不断更新威胁言论,某科研机构(有的学校是教学、科研机构,有的学校仅仅是科研机构)也未对该处分作出任何表态或撤销,也许在等二审翻案?
最近在看《优秀的绵羊》,可怜的肖某就是典型的绵羊。如果肖某成功毕业,他将是 985 芸芸优秀社会资源中的一员,可惜他在大一就遇到了比他更懂社会规则且莫明对其恨之入骨且致力于置他全家于死地的杨某这只绵杨比他更精致、更优秀。
如果不考虑性别因素,我可不可以认为,在这所 top,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具备经济学术价值?不然证据不足直接告诉姓杨的就好,拖什么?还是在怕什么?
这个事情曝出来后我惊叹于法律对女性的包容性,想这都不以诬告罪立案,然后一查发现《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是这样说的: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第三项,只要是错告,就不可能是诬告。只有男性才会对女性性骚扰,女生怎么可能拿自己的清白开玩笑呢,那女性对男性的指控就只可能是错告,而不可能是诬告,而错告也永远不可能转化为诬告。
为了验证心中一个恶毒的猜想,我继续检索案例,发现涉及性骚扰的诽谤、诬告类罪名公开的判例极少,而且部分判决说理仅有一句话 “本院审查认为,自诉人某某诉被告人某某犯诽谤罪,缺乏罪证。” 在部分判决里,在微博上骂是不够罪的、在抖音上发几百条也是不够罪的(判决理由没有提及转发量、浏览量够不够)。但其中有一篇案号为(2021)沪 01 刑终 912 号被 Alpha 选为了优案评析,其中裁判要旨写了这么一段话:
“网络诽谤刑事案件中,自诉人应当对诉争事实系虚假事实,被告人具有捏造、篡改、散布等行为以及情节要件
承担举证责任;当诉争事实不能证明系虚假时,应当认为自诉人未能
就被告人的行为符合诽谤罪的客观构成要件完成证明责任,同时,被告人对诉争事实不承担自证真实的证明责任;当诉争事实系被告人基于客观事实作出的合理真实确信时,即便最终诉争事实为虚假,也应排除被告人具有诽谤的犯罪故意。”
简而言之一句话,诽谤罪的自诉人要充分举证证明其所控诉的、被指控对象所发布的内容是假的。本案个案的原判决查明的事实认定指控不成立我是认可的,但这么一段要 “要么六子死要么六子吃了两碗粉” 的混蛋逻辑让我觉得实在匪夷所思。
套在肖某这件事情上就是,如果肖某决定提起刑事自诉,就必须有确切证据证明自己当时没有打飞机,最好在 kd 里装个摄像头,还要脑机接通可以记录并存储视野和全身动作的那种——可惜装了也没用,因为杨博士是错告。
最后,引用牢躺《武大图书馆诬告案,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校园霸凌》的最后一段:
如果可以轻易毁了被诬告者的人生,而诬告者可以全身而退,只能说法律和公序良俗都是吃干饭的。

知乎用户 火焰旅人 发表

武汉大学,出来走两步,别装死

「武大图书馆诬陷性骚扰事件」一审宣判,不能认定性骚扰,怎样从法律角度解读?

知乎用户 Celesphonia 发表

所有人做两件事:

第一:

建议使用领导留言板小程序 公众号,提交对此问题的建议,接收的领导可以选择香港特区政府,或民政部(教育部的投诉入口被冲烂了至今还没有上线)。以下是一个模板:

主题:关于武汉大学学生杨景媛诬告及网暴事件的举报与处理建议

尊敬的领导:

现就武汉大学学生杨景媛(网名 “啾啾 1221-”)涉嫌诬告、煽动网暴及持续打压当事人的事件,向贵部门反映情况并提请关注。该事件已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亟需相关部门介入,以维护司法公正与社会公序良俗。

2025 年 7 月 25 日,大陆法院一审判决认定杨景媛对肖某某的性骚扰指控不成立,其行为缺乏事实依据,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性骚扰。然而,杨景媛此前在社交媒体上的公开指控已引发大规模网暴,导致肖某某身心严重受创,其家庭亦遭受不可挽回的伤害。

令人担忧的是,即便法院已作出明确裁决,杨景媛仍拒不认错,并在社交平台扬言继续向肖某某的申请院校发送不实指控,蓄意破坏其升学与就业前景。此举不仅藐视司法权威,更涉嫌恶意报复,违背基本道德与法治精神。

为此,建议相关部门:协调教育机构调查涉事学生的行为并撤销其保研、奖学金、学位、校内外表彰等资格;由司法机关对杨某某进行批评教育,停止网络暴力与打压行为;必要时由相关部门提起公诉,严惩这种助长社会不良风气的行为。

此致

敬礼

2025 年 7 月 27 日

第二:

建议大家优先使用各国的校园邮箱发送英文邮件。或是 outlook gmail 这类邮箱。收件人邮箱已用逗号区隔,如果识别不出三个邮箱,需要自己手打一下。

以下是一个模板

收件人:sa@hkbu.edu.hk,gs@hkbu.edu.hk,

exchange@hkbu.edu.hk

邮件主题: Formal Complaint Regarding False Accusation and Cyberbullying by Former Wuhan University Student Yang Jingyuan (Online Alias “JiuJiu1221-”)

正文:

Dear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I am writing to formally bring to your attention the serious misconduct of Yang Jingyuan (online alias “JiuJiu1221-”), a former student of Wuhan University, in relation to the widely publicized “Library Sexual Harassment Incident.” This case has caused significant harm to the accused party and undermined public trust in genuine efforts to combat harassment. I urge the university to investigate this matter thoroughly, given its implications for academic integrity, ethical conduct, and the university’s reputation.

Judicial Ruling Confirms False Accusation

On July 25, 2025, a court of first instance in mainland China issued a clear verdict dismissing Yang Jingyuan’s sexual harassment allegations against Mr. Xiao due to insufficient evidence. The court explicitly ruled that the accused’s actions did not meet the legal definition of sexual harassment. This judgment legally invalidates Yang’s claims and confirms the fabricated nature of her accusations.

Severe Consequences for the Accused and His Family

Prior to the court’s decision, Yang Jingyuan publicly identified Mr. Xiao on social media and WeChat public accounts, triggering relentless cyberbullying and doxxing. As a direct result, Mr. Xiao faced social ostracization, develope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and attempted suicide. His grandfather, subjected to online abuse, suffered sever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passed away six months later. The damage inflicted by Yang’s actions is irreversible and extends far beyond the legal dispute.

Ongoing Malicious Conduct Post-Judgment

Despite the court’s ruling, Yang Jingyuan has shown no remorse. Instead, she has escalated her retaliation by announcing on her Bilibili account that she would forward the discredited allegations to institutions where Mr. Xiao has applied for further education or employment, deliberately sabotaging his future. This defiance of the judicial outcome and continued harassment violate principles of fairness, accountability, and basic human decency expected of an academic community member.

Request for Immediate Action

Yang Jingyuan’s behavior transcends ordinary student conflict—it raises grave concerns about her moral fitness, integrity, and eligibility to continue representing any reputable institution. I respectfully request that Wuhan University:

1. Launch an official investigation into whether her actions constitute violations of university regulations and academic ethics;

2. Impose disciplinary measures, including suspension of her student status or revocation of recommended qualifications, and notify relevant institutions if warranted;

3. Demand that she cease all retaliatory actions and publicly respect the court’s authority.

In an era that rightly champions gender equality, it is equally critical to condemn false accusations weaponized to destroy lives. Protecting justice requires safeguarding both genuine victims and the innocent from malicious exploitation.

I trust you will address this matter with the urgency and gravity it demands.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Sincerely,

July 26, 2025

知乎用户 日后才说 发表

男生太难了,被如此诬陷,家破人亡,前程似灰,即使最后胜诉,也难以挽回,

千万别把自己搞得获得精神病证明,千万别冲动去香港,不值得为见人如此。

知乎用户 YoungWayneGo 发表

系诬告

就要按照这个处理

知乎用户 Bing 发表

知乎用户 强焚风 发表

根据公开信息 Jingyuan Yang,杨景媛同学并未在香港浸会大学读博,而是在做 research assistant(简称 RA,中文翻译为 “研究助理”)。所谓 RA,就是本科毕业生或硕士毕业生申请博士的跳板,相当于在 1-2 年时间内帮老板做科研打下手,以此获取其背书 / 推荐信去申请别的学校,或者直接留组内读博。对于杨同学来说,从去年 10 月开始,她已经在香港浸会大学做 RA,目前正是其申请博士的关键节点,其可能申请浸会大学的博士,也有可能申请其他学校的博士。

Q&A: 该 Jingyuan Yang 是否就是杨景媛本人?

其在 research gate 上的头像,正是其多次在哔哩哔哩上出现的小狗,同时其研究方向 labor economics 也与其经管背景相关,因此确为本人。

知乎用户 多吃苹果多喝水 发表

女拳会接着打

知乎用户 小鸡炖蘑菇​ 发表

又是一个学法的,如果不暴露出来以后应该会成为体制内的一员,掌握一定的资源和权力。

统计意义上讲,女生就是学法的多,男生就是学工科的多,体制内大量的岗位不招工科,而招文科,本质上就是性别歧视。

知乎用户 阿木亚木 发表

这人有明显的反社会人格,对他人的攻击迫害如疯狗般的撕咬,尽力将一个之前素未谋面的大一新生的整个人生毁掉。这人应该是法律专业相关的,通过法考了,知道这种行为绝对是违法了,但是对她而言这种违法不足以让她受到惩罚,而她的行为对受害者而言,足以毁掉一生,这种明知故犯的不对称打击,在规则下,还真就是让她为所欲为了。她干坏事,网络舆论可以给她助攻,但是证实了她诬告之后,网络舆论却顶多只能说说她,没有一条切实的路径制裁她。她肆无忌惮的底气也是如此,就光天化日之下,干坏事,又能怎?

从她的论文致谢可以看出来,绝对是一个极端女拳分子,而且是专业的。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法检系统内这么多的春风法官了,无条件的迫害男性是她们已经打上的思想钢印。不说有没有国外 NGO 组织的煽动和鼓励,但是这人本身的行为,已经符合 NGO 所期望达到的效果了。对于她们来说,迫害异性却不受制裁,能满足她们的爽感,如果能接受 NGO 组织的报酬,那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以前会觉得一群极端女拳都是群脑子不太好使的由于生存问题向外甩锅的。但是后面接触的多了,发现事情远比想象的复杂,看到高学历的甚至社会地位还不错的前辈也打拳,即使一切的女拳都没法自洽,圆不回来且不要圆回来,她们的出发点就一个,且可以无限发散,就是要女权成为特权。更不说这种极端女拳了,一切的目的,就是力所能及之处毁掉目所能及的男性,不管是小孩还是学弟,还是后续社会上的同事,特别是这种法律专业的,能做的恶,没有上限的。

在解放战争期间,为什么最后结果会如此碾压,伤十指不如断一指,说白了,集中起来的凝聚力,才能更有效的对抗,GHG 以前听起来还觉得挺搞笑,但其实已经形成了团体组织,这种和伊斯兰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上面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反社会的恐怖主义已经开始生根发芽,并开始逐渐对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秩序破坏。他们也不会花大力去管这个事,因为与他们而言,没有功绩。如果真要民间自发形成男女两大阵营进行对立,那可真是百年以来一大笑话了。这群女拳,人性都泯灭了,就为了所谓的性别权力,这种思想像朊病毒一样扩散,把正常人都变成了非正常人,最后毁掉了宿主,她们要的权又依托于哪?也算是见证了历史轮回的一环,极端女拳被清算的时候,矫枉过正是避免不了的了。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我有个问题,想学法律的同学回答。就是直接说杨景媛诬陷案会怎么样,会不会被起诉侵犯隐私权名誉权?不然我不理解为什么要说武汉大学诬陷案,或者像微博那样直接来了句两败俱伤!真的火大,为什么不能说武大学生杨景媛诬陷案,我记得很多案件都是用犯罪者名字命名的

知乎用户 湛蓝的守护​ 发表

这个新闻出来的时候本来想写个回答声援男生的。

因为我也曾患过股藓,发作起来的时候真是越挠越痒,恶性循环。

后来忙了几天,学校给个记过,尘埃落定,就没写了。

今天,既然法院判了,武大理当表现出作为教育机构的担当,首先把处分撤销了

(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在这两年偷偷处理掉)

没有为了学校虚名就让学生被处分的道理!

然后,男方家属应该联系一些靠谱的律师,看能否找到精神伤害、爷爷不幸与本案之间的关联。

以侵犯公民信息、引导网报等理由提起讼诉

有人病了,有人没了,这就是一辈子的恩怨。

第三,如果网传的女方回应为真,可谓是少有的恶劣。

对于自己诬陷(明知是误会还要扣帽子,就是诬陷)的行为毫无悔意。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这已经是不安定因素了。真不敢想她以后还有可能混进公检法队伍。

男方家属应该准备好材料,随时准备举报。

第四,如今这个版本,男生出门在外,不要想着受点委屈,息事宁人。鬼知道你求全一下,事情能发酵成什么样子。

最后,本题下居然没几个带大运的回答,真出乎我的意料。

知乎用户 不知道该取什么名 发表

地地道道的恶魔,我在大学期间也遇到过这种吃人的 cs,以折磨凌辱他人为乐,如今的世道恶人打着高尚的幌子横行遍地,仇恨成为甜美的果实,可惜了肖同学的前程和生活,我是相信因果报应的,这样的诬女恶魔会有报应的。

知乎用户 sunrise 发表

和我一个学院?导师是谁?24 级入学还是 25 级?相信学校不会坐视不理的,上次宋院士的事情都被学生反对然后撤销了,这次一个学生更是,但是比较麻烦的是如果已经正式入学,想要开除必须有非常充足的理由不知道学校会不会认定这个理由够

知乎用户 钴蓝星​ 发表

诬汉大学校园规则怪谈:

1. 如果你患有湿疹,请立刻离开诬汉大学。

2. 不要在校园图书馆内进行抓痒。

3. 当发现坐在你对面的异性拿出手机,请快速远离。

4. 当你四周相邻的座位有异性,请于十分钟内离开并重新预约座位。

5. 不要答应陌生异性的任何要求。

6. 不要相信陌生异性的任何承诺。

7. 如果出现陌生异性让你承认某事并说着一些你听不懂的话,出拳是最佳选择。

8. 当你是男性时,“官方” 是危险的,当你和陌生异性♀︎同时求助的时候,不要相信它。

9. 当你是女性时,“官方” 是安全的。

知乎用户 梧桐 发表

@雷军

雷总怎么看贵母校发生的此件事情

知乎用户 灰狐大仙 发表

如何呢,又能怎?

知乎用户 子林​​​ 发表

果然,在这个发癫的社会,法律守住了最后一丝冷静。

这是一个让人哑口无言的判决结果——不是因为结果意外,而是在整个公共叙事都陷入癫狂时,还有一个系统默默坚持 “事实 + 证据” 这两个老古董逻辑。

杨某自述被性骚扰,学校火速处分,网络一边倒声讨,男生全家被网暴、被人肉,爷爷在精神压力中离世,男生本人被诊断 PTSD,学业中断。

现在法院告诉我们:性骚扰不能成立,整个事件的法律判定是——驳回原告的诉求

这不是 “反转”,这只是终于把所有人拉回一个冷却的现场。就像一场人人都在用情绪投票的群众审判剧,最后幕布一拉——发现法庭上连被害人都找不着了。

什么是恶?
不是一拳打人,而是明明没打人,却因为别人说你打了,就全网围殴你;
什么是愚?
不是搞错事实,而是搞错了,还觉得自己是正义的。

我对这件事的完整分析和看法,在另一条回答中已详细写出

「武大图书馆诬陷性骚扰事件」一审宣判,不能认定性骚扰,怎样从法律角度解读? - 子林的回答 - 知乎

「武大图书馆诬陷性骚扰事件」一审宣判,不能认定性骚扰,怎样从法律角度解读?

这里只想说一句话:

在武汉大学这起事件中,男生全程没有反击,没有反控,没有对抗,只是配合写了道歉信,结果反而被当作 “默认有罪”

他的沉默和软弱,没有换来理解,反而激发了更多网络猎巫式攻击。这正说明:当前的舆论不是在寻找真相,而是在寻找靶子。

一个连沉默的人都被骂的社会,迟早会逼得说真话的人闭嘴

知乎用户 gkn cnyz 发表

武汉大学啊,不稀奇

知乎用户 猿不是员 发表

我已经帮她出名了,剩下的就看大家了。今日朱军,明日诸君,想当鸵鸟的看看受害者学弟的下场吧

知乎用户 穷神 发表

迄今为止无法理解该男生不是你做的居然让你书面道歉就去道歉的脑回路。

如果是任何人冤枉我,除非是暴力机关可能服软,普通情况是不可能去道歉,不光不会去道歉,还要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

更新

重新看了一遍录音,大概理清楚了来龙去脉。男生在图书馆应该是做了不雅动作,然后被女的拍下来作为把柄要挟,男生怕社死屈服道歉想大事化了,小事化了,结果后来这女的犯病继续搞事,闹上法院说男生 xsr,但是这很明显不是 xsr,不违法,最多叫有伤风化,所以法院判决女的败诉,如果真是皮肤病的话建议男生反诉这个女的,第一点是侵犯他人肖像权违法偷拍且散播,第二点涉嫌敲诈勒索,录音就是证据链很完整。

【武汉大学图书馆录音 - 哔哩哔哩】 http://b23.tv/AGwZzqf

知乎用户 正则 发表

大家讲个故事

在以前还是奴隶封建社会,地主还雇佣长工种地的时候

地主经常纵容一部分长工 B 对长工 A 进行财产偷窃与压迫

因为老实人长工 A 赚了钱不花,总想着孝顺父母

但 B 拿了钱就找地主全花掉,一来一回钱又到了地主手里

而且长工们有内部矛盾更好管理

从地主的角度来说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自己不强大在下一个灾年撑不住的话,就会被其他地主兼并

但长工 A 就遭殃了,即使偶尔反抗,把偷钱抢钱的长工 B 打了

地主也会暗示小工头去息事宁人,甚至严守秘密,不让其他长工 B 知道有人被打了

不然的话引发混乱的话不好管理,毕竟长工 B 的死活其实地主也不在乎,他帮 B 只是想要利益最大化

因此长工 B 们从来不害怕,甚至不知道有人被打了

直到有一天长工 A 们不光打 B,连地主下的长工头头也一起打了,没事还烧几个粮仓庆祝一下

这时候就算地主下了命令,长工头头们也不敢包庇 B 了,毕竟性命还是最要紧的

地主也被烧粮仓烧怕了,从此不仅严格管理,而且还给长工 A 加了工资,终于迎来完美的结局

庆幸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现在社会,在新中国的领导下越来越好,再也不用担心受怕了

知乎用户 且听风吟 发表

我的看法是,作为一个男性,在你自身清白的前提下,再强调一遍,自身清白,遭受不白之冤为前提。

注意要做到下面这几件事:

1. 去除性别滤镜,**摒弃 “好男不跟女斗”,“她是女的,让让她” 的传统糟粕思维。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现在男女平等,你没有多余的性别义务。**该报警报警,该魔法对轰就魔法对轰。不要只想着息事宁人。

2. 内心一定要强大,坚定立场。**检讨书,道歉书,处分书,不要写,不要签。**不要相信任何人说,写了(签了)就到此为止的鬼话。他们八成只想快点了事。后续万一因此被动的是你自己。

3. 如果自己因为对方泄露个人信息而遭到网络骚扰(网暴),**该报警报警,该反制反制,不要不好意思,**哪怕是嫌疑人也有人权,两件事一码归一码。

  1. **脸皮厚一点,心大一点,别想太多,**并且保护好家庭中承受能力低的弱者,比如长辈或孩子。该断网断网,该换号换号。不要受到网暴的影响。

总之,让法律说话,在判决下来之前的博弈阶段,不要做君子,宁愿做小人。

我希望,以上这四点,**教授和学生说,领导和员工说,学长和学弟说,父母和孩子说。**咱能救一个是一个,尽量让这种受害者少一点。

因为,我一直是这么做的。

让我能影响到的男孩子们少走一些弯路。

知乎用户 假面​ 发表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会。

个体无法逆转社会的潮流。

哪怕一眼就看出来,这样下去不行,但我也没办法改变,甚至不敢站出来呼吁或者做些什么,那样只会被潮流吞噬。

只有潮流能对抗潮流。

可到底要怎样才能掀起另一股潮流,掀起更多人的情绪呢?

这也不取决于你我,而是取决于主题这样的事件,取决于敌方对我方的压迫够不够多。

只有更多的痛苦,才能唤醒更多的人。

问题是,那些早就看出来这样不行的人,知道如何避免最糟糕的状况,以至于根本不会有这种遭遇,也因此缺乏足够的决心。

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可依然会因环境的恶化而感到无奈与烦闷。

结果就是,只能等待,等待一个无辜的傻子,去做这个受害者,去做大众情绪的导火索。

就像这个事件里的男生。

我同情他,但我又不能同情他。

他的善良和老实给他带来了惨痛的遭遇,但他的纵容和懦弱却助长了敌人的猖狂。

他只能是祭品,而不能是同伴。

知乎用户 无理数 发表

知乎用户 脑袋疼 发表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媒体都是只负责排泄,不负责消化。所以当有热点新闻的时候,他们都会虫且一样,一拥而上,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吃上了再说。所以,我们能看到当时的热度,是如此 “疯狂” 的。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男生的母亲,在网络上发帖为儿子解释了之后,声讨他的女网友,指责他的媒体,又再次失声了。根据当事男生母亲的解释,她儿子之所以有那样的行为,其实是患有皮炎,是在挠痒痒。

在她附上了大量的相应证据之后,舆论也很快迎来来反转。原来指责他骚扰的女生,是有了 “偏见” 和 YY,所以觉得对方是在公共场合骚扰她。

其实从当事人母亲的发帖来看,事情本身就是一件普普通通的误会。因为当事人在挠痒痒,又因为女主得理不饶人,希望用小作文的方式,来 “维护正义”,所以整件事闹的非常大。如果她真的是被骚扰了,那我能够理解她的难处,她很勇敢。

但是,在事实和证据如此清晰的情况下,她的所作所为,更像是诬告。事情过去一年多之后,这个案件,终于迎来了大结局,法院判处该女士败诉,也就是说,从法律层面来说,男生没有骚扰她。

可是,在某些博主的嘴里,事实又变成了…

“如果他真没有骚扰,那他当时为什么要承认,道歉,为什么不直接把病例拿出来呢?”

从我这么多年上网的角度来看,有时候对待别人的指责和抨击,就应该用魔法打败魔法,讲道理是没用的。

你和它讲道理,它跟你讲情绪,你跟它用愤怒的情绪沟通了,它又怂了怕了,让你跟它讲道理。敢情人善就是被人欺,好说话就活该吃亏,被指责是吧?它能发出这样的质问,其实就是想找茬而已,哪怕法院已经判了,它还是能够找理由,来提出质疑。

当然了,最讽刺的是,当时这件事的热度非常火爆,可在判决下来了之后,整件事突然就 “无人问津” 了。更是有理中客媒体,出来讲好话,让双方心平气和的好好聊聊,不要再网暴了。

我有时候看到这些圣母式的双标发言,还是觉得很难蚌的。因为你假如单独的从他们的发言难看,初衷和立意肯定是好的,毕竟要正能量。但你假如了解前因后果,知道这其中的曲折和猫腻之后,再来品读下这下媒体的发言,只会觉得令人作呕。好赖话都让他们说了,带节奏坑害无辜者的是他们,转头劝受害者别善良的还是他们,真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另外,从这件事的后续发展上来看,之所以网络上小作文横行,大量的人敢于扭曲事实,断章取义的写小作文带网络节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诬告、构陷对方,不用受惩罚。她甚至在败诉了之后,还偷摸公布了男方的个人隐私呢…

一言难尽,不予置评,再见。

知乎用户 大宝 发表

大半夜看到气的睡不着

知乎用户 打工人 发表

一名刚刚踏入大学、年满 18 岁的少年,仅仅因为 “湿疹” 会阴瘙痒,就能被扣上 “性骚扰” 的帽子,进而被网暴,陷入“抑郁症” 和 “自杀”;

而反观施暴者还能沾沾自喜,恬不知耻说什么 “美美读博”,“发光发热”,时至今日还继续威胁要不断向男生的学校,以及今后的工作单位提供 “举报材料”…

其实最让我气愤或者说伤感的是,这个男生在刚刚大一,是进入大学什么都不知道的萌新,就遇到这种事了。可以说,大学生活的一切美好和他无缘了,甚至说,人生的美好今后也和他没多大关系了…

《汉谟拉比法典》是每个男孩子都要学习的,今后别扯犊子!孔子也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不妨以直报怨!

知乎用户 西瓜 发表

首先,这绝对不是孤例,大诬告时代已经来临。

那么大诬告时代持续多久?日本答案是 10 年(1991-2001)

  • 1991 年大阪电车骚扰案:一名女性指控男性在电车中触碰其肩膀,尽管证据不足,仍导致男性失业并被迫逃离当地。此类案件引发公众对 “有罪推定” 司法倾向的批评。
  • 1990 年代后期,女性通过指控男性领导发送过多工作邮件等行为构成骚扰,导致男性离职。这类案件常因法律界定模糊而难以举证。
  • 司法信任危机:2001 年 “上野小百合诬告案” 中,一名少女虚构被性侵经历,导致四名少年入狱,暴露司法系统对诬告缺乏有效制约。

大诬告时代男性的应对方式:法律修订与男性权益抗争(2000-2010 年代)

  • 2007 年日本《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修订,将性骚扰保护对象扩展至男性,并要求企业采取 “措施义务”。然而,实际执行中仍存在举证责任倒置问题,男性易因“疑似接触” 被指控。
  • 男性反制手段:部分男性选择暴力对抗诬告女性,因性骚扰刑期(半年至 10 年)远高于互殴(拘留 15 天),形成 “以暴制暴” 的畸形社会现象。

日本虽然是儒家文化圈,但它骨子里还是重男轻女,加上日本作为欧美对抗中国的前哨站,愿意去收买底层,愿意给底层男性活路,所以最终是底层男性在高福利政策下,选择集体躺平来应对女权叙事

苏联灭亡之前也出现了女性大规模诬告现象。 由于苏联末期,女性的失业率是男性的两倍,女性为了争夺生存资源,通过大规模诬告男性来排除竞争,苏联未曾尝试解决女权问题就已经解体了,但可以看出苏系国家并没有足够经验去应对女权叙事。

那么中国会怎么样?

中国应对女权叙事会极为缓慢,普遍男性极为痛苦。

第一:根本意识层面。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曾经的苏系国家,倡导男女平等,女权作为中国对抗欧美批评中国人权议题的一张王牌,已经事实上大而不能倒。

第二:教育资源和财富继承。

中国有四代独生女,一亿的独生女,她们继承了海量的社会财富,她们享受到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资源,女性的受教育率和女性得到的家庭教育支出以及超过了男性。这也是为什么女性本科率超过男性的原因之一。

例如女性通过大量的教育支出,占据了绝大多数出国留学资源,2025 年全球中国留学生中,女性占比预计达 72%,且连续 6 年上升,男性比例则降至 28%。

第三:体制选拔。

中国政法大学 2022 年本科女生占比 66.54%。非选调渠道的常规招录中,女性因考试优势(如笔试细致、面试表达能力突出)更易入选。

例如,2024 年其他省直法检统计显示,河北高院、海南高院等女性占比均超 70%。

第四:政策优待。

根据 2025 年最新政策动态,湖南省在《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修订草案中首次提出针对女性领导岗位的量化要求,并强化了配套支持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一、核心条例:县级以上政府正职领导女性量化要求

1. 政策突破

修订草案新增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岗位需明确女性比例量化指标,首次将女性领导比例从 “原则性倡导” 升级为“强制性配额”。

具体比例尚未公开,但参照此前 “人大代表候选人女性占比 30% 左右” 的惯例(原实施办法第六条),预计正职领导岗位女性占比可能设定在 30%-40% 区间。

同步要求各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 “至少配备 1 名以上女干部”,延续 2011 年以来的基层实践(如市县党委班子已实现平均 1 名以上女干部)。

第五:欧美因素

美国每年直接资助 3 亿美元去大规模抹黑中国形象,挑动对立。其次是通过大量 NGO 和高校交流灌输各种意识形态,挑动性别对立。中国女权得到了西方的直接支持。

总结:

中国男性是分层的,团结男性是最困难的一步。

天龙人和红色后代,是不屑参与底层男性对抗女权叙事的活动中。例如矿大男性被污蔑一事中,哪怕是红色被诬告,他有能力摆平,反而歧视帮助他的普通男性。 红色后代觉得自己被普通男性发声帮助是耻辱。 上层人的财富是底层人,他们不会成为男性的帮手。

男性的团结叙事和行动被上层打压,光棍养老院会被强行拆除。

普通男性要对抗一个有着西方支持,上层偏袒,政策保护的中式女拳。

中式女拳是非常难以战胜的,速胜论和速败论都不可行。对男性而言,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知乎用户 咸因 发表


杨景媛这张脸,我有 PTSD

我小时候被这样长相的女生打过,不是说面相一样刻薄,是五官都 90% 复刻,连眼镜都一样。

她走到我桌前,突然扇我一巴掌,然后很凶恶的说,她是不可能喜欢我的,我一脸懵逼,我和她根本不熟啊。。

都是情感障碍闹的。

还有另一个女生,同学传她爸是我老家县城首富,她跟班主任说要换到我旁边。我开窍晚,那时候完全不会想男女之事,整天就是打打闹闹,虽然她是同桌,但是记忆里我不怎么喜欢和她玩。

有天正上课,她突然哭起来,眼泪擦我肩膀上,揪着我头发狂拽,我当时整个懵了,我记得那节课是位年轻男老师,他也懵,后面老师把她带出去,她那天没回来上课。

后面我们又怎么和好的我忘了,我只记得初三毕业那个暑假,她叫我去她家教她数学题,那次去她家别墅,她父母不在,她带我去浴室,说你可以在这里洗澡,我有点懵,虽然是夏天,可是我一点没出汗,不用洗澡啊。

直到大学快毕业,我才反应过来,我可能错过少走二十年弯路的机会。。。

还有女同学,父母离婚,趴我身上哭,哭我一身鼻涕。

中国女生好像天生不会,正常表达感情。

直到我快结婚了,才有女同学直球发微信给我,问我结婚没,说她梦见我,梦见我穿衬衣,校服披在肩上的样子。。

很多年以后,回想记忆中的线索,我才知道她为什么哭着揪我头发。我同桌原本是珠珠,刚上初中时,第一个和我玩的女同学,她换过来后,珠珠换到后面一排,我不喜欢和她玩,她给我一种身上有刺的感觉,我还是和珠珠打打闹闹。

揪头发事件后,有同学告诉我,珠珠上课的时候,悄悄拿口香糖粘她头发里,她回家洗不掉,把那束头发剪掉了。


吃了这么多女诬瓜,我发现一个规律:

女诬普遍缺乏伴侣。

具体到杨景媛,她个人条件,属于高不成低不就,帅哥小鲜肉看不上她,她又看不上普男。

看看她的简介,“约起来”,“特长:腿”,“对象:胡歌,姜敏赫”,她渴望和异性交往,可是咱们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既没有正确的心理疏导,也没有完整的性教育。

她从性成熟起开始积累的力比多无处释放,如同一个烧了十年,没有泄压阀的高压锅,在前几年,如果泄压阀打开,喷出来的是青春气息的白色蒸汽,等水烧干了,锅烧糊了,喷出来的只有刺鼻的火气,而这口高压锅的阀门已经扭曲,永远保持高压,每时每刻都在寻找一个 “性” 缝隙,往外喷火气。

从小到大,她被忽视,又渴望被爱,是另一种向内压缩的力量,两者组合起来,就是一颗原子弹,只需要一点点额外的中子撞击,就会爆炸。

坐在她对面的小鲜肉,仅仅因为过敏性皮炎,做了几次搔挠动作。这点小事,就像空气中可有可无的中子,立马被这位 “原子弹” 捕捉到,她每时每刻都在寻找 “性” 缝隙,释放压抑多年的力比多,她想引起关注,她以为被关注就是被爱,哪怕一点点无关紧要的事,都会被她无限放大,酿成一场毁人不利己的悲剧。

知乎用户 昂昂昂吧 发表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至于中断的学业,患上的 PTSD,逝去的爷爷不过是发展的代价,必要的牺牲,时代的局限罢了)

知乎用户 求生之路 发表

还有个地狱笑话。

杨景媛她通过了法考的,以后可以当女法官,继续给郭楠判强奸罪。

福气还在后面嘞。

知乎用户 天天 发表

我几十年的人生经验。

让我今天明白了。世间决定一切的从来不是公理,而是暴力。

以不义对不义仍是不义。可是义缺失的时候,不义对不义才是义。

善良的人活不下去。执着于义,为不义。

知乎用户 上学威龙​ 发表

不知道那个男生能不能看到这条评论,如果你爷爷因为网暴已经去世了,外公也因为网暴住院了你还不做出点什么的话你活该被网暴

知乎用户 球球球球球​ 发表

大家说的很多了,因此,本人不谈涉事高校和学生。在此事件中,本人支持法院判决,并且感谢法院工作人员所作出的努力。希望肖同学可以进一步的借助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我们可以从涉事人员自己 po 出的材料中,看到裁定结果的法律工作者署名。可以看出审判长是男性,但审判员(甚至有公开资料可检索)、人民陪审员都是女性,此外在事前与原告联系的工作人员被原告称为 “君姐”,似乎就是书记员,也是女性。因此本案件应该完全符合“涉及性骚扰事件中,通常会安排占多数的女性法律工作者” 的惯例:

但此时是否存在一种可能性:审判长的权力很大,以至于足够无视审判员和陪审员呢?本人非法律工作者,于是求助了元宝上的 deepseek,回复是此种情况下审判长无权强行作出判决:

因此可以发现,虽然本案件中有占多数的女性法律工作者参与,但原告仍然败诉。而本案件中,审判长谢某某在初期经常联系原告,但后来被原告喷出了形心问,只能请书记员代为联系,如下图所示:

现在有消息称谢法官乃至整个判决书署名的所有人都受到了严重威胁,或许背后确实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我或许暂时摸不到敌人在哪,但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发声,产生一点微不足道的支持。

知乎用户 TTEE1 发表

有网友建议搜索她的论文读一读

我觉得是个好主意

大家可以读一读她的论文:硕士论文和本科论文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YJY 论文. pdf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7sl_xkWyUn-QBrabzRKvBg?pwd=cef6

提取码: cef6

看能坚持多久,我分享论文居然给我删除了。

知乎用户 威斯克 发表

这回我得说

建议压力给到雷军,让他试试

知乎用户 是个铁 five 发表

武大需要撤销其非法手段获得的硕士学位。论文真实性需要再考察。

知乎用户 阿星 发表

在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明确公布**硕士授予标准需发表(预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核心期刊论文**,但就杨女士硕士毕业论文中,暂未发现其相关期刊论文,因此合理质疑杨女士学位授予是否存在审查不仔细,学术要求未达到的问题。

来源:武汉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暂行)-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经过本人多次浏览查找,未发现有其自身核心期刊论文被引用。
为了防止本人眼花漏看,我将其放入最新多模态大模型进行 review,结果如下,仍未查阅到其本人署名论文

当然不排除杨女士英文名比较特殊,所以参考其本人英文翻译页的英文名 “jingyuan yang”,所以此可能性较小。

以防万一,我再次人工核查,使用 ai 进行复查,暂未发现其署名论文。

同时,为了防止杨女士参考文献忘记引用,我简略通读杨女士硕士学术论文,暂未发现其论文中明确说明其之前研究成果与对应核心期刊论文。(也请大家一起找找,其文风本人阅读起来稍有不适,恐排查不仔细)

以下为杨女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截图:

知乎用户 稻田 发表

小肖同学办个港澳通行证很难吗?

知乎用户 前进达瓦里希 发表

你们一帮国男也是搞笑,在评论区 bb 有什么用? 写个邮件举报都不会吗?总比你圈地自嗨强吧,记得写英文或者繁体,不然 HK 学校不看。

补充一下邮箱:

然后我附上我发的只是给个参考,直接复制有格式问题,不用写那么长,你打开翻译软件随便打几百字就行了,主要是引起舆论重视,记得点抄送

To: Student Affairs Office/Graduate School,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Subject: Complaint Concerning Ms Yang Jingyuan (alleged HKBU postgraduate)

Dear person in charge, hello!

I have long been concerned about academic integrity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students. Recently, a court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made a first-instance judgment on the “sexual harassment incident at Wuhan University Library”, determining that Yang Jingyuan’s (referred to 杨景媛) sexual harassment allegations against a male student from the same school, Xiao Moumou, were insufficiently supported by evidence and completely unfounded. All her litigation requests were dismissed. A male student was diagnosed with PTS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due to cyberbullying that lasted for nearly two years. According to multiple online sources, Yang Jingyuan was recommended for admission to the doctoral program at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before June 2025. If true, his behavior is in serious conflict with the principles of “conduct, integrity and respect” advocated by your school, which may damage your school’s reputation and campus security. This is to report and we earnestly request an investigation and handling.

I. Timeline of Events and Judgments (Summary)

Ii. Reasons for reporting: Bad behavior and serious harm

l Maliciously fabricating facts and abusing legal procedures

l In the absence of direct evidence, a lawsuit for high compensation was filed, resulting in two years of continuous public opinion division and waste of judicial resources.

l The judgment clearly states that “sexual harassment against specific individuals cannot be determined” - which constitutes a substantive false accusation.

2. Large-scale incitement and indulgence of cyber violence

l Yang Jingyuan has long been Posting remarks with strong personal attacks and gender opposition on platforms such as Zhihu and Bilibili, which has led to the male victim being made a portrait of himself and his home address being exposed. There have been many extreme calls such as “Let him die socially” and “ruin his future”.

l After the court’s verdict, the male student was diagnosed with PTSD and needed long-term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ublic opinion has spread from the campus to the public domain of society, with far-reaching negative impacts.

3、Refusing to repent and publicly threatening the victim’s studies and future

l Bilibili and other platforms’records show that Yang Jingyuan still claimed threatening remarks such as"I will find a way to prevent him from graduating"and"I will catch him even if I go abroad"before and after losing the lawsuit. After being questioned, she deleted the comments and posted"sarcastic" posts again.

l The latest supplementary video “Admitting Fraud + Threat! Yang Jingyuan Deletes Comments and keeps the file!” The voice/text evidence that the victim claimed to have written the short essay “for the sake of popularity” and threatened the victim has been intercepted.

4、Breach of trust, moral integrity and potential risks of academic misconduct

l In response to the repeated investigations by the school authorities, the police and the judge, she has repeatedly claimed in public that she was “suppressed” and “her evidence was swallowed up”, attempting to create a “gender opposition” public opinion to evade responsibility.

l There are also doubts as to whether the case and related disciplinary actions were truthfully disclosed in his personal resume and application materials. If facts are concealed or false statements are provided, the bottom line of integrity has been crossed.

5、Violation of relevant regulations of Hong Kong and your school (Preliminary comparison)

l Section 161 of the Crime Ordinance of Hong Kong holds criminal liability for “publishing inflammatory or false information causing harm to others”.

l The “Student Code of Conduct of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explicitly prohibits"any form of harassment, bullying or cyberbullying"and"intentionally spreading false information to damage others’reputation”.

Iii. We request your school to verify and take necessary measures

1. Verify the student status and application materials

Please confirm whether “Yang Jingyuan” is a current doctoral student at your university and review whether there is any concealment, forgery or significant omission in her application for admission.

2. Initiate a conduct and integrity investigation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risks posed by the student’s behavior to campus safety, students’ psychology and the school’s public image be evaluated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6.1 (Honesty) and Article 8.2 (Respect for Others) of the Student Code of Conduct, with reference to the first-instance civil judgment and online archived evidence.

3. Take corresponding disciplinary or legal measures

If the investigation is found to be true, we earnestly request your school to impose academic warnings, suspension or even withdrawal from schoo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ions, and urge him/her to make a formal apology to the victim and the public. If such actions may violate Hong Kong laws, please refer them to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or cooperate with legal procedures.

4. Public explanation and clarification

If, after verific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information does not match that on the Internet, we also request your school to issue a formal statement to set the record straight and prevent innocent people from being implicated.

Iv. Attachments and Publicly Searchable Materials

Supporting Evidence – Detailed English Dossier

Below is a consolidated list of publicly-available materials that document Ms Yang Jingyuan’s conduct, the court’s findings, the scale of on-line harassment she fostered, and reports that she is currently enrolled at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KBU).

For each item I give (a) the source outlet and date, (b) the headline or a unique keyword you can paste into the site’s search bar (Zhihu uses numeric “question IDs”), and (c) a short relevance note.

1、http://Guancha.cn – 26 July 2025

Headline: “Court says sexual-harassment claim cannot be established; Wuhan-U Library case first-instance judgment.”

Why it matters: First mainstream article to cite the written judgment: the court “dismissed all of Ms Yang’s claims” and found “no evidence of harassment.”

2、Sina News – 25 July 2025

Headline: “Wuhan-U Library case: accusation rejected; male student diagnosed with PTSD.”

Why it matters: Confirms medical records showing the falsely-accused student now suffers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owing to two years of doxxing.

3、Zhihu Question ID 1932553409740923279

Title: “How do you view the court’s dismissal of Yang Jingyuan’s sexual-harassment accusation?” (high-vote answers)

Why it matters: Collects the full timeline, links to surveillance-camera stills contradicting Ms Yang’s narrative, and screenshots of her own early posts mobilising public outrage.

4、Zhihu Question ID 1932616347495436620

Title: “How do you rate Ms Yang’s statements after losing the case?”

Why it matters: Preserves comments Ms Yang posted after her defeat, boasting that ‘even losing is a win’ and threatening to “make sure he can’t graduate,” all later deleted from her account.

5、Zhihu Question ID 1932264378071221776

Title: “Wuhan-U Library sex-harassment lawsuit: first-instance ruling”

Why it matters: Reproduces key paragraphs from the judgment and notes that Ms Yang demanded over RMB 180 000 in damages despite lacking evidence.

6、Bilibili mirror video – “【Re-upload】Admits lying + Threats! Yang Jingyuan comment archive”

Why it matters: 90-second compilation of her deleted replies where she states she “wrote the long post for traffic” and vows to “ruin his degree,” with time-stamped screen recordings.

7、X (Twitter) posts – 26 & 27 July 2025

Example handle: @d9bd9b (26 July 20:51 HKT)

Content: Screenshot showing Ms Yang’s account IP location tagged “Hong Kong SAR” plus the caption “already registered as a PhD at HKBU.” A second thread by @JonathanCaiSG (27 July 02:52 HKT) repeats the claim.

Why it matters: These independent posts are the earliest public claims tying her to HKBU; the geolocation tag is auto-inserted by the platform.

These seven sources collectively demonstrate (i) the court’s formal rejection of the accusation, (ii) the medical and reputational harm to the victim, (iii) Ms Yang’s continued incitement and lack of remorse, and (iv) credible reports that she is presently studying at HKBU.

(All items accessed 27 July 2025. If needed, full PDF captures can be supplied on request.)

Note: All the above information is public and is only for reference in the internal investigation of your school. In case of any improper cit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fficial investigation for accuracy.

Informant: ________

E-mail: ________ / telephone: ________

Date: July 27, 2025

We kindly request your school to verify and provide feedback on the handling results as soon as possib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openness, fairness and transparency. Thank you for your efforts in maintaining academic and personal dignity!

Best regards

Salute

知乎用户 李发强​ 发表

我有两个儿子。

以后我的儿子如果遇上这种事情,我会替他出头。

知乎用户 奥芙乐迩 发表

除了举报诬告者,当务之急另一是争取把肖同学的处分给撤销,当初作出不当处分的是武大的学生工作部

以下是学生工作部及相关机构、负责人的电话及邮件联系方式。

武汉大学 学生工作部 电话:027-68756927 邮箱:xgb@whu.edu.cn

书记 邮箱:sjxx@whu.edu.cn

校长 邮箱:xzxx@whu.edu.cn

学生事务管理办公室 电话:027-68756537

学生事务工作联席会 邮箱:whu100@whu.edu.cn

这是我发的邮件,个人觉得题目不要直接写受害者或加害者的名字,不然有可能他们点开都不点,邮件主题就用《关于部分事项 / 一些事项的咨询 / 质询 / 疑问》,或者用《通讯稿 / 图片投稿》,因为最近武大好像在征集什么活动图片和通讯稿,让这些学工部的人一封一封点开好好看看公众的意见吧。

两句话:一,这些质询或许无法得到答复,但让这帮子酒囊饭袋高枕无忧是太便宜他们了。

二,男性必须像女性那样团结争取自己的权益,否则我们的声音永远不会被听见。

附邮件模板:

武汉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您好!

贵校学生杨景媛指控贵校肖明滔同学在武大图书馆实施性骚扰行为一事经过法院审理,一审判决认定肖明滔不存在这一行为。经查,贵校肖明滔同学患有皮肤病,由于疾病原因难以忍耐,故在图书馆对大腿根部进行挠痒,而非如贵部门先前所通报的那样实施了性骚扰行为。请问贵部门在先前给予肖明滔同学的处分是否为在缺乏明确证据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失当行政行为?是否会尽快撤销对肖同学作出的不当处分并给予相应的补偿?恳请予以答复,以回应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切。

此致,敬礼!

知乎用户 陈小胖 发表

@武汉大学

知乎用户 输了 输麻了 发表

我觉得不出奇 怎么回事呢

知乎用户 我加了洋葱 发表

当年朱军案之后,看啥离谱事都觉得正常了。诬告零成本,反转没热度,加害者名利双收,受害者自认倒霉,这套路现在都成标准流程了

知乎用户 蜀桐 发表

同志们,国内的网站已经开始对此事件限流,又是老做法,想装死过关,或者转移注意,赌的是我们爱遗忘,赌的是我们不团结,赌的是我们只是起哄,不会斗争。请意识到,还有无法把控的外网,我们不歪曲,只说事实。

知乎用户 腊肉香肠​ 发表

然后呢?

似乎女性从来不需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永远有龟男、塔在帮她们兜底。

而她们对此习以为常,也视作理所应当。

男性的观点越来越不重要,男性喉咙上的绞索越来越紧。

每一个女性都是拉扯着绞索的人。

知乎用户 Ktfelix 发表

诬告和造谣的成本太低了。这些奸人消耗了社会对女性的包容和滤镜。早晚被反噬。

知乎用户 RollingStones 发表

我搞不懂,完全无法理解这个人的逻辑,这人怎么敢的,她是真的不怕男生带 去找她

知乎用户 蒋天明 发表

我只有三句话。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

“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知乎用户 ai230225 发表

败诉着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记住是任何代价

知乎用户 呼啦啦 发表

大连工业大学值得尊敬!

知乎用户 魔力奥 发表

心理学教授乔丹彼得森提到过一项犯罪心理学研究用来佐证科学结论不以政治正确的童话而转移。这项研究表明那些四五岁时就表现出反社会人格的孩子,无论后续采用何种教化干预,“令人沮丧地”(教授原话),绝大部分都会在成年后实施反社会行为。用朴素的中国古话讲,天生坏种。杨景媛就是这种人。狩猎肖同学这样的受害者是她的人格本能,本能是拦不住的,不会因为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变化而改变。

重点不是怎么会有杨景媛这种人存在。它们一定存在,并将继续存在,有了互联网工具还会结社集体狩猎。社会意义上,这就是一个不幸的概率问题,14 亿人总会有几千万不正常的。重点在于武汉大学为什么要支持她拙劣的诬陷行径,做坏种的帮凶与后台。2023 年的 “经调查核实” 是不是需要调查一下,武汉大学学生工作部沦为陷害学生的帮凶是不是要 “零容忍” 一下?如果发出处分的人不付出代价,一个杨景媛倒了,千千万万个杨景媛会继续狩猎。况且就这一个也不会倒,就算读不了博,本能还会驱使她在略低一些的生态位继续作恶。

洪水固然可怕,但堤坝倒塌不在洪水,在于蛀空堤坝的虫蚁们。

知乎用户 乡村错题集 发表

武大发布通报给予肖某某记过处分,那就是认定肖某某有违规的事实咯?

那就请武大当时通过记过处分的负责人向法院提供证据,改正法院的错误行为,给法院一点小小的武大震撼。

如果武大当时的负责人提供不了证据,就请该负责人公开道歉并赔偿肖某某的精神和经济损失

所以,武大当时通过记过处分的负责人是谁?该出来走两步了~

知乎用户 味精 2 发表

诬告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常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产业化了,在这个时候再不制定反诬告法,社会稳定必然受到严重冲击!

尹锡悦干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强化了韩国的反诬告法,包括美国很多州也都在跟进,而问题更严重的中国却依旧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知乎用户 曉小 发表

我还是那句话,当守序善良者认为只是理念冲突的时候

其实战争已经开始了

很多人理所应当的以为,战争开始之后,先牺牲的一定是极端的战争主义者

实际上,中间派和理中客才是最容易中枪的

诸君,战争已经开始了

任何对敌人仁慈,都将是未来射向你的子弹

知乎用户 春池嫣蕴 发表

加大力度,没有这种无耻之尤的肆无忌惮,就没有压迫到底的极限反弹

知乎用户 舞剑人 发表

这事还是发生的太早了,目前的版本,男性被诬陷了最需要做的是不管用什么方式都要第一时间把女方拉下水,直接把水搅浑你才有幸存的可能,比如在她指控你的几秒直接说她吸毒了,可惜这个方法去年才传出来。

知乎用户 首席公民​ 发表

某某某,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99 年 8 月,年龄不大,长的一副尖酸刻薄样,讲话比她照片还恶心

知乎用户 知白守黑 发表

武汉大学校领导在明知性骚扰不存在的情况下就给肖同学处分,是否存在违规和滥用权力的行为?为了平息舆论滥用权力保研杨同学和处分肖同学,不能秉公处理,是不是有啥见不得人的情况,平时采购和科研经费有没有贪污?大家千万不要去找教育局和巡查组举报一下啊

知乎用户 村口端碗面一蹲 发表

好奇什么样的父母能够教育出这种 CS

知乎用户 皮皮埃尔伯爵 发表

万千思绪,汇作一个字,杀!

知乎用户 hhhong 发表

其实我希望来个民事诉讼,诬告、名誉权、隐私权等等角度,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舆论会站在哪边,法律又会站在哪边。

如同高赞所说,首战即决战。而且,从一开始,对方就没想过给活路。

当前版本,某些人(不分男女)的作恶成本实在太低了。

知乎用户 公子小白 发表

胡锡进呢,这事儿不出来评价啦?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fXQfJg 发表

其实可以将男女相关的案件做个法官性别统计。

在该案件中,未宣判时,原告方杨景园多次发消息给法官,威胁法官,见杨的微博

知乎用户 南辞 cc 发表

煞笔国女

知乎用户 胡说 发表

这男的怯懦如鸡,活该被恶人玩弄毁一生。

他但凡真有一丝维护自身尊严的勇气,会如此?

直接去告,去闹,越大越好。这种劣迹女,哪个大学或好公司都不敢沾手的。

这龟男不敢反抗,不敢维护自身权益,这不就活该他跪着哭着看恶人扬长而去么。

自己没做,却写道歉信害自己被处分未来人生时刻为此莫须有的处分还债。

自己没做,却因为不敢据理力争清白,导致一家人被社会性羞辱,把爷爷都害得气郁而死。

这种被恶人逼到家破人亡的惨状,依然龟着的生物,完美证明了人类基因的多样性。

人必自辱而后为人所辱,自轻自贱,活该被恶者践踏。

受害者是否完美,都不能挽回他爷爷的生命。

能挽回他爷爷生命的,只有他在被恶人羞辱冤屈诬告时,第一时间拿起任何可以拿起的武器,据理力争,维护自身尊严,反击恶势力。

但他没有,而且至今依然龟着,如果这都不活该,不咎由自取,那才没有天理。

记住,你才是你自己的第一救世主。

知乎用户 yyyym 发表

背后反映出了女性权益正遭受马太效应

享受最多权益的女性,不断汲取不属于她的权益

遭受广义上迫害的女性无法获得真正帮助

真正遭受性骚扰的女性可能因为此事难以获得声援

甚至部分极坏之人将 “遭受所谓不公” 当成时尚单品

如果诬告成风,对社会得打击是极大的(为什么我如此说,因为在男方明显有合理解释并且有相关证据的情况,其可以发现自己弄错了,一个正常理性的人,应当予以道歉,我们不能剥夺这种控告的权利,但很遗憾对方没有这么做)

那些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女性是没有机会和胆量在网上发声的,她们需要生活,却得不到关注

那些正遭受真正性骚扰得女性可能因为害怕而纠结是否报警

那些曾经遭受性侵犯的女性可能至今抖活在阴影中而噩梦不断

经此一战,那些女性更难发声

我们国家的制度本质上为了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却被坏人拿来利用,实在是悲哀。就像廉租房流向不缺房的人,扶贫款流向不缺钱的人。

知乎用户 追风的猪 发表

关于这件事,其实我有很多不解:

1. 男生为什么会在事情发生后” 认罪书 + 语音 “双重承认自己的性骚扰行为,真的是所谓的” 软弱“吗,这个解释我真的感觉太牵强了,一个考上武大的人竟然在一个下午承认了自己没有做过但是却足以毁掉自己一生的罪名;

2. 法院驳回是否因为女方证据链不充分,而不是”女方证据造假 “,或者说,” 法院驳回 “真的能” 宣判“女方全错嘛

这两点没搞清楚,实在不敢乱下定言,有无好心人帮忙解惑


ok,经过高强度冲浪和部分网友的补充,我大概了解了,很感谢这位网友提供的这张图

![](data:image/svg+xml;utf8,)

一开始我以为认罪书是认 DFJ 的错,现在看男生只在认罪书承认”偷拍 “,而且能和 DFJ 扯上关系的只有” 下流 “二字,鉴于认罪书是女方要求男方写下的,所以该内容也是得到了女方的认可,这就有点离谱了,女方有点前后不一了,所以 xsr 到底是“疑似 dfj” 还是“偷拍”,这个不清楚的点有点可疑。至于有人说的图书馆监控视频和录音我孩真找不着了。

然后就是看到男生妈妈写得发言,现在关于第一点的疑惑,已经有点倾向于相信 “男方想息事宁人” 的说法了

然后就是武大方面既然一方面学院(法学院)认为不构成 xsr 罪名,而后又迫于压力宣布处分,这个相当离谱。

最后还是第二点法律方面的我其实还是有点不懂,这个即跟这件事有关,也是我确实想问的:

只要法院驳回了请求,是 “证据不足” 还是 “证据造假”,到底是“女方的证据不足以证明男方有错” 还是“男方本无错女方纯属诬告”

我觉得上面两个点弄清楚了,就是事情真相出现的时候。所以后续还会有进展吗?大概什么样的进展能作证上面两点判断,这是我后面还会去研究的。

最后我给自己叠个甲:

1. 大家都在说猜中性别,本人纯男性,谢谢

2. 以上问题真的纯属疑惑,谢谢各位解答

3. 我是个软弱但喜欢凑热闹的人,不敢在网上乱站任何立场,以前站队经常站错,已经被回旋镖抽爽了,现在已经 ptsd 了,并且有以下认识:

除了真正的深度参与、掌握全部信息的事件冲突第一线人士,我们永远无法通过碎片完整还原真相

本人对于网上的事我现在的态度永远的 “看子弹飞”,对于“真相” 已经有点悲观了,希望看到后续进展,谢谢大家的回答。

知乎用户 tuyuhun 发表

她们敢诬告你,赌的就是你已经忍气吞声,你这次的胜诉狠狠打击了女诬的嚣张气焰。

法院以后就这么判了,你要觉得冒犯,就做点别的呗,其实在图书馆一心一意学习的女生都不会破防,你不必嫌弃我的止痒,因为我不会成为你的丈夫或朋友。

本人无条件支持判决,无条件支持男生,坚决参与对女生的围剿,不要让武汉事件成为利比亚化的前兆!

知乎用户 EJBalwin 发表

“败诉了不代表就是错的”

参考文献:

网友. 关于 “山西大同 QJ 案”、“追风小叶偷拍案”、“胖猫案” 等网络热点事件的评论[OL]. 孙笑川吧、知乎、虎扑, 2023 - 2025.

知乎用户 反思者法律评论 发表

有势力让天地倒悬,儿不能为母尽孝,是为亡天下,何罪?!

知乎用户 习惯被你宠 发表

这个事会影响浸会大学 QS 排名吗 比如学校声誉这一块

知乎用户 瓜一直吃 发表

整个社会都是比萨斜塔

知乎用户 兀自成霜​​ 发表

如果不反击这种人渣,就会继续被霸凌

知乎用户 j 撅客 发表

处理得真糟糕

我是说这个男生!


日本已经给出了标准答案:

如果一个女的指责你性骚扰

那么立刻

嘴炮反击并快速上升到物理攻击

最差你会背叛故意伤害(比判性骚扰好一万倍,特别是社会影响)

一般双方会被口头教育

最好是什么也不会发生,各回各家

知乎用户 李新野大佐 发表

这事情是不是在转移东大 n 号房以及南京红爷的转移力度?

知乎用户 中午吃啥 发表

随便翻了翻,找到多处错别字,多处格式错误,逻辑混乱,强行因果,实证分析与结论矛盾,自己贴的图自己看不明白,放到本科论文(工科)里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阿伟 发表

如何看待武汉大学杨景媛诬告陷害男生肖某性骚扰指控被法院一审判决驳回?

这位同仁分析了她的硕士论文,虽然带有一些对文科论文的偏见,不过讲得基本有道理,我再补充一下,这张核心观点图蛮好笑的。

1. 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拟合出来的,还是买的数据,张口就 95% 的置信区间。这散点图还真是散点,散到后半段根本怎么拟都可以,“俺寻思” 之力真牛。

2.x 轴和 y 轴在这个图里找不到单位,到底是百分比还是千分比?检查没检查出来么?

3.“家暴发生率”的应该采用从上到下单字纵向形式,她这个方向旋转蛮离谱的。而且这个 “家暴” 表述简写十分不妥,应该写全称。或者用英文形式来表述。

4.“生育率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家暴数据来自世卫某某报告这样的纯文字写法能不给她导师骂,还能送盲审过优,只能说真有利益勾兑。我怀疑是她导师跟她是学术利益共同体,还是真的有非保她的背景不可。当然,我们文科就是这样的,屡见不鲜。

图 2.4 xx 图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xx 报告,世界卫生组织 xx 报告,后附国标格式参考电子文献标注 + 最后查询时间。而且最好用英文引标。(不过好像她也不敢用,数据硬弄的怕露馅了)。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明志 发表

“两败俱伤”

给我逗笑了,这就转移到网暴上去了

话说媒体拉偏架转移矛盾能不能水平高一点?

你发的内容哪里表现那女的 “伤” 了?

知乎用户 神经蛙 发表

先说结论,这女的一开始没想肖同学活。

我很难理解一个女的感觉被性骚扰了,不是惊慌失措的逃跑,也没有立即掀桌对线,更没有装不知情忍耐,而是在一个多小时内拍摄了五段视频。你要是拍一段完成取证就开始反击我都说你是个有勇有谋的独立女性。我不认为哪位真真的感觉到了自己被性骚扰的女性,能忍受长达一个小时持续输出的情况下,还能拍了一段又一段总共五段视频,难道是觉得被骚扰的姿势不对?

我不是苛责女性对待不公的时候不能采取措施。而是从现有的结果往回倒推,说个马后炮的结论,很明显这位法学研究生,从发现找同学抓挠下体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谋划她怎么迫害肖同学了。

五段视频,起手就是一个大招,没点社会经验的大一小朋友,很容易就被打懵了,自己本身确实有容易被误解的动作,在这种有计划的强势女性面前,很容易就有了息事宁人的想法。

结果怎么样,后面大家都知道了。

我们不能妄自揣度这位女性的心里,但是你不得不承认现在某些女性对于男性无由来仇恨是如此强烈,连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父亲都能被称作生物爹。

所以我建议各位男同胞在外要保护好自己,真遇上了这种女性,起手一个大耳光,即使是被判为互殴,也比被指控性骚扰社死一辈子强,更不用连累家人。

知乎用户 文科 985 小仙女​ 发表

已给香港发送举报信,大家可直接复制参考

邮箱地址:gs@hkbu.edu.hk, sa@hkbu.edu.hk

致香港浸會大學及相關校內機構:

貴校大陸來港在讀博士(或碩士)楊景媛,在武漢大學讀書期間,誣陷同校同學在圖書館對其進行性騷擾並引導網絡暴力,致使受害者患上精神疾病。在法院明確宣判其指控不實之後,依舊毫無悔意,在社交媒體發佈如下言論:

希望貴校對其進行恰當處理以維護貴校聲譽。

大陸媒體相關報道如下:

此致,

To whom it may concern

Regarding the incident involving Ms. YANG Jingyuan, a current doctoral (or master’s) candidate from your institution: During her studies at Wuhan University, she falsely accused a fellow student of sexual harassment and incited online violence against him, causing the accused student to develop mental health issues. Even after a court ruling explicitly dismissed her allegations as unfounded, she showed no remorse and published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on social media.

We urge your institution to take appropriate disciplinary measures against Ms. YANG to uphold its academic integrity and reputation.

Regards

大家同样也应该举报杨景媛的导师,教出这种学生,而且该导师也涉嫌打拳

导师:武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副教授 郭汝飞

刚被评为优秀青年学者

论文涉嫌打拳

武大校长信箱:xzxx@whu.edu.cn,张平文

书记信箱:sjxx@whu.edu.cn,黄泰岩

建议举报学术不端,男女关系混乱(比如跟这个杨景媛一同出差住一间房等)。

解释为什么要举报导师:迫使导师管好自己学生,不要觉得学生能给自己干活自己可以独善其身。

知乎用户 Hamburger 发表

我想问,香港好像没有死刑吧

知乎用户 蹲家 发表

一开始既然是误会,就该好好解决。辅导员的工作是怎么弄的?人就算一个坏心眼一个不吱声,那大人,老师也不懂事吗?

知乎用户 城中少年 发表

该傗的学校知乎上有号,可以直接举报。

香港浸会大学

知乎用户 五渣同志 发表

拜读了大作《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

省流版:无充足理论支撑,很可能使用多种凑显著性的数据操作方法,选题价值较低。很难相信这是硕士水平的毕业论文而且能通过武汉大学毕业答辩。


粗看了下主要的疑问点有几个:

1. **无全样本基准回归。**而是分为 1990 年、2000 年和 2010 年三个样本回归,而 2010 年样本中城镇和乡村样本的 t 值过小。

2. 人为定义 x。代表生育情况的 x 并非生育 0、1、2、3、4、5 胎,而是人为赋值(未生育取值为 0,生育 1-2 个取值为 1、生育 3-5 个取值为 2、生育 5 个以上取值为 3)。

3. 生育孩子在 5 个以上时家暴发生率变化不显著,很难支持文章结论 “随着生育数量的增多,家暴发生率也不断上升”。

4. 事件研究图中事后有较多不显著期,且所放事件研究图为 90% 置信区间,非正常要求的 95% 置信区间。

5. 没必要做机制检验。即使做了机制检验,该部分也没必要做事件研究。机制检验中只有少数几期显著。合理怀疑全样本下机制检验不通过。机制检验部分已经懒得喷了,可以说是在乱做。结果也几乎没有实证价值,可以说这篇论文充满一系列为凑显著性的数据操作

从经济学论文角度出发,很难相信这是硕士水平的毕业论文而且能通过武汉大学毕业答辩。

想去看全文的可以: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 pdf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CWExREQRO9AYV0Vrqh5lA?pwd=1234 提取码: 1234

知乎用户 一勃三浙 发表

千万不要举报学术不端呀,不要对 985 硕士的论文这么严格好吗?

如何看待武汉大学杨景媛诬告陷害男生肖某性骚扰指控被法院一审判决驳回? - Marsen 的回答 - 知乎

如何看待武汉大学杨景媛诬告陷害男生肖某性骚扰指控被法院一审判决驳回?

如果你发现某篇硕士论文可能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如剽窃、伪造数据、代写等),及时举报是维护学术公正的重要一步。以下是经过系统梳理的举报渠道及操作指引,结合了高校制度、国家规范与实务经验,帮助你有效行动:


一、核心举报渠道(按优先级排序)

  1. 向作者所在高校举报
  • 受理单位:该校学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办公室研究生院或相关学院。

  • 要求:需实名举报,提供论文信息(标题、作者、学位年度)、具体不端行为描述及证据 138。

  • 联系方式举例

  • 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邮箱 wudianxiu1989@163.com,电话 0532-859512906

  •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邮箱 xwb@xaut.edu.cn,电话 823124928

  • 中国药科大学学风办:邮箱 cpukjc@cpu.edu.cn,电话 025-861859264

  1. 向论文发表期刊或学位授予单位举报
  • 若论文已发表:联系期刊编辑部(官网通常有 “举报邮箱” 或“学术伦理”专栏)15。
  • 若涉及学位论文:同步向学位授予单位的研究生院提交举报(如西安理工大学的学位论文处理流程)8。
  1. 向国家监管部门举报
    适用于高校未处理、跨机构事件或涉及国家级项目的情形:
  • 教育部:监督教育系统内学术不端(通过官网 “监督举报平台”)1;
  • 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受理科研项目相关不端行为 1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处理基金资助成果的学术不端(如论文标注基金号)15。
  1. 其他补充渠道
  • 专业学会 / 协会:如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等学科组织,对会员有自律惩戒权 910。
  • 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如省教育厅科技处,适用于高校不作为时的二次申诉 79。

下表整理了不同举报渠道的适用情况与操作特点:

举报渠道类型受理范围联系方式样例注意事项
高校学术机构隶属该校的学位论文或科研成果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wudianxiu1989@163.com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xwb@xaut.edu.cn需实名举报,提供完整证据链
期刊出版单位已发表论文中的学术不端期刊官网 “举报邮箱” 或“学术伦理”专栏需说明具体不端行为及所在位置
国家监管部门涉及国家级项目或高校未处理案件教育部监督举报平台
科技部科研诚信办公室需标注相关科研项目编号
专业学会 / 协会会员的学术不端行为如中国计算机学会 (CCF) 自律委员会仅对注册会员有效

二、举报前的证据准备(关键步骤)

举报能否受理取决于证据的充分性,需收集:

  • 原文与被抄袭文献的逐条比对:标注重复段落、数据图表 19;
  • 原始数据证明:如实验记录本、数据库截图等,证明论文数据篡改或伪造 13;
  • 第三方检测报告:正规查重系统的重复率报告(如知网、Turnitin)110;
  • 其他佐证:邮件记录、证人陈述(如涉及共同作者或导师知情)35。

⚖️ 三、举报后的典型处理流程

  1. 受理与立案:单位需在 10 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13;
  2. 调查阶段:成立专家组(含校外专家),核查证据、约谈当事人,一般 40 天内完成 38;
  3. 结果与处罚
  • 确认不端行为:撤销学位、追回奖学金、导师连带追责 8[citation:13];
  • 公示结果(如青岛农业大学规定学院官网公告)3;
  1. 申诉机制:被举报人可在 15 日内向学校或上级部门申诉 35。

⚠️ 四、注意事项

  • 实名举报优先:多数单位仅正式受理实名举报(需提供身份证号与联系方式)24;
  • 避免诬告风险:若举报不实且存在恶意,举报人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45;
  • 保密原则:受理机构有义务保护举报人信息(如西安理工规定调查全程保密)8;
  • 跨渠道同步举报:如高校未回应,可同步向期刊或科技部举报提升处理概率 17。

总结

首选作者所在高校的学术委员会(提供完整证据链),辅以期刊或国家部门监督。证据扎实性与举报描述的专业性直接决定处理结果。若你手头已有明确线索,建议参考文中案例邮箱 / 电话直接发起流程。学术共同体需要每个人的守护,你的行动对净化科研环境至关重要。

知乎用户 bromitheuros 发表

我建议男性认真思考,在不被公检法惩罚打击的前提下,把各路女拳师的弄到缅北,或者扔到山沟里。

网上打拳打 100 年也白搭,歼 35 一出,立马就有人老实了。

只有在现实中发起对女拳的物理或者化学攻击,甚至生物攻击,你的生活才能安宁。

不知道点子王有何高招。

知乎用户 韩破冰 发表

所以,武大能不能彻底消处分?能不能给男生一个道歉?

如果说当初被处分的原因就是所谓的性骚扰,那么现在法院已经给了他一个清白,那么之前的处分就站不住脚了啊。

更让人气愤的是,对方对这件事的回应依然是阴阳怪气,还暗示男生通过法考的可能性很小。

也表示她自己已经通过了法考,我不知道这种人进入到法律系统,究竟回是什么后果。

知乎用户 一个人的狂欢 发表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杨女士的研究生毕业论文。

上来研究的主题就差点没绷住,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经济学行为?

然后各种遣词造句不规范的地方先不提,

生搬硬套的经济学分析模型也先不提。

就这个引用文献,你研究是怎么做到全中文文献没有一篇英文文献的?

你研究印度为什么没有印度的一手资料全是二手的?

你引用的第三篇文献为什么是某个带专学院的校报?

而且这参考文献的格式,上过大学的应该都看得出有问题吧?

最后的致谢更是演都不演了,直接写小作文开始打拳?

诬汉大学的研究生,写出这么个答辩论文竟然还能过答辩,只能说华科这波属实赢麻了。

考虑到诬大文科之前就有各种水论文打拳前科,我看文科确实已经烂完了,缩编确实是迫在眉睫啊。

只能说一个连硕士论文都在打拳的人,能干出这种丧尽天良把人往死里逼事后还洋洋得意的事,确实是再正常不过了。

另外,我觉得男方也是 ,明明不是自己的问题甚至自己先被性骚扰偷拍下半身两个多小时结果自己还先投降了。

我就想问一句按杨女士的说法,她长这个样子真能让男方打两个小时?

当然,这可能跟他从小的教育也有关系。毕竟单亲家庭,按他母亲的话来看他母亲大概率也是个拳师,最后甚至还要靠老母亲出手才能扳回,只能说这波是老仙女打小仙女, 魔法打败魔法了。

知乎用户 杠精参谋部参谋长​ 发表

  精神失常的我

  变成植物人的姥爷

  被诽谤中伤去世的爷爷

  支离破碎的家庭,仅仅是因为一个 “莫须有” 的曝光。

  2023 年 9 月,我怀揣着对大学的热忱,进入了校园。

  谁曾想,大学成了我的炼狱,短短两年,剥夺了我人生的全部希望。

  开学初,我像往日一样来到图书馆学习。

  我有一个毛病,应该说是疾病更准确一些,

  “会阴瘙痒”。

  因为从小的习惯,我会下意识地去挠痒,显得不是很雅观。

  但实话说,生理上地疾病很难自主去控制。

  但那天,我却因这下意识地动作,被一女学生指控了。

  “你这是在性骚扰”

  一个女生,怒目圆睁地怒斥我,声音响彻图书馆。

  我慌了,无数双眼睛盯向我们,我只能颤颤巍巍地说。

  “咱们小声点,我没有做任何亏心事。”

  一个巴掌打过来,让我猝不及防,女生拿起手机给我展示她所谓地 “证据”。

  我不自觉挠痒地画面,被她拍了下来,我一时羞愧,不知如何辩驳。

  “证据确凿,你还说没性骚扰?”

  我被说的哑口无言,连声道歉,不想让事情闹得太大,但对方却咄咄逼人。

  “给我道歉,写道歉信,这种肮脏地举动,我不希望再看到第二次。”

  我畏畏缩缩地写了一份道歉信,道歉信写地十分诚恳,连我没有做的事情也写了上去。

  我心里希望,能息事宁人就完事大吉了,但我还是太天真了。

  得到了女生口头不宣扬的承诺,我灰溜溜地回到了宿舍。

  事件过去后地第三天,我在食堂打饭时听见后排传来窃窃私语。

  “就是他,图书馆那个变态。”

  有人故意把声音扬得很高,我的脸映在玻璃窗上的脸,嘴唇泛白。

  舍友慌忙跑过来,递给我他的手机,给我看校园墙上的信息。

  那封我的道歉信和拍下我的视频,被配文 “某系新生公然性骚扰学姐,毫无悔意”,发在了校园墙上。

  评论区像疯长的野草,有人扒出我的专业班级,有人编造我高中时就有类似 “前科”,甚至有人 P 了我的照片贴在厕所门板上,更有甚者还用黑白照给我做了 “讣告”。

  我手机响起,看见是导员的电话。

  “林浩,现在马上到我办公室来。”

  … …

  “这些事情是真的吗?”

  导员一脸严肃地看向我,我摇了摇头,并讲诉了当时地实情。

  导员表示理解,但奈何舆论影响过大,希望我们双方进行和解。

  没过多久,学姐来到了导员屋内。

  “我不会和解,你们学院希望包庇他,那我连同你一同曝光。”

  只见她义正言辞说出这些话来,丝毫没有给我们一丝退路。

  导员无奈地看向我。

  “小林啊,女孩子在外面不容易,你就算有难言之隐,也要注意影响。”

   他摩挲着保温杯的动作很轻,但他地话语却字字诛心。

  “你们先回去等消息,学院会给相应地解决方案的。”

  … …

  过了一个学期,一个公告发出来,是一个对于我的记大过处分决定,但未说明任何缘由。

  可舆论需要什么缘由呢,一个记大过,更是让网民疯狂。

  当我再次看到校园墙上的信息后,再一次陷入了绝望。

  我的个人信息全部暴露无疑,我父母的单位地址,我的家庭住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 …

  无一例外,全被曝光,还是那个学姐发布在网上的,这回更是变本加厉。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母亲哭哑的声音。

  “你爷爷被邻居堵在巷口骂…… 他高血压犯了,现在在抢救。”

  爷爷是退休教师,一辈子最看重名声。

  亲戚把校园墙的帖子转到了镇上的群里,有人添油加醋说他教出的孙子是流氓。

  那天他去菜市场买菜,卖豆腐的大婶指着他后背说闲话,他回头理论时突然捂住胸口栽倒在地。

  我赶回家时,灵堂已经搭在院子里。

  黑白遗照上的爷爷还穿着去年教师节领的中山装,嘴角抿得紧紧的。

  母亲趴在灵前哭,父亲蹲在门槛上抽烟,烟头堆成了小山。

  我听见父亲跟母亲低声说。

  “爸临走前还抓着我的手,说要去学校替孙子澄清……”

  处理完爷爷的后事回到学校,宿舍已经换了锁。

  宿管递给我一个纸箱,里面是被剪烂的课本和摔碎的台灯。

  “你室友说怕你报复,申请换宿舍了。”

  纸箱最底下压着一张折成四叠的 A4 纸,是我上学期拿到的奖学金证书,如今被踩得满是脚印。

  宿管阿姨叹了口气,把钥匙递给我,却在我指尖碰到的一瞬又缩回去。

  那天夜里,我拎着纸箱去了教学楼顶楼。

  我把纸箱平放在栏杆外沿,想把它推下去,连同自己一起。

  可纸箱太轻,风一吹,奖学金证书像白鸽一样扑棱棱飞回来,啪一声贴在我脸上。

  我抓着那张纸,忽然笑出了声,笑声在喉咙里碎成玻璃碴,割得我满嘴血腥。

  … …

  第二天清晨,保洁阿姨发现我蜷在楼梯间,怀里抱着那张证书,脸上全是泪痕。

  她没说话,把自己的保温杯塞给我,里面是半杯凉透的豆浆。

  我捧着杯子,第一次觉得烫手——原来还有温度能穿透皮肤,抵达心脏。

  我决定休学,导员没挽留,只让我在表格上签字。

  他递笔时手指在抖,像是怕我下一秒就会从八楼跳下去。

  我签完字,抬头问他。

  “老师,您真的相信我是变态吗?”

  导员别过脸,喉结滚动两下,最终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

  那一刻我明白,连 “理解” 都是有保质期的,过期之后,只剩沉默。

  … …

  休学手续办完那天,这里下起了黄梅天的雨。

  我拖着行李箱站在校门口,看见穿校服的中学生举着伞跑过,书包上的校徽在雨里闪着光。

  曾几何时,我也以为考上这所大学,人生就会永远亮着这样的光。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是姥爷的护工发来的视频。

  之前因为我的事情,姥爷旧病复发,住院了。

  病房监控里,插着鼻饲管的老人突然从床上摔下来,监护仪发出刺耳的警报。

  护工说他凌晨总对着天花板喊我的名字,

  今天不知怎么就挣扎着要下床,说要去武汉大学替重孙讨公道。

  我攥着手机冲进雨里,出租车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行李箱。

  司机从后视镜看我。

  “小伙子,去火车站?”

  我报出医院的名字,声音被雨丝割得七零八落。

  到了医院,医生叫家属去办公室。他指着 CT 片上弥漫性的脑损伤。

  “长期卧床病人情绪激动很危险,现在只能靠呼吸机维持。”

  我盯着监护仪上平直的波浪线,想起小时候他总把我架在肩膀上逛菜市场,那时他的背比老槐树还直。

  母亲在走廊尽头接电话,是社区打来的。

  邻居把我们家门口贴了白布条,上面用红漆写着。

   “性骚扰者滚出去”

  她挂了电话就开始发抖,手里的保温饭盒摔在地上。

  “浩浩,我们搬家吧。”

  她抓着我的胳膊,指甲几乎嵌进肉里。

  “去没人认识我们的地方,重新开始。”

  … …

  可哪里还有重新开始的地方?我得行动起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我去打印店想做个澄清声明,老板看见我身份证就把我赶出来,说怕沾晦气。

  去派出所报案,民警翻着校园墙的截图叹气。

  “这事吧,要不你们找学校调解?”

  学校的大门我再也没敢靠近。

  有次路过湖边的樱花大道,听见几个学生在讨论。

   “那个变态,指不定是心理扭曲,不然怎么会做出那种事。”

  我躲在树后,看着他们穿着和我高中时同款的校服,忽然发现自己连愤怒的力气都没有了。

  姥爷的呼吸机在第七天被撤下。

  护士拔掉管子时,我数着他喉结滚动的次数,突然想起他教我写毛笔字的样子,他总说。

   “字如其人”

  可我的字明明那么端正,怎么就被人描成了鬼画符?

  … … 

  出殡那天没下雨,阳光白得刺眼。

  舅舅把我拉到一边,递来一张皱巴巴的纸,是他托人查到的那个学姐的信息。

  “去告她。”

   舅舅的烟烫到了手指。

  “哪怕倾家荡产。”

  我拿着那张纸去了律师事务所

  年轻的律师盯着材料看了三个小时,最后推给我一杯冷掉的茶。

  “道歉信是你亲笔写的… … 监控录像,感觉你也在做那些事情,我觉得胜算不大。”

  “可那是被逼的。”

  我抓住他的袖口,声音突然拔高。

  “我有医院的诊断证明,我真的有皮肤病!”

  诊断书被我攥得发潮,上面 “会阴瘙痒症” 几个字像在嘲笑我。

  那天从医院出来,我在天桥上站了很久。

  看桥下的车流光怪陆离,突然觉得自己像只被扔进热油锅里的蝉,连挣扎都显得多余,不如一跃而下。

  … …

  母亲开始失眠,整夜坐在客厅里擦姥爷的遗像。

  有天我半夜醒来,看见她对着镜子剪头发,一缕缕青丝落在地上。

  父亲则变得沉默,到家就一言不发。

  晚上,我做了个梦。

  梦见自己回到图书馆,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摊开的课本上。

  那个学姐走过时掉了支笔,我弯腰去捡,她笑着说了声谢谢。

  惊醒时浑身冷汗,窗外的月光正照在爷爷的遗像上。

  手机在这时亮起,是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照片里,我的宿舍床铺被泼了红漆,墙上用刀刻着 “去死” 两个字。

  发件人附了句话。

  “这只是开始。”

  我盯着屏幕看了很久。

  我好像听见姥爷在喊我的小名,听见爷爷说要去学校替我澄清,听见母亲说我们搬家吧。

  可我不能搬家。

  那些刻在墙上的字

  贴在校园墙的信息

  流传在网络的谣言

  总得有人把它们一个个擦掉。

  哪怕我的手会被磨出血,哪怕要花上一辈子的时间。

  我仿佛站在十字路口,看着来往车辆的灯光在水洼里碎成星星。 

  口袋里的诊断书被我捏的皱皱巴巴,像我这两年被揉皱的人生。

  但这一次,我没有哭。

  (未完待续,希望能以另一种方式记录下事件)

知乎用户 oowoo 发表

每个人帮她实名发她的微博 /b 站内容就完事了。

知乎用户 Tia 发表

对于这个案件我有一事不明:

如果当时肖某怀揣一把尖刀,在遭到指控当时,趁人不备一刀捅死杨景媛,他的结局会比现在更差吗?

当事双方都是学法的。网上讨论的很多人也在讲法律和执法的问题。

但是我不太明白,法律有什么意义。

知乎用户 家庭制度研究社​ 发表

当代腹诽罪。这个指控极其荒诞,根本就没有查监控的必要,可以直接驳回。因为即便别人在自慰,也不能证明是在意淫她。至少要把指控改成公共场合自慰, 才有查监控进行确认的需要。

据说杨某还要把录的视频作为证据公开。按她自己的逻辑,别人在自慰,她给别人录视频,还发出来,是真不怕公开传播淫秽色情出版物的罪名

知乎用户 刘甸初 2 发表

武汉大学因为 ghg 翻车,已经控评了,评论区只发动了一些水军发一长串的表情或等待录取通知书之类的话术。

知乎用户 木知​ 发表

对男生产生了强烈的共情。

我想象,如果我是当事人,初次来到一个陌生的大城市,带着小镇做题家的局促和自卑进入大学。

面对一位咄咄逼人的研二学姐,在她的再三逼问下,我可能也会选择道歉来息事宁人。

我当下想的,很可能是赶紧摆脱这件事,不要让别人知道我私处有湿疹了。

我很可能想不到这个道歉会给我带来多大的麻烦。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女生在事实上是借了性别话题的热度煽动攻击男生,不过让网友过足了眼瘾,所以自己赚足了吆喝,看客拍手称快,于是更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正义天诛了。

但网暴就是网暴。

联系女生前期步步为营——要求写道歉信、要求辅导员介入、要求学校给处分、写公众号文章、对法院提起诉讼——以及判决后女生的发言来看,我感到一种恐怖,一种类似东野圭吾小说《恶意》中的那种恐怖。

女生的行为非常有章法,她是要把男生赶尽杀绝,非要把人头挂在自己的腰带上。

判决前网友代入 “被性骚扰” 的女生,他们说如果你是这位女生呢?

那现在,如果你是这位男生呢?


借这个话题梳理一下双方行为能做的改变。

从男生视角,面对冲突要尽可能保持礼貌。

这可能很让人意外,但越是面对这种针锋相对的冲突,礼貌的收益其实越高,这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礼貌首先能让你意识到一套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按这准则行为,对方还会受到冒犯和刺激大概率不是你的问题。

第二,面对这种需要提醒自己注意礼貌的冲突,自然是常态理性失灵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保持礼貌,就说明你还有维持礼貌的理性。

这根弦会紧紧绷住即将脱缰的情绪,规避更大冲突的可能。

并且,它会时刻提醒你哪里是红线,什么时候可以寻求公权力介入。

有了这份后手,你会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第三,有了一二两点的铺垫,第三方甚至公权力都会倾向于认可你对事实的解释版本。

“我知道这大概率是个误会,但对方有这种误会是合理的,如果在座各位能协助提供证据我将非常感激。”

“我确定自己没有做侮辱你的行为,我对自己做了让你误解的行为感到抱歉。

如果你非常有异议,可以请公职人员来核实录像,我会全力配合公职人员的工作。

但很抱歉,我本人没有对任何个人证明清白的义务。”

礼貌的背后,是不容轻易冒犯的刚勇。

从女生视角,要克制自己欺凌弱小的兽性。

某种程度上,我其实能理解为什么女生会攻击男生。

因为弱者会刺激别人产生欺凌的欲望,但欺负别人首先是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有害。

我个人的感受是,别人的软弱会催化我的攻击性,我会变得易怒并且容易跟别人产生争执。

但事后想起来,我其实并不享受整个过程,并且厌恶当时攻击别人的自己,于是再跑去跟人家道歉。

借助暴力获得的胜利会在后续反噬,每个看到该欺凌行为的人都会记得你当时情绪失控的样子。

暴力会唤起人的兽性,你会逐渐变得戾气丛生,身边人会越来越疏远你——其实自然法在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你这不可行。

佳兵不祥。

知乎用户 李杰 发表

大学管理层抬无耻

知乎用户 实名用户 发表

肿么你不服气?还真被

@不动的推动者

大佬说中了

知乎用户 基拉夫信差 发表

都说现在的孩子早熟,懂得多,然而就这么一个老实人肖同学还让学姐盯上了,不得不说:

大一新生跟高中生差不多,很多都没经历过复杂的冲突,被气场强大的长辈 / 学长一唬很容易投降,肖同学先承认偷拍又承认做了下流事情,可以说整个节奏已经被对手掌控了,幸亏他父母还算靠得住,现在算是顺利翻盘了,希望他能走出来吧,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给造谣者持续添堵。

知乎用户 ophs 发表

我现在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当前环境下读法学专业的主要是女生。这意味着在 10 年或者 20 年后,我国的公检法机构的主要构成将会是现阶段打拳的这些女生。当然学法律的女生肯定不会全部打拳,但是至少不会明面反驳打拳,学法律的男生在当时的校园环境里应该属于少数派,这种情况将会延续到未来的工作中。中国以后的社会公平将会存在很大的隐患。

知乎用户 月亮星上一颗白菜 发表

我看相当多的知友试图用举报来对付这个标志,但这个标志是去香港读书了,以香港社会的尿性,我感觉举报大概率是没有用的。

依靠法律制裁不了她,道德指控对标志来说是个笑话,思来想去,对付这种标志只有一种办法——浓硫酸,后果相对轻,基本与男同胞被毁掉的前途等价,同时起到惩戒的作用

知乎用户 波斯湾舰长 发表

两年前这个女的因为在图书馆自习室外的走廊里看到受害男生在抓挠裆部,便一篇小作文诬告男生对她做出不雅动作,迅速引起舆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她还对男生进行开盒,将男生及其家人的信息都公布在网上,引导极端女权以及白骑士龟龟对男生和其家人进行网爆,导致男生患上 PTSD,一度想要轻生。

而武大做得更绝,在这件事情发生两天之后便以和大连工业大学一模一样的红头文件的方式对该男生进行公开处刑式处分,通告就发在武大校网上,并且武大官微同时发布

今年大连工业大学公布对李欣莳的处理结果时,有几个大 V 跳出来说不妥,认为这样不尊重女性隐私,那么武大两年前的时候这样做是否尊重男性隐私?那个时候胡锡进、周丽峰、户晨风、罗翔宋清辉等一众这次为李欣莳发声的大 V 及媒体怎么没跳出来说这样做不妥?难道仅仅因为被处分的人是个国男你们就沉默了吗?我认为武汉大学应该向这位男生公开道歉并撤回处分同时赔偿该男生的一部分精神损失费。

这个女的和这名被她诬陷并开盒网爆的男生此前素未平生,男生估计连这女的具体长啥样都没见过,仅仅是在走廊抓了个痒就遭受这无妄之灾。而这女的仅仅因为对方是个普通国男(虽然武大学生也不普通),便对其痛下杀手,把对方往死路上逼。不管你承不承认,在相当一部分集美眼里,普通国男已经成了蝼蚁,想捏死就捏死,想踩扁就踩扁。但她们对待外男时的态度那可是相当的温柔热情体贴呢。

这个男生就算是赢了官司但他的大学四年也被毁掉了,前两年在网爆和诋毁、官司的纠纷中度过,后两年在这件事的阴影和余波中度过,说实话我真佩服这位男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放一般人可能真受不了了。而这个女的现在正美美的在香港浸会大学继续读她的博,她不会付出任何代价,更不会承认她的任何错误。

这个世界上除了东大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女性对自己主体民族男性能看不起、敌视、痛恨到这种程度的,现在这个状况是一个群体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某个个体的问题。我承认每个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差异性,但是你从东大当代年轻女性对待自己本民族普通男性的态度上真的是能找到太多共性了。

知乎用户 洋芋爱吃马铃薯 发表

这个题我会答

- 只是没有证据证明他性骚扰,但是不代表他没有性骚扰

- 虽然这位女生行为确实过激这不对,但是也不应该对她过于谴责,我们需要女性的声音

- 对于女性安全的事,不应该一味的坚持疑罪从无原则,要不然就是对无数女性受害者的漠视

[1]出自朱军案胜诉后

[2-3]出自每个诬告案的评论区

知乎用户 慧慧 发表

这就是中国 ,听张维为说~

知乎用户 Detail Beat Love 发表

举报之类的通过斜塔来获得公正是不可能的,公正只能靠自己去获得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我们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我现在随身带把瑞士军刀,碰到这种诬告事件直接拔出来,法律不能给我一个公正,那我就自己去获得公正

知乎用户 快乐可爱咪​ 发表

笑死 龟丞相应得的福报了,喜欢大男子主义喜欢不和女宝计较,喜欢让让女宝?结果被女宝抓住把柄痛击了。你没做你为什么写道歉信?不写女宝又能拿你怎么样?也就这次公安没介入不然公共场所猥亵妇女怕不是能吃上国家饭了,奉劝大家没事少大男子主义。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凭啥要让女宝?除非你是小头控制大头批颖犯了,看见批走不动道。不然遇上这种女宝直接大耳刮子呼死她,人家冲着把你搞进监狱里来了。你大男子主义装给谁看呐?

知乎用户 来者可追 发表

我觉得这件事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式就是 jb 它的导师吧,不是说它的硕导(郭汝飞)是男的吗?

附上此男邮箱:rufei_guo@whu.edu.cn

知乎用户 我任我行 发表

许多高赞答案给出的策略都是被诬马上激烈反抗乃至动手,提高诬告成本和自己统战价值。因为这类女诬,一开始就是有预谋有套路甚至有团伙的,你按她套路走下去必然付出惨重代价。

这个我是赞同的,不过通过对近年案例的分析。她们怎么不去足球场、篮球馆、摔跤馆去猎头?因为她们知道这帮男生不好惹。你看看近年受害者,广州地铁的猥亵案、张薇大叔偷怕案追风小叶案、此次的武大图书馆案,发现没,这些受害者都是长一张忠厚老实脸身体一般比较单薄。她们不会傻到去招惹五大三粗满脸横肉的男生。

所以,集帅们,要么你就豁出去那套优待女人的价值观,要么锻炼身体使自己看起来就不好惹。

挂上大金链子,戴上手串,墨镜,香烟抽起来,把胳膊炼到至少 40 厘米臂围,然后你才能安心做个好人。

知乎用户 杉鸟 发表

男方:暴露隐私,被泄露个人信息,学校处分,被网暴,学业荒废,爷爷猝死,外公植物人,心理创伤自杀率 80% 必须强制住院。

杨景媛:保研,享受生活

媒体:两败俱伤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杨某声称她通过了法考,能通过举办来撤销掉她的法律职业资格吗?

知乎用户 樱落下北泽​ 发表

兄弟们,用这个举报信,如果在国内不方便实名举报的朋友们也可以把个人信息相关的部分去掉:Subject: Formal and Urgent Complaint Regarding Doctoral Student Yang Jingyuan – Ethical Misconduct, Reputational Damage, and Continued Harm

To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Graduate School, and Academic Ethics Committee of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My name is XXX, an alumnus of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and a Financial Analyst at HSBC. I am submitting this letter as a formal, urgent, and deeply concerned complaint regarding **Ms. Yang Jingyuan**, a current doctoral student in Economics at your institution.

This is not merely a matter of academic impropriety—it is a crisis of institutional integrity, moral accountability, and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

### I. Grave Background: The Wuhan University False Accusation Case

Ms. Yang was the principal actor in what has become widely known in China and internationally as the **“Wuhan University Library False Accusation Case.”** She accused a male student of indecent behavior in a university library. The case received nationwide media attention and triggered immediate university-level disciplinary action.

However, after comprehensive legal proceedings, a Chinese court **formally dismissed her claims** on the grounds of insufficient evidence and serious doubts about her credibility. The ruling confirmed that her accusations were unfounded.

-–

### II. Continued Harassment and Escalation of Harm

What followed has been even more disturbing.

Rather than accepting the legal outcome with humility or dignity, Ms. Yang has engaged in **continued, public, and malicious harassment** of the victim. On **July 27, 2025**, she published a post on the Chinese platform *Bilibili*, stating the following (translated from Mandarin):

> “No matter which overseas school he applies to, they will receive my evidence materials.”

> “I will continue enjoying my doctoral studies in a field I love.”

> “I’ve passed the law school exams, but I think it’ll be very difficult for him to find a job.”

> “I will keep jb-ing him.” *(Note: “jb” is an offensive, targeted slang term.)*

**The tone is vindictive. The intent is clear.** She has openly vowed to sabotage the victim’s career, weaponizing her academic position to perpetuate lifelong harassment.

Even more horrifying, **Ms. Yang’s behavior has incited online mobs to target the victim and his family**, leading to widespread cyberbullying. According to public reports and community testimony, this sustained harassment has **contributed to the death of a member of the victim’s immediate family**.

What began as a false accusation has escalated into **psychological warfare**, with consequences that extend well beyond the academic sphere. **This is no longer a private dispute—it is an institutional and humanitarian catastrophe.**

-–

### III. Violation of HKBU’s Core Values

Ms. Yang’s actions stand in **direct viol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publicly espoused by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including:

- **Integrity**: Her repeated misrepresentation of facts, manipulation of public platforms, and disregard for legal judgment betray every standard of honesty.

- **Respect**: She has displayed open contempt for the dignity, safety, and well-being of others.

- **Responsibility**: Rather than acknowledge wrongdoing, she has doubled down on cruelty and harassment.

Allowing Ms. Yang to remain enrolled in a doctoral program **undermines the very mission of your institution** and signals complicity in ethical collapse.

-–

### IV. Institutional Reputation at Risk

Let me be clear:

- This incident is already **widely known and discussed** among **faculty, students, and alumni** at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 It is also **circulating within internal networks at HSBC**, where I am employed.

Across both institutions, this situation has sparked **outrage, disbelief, and moral alarm**. The idea that a student with such a record of **falsehood, legal defiance, and ongoing harm** would be embraced by a respected university **has shocked entire communities**.

If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fails to take immediate and decisive action, it will be interpreted by academic and corporate institutions globally as **a tolerance for cruelty, for dishonesty, and for reputational recklessness**.

> **Let me be explicit**: continued association with Ms. Yang Jingyuan may **jeopardize your institution’s stand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employer networks such as HSBC, and impair the global credibility of your academic programs. It may further **affect how your graduates are perceived and accepted** by institutions such as UVA and peer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

### V. Formal Demands

In view of the above, I formally and unequivocally request that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1. **Launch an immediate and thorough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onduct, legal history, and public communications of Ms. Yang Jingyuan;

2. **Review the integrity of her admission process**, including any failure to disclose disciplinary or legal consequences;

3. **Assess whether her continued enrollment aligns with the university’s values, legal obligations, and ethical expectations**;

4. **Take appropriate disciplinary action**, including **revocation of doctoral candidacy and expulsion**, should the findings confirm her misconduct and ongoing harm.

-–

### VI. Final Words

I submit this report under my real name and with full awareness of its seriousness. I have nothing to gain and everything to protect—most of all, the integrity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the safety of those they serve.

Should this matter go unanswered, it will not disappear. It will continue to spread—through alumni networks, professional circles, global academic forums, and public discourse.

History will judge not only the individuals who cause harm, but the institutions that remain silent in the face of it.

I remain available should your office require additional evidence or follow-up.

Sincerely,

XXX

Alumnu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Financial Analyst, HSBC

Email: [your email]

Phone: [your number]

Date: July 26, 2025

知乎用户 AI 与游戏 发表

为什么武大总搞这种破事啊????

作为武汉人,对于这所顶着【武汉】头衔的学校非常非常失望

知乎用户 烛薪 发表

孟德斯鸠说:“世界上有两种腐败,一种是人民不遵守法律,一种是法律使不幸的人民腐败。”

事发两年后,案件事实清楚、真相尘埃落定,在这一场 “诬告——舆论——审判——再舆论” 为过程的所谓校园性骚扰相关的事件中,我只看到了孟德斯鸠所称的前者:无数人从头至尾视法律如粪土,而司法的安定力听起来就像一个笑话,丝毫没有发挥出所谓定分止争、恢复社会法秩序的和平性的功能。如果说在司法权依法行使的框架下,法院终局性地裁判控方因为证据不足而败诉,相对地,辩方基于疑罪从无的原则而无需承担任何责任。那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对继续对辩方进行社会意义上的审判,因为基于事实的法律判决本身就已经蕴含了社会道德的判断:辩方无过错、无责任。

当下中国民众在社会公共参与中广泛存在着两种民粹主义的思潮: 1、因为中国的司法运作在 xx 等事件中的失效,所以本国司法据此被认为是完全不公正的,并且完全受到权力、金钱和社会影响的控制,进而在这个事件中的判决也是不公正的。2、在前述认为司法不公正的背景下,任何司法判决都已不妨碍 “我” 作为社会共同体成员或人民群众的道德审判,并且 “我” 这样的人应该且才能掌握更高的话语权,表达客观的真相,所以我一定要为自己想要的结果摇旗呐喊。实际上 “我” 是基于这个理由也好,那个理由也好,归根结底就是贫乏的思维、非常有上限的理智和非常无下限的自私自利。

如果这样的话,法治程序原则其实完全没什么意义,也根本无需司法审判,因为裁判结果连饮料瓶上 “建议零售价” 的约束力都没有。

有良知者沉默、有理智者晕眩、有勇气者压抑,实乃当下中国社会之怪现象。如王小波所说,如今的社会领域越是傻子越敢叫唤,越是傻子越在占据公共舆论。而无数人试图维护合法权益的努力、无数人试图弥合社会对立的坚持,还比不上领头的傻子和信徒的耍无赖和哭闹。

上述阐释虽然悲哀可笑,但我个人觉得完全可以警示所有人,既包括鼓动任何极端思潮的男女,更包括司法审判在内的国家公权力。请记住,这个国家和社会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家园,不仅仅是满足你个人吃喝拉撒叫的猪圈,你的每一颗肮脏的唾沫星子都有可能成为彻底消灭信任和凝聚力、点燃暴力的火种。

最后,我作为社会共同体的一个成员和一个普通的法学生,将尊重本次司法判决(等到上诉期过,该判决更是正式生效,带有权威的既判力),并且不会对无过错、无责任的辩方有任何评论和指摘,他和家人作为我的同胞,受到的伤害已经足够,我们有义务让他们安静地选择自己接下来的生活。而对于丝毫没有将司法权威和社会共同体意志放在眼里,甚至宣称自己通过法考,未来继续所谓发光发热的控方 @(等我找到你的知乎号),我为自己和你同为中国人、同样接受了高等教育而蒙羞,因为你不知廉耻地践踏了无数人对于善良和理智的坚持,不是截取水流为私用而是从源头上污染水流。

同时,正告武汉大学 ,你是一所国家设立的高等教育机构而不是路边商店,太醉心于排名和宣传只会显示你本身的浅薄功利,追溯的校史越长,或许离所谓 top3 和百年名校的距离就越远。我会为我的母校应对公共事件的迅速中立,良好的学校声誉和师生的勇敢、正义而自豪,但你的学生可能只会因为你感到羞辱。言尽于此,因为贵校本来也已经够丢脸了。

@武汉大学

知乎用户 分享你刚编的故事 发表

雷总的黑点 + 1

知乎用户 全职的消防工程师 发表

这样越来越多的类似现象,只能证明一个事实:

中考过滤的是懒惰的孩子,高考过滤的是笨的孩子,但是就没有哪一个阻拦索去过滤人渣!

只过滤学渣,不过滤人渣,可以说是系统性的遗憾或是失误。

额外:关于过滤人渣的方面考虑,那确实是会增加很多成本。

就是作为中学重要的一部分,必须加一些社会实践的分数,比如给烈士陵园扫墓,去养老院做义务劳动等,这些东西作为必须的补充项,且作为大学录取的参考性意见,比如同分情况下,比如就 5 个名额,结果最后一名 3 个 625,那就看这个排名了,分数考核由地级市教育局统一管理。

这样下来,多多少少有些作用。

而且作为大学,我感觉更应该把这些纳入一部分学分里!

道德品质的学分!而且只是作加法,不做减法。

知乎用户 拒绝房赌毒 发表

武汉大学协助杨景媛 线下攻击男法官的群体,在贴吧自爆了

简德协会

简德协会

自爆了她们的行为了

知乎用户 Haiq 发表

高学历女权的标准模板,论文都是搞性别研究(gender study 是最低能的研究,我一听有人说自己学的这个,都笑出声的那种),一切女权最后都会到这个仇男,作恶,享受作恶杀人的乐趣的状态,这是一种必然而不是偶然,这是一种劝人作恶的宗教。任何沾染它的人,最终都会变成这种样子,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千万别对那些 “轻度” 女权抱有侥幸,如果你了解女权所代表的深层的心理机制,你就会明白,她们发展到这一步是一种必然而不是偶然,详见现在女权主义是否很兴盛?为什么?

也不要迷信什么高学历不打拳:复旦副教授沈奕斐说大连工业大学开除李欣莳是 “浸猪笼”。大家怎么看?学历不代表认知,认知低下的女做题家本来就是女权的重要受众之一。

知乎用户 再见 2092 发表

除非男主觉醒出来正义执行

知乎用户 宇宙边缘的大土豆​ 发表

请看,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

知乎用户 somme 发表

这会子和稀泥之类的都哑巴了

知乎用户 明天见 发表

啥时候给诬告定个罪?诬告者什么时候能付出代价?

没道理告赢了对方身败名裂,告输了自己只是损失 50 块钱。

“美美地” 保研?怎么会有如此恶毒的人?

这就是我国高等学府的知识群体?这就是 “预备党员”?

入党现在这么宽松了吗? 政审不审品德的?

知乎用户 协同教育​ 发表

怎么会有这样蛇蝎恶女,竟然还是学法律的。在已经败诉的情况下,不但不悔改道歉,还公布男生信息(已删)。还要利用已经判为非性骚扰的视频阻碍男生发展。这是有多大的仇恨,多大的恶意,才会这么无法无天的作恶?

川大张薇,武大杨某,我们如果继续纵容这些无耻的恶女,我们损害的不仅仅是法治,更是道德人心,乃至整个族群的延续。这种玩意泛滥了,以后谁敢结婚,谁敢谈恋爱,摊上这么个玩意,一辈子都毁了。

男生应该拿起法律武器,反诉其偷拍,非法公布个人信息,引导网络暴力。并给其就读学校和武汉大学发律师函。要求学校严惩作恶之人。

对武汉大学不依据事实和法律,葫芦僧判葫芦案的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该撤职的撤职,该处分的处分。恢复男生名誉以及各项资格。

这个案件,以及之前所有恶女诬告案件,如果继续纵容下去,等到社会一些核心岗位被这些东西占据了(尤其是律师,法官),以后还有什么公平正义可言?放任这些东西,形成社会偏见,对真正受到性骚扰的女孩反而不利。无证据诬告,事后拒不道歉悔改,继续作恶的,必须严惩。

知乎用户 莫衷一是​ 发表

武大法学排名可是不低得。但在处理投诉惩诫学生方面尽然如此直接果断,不寻求证据就为了平息以女性群体为主的负面舆论而对男生作出处罚,简直又负校誉。

当时针对此事件我也有发表言论回答让男生去诉讼,不过浏览人数不多。

如何看待武汉大学图书馆杨景媛诬告?

现在经过法院审理事实认定清楚男生没有对杨某实施性骚扰,希望武汉大学能够站出来道歉认错做好后续得工作。

知乎用户 Moonshine 发表

我猜马上就会有这位杨同学抑郁 / 自沙的新闻

在判决出来后保持沉默的媒体,熟悉的某些报,立马又复活了

一连串女博主万转十几万转赞评热帖引领,对这件事进行更广泛的岁月史书传播

然后舆论直指男的网络暴力,猎诬,性别对立。

知乎用户 群星 发表

如果大学不处理的话,大家千万不要向香港教育局举报

知乎用户 工业党支部委员 发表

@胡锡进

胡老师,请发表一下您宝贵的意见

知乎用户 花间一壶酒 发表

当时的很多微博都看不见或被删掉了,只找到这个热度高的。可以看到当时的人对这男生恶意多大

https://weibo.com/1784473157/4956485840538024

知乎用户 无人哈气 发表

23 年入学不久就看到了这件事,当时在知乎看到了下图,前面几行打码的大概率就是学号和姓名学院这些,而且大概是真的(不然不可能留辅导员的真信息,给自己留假的,那这种纯 dinner 了)所以我是不怎么相信女方的。

当时网络上大部分声音都是批判男方的,想想也是,男方不光写了道歉书,还有不知道是贵南真情流露还是集美帆船的所谓 “证人”

以及各种流传的 “我有一个同学”,“我有一个朋友” 等故事。

顶着男生的道歉书(尽管他可能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证人” 的所谓 “证词”,还有网上流传的各种消息。这个时候支持男方我的户口本怎么办?所以我选择了沉默,只在熟人群叠了很多甲之后发表了一些看法。

学校一开始并没认定是 xsr,也不想管这件事。然后就被集美小作文爆破了,网上就是各种要求严惩的。而由于这个集美一点消息没暴露,学校捂嘴也不行。在调查之后给了一个记过处分

这个时候学校仍然不认为是 xsr,但是碍于舆情,想早点息事宁人,给了一个记过处分。记过只有一年的时间,并不会影响后面的保研升学,这显然没达到女方的要求,然后学校又被爆破一波。并开始流传男方各种传奇家庭背景,以及学校和男方的 py 交易()。

然后两年之后这件事就反转了,于是舆情又要求学校严惩女方,但是这个时候集美都已经毕业了(只能说这一块上集美还是带点脑子的),学校真的管的到吗?于是舆论又开始骂学校了。

总结就是,想和稀泥然后两头堵,两边挨打。

学校错就错在不应该下场,装死就行了。想快快和稀泥了事,只能说现在也是好似

知乎用户 小大熊猫 发表

注意:請大家千萬不要就這件事給香港浸會大學的導師群發郵件!

文學及社會科學院已更新 Academy of Chinese, History,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和 Academy of Geography, Sociology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未更新 Academy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和 Academy of Wellness and Human Development。

香港浸會大學(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文學及社會科學院(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Academy of Chinese, History,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中文系(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歷史系(Department of History)

宗教及哲學系(Department of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Academy of Geography, Sociology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地理系(Department of Geography)

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社會學系(Department of Sociology)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这个人不认识蛇的品种,除了眼镜蛇我能认出来它叫眼镜蛇,我也分不出它是什么品牌,

你扔条蛇在我面前,我也认不出来它有毒还是没毒,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看见蛇就躲远点,

男女之间也一样,你不用费心去分辨她,

你只需要躲远点,让它们自生自灭,保 99% 平安。

知乎用户 薛宝钗的冬瓜汤​ 发表

向浸会举报没用,香港是按章办事,只要程序 ok,一般就不会被舆论左右。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让武大撤销其学位,这样她什么都没有了。更狠的是,如果撤销其本科学位,这样她就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了。

知乎用户 醉中天 发表

之前有人问如果六代机试飞员开飞机蟠桃了怎么办,下面一片嘲讽。

但现在,想想如果六代机试飞员的儿子被诬告性骚扰,被女权组织造谣跟自己老婆乱抡并把造谣布告贴满自己家门口,导致自己父亲心脏病发而死,自己的岳父听说之后也变成了植物人,而凶手仅仅因为性别,就没受到任何惩罚反而还保研了,他会不会下定决心驾机蟠桃?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只能说庆幸目前还不是最坏的时代吧。

如果说以前某个时期是无知愚蠢带来的恶行,或许是无意和被动裹挟,经过时间的磨砺这些人不说悔悟,至少不会去标榜。

然而现在这些显然不是无知,而是主动并且极其张扬的恶,还没有任何惩戒甚至被默许和鼓励。等未来这些人上位了,无法想象……

知乎用户 StillInLove 发表

以前我可能嫌麻烦而选择视而不见,现在我已经忍不了了,想明白了,对于这种 cs,必须下手才行,因为已经不是人类了,所以周末我专门暂停游戏来去提交举报信

知乎用户 哈哈 发表

疑罪从无

法律要完整充分的证据链

男生的道歉信没有明确事件,没办法

半场开香槟

男女分化会更加严重

知乎用户 起风了 发表

《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 - 杨景媛》论文全文下载: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 - 杨景媛. pdf_123 云盘免登录下载不限速

杨某的论文存在明显的性别偏见,全文只关注 “女性被家暴”,而忽视了男性也可能成为受害者。现行法律和社会救助体系对男性受害者的保护不足,导致他们难以获得公平的支持。研究应更全面,涵盖所有性别,包括沃尔玛塑料袋,以确保家暴救济的公正性。

当然杨某意识到自己对肖某施加精神暴力,却将其视为 “天赋特权”,甚至利用诬告、虚假诉讼等手段逃避责任。这种做法不仅极端,还会破坏社会信任,影响未来真正受害者的维权途径。

就是说:把事情做绝了,断了后来人的路。

知乎用户 教父 发表

看了杨的硕士论文致谢部分,其中有几个点还是值得关注的。前三段讲了她在中南医院看病时遇到的一个家暴就医。第四段讲了自己的经历

” 我们时常听到现如今中国女性的地位难道还不够高吗?,此番论调如此常见 以至于我在大学的课堂上就听许多老师或调侃或严肃的提及,但实际上身为女性, 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心知肚明。研究生我曾在罗知老师的高级发展经济学讨论 过一篇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文章,农村许多女性从不吸烟,却在一日复一日的柴火烧饭中导致了肺癌。从农村的姥姥,到走出大山的妈妈,再到如今可以做自 己喜欢研究的我,是我们三代女性努力的成果,所以我格外感谢我的妈妈和姥姥, 让我能有今天的自由去做自己喜欢的研究。

看到这一段,我以为她是单亲家庭,但是后续致谢的时候,发现她是有父亲的

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支持我求学,给予我无限的包容和爱,尤其是亲爱的妈妈,你是我永远的骄傲。

一个隐身的爸爸?

关于武汉大学,她的感情是复杂的

感谢武汉大学,我曾经无数次和别人介绍你的历史和光辉,也许我对你曾有失望,但在临别之际,我却是这样的不舍。在这里的七年,我收益颇多。在武大 的日子,其实某种意义上,是我最美好的一个梦,我会永远珍藏

也许我对你曾有失望,这个失望,可能是武汉大学仅仅是对男生处分了,但是没有开除,所以失望。

这篇毕业论文完成于一个对我而言比较困难的时期,因此在文章的最后,我 也想感谢自己的坚持,那就继续大步向前吧!

比较困难的时期,应该就是诬告事件了。

总体而言,我没有最大的恶意来揣测杨小姐,我是相信她真的是一位女性主义者,但是这个女性主义者不是从事实出发,而是从标签出发,这个标签就类似一个锤子,正所谓 “有了锤子,看谁都像钉子”。站在性别不平等的角度来说,生活处处都是不平等,处处都是女性受压迫的证据。

知乎用户 申时行不行 发表

上一代仙女与这一代仙女的战斗。

肖同学不幸沦为牺牲品。

上一代仙女估计也没料到版本迭代的这么快,这一代仙女大概率也不会料到下一代是什么版本。

生了儿子的,知道该咋教育了吗?

知乎用户 糖糖讨厌马猴烧酒 发表

没碰到知心大姐姐,说实话我是比较震惊的

知乎用户 啦啦啦​ 发表

骂诬告者的话就不写了。

因为我们骂是骂不死坏人的。

这里恳请并呼吁每一个看到了这个话题的家长。

教会自己孩子两件事,这两件事学校不会教甚至会反着教。但是你的孩子学不会,进了社会就是肉入狼群。

1,凡事委曲求全,妄图息事宁人,如同露出伤口给饿狼和苍蝇,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撕碎,浑身生蛆。悲惨,屈辱的沦为生态循环里面的废料。

不光武大这件事也不光男女问题,君不见那些同性别之间的霸凌,利益争夺,委曲求全的哪个有好下场?怎么诸位父母在男女问题上就糊涂了?对面是男的会害你儿子,对面是女的就不会害你儿子了?

2,绝大部分人在绝大部分事情上不存在同意可撤销权力。不要随便同意尤其是书面同意。

尤其是留有证据的什么签字一类的,录音一类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口才,就沉默是金。避免被人套话,套签字。

武汉大学诬陷事件对受害者最大的不利就是自己手书的所谓认罪书道歉信。

类似的事件其实远不止大学里面,也远不止男女之间的破事儿。

大家难道忘了那个刚毕业上岗,签字,出事故,判刑的安全员了吗?

这种私人签署认罪书法院要是以此为依据强判还需要发动所谓春风之力。

你工作上签字的东西以此为依据判你,罚你,收拾你那可是合法合规。就连所谓的 T0 的同意可撤销在这儿都不起作用,稀里糊涂签字之后进去蹲篱笆篮子的女财务,女审计师,女基金经理,女安全员,女造价师可是一箩筐。

记住:任你千般变幻,我就是不表态,不认。哪怕大记忆恢复术刑讯逼供。你也得身上留点儿伤才有机会翻案吧?还没打你自己直接招了。你怎么告别人刑讯逼供?

当然你足够头铁另说。

知乎用户 Yonlay 发表

真是好笑啊,顶尖 985 教出来的学生都不信法,还要举报,法律都盖棺定论了,她应该是再上诉,而不是到处举报!

知乎用户 62612​ 发表

不驳回怎么办?这些年女的发神经,快让强奸犯这个词快失去歧视性了,是好事吗?

这些年女法官被刀,罪犯却站在道德高地,这是好事?

再这样下去,人们就会认为监狱里的全是梁山好汉就好玩了,到时候法律全面失去正义性。

知乎用户 霹雳大天邪神 发表

这个男的也是软蛋,双祖亲都被害死,还抑郁呢?中国的教育只会教软蛋和乌龟吗?矿大男是纯剑和坏,这个男的纯软弱,诬女要是害我爷爷外公去世,我要偷学嘎人技巧,让其全家赔我亲人。

知乎用户 意呆利 发表

话说能不能给香港的报纸发邮件呢

知乎用户 观殖场 发表

好难崩。刚看到她证件照,求大家别攻击她长相了,因为她和我前女友相貌相似度好高啊,可是我前女友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女孩。

知乎用户 云风​ 发表

这玩意凌晨特意发了个特别恶心人的动态,不知道它现在在哪读博,该给武大和它读博的学校发发邮件了,凌晨给我气的睡不着觉,就算它得不到法律的惩罚,这次也该让它好好长个记性。

看看当时武大出的这个处分决定是多么的离谱,既没有说这个男生做了什么,也没有说这个男生到底违反了校规哪一条,更没有查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直接给了一个记过处分,程序上就不合法。

现在更是有法院的判决作为支撑,这个记过处分应该尽快撤销,女方和武大都应该给这个男生道歉。

这个男生属于重复了和朱军一样的命运,保研和他无缘了,出国的计划被彻底打乱了,全家被人开盒网爆了,各种谣言满天飞,仿佛整个武汉,只要有姓肖官员的都是他爸,爷爷也受到了这件事的刺激(网友谩骂),半年后也去世了。

而这个女生现在还好意思说自己想自杀,我看她是不可能有这个心思的,她只是想用这个来要挟大众,她不想承担诬告的反噬后果,只想用诬告让受害者遍体鳞伤。

这个事件里面的性骚扰指向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所以很难成立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要诬告他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不过从实践来看,诬告他人强奸的,似乎都没有受到什么惩处,都依靠 “错告” 的但书条款成功出罪。

详见蔡雅奇老师这条视频:http://【女子诬告遭男子 QJ 被入罪,澳门的这个判例值得借鉴和学习 - 哔哩哔哩】%20https://b23.tv/6l2AKaR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不过诬告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本身也是一种违法行为,可以处以行政拘留。同时,这种行为也属于诽谤,亦是可以给予行政拘留的类型。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 5 日以下拘留或者 500 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 5 日以上 10 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500 元以下罚款: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我们看到这些被诬告的案子,比如朱军和弦子、无锡蛋糕店老板和女童母亲、这个男生和女生,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受害者受尽了网络暴力,事业、生意、学业、家庭,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但是这些诬告者却没有受到任何哪怕一丁点惩罚,它们的心态是 “诬告你了,那咋啦?” 所以,才敢这样有恃无恐,不对诬告进行有效规制,不激活沉睡的 “诬告” 条款,一味纵容诬告者,类似的事件绝对会继续发生,“今日朱军,明日诸君”的故事将一幕幕上演。

知乎用户 盐鱼 发表

有一些的女的就是以欺负人为乐,办事就要把人整死整绝才开心。从小学到大学,我见过女的整人,方式包括:

拉拢班上许多人写举报信,要把一个她讨厌的男生踢出班。

男生把掉地上的日记捡起来看了几眼,反复告老师,告家长,造谣男生变态,孤立他。

大学骗贫困生奖学金遭男生举报,就叫男朋友喊一帮人来揍那男生,朋友圈 QQ 空间一堆小作文造谣。

有时候你向一个女的示弱,在她欺负你,辱骂你的时候,你会看到畜生一般的笑容。这是天生的坏种。武大这个还有学历光环,从小自我感觉良好,拥有优越感和性别优势,当然会利用一切资源来整死对方全家才罢休。

知乎用户 尺木 发表

整个事件是:

杨某亲自操刀,耍了十八路刀法,刀刀直逼肖某命门。学校盖棺定论,直接将肖某钉在棺材里。各大媒体吹拉弹唱将肖某的棺材给埋了。

然后,法院判肖某胜诉,肖某借尸还魂,肖某凭借各大网友开始讨债了。。。

知乎用户 一路向北 发表

想起前两年川大张薇诬告事件

同样是诬告,张薇给人的感觉只是想博眼球吸引流量,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虽然最后张薇也假模假样的道歉了,也要死要活的装可怜了,但所作所为起码还在我的认知范围内,张薇跟我们从小到大在学校里、在社会上见到的那些欺善怕恶的渣滓败类、农村那些撒泼打滚的无赖、泼妇没什么不同。

但这次的杨景媛,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一阵阵的不寒而栗,一种深入骨子里的恶毒和人格扭曲;张薇诬告是为了获利,见无法获利、形势扭转,她好歹会装怂装可怜;而这个杨景媛,她诬告的目的就是在享受欺负别人、整死别人的过程,就是一种纯粹的坏,纯粹的恶,一种你用正常思维无法理解的恶毒。

知乎用户 你若所之 发表

很气愤的一件事,很恶心也很无力那种。耳环事件,也就发一个 “你奈我何”。

这个不同,从头到尾都表现出那种傲慢,恶心,自私的情感,逼了一个老实本分的人道歉(更何况没错)两次还不满足,逼的自己败诉了还在反抗而且这种反抗居然是有成效的(她基本上一点损失没有),就这种道德极其低下的人还能在网上狗吠。

知乎用户 苜蓿 发表

性别一换

知乎用户 炒馍紫织无法繁殖 发表

还公开男方信息引导网暴,相关提问都被删了,还需要怎么看待?

知乎用户 Mrjin 发表

各位,动动你们的小手举报起来。她不是喜欢举报吗?那就让她也尝尝被举报的滋味

邮箱:sa@hkbu.edu.hk

知乎用户 平野 发表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人推崇双输好过单赢

知乎用户 普通电商人​ 发表

武汉大学杨同学诬告陷害男生肖某性骚扰指控被法院一审判决驳回,相信肖同学和其家人会重新相信法律的。

杨同学如果有必要,可以对此提出上诉的。

但中国法律是讲证据的。

武汉大学也难逃责任。

感觉现在的极端女权已成网络毒瘤,处处以自己为中心。

建议肖同学向武汉大学和杨同学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经济赔偿。

不能让这样的学生把诬告陷害,当日常工作来做,学校和该同学必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个人很同情肖同学,好好的一个大学生最后被逼生病,肯定影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知乎用户 空白 发表

方便的去她现在学校举报一下

香港可能是有正规学校正规法院的

知乎用户 钢鞭的故事 发表

我想问问向婷是?

知乎用户 端木赐 发表

小女诬是这样的。建议男性不应当自证清白就完事了,而是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坚定的进行反制。

法律有反制的手段即诬告陷害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司法机关认定该条规定的犯罪是诬告陷害罪。

甘肃考生,武大经济学类本科,港浸会大学读研,有一说一,在中九里属于混的比较差的一波了。

知乎用户 hdbxgnshz 发表

感谢

@马穆德 Mammud

提供模板,已发送

知乎用户 风中轻语 发表

这一年多来,见到了太多难以评价的事件。从朱军被诬告案,王力宏被诬告案,到这两年逐渐普及并且人人自危起来的:追风小叶地铁被诬陷案,大同被诬告强奸案,到最近的武汉大学诬告案。我们发现,塔越来越斜,以前以为只会砸到名人,大家可以看个笑话。现在发现居然有可能砸到自己,砸到在图书馆自习的大学生,砸到在地铁通勤的年轻人。

无限制的偏袒只会激起更大的矛盾跟对立。而现在一些国内媒体的无限制偏袒式报道跟平台的弹压,官方的纵容,看似将火压在了地下,实则对立的火苗在地下只会愈演愈烈。

放个最不想到的预言:

如果我们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后,真的发生了颜色革命,输在了与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一定不会是涉港或者民族问题,只会在占有人口数 1/2 的性别的颜色革命中

希望这种事情永远不要发生

知乎用户 鹭之宮 鈴鹿​ 发表

我的意思已经

知乎用户 莫名 发表

不是说自己现在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吗?

建议男方: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