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独生中年的养老焦虑:担心父母,也担心自己
人们常在青壮年时期觉得考虑养老问题还为时尚早,**“到那时候再说吧”,似乎到领退休金或办理公交老人卡的那刻才有实感。**可其实,如何与我们的年龄相处,如何面对衰老,是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要学习的“必修课”,它不仅需要经济、身体上的准备,还有心 …
收录于合集 #吃糖说话 44个
这是上个月的两条旧新闻,却似乎牵连着未来。
60岁快递分拣工凌晨在岗位猝死,因为「不属于劳动者范畴」,哪怕当时就在工位,也无法被认定为工伤。64岁男子为到工地干活挣钱,办假身份证减龄,因其伪造行为被行政处罚。
这俩都是难以指摘的照章办事,可读着读着,就读出了深深的辛酸。在35岁就被嫌老的工作市场中,许多年龄将近两倍于这个数字的老人,所面对的,是没什么选择的隐瞒、低薪、保障匮乏。
而当下工作老人的艰难背后,是不可抗拒的世界人口老龄化。
换句话说,如果缺乏改善和准备,等待你我这代年轻人的,只会是更艰难的老年生活。毕竟人口负增长的齿轮已然在2022年开始转动,媒体口中红利的来源,也从「人口」转向为「银发」。
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年人的生活成本,是由同时代的年轻人所支付。
例如法国,从60年代4个年轻人交社保供养1个老人,到即将一对一的供养关系,也难怪其预计养老金赤字2030年将到达每年700亿欧元。
但翻看日本《老后破产》就会发现,就算拥有养老金,依然有无数老人恨不得「早死早好、一死百了」。
少子化带来的高昂护理,和申请救济的门槛障碍,带来的是每天只吃一顿、为了省电不敢开灯的老年生活。
很多年轻人祈盼早日退休夕阳红,而在日本尚可的社会保障下,辛辛苦苦退休后,却依然必须工作维持生存的老人数量,是909万。
残酷社会生活激发人们的反育情绪,而经过劳动力人口数据的传导,又反过来导致人们「老而无休」的残酷社会生活——社会的狡猾弹性使得我们成为我们自己的代价。
以其他国家为映照,我难以想象也不太愿意想象,我们65岁时所要面对的老年生活。
但在60岁不算工伤、64岁伪造年龄只为工作的新闻面前,这似乎又是现在就该着急的问题,是应该和不育情绪同时大声表达的问题。
个别媒体嘴中,从「人口红利」改口为「银发红利」,轻易地如同手上工具的新旧替换。
但人不该是工具,人应该是目的,不生育的青年生活是目的,有尊严的老年生活也是目的,被媒体数字化的人背后,也是一个天然拥有自身幸福追求的独立个体。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无疑是世界级的、具有一定时代长度的,而尊重个人意志、改善工作环境、完善工作保障,让规定更具温情,却是可以从此刻开始的。又或者说,关注当下的那些65岁老人,就是在帮助我们自己的65岁。
年龄的钟声敲响,我们都会变老,银发不该成为红利,劳动可以更具尊严。
人们常在青壮年时期觉得考虑养老问题还为时尚早,**“到那时候再说吧”,似乎到领退休金或办理公交老人卡的那刻才有实感。**可其实,如何与我们的年龄相处,如何面对衰老,是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要学习的“必修课”,它不仅需要经济、身体上的准备,还有心 …
知乎用户 中国新闻网 发表 谢邀。 看到文件里的 “家庭养老” 和“个人自我养老”就懂了。 养老路线也是一直有争议的。 一种是建议搞大建,建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建各种老龄设施,让老人有个可以聚集生活的环境。 这类可以称之为 “社会化养 …
知乎用户 发表 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测,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 …
人老了,都是一个人吃饭 白纸坊位于北京二环内的西南角,紧邻护城河。不通地铁,自然也没有年轻人过来。 这里没有购物街、没有电影院、没有livehouse,有的只是上世纪80年代的“赫鲁晓夫楼”,一种用砖头垒起的长条形板楼。最高六层,没电梯,墙 …
收录于合集 #魏芙蓉 28个 **文 ****|**魏芙蓉 **编辑 ****| **王珊瑚 视频剪辑****|沙子涵 如果没有那件糟心事,对24岁的陈宇明来说,夏天意味着崭新的开始。去年6月底上海解封,他逃难似的搬家,终于逃离了忍受三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