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性人口,已经负增长
收录于话题 #对世界的态度 192个 如果时间回到40年前,谁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中国会为「低生育」、「人口零增长」、「负增长」而烦恼。 可是2022年初,「人口零增长」绝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 …
一季度河南的新生儿降幅大约是 9%,基本可以反映全国情况,可能河南幅度略大一些。
2022 年各地出生人口与生育登记情况统计汇总(04-30 更新)
从二季度开始全面三孩政策逐渐产生影响,但个人判断由于事实上早已有大量多孩出生(2020 年时多孩已经占到年出生人口的 12.4%,2021 年未公布,估计因出生人口总量下降导致多孩占比被动提升至 14% 以上)及生育水平已经降到非常低(2020 年 1.30,2021 年 1.17)使全面三孩的 “三孩堆积效应” 要远远小于全面二孩的 “二孩堆积效应”,很难产生质的改变,因此单是“全面三孩” 能产生的影响将是有限的。
除了全面三孩,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疫情。疫情反复,会对 2022 年的出生人口产生影响吗?
疫情对出生人口的影响大体上可以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
**其一是直接影响,疫情突然暴发打断备孕计划导致暴发时间点九个月后出生人口的突降。**按 2021 年 5 月刊出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出生人口变动的影响》一文披露的国家卫健委监测数据,2020 年初疫情暴发导致当年 11-12 月出生人口出现更大幅度的下降,疫情暴发时间点(2 月 3 月)距离出生人口大幅下降时间点(11 月 12 月)刚好是一个妊娠周期。
也就是说,今年 3 月以来这波疫情对出生人口的直接影响大部分会体现在 2023 年初的出生人口情况中。
其二是间接影响,在今年 1 月卫健委首场发布会上人大人口中心副主任宋健在回应 “疫情对中国出生人口影响有多大” 时承认了疫情对出生人口的间接负面影响,但又说对中国出生人口的影响还 “有待进一步观察”。
由于目前国内依然没有按月或季度公布人口数据,所以 “进一步观察” 的结果如何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来自安徽省池州市的数据也许可以提供参考。
根据目前的公开情况,池州市从 2019 年 11 月开始公布逐月出生登记情况。疫情暴发的时间点(2020 年初)和疫情暴发导致全国出生人口加快下降的时间点(2020 年 11 月 - 12 月)以及同比数据的时间点(2019 年 11 月 - 12 月)都包含在池州市数据的时间跨度中。而池州市的数据也基本不存在 “年底扎堆” 现象,使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根据上图:
**1.2020 年初疫情暴发使登记数出现波动失真。**出生登记是被动产生的数据。由于相关部门受疫情影响停止办理相关手续,2020 年 2 月的生育登记数跌至低谷,但随即在 3 月时反弹,所以 2020 年 2 月至 3 月的数据一定是失真的;
**2. 池州市 2020 年末出生人口并未如全国总体情况出现大幅下降。**单看 2020 年 1-12 月的数据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结合 2019 年末和 2021 年末情况,并没有出现疫情加速出生人口下降的情况。2019 年末登记数相比 2020 年末和 2021 年末都要低,再结合 2020 年 1 月登记数明显偏高,推测可能由系统升级等客观因素导致登记推迟。2020 年和 2021 年两年的 4 月至 12 月的数据的走势也是基本一致的。
2022 年 4 月池州市公布的出生登记数再次异常偏低,明显也是由疫情防控导致的推迟登记(其实 3 月的数据也受到一些影响)。由外因导致的推迟登记 / 扎堆登记导致的数据波动,在图中都以虚线表示。
再结合目前检索到的池州市疫情防控的相关情况,发现当地除 2020 年 2 月偶有几例病例外,直到 2022 年 4 月再次出现新增,期间两年两个月都没有出现病例。
综合来看,初步发现当地的出生人口可能并没有受到疫情暴发带来的直接影响。
3. 池州市 2021 年比 2020 年出生人口下降的原因到底是内生性因素还是疫情带来的间接影响尚不清楚。
在第二点里已经可以排除疫情暴发对池州市出生人口的直接影响,但没有受到直接影响的池州市的出生登记在 2021 年也出现了同比 18.69% 的降幅;若排除因疫情影响波动较大的 1 月 - 3 月登记数仅考虑两年度 4 月 - 12 月的登记数,同比降幅又扩大到 19.52%。并且,这种下降是比较均匀的(不特别体现为某月单月出生数的下降,而体现为所有月份的下降),在图表上就体现为两条有高低之分但走势相似的折线。
由于目前可查的最早的逐月出生登记数是从 2019 年 11 月开始公布的,而 2021 年全年的出生人口数都要受到疫情的影响,所以池州市出生人口在 2021 年出现的这样的 “均匀” 的下降的原因在现有有限的数据下还无法确定,无法确定的是 “疫情带来的间接影响” 和“内生性因素”两个选项中要选哪个。
**如果是疫情的间接影响所致,那么可以说疫情对出生人口的间接影响已经超过了疫情暴发带来的直接影响。**疫情暴发只是一个时间点,只影响对应时间点后九个月的时间点的出生人口数,并且这种情况下的过多下降会通过后续补偿回来一部分。**而这样的间接影响直接压低了一部分育龄妇女的最终生育规模的天花板。就这部分育龄妇女而言,现在减少的生育是无法补偿的。**这种间接影响持续的时间会非常长,池州市出生登记数在 2022 年前三月的走势基本上也是对 2021 年前三月走势的复刻,数量要更少。
如果是内生性的因素,那么情况就更不容乐观。可以比照前面的内容,不做重复阐述。
可能有人要发问:有没有可能是池州市适龄人口大量外迁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有这个可能,但是:人口外流的目的地基本都是更高层次的城市,最终将导致这部分人整体的生育水平降到更低;并且,人口大规模流动已经很多年了,人口迁移对出生人口的影响是长期体现的,并不会集中在某一个年度体现。
总之,通过池州的数据来看,疫情对出生人口的影响很可能更多地体现在间接影响方面,这种影响更为 “均匀”。若确实是间接影响在起作用,也就意味着“疫情后出生人口反弹” 的可能性非常微弱;若是内生性因素所致,那么 “反弹” 的可能性就不是微弱,而是不存在。
2022 年还余下整 8 个月,在公历 2022 年内或统计年度 2022 年内能够出生的婴儿现在都已经出生或者处于妊娠。全面三孩影响有限,疫情暴发后的补偿生育也基本在 2021 年年内释放完毕,现在无论是疫情的间接影响还是内生性的因素在起作用,综合来看基本可以对 2022 年的出生人口变动做出判断:
2022 年的出生人口规模将处于降幅相对收窄的减少状态,生育水平继续维持低迷。同时死亡人口规模随老龄化程度加深而增加,将使总人口规模进入减少阶段。
估计还在 1000 万,你要相信统计局☺️
人口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养老问题、社会稳定问题,通通都是分配问题的衍生问题。分配问题解决了,许多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分配问题解决不了,做再多努力也解决不了人口问题。
40 多年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如今问题成堆了,人口问题,只不过是显化出来的众多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性和紧迫性上都排不上号。
目前看到的所有政策,都是扬汤止沸,甚至有一部分是抱薪救火。
问题来了,慌也没用。要有战略定力,抓住根本问题,分配制度问题,一步一步解决才有希望。
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斗争过程,一个无产阶级再觉醒的过程。
一看问题就知道哥几个又想看爽文了。
自 2016 年全面二胎开放后,中国人口经历了 2 年的快速反弹,随后从 2017 年开始稳定的线性下降,下降模型基本近似为等差数列,如下:
2017 年:1723 万人
2018 年:1523 万人
2019 年:1465 万人
2020 年:1200 万人
2021 年:1062 万人
年均下降幅度:(200+58+265+138)/4=165.25 万
因此可知 2022 年全年预期出生人口
1062-165.25=896.75 万
2022 年出生人口约 950 万,人口负增长约百万,后面明显负加速!
根据第一季度数据,今年出生人口基本不用看了,就是减少约一成。
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滑不可逆转,但是,不代表国家就应该无所作为。对于现在的我们,生育率稳住下降颓势就算赢,我国未来半个世纪的目标可能是要稳住 800 万出生人口的底线。
如果我国接下来两年内不能切实降低人民的生活压力,那么按照当下出生人口每年减少 15% 左右的速度,到 2025 年我国出生人口就只剩下 500 万了,这将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最新新闻报道:数据显示,2022 年一季度,包括贵阳市、河南省、山东省德州市、安徽省池州市等多地公布的出生人口或新生儿筛查、活产数等数据都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
(1)贵阳市卫生健康局的数据显示,2022 年第一季度全市常住人口出生 9420 人,而去年同期该数据为 10049 人。两相比较,今年一季度同比去年同期下滑了 6.3%。
(2)人口大省河南近期通报的 2022 年一季度重点民生实事进展情况,今年一季度河南完成新生儿 “两病” 筛查 19.46 万例、听力筛查 19.42 万例,筛查率分别为 99.06%、98.87%。而去年一季度,河南完成新生儿 “两病” 筛查 21.14 万例、听力筛查 20.83 万例,筛查率分别为 97.94%、96.52%,分别高于年度目标任务的 7.94 和 6.52 个百分点。同口径下,河南今年一季度新生儿减少了 9%。
(3)安徽省池州市,今年一季度该市出生登记为 2436 人,而去年一季度出生登记为 2966 人,今年下滑了 17.9%。//// 安徽省舒城县今年一季度出生登记共办理 1537,而去年一季度为 1855,今年同比下降了 17.1%。
(4)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市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 2022 年 1-3 月份通过山东省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出生人数为 7770。去年一季度该市出生人数为 8630。也就是说,今年出生人数下降了 10%。
重复强调:人口结构将是理解中国未来大政方针和经济活动的根基。(我的的投资理念最核心基本盘也是从我国人口出发!)
全面二胎肯定是对的,但是不应该这么晚,而且更不应该一边想着亡羊补牢,一边却还用房地产泡沫(高房价)遏制生育意愿。相当于一边加油门还一边踩刹车!
绝大部分专家严重高估了全面二胎促进效应,与之相反,却严重低估了房地产泡沫对生育的沉重打击!
此前联合国、各大机构以及著名专家预测的中国人口负增长元年约在 2030 年,现在来看,显然乐观过头了,实际上提前了至少 8 年。此前联合国、各大机构以及著名专家预测的中国人口负增长元年约在 2030 年,现在来看,显然乐观过头了,实际上提前了至少 8 年。
2021 年,我国人口问题已经充分暴露,2022 年更不敢想象。已公布的省市常住人口变动一览(只有吉林、辽宁、宁夏、西藏等少数地区还未公布人口数据),具体数据如下,分享几个典型省市人口变化:
这还是刚刚开始,不远的未来很多省份常住人口年均百万级别减少,我都不敢想象那种场景!以黑龙江为例,2021 年常住人口少了 46 万人,人均一套房两个人就少了约 23 万套住房需求。
可以这么说,我们先不用管人口结构如何,现在常住人口就出现负增长的地区意味着已经退出竞争舞台了。
我从 15 年左右注册知乎,刚开始仅分享爱好,18 年左右开始(海啸知识输出是 19 年开始)系统性研究人口、房地产、金融投资等课题,并将研究成果分享到知乎和公众号,现在——我在房地产、人口、国际关系、金融投资领域迎来丰收季,无数案例验证我当初判断的准确性。
18 年我判断我国在 21-22 年人口将负增长。这个观点在当时绝对大胆,因为就没有机构和专家敢这样预测,尤其是全面二胎政策刚出来,基本上机构和专家都预测我国人口 2030 年左右开始负增长。
pure 日月
337 次咨询
5.0
948246 次赞同
去咨询
为什么生育率很重要?
这一点可以参见去年央行的论文——《【完全解读央行论文】人口老龄化是今后我国所有问题的基本盘!》,关于 “人口红利是个暂时的机会” 的这段分析很精彩,逻辑清晰地道出了人口红利的真相。当前,我们的人口红利正在急速消失,对应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已经走到了要为人口红利还债的关口了。
我国人口红利来去匆匆主要是源自计划生育,之所以有计划生育,是因为建国初期全国生育引导失衡,人口的急速增长导致人口过多的担忧,从而催生出计划生育,这就导致我国人口演化很激荡。
过去的经历告诉人们,任何所谓改变只不过是转移了矛盾,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会换一种模式到来。
当下,市面上有部分人喜欢简单线性的从 “人口减少,人均资源 / 财富就会增加” 的角度认为人口减少就是大利好。
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人口的非合理减少,很可能造成经济衰退,这样意味着社会的财富减少,如果社会财富减少的速度大于人口减少的速度,人均财富就会减少。我们当下面临的老龄化严峻性,还能用合理范围解释吗?
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滑不可逆转,但是,不代表国家就应该无所作为。对于现在的我们,生育率稳住下降颓势就是赢,我国未来半个世纪的目标可能是要稳住 800 万出生人口底线。
如果我国接下来两年内不能切实降低人民的生活压力,那么按照当下出生人口每年减少 15% 左右的速度,到 2025 年我国出生人口就只剩下 500 万了,这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而且由于又老了两岁,最后一波婴儿潮都 30 + 岁,更加生不动了,就回天乏术了。生孩子还是要靠 90、00 后,而不是 40 岁的女性!
目前,房价和养育成本下降速度要和生育率下降速度比大小,两者现在属于非此即彼、水火不容的关系。继续抓住房地产,那么生育率必会继续自由落体,这样即便短期维持住了房价,那么生育率下坠最终也会导致房地产崩溃。保房地产,还是要保人口,保住中国未来发展之根脉,这就不构成一个选择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人口结构如果成了倒金字塔,那么就会不稳定,随时可能坍塌破碎。
未来几年,我们会深刻感受到人口老龄化深化和生育率下降的影响力,比如婴幼儿商品(奶粉、衣物、童车等)等越来越不好做了,农村以及小城镇的学校学生越来越少、空置教室越来越多。
当下的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我国要经历一轮系统性重构,这轮重构的核心论题:老龄化(引申养老、医疗)、促进生育、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国际关系处理(市场这张牌要怎么打?世界工厂要如何维持并升级)……
为了健康永续发展,国家马上还会有更强的刺激生育率政策出台,房地产泡沫是必须破掉的,高房价是普通家庭最沉重的一座山。教育和医疗(这两个也已经开始了)紧随其后,再过 5 年,全社会养老问题将是头等大事。
告诫大家:搬好凳子,静观其变,攒钱蓄力,再谋宏图。
我国的人口方方面面我基本上也系统性研究透了,感兴趣我的历史人口生育方面文章,以下文章值得大家花时间认真读一下(尤其是前五篇文章):
爽文如下:
真实 800 万以下,统计局 950 万左右
更应该关注结婚对数,一般情况下,不结婚也不会生孩子对吧?以下为数据:
2021 年中国结婚登记数据为 763.6 万对,比 2012 年的 1324 万对,少了近一半!
2020 年为 814 万对
2019 年为 947.1 万对
2018 年为 1013.9 万对
2017 年为 1063 万对
2016 年为 1143 万对
2015 年为 1225 万对
2010-2014 基本在 1300 多万对
短短 10 年时间 全国结婚的人少了近一半,加上疫情、疫苗接种、经济、高房价等等原因,而且现在都不愿意生情况下,难道出生人口不应该减半?
2012 年出生人口 1.6 千万,所以综合种种原因推测 2022 在 800 万以下
有人说放开 2 胎 3 胎了,这个主要影响的人群早在 17 18 19 就生了,你就是现在放开 10 胎,老百姓也不愿生的
影响人口的另一个因素还有离婚率,从 2010 年的 267 万对离婚,猛增到 2020 年的 434 万对离婚,这增加的也太多了吧,离婚对数中结了婚但没生小孩就离婚了的情况,相应也会增加吧?毕竟你这离婚对数都增加了 167 万 (进一步说明能生小孩的人减少了)
与 10 年前对比,加上这几年大环境下,结婚少了一半,离婚多了一半,你告诉我出生人口不该减半?(说 800 万都是多的,多关注妇产科的忙碌情况,也能部分说明问题)
我爱中国,但我更希望解决民生问题,实事求是,而不是喊口号
高房价 996 出生人口 就业率 结婚对数 离婚率 环环相扣
透支未来 10 多年来发展当下,苦的只会是百姓,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 兴,…… 苦,…… 亡,…… 苦
现在的糟糕局面,也许是未来 10 年最好的一年
低于 1 千万,人口负增长。
毕竟 2022 年可不是一个安稳年,年前西安封,年后东北封,现在上海封。
失业,降薪,裁员。
还有精力生孩子的人,实在是佩服。
根据
目前推算的一季度数据,大概今年至少回撤 10%,去年 1062(官方数据),今年要到 950-。
3 月起的这波疫情导致全国 1/4 的人口处于不同程度的封锁下,企业大规模破产,大量人失业,影响的是明年的生育率,毕竟 4 月怀上的孩子基本都要明年 1 月才出生,所以明年才是看大爽文的时候~~
我们要实现房地产软着陆 ,时间换空间。
空间换生育率下跌。 保房产还是保人口自己算吧。
未来这段时光发生的一切,都会铭记在历史这本书上。让后人来评。
出生人口一年比一年少,看看网上这些独生子女的回答就知道完蛋啦,再加上今年还有疫情影响。生育的主力军 85 后 90 后有 40-50% 都是独生子女。
不完全是钱、房子的问题,而是观念问题。在 “只生一个好” 独生子女政策下长大的很多独生子女就这态度,条件再好也不生:
认为生二胎必然不能一碗水端平了,生二胎是家里有皇位继承的,生二胎子女继承房产少了资源缺乏,什么独生子女不孤独了,父母生二胎如同找小三了,生二胎就是重男轻女伤害姐姐了,什么女孩有弟弟必然是伏弟魔,生二胎就是把女人当成生育机器了,什么养老有养老金护工不需要兄弟姐妹,
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等观念等等,这种观念在独生子女中很普遍,尤其是独生女。
人的亲情包括父母儿女、兄弟姐妹、亲戚之情。到了独生子女二代,亲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叔叔伯伯姑姑、舅舅姨妈全都没有,走亲访友变得无兄弟姐妹也无亲戚可走,亲情更加缺失,理应更加孤独了。
421 结构 1 个孩子上面 2 个老人和 4 个老老人,没有兄弟姐妹和叔伯姑舅姨分担,养老压力山大。
假设有任何 2 个老人生病了(例如爸爸和爷爷同时躺在病床上),谁照顾得过来?
北京上海例如夫妻都是独生子女,上面父母去世至少能空两套房算 3000 万吧,为什么还是不愿意生二胎?为什么知乎上都吹捧独生子女的好处?独生子女被剥夺了什么?
官老爷包十个八个情妇生一十二十孩子个个有安排,
穷苦人只娶的一个老婆生一个两个孩子个个无着落。
横批: 一个小领导需要十个小韭菜
再批: 不够用
600-800 万。原因就不分析了,估计 2023 年初公布的公安部数据在 550–600 万左右
关于我国出生率的事儿,我完全找不到立场和未来方向。
一方面,作为一名还算爱国的作者,虽穷但志高,希望国家强盛,我华夏重登巅峰。
生育率可能是阻碍我国继续往上爬升的最大困难,人口负增长,别说什么人口下降可能会有额外的好处,但一代人以内,肯定是弊远大于利。
而低生育率背后,则反映了咱们国内贫富差距、房价太高、教育缺失、民众太累等问题。
都是内部的巨大问题。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废物,我深知无数人的无奈。
活下去就已经费尽了精力,那么多人都在底层,根本没有多少经济和时间培养下一代,以后作为父母的他们(包括我)自身缺点众多,如何能让后代成才。
底层抚养下一代的方式,倾尽所有,都没法和精英和富豪比拼,起点就已经输了!
既无家底支撑,又没金钱投入,还带着不算好的基因,跟着不成功的自己凑合着长大,以后的生活如何?
大家基本能预见,不就是复制一个失败的、艰难的、不如意的、一生都很难开心的自己吗?
由此,就引出另一个问题,生孩子到底为了啥?
养老?——问问自己,养儿真的能防老?
那么多失败的身边事儿,一件又一件,就说我自己,能弥补父母什么呢?
精神延续?——不值一驳,我和我父母的性格、想法、立场等,没一件相像!
投资?——能回本吗?无论男女,大概率下都是赔钱货!
陪伴?——这个其实有很多玩意儿可以弥补,其实人类的思维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儿女带来的陪伴也不是无可替代。
也就剩基因延续这一个好处了,但这和数十年花的时间、精力、金钱比起来,又感觉太累。
我不是劝大家别生孩子,只是开始理解那么多人为什么不生孩子了!
当然, 也理解网上的不婚族,毕竟,我连恋爱都谈不成!
准确的说——是没资格谈!
————————————————————
2022 年会出生多少人口,本人估测,相比于 2021 年,至少降低两成!
你问为什么?
因为经济下行,疫情持续,国内问题凸显,大家对未来信心缺失,对于人生大事的考量非常悲观,这会激发出一大批观望者!
反映到生儿育女上,那就是——暂时别生,怕养不起!房贷车贷加一块了,我们两口子连生活费都不剩啥了!工资降了,工作强度上升了,不被辞退就烧高香了!
只有节衣缩食,度过这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过去的寒冬了!
当人口没有增量的时候,开始吃存量以后,那些人口流出的地方,楼市的走势会越来越弱。
不管是省会,还是省会下面的地级市、小县城。
房子的本质还是给人住的,虽然是现在金融属性已经超过了居住属性,但是好歹还是以居住为主的,要是这些地方人都没了,还要房子干什么。
国内 26 个省里面,有 10 个已经人口负增长了,这十个负增长的省里面,包括长三角经济比较强的江苏省,不光是东北那三个省。
其实说个实在话,彭叔觉得江苏和东北现在人口搞成这样,主要原因就是当年计划生育搞的太严了,像是我们扬州那边,90 年初,生一个二胎,起步罚款 1 万多,要知道那是 90 年,一个月工资才多少,当时很多人都为了躲避计划生育,各种东躲西藏的。
同样是在搞计划生育,彭叔就明显发现广东那边依旧是生多胎为主,而在我们江苏,农村家庭大都是 1 胎,2 胎都不多。
《卖房》
《杭州 - 3:楼市分水岭即将出现,3 月份中签率出炉给我们什么启示?》
《南富北穷 - 2: 十八个主要城市贷存比,2011-2021 年深圳居民杠杆走势,南京放松限购背后有多少角力?》
通过贷存比研究,我们普及了基础存款派生贷款,贷款派生存款的知识,杭州高达 2.2w 亿,对应的住户存款仅有 1.6w 亿,本质上就是由基础存款派生以后,衍生为虚拟泡沫经济,住户贷款与住户存款的差额即是过度投机引发的房地产泡沫。用普通市民的话来讲,杭州房价 = 杭州师医公资金 + 浙江非杭州师医公资金,而浙江全省贷存比为 99.97%,即全部入局。
3 月份末合计供给 1488 套新房,摇号数据四月初出炉,1252 套新房流摇,其余 236 套中签率也高于 50%。
因此 3 月份的实际中签率经过调整以后,提高了很多,最终刚需中签率高达 81.18%,综合中签率 30.73%。
与此同时四月份末有 1300 套房在五月份公布中签率,大概率和三月份末期的结果一样,大部分流摇,少部分高中签率。
在不考虑未出中签率结果的楼盘的情况下,四月份新房供给 4998 套,摇号人次 14548 次,中签率 34.36%,显著高于一季度中签率。
如果四月末 1300 套房和三月末一样几乎全部中签,那么四月综合中签率将高达 39.74%。
拆分四月份摇号的具体数据以后,我们发现,4 月 2 日、5 日、9 日分别出现了一次热点红盘,4 月 11 日、4 月 19 日又分别出现了一次热点楼盘。
按照杭州摇号的规则,从报名到摇号需要 6 个自然日,即第 8 个自然日即可解冻资金,那么 2、5、9 日摇号失败的投机客自然可以参与 4 月中旬的楼盘。
以万科湖印项目作为研究对象,4 月 5 日,第一次摇号人数为 801 人,第二次为 678 人,两次合计供给 501 套房,即剩余没有抢上房子的人数 = 678-301=378,实际该项目的中签率 = 501/878=57.06%。
以 30% 中签率为分割点,4 月上旬摇号人次 4184,4 月中旬摇号人次 5192,4 月中旬摇号的两个楼盘为华润杭州未来城、沁桂轩,两个楼盘都是杭州的核心位置。
这两个核心楼盘供给量仅有 546 套,摇号人次接近 5192,这种摇号方式帮助我们测算出来杭州的真实投机客数量。
经过我们的测算,本月投机客的房票有 7374 张,集中在未来城、沁桂轩、潮听映月府三个楼盘,3 月份末期我们对于杭州楼市的判断中,我们认为杭州投机客房票规模在 5500-8500 张左右。
模拟 - 剩余房票推算 =(投机摇号人次 - 投机供给套数)/2,经过数字计算以后,5 月份的杭州投机客房票预计为 4122 张,4 月份实际计算房票数量为 7374 张,减去投机新房数量 1133 套,预计 5 月份杭州投机客房票数量为 6241 张。
**综合两种计算方法,5 月份的杭州投机客房票数量规模为 4122-6241 张。**3 月份优质楼盘供给套数 2666 套,4 月份仅有 1133 套,按照我们上个月的分析,只要杭州市场红盘供给数量接近去年年底 4200 套,那么杭州楼市的投机客就会被全部消灭。
我们看 3 月份南京新房摇号名单,即便城市内部留几个投机客又能如何,能撑得住南京楼市吗?4 月末南京被迫开始放松限购,几个红盘、粉盘掀不起大浪了,即便把杭州 4122-6241 张房票放到后年收割,也无法维持杭州高位的房价。
池塘里的大部分鱼儿已经被捞走,即便剩下几条大鱼,也无法改变池塘被废弃的命运。
如果 6241 张房票仅被 3000 个家庭拥有,那么实际的潜在投机客数量会更少,大家一定要在投机客耗尽之前卖掉多余的房子。
投机客买房目的明确,对房价有助推支撑作用,而刚需往往挑三拣四挑肥拣瘦,根本不具备支持房价的能力。
以太原、天津为例,二手房市场显著弱于新房市场,二手房性价比远比新房高,且议价空间大,
杭州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差距较小,且 2022 年以来新房供给减少,也给二手房注入了流动性。2021 年在杭州拿地的房企必然在 2022 年开始大规模的销售,1-4 月份并未见过多供给,那么 5-12 月一定会迎来供给高峰。
-— 那么杭州刚需有多少储量呢?
在我们所有的计算方法中,采用流摇 = 100% 的中签率来测算刚需中签率,如果流摇项目较少,那么误差会比较小,但是流摇项目占到三分之一的供给量时,实际误差非常的大。
4 月份杭州流摇 1097 套新房,那么真的有 1096 个购房者去参与认购吗?
答案肯定否定的。流摇背后到底有多少报名人数呢?我们把流摇项目中摇号人次记为 0,4 月份实际刚需人次仅有 4075,近六个月平均刚需人次 - 包括流摇人次月均 5209 人次。
即流摇项目的计算误差可能导致我们对于实际刚需人次高估了 21.7%,杭州的这种刚需还有多少呢?
2021 年杭州结婚对数为 5.76w,初婚对数预估为 4.5w,月均 3750 对结婚。
貌似 3750 接近 4 月份摇号数据 4075,即便结婚必须买房,这 3750 对中不一定全部能够买得起房。
土著大部分都有房子,因此**买房的刚需理论上不足一半,在 1500-1875 套之间。**多余的 2000 张房票属于已婚普通家庭配置,他们区别于专业投机客,买房只是出于货币储蓄,本质上也属于投机。
那么什么时候这部分弱投机客被耗尽呢?
我们认为只有失业率暴增以后,这部分把买房当做储蓄的投机客才会转化储蓄方式,目前这部分弱投机客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
[1] 按照我们的推论,到 2022 年 10 月 - 12 月,房企将迎来大裁员,房地产产业链将出现肉眼可见的第一波失业潮,这种产业链休克导致的失业潮将在 2023 年一季度传导至其他行业。届时这批购房者连同刚需都会消失,成交量会萎缩至最高峰的一成
放心,现在人口正在有序下降,以后只会越来越少
毕竟信心这个东西,建立起来很难,要想损失,就太快了。
比如说彩票这种东西,二块钱的花费,500 万的预期,即便是不中,也无伤大雅。事情按部就班,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一次次的诡异事件导致大家对 500 万的预期失去信心,现在彩票每天的销售额爆降,也在情理之中。
生育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两个人,你有情,我也愿,两个人组个小家庭,生生孩子,白天出去工作,晚上回家带孩子。多美的一幅画面。
可是有一天,这种事情前面突然就立了几座大山。第一,房价,第二,内卷,第三退休,第四教育。让人对之前我形容的那种美好画面慢慢失去了信心。
第一,房价,房价泡沫带来的是其他经济的不平衡。导致大量资金锁进房地产。正常状态下的 360 行,行行出状元已经不现实了。高房价让很多年轻人十几年的努力成了一个笑话。十几年的努力都成了一个笑话,你还让他对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期待?
第二,内卷,现在的年轻人,哪有空生孩子,996 不说,还要拼命加班。而且对于男性结婚而言,要房要车要彩礼吧,现在的压力多大,年轻人结不起婚也很正常(反正就拿我自己做例子,我现在就是只敢单身,结不起婚也不想去祸害别人一起过苦日子,至于需求陌陌啊悦技这些上面也能找到解决,尤其悦技还很多直奔主题见面活动的,约个电影啊娱乐的,对眼了短期恋爱或者各取所需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对婚姻的意愿也会那么强烈了),然后对于女性而言,现在对职场女性也特别不公平。只要怀孕,那就被辞退。严打这种现像,就会出现另一种现像,就是用人公司不敢接受适孕年龄的女性,真怕有女的就是来找冤大头的。
第三,退休,现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退休。一边不让老的退休,一边让年轻的 996。孩子生下来能自己照顾自己?很多人都是普通家庭,被高房价收割完了之后就已经无力支撑高昂的保姆费用。生孩子已经成了一个大难题。
第四,教育,现在五五分流了,很多人已经产生了恐惧。他们怕自己的孩子就是那下面的 50%。虽然很多职高的人才也很优秀,收入高,而且工作机会大。但转化率还是有点低。
现在这四座大山已经结结实实的压在 90 后 00 后身上了。很多人已经自信今生无法逾越这些大山了。不逾越这些大山,就看不到我所描绘的画面,看不到,就不会有欲望。信心一旦丧失,那很难很难再恢复了。
个人经历,
去年 12 月,打了第三针,
意味着三个月不能怀孕。
四月份可以怀孕了,但是,隔离了,
一个人隔离在家,一个人,
跟鬼生啊?
大部分人都是跟父母隔离在一起,而不是跟男友 / 女友隔离在一起。
好像,接下来又得打疫苗了,那个奥密克戎的疫苗好像快出来了。
如果打完奥密克戎的疫苗,可能几个月又不能生育了。
就算没有奥密克戎的疫苗,普通人感在 22 年怀孕吗?
动不动就失业,还容易被感染?
上海最近,还是一万左右一天。
而且,就算数据好看了,有几十万的感染者,可能随时复阳,即使他们好了,他们还可能携带病毒感染其他人。
只能说,22 年,上海怀孕率真的很低吧。
不是不想生,要么疫苗不允许,要么隔离了,要么外部环境不敢生。
我期待看看明年的上海生育率。(是拥有上海户口的)
明年公布的 22 年数据可能不到 9 万吧!
干活嫌人少,分蛋糕嫌人多,不改分配不自我割肉人口还会越来越少。
应该是 996 万。这个数据是福报。
动态清零
不管怎么样肯定比死的人多
毕竟人口负增长说的清清楚楚,要 2028 年才可以负增长
人口也得听党的指挥
跟这个问题的存活时间成正比
极大概率跌破 1000 万,
而死亡人口应该在 1040 万左右,
所以我们国家的人口峰值或许正出现在五一长假期间。
统计局可能说是 900 到 1000 之间
公安那里可能是 700 到 800 之间
腰斩不太可能出现,但是负增长应该是跑不掉了
如果 2022 年是人口负增长的元年,那我觉得还是让它到来吧,毕竟开要下雨,娘要嫁人,拦是拦不住的。
另外补充一点,我是坚信人口负增长从长期来看是利远大于弊的,中华民族不经历这次负增长是难以实现凤凰涅槃式的强大变身。
这种事情我会呵呵一笑 因为我家里弟弟出生被罚款了 1990 年我爸两年的工资 QTMD
现在出生的还是去年四月份怀孕的 说实话去年四月份疫情还行 打疫苗送鸡蛋 明年 2 月份样子才是出生人口最崩裂的时候
(富贵险中求 这俩年结婚 211 瞬间变成 985 好吧)
不出意料的话应该还是会严重超标
盲测低于 800 万,死亡 1100 万,人口负增长 300 万。
这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伟大胜利。
只要一天不清算计划生育政策,不把当初定政策的拉出来绑上耻辱柱,不把各级强制流产,扒房子的计生工作人员追责就不要生。
如果想要真正的正式人口问题,该翻案翻案,该特么的按照杀人罪处理处理。要鼓励生育拿出方面的计划生育同等措施。
人口问题第一,国家预定的人口大概在八九亿,,那每年需要多少人自己算
现在每年打胎上千万人次,严控堕胎之后每年的人数能立刻上浮
素食者鄙,不足与谋,大抵是这样
21 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开始打疫苗,有建议打疫苗后半年内不怀孕。
21 年 7 月开始,南京一波疫情之后,陆续疫情没有断过。
22 年上半年更是来了一波猛地,生计成问题,繁衍朝后挪挪吧。
除非真的时间很紧急,33 以上头胎的,会着急一点,年轻的一胎,年纪大点的二胎,都可能考虑适当延后,或者暂时取消二孩计划。
三孩和二孩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别的,人群意愿基础下降一大截,这里不多说。
最后预测一波,公布数据:出生 955 万 - 1008 万,下降 5%-10%。实际数据咱也不知道。
当下人口问题的解决态度可以预见 80 90 后养老金亏空态度,还是攒钱自己养老吧。
由于 21 年 3 月份开始大规模接种疫苗,最快 10 月份完成三针接种。接种完成三个月后,也就是最快 12 月底才能怀孕。所以 22 年出生人口受影响很大
按照现在的人口出生率,中国人均超过瑞士指日可待,成为最快进入超级发达国家的国家,赢了,必胜!
牛马们使劲生,越南才有未来
生育率基本和上年结婚率正
越南无产阶级用不育,少育,绝育,
来搞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简直赢麻了
富人内需贡献财富比只有 0.00001%,内需贡献基本只在富人圈子里流转,富人赚的钱不会用于扩大生产 (没内需扩个毛的生产),不会创造就业岗位,只会造成财富外流。穷人的内需贡献财富比可以达到 90%,穷人的消费提供了大部分的制造业服务业岗位。现在由于贫富差距巨大,内需疲软,制造业无法升级,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只要通过阶梯房产税稍微缩小下贫富差距我国内需立马爆炸式增长,制造业升级,第三产业腾飞,经济科技军事快速发展。
在动物世界里,赢者通吃,胜利者获取所有生殖资源,生育大量后代,失败者没有后代,只能做胜利者的仆从来换取生存权利,我们也在朝这个趋势发展。我们可以采取狮群模式和海象模式取消一夫一妻制,推广试管海量繁殖技术和工业化婴儿抚养技术,通过让富人大批量繁殖后代来提高生育率扩大内需缩小下一代贫富差距,这样就彻底不用担心穷人买不买得起房子了,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只要内宣跟得上这个方法还是基本可行的。
具体数字就别纠结了,总之数字一定在安全的范围,上下都觉得还算满意的范围,相信统计数据!
统计局数据为准!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一边鼓励大家多生娃,一边养老金枯竭,真是干活嫌人少,吃饭嫌人多!我们 8090 的养老金已经没有着落了,作为二胎,三胎的娃以后他们老了,养老金谁来发呢?
可能会有些下降。但是考虑到我国无以伦比的庞大人口总量,人口过多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未来 50 年内都难以缓解。
我猜低于 900 万,但统计局的同志辛苦加班后应该能达到 1000 万。
别的不说,你不会以为这个问题是你第一次提的吧。
去年我就看到和这个一样的问题了,但现在没有了。
要有战略定力,不是还有十几亿人口吗?急什么
烟花来咯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800w
预计跌破 500 年均线的支撑位,出现世纪线 macd 死叉。
之前我认为会学拼多多。
但是现在看来,可能是一个很低的值。就算再低也可以推给疫情。
生育数的水分之大尽人皆知。但是泡沫迟早要破,不如顺水推舟。
2022 出生人口是 2021 怀孕的。相比之下我更担心 2023 年的数据。2023 年年初,新生人口一定有一次史无前例的低点。
这个世界被资本主义统治了。
疫情封锁了出生人口肯定更多了。[doge]
疫情封锁有十利生育率:
有利于年轻人腾出时间谈恋爱,此为一胜。
有利于成家两口在家无聊造娃,此为二胜。
有利于意外怀孕无法流产下来,此三胜。
有利于网恋机会成功率大大提高,此四胜。
有利于孕妇在家安胎流产率降低,此五胜。
有利于降低买房热情把钱投入生育,此六胜。
有利于父母在家催婚催孕,此七胜。
有利于减少喝酒提高精子质量,此八胜。
有利于减少 996 改善女性内分泌,此九胜。
有利于站街女失业老实人接盘,此十胜。
封锁有十利于生育,放开管控有十弊于生育,2022.2023 肯定大涨。
上海不封城还不知道,一封,原来人的潜力真的无穷无尽,一座城市需要的工作人口达到百分之一大概就能勉强运作了,百分之十就能正常运作。粗略的看,每年只要生这些工作人口就够了,而且因为总人口逐渐减少,需要的工作人口也会越来越少。
人有 10 个月孕期,现在是五月了,今年会出生的左右人口都已经建卡完毕了,看接下去的政策,如果他们急了,那就能猜个大概了
2000 万起步
瑞丽,长春,上海等等城市封城这么久,还造不出几个孩子?
目前北京济南两个城市分别有近半数市民被封。
就算 2022 年出生人口较之上一年走低,但是 2023 年出生人口的总要比今年多吧,到时候也可以自我表扬一下。在党的英明领导下,被疫情影响的走低出生率终于回归正常。
今年如果出生人口降低了,那通通都是境外势力的错。
最乐观 890 万。正常是 750 万 悲观 650 万。
900 万左右
根据 2021 年新增 50 多万人来看,2022 会迎来人口拐点,减少 50 到 100 万人,以后会愈演愈烈,越减越少,毕竟目前大趋势是要楼盘不要胎盘
800 万左右吧!
计划生育的伟大胜利!
从 2025 年以后再也不敢有奴隶主不把奴隶不当人的情况出现,因为真没人愿意当奴隶。
2025 年以后房价无论如何降,都已经没有关系了,因为断子绝孙式的房地产模式,已经把孙子辈的钱收完了!
二胎政策放开后,有二胎三胎的人,越来越富的几率是约 90%。一胎或者一胎都不敢要的人,再也不可能变成富人的概率是 90%
盲猜 2022 年出生 950 万左右人口。人少不是问题,十二年义务教育。工作有人去做,取缔某个行业。房子有人去住,旅游就去农村。商品有人去买,韭菜割了又长。如此合作共赢,还不快去感恩。别把自己想的太重,治你方法多之又多。
再减 100-200 万
崩溃,下一题
没结婚,就等着看今年数据。
1002 万。
相信我吧。
不知道,我只知道那个 2021 年人口的热搜亲眼目睹着没了。。。五秒没了,消失了。。。
超过九百万(统计局数据)麻烦来打我脸
真实数据应该是不会超过八百,低于七百我都能接受
xs. 以前嫌人多要计划生育,现在这不是达到目的了嘛?又嚷嚷着人少要多生. 到底是要哪样?灵活生育是吧
乐观点,会在 800 万左右,悲观点,会在 950 万左右。
出生率数据会在日本之下,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大国、崇尚家庭的国家的出生率将低于老龄化严重的发达国家日本,
不知道,我是希望没有好消息,这样也有理由给底层让利。
每当看到这个问题的我都有一种射精的快感
都能把全世界最听话,生育意愿最强烈的族群给整绝育了,你说得有多厉害吧!
公开数据大概率不会低于 1000 万。
至于实际情况嘛,看看这些回答,多么的和谐啊。无分神兔、不分男女,俱都备好了瓜子、切好了西瓜,乖乖排排坐,等着看烟花。
![](data:image/svg+xml;utf8,)
个人预测 1000.01 万
要相信统计局
继续加大宣传新冠的危害性,坚持清零不动摇
我看那个老百姓希望自己孩子出生在一个 病毒 肆虐,朝不保夕的炼狱
手动加引号
主要取决于统计局有多努力
这不是我等普通人该关心的事情
2021 年,人口自然净增长的省份主要有广东、浙江、江西、北京、河南、贵州、云南、福建、青海、西藏、宁夏、甘肃等地。
零增长状态的有山东。
而人口自然负增长的则有河北、江苏、湖北、湖南、重庆、内蒙古、上海、黑龙江、山西、辽宁。
目前,多家媒体在出图的时候,已经不给人口自然负增长还是正增长的具体人数了,而是只给一个比率。
但是在之前,媒体是给具体人数做参考的。
从目前的这个人口自然正负增长来看,东北三省基本都已进入人口负增长。
华北五省里面,除了北京是人口正增长之外,天津没有数据,冀晋蒙人口都已负增长。
而华东七省,山东零增长,江西、浙江、福建正增长,沪苏负增长、安徽不知道。
华中三省,河南正增长,湖南湖北负增长。
华南三省里面,广东正增长,估计广西也海南也是正的。
西北五省里面,陕西数据没出,但新疆、青海、甘肃和宁夏都是正增长。
西南五省里面,四川数据没出,重庆为负,云贵藏都是正的。
其实从目前的这个分布来看,东北和华北区域,未来的风向标主要是北京,如果北京人口也负增长了,那么东北与华北基本就彻底进入负增长状态。
而华中区域,风向标则是河南,河南一旦负增长,华中区域也基本彻底负增长。
华东区域,山东与安徽会是两个风向标,华东区域以上海为分界线,上海以北,人口负增长,上海以南,人口仍旧正增长。
而西北区域,则是陕西省,如果陕西省人口负增长的话,那么也就打破了整个西北地区都在正增长的状态。
在西南地区,则是四川,如果四川人口负增长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西南地区未来也将逐步面临人口负增长。
也正因此,在 2022 年,北京、山东、河南、安徽、陕西、四川等省份的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会直接影响全国性的人口是正增长还是负增长。
而从目前疫情的状态来看,这几个省份受疫情的影响都不是很大,没有吉林和上海这种人口已经负增长的区域要大。
也正因此,2022 年的出生人口大概会在 1000 万以下,但是在 950 万以上。
北京作为姥爷窝,出生人口大概率不会下降太多。
山东、河南和安徽这样的韭菜地,应该也不会低的过分。
而陕西、四川这样转移支付比较多的地区,稍有下降但应该也不会太低。
总的来讲,2022 年应该仍旧是不是小好,也不是中好,而依旧是大好的一年。
这经济危机马上到了 生个小牛马出来封着坐牢吗 不超过 500 万 去年都是大面积接种疫苗 不适合怀孕 明年更惨 失业 各种贷款 佩服是个汉子
人口下降是必然的,但是人还是会延续,但我不选择延续了,没必要,社会不公平还是不公平 人吃人还是人吃人,而且我丝毫不觉得能变好,越是工作越是接触人越觉得完蛋了的感觉,能生也不生,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吃人也不希望他 / 她被人吃。
台湾少子化已经很严重了,20 年又是人口转折点,但丝毫不影响房价暴涨 20%
看爽文的都散了吧,牛马这辈子是牛马了,下辈子不要托生在这里了。
无产阶级最大的敌人不是资本主义,而是另一个无产阶级
谢谢大家对国家人口的关心,因为疫情持续肆虐,无法准确统计,后续将不在公布出生人口数及死亡数……
出生率会突破新高,人口总数会再破纪录,好数据当然要和世界接轨,毕竟都生活在地球村。
反正我坚决不生
自己受点苦就算了,可不敢传给下一代
会更接近考研人数
已知: 我国 2028 年实现人口下滑。
∵2021 年出生人口: 1062 万
2021 死亡人口: 1014w
∴ 2021 年净整人口: 48w。
48/(2028-2021)≈7
∵中国死亡人口在 0%~1% 区间左右
如果每年新增 1% 死亡人口,数字对不上
∴2022 年新增人口 = 1062-7=1055 万
当然了,别看商业数据,以国家统计局为准。
人口动态清零了。
高中地理课本阐述了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两个概念。环境承载力是区域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中国估算的数据是 15-16 亿,但这个数说白了是保证人基本生存,生活质量基本没有。人口合理容量是能保证人有良好的生活,这个数据估算是 7~8 亿人。所以,中国人口什么时候下降到人口合理容量,人均资源才够分,大家才有更好的生活。牺牲小我,为子孙后代的美好生活努力
感恩就完事了,厉害了我的国
每年 10-15% 的速度减少,这一批少生点,小孩不用抢学位,不用内卷,活的舒适一些不好吗
防疫,失业,老人入院,菜太贵,小孩吃不好,大人吃不饱,孩子哭大人吼
我说一个数
100 个 w
再多就不爽了
咋就这几个回答啊,咱要看爽文,赶紧摇人啊
大概率跌破 1000 万,人口负增长。
唉,坐公交车看到小孩背着大书包,我有点头疼了。
900 万左右吧
其实该生的还是会生,我是去年生的宝宝,今年四月初身边两位朋友都咨询怀孕,一位 91 年,一位 92 年,都是满心欢喜的迎接小生命的到来。相信过几年我们又是二胎主力军。虽然现在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大,要孩子晚一点,高价房贷,但是日子还要过,就我观察我们这一代人成长都是条件逐渐变好,但又没吃过特别大的苦,骨子里还是挺积极乐观的。
乐观估计 2022 年出生人口 750w,悲观估计 830w。
2021 年 3 月开始全国推广疫苗接种,先打 2 针又打加强针,一直到 12 月。按照新闻联播的说法,疫苗接种后至少要间隔 3 个月才能备孕。再加上 22 年的经济形势,不知道有几个人有勇气在这种环境下怀孕生孩子的。
速 run!
哥几个,又来看爽文了
希望爆破,看爽文
850w 最多了。不过统计局你懂的。。1000w 还是要说的。
去年满打满算新增 46 万,今年肯定更少。
1000 万左右,优势在我,要相信国家
按照特色统计学发布,今年公布的出生人口应该在 1000w±10w 区间
…
1016 万人
预测一波,2022 年出生人数在 970 万左右
这个问题只有统计局能回答
蹲一个,猜不会超过 600 万,2025 年进入人口负增长,明年来看数据
来看爽文了,兄弟们!
你不生,有的是人生。
看下半年的政策力度不就能猜到大概了吗?都是后知后觉的行为,难道这么多年了,百姓们还没看懂?
20 年 1200 多万人。
等到 20 后长大步入工作,90 后已经开始老去,已经知天命了。
皮之不在,毛之焉存?近在眼前的乌克兰就是下场呀。
我们普通人想润的也没钱也没这种能力,期待国家发展越来越好。
人口结构很重要的。人少无所谓,只要保持健康稳定的人口结构就行。
现在是 90 后开始成家立业,算平均 1500 万。只要达到 800 万新生人口出生就证明房地产的伤害远远没有想象那么大。90 后人人都成家生孩子了。
就等待出生人口了。
这得看统计局。
相信后人的智慧
今年 996 万,明年 700 万。因为 996,007 符合国家战略。
2022?这不是还没到一半吗?急什么?!!
医院知道,统计局也知道,派出所社区啥的都知道啊,问他们呐。
反正我个人希望人少一点,太多了竞争太大了太累了,人不如狗 系列,我还一无所有呢,努力也作用不大,迷茫惆怅,深夜痛哭中。
1000 万以下?
哥几个又来看爽文啦
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你们都被骗了,防疫是上面计划生育派在新时期找的借口啊!你们说他左,殊不知人家用心良苦,说好的五十年不动摇就说话算数。
900 多万,反正大家都分析了无数遍,赶快公布,我等不及了
960 万以上,
看一胎人口,人口滑坡实际上是 2016 年开始的,只是被二胎掩盖了,降幅最大的几年已经过去了,接下来降幅会减小,当然还是会降低,最终大概会到 700 万左右,大约 2025~2027 年左右,2030 年开始缓慢回升到 900 万以上。
特别想问一下问题,有没有知道的人回复我一下啊,共存之后对生孩子有多大啊!,比较现在我们还没有共存,但之后我们做好准备之后,共存是趋势吧。
666 万,不要问为什么,问就是 3 个 bnb
收录于话题 #对世界的态度 192个 如果时间回到40年前,谁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中国会为「低生育」、「人口零增长」、「负增长」而烦恼。 可是2022年初,「人口零增长」绝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 …
知乎用户 黄鹤登仙费文伟 发表 提前声明。,。这篇内容纯粹是吐槽文,不涉及任何政治立场。 1、受当前只对少数既得利益者友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的房价影响,婚姻和生育成立的大前提不存在。 2016 年左右中美贸易战开始,房价开始水涨船高,地方上 …
知乎用户 齐松文 发表 众所周知,工蚁没有生育能力 知乎用户 反事实推断 发表 人口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知乎用户 画和风 发表 各位要备孕的注意了啊,与其鸡娃策略把自己和孩子一起搞疯,你现在晚一年生娃,约等于干掉几十上百万 …
知乎用户 Huang Rayard 发表 TED 上有一个关于人口的视频,讲的是文明程度达到一定水准之后,女性一生生孩子的数量会降低到合理水准。在印度就可以观察到没有任何政府干涉的条件下,知识分子家庭的生育数比贫民层少很多。 Hans …
知乎用户 karl 发表 未来几年让你们感受一下中国速度 知乎用户 宋思远 发表 日本老龄化非常非常严重 知乎用户 扩散性百万涩面包 发表 说明日本自民党才是最大的反日势力。 日本整个二战,加上提前进行的侵华战争,8 年时间加上平民死亡,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