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香港近 8 成确诊儿童出现新冠后遗症?

by , at 03 November 2022, tags : 新冠 后遗症 感染 香港 共存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鸡腿 发表

我一同事,天天看 “公知” 和“精英”讲座,天天和我争新冠就是大号流感(我不否认对部分人来说确实这样),说我们的党单纯是要和美国唱反调所以才动态清零,医生都说共存屁事都没就是感冒,国家瞎搞。

然后这几天我们公司有个部门有密接,不是次密接但更不是确诊阳性,只是密接而已,所以这个部门隔离了,但是文件还是需要转手(没办法的事情,隔离办公但是文件依然会需要交接)

仅仅是密接,而且目前两天核酸无阳性,这同事每次我们要处理这些文件的时候,电话问过去 N 次有没有消毒,然后全副武装..

其实共存派有相当一部分是这种人. 就像一些末日话题下或者核战话题下总有一群人跳出来 “现在这房价,核战开启算了”。你以为真不怕死?不不不,是因为他发自内心的认为不可能核战,核战了也不可能打中国

共存派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真的无所谓共存,而是国内防疫太好了,你看看各地疫情确诊人数加起来才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多少?重症的又才多少?他们是发自内心的认为放开管控之后他们和他们自己的亲朋好友不可能得新冠. 哪怕得了,大概率没什么大事!

但是真得了?都不用重症,只要有后遗症,第一个跳起来骂国家防疫措施烂,骂国家为什么放开管控共存的还是这批人

知乎用户 jackeylove 是萌妹​ 发表

我一直在说,别让香港专家在这个时候离开香港,要把他们留在香港一年半载的,到时候别香港人民想感激的时候找不到人。

上海市病毒研究院揭牌成立,国际知名病毒学家管轶任首任院长,将带来哪些影响?

管轶,袁国勇之类,帮着香港制定科学防疫政策的这些,都应该留在香港,以备感谢。

不用到我这儿来骂,香港小孩感染新冠又不是我弄的。


新消息:

病毒永远呈现指数级别扩散,现在只是这一波开始而已

知乎用户 甄昊元​ 发表

一个社会文明与否,不是看它飞弹有多多,坦克有多强,航母部署的有多远,而是看它对待弱者的态度

孩子是不会发声的,一两岁的孩子,连具体哪里不舒服都说不出来,他只能默默忍受,甚至于,他可能以为,人类正常的状态,就是这样的

救救孩子吧

知乎用户 咖啡西诺维乔森 发表

香港的长新冠确诊数字比例比起 CDC 或者欧洲以及澳大利亚的数字高了非常多,尤其还是在儿童这个层面。

那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我的判断是,出在了长新冠——Long COVID 这个定义上。

正好前几天 NC 上也发了一篇关于新冠后遗症,也就是 Long COVID 的研究报告。

本来这篇研究挺好的,结果被国内某些自媒体断章取义为无症状患者不会有新冠后遗症的标题传播了一次,也是头大。

其实对比香港的报道和这个研究,大家就知道为什么比例会差这么多了。

注意两幅图的我画线的部分。香港调查的数据是患病后 1-6 个月的症状,而我们一般在国际上讨论 Long COVID 呢,大部分都是像 NC 那篇文章里统计的,康复 6 个月以后,仍然有相关症状的病例。比如 NC 这篇文章中主要统计的就是 6 个月,12 个月和 18 个月。

所以这个显著的比例差异就找到了。

其实这里还是回到了最初的问题,怎么才算是 Long COVID。这个 long 指的是的病以后病程很长,比如 1 个月,2 个月 3 个月这种呢?还是指过了很长时间以后,仍然有一些症状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2021 年 10 月公布的临床病例定义,新冠后遗症通常发生在感染新冠发病后的 3 个月内,可以是急性感染康复后出现某些新症状,或者原先急性感染期某些症状持续存在,症状至少持续 2 个月。这些症状可以反复发生,并且无法由其他诊断来解释。

像美国 CDC 对这个定义时间就又有不同,美国 CDC 指首次感染后在至少四周或更长时间出现新的、复发的持续健康问题。

同时,对于症状的确定也有很大的定义问题,没有确实的定义标准,主观因素过多。感觉很多时候 Long COVID 就是一个筐,什么症状都往里边丢,目前有记录的新冠后遗症症状已经超过 200 种了。很多都是患者口述,没有一个能客观衡量的标准。

所以大家看不同国家和研究机构统计出来的数据上下浮动就会很多。

比如 WHO 发布的数据,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 (IHME) 的模型数据显示,在新冠大流行的头两年里,整个欧洲地区约 10%-20% 感染者在感染恢复后会继续出现新冠后遗症。IHME 的研究表明,全球有近 1.45 亿人至少存在一种长期新冠症状。

而 CDC 最近的数据是,截至 9 月 26 日,在长期感染新冠病毒的成年人中,81% 的人自述长期症状降低了他们日常活动的能力。日常活动受限率最高的来自 18-29 岁年龄段,而最低比例来自 40~49 岁年龄段。

而像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说,截至 9 月 3 日,英国超过 230 万感染者出现新冠后遗症,约占英国总人口的 3.5%。在自述出现新冠后遗症的人中,大约 180 万人至少在 12 周前曾感染新冠,110 万人至少在一年前感染。这些人中不乏多次感染者,后遗症对 160 万人的日常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

所以大家可以看,对于时间的统计,症状的统计定义都不清晰,以及是否符合新冠后遗症更多的还是依靠患者自述。

所以香港这次的数据这么高,我判断也是因为统计时间和范围的问题。毕竟香港是 Omicron 毒株破防的,按道理不会比欧美 delta 那会破防带来的新冠后遗症更为严重,尤其是对于多次感染的人群来说。

现在我们确定的是,新冠后遗症是客观存在的,对于治疗手段还是比较缺乏的,中国的主要新冠后遗症人群在上海和武汉,我们现在的应对方案主要也是中医康复科。而这个症状会持续多久,会不会自行缓解,现在还缺乏相关的临床数据。

即便 NC 最新的这篇研究,也只是再次证实,染病越轻,患后遗症的几率越小,同时打疫苗确实能降低患后遗症的概率,所以,目前最稳妥的办法,还是打疫苗。

知乎用户 极萨学院冷哲​​ 发表

刚看到一个信息震惊了我。

欧美发达国家借了 17 万亿美元来防疫,说好的躺平呢?说好的不防疫了呢?这得做多少次核酸呀!

在河南一次集采核酸 4 元 RMB,17 万亿美元约等于 119 万亿人民币,大约可以允许一亿人做 29.9 万次核酸。允许 10 亿人做将近 3 万次核酸。按照每天一次来算,大约需要 82 年才能做完。

谁说的中国动态清零赚钱来着?

BTW,这个人叫杰弗里 · 萨克斯,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连续两年被《时代》杂志评为 “世界百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以及这个言论发表在 2021 年联合国演讲上,质疑这个数字的可以看看美国在 2020 年年中就筹措了 7 万亿美元。而中国中国防疫直接成本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的 0.4%,大幅低于 “躺平” 国家。(0.4% 数据来源于 2022 年 6 月份的一篇报道)

以下是原文:

怎么看?

深表遗憾,隔岸看。

毕竟躺平派连《柳叶刀》和《science》都不认可,那我说再多也没啥意义。就看戏呗。

刚省内旅游一圈,散散心。目前的常态化核酸一不耽误我上班,逛街,旅行,去健身房,前一阵子几个城市来回跑,到了地方就找核酸点做个核酸,耽误个什么事儿?全省都免费的,我跑的勤的时候每天做一次,是不是还赚了呢?毕竟白宫才三天两检呢。

旅行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带着娃,爬山的时候身边一群群小朋友年轻人朝气蓬勃的。还有不少父母带着两三岁的孩子爬山,孩子也不会戴口罩,看着孩子幸福的笑容,家长宠溺的笑容,健健康康的不好吗?

我就奇怪,身边的人都健健康康的不好吗?

我就奇怪,身边的人都健健康康的不好吗?

我就奇怪,身边的人都健健康康的不好吗?

为什么要玩轮盘赌?为什么要冒着重复感染的风险?为什么要生个还没有摸清楚的病?还是一个不断变异的病?现在大陆又不是防不住?

我不理解。

至于哪条路线是对的,多说无益,让时间来说话。

反正到今年,全球这么多国家,生产链供应链稳定的好像不多吧,中国应该是为数不多贸易顺差的国家。共存者在追求的是混乱吗?是萧条吗?是自己可能根本用不上的自由吗?是死亡吗?

我不知道,只想等时间告诉我。

2022 年 10 月 14 日补充

受疫情影响日本将累计关闭 1000 家餐厅,当地情况如何?

日本又在抹黑共存事业了,说好的共存以后经济起飞呢?

知乎用户 甄叔 发表

上次抖音上刷到一个宝妈,泪眼婆娑的说:“孩子太可怜了,救救孩子”,我还当她孩子阳了,结果她说的是孩子在学校天天做核酸,太可怜了!她的意思是快点放开躺平,不要再让孩子做核酸了!

做核酸都 “可怜” 成这样,要上网来“哭诉”?!更可怕的是,这人的点赞有好几万,留言都是支持和同情!

我可去踏马的吧!我都不敢想,这种巨婴宝妈的孩子要是真的阳了,发烧 40 度,愈后后遗症吃不下饭读不进书,她该怎么办?!她会怎么嚎?!给她点赞的几万人该怎么嚎?!

我们身边这么多不知好歹的巨婴、不知道饭香屁臭的二货,太可怕了!比病毒还可怕!

知乎用户 荻 生​ 发表

回答已刪~

知乎用户 EXAMRX99 发表

我身边的有一个例子,他没润之前,天天骂中国政府,然后润韩国之后,全家得新冠,已经两三轮了。

他家孩子在中国是非常优秀的,经常得奖,结果。两三轮新冠之后,得脑雾病了。

他现在换天天骂韩国政府,外加中国政府。

知乎用户 亲爱的美美 发表

我每次看到评论区有人回答,就点开看,看到的是:回答已被删除

我觉得可能是这里开始有先审后发的缘故。


可以想象一下内地放开后,近 8 成儿童出现新冠后遗症时,

这些孩子的家长,在医生表示已经尽力治疗,却无能为力后,

依旧客客气气的乖乖排大长队在医院给孩子挂号,看病,治疗。

恨不得拆了医院的儿科科室,甚至做出行凶的行为。骂政府不作为不关心祖国下一代。

这两种行为,哪个会多一点呢?

知乎用户 看看问题来讨论 发表

放弃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知乎用户 卢振奇​ 发表

如何看?

只能说当年高层制定的 “一国两制” 政策是多么明智了。

香港以一城之力,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社会学样本,验证了资本世界的可怕;还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医学样本,验证了躺平的可怕。

后来咱们的疫苗、特效药等研发进度能够加快,一方面是国内的科研力量持续发力,另一方面是不缺样本了(大家应该还记得吧,一开始我们的疫苗、药品研发的进度没欧美快,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三期临床的时候国内没病例了,不得不去国外做)。

如果大陆是一台大型服务器,那么香港现在成了蜜罐。

知乎用户 咖啡因 发表

如果长新冠症状类似于我上个月肺炎的状况或者我死党从小慢性鼻炎的状况,来一两个月,我觉得绝大多数家长能郁闷死。学习?根本学不进去。

至于那种在我的别的下面留言说 “我是医生,我孩子发烧从来不去医院” 的爷们儿,你是真汉子,但是也别拿你去要求群众。

知乎用户 蒙头读书​ 发表

“国内保护得太好导致儿童免疫力下降”

网红张一出,药到病除。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评论不是我删的

有意见欢迎理性讨论

真理越辩越明。

知乎用户 丶青峰​ 发表

不是说 “长期新冠”、“新冠后遗症” 都是谎言吗?不是说这都是美国人用来骗补贴的幌子吗?

实际上资本主义世界的病患、专家们诚实的很,起码比我们国内的某些专家、“病毒爱好者” 们更诚实。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五分之一的成年人有 “长新冠” 相关症状。英国的政府数据显示,有 200 万人报告症状持续时间超过 4 周,其中 42% 的人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一年。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布报告称,全美约有 1600 万处于工作年龄(18 岁—65 岁)的人患有 “长新冠”,根据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等机构计算的数据,全美约有 200 万至 400 万全职工作者因此失业。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卡特勒用另一种方法得出相似的结果,他估计约有 350 万美国人因 “长新冠” 失业。

2021 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连续第二年下降,这是 100 年来美国人均预期寿命首次连续两年下降:2019 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为 79 岁,到 2020 年,这一数字下降到 77 岁,2021 年,这一数字再次下降到 76.1 岁。如果这不是新冠疫情导致的结果,难道美国这两年发生了大饥饿和大屠杀吗?

很多没有得过新冠的人可能不会了解 “新冠后遗症” 中的 “疲劳、咳嗽、呼吸短促、间歇性发烧、关节疼痛、失去味觉或嗅觉、肾损伤、肺部纤维化、脑雾……” 是些什么玩意儿。

但总有人有长期的哮喘、咽炎、支气管炎、偏头痛、低烧、过敏性鼻炎吧?想象一下,你能不能忍受这些长期症状?

提醒一下,这些 “新冠后遗症” 患者可都是孩子,你愿意让你家孩子小小年纪就进入亚健康状态吗?

我没得过新冠,但是我有朋友感染过,全家人连孩子都发烧到 40 度,我知道发高烧是什么感觉,头疼欲裂、嗓子干疼、肌肉无力、每个关节都在剧痛…… 烧着烧着整个人都糊涂了,那是生不如死的感觉。

某些人天天阴阳怪气说 “大是大非面前不讲科学”,我看他们才是思想钢印根深蒂固的典型,《柳叶刀》上生物学家病毒学家的论文你不信,西方医患的病例你不看,美国“超额死亡人数”、“人均寿命下降” 和“长期新冠”都是假的…… 专门把某些肝病专家的谬论当圣旨。

到底是谁不讲科学?

知乎用户 申鹏​ 发表

来,评论区聊一聊。我这人最友善。最近休息,大把时间对线。

1. 关于美国立法将 long-covid 定位为是一种残疾。

2. 关于英文网络关于 long-covid 连篇累牍的报道(当然真实性存疑啦)

3. “共存” 后经济情况

孤陋寡闻,我个人没发现哪个国家 “共存” 后经济蹭蹭恢复的。反倒是国内经济虽然不好,但稳定的很。欢迎提醒,以正视听。

4. 关于阶级防疫

我听说白宫现在每天检测?听说啦,欢迎指正。

不过关于前几天碧昂斯巴黎派对要求所有客人在门口出示当天检测 NEGATIVE 报告我倒是看到网上有图。是碧昂斯是特例还是阶级防疫呢? 欢迎解惑。

![](data:image/svg+xml;utf8,)

5. 关于当前毒株毒性

这还真不好说。当前国内防的太好,14 亿从未感染者。我认为世界其他国家数据没什么参考性。欢迎医学大佬指教。

不过在 2022 年 10 月 13 日,美国延长了 90 天 COVID 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美国卫生行政部门不相信美国总统说新冠结束,有趣。

德国加码防疫措施,有趣。

6. 关于德国卫生部长劳特巴赫 2022 年 10 月 13 号说的大实话

7. 关于乱象

我党提倡实事求是,坚决反对盲目崇拜与个人崇拜。我认为有乱象,而且不少乱象。但乱象的起源,不在于国家政策。翻阅一下乱象案例,源头十分清晰是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乃至社区组织甚至个人,是基层组织对防疫政策的错误或过度解读。据我所看到的,乱象一经群众举报都已改正。

认为一点错误都不能有的,就算国内做的再好,你的盲目崇拜也是不提倡的。

有空再更

8. 看到网上有几个视频,分享下。

【中日双语】儿童感染新冠也会出现后遗症?甚至出现严重脱发?儿子新冠出现后遗症的日本医生敲响警钟,从怀疑新冠后遗症到不得不正视新冠后遗症。_哔哩哔哩_bilibili【220922 新冠后遗症纪录片】日本第七波疫情带来的急速增加的新冠后遗症。曾经经常健身的司机,新冠过后弱如鸡。_哔哩哔哩_bilibili【221006 新冠后遗症纪录片】日本医生「12% 的新冠患者会出现后遗症」新冠奥密克戎的症状虽轻,带来的后遗症可不轻。日本 23 岁年轻妹子患上新冠后遗症后,手脚麻_哔哩哔哩_bilibili

不胡说,不造谣,我们都能好好聊。

知乎用户 MadMind 发表

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很多人忽略了调查对象是基层儿童,基层算是一个比较好听的词,直白点说就是贫穷儿童,或者是底层儿童;这类孩子在香港的生活状况,大概率是要么和父母挤在十几平米的劏房里,要么住在老旧的政府公屋里,基本上是一人染阳,全家遭殃;而染阳后估计也不会怎么治疗,靠自身免疫挺过去,估计营养方面也没有跟上,所以有这么高的后遗症比例也是有可能的;

但网上说得最多的,还是说这数据不可信,说这些人之所以说有长新冠是为了向港府 “要福利”;

其实这就是目前香港的基本舆论风向吧,毕竟阳的人多了(虽然确诊数字是 100 多万,但众所周知,真实的数字远远不止这个数,港大估计的是 400 万以上),阳过的人大于没阳过的人,就会拉着社会躺平,新闻上也多了 “我阳咗啦,冇事嘅”,“感冒啫” 这样的言论,再加上香港本地各种光怪陆离的事件,比如私家医生收钱给不想打疫苗的人发假的免针纸,各种安心出行扫码漏洞,所以大家都默认躺平是唯一可能了;

再加上香港经济靠香港自己内循环是真的不行,美国加息,香港房价下跌,一些行业停摆甚至倒闭,各种老店结业,甚至还出了不少抢劫案,对一个本身就高度资本化,平时都会手停口停的城市来说,所以危机中的香港人甚至羡慕起平时看不上的新加坡来,各种新加坡赢麻了的新闻出现在网上,各种专家的口风也变成不需要检疫,甚至不需要戴口罩的建议也提了出来,而且每天下午四点半的疫情发布会也取消了,虽然取消了疫情发布会,并不会减少确诊的数字;

所以再回看这些疑似有长新冠的基层儿童数据,只能说除了无奈,还是无奈,毕竟在一个高度资本化的地方,人命真的没那么重要,更何况是穷人的命。

知乎用户 向大坤 发表

新冠问题,跟俄乌战争一样,充满了分歧。

清零派和共存派的观点我都能理解,国家怎么决策,我都可以接受。

但我看见一个区别。

共存派都是讲自己或者别人的经历和感受,是感性的。清零派也有感性的,但也有讲数据图表论文的理性,共存派没见用数字说话的。

感性理性让我选,我站理性。

我希望大家能明白,即使共存,日子也不会回到过去了,现在已经是冷战时期了。

知乎用户 kinomere 发表

香港应该向台湾学习,台湾已经有「儿童的新冠后遗症门诊」了。

香港显然落后于其他共存地区,居然需要父母与孩子们举牌发声长新冠的事实。

在大陆面前耀武扬威展现优越感号称不存在歧视的香港,却歧视新冠后遗症的可怜儿童。

![](data:image/svg+xml;utf8,)

啧啧啧!

共存咱能理解,不同地区,不同人情,做不了防疫措施,但你歧视新冠后遗症的儿童是什么鬼,不愿意正视「长新冠」存在的事实,又是什么迷惑行为。

这不是妥妥的反科学吗?

既然选择共存,就要接受新冠带来的一切健康变化,不能只想着自由,却捂着耳朵不愿意听取民意。

自由,都是有代价的。

瞧瞧,这方面台湾正视多了。

台湾直白的说,新冠后遗症已快成为民众的日常,每遭感染伤害身体一次,就有更多机会患后遗症。

台湾今年 3 月份,启动新冠康复者医疗计划,截止 9 月 6 日,有 4489 人参与。

4489 名新冠后遗症患者,值得一提的是,台湾今年基本上都是奥密克戎,这些都是奥密克戎后遗症患者。

  • 0-10 岁,后遗症占比 5.41%;
  • 11-20 岁,后遗症占比 2.43%;
  • 21-30 岁,后遗症占比 13.68%;
  • 31-40 岁,后遗症占比 22.41%;
  • 41-50 岁,后遗症占比 21.27%。

奥密克戎后遗症,基本涵盖了全年龄段,一个都不跑。

瞧瞧!共存就要摆出这个态度。

事实存在 long covid,就应该承认,好好为民众科普,认识到什么是「长新冠」「长生冠」。

而不是为了和病毒共存,掩耳盗铃,掩盖对健康的伤害。

希望共存了,也好歹做个人。

共存有时是没办法,但有点良心,就不应掩盖后遗症的危害,也不该歧视后遗症的儿童。

台湾桃园市 9 家医院开了「长新冠整合性门诊」。

知乎用户 林优里​ 发表

说句可能比较难听的话,其实这些儿童,或许会是科学家们深入了解长新冠最好的研究对象。

因为成年人,尤其是老人,或多或少身上都带着基础病,他们感染新冠之后出现后遗症,你很难判断究竟是过去的基础病又偶然发作了,还是因为新冠的影响身体才出的问题,但儿童就不太一样,他们多半还处在成长期,身体有原生疾病的很少,所以观察他们得新冠之后的症状和反应,以及后遗症的程度和种类,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新冠这种病毒,找出对抗它的方法,是有着很重大的意义和价值的。

而且还有一点是,可以观察得新冠会不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因为如果新冠真的像是一些人推测的那样是神经病毒,或者是类似于艾滋那样攻击人体免疫力的病毒,那么对于儿童的身体成长一定不会是没有影响的,包括对于儿童的性发育,此前有研究表明,它可能对男性的生育能力产生一定影响,那么如果儿童感染了,他们未来的生育能力又会受到多少影响,这绝对是一个人类必须搞清楚的问题。

现在距离这个病毒第一次被发现实际上还不到三年,一个迅速成为全球流行病,早期致死率极高,后期也依然神秘莫测,不断变异,产生各种奇怪后遗症,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彻底明确的研究结果的病毒,冷酷一点说,现在的当务之急除了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搞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究竟能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不是只能猜测,推断,一厢情愿的把他贬低成大号流感,或者抬高为小号艾滋,这都不利于我们对抗和解决这个病毒。

当然了,研究样本有一些也就够了,倒是没必要为了研究把所有人都搭进去,但多少还是需要一些,我之前就说过,因为中国防疫效果比较好,所以我们实际在研究样本上是缺乏的,这一点欧美之前也曾经发文嘲讽过,当然,最后那篇文章你也很难说到底谁更值得嘲讽,但事儿还是这么个事儿。

那你可能会说我们就继续摸着鹰酱过河呗,反正美国感染者那么多,他们研究出结果,我们照抄就是了,但是实际上从这病毒的发展来看,我倒觉得它好像在不同人种之间的致死率和病症表现并不是十分相似,所以中国这边可能多多少少还是需要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研究。

反正现在感染的人也已经感染了,与其纠结感染的坏处,不如好好利用这一点,而且香港本身执业医师数量就很多,科研水平应该也是不差的,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有可能让我们在对新冠的研究和了解上取得突破,那么对于未来防疫也好,治疗也好,好处一定都是很多的。

知乎用户 烈月​ 发表

假消息,香港人民普天同庆,昨天连地铁上都是喜气洋洋的感觉。

知乎用户 太吾村的咸鱼​ 发表

其实成人也会有这种后遗症,只是没有像儿童一样直接反映出来。

儿童的脑力衰退一点,马上会在学习上有反馈。但大人为何没有呢。

因为那 80%,80% 的岗位不需要太用脑。就算有 “脑雾”,都可以 “丢离脑雾”

知乎用户 不想填 发表

新冠不应该叫大号流感,应该叫小号艾滋。

艾滋病有急性期,急性期过后是长达几年的无症状期。跟新冠转阴之后症状继续存在是不是很像?

知乎用户 芒果 发表

一声叹息。已繁转简。

社协与儿童权利关注会最新调查指,近 8 成曾确诊基层学童出现长新冠,最多为记忆力和注意力问题,逾半人有 1 至 3 项(50.8%)症状,约 2 成儿童分别表示难集中精神学习,平均受影响的时期介乎 1 至 6 个月不等。组织建议当局应成立「长新冠诊所」,专门处理患有长新冠人士面对的疾病问题,及为患有后遗症的前确诊学童提供治疗津贴,另制订处理患有长新冠学童的教学指引等。

社协与儿童权利关注会于 8 月底至 9 月中,向 120 位曾确诊的基层学童及家长就确诊后遗症(「长新冠」),及对学业成绩和生活的影响展开网上问卷调查,当中逾 9 成表示曾接种新冠疫苗。

调查发现近 8 成(77.5%)表示出现长新冠,最多儿童面对的后遗症(50.8%)是记忆力和注意力问题(亦称「脑雾」)、其次是极度疲劳(31.7%)、失眠(28.3%)、极度疲倦(26.7%)、食欲不振(25.8%)、咳嗽(23.3%)等。受访儿童普遍有 1 至 3 项(50.8%)症状,更有三成半有 4 项或以上后遗症。

受长新冠困扰,约 2 成儿童分别表示难集中精神学习、学习时专注力减低、没有精神长时间学习、没有力气作长时间运动;受访确诊儿童更表示出现新冠肺炎后遗症后,平均受影响的时期介乎 1 至 6 个月不等,影响学习进度。

社协与儿童权利关注会建议,当局应成立「长新冠诊所」,专门处理患有长新冠人士面对的疾病问题,提供一站的距专业服务。

新冠肺炎肆虐香港,第 5 波更有逾 11 万宗 3 至 11 岁儿童确诊个案,有团体昨公布长新冠对贫穷儿童学习及生活影响调查,结果显示 77.5% 受访学童曾出现类似新冠后遗症,其中有 50.8% 疑有「脑雾」,难以集中精神学习,记忆力亦有减退。团体促政府设立长新冠诊所,支持长新冠学童的医疗需要并提供津贴。

促设长新冠诊所 减经济压力

香港小区组织协会与儿童权利关注会近月访问了 120 名曾确诊的基层学童及家长,当中更有 35.3% 人出现 4 项或以上「长新冠」征状。受访学童中,有 31.7% 人称感觉极度疲劳;28.3% 出现失眠;更有 16.7% 儿童有抑郁等精神问题。调查亦发现,71.7% 受访者因经济问题、不知有何渠道或没有相关信息等原因,而没有问诊了解是否患有「长新冠」。社协副主任施丽珊指出,政府的支持较慢,建议政府设立指定后遗症诊所,而且治疗服务不要局限于半年内。

施又建议,当局应针对患有新冠后遗症的学童需要,额外提供特别功课辅导班及补课。12 岁的林同学新冠康复后记忆力减退,学习时间较以往增加一至两倍,林太亦指需要额外花钱安排补习,支出增加近一倍,加重经济负担。邝太则称,其 4 岁半女儿康复后 7 个月仍出现后遗症,睡觉仍时不时抽搐,惟政府提供的免费治疗难以预约。


相关新闻:

香港中文大学在 7 月展开为期 3 个月的「长新冠」研究,目标招募 1 万名新冠康复者作网上问卷调查,至今已有接近 7000 参与。中大医学院院长陈家亮今日(16 日)表示,7 成受访新冠康复者有持续长新冠情况,而接种疫苗的人长新冠问题较少。

陈家亮接受电视一个节目访问时指,在网上访问上接近 7 千名市民,这些市民都是新冠康复者,年龄由 1 岁至 102 岁,希望达到 1 万名参加者,希望在年底可以公布全数。初步发现有 7 成人士在访问期间持续有长新冠症状,如果部分已经康复而曾出现长新冠症状达 9 成人,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他续指在常见问题是认知问题,包括记忆力变差、不能集中精神占了 4 成人士。另外有 3 至 4 成人士出现情绪问题,包括失眠、抑郁,经常咳嗽气促、肠胃及脱发等,每种占两至三成,最特别之处有 4 成人士出现多器官影响。3 成人曾接种 2 针或 3 针的疫苗,他们所出现症状较短暂和轻微,剩下 7 成人士症状则持续问题。

他亦称,研究亦发现女性比男性这风险较高,年纪稍大如 65 岁以上人士风险亦高,整体女士及长者患上长新冠风险在认知、情绪方面受影响分别是更高。研究发现患长新冠的人肠内细菌有特别表达分析,有理由相信透过分析这些细菌,可以诊断长新冠,及透过改善细菌失衡,令长新冠问题得以舒缓。被问到如何治疗长新冠问题。

他表示,医疗界认同这班人有长新冠存在,可能政府需要设立专科诊所,而对于难分辨个案要用客观分析方法,如中大医学院透过粪便分析,诊断是否有长新冠问题。“我举个例子,我见到一名病人是咖啡师,他说我说患长新冠之后,他无分辨到咖啡的酸味及苦味,他见了两位医生,第一位医生说好,咖啡这么苦,第二位医生则叫多吃两粒糖。”

中大医学院院长陈家亮在一个电视节目表示,九成受访者曾经出现「长新冠」症状,推算出全港过百万人受不同程度及时长的「长新冠」症状影响。

陈家亮指出,根据初步研究结果,65 岁或以上长者、女性及无接种疫苗的人,患上「长新冠」的风险更高。症状方面,分别有四成受访者出现多种器官受影响,或记忆力变差、无法集中精神;三至四成人出现情绪问题如失眠、焦虑及抑郁等,只有二至三成受访者表示能自动康复。

陈家亮表示,「长新冠」问题不能忽视,促请政府设立专科诊所,专门照顾「长新冠」病人,并培训更多家庭科医生处理相关问题。

他相信,本港可透过化验肠道细菌确认康复者是否患上长新冠。

知乎用户 鸡腿​ 发表

知乎用户 甩锅大魔王 发表

没有事的,根据我对新冠的了解,第一次基本全没有什么事,

身体好的,能扛到第四次: 说是她一个朋友感染三次新冠病毒,让她觉得新冠很温和。可是 “昨天” 看到朋友第四次感染后的样子震惊了。

知乎用户 yxds 发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新冠后遗症是开盲盒,或者是游戏抽卡,这是概率问题,按人均寿命,一个人能抗多少次新冠平安无事?而每年新冠病毒新毒株的大概更替几次,每次感染多少比例的人才会消退都是有数据可参考可预测的。

英国女王,美国总统,预测大流行的前首富,都是有知识有资源有防护的顶级权贵,也免不了新冠开始两三年内感染一次。按香港的密度,普通人一年一次好了。

开放的代价是什么?

我觉得以后煲多少养生汤也没用了。

知乎用户 尾不完 Lady 发表

想象一下,有的儿童在懂事之前就得了新冠,得了后遗症,可能一辈子默默忍受症状甚至无法意识到自己所承受的痛苦是不正常的,因而自卑自己体能体质为什么不如别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美国人也开始思考长新冠的严重问题了。

新闻视频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g3ITPVpC6sjW0Kat8zagQ

—————

另外,评论区在开心的说:自己已经得过新冠,觉得自己依然身体倍棒,啥长新冠都是无耻谎言的,看下面,希望这不是你们最终的宿命:

知乎用户 采臣老书生​ 发表

不信的就不要信,他们是勇士,我们怕死,我信了,我就是防疫爱好者,如假包换。

知乎用户 冷眼十三郎​ 发表

我有流感后遗症,2020 年底得了一次重症流感,有肺部症状,呼吸时肺里全是干啰音,但是发烧不厉害,所以我一直没吃药。

病好了以后,出现了明显的记忆衰退,易疲劳,嗜睡难醒(我以前都不需要午睡)。而在这以前,因为我记性好,某个大 V 自己评测过的电视还经常问我数据。但现在因为后遗症的问题,我经常把数据记混淆。

流感都有后遗症,更何况新冠呢?

知乎用户 虎牙苍云​​ 发表

健康权生命权被工作剥夺似乎并不新鲜。

例如井下挖煤的煤矿工人,得职业病已经不是秘密,更别说安全事故。

职业病,安全事故的存在,让一类人的健康权生命权是被职业侵占的,想工作就要接受疾病,接受死亡。

当然,生病或者死了都有赔偿。很公平,也很自由。

新冠或许就是大城市白领的新职业病。只是没人会补偿你。

渴望共存就像渴望下井挖煤一样,不挖煤没人逼你去,但不挖煤家里就没钱。

可耻的是共存派捏造事实,暗示这病没事,试图拉别人下水。

看起来衣冠楚楚,还不如挖煤的善良,挖煤的都劝身边人好好读书,能不下去就不下去。工人就是比小布尔乔亚品德优秀。

知乎用户 风华模样​ 发表

只要没死,就不算后遗症,至于死了一百万的美国,死了还谈什么后遗症

知乎用户 吴悠 发表

你们不敢说我帮你们说:

“小感冒而已啦。”

“天天防控有病吧!”

“我做核酸检测、打疫苗上瘾!”

希望说过、支持过以上言论的各位早日去国外和香港居住一下,以身作则,别让我们跟着一起受罪,谢谢!

知乎用户 Darkjack 发表

“共存派” 的躺平逻辑说起来也很简单,他们觉得如果全民都感染过了,那么抵抗力差的自然就嗝屁了,剩下抵抗力强的活下来,这样一来,相当于每个人都打了免费的活疫苗,于是疫情也就结束了。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病毒并不会按照你设定的套路来啊。所有人都得过感冒,那么你感冒之后,难道就对感冒免疫了吗?根本不会。像天花这种感染了一次就不会再感染的病毒,反而是少数。

群体免疫的唯一结果就是全民养蛊,把全民变成病毒的培养池,让它们自行优胜劣汰,很快就会诞生新的蛊王。新蛊王各方面都会强于老毒株,所以群体免疫反而是给病毒助力,于是阿尔法之后就有德尔塔,然后是奥密克戎,现在连奥密克戎都有无数个新版本。

将来的历史学家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会怎么评价呢?新冠疫情给全世界带来的改变可能远大于 1918 大流感,甚至都可能会超过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

如果你选择共存,每年暴发 3-4 波新冠疫情将成为未来的日常,感染一次新冠,你可能不死,但不死不代表你还能健康活着,感染一次就相当于中了一次 debuff 魔法,所谓 debuff 魔法是游戏术语,意思是各种减益的魔法效果,减少角色的属性和能力,中了一次 debuff 你觉得自己还能撑住,但你一年中三次 debuff,我看你还能不能撑住。

香港的躺平派,看到中国大陆新冠总共才死了个位数的人,然后也没有见到什么长期新冠后遗症患者,就觉得现在的防疫措施过度了,这就是典型的 “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正是因为中国的防疫措施给力,才死了这么点人,才没有长期新冠病人。如果中国也学习美国这样躺平,你现在连菜都抢不到,还想抢病床吗?


新冠里老人和小孩一直是弱势群体,很多人戏称,中国的小孩从出生开始就要习惯核酸和口罩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外国的小孩从小就要和各种各样的新冠毒株共存,目前美国 17 岁以下少年儿童的新冠感染率是 75%。等到这些小孩出现长期新冠,那就意味着整个人生都毁了,8 岁小孩得新冠和 80 岁老人得新冠,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你想想,一个还没有成年的孩子,一年里先被奥密克戎 BA.1 感染一波,然后又被 BA.2 感染一波,接着又被 BA.4/5 感染一波,这小孩的身体器官已经老了十几岁了,第一次感染的时候有 10% 的概率出现长期新冠,第二次感染概率就提升到 20%,第三次感染就变成 30%,那么他早晚会变成长期新冠患儿。

在一个人最美好的年纪,这个小孩体内就遍布病毒,病毒会随机攻击身体内各个器官,就像抽盲盒游戏,抽中哪个看天意。所有人都参与抽奖,不管你是老人还是小孩,而且一年可以反复参加好几次,参加的次数越多,你抽中的概率也越大,到最后可以说是 100% 中奖。一旦中奖,折磨你的时间短则半年,长则一辈子。你说 ta 的人生是不是就完蛋了。

与其成立「長新冠診所」做事后诸葛亮,让孩子接受各种毒株一遍又一遍地拷打,不如把精力放在「动态清零」上,保障孩子不被感染才是真。

@知乎亲子

知乎用户 恬宝饲养员​ 发表

这个新闻我好像两天前就看到了,香港 01 也有写(当然香港 01 有点黄,我主要是看看疫情情况还有看看国际新闻如何评价中美的,还有有时候看看废青是如何废)

这个样本量是有点小的,不过就算这个样本量这么小,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个调查就是调查今年年初香港 omicron 病毒所引发的 LC。而并不是以往的病毒。

我一个广州人,香港怎么都有些亲戚朋友的。其中一个和我同年岁的朋友自从 3 月康复后直至现在都一直咳嗽。他亲口跟我说的。说 mild 的就别在我这里说话了。如果你硬要说你朋友没事,那就是你对。

另外问题有点标题党的意思,不是 8 成,是 87.5%,样本量太小。(经评论提醒,是我看错了,87.5% 是感染率)

知乎用户 倔强的老韭菜​ 发表

想着什么什么结束后要躺平的,真的是幼稚

我自己因为疫情丢了工作,遇到封控心烦意乱

但是,我还是支持现有政策

别提达尔文主义,老人和孩子,谁都珍贵

知乎用户 庄阿姨​​ 发表

《健康成人新冠感染极限约 4-5 轮|国外躺平共存下后遗症高发、大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且需长期治疗》

· 【晚发现治疗】导致病毒未在第一时间清除而大量繁殖持续消耗并损伤机体产生后遗症

· 【高病毒环境中反复感染】导致免疫系统持续耗竭机体持续损伤加重后遗症及死亡风险

-–

新冠病毒的感染预后

因为病毒在感染后会有轻症和重症两种结果,故预后也有区分。

【第一类:许多人新冠第一次感染会表现出轻微感冒的症状,只会发低烧或干脆不发烧,随即于 14 天内康复,这就导致许多首次感染者认为新冠是个小感冒】。

根据武汉疫情回顾,疫苗前全市实际第一波感染人数大概是 40 万人左右,但只有 9 万人住院,死亡 5000 人。这其中应该有 30 多万人是没太大症状自己扛过去了。【这些人的病毒没有入血或微量入血后很快就被清除了,所以他们是完全康复,基本不会有后遗症】。

而【上海的几十万感染者,绝大多数都是发病前核酸筛出来的,所以应该极少有二类预后,这也是共存派甚嚣尘上的原因】。

其实,【多数人都是被核酸检测早发现治疗救了才没有导致慢性感染】,现在许多人还在嘲笑多次核酸检测无用,真是太无语。

【第二类:但另一部分人感染新冠后反复发高烧 5-7 天以上,这代表病毒已经大量入血】,所有病毒感染急性期转慢性期都是如此,【这部分慢性感染者绝大多数都会有新冠后遗症,或早或晚,或严重或轻微】。

新冠后遗症也分两种,【对于抵抗力弱的人,病毒会在全身多器官持续存活】,会【造成毛细血管炎症导致皮肤异样感、血栓导致的疼痛、局部微出血导致的皮肤斑疹、神经炎导致的失去味觉、微栓塞导致的脑雾和失忆。

比较严重的后遗症还包括肺栓塞、脑出血和脑梗,这些都是导致这类后遗症患者突然猝死的原因】。

【对抵抗力强的感染者来说,其体内多器官的病毒会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于几个月内逐渐被清除,反应到知觉上就是得病后的疲惫感消失】。

但是,【部分顽固的新冠病毒会在脑部,睾丸,卵巢等器官长期存留增殖且无法被清除,因为这些地方都有血液系统屏障 (血脑屏障和血睾屏障) 致使抗体无法到达】,这一切已经被病理解剖所证实。

因此,许多新冠后遗症患者会出现【精神障碍 (情感障碍,痴呆,帕金森) 和生殖障碍(不孕不育,畸形)】,这一切会在余生中不断加重。

【第三类:欧美现在的特殊情况:不同类型新冠病毒毒株的反复感染】。

【我国现在极少有病毒反复感染的患者,而且国家新冠核酸检测密度极高,绝大多数病人都是症状还没出现前就被筛查出来了,经过治疗后有幸属于第一类,所以有后遗症的人非常少】。

而【欧美国家因为躺平,多数人都在被病毒不同变异毒株反复感染】,并且由于得不到及时救治,许多人感染预后已经是进入第二类了,但自己却不知道。

这类人群存在很大的短期内再次感染风险,【导致一种我国没有的特殊情况的出现:免疫耗竭型猝死】。

正常人体内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储备,主要储存在肝、脾等器官内,而且骨髓也可以快速增殖制造免疫细胞。

欧美感染与国内感染在初期症状上存在差异,【国内病毒极少,感染一般都是少量病毒被呼吸道吸入,毒力小,繁衍慢,加上核酸快筛,病人很容易在初期就被发现】。

而【欧美在新冠大流行三年后,绝大多数的公共环境都充斥着病毒,因此他们的感染是大量病毒进入呼吸道且毒力强,快速增殖导致致病时间极短】,【当免疫系统有所反应时,病毒的数量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免疫系统会全面调动进而持续高烧多天,大量免疫细胞储备消耗 (疲惫感)】。

等恢复到慢性期后,虽然许多人表面看不出什么,但【由于免疫亏空很大因此在 2-3 个月内,因为病毒变异绕过免疫系统再次感染就会更加严重,免疫系统的消耗就会更大 (持续疲惫感就是免疫系统得不到恢复的报警】,许多欧美人首次感染都觉得是感冒,但二次感染后,就必须躺着挺过去)。

【在随后的第三次感染中,许多 50 岁左右的人就会因为脾萎缩而扛不住了,在生病期间就会伴随发生免疫耗竭,只要是一个轻微的肺部感染或肠道出血就会没命了】。

这也是在西方许多国家,即使许多人已在康复期已测不到核酸阳性后但症状会依然存在,人突然就没了的原因。这些人的死亡在西方国家的统计口径下会被算成各种其他死因。

【即便是身体强壮的年轻人所能承受的感染极限最多也就是 4-5 轮,所以最近欧美青年人和儿童因为反复感染新冠病毒的各种变种后猝死的案例也来越多】。

所以笔者希望在欧美【已经感染两次以上新冠的同胞要尽量避免再次感染,同时加强营养以拉长感染间隔,给免疫系统一个缓冲期,否则会因免疫耗竭而直接致命】。

【未来随着病毒的持续变异不停,而欧美持续躺平共存,十年内他们大概率会逐渐失去绝大多数劳动力。

根据美国国会报告, 目前美国已经有 1400 万人有新冠感染后遗症,其中 200-400 万人失去了劳动能力。】”–《新冠后遗症将导致欧美于 10 年内失去绝大多数劳动力,反复感染和免疫耗竭将击垮西方社会》2022-09-20(公众号 “张原同志”)

-

·【国外晚发现治疗 + 反复感染下新冠后遗症高发、大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且需长期治疗】

据美国彭博社 2021 年 12 月 27 日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对 44 具新冠死者的尸体进行了解剖后,对于新冠病毒有了新的发现。该研究所最新的发现证实,【新冠病毒在感染一个人后,可能会在其体内存留数个月之久,并扩散到包括在心脏和脑部的全身各个位置】;【即使是患有轻度或无症状的患者,也会长时期在体内保留新冠病毒。】;【病毒在体内迟迟得不到清除,是造成新冠病毒患者持续症状的原因】。https://m.weibo.cn/1887344341/4719341679675943

2022 年 4 月 23 日,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上在线发布研究报告:【感染新冠一年后,仅有 29% 的患者完全康复,71% 的患者有后遗症】。

2022 年 4 月 20 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研究人员研究日前表明,【多达三成新冠患者会发展成长期新冠症状】。

2022 年 4 月 24 日,日共同社引述日本呼吸器官学会公布调查结果称,【感染新冠病毒住院的患者中有约 10% 在出院一年后仍可能留有后遗症】。

2022 年 2 月《NatureMedicine》(自然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新冠病毒感染症的长期心血管影响》,根据一个 15 万人左右规模的新冠组以及 560 万人左右规模的对照组研究表明:【新冠感染 1 年后的 20 种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仍高于未感染者,重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是 1.5 倍出头,任意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则是 1.7 倍左右。如其中中风风险高 52%,心脏衰竭风险高 72%】。

-

参考消息网 2022 年 5 月 14 日报道:英国《柳叶刀 · 呼吸医学》杂志 5 月 11 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在感染了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人群中,【有一半的人在康复很久后依然存在健康状况糟糕、生活质量低下的问题】。

研究人员说,虽然康复者的身心健康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遍有所改善,不过对近 1200 名在最初感染后住院接受治疗的新冠患者所做的评估表明,【在之后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他们通常存在疲劳、气短和睡眠不佳等症状】。

研究人员说,这一结果表明,比例很高的新冠感染者受到 “长新冠”(long COVID,新冠肺炎的长期影响)的折磨。

此前的研究表明,【多达 60% 的新冠患者会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持续存在一些症状,只有 1/4 的患者能在这段时间里彻底康复】。

http://m.cankaoxiaoxi.com/science/20220514/2479140.shtml

-

“现在已经用 “后新冠综合征”(post COVID syndrome, PCS) 或者 “后新冠后遗症”(post-COVID sequelae) 来形容新冠肺炎的某些后遗症,其症状包括乏力、嗅觉和味觉改变 / 丧失、(劳力性)呼吸困难和胸痛、创后应激障碍等。已经有人开展流行病学研究调查了这些症状的发生率。以下是 PCS 的某些症状及其发生率的统计[1][2]:

【乏力】——最为常见,住院患者发生率 60.3%,ICU 患者发生率 72.0%;一项针对 50 岁以下人群的研究得出 39-73% 的发生率;甚至有人得出了更高的 82.9%;

【(劳力性)呼吸困难】(dyspnea)——住院患者和 ICU 患者出院后发生率为 42.6% 和 65.6%;

【胸痛】——22%,对于出院两个月的患者来说;

【睡眠障碍 / 焦虑抑郁】——分别影响 26% 和 23% 的患者,即便是出院六个月以上;

【创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流行率在 5.8-20.0% 之间;

【神经病】,包括缺血性脑中风、脑血管炎、格林 - 巴利综合征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脑炎、肌炎、癫痫、眼球震颤肌阵挛症(opsoclonus-myoclonus syndrome, OMS)、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 ATM) 等,可以成为并发症或后遗症,但发生率较低或非常低。有研究得出了 5.8%(患者组)与 2.5-3.4%(对照组)的比较关系。GBS、OMS、ATM 已经在急性病例中作为并发症被报告。(这里使用的缩写只是暂时为了方便,不是常用的缩写,请读者谨慎在其他场合随便使用。)

【嗅觉和味觉障碍】——出院六个月患者的发生率为 11% 和 9%,有研究得出了更高的发生率,33-36%。(嗅觉障碍发生机理可能包括,嗅上皮细胞表达 NRP1,NRP1 是新冠病毒的辅助受体之一;嗅上皮细胞表达 ACE2 和 TMPRSS2,同样是新冠病毒感染细胞的辅助因子,新冠病毒可能对嗅上皮造成了严重破坏。关于这个,我写过文章:小鬼星云:新冠病毒有其他受体 (4):神经菌毛素 1(NRP1)、小鬼星云:新冠病毒有其他受体 (5):重新认识 ACE2 和 S 蛋白。味觉障碍的机制不明。)

【肺损伤】(包括肺纤维化在内):39-83%;

不同研究得出的,至少发生一种并发 / 后遗症症状的发生率最高可以达到 94.3%[3],也有研究估计在 10-35% 之间 [4][5],这种巨大的差异源于研究手段和对象的不同。

-

辛辛那提大学医学中心建议将后新冠后遗症分为 5 种亚型 [6]:

1 型:【康复时间与感染、器官损害及其病症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

2 型:新冠症状自起病起可持续六周或以上;

3 型:在最初感染后病症处于不活跃状态或者完全恢复,此后复发,时间持续 3 个月及以上(3A 型)或 6 个月及以上(3B 型);

4 型:【感染后无症状,而在 1-3 个月(4A 型)或大于 3 个月(4B 型)之后出现症状】;

5 型:起病很晚,在接下来 12 个月内的某个时间中可能突然死亡。”

-

“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和纳菲尔德临床神经科学系的研究人员表明,【曾感染上新冠的年轻人,即使当时新冠的症状很轻、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在康复后半年里还是会有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和微弱的健忘的情况】。论文发表在《Brain Communications》。”

-

海外网 2022 年 9 月 10 日报道:“美国研究机构布鲁金斯学会于 2022 年 8 月 24 日发布了新冠后遗症对美国社会产生的相关影响的报告。报告显示,【目前约有 200 万至 400 万美国人因患长期新冠而失业。而这只是工作年龄(18 至 65 岁)的美国人中患有长期新冠的总人数(大约 1630 万)的一部分】。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委员会估计,【这 400 万美国人占美国劳动力 2.4%。这也就是说长期新冠对美国的经济产生了难以置信的影响,它目前已经抹去了美国超过 2% 劳动力】。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一些人称这种情况为【 “大规模致残事件”】,而保险公司和美国联邦政府都没有处理好此事件。因为与长期新冠相关的私营保险公司尚未公开其残疾索赔数据。”

https://finance.sina.cn/2022-09-10/detail-imqqsmrn8565711.d.html?from=wap

知乎用户 寒阳碎雪 发表

我都说了,香港拿不拿疫情当回事,不要看他们口岸开得有多大,而是看他们口罩令什么时候撤

知乎用户 大忽悠 发表

宝妈一枚,香港这个状况只能说让我更加坚持清零了。

前段时间成都疫情静默的时候,我一岁一个月的宝宝发烧了。刚开始测体温 38.6 度,其他啥症状都没有,精神一般,科普看多了,我还是很淡定的,给吃了美林降到 37 度多。5 个小时后测,40 度。宝宝出生后,这还是第一次发烧到 40 度,精神看上去不好,我心头还是有点慌,又给喂了次美林,只降到 38.5 度。这下我和老公坐不住了,管科普咋个说哦,马上带宝宝去医院。

静默期间不能开车,宝宝不愿意戴口罩就不敢打车,还好儿童医院离我家不远,推着婴儿车走了十几分钟到医院。进了发热门诊,查核酸查血。可能是不能开车的原因,平常人满为患的急诊人少多了,只等了快 1 个小时就看到了医生,说是病毒感染,开了三天的药回家观察。

接下来 2 天多可是把我和老公还有家里老人给累惨了。宝宝不舒服,随时都要挂在大人身上,也没啥胃口,晚上睡觉也睡不安稳。我和老公也不敢睡死,一两个小时就给量体温,药效过了给喂药。折腾了 3 天终于退烧了,出了疹子,原来是幼儿急疹,松了一口气。

这几天真是难熬呀,累是一回事,最揪心的是平常活泼可爱的娃娃蔫了,呼出的气都是热乎乎的,得有多么不舒服啊,看着宝宝难受作为父母心痛死了,真是病在儿身,痛在娘心。

一个小小的幼儿急疹都能让宝宝这么难受,让父母坐立难安,真不敢想象那些感染新冠还有后遗症的宝宝是怎样的感受,父母又是多么的煎熬。

香港这情况,共存派有没有看见,有何感想?反正我这个清零派是更坚定了。

知乎用户 浣花 发表

自己得病我不怕。因为哪里难受我自己知道。小孩生病真的是让人难受的要死。

最近这一个月。我们家两个小孩交替发烧。整个人都搞崩溃了。

知乎用户 李昀 发表

震惊:香港近八成确诊儿童有长期新冠

来源:侠客栈公众号 作者:闻韬

今天,继续聊聊新冠后遗症或者说长期新冠的事儿。

  通过前天的文章,大家已经知道美国的长期新冠发病率达百分之十,英国的长期新冠患者也达到百分之五。

  这个数据相当惊人。

  我们还知道,新冠病毒甚至能危害到胎儿,让胎儿在母亲子宫里长出 “白肺”,一出生就只能上呼吸机,最终丧失生命。

  “躺平派” 立即有人拿香港说事儿,说香港也躺平,为什么没看到香港有人患长期新冠呢?

  “躺平派” 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说香港没有长期新冠,然后说长期新冠是假的。

  其实,香港对于新冠后遗症的研究早有结论。比如早在今年 2 月,港大的名人教授袁国勇,他的团队的研究发现感染新冠可导致男性性功能减退,并影响生育能力。

  不过呢,别看 “躺平派” 平时吹嘘袁国勇吹的很厉害,把袁国勇当成香港特区最厉害的疫情专家,可是偏偏在说到新冠后遗症的时候,却把袁国勇的这个研究结果说成是造谣、是智障才会相信的段子。

  除了袁国勇的这个研究结果之外,今年 5 月时香港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还曾公开指香港有大约十分之一的感染新冠病毒的儿童出现了新冠后遗症,即 “长新冠” 症状,包括失去味觉、嗅觉,以及记忆、认知、集中能力变差等。

  昨天, 关于新冠后遗症香港特区又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

  昨天,10 月 9 日,香港的一个团体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与儿童权利关注会” 公布了一项 “长新冠对贫穷儿童学习生活影响的问卷调查” 的结果,发现近八成确诊新冠基层儿童现长新冠症状。

  近八成!这个调查实在是惊人。

  这项调查进行的时间是 8 月底至 9 月,方式是网上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香港特区贫穷家庭 3 岁至 12 岁的曾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儿童,调查的数量是 120 人。

  调查结果显示,有 77.5% 的儿童出现新冠后遗症,其中 50.8% 的儿童有 “脑雾” 症状,其次是极度疲劳(31.7%)、失眠(28.3%)、极度疲倦(26.7%)、食欲不振(25.8%)、咳嗽(23.3%)等。且 50.8% 的儿童有一至三种症状。

  该团体以此调查结果建议特区政府设立专门的 “长新冠诊所” 为长期新冠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并为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儿童提供治疗津贴和安排接受治疗。

  客观上说,对仅仅 120 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儿童的调查并不能精准的反映出香港特区有新冠后遗症的儿童比率,可是却告诉了世人新冠后遗症真的存在,而且还很严重,特别是对儿童来说更严重。

  即使香港特区儿童新冠后遗症的发病率没有近 80%,即使假设真实情况是 8%,也极其恐怖。

  因为躺平的后果就是全部感染和反复感染,第一轮是 8%,那么第二轮会上升到多少呢?第 N 轮呢?

  躺平派真的会舍得让自己的孩子有患上新冠后遗症的风险?真的会忍心让自己的孩子患上新冠后遗症?

  这个答案,一定是否!

  国内的躺平派,之所以躺平不过就是觉得他和他的家人、他的孩子都有不感染新冠的 “特异功能”。而这个所谓的“特异功能”,却是国内“动态清零” 防疫政策带来的结果。

  有一名网民感染说,她有一个朋友在英国,拖到孩子耳朵都快聋了还约不上医生,只好买高价机票回国给孩子治疗。

  有一名马来西亚的华人则说:大人也一样 =。= 我们确诊过的,都有一段时间出现过脑雾、极度疲劳,我倒没有失眠,但是情绪低落,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大概过两个月左右才感觉到真正恢复正常。

  那么,为什么我们国内偏偏会有那么多的躺平派呢?

第一种其实不是躺平,而是在配合美西对我们打舆论战,

第二种是被国家保护的太好了,反而被美西的舆论战洗了脑,

第三种就是因为国家的 “动态清零” 影响了他们的精致生活而心生不满。

不过,如果我们国家真的如他们所愿躺平了,然后他们的家人如果有重症、死亡,他们的孩子如果有感染然后长期新冠,那么第一时间跳脚攻击躺平的、写小作文 “控诉” 的,也一定是这三种人。

知乎用户 欢乐马​ 发表

放开管制好比在学校毕业,不会再有专门的组织和群体盯着你约束你保护你,但是今后的一切都要自己对自己负责,有些人拿着钱开始了毕业旅行,自由洒脱,也有人租房工作加班加点。同样的事情并不一定有同样的结果,人和人的悲喜并不相通,香港放开有些人是真的很喜悦,有些人也是真的很痛苦,都不是假的。

再说国内是否放开,且不说致死率,仅仅后遗症以及很多人感染后体力衰弱无法参加劳动对经济的影响,我只能说被封控影响生活的放开后大概率影响更大,尤其是那些人再不慎感染产生后遗症或者家人产生后遗症,医保一定是兜不住的,不知道这些偶尔被隔离几天就跳脚的人能不能承受,会不会两级反转再骂一次放开。而那些放开前生活不受影响仅仅消费受到一点影响的人,我实在想不到他们放开后会有啥影响,可能他们女眷小红书里和闺蜜 pk 呼吸机的颜色有点卷吧。

知乎用户 王王云海 发表

一声叹息。

我原本顶讨厌这个词儿,因为这是很多油腻中年人动不动自我感动自我拔高的助词。

然而现在我也只能一声叹息。

若是换做欧美的国家,我可能还会调侃是在搞大规模社会实验。

然而对于我国,却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现在五十年制度不变的那条线还在,成了牢牢禁锢住香港同胞们思想和肉体的双重枷锁。

香港同胞的殖民思想没法去除,香港人的病也没法治。内地这边实在是太被动了。

记得当初黎汉奸被抓的时候,看台湾的政论节目,上面的名嘴都惊呼,说共产党太可怕,还让罪犯戴着那样不人道的镣铐。

但所有人都知道,不是共党不人道,是香港的法治太落后。

我也是这件事才知道,香港的法治,教育,几乎方方面面,和八九十年代殖民统治时期,一直没啥变化!

就像之前香港拍的黑帮片《黑社会 1 和 2》,虽然里面最后是大陆背景阴了香港黑社会,坐收渔利,但手段是什么?是钓鱼执法,是做交易。

明明黑社会是必须要被坚决铲除的,为何还要用这种拐来拐去的办法?

还是因为这五十年的线。

当年邓老提出,有历史的局限性,并未想到未来香港竟然会落后得这么快,也没想到内地会发展得那么快。

曾经的亚洲东方明珠,自由贸易的中心。

如今和内地相比,反倒是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了。

说这种话可能香港的一些同胞会有意见。

但是就像你们以前常说的,一个国家是否文明,还是要看它对弱者的态度。

而老人和孩子,永远都是弱者。

现在的香港除了欧美一些国家出于政治目的假惺惺的捧杀之外,还剩下什么呢?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大湾区估计已经可以圆满收工了,高人一等的特殊身份证估计都可能发下去了。

五十年,还有十几年的时间,熬吧。

只能一声叹息。

以上。

知乎用户 弗兰肯的坏游戏​ 发表

我目前是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四线城市。

我身边真正确诊过新冠的只有两个人,我朋友,和我朋友的对象。

我朋友吸烟,但并不算凶,新冠期间好几天没给我回消息,后来跟我说上了两天呼吸机,后来改雾化,用的叫什么布地奈德,网上查了一下,治疗哮喘的激素类药物,对一般的呼吸困难也有效果。

我朋友的对象没那么严重,只是发烧、嗓子痛和起不来床。

我朋友和他对象都打过 2 针普通疫苗和 1 针加强针疫苗。

两个人前后折腾了一个多月,转阴以后的居家隔离期间,我朋友也跟我说还是没有力气,想睡觉。

有没有后遗症?目前没发现,但有没有影响?分情况。

对我朋友影响不大,我朋友事业编,确诊以后就放假呗。但对我朋友的对象影响挺大,我朋友的对象在一家儿童英语培训机构上班,同时考编。

之前有一段时间我也有点觉得防疫过度了,但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必须清零。

疫情前,国内的医疗投入就只是达到了最低保障,一旦放开,谁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家老人、小孩得了病,愿意在家 “自愈”?

如果老人送去了医院,大部分可都是有医保的啊,钱从哪来?

即使不考虑经济问题,我朋友不到 30 岁,尚且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老年人呢?小孩呢?有基础病的人呢?即使一次感染能挺过来,第二次、第三次呢?真到了那天,外部舆论如何暂且不论,内部舆论会变成什么样?你以为那些整天抹黑防疫的人都是点什么东西,到时候哔哔赖赖的还是这帮人。

抛开上述问题,年轻人确诊新冠就不用担心吗?

体制内的人抱怨防疫也就算了,毕竟体制内的大多需要联防联控,而且即使自己确诊了也没有什么压力,放假、休息,回来就算状态不好,也不影响工作。

老板、富二代抱怨也就算了,不光放开了以后对自身没有影响,不放开反而会影响一些行业的利润、收益。

那些整天抱怨加班、熬夜、压力大的人抹黑防疫是什么想法?没有坏的资本,就只剩蠢了呗。

你以为你能负担的起家里老人和孩子的治疗费用?你以为没有了父母的退休金你能活的像现在这么坦然?你以为确诊以后能给你静养的机会?你以为你那个朝不保夕的企业能经得起员工隔三差五的请假休息?

多少人是靠着父母帮忙还贷过日子,多少人是靠着老人帮忙带孩子来维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你以为你不结婚、不生娃,躺平了就能置身事外?没了你父母的退休金,你躺平个屁。国家经济真的撑不住了,你还精致个毛线。

退一万步,社会依然有条不紊,家庭依然和睦。就像我朋友的对象,备考期间,你感染两次新冠试试,你还考个屁。中考、高考、考研、考编、考证、写论文、做实验,你感染两次试试。

昨天在 B 站刷到一个视频,一个小女孩,不听她妈妈的劝阻,执意要穿裙子出门。她妈妈就同意了,一开始,视频里小女孩还蹦蹦哒哒,没十几秒,就回头说冷,想换衣服,她妈她不让,让她继续美,她就有了要哭的表情。

你以为那些个整天抱怨防疫的人的认知水平能比视频里十来岁的小女孩高多少?

摆明立场,我不用备考,我不抽烟、不喝酒,没有基础病,我如果确诊了,也不影响我工作,我支持清零,主要是为了我奶奶、我姥姥、我姥爷、我媳妇儿、我父母、我丈母娘、我老丈人。抹黑防疫的 “74224” 们,退退退。

知乎用户 熬夜是一种信仰 发表

今天才看新闻里,中大的陈家亮教授说新冠后遗症问题,推测香港过百万人有长新冠问题,建议政府设立专门特别专科诊所,教授说的特别有道理,长新冠通常不单是健康问题,长期之下会有心理问题,如果人数众多,就会成为社会问题。

香港总体医疗条件和人口身体素质是高于内地的,都尚且如此,难以想象如果内地也有大量人口感染新冠,问题会是多大灾难。

所以那些到处散播新冠就是流感的,我见一次怼一次。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社協與兒童權利關注會於 8 月底至 9 月中,向 120 位曾確診的基層學童及家長就確診後遺症(「長新冠」):

可惜样本过小了,影响了数据准确性。采样和技术方法也不严谨.

香港能够获得足够、透明的参考数据太少了。相比起来 TW 等更容易发现有价值的数据。

从已有的各国数据看长新冠比例从 5-50% 范围非常宽 (也有结论在 10-30% 这个范围可能比较可信), 这和长新冠定义, 抽样方法, 抽样年龄段, 样本大小(可信度范围) 有关. 动态的长期累积 / 剩余长新冠比例按美国的大样本估计可能在 1%-5% 之间波动或随着重复感染逐步增加. 且长新冠更多在低风险人群并与是否打疫苗关系不大.

知乎用户 walk0r 发表

香港纯属活该!香港政府任由黄丝打骂安徽医护,逼得医护跑路了!

知乎用户 图腾达 发表

假的,我有来自广东网友发的,关于香港的证据。

广东距离香港近,他的信息肯定比我这陕西网友更可信。

知乎用户 墨点倾城​ 发表

理性上看,动态清零付出了很大代价,但放开躺平,付出的代价会更大,至少这样保护了老人,幼童这样庞大的弱势群体,谁又保证感染后一定是无症状,或者轻症呢?

每个普通人都在坚持,甚至艰难的活着,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成员,都有家庭,亲人中都会有老人和孩子,限制部分的自由,为了他们我能接受。仅代表个人观点,勿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就要看你,怎么看待 “动态清零” 这个政策了。

不认可的人,天天骂政府,然后不在乎得不得病,有没有后遗症。认为国外躺平,没有大规模死亡和重症,数据够了,经济收不了,要放开。

不喜欢,但是认可这是对的。看看国外数据后,然后默默忍受了。新冠长期后遗症,这个比直接干掉你更加残忍。不得病的人,不会理解病人的疼。而且具有基础疾病或者老年人,得长期新冠后遗症的概率很高。你是父母,你小孩得这玩意了。估计骂大街是简单了,不闹?

真要躺平,得了长期后遗症,死了一大批人。那时候骂的最凶的那群人,就是现在骂得最凶的这群人。

知乎用户 ooooooooooo 发表

这只是开始,现在新冠能通过怀孕母体感染腹中胎儿,导致新生儿是天生的重度新冠病人。

知乎用户 人被杀就会死 发表

那些现在强烈反对清零的,得病后一定也是那种强烈反对共存的… 无他,就是不看数据和研究,而是道听途说的情绪化的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那太好了,真是绝佳的参照物。

香港大部分人是汉人,和大陆人同文同种,如果香港人新冠后遗症很多,大陆人也一定是。

大陆有两个曾出现大面积新冠感染的城市:武汉和上海,感染者至少以数十万计,如果香港儿童出现大面积后遗症,这两个城市的儿童也不可能例外。

我相信 “武汉和上海儿童出现高比例的新冠后遗症” 的证据,一定是有而且很多的,如果新冠后遗症确实如此的话。

我想大家都不介意等着看的。

知乎用户 忘忧玲 发表

得新冠是有可能死人的,你选择共存,那说明你都不怕死了。

你都不怕死亡了,还害怕后遗症?

建议香港少搞这些没意义的调查,还是多看下远方的日本自由行吧和 0+0 吧

知乎用户 猫追着狗 发表

这个标题有误导性。

这个调查只调查了 120 人,其中 8 成表示受到新冠后遗症的困扰。

所以不能说是香港近八成确诊儿童出现后遗症,更不是香港有八成儿童确诊。

那么究竟全香港有几成儿童确诊新冠,有几成确诊儿童有后遗症,他们得的是哪个批次的新冠?引起长新冠的是哪种毒株?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更全面地反映香港儿童患新冠及后遗症的情况。

除此之外,接受调查的 120 人中逾 9 成曾接种过疫苗。

新闻提到的后遗症中最多的是记忆力问题和注意力不集中,还有疲劳、食欲不振,牌子上写的还有抑郁、焦虑、关节炎。这些症状究竟是新冠病毒造成的,还是新冠期间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心理疾病和躯体症状?

我们说的长新冠、新冠后遗症,除了新冠病毒后遗症以外,是不是还有新冠生活后遗症和心理后遗症?


贴个图

知乎用户 三更学子 发表

我他妈小时候夏季热差点烧坏脑子

你跟我说这帮小孩无端感染上之后发烧啥事没有?

当然有几率脑子良性变异,我小时候有种脑干缺失的聪明,犯病之后变了

但概率呢?

知乎用户 SaiWa·Ng​ 发表

救救孩子吧!

不知道还有木有人记得,香港 2019 暴力事件期间,连小孩子被烟雾弹熏到,都有 nn 多人示威游行,要求救救孩子吧!

现在,这些人哪里去了?发声呀!救救孩子吧

知乎用户 千歌​ 发表

抛弃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知乎用户 NaOH 发表

这种野鸡新闻,一堆人像抓住 一团一样到处甩。

令人发笑。

知乎用户 陈天涯 发表

香港儿童新冠后遗症比例已经一骑绝尘

美国疯狂抬高门槛

CDC 爆出的是按六个月还有后遗症算

25% 儿童有长新冠

丹麦哥本哈根独立研究表明

按照 2 个月以上症状看

58% 有长新冠

没想到我国香港地区直接干到 80%

看来香港是想牺牲一代未来啊

幸好大陆严格执行动态清零

遥遥领先的学习能力

这次要更加领先了

以后只有全球精英后代

才有资格和中国孩子一较高下了

知乎用户 飞行的垂耳兔​ 发表

調查發現近 8 成(77.5%)表示出現長新冠,最多兒童面對的後遺症(50.8%)是記憶力和注意力問題(亦稱「腦霧」)、其次是極度疲勞(31.7%)、失眠(28.3%)、極度疲倦(26.7%)、食慾不振(25.8%)、咳嗽(23.3%)等。受訪兒童普遍有 1 至 3 項(50.8%)症狀,更有三成半有 4 項或以上後遺症。

訪問兒童得出的分析?

沒有新冠的時候,孩子都是認真聽課、不交談、不傳紙條、極度專注?

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孩子默書,總是背不了?沒有興趣的東西,大人也背不了。這就是記憶力衰退?

當孩子玩得極度興𡚒,自然極度疲倦、不想睡,就算睡着了,也會動手動腳。

孩子不願吃飯有諸多原因,很多時,是怪獸家長養成,出現了很長時間了,看過孩子玩手機,吃飯要家長 / 保姆餵沒有?

把一切推在新冠上吧,反正 5 歲以上兒童規定要打 3 針疫苗, 5 歲以下呢?研究中。

留意統計人數、資料搜集方式,上述這些症狀能否檢測。

語不驚人誓不休,每個組織都要刷存在感吧。

知乎用户 ManInNet 发表

以後讀書讀不進去,可以說是因為新冠後遺症,你老師都捨不得罵你,你媽媽手裡的雞毛毯子都放下了。

案例擺在眼前,妥妥的白老鼠試驗品,告訴我們結論,就是千萬不能放開防疫!

堅持防疫,人人有責!

知乎用户 呱呱熊熊 发表

800 万人口的城市,一波病毒就带走一万人,现在每天还在死人,有点后遗症根本不算事

知乎用户 Bidreguhrang 发表

每周一都会极度疲劳并且难以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在长假后

没得新冠尚且如此,新冠太恐怖了

知乎用户 冲啊冲啊啊啊啊 发表

请问 HK 对新冠的现行政策能证明加钞是共存派吗?

有港人能来回答一下吗?

知乎用户 还是多喝点热水 发表

……ADHD 体验卡

知乎用户 洪朝阳 发表

问过香港一些感染新冠的亲戚:有人有后遗症,在看中医调理。有人则没有。

不会忽然封控、不用每天做核酸、坐地铁出门比较方便。打了三针疫苗可以出去外面吃饭。

小孩打了三针可以上全日班幼稚园,没打就是半日,不过考虑到公平,下午也不会上课,都是玩,只是帮家长带娃而已。

经济应该也不会说就多好吧,现在全球经济大环境都很差。

共存是方便一点,但清零可以保护老人。

无法说明对错,只是不同处理方式。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立场不一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和韩国踩踏事件一样看待呗。

去了十万人,死了一百五,加上伤的也就三百。估计会有几千人现场看到尸体或者被挤过于是心理创伤,这大约对标后遗症。

另外那九万多。。。。离得远,没屁事儿。。。。再挤伤这么十回八回的概率也小得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谢邀

我狸子今天就来调戏调戏鸡腿

香港近 8 成新冠确诊儿童产生长新冠

这听起来很吓人

但细看又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首先调查这个的是专业医务人员吗?是科学家吗?

不是

调查这个的是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什么是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这是什么?

这是慈善 NGO 啊!

调查,当然是有病的越多越好。

没病,没病谁捐钱呀!

让后再看看调查的对象

是穷人家的小孩,穷人的小孩营养没有有钱人少爷的好,又要分担生活的压力。

就是没有新冠也是一身的病,说出来全是泪,真是全是泪。

这是什么?

这是慈善机构借着新冠的由头给弱势群体的小孩讨 “鸡腿” 呢。

到底是穷可怕还是新冠可怕呢?

知乎用户 查理斯宾塞 发表

物竞天择,好消息。共存派等着新冠收了他爹妈继承遗产,再等着新冠收了他子女好减轻负担,这辈子就日本欧洲新马泰旅游过活了。

知乎用户 赵康米​ 发表

先说结论:这个事实是假的,该机构仅是通过此调查结果要求政府拨款。

为什么说结论是假的,题目描述里已经说了:

1. 调查样本 120,样本量过低。

2. 调查方法是网上调查问卷,一次性的问卷方式调查不严谨。

柳叶刀今年 6 月一篇对于德尔塔和奥密克戎 long covid 的研究,样本范围是英国约 10 万名新冠康复者,数据来源为新冠康复者们的自我报告。数据显示奥密克戎的 long covid 概率为 4.5%,德尔塔为 10.8%。且奥密克戎的评估期仅为 12 周(时间拉长后 long covid 报告会减少)。

某个香港利益团体的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显然低于柳叶刀上的研究论文。所以 12 周内,4.5% 的人会存在 long covid 的结论可信度更高。

知乎用户 夏慧 发表

跑个题

…… 極度疲勞(31.7%)、失眠(28.3%)、極度疲倦(26.7%)……

疲劳跟疲倦有啥区别

知乎用户 SE 董​ 发表

新冠肺炎肆虐香港,第 5 波更有逾 11 萬宗 3 至 11 歲兒童確診個案。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與兒童權利關注會近月訪問了 **120 名**曾確診的基層學童及家長。

牛逼,太牛逼了,你怎么不找 12 个死于新冠的儿童家长出来做问卷得出新冠死亡率 100% 的结论呢?

知乎用户 洋山芋 发表

离谱至极

知乎用户 寻个中趣​ 发表

别的我也不做指望了。就是渲染新冠后遗症的人麻烦先看看这段国际期刊对于后遗症的定位。实在看不懂,现在翻译也挺容易的

全文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p2109285

摘录

Long Covid is not a condition for which there are currently accepted objective diagnostic tests or biomarkers. It is not blood clots, myocarditis,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disease, pneumonia, or any number of well-characterized conditions caused by Covid-19. Rather, according to the CDC, long Covid is “a range of symptoms that can last weeks or months…[that] can happen to anyone who has had Covid-19.”

以及作者描述的新冠后遗症在学界的争议

Equally unsurprising has been the medical community’s ambivalence about recognizing long Covid as a legitimate disease or syndrome.

One camp believes that long Covid is a new pathophysiological syndrome that merits its own thorough investigation. The other believes it is likely to have a nonphysiological origin.

甚至还有把新冠后遗症定性为精神疾病的 Some commentators have characterized it as a mental illness, and those embracing this psychogenic paradigm are reluctant to endorse a substantial societal focus on research or to follow traditional organ-specific clinical pathways to addressing patients’ concerns.

文中也说明为什么重视后遗症的原因,总结一下是经验之谈,也体现相关专家学术的严谨性。至于有些老百姓通过渲染后遗症来凑个学术热闹的,那你开心就好咯

To understand why long Covid represents a looming catastrophe, we need look no further than the historical antecedents: similar postinfection syndromes. Experience with conditions such as 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ME/CFS), fibromyalgia, post-treatment Lyme disease syndrome, chronic Epstein–Barr virus, and even the 19th-century diagnosis of neurasthenia could foreshadow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 with long Covid in the months and years after infection.

知乎用户 威尼斯河上的猫 发表

流感也有后遗症?

国外的孩子怎么没有后遗症?

就你们矫情。

知乎用户 银多多 发表

80% 这个比例很值得分析啊,美国儿童比例应该没这么高,要不然早就上新闻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 香港儿童比美国弱?从脑子到身体都弱?(50% 脑雾比例也高的吓人)

2. 病毒针对香港儿童?基因武器?

3. 香港主要是奥密克戎,美国早期品种患者比例大?

4. 香港数据有问题?

5. 香港儿童没打疫苗?那美国早期也没打疫苗也没听说这么高啊?

到底是为啥呢?

@拍照稀烂帮帮主

@林优里

知乎用户 被强制改名 发表

各说的很完善了,我只补充一些内容这个数据由香港的一个社会组织调查的报告,由社协与儿童权利关注会,很奇怪一个医学问题不是由医学组织调查而由一个社会组织调查,抽样 120 名儿童,且由一个民间报纸中通社报道而且这个报社目前大陆粉丝只有几十万人。换句话说给钱就能办事的机构。

另外有一个数据也由大陆医学权威专家,张文宏组织调查,规模本项研究纳入的 33816 名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中,一共有 22 人进展为重症,总体重症率为 0.065%(22/33816),高危组重症率为 0.238%(22/9260),非高危组重症率为 0%(0/24556)。基本上没提到后遗症问题,基本上有后遗证的也只有重症患者。

知乎用户 五利 发表

怎么不采访一下 继续封控 父母失业的儿童会过得怎样?世界最大的病只有穷病

知乎用户 玻璃心都是惯出来 发表

这离谱了点吧

我记得哪里说过每次新冠后得后遗症的概率也就是一两成

但是新冠感染频率太高了,一年能中招好几次

感染次数上来以后,后遗症的概率就高到离谱了

香港才两波大流行吧,这就干到 80% 了,港人体质比较特别吗?

知乎用户 晶鑫 发表

再更:不妨多看看书,审视下自己的内心吧。虽然只是十几元,很多人可能根本看不懂吧。所谓无知无畏,何苦出言伤人?古人云:罪不及父母,祸不及妻儿。自诩中国人,却天天诅咒他人家人?素质呢?自信呢?优越感就这?

更一点:以前的帖子里就说过,香港适合的不意味着内地也适合。地区不同政策不同,这个咱没必要争论。但这种所谓的统计就是个笑话,我家俩娃没感染过,一样的注意力不集中,缺少锻炼,沉迷网络,咋不统计呢。


这种新闻有人信,还有人叹息?真的是呵呵呵了。

三年疫情,2 年网课,多少自制能力稍微差点的孩子养成了看电脑,看 iPad 的习惯?你以为开了电脑,开了 iPad 还能安心学习?还是说爸妈特别负责任也特别有时间,一直陪着孩子,监督指引着孩子不要沉迷网络?

我告诉你,按照这个调查的结果,那就是 8 成做不到。然后调查对象是曾经感染的孩童?你信不信你调查一下没感染的一样也是 8 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受影响?样本也才 120 个,而且还是引导性问题,而且小孩子哦,正愁成绩不好找不到地方甩锅,你送上门我还不配合?到底带没带过孩子?怕是连亲戚家的孩子都没见过几次吧。

然后明明是因为疫情不能去学校,失去了学校和老师这种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的引导教育,而使的小孩子在网络中沉迷,然后你说他是记忆力下降和注意力问题?然后还是后遗症?也对,是后遗症,不过是网课后遗症,和新冠的关系?

疲劳?没力气运动?天天在家呆着,出去活动大幅减少,球也不打了,体育也不上了,大人赶都赶不出去了,你说身体能好?精神能好?

咱能不能冷静点,思考的清楚点,负责人点,把事情看清楚,把问题分析清楚。像这种调查也就是哗众取宠,有意而为之,这种机构也只不过是希望扩大自己影响力而已。

真叫个搞笑。

知乎用户 GeekOn​ 发表

记忆力不行,注意力不集中,极度疲劳,学不进去…

我不得新冠也是这个鸟样啊!

从小到大,哪个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过目不忘,聚精会神,热爱学习了?

你把问卷调查的问题换成 “新冠康复后孩子打游戏的劲头有没有变化”,估计能得出新冠病毒是益生菌的结论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舒服了。未来的曱甴可以快乐成长殴打大陆人了,希望你们康复后殴打大陆人的时候下手轻点~

-———————————————————

8 月 17 日 13 时,更新日本 yahoo 评论:

前一天奶奶感染新冠,还是在透析的人,发烧到 40℃,抽搐并失去意识,我们叫了救护车。
被救护车运走后 1 个小时左右,被告知没有医院接收,所以要被送回家……
诶?然后呢?就这样等死吧!?我这么想
结果就被送回了家,之后医生来了,总算通过退烧处理退了烧,第二天早上恢复了意识。
在这种情况下,我明确地感觉到医疗崩溃
我调查了网上发表的重症病床使用率,结果只是 25%… 不要再撒谎了。
那天晚上亲戚们都骚动了,幸好事情已经平息了。
我们经常听到和看到,公共卫生中心对轻症患者的反应不佳,但即使是重症患者也会发生这样的事。
医疗工作者也很辛苦。
经济发展当然好,但要用多少人命换呢…

这真的发生在日本吗? ?
确实有些日子我很庆幸自己是日本人。我很自豪。
现在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被拒绝住院,在家里痛苦地死去,日本该是这样吗?
日本的骄傲在哪里?
在经济开始好转的同时,医疗保健正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我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但应该马上限制所有人的行动。

我朋友的孩子才一个月大。
大的孩子发烧了,之后小的孩子发烧到 39℃,打电话给医院希望看病,但是全部被拒绝,打电话的期间高烧不断上升…
保健所指示叫救护车,终于被送到医院了
结果就是那家被电话拒收的医院。
我想,医疗机构对拒收也很难过
但是新生儿不能就诊真的很可怕啊…

真正需要住院的人却不能住院,这不是医疗机构和急救队的错。
病床占用得如此紧张,因为有不需要住院的轻症患者住院。
事实上,当我生病(不能住院时),国会议员、地方议员、艺人都能住院。
他们都是轻症,有的人精神抖擞,在线上报告了近况,之后所有人都恢复了正常。
但是,从新闻上看,确实发生过病人住院困难的情况。
我认为,除非我们核实医院里的病人是否真的需要住院,否则我们无法改善当前医疗体系的严峻。

我坐东京公交车时看到,路上救护车很多。
多的时候会有从三个方向来的救护车。
我们能做的只有 “努力不被感染(预防)”。

现在,应该只有中等症 Ⅰ 以上的人才能住院。
政府的意思是,只有喉咙痛、发热的轻症要在自己家里疗养。

实际上东京都内的新冠治疗已经崩溃了吧。
父亲患新冠叫了救护车后,花了 4 个小时找了 200 个医疗机构
但是没有一家接收,在病危状态下度过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早上再次叫救护车,花了 5 个小时,终于找到了接收地点,被送到了医院。
在此期间,公共卫生中心完全没有发挥作用。
而且过了 5 点电话就打不通了。
另外,我第一次知道出诊医生实际上不能开抗病毒药的处方。
家访医生说这是因为行政部门采取了不住院就不开处方的政策,所以没有药。
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一旦患上新冠,在东京都内几乎没有可以接收的地方,这不是现状吗?
医院方面也以 “没有床位” 为由回避接收。
这段时间承蒙急救队的各位照顾。我觉得急救队的各位现在工作很辛苦。
这是我的真实经验。供您参考

如果是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中症患者,还很容易找到接收的医院。
即使医院有床,患有基础病的老人也会因医生不足而难以接收。
因为基础病方面也必须处理。
即使新冠治好了,也有很多需要继续住院的例子。
如果新冠专用以外的病床也没有空位的话,医院是无法接收的。
这是因为病床被转用为新冠专用,而没有空余床位的恶性循环。

> 我觉得急救队的各位现在工作很辛苦。
虽然没有实际测量,也许只有我才有这种感觉,就是最近无论是开车还是走在路上
经常能看到救护车。
我想:“以前,有这么频繁的救护车吗?”

如果没有空床,怎么送医院?谁有什么办法呢?

不仅仅是东京和大城市。
地方和乡村医生级别的发热门诊也是人满为患。
正常的诊疗被推迟,在没有紧急情况下,医生只会开药。
就连实行预约制的乡村医生,也因为发烧门诊加班工作而精疲力尽。
出去玩也没关系,但希望大家戴好口罩,不要在有风险的地方吃东西,最好带外卖。
我看到了迪士尼乐园拥挤的人流视频… 我想,这些家伙真的是笨蛋吗?

我发了 40 度的高烧,打电话给有发热门诊的医院说明情况,但我所在地区的所有医院都拒收我。
我又给公共卫生中心打电话
结果他建议我给那些已经拒收我的医院打电话。
我问他是不是叫救护车比较好,他说虽然叫救护车比较好,但目前能收病人的医院比较少。
据说免费中心也不能检测发烧病人。
当我走投无路时,同事告诉我一家医院可以接收。
我马上打了个电话,医院在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地方
回应称可能要等很长时间,但我想这样也没关系
就赶到了医院。检测是阳性。
那种不被接纳的恐惧和不安
真是太可怕了。

因为新冠感染,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消失了也没办法。
能对自己父母和亲人这么说吗?
我知道我们需要发展经济,但我认为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100 个医院拒收是指,医疗几近崩溃的状态。
即使发生什么事,但连通常的急救地点都找不到,救护车也失去了意义。
希望你再考虑一下该如何应对。

家人发烧,请附近的医生诊断,然后两天后核酸检查判定为阳性。
我自己没有症状,公司也要求检测和报告
但普检现场不接受密切接触者,医疗机构也不会对无症状人群进行检测。
药店里的抗原检测包都卖完了,需要付费(1 万 1 千日元)才能找到检测的地方。
与新冠相关的医疗机构和咨询中心的电话一直打不通。
还有一位朋友在普检现场顶着烈日排了 2 个小时的队才完成检测。
医疗机构没有正常发挥作用。

我认为进行行动限制,能控制疫情传播扩大。
这样下去,不死人的话,社会是不会改变的。
医疗工作者忙得不可开交,过劳死的人也不少吧。
我觉得社会已经分裂了。
只是个人进行防疫就足够了吗?
英国疫情好像也开始蔓延了。不戴口罩的国家也开始提倡室内戴口罩了。
日本也将重新审视全民保险,平均寿命都会下降吧。

在感染扩大、重症患者增加、死亡增加,急救和医疗机构崩溃的情况下
政府不再全面掌握感染总人数固然可以,但把新冠当流感对待的现状又如何呢?
如果不修改法律,减少医疗现场的负担,限制感染者的行动,那么无论过多久都不会有任何改善。
我认为不能只依靠国民的自主行动,需要政府主导的对策。

找不到医院接收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缺乏的不是重症病床,而是新冠病床(如果重症病床不够的话,一天会有几千人死亡)。
例如,骨折或脑梗塞患者都是普通病床
但是,因为新冠阳性,或者仅因为有密切接触者就会很麻烦。
最严重的是,医护人员也变成密切接触者被迫停职,医护人手不够。
因此,就只能限制正常的诊疗。
如果日本不重新审视对全部确诊人数的掌握和密切接触者的应对措施,医疗紧张的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

医疗现场,特别是医疗急救正在崩溃,也被认为是国家性的紧急事态。
但是,据说岸田总理从昨天下午开始打高尔夫和读书,悠闲地度过一周的暑假时间。
我是执政党的支持者,虽然总理的工作很繁重很辛苦,但还是希望他能考虑一下国内的情况,把休息的时间错开。

附近的家庭医生决定,从下周开始拒绝接受发热门诊。
每天都要应对很多人接种疫苗,上午诊疗时间后还要应对发热门诊。
包括护士在内都是极限了。
相邻的药店也因为要处理处方,都无法保证药品库存了。
如果不是有一定余力的医院,只靠城里的私人医生是无法处理的。
因为我也有 “生活习惯病”,所以我认为只能降低个人感染的风险。

母亲由家庭医生照顾,前几天医生进行了第一次诊疗。
虽然说腹部有积水,但还没到极限,所以被认为不太紧急
即使想要消除积水,但能处理的医院也因为新冠病毒的影响,床位已经满了,必须得等空出来。
我也听过 “平时能做的现在却做不到” 这句话
但感觉一下就发生在了自己身上。


现在这个新闻是日本 yahoo 热搜第一,每小时五百多评论
新闻链接(可以直接打开,机翻能明白大意):

コロナで救急搬送困難相次ぐ 「100 件以上断られ」自宅で死亡も(毎日新聞) - Yahoo! ニュース​news.yahoo.co.jp/articles/772612b9dedd6a89ca181c411104a836bbece868​news.yahoo.co.jp/articles/772612b9dedd6a89ca181c411104a836bbece868​news.yahoo.co.jp/articles/772612b9dedd6a89ca181c411104a836bbece868

《因疫情导致急救运送困难事件相继发生 “被拒绝 100 次以上” 有人在家中死亡》
受新冠病毒 “第 7 波” 的影响,救护车到达后也无法立即决定运送地点的 “急救运送困难事件” 接连发生。患有基础疾病的新冠患者接收更加困难,甚至出现了因无处可送而在家中死亡的情况。负责上门诊疗的医生诉苦说:“越来越少的人能到医疗机构看病,医疗崩溃了。”

“所有的医院都超过了收容能力,我想大家都很沮丧着拒绝接收。”
济生会加须医院(埼玉县加须市)的长原光院长讲述了痛苦的现状。可以马上住院的 “快速反应病床” 有 35 张,从 7 月中旬开始,接收急救的请求增加了。感染者也扩散到医疗工作者,业务很紧张。据说不得不拒绝急救的事情每周也有数十件,反过来也有被 30 个医院拒绝才送来的情况。
据长原院长介绍,在第 7 波流感中,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也感染了新冠病毒。他说:“因患急性疾病而需要住院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感染了新冠。目前,能够同时处理脑中风、心肌梗塞等急救事件和新冠感染的医院远远不够。”
据总务省消防厅称,到 8 月 7 日为止的一周内,全国 52 个县厅主要消防部门共发生 6589 起 “4 次以上能否接收患者的询问”,救护车运送所需时间超过 30 分钟的 “急救运送困难事件”,连续两周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其中疑似感染新冠的 2873 件,连续 3 周为最高。
7 月下旬,东京都品川区的一名男性感染了新冠病毒,但由于找不到接收的医院,在家中死亡。上门诊疗 “日田家庭诊所山王”(东京都品川区)的田代和马院长(32 岁)于 7 月 28 日傍晚出诊。该男子患有晚期大肠癌,一直在家接受治疗。
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前,他的身体状况很好,期待着 “等病情稍微稳定下来,想和朋友们一起去打保龄球”。在发现感染的前两到三天,情况发生了变化。他食欲下降,前一天开始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检查出阳性,被诊断出患有 “中度疾病 II”,需要住院治疗。
约 30 分钟后,急救队到达现场。此后约 2 个小时,2 名队员对医院提出接收请求,但 “被 100 多家医疗机构拒绝”。当田代院长问队员情况是否和去年夏天一样,当时新冠疫情“第 5 波” 导致运送困难时,队员回答说:“感觉比去年夏天还要严重。”
虽然决定第二天早上进行住院安排,但该男子于 29 日清晨在家中去世。据说还有其他 80 多岁患有心力衰竭的阳性患者的急救请求,但是 5 个多小时都没有找到运送的地方而继续在家疗养的例子。
据东京都政府称,截至 8 月 12 日,已发生 3 人在等待住院安排期间,在家去世。这些人都是患有基础疾病的老人。也有放弃送医的例子,田代院长说:“是不是不能再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和严重程度进行住院安排了?”
另一方面,东京都新冠患者用的病床数在 12 日约 7000 张,病床使用率为 59.2%。从数字上看,空着近 3000 张床位。东京都的负责人说:“即使病床空着,也会出现匹配不上的情况。协调住院比没有基础疾病更难。”
据说接收困难的原因也有医护人手不足的原因。“医疗从业人员成为阳性或密切接触者,由于工作受到限制,人员短缺,无法分配足够的人员。” 在分析东京都感染动向的 10 日的监测会议上,专家报告了医疗现场的现状。
负责急救的埼玉医科大学综合医疗中心的堤晴彦医院院长说:“现在是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冠的时代。只有应付新冠症状的病床,却无法应付其他疾病。国家应该支援各诊疗科的医生,让他们拥有传染病的知识和防止感染的设备。”
评论区:

我是医生。优先经济活动,不限制人流动,那就意味着如果医务人员被感染,就医自然会受到限制。
医疗从业人员也有家庭,家庭内、工作单位、学校发生集体感染时,医护当然会不足。
我认为在允许这些事发生之后,应该优先考虑经济活动,这样医疗专业人员将别无选择,只能尽可能地进行医疗护理并监督社会。
这是一种社会性的决定,大家要再次确认,必须有允许家人和自己死亡的觉悟。

因为有年轻的同事感染,所以听了很多情况在我们县,年轻人好像被拒绝去酒店疗养。
感染了在家里休养的时候,有两次真的感到很难受,实在无法忍受就拨打了 119,即使告诉对方自己是一个人生活,也只会被说:“如果痛苦到快要失去意识的时候,请联系我。”
可如果失去意识的话,谁去跟医院联系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一直待在家里。
幸运的是,他恢复得很好,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回到了工作岗位但我认为自己必须注意医疗崩溃的现状。

即使在现场连续打 3 小时、4 小时或 6 小时以上的电话,也没有医院接收的状态是理所应当的吗?
国家和都道府县都没有制定根本的对策,不采取行动,这样极其不合理的怠慢状态在这两周变得特别严重。
而且,最近一周内发热、肺炎、氧饱和度下降的高龄患者正在增加,情况在变化。医疗机构只说 “因为没有床位,所以不行”,救护车不间断地被呼叫,现场等待时间延长,所以没有能快速赶到的车。
患者家属一筹莫展…… 这不是灾难吗?
现在应该马上行动的地方却不采取行动,我真的觉得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情况。

不仅不限制人员行动,还通过 “县民分割” 等方式促使国民移动因此疫情蔓延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政府能够明确地向国民告知 “已经考虑到会因疫情恶化而增加死亡人数”“经济活动优先于医疗”
而国民也刚刚在选举中支持了这样的政府。
不要把愤怒的矛头指向医疗机关,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我连续 4 天 39° 以上发烧,头痛,喉咙痛,全身痛得厉害,简直是地狱。发烧门诊一点也联系不上,我通过在医院查到的手机 app 进行在线诊断然后让工作人员把抗原检查包带到我家里,拿到了药。
虽然痛苦得想叫救护车,但我并不想住院躺在床上,只是想先做个检查,因为发烧门诊完全联系不上。所以我一直在家里忍着。没有症状的人拿着优惠券都可以免费接受检查,而痛苦的人连检查都做不到,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家等候的时候,我想过很多次。征税真的是浪费

至少在一个月前,就有很多医疗机构呼吁可能出现医疗崩溃。
尽管如此,包括盂兰盆节在内,让人们在县内外无限制移动的总理责任重大。虽然地方也举行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规模活动和烟火大会但是医疗崩溃会来得早一些从保护国民的生活和安全的角度出发,也不应该发生医疗崩溃。
应该在限定期间内尽快限制出行。

医疗崩溃没有明确的定义。
但是,在就医很简单的日本,现在却有就诊限制,有些病只要迟到几分钟就会关乎生命,却好几个小时都找不到接收医院。
这种情况通常可以说是医疗崩溃。
目前新冠死亡的主要是老年人和患有基础疾病的弱者。因为社会转向了经济活动优先,这种伤害是不得已的。

情况在不断变化。听说医用抗原检测试剂盒也可以在网上买了。
孩子发烧了,用家里准备的检查包检测是确诊了。我在家里准备了退烧药,也补充了水分,所以没有去医院。
我想着该怎么申报阳性,就打电话咨询了医生。
医生说保健所的健康观察电话从明天开始也要取消一部分,所以也不能勉强申报。
也有很多人无法接受检测,只能在自己家里度过。现在确认感染的人数很可能是孕妇、慢性病人以及在院人数。

我这个月上旬也感染了病毒,在家疗养我发烧的第一天是星期五傍晚,打发热门诊的电话被告知,当天的诊查已经结束了,明天也可以预约,所以请在早上第一时间联系诊所。但是也可能联系不上,到时候请您谅解。
第二天我再打电话也打不通,其他的也已经晚了,预约名额都满了在这种情况下
我在药店拿到了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是阳性,拿到疗养证明因为今后有事情要处理,所以我主动联系了保健所等相关行政机关。
这次没办法去任何发热门诊,让我很吃惊而且我想应该也有人放弃去门诊,在家当作普通感冒疗养,4 天左右退烧就回到工作岗位了。
如果连检查都没有的话,就不知道是不是感染了,也有人认为是感冒。


日本能不能借此机会,收紧防疫政策,做全世界第三个 “逆行者” 呢?
第一是我国,第二是坚持常态化核酸和隔离政策的白宫
这些天类似的新闻太多了,下图机翻,日本雅虎是可直接点开看的

Yahoo! ニュース​news.yahoo.co.jp/​news.yahoo.co.jp/

知乎用户 青岛冷 S 发表

区区后遗症,何足挂齿!(激奋)

说个事吧,我家人年初的时候,疯狂表示这病毒就是大号感冒,再封下去就要遭重了,还不如解封了以后,群体免疫。我想到我家里那个中风在医院只剩小孩智力的老人是他父亲,那种发疯的劲头,我还以为他希望他父亲早点解脱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在乎的,只是没考虑那么多。

很多共存派就是这样,被人忽悠以为开放了投降了 2019 年以前的生活就回来了,实际上自从奥密克戎问世以来,我就知道,无论共存还是清零,那样的日子都回不来了,都回不来了。

————

顺便说一句吧,以前我反对安乐死是因为我不认为我们的社会治安好到不会用这玩意儿合法杀人的地步。

但是现在我改主意了,我希望对七十岁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和他的家属开放安乐死的选择权。不是说他们没用了,而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不能自理以后,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每活一天都是对自己与身边的人的折磨。如果你想体会这种感觉,你和你家人就试试在你一间房子躺一个年,你家里人负责照顾你的一切,包括屎尿。

而如果可以通过,要进行严苛的审核,要医院,警局,法院,家属四方背书,生活自理能力的鉴定证明必须全部通过,才可以实施安乐死。

为什么我要说四方确认以及 70 岁以上老人才可执行呢?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有人觉得悲哀,那么可以去康复科看看那些即使家属医院愿意配合治疗,也只能躺在床上让情况越来越恶化退化到三岁小孩智力不断给你添乱还要你伺候吃喝拉撒的失能老人,看看那些折磨老人的同时一点作用也不起的治疗手段。

到底哪个悲哀,哪个残忍?可以去亲自照顾一下看看嘛,看看即使所有人都尽力也只能维持那种生不如死的状态到底有多绝望。

知乎用户 威廉 · 汉德 发表

这么好的试验田要什么自行车?

鼓掌啊

放下助人情绪

尊重他人命运

知乎用户 逍遥狂徒 发表

怎么可能,一定是搞错了,非正常中国人不是说新冠就是流感吗,流感怎么会有后遗症?
以往每年那么多儿童得流感,也没听说过会有后遗症?
大概率这是一个假新闻,来忽悠大家去做核酸和打疫苗的(手动狗头)

知乎用户 壹肆伍零 wawa 叫 发表

咱记得柳叶刀的说法是八分之一成年新冠感染者出现长期症状。

然而咱忽略了病毒对特定种族有特攻效果。

咱不好说这个效果是怎么来的。

但,就很口怕。

知乎用户 巧克力喵喵岛​ 发表

疫情之下,为何新中产家庭都想要个香港身份?

2019 年末的一场新冠疫情,让全球都遭受到了各种影响。在疫情的影响下,让国内想移民至海外的新中产家庭频频受阻,海外移民人数在下降,可是选择移居香港的家庭却在持续增长。甚至在去年 10 月份,香港继续增加优才计划配额,从原来的每年 2000 个名额,翻倍增长至每年 4000 个名额。

在疫情之下,为何新中产家庭都想要个香港身份呢?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作为海外移民的跳板

目前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国家对移民的政策要求变得更严格了。内地想要移民海外的家庭,不得不选择其他身份去移民海外。而拥有一个香港身份,就能作为这些中产家庭海外移民的跳板。

例如美国,就因为疫情和拜登政府的收紧政策,前两年赴美留学的内地学生,很多人都经历了拒签的遭遇。

其次,内地居民直接申请移居加拿大要求也会比较高,但是以香港居民身份申请的话就方便很多。

澳洲自从 2020 年 7 月对中国香港护照持有者 485 和 482 签证后,又新增 189 签证 - 香港分支及 191 签证 - 香港分支, 简单来说就是针对中国香港护照持有者专门设立的移民通道。只要满足居住时间,持有中国香港护照的申请人轻松拿澳洲 PR!

早在 2021 年 1 月起英国移民局就公布,将对持有 BNO 护照的香港人专门推出一个签证类别,换句话说,只需满足【香港人】【BNO 护照】这两个条件即可。

二、为了子女的国际教育

如何为子女规划一条优质的国际教育,避开内地高考的千万大军竞争,现如今已成为大多数新中产家庭的头等大事。而拥有一个香港身份,在子女的教育选择上,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子女拿到香港永居身份即可获得三条升学途径:

**1. 就读内地纯外籍国际学校:**内地的纯外籍国际学校,是需要有外籍身份或是港澳台身份才可就读的。

**2. 参加港澳台华侨生联考:**若是子女成绩一般,又想读名校,可以考虑参加华侨生联考,联考的考试难度比高考小,录取的分数也比高考低,但是需要有香港永居身份及回乡证才可报考。

**3. 参加香港 DSE 考试报考内地名校:**DSE 作为一项唯一能用中文答题的国际考试,通过 DSE 成绩,可以参与免试招生报考内地的名校,400 分即可达到内地 985/211 的门槛。

就算子女没有拿到香港永居身份,也是可以凭香港居民身份,就读香港本地的国际学校,或是参加香港 DSE 考试报考香港本地大学及海外高校的。

三、看中香港的经济环境

从优才的配额扩增,人才清单增至 13 项,即可知道,目前香港是急需人才引进的。尤其是大湾区一体化之后,内地和香港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政府必须提前做好人才储备,着眼香港的长远发展。

对于这些中产人士而言香港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城市,香港连续 **20 多年蝉联 “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拥有健全的司法体系、完全自由的货币兑换市场。

经济的极大自由,让香港成为了亚洲吸引外来投资的最佳经济体,不仅如此,它还承担起中国大湾区 “超级联络人” 的角色,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中国与世界贸易的重要桥梁。

对于很多经商的人士来说,香港的经济环境足够安全,这里有最自由的经济环境国际互通的视野、专业化人才,这么好的社会基础非一日所成,这一切凝结了无数老香港的心血,换一座城市很难兼具这些优势。

四、享受香港的税制福利

香港是世界知名的 “低税天堂”。这是一个税项少、税率低的自由港。

目前个人缴税主要为三大类:薪俸税(个人所得税)、利得税和物业税,薪俸税税率最高仅 17%,香港对各行业、专业或商业于香港产生或得自香港的利润征收利得税。

法团业务税率为 16.5%,非法团业务的税率则为 15%。企业支付的股息无需缴交预扣税,而且香港以地域为征收税项的基础,只对来自香港的利润及收入征税。

举个例子:同样年收入 100 万(按当地币值计算),内地的 P 先生需要缴税 12.7 万元(人民币),而香港的 W 先生仅需缴 8000 港元。

同时,在香港,无论你是结婚、生孩子、养父母、和父母一起住、养弟弟妹妹、离婚单亲、伤病、买房、进修、做慈善都可以减免税额,力度极高。

实际上,移居香港的优势不仅限上述讲的四大类。其他还包括香港护照免签 171 个国家、无生育限制、国际医疗、公屋等优势,也是内地中产家庭选择规划一个香港身份的原因之一。

目前内地居民想要获取香港身份的途径主要有这三大主流方式:香港优才、香港专才及香港留学,均是一人申请,全家受益。

如果您有意向了解香港身份,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资格测试,只需 30 秒就知道你是否符合申请资格(香港身份办理咨询微:Yinhehk;公众号关注:香港家园)

香港身份规划综合测评 (galaxyoversea.com)

知乎用户 银河港事通 - Ruby 发表

以有兩成曾確 診新冠肺炎的兒童均出現長新冠症狀,以本港目前有 216,723 名兒童曾確診新冠肺炎 (截至 2022 年 10 月 6 日),估計目前全港有逾 4.3 萬名(43,345 名) 兒童或會受長新冠症狀困擾。

@鸡腿

指 2 为 8?掌握流量密码。


说在前面:

这是一份非政府机构的调查报告,数据样本并不代表整个香港,后遗症并未通过医学评估,而是家长或学童自己填写问卷报告。

其目的要求政府开设长新冠诊所,鼓励儿童接种新冠疫苗,为基层家庭提供医疗帮助,社会、校园各界减少对染疫儿童的歧视等。

以下是新闻稿全文。

長新冠對貧窮兒童學習及生活影響問卷調查報告發佈會新聞稿

调查背景

政府未有長新冠對策

社會忽視長新冠兒童需要 學習生活支援俱欠奉

样本资料

调查结果

调查建议

知乎用户 big2Moon 发表

确定不是打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

知乎用户 地对地导弹 发表

根据以往的已知的信息,比例应该不会那么高。新冠后遗症风险在 65 岁之前是与年龄正相关的,儿童风险应该比较低,更何况明显到可以感知到的后遗症,比如疲劳,无法集中注意力之类,如果不严重到一定程度一般人只会觉得是错觉和心理作用。

所以我对此事保留意见,方法论上存在问题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说新冠对大部分人群甚至 100% 人群有实际长期负面影响我认为都有相当的可能性,但是明显到儿童群体 80% 那么高的比例能够表现出来症状并且意识到是后遗症,不太可能。

知乎用户 ikkiz​ 发表

这什么野鸡协会?乱写一通不知道在说啥,

難集中精神學習、學習時專注力減低、沒有精神長時間學習、沒有力氣作長時間運動、这些不是正常小孩子的正常行为吗?而且自己都说了一至六个月就能好,那还怕什么。没看香港共存之后现在经济起飞,路上人山人海?

知乎用户 朋友一生一起走 发表

这玩意儿其实就挺有意思的,那些天天骂的人,你让他去得一个让他的孩子去得一个给我们试试,他肯定是死活不愿意的,毕竟他们心里很清楚到了个人身上就是百分之百,他们也很清楚即使是常规疾病,每个人的人体状况也不一样,更别说新冠了。

但是他们还是要骂,我估计他们就是想把别人骂出去全体免疫,然后自己呢只坐在网络背后 shandong 就行,这样自己不仅不用生病不用体验奇奇怪怪的各种各样的后遗症,还能过过自己那不可告人的 yin。

就像最近邻国踩踏事件一样,有人在后面 shandong 呐喊,结果把前面一堆不明真相的给害了。

知乎用户 公子千瑶 发表

很多共存派的所谓公知们嘴上说共存,但是一旦有机会接触病毒,那一个个跑的比香港记者还快。

他们的实际逻辑是 “要和病毒共存的是普罗大众(这样就不影响资本家收割劳动力),但是我们不行,因为我们是精英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尊重香港的选择。与西方全面通关是首要的。自己这点儿后遗症算个毛。

知乎用户 筷子 发表

我想知道,有没有数据,新冠后遗症对生育能力影响有多大?

这个数据对提高全人类平均智商特别重要,求科普!

不要多想,

知乎用户 Weigee​ 发表

几年新冠下来

事实证明共存对经济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共存越彻底的国家经济影响越大。

后遗症不清楚,但死亡人数倒是蹭蹭蹭的往上涨

很多支持共存的都说他全家感染一轮,结果一点事没有,喝点水就好了。可他不敢说他会不会感染第二轮,第三轮,甚至第四轮。

因为现在大家对新冠已经有一个认知了,那就是不管你感染多少轮新冠,都对你抵抗新冠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还会一步步的摧毁你的抵抗力,使得你越来越脆弱,最后直接新冠死亡。

知乎用户 三人行 发表

新冠病毒与 SARS、Mears 同属β类冠状病毒,三者在基因上都是近亲,SARS、Mears 一大群后遗症幸存者凭什么新冠就没有后遗症?

网络喷子与网络砖家淡化新冠后遗症是很混蛋的做法

如果觉得新冠没有后遗症

1. 去看看 2013 年凤凰卫视出品的纪录片:非典十年祭,看看那些 SARS 幸存者的现身说法。

2. 看看法医专家刘良教授新冠大体的解剖报告

知乎用户 包藏祸心 发表

有个视频,隔着护栏两只狗对着叫,等把护栏打开,两只狗都闭嘴了。

说的就是共存派。

他们知道有护栏保护着他们,所以叫的凶,反正又不会得。等真如他们所愿,撤掉了保护,一个个噤若寒蝉,就怕自己是第一个。

—————

知乎用户 嘟嘟 发表

显然结论并不正确。

这个只是简单的问卷调查,样本不足,同时缺乏对照组。

另外这些症状,在国内大概都不会被算成后遗症。

最后想说的,清零和开放两派在知乎,基本上已经彻底分开了。

现在随便看看关于疫情问题,基本上开放派是主流。

知乎用户 lacertasl​ 发表

存地失人, 人地皆失; 存人失地, 人地皆存。

这话是教员说的,现在一样用的上。

知乎用户 winww 发表

国家的动态清零政策绝对是写进历史的英明政策,坚决拥护。

医疗工作者在医院,平时就人满为患了。完全能想象放开之后是什么人间惨剧。大部分人会看不上病。

作为医疗工作者本身也特别感恩此政策,否则放开后的工作状态不可想象。

更不用说这许多累积下来的新冠后遗症患者了,对于国家的医疗负担和国民的健康负担来说都特别沉重。

知乎用户 一无所有 发表

正常的时候也有 8 成的幼儿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吧。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最近天冷了每天早上起来感觉头昏脑胀,非常疲乏, 这应该就是 long covid 吧。 虽然我也没得过 covid

知乎用户 酱油男 发表

目前为止,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我所接触的文献,新冠更像是一种对免疫系统的打击,可能你经过治疗后情况好转,但是依然是病毒携带者。而且会对你的免疫系统伤害不可逆。最终引发各种并发症。这种有点像艾滋。最终引发死亡不是病毒本身。而是免疫系统溃败后引发的各种感染。所以别想躺平,也别想共存。目前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根本支持不了大规模的就医。动态清零目前看来一定是必要而有效的。

知乎用户 莫得糊涂 发表

知乎平均水平初中毕业没有?

知乎用户 Wczhzch 发表

一国两治,一国两智

知乎用户 The whispered 发表

所有人都有后遗症,就等于所有人都没有后遗症

什么,有 14 亿人没有新冠后遗症?那就让这 14 亿人中的儿童患上更严重的后遗症:

每年很长时间无法去学校上学,只能在家抱着平板电脑上网课。

这个比什么 “記憶力和注意力問題”“難集中精神學習” 要严重多了吧

知乎用户 国足世界杯夺冠 发表

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知乎用户 张北海​ 发表

不要骂躺平的,国内躺平不过是抱怨而已,他们决定不了任何东西。

香港可是真躺平了,骂躺平 = 骂香港 + 香港人。

孟晚舟也是香港人,建议谨言慎行。

知乎用户 蒹葭骆清幽 发表

香港真要变成夯糠了,这个生化武器的危害太大了,时间会证明清零的伟大和正确,但是这个时间需要五年以上。

知乎用户 半世菩提 发表

共存派说,怎么能不跟外界交流呢,一定要敞开国门。印第安人也是这么想的。

知乎用户 墨研 发表

为什么后遗症这么严重 我没看上海人出来说过呀?只许国外的人有后遗症 上海人不配有吗?

知乎用户 污哈勇不减肥 发表

建议采访一下上海儿童,4 月样本量就一万多,说服力强多了

不过估计结果会很懂事

知乎用户 髡髡 发表

昨天刚出的关于长新冠研究汇总结果透一下

新冠痊愈后三个月,仍有呼吸症状比例 3.7%

身体疼痛,情绪波动,疲劳合并占比 3.2%,认知问题(主要为嗅觉味觉受损或失灵,打括弧是为了防止有些傻逼认为认知问题就是指脑残)比例 2.2%。

一年以后,还有上述症状至少一种的比例下降至 0.9%

其中女性比例 63.2%

另外,未入院治疗的无症状或轻症患者,痊愈后产生长新冠症状的比例是 5.7%,住院重症患者发生比例是 27.5%,需进入 ICU 的危重症患者发生比例为 43.1%。

总体带来长新冠症状的比例是流感的 1.27 倍

以上数据样本量为 120 万人,数据来源于 2020-2021 年的感染者,(2022 年,奥密克戎毒株为主的实验数据还没过后续观察时间)当时大部分感染者感染的毒株为德尔塔,甚至原始毒株,奥密克戎相对较少。

丹麦还有一项研究也挺有意思,他们抽取了一部分新冠痊愈后的 12-14 岁年龄组的患者,发生长新冠症状的比例高达 46%,另一组是未曾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对照组,发生这些症状的比例也高达 41%,这就说明大多数所谓的新冠长症状其实未必是新冠病毒所引起,不感染一样会得。

————JAMA 2022-10-10 新鲜出版

知乎用户 Ned farina 发表

近日,英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无症状感染者不会发生持续性新冠后遗症。在感染新冠之前,如果接种了新冠疫苗,就可以降低出现某些新冠后遗症的风险。

研究人员表示,是否会有后遗症和新冠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接种了新冠疫苗后患上持续性的后遗症的可能性很低,持续后遗症主要发生在住院的重症患者上,包括一些高龄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预防 “长新冠” 的最佳方法是避免感染新冠

吴尊友也表示:新冠后遗症又称新冠长期症状,一般发生在重症病例上,但轻症病例也可能会有。一般接种过新冠疫苗后,新冠后遗症风险要远远低于那些未接种的人,预防新冠后遗症的最好方法就是预防新冠感染

根据全球研究结果,新冠后遗症包括乏力或疲倦、呼吸急促或困难、头晕、头痛、心跳加速、胸口疼痛、咳嗽、关节或肌肉疼痛、抑郁或焦虑、发热、嗅觉或味觉丧失、思维困难或不能集中精力等。

这些后遗症可能反复发作,而且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并且无法由其他诊断来解释。

河南亚都医疗精于质、呵于心,温馨提醒:天气渐冷,注意添衣保暖。出行戴好口罩,减少异地出行、跨境旅行,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接触人群聚集地。

知乎用户 亚都医疗 发表

这么大比例!

儿童被感染,不知道是哪个年龄段,如果是婴幼儿,那都是家里人带回来的。

20% 有后遗症都难以置信,居然说 8 成,就是 80% 吧,太高了。

但愿这是个假新闻。

毕竟传说中的 20%,比 80% 少了 60%。儿童才刚刚开始。

知乎用户 空气流通防疫技术 发表

所以,那些鼓吹共存的都是亡吧但

知乎用户 鞋子​ 发表

我家娃无疫苗得新冠症状比得普通感冒还轻,也比大人轻,并没有察觉后遗症,家庭医生根本没当回事,也没有特别检查什么,只是说了句她家孩子也得了。。。

知乎用户 big boss 发表

现在还有人敢反对共存?那肯定是防疫运动爱好者,核酸公司的打手水军!

知乎用户 城南旧事 发表

把任何一个人拉去隔离一段时间,都会有后遗症,也可以把任何一个人的任何 “小毛病” 计入后遗症。

知乎用户 道谷 发表

“近 8 成曾確診基層學童出現長新冠,最多為記憶力和注意力問題”,带过孩子上网课的家长都知道,网课也能产生同样的症状。敢不敢用同样的标准做个调查,看看有多少上网课的孩子产生后遗症?

知乎用户 家常菜制作​ 发表

潜台词,珠三角好不了

知乎用户 延边 F4 发表

你们爱共存就共存,爱检疫就检疫,爱隔离就隔离,翻车死的 27 个人也不是我亲戚,进不了医院死了的孕妇也不是我嫂子,没有核酸检测高烧死了孩子也不是我外甥,天天关在笼子里出不来没菜吃的也不是我家人~

知乎用户 Flynn.W 发表

放下助人情节

尊重他人选择

知乎用户 黯然伤情 发表

我未满三岁的女儿看到棉签就拿来捅我喉咙,让我配合做核酸,不知道这算不算后遗症

知乎用户 迟暮的倒流 发表

这个真得等 30-50 年后再看看。

知乎用户 知之乎糊 发表

新冠多影响儿童学习不知道,但是鼻炎对学习的影响每个鼻炎患者都有数。

肺炎如果转变成长肺炎,对生活的影响少说也和鼻炎相当吧。

知乎用户 walle 发表

共存派嘛

反正,这年头还有人需要别人告诉你别和病毒共存,也是挺有趣的!

知乎用户 牛有岛 发表

调查样本类型和抽取方式不公开一律看待为耍流氓

知乎用户 姜三三​ 发表

真假且不管,我就很好奇,为什么一说后遗症就拿国外或者香港举例子,上海不行吗?

知乎用户 心理咨询师手记​ 发表

看标题就知道是谁问的,天天在知乎高强度自问自答,那么闲不用上班的吗,怎么就不问问在香港读研工作的港漂,香港什么情况?难不成真的想香港天天封城全民核酸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小题大做

知乎用户 高级佛爷 发表

成人就不谈了,妈的,疫情之前,儿童医院内科永远是爆满的 (无论白天还是夜里急诊),基本上都是去看发烧的,放开之后,真不知道怎么样。但是呢,不放开,真的有点抗疫疲劳了。

知乎用户 luckstudent 发表

你老提这个有意思吗

知乎用户 尘归尘土归土 发表

考不好试找原因,责任全在新冠。

放我小时候我妈肯定一巴掌上来。

放现在嘛,网友自己就给小孩开脱了。

以后小孩考不好试怪感染新冠,考不上大学怪感染新冠,找不到工作怪感染新冠。

很喜欢网友的一句话,“你不行,还不是你不努力?”

是啊,那现在小孩真不努力了,网友怎么又帮他们怪新冠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想弱弱地问一句,等世界上除中国以外的孩子大多因为新冠患上学习困难症的时候,全球顶级高校是不是就是中国人民的天下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不是非华人莫属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反而想知道受访儿童之中有多少人打了疫苗

知乎用户 公已知 发表

香港是个很好的共存对照组,自己选的路就好好走咯,共存派出国不容易,去香港总不难了吧?

知乎用户 伯伦希尔 发表

看着这些拉黑我的人在这个问题下狂欢,由衷欣慰

知乎用户 杠上开花 发表

那要是我们坚持封控 20 年,等这一代儿童长大,我们岂不是科研自动实现世界第一,足球一流。

知乎用户 jack 发表

试验田出结果了,那么代价呢,葛二蛋

知乎用户 燃气热水器 发表

不晓得。成人吃虫草 OK,小孩吃了怕早熟。

知乎用户 养猫大户 发表

你不能剥夺别人得后遗症的自由啊,和洋大人得一样的后遗症,想想都要高潮了

知乎用户 xds li 发表

什么叫积小胜为大胜啊

知乎用户 Stalin 公园园长 发表

拒打大陆疫苗初见成效。

知乎用户 陌间 发表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共存派既然觉得无所谓。我建议如下安排,让共存派现身说法:

1、共存派全家老小集中隔离

2、集体患病一次

3、用切身行动而不是三言两语告诉大家实情

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胡嘞嘞了……

知乎用户 whitehawk 发表

香港做的新冠后遗症研究的可信度还是有的,本人邮箱天天被邀做新冠后遗症调查(虽然我还没确诊过)

知乎用户 煊哈哈哈哈​ 发表

是的是的,赢麻啦,偷着乐吧

知乎用户 南侠展召 发表

诸位年轻人不要洋洋得意, 反复感染之后成年人并不比儿童强

顺便说两句,新冠病毒是进化的最成功的病毒,没有之一。前期提高传播效率低致死率,后期通过反复感染致死,最后把人类搞死之后又可以继续在动物体内存活。

知乎用户 飞鱼 发表

香港居然还有儿童

没事,香港继续开放下去,老人和小孩都会没有的

知乎用户 鬼鬼 发表

怎么看?

开一瓶快乐水,加点冰块

一边喝一边看

知乎用户 Hetzer1944 发表

这里最大的风险就是,新冠影响与人种是否有关?会不黄种人因为各种原因死亡率更高,后遗症更严重?

如果明确说没有区别,不会有区别,那不管放弃管控的结果是好是坏,底线是全球一样,一起好或者一起差。

万一有关呢?

知乎用户 高岩 发表

如果是真的,说明新冠是种族灭绝武器的可能就大大增加了。

因为我记得哪怕美国这种躺平的后遗症比例也没到达 8 成这么夸张。

知乎用户 丹心巧笔写日月​ 发表

我觉得香港的新冠没停,深圳的也停不了

知乎用户 薛定谔的猫 发表

真的真的特别希望新冠就是大号流感,这样没完没了的日子确实煎熬。

可问题,它不是啊!

坚持吧!

知乎用户 希波 发表

理解,尊重,祝福

知乎用户 盛世美颜贾队长 发表

很好。请 1450 看清楚。能润的早润,不能润的,开始准备 996。

知乎用户 谎言 发表

只上海就确诊了 60 万 + 了吧?希望看到国内的数据。

知乎用户 赵全海 发表

鸡腿你在护城河后面好玩不?

鸡腿:观音土不能吃

某人:给我饭不

鸡腿:其他人管的事,我只告诉你观音土不能吃

某人:用你教,我是问你给我饭吗

鸡腿:这个不归我管,看看美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自问自答很有意思?

好歹演一下吧。

本人比较忙,没有时间应对专业拿钱办事的,所以关闭评论区。

知乎用户 zhulike 发表

新冠真恐怖。30 年前我小学发烧期末考还考过第一名呢。

知乎用户 指给我敌人在哪里 发表

人类研究最大的难题就是无法隔绝各种因素,无法获得客观准确的评估。天下有几个家长认为孩子没有记忆力和注意力问题?

就算你用双盲法评测儿童有没有记忆力和注意力问题,你还得随机挑选一批健康儿童,告诉他们(以及他们的父母):他们得了新冠,然后严格按照新冠患者对待他们。这样你才能知道是新冠病毒本身造成的问题,还是 “被告知得了新冠” 造成的问题。但是学术道德委员会肯定不会批准这种研究。

问题是,新冠病毒迄今没有神经学的老鼠模型。所以无法使用跑迷宫、跑赛道、T 形路这种比较简单的研究方法。

知乎用户 给力爱猫 发表

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到处都是狼!还是羊圈里最安全!

知乎用户 大力 发表

近八成,再一看样本数量 120

知乎用户 冬瓜 发表

可以想象一下内地放开后,近 8 成儿童出现新冠后遗症时,这些孩子的家长,在医生表示已经尽力治疗,却无能为力后,依旧客客气气的乖乖排大长队在医院给孩子挂号,看病,治疗。恨不得拆了医院的儿科科室,甚至做出行凶的行为。骂政府不作为不关心祖国下一代。这两种行为,哪个会多一点呢?

想共存的去香港

知乎用户 朱迪 发表

他们是为了给孩子们争取福利而做的问卷调查。

当然要往夸大了说。

没后遗症的就不会关心这个问卷,这就像在火车上调查有多少人买到了票。

还有呢。他们调查了足足 120 人呢。

知乎用户 天启技艺 发表

从 0+3 政策放出风 我和舍友就吐槽留学生活要开始 “绝地求生” 模式了。

现在疫情发布会也没了,之前 3+4 防疫也水的一批

阳了不给卫生署打电话也就没人管,打电话后呢 我有个同学的舍友阳了 第二天才拉走隔离 我同学只能去酒店住了一晚。

还有一次,周四我回公寓 看到有几个穿防护服的上了电梯,到周六才通知我们这栋楼去做核酸 还是周末自己挑时间随便去。

还有这么多共存派,反正香港居民愿意就行,毕竟这里的物价高房价更高 没有一两万的月收入生活都难以继续 停摆了估计很多人撑不住。

还是自己家好,要不是为了学历谁会这么拼。

知乎用户 愿天堂没有 DDL​ 发表

有没有算过因为封锁少生产了多少婴儿?

知乎用户 呃呃呃 发表

换个角度想想,难道不是网课上多了,盯着屏幕时间太长,IPAD 玩太久了吗?

知乎用户 TonyZhou 发表

讲道理,别提几岁小孩了,我那不听话的弟弟都 12 岁了,只要在书桌上,从来注意力就没集中过……

看了这篇文章,严重怀疑他小时候被我打傻了,后遗症到十年后……

知乎用户 杠铃别碰我​ 发表

有人会说,简中网天天造谣信谣,明明实际上歌舞升平、平安祥和的。为什么只有中国大陆在逆行?

知乎用户 苏尘 发表

少年强则中国强。现在除中国以外的儿童全都有新冠后遗症,等他们他们长大以后就都是废人,自己就亡国了,怎么跟中国竞争。

知乎用户 nimitz 发表

我第一个反应是不太相信,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后遗症率?如果是真的,希望问题能尽快得到解决。这几年与疫情共存成为大家生活的常态,也深深体会疫情对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变化。这件事大家估计心里都有不同的看法。

先说说问题的背景。首先强调一点,无论是要严格控制疫情还是要对外开放,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如果严格控制疫情,疫情就会控制得比较好,感染人群少,不会造成医疗挤兑,病人死亡率低,保护了老弱病残人群,体现了国家对国民生命权利的重视。另一方面,香港跟随欧美国家全面放开也是迫不得已,因为香港跟国内其它城市不一样,人口少、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如果不开放的话,很多企业都很难生存,造成的社会后果可能比新冠疫情更严重。权衡之后,开放可能是一个迫不得已但正确的选择。

在这个背景下,对于儿童新冠后遗症较多的状况,我提出几点思考:

首先,政府需要更多的医疗服务资源支持新冠患者的治疗,其中也包括新冠患者变成长期新冠患者的康复治疗。建立针对长期新冠患者的康复中心或者指导中心,针对那些在临床上已经治愈的新冠患者,帮助他们治疗和克服各种各样的后遗症,协助他们摆脱心里的负担,从而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完成康复,这个很必要。

其次,以我所知,香港人疫苗接种率较低,所以新冠感染死亡率较高,且明显高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香港儿童得新冠后的后遗症比例偏高?因为疫苗虽然不能完成阻止感染,但却能大大减低重症和死亡率,是不是也可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这个问题值得医学机构深入研究后给出答案。

最后我还要说一点,社会应该引导大家树立不能歧视新冠痊愈后的病人(包括儿童和成人)的价值观,感染新冠不是他们的错,他们承受了生理上的病痛,希望不要再承受社会上被歧视的心理病痛。我们普通人对他们最好的支持,就是把他们当正常人看待,不带有色眼镜,不抛弃不放弃。

知乎用户 小班长聊亲子​ 发表

这个回答下面是一群大学生在狂欢啊

知乎用户 Mitsubishispiral​ 发表

一个不知道来源的消息就让防疫爱好者开始集体狂欢了。我就奇怪了,新闻里天天都报霍普金斯的数据,儿童八成后遗症这么劲爆的新闻能漏过了??还是说只有香港的小孩体质是特殊??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很多人只有屁股。

知乎用户 皆是凡人 发表

以后要贴新闻来源,网址也附上。

中国人谁也信不过。

知乎用户 意円 发表

好事啊,说明全世界以后除了中国都是废物了,种花家崛起预订

知乎用户 异次元观察者 发表

原来宣传后遗症严重,前两天郑州那边又说没影响,现在又说后遗症很多,这到底听哪个啊

知乎用户 xule11954 发表

有钱人能住大 house,进私立,有家庭医生,多处房产能够快速的自我隔离。

底层 9 菜的子女,一旦感染后产生学习困难的困境后,靠读书实现小阶级跨越的大门就会无情的关闭,只能继续永远的拧一辈子的螺丝。

就是这么现实。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患者为≥18 岁的患者,报告的新冠肺炎后认知症状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并在 RT-PCR 测试确认为有症状的 SARS-CoV-2 感染后持续了三个多月。

如果患者有病理性认知功能减退、创伤性脑损伤或任何其他已知的非新冠肺炎脑病理病史,则排除在外。

最终来自高压氧组的 37 名患者和来自对照组的 36 名患者完成了方案,并被纳入分析。

**高压氧组:**2ATA,加压和减压各 10 分钟,稳压吸纯氧 20 分钟 X3 次,中间间隔吸空气 5 分钟 2 次,总治疗时间 90 分钟,每日 1 次,每周 5 次,共 40 次治疗。

**对照组:**1.03ATA 下面罩呼吸空气 90 分钟。为了做具有更好掩盖性,在治疗的前五分钟内,将压力提高到 1.2ATA,同时伴有循环空气噪声,然后在接下来的五分钟内将减压 (0.4m/min) 至 1.03ATA。每日 1 次,每周 5 次,共 40 次治疗。

高压氧组在整体认知功能、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方面存在显著的改善。

高压氧组在体力或疲劳感、睡眠评分、焦虑评分和疼痛评分方面也有显著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组的灰质脑血流量显著增加,在左侧和右侧边缘上回 (BA40)、左侧扣带前回(BA10/BA32)、右侧顶上小叶(BA7)、左侧辅助运动区(BA6)、左侧海马旁回和右侧脑岛(BA13) 均有显著的改善。

大脑的微观结构显示在左侧额叶中央前回 (BA6) 和右侧额叶中回 (BA10,BA8) 显示出改善。

这是第一个前瞻性、随机、假对照试验,显示出高压氧治疗后的显著改善,超过了新冠肺炎后病情的预期临床恢复病程。我们发现,高压氧可以改善执行功能障碍、精神症状 (抑郁、焦虑和躯体化)、疼痛干扰症状和疲劳。这些变化与脑血流量增加以及与认知和精神角色相关的额叶、顶叶和边缘区域的大脑微结构变化有关。

Becker 等人显示后新冠肺炎状态下的主要认知障碍是执行障碍或脑雾,对职业、心理和功能结果有相当大的影响。在这项研究中,两组人的记忆领域都有改善,这也可能归因于疾病的自然病程。然而,只有在高压氧之后,执行功能和注意力才有所改善。先前的一项研究表明,新冠肺炎术后患者的额叶和颞叶皮质脑血流量减少。因此,高压氧治疗后的改善可能归因于 CBF 和 MD 的增加,表现在与执行功能和注意力相关的 BA10、BA8 和 BA6 区

新冠肺炎后的状况与长期的精神症状有关,包括抑郁、焦虑和躯体化。高压氧可同时改善抑郁和躯体化症状。贝内德蒂等人在新冠肺炎后的患者中发现了焦虑和抑郁之间的强有力的关联,DTI 测量了放射冠上、后、上纵束和扣带中 GM 和 WM 的微观结构。在这项研究中,精神症状的改善也与上放射冠区的微结构改变有关。此外,我们之前研究了儿童期虐待导致的纤维肌痛患者,在这些患者中,高压氧除了在躯体化和抑郁方面有类似的临床改善外,还导致相同脑区的显著代谢改善。精神症状的改善与 MRI 变化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证实了这种疾病的生物学性质和高压氧的影响。

高压氧还改善了疼痛干预。有趣的是,两组的疼痛干预评分在基线时都很高,而严重程度评分不高。无局部炎症或畸形的弥漫性肌肉和关节疼痛是新冠肺炎后的常见症状之一,类似于其他中枢敏化综合征,如纤维肌痛。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善纤维肌痛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先前的研究表明,纤维肌痛与脑岛、海马体、壳核、前额叶和扣带回皮质的脑灌注量减少有关。在目前的研究中,这些区域在高压氧治疗后显示出更高的血流灌注。

在新冠肺炎后的情况下,疲劳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据报道,77% 的研究患者出现了这种症状。高压氧改善了身体限制和体力领域。与之一致的是,Robbins 等人报告说,新冠肺炎后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治疗后疲劳显著改善。高压氧诱导的额叶 MD 改变 (BA 6、8、10) 可能与临床结果有关,因为额叶代谢不足与新冠肺炎患者的疲劳有关。新冠肺炎后疲劳与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许多重叠之处。慢性疲劳综合征和新冠肺炎后症状的共同症状包括疲劳、疼痛、神经认知 / 精神症状、日常活动减少和运动后不适。以前的研究已经证明,高压氧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在降低症状严重程度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效。

新冠肺炎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发病机制包括额叶直接神经元损伤、神经胶质细胞介导的慢性损伤、血栓形成事件介导的缺血事件、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慢性炎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新的高压氧方案可以诱导神经可塑性,改善脑功能,甚至在急性损伤后几个月到几年。这些方案,包括目前研究中使用的方案,利用了所谓的 “高氧 - 缺氧悖论”,即压力和氧气浓度的反复波动诱导了基因表达和代谢途径,这些基因和代谢途径对于再生至关重要,而不会造成危险的低氧。这些途径可以调节免疫系统,促进血管生成,恢复线粒体功能,并诱导受损脑组织的神经再生。这些影响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解释当前研究中发现的有益效果。

这项研究的主要优势是假方案,该方案被发现有效地使参与者不知晓自身处于哪个治疗组。虽然这项研究提出了先进的成像方法和全脑研究方法,这些方法与临床结果相关,但研究有几个局限性。样本量相对较小。更大规模的队列研究可能会确定哪些患者可以从治疗中受益最多。高压氧协议包括 40 次治疗。然而,获得最大治疗效果的最佳疗程数量尚未确定。最后,在最后一次高压氧治疗后 1-3 周收集结果,长期结果仍有待收集。

综上所述,高压氧治疗能改善新冠肺炎后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精神症状 (抑郁、焦虑、躯体化)、疼痛干扰症状和疲劳。这种有益的效果可以归因于与认知和情感角色相关的区域增加的大脑灌注量和神经可塑性。

知乎用户 凯信生物科技 发表

以下新冠后遗症,除了咳嗽我全都出现过。可我从来没有感染过新冠啊。

最多兒童面對的後遺症(50.8%)是記憶力和注意力問題(亦稱「腦霧」)、其次是極度疲勞(31.7%)、失眠(28.3%)、極度疲倦(26.7%)、食慾不振(25.8%)、咳嗽(23.3%)等

知乎用户 真理之门 发表

如何看待?普大喜奔啊!

纵观国际形势,再过三十年,满世界除了中国大陆外,非死即残,再也找不到正常人了,真让人期待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虽然不人道,但我得说,挺好。

据说人是矛盾的复合体

所以一方面说灭活病毒做成的疫苗会导致死人的同时一方面说活病毒就是个大流感要躺平。

所以一方面赞美欧美老百姓有不做核酸的自由同时一方面赞美欧美的领导层三天两检得了新冠及时隔离防疫做得好。

所以一方面说中国核酸检测捅喉咙是不人道的同时一方面说欧美新冠死得都是老人,可以借此减轻财政负担多民生。

所以你问如何看,当然是带着嘲讽的心情看。“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真是踏玛人生的公理,尽管它在真正热爱这片土地的人群中,并非那么正确。

确实人是矛盾的集合体,但有些矛盾的出现,并不是因为他披了张人皮还被称之为人。

知乎用户 yakin zheng​ 发表

前几天香港宣布正式躺平时候欢呼雀跃的那帮人呢?

知乎用户 朝抚菊暮采薇 发表

我记得之前看到一个数据说美国得长新冠的比例大概是 14%。可能不准,毕竟 cdc 都不统计了,但相比香港这个将近 80% 还是差距太大了。有个阴谋论的想法,这个新冠病毒确实是美国人研究出来专门针对中国或者东亚人种的生物武器,只不过当时研究并没有完成,就匆匆的拿出来使用了。我国高层是知道这个事情的严重性的,所以从一开始就严防死守。如果我国像美国一样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然后其中 80% 有长新冠丧失劳动能力,你想想那将是个什么场景。

知乎用户 苍天饶过谁 发表

请问样本数量是多少?

知乎用户 幕后 发表

怎么只有 8 成 不是 12 成吗

知乎用户 当里个当 发表

120 人中的 80%?这个样本可真够大的。

知乎用户 匿名 发表

开学的后遗症更大,轻则哭闹,重则装病逃学

知乎用户 陆尘 发表

120 位样本~

知乎用户 球形闪电 发表

記憶力和注意力問題(亦稱「腦霧」)、其次是極度疲勞(31.7%)、失眠(28.3%)、極度疲倦(26.7%)、食慾不振(25.8%)、咳嗽(23.3%)

这不就是我的日常问题吗。。。

知乎用户 感恩 发表

小孩头疼脑热来逃避学习太正常了。

80% 太高了,有摸鱼的嫌疑。

我看了各个国家的情况,觉得 5%-8% 差不多比较真实。

看看香港的舆论,也不可能有 80%,毕竟香港人也是 “人”,如果 80% 孩子有问题那家长还是能发出音量的。

如果是 8% 有后遗症,那么发的声音都被 92% 没事的人淹没了,是挺可能的情况。

当然即使 8% 如果持续积累数量,那早晚也能到总人口的 20%,估计那时候国外也应该有正常人类的声音发出来了。

知乎用户 王宇​ 发表

话说接种疫苗也没法预防新冠 而且还没法预防后遗症 这也是接种了个寂寞

知乎用户 琛公子 发表

看标题:大单哦

看内容:切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整个样本只有 120 人

不了解做这个提问而不贴上所有信息的你是什么出发点。

首先有后遗症是很严重的,就算不是 80%,真实比例是 8% 或者 0.8% 都要引起重视,毕竟是儿童

生完病之后都会有点时间出现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身体机能下降的问题,不否认新冠的未知性,支持国家的 FY 政策。

知乎用户 儿科张医生​​ 发表

目前所述后遗症状,跟失眠的后遗症很像。

失眠,注意力不能集中,食欲不振,疲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摆渡 发表

一声叹息。

你应该反思一下,考不上清华是不是因为新冠后遗症导致你:難集中精神學習。

新冠后遗症是微量病毒永久在你的大脑里,无法清除,形成脑雾,伴随你一生。

你今年考不上清华,一辈子也考不上清华。

一声叹息!

知乎用户 德式猪肘 发表

【CDC:全球 “新冠孤儿” 超过千万 关注新冠儿童后遗症 - 哔哩哔哩】 https://b23.tv/fIR9id3

可以看看波士顿圆脸的一个视频,香港这个新冠后遗症定义跟世界上普遍定义的那个新冠后遗症,他的意思还不太一样,不过新冠后遗症看来确实还是比较危险,对儿童危害比成年人更甚

知乎用户 无名之辈 发表

这大概属于一国两制的制度优越性吧,没关系,有香港做样板 我们可以更好的摸着石头过河 ,至于那些无辜的孩子 ,只能感叹一句 这才叫真正输在了起跑线上

知乎用户 北宫伯玉 发表

10 月 10 号的问题,底下回答大都是冷嘲热讽。已加入合订本。

知乎用户 徒然草​ 发表

是这样的,新冠后遗症非常影响学习生活,得上之后很难集中注意力。要想孩子有个好未来一定从小就要注意防护。

我小时候就是多动症把我害了,害得我后来没考上清华。

知乎用户 0101 发表

后遗症咋了,今年新冠去世的一万人再也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还不是依然有人鼓吹共存?

知乎用户 Killer Wales 发表

我认为这个调查缺少一个对照组,即没得新冠的儿童有这些症状的有多少比例?

香港经历长时间的网课和社会防疫隔离措施,到现在中小学仍然是半天上课,这些因素对孩童的影响是普遍的,所以调查中出现的各种症状,到底是新冠引发的还是其他因素引发的?

没有对照组,就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知乎用户 众香主人​ 发表

想写些政治不正确的话,我在国外的亲戚中奖完了没啥事啊,我舅妈身体平时也不是很好。

知乎用户 songfly 发表

怎么看待?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清零啊!

知乎用户 来辣 发表

这种民调一看就不准确,里面很多选项都是模棱两可而且有诱导性。

比如 :

你最近有没有感觉容易疲劳

你最近有没有感觉注意力不集中

你最近有没有感觉睡眠不好

你最近有没有感觉记忆力不好

这种问题都是给小孩子学习不用功找借口的,基本没有小孩子会拒绝。

所以这份调查看看就好,没什么参考价值

知乎用户 学习使我快乐 发表

欢迎来看我有一个朋友系列讲座

知乎用户 旺财一条 发表

的确… 香港水深火热…

知乎用户 香江一叶舟​ 发表

张口就来

知乎用户 lanchery​ 发表

和国家政策相悖的新闻都没有好下场。现在蹦哒的欢的也不过夜壶放床下的下场,当然那种随时可以无耻转型的除外

知乎用户 欧阳 发表

最后一 dai 了属于是

知乎用户 Benjamin 发表

有个疑问,如果周围人都得了,自己这样躲着该怎么活着?

知乎用户 D 一点 发表

贵州车祸了解一下

知乎用户 ndewj​ 发表

我高三的时候有一次得了严重感冒,引发的鼻炎一直到八年后的现在都没好,八年来晚上睡觉都必须右侧卧,平躺或者左侧卧鼻子必堵。能不能把感冒清零一下?

大学的时候食堂不干净,吃了三年拉了三年肚子,到现在研三了,吃什么都消化不好,能不能把全国的大学食堂餐具卫生都彻底检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希望在香港的中国人没事

知乎用户 信仰当空 发表

新冠的危害真的比食品添加剂大。

我真不是洗海天。

知乎用户 博涵 - aerofloyd 发表

什么时候出个上海的报告?

知乎用户 展眉如初 发表

知乎用户 Hanniel 发表

瞎扯淡,台湾人,新加坡人怎么没有? 应该是香港搞封锁把孩子脑子封傻了,不信测测大陆的孩子,保证更严重

知乎用户 老夫赢政 发表

不怕啊,来大陆读个 985 吧。无论如何也是比我们江苏人高贵的呢

知乎用户 机智如我 发表

知乎用户 长衫立饮者 发表

什么样的锅什么样的民,什么样的民,什么样的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喊放开躺平的来看下。

知乎用户 王先生 发表

现在国内做核酸检测很方便,也不会要求你一定要天天做,走在路上或者逛商场时,看到没什么人排队,就可以做了,在国企上班的更是经常安排统一检测。不扰民是动态清零的要求,目前基本能做到。其实这就是个抽样调查,结合大数据,能第一时间控制传播源,也就是中医的最高境界:治未病。现在全国大多数地区都是安全的,生产和生活两不误。外国所谓的不防控只是自欺欺人,口罩一样要戴,疫苗一样要打,核酸一样要测,新冠一样会得,一个都不能少 [捂脸]

知乎用户 欧伟强 发表

如果消息属实,无论如何,孩子都太可怜了。

分析、嘲讽、坚持躺平(爆锤丫狗头)的人都已经很多了,我就不多说了,希望疫情早点结束。

知乎用户 加菲喵 发表

看着真累,在大陆社交平台可不可以用简体??

知乎用户 钟华 发表

如何看待上海近百万确诊治愈人员继续生龙活虎生活和工作?

知乎用户 商淌 发表

我刚得了流感,体验非常差,家里两娃,父亲心脏有毛病,母亲常年体弱,我是坚决不同意共存,为了反对共存我可以以命相搏。

知乎用户 暗涌 发表

下周去香港问问看,我估计是假消息

知乎用户 许啸焘 发表

有没有可能类似于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本来就有?

知乎用户 刀塔 2 统帅 7 选手 发表

想知道这个新冠后遗症证据在哪里,之前讨论的疫苗后遗症又是真是假呢?

知乎用户 黑色毛线头 发表

近年来整个教育体系针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明显的在不断提升。

联想到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以及由此而来的后遗症。

可以想象,未来 5 年 10 年 20 后。我们 00 后,10 后,甚至 20 后在全球一体化的竞争和比拼中肯定能够取得更多的优势。

道理太简单不过了。

抛开教育优势,就因为我们疫情防控更好,感染人数更少,中药介入 + 疫苗接种后遗症更少。我们的孩子光身体和体能就能好出一大截。和国外的孩子比起来岂不是更优秀更强壮。

中华复兴指日可待!

知乎用户 君子连 发表

假新闻!!

下一个!!

知乎用户 坦克 发表

内地动不动就停课上网课的估计比这个好不到哪去,人家起码能正常上学。

知乎用户 nanami​ 发表

放心不会有后遗症,我今年十四,之前得过新冠,现在完全没有感受到有什么后遗症

知乎用户 Yierf 发表

香港是个自成一体的经济体,与大陆隔离。

何况香港医疗基础还不错,出不了大乱子。

再者,吃大陆喝大陆这么多年,该做点贡献了。

这么好的先天条件,不做试验田简直浪费。

很好很好。

知乎用户 谁说不是呢 发表

你们信吗,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建議給香港民眾建功德祠。

感謝香港民眾幾十年如一日為內地提供對照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 以后考砸了就有借口咯

知乎用户 Wtz 发表

这里的人对于新冠并没有很在意,身边的朋友孩子很多都得了,大多两天都好了,后遗症没听说。

可能因为身边的朋友都不是基层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现在后遗症很严重影响儿童也确实是很揪心的问题;

但看看现在国外共存,香港特区共存;

除非全世界一起清零,否则永远都无法清零;

共存是迟早的事情。

毕竟人类历史上,就没有哪个病毒被人类人为的人为的打败过。

世界大难题。

知乎用户 美少女壮士 发表

不能避免的事情,没必要讨论。

就像非洲因为疟疾出现大量镰刀性贫血。那边艾滋超过五成,但又不影响生育,再过几十年,没准都要自然筛选出出现艾滋免疫个体了

知乎用户 苏往 发表

意思是在等 20 年,北美南美欧洲大洋洲非洲南亚东亚除了中国,基本上都是残疾人了吗,那我乖乖的等在封控 20 年以后去加拿大帮助那群残疾人吧,再封 20 年到时候俺们就可以成为唯一一个明灯

知乎用户 桃花切 发表

这位提问的兄弟是职业的,我们玩不过

知乎用户 理塘丁真 发表

话又说过来,

国外疫情更严重,

有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啊,

知乎用户 无题 发表

那逆行的两成,可能很刺眼

知乎用户 蒲团人 发表

不利于共存的话不要讲

知乎用户 淘宝蚂蚁 发表

开弓没有回头箭,没的选了,新一波要开始了,成为新的样本

知乎用户 乐子人 发表

自己 7 月得了新冠,带薪休病假一周,病好后其实我也不太想回去工作,想在家歇。这算后遗症吗?在线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国内共存派还不快去香港?

知乎用户 Gaarmat​ 发表

心都碎了!很难想象香港身为中国的特区为什么会走向像西方国家一样的躺平道路,港府这样真是贻害无穷!

我和我老公就在墨尔本,墨尔本是早就躺平了,鬼佬们是普遍不在乎什么老人小孩的,每天新增几百上千的情况下依旧不戴口罩带全家去 Victoria Mart 逛,那种人挤人的地方反正我是真的不敢去!我家小孩去上学我都让他们戴好口罩他们还不高兴,为了他们着想他们还觉得丢人说学校都没人关心新冠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身边做小生意的朋友们也表示虽然生意早就恢复了正常,但是工人工资涨得比通胀还快,中餐馆洗碗的都能拿三四十一个小时!这不是扯淡吗!这样下去小餐馆们怎么活澳洲政府是真的不在乎!上周我在上海的表姐说是密接七天隔离,昨天才回来跟我说想移民去澳洲,我就很不理解澳洲这样有什么好的!我都巴不得维州政府能好好下狠心把全城向咱现在郑州一样狠狠封他几天,早就没这些事了!

知乎用户 大妹妹墨墨 发表

有什么好惊讶的,这些症状感冒也有。

@fred

知乎用户 犹格​ 发表

您看到多少香港人拖家带口移居大陆呢? 新冠那么可怕,他们为什么不往大陆跑啊?

知乎用户 zzzz 发表

如果是假的,我希望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我希望超级加倍!

知乎用户 Mylady 发表

那么我们之后怎么做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到是问卷调查,这问题就可以过了。

岗位高级一点的同学应该都知道问卷设计水平,比如有没有验证题目,分发人群,目标人群有没有一段稳定的时间回答问卷,都会对结果有实质上的影响。

知乎用户 知乎用 发表

可怕,小孩子都极度疲劳跟失眠。。。

知乎用户 风车皇 发表

警钟从来不是最近才响起,就是有选择听不见和从不听的人宣告一片祥和

知乎用户 Babiesplus 宝贝家 发表

之前写过,大陆的老年人口基数,医疗资源占比,以及传统道德价值观,如果共存,足以拖垮这个社会。共存,也许在西方发达的国家可行,可是我们真不行,不要以为人人都有肉糜可食!今日我们处于困难期,尚可温饱渡困,如社会动乱,吃一顿饱饭都是奢侈,人无饥时,讲起道理来,头头是道,真要饿上 7 天,十之八九,天大骨气卖了也要换一碗小米粥……

知乎用户 麦子 发表

可不要到时又让大陆去给这群白眼狼擦屁股 大陆大白们还要被这群人嫌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针对黄种人的种族清洗,太恐怖了

知乎用户 天耐美 发表

放开是大势所趋,是港府英明决策,我劝这些香港儿童不要逆行。

知乎用户 小黑 发表

那些说没见过新冠后遗症的人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来未来诺奖将会是中国人的天下。

知乎用户 生徒会长 发表

娃有个线上的外教,在宝岛当老师,两个月前有一次跟我商量取消了一次课,因为她同事得新冠了,她要帮忙代课。上周又跟我商量取消课,因为她也得新冠了,让我感觉中招的几率不是一般的大啊!希望她能尽快好起来,到时候问问她感觉如何。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物理层面上要一国两智了吗?

知乎用户 方方正正蓝表哥​ 发表

不利于共存的话,不要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没事的,只是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号流感

知乎用户 我孙子肖氚 发表

求锤得锤 好啊

知乎用户 哈哈 发表

那我的评价就是相信祖国!用铁拳粉碎 xg 的摆烂措施!✊

知乎用户 webinar 发表

反复长期 “接触” 病毒会让免疫系统部分异常。表现就是后遗症。

怎么应对?在儿童生活的环境中,高频率用点燃的苍术进行烟雾消杀病毒,经常清洗空调。

给小孩按摩太阳穴,额头,脑后的风池风谷穴,虎口穴,迎香穴。

知乎用户 刘纪庆 发表

一声叹息

情况可能比大家想的还复杂.

知乎用户 小明 发表

我感冒输三天液就不输了,因为继续输也没变化还是咳嗽乏力关节痛鼻塞流鼻涕。

知乎用户 咆哮的赞歌 发表

我朋友经常跟我吐槽他家娃学业一问三不知,老师教什么都记不住,丢三落四。吃饭困难户,最爱躺沙发看电视不想动。叫写作业或者做家务就喊累,一副极其困倦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新冠无症状感染导致的长期后遗症…

知乎用户 毛豆​ 发表

知乎用户 单车周边新号 发表

八成是清零派自编自导的假数据

知乎用户 一鲸落万物生​ 发表

就没有仔细看数据吗?120 名学生家长。原来香港小朋友那么少啊?是我孤陋寡闻了。[飙泪笑] 跟上次那位 7 个病例写篇论文得个结论的某外国砖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飙泪笑][飙泪笑]

知乎用户 今年四十明年三八 发表

这事要听专业人员的看法

知乎用户 ThinkCat 发表

1. 红色 ngo 存在的可能性,比如威尔逊爱德华兹在平行宇宙中存在。

2. 需要研究和对比一下失业和经济下滑引起的人口死亡,饿死的人一样不会说话,再得出有轨电车难题的答案。

3. 医疗体系改革仍然停滞 (没有推动力,护士等工种待遇很差)。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吃草。长期来看不可持续,居民医疗成本会进一步上升,而动态的社会因为加大投入和研发医药可能降低 long covid 的危害。

4. 在没有居民经济救助计划的情况下,1-9 月财政赤字达 7.16 万亿,达去年的三倍,同期政府收入仅为 15.3 万亿。

5. 更强化的卡夫卡式的社会带来长期影响仍需评估(比如郑州 fsk 事件),可能比 covid 更严重,当然五千年的文化惯性大把人不会在意。

知乎用户 666 玉洁 发表

那还 0+3 干嘛?应该同步大陆的防疫啊。还有为什么你们香港没有书记?我不服。强烈建议国家派香港市委书记就任。

知乎用户 麦田里的守望者 发表

想象一下,假如,我是说假如啊,灭活疫苗也会带来类似的 “后遗症”,那咱们何去何从呢?

知乎用户 不悔 发表

很简单 因为没有新冠来之前 孩子都是健康活泼,从来没有听过什么记忆力下降,抑郁等各种问题。

什么也有,不可能,如果可能的话,也一定找不到病因。

现在有了新冠,终于可以把以前这些找不到病因的各种问题都甩给新冠了。

没有新冠之前 老人都是长生不死的,什么心脏病 高血压 糖尿病 都不会死人的。新冠一来,都死了,新冠罪大恶极。

新冠:后遗症王,我当定了。

知乎用户 大鼎 - 亓 发表

没关系的,管轶已经到上海任职了。

知乎用户 wuluxiao 发表

无所谓。

我只关心 edg 的 scout 得了新冠会不会影响他在比赛中发挥。

知乎用户 lanfear 发表

首当其冲

很多人还以为是褒义词

开窗户放空气

但也容易风大把窗户吹坏了

知乎用户 一个小透明 发表

快! 快! 现在挽救还来得及。快把香港封了。

知乎用户 大明白 发表

无论好与坏,都是他们应得的。求锤得锤又何怨。

知乎用户 李世明 发表

湾湾孩子都走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网传河南富士康两万人员感染?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知乎用户 删除用户 发表 这么大的事,连个热搜都没有。。。 这么多人徒步回家。。。 根据白 cloth 事件,村镇 bank 事件。。。 根据惯例,我认为属实,没有夸大,并且大概率更严重。。。 知乎用户 不会 发表 现在有些人可真坏啊?一天 …

新冠病毒有哪些经过证实大量存在的后遗症?

知乎用户 Nana 发表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新冠后遗症历程.. 还未完全痊愈 我在 1/3/2022 确诊了新冠,坐标米国,那段时间大家也知道奥密克戎爆发,基本身边人无一幸免。背景是我已经注射过两针辉瑞疫苗,所以一开始确诊的时 …

说说我是如何解读新冠后遗症的新闻与研究

点击蓝字关注,时常点在看防失联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与单位 1. 注意研究方法与定义 网上经常能看到各种新冠“后遗症”骇人听闻的描述,比如说百分之多少的人受后遗症之苦,生活不能自理。一些研究在网上的转述也很吓人,如XX研究显示康复以后死 …

奥密克戎到底有没有后遗症,实际情况是啥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坐标欧洲,正在感染中,占个坑等等看 好了之后有什么变化。 我本人 32 岁,有记忆以来第一次得流感(假设它是流感。3 针辉瑞完成后 3 个月从家属那里感染,目前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鼻塞咳嗽嗓子疼以及略略发烧。家属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