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担忧地方债务,直接免债了不就行了吗?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戴宁马 发表

简化说一下吧。

上古没有钱的时候,大家是以物易物,比如你的羊换我的丝。

但是发现了个问题,有丝的不一定要羊,他可能要棉,有棉的也可能要蜂蜜,有蜂蜜的才要羊。那有羊的为了拿到丝,得先换蜂蜜,再换棉,再换丝,这就相当麻烦。

于是后来大家就发现,有的东西大家都喜欢也都认,可以用来当做中间品,兑换别的东西。比如贝壳,比如布,比如金银。于是这种大家都认同价值的中间品,就成为了最早的货币。

以黄金举例,黄金相对于其他产品一直稀缺,价值也比较稳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基本是所有文明都接受的货币。

但是用黄金当货币有个问题,黄金太少了,而人类随着生产的东西越来越多,交换需求也越来越大,有限的黄金不能满足更大的交换需求,所以如果一直用黄金当货币,那就会黄金的价值越来越高,那大家就趋向于不用黄金交易而是把它囤起来,交易变得更加困难。所以更廉价的银和铜成了货币的主流。

但是到了近现代社会,生产力的爆炸性发展,产品的种类和产量极大增加,交易需求使得银和铜都不够用了。那就需要更易得的货币来支持交易需求。于是信用货币诞生了。(不要杠,简化版。)

金、银、铜的价值是依靠它本身的商品价值来背书的,即就算发行金、银、铜的机构灭亡了,它们本身的价值依然存在。但是缺点就是数量有限,不够用。

信用货币则是本身不存在价值,依靠发行它的机构的信用为货币价值背书。比如古代某些公司或者大商号发的票据,承诺见票即兑多少多少金银铜货币。只要大家信任它的信用,那么这种票据就可以当钱用。拿着这种票据,可以理解为这是这个企业给你打的欠条,欠票据持有人多少多少真金白银

但是,绝大多数人需要真金白银吗?其实不需要。只要保证我能换到相应价值的产品,票据比真金白银方便多了。那么只要票据信用够硬,那么不需要真金白银也可以发行。这就是现代法币

但是,即使是现代法币,也不是说发就发,也得有信用抵押作为价值的背书,否则那就是金圆券和津巴布韦币的下场。那发币需要什么抵押呢?

要么是真金白银,比如以前的美金,就保证 35 美金可以兑换一盎司黄金,那么 35 美金的票面价值受一盎司黄金的价值背书。

要么是大家都必须的商品,比如过去的边区票什么的,就是可以兑换一定粮和布。

到了现代黄金、粮和布用来发币都不够用了,那就是纯信用货币:

- 用大家接受的国际货币来发币,比如人民币过去的发币机制就是用外贸或者投资收到的美元来发币,那么增发人民币的信用就受对应的美元外汇储备背书。

- 用债务发币,就跟我上面说的企业票据一样。打个比方,政府发行国债,用它作为抵押向银行担保发币,银行按照政府国债数额发行相应数额人民币,然后这些人民币又以贷款形式发给市场(即企业用债务抵押获取这些人民币)。这种发币有个好处是虽然没有真金白银抵押,但是可以根据市场流通需要,通过债务管理增发或者注销。

具体的机制说起来就复杂了,但是根本意思应该懂了:现代货币本身并没有价值,需要有相应的价值背书,才能用于流通。简单归纳就是,每一块钱的产生,对应的是一块钱债务的产生;每一块钱的消失,对应的是一块钱债务的消灭。

那么,按照问主的问题,地方债直接免债,这些债务是没了,但是对应这些债务的货币,可还在市场上流通呐。前面说了,货币的流通价值是通过债务信用背书的,现在背书的债务信用少了,货币却没少,那货币的流通价值就被稀释了。简单来说,本来是一万的债背书一万的货币,现在你莫名其妙免掉两千的债,货币却还是一万,那就成了八千的债背书一万的货币了。那这一万的货币的购买力,就从过去的一万变成了过去的八千。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过去生产了一万的货,换了一万的钱,结果一下子这一万的钱只能买八千的货了。

关键是,真正的损失还不止这些。信用货币的关键是信用,你用债务发币,就是用你的信用担保还债。现在你直接耍赖说我这钱就是白印的了,大家还信你么?大家如果不信了,你发的币就成废纸了。具体请参考金圆券和津巴布韦币。

所以请记住,真理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知乎用户 江先生​ 发表

地方债务 2021 年 12 月底有 304700 亿元。

这么多债务是你谁一句话就能免的吗?而这些钱你觉得哪来的?总不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吧,很多都是个人、公司的存款,然后银行贷给地方,你如果免了就意味着这些人的存款没了,你觉得可以吗?

如果你说的是央行印钱,中国 2022 年 M1 才 60 万亿左右你一下放出 30 万亿人民币,人民币直接崩了,更何况央行印钱本质来自于贷款和外汇结算

知乎用户 叶赫乎 发表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印钞机其实是印不出来财富的?

知乎用户 大唐国子监祭酒 发表

打个比方吧:

我累死累活一年攒了 10 万,你去银行贷了 300 万,银行把你的债务免了。

我看着不眼红?累死累活的,我不干了。去三和躺着去。

再打个比方吧:

这次是我贷了 300 万,银行突然把我的债务给免了。300 万啊,这种好处,那我还上什么班,不上班了,就去贷款,等着以后再有这种好事。

说什么货币到时候货币没信用就是扯淡。你把外币一封,金圆券你不用也得用。

直接免除债务,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

一,滋生不公平,打击其它生产信心。

二,变相鼓吹投机,打击生产信心。

如果屯郁金香就能发家致富,那我为什么要辛辛苦苦的种田?你当我傻吗?大家都在种郁金香,你一个人种粮食,你这不是等着别人来抢吗?

开个工厂,十来年累死累活还不如卖一套房。搁你身上,你会怎么选?

道理都是类似的。

知乎用户 十一狼 发表

是可以。

按商业逻辑去思考,把地方 zf 想成一个企业。

那就是走破产流程。

zf 宣布财政破产,然后债务重组。

央行接管,重新找债权人洗牌,重置资产和税收。

再注资,发新债,压缩地方行政开支,减少人力成本,新项目投入。

这样就可以减负地方债

是可行。

但是!

国情不允许。

地方没有税收自主权。

主要税收都是归国税的,也就是都是中央的。

同时地方还要完成 gdp 任务。

要发展还要开基建金手指。

没钱,那只能卖地和举债。

一个地方 zf,这么庞大的公务员机构 + 事业编制机构。

光人力成本就入不敷出了。

还不能裁员,不能缩编。

要解决财政问题只能卖地和发债了。

现在发债也有规模限制。

其实你要免除这些债务也不是不行,上面牵头,各大银行都是国企,没什么不可以的。

对银行来说,上级单位允许这些地方债做坏账处理,

就是一个行政命令的事情,并不难办。

只要央行肯兜底。

不要说央行兜底坏账,你财政部发几个地方扶持专款。

也都解决了。

所以地方债不是太大的问题。

其实无论地方债还是中央的国债,都不是问题。

一个 960w 平方公里的国度,一个有 14 亿人的市场。

那些债就是个 p!

你只要保持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正向的。

自然会有经济发展,人口财富增加来带动消费,投资的增长,进而消耗这些债务。

以我国的国情,考虑的不是什么债务规模,而是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

你要是搞倒退,搞各种发展限制。

那就会恶循环了。

那就是地方一堆债,中央财政也没钱。只能靠央行印钞。印钞也不是刺激经济,成了大家来空转还债。

导致的就是收入不增加,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资减少,消费不振。

这就是经济停滞或者倒退带来的恶循环。

知乎用户 爱国红小将 发表

前年为这个事上面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有一派提议政府不再借债度日,需要多少钱银行就印多少。他们可能觉得反正欠的钱也没打算还,何必挂着帐多此一举,还难看。被中国人民银行拒绝了,并且把这件事捅出来,上了头条我看到新闻才知道

当然捅出来上了头条,民怨很大,这事就作罢了

理想状态下这样确实没什么区别也没什么坏处,如果中央对地方控制支出的好的话,还有好处,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但是几十年的生活经验,以我对这片土地的了解,你还是祈祷对他们多一分限制,你才能活的多一分轻松

不管怎么样现在借债度日,他们还是要走各种流程审批,不管是不是走过场那也得留下各种档案记录,编故事你也得好好编一编。如果完全没有限制,需要多少就印多少,你手里的钱应该很快直逼金圆券。到时候每天都会有一万个正当大义的理由增加各种开支

知乎用户 Skyline​ 发表

本来只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咬咬牙还能挺过去。

题主这一下直接给人民币信誉干破产了呀,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凭空出现 30 万亿无资产担保的负债(目前央行总资产也就 30 多万亿),这价值直接减半了呀。。。

知乎用户 挖卡哇贝 发表

你印钱,印的多了,钱就不值钱了,

就像国民党的金圆券,印到最后一百万一张的都出来了。

但是你说对了,我要印钱,但钱又不能多怎么办?

简单,一边印,一边消灭就可以,完美!

你问怎么消灭?

简单不?

知乎用户 mast 发表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事实上地方上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债务危机,因为地方政府的的确确可以免债。

因为银行是国家的,政府也是国家的,真正危机到来的时候,为了防止系统性风险,银行是一定会想办法展期免息甚至免债的。

至于谁来承担这个费用,可能是未来的人,也可能是十年前按银行利息把钱存在银行而不买房的人

知乎用户 乱舞冬夏 发表

当初国民党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有了通货大膨胀。不熟悉历史的可以大致了解一下。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1935 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制度。1939 年以前,通货膨胀速度较为缓慢。物价上升指数还未超过法币增发指数。如以 1937 年 6 月为 1,到 1939 年 12 月,法币发行指数为 3.04,而物价指数重庆为 1.77。

②1940 年起进入恶性通货膨胀阶段,物价上升指数超过通货增发指数。到抗日战争结束的 1945 年 8 月,法币发行指数为 394.84, 同期重庆物价指数为 1795.00。

③1947 年起法币进入崩溃阶段。该年 7 月, 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共、反人民内战,军费支出浩繁, 黄金外汇大量消耗, 法币发行如脱缰野马。到 1948 年 8 月 19 日, 法币发行额累计为 663694.6 亿元,发行指数为 470705.39, 而同期上海物价指数为 5714270.30。法币崩溃,改发金圆券。每 300 万元法币兑换金圆券 1 元。

④新发行的金圆券很快就告崩溃,1948 年 8 月到 1949 年 5 月上海解放,短短 10 个月中,金圆券发行额为 679459 亿元, 发行指数为 307124.3, 同期上海物价指数达 6441361.5。如果把法币和金圆券合计, 则自 1937 年 6 月到 1949 年 5 月,货币发行指数为 144565531914.9(即 1400 多亿倍),同期上海物价指数为 36807692307691.3(即 36 万多亿倍)。

经济不像电脑游戏,借钱也不是后台改几个数据,当账面数据平了就把债平了。钱的购买力是建立在价值上的,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字。

地方债务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政府赤字也再正常不过。

某西方大国的赤字,借新还旧,只增不减,赤字永远也平不了。不一样的该干嘛干嘛。

另外,债务也是一种信用关系。可以借新还旧,但不能赖账。

如果一个人赖账,你可能不会和他交往。如果一个机构赖账,什么结果不用多说。

知乎用户 幻十郎 发表

免债的本质是人民买单,不过你这个想法其实不新鲜。

因为某些地区一直都是每年用贷款发工资,银行再每年以清理不良贷款的名义免债。

知乎用户 五个橘核​​ 发表

你免掉多少比例的债,你手里的货币就贬值多少。

知乎用户 无名氏 发表

如果钱是白来的,花钱的人糟蹋起钱来,更不会心疼了。

知乎用户 TOM DIG 发表

免了,那明天你干活也不给你钱你愿意吗?这不是假设,只要把这些债务免了,最后肯定到你头上。

截止 21 年地方债 30 万亿,平均到每个人头上 2.1 万,扣除等月收入不足 1K 无偿还能力的人,每个人立马翻倍到 4 万。

如果真免了大体就这样,关系户的工程钱拿不到了,二包、三包头就拿不到钱,农民工拿不到钱、欠的货款给不了,拿不到钱就消费不了,不管你哪个行业,最终都会传导到你这个角落。还有些欠银行钱不给了,那更直接,你存银行钱就没有了。

拖着不还顶多就是利息多点,慢慢多发点钱也就换上了,顶多通胀严重个几年,直接赖账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直接 GG

知乎用户 大石斑亲鳕鱼 发表

镜像问题。

假如美国一口气 “印钞”28 万亿,把欠的债都还了,会发生什么?

知乎用户 陈老师的忠实粉丝​ 发表

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注入资金

那么中央银行是否有那么多钱,承担这个债务呢?

多患寡而患不均

地方的债务中央承担

那么中央要是亏损了,谁承担?

财政支出每年都是有预算

比如多少钱是军费,多少钱民生,多少钱是基建

还有公务员工资养老金等等乱七八糟一大堆

你这边支出了,去承担地方债务

那么别的地方就得削减开支。

打个比方,你是一个北京公务员

上头说要给地方承担债务,所以要减你工资。

你日后每个月工资扣一半

还有以领养老金的老人说要给地方承担债务,所以你的养老金以后也扣一半。

你要是公务员或者老人,你乐意不?

知乎用户 齐本安之怒​ 发表

这思路,叹为观止

知乎用户 水月轩 77 发表

泻药 我…… 惊呆了 债务是链条 你切断了一环上游是银行和各级投资者 银行自不必说 金融稳定基石 各级投资者背后势力万千………

下一次地方发债 有人敢买?

知乎用户 清风一缕浮萍远 发表

理论上不可以实际上很难行。

因为这里面涉及一个情况就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都是借银行的钱,而银行自身是没有钱的它所有的钱都是来自储户的存款或者理财。

所以如果地方债务直接被免除,那银行那什么还储户的存款?

当然储户的存款倒是无所谓真正的重点是储户的存款并不是大头,就你那一块两毛五的钢镚有啥用?那种身价数十亿上百亿的顶级富翁他们的财产一般除了自身的公司外有很大一部分是进行投资而这些投资里地方债款和国家债款一直是首选。

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免除的话那直接免除房贷不是更省事?只要国家敢免我才房子一定会瞬间卖疯了。

知乎用户 h 汉唐气象 发表

可以啊,而且苦主一点办法也没有。不过呢,下次再想借钱,可就难了

知乎用户 1P 和 1N 发表

因为债务就是货币。

债务没有了,就要注销相应的货币。

不然就是无锚发行货币了。

知乎用户 陈达 发表

债务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手段,其本质却没有被真正理解。
首先理解什么是金融,在生产过程中,各个主体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常常不能相互匹配,这是一个常态,而金融手段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叫成本和收益不能相互匹配?

比如一个有能力的创业者,假设他的能力能发挥,他可以创建一家大企业,但他没有钱,即他承担不起风险,未来都是不确定的,一旦他遭遇风险,他马上家破人亡,那理性选择他绝对不会去创业,社会也没有得到这家潜在企业的收益。他就属于高能力 + 低风险承受力。
而各种投资机构和银行,属于有钱但没有能将钱用在刀刃上的人,钱拿着不知道怎么用,无法创造利润。这就是低能力 + 高风险承受力。

所以,金融就是一种合适的分配制度,将创业者和投资机构沟通起来,结合在一起,优缺点互补,使能力和风险承受力正确匹配,潜在利益才能被充分发掘出来。即是常说的解耦。
所以说金融决定生产力下限,科技决定生产力上限。金融像生产机器中的润滑油,生产力到底有多少,机器结构已经物理上确定了一个上限,没有润滑油,生产力发挥不出来,下限被金融所决定。

另外补充解释什么叫风险承受力。一个人的资金量是有限的,资金量可以无限向上波动,但不能无限向下波动,这个不对称的特性导致资金一旦波动到 0,这个人就必须退出市场,就丧失了再次参加波动的机会,所以无论如何,一个人必须避免退出市场,不可能无视风险。这点原因是解决能力和风险承受力匹配的必要性。不然即使能力和风险不匹配,顶多运转效率不高,并没有足够的推动力推动匹配。

例如在赌场中,即使赌客和庄家的胜率各 50%,体现绝对的公平,但由于赌客资金量相对于赌场来说有限,只要赌客持续不离场,在收益和亏损长期随机波动的情况下,浮动盈亏在 0 的两侧随机波动,迟早有一天波动到赌客资金为 0,赌客仍然必定输光。因此概率上来说,仍然没有参与的价值。
再比如,保险为什么是有用的,其本质是将一个巨大的风险平摊成众多小风险。虽然由于客观现实的存在,风险总量不无法改变,但我们通过保险制度使风险被平摊,原本得到了合理分配。原本每个人都有爆仓的可能,现在每个人都不可能爆仓了,任何一个人的底线都不会被击穿,这就是保险的效果。

以上是金融的必要性。匹配制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融资(股权),另一种是间接融资(债务),主要解决的是风险收益整体匹配之后,在两个个体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

有且仅有这两种,为什么?

高风险对应高收益,低风险对应低收益,直接融资实际上是该部分资金承担了整体相应比例的风险,高风险高收益。间接融资没有承担与整体相应的风险,所以低风险低收益,只有利息。这和前面说的风险和能力匹配矛盾吗?不矛盾,因为前面的匹配是整体上匹配了,这里说的是个体。只有直接融资,才在个体层面也形成了匹配,间接融资是个体层面未匹配的。因为前面说的是理想情况,我们已经知道了创业者是有能力的。而现实中,我们并不知道该创业者是真的有能力还是出来骗钱 (笑死)因为他本人也不知道创业是否能够成功。而投资者的钱是实打实的,所以不需要验证。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对创业者能力的判断,选择是否承担起相应风险。即使企业破产,债券也是优先偿还。

那么债务融资方式比股权融资方式要差吗?

不是,本质上,股权融资是个体层面,空间上的匹配。而债务融资是个体层面,时间上的匹配。时间上的匹配这个就好玩了。常常有说法说债务用的是未来的钱,其实,未来的钱怎么可能用得到?本质上,是在当前时间,有富余资源的人,即投资者,暂时放弃资源的支配权,来换取未来资源的支配权,通过债务协议来保证这个换取,就相当于是在用未来的钱。能借多少还取决于现在有多少富余资源。

举个例子说明债务如何彻底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给经济增长踩上油门。

比如一个小山村与外界隔绝,过着自然农耕的生活,整体生产力较低,照这样下去,能缓慢地积累粮食,经济线性增长。

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种叫高速路的技术。理论上,我们提前知道,如果该村可以通过高速路与外界联通,互通有无,经济发展水平肯定会大幅度提高。最理智的选择是全村先省吃俭用几年,集中力量一口气把路修好,等路修好后要啥有啥,不然光靠几个想修路的人自己慢慢攒钱修路,几十年都过去了。

然而在现实中集体决策无法达到这个最理智的选择。因为一个群体里面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这个最佳选择并有效达成一致。实际上,只要有几个人能看到这个最佳选择就可以了。他们通过债务将其他人的钱(即资源)汇集到手上即可完成该项目,其他人不需要理解或参与到修路的过程中。

路修好后,带来了无限的机会和利益,取所带来的收益的一小部分即可轻松可以还上债务,剩下的收益就是提前几十年修好的路的使用价值,这几十年的使用价值完全不是高速路这个技术带来的,是纯粹地通过金融手段产生的,即使它依附于高速路技术之上。因为当高速路技术一旦出现,潜在收益就已经产生,只有通过金融手段才能完全榨干技术收益。

收益不是一次性的,它带来了更多的生产力,从此村子可以买到先进的农具,产品销量更高,生产力爆发增长,形成马太效应。好项目不断迭代出现,村子继续借贷,发展生产力,经济增长依靠债务最大限度地合理优化了资源调配,经济机器消除了卡涩,高速运转,由线性增长成为了指数型增长。所以在这里,光运用金融手段就产生了生产力的提高,非常奇妙。

在这个过程中,债务的增加带来了经济的增长无可置疑。先不要忘记基础性前提是新技术的出现。决策者可能直观地认为,债务的增长 = 经济增长。于是修了第二条、第三条高速路…… 修第二条时可能还能带来一些未来收益,但显然金融收益已经远远不如第一条路了。相同的行为,由于环境的不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到第三条路时,不仅仅没收益,连村民的债都快还不上了,好项目这时候就变成了坏项目,生产力不仅没得到增长,反而还形成了浪费,本来可以积攒下来的资源打了水漂。

当然,站在上帝视角可以知道高速路是最佳选择,但实际中我们看不到未来,覆盖满了迷雾。一个好项目的形成,关键是在于一是理论上是否存在新技术,二是这个新技术换来的收益是否能覆盖前期投入。

通常第二个问题是关键。新技术层出不穷,但并不是每一个技术都被需要,不实际验证也没办法知道,只能靠部分有眼光的人判断、尝试,不成功便成仁。就有点类似庞氏骗局,很多庞氏结构的项目通过后来者的钱垫付未来的钱,单纯这个行为并看不出什么,也不能从这个行为上判断是不是庞氏骗局。比如我国养老金也是如此,你能说它是庞氏…… 等会我快递到了我去开个门

关键在于这个项目实际上能否维持,也就是产生实际价值用于支付收益,看起来很好判断,实际上很难。正如前文说的,不落地是无法实际验证的。传销仅仅是在传递商品,能产生收益吗?不能。

再比如现在 web3 里很火的 X-to-earn 的 stepN,后来者通过购买 NFT 跑鞋支付先来者跑步的收益,有人把这类比成付费到健身房健身一样。但消费者到健身房获得了器械使用,获得了指导,是有货币和服务双向流通的。而 stepN 购买了跑鞋,只是为了赚取后来者的收益,只有货币单向流通,其中并没有那个步骤产生了生产力,也没有哪个步骤通过金融手段调整了生产结构生产了生产力。所以,即使把整个项目放到了链上也不会改变其金融结构上庞氏骗局的本质。顺带一提,5 月 25 日发表,今天 5 月 30 日,setpN 里面的跑步门票,一双 NFT 鞋子已经从 12SOL(600 美刀)跌到 7SOL(350 美刀)左右,BNB 链上的 NFT 从 20BNB 跌到 2BNB。

知乎用户 梦见未来 发表

可以啊, 银行免了城投的债

储户免了银行的债

大家各自安好

怎么? 银行也欠储户钱了?

当然啦, 存款本身就是债务啊

只是有些人他死活不同意啊老闹事你说怎么办

或者…. 国家印钱把债还了?

通胀呗, 津巴布韦还不是该咋咋

知乎用户 西北偏北​ 发表

这是一个好问题。

讲债务,就得讲货币。

讲货币,就得讲货币是啥。


咱们不管原始社会以物易物,也不管奴隶封建社会时候用金银铜实体金属交易。就谈谈现代社会的纸币,本质是什么?

纸币的本质就是债务,国家以自己信用(暴力背书)用纸置换你的劳动成果(商品)。

看到没,每印一人民币,意味着国家就多一块钱债务。纸币本身是毫无价值的(和金银铜不一样)。

所以,一旦某个政权垮了,百姓手中的纸币就是废纸一堆,毫无意义。你可以理解为,纸币就是借条。国家就是开借条给你,等欠你钱的人(国家) 跑了,借条就是废纸了,对不对?和私人借条不同的是,国家借条在国家内,大家可以相互流通。

好了,现在知道了,纸钱就是国家信用开借条,买你的劳动。

那么地方债是什么呢?是国家把钱借给地方。这个钱,是全体国民的。况且不是直接给钱,而且以债务的方式把钱给地方。

你别以为没啥不一样,差距可大了。既然是债务,就要有利息。和个人债务一样,债务一多,利息一多就会出现你挣的的大部分用于还利息。

你免去这部分钱,其实就是赖账,不是国家不要了,而是地方躺平了,说我就是没钱还不起。而且是对全体国民的赖账。一个地方赖账,第二个地方可不可以赖?大家都赖账等于不赖账?以后各个地方直接踏破各大银行门槛,求贷款,贷款之后 55 就行,不行 46 37 甚至 28 19 都行。你看银行和地方一勾结,贷!大家一起分。

这种风气一旦起来,后果多严重呢?各地


同时,由于地方债务大多数用于基建、奇观、工资奖金养老等开销,造成必须有后续管理、保养等开销。

比如建公路,做水司楼等奇观,需要维护保养吧,需要管理人员吧,这又是一笔开销。你花完这部分贷款后,贷款本息需要还,维护保养管理人员需要开支。钱是越花越多。

如果用于发放体制内的工资奖金已经养老金等,按照目前中国老年化进度,也是越来越多。

所有除非自己有造血能力,没造血能力的输血,注定是少部分人的盛宴(你猜猜那些基建和奇观花的钱最后都去哪里了?)

知乎用户 匹兹堡 发表

许家印就是这么想的。

知乎用户 黑色的兔子 发表

其实就 3 句话:

1 是债权方既不是银行,也不是政府,而是千千万万个老百姓,免了债务等于黑了他们的存款。

2 是印钱免债务,等于滔天的 M1,人民币加零,西瓜变 25 一斤。这过程经济链条各种崩坏。

3 是免债务,相当于给贫困户送粮,不解决根本问题。

知乎用户 澳门商务签白条 发表

你这还不如让印钞厂印点钱给政府让政府还了呢!因为借债还钱是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活动,能正常还债证明政府的经济状况,政策发展都是正确的。

一旦地方政府大规模无力还债,第一影响借钱给政府的银行这些企业,容易造成他们破产,进一步引发经济动荡。这还是次要的,印钞厂印点钱就还了。

最主要的问题是政府的发展政策有问题,不健康。这才是令人头大的。印钞厂能救你一次,不能一直救你。不然通货膨胀人民币失去信用会引起社会动荡的。地方政府要重新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是需要成本的,有可能重新探十条八条路都是错的然后被历史终结。

知乎用户 一天搞砸一件事​ 发表

可以,那老百姓下次就不和你玩了。

银行直接撒呦哪啦了

知乎用户 小透明 发表

债务只能转移,一把来说无法免除。

除非人死了、国灭了,而且一定要亡国灭种,这样一来债务人消失了,那么债权人也就没地儿要债了。

地方债务的免除,并不是真的免债了,而是转嫁到其他方面了。其实就是一种 “掩耳盗铃” 的行为。

知乎用户 顶缸专家 发表

我寻思你说的不就是放水

知乎用户 安薇 发表

题主说的正确,最终会这样处理的。

知乎用户 噼哩 发表

中央银行只是名字是银行,它没有实质的钱,所以做不到直接给商业银行注资。自然商业银行也无法给地方债务直接免除。


确实是可以通过增加货币流通量的方式来解决,但本质是增加了货币流通量和货币流通速度,进而增加了地方税收,解决地方债务

可问题是,地方债务和地方债务不互通。

货币能流通起来的地区,例如北上广深,他们没有多大的地方债务。

地方债务庞大的地区,你给他再多的钱,也是被转手就输送到北上广深了。做决定往大了说是城市、政府,往小了说,还是一个个的人,在明知道往北上广深投钱是更优选择时候,再高的门槛也不过是增加成本九死一生,但是钱留在本地是十死无生。

只要这个对比优势还存在一天,其它地区债务永远无法解决。

知乎用户 沃德 发表

那就是说银行的资产端得有很大一部分消失了,什么数量级可以自己看。

银行的资本肯定无法覆盖,中央财政这时候要么看着银行破产,挤兑,动乱;要么拨款注资,那么这个钱从哪来?税收本来就不够,卖地?那土地要上天了。发债?那未来也是靠税收来还啊。印钱?额,和上面没区别啊

知乎用户 勃兰登堡​ 发表

地方财政高度依赖举债和中央转移支付是一种央地控制手段

知乎用户 王昊 发表

人是人,而不是机器

人心是难以掌控的,也是可以预测的。

从通货膨胀,货币供给等角度,很多答主已经给出了回答,我从另外一个角度也提供一些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

知道为什么恒大的债务规模有两万亿吗?你知道 2014 年和 2007 年时这个数字分别是多少吗?

企业做决策时,会把已知的政策当做前提,把可能出现的意外当做风险。做的决策越激进,风险越大,可能的收益也就越大。决策保守的企业扩张慢,但是承担的风险也更小,决策激进的企业扩张快,但是,当风险来临时,决策激进的企业也更容易去死。但是,如果政府在风险来临时,因为某些原因,帮助这些将要破产的企业度过了难关,这就等于告诉那些保守的企业 “你们是傻子,你们本可以选择更激进的决策”。这样,之后的企业在做决策时,就会把政府的临时政策当成 “已知的政策”,这个“已知的政策” 兜不住的,才叫风险。你会说,政府怎么这么傻?告诉企业 “下不为例” 不就行了吗?但是,这就牵扯到博弈论了。对于单个企业而言,你当然可以选择更保守的决策,但你不能保证所有的同行都会选择更保守的决策。当政府救市之后,单个企业认为大家有可能会选取更激进的决策,大家都这么想,那么所有的企业都会选取更激进的决策。但是,金融市场不是赌场,“梭哈” 远远不是最激进的决策,只有更激进,没有最激进。“面粉比面包贵”“天价地王”“高周转,高杠杆” 之类的词语屡现报端。群体的决策更激进,必然会导致群体的风险更大,既然上一次风险来临时,政府因为怕出现小的损失而 “救市”,那么这一次可能的损失大了十倍,政府没理由这次就不救了。而要在更大的风险下救市,就要推出更更有力的 “临时政策”,这个政策在之后又会被企业当成 “政府必然会出的政策”,依此为前提,做出更更激进的决策,而更更激进的决策就会导致更更更大的风险酝酿,进而倒逼政府在下次风险来临时做出更更更有力的 “临时政策”。这是一个指数爆炸的循环,而且任何一次 “临时政策” 都是有代价的,代价也是以指数爆炸的方式增加的。而作为代价的支付者——生产者——咱们老百姓,的生产能力,并不是能一直维持指数增长的。事实上,就算生产者的生产力能维持指数增长,企业也会获知这一信息,进而把这作为决策的前提,使风险的增长率大于劳动者生产力的增长率,因为在不会死的情况下,傻子才会保守,激进这种事情,没有上限。

所以,每一次政府对 “危机” 的处理都会成为下一次更大危机的原因,而这几十年一直没有发生大萧条只是人类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所获得的一些小幸运(第三次工业革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入世,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化等场外因素的干扰,可惜,地球的面积是有限的),幸运不会一直眷顾人类。

回到地方债问题上,地方债问题的根源在于,如果有人做决策不需要支付成本 (成本由别人在未来支付),却可以享受收益的话,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最” 激进的决策者,为了现在哪怕一元的收入而支付 100 元的成本。如果政府这一次免债,那么下一次危机,一定不是免债就可以解决的,因为,免债已经是 “前提”,基于免债做出的决策算不上激进,前提之外的,才是风险,世界上永远不缺愿意承担风险的决策者。况且,基于其他答主的回答,连免债的代价,咱们都支付不起,何谈免债之后呢?

知乎用户 小兵巡山​ 发表

免债?

你要明白有多少债

各级政府债券 54we,金融债券 49we,公司信用债 32we

然后企事业贷款 137we

与此对比的是

全国房地产价值才 450we

一年卖房才 18we

居民叫苦不迭的房贷总额才 30we

知乎用户 修改界面​ 发表

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

也只能是让百姓来受这个苦

为什么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因为人性从来没有变过

知乎用户 莫浅​ 发表

恶性通胀了解一下。有空可以看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知乎用户 鱼先知 发表

理论上是可以免的,看看《赤字迷思》吧

知乎用户 洗剪吹吃花生米 发表

你借给同学同事同乡几百万,一堆人说大家都是朋友免了吧,

知乎用户 小伟 发表

1,货币贬值危机。央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这里具体指地方债)对应负债方(货币发行)是平衡的,没有了前者抵押,后者理应缩减,即减少对应货币发行。这是必要的。

2,信任危机。95 年人民银行法的进步就在于央行和财政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如果现在这样操作,那相当于回到银行财政不分家的过去,种种弊端可以参见当时的历史记载。信任危机可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知乎用户 DaedalusLab 发表

可以是可以,那你做好了以承受通货膨胀的方式为独山县水司楼买单了吗?

知乎用户 周达达 发表

山西:“啊对对对,反正你们也不还。”

知乎用户 哈哈有点东西 发表

债务是刚性的 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身死债销 或者破产 债主变股东 然而对于郑府来说 名义上本来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 什么股东不股东的 最大的可能就是央行直接下场购债 名义上就变成了郑府欠央行 实际就是印钞靠全面通货膨胀来还

知乎用户 飞文 发表

强行免债代表激怒债主,债主有钱还好,债主没钱吃饭岂不是要和你拼命?地方政府的债主都是能干活有组织力的大佬,分分钟拉一堆农民工出来。。

印钞还债,直接亏损的还是债主。但没必要搏命就咽下这口气了。。然而,随后来的通货膨胀剥削了一遍所有的存钱者。就算能维持下去,市场也会越来越畸形。

挣钱还债,市场越来越失去活力的同时,间接税收到的税收也越来越少。政府收入也会越来越少。

所以,在我看来,货币税是未来国家唯一的出路。货币电子化,每月按存款收取 1%,逼着现金流动。配合废除很多间接税后,实行起来只对一些存有巨款等着吃利息的人有害,其他人本质上都是受益者。甚至和现代货币理论比起来,可以说对所有人都有利,可惜总有人鼠目寸光拎不清。

知乎用户 观察者 发表

免债是肯定会免的。因为当债务人实在是无力还债的时候,你不免都不行。你把他杀了他也没钱还债,不免还能怎样?

但是不能直接免债,只能间接免债。如果直接免债,所有人都有样学样,这个游戏还怎么玩。直接免债就是巨大的利益输送。

知乎用户 独孤有趣​ 发表

理论上木得问题,非常简单央行印钱钱把坑填了。后果也很简单 rmb 直接废纸化。

知乎用户 煮豆染肚脐 发表

免一万亿,再借三万亿让你免,再免三万亿,再借十万亿让你免,再免十万亿,再借三十万亿让你免,再免三十万亿,再借一百万亿让你免……………………………………

上面这一段的省略号代表的是理论上可以持续到时间尽头。

眼下的地方债有限,可官员的欲望会导致未来的地方债朝着无限的方向去发展。你说怎么免?

知乎用户 呆家 发表

谁担忧?

怎么看出来担忧了?

地方债可以越欠越多,不用还也依然可以继续运转。

何必要免呢?

知乎用户 伟小宝 发表

目前的地方政府债务总额是 25 万亿多(截止 2020 年年底),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提问者的意思是这样的: 由央行给商业银行注资 25 万亿,然后银行免除债务,同时缩紧银根,不使这 25 万亿流入到市场,这样既能使地方政府的债务免除,又不影响银行的财务状况,同时还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

但是问题来了,银行的钱是存款人存在银行的本金啊,总有一天是要取的,到时候这 25 万亿还不是要流入市场? 也许你会说,银行限制贷款也行啊,但是银行是要支付存款人利息的啊,如此大规模地限制贷款,银行没有了贷款利息收入,怎么支付存款人利息? 还有,如此收缩银根,造成企业贷款难度大幅上升,岂不是要引爆经济危机? 所有,这种方法肯定不可取。

至于地方政府债务这个事情吧,是要解决,但是完全用不着这种方法。市场经济本质上其实也是债务经济,并不是说没有债务就肯定比有债务要好,地方政府有自己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个债务长远来看,还得起,那就够了。就像你们的房贷车贷一样,可能是你们年收入的 10 倍甚至 20 倍,但是你们的收入能够覆盖掉每个月的本息,虽然要省吃俭用,但毕竟也在可控范围内,那就行了。

知乎用户 只是当时已惘然 发表

货币不是财富,财富无法印出来。

知乎用户 野狐禅师 发表

直接免了是可以的。实际上,过去几十年,我们经常就是这么做的。

比如银行坏账,政府就是直接印钞买单。

但这种事,不能经常性、大规模做。不然会引起恶性通胀。

小规模、渐进性地,引起温和通胀,这个是政府能够接受的。本质上,它就是把债务分摊给每个国民(根据国民拥有的货币)。

知乎用户 秦少华​ 发表

那你得问问银行、问问投资者,他们同意不同意。“直接免了” 说的轻巧,主语是谁?

知乎用户 千幻 发表

债务不会凭空消除。

但数字可以消除。

一直以来,各国都是靠大水漫灌偷偷减持。

但假如大笔一挥,直接免除。

那么你猜人们会怎么看,怎么想?

信用货币的发行建立在信用之上。

每一元的价值被等价为了 0 元。

这种属于掀桌子 (╯‵□′)╯︵┻━┻,可比戳破泡泡要可怕的多了。

知乎用户 要涨价了快点买 发表

债务的根本是信用。

信用没了,整个体系就崩塌了。

比如本来说好的退休给你发退休金的,你交了几十年,说给你免了。

你还让你后代交吗?

知乎用户 毛毛 发表

这个肯定会有另外一个方式割韭菜的方式免去一些债务,比如现在不是搞个人养老保险吗,就是一个债务转移,还有其它方式,都是你看不见的方式,温水煮青蛙的方式。

知乎用户 安迪 发表

瞧题主这聪明的脑袋瓜

你能免债、印钱还债,你当初为啥要借债呢?

你当初直接印钱不就得了?

知乎用户 我就不说 发表

你的意思是央爸把印刷机开起来?你可真会坑爹。

这么说吧,平常我们用的毛爷爷就是一张纸,央爸每印一张毛爷爷给老百姓,老百姓都要给毛爷爷 100 块钱的东西,最终老百姓还是要用这张纸到央爸那儿把东西换回来的。

现在好了,央爸没收到东西就印毛爷爷,最后老百姓拿着毛爷爷找央爸换东西的时候央爸拿不出来咋办?总不能东西给央爸的时候央爸给人家一张,最后换东西的时候要人家两张吧?那结果只能是要么老百姓把央爸撕吧了要么央爸把老百姓撕吧了。

知乎用户 灪滃 发表

为什么所有人的回答都没有看完我的问题。

我认为免债是完全可行的。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看明白我的意思:

我举一个模型:

现在有人欠商业银行 300 元的债。准备金率为 10%,本来商业银行有自有资金 3000。假设没有现金漏损率等。能投放到市场上 30000 元。

第一步: 中央银行先发 300 元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可以在市场上多投放 3000 元。

第二步: 商业银行免了这个人 300 元的债。

第三步: 提升准备金率。将准备金率提升到 11%。这个时候,商业银行能投放到市场上的钱还是 30000 元。

这样怎么会出现有些人所说的货币贬值的问题呢?只要再免债的同时提升准备金率和利率,那会有什么货币贬值的问题啊?

只要把多印出的钱回收不就行了吗?货币贬值太容易控制了吧?实在不行,还可以提升税率,提升税种,为什么一遇到这种类型的问题就只会谈货币贬值呢?

@戴宁马

知乎用户 我差点乐出声​ 发表

简单点,你把钱存银行,银行把钱借给别人,别人还不起了,银行把他债务取消,你这钱就当扶贫了行吗?

知乎用户 臦芔 发表

完全可行,改朝换代就可以了,最近的金圆券前车之鉴,钱不是凭空印的,否则的话,所有国家都只要印钱就可以了,那津巴布韦就是全球最强国了

知乎用户 林源 发表

国家给银行注入货币,银行是不能把这些货币重新贷出去的,要不然会引发很严重的通货膨胀,但如果银行不把钱贷出去银行马上就会破产,因为不能贷款就没有利润,更重要的是社会上没有用来投资的钱了。

国家先免债在给银行钱,如果这些钱不能贷出去,实际上是变相让银行放弃所有债权,然后破产。

债务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那些贷款都被拿去投资毫无价值的产业了,总之就是被浪费了。

所以这种辗转腾挪意义不大,最重要的是增加债务人的偿债能力。

知乎用户 西安贷款经理 发表

老蒋当年也是缺多少就印多少。

看看蒋的政府的公信力到多少了,当然

那个时候,是没有网络的,如果民意调查,估计蒋某人早都下课了。

免除债务,跟印钱就是耍无赖,耍流氓

是明目张胆的掠夺。

敢这么干。这是不要信用了

知乎用户 海绵宝宝的奇妙王国 发表

免不免我就不知道,但是还不起是一定的,而且还在不停的发债。

知乎用户 RexHu​ 发表

你是说法币,或者金圆券吗

知乎用户 张聪 发表

我真想请你去给拜登当顾问。

知乎用户 carp 鲤 发表

账是可以赖的但影响不好以后会借不到钱的。借不到钱就只能印钱通胀不好搞

借新还旧是现代国家普遍做法能借新还旧叠加超发货币何必赖账

知乎用户 qwer9876 发表

你是个实权领导,有一天,你就是想贪一块钱

你可以报销发票多开一块钱,可以拿走公有的圆珠笔去卖一块钱,可以跟求你办事的人聊会天抽他一根红塔山,可以跟供应商要一块钱的回扣……

但你通通不选,你就是选大庭广众之下踢开财务室的大门,撬开保险柜,拿走一张一块钱,逃之夭夭

知乎用户 喵喵喵 发表

能问这种问题的人,估计很多回答你也是看不懂的,我尝试给你一个最直白的回答。

银行是你爸,地方政府是你哥,你在你爸那存了 100 块。

银行借给你哥 100,你哥用 100 块买了你的一头牛。

一年后,你哥说不还钱了,你取钱时银行印了 100 给你。

此时你有了 200 块,你拿 100 后去买你哥当初买走的牛,你哥让你滚,他不卖了。或者要 200 他才卖。

其中的道道明白了吗。

知乎用户 熊猫打瞌睡 发表

为什么担心百姓还不起房贷,直接免掉贷款不就行了?

知乎用户 青瑾 发表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直接免债免多

咱们就真得考虑肉身翻墙了

知乎用户 zhiser 发表

免债是可以免的,但不是直接免,直接免财务上是破产的,银行和地方政府的债务都无法平衡。

现在中央政府对一些财政赤字比较大的地方政府,采取免债的方式有如下几种方式:

**1. 财政转移支付。**中央将发达地区的税收收上来,划拨给不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使用,也就是转移支付。或者让发达地区多交国税,不发达地区的国税全额或大部分返还,同样起到财政转移支付的效果。

**2. 中央投资。**中央发改委将一些国家项目投资到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给不发达地区增加税收的同时,还能让地方的土地增值,持续造血。

发达地区想修路,自筹资金,中央财政不拨款。

3. 允许不发达地区发城投债。

资金产生的方式除了央行发钞之外,还可以发债,比如允许地方成立城建投资公司,就可以以地方财政作为担保,发债融资,开发基础设施,卖地卖房回款还债。

其实,这种模式,是充分发挥中国土地面积大、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用金融的方式将土地和人力两大成本要素组织起来,就能创造非常大的 GDP。

有这么多的手段融资,而且不会伤害实体经济,甚至是对经济有利的方式,就不会用直接免除的方式。

直接免除,就会有谁损失了财富。

比如你让工行给郑州市免除几百亿债务,工行盈利能力下降几百亿,股票必然面临下跌,就成了工行员工和买了工行股票的股民承担损失,凭什么呢?

这样操作,必然摧毁中国经济的信用,以后谁愿意买中国的股票?谁敢来中国投资呢?

知乎用户 小溪 发表

啊哈哈哈,我小时候就问过我爸类似的问题:

既然是谁家有钱谁家生活就好,为什么国家不多多印钱发给每家每户,这样不就没穷人,人人都能过的幸福了嘛?

我爸这样回答我的(论如何把父亲气疯):“钱不是钱!”

然后我就懵逼了: 钱不是钱,那是啥?

然后我爸反复和我强调:“钱不是钱”、“钱是用来买东西的”

我歪着愚蠢好奇的小脑瓜:“对啊,国家给人人发钱,每个人不就都买得起东西了吗?”

后来我爸就抽出了七匹狼…….

搞懂这个问题,可以去看看陈云 “两白一黑” 战争,和蒋经国 “上海打虎” 就能明白八九不离十了。

当然,对于小孩子异想天开奇思妙想,不想解释或者能力不够的,七匹狼还是挺有效的(bushi)

知乎用户 木桑 发表

问题描述里说的免除债务的操作,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有,不过是发生在美国,救的不是地方政府,而是一些大而不能倒的金融企业。

第一,题主说的做法,其实就是债务货币化。债权和债务是货币的一体两面。我国的基础货币发行是以美元等外汇储备和硬通货为锚,基础货币进入商业银行系统后,贷款人通过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应量。如果中央人民银行直接注入资金,那就和美国政府通过白手套美联储发行美元没有区别,也就是厚着脸皮凭所谓的主权信用无锚印钞打欠条。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显性债务约 20 万亿,隐性债务也在 15 万亿以上。这样做的后果:

1. 银行系统突然一下子多了 35 万亿的基础货币,汇率还绷不绷得住,换汇跑路的拦不拦得住。

2. 注入资金后,央行多了 35 万亿的负债,中央政府将每年为此支付至少 1 万亿的利息,当然,这些利息现在是地方政府在还,而且远不止这个数。

隔壁的美国就是这样,国债越滚越多,每年支付巨额利息,不断提高债务限额。这也没有绝对的错而言,债务货币化的观点在学界也有很多人支持,希望改变人民币发行模式,和美元脱钩,至于利弊暂且不表。

第二,题主说的通过提升利率,增加备用金,减少信贷,然后控制货币总量。这个思路没什么问题,不过,信用货币总量不是想控制就控制的,而是由经济发展形势决定的。前四十年经济高速发展时,不管怎么提高利率都遏制不了贷款冲动,哪怕 10% 的融资成本都有人借,就是因为经济预期较好,未来的收入能够覆盖。如果经济增速放缓,很多人也就不敢轻易借款,参考隔壁日本,经济负增长,银行负利率,企业居民都不敢大肆举债。

政府债务,直接赖账不可能的,账面上做不到,而且容易引发主权信用危机,动摇社会根基。除了直接搞债务货币化以外,其实还有两个办法:

1. 用债务稀释债务。这个好理解,其实就是债务货币化的长期版,将大量短期高利率的银行债务,置换成长期低利率的银行债务,低于经济增速就行,然后慢慢稀释,开源节流还起来也容易,甚至可以成为永续债,只付微薄利息,永不还本。就跟美国国债一样,从第一天发售,就没考虑过要还清。这样做,总比一下注入几十万亿基础货币要强。

**2. 债转股。**这个只适用于部分隐性债务,因为显性债务是省级政府发行的债券(政府不能直接向银行借款,当然也有可能是银行间接接盘),隐性债务是各级政府下属的融资平台(比如城投公司)向银行借的钱。这一招上个世纪国有企业上市就用过了,不良资产被股民接盘。现在时代不同了,再搞这一套可能有点困难,老百姓也不傻。

内债不是债,本质上是税,只是收税的过程中发生了财富转移。不管以何种方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最终都是大部分老百姓承担,就当是为国家建设出力了。不过是富了一批人,也坑了不少人罢了。

知乎用户 实话商人​​ 发表

现代货币是什么?

是国家主权赋予的信用,货币本身没有价值的,现在都是数字,货币的价值在于国家信用。

如果国家滥用自己的信用,你还跟他玩吗?

为什么鼓励多股少债,因为债是要还的,股不用。

实在还不了,是不是可以债转股,然后将债务转嫁呢?是可以的

转嫁给谁?不能说!可不能说

知乎用户 清风丿牧云 发表

我对经济了解不多,斗胆发个简短的看法吧。

楼主担心地方债务,说的免债措施说白了就是央行印钱,但是这个方法怎么说呢,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用此方法。因为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解决你说的这个问题,例如借新续旧。

所以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如果是本币债务,那么其实自始至终不用担心还不起,大不了就是印钱向老百姓收铸币税。有些人会担心印钱导致的通胀回导致人民币迅速贬值,参考民国的金圆券。关于这点我的看法是,这个想法的根源是只看到了印钱会导致货币超发,但是没有看到整个生产力提升了多少量级,民国时期的中国纯纯就是一个农业国,但如今中国足够资格称得上一个工业国。工业国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快速生产对应的商品来对冲由于通胀而导致的物价飞涨。说白了只要你国内的生产力足够,是可以适当印钱的。

但是刚才也说了,印钱还债的做法依然不会是首选目标。原因是通胀受影响因素也很多,例如国内为了保证出口创汇,提升商品吸引力,国内通胀的压力受出口影响很大,近十几年物价慢慢上涨其实就可以看出端倪,所以不会额外随便给自己国内在增加通胀。尽管印钱的代价我们可以接受,但也不会随便选择该方法。

至于地方债务,说了这么多也能看出来,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因为你是本币债,大不了就是依靠中央的力量开动印钞机给你还上,但是在这之前,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动的。

知乎用户 Tanlislee 发表

你知道地方债的债主是谁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政府的根本职能就俩,一是通过货币控制财富分配,二是提高社会生产率。

现在是储户的钱被地方银行借给了当地城投公司,最终层层流进了当地政府和各级承包商。控制货币总量,然后发钱给地方银行擦屁股,等于是把应该放给全国各企业研发生产的钱转移给了地方政府关系户,肯定是不利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的,作为一次性解决方案都是下策,更何况,今年给他们还掉 30 万亿,明年他们就能借来 60 万亿,背着债做事儿到底还有些顾忌。

地方政府和中央更多的不是合作,是对抗关系,不是说咱一块儿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地方政府想要钱,并且绑架了金融系统,中央想要的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现在中央想解决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实质上是地方金融稳定性问题,你借钱花钱随便你,但是你要控制住金融系统别倒了,储户别取不出钱了,本质上还是把矛盾往地方上放,别集中起来让中央对付。

知乎用户 围观群众​ 发表

先谈放出去的问题

这么大一盆水,一点点的洒在旱地里大家能滋润一下,直接泼到大洋里那叫海啸。

你的做法等价于央行直接向地方债的持有人支付现金回购其持有的地方债。

地方债持有人均为专业投资者,增发的四万亿人民币会直接冲进金额市场。

直接后果包括实际利率大幅下降,通胀预期大幅提高,名义利率可能反而飙升至 15% 附近,资本可以直接进入的工业原材料价格飞涨,涨幅大致可以估定为 40%-60%

更关键的是这部分资本尚未传导至下游商品市场,。所以国民经济的核心支柱,就业的最大提供者要立即承担涨了 200% 的利率,涨了 50% 的原材料,拿着和原先一样的收入!

四万亿当年可是大多数用于基建,自下游向上游传导过去,创造了需求、就业、和企业利润的。

再谈收回来的问题

美联储、各国央行正在收。目前欧美的情况是核心劳动力在这波放水中得到了足够的收入以至于不愿工作。

劳动者数量下降了,市场参与者有钱了,结果必然是单位价值对应的的价格上升。

目前 taper 正在进行中,纸面推演的后果有实际利率上升,劳动要素报酬下降,伴随社会财富大剥夺的过程,创新型企业必然受到成吨的伤害。实际后果仍然有待观察。

太 tm 危险了。

知乎用户 魔兽的荣耀​ 发表

地方债好多是金融产品形式,年化 8 到 10 卖给个人的。怎么免除?

知乎用户 krait0610​ 发表

其实我一直觉得,地方政府债务,现阶段,最大的问题是,地方政府的财力无法保持利息平衡。其实如果能保持利息平衡,再适当还本,债务就是良性的,没啥大不了的。所以个人觉得,解决最好的方式,就是:

一是,欠的银行、各种国有性质的金融机构的钱,本身就是小儿子欠了大儿子的钱,家里人的事。。本金一定要还,利息,只要保证大儿子不亏,综合考虑央妈借钱给商业银行等大儿子钱的利息和大儿子揽存收的利息,最多再加上人力成本,搞个最低的内部家庭互助亲情价,比如大儿子成本 3% 或者 4% 的话,小儿子的利息,无论一开始的合同成本是多少,一律只收 4.5%,把小儿子的利息成本降下来。

二是,欠的其他机构的一些非标贷款,采取财政用低息的政府专项债方式,逐步大额置换掉。

三是,甚至还可以综合考量货币超发问题,允许让大儿子可以适当亏本的前提下(反正对于国家来说,就是大儿子补贴小儿子而已),甚至可以采取银行利息不收或者更低利息的前提下,让地方政府综合通过税收、非税收入、土地出入收入等,有一定空间逐步还本。或者可以因地制宜,分地区分年度动态调整,对地方政府降息。一切的目的,就是要地方政府,可以立足自身目前基础或者考虑以后经济发展,税收增长情况,实现利息平衡。。

四是,至于担心地方政府觉得成本低,继续扩大举债规模的问题。很简单,一方面,银行方面控制,各银行总部严格审核除了借新还旧之类的以外的任何新增贷款,收益无法平衡的坚决不准贷,违规者,银行业管理者从重处理,直接免职即可。另一方面,在已经中央出手,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动态降低利息,给地方政府有逐步还本的空间,就必须严格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政府的还本和减债规模的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报财政部审核认定后,能否完成,成为地方政府党政一把手能否提拔重用的硬性指标,能完成的才能提拔任用,没完成的第一年诫勉谈话,第二年直接免职换人。比如 2022 年目标是还多少本,债务总规模控制到多少以下。。2023 年、2024 年等等。。。分年度设置考核目标。这种 “官帽子” 导向,绝对就可以控制住这种盲目举债的不正之风。。

知乎用户 布达公 发表

常凯申给题主点了个赞,并发了财政部的 offer

知乎用户 扣扣 发表

免债?你存款不要了?你以为他们借的债是哪来的?还不是千千万万个你我存在银行的钱

城投打包上市,让股民背?

知乎用户 刚子​ 发表

你知道地方官员为了搞钱可以做到什么地步吗?

全国消除贫困县的时候,一个个县里的领导疯狂找关系不想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就是为了每年可以拿财政补贴。

地方债务免除的口子只要一开,所有地方政府都会疯狂举债发展,然后哭着找中央申请免地方债!

哪怕你把债务和政绩,甚至和官帽子连在一起都没用,有很多人不是为了政绩,就是为了发展家乡。

免除地方债肯定会造成地方死账越来越多,国有银行财政赤字越来越大,增发货币就是吸民血补贴政府。老蒋就是这么把民国经济搞崩的,这才过去几十年啊!

知乎用户 户口先生​ 发表

居民都搬到别的地区,撤销这个行政区,就自然免债啦~

撤销之后再搬回来就是了

知乎用户 追忆已然 发表

你以为没免吗?只是换个形式免债了,比如通胀破产重组,你不知道罢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些纸币本来就是厕纸,好歹厕纸还能擦屁股。你再这么一搞直接变废纸了,烧了都不能当冥币用还污染环境污染空气的玩意。

知乎用户 胜利王阿尔赛斯 发表

其次很多非洲国家都是这样干的,当你拿到 1 亿亿的钞票时,开始怀疑人生

知乎用户 Rewtyliangting 发表

法币本身就够不要脸的了,恁还要再偷一笔是吧,也就是南斯拉夫人,不然早就攻占巴士底狱了

知乎用户 一丘之猹 发表

表面上政府在还,其实一定程度上已经免了,因为可以新换旧。

比如 15 年政府发了 100 万国债,票面 5 年后还 120 万,等到 20 年直接发个新债 120 万或者更多替了原来的债就完事了,永久带息,规模越来越大而已,只要经济增长就不会爆雷。

知乎用户 安分的熊 发表

վ’ᴗ’ ի好思路,迟早会走这一步,且借钱的人都在赌未来是这一步。

虽然可以走,但想想前边人挖的大坑,然后出去吃香喝辣,几十万亿债务留给后人和润不动的买单,气的牙根痒痒不是!

所以这一步,要分几十甚至几百个环节来走,目的就是不让大家意识到,我们只能印钱,全民买单。

但更重要的,是上下一心,都别跑,留下来慢慢还前人欠下的债!

所以为什么放出八千万和高尔夫的消息,就是准备组织舆论围剿一波的,可惜舆论面已经被渗透的和筛子一样,还假冒了一把宽容大度的民意!

宣传口的斗争任重道远啊……

知乎用户 达不溜 发表

今天,中央免了他们借来的 1 万亿

明天,他们立马借来 100 万亿,三公消费体制内吃吃喝喝发福利,借来的钱收购粮食,必需品,资产什么的

后天,体制外的人发现他们工作一天 16 小时,连一粒米都买不起,只能饿肚子

当晚,体制内相关者 3 亿人和体制外 11 亿人,只能有一方能存活下来,不存在和解。

知乎用户 辉尘之主 发表

你可以理解为,你存钱到银行,是把钱借给银行,然后银行借给别人收利息。

现在说从银行借出去的钱一大部分不用还了,那你借给银行的钱,也就是你的存款,也可以不要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今天免了明天他们还会再借

知乎用户 神崎小叶 发表

你有银行存款吗?

免债的代价是存款全部消失,你愿意吗?

当然了个人债务并不会消失

知乎用户 farta 发表

你是想让中国变成津巴布韦呢,还是想重温 70 年前国民党时代的法币与金圆券呢?

知乎用户 快乐的小马达 发表

事实就是政府欠钱真的就是一个数字而已,如果你相信接下来依旧是我党执政,那就不要在意这个数字,因为有太多种方法可以操作了。同样如果我党的执政地位丢失了,即使起一点债没欠,那新执政的组织也可以说曾经某组织把国家搞的稀烂!

知乎用户 zrbb-1 发表

90 年代以后的通货膨胀就是因为印钱抵消了 80 年代的债务。大米从 3 毛涨到 3 块的根源。再来一次大米可就 30 一斤了。

知乎用户 Lvmarsa 发表

1945 年的名义上的领导人、执政党领袖、手握几百万军队的常凯申也是这么想的,49 年他就虎踞 WW 去了。

一句话总结:这是一个能把本政党内的左派都逼的造反的政策。

知乎用户 陈 sir 发表

实际上免了,名义上没免不就得了

知乎用户 平凡的世界 发表

直接免债,后果就是人民币信用崩塌。

知乎用户 合肥安家 发表

你话说的真轻松。。。

借的钱是谁的钱?你以为是银行的?是城投公司的?

是普通老百姓的,是各单位各民企国企挣得血汗钱呐。

你所谓的一句话全部免掉,就是等于让央行印发同等数量的钱。

这样做就等于合法的抢劫啊,你都不动用所谓的金融手段,政治手段,遮掩都不遮掩一下么,明晃晃的抢啊,政权还要不要啦。

知乎用户 小圆脸儿 发表

你存在银行的钱没有了可以?

知乎用户 流浪的狗蛋儿 发表

哈哈哈,你要笑死我吗??

你辛辛苦苦干了半年,到发工资的时候,你拿着老板打的欠条找老板要,老板说:要不把欠你的工资免了吧

知乎用户 BBAD 资深维修工 发表

你的钱就是银行的债务。

要不您大笔一挥,把银行债务免了,也就不用红马了。

知乎用户 阿宝​ 发表

我猜你说的意思是央行用央票置换地方债。

如果地方不还了那央行多一笔坏账,资产减计一笔。

先说可不可行,确实是可行的,不会影响通胀,只会影响企业部门的可贷资金。

但为什么不做,因为国家让地方发地方债,不兜底,就是想让资本帮着国家监督地方花钱,央行兜走不就等于国家兜走了,还怎么管底下人。

知乎用户 Lyra​ 发表

为啥要免了,城投债打包成理财产品基金卖给你再亏,不名正言顺多了。

亏了还能告诉你是你既不努力又菜又爱玩。

哦对了新出的补充养老 12000 就可以买指定产品。

盈 亏 自 负

知乎用户 Cheng fan 发表

地方债务也就是地方欠的钱,直接免掉 。相当于中央出钱付掉债务。中央的钱从哪里来,平民老百姓手上收的。打个比方,公司经营亏损了,不想着盈利,光想这从员工手上拿钱弥补亏损。你觉得这个公司能开多久,员工钱被拿走了,生活会好么。

至于你说的方法,那叫通货膨胀。玩数字游戏,还真有人这么做,津巴布韦币听过没有。真这么玩,当你好不容易上班挣钱存了 10 万,通货膨胀后只能买个面包的时候。你就知道,你的钱已经被国家偷去免地方债务。

知乎用户 埃蒙的勇士 发表

越南现在是 5% 的人占有了 80% 以上的财富,那么,如果说,我是说如果啊,把一个政府比作企业,那这个企业内部的债务可不可以人死账消呢?换到现实,如果以某种形式进行一次更替,并伴随清算,把那 80% 的财富进行清算,那能不能解决问题呢?

知乎用户 MakudoNarudo 发表

你先借给我两百万,然后再免掉我的债务可以吗?

知乎用户 言者无知​ 发表

多读读古今中外的历史吧。有人真试过印钱还债。结果呢?把自己整倒台了。

知乎用户 张云涛呀 发表

你以为中央和地方是一个家庭里面儿子与土豪父亲的关系吗?

儿子欠了一屁股债,土豪父亲替儿子还钱???

儿子欠父亲钱,父亲给儿子免了???

中央与地方大概是公司与总公司的关系,给你免了,想的美

知乎用户 牛市吹哨人 发表

当然可以直接免掉。只要手上有 gun,就可以无限印钞,这就是现代货币理论 mmt 的核心思想。

有的人说会导致 rmb 废纸化那更是不可能的,废纸化的前提是有发达的黑市交易或者流通外币,这种土壤存在吗?可能会出现吗?中国电子支付如此发达,更不用说即将推广数字人民币,每一分钱都能精确知晓流向,甚至可以更进一步,限制数字货币的使用领域,买大米的钱就不能用来交话费。并且我们正在搞内循环,加上国有企业控制经济命脉的现状,数字人民币 + 国企,黑市是不可能的。

支付手段和供需端只有一种选择,实行 mmt 之后,rmb 绝对不会出现废纸化。

知乎用户 执迷之谜 发表

考虑一下希腊破产的时候,欧盟的做法

知乎用户 沧澜 发表

谁提的这个意见,就先从他的存款,股票,投资开始免除债权。

知乎用户 狗剩 发表

小同志不错嘛,有想法

下个月发改委去锻炼一下

知乎用户 八保哥 发表

因为这种行为并没有消除债务,只不过是让其他省一起来均摊了债务

知乎用户 李吞​ 发表

又不是没免过 去查一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是因为什么成立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以为的地方债:

地方欠银行 10 亿,地方 GDP100 亿,地方货币流通量 200 亿。

实际有的省:

地方欠银行 200 亿,地方 GDP10 亿,地方货币流通量 100 亿。

地方债一免,再投入货币补贴商业银行,分分钟通货膨胀 10000%。

知乎用户 LordSunlight​ 发表

因为必须对地方债务有个限制措施啊。

按你这么操作,地方借的债越多,获得的利益就越多,完全没有任何反制。

人民币金圆券化只怕就是一两个月的事情。

知乎用户 动而无动 发表

你得明白债务是什么,对地方政府是债务,对投资者是资产,直接免除地方债务就是掠夺投资者的财富,比违约还恶劣。如果为了顺利免除,你就要赔偿投资者的损失,等于不仅没赚到钱,还要倒贴钱给别人,这是正常人能想出来的操作?债务是不会消失的,只会进行转移,总要有人去承担债务。

知乎用户 红木 发表

按照这个思路,为什么政府要收税?直接从银行拿钱就行了,还省得从个人和企业那里收税。

为什么政府每年要有预算?要花多少钱直接从银行拿好了。

从技术细节来说,题主方案的问题在于转移了矛盾。本来地方欠了债务。现在通过银行堵上了,但是不让发新贷款了,那么需要贷款的人或者企业的损失怎么办呢?而且这个方案不可持续。

知乎用户 钊钊​ 发表

由房地产的链路转移给人民了,怎么免?

知乎用户 JoeyMaybe 发表

免了,你能保证他不继续借吗,继续借,继续免吗,那不成货币发行机构了

知乎用户 七焰尽浅 发表

今天免了,明天再贷 1000 万亿??

知乎用户 张谷陵 发表

央妈:你在说什么虎狼之词?

我叫央妈,但我不是你妈,你欠的钱跟我有什么关系,找你财政部的爹去

财政部: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孩子,屁股还是要自己擦的

知乎用户 小火杉 发表

有债就是债主

债务还不起就成了坏账

核销坏账对于债主来说就是一笔损失

你愿意承担这笔损失吗?

钱不是印出来就能花的

每一毛钱的购买力背后都有着对应的实物

真的可以异想天开光印钱给大家发

那么每个人都成了大富翁

整个社会就不用人干活了

吃饭喝水穿衣出行

什么东西都没有人生产了

大家真的都穷的只剩下钱了

知乎用户 柯南 发表

算得上现代政府的,有一个算一个、通通、无一例外都是靠借钱(举债)过日子的,因为借的是自己未来的钱,正所谓有钱不借王 bd。请问,你是想做王 bd 呢,还是想被迫做王 bd 呢?

知乎用户 支堇粲​ 发表

好想法。总量上看似可行,但是结构上没有任何可行性。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整个企业部门跟居民部门都 gg 了。

这个灾难里面一个路径是这样的——居民部门因为房贷跟随 lpr 提高,断供导致大批法拍房出现并流拍,银行大批坏账然后被挤兑。企业部门更不用说了,企业都是带杠杆经营的,资金链断裂直接破产。

政府这个时候债务没有了,但是还能干嘛呢?人跟企业都没了。。。

知乎用户 张晴天 发表

以前银行 98 年弄坏账的时候已经这么做了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就是

知乎用户 仙人麦兜 发表

免债务就是撒币

知乎用户 云间 发表

大道理不懂,换成简单的个人理解。

你借钱给我,现在情况不好了,我只能借更多钱周转加上利息越来越多,虽然我信用很好,但是你还是担忧有一天崩盘,让你血崩无归,这时候有个人来跟你,你把我的债务免了不就没有这个烦恼了吗? 这时候你就会怎样想? 这我不清楚,但是我肯定欣喜若狂,不用背债务了。有需要再向你借,你乐意不???

知乎用户 馅子 发表

与其免除,不如直接债转股,然后吸收外资或社会资本成立投资公司,我们四大行的坏账不都是这么转化成良性资产的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笑死我了,提问越来越低龄化,tno 里的戈林经济学是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地方债你是的银行存款,你要给他免了吗?

知乎用户 在飞的疯 发表

可以的,不过这样最终债务负担其实转嫁给额外付出利息的借贷人了,只要借贷人能扛下去就可以

但抗不下去,就变成借贷方因为信贷收紧缺乏资金倒闭了

具体来说就是倒闭一波中小微企业

对个人的直接影响是房贷利率上升,每月多还钱,或者信贷收紧房贷办不下来

当然,企业倒闭引起的下岗或者收入下降算间接影响~

刀总要砍下去,折腾半天,最多变个人砍,看被砍的血有多厚罢了~

照着一个人砍~反正总能砍死的~

知乎用户 陈光明 发表

答案很简单,可以免,但是要慢慢免。把后面的债务债权人搞清楚,按层次免。

知乎用户 白兰王 发表

哈哈哈哈,咱们也给美国免债了吧,正好

知乎用户 于禁 74 年 发表

控制货币总量是个好主意,就从你的账户余额开始吧

知乎用户 朗先生​ 发表

你的建议还不如废除人民币发行金元券呢

知乎用户 人月神话 发表

我偶尔会在知乎上乱答,只是想凑个热闹,也不想惹麻烦。

其实这个担忧并不是大家直觉上的担忧经济、货币信用、地方政府破产之类的。

而是顶级政府机构处理的方式,这个方式可能非常要命。这也是很多有钱人这几年拼命跑国外的原因。

上次的会议已经半公开的讲明了,新一轮的根除腐败开始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如果超出了合理值必然是海量的腐败资金,顶级政府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回收多放出的债务资金,这个债务资金资金链其实很明显,大量企业、个人、享受利益的官员。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行贿也放在监察里面,因为这个链条里面可以用这个衔接起来,而且执行起来降低难度。

我没有统计数据哈,只是打个比方,比如有 20 万亿的债务腐败资金,回收 50%,那也有 10 万亿是国库盈余的两倍,造一个航母战斗群估计也够了。

20 大之后,台湾回归之前来一波积累其实非常合理。台湾回归之后,东南亚就是中国的后花园,根本不愁 20 年内的经济发展。

知乎用户 月亮和六便士 发表

我的房贷可以顺便不还了么?

知乎用户 momomo 发表

学习河南先进经验,找个人建个旧财富公司,然后跑国外去,说 25 万亿都不是政府借的,是他造了个假系统骗走的。

知乎用户 苏拉格底 发表

真他妈是个人才!

我觉得银行直接在地方政府的账户那 1 块 3 毛余额后面加 100 个零不是更好吗?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都说现在经济下行,大家收入下降,那么钱都到哪里去了?

知乎用户 杜方舟​ 发表 谢邀,作为银行业从业人员和科班出身的经济学硕士,我想结合理论和实际来回答一下你的提的 “钱到哪里去了” 的问题,这个问题深层次是中国近十几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的问题。 一、大量信贷派生与货币投放推动的中国式基建推 …

怎样看待网上对河南村镇银行难民的冷嘲热讽?

知乎用户 enable 发表 网上的人可以分成许多不同的情况。 有河南水军带头捣乱的; 有自己没有存款仇视有存款的,幸灾乐祸的; 有被官方信息误导,不明真相的; 有觉得这只是小银行,自己存的都是大中银行,此事与自己无关的。 大概分成这几种 …

中国地方政府的巨额债务是怎么形成的?

知乎用户 梁如石 发表 简单的: 寅吃卯粮,吃习惯了就是先缺后空,巨额债务。 复杂一点: 本质是分税改革后事权财权失衡导致的权责不明,在以经济发展,尤其是以 GDP 为官员升迁关键考核数据的前提下,倒逼地方‘天才’般的想出了出让国有土地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