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在中国,会被怎么甩锅??
品葱用户 巴比伦花园 提问于 11/19/2020 从切尔诺贝利和武汉肺炎这两件事看,感觉中共的维稳甩锅能力更高一筹,甚至苏共也得承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武汉肺炎现在追责的声音几乎没了,国内是清一色的选择淡忘,或者就是认定是美国人干的。 而 …
我觉得成为发达国家的基本要素之一:有占人口80%以上的主体民族,可以避免很多民族矛盾和维稳成本投入,参考日本韩国。
有一定科技文化创造力:这个俄罗斯应该是满足的,俄国的诺贝尔奖数量放发达国家里都能排到前面。
如果俄罗斯继续推进民主化,实现和西欧北欧日韩一样的民主制度,减少军费开支,增加教育和民生投入力度,那么俄罗斯会不会比中国更先成为富裕的发达国家?
為什麼我記得我在哪裡回覆過這個問題
我是不是穿越了
~已删除~
美国全都是移民,最早期的移民也就是英裔美国人并非超过80%,美国不发达吗
俄罗斯当初没入侵克里米亚,现在早就是高收入国家了,也不至于变成现在这样半死不活的状态
謝邀
一半一半。因為平民想要民主又想要俄羅斯強大下去。
@白头山伟人金正恩:不是你的錯覺,是去年確實有類似問題的樓
@Acca0429:原来如此,感谢解惑!
理論上…..
是的成分極大,因為俄羅斯本身就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人口也適中…..比中國機會大吧?
能的,俄罗斯才是有希望的国家,因为主体民族斯拉夫人不是那么奴性,如果有一个契机,民主化了,它比较好维持,而不会想汉族一样很容易独裁复辟。
理论上它也不会比加拿大差,一样地方大(更大),且有天然气和石油,说起俄罗斯人懒惰,加拿大也不算勤快啊,地理人文都类似。
现在主要是普京独裁,弄得和西方敌对,英法德千年恩怨都能化解,如果俄罗斯民主了,我相信和欧盟,也就是西欧这些国家化解矛盾,不是不可能的,欧洲人也会慢慢接受它。这远比东盟10国化解内部矛盾容易,东盟国家的内部宗教矛盾远大于西方世界看不上俄罗斯的问题,俄罗斯只要民主了,民主大家庭一定会接受它的。
反而是汉奴性导致中国不会自己民主,永远没有希望,除非全国国民都抛弃汉文化中的奴性一部分,否则真的永远没有可能,对权力的崇拜,没皇上怎么办啊,这种,只会不停的换形式出现。
這是假議題.
俄國只要油價上漲,稍微有點錢
就會開始重返榮耀俄羅斯帝國大夢
然後想擴張而跟西方摩擦,再次被制裁.
這是民族主義榮耀的問題,不是民主問題
就像好色之徒 一旦富起來就想養小三小四
這是慣性,忍不了. 然後家庭破裂.
真正限制俄國發達的 是俄國自身稱霸慣性.
西歐列強也是幾次打到生靈塗炭
才終於理解和解共存才能一起發大財.
現代俄國從來沒有慘到因為自身野心
最後國家淪陷的程度,民族沒學夠教訓.
一旦稍微小康,就會逼自己走上征戰歪路
真正民主化放棄擴張征戰之心而富裕發達的
是隔壁被丟兩顆原子彈之後 才痛定思痛
民族全面轉型的大和民族.
即使富起來也不願再走上強軍擴張老路.
這跟民主無關,是民族厭惡強軍與戰爭.
你覺得毛子國有這種覺悟嗎?
蘇聯解體只是讓毛子認為共產計畫經濟不行
並不是認為自己有錢以後不該爭強好武.
民主化的俄國 也要爭自己固有生存空間利益
而且寧願用燒錢的軍事武力讓對手喪膽
不會走上西歐或日本的和平村路線
這就注定與歐美日不能深度合作.
導致科學研發投資常常要重新發明輪子.
較沒有效率,甚至偶爾倒退.
我觉得应该会,俄罗斯现在经济的问题,主要就是不肯融入世界体系造成的。自以为是全球军事力量一哥,集权政府喜欢用物武力解决问题,导致资本无法流通。印度之前经济差,中国七十年代经济差,原因都是一样的,就是不肯接受外国投资。委内瑞拉把自己搞死也是因为踢走美资。
资本就是血液,没有资本,一个国家经济只会干瘪。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下,俄罗斯要成为发达国家,需要什么产业?
是的,俄罗斯各方面条件都不差。而中国就算民主化了,成为发达国家也是十分巨大的挑战。
大一统就绝对不可能,因为所有的钱都变成了维稳车臣的资金。
如果允许车臣自治,那两个都会变成发达国家。(车臣会变成巴林或者科威特)
俄罗斯不发达的责任主要在我支。
同样是靠卖资源混日子,为什么加拿大就成了发达国家,还吸引了我老爹那个势利眼移民跑过去,现在有事没事给我来个电话催去办团聚,烦透了。
而俄罗斯现在也卖资源,而且不论资源总量还是人均都不输加拿大,却混到不如广东的地步了呢?甚至人均也正在被我支超越?
是俄罗斯人不行?胡扯,苏维埃帝国所达到的历史高度是我支至今未能企及的。
根本的原因在于最需要俄罗斯资源的我支国与美国的差距甚远。
在西方主导的经济体系下,定价权都在欧美手上,俄罗斯的资源只能在大宗商品市场上贱卖。而真正最需要俄国资源的我支也同样依赖这个经济体系。
再说得直接点就是出不起价。
同样是卖凉皮,你在ASML大门口摆个摊做生意,一年能赚个几十万。在我支的工地门口卖,估计也就能赚几万块糊口钱。
所以啊,等到我支占据世界产业链高端,能够提供高附加值产品之后,俄罗斯的资源价值也就能够得以显现,毛熊后人的富裕生活也就来了。
我个人不看好世界上会有新增的发达国家,包括国民十分自信的中国和印度。
我个人还认为,未来会有很多发达国家,
会因为失去产业优势、人口老龄化和财政赤字,掉队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
俄罗斯现在的优势就是石油和天然气,问题是美国的页岩油和页岩气已经成规模了,中国也在搞电动汽车产业。
普京也是靠着打击石油天然气产业金融寡头,才能勉强维持财政。不过吧,感觉也不够他自己贪污的。
现代社会的发展主要靠的是r&d,集中在四大领域:ict,医药,汽车,军工。俄罗斯只有在军工行业有可观投入,但是产品以性价比为主。而且,俄罗斯过于依靠重工行业,轻工业落后,因此,短期内将先进军工技术转化成可民营的企业才能提升运营效率。另外,可以比照参考的对象是澳洲和加拿大。澳洲其实也是非常仰赖资源出口,但为何两国富裕程度有差别,除了定价权的问题,更主要就是因为开采技术的不同,极大影响成本,所以未来的俄罗斯在打开欧美市场后,必须积极投入像页岩气液压开发技术来降低开采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长期来看,要投入资金改善在ict领域的实力,才能改善苏式军备信息化落后的问题,而且补足轻工业的短板,再拿轻工业的收入改善整体社会的经济,达成多点开花。但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俄罗斯必须改善和西方的关系,才能获得技术上的支持。
毛子不行的,民族骨子里都是自我毁灭的躁动,穷点儿好,多喝点伏特加,才能勉强维持生活。
是可以的,但就像其他人說的,他們只要發展起來,心中那個霸權形象就跑出來了,然後又再度被制裁
俄罗斯的民主很难实现。
俄罗斯缺乏反对派,上层阶级都从腐败中得到了好处。
1999年,普京成了代总统,而当时的俄罗斯是一个寡头社会。
在之前十年中,有一小群寡头,变得非常富有。
这些寡头们,让普京成为这个国家的掌舵人。
但时间没过去几个月,普京就向寡头们提出了选择:
放弃所有的政治权力和部分财富,换取安全、保障和继续富裕,
否则就会被剥夺一切的权力和资产。
普京是动真格的。
传媒大亨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在2000年的夏天被迫流亡。
超级寡头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几个月后步了他的后尘。
俄罗斯首富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遭到监禁,公司也被夺走。
摧毁俄罗斯寡头的过程就这样完成了。
之后11年里,普京继续巩固权力,达到了“盗贼威权主义”的地步。
其本质特征是无所不包的腐败。
它让俄罗斯的上层富翁,形成了深层的相互依存关系。
他们中很多人在此期间担任了公职,但总是离不开三个环环相扣的条件:
1他们必须花钱买官;
2他们可以利用公职来积累更多的财富;
3他们不能用它来行使或掌握政治权力。
俄罗斯资源丰富,靠卖资源的钱,可以收买普通民众。
2014年,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俨然给普京带来执政以来最大挑战。
一方面,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来,普京的民意支持率打破了纪录;
另一方面,俄罗斯民众,对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感到悲观。
自1999年叶利钦卸任后,普京担任俄国总统以来,
从2000-2010短短的10年里,俄罗斯的人均收入,从1500美金提升到9000美金。
伊拉克战争,石油供给减少。
原油价格,从2003年不到30美元/桶,一路涨到了2008年147美元/桶。
而俄罗斯作为全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
尽管普京和其身边的小集团捞了不少,
但他确实将俄国的石油利益分享给了普通大众。
俄罗斯想要成为富裕的发达国家的唯一途径就是对支捅刀,
一来向欧美交投名状,二来可以占远东港口。
品葱用户 巴比伦花园 提问于 11/19/2020 从切尔诺贝利和武汉肺炎这两件事看,感觉中共的维稳甩锅能力更高一筹,甚至苏共也得承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武汉肺炎现在追责的声音几乎没了,国内是清一色的选择淡忘,或者就是认定是美国人干的。 而 …
品葱用户 巴比伦花园 提问于 11/14/2020 中国是东亚的土包子,俄罗斯是欧洲的土包子 文德:古代中国应该是可以碾压俄国的,中国文学底蕴还可以,但近代就拉跨了,近代俄国涌现出一堆世界级大师: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科夫,果 …
品葱用户 巴比伦花园 提问于 11/10/2020 中俄这俩难兄难弟国,总统都通过了修宪可以继续连任, n年之后,普京和习卸任之后,哪一方会率先实现真民主? 以及,若其中一方先民主了,另一方会效仿改革吗? 2019年新闻自由指数排名: 俄罗 …
品葱用户 巴比伦花园 提问于 11/5/2020 拜登这厮上台之后,会变成张伯伦吗?对中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中共岂不是会蹬鼻子上脸,加速统战,加速加速扩军,加速攻台? 现在移民是不是最后的良机了? 品葱用户 北美carl 评论于 不会 …
作者:刘天宇(音),布法罗大学历史系 全文转发(此处查看原始网址) Editors note: This letter remains in the condition in which it was sent. Recently, J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