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的尽头是什么?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罗小梦第一次考公的单位是地方邮政管理局。2021年,这个单位的竞争比例高达519∶1,说是走钢丝也不为过。她没有过笔试,更别提面试了。她每天刷一刷豆瓣考公小组,看那些和她一样落败的天涯沦落人的故事。

记者|卡生

作为“80后”,我仔细回忆了一下2008年我大学毕业时的情景。大四的“卧谈会”常常是在熄灯之后开始,室友们纷纷描述自己的未来规划。我们宿舍六个人,分别有一个“考研党”、一个“考公党”、一个“出国党”,以及三个“工作党”。我记得,在校园招聘会上,我有两个同学本来想试试而已,阴差阳错获得了很不错的复试机会。在当时的同学中流传着一种说法,“考研是为了理想的进阶,工作是参与弄潮的实践”,而考公,有点像是我们同学中最为“保守”和“传统”的选择。那时候的年轻人对“保守”秉持一种先天的抗拒:还没有在北上广漂过呢,如何甘心听从父母走一条稳当的路?

图|Jessie Lin

14年后的今天,我打开豆瓣上一个个为考公而努力或烦恼的豆瓣小组,“国考省考公务员吧”“考公考编摸鱼小组”“公务员考试”“考研失败考公无门的混蛋发泄地”⋯⋯有考公失败的吐槽,有已经“上岸”的成功分享,还有处在夹缝里的左右为难。国考的官方数据显示,从2009年开始,国考的报名人数连续13年超过百万,这也从侧面说明,国考热潮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2022年的报考人数还是再创了新高。以2022年的国考为例,官方数据显示报名人数超过212.3万人,平均录取比例为68∶1。还有一组更让人惊讶的数据显示,最热门的编制岗位甚至达到了20813∶1的录取比例。在考公日益白热化的状况下,如果说高考是改变人生命运的“独木桥”,那么考公更像是搏一搏运气的“走钢丝”。

现实

罗小梦是我在豆瓣上联系到的第一个考公年轻人。她出生于1998年,大学学的汉语言文学,2020年毕业以后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写客户文案。罗小梦在校期间一直是中文专业的优等生,每年都可以获得学校的奖学金。毕业前,她宿舍里的其余三位同学都要考公。宿舍老大对罗小梦说,疫情下裁员潮席卷各个行当,唯独考公是条虽然老生常谈但极度稳定的道路。那一晚,宿舍三个同学给罗小梦打了一晚上的鸡血,用就业数据、行业对口以及裁员新闻试图说服她。

《二十不惑》剧照

罗小梦的文案工作从实习做起,创业公司上班时间极不稳定,如果是一个着急的项目,她得来来回回修改客户反馈的意见。罗小梦一开始还觉得,“是不是我写得不好?”但后来发现,即使她把初稿文案修改到接近自己认为的完美,第二天还是会收到客户的修改意见。“小罗,我觉得你的想法特别好,可是我们还是希望⋯⋯”罗小梦绞尽脑汁,每天在电脑前和文案斗智斗勇。

一天晚上,外面下着大雨,不知不觉就到了半夜两点。她拖着疲惫的身体打车回家,怎么都打不到网约车,后来在公司楼下遇到一辆趴活的黑车。她很警惕,上车前还拍下了车牌号。一开始很正常,突然,司机发问:“小姑娘,你是单身吗?”这句话吓到了罗小梦。她想叫停车,可现在车辆正行驶在高速路上,她集中精神,打开了类似电话铃声的闹钟,假意接起电话说:“老公,我回来路上呢。你饿了吗?你在××烧烤店等我,我10分钟就到了,车牌号是×××××,你记一下。”司机不再言语,罗小梦并不知道这一招对司机是不是起到了震慑作用,车辆驶入通州最繁华的街道,不远处是她谎称的烧烤店,罗小梦扫了支付码匆匆下车。虽然这是一个有惊无险的插曲,但罗小梦体会到北漂生活的不易。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糟糕的消息在她实习转正的第二个月传来,公司需要大幅度裁员,其中有一条是硬性规定:入职不满三个月的一律解除合同。和她一起被裁掉的还有另外两个部门的四个应届毕业生,她的部门总监降薪20%。那一晚,罗小梦回忆起大学生活以及三位舍友,还有她远在广西开小超市的父母。被裁员后,她每天躲在出租房里刷剧、吃外卖、投递简历,颠倒黑白地过着浑噩日子。这期间,她只接到过两个电话,一个是保险公司,另一个是电话销售。看着银行卡里越来越少的存款,她“没脸”跟父母要钱,父母打来电话时,她告诉父母一切安好。挂了电话,她会哭上很久。第二天,继续投简历,但求职信在四处裁员的年月里石沉大海。

她一直和舍友保持着联系。第一次考公,老大笔试没过,老二过了笔试却倒在面试的门槛前,老三家境好,所以考公失败后回了自家的茶园给父母打下手。失业的罗小梦连续吃了半个月的方便面,拖欠了房东房租一个月,卡里最后还剩200块。就算有一万个不愿意,离开生活了五年的北京是她当时唯一的选择。

更打击她的还在后头。广西小城市的就业状况更是举步维艰。在毕业就失业的八个月后,她渐渐产生一个想法,像舍友一样,参加即将开始的公务员考试。

白天,她一边复习考公资料,一边帮父母看超市。从来没有在体制里待过一天的父母总是会在晚饭后说上两句,“小梦啊,咱们不怕,考不上家里也会有你一口饭吃”。罗小梦听到这样的话就想哭,但她决定努力一搏。

夹缝

罗小梦第一次考公的单位是地方邮政管理局。2021年,这个单位的竞争比例高达519∶1,说是走钢丝也不为过。她没有过笔试,更别提面试了。她每天刷一刷豆瓣考公小组,看那些和她一样落败的天涯沦落人的故事。罗小梦说,我看到很多帖子,就算你过了笔试,面试也是极度不确定性的环节,两个变量来自于你的临场发挥以及你的对手是谁。在考公这条更为严苛、残酷的路上,她终究还是落败了。

罗小梦在豆瓣上认识了另一个考公失败者李逗芽。起初两人在豆瓣上吐槽时,发现很认同彼此的观点,就互加了微信。对于考公,李逗芽一直表现得很迟疑,一方面他不想让身体不好的公务员父母失望,一方面又不愿意被父母替他书写未来。所以,毕业之后他参加过两次考公,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获得了面试资格,但他回答问题时脑子里一直有一个声音想要搞砸那场面试,他控制不了那种情绪。李逗芽说,自己从小并不是一个叛逆的人,“对于父母的安排我一直很顺从,我当年考财会的专业是听从了父母,即使我大学四年更期待自己成为一个动画设计师”。

《何者》剧照

考公的这段时间,虽然陪伴在父母身边,他时不时会冒出来很多想法,“就算我赢过千军万马,考公之后我会快乐吗?”他小时候爱画画,被父母逼着学了财会;曾经有过一个喜欢的女孩,但父母觉得人家不是公职人员,所以反对他和女孩走到一起。他对考公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大,过年时达到顶峰。大年初三,家里有亲戚来串门,自从听说了李逗芽考公务员,他们争相给他介绍对象。“我突然产生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如果我一直考不上,就要一直考下去吗?那不就是现代范进?”

李逗芽说,豆瓣上有一个说法,“宇宙的尽头在编制里”。他有很多“80后”“90初”的朋友,他们聊起当年考公这条路都有抗拒,“父母心愿”“一眼望到头”是他们的口头禅。后来他和这些朋友也聊起过,在他们毕业那会儿,其实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大厂扩张,创业潮来袭,这意味着他们的理想、兴趣可以成为选择职业的第一驱动力。现在,当李逗芽他们这些“95后”谈及理想时,“现实社会并没有给太多机会”。看看抖音、小红书以及豆瓣考公上岸的分享,对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通过才华兑现财富的时代,也不能通过鲤跃龙门成就阶级的跨越,但考公的过程相对公平公开,它证明了一个手无寸铁的年轻人在告别学校教育时,可以迅速通过考试获得不确定下的安稳。

“这是年轻人内心深处两个分裂的声音,父母为我们内卷那么多年,我难道不应该为了他们‘卷一卷’?可是又一想,我已经‘内卷’了那么多年,我是不是可以选择‘躺平’和‘摆烂’?”**在大多数年轻人所剩不多的选择里,“‘摆烂’就像一种充满无力感的调侃”。**如果没有这种自我安慰,不知道那些考公失败者应该如何自处。

道理都懂,但到了自己身上,李逗芽还是挣扎了很久。过完年后,有一个老同学邀他参与在深圳的一个短视频项目,他思绪万千,最后决定找父母聊聊,即使他知道,现在并不是一个创业的最佳时期。他人生里第一次正式找父母谈话,他忘记自己说了多久,他把从小到大内心里压抑的理想和盘托出,同时还写了一份长达30页的项目规划。他注意到父母的神情非常讶异,后来父亲只说了一句:“我和你妈都老了,你们年轻人说的这些我也听不懂。你的人生你自己做主吧。”李逗芽长舒了口气,如释重负。

目标

罗小梦和李逗芽的考公之路是被动的。而陈阶是我的这些采访对象里,唯一从被动变主动的考公年轻人,现在他已经“上岸”成为一名公务员。

陈阶是1996年生人,他专科学的建筑工程(本科专业叫土木工程),毕业后找工作的过程处处碰壁,“这个社会终究还是看学历,无论是互联网大厂还是全国500强,他们的招收条件至少是‘211’起步,双非(非‘985’、非‘211’)本科学历都很难够到,就更别说专科学历”。尽管如此,陈阶还是找到了一份在设计院的绘图工作。在这个工作中,他每天平均工作时长超过12小时,最夸张的时候一个月没有休息过一天。**“我一开始考公也是被动的,我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倒逼着我必须考公。”**陈阶说。

《建筑学概论》剧照

第一次考公,陈阶准备了三个月,笔试结果第五名,并没有进入面试环节。陈阶是一个骄傲甚至有些自负的人,考试失利后他仔细地研究没有考上的原因。第一,学历不够。大多数县级以上的岗位要求99%是本科生,只有少数岗位面向专科生。这意味着“僧多肉少”,那都不是“内卷”,是叫“硬卷”,在169个报名成功的竞争对手中,陈阶笔试排名第五的成绩已经算得上优秀,但考公的面试比例使得只有考入前三名才有面试资格。当时,陈阶参加的广东省考只有5个岗位面向专科的建筑工程专业,如果是本科的土木工程专业,他的选择岗位就可以多达200多个。第二,专业不占优势。大多数行政单位并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中央级别的公务员岗位侧重政策研究和决策,基层公务员岗位侧重理解力和执行力,理工科专业在考公时并不吃香。考公中的优势专业是法学、汉语言文学、金融、计算机、公共管理等。

《大江大河》剧照

陈阶果断做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决定,首要先解决学历和专业问题,考公才能有胜算。广东省有一个“专插本”的政策,专科生可以通过参加国家统考,申请插到本科大三进行全日制学习,这样既可以换专业也可以获得本科学位。陈阶虽是一名专科生,但考试他是一把好手,最终,他考入了梅州的一所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离他考公的目标又进了一步。在两年里,陈阶充满动力,相比那些对前途迷茫的同班同学,他目标明确,一切只为考公。

考公对应届毕业生是有政策倾斜的,很多单位只录取应届毕业生。陈阶盘算着,有了学历和专业,以及应届优惠,他对这次考公十拿九稳。他报考的单位只有23人和他竞争同一个岗位。成绩出来时他笔试、面试都是第一,最终成功“上岸”。

2021年12月11日,2022年江苏省公务员招录公共科目笔试开考。图为考生在考场答题(赵启瑞 摄/图|视觉中国)

采访时,陈阶已经在自己的公务员岗位上工作两年。我最好奇的是:“上岸”的公务员生活是否符合他的预期?

陈阶很适应。他说,公务员的稳定性决定了人际关系的稳定。在企业里,你并不知道你的同事什么时候辞职,但在体制中,你的同事大概率会是你一辈子的同事,所以大家说话、做事都留有余地、保持体面,这很具人情味。如果领导提出的工作不合理,甚至可以直截了当地表达意见,不用担心领导把你“炒了鱿鱼”。这与陈阶唯一一次的企业工作经历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他觉得这种人际关系不仅能给他带来安全感,还能按时上下班,让他有自己的生活小天地。当然,和那些进入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的同学相比,陈阶的薪水待遇不高,但胜在细水长流。他甚至将其调侃为“我虽然穷,但我穷得很稳定”。

我多次试图分析陈阶内心真实的想法:他对考试的执念是对成功的渴望、对现实生活的回避,还是在证明自己的强大和优秀?似乎都有,他并未否认。我意识到,要给那些选择考公的年轻人下一个定义,太难了。

很多人说,“上岸”的年轻人终于可以“躺平”了。陈阶觉得确实有这样想的年轻人,但其实也不能算是完全意义的躺平,对他来说,成为公务员是一个上升通道,他可以参与、见证一地政策的颁布和实施。陈阶自称是一个不甘心、不满足的人,他还有一个目标——考上国内TOP10排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并且他还真的参与了去年的研究生考试,报考的是北京的某985大学,虽然没有过院线分数,但也获得了初试第四名的成绩,据他说只有第一名进入了复试。

这就更让我好奇了,假设陈阶未来真的考上了梦寐以求的硕士研究生,那是打算去读研究生,还是只证明自己有实力能考上而安心继续当公务员呢?

我第一次感到充满目标感的陈阶在这个问题前流露茫然。最终他说:“我会选择对我的未来更有利的那个选择。”

(本文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_三联数字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022年第31期。_应受访人要求,文中罗小梦、李逗芽、陈阶为化名

排版:红蛋 / 审核:小风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体制内的女生名声不好怎么办?

知乎用户 胖熊猫 发表 没办法,烂到底了,我们这里属于国企吧,不用考就可以进,曾经有个离婚少妇,二十来岁的时候傍上一个财政局的小领导,给安排了进来,还得上夜班的工作,不过工作是真不错,稳定,收入也还行,她自以为可以靠人脉上位实现阶级跃迁,各 …

辞掉工作,我住进了考公集训班

**图、文、视频 ****| **吕萌 ****剪辑 ****| ****沙子涵 **编辑 ****| **陶若谷 考公集训班里不分昼夜。 白炽灯下,30余名学员埋头苦读,桌子上各种考前冲刺练习册层层叠落,“努力只能及格,拼命才会上岸”的红 …

90 后即将迈入奔四行列,你们的生活怎么样?

知乎用户 发表 咱默认90后今年30,然后进入了奔四行列,下至99年也算,哈哈哈,强行拉高了他们的年龄。生活不易,各位小仙女,小仙男们还得奋斗哇,个别秀恩爱的,嗯,拖出去,斩立决!!! 记得十年前初中同桌是个妹子,当时给我说90后即将奔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