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爆满,这是怎么了?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作者 | 陈广晶
编辑 | 王一鹏
头图 | 视觉中国

医院儿科进入高压状态。

“人太多,如果号比较靠后可能要等六七个小时。”北京某知名三甲医院的儿科门诊工作人员告诉虎嗅。

11月份以来,随着呼吸道传染病的激增,北京多家增加了儿科晚间门诊,从晚上17点到第二天上午7点。在11月22日,这家医院的儿科晚间门诊从355号开始,也就是说,白天至少接诊了354个患儿,几乎是以往同期的三倍左右。

此前两周,儿科门诊被挤爆、动辄排到上千号、医护被累到晕倒的新闻越来越多。这也让很多家长非常焦虑。

“儿科的业务量爆满,因为近期的呼吸道疾病的感染非常严重,我们以前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有季节性的,突然间发现季节性好像没有了。”段涛在11月7日,赛诺菲在进博会上组织的现场交流活动中公开表示。

北京市卫健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13日至19日这一周,全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超过3.7万例,环比上一周增长了152%。

在今年流行的导致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中,除了耳熟能详的甲流、乙流、新冠之外,“支原体”是年度新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混合感染等都是后起之秀。较早“成名”的支原体,因为病情严重、治疗复杂、反复发作,最令家长们忧心。治疗药物阿奇霉素原研药,在电商平台卖到脱销,已经成了囤药界新宠。

一旦孩子发烧,家长们也会有一连串的担忧,**孩子是不是感染了支原体?**今年呼吸道疾病发病为什么这么多?在医院爆满的情况下,如果家里有孩子得病应该怎么办?这样的情况到底要持续多久?

是支原体惹的祸吗?

从疾控、医院数据情况看,今年秋冬季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历年,且情况更加复杂。

不过,网络上广泛传播:这是支原体感染大流行,但学术界和临床医生颇有争议。

最早有医生在社交媒体宣称“支原体感染流行”,药品缺货可以追溯到7月初。河南、江苏等地的医生已经开始科普支原体,并提出“支原体大年”的说法。国庆节之后,一篇媒体报道更是将“支原体”推上了热搜。

这一说法受到了学者的质疑。医学博士、旅美执业医师李长青在科学家主办的微信公众号“返朴”上撰文指出,所谓支原体大爆发很可能只是假象。

显微镜下的肺炎支原体外观很像“煎蛋”
来自: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微生物学前沿》)

支原体既不属于病毒也不是细菌,是大小介于二者之间的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是主要的致病分支。

根据这篇文章,支原体的复制速度远远低于呼吸道细菌和病毒——普通细菌传代一般是10到20分钟,支原体需要6个小时。而且支原体感染后潜伏期可以长达3周,传播速度远低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甚至不是国内法定需要报告的传染病。

全球范围内除了中国,支原体在其他国家都没有报告,“就如同不存在一样”。

同时,因为支原体特殊的结构,李长青在上述文章中指出,支原体感染的血清抗体检测假阳性和假阴性都比较高,有局部调查显示,都在40%以上。而验血又是国内常用的检测手段,因此也很容易出现结果准确的情况。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是鼻拭子核酸检测的方法,这也是作者推荐国内医院使用的。

11月前两周的检测报告似乎也在证明科学家们的质疑。比如: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在11月13日召开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称,其所在医院近期支原体在成年人中的感染检出率(已检测或筛查人群/样本中,确实存在某病原体的比例)为5.59%。

不过现实情况更加复杂。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公布的,其所在医院接诊患者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占比最大为34.33%;其次是甲流为12.17%,再次是乙流5.79%,腺病毒和呼吸道病毒的占比也都超过了2%。

在童朝晖前述公布的数据中,该院支原体的检出率在儿童中是40.34%。

也有专家认为,今年支原体流行情况,符合周期性传播规律。作为一种传播非常慢的疾病,支原体并不是法定需要报告的传染病,原本每3到5年也都会有一次高峰。

从临床情况看,支原体也只是一方面,有临床专家向虎嗅透露,目前病例中混合感染比较多,还有甲流及新冠阳性等。

同时,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支原体流行势头已经在下降了。

按照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王全意接受新京报等媒体采访所说,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的强度已经下降到了传染病第四位,前三位是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中,流感的高峰预计将早于以往,新冠病毒(主要是XBB变异毒株)保持较低流行水平。

结合疾控数据,以及儿科爆满的现状,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认为,流感正在成为主流。

北京市39家哨点医院的病原学监测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门诊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已经上升到了40.75%。

孩子们到底怎么了?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近期一直处于“发烧-休假-退烧-上学-又发烧”的循环中,难道是小学生,乃至所有人的身体素质更差了?

事实上,**类似今年这种发病人数快速激增、多种病毒混合流行的情况以前很少出现。**按照病原体流行的一般规律,都是有一种病原体占据主导位置,会压制住其他病原体流行。比如:新冠流行期间,流感等病原体都受到了抑制。

常荣山告诉虎嗅,今年的情况主要与“免疫落差”有关。

免疫落差,指的是长期低接触某种特定病原体而导致的保护性免疫力不足,这使得更大比例的人口易感染该疾病。

根据这一原理,病原体会倾向于进入有免疫空白的国家或地区、人群。过去三年,很多新出生的儿童较少接触到呼吸道病原体,没有形成针对特定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流感、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的免疫力,是免疫空白人群,对这些病原体完全没有招架能力。

其中,很多疾病的流行规律甚至出现了改变,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本来几乎所有的2岁以内婴幼儿都会感染,因为疫情延迟,最新研究发现,4岁到5岁儿童群体反而是感染人数最多的群体;疾病发生也不再呈现季节性特征。

再以支原体为例,该病原体一般也是地区周期性流行,本次高峰从2019年就已经开始了。新冠疫情的暴发,打断了其流行趋势。

至于新冠病毒感染在今年儿科门诊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的问题,常荣山认为,新冠病毒感染****确实导致了人体免疫力降低。

他告诉虎嗅,人体的免疫细胞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粒细胞等。其中T细胞又分为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三种。

CD4+T细胞的功能主要是保护机体避免感染的,其数值高低也代表了人体免疫力的强弱;CD8+T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地识别、杀灭某些病毒和肿瘤细胞,CD8+细胞增多提示某些疾病发生。

大量病毒入侵会严重破坏CD4+T细胞。比如:HIV(艾滋病病毒)就是进入CD4+T细胞并将其摧毁,导致CD4+T细胞水平降到极低的水平,进而发病。这个过程中,CD8+会产生细胞毒性杀死入侵病原体,CD8+T细胞在整体淋巴细胞中占比的减小,也被认为是淋巴细胞减少,如果淋巴细胞变化太快,意味着治疗效果会比较差。

新冠病毒感染会导致CD4+T细胞下降,其破坏力甚至比HIV更大,仅仅5周就可以将CD4+T细胞的数值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不过,与HIV不同,新冠病毒造成的影响会在2到6个月后部分或完全恢复,轻症患者可以在10个月左右时间内恢复到正常水平。

这些都属于疫情后的“连锁反应”。据常荣山预测,这种情况至少会延续到2024年1月份。

但是,常荣山也表示,目前还缺乏确凿证据,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免疫力降低,与当下的多重呼吸道病原体轮番上阵同时来袭有必然联系。


来自:视觉中国

真生病了怎么办?

如果孩子真的生病了,家长首先不要急于使用头孢、阿奇霉素或者奥司他韦等药物。

从症状上说,流感、新冠病毒、支原体、腺病毒等都是类似的,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但是其治疗确实天差地别。

以支原体为例,前述提到,它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常见的抗菌药头孢,对其无效;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对它也无效。

临床上对于儿童感染支原体,推荐使用的是大环内酯类的抗菌药,代表性的产品就是阿奇霉素;成年患者可以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即便同为病毒引起的疾病,流感和新冠的治疗也大不相同。

流感病毒上有两个糖蛋白突起,也就是HA血凝、NA神经氨酰酶,二者的变化也就将流感病毒分为了不同的亚型,有甲流、乙流、丙流之分。治疗甲流的特效药正是通过降低NA的活性来起到抗病毒作用的。在新冠病毒上并没有NA,因此奥司他韦对新冠病毒束手无措。

而腺病毒,作为一种常见的,可以通过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等感染的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并没有能快速治疗的特效药;导致住院比例最高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则根本没有治疗药物,甚至还没有疫苗。

也就是说,如果被腺病毒或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了,无论是按照普通感冒治疗还是支原体感染、流感、新冠病毒阳性治疗,都是没有意义的。

**而且滥用药很可能带来更大的危害。**童朝晖也曾公开提醒大众,得了呼吸道疾病,要尽快通过抗原以及核酸检测来明确病原,不要滥用药。

常荣山指出,该病治疗的关键在于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对症下药。这对常年用药不尽规范的中国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是一种挑战。因为阿奇霉素等药物存在耐药问题,儿童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多次调整方案给药。如果为了求快,加上大剂量的激素,可能会快速改善症状,但是很容易复发。

他进一步向虎嗅表示,如果今年的支原体病例数真的达到历史最高,那也更有可能是与近年来抗生素大量用于肺炎治疗有关。

以肺炎支原体为例,2019年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耐药的占到了76%,现在临床一确诊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就立即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研究发现,最初感染MSMP(大环内酯类敏感的肺炎支原体)的患者在接受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期间会出现MRMP(多耐药)菌株。

事实上,这些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都是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即便不治疗大多数也会好起来。根据前述临床专家所说,孩子发热持续38.5℃以上,精神弱,进食差或烦躁不安,惊厥等才需要立即去医院。

也曾有儿科药师告诉虎嗅,家长如果预判到孩子可能出现高烧、惊厥,也可以提前物理降温或喂退烧药。

结合各种病原体的特点和今年呼吸道疾病流行的特点,前述疾控领域专家指出,**还是应该理性看病。**一方面,大多数患者可以自愈,另一方面到病原体较多、人群密集的地方,也容易形成交叉感染,更加不利于健康。

**“很多患者是支原体合并甲流。刚开始可能只有一种感染,在医院或学校幼儿园又交叉感染了。”**有临床专家告诉虎嗅。


来自:国家流感中心

从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看,今年北方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报告总数明显高于历年同期,且迅速升高的拐点较去年同期至少提前了4周。南方的情况较好,也大幅超过了去年同期。

这些意味着,相比支原体,接下来,迎接提早到来的流感高峰,才是一场硬仗。疾控领域专家提醒,给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接种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等抗疫手段,还都是有力的武器。

对此,常荣山也向虎嗅强调,实际上,只要流感(甲流、乙流)开始流行,新冠就难以形成规模性的流行,因为这几种RNA病毒争夺的是人体内同样的生态位。

从分子流行病学的角度看,在我国,当下的甲流、乙流、副流感病毒占据了优势,流行谱在不同地区还稍有不同。最近,是南方的流感流行强度大于北方,北方在逐渐走强中,当下全国的流行强度大于北半球平均水平,预计在未来两个月内,流感会压制新冠再出现大流行。

他认为,这个冬季,我国流感疫情不排除是最强的区域性季节性流感,现在最应该大力接种流感疫苗,时间上还来得及,以防一年前的覆辙。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点击预约虎嗅F&M创新节精彩小会直播——消费专场
**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二阳”汹汹后,新冠将以这样的方式落幕

“二阳”汹汹后,新冠将以这样的方式落幕 作者:王晨光 五一长假前后,中国暴发新一轮新冠疫情, “二阳”之音不绝于耳,并且身边去年底没被感染过的“幸存者”终于也纷纷中招;小范围的调查显示,假日后两周内,再次感染的比例高达30%以上。这轮感染的 …

如何看待专家说奥密克戎症状低于流感?

知乎用户 Mischa-Efanova​ 发表 坐标欧洲,一月初感染新冠(不确定是否是奥秘克戎,但根据我所在城市的感染趋势,大概率是的)整段经历如下,大家自己体会: 1 月 17 日 - 星期一 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 T 出现了新冠症状。T …

流感季节认清流感

流感季节认清流感 ·方舟子· 前一阵子朋友圈都在转发一篇文章,题目是《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说的是作者的岳父才60岁,却在北京得了肺炎在重症病房受了几天罪后病故了。文章题目虽然有“流感”,但是作者却不认为其岳父得的是流感,说是医生对他说的,是 …

今冬的呼吸道疾患大爆炸,不过是去年底全面放开后的剧情延续

近日,中国尤其在北方,RSV、流感、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呈现爆炸趋势,令无数国人忧心忡忡,画面仿佛要切回到去年冬天新冠防疫措施刚刚开始全面解绑之际的样子→特别是儿童感染情况严重,多地医院从门诊到住院部都人满为患,一些地方出现急诊号等候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