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暴雨:天灾在前,反思在后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维舟按:等了半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昨晚终于出炉。在此重发一遍旧作,当时的标题原本意在指出国人的一种心态,即总觉得“反思”不是当务之急,那么就算这样,现在也是时候反思了。

这篇写于暴雨之后7月22日,是当时第一时间的感想。这次我也看到很多人在转胡锡进1月21日与去年7月21日对河南暴雨事件前后矛盾的评论,为表我的一贯立场,本文一字未改。

这半年来关注的新读者,应该都没读过;老读者大半想来也没读过,因为打开率也就15.72%,相当于1/6。如果你看过了,也不妨重温一下,帮我检视一下是否说错了什么。原文发出不久,评论区就被关闭了,希望这次能看到大家更多看法。

7月20日夜,特大暴雨袭击下的郑州(图源:网易)

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让河南仿佛真的成了“荷兰”——那个低于海平面的泽国。

受灾中心郑州,7月20日在3个小时内的雨量相当于平常一整年(600毫米),超出城市负载能力四五倍,这个往年同时受缺水和内涝之苦的城市,顿时沦陷。

像很多国内城市一样,郑州的排水管网本来就有历史欠账,地处北方的往往还缺乏自然河道作为天然下水道。2017年,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对郑州暴雨内涝淹没范围和淹水深度进行模拟分析后发现,郑州市区总体排涝标准较低,排涝能力严重不足。

正因往年每次大雨就会出现内涝,三年多前《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0)》对外公示时,才特地点明郑州到2020年将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防洪标准提高到200年一遇,当时《大河报》宣称将“告别看海”。不过,这次据说是“500年一遇”的——昨天起的口径则是“千年一遇”,郑州气象台甚至给出了“超千年一遇”的判定。

雨后的郑州某小区

(图片来源:豆瓣“知更鸟袁小真”)

郑州这些年城市建设高歌猛进,已有跻身“新一线”的势头,但一场暴雨就把它打回了原形。据说法国文豪雨果曾说过:“检验一座城市的文明,一场大雨足矣。”——不管这话是否真是雨果说的,它至少确实适用于当下,而这句话的流行本身也是社会心态的折射。

当然,这并不只是郑州的问题。以前国内城市都太过注重那些“看得见”的“面子”(尤其是作为现代化象征的高楼大厦),对“看不见”的下水道则不太重视。国****内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管网建设标准仅是“一年一遇”,以至于稍大一点的暴雨,城市街道就会开启“看海”模式。据水利部历年《中国水旱灾害统计公报》,仅2016-17年,中国平均每年就有157座县级以上城市进水受淹或发生内涝。

就像我们在疫情防控中看到的那样,很多地方之所以看起来没事,只不过是因为还没遇到考验而已。因为要应对这样小概率高风险的“黑天鹅事件”,仅仅一流的硬件基础设施也都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一整套不断演练应急的社会机制。

我知道,现在谈反思是不讨人喜欢的,前天晚上我就因为在豆瓣上这么说了一嘴而被围攻了,公众号“海边的西塞罗”昨天写了一篇《郑州暴雨,一句“千年一遇”不能挡住所有追问》,尽管已经措辞已非常谨慎,但不仅底下有人骂,现在也被删了。

毫无疑问,这是天灾,但我发现,中国人有一种特殊的心态:灾害越大,就越难反思问责,似乎人们觉得,灾害大到一定程度,就超出了人力的掌控,因而也就免责了

反过来,只有在一种情况下,要求反思的声音才能占上风,那就是:灾害本身很平常,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却仍然没能应对好,这时候就再也没有遁词了。

7月20日,郑州东方嘉禾影城开放影视厅,收容了一千多灾民

大难当前,国人往往会自发形成一种群体心理: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救人、是行动,而不是什么反思。此时如果你说点什么批评意见,立刻就会遭遇一种声音:“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来冷嘲热讽,等事情完了再说不行吗?”

确实,我这次也感动于无数人自发地搜集、传播各种救助信息和居家自救手册,也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自助、助人,郑州的嘉禾影城开放影厅收留上千人,很多酒店在灾情时刻非但没有涨价,反而降价了。像“河南暴雨,如果你处在经期”的讨论冲进微博热搜前十,尤其可见灾难面前特别顾及女性特殊身体条件,印象中尚属首次。

这些细节是民间最朴素的真情,也不应该被遗忘,然而正因此,我们才更有必要想清楚:有哪些痛苦是本可避免的。这不必要等到“痛定思痛”之后才能进行,如果要反思,那么就在此刻

非虚构作家赵景宜有一番话说得很好:

昨天晚上,看到郑州的水灾时,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很大程度上,我也是某一种“顺民”,以致不会大声、直觉式的作出批评。因为看了一些资料,降雨量确实很大,城市排水系统无法应付。但这不是,我们成为“失败主义”的理由。如果说起天灾,我们更多要思考人在其中的因素。

首先,需要更多的事实,比如具体的伤亡情况,他们在什么情境下,死去的。这次暴雨,在五天前早有预报,政府有哪些预案和准备?暴雨是百年一遇,“无法抵挡的”,那么又有哪些关键的死角,可以更多减少损失?……

我以为,没有任何一种灾难,会贬损追问的价值。

郑州这次可以做得更好吗?当然可以的。郑州气象台在当天早上6点就已发布暴雨红色预警,9点又发布了一次,防御指南也要求临时停产停工停电,如果当时就引起重视,严格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可想人员伤亡也不会这么惨重了。

到现在为止,郑州市内12名死者都是因为地铁站内受淹缺氧致死,根据郑州地铁5号线被困人员口述,海滩寺街站本已停运一次,此时就该疏散乘客,但地铁却继续往前开。结果,当发现前面水已泡到电力设备触发紧急停车时,陷入进退两难。

为什么司机没及时停运、疏散乘客?因为他没有权限。交通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管理办法(2020)》规定:地铁遭遇突发事件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决定是否停运。问题在于,其中第32条规定,“遇恶劣天气时,行车相关人员可根据情况及时采取加强瞭望、限速、停运、封站等措施”;而第18条又规定:“发生突发情况,行车调度人员应及时发布调度命令,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维持列车运行。”

有地铁运营人员指出,决定停运的决策机制没那么快,“地铁集团可能都没有权力,要报到上级部门审批才行,停运是个社会事件”。7月20日下午4-6点之间,在难以准确预估暴雨影响的情况下,司机只能“尽可能维持列车运行”,否则万一不算“恶劣天气”(何况这极为罕见),他无法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当然,这些其实仅仅只是在具体做法层面的反思,最终可能反倒有助于现有机制的完善,而要深入到机制层面的反思无疑更困难得多。但如果不想每次出事后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就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

不管怎样,暴雨总会退去,在灾后留下什么,才是更为重要的。有一个问题可能是很多人都想问的:虽说这次是“千年一遇”,但这是一个概率术语,并不意味着此后一千年里我们都不会再遇到(何况下次保不齐是在别的城市),相反,现在似乎全球的极端异常天气都越来越频发,如果下次再来,我们怎样才能应对得更好?

这可能没有完美的答案。作为“基建狂魔”,中国的基建能力世无其匹,但即便是发达国家的都市,排水管线的防涝标准也只是50年一遇,不可能按“千年一遇”来建,因为那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天”大概无法改变,但在“人事”上,各地至少可以软硬两方面入手:硬件上,先扎扎实实一点,把“一年一遇”的防涝标准提升到哪怕“五年一遇”;软件上,建立应急反应机制,每年演练泄洪疏散,至少在遭遇极端异常天气时,听从气象部门的专业意见,该停工停产的迅速决策,同时加强民众的风险意识和自救知识培训。

说起来,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却还是常常被忽视,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太注重“结果导向”,很多人会抱怨乃至嘲笑“神经兮兮地准备这些干嘛?又不会真有什么事”,最后事到临头了措手不及。

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如何应对突然出现的风险,已经成为常态化的“大考”。能不能通过这样的大考,将比任何高楼大厦更能体现一个地方的现代化水准。

往期阅读

(已设置超链,点击篇名即可跳转)

在郑州读懂中国

郑州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思考问题的乐趣,是不可替代的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这次的暴雨对郑州甚至河南意味着什么?

知乎用户 夜巫猫 发表 呃,要我说就只是唤醒了中原人民对水的恐惧感而已。 注意是唤醒,不是认识。 很多人认为中原地区和暴雨洪水很远。 其实不然。 中原人民骨子里比沿海地区对洪涝的认识还要深刻。 你看村子里就知道,几乎每个村子都有的那种 “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