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惨烈与悲壮,中国军队何以在各项装备全面落后的情况下,依然赢得了胜利?
知乎用户 新华网思客 发表 虽然志愿军装备落后,战略战术可是异常先进。 你以为志愿军都是《金刚川》里工兵,肉身抗炸弹?实际上是桥面不过水。更不要说金城战役牛逼的步炮协同。 大兵团协同作战的水平,1950 的英法我觉得打不出来。敌后穿插这种 …
《长津湖》:头重脚轻本末倒置,想把什么都装进去,但什么都没讲清楚
作者:老周28
9月30日,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影片《长津湖》上映,作为一个研究长津湖战役多年的军史学者,自然很期待这部影片最终会拍成什么样,首映当天就赶去影院观看,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头重脚轻本末倒置,想把什么都装进去,但什么都没讲清楚。
这话怎么说,就听老周一一道来:
影片一开始,由吴京饰演的解放军三野九兵团某部七连连长伍千里就回到自己老家浙江湖州探亲,这段戏有两个细节出错了,一个是军服不对,此时已经是1950年,解放军应该穿着我军第一套制式军服50式,而50式最大的特征就是军帽采用了大盖帽样式,片中的吴京穿着的依然还是解放帽的1949年时的军服。第二个是吴京和父母说,现在已经没仗打了,要买房子过安定日子了。而事实上,当时九兵团在无锡、苏州、上海等地进行休整,秣马厉兵积极准备渡海进攻台湾——在中央军委的计划中,精锐的九兵团是攻台的第一梯队部队。在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前,九兵团官兵都很清楚,接着就是要打台湾,怎么会说“现在已经没仗打了”?
接着突然有骑兵赶来通知,九兵团司令部命令,所有人员立即停止休假返回部队——在当时叫停通信都很落后的情况下,九兵团会专门派人来通知一个小小的连长归队?或者这一带有很多人回家探亲,所以才派人来沿途传达召回命令?这也说不通啊,九兵团当时正在紧张的战前训练,不存在大批官兵回家休假的情况。
再下来就是仁川登陆的画面,庞大的美军舰队3D特效制造的痕迹太明显了——但影片却没把仁川登陆对于整个朝鲜战争进程的影响给讲清楚,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很可能会误以为仁川登陆就是朝鲜战争的开始。其实,朝鲜战争是1950年6月25日爆发,此后人民军一路高歌猛进,一直打到了朝鲜半岛最南端的洛东江,占领了半岛大约95%,眼看胜利在望,但9月15日麦克阿瑟发动了仁川登陆,一举扭转了战局,人民军被拦腰截断,随即全线溃败,“联合国军”开始打反攻。
这时是否出兵援朝朝鲜,就摆在了中国高层的面前。片中也提到了美军越过三八线就突破了中国的底线,但是又没有讲清楚——当“联合国军”开始反攻北近之后,中国就通过印度等渠道表示,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一定不会坐视不管。对于中国的这个警告,美国也一直在琢磨,到底是恫吓还是真正的底线,10月1日韩军越过三八线,但美军按兵不动,经过了一周的分析评估,最后美国认为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力羸弱百废俱兴,不可能出兵和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兵戎相见,所以这不过是虚张声势的恫吓,于是在七天后的10月7日,美军也越过了三八线。
中央最终决定出兵援助,并任命彭德怀担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片中彭德怀就和毛主席提到了要在东线长津湖发动一次战役,这个时候才刚决定出兵入朝,连第一次战役都没开打,怎么就已经预见到了第二次战役的长津湖战役?难道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
毛岸英主动要求参加志愿军,但入朝一个多月就在美军轰炸时牺牲——对这个情节片中同样在细节上出现了错误,首先是发现了大榆洞是志愿军总部所在地,便派出飞机来轰炸。其实美军在整个战争中始终没有查明志愿军总部的准确位置。其次片中美军出动了十多架飞机进行了“地毯”式轰炸,而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当时空袭大榆洞的只是3架担负“游猎”自由攻击任务的第18战斗轰炸机大队第1南非中队的P51“野马”战斗机。而且这三架P51的编号和飞行员姓名都可以查到。
再回到九兵团,接受了入朝作战的任务,登上火车开赴战场。在火车上,由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是刚刚入伍的新兵,还举行了七连第某某某名士兵——这个情节太熟悉了,不就是《士兵突击》里钢七连的新兵入连仪式吗?只是模仿得有些生硬,战争年代不太可能搞这种仪式。例如淮海战役中部队伤亡很大,被俘的国军战士经过短暂的思想教育就补入部队,上午补入部队下午可能就牺牲,有的人连名字都不知道,哪里还搞什么第几名战士。按照片中的设定,七连也是参加过淮海战役的。
火车到了沈阳,正准备将厚棉衣装车,美军飞机突然来了,火车就马上开动了,车站上的东北军区部队一面将厚棉衣扔上火车,来不及的甚至将自己身上的棉衣脱下来扔上车——真实的情况是,九兵团原计划先到吉林梅河口换装,但由于战局发展太快,就直接开往朝鲜,在沈阳只短暂停留了两小时,而美军飞机当时最多也就是袭扰边境地区,从来没有深入到沈阳。至于棉衣,当时由东北军区后勤部和志愿军后勤部在九兵团到达东北以及进入朝鲜之后都一直向九兵团配发厚棉衣,根据战后统计,总共向九兵团发放了14万件厚棉衣,缺口仅1万件左右。
火车进入朝鲜不久,铁路就被美军的空袭炸毁了,火车只能停在铁轨上等待抢修,这时美军飞机又来了,于是大家赶紧从火车上抢着卸下物资跳下火车疏散隐蔽——听到飞机声,到飞机临空轰炸,最多半分钟,但在片中足足折腾了好几分钟,难道美军飞机是声音响半天速度却慢的像乌龟?而且铁轨旁边完全没有隐蔽,就算跳下火车也跑不远,美军飞机来轰炸,就只炸火车,而对火车两旁的志愿军都看不到吗?
七连到朝鲜后领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护送20部电台和译电员到大榆洞志愿军总部——大榆洞位于平安北道朔州郡,是在西线,而七连所在的九兵团则位于东线,也从没有九兵团的部队到西线执行任务,如果他们去了大榆洞,那怎么在到东线的长津湖呢?中间可有着平均海拔2000米的狼林山脉阻隔,就算要护送电台去打榆洞也不会派九兵团的部队。再说,译电员的技术含量远远不如报务员,报务员是要掌握无线电收发报技术,译电员则是对照密码本将电文译成密码,或者将密码译成电文,只要识字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胜任。如果是报务员才更靠谱一些。看来编导对军事常识比较欠缺,以为译电员听起来有点神秘。
七连行军途中在一片开阔地时2架美军F4U“海盗”战斗机飞来,无处隐蔽,只好全连躺在地上装成遍地死尸,美军飞机进行了一轮扫射,见没有任何异样就飞走了——这个桥段太胡扯了,首先当时美军掌握着制空权,志愿军白天都不会进行大规模的行军和作战,九兵团向长津湖开进的六七天全部都是昼伏夜出,白天隐蔽夜间行军。就在第二次战役的西线,志愿军38军担负向三所里穿插任务,由于时间紧迫,带队的113师副师长刘海清就用了兵不厌诈之计,去掉伪装,白天在公路上大摇大摆行军,这样反常规的举动,反而让美军飞行员认为是溃败的韩军,没有进行任何攻击。其次一百多人躺在地上,和战场上一百多具尸体,绝对是不一样的,没有血迹,肢体完整,老经验的飞行员一眼就能看穿,真以为美军飞行员都是大笨熊啊。看得老周直揉眼睛,太辣啦!
终于盼到了张涵予饰演的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下达了总攻命令——这时,影片已经放了整整两个小时,全片三小时,用了两小时都没讲到主题长津湖战役,而接下来一个小时的篇幅就能把历时二十七天双方参战总兵力将近20万的大战役展现出来吗?本来老周认为三小时的片长描述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役就很紧凑了,现在花了两小时讲的都不是战役本身的内容,自然就显得头重脚轻主次不分本末倒置了。
第一场战斗,是七连在开进的半路上遇到友邻部队进攻美军的一处通信塔受挫,就主动前来助战——美军从来就没有通信塔这种东西,在战场目标太明显了。在长津湖地区确实存在山区阻隔信号,以及气温过低影响通信设备正常工作,美军采用的对策是利用坦克进行无线电通信中继,因为坦克可以开到山顶高处,而且坦克内部温度也高,可以保证正常通信。退一步说,就算美军有通信塔,要摧毁通信塔,几发迫击炮就OK了,有什么必要非要用士兵冒着美军炽烈的火力前赴后继?如果编导是战斗的指挥员,恐怕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终于到了真正长津湖战役新兴里之战的场景了,随着冲锋号吹响和信号弹腾空,志愿军开始冲锋——乌央央的人群一拥而上,这难道是传说中的“人海战术”?毫无队形可言,要知道志愿军尤其是四野的部队,冲锋时都时采用三三制队形,面对美军猛烈的火力,如果是这样密集队形,那就和送人头无异,所以实际上志愿军更多都是采用疏散队形,交错掩护。
外围战斗还没怎么看明白,就已经攻入了新兴里镇内,吴京和易烊千玺冲进一间屋子,看到已经中枪奄奄一息的美军31团团长艾伦·麦克莱恩上校,易烊千玺想补一枪,但被吴京阻止了,不过麦克莱恩随即就头一歪,一命呜呼了——如果不补枪就应该赶紧上前救护,生俘一个美军上校可是大功一件,看着他伤重而死和补上一枪又有什么区别?而且在新兴里战斗中,最大的战果是缴获了31团的团旗,这也是志愿军在整个战争中缴获的唯一一面美军军旗,如今还保存在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这么好的素材却完全不进行展现,实在有些令人费解。
随后战斗中,胡军饰演的炮排排长“雷公”雷睢生,亲自操炮消灭了美军的火力点——正常情况下,志愿军的步兵连是没有迫击炮排的编制,要是七连是首长心头的尖刀部队,特别编有炮排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当时迫击炮是志愿军最重要的支援火力,讲迫击炮的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被美军称为“天才运用了迫击炮”。但影片却只是出现了胡军的唯一一次出色表现,也没有表现出志愿军每门迫击炮只有40发炮弹的窘迫。
讲到长津湖,肯定就要提到悲壮的冰雕连,影片里自然也会出现,美军陆战1师撤退时发现路边,注意!敲黑板,是重点,路边!出现了志愿军全脸以战斗队形冻死的场景,于是美军停下脚步,陆战1师师长带头向志愿军冰雕连敬礼——长津湖战役中的几个冰雕连,都是在制高点阵地上,因为制高点的山顶,夜间气温更低,而且无处躲避凛冽寒风。再说了当时陆战1师夺路而逃,逃命都来不及海有空停下来敬礼?老周最反感这种用老外的嘴来吹自己,志愿军的英雄壮举,我们自己不能宣传,非要用美军?
影片最后,成千上万的志愿军在兴南港海边欢呼胜利——如果当时九兵团打到兴南港还有这么多人,恐怕陆战1师就逃不掉了。当时的真实情况,九兵团在经过了二十多天的惨烈苦战后,伤亡极其惨重,27军攻入兴南港时,战前齐装满员5万人,全军还能战斗的人员仅剩2000人!最先冲进兴南港的只有一百多人!
当然,影片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片中的美军人物,像麦克阿瑟、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形象上和真实的历史人物都很像,而不像有些影视剧随便找个老外。
纵观全片,在剧情安排上,头重脚轻主次不分,也不管和长津湖战役有关没关,什么都想装进去,但显然编导对全局掌控力明显不足,所以结果什么都没讲清楚,而且连具体一场战斗的来控去买都没讲清楚;在讴歌志愿军的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也是苍白无力,远不如五六十年代的《英雄儿女》、《上甘岭》;在战斗的战术表现上,更是明显不如最近的《战火熔炉》。
老实说,看了预告片和海报,就知道这是一部蹭着爱国情怀和抗美援朝热点的商业片,从军事角度,历史角度,肯定是破绽百出,之所以还会买票进影院观影,只是出于对长津湖战役的情怀,和对当年在长津湖冰天雪地里忍饥挨饿与美军殊死拼杀的志愿军战士的敬仰,以及对长津湖战役的宣传,毕竟老周在2004年发表《冰血长津湖》一文时,除了一些专业研究抗美援朝战史的学者,普通人甚至军迷,都不知道长津湖战役。而如今,长津湖战役几乎已经是家喻户晓了。
(XYS20211006)
知乎用户 新华网思客 发表 虽然志愿军装备落后,战略战术可是异常先进。 你以为志愿军都是《金刚川》里工兵,肉身抗炸弹?实际上是桥面不过水。更不要说金城战役牛逼的步炮协同。 大兵团协同作战的水平,1950 的英法我觉得打不出来。敌后穿插这种 …
知乎用户 甜草莓 发表 惨烈到双方都认为这是自己战争史上的荣耀。 电影的时间线基本完整的反映了史诗,唯一的问题是电影压缩了时间,节奏太快导致画面太短,但是如果我们简单还原一下历史,其实就已经能显示出当时的波澜壮阔。 …
知乎用户 闲人电影 发表 《长津湖》上映前很多人都担心三个问题。 一是三位导演风格不统一,是否会有割裂感;二是会不会拍成一部说教的战争片;三是会不会凸显个人英雄主义。 在《长津湖》正式上映后,这些担心全部都烟消云散了。咱们先看看这部电影截止 …
无声的战友 作者:孙波沙 讲述:孙佑杰 1995年,我出版了《鸭绿江告诉你》一书。 刚出版,就有人写信告我的状,说我侮辱丑化人民志愿军,要禁止这本书发行。 军部下令成立了一个专家组,开始对书进行“地毯式”检查。 这书的内容全部来源于我在朝鲜 …
收录于话题 #影评 26个 中国、朝鲜、韩国都有许多反映朝鲜战争的电影,但反映朝鲜战争的美国电影很少。相关的苏联电影更是没听说过,虽然苏联空军直接参战了。有人说美国反映这场战争的电影少是因为美国输掉了这场战争,这话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