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核酸支配的生活,什么成了“新常态”?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5月23日,因核酸检测超时20分钟被地铁安保拦下的宋玉,坐在的士里忿忿不平:“生命保质期比面包还短。”

当晚11时许,追赶末班地铁的宋玉被安保拦了下来,要求查看核酸检测报告。深圳自3月底解封后,便在全市推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最初要求乘坐公共交通需持48小时内的核酸阴性报告,4月5日后延长至72小时。宋玉看着手机健康码页面显示“72小时阴性”的绿色方块变成了“7天阴性”,便指着上次检测的时间试图与安保理论。对方却盯着她的眼睛说:“超一分钟也不行”。

同一时间,安保又拦下另一名赶末班车的乘客,这名乘客核酸检测时间未超过6小时,因此健康码页面的核酸方块显示“检测中”,也同样被安保拒绝入站。在该乘客与安保理论时,宋玉试图趁机冲过拦截,一旁的安保顿时大喊起来:“诶!你干什么!来人!给她拍照!拍照!”

5月中旬,中国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在党媒《求是》杂志撰文表示,面对Omicron变种,中国要“完善常态化检测机制”,包括在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提前规划“永久性方舱医院”等。

如今,高频次的定期核酸检测,已成为很多中国居民的新日常。据端传媒统计,自4月初以来,已有5省32市宣布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即全体居民均需依固定频次进行核酸检测,搭乘公共交通和进入公共场所(如学校、公司、商场、医院等)时,需持规定时限的核酸阴性报告。

这些省市在街道和社区中搭建的“15分钟核酸采样圈”,在挤入居民生活日常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城市景观。据端传媒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9日,中国大陆境内已建成超8.4万个采样点。其中,浙江省以逼近2万个居首,全国参与常态化检测的总人口规模近6亿。

中国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5月底对此表示,常态化核酸检测利于及早发现地区风险,并指“‘防’是成本最低的”。同时,在财经报告成本测算及民间舆论的倒逼下,卫健委5月22日再度下调核酸检测价格,多人混检成本不得超过5元/每人份,政府机构的常态化检测更被压至3.5元/每人份。医保局也在医保负担争议后于26日表示,常态核酸的检测费用由各地政府财政承担,不动用医保存粮。

尽管如此,人们心头的疑问并没有因有关部门表态而消除:核酸常态化在各地有怎样的不同?常态化核酸一整年究竟会花多少钱?钱花在哪里、由谁负担?中饱了谁的私囊?常态化核酸可以让生活从疫情中恢复“常态”吗?端传媒综合采访、资料及数据,试图找寻一些答案。

困在核酸里的生活

地铁被拦并非宋玉第一次感受到核酸的捆绑,此前,她曾险些因核酸报告过期而无法就医急诊。

5月中,宋玉的宠物狗舔了她右脚未愈合的伤口,翌日晚发现创口疼痛,皮肤上一条红色血管凸显蔓延至腰部。担心感染狂犬病的宋玉立刻赶到附近医院看急诊,保安因其没有72小时核酸报告将她拦在了医院门口。由于核酸结果需要3至4小时,即使宋玉当下做核酸,也要等到凌晨才能就诊,保安建议她第二天再来。

“那我今晚死了怎么办?”宋玉说,虽然如今想来当时的感受有些矫情,但也有真实的担心,因狂犬病病发很快。她当时脑子里便闪过4月上海数名患者因等待核酸无法及时就医离世的新闻。

和保安僵持不下的宋玉,还是进入了发热门诊准备做核酸。医生待宋玉说明情况后,问是否10天内都没有做检测,宋玉的核酸结果恰好隔了9天,医生便表示可以跟保安说明情况到非发热门诊就医。她气呼呼地回到医院门口准备质问保安,但这次对方什么都没说便让她顺利入院。

端传媒查阅资料发现,深圳各医院对就诊者核酸检测要求不一,有的仅要求住院病人持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有的则对所有就诊者要求48小时内核酸证明。宋玉猜测其就诊医院的保安对相关规定可能并不熟悉,只是按照目前深圳统一的72小时进行查验。

目前,已开展核酸常态化的省市,对核酸检测的频次最短要求是48小时,最长则有一周一检,较多省市采用72小时为要求检测频次,这也与Omicron变种病毒2至3天的潜伏期相合。浙江杭州、绍兴等曾要求48小时核酸效力的城市,近期也延长至72小时。拥有近亿居民的人口大省河南,计划自6月1日起推进全省核酸常态化,并拟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实行‘48小时核酸’的省份”。

为了保障如此高频次的检测,各地开始以不同的方式铺设核酸采样点。

杭州、宁波、深圳是最早开始核酸常态化的城市之一,这些地区多依赖原有的医疗机构、药店、学校、小区、社区等设置检测点。江苏无锡与河南省,则大量铺设专属的“核酸小屋”,小屋内部气压高于外部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采样员因此可以不穿防护服在其中工作。上海则兼有固定采样点、采样小屋及移动采样车,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甚至研制出核酸采样机器人,30秒可以完成一次无人检测。北京则以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为主,以朝阳区为例,5月6日,朝阳区设置了292个常态化采样点,其中191个为第三方机构承接。

大量检测点的好处是尽可能避免了排队拥堵的情况,给了需要检测的居民更充分的时间,无论午休、下班还是路过,都可到邻近检测点完成当日检测份额。相应的,人手紧缺就成了难题。例如,杭州为了填补采样员人力缺口,除了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当地政府还动员民营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工作人员,以及学校校医、离退休医务者等。

而在部分例行全员检测的城市,则将人力投入压缩在固定的一天。例如,在每周五例行全员检测的陕西西安,社区核酸检测员清晨5点至6点便会提着喇叭在居民楼下呼喊:“某某(小区名)的下来做核酸咧。”社交平台中也不少见西安采样员清晨开始上班的短视频宣传。于是每到周五清晨5点,一些西安市民的微信群就会跳出几个人骂骂咧咧几句,过一会又都消失睡回笼觉。至于为什么要在凌晨5点开始检测,没有人给出答案。

核酸经济账

如此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需要花多少钱?综观各地,核酸检测的总花费可以拆分为检测试剂费用、人力成本和采样小屋等建设成本三个部分。

自2020年年初疫情爆发至今,中国境内的核酸检测价格已经过5轮降价。以北京为例,2020年核酸检测有过240元/每人次、180元/每人次等标价,私家医院做加急有加价至300元/每人次以上。2021年1月,中国统一下调公立医院核酸检测政府指导价,将单人单检价格降至80元。

2022年5月25日,中国国家医保局进行了第五轮核酸检测调价,要求各地在6月10日前调整核酸检测价格,单人单检降至16元/每人次,多人混检降至5元/每人次,由政府机构组织的大规模筛查和常态化检测,则降至不高于3.5元/每人次。

根据不同机构财报测算,3.5元/每人次已是核酸检测单价底线,这一点已成共识。以较多省市采用的72小时检测频次计算,常态化核酸后,一名市民一年要进行至少121次核酸检测。仅目前已参与核酸常态化的6亿人,就要花费超过2.5千亿元人民币。

端传媒发现,不同财报机构的核酸成本测算中,人力成本是否应涵盖在核酸检测单价中,计算方式并不一致。不过可以明确的是,由于3.5元/每人次已接近生产单剂次的成本价,因而在公立医疗机构之外雇用的采样员或技术员的人力成本,无法涵盖在核酸检测试剂价格中。

4月以来,在招聘网站中不断可以见到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高人口密度城市高薪招聘核酸采样员、检验员等,月薪5000元至1.5万元不等,甚至有月薪2万元或日薪过千的招募贴。招聘公告有的由招聘网站代医疗机构发布,有的是当地国企发布,有的则是第三方检测公司的招募。

据中国国家卫健委,截至5月13日,中国大陆共15.3万从事核酸检测的专业人士。据东吴证券测算,若所有二线以上城市都推行48小时的核酸常态化,共需要73万从业者,需补充相关人员58万人。核酸时效的要求越久,需补充采样员越少。据河南省2022年初发布的《关于开展核酸检测相关人员项目制培训工作的通知》,仅河南一省,便计划培训采样员5万余人。而浙江杭州、宁波、温州3市的采样员,均已突破万人。

73万

据东吴证券测算,若所有二线以上城市均进行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则需投入检测人力73万;若延长至72小时核酸,需人力49万;延长至7日,则仅需21万检测人力。

采样亭的搭建和维护也是花费的重头。目前,一个采样亭的公开报价是1.5万元至4.68万元不等,河南省近期采购的4.68万元/个的采样小屋,在各地政府中单价最高。据东吴证券测算,若以每3000人设1个采样点计算,全国一二线城市在采样点购置上需花费47.5亿元。

华创宏观则综合计算了人力与采样小屋的成本,其以采样小屋单价3万元、每万人3.5个核酸小屋、人力成本每日3*300元(1至2名采样员和1名信息登记员,日薪300元)计算,今年年内(5月至12月)将产生费用约600亿元。

5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学者许光建对媒体指出,虽然核酸检测价格一再降低,但常态化核酸检测仍可能给地方财政带来较大压力,北京、上海、广州等原本财政富裕的城市或许可以负担,但中小城市将面临较大压力。

有网民对河南省“48小时核酸圈”做过粗略计算,以一亿人混采单价4元计算,一年需花费765亿,占河南2021年财政收入的1/6,超过当地医保支出的一半。

那么,谁来负担常态化核酸数千亿元的花费?

5月22日,华创宏观有关常态化核酸成本的分析一度被大量网民转载,其分析指出,常态化核酸的花费8成由医保负担,其余2成由财政填补。而目前3.6万亿元(含生育保险)的医保结余,可以承担大规模核酸开展3年半。这也意味着,常态化核酸可能带来严重的医疗资源挤兑,“看病贵”可能再次引发社会问题。

5月25日,中国国家医保局回应南方某地的请示时表示,不可用医保支付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常态化核酸的费用由各地政府财政承担,医保只承担到医院就诊时所需的核酸检测费用。相关规定随后被各地方政府转载。

事实上,在医保局发文之前,深圳、上海等地均有使用医保基金支付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核酸检测费用。2022年2月,深圳市卫健委解释“应检尽检”人群的核酸费用时表示,医保承担90%、财政承担10%。另据上海市医保局,截至2021年8月底,上海医保累计支付Covid-19核酸检测1500余万次,花费近12亿元人民币。

八点健闻,医保还分摊了各地疫苗接种费用,而由于疫情地方财政早已捉襟见肘,财政为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付款流程又极为冗长,上海等多地第三方检测机构费用仍未结算。同时,财政负担成本均不包括医护人力成本,这部分由医疗机构自己承担。

5月28日下午,四川阆中市“健康阆中”微信公众号发布“阆中市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公告”,表示该市自5月30日起推进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乡镇、街道组织居民到指定核酸检测点“自觉自费检测(3.5元/人次)。”随后,当地有关部门人员回应媒体称,政府财政无法负担常态核酸费用,工作人员也是听令办事。

据中国卫健委相关规定,核酸检测分“应检尽检”和“愿检尽检”两种,但并未划定常态化核酸的分类。因此,四川阆中通知中“自觉自费检测”的文字游戏,虽掀起舆论风波,却难以评定其涉违规。

2022年4月26日,北京,一个临时检测点,一名工作人员穿著防护服,替排队的人登记进行核酸检测。

2022年4月26日,北京,一个临时检测点,一名工作人员穿著防护服,替排队的人登记进行核酸检测。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钱流向了谁

财政和医保支出的巨额费用,最终流向了哪里?端传媒梳理发现,核酸检测产业链的受益方,可粗略地分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与试剂厂商两部分。

第三方检测机构此前多以肿瘤检测、妊娠检测为主营业务,2020年之后转为Covid-19核酸检测。目前,中国大陆共有千余家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不过7成都属于头部4家公司,尤其是占据市场份额34%的金域医学。

截至2021年底,金域医学有超过700家实验室(含自建与合作共建),分布在全中国700多个城市。据其财报显示,金域医学2021年全年Covid-19检测服务营收47亿元,占其总医学诊断服务营收40%以上。2022年第一季度,金域医学营收42.51亿元,财报未精确计算Covid-19检测营收,但其预测收入规模约24亿元。

仅次于金域医学的是迪安诊断,2022年第一季度Covid-19检测业务营收高达18.81亿元,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20%以上。而Covid-19检测试剂盒的龙头企业之一达安基因,在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并未提及Covid-19检测的相关营收,不过在2021年,试剂盒为其带来43.38亿元的利润。

并非所有企业都过得如此顺风顺水。由于核酸检测单价不断被压低,相关机构的利润红利也渐渐走到尽头。同时,由于财政支付流程缓慢,不少检测机构自行垫付了大量未结款项,在医保局五次下调核酸检测价格后,第三方检测机构应按多少单价向地方财政索要支付,已成一笔糊涂账。

在第三方检测机构中曾占有一席之地的圣湘生物,2021年营收便不及2020年。华大基因2022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也出现了同比下降。

随核酸检测单价的压低,利润率也被极速压缩,检测频次目前可能已到峰值,加之地方财政吃紧需先自行垫付成本,中小企业或在去年底已被市场逐步淘汰吞并,或仍在观望不愿入场,因此,市场中关于如今是行业最后狂欢的声音成为主流。而此时,头部企业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海尔生物通过建造采样小屋,也在这条产业链上分得了一杯羹。目前采购单价最贵的河南省核酸小屋,由“海乐苗智能物联有限公司”中标,该公司是海尔生物的子公司,依据河南省规划的1.4万个核酸采样屋计算,海尔生物在河南省通过建造核酸小屋可营收超过6.5亿元。

据海尔生物5月25日的财报披露,其公司的采样工作站已进入上海、成都、北京、武汉、太原等200多个城市。

常态核酸能让生活恢复“常态”吗

常态化核酸似乎提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病毒共存之路。多家财经分析机构的核酸成本测算中均提及,常态化核酸的花费远少于大范围封城带来的损失。《环球时报》前主编胡锡进亦称,中国坚持动态清零,常态化核酸就是最佳的选择。

然而,端传媒梳理发现,各地在推进核酸常态化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加码”,已引发舆论强烈反弹。4月中旬,深圳南山区居民若核酸时效超过72小时,便会接到街道办打来的电话,目前相关措施已取消。另据红星新闻,江西省、安徽合肥、湖北武汉、辽宁大连等地,若居民无故未按规定频次检测,健康码将变成“灰色”或使用受限。5月31日,吉林省四平市甚至提出:两次以上未参加核酸检测依法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500元。

除中国外,目前仍有部分国家以大规模核酸检测作为监控疫情的主要方式。其中以丹麦最为典型,过去两年,丹麦花费超过23.6亿美元,进行了共计1.27 亿次的核酸检测。5月上旬,数名丹麦传染病学学者、公共卫生学者向政府建议,不再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而将检测重点放在老人等高危群体中。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对端传媒解释,前两年疫情爆发初期,大规模核酸检测的目的是尽早找到阳性病例并将其隔离,以阻断传播。但随着传播力更强的Omicron出现,多国趋向与病毒共存的防疫政策,检测的重点便放在了高危人群,目的是及早介入为其治疗。

而面对中国疫情防控“动态清零”的目标,陆蒙吉认为,依靠核酸检测是无法做到(清零)的。他以北京、上海疫情控制情况举例,北京朝阳区之所以疫情控制相对稳定,是结合了常态核酸与人员流动管制,若只有常态核酸与传播链溯源,疫情便会如上海随人员流动扩散。

“不是有了常规检测,就能恢复社会正常运作,它不是一个万能的措施,”陆蒙吉解释,Omicron变种病毒传播力强,聚集性感染的随机性很强,大型活动中若有1例阳性病患,就可能造成数十甚至上百人传播,在此情形下,大型活动的举办也将十分审慎。

事实上,大型活动的取消已初见端倪。5月6日,经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研讨,原定于9月在杭州举行的第19届亚洲运动会宣布延期,而原定于12月在汕头举办的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则被取消。

陆蒙吉补充道,为实现“动态清零”,不仅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通行受阻,如今省际市际通行也受到阻碍,人员流动的受阻势必会造成更多难以估算的经济代价。

四五月份的上海,已经预演了“动态清零”的代价。5月31日,上海宣布6月1日起不再限制居民出入,结束长达65天的严格封控。据牛津大学Covid-19政策追踪系统统计,除无资料的国家/地区外,目前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仍施行居家隔离等严格疫情封控措施的国家。

即使依靠高频次的常态化核酸和硬隔离实现“动态清零”,人们被核酸检测支配的日常,行程轨迹稍有不慎动辄2周、4周甚至更长时间的居家和集中隔离,担心随时而至长达数月的封城而弥漫的不安,也远称不上回归了“常态”。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大连常态化核酸检测显示「周二对男性采样、周四女性采样」,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此举是否有一定科学性?

知乎用户 《财经》杂志​ 发表 分男女说白了就是用最少的钱测最多的人,我们本来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生活的,家庭里有男有女,就目前奥密克戎的传染性,一人中招全家遭殃。所以周二男性测,相当于一次全员,周四女性测,又是一遍全员,周六相当于补测,平时工 …

大连常态化核酸检测显示「周二对男性采样、周四女性采样」,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此举是否有一定科学性?

知乎用户 《财经》杂志​ 发表 分男女说白了就是用最少的钱测最多的人,我们本来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生活的,家庭里有男有女,就目前奥密克戎的传染性,一人中招全家遭殃。所以周二男性测,相当于一次全员,周四女性测,又是一遍全员,周六相当于补测,平时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