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体制内的人越来越不怕领导了?
知乎用户 时空量子化 发表 我发现现在 90 后、00 后这批年轻人不简单啊! 我朋友在一体制内单位上班。 他们那代 80 后刚入职的时候,单位有这样一个规定:新员工第一年工资绩效等,全部收入只能拿一半(就连过年发的油都减半,老员工发两 …
我成都一个区 40 的科长,十年中层,参加过极重灾区抗震救灾,对口援藏,脱贫攻坚和防疫抗疫一线工作,拿过省委省政府援藏先进个人一次,市委市政府防疫抗疫先进个人一次,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脱贫攻坚工作联合记功一次,区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省委组织部还下过文件,白纸黑字要求对援藏省级先进限期提拔,区上组织部人直接说,省上文件找省上。
现在回过去,让我再干一次,我估计我都撑不下来。512 时在彭州极重灾区,看到过这辈子最多的尸体。对口援藏在小金,干脱贫攻坚,那里每年各类地质灾害都要死人。疫情防控从一开始的机场专班干到今年二月,负责政策解答,尽是坑。另外从我手里出去的排查人员信息五万多条,所有节假日都没耍完整过。援藏回来不久就离了婚,现在也是一身病
说实在的,一看到 “闯将”、“干将”;
一看到 “分分秒秒、样样事情、时时刻刻”;
一看到 “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
一看到 “吃苦者吃香、能干者能上、有为者有位、优秀者优先”;
一看到 “躺平式、无表现、靠表演”;
一看到 “混日子、熬年头、靠资历”、“退群”、“出圈”;
一看到 “调整一个,警示一批,教育一片”;
一看到 “不拘一格”、严把 “三关”,“入口关”、“程序关”、“绩效关”;
一看到 “看成绩、看效果、看口碑”;
一看到这些 “双引号”。
——我就 “脑!壳!疼!”
为什么呢?
因为哥是过来人,写手出身。
看到这些 “乡里乡亲、乡言乡语”,回忆就如泉涌、倍感 “泪汪汪”。
这些文字上的、口号上的、宣传上的东西,但凡有一点用。
那今天,也不至于一点儿用也没有了,对吧。
而且,根据我的经验,文字上写得越花哨,实际作用反而越拉胯。
为啥呢?因为精力都花在遣词造句上课,花在 “语不惊人死不休” 上了,花在内卷搏出位上了。
今天你一言技惊四座、明天他一语惊醒梦中人。
随后,其他地方的领导就不开心了:看看人家的组织部门,选人用人写得多有声有色,领导上会发言都上热搜了。
你们呢?你们什么文字水平、什么宣传水平?
我当一把手这么多年,就没沾过你们这个条线半点的亮光。
组织部长被说,心里也懊恼。
论写手数量和水平,大家半斤八两,要论大会发言,给咱领导 “金句” 也写了不少。
可是,别人怎么就上榜光大了呢?
这里头的运势,真是说也说不准。
没办法,看看这此起彼伏的新闻,只能把下属干部条线的人骂上一通,快起来继续卷!~
其实,我倒不是故意埋汰。
对于 “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 的领导和干部,肯定是要鼓励的,对吧。
就算是 “卷”,人家也没恶意,初衷还是好的,对吧。
但问题是,核心问题不触碰,所有的 “内卷”,也都只是耍流氓~
核心是什么?
说大一点,是如何才能数字化的管理国家。
说小一点,是如何才能数字化评价公职人员。
抛开那些 “华丽” 的用词和内卷的文字,你仔细看看这些干部激励背后的实质措施,是什么?
居然是 “可以自荐”?
是对 “能力出众、实绩明显、作风优良” 的干部,看准了就选、成熟了就用?
这和说废话又什么区别?
问题是全国三千万公务员向你自荐的时候,你凭什么选谁?
问题是什么叫能力出众、什么又叫实绩明显?
是不是上了知乎、上了热搜,就能力出众了?
是不是上了新闻、发了报道,就实绩明显了?
结果就是,“卷” 上新闻的,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拥有了自荐的资格。
随后,在新的岗位上更加发奋内卷。
那些令人脑壳疼的词儿,就是这么被不断造出来的。
而升职提拔的逻辑,则几千年都没变:就是你得吸引领导的注意,你得和领导关系好,你得成为嫡系部队,你得不断地提高顺位直到排上第一。
和自荐没有一毛钱关系。。。
还是回到核心逻辑,为什么数字化评价才是关键呢?
因为很简单,你如果不是采用一种公共的、自动的标准评价,那么实际上还是只能由领导来定夺。
而除却关系学,从客观角度说,领导定夺的依据不是什么 “肯干事、能干事”,那个是玩儿文字。
领导的依据是 “声势”。
谁能让我知道,谁能吸引到我,谁行。
而声势,就是通过宣传、文字、新闻、金句造出来的业绩。
一个默默无闻,纯务实工作(指不屑于宣传、不内卷文字)的人,如何让领导来定夺你?
不可能,认都不认得你~
那么,我们能不能有数字化的、自动化的评价呢?
不能。
因为,我们的工作,都没有标化。
一个填报一套表格的人,和办理一单窗口业务的人,以及给领导写了民主生活会材料的人。
他们的工作量、工作绩效如何标化?如何比较?
一套表格 = 1.2 个窗口业务?=0.4 个民主生活会材料?
不知道。
别说不同业务之间的标化了,就算同样坐窗口。
是发补贴、还是登记信息、或是挂失补办,也未见得标化过。
再具体到发补贴,有的一笔只要办十分钟就完事了,有点却要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忙半天才解决得了。
因此,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细节、想想就恐怖、还需要久久为功、不断修正调整的过程。
我们从未尝试去做,恐怕做、也未见得能做成。
(题外话,工作量标化难,工作质量标化就更难。所以才有了 “新闻报道一篇,加一分” 这种考核标准。加速了内卷)
没有标化,就没有数字化,就没法客观评价,一切都又进入了死循环。
既然如此,连同坐窗口的人都分不清谁是兢兢业业、谁在摸鱼浑水了。
就更别提对各岗各业的人进行评价了。
既然无法真正评价,那么好坏,终究还是只能看和领导的关系背景,或者就是自身的 “造浪” 能力。
以至于,宣传写手越来越多,词汇提法越来越多,一本正经放话而无法真实改变的事越来越多。
只要数字化评价做不成,考核评价还是 “道德” 式的,干部提拔还是凭关系和声势的。
那么,出台几个文件,大会上放几句 “狠话”,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哦,不,还是有的——使局面变得更卷了~
尾声。
一个标准的数字化评价体系,可能是事无巨细的复杂系统,然后由数字进行全面的记录,自动的出具结果。
甚至,连道德,都可以依据行为来计分。
客观的说,依我们的智慧,这样的数字化评价很可能造成很多匪夷所思的行为合集。
而在不断地修正中,评价体系也会变得极度复杂和冗余。
至于是否真的能够成功也未必,更不一定适合我们。
千年来我们都用那最高的道德价值准则来管理庞大的仕官队伍,至少从投入产出来看,已经很不错了。
几乎达到了管理价值的极限,建立起了辉煌的文明,拥有了令人感叹的国土和人口。
所以,也无可厚非。
只是,我仍希望多点务实,少点虚妄的文字,就好~
调子起得非常高,讲的比唱的都好听。
现实呢?老爷们,现在体制内选拔还能看吗,上面毫无经验的干部,空降下来就是一把手,真的是不唯学历、不唯经验、不唯业务,那唯什么呢?唯跟领导跟得紧,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已。
下面苦巴巴熬半辈子,能得到什么。别相信职级并行,那东西是有比例限制的,人家占着职务的同时又占着职数,你就是熬死,恐怕连个职级都晋升不了,这就是现实,不躺平的理由何在。
那些所谓的"闯将""干将",三天两头就升了、调了,有几人的心思在工作上在业务上,说他们有成绩有贡献,鬼才信呢。干个工程还得三五年呢,一两年就能升迁,单位的人能不能认全还是未知数呢,提拔这样的人何以服众,何以激励躺平的。
———————————————————
昨天,单位刚好选拔了一名干部。组织部来了一群人,先推荐、再党组会研究、再考查谈话外带贴公示公告,一条龙服务一个小时顺利搞定,效率之高令人咋舌。当然了,被推荐人前天就已经挨个给单位的人打过招呼了:兄弟的关系已经跑好了,明天给添两句好话!
这就是所谓的民主推荐,什么也不唯的那种。
闯将,干将我见的多了。只是,像没头苍蝇一样乱闯,像发情野猪一样乱干,这样的 “猛将”,也不见得比躺平将要好。
头头拍脑壳,想一出是一出,自以为是,大手一挥,就命令攻击某个山头。权力没有制约。
就拿我们单位来说。头头刚上任两年,最心心念念的就是跑到柬埔寨建分校。
柬埔寨那是什么地方?电信诈骗集团挖肾的地方。不是地域黑,最近几年的确不太平,跟那合作个什么劲啊。
枉费了我一番苦心。
2017 年我凭借一腔孤勇和对单位的忠诚,来来回回辛苦了多次,又出钱又出力,促成了我们单位和俄罗斯某美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我方校长(2019 年退休的前任校长)签了字,俄方校长也签字了。
假如我愿意的话,我还可以促成我们单位和俄方排名靠前的很多好大学的签约合作。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跟俄方合作不比柬埔寨香吗?
但是随着老校长的退休和新校长的上任,我这边努力都白做了。新校长对和俄方合作的方向置若罔闻,也不给我一毛钱的支持。可能他把前任校长促成的事都不当成他自己的政绩。于是默杀。
我的幼小心灵很受伤。积极性大受打击。从此我的业余生活不再致力于促成我们大学和国外合作了。而是业余生活专注于扶助贵州山村小学的贫困小学生。(网友十分给力,从 2020 年至今每年都捐助几百件羽绒服和价值几万元文具,我和要好的同事驱车把它们送到山村父母双亡或单亲家庭的孩子们手中)。
现在中国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人一走茶就凉。上一个闯将闯出来的路就不再是下一个闯将的政绩,于是黄了一个又一个项目。更有甚者,半截项目越积累越多,留给下一任的债越来越多。而且无法制约没头苍蝇一样乱干乱闯,浪费社会资源的不靠谱干部。改开以来敢乱闯的地方官乌泱乌泱的,所谓的 “敢闯” 主要就是各个平级地区之间用尽心机抢政策拉投资。造成污染坏账那是留给下任的。“我退休后哪怕洪水滔天”。后来查腐败查的严了,治污染治的严了,加之前任欠账太多,后任们一下子迷茫了,无措了,于是躺平了,不干了。上峰也急了,就想像怒鞭督邮怒鞭懒驴一样逼他们动起来。动起来,怎么动?还走老路走不通。您给指个明道?现在与其鼓励所谓 “闯将和干将”,不如需要鼓励有办法糊平前任烂账的 “智将”,言必行行必果的 “信将”,真正为百姓利益出发办实事的 “仁将”,勇于担当的 “勇将”,保持政策连续性不折腾的 “稳将”。
所谓的不唯学历,不唯年龄、不唯成绩……,说着好听,看着过瘾,其实里面暗藏玄机。我们都知道,提拔任用总有有个门槛,总要有一条线来区分优劣,什么都 “不唯”,真实的意思就是唯推荐、唯亲近、唯背景,这是人事任用的大倒退。
干部纷纷躺平,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原因,我认为是评价机制出了问题。评价一个干部,有很多维度,最实际的,莫过于工作成绩。评价工作成绩是有科学办法的,比如考试,比如座谈,一个干部懂不懂业务,懂业务到什么程度,只要一次聊天、一次座谈就能知道。可现在是什么方法,是所谓的不唯学历、不唯云云,实际上就是百分百的举荐制、评价制,没有上面的领导推荐,没有直属领导的推荐,你工作干得再好也是枉然。这是彻头彻尾的人治,是开历史倒车。
解决不了体制内人治的问题,就永远无法激励干部,什么自荐,什么任用担当作为的干部都是扯淡,最后还是会演变为对无背景干部的清洗。
这大概就是能闯能干,不唯学历不唯年纪吧,多少清北博士都做不到的,一个大专,一个民办三本,就能 30 出头一跃而晋为县尊
论资排辈才是体制内最大的公平,才是人事风清气正的地方,因为只有资历这个东西,做不的假,能排除人为干扰,能保护无背景和不钻营的干部,一个没有背景的老实干部,这是唯一的指望了,不求什么破格提拔,弯道超车,至少该给的认可应该给,要是表现的不好,得不到大家的公认,领导就把他剔除出论资排辈的序列就行。只有论资排辈,才会使干部们放弃内部的竞争心,放弃非分之想,一切向前看,向外看,重视单位集体利益,单位整体大局,干事创业,愿景稳定,工作有盼头,有干劲,放弃钻营(尤其是钻营和内部斗争,对单位破坏是最大的,现在,钻营者,不好意思,本单位论资排辈的,你钻营没用!)
这些所谓的不唯学历,不唯年龄、不唯成绩…… 看上去排比工整有气势,其实翻译过来就是——没有标准!凡是领导想用的,哪怕他学历低下,年纪一大把,没什么工作成绩,都可以提拔!你们这些没背景的,就算高学历,年富力强(或者年轻),成绩一大把,都滚一边去!是对无背景干部和不钻营的好干部又一次收割和清洗罢了。
还有一点,论资排辈的单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单位的领导愿意让渡甚至基本放弃了在人事上做文章的权柄,不会通过玩弄人事权力收受下属礼品、礼金,这比起那些长年利用人事权力多头收钱收礼,最后价高者得的污迹领导,要少多少钱你们算过吗?而且他还要抵挡各种关系户的后台的外部施压并和对方虚与委蛇,才能保住自己单位的论资排辈,这样的领导是不是风清气正的领导?
谁最讨厌,最害怕论资排辈?是那些勤勤恳恳踏实工作的好干部吗?不!是那些后台镑镑硬,钻营架天线围领导的干部,论资排辈影响他们的极速升迁了!不唯学历,不唯年龄、不唯成绩,坚决打破论资排辈,那唯什么呢?唯领导一句话
什么 “能力出众、实绩明显、作风优良” 这些都是可以演的!那些钻营者为了升官发财什么做不出来?等提拔了,当了官,又是什么鱼肉百姓的牛鬼,又有谁知道呢?纪委的同志一年打下来多少这种人?摆成一排,数不过来!
一个勤勤恳恳的公务员,他踏踏实实工作十几年,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句轻飘飘的坚决打破论资排辈,把人家十几年的付出和工作都 T M 否定了,清零了!
人家在角落里狠狠的用清水抹脸,之后知道无论多努力都只能遭受不公,躺平了,你们这些官僚还要厚着脸皮,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去 “治理躺平干部”。。简直呵呵了,你们之间只剩下斗争!躺平只是遭遇不公之后最温和的斗争方式罢了。。
》》》》》》》》》》》》》》》》》》》》》》》》》》》》》》》》》》》》》分割线
还有就是有的人说的 “能力”!能力这个东西是最 T M 玄学的一个东西,体制内有一句话怎么说的?“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能力有个标准吗?有个尺子吗?今天我在一个低水平单位,我 T M 能力我最强!去一个高水平单位,我一下泯然众人了。。我的能力没有变化,在第一个单位领导赞不绝口最优秀的同志是我,在第二个单位领导嘴里还有潜力的同志也是我,那我就是没能力了?第二个单位最能干的同志,去遴选上级大机关,300 个人考试,他考 37 名,这说明什么呢?一山还比一山高,强中更有强中手。。把前几名当尺子去比,那他就是个废物,滚粗好了?
如果我是领导,我提拔一个人,绝对是先看他的贡献!英雄人物有他们的巨大贡献,但英雄能离开群众吗?社会主义的新中国难道不是一个又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一砖一瓦的建设起来的吗?龟兔赛跑,我不会瞧不起乌龟,只要他一步一个脚印!张三和李四,李四也许更优秀,只要张三能胜任他的工作,张三做的更多更久,我就会提拔张三!绝不会让张三受委屈,这是有违共产主义精神的。
我就问两个问题,
第一,所谓的闯将,干将,到时候是由谁报上去?
第二,有很多青年干部进去的时候想凭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干上去,结果过了几年选择躺平,是因为什么?
我个人觉得这次的活动无非是给了领导们一个提拔亲信加上打压异己的渠道而已。
举孝廉?
论资排辈是体制内最大的公平,也是对无背景平民出身的最好保护,之外的任何一点变革,都会成为当权者的饕餮盛宴和对无背景阶层的单方面屠杀。
=================================
有些人一看到 “论资排辈” 就开喷,为喷而喷,不屑于、不愿意了解 “论资排辈” 的含义,做为一个经历过那个时代人,我说一说我当时经历过的“论资排辈”。
首先我们的了解什么是 “资”,什么是“辈”。“资” 即能力,偏主观因素,“辈”是年限,偏客观因素。也就是说在选拨干部时,优先在一个主观条件加一客观条件的综合评定下,提拔综合评分靠前的干部,论资排辈并不完全公平,尤其是在面临能力特别突出的年轻人或几个能力、工作年限相同人员的时候,但是,就象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一样,“论资排辈”保证了对于 90% 的平凡人来讲是公平的,尤其是工作年限这个客观因素。有背景人员可以有一万种方式合法证明其有能力,但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在不违观情况下更改自己的工作年限,撤底断绝了关系人员 “插队” 的可能,是对无背景人员真正的保护。
有人说 “论资排辈” 会让平庸的人得到提拔,错,平庸之人哪来的 “资”?这个机制本身恰恰会把没能力的人排除在外,剔除能力平庸之人,至于说让年轻人躺平,恰恰相反,人只有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才会躺平,但凡有一点点的希望,你也会努力,连“资” 都没,还排个屁辈?
凡事多讲正能量!
确实呀!严格卡学历、卡履历、卡过失。。。让多少世家出身的子弟危难呀!这么多条件要一个个的凑齐太苦了,有这个时间直接去领导岗位上锻炼不行吗?非要在下面蹉跎青春!
而 “德才兼备”“政治过硬” 这样的柔性指标就人性化多了,主观评价是最可靠的。
反正只要是上面拿出条件来,就有办法满足,区别只是麻烦不麻烦而已。只要不让下面人大鸣大放,就有办法。
我见过一个干部,自诩为 “闯将”“干将”,能解决单位遇到的一切难题,无论再难搞的拆迁户,他去一定搞定。无论再死硬的上访户,他去一定老老实实。一对一扶贫村想打口井,他二话不说就能解决 20 万资金。体制内的事情就没有他解决不了的。
这样的干部厉不厉害?是不是闯将干将?他又是怎么做到这么厉害的?
他是管基建的,我亲眼见到他在某项目验收的时候,把监理拉到办公室,让监理在验收单上签字,随随便便多付了 30 万工程款。
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喝酒,和财政局的,和项目办的,和纪委的,和街道办的,和城管的。七天有五天都在 ktv 里待着,高兴里的时候一抬手挑四个姑娘陪酒。一晚上在 ktv 消费几千块。
拆迁的时候格外厉害,政策之外多给你五万块钱,这叫敬酒。还是不拆,那就从工程承包商那儿借十几个地痞流氓过来,免费的,这叫罚酒。没人扛得住这两下。上访户更是好解决,直接让两个地痞 24 小时看着就行,一个月 5000 两班倒,啥也不用干,上访户出门了你跟着他看看去没去车站完事。
这样的干部,到底算不算干将?
我就看谁来闯一闯房产税。
![](data:image/svg+xml;utf8,)
如何定义 “闯将”?
如何定义 “干将”?
如何定义 “躺平式干部”?
有没有统一标准?
谁来定义?
“不拘一格降人才” 是如何不拘一格的?
有章程吗?
还是萝卜坑该浇水了?
前几年和老同志们聊天,就听他们说过。
一大哥,老实本分,工作能力也挺强。
可一辈子基层,
他老婆后来一手拎一大兜子的各种荣誉证书、奖状来找单位,说大哥奉献一辈子了,献完青春献子孙,为了工作家都不顾。这些年一直她自己在家里既当妈又当爹,还得照顾双方老人。家里还有不少荣誉证书没拿来。
问这些证书都是对他的工作认可吧?
那为啥每次升职的时候都没他?
甚至那些连荣誉都拿不到的人都可以升职,我丈夫手握这么多你们认可的凭证(荣誉证书),副科都不给?
——————————
年底优秀,同样两个人前四季度都是好,甚至 a 常年带病坚持工作,干了科室里 50% 的工作;b 虽然干的也不错,但明显没有 a 干的好。为啥到最后年终的时候,上级考评就可以直接给 b 个年底优秀?给 a 仅仅是鼓励?
不跑不送,原地不动;
只跑不送,随便动动;
又跑又送,提拔重用。
市政府办公厅剩下一个三级主任科员的位置。
小张和小刘成为了有力人选,最终结果如下:
**小张(副市长的公子、专升本):**张 xx 同志(九级管理岗),2019 年通过清水县专项人才引进,来到偏僻的陶塘乡,三年以来,该同志任劳任怨,工作扎实,成果突出,曾获得东山市 2020 年乡村振兴先进个人,2021 年度东山市优秀共产党员。根据上级机关选拔 “闯将、干将” 的文件精神,拟调任市政府办公厅任三级主任科员。
**小刘(农村家庭,人大本硕):**刘 xx 同志(四级主任科员),2019 年通过省委组织部定向选调,分配到东山市政府办公厅。今年本来拟晋升为三级主任科员,但是由于其工作经验不足,为人内向,工作中缺乏沟通交流,对待同事不够友爱,干事创业的热情不够突出,且近几年未获得表彰奖励,因此仍要慎重考虑。
十年后,小张已经是副处实职,拟提拔为正处级干部,小刘也晋升到了二级主任科员。
**新闻报道:**东山市积极落实省委 “不拘一格降人才” 文件精神,破除干部提拔的唯学历论、唯资历论。挖掘了一批诸如张 xx 等的优秀同志,初步形成 “能者上,庸者下” 的选人用人格局,树立了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市委张书记表示:在这一批有干劲、有闯劲的 “干将、闯将” 带领下,东山一定可以乘风破浪,建设好新时代壮美家乡。
还是那句话,体制内,可以装傻、可以装逼、不能真傻。
开大会,高调宣传 “想干事儿,给机会”。
小白听的热血沸腾,老油条无动于衷。
怎么知道你想干事儿呢?谁给你机会呢?
好好想一想。
咱们是个很讲究仁义礼智信,很讲究含蓄的国度。
直线思维怎么生存?
体制内从来不缺少人才。100 个人的单位,起码有 80 人有能力当二把手,有 20 人有能力当一把手,让谁当,不让谁当呢?
大家没必要觉得当官的 SB、领导 SB,那个位置你去坐,你也要 SB。
下属的能力,要根据上级灵活调整。
有些话,不想多说,祝愿年轻人永远保持阳光的心,哪怕哪天意识到自己身处黑暗,也要向阳而生。
去年市里来了 2 个新同志,一个叫孙廉诚,一个叫候两瓶。
经过一年的考察,孙廉诚工作慵懒,毫无作为,无法解决大风厂的重组集资及土地问题,市政设施老旧,也不更新,民怨极大。
现根据《XX 省干部激励和淘汰机制》,对其予以末尾淘汰,降为文化宫保安。
群众欢呼:原来企业破产,工人下岗,都是姓孙的造成的呀。领导英明,不忘初心,是真下了决心整顿这些慵懒干部,就该这样。
经过一年的考察,候两瓶工作慵懒,毫无作为,无法解决贪污受贿问题,吃拿卡要现象日益严重,民怨极大。
现根据《XX 省干部激励和淘汰机制》,对其予以末尾淘汰,降为。。。。。。
等等,北京来的电话。。。。。。
候两瓶同志,下午有个抓捕贪污科员的行动,组织决定由你带队,大家都在车上等你了,你马上穿好衣服,现在就过去。
第二天。
经过一年的考察,候两瓶同志工作积极,态度认真,亲自带队侦破了大量贪污案件,换回了巨额损失,沉重打击了贪污受贿的嚣张气焰。
现根据《XX 省干部激励和淘汰机制》,对其予以嘉奖,升了检察院副院长。
群众欢呼:领导英明,不拘一格降人才,提拔年轻有为的青年骨干为群众办事,就该这样。
没有深度,就增加繁杂度。
没有措施,就弄些大张旗鼓。
通篇对仗,并列,排比,双引号
就是没人话。
是不会说人话,
还是觉得大家听不懂人话?
以为自己行文接地气,
实则故弄玄虚双脚离地。
你三个一,
他四个二,
我一二三四五六七。
这是斗地主打了多少局?
————
官僚主义
与形式主义
是一对孪生双子。
上面的机灵小脑瓜啪一拍脑门,
你下面工作、业务走形式?
那我就搞出一堆套套考核来,让你不干不行。
你下面学习、落实走形式?
那我就搞出一堆留痕存档备查迎检,让你不学不行,不落实不行。
下面的机灵小脑瓜也啪一拍脑门,
套套考核?好,牛逼,
我啥也不干,专门应对你这考核要求,考核没问题你能咋着我?
留痕存档?好,牛逼,
我啥也不干,专门给你留的风风火火漂漂亮亮圆圆满满。
上面机灵小脑瓜一看,哎呦这下怎么办?
那就再加力度,再说狠话,再放大招。
下面机灵小脑瓜一看,哎呦这下怎么办?
那就再做糊裱,再做摊派,再做躺平。
这下怎么办?
那就再……
直到你把干将逼成莫言。
把闯将逼成闯王。
看过抗日神剧吗?
里面的敌后武功队,
一定会利用日本特高课和宪兵队的矛盾,
让他们自我了断自相残杀光复中华。
那么问题来了:
就这些个文里
最后谁是武工队呢?
——————
这对孪生双子的螺旋上升本质,
来源于官僚主义的脱离实际,空放卫星,专横独断。
来源于社会形态变革,自身机制却跟不上趟整不上活。
来源于要大业绩,要大成绩的竭泽而渔。
来源于用运动式的整风肃纪,取代焦裕禄式的下田垦地。
来源于领导干部缺乏基层烙印基层经历基层工作能力。
如果,
容错机制,成绩分配,权责职能体系
不先行、不清晰、不透明。
弄这,
再弄一百回也依旧是口号玩意儿。
——————
你看,
我也能用对仗,并列,排比,
我甚至还能用双引号呢。
“傻逼”。
![](data:image/svg+xml;utf8,)
论资排辈就是对普通人的公平
能不能管管火箭提拔的人
有些学渣专门跳偏远山区的乡镇岗位考
报录比低,考试难度小,容易上岸
仗着县里市里有人,没几年就调上去了
真的,这种垃圾特别多,能不能把 ta 们退回原单位,看他们恶心
来,就等着各位重新张嘴喊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了。
在进步一点可以喊 “实事求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坐等。
中国的未来一定是有希望的!!!
心心念念,必有回响!!!!!!
(其实还是很烂,但趋势稳住了……)
一个好的体系,是离了谁都运转顺畅,谁来了都迅速融入。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尽管现代治理体系已经无数次提起,但少数封建思想严重的官僚仍然热衷于 “闯将”“干将”。
让人想起铁人王进喜吹上天,大庆当年产量却极低的历史。
大庆那是国外技术封锁,只能靠人力弥补。管理体系只能服从于技术落后的现实。在技术水平全面落后的情况下,用一切手段激发干活工人们的积极性。
王进喜的存在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已经成为负责任现代化大国的今天,在现代化程度高的浙江,出现这种言论就很奇怪了。
我寻思你都搞智慧政务,赶英超美了,办事不力就把政务平台和信息公开做好,谁干的多谁干的少大数据一目了然。
你搞干将闯将,不出成绩,也没有数据支持,就凭他敢干你就提拔?
一个二愣子,敢给你做手术,把你一刀开死,你是不是还要提拔他?
哦对了,这提拔的不是给书记做手术,是去给群众做手术呢!
敢字当头黑猫白猫,大下岗,瓜分国资…… 历史不远,群众又不傻!
这说明什么?说明有的人想绕过体制,提拔家奴。说明有的人又磨刀霍霍向韭菜了。独山县县委书记可是真闯将,执政三年举债四百亿那种,最后无非就是不干了呗。——九五回佣也 20 亿落袋了,还干啥啊!
最后,咱就别说 zf,浙江这边企二代都不讲敢与闯,都送国外学习现代企业治理经验了。
社会也不是搞改开那时候转型期需要解放思想搞私有制了,现在社会上都拜金不讲道德了。
你还要继续 “敢”,继续 “闯”,继续 “砸”,继续 “干”。
是嫌弃官僚资本主义还不够舒服?不弄成原教旨野蛮资本主义不罢休?
醒醒,西方都改走现代资本主义了!
要我说吧!
改革改革公务员考试、录用、提拔的机制。
比如说,古时候有 30 老明经,50 少进士的说法。
考了明经科,考了举人,有了做官的资格,不就相当于现在考了基层公务员吗?
考进士科,又难,人数又少,考上了就发达了,不就有点像现在考了部委遴选吗?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放到现在的环境下,小年轻们,管你是硕士博士还是啥学历,通通只能考普通地市级以下公务员,也就是乡镇公务员、街道公务员。
管你是哪学校毕业的,管你爸是李刚还是李鬼。
通通基层工作 5 年才有资格考试。
不允许借调!
不允许借调!
不允许!
想考市直以上的高层次公务员,先在基层干满五年才能考遴选。
特别是上级部门副处级实职岗位,扩大比例,直接面向基层公务员遴选,只要通过遴选考核,就可以任上级部门领导岗位,不是更有激励效果?
不光有考核,还有民主测评,民主测评不通过不能提拔,不能总让某些领导强奸民意,一言堂说了算吧?
什么省直机关、中央党群、国家部委这样的高层次部门。公务员的遴选和调转,年龄当然应该放宽,放到 50 岁之前,并且基层工作经验两年怎么够呢?起码要有 5-8 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才能去考遴选吧?
古话说:宰相必起于州牧,猛将必发于戍卒嘛!
两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怎么够?连单位的流程都没有摸清,连群众都没有密切联系过,怎么就能拍拍屁股考遴选走人呢?
另外还需要打破的是应届生身份和户籍限制。
北京上海,江浙,福建,为什么要用户口作为重要的报考条件呢?
每年国考,为什么这么多岗位都只留给应届生呢?
比如说 2022 年国考这 3.12 万个岗位,近乎 67% 的岗位留给了应届生,这就极大的限制了报考人数,最后才那么 200 万人报名!广大 35 岁以下的普通愿意报国青年,只能捶胸顿足,大呼:抱国无门,然后手一滑,填了个西藏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
于是乎,国考创造历史记录的报考比例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报考比例出现了,近乎 2 万人,去报考了这个西藏阿里的岗位。高考,你考过了千军万马,你可以去读清华北大 985,然后鲜衣怒马,你有光明的未来。国考,你卧薪尝胆考过了 2 万人,你可以去雪域高原骑着牦牛看到一路格桑花,你也有光明的未来。
2022 年最热门西藏阿里的岗位,真的不是被这些冷门专业炒起来了,它是被广大报国无门的 35 岁以下普通青年给炒起来的。因为这是 2022 年国考唯一的真 · 三不限岗位。广大考生要想体验一把国考,只能报这个了。毕竟连 100 块钱报名都免了,体验一下考试,为接下来的省考做准备就可以了。
国考提供最多岗位的单位是税务系统,而税务局也是专业限制最宽泛的部门。不信请参考深圳市税务局的各个岗位专业要求。仔细一看,我的天,全是大类可报名,定焉一看,十三个一级学科的大类,不论你学文学、理工还是艺术,基本上都能报名。
为什么税务局这么任性?啥专业都能报名?
因为最基础的坐窗口办业务的活,真的是高中毕业的都能干,有啥难度吗?可是你见过公务员考试有高中生就能考的岗位吗?我猜你没见过吧,嘿嘿,我见过,在黑龙江哦,只不过压根就没几个,并且你看看都是什么偏远单位。
深圳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按道理应该也是各种经济情况最复杂的地区。这样地方的税务局招生,既没有什么要经济、审计类的研究生,也没要求什么审计、财会的基层经验。而是本科以上,各大类专业都能考。
这不就很能说明问题吗?
基础公务员岗位,真心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那搞那么多专业壁垒干什么呢?
还是深圳税务局大气实在。
香樟哥来说一点实话吧!
公务员,真的是一个上手非常容易的工作,真的没有太高的技术性。所以,不论你学啥,你都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因为你学啥,一点也不影响你从事这份工作。
可是深圳税务局,大气归大气,却基本上全部限制了 2022 届应届生,这一棍子就把别的考生几乎全部拒之门外。
大家不妨想想,如果深圳税务局,只要取消应届生这个限制条件,就凭那十几个大类专业,本科即可报名的条件。2 万人谁会报名阿里地区?还不疯狂报考深圳税务局。你信不信,只要敢这么开放应届生限制,10 万人报名争一个深圳岗位你信不信?
你不信?我都信了,你为啥不信?
你要不信,我跟你讲讲。
我就问问你,深圳有多少人年薪 30 万以上?不少吧?
但是有多少人年薪 30 万以上,还能朝九晚五周末双休,955 的工作状态?
你告诉我哪家大厂有这个作息?哪家外企有这个福利?除此之外,请假方便,没有中年危机,不会被辞退。这样的好岗位,就叫深圳市国家税务局。
你说说,如果放开了应届生限制,这样的岗位破两万人,是个事嘛?10 万人报名,是个事吗?用俏皮话开玩笑说,舍得一身剐,不要慌就是干,考上了会所嫩模,没考上就下地干活呗。。。
如果国考,取消掉一万个应届生岗位,只保留一万个应届生岗位,8700 个四项人员岗位,剩下的岗位都留给 35 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的普通年轻人。
也就是说,把应届生岗位减少到只占三分之一左右。
你信不信,国考报名人数,立马突破 500 万!破 600 万都有可能!
国考,是关注度最高的公务员考试,可是如今就只是应届生的狂欢,广大历届生哭昏在厕所里。
2022 年才 212.3 万的报考人数,还不是因为限制应届生的岗位,要不然,轻轻松松几百万吧,甚至上千万报名,也是有可能的。
据有关部门统计,2022 年大专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将迎来 1000 万人。而这一千万人中,国考能提供的就只有 2 万个就业岗位。这 202 万人中,恐怕应届生就接近百万吧?这么多应届生报考公务员,吓不吓人?
不就说明应届生愿意考公吗?
要说我,为啥国考限制那么死,很多岗位留给应届生。应该是上面再下一盘大棋。就是想一来解决部分应届生就业问题,二来压制住公考的热情。不然全民公考,也不好看。
不过要我说,不论国考还是省考。
招生应该扩大一下四项人员的比例,这招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比直接招应届生要强的多。
因为这样,可以引导广大大学生去西部、去农村工作,这样稳定就业,开发西部也是一箭双雕哇!
比如说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的指标扩大 30 倍,每年招 50—100 万这样的专项计划,并且服务计划时间 3-8 年。满五年才有资格参加四项人员的考试。每年国考拿出一万个东部优越地区的岗位,专门给这些人去报名。如果不想参加也可以,就留在当地落编制,娶妻生子,繁荣西部。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设置啊,只有参加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西部计划或者服役满五年,才有资格考像深圳税务局、深圳海关、广州税务、珠海税务等等岗位。
你想有机会报考入职年薪就 30 万,朝九晚五的大城市公务员吗?没问题,请先去西部地区服务个五年再说。而不是像现在,搞得应届生军备竞赛似的。大一开始就准备内卷,课也不好好上,疯狂练习准备公务员考试。。。
这么好的岗位,全部让给毫无社会贡献的应届生,我觉得才是真的浪费。
要我说,以国考举例子,3.12 万个岗位,留 10% 给应届生,基本都是西部偏远岗位,给补贴,给日后遴选的机会;留 40% 的中西部普通岗位,比如说三四线一直到十八线小城市的税务局等岗位,限制个 3—5 年基层工作经验,如果你在大城市奋斗个两年,发现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那就回家考公务员,建设家乡吧!
东部地区优质的国考岗位,全部留给四项人员,那些服务基层或者服兵役满 5 年的人,为国为民都做了贡献,如果你还想考公务员,那最好的岗位欢迎你,比如说,深圳税务局!比如说一线大城市的岗位!
国家高层次部门,那就依然采用选调生的政策,只不过选调生必须在基层服务满 5 年才能调入高级部门!
别让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小年轻就天天在高层次部门指挥来指挥去,简直就是搞笑!
可惜,这些都是我的空想而已。
不怕潜规则,就怕没规则
一般来说,违法乱纪的、腐败堕落的就是这些「闯将」「干将」。
「躺平式干部」往往是遵纪守法、坚守原则。
然而在很多人眼里,坚持原则 = 僵化,违法乱纪 = 灵活。
丁义珍和孙连城,能干的贪官和平庸的清官,你选哪一个呢?
众所周知,你干的好不好全是上级领导一句话的事,唐山扫黑做的很好嘛? 不一样荣获扫黑先进单位。郑州烂尾楼这么多,妨碍有关部门拿先进了?
假、大、空。
如何保证评价的标准客观、公正?
还是领导个人说了算?
我不爱用做题家这个词,但我不得不说,有些 “做题家” 权贵考试金纸条的毛病能不能改改。
人家从来跟你不在一个平台竞争,你居然担心考评机制改革会不会导致权贵抢了你的名额。
体制内提拔啥时候靠过考试?一向都是推荐 + 票评。考试倒是也有,但从来不是主流。
权贵提拔啥时候又需要什么 “闯将”“干将” 的名头了?
考试是公平,但一个部门,最要紧的是 loyal,其次是干活,太不公平会影响干活没错,但公平从来就不是第一价值。中外莫不如是。
很多人天天满脑子阶级跃升,觉得公务员第一社会价值是实现个人的阶级跃升,真要这样以后不如规定三代贫农直接安排县处级领导职务?事实上公务员系统的第一价值从来就不是让你实现阶级跃升。
说这种提拔方式会导致领导说你行你就行,没错,但以前难道不是吗?某种程度上说是必然,体制内人员,工资不是部门领导发,人事去留招考不是部门领导决定,领导再没有推荐和考评的权力,请问这个部门要领导何用?
这几年体制内改革,褒贬不一,但总的方向是抑制过快升迁的。
现在提拔县处级领导岗位,需要 2 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正科级职务职级满 3 年,工龄至少 5 年(博士算工龄),之后逐级必须 2-3 年一提拔,破格不能连续两次,不得不满一年就提拔。
以前,不需要基层工作经验,没有工龄限制,可以连续破格。几个 90 后 30 多岁的县长副县长,就让你们破了大防,以前 28 岁副厅呢。栗子我就不举了,网上都能查到。现在至少能从制度上保证任何人都很难 30 岁以前提拔为正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既然损了 “有余”,那“不足” 多少能好点。
职务职级并行,目标也是职级论资排辈,按年晋升(参考警察系统),职务可以不拘一格。实践有偏差另说,但至少方向如此。
这篇文章,总的来看没有什么槽点,但非说这是什么突破性创举也不至于
这种假大空的东西,大家看看乐呵乐呵就得了
别忘了 2019 年搞出了 “基层减负年”,一年到头不也连个屁都不放?
一句话,先把远离领导的人,先用起来。
边缘部门,基层单位,艰苦地方的人先用。
想任职的人,必须经过这三个地方历练。
莫彩华,男,汉族,1990 年 9 月生
从政到任代县长用了 2 年 10 个月。
这样的青年英俊会像雨后竹笋一样大量冒出!
挥鞭委第一纸艺工作室、第二纸艺工作室、…… 到第八纸艺工作室,还有国风纸艺工作室……
胡萝卜部雕花一科、雕花二科、雕花三科……
这两个部门里面每一个科处室的业务能力我向来都是敬佩的。
吆喝什么缺什么,自古皆然。
能力出众、实绩明显、作风优良的干部,看准了就选 ——- 谁看?领导看准了才行。
一匹南辕北辙的马,劲越大越麻烦,可能迎面把你撞飞。比躺平的马危害可大多了。
闯将,干将,如果闯的干的不是为老百姓的利益,而是领导的欢心。为的不是实事求是,而是睁眼说瞎话。为的不是老百姓生活更方便,而是是高楼大厦更光鲜亮丽。那么越闯越干,给社会带来的麻烦越多,还不如躺平来的好。
看看我这篇回答
如何看待部分基层干部年纪轻轻就熬日子、盼退休?年轻干部的惰性心态因何而来?
我说什么来着,现行的干部升迁制度动了之后麻烦更多,果不其然吧,开始不唯成绩了,那不就是唯上、唯亲、唯关系吗?
对这种地方乱命,中组部和纪委不能视而不见,这是在破坏政治规矩。
口号喊得越响越漂亮,说明问题越大。官方一大力提倡,下面基层就又一阵心惊肉跳,搞不好又要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检查督导,一大堆形式主义工作一个人干活,三个人在边上监督,五个人找问题,还有两个忙着给监督检查的写颂歌。对有些人来说,又正好可以出个政绩,一鸣惊人。
今天的局面是谁造成的?是那些或主动或被动选择躺平的干部吗?显然不是,这板子怎么也应该打在那些对干部有生杀大权的领导和组织部门屁股上才对,你看看某些部门,除了整花活,干的那叫人事吗?真以为别人是二傻子呢?就是那拉磨的毛驴也得多喂点精料。
机关党建,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党史学习教育,下基层察解暖….. 那叫一个花样翻新种类繁多,宣传部门这几年是真的好好撸了一把脸。
基层干部累了麻了倦了,层层留痕处处留迹,凡安排工作开展活动,照片宣传信息签到情况报告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效果清单层出不穷,各种佐证材料进度报告连篇累牍,各类督导检查无孔不入,大会小会重复到麻木,就问一句,还能有多少时间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把教员时代的诸如两参一改三结合等先进路线和经验污蔑为封闭僵化,再编造一些看似正确实则假大空的废话,画大饼骗人罢了,如同许多同志反映的画大饼。到底谁封闭僵化呢?
不错。如果教员的包括大锅饭在内的路线与理念真如有些玩意叫嚷的那样有利于养懒人,如果那十年成了内乱、浩卝劫,那么前三十年,特别是那十年成昆铁路的建成、两弹一星的成功、运十的胜利,以及许多工卝农业项目的投产与工卝农业产品的产量的陡增是怎么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风刮过来的?还是美帝苏修送过来的?把教员的路线污卝蔑为封闭僵化的老路的玩意其心肠之歹卝毒已经越来越显现出来了,睁眼看看吧。
我就一个问题:
写出这么多漂亮话文件的干部,提拔了吗?
其实晋升机制方面的问题,体制内和体制外都很严重,甚至企业的晋升机制要更不明朗一些,相比之下体制内至少有论资排辈的情况,只要熬够资历总能有个中层领导当当。
这是因为,形式主义这方面的问题,并非是体制内或者体制外的特色文化,而是任何集体大了以后,管理内耗过高产生的一系列负面结果。
只要身处在一个很大的集体之中,比如互联网大厂,制造业大厂,事业单位,公务员,垄断国企等,你都会体会到晋升的不公平性。
而要想解决晋升不明朗导致的 “躺平” 问题,关键在于管理机制的优化,并不是写写材料讲讲话的事情。
下面是我的具体思考,我这里采用职场的叙述角度,体制内的情况其实是类似的。
========================
在人的实际社交活动中,一个人只能和少数几个人开展较为频繁密切的交流。
生活中除了直系亲人以外,人们只和少数几个旁系亲属和好朋友有每隔几天就随便聊聊的频繁交流,更多人躺在朋友圈里长时间不联系。
工作中,人们一般也只和工作关系较密切的同事频繁交流,其他同事只能说停留在认识的层面,甚至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如果想维持和更多人频繁密切的社交活动的话,人们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这意味着人们会过的更累。
另外,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强度过大,对社交精力的压缩会更严重,一个人能维持频繁交流的人就会更少。
这也是为什么,996 的打工人大多沉默寡言,不爱和其他人交流的原因之一,他需要把社交所用的时间精力尽可能节省下来,满足自己独处和休息的需要。
至于某些开会多或者日常和他人沟通服务的岗位,光是工作就说话说到吐,下班后就更不想和别人交流了。
扯得稍微远了点,其实上面的这种情况,对人类社会的架构影响非常大。
在工作中,很多事情是需要人们相互沟通协作完成的,然而人的社交属性,决定了每个人只能和少数几个人密切协作配合。
那么,如果人们需要做一件几百上千人协作才能完成的事情,如何确保这几百上千人的沟通顺畅和密切合作,把事情或者项目干好呢?
这时,人们提出了一种巧妙的管理思路:
设置多层级的架构,由最上层发号施令宣布工作目标,然后在各个层级将具体工作目标层层分解,最终由最基层的人员将层层分解的工作落实下去。
然后在事情完成后,再通过多层级的架构层层上报,顶层由此得知事情的具体进展和完成效果。
假设一个人可以和十个人密切交流,那么通过多层级架构,一个人将任务分解并交给十个人,这十个人又将任务进一步分解交给一百个人做……
以此类推,实现一百人,一千人,乃至一万人十万人协作完成的事情就变得具有可行性。
而企业的运营模式,往往就是把相当数量的劳动者聚集起来,完成那些需要很多人协作才能完成的事情,并借此获利,无论是制造业的某种产品,还是互联网公司搭建的某个 APP 平台。
就这样,企业在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也形成了多层级的架构。
初创小公司可能就是老板和几个元老级员工。
但大公司基本已经形成老板—高管—总监—经理—主管—组长—基层员工这种高度复杂的职务职级模式。
这种模式其实存在很多问题,单拎出任何一个都可以讲述大量的篇幅。
所以这里我重点讲述和本话题有关的相关影响。
========================
多层级架构和层层下达上传的做法,的确解决了很多人协作完成某些事情的问题。
但本质上的社交限度还是存在的,每个人仍然只能和少数几个人开展较为密切的频繁交流。
对于老板来说,企业老板并不需要参与具体的工作,他可以不上班打卡,但他需要维持企业的生存。
这意味着老板需要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在社交活动上,所以老板能够维持频繁交流的人,要比普通劳动者多得多。
然而即便这样,老板也只能维持和名流政要,其他合作者,以及和企业内高管之间的密切交流。
这意味着,从总监这个层级的管理者往下,老板并不了解其具体的情况,只能靠来自高管的汇报得知大致信息。
而这就是大家现在已经熟知的,顶层领导与基层脱节的问题。
我们再把视角转到最基层的员工这边。
由于最基层的员工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落实上层布置的任务,基层员工可用于维持社交的时间精力是很少的。
所以对于基层员工来说,基层员工最多只能认识几个交流较为密切的同事,还有经常汇报工作的直属上级,也就是组长和部门主管一类的基层管理者。
从经理这个层级往上的中高层管理者,基层员工完全不知道其具体情况,只知道自己做的工作被部门主管汇报上去了。
从上面的讨论可知,老板和中高层管理者,并不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
而基层员工在现实中也了解不到中高层以上层级的具体信息。
通俗来说就是,两者相互之间不认识,现实之中也几乎完全见不到面。
然而在职场中,老板和中高层管理者才掌握对基层人员晋升的权利,但是它们却并不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
那么这个时候,老板和中高层管理者如果想了解基层的信息,就只有依靠下面几个间接的方式:
1. 来自基层的工作汇报。
基层的工作总结汇报会层层上传到中高层和老板手中,从而让上层了解到基层的具体执行情况。
2. 个别时段下基层的巡查检查活动。
中高层领导会在随机时间抽查基层部门的情况,作为对基层情况的了解。
3. 个别部门的直接联系。
少数部门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与中高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让领导更加了解。
4. 生活中的接触。
少数基层员工之所以被领导了解,往往是由于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导致其经常在生活中接触。
而领导这种 “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般对基层的了解方式,也决定了基层员工能够争取晋升的几种方式:
1. 在汇报中尽可能表现得完美。
甭管是总结材料写的对仗工整,还是 PPT 做的华丽好看,亦或者是和领导面对面的汇报中辞藻华丽,只要你的汇报能够赢得领导的好感,你就是晋升的优先选择。
至于汇报工作做得好的人,是不是真的工作能力优秀,那是领导不了解的,也是领导没时间精力关心的。
2. 在领导的随机检查中表现优秀。
领导好不容易下来一次,看到了一个表现好的员工,自然在晋升上会多照顾他一些。
至于这个员工是不是只在领导检查的时候做表面功夫,那是领导不知道的。
3. 加入和领导经常密切交流的部门
这种部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经常和领导交流工作的部门,另一类则是领导自己出身的部门。
比如说,一个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是财务或者人力资源出身,那财务或者人力资源部门的人自然就能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
再比如说,采购,销售,市场这类部门,直接涉及到利润赚取和成本消耗,领导会和这类部门有较为直接的交流活动,这使得这些部门的员工与领导接触更多,晋升也更加容易。
4. 与领导在生活中经常接触。
这一点在电视剧或者小品里展现的比较多,现实中其实也是广泛存在的,而且这条路径其实在晋升上更容易。
领导喜欢打篮球,你连抢十个篮板给老板无限开火权,领导喜欢钓鱼,你就潜入水底一条一条挂鱼,包括很多人会选择出卖身体换取晋升机会,也可以归属于这一点当中。
那么,所谓的 “闯将”“干将”“技术大拿”“能干活的老实人”,在晋升中的处境是什么样的呢?
很遗憾,这类人的晋升处境其实是比较堪忧的。
因为现实中,领导并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即使基层有能人,由于层级架构和人类社交活动的局限性,领导一般也不知道。
能干的人大概率会把绝大部分时间精力放在完成工作和能力提升上,大概率没有时间在主动汇报和生活中,掏空心思满足领导的喜好。
而领导的基层视察活动,只能对个别部门和个别员工进行抽查,绝大部分情况看不到这些 “能人” 的优秀表现,当然,如果领导有幸看到,这些 “能人” 还是能获得一定程度上的青睐的。
最后就是权力欲急剧膨胀下,领导为了建设自己庞大的人际关系网,对 “能人” 采取的 “刻意排斥” 的行为,防止 “能人” 威胁自己的地位。
但是基层员工也不傻,只要在职场里摸爬滚打几年,上面这些道理也都能了解个七七八八。
于是,基层员工会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
少部分注重事业的员工,会遵循上面的方式想办法赢得领导的青睐,获得晋升机会。
比如把 PPT 和工作总结做的更好看更工整;想办法转调到和领导接触更多的部门;领导检查时突出自己的表现;生活中挖掘领导的兴趣爱好甚至直接奉献肉体等等。
至于绝大部分员工,则会认清工作的本质目的,专注于过好自己的生活,只完成本职的工作内容。
对于劳动者来说,工作就是和老板之间的交易行为,劳动者给老板打工,老板为劳动者支付报酬并获得剩余价值支持老板的收益和再生产。
只要认清 “工作是为了生活” 这一点,人们就会选择只完成本职工作,对晋升没有兴趣,专注于自己和家庭的一亩三分地,还有生活幸福感的提升。
而这驱使 “躺平式员工” 还有“躺平式干部” 的出现。
==========================
看过上面的分析思考,咱们就能发现,晋升问题的根源,来自职场层级架构和人类社交局限性,从而导致 “能干活的人” 和“容易晋升的人”不划等号的问题。
当绝大部分人发现自己卖力工作却没有任何功劳苦劳后,人们很快就会认清现实,把重心回归到生活当中,在工作中只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导致躺平行为的出现。
再配合上一部分领导自己的小九九,晋升与能力不对等的情况就会更加严重,大范围 “躺平” 的现象出现就不奇怪了。
针对这种管理架构和社交局限性导致的问题,体制外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措施,绝大部分企业领导或者来自公司初创时的元老级员工,或者干脆就是某个高层的亲朋好友。
体制内目前的主要改善措施,是在领导任命要求中,增加对领导基层经历的要求。
然而这种做法的效果十分有限,即便任命的领导有基层经历,对基层有一定的了解,当这个人成为领导后,层级架构问题很快就会让领导与基层逐渐脱节,于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就会无法避免的再次出现。
另外,所谓的 “躺平式员工” 或者“躺平式干部”,绝大部分人还是正常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很多基层员工甚至单单为了完成本职工作就会经常加班到深夜。
至于那些什么都不干的人,它们不应该归类到躺平的范畴,而是好逸恶劳的代名词。
某些人所说的 “不要躺平”“努力奋斗” 之类的词汇,更多的其实是站在道德绑架的层面上,希望人们进一步透支自己的身体精神,为他们输送尽可能多的利益。
这种情况下,有问题的并不是躺平的人,而是那些鞭策躺平者,别有用心的人。
针对目前的情况,我认为较为可行的措施主要有下面几种:
1. 将待遇向基层员工和基层干部进行大力的倾斜。
既然保障不了基层的晋升机制,那就在待遇上给够。
很多人在意的不一定是升职本身,更多的可能是升职带来的更高的薪资待遇和地位,这种做法可以满足很多人的需求,提高工作积极性。
2. 想办法让领导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
无论是设置专门了解基层情况的部门,还是增加领导在基层的轮岗制度等,总之现有的这种 “抽样式” 的基层检查肯定是不够的。
3. 加强对问题领导的整顿治理。
国内有很多领导在内部作妖,用自己的评价标准干扰正常的工作活动,对这类领导应当严厉打击。
4. 降低基层员工和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
如果这种来自管理架构和社交局限的问题无法解决,那么降低基层员工干部的负担就是个很好的解决方式。
这可以释放员工干部的时间精力,让基层人员有时间精力主动采取对策缓解问题。
当然,这种做法需要贯彻执行才可以。
如果基层员工名义上减负,实际上还是 995996 地工作,基层干部为了落实减负行为又开了一大堆会写了一大堆材料,那这种减负只能说不要也罢。
但凡有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都没有!
中南地区某地级市前乡镇公务员简单讲讲目前乡镇困境
一、待遇方面。从去年开始,县里面大部分乡镇除了工资已经发不出任何钱了,截止目前每个乡镇基本上欠账 300 万以上,部分乡镇甚至欠了 500 多万,而且欠的钱不仅仅是财政的,很多是村里面和乡镇干部的。
为什么会欠村里和乡镇干部的钱?一部分是收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部分钱逐年增加,从我参加工作的 90 块增加到目前 360 块,很多老百姓都不愿意交了,但是上面又规定所有乡镇必须收到 95% 以上,不然就进行处罚,为了达到比例怎么办?村里先出钱先垫着。一部分是乡镇干部油费补助,有人可能要说乡镇干部还要搞油费补助?我先跟大家说个现实问题,乡镇没有公车,所有下乡或者去县里开会要不开自己的车要不坐班车(坐班车也只能做到村口,其余只能走过去),那么现在油价这么贵,天天自己开车下乡谁受得了,如果不补助,只会导致做事的人没钱,不做事的人有钱,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花钱到公司上班。
二、工作方面。现在乡镇乡村振兴、党建、防疫、防电信诈骗、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等一大堆事情要做,很多乡镇公务员一个月回不来一次家,而且现在上面喜欢已查代管,同一个问题一个事情 " 市里查完省里查、上午查完下午查、政府查完 DW 查”,基层一半时间用于各项检查。关键督查组来查问题只负责发现问题,不管解决问题,有些问题是基层根本解决不了的,他们不管,“你解决不了问题,我就解决你”。
三、积极性方面。由于基层没钱、事多,老同志都不愿意做事了,纷纷退居二线,大部分工作被年轻干部承担了,但是年轻干部也是人,也要恋爱、结婚、带小孩,很多人受不了要不躺平要不辞职。像上面以为发发文件就能解决干部躺平问题,那只是异想天开,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躺平干部只会越来越多。
「闯将」「干将」「躺平式干部」这特么还不是领导你自己定的。
公司倒闭前的征兆:
还有什么请你补充。
很想问一下,写这篇文章的笔杆子算不算闯将、干将?
这位辛苦的笔杆子怎么说也不能算躺平式干部吧?
那么问题来了,这位笔杆子提拔了吗?
别激励了。别天天拿起年轻干部搞了。
有本事治一治老油条。
年轻干部一天到晚好好上班被领导臭骂被领导抓去干私活得罪谁了
当年日本经济由外向型 + 高速增长突然放缓时候,日本地方挣扎得非常激烈,满山满河修高速公路和桥梁隧道,各地搞旅游业修游乐园造博物馆,资源枯竭淘汰地区大张旗鼓搞三产。
以上这些大大突破预算和金融限制,最后经济没救活,欠下天量内债,除了几个中心大城市以外,无法翻身。
前两年看贵州这种大山区修世界级别大桥 N 多座,我心里也是怕怕的。
至于水司楼这些人造景点,呵呵哪个城市不弄啊?随便一个大中城市在闹市区 “复原” 一条仿古街,花费和穷山僻壤不征地的水司楼一个数量级的。
每临大事,要有静气。躺平说不定还能站起来,咋咋呼呼的折腾,别跳进日本沟里去。
庞统到耒阳县,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词讼,并不理会。(典型的躺平干部)
有人报知玄德,言庞统将耒阳县事尽废,尽显躺平本色,而且有摆烂之势。玄德怒曰:“竖儒焉敢躺平!” 遂唤张飞分付,引从人去荆南诸县巡视:“如有躺平摆烂者,就便究问。” 张飞领了言语,与孙乾前至耒阳县。军民官吏,皆出郭迎接,独不见县令。飞问曰:“县令何在?” 同僚覆曰:“庞县令自到任及今,将百余日,县中之事,并不理问,每日饮酒,自旦及夜,只在摆烂。今日宿酒未醒,犹卧不起。”
张飞大怒,欲擒之。孙乾曰:“庞士元乃高明之人,未可轻忽。且到县问之。如果于理不当,治罪未晚。” 飞乃入县,正厅上坐定,教县令来见。统衣冠不整,扶醉而出。飞怒曰:“吾兄以汝为人,令作县宰,汝焉敢尽废县事!” 统笑曰:“将军以吾废了县中何事?” 飞曰:“汝到任百余日,终日在醉乡,安得不废政事?” 统曰:“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将军少坐,待我发落。” 随即唤公吏,将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断。吏皆纷然赍抱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
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飞大惊,下席谢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次日,刘备回复:张飞先生,您所反映的耒阳县令庞统 “躺平式干部” 线索,我们已经收悉。下一步,我们将通过联席工作会议机制和监督巡查制度,对您所反映的庞统躺平式作风进行深入调查,一经查实,严肃处理!确保为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提供施展平台,让混日子、不作为、甘于躺平的干部没有市场。
张飞:……
庞统立即躺倒在地。
什么是躺平?
完成本职工作,不参与为领导个人仕途、搏上位的事项算躺平吗?
不参与形式主义的作秀,表演性质的考试算躺平吗?
不参与各类饭局,只把工作当工作算躺平吗?
…
什么是奋斗?
请不要如此傲慢地定义年轻人的奋斗方式,
很丑,谢谢。
领导家孩子要破格提拔了
知道当年没什么会提出来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吗?
因为当一个人马上要饿死的时候你和他说膳食平衡是很残忍的事情,他都没有膳食还平衡啥?
我们站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当下去理解八九十年代的政策很难理解啥叫一穷二白。
那个时候,现在大家嘴里旱涝保收的体制内,怎么说呢根本没啥社会地位。就在被誉为官本位严重的山东,八十年代一派出所所长相亲比不上给央企开通勤车的司机,因为司机工资高福利好。你要按照今天的标准年纪轻轻就所长了,妥妥的青年才俊怎么还就比不过一公交司机。因为那个时候国家财政是真穷,就是没钱,那个时候不是愁怎么还债,是压根连借钱的地方都没有。
现如今地方政府是咋了?一样是被逼急了,眼见债务就到期了,地也卖不出去,怎么还钱。不还钱地方银行马上暴雷,然后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谁能承担这个责任,没人能负责。没人不想四平八稳,但是逼到一定程度,不干不行了,横竖都是死,不如赌一把。
求贤令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都知道看才学,看成绩。
评价标准越主观,评价过程也就越主观,评价结果更主观。
到底是从谁的主观?
有的人幻想,如果打破论资排辈,肯定是我先上。
这就跟幻想穿越回民国就生在十里洋场一样。
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从北京开始到省里,出现了数字考核的趋势,很多考核办法还走内部文件,有一套复杂的算法。
地方一把手为了能出政绩,非常注重数据排名,把干部们逼成了数字专家,每天琢磨着怎么搞数据。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地方想出好数字的一把手,就开始设计对管辖干部们的指挥棒,把能干好数字政绩的人,安排在重要岗位上,核心还是为了帮大领导完成数字 PK 工作。
这种行动就是一阵风,领导在位时风风火火,一走就立马冷冷清清,除了想趁着机会冲上一个台阶的干部,其余的人平常心看待就行。
我觉得吧,还是从 “立木为信” 开始吧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一做法是挺好的,我也很支持。有的部门,有的工作人员,在其位不谋其政,对待来办事的人员,左右推诿,只管自己方便,不给百姓考虑。我今天还听到有同事去办事,结果去这里又喊你去找这个,找到了又说找那个,基本办个小时都得去找几个人,还是体制内的人去找。可想而知老百姓去办事会是什么过程,我想着这种事情应该是过去了吧,没想到我还是太年轻了。
曾经在企业时候我也遇到过去政府部门办事喊我去找这个找那个的 ,也遇到过办事为老百姓着想的。如今我进入体制内,有的时候思想还会停留在体制外一点,我也不是圣人,但我还是想尽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办快一点,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能简化的简化一点,大家都不容易。很多时候别人报来的材料都会是晚上或者周末,我也会即使给予回复,不希望浪费他们的时间。只是可能我想的太简单了。
要能治理也挺好的,或许也能得到大众的支持。
但是现实很难,别说这种事了,就像上面传达下来的事,到了省里加点量,市里又加点量,到县上在加点量,味道都变了。这种也只能是中上层领导说说罢了,到基层可能就变了。很多东西真不好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干多错多,干少无错。
年轻人累成狗,一点错误被领导上纲上线骂半天。天天加班过劳肥,年纪轻轻头发稀少。
躺平的中年人,男的 4 点去健身房去游泳去河边下棋,女的 4 点去练瑜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工资不涨反而下降,退休的不降,只降在职的,组织都知道在职的好欺负,退休的能闹。退休的拿的比在职的中层还多,真是天大的笑话。
做完事审计纪检挨个查一遍,再来个回头看,每隔几年再查一遍之前的事。当年正确的做法,几年后突然就说你违规了,又要去写说明又要去谈话。
还提拔呢?现在提拔都没人愿意做了。你把工资涨高点,有多少钱干多少活不好吗?或者你有能耐就打破铁饭碗,让那些躺平的老油条混不下去啊。
不然放什么屁
第一百二十一回 袁本初计求 “干将”,曹孟德火烧乌巢
话说袁绍与曹操陈兵于官渡。
一日袁绍聚帐下众谋士曰:我与曹操相拒月余,近日吾观众将士皆有懈怠之意,遇敌不肯奋力向前,当以何策御之?
郭图曰: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可传将令,杀敌五百者,赐金 50,绢 100。杀敌 1000 者,封关内侯。大小将校,无论官职,均可自荐。此令一出,必有 “闯将”,“干将” 应声而来。
许攸曰:不可。主公非不设赏罚也,众将非不欲立功也,所以懈怠者,均因赏罚不公也。内姓之臣,虽无功而受赏,外姓之将,虽无过而见责。赏罚不明,故尔怠矣。
绍闻言大怒:竖儒,安敢乱言漫我军心,推出去斩了。
众将力劝,方才罢免。
许攸羞愧而出,自忖到:袁绍外恭内倨,容不下他人之言,虽兵多将广,却人心不一,久必为曹操所破,不如去绍而归操,以我之所学,日后不失封爵赐候。于是竟出大寨,假称绍意,骗过守关将士,投操营而来。
操得许攸,知乌巢乃绍屯粮之所,守备松懈。便有偷袭乌巢之意。
当日张郃正在帐中,闻袁绍将令已出,有小校谏曰:袁将军有令,杀敌多者封侯,将军何不多杀敌以树功乎?
郃曰:汝等不知,袁绍好谋而无断,不纳忠言,见利而忘命,不明赏罚。周围尽是阿谀谗佞之辈,贪得无厌。此令虽出,吾料有功者必不得赏,有过者还需见罚,一应赏赐,必尽为绍之近侍佞臣嫡亲所得,与我等无缘。于是依旧坚守寨栅,不肯出营搦战。
是夜,操见绍众将均无战心,轻装突袭,火烧乌巢,于是绍营大乱。袁绍大败而走,从此一蹶不振。
自己见过单位多位闯将,临危受命,担当实干,啃下当时最难的工作,克服了最大的困难,城区水系河域治理、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老城区改造、船舶码头建设等等项目。哪一个都是省市重点项目,哪个都是倒排工期层层督查,哪个都是征地拆迁困难重重!哪个不是日夜加班啃下的硬骨头!哪个不是事后补程序补资料、纪检监察、环境监察、国土资源层层检察,说明材料一堆、诫勉谈话通报批评一堆. 最后的提拔当然轮不到哪些挨过处分,有污点的人. 也许需要的不是闯将而是死士吧。目前的环境真的不适合. 按规矩办事才是最稳妥的路子.
非常好,就是谁来选拔,谁来治理。
我相信在公职人员都为人民服务、组织公平公正、二代继承一代基因的知乎上,是一定能可以达到这一政策的初衷的。
凸显出 “干” 和“闯”,就是要打破现有状况,很大可能是要向上级部门要权,要能够自主行使的权利,要调整分成比例的权利,要越过边界不被问责的权利,这种玩意是一般人能有的么。
大家要正确对待 “特区” 和“画圈”之间的关系。就现有环境下,是先有画圈,再有特区;还是先有特区,才画上圈的呢。
干了会不会出成绩?闯了会不会背处分?
干了闯了,出了成绩,会不会被代表、被摘桃子,你不知道,我不知道,领导知道;
干了闯了,出了问题,雷爆在什么时候,板子打到哪一级,给什么处分,你不知道,我不知道,领导都不知道。
级别太高的咱也不清楚,市、县、乡权责倒置,市区管理交叉,同级部门协调难,本系统和行政上级政策冲突,上到各级领导、下到经办人员,谁都能坐下来给你掰扯几句。真正能自己干出来、闯出来,不是说没有,只能说很多原本就是带着尚方宝剑开始的。
取消职级才是治本
激励领导的儿子,治理躺平的你们。
又给准备提拔的谁家那小谁,找了个提拔的新名目。
我不信会提拔干活的人。体制内,没关系就是原罪。
民选的意义在于是目前最好的反应民意的情况。让人民不满意,首先市长就下课。
这是类似于市场经济的,有自发的反馈调节模式。
而你人为设定一个选拔考核指标,就必然有指标设置得不合理的情况。
比如你唯经济论,那么为了经济,什么黑的恶的甚至造假都能搞上。
唯清零论,那么必然层层加码,你人民死活与我何干?出现疫情我可是乌纱帽不保了啊。
所以与其人为设立选拔干将,不如民选 。
你要设置一个什么都不唯的——没有指标,如此不透明,只怕开始任人唯亲。即便是最好的的结果也不过就是民选政府一般。
我们市场经济已经走得很好了,是时候跨出那一步民选政府了。
真想闯的都被公务员考试拦在门外呢….
想怎么治理近亲繁殖就完事了。正人先正己。
说明这位领导,他想提拔的人,实在是找不出什么太好的优点,只能说着敢闯有能力之类的没法量化的优点了。
很正常
核心直属的整顿的差不多了
统一市场的建立意味着地头蛇的空间从大多数变成了少部分
干部监督体系基本建立起来了
核心控制住的地方可以开始放开点了
热切呼唤李达康,坚决整治孙连城。
by《人民的名义》
挺好,把能干实事的人都逼走,领导的家奴和瞎几把折腾的人都上去,可以大大加快历史周期律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
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干部躺平分明是对普通人的福报!
躺平就是不折腾!就是镰刀少割几刀!
有一些人会趁此机会上位,上位的里面大概一半是假闯将,一半不到是真闯将。
至于你也是闯将,没有上位?
那不好意思,不是惠济人人的,命苦不要怪政府。
你总要有个标准吧?
再坏的标准,也比没有标准强。南阳说的这个所谓的群众满意的标准,其实和没有标准是一样的。
至于什么原因,呵呵就不多说了。
前任南阳市委书记张文 uf 可还是群众非常满意的领导呢!你说这个评价体系怎么样?
按照这个评价体系,那提拔上来的,绝对都是有背景有关系的。
其他的人,那就更躺平了!
躺平式的干部,看起来是躺平者本身的问题,但是实际上是我们的选拔机制出现了问题。
现在提拔一个官员,提拔了之后,都会问一句,他和那个领导有关系。问出来了之后,都会哦上那么一句,然后心照不宣的笑笑。
你说什么原因。
有些人付出就有回报,甚至付出一分有十分的回报;有些人,十分的付出还不回一分的回报。然后你说要治理躺平式干部,呵呵!!
.
形式主义,别治出来个闯王就事儿大了。
.
任用权是体制内核心权力之一,也是必然改革的深水区。犹如当年招录公务员这个入口一样。若无健全的制度,而是委决于权力,任何所谓的举措,都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最终沦为某些人的白手套而已。
在地级市
就看市直单位中处级干部的年龄
年龄段分布
现在 80 后算年轻的
然后看这些 80 后的家庭背景
还有,看干部的履历
那种隔个一两年两三年就换地方的年轻干部
特别是从乡镇到县区到市里的
有些事不上称称只有几两重
上称称千斤都打不住
之前我以为论资排辈是不好的,经过多年的工作才发现。
论资排辈是一项聪明的决策,只要有其他的特殊政策,必然是制定政策的热你说了算,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你还不服不行。
没有背景的人年轻时多干点,以后还能保证有个好的结果,否则永远是给别人做嫁衣,聪明点的人看到这种情况直接躺平就对了,否则年纪大了以后,没有相应的职位,付出了大半生,家庭也没好好的照顾到,孩子的教育也没有照顾到,图了什么?现在的年轻干部直接上位导致中层心灰意冷,上面职级满员,下面顶着上来,经验最丰富年富力强的中层直接没有了希望,这样的后果是什么?
还有人以为论资排辈会压制年轻人的上升,我笑了,打开这个盖子全都是关系户上位,舔领导的上位,你好好干就能提拔?做梦呢?保护了你你都不知道。
我觉得大家对于论资排辈这件事情有误解,“论资排辈” 的核心要义是在积极干创事业的干部群体里论资排辈,**使得大家都有一个稳定的、确定的提拔的” 盼头 “,**使得解释权不仅仅是抓在一把手的手上,也要考虑舆论的影响。”论资排辈 “并不是部分知友所认为的那样,包括了各路躺平达人在内的所有干部,因为如果一旦躺平划水以后,根本进不了” 论资排辈“的圈层,你副科都提不起来,还想正科论资排辈?好好当你的科员去吧!
提拔晋升的本质几千年就没变过,本质上就是领导说你行你就行,通过某个瞬间抓住领导眼球或者给领导增光添彩,慢慢就跟领导走得近了,走得近成为领导的嫡系部队,之后也就搭上了提拔晋升的顺风车。不过我 D 之前在实际中摸索出来的论资排辈,在客观上影响了领导的主观的 “说你行你就行”,在一定程度上让某些领导所不喜,本来是我一个人想咋订咋订,咋弄到最后还得考虑舆论影响了?
举个例子,某大局业务科室科长甲,72 年生人,正科实职 12 年,提拔的时候是本单位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各核心科室已经轮岗一遍,业务能力极强;同局装备财务科科长乙,75 年生人,正科实职 7 年,提正科和提副科的时间都比前者晚;局办公室主任丙,71 年生人,正科实职 9 年,嘴甜会来事儿,把一把手伺候的舒舒服服。这时候市里出台年轻干部提拔政策,该局有一位 60 后的副局长、党组成员准备退休,在原来的” 论资排辈 “的政策基础上,大家基本心里都有数儿,一把手也不敢乱来,本来的本子是甲本来接任副局长当仁不让,乙和丙分别有机会晋升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
突然 SW 书记开会,蹦出来个新政策,强调激励年轻干部成长,各局新提拔的副职领导干部必须是 75 后,同时又要求不唯年龄、不唯资历。结果提拔的时候弄得掉了个个儿,乙由于年龄优势直接接任副局长,分管甲所在的科室,接的时候一脸懵逼睡觉都能笑醒;丁呢由于离着局长近,近水楼台先得月,直接去了下属副县级单位一把手,同时任局党组成员;甲本来自信满满,认为自己工作能力出色,年龄也不算大,论资排辈全局第一,也没有去特地找新来的一把手做做工作,结果最后混了个一级主任科员,还被要求让出正科实职,协助乙处理某项具体工作,两年后才因为某副调研员退休接任四级调研员。。。。你说甲心里能好受,自己明明什么也没错,各项条件都占优结果被迫沦落了个” 躺平 “的下场?乙的工作好估计也不好开展,别别扭扭,分管自己的老同事、甚至一度是自己的老领导,而且人本身还是业务骨干,咋搞?唯一比较开心的还是丁,跟着一把手有肉吃,直接实现了弯道超车,年龄、资历、能力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一把子成了党组成员、某副县级单位一把手。
都说共产党员要能上能下,但是党员干部也是人,这是不能避免的,探索一条公平公允的晋升提拔道路才是解决 “躺平” 思潮的根本。
一份工作,提拔、涨工资有时候很重要,有时候不重要。
不论是什么组织和机构,都是由人构成的,人性是非常复杂的,所以绝不能把一个机构当做一个程序来对待,如果调整提拔速度和工资水平这两个参数就能让机构超期望的方向运转,那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只有一种解决方案——打钱。
我知道很多人都这么想的,其实我也这么想,给我打钱,打更多的钱,因为我们都是打工人,我不关心我所在的组织发展如何,我只关心每个月银行工资的短信提示。
凭心而论,每个月给我打的钱翻倍,我对公司的贡献也绝不可能翻倍,只会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提升。
这个时间长短,取决于我什么时候对翻倍的工资不再产生惊喜的感觉。
其实我们弄错了因果,是组织在发展,我们个人才能升职加薪,而不是我们升职加薪,组织才能发展。
组织要发展,就需要组织内的所有人集体努力,组织内的人想的却是升职加薪我们才集体努力,这种死循环看起来非常有意思。
我初入职场的时候,有个新上任的行长奉命前来解决我们行连续多年业绩低迷的问题,他上任第一次讲话就提到一个词——内生动力。
当时我们确实都在摸鱼混日子,因为业绩不好,所以待遇很差,因为待遇很差所以我们就摸鱼,因为我们摸鱼所以业绩就不好,可以说是死循环了。内生动力听起来就牛逼,在不涨待遇的前提下能让我们自己产生动力,我当时热泪盈眶,觉得我们有救了。
结果呢,这位行长理解的内生动力,就是让员工自己买行里的理财保险贵金属,让员工自己申请自己行里的贷款,考核员工加班到几点并且加班点钟和绩效挂钩。
可以可以,这动力非常内生,所有员工都热泪盈眶,大家不再摸鱼,都开始骂娘了。
内生动力还是非常牛逼的,只不过让这位行长玩坏了,以至于这么好的概念,以后行里都不敢再提了。
我开头说过,人性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提升内生动力也绝不简单。让一个人内心产生强烈的贡献和劳动的欲望,是每个管理者的终极目标。
没有内升动力会怎么样,就躺平了呗。
提升内生动力很难,但是找到躺平的原因相对简单点。就好比判断一个病人是感冒了很简单,但是你要治好感冒就很难。
我这几年和很多企业员工聊过,躺平无非就两点,一是躺下来收益更大,二是站起来实在没意思,我们分开来说。
躺下来收益更大,这事很难说的通,按道理来说躺下来根本不产生任何收益,你把躺下来的时间稍微做些工作,就比躺下来收益大。
但这事我特别理解,因为我经历过。
大概 2008 年的时候,我是行里的贷款销售冠军,团队里放款最多的员工,国有企业吃的是大锅饭,我是不是销冠和我的收入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甚至还要自费请客户吃饭,但是我仍然乐此不疲,当时我很有内生动力。
后来内审检查,有几笔贷款因为纸质材料不全,扣了我的工资,给我定了处分。我现在已经不为这个事情委屈或者生气,但是我仍然觉得这事不正确,客户还正常还款呢,给我定处分就因为我没有复印客户身份证?
后来到了 2015 年,我带团队做消费金融工作,但是各种消费金融有多火爆不知道你们记不记得,但是满大街的贷款广告总不会忘吧。我们团队势如破竹的拿下了当地市场,全国排名靠前,团队里每个人都生机勃发,虽然工资还是那个老样子。
后来 2018 年银监出了新政策,新政策中之前的一些流程不允许再做了。后来行里的内审来了,认定我 2015 年的业务违规,扣了我工资,给我定了处分。我现在已经不为这个事情生气或者委屈了,但我仍然觉得这个事情不正确,我 2015 年做业务,怎么知道 2018 年的监管政策是什么样的呢。
正所谓打碎碗最多的人正是洗碗的人,我发现行里最安全的人就是摸鱼的老大哥,内审检查从来平安,而几年前的业务之星,可能因为身负处分错过了一个提拔机会正在琢磨如何摸鱼。
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躺平虽然收益是零,但是努力工作收益可他妈的是负数,当然是躺下来的收益更高。
正所谓股灾的时候,你不炒股,收益就超过了绝大多数股民。
事情逐渐起了变化,我发现慢慢的,单位里所有的人办事情都不在热情,内部沟通越来越难,外部业绩一再下滑,所有的文件,所有人的表情,所有的流程,所有的讲话其实都只有两个字——免责。
免责文化成为了我们新的企业文化,但是在银行,你知道的,内卷排行榜上总有姓名的行业,于是大家就面临这么一个问题,努力工作,你要被问责,躺平,你要被别人踩在脚下。于是一种新的工作方式被发明出来——表演。
是的,最后大家都开始表演工作,就是如何让别人觉得你特别努力,然后又什么实质性的事情也没干,每个人手上都有一大堆的验证材料,证明自己每天做了多少工作,任何人看了这些华丽的材料都啧啧称奇,但是业务数据就是一塌糊涂,每个人的工作都四平八稳,开创性的工作?让别人去做吧。
至于躺平原因的第二点,还是不多说了。
我说的只是企业,至于政府组织是不是这样的原因,我没深入了解过,不敢多说。
就湖州和南阳的政策来说,当地很可能已经发现了躺平现象,但是不知道有没有找到实质的原因,至于政策是不是对症下药,我不太乐观。
毕竟不论是不是选拔闯将、干将,每年都有人提拔,毕竟大家都清楚不是每个闯将、干将都有机会提拔。
他们就不考虑一下,为什么干部们要躺平吗
谁一进入体制内就想躺平呢,谁不曾想要靠自己的努力寻求进步呢
但是
他们拼到最后,
发现一个很残忍的真相就是
没有人脉,没有领导的赏识,再干的再好好也是白搭
《人民的名义》看过吧
你觉得全汉东省是不是就李达康有能力?
其他干部就没能力了?
肯定不可能啊,其他有能力的干部为什么提拔不起来,
偏偏李达康能提拔起来啊
还不是因为他是赵立春的秘书啊
秘书,再讨厌也得照顾一下,这是行业惯例啊
题目挺吸引眼球。“不拘一格”确实是无权无势的青年人的愿望,但我就要问问 “不拘一格” 的意思是什么条件?什么要求?什么程序?这些关键的选拔制度谁制定?谁执行?谁审核?谁监督?
下面引用文章的内容,
选人用人 “不拘一格” 的同时要严把“三关”。首先,要把好“入口关”,注重德才兼备、政治过硬,既要经过相应考核进行组织把关,也要坚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把关;其次,要把好 “程序关”,依法依规依纪,选拔流程要规范透明、公平公正;第三,要把好 “绩效关”,干部任命之后,要有考察期,强化绩效评估和社会监督,看成绩、看效果、看口碑。
这三关到底谁说的算,说的算的干部是一言堂怎么办,是唯利是图的怎么办,是不作为乱作为的怎么办?
深入的思考,现在的官场乱相到底是哪部分群体造成的?也许,这些人正在为起草的选拔文件签字。也许,正在为下级下属躺平骂街。
这是我能答的问题?
这是我敢答的问题?
也只能说:这让我想起商鞅、李斯、桑弘阳、王安石、和珅、曾左李……,想起太多人,想起太多事……
也只能说:人民变得麻木,是人民喜欢麻木吗?阴谋论有市场,是给了真东西不看,还是只剩阴谋论能够串起一切?人民不得富足,是人民受穷有瘾,亦或世界第一工业国的产能不足?
也只能说:近亿〼员仍能做到油水〼离,实乃万年人类史绝顶之奇迹!不开启真诚的对话窗口,不与民互信互利,单靠表演胸口碎〼〼,卖大〼丸、迷〼散,补〼上打〼丁,拆〼补〼…… 这些手段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
也只能说:好的改革刚好走在历史的前面,差的改革是可在历史的车轮下断尾求生。至于坏的改革,便一如原地踏步甚至退步,既要又要也要还要更要……,表现出一副 “我很认真、我有在做” 的样子,既而被历史的车轮碾碎,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种话就是画画大饼,真信了就有鬼了。
我们时任区委书记 19 年就明确说了,今后不是 90 后干部不提副科了,哪怕你是 89 年的。大义名分就是要干部年轻化。
至于 90 后,能不能提看你背景喽。
所以对于 80 后而言,干到死加上单位领导还看的起你,给你一个好听点的 “股级”,也就这样了。
其实网上老早就有一个说法,35 岁上不了副科,45 岁上不了副处,这辈子就这样了,这话其实真的没错的。
闯,在未知领域捞。
干,加把劲使劲捞。
躺平,为国家为人民省钱。
高下立判
真的,我有点怀疑那些领导是居心叵测,还是真的没文化。
新京报与伪满洲国首都撞名。
闯将,你是要把快递员都开除吗?
另外我建议公开官员三代亲属任职。
这可不兴闯啊
《明史 · 流贼传 · 李自成》:“ 自成乃与兄子 过往从迎祥 ( 高迎祥 ),与献忠( 张献忠 )等合,号‘闯将’,未有名。
作为一名体制内 7 年公务员,家父现在西北某县人大副主任,算是提拔闲职退二线,我讲讲家父的工作经历就知道这有多扯淡。
家父 90 年左右大学毕业,那会毕业的大学还是大专,现在他母校已经成了 211,毕业以后没有关系爷爷奶奶都是农民,所以没办法留在市里,回老家县城熟人给找了当时的扶贫办工作,这一工作就是七八年,后来换届乡镇配置的学历、年龄要求,也没找人没关系,当了副乡长。
后来就算是一路升职,乡长,书记,另一个大镇书记
再后来换届,已经基本定了,书记也找谈话过去财政局局长,当时的书记赏识,不谦虚的说家父能力确实很强,工作在他手里没有推不下去的,临了被截胡,另一个人找的关系,顶了财政局长位子,没办法,当时只能去了计划生育局,计生局和财政局,一个天一个地。
后来,家父不甘心,县上当时要搞一个新区拆迁建设,拆迁多难各位也知道,也去了新区当管委会主任,下去硬是推进下去,拆迁顺利结束,开始盖新楼。
新区工作推进后,顺利到位交通局一把手,各位以为这是书记觉得家父能干事吗?还是找了关系才能去,不然真在新区退休了,顺带提一句,拆迁结束,各项项目大楼顺利开工,新区已经没人关注了,就是下一个计生局。
16 年换届年来临,家父的年纪再不进一步,也就没啥机会了,这一年家父也是有点想法,找人想进一步,可惜临门一脚,被新县委书记(和上面赏识家父的不是一位,已经到位好几年)硬是打给市委书记把家父提拔压下来了,没办法,能力强能干事,领导对你不感冒不赏识就是这样,另一方面,也是家父农村出身,确实没有硬的背景没有硬大腿,找的关系不够硬,在交通局待了几年,年纪也到了,新换届年履职县人大副主任,等退休中。
我们县现在的组织部长,他的父亲是以前隔壁县委副书记,隔壁县委书记,他媳妇的姑妈还是啥是省人大副主任
总结,以我的所见所闻,在县级机关,你能力再强没人脉关系,真的顶天了人大政协副职,进一步到县委县政府实职难如登天。可笑的是我们这里还整过三项机制,真的屁用没有。所以你说题目里这可笑不??
都在说干部要担当,可谁为担当者担当呢?
多少基层干部背了上几任的处分?
如果不是前车之鉴,谁愿意不见纪要不干活?领导安排了,事后担当了吗?担当住了吗?还不是拍拍屁股走了。
作为手无寸铁的普通人,我建议你诚心祈祷 “躺平式干部” 越多越好。毕竟人家衡量 “闯将”“干将” 的标准和你的体感没有丝毫关系。
起码,郑州赋红码那几位肯定是没有躺平。
前些年还有个竞岗,现在呢?提拔谁做财政所长,一个股级干部,街道领导都做不了主,区里直接给你指一个,就好笑。
可见我国海军从士兵到干部全都躺得平平的,以至于入伍十几二十年都扛不起舰长的大梁,只能让入伍 9 年的挑那么重的担子。
就目前整个大趋势来看,多数干部的工资理论上覆盖不了家庭开销。
因为待遇不高,所以进来的大多数都是躺平人,得过且过。
之前地区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借债投资,但是目前人口生育率太低,所以现在主要的突破口就在于招商引资,扩大内需。
招的最好是国外风投的商,不用自己的钱还不用保证兑付;
政策的口子是干部,因为激励的主体是干部,而不是普通人,所以,干部可以用自己未来一段时间的权利,来换取土豪的支持,感觉有点像国外的政治献金。
个人不太看好,原因有两点:
一是发力点太过单一,没有国家计划,财政补贴,只针对干部这一群体进行激励,现在早就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得要有自己的一套班子才能成事。
二是政策传统的惯性,在没有大领导公开站台的情况下,干部无法摆脱既要也要的困局,手脚被束服,行动也不会有力。
但是短期内是利好经济的,土豪会从大城市往乡下跑,把钱存乡镇银行,或是象征性的买套房。乡镇穷,底线也底,可能会变更土地、矿产等资源管理政策。
在中国,干部还油水低,就没有油水高的岗位了。。。中国从古至今都是默认无官不贪的,哪怕现在只要不过分,或者站错队,无论是底下百姓还是上头领导,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不用再扯别的了,双休,加稳定工资,加最高等级社保,加各种绩效福利,年终奖,隐形福利。。。。老百姓都快养不起这帮老爷们了。就是因为日子太舒服了,才混吃等死,啥都不干,白拿工资。。。。。建议严重处罚混吃等死的所有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员工,加大辞退力度,情节严重者,上梁不正下梁歪,子女不得从政。。。。。。要么进体制内好好干,为人民服务,要么滚出去,自己创业,自己想怎么躺怎么躺。。。
闯将不是选出来的,是杀出来的
拿掉跟西方学的那一套问责考核机制、Excel 治理才是根本。让干部有时间深入基层调研,真正有时间干事。而不是忙于表格和会议。
闯将几乎等同于瞎折腾,乱作为。
我们缺的是科学决策,稳扎稳打的智将。
这种文,我就看,你给不给定义,什么是干将,什么是躺平式干部;不给明确定义,以后提拔了干部人民群众没有标准监督,到时候最终解释权还是看发文部门。
谈起来头头是道,落实下去漏洞百出。
关于激励干部这事,我还真有点研究。
两年前我去某地调研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该地在全省默默无名,但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数次被国家级媒体报道,恰巧该地某负责人跟我一个好朋友是亲家,机缘巧合之下就有了那次调研。
本来我是奉旨是学习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先进做法,不过一圈转下来,一个意料之外的发现令我惊喜不已——这个地方的干部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对工作的激情溢于言表。
举三个例子,都是当天亲眼所见之事:
①这次调研全程是我那朋友的亲家 A 陪同的,A 是甲村村委书记,那年甲村是全省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冠军,A 发掘了甲村的一种特色农产品,并亲自通过多平台给这种产品带货,当年村集体净收入超 100 万元。那天是周六,我过去的时候 A 正在办公室翻看一本合同,A 热情地邀请我坐下,激动地向我介绍他最新的构想: 未来几年甲村将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需要大量的现代化生产工具,现在市面上有一种新型的无人机,可以用来灌溉、喷洒农业等,这种机器效率很高但价格昂贵,一般农户不会购买,他想用村集体资产购置一批这样的无人机,租给本地的大户使用,这样既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又可以拓宽村集体收入渠道。这只是他众多举措中的一项,听着他滔滔不绝的讲述,我大受震撼,要知道体制内的干部大多奉行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像这种主动给自己找事干的人真的不常见。
②第二站去往乙村,村委书记 B 年近 60,书记老当益壮,在当地很有威望,牵头跟江浙一带的药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带动乙村和周边几个村的农民种植一种药用作物,B 在村部后面建了一条生产线,车间挂了 “扶贫车间”,用于这种作物的烘干、存储,B 兴致勃勃地跟我介绍这车间是用村集体资产建的,花了 40 万,未来几年准备完善下产业链,把这种作物的种植、采摘、加工、仓储、运输全过程都包下来。我瞪大了眼睛问:“这扶贫车间是用村集体资产建的?为什么不用扶贫资金?”要知道那个时候建扶贫车间还是各地的政治任务,建设资金都是上级财政承担,就这样还有很多地方不愿意干,居然还有人自己主动贴钱建扶贫车间,我属实不理解。B 大手一挥:“嗨!用扶贫资金程序太繁琐我搞不来 (这倒是事实,涉及扶贫的业务工作都很繁琐),再说村里有钱用不上。” 听完我默默地在心里给他装的这个逼打了满分。
③最震撼的是第三件事,我们最后一站前往丙村,路上碰到村委书记 C 骑着车准备去田里打农药。就在我一脸懵地试图去理解这事时,同行的 A 向 C 打趣道:“吆,你一个大书记还亲自去打农药啊?”C 一脸正经地回答:“去年你们村集体收入 100 多万,我们村才十几万,我不干能行吗?” 细聊之下才知道,C 原本甲村的副书记,A 的副手,今年被提拔为丙村书记,上任后发现丙村实在没什么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点,但是有不少抛荒田,于是 C 就组织起部分村民把那些抛荒田利用起来,C 说:“我们算了一笔账,这么干肯定不会亏,反正暂时没什么好办法,先干起来再说。”
后来我回去跟分管汇报这事,他也对比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于是除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外,我又就该地干部激励政策写了一篇调研报告,报告很长,我简要谈下我认为的最重要的三点内容:
①强硬的用人政策。我调研那个地方以前在各方面都很落后,转折点是五年前新的党委书记上任,恰逢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该书记认为这是个很好的发展机会,要求全体干部解放思想、把握机遇、真抓实干、奋力开拓,并多次在工作部署会上提出 “不换思想就换人”。过去几年,该地的村委书记几乎被换了个遍,村委书记普遍在 30 多岁,前面提到的 C 被提拔为丙村书记就是因为丙村原书记思想止步不前、工作举措不力,当然也有一些业务能力突出的老书记继续留任,比如前面提到的 B。
②务实的工作作风。有很多细节方面的事都能体现出该地在工作上力求务实,我就提一个事,甲村当年被中央、省、市级媒体报道过近 20 次,我问 A:“这些报道是你写的吗?”A 笑道:“我哪有那本事!” 原来,A 很早就意识到新闻报道是最好的广告,可以有效地给当地引来投资,于是有意识地去结识电视台的记者,自己村有什么好的做法取得了成效就去邀请记者来报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初期各地都在探索,官媒也很乐意去报道,与甲村的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A 说:“我们负责干事,报道交给记者去做,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嘛!” 不知道那些没啥实绩还喜欢整天写文章自吹自擂的地方政府听了是什么感觉。
③正向的激励措施和科学的容错机制。这其实涉及两个方面内容,展开说篇幅就太长了所以放一起。该地过去几年发了一揽子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文件,正向激励占多数,其中有一份《XX 关于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激励担当作为的实施方案》给我的印象最深,该文件明确指出,乡村振兴工作目前处于探索阶段,鼓励干部把步子迈得大一点,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 (这里特指贪污受贿),在工作探索过程中因工作失误产生的错误,由政府班子成员撑腰解决。好家伙,也就是说你只管干事,干成了荣誉归你,干出事了锅我来背,这份魄力属实让我羡慕不已。此外,该地市纪委曾印发了一份内部文件,意思差不多,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犯的错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一律减轻或不予追责。
所以我认为判断一个地方激励干部到底是不是在喊口号非常简单,把以上三点对号入座即可,就比如第①点,假如这个地方后续没有较大范围的干部任用调整,没有大量提拔有实绩的干部,那就肯定只是在喊口号。
用意是好的,但是思路不行。
导致的后果是,寒门子弟愈发难以在体制内出人头地。
比如,你是某乡镇的一个选调生,你觉得乡镇挺受罪的,过了两年服务期想着调走。
但是想调走那也不是一句话的事啊。不给你们区的组织部长打声招呼,你能想调就调啊?有时候甚至还得跟你们区一把手打声招呼才能办成。就算你有能力去联络区里的高层,那也不是想调就能调的,得等时机、等政策。
结果,现在能够 “不拘一格降人才”。家里发动发动关系,没准直接把你的编制落到区里了。
寒门子弟,除非是做了声名远扬的功绩,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功臣。否则这种机会都会被关系户们所占有,或者说,这种 “提拔任用” 也往往是关系户们的竞争。
而且,这会加重部门单位一把手的 “形式主义”、“面子工程”。
上级领导来视察的时候,看到的是当地领导想让他看到的。比如,上级领导来看几家脱贫户,当地的领导早就会提前布置好路线,交代好村干部要沿着 XX 路引导,要让上级领导先去张三家,前面的岔路口要左转去李四家。旁边的王五家平日里爱闹腾,不能让他在上级领导面前胡言乱语,所以村干部要想法子把他支走,或者给他点米面油之类的好处,让他那天把门锁上,不要出来,装自己不在家。
当然了,张三李四这两户早就被当地干部教会面对上级领导时该怎么说、怎么做。上级领导来视察,听见张三李四对答如流,听到张三李四对当地的干部高度赞扬,上级领导自然也只能表示 “好好好” 了。
即便是上级领导暗访,你以为当地领导就没招了?非也!下级领导会直接安排各路人马驻守交通要道,严查动向。上级领导暗访,不可能是只看看、不说话,而上级领导一说话、向当地百姓、干部问起来情况,这个地区的干部就会知道上级领导来了。
而你要明白,各地与各地之间是团结协作的。上级领导一旦暴露位置,上级的各种信息会源源不断地共享出去:一共几个人、几辆车、车是什么型号、车牌号是多少、中午在哪里吃饭、晚上在哪里休息等等。比如上级领导在 A 地视察后,开车走人。A 地领导会派人专门开车悄悄跟随在上级后头,及时掌握上级动向。当 A 地人员看到上级行进的方向是 B 地方向,会并且及时联系 B 地 “上级要往你们那里去了!”
B 地人员会立刻在 AB 两地交界处做好准备。此外,旁边的 C 地也高度警惕,因为他们也无法保证上级不会来他们这里看看。突然,上级车辆扭头上了高速,直扑 C 地。A 地人员见领导上了高速,预感 C 地危险,便立刻通知 C 地相关人员。C 地相关人员严守高速口,等待上级来车,上级的车下了高速后,C 地人员要第一时间追在后面。并且,C 地领导得知消息后,会立刻构思上级会暗访哪几个村,并且在群里要求各村、各社区必须加强防疫检查,遇到车牌号为 XXXX 的车辆,必须以 “外来车辆” 为由,严禁这辆车入村,来凸显本地区的防疫力度之大。等着上级领导来村里探访、“暴露行踪”后,C 地的一把手再装出一副 “我刚知道上级领导来了” 的模样,跑去陪同领导视察。
这只是很简单的例子。一些领导为了自己的 “成绩”、“荣誉”,拼命地闹腾折腾,搞面子上的成绩、形式上的成就,其中不乏一些违反客观规律的操作。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呢?因为一个地方想实打实地产生跨越性发展,有些政策需要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才会见效果,领导在这里无非就干了两三年,他们哪里等得起?所以,有时候就会违背客观规律,搞一些面子上的成绩,而违背客观规律的后果就只能让下一任官员和老百姓来承担。
所以,这题目中所说的激励机制下,这种形式主义作风将泛滥起来。也许你会说,题目中不是有 “舆论监督” 么?
上级看到的,是当地领导想让他看到的;
无权无势的老百姓想说话,要么没有门路,要么不懂方法,即便有门路又有方法,也许会被当地领导找关系压下来;
而当地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有着一定的话语权和社会地位。这样的人往往是当地领导拉拢的对象 ——- 要么,当地领导发号施令时也不敢动人家的蛋糕,要么,两者一起做蛋糕。
咋督?
所以,题目中说的这个现象,用意是好的,是想让那些有能力的实干家站到合适的岗位上;但思路是有问题的,这种情况下,寒门子弟将更加难以在体制内出人头地,形式主义将会泛滥成灾。
现如今举贤必是亲都已经不被人了吗?
地方实力派对近些年考进来的名校生的围剿。
这种废话文章最讨厌,组织口就爱写这些玩意,自己知道自己在放啤,领导知道自己在闻啤
说再多,不如真正制定一个科学的权威的精准的有效的晋升制度
现在的晋升,大家都知道,大领导说了算。
年轻干部早早高位的,一看履历,嚯,共青团待了几年放下去直接县领导,然后很快市领导,他们真的能力那么强决策那么好吗?还是有一个强有力的舅舅叔叔呢。
不拘一格都是给这些后浪准备的,普通人除非运气好早期当上大领导秘书,不然只能狗不理
有些年轻人看不起论资排辈,实际论资排辈的话你还能有点盼头,真的不拘一格,就当一辈子科员去吧
反过来说
那些躺平的干部,你一不给领导办事,二不拍领导的马屁,人家领导干嘛要提拔你?
悖论
哈哈哈哈
躺平是因为社会整体奖励机制出了问题。
金融资本阶段是按资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按资分配一定造成社会不公,人们一定不愿意做事情。
另一方面,按资本分配又叫唯金钱论。就是你无论做什么伤天害理,祸国殃民的事,只要搞到钱,你就是伟人,圣人,好人,善人。
这种就背离了人类社会正常发展的逻辑。整个社会就变成了逐劣机制。拼谁坏,谁没下限,谁不讲道德。所以出现了塌方式的腐败,整村的制毒,整个行业的诈骗,整个城市黑恶势力猖獗,整个地区争先恐后的卖国。
好人,为人民服务的人,在这个社会是生存不下去的,最好的做法就是躺平,最起码可以保护自己。
靠运动整风没用,能怎么样呢?大不了换个地方躺平罢了。
包括不结婚,不生孩子,原因也在这,难道你希望你的孩子长大以后做坏蛋吗?或者是战战兢兢地活着?
现在必须要做的是改变你的政策导向,由亲资本变成亲民生。不然会越来越遭,根本撑不到美国解体。
诸位
这问题是匿名提问的
小心不法分子炸鱼
才看到一个青岛什么经济开发区管理会的故事,选进最中间的都是大专关系户,而各种高学历的都放在外面,外面招商引资,里面分钱。
以现在这种管理模式来说,无论什么激励机制,都有极大可能变成关系户的狂欢,因为真的很难去量化成绩。能者上,不能者下,说你不能,你能怎么办???
体制十几年,各种改革、各种选拔见过经历过不知多少了,回头再看,不是换汤不换药的问题,而是汤根本就没怎么换过。当然,也理解。
确实没啥用。我参加工作也十年了,拿过三等功一次(单独),公务员连续三年年终考核优秀三等功一次,七一优秀党员两次,业务能手 n 回,什么最美,抗疫先锋之类的也已经记不清了,没用,这些东西在十年时间帮助我晋升到三级警长算是安慰,其他的好处毛都没有
闯将唯一可量化的指标就是经济指标
大汉朝最伟大的太尉就是曹嵩
不唯年龄、资历、学历、班子排序,就说明某位领导有子侄辈是年龄小,资历浅,学历差,班子排序低,但是他还想提拔,所以才发表这么一篇小作文
易学习能不能监督李达康
人民的名义里没说
希望先从统计部门试行一下?顺便统计下多少 “躺平干部” 是当年的“闯将”“干将”?
闯将
主动培养
挡的接班人
闯将,干将也许提拔的快,但是进去的更快。
跑官要官为何屡禁不止?
明末农民起义三十六营,高迎祥是闯王,李自成是闯将,这些人想干嘛?
有点像亩产万斤的年代,为什么有人躺平,难道你们没滴逼数吗?真换上去那些 “闯将”,“干将”,倒霉的是躺平式干部吗?亩产万斤最后倒霉的是谁?懂?
接着忽悠
高赞回答,意思是如果没有完善的提拔条件,只会滋生腐败。
我同意。
但我想提供一个其他视角。
如果你想做点改革,但遭到树大根深的利益既得者联合抵抗,导致改革无法正确执行,你会怎么办?
今的事,可参古。
王安石变法,遭到以司马光、苏轼为首,门阀士大夫阶层这些既得利益者,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强烈反对。
王安石只能不拘一格用人才,导致一些三教九流浑水摸鱼,在改革政策执行末端变了形。
对于政敌,王安石的做法是外调。
最终改革失败。
很明显,王安石在识别人性方面略显天真。
自古以来,斗争都是你死我活,哪有把政敌外调这么善良的行为,甚至苏轼入狱,王安石还捞过他。
王安石是个改革家,是个君子,却不是一个政治家。
手段过于温和,对人性抱有期待,没有杀伐果决的魄力。
只能说,很遗憾。
历史给后人上一课。
今人还会犯这种错误吗?
说你闯,你就闯,不闯也闯。
说不躺,就不躺,躺也不躺。
不干不干
公平,激励,真是笑话
近日,天美工作室针对游戏中大量的摆烂行为,痛定思痛,决定取消 elo,允许实力强的玩家迅速上分。
然后有人把这个事情发在知乎上问 “如何看待”?
众多知友热情讨论,最终变成了痛斥代练陪练的热帖。
看标题还很好奇到底是出了什么激励机制,看到全文笑出猪叫:不按论资排辈,最后往往是有背景的人优先。
年龄、资历、顺序这些都能等,学历可以考,实在不行可以读在职,但是你新提拔的标准是啥?
就好像高考分数对大多数考生最公平,论资排辈也是对普通干部越公平,你说优秀的就能大胆启用?怎么样才算优秀?有具体标准吗?还不是领导说了算!
年轻人不怕奋斗久一点,年轻人怕的是奋斗了半天没意义。
所谓 “不拘一格”,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给有后门的人提供的。
既然普通干部的门路更少了,奋斗的意义更小了,躺平的自然就更多了。
这又是谁准备提拔了,造势呢
激励?怎么激励?还是用追责来激励吗?现在还有什么是不追责问责的?连打扫卫生都已经要严肃追责问责了,还想继续用追责来激励?治理躺平式干部当然好,怎么治理?又要搅得真正干活的人鸡飞狗跳,真正躺平的人涛声依旧?要激励就好好激励,别扯那些有用没用的
不如直接引进马斯克当市长,让他把特斯拉工厂搬过来,大幅提高全市 GDP,财政和就业
听听就行了,干嘛当真?
吃他娘喝她娘,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关系户差不多得了
我只想哈哈哈哈,打破论资排辈,某领导的儿子刚毕业,提拔起来就名正言顺了。
别的不说,郑州赋红码那几位领导,如果这事儿没被爆出来,他们绝对是一等一的闯将干将,在党管人才的当下,绝对是可堪大用的人才
只要还在拼背景,基本上,谁努力谁傻逼
科学躺平,不是说啥也不干,只是做好本职,不想往上爬,这种也是不好的吗?
很多体制内本职都做不好天天抱怨这抱怨那,也真踏马的好意思
最他妈讨厌的就是,年轻人多干一点,背地里说的就是我可以少做一点。老一辈思想还好意思说是为了你好。
干活嫌多,工资嫌少。有事跑得快,有荣誉挤上来。这就是激励?
我接触到的干部里,最耽误事了的不是躺平的,而是啥啥不会但啥啥都要插一脚的工作态度变态端正恨不得把自己献给组织的干部。
我也能闯,我也能干,为啥我连资格都没有?
要程序,假如选拔不用程序,制度都是摆设,那索性直接比拳头好了。
人家躺着事情干好了,你管人家躺不躺。搞得后来一片形式化,就像以前国企,看着所有人都很努力,结果一点效益都没有。
根据我之前的预测,很合理,比我想象中的快了一点
太阳底下无新事。
一看就是马上要面试了,拿个题目答不出来在这边问
有几个领导是闯出来或者干出来的呢?
花里胡哨
又要解决一大批关系户的问题了
没关系的更惨了,干好分内事都难了…
业务部门呆过的都懂,不怕领导放任自流大撒把,就怕不懂装懂大跃进。
尤其领导还是行政 / 后勤 / 财务出来的。
有钱有势的才能当,创将,干将
发现没人干活了,开始着急了,先画一个饼
能官能官,十能九贪。如果没有支付足够对价的能力,就不要去桌什么闯将,能将什么的… 乖乖躺平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闯将没来,闯王来了怎么办?
正好今天看阳和平说了 “自报公议” 制度:年底了,定个标准,大家报一下自己相当于哪个等,会上逐一评论通过。
我觉得还是曲线救国好,比如积极落实人大代表的资质和作用。
“闯将”、“干将” 的标准谁来定?
写的挺好。
下次别写了。
忽悠,接着忽悠~
我就是躺平式干部,嘻嘻
不过有一说一,我工作还是挺负责的,只是单纯的不求上进罢了
很多想做事的人,在喊口号那关就被卡死了
因为他们是真的想做事
海鲜顶针:就应该这样,要啥履历
非常认同,自荐 + 道德考察 + 组织评价
这样的干部选拔方式似乎叫 九品中正制 吧。
提拔一些没背景的年轻人,完全没人打招呼,一方面完全是组织的知遇之恩,一方面要证明组织没看错人,他不得玩命给你干呀!
看了一下这几个城市:湖州省内 gdp 倒数,南阳烂尾楼,平顶山靠山(煤)吃山…
首先声明老百姓都是很好的,甚至认识几个朋友,不过从经济发展水平也能侧面说明,这些地方官员躺平的情况已经到了不能无视的地步了。
光看这种宣传报道,还没有了解相关的配套措施和实施背景,确实不好评价。
仔细看了看大多数高赞评论,大多数都是持反对态度,或者不看好。毕竟这种宣传,本身就体现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一些问题和特点。
我注意到在文末,有专家表示:
竹立家表示,选人用人 “不拘一格” 的同时要严把“三关”。首先,要把好“入口关”,注重德才兼备、政治过硬,既要经过相应考核进行组织把关,也要坚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把关;其次,要把好 “程序关”,依法依规依纪,选拔流程要规范透明、公平公正;第三,要把好 “绩效关”,干部任命之后,要有考察期,强化绩效评估和社会监督,看成绩、看效果、看口碑。
竹立家这个专家的名字,我还是比较眼熟的,很多经常看一些党政内参的网友,应该对他有印象。
从该专家履历和成长经历以及教育背景看,也是属于从校门到校门,从校门到籍贯,机关到研究室这种学术性,智囊型,外脑型人才。
他指出的三点,应该是我们党和国家干部在新时期、现阶段选拔培养任用考评应该始终坚持的几个原则、准则。
决不能给各种 “X 二代” 开口子。但是这个环节在执行中,本身就有大量的人为因素,毕竟需要现阶段的这些组织人事干部去做事,能否秉公执法,执政为民,又是一个问题。
把关两个方面:既要经过相应考核进行组织把关,也要坚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把关;
两个把关的顺序是怎样呢?先组织、再群众?还是先群众、后组织?还是先组织、再群众、再再组织?
这又是一个现实操作问题。
这里的程序应该既简单又严格,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只要能公开,让干部群众监督,就好上一分。先不要求全责备,追求圆满的方案,至少你要在程序中最后一个环节有人民民主的过程。
这就是如果前两关都过了,但是仍然有不学无术投机专营动机不纯的反动份子进入了干部队伍,怎么办的问题,如何及时发现并及时清理干部队伍?
一方面是体制内的绩效评估,能量化的尽量量化,可视化,数字化;
另一方面是人民监督,社会监督,网络监督,这方面就是定性考评,由人民群众来决定你还能不能干的问题——这方面要充分相信人民群众的眼光和智慧!比如原太原、大同市长耿彦波就是一个例子,离职时人民群众自发的挽留,送行,甚至还有下跪挽留的群众,令人泪目!
差不多得了!不要再发这种能尬死人的政策好了吗?
基层减负越减越负,为落实减负,全镇周末加班整材料开会。
职级并行,并完四级主任科员一辈子,还不如事业编呢,好歹能自己考个职称,到时间工资自动涨 200。
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俗称的选调,刚开始的时候承诺,选调生三年内最低给四级主任科员,后来发现考的人太多,改成了优先提拔,你猜猜优先提拔的都是谁。
乡镇空降干部就不说了!我们这去年来了个党委书记,市局某个科室的主任,直接空降实职副县长挂职乡镇党委书记。周五下班直接回市里,第二天县里开会找不到人,起码有大半年才适应基层没有周末的工作状态。
市里空降到县里不适应还好说,最尴尬的就是县里的来了乡镇竟然不适应。还是我们镇,来了一位副书记,92 年的,县直某中心的事业编,直接到乡镇来接三把手,来了就让办公室主任给他换新沙发,新桌子,新电脑。办公室主任说得听镇长安排,然后自己去问镇长,镇长告诉他,他用的还是上一任镇长的沙发和电脑。自己灰溜溜回去把电脑又装上了,自己从家里拿了几块坐垫铺到沙发上。
那再说回去,县直和乡镇都能脱节到这种地步,那中央和乡镇呢?不用说了吧!上头现在只知道基层压力大,那上头知道现在有多少基层连基本工资都没钱发吗?上头知道多少基层体制内就拿着 3000 块钱的工资生活吗?知道多少乡镇已经两三年的账都没钱报销了吗?知道多少政策在基层根本就执行不了吗?或者根本就是糊弄,假台帐,摆拍。
基层 80% 的时间都浪费在开会落实精神,整理各种甩锅台帐,造各种甩锅报表,写工作动态,拍照片,发布美篇,写每年都固定的材料信息(比如春节就写收缴了多少烟花爆竹,夏收就写扑灭了多少着火点)。还有就是排查调度,疫情排查调度,防汛排查调度,禁燃禁烧排查调度,我他妈服了,这些工作是在办公室就能干好的,调度就能干好的?
真正干事的没有,招商引资一个企业引不进来,便民服务大厅空空荡荡,信访纠纷天天重访,断头路,烂尾楼,烂尾路没人管。
不躺平干吗?想干事的没钱没权,有权有钱的又不了解基层或者说根本不想管,只干对自己有利的事。
躺平不好吗?起码没有牵牛扒坟,干被骂祖宗的事吧!
?
我们街道早在前年就使用类似的政策了。全员扣 15% 的工资,年底算绩效。说的好听,多干多得。实际绩效还不是上面说了算?
比如去年疫情,不敢说有生命危险。大夏天的,白天晒的要死,晚上被蚊子咬的要死。中层领导当然是不会上一线的。结果就是防疫的绩效约等于无。反而是领导和他们红人参加的一系列的运动会啦,建党纪念周什么的绩效反而高。
再讲一点。什么叫 “闯将”“干将”?哪怕不是体制内的都知道,凡是带“闯”“干” 的都是要打擦边球,要踩钢丝绳的。你没有一个好领导,谁敢这么做啊。请大领导们想想,为什么你们的手下不敢做事?
接着讲一点。比如我们维稳,就是要和上访户们谈条件的。去年我们街道分了十组,只有一组完成任务。为什么,因为那组带队的是我们维稳攻坚组中职务最高的。人家能给的条件,能打的条子,我们打不了。
最后,明明是中高层懒政怠政,偏偏说的像是基层不动一样。高高在上的老爷们什么时候自己动起来再说吧。对了,现在很多干部都是硕博真招的,根本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凭着自己的想象工作。之前,我们有个直属领导,清华法学博士,起点高,一入职就是副区长。雷厉风行。因为我们这儿本就没事儿,瞎搞一气,没出事,上面觉得此人能用,高升到另一地。一如即往,爆雷,群众集体上市,省,北京上访。怂了,改 + 革停了。公众号自欺欺人,自吹自擂。
说实话,看完这篇文章,我也只能呵呵了。
先说第一点,通篇看下来,就算我不是体制内的都能看到体制内部卖官的苗头了。
说白了,自荐的人那么多,工作能力一样出众,工作成绩一样出彩,但位置就那么几个,凭啥选你?拼到最后,能拼的无非就是谁的人脉和关系更硬,更能为你的上位一锤定音。
至于监督,只要不是碰到真正的硬骨头,有啥矛盾是利益解决不到的?
第二点,躺平式干部 10 个表现中,其他我不谈,我就谈表态之后无表现这点,因为这是我亲身经历的。
昨天我和我同事按法律及文件规定对某厂企进行了处理,处理后不到半小时该村的村长、社区安监、社区消防干部、社区书记等人员一个下午打了 6 个电话给我另一个同事,问为啥要处理这间厂,我另一个同事将他的解释(有本部门领导的授意)全部给打电话给他的人复述了一遍,第二天我们就得到消息,该厂企经社区书记的支持下已经重新开工,因为该厂的业主是社区书记的哥哥。
这还不是最扯的,最扯的是该社区的辖区内 9 成的物业都是现社区书记及其关系网上的人。
遇到这种社区明摆着做保护伞的,你想干点啥几乎都会动到社区书记及其关系网人员的利益上,你又能干啥?不躺平迟早会把自己气死。
第三点,就是因为有时候领导过于乱来,基层才要躺平。
前几个月安监组织多部门联合行动处理某工业区的违规住人问题,但部分厂企闭门不出,领导选择呼叫消防队破门(本部门无执法权,消防队无紧急情况不能破门),之后因省领导来到镇里,领导和带班在全部厂企完成破门后离开,我和另一个同事负责处理后续事务,后来厂企的老板回来指着我和另一个同事的鼻子骂我们是穿着制服的强盗,总之很难听就是了。
这件事我另一个同事是这么说的,逼他们装完了拍拍屁股就跑了,我和他就留在现场挨叼,真是叻,后来因为这件事我和他新账旧账一起算,一同狠狠叼了带班一顿。
所以有些时候不是不干活,而是干活了反而自己两面不是人,不躺平,迟早自己把自己气死。
别当闯将了,来当闯王吧
选出来的勇闯将
带红花的关系户
不约定分配,只讲奋斗
没人上当了
不过是外面的人可以直接说,里面为了虚伪的集体主义只能憋着
口号喊的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实际是老爷们的幸福生活是红利们奋斗的
红利看看航母下水,火箭上天,美国枪击,美国堕胎直接享受高阶的精神胜利,物质的腐蚀都留给领导老爷们去承受吧
治躺平
躺那的是主任安排进来的,治一治呢
他们现在
除了待遇什么都给,除了贡献什么都查,除了碧莲什么都要,除了正事什么都干。
就别怪年轻人
除了躺平什么都不想,除了工资什么都不谈,除了本职什么都不做,除了自己什么都不管。
我都不相信这个机构说的话了
羡慕孙连城
闯将(意味深)
可是我还是想看西营八大王啊
都不避人了是不是? 至少掩饰一下啊!!
直接就说任贤不避亲就得了,祖宗几千年总结出来的词儿不比这种废话言简意赅嘛!
我一直以为知乎真的有很多体制内的用户呢,闹了半天都是云体制啊,这不就是一个正常的「专晋方式」吗?
对于一切带编的单位,很多人以为的晋升方式:一个萝卜一个坑,熬走了上面的人才有机会,对单位做出了重大贡献才有机会,在自己所在的岗位有了重大成绩才有机会。
真实的晋升方式:先把你派遣到 A 口,然后下达关于 A 口的相关晋升和职称评选机制,这样你既有了实际的 A 口工作经历,又有相关文件支撑,让任何人都找不到突破口去诟病。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你真以为这是个包袱呢?这是人类多年智慧的结晶。
我是
,
想变优秀,主页找我,进万人成长社群
创业答疑 / 职场解惑 / 情感指导 / 情商培养
社群内所有成员资源、人脉、渠道共享
还能领三万部干货视频和全国旅游年卡
说说少林寺吧
上代方丈,释行正,也就是释永信的师傅
6 岁进寺庙,13 岁对抗军阀石友三护卫寺庙,30 岁对抗日寇护卫寺庙,之后饥荒又对抗饥荒,直到 35 岁成为寺庙监院。然后 52 岁赶上文革,以身体护卫佛像,最后在他 72 岁时,也就是圆寂前半年升任方丈。
然后再说释永信吧,16 岁进寺庙,拜于 67 岁的释行正门下,在外游历三年,19 岁回寺开始打理事务,21 岁组织整理少林武术,22 岁释行正圆寂,全面主持少林工作。
释行正从入门到管事用了 29 年,期间对抗军阀,对抗饥荒,对抗日寇。期间都是用命在拼生路在保护寺院。最后又对抗文革,用了 65 年当上方丈。
释永信从入门到管事用了 6 年,其中在外参学游历用了 3 年,剩下三年两年学习打理事务,一年整理少林武术。
什么叫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就叫不拘一格降人才。
你不需要 65 年当上方丈,你只需要一开始就是方丈候选人就可以了。
至于你问怎么才能一开始就是候选人,那咱就不得而知了。不过释永信的家庭在 80 年代就是城市户,父辈是水电二局的,具体职位不得而知。
当然,这也不是黑释永信,释永信也是算个人才,作为一个披着袈裟的商人,在把少林发扬光大方面确实是做出了很大成就。史无前例的公开了 72 艺和易筋经,把少林武术弘扬四海。
但问题是,你一开始就确定了谁是候选人,那你怎么知道他不是刘禅?
最后,看照片,释行正真的更帅。
不唯学历,不唯年龄、不唯成绩
我初中班主任在初一下半年选拔班干部的时候对我们语重心长的讲,选班长不能只看学习成绩,个人能力更重要,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要讲素质教育,选一位综合实力最强的同学做班长。
然后我们初中三年的班长就都由学习成绩稳定倒第二的班主任侄女担任。
大部分人应该都听说过郭汝瑰的名字,我党的地下工作者,高居国防部作战厅厅长;
其实,我党地下工作者中职位最高的不是他,是刘斐,国防部次长。
那时候,不知道他们是如何选拔出来的?
那时候的人很单纯,能为了一句口号就抛头颅洒热血;
那时候的人很精明,他们见惯了生死,看穿了人性,他们的经历就是整个中国近代史。
所以,这样的人为什么愿意为一句话献身?
这样的人的选拔机制到底是什么?
搞清楚了这些,还用选什么闯将、干将么?
哈人
看了一眼征集内容,看来又是把自己都做不到的拿来要求别人,当圣人完人。
这样的运动式作秀作为平民我都看太多了,就别说那些 “官” 啦,人家可能一过眼就知道是 “吹拉弹唱” 而已,做不得数。高层不知道基层难和苦的问题出在哪儿么?是太知道了,就像资本家深知工人 996 的苦在哪儿,因为没有工人 996 哪儿来的他一周 20 小时制开会式工作啊?“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红码事件轻描淡写的处理。以后任何口号也只是口号而已啦
直接装都不装了,我摊牌了。
明说了,平民子弟不要想提拔了。
自荐?
呵呵呵!
这件事情是个好事情。干部用的好,造福一方,干部用的不好,贻害无穷。出台干部奖励机制,让好干部们大胆自荐,是选拔好干部,治理躺平式干部的仁心仁术。
一方面能让干部自荐总好过一辈子等待领导提拔,自荐的干部能以其工作实绩出现在上级领导和组织部的视野里,上能让党组织发现更多人才,下其工作实绩正真能惠及百姓,对激活体制内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也让领导干部的选拔机制更多样化和合理化。
另一方面群众需要的是正真能做事的官,而不是一个个坐等提拔或看似四平八稳、滑不溜秋其实一无是处的体制内老油条。打个比方,面对像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事件,哪位干部能舍生忘死,赴汤蹈火,主动请缨,在疫情最前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便可以以其工作实绩向组织自荐,而不是等待领导赏识,这总比一些只会溜须拍马,但遇到问题、遇到正真为人民服务的事情时就躲开的干部被提拔要好很多。
此外,许多时候一些能做事的干部,不知道如何向上管理自己的领导,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和工作成绩展现给领导看,这种情况下,自荐机制给了这些干部一条路,他让这些干部不用在每天费心费力去勉强自己应付领导,而是可以用能力和品德毛遂自荐,让真金不怕火炼,在大浪淘沙的体制选拔工作中,绽放出金子般的光芒,然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最后,一件好事情的落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仔细审视现在的干部选拔制度,许多机制和举措一开始初心都是好的,其实施的理论逻辑也很有道理,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会让一些心思不纯的人去钻机制体制的漏洞,以其自身掌握的社会资源窃据高位。而后让好的选拔干部的做法成为培育特权子弟的温床。所以如何让政策正真起到好的作用,是一项考验干部选拔机制的重要内容,如何让自荐真正成为德才兼备干部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阳关大道,我们还需要走很多路。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不论何时官员们的最重要任务是如何解决好百姓的问题,如何让整个国家富强,让社会更和谐,让人民更幸福。纵古观今,许多官员为华夏民族的发展抛头颅洒热血,面对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时代的干部们能更多聚焦工作,少点得过且过,多点为人民服务。
你确定,这不是为了提拔一些有关系有背景的干部所做出的举措吗?
嚯,这不就是在为走关系,拉帮结派开绿灯么,那些没有硬关系,想指望干出点儿成绩来提拔的,估计也要躺平了。
自荐? 应该是仅限内推吧!
可以参看类似问题回答。https://www.zhihu.com/answer/2494429724。
✔首先需要的,还是优先解决几千年不变的选人用人的传统方式问题吧?
不然,无论躺不躺,闯不闯,再多的权,再多的钱,
都不够花,不够糟。
✔仅仅靠 KPI,
✔✔靠某些人主观的推荐,评比,考察,锻炼,提拔,
难免出现近亲繁殖,关系网,保护伞,野心家,,,,,,
德不配位时,能力越大越强,祸害越大越彻底。
(>_<)(>_<)
所以,必须与时俱进,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8453616。
只能说算是个尝试吧,目前中国,嗯,或者说整个世界都面临治理上的新问题,而且是体系性的。
技术信息手段的发达,社会生活的进步,人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社会和行政管理层面,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这种变化和影响在各个领域已经发生:比如企业的管理者依旧是延续老一套管理方法和福利待遇,而年轻人的想法早就出现了改变,机关事业单位,90-95 后 “越来越不听话”。
其本质都是原有的管理观念落后于时代发展,了解新生世代的想法,分析其需求,调整管理模式,放下架子,转变心态,恐怕是以后的行政管理者需要注意的方向。
事实上真正的问题在上,而不是在下。
譬如曾经与领导吃饭,他就借酒说我 “保守谨慎”,原因是某些事情上坚持原则和程序。再如个人总结时,谈缺点我总是雷打不动的 “不重视意识形态理论学习”、“工作作风保守缺乏创新”、“怕得罪人,存在摆平就是水平的心态”。
恕我直言,批评年轻干部 “怕得罪人” 的,往往才是导致 “怕得罪人、怕担责” 的始作俑者。你上面都把责任往下丢,却指望下面用于担当,没出事是领导有方,出了事下面背锅。
“怕得罪人” 的年轻干部背后,是一群缺乏担当的领导。
当然,这事恐怕也不能全怪领导:劳资替你兜底,没出事是你的成绩,出了事劳资背锅?
另外从方向看,多务实,少务虚,“无纸化办公” 搞到最后,需要打印的东西反而越多,简直特么的笑话。
还有,市政府批评 “满足于开会了事”,也是颇具喜感,据我所知,不少干部对市级部门的私下评论就是 “文件转发站”………
综上,考核机制、晋升机制、权责机制、组织架构、人事管理、任务指标制定等等,都需要进行探索与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估计这将会成为 20 大的重要议题之一。
至于国外,说来搞笑,还没有发现世界正面临社会治理的变革,这种事,不是小作文和一元牛排能解决的。
我的评价是:完蛋了。
体制内以前有句老话,叫 “外行领导内行”。这几年情况略有好转,但这样的现象还是非常普遍的。外行领导内行的弊端可太多了,挑两点重要的说:
最致命的,就是方针路线的错误。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曾经在国旗下演讲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方向错了,马力越大,偏得越远。”我深以为然。外行领导对很多事情的判断是有问题的,这时候如果恰好这个领导是个 “闯将”“干将” 的话,其后果就是在错误的道路上一头扎进去,劳民伤财。
其次,不利于内部团结。领导任命,和专业背景基本没多大关系,但是手底下干活儿的,多半可是按专业考进来或选进来的。遇到个外行领导,底下的人难免有怨言,因为不怕不懂,就怕不懂装懂。接受外行领导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这种情况最后会发展出两个结局:一个是底下的人没有做事情的动力,全部躺平;另一个是上下级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难以收场。无论是哪个,都对内部团结和行政效率非常不利。“闯将”“干将” 式的外行领导,会显著加速这种局面的产生。
当然,如果能从根本上实现 “不拘一格降人才”,改革整个干部选拔任命体制,我是举双手支持的。但就目前的现实来看,我不认为这样的改革能够实现。
分析问题,就要直面问题。
这一点外资的管理学比中式体制科学很多。
凡是看效果,翻译成汉语: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好多精彩回答,和 A4 雕花一样,看起来直击痛点,有理有据,转头就忘了说的啥了。
为什么?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直面问题,不想着解决问题,光找利弊,辩证法可是我们的长项。
问题是啥?
用人选人提拔制度上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程序正义已经无法解决问题,却还想着用宣传口径麻痹大众。
领导的作用是啥?
往小里说,维持程序正义。
往中里说,维持部门稳定。
往大里说,得带着队伍往前走吧。
要求不用 “闯将”“完人”,能做到以上三点任何一点,都可以是好领导。
谁都知道,体制里用人的基本逻辑不是论资排辈,是论亲排辈。
本来皇亲国戚当家,不是啥坏事,寒门上位有时候还不懂得左右逢源,反而容易办坏事。
但得把生存空间留给别人啊,一个干部,不求升值,窗口业务 10 年,在企业相当于资深工程师,起码的待遇和地位要有的。
结果,基层岗位全成了混日子躺平。当官才是上进吗?
又是谁宣传,升官发财莫如此门呢?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
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这事儿几十年前都搞过,但这个事情是不靠谱的,为什么呢?
第一、闯将和干将出不来。因为现行体制下,最重要的是体制化,就是你一毕业要把自己弄的跟大家一样,你要是不一样,同事朋友就会孤立你,比如着装。还没闯呢,就被淘汰掉了。
第二、闯将没有好下场。闯将意味这不安分,安分的人他就当不了闯将,一个不安分的人他肯定有强烈的好奇心,不断开拓自己不懂的领域,不断追求更高的地位,这就会导致他总有一天碰死。
第三、闯将会被秋后算账。为什么要找闯将,就是老办法不管用了,解决不了问题。闯将来了,找到了新的解决方案,但是新的解决方案一定是与目前环境格格不入的,或者有后遗症的,甘蔗没有两头甜么。比如仇和卖医院!
最后的结果是:
闯将干出成绩,因为违反八项规定,被双开,一群老戏骨勉为其难的接收地盘!
国企这种事情可不少,你把企业干大,然后被换掉。
………………
目前河南找闯将:
就目前河南的情况,我越看越觉得,这是要找替罪羊、冤大头。
你们那 400 亿的窟窿、一地烂尾楼,火烧屁股了吧。
格局小了,闯将有什么用?一个人闯能闯出什么名堂出来?应该要那种能带领大家一起闯的[闯王]或者[干王]比较好。
只会闯也没用,还需要那种又能奉献又忠诚的[献忠王]。
农民工普遍要求工资日结,是被欠薪卷款的包工头给逼出来的。
同理,年轻干部普遍开始躺平摆烂,也是被欺负老实人的领导给逼出来的。
想提拔你时,你年轻,就说 “我们不搞论资排辈那一套,要大胆提拔任用新人,年轻人敢闯敢拼有干劲,多给年轻人机会,现在不是提倡干部年轻化嘛”。
你年老,就说 “这岗位很考验干部的个人能力,某某同志长期扎根一线,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我们要能干事、干实事的人,不搞唯学历论那套”
总之,迷一样的考核标准,说你行你就行,组织需不需要你,他们说了算
科举和举孝廉哪个更能维护统治?哪个更利于世家门阀?想必经历过高考的人都能明白。
所以要和分流政策配合推出,效果更佳。
妥妥的两汉三国的察举制,还不如九品中正制。更落后于科举制!看破不说破,耗子尾汁。
自上而下赋予的权利,没有任何手段能避免它变质。
这样做只有一个后果,那就是魏晋南北朝封建门阀制复辟
所谓的闯将干将就是折腾人,老百姓需要修养生息,不需要为领导干部的 kpi 生活
以新形式对抗旧形式
可谓形式主义之创新
此举象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核
是相关部门办事原则的伟大创新
对群众斗… 服务提出了更高级的指导精神
当乐子看。
干部躺不躺平不知道,反正基层躺不了。
咋着都是可着下面跑腿小吏折腾。
然后再让跑腿小吏折腾小老百姓。
那句话咋说的来着?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无非是躺平干部多了,领导们不好领导了,画个饼,骗骗你;瞪个眼,吓吓你,目标就是激励你干事创业(打个鸡血),方便领导们大展宏图(使唤你)。
这是要造反吗?
闯王来了不纳粮?
讲道理,喊了那么多改革,机关里最该改革的就是组织部门。
他们都智商很高吗?难道真的都是真材实料上去的吗?那么,瞎折腾苦的不都还是普通人吗
作为老百姓,我还是宁愿自己头上的领导是躺平的。哪怕他没啥本事,至少不会折腾人。真碰上什么 “闯将”,不知哪天就要倾家荡产。
当年大跃进,计划生育,打黑,“闯将” 们干出什么事,心里没点逼数?
当年我某省专业第一成绩进了体制,多年保持成绩前列,最后发现晋职比不过娶了某大佬 200 斤的闺女的大专生。最后失望离开…… 一心搞钱,发现以前真尼玛牛马,放着舒服日子不过讲奉献,有病!
「躺平式公务员」是不是也要被治理了?
有个词叫 “渎职”
没必要发明其他词
闯将差点意思,干脆提拔闯王。
闯王当年也不想闯啊
“闯将” 不是李自成吗?
国家真的很需要公务员完美的 A4 纸雕花吗?我经常感觉体制内大部分的工作都没有意义,我们局长解释说,搞这么多名堂出来只是为了消耗干部的精力,省的一个个不安分搞事情。
所以呢,这些闯将燃烧自己,到底是奉献了领导,还是奉献了人民。
宁要孙连城躺平,不要李达康闯干。
躺平的是一个集体,不光是上面用人躺平了,关键是底下人也躺平了,你想做事的底下人也会依附在一起,一天到晚对你阴阳怪气,你做了一点点事情就无限放大。你为企业节省了几十万的成本他们觉得和他无关,但是你在材料里四舍五入写错数字了他们就会天天和领导说你这个人不堪重用。只有在发展的地方发展才有意义,没在发展的地方本身就觉得材料是最重要的。已经天然的隔绝了真实世界了。
只有听自己话的【闯将】才是将
不听话的,通通都是刺头,绊脚石,队伍里的害虫。
有闯将那有没有闯王啊
居上者始终对自己的能力有迷之自信,始终认为繁荣昌盛是自己治出来的。
孔子和老子之争,再过一万年都不会有结果。
不如叫闯王,大西王
从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 的角度来看,这个做法是必要的。
近 10 年一来,国家级的行动只有两个,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都是自顶向下推动的。显示了上层改革的决心,更锻炼了一大批基层力量。他们需要经常地与农民、企业、资本、农科院所打交道,其中能力觉醒的不在少数。这些业务高手有的被提拔了,但 “机会有限”,更多的是无缝衔接搞乡村振兴去了。
现在上层制定的下一步工作是 “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县级政府不缺人,缺的是有能力有胆识有新思想的人。刚好就有一批经过精准扶贫考验的业务能手受岗位限制无法展开拳脚,长此以往,冷了他们的心,白白浪费了国家级行动锻炼出来的力量和经验。此时提倡 “不拘一格降人才”,“打破论资排辈”,恰到好处,刚好可以把这些人年富力强的窗口期利用上。
干部口,尤其是选拔任用,非常难作出亮眼的成绩
一方面是因为选拔任用是非常严肃的工作,很难有创新之举,另一方面则是选拔任用的流程基本上就被规定死了,没有太大空间去做工作,所以想要做出成绩,难度相当高
这也是为什么选拔任用工作一直以来都没什么活力,顶多就是酝酿人选的时候考虑多一些奇奇怪怪的因素、考察个人谈话美化为什么 “五必谈、六必谈”、或者考察材料加多一些什么奇奇怪怪的表格,然后写写信息告诉领导:我们积极在选拔任用工作上做了创新
但是,这种 “创新”着实小打小闹,有的领导就开始想要在源头上搞 “创新” 了
选拔 “闯将”“干将” 的传统一直都有,只要是体制内的人,看过组织部的文件,都知道各地组织部就是喜欢在文件里加一句“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重用”。但是这么多年下来,至少我了解到的情况是,统计数据永远都是去在年底的时候统计一下,今年提拔重用的人有多少人表现突出了,数据就有了
包括这几年好多地方开始搞履职意愿,也是一样的,反正如果年底没有,组织部就可以问各单位:
“你们单位有没有人报了履职意愿然后被你们任用为单位中层的?”
“没有?这项工作区领导很重视…”
第二天就会惊奇发现,虽然单位报过来的履职意愿表都很新,但是落款时间确实是在任用时间前,那可以交差了
我在组织系统待了好几年,大概遵循的就是这么一个思路,就像我领导毫不忌讳地说:“组织部交代的,他们敢不做?”
言归正传
为什么这种干部激励机制,永远也达不到成效
因为他整体的底层逻辑是没有改的,就比如湖州那个自荐来说,你不是市管干部,你哪怕反映到湖州市委组织部、甚至自荐到湖州市委主要领导,决定你提不提拔的是谁?还不是县区委组织部,甚至本单位?那你如果是市管干部,你自荐,最终不还是市委主要领导定?
既然你提拔还是要按照正常的干部管理权限,由当地党政主要领导拍板,那你自不自荐,有啥区别吗?
尤其这种自荐容易成为漏洞,这,图什么啊?
真想搞干部激励,不如实行现任职、后任用的办法,把那些自荐的人,先放到意愿岗位上当一段时间负责人,然后看看这段时间所出的成绩,再决定要不要将他任用为相关职务。
如果一直讲 “表现突出提拔重用”“自荐可考虑提拔重用”,整个选拔任用的逻辑却没有变换,那这些坑,指不定都是萝卜坑。
了解下闯将,干将曾昭起吧,一路高升至山东省国资委主任
我觉得闯将还是不太够劲,什么时候来个闯王?
坚决打破论资排辈:老孙服务人民社会几十年呆在社区基层不得寸动,赵局的儿子小赵刚进部门就连升三级
治理躺平式干部:任劳任怨服务在抗疫一线基础工作繁重每次任务都最晚完成的小王被拉去喝茶,文宣口几个月拿出一篇闯将干将震动朝野的小吴收到上级表彰
无视群众诉求:你猜是不是群众判断谁无视群众诉求
至于 “表面上办” 实际只是“做给你看”,原来你们也不是不知道啊。那你说的东西赶紧拿出个章程来呗,如何判断谁是干将谁是闯将?评价机制和体系在哪里?我看哪怕能用五十年前的制度给公务员记个工分都是莫大的进步了
看到就想笑,现在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了才想到用干将了,这么多年多少干将熬成了两鬓斑白,心如死灰!上升机制被破坏的太严重了,想修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一趣事与各位分享,某单位空缺两个正科岗位,一群有竞争机会的干部跃跃欲试,一把手说我们的干部提拔还是要看看资历的,把一帮干了五六年的副科说的很兴奋。没过多久提了两个刚调入不到半年的副科,党组会前酝酿阻力很大,迫不得已召开了一次全体党员大会,提出我们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旧制度,有能者上。两个论述前后不到三个月,生动诠释了什么叫自己打自己脸!经过一番造势两名新人还是上了,但是单位的用人导向已经坏了。更多的人都把心思用在了经营关系之上,单位的工作质效直线下降。令人深思啊!
闯将?闯王?李自成吗
以为提拔的是闯将,结果是闯王怎么办?
毛遂是自荐了,也成功了。
最后被一帮没自荐的给坑死了。
枪打出头鸟。
所以这则公告就是告诉那些,有能力的,识相点,蛰伏吧。
不然有一百种方法弄死你。
身败名裂的方式不要太多哟。。
不如选拔「闯王」,选不出来西王也行
瞎干的还不如不干的,不看学历,资历,年龄就是领导说谁就是谁
「闯将」李自成
明朝末年的驿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朱由检在崇祯元年(1628 年)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并欠了债。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 “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后由亲友救出后,年底,杀死债主艾诏。接着,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两条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问,吃官司不能不死,于是,就同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1629 年)二月到甘肃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
当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崇祯二年(1629 年)冬,后金兵大举南下,京师吃紧。为了保住北京,朝廷急调四方军队赴北京防守。甘肃边兵李自成所在部队随参将王国向京师进发,途经金县(今甘肃榆中),兵士们要求发饷,参将王国却克扣不发。于是,在榆中(今甘肃兰州榆中县)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被杀,兵民发动了兵变 。
李自成起事后转战汉中,参加了王左挂的农民军。崇祯二年(1629 年),后金第一次入塞,北京震动,大将袁崇焕被崇祯帝凌迟处死。崇祯三年(1630 年),王佐挂被明廷招降,李自成转投奔张存孟(不沾泥),担任队长一职。
崇祯四年(1631 年)四月,张存孟在陕北战败降明。十月,洪承畴正式接任三边总督,所以在崇祯六年(1633 年),李自成率余部东渡黄河,在山西投奔了他的舅父闯王高迎祥,称「闯将」。
这种屁话我都懒得听
体制内的人看一眼呵呵一笑过了就过了,较真的是愣头青。你想分老爷的一杯羹?换你当老爷了,你还宽宏大量让下人跳到你桌上和你分鸡腿?
等等。。。闯将?这位吗?
所以理解为什么河南村镇银行的郑州 “赋码爷” 不过党内处分了吧,人家在顶层眼里可是「闯将」「干将」
不看学历,不看经济,不看……。你要看什么呢,别人好不好就你一句话说了算,妥妥的九品中正制
说说而已 做做样子
闯将可还行,李自成吗?
其实就是给领导提拔关系户提供绿色通道罢了。
谁是闯将干将,谁是躺平式干部,标准由谁而定,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感?
教师的子女多是教师
银行系统子女多进银行
医生子女多是医生
警察、烟草、煤炭、林业、石油口子的后代也多在里面
很少有以上几种职业的子女是农民、工人
你说怪不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科举制虽然有诸多不好,但他至少做到了表面上公平。平民经过寒窗苦读也有和富贵子弟一争高下的机会。而察举制虽然说的好听,要德才兼备,但缺乏明确标准最终演化的结果必然是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整理翻译一下。
1、灵活提拔,不再设硬条件限制。
2、没关系的想提拔。做好以下两点:对上无限跪舔,对下冷酷无情。
3、想着团结群众的,一律不提拔。
中国最著名的闯将,名字叫李自成
闯将?(要素察觉)
既然都选闯将了,那就凑齐十三家弟兄吧。
闯王,闯将,八大王,老口口口口,过天星,射塌天,闯塌天,革里眼,左金王,治世王,争世王,曹操,一字王。
让大家充分竞争嘛
你说对不对?
闯将?别到时候搞出个闯王(吃瓜脸
像我这样的老百姓还是觉得闯王大气一点。
光提拔闯将李自成是不够的,还急需提拔八大王张敬轩,曹操罗汝才,不沾泥张存孟,闯塌天刘国能,左金王贺锦,老回回马守应等人
青年干部们,不要上当,打铁还需后台硬。
有人撑腰,你是闯将,没人撑腰,你是闯王。
上一次社会出闯将,还是明末。
别天真了,这不过是领导身边人、官二代、三代又一个快速上升的通道罢了。好比说,高考不考了,以后清北就招收会学习、能学习、敢学习的学生!那样会发生什么,还用说吗?
他们说的话哪个不好听?
好!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举孝廉了是吧?量化的标准不行,xx 才行!服气
有关系就是闯将,干将。没关系就是干的越多,错的越多。
治理躺平,没关系你就是躺平的,有关系,你真躺着那也是带病坚持工作。
《举孝廉》
如果你的选拔机制本来就是这样的,就不需要激励,不需要大肆宣传。
如果你的选拔机制本来就不是这样的,那出来这么多躺平式干部就不奇怪了。反而是你这个机制到底有多大作用,真是目的是什么等等显得比较奇怪了。
历史总是在循环,王朝周期律罢了。
朝三暮四的政策,只能激励正好卡点的人,老一辈的也就算了,再年轻一点的,还要绝望。
唯关系而已。
别看这些东西搞的如何在理,其实仍旧是领导提拔依关系,组织任用凭资历,大事罚酒三杯足,恶行斗转热点移。
治理躺平,你依法依规办事,还会有躺?
古言道:大隐隐于润,小隐隐于躺。山不在高,可躺则平,水不在深,润出为龙。
因此,无用。
这种闭着眼睛式的激励与惩罚机制,
无疑会成为同党伐异, 排除异己的 “东风”,
没有可以量化的指标要求, 而是一味的乱安排, 乱摊派, 乱分配,
将会导致有能力者的同志被分配远超常人的工作负担,
上层领导两眼一抹黑, 随意开个小范围的会议就决定了一位同志兼任多职然后工资如常,
伟人曾经说过, 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提升自己.
而这种乱安排无疑导致了大量的同志丧失属于自己属于家庭的时间,
更有甚者严重影响到了基本的八小时睡眠.
现如今 996 ,007 的导致的社会负面舆情 和 大量对组织不作为的厌恶及控诉无疑将此策推上风口浪尖.
中国是不缺人的同样也不缺人才, 可每年却都有大量的人才离国远去不复归来.
这难道不是此策留不住, 养不好人才么?
微薄的收入, 高耸的房价, 严苛的入学, 昂贵的医疗, 超长的工作时间.
身在美国的资本家马斯克对中国人超长的工作时间表示赞赏, 这难道不是讽刺么?
个人感觉更多是给体制外的人一个交代,推出一部分人来扣除奖金作为惩罚,奖励给先进个人,表示政府有作为,蒸蒸日上,实际上因为涉及到年底奖金分配,各种小团体要不本来就存在要不应运而生。很多本来就在做事的老实人反而可能评上了躺平干部,大概初衷是好的,其他不知道
什么时候能打破 “唯领导论” 变为 “唯成果论” 才能支撑起这些,其他改多了反而让领导大红人 关系户钻空子。
牧羊犬不听话,换一批新的
老一批的不敢杀了吃肉,只能荣养,怕新来的牧羊犬共情
过几天新来的牧羊犬又不听话,再换
换了几遍,都不听话
为什么呢?
只不过是一只犬,为什么要承担饲养场兴衰荣辱的责任?但凡有一只责任心强的,最后都被挂在墙上风干 : 不听指挥,瞎杰宝乱动
怎么才算闯??怎么才算是干??
比如说先期派人干一个项目,到了要出结果的时候安排闯将,干将去,几个月就出成果了,后面派去的干部是不是闯将??是不是干将??前面去的干部是不是躺平干部??
然后提拔闯将,干将,通报处罚躺平干部,皆大欢喜。
什么??躺平干部有意见??你以为你是谁啊
先把下乡干部优先提拔落实好吗?
你和我说公平,我就觉得搞笑。
但凡有奔头,谁愿意躺平啊!
但凡有奔头,谁不愿意出去闯,谁不愿意安安稳稳一辈子啊
哈哈,这是鼓励地方干部组建武装势力啊。
浙江我信的,河南不行
说明地方财政赤字了
大家不想要房票,大家想要选票
那么
什么时候降低体制内待遇?
都成了新的剥削阶级了
闯将没几个,闯王倒是有不少
必须明确一个点,所谓的躺平干部,大都是因为政府大刀阔斧,不切实际,整些有的没的,既麻烦了百姓,又麻烦了自己,最后所谓工作成绩全都体现在材料上,各种检查上。什么是好政府?不给老百姓找事的政府就是好政府。目前来说与民休息才是正道。
能说脏话嘛,不能的话那没事了
举贤不避亲嘛
我先来
纯发牢骚的说,纸面话说得一套一套的,有个屁用。
说人话,有啥所谓激励机制,就是一把手说了算。所谓治理躺平式干部就是要给我当牛马,别以为进了体制你就不用当牛马
假不假不知道,反正是又大又空!
众所周知,从举察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是我国封建时期极大的社会进步,寒门子弟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好事,为祖国点赞!看到底下五十万跳脚我就开心
天天开会开会开会,订各种各样的规矩,一点也没躺平,个个都是干将。
加大力度,说不定能从座下诸位闯将中提拔个闯王出来
嗯,韦舰长就是很符合这种精神的干将。
推荐各位看看骁骑校的《橙红年代》《匹夫的逆袭》。这类闯将和干将的真实形象跃然纸上。
没用。
无为而治,做好份内的工作不就很好吗?瞎折腾真的有意义吗?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我认为最佳方式〈抽签〉比如选个营长,那就副营长和几个连长抽签决定
这样最公平 避免滋生腐败
得了吧,
有种先放开学历?
有种先放开编制?
绩效制考核,有能力者上,无能力者滚?
敢吗?
和互联网大厂一样,卷起来?
政府人员率先使用数字人民币,公开自己和亲属财产,敢吗?
敢让自己的微信信息透明,介入纪检后台,随时监督吗?
敢让自身透明化,不藏着噎着,一心为公吗?
信息透明,敢举报,举报有效,敢正气,肯正气,有种吗?
没种别说这些屁话,上面的官员一腔热血,下面的官吏盘算着规则,想着能为谁谁谁钻空子捞好处。
啥时候你们不脱离群众了,才是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了。
以上你们看了,冷笑一声,说我在痴人说梦
家里有人的随时可以变成 闯将 干将 看文激动的人没任何希望 想多了
要丁义贞和李达康,不要孙连城。
至于孙连城为什么没预算只能躺平,就不在考核范围内了。
吹牛逼谁不会?做实事不会的就是大多数
闯可以,别乱闯。
干可以,别乱干。
知乎用户 时空量子化 发表 我发现现在 90 后、00 后这批年轻人不简单啊! 我朋友在一体制内单位上班。 他们那代 80 后刚入职的时候,单位有这样一个规定:新员工第一年工资绩效等,全部收入只能拿一半(就连过年发的油都减半,老员工发两 …
知乎用户 土笋冻要学习 发表 收到上级 “关于进一步激励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的通知后,X 机关高度重视, 认真部署; 迅速行动, 积极落实。 1. 第一时间召开动员会传达精神,本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各部门负责人全部参加,会议议程一周,与会人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当年是全省和全市所在部门业务骨干,借调省里一段时间回了市里后,因为新换的一把手我不了解情况,在一个关键事情上因为不符合法律规定我不松口不签字,之后开联审会没叫我参加通过。最后被发配到一个 2016 年还晚上七点停 …
知乎用户 发表 本人本科在校大学生,明年夏天毕业。一直对考公务员很感兴趣,一来是认为政府职能是管理社会,公务员是很锻炼人的,二来觉得在这样的工作岗位工作,可以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可是很多学长告诉我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考上公务员以后在单位里只能做一 …
知乎用户 不吃亏 发表 我觉得,根据事实经验表明,体制内只要你 “得上” 非医学诊断的“精神病”,你就绝对无敌了。别说躺平啥也不要,你就要点啥,领导都得惦记给你。作为一个公认的著名“患者”,你可以使用的招数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几种: 1. 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