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我们的生产力比父辈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工作时长却没有明显下降?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但愿君​​ 发表

别说你了,凯恩斯也没想明白。

现代人更忙,是因为没意义的 “狗屁工作” 太多?

1928 年末,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写了一篇短文,题为 “经济发展为我们的后代创造的可能性”。在这篇展望未来的文章中他大胆地预测,一百年后,即 2028 年,欧洲和美国的生活水平将有大幅提升,以至于大家不必再疲于奔命地去赚钱。凯恩斯还预测“我们的后代” 每天工作的时间大约在三小时左右,而即使这么短的工作时间也意味着整个社会劳动力的供应仍会超过实际的需求。

今天,我们离凯恩斯预测的 2028 年只有 10 年之隔,但只要稍稍回顾一下近 90 年的发展,几乎无人胆敢做出像凯恩斯那样的大胆的预测。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类不仅没有在向 “闲着没事做” 的方向迈进,而是越来越疲于奔命。

有几位经济学家在书中指出凯恩斯对人的本性把握不准:他假设人在物质和体验上的追求是有上限的,而事实证明人的欲望是节节上涨的。在经济学家 Gary Becker 和 Luis Rayo 看来,人天生无法得到满足,在新的目标达到后,他们又会去追求新的刺激。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Joseph Stiglitz 看来,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在的社会。在 1970 年代,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和美国人每年平均的工作时间差不多,但后来,欧洲人开始更注重享受闲暇,以至于到今天,美国人每年平均比英国人多工作 140 小时,比法国人多 300 小时。

美国人类学家、伦敦经济学院的教授 David Graeber 也注意到了凯恩斯对未来的预测与实际相差甚远,但他认为,现代人比以前更忙是因为一大批没有意义的工作被源源不断地创造了出来,他称此类工作为 “狗屁工作”(bullshit jobs)。他充满怜悯地写道,欧洲与北美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都在非常痛苦地干着这种可有可无的工作。

这些工作的收入并不低,Graeber 发现自己无法解释这个问题:为什么以利润和效率至上的私人公司会创造这些让人无所事事的岗位?他写道,虽然公司每次裁员都会涉及一线员工;

“但不知什么原因,那些按月拿工资的文员们却是有增无减。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他们虽然表面上是每周在干 40-50 小时的活,但实际的工作时间就像凯恩斯预测的那样只有 15 小时左右,因为他们其余的时间是浪费在参加励志的讲座、更新自己的脸书简介和下载娱乐视频上。”

从韦伯的 “天职” 到格雷伯的“狗屁工作”,我们如何认识工作与人的关系?| 界面新闻 · 文化

格雷柏将狗屁工作分成几类,其中就包括为了让自己上级感觉重要的 “马屁精”(flunkies),比如宾馆门童、电梯操作员以及某些无事可做的前台接待员,他认为这是类似封建残余的工作;另一类是让下属感觉自己不重要的任务大师(taskmaster),他们负责分配以及监督狗屁工作;还有富有侵略性甚至有害性的“打手”(goons),这包括电话销售、广告、公关和公司法务,他们需要帮助教育顾客产生需求,再诱使人们为此买单。有意思的是,格雷伯对于公关的讽刺极为强烈,他说不知道牛津大学为什么需要聘请公关部确保“最好大学” 的地位,如果公关能让牛津大学地位不保,这才能证明他们工作的力度,但这同样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这三类工作之外,还有为系统本不应有的错讹而存在的 “胶带型工作”(duct tapers),他们要跟在上级和其他更重要的人后面收拾烂摊子;以及循规蹈矩的 “勾框型工作”(box tickers),要求别人勾选表格按流程办事就是他们的工作,虽然他们明明知道完成表格并不能实现单位声称的目标。当然,这些狗屁工作类型也可以彼此混合的形式存在。

格雷伯试图论述的正是,感受到工作的目的并且去做,就是最大的自由,而 “摸鱼”“无实物表演”“装作自己在忙” 的工作事实上是最大的无尊严和不自由。这与人们以往基于功利主义的人性假设——作为理性人,人性本能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无所事事还有收入是理想工作——完全不同。

王行坤 | “新冠” 时代的 “狗屁工作”

但是有些技术却是服务于特定主体的,它已经把主体的意志内嵌入技术的研发之中。所以马克思提醒我们要区分技术和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

例如流水线,它是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但其目的是最大程度的将工人去技术化、让工人的劳动彻底程序化,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从而造就驯服的工具。这种技术背后贯彻的无疑是工厂主的意志,但这是不人道的意志,因为它把工人当成了和机器配件一样的东西。

同样,钉钉贯彻的也是企业主的意志,让老板对员工有着全面的掌控,让员工随时处于待命的状态。这首求饶歌的一句歌词某种意义上也暴露了钉钉的心态:“我也不想牵连老师和你们(即小学生)”。

言下之意就是,钉钉只是服务于企业管理,让让企业主实现对员工的全面管控,从而提升工作效率。但是我们之前说过,这种彻底取消员工自主性和自由的设计只会妨碍劳动生产率,甚至引起员工的反感和抵抗。小学生毕竟涉世未深,当他们成为钉钉的受害者时,用这种带有卢德主义色彩的行动来发泄他们的不满也可以理解。

对于中国的劳动者来说,不稳定的工作似乎是更恰当的概念。毕竟,零工经济主要指:1. 劳动者作为独立承包人从雇主那里接受任务或项目,并且按照任务或项目收费,如三和大神的日结零工;2. 劳动者通过网络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某种服务,从而按单收费,如快递,接送或打扫卫生等。后者当然是最为常见的零工经济形式。这种劳动形式的特点是不承认雇佣关系,因为劳动者被认为是独立承包人。没活就意味着没收入,如疫期期间的快车司机。但在中国绝大多数劳动人口都是没有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保护的,他们的社会保险也微乎其微。

在中国的舆论场中,对于劳动者收入保障的讨论是缺失的。那些呼吁尽早复工的人,是担心经济衰退会造成更多穷人的死亡。复工可能会感染致死,不复工可能会饿死,这的确是两难选择。但我们从没有想过,在不能复工的时期(这段时间应该持续多久,需要各方面的共同论证),也可以为那些无法工作的劳动者提供收入保障。这些收入是要投入到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有助于够维持社会生产的正常运转。

知乎用户 白力 发表

这个提问非常优秀,完全直击当下经济运作的最核心逻辑。

先给大家看几个数据。

这是中国 MSCI 指数的每股收入,2015 年达到历史大顶后,预期收入至今仍未恢复到 2015 年的水平。

这是中国 MSCI 指数的每股利润,2015 年到顶后下滑又迅速反弹,一直维持在历史新高水平。

两张图结合起来看,我国企业的收入增速始终未能恢复,但同时利润增速却能再创新高。原因何在?

原因就在利润率。企业的利润率在 2015 年之后迅速上升,掩盖了收入增速下滑,带动了企业利润的恢复。

**2015 年之前,企业的利润增加主要依靠收入增长。**收入增长,利润增长。成本和利润率变动不大。

**2015 年之后,企业的利润增加更多依靠利润率增长。**收入增长不了,那就使劲压缩成本把利润率提上去,利润还是增长。

企业无法对外扩张(收入),那么就只能对内压榨(利润率)。这就是内卷。

2016 年,是我国打工人的内卷元年。而加班作为最常见的内卷形式,自然就不存在题目中所说的 “工作时长明显下降”。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 2016 年会成为内卷元年?

众所周知,挂钩经济增长最直观的数据是 GDP。每年 GDP 增长多少多少亿,这些货币都必须要有相对应的等价物。整个过程近似于一个粗略的递进关系:创造出的等价物增长→货币增长→GDP 增长→经济增长。

所以除了 GDP 之外,还要看的一个指标是货币投放 M2。

M2 = 基础货币 * 货币乘数。而这两部分,都同时在 2016 年发生了巨大改变。

先看基础货币

我国自入世之后产生大量外需,每年通过出口结汇大量美元,成为我国基础货币的最主要等价物。大量美元源源不断地从海外流入到央行资产负债表,支撑起了货币扩张和经济增长。

所以为什么说制造业是立国之本,至少在 2015 年前,制造业是我国货币增量的最主要来源,也是支撑经济增长的最大支柱。

但是从 2016 年起,美元为主的外汇占款不再增长。要说原因再写十个答案也写不完,这里不展开。总之,16 年之后,外汇占款总量基本稳定成一条直线。

而接替货币扩张主力的,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具体工具非常多,但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最终都会转化为商业银行的贷款。

再看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是基础货币被反复存贷之后,总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货币乘数越大,贷款的规模就越大,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成为货币的杠杆。

从 2016 年起,货币乘数直线上升,年年都创下新高。说明越来越多的贷款被创造出来以支撑货币扩张。

**尽管 M2 十多年来增速稳定,但其内在驱动却在 2016 年发生了本质改变。**增量主力由制造业创造悄然转变为金融工具创造。

在 2016 年之前,货币增量来自于制造业创造价值换取外汇,以外汇为货币基础支撑 GDP 增长。

在 2016 年之后,货币增量靠的是大量贷款,老百姓把自己未来 20 年 30 年创造出来的价值提前预支到现在充当货币基础,从而支撑起当前 GDP 增长。

至于通过什么贷款能让老百姓把自己未来的价值都透支出来呢?答案应该不难猜——房地产

为什么 2016 年房价猛然起飞?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经济要发展,那就建个工厂,把生产出来的产品拿出去卖,通过税收上缴财政,再搞基建搞投资,拉动 GDP。这是之前。

经济要发展,那就划几块地,盖好房子让老百姓贷款来买,通过土地出让金上缴财政,再搞基建搞投资,拉动 GDP。这是之后。

后者还有个耳熟能详的称呼——“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的一大好处,就是盖房子卖给老百姓远比造工厂造产品要来钱快,赚钱哪有借钱容易呢?为什么 2016 年之后经济越来越依靠房地产,钱当然是来得越快越好。阈值一旦升上去就很难再降下来,所以才有 “XX 误国,XX 兴邦” 之说。

那么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为什么现在 GDP 上去了,生产力上去了,我们比父辈反而更累?

答案很简单,贷款是有利息的。借的钱是要还的,而且必须连本带利的还。

你爸一年挣 10 万,十年挣 100 万,每年挣的都是自己的。

而你,一年也挣 10 万,然后一次性贷款未来十年的 100 万。每年挣的都要给银行,本金不止,还要给利息。本金 100 万,多出来利息 30 多万。

看上去你们收入都一样,但看实际现金流你的压力远大于你爸。你怎么可能比你爸轻松?

但贷款你又不得不贷,不然房子在哪?很多人恨死房价太高,一说房价就开骂。但是没有房价也会有别的,国家走到这一步了,要经济增长就一定会想方设法要你透支未来。

比如今天起房子全部免费,但鸡蛋两万一个。抛开鸡蛋本身商品属性不谈,完全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到时候就是鸡蛋贷,养蛋业是支柱产业,遍地都是 “鸡蛋财政”。

除了国家,还有企业。为什么各种 APP 想法设法塞钱让你贷款,企业的利润增速都靠利润率了,还有什么比金融贷款利润率更高的?想想父辈那代,有现在这些乱七八糟的吗?

一代更比一代累,本质上是一代更比一代高负债高杠杆。靠金融工具放水换来的经济增长能维持到多久?杠杆率多高算到头?债务危机什么时候到?

这是当下我国经济最核心也最难解的问题。

公众号:摸鱼摸石头。

知乎用户 盐选成长计划​ 发表

前几天,我一个朋友在家人的劝说下,回到了家乡县城。家人费了很大劲,终于托关系给女孩找到了一个合适而稳定的工作:国有大型银行柜员。皆大欢喜。但我在感叹,人们又掉入了「与鬼共舞」的陷阱啊。

「与鬼共舞」是进化论中的一个概念。其大意是说一个物种在适应过去的环境时,会形成一种行为 A;当环境发生变化不需要行为 A 了,可物种仍然会延续过去的做法,就像与鬼魂共舞一样。比如,自古以来海龟宝宝都是在夜间的海滩上破卵而出,然后爬向大海,回到自己的家。在夜晚,这些小海龟是靠着海面反射的月光找到大海的。而自从岛上有了房屋的灯光后,新生的小海龟不去大海了;它们向着陆地的灯光一步步爬去,最后死在爬行的路上。

与鬼共舞可不是只发生在小海龟这样看起来单纯呆萌的动物身上。人类作为进化的产物之一,也一样会与鬼共舞。家里人劝孩子回家过安稳日子,没什么错。问题是把银行柜员当成稳定的工作却是在与鬼共舞啊。银行柜员是大家心目中「公认」的稳定职业:银行是国有大公司,有保证,而且柜员不用风吹日晒,很少加班,是最适合女孩子的稳定工作。

可是,过去的稳定不代表未来的稳定。姑且不说银行柜员有一个从名字上就能够看出来的竞争对手——ATM「自动柜员机」…… 你看看过去人们去银行排队转账,缴水电费;而现在都用支付宝、微信支付来处理,银行都快成了老奶奶老爷爷的社交空间了。对了,我家楼下卖红薯的大爷都贴出二维码支持扫码支付了。

即使像办理开户销户这种需要本人到场的业务,也可以通过在线视频认证解决。这不是想象,而是我前一段在招商银行亲身体验的服务。

银行柜员的外部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如果国有银行继续财大气粗,养着柜员也无所谓。可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银行躺着挣钱的日子越来越难了。2015 年《广州日报》一篇财经报道的标题是:《银行业大降薪:部分银行网点基层人员流失近半》。

外部环境已变,可人们仍然延续过去的认识和行为:银行柜员 = 轻松稳定。如果我们与鬼共舞而不自知,还想要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生存得更好,那么,对运气的要求未免太高了。

那么怎样才能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

拥抱变化

1998 年引爆亚洲金融危机的索罗斯,非常擅长在环境变化中抓住机遇。老爷子的薪水至少比联合国中 42 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这叫富可敌 42 国。这么一个善于应对变化的人,他 14 岁的经历对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944 年,德国纳粹尚未入侵布达佩斯时,索罗斯一家人和他们的朋友过着安逸的生活。人们丝毫没有意识到平静生活即将结束,一场大屠杀将要降临。然而,索罗斯的父亲是一个例外。他是奥匈帝国的官员,经历过 1917 年的俄国革命。他从那次革命中学到:要做出激进的行为来响应变革。因此,索罗斯的父亲不顾家人的反对,在社区一片安详的情况下把家人送到了隐蔽场所。

结果,这个决定拯救了全家人的性命。索罗斯后来总结道:我认识到,要存活下来就必须采取积极行动。我父亲的经验就是:如果你在那些规则已经不适用的地方遵守规则的话,你就死定了。

坐以待毙,是最危险的。想要在变化的世界里生存得更好,你得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快速响应。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时,下海经商、冒险成为「资本家」的人们成了第一批万元户;90 年代,敢于在村集体开设乡镇企业的人成了一批暴发的「农民企业家」;2000 年之后,投身住房改革、搞房地产的人成了《福布斯》中国排行榜上的主力;2010 年后,在移动互联网和金融快速发展的时候,想方设法留在银行做柜员的…… 显然是对环境变化反应不过来的。

巨大的成就,绝不是来自简单的个人努力。你再努力,一天也只有 24 小时;只有在资源重组的巨大变革中抓住机遇,才能让形势的浪潮将你推送到成就之巅。IBM 公司、微软公司、苹果公司、谷歌公司、Facebook,它们站在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之巅。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你要做那个站在「风口」的猪。如果你对刮来的风无动于衷,没有成为下一个乔布斯,那也没什么。可是,如果你看到龙卷风来了,却没能像索罗斯的父亲那样撒腿就跑的话,结果就不好玩了。

位置比努力重要

索罗斯说:你是否能够存活下来,取决于你是否意识到常规根本不适用。想要在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首先你要意识到环境发生了变化。单从这一点而言,人类比物种进化历史上的其他生物要有一些优势;如果我们可以应用自己的心智提前发现变化,就有可能更主动地应对变化。

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快地发现变化,甚至预见变化呢?

知乎用户 Justin Lee​ 发表

大学时候总觉得马克思主义啥玩意儿,那么枯燥无聊,等毕业之后,经过社会的捶打,被现实一次次按在地方摩擦,再回头看,才发现老马诚不欺我也!他关于资本剥削的论述,句句都在映照社会现实。

他关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的理论,恐怕很多人都忘了,让我们来温习下。以下内容,除了批注,其他部分均摘录自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 年 7 月版,读来一点也不枯燥。

一、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价值价值

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它包括三个部分: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由于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有区别的,所以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特殊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用 m 表示)。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二、剩余价值的提取和资本家的剥削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人身自由基础上的 “平等” 关系,剥削带有一定的隐蔽性。资本家通过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由此具有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为资本家所占有,这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个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

马克思指出:“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三、如何测量剥削程度?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尽管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形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如原材料和燃料;有的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如机器、厂房等,但是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这部分资本叫作不变资本(用 c 表示)。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的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因此叫作可变资本(用 v 表示)。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用公式表示:

W=c+v+m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这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批注:这个结论非常重要,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一切,“资本家那么有钱了为什么还要剥削工人?”“为什么普通劳动者那么努力,还那么贫穷?”“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奋斗一辈子,连个房子都买不起?” 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因为资本所设计的社会,需要靠你的劳动来推动运转,如果让你有钱到可以不劳动了,这制度就玩不下去了,所以必须要想尽各种办法让你一直不得不去劳动。

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由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而仅仅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因此,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应该用剩余价值和雇佣劳动者的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把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用公式表为:

m’=m/v

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 为剩余价值,v 为可变资本。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m’= 剩余劳动 / 必要劳动 = 剩余劳动时间 / 必要劳动时间

这两个公式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示同一个关系:前一个公式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后一个公式则是以活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四、资本家如何加大剥削程度?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或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作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批注:这不就是国内大厂都推崇的 996 吗?

为了让工人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除了使用延长劳动时间的方法以外,资本家还使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迫使工人更加紧张地劳动,让他们在同样长的劳动时间内比以前耗费更多的脑力和体力,这和延长工作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通过提高劳动强度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样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批注:钉钉、微信、OA 等所谓的提供办公效率的工具,不就是在努力加大劳动强度,让你上班 8 小时无时无刻不在高强度劳动吗?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生产技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资本家增加生产主要靠增加劳动量来实现,因此延长工作日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由于那个时期无产阶级还没有成长为一支自觉的政治力量,难以与资产阶级相抗衡,所以资本家能够凭借经济关系的强制力和国家法律的支持来延长工作日。在英国,从 14 世纪末到 18 世纪中叶这段时期,政府就曾经颁布各种劳工法令,强迫工人延长工作日。在 18 世纪后期至 19 世纪上半叶,资本家依然强迫工人每日劳动 12、14、16 个小时,有的时候甚至达到 18 个小时以上。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度延长劳动时间给工人阶级带来的损害作出这样的抨击:“资本主义生产一一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就是剩余劳动的吮吸——通过延长工作日,不仅使人的劳动力由于被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正常的发展和活动的条件而处于萎缩状态,而且使劳动力本身未老先衰和过早死亡。它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定期限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强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受到工作日时间长度的限制,也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为了在工作日长度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剥削程度,资本家在调整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上下功夫,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作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资本家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某个企业釆取先进的技术,其他企业也会竞相采用新技术。当先进技术在部门内部普及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此时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价值就相应下降。当生活资料以及有关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用于补偿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就会降低,用于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减少,而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则会相对延长,由此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

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但其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来提高剥削程度。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

【批注:这就是题主所问的问题的答案——因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财富增加,大部分都被资本家拿走了,所以普通人类的工作时间并没有明显的减少。

五、自动化生产让剩余价值理论失效了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数控机床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生产自动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代替了工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二是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使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少数所谓的 “无人工厂”。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根据这些情况,宣称技术和科学 “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已不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 “无人工厂”,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在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总体工人” 中脑力劳动者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生产力日益提升,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总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它的普遍采用会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六、工资、利润进一步掩盖了剥削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这种制度下,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工资表现为 “劳动的价格” 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这种假象,就是雇佣劳动和历史上其他形式的劳动的不同之处。”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除此之外, 资本家还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制度,其特点是利用 “科学的劳动组织”,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的血汗。这种工资制度的典型形式,就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流行的 “泰勒制” 和 “福特制”。关于血汗工资制度的实质,列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它的实行 “意味着榨取血汗的艺术的进步”。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过程的复杂化和脑力劳动作用的加强,工人的实际工资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是与其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增长幅度相比,实际工资提高的幅度还是较小的。只要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基本经济关系不变,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就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率也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则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作平均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要求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银行利润,农业资本家得到农业利润,这些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固然有一定程度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知乎用户 万金油 发表

农村散养鸡两天下一个蛋,

工厂化养鸡一天下一个蛋。

后者的效率比前者高一倍,

这生产力可真是大发展了。

母鸡想减少一半工作时间,

但养鸡场的老板会同意吗?

换你是老板你也不会同意,

还会把鸡舍建得更密集些。

知乎用户 石昊​ 发表

劳动力即工具

雇佣劳动制度下面,劳动力是被资本家购买的 “工具”,和斧头电锯这些并无二致。

而作为工具,它的工作时长,是不会随着生产力提升而直接降低的。

资本家就像一个伐木工,一开始用斧头砍树,一天十个小时,可以砍十棵树。

然后他将手里的斧头,升级成了电锯,生产力翻了十倍,一天十个小时,可以砍一百棵树。

那此时,你会觉得他会让电锯一天只干一个小时的活吗?

虽然此时电锯的生产力,相比较斧头,已经升级了十倍。

这个伐木工呢,会照样让电锯干十个小时的活每天,这样他伐的树就增加了九倍了。

又或者,“裁” 掉九把 “工具”,原先用十把斧头干的活,现在全让一把电锯来干,节省了九把工具的钱。

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力就是资本家购买用来赚钱的工具,就像伐木工用来砍树的工具一般。

作为工具的无产阶级,要有 “工具思维”,不要做不切实际的幻想。

生产力提升,资本家忙着降本增效呢,你们的工资,就是所降的那个本,你的工作量不变,或者加个班,就是 “增效” 了。

就好比斧头变成电锯,电锯的工作时长是不会自发缩短的。

身为工具的觉悟,就是不该指望生产力的提升,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少工作时长的缩短,哪怕生产力再翻一百倍,电锯升级成了激光切割器,这个激光切割器的工作时长,仍然大概率和原先一样。毕竟作为 “伐木工” 的资本家多赚一百倍的钱它不香吗,为什么生产力提升了,要赚不变的钱,让工具降低一百倍的工作时长呢。

你不推翻资本主义下的雇佣劳动制度的话,哪怕生产力翻一万倍,员工照样干差不多时间的活,外加外面一堆失业的人排队。

资本主义下,生产力的提升,是为了资本家们的利润而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员工的福利服务的。这一点要搞清楚,员工的劳动力只是资本家购买的工具而已。

资本主义,是为了资本增殖存在,而不是为了民众福祉。

或许生产力提升了,斧头变电锯,老板们会给电锯上更好的润滑油、买更好的布擦拭,升级了一些福利,看起来生产力提升了,工具的福利也更好了。但工具就是工具,本质是不会变的。

然后几百年后,资本家们,继续拿外面那些失业缺工作的人作为例子,得意洋洋地对着抱怨加班的员工们说:

你不干,外面有的是人干。

然后无产阶级继续抱怨,为什么这么内卷呢,一定是人太多了。工作的人 996 累的半死,还有很多人为一份稍好的工作抢破头。

真的是人多的原因吗?

如果真的是人太多了的话,那应该更轻松才是呀,同样的工作量更多的人干,不是平摊一下每个人手里的活更少吗?哪怕不增工资,但是人更多了,至少应该会更轻松一点吧?

怎么会有人太多,反而每个人更累了的情况呢?

哪怕不考虑其他,如果把这群失业的人也分配到工作上去,平摊一下每个人的工作时长不就缩短了吗?

为什么一方面是工作的人 996,一方面还有很多人失业呢?这样除了对资本有好处,对工作的人员还是失业的人员都只有坏处啊。

就是因为你是资本家们赚钱盈利的劳动工具而已。人多人少,你都照样会是要么 996,要么失业。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推翻 “雇佣劳动制度”,变成某种形式的 “合伙人制度”。

雇佣劳动,你和资本家的关系,是上下级,你的劳动力被资本家购买私有,然后再组织生产,其实这制度本质上就是基于 “私有制” 的。

资本主义下的私有制,分为两种,

一种是 “生产资料私有制”,这是针对“物” 的,生产资料,指的也就是组织生产所需要的“物”(生产资料不是指各位的私有财产,而是厂房、机器、原材料等这些东西);

一种是 “雇佣劳动制”,这是针对“人” 的,也就是各位的劳动力了。

而 “合伙人制度”,其实就是变相的 “公有制”了。你和 “管理者” 是平级的存在。

我们以前属于 “跳级”,没完整经历过工业化的资本主义整个流程,就想从一个农业国直接跃升到更高层次。现在其实也算是补课阶段。看来注定没办法从农业国,直接跳过资本主义的阶段。


合伙人制度

3-29 更新:

评论区有人说详细谈谈合伙人制度。

现在就谈谈我所设想过的实现 “合伙人制度” 的方案。

剩余价值的理论,怎样用西方主流经济学解释呢?

我认为归根结底在于资本家和无产阶级的市场议价权的不均等。

也就是说,哪怕按照资本主义学者的理论逻辑,诸如供求理论、市场均衡之类的说法来说,现今的资本主义,恰恰不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所说的市场充分竞争的环境。

市场上资本家的数量是有限的,而相比较之下,无产阶级的数量却仿佛 “无限” 一般。

两者 “稀缺性” 不同,所以按照供求理论来说,资本家更占优势,议价权更大。

于是资本家会有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心态,并维持一定失业的 “产业后备军” 存在,以之为议价的条件,去尽力压榨在职的无产阶级。

而无产阶级,却很难有 “你不请我干,有的是老板请我干” 的自信,作为同等威慑,无产阶级没有相应幅度的议价权。

因此表面上是市场上的双向选择,是公平的,是市场上的供求均衡,但实际上,资本家可以对大部分无产阶级挑挑选选,而大部分无产阶级却为一份稍好的工作抢破头。

这在市场上,体现为资本家的议价权远超无产阶级所拥有的议价权。

所以现在并不算 “完全竞争” 的市场环境。

我们假设某种制度下,可以使资本家数量增多,因此稀缺性下降,因此他们的议价权不断下降,而无产阶级的数量缩减,稀缺性上升,也就意味着议价权不断上升,会形成怎样的情景呢?

资本家没办法再以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的心态,去招聘员工,而不得不竞争性地给员工提高福利,去留住员工,不然就被其他资本家抢走了。

此时员工的议价权非常大,在你这干得不爽,可以迅速找下家福利更好的企业入职。外面其他 “资本家” 排着队争抢员工入职呢。

而资本家的议价权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资产阶级,所得到的,会下降到无限趋近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领到的工资(毕竟资本家也兼任了管理方面的劳动),而工资之外剥削到的员工剩余价值,会无限趋近于零。

此时资本家就不能称之为资本家了,而只仅仅是一个付出管理劳动,领工资的管理者罢了。

而无产阶级所得到的,无限趋近于他本身劳动创造的价值,他所被剥削的剩余价值,也无限趋近于零。

所以,在市场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也可以达成某一种 “合伙人制度”(公有制)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的经济学就可以和主流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完全统一了起来。

没有谁对谁错,最终殊途同归。

可以靠市场竞争的方案来形成 “公有制”,而不一定是靠传统的苏式计划经济的模式。

可以靠看不见的手来均衡市场,而不是靠行政权力。

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有机统一

那么,现在就谈谈我所设想的,怎样通过某种制度设计,降低市场上资本家的议价权、同时抬高无产阶级的议价权,使两者的议价权拉到近乎均等的程度,无限趋近于合伙人制度。

前面我们说,市场上,资本家的数量是相当有限的,是稀缺的,甚至在资本竞争下,随着垄断的加剧,资本家的数量,还可能不断缩小,而他们面对的无产阶级数量,却仿佛无限一般。

正是资本家的数量 “供不应求”,和无产阶级的数量 “供过于求”,导致双方市场议价权相差太大,而这也是资本家剥削的权力来源。

这是用主流的西方经济学市场供求理论逻辑,来解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如果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双方的市场议价权均衡平等,资本家所剥削到的剩余价值无限趋近于零,而无产阶级所获得的工资和福利,也无限趋近于他们所创造的价值。

此时,资本家就不再是资本家了,而只是挂着 “资本家” 名头的劳动者(付出管理劳动)。

所以市场上要增加一个机制,这个机制,可以拉低资本家的议价权,同时增加无产阶级的议价权。

这是目前资本主义制度缺乏的一部分,需要打个补丁

高者抑之,低者举之。

这,并不需要通过一个中心化的权力机构去实现,我认为可以通过某一种去中心化的市场模式去实现。

为什么我认为中心化的机构不靠谱呢?(比如前苏联计划经济的模式)

因为中心化的机构,没有一个外部存在。没有外部存在,是很难应对环境变化而主动产生有效的变化的。

就好比我们假设阿里一家企业,垄断了整个电商市场,那会怎样呢?

阿里原先的决策,它的流量越来越往天猫走了,而传统淘宝 c 店的流量越来越少,结果你知道的,后来被拼多多趁此良机,抢到了很大的蛋糕。

没有拼多多的外部模式存在,那么淘宝是不会重视这部分的用户需求的。因为企业内部旧有利益格局已经形成了,很难产生主动的变化。(就好像柯达和数码相机,诺基亚和智能机的例子,有时候创新变化来自外部)

那同样啊,没有外部京东模式的存在,也是一个问题。

比如马云以前嘲讽京东,说京东会被自营物流模式给拖死。

如果没有外部京东模式存在,并验证合理性,那么淘宝的菜鸟物流可能会更烂。阿里也绝不会尝试自营物流的模式。

而我们知道,京东的自营物流服务,被很多消费者津津乐道。

倘若市场上,只有一个阿里,垄断了全国的生产和分配,会怎样呢?

那肯定会出问题。

不能指望一家企业领导人是全知全能的上帝。

如果全社会,只有一种模式,类似苏氏计划经济的模式。

这种极度中心化的架构,

其实就像只有一种企业模式,垄断了全社会的生产和分配。

哪怕再优秀的某家企业,垄断了整个社会的市场,也总会有落伍、变化迟缓的一天。必须要有外部存在,社会才能完成不断的新陈代谢。

也正如热力学定律中关于熵增不可逆的描述一般,一个系统,没有外部的参与,其内部总是会自发倾向于混乱和无序的。所以靠一个极度中心化的机构,来统领全社会的生产和分配是不靠谱的,因为热力学定律的不可违背,终将陷入混乱衰颓。

我们现在都常常唠叨着垄断抑制创新呢。

而传统苏氏计划经济的那种极致垄断,恐怕更加抑制创新,更加难以应对环境变化。

所以我认为,合伙人制度(公有制),没必要是传统的苏氏的那种计划经济模式。

更加不是大家所设想的那样,一切私有财产全部充公,收归国有。

再者,诸如前苏联,靠一个中心化的机构来左右生产和分配,会导致权力的过分集中在少数官僚手上。

而有了无上的权力,你也很难保证他们不会蠢蠢欲动,将手中的权力变现为相应的财富价值。这也是很多人解释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中心化的机构,这很难保证分配的有效性。

那么,我所认为的行之有效的合伙人制度(公有制),该怎样实现呢?

市场竞争和分解者机制

这儿就要引用自然界中的分解者模式了。

自然界中,同样可以看做一个生产—分配的模型。

弱肉强食的自然环境,也非常像主流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竞争。

要论生物科技方面的生产力,自然界也丝毫不差。

比如强人工智能的人类大脑;

比摄像头精密的生物眼睛;

蜂群和无人机;

可自我复制的生物纳米机器人: 细菌等微生物;

支撑起了全球生物运转的太阳能能源系统: 光合作用生态。

……

草原生态中,草,可以看作进行光合作用劳动,产品是草蕴含的有机物。所运用的生产资料,是水、土壤腐殖质、光、二氧化碳。

而吃草的羊群,同样可以看作进行胃肠消化劳动,产品是自身的肉,所运用的生产资料,是所食用的草坪。

狼吃羊,也亦然。

如果没有细菌等分解者存在,会怎样呢?

物资,会不断往狼、羊这一环堆积,而草坪,作为生产者,越来越羸弱,因为被 “割韭菜” 吃光了。

正是由于有细菌等分解者的存在,狼的尸体、羊的尸体、吃不完的食物,会被重新腐烂分解,变成土壤中的腐殖质,重新充当生产资料,被草坪利用。

这就是一个从上至下的返还过程,将草坪被 “消费者” 剥削的多的剩余价值,重新以另外的形式还给草坪这个生产者。

弱肉强食,是一个剩余价值的被剥削的过程。

而腐烂分解,是一个剩余价值的重新返还的过程。

多了分解者这一环,自然界中各生物完成了各自的价值交换。

自然界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生产资料向上流通和向下流通的双向通道都打通了。

由细菌、真菌等负责腐烂分解,将多余的物资,重新分解成生产者所需要的 “生产资料”。

这就是自然界中,利用分解者模式,达成的 “公有制”。

而人类社会,分解者这一环过度残缺。收税发福利,可以看作一个残缺的分解者,战争,也是一种激烈的分解。

人类有剩余价值被剥削的过程,却没有完善的类似于自然界中分解者对剩余价值的返还的过程。

因此没办法形成一个闭环。

关于分解者的内容,可以看看这些回答吧,不多赘述。

如何看待 「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轻易输给你的十年寒窗苦读」这句话?为什么不给私有财产设个上限?

这是我的设想的一部分。

分解者机制与超额累进税率

通过在人类社会中,引入去中心化的分解者市场机制

其实这个去中心化的分解者市场机制,就是国家税收的权力下放至民间。于是民间可以创立无数个类似的企业,相互竞争,对不同的企业和个人,征收不同的 “超额累进税率”。并充当天使投资人的角色,去给初创企业拉来生产资料,也会像国家机构一样,针对一些企业进行补贴。

分解者角色的存在,就是无数个微型国家机构 + 天使投资人,对社会中企业多余 “生产资料”,进行再分配、投资初创企业。于是大中型企业,没办法再垄断过剩的生产资料了。过剩的部分,会被重新分解作为其他初创企业的养料。

由于多余的生产资料,进行再分配,“创业”的难度会极大降低,无产阶级变成 “资本家” 的门槛大大降低。中小微企业的数量空前扩张。而大型企业数量以及规模,反而大幅度缩减。

由于企业的总数量空前扩张,员工的数量反而显得越发紧缺。

简单的说,这时社会上的情况,就是:

老板太多,员工不够用了。

这儿咱们哪怕不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而是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供求理论来说,员工的稀缺性急剧上升,老板不得不花更多的钱去招员工。

于是 “资本家” 为了招募员工、留住员工,不得不尽量提高员工福利和待遇,来吸引员工入驻。

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员工被剥削的剩余价值无限趋近于零。而资本家的角色,也褪色了,演变成 “管理者” 的劳动角色,和员工,是平级的合伙人关系。

毕竟市面上,“老板” 的数量太多了。不多付出一点福利,员工怎么肯老老实实跟你干呢?

此时员工的地位逐步上升,老板的地位缓慢下降。最终达成 “平等” 的合伙人关系。

原先是上下级的 “雇佣劳动制”(基于私有制),而现在则日益趋向于平级之间的 “合伙人制度”(公有制)。

市场充分竞争情况下,所有资本家竞争提高员工福利,其产生的极限值,就是近似于没有剥削。

毕竟此时,大部分普通员工,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说:

你不请我干,外面有的是老板花更多钱请我干。


公有制实现社会的变化

然后我们再谈谈,按照我所设想的分解者机制加入了现今的生产—分配体系,实现了 “合伙人制度”。社会会演变成怎样呢?

一,首先是创业门槛会变得极低。因为分解者存在,没有谁可以垄断多余的生产资料,会被迅速分解投入社会。

你想当老板,可以很轻松拉到投资,去创业,成为一个 “资本家”。当然也只是名义上的资本家,其实就是个领工资的管理者,干的是管理的劳动。

二,此时当老板还是当员工,到手的工资福利等,没太大分别,纯粹是看你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你喜欢管理创业、有点子、想对这个世界有一点点改变,就去选择当老板,付出管理方面的劳动。你不喜欢去管别人,只想凭脑力、体力劳动挣钱,那就当普通员工;

三,由于大型企业规模和数量大幅度缩小、而中小微企业的数量空前扩张。企业总数量暴增。

所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极其激烈,为了有所竞争优势,各种市场创新,也泉水般喷涌而出,各种细分领域的产品,也不断涌现,民众的各种需求也得到更充分的满足。

四,社会加入了分解者行业,表现形式之一: 社会大型企业、富豪的 “税收” 变重了,而中小微企业的税收反而更轻了,甚至可能没有税,反而还有各种形式的补贴。随便创业,会感觉企业经营变得容易很多,但是做特别大就很难。

五,由于此时员工的议价权非常高,因此人力成本极贵,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减轻人力成本导致的压力,不得不努力发展机器自动化等技术来代替人工。因此社会科技发展非常迅猛。现在机器人技术为什么发展缓慢?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人力实在是太便宜了。

人口红利消失,机器红利开始。

六,失业率几乎为零。因为员工的议价权空前提高,市面上紧缺的就是干活的员工,只要想找工作,绝对不缺工作机会。

七: 员工的福利、工资等,随着生产力的提升而日益提升,几乎每个人每个月工资、福利都会有所上涨。而物价,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升而日益降低。每个人钱包越来越鼓,而东西越来越便宜,这种感觉好不好?

八,工作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自我实现的手段。是因为兴趣、爱好、不至于太无聊而去选择工作。

九,由于分解者机制的存在,社会资源分配更加均匀。不会出现一方面是房价高企,一方面是很多房子空置的现象。多余的企业物资会被 “分解” 重新投入社会。社会上没有一寸物资是多余闲置的。闲置的物资会迅速被 “分解者” 给分解。

十,两极分化、贫富撕裂的现象消失。当然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平均,但像现在这样顶尖富豪上千亿身家,最穷者连吃饭都困难的现象是绝不会出现的。社会上是一种动态平等。

十一,阶级矛盾消失,性别矛盾对立、民族矛盾等也随之得以消弭。

十二,城乡对立也随之消失,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得以消解,各地差距也得以抹平。去北京居住,和去一个农村居住,差距不会太大。

十三,“合伙人制度”不可能一国之内建立的,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剥削、压榨、剩余价值的互相流动,任何一国不可能超然物外,独立于全球产业链之外。因此 “合伙人制度” 完全实现的同时,也是全球一体化,国家的概念消失的时候。

十四,去 “外国” 工作、定居的门槛大大降低,可能就只需要一张机票、船票。

十五、战争、饥荒消亡。战争本质上就是人类社会,相比较自然界缺乏分解者,这一环而产生一种激烈的被动 “分解”。

全社会物资流动足够充分,因此穷国和富国之间的差距也大大缩小,饥荒得以消失。

……

十六,社会非常活跃、自由度也极高。大型企业存续的风险变高了,而中小微企业的风险反而大大降低,由于分解者机制的存在,有 “一鲸死,万物生” 的效果。

当然这不意味着这种社会,大型企业没办法存在。而是大型企业,没办法通过体量优势垄断多余的生产资料,也没办法凭借体量优势压制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垄断市场。

就跟自然界中一样,大象蓝鲸活得很好,微生物活的可能更好。大象灭亡了,微生物都不一定会灭亡。

十七,社会自由度极高,也有每天只干一两个小时的咸鱼,也有 996 的工作狂,但 996 并不是因为老板的要求和谋生的压力,而是一种 “妈蛋,这活太有意思了,太激动人心了,干着忘了时间” 的自我实现的心态。

知乎用户 曹小灵​​ 发表

单纯的输出情绪没意思。

这问题其实很大,在西方早就是显学了,各个角度都研究透了。

在不能言说的神秘力量面前,最好的公民生活状态是什么?

简单的说,造了多少,就造作掉多少。

你工作,然后通过工作换来了等价交换物,也就是钱,然后都立马用掉,重新传递到社会流动里面去,创造其他人的工作就业机会,其他人再通过服务和提供商品换来等价交换物,再换成钱,再消费掉。

形成一个循环管道。

但是这个管道各个地方都在漏水,有的是主动抽走的,有的是被动积淀的,这就是问题的回答,不论效率提高多少,管子里面水循环的多快,流失的的越快。

这些漏掉的水,就吃掉了提高的生产力。

循环模式很简单,也有两种呈现状态。

咱们国家有很长一段时间是高储蓄国家,其实你看那些工资下来立马还账单的所谓发达国家,无一例外的也是经历过这样的阶段的。

这样的好处是大家心里觉得有安全感了,手中有钱心中不慌嘛,坏处嘛,那就是对于更宏大的层面来说,经济流动减缓了。

你想,你的居民手上都有钱不花,下意识的会怎么做?

通货膨胀是最好的掠夺手段,我小时候一百块钱能做的事情,和现在一百块钱能做的事情完全是两个概念。

那父母那一辈在他们那个年代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财富去哪里了呢?

谁最终造成的通货膨胀,财富就流到谁手里去了。

那好,现在的模式迭代了,大家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了,甚至还能让你欠着一点。

这样的好处就是,社会经济流转速度加快了,坏处就是,稍微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现各种债务问题。

大的有次贷危机,中间的就是各种奴,小的就是各种网贷收割。

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家赚多少花多少就有问题,核心在于教育养老医疗这些配套要跟得上。

不需要为下一代去考虑太多,不需要为自己不能工作的时候考虑太多,这个模型就成立了。

大家感受到这个模型的问题在哪里没有?

不论你的劳动效率有多高,神秘力量都是可以调控的。

管子上抽水用多大功率,漏水开多大口子,决定权不在打工人身上。

那问题又来了,溢出的劳动力创造的财富哪里去了呢?

在西方,很直白,资本家拿走一部分,国家再通过税收拿走一部分,非常的和谐,这是抽。

而咱们国家走了一条很有特色的道路。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一直高速发展,经历了好多个周期。

最刺激经济发展的是哪一个手段?

大家都不好意思说,但是大家心里都知道,房地产,这是漏。

从最近各地解绑政策上也可以看出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拉动力,只有继续漏到这个神奇的角度堆积起来。

到时候是抽调,比如收税,还是蒸发,比如膨胀,看心情。

所以这种具有特色的路线和西方模式也是殊途同归的。

我以前听过一位大佬说过一句话,我感触特别深。

别看现在大家穿着小西装踩着高跟鞋,一手笔记本电脑一手冷萃咖啡,穿梭在 CBD 里面,他们其实和几十年前的炼钢厂工人和纺织厂女工没有任何区别。

感受到的生活变化,来自的是科技发展的溢出,而不是真的实现了所谓的阶层跃升带来的分配模式的变化。

这个社会金字塔只要一直存在,不论生产力提高到什么程度,处在金字塔下面的人工作时长都是不会降低的。

赛博朋克时代大家觉得很酷,但是在机械义肢、AI 控制、记忆堆栈的表象下,劳动,还是不会停,也不会减。

是不是想想就很刺激?

知乎用户 风轻轻吹 发表

这是个分配问题,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平衡,一国内部也不平衡。生产力增长的大部分归入少数人口袋。

这是资本主义顽疾。奈何平均主义就是干不掉资本主义。

知乎用户 大可 Duck 发表

如果你觉得负重前行,那一定是有人替你岁月静好。

知乎用户 Zpuzzle​​ 发表

我换个角度来说一下这个问题吧。

不说什么资本、剥削之类的问题,在一个正常运转的现代工业社会里,维系社会运转最关键的东西不是 “生产力”,而是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而工业社会的问题,就是为了维系这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基本上所有的岗位都必须随时处于待机状态。

好比说一个电信营业厅,一周之内的所有业务加起来,不摸鱼的话可能一天就能干完。但是用户不可能每周就赶这一天去办业务,对企业来说,付一个月的房租每周就开四五天门也是不合算的。所以,营业厅就必须基本每天都开着,等待消费者上门办业务。尽管谁都知道这中间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无效的等待时间,但没有人会就一周只让员工工作一天。

而这也就意味着,即便生产力提升得再快,但所有人都必须为了维持这个系统而继续工作,只不过工作强度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就比如说现在很多的普通白领岗位,像一些文员、行政之类的,比起当年要耕田喷农药或者是在工地上搬砖的父母来说,肯定是轻松了的——要是有人说坐办公室比搬砖累的,那赶紧去搬砖就行了——但作为公司的一部分,却有没办法降低工作时间。

就像是这个电信营业厅的营业员,不管生产效率再怎么提升,她一周也得上这么几天班。

在当下的工作中,很多人喜欢把自己的工作比喻为一颗螺丝钉。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恰恰说明了问题所在。对于一个机器来说,只要它还在继续运转,那么这个机器中的任何一颗螺丝钉,也都必须处于工作状态。即便机器运行的时候,这个螺丝钉是用不到的。但只要机器不停止工作,螺丝钉也没办法从机器中脱离出来。

相对来说,某些自由职业会好一些,因为自由职业只需要把规定的任务干好,其他的时间都是自由的。不过,自由职业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他不稳定,且缺乏工业体系带来的保障。目前来说,虽然很多人说上班要加班,但大多数工作至少都还有个规律的上下班时间,而绝大多是自由职业的工作状态就是不规律,这其实是很伤害身体的。另外,因为自由职业也面临着很多风险,所以大多数自由职业者工作时也是战战兢兢,也不敢进行太多的超前消费。

有些人可能觉得,未来生产力继续提升了,人们的工作时间就可以变少了。但问题在于,生产力越是提高,其实整个社会系统的复杂度就会提升越快。

我们也不妨做这样的假设——好比说你是一个公司的老板,你们公司已经半个多月没接到业务单子,但你会给员工说,因为没有业务单子,所以你们不用来公司了么?肯定不会的。万一几个小时后就有了客户来咨询,你肯定得把员工集合起来开会布置任务,而不可能是那边客户来咨询了,你临时再把员工叫到公司里——万一还有员工在外地旅游,你这业务说不定就黄了。而对员工来讲,他们要面临的,也是公司没什么业务,整天到办公室就是闲坐着,却也必须打卡上下班的现实。

如果想缩短工作时长,唯一的办法就是强制立法执法,用行政力量来缩短工作时间。但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政府不断缩短工作时长的核心目的,还是为了增加就业。换言之,如果缩短工作时长,个人的收入是会下降的。(目前全世界主要国家一般都规定有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如果工作时间缩短,则对应的每月最低收入肯定也是要降的)

所以,如果既想不降低收入,还想缩短工作时长,这其实是比较难实现的。即便是未来进入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社会,维系这个智能系统的运行,也同样需要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换言之,智能化可以通过生产力的提升来释放出每一个系统内部的生产力,但却会创造新的系统。只要你生活在这个系统里,局面就无法改变。

知乎用户 黄医湿​ 发表

因为原来重复操作的工作被取代之后,老板有了新的要求。比如说原来记账是用手写的,有了电脑之后,出货之后自动录入了销售额,比原来方便多了,但是老板又有了新的想法:你给我分析这个月的销售额,和去年同时期对比,然后做销售计划,并且还要给出原因。

我在日企的时候,有一份工作就是整天折腾这种东西,天天捣鼓 excel 算数,算出来的数字又没意义,如果不是自己会一些公式,迟早被老板玩死。那些不会公式的人,只能加班了,产品还是原来的产品,销售还是原来的销售,物流还是原来的物流,为啥要加班做 excel 数据呢?无他,缓解老板焦虑而已。

想起以前做企划的时候,用的最多 excel 技能就是数据透视表了,这个可以说是非常基础又常用的 excel 功能。但是在这份工作之前,却没见过有人用过。多年前头一次看到时,还是挺震惊的。这个功能首先很直观地就可以把那些复杂,重复的数据给整理出来,方便统计。比如说一份销售数据,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时间卖出多少件,销售额多少。

使用数据透视表计算起来就很方便了,比起公式的提取关键字合计要方便。这个基础知识,可以看下山竹 excel 表格教学的视频↓

视频搬运自抖音职场博主山竹 Excel 表格教学(ID:SZEXCEL),他的 excel 教学非常实用,全是干货,都是用具体实际案例进行演示,让大家可以很直观地通过视频步骤讲解了解 excel 公式的使用方法,不管是入门还是进阶的都有。

知乎用户 万乃石​ 发表

资本并不是真正的权力,虽然可以买到东西,却还有很多事无法办到。

比如你想让一个人吃屎,如果此人生活轻松衣食无忧,你可能要花很大代价才能让他吃。

如果此人自尊心比较强,有可能你无论花多少钱也无法让他吃屎。

但如果这个人每天都奔波劳苦,却收入微薄勉强糊口,每天都生活在绝望的超时劳作中。只要花点儿钱就能让他吃屎,甚至他可以为了这些钱专门去你家申请吃屎。

如果这样的人很多,你甚至可以让他们互相压价,竞争吃屎。

让一部分人累死累活只能勉强生活,让另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与花钱结交官府一样,是资本转化为权力的唯二法门。不同之处只是一个对上一个对下罢了!

知乎用户 江萧忆 发表

因为有的人负责制造通胀,钱随便印,挥舞着钞票买资产,所以他们资产荒。

有些人负责给通胀买单,卯足劲生产提供货币的锚定价值,但是劳动的速度很难跟上印钞机的速度,所以他们总是资金荒。

搞懂了这一点,其实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国家统计局 2016 年发布的数据里,我们的劳动生产率从 1996 年的人均 1535 美元,到 2015 年提高为 7318 美元,增长了接近 5 倍。

而人民币广义货币量,自 1996 年 7.6 万亿,飙升到 2016 年 155 万亿,膨胀了 20 倍。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都 996 了,老板却老是觉得你懒了吧?因为你干活的速度赶不上印钱的速度了。

与此同时,美国广义货币量,自 1996 年 5 万亿,到现在 2016 年 16 万亿,仅仅 3.2 倍。美元对人民币明显有升值空间。但是汇率怎么能够稳定在 6.5 左右?因为外汇管制和房地产蓄水池。

房地产蓄水池一用,那房价的提高就和你工资增长没啥关系了。

—————2022.3.16—————

居然快 500 赞了,让我觉得有必要把评论区一些好的问题整理补充一下。

Q:先说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为什么你认为工时增长了?

A:很好理解。广义货币增加了,社会上需求的商品总价格也要相应增加,商品总价格 = 劳动生产率 * 工作时长 * 需求。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需要技术积累,很难精准操控;提振社会需求,需要改善分配,会触动先富的蛋糕,阻力很大。

所以提高工时就成了最简单粗暴的选择。早在 996 成为社会热点之前,是 “斜杠青年”,表面上看他们身负多项技能很酷,但是实质上是打好几份工,也是一种超时劳动。

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评选先进劳动者总离不开 “加班加点”,说明工时加长是时代需要。

Q:都 2022 年了,为什么还用 2016 年的数据?

A:23-35 岁的年轻人是 87 年 - 99 年出生,以一个劳动力黄金年龄 30 年来算,父辈的工作时间应该为 1990 年到 2020 年。再考虑到 1994 年我国转向外向型经济,用外汇锚定基础货币,1997 年香港回归,外汇开始从香港大量流动进入国内,可以视为前一个时代结束;2017 年后贸易战开打,我国货币逐渐摆脱外汇锚定,可以视为新时代的开始。

掐头去尾,1996 年到 2016 年的数据差不会太多。

Q:货币汇率受诸多因素影响,为什么说人民币汇率被高估?

A:美国在贸易战时期提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这个前两年已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冶研究所副所长张斌驳斥过,但是也没下结论。这个问题太复杂,细化起来完全超出我的知识积累,不敢评价。我说当时美元对人民币明显有升值空间,仅是基于 M2 的角度来进行对比,来直观对比货币增量。

Q:房地产到底是蓄水池,还是印钞机?

A:在我看来,即是蓄水池,也是印钞机。

基础货币通过放贷产生广义货币,所以产生了大量贷款的房地产是印钞机。

还是从 1994 年开始,我国开始转向外向型经济,发行基础货币的依据以外储为标准。从 2001 年开始到 2015 年,基础货币从 1 万亿增长到 23 万亿。这也是广义货币暴涨的原因之一。

最后就是印钱了,印钱可不止四万亿,甚至还包括当年某些银行的千亿单位的定向增发

因此我认为,天量的货币供应不仅以房贷的形式创建,还包括外汇为锚和印钱刺激。

回到蓄水池的问题上。2015 年广义货币就达到了生产总值的两倍,但是物价却没有对应地大幅上涨。

从费雪交换方程的角度,货币供给 * 货币流通速度 = 物价水平 * 交易量,在流通速度和物价水平没有大规模上涨的前提下,货币供给上涨必然带来交易量的上涨。但是人没有变异成一天吃 6 顿饭,再加上分配不均,先富们的总消费需求提升有限却积累了大量货币,为了资本增值只能寻求保值资产,那么只能是房地产交易量大幅度增加。这就是房地产蓄水池的由来。

知乎用户 也说​ 发表

先说个挨骂的结论——总体收入是明显上升的

这里不讨论枯燥的通胀模型和实际收入购买能力换算。

就说自己的亲身经历。

北方工业小城市,我爸当年 35 岁时,我已经六七岁,懂事了。

当时家里住的是单位筒子楼,已经算不错的条件了,因为是楼房。

所谓 “筒子楼”,就是没有厨房、厕所的开间,20 平米左右,放一个双人床,一个大衣柜,一个电视柜就没什么地方了。

家里吃饭都是坐在床边上。

吃饭大部分是见不到荤腥的,因为每次大人炒菜炼油渣都是孩子们嘴快乐的时候。炸的焦糊的油炸撒几粒盐,就是小孩子才能吃到的美味了。

直到我上高中了,才吃到肉丝炒的蔬菜。

家里最时尚的是托人买的电冰箱,噪音极大,夜里启动的声音时长把睡在旁边的一家人吵醒。

但也是全楼道少有的了,大多数人家都是剩菜放在公用厨房的纱橱里,小孩子们晚上有时饿了会偷吃一两口谁家的剩菜,大人们也不是特别计较。

我一直到上高中,印象里父母的工作时间都是非常饱和的。因为我小时候脖子上始终挎着一个家门钥匙,因为丢钥匙还挨过几次打。

早晨一般父母会天蒙蒙亮就去单位,我大多数是自己攥着几个钢镚坐公交上学的。当时的公交车很挤,司机旁边会有个发动机的大包,我喜欢坐在那里,孩子才不会挨骂。

放学大约是 17:00 点左右,到家天已经擦黑,照例是看不到父母的,自己开门写作业。有时候饿的不行,会找个干馒头,掰开去公共厨房找猪油、麻酱、白糖等等任何能夹在里面的东西,夹着吃。

当年也没有双休,周六是上班的。

到了后来,才有周六半日上班一说,然后是 “大礼拜”,“小礼拜” 最后是双休。

当年周二会放学比较早,但电视里没有节目,都是调试信号,所以很无趣。

经常有小朋友的父母临时调班,上晚班什么的,就会到邻居家蹭饭,我也经常一样。

家里有个饼干桶,里面会放一些现在孩子都不吃的硬饼干、江米条什么的。

我印象深刻,因为吃江米条曾经崩掉一颗松动的乳牙。

后来到初中,家里条件好了,父母会买牛皮纸盒子的大盒威化巧克力,散装的那种。

像现代的有防水包装的饼干,最早吃到是高中以后了,乐之、富力,就这俩牌子。什么康师傅三加二,奥利奥都还没有。

熟肉不到家里来客人或过年是不会买的,去副食店,大块的酱牛肉或猪头肉,店员用刀切,你说够了就停,放在托盘秤上按两来卖。然后用马粪纸包裹,纸绳捆好,带回家。

鸡蛋都是散装的,倒是常能吃,而且很有鸡蛋味道。

挂面有一阵算是奢侈品,上夜校的姐姐才能吃,晚上九点多到家妈妈会给她煮,补身体。

家里来客人会带罐头,黄桃、龙眼、橘子,大致是这三种。肉类的很少见。部队工作的叔叔过年会拿一些回来,都是全家打开倒在盘子里当作过年大菜的。

鱼很少吃,河鱼几乎不做,反而是带鱼、马哈鱼的冻鱼冬天有时候卖。依然是副食店,地下一溜纸盒子,里面切好块的,买了拿绳子穿着挂在车把上拎走。

冬天还有一个印象深刻是买大白菜,每家一辆百斤,几分钱一斤,大人孩子都上阵搬运刀楼下,自己垛好一堆,用旧棉被盖着。

淘气的孩子冬天外面玩,冲雪覆盖的棉被撒尿什么的,一定会挨打,糟蹋粮食是那个时候最不容忍的事情。

家里是舍不得烧开水的,煤气罐换一次很多钱。都是大人晚上回家时候,从工厂单位用暖壶或者塑料桶拎回来。一桶正好够全家洗脸、洗屁股、洗脚。

对,上面的顺序是依次,一盆水要完成三件事。而且很可能大人、孩子是一盆。孩子和女人先洗,然后是男人。最后热水也不会浪费,脸盆放在屋里脸盆架上,留着第二天冲尿盆。

为什么有尿盆?因为夜里的公共厕所太冷了。哪怕在楼里,都能冻得人上不出来。

对不起,又聊偏了,我们还是说工作时长。

那个时候不但没有双休日,也没有小长假。端午、清明、中秋这些也不放假的。

五一、十一记不清了,因为印象里孩子们只有六一是放半天假的。第二高兴的是教师节。老师们房价,而我们只要早晨去学校帮老师擦自行车,到中午就没事了。

单位的幼儿园都当时是有整托的,也就是小孩晚上也睡在幼儿园,因为很多双职工父母到家太晚。

六七岁以上的孩子还能照顾自己,对于幼儿园的孩子,独自在家太危险了。

暑假,为了不出意外,家长都是把孩子反锁家里去上班。但大一点的孩子,有各种方法偷偷跑出来。

包括不限于:翻窗、爬墙、门缝递钥匙、纸片卡门、钢尺冲锁舌、铁丝开纱窗插销等等。具体不说了,放在现在都是潜在的社会不安分子。

跑出去干啥?那就更让现在的孩子惊讶了。

爬烟筒、翻水塔、上煤山、河沟游泳、消防梯上房顶、工厂捡废料、垃圾站找废品换钱。反正能命大不死到今天,回头看都是奇迹。

总体来说,当年的大人工作时长和我们今天差不多,因为家家都是六点左右到家做饭,七点看新闻联播。

但当时的宿舍、家属楼都和单位很近,基本就是自行车 5-10 分钟,接送孩子也就在路上。

对比今天来看,一样的工作时间,实际收入的购买能力是不如现在的,也就是全家温饱。

而且,以上所有举例都是城市中的知识分子家庭了。因为我只知道自己家里的情况。

但能想象的,在小县城或者农村,一定是过的更辛苦的,工作时长也会更长的。

总体来说,我们的工作换取的收入和父母那辈人比,应该算幸福吧。

知乎用户 赛博铁犁 发表

我是农民的后代。现在将近四十岁,深圳南山区高新园码农,996 最夸张的地方。

不管是我和我父辈比,还是他们自己现在和过去比,工作时长明显下降了。

从评论区的留言可以看出来:只有极少部分前几十年的既得利益者的后代,他们和他们的父辈相比,体验是下降的。但这就是随着历史发展社会更加公平的表现,如果他们体验不下降,那才是不公平。

以前每天凌晨起床,带着饭和水,趁着天不亮还不太晒就开始干活。基本上没什么休息。

早上地不热,适合浇水,中午太阳毒,除草最快,除下来马上就可以晒死。晚上回家天已经黑了,还要点着灯做在家里可以做的活。

春天不断的除草,浇水。夏天收割,打麦,晾晒,晾晒麦子一定要等中午最热的时候装袋子,可以保证干燥不会坏,夏天全家睡院子或者屋顶,一旦下雨马上冲到麦场去盖塑料布,淋了雨一年白干,麦子吃的时候,要洗,洗完了晒,晒完了磨,磨完了才能吃。收完麦子要犁地,把地深翻一遍,深翻完了要耙地把地耙平,平了要种夏粮,玉米,大豆,芝麻,花生,红薯,棉花之类的。玉米花生棉花种的时候不能太近,要手工一锄一个坑,丢两粒种子,后面长起来了还要剔苗,保证一坑只有一颗。玉米长大了,半夜要去巡逻,防止野猪和獾破坏,棉花要到地里一颗一颗的打顶,红薯要在家里育苗,然后用放进水桶,挑一两公里到地里,一颗一颗往地里栽,长大一点要翻秧,保证没有散根。

地里活做完了,要割草,喂猪,喂牛,砍柴,挑水,菜地里捉虫,掏粪坑,挑粪,和牛粪一起做粪堆,发酵了以后一车一车拉到地里去,再一铁锨一铁锨撒到地里,没有口罩,裹个毛巾就算不错了,干完全身都是粪末,几天都洗不干净。秋天收秋,收完了玉米要剥,要吊。花生要打,要晒,炼油前要手工一个一个剥开。芝麻要锤,大豆要打,棉花要晒,要拣要弹。地里活也不能停,犁地,耙地,耕小麦,错过了时间就种不上了,公粮可不管收不收一点不能少。只有耕完了小麦入了冬,稍微有点空。

这时候,男人要无穷无尽的铡草,一米多的大铡刀,一捆秸秆伸进去用力一压,铡成一寸长的小段,给牛吃,牛一天要吃将近一立方,几乎天天铡,刚开始放假磨得两手泡,老人们手上都是很厚的茧。冬天还要无穷无尽的劈柴,把一根树锯短,劈成八瓣,一顿饭要烧十几根,晚上烤火也要烧,一冬天要烧一面墙那么多,全靠手工劈。秋天收的红薯,入冬在冰冷的水里洗了,切成片,晒干,磨成粉,全村一起弄个大锅搅,做成红薯淀粉。大豆要磨碎了,煮,煮完了做豆腐。墙皮要年年修,把稀泥和干草拌在一起,用脚踩,踩匀了糊在墙表面,不修会风化,久了房子会塌。房顶要年年补,不补会漏水。房子旁边的水渠,几个月就要挖一次,不然下雨泡墙角。

女人们要纺线,要织布,要纳鞋底,要做鞋,要缝衣服,补衣服。哪怕是村口聊天,也是手里带个线锤,不停的做事。

一年到头,除了冬天稍微不辛苦,全年几乎都是五点多起床,晚上干到看不到,收获季节要开灯干到九点十点。

下雨有下雨的事,刮风有刮风的事,大太阳有大太阳的事。

动不动就挑着一百来斤的担子走几公里,拉着几百斤的车走几公里。就算有牛,手工控制方向也很难,牛要放,要喂,脾气上来还顶人。

灰尘下一身灰,麦芒玉米叶一拉一个口子,只要衣服盖不住的地方全是口子,泥泞两脚泥,一步一打滑,粪坑搞的身上比厕所还臭,烟火前熏得脸通红眉毛都要没了,这种环境全年各种轮回,一干就是几天,从来就没有休息过。星期天是什么?从来没听过。空调房,地铁公交车,不知道是啥。天气自有他的作用,得专门顶着太阳干活呢。

全家人,男女老少,四五岁小孩到七八十老人,只要能动,都得干活。我记事起,下课,周末,放假根本不可能有多少时间玩,全是干活,割草,砍柴,播种,撒化肥,剥玉米,剥花生,割麦,收粮,牵牛,放牛。六岁就学会了做饭,搬个板凳站在锅台边烧饭,不会点火,熏得一脸黑,做一大锅,饭烧糊了还得挨骂。

我的认知里,工作时间是越来越少的。

哪怕是加班最厉害的时候,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一点持续几个月,跟种地一比时间和强度,简直就是享乐。

还有前三十年真正在拼命干活的工人,改开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哪个不比现在的年轻人工作更辛苦?

你的父辈如果当年工作时间比现在年轻人还少,那我想说,那是有占比 90% 的农民还有大量的基层工人在替他负重前行。

对于大多数底层来说,现在的中国,是有史以来最轻松,最富足,相对最公平的时代。

特别是农业税取消,农机降价,这几年扶贫之后,生活更加轻松富足了。哪怕是在外面打工的,和过去的农民及一线工人比,确实还没那么苦。

现在这个时代,他固然有他的问题,和某些发达国家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可以想办法去推动解决,推动改变,但这决不是鼓吹过去的理由。

关注现在可以解决部分问题,期望未来,可以让人充满斗志。但崇古,吹捧一个并不存在的美好过去,只会让人陷入绝望和焦虑,并且给精神种下牢笼,让人故步自封。

中国因为崇古,动不动 “圣人之言”,反对 “奇技淫巧”,已经原地打转了几千年。崇古这种糟粕,绝不能再出现。

降低欲望,减少非必要消费,控制压力。积累了实力,就可以积极反抗,要求企业遵守劳动法。

不然一边给最恶劣的消费类资本家送钱,信用卡花呗欠着债,下月不上班就还不上,拿什么抵抗。

知乎用户 悄悄问圣僧​​ 发表

一方面,剩余价值(这里头是劳动时间)被资产阶级剥削走了,甚至转移到国外,既有中国的官僚资产阶级和私人资产阶级干这事儿(国内剥削、割韭菜、信托、资产外移),也有外海资产阶级干这事儿(美元潮汐、外资持股、定价权)。资产阶级政府的字典里,所谓国家利益就是用来在各国资产阶级之间讨价还价的筹码,被你争我夺、不断易主的,是各国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中,机械化 / 自动化 / 智能化只有在比人力还便宜时才使用,而不是只要节约劳动时间就使用。

还有一方面,包产到户,阻碍农业机械化规模化,让劳动时长下降受阻。

最后,资产阶级专政为了维稳,会故意保留大量人力劳动岗位,让无产阶级在低效乃至无效的雇佣劳动中疲于奔命,以免游手好闲、没有收入、成为不稳定因素,却不肯让无产者有基本生活保障、接受再教育、从事文艺活动和创造性劳动。

在过去四十多年的资本主义里,中国的生产力的发展,并未缩短人均劳动时间,使得人可以有空从事自主的学习、体育、娱乐等等,全面自由发展自己。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通往这个目标。

以下是全球多个国家 / 地区历年人均年劳动时长,涂黄高亮的是中国,改开后迅速上升。数据来源:https://ourworldindata.org/working-hours

目前各国人均周劳动时间对比:心塞了!我国人均工作 46 小时一周,日本 33 小时,德国 26 小时。中国超过所有经合组织国家。

数据来源:经合组织(OECD)& 中国统计局 https://www.sohu.com/a/249636420_100176388

知乎用户 简在我心​ 发表

因为承接了整个世界的中低端制造业产能。

本质是通过密集而廉价的劳动,赢得了市场,提高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养肥了资本家。

其实我们的父辈更苦,没日没夜的在地里干活,那个时候农民可苦了。

他们的牺牲换来了工业化。

希望我们这一代的辛苦能换来产业升级,让后世子孙过上北欧人的生活 ,而不是催生一大批为富不仁的亿万富豪!

知乎用户 Jimmy Chen​ 发表

我在知乎上算是年纪比较大的人,所以对于父母辈的记忆应该比很多人年代还要久远。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全国还是六天工作制,按全国平均工作时长来说,必然比现在的工作时间多。同时,我母亲是国营厂矿的会计,我小学的时候也就是 96 年以前,电脑并没有普及,几乎没到月底都会看到她把一大堆凭证拿回家,一边用算盘,一边记账,通常会工作到 11 点以后。

那个时候尽管生理方面会因为加班长时间工作而疲乏,但在精神层面不会有过多的抱怨,因为尽管改革春风已经吹遍了神州,然而大家在物质层面的差距还没有拉大,各阶层之间的信息还未如现今般透明。

时过境迁,如今的贫富差距已经形成各阶层之间的鸿沟,以至于现在基尼系数不再统计和公布,这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这种不公平感会扩大到劳动者对于工作的认知,比如普通人 996 的工资,比不上富人资本的增值的速度。

所以我们自己感觉到辛苦劳累,并不是因为工作时长,而是对从小培养的朴质劳动价值观,被现实击碎后的无力感和愤怒。

知乎用户 上官人​ 发表

因为你父辈那个时代,中国有 9 亿人不算人。

这 9 亿人过去只能种地,现在他们为了能和城里工人过上一样的生活,无所不用其极。

城里人就很奇怪,明明原来我只要看看报纸,在办公室里扯扯淡,就能过得很好了。

为啥现在天天 996 还是当不了人上人?

因为还有更多想要你这个位置的人,一个月给他们 1 万,他们 007 都能接受。

中国过去 40 年的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农民逐步破除枷锁,变成新工人的过程。

所以投资驱动型经济,依赖大量的产业工人,发展钢筋水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人口红利在哪儿?农民进城,变成了红利。

而中国下一个十年的增长,靠什么红利?

靠工程师红利。

大量农二代变成了大学生,他们变成了下一代的红利。

所以你发现,为啥只有大厂能赚到钱,其他人虽然读了大学,在办公室,却连个房子都买不起?

因为这些新城市人口,不甘心只伺候城里人,他们也要坐办公室,他们也读了大专,专升本,大学,硕士,在跟城市里的老城市人口抢工作。

为啥卷?为啥到处卷?

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萎缩,但是工人太多了。

因为互联网产业在萎缩,房地产产业在萎缩,金融在萎缩,教育在萎缩,医疗在萎缩。

但是大学生太多了。

绝大多数行业都在萎缩,大学生当不了老板,也当不了个体户,所有人都觉得给人打工才是最安全的,所有人都在往死里卷有限的几个岗位。

这种情况,莫要说企业不用强迫加班,哪怕是国家明天通过劳动法第三版,敢加班就枪毙,也会有大把的人把工作带回家,或者广泛开展第二职业,到另一家公司继续卷。

这是国家大势,这是潮流,你可以不接受,但是你逃不脱。

中国要打破这个魔咒,只能坚定地推动产业升级,推动创新,构建良性营商环境,让当老板、当个体户变成一件风险没那么高的事情。

这样大量的劳动力才能释放出来,劳动者才有底气跟傻逼老板说,老子他么不伺候了。

你上午拍了老板桌子,下午夜宵摊子就能支起来,照样养活自己。

而这还只是表面,深层次的根源,是我们必须解决,中国怎么赚钱的问题。

中国必须升级产业,是因为必须用更高新的技术,更好的商业模式,更好的产品,去征服全世界的市场。

这样我们才能持续地产生高利润,我们才能持续地给工人发高工资。

这是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的最终目的。

没这玩意儿,你总量就那么多,光靠杀几个资本家,屁用没有。

知乎用户 陈风暴烈酒​ 发表

因为享受我们劳动成果的群体认为,既然效率提升了,更应该讓我们加班加点工作了,这样他们享受的财富岂不是更多了?

知乎用户 White​ 发表

举个例子。

我们用发微信代替了写信,节省了很多时间,按理说我们应该更闲了,对不对?

但是结果恰恰相反。当所有人都开始用微信之后,我们收到的微信消息也更多了。从写信变成发微信所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在了处理更多的微信消息上。

同样,研究表明:从走路变成坐车所节省的时间,用在了去更多地方上;生产力提高所节省的时间,用在了生产更多产品上。

最终我们反而变得更忙了。

人们之所以会觉得,技术的加速会释放出更多自由的时间,是因为只看到了技术和生活节奏之间的关系。

但是人们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技术的加速也会导致社会变迁(比如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沟通传播结构的变动)的加速。为了适应社会变迁的加速,每个人只能加倍努力,最终导致了生活节奏的加速。

为了缓解生活节奏带来的时间压力,人们又需要更先进的技术。这样一来,技术的加速、社会变迁的加速和生活节奏的加速就形成了一个闭环,在自我驱动下不断地循环。最终,世界会变化得越来越快,我们也会越来越忙。

除了三种加速的自我循环,社会加速还有一些外部推动力。和工作时常有关的主要是竞争,尤其是经济方面的竞争。经济竞争从三个方面推动了社会加速。

首先,时间本身是一个关键的生产要素,因为只有花费时间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所以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人们会通过增加劳动强度等方式让每一单位的时间能够创造更多价值;

其次,由于新技术有助于取得竞争优势,所以竞争也会刺激技术的革新;

最后,因为技术的革新变快了,机器设备被淘汰的速度也就越来越快了,所以趁这些设备还没有被淘汰的时候,投资者会尽量让它们运作更多的时间。

最终的结果是,“时间就是金钱”,人们无止境地在经济的竞争中投入时间。

(以上观点来自《新异化的诞生》和《加速》。)

知乎用户 月夜无痕 发表

你看富豪榜碾压全世界了,这都是 996 乃至 007 的人民艰苦奋斗的果实啊!

知乎用户 程墨 Morgan​​ 发表

因为,人类的欲望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一样膨胀了,而且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更明显了。

做个类比吧,有一个村子,有 100 口人,靠种地一年平均每人生产 100 单位的粮食,这个村落的社会财富需要就是 100x100=10000 单位的粮食。

如果你认为生产力提高了, 工作时长应该下降,那实际上有一种假设,就是社会需要的社会财富是恒定不同的,至少需要的增长不要太快,也就是,如果生产力发展了,村子里平均每人一年能够生产 200 单位的粮食,依然只需要 100000 单位的粮食,那就只需要 50 个人全职种地了,或者说,100 个人村民都参与种地,但每人只需要花一半的时间。

真的有这样理想的情况吗?

当然没有。

实际情况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资源分配,有资源分配的地方就会有政治,有政治的地方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寻求更大的社会财富。

实际在这个村子里会发生的事情是,能够生产 10000 单位的粮食之后,村民对于生活的要求会更高了,他们不满足于填饱肚子,他们要享受生活,就算有一些村民满足于温饱,但是肯定有一些村民想要小康,他们愿意消耗 100 单位的粮食换取 1 单位的美酒,这 1 单位的美酒依然是社会财富,但是消耗起来可比 100 单位的粮食快多了,当然也爽多了。

也就说,即使每年生产 20000 单位的粮食,村民整体会消耗 10000 单位粮食作为基本生活需要,另外 10000 单位的粮食会转化为其他生活资料,用于提高生活质量,这就产生了新的工作,不光有种地的,还有酿酒的。

不光种地的生产力会发展,酿酒的生产力也会发展,当村子里每年生产 30000 单位的粮食的时候,10000 单位用来吃,10000 单位的粮食被酿酒,还有 10000 单位呢?

社会必然会找到消耗社会财富的方式,多余的社会财富,要么用来挥霍浪费,要么用来创造其他的社会财富。

看看我们周围,我们下馆子吃的一顿饭,在几千年前可能连王侯都难以企及,我们住的一次宾馆,其体验在古代连帝王都无法想象,这些,都是长时间生产力提高的结果,都是用最基本的社会财富不断浓缩优化才带来的变化。

总之,生产力无论如何提高,社会财富无论生产多少,都会被人类变着法地消费掉。

能不能停下来呢?

不能,因为任何人之间存在竞争,别人能够享受的好东西,我为什么享受不了?

社会财富分配本来不均,每个人都想要自己获得别人也能享受的东西,这样的竞(pan)争(bi)是人之本性,是无法阻止的。

所以,每个人的工作时长是不会减少的,不增加已经阿弥陀佛了。

还能怎样呢?

我只能借用郑渊洁老师的那句话——人如果没有欲望,就得不到进步;人如果有欲望,就会痛苦

知乎用户 臧大为 发表

我们来推导一下:

金钱 = 权力 = 驱使他人做事的能力 = 奴役人的能力

资本的唯一目的就是利润

利润 = 金钱

所以。资本的唯一目的就是奴役人。

所以。父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标是满足人的需求,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目的就是奴役人本身。

知乎用户 数字游民 Jarod​​ 发表

早在上世纪 30 年代,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就基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做出一项大胆的预判,他说: 到 20 世纪末,由于机械生产效率的飞跃式提升,在美国和英国这样的老牌工业国,工人的工作时间将缩短至每周 15 小时。

后来的事实证明,老人家还是过于乐观了,现在的我们已经站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门槛,很多上世纪需要人来做的工作早已经大量被机器和人工智能所取代,但是工人们的工作时间却只升不降,在互某些高新行业,996(每周工作 80 小时)甚至成了常态,离每周 15 个小时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凯恩斯的预言为什么没有实现?一个接受度比较高的答案是: 他轻视了消费主义的猛烈发展,在更少的工作时间和更多地满足物欲之间,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后者。

知乎用户 Spontaneous​ 发表

很简单。

生产力=生产效率 × 劳动时间。

生产效率由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决定。

我们生产力比父辈有巨大的提升。

这其中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很关键的因素,然而劳动时间的延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生产效率提高 A 倍,劳动时间提高 B 倍,总生产力提高 AB 倍,没毛病。

考虑到我们科技水平仍然落后于西方,要赶英超美,延长劳动时间是必然选项。

知乎用户 Terminus​ 发表

如果你在负重前行,必然有人在替你岁月静好

知乎用户 姜小白​​ 发表

消费主义的动力之一就是把人培养成消费者,消费者 identity 优先。生产力提升的同时,工人消费也在成倍翻,工作时间就能维持住,工人依然是生产资料,牛马一般。除非你减少消费,否则就需要更多的钱(消费主义让外部一切环境都在诱惑人消费更多),要想赚更多的钱就必须上更久的班。

父辈两双鞋够换洗就行了,我们要跑步鞋、网球鞋、皮鞋、板鞋、拖鞋、人字拖鞋、高跟鞋等。

父辈三套衣服满足场合更替就行,我们要搭配,要时尚,要配鞋,十件衣裳起步,且每年要更换。

不计其数的消费,都是工作时间来抵消的;如果能克制这部分消费,就能减少工作时间的牺牲,时间跟金钱是一样珍贵的。

工业革命开始后,往昔每天工作十小时才能养活家人,工业革命提升生产力后似乎每天工作三四小时就能实现同样的生活标准。因此要培养工人买两辆车甚至三辆,要培养工人海边度假出国旅游,要培养工人打网球穿网球鞋,下午茶喝进口红茶,要催生工人的消费欲,让人不满足,更卖力的工作,赚更多的钱,实现更丰富的消费。

永不止步。

一旦工人反思 enough,开始认真反思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生活,对赚钱的需求就会缩减,工时就会减少,找相对时间可控的工作,赚相对少的钱,更多时间陪家人,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参与到消费主义循环中去,就能稍微轻松点儿。

本质上是如何分配时间、精力的问题,生产力提升给人更丰富的选择,选择丰富并不直接给人幸福,它也可能盲目而让人更痛苦,因此我们与父辈们的生活都是辛苦而疲惫的。

苏格拉底那个过智识的生活,依然不落伍,值得人深思。

春节,我妈非要去买一个 700 块钱的烟花除夕守岁放,邻居们都买了,她觉得不买一个就丢人了,会在邻居们面前抬不起头来。而且近两年她找了份工作,每个月能赚两千,跟早年只能种地喂猪比,她有消费升级的资格了,她的收入允许她这样铺张浪费一回。

我本身跟她有约在先,互不干涉各自的消费习惯,避免吵架,她看不起我喝咖啡她忍着不 judge,我看不惯她为了省五块钱硬等半小时公交我也不管她,我们各过各的消费观念,互不干涉,少 battle。但 700 块的烟火实在是值得冒死进谏下,我允诺她如果不买烟花,我春节给她发 1400 的红包,如果她买烟花,我就把红包给我奶奶了。700 元并不多,但这笔消费真心不会让她开心,她平常网购都是我替她付费的,衣服不超过一百块的,从她实际的生活体验出发 700 元她买衣服会更开心。

为了红包,我妈止住了买烟花的念头。

过后也没不觉得被邻居们看不起,也没抬不起头的自卑感,就觉得新年开始,能有 700 块钱的额度乱花,想想还挺兴奋的,她说她要买她想了很久的一个鞋架子,才两百块钱,那个是真心让她愉悦的消费。

近几年很流行的 minimalism 就是这样,它并不是死板僵硬的劝人过苦行僧生活,它只是提醒我们反思消费,把钱用到真正能使我们开心的消费上,因为钱是我们时间、精力换回来的。如果我妈沉浸于跟邻居们的消费习惯保持一致,她就需要维持一个并不开心的消费习惯,这会让人痛苦。聪明的消费,就能减少负荷,减少消费负荷就能减轻工作压力,对消费的欲望衰减,就能伴随对金钱的渴望程度,它们都好,但程度要控制。

这是普通人的应对,要把时间精力投入到能产生更多人生体验的事情上去,它们往往不花钱。

知乎用户 chapman zhang 发表

如果你感觉岁月静好,那么必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反过来也是对的: 如果你感觉在负重前行 那么必有人替你岁月静好。

相较父辈,社会生产力提升了是不假,但是整个社会中不劳而获的人的比例提升的更多,这就造成了依赖劳动生存的人的工时提升。

知乎用户 郑庄公​ 发表

这正是私有制市场经济优越性的体现。

私有制市场经济里,资本家 (有人叫企业家) 都是追逐利润的。为了利润,当然要降低成本,而他们又认为工资就是成本之一,所以要尽量降低工资。这就造成生产力提高而工人工作量不减少。

比方说,我有一个工厂,全部是手工操作,有 100 个工人,工作时间 12 个小时。今天我买来一台机器,生产速度快了。这个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裁剪工人,降低工资总量。这台机器能代替 20 个人工作,我就裁掉 20 个工人,省了 20 个人的工资。剩下的工人仍然工作 12 小时。

所以机器增加,裁掉的工人也增加。剩下的工人工作时间仍然能保证 12 小时不变。

但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没有这种优越性。公有制计划经济里没有商品,不要利润,所以不计成本,不需要降低成本,也就不需要裁剪工人。

仍然以上面那个厂为例。这个厂进来一台机器后,能代替 20 个人工作,每天代替的工作量是 20×12=240 工时。因为公有制企业不要利润,不裁剪工人,所以这就要减少工人的工作量,每天总共减少 240 工时,每个工人减少 2.4 工时,工作时间减少为 9.6 小时。

随着机器的增加,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最后可能会降低为 6 小时。机器再增多的情况下,工作时间可以不减了,可以降低工作强度,让工人磨磨蹭蹭,人浮于事。

所以公有制计划经济不好,大锅饭,养懒汉,人浮于事,出工不出力。不如私有制市场经济好,能提高工人积极性,966、007,马不停蹄,放屁的空都没有,给企业创造千亿万亿的利润,让老板们家财万贯,都成致富带头人,上台领奖状,戴大红花。

谁不支持这么优秀的私有制市场经济,谁就没有脑子。

知乎用户 很无名少年​ 发表

如果让我们深挖人类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的话,我们就会发现,除非人类能够彻底摆脱人力,让智能化遍及整个社会。

否则,人类历史的各个社会阶段,最看重的都是对劳动力资源的支配和占有,因为对劳动力的支配和占有,间接决定了一个人可以支配和掌控的社会资源,以及一个人能够掌握的生产力水平。

奴隶社会,拥有奴隶数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也正是得益于拥有大量的奴隶,奴隶主们可以开垦更多的耕地,建设宏大的建筑,拥有远超其他人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于是奴隶主们希望通过战争或者强权,获得更多的奴隶,让奴隶每天做更多的事,来满足奴隶主自己的利益需求。

在封建社会,贵族地主们会采取普遍性的土地兼并行为,借此侵占农民的土地,让越来越多本来自由身的农民,被迫作为佃户给地主干活,因为贵族地主们以土地兼并的方式,逼迫农民们作为他们支配控制的劳动力而存在。

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如此,资本家们希望自己的企业越来越大,拥有越来越多的员工,因为企业的产出和盈利能力,整体上是随着企业的增大而不断加强的,虽然随着企业的不断增大,边际递减效应不断显现,出现大家喜闻乐见的大企业病。

而人类社会的贪婪,则会让支配劳动力的既得利益群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寻求产出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而这意味着劳动力会被剥削压迫到最极端的地步。

在奴隶社会,为了建造宏大的建筑,奴隶可以直接被累死,为了完成古代认为需要的高质量祭祀,或者在奴隶主死后证明奴隶主的身份,奴隶会被要求殉葬。

在封建社会,农民在土地兼并的浪潮中,被迫给地主们没日没夜的干活,地主们却只给这些成为佃户的农民吃糠喝稀。

同样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如果没有多方势力的制衡,资本家只希望自己支配的劳动力,尽可能工作更长的时间,并且给予更少的报酬。

这种做法来自于人性的欲望,不因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提升而改变,除非生产力水平进步到完全不需要人力的地步,让人类社会对劳动力的剥削压迫形式上消失,这是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

而人类现如今的社会发展水平,显然没有到达完全脱离人力的地步。

所以这种对劳动力极端的剥削压迫,只会继续持续下去。

曾经,资本家希望你没日没夜的工作,希望你能给他产出更多的衬衫玩具,他们好卖出去赚钱。

中间,资本家希望你没日没夜的工作,希望你能给他产出更多的汽车家电,他们好卖出去赚非常多的钱。

现在,资本家希望你没日没夜的工作,希望你给他产出更多的芯片锂电池互联网 APP,他们好卖出去赚更多的钱。

看到了吧,对劳动力的剥削压迫,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并没有必然联系,生产力的提升不会影响资本家希望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做法,自然也就不会让资本家主动降低对劳动力的剥削压迫。

劳动者指望靠生产力的提升来让自己缩短工作时长,降低工作强度,这是不可能的,生产力的提升,只会让大家这些劳动者,从 “人口红利” 变成 “工程师红利” 而已。

那么,劳动者的工作时长,或者我们更宽泛的说,普通人的生存境遇,因为什么原因可以得到改善呢???

当然是来自普罗大众的权益诉求。

人类历史的历次社会进步,都是来自于大多数人对权益诉求的争取,最终迫使利益阶层出让利益,实现了社会的进步。

奴隶社会阶段,奴隶们长期饱受剥削压迫的反抗斗争,迫使利益阶层做出让步,奴隶们最终获得了生命的自由,不再可以被随意透支生命和杀戮,允许耕种收获,自给自足,只需要向利益阶层缴纳赋税即可。

伴随这种进步出现的,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而在封建社会阶段,地主贵族阶层对农民们的剥削压迫,使农民拥有的土地日渐丧失,被迫附庸于地主贵族们生存,受到地主贵族的剥削压迫,而随着王朝的逐渐腐朽,赋税的沉重也让农民们不堪重负,并由此引发农民阶层激烈的反抗。

最终在某个时间节点,利益阶层被迫作出再次的让步,给予了广大人民群众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承诺,让普通人的私有财产不再可以像封建社会那样被利益阶层随便剥夺。

伴随这种进步出现的,则是封建社会向资产阶级社会,或者说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而在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长的欧美地区,欧美劳动者现如今受到保障的八小时工作制,来自于欧美劳动者长期对剥削压迫的激烈反抗,以及欧美劳动者在长期资本剥削压迫下低生育率与高损耗导致的劳动力急速锐减,迫使欧美资本家和相关部门作出让步,一方面给予劳动者更好的生活体验来换取劳动者持续性的接受资本家的雇佣,另一方面探索产业升级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路径,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性。

同样的,咱们国内的资本家,对现如今大范围的划水摸鱼也是束手无策,而划水摸鱼应该归类于劳动者对资本家相对消极无声的反抗形式,长此以往下去,一些资本家就会尝试采取降低工作时长换取效率提高的形式,不过这需要人口红利的减退才行,否则资本家会尝试换人或者进一步提高工作时长来换取每天工作量的保证。

从这个角度说,劳动者如果希望工作时长减少,生活幸福感提升,不应该期待生产力水平提高后资本家的施舍,而是应当采取主动争取权益的方式。

否则,你只是从流水线的纺织女工,变成了工位上点鼠标打键盘的流水线白领而已,该 996 还是得 996,甚至资本家贪得无厌,在你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让你变成 007 的工作也是未可知。

知乎用户 董子毓 发表

中国应该要走什么样的路?

近日,很多官媒终于站出来了,批判躺平思潮,但是事与愿违。因为官媒不仅没能理解躺平的真实含义,而且用道德绑架的方式批判年轻人。结果,真的是出力不讨好,引来一大批人的口诛笔伐。新华网、共青团中央微博接连翻车。躺平是年轻在对社会的绝望之后作出的无言的反抗,他们一不偷二不抢三也不是像僵尸一样躺着等死。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生命短暂,认清现实。

01 中国是要坚持法治还是坚持人治

坚持法治,就必须坚持 8 小时工作制。一个国家的法令如果朝令夕改,那么这个国家的威信何存?有着法律不去执行,那么又是谁的错呢?如果不执行,那么司法部门、行政部门是否就先违法了呢?

什么是 8 小时工作制呢?

八小时工作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工作日长度为 8 小时的工作制度。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正常一天工作时间为早上九点至下午五点为 8 小时。

8 小时工作制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资本主义早期,工人阶级为争取 8 小时工作制就开始进行罢工、示威活动。1866 年 9 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工人代表大会上,根据马克思的倡议,首先提出 “8 小时工作制” 的口号。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于 1917 年 11 月 11 日颁布了《关于 8 小时工作制》的法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8 小时工作制被 1919 年 10 月国际劳工会议所承认。以后资本主义各国被迫陆续确认了 8 小时工作制。建国后,我国也实行这一制度。

我们走着马列主义的路线,真是愧对先贤以及经过无数工人阶级的罢工、示威活动换来的 8 小时工作制。

国企坚持执行 8 小时工作制,私企为什么不能坚决地执行呢?私企超过 8 小时工作制已经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为什么司法部门不去按照法律执行呢?这个口子到底是什么时候开的,我们不去追究,但是现在年轻人觉醒了,因为资本家太坏了。宁可把新鲜的牛奶倒掉也不给你喝,宁可把房屋空置也不降价售卖,宁可员工生病累死也不给买五险一金,这是人能做出来的事?

02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面对高彩礼,年轻人放弃;面对高房价,年轻人选择放弃;面对高婚姻成本,年轻人也选择放弃,然后孩子也养不起,那这又有什么奋斗的意义呢?所以我现在都是只敢单身,鬼混一下社交陌陌啊面 团这些找个短期,尤其面 团很多直奔主题,这种生理需要快,那就解决一下就好了,其他也真的无欲无求了。。面对社会主义的伟大蓝图,年轻人只能口里呼唤着马克思却又心不甘情不愿地选择放弃,过资本主义的生活。因为眼前的这座大山,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来的庞大,如果有希望,我想没有人会主动选择放弃。

到底什么样的政府是一个好的政府?一位知乎网友给出了以下几点,且来看看:

1,政府必然需要有效率。就好比航行一样,船员们可以争吵,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条船必须往前走,不然就不可能靠岸。反例就是现在的台湾地区,总是见到一群人在国会打架互殴,自认为是民主的表现,其实是笑话。

2,权力横行造成的损害,受损者有申诉的渠道。人类历史证明,权力的背后必然是野心是阴谋是流血,想让权力不咬人纯属幻想。但一个良性社会,必须建立一个受损者的救济途径。通俗来说,你挨打了,得知道到哪、找谁、怎样评理去。

3,一个良性社会,必然需要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和包容性。有包容性才会有活力,才会有吸引力,有吸引力就能引来更好的外面的人才,有人才的到来就会有交融,有交融就会有促进也会有不和谐,有容错能力就能消化掉这个交融的过程。就好比当年的秦国,其实主导秦国历次强大的,大多不是秦国人,比如商鞅、张仪等。想统一思想非常可怕,思想统一就会僵化,就毫无活力和吸引力。比如朝鲜。你要是觉得朝鲜有吸引力,那铁定是头被门夹过,而且是铁门。

个人以为一个好的政府应该具有这么几个特性:第一、初心不变,始终如一;第二、公权力受制约与监督,由其是受最底层群众的监督;第三、没有人愿意去当官从政,因为那是一件很苦很累的工作;第四、财产公开、透明行政;第五、言论、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五无其一说明已病入膏肓。

03 为国家可以奉献一切甚至生命,但是对资本家要说 “不”

在金钱是衡量一切的尺度面前,资本家躺着赚钱,年轻人就不能躺平生活,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自由。正确认识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温饱问题是生存,为国家贡献是生活。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包括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这种五阶段模式可分为不足需求和增长需求。前四个级别通常称为缺陷需求(D 需求),而最高级别称为增长需求(B 需求)。

科学家一生为国家奉献,值得年轻人尊敬。但是将科学家和年轻人想提并论,就是在偷换概念,根本没有可比性。年经人生活在最低层,还在为吃穿住行拼命,属于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金字塔最低层;科学家则是生活在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金字塔最高层,科学家才是真正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工作。

年轻人只是认清楚了有多大的能力去做多大的事,躺平是最好的选择,否则就是跪着,否则就是唱着《国歌》、《国际歌》站起来!跪着就是做资本的奴隶,跪着就是做资本家的奴隶。

为国家可以奉献一切甚至生命,但是对资本家要说 “不”!是代表资本家还是代表年轻人,是姓社还是姓资,我们拭目以待!

05 中国特色绝不是走资本主义的老路:别忘了改革开放的前提是 “先富带后富”

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中国接受了资本主义的方式,因为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也可以搞,结果我们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是在谈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 “先富带后富”。

实质变成了 “先富贷后富”

可是,如今都已经变质了。年经人觉醒了,什么 996、007 是福报,去他妈的!年经人玩不过你,不和你玩,躺平总可以吧!结果,道德绑架来了,就是不让你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06 正确认识躺平:不褒扬不批评不道德绑架

个人觉得,无论是谁,都没有资格指责年轻人,尤其是官媒,应该持不褒扬不批评不道德绑架的立场。社会出了问题,应该反思,而不是道德绑架。至于像清华大学某教授、南方日报某评论,就不要出来指责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否则,说出来的话只会显示出自己的无知与愚昧!

阶级固化,已经在腐蚀着共产党人,我们需要一场洗礼找回共产党人的初心,而这场洗礼就是躺平思潮!

第一、坚持 8 小时工作制,反对、抵制甚至取缔一切违反法律的 996、007 工作制度;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垄断、反对资本剥削、严打房地产;

第三、抵制娱乐圈、重税娱乐圈、取缔高彩礼,纠正拜金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不良风气;

第四、取消房屋的商品属性,回归住房使用属性;

第五、强制实行工人、农民的五险一金制度,实现大同社会中的美好理想,“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第六、增加社会监督与维权机构,用于监督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赋予的权力应该回到人民手中,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面不是断环。

我热爱生我养我的土地、祖国、国家,胜过任何的阶级、党派,我不想看着它们重蹈历史的覆辙,陷入存亡周期律中去!有一些言论可能不中听,但是我还是要说,因为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知乎用户 流浪的蛤蟆​​ 发表

因为指导思想不是你干多少活,创造多少价值,就是你付出多少劳动时间。

打个比方:生产力低的时候,付出十八小时,生产价值一。

生产力高了,你付出一小时,就能生产价值一。

但指导思想不是你干八个小时,生产原来八倍,就得到夸奖。

而是你必须干十八个小时……

所以生产力提高与否,都必须干十八个小时,没法不累。

简而言之,榨汁的制度下,请永远健康。

知乎用户 流浪的疾风 发表

我以前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也很难理解,为什么生产力提高了,很多人的劳动时间好像更长了。

思考后,我的答案是,高生产力,带来了自上而下的,更高的生产标准和要求。一方面是人的欲望阈值提高了,另一方面就是,维持同样的稀缺度,高层级变难了。

生产力的提高,带来的是越来越高的标准,因为出现在信息时代的,是整个世界的第一。提高了所有人的审美阈值。而之前,涉猎再广的,也只能得到少量的信息。所以,眼界不够开阔的上级,不会对你提出太多超出他眼界的要求和标准,相对没有那么反人性。

举个例子,据说舞蹈功底很好的人,有着能在人手掌上飞舞的能力。但这一般是贵族,高层才能见识到的霓裳舞。一般的土包子,土财主,他们只见过那种平地起舞。所以他们找歌舞伎的时候,最多也只是能在高台上,桌子那么大的地方起舞的歌舞伎。这在他们看来,已经是惊为天人,可观的存在了。只要歌舞伎努力训教,三年就可以。

但这些土包子财主通网了,看到奥运会上那些世界级的表演后,惊为天人的同时,对于自己的歌舞伎越发不满了。觉得她们跳的什么东西。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没有那个身份,金钱,环境去培养这样一个由国家培养出来的精英。他只要提高要求就可以了,招不到,不看就是了。反正阈值被提高后,普通的歌舞伎难以刺激到他的兴奋点了。如果就一个这样,无所谓,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但都这样的话,除了内卷以外,你练三年,我练五年,七年什么的,别无他法。但这个额外成本,是个人承担的,并没有什么额外的收益。学历贬值也可以以此类推。现在不仅仅是学历贬值,能力也贬值了。就像以前的公司,找得到几个一毕业就什么都会的大学生?但现在稍微好一点的公司,随便找。

除此之外,生产力解决的,是量大管饱的问题,不是精雕细琢的问题。换而言之,是初级,中级工业品的问题,不是高级工业产品的问题,加之高级工业产品,标准越来越高,并不固定。

同样举个例子,以前的火柴,就是高级工业产品,打火石是初级产品,后面打火机是高级工业产品,火柴是初级。再后面,能在水里点燃的火柴,打火机,才是高级工业产品,普通的打火机又成了初级工业产品。

你看,随着不断更新换代,生产力是提高了,人人都用得上打火机了。但标准不断变高,能在水里点燃的,能在真空点燃的打火机的…… 才被称为高级产品。但这个难度,不是现阶段的技术能广泛应用的。越往上走,越难,越慢。可以说,高级工业产品,就是不普及的,稀少的产品。物以稀为贵。可以说,如果人人都用上了苹果,华为,那么苹果,华为就是杂牌子。和以前的诺基亚没什么区别。

古代有行百里者半九十的俗语,现代也有,90% 的精度,只需要 10% 的时间的俗语。精度越高,成本越高,但收益却越来越少。就像你在爬山一样,前 3000 米,基本上想爬,都可以。但珠穆朗玛峰等世界名山,最后的 3000 米,很少有人能够攀登。虽然看似都是 3000 米,但这个差距,隔行如隔山的人,很难直观地明白的。除非换成他自己领域内的例子。

这对于普通人而言,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就是,你可以用到更多,二流的工业产品,可以拥有更多更廉价的学习资源和娱乐资源。(以前的游戏,可是要钱的;以前的电脑,是要去网吧用的;以前可是没有免费的学习资源,和免费的短视频,直播的……)

坏事就是,你必须时刻奔跑,才能不至于被快速淘汰。这个过程中,会很难受,即使是那些看起来风轻云淡的人,他的喉咙,心肺,可能也很难受吧。所以,老子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的思想,我算是理解了一点了。小的,信息封闭的地方,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在心理上是更满足的。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

知乎用户 陆仁贾 发表

生产力没出问题,那么就是生产关系出问题了。

二十世纪改变生产方式的的方法是阶级斗争和革命。

现在如果再搞个什么大革命,把资本家关进牛棚,我想还会有一部分人拍手叫好的吧。

这部分人越多,就越容易出事儿。

知乎用户 jason wang​ 发表

大道理很多人讲了,我讲点实际的:

坐标上海,这段时间我和我老婆因为疫情被迫居家办公。

实际上,我们的共同体会都是,居家比在公司上班还累的多!

为啥呢?因为领导最害怕的事情,是下面的人闲着,不能人尽其用。

所以想了很多很多招,来占用大家的时间,尽量能榨干你最后一滴精力。

比如早上一大早就要头像打卡,9 点就要开晨会,并且要求所有人必须开着摄像头。

工作量压下来,比平时在办公室还多的多。尽管很多工作大家都知道,其实都是毫无意义的徒劳。

每天无数的视频、音频会议,会一开就是几个小时,手机只能一直挂着充电器,否则就肯定电不够。

下班还要继续打卡,要写日报,写清楚自己每天干了什么,一层一层逐级上报。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我真的恨不得去办公室上班,工作时间变长不说,生活和工作完全混淆了边界。

所以你说为啥生产效率提高了,还是闲不下来呢?

因为公司上面的人,他觉得他出工资买的,就是你的时间。

所以,他们压根就不打算让你闲着,最好你 24 小时连轴转才能让他们心安。

他为啥要怎么想?以及为啥他可以这么干?那是另外的问题了。

知乎用户 知道君带你玩​ 发表

现在的白领,和当年的纺织女工,本质上没啥区别

知乎用户 天下帝师 发表

核心原因:资本家的出现

以 23-35 岁的年轻人而言,他们的父辈主要集中在 1956-1976 这段期间,当时生产力主要用于两方面,一个是人民的基本生存一个是国家的建设发展,那时候基本没有资本家或者说阶级剥削这个环节。所以虽然生产力非常落后甚至说是农业为主,但是因为没有地主阶级这一传统农业中的最大剥削阶级存在,负担却轻了不少。

但是当今 23-35 岁的年轻人,面对的除了人民的基本生存、国家建设发展之外,多了一个主要职能,就是供养资本家老板,而资本家老板恰恰从你的生产力中收取大多数,你创造的利润价值,资本家收取其中八成九成多,国家通过企业税和个人所得税拿走国家的建设发展所需部分,剩下的才是你的。而资本家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自然是尽可能多的压榨你的劳动力,原本生产力极大的提升同样工作时间内你创造的更多价值,都落入了资本家的钱包里,用来过穷奢极欲的生活、换名车名表,包养众多情人,使得这一阶级拥有了最高的财富集中度。

知乎用户 韭菜后浪 发表

我在基层工作的时候,听我们领导说。我们所在的这个县在两千年左右的时候,送材料还是要领导骑着摩托车,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去跑。全单位当时只有一台电脑和一台打印机。但基本上没有人会用,大家还是用那种老式的打字机,就是一个字一个字敲的那种。

有些年轻的小伙伴可能都不明白我在说什么,就是你们看的民国时期的影视剧作品里边的那种。

当然我当时的领导告诉我这些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说,我们现在有电话,有手机,有邮件,有微信,还有足够你用的电脑,办公条件比以前简直是天壤之别。他说的这些我都承认。

有的时候我也会问他:

领导,你们当时有几个人?他说比现在的人少多了。

我又问,领导,你们以前加班多吗?

不多,偶尔吧。

我说: 你看我们部门的业务内容几乎没有变化,我们的技术手段比以前提高了好多倍,现在的人数也是以前的好几倍,可是为什么感觉现在加班的时间比以前要多很多呢?

他沉默了,想了一会儿,说了一句,

以前事情少。


有一次上级部门让我们下面的各级部门统计,本地区是否存在高中生突击发展入党问题。当时是发了一个群里的,他们只是让摸底统计,其他很多兄弟单位直接回复:

没有,或者不存在这种情况就了结了。

有的部门甚至直接回复了一个字: 无。

我们辖区的高中只有两所,我们也问了一下学校的负责同志,他们说完全不存在这种情况,老师想入党指标还不够呢,更不用说给学生突击入党用了。

于是我跟领导建议,我们也在群里回复,没有或者不存在这种情况就行了。

领导并领导并没有同意我的做法。他说你只是看到了个别的部门这样草率回复了事,这些单位但凡有一个认真回复的,就会让上级部门觉得,其他的部门回复的不认真,或者不重视这件事情。

于是我们是这样处理的,领导让我写了一个我们地区发展党员的一个工作总结,大概包括基本情况,特色做法,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建议等等。

这篇材料大概有六页左右,在第六页的最后部分,领导让我加了一句话,不存在高中生突击入党的情况。

人家本来是一个摸底调查,要的本来就是你最后这句话,一个字就解决的问题,我们却写了一个 6 页的报告。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技术手段提高了,但是工作时长怎么可能下降呢?

知乎用户 BOBO​ 发表

我靠,看前半句以为你想问 “但是工作收入却没有明显改善”

结果你后半句问工作时长,直接给我看不懂了

我的父辈跟我差不多大的时候是 1990 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1.89 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 3609 亿。

现在 2022 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114.37 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 17.77 万亿。

也不细化分析了,就按最简单的数学来算吧,人民币计价的生产总值翻了 60 倍,假使你跟父辈是同样的工作效率和强度。那生产力也得翻 60 倍,才能保证你和父辈的工作时长相等。

但凡生产力没有翻这么多倍,你也得比父辈更加努力才能维持住现有增速

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不靠霸权掠夺,也不靠战争侵略。这从侧面也就证明了中国人民绝对是全世界最勤劳的人,用最拼命的方式让国家的整体生产水平领先于世界

知乎用户 例不虚发探花郎​ 发表

借用隔壁问题里的一个绝赞回答:

把三个人六小时可以做完的事情,交给一个人十八小时做完,给他只发一半的钱,并且告诉他,你不做外面还有两个人等着做。

知乎用户 爱读书的老王​ 发表

因为内卷是刻进人体的基因之中的,你看看我们人体里那条双螺旋的结构就知道了。

知乎用户 我去买几个橘子​ 发表

随着生产力或者说技术的发展,资本对工人的需求不断降低!

用工需求降低,导致工人人口过剩,工人口过剩又导致内卷更加严重!

就这样,还有很多人在喊要鼓励生育!

下面是《资本论》的片段:

由于采用新机器或扩大旧机器,一部分可变资本转化为不变资本,这是 “束缚” 资本并从而 “游离” 工人的活动,而经济学辩护士却相反地把这种活动说成是为工人游离资本。只有到现在我们才能充分地评价辩护士的厚颜无耻。

其实,被游离出来的,不仅有直接被机器排挤的工人,而且还有他们的代替者和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实行一般扩大时通常会吸收的追加人员。过剩的工人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地隶属于资本.

现在他们全被 “游离” 出来,并且每一笔希望执行职能的新资本都能支配他们。不管这种资本吸引的是这些工 人,还是另一些工人,只要这笔资本刚好足以从市场上雇走被机器抛到市场上的那么多工人,那末对劳动的总需求的影 响就等于零。

如果它雇用的人数较少,过剩的人数就会增加;如果它雇用的人数较多,劳动总需求增加的幅度也只不过等于就业的人超过 “被游离的人” 的那个差额。

可见,寻求投资场所的追加资本本来会激起的劳动总需求的增加,在以 上每一种场合都会按照工人被机器抛向街头的程度而受到抵销。因此,这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的机构已安排好, 不让资本的绝对增长伴有劳动总需求的相应增加。而辩护士们就把这叫作对于被排挤的工人在被抛入产业后备军的过渡时期中遭受贫困、痛苦和可能死亡的一种补偿!

其实劳动力过剩跟机器人增加不是一回事,劳动的需求同资本的增长也不是一回事,劳动的供给同工人阶级的增长也不是一回事,所以,这里不是两种彼此独立的力量互相影响。骰子是假造的。

资本在两方面同时起作用。它的积累一 方面扩大对劳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 “游离” 工人来扩大工人的供给,与此同时,失业工人的压力又迫使就业工人 付出更多的劳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的供给不依赖于工人的供给。劳动供求规律在这 个基础上的运动成全了资本的专制。因此,

一旦工人识破秘密,知道了他们为什么劳动越多,为别人生产的财富越多, 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是提高,他们连充当资本增殖手段的职能也就越是没有保障;

一旦工人发现,他们本身之间竞争的 激烈程度完全取决于相对过剩人口的压力;

一旦工人因此试图通过工联等等在就业工人和失业工人之间组织有计划的合作,来消除或削弱资本主义生产的那种自然规律对他们这个阶级所造成的毁灭性的后果,

这时,资本和它的献媚者政治 经济学家就大吵大叫起来,说这是违反了 “永恒的” 和所谓 “神圣的” 供求规律。也就是说,就业工人和失业工人之间 的任何联合都会破坏这个规律的 “纯粹的” 作用。

另一方面,例如在殖民地,只要有不利的情况妨碍建立产业后备军, 从而妨碍工人阶级绝对地隶属于资本家阶级,资本就会同它的庸俗的桑乔. 潘萨一道起来反叛 “神圣的” 供求规律,并 企图用强制手段来阻碍它发挥作用。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庸俗经济学中有种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并且都受到吹捧的原因, 因为它们分别适应资本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需要。这才是现代庸俗经济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根本区别。

另外在工人自己所生产的日益增加的并且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追加资本的 剩余产品中,会有较大的份额以支付手段的形式流回到工人手中,使他们能够扩大自己的享受范围,有较多的衣服、家 具等消费基金,并且积蓄一小笔货币准备金。但是,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买了少量溢价发行 的股票,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 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在关 于这一问题的争论中,大都把主要的东西,即资本主义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忽略了。在这里,购买劳动力,不是为 了用它的服务或它的产品来满足买者的个人需要。买者的目的是增殖他的资本,是生产商品,使其中包含的劳动比他支付了报酬的劳动多,也就是包含一个不花费他什么、但会通过商品的出售得到实现的价值部分。生产剩余价值或赚 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劳动力只有在它会把生产资料当作资本来保存,把自身的价值当作资本再生产出来, 并且以无酬劳动提供追加资本的源泉的情况下,才能够卖出去。

知乎用户 马达熊​ 发表

因为竞争。

当你工作 1 小时生产出 1 件产品的时候,你一天工作 10 小时生产 10 件产品。

10 个工人一天生产 100 件产品,刚好满足市场。

当你工作 1 小时生产 10 件产品,生产力大发展,而市场还是那么大。

你可以 1 天只工作 1 小时吗?

不能。

因为别人也能 1 小时生产 10 件产品。

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去竞争,去打广告,去减少成本,去开拓市场,去研发……

最后,你 1 个人做 10 小时生产 100 件产品,而剩下 9 个人去做其他配套的相关工作。

你们还是 10 个人,100 件产品,利润还是那么多,每个人的收入还是那么多。

但假如只留你 1 个工人,解雇剩下 9 个,这家公司会被市场淘汰。


这种竞争是良性的。

它促进了发展。

最近 200 年,工业时代发展迅猛,工厂生产力大量提高,工厂只需要更少的工人。

但其他人失业了?没有。

更多的岗位被创造出来,媒体,信息,法务,金融……

发达工业国家的第二产业工人并不多,所谓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比高,指的是白领办公室工作,而不是低端服务业。

大批脑力劳动者,创造出更多的竞争力,让更少的工人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来抢占市场。

这和养蛊差不多,某种程度说内卷也没错。

但我看来,这就是良性竞争。

知乎用户 林大路​ 发表

因为以前一个月

一家人能吃上一斤猪肉不错了 -_-||

现在你一个人一个月

可能开销掉一整只猪

如果继续保持全家一个月一斤猪肉

你就躺地铁口就完事了

看你怎么选吧

遗憾的是父辈当初他们连选择都没 (ˊ•̥▵•)੭₎₎

知乎用户 好爸开讲 发表

资本恶催生了不必要的生产和竞争!

行业标准资本定的,竞争看谁垄断谁

资本花一点钱(纸),买来人们的生命(劳动时间)

形成产品,再到市场消费你的生命(业余时间)

他拿走分配流通中的大头,你得到了消费体验(绝大多数是虚假的需求,以及负体验)

你不满足继续深陷此轮回

被吸血~ 直到被榨干

知乎用户 墨子连山​​ 发表

有些话好说不好听,可不管你爱不爱听,现实就摆在那里,就算捂住耳朵也还是得受着。

说实话,8 小时工作制这个说法对于当下大多数的办公室工作适用不适用,我是存疑的。当时制定出来主要是针对工人叔叔,可现在来网上抱怨的有几个工人叔叔呢?大多数都是 “白领” 吧?白领的工作能不能套用 8 小时呢?反正我从来没有一天是像工人师傅那样劳动的。

办公室工作怎么计算工作时长?坐那刷八小时知乎算不算工作八小时?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摸鱼,那么多所里蹲的直接原因吧?因为很多时候没事干,闲的难受嘛。但是有闲的时候,就有忙的时候,闲的闲死,忙的忙死。所以大家一边闲的想方设法去摸鱼,一边痛骂加班。

想一想,“八小时”已经诞生 100 多年了,而说现在的变化日新月异,应该没人反对吧?18 岁的小伙子,还穿 8 岁的鞋,能合脚吗?不光是 “打工人” 难受,老板也难受啊。租那么大办公室,看着一堆人无所事事在那摸鱼是什么心情?反正我是恨不得让大家都回家,该干嘛干嘛,多陪陪老婆孩不比在这耗着强?有活了再来干活不就得了?

想法是不是挺好?可为什么不做呢?

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活啊,等有活了再找人,谁也没有这个组织能力呀。没办法,只能大家在那一起耗着。白天有活还好,白天没活就只能一块摸鱼,等晚上来活再加班。

现状就是这样,你要是硬让老板给加班费,老板就会跟你掰扯 “有效工作时间”,能掰扯清楚吗?鞋有问题,你们偏偏去脚上找毛病?

所以,关键还是得换鞋。

怎么换呢?我也不知道,就算知道说了也不算,瞎举了例子吧。

例如,把办公室集中时间办公改成远程灵活时间办公。设计个 “备叫” 制,还可以做个套餐,8 小时备叫一个价,12 小时备叫另一个价。备叫接通开始计工时,这就是另外一个价。工时算法对了,制度才能指定对。

这种方式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好处,什么好处呢?

那就是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作使人异化的问题。备叫状态时你就该干嘛干嘛,而不用像个僵尸一样坐在办公室里干耗,或者贼眉鼠眼想尽办法的摸鱼。

如此一来,人终于可以变回人,而不再是办公桌前的人形机器了。

干货在这不受待见,我把他们放在公众号 “墨子连山” 了……

知乎用户 恩恩​ 发表

哪个位面的父辈?

中国 1995 年才实行双休日制度,之前都是单休。

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公交路网在 2000 年后才陆续实现全覆盖。之前大部分人至少要步行半个小时以上去公交车站,下车后再步行半个小时以上到达工作地。

甚至还有大量步行 / 骑车 1 到 3 个小时上班的。

单程哦。

即便在下班后和休息日,父辈们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包括但不限于(比现在多出的部分):

生火,拉煤,背米,拣菜,晒粮

缝纫,织毛衣,手工浣洗

木工,房屋维修,家电维修

知乎用户 第七地区 发表

现在手机的处理能力远胜当年非智能机。

但是电池的待机时间非但没有变长,反而短得多了。

你说为啥?

你看看你手机的超大屏幕, 以及里面那堆 app 不就知道了。

非智能机时代哪有这些玩意。

你要超长待机也可以,你换个老人机,不要那堆花里胡哨的 app 就行了。

但你愿意吗?

就算你行,这个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愿意吗?

知乎用户 莽特特特 发表

卷,才是主要原因。

原本你的 PPT,这样就够了↓

这只需要提炼关键字,很快就做好

但有人把 PPT 美化了↓

你需要 1 小时来找模板和设计了

又有人追求 PPT 动画效果

这没几个小时,别想了….

同样是做一份 PPT 汇报

原本 30 分钟,慢慢变成 1 小时,数小时。

随着 Powerpoint 功能越丰富,或许日后越来越卷。

工具很单纯,复杂的是人

知乎用户 风间千月 发表

直白解释: 人太多了,提升的生产力还不足以降低工作时长,以及劳动者们也没办法组织起来谈判。

首先工作时长的数据,远的暂时不提,最近 10 年,统计局是有明确数据可查的。

统计局数据,2021 年,中国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长为 47.8 小时。换算成工作制,基本上就是全员 866。(早上 8 点上班,下午 6 点下班,一周工作 6 天)

当然考虑到社会的复杂性,应该是 955,965,866,996 等多种工作制混合,最后统计学平均上达成 866 工作制。

而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长这个指标。在 2011 到 2021 这 10 年间,基本上在 45 小时到 48 小时徘徊。工作时长没有明显下降,至少在最近 10 年,是既有统计学数据,也符合个人直觉得的。

那么为何呢?2011 年,中国城镇化率 51.27%。2021 年,中国城镇化率 64.72%。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1 年是 1.46 万元。2021 年是 3.51 万元。

也就是说,生产力的提升,对于劳动者而言,主要反映在了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和城市化率提升,进城找工作更容易上。

那么是不是等城市化逐步完成,人们的工作时长就会降低呢?答案是否定的。

举个例子,程序员这行业,生产力足够高了吧?可是他们该 996 还得 996。

在职场博弈中,是存在三方的。分别是企业,劳动者,劳动监察部门。面对企业,个体的劳动者是很难对抗的。就算能对抗,一群一盘散沙的劳动者,有几个刺头,企业主也是不必担心的,大不了赔钱开除就是。

这个时候,要么劳动者们自己组织起来,形成工会,与企业去斗争。要么劳动监察部门足够给力。监察企业,落实劳动法。而以我国劳动法的白纸程度 + 工会的尸位素餐程度。这两个方向都是任重而道远。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因为生产力越是发展,对于人类劳动力工作压榨越多要求越高。甚至就算你说要尊重劳动法到点下班休息,只要消费需求还在,就有资本家等愿意压榨劳动力满足消费需求获利。

在古代农业社会,当时生产力落后,底层农民辛苦劳动朝不保夕。但同时,生产力落后限制了消费,没钱点灯,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睡觉休息。到了节日过年,劳累一年也就回家休息。古代作息时间节奏很慢的,也没啥准时概念,差几个小时时辰都是常态。

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发展,人类消费也有了空前发展。有了电灯泡,晚上也是夜经济不夜城;就算逢年过节,大家还要出来玩来消费下馆子看电影购物;钟表计时越来越精确,时间安排也越来越密集,作息节奏加快。

当社会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就有资本为了盈利来满足消费者需要,就需要加班加点生产。流水线大生产取代手工作坊。原来日落而息生活,被 24 小时机器持续运转工人两三班倒取代。因为只有干的越多,才能满足市场需要获利。

甚至加班累死累活的工人自己,下班后要释放压力,也要消费放松,以至于更多需求出来了,就有更多生产,更多加班。(误)

你说行为了保护劳工利益打击工贼(误),不仅法律规定不许加班,还要把消费需求压抑住。你们少消费少花点节衣缩食,大家都少消费少加班不就好了?

抱歉那不可能。大家少干活可以,少消费那是不可能。禁酒令式禁令最后只会失败。因为大众消费娱乐需求是刚性的,消费是会上瘾的,戒掉那是不可能的。年轻人看电影电视剧看动漫看网文看球赛打游戏听歌,熬夜都是常态。你说都给我八点上床睡觉?谁理你?

只要消费需求在,就有人愿意组织生产,赚钱不赚白不赚,反正干活不是自己(误)。某个国家社会就算法律压抑禁止需求生产,可能转移到黑社会地下灰色地带生产,可能转移到海外生产,最后区别无非是剥削本国工人还是剥削外国工人而已。

而且很多劳工担心的不是加班,是失业没活干。加班血汗钱再少再辛苦也是钱,失业下岗可是啥都没有。要是哪天生产力发展机器人取代工作不用人干活了,工人都失业了,信不信工人把机器人砸了?

剥削压榨确实是罪恶,但问题是怎么解决?市场消费需求不得的满足,劳工赚钱养家糊口需要得不到保障,最后只会屡禁不止,或者产业转移工厂直接没了。

知乎用户 茶哥反鸡娃​ 发表

说的对。

跟猴子野人智人再比一比,有没有区别啊?

题主年龄可能不大,叫你一声小兄弟肯定不是占便宜。你应该不太知道父辈年轻时候小时候的生活是怎么样的,物质需求如何,所以有此一问。

简单从衣食住行玩,老夫说几个片面折射点。

就都说我经历的,八零年早期吧,普通二三线城镇。

衣服基本上要继承,每件衣服是父亲给哥哥然后往下传。那时候衣服起步穿十年,弄个口子肯定一顿打。

吃的基本管饱,但是不是天天有肉有鸡蛋,肉也就是肉沫肉丝,肉块比较少见,有也是让来让去。

住的条件跟现在比不了,平房居多,一家六七口就是不到 15 平米一个房子,没有厕所厨房。后来搬进 “楼房” 大家见了卫生间都新鲜,跟别人说都是“我们家有公共厕所”,嗨……

出门就是自行车 好一点的双职工两个自行车。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有摩托了,但是保有量当然很个别,一条街道一个大院有十部就不错了。

玩啥,玩大自然啊?玩具当然有,那种铁皮玩具多,塑料玩具是后来才慢慢普及的。

注意我说的是八零年,快到九零年衣食住行就丰富很多了,有了一种奢侈现象…… 大多数老百姓敢下馆子了,一言不合出去吃饭,想想都腐败。

当然区域不一样,发展情况差别很大,仅仅一个参考侧面。

就按上面这种生活,需求在哪里?和现在的差距有多少?要填补这些需求差距,背后需要的人工有多少。

现在简简单单网上点餐,你想想从手机制造,运营商,互联网软件平台,餐厅,快递…… 得多少人服务你一个需求呢?没人干这些活,你怎么满足的?

如果你自己买米买面买菜自己做,当然这些人就可以闲着了。n 就不提小时候我们周围就是农村,农村同学家我也经常去,那个 “自给自足”,除了油盐肥皂可能是村头买一点,其他基本上都可以自家想办法绝对不麻烦外人。

就说一个卫生纸,你现在去超市看看,至少三四个档口一面墙都是纸对吧?后面得有多少劳动付出?小时候农村同学?好一点的用报纸,差一点树叶就行了。

真人真事,有一年小学来个转校生,问我手里的卫生纸是个啥,白白的。

我后来偷了一大卷送给她了。

可惜后来她转走了,不然说不定嘿嘿嘿…… 咳咳,正经一点。

总之,生活方式不一样,社会发展就是这样的必然阶段。

扯远一点,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现在是人类的顶峰,后面咋回事可能不太好讲……

知乎用户 海阔天枫 发表

因为我们享受的生活水平要数倍于父辈。

我爸妈结婚的时候,住房房子是 8 平方。我上小时候,觉得吃肉是很奢侈的事情。泡面、淀粉肠都是很好吃的东西。肯德基,那真的是新鲜玩意儿 + 珍馐美味。那个时候,玩的游戏是小霸王学习机上的 fc 游戏,家里的大后背小彩电没有现在的电脑屏幕大。出国旅游?基本不敢想。

我爸是农村出身,小时候还要干农活,割猪草。当时梦想的职业是肉联厂,因为感觉吃肉能有保障。80 年代结婚的三大件,是自行车、手表以及缝纫机

今天呢?

中国不是大号加油站,况且 14 亿人口靠着卖资源肯定是不够的。

勤劳、创新致富。和父辈的工作时间差不多,但却享受到了数倍的物质文化生活。这就是勤劳和创新的力量。


知乎用户 M3 小蘑菇 发表

世界需要养活的人口也极大地增加了

知乎用户 王青阳 发表

因为劳动剩余被剥夺了呗。

1% 的拥有的财富跟剩下 80% 的人一样多。

他们的财富哪里来的?还不是占有的别人劳动剩余。

我们确实生产了很多劳动价值,但是劳动剩余被资本家拿去了。

要不然哪来的红利一说呢?

红利就是你的劳动剩余。

知乎用户 大鱼不吃小鱼 发表

因为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劳动报酬以及劳动强度从来都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没任何关系。

它只与劳动者和雇佣劳动者的雇主之间的博弈能力有关。

所以它从来都只是一个单纯的政治问题,是社会总体分配制度的一个细节,而跟经济发展因素完全无关。

所以如果单从经济学层面找原因,注定是找不到答案的。

如果要从政治角度详细的讲,那就需要长篇大论的展开,但最终的结论是十分明确的。

劳动者的劳动付出和应得的劳动报酬,都只在于劳动者和雇主之间的博弈。

知乎用户 湘西老土匪一名 发表

生产力是提高了,所以你在单位时间内,所创造成的价值也就更高了,但是你享受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而且是提高了很多。这里有几个点,如果是普通工薪族,时长你选择短的话,收入就降低,但就是降低,也生活质量比父辈要高的多。如果你选择投机工作,时长远比父辈上班时短,如能控制好风险,收入对父辈来说是天文数字,在他们那个年代,根本没有这渠道好不。

这次的两会有一个建议不知你注意到没,就是通勤时间。因为大城市中心区房价太高,所以年青人得去边缘区租房或买房,占用了大量有效时间在路上。你看,这就是新的变化,是咱们的拖后腿项。你的父辈的工作,要么在厂里,要么在单位里,要么在老家,离自已工作地,也就是散步十来分钟 - 半小时的事。

另外父辈当年有个特殊性,通信和交通不方便,电话、微信连环追命这种事,下了班,特别紧急的事,你只能跑家里抓人。如果不紧急,只有算了。

但是如果算加班时长,咱们还真干不过他们,我记得我的父母 696 都工作到我上中学,然后国家出台新的作息才有了双休,有了长假。但是加班一直很多,而且多数出于自觉,你没看错,是自觉。因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啊,有高度责任心的。当时没几家私企,多数不是国企就是集体企业。

当然我就不同,我是卡中间的,再往前一个时代就和你们父辈一代人,再退一个时代,就沾 35 这代人了。如果是早我一个时代呢,他们又卡中间了,一半是工作时长不短,工资收入还低,另一半是大量假期增多,收入增加。但那怕是后半块,物质条件也比现在还是差远了。

假如以我老婆的工作时间打比方,她一天时间就有两小时是一为马总工作的,另一小时是为刘总工作的。乱七八遭的瞎在网上买。好多东西只是拆封了,用一两次,都不知扔那去了。动不动要红包,为了给她红包,咱又得在公司多呆会,黄脸婆了,不用小护士雪花膏,想学白素贞,这一个月这上面的开销,能顶得上,上一代人一个月全家的开销了。你不加班,往那跑?

再说了,宁可加班,回去干嘛,当机器人么,就没有能闲着坐下来的时间,大的叫你做这做那,小的又叫。我特么在公司是年青人照顾我好不,说话又好听,人才也多。

知乎用户 阿荣的解忧杂书铺 发表

从小长辈语重心长地说,只要你好好学习,上个好大学,就不用像父辈这样一辈子只能做个工人。

八九十年代盛行工人潮,和西方先进的比起来,多是靠体力,生产力低下。

而且工作的动力不够,打工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一家人有房子住,有衣服穿,有三餐填饱肚子。

你倒好,直接给工人分房子,我们这边房地产正高速发展呢。

好家伙,你生产力低下,却不开发房地产,还给我唱反调,你得改。

——分割线——

现在我长大了,大学毕业了,曾经的工人潮,变成了现在 “996 是福报”。

以前挖煤的工人,好歹也是支援国家建设。

以前织布的工人,至少也有劳动保障,每天八小时工作制,谁也不能搞特殊,工人兄弟人人平等,运气好的还能分到房子。

现在时代变了。

煤炭有机器挖,不是非得一定要工人去探测。

织布更是有智能操控,曾经一个几十上百号的车间,现在一两人就可。

但是,

上班是不是八小时、周末是不是双休,得老板说了算。

不要跟公司谈平等,员工要互相竞争起来,第一名的会所嫩模,最后几名的卷铺盖走人。

也许你刚二十多头,很是不服,

你买房资格有了吗?得连续交社保 5 年才能买阿,你是毕业才两年吧?

你凑够买房子的钱了吗?搞定丈母娘,得有一套房。

——

房子,车子,票子——现在的年轻人要得到这些,除非家里有矿,不然非得拔一层皮才能得到。

牺牲的东西,或是青春、或是梦想,或是健康、或是生命,或是亲情、或是爱情等。

曾经那些我们为之痴迷的理想,末了还是输给了老板的一句话。

老板:小荣阿,办公室清洁阿姨下周开始要回老家带孙子了,新阿姨来之前,辛苦一下你,平时写完稿子就顺便打扫一下。

我:(你)(大)(爷)!

知乎用户 宫乘风​ 发表

因为很简单,在茅草房里,一天两顿,忙时吃干,闲是吃稀。逢年过节才能吃点老腊肉,换件新衣服。然后闲着

和你现在期望的闲着,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不是一个东西,你比啥。

不要以为进步和发展是理所应当,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

你要比闲,不要拿父辈比,你父辈根本不愿意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闲着。

要和美国 1970-2008 的蓝领工人比。高中毕业,工厂朝九晚五双休,住带泳池的大 house,娶个漂亮老婆,生三个孩子,养两条狗,两辆大排量汽车,每年出国度假。然后美国人民,把人类送上月球,赢得冷战,开启了互联网革命。由此可见,高福利不一定没有竞争力。

知乎用户 实话商人​​ 发表

以前孩子的玩具是父母缝制的一个沙包,自己叠的卡片,一个皮筋。

现在孩子的玩具是一堆乐迪,佩奇,挖掘机,遥控车,气球,模仿,小火车等等。

以前狗喂的是剩饭,现在狗吃的是狗粮,以前狗不用穿衣服,现在狗除了不打领带,穿皮鞋,其他一样不少。

以前你老婆可能就两套衣服,一瓶大宝,现在两个橱柜都未必能装下,一个梳妆台未必放得下这些化妆品,一个鞋柜未必放得下那些鞋子。

以前的老大爷一袋烟,蹲在墙角,从早上抽到天黑。

现在大爷大妈拎个几万块的相机,要住酒店,吃特产,拍相片。

生产力的发展也就跟男人没有多少关系。以前是打小霸王,现在是刷抖音,以前一身衣服穿到破,现在两身衣服穿到旧。以前下班喝点酒,现在下班酒都没得喝了。因为喝酒抽烟是恶习。

知乎用户 黄大懒 发表

一,论工作时长,我们远远比不上父辈。

二,论生活质量,我们已远远甩开了父辈。

知乎用户 一梦千年​ 发表

工作时长是可以下降的,你们看看三和大神就知道了。干一天可以玩 两天

知乎用户 老巫婆 发表

亲身体会,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工作时长有了明显缩短。

如果追求与父辈同等生活水平,则更是缩短了不知道多少倍。

老祖母辈,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也许根本不用灯,就着月光纺棉花是当年的常态)。每年的休息日,大年初一到初五而已。男人锄地浇园,女人纺棉花织布洗衣服推碾子做饭… 农忙时节更是一天两三个小时睡眠不一定能保障。

那时候顶多有头牛马或者毛驴,帮着拉犁运输,其他都需要人力。拉的车没有胶皮轱辘,没有钢轴承,都是木头的,运输大队的车,远远就能听到,因为木头磨着木头,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能传老远。干农活用的铁锹,都没有现在这样好的钢,工作效率很低。

父辈有了钢铁,于是拉车省力了,翻地省力了,每年冬天修水利,自带拉车和铁锹,还摆脱不了肩扛手提。

我八十年代初参加工作,按规定是每天 8 小时,每周休息一天,周而复始。但八小时只是理论上的,经常各种需要,加班加点。

后来慢慢有了大小周末,再后来有了双休。

而现在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知道多少,这些都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是生产效率提高带来的。

问题是,我们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所以工作时间还是不能缩短那么多。

知乎用户 Ronnie X​ 发表

我想到两个角度,当然只是扯淡奥,不过似乎很慎重地尝试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讨论这件事情可能并不那么有效,毕竟题目的题设也如题主所说:没有数据支撑只是感觉。

一个角度是相对直观的,就是如你所知,如果你拥有的技能、知识、资产、地位拥有更大的独特性 / 不可替代性 / 领先性,实际上你要获得同样的收入 / 成就,会比较容易。

换句话说,如果你不会独特的本事(比如食物造型师这种职业号称可以日入上万,但资深从业者也就二十来个,知道的人也并无多少),能力在同侪不突出(梅西和你踢同样时间的球收入能一样么),没有承担风险的投资能力(等到你知道 X 特币的时候你至少要有钱买哪怕 1 个),又没个好爹(感觉这点没啥好备注的了),那你想要挣同样的钱,花的时间总归是要比别人多。

另一个角度是相对主观的,就是,实际上很多人之所以会拉大他们的工作时长,是因为他们还有强烈的(不论是积累财富、阶层跃升、权力获取)上升需求。

因为想要搏期权发家致富,所以愿意去那些竞争激烈的互联网企业承受压力;因为想要继续升官,所以要为领导鞍前马后;因为想要自己 / 家庭更上个档次,所以觉得更多的收入和更高的地位是在所不惜。

如果没有那么强的上升欲望,仅仅要追求与当前相近的生活品质,或者差不多收入的话,他们会有更轻松的办法。就如我们知道,很多半夜加班回家坐专车的人,收入可能不如开专车的司机一样:)

所以很多时候,你的工作时长增加,并不是在为了获得当前更高的收入买单,而是为了前途买单。其实你看朋友圈那些岁月静好,未必就比那些加班如狗的收入高嘛。但这两种选择,总归是在未来的成长性和安全感与当前的付出牺牲中进行选择,很多时候只是价值倾向和概率问题,无甚对错。

以及,回到题目。**生产力比父辈有极大提升,导致的是大多数人在基础条件(技能、知识、资产、地位拥有更大的独特性 / 不可替代性 / 领先性)差不多的情况下,付出同样的工作时长,能够获得的生活品质,实际上是远高于父辈的。**这一点其实稍微问问父母,是现在的日子好,还是 30 年前的生活好,很容易对比得知。

而为了积累财富,阶层跃升,获取更大的权力和更高的社会地位而付出更多工作时间和努力,这并不只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他在 30 年前,80 年前,200 年前,甚至 1000 年前,都可能存在。甚至,在人类文明史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社会阶段和制度的原因,大多数普通人,哪怕无限拉长自己的工作时间,可能也没机会提升自己的阶层,积累足够的财富,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当然仅和我们的父辈相比,可能因为他们有机会经历更激烈的社会变革,所以似乎存在更多的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可能更好的能力、技术、资产、眼光以及地位),迅速改变自己阶层和地位的案例。(同样也只是感觉,没有数据支撑:P)

但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运气和胆量,虽然付出很多,也不一定能真正提升些什么。毕竟上升通道似乎相当有限,且看起来都非常卷。

但至少起平线高了许多嘛。

只是不知道说,这是这个时代的美好,还是成长和工作在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普通人的不幸。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知乎用户 allen xun​ 发表

你爷爷吃窝头,你爹吃白面,你吃自助餐都觉得恶心。你觉得你孙子会不会由于尝尽天下美味而对 产生浓厚的兴趣?


十三岁那年,我对着电视上性感的模特走秀就能喷薄而出。

十六岁那年,我抱着同班还未发育的小姐姐就已经兴奋不已。

十八岁那年,我把一起毕业的女生领回家在床上搞到爬不起来,被我爹打个半死。

二十岁那年,我在学校旁边的宾馆感觉到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二十五岁那年,我看着床边的女友,我觉得男女之间可能不仅仅是性。

今年三十二了。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妹子的数量和质量越来越高,我再也难以找回那个时候的巅峰感觉。

我觉得你不给我介绍一下精灵女王我是不会有什么追求的冲动的。


生产力提高有屁用,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无限的啊!

知乎用户 恶少恶言 发表

废话,因为你还要发展呀。

就算按最简单的数学逻辑看。你的生产力发展了,你的工作时间就缩短,那么你的总量就不变或者缓慢发展,对吗?只有保持原工作时长,但你的生产力发展了,你才能事实上发展,对吗?

你低头看看你吃的穿的用的,比父母那时候进步了多少?如果你不发展,维持的还是那时候的水平,那你说的对,你的确可以在现有生产力下少工作。

第二,你和你父母做的根本不是一样的工作。比如在你父母年轻的时候,打字员司机这些都是专职工作,今天你还见过很多专职的打字员吗?

关换句话说,如果你做的还是那个时候的那些类型的工作的话,用现在的生产力技术你的确可以少工作,可你不是啊。

知乎用户 上山郡 发表

虽然你需要天天加班了,但是他们的狗吃上战斧牛排了呀

知乎用户 此木不言 发表

因为随着时代进步,并不只有生产力在提升,人们对物质水平的要求也提高了,现在的人们不会满足于过他们父辈时的生活,因此社会的需求也大大提高了。所以需要在同样的时间内产出更多数量和更高品质的资源和产品供消耗。

并且工作时长与生产力水平没有硬关联,与工作时长硬关联的是人的欲望,竞争压力和布置的工作量。

我在知乎的某个类似问题下看过这样一个答案:比如一个普通人平均一天可以抗 20 袋大米,现在仓库有 3000 袋大米需要抗。总共有男女老少共 20 个人可以听从你的聘请。

如果是社会主义,会聘请 20 个人,给每个人一天 200 的工资,让 20 个人搬 8 天,甚至还有的偷懒休闲一下,搬完共花费 3 万 2。

如果是市场经济,会从 20 个人里挑个 12 年轻力壮的,要求他们每天抗 25 袋,每个人一天 230 的工资。总共需要 10 天搬完,但这 12 个人需要天天加班满负荷工作,没有任何偷懒摸鱼的机会。搬完总共花费 27600。

此时花费的钱更少,时间虽然也稍微长了一点点,但并不是不可以接受。甚至老板还可以骂员工怎么工作效率这么低,把责任推给员工。

200 工资对应的就是社会上 6000 月薪到 8000 月薪的普通打工人。230 对应的就是接近过万月薪或者刚刚过万月薪的内卷种子选手。

市场经济只看效率和金钱,它不会管是不是有 8 个人失业在家,劳动力被白白浪费。它不会管着 12 个被金钱驱动的人是否活的如同牲口,因为它觉得是他们自己做的选择。

因此就算全部的人都被市场经济雇佣,依旧会有人继续内卷。有能力的年轻不服气,凭什么我产出效率更高却拿一样的薪水?凭什么我能力更强却要和同届的菜鸟一个薪水?

正因为人和资本的贪欲是无限的,所以内卷不可能消失,人的欲望和竞争驱动着加班内卷的情况越发严重。

同理,过于富裕剩余的劳动人口也会增加内卷和工作时长。假设 2022 年社会上有 20 万个成熟的就业岗位可供选择,但当年有 22 万的毕业应届生待就业,或者有 24 万的应届生待就业。

人人都怕失业,人人都怕找不到工作。那么多出来的应届生越多,内卷就越发严重,加班也就越狠。

毕竟自主创业九死一生,并不是谁都有能力催生一个新的成熟的就业岗位出来的。

并且生产力提高,并不是随随便便提高的,它需要年轻人投入更多学习的时间学习技能,需要科技更加发达。任何可以促成生产力进步的工具都需要学习成本。而当这些年轻人一旦失业,或者行业动荡选择转行,至前所有投入的时间成本都会付之一炬。

生产力越高,同样的工作量需要的人手就越少,那么富余的劳动力就越多。同时上手掌握该能力的人也会越少,依旧会有大量的人因为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被迫淘汰。

市场竞争真的很残酷,比如我现在的公司,在做一个软件,如果成功研发完成投入市场,会有相当大一批低端设计师被电脑取代。等于说是我们公司所创造提高的生产力,侵占了原本他们可以拥有的工作岗位。我同学所在的智能驾驶行业,也是如此。

并不是说我们公司不做这个软件就相安无事了,我们公司不做,别的公司也会做。或者说我们的竞对公司肯定会做,只是早晚的问题。那时候不仅他们要下岗,可能我也要下岗了。

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现在大家早就用的很习惯的网购软件和外卖软件。它们在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创造高薪的就业岗位的同时,是踩在无数你看不见的被影响的小商铺的尸体上的。

再比如前两年很火的社区团购,近些年又有卷土重来的感觉。

没有谁真的心善到做一件事会考虑所有人,大家能够顾好自己和自己的朋友及家庭就已经精疲力竭。再者,仁慈的资本家在冷血的资本家之中竞争是活不下去的。

知乎用户 森美​ 发表

同样的,我们享受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可比父辈有了极大的提升。

知乎用户 ducling 发表

众所周知,德意志第二帝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源地之一。

但从威廉二世决定和英国表亲在海上一争高下开始,德国工人的生活水平就没有增长了。

更悲催的是,这些工人和工人子弟最终还被征召进陆军,去体验东西两线血肉磨坊了。

知乎用户 zhiser​ 发表

2000 年以前,中国城市化率只有 3 成,有 7 成是泥腿子。

我父母就是泥腿子,如果在老家种地,一家四口六亩地,一年只有两三千元的毛收入,利润也就千把块。只能勉强吃饭。

如果遇到灾年,吃饭都成问题,只能到处打零工赚买菜钱。

一般农户家庭会喂一头猪,孩子放学就去打猪草,顺便放牛。到了过年,猪杀了,肉卖掉,当孩子学费,再找村里的裁缝给一家人每人做一身衣服。下水、肥肉榨油,用坛子装起来,可以当几个月的炒菜。

家家户户还会种几分油菜,用来榨油,作为一年的食用油。

所以,以前的农民,一年的收入勉强维持温饱,吃肉是不可能的,旅游是不可能的,上高中大学是付不起的。

我是 80 年后,据我所知,我那一届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同年人没有上完初中。我记得我读初一时有三个班,每个班 70 人。到初三只有两个班,每个班只有 30 人了。而能上高中或中专的,又至少去掉三分之二。

结婚都是找亲戚东拼西借,然后花好多年偿还。

如果家里有人得大病,基本都是没钱治,找不知道哪里的 “中医” 抓药,然后听天由命。

这就是那个年代农民家庭的日常生活。

我 2000 年去广东打工,第一个月就有 500 块,还是包吃包住,10*28 天制,一个电子厂做 QC。一年净收入是在老家种地的三倍多,关键还是包吃包住。

然后呢,我用一个月的工资当学费,去培训班学了三个月的 CAD 绘图,加上厂里学会看图纸,搞懂 ISO,学会了各种精密测量仪器,半年后就去人才市场找了一份 2000 元月薪 5 天 8 小时的 QE 工程师工作,不过工资已经是全场陆干前 10 名了。

这个厂是组装厂,港资,以出口欧美为主,有 800 多人,老板是香港人。

2000 年左右,沿海工厂一线工人,每月加班加点都只有四五百块(包吃包住),而且是 6 天 10 小时制。

即使如此,当时找一个正规的电子厂上班,还得花钱找中介才能进。

然后到 2006 年开始,全国开始出现大面积的民工荒,工厂开始出介绍费让员工回家拉人去上班,但是总是招不满。

与此同时,各地不断提升最低工资,一直到中美贸易战爆发,很多工厂开始出现经营困难,不得不放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现在呢,随便去个厂子做普工,加加班,一个月三四千块还是有保障的。如果没有花钱的恶习,没有家养,一个月可以存三千,一年能从 3 万。

如果一家有两三口人上班,一个月存一万,一年存 10 万,去中西部小县城首付买房,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在 2000 年以前,去县城买房,是巨大多数泥腿子想都不敢想的。

我就是因为打工,只用了 7 年,就完成在省会城市买房结婚落户的,同时也在这里就业和创业。

对于我来讲,从一个看天吃饭、一个月不见荤腥的泥腿子,短短几年就买房落户到省城,这本来就得益于改革开放赋予给我的机会。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现在搞不好还在小镇上当老师,一个月拿两三千块(以前几百块)了然此生,万万不可能落户到省城,也不可能让我的孩子在省会的名初和名高上学。

再看我的亲戚们,大多数家庭都在下面的县市买房买车,孩子都在下面的县市上学。而我们县城,马路特别宽,还没几辆车,几乎没有堵车的,开车特别爽。

而我们小时候,几乎都是踩着泥巴路去上小学初中的,不管下雪下雨大太阳,都是如此。

所以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于本来就一无所有的农民,是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的。

有人说九九六,实话说,2000 年前,对于广大农民来讲,你就是想 996 也没机会。

2000-2005 年,没技术和学历的人,找份普工都不容易。

2005 年以后,由于中国代工业的发达,工作多了,导致大面积的民工荒,农民工的地位才好了起来。比如去广东可以不查暂住证了,工厂加班按法定倍数补加班费,有工伤保险了,最低工资不断提升,企业不敢拖欠员工工资了… 等等。

出现民工荒,也就意味着劳动力市场出现 “供需反转”,企业缺人,导致企业也开始看员工的脸色了。

很多民工去了服务业,比如外卖、快递、开店等,愿意进厂打工的年轻人越来做少了。

知乎用户 唐果​​ 发表

中学老师给学生们放了一段视频,视频里面播放着学生们父亲在外打拼生活片段,其中一位在工地打散工的父亲端着五块钱盒饭,他说这是自己今天全部饭菜,因为受疫情影响导致工地停工影响到他的收入。

这位父亲显然不会有失业保险和政府救济补贴,他只是靠着挣钱养家的坚强意志在支撑着工作和生活,在这个城市里流浪漂泊,只为过年回家可以满足妻子老人及孩子们全部期待。

这让我想起了小学教科书上的一篇课文《咱家还缺啥》,那篇文章里的父亲每年都要梳理家庭成员们的愿望,妻子想要一个电冰箱,老人们想要一个好一点收音机,孩子们则期待一个彩色电视机。

农村的父亲和城里的父亲都背着期待在路上,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经化作内心的坚定。

孩子们读书上了大学,毕业后落户城市开始买房娶妻生子,这就需要父母们拿出大部分积蓄来满足大宝贝们的期待了。大孩子们可怜的薪水容不得半点闪失,他们遇到三年疫情,他们最爱的互联网大厂开始裁员了,为了保住饭碗而不得不将自己打扮成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

一代又是一代的在努力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是还是远远跟不上资本制造的一个又一个债务陷阱。

用时间拼出来的希望是非常脆弱的,这促使我们开始深刻反思中国在国际分工的角色定位,我们不可能永远做国际分工中低端廉价劳动力,西方国家不能总是攫取暴利。

父辈们为了中国工业化和原始资本积累付出了青春,我们在父辈们努力基础上要将中国工业化进行信息化和高科技创新化改造,我们要把父辈们积累社会财富进行科学规划创造更高价值且风险可控的投资,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不过,国家不鼓励我们昏天黑地的盲目努力和加班,中国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国家财富,对于国家财富的态度,中国是要人尽其才的,这是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我们的生产力得到更高的提升相比父辈而言,但是对于美欧国家来说,中国生产力发展是不充分不均衡的且核心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创新。

我们是后浪推前浪,我们还需要蓄积更大的能量来为下一代后浪的超越推波助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知乎用户 生非异 发表

因为需求增加了,消费增加了,浪费也增加了。

“完善” 这个词代表的不一定是真正的完善,也可能是更繁琐了。

举两个例子,80 年代刚温饱的时候,家庭饭桌上就是粗茶淡饭,炒盘菜蒸几个馒头,砌壶热茶,搭几个下饭小咸菜,一顿饭就解决完了;现在呢?人对吃的要求可太多了,点外卖吃都嫌吃得俗了,家庭吃饭,往往至少也三菜一汤起步了。你看,需求和消费是不是增加了?过去做完饭能有些菜叶菜渣而已,现在,塑料袋、包装纸得一大堆,这些物品,每个都需要劳动力的付出,但又其实不直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严格说就是浪费了。再一个例子就是办公,现在,办公要求的档案量是空前的。很多人吐槽各种证明要的无理又繁复,其实,在职场中工作的人,面对的文件量、为了保证安全和质量走过的套路程序,远远比一般群众办事儿时遇到的那些多得多。就拿我们建筑施工行业来说,过去怎么盖房子?设计出图纸,施工按图施工,建设单位找个监理单位派俩人盯一盯,完事儿验收,主要的建材和工序有证明材质和质量的资料,找质监站过来监督验收,竣工移交就算完了,再有两年维保,使用者在这个期间将各种问题反馈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大家就都舒舒服服痛痛快快的了。现在呢?大概的流程还是这么个流程,可是,设计院又要出图又要出量比价,一大堆文件;施工单位也是又要做图纸深化又要出量比价,又是一大堆文件,现在,因为安全管理要求,总包管理单位还得按规定设置各种 “专员”,而这些专员,基本都与具体的建造无直接关系,基本都是后勤性质的,就是走保证安全质量经济等的程序用的,从施工是满足建设单位建造房子的供需关系来说,就是纯消耗。建设单位也不轻松,大抵还得搞出设计管理、资金管理和现场管理等部门,反复去核查设计单位工作是否到位,施工单位干活是否到位,监理单位是否工作到位…… 监理单位也不轻松,什么都得监督,一个监理员,简直堪比施工单位质量、安全、材料、测量、消防等等一串的员!类似下面这样的围观干活图,想必网友们也不陌生吧。

但是实际上,哪个行业不如此呢?当代社会,打着 “完善” 的幌子,拼命复杂化的情况在哪里都泛滥了。一个企业,搞不好实际业务员只有三人,而职能部门可能多达八九个,领导十几个都不止,这样,干活儿的人生产力是提高了,可被不干活的人一平均,加班也不够用啊!很多工作,是真的比脱了裤子放屁还要多此一举,搞得人身心俱疲。

除此以外,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公司会拿现有员工可劲儿压榨,也不招聘更多的新人。所以,现状是有班上的忙死,人永远不够用,而社会上失业者、灵活就业者同步上升,都两个多亿了,比有固定工作的城镇职工还多了。

希望人们能够反省,尽快寻得解决以上困局的方法吧。

知乎用户 千寻百度​ 发表

房价涨多少倍了?降低工作时长能维持房贷吗?

中国的财富集中在地产上,美国的财富集中在股市里,你看看美国的股市这么多年涨了多少倍了?然而美国的中产在萎缩,绝大多数的美国人生活质量是下降了的。那么产出的财富去哪儿了呢?你再去搜搜占人口 2% 的美国富豪占社会总财富增长了多少倍吧。美国如此,其他国家也都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个分配比例的问题罢了。

中国已经算好的了,国民整体生活水平是提高的,至少你现在食物质量比你父辈要高得多吧?你看看中国人平均身高都长了。

然而这个世界国家经济稳步增长的在这个世界上是少数的,很多国家基本没增长,还有不少下滑的。

现代化本质上就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然而这两个都需要高效率的劳动维持,工作时长减少牵扯到城市和工业体系的运转效率,目前能实现低工作时长却拥有高生活质量的国家,只有那些拥有高附加值工业体系和高级服务业(比如金融、医疗等)的国家。

很遗憾,中国的工业体系还处于中游中,挣的就是个辛苦钱,就这诸多第三世界国家还在抢呢。

知乎用户 房住不炒科技兴国 发表

2011-2022 年我国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及累计结余,新增参保人数如何反应我国就业趋势?

中国 - 财政 - 就业 - 社保

从就业结构看买房人群,非私营单位 19 个行业工资水平、就业人口分布,投机客总量到底是多少?

从社保基金来看,社保的包含范围较大,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只要中国人口和货币是增加的,这个总体的盘子就是不断扩张的。

2018 年是我国失业保险累计结余最高的年份,失业保险累计结余 = 期初余额 + 失业保险收入 - 失业保险支出。

严格意义上,缴纳失业保险的人多余领取的人,那么累计结余就是增加的,而从 2019 年开始,失业保险的累计余额就开始降低,说明什么?

说明我国失业人群在进一步地扩大,且没有任何好转,没有再就业的迹象,35 岁失业已经成为了规律。

-–

从 2019-2021 年,这三年中,失业金参保人数是增加的,按照我国失业金领取规定,大部分人的领取时间在 6-18 个月,即 6-18 个月后没有继续就业的话,基本上就退出了失业保险的缴纳序列。

2019-2021 年失业参保人数在上升,但是失业金累计余额是降低的,说明什么?

说明参保人数 = 领取失业金人数 + 实际在职参保人数,而随着领取失业金时间结束,如果无法再就业,那么参保人数将是降低的。2022 年 1-2 月份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我国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 2.2855 亿,低于 2021 年年末 2.2958 亿的数据,充分反映了我国就业市场的困境。-—

失业保险累计结余 = 期初余额 + 失业保险收入 - 失业保险支出参保人数 = 领取失业金人数 + 实际在职参保人数累计结余在降低,参保人数也在降低,两个数据结合以后,说明了我国就业率正在持续恶化的现实。

就业形势恶化,失业率暴增,**全国经济已经进入第五个阶段,居民失业率增加,收入降低,最终导致消费降低,开始负循环,而疫情加速了这个周期的发展。**进入第五阶段以后,基本接近了庞氏骗局的最后阶段,借新还旧、以债养债,当新增借款无法覆盖旧的债务时,庞氏骗局就会终结。

这也是我们提出《货币政策 - 1:2022 年 4 月和 7 月,将迎来降准降息,小规模减税政策也会出台》的主要理由。

要想续命维持经济发展,降准速度一次要比一次快,力度要一次比一次大,好比病入膏肓的病人一样,起初吃一颗去痛片就可止痛,生命的末期药量会持续加大。

在过去的十年间,新增参保人数 = 期末参保人数 - 期初参保人数 = 就业人数 - 退出领取失业金的人数,以 2021 年为例,平均每个月的新增参保人数为 100w,而从 2022 年 1-2 月开始,实际参保人数负增长,**参保人数负增长佐证了 2020 年失业人群无法再就业的事实。**此外我国就业市场存在季节性的波动,例如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年末裁员人数较多,年初招聘人数大于裁员人数,因此单月的数据不足以说明一种趋势。

以半年为一个周期,更加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一季度互联网大厂纷纷裁员,京东也进行了大规模的优化,京东优化结束以后,其创始人刘强东也宣布出局,不禁令人唏嘘。

2021 年全年失业基金支出 1508.9 亿,当年亏损 68 亿。

以上海为例:缴费年限满 1 年不满 2 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 2 个月,以后缴费年限每增加 1 年,期限增加 2 个月,以此类推,但一次核定领取的期限最长不超过 24 个月。如果员工从 2010 年开始缴纳,那么 2021 年失业,合计可以领取 22 个月的失业金,但是大部分的打工人都是 30 岁以下的年轻人,就业时间在 1-5 年不等,实际可领取时间不超过 12 个月

[1]

即 2021 年失业金的亏空不是因为 2020 年疫情失业导致的,而是 2021 年当年失业导致 2021 年当年失业金收入低于当年失业金支出的。2022 年肉眼可见的裁员潮出现,3 月份疫情导致濒临破产的企业加速破产,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参考

  1. ^2011-2022 年我国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及累计结余,新增参保人数如何反应我国就业趋势?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jE5MDAzNw==&mid=2247487758&idx=1&sn=db14c3a86c0351a1bc62f726207550d9&chksm=fb84b834ccf33122f143967c549bcccf907b2fc45a4e88dd6bd5b04a57238e96d2bec2ec143e&token=2051934191&lang=zh_CN#rd

知乎用户 MAINtain 红闪电 发表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原本应该社会化的生产力转变为资本增值的助力,社会化的生产力变成了资本的生产力。这时,生产力的发展几乎无法推动社会进步。

现在的生产力发展,就好比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精耕细作。

知乎用户 忘川​ 发表

二八定律,百分之八十的人在当拉磨的驴,还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在边上用鞭子抽赶你。

知乎用户 ChinaTerran​ 发表

因为题主设想的模型是,有一个假想的总工作量,在总工作量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力越高用时越短。但实际情况是,没有所谓的总工作量,现实中只是生产力在不断的生产,得到的是一个累计的产能。

这就是为什么题主会有这种直觉和现实想冲突的感觉。设想的模型和现实模型不一致。

很简单对吧。

现实的世界是,人类的产能早就可以富富有余的养活起当今的所有人口,可偏偏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来造成分配不均,而分配不均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贫富差距,在一部分人眼里简称:致富。

很讽刺对吧。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r9KxZq 发表

以前厂里请假,跟班长打个招呼,写个条就完事了。现在不行了,得提前请假条写好,班长签字,组长签字,人事考评部门签字,甚至还得值班领导签字。

以前产品出问题了,厂里最先跑来看的一定是厂长,现在不一样了,技术员先上,技术员和品管撕逼撕完了,然后大家开会,会上接着撕,最后厂长拿着报告直接一个章,扣工资完事。

至于产品质量没保障怎么办,那是你技术部门的问题,解决不了就卷铺盖走人。

以前开会,厂长讲一讲大家记一记笔记万事了。现在先看 PPT,看完 PPT 大家回去准备 PPT,回头每个人 PPT 都讲一句,然后评比一下。然后总结一下。然后该忘就忘了。

知乎用户 梁川水​ 发表

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的催生新的事物,新的事物会带来新的需求,新的需求会增加新的产品,新的产品会带来更多的工作时常,当生产力提升的速度赶不上新生事物的产生速度,我们的工作时常相应的就会增加。

二、社会的进步在不断的催生人们的欲望,新的欲望会带来新的消费需求,资本家会将一个个新的消费需求变成超前消费陷阱,降低满足欲望的门槛,在催生更多更大的欲望。而更多的欲望又会带来更多的产品需求,制造更多的工时。同时,在超前消费面前,人们都是以未来个人的工时作为交换去满足欲望,所以我们工作的时常相应的就增加了。

三、社会的进步在不断的催生新的领域的内卷,在资本家创造的一个个标签、一个个焦虑面前,原本简单的快乐变得更难获得,原本的起跑线被挪动了很远,因为内卷的加剧,同样的产出下,工时就会相应的增加。

知乎用户 杜腐​​ 发表

以前是想吃饭,现在是想吃肉。

知乎用户 ttss 发表

因为人类所有的发明,全部都要靠人力维护。

而发明的增加,使的维护的成本也跟着上升。

所谓的自动化,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因为就算是自动化了,机器也总需要能源吧,没有所谓的永动机吧?

最早烧煤炭,然后烧石油,然后是核能

除了核能,其他能源都是要人类自己去挖。当车子越多的时候,人对油的需求就越大,导致挖石油的人就越多,运输的人也越多。

而就算是核能,维护成本,风险成本,管理成本,都是成本,你不可能摆在那里就不管了吧。

电动车只是改变了能源的结构,没有改变能源的需求。还是要烧电,电从哪里来,大头还不是火电。

所以可控核聚变,是人类文明突破能源限制的唯一天花板。

然而,可控核聚变它就像是一场梦。

不要以为什么 5g,电动车,ai,就是神一样的东西,背后还不是能源。

5g 是发射塔,电动车是烧电,ai 是芯片制程。

在能源没有突破的情况下,人类还不是只能往不需要太大能源需求的芯片制程上走。

这也是芯片战争的根本。

但是芯片制程有个问题,纳米的制程总是有尽头的,现在挤牙膏已经挤了很多年了,当挤到没法挤的时候,人类又要开始为能源需求爆发冲突了。

说白了,现在的人类文明不过是烧开水的进化版。

除了核能都是二战那些东西,登月已经是 1969 年的事情了。

现在人类跟登月那时候比到底有什么进步呢?

所谓的信息化,元宇宙,本质上就是跟美国的印钞机一样,无限印钞,画大饼而已。

知乎用户 卡拉迦迪斯 发表

因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巨大的 “幻象”,
并且,这个 “幻象” 还将继续巨大下去。

知乎用户 洪权​ 发表

好问题。这就是资本经济的核心问题。

虽然科技发展,机械减少人工时间,但是,不会让人从生产中解脱出来。

原因就是,资本控制每一个人。是不允许脱离这个流动体系的。

就是说,货币自从商业化以来,就是自由市场模式普及以来,把每一个人拉入交易中。

杜绝个人拥有土地,让大部分人只能进入交易的流水线中。失去独立生存能力。只能依赖货币交易,把自己的一切时间卖出去,换取生活成本。

只有这个模式,才能保证物资流通,供需关系长久持续。

所以,货币增值交易的本质,就是必须让九层人维持生计,不能富裕,由此带来无穷无尽的劳动力与购买市场的流通。

只有流通,才会有利润。才能维持资本聚集与资本的权利控制。

那么,无论科技再进步到多么高,人工智能全面接替一线工人,也不会让人减少工作。

只能说,从 12 小时,减少到八小时。

因为,这是整个货币增值交易带动的整体规则。不允许破坏。

知乎用户 张婷​ 发表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这首田汉作词的国歌最初就是东北抗联的军歌,从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的抗联队伍里唱响。

作为中国人,咱们必须记住,咱们没有资格羡慕丹麦人法国人,甚至没有资格羡慕美国人。因为在敌人眼里,我们是劣等的,是 “马路大”,是万人坑瓤子,我们是没资格投降的。不要觉得生活或者生存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在敌人眼里,我们是没有人籍的,我们是不配生存在这个星球上的。近现代史屈辱的顶峰,就是 918 事变,由此,14 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史拉开了序幕。

之前的列强勾结军阀和买办,好歹你当奴隶,做牛做马还有机会。但是,日本人膨胀了,日本人觉得,中国人是劣等民族,不配存在于华夏这片土地。他们打算干嘛呢,杀光中国人,移民日本人,彻底把中原日化。

当然了,4 万万同胞不答应,5000 年文明也不答应。直到和美国打了朝鲜战争,我们在蓝星上的人籍,才获得了重新确立。

老一辈无产阶级,1840 年以来牺牲的各路英豪,在为钱卖命吗?今天的人世界观已经小到出不了财富和金钱这个紧箍咒了。

今天的人不能理解,我如果是先烈,为什么那时那刻要去肉身挡子弹,托举炸碉堡。

赚钱当然是当今社会生存的必须,但是,也许人生有远比财富更恢宏和有趣的追求。

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

祖国若有缺点,我们一起修正,而不是一昧的谩骂,抱怨,逃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公司和企业的本质,是有组织地抢夺社会生存资源并合理坐地分赃。虽然抢夺资源过于直白和激励,但却能精准地还原现象本质。

首先,回归最原始的状态,人存在的所有意义都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上,生存的过程本身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就是资源分配权轮替的过程。

其次,生存解决了,那么生活的质量这个引申概念就出现了。质量又好坏高下之分,即大家常说的贫困、温饱、小康……。既然存在高低,由于人性使然,大家必然会希望生活得更好,那就需要更多的物质资源来作为保障。

企业也是一样,内部创造出价值才能和社会交换与互动。获得社会资源才能生存,生存下来才能发展,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经常有企业或者人事吐槽招人难,是招人难的问题吗?是你的公司不赚钱啊,花着白菜价操着白粉心,鬼才跟着你干!

你要出 3000 一个月,你只能招聘到快退休的老大爷当保安,你要出 6000 一个月,你可以招个帅气小伙当保安,你要出 10 万一个月,你能配得起私人保镖。你要出 100 万一个月,你能组一个保卫组,搞不好还有人愿意给你挡子弹。

本质上就是公司 low 还舍不得钱啊,对吧。那公司为什么不赚钱呢?或者说,别的公司为什么赚钱?因为别人心齐,劲往一处使。因为别人有核心技术,市场上只能找他合作。因为别人内耗小,没有那么频繁的人员流动。因为别人有强力的核心团队,每个分支都有合适的人处理合适的事儿。

反观不赚钱的企业,多少都有欠缺的方面。要么是什么钱都想赚。狮子捕猎如果这个换换那个试试,早饿死了。聚焦主营,做到细分领域的第一,你的公司才值钱才有价值。那没有第一呢?创造第一,比如海底捞起来了,火锅是不是死绝了?没有,后面又出来个巴奴,主打毛肚,后来又出来个陈娟,主打辣,后来又出来个烧鸡公,主打鸡。也就是你的东西得让人记住。

全世界知道珠穆朗玛峰的多,知道乔戈里峰的少,后者就差 200 米。品牌和名气就是刺刀,出则必见红!你名气大了,混出了名堂来,社会资源自然会来找你。

警世通言》里说:“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气球太大会爆,杯子太满会溢,做人太狂会倒,不加控制的人生终究是场灾难。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不是放纵,而是学会控制。人生真正的醒悟,从收敛自己开始。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脾气并不好,经常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跟人对骂。因为这臭脾气,人缘不好,人家都躲着他。

官场失利后,被解除兵权三年。回家后继续怼天怼地,家里的兄弟、仆人每天更是被骂得狗血淋头。

后经一位好友劝说,他才开始反省,意识到许多事不能一味责怪别人,自己各方面都不顺利,可能也与自己爱骂人有关。

重回官场后曾国藩脾气改了很多,变得无比和气遇事谦恭,慢慢学着体谅他人。他的事业也逐渐有了起色,终被封为一等勇毅侯,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

收敛脾气,是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也是处世必不可少的修行。运气不好的时候,你越努力损失越大——当然,这不是让你颓废,这是要学会休整。生命都有周期循环,消涨起伏是一个整体。一条路老也走不通,硬闯只会自伤。这时候就不能使蛮力了,先停下来候着,看看别人是怎么过的关。走不通的路,就等等再走。

树在秋天放下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都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如故。只要生命还在,人生就没有绝望。一时的成败得失,对于一生来说,不过是场小感冒。心若累了让它休整片刻,灵魂的修复,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动力。心怀梦想振翅翱翔。眼里有光一路铿锵。

男生通常像狗,思路是决策型的。

女生通常像猫,思路是试探型的。

你一回家,猫跟狗都蹲在门边。

狗必须跟你黏糊一阵,猫就是过来看看情况。

男生跟你说,我所有事都信你。

这是一个决策的开始。

女生跟你说,我所有事都信你。

这是一个试探的开始。

男生说,吃什么都行。

这是个决策,他真的吃什么都行。

女生说吃什么都行。

这是个试探,你得挨个问她吃什么。

男生问,我穿这件衣服好看吗?

这是个决策,你说好看,他就选那件。

女生问,我穿这件衣服好看吗?

这是个试探,你说好看,她会去试下一件。

男生说,我不计较你和男同事来往。

这是个决策,他不一定有底,他是决定不计较。

女生说,我不计较你和女同事来往。

这是个试探,具体要看你和哪个女同事来往。

男生说,亲爱的你不需要给我买礼物。

这是个决策,你不买没任何风险。

女生说,亲爱的你不需要给我买礼物。

这是个试探,试试看你是不是真不买。

男生说,我带你走吧。

这是个决策,他私奔路线都有个大概了。

女生说,你带我走吧。

这是个试探,尝试解锁新剧情。

关于分手,

女生认为自己传递的是一个试探,

他最终告诉你的是一个决定。

资本的渗透是无孔不入的,指望人在资本的浸泡下而不改初心,可能性为零。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散淡人家。闲中何趣?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无产作为曾经的控股大股东,被参股和小股东里应什么架空是不存在的,宪法上规定的就是主人!什么共富就是改善下限的举措,不一而足。

明朝朱老大废除了宰相,这样再也不会有人架空皇帝了。问题是真的这样么?权责是对等的,你把宰相撸了,他的活都给谁干呢?所以最后你发现,变通一下这个职位换了个马甲又回来了。张首辅当的比皇帝还过瘾,和太后不清不楚,宫里大太监冯宝又是死党,人家冯大人还是东西厂的掌印。锦衣卫的头儿又是他一手提拔的。

失去控制权的根本,在于原控股股东太弱股掌之上。人家的科技赋能项目管理股权激励和价值输出,不能说全能,最起码符合人性。所以无知的大股东,还不如一条听话的狗。狗尚且有摇尾乞怜的资格,大股东无知,合伙人可是要放血吃肉的。不能怪小股东叛变或者合伙人阴险,是你不懂游戏规则,政治上太幼稚,吃亏那是必然。

以前参观过某个养猪场。看到了很多血腥的事。怎么赶在一起,怎么走通道,怎么宰,怎么吊起来,怎么劈开,怎么去下水,怎么分割等等细节。最有趣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猪特别激动,也有些猪特别冷静,甚至有几头猪特别像屠宰师傅。倒不像是被宰的猪。它们知道怎么拱一下,就可以让整个队伍安静。我问老板,这些猪真是人才啊,你会不会留着,宰下一批,应该会有很大帮助。老板说不用啊。这在一群猪里面总是有很多。一点不用可惜,利用价值也只有一次。下一波里面自然有类似的猪。

我之前绞尽脑汁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一群猪?它们这样子图个啥?它们咋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懂事嘞? 后来我翻书,翻来翻去,终于找到了一个词,我想这一定就是答案了,这个词叫 “感恩”。

原来这是一群懂得感恩的猪,猪场老板给它们猪食吃,带领它们走向了繁荣富强,它们感恩于老板,不愿意给老板添麻烦,所以借助于自己猪的身份帮忙压制其它猪躁动,嘿,真他娘的是一群好猪!

又或者,猪场老板平时给它们的猪食比别的猪量更大更好吃,在这种恩宠下,它们沉沦在幻想中忘记了自己猪的身份,以为自己跟别的猪不一样,幻想自己或许也能被猪场主提拔,所以卖力表现自己,做成一些事后甚至还会得意洋洋地望向老板,眼珠子里好像在说,老板,看俺干的不错吧,这群臭猪被俺治得服服帖帖的了。

又或者呢,老板每周一训个话,说咱们猪场呢是一个大集体,我们每头猪都应该爱这个集体,只要你们努力,我保证你们都能吃上最贵的猪食,住上最好的猪舍。如此一来,等到这群猪被送去宰的时候,它们还在想着,大概还是我不够努力吧?

社会主义和市场的合作,类似于猪和鸡合伙开鸡蛋火腿肠公司。鸡反正天天能下蛋,顶多费点印钞机的电和印美元的纸,猪掉的可是肉!这点觉悟要没有,活该大家一把回到解放前。从道德审判层面看,原公司的小股东,也就是所谓的先富,是有道义在割肉的条件下,让大股东富起来的。问题是小股东不打算带大股东玩了,他早就认了洋爸。所以这就是当时拟订的公司章程,被合伙人和小股东联合钻了空子。本质上大股东现在是砧板上的肉,待宰。但也不是一点赢面和机会也没有,毕竟牌局还在。

大股东要学习自身欠缺和不足的知识,提高对市场对游戏规则的认知,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大股东意识,维权意识,经营管理的能力。没有知识武装的不叫阶级,叫流民。组织力才是执行力,执行力才有爆发力。

今天的社会,无非两类人,一类打算接资本家班的,一类打算接无产阶级班的。接资本家班的是人性的主流,能躺为啥要拼?接无产阶级班的是现实,这个社会真没有那么多坑留给你填。况且,娱乐圈纪委就是不接班,那个班也轮不到你来接。

那现实中的无产阶级,应该怎么办呢?应该活学活用,不单是学习毛选,人类一切先进进步的科学思想知识实践经验,都要学。既然整天鼓吹这不好那不好,那你自己倒是上啊!光说不练假把式,放空炮假大空都是纸老虎。马列主义毛思想的核心是批判和实践,有的人对批判对象一窍不通人云亦云,对实践毫无章法随心所欲。你连你自己都奉行拿来主义,哪个实用给自己贴哪个标签,你又怎么可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重点是用魔法打败魔法,用资本的套路玩转资本。大丈夫能文能武能屈能伸,不光能动嘴皮子批判,还能实打实当个资本家给你看看,还能分分钟吊打你,这比你扯一大通你自己都不相信的毛选,高级有用的多。唐太宗不信神佛,菩萨怎么点化他的?梦境里让他在地府走一遭,你看,这比你宣扬再多宗密都顶用。

所以,学习资本主义的一切先进性,利用一切现有社会资源,全面夺取关键战略资源的控制权,是当前一切斗争的核心。所谓的喷剂小布尔乔亚,毫无高级感,别人只会觉得你酸你腐,你不过是孔乙己再世而已!你要看不惯这世道人心,怎么办?教员可手把手教过大家了: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知乎用户 wubai00 发表

1、最直观的,以前一个人一天做一件事,现在有了电脑后一个人一天做十件事。

2、往上一层,是企业成本有限,竞争能力有限,只能通过雇佣少量人完成相同工作。

3、往上一层,现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即时消息的需求,对高速流程化自动运行的需求,生产效率永远是竞争优势的一环。

4、再往上,是同行企业之间相互竞争,通过时间效率抢夺客群资源。

5、再往上,是高端产业链有着生产力的需求,低端产业链一方面受到高端产业链的压制,另一方面低端产业链内部竞争激烈,不同国家的低端产业竞争激烈,通过时间效率抢夺客群资源。

6、再往上,所有高端产业链,都在美国金融资本的股票池里,生产力的需求是为了迎合金融资本的投机游戏,获得更大的权力分配。

7、再往上,金融资本是通过世界和世界之间的差异来制造流动性的,过的比你好,军备更强劲。产业链更有优势,就可以让钱流到我这里,让人才流到我这里,只有钱能流动到我这里,才能够分配世界财富,才拥有话语权来制定标准。同时,即然制定了标准,就要符合这个标准,维持自身的可信度,包括美元和产品数量之间的匹配。这个对于产品数量的需求,会通过自身的话语权反向传导去产业链。

8、类似的还有为什么世界上还有非洲这样的国家天天饿死人,为什么世界不去帮助他们,因为他们悲惨的生活就是金融资本的构成性例外,是用来制造流动性的最初一环。

9、要么进入竞争不那么激烈的行业,要么提升自己的技术,要么进入市场分配机制之外的体系,要么进入无法用效率来衡量的创意领域,要么努力超越和改善这个系统。

知乎用户 黄小立 发表

假如价值感也是人类需求,也算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的话,那么我们做得不够好。

按照之前看到的,研究英国工业革命社会观念变化的文章,工业革命以前,对穷人的评价是:“你真惨,愿上帝保佑你”,而之后的评价是 “你就这么不肯上进吗?”

就比如所谓的 bullshit jobs,为什么不能根治?我不摸鱼,四个小时干完走人,会被领导叼;我直接不干,去做真正劳动的工作?不好意思,这些工作不太多,待遇也不吸引人。发现问题了吗?领导可以用态度不好的理由来叼人,真正创造价值的工作反而待遇差。

我想起了红楼梦里的丫鬟和小厮,他们的确客观工作量不大,难点在于保持情绪稳定保证毕恭毕敬,随时准备一百二十分满足奇葩要求,揣摩主人的内心。即使物质生产力大大提高,大部分人都能进府里当丫鬟小厮,也不见得工作时间会缩短。

做码农的应该知道,高规格满足奇葩需求的成本有多高——我用我的脚本,基本随手一写了事;要挂出去的服务,灾备要不要做,要不要性能,要不要防呆,要不要高并发,有没有安全问题?把一部分的满意看得比其他人的工作时间还重要,那么工作时间终究还是会接近双方博弈能力决定的极限——毕竟只要能白嫖,人的需求是无限的。

知乎用户 阿霾 发表

在知乎听人说过一句话——“当今的生产力足以解决马克思时代一切问题”。

如你所见,当今冒出了很多新问题,还有些旧问题变种了,更加积重难返。

唯生产力论的看法是,提高生产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但生产力的提高是没有尽头的。

问题也不会有消失的那天。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提气吧?

但庄子也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人的一生是可以看到边际的,对认知的对象却看不到边际。用能看到边际的人生去追随看不到边际的认知对象,危险将要临近;危险将要临近了还去追随看不到边际的认知对象,危险已经临身了。

不是不叫你追求极致,而是你追求的东西没有极致。

追求的路上,也别忘了停下来嗅一嗅花香,眺望下星空,吃点美食,睡个好觉。

精神饱满才能更好的赶路。

唯生产力论起码有一点很对:吃饱了肚子才有力气想别的。

吃饱肚子之后,你有权利,也应该想点别的。

知乎用户 淼歌​ 发表

生产力提高的工时很多是下降了的。

从 8 小时到 0。

知乎用户 到此为止 发表

中国用 30 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 100 多年的发展。

“现在我长大了,毕业了,工作了,我不想知道中国人是如何做到 30 年发展人家 100 年的,我只想要做这个事情的人不是我就好,我还想要更多的劳动保障更多的劳动福利。”

什么叫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个提问以及下面的一些回答诠释的明明白白:国家发展的红利我要全吃,国家需要我贡献门儿都没有。

西方意识形态熏陶下培养出的人才大都有什么特点呢?就是这种 “要权利我全都要,要义务我不想干” 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在早些年,这些人有个更雅致的名字:小布尔乔亚。

知乎用户 原网名我没有马 发表

你的父辈那个时代有这么多亿万富豪吗?

多出来的那些财富在哪儿,找到了吧?


注意,大多数我们知道的富豪,都是合法收入,那么问题出在哪儿了?分配出问题了,法律不够完善…

知乎用户 进击的大牛​​ 发表

主要是父母那辈房子不值钱……

知乎用户 德拉米尔 发表

大多数人工作是为了满足老板的权利欲望让你干啥你干啥,即使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没事也给你找点事干。

大多数人工作是浑水摸鱼应付事,老板让干啥干啥干的好坏都无所谓,最主要是听话,没事也找点事干。

反正上班也挣不到钱,上不上都无所谓。

不上班你也饿不死,上不上都无所谓。

但是有个好处,上班就没空花钱,省钱了。

这就是工作的目的,让你长时间上班,没空花钱。

跟生产力毫无关系。

知乎用户 QIUER 发表

因为父辈那个年代图的是温饱,而现在很多人图的是快速成功赚大钱北上深买房买车大手大脚花钱当 “自认为” 的人上人呀。

不信?不信你可以润到十八线去,看有没有你能加班 or 疯狂卷的地方?

知乎用户 肖震宇​ 发表

因果关系反了,应该是:

现在我们的工作时长没有明显下降,生产力却比父辈有了极大的提升

知乎用户 我最帅​ 发表

我觉得我们父辈和我自己的工作时长已经明显下降了,你觉得 “现在的生产力比父辈有了极大的提升,工作时长却没有明显下降”,我们都没错。

这期中的关键其实是,我们的 “父辈” 不一样。

你的父辈要是社会中上层人士,你肯定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你的父辈大多不用干什么体力活,朝九晚五上班有退休金,或者下海挣了钱。

而随着社会越来越规范,经济秩序越来越完善,各行业的发展到了转型期,你可能无法延续你父辈的路子。这样你就会比他们更累。

举个例子,你爸是国企领导,而你因为考不进去,只能在外面拼,那显然你的工作时长会比你爸方面长得多。

但如果你的父辈跟东哥的父辈是一样的,你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现在的工作时长是大大缩短了。

这么跟你说吧,我小时候,家里的地,是要用牛拉着犁耙耕种的,一亩地,我的印象里大概得一天,牛累就不说了,人也很辛苦。

耕地的时候大多是春天,那时候还比较冷,农民们都是打着赤脚在水田里劳动的,碰到下雨,衣服还湿漉漉的。干完一天,身上都是泥巴。

你去问问村里的老农民,可能还会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多数都是有风湿病的。长期水田旱地这么干,就会有这种毛病。

打稻谷也是,以前真的累死人,从割稻,脱粒,全部人工,搞完得好几天。

但现在好太多了。

我爸现在依然在家种着田,不过已经有犁田机了,一亩地两三个小时能搞定;打稻谷我们当地也有收割机,以前几天才能干完的活,用收割机一两个小时就完了。从田里搬稻谷也简单,不用肩扛背负了,我爹骑个摩托车,运几次就运回去了。

所以对于农民们来说,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的提升,体验感是明显更好的。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其他事,也可以玩玩。

你现在要是去农村,你能切实感受到生产力提升带来的好处,反正我每次回去都能看到各种脾气古怪的小设备。原来需要人工做的事,现在都是用机械化或者半机械化替代了。

我妈这种对新事物接受度很差的人,现在居然能熟练操作小型碾米机,磨粉机,抽水机等等。

你看,我们都处于同样的时代,面对同样的社会现实,得出的结论就这么天差地别。

知乎用户 四叶大人 发表

没有下降?

在父辈的年代,大部分人不是在刨食,就是在找刨食的路上,能准点下班,下班后无忧无虑的才是少数人。

时代的发展,是把更多的人纳入到工业化城镇化的体系里,让原本有上顿没下顿的大部分人体验上下班的感觉。

时代在发展,原本占据先机但却没有随着时代的脚步进一步推进的人,自然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少了点什么,甚至有些人会开始怀念过去。

当然,虽然现在大部分人都有着准点上下班的能力,但还有很多人无法抗拒加班,为什么?

从山里出来到城里,从二线三线出来到一线,想要买房以及不愿意衣锦还乡的 “朴素” 欲求推动者人寻求更高强度更高报酬的工作。

买了第一套的想要买第二套,买了第二套的想要买第三套。

与老一辈不一样的是,以前的人更喜欢用存款现金交易,现在的人更多的是用贷款预支未来。

绑上了房贷的车,有选择的人,也就作茧自缚,不敢选择。

在一个高收入职业多的城市,其配套资源标价就会被他们的竞价拉高,拉高的价格,会压迫城市里的普通人陪着高收入者加入这个城市的拼搏热潮里,而全面参与的加班热潮,又会进一步的推高城市资源的标价,更高的城市资源的价格,也会反作用在高收入者的身上,让他们也陷入快节奏的大都会工作里。

所有人,都被时代裹挟。

知乎用户 快乐制造机​ 发表

如果你只想维持父辈年轻时的物质生活水平的话,其实可以不用那么长的工作时长的。

知乎用户 微风小镇​​ 发表

以前用手工做包子,一个人一小时可能只能做 60 到 100 个,现在用机器做包子,一个小时做 2000 个。生产效率提升了,虽然人口也有所增加,但毕竟人口的增长速度没有生产效率提升的速度快。所以用来做包子的人和工作时间肯定会减少的。既然这样,那为什么现代人的工作时间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很多 996 呢?

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以前我们只要有两件衣服换着来穿,一日三餐都有两三个包子一碗粥就可以了。现在不但吃的花样越来越多,衣服也是多到可以一周甚至一个月不重样。我们不但要温饱,还要有各种的娱乐消遣需求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有人,有工作时间来生产、制造和满足的。所以,虽然我们在方方面面的生产效率都提高了,但是大家都需求更多了,所以大家都工作时间并没有下降。这个其实也可以从一组宏观的数据得到印证。

2010 年大概是中国劳动年龄(16-59 岁)人口的顶峰年份,达到 9.4 亿,之后就慢慢减少了,到 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劳动年龄人口已经下降到 8.9 亿,减少了整整五千万。而 2010 年中国的 GDP 为 40 万亿元人民币,2020 年中国的 GDP 为 101.6 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 1.5 倍。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到,十年间,干活的人少了,但工作的产出却增加了 1.5 倍,这里有工作效率提高的功劳,但肯定也有大家工作时间增加的影响。

知乎用户 曾志宇 发表

一、先扭转你的世界观。将资本运作的需求扭曲为你的人生目标。将如何高效率资本运转的条件灌输为你的道德标准。让你自己主动从心里面鄙视 “享受行为”。选择一种便于执行 996 的经济结构模式。

进行高效率,高劳动积极性的工作是你逼着资本家实现的,是你这辈子的唯一目标。

(现在知乎里面就大量充斥着,讨论哪种社会结构,那种企业模式更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并以此作为最佳模板进行赞扬。)

二、提升你的收入,使你感觉努力就能有 “财务自由寻找人生的可能”。同时虚构出或抬高一些硬性的生存刚需,再让你消耗掉这部分提高的收入。

成本低廉的高溢价品,如:房屋,品牌溢价,贷款消费。

三、模糊你 “享受型消费” 与“劳动延伸型支出”的概念。使你主动掏钱购买促进劳动效率物资,用自己的钱补贴资本。

1、提高工作效率的延伸品,如:提高工作效率的手机,笔记本。缩短工作通勤时间的交通工具。

2、以工作为目的的社交成本。如,茅台,高档 KTV,酒宴,高尔夫。

这些支出,不是你自己的享受需求。而是为了更效率的为资本家劳动。

四、用二,三项方式将你的安全储备压低至生存临界值。营造出一种急迫与焦虑感。使你无暇思索自己的精神需求。

使你只有纸面上的资产,没有备用 “存粮”。让你由于焦虑陷入“马斯洛需求陷阱” 内。

五、使你对这一切习以为常。认为 “所见”,“从众” 即为正确也是最优解。从而坚信发生的这一切很合理,而且也是你自己的主动选择。

至此完成。你过劳死也是自愿的行为了。

知乎用户 神们自己 发表

曾经回答过一个知乎问题:如果所有人都会编程,那么程序员是否高收入不再?

正好也顺便回答了工作时长这个 “凯恩斯佯谬”。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 5 亿人有 4 亿不识字,文盲率 80%。识字的都被称为知识分子,人见了都要尊称一句 “先生”。

今天,中国文盲率只有 2.67%,大专以上学历超 2 亿人。甚至后浪的普通话都越来越标准,远超我辈。

如果 1949 年的某个人穿越到今天,ta 可能会上知乎提问:

未来识字会不会成为一个人人都有的能力,从而作家的高收入不再?

然而,你看看作家收入榜就明白,今天作家的收入超过以往任何一个年代。很多作家的大头收入甚至不是卖书,而是改编影视版权。不仅作家的收入高了,而且高收入作家的数量也史无前例地多。

不对啊,现在人人都识字,人人都能上网写小作文,靠写字恰饭的作家应该没法利用信息差赚钱了啊,怎么他们的收入反而变高了呢?

原因很简单。

如果全国都是文盲,作家写的东西没有第二个人看得懂,他的书一本都卖不掉,擦屁股还嫌墨太黑。

如果全国都识字,那么作家的潜在用户是 14 亿人,他的书最多可以卖出 14 亿本。哪怕你不看书,看电影看电视、甚至充个知乎会员,都是在给作家交钱。

14 亿人都识字,14 亿人都会写小作文,非但没有消灭作家这个行业,反而培养出了一个庞大的市场,让真正优秀的作家出人头地。

为什么?

因为需求增长了。

同样,今天的程序员也会说:所有人都会编程,那我还有什么优势呢?还不被卷死啊?

那我问你:在你还没出生的年代,就有计算机和程序员了。20 年来,计算机越来越普及,编程门槛越来越低,程序员越来越内卷——那为什么程序员的工资反而越来越高?为什么计算机相关行业的产值也越来越高?

因为需求增长了。

假如今天对于编程的需求和 20 年前一样,而会编程的人是 20 年前的 100 倍,那才叫真的内卷。

为什么这种情况没有发生?

因为**摩尔定律带来的算力指数级增长,计算机能做的事越多,我们需要用计算机来做事的地方也越多。而当我们用编程解决需求的时候,我们也在用编程创造需求。**20 年前——不,仅仅 10 年前的人,并没有每隔 5 分钟就要掏出手机戳几下的 “刚需”。

本问题下的霍华德同学说:程序员群体普遍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两极分化将加剧。虽然人人都会编程,但行业门槛也提高了,不是人人都有资格被称为 “程序员”。

这是一个犀利的观点,但我不完全同意。我同意随着程序员的变多,普遍红利过去、两极分化来临将是短期趋势,但我不同意长期依然如此。

因为这个结论的大前提是:程序员服务的用户都是不会编程的 “普通人”,他们在这个 APP 上多花 1 秒钟,在那个 APP 上就少花 1 秒钟,互联网公司之间永远在零和博弈。

如果未来每个人都会编程,互联网服务的主流用户群将彻底改变。现在大厂程序员的工作,是为了给快递小哥一边抽烟一边杀时间;未来程序员的工作,可能是给另一个程序员发明轮子。

即使每个人都会编程,仍然会有很多人无意当程序员,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行业的问题。ta 可能是一个会编程的生物学家,一个会编程的服装设计师,一个会编程的网文作者,一个会编程的数字艺术家。他们有想法,有行业背景,还能自己尝试用编程解决问题。曾经 “我的项目只差一个程序员” 的笑话,将变成 “我就是项目的第一个程序员” 的励志故事。这些新项目做起来之后,必然需要更多的职业程序员来为屎山填坑。

会编程的人多了,程序员的供给肯定会增加,但他们会创造出更多的需求。

曾经人们以为,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供给增长的速度,会远远超过需求增长的速度。正如凯恩斯在 1930 年的著名预言:100 年后,人类只需每周工作 15 小时,也就是每天工作 3 小时,每周还能休两天。

结果今天,距离凯恩斯预言的 2030 年不到 10 年了,我们非但没有每天工作 3 小时,反而开始疯狂 996。

为什么?

因为需求的增长远超供给的增长,只有需求的增长才是无止境的!

哪怕每个人都会编程,程序员每天工作 3 小时的梦想,也永远不可能实现了。这边视频直播的代码还没写完,那边元宇宙项目又上马了,就问你要不要福报?

记住:需求不是永恒不变的,需求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高薪不是资本家施舍给我们的,高薪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而人类对于信息无止境的需求,真有可能让程序员的高薪越来越高,最后逼得每个人都会编程。

如果凯恩斯穿越到今天,他可能会说:

从长期看,我们都是程序员。

这,将是互联网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知乎用户 阳玉 发表

生活标准提高了,要付出成比例的代价。小时候住 9 平方米,一家人在椅子上吃饭。

知乎用户 萧岳 发表

上一代果树每次可以结果 100 个,被拿走 90 个

这一代果树每次可以结果 1000 个,被拿走 999 个

知乎用户 LLL ZZZ 发表

因为资本家不承认剥削剩余价值,他们要坐实他们只是在购买单位时间劳动力。

所以就算不需要,他们也一定要占据你的这些时间,这是你卖给他们的。

知乎用户 换一个时空 发表

首先,这个问题就不成立。

中国实行五天工作制是从 1995 年 5 月 1 日开始,23-35 岁的父辈,工作是六天制。

即便到现在,沿海的私营企业,也还是六天制,很多每天工作时间超过 10 个小时。

其次,生产力的提升并不能完全降低工作时长,因为还有另一个因素,市场需求,生产力的提升被市场需求的提升所抵消了。父辈可能为几个国家生产商品,现在我们为全球每一个国家生产产品。

知乎用户 放逐之刃 发表

因为资本家通过超前消费洗脑、攀比洗脑、房贷车贷,等等多种手段把大部分人都搞成了负债群体,你一旦欠了债就要还钱呀,那就只能打工,必须要有工作。资本家就是抓住大家必须要工作还债,所以敢明目张胆加班不给钱,割韭菜,往死里割。如果没有负债,何必这么逼着自己死命干死命卷保住工作不敢辞职?

知乎用户 奕铭 发表

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随着机械化程度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工人本来就应该同时也就是工作时间越来越长,这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很多精彩的论述了,简单总结一下就是机器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只会让资本家更加残酷的剥削工人,并且让工人更加没有地位 ,因为机器可以 “剥夺” 工人的工作岗位,造成海量的失业,工人不掌握生产资料又为了生存,不得不向资本家进一步妥协。所以在英国,后来工人就爆发了破坏机器的运动,这也算是人类传统艺能了,往上数可以数到 “奴隶反抗奴隶主一个方式是破坏劳动工具。”

在资本主义逐渐成熟之后,随着工人们不断罢工,开展各种运动,以及冷战时期苏联对于西方的冲击,**不少恶毒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 “可持续剥削”,逆练共产经,正打马恩牌,**走上一条马恩未曾设想过的道路;

而在另一些国家呢,**由于其制度的先进性,消灭了资本家,人民当家作主,劳动不再受剥削,这就使得群众劳动积极性非常高,所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部分劳动者的劳动时长不减反增,纷纷自愿 996,乃至 007,**如果有人不喜欢 996,007,不仅会招来管理者的 “优化”,还会招来管理者以及不少其他劳动者严厉批评,“躺平可耻”,“不知道把握阶级流动的机会”,“多少人想加班还没这门子呢”,“996 是穷人的出路” 等等,造出一处马恩未曾设想过的风景。

综上从历史的角度看,生产力提升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成熟阶段可以降低工作时长,但这也不过是资本家为 “可持续剥削” 的“阴谋”罢了,其他情形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工作时长是不会明显降低的,甚至可能是增加的。

知乎用户 池龙 发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你的欲望也随着提升了。

我小时候,一般城市家庭的居住条件就是水泥地面、石灰墙、公共厕所,液化气和自来水不是标配,煤炉和马桶还是很常见的东西。洗澡要去公共浴室,开水也有专门的店——南京叫 “老虎灶”,其它城市不清楚。

家里的主要家具是木板床和饭桌,很多人家里都有衣箱——因为橱子是比较贵重的家具。电器只有白炽灯和手电筒,有收音机、放音机就已经是比较高端的玩家了,双卡收录机让人羡慕,而电视的普及度非常低,大概就像《我和我的祖国》中《夺冠》单元里那样,一群人看一台。

很少存款、很少食物储备,没有冰箱,没有快递,没有外卖。

你如果能满足于这样程度的生活,工作时长也可以压得很低。

但我们都想过得更好不是?

知乎用户 牧野流星​ 发表

看了一个回答,又臭又长,不忍直视,遂上来答一发,以飨读者。

我们的工作时长确实是在下降的,但是由于消费在升级,所以必须付出更多来获得更高的收入来应付开支。

90 年代工人平均一个月工资 178 元,一美元换 4.78,也就是说一个工人一个月挣 37.2 美元。

而同时期美国工人工资多少?

1200 美元。是中国的 32.4 倍。

2021 年农民工平均一个月 4432 元,一美元换 6.3,折合 703.5 美元。美国工人一个月 2600 美元。是中国的 3.7 倍。

明白了吗?一个中国工人现在工作一个月,可以抵过去工作十个月的收入,如果这个工人家里所有的家电家具房子汽车等等通通消失,回到 90 年代,这个工人只需要工作四年,就可以抵过去工作 40 年。

明白了不?你们天天叫换的躺平,轻松实现。找一份四千多的工作不难吧,省吃俭用一个月存四千,一年四万八,四年二十万。拿着二十万回老家找个朴素无华的女人,就买米买油吃点简单的小菜,偶尔吃一次肉,生一个小孩,不报班就义务教育,不考虑未来变化,可以苟到你们六十才需要继续工作。会点理财运气好没被收割,也许可以苟到你挂了。

但是为啥好多人会跳出来说不可能呢?也没人这么做呢?

因为政府在掠夺财富,每一次货币超发,每一次房价上涨,每一次加税,涨油价,其实都是在掠夺居民财富。

这个逻辑很简单,以超发货币为例,市场上一共有价值一百的货物,这个时候政府发行一百进入市场,自然而然货物价格成了两百。居民手上的货币就贬值了。

那政府为啥要超发货币?因为美国在超发货币,如果中国不发,那货币就会升值,从而外贸就不行了,国内外贸工厂就要倒闭,工人就没工作,进而没工资。

当然这只是其实一部分原因,也有很多原因比如这次疫情,封城损失的钱都是靠超发货币来完成,否则政府挪用别的资金,别的地方就会缺钱。这个抗疫成本是全民共担了。

我们没有办法让政府不掠夺财富,没有办法让外国人不掠夺财富,没有办法让本国资本不掠夺财富,加上各种各样的消费品苹果华为手机层出不穷,新车新房越来越漂亮好用,所以老百姓就不得不一直工作,超时工作,才能应付房贷车贷消费贷各种开支。

这个就是大概的真相,不难明白,但是很难扭转过来。这需要政府放弃超额发行货币的权力,集中中国最聪明的一群人与美国人打金融战,坚定不移的搞共同富裕,让先富的人效仿任老板,把企业分红按贡献大小切实分到每个员工手上,带动全体人民进入五万人民币月薪时代。

到那时,愿意工作的人就认真工作,不愿意工作的人干一个月休十一个月,整个中国才能进入共产主义。这个也许是 00 后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了。

知乎用户 千里一醉 发表

你愿意的话,干一天歇三天,平均每天工作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养活自己。

参考三和大神。

生产力虽然提升了,但是上升通道还没有完全关闭,这时候大家都愿意拼一拼,博一个出路。

事实上上升通道已经在逐渐收窄了,所以这两年躺平的声音越来越多。

知乎用户 霜天晓月​ 发表

我们的生活水平比父辈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你要是能忍受父辈的生活方式,我估计一周上一天班,顶多两天就够了。

你要不试试去?

知乎用户 卢溪​ 发表

整个人类都在 “内卷”。

这种内卷,是自发机制。想停也停不下来。

稍微懂点政治逻辑,就会发现:种族之间在竞争,国家之间在竞争,行政省份之间在竞争,县份之间也在竞争,连乡镇之间也在竞争。

在行政控制的单元外,市场化下的竞争就更为激烈,财团之间,企业之间,员工之间。

整个人类文明,就是内部竞争文明。

没有当年的苏美竞争,航天技术不可能有现在的发展。没有马斯克跳出来,电动汽车市场化估计还有很长时间的路要走。没有苹果、三星、华为等企业之间的竞争,手机可能停留在诺基亚时代。

竞争,客观上加速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进步又可促成物质的极大丰富。

但是,人类现有的组织体系,还没有竞争的刹车机制。竞争,无休无止的竞争,只会加速而不会慢下来或停滞。

万千竞争机制上的螺丝钉,只能随着历史的车轮越滚越快!

妄想工作时长越来越短,不可能的!

知乎用户 周流​ 发表

每当在你负重前行的时候,一定有人骑着你岁月静好。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今年的财富涨幅是过去十年来最大的。过去一年,股票市场的繁荣和大量的新上市公司每周都造就了 8 位新的十亿美金企业家。”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新增的新面孔比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的还要多,而且远远超过了美国。尽管与美国打了贸易战,但中国新增了 256 位十亿美金企业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 1000 位已知十亿美金企业家的国家,有 1056 位,超过了排在其后的美国、印度和德国三个国家的总和。在过去 5 年里,中国新增了 490 位十亿美金企业家,而美国为 160 位。”

“传统香港企业家像李兆基、李嘉诚和郑家纯等,如今已经落后于他们的内地同行。在中国前 50 名企业家中,只有 3 位来自香港。深圳的十亿美金企业家人数已超过它的邻居香港,为 105 人,香港为 82 人。”

“世界上 35% 的十亿美金企业家是华人,比去年增加 4 个百分点,这一比例远高于中国目前占世界人口 20% 的比例。”

“世界上有多少十亿美金企业家?假设我们每发现一个,可能至少错过一个,特别是来自海湾国家的,那么今天世界上可能有 7500 位十亿美金企业家,比去年增加了 1000 人。例如,我们在美国发现了 696 位十亿美金企业家,这表明真正的数字至少应该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可能会达到 1500 人。在中国,我们发现了 1000 多人,但实际数字可能接近 2500 人。”

知乎用户 无愁眼下迟 发表

生产力提升了,胃口也提升了啊

知乎用户 木本未 发表

人的需求增长了几倍,但是参加工作的人不增反降。

知乎用户 怀疑自己做了假律师​ 发表

受教育程度上来了,生育率不可避免下降。比起少生和不生,对生育率影响更大的是晚生。

一个女性 35 岁才结婚,38 才生第一胎,你很难想象这个女性还会有二胎。

当初我国提倡的晚育,也不过是把平均 20 岁的生育年龄推迟到 25 岁,然而今天 25 岁结婚生子的都已经是早育了。大家都学过,如果 20 岁生育与 25 岁生育,每五代人当中就会少了一代,少了的那一代才是社会老年化的关键。

中国男人平均寿命不到 80,按 80 算。

A 家庭五代人,分别是 0,20,40,60,80 岁,平均年龄 40 岁。B 家庭五代人分别是 0,25,50,75,100(超过平均寿命,假设还在世),平均年龄就是 50 岁。A 家庭中有 20,40,60,三个劳动力,B 家庭只有 25,50,两个劳动力。

然而现实更加严峻的是,30 岁之后才生育比重飞速上升,算四代人,就只有 0,30,60,90(超过平均寿命。)同样的模型再过十年,就是 10,40,70。也就是说 20-35 的青少年会出现断层。也就说我们常说的 “韭菜” 不够用了。

…………………… 分割线…………………………

这问题一开始问的是人口老龄化,怎么变成了生产力去了?

知乎用户 想不出自己的爱好 发表

这话说的,你生产力确实比父辈极大提升,工作时长可能还增加了,但是你生活质量难道不是比父辈那个时候也极大极大提升么?

知乎用户 微亿 发表

昨天看了 b 站旧的发布会,2013 年发布的 vivo Xplay3s 已经用上了 2k 屏,2014 年的 LG G3 也用上了 2k 屏。

为什么九年之后,SOC 的性能提升了好多倍,今天市面上绝大部分的手机还停留在 1080P?

知乎用户 民工 发表

当初发明加特林的医生初衷还是减少伤亡

知乎用户 亚历山大 - 韭零后 发表

只有 大中华文化圈才是这样的。欧美可不这样

知乎用户 重命名 发表

剥削太重导致为了摆脱剥削而进行内卷竞争导致现在生产力发达也摆脱不了 007。

知乎用户 blueseason 发表

因为你的生活水平比起父辈有了极大的提升。

你的父辈们是从过年才能吃顿肉、过年才可能有新衣服、平时做饭舍不得多放油的年代过来的。

知乎用户 夜泮 发表

有时候怀疑,世界危机四伏,都是因为国内对工人的剥削导致的全球物美价廉。

要是欧美还有那么多工人有就业何必一波一波的风潮。

为了世界和平,国内资本家能不能挺直腰杆涨涨价给工人涨工资呢

知乎用户 李恩 发表

资本对民众的剥削是不会自动降低的,除非加大剥削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这既是人性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当资本意识到这个问题,愿意适当降低剥削强度,以将民众的觉醒,愤怒,不满控制在爆发的阈值以下的时候就可以继续维持统治以及剥削,永远执行下去。

纵观历史更替,每一次都是因为矛盾到了爆发点才产生的,那就是革命!而因为革命起家的最早几代统治者对此深有体会,所以会极大限度的维持把他们送上王座的普通人的利益的。所以某一段时期公务员工资真的是和工人看齐的,而社会整体维持了贫穷到相对公平的状态。均匀的贫穷比巨大的贫富差距更加容易让人满足,也不会有太大矛盾,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如此!

可是,当这种状态维持几十年以后,后继者对于这个规律的认识会变得非常虚幻,甚至因为自身的强大,自认为即使再怎么剥削普通人也没有能力威胁到自己,所以可以肆意妄为!

这也就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会出现贫富差距加大的情况。此时如果当权者意识到了问题,作出调整那么还可以继续维持几十年。如果调整派败给了傲慢派,那就是坐等革命爆发,然后王朝更替,历史重新演绎!

回到问题,我们的生产力是强大了,可是资本的剥削也更加厉害了。尤其是房子这个大杀器可以把我们几十年几代人,过去现在未来都绑定剥削了!而工作时长违法却没有人管,是因为我们的几十年都被绑定了,所以没有勇气反抗了,然后不断内卷,主动被剥削!

再说一个话题:什么是躺平?

根据前面的分析,你越努力产生的价值就越多,而剩余价值不会主动到你这里,一定是在资本那里!资本偶尔会施舍一点给你,但是大多数都是在压榨你的价值!那么问题又来了:

如果我们躺平了,不再努力产生价值了资本还能剥削谁?不仅不能剥削,还得拿出自己的利益维持我们基本的生活,因为现代社会资本也是要脸面的,也是需要维持他们救世主的形象的,总不能大片大片的饿死人吧!

所以躺平就是温和的 BG,而这个大杀器是会让资本颤抖的!因为现代社会用语必须紧跟潮流,比如没有裁员只有优化,只有像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只有毕业!我们也只有躺平了,因为你喊出 BG 那两个字性质就变了,至少给彼此一个体面吧!

知乎用户 万物相连 发表

还在发展中。预计十年左右吧,工作时长会明显下降。

需要解放台湾,压倒美国,这需要时间。或者说压倒美国,统一台湾,最好是和平统一。当超过美国的那一天,和平统一是有可能的。

知乎用户 鲸起​​ 发表

生产力掌握在谁在的手里,谁就享受生产力提升所带来的好处。

目前生产力被资本家所掌握,所以生产力所创造的福利都被资本家所享受了。

我们作为普通劳动者,也只会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只会为资本家无限增殖所工作,所以根本不会与生产力的提升而同步,只会享受着维持劳动和生存所必须的发展成果。

马恩的学说,在今天还是没有过时的。

说过时的那群人,极有可能没有读懂马恩,或者不是劳动人民。

知乎用户 群星闪耀时 发表

这是个白痴问题。因为你的消费需求也跟着生产水平大幅度上升了。

我父母那一辈小时候只能吃粗粮和大饼,我现在经常吃的精加工蛋白粉、健身餐。

我父母那一辈小时候可能一冬天都不洗澡,我现在一天至少一把澡。

我父母小时候 “三转一响” 都难普及,我现在可以抱着人类最高技术结晶的 3090 打游戏。

我父母小时候住的是几间加起来几十平的瓦屋,自己买点红砖几天盖好,我住的。。。。。。

——————————

你算算是不是这个理吧。

人均耗电量、用水量,甚至是生产最基本的吃的所需要的劳动,比起几十年前都翻了几十倍。

而且我觉得劳动强度实际上是有所下降的,毕竟你不需要十岁就下地干农活儿。

知乎用户 ttk1900 发表

因为资本家不仅仅要买豪车别墅小老婆,还要给他儿子准备好豪车别墅小老婆。给自己的孙子准备豪车别墅小老婆。

知乎用户 月青岩 发表

你指得父辈是谁的父辈?

80% 的中国人的父辈都是农民,三四十年前的农民哪个不是起早贪黑一年无休,可能就春节能休息下。

你说八九十年代的工人?那叫工人贵族,不是你想当工人就能当的。

知乎用户 铜锣烧 发表

财富的本质是劳动力。

富人占有的不是美元黄金、也不是各种资产,而是穷人的劳动。

用 “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这种描述太笼统,根本不触及其根本。

不管生产力怎么发展,制度怎么变化。

只要不改变这种少数人可以利用某种手段侵占多数人劳动成果的现象,负责劳动的多数人就会被各种表层的、复杂的原因逼迫的不得不尽可能地进行最大限度的劳动。

不是因为生产力不足所以才需要延长劳动的时间,而是他们需要你一直拼尽全力劳动才代表他们掌握着绝对的 “财富”。

而是,如果你变得清闲了,代表还有多余的劳动力可以榨取,另一方则会敲骨吸髓将你榨取干净。

知乎用户 曾桀 发表

我十几岁的时候觉得,这个世界上,时间是最宝贵的,所以科技的发展就是不断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这样就可以让人们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二十几岁的时候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是富人的时间,科技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他们无限膨胀的欲望。

现在我觉得,谁的时间都不宝贵,科技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生存竞争。为什么疯狂的基建?发展通信互联网?研发各种毁天灭地的武器?不断的探索未知领域?无非是为了生存而已,你试着把国家看成一个生命体,那么道路桥梁就是这个生命体的血脉,通信互联网就是这个生命体的神经网络,各种航母战斗机就是这个生命体能够披在身上的铠甲和能挥出去的棒子,这就是所谓国家的宏观发展。

当这个名为国家的生命体随时有可能被毁灭的时候,他会强行让疲惫的身体继续工作,因为一旦他打盹,就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他顾不上为什么最近肚子有点痛,顾不上为什么脚底板有点痛,甚至实在不行,就磕点药,打点兴奋剂!因为还有更大的危机需要他专注。

我们个体生产力的提升都只是服务于这个生命体的求生欲而已,只有当这个生命体拥有了足够的安全感的时候,他才会关心,为什么最近闹肚子,最近捏脚师按脚的时候脚底板这个部位为什么疼。才会想,嗑药始终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正常疗养。

当然,也不排除身体的疼痛到嗑药也不管用的时候,他会暂时先处理身体毛病。

末尾献上一句老舍《茶馆》中,秦二爷劝诫年轻人的话,那就是 “有钱只管吃喝嫖赌,就是千万不要做好事!”。

知乎用户 博鸡巨勒布​ 发表

1. 你的感觉是错的,你估计不了解你父辈一代人要工作多久(加上落后交通带来的通勤以及各种维持生活的副业还有各种生活设施不便带来的麻烦)

没有第二点了,除非你把你排队核酸的时间都算成工作时间吧……

为啥 90 后都觉得自己最累,只能说一部分人不知道原来生活本来就那么累,以及终于有了一些劳动法意识,以及一部分人辞职不干回家还能啃老。互成因果的是,很多人因为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有了互联网发声渠道,终于有资本和工具喊累了,老一辈年轻时怕丢工作没饭吃不敢喊累,喊了也没人听见。

知乎用户 江浩栾 发表

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知多少个层次啊。

没听说过什么叫吃糠咽菜吗?你现在吃糠啊?

上世纪太久远,就不说了。

要是我现在拿出我 2006 年在工厂食堂吃的东西出来给你吃,你不跟我打一架才是见鬼了。

对,现在工厂食堂也没有好了很多。

但是,工人们的孩子都在讨论大学 1000 块钱一个月的生活费算不算虐待孩子了呢。还在讨论苹果手机是不是大学生的标配了呢。

然而,袁隆平当时恐怕都没用过 “大哥大” 呢,现在学生人均高端机,这不是生活水平极度提高是什么鬼?

“大学生一个星期才喝一次星巴克” 也敢说自己节约了,你问问星巴克上世纪愿意来中国开店吗?

这不是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的什么鬼?


好像不对,我还不是父辈啊。

那就说点父辈的。

我爷爷,智商不错,混了个村委会计的工作。自己也种田,全年无休。

然后,我爸和他的兄弟姐妹们(一家九口)一年能吃一顿合计一斤的猪肉。

我外公,智商一般,但情商可能不错,混了个供销社职工。自己不用种田,全年无休。

然后,我妈和他的兄弟姐妹们(一家八口)一年能吃三顿每顿两斤的猪肉。

妥妥的中等人家。

你要是能接受这样的生活水平,你需要上班吗?

我们村的特困户就不工作,也不种田。生活水平也比那时候好一万倍。

知乎用户 潘老师的职场课​​ 发表

1930 年,经济学家凯恩斯预测:100 年后,经济问题将彻底解决,人们因为太闲而心生忧惧。

显然,他错了。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被称为 20 世纪人类知识界三大革命。这么牛的人,他错哪了?

生产力进步了 100 年,工作时间为什么没有大幅减少?

因为需求,也就是人的欲望提高得更快。

100 年前的人们,并不认为家家户户都需要有汽车、空调、电视,而 iPhone、iPad 更是科幻片里的东西。

Marketing 里面有一个词,叫 “用户心智占领”。新款的口红、包包、车,别人有,你没有,你就 out 了。这才是 100 年后的现实。

消费主义刺激我们的欲望,互联网让打工人 24 小时待机。为了广告里的 “美好生活”,我们的工作时间反而变长了。

这说明 “你的焦虑”,更多来自于欲望。在通往成熟的道路上,有一道非常重要的关卡:审视自己的欲望。

荀子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为提高效率,可以去购买最好的工具,但不要为了 “活得精致” 去负债。

你都负债了,还精致个啥呢?

以上,与你共勉

知乎用户 林狐狐 发表

论语》里有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现代社会生产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是有了更先进的工具,取代了重复机械性的人力工作。而先进的工具会改变原有的流程。比如,计算机取代了原有的手工计算,在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上提升了很多。

简言之,提升生产力的是工具和流程,而不是我们。

知乎用户 清风一缕浮萍远 发表

我小时候读书,读到广厦万间夜眠七尺。

深以为然,也是人在大七尺也就够了,何必呢?

我朋友听到一脸不屑的问我,焦恩俊要的不?

要的。

沈晓海要的不?

要的。

范冰冰要的不?

要的。

刘亦菲要的不?

要的。

七尺够不?

不够。

开玩笑的,从性价比来说,如果要保证经济上上涨,那么普通百姓的收支比就要保持在一个微妙的程度。

知乎用户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发表

但是失业率提升了,无意义的内卷变多了呀

以前父辈们只是通过工作来保证国内无产阶级的温饱,现在我们还要为资本家无限膨胀的资产而工作,还要为美国人民的高质量生活而工作

资本家和美国你们坏事做尽

知乎用户 Jabberwocky​ 发表

因为劳动参与率在下降,也就是工作的人越来越少了。

女性下降的更厉害些。


在我们程序员中有本很著名的书叫《人月传说》(Man-month Myth)

里面有一条很重要的定律:一个优秀程序员在一年内完成的工作量要远远大于十二个一般的程序员在一个月内完成的工作量,在极端情况下,这个差距甚至会大到 10 倍以上。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不幸的事实,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在发展,但是社会并不需要那么多人。生产力越高的职位,越是需要更优秀的人。这种优秀的人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所以对资本来说,最优解不是花更少的钱去找更多的平替,而是去用更高的钱确保少数的人才成为自己的护城河。

这个趋势比生育率底下还要可怕,一旦自动化达到一个奇点,可能我们很快都会面临失业的困境。到那个时候,也许只有 UBI 才是最优解吧。

知乎用户 呵呵 发表

核心原因不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吗?一个答案讲分配,讲这这那那。但是实质就是过得好了。

我没有说分配没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核心就是生活水平提高了。

知乎用户 积跬步 发表

你现在去农村看看纯种地的农村老人什么生活水平,那就是我们父辈以前在城市里的生活水平。

生产力提高直接体现在了我们生活水平上,大家不满意只是因为富豪的权力(金钱)与义务没有匹配罢了。

中国是一个绝对的集体主义国家,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不只有对自己的责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在达了的那些人不知道还有几个人心里有这种志向。

知乎用户 莫三给给 发表

因为我们的欲望比父辈也有明显膨胀

知乎用户 啊啦叮​​ 发表

因为劳动力富余,高质量的岗位却满足不了所有人的需求,导致了剧烈的内卷

知乎用户 牛传欣​​ 发表

因为引入新工具和新技术时,决策者考虑的从来就不是降低单个工人的工作时长。“做加法” 听过没?1+1>2 听过没?目的都已经在话术里了

知乎用户 罗罗 发表

因为财富的分配权不掌握在无产者手里

知乎用户 猋猋​ 发表

因为人均消耗和享受的社会财富比父辈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知乎用户 无产者 发表

这是由资本的基本逻辑决定的——增殖,即不遗余力地攫取剩余价值,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工作时长的只增不减是它的一种体现。

无产者越是艰苦劳动,就越贫穷,甚至沦为机器、沦为资本的奴隶。

马克思曾经说:

“大量劳动积累起来,因为资本是积累的劳动。就是说,工人的劳动产品越来越多地从他手中被拿走,工人自己的劳动越来越作为别人的财产同他相对立,而他的生存资料和活动资料越来越多地积聚在资本家手中。”

“**资本的积累扩大分工,而分工则增加工人的人数;反过来,工人人数的增加扩大分工,而分工又增加资本的积累。**一方面随着分工的扩大,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的积累,工人日益完全依赖于劳动,依赖于一定的、极其片面的、机器般的劳动。这样,随着工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随着人变成抽象的活动和胃,工人也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的一切波动,依赖于资本的使用和富人的兴致。**同时,由于单靠劳动为生者阶级的人数增加,工人之间的竞争加剧了,因而他们的价格也降低了。**在工厂制度下工人的这种状况达到了顶点。”

“工资的提高在工人身上激起资本家那样的致富欲望,但是,工人只有牺牲自己的精神和肉体才能满足这种欲望。**工资的提高以资本的积累为前提并且导致资本的积累,从而使劳动产品越来越作为异己的东西与工人相对立。**同样,**分工使工人越来越片面化和越来越有依赖性,分工不仅导致人的竞争,而且导致机器的竞争。因为工人被贬低为机器,所以机器就能作为竞争者与他相对抗。**最后,正像资本的积累增加工业的数量,从而增加了工人一样,由于这种积累,同一数量的工业生产出更大数量的制品;于是发生生产过剩,而结果不是有很大一部分工人失业,就是工人的工资下降到极其可怜的最低限度。”

“**分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增加社会的财富,促使社会精美完善,同时却使工人陷于贫困直到变为机器。**劳动促进资本的积累,从而也促进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同时却使工人越来越依附于资本家,引起工人间更剧烈的竞争,使工人卷入生产过剩的追猎活动,跟随生产过剩而来的是同样急剧的生产衰落。”

“**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它还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这一事实无非是表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劳动的现实化竟如此表现为非现实化,以致工人非现实化到饿死的地步对象化竟如此表现为对象的丧失,以致工人被剥夺了最必要的对象一一不仅是生活的必要对象,而且是劳动的必要对象。甚至连劳动本身也成为工人只有通过最大的努力和极不规则的间歇才能加以占有的对象。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

“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

“在国民经济学看来,**工人的需要不过是维持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的需要,而且只限于保持工人后代不致死绝。**因此,工资就与其他任何生产工具的保养和维修,与资本连同利息的再生产所需要的一般资本的消费,与为了保持车轮运转而加的润滑油,具有完全相同的意义。可见,工资是资本和资本家的必要费用之一,并且不得超出这个必要的需要。

知乎用户 我不做镰刀很多年 发表

不觉得,我倒觉得明显下降,而且生活品质明显改善,我感觉提问的人肯定是 95 后了,知道有个东西叫单休么,现在单休的人明显少了,然后现在平时去商场可以看到人流明显比以前多多了,以前工作日商场几乎没人好么

知乎用户 erickidd​ 发表

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就不要去脑洞了

以前机关晚来早走的都市田园生活是极少数的幻想

许三观那样才是你父辈的常态,而且许三观的儿子还是许三观。

可能有人不知道许三观吧,那是,毕竟天天赢了的小将们不需要知道这些历史。

知乎用户 大头大飞​ 发表

1. 你以为公司雇佣的是你的时间,可在领导眼里雇佣的是你这个人。

2. 资本永远追求增值,你的效率提升了,对手也提升了。想要比对手效率高很多,领导觉得费脑子,还是在加班时间上对手硬扛。

3. 某种程度上已经下降了,建国初期都是一周休一天,后来才是双休;但某种程度上又没有,父母那时候单休日都没现在双休这么心累。

4. 以前大家在做大蛋糕,现在大家在互相抢蛋糕,实际效率提升没有,不好说。

5. 全球化,以前是自己卷,现在是全球卷。

知乎用户 一颗红心向太阳 发表

因为这里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哪有当主人的不爱干活呢?干活时间长这是好事。

知乎用户 月下独酌​ 发表

父辈的生活成本,以上个世纪农村生活为例!从衣食住行几个角度来分析。

衣:那个年代的人穿衣服以实用为主,穿破了才算衣服的价值得到完全释放。一年新添置两件衣服也就够了。花销不过上百。

食:地里种的什么吃什么。粮食地里种的,蔬菜地里种的,需要买的也就是鱼肉这些而已,也不常吃,花费不多。

住:先说房子,村里有宅基地不用花钱,盖房子呢亲戚朋友邻居加自己再雇几个十里八乡懂建筑的,花几个月时间也就盖好了。砖瓦水泥需要花钱,人工当时挺便宜,记忆中大概十五块一天。一栋房子也就几千上万块。再说住。物业费没有,水来自地下,井水或者用压水井抽水,费用也为零。唯一需要花钱的就是电。但农村基本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后来看看电视花些钱,一个月大约十几块钱电费。

行:出行距离基本上十里八乡。走路或者骑自行车或者拉地排车。出行费用基本为零。

再对比下现在,你的生活成本是不是提高了 n 多倍?

生产力虽然提高了,但不过是抵消了生活成本的增长罢了。人反而更累!

知乎用户 胖可丁​ 发表

我有个腹黑的猜想:

如果 2/8 定律是铁律,

那么这个世界的资本,会驱使已经成为资本家的那部分人保持被异化,

然后剥削更多的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没有生产资料,就只能打工。

而这个世界的资本所需要的代言人是有数量限制的,

于是,延长工人工作时间,或者工资增长缓慢但物质成本生活成本增长超过工资增长,

那么,很多人这一辈子都只能打工,

他们没有时间去发展自身——只能把时间花费给资本家,

他们没有攒钱的条件——甚至要负债、背上贷款。

于是全世界的资本家数量的增长,是远远小于工人数量增长的,

那么 2/8 定律就被维持住了。

知乎用户 蠢猫没脑 发表

即使全球生产的粮食完全足够全球所有人吃,但还是有大量人饿死。

但如果一个国家生产的粮食足够一个国家吃,饿死的人就会变得很少。

区别在哪?其实就是分配问题。

在粮食问题上,

国家范围的粮食分配的目的是?争取喂饱所有人。

国家范围的粮食分配的目的是?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现在,在收入问题上,

即使 xx 公司的收入足够解决百万人的就业,但他们仍然选择招十万人,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解决就业,他们的目的是挣更多钱。

在生产问题上,

公司范围的目的是?争取更多利益。

社会范围的目的是?解决更多就业。

国际范围的目的是?争取更多利益。

中国的生产力总和足够全国的人过上美好生活吗?(在粮食、电子设备、影视文娱、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要达到标准。)

如果不够,那就是生产力问题 + 分配问题,并且如果生产力不够,再怎么分配也是无用的。

如果够,那就是分配问题。

我觉得中国的生产力够生活,但不够美好生活。

倘若生产力足够了,并且所有生产力均由一股统一的力量调配,那还有可能做到。

知乎用户 KSWP 发表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被动经济学》中的原理。

根据我个人的研究表明——我们生产力水平最高的时候,应该在 1980 年代—1990 年代。

比如说,过去 30 元工资能养活一家人,而今天 3000 元(平均收入)却养自己一个人都非常吃力,为什么呢?

很简单的原理,因为过去的工资虽然只有 30 元(价格闯关之前),但那都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纯粹 GDP,是不含一点水份的。而今天我们的收入虽然上涨到 3000 元,但其中有 80% 是欧美、小日本的 GNP,所以你今天的收入实际上只有 600 元,这 600 元才是你的实际购买力。

当然,今天 “物价闯关” 后不可能直接给你 600 元,而是用物价指数来进行抵消,这样就能让你的收入在表面上的数值显得好看一些。

由于你今天的实际购买力只有 600 元,如果你想提高生活质量的话,那你就必须要增加劳动时间把收入提高到 3 万元,此时你才有 6 千元的实际购买力,因为你的 3 万收入中有 2 万 4 是要被欧美、小日本的 GNP 拿走的。

那么到了这个时候,我们越是加班加点拼命地努力工作,那他们欧美、小日本就越富裕。比如说,你今天正常工作赚到 3 千元,欧美、小日本就能从中获得 2 千 4 百元的 GNP;如果你加班加点拼命努力工作赚到 3 万,那么欧美、小日本就能从中提成 2 万 4 千元 GNP。因为我们今天在为欧美、小日本资本进行代工时所创造的 GDP 中,欧美、小日本是要拿走其中 80% 的专利费作为他们的 GNP。如果此时你想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的话,你用正常的劳动时间进行工作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你的正常劳动时间首先要用于满足欧美、小日本的 GNP(专利费),之后你再加班加点所用的额外劳动时间才能为你自己赚一碗盒饭钱。

那么,我们今天少做一点,我们就只要 600 元人民币收入,行不行呢?

那根本不可能!

因为我们在 “价格闯关” 之后的物价指数与欧美、小日本进行了并轨,此时欧美、小日本 3 万美元的平均收入都不够用,更何况你那区区之 100 美元(600 元人民币)呢?此时,我们就必须要增加额外的劳动时间,以此来抵消欧美、小日本必须要从我们的 GDP 中拿走的 GNP。

这个逻辑,就好比你租房时必须要向房东交纳房租一样。我们在为欧美、小日本的资本代工时,欧美、小日本就相当于是房东,我们代工的收入是必须要首先去抵消欧美、小日本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专利费(相当于房租),之后剩下来的那一点点才是你的。这一来,你交纳给房东的 “房租” 这一部分劳动时间是白费力而不能计入你的劳动时间之中的,只能从你交清了房租(专利费)之后才能开始计算你的有效劳动时间,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中国人的劳动时间是全世界最长的原因,因为其中有一部分劳动时间是白费力而无效的。

假设,如果能回到自力更生的时代,随着我们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如果此时你的工资能涨到 600 元的话,那就可了不得啦,因为当时最高级别的工资也就这么多。

因此,不要笑话北朝鲜的低工资,因为他们的低工资是用免费的住房、免费的医疗、免费的教育等等很多免费的生活保障抵消出来的纯 GDP。北朝鲜的困境,主要来自于美国的封锁,导致很多商品不允许朝鲜进口。

知乎用户 大魔王 NOVA 聊职场​ 发表

前段时间看到我喜爱的读书博主推荐了《bullshit jobs》这本书,因为大陆没有引进,本来想逃避英文原版书,就买了台版来看,结果竖版繁体字的头疼指数有过之而无不及。废寝忘食了几天终于看完。这本书的作者是伦敦政经的美籍人类学家 David Graeber,他是占领华尔街运动发起人之一,也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所以其实他这本书对工作的一些表象思考非常有意义,但最后的解决方案我却不是很认同。那今天我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让我对工作产生的一些思考,和我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得出的一些比较贴合实际的结论。

这本书大致讲的是,当今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工作是 bullshit jobs 垃圾工作,这些工作完全没有意义、不必要存在,甚至对员工或社会是有害的有害,有时候连员工自己没办法相信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这些垃圾工作让人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虽然拿着薪水,但是上班如上坟,甚至每天都会想,如果不是为了那点钱,谁 tm 会来做这个?而书中把垃圾工作主要分为下面这几大类。

第一类:胶带型工作 duct taping。这种工作主要任务就是给人擦屁股和填窟窿,作者举了个例子,办公室漏水,物业公司说会找个木匠来帮他们修,但半个月过去一直也没有木匠来修,他们打了无数次电话,每次都是同一个客服在对他们说对不起、请耐心等待之类的毫无作用的话,他就跟同事们讨论,为什么物业公司要招一个这样的专门擦屁股的人来每天跟我说对不起,而不用这个钱多估一个木匠呢?所以,很多公司也有一样的问题,产品和服务不过关,明知道可以提高质量,但最后却只是招了一堆客服来跟用户打马虎眼,平复用户情绪,而公司老板心里也许想的是:反正也不会所有遇到问题的人都来投诉,不如就让客服们擦屁股吧。这种垃圾工作,其实是违反人性,没有人会喜欢干,而且对产品改善毫无意义的工作。

第二类:监工型工作。这种工作主要职责就是去监督一些根本不需要监督的人。比如中层管理者、HR 等工作。监工型工作其实就是官僚制度下衍生出来的一种不扁平的管理制度,比如,基层工作者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可以升任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这个平台里层级越多,比如主管、经理、总监,无数个层级,最后,很多岗位实际上跟生产毫不相关,只有监督工作,而我们其实知道,一个公司哪里需要那么多监工呢?这一点作者没有写详细的分析,我认为存在这么多监工的原因,一方面是老板需要用升职机制去鼓动更多人替自己好好工作,另一方面,完全脱离业务和生产的监工们,实际上是老板的看门人,也就是作者所说的,老板们故意在劳动者内部制造等级分化,从而更好达到自己剥削的目的。这一点我非常认同。

第三类:打手型工作。这种工作主要是为了老板们更好的维护自身利益而存在的,是巩固权贵社会地位的附属品。比如公关 PR,管理咨询师、企业法务等等。这些岗位对民众生活变得更美好、产品质量和服务变得优秀,其实毫无关系,甚至有些时候,还是老板用来掩盖真相的工具。一方面,这些职位的存在让信息变得不透明,甚至刻意制造信息差。大家都知道信息差是既得利益阶层和普通民众之间的一道很大的天堑,富人和穷人的信息和资源的不对等,让穷人很难实现阶层突破。举个例子,很多人认为劳动仲裁很难,正是因为大家都觉得个人斗不过企业的法务团队。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并不需要那么多类似岗位,而是老板看到大家都有,那么我也要有。

第四种:仆人型工作。这些工作的意义在于让权贵阶层的某些人,看起来很有地位、很有面子,社会地位不同凡响。曾经的贵族,会因为有钱而雇佣各种私人管家、门童、园丁等等,甚至帮忙泊车也是一个工作。而放到现代企业当中来,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岗位,比如助理、前台、私人秘书等等。现代企业甚至以下属的多少,来判定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有多少价值。这本身就有些扯淡。当然,仆人型工作还让我想到很多明星,出门的队伍浩浩荡荡,助理、保安、跟拍摄影师等等,走过路过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看到这里有一个明星,而他们自己把自己包装得很严实,这种行为本身就很矛盾很搞笑。

了解了这四种 bullshit jobs 之后,作者其实并没有给出明确的预期和解决方案,但有一点我非常认同,就是他提出的服务岗位的增加,并不都是出于社会需要,而是为了满足 “管理封建主义”。作者甚至提出,权贵阶层会制造出许多没有必要的职位来防止乌合之众没有事做造成更大的麻烦,这一点有一点点极端,但确实是一个让人反思的说法。他给出的对未来的预期是 “全民基础工资”,也就是每个人都有基本收入,只需工作很短的时间,从而解放更多人的生活。所以,对比之下我们就会发现,无政府主义者提倡解放个人生活、减少工作时间,而社会主义提倡增加劳动收入并且合理规定劳动时长,我个人认为,后一种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

虽然这本书的最终结论我不敢苟同,但带给我的思考很多。我们作为个体,在选择工作时,只有更多思考工作是否真正创造价值,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尽量少做只有附庸某个平台、某些资本才能活下去的螺丝钉工作,才能避免中年危机、经济周期带来的就业困难等等这些问题。

知乎用户 知乎十次转生者 发表

因为有人给你灌输了唯生产力论,一种机械唯物论。

唯生产力论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切现在的困难都是因为生产力不足,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也就是发展生产力。

他们向众人灌输了一个虚假的逻辑:

只要乖乖听话,一起发展生产力,一起做大蛋糕,一切问题都会在不远的将来得到解决。

其迷惑性类似于努力神教。努力神教认为,你的一切失败都因为你不够努力,只要你足够努力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如果你发现你努力了问题却没解决那还是说明你不够努力。

为什么称之为努力神教,是因为这个逻辑链与宗教很相似。按宗教的套路,你的愿望没有实现是因为你不够虔诚,只要你足够虔诚愿望就一定能实现,如果你发现你虔诚了愿望却没实现那还是说明你不够虔诚。

最后讲一下为什么说这是机械唯物论:

因为他们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历史不会自己推动自己,所谓的历史大势本质上是千千万万个人推动的,如果只是机械的发展生产力而不鼓励甚至阻碍人民推动历史的进程,那么历史是不会上升到更高阶段的。

知乎用户 贝赫 - 斯维讷通 发表

都只会发泄情绪怨天尤人吗?过去的生活质量和现在能一样?欲望能一样?

父辈只要有的吃有的穿,有地方住(单位公房,租房,自家宅基地等),家里能买的起自行车彩电洗衣机就很幸福了。

你要现在达到父辈那个标准,一年上三个月班就可以了。可是生产力发展伴随着物质产品的丰富,随之而来的欲望膨胀。你能满足?你买了汽车还觉得没买 bba 没面子,你买了 bba 还觉得保时捷宾利更好,买了保时捷觉得私人飞机更炫,你还要挣钱换车换飞机。吃饱穿暖了觉得吃的不精致,不能龙虾管饱还是穷。笑死了,一群人答了个啥。

知乎用户 懒癌晚期患者 发表

因为中国这几十年来的科技研发导向始终如一

“如何制霸国内的科技领域,让更多的平民财富汇聚到自己的口袋

所以,我们的生产力比父辈有了极大的提升是毫无疑问的,同时我们只能花更多的工作时长来创造更多的价值供给那个永远吃不饱的血盆大口

知乎用户 皈依凡尘​​ 发表

感觉是错误的。

如果想要父亲那一代人的生活,现在每天只需要工作半小时。

父亲那一代,经常停电,全家电器就是手电筒;白面也是不够吃的,很多时候吃点地瓜 / 玉米,弄点煎饼之类的,有点咸菜更好了; 勤快的自己在北京二环种点菜。夏天蚊子咬,冬天垒窗户。

来算算,一天生活成本是多少钱?需要工作多少时间来赚到这些钱。

知乎用户 勃列日涅夫 发表

你父辈有智能手机和外卖 APP 吗?你父辈年轻时有小汽车吗…… 这就不用一一列举了

如果你想过和你父辈年轻时完全一样的生活,那你就不用同样的工作时长了。这正说明了生产力提高了。你现在打打零工,随便就能买个二八大杠骑,还能买到比他们用的更好的电动缝纫机呢。至于收音机,现在几百块可以买功能特别齐全的那种了,而普通的,20 块钱买个套材自己拿回家焊。你父辈年轻时,有个黑白的阴极射线管电视机那就是不得了的事了,你现在去富士康打一个月工至少能买两个 40 寸 LED 大彩电了吧。

但是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人群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那么你要获得 “多数人” 一样的生活水平,你的工作时长自然是差不多的。

知乎用户 躺平要趁早 发表

或许是因为没考公务员吧!

知乎用户 大咸凉湿 发表

答案显而易见。

你如果现在过你父辈当年的那种生活,别说工作时长下降,你甚至可以完全不工作,领低保兴许还能有存款呢~

你去问问你的父辈当年生活是什么样子,看看(描述)那个年代的写实的影视作品。一个家里就一张床一个衣柜一个桌子,唯一的电器是台灯。外面一个烧蜂窝煤的炉子,烧水做饭取暖全靠它。上厕所要去公共厕所。洗脸洗澡就靠一个暖壶加一个脸盆,在院子里搞定。平时吃饭米饭咸菜白菜豆腐,逢年过节才能吃点肉,糖、油都限量要票,每天吃多少得算计着来。

你现在领低保住廉租房都比这过得好。

所以,是你生活标准高了,欲望膨胀了,所以还需要那么多的工作时间来支撑你的生活。

知乎用户 道小忘 发表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你父辈工作多久。

也不知道他们工作强度多大。

知乎用户 王旭鹏 发表

因为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啊。

集中的力量包括但不限于:

1、整体科技水平进步了远不止一个台阶。

2、青壮年劳动者的数量增加了一倍有余。

3、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提高了至少一个台阶。

4、劳动时间不减反增,个别领域甚至倍增。

知乎用户 赵某​ 发表

生产力发展同时会创造更多的需求

知乎用户 我叫张三金 发表

先说第一点,工作时长的对比。

本人 90 车头,老家山西农村,祖辈种田。地形地貌和下图几乎一致。

很小的时候家里主要种小米、土豆、玉米这些,后来改成玉米和白菜、萝卜、西葫芦,外加一点小米,满足早晨口粮(本地人祖辈早餐都是小米饭),后边就主要以白菜为例吧,萝卜和西葫芦家里以前种的不多。

春天相对好点,主要就是播种和育苗。工作强度不是很大,但由于并不是每家都有拖拉机或者耕牛,所以需要排队。基本上轮到了,早晨 6 点开始,一直会种到晚上天黑,中午回家吃个简餐,一小时内连做带吃完(具体多晚已经不记得了,反正当时候回去没动画片可以看了)。工作时长比现在 996 稍微长一些,所幸一个礼拜左右就能播种完。育苗的话玉米就是补种,有时候用塑料地膜覆盖,得挖个空把玉米苗放出来。和下边这个图是一样的。

白菜播种相对更简单一些,提前弄好育苗池,晒进去就可以。后边就是每天浇点水,我记得有段时间天天放学去浇水。白菜长好是下边这个样子

到了夏天以后,持续性的工作强度就上来了。先是白菜需要移栽,就是把白菜苗从育苗池里一棵一棵连泥带水连根拔出来,再运到田里,一个一个挖坑,然后再把白菜苗一个一个放进去,然后再一个坑一个坑的浇水,然后埋好。这个劳动时间非常长,因为考虑到季节、后边白菜上市的时间,移栽的窗口期非常短,基本每天是早晨 7 点出门,晚上天黑回去(对,依然过了动画片的时间)。

白菜比较脆弱,移栽完要呵护。刚开始是补栽(成活率不是 100%),天旱的话要浇水,定期要施肥。更难受的是打农药,防虫害。和下图一样,不过白菜的话是一颗一颗打,因为好多虫子是藏在菜心里。打药之前还得看天气预报,不能下雨天打,不然白打了,所以打药基本上是顶着大太阳。

完全成活后,晴天就是除草、打药,下雨天或者阴天就是施肥。玉米相对好点,因为有了除草剂,除草剂可以放在玉米地里,但不能放在白菜地里。

这期间的工作时长和 996 相当吧。

白菜长好之后才是噩梦的开始,就是上边那个白菜的图。拿着刀需要一颗一颗砍下来,然后装到袋子里,装袋是由讲究的,不是随便装,一袋大概 80 斤左右,装好之后需要人抗到路边的三轮车上,一趟能拉 20 袋左右。这个就不是 996 能比的了,早晨 6 点多出门,经常晚上 8 点多,9 点才能回去。回去之后还要做饭、吃饭,弄完 10 点左右才能结束。这样的强度,基本午休的要持续两个月左右,那时候,我和老姐基本上大半个暑假都在卖白菜。

白菜收完之后会有个半个月左右的轻松期,9 月中下旬到 10 月上旬吧,然后就是收玉米。玉米需要一颗一颗砍刀,然后一颗一颗剥下来,工作时长比卖白菜稍微少点,因为秋天白天时间短。

基本从移栽开始到收玉米结束,整个过程除了下大雨是没有休息时间的。

所以,放在农忙时节,即使是当下的 996 也比以前种田的时间短了许多。更不用说身体的强度了。

当然现在因为有各种机械设备,更好的生产制度的介入,生产力是远远高于以前老爸老妈那一代人的,这是毋庸置疑。但现在的消费水平和生产结构也在慢慢改变,有时候个人的生产力的提升并没有和当下总体生产力提升想对应,但还是得承受当下的消费水平,所以没有办法只能用生产时间来弥补,如果原本就是城里或者城郊的孩子,上一代生活压力本来就比较低,劳动时长或者说生活压力的确是高于上一代的。

知乎用户 帝国游侠 发表

不说资本、宏观调控这些,就以最朴素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以前的人创造价值少,用得也少,现代人创造价值多,但用的东西涨上去了。

以服装为例,80 年代的成年人穿啥?冬天 2-3 件棉袄,春秋 2-3 套,夏天 5-10 件短袖,另外就是工作服了(假设是工人的话),差不多就这样了。基本每人都有那么一两身好衣服,是平时不舍得穿、留着重要场合穿的。旧衣服虽说不至于打很多补丁吧,但缝缝补补穿 5-10 年是很平常的。

还有个什么假领子,85 年后的网友都没见过吧,就是一件 “衣服” 它只有一个衬衫领子,领子下面是个绳子可以绑在胸口还是胳膊附近的,这样外面再穿上毛衣、外套,别人看上去就是你里面穿了件衬衫,感觉体面一点。

而 2020 年代,基本上大多数人每年都要新买很多衣服、扔掉很多衣服(不扔不行啊,家里实在放不下了),秋冬季可以做到每周换衣服不重复,夏季可以做到每天换不重复,更有甚者有些衣服一直到被扔掉的时候吊牌都还在,因为从来没穿过。

至于鞋子,以运动鞋为例,以前就一人一双回力运动鞋,不穿破是不会去买新的,2020 年代呢?慢跑鞋、网球鞋、登山鞋 / 溯溪鞋、篮球鞋、上班通勤鞋…… 除了那些只穿皮鞋不运动的人外,基本上人人拥有 5-10 双运动鞋是常规操作。

其他的方面,住房、食品、出行、旅游、教育等等各个方面,2020 年代人所消耗掉的商品和服务都远超 80 年代。

所以你说不努力工作赚钱能行吗?

知乎用户 废土拾荒客 发表

最早发现机器的使用并不会像古罗马人想象的那样给人带来清闲,反而会加大工人阶级的劳碌的,不就是马克思吗?

知乎用户 北宁 发表

因为我们所谓的生产力的提升是一种表面上的提升或者说是虚假的提升。

生产力的提升有两种,第一种是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那样靠科技工业水平的进步,生产出了更先进的技术、设备带来的生产力提升。而第二种是靠大量血汗工厂的日夜劳作去交换少量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带来的生产力提升。而我们所谓的生产力提升就是典型的第二种提升。第一种情况下,因为自己生产技术、设备,因此生产力的提升是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工作时间。而第二种情况却恰恰相反,因为自己是用劳动去交换技术、设备,因此生产力越是提升那么需要拿去作交换的劳动就越多,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生产力越提升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就越大。就好比大家同样织布,人家生产出了织布机提高了效率因此人家可以减少劳动,而我们不生产织布机只能在原有的劳动基础上再付出额外的劳动去交换人家的织布机

因此从这种角度来说,我们的生产力其实不是在提高甚至可能是在下降的。

知乎用户 七嘴八舌聊电竞​​ 发表

因为管理水平没有跟着科技进步一起提升,甚至有些管理方式反而不如之前先进。

大量的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在用之前的方式进行管理。好一点的企业还有一些合理的规章制度,差一点企业就是老板拍脑袋决定呀。

非常像是明明已经有了线膛枪,但是因为你的老板喜欢骑士精神,所以你们就必须坚持排队枪毙一样。

前不久知乎有一个问题是 “问为什么现在有很多工作完全不需要来公司,居家办公还是不成立”,我觉得非常对应今天的问题。

有一些老板会站出来喊,因为员工的个人素质不行,能力不足所以不能居家办公。但问题是您公司的规章制度就没办法量化绩效产出给员工,支持他居家办公;其次您在招募人的时候也没想着招募有相关能力匹配的人呀。

有点脑子全用在如何压榨员工和套路员工身上了,去你公司上班保不齐办公环境还不如家里,我还得自己带电脑贴耗材。

如果真的管理特别到位,工作效率和时间一定是极大提升的。没人愿意每天浪费时间去通勤,企业也无需支付大量的水电费房租作为成本。但因为工作时长是大多数公司唯一可以管理和量化的标注,所以形成了上政策下有对策,你套路,我摸鱼的工作氛围。

看上去都在打鸡血,努力努力努力;实际上都在磨洋工,奋斗奋斗奋斗。

知乎用户 孙浩 发表

工作时长没有明显下降?

你知道什么时候才开始做五休二的么?

你现在加班一天上 12 个小时就受不了,要跳楼了,你知道改革开放头几年,电子厂的加班量么?

很多人完全不知道 1949-1978 年,甚至到 1990 年之间真实的世界。

臆想那时候,人人平等,不说物资丰富,起码能吃饱。

真是笑话。

我就拿你们最关心的房子举例,我妈跟我说,我家以前住的老房子,第一批分给领导。

第二批分给员工,但员工太多,怎么办。

很简单,靠关系呀。

为此,我楼上同学他妈妈就为了分房,和领导搞破鞋,他爸爸知道都不吭声。

所以,你们以为卖淫买房是最近才有的事?

对这种现象我想说,喜欢朝鲜的赶紧送去朝鲜。

知乎用户 可爱小醉醉 发表

你的感觉是没错的,凯恩斯曾经研究过以后,认为人类会在 21 世纪,就不用怎么上班了,因为你可能干个 2 个小时,生产的东西就能满足好几天的需求了。(别的回答有这部分)

曾经有一张图统计过美国的工作时长,的确是这样的一道折线,上班时间在不断的的减少。。。(别的回答或许有这张图)

直到。。。。人类中出现了两个人,一个人叫乔布斯,一个人叫比尔盖茨

这两个人,把一个改变生产力的工具给普及下来了——这玩意叫——电脑

没有电脑之前,体力劳动是有限的。。。通过调整和自动化,流水线在继续的稳定运转,需要人的地方在逐渐减少。

在有了电脑以后。。。他们发明了——word、PPT、excel,办公三贱客。。。。PS、AI、C4D、AE,设计四狂魔。。。

由于大脑在长时间工作以后,并不会感觉到疲劳。。。所以脑力劳动时间被极速的拉高

过去用打字机打一张纸,在餐巾纸上画一画,就能搞定的事情。。。现在没有五六十页 PPT 是谈不了了。

大量的劳动时间被拿来减少沟通成本,然后又因为沟通,产生了更多的劳动。

更糟的是。。。。他们还发明了互联网。。。因为互联网。。。有更多的地方需要脑力劳动了

这就造成了地球人的工作时长在不断拉长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电脑真好玩。。。

知乎用户 蛋蛋 发表

W=P*T,T=t*n

即:国民生产总值 = 生产力 * 总工作时长,总工作时长 = 人数 * 平均工作时长

你的问题相当于是:为什么 P 在 up↑up↑,t 没有 down↓?

父辈,我就按 30 年为跨度,我查了下:

2021 年我国 GDP 是 28.15 万亿元,1991 年我国 GDP 是 2.2 万亿元。

2021 年我国人口是 14.13 亿,1991 年我国人口是 11.58 亿。

可惜生产力 P 的变化并没有详细数据(至少我没查到)。

设 2021 年生产力 = P1,1991 年生产力 = P2,2021 年工作时间 = t1,1991 年工作时间 = t2。

t=T/n=W/P/n,即:t1=28.15/P1/14.13≈1.99/P1;t2=2.2/P2/11.58≈0.19/P2

1.99/0.19=10.47,为方便计算按 10 算。

得出若 P1/P2>10,则 t1<t2;P1/P2<10,则 t1>t2。

大家可以理解成:

如果生产力的增长超过了 30 年前的 10 倍,那么理论上需要的平均工作时间是下降的;

如果生产力的增长没达到 30 年前的 10 倍,那么理论上需要的平均工作时间是上升的。

而 P 的增长,在不同行业区别是很大的,真心没法细算。

知乎用户 一个东亚懦夫 发表

你没发现你老板和你领导及其他们的亲戚朋友房子好几套,车好几辆,小三小四小五的,孩子上私立学校,生活越来越奢华了吗。

生产力是极大提高了,但是马云资产上千亿,而他公司的普通员工,年薪几百万、几十万、几万。

知乎用户 真二世明王 发表

一切权利要靠自己争取,

而不是靠别人的怜悯,

以前美苏争霸

都要体现自己体制的优越性,

所以都给普通人众多福利!

后来苏联都没了,

做给谁看呢?

目前世界是美国主导的,

而美国都是被资本控制的,

美国自己都要被资本玩死了,

贫富差距拉大,

更别说被美元吸血的其他国家,

所以,

如果不超越美国,

改变这个世界的秩序,

普通人永远就这样了→_→

知乎用户 K3 就是 K3​​ 发表

这是个好问题,也是一个反常识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以前也经常思考,去年就写了两个关于分配和生产力发展的文章。应该在知乎有传播了。拷贝过来,大家有兴趣就看下,可能对文章里的观点有印象,因为现在很多自媒体都搬运加工了我的观点。有点长希望大家能有耐心看完。

———第一键———年轻人为什么 “躺平”?是因为懒吗?———

刚看到几个数据,贴上来

就业恶化让年轻人 “躺平”

现在就业恶化。普通人只有通过就业才能在社会经济里,得到分配,才能有社会角色。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就没有就业(两亿灵活就业人员年轻人占多少?)意思是没有社会角色。

为什么会就业恶化?生产制造型企业因为技术升级,效率提升,全面的产能过剩,这个大家只要在制造型企业就知道,我们的衣服库存有多少,鞋子有多少,手机有多少。这个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所以才有东莞的腾笼换鸟,才有整体的产业升级口号,也才有所谓环保审核。就是要大家不要再办小工厂了,小工厂过剩了。现在国家就是在扶持无人工厂,高科技工厂,有针对性的淘汰小工厂小手工作坊,小工厂有多难做,大家可以知乎下。看下小企业主怎么吐槽的。而小工厂才是就业的大头。现在这块人全部被挤出,回老家了,送快递去了。

制造业就业不景气,我们第三产业也这些年因为移动互联网发展,和国家基础设施完善,对线下实体小店进行毁灭性降维打击,大家可以看下你身边还有什么实体小店。有也只是那种确实不能网购的吃的饭店(轻食奶茶店火爆不是没原因的)。其他的店都是成片成片的关张。现在就餐饮业还能吸纳一些就业,再快递业能吸收一点。这两个就业根本支撑不了中国现在的劳动力。我们劳动力丰沛。

我们为什么 “卷”?就因为劳动力丰沛,因为只有卷王才能得到好的就业机会。现在好的就业机会,体制内公务员,只要卷一次进入了,就旱涝保收浑浑噩噩一辈子,这人生太美好。还有就是互联网行业,互联网行业其实属于第三产业,因为其从事的是效率提升的工作,有网络技术加持,马太效应可以做得无限大,接近于垄断企业,可以有不错的利润能赚钱,能赚钱就可以用钱抢人(他们也要不了多少人),互联网就业也是一个“卷” 的行业。现在大家为了成卷王,都开始在教育 “卷”,“卷” 硕士博士 “卷” 留学,现在知乎一大半 UP 主应该就是考学、留学,咨询培训的吧。好像有从小学就卷的,这太超前部署了。

我们为什么 “躺平”?人都是懒的,有谁 XX 那么贱自己愿意“卷”,还不是被逼的。只要没人逼,“卷” 不赢,没好就业机会,谁不躺?现在我们年轻人说实话,“躺平”就是你们父辈年轻时帮你们在小工厂 “卷” 了,现在能不饿死能 “躺平” 感谢你爸爸吧。

中国就业的出路在哪里?很多人开药方说什么要加大制造业倾斜小工厂,要多培养 “匠人” 技工,我总觉得技工不是问题。

现在制造业,不是缺技工,而是技工工资低,很多人不愿意干。技工都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活,高精尖的操作机床的技工,这个需要学历,操作电脑能干,不难的。现在这些制造业因为竞争大、利润低、税重、给不起工资,所以没人做技工,而不是缺技工,技工没什么技术难度也好培养。不是什么技术积累,那个有点德国油包纸了。

个人觉得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制造业技术、效率提升,市场消耗没那么快(我们内需不行。美国贸易战就是想打掉中国世界市场,无奈这次疫情没如愿,世界还是离不开中国)产能过剩。把以前制造业的人都挤出来了。中国就不需要那么多制造业,国家应该做的是淘汰大部分老旧制造业(东莞腾笼换鸟)扶持或者倾斜高新制造业,不要盘剥他,让制造业有高工资。制造业是需要,不能去。但是制造业应该不是中国就业的基本盘。现在说为了就业要多做制造业,这不对,你造,谁消耗?这才是问题。

后续的就业大头应该在第三产业,服务业,应该通过这个产业来进行财富分配。放开竞争,拒绝垄断,不要把什么游戏 IT 产业定位成高新技术行业,然后税收倾斜,这些第三产业要课重税,毕竟他们只负责分配,不负责产出实物财富,国家对互联网公司规范是对的,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控制托拉斯,按规模课税,小规模扶持(为了就业),大规模课重税,垄断的拆分(制造公平竞争环境)。要把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分开对待。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就在第三产业服务业。让后续的人去做家政,去送外卖,去当网红,去逼乎键政,去画画,去横店表演,这些才是重头。可预期的以后就业会更卷,这些卷的人也没必要投入那么多教育资源扫盲了就好,职业技工教育改革安排上。当然这种不产出财富的行业,只能保证说不饿死,你想发财,过上人上人的生活,肯定不可以。最头部明星这种,就是要课重税,赚 10 块上缴 8 块,你爱玩不玩。对那种一月没千把浏览量的自媒体要人文关怀,国家发点面包钱。不能饿死了,真要饿急了,不知道整出什么幺蛾子事。

金融业这个要发展,美国就金融业和服务业发达,关键是,美国的金融业是去抢别的外国人的钱,我们金融业可以去抢外国人别人的钱,我觉得可以高收入,可以人上人。抢自己人钱,割自己人韭菜的金融业那就是人民罪人,需要被唾弃。说到抢别人的这个事,我觉得后续出国就业创业是一条非常不错的路,有志向的青年可以学好外文,准备出国淘金,首选东南亚,东南亚首选越南,马来,印尼。去东南亚我们是降维打击,就像 90 年代台湾佬香港佬来广东。那真是人上人啊。

我们现在有声音说要打倒资本家,其实资本家才能给普通人提供就业,你们喊口号打到资本家了,你们到哪找工作?怎么才能有分配资格?我们不是要打到消灭资本家,是要控制资本家,重税资本家(这个有法律依据,我们是无产阶级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穷”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其实已经很不 “穷” 了。都能让大家 “躺平” 还不饿死,怎么就 “穷” 了呢?是不是大家对 “穷” 有什么误解,吃土才是 “穷” 吧(我们真有吃土的时候)。。是大家相对的对自己期望比较大,而现在整个社会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就是 “多钱”。我觉得后续国家要加大对人生目标期待、追求的多样化宣导。不能只追求“多钱”,我们可以有很多不同的“人生实现”。比如做网红,比如做穷游旅行家,比如做自给自足的农夫。当然人生目标想做民族英雄,科学家,政治家也可以。就是别整个社会都想成“有钱人” 就行。不然大家肉眼可见的成不了有钱人,买不起房,讨不起老婆,生不了小孩,人生还有什么奔头?大家都痛苦了 “躺平” 了,“躺平”社会就没活力了,最根本的税仓崩塌了。

最后,我们看不上瞧不起的日本平成废宅,是人类自己对自己人最大的仁慈。

———第二键———人类社会谁在创造财富?谁是吃别人现成的 “懒汉”?————

反资本家,为什么是我们反错了?

我们反资本家是反错了,没找到事情的根源。资本家现在是生产领域,分配领域的组织者,只有有组织才能有效率,他的角色在现在社会根本就不可或缺。我们应该要反的是资本商业无序竞争浪费资源,垄断市场进行定价,要控制其贪婪,要他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我们要反的是分配方式,不能让资本家分那么多。

我们来说下社会组成。其实整个社会可分为生产阶层(工、农)分配阶层(官、商)秩序维系阶层(兵、警)公共服务阶层(医、学、科研)。社会阶层都需要消耗,而消耗的都是工农的生产。

工业革命前,生产力不太发达,单位人效率不高生产能力不强。而且能产出东西的只有土地。所以中国以前就禁锢农民在自己的家乡不能流动,只能一大家子在地里刨食,收成了,官带兵就来暴力收税。税率一般是固定的,这时候农民交了固定的税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怎么才能让自己剩下更多?多生劳动力,开荒。所以我们有多子多福的概念,因为那时候真的是你多一个劳力多一个儿子,就真能多一些剩余。

由于生产力欠发达,中间分配环节越少越好,这个很好理解,参与分配的人越少,就越多人从事生产,从事生产的人多,产出就越多。所以中国一般是不鼓励经商,商人(资本家)其实是分配中的流通环节。他不产出,他只做搬运工。官掌控兵所以能暴力收税,商人一个搬运工凭啥寄生?古代农业中国是鄙视商的,这有官方舆论引导,也是生产力落后导致,真养不起太多只消耗不生产的人。中国朝代更迭,很多都是吃闲饭的官兵多了,收税盘剥狠了,不给生产者活路导致的。

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发达,生产效率提高。以前中国那种生产力不足养活不了闲人的事不存在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爷爷辈,一家生 7,8 个娃,全家近十口人一年到头的在自家几亩地里辛勤劳动刨食,过年了,小孩家连个新衣服都买不起,大娃的衣服二娃穿,二娃穿了三娃穿。

爸爸辈,背井离乡去城市打工,妈妈在家留守带娃照顾老人。一个人打工全家不饿,会过日子的家庭,存十来年二十年工资还可以在老家把爷爷的土房子换成三层小洋楼。因为那时候爸爸在的一个万人工厂可以生产全世界人用的微波炉,电视机。

你读大学出来了,进了互联网公司,你们公司 200 号人,公司年销售 100 亿,因为互联网因为智能化,你们公司一年比你爸爸当年的工厂 5 年还要多赚钱,而你们只有 200 人,你爸爸工厂 10000 人。

现在就不需要太多人力劳动,大家很多人都是没用的人,现在人对企业来说就是作为消费者存在还有一点价值,作为生产者根本就没价值。吊诡的就是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因为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不需要工人了,只需要消费者,而企业假如不雇工人,工人做为消费者就没消费能力。而消费者不消费企业产品,企业就没办法运转扩大,只能收缩倒闭。一收缩倒闭还就要解雇工人,工人就更没钱消费。完美的死循环。

再说资本主义分配方式,就是 “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按劳分配”现在企业就不需要你 “劳” 了果然你就没分配。

“多劳多得” 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机器换人,规模集群,增效增产果然 “多劳多得”。

工人没 “得” 企业 “多得” 贫富差距飙升,这是世界现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现在养活我们的生产力是机器和科技,机器需要原料,科技需要创新。所以养活大家的是机器的原料,比如石油,电,种子,太阳,还有科技的科学家,创新性人才。而机器和科技在资本主义社会其实就是掌握在资本家手里,真的是资本家养活大家,不是大家的想的资本家剥削了你的人力。有些资本家也蠢,也没想通这个事,他还老做盘剥人力这么低级的事,其实人力在工业社会就不值钱,天天的 996 打酱油就是浪费资源,也导致工人对资本家的反感。他应该要想的是盘剥机器和科技,要大力盘剥科学家、创新性人才才是出路。聪明的资本家像乔布斯就知道 “我过去常常认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顶两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 50 名。”

工业社会机器化大生产主要是要解决产品流通的问题,就是整个社会矛盾从生产和消耗的矛盾,变成了生产和分配的矛盾。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人口爆炸,中国民国时期 4 万万同胞,新中国 60 年代就 6 亿多人,再到 80 年代就 10 亿多人口了。人口爆炸真的要感谢时代,感谢工业化。

我们的时代和以前的时代真不一样了,我们不能还用以前老的观念来理解新的东西。就说劳动这个事,我上面说了由于生产力发展,世界从物质贫乏,变成了物质丰裕,产能过剩。从以前的劳动力匮乏,到现在人口爆炸。又机器换人,现在真不缺人也真不缺劳动力。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这些。

所以现在社会因为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型产业不需要太多人工。导致了人力外溢,外溢到分配产业里去,所谓的分配产业,就是第三产业,美国第三产业占比就是大头。我们现在也是,看我们 00 年的产业工人,现在都在送外卖。

第三产业里因为互联网信息革命,效率也大大提升了,也不需要以前那么多人力了。**互联网信息革命本身的可以理解成产业效率革命。**以前的工业革命是实体生产效率的革命,这次信息革命又要革掉第三产业流通分配领域的命。

工业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就是资本家,因为只有资本家对人和物进行组织才能最大化利用资源,我们现在要喊打倒资本家,这打倒他们了我们真的回到土里自己去刨食?关键是我们现在也没土地啊,兄弟。

———第三键———为什么社会很多人都想 “卷” 成“懒汉”?————

我们从现在的分配来了解就业就好。公务员说白了也是一个职业,大家现在为什么都想干公务员,说明公务员能分配得多。

为什么公务员能分配多,一公务员的老板有钱,公务员老板是谁?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二公务员稳定,稳定意味着持续不断的收益。这个可以对比下私营企业,近几年技术发展效率提高,营商竞争更激烈,中国私营企业平均寿命 3-5 年,还每年大量倒闭关张的。对比公务员,私营企业打工人是分分钟提桶跑路的,有了今年在这里明年不知道到那去的窘境。

现在我们教科书说是按劳分配为主,其实我们是按阶层分配的。我们是公有制国家,一个东西只要所有人拥有,那就所有人都不拥有,最后一定变成某个人某些人拥有。我们的土地是公有,全国人民都拥有了?我们的税收是全民纳税,最后是用于全民了?并没有,我们全国人民的税是用来养军公教医研了(我们也用税收做了很多基础建设),军公就是秩序维护阶层,他们的责任就是为了维持组织正常运行,别说什么军公产生了社会财富,这明显的不对,这两个就是消耗阶层。教医研其实也没产生社会财富,只是因为教医研赋能、服务组织其他阶层,会让其他阶层更多的产生财富。产生财富的阶层只有工农商阶层(商阶层能产生财富在于他组织生产、提高效率)。我们的分配方式说是按劳分配,其实是按阶层分配,通过税收搞上去一大坨,用来给军公教医研阶层,剩下的再分配给工农商阶层,工农商阶层,这时候才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又因为商聪明把生产力、生产要素资本化,变成了按资分配。然后被单独分阶层变成了资本家资产阶层,因为资本的力量马太效应,在剩下的分配中又分到了大部分,导致工农分配就只有小小部分。工农这两个实际产生社会财富的阶层,变成了在社会分配中分得最小利益的阶层。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分配逻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感知到,现在的公务员阶层是分配得多,活得滋润潇洒的,作为一个理性人,肯定谁都愿意努力去追求钱多、事少、离家近还稳定的工作。当然公务员的老板也知道,大家都想干公务员,那就按成绩挑,只有考得好的听话的才有资格做公务员。

普通人现在考公务员是一个最理性的选择也是一个比较安稳的选择。学校学习本来就是一个筛选机制(不是读书重要知识重要,是你读书给你发文凭的学校重要,真相了)就是为分阶层准备的一张入场资格券。现在因为公务员想挤进来的有入场资格券的太多了,那就只有把标准再抬高,一抬高标准,就只有一小拨拔尖的留学的感觉读书厉害的能进入了。其实现在这么多人考公务员,就是卷,不卷就没机会,卷卷更康。

K3 就是 K3

1 次咨询

5.0

火然火暴创意文化(深圳)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

15578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思愿力行 发表

刚毕业时,曾在某公司就职。公司老板自称什么,要找热爱 xx 行业 “志同道合” 的人。由于俺对人性认识不足,听到这种说法,很是认同,以为真的找到 “同志” 了,还蛮有干劲的。

当时注意到,这边的老板,总喜欢 “回忆往事”,说以前自己在外企的时候,在钱上对大家都很大方。后来,呆久了,我终于明白了:那时候是别人的钱,所以大方。然后呢,然后现在是自己的钱了,所以大方不起来了。

骚操作如下:

1)公司聚餐,八九个人一桌,点的是 “上海人家”99 块钱的套餐,就是那种全是甜点的东西,然后加两个炒面。要知道,下午六点才能下班啊,我们一群男的,吃这种东西怎么能撑得到下班啊。

关键,你不光要坐在那里饿肚子,还要听他扯废话,熬到上班时间,再回公司。

2)此人自诩行业砖家,一直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得的创新 “点子”。在 17 年的时候,终于找到冤大头,投资成立新公司,开展某些新型业务。这下开心了,当然要庆祝哇!于是终于破天荒,组织大家去 “团建”。

我对这种破事没兴趣。当时的我只想混日子,也不怕开除。所以我直接说不想去,没想到,这厮的狗腿子,非要我去,我不得已只好去了。

团建活动选址是农家乐,一个人一天 100 块的那种档次。位置偏僻,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本来想吃一顿饭就走的,结果去了才发现,公交、的士都没有,想走都走不了。

过去第一顿饭,这厮先是回顾了十年 “创业” 历程,又假惺惺的说,新公司成立,大家可以自由选择,申请过去。

我知道这帮东西的品行和能力,我也知道,过去会造成简历中断,不值得。如果不是被迫吃这顿饭,我根本不想知道这些。所以,我是真的毫无兴趣。

后来,别人告诉我,我才知道,这厮们早就定好了谁去新公司,谁留老公司。

3)薪资方面。

一同事,名校本硕,能力不错,忠诚度也很好。从他们创业,一直待到后面新公司成立,又跟着去了新公司。十多年的跟随,结果呢,前面多年可能是 1.2 万,后来可能 1.5, 1.7 吧,都是 13 个月薪水,奖金股份什么的应该是没有的。后面应该是新公司那边搞的太不像话,这个人跳槽走了。

至于我这边,能力等方面都是不如这名同事的。但我好在老早就成功跑路。在那边那么多年都不到 1.5,出去后变成 3 了,到手数字。还有奖金股份什么的不算。

两边的差异,足够明显吧。

最后,顺便说下后续吧:

17 年的时候,这厮拿到 “投资” 后,不是成立新公司了嘛。没想到,仅仅一年,一帮合伙人及员工作鸟兽散,全走了! 这厮只好注销公司(不知道为什么要注销),又成立新公司了。

20 年疫情的时候,骚操作又来了。这逼们让员工签协议,只领 4000 的基本工资。这些员工平常也就税前 5000 吧,也不是多高。员工们叫苦不迭,就跟人说了,别人又跟我说了。

今年上海又有疫情,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又有什么骚操作。

-—

最后解释下为什么我知道这么多,因为做这一行的,工作久后都是熟人,所以,即使离职了,一些事还是有人会说的。

这也侧面说明,大家对这厮们的行径不满,所以会说他们的丑事。

-—

知乎用户 旭崽子 发表

因为欲望也是增长的,父母小时候都吃不饱,红薯加米饭煮成粥,导致我爹特别喜欢吃米饭,红薯都不吃。

现在大家吃的都得了肥胖病了,还有专门去请健身教练减肥,以及去医院抽脂。

另外,无产阶级过了这么多年,还有许多是无产阶级,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对资本家和官僚来讲,无产阶级只是生产工具,能够榨取越多价值就越好,而不需要考虑工具是是否需要休息。

希望权利和资本能够受到足够的约束,严格执行劳动法。

知乎用户 穷酸居士 发表

因为维持这种生产力就需要很大的成本。

所以别老觉得好日子在后头,单纯的认为 “只要 xx 发明了”“只要技术进步了” 就会越来越幸福,冲向星辰大海你也是那个捞贝壳的。

知乎用户 古织 发表

怼人的话:

因为你的需求比父辈有了极大的提升。让你过父辈时候的生活,你多半是受不了的。

不怼人的话:

这个东西主要和经济发展有关系,只要经济在发展快,工作时常变化不会明显,明显变化的是工资。而经济放缓,工作时常可能会下降,但是降的更快的是工资。工作时长是要以降低工资为代价的。

知乎用户 老门 发表

因为我们的欲望,也比父辈有了极大的提升!

我是老门,门老师,祝好。

知乎用户 硬派思维​ 发表

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依地区、季节有所不同,但整体而言,比起后来的农夫、牧羊人、工人或上班族,他们的生活似乎要来得更舒适,也更有意义。

在现代的富裕社会,平均每周的工时是 40~45 小时,发展中国家则是 60 甚至 80 小时;但如果是狩猎采集者,就算住在最贫瘠的地区(像是卡拉哈里沙漠),平均每周也只需要工作 35~45 小时。他们大概只需要每三天打猎一次,每天采集 3~6 小时。一般时期,这样就足以养活整个部落了。而很有可能大多数的远古采集者住的都是比卡拉哈里沙漠更肥沃的地方,所以取得食物和原物料所需的时间还要更少。最重要的是,这些采集者可没什么家事负担。他们不用洗碗,不用吸地毯,不用擦地板,不用换尿布,也没账单得付。

这样的采集经济,能让大多数人都过着比在农业或工业社会中更有趣的生活。像是现在,如果在血汗工厂工作,每天早上大约 7 点就得出门,走过饱受污染的街道,进到工厂用同一种方式不停操作同一台机器,时间长达 10 小时,叫人心灵整个麻木。等到晚上 7 点回家,还得再洗碗、洗衣服。而在 3 万年前,如果是个采集者,可能是在大约早上 8 点离开部落,在附近的森林和草地上晃晃,采采蘑菇、挖挖根茎、抓抓青蛙,偶尔还得躲一下老虎。但等到中午过后,他们就可以回到部落煮午餐。接下来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聊聊八卦、讲讲故事,跟孩子玩,或者就是放松放松。当然,有时候是会碰上老虎或蛇没错,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他们倒也不用担心车祸或工业污染。

——《人类简史》

知乎用户 SINGULARPOINT​ 发表

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

1,商品的价值与劳动时间的本质联系;

2,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格,而不是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知乎用户 欲知​ 发表

国际竞争加剧,每个国家都在努力积累,所以要拼命压榨普通劳动者。

不改变目前这种国际秩序是无法根本上改变国内环境的,打倒大的资本集团,按照和谐原则建立国际关系而不是榨取模式建立国际关系。

国家为民生服务,经济被权力制约,资本被彻底规范,纳入权力的控制范围中,资本天性自私,必然两极分化,权力天性追求平衡,要用权力制约资本。

知乎用户 夏阳​ 发表

国内工作时长的这组数据让你意想不到,甚至让你哭笑不得,2020 年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们是全世界上班时间最长的国家,没有之一,是第一,人均工作时间长达 9.79 小时,比第二名墨西哥高出近 1 个小时。

所以每次出现经济危机我们都能安然度过,自然离不开彼此的辛勤付出,这也让国外的经济学家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中国人如此能缩能伸,你让我干 12 小时只要给钱我就干。

作为普通人,我是充分感受到现在人背负着太多 “奇葩贷”,房贷、车贷、彩礼贷,甚至还有二胎贷等,以上这些对于父辈时代几乎闻所未闻。

另外中国人奉献精神也是无敌的,曾经见过一本书叫《不 si 的中国人》,作者是一名意大利人,书里有这么一段描述,当地人感到非常奇怪发现中国人不 si 的,因为每个地方移民都会参加葬礼,可在意大利几乎没见到中国人的葬礼,源于有句话叫 “落地归根”,当地华人发现自己生病时日不多了,他们就会带着自己赚的钱回到国内,交给自己家人。

在工厂那段日子,有一位同事被工厂委派到国外对接机器购买的事情,同事到那边刚好周末,由于急需了解机器情况,就告知厂家希望他们周末能加班,好让同事观看机器生产情况,可厂家销售经理向同事鞠躬说 “今天是周末你们得好好休息,周末上班是不对的,wei 法的,你们不能这样工作的。” 那同事却说 “不,我就要工作,我们是按时计薪的,我都快工作 12 个小时了。” 当然这事把厂家经理吓了一跳。

后面想了想,或许不是因为我们想干,有时候可能只是没有办法了。

知乎用户 阿杰 发表

1、消耗大

2、外贸弱

知乎用户 刘泽枫 发表

因为你统计指标选错了。事实上当代生产力极大发展,对于非竞争品,例如鸡腿、Windows 操作系统,如果你想躺平做个闲鱼是很容易的。例如在美国,热量高的食物多到只能丢弃。三和大神平成肥宅,这都是现象一级。

问题在于对于稀缺自愿的把握,这里就有竞争机制了,价格、人品好、素质高、长得帅、爹成钢,这都是决定胜负手的归责。

如果你不只想要马之达,想要本茨,若斯若以斯,想要参加会议而不是回家等通知,想要学区房,想要受人尊敬,你可不得加班加点干么?为什么,因为这些都有竞争机制,有着突出的 rivial 特性,你有我没,怎么办,玩命呀。

知乎用户 梦曦和曦​ 发表

有人记得每周六天曾经是作为法定工作日的吗?是逐渐改为大小周和双休的。不是事实,是法律上的修改。

而且,很多人只看到了工人,你看到农民了吗?之前的城市壁垒保护之下,工人的快乐是建立在剥削农民的基础上的。

到今天,我们再看这件事情,题目说的有一点点偏差,就是生产力,生产时间,产值三个东西放在一起说才有意义。生产力发展了,生产时间没变,但是产值也上去了啊。今天起码粮票布票不用了吧。起码不用让你过年才买件新衣裳吃顿肉了吧。

知乎用户 一个名字 发表

因为现代经济的天平,一边是消费、出口、投资,另一边是生产力。

简单来说,市场经济会不断的制造势差,驱使构成经济的要素人,进行不断的工作,从而维持自身的存在。

市场经济中的个体,一旦发现,自己不努力工作,以当前科技水平下生产的产品,也能满足自我的需要。那么经济就会停滞,生产力就不会进步,国家就会丧失竞争力。

所以即使我们可以轻易的制造出让所有人衣食无忧的商品,但是市场经济会通过供需进行资源调整,让生产力只分配很小一部分提供这些商品。

这样人们就会陷入一个怪圈,无论生产力如何提高,我们所需的食物和衣服提供也只是刚刚好,人们需要不断的工作,最终塑造经济体的竞争力,科技的进步。

能够打破这些的,只有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只有能够完美的替代人这个劳动力要素,才能让生命体从无尽的工作中解脱。

因为这样,工人已经没有能够作为消费端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已经没有工作了。市场经济将走向解体。

倒过来想,我们国家完全有能力,让农产品生产自动化,然后所有人不工作,不愁吃喝。但是然后呢,大家都不工作,生产力如何发展,不发展生产力,那我们就注定被更先进的生产力替代。

现代经济,就是个惩罚游戏,人类就像拉着磨的驴,永无休止。

回到问题本身,我们之所以工作时长没有下降,单纯是因为 zheng 策原因,我们需要不断的卷,卷出先进的生产力,卷出国际地位,卷出文化输出,卷出高端产业。

那些所谓工作时长降低会导致工厂倒闭的,国家其实完全有办法通过定期供给食物养着失业的人,也就是所谓的福利国家,但是大家都躺平,国家如何完成崛起,又如何维持自身安全。

市场经济这个怪兽,存在的目的就是提高生产力,而非达成人类的幸福。

知乎用户 未设置用户 发表

父辈们有的是生产力,实际上那代人比你我耐艹多了,但他们知道掏浆糊的价值在哪里。

知乎用户 陈小胖 发表

第一工作定律:工作是无尽的。

知乎用户 王雷辉 发表

生产力提升的同时,我们的收入相对父辈有了极大的提升,物质生活上从原来的不得温饱,到现在温饱不愁已然小康。但是目前我们的生产力依然算不上发达,生活也算不上富裕,未来较长时间内,生产力发展提升的方向依然是提高收入为主,而不是缩短劳动时间为主。你现在在问题可能是你的生活已经富裕了,目标是减少劳动时间,让富裕的生活同时也安逸 ,但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离富裕的生活水平还很远,还没到追求安逸的层次。中国人均 GDP 现在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远没到富裕的水平。没有富裕就开始追求安逸,不是不可以,大把热带国家都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这么选择,我们民族性应该是更喜欢富裕多一些吧。

知乎用户 猪头猪 发表

简单来说,需求变了。

因为你的父辈不需要上网,没有大量的网剧,没有海量的零食,没有对空间站的期待,没有歼 20 的妄想,没有衣服样式的追求,没有对他国水果的奢望。

而这些东西都需要有人生产,有人研发,有人维护,有人运输。

生产力和需求的矛盾,导致人的工作时间变长,而目前发展不充分和发展不均衡也加剧了这个矛盾。

所谓的发达国家不过是因为他们的部分需求是由其他国家的人来提供,这也是发展中国家会更辛苦的原因。只有扩张势力范围,让其他国家的人负责提供生产力才能降低我们劳动时间。

知乎用户 一颗白米饭 发表

如果你是父辈是以前的体制内的有实权或者有钱人,那就是你家道中落了。

如果你父辈是农民伯伯,那就是你物资需求高了,对比下你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呀,如果你现在回老家去过和您父辈一模一样的生活,会比以前轻松很多的,自己种菜种粮,一年到头怕细粮接不上经常用红薯或者土豆焖饭,一个月两个月或者逢年过节才吃一顿肉,你是小孩可能自己不知道你父母买回来的肉自己很少吃就留着等你放学回家吃,相信你一年不需要怎么辛苦就可以搞定的,。

知乎用户 赵星 发表

因为资本主义是一个不断两极分化的怪物,你跟别人的差距不断在扩大,主观上你不舒服你也想人上人,客观上你没有容身之所也没有口粮,主客观的低人一等乃至无法生存且还在不断加强,试问这种社会又如何能躺平,因为大多数的人无处趟无所依,且比例越来越大。

这种模式如同养蛊,虽然残酷,可活力十足,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方式是有尽头的,而且崩溃远比封建王朝的土地兼并时间更短,而要想折中,全民基本工资可以让这个生产力与物质极为发达的文明世界,文明一些。

知乎用户 白夜无霜​ 发表

因为生产力的提升,和工作时长的下降没有直接关系,根本就不能这么推导啊。

知乎用户 浩然 发表

因为资本永不眠啊…

知乎用户 春哥佑我 发表

疫情封城,大家的工作时长明显下降。

但人们总想多劳动劳动,不想这样呆家里。

并不是真的揭不开锅,朝不保夕。

也不是这样闲着不好,大家犯贱。

而是历来穷怕了,希望多攒点余粮心不慌。

我们这代人,穷过、委屈过,就是没闲过。

等下一代习惯了,中国将是幸福感最强的。

知乎用户 艾里博帝 发表

这这个问题比较好。这是这样的你如果只是想过跟父辈那样的日子,那也太容易了,随便找个门口当保安,一天到晚刷刷手机就完了,但是呢,你过的日子不是跟父辈比,而是跟周围的人比,周围的人总有愿意拿时间去换更多钱的,或者说是嗯跟他的房子,或者说是子女的教育或者说是车子,或者说只是因为有的人压力比较大,很多人把这些人叫奋斗逼,但是呢,不是这样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我我听来的一个故事是原来有个人说在海外有一个华人,他非常努力,而且呢很淡定,聊天他都说他非常感谢华为,原因很简单,他的孩子有病,每个月维持其生存都要花几万块钱,如果他不努力,如果他不疯狂的挣钱,他能怎么办呢?

[

华为 HUAWEI nova 8 Pro 麒麟 985 5G SoC 芯片 8GB+256G

知乎

¥4099.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475168074743222272?mcn_card_id=1491344038690852864&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知乎用户 无住​ 发表

资本永不眠

知乎用户 Y 先生 发表

只要那些勤奋的还在,工作时长就不会降下来。

1 外因。

用马克思的说法,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之间不停博弈的结果,而博弈是无休无止的。

衡量生产力高低并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是比较的结果。

老子说,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

也就是所有的事物都是比较的结果。

你的生产力是 1,我是 2 ,我的生产力就比你高,他是 3 他就比我们都高。所以我们得努力追赶。

所以只要外部竞争还在,不但不能停下来休息,还得更加拼命。

外部竞争是什么?同事,领导,同行,甚至跨行。

那比较有可能停下来吗?答案应该是不可能的。

因为一停就会惨遭淘汰,如果苹果出 14,华为的新款也一定会跟着上。即使没有 5 鸡也得上。要赶上对方的脚步,只有加班,加班,再加班。所以他们凌晨 3 点是这样的。

看过斗鸡吗?

公鸡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斗,但只要把它们放一起,就本能的开始斗。鸡的江湖和人的一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由意志为转移。别看这些拿手机拍鸡的,回到自己的战场跟鸡也没什么两样,只是人类更聪明,不明着斗,暗着来。

2,内因

社会心理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 “荆轮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从奢入简难,从简入奢易。

虽然生产力提高了,但人的欲望从未停止增强啊。

70,80 年代比的是,烫发,喇叭裤,骑行车。90 年代比的是,彩电,卡拉 OK,电话。现在是房子,车子。

而要得到比别人更好的东西,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日光之下无新事,不管时代怎么变,人心不会变,人心不变,比较就不会停止,只要比较还在,就会循环往复,不休不止。

除非,你不玩了。。

知乎用户 BioMedAdv​ 发表

金字塔比喻永不过时: 人类社会是 80%的人在 20%的人指挥下堆高金字塔——金字塔越高,下面的人就越累。

人类一直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更高: 长得更高,飞得更高。

更快: 信息更快,物流更快。

更强: 军事更强,命格更强。

上面哪一样不是烧钱耗力的?

20%的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80%的人就压力越大、活得越累。

用网络流行语就是: 如果你感到负重前行,那一定有人在替你岁月静好!

知乎用户 半蓑烟雨 发表

你搞错了

生产力的提升,最直观的结果不是劳动人口的工作时间变短,而是不从事劳动的人口变多

也就是更少的劳动力能够养活更多的不劳动的人

原始社会,人人必须劳动,养不起一个闲人

到氏族社会,一个氏族能养活几个酋长们

奴隶社会,养活一小撮奴隶主

到封建社会,养活地主士族阶级

到现在,养活一大堆资本家金融家房东等等

是不是不劳动的人越来越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知乎用户 会飞的阿呆 发表

生产力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工作时长一定就要减少

知乎用户 李小白​ 发表

因为我们还在追赶

因为我们还在被制裁

因为我们还在被拥有先发优势的强国和强国的跟班围追堵截

知乎用户 彼方青木​ 发表

工作时长和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绝对的线性关系,并且经常呈现出滞后性。

资本家希望生产力的增长能够带来更多利润,工人阶级希望生产力发展能够减少工作时长。

但是,在资本主导下的市场经济下,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中,资本家对于工人工作时长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决定权。资本家不仅可以占有更先进的生产资料、生产力,还能够占有工人更多的工作时间。

在 18、19 世纪,无产阶级工人的生活水平总体上非常惨烈,生产力发展的红利只是让企业家拥有了更多利润,工人们只是工厂中一个个随时可以被替换掉的零件。随着工人意识的觉醒,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轰轰烈烈的在世界每一个角落发生,资本家才逐步愿意提高工人待遇以换取阶级统治的长久性。

正是因为无产阶级持续不断的斗争,工人们才能从资本家手中争取到更好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福利,并进而在全世界确立了《劳动保护法》对工人利益的法律保障。

现代国家通常会以工会的形式组织工人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代表工人阶级发声。

工人阶级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工人福利就会相应上升,资本剥削如果加重,工人的合法权益就会常常受到侵害。

所以工作时长和生产力发展并没有完全必然的联系,资本家和工人阶级,谁能更掌握生产资料的话语权,谁就能决定了整体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

知乎用户 两用一书生​ 发表

今天正好看了一片关于上海滩头灶的文章。

人均 2200,吃了点儿啥呢?文中说,包括了一只鸡身上的一点儿皮,一小坨麻婆豆腐,两根上海青(配油渣)等,总之是量很少、吃不饱。

花了 2200,居然没吃饱,这不是作吗?

抱歉,只能赎小弟太穷了,2200 可能对于去消费的人来说,和我花 22 吃个快餐的分量是一样的。是我穷了!

还记得另外一个段子。十几年前读大学的时候,北大中文系的孔庆东老师来校做报告,分享他对当时社会的许多担忧。举了个例子,说如果将来有一天每个中国人都有卫生纸,那森林就会被砍光。

事实是,现在绝大部分的中国人应该都在用卫生纸了,但森林并没有被砍光。

举这两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其实很多时候预测、特别是长期的预测往往是不准的,因为人类是有能动性的,当时做假设的许多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

小时候我觉得每天能吃方便面就是人生巅峰了,现在却成了垃圾食品。所以人的需求越来越多,虽然生产效率提高了,却部分地被这种需求的增加给抵消了。

这是其一。

其二,更是的问题是,如今的经济体系运作逻辑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那就是竞争。如果你家工厂让工厂每天上班 4 小时,但对方工厂每天上班 8 小时,都生产方便面,技术水平一样,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那就是你家工厂的固定成本会上升,因为机器每天只能开动 4 小时,同时你还得付同样的工资,你的成本必然上升,价格必然上涨,然后你就倒闭了。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所以虽然方便面的产能早就能实现每天 4 小时工作制了,实际上却做不到。

有没有办法呢?

有!那就是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强制实施,所有工厂每天工作 4 小时,不准加班。

实际上历史发展也确实如此。8 小时工作制怎么来的?那是工人不停地斗争,然后通过国家法律规定下来的。而且在中国今天都还没有实现。

因为你让人疯狂加班,我不让人加班,我怎么竞争得过你啊?

你看华为加班那么厉害,却成为国货之光,这到哪儿说理去?

知乎用户 机械核心 发表

因为服务业的特殊性

越发达的社会服务业占比越大

而服务业的要求就是随时随地工作

工作时间越长就越有竞争力

一线大城市的几乎所有店铺都是全天开放的,就是这个原因。

知乎用户 也没办法 发表

以下观点来自《人类简史》。

远古狩猎采集社会,每个人每天只需要采集 3-4 个小时就能吃饱饭,而且种类丰富,营养均衡。但到了农业社会,占总人口 99% 的农民,每天需要从日出劳动到日落,才能勉强填饱肚子,而且营养种类极为单一。与之相对的,地球上总人口的规模从几百万变成了几亿。驯化小麦,这一生产力的飞跃,让人类这个物种赢麻了,但作为个体的每个人,生活的都比他们的祖先惨 10 倍。

生产力的提高并不一定会给每个人带来幸福,也可能是让更多人痛苦的活着。

知乎用户 CONSTANCIA 发表

以前,福特新工厂的经理邀请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 的主席来参观新落成的自动化工厂,在流水线上,经理指着一台台忙碌的机器人问工会主席:你能向他们收取会费吗?工会主席回答:我确实无法向他们收取会费,但它们也不会买你生产的汽车。

2021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 36.6 万台,同比增长 67.9%。一个机器人,24 小时运转,至少能消灭三个技术工人的工作,这三个技术工人,就只能去干机器人目前做不了的工作,比如送外卖。

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10 年以后,几乎所有的简单重复性,低技能性工作岗位都会被机器人所取代。被取代的那些工人,就只能到其他的机器人无法胜任的行业去参与拼搏,去内卷。他们虽然竞争不过机器人,总可以和其他人竞争一下的。

但是,就像那个工会主席所问的一样,那么多机器人,都是不会消费自己所生产出来的商品的。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那些机器人,终将被自己所代表的生产力反噬。但我们绝大多数人,可能都等不到那一天了。

知乎用户 俏冤家​ 发表

因为你把绝对值和相对值的概念混淆了。

如果是 500 年前,说不定皇帝会拿半壁江山来换你手中的手机和汽车。

知乎用户 安画​ 发表

变化不小,翻了一倍。

小时候我父母是单休,后来休大小周,后来小周变 1.5 休,后来双休。

后来新增了黄金周

那时候没有年假,但是有疗养。1986 年的时候我爸疗养正好碰上我妈暑假,我爸带我们去了九江疗养院,顺路跟游轮去了苏杭上海南京(我爸厂里就是做游轮的),转了这一圈,我回来上了小学。

整个疗养历时一个月,但是应该来说若干年才能轮一次,均下来每年 5 天年假不到。

那时候上班时间是八点,所以我六点多就会被抓起来,胡乱擦脸扎辫子。我爸七点出门我还没睡醒,他背着我去幼儿园放床上继续睡,再自己去另一边的厂区上班。厂区很大往来要步行 40 分钟。

我妈上班时间是七点半因为学生八点到校。

下班的时间是六点半,厂里会每天放广播,听到下班号就是下班了,幼儿园开始骚动,讨论谁的妈妈第一个来。当然是车间近的第一个来。

不过这也不能说明就是 10 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因为他们中午还要回家做饭吃饭一个半小时,懒的或者动作慢的也可以交钱搭伙在别人家。

所以每天大概多工作半个小时的样子吧。

该加班的时候还是要加。每一年洪水季节厂里就要抢船坞,(大意是洪水来临的时候要让大船下坞出水)。为了让工人安心加班,子弟校的老师也会加班把我们留下来写卷子,厂里发面包给学生。

最晚一次厂里通知九点放学,也就是说大多数家长们(一家至少一个)差不多开始往回走。这么算起来多数人加班还是不太凶。毕竟一般来说家里有了小孩之后,假如两口子都在三班倒岗位或者重要生产岗位上的话,也会有一个人要求调岗。

也就是说 80 年代初,工人一年大概休六十几天,现在正常(国家规定)差不多一百二十几多天,翻了一倍的时间。

知乎用户 liyonggame 发表

因为听了励志课,老板的追求又升华了。

知乎用户 RealTell 发表

当你工作效率可以顶上两个人三个人的时候。

它们就不会考虑另外请人。

让你加加班,还能再顶一个人。

知乎用户 贡嘎 发表

一个时期内,世界上的工作总量是不变的,你的工作时间减少,意味着老爷们工作时间增加,你问问老爷们干不干。

知乎用户 aluea 发表

工作十几个小时,不是说这么长工时收入就足够了,而是只能干这么长时间。

知乎用户 赚钱才是正经事​ 发表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在我们生产力极速上涨的同时,我们的消费需求也紧跟时代潮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工作时长自然就不减反增了。

让我来用实际场景说明一下:

在你的父辈的时候,家里吃的是什么?是不是很少吃肉啊?

家里的娱乐方式是什么?是不是看电视,上网吧,和小伙伴满街溜达?

家乡的娱乐场所有哪些?是不是以台球室、KTV 为代表的那些东西?

实际上,你现在可以轻易 “复刻” 那个年代的生活场景。对你而言,虽然你的工资看着很少,但是买个电视,买几斤肉吃,去乡镇的集市买几件衣服穿,那简直是绰绰有余。

即使是物价上涨,你现在的工资,也足以轻松满足你童年时的消费水平

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有一个群体叫做 “三和大神”。他们的生活状态就是,三天打工,泡个十几天网吧,然后再出去打工。

你可以谴责他们的堕落,但同时你也能发现,这种生活方式实在是太 “省钱” 了。

实际上,在现代社会,只要你有劳动能力,就可以轻松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甚至还能泡在网吧和好兄弟激战沙城。

如果还是体验不深

再回到你的爷爷辈那个年代:那是一个饥饿匮乏的年代。

匮乏到什么程度呢?在节日吃一次白面馒头,过年收到大白兔奶糖,都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如果说,你的生活目标仅仅是 “天天有馒头,过年能吃肉”,那你一个月去打几天零工就完全可以了!!工作时长直接下降到日均一小时了

当然,以上只是简化说明。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比如房租,比如人力费用。这导致你不可能一个月干点零工就能维持生活。

但显而易见的是,生产力的确极大提升了。但凡是生产力能影响到的物品生产,对我们来说都变的越来越廉价了。

生产效率越高,商品就越廉价,这生动体现在了工业小商品和食品上。

不要忘了,我们现在的消费需求,要远大于我们父辈的需求。我们忍受不了顿顿盒饭,忍受不了只看电视,忍受不了为了省两块钱步行,忍受不了不能出去玩…

漂亮的手机,沸腾的火锅,潮流的服饰,各种新奇的娱乐场所,这些东西根本不会出现在我们父辈所处的时代,只有现代社会的生产力才能支撑起上述的一切

所以啊,工作时长变长,只是因为我们的需求变多了而已。

知乎用户 泉禾丹 发表

我农村的,二十几年前,去城里餐馆打工一个月是四五百,而当时小学的学费,一学期就要两百多,不知道鼓吹以前生活好的是怎么想的。

知乎用户 套路​ 发表

边际效应递减了呗!

父辈那代还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国从农业国逐步变成工业国的进程。

城市人口从千万级别,逐步变成现在数亿(过快的城市化在这次疫情到来,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你只要努力去精进技术或者提高能力,或者机缘巧合,不一定能成为行业翘楚,也能占有一定的社会资源。

更别说广大一线城市的土著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咯,多两套房子,就目前而言都是少奋斗几十年的优势。

知乎用户 helloworld 发表

现代手机的处理器能力大幅提升,但为什么感觉不到什么进步?

跑不动的游戏还是跑不动。

噢,原来是游戏的画质变了。

知乎用户 心倦​ 发表

因为我们的需求也极大提升了,当然是我的需求还是他们的需求,需要再甄别甄别。

知乎用户 seraphlau 发表

什么?没有明显下降?

父母那一辈家里有三大件是多少?

父母那一辈每天能吃几两肉?

父母那一辈每周不是 6 天?

你今天享受了双休在家,肉想吃就吃,电视都不稀得看,拿起手机沙发上躺平。

你算算按照你父母年轻时候的标准,当下你一周需要工作几天?

一台电视算 5000,一辆自行车算 1000,洗衣机 2000。是不是干一个月就出来了?你父母当年得一家人全年无休好嘛!

你觉得工作时长没变,是因为你的欲望变了!

原来有饭吃顿顿有肉那就是天堂,现在你下个厨都懒,顿顿外卖才是香。

原来有个电视邻居都能来围观,现在你平板电脑手机一个不能少,反而电视吃了灰。

原来一件衣服穿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你是懒得洗,内裤正穿三天反穿三天拿去抖抖又三天。错了,说的是哪个月不买三件,橱柜满了都不忘血拼。

原来全家蛤蜊油,现在 sod 蜜都看不上,la mer 不安排上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老婆。

原来一家 n 口几十平,现在人均 50 起步不嫌多。

这些都满足了

你还会要 3 星主厨来你 10000 平大别野做好了鱼子酱沙拉用直升飞机送到你 800 米长的大游艇上。

等生产效率先追上人类欲望再考虑是不是能从 996 换成 985 把

知乎用户 隆冬 发表

因为过去只有一个皇帝。

而现在过着帝王般生活的人成千上万。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曾因为一件事感到非常不开心。就是村里很大的一片荒地被人承包了,严重影响到了我的快乐生活。

那时我深刻地感受到,有一片属于大家的荒地被开发,其实只能给承包的人以及把地承包出去的人带来好处。

随着年龄的增长,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

生产力的发展就是如此。虽然生产力不断的在发展,但是好处那都是人家发包商和承包商的。P 民反而会像荒地被开发了那样,不断的被侵蚀共有资产,从而变得越来越贫穷(比如,你现在什么都得用钱买)。生存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就得加倍努力工作。

知乎用户 崔磊​ 发表

因为

你爹妈那会儿住 30 平米小房子,你现在起步要 100。

你爹妈过年才能吃顿肉,你现在顿顿吃。

你爹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你现在满柜子新衣服还觉得衣服少。

你爹妈唯一的家用电器是手电筒,你恨不得手机年年换新还要用顶级旗舰。

你爹妈进趟省城就见了世面,你现在恨不得环球旅行才叫见世面。

你爹妈出门骑自行车,你现在 10 万块小轿车都看不上。

你现在日子要是过得跟你爹妈那会儿一个水平,真心不需要 996。

知乎用户 Ray Chris 发表

劳动关系没变,工会是摆设。

政治生态里劳动者没有利益代言人。

知乎用户 信春哥不挂科 发表

你勤劳,他致富,你还想休息?

只有你勤劳,你致富,才能有休息的机会。

知乎用户 1984 - 仇杀队​ 发表

这个社会仅仅提升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使得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效率得到了质的提升。然而这并不能降低社会的需求。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得制造业从业人员数量降低,然而,这些不再从事制造业的人并不是没有活干了,为了生存,他们必须从制造业流动到其他行业,从事其他行业的劳动。比如农业现代化使农民数量大大降低了,然而这些流动到其他行业的农民并不会没事干,也不会很轻松。社会的需求并没有降低。城市需要建筑民工,码农,金融从业人员、服务人员,销售人员,餐饮从业人员,广告业,设计行业…… 这些行业都是制造业效率提升起来后间接出现并发展起来的。

比如电脑发明出来以后,制造业许多生产工艺因此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因此这些行业的工人减少了,他们去哪里了呢?不会失业的,因为国家不会白养着他们。电脑的出现却催生了大量的程序员、游戏设计、平面设计这些依赖电脑的设计等,他们没有从事制造业,不需要直接去生产社会需要的物质,可是却去从事人类精神、广告、信息相关的行业。他们不能使社会的物质增加,只是去解决一些新的行业问题。

试想,如果政府下令大部分这些非物质生产的行业取消,这些从业人员必须去支援物质生产的制造业,那制造业的从业人员肯定会很轻松。因为以前两班轮班的可能变成 10 班轮班,每人只工作 2 个小时。

然而这只是可笑的梦。虽然这样做的确使全社会的人变轻松了,可是国家在整个世界的国际竞争中就失败了。因为国家放弃了 IT 等行业,使国家回到了朝鲜体制。不仅仅是人在卷,国与国之间也在卷。除非所有国家同时也这么干:都放弃大部分非物质生产的行业,大家一起都做农民和工人,同时还使现代化的机器。哪个国家也不会相信别的国家也这么干啊。因为别的国家没有这么干,所以你生产出来的东西还是只能卖出这么多,销售量不会增加,GDP 也没有增加,那这个厂却多养了数倍的工人,怎么消耗得起呢?

因此,物质生产效率的提升不会减少人们的劳动量,只会催生更多的非物质生产的从业人员的数量。制造业和农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减少了,可是多出来的这些人却必须去从事非物质生产的行业。

知乎用户 李创奇​​ 发表

如果保持当时的生活水平,估计每天你干半个小时就够了,你看看,至少你的生活条件是不是比当时好很多了?

知乎用户 小般般 发表

谁说没有,老板和领导的工作时长明显下降了。

我们普通工人,农民,底层知识分子的工作时长反而大幅增加了。

知乎用户 sparrow 发表

这么多负面情绪的回答,说的有几分道理,但其实本质是劳动产出增加了,消费需求也增加了。

且不说车子这种大件,就看你的父辈年轻时的那个年代,有手机,有 WIFI 吗?有空调的有多少?电脑、冰箱、洗衣机、洗碗机、热水器、智能马桶、50 寸彩电等等电器,以前多少人有,现在多少人有?穿衣穿鞋化妆品,不说名牌吧,你现在的消费额和父辈比一比呗?再看吃喝玩乐,简单点说,你父辈年轻时有想过点外卖点奶茶吗?自己去餐厅都没有几次,还花钱让别人送?那可是梦中都做不到的。逛公园都没几个给你选的,根本没有野生动物园没有主题乐园。出去旅游只有普快特快,哪有高铁飞机随便做的?

防杠最后说房子,你父辈住什么房子,你住什么房子?你要说城市级别、地段价值、面积、质量统统都没有改善,只有价格高了,那我真不信。换一个高级别城市、换一个更好的地段,老地段开发后的价值升级,其中的包含的价格,超乎有些人的想象。尤其是对 14 亿人开放流动的中国,世界上绝无仅有。

生产力提高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也必然带来需求的井喷。政治经济学的名言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人的欲望永无止境,相对稀缺资源永远都会存在,所以才会有竞争,才会永远在前进的路上。

劳动时长考虑的是在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益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生产价值。而不是满足消费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劳动时间。因为消费永远不可能被满足。

知乎用户 热心市民甲 发表

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是 “年轻人对国家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未来一片迷茫!” 答案是因为年轻人不掌握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所有者在生产关系中占据着天然优势,私有化条件下必然导致贫富分化,进而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高房价、996、鸡娃、内卷、不敢生、佛系、躺平、一日爽、潘家柳家、房哥房姐等等),当下社会上的绝大多数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此。因此生产资料所有权掌握在谁的手里非常非常关键,也就是一直以来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争论,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这个。年轻人要有未来,必须要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生产的总收益可分为生产资料收益(占比大约 80%)和劳动收益(占比大约 20%)。依托生产资料获得的收益应该全民平均分配,避免出现掌握生产资料的个体躺着收租子;劳动收益应该按劳分配,避免出现全民大锅饭。一些人把生产资料私有化,将生产资料获得的收益归入少部分个体名下,这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根源。

在生产资料私有化剥削体制下,劳动者的总工资不足以买走劳动者自己产出的所有商品,导致商品相对过剩,俗称的产能过剩,又名内需不足,这是社会生产力被破坏的表现。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生育率低下则是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的表现,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生育率 1.3,差不多全球倒数了。

随着生产力逐渐被破坏,经济开始失去活力,为维持发展,向劳动者灌输借钱消费,鼓励提前消费成为资本主义的唯一出路(年轻人负债累累的新闻想必大家看过不少),当然这条路治标不治本。

GDP 还能继续保持增长,但负债率会越来越高,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负债,负债对经济的拉动效果也愈发不明显,负债拉动经济增长逐渐成为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年轻人负债率高企、贷款买房成为常态、恒大暴雷 2 万亿就是击鼓传花游戏的现实写照。1975 年的中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1995 年中国宏观杠杆率在 100% 左右,2008 年达到 143%,2020 年上升至 279%。

最后科普一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里的产指的是生产资料,而不是生活资料,很多朋友会将两者混淆。共产主义就是生产资料收益全民平均分配,与个人生活资料受到保护并不冲突。

知乎用户 老宋摸鱼 发表

不要被带沟里,本质上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工作时长的增加主要有两个因素决定:

  • 人类的总需求量始终以高于总生产量的速度在增加

  • 父辈时候讲究的是温饱,现在天天白菜豆腐大米饭是普遍需求么?

  • 父辈时候有互联网、手机、普遍的旅行(包括跨国)、高铁飞机等高速出行需求么?

  • 父辈时候的人能想象到现代的生活么,同时现代又有多少人能够接受父辈的生活?

  • 人类的需求质量始终在持续的增加

  • 现在年轻人会一次买好多大白菜放着吃一个冬天么

  • 相比之前有肉就很好,现在包括肉类在内都有各种分级,还有各种以前接受不到的食材放到餐桌

  • 一个简单的手机、IC、手机 APP 的体验背后凝结了多少脑力劳动的投入

而且工作时长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体力劳动,一部分是脑力劳动。

如果单论制造业来说,在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过去(尤其是机器人引入)的前提下,生产同样商品(注意是等量)所需要投入的劳动时间确实已经远远缩短了,尤其是标准化。但是在国际市场打开后,全世界欠发达地区(原来可能吃饭都是问题)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极大的催生的量的需求,所以总量甚至膨胀的更多,而且在现在资本追求的快速迭代(宣传策略)下原来同一件商品的生命周期被大幅度缩短,导致流动产量需求进一步爆炸,所以工作时间自然更长。

如果叠合入脑力劳动又会发现智力密集型的行业,对工作时间的消耗更加巨大,一个 IC 里动辄百亿的晶体管,想想这种规模能沉淀多少时间、人力设计与资本,而且配套的供应链又会消化掉多少劳动力。

围绕精神需求再举例子,游戏行业,又沉淀了多少劳动,即包括设计、游戏程序、编剧,围绕游戏的硬件设计需求,迭代优化等等,这些需求也是老一辈完全没有的巨大需水池,更不要提游戏有更强的时效性,大部分大作都是一两年过气,然后就是新的。影视作品也是一样,尤其是特效类,都是堆人堆资本堆时间搞出来的,资本生命周期甚至比游戏更短,不一样持续在膨胀?

涉及到基础科学也是一样,相比于几十年前,现在社会沉淀的知识相比之前是爆炸性的,进入一个领域的门槛越来越高,从历史资料了解、不断产生新的科研成果消化、越来越复杂的小概率实验进行…

所以用需求不变做前提来看待现在的劳动时间问题是远远不合适的,时代在变化,需求也在变化,人也在变化,社会也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生活肯定越来越好、但是好的生活从来不易,追赶不断前进的社会是全体人类的不可逆的趋势,但是这也恰恰是丰富多彩世界的基础。身处在洪潮之中的我们,也不知不觉的成为了推动洪潮的一份力量。

知乎用户 蒋甬杭​ 发表

为什么工作时间长?是因为主动选择卷。

为什么主动选择卷?是因为卷似乎能带来更好的未来。比如阶层跃升什么的。

如果卷也白卷的话就没人愿意这么辛苦了。

知乎用户 夏天的雨​ 发表

因为我们要生产的东西品种多了,而且新生产的东西往往凝结了更多的劳动在里边,再者如果有机会的话老板为什么不尽可能多挣钱呢?

知乎用户 马赛 发表

假设,有一种需求需要 100 个人每天工作 10 个小时来满足,那么如果生产力提高了 25%,资本会让每个人只工作 8 个小时么?

显然不会,资本更倾向于淘汰 20 个人。然后给剩下 80 个人每人涨 10% 的工资。这样的话,资本只需要付出 88 个人的工人工资,达到原有的生产水平,而有 80 个人每人涨了 10% 的工资。代价么,有 20 个人丢了工作。

但事情不会这样简单的结束。因为淘汰人的话,一般是要看工作效率的,被淘汰的人相对要弱一些。也就是说剩下的人的平均工作效率要高过 100 个人平均,所以实际上淘汰的人要多于 20 个。

然后,粗糙的假设工作效率排在第 70~90 名的人之间会展开激烈的厮杀。这时候,会有人主动跳出来愿意延长工作时间来保住工作岗位。当然这种厮杀可能会蔓延开,一直卷到第 50 名上。

那么可能到最后变成 70 个人平均每天工作 11 个小时来满足这个要求,资本付出了原本 77 个人的工资,然后 30 个人失去了工作。

除了资本付出了更少的工人工资之外,其他人都过的更难受了。而这只是因为生产效率提高了。

知乎用户 胡冰涛 发表

有这种想法,是有一个假定:

总工作量是恒定不变的。

工作量 = 工作时长 * 工作效率。

工作量不变的情况下,工作效率,也就是我们的生产力越高,工作时长应该越短,

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假定是错误的:

总工作量不是恒定不变的。

随着企业的发展,业务的拓宽,一家企业能够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工作量自然越来越大,

一家企业如果工作量是不变的,要么企业已经僵化,要么企业离灭亡已经不远,

所以说一家变化的企业,工作量是变化的,工作时长是变化的,唯独工作时长,是大体上不变的,

一者人的时间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再超也不会超过这个范围,

二者《劳动法》已经明确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十四个小时,

你以为企业会体恤员工缩短劳动时长么?

不会的,要不是有劳动法的限制,企业会让你一天干二十四个小时,一直工作到去世。

这样一来,生产力再如何提升,工作时长大体上都不会变很多,

除非未来的某一天,物质资源极度丰富,人们真的能够同样富裕。

知乎用户 修行的猫丶​ 发表

当你拿着买大饼的工钱,干十几个小时危险工作的活时,我想你会收回你的无知。

就像人一样,一个 985 博士站你面前,除非特别美和丑,你只要不知道他身份,你都会把他等同于你,觉得不过如此。但是当你和他开始共同工作后,你就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天壤之别。

同理,在你的想象中,你认为我们的生活和过去没多大区别,都是一样活着,都是一样很累。你没经历过,就会觉得辛苦程度是一样的。有一种原因是,你一直干着农民工工作,你会觉得挖煤是最累的;你一直干着坐办公室的工作,你会认为工厂上班的是最累的。

我这样和你说一些细微差别吧。扫黑风暴上有些坏警察,你会觉得很黑暗,可是你不知道也体会不到民国(不是指国民政府,是那一时期)的警察的坏。在普通人眼里都是做恶。实际上,一个是帮别人作恶,一个是自己正大光明的出来作恶,你们这群多少黑社会经历的小孩子,永远体会不到其中的差别。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真正的原因是我们是世界工厂.
父辈的产出是供应 8 亿中国人.
现在年轻人的产出是供应 14 亿中国人 + 3 亿挥霍无度美国人 + 7 亿欧洲人 + 剩下 50 亿不发达国家的穷人.
所以我们还担心年轻人不够呢.

知乎用户 shen hu 发表

因为老板一直都在啊,想榨干劳动者的想法又没变化

知乎用户 历非妤 发表

生产力有提升,和上层建筑有什么关系?

工作时长是老板定的。

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决定的。

老板是经济基础,员工是生产力。

知乎用户 梓非鱼 发表

“你们的努力,是为了让某些人不用工作。”

——没啥用瞎白虎斯基

知乎用户 Ashley​ 发表

政治经济学里讲剩余价值的时候说,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有两种,一种是延长劳动时间,一种是提高生产效率。

知乎用户 nevermind​ 发表

这是比较错了产生的错觉。现在和父辈工作一样的时间,获得的物质远大于父辈,这就是生产力提升的效果。作为大多数的普通人,你可以选择降低工作时长,但是和现在的周围人比较,“获得” 会变少。

知乎用户 DoubleA 发表

如果国家的 GDP 不打算增长的话,确实可以降低工作时长。

但是国家 GDP 的目标是保持 5% 以上的增长,这时候要怎么做呢?当然是让社会的有效劳动力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中来,持续不断地提高生产力。

知乎用户 这座山里的人 发表

很简单,越努力你赚的钱只是你创造的价值的 n 分之一,劳动技术含量越高这个 n 越大,这个 n 并不会使你能放松,而是构成了你降低工作时间的障碍,越努力,n 也越大,既得利益者不会允许 n 下滑或者稳定不增加,所以会不断加码,如果技术含量下滑,就要用时间补,这也是为什么鼓励躺平了

知乎用户 辣尔椒 发表

《ang 字飘香》当导航,心花怒放有保障。千年有水千年淌,一湾青山一湾凉;万里无云万里光,一片油菜一片黄;四月花开四月香,一边闲逛一边唱:花开遍四月的香,水上涨四方的塘,风吹过四面的墙;告别了四丈的床,推开了四尺的窗,喝下了四两的汤,含起了四片的姜,走出了四重的房,我来到田野之上,漫步在菜垄之旁。

菜垄长得啥模样?二十平方成条状,两米宽来十米长,东西向来南北向,错落有致排山冈,井井有条好栽秧。苋菜秧儿栽四行,辣椒秧儿栽三行,茄子秧儿占地方,番茄秧儿更疏朗,豇豆秧儿不一样,需要架子来帮忙。青青竹子长又长,使劲插在秧儿旁,竹子交叉成网状,又用绳子来绑上。哪怕雨骤和风狂,架子依然稳当当,秧儿放心往上长,没有恐慌和徬徨。

我也好像秧儿一样,没有忧伤和迷惘,任由心儿四处逛,许多花儿被撞上:香菜花儿成伞状,寒菜花儿成碗状;油菜花儿忙卸妆,蚕豆花儿节节上;萝卜花儿白茫茫,茼蒿花儿金黄黄;豌豆花儿像耳房,大蒜花儿像标枪;包菜花儿冲出膛,只因叶子难阻挡;播种太迟长不壮,芹菜开花忙又忙;不少野花朝我望,可怜名字叫不上。

正把花儿来欣赏,耳房传来隆隆响,远处机器整田忙。稻田一片水汪汪,无数白鹭瞪眼望,食物就在水中藏。江南水乡好地方,风调雨顺齐上场,正是播种好时光。江南水乡好地方,思绪飘荡想诗王:春日点点花绽放,春雨点点水化妆,红胜火呀真漂亮,绿如蓝呀真清凉。江南水乡好地方,思绪飘荡想文章:春风习习雨扬扬,春山隐隐雾茫茫,春行长长身朗朗,春心荡荡气昂昂。

我移动着目光和心光,徜徉在东西南北的菜行,展望起春夏秋冬的流淌;我移动着耳房和心房,拥抱着鸟语花香的开放,融合着行云流水的安详;我移动着脚掌和手掌,琢磨着循环往复的真相,强化着道法自然的信仰;我移动着胸腔和鼻腔,伴随着抑扬顿挫的吟唱,寻思着起承转合的文章。

它是大自然的慨而慷,让菜菜们的鲜而亮,展现 ang 字们的宽而广。ang 字的舞台多么宽广,ang 字的舞姿多种多样,ang 字的舞步有点匆忙。ang 字作为领头羊,心似骄阳万丈光, 带领汉字往前闯,编创不一样的诗行,编排不一样的篇章,编织不一样的罗网。ang 字飘荡四月的香,ang 字飘满四方的塘,ang 字飘过四面的墙,ang 字飘进四尺的窗。

打开心窗望一望:千塘万塘取一塘,“6 旋方案” 放光芒,美妙诗句同编创,美好生活同开创。让悠闲时光,撞奇思妙想,赏《ang 字飘香》,帮人生导航:把过往回放,把现场打量,把即将展望,把诗行吟唱,呀,活在当场!春姑娘闪亮登场,那真是美好风光,我可要好好观赏。天苍苍,野茫茫,春姑娘,有点忙,举魔棒,换新装。它的舞台,多么宽广;它的舞步,有点匆忙;它的舞姿,多种多样。

春天的太阳,热情绽放,亮亮堂堂。它用温暖的光芒,照亮每一座山冈:无论高大上,还是低矮胖;无论在北方,还是在南方。正如格言所唱:一视同仁超越了地方,一如既往超越了时光。它用温暖的光芒,照亮每一座池塘:青蛙钻出土壤,跳进池塘;鱼儿钻出泥壤,浮到水上。正如格言所唱:秋收冬藏,春生夏长。它用温暖的光芒,照亮每一座广场:广场之上,人来人往,又看莺飞草长,再品鸟语花香。正如格言所唱:循环往复是真相,道法自然是信仰。

春天的细雨,提供滋养,纷纷扬扬。无数的树木,受到滋养,新芽劲放;无数的小草,扎根土壤,安心成长;豆类的种子,又鼓又胀,你推我搡;瓜类的架子,早已搭上,一行一行;洁白的茶花,竞相开放,饱含蜜糖;金黄的菜花,千里飘香,煞是辉煌。春天的细雨,纷纷扬扬,提供滋养。潺潺的小溪,清澈明亮,叮叮当当;哗哗的小河,蜿蜒流淌,绵绵长长;咩咩的小羊,漫步溪旁,清清爽爽;嘎嘎的小鸭,乘风破浪,舒舒畅畅;哞哞的小牛,不慌不忙,走走逛逛;喳喳的小鸟,边飞边唱,下下上上。

春天的和风,柔情万丈,飘飘荡荡。春风飘荡把歌唱:万紫千红好风光,温柔饱含正能量,婉约自有真豪放,当仁不让往前闯!正如格言所唱: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安排时间需要精,利用时间需要紧!春天的和风,飘飘荡荡,柔情万丈。春风轻轻地歌唱:一天建不了广场,一节背不完文章,一瓦盖不起楼房,一砖砌不成围墙,一步跨不过长江,一口喝不尽热汤。我们要匆匆忙忙,不需要慌慌张张:化整为零,是胜利的秘方;循序渐进,是成功的保障。

天地苍苍,人海茫茫。春姑娘,有点忙,举魔棒,变花样。小雨呢,把大幕洗得发光;小芽呢,把大树啄得发痒;小花呢,把大山点得发亮;小草呢,把大地拱得发黄;小溪呢,把大河挤得发胀;小诗呢,把大脑念得发烫。蝴蝶呀,正在展翅飞翔;蜜蜂呀,正在嗡嗡作响;蛛儿呀,正在编织罗网;燕子呀,正在建造新房;青蛙呀,正在低吟浅唱;鱼儿呀,正在东游西逛。风筝哟,驮来一片阳光;叶笛哟,吹来一阵摇晃;牧鞭哟,甩来一串铃铛;衣袖哟,抖来一地芬芳;游艇哟,踩来一线波浪;彩笔哟,写来一段诗章。

我把眼闭上,打开心窗,两座山冈,茁壮成长:一座叫 “姑娘忙忙”,一座叫 “ang 字飘香”!“天地苍苍”,“人海茫茫”。ang 字的舞台,更加宽广;ang 字的舞步,更加匆忙;ang 字的舞姿,更加多样!ang 字飘香,好像春日,热情绽放,亮亮堂堂;ang 字飘香,好像春雨,提供滋养,纷纷扬扬;ang 字飘香,好像春风,柔情万丈,飘飘荡荡。姑娘忙忙,忙着分享,ang 字飘香,飘向四方!

ang 字飘香,好像天使的翅膀,扇动着幸福安康,把吉祥带到每个地方;ang 字飘香,好像天使的翅膀,扇动着柔情万丈,把坚强带到每间心房;ang 字飘香,好像天使的翅膀,抖动着清脆悠扬,把铿锵抖进每句诗行;ang 字飘香,好像天使的翅膀,抖动着大爱无疆,把分享抖进每碗仙汤!

“6 旋方案” 放光芒,一二三四咚咚锵,《ang 字飘香》是个筐,五六三十尽管装。五重思量,呵护纯真的善良;六重对象,绽放生命的真相。共享的思想,为渴望保驾护航;热切的渴望,让奋斗乘风破浪。经历雨雪和风浪,归来仍是少年郎,少年没有乌托邦,心向远方自明朗:从容开创,源自平凡的辉煌;深度鉴赏,源自无我的端庄;平凡的事项,闪耀着彼岸的辉煌;无我的安详,闪耀着此岸的端庄。

两岸之间,生命的小河尽情流淌;河流之上,意象的小船随缘漂荡;船舱之内,ang 字的诗行随时吟唱;诗行之旁,两岸的风光轮番上场。此岸响当当,起名叫 “外在的事项”;彼岸当当响,起名叫 “内在的安详”。外在的事项,装进眼眶;内在的安详,装进心房;内外交织,相得益彰;彼此影响,辗转增上。

一念天堂,彼岸在身旁;一念牢房,彼岸在远方。《菜园共享》让我马上起航,《联网观光》让我迈向更广,《ang 字飘香》让我神清气爽。反复吟唱,必有回响,中心思想,豁然开朗:与世无争抢,人畜无害殃,莫向世间争短长,愿向原野闻花香,无限风光在路上,无限风光在远方。

那是大自然的慨而慷,让花草们的鲜而亮,展现 ang 字们的宽而广。野花香山冈,上香上香上上香;野草长菜行,常长常长常常长;ang 字响耳旁,当响当响当当响。野花自香,没有彷徨;野草自长,没有紧张;白云飘荡,自在安详;泉水叮当,自由开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欢笑是自由的回报,微笑是动人的歌谣。

它是太阳的微笑,让燕子的剪刀,把冬云剪掉;它是燕子的微笑,让杨柳的枝条,把尘埃打扫;它是杨柳的微笑,让无尽的小草,把大地拥抱;它是小草的微笑,让精美的歌谣,把共享记牢;它是大地的微笑,让丰收的舞蹈,把观光做好。它是太阳的微笑,让闪闪的星星,在黑夜里跳;它是星星的微笑,让弯弯的月儿,在蓝天上摇;它是月儿的微笑,让小小的船儿,在碧水里漂;它是碧水的微笑,让绿绿的小草,在大地上闹;它是大地的微笑,让美美的歌谣,在童心里跑。

童心里面有童话,童话里面有青蛙,好青蛙,举火把,骑野马,登宝塔:它是精美的童话,让歌谣来表达,让大家娃哈哈;它是勤劳的青蛙,让才华来激发,让大家顶呱呱;它是温暖的火把,让寒冰来融化,让大家热辣辣;它是自由的野马,让梦想来牵挂,让大家喜刷刷;它是通天的宝塔,让神话来发芽,让大家蹦恰恰。

童心里面有童话,童话里面有青蛙:它有童话的翅膀,让芳香的分享,飞翔在每一扇门窗;它有青蛙的吟唱,让茁壮的成长,绽放在每一个早上;它有火把的光芒,让辉煌的梦想,飘荡在每一间心房;它有野马的奔放,让飒爽的舒畅,豪放在每一片苍茫;它有宝塔的能量,让明亮的星光,徜徉在每一座广场。

知乎的广场,传递着妙想;智慧的海洋,翻卷起主张;诗意的远方,摇曳在海上;海底的安详,共舞着风浪。放眼一望,如此景象,不妨充当灵魂的家乡。此话怎讲?ang 字诗行,帮忙储藏吟唱的力量。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无论何方,都是家乡;所有景象,都是风光;ang 字飘香,堪当魔棒;各种忧伤,彻底扫荡!

看书给人坚强,智慧给人力量,时不时把知乎逛,偶尔也把泪水淌。眼泪汪汪,想起了过往的忧伤:大雾茫茫,遮挡了指路的灯光;阴风凉凉,冰凉了野花的幽香;黑夜长长,漆黑了无主的荒凉;心儿惶惶,模糊了纯真的方向。不过,嘿,泪水把心光滋养,黑夜把曙光酝酿,挡不住的金光,打不死的小强,如理思量,找到妙方:菜园共享,踩去了无奈的恐慌;联网观光,碾去了无主的彷徨;ang 字飘香,昂扬起热切的渴望。

中心思想》记心上,无限风光任观赏;“6 旋方案” 在手上,ang 字诗行任编创。对人不要勉强,对己不要勉强,天高任你飞翔,海阔任你游荡,幸福在于分享,生活充满阳光,真心为他人着想,也是给自己帮忙:不但谱写文字的诗行,更要谱写生活的诗章;不但感受文采飞扬,更要感受神采飞扬。“6 旋妙方”,此话怎讲?一路嘹亮,成倍成双,三种音长,四种吟唱,五重思量,六重对象。凭 “6 旋妙方”,写励志文章,把分享弘扬,把内卷抵抗;驰骋打油诗行,甭管大雅之堂,只要心花怒放,自成诗和远方。

“一路嘹亮”,此话怎讲?“心上”接 “观赏”,“手上” 连“编创”;“勉强”接 “勉强”,“飞翔” 连“游荡”;“分享”接 “阳光”,“着想” 连“帮忙”;“诗行”接 “诗章”,“飞扬” 连“飞扬”;“妙方”接 “怎讲”,“嘹亮” 连“成双”;“音长”接 “吟唱”,“思量” 连“对象”;“妙方”接 “文章”,“弘扬” 连“抵抗”;“打油诗行”接 “大雅之堂”,“心花怒放” 连“诗和远方”。

“成倍成双”,此话怎讲?《中心思想》记心上:(4+3)×4;对人不要勉强:(4+2)×6;真心为他人着想:(3+4)×2;不断谱写文字的诗行:(4+5)×2;不断感受文采飞扬:(4+4)×2;6 旋妙方:4×8;凭 “6 旋妙方”:(1+4)×4;驰骋打油诗行:(2+4)×4;一路嘹亮:(4)×2;“心上” 接“观赏”:(2+3)×14;“打油诗行”接“大雅之堂”:(4+1+4)×2。

“三种音长”,此话怎讲?音长针对统一吟唱,并非对应逻辑思想;基本音长 345,不妨慢慢数一数。《中心思想》记心上(4+3),对人不要勉强(4+2)或者(2+4)或者(6),真心为他人着想(3+4),不断谱写文字的诗行(4+5),不断感受文采飞扬(4+4),6 旋妙方(4),凭 “6 旋妙方”(1+4),驰骋打油诗行(2+4),“心上” 接“观赏”(2+3),“打油诗行”接“大雅之堂”(4+1+4)。

无数文章让内卷加强(4+1+4),太阳时不时地藏(2+5),固定的码头稳稳当当(5+4),两种码头相得益彰(4+4),就是我清凉的月亮(3+5),诱人的菜香(5),心中若有光(2+3),正是温柔的海港(2+5),共享的思想放光芒(5+3),自会勇往直前(2+4),孤单是孤单者的保护伞(3+4+3),残片因孤单而圆满(2+1+5),孤单是孤单者的菜园(3+6),孤单的菜园把孤单称赞(5+1+4),伞下哟风采绵绵(3+4),让精致的小诗(1+5),无边景象凝结成 ang 字诗行(4+3+4),内向是内向者的自由勋章(3+4+4),单纯的梦想被唾置一边(5+1+4),鲜花在雾霾中变淡(3+5),软绵绵的花香(6),更好地欣赏漂亮的风光(5+5),音未绝绕在梁(3+3),让热血在体内流淌(1+3+4)或者(3+1+4),将民族根脉滋而养(1+4+3),让我们不断储藏吟唱的力量(3+4+5),母鸡的理想是一把米糠(3+3+4)或者(5+1+4),共享主义家乡(4+2)或者(6),共享主义的人间天堂(5+4),菜园共享就是那温柔的月亮(4+3+5),扫荡所有的惆怅和迷惘(2+3+5),把吉祥带到每个地方(1+4+4),免费教 “6 旋” 写诗方案(3+2+4),轻轻的歌儿我慢慢唱(5+1+3)。放眼望:基本音步就三项,组装起来像魔方;每句总步别太长,十二以下蛮恰当。

无数文章让内卷加强,也有文章把内卷抵抗,《菜园共享》当榜样,《联网观光》有保障。退后一步天地广,迈向菜园百花香,循环往复是真相,道法自然是信仰。太阳时不时地藏,大雨时不时地降,湖水时不时地涨,闸洞时不时地放。固定的码头稳稳当当,活动的码头下下上上;洗菜的感觉清清凉凉,洗碗的感觉顺顺畅畅。两种码头相得益彰,始终保持近水模样,水中倒影令人遐想,智慧之水来自何方?楼台近水有月亮,树木向阳有春光,千塘有水千塘月,万里无云万里光。

菜园共享,稳稳当当,就是我清凉的月亮;联网观光,下下上上,就是我温暖的太阳;ang 字飘香,来来往往,就是对码头的畅想。菜园共享,联网观光,此话怎讲?诱人的菜香,爽朗的园长,共有的资粮,尽情地分享;时时地连上,思念的罗网,静静地观赏,漂亮的风光。菜园共享,不妨充当,物质的理想;联网观光,不妨充当,精神的理想。两种理想,相得益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心中若有光,手中自有粮;船高水自涨,水涨船自航。菜园共享,告别迷茫,给我清凉,正是温柔的海港;联网观光,告别沮丧,给我顺畅,正是攀登的魔杖;ag 字飘香,告别彷徨,给我铿锵,正是坚定的信仰。菜园共享,告别迷茫,随时扫荡,无尽的忧伤;联网观光,告别沮丧,随地品尝,无限的欢畅;ag 字飘香,告别彷徨,随缘编创,顺口的诗行。

丁香枝上瞟丁香,玫瑰花中寻宝藏,若无闲事挂心上,秋月始终在头上。苦海无边要靠岸,浪子抬头金不换,悬崖勒马往回赶,亡羊补牢不算晚。人生好比探险,错误在所难免,生命可以重建,灵魂可以再换,知错就改不简单,洗心革面真勇敢。《菜园》可共享,《联网》可观光,哪怕泥中躺,也把星空望。

白云飘荡,自在安详;泉水叮当,自由开朗。宁当智慧的闯王,引领欲望的大江,凭借菜园的风光,创建人间的天堂。诺亚方舟看东方,为有源头慨而慷,共享的思想放光芒,无私的心房有胆量。有容乃广,无欲则刚,文武齐上场,甘做领头羊:凭着圆融的孤单,自会勇往直前;凭着持久的思念,自有蝴蝶盘旋。

孤单是孤单者的保护伞,思念是思念者的顺风船。欲望的残片千千万,绝望的严寒万万千,残片因孤单而圆满,严寒因思念而温暖。孤单是孤单者的菜园,思念是思念者的诗篇,孤单的菜园把孤单称赞,思念的诗篇把思念宏传。一亩三分小菜园,各种菜儿长得欢,新鲜的菜汤有点甜,精彩的诗篇蛮好玩。青青菜园保护伞,伞下哟风采绵绵;悠悠思念顺风船,船上哟才智闪闪。

那是红日的才智,让精致的小诗,抵制现实的腐蚀;那是仁慈的老师,让宗旨的阐释,驳斥污渍的知识;那是霹雳的措施,让随时的根治,停止愚痴的迷失;那是展翅的气势,让无私的旗帜,配置飞驰的船只;那是率直的胆识,让历史的钻石,展示红日的才智。

红日放光芒,山高水流长,四海激荡五岳上,百川流淌万石刚。我呀思念着山冈,雄鹰扇动着翅膀;你呀思念着海洋,红日共舞着风浪。星光耀红着阳光,风光净化着目光;胸腔连通着鼻腔,脚掌带动着手掌。引山泉叮当,把大地滋养;饮山魂豪放,把丰收酝酿。《菜园共享》,让我们马上起航;《联网观光》,让我们迈向更广;两菜一汤,让我们身体安康;ang 字飘香,让我们神清气爽。

《中心思想》,记在心上,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对人不要勉强,对己不要勉强,天高任你飞翔,海阔任你游荡,看书给你坚强,智慧给你力量,幸福在于分享,生活充满阳光,无限风光在路上,无限风光在远方。以上十行,当做信仰,反复吟唱有能量,能量满满自欢畅。此话怎讲?无边景象凝结成 ang 字诗行,无数诗行凝结成《中心思想》。

复杂的交往让人恐慌,纯真的欣赏给人安详,内向是内向者的自由勋章,思想是思想者的自由殿堂。一亩三分小课堂,好像一汪小荷塘,荷塘中央有船娘,自在划桨自欢畅,荷花绽放更芬芳,青蛙齐唱更嘹亮。荷塘之旁建小房,房子周边菜儿长,房子里边有书房,各种美文任欣赏。菜园当课堂,菜汤有营养,知乎随便逛,歌儿随便想,ang 字飘香,当作魔杖,深度鉴赏,无可限量。

菜园共享,一统思想,为我保驾护航;联网观光,裁定大纲,让我迈向更广;ang 字飘香,扫荡八方,帮我粉碎围墙。围墙倒后好风光,自然清凉任品尝;屏障倒后真宽广,自由开朗任徜徉;规则倒后无勉强,有趣的歌儿任编创。枯燥的诗篇扔一边,顺口的诗句溜心田,打油的歌谣真好玩,自在的生活赛神仙:跨越欲望的刀尖,探寻灵光的极限,打造坚固的小船,哪怕无数的摧残,也可自由地凯旋。

欲望的手段万万千,摧残的画面千千万:单纯的梦想被唾置一边,诗歌的语言被视频替换;无奈的人潮把焦虑呈现,无情的焦土把走尸挂满;无名的怒火常常冒烟,无心的城堡纷纷塌陷。鲜花在雾霾中变淡,明珠在污泥中变暗,绿叶在风雨中变残,目光在闪电中变浅,脚步在围墙中变乱。欲望的雾霾无际无边,欲望的污泥没了没完,欲望的风雨越来越寒,欲望的闪电时隐时现,欲望的围墙又厚又严。如此画面,令人无限感叹;回首初心,让我坚定信念:跨越欲望的刀尖,探寻灵光的极限,编织诗歌的语言,传递温柔的思念,建设共享的菜园。

它是温暖的家园,把大雁呼唤,甭管那山高路远;它是灿烂的明天,把信念点燃,甭管那海枯石烂;它是永远的甘愿,把心田注满,甭管那沧海桑田;它是无限的圆满,把甘甜奉献,甭管那星移斗转;它是闪闪的诗篇,把勇敢呐喊,甭管那风云变幻。苦海无边要靠岸,浪子回头金不换,悬崖勒马往回赶,亡羊补牢不算晚。青青菜园,让我们共同创建;风光无限,让我们尽情参观;悠然心田,让我们永远相伴。

这是安然的心田,让朴素的房间,悠然地冒烟;这是淡然的心田,让车子的负担,悠然地走远;这是恬然的心田,让花儿的香甜,悠然地飘散;这是宛然的心田,让蜿蜒的南山,悠然地呈现;这是显然的心田,让空气的新鲜,悠然地洗面;这是焕然的心田,让小鸟的呼唤,悠然地婉转;这是湛然的心田,让繁星的灯盏,悠然地闪现;这是坦然的心田,让神仙的商谈,悠然地撞见;这是酣然的心田,让生命的意涵,悠然地分辨;这是嫣然的心田,让诗歌的语言,悠然地流传。

陶渊明,悠然采菊东篱旁;苏东坡,一代词王放光芒;定风波,千年回响在心房;菜园行,万里风光任观赏。雨打叶子沙沙响,我把歌儿轻轻唱,轻轻雨鞋套脚上,悠悠长路向远方,这边风雨有微凉,那边山冈有斜阳,轮番上场雨和阳,牵手婉约与豪放,循环往复是真相,道法自然是信仰。风雨之后有太阳,太阳走了有月亮,黑夜之后有曙光,白天走了有晚上,床上一躺真舒畅,超载灵魂忙卸装,也无风雨也无阳,飘飘荡荡进梦乡。

6 旋方案记心上,格律诗行任编创,不但编写文字的诗行,更能编写生活的诗章。房子周边菜儿长,房子前边有荷塘,莫向世间争短长,愿向荷塘闻花香,泉眼无声慢慢淌,树阴照水轻轻漾,小荷尖角幽幽长,早有蜻蜓来守望。如此景象,令人向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正如格言所唱:哪怕烦恼难当,凭着荷塘之光,心儿自会开朗。

软绵绵的花香,碧油油的波光,正是江南水乡,送我一身清凉;稳当当的长廊,慢悠悠的闲逛,正是人间天堂,送我一身通畅;粉嘟嘟的船娘,绿莹莹的衣裳,正是仙女徜徉,送我一身轻爽;静悄悄的鸳鸯,白灿灿的月光,正是童话飘荡,送我一身安详。月光与阳光,轮番上场,共同激发诗意的想象;花香与菜香,彼此激荡,共同谱写生活的诗章。

大树苍苍,送给我温柔的阳光;人海茫茫,送给你温柔的目光;菜园香香,送给我温柔的风光;思念长长,送给你温柔的心光。心光耀红着阳光,我本善良;风光净化着目光,你本坚强。此光彼光,相得益彰;迎来送往,天天向上。莲叶长荷塘,常长常长常常长;ag 字香心房,上香上香上上香。

ag 字飘香是魔棒,好像红日放光芒,让明亮的心光,更好地欣赏漂亮的风光。ag 字飘香是魔棒,好像明月送清凉,让菜园的风光,更好地明亮欣赏的目光。ag 字飘香是魔棒,好像白云送安详,让自然的鲜汤,更好地保障身体的安康。ag 字飘香是魔棒,好像诗仙写文章,让共享的思想,更好地滋养驴友的心房。

花儿自在绽放,蜂儿自会探访,迟些探访,又有何妨,就在绽放的当场,已有幸福的阳光,我在分享的这方,你在不远的远方,有缘千年会碰上,有缘万里会造访,以上各行,当作信仰,反复吟唱有能量,能量满满自欢畅。荷花绽放,蜻蜓探望:我也好像,荷花一样,你就好像,蜻蜓的模样;我又好像,蜻蜓一样,你又好像,荷花的模样。

有一座万亩荷塘,不经意跑进心房,时不时令人遐想:它有端庄的船娘,让无量的芬芳,绽放在荷塘的中央;它有金黄的太阳,让观光的梦想,释放在摇晃的船桨;它有漂亮的屏障,让无上的阴凉,平放在宽广的水上;它有清爽的月光,让嘹亮的蛙唱,解放在晴朗的晚上;它有恒常的力量,让难忘的影像,回放在安详的梦乡。

中国梦想,劲劲地昂扬,昂扬在大道康庄;全民小康,亲亲的榜样,榜样起人间天堂;咩咩小羊,静静地放养,放养在智慧草场;菜园共享,青青的汪洋,汪洋起正的能量;联网观光,紧紧地徜徉,徜徉在漂亮水乡;ag 字飘香,轻轻地荡漾,荡漾起荷塘月光。

荷花绽放满心塘,ag 字飘荡更芬芳,ag 字是思念的翅膀,不断飘荡,可让共享的思想,凭借无私的妙方,探出生命的真相,创新菜园的风光。ag 字飘香是魔棒,真的好像,上品弹窗,弹在心房,给我坚强和力量,让我自然而清凉,让我自在而安详,让我自由而开朗。ag 字飘香反复唱,反复吟唱有能量,能量满满有影响,影响几样?共有四项。

①没有梦想:ag 字飘香,好像红日的光芒,凭着无限的辉煌,唤醒热切的渴望。②确立梦想:ag 字飘香,好像导航的灯光,凭着理性的思量,打造爽朗的园长。③实现梦想:ag 字飘香,好像现场的播放,凭着大地的滋养,畅饮鲜美的菜汤。④告别梦想:ag 字飘香,好像野马的奔放,凭着联网的力量,驰骋自由的铿锵。

音未绝,绕在梁;火已灭,有星光;藕虽断,丝连上;人走远,念不忘。无论是多远的远方,走不出思念的罗网;无论是多远的远方,永远有 ag 字的弹窗。心底无私天地广,地头有爱百菜香,两菜一汤有营养,ag 字飘香有清爽。ag 字飘香反复唱,反复吟唱有能量,能量满满自流淌,流向何方?到你心上。

月色与荷塘一同清凉,笑容与沧桑一同绽放,思念与时光一同流淌。黑夜漫长,把曙光酝酿;污泥肮脏,把花香滋养;冬日冰凉,把春阳守望。各种内卷的现象,让人沮丧;各种封闭的围墙,让人忧伤;各种混乱的思想,让人彷徨。探寻共享的矿藏,自有逍遥的妙方:天高任你飞翔,海阔任你游荡;看书给你坚强,智慧给你力量。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航船最好有方向,人生最好有担当。我们要:甘做领头羊,文武齐上场,让热血在体内流淌,让豪情在心中绽放。我们要:敢于担当,敢于开创,开创一个,共享主义村庄,共享主义家乡,共享主义的人间天堂。

人间天堂看东方,为有源头慨而慷。此话怎讲?大河大江,源远流长,将民族根脉滋而养;骚客豪放,胸怀坦荡,将繁华景象铺纸上。放眼望,叹云山莽莽,秋水波光;排行榜,叹华夏泱泱,屡创辉煌。让我们不断储藏吟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开创漂亮的风光。

鸟语花香无忧伤,行云流水意悠长:众鸟吟唱,告别紧张;百花飘香,告别彷徨;白云飘荡,自在安详;泉水叮当,自由开朗。如此意象,飘飘荡荡,飘在心房,飘在耳旁,念念不忘,给我力量:催我向上,乐于成长,自信自强;让我高尚,乐于分享,互助互帮。

分享一下我的过往,徜徉在那诗的海洋,美句被我盯上,及时抄在本上。未曾想,天地苍苍,诗海茫茫,无数诗行,杂乱无章,带给人消化不良,想落地很难指望,演变成无勺的鸡汤,滋生出无尽的忧伤。徬徨啊彷徨:诗和远方,路在何方?

如理思量,心明眼亮,如此徬徨,源于贪心痴狂,不懂悬置妙方。断舍离是魔棒,对美句大扫荡,ang 韵美句当宝藏,其它美句扔一旁,管它漂亮不漂亮。未曾想,汉字天地真是广,ang 字诗行响当当,ang 字作为领头羊,心似骄阳万丈光,带领汉字往前闯,可编创,不一样的诗章,不一样的罗网,不一样的桥梁。无边景象,无数诗行,凝结成八字魔方,魔歌嘹亮,那便是 “菜园共享,联网观光”!

格律诗行,高低短长,叮叮当当,清脆悠扬。千塘万塘取一塘,限定范围往前闯,竟然有万千气象,竟然有无数宝藏,竟然会超乎想象,竟然会非比寻常。正如格言所唱:无限风光在路上,无限风光在远方。此话怎讲?ag 字飘香,好像魔棒,可以帮忙:搭建友谊的桥梁,激发诗意的想象;拥抱自然的清凉,感受自在的安详;呵护纯真的善良,探寻生命的真相;挖掘吟唱的力量,强化共享的思想;积累成长的资粮,开创美好的景象。

山高水流长,红日放光芒;盘古开大荒,女娲造天堂。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共享的思想,永放光芒,带给人们无穷的力量;共享的旗帜,高高飘扬,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理想是人生的太阳,理想是指路的灯光,理想是成功的信仰,理想是无穷的力量。航船不能没方向,人生不能没理想,母鸡的理想是一把米糠,海燕的理想是飞越重洋。

一把米糠,如何保障?请看菜园共享。飞越重洋,有啥秘方?请看联网观光。菜园共享就是那清凉的月亮,联网观光就是那温暖的太阳,ag 字飘香就是那双赢的桥梁。菜园共享,让我们马上起航;联网观光,让我们迈向更广;ag 字飘香,让我们神清气爽。菜园共享,一统思想;联网观光,裁定大纲;ag 字飘香,扫荡八方,扫荡所有的惆怅和迷惘,扫荡所有的彷徨和忧伤。

ag 字飘香,好像天使的翅膀,扇动着幸福安康,把吉祥带到每个地方;ag 字飘香,好像天使的翅膀,扇动着柔情万丈,把坚强带到每间心房;ag 字飘香,好像天使的翅膀,抖动着清脆悠扬,把铿锵抖进每句诗行;ag 字飘香,好像天使的翅膀,抖动着大爱无疆,把分享抖进每碗仙汤。

幸福在于分享,生活充满阳光。四重分享,不收银两:免费送书一本(电子版),免费送书一本(纸质版),免费教 “6 旋” 写诗方案,免费教 “6 零” 赚钱方案。祝愿大家:不但谱写文字的诗行,更要谱写生活的诗章,不但感受文采飞扬,更要感受神采飞扬,两种飞扬,相得益彰,彼此影响,辗转增上。

知乎用户 噼哩 发表

1. 因为生产成果被浪费掉了。

例如诸多与生产无关的活动、甚至重复活动。

2. 因为生产力并没有发挥到最大。

浪费掉的生产成果局限了下一个生产周期的基础,与此同时,相当多的生产力停滞掉了,例如失业人口、荒废的生产线与车间等。

3. 因为生产成果没有被还给生产者。

本来应当随着再生产活动,整个流通中的财富(物质)应当是不断增加。但是事实上由于每一次流通中的财富(物质)都被抽离出一部分(表现为储蓄,有时候这部分会过大),造成了事实上不管生产力怎么提升,流通中的财富甚至会萎缩。

知乎用户 天雪尘 发表

让年轻人忙的团团转,免得他们闲下来胡思乱想

知乎用户 雪狼湖之北山 发表

这个是最蹩脚的回答

知乎用户 AN0NYM0US​ 发表

因为你欠金融老爷们的利息还没还。

所有工业发展的基础都是借金融老爷的钱,你不得还钱吗?

就你那种劳动产出的效率,怎么可能赶上金融老爷们资本复利的效率,真以为你也是祖上从宋朝就开始放贷吗?

知乎用户 许巍 发表

生产效率提升了,但总产出也是迅速提升,这是为啥 GDP 迅速追上并甩开日本稳居第二的原因。

其实时长不是问题,分配不均是问题。所以共同富裕上线了,也不仅仅提效率,开始强调公平了。

知乎用户 zhou ye 发表

你要是愿意住回乡下,不点外卖,白菜豆腐为主的生活,我工作五年够活一辈子了。这里包括讨个媳妇,盖套房子,生五个孩子的费用。感谢国家,我老家还有光纤网络。我要是闲的蛋疼了,我可以去村里小学客串个老师,给那些老师上上课。

知乎用户 崔瓢 发表

看看一些个官方网站和 app 的水平,你会发现他们利用发达的 IT 技术成功降低了大多数人的工作效率。

知乎用户 火红的花生 发表

因为消耗增加了,如果把一切产出和消耗都计算为金钱的话,你想想父辈的时候消耗的跟今天消耗的一样么?我父辈那会冬天是点煤球炉子取暖,哪有现在的 24 小时暖气供应,消耗增加了,那时候家里有个摩托车就是富裕家庭了,小汽车那就是土豪了,现在呢,我家这种低收入也买得起小汽车了,以前几乎很少去外面吃,现在好多人一日三餐都叫外卖了,以前一身衣服,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轮着穿,现在随时随地买新衣服,你现在的消耗比父辈有了巨大的提升,自然需要更多的产出,而更多的产出要么是提高生产力,要么是增加工作时长,而这两者一抵消,你就发现了,呀?这生产力白提高了?

知乎用户 洗剪吹吃花生米 发表

因为你欲望太多,假如你一年到头只花 100 元买衣服,一年到头只拿出 100 元买鸡蛋和最廉价肉类,在农村自己种地养牛,再搞搞屋顶种植,不买汽车手机等任何 40 年前普通人没有的东西,你也能活的轻轻松松,

知乎用户 自我西来 发表

假设一家人一年八百斤麦子能活下去。那么地主租给他的地无论是能产一千斤,两千斤,还是一万斤,地主都会照着给他家留下八百斤的数量去收地租。

知乎用户 烽火戏诸侯 发表

大家都有等于没有,没有优越感是开心不起来的,为了获取优越感,只能努力工作,如果不想努力还想开心,那就少和人比,得过且过,吃不起肉就吃菜,买不起房子就租房子,去不了大城市就去小城市,追到喜欢的人就找不喜欢的,大不了自己过,逃避现实,钻进自己圈子里,你会发现你会非常快乐,前提是你真的能放下世俗的观念

知乎用户 随便一说 发表

1. 呢么生活质量是否也有极大的提升了呢?如果降低你的生产时间,然你回到你父辈的生活质量你愿意吗?

2. 如果你是对比你父辈是城市里的工人,呢么还能理解,如果是对比农村种地的农民伯伯,不好意思你去问问他们的,你的工作量连人家的一半都不一定到。

知乎用户 约翰. TotallyFail 发表

决定你被压榨程度的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关系没那么大。因为如果你说跟生产力有关系,那你得和古代人比,比如原始社会部落战败了直接被杀光,或者奴隶社会成为奴隶,你得和这些人比才有意义,跟近现代比的话主要决定因素是生产关系。

你讲生产力提高属于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知乎用户 江湖未老人 发表

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如果不劳作就会饿死,可不是娶不起媳妇买不起房,而是活活饿死。

现在只是追求得更多了,如果你只是想不饿死,其实不需要多少劳作。

知乎用户 直江 发表

有没有可能

欧美的福利国家和非洲的躺平国家比起以前,工作时长都下降了呢?

知乎用户 小山坡 发表

分配

知乎用户 Queen Frank​ 发表

玩过戴森球的都知道

当你刚开始游戏的时候,采点矿点下科技就行了,成就感爆棚

当你玩到中期时,到处飞着辅产线,加电量,忙得不亦乐乎

当你玩到后期时狂肝几十小时,产量都未毕能翻倍

于是你躺平不肝了

又过了几天,你开了个新档

知乎用户 置酒​ 发表

以我们的工种来说,设计本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判定标准,大多数时候的通宵都是在无效加班(可能是因为我们行业没有加班费,廉价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特别是经常性的改了几十稿之后,又用回了最初的那一稿。

很多时候加班就像是 pua 老板给员工做的服从性测试,除了让打工人心力交瘁,没有任何其他的意义。

知乎用户 宇宙大王 发表

送分题,因为竞争。

以前村子里你一个人卖大饼,全村一天消费总量一千个,你做完一千个就完了。朝九晚五不愁卖。

现在变成十人卖大饼,但消费总量还是一千个,不会因为供应者变多需求就变大,这时你们得互相较劲,想办法抢顾客,打电话,搞促销,送货上门,延长营业时间,狠点的 24 小时营业,顿时工作时间暴增,成本暴增,但收入却不会增加,竞争越激烈收入越低是铁律。

市场经济下,竞争是会随科技进步而加剧的,因为科技提高了通讯与交通速度,迫使大家加快节奏,你慢一秒顾客就是别人的了。竞争白热化,竞争越激烈劳动时间越长,压力越大,心情越焦虑,心血管病就越流行,现在心血管病成头号杀手了。

我们上班时间变长并不是因为生产时间增加,而是用来抢顾客的时间增加。这跟教培产业加剧社会焦虑但并不创造社会价值是同一个道理,清北每年录取数量是固定的,不会因为学生学习时间变长就增加,可教培产业一插手,大家都只能补课,否则淘汰的就是你。

既然竞争会增加上班时长,那么反过来减少竞争就可以缩短上班时间。

计划经济就是非竞争型经济,八十年代前企业确实就是八小时工作制,不象现在工厂,几乎都是 12 小时工作制。

计划经济能随生产力提升不断缩短工时,所以马云说大数据计划经济实现后,大家每天只需要上班 4 小时。

知乎用户 刘晓阳 发表

剥削与被剥削的链条明显拉长了。

父辈那时候,我们做的东西非常初级,连被西方剥削的资格都没有。

中国现在的成就,和对外贸易分不开,我们主动让美国佬剥削,也通过产业升级在剥削下游的国家。

主要获利的是西方社会。

现在是贫富分化,日后会不会走向阶级社会,我想大家都清楚。

发展减缓,不搞内部再分配,就只能扩张了。

不搞共同富裕,就得一带一路,迈向火星了。

知乎用户 极生 Peter​​ 发表

既然你没有具体数据支撑,我也只想凭感觉回答这个问题。相信你会原谅我的懒惰~

首先,你的问题有一个预设前提:劳动生产的 “总价值” 不变。

如果这个变量在增长,那么生产力极大提升并不必然导致工作时长减少或维持过去的一般水平。

总价值 / 总交换价值由什么决定?供需关系。供需关系在市场中不断发生变化,生产力发展了就一定能够满足新增加的需求吗?生产力后退了就一定不能满足减少后的需求吗?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这一动态的复杂问题才行。

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工作时长没减少的原因,你得问问这些人的雇佣者在想什么?

有趣的是,自耕农没有这些问题,工作时长取决于他们自己,觉得够了就够了。但一般而言,不管他们觉得够还是不够,他们的收入仍不足以让他们享受比受雇佣的无产阶级更好的生活。这才是我们新农村政策的出发点……

生产力发展的红利相信你也看到了,父辈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享受到的许多服务,我们现在都可以更轻松地获得了。

红利是谁提供的?劳动者。劳动者的平均工作时长因为什么而无法减少或不能明显减少?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但一定要多加入一些影响因子再考虑,否则很容易就得出的结论往往存在很致命、很显眼的错谬。

知乎用户 林中一号职场说​ 发表

用经济学的观点来回答这个看似简单但是又特别值得思考的问题。

是因为 “稀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稀缺,经济学家就是研究如何最大化应用资源,提高社会效率,以应对稀缺。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特点,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拥抱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用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稀缺是客观常态:

我们所处的时代,看似物质丰富,人们吃穿不愁,但是很多东西还是稀缺的,比如各种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一些大家趋之若鹜的奢侈品,人民无法随心所欲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因为,每样东西都标注了价格,想要获得更好的东西,过上更丰裕的生活,就要不断充实自己的钱包,提升自己的购买力。

人的欲望水涨船高:

月薪 3000 希望拿 10000,拿了 10000 月薪又想着 50000 万,继而考虑年薪百万、千万,人往高处走,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物质是稀缺的。想过得更好,领先同僚半步,你就必须加速奔跑。看看,哪些拼命加班的人,都是想用时间换空间,多点加班,挣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买更好的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旅游。

我们的时代早已打破原来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大家不再共同贫穷,而是努力冲向自己想要的小康生活。

标杆的鞭策:

我们身处开放的世界,5G 网络下的信息高速流通,让我们及时了解到周围发生了什么。曾经跟你差不多的人,不说一下子暴富吧,转眼间 “三日不见、刮目相看” 了,你自然坐不住了。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那些标杆就在那里,等你去模仿,等着你去超越。

积极拥抱未来:

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年代的抱怨,70 后抱怨自己当时的物质条件差,求学条件差;80 后说自己赶上了计划生育,单亲没有姐妹,养老压力大,又赶上了高房价…

其实,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烙印,每个年代的人都是在跟自己同时代的人竞争。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时代车轮滚滚向前,谁也不可能回到从前,回到从前你也不能接受。

爱丽丝梦仙境》中的红桃皇后说:我们这个地方,只有努力奔跑,才能待在原地。用这个话来描述我们所处的时代再合适不过了。

接受并积极拥抱这个时代,是幸福哲学。


借用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开篇的这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说最好的时代,是因为我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文化娱乐应有尽有,每个人都可以过上体面的什么,基本不需要为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生存需要而纠结。

说最坏的时代,是因为很多人都活得很辛苦,做不完的事情,紧张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很多人感觉过得并不幸福。

我们和父辈有不一样的辛苦,也享受不一样的幸福。

知乎用户 萄道人 发表

大声的告诉我! 资本家赚取的是【 】价值!

知乎用户 李老大 发表

1、问题本身以偏概全。三和大神知道不?他们哪里工作时间长了?

2、对 “工作时长” 有误解。你的父辈很轻松吗?你知道他们在家务中投入的时间吗?工作时长 = 24 小时 - 非工作劳动时间(包括各种形式“义务劳动”,如照看孩子、洗衣做饭、志愿者活动、学习充电等)- 休闲时间。这样算下来,你会发现你的工作时长可能少于父辈,但是你父辈的每日劳动时间可以肯定的比你长。

3、为什么现代人普遍存在痛恨工作时长?一个字:傻。既要工作赚到的钱带来的各种便利,又要抱怨工作让自己不爽,却不会在便利与不爽间进行取舍,是为傻。克服这种傻才能让自己前进,说大点,才能让社会进步,比如有所发明。

4、为什么钱有时候只是体现为你的压力而不是便利?比如你可能觉得赚钱无非为了养家、为了让自己有面子、为了还房贷,你可能感觉光自己生存的话其实完全没必要顶着压力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去工作赚钱。原因很简单,你不是猪,你是人。如果你愿意仅仅当一头猪,其实你可以毫无压力的生存,比如乞讨、卖肾。

5、为什么很多人对各种 “义务劳动” 给予了更多感情上的偏爱?因为你想做个 “人物”。在“义务劳动” 中,你的任何一点投入都可以哪来说嘴,强调自己的付出,很多时候甚至你是完全不可替代的(比如教养子女),因此你是个实实在在的 “人物” 而不是工作中容易被替代的 nobody。现代经济的普遍要求是绝大多数员工都是容易替代的,否则一个公司没法运转:想想看,如果你是老板,你手下 90% 的员工都不可替代,他们都要涨工资,你怎么办?要么你的公司 nb 到爆炸能接受他们涨价,要么你就只能关门了。因此,绝大多数工作的人在工作中毫无成就感、毫无地位,因为他随随便便就是可以替代的。怎样弥补工作地位不足?只能从 “义务劳动” 中给自己找地位了。

知乎用户 工人兄弟 发表

资本家的贪欲。哪怕累死人他们都不管。

知乎用户 星期八​ 发表

因为生产关系畸形,剥削日益严重…

知乎用户 yaoyuan0080 发表

因为原来仅仅是活着啊,现在过的是好了很多,但是也没到可以减少工作时长的程度,甚至为了维持这个生活水平还增加了工作强度,这也是很多人感觉不到幸福的原因。

当然我说的是普通人,硬说个例也是有的。

知乎用户 Correct 发表

民国 11 年(1922 年)4 月 24 日,在中共中央在沪设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李启汉的指导和帮助下,以瞿锡坤、周启邦为代表的上海邮局信差(今称投递员)进行罢工斗争,取得缩短工时(每日工作由 11、12 小时缩短到不得超过 9 小时),原纳保证金不变和增加工资的胜利。

知乎用户 无语 发表

生产力转化成了你享受的资源啊。

你试试现在如果你愿意睡桥洞公园,每天吃一口纯主食就满足,活五十多就自绝。你工作时长肯定会下降的。

你愿意吗?

知乎用户 招财大金牛 发表

这不是很简单的么,996 的福报让你帮资本家赚的更多,你工作越长性价比越高,

被榨干后,马粑粑又能去招一批全新的电池人,吃的比你更少。

知乎用户 邵专利材料​ 发表

会不会有这种可能,

父辈的领导顶天了只能开桑塔纳,住三居室;

你现在不努力,老板怎么能开上法拉利,住大别野呢?

知乎用户 崔二 发表

你付出了什么?

你得到了什么?

付出和得到得同时对比,这样才公平。

我小时候别说开车,在马路上看见个汽车都稀罕。一辆吉普车路过,一群小孩追着汽车闻汽油味儿。

现在呢?几乎家家有车,比那时的吉普车高了多少档?

你当年坐桑塔纳的,那都是有身份的人。

我们现在有身份证开个桑塔纳不叫事吧?

原来的绿皮火车,没有空调,晃荡晃荡,磨磨唧唧。

现在的高铁啥感觉?啥速度?

飞机?

我们一群小孩在地上跟着天上的飞机跑。为啥呢?

没见过,新鲜啊。

现在坐飞机不算啥新鲜事吧?

那时看个 17 吋的黑白电视机都是很有面子的事,现在家家户户看得平板彩电多大个?

那时,北方冬天吃啥菜?

大白菜、土豆子、大萝卜,咸菜、酸菜、干菜、面酱豆瓣酱辣椒酱。

现在吃什么菜?

你乐意吃什么菜就吃什么菜,品种繁多,新鲜可口。

鸡鸭鱼肉,原来一年能吃几回?

海参鲍鱼,原来只是听说过没见过。

现在还新鲜吗?

鸡鸭鱼肉基本想吃就吃吧?

海参鲍鱼,打打牙祭,没啥问题吧?

出国玩儿?

那时港台片里才有的事,一说休假就去新马泰,哇哇哇,他们好有钱。

现在,不叫事吧?

知乎用户 柳下乘风 发表

工作时长和我们对工作定位(期望值)还有社会环境因素有关系吧。

多劳多得,能者上位。

所以想要钱多就得多干呀!你看见别人多干当然自己也就不想落后,你想落后你孩子,你老婆,你朋友也会拉着你走。

不管是普通工作者和老板身份都是一样的,别的同事努力你不努力你就会被老板干掉!为啥?因为他不把你干掉他就会被同行干掉!这样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老板财务越来越多跟着上位的管理,员工相对薪水会多。同样是快递顺丰京东和其他的还是有一点区别吧?

有人是想上位,多努力,业绩多,成绩好,提拔的时候是不是机会就会越大。

究其原因,问题有一部分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还有一部分就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例如生活开支,教育,物质精神上的享受。再例如以前一辈子只认一个人,现在个别人哪里会只认识一个人啊!有些渣渣男女怕是同时 N 多个啊?人多钱也多啊?钱从哪里来?不就是要加班加点干出来的?女孩子不整偏门,怎么拉动美容行业,化妆品行业营收。化妆品和美容行业的不交班加点的干怎么多挣钱买菜吃饭交房租,供小孩上学买小汽车?

下面也是同样的问题能说明。

为什么我们比父辈挣得钱多很多却还觉得钱不够用?因为 “我” 需要买的东西

为什么我们比父辈见过的世界更大还觉得无立锥之地?

为什么我们信息获取越来越方便快捷还觉得压抑疲劳?

你们说为啥???

欲壑难填!!!

知乎用户 熙熙熙熙 发表

不讲理论,简单说

假设每个人对物质资源都有一个期望饱和值,无论是高是低,只要达到饱和,他就不在执着于追求增值,且没有很多人的期望饱和值是高到离谱的,那么大家就可以去追求物质以外的东西

在这种前提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是有可能实现大和谐的

但现实是,有少部分人拥有无穷无尽的欲望,满足了这个阶段还有下个阶段,一直都有,正如马克思说的,资本追求的是无穷无尽的增值

而由于上述资产阶级对物质资源的聚集,导致其他大部分人总是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饱和值,为了达到饱和值,他们选择 “卷” 死其他人

还有少部分人,由于缺少掌握生产资料的可能,他们的期望饱和值较低,因此只要少许满足,他们就愿意 “躺平”

社会的总生产力水平上升了,人类总消耗水平也在上升,但总的来说,消耗水平是不可能超过生产力水平的,那为什么人类社会还是如此饥渴?

因为上面的第一部分人,比如资本家、统治者,他们除了对物质资源的追求,还有对其他非物质的,甚至变态的需求。只要他们攫取的,窃取的劳动果实足够多,其他大部分人就无法达到期望饱和值,从而出卖自己的时间和劳动力。而当期望饱和值和自己能力之间的落差过大,有的人甚至愿意出卖灵魂和身体给资本家

还有好多人被迫降低期望饱和值,体现在诸如生育率降低等

对鹅城人来说,没有黄老爷最重要

知乎用户 Lee 发表

最厉害的是,现在劳动法都不管 996

主要多数人不知道国外情况。

我同学在加拿大送快递,随心情干活,一周不到十个小时,月薪两万多。成天在家玩。

反观我们,在研究怎么生三胎,八胎。。。有点意思哈

知乎用户 fuller 发表

只有你更加努力工作你的老板才能换车换房啊。

伴随时代进步老板的欲望也水涨船高。

知乎用户 静秋 Lucy 发表

其实我也很想问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以前读书的时候,晚上父母都在打麻将、看电视,可是我工作了之后,我的孩子看到我每天晚上都在加班,在不断的工作和学习?

实际上,在我看来,有三个原因导致了现在的状况:

第一个原因,我们这个世界变化的速度更快了。他要求这个世界里面的每一个舵手都有快速的学习能力,这样在乘风破浪的时候,才可以跟上时代的浪潮。

**第二个原因,现在的竞争太过激烈。**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教育水平都越来越高,大家的认知程度高,人也更加聪明。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之下,其实每个人的起点都是更高的,竞争也势必是更激烈的。

**第三个原因,大家的胜负欲更强了。**可能在父母那一代,他们在职场上的竞争并不像现在这么的激烈,胜负欲也不够强。但现在我看到有很多年轻人不为钱而工作,为自己的赢而工作,这种胜负欲、这种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的感觉,可以激发很多年轻人极大的斗志,而这样的斗志就会使得整个职场看起来更加内卷。因为有很多人不是在为钱,为工资而工作,是为自己的目标而工作,他们势必很想要把自己手上的工作做到极致。

第四个原因,目标更加明确,我觉得现在有很多小朋友也更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当想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面对自己的目标一往无前。

以上,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友好交流~

我是静秋 Lucy, 造物者咨询 CEO, 畅销书《产品运营新物种》作者。关注我,不增长不可能。

知乎用户 牛较瘦 发表

昨天看了苹果的春季发布会,苹果 studio 设备对比旧款工作站的性能大幅提高,令人印象深刻。中间的广告片段(专业人士现身说法),有个人说原来的设备在渲染(载入)大概这个阶段,原来要等一段时间,她可以喝一杯咖啡(休息),现在换了 studio 后根本不用等,可以马上投入工作啦,真好!

但是人家不用加班,工作时间正常工作就好,生产力是随着生产工具的提供而提高,不影响工作时长。

知乎用户 云铺旺 发表

关键是你现在生产的价值,及不上你的贡献。

现在的生产力是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产品的利润并没有增加,反而极为低微,有些工厂利润都不够发工资。这样的情况下,不加班根本就没有利润,要加班工人就有意见,左右为难。

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工人工资几百块钱,当年让工人走,工人们都不愿意走。那时候工人们几百块钱一个月,他们可以贡献上万元以上的利润,而现在工人们的工资大几千上万块钱了,可是他们所产生的利润,可能只有几千,也就是说做多少亏多少,工厂的利润还要在其他的投资里获得,这样才可以补贴生产的亏损,否则整个企业就是亏本的多。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再不加班,企业就生存不下去,企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就是工厂要加班的原因。

知乎用户 错翁 发表

因为现在人的工作绝大部分是无用功,或者是锦上添花,父辈那些才是有用功,或者是雪中送炭的。

现在晚上 10 点,老板问你个事,你不回公司会倒闭吗?不会,但是老板还是会大晚上问你,这就叫无用功。

我们现在手机破一点,衣服旧一点,没有外卖,没有奶茶,日子会过不下去吗?不会,所以这些全是锦上添花。

所以 996 没用的,你原来一个月可以完成的,慢慢变成两周,一周,三天…… 最后的要求可能一秒,这就是卷。

知乎用户 海螺复盘​ 发表

生产力上去了,消费力也上去了,物欲也上去了,竞争也上去了

只能卷起来了……

知乎用户 月色真美 发表

因为人变多了。竞争变激烈了,蓝海变红海了。

说人话就是两个字:内卷。

知乎用户 达瓦利希 发表

因为有人在骗你。

知乎用户 简历帮帮忙 发表

我妈和我聊天,说我们每周工作时长比他们那时候短。那个年代一直六天工作制,只有周日休一天,然后晚上总加班,白天忙到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我也曾在某大跨国公司工作过,问前辈八十年代初公司没有电脑,如何管理全球业务。他说那时候每天早上进办公室就看三个文件框上面的颜色,红色代表紧急,必须马上处理;黄色的表示预警,当天要处理完,绿色的表示可以放一下,问题不大。

看来不同年代,工作的内容不同,工具不同,但是人的工作强度并没有随着工具的发达而降低,反而因为工作内容的变化增加减少。

从今天来看,和父辈比,第一,每周大多是五天工作制;第二,国家法定年假比之前多;第三,部分公司除法定外,还有了福利年假。对于女性来说,也因为各种供应链的发达,不用在下班后还要给娃织毛衣,给家人做衣服,还是有不少时间属于自己。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号召底层努力工作是不是精英的谎言?

知乎用户 默苍离​ 发表 最破防的谎言,是只告诉你正确真相的一部分。 “努力工作能改变命运,能过的更好。” 这句话本身完全正确。 但舆论没有告诉你与之关联的另外一部分。 命运和生活的质变,依赖层次(社会生态位)的上升。如果只在同一个层次努力 …

如何科学严谨地反驳资本家带动了就业?

知乎用户 小太阳队长 发表 1、一个矿工失业在家,冬天很冷。 他女儿问他,“爸爸,天好冷,为什么不烧点煤?” 他说:“爸爸失业了,没钱买煤”,女儿又问 “你为什么失业?” 他说:” 因为老板挖的煤太多,卖不出去 “ 2、张屠夫用武力垄断屠宰 …

如何评价亚马逊利用算法自动解雇无效率的仓库工人?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4rmS29 发表 不稳定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 “统治方式”,其基础是造成一种普遍而持续的不安全状态,旨在迫使劳动者屈从,接受剥削。这种统治方式,尽管从后果上看非常像早期野蛮资本主义,其实完全史无前例。为了界定这种统治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