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加坡第四次 “封城”(20210925)?
知乎用户 李哪托 发表 所以说,有些人只讲屁股不讲事实。 新加坡不止一次被某些人说成是抗疫模范了,前几天我记得还有话题说新加坡和病毒 “共存” 了?,这都是惯常操作了,之前他们吹的还有日本、越南,真是吹谁谁死。 不过即使这样,在他们眼里, …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不妨先复习复习国家法定甲类传染病之一——霍乱。
这几个数据,特别是病死率,怎么看都跟新冠病毒感染症差不多嘛,
那么这货何德何能盘踞甲类传染病 Top 2 宝座数十年不动摇?
到底是为了啥?
再走个病毒感染的例子得了——脊灰。
脊灰的无症状感染比例大概是 95%~99%;
脊灰的重症比例大概是 0.2%~0.5%;
脊灰的感染死亡率(IFR)对年轻人而言约等于零,但随着年龄上升而显著增大。
(脊灰的 CFR 就不看了,有症状的太少,分母太小,于是显得 CFR 畸高,改看 IFR 吧)
总之,IFR 跟新冠病毒感染症差不多嘛~
为啥全球各国各地区对脊灰如临大敌,一定要除之而后快?
这又是为了啥?
麻疹也不妨拿出来比一个,
毕竟这货和新冠同属传播超猛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
麻疹在国内的病死率差不多是 0.1% 到 0.5% 这个区间,四舍五入跟新冠打平吧,
为啥全球各国各地区对麻疹也临大敌,一定要除之而后快?
并且是靠着只防发病不防传染的 leaky vaccine 除之而后快?
这又是为了啥?
看完几个例子之后,答案就很简单了,
其实之前也提到过几次——决定需不需要严防死守的主要因素,不是病死率。
对某种疾病严防死守的必要性,取决于疾病负担(burden of disease),
疾病负担的衡量单位是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
——请品鉴 [1]:
简单来说,DALY 指的是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伤残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两部分。
再往深说就要动用定积分公式了,就此打住吧… 看张图意思意思就行。
——请品鉴:
接下来各位如果感兴趣,可以自行去 Coursera 听一听耶鲁大学这门 Essentials of Global Health 课程,其中 module 2 会专门讲疾病负担和 DALY[2]:
看完之后就会明白一些浅显道理:
最后,就算暂时不管 YLD 部分,只管 YLL 部分,
咱普通人要衡量一个疾病的 YLL,
最直观的方式也不是看病死率,
而是看人群死因顺位。
——比如说,请品鉴 [3]:
上面是国际版的 1990 年到 2019 年人群死因顺位。
——请再品鉴 [4]:
以上是国内版的 2005 年到 2017 年人群死因顺位。
那么各位不妨猜一猜,在新冠病毒感染症的病死率被疫苗压低到流感水平之后,
可以在上述榜单上占据第几名?
——谜底揭晓:
谈名次什么的太小气,看我新冠爸爸独占两成市场份额可好~
老夫的公众号 WB / 头条同时开张,欢迎来品鉴。
公众号:拍照稀烂的焦虑怪
WB / 头条:焦虑贩卖者 · 拍老师
目录
收起
完成疫苗接种后重症率也很难降低到 2% 以下,病死率低的前提条件是医疗不饱和,而我国医疗资源有限,另外受经济因素限制,短期内只能严防死守
一,我国的几次疫情重症率都严重偏高
二,再看洛杉矶数据
三、小结
四、病毒还在持续进化
五、想要不严防死守,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按以上分析,在科技有重大突破前,我国除了严防死守外没有更好的选择。
1. 武汉疫情(非德尔塔)的重症率在 15% 以上,5 万多病例需要全国支援
2020 年 4 月 30 日,钟南山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中国新冠肺炎病例情况,截至 2020 年 1 月 29 日,在 552 个医疗机构住院的 7,736 例 COVID-19 患者。
在 1,099 例资料完整的新冠肺炎患者中,平均年龄 47 岁,65 岁以上老年人占 15.2%;所有病例中 15.7% 为重症。[1]
2. 河北疫情重症率不小于 4.91%,835 病例需要大量外地专家支援
截至 1 月 21 日 24 时,河北省现有本土确诊病例 835 例 (危重型 10 例、重型 31 例、普通型 656 例、轻型 138 例)。其中重症和危重症占比 4.91%。
河北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一科主任阎锡新称,新冠肺炎发生重症肺炎的概率约为 10%,目前河北省现有本土确诊病例 800 余例,按照上述比例,未来一段时间内重症患者的数量可能会逐渐增加,“这是没办法回避的事实”。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孟祥红 20 日表示,目前,全国各地支援石家庄的医疗人员累计达到 3470 人。其中,国家和省外支持石家庄抗疫的医疗卫生人员有 1231 人,省内兄弟地市支援该市抗疫的医疗卫生人员达到 2239 人。[2]
3. 扬州疫情重症率在 7.7%,一共 542 患者需要分流一半
截至 2021 年 8 月 14 日 24 时,扬州市共有 251 例确诊病例在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其中轻型 59 例,普通型 172 例,重型 16 例,危重型 4 例。291 例确诊病例目前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治疗,轻型 42 例、普通型 227 例、重型 10 例、危重型 12 例。
以上数据可以算出,重症率 + 危重症率不小于 7.7%。
500 万人口的扬州市无法独立应对几百人规模的疫情。
4. 厦门疫情重症率约 4.54%,需要省内支援
截至 9 月 24 日 8:00,厦门收治本轮疫情确诊本土病例 222 人,其中危重型 1 人,重型 9 人,普通型 157 人,轻型 55 人。[3]
福建省五地 150 名医务人员支援厦门市抗疫 [4]。截至昨日 16 时,异地入厦支援医疗队人数 150 人,分别来自福州、宁德、三明、龙岩、南平各 30 人,配合厦门市开展院感防控、流调、消杀、应急处置等工作。
此次驰援厦门的 150 人分别为 50 名院感人员,将支援厦门市各大医疗机构,进行院感防控工作;100 名卫生监督所监督执法人员和卫生院社区医师,将支援厦门市各隔离酒店疫情防控工作。
备注:从 2020 年 1 月底开始,无症状感染者不再列入到 COVID-19 确诊病例统计中,所以中国目前的统计方法显然会计算出更高的重症率。
例如 2021 年 1 月 9 日中新网报告石家庄确诊人数 139 例、无症状感染者 197 例。按这个数据来看,以上三次疫情的重症率可能可以降低 40%。接种疫苗后,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比例更大。
2021 年 5 月 1 日,到 7 月 25 日,美国洛杉矶郡共有 43,127 例新冠病毒感染者,感染者以 30-39 岁成年人为主,占 42%,以西班牙裔比例最高,占 32.8%。
如果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总体住院(重症)比例是 6.5%。
其中完全接种疫苗者的住院比例为 3.2%、入住 ICU 的比例为 0.5%、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为 0.2%,病死率为 0.2%;
均显著低于未接种疫苗组的住院比例为 7.6%、入住 ICU 的比例为 1.5%、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为 0.5%,和病死比例 0.6%。[1]
1. 在适龄人口大部分接种疫苗情况下,我国重症率可能在 2-3%,与洛杉矶数据基本相当。
2. 由于医疗资源和有经验的医务人员数量限制,除了北上广等大城市外,我国的大多数城市按规范治疗病例的能力极为有限,一个 500 万人口城市只能同时收治 300 人左右。
3. 如果收治病人数量过多,就无法保证治疗效果。如果短时间内有疫情大爆发,重症都无法全部入院(武汉),死亡率会快速攀升。
大图链接:新冠病毒演化趋势
工具地址:ProcessOn
1. 解决有基础病老年人不能打疫苗的问题
老人接种率低,还喜欢扎堆,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
2. 解决儿童,尤其是幼儿不能打疫苗的问题。
英国开学后学校发生聚集性感染,推高了父母的感染率。
3. 确保疫苗有效性足够高。
4. 确保病毒不出现大的突变,不会对疫苗免疫效果产生大的影响。
5. 全国各地建设足够的隔离病房和 ICU,培训足够多的有经验的呼吸科医生和 ICU 医生,有足够的费用支付 ICU 建设和运营费用
新加坡 “与新冠共存” 后,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都创了新高。
新加坡住院人数不断攀升,导致医疗资源紧张。
两周前,新加坡医院病房使用率已近 88%。
从前两周开始,本地医院就已经推迟非紧急手术安排,给新冠病例腾位置。由于医疗饱和,医院将停车场改成了新冠筛检场所。
按新加坡数据,525 万人日新增感染 3500 人,按趋势估算高峰可能达到 1.5 万人 / 天,对应我国 14 亿人每日新增 400 万人。按洛杉矶入住 ICU 的比例为 0.5%,每日 2 万人入住 ICU。
按入住 10 天计算需要 20 万个 ICU 床位,而我国大概有 5 万 ICU 床位(这 5 万大部分有病人占用)。所以全国最少需要增加 18 万个 ICU 床位。
而这 18 万张需要多少费用呢?
另外培训有经验的医务人员需要漫长的周期。
一张 ICU 床位的年运行费用 400 万以上,18 万张就是 8000 亿元,这些钱医保出不起,只有少数病人能承担。
6. 做好劳动密集型产业经常爆发聚集性感染而大面积停工的准备
(1)工厂的聚集性传播导致在岗工人不足
本轮福建疫情中,出现了三起聚集性传播:泉州仙游县协胜鞋厂 1 传 31,仙游县铺头小学 1 传 21,厦门同安晨明工艺品公司 1 传 32。
而疫苗有一定防止传染的效果,有防重症的效果,但感染后工人工作效率会下降。
另外,现代工业都是产业链方式运行,即使自己厂里没有病例,上游企业停工了,下游企业也会被迫停工。停工后,虽然没有销售收入,但工资不可能一点也不发,企业亏损面更大了。
由于疫情原因,美国缺少剥蟹肉的人手和制作无骨鸡肉产品的人手,农机制造和维护也挺不住了。
如果疫情大规模流行,我们很难做得更好。
(2)2021 年 10 月解封后,越南胡志明市工人逃离城市,造成大面积缺工
资料显示,疫情期间越南已有超 4 万家工厂停工,仅胡志明市就有 12071 家工厂暂停营业,相比去年增加了 25.7%,其中大多数为电子、芯片、手机制造企业。[5] 这段时间,劳工被限制留在工厂宿舍内,吃的很差。
当 10 月 1 日胡志明市放宽防疫,重新开放工厂营运后,胡志明市、平阳省、同奈省迎来有史以来最大劳动者返乡潮,各大工厂缺工问题进一步加剧,给原本就已脆弱的全球供应链带来更严峻的考验。210 万工人逃离,给制造业致命一击。
以全球最大的运动鞋制造商宝成集团为例,旗下宝元鞋厂总员工数达 5.6 万人。10 月 6 日,公司宣布将在越南复工,但该厂 4 万多名工人未复工,返工率未超过 30%。劳动力短缺使得宝成集团 11 月中旬前 100% 恢复正常的目标落空。[6]
苹果 iPhone 13 的交付时间被迫延长,而延长原因是其相机模块组件在越南组装。[5]
7. 做好第三产业常年亏损的准备
由于医疗资源挤兑在即,新加坡限制了饭店堂食和聚会 [7]
由于医疗压力太大,新加坡限制聚餐只能两人,中高档餐饮的生意最少要下降 70%。
8. 做好一定比例人口失去劳动能力的准备
武汉金银潭医院 76% 新冠患者出院 6 个月后还有症状。无需吸氧的新冠轻症患者,出院半年后 26% 呼吸困难,一年后 30% 呼吸困难。
尚不清楚患者最终彻底康复的可能性多大。[8]
按共存派的说法,疫情年年流行,人群必然会出现反复感染,很可能每年导致一部分人失去劳动能力,对工业生产和社保造成极大的负担。
9. 做好疫情影响农业生产,食品短缺的准备
2021 年 10 月 12 日路透社称,由于钢铁、橡胶等原材料的短缺,许多美国农民发现,自己的农业机械设备坏了,但找不到配件维修。
疫情大流行中,钢铁、塑料、橡胶和其他原材料的供应滞后,零件缺乏迫使公司将一些工厂停车场变成存储停车场。在内布拉斯加州大岛的 CNH 联合工厂,数百个未完成的联合体放在外面,等待零件。[9]
美国的机械化农业如果脱离机械就会减产。
在越南,因疫情造成劳动力紧缺,不得不调集军队协助农民收割水稻;在巴西,罗布斯塔咖啡豆因缺人采摘,今年收割完成的日期比往年推迟了一个月。[10]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赶不上农时就要做好减产准备。
粮食是人类第一必需品,当其供给不足时,价格会上扬,上扬也得买。当其奇缺时,倾家荡产也得买。如果粮食减产 10%,粮食价格上涨幅度难以预计。
实际上中国和外国的疫情完全不是一个性质的
很多情况下同样的指标对比起来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新增病例数差一万倍!共存情况下的每十万人新增往往比中国全国的新增都要多。这已经足够量变产生质变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国内某地出现疫情,那么从出现疫情到扑灭的这段时间:
当前的清零措施 | 理想状态下的共存措施 |
---|---|
300 阳性 | 300 万阳性 |
300 阳性在医院治疗 / 观察,小概率出现死亡 | 6000 人死亡(假设病死率已经降到流感水平 0.2%) |
数万人集中隔离,在酒店里关几周 | 3 万人重症(按照打疫苗后重症只有 1% 算),在医院半死不活的躺几周,较大概率后遗症 |
几十万人居家隔离 | 几十万人轻中症(假设打疫苗后大部分人无症状,且无症状没有后遗症),好几天难受的不行,较小概率后遗症 |
数百万人做几次全城核酸,可以通过混采大幅降低成本 | 光检出阳性的测试就至少有 300 万,按照世卫 5% 阳性率标准至少要测 6000 万次,并且因为阳性率高需要进行单采,混采意义很小 |
公共场所暂时关闭,数百万人受影响,并且出城要核酸 | 300 万阳性暂时不能上班上学,出入公共场所大幅受限 |
其他地区的人生活如常 | 阳性以外的人(包括密接)生活如常 |
医疗压力小,现有的医疗系统可以应对,最多需要省内支援 | 医疗压力大,需要增加当前数倍的病床和人手。视情况一些非紧急的手术、治疗被推迟 |
无症状感染者也有医护人员照看 | 重症才住院,轻症在家自愈 |
不养蛊,对于变异毒株也有很好的效果,风险低鲁棒性好 | 给病毒提供逃逸抗体的选择压,一旦出现疫苗逃逸的毒株满盘皆输 |
看起来非常反常的是,尽管清零政策 “谈虎色变,草木皆兵”,严厉到不行的高压政策,却对社会造成了更小的影响,**比共存派画的大饼还要物美价廉。**即使在共存情况下疫苗有效,没有限制,在万倍病例的加持下,光是因为新冠症状受影响的人数就赶得上清零状态下被隔离的人数。一万倍以上的病例差距彻底改变了防控措施的性质,毕竟集中隔离一个人的代价也不会比测一次核酸高一万倍。这也是传染病对策的核心所在(本来清零采取的就是传染病的标准对策):在指数增长下,如果行动不足够且及时,那么病例会成千上万倍的扩大,让再躺平的措施也变得极其代价高昂。确诊数是关键。
这也是为什么欧美不采取清零措施——为了把一次爆发的病例压到几百人,我们在发现一例病例的时候就直接上最严厉的措施,而对于扩散开来的疫情,需要全民封城才能再次清零。武汉当初封城期间 GDP 下降了一多半,靠全国支援才挺过来,即使如此中国 2020 一季度经济也大受打击,而我们当初的封城就算是比较早的了,现在很多国家全国的疫情都比当初的武汉严重,让全国 GDP 直接腰斩社会毫无疑问会崩溃,外国在病例少的时候没什么反应,全面扩散之后清零措施已经负担不起了,所以欧美国家才不得不各种妥协希望减少损失,而这往往是饮鸩止渴。只有在最早期的时候进行清零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共存派总是说流感水平病死率 / 重症率不值一提,可以接受,但同样的人数被隔离就是过度防疫,摧毁经济,不能接受。宁要资本主义的裹尸袋,不要社会主义的隔离病房。
清零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即国际人员交流的成本大幅提高,那么问题来了,降低国际人员交流的成本能带来多大的好处,足够让我们放弃物美价廉的清零政策?
或者换个思路,设立几个类似冬奥会的闭环管理区,先部分降低国际人员交流的成本?
仍需要严格防控。
不扯虚的,只谈自身实际感受:
1. 新冠的传染性大大强于流感。我们家,我们单位都有人得过流感,但几乎不怎么影响工作和生活。很少传染给其他人。比如 2019 年我爸流感,我们不带口罩,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也没被传染。换成新冠,怕是一家人要整整齐齐。
2. 新冠的症状强于流感,哪怕都是轻症,新冠的轻症也比流感重,更难受。我同事得流感,一边擤鼻涕一边工作,两天就好了。我老爸得流感,症状当天就极大缓解。而新冠即便是轻症也有得受。
3. 新冠的病程长于流感。轻症的流感绝大多数三天左右转弯回头。而新冠动辄十天半个月。
4. 流感有特效药奥司他韦,新冠目前没有特效药。
5. 正因为第 3 点,新冠病程更长,所以不确定性更强。拖的时间越长,转重症的危险越大。此外,更长的病程也会占据和消耗更多医疗资源,更容易造成医疗挤兑。
新冠真正可怕的不是死亡率,而恰恰是高传染性和病程长。
因为病程长,前面的长期治不断根,占用床位(重症)和医护人员(哪怕是轻症)。同时,因为传染性高,后续不断有患者大军涌入,冲垮医疗防线。再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一旦患者数量多了,绝对值都会上来,成为社会不可承受之重。
若是单论死亡率,狂犬病死亡率几乎 100%,可造成的麻烦和恐慌不如新冠,因为传播途径有限,传染性不如新冠。
手足口的重症率和死亡率都比流感低,绝大多数患者甚至可以不用药物,只需要生活照顾。但照样是幼儿园和学校防范的重中之重。因为患者几乎都是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的婴幼儿,得了手足口必须要家长照顾,很影响家长的工作和生活(想象一下,幼儿园几十个小朋友集体感染,几十个家长集体请假)。病倒是不重,但麻烦大。
判断疾病是否严重,不能光看死亡率,重症率。还要考虑症状本身对人体的负担和病患对社会的负担与影响。
现在人类已经分为 智人和智人新冠亚种了。
是否放开,起码得先发明感冒药片。
新加坡已经证明了,完成疫苗接种搞开放轻易的就能让医疗系统面临过载。当然也可以学美国,有钱的治疗没钱的赌命。美国的死亡率超过 1%,流感是多少?
其实可以理解,中国在边上一脸嘲讽的看几乎全世界在粪坑里扑腾,让多少人心怀怨愤。
中国你就该跳进粪坑,跟全世界比烂。体制是不能比西方优秀,死的人应该是最多的,经济应该是糜烂的,人民应该是反对政府的。快点跳进来,一起吃大便。
我觉得呼吁完全放开的那批人基本都是在国外,他们是恨不得国内的人多死一些。
因为国内现在的情况就是基本放开了,该吃吃该喝喝舞,该开工开工,该上班上班,该旅游旅游。
除了偶发的某些地区出现疫情临时封闭以外,基本上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经济运作。
我想不出还应该怎么放开?
我觉得呼吁放开的那批人,是希望能把疫情放进国门来,让 14 亿中国人也感染一遍 心里才甘愿。
看看吧,新鲜的文件: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
你觉得这个日常防护除了扫码跟现在大部分无疫情地区有什么不同么?
现在严防死守已经熟练了,是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的。例如西安这两天疫情严重,但是人民生活基本正常,这是我昨晚上用刚买的 IPHONE13PRO 拍的,根本不要到门店去挤,淘宝直接下单第二天到,我站了五分钟拍的创汇社区,你看人民幸福的样子:
除了死亡率,还要看感染率。
假如一个学校或者单位,流感发病率像新冠一样高。
一段时间下来大部分人感染,也是会停工或者停课的。
一个单位,一千人生病,两个死了,20 个进了 icu 上呼吸机,300 个高烧咳嗽失去味觉肺纤维化,300 个普通感冒症状,300 个没有感觉。
你觉得可以一切照常吗
大聪明啊这是!
流感有那么多后遗症吗?
武汉一大姐过去全马、登山的女将,得过新冠以后走远路都气喘。
到底是什么人那么迫不及待的要和洋人同呼吸共命运?
你们实在着急可以直接出去嘛。
共存派从来就不提百分之三十的后遗症,尽管在国外已经有几百万人被长新冠困扰了。
可能他们认为国内的新闻都是一群骗子,那就给他们点福布斯的报道吧。
Long Covid Has Over 200 Symptoms And Leaves 1 In 5 Unable To Work, Study Finds
Here’s What We Know About Long Covid, The Debilitating, Lingering Illness That Could Affect Millions
A Tsunami of Disability Is Coming as a Result of ‘Long COVID’
75% Of Covid Patients In One Study Still Had Symptoms A Year Later
这是一个成本问题,我认为主张开放的人必须列出一个数据。
那就是清零要多少钱。
开放要多少钱。
不可能空对空嘴炮,你要估测一下这两个数据的大小,目前来看,清零的成本远远低于开放。
美国 GDP 直接掉了好几个百分比,各国生产不能恢复。
目前新冠的人均治疗费用要一万九,一旦开放,假设 10% 感染,直接医疗费用要一万亿。
可以看出,开放在经济角度上是极为不利的。
而且,其他国家的人不能来中国吗?只不过是要隔离罢了。
因此,病死率的下降并不是决定开放的根本因素。
历史上的大流感最后都平息了,要么是不能抵抗的人死绝了,要么是人们适应了,那时可没有疫苗。
即使真的病死率在接种疫苗后降到很低水平,仍需要长期观察这种病毒。变异,后遗症等,长期的数据还不够,先看个几年。
另外,我觉得要完全放开,需要的不是疫苗,而是针对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在街边或者医院很容易买到,一吃就见效那种。
还有一点,在国内重要的不是一件事的解决方法,而是最后谁负责。没人敢担责,采取保守策略至少不会是下策。这和科学无关。
看到这一段,再想到高华拼命喊的放开,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 World Journal of Men’s Health 期刊发表了题为:COVID-19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Can Cause Erectile Dysfunction: Histopathological,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Study of the Human Penis 的研究论文。
新冠病毒感染会导致血管系统损伤,向阴茎供血的血管也不能例外,研究团队使用电子显微镜从 2 名新冠康复患者的阴茎组织中发现仍然存在新冠病毒颗粒,并进一步揭示新冠病毒通过损伤阴茎血管导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而且这种伤害很可能是永久性的。
当然需要,
现在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谁坚持最久,谁就是赢家
就是跪也要最后一个跪
何况保持良好的生产秩序还可以大发战争财,
坚持抗战八年,
世界和平后,就是二战后的美国
如日中天
光病死率可不行,起码的症状降到和流感一样。
简单的说就是病的再厉害也不用上呼吸机。
我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美国 8 月份辞职数创下 30 年历史新高,9 月份新增非农就业创下今年新低。
NBC 和 CNN 援引的调查研究表明,人们辞职和停止投简历的原因里,排名第一的是担心感染新冠 / 雇主无法提供免于新冠的工作环境。
我想没有人比美国人更懂新冠的后遗症。
谢邀
看怎么理解和什么目标。
目前基于我们主流的理解和我们的目标,是要的。
可能的一个原因就是,人口众多,一旦大面积感染,需要医疗资源庞大。但是这是基于某些事实数据和现有理论。个人认为实际情况不会完全符合现有理论和数据。但是谁敢说,我们试一次吧?
如果有人敢了,达成共识了,可能就会改变现有防疫政策了。
大前提不成立。
新的血清型预示着我们当下面对的,事实上已经不是 COVID-19,而是 COVID-21
嘛,流感的感染死亡率是 0.01%…… 目前来看,“如果” 前面的根本就不成立,打了疫苗之后新冠还是更接近霍乱、艾滋病,死亡率还是流感的十倍以上。
而假命题蕴含一切命题。
我给个结论吧:
如果完成接种新冠疫苗后的 COVID-19 病死率、后遗症率降低到流感水平,哥斯拉就可以放心地入侵地球了。
怎么说得好像不严防死守了,流感就会知趣的乖乖让位,自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样。
这俩病根本没有替代关系啊,对医疗系统的压力是累加的。
难道有人觉得这辈子死于病毒感染的概率只有固定的百分之零点几,各种病毒还要排队摇号抢名额?
之前看过一篇关于清零政策相关的推送,是对于中国某个专家的采访。一时找不见那篇推送了,但我记得主要内容。
中国现阶段坚持清零政策,最大的原因还是在目前,注意,在目前,清零的利大于弊,也就是说,清零的成本小于收益。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国几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能力做到清零的国家。那么,既然现阶段清零利大于弊,我们还有能力做到,那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至于利大于弊,那个专家是这么说的。以武汉为例,假如武汉发生了由境外输入引发的零星疫情,出现了几个病例,那么就会对武汉进行全城检测,甚至是多轮检测。这样就能直接筛选出所有阳性患者,还能研究出传播链,直接消除疫情。之后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而清零所消耗的成本,也就是武汉几个小时的 GDP,换来的确实一个满速运转的经济。有的人只算小账,不算大账,所以光看到清零的成本,却看不到清零带来的好处。
但专家再次强调,清零的能力,中国始终是有的,但是以后有可能清零的成本变得大于收益,我们控制住了疫情,但付出了更多,那么那时,就不一定会坚持清零。但是具体什么情况下清零弊大于利,专家没有说。我个人目前看不到这样的情况,但是我相信中国的决策层比我们每个人都高瞻远瞩,我们担心的问题,难道决策层想不到吗?
有的人担心世界各国都开放,我们不开放就会被孤立… 这个确实想多了。很多人的思考和理解只限于文字,“不开放” 听起来多可怕啊,甚至马上联想起闭关锁国。可是,我们现在是不开放吗?什么叫不开放?如果说这句的所有人连不开放的定义都不能大致统一,这样的观点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现在并没有禁止外国人入境,除了旅游签之外,外国人可以申请工作签证来到中国,只是我们隔离的时间比外国长一周甚至两周,不过最多也就是这样了,这算是不开放吗?言重了吧。至于被世界孤立,全世界疫情拉胯,中国可以稳定生产产品,今年我们的出口做得还是很好的,这能叫被世界孤立吗?
要相信,我们有英明的决策层,他们做出的选择,比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有远见得多,我们可以讨论观点,但是治理国家是他们的事,不用你我过于费心。
需要,只要能找到一个护士打上点滴,霍乱病人就不会死
但霍乱为啥还是甲类传染病?无他,指数增长的恐怖
假如疫苗突破感染率较高,即使从最乐观角度来看,放任不管必定会在某个时刻病人挤爆医院,连带其他病人都看不成病了
何况 covid-19 还有很厉害的后遗症
前期舆论导向,无症状感染者,密接,次密接全部要管控隔离,有些地方甚至要封小区。
如果放开管控,不但以上人员,连阳性轻症患者都不能去医院治疗,而是靠自己吃药自愈,医院只收治重症。否则医疗资源分分钟给你击穿。而且,我这个还是乐观估计,以我们现有的医疗资源,就算只收治重症,能不能满足需求,都还很难讲,实际大多数地方都扛不住。
这两者在认知上距离很大,民众是不可能一步跳过来的,假设放开了,民众发现自己感染哪怕没症状,就往医院跑,你怎么办?甚至于,根本也没感染,就是有暴露风险,就见天的去医院查核酸,查出来就要求住院,你怎么办?
欧美得了轻症的老百姓为啥能老老实实呆在家自愈,我们为什么不能?是他们不怕死我们怕死么?
欧美老百姓得了轻症,网上随随便便就能查到科普,怎么处理,怎么防治,简单的问题他们不说每个人吧,至少每个家庭都有人能给出正确的建议,我们这打开百度,前几页全部是医疗广告,真正有含金量的科普内容你无法鉴别,甚至根本就找不到,你从什么渠道能获得这些知识呢?你不去医院你还能咋办?
这是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民众认知的巨大转换和薄弱的基础医疗资源。
第三个问题是院感,欧美发达国家医院防院感做的是很牛逼的,我去年看过一本美国传染性医院的院感防护策略指南文件,(全名《美国急性病医院预防医院感染策略纲要》),这本东西是美国人 2014 年做出来的,网上能搜到译本,一直到现在,基本都是国内绝大多数医院都达不到的水平和标准,不仅仅是专业性的差距,还有医护人员素质的差异,还有物资储备和设备先进性上的差异,短时间之内想要弥补这个差距几乎不可能,国内防止院感绝大多数(不能说全部,毕竟国内有极少数做的还是不错的)是政治挂帅,什么叫政治挂帅?就是出了院感就免职,后果严重就抓起来,你不想出事你就给我好好做,至于怎么做你医院负责人自己想办法。这在官方有个很高大上的名字叫主任负责制,很少有自上而下的对你医院的院感问题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和改进措施的,为什么呢?因为上面可能还没这个负责人专业呢。
如果放开防控,普通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的概率大大增加,就新冠的传染性来看,就连美国一些医院内都发生过聚集性感染,这些感染的医护人员可能确实都没事,但医护人员如果传播给医院内的病人,就会极大的增加死亡率,如果换成主任负责制的国内地方医院,你敢想吗?大不了主任抓起来呗,病人咋整?就算把主任打针了,感染而死的病人活不过来吧。
放开管控是大趋势,这个我也知道,清零政策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民生伤害我也知道,只不过现在这个 B 样,我要是执政人我特么也是真的不敢放开啊。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多向欧美先进的地方学习吧,政治的对立不代表技术也要搞对立,师夷长技是清朝就有人搞明白的道理了。
不需要。
因为新冠后遗症颇多而且大多数能够有效降低人的生存质量。
所以,能够很好的改善人口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使社会良性,高速运转。
我说的是美国。
因为他们正在这么干。
改变严防死守的唯一可能,就是有特效药被研制出来并纳入医保。
这样当大家因出现症状去就医时,医生就可以在开药之外,再给你开一张病假条了。
然后,你自行在家隔离两周就行了。
严防确实成本大,但是一旦泛滥,再想着回到现在,那就不是脱一层皮得事情了。
我建议,划一个区域,最好一个海岛之类的,作为试点,那些希望躺平的来一万人报名,去那里居住,享受对外贸易的方便。
就一万人,名额有限,速来哦!
我们国家等啥呢?等发达国家所有人在媒体机器的渲染下都相信新馆就是普通流感的时候……
那样,我们全民加强针,自己不死人。带毒出口自己赚钱也不受影响。就行了。
只需要等西方媒体自己表演,完成洗脑过程就行了。在此之前,谁提放开管控谁应该按照汉奸处理……
我答这题的初衷是看到一些答案对我们这种严防死守的防疫政策的极其支持高度赞扬,甚至以外国的 “惨绝人寰” 而洋洋得意。我希望大家能理性爱国,有一天国家防疫政策发生了转变,不至于无所适从。因为如果无法彻底消灭新冠,那么防疫政策的转变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
我来答一下。可能极度的政治不正确。
我觉得我们国家也想开放,但在等特效药。
最近新加坡的病死率在两周 100 人左右,按这个概率,放在我们国家,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就是两周 25000,一个月死 50000 人,这个数字出现在新闻上,妥妥的民间恐慌,在现在的语境氛围之下,政权是要动摇的。
但是,如果一直不开放呢?不经数年,世界会发展成,中国及外国明显的割裂,这种割裂和闭关锁国有异曲同工之效,成为有心要排挤我们的西方国家的铁证。而且有些全球关联的产业,一旦在没有中国的情况下,某产业链被盘活,那中国再想插手,可能会远没有当年刚刚加入 WTO 时候方便了。
我们是个强国,我们是个大国,但我们也只是地球上众多国家之一。我们不妄自菲薄,我们也不要傲慢自大。在互联网时代,地球村里要有中国!
为什么不需要呢?只要它还能有万亿分之一的概率会致死,对于这个概率的分子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生命,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个分子可能会落到谁说头上,可能是我们的父母,孩子,亲戚,朋友。我们之所以优越,是我们的人权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假人权。
这个问题下面。。。
各种 “真实” 数据,让我直呼。。。
虽然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包括但不限于。。。用总体死亡率来和疫苗后死亡率比较,使用远低于 80% 接种率的来比较,用疫情高峰期数据和正常年数全年平均日数据比较,用疫情死亡占死亡数据比较等等。。。
以及莫名出现的高比例后遗症警告
以及莫名出现的养蛊警告
以及莫名出现的 delta 击穿疫苗无效警告
以及莫名出现的重复感染警告
以及莫名出现的终将变异为高死亡高传染高重症警告。。。。
包括但不限于
我们的经济非常好
我们稳中向好
我们的隔离代价极小
(国庆的消费数据要不看看。。。再不济,咱查查 ppi 和 cpi 嘛)
总的来说,虽然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因为真实世界是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在准备为完成两针接种的人提供开放的策略
按照上述种种警告。。。反正人固有一死,不是死于新冠,就是死于再次感染的新冠,或者变异的新冠或者,因为击穿医疗的新冠,哪怕都不死,还能死于后遗症。
所以再次坚定了我们国家必将胜利的信心!看他们去作死吧~不出一百年,全球 70 亿人口将锐减为 14 亿,只有我们会赢!只有中国(以及朝鲜)会存活下来!
啊考虑到我们的出生率,一百年后可能就,不到 14 亿了。。。
最近又看到了一个笑话,某些失能人士因为受迫害妄想症发作,担忧新冠会引起失能,于是找了一篇影响因子 2.6 的杂志的文章说新冠会让他们不能。。。可实际上那篇文章通篇,只有两个病例和两个对照组。。。失能人士还嘲讽了一下白人可是那篇文章讲的通篇四个都是西班牙裔。。。
我看不懂,但我再次大受震撼~
下面是新加坡的例子,不严防死守,死的人可能是你,你的亲人,你的朋友也可能是陌生人
有些国家放开之后数据很好不光是疫苗的问题。
就比如说,有些小国一直以来去医院都得预约,疫情之前烧个三十八九度去急诊压根不理的。人早就习惯了这种看病方式了,所以新冠轻症的那些人就老老实实不会去医院占用资源。国内医院平时看病比很多国家方便,也没听说过拒诊发烧病人的,如果突然拒诊发热病人会乱成一团吧。医疗挤兑一出现就很危险了。
然后就是很多国家之前都两三波三四波感染高峰了,不少人都感染过了,群体免疫多多少少有一点。之前抗疫越差的反而放开后暂时没啥大问题,比如瑞典。之前抗疫做得好的,放开了之后反而就飙升,比如新加坡。
国外都共存了,从长远来看,除非病毒突然一夜消失,否则国内也只能选择共存吧。但什么时候共存,怎么样共存,都得深思熟虑。反正现在如果突然停止严防死守,会出大乱子
(美国每天有多少人死于新冠疫苗?依据新冠死亡的统计方法,就可以统计出美国每天有多少人死于新冠疫苗。)
标题一:新冠的正确描述方式。
内容:欧美各国对新冠的描述存在明显的错误。总结如下:
一、词组 “新冠肺炎” 是否正确?欧美每天都有大量的新冠检测阳性者出现,但是,其中绝大多数没有症状,有症状者也主要是以发热感冒咳嗽气管炎为主,有肺炎的非常非常少,所以,在进行报道时,应该把 “肺炎” 这个后缀去掉,直接说 “新冠阳性者多少多少人” 就行了。带上 “肺炎” 这个后缀,不但不切合实际,还容易让民众产生歧义,以为沾上新冠就有肺炎,得了肺炎就会丧命,而造成社会上的恐慌。
二、词组 “新冠死亡病例” 是否正确?欧美各国每天都会报道“今天又死了多少多少个新冠肺炎患者”。其实,很多患者是死于其他病,仅仅因为新冠检测呈阳性,就被统计为“新冠死亡”。不知道这个内幕的人,都会误认为这些人都是因为新冠而死的呢!必然会增加社会的恐慌。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这样的,以美国为例,可以这样报道:2021 年 X 月 X 号,美国当天总计死亡人数为 12000 人,其中有 3000 人新冠检测阳性,不排除这些人是死于新冠;另外,还有 4000 人曾接种过新冠疫苗,不排除这 4000 人是死于疫苗的副作用;其中,有 1000 人既打过疫苗,新冠检测又呈阳性,科学家一致认为,这 1000 人的死因与新冠的关系更为复杂,目前的科学难以解释,需要进行深入地探索,攻克这项医学难题者有望获得下一届诺贝尔狗屎奖。
标题二:挪威将新冠比作普通流感
内容:2021 年 9 月底,挪威官方认定新冠的危害等同于普通流感,挪威这么说有何依据?我们不妨进行一下探讨。我们都知道,几十年来,针对流感病毒,很多医疗机构都可以开展鼻咽拭子流感核酸检测,每年都有更新的流感疫苗。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从不强迫任何人做流感核酸检测,从不强迫任何人接种流感疫苗,即便流感核酸检测呈阳性,也不会被隔离,可以自由出入任何场所,不用提供任何证明。患者到医院就诊,也不会被区别对待,各科医生都不会拒绝流感患者。国际交往从来没有因流感原因受到过影响,
挪威政府宣布比照普通流感来对待新冠后,废除了现行所有的涉及新冠的防疫措施。不再强制检测,不再强制打疫苗,不再强制无需隔离,可以自由出入任何 “允许人进出的场所”,到医院看病,不再被任何科室区别对待,一切都恢复了正常的状态。
对于挪威政府宣称的新冠等同于普通流感,能否进行科学验证呢?如果能够经过科学验证,新冠就是等同于普通流感,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挪威阵营。
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来进行比较。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都属于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新冠是冠状病毒家族的成员)。呼吸道病毒感染人体后,绝大多数没有症状,如果有症状,绝大多数也就是感冒发烧咳嗽气管炎症状,就目前的医学水平而言,这早就不是致命性疾病了。少部分可能会诱发肺炎,轻中度肺炎也不会致命,只有极少部分的重症肺炎才有可能致命。但是,那些对常规治疗反应良好重症肺炎预后也都很好。只有那些常规治疗效果欠佳,肺炎进展迅速,3 天内肺炎进展超过肺脏体积的 50%,出现低氧血症等生命体征不稳,需要入住 ICU 的,才有可能威胁到生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白肺,肺脏由于是含气器官,密度低,在 CT 片上显示为灰黑色,如果肺脏发炎,含气腔隙被炎症渗出液填充,局部密度就会增加,肺炎的部位在 CT 片上就会呈现白色,大面积的肺炎,就会在 CT 片上显示出大面积的白色,所以称之为大白肺。其实,大白肺又可以分成两类,一部分是经过 ICU 的强化治疗后,病情很快能够得到控制,无需气管插管,此类患者预后良好,基本没有生命危险,可以很快转到普通病房治疗,这一类可以称之为 “普通大白肺”;还有一种大白肺,病情恶化迅速,必须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大型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此类患者生命垂危,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插管大白肺”)。评判流感和新冠的毒性大小,就是看在某个时间段内,谁造成的“插管大白肺” 数量多,谁的毒性就大。患者行气管插管之后,就可以通过气管插管抽取到患者肺深部的标本,如果在患者肺深部的标本中发现居于优势地位的微生物,就可以确诊是 “某某肺炎”。如果一个“插管大白肺患者” 的鼻咽拭子新冠检测阳性,同时鼻咽拭子流感检测阴性。但是,通过气管插管提取到患者肺深部的标本中却找到大量的流感病毒,就可以确诊是 “流感病毒大白肺”,而不能依据鼻咽拭子诊断为“新冠大白肺”。使用这种评判方法,对 20 名“插管的大白肺” 进行核查,看看从这些患者肺深部的标本中,能找到多少个流感,多少个新冠,多少个其他病原体。如果新冠和流感的数量差不多,就等于新冠的毒性等同于流感,如果新冠比流感多,就等于新冠的毒性超过流感,反之亦然。不过,这里面是需要有时间限制的。这 20 个病例需要多久才能够找齐?如果一个一千万人口的地区,两个月都凑不齐 20 个 “需要插管的大白肺”,就需要及时终止实验,没必要再进行下去了。尤其是,在一个一千万人口的地区,如果一个星期都找不到一例“需要气管插管的大白肺” 患者,就意味着,该地区所有的流感病毒都属于是普通流感,不属于高致命性流感;同时,也意味着,当地所有的冠状病毒,都不是致命性冠状病毒,包括新冠;同时,还意味着,当地所有的其他的呼吸道病毒,也都没有致命性的毒株。既然都不是致命毒株,直接把新冠比照流感进行防疫就行了。
即便患上了 “需要气管插管大白肺”,大部分也能救活。人有五个肺叶,右侧胸腔三个肺叶,左侧胸腔两个肺叶(心脏占据了左侧胸腔的一部分空间)。有些患者因病需要将一侧胸腔的肺叶全部切除(比如早期肺癌),剩下半个胸腔的肺叶,患者照样能活几十年。所以,即便有肺炎,甚至是 “需要气管插管的大白肺”,一多半也能救活。手术切除的肺叶不能重生,而肺炎经过合理的治疗,。却是可以消退的。
标题三:不能单纯以血氧饱和度指标来衡量新冠病情,
内容:有许多慢性病都可以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比如严重的肺气肿,严重的慢性心衰。这些患者最主要的表现就是 “喘不过来气,活动后加重”。由于心肺功能差,这些患者长期的体内血氧饱和度就比正常人低。由于长时间缺氧,许多患者对慢性缺氧都已经耐受了。
平素身体健康的人,一般的肺炎是不可能影响到体内的血压饱和度的。只有严重的肺炎,才可能导致血氧饱和度的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后,大部分都可以通过鼻导管吸氧,就能让体内的血氧饱和度氧提升。如果平素身体健康的人,由于重症肺炎,单纯依靠吸氧已经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大型呼吸机辅助呼吸了。(而长期慢性缺氧的患者,由于对缺氧已经耐受,有时候尽管血氧饱和度很低,也不需要气管插管使用大型呼吸机)。
如果一个人新冠检测呈阳性,同时伴有血氧饱和度偏低,一定要了解患者自身的情况,如果患者长期心肺功能衰竭,存在慢性缺氧,且新冠检测呈阳性后,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程度跟平素一样,就说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降低跟新冠没有任何关系,不能一看 “新冠检测阳性且血氧饱和度下降” 就强行按照新冠重症去进行治疗,会要命的。
如果平素身体健康,现在因为重症肺炎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同时鼻咽拭子新冠检测呈阳性,只有这种情况,才可以考虑患者的缺氧可能是新冠导致的。这里之所以用了 “可能” 一词,就是不能肯定患者的肺炎一定就是新冠导致的。因为鼻咽拭子的结果从来就不能作为肺炎病原学的诊断依据。就像前面所说的,如果一个严重大白肺气管插管了,鼻咽拭子新冠检测呈阳性,但是,通过气管插管抽取到患者肺深部的标本,检测结果是流感病毒,那么这个大白肺就是流感病毒导致的,与鼻咽拭子发现的新冠没有任何关系。况且,人的口鼻咽腔寄生着大量的微生物,如果把一个鼻咽拭子进行全面检测的话,可能会找到多个微生物,细菌方面可能有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病毒方面可能会找到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可能还有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支原体、衣原体。甚至还可能发现真菌,比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这些微生物都有可能会导致肺炎,你凭什么说就一定是新冠导致的呢?你没有查其他的微生物,难道就可以当它们不存在吗?况且,还有许多人的肺炎病原体来自于人体的消化道(医学上称消化道菌群移位,是导致肺炎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危重症患者),比如大肠杆菌肺炎,屎肠球菌肺炎等,这些微生物在鼻咽腔很难找到,对于那些肺炎患者,仅凭一个在鼻子里找到的微生物就妄下结论,这是违背最基本医学常识的(况且,绝大绝大绝大多数新冠检测阳性者无症状,无肺炎,把肺炎当做突出点去宣传,不但不符合实际,还会增加社会的恐慌,是不是不合适呢!建议今后宣传新冠时,直接说感染新冠就行了,把肺炎这个后缀去掉更合适。)
当新冠事件所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已经无法用科学去进行解释时,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民众必然会进行反思…… 将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像挪威那样,比照普通流感去进行新冠防疫,让国家能尽早地恢复到正常状态。
能到肯定可以。问题是到不了。
流感可以吃抗病毒药,奥司他韦什么的。
但是目前为止新冠没有特效药,前段时间《风云》雄霸新冠而死,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新冠并发症死。
都是人上人,有特效药他们能不用?
说明这些能够得到完全治疗的人依然有概率当场去世。
只有全国人民一起同意赌这个 2%,才能放弃严防死守政策。
搂草有时候并不是为了草,而主要是想打兔子~
现在亚洲国家对待新冠疫情还是非常谨慎小心的,主要原因是亚洲地区人口密度大,呼吸道传染病一旦传播起来,会有大量的病例,从而造成医疗挤兑。
不过,目前新加坡已经尝试与新冠共存,韩国也马上准备开启,随后日本也会步这些国家后尘,准备开始共存模式。根据国家 CDC 的说法,我们的防疫策略也会根据全世界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病死率真的和流感相当,那么必然也会全面放开。不过,或许会加强公共场所戴口罩,动态观察局部地区的病例增速等。
国庆节的消费数据把我看笑了
我支持清 0,反正所有人都回家种地了,自然而然就会支持群体免疫了
利益相关。
防疫人员有补贴,既得利益群体,每天收入不算少
说我身边的例子。
本人在厦门,月初这边 30 多病例,外来感染,无死亡,就这厦门地方 zf 差点被全国喷到自闭,还开放国门。。
现在死亡率低,那是因为处理得当,你流感的时候,会被抓去隔离吗?要做核酸吗?当普通流感处理。。那死亡率,就相当高了就。
脱离实际的,都是书呆子行为。
大部份疫苗接種率高的西方國家都沒有嚴防死守了。即使還有少量的防疫措施,但是生活也恢復正常了很多。所以有哪個西方國家崩潰了嗎?
甚至別說西方發達國家了。就算是從一開始就沒有能力嚴格防疫,疫苗接種率也沒那麼高的貧窮國家,有哪個國家因為新冠而崩潰了嗎?
甚至如果你在那些國家的路上隨機選一個人問,他可能都並沒有覺得自己的生活有多麽水深火熱。
他們為什麼不嚴防死守,並不是一開始就認為「不需要」,而是他們的政府沒有能力做到,所以沒有選擇。西方國家只能盡量提高疫苗接種率,而貧窮國家能做的就更少。
當然,他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即使如此,他們仍然會找出讓國家繼續運作下去的辦法的,人們只要沒有死於新冠,終究會想辦法生活下去的。國家沒有那麼容易崩潰,民族也沒有那麼容易滅絕。
所以如果這個「需要嚴防死守」,指的是「不這樣做,國家就會崩潰,或者民族就會滅絕」的話,可以肯定的說不會。除非你認為中國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更脆弱。
而如果你所謂的「需要嚴防死守」,指的是「和開放共存相比,是否利大於弊」的話,必須說,每個人定義中的「利」是不同的,「弊」也是不同的。也許你重視生命安全多過自由,但是你不能說重視自由多過生命安全的人就是錯的。所以你沒辦法替每個人決定怎樣做才是「利大於弊」。最多你可以弄個多數決,看看支持哪種作法的人更多。所以這個問題,就是用來做民意統計的嗎?
一群没出过大城市的废宅在这里装作悲天悯人,恶心反胃。
我也可以理解,毕竟大城市人没赚到的外籍游客的钱是钱,三四线可能医疗挤兑死的的命不是命。
而且估计外籍游客钱更香,一旦疫情扩散,更高比例的国内游客会降低行程造成旅游下滑,这个不需要考虑的,毕竟外汇那可是香喷喷。至于制造业,那需要大城市伟大居民考虑吗?感染也不能停工,厂哥厂妹在伟大居民眼里估计不算人。
1. 美国临床医学和生物学博士,资深执业医师、教授核心提示:1. 大规模接种疫苗虽扭转了局势,但 2021 年,新冠病毒已造成超 2 亿人感染、近 500 万人病逝,疫情远超去年。钟南山院士指出,中国起码 80% 甚至 85% 以上的人接种疫苗后,各国特别是大国的传染较低、接种疫苗的比例较高、死亡率下降后,中国才可以完全开放。
2. 据美国 CDC 统计数据,2017-2018 年美国严重流感时 6.1 万人病逝,日均 334 人死亡。据美国洛杉矶初步结果,目前完全接种疫苗者新冠病死率已降为 0.2% 左右,降至流感病死率的级别。
3. 目前疫苗接种有 3 大问题。第一,既然疫苗有效,为何这么多的突破性感染?这是因为德尔塔病毒增殖率很快,并非真正的 “免疫无效”。第二,为何疫苗加强针不用新的变异株疫苗?因为机体的免疫反应仍能应对。第三,为什么不支持所有人接种加强针?这是因为目前的疫苗都具备“有效” 疫苗的 3 种功能,加之年轻健康人群免疫功能完好。
4. 令人欣慰的是,就在 10 月 1 日,口服抗病毒药物 Molnupiravir 数据显示其可降低住院或死亡率达 50%。在有效疫苗和药物的支持下,新冠变成流感级病毒指日可待。2023 年中上旬,达到总人口 70% 以上接种率的欧美国家或地区必将全面开放,世界格局也将由此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2020 年底多种有效疫苗在欧美、亚洲的研发和扩大接种,从战略上扭转了这一战局。**然而,围绕着严格社交隔离的 “疫情清零” 和社会开放的 “与狼共舞” 战术,学术界,尤其是民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这一方面,除了有效的疫苗,药物和社交隔离以外,**必须结合各个地区的医疗条件、经济水平、文化和政治气候。**理论上,彻底消灭新冠,让它再也不能侵害人类,这是最理想的结局。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很大差距。在成百上千种感染人类的病毒中,我们只成功地消灭了天花病毒。
目前,只有国际上少有的几个特许实验室保存了天花病毒,以备不时之需。人类 “消灭” 了天花病毒是基于这一病毒的三大特征:
1. 强大的终身免疫能力;
2. 病毒没有中间宿主;
3. 病毒感染症状明显而且特异,容易辨别。而新冠病毒,并不具备以上的任何一点。而我们熟知的麻疹病毒、乙肝病毒、HIV 病毒、流感病毒等,都没有被完全消灭,我们一直处于 “与狼共舞” 的博弈之中。
以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与 COVID-19 非常相似的流感病毒为例。自 1918 年全球大流行,在两年之内,造成 1/3 世界人口的感染,5000 万到 1 亿人病逝,至今已经 103 年了。
1945 年,灭活流感疫苗在美国发明并开始广泛接种,人类开始在疫苗接种的情况下,“与狼共舞” 了 76 年。但它已经不再是 Pandemic(大流行)而是 endemic(地区性流行病),已经不再会严重影响全人类的基本生活和工作。
▎10 月 3 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什么时候中国完全可以开放?绝大多数人打了疫苗——起码 80% 甚至 85% 以上。
接种疫苗后,对疾病的预防特别是预防(病情)加重的能力(变强),也就是说,我们多数人就无感或者只是很轻的感觉,这是一个(标准)**第二个,中国不能长久这样下去,因为这是世界性的疾病,要中国和全世界共同努力来战胜它。**要各国、特别是大国的传染的情况都比较低,接种疫苗的比例比较高,死亡率也降低下来,这样才可以完全开放。
我永远只反对随意封城 不同意开放边境
建议同意死守的 主动去封城的城市过 2 周 不多 就 2 周
专车护送 直达疫区
要不要做是老板决定的
你只要考虑怎么做才能达成 KPI 就行了!
问题是严防死守没用 没用 没用
说三遍
本身现在在动物身上就可以发现新冠携带
以后如果在野生动物身上发现并且传播 怎么办?
给黑冠长臂猿做核酸检测?
国内,流感死亡率比新冠高
要的,因为我们要保持胜利果实不被窃取,不能给境外势力递刀子,哪怕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清零了,我们还是要严防死守。
[越南部分工厂断供停产,日均倒闭 400 家企业,上亿双耐克鞋无法交货,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3794 赞同 · 503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3068612/answer/2180657627)
我觉得这个答案应该可以解答题主的一些疑问。
开放是政治抉择问题,新冠死亡率是科学问题,如果没有人愿意以良知面对科学问题,政治抉择就会选择最坏的一种。
关键是降低不到!
是否严防死守
是社会问题
或者说是政治问题
而不是科学问题
既得利益者
无论是从核酸从疫苗从隔离获利的那些集团
是坚决不会承认疫情消失的
全民疫苗 + 强制管控的模式不置可否。
真正有意见、出问题的是过度防控。
出了事,局部防控是好,无论是上海模式还是封城模式都能接受。但全国范围内,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境内漫无目的的健康打卡、出入公共场所限制、文娱活动禁止是为何?跨省出行要核酸检测,出入场所要健康码,各个关口不尽其数的保安干坐在那里,尸位素餐…… 我们厌恶的不是为此耗费的人力和财力,而是这种本可以避免的精神压迫。
防控措施无论其松紧,都可以做得井井有条,但我国的很多防疫措施都是自相矛盾的。矛盾本身或许没有危害性,但它出现在一个体系内的时候,必然会侵蚀其逻辑性;防疫措施的逻辑不能自洽,自乱阵脚,则导致了过度防疫。
另外强制防疫甚至过度防疫下行政权力的强势,或许会形成一种惯性,在后疫情时代行政主体的行为和思想上延续下来。言尽于此。
现在本来就不需要严防死守。
已经反复强调过很多次,只好守好国门,对外国来访者进行严格排查。自然不会发生新冠外泄。
对于国内绝大部分地区,其疫情就早已清零一年以上,完全应该放开。因过度防疫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而实际效果无限接近于零。
就算病死率到流感水平
你传染性一样么?
那是在医疗系统没崩溃的前提下,崩了死亡率 10% 以上你信不信
泻药。
新冠病毒是毒性较低的病毒,人体和新冠病毒接触绝大多数人不会被感染,被感染的少数人才有可能成为有症状感染者,其它仅仅停留在无症状感染者阶段自愈。有症状感染者的一成左右转变成重症危重症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能死亡。所以新冠病毒死亡率实际上只有万分之几,是不需要严防死守的,严防死守适用于疫情传播初期。
以美国为例,现在不到 2 年死亡 71 万,稍微大于美国人口 3.4 亿的千分之二,考虑到新冠死亡是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当做世卫组织公布的公共卫生事件统计,所以大多数为其它疾病死的,主要是新冠病毒肺炎死的只有其十分之一,也就是万分之二左右。
现在美国虽然采用世界上最好的新冠疫苗 mRNA 疫苗,但是其实际上是主要起到安慰作用,实际上是自然免疫。其疫苗接种以后的死亡率低于 0.2% 是因为有可能死的人都死完了,所以那样。
或者说,从传染病危险级别评价,已经演变成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疫情是不需要严防死守的,那是初期的对策,现在全世界基本上公开接受群体免疫的大环境下更不需要严防死守。
当然了,如果从疫苗的作用考虑选择严防死守与否,那么考虑到国产疫苗的有效率比较低,那么应该继续严防死守。
现在是 10 月,看目前吹风的几次应该是快了,疫苗接种率上来了,疫苗有效的情况下这么严防死守太影响经济了。一个城市有一例就大费周章,大城市还好,可以做到只封闭几个小区,几栋楼。小城市就不行了,没那个水平,全程封闭,房租,生意,都停摆,有的甚至有人挨饿。
到 11 月份漂亮国开放了对世界是一个信号,虽然他们防疫不咋地,但再印美元影响更大!
第三个前两个月世界整体病例数下降,疫苗还是有效果的。不要拿以色列说事,他们完全接种率不到 70%,看看阿联酋 95%,接种率和新增的关系,还靠谱点。
如果疫苗好用,能够降低到流感水平,得病了大多数人都不用去医院,那自然不用在意。如果不好用,那还得继续这样的政策,没办法,这样最适合我们国家!
有人问,自己分析自己看吧。
http://COVID19.who.int 这个是 WHO 的网站
ourworldindate.org/Covid-case 这个也有统计
有些人一味贩卖焦虑。任何一种疾病你都可以无限放大,无限放大他的副作用。但是呢?难道防控本身就没有副作用?两权相比取其轻。轻重会随着世态变化而变化。生活还得继续,人生短短几十年。焦虑维系不了多久了,很快就会发生变化。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后遗症问题不容小觑,先看一篇文章。
詹妮弗 · 米哈斯曾经过着积极的生活方式,打网球,在西雅图附近散步。但在 2020 年 3 月,她检测出 COVID-19 呈阳性,从那以后她就一直生病。到现在步行几百码都让她感到筋疲力尽,此外,她还表现出气短、偏头痛、心律失常和其他的衰弱症状。
上述的情况并非特例,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10%到 30%的 SARS-CoV-2 感染者经历了长期的健康问题。其中许多人像米哈斯一样,这些持续性的症状被称为 SARS-CoV-2 感染急性后遗症(PASC),或者更常见的是 COVID-19 的长期后遗症,可能是轻微的症状,也可能严重到丧失功能,几乎影响到身体的任何器官系统。
受影响的人常报告极度疲劳,身体疼痛。许多人失去味觉或嗅觉,大脑思维迟钝,无法集中注意力,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专家们担心,一部分患有 COVID-19 长期后遗症的患者可能永远无法康复。
现在,COVID-19 的长期后遗症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 2 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宣布了一项耗资 11.5 亿美元的计划,以确定 COVID-19 长期后遗症的病因,并找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
关于 COVID-19 长期后遗症的争议
COVID-19 的长期后遗症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议。有些人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感染了 COVID-19 的心理冲击,再加上与大流行相关的封锁、社会孤立和恐惧,是一个值得讨论的有问题。最近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篇文章显示,在许多情况下,从未接受过 SARS-CoV-2 检测或检测为阴性的个体也出现了持续的症状,这引发了人们的怀疑。另一项 2020 年 5 月份的研究报告了一份 640 名出现症状的患者调查,发现其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检测结果呈阳性。
尽管如此,目前,关于 COVID-19 长期后遗症存在的流行病学证据正在文献中不断积累,这种疾病本身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疾病。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密歇根州 488 名 COVID-19 患者出院后,仍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和其他症状,许多患者两个月后症状仍在恶化。最近一项对 45 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涉及近 10000 名 COVID-19 患者,发现 73%的人在确诊后 60 天或恢复后 30 天内至少出现一种持续性症状。
COVID-19 长期后遗症的可能原因
现在,随着科学家深入研究各种机制,可能解释这种长期后遗症的假说正在出现。许多科学家认为这种情况是一种病毒后综合征,与其他传染病没有什么不同。2003 年非典的幸存者也有肺、心脏和神经系统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在他们生病后持续数月或数年。同样地,对于流感,1918 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历史充满了挥之不去的肌肉萎缩、震颤、抑郁和 “神经并发症”。病毒触发因素也与肌痛性脑脊髓炎/慢性疲劳综合征(ME-CFS)的发病有关,该综合征会产生类似于 COVID-19 长期后遗症的症状,如极度疲劳和肌肉疼痛。
体位性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OVID-19 长期后遗症患者在自主调节心率、血压、消化和其他非自主过程中存在自主神经障碍。一个潜在的后果是一种被称为体位性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站立时心率飙升到每分钟 100 次以上。米哈斯就患有 POT,她说她的心率可以飙升到每分钟 140 次,仅仅是因为起床做吐司。
导致 POTS 的原因尚不清楚,但这种病毒在许多不同的细胞类型上结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2(ACE-2)受体,破坏炎症和凝血途径。全身炎症和凝血障碍会导致血管的损伤,进一步引起其它器官的损害。
大脑损伤
SARS-CoV-2 本身是否能进入大脑还有待最终确定。但研究表明,受感染小鼠的大脑中病毒载量很高,SARS-CoV-2 可能沿嗅觉神经传播进入人脑。免疫学家推测,在 COVID-19 幸存者中,因破损的血管可能导致有毒的血液成分进入大脑,从而导致永久或长期的症状。”
持续的炎症
证据表明 COVID-19 长期后遗症的另一个症状是持续性炎症。一项研究显示,炎症标志物如 IL-6、TNF 和 C-反应蛋白,在 24 名患者住院 6 到 9 个月后的血浆中升高,其中一些患者的最初只有轻微症状。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持续的炎症目前还不清楚。有人怀疑病毒破坏了微生物群,而这与宿主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力密切相关。另一种可能是组织损伤引起局部作用的细胞因子水平过高,从而溢出到体循环中,引起症状。
其他专家推测,炎症也可能来自组织中的低水平感染。例如,《自然》杂志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感染四个月后,用鼻拭子 PCR 检测病毒呈阴性的人的肠道活检中仍然可以检测到 SARS-CoV-2 抗原。
自身抗体
最后,科学家们怀疑 COVID-19 长期后遗症的症状,可能是在某些情况下由攻击人体自身细胞的自身抗体引起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感染后 7 个月内,即使是有轻微初始疾病的患者,也会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此外,在恢复期仍有症状的人中检测到抗体的频率高于那些没有症状的人。
COVID-19 长期后遗症的治疗
与此同时,临床医师正在尽可能地治疗症状,并尝试身体康复方法,以及刺激迷走神经的呼吸练习,作为恢复正常心率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手段。首要任务仍然是确定发生条件,并调查其潜在机制。
临床医生首先考虑的是将已经被批准用于其他疾病的药物重新利用。
Ivabradine
安进的 Corlanor(ivabradine)在治疗 COVID-19 长期后遗症的 POTS 中展现出疗效,它被之前被用于治疗 6 个月及以上的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ivabradine 是一种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HCN)通道阻滞剂,可降低心率而不降低血压。一项临床研究中对 22 名患有 POTS 的患者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这种药物显著改善了生活质量,降低了站立时的心率。
Rintatolimod
ImmunoTech 的 Ampligen(rintatolimod)目前正应用于 COVID-19 长期后遗症的患者。Ampligen 是一种选择性 Toll 样受体 3(TLR3)激动剂,具有 20 年的发展历史,首先应用于 HIV,然后是 ME-CFS。目前,ImmunoTech 最近公布的正在进行的 3 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服用 rintatolimod 的患者在跑步机上的试验终点运动时间提高了约 25%。这项试验现已扩大到包括患有 COVID-19 诱导的慢性疲劳的患者。
正在研发中的药物
截至 6 月底,已有超过 1.8 亿人检测出 SARS-CoV-2 呈阳性,还有数亿人可能感染了 SARS-CoV-2,一些新的药物正在开发中,以解决医学上可能出现的一大批新适应症。
PureTech Health 正在对吡非尼酮的氘化形式 LYT-100 进行第二阶段临床试验。吡非尼酮被批准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LYT-100 靶向促炎细胞因子,包括 IL-6 和 TNF-α,并降低 TGF-β信号传导,以阻断胶原沉积和瘢痕形成。
CytoDyn 正在测试其 CC 基序趋化因子受体 5(CCR5)拮抗剂 leronlimab,一种人源化 IgG4 单克隆抗体,这是一项 2 期试验,目标人群为 50 人。CCR5 与许多疾病过程有关,包括 HIV、多发性硬化和转移性癌症。Leronlimab 已经在 2b/3 期临床试验中作为 COVID-19 危重患者呼吸系统疾病的附加治疗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与常用治疗方法相比,该药物具有生存益处,目前的第 2 期将研究该药物作为广泛症状的治疗方法。
Ampio 制药公司的环化肽 LMWF5A(天冬氨酰丙氨酰二酮哌嗪)报告了 1 期阳性结果,该药可治疗肺部的过度炎症,Ampio 声称这种肽提高了呼吸窘迫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在新的 1 期试验中,呼吸系统症状持续 4 周或以上的患者将在家中用雾化器自我给药 5 天。
英国的 Synairgen 采用类似的方法,将 COVID-19 长期后遗症添加到 SNG001(吸入性 IFN-β)的 3 期临床试验中。该药物的第 2 阶段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在第 28 天时,SNG001 对病人的改善、恢复和出院都是有利的。
展望
米哈斯很幸运地用 ivabradine 治疗了她的 POTS,这不在她的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内,每月需要花费 500 美元。她说:“对我来说,这种药非常有效。服用后,我走路时的最大心率不超过每分钟 115 次。但是当我不服药的时候,我会变得很兴奋,然后感觉很糟糕。“米哈斯表示她现在越来越好了,她能更好地与人交谈,比以前更专注。但她仍然患有多种疾病,包括胸痛、关节痛、手脚肿胀。
免疫学家们正在寻找有什么治疗手段或药物能让病人感觉更好。展望临床试验,目前有很多正在进行,但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哪些可能有效,哪些可能无效。这是一种非常新的疾病,人们正在学习如何以一种综合的方式评估患者,分析症状并努力解决它们,但还有很多事情我们还不知道。
那个时候国家肯定开放了。
钟南山认为,新冠是世界性的疾病,需要中国和全世界共同努力来战胜它。
换言之,中国也无法彻底抽身。
只是,完全开放的前提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的传染的情况都比较低,接种疫苗的比例比较高,死亡率也降下来才行。
所以,钟南山预计,在中国的疫苗施打率在起码 80% 甚至 85% 以上时,中国应该就可以全面开放了。到 2021 年年底时,中国预计总体疫苗施打率就在 80% 以上。
这种级别的人说这种话都不是随便说说的。所以没打疫苗的赶紧打,当接种率上来,病了还会治,但是不会像现在这样动不动封锁了。
有啥用?我打科兴第二针胸闷气短一百多天 还不如得新冠
看某答主一条消息炸出了一群 xx(手动打码)[流泪] 有些事情新闻不报道不代表没发生,少数人群不发声不代表他们就过的很好
无论是看病受阻,国内外人员经贸交流,还是国内服务业因为无休止的封城 / 隔离,他们的声音太微弱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封城一两个月那些开小店养活全家的人,房租交着,甚至还要承受原材料过期的风险,请问有人关心他们的死活吗?
在疫苗接种接近饱和的今天,特效药确实是加速开放的关键一步,特别是跟发达国家之间率先开展相互的开放,毕竟谁也不希望再死那么多人,特效药能够避免病床饱和,还能减缓潜在的病毒传播
另外补充一点关于目前中国出口旺盛的问题,中国控制住疫情是前提,但部分制造业竞争者比如越南受疫情影响订单减少也让中国受益多多,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圣诞将至,西方国家需求大幅增加。认识几个在做家居外贸的朋友,他们的生意都在国外,你不去跟他们谈合作签合同总有人去抢这个坑,但出国和回国的诸多限制还是会一定程度上打击这些行业的
一点拙见,欢迎各位理性交流讨论
要不开个试点城市,让叫嚣最欢的人去体验一下。问他们去不去。
我觉得流感水平才可怕吧,rna 病毒变异起来各种离谱,说不定人家只是点出了长时间潜伏的技能点,然后半年后一举突破,把你送进医院
没有流感水平反而可以科学看待,变成流感水平,分分钟麻痹大意
我觉得还得继续严防,因为这个传染病的传播速率很高。因为疯狂传播引起的恐慌更可怕。稍微见识到了谈冠色变的现象。而且大量病例也会对医疗系统造成巨大压力,如果医疗资源见底了,也会影响其他疾病患者。
如果有法子把传播速率给压下去,例如那个传播值楞给压到 1 以下,那就能大幅降低恐慌。个人认为还在做三期实验的吸入鼻喷的载体新冠疫苗可能办到这点。相较于在今天(2020-10-13)其他所有获得批准上市的注射疫苗,多出一个粘膜免疫,具备使用后 24 小时生效的能力紧急防御。(注射的只能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声明:下面只是摘取部分介绍鼻喷式的介绍,并不是我说那就是能终结疫情的强大武器。毕竟还得结合其他手段将传播给封住才能扑灭。
出处,有兴趣可以前往观看视频,获取更多信息。
从 02:09:00 开始
厦门大学 & 香港大学 & 万泰生物 联合研发生产的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介绍
小鼠攻毒实验,使用疫苗后 1 日攻毒效果(使用原始株)
六个月后效果
对南非起源的 Beta 株效果, 可见并未有太大的免疫突破问题。 (Beta 是目前冠名株里面免疫逃逸第第二名,高于 Delta,免疫逃逸第一名是 Mu,就是让三叶草 SCB-2019 的整体保护率变成 67.5% 的那个,其针对 Mu 的严格双盲结果是 59% 有效率,有效率计算中已经剔除了志愿者曾经感染人群再次感染的病例)
提及,虽然各个变异对于体液免疫都有逃逸能力,但是对于疫苗诱导的 T 细胞应答 难以逃逸
由于该疫苗属于全新技术路线,有更多新发现的免疫因素,有待日后继续研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需要。
并不是所有人或所有国家,组织都希望疫情早点结束。
防人之心不可无。
如果把艾滋感染率降低一半,人们还需要防艾滋吗?流感是防不住才叫流感,而且流感也会影响经济,流感高发期也需要预防,谁给你说的流感不影响经济不需要预防了?
如果完成接种新冠疫苗后的 COVID-19 病死率降低到流感水平,还需要严防死守吗?
还要看传染力 + 后遗症的情况吧,哪怕死亡率为零,预后比如都是失明或失聪的话,不是同样很可怕吗?
这问题的前提不是建立在接种疫苗后死亡率是流感水平这个假设之上的么,基本可以理解成新冠和流感危害性一样的前提下,还需不需要严防死守。那还长篇大论的争来争去干嘛,直接看以前现在流感要不要严防死守不就行了么
中国需要大量来华外国人吗?no,有什么问题可以线上解决,实在不行那就进来隔离。
中国有大量回国人口吗?可能有,那要是刚需就隔离,不是刚需必须回国的可以忍一忍不回国。
中国执行清零代价很大吗?相对不是特别高。
那放开呢?造成混乱等损失肯定比清零大。
如果有疫苗了就放开?出了事责任谁来当?
那作为在外的国人,觉得问题主要在哪?隔离地方政策不一,各种状况应对不清晰,机票昂贵。还有就是隔离时间越来越长。
国内觉得主要问题在哪?即使隔离完了也觉得带毒。还有地方执行水,几次出事都是执行不到位。
所以严防死守成本不高,去国外旅行不是刚需,刚需人群代价尚可承受。那为什么不做?
折中解决方案:可信的隔离执行团队,清晰的隔离规定。全国统一标准,不要一个地区一个规定。
顺带一提,不是给外国开脱,这种防控基本只能在爆发前期完成。即使中国应该也做不到全国像武汉一样防控还能经济不崩溃。
从他们爆发开始结局就注定只能靠疫苗或者自然免疫达到群体免疫了。至少我没能想出第二条路。
就这点本事?回一句就拉黑?哈哈哈哈,你的后遗症在哪?拿不出数据就开始你全家 XXX,你可别笑死我。
以下是回复你的:
来了来了,阴阳怪气或者人身攻击他来了,就这点战斗力?
拉黑前给你稍微解释一下,我认为放开全面封禁,你怕死的不去演唱会不去火车站,戴好口罩打好疫苗,加强锻炼。不怕死的每天蹦迪不戴口罩也不会有社区把你拉过去居家隔离。这才是正常化,懂了吗?
最后,我准备打疫苗了,因为美国承认科兴,放开旅行限制了,等中国落地不需要隔离我就去自驾,让你失望了,我真敢去
在目前的状况下,我赞同严防死守,清零策略。
但是另一方面,
也要做准备,监控世界上的一些动态变化(比如目前躺平的几个国家的状况),
做一些逐渐放开的准备。
也许 2022 年春天,或者 2022 年暑假,就应该逐渐放开国门了。
我觉得不需要,而且我觉得在这个问题贩卖焦虑的媒体人宣传自己公众号的人是在吃人血馒头,对这种人我是有心杀贼的
你不睡的吗!
你先让病毒跟你保证不变异再提要不要严防死守。
新冠等传染病急需时刻防治、人人抵制、早日灭绝之。不是说要歧视患者等受害人士,而是病魔太无耻。
我还是个满怀激情的处楠,由于电脑美女数据实在百看不腻且源源不断、以及颜控花痴的信念与人穷病痛的苦难,我憋了 26 年,连女人的手都未曾尝过有多么娇鲜。
一旦罹患阳委等新冠后遗症,对我等 “性” 情中人而言无异于地裂天崩。哪怕仅仅罹患了呼吸困难后遗症,恐怕也会影响亲热时的酣畅进程。
广大猛士贤仙,各界好汉善男,我们定要战胜这世间千毒万菌的百般刁难。全心寻找我们聪颖又温厚的美女,永远怜香惜玉,翻云覆雨,而不是被什么烂病毒所阉割、所束拘!
说实话,大部分中国人是不着急的,因为没开放受到的影响不大。所以整个中国都是不着急开放的,但是有这个意向。
开放肯定是要开放的,只不过我们考虑到自己的国情,会慢慢谋划。
首先是现在试验样品那么多,我们还在观察。有的自信满满开放了,有的迫不得已开放了,多观察观察,研究研究。甚至于疫苗也可以比较比较,看哪个效果好。
接下来有了方案对策后,做好准备,比如全民疫苗,然后开始试点。改革开放都是先有经济特区的。试点效果如果可以,应该就开始逐步开放。
我想说的是,我们牌那么多,干嘛一下子全部丢下去,万一玩脱了呢?肯定是利用牌多的优势谨慎再谨慎。毕竟 13 亿人,死亡率哪怕只有 0.2%,也有 130 万,足够引起恐慌了。
不管哪一派都不需要面对 14 亿群众做实操耶 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世界要是只有科学那治理起来也太简单了 想要发挥自己的学识就努力争取认同 扩大支持群体 而不是出张嘴 然后把麻烦的事推给别人来做 这是现实社会
只是病死率降低成一样还不足以成为完全开放的理由,不考虑传染性,医治成本,恢复周期,后遗症等指标么,那些也能降到流感水平当然可以当流感对待了。
不多说,新冠,专治各种不服,哪怕你是美国总统,哪怕你是用一管洗衣粉灭掉一个国家的国务卿,照样照单全收
——哪怕你注射了号称全世界最好的新冠疫苗
原新闻内容:
2021 年 10 月 18 日,美国首位非裔国务卿科林 · 鲍威尔(Colin Powell)的家人在脸书(Facebook)上表示,现年 84 岁的鲍威尔已死于新冠并发症。其家人透露,鲍威尔此前已完成疫苗的全部接种。
正是因为降低了,说明咱们严防死守是对的,咱们更应该坚持做对的事情。
别以为情况好了,就浪了。浪就是输的开始。
而且感染新冠病毒后,能活下来是幸运的,但也付出了有各种后遗症的代价的。
“在接种完全疫苗以后,医疗资源充足情况下,”
题目里面有三个前提。
1 完全接种完疫苗。对于一些人口不密集国家来说 70% 就可以,而对于人口密集的国家可能就需要 90%。所以要先确定好到了什么程度才能算完全接种疫苗
2 疫苗得是有用的。 所谓的数据观察,观察的是哪种疫苗?这种疫苗打了等于流感不等于其他疫苗也有这种功效。
3 医疗资源充足。 医疗系统被击穿后,重症大概率会挂掉,轻症有些会发展成重症,最后表现出的数据会远远比预计的理想情况要难看。 而且疫情持续发展还会影响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转,导致一些其他病人本来能救的被耽搁。
关于中国,第二点我显然是没有资格评价的。但 1 和 3 很明显中国国情很不利。
总之我们国家有自己的国情,更别说我们对大政府模式期待更多以及老百姓有普遍惜命的文化,切不可盲目学习西方国家的躺平政策。
这种问题能问的出来?我就问问新生儿多大可以接种疫苗?没接种疫苗之前的十几年你要他们怎么过?这群新生儿起码要感染 5 回,你猜他们留不留后遗症?国内的艾滋病群体以及其他免疫缺陷群体,你想让他们怎么活?等死吗?有本事跟他们去说,你看他们答不答应。
知乎用户 李哪托 发表 所以说,有些人只讲屁股不讲事实。 新加坡不止一次被某些人说成是抗疫模范了,前几天我记得还有话题说新加坡和病毒 “共存” 了?,这都是惯常操作了,之前他们吹的还有日本、越南,真是吹谁谁死。 不过即使这样,在他们眼里, …
知乎用户 庄有猫 发表 你打完疫苗后有没有必要检测抗体? 简单的回答是:对于个人来说,没有必要;对于群体来说,需要定期监测。 一 这个问题实际上我在之前有说过很多次了,原因简单来说就是: - 检测抗体水平不等于检测真正有用的中和抗体,后 …
知乎用户 烟雾头 发表 编辑:cna 的两幅图都找不到来源,是社交媒体上的。我觉得还是删掉比较好,以新加坡卫生部的信息为准。评论中有朋友找出了来源,来自 CNA 的视频截图。 ==================== 原文: 新加坡要与病毒 …
知乎用户 MUMA 发表 这题答主知道怎么答。粗略的说,对于韩国这样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小国来说,长期保持封锁是无法承受的,在超越成本之后,只能在开放边境降低商业成本和管控边界以降低医疗成本之间找平衡。相对来说,只有建立了内循环的大国才能长期 …
知乎用户 发表 一个久违的好消息?或者,未来将更糟的消息! 现在是该高兴还是担忧,谁也说不准。 近日,白宫表示计划从 11 月初开始对打完疫苗的旅客放宽入境限制,只要接种完疫苗,并且持有 72 小时核算阴性证明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