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百个人的十年》后,你有什么感想?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1335 发表

十年 @《一百个人的十年》

看完了冯骥才先生的《一百个人的十年》,我对于文革那场浩劫,思绪颇多,感触颇多。思来想去,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可以作为总括,只得用时间来概括——十年,是的,那场浩劫整整持续了十年。

“政治从来不对人的心灵负责,在灭绝人性的时代,人性的最高表达方式只有毁灭。”

在一家人均遭受到迫害、冲击,甚至是人格的侮辱,无法生存的的情况下,学医的女儿和父母商量死亡,讨论死亡方案,最后决定由女儿依次割开父亲和母亲的大动脉,女儿自己再自杀。当得知这样死去的最快的时候,母亲说:“幸好咱女儿是学医的。” 看到此,我由衷地震惊和悲痛!文革的冲击,已经使得这一家人对于死亡的态度由害怕变成渴望,甚至因为可以死亡而感到幸运!

还有令人发指的 63 号——堪比纳粹集中营的恐怖阵地。所有进入 63 号的 “犯人” 均受到非人的对待和侮辱,被用于宣泄管理者对于这个时代的不满。在我看来,63 号的罪行,其实是 63 号的管理者对于政治的宣泄,他们恨这个时代,却又不得不说自己爱这个时代,他们的内心深知自己的罪孽,却在外表上作为正义的守护者。这是那个时代的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在个人身上的集中,于是他们将自己的情绪宣泄到被关押的 “有罪之人” 身上。在那个政治立场高于人命的时代,做出了毁灭人性的罪恶行径。

“被崇拜者搞垮崇拜者,是一种心灵屠杀。”

在文革中,有一些人怀着无比的忠诚,最终却被自己所忠诚的彻底摧毁。文章里一名青年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投入到文革这场运动之中,为 “夺回政权” 而造反和革命。后来他卷入高层的政治斗争而被牵涉,之后莫名成了所谓的“右派”、“反革命”。此时的他受尽迫害与虐待,无处可住、无饭可吃的困境之下,依然努力反思自己的罪行,清理自己思想上的“不忠诚”,战胜自己思想上的“政治敌人”,甚至把入狱作为自己的历练。**文革结束之后,他被无罪释放,他彻底陷入了绝望,自己十年以来一直信仰的、坚守的,最后被证明是假的、错的。**这种心灵折磨可想而知。

当年的一位小女孩,有天生的跳舞才能,经常被安排于接待外国元首。有一次老师突然通知她不能去了,原因是她爸爸被证明是 “反革命”。她当即听从老师的建议与爸爸划清界限。在爸爸流放北大荒之后,她写信给爸爸,信中赫然写着:“等你认识错误,并重新回到人民中来的时候,我才会叫你爸爸”。之后爸爸在北大荒活活饿死,死的时候枕头底下放的还是女儿的照片。但是到死,女儿都再也没有写信给他叫一声爸爸…… 爸爸被平反之后,女儿在追悼会上念着:“软弱使我们屈从于外界的压力,软弱使我们在您最痛苦的时候不敢去安慰您,不敢去爱您。软弱使我们只能瞧着命运把您一个人抛给了苦难。” 这种心灵的折磨,才是对于文革经历者最残酷的心灵迫害。

“如果这世界上有比原子弹更厉害的东西,那就是文化大革命!”

一个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生活在大西北的荒漠。文革,并不因为他们的任务特殊、身处戈壁而避开他们。他们被迫停止了所有的科研,开始日复一日的批斗与被批斗的生活。当时的中国,所有的一切都有政治有关,科研也不例外。国家的很多项目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有个负责铁路工程的高级工程师,在单位被打压成右边,白天挨批斗,受尽侮辱。晚上又因为缺少技术人才而被拉去做工程,日日如此,毫无怨言,这些人是最让我感动的一群人,用冯老的话说:**“夕阳想用它最后的光,照透这个世界。” 在受尽折磨迫害之后,他们爱国奉献的心依然不变。**文革结束之后,这位铁道工程师第一时间请求复职发挥自己的价值,然而最后也只是在一个小地方做一个很小的预算员。什么是英雄,我想,在最残酷的年代,才见证最伟大的英雄。

“那时的政治犯,从来都不是为了政治去 “犯” 什么,而是政治需要的牺牲品。”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对于红卫兵的态度转变了很多,其中就有一篇红卫兵的 “忏悔录”。主人公自述道,自己其实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一种罪恶。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文革开始,他因为被陷害逼迫,无奈之下只能打着“造反有理” 的旗帜组织工人开始造政府的反,之后他知道一个道理:**当你在底层的时候,越底层越安全;当你在高层的时候,越高层越安全。**他每次抄别人家都会内疚,但是又不得不去,否则就是同情阶级敌人、现行反革命。随着文革的继续,后来被定罪为 “右派”“反革命” 的红卫兵也不在少数。很多人,为了保护自己,在运动的开始充当了罪恶的推手,但是最后又成为了这场罪恶的牺牲品。红卫兵不仅不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反而是这场悲剧的牺牲品。在畸形的社会,无人需要对由这个社会产生的畸形负责。

“上帝从来没有说过认错就可以抵消过错,上帝也从来没有说过忏悔可以洗清罪恶。”

在文革结束二十年之后,冯骥才先生采访了一部分文革后出生的新一代人。大多数人对于文革没有正确的认识,不相信文革中人民遭受的迫害的荒唐程度,甚至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文革很有趣,希望可以回到文革时代。巴金、冯骥才等老一辈文学家在经历了文革的悲剧之后,对于新一代人的无知和中华民族的健忘感到忧虑,疾呼建立 “文革博物馆”,对于那段历史应该秉持开放和教育的原则。我想,今天的我们,对于那一段历史太讳莫如深。我们不应该去回避一段历史,仅仅来避免曾经的创伤隐隐作痛;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一段历史,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冯老说,**文革结束了,但是文革的余孽依然在这个社会上,甚至根深蒂固。**我想,那个荒唐时代的怪胎,今后必不会重演,但是那个怪胎留下的思想,留下的丑陋,却可能一直延续。这余孽究竟指何?我想,今日的物欲横流、尔虞我诈、信任危机、道德缺失,未必是单一市场经济冲击的结果,这些人性的丑陋,都曾在那个时代上演,而如果放任自流,今后的时代,比之当年,是更好,还是更坏,尚无定论。

所以,我们需要正视文革,也需要勇气去直面文革,去以不可抹去的方式作为对后世永远的警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我们赞美纳粹对历史的认识和悔改,还有谴责日本忘记历史的时候,自己又有没有反省过当年犯下的同样反人类的罪恶。历史应该被记住,

知乎用户 午夜酒神老司机 发表

我看过前几个故事。
但是后来就不看了。
因为真心不忍,实在不敢想象那个时代的人是如此的疯狂和荒唐。
看多了也都是苦都是泪,与其让自己闹心,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工作,好好的活着。
尽可能的为这个世界创造出一些美好的东西。或许不会很大,但至少暖心。

大一的时候看过夹边沟记事,虽然不是讲文革,但是反右就能搞到如此程度也够震撼人心的了。
当时真的有 3 天的时间没有振作起来,太可悲。
活活饿死累死的很多人,死了以后衣服马上就被抢走,晚上就有人把屁股上的肉切下来。
一对知识分子如傅作义的弟弟,留美博士傅作恭也是在这里死的。
之后也看过杨显惠先生的另两本书作,对那个时代有了更加丰富的了解。

只能说,我们现在还能吃饱饭上网说话喘气活着,
真是一种无奈的幸福。

知乎用户 Martin 发表

读这书的时候还在上高中,看得做噩梦,三观轰然崩塌,好长一段时间沉浸在那些非人的情节里面无法自拔。
在这片土地上,地狱曾经来过。

知乎用户 南飞白则 发表

你好题主。

我是高中的时候读了这本书,当时很喜欢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很好奇的买了。

说实话,完全没想到原来是文革时代的故事,但是历史性的材料也被作者写的生动而犀利,让平常不太关注这些的我也看得很顺利。

读后感大概是感觉很荒谬吧。

荒谬在,没有信仰的我,看见了一群狂热的毫不质疑该政策正误的人,去虔诚的执行。

荒谬在人群本身将部分群体当作是非人的可以支配的存在。

荒谬在,没人觉得不对劲。

在当时,人类自诩高其他生物一等的资本:思考和感情看上去都不存在了。那更似一场全民的疯狂,人人都有可能是掌握生杀大权的审判者,人人也有可能是被揪住命脉的囚徒,恶意被无限放大,道德的概念似乎荡然无存。而在如今知识变得廉价而普及的时代里,这样的作法显得如此不可理喻。

所以我说荒谬。

除了荒谬之外,我还感到了历史的残酷。我读的历史很少,但也大概知道从古至今有数不清的民族融合,讨伐战争,文化运动等等等等。历史从人身上碾过的时候又何尝会在乎人的感想呢?我们如今读来的书上的一行行字,又饱含了多少血泪别离呢?再过去百年,谁又会记得那个时代的十年呢?

伤痛慢慢被时间抹去,这是世界的残酷,但也是能迈入未来的美好。

还有最重要的感想是,现在各种的相对自由真好,生活真心已经很幸福了 (●>ω<●)ノ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微博书评里是没有一百个人的十年。
没有。
为什么没有,难道还是不能正视么?
那是整整十年,一个时代。
今天,我合上了这本书。
书页单薄,心情沉重。
因为承载的东西,他承载着普通人的悲苦命运。
文革毁灭了太多。
文革是时代的浑浊河流
这头看不见那头,那头望不到这头。
看不见是因为绝望,望不到是因为发展。
在前进的发展中,这条污浊的河离我们越来越远,连河里卷着的冤魂惨叫都再听不清。
我们善于遗忘,善于遗忘他人的惨痛。
历史没有对错可言。
但是,一个人,无数个人的灵魂创伤,确是可以确定的说是邪恶所造成。
自私,疯狂,绝望,猜疑,死亡等等等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外壳。那么这时代的内核又是什么?
我庆幸我生活在这,所以我可以公开的问心无愧的去质疑,去思考,去询问。而不是被监禁,被批斗,被杀害。我又遗憾,文革破坏了太多,太多。不仅是物质,更是灵魂。
否定那个时代,不代表尘封那个时代。
我们应该正视历史,如此,如此才能防微杜渐。

小时候爷爷奶奶总是说我吃饭剩的太多,然后就扯上当年怎样怎样,劝我节俭节约。当时我叛逆的认为那些苦难都已经过去,现在就该享受了吧。如今我渐渐明白,苦难并非只是苦难,它已融入经历者的一生,成了其骨其肉甚至灵魂。条件反射般的近乎苛刻的节俭在我爷爷身上再也抹不去了。而文革这种更惨痛的苦难,更不应该忘记,它所造成的伤痛必然缠绕着经历者的一生。它所体现的人性在这个物质较为充足的时代依旧如此。时代会变,可是人性不会变。
如同冯骥才的纪实类书《一百个人的十年》其标签竟成了小说。
诚如冯骥才所言,黑暗是永远不能变成光明的,历史是永远活着的。有些历史的顽疾只能不断吃药才不会发作。

以上,读完所感。
但是在读书中看到那些苦难,只感到无力,无助。

知乎用户 Escapecat 发表

我是把这本书当做睡前读物在看的,每次困了,躺在床上,回想起书里写的,心里总是憋着一口气。
读完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个故事。厂内员工,因为挡住了别人晋升的道路,被打成右派,在牢里蹲了十二年,受尽折磨。被平反后,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现在厂长的桌子给砸了,为啥?这桌子是当年抄家从他家抢的。然后摆了一桌酒,把当年整过他的人全请过去了,结果没一个人来。

为什么这个故事给我印象最深?因为爽!我不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天道轮回。但是我相信,以德报怨这是狗屁。
看过几篇红卫兵的报道,心里也会有点波澜,他们也是被利用的一批热血青年,被 TG 用完就扔的棋子,但是既然他们做了,就该为自己的行为去负责。

当然,我不是在宣扬冤冤相报。我看书为什么憋着一口气?因为我看到的,95% 以上的人,在被平反后,家破人亡,身体与心理遭受了极大的摧残,人生已经被毁了。而国家只是象征性的补了工资,来了一批慰问人员。而当初那些迫害他们,折磨他们的人,逍遥法外,过得风生水起。
被迫害的人中,不乏对 TG 忠诚无二的人,但是,当你最信任的 “人” 在赤裸裸的真相面前,也选择了闭眼,砸桌子那真的只是小事了。

文革这段历史才过去了短短三四十年,如今再想考究已经困难重重。我国,作为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悠长文明的古国,几千年前的历史都是历历在目,怎么越到近现代视野就越来越模糊了呢?历史历史,不应该是一块遮羞布。
幸运的是,有冯骥才这样的作家,尽管阻力很大,还是在努力为我们还原当时,我是很感激的。

但是,我觉得,还不够。不够在两个方面,一是文革的来龙去脉,不清晰。哪个时间点发生了什么转折事件,不清楚。
二是事件的选择,够典型,却不够全面。一百个人,一百个悲惨的人生。平心而论,看到后面我内心波动越来越小,越来越麻木,就是人吃人的社会么。所以我想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一群有理智的成年人,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参与到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的,这就要从当年红卫兵的角度来讲讲故事。

最后,我想说的是。想起前几年爆发的抗日打砸游行事件,是坏人变老了,还是这个国家根本就没有变过?

知乎用户 任小喵 发表

正在看,才看了几篇,几乎每篇都让我抑制不住的流泪。震惊,不解,愤恨,痛苦。那个时代距今也就几十年,可是作为后来人知道的有几人,又有多少后来人真正了解。如果那些亲历者一个个死去,总有一天这段匪夷所思惨绝人寰的人间灾难永远消失…… 历史名词总是那么空洞无情,可是历史下的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啊,他们的生命,青春,感情又改找谁偿还?

知乎用户 玉翅膀 发表

《一百个人的十年》是国人不能不看的书,它的历史性和纪实性都是满分!人民群众是最好的作家。一个炼狱时代牺牲者的回忆录,纪实比杜撰更令人震撼。

从前对于文革的了解只是中学历史书的一页,我记得当时有关文革的这一节内容还不属于重点,老师也不过是草草提了几嘴。这种人间炼狱般的浩劫,比恐怖小说还恐怖,这才是人性的邪恶与阴暗面的百科全书,想急于抹灭的历史,过来人都会因恐惧而避之不及的话题,又怎会拿来高谈阔论呢?

那是一段把人性之恶放大到无边无际的历史,由无数死伤、血泪、荒唐、冤屈组成。人性啊,人啊,由法律看管着还似正常。一旦到了无序状态,信仰崩塌,人性的邪恶就会毕现。全书看完十分压抑,每一篇都惨(只有《绝顶聪明的人》让人才会苦心一笑),每一篇文末的黑体字短评很到位。最后用 “复仇主义者” 一篇里的话来总结,说:“四人帮”离老百姓远着哩,实实在在害人的,还是各地方各单位这一帮人。呜呼!历史容易被人遗忘,尤其是后人、年轻人。冯骥才真是良心作家,了不起的作家。

纪实文学,透过各式各样不同阶层、性格的人窥探那个复杂年代,受害者和加害者失去了界限,政治理想和个人私欲一齐被口号加以粉饰,以史为鉴过于纯粹的写作目的,至今仍无人回应,或许只能等当年的施暴者,曾经的当权者垂垂老矣,才能完整的叙述出那《一百个人的十年》,真是可叹。

每一个历经浩劫的人都应该努力去还原那段历史,(余华的《兄弟》好多情节直接来自于这本书)。文革中利用残暴攀爬上去的人,现在依旧是身居高位。肯定不能指望他们走出来大声说 “我错了”,但是连忏悔都没有,那真是太可怕了。

文革中的人太复杂,世上不乏懂投机之道的人,文革是他们的机会,却造成了接近两千万人的死亡,以及不计其数的受害者。我们这个年代不会再有万岁,但派系还是存在,复兴繁荣表层下的暗流依旧是汹涌澎湃。

文革中的杀戮从来不是秘密,那些犹如聊斋中的故事,却从不被记载。刚开始读到:爸妈请求孩子割断自己的大动脉,求以解脱,就感到很震撼。后来又读到说:把男性尿道捆绑扎紧,大量灌他喝水,直到看着他的阴茎被尿液撑到透明,最后爆掉。这种取乐式的审查,真的是让我脊背发凉。最后是红卫兵小将对整个文革时期的描述,我个人才明确的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所经历过的灾难。诸如:“列满菜单的遗书”、“吞苍蝇自杀法”,等诸般种种,在人性灭绝的时代,只有自我毁灭,才是人性的最高表达方式!

那一百个人背后还有多少个一百人遭此劫难?,谁又能替他们沉冤昭雪,说什么天理循环,善恶有辩,那些曾做过恶的人,生活在和谐社会的今天,是否有过愧疚和不安?

大人物遭受的迫害无论有多凄惨,也不能和小百姓有相比可言。大人物的冤案总会被督办,小百姓们却没有遇对人的机缘,机缘巧合找对了人,也会因忽视,难求命运的晴天。

人;可以承受难以想象的痛苦,苟活的躯体是伤痕累累,活下来的灵魂又是千疮百孔,穷尽一生也抚平不了这些伤痕。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姿态,他们卑微的活着,卑微的死去。看了这些人的经历,我哪还有 “痛苦” 可言?

我们是没有受过苦的一代,不晓得那文革中的人情冷暖和心酸无奈;血脉相连的亲情、十年同窗的友情,同床共枕的爱情;在四人帮政权面前,有的只能是彼此出卖,揭发、检举,互相伤害。在那动荡的十年,人心是豺狼虎豹,也全是迫于无奈。

阅读过后,近于麻木,更觉自由难能可贵,洗脑可怕。观诸事;略有彼时遗风。这本书的力量在于,我竟然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敢讲真话了,我怕类似的东西会破土重来。对我们这一代来说,文革依然作祟于我们,而我们并不知道它源自于文革。

文革对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史书上浅浅带过的一笔,不过才过去四十多年,我们有什么底气去遗忘?真正的可怕不是原谅与否,而是忘记!正视历史才能以史为鉴,生活在这个信息相对透明的网络时代,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希望这本国人都该阅读的书,能有一天可以拍制成影视作品。一百个人的十年,也只是文革十年的片段,了解片段也好过懵懂无知!

毕竟是流逝的岁月,但我们要谨记历史教训,可以买一本正版无删减的书籍收藏,也算支持作者大无畏的写作精神。

[

一百个人的十年

京东

¥ 45.8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252722464951488512-0&p=AyIGZRhbEQYSDlAbWBQyEgRUGF4dBhM3EUQDS10iXhBeGlcJDBkNXg9JHUlSSkkFSRwSBFQYXh0GExgMXgdIMgxPM29aE3EVZDxPPEoBZWQtSwYdZ0QLWStbHAIQD1QaWxIBIgdUGlsRBxEEUxprJQIXNwd1g6O0yqLkB4%2B%2FjcePwitaJQIWD1UeXxYAEgZVElolAhoDZc31gdeauIyr%2FsOovNLYq46cqca50ytrJQEiXABPElAeEgRRGF0WARcAUBNfFQcbDlEbWAkDIgdUGlgdARMAVRM1EAMTBlUSUxQHFWlXGloWBxoEVxJbJQIiBGVFNRRREg9STggRbEhUV1oHEVoVaVcfXRwEGgNXK1kUAxAF)

知乎用户 奔跑的沙丁鱼 发表

苦难从不说谎,历史何尝温柔。

————————————
同样的一句话也适用于《夹边沟记事》、《定义孤儿院记事》

知乎用户 奔跑​ 发表

读完这本书让我想到一句话 “如果真的有上帝,我想他应该乞求得到我的原谅”!!!

知乎用户 Cau Refrige 发表

这本书我读了一年,到现在还没读完。
每读完一个篇章,心口就沉重得难以提起,
难过,愤怒,不甘,痛苦等什么感觉都有,
但没有一样可以发泄得出来,不管是吼还是哭。
到最后,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就只剩恨,可是可以恨谁去呢?

读这本书身心折磨,合上书闭会眼了,还是想去读,想去看。
似乎心里有一种悲愤,我必须看完!
这些活生生的人和活生生的痛苦,也许没多少人知道,
但是既然我知道了,就要知道更多!
这股恨,也鞭策着自己为什么而活!

知乎用户 陆沉 发表

这个话题下大多是很感性的短评。唯一理性的高排序评价,里头也有一些让我不很赞同的地方。

因此诚惶诚恐地敲下了反对

@米稀稀

几个字。

————————————

该答主思考的一个重要参考对象,是冯骥才的序言。凭我一年半前读这本书的时候留下的印象,首先我不认为冯骥才的序言和正文里透露出了回答中说的倾向,即:

1、冯骥才(以下简称 “冯”)认为当今社会的一切症结都在于没有对 WG 进行深刻的思想清算;

2、冯在这部作品中充当了一个赤裸裸的道德裁判,把历史的责任分摊给了祸乱中的众人(“文学作品是不应该赤裸裸地充当道德裁判的。知识分子有必要反思历史,但没有必要把历史的责任分摊在每一个人身上。”)

3、冯相信这些悲剧的轮回在于人的无知(“他相信这些悲剧的轮回在于人的无知,但是他没有考虑到,没有人能够有那样充足的耐心和时间去牢记每一场历史的灾祸。历史虚无主义的诞生,并不是因为新一代的人们不再拥有信仰,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和老一代的人分享苦难。创伤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办法被分享,一个人即便再有同理心,也没有办法去体味那些事情对人的折磨”。)

有一个倾向是有的,那就是冯骥才认为 WG 理应被记住:

我常常悲哀地感到,我们的民族过于健忘。“文革” 不过十年,已经很少再见提及。那些曾经笼罩人人脸上的阴影如今在哪里? 也许由于上千年封建政治的高压,小百姓习惯用抹掉记忆的方式对付苦难。但是,如此乐观未必是一个民族的优长,或许是种可爱的愚昧。历史的过错原本是一宗难得的财富,丢掉这财富便会陷入新的盲目。

@米稀稀

是这样反驳的:在一个遗忘灾难 / 纪念灾难流于形式化的世界里,我实在不知道作者有什么信心会觉得 “文革” 会被记住……wg 展示的东西,在历史当中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离我们最近。

我觉得这是实在话。不过我认为这并不能成为质疑甚至阉割 “记录” 本身的价值的理由。“应不应”和 “是不是” 是两码事。譬如现在的人不得不承认钢铁丛林里的弱肉强食,但我们不能去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更何况 “遗忘灾难 / 纪念灾难流于形式化” 也并不是一件绝对的事情。

即使 WG 本身,即使杨显惠的 “命运三部曲” 和赵亮的《上访》里记录的所有细节,都会在历史洪流的席卷下化为齑粉,你也不能否认在当下与之迫近的我们,去书写——这于我们而言太难了——那么去窥探和了解它们——的必要。

当然不排除这是答主了解到这种无奈现状后的调侃的可能。

————————————————

我在读冯骥才的撰于 1986 年的序言的时候,发现了这么一段:

在延绵不绝的历史时间里,十年不过是眨眼的一瞬。但对于一代中国人有如熬度整整一个世纪。如今三十岁以上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人的命运不受其恶性的支配。在这十年中,雄厚的古老文明奇迹般地消失,人间演出原始蒙昧时代的互相残杀; 善与美转入地下,丑与恶肆意宣泄;千千万万家庭被轰毁,千千万万生命被吞噬。无论压在这狂浪下边的还是掀动这狂浪的,都是它的牺牲品。哪怕最成熟的性格也要接受它强制性的重新塑造。坚强的化为怯弱,诚实的化为诡诈,恬静的化为疯狂,豁朗的化为阴沉。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虽然这不是大动干戈的战争,再惨烈的战争也难以达到如此残醋——灵魂的虐杀如果说法西斯暴行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血淋淋的尸体,“文革” 浩劫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看不见的创伤累累的灵魂。

很明显,冯骥才在《一百个人的十年》的 1986 年版序言里,强调的并非是那些卷入集体事件的个体自发的无知,盲目和狂热——当然里头会不可避免地写到这些。不过他更加关切的,是他们在这场浩劫中的命运,他们受到了怎样形态各异的牵制。他想规避一种宏大叙事,从细微处去探寻在一个时代的碌碡的碾压中,那具具魂灵的扭变畸形。

(这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区别,但是里头有一些在心态上隐微的差异,那就是你是在观摩记录还是在批判。你是更倾向于把 WG 中沉浮的人们看成是时代的造就者,还是受制者)。

如《崇拜的代价》里,女主人公既狂热地追求着领袖及其光辉下的一切,也爱慕着另一位根正苗红的男青年。而她目睹了爱人被所谓 “光辉” 焚灭,爱情被信仰摧毁的过程。冯骥才于文末评道:“被崇拜者搞垮崇拜者,是一场心灵屠杀。”

又比如《绝顶聪明的人》里有一个桥段。一支拉练队伍在跋涉的过程中不小心打破了毛主席像,全体随即像触怒了神威一样跪倒在地。那个场景写得跟宗教仪式一样。

而他虽然将自己的工作拔高到了 “纪念过去和启示未来” 的程度,并用了 “神圣” 作为前缀,但我也并不想为此诟病他。哪怕不尽悲观地想,文革能被我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所记住只是因为 “离得太近”,哪怕它作为历史的真实细节之“被遗忘” 在扩大化,但至少在就【近】的时间里,【我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也许就能成为这类历史卷土重来的阻力。《1984》的意义也在这里。它们的作用当然不是帮助人完成 “抵达” 或者 “摆脱” 这种完全程度的事情——不是百分之百,也不会是百分之七八十。但只要是哪怕百分之四十三十,也是有意义的。

且冯没有夸大自己这次记录的效用:

“文革”是我们政治、文化、民族疯疾的总爆发,要理清它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时代不因某一事件的结束而割断,昨天与今天是非利害的经纬横竖纠缠,究明这一切依然需要勇气,更需要时间,也许只有后人才能完成。因此本书不奢望绘读者任何聪明的结论,只想让这些实实在在的事实说话,在重新回顾 “文革” 经历者心灵的画面时,引起更深的思索。**没有一层深于一层的不浅尝辄止的思索,就无法接近真理性的答案。**没有答案的历史是永无平静的。

他应该也知道自己的这次记录,不过是其中 “一层” 罢了。(这一段待商榷,后来我有了不同的看法,但姑且保留下这段。)

至于答主的,“冯骥才认为当今社会的一切症结都在于没有对 WG 进行深刻的思想清算”,“冯在这部作品中充当了一个赤裸裸的道德裁判,把历史的责任分摊给了祸乱中的众人” 之类的论调,我翻遍了 1986 年版的前记也没找到。我看完的一半正文(很抱歉正文我只看了十八章)里都没有这种倾向。

后来我翻了另一个版本,2014 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的《一百个人的十年》(这一版也收录了上文提的 “1986 年版前记”,但文末标着的是作于一九九六年),发现有个名为《历史永远是活着的——<一百个人的十年> 新版再记》的新版序言。恍然大悟。

第一节写道:

这部写作于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 “文革” 经历者的心灵实录,至今在海内外已出版十余版。我曾几次耑写序语,表达当时的心绪,其中一句话不断地说,便是“‘文革’作为中国当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页,切莫轻易地翻过!”
我这么说是因为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读懂 “文革”。没读懂的并非什么“内幕”,而是内涵。这个内涵不单在书里,而且在我们身上。所以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文革” 进入了我们的血液》。
没有清除的毒素最后一定会进入血液。
我一直在思考着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人性的弱点,如人的自私、贪欲、怯弱、妒嫉、虚荣等被 “文革” 利用;人性的优点,如忠诚、勇敢、纯朴、无私、诚实也成为 “文革” 推波助澜的动力?在人性的两极都被 “文革” 利用的同时,那些真正属于人性的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等所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受到 “文革” 公开的践踏?
二、为什么 “文革” 中所有被伤害的人和伤害他人的人都是 “文革” 的牺牲品?谁也逃不出“文革”?
我们必须反省的不只是政治的、体制的,还有历史的、文化的、人性和国民性的
历史在没有清晰和透彻的答案之前,能说真正掀开全新的一页吗?
我的历史观首先是历史是活着的。历史不仅存在于文献或史书中,在博物馆内,在一天天远去而逐渐模糊的岁月里,也存在于我们的观念、话语、行为、习惯和下意识中,不被我们察觉。比如 “文革” 的否定一切、怀疑一切、斗争哲学、破坏欲、非理性的盲从、躁狂症、反文化及反文明,在当今充满利益博弈和网络化的时代,不是依然在被表现、演释和 “传承” 着吗?不是叫我们忽然感觉似曾相识,甚至还会被我 们自己不经意地表现出来吗?
不管什么样的历史,只要正面和诚实地去面对,本质地去追求,科学地去认识,负面的历史就会成为未来有益的告诫,成为我们自信的根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过来,如果我们没有捉住历史的幽灵,它便会无形地潜在我们的血液里,在现实中时不时变相地发作。
不能叫它再加害我们,这便是本书再版时的祈望。

冯骥才的创作意图大致都在那两个反诘,以及跟进的陈述中说出来了。

他的措辞总的来说是颇温和中肯的,就算有知识阶级居高临下的优越和自信,也没有于文本中表现出来。当然中间一连串带有负面感情色彩的形容词,确实很容易让人以为他在声色俱厉地呵斥。但只要联系到 1986 年版的序,以及正文部分的内容,就会认可冯骥才在写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这一层意图。

如果光读 2014 版序,米稀稀会产生这层误解并抱有恶感是情有可原的。但只要读过 1986 版序以及与之契合的正文,就很容易推翻这层误解。

总的来说,如果将 1986 年序言中他主要的创作动因概括为” 对历史的探寻 “,

2014 年的序言比起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个信息爆炸还未到来的时代——的思忖,冯骥才多了更深层的反思。那就是” 对当下的联系 “。这种联系中间有没有逻辑断裂,我不好说。

——我不认可冯的一点是,他似乎在新序言里把人们身上本就有的劣性,当做了 WG 的流毒(WG 进入了我们的血液)

因此我也不很喜欢他 2014 版的再记。

但如果把这种联系偷换成”(冯骥才)认为当今社会的一切症结都在于没有对 WG 进行深刻的思想清算 “这种言过其实的断语,把对在极端场域中人性和行为的失范的疑问概括成” 赤裸裸的道德裁判“,就有横加罪名的意思了。因为这是能靠 1986 年序与正文轻易驳倒的。

——————————————————

至于个人对这本书的感想——

首先我是认可冯骥才所表述的,用这样一种手段去书写这样一段历史的意义的。

不过我当然不会做 相信” 多一个人读《1984》就多一个人自由 “这种读着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却在本质上揣着向往乌托邦的想法这样的事**。**

但是我将它当口述史来读,就是去从微观层面了解一段历史;

当文学作品来读,就能在体会种种悲哀、惋惜、恐怖、讶异,以及满足猎奇感之余,多少施加一点在当下对个人异化的警惕,以及面对狂热氛围时的冷静。当然在这点上,《一百个人的十年》这本书起到的作用其实是不痛不痒的。这也是我认可米稀稀的地方。

还有一个感想就是,我觉得冯骥才没有必要在每一章最后下一个结语。

比如上边提到的《崇拜的代价》里,文末那一句” 被崇拜者搞垮崇拜者,是一场心灵屠杀 “。

这种一锤定音也许是帮助读者思考,但也可能背道而驰,代替甚至带偏了读者的思考,弱化读者反刍文本,琢磨深意的兴趣和耐性。

尽管他的结语短小精悍且切中肯綮,但个人认为如果有留白反而更耐人寻味一些。你只消记录就是,不需要在后边留个批语去帮助读者理解。

搞得每一篇都跟寓言故事一样。

这也是我能认同米稀稀的一点,那就是作为严肃的纪实文学作品,个人认为它是有明显瑕疵的。只是我们在对” 瑕疵 “的认定上,也有分歧。

知乎用户 尹渝释 发表

我们距离人文主义远不止十年。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写了很多旁批,但大都不能在这里写出来。

冯骥才在书里说的,我们一个字都不敢说;而我们想说的,还是要借冯骥才的口说出来。

这也就证明了冯骥才说的,那十年的历史依然还活着。

那十年里的很多人也都还活着,尤其是那些批斗别人的人,算一算,他们大都应该在五十岁到七十岁之间。

但这么多人,冯骥才却说 “那种不折不扣的勇敢的忏悔者还没有碰到”。

也有迫害过别人的人去找冯骥才讲述自己的故事,但他说:“我不后悔,我可以忏悔,但我不后悔。” 他们也觉得自己是怀着赤诚之心去的,是被政治掮客利用的,甚至他们也被迫害过。

也有人说,不能把这场运动的错误归结为几个发动者的错误。我也在看书的时候,一直觉得在坏的制度下,人性的弱点会被无限放大,从而酿成一场场悲剧。冯骥才也写到,“人性的弱点——妒忌、怯懦、自私、虚荣,乃至人性的优点——勇敢、忠实、虔诚,全部被调动出来,成为可怕的动力。”

有人说那十年有它的必要性,它结束了所有可能得 “左”,它安放了城市无法承担工作的两千万年轻人,避免了更大可能的混乱。也有人说那十年是错误的,我们的经济倒退不止十年,我们传统文化被破坏殆尽,我们的国家被坏人掌控。

你们说的都对,方向、路线、集体、历史、文化、人性,我们总喜欢说这些看上去伟大的东西,可有谁去关心过那十年里的每一个独立个体的人呢?

我分明在这本书里看到一个个比人吃人更惨痛的悲剧,和一段无比魔幻的现实。

“我们至今没有进入人文主义阶段,还是滑行在‘衣食父母’的惯性里”,一个在那十年中侥幸活下来的人说。

知乎用户 Alex Yu 发表

最近正在看,看的速度很慢,估计看完要几个月吧。尽管没有到了睡不着的地步,但每看一个故事,心情都会很沉重,都会扪心自问,如果我是主人公,我能怎么办,然后陷入深深的无力感。再想到这段历史其实就发生在我们出生十年多前,就隐隐觉得有些后怕,真的身处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是谨慎的,猜忌的,深怕一个闪失就堕入万丈的深渊中,永世不得翻身。所以每个人就争先恐后地让自己看上去是那么忠诚,没有一丝污点,同时如果能抓住别人的污点,自己就会更加安全。这时候真的是所有人性丑恶的一面都从体内翻滚了出来,互相泼洒。太可怕了,如果说真的有地狱的话,那这就是吧,而且还维持了十年这么久。
我很诧异这本书能够再度出版,不知道这能不能理解为松动的可能性,只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尽管这可能令人不适,但你要知道,当年的现实只可能比这更加残酷。珍惜能有这么一本好书。

知乎用户 Sunshine 发表

生怕看过这本书的人,再去看《夹边沟记事》《定西孤儿院记事》。

知乎用户 廖寒星 发表

(最近刚看完这本书,有些想说的,以供参考吧)
历史真的耐人寻味,不要说以往两三千年的故事说不清楚,就是 20 世纪的许多事情也说不清楚,很多关于文革的东西涌出来,我自己也不知道该以何样的姿态来看待,爸妈都有意避免这一段历史,但是我不这么做,毕竟我们离那段历史越来越远了,需要走进才能了解。但是在走进的过程中,我又要以何种姿态来走进呢?给一个明确的定义我做不到,或许用否定与排除可以逐渐画出框架来。
首先,戏谑与求奇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说到文革,应该是每个人,经历过的人都回忆深刻、印象痛苦的事情,死亡是最寻常的,各种各样出离的死亡在这时也不出离了,儿女可以杀死父母,我读不到什么人伦之逆,不觉得杀人是犯法的事情,不觉得有什么不可以的。当我们选择倾听时,不应该以求奇的心态去看这世间的丑陋然后成为以后自己大放厥词的谈资,有些东西看完了可能就是默默地,说不出什么话来。
其次,忘记是不对的。任何历史都不应该被忘记,无论好坏。书没看完,但是渐渐地对文革当时有了一点了解,发现事实总是比想象的更加复杂,很难说谁对谁错,似乎跟看观点不同的论文一样,觉得双方甚至是三方四方都有理,我觉得至少不应该忘记,也不应该将其符号化,看一本两本书走进它。听听当事人是怎么说的,不要去听大而空的言论,而是去看这个时间下普罗大众的生活或者身边的人。我一直觉得时代沉浮下每一个人命运的关注才是真正值得书写的对象。所以我更愿意看普通人的文革,而不是去看那些大学者大人物的命运沉浮。当然他们每个人就够写本书了,但是如果我们跳出来,看,就会发现大还是小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所有的人都在挣扎着。
第三,追根求底的切切察察也是不切时宜的。文革是段历史,与一切的历史一样,可以逐门逐户逐家逐姓的去追寻,可以确切到年月日甚至是几刻几分,可以确切到姓氏地域籍贯亲属,但是我们不能再以这样的态度来看待这段历史,或者说我们也可以,但是看得视角就要小了许多。许多故事里整人的人平步青云,当事者家毁人亡,这看着很可悲,我们当然可以直接去复仇,就像千百个热血的复仇故事一样,但是更可悲的是,我们已经丧失了可以直接横刀杀人的机会,而可依靠的却还没有依靠上。但如果我们压下心性来将所有人的悲哀化为一个整体,去寻找超越历史本身的一种超然存在就显得更加深刻。当然我们也可以不求深刻,但是我不想说,因为我想问为什么会出现文革,这个问题我没想清楚,或许就像长辈说的是因为毛泽东一己之力,或许像冯骥才说的人性的高贵和肮脏都在被利用着,但是不管怎样,我们不一定要求一个真正的道理或者答案,兼收并蓄,相信自己,如果是疑惑就不要下肯定的结论,保持疑虑也没有什么关系,本来世上的事就很少有想的清的,存些底稿,留给二三十年后看吧。
突然发现我也可以写一本《一百个人的十年》,再努力一点说不定可以写一本一千个人的十年,只要我在晚上散步的时候和那些上了年纪的人聊聊,每个人的故事都有记下来的必要,我不是冯骥才,不是大作家,但是我同样也很喜欢记录这些独特的故事与历史。不知道何时可以付诸行动,希望尽快吧!
终于看完了,没想到还会有些话想说,看了附录心里很不是滋味,尤其是那二十个非文革经历者的回答,他们还都是 77、78 的生人,就已经对文革不再熟悉,我们这些 90 后 00 后还到底有没有理解文革的可能?冯骥才选择记录普通人的心灵史,我觉得目标对了,但是还不够普通,很多人还是很厉害的人物(转念一想,若是真的不厉害,也不会被整了)。还有一点,冯骥才为了写书还是有意无意地安排了一些,比如说删减重复的情节,寻找不同的故事,但是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有记录的价值,不是说事情相同就可以省略,每个人都不一样,当然作家为了书好看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是我,我只会记录,不会区别这是谁的故事,这故事和上一个故事雷不雷同。当然我也不会发表,有些文字躺在那里就够了。

知乎用户 般若心 发表

正在看这本书,看这本书之前在看《万历十五年》以前也或多或少看过关于文革方面的故事,但都不及这个真实直观。话说若是以前,我看这样的历史,也是会悲愤,压抑很久不能平复,但这次,虽然每看一个故事,眼泪也会跟着掉,但是看完忽然反省,其实中国的历史过程也是个粘贴复制的过程,变化不大。

周朝八百年,我不怎么了解,但是唐宋元明清,大概略知一二。朝代的更迭,也是无数人活不下去了,比如朱元璋,当个农民都没地种,只能等饿死,这样走投无路,好像起义就没什么好奇怪了,不让人活,人也不让你活嘛!朝代更新完毕,也要清算一下吧?兔死狗亨,管你以前出生入死,现在万一老子死了,你不让我家孩子好好做皇帝呢?所以还是死了吧,省得有什么假如。可是古代死人一般喜欢斩草除根,万一留下什么苗子以后报仇呢?所以连坐啊,诛九族十族什么的,一死就是几万人,你说老弱妇孺能造什么事?襁褓的婴儿又有什么罪?但是必须死,没有怜悯。

朝代稳当了,大臣之间还有纷争,忠臣奸臣,不是你忠你就能活,你奸你就一定死,老天从不这么定律,谁有手段谁活,至于跟错班的,谁叫你没有眼光站错队,选错领导呢?这就不奇怪文字狱怎么就能死这么多人了。因为你不知道你得罪过谁,谁心里有你的账本要你还。皇帝再英明,他又不是神,他不过是一个人,可是国家那么大,团队也那么大,要么怎么有天高皇帝远呢?有时候上面的一个指令发下来,由下级层层分配执行,早已不是当初下命令的人的初衷了!多少人趁机钻空子去泄愤去报仇,数的清吗?

计划生育的时候,我一个邻居经历过,比我还小一个女孩,虽然今年已经两个孩子的母亲了,也不到三十岁呢。她自己讲以前 16 岁在广东打工,跟她老公的第一个孩子没有出生就被计划生育拉走引产了,当时孩子 7 个月大了,肚子上扎一针,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就这样孩子就没了。我们现在听到也会觉得怎么那么残忍,那么没有人性,其实比这还没有人性的多的去了,我们不过不知道。其实执行计划生育的人跟她也没有仇恨对吧?但是冷漠这个词我们知道,如果不好理解,可以做两种解释,一是见不得别人好,而是巴不得别人不好,而别人不一定跟他有什么关系,简单两个字,嫉妒。

我们这个建国还不到 100 年呢,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就类似于当年毛主席手下的大臣,两派的纷争。底下的人或许掺杂着各种人性黑暗的一面去执行这个任务,于是乎,冤案,就不可避免了。讲真,有钱人一定坏吗?不一定。做官的一定黑吗?也不一定。可是,底层的人如果过的不好,就无法要求他有道德。道德,是先解决了温饱之后再建立,当然人性的贪婪,也有一些人,无关贫富,就是没有道德,甚至人性败坏。这要追求解决之法,就要有教育,但是最重要的应该是关爱吧,这关爱或许来源于家庭,社会。若还想深刻,或许就要追寻因果,但是这就太难了。

知乎用户 何在天 发表

这本书可以完美回答这个问题:人可以有多坏?

知乎用户 kicher 发表

从小开始,就多多少少从父母口中听说过关于 “文革” 的事情。听过他们唱那个年代的歌,背诵毛主席语录,还有一些当年的琐事。可能是因为代沟的存在,使我每当听到父母特别亢奋地讲述那段属于他们的历史时,总是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抵触感。

觉得每个时代都有专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独特记忆,不需要过分地强调或渲染其独特性,因为它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虽然读完《一百个人的十年》后也并没有让我对文革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书中真实的故事却让我重新了解到包括我父母的这一代人到底经历过什么。并且试图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段历史。

冯骥才先生在前记中写到:推动 “文革” 悲剧的, 不仅是遥远的历史文化和直接的社会政治的原因。人性的弱点—妒嫉、怯弱、自私、虚荣, 乃至人性的优点—勇敢、忠实、虔诚, 全部被调动出来,成为可怕的动力。正如书中的一位文革的亲历者所述:“尽管我也相信 “文革” 很难重演。但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文革”不会重演只是因为没人肯当导演,但中国不缺乏 “文革” 演员。”

经历过这个时代的人们终究会离去。或许,真正让 “文革” 受害者们寒心的,是那段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正在被遗忘,甚至被扭曲误解。人类前进所必需的力量,一半来自教训。——谨以此文纪念那个不应被忘却的年代。

知乎用户 Mina 发表

以前看叶辛的知青文学系列,对那时候的人和环境,有一种罗曼蒂克的想像。

后来,看了《一百个人的十年》。两天看完的,那几晚夜夜都是噩梦缠身。总想着,我要是活在那个时候,怎么才能活下去?当一个普通的农民?当一个红卫兵?进工宣队?进军宣队?仔细想想,按我的能力,脾气——我没有顾准先生那样唾面自干的能力和强大的意志力,想来想去,竟是一点活下去的希望也没。那年头,活下去就是大幸了。

但最大的感触,不是对书中人物的同情,不是对那个时代的愤恨,是一种钦佩。那些上山下乡的年轻人,怀着崇高的理想去了祖国需要他们去的地方。书中有一首诗,记不清了。总之,稚嫩的肩膀上,挑起了国家的担子。城市青年的就业问题解决了,劳动力到农村参与生产,总归,经济没有崩溃。

知乎用户 黑色星期五 发表

看罢此书,如鲠在喉,心中空落落的。那不愿提及的十年,一百个人的经历何以涵盖?造成的创伤,直到现在,我们仍在弥补。

书中几乎所有人都没有了恨意,也许恨到极致就是冷漠了吧。每个人都在问别人,问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好好的朋友同事家人反目成仇,互相揭发甚至污蔑,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性本恶在文革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句关心的话,一丝怜悯心就像沙砾中的黄金,因为稀缺而格外珍贵。那些肉体上的惩罚和虐待,由当事人原原本本的道出,在温暖的被窝也让我直冒冷气,人何以残忍到这种程度,又是怎样扭曲的性格会以此为乐呢?但肉体的折磨是有极限的,就像冷到极致反而会产生热的幻觉,十年中,更大的痛苦来自于精神,朋友知己的背叛,家人受到牵连,高度紧张的神经,心灵寄托的破灭,老舍傅雷的自杀,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痛苦吧。

更可悲的是,多数人连怪谁恨谁都不知道,昨天还对你大打出手的凶手今天就和你一样成为批斗的对象,今天能给你自由和名誉的,正是十年前剥夺这些的法院和政府。都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群体无意识性的作恶,甚至连自己本身也被裹挟在内,难道要恨所有人吗,我想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挺不过那十年。

原来看过一些地摊文学和野史,都是从最高层解读文革,虽感觉惊心动魄,但毕竟离我们太遥远。从平凡人角度描述文革的,这是我第一次看,能真切感受到痛苦,无助,绝望,茫然。这些陈述者都是勇敢的,能揭开已经结痂的伤疤,再次回忆那些战栗的苦痛,我想,冯骥才在收集过程中,更多的应该是遭到拒绝,多数人都想选择遗忘,忘记施加于别人的罪恶和自己承受的痛苦。

陈述的都是受害者,也许当年的作恶者更没有勇气回忆那十年。诚然如书中所说,有部分人是以文革的斗争来夺权,满足自己的一私之欲,但更多的是满腔热情投入这场注定悲剧的红卫兵,工宣队,打完砸完宣泄完,在扭曲的社会背景下充分暴露的恶之花,也会使他们背负沉重的心灵枷锁,时刻提醒他们犯下的罪恶。

肮脏的政治斗争会一直有,人与人之间的龌龊会一直有,但希望文革永远不要再现,永远!

知乎用户 蛋黄柿子 发表

这本书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读。每一篇都摘抄了很多句段,每一篇都写了很多感想。

“无论活人还是死者,对他们最好的偿还方式莫过于深究这场灾难根由,铲除培植灾难的土壤。”
“不管时代曾经陷入怎样的荒唐狂乱,一旦清醒就是向前跨了一大步。每一代人都为下一代活着,也为下一代死去。”

前段时间终于把《琅琊榜》看完,觉得林殊与靖王对深究赤焰军往事、昭雪冤案的执念,与冯骥才的方式大抵相似。为一件旧案而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与牺牲的值得与否,并非单单是为故友亲朋无辜受害者的补偿,更是对那个忠君为上、深受蒙蔽的时代打开一扇窗户、使人心清醒的作为。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每一个黑暗时代中都存在着的无数文人志士都在终其一生与黑暗搏斗、想要凭一己之力改变世界的行为,当世人与后人理所应当为此感到可笑,个人之力着实绵薄,但诸如春秋孔子贤臣比干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不管在当代后代,都展现出了一个个弱小力量聚合在一起的巨大改变。他们在为此努力的时候,未尝没有想过自己所作所为对世界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但若是为了光明到来的时代,这所做的一切都是无比值得的吧。

“我有意记录普通人的经历,因为只有底层小百姓的真实才是生活本质的真实。”
名人传记的描述虽极具典型,但名人大人物的生平总被罩上主角光环,朱元璋的传奇经历也被夸大为是他能成为帝王的原因,但其实这不过是那个时代任何一名普通乡村贫苦儿童的缩影,用过于妖魔化的记载来为其称帝寻求必然性与合理依据,实在有失妥当。

历史不应只是英雄的舞台,英雄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最鲜明突出的特点,但广大百姓才应是最普遍最真实的反映。
每个人的人生都远比电影剧本更精彩,每个人都应该被铭记。

知乎用户 美少女刘欢 发表

一百个人的十年,定西孤儿院,夹边沟记事,牛鬼蛇神录,三观崩塌,人比魔鬼可怕

知乎用户 gruiy 发表

我在想,能不能再出一本新书,叫十亿人的十年?(1988~1998)

知乎用户 苏岚 发表

别去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高三开学不久后读完了,当时写的读书笔记

字不是很好看请见谅!

或许还是有些意气用事和冲动甚至是幼稚,也恳请大家雅正与交流 (•̀∀•́)

知乎用户 小東 发表

心惊肉跳! 心惊肉跳! 心惊肉跳!

有的人选择用筷子插进鼻孔,然后猛力往桌子上一磕。以这种残忍的方式结束的自己的生命,也不愿被人拉出去批斗。

整本书画面感较强,读一段都得停下来休息休息,转换一下心情,避免太过压抑。

每个故事的结尾,作者都会总结一下,想象戛然而止。

季羡林先生在《牛棚杂忆》中说到:“ 我孤独,是因为我感到,自己已届耄耋之年,在茫茫大地上,我一个人踽踽独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年老的像三秋的树叶,逐渐飘零。年轻的对我来说像日本人所说的 “新人类” 那样互不理解。难道我就怀着这些秘密离开这个世界吗?于是我孤独。

  我恐惧,是因为我怕这些千载难得的经验一旦泯灭,以千万人遭受难言的苦难为代价而换来的经验教训就难以发挥它的 “社会效益” 了。想再获得这样的教训恐怕是难之又难了。于是我恐惧。

  在悲哀、孤独、恐惧之余,我还有一个牢固的信念。如果把这一场灾难的经过如实地写了出来,它将成为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一面镜子。常在这一面镜子里照一照,会有无限的好处的。它会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应当干,什么事情又不应当干,决没有任何坏处。”

这类书看一遍就好了。

知乎用户 胆小鬼 发表

知乎用户 菜籽 发表

开始,看的时候,被前面的几个人的经历所震撼,我以前了解到的文革很少。(高中老师,也少讲,高考也不考,这也是国家的意识吧!)总有一种感觉,就是人都有一种,不想去谈黑历史,一个政党也是。
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害者,我都觉得是被政治所蒙骗了 ,正如书里面说 “没觉得他们在做坏事,而是在革命,对敌人恨,难道有错吗?”。我忽然想起启功老先生,说的那句 “那个时代大家都像是在演戏”,书里面,的各种人都是,政治的戏子,可怕的是,这场戏,都是实实在在的演,而且每一次都是现场直播。
我看了之后,不仅仅感叹,里面的人,还在想,如果不停止那中国的未来该何去何从,我想起我高中老师说,还好当时,军队没有乱,如果军队乱了,那中国可真是不知道会怎样了。
文革历史博物馆,我认为应该搞,在这一点上,中国还真比不上,西方国家。搞了不一定有多大影响力,但是不搞,那一点也没有。

个人的读后感,不妥之处,忘大家谅解。

知乎用户 尤里的好学生 发表

我感觉,要读完这本书

一需要好奇心。不能啥也不感兴趣,否则不会想要一窥那个至今讳莫如深的时代;

二需要淡泊心。不能带着功利的目的,这本书不是工具书,考研不会考,工作也用不上,就算当做闲时的谈资,也要慎之又慎;

三需要良知心。对良知不敏感,或者认为良知不能当饭吃的人,不会读这本书。就算读了,也不会震撼;

四需要坚强心。心力若不够坚强,就读不完这本书,读到半道就承受不住虐心的震撼。

知乎用户 sixth 发表

你感染了严重的病毒,医生冒死给你做手术,做手术时你出了血,然后手术完了你啪的一声打了医生一巴掌并大骂:屠夫。

知乎用户 空 leo 发表

恰好自己曾经读过,也在贴吧发过读后感。
在这里分享一下

7. 一百个人的十年
20150616 -22
冯骥才
从经历的人的角度叙述个人经历的一本书,这本书能问世,也是政治的一种进步。
文革十年,灾难,四人帮是牺牲品,我为能有今天的言论自由而感到幸福。
不知道我看的这个版本有没有一百个人,这都不重要,历史越清晰,心里越压抑。我始终相信,能正面历史才能进步。
66-76,至今也已接近四十年,幸存者也都是老者,或许苟且的活着,或许悲壮的死去,时代的悲剧,渺小的人又怎么去抗拒?归罪于人吗?归罪于时代吗?然而,他们都是历史,时间抚平印记,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多少能感觉到这个时代的悲剧,体会不到又怎能享受现在的幸福?
社会在进步,祖国在发展,我党在强大!
尽管道路曲折,依然挺立前行。
面向时代,终究还是感觉到人的渺小,又能怎么样呢?
我也相信书中作者自己所说,文字的记录怎么能体现出叙述者叙述时的心情,表情以及语气呢?叙述者在叙述时又怎能体现当初的经历呢?希望越来越多的历史得到尊重,希望越来越多的历史被还原,不需要判断是非黑白,不需要判断,只需要知晓,只需要尽全力的去感受。我相信,会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新的感受。
换个角度,时代的悲哀是谁都无法抗拒的,及时行乐?毕竟谁也不知道下辈子的事儿。只是时代的发展和中华传统有冲突,才会有矛盾,就像前面一本看的《万历十五年》,有多少人因为挑战传统教义而葬送了性命?那么萎缩?
且行且珍惜吧,谁也追不上变化。
最后,向你们致敬,愿你们安息!

知乎用户 格拉摩根伯爵 发表

“看完这本书气得我浑身发抖,大热天的全身冷汗,手脚冰凉。

这个民族还能不能好了?我们官僚学阀资本家到底要怎么活着你们才满意?想到这我的眼泪就不争气地流了下来,这个世界到处都充斥着对官僚学阀资本家的压迫,我们何时才能再站起来?

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几乎都是这样的论调。

不过我要对诸位答主说:你们来晚了!这个世界早就不复存在了!他们已经站起来了!

但是总有一天他们还是会站着——不过不是像往常那样,而是在路灯上——倒立。

知乎用户 李苦禅 发表

一场想把权力束诸牢笼的运动,却造成了权力的泛滥和扩大。从那之后,国家终于收回了权力,然而时至今日,中国人的智慧,还是无法限制权力,他们只能限制使用权力的人数。

知乎用户 安在来 发表

荒诞剧?比荒诞剧还不可思议;

恐怖片?比恐怖片还让人毛骨悚然;

暴力小说?比暴力小说还残暴

……

这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年代,真实!且并不遥远!

一切只是权利的争夺!

如果,如果能除却暴力部分,那其实是一个迷人的年代!

知乎用户 崔爱欣 发表

比戏剧还要荒诞,却是发生过的现实

知乎用户 Ove Ce 发表

终于敢于正视那段历史,

这是成长的表现吧。

从最初的沉痛到最后的羞于启齿的些许愉悦,

原来自己也只是麻木的围观群众中的一个。

人们总是在高估自己痛苦的同时低估他人的痛苦,

又总是在低估自己幸福的同时高估他人的幸福,

阅读和沟通可以解决这种认知错位吗?

推荐:1984,乌合之众

知乎用户 梦参 发表

这本书刚刚入手,看完后再写观感。买这本书是因为觉得文化大革命应该反省,就像德国人应该反省为什么会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希特勒,日本人又如何被变质的民族主义与君主专制疯狂裹挟一样。
——————————————————
刚刚随意翻到了《忏悔录》一节,还没看完就觉得不对。第一人称叙事的代入感太强烈,而经历的苦难又太惨不忍睹。想到张纯如就是看了太多悲剧而承受不住,内心甚至有一点畏惧感。

知乎用户 Vipp 发表

看过两遍。又看郑念。真是不寒而栗!

知乎用户 Doctor 发表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张三。

——厚大法考罗翔

《一百个人的十年》以记述的形式,以最直白的语言讲述了许多人在那场动乱里的故事。whdgn,这个很长时间都避而不谈,被遮掩起来的词汇,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慢慢还原出本来面目。

其实《一百个人的十年》这本书我并没有看完,看的也不是很仔细,也很难看进去。我觉得等我真正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之后,经历过社会的风吹雨打之后,应该会更有感触。

看的比较多的是冯骥才的另一本,《无路可逃》。相比于看《一百个人的十年》,这本书记述的是发生在冯骥才自己身上的事,更连贯,在情感上也更丰满。

在读《无路可逃》时,很难感受到这是一部文学作品,这本书更偏向于纪实的文章。在看冯骥才的文章之前,有关于 wg 的了解除了历史教材上的介绍,都是零零散散的提到的内容,不成系统,脑海里也没有系统的认知。像《一百个人的十年》和《无路可逃》这样专门看关于 wg 的书籍还是第一次,所幸 kindle 上可以直接下载。

从冯骥才的文章中,可以清清楚楚了解到真实的 wg,这在我心中给 wg 画了一个像。那些细节上的描写,绝对不是可以想象地出来的,而这样的描写,也把人性中的 “恶” 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冯骥才的文章中,他不像某些作家用 “极左思想” 去抨击一切,他没有刻意地去强调政治上面的因素,没有对意识形态问题去着重夸大。读了他的文章我发现,在这场让无数生命陨落的浩劫中,意识形态只是一个引子,更多的是那个环境下的人们所爆发出的“恶”。是人心中的恶才造就了无数惨案,哪怕那些事件中有一个人唤起了良知,结果都会有所不同。

**“文明是人类的好朋友”,在被特朗普点名批评 “激化社会矛盾” 的充满隐喻的电影《狩猎》中,有这样一句话。**可惜的是,那个角色说完这句话就被精英们给猎杀了。

十年动乱,或者说十年浩劫里,整个社会充斥在群情激奋的混乱之中,用刚刚看到的一个词来形容,叫 pandemonium。那个年代,出身是让人被群殴的理由,“成分不好” 让人遭到无端的羞辱。这样令现在的人看起来愚昧,无知的行为,很难想象的确发生过。良知、人性、善意在巨大的社会思潮中被掩盖,人们不经思考就加入了这个反人性的活动之中,文明也仅仅存在与某些人内心的角落。

值得注意的是,文革运动中,反应最激烈,动作最绝情的的那群红卫兵往往是正在上学的学生,是青年人。还记得《霸王别姬》里,程蝶衣就是被小四给告发陷害。青少年是喜欢斗争的,遇见了这种社会性的思潮,很难摆脱大众思维的影响,所以正是这群不谙世事的学生人,青年人,将自己个人内心的恶借机发挥出来。在 “批斗” 和“抄家”的过程中,因为不用承担责任,他们的行为就是过了头,对自己的师长,长辈拳脚相向,羞辱。他们展现的就是人身上最肮脏最令人不齿的恶。利用自己的身份,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满足了自己的暴力思维,他们为所欲为,发泄自己的私欲。文明,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到影子。这对于现在的社会是警醒,每个人都要把对人的尊重放在第一位,将人性放在金字塔尖,要对那些意图引发社会矛盾的声音小心翼翼。

在那个看不到文明的昏暗的年代里,是那些朴实的人守护着精神的土壤。读过杨绛的记录,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都遭受过批斗。杨绛先生将诗句带在身上,批斗和劳动之余就躲进厕所,在那样一个私人的空间里接受文学的熏陶。冯骥才先生,在提心吊胆的生活里,结了婚,秘密的做好记录,让自己有机会去用文字记录下惨痛的现实。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张三。” 张三何许人也?张三是讲解刑法的老师,罗翔,口中拿来举例子的罪犯。在罗翔口中,张三是杀人犯、抢劫犯、纵火犯、黑社会…… 在罗翔那里,张三就是恶的代名词。天主教中,人的恶被归纳为七宗原罪;佛教里,恶的来源是贪嗔痴。恶,的的确确存在于人们的内心,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恶,既然是不可否认的存在。对于人类而言,只有克制内心的恶,才能被称作文明。信奉人性本恶的荀子在其《性恶篇》里给出了答案。

“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人是讲规则的动物,法制是文明的必要条件。在 wg 结束后,国家开始重视法制,可以说正是无数个血淋淋的例子,促使中国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 wg 期间被修改的宪法做了大幅度的调整,自此中国慢慢走上了法制的轨道。我相信,只要宪法不倒,只要法制还在,多数人对少数人的迫害就站不住脚,打着正义旗号的暴政也不会存在。

除了法制这种暴力性质的手段,教化是根本之策。教化靠的是在社会里看透本质的那群人,是社会里饱含热血但冷静观察的分析者,是批判社会的执剑人。教化,靠冯骥才,杨绛这样在大众思潮里看透,看清,看明白的学者;教化,靠他们来树立人们心中的人性,对人与人的尊重和普世思想的悲悯之心。

历史往往是残酷的,与其无端感叹,不如从历史中收获到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不开历史的倒车,这才是更重要的。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不希望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历史中得不到任何教训。

警惕,反思。

知乎用户 夜沈沈 发表

读之前肚子有点不舒服,读完了浑身不舒服。

知乎用户 砚山 发表

这本书的最后几页中,分别记录了不同时代人对文革的看法。当看到有好几人说着类似于希望文革再发生一次的话时,我气得发抖。

冯骥才先生写道 “文革,不仅调动了人性的弱点,如人的自私、贪欲、怯弱、妒嫉、虚荣,连人的优点,如忠诚、善良、纯朴、勇敢,也化为文革的力量。人性的两极都被利用。”

这样的一个混乱时代,我避之不及。

看完这本书之后好几天我都觉得特别压抑。
历史是时代的警钟。
缅怀过去,珍惜当下。

知乎用户 陈晨 发表

【一百个人的十年】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
冯骥才
(西瓜小丸子)
接自(英若诚)的【水云流水】中记录自己文革时期的遭遇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当然水云流水这本书也是一本拿起来就放不下,几乎一口气读完的书。但这本书的放不下却是因为你会想一探究竟人性究竟可以多荒诞而无法放下,这种带着追寻痛苦的阅读才最煎熬,不想看到痛苦却扔不下好奇心。
看到自述者自述的过程我的内心一直憋着一口气,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忍不住被其中的暴力影响,不想看却忍不住去看,看完却难以自持的产生一股怨恨。对人性的不理解。任意践踏别人的肉体和自尊。“他说,文革不仅调动了人性的弱点,自私,贪欲,怯弱,妒忌,虚荣,连人的优点,忠诚,善良,纯朴,勇敢,也化为 “文革的力量”。” 这种情况仅仅只是利用优点来强化弱点,以焕发更大的破坏力。以至于在后来的日子里,每次读老舍先生的文章,我都会产生强烈的悲痛。
而在这书中,被下放的知青,被关牛棚的人们被误判坐牢的无辜者,都在这运动的发展当中毁掉生活,毁掉健康。你们告诉我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但这财富是难以承受的,是大多数被迫害的人不想要的。随着运动的结束,一笔补发的工资全然了事 ,更有甚者,什么都没有。拖着残缺的身体,背着莫须有的罪名。
从前我想过,人总要跟过去发生的事情告别。而在这场运动中,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告别二字就可以的。 (创伤后应激障碍)伴随着这些人的一生。并由此产生了 - 人的本性,其实一半以上是来自后天。
当然,我看到一些人也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乐观。并寻到以此为乐的方式。也是在小心翼翼地前行。生怕自己被卷入这场被批斗的命运当中。
你以为只是右派或者叛徒才会遭受这些吗?并不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因为父母的命运而遭受的苦难一点也不少,虽然她们是自由的,并未被关进牛棚,投放于狱中,可在学校,左邻右舍,以及小朋友当中会遭受的侮辱并不少于被打为右派的父母。而这种伤害是根植于幼小的心灵当中,敏感早已被种植且根深蒂固。这是悲剧造就的性格,也是悲剧成就的心态。
作家所写出来的让你越是觉得荒诞的就越难以承受 。
今天是我看我的第三天,空下来就会想到这些,难以平静,却不知说些什么。

知乎用户 熊猫君 发表

不敢发表评论 只是我觉得这本书没被禁也是奇怪

知乎用户 其啸也歌 发表

读《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感

我不能也不愿意称自己读了这本书。不能,是出于时间原因,我只堪堪读了《前言》,《拾纸救夫》,《崇拜的代价》,《伟大的受难者们》,《我到底有没有罪?》,《搞原子弹的科学家》这几篇文章;不愿,是主观原因,我读过这几篇后实在读不下去。

因而这片文章谈不上一篇读后感,我无心从任何的文学的角度去分析我所看到的。姑且当作一次个人想法的分享。

说实在的,刚开始我没有认真地去读前言,拿到第一篇正文,《拾纸救夫》时,我确实是当成故事集来看的。恰巧这篇的叙述主人公也不是故事本身的主角,这算是冯骥才先生善良的地方了吧。“大人物的经历无论多么悲惨,也不能跟小人物的经历相比”,最后一段的这个话真正地让我对这个故事改观。政治课上,辛老师解答同学的问题,辨析了 “人民” 和“群众”这两个词的概念,人民处在国家意识形态之内的,对社会前进做出了积极贡献的,和敌人和反动派相对的概念;而群众呢,强调 “在历史进程中不留痕迹”。当时解释这个词的时候,我心弦就一紧,现在打字到这里,合着看过的文章不禁眼睛一酸。人的一生是真的很脆弱的,一场冤案——时代的烙印不小心印在了你的身上,你的一生就会为之改变。“人民的经历才是时代的经历” 这是这篇文章最后的一句话,我不知道是原本就有还是别人的评论,我想是真切的。

接着是《崇拜的代价》,有坚定信仰的人,到底有没有应得的下场?女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在叙述,期间她的每一次 “信仰” 的改变,说来是那么容易,寥寥数语,把人生的转折点淡化,来叙述自己思想的转变。我们的观念,真的一定是对的吗?在那个年代,没有对错的年代,似乎只有 “活下去” 这个观念才是唯一正确的。然而在那样的时代,对真正有信念的人如此不公平的时代,女主人公和她崇拜的 “他” 以及 “他” 的家人,被迫蒙受苦难,无知而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在跟紧潮流作威作福,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信仰的人、那些利己的、聪明的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保全自己,捞取油水。我在想如果我在那个年代,我会是什么样的人?我不敢说,我觉得三种都有可能。当代各国法律的制定,都是站在 “一般人” 的角度出发,而所谓的 “一般人” 是相对 “理性人” 而言的,也就是说没有设身处地的去体验,就没有办法去做出你真正会做出的选择。

我瞬间明白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为何忍受不住而选择的自杀了,我们没有理由去质疑他们,去批判他们不够坚强,当我们自己设身处地地处在那个时代,那个自己所认为的正确的是错误的、天堂是地狱、一切全部颠倒的时代,见证自己的信仰、价值构建全部崩塌的时候,我不敢想我是怎样,但是向他们一样,“当人性毁灭的时候,毁灭自己或许是人性最高的表达方式”。

这句话是附在《我到底有没有罪?》之后的,我看到这里,大致也寻觅到一定的规律性特点了。从苦难亲历者的口里叙述出来的文字,往往是最接近苦难,而又最为真实的残忍的。这几位主人公,无论是北京某大学的女大学生,是杀死父亲的医生,还是下乡到东北的知青,亦或者是参与过 596 的科学家。惊讶的发现他们都是有过一定教育水平的,而他们都有一个痛苦的,思想和理念被时代强暴的过程,最后落到一个 “富贵” 的结局。我不知道是该唏嘘还是感慨,到头来那些头脑里有信念的人,却遭受了更多的心灵的苦难,然后落到 “活着” 着一个最原始的信念上,这是对他们负着知识和信念的惩罚吗?“我到底有没有罪?”,其实思索了一生,那位女士也没能找到答案,但是她们用最为平实的语言带我们走过了他们的一生,语言叙述那样的平和,不刻意的去兜售苦难、贩卖冤屈,甚至还时不时的说一说人生中那于悲惨基调不相符的辛福一瞬,哪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心痛的呢?即使不去思考时代和正义之间的关系,哪怕就看完这平凡的一生,就已经十足地给人内心猛地一锤。

正义是什么?正义真的存在吗?这些天我看罗翔教授关于正义的讲解,以文革那段历史背景来看,很难否认正义是绝对的,那样荒谬的年代,是非都似乎是相对的,“我们认为正义是绝对的、是存在的,是因为有不正义的存在”,看了这些故事后,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了一层。绝对的正义是理想,是乌托邦那样遥不可及的存在,是徒手无法画完美的圆,但是又是可以一步一步逼近的,通往正义的是法制,而那个年代恰恰却缺少这样的法治。法治缺失,这四个字说来容易,换在历史课本上,不过一个标题,一段避重就轻的文字,不愿提及就任由在角落被遗忘。而书写这段历史的,是那些无数被糟践的人生,他们有的乐观地活到现在,用平实的语言来诉说:而真正让人感到绝望的,和那些理想破碎的人一同被埋葬。

正义真的存在,只是熬过没有正义的时代的人内心都太强大,没让我们看见没有太阳的日子。我想 “伟大的受难者”,这个名号对的起书中每一个故事的叙述者,对得起每一个理想被践踏者,伟大的受难者们,不该被遗忘,他们就是 “群众”,他们的历史才是历史。

这篇文章,很 “意识流”,因为我实在受到这部小说的冲击,而且让我猛地心里一阵抑郁。我明白不符合作业的规范,但姑且认为,是我给自己的想法做一个自我介绍吧。

以后我还是少看这样的书。

知乎用户 李媛 发表

看了这本书之后的所有反应 就归结为一个字

真的太苦了 哭的具体那么多人的细节我几乎都要记不住 就是记得大家很惨 很苦
这是一段历史的印记 能唤醒我们从内心深处去反省 从而得到共鸣 不要忘了这些受过的苦难 因为总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也不要觉得没有关系 无关痛痒 要时刻提醒自己
还有就是 能活在当下这个时代 真好 真幸福

知乎用户 酒石酸美托洛尔 发表

最近在写《一百个人的十年》书评,

因为要发在学校的公众号上,仔细斟酌,一些有些犀利的反思话语想想还是删掉了,尤其在看过这本书之后。

这十年虽然已成历史,但还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知乎用户 子渊 发表

比《夹边沟纪事》差太远了

知乎用户 贺兰孤城 发表

除了侥幸,只有庆幸。
幸好我出生于 1976 后的年代。
但,我们又怎么能知道,某一年的某一天,WG 不会卷土重来?

知乎用户 成天笑 发表

我觉得,这是一部良心之作,而不是一部看他水平之作。
此作品的语言,基本上保持了叙述者的原始语言状态,可见他只是想把那段历史原原本本的呈现给大家,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此书的作用,一可以告慰那些苦难中侥幸活下来的心灵,和那些付出生命代价的亡灵 ;二可以警醒后人,特别是那些一直把大革文化命当作反腐败而高调唱红的无知者,这样的民族灾难无论如何也再不能让其在中国大地上上演!

知乎用户 景天 发表

个人认为是写文革最好的一本。

因为不同意见而直接人身攻击和扣帽子的朋友,谢谢你们,让我隐约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氛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荒诞

知乎用户 MrEzekiel 发表

那是一个人吃人的年代,是中华历史上,乃至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十年,它血腥而又泥泞,许多人为了权利放下了良知,许多人为了活命而夺去其他人的性命,个人的任何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看到才十几岁的孩子就敢活活打死老师,简直丧心病狂,泯灭人性,回顾这段历史的意义不在于去仇恨谁,而在于从中的反思,和如何不再让悲剧重演。
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还要感谢文化大革命,悲剧的顶点就是喜剧的开端,黑暗到了最无可救药的程度,文明的曙光乍现,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
真的很感激邓公,不然就不会有我们 80.90 尧天舜日的生活。

知乎用户 离歌 发表

这个世界是邪恶的,是无法理解和不可预测的。无常是这个世界的本性,也是人类的本性,人只能遵照无常的本性生活。人类面对命运无能为力,人类没有幸福的天赋。世界就是随机性的冷酷。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 1966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人开始对这样一件事抱有怀疑: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经济到底有没有到崩溃边缘?有没有遭受严重损失? 由于长期只有一种官方宣传声音,连这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怀疑竟然也慢慢滋长了起来。 …

那年那月的 “武斗”

2005 年春天,《匪人悲歌》正在河池日报连载。有朋友打电话告诉我,我这篇报告文学作品在河池日报连载后,非常 “红火”,特别是在故事发生地广西河池地区凤山县、天峨县,读者争先恐后传阅,有许多人还把报纸连载部分剪下来复印,送亲送友。为此,河池 …

怪医、施虐狂与美国病痛

文章来源:Chelsea Davis|利维坦(ID: liweitan2014) 19世纪的美国小说里通常会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角色——残忍的医生,他痴迷于肉体的疼痛,读者会觉得这个人物既让人不安,又完全可信。在阅读了路易莎·梅·奥尔科 …

高德地图?变身“捉奸神器”?

很多年前,我在做自由调查记者的时候,偶尔会接一些私单,帮某些安全公司搞一些线索,或者给一些媒体提供调查服务,以换取一定的费用。 曾经就调查过一款可以监控人手机的木马软件,这事儿我在大号【一本黑】也写过很多次。 这类木马软件主要集中在安卓手 …